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解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CSV导入)
第28行: 第28行:
 
|備注=  
 
|備注=  
 
|摘錄=《百一》卷七引龔子治方
 
|摘錄=《百一》卷七引龔子治方
 +
}}
 +
{{FangJi
 +
|別名=
 +
|組成=升麻、白芍、甘草、葛根、麻黃、薄桂、川芎、黃芩、白芷。
 +
|制法=上為散。
 +
|形狀=
 +
|功能主治=痘瘡,表熱瘡色焦紫,不起發,寒熱往來者。
 +
|用法用量=內服。
 +
|注意=
 +
|規格=
 +
|儲藏=
 +
|各家論述=
 +
|臨床應用=
 +
|備注=
 +
|摘錄=《治痘全書》卷十三
 
}}
 
}}

2020年9月23日 (三) 13:53的版本

《普濟方》卷三六九

【別名】

【組成】貝母(炒黃)1兩,麥門冬(去心)1兩,川升麻1兩,赤芍藥半兩,甘草(炙)半兩。

【功能主治】小兒傷風、瘡疹。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8分盞,加竹葉2片,煎至5分,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百一》卷七引龔子治方

【別名】

【組成】防風(去蘆)3兩半,麻黃(去根節)3兩半,白芷2兩,白芍藥2兩,川烏半兩(炮,去皮尖),甘菊(去枝葉)3兩,荊芥穗3兩,幹薑3兩。

【功能主治】解截四時傷寒,常服清神爽氣,瘟疫瘴癘不生。主傷寒頭痛,肢體沉重,惡寒發熱,痰逆咳嗽,困倦少力,及偏正頭痛,瘟疫瘴癘。

【用法用量】每服2錢,蔥茶或臘茶點下,煎服亦可,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治痘全書》卷十三

【別名】

【組成】升麻、白芍、甘草、葛根、麻黃、薄桂、川芎、黃芩、白芷。

【功能主治】痘瘡,表熱瘡色焦紫,不起發,寒熱往來者。

【用法用量】內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散。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