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薑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12月25日 (五) 08:4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白薑(《三因方》),均薑(《綱目》)。 【'''釋名'''】 《綱目》雲:“按許慎《說文》,薑…”)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白薑(《三因方》),均薑(《綱目》)。

釋名

《綱目》雲:“按許慎《說文》,薑作䕬,雲禦濕之菜也。王安石《字說》雲:薑能彊禦百邪,故謂之薑。”其乾燥品名幹薑。

基原

為薑科植物薑的乾燥根莖。

植物

薑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見“生薑”條。

採集

深秋莖葉枯萎時挖取,去淨莖葉、鬚根、泥沙,曬乾或微火烘乾。

化學成分

幹薑油中含辛辣成分,如4,6,8,10,12-薑辣醇(gingerol)等;二芳基庚烷類成分,如薑烯酮(gingerenone)A、B、C,異薑稀酮(isogingerenone)B等;揮發性成分,如α-薑烯(α-zingiberene),α-薑黃烯(α-curcumene),龍腦(borneol),芳樟醇(linalool)等;還含薑糖脂(gingerglycolipid),6-薑辣磺酸(6-gingesulfonic acid)等。

藥理

1.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幹薑甲醇提取物灌胃或淋巴囊給藥,對硫酸銅所致蛙嘔吐有明顯抑制作用;皮下注射能明顯抑制小鼠胃液分泌,並降低胃液酸度;灌胃對小鼠應激性潰瘍有抑制傾向,並對小鼠腸內推進運動有一定促進作用。此外,幹薑甲醇提取物在低濃度時使離體豚鼠腸管收縮,在高濃度時使其遲緩。幹薑水煎液灌胃對大鼠應激性、醋酸性、幽門結紮型及消炎痛型胃潰瘍均無抑制作用。薑辣醇對離體豚鼠回腸有明顯收縮作用,並呈一定量效關係。幹薑揮發油亦能非競爭性拮抗Ach、組胺對豚鼠離體回腸收縮效應。幹薑石油醚提取物能對抗水浸應激性、吲哚美辛加乙醇性、鹽酸性和結紮幽門性胃潰瘍形成;促進麻醉大鼠膽汁分泌,但對CCl4引起的ALT和AST升高無降低作用;能對抗蓖麻油引起的腹瀉,但對番瀉葉引起的腹瀉無作用。水提物能對抗結紮幽門性潰瘍形成,並對抗番瀉葉引起的腹瀉。

2.鎮痛、鎮靜作用 幹薑甲醇提取物皮下注射能明顯抑制小鼠醋酸扭體反應。幹薑醚提取物以及醚提取後殘渣水提取物灌胃,均能顯著抑制小鼠醋酸扭體反應,前者作用更強,並能明顯延長熱刺激痛反應的潛伏期。幹薑甲醇提取物皮下注射能明顯延長環己巴比妥誘導的小鼠睡眠時間,對小鼠自發活動有抑制傾向。

3.抗炎作用 幹薑甲醇提取物皮下注射對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升高有抑制傾向,但對角叉菜膠性足腫無效。幹薑醚提取液及醚提取後殘渣水提物灌胃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殼腫脹均有明顯抑制作用。醚提取物、水提取物灌胃對角叉菜膠性足腫有顯著拮抗作用。

4.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幹薑甲醇提取物靜脈注射,可使麻醉大鼠血壓暫時性升高,繼之下降,並有劑量相關性,心率也一過性減慢;對豚鼠離體心房的自發性運動有增強作用。

5.抗凝血作用 幹薑水提取物、幹薑揮發油灌胃能明顯延長大鼠實驗性血栓形成時間。幹薑水提取物對ADP和膠原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顯抑制作用,並呈量效依賴關係;幹薑揮發油可明顯延長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也能強烈抑制血小板聚集。

6.對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 幹薑水提取物灌胃可使幼年小鼠胸腺萎縮;幹薑揮發油或幹薑酚酸性部分灌胃均能顯著降低大鼠腎上腺中VitC的含量,提示幹薑或其有效成分對腎上腺皮質功能有增強作用。

7.抗缺氧作用 幹薑醚提取物灌胃,能減慢小鼠耗氧速度,延長常壓缺氧和氰化鉀中毒小鼠的存活時間,並能增加斷頭小鼠張口動作的持續時間;但對亞硝酸鈉中毒小鼠及受寒小鼠的存活時間無明顯影響。

8.其他作用 幹薑醇提物及其所含薑辣素和薑辣烯酮有顯著滅螺和抗血吸蟲作用。不同濃度的薑辣素對曼氏血吸蟲的毛蚴有顯著滅殺作用,並能阻止毛蚴和尾蚴對小鼠的感染。幹薑甲醇提取物能明顯拮抗NA所致豚鼠輸精管收縮,對Ach和組胺所致離體豚鼠氣管收縮也有明顯拮抗作用。

9.毒性 幹薑甲醇提取物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為33.5g/kg(生藥),幹薑提取物小鼠灌胃的LD50為16.3g/kg,幹薑乙醇提取物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2.08g/kg。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或塊,乾燥。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藥性

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芳辣竄散,降中有升,走而能守。

1.《本經》:“味辛,溫。”

2.《別錄》:“大熱,無毒。”

3.《千金·食治》:“味辛,性熱。”

4.《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氣味俱厚,半沉半浮,可升可降,陽中陰也。”

5.《雷公炮製藥性解》:“有毒。入肺、大腸、脾、胃、腎五經。”

6.《得配本草》:“入手少陰、足太陰經氣分。”

功效主治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主治脘腹冷痛,嘔吐瀉痢,胸痹心痛,亡陽厥逆,寒濕痹痛,寒飲喘咳。

1.《本經》:“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痢。”

2.《別錄》:“治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

3.《本草經集注》:“殺半夏、莨菪毒。”

4.《藥性論》:“治腰腎中疼冷,冷氣,破血,去風,通四肢關節,開五臟六腑,去風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溫中,用秦艽為使,主霍亂不止,腹痛,消脹滿冷痢,治血閉。病人虛而冷,宜加用之。”

5.《新修本草》:“治風,下氣,止血,宣諸絡脈,微汗。”

6.《日華子》:“消痰下氣,治轉筋吐瀉,腹髒冷,反胃幹嘔,瘀血撲損,止鼻洪,解冷熱毒,開胃,消宿食。”

7.《醫學啟源》:“幹薑其用有四:通心助陽,一也;去臟腑沉寒痼冷,二也;發諸經之寒氣,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8.《本草蒙筌》:“解散風寒濕痹,鼻塞頭疼,發熱狂邪。”

9.《長沙藥解》:“燥濕溫中,行鬱降濁,下沖逆,平咳嗽,提脫陷,止滑泄。”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禁服。

1.《本草經集注》:“惡黃連、黃芩、天鼠矢。”

2.《藥類法象》:“多用則耗散元氣。”(引自《本草衍義補遺》)

3.《本草經疏》:“久服損陰傷目。陰虛內熱,陰虛咳嗽吐血,表虛有熱汗出,自汗盜汗,髒毒下血,因熱嘔惡,火熱腹痛,法並忌之。”

應用配伍

溫中散寒 本品辛熱,能走能守,既能助脾胃陽氣,又能散中焦寒邪,故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瀉痢、胸痹心痛等證,無論是外寒內侵之實證,或陽氣不足之虛寒證,均可應用。凡脘腹冷痛者,多與高良薑配伍,如《局方》二薑丸。凡寒飲停胃,幹嘔吐涎沫者,可與半夏同用,如《金匱》半夏幹薑散。凡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吐逆下利者,可與人參、白朮、炙甘草相合,如《傷寒論》理中丸;本方《金匱》名人參湯,乃治胸痹心中痞氣。凡痢久傷陰,寒熱錯雜,便下膿血者,可與黃連、阿膠、當歸並施,如《延年秘錄》駐車丸。凡心痛屬虛寒者,可與附子、吳茱萸、人參等同伍,如《金匱》九痛丸。

回陽通脈 本品辛熱芳辣,能通脈助陽,祛除裏寒,故常用於亡陽厥逆證。凡汗吐下太過,亡陽欲脫,四肢厥逆,脈微欲絕者,可與附子相須為用,既可增強附子回陽救逆之功,又可減低附子之毒性,如《傷寒論》通脈四逆湯、幹薑附子湯等。

溫肺化飲 本品辛熱開泄,能溫肺寒而化痰飲,故常用於寒飲喘咳等證。凡寒飲伏肺,症見咳嗽氣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者,可與細辛、五味子等配伍,如《傷寒論》小青龍湯、《金匱》苓甘五味薑辛湯。

此外,本品散寒兼能燥濕,且能宣通絡脈,故又用於寒濕下侵之腎著病,症見身重腰下冷痛,可與茯苓、甘草、白朮同用,如《金匱》甘薑苓朮湯;亦可用於寒濕痹痛,多與蒼朮、獨活、烏頭配伍,以增強散寒除濕之效。

1.《本草經集注》:“秦椒為之使。”

2.《醫學啟源》:“治沉寒痼冷,腎中無陽,脈氣欲絕,黑附子為引,亦治中焦有寒。幹生薑與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

3.李東垣:“同五味子用以溫肺;同人參用以溫胃也。”(引自《綱目》)

4.《本草經疏》:“同橘皮、烏藥、白豆蔻,除胸滿咳逆上氣;同紫蘇、桂枝能溫中出汗,加朮能逐風濕痹。”“同橘皮、人參,止胃虛嘔逆。”

5.《得宜本草》:“得飴糖,治肺冷咳嗽。”

6.《得配本草》:“得北(五)味,攝膀胱之氣;佐人參,助陽以複陰。”

7.《本草求真》:“同五味,則能通肺氣而治寒嗽;同白朮,則能燥濕而補脾;同歸、芍,則能入氣而生血。”

附方

1.治卒心痛 幹薑末,溫酒服方寸匕,須臾六七服,瘥。(《肘後方》)

2.治一切寒冷氣鬱心痛,胸腹脹滿 白米四合,入幹薑、良薑各一兩,煮食。(《壽世青編》幹薑粥)

3.治傷寒本自寒下,醫複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食入口即吐者 幹薑三兩,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人參三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4.治食後吐酸水 幹薑、吳茱萸各二兩。上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胃冷服之立驗。(《千金方》治中散)

5.治妊娠嘔吐不止 幹薑、人參各一兩,半夏二兩。末之,以生薑汁糊為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金匱》幹薑人參半夏丸)

6.治冷痢,臍下攪痛 赤石脂、幹薑各十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一日三次。(《千金方》桃花丸)

7.治腸澼,溏便膿血 幹薑、黃連、桂心各一分。上為末。服方寸匕,著糜中食,日三。多膿加桂。忌豬肉、冷水、生蔥。(《外臺》引《古今錄驗》幹薑散)

8.治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幹薑三兩(強人四兩)。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傷寒論》通脈四逆湯)

9.治傷寒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 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傷寒論》幹薑附子湯)

10.治肺冷咳嗽 幹薑八分,炙草二錢,五味子三十粒。水煎服。(《溫熱經解》幹薑五味甘草湯)

11.治一切嗽及上氣者 幹薑、皂莢(炮,去皮、子,取肥大無孔者)、桂心(紫色辛辣者,削去皮)等分。三物並別搗下篩,各秤,多少任意。和合後,更搗篩一遍,煉白蜜和搜,又搗一二千杵。每飲服三丸,丸稍加大,如梧子,不限食之先後,嗽發即服,日三五服。(《傳信方》)

12.治夏月為陰寒之氣抑遏陽氣於內,不得外發,頭肢節痛,身體拘急,煩心,肌膚大熱,無汗 幹薑五錢,桂枝一兩,杏仁一錢,生甘草一兩。上共為細末。每以白湯送下二三錢。(《杏苑生春》)

13.治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 幹薑、茯苓各四兩,甘草、白朮各二兩。上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金匱》甘薑苓朮湯)

14.治陰縮青筋,心腹疼痛 幹薑二兩,白礬(枯過)二兩。上為末,用糯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滾水送下。如不止,再飲滾水三日。(《古今醫鑒》太公丸)

15.治懸癰,咽熱暴腫 幹薑、半夏各等分。上為末。以少許著舌上。(《千金方》)

16.治毒熱口瘡,或下虛邪熱 幹薑、黃連為末,摻瘡上。初若不堪,應手而愈。(《世醫得效方》換金散)

17.治牙痛 幹薑一兩,雄黃三錢。上為細末,搽之立止。(《萬病回春》)

18.治鼻中不利 幹薑二分,桂心一分。上藥治下篩。取如大豆許,以綿裹,塞鼻中。覺鼻中熱便去之。(《醫心方》引《效驗方》幹薑散)

19.治暴赤眼 ①白薑末,水調,貼腳心。(《普濟方》) ②幹薑、黃連各半兩。上為粗末,以綿包之,沸湯泡,閉目乘熱頻洗。(《普濟方》引《大衛方》薑連散)

20.治打撲傷損,筋斷骨折疼痛 幹薑、川烏頭、蒼朮、當歸各等分。為細末,用米醋打稀糊,入藥末不拘多少,調成膏子。用厚紙上攤藥,乘熱貼敷傷處。如冷時,即用火四邊炙令熱;如幹,即以醋潤濕之。(《葉氏錄驗方》勝金散)

臨床報導

1.治療急性胃腸炎 幹薑、黃芩、黃連、白曬參等量,研極細末製成散劑,每服10g,日服3次,開水沖服。治療60例。服藥1~2天有效,止瀉時間在1~2天,退熱時間1~3天,臨床症狀全部消失在2~4天[1]。

2.治療蛔蟲性腸梗阻 幹薑20g,烏梅、大黃各30g,蜂蜜100g。先將幹薑、烏梅用清水300ml煎煮10分鐘,再將大黃、蜂蜜入煎2~3分鐘,取藥汁少許頻服,嘔吐劇烈者,可經胃管灌入或將藥液灌腸,並結合西醫對症處理,治療80例,79例在6~48小時內排便排蟲,其中6~24小時解除腸梗阻者56例,占70%,一般在3~5天內痊癒 [2]。

3.治療寒濕性腰腿痛 用幹薑50g,蒼朮10g,當歸15g,按此比例配方,研成細末過篩備用。用時先將藥末用95%乙醇調成糊狀,外敷於疼痛最明顯之處,並用敷料、紗布固定,再用裝有兩只60~100瓦白熾燈泡的烤箱外烤,燈泡離所敷部位7~10cm為宜,每次外敷熱烤約20~40分鐘,每日1次,一般以1~2周為1個療程,如果治療中疼痛明顯,則隔2~3日治療1次,直至疼痛完全消失。治療過程中如局部出現水泡應停止敷藥,待水泡消失後繼續治療。治療30例,結果:痊癒16例,占53.3%;顯效11例,占36.7%;好轉3例,占10%。治療時間最短3次,最長45次,平均為15次[3]。

4.治療肛裂 幹薑、烏梅、冰片按 4:5:3 的比例共研成細末,按 1:5 的比例加入凡士林,攪拌均勻,製成栓劑,將藥栓置於裂口中,外敷紗布壓迫局部,隔日換藥1次,另用花椒水熏洗患處1~2次。治療72例,除2例合併瘺管配合掛線治療外,其餘用藥5~10次後全部治癒[4]。

文獻綜錄

1.張潔古:“幹薑能補下焦,去寒,故四逆湯用之。理中湯用此者,以其四順也。”(引自《湯液本草》)

2.李東垣:“幹薑,生辛炮苦,陽也,生用逐寒邪而發表,炮則除胃冷而守中,多用則耗散元氣,辛以散之,是壯火食氣故也,須以生甘草緩之。辛熱以散裏寒,同五味子用以溫肺,同人參用以溫胃也。”(引自《綱目》)

3.王好古:“幹薑心脾二經氣分藥也,故補心氣不足,或言幹薑辛熱而言補脾,今理中湯用之。言泄不言補何也?蓋辛熱燥濕,泄脾中寒濕邪氣,非泄正氣也。又雲服幹薑以治中者,必僭上,不可不知。”(引自《綱目》)

4.朱丹溪:“幹薑入肺中,利肺氣;入腎中,利下濕;入肝經,引血藥生血;同補陰藥,亦能引血藥入氣分生血,故血虛發熱,產後大熱者用之。蓋產後大熱,非有餘之熱,乃陰虛生熱,忌用表藥寒藥,幹薑同補陰藥用之,乃熱因熱用,從治之法也。又止唾血、痢血,須炒黑用之。有血脫色白麵夭不澤、脈濡者,此大寒也,宜幹薑之辛溫以益血,甘熱以溫經。”(引自《法古錄》)

5.《本草要略》:“幹薑生用味辛,能發散寒邪行表,與生薑同功;熟用帶苦,能除胃冷守中,與生薑異同。生用入發散藥,能利肺氣而治嗽;熟用入補中藥,能和脾家虛寒;入補陰藥,能治血虛發熱,故產後發熱當用之。蓋以熟用則性溫,能守能助,性補故也。”

6.《綱目》:“幹薑能引血藥入血分,氣藥入氣分,又能去惡養新,有陽生陰長之意,故血虛者用之;凡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陰無陽者,亦宜用之,乃熱因熱用,從治之法也。”

7.《雷公炮製藥性解》:“幹薑,生者味辛,能行血,逐寒邪而發表;熟者味苦,能止血,除胃寒而守中。其性熱,血遇熱則走,生者行之,固其宜也。而吐衄下血、崩漏淋產證,熟者反能止之,何也?蓋物極則反,血去多而陰不復,則陽無所附,得此以助陽之生,而陰複也。且見火則味苦,色黑,守而不走,血安得不止耶!然必病久氣虛,亡陽而多盜汗,及手足冷者宜用。若初病火熾,速而投之,是抱薪救火,危亡立至矣。”

8.《本草經疏》:“幹薑,辛可散邪理結,溫可除寒通氣,故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出汗,逐風濕痹,下痢因於寒冷,止腹痛。其言止血者,蓋血虛則發熱,熱則血妄行,幹薑炒黑能引諸補血藥入陰分,血得補則陰生而熱退,血不妄行矣。治腸澼亦其義也。”

9.《藥品化義》:“幹薑幹久,體質收束,氣則走泄,味則含蓄,比生薑辛熱過之,所以止而不行,專散裏寒。如腹痛身涼作瀉,完穀不化,配以甘草,取辛甘合化為陽之義。入五積散,助散標寒,治小腹冷痛;入理中湯定寒霍亂,止大便溏瀉;助附子以通經寒,大有回陽之力;君參、朮以溫中氣,更有反本之功。生薑主散,幹薑主守,一物大相迥別。”

10.《本經逢原》:“幹薑稟陽氣之正,雖烈無毒,其味本辛,炮之則苦,專散虛火,用之裏寒,止而不移,非若附子行而不守也。生者能助陽,去臟腑沉寒,發諸經寒氣,腹中冷痛,霍亂脹滿,皮膚間結氣,止嘔逆。治感寒腹痛,腎中無陽,脈氣欲絕,黑附子為引。理中湯用之,以其溫脾也;四逆湯用之,以其回陽也。生則逐寒邪而發表,胸滿咳逆,上氣出汗,風濕痹宜之;炮則除胃冷守中,溫中止血,腸澼下痢宜之。”

11.《本草經百種錄》:“凡味厚之藥主守,氣厚之藥主散。幹薑氣味俱厚,故散而能守。夫散不全散、守不全守,則旋轉於筋絡臟腑之間,驅寒除濕,和血通氣,所必然矣。”

12.《長沙藥解》:“血藏於肝而源於脾,(幹薑)調肝暢脾,暖血溫經。凡女子經行腹痛,陷漏紫黑,失妊傷胎,久不產育者,皆緣肝脾之陽虛,血海之寒凝也,悉宜幹薑補脾氣而暖血海。”

13.《醫林纂要》:“幹薑不發汗,專除中州積寒陰翳,治寒嘔,消寒痰,化冷食,通月經。”

14.《本草求真》:“幹薑,大熱無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虛冷,元陽欲絕,合以附子同投,則能回陽立效,故書有附子無薑不熱之句,與仲景四逆、白通、薑附湯皆用之。故凡因寒內入而見臟腑痼蔽,關節不通,經絡阻塞,冷痹寒痢,反胃膈絕者,無不藉此以為拯救。”

15.張秉成《本草便讀》:“幹薑,辛熱性燥,不如生薑之散表,而熱燥過之,入脾胃逐寒燥濕,是其所長。與肺腎藥同用,亦能入肺腎,觀小青龍湯之治飲邪咳嗽,腎著湯治寒濕腰痛可知。”

參考文獻

[1]胡同斌.實用醫學雜誌,1988,(1):39

[2]陳宗治.浙江中醫雜誌,1988,(3):102

[3]陳兆新.江蘇中醫,1989,(4):27

[4]張廣博.四川中醫,198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