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甘松”的源代码
←
甘松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甘松香(《本草拾遺》),香松(《中藥志》)。 【'''釋名'''】 《綱目》:“產於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 【'''基原'''】 為敗醬科植物甘松和寬葉甘松的根和根莖。 【'''植物'''】 1.甘松 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分佈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北部。 2.寬葉甘松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Don) DC.[Patrinia jatamansi D. Don; N. grandiflora DC.] 又名匙葉甘松《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分佈於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採集'''】 秋末冬初莖葉將枯萎時挖根,抖淨泥沙,不可水洗,除去殘莖及鬚根,陰乾或曬乾。 【'''化學成分'''】 甘松:根和根莖含多種倍半萜類成分:如甘松新酮(nardosinone),纈草萜酮(valeranone),甘松酮(nardostachone),甘松醇(nardostachnol),1(10)-馬兜鈴烯[1(10)-aristolene],1(10)-馬兜鈴烯-2-酮[1(10)-aristolen-2-one],1,2,9,10-四去氫馬兜鈴烷(1,2,9,10-tetradehydroaristolane),青木香酮(debilone),廣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β-橄欖烯(β-maaliene),β-廣藿香烯(β-patchoulene),甘松香醇(narchinol)A,甘松環氧化物(nardonoxide),甘松香酮(kanshone)A、B、C、D、E,異甘松新酮(isonardosinone),甘松新酮二醇(nardosinonediol),甘松呋喃(nardofuran),去氧甘松香醇(deoxonarchinol)A,甘松根酮(gansongone),甘松根醇(gansongol)等。以及環烯醚萜化合物:如甘松二酯(nardostachin)。還含三萜成分:如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β-穀甾醇(β-sitosterol)等。 寬葉甘松:根和根莖含多種倍半萜類成分:如寬葉甘松酸(jatamansic acid),寬葉甘松酮(jatamansone),甘松薁醇(nardol),白菖烯(calarene),白菖烯醇(calarenol),西車烯(seychellene),西車烷(seychellane),去甲西車酮(norseychelanone),α-和β-廣藿香烯(β-patchoulene),廣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9-馬兜鈴烯醇,1(10)-馬兜鈴烯-2-酮,馬兜鈴烯(aristolene),甘松酮,β-橄欖烯等。又含呋喃香豆精類成分:如白芷素(angelicin),寬葉甘松醇(jatamansinol),寬葉甘松素(jatamansin),山芹醇(oroselol);單萜成分:如α-和β蒎烯(pinene),3-蒈烯(3-carene);生物鹼成分:如獼猴桃堿(actinidine);其他成分:如異戊酸(isovaleric acid),正二十六烷(n-hexacosane),正二十六醇(n-hexacosanol),花生酸正二十六醇酯(n-hexacosanyl arachidate),異戊酸正二十六醇酯(n-hexacosanyl isovalerate),β-穀甾醇等。 【'''藥理'''】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甘松醇提取物、寬葉甘松根的揮發油及甘松有效成分纈草萜酮對實驗性心律失常有拮抗作用,但對洋地黃誘發的室性心律失常無保護作用。甘松靜脈注射可顯著減慢兔心率,並對靜脈注射垂體後葉素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有顯著保護作用,還能顯著增強小鼠的常壓耐缺氧能力。甘松新酮對高血壓大鼠有降壓作用。 2.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甘松有機溶媒提取物口服或腹腔注射對貓、大鼠、小鼠有鎮靜、升壓作用,尤以乙醇提取物效佳。甘松新酮、纈草萜酮及寬葉甘松的揮發性物質也有鎮靜作用。匙葉甘松根的乙醇提取物灌服,能劑量依賴性地增加大鼠腦中GABA的濃度。 3.對平滑肌的作用 在給豚鼠噴射組胺的前後,匙葉甘松可使支氣管擴張。甘松醇提取物對離體平滑肌器官如小腸、大腸、子宮、支氣管等具有拮抗組胺、5-HT及Ach作用,還能拮抗BaCl2引起的痙攣。 4.其他作用 甘松體外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匙葉甘松揮發油有微弱的抗菌、驅風及解痙作用。 【'''炮製'''】 取原藥材,除雜質,篩去灰屑。 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 【'''藥性'''】 味辛、甘,性溫。歸脾、胃經。芳香行散。 1.《開寶本草》:“甘,溫,無毒。” 2.《品匯精要》:“氣之厚者,陽也。” 3.《本草匯言》:“入足太陰、陽明經。” 4.《本草從新》:“辛、甘,溫。” 5.《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 【'''功效主治'''】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醒脾開胃。主治脘腹冷痛脹滿,不思飲食,胸痛,牙痛,跌僕傷痛,腳氣浮腫,霍亂轉筋。 1.《本草拾遺》:“主黑皮䵟䵴,風疳齒䘌,野雞痔。” 2.《日華子》:“治心腹脹,下氣。作湯浴,令人身香。” 3.《開寶本草》:“主惡氣,卒心腹痛滿。” 4.王好古:“理元氣,去氣鬱。”(引自《綱目》) 5.《綱目》:“治腳氣膝浮。” 6.《現代實用中藥》:“適用於頭痛、腹痛及精神抑鬱等證,並能驅蛔。凡因蛔蟲而發驚癇者,用此有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或泡水含漱,或煎湯洗。 【'''使用注意'''】 氣虛血熱者慎服。 《本草從新》:“辛香伐氣,挾虛者忌之。” 【'''應用配伍'''】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本品辛溫氣香,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善行脾胃氣滯,故常用於脘腹脹痛、胸痛、牙痛等證。臨床每與山柰相須為用,以增理氣止痛之效。若因寒而氣滯脹痛者,可配幹薑、高良薑等溫中行氣之品;若脾虛運化不健而脹滿者,可配黨參、白朮、木香等健脾和胃之藥。現有用本品治冠心病心絞痛者,常與瓜蔞、片薑黃、香附等同用,以理氣活血止痛,如《中國名醫名方》逐瘀化痰湯。本品的止痛作用還可用於齲齒作痛,可單味泡湯含漱。若與白芷、細辛、石膏、食鹽(煆)等同研細末,早晚擦牙,不獨固齒,亦去口中氣味,如《驗方新編》固齒方。若打撲損傷,手腳筋骨疼痛者,可與黃荊實、芥菜子、白僵蠶等配伍,如《聖濟總錄》甘松丸。 醒脾開胃 本品芳香溫燥,善入脾胃二經,而能醒脾鬱,開胃氣,故常用於食欲不振。凡思慮傷脾或脾胃虛寒之飲食無味,食多腹脹,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緩弱者,每多與黨參、白朮、木香、焦三仙等同用。凡藥性燥則能去濕,故本品可用治腳氣浮腫者,可與荷葉心、槁本煎湯外洗,如《普濟方》甘松湯。 1.《本草拾遺》:“得白芷、附子良。” 2.《本草匯言》:“醒脾胃之藥也,與山萘合用更善。” 3.《得配本草》:“君玄參為末,焚熏勞瘵。” 4.《本草求原》:“同桑寄、地、苓,治尿血。” 【'''附方'''】 1.治神經性胃痛 甘松3g,香附6g,沉香3g。共研細粉,每服1~2g,溫水送服,每日3次。(《現代實用中藥》) 2.治氣悶胸痛,脘腹脹痛,食欲不振,胃寒嘔吐 甘松5g,粳米30~60g。先煎甘松取汁,去滓,再用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甘松藥汁,稍煮一二沸即可。每天2次,空腹溫熱食用。3~5天為1療程。(《藥粥療法》引《飲食辨錄》甘松粥) 3.治癔病,神經衰弱,腸胃痙攣等 甘松18g,廣皮4.5g。水500ml,浸於沸水內3小時。(每半小時煮沸1次)。分12次服,每日服6次。(江西《中草藥學》) 4.治腎虛齒痛 甘松、硫黃等分為末,泡湯漱之。(《經效濟世方》) 5.治痰眩 半夏曲、天南星各二兩,甘松一兩,陳橘皮一兩半。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生薑湯下。(《雞峰普濟方》松香丸) 6.治疔 甘松、山萘各五錢,雄黃(研細)一錢,麝香一分。酒水各半,先煎甘松、山萘,煎好濾清,調雄黃、麝香服。(《瘍醫大全》) 7.治濕腳氣 甘松、荷葉、槁本。煎湯外洗。(《普濟方》甘松湯) 【'''臨床報導'''】 治療妊娠浮腫 甘松100~300g。根據患者浮腫之輕重決定其用量,重者可酌情增加。加水適量,煮沸數分鐘,去渣,待藥液溫度降至40℃左右時,擦洗患處,每日1~2次,每劑可洗2~3次。治療妊娠浮腫收效甚佳[1]。 【'''文獻綜錄'''】 1.《綱目》:“甘松芳香,能開脾鬱,少加入脾胃藥中,甚醒脾氣。” 2.《本草匯言》:“甘松,醒脾暢胃之藥也。《開寶》方主心腹卒痛,散滿下氣,皆取溫香行散之意。其氣芳香,入脾胃藥中,大有扶脾順氣、開胃消食之功。入八珍散、三合粉中,治老入脾虛不食,久瀉虛脫。溫而不熱,香而不燥,甘而不滯,至和至美,脾之陽分用藥也。” 3.《本草求真》:“此雖有類山柰,但山柰氣多辛竄,此則甘多於辛,故書載能入脾開鬱也。” 4.《本草正義》:“甘松,近東瀛醫家謂此藥善通經絡,專治轉筋,為霍亂轉筋必需之藥。頤自定霍亂藥酒方,用伊打和酒精,浸取濃汁,合薑、附、萸、連諸味,治真寒霍亂、轉筋入腹危急重症,極有捷效,知此物溫運,活絡通經,無出其右。此固向來治藥物學者之所末知者也。” 【'''參考文獻'''】 [1]羅順洪.雲南中醫雜誌,1985,6(3):封三
返回至
甘松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中医古籍大全
* 醫經類
* 診法類
* 本草類
* 方書類
* 傷寒金匱類
* 溫病類
* 綜合醫書類
* 臨床各科類
* 醫案類
* 古籍影印本
中醫古籍大全拼音索引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