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SV导入)
 
(文本替换 - 替换“形狀=”为“性狀=”)
 
第3行: 第3行:
 
|組成=花堿2錢,桑柴灰(炒)1錢,風化石灰半錢,糯米3錢。
 
|組成=花堿2錢,桑柴灰(炒)1錢,風化石灰半錢,糯米3錢。
 
|制法=上藥1處,盛在小瓷罐兒內,上用瓦蓋口,用黃泥固濟,以文武火焙定半時,取出藥,用乳缽研為極細末。
 
|制法=上藥1處,盛在小瓷罐兒內,上用瓦蓋口,用黃泥固濟,以文武火焙定半時,取出藥,用乳缽研為極細末。
|形狀=  
+
|性狀=  
 
|功能主治=去黑子諸般瘤瘢。主瘢黡或雕青。
 
|功能主治=去黑子諸般瘤瘢。主瘢黡或雕青。
 
|用法用量=每用先用針尖撥過黡子,用藥少許幹貼。
 
|用法用量=每用先用針尖撥過黡子,用藥少許幹貼。

2020年10月1日 (四) 21:02的最新版本

《禦藥院方》卷八

【別名】

【組成】花堿2錢,桑柴灰(炒)1錢,風化石灰半錢,糯米3錢。

【功能主治】去黑子諸般瘤瘢。主瘢黡或雕青。

【用法用量】每用先用針尖撥過黡子,用藥少許幹貼。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忌油膩物及當風行立。

【備注】

【制法】上藥1處,盛在小瓷罐兒內,上用瓦蓋口,用黃泥固濟,以文武火焙定半時,取出藥,用乳缽研為極細末。

【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