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13日 (日) 22:0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肉豆蔻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樹的成熟種仁。我國廣東有栽培,還分佈於印度尼西亞以及西印度群島、馬來半島等地。原植物…”)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肉豆蔻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樹的成熟種仁。我國廣東有栽培,還分佈於印度尼西亞以及西印度群島、馬來半島等地。原植物喜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抗寒性弱,忌積水,以土層深厚、鬆軟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宜生長。味辛,性溫。歸脾、胃、大腸經。功效澀腸斂肺、下氣利咽。臨床用名有肉豆蔻、肉果、玉果、煨肉豆蔻。

【本草匯言】

藥性論

君,味苦,辛。能主小兒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飲。

海藥本草

味辛,溫,無毒。主心腹蟲痛,脾胃虛冷氣,并冷熱虛泄,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飲服,佳。霍亂氣并以生薑湯服,良。

日華子本草

調中下氣,止瀉痢,開胃,消食。皮外胳下氣,解酒毒,治霍亂。味珍,力更殊。

開寶本草

味辛,溫,無毒。主鬼氣,溫中,治積冷,心腹脹痛,霍亂中惡,冷疰,嘔沫冷氣,消食止泄,小兒乳霍。

本草衍義

亦善下氣,多服則泄氣,得中則和來其氣。

湯液本草

氣溫,味辛,無毒。

入手陽明經。

本草》云:主鬼氣,溫中,治積冷心腹脹痛,霍亂中惡,冷疰嘔沫,冷氣,消食止泄,小兒傷乳霍亂。

本草衍義補遺

屬金與屬土。溫中補脾為丸。《日華子》稱其下氣,以其脾得補而善運化,氣自下也。非若陳皮,香附之泄。《衍義》不詳其實,謾亦因之,遂以為不可多服。云多服則泄氣,得中則和平其氣。

本草綱目

土愛曖而喜芳香,故肉蔻之辛溫,理脾胃而止吐利。

暖脾胃,固大腸。

本草經疏

肉豆蔻稟火土金之氣,故味辛氣溫而無毒。入足太陰、陽明經,亦入手陽明大腸。辛味能散能消,溫氣能和中通暢。其氣芬芳,香氣先入脾,脾主消化,溫和而辛香,故開胃,胃喜暖故也。故為理脾開胃,消宿食,止泄瀉之要藥。香能辟惡除不祥,又中氣不虛則邪惡之氣不能入,故主鬼氣及溫中。脾主中焦,胃為後天生氣之本,脾胃之陽氣旺,則積冷心腹脹滿,霍亂,中惡,冷疰,嘔沫冷氣,食不消,泄不止,小兒乳霍,諸證自除矣。

簡誤:大腸素有火熱,及中暑熱泄暴注,腸風下血,胃火齒痛,及濕熱積箄盛,摻初起,皆不能。

本草蒙筌

味苦、辛,氣溫。無毒。所入經絡,惟手陽明。療心腹脹疼,卒成霍亂者可止;理脾胃虛冷,不消宿食者能溫。男婦傷暑血痢有功。小兒傷乳吐瀉立效。痢疾助之白粥飲,吐瀉佐以生薑湯。

本草乘雅

樂音曰肉。肉器曰豆。物盛曰蔻。蓋府器之存登穀者胃,其受盛者體,轉輸者用也。設具體無用,則穀食不消,心腹脹痛,霍亂飧泄,嘔沫乳霍矣。此以寒中積冷,中惡鬼氣之所致。肉豆蔻秉剛燖氣味,鼓發中黃,寇之使出,所謂開發上焦,宣五穀味而為養,宣五畜味而為充,充則肌肥而美滿,養則膚潤而媚好,命名肉豆蔻者以此。

以受為體,以輸為用,具體無用,則能受不輸,中消洞泄之類,可比量推度矣。

藥性解

味苦辛澀,性溫,無毒,入肺、胃二經。療心腹脹痛、卒成霍亂、脾胃寒弱、宿食不消、虛冷瀉痢,小兒傷乳吐瀉,尤為要藥。忌見鐵器。

按:肉豆蔻即肉果,辛溫之性,宜入脾胃。有未去之積者,不可先以此澀之。

藥鑒

氣熱,味大辛,屬金與土,入手足太陰經藥也。惟其氣溫,故能溫中補脾。又言下氣者,蓋以脾得補而善運化,其氣自下,非若香附、陳皮之快泄也。惟其味辛,故能散肺中滯氣,除隔上吐逆,消穀食,開腹脹。合氣與味,又能止泄。大都溫能補脾,辛能散滯。脾得溫以補之,則運化之令司,而漏下之患除。肺得辛以散之,則清化之源司,而淡滲之令強,何泄之有?

景岳全書

味苦辛而澀,性溫。理脾胃虛冷,穀食不消;治大腸虛冷,滑泄不止。以其氣香而辛,故能行綜痛,和腹脹,治霍亂,調中下氣,開胃進食,解酒毒,化痰飲,溫胃逐蟲,辟諸惡氣,療小兒胃寒傷乳吐瀉。以其能固大腸,腸既固則元氣不走,脾氣自健,故曰理脾胃虛冷,而實非能補虛也。麵包煨熟用,或銼如豆大,以乾麵拌炒熟,去麵用之尤妙,蓋但欲去其油而用其熟耳。

本草備要

肉豆蔻一名肉果,燥脾澀腸。

辛溫氣香。理脾暖胃,下氣調中,逐冷祛痰,消食解酒。治積冷心腹脹痛,挾痰挾食者并宜之。中惡吐沫,小兒吐逆,乳食不下。又能澀大腸,止虛瀉冷痢。初起忌用。忌鐵。

本經逢原

肉豆蔻辛香,入手足陽明,溫中補脾,寬膨脹,固大腸,為小兒傷乳、吐逆泄瀉之要藥。二神丸合補骨脂治腎瀉,蓋取補脾以治腎邪也。按:脾土性喜芳香,故肉果與脾胃最為相宜。以其能下氣者,脾胃得補則健運,非若厚朴、枳實之峻削也。熱鬱暴注禁用,以其辛溫性榜。

本草求真

﹝批﹞燥脾、溫胃、澀腸。

肉豆蔻專入脾胃,兼入大腸。辛溫氣香,兼苦而澀。功專燥脾、溫胃、澀腸,時珍曰:土愛暖而喜芳香,故肉豆蔻之辛溫,理脾胃而治吐利。行滯治膨消脹。凡脾胃虛寒挾痰食,而見心腹冷痛、泄瀉不止,服此氣溫,既能除冷消脹,復能澀腸止痢;若合補骨脂同用,則能止腎虛泄也。至書所云能補脾氣,以其脾胃虛寒,服此則溫而脾自健,非真具有甘補之意也。氣逆而服即下,以其脾胃既舒而氣即下,非若厚朴、枳實之下為最峻也。但此止屬溫胃澀腸之品,若鬱熱暴注者禁用。

得配本草

辛,溫。入手足陽明經。理脾暖胃,溫中下氣。化痰飲,消宿食,解酒毒,辟惡氣。治積冷。除心腹脹痛,澀大腸,止瀉痢、滑泄及小兒胃寒,傷乳吐瀉。

配木香,下氣消脹;脾健運,氣自下。配補骨脂,使戊癸化火以運穀氣。

摻初起,及暴注火瀉者,禁用。

肉果補土中之火,制土之濕也,亦所以潤土之燥。蓋脾本濕,虛則燥,然其燥有二,如夏火灼乾之燥,如秋涼清肅之燥。火盛以致燥者,當用水潤之,生熟地、麥冬之類是也。用寒用熱,治毋混施。

本草新編

味苦、辛,氣溫,無毒。一名肉果。入心、脾、大腸經。療心腹脹疼,止霍亂,理脾胃虛寒,能消宿食,專溫補心包之火,故又入膻中與胃經也。但能止下寒之瀉,而不能止下熱之痢,從前《本草》,多信治血痢有功,而不言其止瀉痢。夫瀉不同,五更時痛瀉五六次,到日間反不瀉,名大瘕瀉也。大瘕瀉者,腎瀉也。腎瀉,乃命門無火以生脾土,至五更亥子之時,正腎氣正令之會,腎火衰微,何能生土,所以作瀉。故大瘕病,必須補命門之火,火旺而土自堅矣。肉豆蔻,非補命門之藥也,然命門之火上通,心包之火不旺,而命門愈衰,故欲補命門,必須上補心包也。膻中,即心包,一物而兩名之。肉豆蔻補心包火,補心包,正所以補命門也。況理脾胃寒虛,原其長肢,命門旺,而脾胃又去其虛寒。脾胃得腎氣,自足以分清濁而去水濕,又何至五更之再瀉哉。

或問肉豆蔻開胃消食,子舍而不談,反言其能止大瘕之瀉,亦何舍近而言遠乎?曰:大瘕之瀉,正所以表肉豆蔻之開胃而消食也。凡人命門之火不旺,則不焦陰寒何能蒸腐水穀。下不能消,所以瀉也。瀉久則亡陰,陰亡則腎不能交於心包,而心包亦寒。心包寒,則火不能生胃,而胃又寒。胃寒,則胃氣蕭索,又何能消食耶。肉豆蔻,溫補命門而通胞,兩火相生於上下,水瀉止,而脾胃之氣自開,不求其消食而自化。言止腎瀉,而開胃消食即在其中,又何必再言哉。

或問肉豆蔻暖胃而健脾,溫腎而止瀉,故入之四神丸中,以治脾腎寒虛之作瀉,然而有效、有不效者,何故?蓋腎虛作瀉,又有不是命門之寒,故服四神丸,而反多後重之症矣。夫腎虛未有不寒者,寒則瀉。不寒則何以瀉。乃飲酒過多,又加色慾,使酒濕入於腎之中,故作瀉也。倘亦以肉豆蔻治之,安能治腎寒者速效哉。

【現代藥理研究】

肉豆蔻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真菌和抗微生物作用,其萜類成分有抗菌作用。

肉豆蔻油對腸胃道有局部刺激作用,少量能促進胃液分泌及腸蠕動,大量則呈抑制作用。

肉豆蔻油為一種強大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有顯著的麻醉性能。

肉豆蔻衣中分離所得的肉豆蔻醚和脫氧二異丁香油酚,可通過直接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而抑制肝中脂質過氧化作用。

肉豆蔻醚對人的大腦有中度興奮作用,肉豆蔻對正常人有致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