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蘞散
目录
《雞峰》卷四
【別名】
【組成】白蘞半兩,白及半兩,黃芩半兩,當歸半兩,芍藥半兩,吳茱萸半兩。
【功能主治】腎臟風毒流注,腳膝生瘡,痛癢有時。
【用法用量】看瘡多少,用生蜜調膏,攤紙上,先用鹽湯熱些洗了拭幹,貼瘡,日換1次。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惠》卷九十一
【別名】白蘞湯
【組成】白蘞(末)3分,白及(末)半兩,生油麻2合(生搗)。
【功能主治】小兒凍手,皴裂成瘡,凍瘡,偏發耳上及手足,令焮腫生瘡。
【用法用量】白蘞湯(《普濟方》卷四○七)。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方出《聖惠》卷三十六,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一五
【別名】
【組成】白蘞1分,黃連(去須)1分,龍骨1分,烏賊魚骨1分,赤石脂1分。
【功能主治】聤耳,出膿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1錢,綿裹塞耳中。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散。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方出《千金》卷四,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五二
【別名】
【組成】鹿茸1兩,白蘞18銖,狗脊半兩。
【功能主治】漏下色白。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米飲下,日3次。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藥治下篩。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方出《肘後方》卷三,名見《千金》卷八
【別名】
【組成】白蘞2分,附子1分。
【功能主治】中風腫痹,風痹筋急,肝痹,展轉易常處。
【用法用量】《千金》本方用法:每服半刀圭,酒下,一日三次,不知增至一刀圭。身中熱行為候,十日便覺。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忌豬肉、冷水。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聖惠》卷六十四
【別名】
【組成】白蘞1兩,川大黃1兩,赤石脂1兩,赤芍藥1兩,莽草1兩,黃芩1兩,黃連1兩(去須),吳茱萸1兩。
【功能主治】惡核焮腫不消、瘰鬁結核,根源深固、腫硬疼痛,癰疽。
【用法用量】以雞子清和如泥,塗布上,貼於腫處,幹即易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