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地榆”的源代码
←
地榆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地榆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乾燥根。均係野生。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生產。原植物生於低海拔的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木叢及疏林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以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壤土及粘壤土最宜生長。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胃、大腸經。功效涼血止血、解毒斂瘡。臨床用名有地榆、地榆炭。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酸赭(《別錄》),白地榆、鼠尾地榆(《滇南本草》),黃瓜香(《中藥材手冊》)。 【'''釋名'''】 地榆,陶弘景雲:“其葉似榆而長,初生布地,故名。”《綱目》曰:“按《外丹方》言,地榆一名酸赭,其味酸、其色赭故也。” 【'''基原'''】 為薔薇科植物地榆和長葉地榆的根。 【'''植物'''】 1.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西南及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2.長葉地榆 Sanguisorba officnalis L. var longifolia (Bertol.) Yü et Li.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黑龍江、遼寧、河北、山西、甘肅等地。 此外,同屬植物的根在部分地區作地榆入藥的尚有:①細葉地榆 Sanguisorba tenuifolia Fisch. ex Link 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②小白花地榆 S. tenuifolia Fisch. var. alba Trautv. et Mey. 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③大白花地榆 S. sitchensis C. A. Mey. 分佈於吉林、遼寧;④粉花地榆 S. officinalis L. var. carnea (Fisch.) Regel ex Maxim. 分佈於黑龍江、吉林等。 【'''採集'''】 播種第2~3年的春、秋季採收,於春季發芽前、秋季枯萎前後挖出,除去地上莖葉,洗淨曬乾,或趁鮮切片乾燥。 【'''化學成分'''】 地榆根中含多種鞣質成分,如地榆(sanguiin)H-1、H-2、H-3、H-4、H-5、H-6、H-7、H-8、H-9、H-10、H-11,2,3,4,6-四沒食子醯-D-葡萄糖(2,3,4,6-tetragalloyl-D-glucose),1,2,6-三沒食子醯-β-D-葡萄糖(1,2,6-trigalloyl-β-D-glucose),1,2,3,6-四沒食子醯-β-D-葡萄糖(1,2,3,6-tetragalloyl-β-D-glucose),1,2,3,4,6-五沒食子醯-β-D-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β-D-glucose),6-O-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methyl-6-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等沒食子醯糖苷類,以及地榆酸雙內酯(sanguisorbic acid dilactone)。還含有2種沒食子醯金縷梅糖衍生物:5,2’-雙-O-沒食子醯金縷梅糖(5,2’-di-O-galloylhamamelose),2’,3,5-三-O-沒食子醯-D-呋喃金縷梅糖(2’,3,5-tri-O-galloyl-D-hamamelofuranose)。根中還含有多種黃烷-3-醇衍生物,如右旋兒茶精(catechin),7-O-沒食子醯-右旋-兒茶精[7-O-galloyl-(+)-catechin],3-O-沒食子醯前矢車菊素(3-O-galloylprocyanidin)B-3,棕兒茶素(gambiriin)A-1,棕兒茶素(gambiriin)B-3。從根中還得到地榆糖苷(diyu-glucoside)Ⅰ、Ⅱ,地榆皂苷(sanguisorbin)A、B、C、D、E,甜茶皂苷(sauvissimoside)R1,坡模醇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pomolic acid-28-O-β-D-glycopyranoside),地榆皂苷元(sanguisorbigenin),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等。 【'''藥理'''】 1.止血作用 地榆煎劑口服可使兔凝血時間明顯縮短。地榆所含鞣質可明顯縮短動物出血時間,並對纖維蛋白溶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地榆還能使紅細胞壓積和全血粘度增加,從而有助於止血。 2.抗炎作用 地榆水提取液對多種動物實驗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地榆鞣質口服或耳部塗抹能抑制巴豆油誘發的耳部腫脹。 3.收斂作用 地榆對動物燒、燙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其機制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減輕組織水腫,通過收斂作用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體液的丟失。還能抑制細菌生長,控制感染。 4.抗菌作用 地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雙球菌、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人型結核桿菌、幽門螺旋菌、淋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5.對消化系統作用 地榆水煎劑對蓖麻油、番瀉葉引起的動物試驗性腹瀉有對抗作用,並能抑制小鼠腸推進運動,減輕乙醇所致的急性胃粘膜損傷。對離體兔腸在低濃度時可使其收縮減弱,高濃度時可使其收縮增強,甚至呈痙攣狀態。地榆煎劑灌胃能減少靜脈注射洋地黃酊引起的鴿的嘔吐次數。 6.其他作用 地榆鞣質口服可對抗氨基比林和NaNO2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損傷。地榆煎劑低濃度時可使離體蛙心收縮增強,頻率減慢,心臟排出量增加,高濃度時則呈抑制作用。地榆水煎劑還能增強DTH,抑制小鼠的自發活動。給雌性大鼠或豚鼠口服含有地榆的飼料,可致性週期延長。地榆對人子宮頸癌JTC-26株有抑制作用。 7.毒性 地榆水提取液及醇提取液小鼠腹腔注射LD50分別為1.60±0.29g/kg和2.17±0.49g/kg。 【'''炮製'''】 1.地榆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未切片者,洗淨,除去殘莖,稍浸,潤透,切厚片,乾燥。《湯液本草》:“去蘆。”生品以涼血解毒為主。 2.地榆炭 取淨地榆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涼透。《醫宗說約》:“炒黑止血。”地榆炭長於收斂止血,常用於出血證。 3.醋地榆 取地榆片,加醋拌勻,吸盡後放入鍋內,用武火炒至棕褐色,取出晾乾,篩去灰屑。每地榆片100kg,用醋10kg。《博濟方》:“醋炒焙幹。”《聖濟總錄》:“醋炙。” 3.酒地榆 取地榆片,加白酒拌勻,吸盡後放入鍋內,用武火炒至棕褐色,取出晾乾,篩去灰屑。每地榆片100kg,用白酒5kg。《本經逢原》:“去梢,酒拌,炒黑。” 貯乾燥容器內,地榆炭、制地榆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藥性'''】 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胃、大腸經。入血斂降。 1.《本經》:“味苦,微寒。” 2.《別錄》:“甘、酸,無毒。” 3.張潔古:“氣微寒,味微苦。氣味俱薄,其體沉而降,陰中陽也。”(引自《綱目》) 4.《本草經疏》:“入足厥陰、少陰,手、足陽明經。” 5.《本草正》:“味苦、微澀,性寒而降。” 【'''功效主治'''】 涼血止血,瀉火解毒。主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腸風血痢,痔漏,赤白帶下,癰瘡腫痛,濕疹陰癢,水火燙傷,蟲蛇咬傷。 1.《本經》:“主婦人乳痓痛,七傷,帶下病,止痛,除惡肉,止汗,療金瘡。” 2.《別錄》:“止膿血,諸瘺,惡瘡,熱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 3.《藥性論》:“治產後餘瘀疹痛,止血痢,蝕膿。” 4.《新修本草》:“主帶下十二病。” 5.《日華子》:“排膿,止吐血、鼻洪,月經不止,血崩,產前後諸血疾,赤白痢並水瀉,濃煎止腸風。” 6.《綱目》:“搗汁塗虎、犬、蛇、蟲傷,除下焦熱,治大小便血證。” 7.《本草正》:“止吐血衄血,清火明目,治腸風血痢,及婦人崩漏下血,月經不止,帶濁痔漏,產後陰氣散失,亦斂盜汗,療熱痞。” 8.《醫林纂要·藥性》:“堅腎,去熱,瀉肝,去瘀。” 9.《藥性考》:“除下焦熱,亦益肝膽,逐瘀止血。” 10.《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胃痛,胃腸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絞汁,30~9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汁塗,或研末撒。 止血宜炒炭用,瀉火解毒宜生用。 【'''使用注意'''】 虛寒性出血證禁服,血虛有瘀者慎服。 1.《本草衍義》:“若虛寒人及水瀉白痢,即未可輕使。” 2.《醫學入門·本草》:“熱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澀早故也。” 3.《本草經疏》:“胎產虛寒泄瀉,血崩,脾虛作泄,法並禁服。” 4.《本草匯言》:“癰瘡久病無火,並陽衰血證,並禁用。” 5.《本經逢原》:“性能傷胃,誤服多致口噤不食。” 【'''應用配伍'''】 涼血止血 本品味苦性寒,酸澀收斂,沉降入血,有清熱涼血、收澀止血之功,故常用於各種出血證,尤為治療下部出血之要藥。凡心肺熱盛,吐血不止者,可與柏葉、黃芩、小薊等配伍,如《聖惠方》地榆散。凡濕熱蘊結大腸,便血不止者,可與槐角、黃連、黃柏、梔子等同用,如《萬病回春》地榆槐角丸;若為腸風下血者,可與烏梅、黃連、荊芥穗、枳殼等相配,如《萬病回春》地榆散;若痔瘡出血者,可與槐角、防風、黃芩、枳殼等相伍,如《局方》槐角丸。凡婦女月經過多,崩漏下血,屬血熱者,可與柏葉、生地、蒲黃等配用,如《聖濟總錄》地榆湯;屬虛寒者,可與黃芪、當歸、熟地、炮薑等同煎,如《醫略六書》地榆散。若為妊娠傷胎,漏下血不止者,可與阿膠、艾葉、烏賊骨、蒲黃等合用,如《聖惠方》地榆散。凡濕熱疫毒蘊積腸道,損傷血絡,下痢膿血者,無論新久均可應用,若血痢初患腹痛裏急者,可配甘草,如《聖濟總錄》地榆散;或與黃連、木香等並用,如《普濟方》地榆黃連散;若血痢經久不愈脫肛者,可與幹薑、當歸、縮砂仁並施,如《普濟方》地榆散。凡外傷出血者,可與茜草、白及、黃芩等研末外用,如《陝甘寧青中草藥選》治外傷出血方。 瀉火解毒 本品味苦性寒,能瀉火以解毒,清熱以消腫,燥濕以斂瘡,故常用於癰瘡腫痛,濕疹陰癢,水火燙傷,蟲蛇咬傷等證。凡腸癰未成膿者,可與金銀花、生甘草同用,如《洞天奧旨》三真湯。凡各種癰瘡初起者,可用本品搗汁塗,或研末調敷。凡水火燙傷者,可用本品研末,麻油調敷,如《絳囊撮要》地榆散;或與黃連、黃柏、冰片研末,油調搽,如《中醫皮膚病學簡編》地榆合劑。凡皮膚濕疹,糜爛流水者,可用本品與苦參、大黃同煎,以紗布蘸藥汁濕敷;亦可用煆石膏粉、枯礬加凡士林調膏外塗。凡陰囊濕疹者,可與黃柏、蛇床子等配伍煎水洗浴,如《醫心方》治陰囊濕疹方。 1.《得配本草》:“得黃芩治瘡癢,配蒼朮治腸風痛癢不止,佐砂仁、甘草治下血腹痛。” 2.《本草選旨》:“以之斂血,則同歸、芍;以之清熱,則同歸、連;以之治濕,則同歸、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則同歸、萸;以之溫經而益血,則同歸、薑。大抵酸斂寒收之劑,得補則守,得寒則凝,得溫暖而益血歸經,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附方'''】 1.治心肺熱盛,吐血不止 地榆半兩,柏葉三分,甘草半兩(生用),吳藍三分,黃芩三分,刺薊一兩。上為粗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加青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聖惠方》地榆散) 2.治丈夫、婦人便血 地榆一兩(焙幹),礬石(燒汁盡)半兩。上為散。同生豬肉二兩批開,摻藥一錢匕在肉上,用炭火炙熟,細嚼米飲下。並兩服立效。(《聖濟總錄》地榆散) 3.治下血遠年不愈 地榆(焙幹)、卷柏(不去根)各等分。每用一兩,水一碗,以砂瓶子煮數十沸,通口服,不拘時候。(《百一選方》地榆湯) 4.治腸風下血 ①熱證:地榆、黃連、茜根、黃芩、茯神各半兩,梔子仁一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加薤白五寸同煎服。(《仁齋直指方》地榆散) ②病久痛癢:蒼朮四兩,地榆二兩。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前多服除根。(《保命集》地榆湯) 5.治瀉血腸風,痔瘡下血 地榆、椿根白皮各一兩,酸石榴皮(焙幹)半兩。上為末。每服三匕,漿水煎,取清汁分二次溫服。(《元和紀用經》地榆散) 6.治腸痔,下部生核腫痛,發寒熱出血 地榆、甘草(半炙半生)、陳槐花(半炒半生)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食前濃煎枳殼、桑根白皮湯調下。(《聖濟總錄》地榆散) 7.治小便尿血 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湯,先服香附湯三五呷,後服地榆湯至盡。未效再服。(《綱目》引《全生指迷方》) 8.治室女月水不斷 地榆、柏葉、蒲黃、酸石榴皮、甘草(炙)、生熟地黃(焙)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煎去滓,空心、食前溫服。(《聖濟總錄》地榆湯) 9.治婦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黃瘦虛渴;亦治嘔血 地榆二兩。上細銼,以醋一升,煮十餘沸,去渣,食前稍熱服一合。(《聖惠方》) 10.治婦人經血暴下,兼帶下,積久不愈,面目萎黃,困倦羸瘦 地榆、當歸(焙)、阿膠(炙燥)、黃芪各一兩半,艾葉三分,龍骨(碎)二兩。上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加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食煎溫服。(《聖濟總錄》地榆湯) 11.治胃潰瘍出血 生地榆9g,烏賊骨15g,木香6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12.治血痢不止 地榆二兩,甘草(炙)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煎,去滓溫服,日二次,夜一次。(《聖濟總錄》地榆湯) 13.治小兒赤白痢,不欲飲食,四肢瘦弱 地榆半兩(微炙),黃連半兩(微炒),木香半兩,當歸三分(微炒)。上為粗散。每服一錢,水煎,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普濟方》地榆黃連散) 14.治紅白痢,噤口痢 白地榆二錢,烏梅五枚(炒),山楂一錢。水煎服。紅痢紅糖為引,白痢白糖為引。(《滇南本草》) 15.治小兒因患瀉痢後,脫肛不得收 地榆(炒)、幹薑(炮)、當歸(焙)、縮砂仁各一分。上為散。每服半錢,以生薑、蜜少許,和熱酒調下,一日三次。(《普濟方》地榆散) 16.治蠱毒下血,或腹痛,或不痛,百治不效,日夜不止,煩渴 臭椿根(根白皮,蜜炙)、地榆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熱米飲調下。(《普濟方》地榆散) 17.治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生地榆、太子參各30g,或加懷牛膝30g。水煎服,連服2月。(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8.治外傷出血 地榆炭研細末,外敷患處。或配茜草、白及、黃芩,研末外用。(《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19.治赤白帶下 地榆三兩。米醋一升,煮十餘沸,去滓,食前熱服一合。(《衛生易簡方》) 20.治大小腸癰 地榆一斤,生甘草二兩,金銀花一兩。先將地榆用水十碗,煎三碗,再將甘草、銀花同煎一碗。空心服一劑,服完即消。(《洞天奧旨》三真湯) 21.治熱瘡 生地榆根二斤。上以水煎取五升,去滓,適冷暖以洗浴,日三度。(《鬼遺方》) 22.治胎火丹毒 地榆粉31g,冰片2g,麻油60ml。調膏,外用。(《中醫皮膚病學簡編》地榆油膏) 23.治燙火傷 ①生地榆(曬乾)為末。香油調敷;破爛者幹搽;傷重者,再用生蘿蔔搗汁一碗灌下,良久愈。(《絳囊撮要》地榆散) ②地榆33g,黃連33g,黃柏33g。上為末,再加冰片1g,調菜油100ml,搽患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地榆合劑) 24.治急性濕疹,濕潤糜爛,流水淋漓 地榆31g。加水兩碗,煎成半碗,用紗布浸藥液,濕敷。(《中醫皮膚病學簡編》地榆水) 25.治陰囊下濕癢,搔破出水,幹即皮剝起 地榆、黃柏、蛇床子各三兩,槐白皮一升。水煎,暖以洗瘡,日三四次。(《醫心方》) 26.治破傷中風,半在表半在裏,頭微汗,身無汗 地榆、防風、紫花地丁、馬齒莧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溫米飲調下。(《醫鈔類編》地榆防風散) 27.治蛇毒 地榆根,搗絞取汁飲,並以漬瘡。(《肘後方》) 【'''臨床報導'''】 1.治療咯血 取幹地榆3kg,加水煎煮2次,過濾,濃縮至12000ml,成人每次服30ml(相當於生藥7.5g),每日4次,兒童酌減。或用幹地榆水煎製成浸膏片(每片含地榆浸膏1.5g),成人每次服5片,每日4次。共治療136例,結果:服煎劑的74例中,有效72例,無效2例;服片劑的62例中,有效60例,無效2例。1~3日咯血停止者67例,4~7日45例,7日以上20例,平均4.2日。服藥時不可同服蛋白質類飲食,如牛奶、雞蛋等,以免影響有效成分的吸收[1]。 2.治療潰瘍病出血 ①每日取地榆12g,煎湯,分2次服。大量失血者配合輸血,少數病人並用抗酸藥及止痛劑。共治療90例,其中嘔血34例,便血56例。嘔血者,用藥後31例立即停止,另2例再嘔血1次,1例再嘔血3次,以後停止。便血者,用藥後41例未再便血,另14例再便血1~3次後完全停止,僅1例持續14日。大便黑轉黃或潛血試驗轉陰平均5日。最後90例均獲治癒,無1例死亡和手術。臨床觀察發現:內服地榆對潰瘍有直接收斂作用,因之達到止血目的。地榆亦有止痛作用。在治療過程中發生便秘較多[2]。②地榆30g,白及20g,大黃、甘草各10g。共研細粉,過100目篩,滅菌,分裝,密封即可。治療胃潰瘍病人54例,其中中等量出血患者24人,小量出血患者30人。經治療2~10天,都有明顯療效,大便隱血轉陰。治癒率為97%以上[3]。 3.治療細菌性痢疾 ①用地榆片(每片含地榆粉0.175g),每次6片,日服3次,小兒酌減。共治療91例,總有效率為95.6%。另治療健康帶菌者43例,1周後復查,陰轉率為88.37%[4]。②地榆、大黃各20g,白朮、蒼朮各15g。每劑水煎至150ml,每日3次分服。治療細菌性痢疾54例,治癒53例[5]。 4.治療腸炎 生地榆30g,一見喜60g。濃煎成100~150ml。晚上臨睡前保留灌腸1次,14天為1療程。灌腸前囑病人排空大便,左側臥位。藥溫以35~37℃為宜,藥液灌入速度在10~20ml/分鐘,灌腸後左右側交替臥位,盡可能多保留些時間。治療慢性結腸炎85例,痊癒61例,好轉22例,無效2例[6]。 5.治療皮膚病 將地榆火炙焦黃,研細過篩,以凡士林配成30%地榆膏,外敷患部。敷藥前依皮損情況分別以油類或1:8000高錳酸鉀液洗或敷。共治療濕疹、皮炎、足癬、瘙癢等各種皮膚病109例。結果治癒(皮膚外觀正常,癢感完全或基本消失)47例,平均治癒為8.31日;顯效(皮損消退,癢感減輕70%以上)26例,有效(皮損及癢感均減退30%以上)24例,無效12例。以濕疹及濕疹樣皮炎的治癒率最高。對脂溢性濕疹及下肢靜脈曲張性濕疹共26例全部有效[7]。 6.治療各種燒燙傷 ①地榆炭10份,大黃炭、黃柏炭各5份,共研細末,冰片2份,和勻。每日2次,塗熬於患處。治療小面積Ⅱ度燙傷200例,7天內痊癒141例,10天內痊癒28例,15天內痊癒31例[8]。②用0.9%滅菌生理鹽水清洗患處,再用滅菌幹棉球吸幹水,塗本品(大黃、地榆炭各60g,冰片6g,混合為末,過80目篩,香油或豆油調勻),每日2~3次。治療Ⅰ~Ⅱ度中小面積燒燙傷患者30例,均在10~15天內痊癒,愈面無疤痕[9]。 7.治療痔瘡肛裂 用生地榆20g,煎汁500ml,濾淨後加白及粉40g,冰片10g,攪拌至全部溶解,配成7%~12%的藥液,靜置6~8小時後過濾,每100ml濾液加入煆石膏粉100g,拌勻裝瓶,流通蒸氣滅菌30分鐘,患者排便後用1:5000的高錳酸鉀水或溫水清洗肛門,先用醮藥棉球輕輕塗擦肛門裂口2~4次,然後用醮藥油條置入肛內約2~3cm,敷於裂口創面上,敷料固定,每日換藥1次,5天為1療程。治療肛裂92例,1~2療程後,痊癒89例(占96.74%),無效3例。隨防2~6個月,復發率為3.26%[10]。 【'''文獻綜錄'''】 1.《綱目》:“地榆,除下焦熱,治大小便血證。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能行血,不可不知。” 2.《本草經疏》:“婦人乳痓痛者,厥陰肝經有熱,以致血分熱壅所致也。七情傷於帶脈,故帶下也;五漏者,陽明大腸濕熱傷血病也。血熱則腫而作痛,惡肉者,亦血熱極則瘀,故腫而成惡肉也。傷則出血,血出必發熱而作痛,金瘡是也。膿血不止,皆血熱所致。諸瘺惡瘡,莫不由血熱所生。苦寒能涼血泄熱,熱散則血活腫消,故並主如上諸疾也。性行而帶補,味兼甘酸,故補絕傷及產後內塞也。消酒、除渴、明目,止純血痢、疳痢,極效。治腸風者,皆善祛濕熱之功也。沉寒入下焦,故多主下部濕熱諸病。” 3.《本草新編》:“或問:地榆治大腸之血,實有奇功,新久皆可用之否?曰:不可也。大腸有火,則新舊皆宜,無火則新舊皆忌,此言其常也。大腸前有火而後無火,則前宜,而後不宜;久無火而暫有火,則久當忌,而暫不宜忌,此言其變也。”“或問:地榆涼大腸之血,單用一味往往見功,而合用他藥反致無效,何也?蓋單用則功專而效速,合用他藥未免拘牽也。倘所用他藥盡入大腸之經,則調和於寒熱之間,替襄氣血之內,功既速成,而身亦甚健。惟其所用之他藥,非盡入於大腸經之味,則彼此異宜,上下違背,安能奏功乎?可見用藥貴純而不貴雜,不在單用與不單用也。” 4.《本草求真》:“地榆,諸書皆言因其苦寒,則能入於下焦血分除熱,俾熱悉從下解。又言性沉而澀,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腸風、血痢等症,得此則能澀血不解。按此不無兩歧,詎知其熱不除,則血不止,其熱既清,則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斂,既能清降,又能收澀,則清不慮其過泄,澀亦不慮其或滯,實為解熱止血藥也。” 5.《本草正義》:“地榆苦寒,為涼血之專劑。婦人乳痛帶下,多由於肝經鬱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則肝氣疏達,其痛可已而帶可止。然氣滯痰凝之乳痛,及氣虛不攝之帶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惡肉,皆以外瘍言之。血熱火盛,則痛而多惡肉,地榆清熱涼血,故止瘍患作痛,而能除惡肉。《本經》又療金瘡,《別錄》謂止膿血,惡瘡熱瘡,可作金瘡膏,皆即此清火涼血之功用。且所謂主七傷,補絕傷,亦皆指外瘍言之,非謂地榆苦寒能治虛損之勞傷也。止汗而除消渴,皆寒以勝熱之效。消酒者,即苦寒以勝濕退熱也。地榆涼血,故專主血熱而治瘡瘍,能止汗。又苦寒之性,沉墜直降,故多主下焦血證,如溲血、便血、血淋、腸風、血痔、血痢、崩中、帶下等皆是。地榆苦寒,能勝濕熱,古人以治痢下膿血,涼血以疏導其濕熱也。而日華子乃曰並治水瀉,則水瀉之症,雖亦間有濕熱,而脾陽不振者居多,何亦可以苦寒統治之,謬矣!蓋日華子水泄、滯下二病,尚未辨別清楚,此《大明本草》之所以多囈語也。” 【'''參考文獻'''】 [1]禹純璞,等.中醫雜誌,1984,(8):33 [2]楊景寬,等.中華內科雜誌,1960,(3):248 [3]朱兆佑.中藥材,1992,15(1):47 [4]邵陽市衛生局防疫站.湖南醫藥雜誌,1978,(3):18 [5]趙曉軍,等.吉林中醫藥,1993,(4):17 [6]朱雪萍,等.上海中醫藥雜誌,1992,(4):19 [7]汪心治,等.中華皮膚科雜誌,1963,9(5):324 [8]張允桐.實用醫學雜誌,1991,7(6):317 [9]劉學明.中國鄉村醫生,1994,(4):24 [10]張鐸.內蒙古中醫藥,1993,12(4):18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苦,微寒。主治婦人乳至痛,七傷,帶下病,止痛,除惡肉,止汗,治金創。 《[[名醫別錄]]》 味甘,酸,無毒。止膿血,諸瘻,惡瘡,熱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 《[[藥性論]]》 味苦,平。能治產後餘瘀疹痛,七傷。治金瘡。止血痢蝕膿。 《[[日華子本草]]》 排膿,止吐血,鼻洪,月經不止,血崩,產前後諸血疾,赤白痢,并水瀉。濃煎,止腸風。 《[[開寶本草]]》 味苦、甘、酸,微寒,無毒。止膿血,諸瘻惡瘡,熱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 《[[本草圖經]]》 古者斷下者多用之。 《[[本草衍義]]》 性沉寒入下焦,熱血痢則可用。若虛寒人及水瀉白痢,即未可輕使。 《[[藥類法象]]》 主婦人產乳,七傷帶下。治月經不止,血崩之病。除惡血,止疼痛。治腸風泄血,小兒疳痢。療諸瘡,止膿血。 《[[藥性賦]]》 味苦、甘、酸,性微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經。 《[[湯液本草]]》 氣微寒,味甘、酸。苦而酸,氣味俱厚,陰也。 《[[本草]]》云:主婦人乳產,七傷,帶下,月水不止,血崩之疾。除惡血,止疼痛,腸風泄血。 《[[象]]》云:治小兒疳痢。性沉寒,入下焦,治熱血痢。去蘆。 《[[心]]》云:去下焦之血,腸風下血及瀉痢下血,須用之。 《[[珍]]》云:陽中微陰,治下部血。 《[[本草發揮]]》 潔古云:性寒味苦。氣味俱薄,體沉而降,陰中陽也。專治下焦血。 《[[本草綱目]]》 地榆除下焦熱,治大小便血證。止血取上截片炒用。其梢則能行血,不可不知。 汁釀酒治風痺,補腦。搗汁塗虎犬蛇蟲傷。 《[[本草經疏]]》 地榆稟地中陰氣,而兼得乎天之微陽,故味苦甘酸,氣則微寒而無毒。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入足厥陰、少陰,手足陽明經。婦人乳痓痛者,厥陰肝經有熱,以致血分熱壅所致也。七情傷於帶脈,故帶下也。五漏者,陽明大腸濕熱傷血病也。血熱則腫而作痛。惡肉者,亦血熱極則瘀,故腫而成惡肉也。傷則出血,血出必發熱而作痛,金瘡是也。膿血不止,皆血熱所致。諸瘻惡瘡,莫不由血熱所生。苦寒能涼血泄熱,熱散則血活腫消,故并主如上諸疾也。性行而帶補,味兼甘酸,故補絕傷及產後內塞也。消酒,除渴,明目,止純血痢、疳痢極效,治腸風者,皆善祛濕熱之功也。沉寒入下焦,故多主下部濕熱諸病。 簡誤:地榆性寒而下行。凡脾胃虛寒作泄,白痢久而胃弱,胎產虛寒泄瀉,血崩脾虛作泄,法并禁服。 《[[本草蒙筌]]》 味苦、甘、酸,氣微寒,氣味俱薄。陰中陽也。無毒。惡麥門冬,宜人頭髮。雖理血病,惟治下焦。止婦人帶下崩中,及月經不斷;卻小兒疳熱瀉痢,致積瘀時行。止痔瘻來紅,禁腸風下血。散乳痓,愈金瘡。因性沉寒,故諸血熱者可用。倘若虛寒水瀉冷痢,切宜忌之。 《[[本草乘雅]]》 地,坤道也,至柔而動也剛,煮石成糜,足徵剛而動矣。榆從俞,俞者,空中木,若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故主脈道壅塞,致營血不能分流經隧,而為帶下,五漏,乳產,汗出,種種證形,若乘木之有功也。 《[[藥性解]]》 地榆,味苦甘酸,性微寒,無毒,入大腸、肝二經。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經。又主金瘡,除惡肉。崩中帶下得發良。惡麥門冬。 按:地榆沉寒屬陰,專入肝腸以理下焦,血症有熱者宜之,若虛寒下陷、血衰泄瀉者勿用。 《[[藥鑒]]》 氣微寒,味苦甘酸,無毒,沉也,陰也。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水。寒痔瘻來紅,療腸風下血。止婦人帶下崩中,卻小兒疳熱積瘀。 《[[景岳全書]]》 味苦微澀,性寒而降。既清且澀,故能止吐血衄血,清火明目,治腸風血痢,及婦人崩漏下血,月經不止,帶濁痔漏,產後陰氣散失;亦斂盜汗,療熱痞,除惡肉,止瘡毒疼痛。凡血熱者當用,虛寒者不相宜也。作膏可貼金瘡;搗汁可塗虎犬蛇蟲傷毒,飲之亦可。 《[[本草備要]]》 澀,止血。 苦酸微寒,性沉而澀。《[[本草]]》未嘗言澀,然能收汗止血,皆酸斂之功也。入下焦,除血熱,治吐衄崩中,血虛禁用。腸風、血鮮者為腸風,隨感而見也,血瘀者為臟毒,積久而發也。糞前為近血,出腸胃,糞後為遠血,出肺肝。血痢。蘇頌曰:古方斷下多用之。寇宗奭曰:虛寒瀉痢及初起者忌用。梢皮行血。得發良,惡麥冬。 《[[本經逢原]]》 地榆入足厥陰,兼行手足陽明,體沉而降,善入下焦理血。《[[本經]]》主乳產痙痛七傷,帶下五漏者,是指去血過多,肝風內生之象。又云止汗止痛,除惡肉,療金瘡者,以其能和血也。若氣虛下陷而崩帶,及久痢膿血,瘀晦不鮮者,又為切禁。性能傷胃,誤服多致口噤不食。又諸瘡痛者加地榆,癢者加黃芩,以其能散血熱也。燒灰,香油調敷火燙,乃借火氣引散血中之火毒耳。梢專行血,不可混用。 《[[本草崇原]]》 地榆,一名玉豉,其臭兼酸,其色則赭,故《[[別錄]]》又名酸赭,蓋稟厥陰木火之氣,能資肝臟之血也。主治婦人產乳病痓者,謂產後乳子,血虛中風而病痓。地榆益肝藏之血,故可治也。七傷者,食傷,憂傷,飢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乾血,身皮甲錯,兩目黯黑也。地榆得先春之氣,故能養五臟而治七傷。帶下五漏者,帶漏五色,或如青泥,或如紅津,或如白涕,或如黃瓜,或如黑衃血也。止痛者,止婦人九痛,一陰中痛,二陰中淋痛,三小便痛,四寒冷痛,五月經來時腹痛,六氣滿來時足痛,七汗出陰中如蟲嚙痛,八脅下皮膚痛,九腰痛。地榆得木火之氣,能散帶漏下之瘀,而解陰凝之痛也。止汗者,止產後血虛汗出也。除惡肉,療金瘡者,生陽氣盛,則惡肉自除,血氣調和,則金瘡可療。 《[[本草求真]]》 ﹝批﹞清下焦血熱血崩。 地榆專入肝、腸胃。苦酸微寒,性沉而澀。諸書皆言因其苦寒,則能入於下焦血分除熱,俾熱悉從下解。又言性沉而澀,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腸風血痢等症,腸風下血,清而色鮮,四射如濺,乃風性使然。《[[素問]]》所謂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是也。若肛門射血如線,或點滴不已者,乃五痔之血耳。得此則能澀血不解。按此不無兩歧,詎知其熱不除,則血不止,其熱既清,則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斂,既能清降,又能收澀,則清不慮其過泄,澀亦不慮其或滯,實為解熱止血藥也。但血熱者當用,虛寒者不宜用。久病者宜用,初起者不宜用。作膏可貼金瘡,搗汁可塗虎犬蛇蟲傷毒,飲之亦可。 《[[得配本草]]》 得發良。惡麥冬,伏丹砂、雄黃、硫黃。 苦、微酸,澀,微寒。入手陽明。足厥陰經。專理下焦血分,除下焦濕熱,治吐衄崩中,腸風血痢膿血,諸瘻瘡瘍惡肉,虎犬蛇蟲傷毒,及產後陰氣散失,亦斂盜汗。 得犀角,治熱痢。心熱下血。配黃芩,治瘡癢;火盛則痛,火微則癢。配蒼朮,治腸風痛癢不止。佐砂仁、甘草,治下血腹痛。 止血,炒黑用上截。其梢能行血。 《[[本經疏證]]》 凡物之色,赤應火而黑應水,何以火誠赤而水無色也?人之身,氣似火而血似水,何以血反赤而氣無色也?夫亦所謂積厚流光耳。星星之然於燈燭,涓涓之盛於杯杓,又何嘗赤又何嘗黑,惟其勃發燎原,迴光返照,斯不勝其赤,幽元深邃,驀地無見,乃不勝其黑,試分之挹之,猶赤固非赤黑亦非黑,是故無色乃色,有色乃非色也。人色之著於形體,何莫非以赤驗火以黑驗水,致於周流氣血,不有火盛而血益赤,火衰而血遂淡乎?是知有色者係火胎,水中無色者乃水交於火。故氣鼓血行,血隨氣順,為生人之符;氣違血散,血窒氣壅,為病人之本。地榆之根,黑外赤內,水火不相入,而偏際風木之極盛時生(三月),遇風木之受制時榮(七月),不似氣血之相違,乘間插入風邪以為病,乃轉能化風氣為生氣,以開紫黑色花,遂可驗氣已入血,血已隨氣耶。夫紫黑固水火相間之色也,婦人乳病甚多(此乳字當作生產解。漢以前,生產皆謂為乳。曰產後者始自金匱要略也),不被風者不痓(金匱要略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痓),痓不必皆痛。故產後痓,不必盡可以地榆治,惟痓而且痛,乃地榆所專主也。以是推之七傷帶下病,亦非風不痛(巢元方曰:婦人帶下六極之病,脈浮則腸鳴腹滿,脈緊即腸中痛,脈數則陰中癢痛生瘡,脈弦則陰疼掣痛。浮緊數弦皆有風象者也),則地榆者不治別因之帶下,并不治七傷帶下病之不痛者,惟能為七傷帶下病止痛,又可見矣。何況血去氣散,風乘虛入而為惡肉,風乘營衛之相遭而鼓蕩為汗,他被風而痛不可瘳,不皆為地榆所屬耶?別錄之止膿血諸瘻惡瘡熱瘊產後風塞作金瘡膏,皆於本經推類言之。惟消酒除消渴補絕傷,則其義若別有在者。然氣盛而鼓風入血,何異血虛而風乘以入,風入而更耗其血,何異風入而大耗其津液,風橫梗於氣血之間,何異氣血之不相續,則仍是血虛氣違為根本,風氣攪擾於其間乃為病。而治之以化風氣為生氣,致氣血使調我得巽而相入矣。 《[[本草新編]]》 地榆,味苦、酸,氣微寒,陰中陽也,無毒。止婦人赤帶、崩下及月經不斷,卻小兒疳熱,止熱痢,下瘀血,治腸風下血,愈金瘡。但治熱而不治寒,虛寒之人,不可輕用地榆涼血之品也。血熱病,生用之涼血,正得其宜。然而血熱則必動,動則必有散尼虞;血寒則又凝,凝則必有積漣患。過用地榆以涼血,則熱變為涼,而陰寒結於腸胃,將腹痛之症生,反致血崩下血而不可止,猶以為地榆之少也,更佐之以涼血之藥,勢必至死亡而後已,良可嘆也! 或問地榆治大腸之血,實有奇功,新久皆可用之否?曰:不可也。大腸有火,則新舊皆宜;無火,則新舊皆忌,此言其常也。大腸前有火而後無火,則前宜而後不宜;久無火而暫有火,則久當忌而暫不宜忌,此言其變也。審常變而察可否,豈特用地榆一味為然哉。 或問地榆涼大腸之血,單用一味,往往見功,而合用他藥,反致無效,何也?蓋單用一味,則功專而效速,合用他藥,未免拘牽矣。倘所用他藥盡入大腸之經,則調和於寒熱之間,贊襄氣血之中,功既速成,而身亦甚健。惟其所用之他藥,非盡入於大腸經之味,則彼此異宜,上下違背,安奏功乎。可見用藥貴純而不貴雜,不在單用與不單用也。 或疑地榆涼血,何以能止也?不知地榆亦能補血也。倘徒涼血,則血正不能驟止,惟其涼血又兼補血,所以單味亦成功耳。 《[[本草分經]]》 苦、酸,微寒。性澀。入下焦。除血熱而止血,炒黑用。 【現代藥理研究】 止血:地榆有明顯的止血作用。 抗菌:地榆製劑對多種常見的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對燒傷、燙傷及炎症的影響:地榆有收斂、生肌、抑菌,減輕燒傷、燙傷早期組織水腫,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保護創面等作用,兼有利水、防止休克作用。 鎮吐:其鎮吐效果與肌注氯丙嗪0.25mg/kg相仿。 對心血管系統及血細胞的影響:地榆煎劑低濃度可使離體蛙心收縮加強,頻率減慢,心輸出亦增加。高濃度則抑制。鮮地榆注射有升高白細胞作用。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地榆水煎劑低濃度使離體兔腸平滑肌收縮減弱,高濃度則使收縮加強,甚至呈痙攣狀態。地榆水提取物能明顯增強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 其他:地榆對腦垂體功能可能有影響,但不一定是抗促性素的結果,使動物動情週期顯著延長。
返回至
地榆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中医古籍大全
* 醫經類
* 診法類
* 本草類
* 方書類
* 傷寒金匱類
* 溫病類
* 綜合醫書類
* 臨床各科類
* 醫案類
* 古籍影印本
中醫古籍大全拼音索引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