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鮮皮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58行: 第58行:
 
|備注=  
 
|備注=  
 
|摘錄=《聖惠》卷十
 
|摘錄=《聖惠》卷十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白鮮皮1兩,犀角屑3分,鉤藤1兩,子芩3分,龍齒1兩,蚱蟬半兩(去翅足,微炒)。
 +
|制法=上為粗散。
 +
|形狀=
 +
|功能主治=小兒驚癇,邪氣發即吐涎,迷悶難醒。
 +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淡竹葉7片,煎至5分,去滓服之。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聖惠》卷八十五
 
}}
 
}}

2020年9月24日 (四) 18:27的版本

《聖惠》卷十五

【別名】

【組成】白鮮皮1兩,黃芩1兩,柴胡1兩,大青1兩,麥門冬1兩,梔子仁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羚羊角屑半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

【功能主治】時氣6日,熱毒不退,心胸煩躁,大小腸秘澀,不得眠臥。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散。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惠》卷十七

【別名】

【組成】白鮮皮1兩,梔子仁3分,麥門冬3分(去心,焙),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郁金3分,黃芩3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鉛霜1分(細研)。

【功能主治】熱病,心神煩躁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熟水調下,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散,入鉛霜同研令勻。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惠》卷八十五

【別名】

【組成】白鮮皮3分,黃芩3分,川升麻3分,地骨皮3分,鉤藤3分,犀角屑3分,麥門冬1兩(去心,焙),胡黃連3分,龍齒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功能主治】小兒百日以來,至3-4歲,發熱癇瘛疭,身體如火。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盞,煎至5分,去滓,入牛黃末1字,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粗散。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惠》卷十

【別名】

【組成】白鮮皮1兩,百合1兩,石膏1兩半,羚羊角屑1分,木通1兩(銼),防風1兩(去蘆頭),川升麻1兩,龍齒1兩半。

【功能主治】傷寒陽痙,壯熱不渴,筋脈不能舒展,牙關疼急,不欲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蔥白7寸,豉50粒,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粗散。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惠》卷八十五

【別名】

【組成】白鮮皮1兩,犀角屑3分,鉤藤1兩,子芩3分,龍齒1兩,蚱蟬半兩(去翅足,微炒)。

【功能主治】小兒驚癇,邪氣發即吐涎,迷悶難醒。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淡竹葉7片,煎至5分,去滓服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粗散。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