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附暖宮丸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22日 (二) 20:19的版本 (CSV导入)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直指附遺》卷二十六

【別名】

【組成】艾葉(大葉者,去枝梗)3兩,香附(去毛)6兩(俱要合時采者,用醋5升,以瓦罐煮1晝夜,搗爛為餅,慢火焙幹),吳茱萸(去枝梗)2兩,大川芎(雀胎者)2兩,白芍藥(用酒炒)2兩,黃耆(取黃色、白色軟者)2兩,川椒(酒洗)3兩,續斷(去蘆)1兩5錢,生地黃(生用)1兩(酒洗,焙幹),官桂5錢。

【功能主治】溫暖子宮,調經止痛。主婦人子宮虛冷,帶下白淫,面色萎黃,四肢酸痛,倦怠無力,飲食減少,經脈不調,血無顏色,肚腹時痛,久無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前淡醋湯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戒惱怒、生冷。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上好米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回春》卷六

【別名】

【組成】南香附米1斤(4兩醋浸,4兩湯浸,4兩童便浸,4兩酒浸,各浸1宿,焙幹),北艾葉(焙幹,搗爛,去灰,醋浸,炒)4兩,當歸1兩,川芎1兩,白芍(酒炒)1兩,熟地黃(薑汁炒)1兩,玄胡索子(炒)2兩,甘草(生用)8錢。

【功能主治】婦人子宮虛寒,經水不調,小腹時痛,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米湯送下;酒亦可。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