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骨丸”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
(CSV导入) |
||
第43行: | 第43行: | ||
|備注= | |備注= | ||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 |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 | ||
+ | }} | ||
+ | {{FangJi | ||
+ | |別名= | ||
+ | |組成=白龍骨1兩,韭子(炒)半兩,補骨脂(炒)1兩,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菟絲子(酒浸,別搗)半兩。 | ||
+ | |制法=上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 ||
+ | |形狀= | ||
+ | |功能主治=虛勞,元氣虛弱,精滑不禁,腰脊疼痛。 | ||
+ |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 ||
+ | |注意= | ||
+ | |規格= | ||
+ | |儲藏= | ||
+ | |各家論述= | ||
+ | |臨床應用= | ||
+ | |備注= | ||
+ | |摘錄=《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 ||
}} | }} |
2020年9月23日 (三) 23:54的版本
《醫統》卷八十七
【別名】
【組成】白龍骨、牡蠣(大白者,火煆赤)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便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赤茯苓湯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惠》卷九十三
【別名】阿膠丸
【組成】白龍骨半兩,白石脂半兩,雞屎礬(燒令汁盡)半兩,黃連(去根,微炒)半兩,胡粉(微炒)半兩,白茯苓半兩,阿膠(搗碎,炒令黃燥)半兩。
【功能主治】小兒疳痢不止。
【用法用量】阿膠丸(《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普濟方》卷二○一
【別名】
【組成】白龍骨、白善、白石膏、白礬各等分。
【功能主治】吐瀉。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米飲湯送下。石膏是軟者,北人謂之寒水石,故可煆。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入幹鍋,火煆紅為度。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別名】
【組成】白龍骨1兩,韭子(炒)半兩,補骨脂(炒)1兩,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菟絲子(酒浸,別搗)半兩。
【功能主治】虛勞,元氣虛弱,精滑不禁,腰脊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