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13日 (日) 00:36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蒿的乾燥地上部分。生於原野、路旁,全國各地均產。原植物生於山坡、曠野、路旁,或河岸及附…”)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蒿的乾燥地上部分。生於原野、路旁,全國各地均產。原植物生於山坡、曠野、路旁,或河岸及附近的濕潤沙地。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以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肝、膽經。功效清濕熱、退黃疸。臨床用名有茵陳、茵陳蒿。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苦,平。主治風寒濕熱邪氣,熱結黃疸。

名醫別錄

微寒,無毒。主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除頭熱,去伏瘕。久服面白悅。

本草拾遺

本功外,通關節,去滯熱,傷寒用之。雖蒿類,苗細經冬不死,更因由苗而生,欲名因陳。後加蒿字也。

藥性論

使,味苦,辛,有小毒。治眼目通身黃,小便赤。

日華子本草

味苦,涼,無毒。治天行時疾,狂熱,頭痛,頭旋,風眼疼,瘴瘧,女人症癖,并閃損乏絕。

開寶本草

味苦,平、微寒,無毒。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除頭熱,去伏瘕。

本草衍義

張仲景治傷寒熱甚發黃者,身面悉黃,用之極效。又一僧因傷寒後發汗不撤有留熱,身面皆黃,多熱,期年不愈。醫作食黃治之,治不對,病不去。問之,食不減。尋與此藥,服五日,病減三分之一,十日減三分之二,二十日病悉去。方用山茵陳、山梔子各三分,秦艽、升麻各四錢,末之,每用三錢,水四合煎,及二合,去滓,食後溫服,以之為度。然此藥以茵陳蒿為本,故書之。

藥類法象

除煩熱。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通身發黃,小便不利。

湯液本草

氣微寒,味苦平,陰中微陽,無毒。

入足太陽經。

》云:除煩熱,主風濕熱,邪結於內。去枝、梗,用葉。

本草》云: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除頭熱,去伏瘕。入足太陽。

仲景茵陳梔子大黃湯,治濕熱也。梔子柏皮湯,治燥熱也。如苗澇則濕黃,苗旱則燥黃,濕則瀉之,燥則潤之可也。此二藥治陽黃也。韓祗和、李思訓治陰黃,菌陳附子湯,大抵以茵陳為君主,佐以大黃、附子,各隨其寒熱。

》云:治傷寒發黃。

本草發揮

成聊攝云: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茵陳、梔子之苦寒,以逐胃燥。

本草經疏

茵陳蒿感天地苦寒之味,而兼得春之生氣以生者也。其味苦平,微寒無毒。故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通身發黃,小便不利,及頭熱,皆濕熱在陽明、太陰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濕除熱,濕熱去則諸證自退矣。

簡誤:蓄血發黃者,禁用。

本草蒙筌

味苦、辛,氣平,微寒。陰中微陽。無毒。秋後葉落,莖梗不凋。至春復發舊枝,故因名茵陳蒿也。所行經絡,惟足太陽。專治疸證發黃,入劑使為君主。佐梔子、附子,分陽熱、陰寒。陽黃熱多,有濕有燥。濕黃加梔子大黃湯服,燥黃加梔子橘皮湯煎。如苗澇則濕黃,苗旱則燥黃。濕則瀉之,燥則潤之意也。陰黃寒多,只有一證,須加附子,共劑成功。解傷寒大熱,仍除退瘴瘧。風熱悉逐,行綜痛,寬膈化痰。

本草乘雅

諸邪成熱,入中為疸,必從腠理脈絡而內薄之。陳絲如腠如理,如脈如絡,芬芳疏利,味苦健行,則入者出,結者散矣。

藏器謂其因舊苗而發,因名茵陳。內經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大相吻合。故因者,仍也,托也;陳得,故也,有也,木德之始也。言仍托故有,以宣木德之始,雖與繁蕭蔚莪,至秋老成,同為蒿屬,不若此芳香宣發之能因陳致新耳。寒熱邪氣,交結於中,不能宣發,則鬱徵成黃,此陳也。茵陳宣發發陳,外入之邪外出,陳去而新生矣。輕身面悅白者,久服則新新非故。益氣者,即益新新宣發之氣耳。

藥性解

茵陳蒿,味苦,性微寒,無毒,入膀胱經。主傷寒大熱、黃疸便赤,治眼目,行滯氣,能發汗,去風濕。犯火無功。

按:茵陳專理溲便,本為膀胱之劑,又何以治疸?蓋疸為病,脾受傷也,而脾之所惡,濕乘土也,得茵陳以利水,則濕去土安,而疸自愈矣。疸分陰寒陽熱二種,陽疸熱多,有濕有燥,同梔子、大黃治濕疸;同梔子、橘皮治燥疸。陰疸寒多,只有一症,同附子治之。

藥鑒

氣微寒,味苦辛,陰中微陽。入足太陽經藥也。治風濕寒熱黃疸,及遍身發黃,小便不利。仲景茵陳梔子大黃湯治濕黃也,梔子柏皮湯治燥黃也,此二藥治陽黃也。又能治陰黃者,因茵陳附子湯,大都以茵陳為君,兼佐以大黃、附子,各隨寒熱用之。

景岳全書

味苦微辛,氣微寒,陰中微陽,入足太陽經。用此者,用其利濕逐熱,故能通關節,解熱滯,療天行時疾,熱狂頭痛,利小水。專治黃疸,宜佐梔子。黃而濕者多腫,再加滲利;黃而燥者乾澀,再加涼潤。

只有陰黃一證,因以中寒不運,此非所宜。又解傷寒瘴瘧火熱,散熱痰風熱疼痛。濕熱為痢,尤其所宜。

本經逢原

茵陳有二種:一種葉細如青蒿者,名綿茵陳,專於利水,為濕熱黃疸要藥;一種生子如鈴者,名山茵陳,又名角蒿。其味辛苦,小毒,專於殺蟲,治口齒瘡絕勝,并入足太陽。《本經》主風濕寒熱,熱結黃疸,濕伏陽明所生之病,皆指綿茵陳而言。仲景茵陳蒿湯,以之為君,治濕熱發黃;梔子陳柏湯,以之為佐,治燥熱發黃。如苗澇則濕黃,旱則燥黃。其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以之為使,治瘀熱在裡而身黃。此三方分治陽黃也。其治陰黃,則有茵陳附子湯,各隨燥濕寒熱而為主治。按:茵陳專走氣分而利濕熱,若蓄血發黃,非此能治也。《外台》治齒齦宣露,《千金》治口瘡齒蝕,并用燒灰塗之,有汁吐去,一宿即效。而殺蟲方中,一味煎湯,內服外洗,皆用角蒿,專取逐濕化熱之功也。

本草崇原

》云:春三月,此為發陳,茵陳因舊苗而春生,蓋因冬令水寒之氣,而具陽春生發之機。主治風濕寒熱邪氣,得生陽之氣,則外邪自散也。熱結黃疸,得水寒之氣,則內熱自除也。

本草求真

﹝批﹞治太陽、陽明濕熱。

茵陳專入膀胱、胃。味苦微寒,諸書皆言濕熱伏於陽明,胃。用此以入太陽膀胱發汗利水,俾太陽、陽明濕熱之邪盡得於藥而解矣。且治傷寒時疾狂熱,瘴瘧頭痛頭旋,女人疝瘕,亦是濕熱為病。但黃原有陰陽寒熱之分,陽黃者由熱蘊於脾土,如苗值於大旱,則苗必燥而黃,是苗因燥而黃者也。太澇則苗必濕而黃,是苗因濕而黃者也。熱為陽、寒為陰,故黃亦以陰陽分之。陽黃身如橘色,汗加柏汁;陰黃黃而色晦,當細辨別。是以仲景立有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以治陽黃之症;又立茵陳附子湯,以治陰黃之症。茵陳治黃通劑,在人審其所因而酌治耳。若蓄血發黃,則治不在茵陳之列,以茵陳本屬氣分藥也,於血則不能治矣。

得配本草

苦,微寒。入足太陽,太陰經氣分,利水燥濕。治瘴瘧,療疝瘕。

得附子、乾薑,治陰黃;得白鮮皮,治癇黃如金。配秫米、麥面,釀酒,治攣急。佐大黃、梔子,治濕熱;佐桃仁,治血黃;佐蒼朮、厚朴,治濕黃;佐枳實、山楂,治食積發黃;佐知母、黃柏,治火黃;佐車前子、木通,治黃而小便不利。

熱甚發黃,無濕氣,二者禁用。

本草經解

茵陳氣平微寒,秉天秋平冬寒金水之氣,入手太陰肺金、足太陽寒水膀胱;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經。氣味俱降,陰也。

風為陽邪,濕為陰邪,風濕在太陽,陽邪發熱,陰邪發寒也。其主之者,氣寒清熱,味苦燥濕也。

心為君火,火鬱太陰,則肺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熱與濕結矣。太陰乃濕土之經,所以蒸土色,而成黃疸也。其主之者,苦平可以清心肺,微寒可以解濕熱也。

本經疏證

風濕寒熱,邪氣新感者也,熱素有者也,新感之邪為素有之熱結成黃疸,此證已所謂因陳矣。故傷寒金匱二書,幾若無疸不茵陳者。然梔子柏皮湯證,有外熱而無裡熱;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證,有裡熱而無外熱;小建中湯證,小便自利;小柴胡湯證,腹痛而嘔;小半夏湯證,小便色不變而噦;桂枝加黃耆湯證,脈浮;梔子大黃湯證,心中懊憹;消石礬石散證,額上黑日晡發熱,則內外有熱,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小便不利,口渴,為茵陳蒿湯證矣。第腹滿之治在梔子,惟外復有熱,但頭汗出,小便不利,治為茵陳的治,其所以能治此者,豈不為新葉因陳幹而生,清芬可以解鬱熱,苦寒可以泄停濕耶,蓋陳幹本能降熱利水,復加以葉之如絲如縷,挺然於暑濕蒸逼之時,先草木而生,後草木而凋,不必能發散而清芳揚溢,氣暢不斂,則新感者遂不得不解,自是汗出不止於頭矣,故曰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

本草新編

茵陳,味苦、辛,氣微寒,陰中微陽,無毒。入足太陽、少陽之經。專治癉症發黃,非黃症,斷不可用。果是真黃病,可用之為君。但黃症又不同,有陰黃、陽黃,有熱黃、寒黃、燥黃,有血黃、氣黃之殊,不可不辨。世人一見發黃,全不分別,俱用茵陳,無引經之品,共相佐使,所以有效有不效也,謹細陳之。陰黃之病,其濕不甚,黃色又不深,下身黃,上身不黃者也,夜間反覺不安,小便反澀,日間小便反利,轉覺安寧。治法宜用茵陳為君,佐之茯苓、澤瀉、薏苡仁之類,或加之五苓散又妙。茵陳可用至三錢至五錢,不可越五錢之外,連服數劑,黃可盡退也。陽黃之病,其濕又不太甚,但黃色如金,上身眼目盡黃,而下身乃不黃者是也,日間小便艱澀,或痛或不痛,夜則安然自利。治法宜用茵陳為君,而佐之升麻、桔梗、茯苓、天花粉、麻黃、黃芩之類,數服即愈,菌陳必須多如五、六錢也。熱黃之病,口必大渴,然多飲反覺不快,一身上下俱黃,眼目反覺色淡,小便時急數疼痛,其溺必如黃汗,蓋熱結膀胱而不得出耳。法又用茵陳為君,大約必須五錢為止,佐之龍膽草、炒梔子、芍藥、茯苓、豬苓、澤瀉之類,則火熱瀉而黃又愈也。寒黃之病,一見水,則大吐不已,畏寒怕冷,腹中時痛,手按之始安,一身上下又黃,眼目自白,小便清長,夜間尤利,蓋寒結於膀胱,命門無火以通,則水氣流入於脾,而脾又寒虛,乃滲走於皮毛而為黃,其黃色必如秋葵之色者也。雖又用茵陳為君,但止可用至一錢,切戒多用,必須佐之白朮、茯苓、山藥、芡實、薏仁,少用附子數分以溫補其命門之火,不須十劑,則全愈矣。濕黃之病,全是水濕之氣也,雖黃症俱是水濕,而濕黃之水濕更甚,一身上下、眼目、手足盡黃,俱身必浮腫,按之如泥,又用茵陳四五錢,加入升麻、甘遂牽牛、車前澤瀉之類,少升其氣,使水盡從大、小便出,一劑水濕減去大半,而黃盡退矣,斷不可服三劑。蓋牽牛、甘遂性悍,多服恐傷人元氣耳。燥黃之病,全非水濕,黃外現之症,不過胸前之皮肉少黃,而一身上下、眼目不黃,此肺金燥極,黃發於胸前,乃假象也。然既已發黃,茵陳又不可全然不用,可用七、八分,加入麥冬、梔子、芍藥、陳皮、天門冬、元參、天花粉、白芥子之類,久服自愈,肺經不燥,而胸黃自除也。血黃之症,上下一身、眼目俱黃,身心發熱,胸必煩悶,腹必疼痛,此血瘀於腹中胸下,故變為發黃。傷寒症中,最多此病,論理可遵仲景夫子之方,照症分治。而余又酌定一方,以便世之採用。茵陳為君,加丹皮、牛膝、當歸、梔子、川芎、大黃之品,一服而疼痛煩悶除,其黃必漸愈。苟或服藥,仍然悶痛,必須加入水蛭一錢,其瘀血始解,發黃盡退也。氣黃之病,身不發熱,又無飽悶煩燥之狀,但頭面發黃如淡金之色,飲食知味少,若行動,便覺氣怯不能動履,小便不數,大便反燥,然又不結,此氣虛不能運此水濕之氣,以成黃病者也。可用茵陳一二錢,加入人參、白朮、黃耆、茯苓、車前子,大劑煎飲,自然氣旺,黃色全消矣。居言至此,雖不敢謂黃症治法全備,然分病既清,用藥無誤,要不能越此範圍。愿人之臨症之時,細察而分治之可耳。或問子論黃病,實發天地之奇,黃病豈盡於此乎?曰:更有一種,身不黃,足反黃,此濕熱壅閉於中焦,乃脾胃之虛,不能化水也。又用茵陳加白朮、茯苓、陳皮、甘草、白芥子、枳殼、檳榔、白豆類治之,則水漸利而黃漸去。倘身黃,而手足反不黃者,乃不治之症也。

本草分經

苦,寒。燥濕勝熱,入膀胱經,發汗利水,以泄脾胃之濕熱,治黃疸、陽黃之君藥。

醫學衷中參西錄

茵陳者,青蒿之嫩苗也。秋日青蒿結子,落地發生,貼地大如錢,至冬霜雪滿地,萌芽無恙,甫經立春即勃然生長,宜於正月中旬採之。其氣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陽最初之氣,是以涼而能散。《神農本草經》謂其善治黃疸,仲景治疸證,亦多用之。為其稟少陽初生之氣,是以善清肝膽之熱,兼理肝膽之鬱,熱消鬱開,膽汁入小腸之路毫無阻隔也。《名醫別錄》謂其利小便,除頭熱,亦清肝膽之功效也。其性頗近柴胡,實較柴胡之力柔和,凡欲提出少陽之邪,而其人身弱陰虛不任柴胡之升散者,皆可以茵陳代之。

【現代藥理研究】

茵陳中所含的香豆精、綠原酸、咖啡酸、對羥基苯乙酮、甲基茵陳色原酮均有利膽作用,茵陳煎劑有護肝作用。

茵陳中所含的香豆精、對羥基苯乙酮有降壓作用;茵陳煎劑具降酯作用。茵陳還具抗凝及促進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茵陳中所含的揮發油、香豆精、綠原酸、咖啡酸均有利尿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茵陳煎劑對人型及牛型多種桿菌、球菌、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多種鉤端螺旋體、豬蛔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茵陳中的揮發油類物質有顯著的解熱作用。

茵陳中的香豆精類成分有平喘作用;對羥基苯己酮有間接促進灰黃黴素吸收的作用。茵陳精製浸液對動物子宮有興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