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論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19年9月14日 (六) 07:07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中風論

作者
熊笏
朝代
年份
公元1821年
中風論

自序

昔,神農、黃帝、岐伯、俞跗,以神聖之資,闡陰陽之奧,創興醫籍,拯濟疾苦,實與教養政治相輔而行,故三墳之書先於五典。蓋醫之學,備在君相矣。厥後有伊尹湯液,亦其類也。東遷以來,君相罕有知者,而其學遂降為藝術。若醫和、醫緩、扁鵲之儔,皆其最也。始皇焚百家之說,不禁醫卜,故《靈樞》、《素問》、《神農》、《本經》、《扁鵲難經》猶傳於世。漢之太倉公、華元化、張仲景之徒,皆精其術。倉公、元化無傳書,惟仲景有《傷寒》、《金匱》兩書,實與《本經》、《湯液》、《靈》、《素》、《難經》相為表裡,此醫學之大成也。晉太醫令王叔和,錯解義例,纂亂原文,而醫學始晦。相沿至今,卒無起而正之者。雖有諸家輩出,各抒所見,究與《靈》、《素》、《難經》不能符合。其弊在於不信古經,不明內景,枉逞胸臆。是以得不償失,名不副實。著作雖多,去古愈遠矣。近世醫方本草諸書,專執心肝脾肺腎,顛倒金木水火土,滿紙空談,毫無實義,莫不家置一冊,沿為習俗,牢不可破。此時即起軒岐、盧扁諸聖賢而正之,不目為怪,則斥為妄耳。笏學術淺陋,惟於古聖之書,頗曾究心,觀其診病脈法,經絡營衛,內景臟象,皆與後世諸論不同。蓋理寓於氣,氣寓於形,後人舍形氣而言理,故其術膚淺而不適於用。古人求實理於形氣之中,故其術精切而多奇中。今欲實從形氣中以求治病之理,不得不詳之如左,以就正於高明,庶不至於按劍相詫也夫。

道光辛已孟春江右熊笏叔陵甫自敘

《中風論》一書,安義熊叔陵先生著,聞向無刊本也。戊寅夏間,余從里中世醫郭君秋泉借閱其家藏抄本,喜是書明於內景,不獨為中風立論,即中風一症,灼有見地,全卷無一模稜語,因手錄之。嗣詢此書所由來,秋泉云:嘉慶季年,吾閩陳修園先生治療出,一時名醫右熊君耳其名,不遠千里來證所學,修園下榻欽其緒論,即知熊有撰述,奈深自謙,秘不肯示人。一日熊外出,修園門下士私發其簏,得此書傳鈔之,欲再檢他本,詰朝熊束裝歸矣。余於客冬購得叔陵《輯注難經》,讀其中精義名言,悉從《靈》、《素》體會而出,與《中風論》相表裡,欲合刻而公諸世,未逮也。今夏,家端植兄擬刊醫書,余以此論告,即欣然出資付梓,並自任校讎之役,一字之疑,必來參酌。剞劂竣事,屬敘緣起,余思熊氏書出,當有目共賞,固無待余之表彰,而端植隱於市廛,能不《醫案一隅錄》兩種,肆中遍訪無此書,端植能——蒐羅,襄刻《熊氏全集》,尤余之厚望也夫。

時光緒甲申八月子莊林慶祺謹序

論臟象

肝藏魂,屬足厥陰經,有正絡入肝絡膽,主春木風令,旺於春,以膽為腑,屬足少陽經,有正絡入膽絡肝,七情主怒,聲主呼,液為淚,五官目(凡臟腑之相表裡者,因諸經相屬相絡也。後世用五行干支相配,亦屬鑿空腐談)。

心藏神,屬手少陰經,有正絡入心絡小腸,主夏君火熱令,旺於夏,以小腸為腑,屬手太陽經,有正絡入小腸絡心,心君無為,五官舌。

心主無形,代心君行事,屬手厥陰經,有正絡歷膻中,遍歷三焦,主長夏相火暑令,旺於夏,以三焦為腑,亦無形,屬手少陽經,有正絡歷三焦絡膻中,七情主喜,聲主笑,液為汗。

脾藏意,屬足太陰經,有正絡入脾絡胃,主四季濕土令,寄旺於四季,以胃為腑,屬足陽明經,有正絡入胃絡脾,七情主憂思,聲主歌,液為涎,五官口。

肺藏魄,屬手太陰經,有正絡入肺絡大腸,主秋金燥令,旺於秋,以大腸為腑,屬手陽明經,有正絡入大腸絡肺,七情主悲,聲主哭,液為涕,五官鼻。

腎藏精與智,左藏智,右藏精,屬足少陰經,有正絡入腎絡膀胱,主冬水寒令,旺於冬,以膀胱為腑,屬足太陽經,有正絡入膀胱絡腎,七情主恐懼,聲主呻,液為精,五官耳。

五臟以心為君、為主,心君無為,寂然不動,其臟堅固,邪不能侵,侵之則神去而死。凡心之用,皆手厥陰心主代為用事也。

心主即膻中宗氣也,但有氣而無形,專代心君用事,故名之相火,譬如宰相代人君施政也。後世錯認右腎為相火,考之《靈》、《素》、《難經》及仲景書,皆無此說。此因叔和脈法將三焦配入右尺,三焦本屬相火,故遂錯認右腎為相火耳。心主是本名,因心主無形可指,故《素問》借任脈之膻中穴名之曰膻中,是從其外而名之也。《靈樞》借護心之脂膜名之曰心包絡,是從其內而名之也。二者皆是借名,非本名也。唯心主二字,乃是本名,因其代心君行事,為性情之主,故曰心主。

三焦亦有氣而無形,即衛氣之間行於腑者也。扁鵲名為原氣,乃腸胃中行津化液之氣也。蓋心主是宗氣,《內經》所謂大氣積於胸中,命曰氣海者是也。凡肝之怒、肺之悲、腎之智、脾之思,皆秉此氣為用。三焦是衛氣,《內經》所謂衛出下焦,間行於六腑者是也。凡上焦之飲食主納、中焦之主腐化、下焦之二便主出,皆秉此氣為用,此二者皆有氣而無形。馬元臺謂三焦有形如脂者,妄也。

腎有兩枚,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男子以右腎藏精,女子以右腎系胞。此言出於《難經》,不見於《內經》,然《內經》謂衝脈為血海,循腹右繫於腎。又謂男子二八太衝脈盛,精始至,女子二七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又謂男子無月事,衝脈不泄,則上榮而生髭鬚;女子有月事,衝脈下泄,則髭鬚不生。宦者損其衝脈,則須亦不生。觀《難經》男以藏精,女以系胞之語,則右腎為命門者,即《內經》之衝脈循腹右下行繫於右腎,謂男女之天癸所以傳生者也,猶曰此生生受命之門耳。則命門乃水也,非火也。後世沿叔和之謬,謂左腎為水,右腎為相火,已屬大謬,李時珍反用此法詆譭《難經》,可知後世醫家於內景臟象全然不識,而猶妄意著作其書,尚可信乎?

或問:子以命門為天癸,然則腎中無火矣,無火則腎中真陽又是何物也?曰:腎中真陽即是衛氣之根,《內經》謂衛出下焦,《難經》謂腎間動氣,又謂生氣之原者是也。此兩腎皆有之,且膀胱亦有之,奈何專屬之右腎耶?

《內經》曰:初生之來謂之精(男女媾精,萬物化生。即右腎藏精也)。兩精相摶謂之神(陰陽合而神明生,即心藏神也)。隨神往來謂之魂(神明動而知識生,即肝藏魂也)。並精出入謂之魄(精血充而運動生,即肺藏魄也)。心有所憶謂之意(脾主思,故藏意)。慮善而動謂之智(腎為技巧之官,故藏智)。此五臟之所藏,謂之五神,所謂性也。

凡五臟皆不可病,而心臟為最。然《內經》、《難經》論病,多以五臟為言者,乃指五臟所主之病,非謂五臟為受病之地也。譬如怒為肝之所主,其受病之地乃在衛氣、宗氣之上僭,《內經》所謂氣有餘善怒也。又如恐為腎之所主,其受病之地乃在衛氣、宗氣之下陷,《內經》所謂氣不足善恐也。俗書不知從受病之氣分施治,而輒從五臟用藥,則誤矣。

五臟為藏神最密之所,而名為陰者,以其為陰經所屬也。六腑為傳受渣滓之所,而名為陽者,以其為陽經所屬也。唯膽為清淨之地,不受穢濁,而亦名腑者,亦以其為陽經所屬也。《內經》謂臟腑皆取決於膽,故膽為決斷之官。

論經絡次序

(此宗氣領營血所行也,營行脈中)

經脈發源在左乳旁下,以手按之有動脈者是也。《素問》名為胃之大絡虛里穴,《靈樞》名為脾之大絡大包穴。蓋脈本營血,乃水穀所主,故以脾胃互稱。此只一穴,在左乳旁下,若右乳旁下則無有,不論男女,人人皆然。此等要緊之穴,《內經》言之甚清,驗之此身亦甚明,乃諸家竟不知此為何事,可為浩嘆(虛里出瀏腋下三寸,大包在腹下六寸)。

第一,手太陰肺經從左邊虛里穴上注肺,由左腋間走左手大指(寸口脈即此),是從胸走手也(正絡入肺)。

第二,手陽明大腸經從寸口斜分至腕臂(反關脈即此),走上至頭,是從手走頭也(正絡入大腸)。

第三,足陽明胃經從頭上接前脈,由胸前而下至足背,是從頭走足也(正絡入胃)。

第四,足太陰脾經從足指接前脈,由膝而上至胸,注心中,是從足走胸也(正絡入脾)。

第五,手少陰心經從胸中接前脈,由臑間而至手小指,是從胸走手也(正絡入心)。

第六,手太陽小腸經從手小指外側接前脈而上至頭,是從手走頭也(正絡入小腸)。

第七,足太陽膀胱經從頭上接前脈,由背而下至足小指,是從頭走足也(正絡入膀胱)。

第八,蹺脈(男用陽蹺,女用陰蹺)從脛上接前脈,上至背俞,轉從復衝下行於足(正絡無)。

第九,足少陰腎經從足心接前脈,由膝內而上至胸,是從足走胸也(正絡入腎)。

第十,手厥陰心主經從胸中接前脈,由臑而至手中指,是從胸走手(正絡散入膻中)。

第十一,手少陽三焦經從手指背接前脈,由手腕外上至耳側,是從手走頭也(正絡歷三焦)。

第十二,足少陽膽經從頭上耳側接前脈,由身之旁下至足,是從頭走足也(正絡入膽)。

第十三,足厥陰肝經從足下接前脈,由膝而上至胸中,注於肺,是從足走胸也(正絡入肝)。

以上諸脈,各有兩條先行於左者畢,然後再注肺,由右腋間走右手太陰經、手陽明經,以次至足厥陰經,亦如其左,不復繁綴,然後再交於督脈。

督脈從右足厥陰經上頭而來,由頭頂中間入頸,循脊中直下至尾骨,分兩支入前陰,合交任脈(此脈只一條,無正絡)。

任脈,從前陰接前督脈由腹中間上胸,復注於肺,為周而復始(此脈亦一條,正絡無)。

以上左右十二經、兩蹺、督、任,凡二十八脈,共長十六丈二尺,一息六寸計,二百七十息即遍一度,凡人一日一夜有一萬三千五百息,則遍五十度也(凡營血隨宗氣行於脈中者,用此審次第。 詳後營行)。

論經絡淺深

(此衛氣所行也。衛行脈外)

人身頭與手足是一殼子,五臟六腑皆在殼子之內者也,十二經絡皆在殼子之外者也。然此殼子又有淺深不同,今分列於後。

第一層為太陽所行之地,手太陽二,足太陽二,陽蹺二,督脈一,凡七脈為衛氣極盛之地。

第二層為陽明所行之地,手陽明二,足陽明二,凡四脈為衛氣總彙之地。

第三層為少陽所行之地,手少陽二,足少陽二,凡四脈為衛氣初出之地。

以上三層皆名為表,少陽近里,為半表半裡之界。

第四層為太陰所行之地,手太陰二,足太陰二,凡四脈為衛氣初退之地。

第五層,為少陰所行之地,手少陰二,足少陰二,凡四脈為衛氣退藏之地(任脈亦在此層,當云五脈)。

第六層為厥陰所行之地,手厥陰二,足厥陰二,凡四脈為陰盡陽生之地(過此則入臟矣)。

以上三層皆名為里。

凡衛行脈外者,用此察淺深,詳後論衛氣篇,知此則知偏枯之風專在衛矣。

凡十二經脈,各有支脈通於臟腑者,名為絡,凡風之入臟者由此。

凡十二經脈,其陰經、陽經相交接處,名為交經別絡(如手太陰交手陽明,足陽明交足太陰之類)。其陽經交陽經者在頭,陰經交陰經在腹,則無別絡。

凡十二經脈,各有小脈從氣穴旁出者,名為孫絡(又名小絡,又名血絡)。共有三百六十五氣穴,即有三百六十五孫絡。其病最輕。

論奇經八脈

陽維,即手三陽、足三陽諸氣穴旁出之孫絡也。

陰維,即手三陰、足三陰諸氣穴旁出之孫絡也。

陽蹺,即足太陽之別,支通少陰者也。男子脈度以陽蹺為經,陰蹺為絡。

陰蹺,即足少陰之別,支通太陽者也。女子脈度以陰蹺為經,陽蹺為絡。

督脈,即背脊當中一條督脈之孫絡。

任脈,即胸前當中一條任脈之孫絡。

以上六者,共有三百六十五氣穴,此皆旁出孫絡,不入營行之度。

衝脈為血海,循腹右下行,與右腎相通,男子以之藏精,女子以之系胞。胞即子宮,為月事所從出,即天癸也。《難經》謂右腎為命門,即此衝脈行腹右,與左乳虛里穴相對。蓋人身血液分為兩途,其從左乳下隨宗氣動而行於十二經脈之中者,名為營血,所以蔭形而生肌者也。其從腹右下注衝脈通於右腎者,名為天癸,所以種子傳生者也。營血從左乳下發源,行於脈中,故左乳旁下有動氣應手;沖血從腹右下注於右腎胞中,其血本靜,故右乳旁下並無動氣,此左右之所以不同也。營血養身,故不可傷,傷之則死;沖血傳生,原有可泄,故閹宦者流雖傷沖血亦不死。此營血為病所以獨重,而沖血為病所以較輕也。

帶脈橫通於腰,所以聯絡諸經者也。

以上二者,皆不入營行之度,與諸經孫絡相似,故亦列於奇經。

凡此八者,皆血之積而不流者也,《內經》名為奇邪血絡,《難經》則名為奇經。蓋血之行於脈中者,如川河之流;血之溢於孫絡者,如湖海之會,古人用此以審病耳。譬如陽維之血溢於上,則為鼻衄、齒衄之類;陰維之血溢於下,則為圊血、淋血之類;兩維同病,則為吐血、嘔血之類,其孫絡上貫於膈也。沖帶為病,則為崩漏、帶下之類。《內經》、《難經》分晰甚明,李時珍輩乃謂另有八脈,考之古經既不合,證之此身亦不確,又假此為修真之說,無識者流莫不被其誑惑,往往因修煉而成癆瘵,生平所見亦多矣,故詳辨之。

以上諸條,皆形體實義也。凡病,惟絡病最輕,經病稍重,腑病又重,髒病最重。此審病輕重之大法。

形體實義既明,然後附於形體之氣血陰陽始可得而知之矣。有宗氣、有營氣、有衛氣,另詳於左。

論總

人身養生之氣有二:一曰呼吸天氣。蓋人在天地氣交之中,如魚之在水也。魚在水中而不見水,人在氣中亦不見氣。試觀平人扼吭則絕,無天氣也。試觀暴絕人氣回則蘇,通天氣也。無形而至剛,故古之聖人有服氣卻谷之法。天氣至清,全憑呼吸為吐納。其呼吸之樞,則以肺為主,《內經》所謂天氣通於肺也。天氣有春溫、夏熱、秋燥、冬寒,及四季濕土不同,得其平則能養人,失其平則病,《內經》所謂天食人以五氣是也。一曰飲食地氣,即胃所受水穀也。試觀平人絕谷則飢,試觀尪瘠人美食則肥,則地氣之養人可知矣。地氣養人有形而至柔,故形體豐肥者其氣反弱。地氣至濁,全憑喉舌為出入,其飲食之權則以脾為主,《內經》所謂地氣通於嗌也。地氣有三:食谷者,智人為萬物之靈也;食肉者,勇鷹虎之屬也;食草者,力牛馬之屬也。又有五味:屬木者酸,屬火者苦,屬金者辛,屬水者咸,屬土者甘,《內經》所謂地食人以五味是也。凡嬰兒在胎中,亦有天氣、地氣為養,蓋其呼吸、飲食皆資於母也。地氣有形,故醫書多言之,若天氣無形,醫家多不知為何物,故諸書皆置而不言,無怪醫術之多陋也。

論宗氣

宗氣者,乃呼吸天氣所生,其所居在胸膈之間。《內經》曰:宗氣出於上焦。又曰:呼則氣出,吸則氣入。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名曰氣海是也。凡人身之力,惟胸膈間最大,此即宗氣也。凡頭背手足之力,皆取絡於胸膈,此氣又名膻中,又名心包絡,即心主也,常代心君用事,稱為相火。蓋心為君火,端拱無為者,性之體也;膻中宗氣為相火,代心君行事者,情之用也。情動則氣必隨之,即宗氣也。《內經》謂心之合在血脈,正指宗氣代心君用事,與營血俱行脈中耳。其領營血行於脈中也,即從左乳旁下虛里穴起,以次行於各經。一呼一息,一息行六寸,已詳於經絡次序。

論營氣

營氣,即營血也。血不自行,必賴氣以行之,即宗氣領率之也,故稱之曰營氣。此飲食地氣所生,乃水穀之精液,故《內經》曰:水穀入胃,清者為營血。又曰:水穀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為胃行其津液,乃化為血,以奉生身。又曰:營氣出於中焦。中焦即腐化水穀之地也。中焦生血,化為兩途,其從腹右注於衝脈者為血海,其血靜而不動,即天癸也。其從腹左乳下隨宗氣走於二十八脈者為營血,此則動而不止者也。凡營血行度,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先行左十二經,後行右十二經,其行度左右交通,是以凡病之在營分者,病左則必及於右,病右則必及於左,斷不能左右各分也(營行脈中為陰)。

論衛氣

衛氣又名人氣,以其綱維群動,為知覺運動之主也。又名陽氣,以其溫養一身也。合而凝之則為衛陽,此受命養生之主也。乃合呼吸天氣與飲食地氣所生,天氣無形而至剛,衛氣兼之,故其性慓悍。《內經》又名之曰悍氣,與營血專資地氣,其性精專者判然不同。《內經》曰:飲食入胃,濁者為衛。濁字正言其慓悍耳。因其慓悍,故不能行於脈中,而必行於脈外,此衛陽之所以不同於營陰也。

衛氣有體、有用,所謂體者,衛氣之根也。其根在腎,《內經》謂衛氣出於下焦,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臟腑者是也。《難經》稱為腎間動氣,後世稱為丹田真陽,即此衛氣。無形必有所附而始留,下焦乃脂膏最多之地,衛陽即附於脂膏中,故曰衛氣出於下焦。譬如燈附於油,則長明不息也。故後人又指為水中之火。不獨人也,凡物之膏皆可燃火,則凡有生之物莫不各有陽氣附於膏中矣。所謂用者,衛氣之枝葉也,其義繁多,另詳於左。

其一曰:間行於五臟則五神生。從下焦而合於上焦宗氣,應於心,則生神而為喜笑;應於肺,則生魄而為悲哭;應於肝,則生魂而為怒呼;應於腎,則生智而為恐呻;應於脾,則生意而為思歌。總名之曰慧也。

其一曰:間行於六腑則水穀化。從下焦而上合於宗氣,應於胃則主納,應於膽則主決,應於小腸則主腐化,應於大腸則主傳送,應於膀胱則主滲利。總而名之,則曰三焦,所以行津化液也。凡大小二便之開合,皆三焦衛氣之所司,《難經》謂之原氣。

其一曰:出入於經絡則寤寐分。方其出也,從腎臟行於少陰之分(少陰為衛氣出入之門戶),由太陽、陽蹺上注於目,則目張而寤矣(此二脈皆上至於目之精明穴)。然後行於陽經,而五官為之用(凡陽經皆上於頭);行於手經,而手為之用;行於足經,而足為之用;間行於臟,而慧生;間行於腑,而飲食入。此衛氣之出,而為寤也。兩邊齊出,且一時分馳者也。方其入也,從太陽、陽蹺而下走陰蹺,由少陰之分而注於腎,則目合而寐矣。故寐者,無五官之用,不在諸陽經也。無手足之用,不在手足諸經也。無飲食之需,不間行於腑也。唯從腎注心,從心注肺,從肺注肝,從肝注脾,從脾注腎,循環而已然。雖內注於五臟,而在外之經脈不為用,則不能麗於實而生慧,但遊於虛而為夢。凡人夜之所夢,多屬晝之所為者,衛氣之所習也。其囈語者亦然,此衛氣之入而為寐也。亦兩邊齊入,且一時並收者也。若衛氣欲入於陰而寐,而勉強持之,使出而為寤,則必呵欠。《內經》謂:陰引而下,陽引而上,陰陽相引欠者是也。

其一曰:衛行有淺深。衛行脈外,《內經》所謂衛外而為固者也,《難經》名為守邪之神,然有淺深之別焉。其法分軀殼為六層,外一層為太陽,次陽明,三少陽,四太陰,五少陰,六厥陰(凡傷寒傳經即此)。寅卯辰三時行三層少陽,巳午未三時行一層太陽,申酉戍三時行二層陽明,亥子丑三時行四層太陰,子醜寅三時行五層少陰,醜寅卯三時行六層厥陰,故太陽衛氣最盛,少陽為初進,陽明為初退,若三陰則斂藏矣(此法《難經》不載,出仲師《傷寒論》篇)。夫同此衛氣,既有寤寐開合,又有行度淺深,何也?曰:《素問》生氣通天論曰(此篇專論衛氣):陽氣者,若天之有日,故天常以日光明。可見寤寐者,譬猶日行南陸為冬,行北陸為夏也;淺深譬猶日出為晨,日中為午,日入為昏也。《內經》又有一刻少陽,二刻太陽,三刻陽明,四刻三陰之法,則推求更密矣。蓋衛氣慓悍,行度迅急,故大開合之中,復有小開合,《內經》比之於日,誠不誣矣。

其一曰:衛分行左右。衛氣行度,但有寤寐淺深之法,並無左右交通之法。其出而為寤也,則兩邊齊出,故兩目亦齊開;其入而為寐也,亦兩邊齊入,故兩目亦齊合。其出也,一時分馳,故手足、五官之動亦無先後;其入也,一時並收,故手足、五官之靜亦無先後。其淺深也,亦然。可見衛行是左右分布矣。是以病之在衛分者,病右則不及於左,病左則不及於右。仲師云:風則傷衛,即是指此,此中風所以獨有偏枯之症也。李東垣不識此中至理,乃分左為血,右為氣,然則人身有病左不關氣,右不關血乎,此等淺陋之見,諸醫不能斥之,反從而附和之,殊可怪。

以上皆從《靈》、《素》、《難經》、《金匱》諸書考證確鑿,施之診治歷有明效,故記之。

論脈訣

後世知斥高陽生之訛訣,而不知辨王叔和之《脈經》,總由不讀《靈》、《素》之過也。《靈》、《素》謂:人迎為頸脈。即結喉兩邊之人迎穴也,叔和則指為左手脈名。《難經》謂:陽得寸內九分,陰得尺中一寸。並無關脈地步,叔和則強分三段,又將奇經八脈概附兩手,分為九道。種種虛誕,真堪捧腹。至分左寸為心、小腸,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右寸肺、大腸,右關脾、胃,右尺命門、三焦,其法並不見於《靈》、《素》、《難經》,即後之仲師書中,亦無有也。後世又有各自為法,顛倒安置者。籲!五臟六腑本生成之物,可以任人提挈視如傀儡乎?今試詰之曰:仲師謂尺寸俱緊者,名曰傷寒。若以此部位論之,則是五臟六腑皆病,何以止言曰太陽病耶?吾知其必無應矣。然則諸家脈法皆欺人之語,不足信也。惟《靈》、《素》、《難經》、仲景之脈,乃古聖所貽,各有至理,且其法相同,謹摘其要如左。

一曰經脈診法,即手足陰陽十二經也。外病必先起於經脈,內病亦必發現於經脈,故為診病第一要法。經脈有三陽,可以審衛氣,以衛氣盛於陽經也。經脈有三陰,可以察營血,以營血盛於陰經也。《內經》取結喉旁人迎穴為陽明脈,以候三陽經及衛氣,取兩手寸口,又名氣口,為太陰脈,以候三陰經及營血。其法:人迎盛於氣口一倍,為少陽病;二倍,為陽明病;三倍,為太陽病。氣口盛於人迎一倍,為少陰病;二倍,為厥陰病;三倍,為太陰病。《難經》則括其法,於兩手尺寸中,以寸候三陽,尺候三陰,關為陰陽之界。其尺寸相較法,亦如《內經》,以人迎氣口相較也。仲師之法與《難經》同。

一曰臟氣診法,分淺深為五層。第一層,極浮者為肺。《內經》謂:皮毛為肺之合。又謂:臟真高於肺。《難經》謂:三菽之重。仲師同。第二層,略浮者為心。《內經》謂:血為心之合。又謂:心藏血脈之氣。《難經》謂:六菽之重。仲師同。第三層,浮沉之中者為脾。《內經》謂:肉為脾之合。又謂:脾藏肌肉之氣。《難經》謂:九菽之重。仲師同。第四層,略沉者為肝。《內經》謂:筋為肝之合。又謂:肝藏筋膜之氣。《難經》謂:十二菽之重。仲師同。第五層,極沉者為腎。《內經》謂:骨為腎之合。又謂:腎藏骨髓之氣。《難經》謂:按之至骨。仲師同。

凡此五者,以見陽脈為腑病,見陰脈為髒病。如三菽見洪為大腸,見細為肺,余可類推。又以輕者為腑病,甚者為髒病。如三菽略澀為大腸,澀甚為肺,余可類推。

凡此五者,各有主脈,肺澀(又名毛)、心洪、脾緩、肝弦、腎石也。如三菽見洪,為心火刑金,余可類推。

以上二法,平人則不見,惟病人乃見之。如病在經脈,則寸尺之診必變於常;如病在臟腑,則菽數之診必變於常。隨其所變見而斷其病,十不失一。

一曰平脈敗脈診法。平脈者,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毛、冬微石,四時旺脈皆有和緩胃氣,故曰微也(微也,勿認為弱)。敗脈者,春但弦、夏但洪、秋但毛、冬但石,四時旺脈皆無和緩胃氣,故曰但也(但也,勿認為強)。蓋脈本營血隨宗氣而動,宗氣即呼吸天氣所生,天氣有春溫、夏熱、秋燥、冬寒之遞嬗,宗氣應之亦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遞嬗。若營血乃飲食地氣所生,其性精專有常而不變,與宗氣相融,故反泯其跡,而為微弦、微洪、微毛、微石,故曰胃氣也。若無胃氣,則無營血相隨,脈中僅止宗氣獨行,但見弦、洪、毛、石而已,故曰敗脈也。凡見敗脈者,為無胃氣,雖不病,亦不可救,是名真臟脈。凡脈有胃氣者,雖極危之病,亦有可生。故曰:人病脈不病者,生;脈病人不病者,死。即此義也。此法,以傷寒初起必見邪盛之脈,則審胃氣之法更當細辨。若傷寒十日以後,亦可用此法。

一曰脈體診法,其法有三。

一是呼吸數診法:一息四至為平,五六至為數,二三至為遲,數極為散,數時一止為促,遲時一止為結,止有定數曰代。

一是手指輕重診法:輕取曰浮;重取曰沉;浮沉皆有,中獨取無,曰芤;浮沉皆無,中獨取有,曰牢;浮無、沉有,曰伏;浮有、沉無,曰革;有力曰實;無力曰濡。

一是脈動形狀診法:流利曰滑,凝滯曰澀,大曰洪,小曰細,過指曰長,不及曰短,勁疾曰緊,從容曰緩,端直曰弦,厥厥而搖曰動。

以上凡二十四脈,精而熟之,可以該諸書診法。但其斷法甚多,難於詳載,故僅錄其脈名。

以上皆詳《靈》、《素》、仲師臟象及診脈審病之法。若夫病之所由起,或從外因,或從內因,但取切要於中風者,詳於後。

論病因

病有外因,如六氣之風寒暑濕燥熱,八方之溫熱燥寒是也。有內因,如飲食飢飽、喜怒哀樂、愛惡欲是也。凡此者,皆各有所及之經,有某經之脈象(如寸主陽經,尺主陰經之類),即有某經之見症(如三陽有頭痛,三陰有腹痛之類),且各有所應之臟,有某臟之脈象(心病則六菽脈洪,肝病則十二菽脈弦之類),即有某臟之見症(心病多笑,肝病多怒之類),此皆確有幾兆,無難洞見者也。但久病者,邪正俱衰,則見症與脈象多不如初起之明白清楚,然其大要則固可知也。如見症雖不似初起,總必有一二未除;脈象雖與初起不同,而其可愈、不可愈總必有胃氣可據(脈以和緩為胃氣)。此從古聖賢相傳要訣,歷試不爽者也。病之多門,不及詳論,今專以風門論之。

論中風

風為八邪之長,夫人而知之矣。至於傷寒之中風,與偏枯之中風,其所以判然不同之故,則自晉迄今千百餘年,竟無一人道及,可見歷來諸家多憒憒也。殊不知出在《靈》、《素》,特未許淺見窺及耳。夫傷寒之中風,乃六氣之風,詳在《素問》五運行大論篇,此係四時天氣與宗氣相名(宗氣即呼吸天氣所生,領營血行於脈中者也),其感於人也,必入營中,故初起必有惡風發熱等症,且營血本左右遞注,故病則左右俱病,斷無偏枯之症。偏枯之中風,乃八方之風,詳見《靈樞》黃帝與岐伯論八風篇中,此是四方賊風與衛氣相襲,其入於人也,但在一隅,而不及營血,故起首無惡風發熱等症,且衛氣本左右分布,兩邊各出,故病左者不及右,病右者不及左,此所以有偏枯之症也。知此則風之源頭清矣。再專就八方風論之。

論八風

其法分東、西、南、北為四正,又分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為四維,合計為八方,各有主氣,南風熱、東風溫、西風燥、北風寒,東南風溫而熱、西南風燥而熱、東北風寒而溫、西北風寒而燥,此其平也,太過者則賊風矣。賊風輕,其中於人也,亦輕;賊風重,其中於人也,亦重。乘衛氣之隙而襲入之也(賊風又名邪風)。

八方之溫熱寒燥,只以東西南北辨之,不論四時皆有,與六氣之春溫、夏熱、秋燥、冬寒各主一時者不同也。

衛氣溫養形體,《內經》所謂衛外而為固,《難經》所謂守邪之神也。衛氣固密,則百邪不能侵,若少有罅隙,則邪即襲之矣。其隙在頭,則中於面,但為口眼喎而已,其手足固無恙也。其隙在手經,則中於臂,但為腕臂不舉而已,其頭足固無恙也。其隙在足經,則中於髀樞,但為步履遲重而已,其頭手固無恙也。其隙在左,則中左而右無恙;其隙在右,則中右而左無恙。中足少陰,則舌枯而語言蹇澀(少陰之脈上縈舌本);中手厥陰,則神倦而多健忘(手厥陰心主本代心君行事也);中手少陽,則三焦不利而多噎氣,且大便不行;中足太陽,則膀胱不清而多溲濁,甚至小便癃閉而不能出,以膀胱氣化全憑衛氣滲利,衛氣為邪風所襲,不能滲利,故癃閉也。種種諸症,難以枚舉,總各視其隙之所在耳。《內經》曰:邪之所湊,其正必虛。以比斫材,木堅者不入,脆者皮弛,正謂此也。是以此症多發於中年以後之人,以其衛氣不無少衰也。若少壯之人,則百中無一,以其衛氣正盛也。後人不明衛氣之義,乃有左血右氣之說,失之遠矣。又有謂血虛生內風者,亦不甚切,殊不知內風之生,乃衛氣之虛而有隙,如谷虛則生風耳。非血虛也。虛則有隙,而邪風入之,故曰內風感召外風也。衛氣出於下焦,為生風之根,即《內經》所謂腎間動氣也。其開合寤寐出入間,皆以足少陰經為門戶,少陰即腎之經脈也。其經有兩條,左右各一,故衛氣之行軀殼、行於臟腑者,亦左右分布。凡人之始,初結胎時,其形如兩甲,即兩腎也,而衛氣寓焉,故其開合寤寐出入間,行亦必左右分布,此內景之確而可信者,特粗工不能識耳。

動氣之根,即是腎氣,然必曰腎間動氣者,以其為知覺運動之主,故加一動字以稱之。若兩邊衛氣平均,則知覺運動自然爽健精明。若一邊衛氣無病,一邊衛氣有病,則知覺運動必不能如平日之爽健精明矣。語云:眾擎易舉,獨力難勝。可以為譬。

風中於左,則病在左;中於右,則病在右。獨口角之喎斜則不然,中左者,口必喎右;中右者,口必喎左。所以然者,左則左邊衛氣不用,而經脈弛緩不收,右邊衛氣獨用,而經脈牽引拘急,故必喎右(口角經脈是陽明經環於唇口者,左右各一)。其中右者仿此。

論輕重

兩邊齊中,左右俱不仁者最重,不能運動,不知痛癢者,名為不仁,此即仲師所謂卒病(卒病者,陡然猝發,昏不知人也)。或左或右,但中一邊者稍輕,此即仲師所謂偏枯也(詳《金匱》)。此二者,皆病之大經者也,若中風入臟,則不可救矣。或但口眼喎斜,或但臂不舉,或但足不用,或但舌喑不能言,或但麻木有定處(麻木即不仁),此五者,皆病之在孫絡者,若久而不治,亦能漸入大經矣(左右二十八脈名為大經,三百六十五穴名為孫絡)。故在臟者極重,其生死只在二三日間,在大經者稍輕,往往連年累月始可漸愈,在孫絡最輕,有不藥而亦能自愈者。

以上從病之所在論輕重也。

人身衛氣,應於五神則為知覺,溫於四體則為運動,原是左右齊應,兩邊合用,故能使耳目聰明,心思精詳,手足便利。若風邪傷衛,有一處不相應,即有一邊不為用,則知覺運動皆為之遲鈍矣。所謂一馬不行,百馬休也。所以中風之後,往往多滯鈍之病,雖平生極性急爽利之人,亦變而為迂柔寬緩。蓋心欲前,而身不與之俱前,以志不能率氣(衛氣),氣不能率形也,是以知覺多錯亂迷忘,運動多艱難遲鈍。此皆論病後邪風已衰,衛氣未復原也。當夫初起之時,則全視邪風之微甚,以定病情之輕重。其邪風之甚者,昏不知人,即邪風之微者,亦昏不知人。其風中一邊者,昏不知人,即風中小絡者,亦昏不知人。以衛氣猝為邪風所襲,不能自主也。一二日後,或七八日後,邪風少衰,衛氣之已傷於左者,雖未能驟復,其未傷於右者,則必運動,而人事始漸清醒矣。再數日後,或一二月後,未傷之衛氣必漸溉及已傷之衛氣,於是偏枯者亦漸漸靈活矣。若治之得法,則未傷之衛氣既可漸溉相助,而已傷之衛氣又可逐日生髮,如是則兩邊均平,而知覺運動依然復舊矣。其辨輕重之法,初起昏不知人,痰鳴氣促,一日之後即能平靜清醒,此受邪極微,病之最輕者也。或一二日後,始能平靜清醒,此受邪略甚,病之稍重者也。或七八日後,或十餘日後,始能平靜清醒,此受邪較甚,病之重大者也。或仍不能平靜清醒,而反息高鳴喘者,此受邪最重,直入於臟,正氣盡去,病之不可救者也。

以上從邪風之微甚,診輕重也。

論寒熱

偏枯之風,以四方之位定八風之寒熱,傷寒之風,以四時之序分六氣之寒熱者絕然不同。蓋八風之寒熱,不拘四時皆有也。夫八方之風,其幾微渺,非神聖不能察識。如黃帝明堂一篇,後來諸傢俱茫然,不知其所指,又安能察識八風哉?吾輩雖不能審之於未形,未嘗不可辨之於已著,則當據初起之症為斷。如風之變乎常者:從東來,則面必青,舌必紫,甚者舌卷囊縮,筋必惕(惕者,動也。俗言肉跳),目珠多斜轉。從南來,則面必赤,舌必焦,甚者生芒刺,肌必熱,目之白珠必有紅處。從西來,則面必白,舌必燥,甚者如白霜、積粉,皮必粟起(謂毛髮豎立也),目珠多上視翻白。從北來,則面必紫,舌必黑,甚者裂縫,息必鼾(如寐者呼吸有聲,俗言寒睡也),目之白珠必有黑處。從中央來(此四維合併者也),則面必黃,舌必黃黑,甚者多涎垢,肌必潮濕黏手,目之白珠必黃。其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來者,各以其方之法為斷。

以上諸症,但見一二症便是,不必悉具也。此皆從所受之風而定其寒熱也。

論證候

(初起時所必有者,凡七症。或有或無者,凡十七症)

初起猝發,必昏不知人。

必有痰涎壅盛。痰涎即人身津液,本隨衛氣布一身者也。風傷衛,則不能行津布液,於是津液皆隨宗氣迸居膈中,與呼吸之氣相上下,故壅於喉間也。凡風之寒者有之(此宜溫),即風之熱者亦有之(此宜涼)。俗醫多用熱藥開痰者,非也。(笏)嘗治此症,投以大涼劑立開。

必有皮膚髮亮。八風雖有寒熱之不同,然總為陽邪。以陽邪而動衛陽,兩陽相合,故發亮。

必有短氣。衛氣不能行津布液,則津液皆聚膈中,而宗氣之呼吸為之不利,故短氣。

必有自汗。風為陽邪,不閉腠理,故自汗。汗即衛氣所布之液也,風邪傷衛,不能約束皮毛,汗孔空,故汗自出(亦有無汗者,熱甚也)。

必有半身不動(詳論八風)。

必有體重。兩邊衛氣皆用則身輕,有一邊不用則身重。

以上七症,初起時所必有者也。若無以上諸症,則非中風矣。

或語言蹇澀,或喑不能言。少陰為衛氣出入門戶,其脈上貫膈,絡會厭穴(此發聲之地,如笙之有簧也),縈於舌本,衛為風所傷,重則喑不能言,輕則蹇澀。

或大便自遺,或大便燥結。衛氣間行於腑者,為三焦原氣,傷重則不能約束,故自遺,傷輕則不能傳送,故閉結。常見有僅閉一二日,而大便乾燥如石者,此熱勝也。有閉至二十餘日,而仍溏者,此濕勝也。

或小便遺溺,或小便癃閉。衛氣唯下焦為盛,其間行於腑者為三焦,然必先從膀胱起,故《內經》以三焦與膀胱並稱。膀胱有出竅,而無入竅,凡三焦水液之注入膀胱,全憑下焦衛氣蒸滲而入,乃從小便而出。若風傷衛,則衛外之衛氣(即行於經絡者)皆迸入膀胱。滲利太過,則為遺溺;不能滲利,則為癃閉。俗書謂遺溺為腎絕者,非也。嘗見有遺溺而仍愈者矣。凡小便中久澄之而有如膏發粉者,乃下焦有熱,蒸鑠水液,有如煎膏者然。故初出甚清,澄久則稠。蓋初出尚熱,如膏之熱則不凝也。澄久則冷,如膏之冷則必凝也。不可認此為虛寒(小孩小便初出清澄,久變色如白漿,亦此義。以小孩純陽,下焦多熱也。書指為寒,則誤矣)。

或陽事暴舉。衛出下焦,即腎間動氣。衛之在外者,雖為風傷,而在下焦者,反鬱閉不泄,故暴舉。嘗見有中風偏枯之後,反連生數子者矣。然其偏枯猶不愈者,以衛氣不能行於表也。

或陽事痿弱。此因在外衛陽已傷,挹取其下焦衛氣,外泄則腎間動氣不強,然其偏枯轉易愈者。昔一友患此,竟不藥而偏枯愈,愈後半年,陽事復強。可知此症當緩,以俟其生髮,不可用熱藥損筋。

或心悸善忘。悸,即怔忡也。衛不行津,則津停為水,水停胸下,則令人悸(詳《內經》)。

或智慮多疑。衛陽傷,則不能取決,其神不足故也。

或噯氣不食。此非不食,乃腹中不甚飢耳。衛傷一邊,則三焦氣化不速,不能消水穀也。

或消穀善飢。此惟風淫於內者有之,《內經》所謂風能消穀也。昔一友患此,治以鹹寒之藥,一日而偏枯喎僻皆愈。

或心煩不寐。衛氣浮於外,與風相合,不得行於陰,則目為之不瞑(詳《內經》)。

或貪眠嗜臥。此惟風入少陰者有之,仲師曰:少陰之為病,但欲寐。

或呵欠不止。一邊已傷之衛氣不行於陽,但欲入於陰,一邊未傷之衛氣能行於陽,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呵欠。此症最多。

或頭痛如箍。此邪風盛於三陽陽經也。三陽之脈皆上行於頭,風性上僭,故頭痛。

或背反如折。此邪風盛於太陽、督脈、陽蹺也。此三脈行於背,風邪入之,則三脈皆急。背反者,身往後仰,俗語所謂角弓反張也。《內經》名為痙。其症兼有目直視,頭搖,手足搐搦(即抽掣。中風之搐搦只一邊動)。此症較重,乃風邪兼入營分,故兼見此症。專在衛分者,無此症也。

以上十七症,初起時或有或無者也。

凡所必有之症,乃偏枯中風之本症,無此則非矣。或有或無之症,乃因其人受邪有輕重,經絡有虛實。人之形體起居不同,故病情亦有不同也。此皆從其初起而言之耳。若夫纏延日久,則人情百變,病情亦百變,雖大禹神聖,亦不能鑄鼎象物,窮盡怪相也。然可愈、不可愈,尚可以約略言之,今並附數則於下。

一、偏枯日久,以致骨節之間、肌膚之內,漸生痰涎,外見浮腫者,難愈。人身生氣寄於津液,亦猶天地生氣寄於水也。凡天下之無形而有形者,皆水也。《易》曰:天一生水。試看草木、昆蟲,莫不皆然。人身津液得衛氣以統之,則能生血、生肌,若衛氣為風所耗,則形體必瘦。若津液停而為痰涎,注於肢節、肌膚之間,則必始瘦而後腫。《內經》謂:風氣客於諸經之絡,迫切而為沫。又謂:沃沫聚之則極,肌膚而為腫者是也。沃沫即痰涎也。俗書不知此理,或指為寒濕,或指為脾虛,誤矣。殊不知此症多生於熱,譬如以水擦手,熱則生泡,以火炙肌,亦生水泡。可知熱從風生,沃沫微聚亦如水泡而已。此因日久,衛氣大耗,一時難於復舊,故難愈。若無此,則易矣。

一、偏枯日久,手足拘攣,不能屈伸者,難愈。《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筋雖為血所養,必得衛氣以溫之,而後舒捲自如。《難經》謂:血主濡之,氣主煦之。若日久,衛衰營血耗,無以養筋,是由氣分而累及血分,由淺入深,故難治。

一、偏枯日久,脈見沉細數急者,難治。凡中風之脈,必浮大而緩。考之《靈》、《素》、仲師,皆是如此說。驗之診治,亦是如此脈。有日久而此脈猶不退者,有日久而此脈盡退,獨見四時平脈者,有變見遲脈者,皆屬易愈。惟變成沉細數急者,最為難愈。所以然者,以其病已分入血分也。沉主血分,細為血少,數急為有氣無血。蓋脈本宗氣,領營血而行,宗氣無形而悍急,營血有形而遲緩,二者相配,而後脈均。若無血,則宗氣獨行,故數急也。血不足以充之,故細也。一見此脈,便是營血已傷,故難愈。凡病已入營者,為重也。

以上皆節取大概言之,尚有風痱、風懿、風痹等名,未能詳及。然而中風諸義,則已括盡無遺矣。其左癱右瘓等名目,皆立自後人,徒有其名,羌無實義。夫營衛行度,經絡淺深,《靈》、《素》、仲師皆言之甚詳,後人不知,此處探求,輒暗中摸索。或謂中風為虛,或謂為火,或謂為痰,或謂為氣,或謂為風、痰、氣三者併合,或謂風、痰、火諸邪夾發,究不能得病源實在。更有以中魔、中暑、中毒,一切混雜邪病,而分為類中、直中者,此皆源流不清,內景不明,紙上談兵,無濟實用者也。

論風脈

中風之脈,其起首必浮大而緩。考之《靈》、《素》、仲師,其言既同,驗之診候閱歷,又千人如一。浮以手指輕重取之,大以脈之形狀取之,緩以脈之至數取之(至數即一呼四至也。)蓋風則傷衛,風為陽邪,故大;衛行脈外,故浮。病初起時,但在脈外之衛分,未入脈內之營分,其脈中之營血、宗氣依然照常行度,故緩也。緩是脈之動數。宗氣領營血而動,宗氣一呼,營血二動;宗氣一吸,營血二動;一呼一吸,脈凡四動,是名為緩,乃是無病平脈。因中風但傷衛,而不傷營,故脈應照常緩也。然則何以辨邪風之輕重?曰:浮大異常者,其邪重;浮大同等者,其邪輕;浮大略見者,邪最輕。斷病之法,只取浮大為病脈,非指緩為病脈也。緩為平人之脈,故不可作病看。然則但言浮大足矣。何必又言緩?曰:古人言此,正以明病不在營耳。若入營,則不能緩矣。後人不識此理,往往將平脈混入病脈,此脈學之所以晦也。

其八風之邪,則又從浮大中兼見之脈別之。如風從東來者,為木邪,主溫化,其大中必兼弦象;從南來者,為火邪,主熱化,其大中必兼滑象;從西來者,為金邪,主燥化,其大中必兼澀象;從北來者,為水邪,主寒化,其大中必兼緊象;從中央來者,為土邪,主濕化,其大中必兼濡象。其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相併而來者,則各以其方之脈兼見也(如見其弦象、滑象錯出,則為風從東南來之類)。凡此諸脈,歷斷千人,無一遁者,孰謂脈法難憑耳?

八方之風,分為溫、熱、燥、寒、濕五等,之中溫、熱、燥居其三,皆熱症也。寒則僅居其一,濕則有從寒、從熱之不同。可知中風一症,熱病居多,故南人中風較多於北人。而生平療病,每以涼藥奏效,其源皆從此中悟出。近日諸醫,但執庸陋俗書,暗中摸索,輕者釀成廢人,重者卒致不救,不如勿藥為高。

偏枯日久,則脈多變矣。然亦一二年其脈仍浮大而緩者,此風邪與衛氣相合而不去,如銀之入汞也(水銀為汞),其症必將復中。蓋陽邪未去,勢必再召新邪也。復中則病加劇,若治之得法,不但復中可免,即偏枯亦可愈也。其脈為沉細數急者,難愈;其脈變為遲者,可愈(一息三至名為遲);其脈浮大全退,而見四時平脈者,易愈。中風在三陽經,則浮大之脈寸部盛於尺部;在三陰經,則浮大之脈尺部盛於寸部;若陰陽諸經俱中,則尺寸俱浮大如一。此分辨經絡之法。

論治法

治法無他,專從衛氣治之而已。衛氣有根本、有枝葉,有表、有里。衛出下焦,為腎間動氣者,根本也。從少陰之分,間行五臟,則為知覺性靈,間行六腑,則為三焦氣化,此皆里也。溫養形體,為守邪之神者,表也。從諸經而行於脈外,則為運動形體,五官得之,而耳目聰明,四體得之,而手足持行,此皆枝葉也。其根本在腎,附於脂膏,則為水中之火,如燈之附於油也。根本治法,有宜補火者,如燈之添草則光焰益大;有宜補水者,如燈之加油則長明不熄。世俗專以補火為事,則油竭者光亦熄矣。其枝葉在經,溫於肌肉,則附於汗液,如樹木之以皮行津,得春夏陽氣,而後漿汁盛也。枝葉治法,有宜用散者,如樹之津氣通則榮茂,有宜用收者,如樹之皮津泄則枯槁。世俗專以斂補為事,則津壅者,樹必脹絕矣(如漆樹,日久不取漆,則必脹悶而枯。用樹皮行津,以比衛陽之汗,其理至確。凡過汗亡陽者,即亡衛陽耳)。是以欲衛氣之根本強,則當油草並加,不可專用熱藥,欲衛氣之枝葉盛,則當散斂兼施,不可專用補藥。凡治病養生皆然,不獨中風也。

八方之風,雖有寒熱之不同,然皆為陽邪,況又從熱化者,五居其三。人身衛氣,即是陽氣,以陽邪而與陽氣合,則水乳交融,毫無捍格矣。同類相求,而不相爭,此偏枯中風者,所以無惡寒發熱等症也。可知中風之傷衛氣,乃邪風與衛氣相混耳。其所以知覺運動皆為之不靈者,譬如三軍之卒,有一軍與賊私和,則號令不行,獨一軍不行也,勢必三軍皆為掣肘,觀望不前矣。故善治中風者,必先從而分之,使邪風與衛氣相離,而後風可淨,而衛氣仍為我用也。此侯氏黑散,所以用白礬之意。喻嘉言謂,為填塞空竅。夫白礬善消物,豈是填塞之藥?可謂鑿矣。

凡風之入,必乘衛氣之隙,其隙多起於內熱。蓋寒則衛氣斂,故冬時之人多無汗,熱則衛氣散,故夏時之人多大汗,寒則腠理閉,故無隙可入,熱則腠理開,故有隙可乘。其內熱或生於七情,或生於飲食(每見好服溫補者,多有中風之病),此所謂以內因而感召外因也。後人有所謂胃熱生內風而致者,其言甚是,然不知此為衛氣之病,究屬一得之見。嘉言謂猝倒不省人事為陽虛,而妄擬參附為治,總由不識衛氣有表裡之義耳。《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煩勞則張。此論專言衛氣,煩勞即內熱也,張即開也。此衛氣因熱起隙之由也。又曰:闢積於夏,使人煎厥。闢亦開也,夏則腠理汗孔皆開也。煎即煩也,厥者逆也,謂氣逆於上,則多熱也。此皆言內熱。又曰:目盲不可以視,耳聾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此即形狀中風昏不知人之象也。

衛氣之隙,由於表氣不固,則散藥似不可用矣。然用溫藥為散,則不可。若用涼藥為散,乃至妙之法。蓋涼則腠理斂,而散則衛氣通。嘗見偏枯兼有麻木者,《內經》謂:衛氣不通者,為皮痹不仁。衛氣痹閉,即麻木也。或用滋陰養血之劑而愈者,緣受病本輕,得此甘寒陰藥,解其內熱耳。若受病稍重者,便難取效。可知此症,非從血治也。其過服溫補者,多至成廢。蓋此症本由於內熱,而又多外熱之邪也(東風溫、南風熱、西風燥,四方之氣,熱居其三)。

南方地土溫暖,其人腠理常開而衛氣疏,故多中風。北方地土寒涼,其人腠理常閉而衛氣密,故中風者少。惟尊貴人,溫暖太過者偶有之,然亦易愈也。南人中風後,赴北方而愈者,嘗見三人矣(俱服蘇合香丸而愈)。《素問》曰:陰精所奉者,其人壽。《西洋志》:歐邏巴以北,地寒,人多壽;葛淄巴處南,四時皆熱,其人不壽。非虛言也。凡久病,必先顧其脾胃,以血氣之生髮,全憑脾胃之運化也。然二者之治法判然不同。脾為陰、為臟,為胃行其津液者也。其治法宜燥,燥則健;宜補,補則強,故其藥宜甘溫。胃為陽、為腑,為水穀之海。其治法宜潤,潤則化(凡乾土不能腐物,必濕土始能腐物);宜通,通則運。故其藥宜清涼。喻嘉言謂:養胃與補脾有天淵之別。葉天士謂:胃不強者,以涼通之則強;脾不健者,以溫補之則健。《內經》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寒飲即清涼養胃之義,熱飲即甘溫補脾之義。腸即小腸也。為受盛之地(凡水穀之腐化皆在小腸之內),變腐水穀,而後脾始挹其精微,以生氣血(水穀精氣上輸於脾)。故不言脾而言腸也。

喻氏、葉氏之言,正與《內經》合,特二君皆從治病悟出,故立言不與《內經》同耳。

脾胃之治不同,然則何以別之?曰:即以其病別之。其病起於寒症,而不能食者,則宜燥補脾土,而用甘溫藥;其病起於熱症,而不能食者,則宜潤通胃氣,而用清涼藥。不獨始病為然,即久病亦然。譬如偏寒、偏熱之病,既退之後,猶不能食,投以涼劑,則胃氣立開。世俗只知補脾之法,不知養胃之法,往往見熱病不食,輒以涼藥礙脾,疑而不敢用,其貽害者多矣。李東垣作《脾胃論》,不能確切分疏,僅為調停之說,亦由傳派不清,內景不明耳。

其有先患熱病,後變寒症者,則用補脾法;先患寒病,後變熱症者,則用養胃法。凡病久脾胃不旺,仍各從其病為治也。

論藥餌

昔扁鵲但論脈書(即《難經》),未傳禁方,故無方論。因未遇傳人,而遽遭李謐之害也(秦國太醫自以技不如扁鵲,使刺客害之)。《神農本經》、伊尹湯液又無傳書,往往為後世所淆亂。張仲師有《金匱方》,亦多散逸。如葛雅川、孫思邈之徒,皆剽竊《金匱方》而自為書,究不能明其旨。近世如李時珍之《綱目》,未免太雜(雖小說妄談,亦為採入,以亂其真,故其書太雜)。汪訒庵之《本草》,未免太迂(淡竹葉,隰草也,乃隸木部,其他舛謬亦多)。方藥之道幾於晦矣。竊以平生所試驗,質諸仲景遺書,充類至盡,固可以意求之也。茲擇其切要者列下。

病在衛氣,則當從衛分用藥。衛氣有表裡不同,表者行津為汗,溫養形體之陽氣也;里者受命之根,水中之火,即腎間動氣也。腎間動氣,即衛氣之根,出於下焦,附以脂膏,為水中之火,其治有四法:火衰者,溫中以益之,如燈之添草也。其藥則有附子、肉桂、胡巴、故紙、乾薑、吳萸,及椒、磺、茴香之屬;其方則有四逆、回陽、理中、溫中之類。火盛者,壯水以制之,如燈之添油也。其藥則有地黃、白芍、知母、黃柏、元參、龜膠,及丹皮、芩、連之屬;其方則有八味(知柏八味)、六味、封髓(古有三方封髓丹)、固精之類。火離於水,虛陽外浮者,則先用溫中,引陽下歸於根,後用壯水戀陽,使不復越,則陰平陽秘矣。火鬱於水,真陽不伸者,則於益陽之中加以透發,如麻黃附子細辛之意,則陰退陽盛矣。

衛行脈外,為守邪之神,溫於肌肉,運於形體,為肌表之陽,其治有六法:或表陽外閉,無汗煩悶,則發汗以疏之,如麻黃、桂枝、羌活、獨活之類。或表陽外泄,汗出不止,則固表以斂之,如白芍、龍骨、牡蠣、附子、黃耆之類。或表陽太盛,肌熱如灼,則涼肌以解之,如石膏、知母、胡連、地皮之類。或表陽太虛,厥冷惡寒,則溫經以助之,如桂枝、乾薑、參、耆、香、蔻之類。或衛氣盛於陽經,而衰於陰經,上逆者,則苦以降之,如龍膽、梔子、黃連、蘆薈之類。或衛氣盛於陰經,而衰於陽經,下陷者,則辛以升之,如升麻、葛根、白朮、黃耆之類。

以上皆從衛分審病,用藥之大略也。若夫中風之治,則又當細辨之。

風為陽邪,衛為陽氣,兩陽相合,而不相爭,故無惡寒發熱等症。陽主開,故有自汗。衛為風所淆,則知覺運動俱為之不用,故猝倒不知人。仲景用獨活以解外(因其有汗,故只用輕表),白菊、秦艽以解風,白芍以固衛氣,歸身以附營氣,白朮以安宗氣,尤妙。入白礬以澄之,不使風與衛相渾,以遺日後之患,此侯氏黑散所以為至當至確之法也。但中風必有從寒、從熱之不同,則此方亦有加溫、加涼之各異,特孫思邈從《金匱》錄方時多遺脫耳。

中風之從寒化者,何以辨之?曰:其四肢必厥,必無汗(寒則腠理閉),余症與前同。其治宜峻表,如麻黃湯加三生飲之類。嘗用防風通聖散而愈者五人。其方則麻黃、桂枝、防風、羌活、白朮、白芍、當歸、枳殼、大黃、芒硝也,因藥力甚猛,自能分開邪正,故不加入白礬。

中風之從熱化者,何以辨?曰:其舌必枯(乾裂如錯),四肢必熱,必大汗(熱氣所蒸),余症與前同。其治宜涼解,如清涼飲子及玳瑁散主之,然總不如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為妙。生平嘗用此二方治十餘人,皆有殊效。亦因藥力甚猛,自能分開邪正,故亦不必白礬澄之也。

以上二條,皆初起用藥之法,若不如此,多至拘攣痿廢矣。其後治之法,又當細辨之。

中風數日之後,人事漸醒,諸症漸減者,邪風衰也。然余邪之與衛氣相融者,必不能淨,衛氣之為風耗者,必難驟復,故往往有偏枯、善忘諸恙。其治又當從養營、養氣之中,加入竹瀝、荊瀝為引,或加薑汁為引(初起從寒化者可加,熱化者忌)。然藥力既輕,取效必不能速,又宜久服之,乃能有功也。蓋竹瀝、荊瀝,乃草木行津之處,衛氣之在表,亦如樹木之以皮行津,故用此為引。

中風日久,則衛氣必衰,在表之衛氣盛,必須益其腎間動氣,如樹木培其根本,則枝葉暢茂也。若專用耆、術,以補表陽,則宗氣必僭而生熱,而風之餘邪不除(人參、黃耆、白朮,皆補宗氣之藥)。若加入歸、芍、地黃以配之,則又僅生營血而已,而於衛氣無益。若用桂、附之類,雖能益腎間動氣,亦易於生熱。昔人創易老地黃飲子,用桂枝、附子,與生地、麥冬,白菊同用,服之亦有效驗(必加竹瀝、荊瀝方效)。然總不如紫河車之妙,其性得血氣之餘,既非草木可比,且又不寒不熱,而為衛氣生髮之源。蓋人身結胎時,其形如兩甲,即兩腎也。此衛氣受生之始,河車即從此兩甲而生,以包護於五官、四體之外,即衛氣外行軀殼,衛外為固之始,以血肉之屬補,為血肉之同氣相求,乃無上妙品也。

近日廣東出有再造丸,服之亦間有效者,而不知其為何藥。後於靜芸齊《集驗良方》中見之,即蘇合丸之加減耳。其方皆辛香行氣之藥,用之於寒化者則效,用之於熱化者多不效。其曰:中左者用四物湯下,中右者用四君子湯下,亦不過沿襲左血右氣,為詭遇之計,究非治病正理。

夫人益衛氣之法,多主用酒。《靈樞》謂飲酒者,衛氣盛,先行絡脈,後行經脈,是以知有何脈之動。今驗之人事,凡飲酒者,懦夫有強毅之氣,愚夫有明決之氣,笨人有輕便之氣,靜者好動,嚅者多言,此皆緣衛氣先盛,則知覺運動迥異於常耳。是以扁鵲對齊桓侯有酒醪之語。然則欲益衛氣,正不必戒酒,但不可太過,太過反耗氣,不可太熱,太熱反生病(宜別圖浸酒之法)。紹酒乃馬蓼曲所作,馬蓼曲性克削,能盪滌腸胃,非過食油膩者不能受。燒酒雖熱,然是水中之火,故為佳,但不宜多飲耳。蓋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是在養生者宜自為斟酌也。揚州有百花酒甚佳,京都史國公酒亦佳。

食物不必過拘,不論寒熱,皆可取食。蓋食雜則無偏寒、偏熱之患,若認定一類為食,則偏矣。《素問》曰:物增而久(謂專食一物者),夭之由也。可以知戒。嘗見中風偏枯人,謹守醫戒者,雖服藥而不愈,其放飯流歠者,雖不藥而自愈。可知治病之道,在於得訣,不在於戒口也。唯是習俗相沿,必多疑慮,今亦從俗,但戒動風之物,如雄雞、鯉魚、黃鱔、鮮蝦、香椿、鮮菌六者而已,其他俱不必戒也。至於日用暈肉蔬菜,與衛氣相習已久,戒之則無以養胃氣矣。

凡素有小恙,與中風本病無涉者,則不必兼治,反分藥力,縱欲除盡,亦必愈後治之。如腸風痔血等症,此血溢於陽明正絡而來,《內經》所謂:陰絡傷(腸在下,故曰陰絡),則血下溢為圊血(大便曰圊)是也。此屬血分,與衛氣風邪無涉,故不必兼治。且此為輕恙,風為重恙,不可治輕而棄重也。

凡服藥餌,有不宜服而服之反無恙者,以其本無甚病,縱誤服藥餌,亦不過如多食寒物、多食熱物而已。蓋無病,則人身氣血不為之動,故得無恙也。若因其無恙,而輒信為可服,服之日久,未有不增病者矣。此亦物增而久之義也。有不宜服而服之即有害者,以其本有病,稍一誤用,則其害立應。蓋有病,則人身氣血已動,再加誤藥,以助其病,則病愈劇矣。故曰:不服藥為中醫。

凡過服藥餌者,其效遲,往往寒之不見其涼,溫之不見其熱,因其胃口與藥習慣耳。有連服十數劑,不甚見功,其實已暗受其益,譬如嗜酒之人,一旦使之戒酒,則反難過矣。

附案

奉新張希良,卒倒不知人,頭破出血,喉中痰鳴,遺溺,汗大出,兩手兩足皆不順適,眾醫咸知為脫,已煎參附湯矣。余望其色,面赤而光,切其脈,浮大而緩,急止參附,投白虎湯一劑而痰靜,再劑而漸醒,次日左手足能動,而右則否,始知偏枯在右矣。因連服數劑,右手亦愈,但不思食,眾疑服藥過涼,止之弗聽,再服清涼數劑,乃大飢能食,倍於平日,而病全愈。或曰:何以斷其必夾火,而面赤之必非戴陽乎?為虛陽上脫,其脈必散,斷不能緩,故確知(細急不分至數者為散,若見此脈,須桂、附以納之)。

新建劉四美,猝不知人,目閉痰鳴,只右手動,余不動,無汗,醫者投以參附,三日後遂頭搖、舌裂。余用防風通聖散,大汗出而蘇。因欲再進,阻於俗醫,改用輕補劑,遂成偏枯,筋急不能屈伸,竟廢。

南昌盧生,病如劉四美,誤服參附已六日矣。亦用前方三帖而蘇,再用原方加減,八帖而全愈。可知此症,多受補藥之害。

安義尉白映升,年六十餘,尚健如壯年,從不服藥。癸酉夏月,赴城隍廟燒香,忽跪不起,口中喃喃,語不明白,一家謂受神譴也。舁歸,則喉中痰鳴,已僵矣。余視其舌,如錯而黑,用大秦艽湯倍生地、加石膏,三日而盡五劑乃蘇,而左半不能動,再用十劑,仍無效,因盡去風藥,專用元參、天冬、麥冬、生地、酒芍、白菊、知母,服兩月而愈。

奉新李榮光,體肥多痰,生平好服耆、術,雖當歸亦不敢服,一日猝倒不知人,口喎,右手不動,舌黑而乾焦,用白虎湯加麥冬、元參、生地、當歸、白芍、白菊,四劑而蘇,右亦漸動。怕藥涼,不肯再服,竟成偏枯,語言謇澀。

靖安辛文祥,好服補藥,因而泄瀉。醫者謂其脾虛火衰也(時已年六十二),極力溫補,而瀉愈甚,肌肉消盡而泄,食入即出,臥床一月矣。繼而猝不知人,口眼喎斜,不能言,右半不動。余用生地八兩、麥冬四兩、白蜜一盞,囑代茶常服。連服半日,果泄止,遂放心服之,一日盡一帖,二日而蘇,再服至六七日,而手足亦動,仍不能言耳。再服一二日,而大便脹急不得出(已十餘日不大便),於是改用承氣湯加薄荷,服二帖大便通,而手足皆靈,語言亦出矣。再服前方(即生地、麥冬),一月全愈(計服生地三十斤,麥冬十餘斤)。或問其故,曰:人身腸胃有三十六曲,豈能食入即出,此明是溫通太過,三焦氣化轉運太速,即火泄也。熱積於內,而猶行溫補,以致內熱感召外風,故猝中邪風。用潤藥以緩其傳送,故泄止,以解其內熱,故風息。

姑錄數案,以明中風多熱病,乃確有所見,非從紙上空談,且可知一切俗書不足信也。彼《景岳全書》、《醫門法律》、《醫宗必讀》等書,皆夢囈耳。吾未見其能愈此病也。奈何甘聽其誑,而不辨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