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散子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普濟方》卷三五五
【別名】
【組成】大川烏(去皮臍)1兩,南星1兩,半夏1兩,白附子1兩,羌活5錢,黃芩5錢。
【功能主治】產後痰血結滯,發為寒熱,心胸如火煩躁。
【用法用量】每服3錢,加生薑5片,水1鐘半煎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生用,銼散。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中藏經·附錄》
【別名】
【組成】白附子半兩,大香附子半兩(炒),半夏1分(薑制),黑牽牛2兩(半生,半炒令熟),大甘遂1分(以大麥炒,候麥黃赤色,去麥不用,須極慢火炒之)。
【功能主治】發背。
【用法用量】每服2錢,量患人虛實加減,以蜜酒調下,續飲溫酒1兩盞。候所苦處刺痛為度,微利3-5行,瀉出惡物即愈,次用青涼膏貼之。氣盛者1服2錢,餘更裁度。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三因》卷十五
【別名】
【組成】晉礬不拘多少(煆)、輕粉少許。
【功能主治】妬精瘡,癢不可忍,皮膚諸瘡,手抓疽瘡,漏瘡。
【用法用量】摻瘡上。如治漏瘡,每挑1錢,入黃柏末1錢、輕粉半錢。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