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艾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46行: 第46行:
 
|功能=血崩,老婦尤效。
 
|功能=血崩,老婦尤效。
 
|用法=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用法=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
|摘錄=《醫統》卷八十四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白薑(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製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幹,勿令焦,研為細末)。
 +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
|形狀=
 +
|功能主治=血崩,老婦尤效。
 +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摘錄=《醫統》卷八十四
 
|摘錄=《醫統》卷八十四
 
}}
 
}}

2020年9月22日 (二) 03:26的版本

《醫統》卷八十四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處方】

白薑(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製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幹,勿令焦,研為細末)。

【制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

血崩,老婦尤效。

【用法】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處方】

白薑(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製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幹,勿令焦,研為細末)。

【制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

血崩,老婦尤效。

【用法】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處方】

白薑(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製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幹,勿令焦,研為細末)。

【制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

血崩,老婦尤效。

【用法】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處方】

白薑(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製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幹,勿令焦,研為細末)。

【制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

血崩,老婦尤效。

【用法】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處方】

白薑(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製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幹,勿令焦,研為細末)。

【制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

血崩,老婦尤效。

【用法】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處方】

白薑(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製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幹,勿令焦,研為細末)。

【制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

血崩,老婦尤效。

【用法】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處方】

白薑(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製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幹,勿令焦,研為細末)。

【制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

血崩,老婦尤效。

【用法】

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醫統》卷八十四

【別名】

【組成】白薑(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製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幹,勿令焦,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血崩,老婦尤效。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任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