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經效產寶”的源代码
←
經效產寶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h1>經效產寶</h1> <dl class="元資料"> <div><dt>作者</dt><dd>昝殷</dd></div> <div><dt>朝代</dt><dd>唐</dd></div> <div><dt>年份</dt><dd><data value="0850">公元850年</data></dd></div> <div><dt>底本</dt> <dd> [http://www.geopbox.com/shares/中醫/古籍影印/早稻田大學圖書館/經效產寶/經效產寶·上卷.pdf 經效產寶·上卷]</dd> <dd> [http://www.geopbox.com/shares/中醫/古籍影印/早稻田大學圖書館/經效產寶/經效產寶·下卷.pdf 經效產寶·下卷]</dd> </dl> <h2>卷上</h2> <h3>妊娠安胎方論第一〔凡十一道〕</h3> <p>療妊娠三四個月,腹痛,時時下血。 續斷〔八分〕、艾葉〔六分炒〕、當歸〔六分〕、竹茹〔四分〕、乾地黃〔六分〕、 阿膠〔四分炙〕、雞蘇〔四分〕,右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去滓,空心再服, 隔日更服。 治妊娠六七個月,忽胎動下血,腸痛不可忍。 芎藭〔八分〕、桑寄生〔四分〕、當歸〔十二分〕,右以水一升,煎取八合, 下清酒半升,同煎取九合,分作三服,如人行五六里, 再溫服。治妊娠下血,時時漏血,血盡子死。 生地黃汁〔三合〕、清酒〔三合〕, 右相和,煎三四沸,空腹分溫,溫服。 治妊娠心頭煩懣,兩脅脹,不下食。 檳榔〔三個〕、人參〔四分〕、柴胡〔五分〕、枳殼〔四分炙〕、肉豆蔻〔二分〕、 生薑〔二分〕、桑寄生〔四分〕,右以水二升,煎取六合,分溫三服。 治妊娠身傷寒,頭痛壯熱,肢節煩痛。 前胡〔六分〕、石膏〔十二分〕、大青〔四分〕、子苓〔五分〕、知母〔四分〕、 山梔〔四分〕、蔥白〔七莖〕、甜竹茹〔三分〕,右以水二升,煎取八合, 食後分溫三服。 治妊娠胎動腰痛,及下血,安胎。當歸〔四分〕、芎藭〔四分〕、蔥白〔二七莖〕、 艾葉〔二分〕、茅根〔六分〕、鹿角膠〔六分炙為末〕,右以水二升,煎取八合, 空心熱喫三服。 治妊娠損動,安胎。 鯉魚〔一斤〕、粳米〔一升〕,右作矔食之佳。 治妊娠嘔吐不食,兼吐痰水。 生蘆根〔十分〕、橘皮〔四分〕、生薑〔六分〕、檳榔〔二分〕,右以水二升, 煎取七合,空腹熱服。治妊娠脅滿腹脹,心胸煩,見即吐,漸加羸瘦。 赤茯苓〔四分〕、前胡〔四分〕、小半夏〔四分湯洗〕、生薑〔三分〕、白朮〔一分〕 、大腹子〔五個〕、麥門冬〔六分去心〕、檳榔〔五枚〕、紫蘇〔四分〕,右水二升, 煎取八合,空心分溫三服。 治妊娠常苦煩悶,此是子煩,宜服此方。 茯苓〔八分〕、防風〔六分〕、知母〔六分〕、竹瀝〔三合溫用〕、生門冬〔十二分〕 ,右水二升,煎取七合,下竹瀝後作兩服。 治妊娠胎動不安,煩悶。 當歸〔四分〕、芎藭〔三分〕、阿膠〔二分炙臨時入〕、蔥白〔十四莖〕、豉〔八合〕 、桑寄生〔四分〕,右水二升,煎取八合,下阿膠,空腹分兩服。</p> <h3>妊娠食諸物忌方論第二〔凡五道〕</h3> <p>食雞肉與糯米共食,令子生白蟲。 食鯉魚柔雞子,令子多疳。 食羊肝,令子多厄。 食鴨子,令子倒生。 食兔肉犬肉,令子缺脣無音聲。</p> <h3>益氣滑胎令易產方論第三〔凡一道〕</h3> <p>潤胎益氣,令子易生,訶子丸。 檳榔〔八分〕、芎藭〔二分〕、吳茱萸〔三分〕、訶子皮〔三分蒸〕,右為細末, 煉蜜為丸,如綠豆大,空心酒下十九丸,自七八個月,服至分解。</p> <h3>妊娠惡阻吐不食方論第四〔凡四道〕</h3> <p>論曰:夫阻病之候,心中潰潰,頭旋眼眩,四肢沉重懈怠,惡聞食氣,好喫酸鹹果實。 多臥少起,三月四月多嘔逆,肢節不得自舉者,以此治之。 人參〔八分〕、厚朴〔六分炙〕、茯苓〔十三分〕、葛根〔八分〕、白朮〔十二分〕、 橘皮〔六分〕、生薑〔十一分切〕,右水七升,煮二合,分溫三服,忌桃李醋等物。 治妊娠三四月,嘔吐惡聞食氣。 橘皮、青竹茹、生薑、茯苓、白朮〔各二兩〕,右水六升,煎二升,分溫三服, 忌同前。 治妊娠薤病,心中潰悶,見食嘔吐,憎聞食氣,肢節煩疼,身體沉重, 多臥嗜睡黃瘦方。 人參〔八分〕、橘皮〔八分〕、茯苓〔十二分〕、生薑〔十二分〕、甘草〔十二分〕、 大棗〔十二枚〕、生麥門冬子〔十二分去心〕,右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溫三服, 忌菘菜醋等。凡妊娠惡食者,以所思食,任意食之,必愈。</p> <h3>胎動不安方論第五〔凡十八道〕</h3> <p>論曰:安胎有二法,因母病以動胎,但療母疾,其胎自安,又緣胎有不堅, 故致動以病母,但療胎則母瘥,其理甚效,不可違也,胎不動,不知子死生者, 但看母脣口青者,兒死母活,口中青沫出者,子母俱死,口舌赤青沫者,母死子活也。 療胎數落而不結實,或冷或熱。 甘草〔三兩〕、黃耆、人參、白朮、芎藭、乾地黃、吳茱萸〔各二兩〕,右為末, 空腹酒調二錢,忌菘菜醋等物。 治胎動不安。 好銀〔煮取水〕。 右著蔥白,作羹食之佳。 治胎動下血,心腹絞痛,兒在腹死活未分,服此藥死即下,活即安,極妙。 當歸〔三兩〕、芎藭〔六兩〕,右水四升,酒三升,煮取三升,為三服。 治妊娠三二月,及七八月,胎動不安,或腰肚痛,有血下。 芎藭、當歸各四兩、艾葉〔二兩〕、甘草〔一兩〕、阿膠〔二兩炙〕,右水五升, 煮取二升,分溫三服〔古方無艾葉〕。 治妊娠搶心,下血不止,腰腹痛不可忍。 上銀〔一斤水一斗煎取七升〕、芎藭〔四兩〕、當歸〔四兩〕、阿膠〔三兩〕、 生地黃〔五兩〕,右以前銀水煮取二升,分三服。 治妊娠無故胎動不安,腹內絞痛。 蔥白〔切一升〕、阿膠〔三兩炙〕、當歸〔四兩〕、川芎〔四兩〕、桑寄生, 右取銀水七升,煮藥取二升半,分三服。 治妊娠五六月,胎猶不安,不常處。 白朮〔三兩〕、厚朴〔二兩〕、旋覆花〔一兩〕、黃芩〔二兩〕、茯苓〔三兩〕、 生薑〔二兩〕、枳殼〔二兩〕、芍藥〔二兩炙令黃色〕,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 食後分溫五服。 治胎動不安。 熟艾〔二兩〕、蔥白〔切一升〕、阿膠〔二兩炙〕,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 分溫兩服。 又方 芎藭〔二兩〕、蔥白〔切一升〕,右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 治妊娠冷熱,腹內不調,致胎不安。 當歸〔三兩〕、乾薑〔三兩〕、芎藭〔四兩〕、艾葉〔二兩〕,右水四升,煎取二升, 分為四服。治妊娠經八九個月,或胎動不安,因用力勞乏,心腹痛,面目青,冷汗出, 氣息欲絕,由勞動驚胎之所致。 釣藤〔二兩〕、伏神〔二兩〕、人參〔二兩〕、當歸〔二兩〕、桔梗〔三兩〕、 寄生〔一兩〕,右水五升,煎取二升,分為三服,忌豬肉菘菜,若煩熱加石膏五兩, 臨月加桂心二兩。 治妊娠因夫所動困絕。 右取竹瀝,飲一升,立愈。 療妊娠被驚惱,胎向下不安,小腹痛連腰,下血。 當歸、芎藭各八分、阿膠〔六分炙〕、人參〔六分〕、艾葉〔四分〕、大棗〔十二枚〕 、茯苓〔十分〕,右水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 治墮胎忽倒地,舉動擎促損腹中不安,及子死腹中不出。 芎藭〔一兩〕 右為末,服寸匕,須臾三服,立出。 治胎動衝心,煩悶欲死,安胎止痛。 甘草〔炙〕、當歸、芎藭、人參、阿膠〔各二兩〕、蔥白〔切一升〕,右以水七升, 煎取二升,分為三服。 療妊娠忽黃汁下如膠,或如小豆汁。 粳米〔五升〕、黃耆〔五兩〕,右以水七升,煎取二升,分為四服。 治妊娠胎動欲落,肚痛不可忍。 上銀〔一斤〕、茅根〔去黑皮切二升〕,右以水九七升,煮銀取二升,入清酒一升, 同煎茅根取一二升,分為三服,立安。 療妊娠腹內冷痛,忽胎動。 薤白〔切一升〕、當歸〔四兩〕,右以水五升,煎取二升,作三服。</p> <h3>妊娠漏胞下血方論第六〔凡五道〕</h3> <p>療漏胎下血不止,胞乾即死,宜急治之。 生乾地黃〔為細末〕,右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夜一服,即愈。 治妊娠下血不止,及腹內冷者。 生地黃、乾薑,右兩味等分,同煎服。 治妊娠無故,卒下血不絕。 阿膠〔三兩炙〕,右清酒一升半,煎取一升,頓服。 又方 生地黃〔八兩〕,右擣碎,以酒浸,絞去滓,分兩服,以止為度。 療妊娠下血如月信來,若胞乾則損子傷母。 乾地黃〔五兩〕、乾薑〔五兩〕,右以水六升,煎取二升,下蜜少許,更煎兩沸, 分二服。</p> <h3>妊娠心腹腰痛方論第七〔凡十一道〕</h3> <p>治妊娠二三月,腹痛腰痛。 當歸〔三兩〕、阿膠〔炙〕、甘草〔各二兩〕、蔥白〔切一升〕,右水七升, 煮取二升,分三服,忌豬肉菘菜醋等物。 治妊娠三五月已來,忽心腹絞痛。 大棗〔十四枚燒令焦〕,右取小便調服之。 治妊娠心腹痛不可忍。 鹽〔一斤燒令赤〕,右以兩指取一撮,酒調服之。 治妊娠遍身痛,或衝心欲死,不能飲食。 白朮〔五兩〕、黃苓〔二兩〕、芍藥〔四兩炙令黃〕, 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為三服,緣胎有水致痛,兼易產。 治妊娠卒心痛,氣欲絕。 芎藭、當歸、茯苓各三兩、厚朴〔三兩炙〕,右水六升,煎取二升,分為兩服, 忌食如前。 治妊娠腰背痛,反覆不得。 鹿角〔一枚長五六寸燒令赤酒中淬之冷又燒之更淬以角碎為度〕,右取酒飲之, 作散服,鹿角亦得。 療妊娠先患冷氣,忽衝心腹,痛如刀刺。 芎藭、人參、茯苓、吳茱萸、桔梗、當歸各三兩、厚朴〔炙〕、芍藥〔炙〕各二兩, 右水九升,煎取三升,分三服,氣下即瘥。 治妊娠患腹痛,并胎動不安。 蔥白〔切一升〕、人參、厚朴〔炙〕、阿膠〔炙〕、芎藭各二兩、當歸〔三兩〕, 右水七升,煎取三升,分作三服。 治妊娠疼痛不可忍,或連胯痛。先服此散。 杜仲〔四兩〕、五加皮、阿膠〔炙〕、狗脊、防風、川芎、細辛、芍藥各三兩、萆薢 〔三兩〕、杏仁〔八十枚去尖〕,右水九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膠,作三服。 治妊娠三兩月,腰痛不可忍者。先服前散後服此丸 續斷、杜仲各十分、芎藭〔三兩〕、獨活〔三兩〕、狗脊、五加皮、萆薢、芍藥、 薯藥、訶子已上各八兩,右為末,蜜和為丸,梧桐大,空心,酒下四十九丸,日再服。 治觸動胎,以致腰痛背痛。 杜仲、五加皮、當歸、芍藥〔炙〕、芎藭、人參、萆薢各三兩,右以水七升, 煎取二升半,分溫三服。</p> <h3>妊娠傷寒熱病防損胎方論第八〔凡五道〕</h3> <p>論曰:非即之氣,傷折産婦,熱毒之氣,侵損胞胎,遂有墮胎漏血,俱害子母之命。 治妊娠傷寒,骨節疼痛,壯熱,不急治,則胎落。 蔥白〔切一升〕、前胡、葛根、石膏各十分、青黛六分、升麻〔八分〕、梔子仁 〔十二分〕,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治妊娠頭痛壯熱,嘔吐不下食,心煩熱。 青竹茹、葛根、知母各三兩、蘆根〔一升〕、生麥門冬〔四兩去心〕,右水七升, 煎取三升,分三服。 治妊娠時氣頭痛,腰背強,壯熱。 升麻、黛青、前胡、黃芩、山梔各二兩、葛根〔三兩〕、石膏〔八分〕, 右水五升,煎取三升半,分為三服。 治妊娠六七月,傷寒熱入腹,大小便秘結不通,蒸熱。 前胡〔十分〕、大黃、石膏各二十分、梔子仁〔十枚〕、知母、黃芩、伏苓、生薑 〔各八分〕,右水八升,煎取二升半,後下大黃,更煎三五沸,分作三服。 治妊娠傷寒,苦熱不止,身上斑出,忽赤忽黑,小便如赤血,氣欲絕,胎欲落。 梔子仁、升麻〔各四兩〕、黛青〔二兩〕、石膏〔八兩碎〕、蔥白〔切一升〕、 生地黃〔二十分〕、黃芩〔三兩〕,右水九升,煎取三升,作三服,忌熱物。</p> <h3>妊娠患淋小便不利方論第九〔凡二道〕</h3> <p>治妊娠患淋,小便澀不利,小腹水道熱痛。 冬葵子〔一升〕、芍藥〔二兩炙〕、黃芩、茯苓、車錢子〔各三兩〕,右以水七升, 煎取二升,分溫三服。</p> <h3>妊娠下痢黃水赤白方論第十〔凡七道〕</h3> <p>論曰:妊娠下痢,皆因誤食生冷肥膩,冷即色白,熱即黃赤,氣不和,赤白相兼, 攪刺疼痛,脾胃不調之所致也。 治妊娠患痢膿血,狀如魚髓,小腹絞痛難忍。 薤白〔切一升〕、地榆、醋榴皮、黃連各三兩、阿膠〔二兩炙〕,右水七升, 煎取二升半,分三服,忌生冷肥膩。 治妊娠痢白膿,腹內冷。 乾薑〔四兩〕、赤石脂〔六兩〕、粳米〔一升炒令黃色〕,右水七升,煎取二升, 分三服,忌如前。 療妊娠腹痛,下痢不止。 黃連、石榴皮、當歸〔各三兩〕、阿膠〔二兩炙〕、艾〔一兩半〕, 右水六升,煎至二升,分為三服,忌如前。 療妊娠下痢,腹內痛,膿血不止。 黃連〔八分〕、厚朴〔炙〕、阿膠〔炙〕、當歸〔各六分〕、艾葉、黃柏〔各四分〕、 乾薑〔五分〕,右為末,空心,米飲調下一匙,日進三服。 療妊娠膝下刺痛,大便白,晝夜三五十行。 根黃〔厚者塗蜜炙令焦〕、大蒜〔炮令爛熟〕,右大蒜去皮,研如膏,和根黃末為丸, 如梧桐子大,空心粥飲下三十丸,日進三服妙。 療娠痢,黃水不絕。 厚朴〔三兩炙〕、黃連〔二兩〕、豆蔻〔五枚連皮〕, 右水二升,煮取一升,頻服,忌如前。 治妊娠忽被驚奔走,墮胎,下血不止兼痛。 乾地黃〔四兩〕、當歸、艾葉各二兩、阿膠〔炙〕、芎藭各三兩,右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痛加杜仲、五加皮各三兩。</p> <h3>治妊娠水氣身腫腹脹方論第十一〔凡四道〕</h3> <p>論曰:臟氣本弱,因產重虛,土不剋水,血散入四肢,遂致腹脹,手足面目皆浮腫, 小便秘澀。 治妊娠身腫有水氣,心腹脹滿,小便少。 茯苓〔四兩〕、杏仁〔尖去〕、檳榔〔三兩〕、旋覆花、郁李仁各一兩,右水六升, 煮取二升,分溫溫服,小便通即瘥。 治妊娠四肢皮肉拘急及腫。 桑白皮〔切二升〕、樟桂根〔一兩〕、赤小豆〔二升〕,右水一斗二升,煮二味, 取七升,下小豆,煮令熟,先食豆,候渴即飲其汁, 小便利即瘥。 治妊娠遍身洪腫方。 葶藶子〔十分〕、白朮〔二十分〕、茯苓〔二兩〕、桑白皮〔二兩〕、郁李仁〔八分〕 ,右水六升,煎取二升,作兩服,小便利即瘥。 又方 澤瀉〔三兩〕、葶藶子〔三兩〕、白朮〔六兩〕、枳殼〔炙〕、茯苓〔各六兩〕, 右制度服,食如前。</p> <h3>妊娠千金易產方論第十二〔凡六道〕</h3> <p>論曰:夫婦人特將產至重者,胞衣也,凡胞衣不出者,世謂之息胞,由產時用力過度, 已產而體已疲頓,不能更用氣,經停之間,而外冷氣乘之,則血澀逆否, 故令胞衣不出,則不得斷臍沐浴,冷氣傷兒則成病也。 舊方胞衣不損兒者,依法截臍。而以物繫其帶一頭,所有產時看生人,不用意謹謢, 而率挽胞系斷其胞,上掩心而夭命也,凡欲產時,必先脫常所著衣裳,以籠神驗。 胞衣不出血 竈下土〔一大寸研碎〕, 右用好醋調令相和,內於臍中,續取生乾草湯三四合服。 又方 槐子〔十四枚〕、蒲黃〔一合〕,右酒煎溫服,須臾末效,更進一服。 又方 生地黃汁〔五合〕、生薑汁〔半大合〕,右煎三四沸,頓服之。 又方 槐子〔槐枝切一升最好〕、瞿麥〔八分〕、牛膝〔八分〕、通草〔十二分〕、 白榆〔切一大升〕、冬麥仁〔一大升研〕,右水五升,煎二大升,去滓,下麻仁, 分三服。 小品顏服散,令易產,母疾病,未生一月已前,預服,過三十日,行步不覺兒生。 甘草〔八分〕、粳米〔一合〕、大豆黃〔炒〕、黃芩、乾薑、桂心、吳茱萸、 冬麥仁〔研如泥〕各二分,右為末,空腹煖酒,服方寸匕,忌生冷肥膩。 又易產方 飛生鳥〔一隻燒〕、槐子〔十四枚〕、故箭羽〔十四片燒〕,右為末,蜜為丸, 大覺痛,服三十丸,未產須臾再服之。</p> <h3>治產難諸疾方論第十三〔凡十二道〕</h3> <p>易產方 榆白皮〔十四分〕、通草〔十二分〕、葵子〔三合〕、滑石、瞿麥〔各八分〕, 右水二升,煎取八合,分溫三服。 又方 羚羊角〔一枚燒刮取末〕,右以酒調方寸匕服。 又方 滑石〔八分〕、葵子〔一合〕、榆皮〔十二分〕、牛膝〔六分〕,右水一升八合, 煎取六合,再服。 又方 含醋噀面,悶即噀之。 又方 吞槐子七枚,即下。 又方 吞雞子白兩枚即產。 又方 兩手各把一石燕,立產。 又方 兔皮和毛〔燒灰研〕,右以酒調兩錢匕即產,衣不下,服之即下。 又方 大麻根三莖,右水一升,煎取半升,頓服立產,衣不下,服之即下。 又方 弓弩絃燒灰,右為末,酒調方寸匕,服之即下。 又方 銅弩牙,右燒赤,投於醋三合內,良久頓服,立產。 又方 麝香〔一錢〕,右研水調服之,立產。</p> <h3>難產死生方論第十四〔凡八道〕</h3> <p>療胎死腹中不出,母氣欲絕。 水銀〔二兩〕, 右頓吞之,兒立出。 治產橫倒不出。 右令夫唾口中二七遍,立出。 療產經數日不出,或子死腹。 瞿麥〔六兩〕、通草〔三兩〕、桂心〔三兩〕、榆白皮〔切一升〕,右水九升, 煎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瞿麥,右水煮取濃汁,服之佳。 療子死腹中不出。 伏龍珠〔為末三錢〕,右酒調服之,土當兒頂上戴出妙。 又方 朱砂〔一兩〕,右水煎數沸,然後取酒和服之。 又方 水銀〔二兩〕,右水煮二三十沸,服之立產。 滑胎易產。 白蜜、苦酒、豬脂〔各一升〕,右相和,煎三四沸,臨腹痛時,以熱酒調下三四錢匕, 不過五六服即出。</p> <h3>難產令易產方論第十五〔凡七道〕</h3> <p>論曰:夫難產者,內宜用藥,外宜用法,蓋多門救療,以取其安也,療產難坐草數日, 困乏不能生,此為母先有病,經絡俱閉所然。 赤小豆〔二升〕、膠〔三升〕,右水九升,煎令熟,去豆內膠,烊令清服之, 須臾更一服。 又方 右令夫從外含水,吐著產婦口中,即出。 療難產,疑胎在腹已死。 當歸〔四分〕、芎藭〔六分〕,右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作兩服,便安胎,死即出, 酒煎亦得,神驗。 治難產困乏腹痛,有所見,兒及衣不出。 蒺藜子〔四兩〕、貝母〔四兩〕,右為末,每服一匙,酒調服之,時再服,以出為度, 熟水調下,亦得。 治難產 箭〔一隻燒為末〕,右以水調服之。 又方 鱉甲〔燒為末〕, 右服方寸匕立出,未生更服。 治療落胎腹痛。 芍藥、當歸、牛膝、瞿麥〔各五分〕、桂心、芎藭〔各四分〕, 右以水一升七合,煎取八合,空心溫服。</p> <h3>胎死胞衣不出方論第十六〔凡十八道〕</h3> <p>療妊娠經五六月,胎死腹中,或胞衣不出。 生地黃〔五兩〕、牛膝、朴硝〔各八分〕、桂心、芎藭、大黃各〔六分〕、蒲黃 〔五分〕,右水二升,煎取八合,入蒲黃,空心作二服。 療子死腹中不出。 雄雞糞〔二十一枚〕,右水二升,煎取五合,以米作粥食,胎即出。 治妊娠經六七月,子死腹中不出。 黑豆三合,右醋一升,煎取八合,空心,分溫三服。 治子死腹中,母悶絕。 水銀〔十二分〕,右取井底土,如雞子黃,水研服之。 又方 赤小豆,右生吞七枚出,若是女,即二七枚出。 經效理胎衣不出令爛。 牛膝、瞿麥〔各四兩〕、滑石〔研八分〕、當歸〔二兩〕、通草〔六兩〕、葵子 〔一升〕,右方五升,煎取二升,分三服,溫服。 又方 竈突土三撮,右和煖水服之。 崔氏治胎胞不出。 大豆〔一升〕,右苦酒五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又方 右吞雞子兩三隻,解髮刺喉中令嘔,若因熱,以水煮螻蛄一枚,三四沸, 瀉口中汁下,即出。 又方 大麥、小麥、小豆,右等分相和,煮取濃汁,飲之出。 又方 赤朱〔一兩〕,右研為粉,以苦酒和服之,即出。 又方 皂莢,右為末,著鼻中兩度,自出。 療胞衣久不出,腹滿即殺人,服此方即爛。 桂心、牛膝、通草各三兩、滑石〔二兩〕、葵子〔一升〕、瞿麥〔四兩〕,右水九升, 煎取三升,分三服,甚效。 又方 瞿麥〔四兩〕、桂心〔三兩〕、通草〔三兩〕、牛膝〔五兩〕、葵子〔一升〕, 右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為三服。 又方 真珠〔一兩〕,右研細,苦酒調服之。 又方 洗兒水,右取半碗,服之即出。 治胞衣不出。 牛膝〔八兩〕、葵子〔二升〕,右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胞衣半出半不出,或子死腹中,著脊不下,數日不產,血氣上衝。 牛膝〔六兩〕、葵子〔一升〕、榆白皮〔四兩〕、地黃汁〔八合〕,右水九升, 煎取三升,分三服即出。</p> <h2>卷中</h2> <h3>產後心驚中風方論第十七〔凡七道〕</h3> <p>論曰:產後心悶氣絕,眼張口噤,通身強直,腰背反偃,狀如癎疾,心忪驚悸, 言語錯亂,皆是宿有風毒,因產心氣虛弱,風因產發成風疰。 防風、當歸、茯苓、漢防己、麻黃〔去節各八分〕、秦艽、人參、芎藭、獨活、 白鮮皮、甘草〔炙〕、白微各六分、石膏〔十二分〕、竹瀝〔二升〕,右水七升, 先煮麻黃掠去沫下諸藥,入竹瀝,煎取二升半,去滓,三服,忌菘菜豬肉生冷。 療產後狂語,志意不定,精神昏亂,心氣虛,風邪所致。 茯苓、乾地黃〔各十二分〕、遠志〔十分〕、白微、龍齒〔各十分〕、甘草〔炙〕、 人參、防風、獨活〔各八分〕,右以銀一大斤,水一斗五升,煎取七升,下諸藥, 煎取三升,分溫三服,忌如前。 療產後心虛,忪悸不定,亂語謬說,精神恍惚不定,當由心虛所致。 人參、甘草〔炙〕、芍藥、當歸、生薑〔各八分〕、遠志、茯苓〔各十分〕、桂心 〔六分〕、門冬〔去心〕、大棗〔各十二分〕,右水八升,煎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療產後心氣虛損,卒驚強語,或歌哭嗔笑,性氣不定。 上銀〔一斤〕、桂心、甘草〔各六分〕、細辛〔四分〕、人參、生薑、遠志、茯神 〔各八分〕、生地黃〔二十分〕、龍骨〔一分〕、大棗〔一枚〕,右水八升, 煮銀取一升半,入諸藥煎,分三服,溫溫進。 療產後多虛弱羸瘦,苦大汗痢,皆至於死,此重虛故,故患中風謬語,昏悶不知人者。 人參、茯苓、羌活、桂心、大棗、遠志〔各十分〕、竹瀝〔一升半〕,右水六升, 煮取三升,下竹瀝,更煎取二升,分為三服。 療產後身忽痓,口噤面青,手腳強急。 右竹瀝二升,飲之最佳。 產後惡寒壯熱,一夜三五度發惡語,口中瘡生,時時乾嘔,困乏欲絕。 人參、獨活、白鮮皮、葛根、防風、青竹茹、遠志各六分、茯神〔八分〕、白歛 〔十分〕、玄參〔十二分〕、竹瀝〔二升半〕,右銀一斤水,一斗五升,煎取七升, 下諸藥,重煎取三升,分溫三服,忌魚酒麵等物。</p> <h3>產後餘血奔心煩悶方論第十八〔凡十五道〕</h3> <p>論曰:餘血奔心,蓋是分娩不了解,便與童子小便并扞心下,及臥太早, 兼食不相宜之物所致,但能依方療之,無不痊可。 療產後心中虛熱煩悶,氣欲絕。 大棗〔十二分〕、茯苓〔十二分〕、生薑〔八分〕、甘草〔五分〕、竹瀝〔一升〕、 人參〔六分發熱方用〕、粳米〔若食小加三合〕、生麥門冬〔二十分〕,右水六升, 煎取三升,方下竹瀝,更煎取二分,分溫三服。 餘產後餘血不盡奔衝,心煩悶腹痛。 生地黃、芎藭〔各三兩〕、枳殼〔炒〕、芍藥〔各三兩〕,右擣篩為末,酒服方寸匕, 日進二服。又方 生藕〔研汁〕, 右飲二升甚效。 又方 清酒〔一升〕、生地黃汁〔一升〕, 右相和,煎一沸,分為兩服。 療產後腹內塊痛不止。 芎藭、當歸、芍藥、乾薑〔各二兩〕, 右擣羅為末,酒調方寸匕,日三服。 療產後下血不盡,腹內堅痛不可忍。 當歸、芍藥、桂心各三兩、桃仁〔一百二十枚〕, 右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二服,如未瘥,加大黃三兩。 療產後血結下不盡,腹絞痛不止。 大黃〔別浸〕、當歸、乾地黃各十分、芎藭、芍藥、桂心〔各八分〕、甘草炙、黃芩 〔各六分〕、桃仁〔四十九枚〕,右水七升,煮取二升半,下大黃,更煎三沸, 分為三服。 療先患冷氣,因產後發腹痛。 芎藭、桂心、當歸、茱萸、茯苓、芍藥、 甘草〔各六分〕、桃仁〔十分去尖〕, 右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治產後心腹切痛,不能食,乏氣忽熱。 當歸、芎藭、黃芩、人參、甘草、芍藥、防風、生薑〔各三分〕、桃仁〔八十枚〕, 右水七升,煮取二升,下大黃,更煎三沸,分作三服。 療產後血不盡,腹中除痛無計。 青木香、當歸、牛膝、芎藭、黃耆、芍藥〔各八分〕、大黃〔十三分浸〕、芒硝 〔十二分〕,右水七升,煎取二升,後下大黃,更煎三沸,分三服。 療產後血下不止,虛羸迨死。 蒲黃〔二兩〕,右水二升,煎取八合,頓服。 療產後血泄不止,無禁度。 乾地黃末, 右酒服匙頭,日三四服。 療產後餘血攻心,或下血不止,心悶面青,冷氣欲絕。 羊血,右以一盞頓服,如不定,更服立效。 療氣痛欲死。 槐雞〔半兩〕,右為末,用酒濃煎,頓服立愈。 療產後餘血作痛兼塊者。 桂心、薑黃,右等分為末,酒服方寸匕,血下盡妙。</p> <h3>產後渴不止方論第十九〔凡二道〕</h3> <p>療產後渴不止,飲水,小便數多。 土瓜根、栝蔞根、人參、甘草、牡蠣粉〔各二兩〕、大棗〔十二枚〕,右水九升, 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療產後大渴不止。 蘆根〔切一升〕、栝蔞〔三兩〕、人參、甘草、茯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生麥門冬〔四兩〕,右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頓服,四劑即瘥,忌菘菜。</p> <h3>產後淋病諸方論第二十〔凡六道〕</h3> <p>論曰:產後患淋,因虛損後有熱氣客於胞中,內虛則起數,熱則小便澀痛,故謂之淋, 又有因產損血氣,血氣虛則挾熱,熱搏於血,血即流滲於胞中, 故血隨小便出為血淋者,如雨之淋也。 療產後淋病小便澀痛或血淋者。 瞿麥、黃芩、冬葵子各二兩、通草〔三兩〕、大棗〔十二枚〕,右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分作兩服。 療產後血淋。 車前子、睢麥各四兩、黃芩〔三兩〕、鬱金〔一兩末〕,右水六升,取二升, 下鬱金末分三服 廣濟療產後卒患淋穴便澀痛及血淋。 冬葵子〔三合〕、石葦〔二兩炙去毛〕、通草、黃芩、滑石、茯苓〔各三兩〕, 右水二升,煎取一升,下滑石空心服。 集驗療產患淋小便痛。 石葦〔炙去毛〕、黃芩〔各二兩〕、通草、芍藥、甘草、冬葵子〔各三兩〕、榆白皮 〔五合〕,右水二升,煎取一升,空心溫溫服。 經效療產後氣淋熱淋。 貝齒〔兩枚燒作末〕、葵子〔二兩〕、石膏〔五兩〕、陽石末三兩,右水二升, 煎取一升,下兩般末空心服。 療產後淋小便痛及血淋。 黃茅〔五兩〕、瞿麥〔二兩〕、車前子〔二兩〕、通草〔三兩〕、冬葵子〔二合〕、 鯉魚齒〔一百枚為末〕, 右水二升,煎取一升,入齒末,空心分兩服。</p> <h3>產後虛羸下痢方論第二十一〔凡三道〕</h3> <p>論曰:產後本虛患痢,更加羸弱,飲食不進,便痢無常,赤白不定, 蓋因飲食傷於生冷之致。 療產後虛羸,下痢膿血腹痛。 黃連、芍藥、甘草、當歸、乾薑、人參〔各八分〕、艾葉〔三分〕,右水七升, 煮取二升,分為三服,忌豬鹿肉。 療產後痢不禁止,因乏氣欲絕,無問赤白水榖。 黃連、厚朴各三兩、芍藥、黃柏〔各二兩〕,右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 療產痢赤白,心腺絞痛羸困。 地榆、石榴皮、黃連各三兩、當歸〔二兩〕、薤白〔切一升〕,右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p> <h3>產腰痛羸瘦補益玉門不閉方論第二十二</h3> <p>療產後少氣,困乏虛煩。 人參〔十二分〕、甘草、桂心、茯苓、芍藥〔各八分〕、生地黃、生麥門冬 〔各十二分〕,右水九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療產後喘乏氣羸,腺內絞痛,血汗出。 黃耆、人參、茯苓、甘草、當歸、芎藭五味子、白朮〔各八分〕、澤蘭葉、 橘皮各六分、訶子、麥門冬〔各十二分〕、桂心、乾地黃〔各十二分〕,右擣羅為散, 煉蜜和丸,如梧桐子,空心酒下三十丸,日再服。 療產後風虛,羸弱勞瘦,不生肌肉。 黃耆、當歸、芍藥、人參〔各二兩〕、桂心、甘草〔炙〕、芎藭、生薑各八分、大棗 〔十二枚〕,右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療產後虛勞,骨節疼痛,頭疼汗不出。 當歸、人參、生薑各二分、黃耆〔三兩〕、豉〔五合〕、粳米〔三合〕、豬腎 〔一對切〕、薤白〔切三合〕,右水一斗五升,先煮豬腎取六升,後下諸藥,煎至二升, 分為三服。 又方 豬腎一對,右入蔥豉作臛,如常食之。 療產大虛,心腺急痛,血氣上搶心,氣息乏補益方。 黃耆、白朮、當歸、甘草〔炙〕、人參各二兩、生薑〔四兩〕、白羊肉, 右水一斗九升,煮肉取五升,後下諸藥更煎取三升為三服。 療產後陰腫,下脫肉,出玉門不閉。 石灰〔一斤炒令色黃〕,右水二升,投灰中,停冷澄清,重燒以浸玉門, 斯須平後如故。</p> <h3>產後中風方論第二十三〔凡十五道〕</h3> <p>論曰:產後中風,由產傷動血氣,勞損臟腑,未平復起,早勞動,氣虛而風邪氣乘之, 故中風,風邪冷氣,客於皮膚經絡,但疼痺羸乏,不任少氣, 若又筋脈挾寒則姅急喎僻,挾溫則弛縱緩弱,若入諸藏,恍惚驚悸, 隨其所傷臟腑經絡而生病。療產後中風口噤,不任大小獨活湯。 獨活〔四分〕、乾薑〔六分〕、甘草〔二分〕、生薑〔六分〕, 右水二大升,煎取一大升,分為兩服。 小品大豆湯,主產後中風困篤,或背強口噤,或但煩躁,或頭身皆重,或身癢, 劇者嘔吐直視,此皆虛冷中風直餌此。 大豆〔三升炒令極熟〕,右以銅器盛清酒五升沃之,密封良久,去豆分為三服, 服了覆衣取微汗,身才潤即愈,產後皆宜服,一則防風,二乃消血。 張仲文療產後中風受寒,遍身冷直,口噤不識人等方。 白朮〔四兩〕,右酒三升,煎取一升,頓服之效。 千金雞糞酒,療產後中風,及男子諸中風,井產後百疾神效方。 烏雞糞〔三升〕、大豆〔二升〕,右先炒豆令聲絕,次炒雞糞令黃,以酒一升, 先淋雞糞,取汁淋大豆,每服一升。 重者凡四五日,服之極妙。 經效療產後風虛頭痛,語言時僻。 乾葛、防風、茯苓、麥門冬〔各八分〕、芍藥、芩〔各六分〕、犀角〔四分〕、甘草 〔三分炙〕,右水二升,煎取七合,分為兩服。 療產後中風心忪悸,或志意不定恍惚,言語錯亂方。 人參〔六分〕、茯神、麥門冬、羚羊角〔各八分〕、黃芩白鮮皮、甘草〔各四兩〕、 石膏〔十二分〕,淡竹瀝〔兩大合〕, 右水二大升,煎取七合,煎取七合,下竹瀝分為三服。 療產後中風,身背拘急如束,并渴。 芎藭、芍藥、羌活、羚羊角、酸棗仁〔各四兩〕、桑白皮〔六分〕、防風〔五分〕, 右水四升,煎取二升,分溫三服。 療產後中風,四肢拘束筋節掣痛,不得轉側,角弓反張。 麻黃〔八分去節〕、生薑、桂心、白朮各四分、防風、芍藥〔各六分〕、芎藭〔五分〕 、甜竹瀝〔二合〕,右水三升,先煎麻黃掠去沬,下諸煎取七合,方下竹瀝, 更煎三沸,食後分三服,取微汗為度。 療產後中風,血氣不散,邪氣入藏,狂言妄語,精神錯亂,腰痛骨疼。 麻黃、茯神各八分、防風、白鮮皮〔各六分〕、杏仁、當歸、桂心〔各四分〕、芍藥、 獨活〔各五分〕,右水二升五合,煎取九合,空腹熱服。 療產後中風,身體疼痛,四肢痿弱不遂,羌活湯。 羌活、芍藥、黃耆〔各六分〕、乾葛、麻黃、乾地黃〔各八分〕、甘草、桂心 〔各四分〕,右水二升,先煎麻黃去沬,後下諸藥,取八合,食後熱服,覆衣出汗愈。 療產後中風,煩渴。 紅花子〔五合微熱研碎〕,右水一升,煎一匙頭,取七合,徐徐呷之。 療產後中風,口噤四肢頑痺不仁,或如角弓張。 羌活、防風〔各三兩〕、大豆〔一升炒令皮拆〕,右酒五升,先浸兩味,經宿, 將炒豆熱投酒中,攪勻,蜜封一日,以湯煮瓶良久,服八合,覆衣取汗急速, 且以豆淋,服羌活、防風亦佳。 療產後中風,腰背強直,時時反張名風痙。 防風、葛根、芎藭、乾地黃〔各八分〕、麻黃〔去節〕、甘草、桂心、獨活、漢防己 〔各六兩〕、杏仁〔五枚去尖〕,右水八升,煮麻黃去沫,後下諸藥,煎取三升, 分溫三服。 療產後中風口噤,潰悶不能言,身體痙直。 羌活、防風、秦艽、桂心、甘草、葛根〔各三分〕、生薑〔八分〕、附子〔一隻炮〕、 杏仁〔八十枚去尖〕、麻黃〔十分去篩〕,右水九升,先煮麻黃去沫,後下諸藥, 取二升,分為三服。 療產後中風口噤,拘急困篤,腰背強直時反張。 大豆〔二升炒令聲絕〕,右清酒六升投之,煮三四沸,去滓飲之,令微醉,如汗出瘥, 切勿觸風,如已成風者,加雞糞白和豆炒,同喫,兼飲竹瀝佳。</p> <h3>產後餘血上搶心痛方論第二十四〔凡六道〕</h3> <p>論曰:夫產後血上搶心,由產後氣虛挾宿冷,冷搏於血,則凝結不消,氣逆上者, 則血隨上衝擊而心痛也,凡產後餘血不盡,得冷則結,與氣相搏則痛困,重遏於寒, 血結尤甚。 乾地黃、當歸、獨活、吳茱萸、芍藥、乾薑、甘草〔各三兩〕、細辛〔一兩〕, 右水三升,煎取一升,空心分三服,忌生冷。 經效療產後氣虛,冷搏於血,血氣結滯,上衝心滿脹,當歸湯。 當歸、桂心、芎藭、橘皮、生薑、吳茱萸各二兩、芍藥〔三兩〕,右水三升, 煮取一升,空心服。 千金治產後內虛,寒氣入腹,腹中絞痛,下赤白痢,妄言見鬼,羊肉湯。 甘草炙、當歸、芍藥〔各一兩〕、肥羊肉〔一斤去脂〕, 右水六升,先煮肉取二升,去肉入諸藥,更煎取一升,分作兩服。 千金翼茱萸酒,論心腹內外痛。 吳茱萸〔十二分〕,右酒二大升,煎取一升,空心分兩服。 必效療腹中絞刺痛方。 羌活〔二大兩〕,右酒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分為兩服。 千金治產後渴少氣。 麥門冬、淡竹葉〔各十二分〕、大棗〔七枚〕、生薑、甘草、人參〔各六分〕、小麥 〔五合〕,右水二升半,煎取一大升,去滓分兩服。</p> <h3>產後汗不止方論第二十五〔凡五道〕</h3> <p>論曰:產後汗不止,夫汗由陰虛而得,又加之裏虛表實,陽氣發於外,故汗出為陰虛, 是令汗出,為陰氣虛弱未平復也,凡產後皆血氣虛,故多汗,因遇風邪,則變為疾也。 千金治產後風虛,汗出不止,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 大棗〔十二枚〕、附子、桂心〔各四兩〕、芍藥〔八分〕、生薑〔六分〕,右水三升, 煎取七合,空腹分為兩服,忌豬肉冷水生葱等物。 經效療產後汗不止。 黃耆〔十二分〕、白朮、牡蠣、茯苓、防風、乾地黃、麥門冬各八分、大棗〔七枚〕, 右水二升,煎取七合,空心分為兩服。 千金治產後餘疾,腹中絞痛,不下食,瘦乏。 當歸、黃耆、芍藥〔各六分〕、乾地黃、白朮〔各八分〕、桂心、甘草〔各四分〕、 大棗〔十四枚〕,右水二升,煎取八合,空心作兩大服,忌生葱。</p> <h3>產後冷熱痢方論第二十六〔凡二道〕</h3> <p>療產後驟血不止,續命湯。 白蜜〔一匙頭〕、生薑〔一片〕,右同煎候蜜色赤,投童子小便一升,去薑, 更煎兩沸,分為三服,頓服之。 廣濟治產後腹痛氣脹,脅下悶,不下食,兼微痢。 茯苓、人參、當歸、甘草〔各六分〕、生薑、陳橘皮〔各四分〕、厚朴〔八分炙〕, 右水二升,煎取七合,空心分為兩服,忌如前。</p> <h3>產後虛羸方論第二十七〔凡三道〕</h3> <p>論曰:產後虛羸者,因產損傷臟腑,勞侵氣血,輕者將養滿日即瘥,重者日月雖滿, 氣血猶不調和,故患虛羸也。 廣濟治產後風虛冷氣,腹肚不調,補益悅澤。 澤蘭、桂心、遠志、厚朴〔炙〕、石斛、白芷、續斷、防風、乾薑〔各三分〕、芎藭、 白朮、柏子仁、黃耆〔各四分〕、甘草、當歸〔各五分〕、赤石脂、乾地黃〔各六分〕 、人參〔三分〕,右擣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五十丸,忌如前。 桃仁煎,療產後百病,及諸氣,補益悅澤。 桃仁〔一千二百枚去皮尖炒熟研如膏〕,右酒一斗五升,研濾三四遍,如作麥粥法, 以極細為佳,內長頸小瓶中,密封頭,內湯中,煮一日一夜,使瓶口常出湯上, 勿令沒,熟後以酒服一合,日再服。 千金增減澤蘭丸,療產後百病,治血補虛勞。 澤蘭、防風、甘草、當歸、芎藭〔各七分〕、乾薑、麥門冬〔各八分〕、附子、白朮、 桂心、細辛〔各四分〕、柏子仁、乾地黃、石斛〔各六分〕、人參、牛膝〔各五分〕、 厚朴、葉本〔各二分〕,右為末,蜜丸,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忌如前。</p> <h3>產後煩渴方論第二十八〔凡二道〕</h3> <p>經效理產後血氣心煩渴。 紫葛〔三大兩〕,右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呷之效。 集驗療產後心煩渴。 瓜蔞根、人參、甘草炙各六兩、麥門冬〔二分〕、大棗〔七枚〕、生地黃〔十二分〕, 右水二大升,煎取八合,食後分為兩服。</p> <h3>產後煩悶虛熱方論第二十九〔凡六道〕</h3> <p>論曰:產後煩悶虛熱,夫產即臟腑勞傷,血氣傷而風邪乘之,搏於血,使氣不宣, 而痞澀則生熱,或肢節煩疼口乾,但因生熱,其煩悶由產後血氣虛弱未復, 而氣逆乘之,故煩悶也,其氣故令脅滿,妨不下食。 生地黃汁〔一升〕、當歸〔一兩半〕、清酒〔五升〕、生薑汁〔三合〕、童子小便 〔二升〕,右相和合煎三四沸,分溫四服,中間藥消進食,食消更進藥。 經效理血氣煩悶,脅肋脹滿及痛。 芍藥、蒲黃、延胡索各四分、當歸〔六分〕、荷葉蒂三枚炙,右水二升,煎七合, 後入蒲黃,空心服兩服。 又方 生藕,右取汁,煎兩沸,飲兩服效。 集驗療產後血氣煩悶。 酒〔二合〕、生地黃汁〔一升〕,右相和,煎一兩沸,分為兩服,立效。 千金療產後血氣喘,心煩悶不解。 淡竹葉、麥門冬、小麥、茯苓〔各二分〕、甘草、生薑〔各一兩〕、大棗〔七枚〕, 心悸,加人參二兩食少,加粳米〔二合〕,右水二升,煎取七合,食後分為兩服。 療產後血下不盡, 煩悶腹痛。羚羊角〔炭火上燒作膠二兩古方燒作灰〕、芍藥〔二兩炒黃〕、枳殼 〔二兩炒令焦黃色〕,右擣羅為散,水調方寸匕,服之。</p> <h3>產後血瘕方論第三十〔凡四道〕</h3> <p>論曰:產後血斷,由新產之後,有血氣相搏,謂之瘕,瘕者,假也,謂其痛浮走無定, 緣內宿有冷血氣,不治,至產血下即少,故成此疾也。 童子小便〔三升〕、生藕汁〔一大升〕、地黃汁〔一升〕、生薑汁〔三升〕, 右先煎三味,合三分,減二次,下薑汁,慢火煎如稀餳,每取一合,煖酒調服。 療血瘕痛,臍下脹,不下食。 當歸〔八分〕、桂心、芍藥、蒲黃、麟竭〔各六分〕、延胡索〔四分〕,右為散, 空心溫酒調下兩錢匕。 千金療血瘕。 乾地黃〔一兩〕、烏賊魚骨〔二兩〕,右為散,空腹溫酒下兩錢匕。 又方 鐵秤錘〔燒赤〕,右以酒一升淬之,分為兩服。</p> <h3>產後餘疾痢膿血方論第三十一〔凡八道〕</h3> <p>論曰:產後餘病,由產勞傷臟腑不足,日月未滿,起早勞動,虛損不補,為所傷冷, 氣力瘦乏,若風冷入於胃,胃傷虛冷,則血即變白膿,膿血相雜,冷熱不調, 為滯痢也。深師方。 黃連〔六兩〕、烏梅〔三兩〕、乾薑〔二兩〕,右為末,煉蜜為丸,如桐梧子大, 空心米飲下三十丸,忌如前。 廣濟療產後赤白痢,臍腹絞痛。 當歸、黃連〔各八兩〕、艾葉、地榆、甘草〔炙〕、龍骨、厚朴、黃芩、乾薑各六兩, 右水二大升,煎取七合,空心分兩服。 經效療產後赤白痢,臍下氣痛。 厚朴〔八分〕、當歸、枳殼、訶子〔各六分〕、甘草〔五分〕、肉豆蔻〔五枚〕、 薤切〔三合〕,右水一升,煎取九合,空心分為三服。 張仲文療產後赤白痢,腹中絞痛。 黃連、阿膠〔炙〕、蒲黃〔各一兩〕、梔子仁、當歸黃芩,右為散, 空腹米飲下方寸匕,日兩服。 救急療產後赤白痢,腹中絞痛。 芍藥、阿膠、艾葉〔各二兩〕、乾地黃、甘草、當歸各三兩,右水一升,煎取八合, 空心分兩服。 必效療產後赤白痢,腹中絞痛,不下食。 當歸、石榴皮、地榆〔各二兩〕、白芰荷、黃連〔各十二兩〕、黃柏〔一分〕、犀角 〔四兩〕、黃芩、枳殼、甘草、升麻〔各六分〕、茜根〔八分〕、粳米〔二合〕、薤白 〔切一升〕,右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二十丸。 療產後血痢,小便不通,臍腹痛。 生馬齒菜,右擣取汁三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調,頓服。 千金療產後水痢,霍亂下痢無度。 白石脂、乾薑〔各十二分〕, 右為散,麵粥為丸,梧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十丸。</p> <h3>產後小便赤方論第三十二〔凡二道〕</h3> <p>論曰:產後小便數,此由胞內宿有冷,因產後冷發動,冷氣入腹,虛弱不能制, 其小便即數,有遺尿者,由產用氣,傷於膀胱,而冷氣入於胞,胞囊決漏,不禁小便, 故令遺失,多因產難之所致。 廣濟療產後小便不禁。 雞屎〔燒作灰〕,右研細,空腹酒服方寸匕。 千金翼療產後小便數及遺尿。 桑螵蛸〔三十枚炒〕、鹿茸〔炙〕、黃耆〔各三兩〕、赤石脂、厚朴〔炙〕、牡蠣 〔各二兩〕,右擣羅為末,空心米飲下方寸匕,忌冷茶毒等物。</p> <h2>卷下</h2> <h3>產後小便遺血方論三十三〔凡四道〕</h3> <p>療產後大小便利血。 車前子、黃芩、蒲黃、乾地黃、牡蠣、芍藥〔各六分〕,右為散,空心, 米飲服方寸匕,忌麵蒜。 崔氏療產後血氣滲入大小腸。 車前草汁〔一升〕、蜜〔一大合〕,右相和,煎取一沸,分為兩服。 又小便利血。 亂髮燒灰研如粉,右米飲服方寸匕。 古今經驗療產後勞傷熱,大小便赤澀。 雞蘇〔一分〕、通草〔十分〕、冬葵子〔三合〕、芍藥、滑石、芒硝各八分、生地黃 〔十二分〕,右水三升,煮取八合,下芒硝,空心分三服。</p> <h3>產後大小便不通方論第三十四〔凡四道〕</h3> <p>論曰:產後大小便不通,腸胃本挾於熱,因產大小便血俱下,津液竭燥,腸胃痞澀, 熱氣結於腸胃,故不通也。 集驗療產後津液竭燥,大小便不通。 芍藥、大黃、枳殼、麻仁研〔各二兩〕,右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空心, 熟水下二十丸,漸加之,以利為度。 經效療大便不通,熱氣結於腸胃。 大黃〔二兩〕、芒硝〔一兩〕,右水一大升,煎取六合,下芒硝,空心,作兩服。 古今錄驗療產後大便不通。 黃芩、芒硝〔各六分〕、大黃、芍藥、杏仁〔去皮尖研如膏各八分〕,右為末,蜜丸, 梧桐子大,空心,煎水下十五丸,漸加,以利為度。 千金療產後熱結,大便不通。 蜜〔五合火煎令強以水投中良久取出〕, 右捻如拇指大,長二寸,內下部即通。</p> <h3>產後寒熱方論第三十五〔凡四道〕</h3> <p>論曰:產後寒熱,因產勞傷血氣,使陰陽不和,反相乘剋,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陰陽相激,故發寒熱,又產餘血亦令人寒熱,其腹時痛則是也。 療產後虛弱喘乏,作寒熱,狀如瘧,名為蓐勞。 豬腎〔一具切去膜〕、豉〔五合綿裹〕、白梁〔二合〕、癎白切〔一升〕、人參、 當歸〔各一兩〕,右水二升,煎取八合,分為兩服。 經效療產後虛煩頭痛,氣短欲死,心亂不解。 淡竹茹、乾葛〔各八分〕、甘草〔六分〕、麥門冬子〔三合〕、小麥〔二合〕、石膏 〔十二分〕,右水二升,煎取八合,食後分為兩服。 療產後虛熱煩痛。 乾地黃、牡蠣、茯苓〔各八分〕、芍藥〔十二分〕、黃芩、桂心各六分, 右水二升,煎取一升,分為兩服。</p> <h3>產後咳嗽方論第三十六〔凡三道〕</h3> <p>論曰:喘嗽肺臟微寒,即成喘嗽,又因產後氣虛,風寒傷於肺,故令咳嗽。 集驗療產後風傷寒,咳嗽多疾,唾粘。 甘草、桔梗〔各六分〕、款冬花〔四分〕、生麥門冬〔各十二分〕、蔥白〔一握〕、 豉〔二合舊方不蔥白與豉〕,右水二升,煎取八合,食後,良久兩服。 經效療咳嗽多痰,唾粘氣急。 前胡、五味子、紫菀、貝母〔各六分〕、桑白皮、茯苓〔各八分〕、淡竹葉〔二十片〕 ,右水二升,煎取八合,食後分為兩服。 療產後咳嗽氣喘。 百部根、桔梗各六分、桑白皮〔十二分〕、乾百合、赤茯苓各八分,右水二升, 煎取七合,食後,分兩服。</p> <h3>產後氣痢方論三十七〔凡六道〕</h3> <p>論曰:妊娠之時,脾胃氣挾於冷,大腸氣虛,因產後轉加虛損,或誤食生冷酒麵, 便成痢疾,赤白氣不和,赤黃胃熱,或青色極冷也。 療產後氣痢不止。 青木香〔三分〕、訶子皮〔八分酥炙令黃〕,右為散,空心,米飲調方寸匕,服之。 療產後赤白痢疾。 黃連〔八分〕、阿膠〔炙六分〕、赤茯苓、當歸、黃檗〔各四分〕、乾薑〔三分〕, 右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粥飲二十丸。 療產後水痢。 枳殼〔四分〕、厚朴〔炙〕、茯苓、黃連各六分、當歸〔三分〕,右水一升, 煎取八合,空心,分為三服。 又方 黃連〔六分〕、烏梅肉〔五分〕、石榴皮、當歸、赤石脂〔各四分、乾薑〔三分〕, 右為末蜜丸,梧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十丸。 療產後下痢,赤白有血。 赤石脂、黃連、地榆〔各六分〕、當歸〔四分〕、乾薑、甘草〔各三分〕、厚朴 〔十二分〕、薤白〔七莖〕,右水二升,煎取八合,空心,分兩服。 療產後血痢不止。 臭樗根〔六分〕,右為末,水和丸,如棗核大,麵柦作飩餛,每度煮二七個,熱吞之。</p> <h3>產後血暈悶絕方論第三十八〔凡十道〕</h3> <p>論曰:產後血暈者,其狀心煩,氣欲絕是也,亦有用心過多而暈,亦有下血極少亦暈, 若下血多暈者,但煩而己,下血少而氣逆者,則血隨氣上撩,心下滿急, 此二者難並為暈,而症狀各異,當問其產婦血下多少即知,須速投方藥,若不急療, 即危其命也,凡暈者,熱血氣乘虛奔逆上所致也,但才分解了,燒秤錘江石令赤, 置器中,向產母床前帳裏投醋淬之,得醋氣可除血暈之法也,十日內時時作, 此法不妨暈者,如日月之有暈也。 經效產後虛悶,汗出不識人。 雞子〔三個〕,右打破吞之便醒,不醒者,可灌童子小便,入腹即醒,若久不醒, 忽時時發者。 此為有風,因產血氣暴風虛風行脈中,若虛去血多者,尤甚也。 產後血氣暴虛,汗出。 淡竹葉,右煎湯三合,微溫服之,須臾再服。 又方 馬齒菜〔葉研取汁三大合如無用乾者亦得〕,右煎一沸,投蜜一匙,令勻頓服。 廣濟療產後血暈,心悶不識人,神言鬼語,氣息欲絕。 芍藥、甘草〔各一兩〕、生地黃汁〔一升〕,丹參〔四分〕、生薑汁、蜜〔各一合〕, 右水二升,煎取八合,下地黃、薑、蜜汁,分兩服。 療產後惡露不多,下腹絞痛。 大黃〔八分〕、牛膝〔六分〕、芍藥、蒲黃〔各四分〕、牡丹皮、當歸〔各二分〕, 右為末,空心煖酒,服方寸匕。 救急療產後血不盡,疼悶心痛。 荷葉〔炒令香〕,右為散,煎水調方寸匕,服。 療初平安血氣煩悶。 童子小便〔五合〕、生地黃汁〔三合〕,右煎三沸,溫再服。 療產後血暈虛悶。 蒲黃〔四分〕、紫葛、芍藥〔各八分〕、紅藍花〔十二分〕,右水二升,煎取七合, 入生地黃汁二合,更煎三五沸,每服三合。 產後血暈,心悶亂恍惚如見鬼。 生益母草〔汁三合根亦得〕、地黃汁〔二合〕、小便〔一合〕、雞子〔三枚取清〕, 右煎三四沸,後入雞子清,勻攪,作一服。 產後血暈,狂語不識人,狂亂。 童子小便〔五合〕、地黃汁〔一合〕、赤馬通〔七枝〕、紅雪〔八分〕,右以上二味, 浸馬通絞去滓,下紅雪,溫兩服。</p> <h3>產後乳無汁方論第三十九〔凡五道〕</h3> <p>論曰:氣血虛弱,經絡不調所致也,乳汁勿投於地,蟲蟻食之,令乳無汁, 可臥東壁上佳。 療產後乳無汁。 土瓜根、漏蘆〔各三兩〕、甘草〔二兩〕、通草〔四兩〕,右水八升,煎取兩升, 分溫三服,忌如常法。 又方 土瓜根,右為末,酒調兩錢匕,日進二三服效。 又方 母豬蹄〔二枚切〕、通草〔六兩〕,右以綿裹,煮作羹食之,最好。 又方 漏蘆、通草、土瓜根〔各三兩〕、甘草、桂心〔各一兩〕,右為散,飲服方寸匕, 日進三服。 又方 栝樓末, 右以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二服,夜流出。</p> <h3>產後乳結癰方論第四十〔凡十九道〕</h3> <p>論曰:產後宜裂去乳汁,不宜蓄積,不出惡汁,內引瘀熱,則結硬堅腫,牽急疼痛, 或渴思飲,其嬭手近不得,若成膿者名姤乳,乃急於癰,宜服連翹湯,利下熱毒, 外以赤小豆末,水調塗之,便愈,忽數,擔去乳汁,忽小孩手勻動之, 忽大人含水嗍之,得汁吐之,其汁狀如膿,若產後不曾乳兒,蓄積乳汁,亦結成癰。 產後姤乳并癰。 連翹子、升麻、芒硝〔各十分〕、玄參、芍藥、白歛、漢防己、夜干〔各八分〕、大黃 〔十二分〕、甘草〔六分〕、杏仁〔八十枚去尖〕,右水九升,煎取三升,下大黃, 次下硝,分三服。 又方 右熟擣傅腫上,日三度易之,并葉煎汁飲之,亦佳,食之亦得,姤乳及癰並差。 又方 地黃,右取汁,塗熟即差。 療乳腫。 右以馬溺塗之,立愈。 療婦人發乳,丈夫發背,爛生膿血後,虛成氣疾。 黃耆、地黃、麥門冬、升麻、人參、茯苓〔各三兩〕、當歸、芍藥、遠志、甘草 〔各一兩〕、大棗〔十枚〕,右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兩服。 療乳頭裂破。 右以丁香為末,傅之立愈。 療姤乳及癰。 葵莖及子,右擣篩為散,服方寸匕即愈。 又方 雞屎,右為末,服方寸匕,須臾三服愈。 又方 皂莢〔十條〕,右以酒一升,揉取汁,硝石半兩,煎成膏傅之。 療諸癰不散,已成膿,懼鍼,令自決破下。 右取白雞內翅,及第一翎各一莖,燒末服之,即決。 又方 取雄雀糞白者研塗上,乾即易之。 療乳癰初得令消。 赤小豆、莽草,右等分為末,苦酒和傅之愈。 療發背乳癰,四肢虛熱大渴。 竹葉〔切三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九升〕、生地黃〔六兩〕、黃芩、芍藥、人參、知母、 甘草〔各二兩〕、升麻、黃耆、麥門冬、栝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以竹葉汁煮取三升,渴則飲之。 療乳腫方。 升麻、白歛、大黃〔各三兩〕、黃芩、芒硝〔各二兩〕,右水二升,煎取一升,下硝, 分為兩服,後以綿縕藥貼腫上,日夜勿停即差。 又方 黃檗〔一分末〕、雞子白,右調和勻塗之,乾則易,立愈。 又方 苧根,右擣傅之愈。 又方 鹿角,右於石上磨取濁汁塗上,乾則易之。 又方 鹿角,右燒作灰,以酒調塗之立愈。 又方 粢米粉〔炒令黑〕,右以雞子白和如泥,以塗帛上貼之,穿帛作穴,以泄癰毒氣, 易之效。</p> <p>產後乳汁自出方論第四十一〔凡三道〕 論曰:產後乳汁自出,蓋是身虛所致,宜服補藥以止之,若乳多溫滿急痛者,溫熨之。 療乳癰始作。 大黃、樗實〔各三兩〕、芍藥〔六分〕、馬蹄〔炙六分〕。</p> <h2>經效產寶續編</h2> <h3>周頲傳授濟急方論〔凡四道〕</h3> <p>頲嘗見人傳經效諸方,自曾修合,實有有大功,遂編於卷末,普用傳授,以濟急難, 治產後血暈血氣,及滯血不散,便成癥瘕兼瀉,面色黃腫,嘔逆惡心,頭痛目眩, 口吐清水,四肢弱,五臟虛怯,常日睡多,喫食減少,漸覺羸瘦,年久變為勞疾, 如此所患,偏宜服餌勝金丸。 澤蘭〔四兩〕、當歸、芍藥、芫荑、甘草、芎藭〔各六分〕、乾薑、桂心〔各三分半〕 、石膏、桔梗、細辛、茱萸、柏子仁、防風、厚朴、烏頭、白微、枳殼、南椒、 金釵石斛、石頷、蒲黃、茯苓〔各三分〕、白朮、白芷、人參、葉本、青木香 〔各一分〕,右二十八味,並州土分兩差,杵羅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有所患, 熱酒研一丸,入口便愈,忌腥膩熱麵豉汁生蔥冷水果子等,若死胎不下,胎衣在腹, 並以炒鹽酒研服,未退再服。 治產後諸疾,聖散子。 澤蘭〔九分〕、石膏〔八分如粉〕、芎藭、當歸、芫荑、芍藥、甘草〔各七分〕、 乾薑、桂心〔各五分〕、細辛、卷柏〔去土〕、柏子仁、茱萸、防風〔去蘆頭〕、南椒 〔出汗〕、厚朴〔薑汗炙〕、茯苓〔各四分〕、白芷、白朮、人參、丹參、葉本、 五味子、黃耆〔各三分〕、烏頭〔炮〕、白微〔各二分〕,右擣羅為散, 以新瓦器密封,毋令失氣,每服以熱酒調下兩錢匕,忌如常。 神效治產後一切,黑散子。 鯉魚皮〔三兩燒灰〕、芍藥、蒲黃〔各二兩〕、當歸、沒藥、桂心、好墨、卷柏、 青木香、麝香〔各一兩〕、鉎墨〔半兩〕、丈夫髮〔灰半兩〕,右一十二味, 擣羅為散,以新瓷器盛,密封勿令失氣,每產後以好酒調下一錢,如血暈衝心, 下血不盡,臍下攪刺,疼痛不可忍,塊血癥疾甚,日加兩服,不拘時候服, 忌冷物果子粘食。 神效療妊娠十個月內不安,至臨分解時,並宜服,此保生丸。 金釵石斛、貝母〔去心〕、黃芩、明淨石膏細研如粉、桂心、烏頭卷、秦椒〔去目炒〕 、蜀椒〔去目炒〕、甘草〔炙〕、糯米〔炒已上各二兩〕,右並須州上者, 如法修合為散,煉蜜丸,如彈子大,或有妊娠諸疾,喫食減少,及氣喘疾痛, 面目痿黃,身體羸瘦,四肢無力,手腳浮腫,始臟不安,並以棗湯研一丸,空心服之, 忌腥膩果子粘食雜物冷肉等。</p> <h3>濮陽李師聖施郭稽中論〔二十一證方十六道〕</h3> <h4>第一論,熱病死胎腹中者如何?</h4> <p>答曰:母患熱疾,至六七日,以致藏府熱極,蒸煮其胎,是以致死,緣兒死身冷, 不能自出,但服黑神散暖其胎,須臾胎氣溫暖,兒即自出,何以知其死, 看產婦舌色青者,是其驗,宜以黑神散主之。 雄黑豆〔小者是炒去黑皮用二兩〕、當歸、芍藥、甘草炙、乾薑、蒲黃 〔用安石器內炒赤色〕、肉桂、熟地黃〔溫洗〕,右等分,焙乾為末,每服二錢, 空心溫酒調下,若三十歲已上,生產少者,不用桂、薑,卻以炒生薑、紅花各二兩。</p> <h4>第二論,胎衣不下者如何?</h4> <p>答曰:母生子了,血流入衣中,為血所脹,遂不能下,若治之稍緩,則滿腹中上衝, 心胸疼痛,喘急難治,但服奪命丹,速去衣中血,血散脹消,胎衣自下,而無所患矣, 奪命丹。 附子〔半兩炮去皮臍〕、牡丹皮〔一兩〕、乾漆〔一分研碎炒令煙出〕, 右為末,用釅醋一升,大黃末一兩,熱成膏,和藥丸如菉豆大, 溫酒送下五七丸,不計時候。</p> <h4>第三論,難產者如何?</h4> <p>答曰:胎側則成形塊者,呼為兒枕,子欲生時,枕破敗血裹其子,故難產, 但服勝金散治之,逐其敗血,兒即自生,若橫生逆生皆治之。 麝香〔一錢〕、鹽豉〔一兩用舊青布裹火燒令通紅急以乳槌研為細末〕, 右為末,取秤錘燒紅,以酒淬之,每服調一錢。</p> <h4>第四論,悶絕不知人事者如何?</h4> <p>答曰:產後血氣暴,未得安靜,血隨氣上攻,迷亂心神,眼前生花極甚者,令人悶絕, 不知人事,口噤神昏氣冷,醫者不識,呼為暗風,若如此治之,必難愈,宜服清魂散。 澤蘭葉〔一分〕、人參〔一錢〕、荊芥穗〔一兩〕、芎〔半兩〕、甘草〔二分炙〕, 右為末,每服一錢,熱湯半盞,入溫酒半盞,調勻急灌之,藥下便愈。</p> <h4>第五論,口乾痞悶者如何?</h4> <p>答曰:產宮胃太虛,血氣未定,食麵太早,胃不能消化,麵毒結聚於胃脘,上熏胸中, 是以口乾煩悶,心下痞悶,醫者不識,認為胸膈壅滯,以藥下之,萬不能一, 但服眼兒現丸。 薑黃、京三稜〔炮〕、畢澄茄、人參、陳皮〔去白〕、高良薑、蓬莪朮, 右等分為末,用細切蘿蔔,慢火煮令爛研細,將餘汁煮麵糊為丸,菉豆大每服十丸, 蘿蔔湯下,不拘時候。</p> <h4>第六論,產後乍寒乍熱如何?</h4> <p>答曰:陰陽不和,敗血不散,皆作乍寒乍熱,產後血氣虛損,陰陽不和,陰勝則乍寒, 陽勝則乍熱,陰陽相乘則或熱,若因產勞傷臟腑,血弱不能寬越,故敗血不散, 入肺即熱,入脾即寒,醫人若作寒瘧疾治之,則謬矣,陰陽不和,宜服增減四物湯, 敗血不散,宜服奪命丹。 又問二者何以別之。 答曰:時有刺痛者,敗血也,但寒熱無他證者,陰陽不和也,增減四物湯。 當歸、芍藥、芎、人參、乾薑〔炮裂各二兩〕、甘草〔四兩炙〕,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同煎至六分,去滓,微熱服,不計時候。</p> <h4>第七論,產後四肢虛腫者如何?</h4> <p>答曰:產後敗血乘,停積於五臟,循經流入四肢,留淫入深,回還不得,腐壞如水, 故令四肢面目浮腫,醫者不辨,作氣治之,凡水氣多用導水藥極虛之,夫產後既虛, 又以藥虛之,是重虛也,但服調經散,血行腫消,則病自愈。 沒藥〔一錢研〕、琥珀〔一錢研〕、桂〔去粗皮半錢〕、芍藥〔一錢〕、當歸〔一錢〕 、麝〔半錢〕、細辛〔半錢〕,右為末,每服半錢,生薑汁溫酒各少許,調勻服之。</p> <h4>第八論,產後不語者如何?</h4> <p>答曰:人心有七孔三毛,產後血流氣弱,多致停積,敗血閉於心竅,神志不能明了, 又心氣通於舌,心氣閉則舌亦強矣,故令不語,但服七珍散。 人參、石菖蒲、川芎、熟地黃各一兩、細辛〔一錢〕、防風〔半兩〕、朱砂〔半兩研〕 ,右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調下,不拘時候。</p> <h4>第九論,</h4> <p>產後乍見鬼神者如何?答曰:心主身之血脈,因產傷耗血脈心氣,則虛血停積, 上干於心受觸激,遂 生煩燥,坐臥不安,乍見鬼神,言語顛錯,醫者不識,呼為風邪, 如此治之,必不能愈,但服調經散,加生龍腦一捻,得睡即安,調經散方在第七論中。</p> <h4>第十論,產後腹痛又瀉痢者如何?</h4> <p>答曰:產後腸胃虛怯,寒邪易侵,若未滿月,飲冷當風,則寒邪乘虛進襲,留於胸腹, 散於腹脅,故腹痛作陣,或如錐刀所刺,流入大腸,水穀不化,洞泄腸鳴,或下赤白, 腹脅填脹,或走痛不定,急服調中湯立愈,醫者若以為積滯取之,則禍不旋踵矣。 高良薑、當歸、桂去皮、芍藥、附子〔炮去皮臍〕、川芎〔各一兩〕、甘草〔半兩炙〕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熱服。</p> <h4>第十一論,產後遍身疼痛者如何?</h4> <p>答曰:產後百節開張,血脈流走,遇氣弱則經絡分肉之間,血多留滯,累日不散, 則骨節不利,筋脈引急,故腰背轉側不得,手足搖動不得,更身熱疼痛, 醫者以為傷寒治之,若出汗則筋脈動惕,手足厥冷,變生他病,但服趁痛丸以墨塗之。 牛膝、當歸、桂去皮、白朮、黃耆〔各半兩〕、薤白〔一分〕、獨活〔半兩〕、生薑 〔半兩〕、甘草〔一錢炙〕,右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五盞,煎至二盞,去滓, 熱服一盞。</p> <h4>第十二論,產後大便秘澀者如何?</h4> <p>答曰:產臥水血俱下,腸胃虛竭,津液不足,故大便秘澀,若過五六日, 腹中悶痛者,乃有燥糞在臟腑,以其乾澀,不能出耳,宜服麻仁丸,更以津潤之, 若誤以為熱而投寒藥,則陽消陰長,變動百生,性命危矣,麻仁丸。 麻仁〔研〕、枳殼〔炒〕、人參、大黃〔各半兩〕,右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 空心,溫湯下二十丸,未通加丸數。</p> <h4>第十三論,產後血崩者何?</h4> <p>答曰:產臥耗傷經絡,未得平復,而勞役損動,致血暴崩下,淋漓不止, 或因鹹酸不節,傷蠹營衛,氣衰血弱,亦變崩中,若小腹滿痛,肝經已壞為難治, 急服固經丸以止之。 艾葉、補骨脂炒、木賊草、赤石脂〔各半兩〕、附子〔三枚炮去皮臍〕,右為末, 陳米飲和丸桐子大,食前溫酒下二十丸,米飲亦得。</p> <h4>第十四論,產後腹脹悶滿嘔吐不定者何?</h4> <p>答曰:血散於脾胃,脾受之,不能運化精微而成腹脹,胃受之, 則不得受納水穀而生吐逆,醫者不識,若以尋常治脹止吐藥療之,病與藥不相干, 轉更傷動正氣,疾愈難治,但服抵勝湯必瘥。 赤芍藥、半夏〔湯洗七次〕、人參、陳皮〔各二錢〕、澤蘭〔二錢〕、甘草〔炙一錢〕 、生薑〔半兩〕,右為粗末,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微熱服,分為三服。</p> <h4>第十五論,產後口鼻黑氣起及鼻衄如何?</h4> <p>答曰:陽明者,經絡之海,起於鼻交頰中,還出俠口,交人中之左右, 是蓋因夫產後氣消血散,榮衛不理,散亂入諸經絡,回還不得,致令口鼻黑氣起, 及變鼻衄,此緣產後諸虛熱變生此疾,不可治也,名曰脾絕肺散。</p> <h4>第十六論,喉中氣急喘者如何。</h4> <p>答曰:榮者血也,衛者氣也,榮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隨上下,謂之榮衛, 因產後下血過多,榮衛暴竭,氣無所生,獨聚於肺中,故令喘也, 此名孤陽絕陰為難治,若惡露不快,敗血停凝,上熏於肺,亦令喘息,可服奪命丹, 方見前第二論中。</p> <h4>第十七論,產後中風者如何?</h4> <p>答曰:產後五七日內,強力下床,或一月之內,傷於房室,或懷憂悲怒,擾蕩洩和氣, 或因著灸驚惕,臟腑得疾之初,眼澀口噤,肌肉相搐,腰脊筋急強直者,不可治, 此乃人作,非偶爾中風所得也。</p> <h4>第十八論,產後心痛者如何?</h4> <p>答曰:心者血脈之主,人有挾宿寒,因產大虛,寒摶於血,血凝滯不得消散, 其氣逆上,衝擊於心經,故心痛,宜以大蜜湯,治寒則去,血脈溫則經絡通, 心痛自止,若誤以為有所傷治之,則虛極而寒益甚矣,心絡寒甚,傳心之正經, 則變成心痛者,朝發則夕死,是藥不可輕用也。 乾地黃、當歸、獨活、吳茱萸、芍藥、乾薑〔炮〕、甘草〔炙各一兩〕、細辛〔半兩〕 、桂〔一兩去粗皮〕、少葉〔一兩遠志葉是也〕,右為粗末,每服半兩,用水三大盞, 煎取一盞,去滓,微熱。</p> <h4>第十九論,產後熱悶氣上轉為腳氣者如何?</h4> <p>答曰:產後臥血虛生,熱復因春夏取涼過多,地之蒸濕,因足履之,所以著成腳氣, 其狀熱悶掣廢,驚悸心煩,嘔吐氣上,皆其候也,服小續命湯,三二劑必愈, 若誤以敗血藥攻之,則血去而病益增矣。 人參、黃芩、官桂〔去皮〕、白朮、防己、麻黃〔去節〕、川芎、芍藥、甘草 〔各一兩〕、生薑〔五兩〕、防風〔兩半〕、附子〔一枚去皮〕, 右為末,每服半兩,用水五盞,煎去滓,溫服。</p> <h4>第二十論,產後出汗多而變痙風如何?</h4> <p>答曰:產後血虛,內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風邪摶之,則變痙風也,痙者口噤不開, 背強而直,如發癇狀,搖頭馬鳴,身反折,須臾十發,息如絕,宜速斡開口, 灌小續命湯,稍暖即出汗如雨,手拭不及者不治。</p> <h4>第二十一論,產後下血過多虛極熱生風如何?</h4> <p>答曰:婦人以勞血為主,因產血下太多,氣無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瞑,神昏, 命在須臾,此皆虛熱非風也,可服濟危上丹,若以風藥治之,則誤人矣。 乳香〔研〕、石靈脂、留黃〔研〕、陳皮〔去白〕、桑寄生、 真阿膠炙烊炒成米子、太陰玄精石研, 右將上四件,同研勻,石器內微火上炒動,勿令焦著,炒了再研細,後入餘藥末, 用地黃汁煮糊為丸,菉豆大,每服酒下二十丸,當歸酒尤佳。</p> <h3>產後十八論方〔凡九道〕</h3> <p>一曰:產後因熱病,胎死腹內者如何? 答曰:因母患熱病,經六七月間,藏府熱,遂煮其胎熱是致死,故知之, 緣死即身熱痛,只因沫出,爪甲指黑,四肢逆冷,但服烏金散,其胎即下。 二曰:產難者如何? 答曰:其胎以或成形,為食實物後,十月足日,食有餘,遂有成塊,呼為兒枕, 欲生塊破,遂血裹其子,故難產,但服烏金散,解其敗血即自生, 或橫生逆生不下,並宜服之。 三曰:產後衣不下者如何? 答曰:母生子了,產後血入衣中,被衣所脹,故當難下,但服烏金散, 去其衣中血即下,如帶斷亦同。 四曰:血暈者如何? 答曰:產後三日,起坐不得,眼生花,即運走五臟,流入汗血,醫人不識,呼為暗風, 但可服烏金散。 五曰:口乾心悶者如何? 答曰:產後七日已來,血氣未盡,蓋為母食麵,結盛心上,是以煩躁乾渴,醫人不識, 將謂膈不利壅滯所致,烏金散立效。 六曰:乍寒乍熱者如何? 答曰:產後虛羸,敗血入於肺臟,即熱即寒,醫人不識,呼為瘧疾誤矣, 宜服烏金散立效。 七曰:產後虛腫者如何? 答曰:血敗於五臟,流入四肢,即還不得,遂成膿血,醫人不識,呼為水氣血氣, 何以知之,若水氣喘而小腸澀,血氣傷而四肢塞,但服烏金散,薑酒調下, 須臾服朱砂丸,令瀉下毒物即愈。 八曰:乍見鬼神者如何? 答曰:敗血流入於心,心不受觸,遂被心熱,極躁三兩日,言語顛狂,醫人不識, 呼為風邪太誤,宜服烏金散療之。 九曰:產後月內不語如何? 答曰:人心有孔,孔內有毛,產後敗血閉毛,故不語也,宜服烏金散。 十曰:腹內疼痛,兼瀉痢者如何? 答曰:產後未滿月飲冷水,與血相聚,大腸水穀不化,或腹脹痛,急服烏金散, 更加服氣藥、止瀉藥。 十一曰:產後遍身疼痛者如何? 答曰:產後百節開張,敗血走流諸處,留停日久,不散結聚,成此疼痛, 宜服烏金散有效。 十二曰:產後血崩者如何? 答曰:產後惡血敗露自下未止間,早先治之,及食鹹酸之,遍體無血色, 腹痛難治,肝家欲作發寒熱作悶,宜烏金散,須臾服朱砂丸。 十三曰:產後血氣不通咳嗽者如何? 答曰:產後咳嗽,多以食熱麵壅結,或熱病,或有氣塊,發時沖心痛,氣急咳嗽, 四寒熱,心悶口乾,或時煩躁,睡夢驚悸,氣虛,肢體無力,宜服烏金散。 十四曰:產後乍寒乍熱,心痛,月候不來如何? 答曰:敗血沖心,痛遶臍腹,面色無采,縱然得效,暫時痊安,不過三兩日又發, 服烏金散大效。 十五曰:產後腹脹滿,嘔逆不定者如何? 答曰:敗血停於脾胃,食充胃,胃充氣,既不安即吐逆,沖腹脹,急服烏金散, 次服朱砂丸,三兩日,炒生薑一錢,醋湯下七丸,立效。 十六曰:產後口鼻黑氣,及鼻衄者如何? 答曰:敗血入臟腑,頭目卻還不得,口乾舌焦,鼻黑起,是產後變作此候, 名曰敗肺,此不可治療。 十七曰:產後喉中氣喘急者何如? 答曰:產後敗血不盡,冷惡死血上衝心,過於心即轉於喉,喉中即喘,醫人不識, 認作風涎,十死不治。 十八曰:產後中風者如何? 答曰:產後七日,無故下床,一月之內,傷於房室,或因著熱,有驚臟腑, 風中之物,眼澀腰疼,似角弓之反張,牙關閉,急宜治之,亦非風疾所致也。 烏金散 乾地黃〔熟水浸〕、肉桂〔去皮〕、蒲黃紙裹炒已上各二兩、 黑豆〔炒盡煙為炭秤二兩〕、當歸〔洗〕、芍藥、甘草〔炙〕、白薑炮已上各一兩, 右為末,空心,日午夜中,熱酒下二錢匕,忌生冷一切毒物。 朱砂丸,治產後因寒瘀積,結成諸疾。 黑附子〔炮皮臍半兩〕、肉桂〔半兩去皮〕、白薑〔半兩炒〕、川巴豆 〔一錢醋浸煮去皮研〕,右細研麵糊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冷茶下, 服之取瀉為度。 治產後胎衣不下。 雞子白〔一個〕、滑石末〔二錢〕, 右灘頭急流水,調下立出。 治孕婦傷寒。 柴胡、前胡、川芎、川當歸、地黃、人參、芍藥、粉草, 右等分為末,每服兩錢,棗四枚,薑錢三片,同煎服,要出汗加蔥。 治孕婦傷寒涎嗽。 知母、杏仁〔去皮尖炒〕、天門冬〔去心〕、桑白皮,右等分為粗末,煎去滓服。 治婦人帶下。黃君正方 茅花〔一握炒〕、櫚炭〔三寸〕、嫩蓮葉〔三個〕、甘草葉,右為末。</p>
返回至
經效產寶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中医古籍大全
* 醫經類
* 診法類
* 本草類
* 方書類
* 傷寒金匱類
* 溫病類
* 綜合醫書類
* 臨床各科類
* 醫案類
* 古籍影印本
中醫古籍大全拼音索引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