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酸棗仁”的源代码
←
酸棗仁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酸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乾燥成熟種子。均係野生。主產於河北、河南、陝西、遼寧等地。原植物生於向陽或乾燥的山坡、山谷、丘陵、平原、路旁和荒地。喜溫暖乾燥氣候,耐旱、耐寒、耐鹼。棗仁生用味甘,性平,功效清肝膽虛熱、寧心安神;炒後增強醒脾補陰、斂汗寧心之功。臨床用名有酸棗仁、炒酸棗仁。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酸,平。主治心腹寒熱,邪結氣,四肢酸疼濕痺。久服安五臟。 《[[名醫別錄]]》 無毒。主治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令人肥健。 《[[藥性論]]》 主筋骨風。炒末作湯服之。 《[[日華子本草]]》 治臍下滿痛。 《[[開寶本草]]》 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大骨,助陰氣,令人肥健。 《[[本草衍義]]》 微熱。《[[經]]》不言用仁,仍療不得眠。 《[[湯液本草]]》 氣平,味酸,無毒。 《[[本草]]》云: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疼濕痺,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令人肥健。久服安五臟。 胡洽治振悸不得眠,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生薑、酸棗仁六物煮服。 《[[聖惠方]]》 膽虛不眠,寒也。酸棗仁炒香,竹葉湯調服。 《[[濟眾方]]》 膽實多睡,熱也。酸棗仁生用,末茶、薑汁調服。 《[[本草綱目]]》 棗仁,味酸性收,故主肝病,寒熱結氣,酸痺久泄,臍下滿痛之症。其仁甘而潤,故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證;生用療膽熱好眠,皆足厥陰、少陽藥也。今人專以為心家藥,殊昧此理。 《[[本草經疏]]》 酸棗仁得木之氣而兼土化,故其實酸平,仁則兼甘,氣味勻齊,其性無毒,為陽中之陰。入足少陽,手少陰,足厥陰,太陰之經。專補肝膽,亦復醒脾,從其淡也。熟則芳香,香氣入脾,故能歸脾。能補膽氣,故可溫膽。母子之氣相通,故亦主虛煩,煩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及四肢酸疼濕痺者,皆脾虛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膽為諸臟之首,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五臟之精氣皆稟於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臟,輕身延年也。《[[別錄]]》主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能令人肥健者,緣諸證悉由肝膽脾三臟虛而發,膽主升,肝藏血,脾統血,三臟得補,久而氣增,氣增則滿足,故主如上功能也。 簡誤:凡肝、膽、脾三經,有實邪熱者勿用。以其收斂故也。 《[[本草蒙筌]]》 味酸,氣平。無毒。因肉味酸,故名酸棗。能治多眠不眠,必分生用炒用,多眠膽實有熱,生研末,取茶葉薑汁調吞;不眠膽虛有寒,炒作散,採竹葉煎湯送下。倘和諸藥共劑,卻惡防己須知。寧心志,益肝補中;斂虛汗,驅煩止渴。去心腹寒熱,五臟能安。 《[[本草乘雅]]》 味酸入肝,色赤入心,心之肝藥也。棘刺外出,無邪服此,反傷其內。別錄主煩心不得眠者,心腹邪結氣聚使然耳。服之結散聚消,心定煩息,故得睡眠。未有散邪結氣聚之物,能使衛氣入藏而就安寢者。世人見不得睡眠,便用棗仁,思之真堪絕倒。 棗為脾果,味酸屬木,脾之肝藥。色赤屬火,脾之心藥也。具春升夏出之機,脾之陽分藥也。蓋心腹居中,即脾土之宮位,為寒熱邪氣,結聚於中,不能主持四末,致成濕痺酸痛,而為凝閉之陰象者,棗能運行脾用,鼓舞脾陽,轉凝閉為升出,結聚自散,痺閉自通矣。五藏居中,稟氣於脾,亦仗以輕安也。 《[[藥性解]]》 酸棗仁,味酸,性平,無毒,入心、脾、肝、膽四經。主筋骨酸疼,夜臥不寧,虛汗煩渴,安和五臟,大補心脾。生者治嗜臥不休。惡防己。 按:棗仁味酸,本入肝經,而心則其所生者也,脾則其所制者也,膽又其相依之腑也,宜并入之。《[[聖惠方]]》云膽虛不眠,寒也,炒熟為末,竹葉湯調服,蓋以肝膽相為表裡,血虛則肝虛,肝虛則膽亦虛,得熟棗仁之酸溫,以旺肝氣,則木來克土。脾主四肢,又主睏倦,所以令人多睡,又《[[濟眾方]]》云膽實多睡,熱也,生研為末,薑茶湯調服,亦以棗仁秋成者也,生則得全金氣,而能制肝木,肝木有制,則脾不受侮,而運行不睡矣。 《[[藥鑒]]》 氣平,味甘酸,無毒。能安和五臟,大補心脾。故血不歸脾,而睡臥不寧者,多用之。蓋血不歸脾,則五臟不安和,而睡臥自不寧矣。今既大補心脾,則血歸脾而五臟和,睡臥豈有不寧者哉?然心家有實熱者,生研為良,心家若虛寒者,炒研才妙。 《[[景岳全書]]》 味微甘,氣平。其色赤,其肉味酸,故名酸棗。其仁居中,故性主收斂而入心。多眠者生用,不眠者炒用。寧心志,止虛汗,解渴去煩,安神養血,益肝補中,收斂魂魄。 《[[本草備要]]》 補而潤,斂汗寧心。 甘酸而潤。凡仁皆潤。專補肝膽,炒熟酸溫而香,亦能醒脾。故歸脾湯用之。助陰氣,堅筋骨,除煩止渴。斂陰生津。斂汗《[[經疏]]》曰:凡服固表藥而汗不止者,用棗炒研,同生地、白芍、五味、麥冬、竹葉、龍眼肉煎服多效。汗為心液故也。寧心。心君易動,皆由膽怯所致。經曰:凡十一官皆取決於膽也。療膽虛不眠。溫膽湯中或加用之,肝虛則膽亦虛,肝不藏魂,故不寐;血不歸脾,臥亦不安。《[[金匱]]》治虛勞虛煩不眠,用酸棗仁湯。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炙,知母、茯苓、川芎各二兩,《[[深師]]》加生薑二兩,此補肝之劑。經曰:臥則血歸於肝。蘇頌曰:一方加桂一兩,二方棗仁并生用,治不得眠,豈得以煮過便為熟乎?酸痺久瀉。酸收澀,香舒脾。生用酸平,療膽熱好眠。時珍曰:今人專以為心家藥,殊昧此理。昂按:膽熱必有心煩口苦之證,何以反能好眠乎?溫膽湯治不眠,用二陳加竹茹、枳實,二味皆涼藥,乃以涼肺胃之熱,非以溫膽經之寒也,其以溫膽名湯者,以膽欲不寒不燥,當溫為候耳,膽熱好眠四字,不能無疑也。惡防己。 《[[本經逢原]]》 酸棗仁味甘而潤,熟則收斂津液,故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證;生則導虛熱,故療膽熱好眠,神昏倦怠之證。足厥陰、少陽本藥,兼入足太陰脾經。按:酸棗本酸而性收,其仁則甘潤而性溫,能散肝、膽二經之滯,故《[[本經]]》治心腹寒熱,邪氣結聚,酸痛血痺等證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脈也。蓋肝虛則陰傷而煩心,不能藏魂,故不得眠也。傷寒虛煩多汗,及虛人盜汗,皆炒熟用之,總取收斂肝脾之津液也。歸脾湯用以滋養營氣,則脾熱自除。單用煮粥,除煩益膽氣,膽氣寧而魂夢安矣。今人專以為心家藥,殊昧此理。 《[[本草崇原]]》 棗肉味酸,肝之果也。得東方大味,能達肝氣上行,食之主能醒睡。棗仁形圓色赤,稟火土之氣化。火歸中土,則神氣內藏,食之主能寤寐。《[[本經]]》不言用仁,而今時多用之。心腹寒熱,邪結氣了聚者,言心腹不和,為寒為熱,則邪結氣聚。棗仁色赤象心,能導心氣以下交,肉黃象土,能助脾氣以上達,故心腹之寒熱邪結之氣聚可治也。土氣不達於四肢,則四肢酸痛。火氣不溫於肌肉,則週身濕痺。棗仁稟火土之氣化,故四肢酸痛,週身濕痺可治也。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言不但心腹和平,且安五臟也。 《[[本草求真]]》 ﹝批﹞收肝膽虛熱不眠。 酸棗仁專入肝、膽,兼入脾。甘酸而潤,仍有生熟之分,生則能導虛熱,故療肝熱好眠,神昏躁倦之症;熟則收斂津液,故療膽虛不眠,煩渴虛汗之症。志曰:按《[[五代史]]》後唐刊《[[石藥驗]]》云,酸棗仁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陶云:食之醒睡,而經云療不得眠,蓋其子肉味酸,食之使不思睡;核中仁服之,療不得眠,正如麻黃發汗;根即止汗也。本肝膽二經要藥,因其氣香味甘,故又能舒太陰之脾。時珍曰:今人專以為心家藥,殊昧此理。按肝虛則陰傷而心煩,而魂不能藏,肝藏魂。是以不得眠也。故凡傷寒虛煩多汗,及虛人盜汗,皆炒熟用之,取其收斂肝脾之津液也。如心多驚悸,用酸棗二一兩,炒香,搗為散,每服二錢,竹葉湯調下,又溫膽湯或加棗仁。《[[金匱]]》治虛勞虛煩,用酸棗仁湯,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炙,知母、茯苓、川芎各二兩,《[[深師]]》加生薑二兩,此補肝之劑。歸脾湯用以滋營氣,亦以營氣得養,則肝自藏魂而彌安,血自歸脾而臥見矣。其曰膽熱好眠可療,因其膽被熱淫,神志昏冒,故似好眠,其症仍兼煩躁,用此同茶。療熱,熱療則神清氣爽,又安有好眠之弊乎。汪昂曰:溫膽湯治不眠,內用二陳加竹茹、枳實涼味,乃涼肺瀉胃之熱以溫膽之寒也。其以溫膽名湯者,以膽欲不寒不燥,常溫為候耳。但仁性多潤,滑泄最忌,縱使香能舒脾,難免潤不受滑矣。附記以補書所未及。 《[[得配本草]]》 惡防己。 酸,平。入足厥陰,兼入手少陰經血分。收肝脾之液,以滋養營氣。斂心膽之氣,以止消渴。補君火以生胃土,強筋骨以除酸痛。 得人參、茯苓,治盜汗;無火可用。得生地、五味子,斂自汗。心火盛不用。配辰砂、乳香,治膽虛不寐;有火勿用。配地黃、粳米,治骨蒸不眠。棗仁只用一錢。 去殼,治不眠;炒用,治膽熱不眠。生用,止煩渴盜汗;醋炒,醒脾。臨時炒用恐助火,配二冬用。 肝旺煩躁,肝強不眠,服之肝氣斂火亦盛。心陰不足,致驚悸者。血本不足,斂之亦增煩躁。但禁用。 世醫皆知棗仁止汗,能治不眠。豈知心火盛、汗溢不止,膽氣熱、虛煩不眠,陰虛癆瘵症,有汗出上焦而終夜不眠者,用此治之,寤不安,而汗更不止。 《[[本草經解]]》 棗仁氣平,秉天秋斂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酸無毒,得地東方之木味,入足厥陰肝經、手厥陰風木心包絡經。氣味俱降,陰也。心者胸臆之分,手厥陰心包絡脈起之處;腹者中脘之分,足厥陰肝經之地,心包絡主熱,肝主寒,厥陰主散,不能散則寒熱邪結氣聚矣,棗仁味酸入厥陰,厥陰和則結者散也。 四肢者手足也,兩厥陰經之地也。酸痛濕痺,風濕在厥陰絡也,棗仁味酸益血,血行風息;氣平益肺,肺理濕行,所以主之也。心包絡者心之臣使也,代君行事之經也;肝者生生之臟,發榮之主也,久服棗仁,則厥陰陰足,所以五臟皆安。 《[[本經疏證]]》 試以本經大棗主治,與酸棗主治較之,惟基喬生則氣生厚,惟其叢生遂氣力薄,厚則甘,薄則酸,陰陽應像大論云,辛甘為陽,酸苦為陰,又曰味薄則泄,厚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故大棗主心腹邪氣,是振其中而使之外達,酸棗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是疏其中而導之外泄;大棗主四支重,是助其經氣,使其轉接之間,阻礙不生,酸棗主四支酸疼濕痺,是鼓其輕氣,使其轉接之間,留著解散,惟其力厚,則既助十二經之行,仍能使全氣內轉,故復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力薄則鼓蕩經氣使外達,遂不能復歸,致衛氣行於陽,不得入於陰,此陶隱居謂啖之能醒睡,不為無故矣。由此觀之,本經酸棗主治,是酸棗之功能,非酸棗仁之功能,酸棗自醒睡,酸棗仁自治不眠,故本經於酸棗氣味上,并不著仁字,而隱居亦不言啖其仁,可見別錄主治,乃酸棗仁之主治,即其味甘而不酸可證也。杏為心果,其仁入肺而宣氣,桃為肺果,其仁入肝而宣血,則棗為脾果,其仁入腎而宣水決矣。雖然,棗仁用酸棗之仁,不用大棗之仁,何也?蓋大棗補而仁則泄,酸棗泄而仁則補,別錄云除棗核中仁味苦,燔之主腹痛邪氣,酸棗仁則甘,以是酸棗仁之用廣於大棗仁矣。煩心不得睡,水不上濟於心也,臍上下痛,水不宣而停於所治也,血轉久泄者,肝無所藉而不藏,虛汗煩渴者,心無所資而不潤,水氣能涵木,木得涵而筋骨遂堅,筋骨腎而陰氣有所守,陰氣有所守,則陽亦充於外,而肌肉丰氣力優矣。 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同是心煩,同是不寐,兩方無一味之同,豈不得臥不得眠有異耶?抑心中煩與虛煩固不同耶?夫寐,謐也,靜謐無聲也(釋名),眠猶瞑也(後漢書馮衍傳注玉篇眠瞑同),泯也,泯泯無知也(釋名),臥猶息也(後書隗囂傳注),僵也(廣雅釋詁)。是寐者能臥而未必安靜,眠者且能熟寐而無知,不得臥則或起或寢,并不能安於床席矣。於此見虛煩不得眠,雖亦靜謐,但時多擾亂也,心中煩,不得臥,則常多擾亂,且不得靜謐矣。夫寐係心與腎相交,能靜謐而時多擾亂,乃腎之陰不繼,不能常濟於心,常多擾亂而不得靜謐,乃邪火燔盛,縱有腎陰相濟,不給其爍,況一為傷寒,本係急疾之病,且少陰病僅在二三日以上,其急疾抑又可想,一為虛勞,則本緩痾虛證。故其治法,瀉火滋陰,相去霄壤,一以阿膠雞子黃安心定血,而外并主以苦燥之苓連,開陰之芍藥,一以酸棗仁茯苓啟水上滋,而外更益以甘潤之知母,開陽之川芎豈可同日語哉。故後世用酸棗仁諸方,始終只治不睡,并無他歧相攪,乃立異者或以為生用能醒睡,是牽合陶隱居之說,以簡要濟眾一方為據,不知其方用酸棗仁止一兩,用蠟茶至二兩,且以生薑汁塗炙,是以茶醒睡,用酸棗仁為反佐,若據此為醒睡之典,則麻黃湯中有治中風自汗之桂枝,亦可謂為止汗耶?或以為酸棗仁治不寐,乃治邪結氣聚之不寐,是牽合本經之文,且謂未有散邪結氣聚之物,能使衛氣入臟而就安寢者,不思仲景用酸棗仁湯,明明著虛勞虛煩不得眠之語,虛煩不得眠,猶可目為邪結氣聚耶?虛勞亦豈邪結氣聚可成者耶?縱邪結氣聚,亦可成虛勞,則此不得眠,且將與梔子豉湯證相比矣,若謂衛氣不得歸臟,又與半夏秫米湯相比矣,仲景又何別用酸棗仁湯為哉! 《[[本草新編]]》 酸棗仁,味酸,氣平,無毒。入心、肝、膽與胞絡四經。寧心志,益肝膽,補中,斂虛汗,祛煩止渴,安五臟,止手足酸痛,且健筋骨,久服多壽。以上治療,俱宜炒用,惟夜不能眠者,必須生用,或神思昏倦,久苦夢遺者,亦宜生用。可為臣佐,多用尤佳,常服亦妙也。 或問酸棗仁止能益心,何以補腎之藥,古人往往用之乎?蓋心腎原不可兩治也。因世人貪色者多,仲景夫子所以止立六味、八味,以補腎中之水火宜。然而腎火原通於胞絡,而腎水原通於心,補心未嘗不能益腎,古人所以用棗仁以安心,即安腎也。且世人入房而強戰者,心君不動,而相火乃克其力以用命。心君一移,而相火即懈,精即下泄。可見補心所以補腎,心氣足而腎氣更堅,不信然哉。 或問酸棗仁之治心也,不寐則宜炒,多寐則宜生,又云夜不能寐者,必須生用。何其自相背謬耶?不知此實用藥之機權也。夫人不寐,乃心氣之不安也,酸棗仁安心,宜用之以治不寐矣。然何以炒用棗仁則補心也?夫人多寐,乃心氣之大昏也。炒用,則補心氣而愈昏;生用,則心清而不寐耳。夜不能寐者,乃心氣不交於腎也;日不能寐者,乃腎氣不交於心也。腎氣不交於心,宜補其腎;心氣不交於腎,宜補其心。用棗仁正所以補心也。補心宜炒用矣,何以又生用。不知夜之不寐,正心氣之有餘,清其心,則心氣定,而腎氣亦定矣,此所以必須生用。若日夜不寐,正宜用炒,而不宜用生矣。 或疑棗仁安心,人人知之,安心而能安腎,此則人未知也。曰:棗仁豈特安心以安腎而已乎,更能安五臟之氣。蓋心腎安,而五臟有不安者乎,不必其入脾、入肺、入肝而後能安也。 《[[本草分經]]》 甘,潤。生用酸平,專補肝膽;炒熟酸溫而香,亦能醒脾,斂汗寧心。療膽虛不眠,肝膽有邪熱者勿用。 《[[本草思辨錄]]》 酸棗叢生而氣薄,氣薄則發泄,味酸亦泄,啖之使陽不得入於陰,故醒睡。仁則甘平,甘平由酸而來,性故微斂而微守。酸棗肝藥,仁不能大戾乎棗,亦必入肝。皮赤則入心,內黃則入脾。酸棗仁自當為心肝脾三經之藥。心得之則神安,肝得之則魂藏,脾得之則思靖,其治不得眠,尚有何疑?獨是酸棗仁湯治虛勞虛煩不得眠,則更有進焉。按梔子豉湯證,亦為虛煩不得眠,而彼為有傷寒餘邪,此由於虛勞,故加虛勞字以別之。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此云虛煩不得眠,脈必浮而微數。蓋陽上淫而不下則煩,陰下虧而不上則不得眠,其責在腎。非酸棗仁收攝浮陽,不能使心肝脾咸循其職。故推酸棗仁為君,而臣以知母滋腎之液,茯苓泄腎之邪,擾心之煩可不作矣。而心腎不交,猶未足以成寐。後世醫者,必將以遠志配棗仁,為一降一升之法。不知遠志乃陰中升陽之藥,此非陽不升而實陰不升,既以棗仁攝之,知母滋之,茯苓泄之,陰中之陰,自有能升之理。特三物皆下行,而腎陰向上之機不能無滯,故又加川芎通陰陽以利之,甘草居中宮以和之,標之曰酸棗仁湯者,以酸棗仁為首功也。 【現代藥理研究】 酸棗仁具有鎮靜催眠作用;酸棗仁具有安定作用,酸棗仁具有抗驚厥作用;酸棗仁具有鎮痛降溫作用。 酸棗仁具有降血壓作用、強心作用、抗缺氧作用。 酸棗仁具有免疫增強作用;對放射線引起的白細胞降低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酸棗仁可以降血脂。 酸棗仁5.0g/kg單用或與五味子合用均能提高燙傷小鼠的存活率。 酸棗仁油可抑制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返回至
酸棗仁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中医古籍大全
* 醫經類
* 診法類
* 本草類
* 方書類
* 傷寒金匱類
* 溫病類
* 綜合醫書類
* 臨床各科類
* 醫案類
* 古籍影印本
中醫古籍大全拼音索引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