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秘傳真本
目录
幼科折衷秘傳真本
序言
醫之一業,擅於岐黃,稱為國首。夫醫者意也。以望、聞、問、切而察其表裡虛實,因暑濕風寒而合乎病脈形證,孰標孰本宜詳,在臟在腑可辨,思維切而病之底蘊可窺,用意深而藥之卻病必易。合而觀之,本無偏頗之患,析而論之,亦有中正之理。余觀折衷一書,分門甚簡,病情悉備,洗淨浮辭,獨存精要,為海內罕覯之書,實有益於民間之用。奈粵匪亂後,刊板盡廢,無從可購,所有家藏,均屬抄本,皆有秘而不宣之意。余弱冠時,聞先人言及:欲習幼科,必謀折衷式目為幸。後十餘年,適有知己懷保赤之心,苦於局外,知余宗幼科,歷有年數,承借是書。取而玩之,實深感慨,可謂欲拯斯人之疾苦者,即以是為濟世之航也。維無推拿之法,而用藥極當。獨惜此本亦是抄傳,其中字句乖誤甚多。余依樣葫蘆,不求甚解。維稍有塗改,仍不免以誤傳誤之弊。若有識者見之,不妨指點迷津耳。
光緒十八年歲次壬辰壯月錄。
濟世軒雨蓀孟作霖謹序
(是書抄成,一片苦心,宜尊之、重之、久而藏之,切勿借於外人。況醫家皆以為秘本,其實非也,特恐遺失故耳。望吾後裔將此書藏之,無廢吾之苦心也。至要至要!)
十二經
心:手少陰之脈,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小腸:手太陽之脈,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心包絡:手厥陰之脈。
大腸:手陽明之脈,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肝:足厥陰之脈,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膽:足少陽之脈,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脾:足太陰之脈,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胃:足陽明之脈,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肺:手太陰之脈,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三焦:手少陽之脈,如天地三元之氣也。
腎:足少陰之脈,作強之官,技巧出焉。
膀胱:足太陽之脈,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焉。
急驚辨
《內經》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風為百病之長也。肝火已熾,為真水未旺;心火已炎,肺金受制,故肝木常有餘而脾土常不足。或失於保養,或抱於當風,或衣衾過厚,以致邪實鬱蒸,積於心、傳於肝。再受人物驚觸,未發之時,臥睡驚跳,又有或笑或哭,壁齒咬乳,鼻額有汗,氣促痰鳴,忽而悶絕,目竄上視,口噤不開,手足搐掣,此熱盛而然,況兼面紅脈數可辨。蓋心有熱而肝有風,風主乎動,火得風則煙焰起,二陽相敵,風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因熱則魂易動,故發驚也。心主乎神,則不受觸,遇有驚則發熱。熱極生風,故能成搐,名是急驚,以寬氣飲、三解散去參主之。如暴感此症,未別陰陽虛實,先用五苓散和寬氣飲,少加寬熱飲,三藥合用,薑汁沸湯調灌即解。凡驚風發搐,聽其自動而止,不可抱緊,使其氣機暢通可也。不然定有驚廢之症。
余嘗感慨諸人每見驚風搐作,不明標本,混為一症,遽用金石腦麝,誤吞蛇蠍大寒搜風等劑,投之耗傷真氣,其症愈甚,多致不救。殊不知驚生於心,風生於肝,搐始於氣。所謂搐始於氣者,蓋因風寒暑濕燥火之機,若氣一不順,便搐於咽喉間,搏於心肺,傳入肝經,其氣上不能升,下不能降,使津液鬱滯不得流行,故痰涎壅閉而作搐也,亦宜寬氣飲治之。
然當知所以受病。如病在驚,驚由痰熱,只得可退熱化痰,其驚自止;如病在風,風由驚作,只可利驚化痰,其風自退;如痰涎壅盛,急須退熱化痰;如手足搐掣,亦須截風散驚,此不易之法也。
有傷風后發搐者,口中氣出熱盛,呵欠頓悶,手足搖動,此氣血未實,不能勝任故也,治當先發散,大青膏主之。
有傷食後發搐者,身體溫,多睡或嘔吐,不思乳食,此食積凝滯,則氣亦因之而滯,故發搐也,當先定搐,加羌活、防風,兼瀉青丸下之,後用白餅子下其食,漸用異功散養其氣。
有出麻痘而發搐者,身體溫,多睡或嘔吐不欲飲食,此乃熱乘於心,心火炎上,故目睛上竄,其症:耳輪、鼻尖、手足稍冷,嚏噴眼澀,睡中驚跳是也,但無痰涎為異耳。治法當平肝木,利小便,平肝木則風自去,利小便則心熱退,風熱既定,則麻痘出而搐愈矣,宜導赤散加芍藥、防風、荊芥之類。
有痘後發搐者,此氣血虛弱,復感風寒,熱毒反滯,且不敢發散清利,不治者多矣。
有聞聲即掣跳者,乃肝肺不足,魂魄不穩,故神有不安,非謂驚也,可服犀角地黃丸。
有小兒心氣虛怯,神不安定,連並掣跳者,可服四君子湯加辰砂少許服之。
暑風一症,因夏月感冒風邪太甚,致面垢唇紅,脈息沉細而數,忽然發搐,不省人事,治以消暑清心飲、辰砂五苓散及抱龍丸。
慢驚辨
慢驚屬陰,陰主乎靜而緩,故曰慢驚。或得於大病之後,或逆傳誤轉之後,目慢神昏,手足偏動,口角流涎,或口中氣冷,或囟門下陷,睡則揚睛,或半開半合,此真陽消耗而陰邪獨盛,陰極生寒,寒為水化,水生肝木,木為風化,本克脾土,胃為脾之腑,故胃中有風,瘛瘲漸生,兩眉微聳,兩手垂下,時復動搖不已,此症有汗者必不治,故仲景曰:陰不得有汗,蓋陰症皆無汗,若有汗者,陽亦亡耳,治法不同,如吐瀉得之,則理中湯加木香以溫其中,五苓散以疏其水;如臟寒泄瀉得之,則先以朮附湯,後用調氣湯調和脾胃;如外感寒風,則可與桂枝湯、葛根湯,其他可以類推矣。然慢驚雖屬陰,視其淺深何如,不可純用溫藥及燥烈之劑,惟於平胃中加截風定搐之品,如全蠍、殭蠶、白附,天麻、南星等為良,若吐不止即投定吐飲,瀉不止宜服六桂散、五苓散,若痰多唇白、四肢冰冷、不醒人事方可回陽用固腸湯速灌之,以生胃氣,胃氣既復,投醒脾散徐徐調理。慢驚之候,面青額汗,舌卷低頭,眼合不開,困睡搖頭吐舌,頻嘔腥臭,噤口咬牙,手足搦搐而不收,或身冷或身熱,其脈沉細。蓋慢驚之候,由吐瀉損脾者多,病傳已極,總歸虛寒,推脾所受,故曰慢脾驚。若逐風則無風可逐,療驚則無驚可療,但脾間痰涎虛實往來,其眼合者,脾困氣乏,神志昏迷,痰涎壅滯,然而世所謂難療者是也,大要生胃回陽金液丹、生附四君子湯酌而用之,若胃氣漸復,仍服醒脾散、異功散之類,諸藥不效者,如有太衝脈則取百會穴灸之可也。
總括:
面紅卒中渾身熱,唇紫牙關氣如絕,目翻搐搦喉中響,此是急驚容易治。
陰虛陽盛病根深,吐余瀉後睡揚睛,神昏搐緩涎流甚,此是分明即慢驚。
脈法:
浮數紅紫為急驚,沉遲散緩為慢驚,風形勢入里者為順,如出外者為逆。綱目云:搐,一也。而有晨夕之分,表裡之異。身熱力大者為急驚;身冷力小者為慢驚;仆地作聲,醒時多沫者為癇;目仰視者為天吊;角弓反張者為痙。各有不同也。病有相似而實不同,此予素所經驗。
近有小兒,先竟身熱,少頃僵仆,不知人事,目睛上視,口唇牽動,手如驚風,掣跳不止。一醫以驚風治之,蓋食傾間屢醒屢搐是也。請予視之。予問曰:「兩日曾熱否?」病家曰:「前日午時發熱,至傍晚方止,昨日無恙。不意今日又熱,遂成驚風。」予曰:「此宿食頑痰膠固於中,榮衛不行,邪正相攻,乃瘧疾也。以金石鎮驚之藥投之,豈無助火為害之患乎?」命其切勿服藥,恐藥疾交攻,病勢反劇。至下午稍減,以二陳湯加山楂、麥芽、青皮、檳榔、防、葛服之。至明日瘧雖作而痙病悉退,又服清痰散表之藥四劑而愈。
驚風有四證八候。四證者,驚、風、痰、熱是也;八候者,搐、搦、掣、顫、反、引、竄、視也。搐者,兩手伸縮;搦者,十指開合;掣者,勢若相摸;顫者,頭偏不正;反者,頭仰向後;引者,臂若開弓;竄者,目直怒視;視者,睛露不合。四證已全,八候生焉;四證若無,八候安有?是藥可不究心也。東垣云:小兒瀉青有驚,當先補其土,後瀉其木。其風木旺症,右關脈洪大,掌中熱,腹皮熱是也。今立一方,黃耆益黃散主之,人參、黃耆、甘草,皆澀補脾土,益元氣,甘能瀉火。《內經》曰:熱淫於內,以甘瀉之,以酸收之。白芍酸寒,寒能瀉火,酸能瀉木而大補肺金,所補得土金之位,火旺則大虛矣。風木何由而來剋土,然後瀉風木之旺。脾虛者,以火邪乘其土位故也,故曰:從後來者偏虛邪,火旺能實其木,木旺故來剋土也。當於心經中以甘溫補土之源,更於脾土中瀉火以甘寒,補金以酸涼,故致脾土中金旺火衰,則風木自虛矣。
寬氣飲:枳殼 枳實 人參 甘草
三解散:人參 防風 天麻 茯神 山梔 白附 黃芩 大黃 赤芍 殭蠶 全蠍 枳實 甘草
如實者加大黃,虛者加。
五苓散:茯苓 白朮 豬苓 澤瀉 肉桂
寬熱飲:玄明粉 枳殼 大黃 甘草
大青膏:白附 青黛 天麻 全蠍 硃砂 烏蛇 麝香 天竺黃 大青
瀉青丸:當歸身 龍膽草 川芎 羌活 防風
白餅子:滑石 輕粉 半夏 巴豆(四十粒,去皮尖,水一升,煎盡為度,研入藥內為餅)
異功散:人參 甘草 白朮 茯苓 陳皮 木香
導赤散:生地 木通 甘草
犀角地黃丸:天冬 麥冬 茯苓 前胡 茯神 柴胡 人參 玄參 生地 川芎 天麻 羌活 防風
清暑清心飲:藿香 澤瀉 白朮 茯苓 肉桂 神砂
黃耆益黃散:人參 黃耆 甘草 白芍 陳皮 黃連 茯苓
理中湯: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
朮附湯:白朮 附子 甘草
調氣湯:木香 香附 人參 陳皮 藿香 甘草
桂枝湯:桂枝 白芍 生薑 甘草
葛根湯:葛根 麻黃 芍藥 桂枝 甘草
定吐飲:半夏 生薑 薄荷 官桂
六桂飲:人參 白朮 茯苓 廣木香 上肉桂 附子
固真湯:附子 人參 茯苓 白朮 淮山藥 炙黃耆 肉桂 甘草
金液丹:舶上硫磺(十兩,研細入罐內煅用)
生附四君湯: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生附子輕用
急驚不治症:
眼睛翻轉口中出血,兩眼擺跳,肚腹搐動,或神疲而摸體尋衣,或病深而神昏氣促,含藥不下,通關不嚏,心中熱痛,忽然直聲大叫,此等病情皆為不治。
慢驚不治症:
四肢厥冷,面黯神慘,鴉聲魚口,發豎搖頭,口生白點,眼不轉睛,頭項軟,二便不禁,手足一邊牽引者,亦不治之症也。
然口中出血與通關不嚏,或有治而生者,十中亦有一二可治,切勿因有此說便棄而不治。四肢厥冷,二便不禁,速服暖胃回陽之藥,如其不效,乃稱不治。予宗幼科已數十年已,凡遇此等之症實屬不少,而治之則愈者,十中只有六七,不可因其不治,即云無藥可療也。望後學者竭力以治,苟或幸生,不特病家銘感不已,而自己聲名重鎮矣。
疳積
《內經》曰:素食肥,令人內熱;素食甘,令人中滿。蓋其因肥甘所致,故名曰疳。若夫小兒乳哺未息,胃氣未全,父母不能調攝,惟姑息舐犢之愛,遂令恣食肥甘生冷,食滯膠固,以致身熱不涼,肌體消瘦,面色痿黃,或肚大青筋,蟲痛瀉痢,則疳症由此而起矣。錢仲陽曰:諸疳皆脾胃之病,內亡津液而成也。或因大病後,或吐瀉後,或用藥攻下太過,致脾胃虛弱,津液漸耗,身常虛熱,當即依本臟而補其母,則子自可以安。假令日中潮熱,是心經虛熱。肝木為心火之母,宜先補肝,肝實而後瀉心火,心得母氣則內平,而潮熱愈矣。醫見潮熱,妄謂其實,倘以諸藥或涼或利,則二便不禁,耗傷真津,即成疳也。餘臟皆宜仿此。
又有幼小缺乳,與食粥飯太早,耗傷胃氣亦能成疳。其症始由脾臟有積,倘不延醫調治,傳入他臟,則成五疳之疾,故有五疳之分。
肝疳即風疳,其症頭搖揉目、白膜遮睛、眼青多淚、頭焦發立、遍身瘡癬是也,宜服天麻丸。
心疳即驚疳,其症壯熱臉紅、口舌生瘡、五心煩熱、盜汗發渴、咬牙虛驚是也,宜用伏神丸。
脾疳即食疳,其症身面俱黃、肚大脈細、吐逆中滿、水穀不消、瀉下酸臭、合目困睡、減食吃泥,宜用五靈丸。
肺疳即氣疳,其症咳嗽喘逆、壯熱惡寒、肌膚粟生、鼻癢流涕、咽喉不利、頤爛氣脹、泄瀉頻作、毛焦吐血,是宜化應丸。
腎疳即急疳,其症腦熱肌削、手足冰冷、乍寒乍熱、便瀉腹痛、口渴鼻干、齒齦生瘡、爪黑麵黧、身多疥瘡,宜服地黃丸。
大抵疳之為病,頭毛光急,發稀枯,面黃唇白,身汗口渴,尿白瀉臭,肚腹作脹,潮熱,皆其候也。
蛔蟲者,小兒斷乳太早,以致停蓄積滯,化熱生蟲。其證皺眉多啼,嘔吐清水,腹中陣痛,肚脹青筋,唇口紫黑,腸頭濕癢是也,化蟲丸主之。
脊疳者,蟲食脊膂,身熱羸黃,積中生熱,煩渴下痢,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齒,或十指生瘡,頻齧爪甲,下蟲丸主之。
腦熱者,腦中素受風熱,生下乳哺失常,頭皮光急,頭瘡如餅,頭熱如火,發稀如穗,遍身無汗,腮腫囟高。若臨產多欲亦然,最易損兒,宜服龍膽丸。
疳腫脹者,虛中有積,其毒與氣並交,故令肚腹緊脹,由脾臟受濕,或冷熱不調,虛中不能宣導,以致頭面浮腫,褐子丸主之。
疳勞者,潮熱往來,五心煩躁,手足心及胸前熱而發瘡,盜汗骨蒸,咳喘痰稠,其症口渴,腹硬,泄瀉,飲水,惡食,面色如銀,不可緩治,急用黃耆湯。
無辜疳者,腦後項邊有核如彈,按之轉動,並不作疼,其間有蟲如米粉,宜速破之。以針挑破,使蟲隨熱氣流散。然此蟲淫食臟腑,若使不挑,肢體癰瘡,便利膿血,壯熱羸瘦,頭骨高突,宜服蚵皮丸。
丁奚者,手足極細,項小骨高,尻削身痿,腹大臍突,號哭胞陷,或生谷瘕也。
哺露者,虛熱往來,頭骨分開,翻食吐蟲,煩渴嘔噦,柴骨疲露也。其候皆因脾胃久虛,不能消化水穀,以致精神減損,實由氣血兩虧而成此二症也。十全丹主之。
魃病緣小兒生後周歲,母腹復懷孕,其氣血分之兩端,胎孕未免受傷,乳汁豈無蘊毒,小兒故吻之有疾,斂率其氣,郁傷其神魂,令兒面黃腹脹,微熱下痢,或寒熱往來,毛髮鬡,日漸黃瘦,精神不振。是乃飲母魃乳故也。宜速斷乳,溫平胃氣,和順血脈。龍膽湯主之。
總括:
五疳五臟一般看,治法詳推事不難。若見面黃肌肉瘦,齒焦發豎即為疳。
脈法:
脈細為疳勞,虎口紋白色者為疳。
錢仲陽曰:肝疳,一名筋疳,白膜遮睛,或便血而瘦,用地黃丸;心疳,面黃頰赤,身體壯熱,用安神丸;脾疳,一名肥疳,體黃瘦削,皮膚乾澀而有瘡疥,腹大者,用益黃散;腎疳,一名骨疳,肢體瘦削,遍身瘡疥,喜臥濕地,用地黃丸;肺疳,一名氣疳,喘嗽氣促,口鼻生瘡,用益黃散。按此論皆稱其母也,當參看。
仲陽曰:凡小兒疳在內,目腫腹脹,瀉利青白,體質瘦弱;疳在外,鼻下赤爛,頻揉鼻耳,或肢體生瘡。鼻瘡或爛,以蘭香散敷之。用蘭香二錢,燒存性,銅青、輕粉各五分,為細末,干敷之。又白粉散,用烏賊魚骨末二匙,白及末一匙,輕粉一匙,為末和勻,冷茶洗瘡,拭乾敷之。此治口外疳瘡。
天麻丸:青黛 黃連 天麻 川芎 膽草 防風 蟬衣 全蠍 五靈脂 夜明砂
茯神丸:蘆薈 茯神 琥珀 黃連 赤苓 鉤藤 菖蒲 麝香 遠志 蝦蟆
五靈丸:砂仁 白豆蔻 麥芽 蓬朮 青皮 陳皮 使君子 蝦蟆灰 五靈脂
地黃丸:熟地 赤苓 山茱萸 丹皮 山藥 使君子 當歸 川芎 川楝子
安神丸:麥門冬 馬牙硝 白茯苓 淮山藥 寒水石 甘草 硃砂 片腦
益黃散:陳皮 青皮 訶子 甘草 丁香
一方加人參 白朮 各有妙處。
化蟲丸:蕪荑 鶴蝨 檳榔 蝦蟆 蘆薈
下蟲丸:木香 桃仁 蕪荑 檳榔 鶴蝨 輕粉 蝦蟆 使君子 新苦楝根皮
龍膽丸:膽草 升麻 防風 赤苓 川楝皮 油發灰 青黛 黃連 蘆薈
褐子丸:葡萄子 陳皮 青皮 檳榔 赤苓 黑醜 蓬朮 木香 五靈脂
黃耆湯:黃耆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 人參 茯苓 陳皮 柴胡 半夏 使君子
蚵皮丸:捉蟾蜍一隻,要腹大不鳴不叫、身多賴斑者。取糞蛆置桶內,即將蟾蜍打殺之,放在糞蛆中,聽蟲食一晝夜,次日以布袋之,置急流水中,漂浸一夜取出,瓦上焙乾為末,入麝香一匙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約二十丸。
十全丹:青皮 陳皮 蓬朮 川芎 白蔻仁 檳榔 蘆薈 木香 使君子 蟾蜍 五靈脂
龍膽湯:膽草 鉤藤 柴胡 桔梗 芍藥 川芎 茯苓 甘草 人參 大黃
諸吐
《內經》曰:「諸吐嘔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火。」河間曰:「胃膈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也。」夫吐為有物無聲,吐屬太陽,多血少氣,乃血中之病也。噦為有聲無物,噦屬少陽,多氣少血,乃氣中之病也。嘔則有物有聲,嘔屬陽明,多血多氣,謂氣血俱病也。前人以吐屬火,此特其一端耳。
冷吐者,凝乳不消,多吐而少出,脈息沉細,面白眼慢,氣滯神昏,額上有汗。此因風寒入胃,或食生冷,或傷宿乳,胃虛不納而出。宜溫胃去寒法,用理中湯、定吐飲。如服此不效,以香薷飲治之。
熱吐者,面赤唇紅,吐次少而出物多,乳片消而色黃,遍體氣悶,納呆。或暑氣在胃,或偶食熱物,精神不疲而多煩躁。宜服香薷飲。
積吐者,眼胞浮腫,面色微黃,足冷肚熱,日輕夜重,按脈沉緩。此宿乳滯脾,故吐黃色酸水,或有薄痰。脈實而滑,為食積所傷,吐酸臭氣,或宿食並出,哯乳不化。宜用三稜散。
傷風嗽吐,有熱生風,有風生痰,痰結胸中,肺氣不順,連嗽不已,隨痰出物,此為嗽吐,痰壅而作,乃為肺症。宜去風化痰,先服小柴胡湯。若瀉久肺虛,土不生金,面白唇紅,干嗽乾嘔無痰,宜溫補為上,用茯苓厚朴湯、惺惺散。
傷乳吐者,才飲乳後即吐,或少停而吐。此因乳飲無度,脾氣虛弱,不能運化。譬之小器盛物,滿則溢也。更當節乳,投三稜散。
嘔家多渴,胃之津液干也。欲飲水以自救。宜少飲湯水,多飲則恐成吐逆。宜五苓散。有平常噁心,吐出清水,心胃作痛,得食漸止,飢則更甚。此胃中有蛔蟲也,宜檳榔散。大抵嘔吐第要節乳,徐徐用藥調治。蓋節者搏節之節,無過飽也。如不明此理,動輒斷乳,二三日以致餒,甚而胃虛,反致不救者多矣。切須知此。
總括:
面青唇白冷為真,熱吐腥酸頭額溫,停食作痰嘔乳遂,不宜尿澀燥紅唇。
脈法:
脈浮而遲,氣少不泛,難治。
丹溪曰:胃中有熱,膈中有痰,令人時常嘔吐清水,作噯吞酸等症。用二陳湯,加薑汁炒黃連、山梔、蒼朮、川芎、香附、砂仁、神麯、山楂,少加木香以行滯氣,再加薑汁沖服。凡病嘔吐切不可下,以其逆之故也。此丹溪之論。而東垣云:吐而大便不通,則利大便。上藥則在所當禁。二說相反,要審其通與不通而治之。
理中湯:人參 白朮 甘草 生薑
理中飲:人參 沉香 丁香 藿香 薑汁
香薷飲:香薷 扁豆 厚朴 黃連
三稜散:人參 三稜 蓬朮 陳皮 枳殼 香附 青皮 甘草 益智仁 陳神麯 麥芽 半夏 大黃 紫蘇
小柴胡湯:人參 半夏 黃芩 柴胡 甘草
茯苓厚朴湯:茯苓 厚朴 半夏 甘草
惺惺散:人參 桔梗 茯神 白朮 防風 川芎 細辛 南星 甘草 花粉
檳榔散:黑錫炒成灰,檳榔等分為末,米飲調服,苦楝湯亦可。嘔家聖藥是生薑,信矣。然氣逆作嘔,半夏送之。生薑與寒症最佳,然熱症不可無烏梅丸。女子嘔吐甚者,死,以其陰在上故也。
諸熱
《內經》曰:陽勝則外熱,陽虛則外寒;陰勝則內寒,陰虛則內熱;陰陽相勝,則寒熱往來。又曰: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陰陽不歸其分則寒熱交爭。又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額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乃病雖未發,而其熱象先形於面矣。夫熱有輕重不同。有病翕翕發熱者,若合羽取覆,明知其熱在外屬表,由風寒客於皮膚,陽氣拂鬱所致,宜發汗以散之。又病蒸蒸發熱者,若熏蒸壯熱,明知其熱在內屬裡,由陽氣下陷而傳入中宮也,用攻下以滌之。表裡未擺,邪氣傳里,里未作實,是為半表半裡之間,則表裡俱發熱而熱又輕於純在表也。發熱惡寒,發於陽也;無熱惡寒,發於陰也。夫小兒生稟純陽,血氣壅實,五臟易生熱也。凡熱各不同而治亦不同焉。
總括:
發熱無過先有餘,次傳不足始成虛;身中有熱先除熱,表裡逢虛先補虛。
脈法:
脈沉而數者,骨間有熱,欲以腹按清冷也。小兒八九至為熱,浮大微,風熱脈,有力為實,無力為虛。
瀉青丸:當歸 川芎 山梔 防風 甘草 羌活 大黃
瀉黃散:藿香 防風 石膏 山梔 甘草
此方治脾熱。
瀉白散: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此方治脾肺熱。
滋腎地黃丸:黃柏 知母 桂枝
此方治腎熱。
導赤散:生地 木通 甘草
此方治小腸熱。
大柴胡湯:柴胡 黃芩 白芍 半夏 大黃 甘草
諸瀉
《內經》曰: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又曰:濕勝則濡泄。夫脾胃同濕土之化,主腐熟水穀,胃氣和平,飲食入胃,精氣則輸於脾土,歸於肺,行於百脈,而成營衛。若飲食一傷,起居不時,損其胃氣,則上升精華之氣反下降而為飧泄矣。
冷瀉多是白水,瀉密而少,腹痛而鳴,眉皺目慢,面帶白色,額上汗出,此為冷瀉。用守中湯、益中湯。
熱瀉大便黃色,如筒吊水,瀉過即止,半日復然,心煩口渴,小便黃少,食乳必粗,此為熱瀉。先用五苓散,後用香薷飲。
傷食瀉,因飲食過多,有傷脾氣,遂成泄瀉,故大便不聚,臭如敗卵。宜三稜散。
水瀉謂之洞泄,乃陰陽不順,水穀不分,瀉黃水而小便少,番次密而無度,此為冷熱相激,清濁渾亂,或因乳有熱氣,遽以哺之,令兒脾胃不和,水穀交雜而下。以改阻五苓散加苡仁、車前子、半夏,姜水煎服香薷飲。
積瀉者,脾氣虛弱,乳食入胃,不能運化,積滯日久,再為冷食所傷,傷之大腸,遂成泄瀉,留連不止,諸藥無功。蓋以食積脾胃,積既未除,何由得免?宜先用消積法,後用止瀉,瀉止,脾陰足實,則病可除矣。三稜散,香橘餅,參苓白朮散。
驚瀉,糞青如苔,調若膠黏,不可便止,須鎮心抑肝,和脾胃,消乳食,斯為治矣。投三解散、五苓散,水、薑、陳倉米煎服。
疳積釀瀉,其候面青痿黃,不思飲食,晝涼夜熱,或腹內有癥癖氣塊,肚腹腫脹,兩足瘦弱,頭大項細,發稀枯豎,肌肉消瘦,瀉則顏色或黃或白,或青或赤,其臭異常,其瀉有時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二次,自瀉自止。先用當歸散加三稜、陳皮煎服,次投三稜散。
總括:
脾虛胃弱病根成,水合如何運化行。清濁相干相吐瀉,久傳虛瀉便風生。
脈法:
瀉脈主緩,遲小結者,生,浮大數者,死也。
凡瀉水而腹不痛者,是濕;飲食入胃不住,完穀不化者,是氣虛;腸鳴瀉水,痛一陣瀉一陣者,是火;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者是痰;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是食積也,俗云受肚瀉。蓋飲食滿腹,脾弱不能健運,故聚滿而瀉,瀉盡即止,復又如是,宜調胃節飲食為上。又曰:暴瀉非陰,久瀉非陽,諸瀉皆心之瀉,宜行小便,此千古不易之理。若久瀉脾虛,陽氣衰弱,伏匿於陰中,若用淡滲之藥,是降之又降,益其陰而重竭其陽,則陽愈削而精神愈短矣。宜用升陽之藥,以羌活、柴胡、升麻、防風、甘草治之。或法寒濕之勝,助風以平之。又曰:下者舉之,得陽氣升騰而病去矣。
守中湯:桔梗 蒼朮 乾薑 甘草
益中湯:肉果 丁香 砂仁 訶子 青皮 甘草 陳皮 馬芥
五苓散:白朮 豬苓 澤瀉 茯苓 肉桂
香薷飲:香薷 扁豆 厚朴 甘草
三稜散:蓬朮 厚朴 三稜 益智仁 神麯 肉果 甘草
香橘餅:木香 陳皮 青皮 厚朴 砂仁 神麯 三稜 肉果
參苓白朮散: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砂仁 苡仁 桔梗 蓮心 山藥 扁豆
三解散:人參 防風 天麻 茯神 山梔 白附 大黃 赤芍 黃芩 殭蠶 枳殼 全蠍 甘草
當歸散:當歸 赤芍 大黃 川芎 麻黃 甘草
吐瀉
《內經》曰:脾虛則吐。又曰:食滯於胃者為吐,食滯於大小腸者為瀉。又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錢仲陽曰:吐乳瀉黃,傷熱乳也;吐乳瀉青,傷冷乳也。則知虛實寒熱,皆能成吐瀉之症。又有傷風吐瀉,身溫,乍涼乍熱,睡多氣粗,大便黃白色,嘔吐乳食不消更兼咳嗽。先服大青膏發散,後用益黃散和胃。若吐瀉身熱,好睡能乳,吐痰,飲水不止,大便黃水,此胃虛之症。先用白朮散生津止渴,後用大青膏發散風邪。
凡遇小兒吐瀉,唯恐脾胃虛弱生風之患。《心鑑》云:兒分長幼,病察虛實。或有吐瀉三五日發風者,或一日、或半日而發者。大抵女孩以吐為急,男子以瀉為急。若氣虛暴瀉暴吐,立即交作,惟瀉病易成風候,久則虛乏不治矣。但瀉宜實脾為良,吐即生胃為本。截風之藥略加用之。凡驚藥及寒藥切不可用,亦不可用大熱藥,蓋醫生定方,須審病精細為幸。仲陽不分寒熱吐瀉,而曰皆當下之,恐未妥當。不若傷熱者,用五苓散以導之;傷冷者,用理中湯以溫其中,自然平復安然矣。
總括:
小兒吐瀉有多般,不可將來一例看。若見神昏目慢候,慢脾驚搐要堤防。
脈法:
洪者為熱,弦者為痛,微弱漸遲者死,漸大者生。若有宿食留飲,氣口脈必弦澀滑。
錢仲陽曰:小兒出生三日內,吐瀉壯熱不思乳食,大便青色,乳食不消,或白色,傷乳,當下之,然後和胃。夏至後吐瀉,身熱,或傷熱,或傷乳,或乳不消,瀉深黃色,宜香薷飲之類。
大青膏:白附 青黛 天麻 全蠍 硃砂 烏蛇 麝香 天竺黃 大青
益黃散:陳皮 青皮 訶子 甘草 丁香
白朮散:白朮 茯苓 人參 甘草 砂仁 苡仁 桔梗 蓮心 山藥 扁豆
五苓散:白朮 茯苓 澤瀉 豬苓 肉桂
理中湯: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
霍亂
《內經》曰:太陽所至為滿,霍亂吐下。有土鬱之發,民病嘔吐,霍亂注下(上濕土霍亂,即仲景五苓散、理中湯之類。)有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霍亂飧瀉(上土虛風勝霍亂。)有熱至則身熱,霍亂吐下(上熱霍亂,即活人書香藿飲之類。)仲景曰: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焦則既吐且瀉。夫小兒霍亂之候,皆因飲食,內有所傷,外有所感,陽不升,陰不降,乖隔而成,故卒然吐瀉並作,揮霍撩亂矣。為病之源有三:吐者,陽也,心火炎上之疾也;瀉者,虛也,濕土注下之候也;轉筋者,風也,木火撓亂之疾也,由秋之間濕土大作,風涼乘之入於脾胃,三氣俱作,所以上吐下瀉而轉筋也。治法以生薑細切,漬以新汲水,調益元散,頃服之可愈。或五苓散、桂苓散、甘露飲,切勿與穀食米飲。若恐其飢而與食之,即死不救矣。須聽其吐瀉後一二時,病者自知飢甚,始可與之稀粥。然霍亂病證亦有不同者,有心腹卒痛,吐利寒熱,頭目眩暈。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利,心腹齊痛吐利並作,甚則轉筋,入腹則斃。蓋陰陽反戾,清濁相干,陽氣暴升陰氣頓墜,陰陽否隔,上下奔趨,治之惟宜溫暖,更詳其所因調之。若因風則惡風有汗,因寒則惡寒無汗,溫則重著,暑則熱煩,此外因所致也。又有元氣不足,郁聚痰飲,痞隔中滿,隨其腸腹而作,此內因所致也。其或飽餐恣飲,腹脹停凝而作,此非內因也。小兒夏月多食生冷,因脾虛不能運化,加以外感風寒,則揮霍撩亂,上吐下瀉,人見倉卒躁擾痛悶,似有神鬼。然非鬼神,乃飲食痞膈,上下不通,將欲吐瀉,故如是也。經曰:濕霍亂死者少,乾霍亂死者多。夫乾霍亂者,忽然心腹脹滿,胸脅刺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是為絞腸沙,最難治也。死在須臾,升降不通故也。治法先宜疏利,或吐提其氣,最是良法,更宜刺委中穴,並十指出血為妙。(委中穴在足膝彎內,約紋中動脈應手者)
總括:
病人霍亂事堪驚,吐瀉交併又轉筋。心腹痛疼時眩暈,宜分乾溼審三因。
脈法:
脈來浮洪者可治,微而遲者最難生。
玉露飲:治口渴煩躁,身熱,小便不利。寒水石二兩,石膏二兩,甘草二錢,共為末,水飛,麥冬湯調服。
香薷飲:香薷 炒扁豆 製厚朴
五苓散:豬苓 澤瀉 白朮 茯苓 官桂(少許)
桂苓散甘露飲:即五苓散
桂苓白朮散:即甘露飲加石膏
瘧疾
《內經》曰:夏暑汗不出者,至秋成風瘧。又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丹溪曰:痃瘧皆傷於風,此前人論瘧之概也。殊不知風寒暑濕,邪自外來,飲食居處,邪由內作,豈夏傷於暑,秋必發瘧哉?蓋傷之淺者近而暴,傷之深者遠而痎,痎者,久也。要知瘧之寒熱,乃陰陽二氣也,互相勝負而作。邪並於巨陽,則陰實陽虛,故寒作;邪並於陽明,則陽實陰虛,故熱作,此陰陽相移也。氣舍於皮膚,與氣並居。衛氣者,日行陽、夜行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是以日作,此受之淺也。邪氣薄於陰分,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故間日而作,此受之深也。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爭,故休數日乃作,此受之最深也。然瘧之狀不一。足太陽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然,熱止汗出難已。足少陽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惕惕然,熱多汗甚。足陽明瘧,令人先灑淅惡寒,寒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明火氣乃快。足太陰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足少陰瘧,令人嘔吐甚,熱多寒少,欲閉戶而處,其病難已。足厥陰瘧,令人腰痛小腹滿,小便不利如癃,非是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此六經之溫瘧也。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也。心瘧者,令人心煩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也。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鳴,鳴已汗出。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轉,大便堅,目眩眩然,此五臟之瘧也。
東垣云:寒熱瘧屬太陰,熱瘧屬陽明,風瘧屬少陽,溫瘧屬厥陰。又作子午卯酉日者屬少陰,寅申己亥日者屬厥陰,辰戌醜未日者屬太陰。蓋是三日一發也。而丹溪又有痎瘧、痃瘧、風瘧、暑瘧、老瘧、瘧母之名,皆生於五臟,六經之所主也,但所盛之故耳。若夫小兒抱持解脫,不避風寒,又感暑濕,致令邪氣客於皮膚,痰飲乳食積於臟腑,初起雖先消導,然扶胃氣為本,後隨其得病所由而調理之。如瘧病暫發者可截,虛久者宜補氣血。若過用截瘧藥致傷脾胃,則必延綿不休。凡熱多寒少無汗者,桂枝麻黃各半湯;有汗多者,柴胡桂枝湯;汗多而渴者,白虎加桂湯;小便赤、熱多寒少者,小柴胡湯;寒多熱少者,清脾飲、養胃湯;久不止者,以鬼哭散止之;熱多汗出腹痛者,大柴胡湯下之;久瘧不愈,腹中結塊者,鱉甲飲調之。凡脾胃虛而患瘧者,不論三陰六經,悉以六君子湯為主,熱多加柴胡、山梔,寒多加乾薑、肉桂,有汗加黃耆、浮麥,無汗加蒼朮、葛根,元氣下陷及肝木乘脾者,並加升麻、柴胡為善。若用青皮、常山、草果等藥,正氣益虛,邪氣益實,而變症百端矣。有小兒瘧症,變作虛浮,陰囊浮大,或食傷脾胃,以致浮腫。夫浮者脾之外應也,宜大腹皮湯、草果飲治之,然後以實脾補之可也。若乳母七情六慾,飲食不調,或寒熱似瘧,肝火熾盛,致兒為患者,又當治其乳母,斯無誤矣。有陰虛每日午後惡寒發熱似乎瘧者,至晚亦得汗而解,若作瘧治,而用常山、柴胡、草果等藥誤矣。且陰虛脈濡而數,瘧脈弦數可辨耳。有痞癖而為寒熱似瘧者,亦不可作瘧治也。
總括:
面黃發豎瘧之因,外感風寒暑濕成。內郁七情飢飽後,故令寒熱往來生。
脈法:
脈本自弦,微則為虛,代散則死。
如久瘧及元氣虛,倘誤服青皮飲、截瘧飲者,多致不起,戒之戒之。瘧後食少,面黃,身弱,以四君子湯加二陳湯,薑汁炒黃連,枳實、常山性悍、善驅逐,病久虛者忌用。
桂枝湯:桂枝 白芍 甘草 麻黃 杏仁 生薑 大棗
煎服。
柴胡桂枝湯:柴胡 桂枝 黃芩 半夏 人參 甘草
白虎加桂湯:石膏 知母 甘草 桂枝
小柴胡湯:半夏 人參 柴胡 黃芩 甘草
青皮飲:半夏 草果 青皮 黃芩 柴胡 白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茯苓
初起者宜之。
養胃湯:蒼朮 厚朴 半夏 陳皮 茯苓 甘草 人參 草果 藿香
病虛者宜之。
大柴胡湯:柴胡 黃芩 甘草 半夏 白芍 枳實
鬼哭散:大腹皮 常山 茯苓 鱉甲
鱉甲飲:白朮 陳皮 草果 川芎 芍藥 檳榔 三稜 蓬朮 甘草 腹皮
大腹皮湯:枳殼 蒼朮 檳榔 三稜 蓬朮 甘草 大腹皮
草果飲:半夏 甘草 丁香 乾薑 神麯
六君子湯: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半夏 陳皮
止三陰瘧疾靈丹(切不可初服):大熟地(一兩) 甜茶(五錢) 烏梅(三錢) 歸身(三錢)
痢疾(附脫肛)
《內經》曰:溲而便膿血,和氣行而血止也。又曰: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注泄赤白。錢仲陽曰:瀉痢黃赤黑,皆熱也。瀉痢青白,水穀不化,皆冷也。丹溪曰:赤痢為血,自小腸來,白痢屬氣,自大腸來,皆屬濕熱之氣。如夏秋之間,溽暑時行,此濕熱之氣生於外感者也。恣飲酒酪生冷,耽嗜肉食肥甘,此濕熱之氣生內傷者也。內外交感,乃成痢疾。若諸書概以赤為熱、白為寒,誤矣。
其有白積痢,得辛熱而愈者,亦因素稟虛弱,腸胃虛寒耳。然有手足指冷,時欲飲熱為驗也。
其有赤白兼下者,氣血俱病也。下如豆汁色者,濕勝也。如五色之相染者,五臟俱受病也。純血者,熱毒入深也。魚腦色者,脾虛不運,陳積脫滑下凝也。如鼻涕凍膠者,臟腑虛脫滑也。如白膿者,虛勞努責而出氣,受熱邪瘀結也。如屋漏水,塵腐色者,元氣敗弱之甚然也。後重裡急,數圊而不能便,下迫窘痛,大腸經氣滯不通,濕熱內甚也,後重裡急。初病元氣未虛,裡急甚者,下之。下後余積未清,不可驟補,宜化滯清熱盪滌之,直候積盡,方可調補氣血。今人不問新久,便行止澀,為害不淺。善治者,辨其寒熱虛實氣血之症而審治之。
其有初起挾外感者,發熱惡寒,頭身俱痛,此為表症,宜以微汗而解,則痢自止。不止者,以柴胡茯苓湯和之,不可遽下遽止也。初得而競腹痛窘迫者,此因肺金之氣鬱在大腸之間,實者必推蕩之,此通因通用之法,宜大承氣湯或調胃承氣湯下之。下後不止者,以河間芍藥湯和之可也。下痢赤積,身熱腹痛,裡急後重,宜芍藥湯調天水散。下痢白積,腹痛,裡急後重者,用芍藥黃連湯調天水散服之。血痢久不止者,宜煎四物湯下黃連阿膠丸。有下隨黑積,中有紫黑色而又痛甚者,此屬死血症,宜桃仁承氣湯下之。如受病既久,氣血俱傷,故纏墜而赤白俱下,脾胃氣陷或經乖者,若休息痢,宜烏膠梅連丸。噤口者,因脾胃濕熱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口閉塞,而成不食之症。亦有脾胃虛而不能食者,亦有誤服利藥,致藥毒犯胃而不食者,亦有服澀藥太早,邪氣閉遏胃口而不食者,或用石蓮肉以通心氣,敗毒散以散毒邪,山藥以補脾胃,米能開胃口而進飲食,其毒氣上衝者,宜丹溪方,以人參、黃連二味呷之,使得一口下咽就好。一方加石蓮肉。其脾胃虛者,用仁齋法以參苓白朮散加石菖蒲末,陳粳米湯調下,此方有蓮肉、山藥,胸次一開,自然能食矣。有時疫作痢,傳染相似,宜首用敗毒散加陳皮、陳倉米,名倉廩湯,隨其所勝之氣加減用之。
總括:
痢名滯下古來言,赤白腸中痛可攝;補澀厚腸須緩用,治之當以利為先。
脈法:
沉則生,浮則死。
《內經》曰:腸癖下血,身熱則死,寒則生。腸癖下白沫。河間曰:行血則便膿自愈,和氣則後重自除。盲者日月,聾者雷霆也。《病機要》云: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丹溪曰:瀉屬脾,痢屬腎。先水瀉而後膿血者,此脾傳腎,賊邪難愈;先膿血而後水瀉者,此腎傳脾,微邪易愈。凡久痢用澀藥止之。然須以陳皮為佐,恐太澀亦能作痛耳。夏秋之間,忽有暴寒折於壯熱,無所發散,客邪傳肌膚之中,發於外,則為瘧,發於內,則為痢,內外俱發則瘧痢並作也。如力倦氣少惡食,此為挾虛症,宜用白朮、當歸身尾,甚者加人參、陳皮,補之以虛而痢自止。腹痛者,因肺金之氣鬱在大腸之間,實則可下,虛則桔梗發之。有積毒之氣,上衝而嘔惡者,清解為主,人參敗毒散。有胃氣虛寒而嘔惡者,溫補為主,附子理中湯。
柴苓湯:柴胡 茯苓 半夏 人參 豬苓 白朮 澤瀉 甘草
大承氣湯:大黃 厚朴 枳實 芒硝
調胃承氣湯:大黃 芒硝 甘草
河間芍藥湯:芍藥 黃芩 黃連 甘草 檳榔 桂枝 歸尾 大黃 木香
天水散:滑石 甘草 為末調服
黃連湯:黃連 當歸 川芎 熟地
烏膠梅連丸:赤苓 烏梅 白芍 黃柏 乾薑 黃連 當歸
黃連阿膠丸:黃連 阿膠 茯苓
桃仁承氣湯:桃仁 桂枝 芒硝 甘草 大黃
敗毒散:柴胡 甘草 桔梗 人參 羌活 獨活 川芎 茯苓 枳殼 前胡
參苓白朮散:人參 白朮 茯苓 桔梗 甘草 黃連 藿香 苡仁 砂仁 山藥 扁豆
附脫肛
夫肺與大腸相為表裡,肛者,大腸之魄門是也。巢氏曰:實熱則大便秘結,虛寒則肛門脫出。有因痢久,裡急後重,努力肛開,為外風所吹,或伏暑作瀉,腸滑不禁,或稟性怯弱,易於感冷,亦致大腸虛脫。凡小兒所患瀉痢,皆因暑濕乘脾,胃虛而得。蓋風屬木,木勝則制土,土主脾,胃虛受制,又濕善傷脾,因虛受濕,不能分別清濁,水穀交雜,則為洞泄。既久大腸亦虛。大腸乃手陽明燥金,土虛不能生金,金既虛則傳送之道亦虛,或又為風冷所襲,故肛門脫而不收。法當補脾溫胃,宜用補中益氣湯,倍加芍藥,木香、粟殼、砂仁、地榆之類。外用伏龍肝散敷之,及萆麻膏帖囟門。使引氣上,令其自收。如收盡,仍以水洗去其膏。又有濕熱積滯於大腸,未經疏蕩,亦成此疾。宜芍藥湯少加大黃以瀉其積滯之氣,痢自止而肛不復脫矣。外宜蟠龍散敷之。大凡手足指熱者屬實,手足指冷者屬虛,亦是一看法也。
總括:
肛門出露久難收,再感風寒事可憂。況自先傳脾胃弱,更詳冷熱易為瘳。
蟠龍散:乾地龍(蟠如錢者佳) 風化朴硝(二錢)
補中益氣湯:當歸 柴胡 甘草 陳皮 人參 升麻 白朮 黃耆
伏龍肝散:伏龍肝一兩,鱉頭骨、芍藥共煎,各二錢五分,俱焙乾為末,再用紫蘇三錢煎湯,加菜油調塗患處,先將荊芥、生蔥、五倍子煎滾水,侯溫,洗淨,輕輕拭乾,然後敷藥。
咳嗽
《內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聽從其合也。五臟之咳,久乃移於六腑。《病機要》云:咳為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音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痰生也;咳嗽謂有聲有痰,為肺氣傷而脾濕動,故咳嗽也。又曰:秋傷於濕,冬必咳嗽,甚則痰多,此清肅之氣上衝而然也。夫肺居至高,主持諸氣,屬金而畏火者也。清虛高潔,覆蓋五臟,乾金之象,外主皮毛,司腠理開闢,衛護一身,如天之覆物,輕清而在上者也。或外因六淫之邪,內因七情之氣,則肺金受傷,而純清之氣擾亂妄動,為火痰咳嗽之病,從茲作矣。錢仲陽曰: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之間,肺氣正旺,面赤身熱,其病為實,當用葶藶丸下之。久咳不宜下。若在冬月,乃傷風嗽,當用麻黃湯汗之。面赤飲水,咳嗽吐濃痰,咽喉不利者,以桔梗湯清之。先咳後喘,面腫身熱,肺氣感邪也,以瀉白散平之。嗽而吐痰涎,白餅子下之。潔古云:嗽而兩脅痛者屬肝經,用小柴胡湯;咳而嘔苦水者屬膽經,用黃芩半夏生薑湯;咳而喉中如結者屬心經,用甘桔湯;咳而失氣者屬小腸經,用芍藥甘草湯;咳而右脅痛者屬脾經,用升麻湯;咳而嘔長蟲者屬胃經,用烏梅丸;而喘息吐血者屬肺經,用麻黃湯;咳而遺尿者屬膀胱經,用茯苓甘草湯;咳而腹滿不飲食、面腫氣逆者屬三焦,用異功散;喘嗽面赤,心火刑肺也,用人參平肺散、六味地黃丸;嗽而吐清綠水,肝木乘脾土也,用異功散加柴胡、桔梗;嗽而吐痰乳,脾肺氣傷也,用六君子湯加桔梗;若嗽吐濃痰者,熱蘊於肺而成肺癰也,用桔梗湯;嗽而涕唾帶血,甚則吐血、溢血,宜清金降火,此乘火於肺也。凡風邪外傷,法當先表散而後實腠里,其用下藥,非邪傳於內及胃有實熱者不可也。面色白、脈短澀者,肺之本也,易治;面色赤、脈洪數者,火刑金也,難治。
總括:
咳嗽雖然分冷熱,連聲因肺氣風寒。脈浮痰盛喉中響,盛水多因汗未乾。
脈法:
關上脈微為咳,浮緩者為傷風,脈緊肺寒。嗽者,脈浮直者生,浮軟者死。
丹溪曰:咳嗽過冬而發者,寒包熱也,解表熱自除。有咳嗽至極遲頓,嗽嘔吐乳,食與痰出盡方止,此名風壅痰盛,肝木克脾土,宜南星、半夏、陳皮、天麻、白附、殭蠶之類。風寒嗽者,鼻聲重,畏寒;火嗽者,有聲無痰而面赤;勞嗽者,盜汗,兼多寒熱;肺脹嗽者,盜汗,動則嗽,喘滿氣急;痰嗽者,動則便有痰聲,痰出嗽止。小兒百日內偶患咳嗽,痰壅睡中不寧,亦因產後乘風寒而得,但不可過用發散之劑,略先解表,後服惺惺散。小兒汗出未乾,遽而戲水,亦致傷風咳嗽,或眼泡虛浮,額汗痰鳴,亦宜疏風化痰,解利邪熱,小柴胡湯亦可。
葶藶丸:葶藶(隔紙略焙) 防風 黑醜(略炒) 杏仁(去尖炒)
俱為細末,拌勻,取蒸棗肉搗和丸麻子大,每服五六丸,薑湯送下。
麻黃丸:麻黃 甘草 桂枝 杏仁
甘草桔梗湯:粉甘草 玉桔梗
瀉白散: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
白餅子:滑石 半夏 膽星(各一錢) 輕粉 巴豆(二十四粒,去皮、膜)
用水一碗煮干,研爛,和勻餅丸。
小柴胡湯:半夏 人參 柴胡 黃芩 甘草
黃芩半夏生薑湯:黃芩 半夏 甘草 芍藥 生薑 棗子
芍藥甘草湯:芍藥 甘草
升麻湯:升麻 芍藥 葛根 甘草
烏梅丸:細辛 製附子 桂枝 人參 黃柏 黃芩 生薑 當歸 獨活
異功散: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陳皮
參蘇飲:紫蘇 前胡 陳皮 半夏 葛根 茯苓 桔梗 人參 甘草 枳殼
六君子湯: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陳皮 半夏
寬氣飲:枳殼 枳實 人參 甘草
清肺飲:人參 柴胡 杏仁 桔梗 赤芍 荊芥 枳殼 桑白皮 五味 麻黃 旋覆花
如意膏:半夏,南星,俱薑汁製,用蜜為丸,仍用姜蜜湯送下。
龜胸龜背
龜胸之候,因風痰停飲聚積心腹,再感風熱。肺為臟之華蓋,肝膈上水氣泛溢,則肺為之浮,日久而為痰,停滯心胸,兼風內發。其兒唇紅面赤,咳嗽喘促,致胸高如覆掌。又曰:龜胸,其乳母多食五辛,亦能成此疾。先服寬氣飲,薑蔥湯調服;次用清肺飲、如意膏。如服藥後目睛直視,痰涎上壅,兼之發搐,則難治矣。龜背者,蓋初生嬰孩或未滿周歲,客風吹脊,傳人骨髓,故成此疾。錢仲陽曰:雖有龜胸龜背之言,然終成痼疾者多矣。(湯頭錄前咳嗽門)
傷積
《內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凡兒所患積症,皆因腸胃平素乳哺不節,過食生冷之物,脾胃不能消化,積於中脘,外為風寒所傷,或由夜臥失蓋,致腹痛,面黃身熱,眼胞腫痛膨脹,足冷肚熱,喜睡,神疲,不思飲食或嘔或噦,口噯酸氣,大便酸臭。此陳積所傷,有食飽傷脾,脾氣少虛,愈難消化矣,因而不去,遂成其積,積敗為痢。立齋曰:小兒有積,面目黃腫,肚熱脹痛,覆睡多困,啼哭不食,或大腸閉澀,小便如油,或便痢無禁,糞白而酸臭,此積症也。然有乳積、食積、氣積、驚積之分,當臨症明辨。或由小兒啼哭未已,以乳與兒,停滯不化是為乳積。肚硬帶熱,渴瀉或嘔,飲食無度,多餐過飽,飽後即睡,是為食積。或腹痛叫啼,痢如蟹渤,觸忤其氣,榮衛不和,潦潦日久,是為氣積。或泄下清水,如生草汁,是受驚而後有積,煩悶啾唧,常似生嗔,是名驚積。因病日久而積成之,或額上有汗而喘急煩渴,潮熱往來,肚腹有熱,睡中覺腹內有物跳動是也。然積有虛有實,虛則渾身如熱,不思飲食,昏昧神緩,抱起如睡;實則肚熱糞秘,囟腫喉塞,痰壅涎鳴,熱毒發瘡,推此可見矣。其傷乳傷食而熱者,惟腸肚之熱為甚,人知傷積肚熱,糞極酸臭,而腹間有熱,傷積肚熱之明驗,人所不知也。其傷感變證而瀉黑,久瀉未已,肚腹脹滿,氣出粗大,手心生瘡,瘦弱柔軟,皆不可療。小兒積消,多用青皮,然青皮最能發汗,有汗者,切勿多與。小兒諸疾,皆由乳食無度,過於傷飽,以致不能克伐,留而成積。初得之時,不問乳積氣積,進以消積丸。如驚積,以辰砂膏或青龍丸,量輕重而疏導之,以調氣和胃取愈。蓋脾已傷,又以藥傷之,使營運之氣減,其食愈難消矣。故《至真要大論》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治病,十去其九。肉果瓜菜,食養之類,必無使過傷其正也。凡人以胃氣為本,惟治病亦然。小兒胃氣有虛有實,虛則嘔吐不食,實則痞滿內實。虛者益之,實則損之,欲得其平則可矣。虛用木香、丁香、青皮、厚朴、肉蔻等劑,實用柴胡、桔梗、枳殼、前胡、大黃等劑。胃中停食,寒則乾薑、官桂、丁香,酌量大小分劑與之,謂之平胃。心者,脾之母。進食不止於和脾,蓋火能生土,當以心藥入於脾腎之中,庶幾兩得,古人進食方劑多用益智者,此也。
總括:
頭疼身熱腹微脹,足冷神昏即愛眠。因食所傷脾氣弱,下宜遲緩表為先。
脈法:
右手氣口脈大於人迎一二倍為傷食,宿食不消,右關脈沉而滑,虎口脈紋黃色為脾家有積,若脈沉者為乳不消。
消積丸:丁香 茴香 陳皮 青皮 益智仁 神麯 三稜 白朮 巴霜
辰砂膏:硼砂 辰砂 珍珠 全蠍 麝香 馬牙硝(各錢許)
青龍丸:青黛 茯神 蘆薈 南星 麝香 輕粉 全蠍 巴霜
硃砂為衣,薄荷湯下。
藿香正氣散:藿香 厚朴 白芷 半夏 桔梗 甘草 茯苓 紫蘇 陳皮 白朮 大腹皮
人參養胃湯:人參 半夏 陳皮 茯苓 蒼朮 厚朴 藿香 肉果 加生薑
三黃枳實丸:枳實 黃連 大黃 陳皮 白朮 黃芩
大柴胡湯:柴胡 黃芩 大黃 芍藥 半夏 枳實
傷食
凡小兒飲食,停滯中焦不化而發熱者,又惡食也,或噯食作酸,或惡聞食味,或欲吐不吐,或吐之不盡,或噁心氣短痞滿,或胃中作疼,或心下痞滿,按之則痛,此皆停食候也。若復感寒邪者,則左手人迎氣口脈俱大,頭痛惡寒拘急,中脘痞滿,或吐或嘔或痛,以藿香正氣散、人參養胃湯或木香、砂仁之類。若肉食不化,必加棠球子。若麵食不化,加草果、砂仁、枳實、青皮。如食在胃口,未入於胃,乃口吐之,不吐則消導之。待食下胃,變化糟粕,外症已解,乃可下也,宜三黃枳實丸。熱多者,大柴胡湯。如無外感,但傷食者方可下之。凡治夾食傷寒,不可先以其食,且先發散寒邪,此可消導之。(棠球子即山楂)
傷寒
《內經》曰:傷於寒則為熱病,熱雖甚,不死,若兩感風寒者,則不免於死矣。第大人與小兒,治法雖去不遠,然用藥不可太熱。蓋小兒系純陽之體耳。仲景云:春氣溫和,夏氣炎熱,秋氣清涼,冬氣凜冽,此四時之正氣。冬令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於寒。苟不慎而觸冒之,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如冬受寒氣,即時而病者,頭疼身痛,肌熱惡寒,為正傷寒。若過時而病,寒邪藏於肌膚之間,至春夏陽氣發生則寒氣與陽氣相搏於營衛,其病情與冬發無異,但至春而發名曰溫病,至夏而發名曰熱病。陽氣未盛,為寒所致,故病為溫;陽熱已盛,寒不能制,故病為熱。此等均屬傷寒也。又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令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無論長幼,患病必多。小兒感冒寒氣,因乳哺解脫衣服,飲食起居不能自慎,或夏秋之際天氣甚熱,乳母當風取涼致風寒感於肌膚,是以亦病傷寒。然小兒患此,口不能言致病之由,脈不能察必然之理,但見煩啼發熱而已,視之其可不盡心乎?故初得之時,以虎口指紋紅色驗之,長而童稚,則以一指按三關,據左人迎緊盛而斷之,斯不誤矣。
陶節庵曰:凡症有頭疼惡寒,皆是傷寒,無則皆非也。何則?傷寒惡寒,傷食惡食,理果然也。惟在冬時,惡寒殊甚。蓋冬時為正傷寒,寒風猛烈,觸之者惡寒殊甚,其餘時月雖惡寒亦微也。蓋冬時氣寒,腠理微密,非辛溫甘不可,故以此等之藥治之。然風與寒常相與,因寒則傷營,惡寒、頭痛、脈浮緊而無汗,用麻黃湯開發腠理以散邪,汗出則愈;風則傷衛,頭痛、惡風、脈浮緩而汗,用桂枝湯充塞腠理以發邪,汗止而愈。《經》云:甘辛發散衛陽是也。若營衛俱傷,非此二湯能治,須大青龍湯。然凡湯太峻,亦可代之。倘非冬時,即有惡寒頭痛之症,宜羌活沖和湯,辛涼以和之,可代青龍湯也。過此則少陽、陽明二經,在半表半裡之間,脈亦不沉不浮,外證在陽明,目疼、鼻干、不得眠之證,脈息似長而洪,以葛根升麻湯。在少陽則胸脅痛、耳聾、脈息弦數,以小柴胡湯加減和之。本方有加減法,此二經不從標本從乎中也。余嘗以小柴胡湯加葛根、芍藥,治少陽、陽明俱病,如拾草芥。過此不已,則傳陽明之本而入里矣。便即實熱治之,其外症悉罷,並無頭痛惡寒,而脈形沉實不浮,譫語惡熱,六七日不大便,口燥咽乾而渴,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湯。或曰邪既入里。而《傷寒蘊要》曰:凡小兒傷寒,則怕風寒,拘急,發熱,合為一病。翕翕然在表,晝夜不止,直待汗出方解,其惡寒惡風,必畏人藏身,引衣密隱,鼻塞多涕,是為表症,宜微汗之,以解肌湯、蕭氏青龍湯、敗毒散之類。惡熱而內實者,必出頸露面,揚手擲足,掀衣氣粗,煩渴燥糞,是為里症,宜疏利之,用小柴胡湯、四順飲之類。若頭額冷,手足涼,口氣冷,面色黯淡,瀉利青白,是為陰症,宜溫之,五積散、理中湯之類,重者四逆湯主之。夾驚者因驚之時而又感寒邪,或由傷寒發熱,熱極生風,是熱乘於心,心主血脈,心神易動,為熱所乘,故發搐也,慎切以驚藥投之,亦宜疏解,以王氏薄荷散、人參羌活散之類,甚則抱龍丸主之。夾食者,先傷於食,後傷於寒,以致發熱氣粗,口中噯氣,肚熱腹脹,上熱下冷,大便酸臭,並宜解散,次投消食,甚則推蕩之,先用敗毒散,後用藿香正氣散加神麯、麥芽、山楂、砂仁、香附之類,如其不愈,加大柴胡湯下之。湯氏曰:凡傷寒小兒周歲內,熱輕者服惺惺散,周歲外,須宜解表微汗為妙,在一晝夜,熱勢漸退,方保無虞。今之醫士,多不表汗,致令五六日不除,入於經絡,搏於血氣,傳變多端。或變驚風,漸至危篤,傷生害命,可不慎哉!然表裡不可不知,蓋表裡分汗下,古人云:桂枝入口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乃危。傷寒有表症,有半表半裡,有表裡俱病,然表者宜汗之,里者宜下之,半表半裡者宜和解之,表裡俱病者,隨症參治,大柴胡湯下之。其表症者,發熱惡寒,身首皆痛,無汗,脈浮,項強,腰脊疼,此足太陽膀胱經受病,宜汗之。然傷寒發表,當隨病輕重而汗之,頭疼發熱,蔥白頭湯主之,甚則麻黃各半湯、解肌湯、柴胡湯之類。其里症者,惡熱不寒,手心腋下濈濈汗出,胃中乾涸,大便堅秘,小便如常,腹滿而喘,煩躁口渴,脈實而滑,內熱譫語,此屬足陽明胃經也,宜下之,可用大小承氣湯、四順飲、洗心湯酌而用之。其在半表半裡者,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堅,脈沉細,亦當下之。其人頭汗微寒,手冷即汗,此兩症俱見,仲景所謂半表半裡是也,小柴胡湯主之。太陽不解,轉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不食,往來寒熱,脈息弦數,此足少陽膽經也,宜和解之。其表裡俱見者,病人脈浮大,發熱煩渴,小便赤,五苓散主之。又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小便清者,知不在裡而仍在表,須當發汗,雖兩症俱見,切不可下,宜投桂枝湯。又太陽病,醫士反下,因而腹痛,是有表有里故也,仲景用桂枝芍藥湯,痛甚者,桂枝芍藥湯加大黃湯。或腹滿時痛,寸脈俱沉,此足太陰脈經也,自利不渴,當溫之,四逆湯、理中湯。其無表裡症者,傷寒四五日後,過經無表裡症,入於裡,非汗症,亦非下症,皆用小柴胡湯隨症加減。四五日至十餘日,服小柴胡湯不愈,而大便堅結,即用大柴胡湯下之。仲景云:六七日目睛不和,無表裡症,身微熱,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若口不燥,舌乾作渴而脈沉,急宜溫之,此足少陰腎經也,宜四逆湯。有表裡寒熱,身雖熱而欲得衣,熱在皮膚,寒在骨髓,宜投溫膽湯而寒乃已,次以小柴胡湯加桂枝以治其表。又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膚,熱在骨髓,宜白虎湯加人參除熱,次以桂枝湯、麻黃各半湯,以表其外。又厥陰症,脈浮緩,囊不縮,發熱惡寒,似瘧欲愈,宜桂枝麻黃各半湯;若尺寸脈俱沉短,囊必縮,此毒氣入臟,宜承氣湯下之。厥陰病脈微浮為速愈,不浮為難愈,宜小建中湯,此厥陰肝經也。然表裡症內,近似三陰三陽之症,而疏於各症之下,非可盡備六經之大法也,當以活人傷寒症為主,其瘧症與大方同,暑症玉露散主之,亦與大方同,但劑分大小耳,另有脫甲散,大能散邪挾表,真良方也。
潮熱或午後發熱,或日哺發熱,如潮水之不失其時。《傷寒論》云:潮熱,實熱也,當利大便。脈實者,大柴胡湯;脈虛浮數者,百解散汗之;若發熱而嘔,小柴胡湯主之。然實熱潮熱之症,當利大便,若虛症亦似潮熱,必須投溫補之劑。驚熱,遍身發熱,面青自汗,心悸不寧,脈數煩躁,顛叫恍惚,以錢氏涼驚丸、安神丸主之。夜熱者,夜間發熱,是中有邪也,用《元戎》四物二連丸。但此症極多,必要辨明表裡虛實,方可投藥,不可概用《元戎》,戒之!戒之!餘熱者,謂寒邪未盡之遺也。立齋曰:傷寒汗下而復熱,乃表裡氣虛,元陽浮於外,不可再用涼藥,蓋寒去則熱來,叔和戒之詳矣,宜和胃氣,使陽收陰歸,其熱自止,宜以參苓白朮散。食熱者,手心熱,肚腹熱,噯氣吐乳,大便酸臭,宜消積丸。脾虛亦有是症,當以白朮散補之。疳熱者,形瘦多渴,骨蒸盜汗,泄瀉無常,肚大腳細,宜用胡黃連之類。又當參看疳積門以調治。壯熱連日不止,表裡俱熱,煩躁氣喘,甚則驚癇,宜火府丹、通聖散。煩熱者,心躁不安,五內煩,心熱,小便赤澀,宜一粒金丹主之。積熱者,眼胞浮腫,面黃足冷,熱則自頭至肚,治法詳傷積門。風熱者,呵欠面赤,風邪客於皮毛,於臟腑,則寒化熱,目澀多睡,陽氣有餘,身熱無汗,陰氣有餘,身寒有汗,陰陽有餘,無汗而寒。《素問》曰:汗出而身熱者,風熱也。宜清解散、生犀丸主之。虛熱者,因病後發熱,面色青白,困倦力少,泄瀉多尿,自汗,神思恍惚等症。凡久病氣血必虛,虛則發厥,血則發熱,氣血皆虛,手足厥而身熱,治當錢氏白朮散或四君子湯,或以姜附佐之。《經》云:甘溫能除大熱,如變蒸熱者,溫溫微熱,氣粗驚少,哯乳瀉黃,上唇尖有水珠,吐,不必服藥,如見他症,當以感冒之候,略於和解。癖熱者,涎嗽飲水,乳食不消,鬱結而成癖塊也,治法在積聚門。血熱者,《全嬰方》謂日中巳午時發熱,至夜則涼,服六合湯。麻痘熱者,面赤足冷,身發壯熱,呵欠煩悶,咳嗽腰疼嘔吐,驚搐腹痛自利,中指耳鼻尖冷是也。
總括:
傷寒之侯有多般,一概推之便覺難。面目俱紅時噴嚏,氣粗身熱是傷寒。
脈法:
《難經》曰: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浮而緊為傷寒。
傷寒傷風何以別?寒脈緊澀,風脈浮緩;傷寒惡寒,傷風惡風。寒傷自汗風傷汗,陽屬膀胱並胃膽,陰居脾腎更連肝,浮長弦細沉微緩,脈症先將表裡看。
麻黃湯:桂枝 麻黃 杏仁
青龍湯:桂枝 麻黃 石膏 杏仁 姜皮 紅棗
羌活沖和湯:蒼朮 白芷 生地 細辛 羌活 防風 黃芩 桔梗 川芎 甘草
葛根解肌湯:乾葛 桔梗 芍藥 甘草 麻黃 黃芩
小柴胡湯:人參 半夏 柴胡 茯苓 甘草 大棗
大柴胡湯:枳實 大黃 柴胡 黃芩 芍藥 半夏 甘草
小承氣湯:芒硝 大黃 甘草
大承氣湯:大黃 芒硝 枳實 厚朴
小青龍湯:麻黃 赤芍 半夏 細辛 官桂 五味 甘草
敗毒散: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殼 官桂 茯苓 人參 甘草
四順飲:當歸 大黃 赤芍 甘草
五積散:麻黃 蒼朮 陳皮 白芷 茯苓 人參 桂枝 半夏 芍藥 當歸 厚朴 枳殼 川芎 甘草 乾薑
理中湯: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
四逆湯:附子 炙甘草 乾薑
王氏薄荷散:骨碎補 薄荷 甘草 金罌 刺根
人參羌活散:人參 白朮 桔梗 赤苓 柴胡 前胡 獨活 川芎 蒼朮 枳殼 甘草
惺惺散:人參 白朮 桔梗 茯苓 細辛 防風 川芎 南星 甘草 天花粉
蔥白湯:葛根 白芍 知母 甘草
麻黃(桂枝)各半湯:麻黃 桂枝 杏仁 甘草 芍藥 大棗 生薑
洗心湯:麻黃 大黃 芍藥 荊芥 當歸 白朮 甘草
五苓散:豬苓 澤瀉 白朮 茯苓 桂枝
桂枝芍藥湯:桂枝 芍藥 大黃 甘草
白虎湯: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參 粳米
小建中湯: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乾薑
玉露散:寒水石 石膏 甘草
脫甲散:柴胡 當歸 膽草 茯苓 人參 知母 川芎 甘草
百解散:葛根 麻黃 黃芩 桂枝 甘草 芍藥
小柴胡湯:人參 半夏 柴胡 黃芩 甘草
涼驚散:黃連 防風 川芎 薄荷 大黃 膽草
蜜丸青黛為衣。
安神丸:茯苓 山藥 硃砂 冰片 甘草 天門冬 馬牙硝 寒水石
《元戎》四物二連湯:當歸 川芎 芍藥 黃連 地黃
參苓白朮散: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桔梗 砂仁 扁豆 蓮心 苡仁
下積丸:丁香 砂仁 使君子 巴豆霜
火府散:生地 木通 甘草 黃芩
通聖散:防風 荊芥 當歸 芍藥 薄荷 黃芩 連翹 石膏 朴硝 滑石 川芎 麻黃 桔梗 甘草 山梔 大黃 白朮
一粒金丹:人參 犀角 琥珀 防風 玳瑁 甘草 茯苓 冰片 硃砂 寒水石
水糊丸金箔為衣麥冬湯下。
清解散:北沙參 防風 茯苓 桔梗 甘草 枳殼 柴胡 川芎 前胡 細辛 天麻
生犀丸:犀角 珍珠 防風 羌活 甘草 茯苓 大黃 硃砂 天竺黃
此藥立夏前宜服。
錢氏白朮散:人參 白朮 茯苓 藿梗 葛根 甘草
四君子湯: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六合湯:當歸 川芎 大黃 熟地
痧疹
《內經》曰:少陰所致為瘍疹。夫少陰所致者,君火有餘,熱令大行,戊子午之歲也。在人則心主之,心火太過而燒爍肺金,肺主皮毛,見於皮膚之間,紅色如錦,此心火侮而乘之之色也。又曰疹屬於脾,《金鏡錄》云:毒盛於脾,熱流於心,乃知心脾肺皆受時邪而發。其將出時,腮紅眼赤,壯熱憎寒,身體疼痛,嘔吐泄瀉,咳嗽煩渴,神昏譫語,是其侯也。便當服開豁腠理湯,使之易出。如頭面愈多,鮮明勻淨,精神如舊清爽,是吉兆也,前藥即愈。若紅紫色,乾燥時晦,或出透身熱煩悶,聲啞喘急,發出復隱,此危急之兆也,仍將前方加炒黑麻黃、羌活之類。如再不出,或喘更甚,誠不治之症也。《活幼心書》曰:斑疹有二,有溫毒發斑,有胃爛發斑。然溫毒發斑者,其癮疹紋如錦片,出於兩腋之下。蓋兩腋氣之道路,蘊毒則隨氣而先出,其病狀嗽咳煩悶,或嘔清水,是因冬時感冒寒毒,藏於肌膚,至春陽氣發動而形於外,名為溫毒。發散癍疹,以百解散及牛蒡湯加陳皮、黃連為治。胃爛發癍者,因傷寒下早,熱毒乘虛入里,及當下而不下,以致熱毒內蒸於胃,胃受熱毒則發出於皮膚,其色赤者可療,黑者九死一生,治法同前。大便堅燥,不可輕用下藥,須以蜜煎豬膽之類導之。設或微瀉,不必治之,實發泄熱毒也。如瀉利不止者,此熱毒下陷之故,當以五苓散去桂加芩連芍藥之類,毒解則熱退,而瀉利自止,不可用燥濕溫補之劑。古人云「可汗不可下、可表不可補」是也。痧發足不止者,此餘毒未盡,急用解火清金之劑,以竹葉、石膏、麥冬、知母、芩、連、玄參、桔梗、陳皮、枳殼、天花粉、牛蒡子之類。痧後咳嗽不止,四物合二陳湯加瓜蔞、桔梗、玄參、黃芩治之。口渴加麥冬、枳殼,氣喘加蘇子、桑白皮。痧出過三日後不發者,內有實熱也,加清利之藥使熱自解,四物湯加芩連牛蒡以治之。凡出痧之時,大忌米穀暈腥之物、風寒水濕之氣,苟有不謹,最為深患。間有犯之而得愈者,此必內稟之氣實,外感之邪輕耳。余雖不佞,驗之屢矣,當謹戒病者為幸。再有一種,初出淡紅潤色,酷似痘疹,但粒頭稍小為異,此為赤痘。又初出尖小而頭白,光亮,有清水,此為水痘。上二症皆屬心火流於脾肺,最為易出易厭,稱為輕症,但恐變成瘡痍,膿血潰壞,此由不避風、不忌口耳,以四物湯加荊芥、防風、芩連之類。
總括:
癍疹從來因胃熱,赤生黑死無容忽。錦紋片片出肌膚,溫毒發現在兩脅。
脈法:
陽虛則數,陰實則大。
開發腠理湯:陳皮 防風 荊芥 桔梗 枳殼 前胡 葛根 柴胡 羌活 天花粉 升麻 甘草
百解湯:葛根 桂枝 甘草 茯苓 升麻 赤芍 麻黃
牛蒡湯:牛蒡子 大黃 防風 荊芥 甘草 薄荷
氣喘(附齁䶎)
《內經》曰:諸逆上衝,皆屬於火。或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肺之脈絡逆也。河間曰:火氣盛為夏熱,衰為冬寒,故病寒則息衰而氣微,病熱則氣盛而息粗。又云:寒水為陰,主乎遲緩:熱火為陽,主於急數。是以寒則息遲氣微,熱則息急氣粗,即謂之喘。大抵哮以聲響名,喘以氣促言。夫喘促而喉如水雞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續若難接者,謂之喘。雖然未有不由痰火內郁、風寒外束而致之者,有傷寒肺氣壅盛而發喘者,是表不解也,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之類,辨其寒熱而治之。又傷風咳嗽,肺虛而發喘,以麻黃、杏仁、甘草,三拗湯加減之。有因驚發喘,逆觸心肺,暴急張口神困,以化痰定喘丸治之。又哮吼喘者,喉間如拽鋸聲,可服梅花飲子。又或食鹹酸而喘,啖之以生豆腐,有熱者治以清涼定喘之劑。凡喘嗽之症,若小便不利則必生脹,脹必生喘,宜分標本先後。如先喘而後脹者主肺,先脹而後喘者主脾。蓋肺金主降,外主皮毛,肺朝百脈,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既受邪則失降下之令,故小便漸短,致水溢皮膚,而生脹滿,此喘為本而脹為標也,治當清金降火為主,而行水次之。脾土惡濕而主肌肉,土能剋水,若脾土受傷,不能制水則水濕妄行,浸漬肌肉,水上溢則邪反侵肺,氣不能降而亦喘矣,此脹為本而喘為標也,治當實脾行水為主,而清金次之。若肺症而用燥脾之藥,則金燥而喘愈甚;脾病而用清金之藥,則脾寒而脹益增。丹溪曰:久症發喘,故投人參、阿膠、五味,新病氣實,故用桑皮、葶藶、麻黃、杏仁。有痰聲而喘者,降痰為先;呼吸促而氣喘者,降氣為主;有胃虛者,抬肩結肚,喘而不休,宜溫胃消痰為主;有痰火者,乍進乍退,得食則減,食已即喘,降火清金為主。咳而上氣喘逆為肺脹,其脈沉,心下有水氣也。
附齁䶎
齁䶎一病,本為暑濕所侵,未經發散,邪傳心肺,變而為熱,熱則生風,風即生痰,痰實不化,因循日久,結成軟塊,圓如豆粒,遂名痰母。推其本源,或啼哭未休,遽與乳食;或飼以酸鹹,氣鬱不利,致令生痰;或節令變遷,風寒暑濕侵襲;或墮水中,水入口鼻,傳之於肺。故痰母發動而風隨之,風痰壅塞,氣促而喘,乃成痼疾。急投去風化痰,以知母湯、如意膏治之。
總括:
喘為惡候古今傳,氣色形顏仔細推。白虎梅花當解急,一般能散病堪痊。
脈法:
脈浮遲滑定然生,澀數微虛命必傾。
喘嗽吐血,上氣不得臥者,死。若面目浮腫,肩聳,脈息浮大者,亦不治,加嗽尤甚。
化痰定喘丸:雄黃 蟬蛻 硃砂 全蠍 殭蠶 南星 白附子 輕粉
梅花飲子:硼砂 芒硝 人參 甘草 辰砂 麝香 冰片 牙硝
上藥共為細末,用磁器貯之,麥冬湯調服,如氣喘咳嗽,桑白皮湯下,或薄荷湯下。
知母湯:知母 甘草 貝母 羌活 滑石 大黃 葶藶 麻黃 訶子 薄荷
如意膏:半夏 茯苓 枳殼
用朴硝(風化)加生薑,和糊為丸,如綠豆大,淡薑湯送。
痙症
《內經》曰: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又曰:諸暴強直,皆屬於風。《原病式》曰:筋頸強直而柔和也。夫肝木屬風而主筋,《經》曰諸暴強直屬風,理固然也,其諸痙項強而屬濕者何也?蓋太陽陰濕,則兼風化,亢則害,承乃制也。是故知痙之為病,濕為本,風為標耳。其症項背強直,腰身反張,搖頭瘛瘲,口噤不語,發熱腹痛,終日不醒,其狀可畏。病在足太陽經,剛痙無汗,柔痙有汗,面紅眼赤,牙緊口張,痰涎壅盛,昏憒煩渴,小便赤,譫語而發者,此剛痙也;若大便滑泄,不渴不語,手足冷而發者,此柔痙也。柔痙解肌,剛痙發汗,並以小續命湯加減之。又癇之一症,身體壯熱,譫語口乾,手足反張微寒,大便溏泄,此為剛柔不分之症。無汗,葛根湯主之;有汗,即用桂枝葛根湯。若痰壅氣盛,用南星、半夏、茯苓以消其痰,枳殼、陳皮、紫蘇以順其氣,痰消則風止,氣順則神清,然後審其熱之輕重而解利之。熱輕者敗毒散,熱重者小柴胡湯解之,壯熱有汗,胸滿咬牙而大便秘結者,是內有實熱,大承氣湯下之,後用大柴胡湯解之。痙症最難痊,十救一二,真難治者也。
總括:
原來痙症屬膀胱,口噤如癇身反張。此是傷風寒濕感,剛柔兩痙已分明。
脈法:
太陽病其脈沉而剛者為痙。
補遺:此症多因亡血,筋無所榮,故邪得以襲之,所以傷寒汗下太過,與瘡患及產後而至是症者最多。《內經》曰:太陽謂髮直引,皆有陽氣太上而爭,故強上也,出肺家篇。足太陰經之筋體脊內膂上至項,其病主癇瘛,及痙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故陽病腰反折難俯,陰病難仰。此症皆因神氣未固,驚則神不守舍,或飲食失節,脾胃受傷。
小續命湯:麻黃 附子 防風 肉桂 人參 茯苓 黃芩 川芎 芍藥 杏仁 甘草 防己
余方備在傷寒門。
癇症
《內經》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痛足不能行,發為眴僕。蓋陽虛逆亂也,故令人卒然暴僕,而不知人事,此則癇之類癇也。小兒風邪所傷,驚怪所觸,乳哺失節,停滯經絡,即成也。其候神氣拂鬱,目瞪直視,口噤涎流,肚腹膨緊,手足搐掣,項背反張,腰脊強直,但四肢柔軟,所謂六畜癇也。或腰脊強硬,終日不醒,則痙症矣。所謂六畜癇者,咽喉風痰所結,其聲如畜,時人強名之耳,又稱五癇。病關五臟,當察五臟之色而名之。總之,驚、風、食三種而已,積為痰飲,以致痰迷心竅而發,治當清火消痰,並投鎮驚清心之藥,如痰涎膠固,此藥倘難驅逐,在上即用吐法,在裡即用下法。
驚癇者震駭恐怖,打墜積驚,其初驚叫大啼、恍惚失魂是也。風癇者,汗出解脫失慎,風邪乘虛而入,其初屈指數計,有熱生風是也。食癇者,食時得驚,宿食結滯,其初吐乳不哺,大便酸臭,久則或成乳癖,先後寒熱是也。
又有陽病脈浮,面色光澤,病在六腑,身熱抽掣啼叫之症,易治;陰病脈沉,面色黯晦,病在五臟,身無熱,手足清冷啼叫之症,難痊。或以仰臥屬陽,覆睡屬陰,亦可參驗。蓋陽症屬熱,不可用溫藥;陰症屬寒,切忌投涼品。
有癲狂者,亦屬陽症。《難經》曰:重陽則狂。至長成小兒才發時,妄言不食而歌,甚則逾垣上屋,棄衣而走,或一二日方醒,是因冒熱感風,風熱蘊蓄,久則風痰壅結,上迷心胞。夫心乃神之舍,偶為邪熱攻逼,則神失守而昏亂,名曰狂癇,當清心平肝,疏風化熱,鎮驚下痰可也。
總括:
驚傳三搐後成癇,嚼沫牙關自上翻。明辨陰陽參色脈,不拘輕重總風痰。
脈法:
脈弦為風,弦而帶浮為陽癇,沉則為陰癇,凡癲狂脈虛可治,實大難痊。
補遺:癲狂即頭眩也,痰在膈間則眩微不僕,痰溢膈上則眩甚,仆倒於地,不知人事,名曰癲癇。徐嗣伯曰:大人謂癲,小兒謂癇。其實皆是痰凝胸膈故也。但癇症作聲,及醒必吐涎沫,時醒時發不休為異耳。《內經》曰:人生而癇疾者名為胎病,由母腹中得之,因母偶被大驚,其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而其子自患癇疾。
胎驚正發之劑:石菖蒲 石膏 犀角 人參 茯苓 遠志 白蘚皮
疏熱解表清利之劑:獨活 羌活 天麻 人參 荊芥 防風 川芎 甘草
化風丹:治口噤身反目直口吐。
南星 天麻 羌活 獨活 人參 荊芥 防風 川芎 甘草
鐵粉圓:治癇證不時吐涎沫,心悶。
龍腦 桂粉 天麻 南星 沒藥 牛黃 麝香
豬膽南星散:治小兒癇後不能言。南星一味,濕紙包煨,為末,雄豬膽汁調糊服。
牛黃膏:治風癇迷悶,手足抽掣,口吐涎沫。
全蠍 蟬衣 南星 殭蠶 明天麻 白附 防風 麝香
積聚
《內經》曰:積聚留飲食痞膈中滿,濕積霍亂吐下,癥瘕堅硬腹滿,皆太陰濕土脾胃之氣積聚之根也。丹溪曰:塊乃有形之物,氣不能生形,痰與食積死血也。在中為痰飲,在內為食積,大都行氣開痰為主。夫小兒熱氣蘊於胸膈之間,留飲聚於腰脅之內,於是營衛不得流通,臟腑不能宣達,脹滿而致癖結,或時發壯熱是也。故瘧家中脘往往蓄積黃水,日久成癖。若臟腑和平,營衛調暢,則津液流通,縱使多飲水漿,亦不為病也。然乳哺失節,三焦關膈,水漿停滯,腸胃不得宣行,於是結聚而為癖。治療之法,實者水晶丸下之,姑候盡消,便可攻補兼施。經云大積大聚,非攻不可。此症寒熱如瘧,肚腹疼痛,面黃肌瘦,切勿作瘧治。倘攻之太過,必耗散元氣,津液內損;補之太早,則積留成熱,轉生他症。治先調和中氣為主。氣弱者先調脾胃,後用三稜散、化癖丸漸漸磨之。然先補後瀉,行迎奪之法,即取陳寒積冷。若面黃唇白,發豎肌瘦,乃謂虛極,不可輕下,宜徐徐消化調理為上。古人云:養正則積自除矣。
總括:
積常有處聚無常,癥有明癥瘕聚難。四病所生俱是損,自生血氣各遭傷。
脈法:
小兒脈伏結為物聚,錢氏以沉細為癖積。《經》云:細而附骨者,積也。
治瘧疾有痞塊法:生地 白芍 陳皮 川芎 黃芩 半夏(以上各一錢) 甘草(二分) 鱉甲(醋炙,二錢) 水煎加生老薑三片
瘧久腹中成塊者,宜服止氣散,用二陳湯加柴胡、葛根、蘇梗、厚朴、青皮、檳榔、肉果、山楂,先以此等之藥發散,然後服鱉甲散,須加人參調養元氣。
水晶丸:南星 半夏 滑石 蕪荑
三稜散:人參 三稜 陳皮 枳殼 半夏 青皮 香附 益智仁 神麯 莪朮 大黃 紫蘇 甘草 苦丁
化癖丸:陳皮 莪朮 青皮 枳殼 檳榔 白朮 丁香 細辛 木香
黃疸
《內經》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又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夫黃疸之病,肌肉虛腫而色黃,由濕熱鬱積脾土之中,久而不散,故黃色形於肌膚。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母能令子虛,母病子亦病矣。是故有諸內必形諸外耳。其症雖分為五,終無寒熱之異。丹溪曰:同是濕熱,如盦面相似。所謂知其要者一言而終。或傷寒熱病,陽明內實,失於汗下,以致濕熱拂鬱內甚,令人變黃病也。又有疳瀉,皮黃髮豎,青筋肚大,肌肉消瘦,身面俱黃,此實肝病,故有是症。宜作疳治愈矣。治疸之法,用五苓散倍加茵陳,或茵陳湯加茯苓滲濕之品,無不應手獲效。又曰濕在上宜汗,濕在下宜利小便,或二法並用。又有小兒初生,遍體俱黃,兩目厚如金色,身發壯熱,是名胎黃,因兒在腹中,母受極熱耳。乳母須服生地黃湯。
總括:
發黃著濕蒸脾得,內外因分最是良。更有胎黃生便見,切宜多服地黃湯。
脈法:
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皆發黃病。凡寸口無脈,鼻氣冷,不治。
茵陳湯:茵陳蒿(一兩) 梔子(大者,三枚) 大黃(一錢)
茯苓滲濕湯:黃連 黃芩 梔子 澤瀉 防己 白朮 蒼朮 陳皮 青皮 枳實 赤苓 茵陳 豬苓
生地黃湯:生地 赤芍 川芎 當歸 天花粉
諸血
《內經》曰: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者,水之精氣,和調五臟,灑陳六腑,故能入脈。夫營,陰血也,所主在心,統化在脾,藏內在肝,宣布在肺,輸泄在腎,灌溉一身,滋養百脈,諸經由此而生育焉。然血之所統在乎氣,故曰氣主向之,血主濡之,是以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陽生陰長,夫唱婦隨之道也。如氣傷則變端百出:妄行則吐衄,衰涸則虛勞,降下則便血,熱陷則尿赤,滲於腸胃則為腸風,陰虛陽摶即患崩漏。此皆氣有殄戾之華,而血有滲濕之患也。養陰者可不先知養陰之道乎?巢氏曰:吐血者,熱氣盛而血虛,熱乘於血,血性得熱,則流散妄行,氣逆則血隨氣上,故令吐血也。若飲食太飽之後,脾胃內冷,不能消化,忽吐所食之物,氣血相沖,因傷肺胃,亦令吐血。又咳嗽氣逆,面目浮腫而吐血,是肺氣虛損耳。服用柏枝飲、犀角地黃湯。
衄血者,五臟熱結故也。血隨氣行,流通臟腑,冷熱調和不失常度,決無壅滯,亦不泛溢。血得寒而凝結,得熱而流散,熱乘於血,血隨氣升,故出於鼻竅也。又有傷寒瘟疫,諸陽受病,熱毒停聚五臟,以致鼻亦衄也。治以龍膽草丸、柏皮湯、膠黃散等劑。
大便下血,是大熱結臟損傷所致。臟氣既傷,風邪自入,或積冷,或溫熱,傳於脾胃,或疳食傷於臟腑,因茲冷、氣、熱、疳、濕,五者致動氣血停留於內,凝滯無歸,滲入腸中,故大便下血。或有腹脹冷氣在內攻衝,亦令大便下血。又因風冷乘虛客入脾胃,或瘀血在於腸胃,濕毒下如豆汁,又疳傷於臟,亦能便血。若上焦心肺積熱,流注大腸,亦令大便下血。亡血脾弱必渴,久則肌瘦發黃。五倍丸之類,服之必效。
尿血者,心主之。心與小腸相應,血之流行周遍經絡,循環臟腑。若熱聚膀胱,血滲入胞,故小便出血。如其實熱,服清心蓮子飲;虛熱,服六味地黃丸。
總括:
九道何為血妄行,蓋因抑鬱熱邪生。隨經施治明虛實,氣順如常血自勻。
脈法:
吐血,唾血,脈澀小弱,生;實大者,死。
血溢、血泄,諸血妄行,其治也,當以大黃桃仁行血破瘀之劑,以折其銳氣,而後外治之。善治者,每治失血蓄血,必先以快藥下。或問:失血復下,虛何以當?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以妄為出,曷以當之?使去者自去,生者自生,可也。
柏枝飲:干柏枝 干藕節
共為末,蜜入沸湯調服。又一方加白芍、犀角汁同服。
犀角地黃湯:治衄血、吐血
犀角 赤芍 丹皮 生地
龍膽草丸:黃連 龍膽草
柏皮湯:治衄血
柏皮 山梔 甘草
膠黃散:阿膠(一兩) 蒲黃(五錢)
加生地汁服。
五倍子丸:五倍子為末,蜜丸,小豆大,一歲服十丸,倉米湯送下。
清心蓮子飲:黃芩 麥門冬 地骨皮 車前子 甘草 石蓮 茯苓 黃耆 柴胡
火府散:木通 生地 黃芩 甘草
腹痛
《內經》曰:寒氣入經,則稽遲澀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內則氣滯,故卒然而痛。然此理未能盡述,學者自宜檢閱。《原病式》曰:熱鬱於內,則腹滿堅結而痛,不可例言為寒也。丹溪曰:腹痛欲以物按者屬寒,如不欲按者屬熱,痛類不同,詳細在後。
有鎖肚痛,嬰兒月內或月外,乳不下咽,腹硬如石,面赤似朱,撮口啼哭,目瞪唇紫,手足口鼻氣冷是也。始因斷臍帶不緊繫,為風寒所乘,症實危急。以白芍藥湯、烏梅散投之,如不愈,再參考臍風症門。
癥瘕痛,乃積久所致,亦能成疳。皆屬營衛兩虧,外則感受風寒,內則過傷乳食,停滯既久,不能克化。邪並於陰為癥,陰則專靜,凝而不移;邪並於陽為瘕,假物象形,動而不息。此二症倘久而不治,亦成脾胃疳積。或兩脅間有塊如石,按之則痛,不按則輕,或面黃肌瘦,腹硬而脹,並有青筋,蒸熱無時,乳食減少,愛吃泥土,或大便酸瀉,痛則身冷如冰。法當調脾養胃,用惺惺散;磨積理疳,用化癖丸;治酸瀉,沒石子丸。然積滯之疾,非一二劑即愈,必須次第調理,自然日漸減輕。
痃痛者,始則腹內長塊,其硬如臂,從腰傳轉,或左或右,良久痛甚,則現於皮內,不妨乳食。其症先因有疾,解表未清,遽下太過,氣虛寒摶,鬱結而感。法宜益氣理虛,用人參白朮散、沉香檳榔丸主之。
蛔蟲痛,口吐清水涎沫,或蟲吐出,痛不堪忍。其症因食肥甘葷腥太早,故胃寒蟲痛,其蟲吐出,或生或死,痛甚危險。先以理中湯加烏梅水煎服,使胃暖不逆,次服使君子丸。又有大兒,面㿠白而黃色,肉食倍進,肌體消瘦,腹中時痛,此鱉蛔蟲雜於其間。以二聖丸下之。又有胃受極熱,亦令蟲痛,乍痛乍止,當以安蟲為上,若以治蟲,反傷胃氣。因寒而痛者,理中湯加烏梅水,或服熱而動者用五苓散加烏梅水生薑煎服。
積痛者,腹中隱隱而痛,面黃不食,兒吐酸氣,先治積滯,後調脾胃,而痛必止,仍辨虛實和解,治詳傷積門。
癖痛者,癥痃、瘕、癖四症,大同小異,總名積聚。已詳積聚門。
臟寒痛,附胎寒門。盤腸內吊痛,附夜啼門。腎吊偏墜痛,附陰囊腫門。當理腎和氣。寒疝痛,附在疝症。
總括:
脾家不好腎經虛,邪正交攻氣不舒。熱痛面紅並尿赤,冷知青白口唇紅。
脈法:
陰虛則腹痛,弦急則小腹痛,尺脈緊臍下痛。又脈伏小腹痛。瘕疝痛、心腹痛不息,脈細遲者生,堅實大者死。腹痛脈反大而長者死,臍下忽大痛,人中黑者死。
白芍藥湯:白芍 澤瀉 薄荷 桂枝 甘草
烏梅散:鉤藤 乳香 沒藥 粉草 烏梅 延胡索
惺惺散:人參 茯苓 藿香 白朮 甘草 丁香 砂仁 南星
化癖丸:陳皮 莪朮 三稜 青皮 枳殼 檳榔 木香 丁香 細辛 木通
參苓白朮散:人參 茯苓 甘草 白朮 砂仁 米仁 桂枝 扁豆 蓮肉
沉香檳榔丸:沉香 檳榔 白朮 丁香 三稜 蓬朮 神麯 厚朴 蒼朮 青皮 陳皮 砂仁 益智仁 枳殼 良薑 香附 穀芽 使君子
理中湯:乾薑 人參 白朮 炙甘草
使君子丸:檳榔 大黃 使君子 酸石榴皮
二聖丸:檳榔一兩,巴豆十五粒(去殼、膜)。巴豆揀大去油,入檳榔末,杵,和丸綠豆大,服後蟲即下,以稀粥自安。
黃連殺蟲湯:雷丸(一錢) 使君子(二錢) 廣木香(五分) 蕪荑(二錢) 炒川連(四分) 炒枳殼(一錢五分) 花檳榔(一錢五分) 六神麯(三錢) 焦麥芽(三錢) 金鈴子(三錢) 榧子肉(三錢)
項頸強痛
《內經》曰:風生於脊,病在肝腧頸項。又曰:諸頸項強,皆屬於濕。戴人曰:頭痛非是風邪,即是氣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宜服和氣之劑。又有挫閃及坐久失枕而致項強不能轉側者,此由腎虛不易生肝,肝虛無以養筋,故機關不利,宜服補腎之劑。再有患筋急項亦難側者,此必從足起。經云:十二經各有筋,惟足太陽之筋自足至項故也。《準繩》曰:頸項強急,發熱惡寒,多由風客三陽之經,寒摶則筋急,風摶則筋弛。左屬血,右屬痰,並宜驅邪湯。若動則微痛,脈弦數而實,此痰熱在三陽之經,宜消化豁痰湯。若脈弦而澀,右為甚,作血虛,邪客於太陽陽明之經,治宜疏風滋血湯。
總括:
項病原來風濕居,挫閃失枕亦因之。右痰左血常常記,虛實詳明藥必靈。
頭痛
《內經》曰:頭痛不止,寸口脈中短者,三陽受病。夫三陽受病,皆胸膈有痰之故,其痰壅遏於上也。春風病在頭,蓋天氣上升病亦升於上也。法當吐之,吐即所以宣達,可祛在上之邪。仲景云:春令頭痛,治法宜吐。按頭痛之症,有外因者,風寒暑濕之邪;有內因者,氣血痰飲之故;又有三陰三陽之異。皆以風藥治之。總而言之,高頂之上,惟風可到耳。然太陽頭痛,惡風寒,脈浮緊,痛在巔頂兩額角;少陽頭痛,往來寒熱,脈弦,痛連耳根;陽明頭痛,發熱自汗,脈浮長大,痛連目眥頰齒;太陰頭痛,有痰體重,或腹痛,脈沉,頭重;少陰頭痛,足冷氣逆,寒厥,脈沉細;厥陰頭痛,吐痰,厥冷,脈浮緩。自此,六經頭痛,多挾外邪者也。血虛痛,自魚上攻而痛;氣虛痛,耳鳴,九竅不利;真頭痛,痛甚入腦,手足寒至節,旦起夕死,夕起晨亡;厥逆痛者,如犯大寒,內至骨髓,髓本以腦為主,腦逆故頭即痛,而齒亦痛;痰厥痛者,頭如裂散,眼黑頭旋,噁心煩悶,目不便開,如在雲霧空中,此足太陰痰厥之痛。凡此頭痛不一,須參大方,究其所因,斯無偏弊也矣。
總括:
頭痛先須辨六經,濕痰風火挾邪侵。氣虛血少兼寒濕,審得精明治必靈。
脈法:
陽弦則頭痛;又曰:寸口脈浮,中風發熱;又曰:頭疼短澀應須死,浮滑風痰必易除。
補遺:
丹溪云:頭痛大率屬痰,甚者火多,有可吐者,有可下者。又曰:腎虛則頭痛,肝虛則頭暈。
太陽經頭痛方:藁本 川芎 羌活 獨活 麻黃
少陽經頭痛方(即小柴胡湯):柴胡 半夏 人參 甘草 黃芩
陽明經頭痛方:升麻 芍藥 甘草 葛根 白芷 加石膏
太陰經頭痛方:蒼朮 半夏 南星
少陰經頭痛方:麻黃 附子 細辛
厥陰經頭痛方:麻黃 羌活 吳茱萸 藁本 升麻 黃耆 黃芩 當歸 黃柏 川芎 細辛 蔓荊子 柴胡 黃連 半夏 紅花 蒼朮
芎歸四物湯去地黃芍藥,治血虛頭痛。
四君子湯: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此治氣虛頭痛。
羌活黑附湯:麻黃 殭蠶 黃柏 羌活 蒼朮 防風 甘草 升麻 白芷 黃耆 黑附子
加減二陳湯:陳皮 半夏 蒼朮 蔓荊子 南星 防風 茯苓 甘草
此方治痰厥頭痛。
胃脘痛
《內經》曰:少陽司天,風行於地,心痛,胃脘痛,膈不通。又云:木鬱發之,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噎不通,食飲不下。蓋風木之氣被郁,發則太過,故有土敗木賊之候。然心與胃各一臟,病形不同,胃脘痛在心下,或曰胃脘痛即心痛,此言非也。但胃居中焦,稟中和之氣,多血多氣,為水穀之海,三陽之總司,五臟六腑十二經皆受氣於此,是以強則氣行而健,弱則氣竭而病,其中和之氣,變至偏寒偏熱。因此水穀不消,停留水飲食積,與氣相摶,以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肝木之邪得以乘機侵侮,而病即生矣。其致病之由,大抵縱恣口腹,喜食辛酸、生冷、煎煿、脆燥之物,朝傷暮損,日積月累,自郁成痰,痰多成火,血亦妄行,痰血相雜,妨礙升降,故胃脘作痛。倘醫士不究其源,例以辛香燥熱治之,以火濟火,恐成危劇,不亦悲哉!古有九種心痛,曰飲,曰食,曰風,曰冷,曰熱,曰痰,曰蟲,曰痙,曰去來痛。夫所謂冷者,一耳,不可例以熱藥治之。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心也。又有寒熱、大實、食積、死血、痰蟲之異,俱錄於後。
寒厥痛者,手足冷,遍體冷汗自出,便痢尿清不渴,氣微力弱,宜朮附湯溫之。熱厥痛者,身熱足冷,痛甚則躁而吐,額上自汗,脈息洪大,宜金鈴子散加減之。大實痛者,因氣而食,卒然發痛,大便或秘,久而注悶,心胸起高突,按之愈痛,不得飲食,宜微利之。食積痛者,痛甚欲大便,大便後痛即減。死血痛者,痛有常處,不移不動。痰痛者,隱隱然痛,得辛熱湯則暫止者,此即痰痛也。蟲痛者,痛則懊憹,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腹熱善渴涎出,面色乍白乍青乍赤,嘔吐清水。真心痛者,必死不救,蓋為胞絡引邪入於心之正經耳,夫心為君主之官,神靈之舍,手少陰經豈可受邪而被痛也哉!
總括:
俗云心痛多胃脘,真痛心者命必危。九種病原宜細切,食寒實大豈無妨。
脈法:
洪大屬火熱,滑大屬痰;右手脈實者痰積,沉滑有食,強遲有寒。沉細而實可治;堅大而實,浮大而長,滑而流利,數而緊甚,皆不易治;若心痛,手足俱青至節者,不治。
補遺:
丹溪曰:凡胃脘痛必用溫藥,此是鬱結不行,陽氣不運,故作痛。在下者多屬食,宜溫利之。大凡心腹痛,須分新久,若明知受寒感熱挾氣,或口食寒物而得者,當溫利之。倘得之已久,則成郁,郁久則蒸熱,熱久必生火,若早投溫利之品,寧無助火添病乎?由是山梔為熱藥之嚮導,正氣復而愈矣。用十五枚,大者九枚,去皮,炒黑,濃煎,佐以薑汁,令辣,服之。或加川芎一錢,或以二陳湯加川芎、蒼朮,倍梔子,煎服。甚者加乾薑,輕則以麻黃、桂枝之類散之。
草豆蔻丸:草豆蔻 陳皮 吳茱萸 人參 乾薑 黃耆 益智仁 炙甘草 當歸身 青皮 福澤瀉 半夏 桃仁 麥芽 焦神麯 薑黃 柴胡
共為末,和丸,淡薑湯送下。
朮附湯:附子 白朮 甘草
加老薑三片煎服。
金鈴子散:金鈴子肉 延胡索(各一兩)
為末,痛止服。
枳朮丸:治因平日喜食熱物,致死血留於胃中作痛。宜桃仁承氣湯下之。
腫脹
《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又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夫脾喜燥而惡濕,常感濕氣,濕蘊久則生熱,濕熱相生而腫脹焉。其所謂受病者何也?夫人所賴以生者,水穀也。水,腎主之;谷,脾主之。然腎虛不能行水,脾虛不能制水。脾與胃合,胃為水穀之海,虛則不易傳化。故腎水泛溢,浸漬脾土,於是三焦停滯,經絡壅塞,滲於皮膚,注於肌肉,而腫脹成也。腫為水腫,脹為腹脹,須分別治之。賈洛海曰:腫之為病不一,可謂痼疾,則危惡極甚已。有感濕而腫,有風寒閉塞而腫,有食積而腫,有病後作腫。大法總以補中行濕利小便。凡身有熱者,水氣在表,可汗;身無熱者,水氣在裡,可利小便,切不可輕下,耗傷真氣。《經》云: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成病也。遍身浮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秘結,此屬陽水。先五皮湯,次四磨湯,加生枳殼,重則疏鑿飲子。若遍身腫,不煩渴,大便溏,小便不赤,此屬陰水,宜實脾飲,或木香流氣飲。陽水病兼陽症者,脈必浮數;陰水病兼陰症者,脈必沉遲。氣若下陷,用二陳昇提之藥,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如其腹脹,少加厚朴佐之,氣不運,加木香、木通以調之。有小兒初生便覺痰嗽喘急,此肺腎所主,先用解表,次投定喘消痰利便之劑。《內經》曰:「開鬼門,潔淨府。」即此謂也。
夫脹者,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不能健運,水穀聚而不散,以致成脹。實者可下之。其症刻刻飲水,小便黃,脈伏而實,必脾虛而後有積。治法先補脾,然後下之;下後又補脾,可期霍愈矣。不可補肺,恐生虛氣耳。盧氏《醫鏡》以水腫隸於腎肝胃,而不及脾。又肺金盛而生水,水溢妄行,豈理也哉。夫脾土受病,肺為之子,固不能自盛而生水。然肺金氣清,本能生水,則滋長腎陰,奉以降令,為生化之源,何病腫之有!今乃腫水為腐濁之氣,滲透經絡,流注豁谷,灌入隧道,血亦因之化水,欲藉土以制之,順氣以利之。殊不知脾病則金氣衰,木寡於畏而侮土,脾欲不病不得也。治法宜清心經之火,金運化之,肺氣下降,隧道開通,其精之清者,復轉而為氣、為血、為津液,敗濁者在上為汗,在下為尿,以漸分消矣。
總括:
古今議定是脾虛,大抵多從濕熱為。十種根因急調治,宜補宜瀉在臨機。
脈法:
浮大者可治,微細者難醫;實腫原堪療,虛極本難痊。
經曰:至陰者腎水也,少陰者冬脈也。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又曰:腎者胃之關,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朝寬暮急屬陰虛,朝服四物湯加參朮,暮服地黃丸加桂、附、車前子。朝急暮寬屬陽虛,朝用六君子湯,暮服地黃丸加減治之。
加味五皮飲:五加皮 地骨皮 姜皮 茯苓皮 大腹皮 木瓜
一方去五加易桑白。
疏鑿飲子:建澤瀉 大腹皮 茯苓皮 木通 商陸 羌活 椒目 赤小豆
實脾飲:白朮 香附 木香 甘草 肉果 檳榔 茯苓 老薑
二陳湯:陳皮 白朮 半夏 甘草
解表散:麻黃 杏仁 赤茯苓 川芎 防風 枳殼 甘草
商陸丸:商陸 黃連
薑汁和丸,紫蘇湯下
東垣云:寒脹多,熱脹少,皆主乎脾胃。此亦不可不知,毋專於熱。
治腫大法,宜補中行水利小便,以人參、白朮為君,蒼朮、陳皮為佐,黃芩、門冬為使,以制肝木。消腹脹,少加厚朴;氣不運,加木香。
雜方
疳積方:酒炒胡黃連 川黃連 銀柴胡 石決明(煅) 炒蘆薈 蕪荑
五疳保童丸:治小兒五疳八痢,諸積勞熱,體瘦柴瘠,好食生物,吐蟲咬牙,胃脘胸腹常痛,面黃目昏,將欲瞎眼,此藥效驗如神,不可輕授他人。
龍膽草(一兩) 雄黃(五錢) 蠶酥頭(炙黃,五錢) 苦楝根(一兩) 五靈脂(三錢) 青黛(四錢) 天仙子(六錢) 夜明沙(淘淨,五錢) 黃連(一兩) 小青皮(醋炒,八錢) 真麝香(一錢) 北五味(二錢) 熊膽(八錢) 鰍鱔頭(煅,三錢) 胡黃連(六錢) 蘆薈(八錢) 上藥共為細末,陳米糊丸如芥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治痢良法:黃瓜藤灰 榕樹葉灰
砂糖掊服,治紅白痢立效。
治疥瘡方:大楓子肉 煙膏 松香 杏仁 輕粉
用臘油調末。
諸葛行軍散:西牛黃(五錢) 姜粉(五錢) 麝香(三錢) 真珠(三錢) 冰梅片(五錢) 火硝(五錢) 蒲黃(八錢) 金箔(五十張)
共為細末,裝磁瓶內,不可泄氣,每服一匙,神效。
抱龍丸:陳膽星(一兩) 雄黃(水飛,五錢) 麝香(另研,一錢) 天竺黃(一兩) 辰砂(另研,五錢)
又方加羌活五錢,天花粉、殭蠶各二錢。上研細末,煎甘草膏和丸,皂莢子大,溫水化服。百日內小兒每丸分作三四服。如臘月雪水煎,甘草和,最佳。
一法用新汲水浸南星三日後,煎三五沸,取出,乘軟切,去皮,只取白軟者,薄切,焙乾,炒黃色,取末八兩,以甘草一兩五錢,拍破,用水二三盞浸一宿,文火煎至半盞,去渣,漸漸入南星末內,研,令甘草水盡,方再入余藥。
豆蔻香砂丸:消宿食,止嘔逆,除腹痛,療癥瘕,快三焦,利胃膈等症。
白豆蔻 煨木香 花檳榔 砂仁 制香附 廣陳皮 焦楂肉 蓬朮(以上,各三兩) 三稜(二兩) 甘草(一兩) 青皮 神麯 麥芽 白芍(以上各二兩五錢) 藿梗(二兩) 老薑(二兩)
六合定中丸:治暑月感涼,瘧疾霍亂,胸悶噁心,頭疼腹痛,或吐瀉寒熱如虐,以及小兒發熱發搐,吐乳驚悸,一切中土不和等症。
老蘇梗 陳香薷 廣藿香(以上,各四兩) 炒枳殼(三兩) 羌活(二兩) 赤苓(四兩)
加老薑為丸,如龍眼肉大,每服一丸。
疝氣丸:狗吉利(八兩) 上肉桂(三兩) 小茴香(五兩) 葫蘆巴(五兩) 陳香櫞(八兩) 大茴香(五兩) 玉桔梗(三兩)
七灰散:川柏灰 槐米灰 生地炭 云耳灰 荊芥炭 地榆炭 陳棕灰
此方止下焦血,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