查看“黃芪”的源代码
←
黃芪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黃耆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耆或膜英黃耆的乾燥根。栽培或野生。蒙古黃耆主產於內蒙古、吉林、山西、河北等地;膜英黃耆主產於山西、黑龍江、甘肅、內蒙古等地。原植物生於山坡、溝旁或灌叢中,喜乾燥、陽光,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透水力強、中型和微鹼性的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味甘,性溫。歸肺、脾經。功效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臨床用名有黃耆、蜜炙黃耆。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甘,微溫。主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瘻,補虛,小兒百病。 《[[名醫別錄]]》 無毒。主治婦人子藏風邪氣,逐五藏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氣,利陰氣。 《[[藥性論]]》 治發背,內補,主虛喘,腎衰耳聾,療寒熱。 《[[日華子本草]]》 惡白鮮皮。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破症癖,瘰癧癭贅,腸風,血崩帶下,赤白痢,產前後一切病,月候不勻,消渴,痰嗽,并治頭風熱毒,赤目等。 《[[開寶本草]]》 味甘,微溫,無毒。婦人子藏風邪氣,逐五臟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氣,利陰氣。 《[[藥類法象]]》 治虛勞自汗,補肺氣,實皮毛,瀉肺中火,如脈弦自汗。善治脾胃虛弱,瘡瘍血脈不行,內托陰證瘡瘍必用之。 《[[藥性賦]]》 味甘,氣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溫分肉而實腠理,益元氣而補三焦,內托陰證之瘡瘍,外固表虛之盜汗。 《[[湯液本草]]》 氣溫,味甘,純陽。甘微溫,性平,無毒。 入手少陽經、足太陰經,足少陰、命門之劑。 《[[象]]》云:治虛勞自汗,補肺氣,入皮毛,瀉肺中火。如脈弦自汗,脾胃虛弱,瘡瘍血脈不行,內托陰證瘡瘍,必用之。 《[[心]]》云:補五臟諸虛不足,而瀉陰火、去虛熱,無汗則發之,有汗則止之。 《[[珍]]》云:益胃氣,去肌熱,諸痛必用之。 《[[本草]]》云: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瘻,補虛,小兒百病,婦人子臟風邪氣,逐五臟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腹痛泄痢,益氣,利陰氣。 芪與桂同功,特味稍異,比桂但甘平、不辛熱耳。世人以苜蓿根代之,呼為土黃耆,但味苦,能令人瘦;特味甘者,能令人肥也。頗能亂真,用者宜審。治氣虛盜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藥。又治膚痛,則表藥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為中州藥也。又治傷寒尺脈不至,又補腎臟元氣,為裡藥。是上、中、下、內、外三焦之藥。 東垣云:黃耆、人參、甘草三味,退熱之聖藥也。《[[靈樞]]》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黃耆既補三焦、實衛氣,與桂同,特益氣異耳,亦在佐使。桂則通血也,能破血而實衛氣,通內而實外者歟。桂以血言,一作色求,則芪為實氣也。惡鱉甲。 《[[本草發揮]]》 潔古云:治虛勞自汗,補肺氣,實皮毛,瀉肺中火,脈弦,自汗,善治脾胃虛弱,瘡瘍,血脈不行。內托陰證瘡瘍,必用之藥也。《[[主治秘訣]]》云:性溫,味甘,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去肌熱三也,瘡瘍排膿止痛四也,壯脾胃五也。去諸經之痛,除虛熱,止盜汗。 《[[本草經疏]]》 黃耆稟天之陽氣、地之沖氣以生。故味甘微溫而無毒。氣厚於味,可升可降,陽也。入手陽明、太陰經。甘乃土之正味,故能解毒。陽能達表,故能運毒走表。甘能益血,脾主肌肉,故主久敗瘡,排膿止痛。風為陽邪,凡賊風虛邪之中人也,則病癘風,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性能實表,則能逐邪驅風,故主大風癩疾,五痔鼠瘻,補虛,兼主小兒天行痘瘡之在陽分,表虛氣不足者,小兒胎毒生瘡癤。《[[別錄]]》又主婦人子臟風邪氣,逐五臟惡血者,血不自行,隨氣而行,參合血藥則能之矣。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者,通指因勞陽氣乏絕所生病也。甘溫益元氣,甘溫除大熱,故通主之。氣旺則津液生,故止渴。血虛則腹痛,中焦不治亦腹痛,脾胃之氣不足則邪客之而泄痢,補中氣則諸證自除矣。益氣利陰氣者,陽生陰長也。 簡誤:黃耆功能實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氣,氣實者勿用。能內寒補不足,胸膈氣閉悶,腸胃有積滯者勿用。能補陽,陽盛陰虛者忌之。上焦熱甚,下焦虛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氣不和者勿服。痘瘡血分熱盛者禁用。 《[[本草蒙筌]]》 味甘,氣微溫。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無毒。生用治癰疽,蜜炙補虛損。入手少陽,入足太陰。主丈夫小兒五勞七傷,骨蒸體瘦,消渴腹痛,瀉痢腸風;治女子婦人月候不勻,血崩帶下,胎前產後,氣耗血虛。益元陽,瀉陰火。扶危濟弱,略亞人參。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以司開闔。固盜汗自汗,無汗則發,有汗則止;托陰瘡癩瘡,排膿止痛,長肉生肌。外行皮毛,中補脾胃。下治傷寒,尺脈下至。是上中下、內外、三焦藥也。性畏防風,而防風能製黃耆,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蓋相畏而相使者,故二味世多相須而用。《[[衍義]]》又云:因多補益之功,藥中呼為羊肉。 謨按:參芪甘溫,俱能補益。證屬虛損,堪并建功。但人參惟補元氣調中,黃耆兼補衛氣實表。所補既略差異,共劑豈可等分!務尊專能,用為君主。君藥宜重,臣輔減輕。君勝乎臣,天下方治,臣強於主,國祚漸危。此理勢自然,藥劑仿之,亦不可不注意也。如患內傷,脾胃衰弱,飲食怕進,怠惰嗜眠,發熱惡寒,嘔吐泄瀉,及夫脹滿痞塞,力乏形羸,脈息虛微,精神短少等證,治之悉宜補中益氣,當以人參加重為君,黃耆減輕為臣。若係表虛,腠理不固,自汗盜汗,漸致亡陽,并諸潰瘍,多耗膿血,嬰兒痘疹,未落全漿,一切陰毒不起之疾,治之又宜實衛護榮,須讓黃耆倍用為主,人參少入為輔焉。是故治病在藥,用藥由人。切勿索驥按圖,務須活潑潑地。先正嘗曰:醫無定體,應變而施。藥不執方,合宜而用。又云:補氣藥多,補血藥亦從而補氣;補血藥多,補氣藥亦從而補血。佐之以熱則熱,佐之以寒則寒。如補中益氣湯,雖加當歸,當歸血藥也,因勢寡,則被參芪所據,故專益氣僉名;又當歸補血湯,縱倍黃耆,黃耆氣藥也,為性緩,亦隨當歸所引,惟以補血標首。佐肉桂附子少熱,八味丸云然;加黃柏知母微寒,補陰丸是爾。舉隅而反,觸類而推。則方藥之應乎病機,病機之合乎方藥,總在君臣佐使之弗失,才致輕重緩急之適中。時醫不以本草加工,慾望製方。如是之通變合宜者,正猶學射而不操夫弓矢,其不能也決矣。 《[[本草乘雅]]》 黃耆一名戴糝,戴椹,百本。戴在首,如衛氣出目行頭,自上而下,從處而內,百骸百脈,咸衛外而固矣。芪可信可速,能知衛氣出入之道路,便能了知黃耆之功用矣。 黃中色,通志云:始生為黃,芪,芪宿也。指使不從力役,如人胃居中,營衛氣血,筋脈齒發之屬,莫不始生於胃,而衛氣之拘吸,營血之濡運,筋脈之展搖,齒發之生長,亦莫不從胃指揮宣佈。所謂外者中之使也,營血筋脈悉屬有形,統御節制,唯一衛氣,所謂衛者氣之帥也。癰疽久敗、大風癩疾、五痔鼠瘻,咸無衛氣衛外,故肌肉腐爛,黃耆味甘氣溫,肉似肌腠,皮折如綿,宛若衛氣之衛外而固者也。故能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唯衛氣虛弱,不能固護肌肉者宜之。倘涉六淫,毒熱熾盛,又當謝之,未可謬用。補虛者,補衛氣之虛,小兒陰常有餘,氣常不足,故百病咸宜也。 涉六淫毒熾盛,亦非禁止不行,惟在頤曰:指氣使者何如耳。芪宿,則更事久歷,事能盡知,乃可頤曰:指氣使,不從力役。設非主張於內者,安能固設於外耶。 《[[藥性解]]》 味甘,性微溫,無毒,入肺、脾二經。內托已潰瘡瘍,生肌收口,外固表虛盜汗,腠理充盈。惡龜甲、白鮮皮。 按:黃耆之用,專能補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均入之。已潰瘡瘍及盜汗,皆表虛也,故咸用之。裡虛者忌服,恐升氣於表,愈致其虛,表邪者忌服,恐益其邪也。惟表虛邪湊不發汗者,可酌用之。生者亦能瀉火。 《[[藥鑒]]》 氣薄味甘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溫分肉而實腠理,益元氣而補三焦,內托陰症之瘡痍,外固表虛之盜汗。如癰疽已潰者多用,從裡托毒而出。又能生肌收口,補表故也。大都表邪旺者不可用,用之反映邪氣。就陰氣弱者論之,亦宜少用,若用之以升元氣於表,則內反虛耗矣。又表虛有邪,發汗不出者,服之自汗。此藥大益胃氣,能解肌熱,故人參、黃耆、甘草三味,退虛熱之聖藥也。入手少陽足太陰少陰腎命門之劑。蜜炙用之,大能止汗,生用又能發汗。人參非此則不能補,故為補中益氣之要藥也。用之於痘家,與前參同,但實熱之症,比參尤加謹焉。惡鱉甲。 《[[景岳全書]]》 味甘氣平,氣味俱輕,升多降少,陽中微陰。生者微涼,可治癰疽;蜜炙性溫,能補虛損。因其味輕,故專於氣分而達表,所以能補元陽、充腠理、治勞傷、長肌肉。氣虛而難汗者可發,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氣固而血自止也,故曰血脫益氣;其所以除瀉痢帶濁者,以氣固而陷自除也,故曰陷者舉之。然其性味俱浮,純於氣分,故中滿氣滯者,當酌用之。 《[[本草備要]]》 補氣,固表,瀉火。 甘溫,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丹溪云:黃耆大補,陽虛自汗,若表虛有邪,發汗不出者,服此又能自汗。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脾胃一虛,土不能生金,則肺氣先絕;脾胃緩和則肺氣旺而肌表固實,補中即所以固表也。生血生肌,氣能生血,血充則肉長。經曰:血生肉。排膿內托,瘡癰聖藥。毒氣化則成膿,補氣故能內托。癰疽不能成膿者,死不治,毒氣勵而元氣衰也。痘證亦然。痘證不起,陽虛無熱者宜之。新安汪機治痘證虛寒不起,用四君子湯加黃耆、紫草多效。間有枯萎而死者,自咎用藥之不精,思之至忘寢食。忽悟曰:白朮燥濕,茯苓滲水,宜痘漿之不行也。乃減去二味,加官桂、糯米以助其力,因名保元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名四君子湯。王好古曰:黃耆實衛氣,是表藥;益脾胃,是中州藥;治傷寒尺脈不至,補腎元,是裡藥。甄權謂其補腎者,氣為水母也。《[[日華]]》謂春止崩帶者,氣盛則無陷下之憂也。《[[蒙筌]]》曰:補氣藥多,補血藥亦從而補氣;補血藥多,氣補氣亦從而補血。益氣湯雖加當歸,因勢寡,功被參芪所據;補血湯數倍於當歸,亦從當歸所引而補血。黃耆一兩,當歸二錢,名補血湯。氣藥多而云補血者,氣能生血,又有當歸為引也。表旺者不宜用,陰虛者宜少用,恐升氣於表而裡愈虛矣。為補藥之長,入補中藥槌扁,蜜炙;達表生用。或曰:補腎及治崩帶淋濁,宜鹽水浸炒。昂按:此說非也。前證用黃耆,非欲抑黃耆使入腎也,取其補中升氣,則腎受蔭,而帶濁崩淋自止,即日華氣盛自無陷下之憂也。有上病而下取,有下病而上取,補彼經而益及此經者,此類是也。茯苓為使。惡龜甲、白鮮皮。畏防風。東垣曰:黃耆得防風,其功益大,乃相畏而更以相使也。 《[[本經逢原]]》 甘溫,無毒。入益氣藥炙用,入解表及托裡藥生用。 黃耆甘溫,氣薄味厚,升少降多,陰中陰也。能補五臟諸虛,入手、足太陰、手陽明少陽,而治脈弦自汗,瀉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有汁則止。入肺而固表虛自汗,入脾而托已潰癰瘍。《[[本經]]》首言癰疽久敗,排膿止痛,次言大風癩疾,五痔鼠瘻,皆用生者,以疏衛氣之熱。性雖溫補,而能通調血脈,流行經絡,可無礙於壅榜。其治氣虛盜汗自汗,及皮膚痛,是肌表之藥。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藥。治傷寒尺脈不至,補腎臟元氣不足,及嬰兒易感風邪,發熱自汗諸病。皆用炙者,以實衛氣之虛,乃上、中、下內外三焦藥,即《[[本經]]》補虛之謂。如痘疹用保元湯治脾肺虛熱,當歸補血湯治血虛發熱,皆為聖藥。黃耆同人參則益氣,同當歸則補血,同白朮、防風則遠脾濕,同防已、防風則祛風濕,同桂枝、附子則治衛虛亡陽汗不止,為腠理開闔之總司。又黃耆性專實衛,溫補下元,而當歸補血湯,曷不用地黃之屬,反用此三倍於歸,其義何居?蓋陰血之虛而發熱,明系陽從陰亢,自必峻用陰中之陽藥為君,兼當歸引入血分,自然陽生陰長,陰邪退聽而亢熱除矣。若用純陰滋膩,徒資膠滯,熱無由而散也。是須黃耆固護其營,不使重奪其汗,而陰自守、熱自除矣。昔人言無汗不得用黃耆,服之令人胸滿。皆指表實形瘦色蒼,胸中氣盛者而言。若衛氣虛衰之人感寒,雖用表藥,多不能作汗,須用黃耆建中之屬,始得汗解,不可拘於俗見而廢聖法也。唐許胤宗治柳太后病風不能言,脈沉而口噤,乃造黃耆防風湯數斛,置於床下,氣如煙霧,一夕便得語也。此義惟玉屏風散得之。黃耆性畏防風,然得防風,其功愈大。蓋相畏而相使者也。 《[[本草崇原]]》 黃耆色黃,味甘,微溫。稟火土相生之氣化。土主肌肉,火主經脈,故主治肌肉之癰,經脈之疽也。癰疽日久,正氣衰微,致三焦之氣不溫肌肉,則為敗瘡。黃耆助三焦出氣,以溫肌肉,故可治也。癰疽未潰,化血為膿,痛不可忍,黃耆補氣助陽,陽氣化血而排膿,膿排則痛止。大風癩疾,謂之癘瘍,乃風寒客於脈而不去,鼻柱壞而色敗,皮膚潰癩者是也。五痔者,牡痔、牝痔、腸痔、脈痔、血痔,是熱邪淫於下也。鼠瘻者,腎臟水毒,上淫於脈,致頸項潰腫,或空或凸,是寒邪客於上也。夫癩疾、五痔、鼠瘻、乃邪在經脈,而證見於肌肉皮膚。黃耆內資經脈,外資肌肉,是以三證咸宜。又曰補虛者,乃補正氣之虛,而經脈調和,肌肉充足也。小兒經脈未盛,肌肉未盈,血氣皆微,故治小兒百病。 《[[得配本草]]》 茯苓為之使。惡白鮮皮、龜甲。 味甘,微溫。入手太陰經,兼入足太陰氣分。助氣粉血,固腠理,益脾胃,托瘡瘍,止盜汗。固氣之功。 得棗仁,止自汗。配乾薑,暖三焦;配川連,治腸風下血;配茯苓,治氣虛白濁;配川芎、糯米,治胎動、腹痛,下黃汁。佐當歸,補血;使升、柴,發汗。 補虛,蜜炒;嘈雜病,乳炒;解毒,鹽水炒;胃虛,米泔炒;暖胃,除瀉痢,酒拌炒,瀉心火,退虛熱,托瘡瘍。生用恐滯氣,加桑白皮數分。 血枯助氣生火,血愈枯也。中風。陽氣升,風益疾,痰益盛。火動生痰,內臟虛甚,升氣於表也。上熱下寒,氣升,上益熱,下益寒。痘色不潤,助氣血愈枯。肝氣不和,黃耆能動三焦之火。皆禁用。 怪症:四肢節脫,但有皮連,不能舉動,此筋解也。用黃耆三兩,酒浸一宿,焙研,酒下二錢,至愈而止。 黃耆補氣,而氣有內外之分。氣之衛於脈外者,在內之衛氣也,氣之行於肌表者,在外之衛氣也。肌表之氣,補宜黃耆;五內之氣,補宜人參,若內氣虛乏,用黃耆升提於表;外氣日見有餘,而內氣愈使不足。久之血無所攝,營氣亦覺消散,虛損之所以由補而成也,故內外虛氣之治,各有其道。不諳其道而混治之,是猶盲人之不見黑白也。 《[[本草經解]]》 黃耆微溫,秉天春升少陽之氣,入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味甘無毒,秉地和平之土味,入足太陰脾經。氣味俱升,陽也。脾主肌肉,甘能解毒,溫能生肌,所以主癰疽久敗瘡,排膿生肌也。 風濕熱壅於經脈筋肉中,則筋壞肉敗,而成大麻瘋癩疾矣。脾主濕,膽主風,三焦主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黃耆甘溫,補益血氣,故治癩疾也。腸癖為痔,腸者,手陽明也,太陰脾為陽明行津液者也,甘溫益脾,脾健運,則腸癖行而痔愈也。鼠瘻者,瘰癧也,乃少陽經風熱鬱毒,黃耆入膽與三焦,甘能解毒,溫能散鬱,所以主之。 人生之虛,萬有不齊,不外乎氣血二端。黃耆氣味甘溫,溫之以氣,所以補形之不足也;補之以味,所以益精之不足也。小兒稚陽也,稚陽為少陽,不生氣條達,小兒何病之有!黃耆入少陽,補生生之元氣,所以概主小兒百病也。 《[[神農本草經讀]]》 黃耆氣微溫,秉少陽之氣,入膽與三焦;味甘無毒,秉太陰之味,入肺與脾。 其主癰疽者,甘能解毒也。久敗之瘡,肌肉皮毛潰爛,必膿多而痛甚,黃耆入脾而主肌肉,入肺而主皮毛也。 大風者,殺人之邪風也。黃耆入膽而助中正之氣,俾神明不為風所亂;入三焦而助決瀆之用,俾竅道不為風所壅;入脾而救受克之傷;入肺而制風木之動,所以主之。癩疾,又名大麻風,即風毒之盛也。 五痔者,五種之痔瘡,乃少陽與太陰之火陷於下,而此能舉其陷。鼠瘻者,瘰癧之別名,乃膽經與三焦之火鬱於上,而此能散其鬱也。 其曰補虛者,是總結上文,諸證久而致虛,此能補之,非泛言補益之品也。余細味經文,俱指表證而言。如六黃湯,寒以除熱,熱除則汗止;芪附湯,溫以回陽,陽回則汗止;玉屏風散之散以驅風,風平則汗止。諸方皆藉黃耆走表之力,領諸藥速大於表而止汗,非黃耆自能止汗也。諸家固表,及生用發汗,炒用止汗等說,貽誤千古,茲特正之。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味甘,微溫。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除肌肉中之熱毒。大風癩疾,去肌肉中之風毒。五痔,鼠瘻,去肌肉中之濕毒。補虛,補脾胃之虛。小兒百病。小兒當補後天,後天者,肌肉之本也。 黃耆甘淡而溫,得土之正味、正性,故其功專補脾胃。味又微辛,故能驅脾胃中諸邪。其皮最厚,故亦能補皮肉,為外科生肌長肉之聖藥也。 《[[本經疏證]]》 黃耆根莖皆旁無岐互,獨上獨下,其根中央黃,次層白,外層褐,顯然三層界書分明。又其味甘,其氣微溫,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內補中氣,則本經所謂補虛,別錄所謂補丈夫虛損五癆羸瘦益氣也。能中行營氣,則本經所謂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別錄所謂逐五臟間惡血也。能下行衛氣,則本經所謂五痔鼠瘻,別錄所謂婦人子臟風邪氣,腹痛泄利也。癰疽篇,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不通,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肉腐為膿。素問風論,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憤胗熱有瘍,衛氣有所凝,故肉有不仁,營氣熱腑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名曰癘風。生氣通天論,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歷歷明徵,莫非營衛之病,而營衛所以屬三焦,三焦所以屬中土者。靈樞營衛生會篇,上焦出於胃上口,貫膈并咽,布胸中以發呼吸而行營衛,是為中氣;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泌糟粕,蒸津液,上注於肺,乃化為血,是為營氣;下焦別迴腸,濟泌別汁,注於膀胱,是為衛氣。三者皆本於水穀,是三焦為營衛之本,脾胃之蒸府變化,又為三焦之本。黃耆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營衛之氣,故凡營衛間阻滯,無不盡通,所謂源清流自潔者也。 黃耆別錄云利陰氣者,何謂也?不識即前之行營氣歟,抑即逐五臟間惡血歟。行營氣,逐惡血,固亦是利陰氣,而利陰氣決非僅行營氣逐惡血也。素問生氣通天論,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亟數也,精茂於陰,雖湛然常靜,然為命火所溫養,氣遂蒸變而出,是氣亟起,即陽之衛外為固者也,故曰衛出下焦,而衛陽之升,實本於濁陰之降。黃耆送蒸腐之水穀,使歸下焦,即還反生衛,與并出於上,下行迅,則起亟自迅,起亟迅則內外安和。是故陰不勝陽者,非黃耆所能為力,陽不勝陰,則陽不上而五臟氣爭,陰不下而九竅不通,蓋陰之降,實本於脾胃之陽旺,故總微論以黃耆一味,治小便不通耳。李東垣云,內傷者,上焦陽氣下陷,氣下陷為虛熱,非黃耆不可。劉潛江云,治虛損膀胱有熱,尿血不止者,於蒲黃丸中,用黃耆固下焦之衛,然後地黃麥冬,始得合而奏清熱之功,亦藉其升陽以達表,而水府之熱,乃以投清寒而除,是可明於陽氣下陷之義。蓋陽不得正其治於上,斯陰不能順其化於下,旨哉言矣。 仲景傷寒論,絕不用黃耆,即如汗出陽亡,似與黃耆之強衛固表相宜,亦終不及,何也?蓋陽加於陰謂之汗,其系衛陽盛,蒸逼營陰,陰氣泄為汗者,用黃耆則既能促營陰充,不受陽蒸逼,又能使衛陽不蒸逼營陰可矣。若傷寒汗多陽亡,則係陰氣逼陽外泄,必以附子振其陽,陰霾始散,汗乃得止,與黃耆之止汗,適相反也。然亦有兼兩義,如芪附湯者,則又別有故焉。夫陽被迫欲亡,虛固不待言矣,陰離位而迫陽,亦非循常度者也,不得謂之充裕,但傷寒則有外感陰邪相雜,雜病則無挾陰邪者,自宜外振威武,內清奸宄,故四逆湯若用黃耆,非特藉以固外,實恃以和陰,使不茁陽,仲景治傷寒不用黃耆,義實在此。其後人止汗諸方,如當歸六黃湯、黃耆建中湯、玉屏風散,亦莫不傲此為法,特陰陽屈伸之理既別,佐使自不同耳。 愚嘗謂濕飲水三者相似而實不同,故金匱要略分為三篇。蓋濕者,瀰漫霧露之氣也,飲者,貯於器中者也,水者,洋溢四射者也,是故水飲有質而濕無質,然有質者由生而化,無質者由化而生,化者化之,生者發之,其治固有別矣。然濕病篇云,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水氣篇云,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水與濕不侔,防己黃耆湯之治不異,其義何居?夫風激水而嚙土,濕從風而頹土,為病者不同,受病者無以異。防己黃耆湯,白朮守中,黃耆行外,防己除病,甘草調劑,其分數調劑居二,守中居三,除病居四,行外居五,所以然者,土主人身之肌肉屬脾,黃耆與白朮,皆脾藥也,用芪以自本而行標,用朮因在標而防本,病正在標,自宜治標者三,治本者二,然但知守而不知戰,則病何由去,此驅病之防己,所以介乎其中矣。要之風濕風水之為病,動病也,朮靜而芪動,故芪任重,朮任輕,防己黃耆能行而不能發,故芪之任非特重於朮,且更以薑棗佐之,蓋防己驅逐水濕,水濕勢必下行,下行過急,仍恐土嚙且頹,病既在表,不如發之使近從表出為愈也。 風濕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皮水四支腫,水氣在皮膚中,四支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以是知黃耆非止汗者,特能行營衛中氣,營衛中氣行,邪氣遂無以干,則汗自止耳,何以言之?夫水氣在皮膚中,則從汗出為便,今去薑棗與朮,加桂枝茯苓,則不欲其解於汗,欲其解於小便矣。本不汗出,且穀水氣從小便解,而仍用黃耆,尚以黃耆為止汗耶?雖然,兩方雖皆用黃耆,其旨終不同也。防己黃耆湯證,病本向外,則乘勢壯營衛之氣,使水濕從標而解,是用以厚表氣,故分數甲於一方。防己黃耆湯,中焦之劑,防己茯苓湯,下焦之劑,從本從標,猶只在太陽膀胱,此異而同者也。或言四肢屬脾,肌肉亦屬脾,四肢聶聶動與身重,病皆本於脾,治法乃從太陽何也?夫太陽秉寒水之氣,水者克土,故病見於脾,非脾自病也,脾自病,則防己黃耆湯,應朮多於芪,防己茯苓湯,不應去朮矣,兩方視芪重而朮輕,以芪行脾之標,朮崇脾之本,是以知風水皮水乃脾之標病,非脾之本病也。 黃耆非能降也,亦非能升也,營衛者,水穀之氣,三焦受氣於水穀,四支稟氣於三焦,營衛微則三焦無氣,四屬失養,由是精微不化於上,陰濁獨注於下。金匱云,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若不發熱,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身疼重,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歷節,烏頭湯主之,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兩者病皆在下,并治以黃耆,則似黃耆能降,乃其汗出並在上,又似黃耆能升,殊不知黃耆專通營衛二氣,升而降,降而復升,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升即降之源,降即升之根,凡病營衛不通,上下兩截者,惟此能使不榕一偏,此即非升非降之謂也。黃耆非止汗也,亦非發汗也,止汗如所謂營衛和,汗自止是矣,發汗如諸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宜桂枝加黃耆湯。夫脈浮為病在營衛,既以桂枝湯和營衛矣,又加黃耆者何?蓋桂枝能逐營衛中邪,不能益營衛中氣,能通營衛之流,不能浚營衛之源,病暫者治其流則已,病緩者必追其源,是故發汗仍有桂枝湯在,其用黃耆,非助發汗也。防己茯苓湯證,曰水氣在皮膚中,桂枝加黃耆湯證,曰如物在皮中狀,是皮膚中病,黃耆皆治之矣,陽明病,反無汗,其身如蟲行中狀,何以不用?按此當辨其病根何在。皮水黃汗,病本在外,脾胃中氣,無所堵塞,若陽明病,係胃家實,是內實外虛,彼用黃耆是治內虛外實,與此適相反,不可用也。 《[[本草新編]]》 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其功用甚多,而其獨效者,尤在補血。夫黃耆乃補氣之聖藥,如何補血獨效。蓋氣無形,血則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無形之氣以生之。黃耆用之於當歸之中,自能助之以生血也。夫當歸原能生血,何藉黃耆。不知血藥生血其功緩,氣藥生血其功速,況氣分血分之藥,合而相同,則血得氣而速生,又何疑哉。或疑血得氣而生,少用黃耆足矣,即不少用,與當歸平用亦得,何故補血湯中反少用當歸而倍用黃耆?不知補血之湯,名雖補血,其實單補氣也。失血之後,血已傾盆而出,即用補血之藥,所生之血不過些微,安能遍養五臟六腑,是血失而氣亦欲包。在血不能速生,而將絕未絕之氣,若不急為救援,一旦解散,頃刻亡矣。故補血必先補氣也。但恐補氣則陽偏旺而陰偏衰,所以又益之當歸以生血,使氣生十之七而血生十之三,則陰陽有制,反得大益。生氣而又生血,兩無他害也。至於補中益氣湯之用黃耆,又佐人參以成功者也。人參得黃耆,兼能補營衛而固腠理,健脾胃而消痰食,助升麻、柴胡,以提氣於至陰之中,故益氣湯中無人參,則升提乏力,多加黃耆、白朮,始能回舉。倘用人參、白朮而減去黃耆。斷不能生氣於至陰也。故氣虛之人,毋論各病,俱當兼用黃耆,而血虛之人尤宜多用。惟骨蒸癆熱與中滿之人忌用,然亦當臨症審量。 或問黃耆性畏防風,而古人云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謂是相畏而相使也,其說然乎?此說亦可信不可信之辭也。黃耆無毒,何畏防風,無畏而言畏者,以黃耆性補而防風性散也,合而用之,則補者不至大補,而散者不至大散,故功用反大耳。 或問黃耆補氣,反增脹滿,似乎黃耆不可補氣也,豈有藥以解其脹,抑可不用黃耆耶?夫黃耆乃補氣藥,氣虛不用黃耆,又用何藥。然服之而增脹滿者,非黃耆之助氣,乃黃耆之不助氣也。陰陽有根,而後氣血可補。陰陽之根將絕,服補藥而反不受補。藥見病不能受,亦不去補病矣。此黃耆補氣反增脹滿,乃不生氣之故。然亦因其不可生而不生也,又豈有別藥以解其脹哉。 或問黃耆氣分之藥,吾子以為補血之品,是凡有血虛之症,俱宜用黃耆矣,何以古人用補血之藥多,用四物湯、佛手散,絕不見用黃耆之補血者,豈古人非歟?古人未嘗非也,第以血症不同,有順有逆。順則宜用血藥以補血,逆則宜用氣藥以補血也。蓋血症之逆者,非血逆而氣逆也,氣逆而後血逆耳。血逆而仍用血分之藥,則氣不順而血愈逆矣,故必須補氣以安血也。氣逆則血逆,氣安則血安,此不易之理也。凡血不宜上行,嘔、咯、吐、衄之血,皆逆也。血猶洪水,水逆則氾濫於天下,血逆則騰沸於上焦,徒治其血,又何易奏平成哉。故必用補氣之藥於補血之中,雖氣生失血,亦氣行夫血也。此黃耆補血湯所以獨勝於千古也。 或問黃耆以治氣逆之血,發明獨絕,然而亦有用四物湯、佛手散以止血而效者,又是何故?洵乎吾子之善問也。夫血逆亦有不同,有大逆,有小逆。大逆者,必須補氣以止血;小逆者,亦可調血以歸經。用四物湯、佛手散治血而血止者,血得補而歸經也。蓋血最難歸經,何以四物,佛手偏能取效,正因其血逆之輕耳。逆輕者,氣逆之小也;逆重者,氣逆之大也。以四物湯,佛手散治血而血安,雖亦取效,終必得效之遲,不若補血湯治氣而止血得效之捷也。 或問黃耆補氣,初作脹滿,而少頃安然者,何也?此氣虛見補,反作不受也。黃耆補氣之虛,而胃中之望補,更甚於別臟腑。黃耆一入胃中,惟恐有奪其補者,乃閉關而不肯吐,此脹滿所由生也。治之法,用黃耆不可單用,增歸、芎、麥冬三味,使之分散於上下之間,自無脹滿之憂矣。故服黃耆脹滿有二症,一不能受而一過於受也。過於受者,服下脹而少頃寬;不能受者,初脹輕而久反重。以此辨之最易別耳。 或問黃耆補氣之聖藥,宜乎凡氣虛者,俱可補之矣,何喘滿之病反不用者?恐其助滿而增脹也。先生既明陰陽之道,深知虛實之宜,必有以教我也。曰:或黃耆補氣而不可治脹滿者,非黃耆之故,不善用黃耆之故也。夫大喘大滿,乃腎氣欲絕,奔騰而上升,似乎氣之有餘,實是氣之不足。古人用人參大劑治之者,以人參不能助脹而能定喘耳,用之實宜。然天下窮人多而富人少,安得多備人參救急哉。古人所以用黃耆代之,而喘滿增劇,遂不敢復用,且志之書曰:喘滿者不可用黃耆。因自誤而不敢誤人也。誰知黃耆善用之以治喘滿實神。鐸受異人傳,不敢隱也。黃耆用防風之汁炒而用之,再不增脹增滿,但制之實有法。防風少用,則力薄不能製黃耆,用多則味厚,又嫌過製黃耆,不惟不能補氣,反有散氣之憂。大約黃耆用一斤,用防風一兩。先將防風用水十碗煎數沸,漉去防風之渣,泡黃耆二刻,濕透,以火炒之乾。再泡透,再炒乾,以汁乾為度。再用北五味三錢,煎湯一大碗,又泡半乾半濕,復炒之,火焙乾,得地氣,然後用之。凡人參該用一兩者,黃耆亦用一兩。定喘如神,而又不增添脹滿,至妙之法,亦至便之法也。凡用黃耆,俱宜如此制之。雖古人用黃耆加入防風,治病亦能得效,然其性尚未制伏,終有跳梁之虞,不若先制之為宜,彼此畏忌而成功更神,又何喘病之不可治哉。 或疑黃耆得防風其功更大,用黃耆加入防風足矣,而必先制而後用,毋乃太好奇乎?不知用黃耆而加防風,則防風之性與黃耆尚有彼此之分,不若先制之,調和其性情,制伏其手足,使之兩相親而兩相合,絕不知有同異之分。如異姓之兄弟勝於同胞,相顧而收其全功也。 或疑黃耆補氣之虛,止可補初起之虛,而不可補久病之虛,予問其故。曰:初虛之病,用黃耆易受;久虛之病,用黃耆難受也。嗟乎。虛病用補,宜新久之皆可受。其不可受者,非氣之虛,乃氣之逆也。氣逆之虛,必用人參,而不可用黃耆。在初虛氣逆之時,即忌黃耆矣,何待久病而後不可用哉。若氣雖虛而無逆,則久病正宜黃耆,未有不服之而安然者也。誰謂黃耆之難受乎。 或疑黃耆補氣,何以必助之當歸以補血,豈氣非血不生耶?不知氣能生血,而血不能生氣,不能生氣,而補氣必補血者,非取其助氣也。蓋器虛之人,未有不血亦隨之而俱耗者也。我大用黃耆以生氣,則氣旺而血衰,血不能配氣之有餘,氣必至生血之不足,反不得氣之益,而轉得氣之害矣。故補氣必須補血之兼施也。但因氣虛以補氣,而復補其血,則血旺而氣仍衰,奈何。不知血旺則氣不去生血,故補血而氣自旺,不必憂有偏勝之虞。然多補其氣而少補其血,則又調劑之甚宜也。 或問黃耆何故必須蜜炙,豈生用非耶?然瘡瘍之門,偏用生黃耆,亦有說乎?曰:黃耆原不必蜜炙也,世人謂黃耆炙則補而生則瀉,其實生用未嘗不補也。 《[[本草分經]]》 甘,溫,升浮。補肺氣,溫三焦,壯脾胃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氣虛難汗者可發;表疏多汗者可止。生用瀉火,炙用補中。為內托瘡癰要藥。但滯胃爾。 《[[本草思辨錄]]》 營氣始手太陰而出於中焦,衛氣始足太陽而出於下焦。營奉胃中水穀之精氣以行於經隧。衛奉胃中水穀之悍氣以行於肌表。黃耆中央黃,次層白,外皮褐,北產體虛松而有孔,味甘微溫,葉則狀似羊齒,明係由胃達肺,向外而不中守。有外皮以格之,卻又不泄出。獨莖直上,根長二三尺,故能由極下以至極上。凡其所歷皆營衛與足太陽手太陰經行之境,論其致用,則未易一二明也。 劉潛江疏黃耆,以治陽不足而陰亦不利之病,不治陽有餘而陰不足之病,與陽不得正其治於上,陰即不能順其化於下四語,最為扼要。其解《[[內經]]》陽者,衛外而為固;陰者,藏精而起亟。雖稍落寬廓而理固如是。乃鄒氏以陽不勝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與衛外起亟,強為牽合。不知《[[衛生總微論]]》,以黃耆一味治小便不利,乃提陽於上而陰自利於下也。即《[[經]]》所謂起亟,劉氏所謂順其化於下也。五臟氣爭之九竅不通,則是陰之爭而非陰不利,與此蓋毫釐之差耳。 黃耆與牛膝,皆根長二三尺,《[[別錄]]》皆言利陰氣。惟牛膝一莖直下而味苦酸平,黃耆一莖直上而味甘微溫。故牛膝利陰氣,是下利其陰氣。黃耆利陰氣,是從陰中曳陽而上而陰以利。牛膝有降無升,黃耆有升無降,皆屢驗不爽。劉氏謂黃耆先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鄒氏謂黃耆能升而降,能降而升。此蓋黃耆疏營衛之後,營衛則然,黃耆無此狡獪也。 凡藥之用宏而不專主於一者,辨之不精,即致貽誤。如黃耆補表而不實表,不實表故不能止汗。如人參之屬,疏表而不解表,不解表故不能發汗。如麻黃之屬,疏表而不解表,不解表故不能發汗。如麻黃之屬,其亦能止汗、發汗者,則借黃耆通營衛、調和陰陽之力也。《[[金匱]]》方黃耆無不生用,後世多以蜜炙。然遇中虛之證,炙使向裡,尚無不可。陳修園乃更分為鹽水、酒、醋諸炒法,則大拂其性矣。 繆仲醇謂黃耆功能實表,有表邪者勿用。豈知黃耆惟不實表,故表邪亦有用之者。如《[[本經]]》之排膿止痛,《[[金匱]]》之治風濕、風水、黃汗,皆堪為不實表之據。若傷寒之邪,宜從表泄,黃耆雖不實表,而亦無解表之長,且有補虛羈邪之患,斷非所宜也。 足太陽脈上客交巔,黃耆入太陽經,故能上至於頭。膀胱與腎為表裡,故亦能益腎氣以化陰而上升。凡方書治尿血等證皆是。汪庵云:陰虛者宜少用,恐升氣於表而裡愈虛。斯言得之矣。 試以《[[金匱]]》用黃耆諸方言之:小建中湯尤在涇詮解之精,實勝諸家。惟黃耆建中湯加黃耆兩半,第視為充虛塞空,則尼泛矣。諸不足三字所賅者廣。營衛二氣,豈能升降無愆。芍藥用至六兩,意在斂裡破脾結。加黃耆則為疏營衛之氣,俾胃中津液,得輸於營衛而無阻。核之黃耆桂枝五物湯,黃耆與生薑俱較此加倍,且減芍藥去甘草,顯為宣通血痺而然。豈建中加黃耆,是徒取補塞乎?桂枝加黃耆湯之黃耆,則尤非徒補之謂矣。黃汗與中風汗自出之汗,同為邪汗,同宜化邪汗為正汗,桂枝湯正的對之方。然黃汗由於陽虛,與桂枝證之但須泄邪者,差有不同,故減少桂芍而加疏表補虛之黃耆,以泄邪而化氣。至腰髖痛,身重,小便不利,則由陽不下通,尤非黃耆不能下疏其衛。黃疸脈浮亦用之者,正以黃耆為太陽藥也。然則芪芍桂酒湯,何為抑為以苦酒哉!蓋黃汗同而身腫不同,渴亦不同。腫則陽微表虛,不任汗解,渴則水氣鬱於三焦,腎陰不得上朝,自當以通陽化氣瀉水為亟。芪芍桂枝取以通陽而化氣。苦酒則泄熱瀉水而下達,三物得之,由三焦一氣直下也。去生薑者,不使橫擴也。去甘棗者,恐其中停也。用黃耆特多,則因其虛。以補劑驅邪,故須六七日乃解,無速效也。 防己黃耆湯治汗出惡風,而不以桂枝湯加減者,以彼無濕此有濕也。風水亦用此方,以與風濕無異也。風濕例用麻桂,而此不用者,蓋彼為身痛,此則身重,身痛者風盛而喜動,身重者濕盛而喜靜。脈浮則邪仍在表,表可不解乎?然汗已出而虛虛可慮;濕可不驅乎?然濕即去而風必愈淫。惟防己解肌表之風濕,直泄而不橫泄。黃耆宣營衛之壅蔽,疏表而亦補表。脾土強則能勝濕,故佐以朮甘。薑棗多則妨身重,故減其分數。又以後坐被上,被繞腰下,助下焦溫化之氣,而邪得以微汗而解。初夫徒知發汗利水補虛,而不能與病機相赴者,真有霄壤之別。 皮水例宜發汗,而防己茯苓湯,雖水氣在皮膚中而脈不言浮,四肢則聶聶勸動而腫。《[[經]]》云:肉蠕動名曰微風。是水浸其脾,脾陽不能達於四肢,而又為微風所搏,故動而腫。動而不痛,脈不浮,則發汗非宜。防己為風水要藥,偶以茯苓,使直泄於小便。病在皮膚,非黃耆不能益氣疏表,故加之。辛甘合而生陽,加桂草者,又兼以治其本也。 汗出表虛而宜止汗之證,而四逆加人參與茯苓四逆諸湯,仲聖用人參不用黃耆,以參能實表,芪不實表也。感傷風寒而宜發汗之證,如桂枝與麻黃諸湯,仲聖絕不加芪,以表有邪,非表之虛也。表有邪而挾虛者,則參不宜而芪為宜。然芪能直疏不能橫解,且性味甘溫,驅邪豈其所勝?故風濕、風水、黃汗等證,仲聖用黃耆,亦只為防己茯苓之輔而已。惟補虛通痺,則芪之專司。故黃耆建中湯、黃耆桂枝五物湯,皆以黃耆統率全方。仲聖之辨藥,可謂精矣。後世用黃耆為表劑而至當者,無如《[[唐書]]》許允宗之治柳太后病風,以黃耆防風煮數十斛,於床下蒸之,藥入腠理,一週而瘥。此必尚有外證可憑,故開手即以解散風邪為治。《[[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云:大氣一轉,邪風乃散。夫補虛散邪,法亦多端,而黃耆防風收效若是之捷者,何也?病者脈沉口噤,自屬經絡機竅為風邪所中,陽虛而陰壅,大可想見。黃耆非風藥,而補陽利陰,通其氣道,厥有專長。防風得之,乃克由陽明達表,大驅其風。此其得訣,在認定脈沉可任黃耆,否則遇中風脈浮汗出而用之,下愈助其虐乎?宋人許叔微醫學至深,而其用黃耆,則似不如允宗之當。《[[本事方]]》載邱生病傷寒尺脈遲弱,叔微謂未可發汗,而以黃耆建中加當歸,先調其營血,極為有見。然尺弱宜兼益腎陰,而用由太陽上升之黃耆,不無可商。好在黃耆兩半而芍藥則倍之,故服至五日而尺部亦應也。 陸定圃《[[冷廬醫話]]》,載許辛木部曹謂其嫂吳氏,患子死腹中,渾身腫脹,氣喘身直。其兄珊林觀察,檢名人醫案得一方,以黃耆四兩,糯米一酒盅,水煎與服。即便通腫消,已爛之胎,成十數塊逐漸而下,一無苦楚。又山陰王某患腫脹,自頂至踵皆遍,氣喘聲嘶,大小便不通,許亦隨消。繼加祛濕平胃之品,至兩月後,獨腳面有錢大一塊不消。更醫痛詆前方,迭進驅濕猛劑,竟至危殆。仍以前方挽回,用黃耆至數斤,腳腫全消而愈。黃耆治腫脹有此大效,得不詫為異事。然此亦仲聖早有以示人者,《[[金匱]]》凡水濕之證,身重身腫,皆不禁用黃耆,皆使水濕下行。許氏所治亦是水腫。《[[內經]]》三焦為水道,膀胱為水府,黃耆從三焦直升至肺,鼓其陽氣,疏其壅滯。肺得以通調水道,陰氣大利,此實黃耆之長技。其腳面之不易消,與用芪至數斤,蓋由僅仗此一味,而製方之道,猶有所歉也。 《[[醫學衷中參西錄]]》 性溫,味微甘。能補氣,兼能升氣,善治胸中大氣(即宗氣,為肺葉闔辟之原動力)下陷。《[[神農本草經]]》謂主大風者,以其與發表藥同用,能祛外風,與養陰清熱藥同用,更能熄內風也。謂主癰疽、久敗瘡者,以其補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潰膿自排出也。表虛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氣虛。小便不利而腫脹者,可用之以利小便。婦女氣虛下陷而崩帶者,可用之以固崩帶。為其補氣之功最優,故推補藥之長,而名之曰耆也。 【現代藥理研究】 黃耆能對抗免疫抑制製劑的作用,對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網狀內皮系統、外體系統均有增強其功能的作用,對某些免疫細胞因子有誘生作用,並有誘生干擾素、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作用,對多種免疫因素有較好的調節作用。 黃耆有強心、限制或縮小心肌梗死面積,以及改善心肌炎症狀、抗應激、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擴張血管,擴張冠脈、降低血壓,改善心肌氧的代謝平衡。 黃耆能改善血液流變各項特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并可提高造血功能。 黃耆可使細胞的生理代謝作用增強,促進核酸、蛋白質的合成,雙向調節血糖濃度。 黃耆有抗腫瘤作用。 黃耆能增加組織的膠原合成,延長細胞壽命,抗氧化,有抗衰老作用。 黃耆對腎炎、腎功能衰竭、腎病綜合徵、慢性腎功能不全均有治療作用,對慶大毒素腎毒性有拮抗作用,還有利尿作用。 黃耆有降血糖作用,并對老年大鼠甲狀腺功能低下有對抗作用。 黃耆能增強腦部功能,加強小鼠學習、記憶能力,有鎮痛、鎮靜作用。 黃耆對實驗性肝炎有保護作用,可增強小腸運動各平滑肌緊張度。 黃耆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黃耆對大鼠離體子宮有收縮作用,有促雌激素樣作用。 黃耆有抗輻射作用,并對造血和免疫系統有保護作用。 黃耆有明顯的抗疲勞作用。
返回至
黃芪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中医古籍大全
* 醫經類
* 診法類
* 本草類
* 方書類
* 傷寒金匱類
* 溫病類
* 綜合醫書類
* 臨床各科類
* 醫案類
* 古籍影印本
中醫古籍大全拼音索引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