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薊”的源代码
←
大薊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大薊為菊科植物薊的乾燥地上部分或根。均係野生。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原植物生於山坡、草地、路旁。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耐寒,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味甘、苦,性涼。歸心、肝經。功效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臨床用名有大薊、大薊炭。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馬薊(《範汪方》),虎薊(《本草經集注》),刺薊、山牛蒡(《日華子》),雞項草(《本草圖經》),雞腳刺(《滇南本草》),野紅花(《綱目》),茨芥(《本草述》),牛觸嘴、鼓椎(《醫林纂要》),雞姆刺(《質問本草》),惡雞婆(《草木便方》),野刺菜(《藥材學》)。 【'''釋名'''】 《綱目》雲:“薊猶髻也,其花如髻也。”薊有大、小之分,《本草經集注》雲:“大薊是虎薊,小薊是貓薊。”故枝葉肥大者名大薊。又《綱目》雲:“曰虎,曰貓,因其苗狀猙獰也。曰馬者,大也。牛蒡,因其根似牛蒡根也。雞項,因其莖似雞之項也。千針、紅花,皆其花狀也。”按,千針即千針草,一般指小薊而言。 【'''基原'''】 為菊科植物大薊的地上部分或根。 【'''植物'''】 大薊 Cirsium japonicum Fisch. ex DC. 分佈於河北、陝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 野生品夏、秋季開花時割取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雜質,洗淨曬乾。栽培品在栽種第3年採收。 【'''化學成分'''】 新鮮葉含柳穿魚苷(pectolinarin),地上部分含ψ-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ψ-taraxasteryl acetate),β-香樹脂醇乙酸脂(β-amyrin acetate),β-穀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柳穿魚素(pectolinarigenin)。根含揮發油:單紫杉烯(aplotaxene),香附子烯(cyper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蒲公英甾醇乙酸酯(taraxasteryl acetate),以及菊糖(inulin)等。 【'''藥理'''】 1.止血作用 大薊水煎液灌胃可使凝血時間顯著縮短。 2.降壓作用 大薊水浸出液、乙醇-水和乙醇浸出液,對犬、貓、兔等均有降壓作用。大薊鮮或幹根的水煎液、鹼性液和酸性醇浸出液及葉水煎液給麻醉犬靜脈注射均有降壓作用,其中根的水煎液和鹼性液降壓作用更為顯著。葉鹼性液、全草水煎液、全草鹼性液降壓作用不明顯。大薊靜脈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壓下降,且具有快速耐受性,並可抑制閉塞頸總動脈的加壓反射。降壓的同時使心率減慢及心收縮力減弱。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大薊乙醇浸劑體外對人型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大薊水提取物對單純皰疹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 4.對平滑肌的作用 大薊水煎劑或醇浸劑對兔子宮,無論離體、在位、已孕、未孕、或慢性子宮瘺實驗,均有明顯興奮作用,使子宮張力增加,收縮幅度加大,逐漸發生痙攣性收縮,但大薊煎劑或酊劑對離體大鼠子宮(無論已孕、未孕)及在位貓子宮均呈抑制作用,使子宮鬆弛,節律性收縮消失。大薊對離體兔十二指腸腸管呈抑制作用,使張力降低,振幅減小。 【'''炮製'''】 1.大薊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潤透,切段(全草)或切薄片(根部),乾燥。《聖濟總錄》:“洗。”“切。”《雞峰普濟方》:“搗汁。”《品匯精要》:“銼碎用。” 2.大薊炭 取大薊段或根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晾乾,涼透。《十藥神書》:“燒炭存性。” 3.炒大薊 取大薊段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焦黃並有香氣,或炒微焦黃色,取出放涼。《本草通玄》:“酒洗或童便拌,微炒。” 4.醋大薊 取大薊加水潤軟,切段,置鍋內用文火炒熱後,加醋炒至微焦黑色為度。每大薊100kg,用醋20kg。 貯乾燥容器內,炒大薊、醋大薊、大薊炭密閉,置通風乾燥處。 【'''藥性'''】 味甘、微苦,性涼。歸心、肝經。入血,能升能降,可散可收。 1.《別錄》:“根,味甘,溫。” 2.《日華子》:“葉,涼。” 3.《品匯精要》:“味苦,性平泄。味厚氣薄,陰中之陽。” 4.《本草匯言》:“味甘、微苦,氣寒。無毒。” 5.《本草求原》:“得土之沖氣,能升能降。” 6.《本草用法研究》:“入心、肝二經,兼入小腸、膀胱二經。” 【'''功效主治'''】 涼血止血,散瘀消腫。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下血,損傷出血,瘡瘍腫痛,瘰鬁,濕疹,湯火傷。 1.《別錄》:“根,養精保血,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 2.《藥性論》:“根,止崩中血下。” 3.《新修本草》:“根,療癰腫。” 4.《日華子》:“能補養下氣。”“葉治腸癰,腹藏瘀血,血運,撲損,可生研酒並小便任服;惡瘡疥癬,鹽研罨傅。” 5.《滇南本草》:“消瘀血,生新血,止吐血、鼻血,治小兒尿血,婦人紅崩下血;生補諸經之血,消瘡毒,散瘰鬁結核,瘡癰久不收口者,生肌排膿。” 6.《本草蒙筌》:“去蜘蛛蠍子咬毒。” 7.《醫林纂要·藥性》:“堅腎水,去血熱,泄逆氣,治腸風、腸癰。” 8.《福建民間草藥》:“涼血止血,消炎退腫。治肺熱咳血,熱結血淋,疔癤瘡瘍,漆瘡,湯火燙傷。” 9.《全國中草藥彙編》:“涼血止血,散瘀消腫。主治衄血,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肝炎,腎炎,乳腺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癰癤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鮮品絞汁。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塗。 散瘀消腫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禁服。 1.《品匯精要》:“忌犯鐵器。” 2.《本草經疏》:“不利於胃弱泄瀉及血虛極、脾胃弱不思飲食之證。” 3.《本草求真》:“若脾胃虛寒,飲食不思,泄瀉不止者,切勿妄服。” 【'''應用配伍'''】 '''涼血止血''' 本品甘苦性涼,善入血分,功能涼血止血,且能升能降,故常用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證。凡上部之咯血、吐血、衄血,下部之尿血、便血、婦女崩漏等,均可與小薊、側柏葉、山梔、大黃等同用,以增清熱涼血止血之功,如《十藥神書》十灰散。若吐血、衄血、崩中下血者,單用本品搗汁內服即可奏效,如《聖惠方》治心熱吐血方,《不居集》治九竅出血之大薊飲,《本草匯言》治吐衄、崩中下血方等。 '''散瘀消腫''' 本品甘苦之中略帶微辛,故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散瘀消腫,而可用於內外癰腫之證。凡熱毒瘡瘍初起腫痛者,可單用鮮品搗敷患處。若治肺癰發熱胸痛,咳吐膿血者,可單用本品煎服,如《閩東本草》治肺癰方;治腸癰發熱腹痛,嘔惡不食者,可配地榆、金銀花等,以增清熱解毒之力,如《本草匯言》治腸癰方。至於治水火燙傷,跌損瘀腫等證,均可以鮮品搗敷或絞汁塗。 1.《本草經疏》:“大薊葉,得地榆、茜草、牛膝、金銀花治腸癰、腹痛、少腹痛,生搗絞汁,入前四味濃汁,和童便飲,良;得炒蒲黃、棕皮炭,調汁半升,治崩中下血,立瘥。” 2.《得配本草》:“得酒治九竅出血,配小薊治崩中。” 【'''附方'''】 1.治嘔、吐、咯血 大薊、小薊、荷葉、扁柏葉、茅根、茜草、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等分。燒灰存性,研極細末,用紙包,碗蓋於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時先將白藕汁或蘿蔔汁磨墨半碗,調服五錢,食後下。(《十藥神書》十灰散) 2.治九竅出血 大薊一握(無生者以幹者代,為末)。搗汁,以酒和服之。幹者則以冷水調下三錢。(《不居集》大薊飲) 3.治鼻衄 大薊根一兩,相思子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煎去滓,放冷服。(《聖濟總錄》) 4.治吐血嘔血 ①大薊汁、生地黃汁各一兩。上和勻,入薑汁少許,生蜜少許,攪勻,不拘時候冷服。(《醫方類聚》引《濟生續方》大薊飲) ②大薊汁、地黃汁、生薑汁、麥門冬汁、刺薊汁各三合。上用白蜜半匙相和勻,冷服。(《奇效良方》大薊飲) 5.治腸風瀉血 大薊根七截(各長一寸),白礬一兩(細研),麝香當門子大豆許。上用不沾土大瓜蔞一個,割下蓋子,並去瓤,入大薊根、白礬、麝香當門子在內,用篦子左攪七遭,卻安蓋子在上,以鹽一合和土為泥,固濟陰乾,用炭火煆,候透赤便住,候冷打去泥,細研為末。取一半為散,一半以糯米粥為丸,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將大薊苗煎湯調下半錢,至日午、臨臥又煎大薊苗調下十丸,服三兩日便住。須是吃得三五個瓜蔞,永去病根。(《普濟方》大效丸) 6.治熱結血淋 大薊鮮根30~90g,洗淨,搗碎。酌衝開水燉1小時,飯前服,日服3次。(《福建民間草藥》) 7.治婦人紅崩下血,白帶不止 大薊五錢,土艾葉三錢,白雞冠花子二錢,木耳二錢,炒黃柏五錢(如白帶,不用黃柏)。引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8.治外傷出血 大薊根,研成極細末,敷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9.治乳腺炎 大薊根、夏枯草根、白茅根(均為鮮品)各等分。取適量搗爛為泥,做成2~3cm厚之餅狀敷患處(直徑以超過硬塊4~5cm為宜)。蓋上塑膠紙,固定,每日換藥1次,重症每日換藥2次。[《中國農村醫學》1987,(5):18] 10.治肺癰 鮮大薊120g,煎湯,早晚飯後服。(《閩東本草》) 11.治腸癰,肚腹痛,內疽諸證 大薊根葉、地榆、牛膝、金銀花。俱生搗絞汁,和熱酒服。如無生鮮者,以幹葉煎飲亦可。(《本草匯言》引《外科方》) 12.治疔癤瘡瘍,灼熱赤腫 大薊鮮根,和冬蜜搗勻,貼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13.治漆瘡 大薊鮮根一握,洗淨,加些桐油搗爛,用麻布包,燉熱,絞汁,塗抹,日三四次。(同上) 14.治湯火燙傷 大薊新鮮根,以冷開水洗淨後,搗爛,包麻布燉熱,絞汁,塗抹,日二三次。(同上) 15.治帶狀皰疹 大薊、小薊、鮮牛奶各適量。將大小薊放在鮮牛奶中,泡軟後,搗成膏,外敷。(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彙編》) 16.治婦女幹血癆或肝癆,惡寒發熱,頭疼,形體消瘦,精神短少 新鮮大薊二兩,黃牛肉四兩。共入罐內煮爛,天明吃畢後,複熟睡。忌鹽。(《滇南本草》) 17.治熱結瘰鬁 大薊根一斤,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食後溫酒調下,日再服。(《聖濟總錄》大薊根散) 18.治牙痛,口腔糜爛 大薊根30g,頻頻含。(《戰備草藥手冊》) 19.治乳糜尿 大薊根30g。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0.治腰肌扭傷 大薊根15g,紅花9g,鬼針草15g,毛薑9g,桃仁9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臨床報導'''】 1.治療急性扁桃腺炎 鮮大薊根、鮮土牛膝、鮮酢漿草各60g。並隨證加減。水煎服。每日1劑,嚴重者每日2劑,小兒酌減。治療70例,治癒59例,好轉6例,無效5例[1]。 2.治療痔瘡 大薊40g,花椒40g,黃柏50g,連翹35g。上四味藥置於搪瓷盆內,用水煎煮。先用武火燒開15分鐘後,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鐘,取其藥液,如此煎3次,將煎得藥液混合於一個盆內,約半盆左右。趁熱熏洗患處。待稍涼,皮膚可以耐受時,則坐於盆內泡浴,每次15~30分鐘。每日中午、晚各熏洗1次,1劑可連用3天。治療102例,其中混合痔49例,外痔50例,肛裂3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長2個月,總有效率99%,一般1~2劑多能治癒[2]。 3.治療肌注硬結 大薊與澱粉按1:1比例拌均勻,加開水適量調成糊狀,再取糊劑適量置於3~4層紗布塊上,展平約0.5cm厚,待溫度降至40~42℃時敷於患處,6~8小時後更換新品。每日1~2次。臨床觀察500餘例,無1例失敗,少則2~3次,多則6~8次,一般3~5次,硬結明顯軟化、吸收,疼痛消失,不影響肌注治療[3]。 4.治療高血壓病 新鮮大薊幹根加水浸泡約半小時,煎煮3次,每次煮沸半小時,濾液合併濃縮成100ml(相當於生藥15g)的煎劑,早晚各服1次,每次100ml。亦可用新鮮幹根或葉製成浸膏片。根製片每日3次,每次4片,每日量相當於幹根30g;葉製片每日3次,每次3片,每日量相當於幹葉15g左右。臨床共觀察102例,除部分頭暈、心悸及失眠等症較重的患者,適當配合鎮靜藥如溴劑、眠爾通或利眠寧等外,均單用大薊治療。其中初用煎劑以後改用根製片治療者72例,結果顯效17例,有效45例,無效10例,有效率為86.1%;用葉製片觀察30例,結果顯效5例,有效10例,無效15例,兩者比較葉製片療效較差。少數患者空腹服用片劑後,出現胃內不適感或噁心等藥物反應,改為飯後服藥,即可減輕[4]。 【'''文獻綜錄'''】 1.《本草經疏》:“大薊根,陶雲有毒,誤也。女子赤白沃,血熱所致也;胎因熱則不安;血熱妄行,溢出上竅則吐衄。大薊根最能涼血,血熱解則諸症自愈矣。其性涼而能行,行而帶補,補血涼血則榮氣和,榮氣和故令肥健也。” 2.《本草匯言》:“按二薊治血止血之外無他長,不能益人,如前人雲養精保血、補虛開胃之說,不可依從。前人謂為安胎,令人肥健,蓋不知何所取義雲。” 3.《本草述》:“大小薊類以為血藥,固然。第如桃仁、紅花,皆言其行血破滯,而此味則曰止吐血鼻衄,並女子崩中血下,似乎功在止血也。夫小薊退熱固以止血,而大薊下氣更是止血妙理。蓋氣之不下者,多由於陰之不降,以致陽亢而不下也。氣下則血歸經矣,此非氣為血先之義歟?夫涼血者多滯,而此乃能行之,又不以降火為行,是從下氣以為行也。行血者無補,而此乃能保之,特大薊健養之力勝於保血者耳,是所謂不就血以為止者也。” 4.《本草新編》:“大薊,破血止血甚奇,消腫安崩亦效,去毒亦神。但用於初起之血症大獲奇功,而不能治久傷之血症也。蓋性過於涼,非胃所善,可以降火,而不可以培土故耳。” 5.《本草求真》:“大小薊,雖書載甘溫,可以養精保血,然究精之養、血之保,則又賴於血榮一身,周流無滯。若使血瘀不消,而致見有吐衄、唾咯、崩漏之證;與血積不行,而致見有癰疼腫痛之病,則精血先已不治,安有保養之說乎?用此氣味溫和,溫不致燥,行不過散,瘀滯得溫則消,瘀塊得行斯活。惡露既淨,自有生新之能;癰腫潛消,自有固益之妙;保養之說,義由此起,豈真具有補益之力哉!” 6.《本草求原》:“大薊則以甘先升陰於上,後以苦降陽於下,使虛陽不致上逆,則氣下而血自歸經,是行而兼補,無論或熱或虛皆可從主劑用之。” 7.《本草正義》:“二薊主治皆以下行導瘀為主,《別錄》以大薊根止吐血鼻衄者,正以下行為順,而上行之吐衄可止。又謂安胎,則破瘀導滯之性適得其反,恐不可從。甄權謂主下血,亦殊未允。” 【'''備考'''】 按:大小薊性味相同,功效相近,然同中有異。大抵大薊功能涼血止血而兼散瘀消腫,能止能散也;小薊涼血止血而兼清熱解毒,能止而不能散也。①《新修本草》:“大小薊皆能破血,但大薊兼療癰腫,而小薊專主血,不能消腫也。”②《本草圖解》:“大薊力烈,健養、消癰;小薊力微,只可退熱,不能消癰也。”③《本草求真》:“小薊力微,不如大薊力迅;小薊只可退熱涼血,若大薊則於退熱之中,猶於氣不甚傷也。”④《藥義明辨》:“大薊、小薊,皆功專於止血,但小薊之止血惟在退熱,而大薊則兼益陰氣以止血,所以或熱或虛,每隨所治之味用之,《經疏》所謂涼而能行、行而帶補者是也。” 【'''參考文獻'''】 [1]吳盛榮,等.時珍國藥研究,1994,5(1):47 [2]高培新,等.黑龍江中醫藥,1990,(3):34 [3]潘淑敏,等.實用醫學雜誌,1985,1(2):40 [4]南京藥學院.大薊降壓作用研究小結,1970 ==本草匯言== 《[[名醫別錄]]》 味甘,溫。主養精,保血。大薊,主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 《[[藥性論]]》 亦可單用,味苦,平。止崩中血下,生取根搗絞汁,服半升許,多立定。 《[[日華子本草]]》 大薊葉,涼。治腸癰,腹藏瘀血,血運扑損,可生研,酒并小便任服。惡瘡疥癬,鹽研毒傅。 《[[開寶本草]]》 大、小薊根,味甘,溫。主養精保血。大薊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 《[[本草經疏]]》 大薊根稟土之沖氣,兼得天之陽氣,故味甘氣溫而無毒。日華子:涼,當是微寒。陶云有毒,誤也。女子赤白沃,血熱所致也。胎因熱則不安。血熱妄行,溢出上竅則吐衄。大薊根最能涼血,血熱解則諸證自愈矣。其性涼而能行,行而帶補。補血涼血則榮氣和,榮氣和故令肥健也。 簡誤:小薊性下行,以其能下氣,故主崩衄多效。惟不利胃弱泄瀉,及血虛極,脾胃弱,不思飲食之證。 《[[本草蒙筌]]》 大小薊味甘、苦,氣溫。一去氣涼。無毒。雖係兩種,氣味不殊。大薊破血捷,消腫奇。吐衄唾咯立除,沃漏崩中即止。去蜘蛛蠍子咬毒,平焮突痛甚癰疽。并搗爛絞濃汁半甌,攙童便或醇酒飲下。僅理血疾,不治外科。 《[[本草備要]]》 大、小薊瀉,涼血。 甘溫,《[[大明]]》曰涼。皆能破血下氣,行而帶補。治吐衄腸癰,女子赤白濁,安胎。涼血之功。小薊力微,能破瘀生新,保精養血,退熱補虛,不能如大薊之消癰毒。丹溪曰:小薊治下焦結熱血淋。《[[本事方]]》 一人冷氣入陰囊,腫滿疼痛,煎大薊汁服,立瘥。 《[[本經逢原]]》 大薊、小薊,皆能破血。大薊根主女子赤白沃下,止吐血鼻衄,涼而能行,行而帶補,兼療癰腫;小薊根專於破血,不能消腫,有破宿生新之功,吐血血崩之用。但其力微,只可退熱,不似大薊能破瘀散毒也。丹方治吐血不止,用小薊、山楂、生地,一服即止,止中寓瀉,劫劑中之良法。近世醫師咸用其花,總取散血之義。然其性皆下行,故脾胃虛弱、泄瀉少食者忌用。 《[[本草求真]]》 ﹝批﹞破血逐瘀。 大、小薊專入肝。雖書載屬甘溫,可以養精保血,《[[別錄]]》。然究精之養,血之保,則又賴於血榮一身,周流無滯。若使血瘀不消,而致見有吐衄、唾咯、崩漏之症,與血積不行,而致見有癰疼腫痛之病,則精血先見已不治,安有保養之說乎。用此氣味溫和,溫不致燥,行不過散,閼滯得溫則消,瘀塊得行斯活。惡露既淨,自有生新之能,癰腫潛消,自有固益之妙,保養之說,義由此起,豈真具有補益之力哉。恭曰:大小薊皆能破血。但小薊力微,不如大薊力迅;小薊只可退熱涼血,若大薊則於退熱之中,猶於氣不甚傷也。恭曰:大薊葉療癰腫,小薊專主血,不能消癰也。能理血疾,不治外科。若脾胃虛寒,飲食不思,泄瀉不止者,切勿妄服。 《[[得配本草]]》 甘,涼。破血,退熱。消癰。除沃漏崩中,去蜘蠍咬毒。 得酒,治九竅出血;配小薊,治崩中。血瘀則妄行。 《[[本草新編]]》 大、小薊,味甘、苦,氣涼,無毒。入肺、脾二經。破血止血甚奇,消腫安崩亦效,去毒亦神,但用於初起之血症,大得奇功,而不能治久傷之血症也。蓋性過於涼,非胃所喜,可以降火,而不可以培土故耳。 或問大、小薊,皆是止血聖藥,一時急症,用鮮尤佳。倘無鮮者,乾者亦可用乎?夫者難遽得,勢必用乾者矣。但必須將大、小薊用水先煎取汁,然後煎補血、生血、止血之藥,同飲才妙,不比鮮者,搗汁即可用也。 或問大、小薊同是血分之品,畢竟何勝?二者較優劣,大薊不如小薊之佳。小薊用一兩者,大薊必須加五錢,其功用實未嘗殊也。 或問大、小二薊,北人以之治吐血多功,南人以之往往鮮效,何也?蓋二薊過於寒涼,北人秉性剛強,非患熱症,不易吐血;南人柔弱,不必犯熱,即能吐血也,故宜北而不宜於南。然而,北人不因熱而致吐血者,服之未必相宜;南人偶因熱而致吐血者,服之未必不相宜也。 或問大、小薊,既分大小,畢竟功效亦別,豈盡同而無異乎?曰:同者止血,異者止熱也。大薊止熱,而小薊則力不勝。故遇熱症,不妨用大薊一二錢,使熱退而不動血耳。 《[[本草分經]]》 辛、苦,寒。瀉熱解毒,治瘡疽。 【現代藥理研究】 大薊對血壓的作用:大薊有抑制離體蛙心、兔心心率及心收縮力的作用,在狗血壓實驗中可降低其血壓,并具有快速耐受性。 大薊有抗菌作用:根煎劑和全草蒸餾劑、乙醇浸劑對人型結核桿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均有抑制作用。水提物對單純疱疹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 大薊具有止血作用:大薊的抗纖溶作用,能增加全血及血漿粘度,有一定止血作用。
返回至
大薊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中医古籍大全
* 醫經類
* 診法類
* 本草類
* 方書類
* 傷寒金匱類
* 溫病類
* 綜合醫書類
* 臨床各科類
* 醫案類
* 古籍影印本
中醫古籍大全拼音索引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