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毒散
目录
《宣明論》卷十五
【別名】
【組成】大黃、黃藥子、紫河車、赤芍藥、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男子往來寒熱,婦人產後骨蒸血暈。
【用法用量】每服1錢,如發熱,冷水送下;如發寒,煎生薑、瓜蔞湯同調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外科真詮》卷上
【別名】
【組成】防風1錢,前胡1錢,元參2錢,公英5錢,生地3錢,銀花2錢,甲珠1片,赤芍1錢5分,連翹1錢,甘草7分。
【功能主治】疔瘡。
【用法用量】野菊根5錢為引。無菊根,用烏桕根白皮亦可。二者俱無,宜用菊花2錢代之。便實,加大黃2錢。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仙拈集》卷二引《全生》
【別名】
【組成】石膏(煆)1兩,寒水石(煆)1兩,花粉5錢,白芷5錢,紫河車草3錢。
【功能主治】喉以上腫痛,頭大如鬥,面合眼縫。
【用法用量】每服7錢,老酒服至醉為妙。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治疹全書》卷上
【別名】
【組成】麻黃、桔梗、前胡、柴胡、羌活、防風、荊芥、薄荷、天麻、枳殼、川芎、骨皮、蔥白。
【功能主治】疹不起。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仙拈集》卷一
【別名】
【組成】防風、荊芥、羌活、前胡、升麻、幹葛、赤芍、桔梗、川芎、白芷、牛蒡子、甘草。
【功能主治】天行時疫,頭面腫大,咽喉不利,舌幹口燥,憎寒壯熱,四時瘟疫。
【用法用量】加生薑、蔥,水煎,熱服。出汗。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眼科全書》卷四
【別名】
【組成】大黃、荊芥、牛蒡子、蔓荊子、甘草。
【功能主治】積血年久,脾胃壅熱,瞼生風粟外障。胞瞼風粟,如麻如米,甚如楊梅之狀,摩擦瞳仁,黑睛有翳,久久漸昏,流淚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忌食動風、動血之物。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痘麻紺珠》卷十六
【別名】
【組成】人參、茯苓、柴胡、前胡、羌活、甘草、川芎、獨活、桔梗、枳殼、陳皮。
【功能主治】解毒。主痘瘡邪盛,紅點未見之前熱甚者。
【用法用量】加生薑、大棗為引。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慈航集》卷下
【別名】
【組成】桔梗3錢,生甘草1錢5分,白僵蠶3錢(炒),羌活1錢5分,牛蒡子3錢(研),薄荷8分,片薑黃2錢,蟬蛻2錢,焦楂3錢,枳殼1錢5分(炒),荊芥1錢5分,防風1錢5分。
【功能主治】熱毒積於陽明,風寒客於肌表,蝦蟆瘟初起,兩腮腫硬,惡寒,耳底抽痛。
【用法用量】加煨薑2片,連須蔥頭3個,水煎服。小兒半服。初病1服,蓋暖出汗,即松其半,再1服,去其8分。大便結燥,加制軍3錢,去羌活。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明醫指掌》卷六
【別名】
【組成】羌活1錢(去蘆),獨活1錢(去蘆),柴胡1錢(去毛),前胡1錢(去蘆),枳殼(炒)8分,茯苓8分(去皮),川芎7分,甘草5分(炙),桔梗8分(去蘆)。
【功能主治】髒毒協寒便血,傷寒頭痛,憎寒壯熱,項強睛暗,鼻塞,風痰及時疫,嵐瘴鬼瘧,或聲如蛙鳴,赤眼口瘡,濕毒流注,腳腫腮腫,喉痹毒痢,諸瘡斑疹。
【用法用量】《醫方集解》有薄荷少許;《疫疹一得》以蔥為引。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博濟》卷三
【別名】
【組成】槐花(炒)、白礬(燒及8分許,存性)各等分(是生時秤)。
【功能主治】脾毒下血,臟腑疼痛,頻往圊廁,後重裏結。
【用法用量】每服1錢,加烏梅1個,水1盞,煎6分,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小兒藥證直決》
【別名】
【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人參、甘草、生薑、薄荷
【功能主治】散寒祛濕,益氣解表。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痢疾、過敏性皮炎、濕疹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氣虛者。)
【用法用量】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克),水一盞,加生薑、薄荷各少許,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現代用法:作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若正氣未虛,而表寒較甚者,去人參,加荊芥、防風以祛風散寒;氣虛明顯者,可重用人參,或加黃芪以益氣補虛;濕滯肌表經絡,肢體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靈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膿血、裏急後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氣和血止痛。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本方多辛溫香燥之品,若是暑溫、濕熱蒸迫腸中而成痢疾者,切不可誤用。若非外感風寒濕邪,寒熱無汗者,亦不宜服。(方中藥物多為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若時疫、濕溫、濕熱蘊結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備注】(1)本方是一首益氣解表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肢體酸痛,無汗,脈浮按之無力為辨證要點。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醫統》卷九十一
【別名】
【組成】人參、桔梗、甘草、柴胡、荊芥、防風、陳皮各等分、牛蒡子加倍。
【功能主治】痘瘡壯熱,已出未快,咽喉腫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煎4分,去滓,食後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粗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