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巴戟天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川等地。原植物生於山谷、溪邊、山地樹林下或栽培。喜溫和濕潤氣候,耐旱,不耐霜凍,忌積水,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酸性砂質壤土或壤土最宜生長。味辛、甘,性微溫。歸腎經。功效補腎助陽、祛風除濕。臨床用名有巴戟天、鹽巴戟天。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辛,微溫。主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
《名醫別錄》
味甘,無毒。主治頭面游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下氣,補五勞,益精,利男子。
《藥性論》
使。能治男子夜夢鬼交泄精,強陰,除頭面中風,主下氣,大風血癩。病人虛損,加而用之。
《日華子本草》
味苦,安五藏,定心氣,除一切風,治邪氣,療水腫。
《開寶本草》
味辛、甘,微溫,無毒。療頭面游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下氣,補五勞,益精,利男子。
《本草衍義》
有人嗜酒,日須五七杯,後患腳氣甚危,或教以巴戟半兩,糯米同炒,米微轉色,不用米,大黃一兩,剉炒,同為末,熟蜜為丸,溫水服五七十丸,仍禁酒,遂愈。
《本草綱目》
治腳氣,去風疾,補血海。
《本草經疏》
巴戟天稟土德真陽之精氣,兼得天之陽和,陽主發散,散則橫行,是當木之令而兼金之用也,故其味辛。《別錄》益以以甘,而《本經》又曰微溫無毒,宜其然也。其主大風邪氣,及頭面游風者,風為陽邪,勢多走上,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巴戟天性能補助元陽而兼散邪,況真元得補,邪安所留?此所以愈大風邪氣也。主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者,是脾腎二經得所養而諸虛自愈矣。其能療少腹及陰中引痛,下氣并補五勞,益精利男子者,五臟之勞腎為之主,下氣則火降,火降則水升,陰陽互宅,精神內守,故主腎氣滋長,元陽益盛,諸虛為病者不求其退而退矣。
簡誤:巴戟天性溫屬陽,故凡病相火熾盛,思欲不得,便赤口苦,目昏目痛,煩躁口渴,大便燥閉,法咸忌之。
《本草蒙筌》
味辛、甘,氣微溫。無毒。惡丹參雷丸,宜覆盆為使。禁夢遺精滑,補虛損勞傷。治頭面游風,及大風浸淫血癩;主陽痿不起,并小腹牽引絞疼。安五臟健胃強筋,安心氣利水消腫。益精增志,惟利男人。
《本草乘雅》
草木至冬,莫不隨天地氣化而藏,獨此不凋,與天相戟,當為冬腎之生物也。其精志與骨,咸腎所司,欲其生發者,仗此大有所裨。
深秋結實,經冬不凋,反地之陽殺陰藏,得天之陽生陰長,可判屬肝;而以戟、以辛,又可判屬肺矣。誠肺肝秉制為用之用藥也。故主天有八風,不從鄉來者之外所因。與經有五風,觸五藏之內所因,或肝失用而陰痿不起;或形失生而筋骨不強;或志從陰藏而頹;或氣從陽殺而損,靡不因風入中虛,戟以擊之。雷公法秉制之宜,閱杞菊生成,斯義自見。
不曰巴戟地,而曰巴戟天,雖似弄巧,實出至理。如是乃可合天有八,經有五風,御五位,觸五藏也。
《藥性解》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溫,無毒,入肺、腎二經。主助腎添精,除一切風及邪氣。覆盆為使,惡雷丸、丹參。
按:巴戟之溫,本專補腎,而肺乃腎之母也,且其味辛,故兼入之以療風。凡命門火旺以致泄精者忌之。
《景岳全書》
味甘微溫,陰中陽也。雖曰足少陰腎經之藥,然亦能養心神,安五臟,補五勞,益志氣,助精強陰。治陰痿不起,腰膝疼痛,及夜夢鬼交,遺精尿濁,小腹陰中相引疼痛等證。
《本草備要》
補腎祛風。
甘辛微溫,入腎經血分。強陰益精,治五勞七傷。辛溫散風濕,治風氣腳氣水腫。覆盆子為使。惡丹參。
《本經逢原》
巴戟天嚴冬不凋,腎經血分及衝脈藥也,故守真地黃飲子用之,即《本經》治大風邪氣之謂。以其性補元陽而兼散邪,真元得補,邪安所留?是以可愈大風邪氣也。主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者,脾胃二經得所養,而諸虛自瘥矣。又治腳氣,補血海,病人虛寒加用之。有人嗜酒患腳氣甚危,或教以巴戟半兩,糯米同炒,去米,大黃一兩炒為末,熟蜜丸,溫水下七十丸,仍禁酒遂愈。惟陰虛相火熾盛者禁用。
《本草崇原》
巴戟生於巴蜀,氣味辛甘,稟太陰金土之氣化。其性微溫,經冬不凋,又稟太陽標陽之氣化。主治大風邪氣者,得太陰之金氣,金能制風也。治陰痿不起,強筋骨者,得太陽之標陽,陽能益陰也。安五臟,補中者,得太陰之土氣,土氣盛,則安五臟而補中。增志者,腎藏志而屬水,太陽天氣,下連於水也。益氣者,肺主氣而屬金,太陰天氣,外合於肺也。
《本草求真》
﹝批﹞溫補腎陰,兼祛風濕。
巴戟天專入腎。辛甘微溫。據書稱為補腎要劑,能治五癆七傷,強陰益精,以其體潤故耳。好古曰:巴戟腎經血分藥也。權曰:病人虛損,加而用之。然氣味辛溫,又能祛風除濕,故凡腰膝疼痛,風氣腳氣水腫等症,服之更為有益。宗奭曰:有人嗜酒,日須五七杯,後患腳氣甚危,或教以巴戟半兩,糯米同炒,米微轉色,專米不用,大黃一兩,剉炒,同為末,熟蜜丸,溫水服,仍禁酒愈。觀守真地黃飲子用此以治風邪,義實基此,未可專作補陰論也。
《得配本草》
覆盆子為之使。惡雷丸、丹參。
辛、甘,溫。入足少陰經血分。助陽起陰。治一切風濕水腫,少腹引陰冷痛,夜夢鬼交精泄。
得純陰藥,有既濟之功。君大黃,治飲酒腳氣。
滾水浸去心,助陽;杞子煎汁浸蒸,去風濕;好酒拌炒,攝精;金櫻子汁拌炒,理腎氣,菊花同煮。
火旺泄精,陰水虛乏,小便不利,口舌乾燥,四者禁用。
巴戟、鎖陽,暖腎經之寒;熟地、杞子,制能臟之熱。腎臟虛多熱,腎經虛多寒。經臟不同,水火判別,毋得誤用。
《本草經解》
巴戟天氣微溫,秉天春升之木氣,入足厥陰肝經;味辛甘無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陽明燥金胃經。氣味俱升,陽也。
風氣通肝,巴戟入肝,辛甘發散,主大風邪氣,散而瀉之也。
陰者宗筋也,宗筋屬肝,痿而不起,則肝已全無鼓動之陽矣,巴戟氣溫益陽,所以主之。蓋巴戟治陽虛之痿;淫羊藿治陰虛之痿也。
肝主筋,腎主骨,辛溫益肝腎,故能強筋骨也。
胃者五臟之原,十二經之長,辛甘入胃,溫助胃陽,則五臟皆安也。胃為中央土,土溫則中自補也。
腎通氣而藏志,巴戟氣溫益肝,肝者敢也,肝氣不餒,則不耗腎,而志氣增益也。
《神農本草經讀》
巴戟天氣微溫,秉天春升之木氣,入足厥陰肝經;味辛甘無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陽明燥金胃。雖氣味有土木之分,而其用統歸於溫肝之內,《佛經》以風輪主持大地,即是此義。《本經》以「主大風」三字提綱兩見,一見於巴戟天,一見於防風,陰陽造化之機,一言逗出。《金匱》云「風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防風主除風之害,巴戟天主得風之生,不得滑口讀去。蓋人居大塊之中,乘風以行鼻息呼吸,不能頃刻去風。風即是氣,風氣通於肝,和風生人,疾風殺人,其主大風者,謂其能化疾風為和風也。
邪氣者,五行正氣不得風,而失其和,木無風則無以遂其條達之情,火無風則無以遂其杪之性,金無風則無以成其堅勁之體,水無風則潮不上,土無風則植不蕃,一得巴戟天之用,則到處皆春,而邪氣去矣。
邪氣去而五臟安,自不待言也。
況肝之為言敢也,肝陽之氣,行於宗筋,而陰痿起;行於腎臟,腎藏志而志增,腎主骨而骨強;行於脾臟,則震坤合德,土木不害,而中可補。
益氣二字,又總結通章之義,氣即風也,逐而散之,風散即為氣散,生而亦死;益而和之,氣和即是風和,死可回生,非明乎生殺消長之道者,不可以語此。
《本草新編》
巴戟天,味甘、溫,無毒。入心腎二經。補虛損勞傷,壯陽道,止小腹牽痛,健骨強筋,定心氣,益精增智,能止夢遺。此臣藥,男婦俱有益,不止利男人也。世人謂其能使痿陽重起,故云只利男子。不知陽事之痿者,由於命門火衰,婦人命門與男子相同,安在不可同補乎。夫命門火衰,則脾胃寒虛,即不能大進飲食。用附子肉桂,以溫命門,未免過於太熱,何如用巴戟天之甘溫,補其火,而又不爍其水之為妙耶。
或問近巴戟天人罕用,只用於丸散之中,不識亦可用於湯劑中耶?巴戟天,正湯劑之妙藥,無如近人不識也。巴戟天,溫而不熱,健脾開胃,既益元陽,復添陰水,真接續之利器,有近效,而又有遠功。夫巴戟天雖入心、腎,而不入脾胃,然入心,則必生脾胃之氣,故脾胃受其益。湯劑用之,其效易速,必開胃氣,多能加餐,及至多餐,而脾乃善消。又因腎氣之補,薰蒸脾胃之氣也,誰謂巴戟天不宜入於湯劑哉。巴戟天溫補命門,又大補腎水,實資生之妙藥。單用一味為丸,更能補精種子,世人未知也。
或疑巴戟天入湯劑最妙,何以前人未見用之?曰:前人多用,子未知之耳。夫巴戟天,補水火之不足,益心腎之有餘,實補藥之翹楚也。用之補氣之中,可以健脾以開胃氣;用之補血之中,可以潤肝以養肺陰。古人不特用之,且重用之。自黃柏、知母之論興,遂置巴戟天於無用之地。嗟乎!人生於火,而不生於寒,如巴戟天之藥,又烏可不亟為表揚哉。
《本草分經》
甘、辛,微溫。入腎經血分,強陰益精,散風濕。
【現代藥理研究】
巴戟天口服液能抑制幼年小鼠胸腺萎縮,升高其中白細胞數,並能增加甲狀腺功能低下小鼠的耗氧量,使其M受體活性恢復正常。
巴戟天提取物具有增加血中皮質酮含量的作用,還有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
巴戟天對陽虛患者有雄激素樣作用。
巴戟天乙醇浸液在試管內對枯草桿菌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液體外對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