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J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18日 (五) 17:19的版本 (文本替换 - 替换“蒼術”为“蒼朮”)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湔浣(jiān)

洗濯。《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湔浣胃腸。”

蠲(juān)

祛除、除去。《素問遺篇·刺法論》:“瀉盛蠲餘,令除斯苦。”

擊法

推拿手法名。用空拳或手指、手掌尺側面、桑枝棒等由輕到重,有節奏地敲打治療部位。有促進氣血運行,消除疼痛,緩解肌肉痙攣等作用。

擊僕

①古病名。出《靈樞·九宮八風》。又稱僕擊。指突然僕倒的病症,即卒中。多由人體正氣先虛,而為邪風入中所致。《醫學綱目·肝膽部》中風:“其卒然僕倒者,《經》稱為擊僕,世又稱為卒中。”

②指擊僕損傷而言。是外傷性的致病因素之一。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

擊探天鼓

自我按摩方法名。又稱鳴天鼓。兩手掌掩耳,手指置腦後,以食指壓住中指,再滑下輕彈後腦部,耳內聲如擊鼓。有清頭腦,防耳疾和強身等作用。《聖濟總錄》卷一百九十九:“天鼓者,耳中聲也。舉兩手心緊掩耳門,以指擊其腦戶。常欲其聲壯盛,相續不散。一日三探,有益下丹田。”

擊天鼓

導引功法名。即擊探天鼓。又稱鳴天鼓。以兩手掩耳抱頭,用除大拇指外的其餘八指叩擊後腦勺。有通血脈、激發內氣的作用。《道樞·太白還丹篇》:“以左右掌掩其耳,用其指擊頂後,左三右四,是為擊天鼓。”《聖濟總錄》卷一百九十九:“天鼓者,耳中聲也。舉兩手心緊掩耳門,以指擊其腦戶。常欲其聲壯盛,相續不散。一日三探,有益下丹田。”

擊天磬

導引功法名。即叩右齒。《雜病源流犀燭》引《養性書》:“齒宜朝暮叩以集神。……若辟邪穢,叩右齒,名曰擊天磬。”

饑飽咳嗽

病證名。饑飽傷脾,痰食積滯不化引起的咳嗽。見《不居集》卷十五。《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不內外因咳嗽》:“病者中滿腹脹,搶心痛,不欲食,此因饑飽傷脾。”治宜健脾消食以止咳,可用保和丸等方。參見咳嗽、脾咳條。

饑不能食

證名。知饑而不能食。多因邪結胸膈、脾胃津竭、火熱上沖、痰涎上壅等所致。《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用瓜蒂散。”《醫碥》卷二:“其有饑而不能食者,脾熱則消穀而饑,本欲食,因胃脘枯槁不能納,或火熱上沖,或痰涎上壅食不得下也。”參見饑不欲食條。

饑不欲食

證名。感覺饑餓而不想進食。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有因胃虛有熱所致者,宜六君子湯加黃連;有因腎陰虛,虛火乘胃者,宜六味丸加肉桂、五味子;有熱病後餘熱未盡者,可用人參白虎湯(《張氏醫通》卷九)。

饑疝

病名。饑餓時腹痛之稱。出《肘後備急方》卷一。該病之發多因寒邪侵犯胃經所致。《諸病源候論》卷二十:“陰氣在內,寒氣客於足陽明、手少陰之絡,令食竟必饑,心為之痛,故謂之饑疝。”證見饑餓時出現腹部疼痛,故名。治宜用龍膽、附子、黃連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服3克內服之。

饑傷

病證名。因饑餓致傷。出《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景嶽全書·雜證謨》:“凡失饑傷飽,損及脾胃,多令人胸膈痞悶,不能消化……神體困倦。”饑餓損傷腸胃,初宜少予清稀粥,逐次增量,待其胃氣恢復,則飲食漸趨正常。不可驟然飽食,以免重傷脾胃。治宜調養脾胃,用木香人參丸或大健脾丸去黃連等。

即髀樞。《素問·骨空論》:“坐而膝痛治其機……俠髖為機。”王冰注:“髖骨兩傍相接處。”《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髖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納髀骨之上端如杵也,名曰機。”參髀樞條。

機關

①解剖部位名。指人體之骨關節。《骨釋》:“凡肘、腋、髀樞兩端相接骨,通曰機關,亦曰關。”《素問·厥論》:“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關節靈便與否,多與足陽明胃經有關。《素問·痿論》:“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

②經穴別名。《千金要方》:“卒中風口噤不得開,灸頰車二穴。穴在耳下八分,小近前。”又《千金翼方》:“凡卒中風口噤不開,灸機關二穴,在耳下八分近前。”兩者內容相同。《針灸資生經》等據此將機關作頰車別名。

機關之水

解剖結構名,指筋骨關節周圍聚積的液體。《靈樞·九針十二原》:“大針者,尖如梃,其鋒微員,以瀉機關之水也。”

肌痹

病名。

①寒濕侵襲肌膚所致的痹症。又名著痹、濕痹。《素問·長刺節論》:“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聖濟總錄》卷十九:“肌痹,其狀皮膚弗營,肌肉XX(同頑)厚而不仁是也。”《張氏醫通》卷六:“肌痹者,即著痹、濕痹也。留而不移,汗出,四肢萎弱,皮膚麻木不仁,精神昏塞。”治用天麻丸、細辛湯、神效黃芪湯、五痹湯等方。參見濕痹條。

②即脾痹。《症因脈治》卷三:“脾痹之症,即肌痹也。四肢怠惰,中州痞塞,隱隱而痛,大便時瀉,面黃足腫,不能飲食,肌肉痹而不仁。”參見脾痹條。

肌腠

又名肉腠、分、分理。肌肉的紋理。《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肌腠瘡瘍。”

肌膚

肌肉皮膚的通稱。

肌膚不仁

證名。指皮膚不仁。《金匱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邪在於絡,肌膚不仁。”詳見皮膚不仁條。

肌膚甲錯

證名。皮膚枯燥如鱗甲交錯之狀。因於血內結、腸癰膿滯,或溫邪久留,陰液耗傷,津血不能榮潤皮膚所致。《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肌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幹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庶^蟲)蟲圓主之。”《諸病源候論·腸癰候》:“腸癰者,由寒溫不適,……血氣蘊積,結聚成癰,熱積不散,血肉腐壞,化而為膿。其病之狀,小腹重而微強,抑之即痛,小便數似淋,時時汗出,複惡寒,其身皮皆甲錯,腹皮急,如腫狀。”《溫病條辨·下焦篇》:“邪氣久羈,肌膚甲錯。幹血內結者,用大黃(庶^蟲)蟲丸;腸癰膿滯者,用薏苡附子敗醬散;溫邪久羈傷陰者,用複脈湯等。”

肌極

病證名。肌肉瘦弱較甚而無光澤。又稱肉極。《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肌極,令人羸瘦無潤澤,飲食不生肌膚。”詳肉極條。

肌絕

病狀名。指肌肉萎縮枯槁。《素問·痹論》:“淫氣肌絕,痹聚在脾。”

肌衄

證名。非外傷之膚表出血。又名血汗,亦稱紅汗。《證治要訣·諸血門》:“血從毛孔而出,名曰肌衄。”氣血虧虛,血隨氣散者,治宜補血固表,選用當歸補血湯,黃芪建中湯,保元湯等方。陰虛火旺者,治宜養陰清火,用涼血地黃湯或當歸六黃湯。由膽熱而致者,用河間定命散(見赤水玄珠》)。本證見於凝血酶原缺乏、毛細血管病變、血友病等疾病。

肌皮

指肌肉與皮膚之間部位。《素問·脈要精微論》:“溢飲者暴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肌熱

證名。肌表發熱。見《內外傷辨惑論》卷中。有虛實之分。實證多為外邪侵襲,陽明經脈受病。《景嶽全書·傷寒典》:“陽明經病,為身熱,目疼,鼻幹,不眠,脈洪而長。”治宜清解陽明熱邪,用柴葛解肌湯等方。虛證多為氣虛、血虛所致。《證治準繩·雜病》:“肌熱,燥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日夜不息,脈浮大而虛,重按全無,為血虛發熱。症似白虎,唯脈不長實為辨也,誤服白虎必危。宜當歸二錢,黃芪一兩。”《丹溪心法·發熱》:“肌熱亦用黃芪。”“補中益氣湯,治虛中有熱或肌表之熱。”參發熱、氣虛發熱、血虛發熱等條。

肌肉

解剖結構名。指身體肌肉組織和皮下脂肪組織的總稱。司全身運動。脾主肌肉,肌肉的營養從脾的運化水穀精微而得。故肌肉豐滿與否,與脾氣盛衰有密切關係。《素問·平人氣象論》:“髒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素問·痿論》:“脾主身之肌肉。”參脾主肌肉條。

肌肉不仁

證名。肌肉麻木,不知痛癢冷熱。《素問·痿論》:“脾氣熱,則胃幹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傷寒明理論》:“不仁,謂不柔和也。癢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熱不知也,任其屈伸灸刺,不知所以然者,是謂不仁也。由邪氣壅盛,正氣為邪氣閉伏,鬱而不發。榮衛血氣虛少,不能通行。”見於痿、痹、中風等病。

肌肉如鐵

證名。因血行不暢所致肌肉板滯之證。《醫門補要》卷中:“肌肉如鐵,胸腹串痛,按之有跳躍之處,……針刺不得入。此真氣已竭。血不流行,則肌肉呆板。”

肌肉蠕動

證名。肌肉動如蟲蠕的感覺。出《素問·調經論》。因風濕傷脾或風熱上攻頭面,衛氣不榮肌肉所致。《醫學入門》卷一:“脾受風濕,則衛氣不榮而肌肉蠕動。……脾熱者,色黃而蠕動也。”《奇效良方》卷二:“風熱壅實,上攻頭面,口眼?斜,語言不正,肌肉瞤動,面若蟲行。”病輕而無其他見證者,稱為微風。參見微風條。

肌肉軟

五軟之一。脾主肌肉,小兒乳食不足,脾胃氣虛,故肌肉軟,形體瘦弱,智力遲鈍。治宜補脾益氣,用人參養榮丸。

肌肉消瘦

證名。《難經·十四難》:“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因脾氣虛損,運化失常,肌肉失養所致。見於虛勞、久瀉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肌肉之本

人體器官名。即唇和舌。《靈樞·經脈》:“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

雞癲

病名。即雞癇。見《聖濟總錄》卷十五。因癇發聲如雞鳴,故名。參見癇、癲、六畜癇條。

《雞峰普濟方》

醫方著作。三十卷。宋代醫方,撰人待考,原題宋·張銳撰。據陸心源《儀顧堂成》卷十九考證疑為北宋·孫兆撰)。今存者為清代翻刻宋本,已缺二、三、六、八四卷。卷一為醫論及炮炙法;卷四-二十七選錄多種病證的治療方劑,大致綜括了宋代醫家的一些臨床成就,卷二十八-二十九列述丹藥的制法;卷三十記錄了民間常用的備急單方,(此卷又有單行本,名《雞峰備急方》)。現存清刻本。

雞冠瘡

病證名。見清·崔秉銑《婦科宗主》。指子宮脫出紅腫潰爛者。多因數宮脫出摩擦損傷或邪毒感染而致。治宜內服清熱利濕之劑,用龍膽瀉肝湯,外用《婦科宗主》方:飛礬、銅綠、五味、雄黃、桃仁,共研細末煉蜜為丸,重五錢,以方內雄黃為衣,每週一丸納陰中。

雞冠蜆肉外障

病名。系指脾眥之間障翳色紫如肉,形類雞冠蜆肉的病證。出《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奚魁蜆肉。多因脾胃積熱,肝風上沖於目所致。證見其形色如雞冠之蜆肉,色紫如肉狀,好發於脾眥之間,侵及氣輪而遮蓋視力。治宜運用眼科之劆洗祛瘀法去之。或以祛風瀉熱,方用石決明散加減。

雞冠痔

病名。肛門部生痔之形如雞冠狀者。《外科十三方考》下編:“此痔形似雞冠,硬而赤腫作痛,搔破後則出血流水。”證治參見痔瘡條。

雞黃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雞黃者,遍身爪甲並青黃,多語,夢寐或見鬼神,時自言笑。”治宜內服地黃飲,亦可配合灸法。參見黃疸有關各條。

雞咳

病名。《溫病條辨》:“凡小兒連咳嗽數十聲,不能回轉,半日方回,如雞聲音。”即百日咳。詳該條。

雞盲

病證名。系指夜間視物不清,白晝如常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即夜盲症。《目經大成》:“此症世呼雞盲,一名雀目,……至晚不見,曉則複明。”證治參見雀目條。

雞蒙眼

病證名。夜暮視力減退之病證。見《銀海精微》。雀目之俗稱,詳見該條。

雞鳴

指丑時。相當於半夜一至三點。《靈樞·病傳》:“冬雞鳴。”張景嶽注:“冬之雞鳴在醜,陰之極也。”《素問·金匱真言論》:“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參十二時條。

雞模眼

病名。視力弱或夜暮視力減退之病證。

①系指夜間視物模糊的病證。即雀目之俗稱。

②《青囊真秘》卷一:“俗名近視眼是也。”證治參見各有關條。

雞舌隔角

醫療技術名。外傷縫合之步驟方法。《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六:“凡始縫其瘡,名有縱橫,雞舌隔角,橫不相當,縫亦有法,當次陰陽,上下逆順,急緩相望,陽者附陰,陰者附陽,腠理皮脈,複令複常。”經學者研究認為,當相當於現代外科手術之連續縫合法與“8”字縫合法。中醫學縫合法之傳統系用桑白皮線,或以麻縷為線。《金瘡秘傳禁方》記述有用銀絲縫合斷骨之技術。

雞膯疳

病名。疳瘡之一種,所指有二,一出《醫宗金鑒》卷六十九,證見下疳時,兼有痛引睾丸和陰囊墜痛之證候者;又包莖水腫之證,也稱之為雞膯疳者。

雞癇

病名。六畜癇之一。即雞癲。《備急千金要方》卷五:“雞癇之為病,搖頭反折,喜驚自搖。灸足諸陽各三壯。”參見六畜癇、雞癲條。

雞心蛾

病名。咽乳蛾之病證。見《喉科種福》卷四。即暗乳蛾。詳見乳蛾、暗乳蛾條。

雞心痔

病名。肛門部位所生痔之形如雞心狀者。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七。證見肛門周圍有贅皮下垂,大小及形狀如雞心樣,往往有搔癢感。治宜用五倍子煎湯熏洗或坐浴,亦可施行手術切除。

雞胸

病證名。出《幼科金針》。又名龜胸。即胸廓畸形突出,狀如雞胸或胸如龜背。伴見體瘦神疲,息短無力。是由佝僂病形成的。治宜培補脾胃,用補天大造丸。又小兒久病喘咳,肺脹痰壅,可見胸高氣促,與佝僂病的雞胸有別。

雞胸痰

病名。流痰之發於胸部者。見《醫門補要》卷中。病因與流痰同,多發於兒童。證見:胸前部逐漸高突,皮色如常,質較硬,其狀如雞胸者,故名。患兒多伴有咳嗽,痰吐,潮熱盜汗,消瘦氣喘。日久則腫塊變軟,內已成膿,破潰則有稀膿流出,難能癒合,易成瘺管,纏綿不止。相當於胸骨結核。治宜溫經補益之劑,方選補肺養陰湯加味,證治參見流痰條。

雞子灸

間接灸的一種。以熟雞蛋半個去黃,覆蓋腫毒上用艾施灸。《壽世保元》:“發背癰疽,初起未破,用雞卵半截蓋瘡上,四圍用面餅敷上,用艾灸卵殼尖上,以病人覺癢或泡為度。”《串雅外編》稱作雞子灸:“凡毒初起,紅腫無頭。雞子煮熟,對劈去黃,用半個合毒上,以艾灸三壯,即散。若紅腫根盤大,以鴨蛋如法灸亦可。”

雞足針法

針刺名。指正入一針,左右斜入二針,形為雞爪的針刺方法。《靈樞·衛氣失常》:“重者,雞足取之”。參見合穀刺條。

①病證名。胸腹內積塊堅硬不移,痛有定處的一類疾患。見《靈樞·百病始生》。《難經·五十五難》:“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有五積之分,心積名伏梁,肝積名肥氣,脾積為痞氣,肺積名息賁,腎積名賁豚。宋以後將飲食所傷而致的食滯氣結之症,亦稱為積。《濟生方》卷四:“積者傷滯也,傷滯之久,停留不化,則成積矣。”《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癖痞源流》在五積之外,又列酒、食、面、肉、果、菜、茶、水等十八種積。積病多由起居不時,憂喜過度,飲食失節,脾胃虧損,氣機不運,沉寒鬱熱,痰水凝結,瘀血蘊裏,食積久滯,邪正相結而致。治宜破堅消積為主。《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證治準繩·雜病》:將積病之治分為初、中、末三法。初治為積塊未堅者,宜除之,散之,行之,虛者補之。中治為積塊已堅,氣鬱已久,濕熱相生,塊日益大,治以清熱祛濕,軟堅消積,並須攻補兼顧。末治為塊消及半,當停用攻藥,改為補益氣血,兼活血理氣,導達經絡。

②留聚。《靈樞·五變》:“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

③凝聚,聚集。《靈樞·五色》:“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

④重疊;複加。《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薄厥。”

積寒泄瀉

病證名。寒邪內積所致的泄瀉。因過食生冷,或形寒飲冷,積漸而成。見《症因脈治》卷四。其證腹中綿綿作痛,小便不赤,口唇不幹,瀉下清白鴨溏之色,脈多沉細而遲,或沉而結。治宜溫中散寒。寒積內滯者,治宜散寒化滯,燥濕止瀉,用豆蔻丸;腸胃虛冷者,治宜溫中益氣,散寒止瀉,用理中湯、補中湯。參見寒泄、鴨溏條。

積結瀉

病名。飲食停滯,內結腸胃所致的泄瀉。證見泄瀉,腹中絞痛,瀉後痛減,瀉下臭穢。《醫略六書·雜病證治》:“積結瀉,腹中絞痛,平胃散加消積藥。”“食積內結,發熱,泄溏,消導藥中加香連、幹葛;不應,加大黃。”參見積滯泄瀉,食積泄瀉條。

積筋

即宗筋。《靈樞·五味》:“陰者,積筋之所終也。”詳宗筋條。

積精

病名。指月經期間因房事而致腹部痞滿腫塊一類病證。《女科經綸》:“陳藏器曰:一犯月水行房,精血相射,入於任脈,留於胞中,以致小腹結滿,病如伏梁,水溺頻澀,是名積精”。治當消積化痞,行瘀通淋,桂枝茯苓丸加減。

積聚

病名。積病與聚病的合稱。見《靈樞·五變》。《難經·五十五難》:“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積為髒病,聚為腑病,故有五積六聚之名。積聚與症瘕痃癖等證相類似。《聖濟總錄·積聚門》:“症瘕癖結者,積聚之異名也,症狀不一,原其病本大略相似。”《醫學入門》等以積聚為男子病,症瘕為女子病。又有以部位區分者。《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癥瘕痃痞源流》:“痞癖見於胸膈間,是上焦之病;痃積聚滯見於腹內,是中焦之病;癥瘕見於臍下,是下焦之病。”詳見積、聚有關條。

積聚痞塊穴

經外穴名。《類經圖翼》:“積聚痞塊,久痞,灸背脊中命門穴兩旁各四指許是穴,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中國針灸學》列作經外穴,名積聚痞塊。在第二腰椎棘突下間旁開4寸處。主治積聚痞塊,胃痛,腸鳴,消化不良,經閉,遺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積塊

證名。腹脅部結塊堅硬可以觸及之證。即症積之屬。明·萬全《保命歌括》:“大抵積塊者,皆一物為之根,而血涎裹之,乃成形如杯如盤,按之堅硬也。”治宜行氣活血化痰,以除症消積,方用膈下逐瘀湯,或用海石、三棱、莪術、桃仁、紅花、五靈脂、香附等藥為丸,石鹼、白朮煎湯吞下。塊去須用補法(見《丹溪心法·積聚痞塊》)。參見症、積有關條。

積冷胃脘痛

病證名。冷飲內傷,陰寒凝積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脈治》卷一:“二便清利,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得寒飲則甚,此積冷症也。”治用豆蔻丸。《類證治裁·胃脘痛》治以辛熱通陽,用術附湯加厚樸、草蔻。《醫學三字經·心腹痛胸痹第七》以理中湯加附子、肉桂主之。兼嘔者,以吳茱萸湯主之。參見胃脘痛條。

積痢

病名。由食積內阻所致的痢疾。見《普濟本事方·臟腑泄滑及諸痢》。又稱飲食內傷痢。由飲食積滯,日久不消所致。證見下痢赤白,或色黃如膿,或如魚腸,或鶩溏鲊臭,臍腹撮痛,痛則痢下,痢下則痛減。治宜化積消導。《醫宗必讀·痢疾》:“積者,濕熱食痰也,法當下之。新結者,下後又生者也,或調或補,不可輕攻。”方用靈砂丹、胃苓散、保和丸、通元二八丹,治脾湯等。參見痢疾、寒積痢等條。

積年肺氣

病名。數十年不愈的喘證。見《蘇沈良方》卷五。因風寒癖飲積肺,氣道壅阻所致。治宜溫肺散寒,化飲平喘,用九寶散等方。久喘不愈,正氣多虛,病未發時,宜培補正氣。參見久喘條。

積年腰痛

證名。又名久腰痛。見《外臺秘要·久腰痛方》。詳久腰痛條。

積熱

病證名。見《幼科全書》。指小兒表裏遍身俱熱,日久不止,頰赤口幹,大小便澀。由於過食乳食肥甘,複因重被厚棉,爐火侵迫所致。治宜清熱消積,用三黃丸下之,繼用涼驚丸調之。

積熱便血

病證名。因腸胃積熱,熱迫絡損導致的大便下血。與熱毒下血相類。見《丹溪心法附卷》卷十一。治宜清熱涼血。《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有腸胃積熱,及因酒毒下血,腹痛作渴,脈弦數者,宜黃連丸,酒蒸黃連丸。”有實熱積於內而便血者,治宜瀉熱通便,並兼和血潤腸,用當歸承氣湯。參見便血、熱毒下血等條。

積熱喉癰

病名。見《喉科紫珍集》上卷。多因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致使胃中積熱上攻而成。症見懸壅垂旁紅腫疼痛,似乳蛾。治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方選牛蒡解肌湯或普濟消毒飲加減。

積熱咳嗽

病名。由飲食積熱,胃火乘肺引起的咳嗽。見《症因脈治·積熱咳嗽》。因膏粱積熱,酒客豪飲,陽明受熱,肺被火刑所致。其證面赤煩躁,嗽則多汗,夜臥不寧,清晨嗽多,小便赤澀。治用家秘清胃湯以清中焦;咳嗽不已,用家秘瀉白散;熱積大腸,用枳殼黃連湯等方。參見咳嗽、酒嗽、食積嗽條。

積熱三消

證名。因多食膏粱厚味,積濕成熱所致的三消證。熱熏於肺為上消,證見煩渴引飲,治宜清肺養陰,用清肺飲。熱積於胃為中消,證見煩熱多食,食下則饑,口臭,治宜清胃養陰,用清胃湯加幹葛。熱流於下為下消,證見小便頻數,如膏如油,足心常熱。熱在膀胱者,治宜清熱祛濕,選用八正散、龍膽瀉肝湯;熱在腎者,滋陰瀉火,用知柏八味丸、文蛤散。參見消渴條。

積熱胃脘痛

證名。熱積於內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脈治》卷一:“七情六欲之火,時動於中;膏粱炙煿之熱,日積於內。熱積成燥,積熱之痛作矣。”其證胃脘痛時作時止,口渴唇燥,痛則多汗。治宜清熱和胃,用梔連清胃湯。有下症者,用神芎丸。《壽世保元·心胃痛》:“以胃脘積有鬱熱,刺痛不可忍者,用清熱解鬱湯;如心胃刺痛,並兩脅肋痛,嘔吐胸痞,大便堅,用清上飲或撫芎、香附、百草霜等藥。”參見胃脘痛、內傷胃脘痛條。

積熱小舌

病名。指咽喉部小舌(即懸雍垂)發生腫痛的病症。多因肝胃二經火毒上炎於咽喉部位所致。見《喉科指掌》卷三。內有:“此症因肝胃二經火毒飛騰,所以帝丁(即懸雍垂)長硬,白衣裹滿,咽物不下,右關之脈浮大,用六味湯加山梔、連翹、黃芩、黃柏、生石膏、滑石、葛根、木通、草河車;服玉樞丹……”。

積熱泄瀉

病證名。因多進膏粱厚味,酒濕辛辣等物,熱積腸胃所致的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其證發熱口渴,肚腹皮熱,時或疼痛,小便赤澀,瀉下黃沫,肛門重滯,時結時瀉,脈多沉數,或見促結。治宜清腸胃積熱,方用黃連枳殼湯、龍膽瀉肝湯、清胃湯等。欲便不爽者,清熱導滯,用大黃枳殼湯。元氣虛者加人參。參見熱瀉條。

積水

體內儲存的水液。

①為陰精的組成部分。《素問·解精微論》:“水宗者,積水也,積水者至陰也,至陰者腎之精也。”

②體內病理性水液儲留。如胸腔、腹腔、關節腔等積液。

積嗽

見《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即食積咳嗽。詳該條。

積吐

病證名。指宿食積滯不消而致嘔吐。《證治準繩·幼科》:“積吐,眼胞浮,面微黃,足冷肚熱,晝輕夜重,兒大者脈沉緩,此宿冷滯脾,故吐黃酸水;或有清痰,脈實而消,為食積所傷,吐酸餿氣;或宿食並出,兒小者,哯乳不化是也。”治宜導滯降逆,用平陳湯加減。

積瀉

病證名。因飲食不節,食積不化所致的泄瀉。即傷食瀉。《醫學傳燈·泄瀉》:“積瀉者,腹痛而瀉,瀉後痛減,瀉去稍寬。”小兒患者更多,多因乳食積滯。症見在黃,頻頻瀉下,泄出黃白糞水清便,量不多,完穀不化且酸臭,腹脹納呆。多因小兒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所致。治宜調理脾胃,兼以芳香導滯消積,用保和丸加藿香、白蔻殼。

積心痛

證名。積滯客於腸胃所致的腹痛。因飲食生冷、中寒不能消散,結滯為積,遇食而發心腹痛。《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不內外因心痛證》:“久積心腹痛者,以飲啖生冷果實,中寒不能消散,結而為積,甚則數日不能食,便出幹血,吐利不定,皆由積物客於腸胃之間,遇食還發,名積心痛。”《奇效良方·心痛門》:“飲食勞逸,觸忤悲類,使髒氣不平,痞膈於中,食飲遁注,變亂腸胃,發為疼痛;或飲啖生冷果實,中寒不能消散,結而為積,遇食還發,名積心痛。”參見心痛條。

積飲

病證名。飲邪留蓄不散者。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素問玄機原病式》:“積飲,留飲積蓄而不散也。”亦泛指痰飲。《景嶽全書·雜證謨》:“痰飲一證,其在《內經》止有積飲之說。”參見痰飲條。

積瘀泄

病證名。因瘀血停蓄所致的泄瀉。以瀉下大便發黑,光亮如漆為特徵。《不居集·積瘀泄》:“內有積瘀,胸脅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醫林改錯》治泄瀉日久不愈,或五更泄補腎無效,作瘀血治,活血化瘀,用膈下逐瘀湯。

積滯吐

病證名。指食物久停,積滯於胃而致嘔吐。《普濟方》卷三百九十四:“小兒積滯吐,胸膛悶結,中脘痞悶,氣不舒暢,療穢嘔逆即吐。”治宜和胃降逆,用二陳湯、香砂、枳術丸加減。

積滯泄瀉

病證名。因飲食積滯所致的泄瀉。又稱積結瀉。《張氏醫通·大小府門》:“積滯泄瀉,腹必絞痛方泄者是也。”治宜消食化積,祛濕和胃,用平胃散加磨積藥。參見食積泄瀉條。

嵇康

魏晉時著名學者。224-263年,字叔夜。譙郡铚(今安徽宿縣西南)人。官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崇尚老、莊,講求養生服食之道。為“竹林七賢”之一。因不滿司馬氏集團,為司馬昭所殺。有《嵇中散集》傳世。所著《養生論》,為我國現存最早以養生為題的著作。書中論證了養生對健康長壽的作用,主張養生應從小處著眼。在神形關係上,強調神的作用。

嵇清

南宋正骨科醫生。字仁伯。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傳治金瘡骨損秘術。其父隨高宗南渡時(1126年),救治戎馬踐傷者甚眾。清承家學亦精骨傷秘術。年不滿二十即接任父職,凡宮中有骨折者,他醫莫能治,皆能整複如初,故倍受敬重。執掌太醫院事,卒於官。後世每稱“嵇接骨”。後裔嵇勝有醫名。

嵇勝

明代醫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家世業醫,先祖嵇清以骨傷科聞名。承家學業醫,長於診治雜症。武宗(1506-1531)年間供職太醫院。

《躋壽館醫籍備考》

醫學目錄著作。七卷。日本·高島久也、罔田元矩合撰。刊於1877年。本書將日本明治時期著名的醫學校“躋壽館”中收載大量的中國古醫書,共1390部,分為二十餘類,部次甲乙、條別異同、敷陳大義、介紹版本,是一部有關醫書的目錄學著作。現存日刻本。

箕門

①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陰脾經。在大腿內側,當血海與沖門連線上,血海上6寸。布有股前皮神經,隱神經和大隱靜脈,股動、靜脈。主治小便不利,遺溺,鼠蹊腫痛,陰囊濕癢等。直刺0.5-0.8寸,避開動脈。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素問·刺禁論》:“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

②古代全身遍診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為足太陰之動脈,即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氣。

箕門癰

病名。指生於大腿內側足太陰脾經箕門穴處之癰。亦名骨毒滯瘡、腿發。出《外科啟玄》卷五。證治詳見大腿癰、外癰條。

激經

婦科名詞。出《脈經》卷九,亦名垢胎、盛胎、妊娠經來、胎前漏紅、老鼠胎。指懷孕後仍按月行經,並無其他症狀,又無損於胎兒,待胎兒漸長,其經自停,謂之激經。

吉撝之

南宋人。字謙伯,生平裏貫欠詳。據《幼兒新書·近世方書》稱,其家藏有醫書甚多,內有《寶童方》、《飛仙論》、《鳳髓經》、《聯珠論》及《吉氏家傳》等。

吉灶丹

病名。小兒丹毒分類之一種。出《瘡瘍經驗全書》卷七。發病多因足太陽膀胱經之風熱毒邪鬱結所致。證見赤丹起於額部,逐漸向腦後發展,紅腫疼痛明顯,多兼有全身寒熱。治宜清熱解毒、祛風之劑,方選防風通聖散加減。外用紫荊散調搽,或以赤小豆研細末調搽。

極寒傷經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寒盛損傷經脈。出《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經脈在裏屬陰,絡脈在外屬陽,寒為陰邪,易傷陰經,引起經脈不通,疼痛等症。參極熱傷絡條。

極泉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陰心經。在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舉臂開腋取穴。布有尺神經、正中神經、臂內側皮神經、腋動脈。主治心痛,目黃,胸脅痛,腋下腫,肩臂不舉等。直刺0.5-1寸,避開動脈。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極熱傷絡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熱盛損傷絡脈。經脈在裏屬陰,絡脈在外屬陽,熱為陽邪,易傷陽絡,引起絡脈血溢、出血等症。《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極寒傷經,極熱傷絡。”《金匱心典》:“經脈陰而傷於寒,絡脈陽而傷於熱,合而言之,無非陽邪親上,陰邪親下,熱邪歸陽,寒邪歸陰之理。”

極須

鬍鬚長而濃密。《靈樞·五音五味》:“通髯極須者,少陽多血。”

㈠音氣(qì)。

①指氣。《素問·生氣通天論》:“陰者,藏精而起亟也”。張景嶽注:“亟,即氣也。觀《陰陽應象大論》曰:‘精化為氣’,即此藏精起氣之謂。”

②屢次。《素問·疏五過論》:“粗工治之,數刺陰陽,身體解散,四支轉筋,死日有期。”王冰注:“數刺陰陽經脈,氣奪病甚,故身體解散而不用,四支廢運而轉筋,如是故知死日有期。”

㈡音極(jí)。急速。《素問·生氣通天論》:“隔者當瀉,不亟正治,粗乃敗之。”

亟奪

㈠音氣(qì)。屢次奪去。《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無泄皮膚,使氣亟奪。”

㈡音極(jí)。急速奪去。《素問·腹中論》:“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勿動亟奪。”

亟齋居士

清代婦產科醫家。名佚,裏貫未詳。撰《達生篇》一卷,自序雲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記於南昌郡署之東堂。書中詳述臨產處理原則,強調“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臨盆”為產婦之要訣,要求接生者須善別“試痛”與“正產”的腹痛,並載產前產後諸症之治療,流傳甚廣。另輯有《亟齋急應奇方》(1717年)。

脈學名詞。《內經》十二脈之一。即緊脈。《診家正眼》:“曰急者,緊之別名也。”

急病

即緊病。《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瀉論》 :“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盡冷,脈微而弱,少氣而不能語,其甚者加吐,此謂急病,宜治之以漿水散。”詳緊病條。

急蛾

病名。指喉核迅速腫痛,連及耳竅,表面黃白色膿點,疼痛難咽,伴發熱惡寒、口臭便秘,苔黃脈數,多由肺胃熱壅,火毒上沖咽喉所致。治宜疏風解毒、瀉火消腫,方選清咽利膈湯。似今之急性扁桃體炎。

急方

方劑學名詞。指七方之一。治療急病以及重病的方劑。《儒門事親》卷一:“急方之說有五,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心腹暴痛,兩陰溲便閉塞不通,借備急丹以攻之……;有湯、散蕩滌之急方,蓋湯、散之比丸下咽易散而施用速也;有藥性有毒之急方,蓋有毒之藥能上湧下泄,可以奪病之大勢也;有氣味厚藥之急方,藥之氣味厚者,有趨於下而氣力不衰也……”其應用可歸納為四種情況:⑴病勢危急,應即速救治者。㈡湯劑蕩滌作用較速的;⑶藥性劇烈,氣味俱厚;⑷急則治標的方劑。急方如開關散、四逆湯等。

急風

病名。因毒厲之氣乘虛入侵而見身背強直,口噤不語者。見《肘後備急方》卷三。又名急中風。《聖濟總錄》卷六:“急風,其證筋脈緊急,身背強直,面黑鼻幹,口噤不語,須臾風入五藏,與清氣相引,則通身壯熱,汗出如油,直視唇青,痰涎結聚,咽溢壅塞,如拽鋸聲。”

急腹症

多種以急性腹痛為主要特徵的腹腔病證之總稱。證見發病後出現腹痛、腹脹、嘔吐及大小便異常、寒熱出汗等。具有炎症、梗阻、穿孔、出血、瘀血及機能障礙等病理性證候。中醫學將其分為氣滯血瘀、熱盛肉腐(熱毒極盛)及痞結不通等臨床證型。中西醫結合醫學家認為急腹症包括有:急性腹膜炎與腹腔膿腫、上消化道出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急性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膽道系統感染與膽石症、膽道蛔蟲病、急性胰腺炎、腹部閉合性損傷及子宮外孕等。近數十年來,中西醫結合工作者根據中醫六腑“以通為用”的基本理論,提出了西醫辨病,中醫辨證,中西醫結合分期分型診治的原則,對急腹症治療制定出通裏攻下、清熱解毒、理氣開鬱、活血化瘀、清熱利濕、利水滲濕、溫中散寒、補氣養血等非手術方法的治療法則,同時配合針灸、電針、穴位注射、電興奮、拔罐、耳針、埋線、按摩及顛簸療法等多種治療措施。且正確掌握手術指征,適時採用胃腸減壓、西藥、輸血輸液、灌腸等治療手段,使急腹症的療效提高。為急腹症之治療開闢了一個新領域。

急疳

病名。

①指小兒腎疳。

②指走馬牙疳。《普濟方》卷六十七:“夫急疳者,其候唇勿變青白,龂腫滿,膿血俱出,朽爛疼痛。頰邊有赤白色,或有黑暈,即須針卻噁心,不然烙之。”詳參走馬牙疳條。

急喉閉

病名。指各種原因所致的咽喉迅速腫起,閉塞不通。該病甚急,可先切開氣管,再以辨證治之。參見緊喉風條。

急喉痹

病名。指多種原因所致的急性阻塞性喉病。症見咽喉腫痛迅速,胸悶氣促、吞咽不利,痰涎壅盛、聲如拽鋸。多因肺胃積熱、邪毒內蘊、風痰上湧所致。治宜清熱毒、祛風痰,方用清瘟敗毒飲、普濟消毒飲加減。外治初宜六神丸、雙料喉風散,膿成時,可針刺排膿。

急喉風

病名。《中醫喉科學講義》:“本病因其來勢迅速,其急如風,故名”。指各種喉證,凡發病急速,出現喉間呼吸不暢、痰涎壅盛,語言難出等症,統稱急喉風。相當於現代醫學咽喉、頸部各種急性炎症而引起的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臨床多見因風熱外襲、外感時疫、肺胃蘊熱等上幹咽喉,壅塞閉阻而發。其治宜疏風祛邪,解毒消腫;或宣肺泄熱、清胃降火。方選清咽消腫飲或清咽利膈湯。外吹冰硼散、青黛散,並以清咽消毒劑含漱。

急黃

病名。黃疸病病勢急驟險惡者。見《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因溫熱毒邪深重,燔灼營血所致。證見高熱煩渴,溲赤,卒然面目全身發黃,或初不發黃,死後身面發黃者,胸滿腹脹,甚則神昏譫語,吐衄,便血,發斑等。脈多弦滑數,舌紅絳,苔黃膩或燥。治以清熱解毒,涼血開竅,方用犀角散、黃連解毒湯、梔子丸、神犀丹、安宮牛黃丸等。宜中西醫結合搶救治療。與後世瘟黃相似。參見瘟黃條。本病見於急性、亞急性肝壞死,化膿性膽管炎及鉤端螺旋體病之黃疸出血型等。

急驚風

病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小兒常見病。以發病急為特徵。突然高熱驚厥,煩躁不安,面紅唇赤,痰壅氣促,牙關緊急,繼而四肢抽搐,神識昏迷,頭項強硬,甚則角弓反張,涕淚皆無。或時發時止,或持續不止。多因內熱熾盛,外加風邪鬱閉,痰凝氣滯,熱極生風所致。治療:急用食指重掐患兒人中、合穀,或配合印堂、湧泉;並針刺中沖、少商,或合穀、太沖。同時用嚏驚散吹鼻取嚏,隨即灌服蘇合香丸或至寶丹,以助開竅醒神。施救時,如手足強直,不要強行牽引,俟其抽搐緩解,神識轉清。如高熱不退,應設法降溫。並結合病情,辨證施治。鎮肝熄風,清心滌痰為其大法。選用《小兒藥證直訣》利驚丸、抱龍丸,《古今醫統》消驚丸,以及瀉青丸、五福化毒丹等方。

急驚風類證

見《幼科發揮》。與急驚風相類似的證候。包括天釣似癇,痙病似天釣,內釣似癇,盤腸似內釣,客忤似癇,中惡似癇,白虎證似癇,蟲病似癇,馬脾風似癇。詳各條。

《急救良方》

醫方著作。二卷。明·張時徹輯。刊於1550年。本書系作者據佚名氏《急救方》書中實用有效的單驗方加以增刪訂正而成。內容以急救為主。全書共分五絕死、虛勞諸風、傷寒時疫,中諸毒等39篇。與《攝生眾妙方》合刻問世。

《急救仙方》

方書。又名《救急仙方》。北宋時作品。撰年撰人均無考。本書原是道教徒抄錄的若干種方書的彙編,現有《四庫全書》本和《道藏》本二種。《四庫》本系自《永樂大典》輯出和輯佚本,共六卷。內容有發背、疔瘡、眼科、痔證、雜瘡和雜證(包括內、婦、兒科)的一些治療方劑。《道藏》本共十一卷,卷一-五為婦產科藥方;卷六-七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卷八疔瘡;卷九痔瘡;卷十-十一為《上清紫(疒廷)追癆仙方論》;卷八、卷九與《四庫》本略同。

《急救異痧奇方》

醫方著作。又名《急救奇痧方》、《異痧雜證經驗良方》。一卷。撰人不詳(書前簡介有“覺因道人識”字樣),陳念祖原評。此書分述49種病狀奇異的痧症症治,並介紹瘧、痢、傷寒、瘟疫、中暑、霍亂、喉症、外科、傷科、皮膚科等病證的治療與方藥。內容簡要,治法大多切於實用。其中瘧、痢部分、輯自《倪涵初瘧痢三方》。本書流行頗廣,現有多種刊本。

急勞

病名。虛勞病兼有心肺壅熱者。見《太平聖惠方·治急勞諸方》。《聖濟總錄·急勞》:“緣稟受不足,憂思氣結,榮衛俱虛,心肺壅熱,金火相刑,藏氣傳克,或感外邪。故煩躁體熱,頰赤心忪,頭痛盜汗,咳嗽咽幹,骨節酸疼,久則肌膚銷鑠,咯涎唾血者,皆其候也。”選用烏梅散、退熱湯、前胡飲等方。參見虛勞條。

急脈

經穴名。出《素問·氣府論》。屬足厥陰肝經。在恥骨結節的外側,當氣沖外下方腹股溝股動脈搏動處,前正中線旁開2.5寸。布有髂腹股溝神經,閉孔神經的前支,陰部外動、靜脈的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的恥骨支和股靜脈。主治少腹痛,月經不調,陰挺,疝氣,陰莖痛,腿痛等。直刺0.5-0.8寸,避開血管。艾條灸5-10分鐘。《素問·氣府論》王冰注謂:“可灸而不可刺。”

急下存陰

治療學術語。用承氣湯一類的瀉下劑迅速通便泄熱,清除燥結,以保存津液,防止痙厥變證的方法。有釜底抽薪之意。臨床上適用於裏實熱證,症見壯熱、煩渴、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燥,或幹黑起刺,脈沉實有力等。參陽明三急下、少陰三急下等條。

急性腸梗阻

急腹症之一。指腸管急性梗阻的病證。中西醫結合非手術療法治療曾取得成功。該病在中醫學中歷代醫家多於關格或腸結中記述。本病多因腸道功能失調,氣機失司,加之飲食不節、寒凝熱閉、血瘀濕阻、蟲積、食滯、或腸管內外各種機械性病因(如腸扭轉、狹窄、腸內外腫瘤壓迫、疝嵌頓、腸粘連等)單一的或綜合的因素而致腸道通降受阻而發。臨床可表現為腹痛,嘔吐、腹脹悶、大便閉、腹部拒按;晚期可吐出糞便,重症可見神志恍惚。常可併發嚴重脫水,或併發腹膜炎與中毒性休克。腹部多可捫及包塊,或見便出瘀血、舌質暗紅,苔多呈黃燥,脈見弦緊或沉弦而澀。治宜細審病因,辨析證候,確診後當視病人全身狀況等,審慎施治,非機械性因素所引起之腸梗阻,可考慮在嚴密觀察下施以開結通下之法則,可選用大承氣湯加減;或寒邪內結者可用大黃附子湯溫下之。同時給予糾正脫水與電解質平衡,保持有效胃腸減壓,亦屬當務之急,一般情況下多可免於手術而治癒。對腸道腫瘤、畸形、絞窄性疝等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腸梗阻或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的病例,則應力求儘早施行手術治療。

急性闌尾炎

急腹症之一。闌尾之急性炎症。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治療曾取得較好的治癒率。該病相當於中醫學歷代醫家所記述之腸癰。多因飲食失節,寒溫不調,情志所傷,暴急奔走等所誘發。證見初起時上腹部或臍腹部走竄疼痛,但經數小時後疼痛多固定於右下腹部,局部有壓痛及反跳痛,多數患者全身寒熱不適,噁心嘔吐,不思食飲。若證治或失治,則熱盛肉腐,瘀結成塊,形成闌尾周圍膿腫。若熱毒熾盛,正虛邪實,則易因闌尾穿孔而形成彌漫性胸膜炎,嚴重者併發中毒性休克,出現亡陰亡陽症狀。如治不如法而使病勢延,下焦濕熱未盡,則可遺有盆腔膿腫。如病後氣血失和,瘀阻腸道,可還形成粘連性腸梗阻。中西醫結合治療該病通常分為三期,即瘀滯期、蘊熱期、毒熱期。瘀滯期以行氣活血,輔以清熱解毒;蘊熱期則以清熱解毒及行氣活血並舉,輔以通便或利濕藥物;毒熱期應以大劑清熱解毒為主,通裏攻下,行氣活血為輔。方藥可採用大黃牡丹皮湯及紅藤煎加減。亦可配合使用針灸療法及局部外敷中藥。若體虛無大熱者,可選用薏苡附子敗醬散。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須嚴密觀察患者血象、體溫、體征等變化,必要時配合使用抗生素、輸液等。對非手術治療效果欠佳之病例,則應迅即作出判斷,儘快施以手術治療,若已引致闌尾周圍膿腫,或併發彌漫性腹膜炎的病例,臨床亦以儘快手術治療為妥。

疾高而外

指病位在上部而屬於六腑之病。外,指六府。《靈樞·九針十二原》:“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

疾脈

脈象名。又稱極脈。脈來急速,較數脈尤甚,成人一息七八至。《脈訣匯辨》:“六至以上,脈有兩稱,或名曰疾,或名曰極,總是急速之脈,數之甚者也。”主陽極陰竭,元氣將脫。多見於急性熱病。如虛損勞傷者見疾脈,多是危重證候。如孕婦無病見此脈,則為臨產脈象,稱離經脈。

疾心

急性,性情急。《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火形之人……行安地,疾心,行搖,肩背肉滿。”(按以“行搖”律之,“行安地”之“行”下似脫“不”。)

疾行

快速行走。《素問·氣厥論》:“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

疾醫

古代醫官名。據《周禮·天官》記載,我國在周代已將醫學分為食、疾、瘍、獸四科。疾醫科的醫生稱之為疾醫。疾醫,即內科醫生。配備中士八人,其職責是掌養萬民之疾病,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

《集驗背疽方》

外科專著。一卷。宋·李迅撰於1196年。原書已佚,現存本為清代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出者。書仲介紹了背疽的主證兼證及其鑒別、診治。並收多種經驗藥方。現有《三三醫書》本。

《集驗簡易良方》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德豐輯。刊於1827年。卷一——二為內、婦、兒科及針治、膏藥等驗方匯錄;卷三為草藥圖說,收載地方草藥60種,詳其主治並繪製藥圖;卷四為外科良方。本書新收草藥多不見於一般本草著作。對於本草研究有一定參考價值。現存多種清刻本。

《集驗良方拔萃》

醫方著作。又名《集驗良方》、《拔萃良方》。二卷。清·恬素輯。刊於1841年。本書選收以外科疾病為主的驗方近200首,分別介紹其主治、配方及用法。內容簡要實用。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又有石印本和鉛印本。

嫉妒不孕

病名。不孕症型之一。包括肝氣鬱結不孕。《傅青主女科》卷上:“婦人有懷抱素惡不能生子者,人以為天心厭之也,誰知是肝氣鬱結乎!……以肝木不舒,必下克脾土而致塞,脾土之氣塞,則腰臍之氣必不利,腰臍之氣不利,必不能通任脈而達帶脈,則帶脈之氣亦塞矣。帶脈之氣既塞,則胞胎之門必閉,精即到門,亦不得其門而入矣。方用開鬱種玉湯。”

瘦弱。《素問·五常政大論》:“火病者,有氣從不康,病去而瘠。”

幾幾

病狀名。指項背強硬,俯仰不舒,不能自如。《素問·刺腰痛》:“腰痛俠脊而痛至頭幾幾(shū殊)然。”《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

《幾希錄良方合璧》

書名。清·張惟善輯。刊於1821年。卷首以歌賦體裁論述舊的倫理道德,與醫學無涉。卷1-2為驗方選,收載治療頭、眼、耳、鼻、口、舌、牙齒、咽喉等各科病證方劑約800餘首。末附莊一夔《遂生編》。現存多種清刻本。

①天干的第六位。常用以紀日、紀年。

②自己。

擠法

推拿手法名。又名挾按法。用單手或雙手,在治療部位對稱用力向當中擠壓。多用於治療腱鞘囊腫等軟組織損傷的疾患。

擠喉風

病名。指頸項兩邊伴喉內腫起,形如棗核,按之如石硬,日久擠緊咽喉、微痛、飲食不下,痰促氣滿的疾病。多由風火熾盛,肝經火灼而發。治宜驅風解毒、消腫散結。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

①脊背部。泛指人體背部包括脊柱、背肌等。《素問·熱論》:“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②背中,指脊椎骨(頸、胸、腰椎骨)及左右近側。《素問·刺腰痛》:“足太陽之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

脊背強

證名。脊椎肌肉、筋脈強急之證。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因督脈、膀胱經脈病變所致。《雜病源流犀燭》:“脊背強,《靈樞》雲,督脈之別,名曰長強,其病實,則脊強。又曰,足太陽之脈病,則腰脊強痛。此脊背強所由來也。”參見脊強、背痛條。

脊背五穴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大人癲,小兒驚癇,灸背第二椎及下窮骨兩處,以繩度,中折繩端一處,是脊骨上也,凡三處畢,複斷繩作三折,令各等而參合如厶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俠脊兩邊,便灸之,凡五處也。”《類經圖翼》列作經外穴,名脊背五穴。即第二胸椎棘突高點一穴,骶骨尖端一穴,兩穴連線中點處一穴,再以此穴為頂點,以前兩穴連線的1/6為一邊,作一等邊三角形,底邊呈水準,下兩角頂點二穴,共5穴。主治癲疾,驚癇等。艾炷灸3-5壯。

脊疳

病證名。宋·楊士瀛《仁齋小兒方論》:“脊疳者,蟲蝕脊膂,身熱羸黃,積中生熱,煩渴下利,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齒;或十指皆瘡,頻齧爪甲是也。”由於疳疾日久,消耗骨肉所致。治宜消疳為主,用方隨證選用,如蘆薈丸等。

脊骨

骨名。即脊柱骨。詳該條。

脊樑骨

骨名。即脊柱骨。詳該條。

脊脈

指足少陰腎脈。因其脈自股後貫脊,故稱為脊脈。(一雲指督脈。參《黃帝內經素問集注》)《素問·玉機真髒論》:“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

脊內俞

經穴別名。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即中膂俞。參見該條。

脊旁

經外穴別名。見《針灸學簡編》(第二版)。即夾脊穴。參見該條。

脊強

證名。脊椎骨部筋脈、肌肉強急,身體不能前俯之證。出《靈樞·經脈》。亦稱脊背強。多由督脈受病,或風寒外襲,濕凝瘀滯所致。治宜祛風濕散寒、活血化瘀、溫陽補腎諸法。《類證治裁·肩背手臂痛》:“腰似折,項似拔,此足太陽經氣鬱不行,羌活勝濕湯。”《東醫寶鑒·外形篇》卷二:“膀胱腎間冷氣攻沖背膂,腰脊強俯仰不利,宜烏沉湯。”參見脊背強條。本症見於類風濕性脊柱炎及強直性脊柱炎後期。

脊三穴

脊上三個穴位的合稱。見《針灸經外奇穴治療訣》。即位於後正中線啞門穴下一寸處一穴;陶道穴一穴;第五腰椎棘突下(十七椎下)一穴。主治腦脊髓膜炎,腰背神經痛等。各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脊痛

證名。指背部正中肌肉、筋脈、骨節疼痛。出《素問·風論》。多因督脈及足少陰腎經病變所致。《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脊痛,督脈病也。背痛,肺經病也。”“二經虛,感受六淫之邪則害痛。”“脊以髓滿為正,房欲過度,脊髓空則痛。”治宜滋陰補腎,用六味丸。膀胱經脈挾背,分左右上項,賊風乘虛入,倔強不能屈伸。治宜祛風止痛,用羌活、前胡、防風、茯苓。先脊痛,後及於背肩,是腎氣上逆,宜和氣飲。亦有因跌僕損傷、瘀血滯留,脊痛不可忍者,治宜活血通絡,用地龍湯。陽虛脊背常感寒痛者,治宜溫陽補腎,用八味丸加鹿角、狗脊等。參見背脊骨痛、脊強條。本症見於脊柱損害,如脊髓炎、骨結核及腰椎間盤突出症等。

脊陽關

經穴別名。出《循經考穴編》。即腰陽關。參見該條。

脊俞

經穴別名。出《太平聖惠方》。即脊中。參見該條。

脊中

經穴名。出《素問·玉機真藏論》。別名神宗、脊俞。屬督脈。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十一肋間動脈後支。主治腰脊強痛,黃疸,腹瀉,痔瘡,脫肛,癲癇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脊柱骨

骨名。解剖學同名骨。又名脊骨、脊樑骨。由33個椎骨構成,是軀幹的中軸,並保護著脊髓。脊柱骨可劃分為五部,即頸椎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骶椎5個合併為一骶骨,尾椎4個合併為一尾骨。

脊柱旋轉複位法

正骨手法之一。本手法適用於頸椎病,腰椎後關節紊亂及腰椎間盤突出症。具體方法為:患者正坐於凳上,醫者用一手拇指按住棘突偏歪的一側。同時應注意協調兩手動作,使脊椎旋轉。當脊椎旋轉到一定範圍時,即可感到拇指下棘突輕微錯動,往往伴有“喀喀”響聲,此時說明偏歪脊突已複位,且相鄰椎體亦恢復正常狀態。

脊椎

即脊椎骨。人體背部中間可觸及的從上至下骨骼的統稱,包括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素問·通評虛實論》:“少陰俞去脊椎三寸傍五。”詳見“脊柱骨”。

脊椎法

人體量度方法。系計算脊柱各椎骨,或根據脊椎骨節尋找穴位的方法。《素問·氣府論》:“大椎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

紀叢筠

清代醫家。字竹伍。江蘇句容人。工詩知醫,嘗著《瘟病辨》四卷,未見刊行。

紀桂芳

清代醫家。字仲偉,江蘇泰縣人。以醫名,嘗著《河間宣明論方發明》七卷,《東垣用藥大旨》及《慶餘堂醫案》等,今僅存有稿本。

紀朋

唐代醫生。吳郡(今江蘇吳縣)人,望診精明,曾治癒一宮人足不能履地、狂號笑罵之疾,言其得病之由,無不中的,後以“去母湯”治癒,醫名大振。

紀天錫

金代醫家。字齊卿,泰安(今屬山東)人。先習儒,後棄儒學醫,遂以醫名。嘗撰《集注難經》,並進獻於朝,而授醫學博士。

忌口

治療學術語。見《金匱要略》。指根據病情及治療需要,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靈樞·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金匱要略》九痛丸方後注:“忌口如常法。”《傷寒論》桂枝湯方後注:“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臨床常見水腫忌鹽,黃疸、腹瀉忌食油膩等。忌口還包括調節飲食,忌暴飲暴食等內容。

忌奶

見《婦科集》。指孕婦之奶,小兒飲之,易致吐瀉等症。

忌時

指不適合病情的時令節氣。《素問·陰陽別論》:“別於陽者,知病忌時。”

忌穴

某一時日不能施行針灸的穴位。古代有針灸擇日之說,認為某日時宜針灸,或不宜針灸,或某部忌針灸。《千金翼方》針灸宜忌:“既得吉辰,當知忌穴”,即指此。

①(jì)量詞。中藥一貼或一付稱一劑。《素問·腹中論》:“治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②藥劑。《靈樞·終始》:“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

③方劑分類的形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制方之體,欲成七方十劑之用者,必本於氣味也。”

劑型

方劑學名。指根據外觀、制做方法及服用方法劃分的不同的方劑類型。常見中藥劑型有湯、散、膏、丸、酒、丹、錠、片、條、線、露、霜、膠、茶、曲、灸、沖、針劑等。詳各該條。

季春痹

病名。出《靈樞·經筋》。十二經筋病中的足陽明筋病。《靈樞注證發微》:“此證當發於三月(指農曆)之時,故名之曰季春痹也。”詳足陽明經筋病條。

季冬痹

病名。出《靈樞·經筋》。十二經筋病中的手少陰筋病。《靈樞注證發微》:“此證當發於十二月之時,故名之曰季冬痹也。”詳手少陰經筋病候條。

季經

名詞。見單南山《胎產證治錄》。即居經。見居經條。

季肋

人體部位名。見《靈樞·經筋》。即季脅。參見該條。

季秋痹

病名。出《靈樞·經筋》。十二經筋病中的足厥陰筋病。《靈樞注證發微》:“此證當發於九月(指農曆)之時,故名之曰季秋痹也。”詳足厥陰經筋病候條。

季夏痹

病名。出《靈樞·經筋》。十二經筋病中的手少陽筋病。《靈樞注證發微》:“此證當發於六月(指農曆)之時,故名之曰季夏痹也。”詳手少陽經筋病候條。

季脅

①人體部位名。又名季肋、軟肋、撅肋。相當於側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軟骨部位。《素問·脈要精微論》:“尺內兩膀,則季脅也。”《靈樞·骨度》:“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

②章門穴別名。《難經·四十五難》:“髒會季脅。”《針灸大全》作章門穴。屬足厥陰肝經。位於腹側,腋中線第十一肋骨端稍下處。

季脅痛

證名。軟肋部疼痛。出《靈樞·經筋》。由肝虛所致。《醫學芻言》謂兩旁季脅痛,一屬肝血虛,一屬肝氣虛也。肝血虛,兼見時時煩熱,口幹,持續隱痛或有拘急感,頭眩眼花,舌質紅等症,治宜一貫煎、補肝散等方。肝氣虛,兼見膽怯善驚,疼痛綿綿不止,視物昏糊,耳鳴等症,治宜四君子湯合烏梅丸等方。亦可由腎虛所致。《張氏醫通》卷五:“季脅痛,無不因腎虛者,加減八味丸、腎氣丸選用。”參見脅痛條。

季指

手小指別名。即手第五指。

《濟生拔萃》

醫學叢書。元·杜思敬輯。刊於1308年。擇要輯錄金元時期醫著十九種,包括:《針經節要》、《雲岐子論經絡迎隨補瀉法》、《竇太師流注指要賦》、《針經摘英集》、《雲岐子七表八裏九道脈訣論並治法》、《珍珠囊》、《醫學發明》、《脾胃論》、《潔古家珍》、《此事難知》、《醫壘元戎》、《陰證略例》、《雲岐子保命集論類要》、《癍論萃英》、《田氏保嬰集》、《蘭室秘藏》、《活法機要》、《衛生寶鑒》和《雜類名方》。其中《雜類名方》為杜氏所撰集。現有元刻本和1938年上海涵芬樓影印本。

《濟世方》

醫方著作。十卷,又名《嚴氏濟世方》。宋·嚴用和撰於1253年。內容包括中風、中寒、中暑等內、外、婦科疾病79篇。每篇先述病候,後記方劑,總收醫方450餘首。選方多經作者試用有效,因此切於實用。現存有1734年日本的複刻本和1782年《四庫全書》據《永樂大典》的輯佚本二種。1949年後有輯本的影印本。

《濟世良方》

醫方著作。八卷。朱靜一編。本書為驗方彙編的一種。卷一為本草便讀及傷寒溫病方;卷二-八為真中風、類中風、感冒等90餘種各科疾病的驗方。本書記述各種疾病的病證比較簡明扼要,而所輯驗方卻大多切於實用。1919年有鉛印本。

《濟世良方合編》

醫方著作。七卷(包括卷首一卷)。清·周其芬輯,瑩軒補輯。刊於1845年。本書選輯多種醫書中的驗方和成藥,故稱“合編”。選方頗多,涉及的病證範圍亦廣,有較高臨床參考價值。但其中雜有某些涉及宗教迷信的論述。作者另有《濟世良方補遺》四卷,除補輯驗方外,並錄有《慈幼篇》、《達生篇》、《竹林寺產科》等。現存幾種清刻本。

《濟世新編》

綜合性醫書。八卷。朝鮮·康命吉撰。刊於1799年。康氏參閱《內經》、《難經》及歷代方書二十餘種,刪繁取要,分類歸納,編成此書。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學術見解和臨床心得體會。卷一-七分述臨床各科多種病症,首脈法、次證治;卷八藥性歌,輯錄《萬病回春》、《壽世保元》所載藥性歌括,並新增藥物83種。現有朝鮮內閣刻本,清刻本。1983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濟世續方》

醫方著作。八卷。又名《嚴氏濟世續方》。宋·嚴用和撰於1267年。本書為《濟生方》的續集,內容為風評治、癇評治、頭評治等以內科雜病為主的方論24篇,不僅對若干方劑的配伍規律和特點加以闡述,同時也對所涉若干病證進行了剖析。本書還介紹作者臨床應用效方90首。現存1822年的日本複刻本,複刻時因而部分殘缺,丹波元簡又據《醫方類聚》增入補遺一卷。

《濟世養生集》

醫方著作。又名《濟世養生集醫方》。清·毛世洪輯。刊於1791年。本書集錄作者長期臨床實踐中試用有效方劑50首,予以簡要介紹,可資臨證參考,有的方劑後附以作者治驗。現有《匯刊經驗方》本。

《濟陽綱目》

綜合性醫書。一百零八卷。明·武之望撰於1626年。武氏編完婦科專著《濟陰綱目》後,認為還應編一部利濟於男性患者的醫書以成雙璧。遂廣參搏搜,“彙集眾編,別異比類,總以議論特出,獨具卓識者擇而錄之。……分門別類,或采其論證,而論必悉證之原;或摘其治方,而方必盡治之變”(見自序)。編輯體例一同《濟陰綱目》。是一部具有精闢醫學理論和獨特臨床實踐的醫學著作。全書內容包括內科雜病、外科、傷科、五官、口齒等病證。道光年間張楠曾予校注。1856年由姚錫三重刊印行。

《濟陰綱目》

婦科著作。五卷。明·武之望撰。刊於1620年。本書是在《證治準繩·女科》一書基礎上加以整理改編而成。1665年汪淇氏重訂為十四卷,內容未變,僅加評注,為今之通行本。書中分為調經、經閉、血崩、赤白帶下、虛勞、積聚症瘕、求子、浮腫、前陰諸病、胎前、臨產、產後及乳病等13門,每門又分列多種病證,有論有方。其所論述獨具卓見。所述方藥,亦多有驗。本書引錄資料豐富,分類詳細,選方較實用,對後世有一定的影響。現存初刻本等明刻本,幾十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濟陰近編》

婦科著作。五卷。本書為《證治大還》之一種。清·陳治撰。17世紀末刊行。前四卷論婦女經、帶、胎、產諸病證治;卷一卷輯李士材《女科纂》,論述女科各病的簡要治法,並附錄楊子建的《十產論》。全書內容簡要,辨證明晰,方藥實用。現存《證治大還》本。

《濟嬰撮要》

兒科著作。十七卷。清·吳燦撰。刊於1796年。本書系作者搜集多種兒科著作撮其精要而成。書中對小兒病的診治、推拿法及辨證治療等作了概括的歸納整理。現存多種清刻本。

繼病

病證名。出《證治準繩·幼科》。又名交乳、交奶、鬾病、被鬾、中鬾。由“鬾乳”或乳食停滯所致的營養不良性疾病。《古今醫統大全》:“懷孕乳兒,致令黃瘦,腹大腳軟,名曰鬾病。”《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其候精神不爽,身體痿痹,骨軟發落。”治宜先用保和湯消乳積,再用龍膽瀉肝湯清熱,繼用異功散或參苓白朮散以健脾胃。

《繼志堂醫案》

醫案著作。二卷。清·曹仁伯約撰於19世紀中期。本書是作者平生醫療實踐的系統總結。治案分門輯錄,以內科雜證居多,善於剖析病情,闡述醫理,推論病原,審病較細緻。能使讀者體會到曹氏辨證施治特點和學術思想。曹氏治療濕熱夾陰虛等複雜病證頗有心得,處方靈變周密,切於病情。本書收入《柳選四家醫案》,柳氏複加注按。曹氏醫案還有《曹仁伯醫案論》、《過庭錄存》、《延陵弟子紀要》等,均收入《三三醫書》中。現存光緒刻本,《柳選四家醫案》本。

證名。出《靈樞·癲狂》。

①跳動不寧之證。心跳不寧稱心悸,臍下搏動稱臍下悸。《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

②心動不寧,恐懼不安之證。《赤水玄珠》卷六:“怔忡止於心不自安,悸則心既動而又恐恐畏懼,如人將捕之。”參見心悸、怔忡條。

悸心痛

病證名。心痛(此處實指胃脘部)兼悸者。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因病久氣血虛損,心脾失養所致。《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岐骨陷處痛,名心痛。”“悸而痛,名悸心痛。”治用辰砂妙香散、加味四七湯、歸脾湯等方。參見九種心痛、心痛條。

冀致君

元代醫家。履貫欠詳,嘗撰《校附產育寶慶集》,該書為宋李師聖《產育寶慶集》之增補而成。

古代中醫眼科手術器械名稱。見《目科正宗》。多用老竹製成。用以治療瞼廢、倒睫拳毛等。

夾持進針

進針法之一。其法:

①手指消毒後,左手拇、食指夾住針身下段,露出針尖,對準穴位,右手捏持針柄,兩手同時配合用力,將針快速刺入穴位。

②左手拇、食指用消毒棉球夾持針身下段,露出針尖,其餘操作同①。適用於長針直刺。

夾持押手法

針刺押手法之一。以一手持針柄,另一手拇、食二指夾持針身下部,露出針尖少許,協同用力將針刺入穴位的押手方法。適於長針進針。

夾縛

正骨固定方法名。出《理傷續斷方》:“凡夾縛,用杉木皮數片,周回夾緊縛,留開皆一縫,夾縛必三度,縛必要緊。”該法多適用於四肢骨折整複後之固定。

夾裹

竹、木制正骨器械名。用於骨折整複後之局部外固定。又名夾板。《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治腕折四肢骨碎及筋傷蹉跌”,引《肘後救卒方》:“《小品方》(生地黃)爛搗熬之,以裹傷處,以竹編夾裹,令編縛令急,勿令轉動,……若血聚在折處,以刀子破去血。”說明早期之夾板是用竹片編作竹簾所製成,晉唐後應用者多選樹皮、木板製作,但形狀仍如竹簾、杉籬、腰柱、通木等正骨器械,其原理也多本之於夾裹。《外科證治準繩》卷六中,發展有正夾與副夾之區別。近數十年在中西醫結合思想指導下,在總結提高夾裹,發展小夾板固定治療四肢骨折方面成績卓著,使夾裹應用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現多選用塑性好、韌性強、彈性較大、質輕柔的木材或塑膠,其面貼有一層薄絨氈,可按肢體不同部位骨折所需之不同形狀製備各式夾板,已由工廠作成批生產。

夾喉疽

病名。《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夾喉疽乃如何?曰:此名夾疽,由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火熱毒上攻而然。”症見咽喉兩旁腫起,飲食難咽,疼痛甚劇,或口臭便秘,身發寒熱等。治宜解毒瀉火,消腫利咽。可選用清咽利膈湯等加減。參見結喉癰等條。

夾喉癰

病名。系指癰發於喉之兩旁,夾喉而生,故名。多由肝胃火毒上炎所引起。《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夾喉癰生喉兩旁,肝胃毒熱發其瘡,瘡與結喉癰同治,尤嫌痰壅不時嗆。”治宜解毒、清熱、消腫。方用仙方活命飲、黃連消毒飲等加減。參見結喉癰條。

夾擠分骨法

骨傷科整複手法名。現代中西醫結合總結出之新正骨八法之一。其法:用手指相對夾擠兩骨間隙,使靠近之骨折段間之間隙分開,以防畸形癒合,按單骨折對位即可。該法適用於上肢尺橈骨、下肢脛腓骨、或手掌骨、蹠骨等雙骨幹之骨折後發生相互靠近移位者。

夾脊穴

經外穴名。

①指背部脊椎兩旁的穴位。《素問·繆刺論》:“從項數脊椎俠背,疾按之應手而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楊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兩手俠脊當推按之,痛處即是足太陽絡,其輸兩旁,各刺三痏也。”《華佗別傳》:“又有人病腳躄不能行,……後灸愈。灸處夾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調如引繩也。”即指脊椎旁0.5寸處為穴位。近代諸書多同此說。即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左右共34穴。亦稱華佗穴、華佗夾脊、佗脊、脊旁等。亦有以第1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開0.5-1寸為穴者,計48穴(《針灸學》上海中醫學院)。

②《類經圖翼》:“夾脊穴:《肘後》雲,此華佗法。《千金翼》雲:治霍亂轉筋,令病者合面而臥,伸兩手著身,以繩橫牽兩肘尖,當脊間繩下兩旁,相去各一寸半所。”

夾驚吐

見《幼科證治準繩》。即驚吐。詳該條。

夾疽

病名。《外科證治準繩》卷三:“或問喉之兩旁生疽何如?曰:此名夾疽。”治宜用仙方活命飲加減。參見夾喉疽條。

夾口瘡

病名。見《瘍醫大全》卷十四。即剪口瘡。詳該條。

夾冷癇

病證名。見《幼幼集成》。症見面色或青或白,冷甚者,面色暗淡,唇口爪甲皆青。多因脾氣虛寒,傷於冷食所致。治宜溫脾散寒。輕證用當歸散,重證用燒脾散。亦可取中脘、天樞、關元、足三裏針刺加艾灸。

夾腦風

病名。即兩太陽連腦痛。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十。《雜病源流犀燭·頭痛源流》:“有夾腦風者,兩太陽連腦痛是也。”《證治要訣·頭痛》:“有偏正夾腦風,服川烏附不愈,用蓮子、草烏而愈者,此乃毒攻毒之意。”參見腦痛條。

夾熱腹痛

病證名。見《幼幼集成》。又名挾熱痛。小兒熱邪內積、氣機不暢所致腹痛,伴面赤唇紅,壯熱煩躁,手足心熱,多發於夜。治宜清熱理氣,用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針刺行間、太沖、合穀等。

夾熱痛

見《幼幼集成》。即挾熱腹痛。詳該條。

夾食傷寒

病名。指傷寒兼有食滯。一名傷寒夾食。《傷寒全生集·審證問因察形正名》:“若頭疼身熱,惡寒拘急,噁心,中脘痞滿,或吐或嘔,或痛或瀉,則知挾食傷寒也。”《通俗傷寒論·夾食傷寒》:“病因或先傷食而後感寒,或先受寒而後傷食,或病勢少間,強與飲食,致重複發熱,變證百出,而為夾食傷寒。證見頭痛身熱,惡寒無汗,胸痞噁心,噯腐吞酸,甚或嘔吐泄瀉,或脘悶腹痛,劇則昏厥不語。舌苔白厚,或兼淡黃,或兼灰膩。選用枳實梔子豉湯、香蘇蔥豉湯、藿香正氣丸、大承氣湯等方。

夾痰傷寒

病名。內有痰飲,指傷寒兼有痰飲。一名風寒夾痰。《全生集·審證問因察形正名》:“若身熱惡寒,隱隱頭痛,喘咳煩悶,胸脅體痛,左脈緊盛,右脈洪滑,或示脈沉伏者,則知是夾痰傷寒也。”多由素有痰積複感風寒,及形寒飲冷所致。(《通俗傷寒論·夾痰傷寒》)。其證喘咳身熱,惡寒頭痛,骨節痛。治宜內化痰積,外散風寒,可選用越婢加半夏湯、小青龍湯、瓜蒂散等方。參見風寒夾痰。

夾血傷寒

病名。內傷血瘀,外感風寒,狀如傷寒的病證。一名傷寒夾瘀。見《重訂通俗傷寒論·夾血傷寒》:“內傷血鬱,外感風寒;或脫衣鬥毆,觸冒冷風;又或跌僕打傷,一時不覺,過數日作寒熱,狀如傷寒。”證見“頭痛身熱,惡寒煩渴,胸脅串疼,腹有痛處不移,或少腹痛處,手不可按,乍寒乍熱,夜有譫語,甚至昏厥不省,少頃復蘇,蘇後或複如狂,劇則疼極發狂,舌色紫暗,捫之滑潤,或深紫而赤,甚或青紫。”治宜活血解表。輕則香蘇蔥豉湯去香附加枳殼、川芎、歸須,重則桂枝桃仁湯加味。

夾眼法

古代中醫眼科手術方法名稱。見《審視瑤函》。即用夾法。詳該條。

夾陰傷寒

病名。內有房勞傷腎,外感風寒的病證。《傷寒全生集》卷一:“苦脈沉足冷,面赤微熱,此皆夾陰傷寒也。”因房勞傷精而後驟感風寒;或夏月行房後,恣意乘涼,觸犯風露所致。證見身熱面赤,或不熱而面青,小腹絞痛,足冷蜷臥,或吐或利,心下脹滿,甚則舌卷囊縮,陰極發躁,或昏沉不省,手足指甲皆青,冷過肘膝。舌苔淡白滑嫩,或苔黑滑,舌本胖嫩。脈六部沉細,甚或伏絕,或反浮大無倫,沉按豁豁然空。治法外則灸關元、氣海以回元陽;內則用參附再造湯助陽發表,或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人參、幹薑以溫經散寒。如脈伏絕,陰極發躁,繼即神氣昏沉,不省人事者,速用回陽急救湯,提神益氣,回陽生脈。(《重訂通俗傷寒論·夾陰傷寒》)。參見陰證傷寒條。

夾陰中寒

病名。因房勞傷腎,複感寒邪而致的陰症傷寒。《傷寒全生集·辨治傷寒傳經證治脈要指法》:“又有脈沉足冷,面青,小腹絞痛無熱者,此皆夾陰中寒也。”即後世所稱夾陰傷寒。詳見夾陰傷寒條。

夾疹痢

出《醫宗金鑒·痘疹心法要訣》。即麻疹作痢。詳該條。

夾鐘

六呂之一。詳六呂、六律條。

夾竹桃中毒

病名。因藥用或誤服過量夾竹桃而出現中毒症狀。證見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譫語、甚則汗出肢厥、心律失常、直至休克死亡。治宜中西醫結合救治。

《家傳醫秘》

綜合性醫書。二卷。清·齊有堂撰於1806年。本書記述了齊氏臨證經驗。上卷以八綱論病證,分經治病;下卷雜證諸法及藥性。其中有效經驗方及單方可供借鑒。現存清刻本。本書又收入《齊氏醫書四種》中。

家火丹

病名。指生於腋下及兩膀上之小兒丹毒。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該丹初起即發於腋下和兩膀上。內治宜清熱涼血解毒,外治可用梓木白皮90克、蓼葉90克,燒灰研細,以雞子白調敷。餘可詳參丹毒條。

指傷口或瘡口表面上所結的硬狀塊物,傷口或瘡口癒合後可自行脫落。《靈樞·經脈》:“手太陽之別……虛則生肬,小者如指痂疥。”

痂癩

病名。指皮膚上所生之結瘡痂癩病。見《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內有:“……身體為癢,癢為泄風,久為痂癩。”症見初起在皮膚上出現邊緣清楚的紅色或淺色斑疹。繼則形成環狀斑片樣,身有汗瘡腥臭。久之可致肌肉萎縮,骨骼變形。該條病相當於結核樣麻風。

頰車

人體生理部位名稱。系指耳前顴下之顏面部分。出《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證治準繩·雜病》認為:頰部屬手足少陽、手太陽、足陽明諸經之會。《素問·刺熱病篇》:“肝熱病者,左頰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

頰車蹉

病名。系指下頜關節脫臼的病證。出《千金要方》卷六上。又名下頦脫落、頰車骨脫臼、牙關骨打落、下巴脫落等。其病因多由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筋肉鬆馳、過度張口或外傷所致。單側脫者,下頜向健側歪。雙側脫者,向前下脫垂,宜用手托法複位。虛損者服十全大補湯;外傷者服複元活血湯,也可以針灸配合治療,忌咬硬物及大張口。

頰車風

病名。系指上下牙床盡根中間,或左或右,初起紅腫疼痛,結核如豆,輕者咀嚼不便,甚者牙緊不開的病證。該病多由腎胃兩經風火而成。治宜清胃瀉火,解毒消腫,可用五味消毒飲等加減治療。

頰車骨

骨名。又名牙釣、下齶骨。即下頜骨。

頰車骨錯

病名。系指一側下頜關節脫臼。證治詳見頰車蹉條。

頰車骨落

病名。系指雙側下頜節脫臼的病證。《醫宗金鑒》卷八十八:“頰車者……或打僕脫臼,或因風濕襲入,鉤環脫臼,單脫者為錯,雙脫者為落。”其證治詳見頰車蹉條。

頰車骨脫臼

病名。系指下頜關節脫臼的病證。見《醫宗金鑒》卷八十八。詳見頰車蹉條。

頰車骱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系指下頜關節。

頰車癰

病名。見《中國醫學大辭典》。即頰瘍。詳見該條。

頰疔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系指生於顴骨尖高處的一種疔瘡。證治同疔瘡。

頰頰

得意貌。《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大羽之人,比於右足太陽,太陽之頰頰然。”張介賓注:“頰頰,得色貌。”

頰裏

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口腔內頰粘膜上,當口角平開1寸處。主治黃疸,瘟疫,口疳,齒齦潰爛等。斜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

頰瘍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系指頰車穴處生癰之病證。又名頰車癰、金腮瘡。其病因是陽明經積熱。治宜清熱解毒,方用犀角升麻湯加減。

①天干的第一位。常用以紀年、紀日。

②指甲或趾甲。《靈樞·厥病》:“耳聾,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

③居第一位。《本草綱目·草部·芍藥》:“昔人言洛陽牡丹、揚州芍藥甲天下。”

④有硬質甲殼的動物。《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其耗白甲品羽。”王冰注:“白色甲蟲。”

甲根

經外穴名。《針灸集成》:“甲根,在足大(?母)指端爪甲角,隱皮爪根左右廉內甲之隙。治疝,針一分。”在足(?母)趾爪甲內、外根角處,共4穴。《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足大趾背側,趾甲弧形中點”處。

甲己化土

運氣術語。指逢甲己為土運。《素問·天元紀大論》:“甲己之歲,土運統之。”

甲介骨

解剖結構名詞。即鼻軟骨。因其系附鼻孔外壁,居鼻骨之下,共一對,外形似介殼,故名。

甲疽

病名。發於爪甲之癰疽。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又名嵌甲、嵌指。巢氏認為:“甲疽之狀,瘡皮厚甲錯剝起是也。其瘡亦癢痛,常欲抓搔之汁出。其初,皆是風邪析於血氣所生,而裏亦有蟲。”或因穿小鞋使甲生長而侵入肉,使氣血阻遏不通;或因剪甲而傷肌感染。久則甲旁焮腫痛癢,破潰時浸黃水,或膿出,治不得當則胬肉漸起高突,疼痛難忍,觸之更甚。治參癰疽條。外治宜剔甲即可治癒,若潰爛難愈者,可外用烏倍散敷貼,若流膿不止,可按一般之潰瘍治療。《馮氏錦囊秘錄》卷十九稱甲疽為脫疽。

甲乙

用十天干紀日,甲乙即指甲日與乙日。甲乙屬木,木分陰陽。甲為陽木,內應足少陽膽經,故膽旺於甲日;乙為陰木,內屬足厥陰肝經,故肝旺於乙日。《素問·髒氣法時論》:“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

人體部位名。即肩胛部。《靈樞·經脈》:“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

胛緣

經外穴名。見《醫學綱目》。在背部,當肩胛骨內緣上下盡處,左右共四穴。布有頸橫動脈,肋間動脈後支,肩胛背神經及胸神經後支。主治肩胛神經痛,肩胛風濕痛。向外沿皮刺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賈粲

南北朝時北魏醫官。酒泉(今屬甘肅)人。宣武帝末年(約515年)得充內侍,曾任嘗藥典禦。

賈和元

唐代人。履貫欠詳。著《鈴和子》一卷,已佚。

賈黃中

宋代大臣。字媧民。滄州南皮(今屬河北)人。舉進士,授校書郎、禮部侍郎。輯有《神醫普救方》七十四卷,今佚。

賈銘

元代養生家。字文鼎,號華山老人。海昌(今浙江海寧)人。重俠義,能賑人之急。百歲時,太祖(朱元璋)召見之,問以頤養之法,曰:“要在慎飲食。”謂飲食藉以養生,若不知物性反忌,則養生者亦未嘗不害生。著《飲食須知》進覽,賜宴禮部而歸。享年106歲。

賈思誠

元末明初醫生。浦江(今屬浙江)人。早年師事城南聞先生,學治經,後致力於醫學,博覽群書,治則有神驗,善用情志調節法取效。

賈所學

明代本草學家。字九如,鴛州(今浙江嘉興)人。研究方書,深明其理。著《藥品化義》十三卷。後由李延昰加以補訂。嘗謂:“藥理淵微,司命攸系,若無根據,何以詳悉其義。”另著《脈法指歸》,未見。

賈一元

明代人。履貫欠詳。撰《保嬰全書》四卷,已佚。

病證名。《素問·大奇論》:“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三陽急為瘕”。後世醫家多有闡述。如《諸病源候論·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溫不適,飲食不消,與藏氣相搏,積在腹內,結塊瘕痛,隨氣移動是也。言其虛假不牢,故謂之為瘕也。”《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雖硬,其實聚散無常也,亦往往見於臍上。其原由寒暖失宜,飲食少節,臟腑之氣先虛,又複多所勞傷,外而感受風寒,停蓄於內,是故正虛邪實,正不能勝邪,邪遂挾其力,反假遊行之血,相聚相結,而成顆塊,推之而動,按之而走。故名曰瘕。”《羅氏會約醫鏡》:“瘕者得之傷血,肋間有塊如石,按之痛引少腹,去來無常,肚硬而脹,食減餐泥,假物成形,如血鱉之類。……治宜調養脾胃,磨積消疳,奏效遲緩。”古代瘕病名目繁多,有食瘕、鱉瘕、蟲瘕、蟯瘕、虙瘕、血瘕、酒瘕、穀瘕、水瘕、青瘕、燥瘕、黃瘕、脂瘕、狐瘕、腸覃、石瘕等。詳見各條。

瘕瀉

病名。《醫林繩墨·泄瀉》:“瘕瀉不便,後重窘痛,此因濕熱蘊積,二便不利,氣滯有動於火也。宜以利氣之劑兼用清涼。”參見大瘕泄條。

假寒

指病屬熱證而表現出寒的假像。參真熱假寒條。

假令

宋代太醫局對醫生的考試方法之一。假令亦即假令病法。是由考官假擬某種疾病的證候和表現特點,令被試者作出診斷並確定治療方法,以考核其實際診治能力。

假熱

指病屬寒證而表現出熱的假像。參真寒假熱條。

假胎

病名。見《繼名醫類案》卷二十四。即假孕。指患者經閉腹大但無胎息可驗的病證。包括氣胎、血胎、痰胎。詳參各條。

假苔

即染苔。詳該條。

假者反之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治則。指假熱、假寒的病證,應該用反治法去治療。《素問·氣交變大論》:“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嫁痛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指女子新婚初次性交而陰戶疼痛,名曰嫁痛。

奸黃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奸黃者,是鬼黃變入奸黃也。面目遍身俱黃,言語失錯,心神狂亂,詐奸黠如不患人,若不與漱,即口舌乾燥,氣喘者難治。”治用犀角散。《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向明臥多,受索鞋擬起,身體全冷,肉色蒼黑,睡中啼泣,或狂言妄語。此是奸黃。”治用茯神湯。

①脈象名。指堅實而有硬度的脈象。與實脈同。《素問·病能論》:“聚者堅也,搏者大也。”《診家正眼》:“曰堅者,實之別名也。”

②堅實,堅硬。《靈樞·本髒》:“心堅則髒安固守,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靈樞·五變》:“夫一木之中,堅脆不同,堅者則剛,脆者易傷。”

③緊固,密固。《素問·瘧論》:“故先其時固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素問·髒氣法時論》:“腎欲堅,急食苦以固之,用苦補之,鹹瀉之。”

堅成

運氣術語。五運主歲之中,金運堅剛,能成萬物。《素問·五常政大論》:“金曰堅成。”“堅成之紀,是謂收引,天氣潔,地氣明,陽氣隨,陰治化,燥行其政,物以司成。”

堅肉緩節

指肌肉堅實,關節舒緩。《靈樞·順逆肥瘦》:“刺壯士真骨,堅肉緩節,監監然……。”

堅疝

病名。腹部腫物而疼痛之病證。《聖濟總錄》卷九十四:“腹中氣滿,心下盡痛,氣積如臂者,名堅疝。”亦名症疝,見該條。

堅陰

治療學術語。

①指平相火,固腎陰的治法。《素問·髒氣法時論》:“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例如相火妄動,腎氣不固所致夢中遺精,用封髓丹(黃柏、砂仁、炙草)苦寒降火而固腎精。

②清熱瀉火之一。吐桂《三時伏氣外感篇》:“寒邪深伏,已經伏熱,昔賢以黃芩湯為主方,苦寒直清裏熱,熱伏於陰,苦味堅陰,乃正治也。”

堅者耎之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對堅實的症積要用軟堅散結的方藥治療。例如腹中瘀血阻滯,形成症積,用破瘀消症軟堅之法;瘰鬁結塊,用消瘰丸。

堅者削之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凡腹內症積痞塊而堅硬有形,可用攻削的方藥治療。

間隔灸

灸法之一。即間接灸。參見該條。

間穀

①運氣術語。成熟於主歲左右間氣的穀物,與歲穀相對而言。《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間穀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食間穀以去其邪。”“食間穀以保其精。”王冰注:“間氣化生,故雲間穀也。”

②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二間。參見該條。

間化

運氣術語。指氣候寒熱相互間變化,時作時止。如清涼之氣與濕熱之氣相間運化,則氣候有時寒涼,有時炎熱,反復發作。《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四之氣,涼乃至,炎暑間化。”張景嶽注:“間者,時作時止之謂。”

間接灸

艾炷灸之一種。又稱隔物灸。指艾炷與穴位皮膚之間襯隔物品的灸法。通常以生薑,大蒜等一類辛溫芳香的藥物作襯隔,具有加強溫通經絡的作用,又不使艾火直接灼傷皮膚。間接灸的種類很多,其名稱通常隨所墊隔的物品而定。如隔薑灸、隔蒜灸、隔鹽灸、隔藥餅灸等。根據病症選用。詳各該條。

間經

婦科學名詞。《玉峰鄭氏女科秘傳·經候》:“經血平時常二、三、四月一行,飲食如常,動作不衰,腹中不痛,面色不改,名間經。”

間氣

運氣術語。間隔於司天和在泉左右的氣。六氣分治,在上者為司天,在下者為在泉,其餘四氣分司司天和在泉左右,稱為間氣。《素問·至真要大論》:“司左右者,是謂間氣也。”“間氣者,紀步也。”即間氣以步為紀。每歲六步,每步六十天零八十七刻半,合計三百六十五天零二十五刻為一周年。六氣如初之氣,二之氣,三之氣,四之氣,五之氣,終之氣,每氣為一步,故每一間氣各司一年之中的六十天零八十七刻半(一晝夜為百刻)。

間日瘧

病名。《素問·瘧論》:“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道運,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治用小柴胡湯、清脾飲加常山、常山酒等。參見瘧疾條。

間日子母

病名。間日瘧的俗稱。見《醫略十三篇》卷九。詳子母瘧條。

間甚

間,病輕而兼證較多;甚,病重而兼證較少。《素問·標本病傳論》:“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王冰注:“間,謂多也;甚,謂少也。多,謂多形證而輕易;少,謂少形證而重難也。”

間使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鬼路。屬手厥陰心包經。經(金)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布有前臂內、外側皮神經,正中神經掌皮支,前臂掌側骨間神經,及前臂正中動、靜脈和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主治心痛,驚悸,胃痛,嘔吐,熱病煩躁,胸痛,瘧疾,癲狂,癇症,肘攣,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間歇運針

針灸學名詞。指針刺得氣後每隔一定時間斷續地給予撚轉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針感得到保持或加強的針刺手法。每次運針或間時間隔可視病情而定。

間髒

五行學說術語。指疾病由母髒傳子髒,不傳所勝之髒,而傳於所生之髒。如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母子相傳。《難經·五十三難》:“間髒者,傳其子也。”

間者並行

治療學術語。系治則之一。指病症雖多,但病情較輕時,可主症與兼症同時治療。若標病與本病同時出現,亦可標本同治。《素問·標本病傳論》:“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參見間甚條。

人體部位名。又稱肩膀。上臂與軀幹連接的部分。內有肩關節,主上肢屈伸和回轉活動。《靈樞·逆順肥瘦》:“廣肩腋,項肉薄,厚皮而黑色。”

肩背痛

證名。肩背部筋脈、肌肉作痛。出《素問·髒氣法時論》。因風濕或濕熱相搏,痰飲流注,臟腑氣血虧損等因所致。《張氏醫通·肩背痛》:“肩背痛,不可回顧,此手太陽氣鬱不行也,以風藥散之,通氣防風湯;若面白脫色;短氣者勿服,宜逍遙散加人參;火鬱熱盛,東垣升陽散火湯;形氣虛甚,十全大補湯;肩背痛,脊強,腰似折,項似拔,此足太陽經氣不行也,羌活勝濕湯。”因濕熱相搏,肩背沉重而痛者,宜當歸拈痛湯;因痰飲流注者;宜導痰湯;病後,房勞後、經行後肩背痛見虛象者,以調補為主。參見外感肩背痛、內傷肩背痛條。

肩膊

①人體部位名。又名(骨友)。指兩肩及肩之偏後部位。《靈樞·終始》:“肩膊虛者,取之上。”

②肩胛骨的別稱。又名肩髆。

肩髆

人體部位名。指肩胛部。《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

肩不舉

證名。肩臂部不能抬舉之證。因風濕外襲或外傷、傷損所致。《靈樞·經筋》:“手陽明之筋……其支者,繞肩胛,挾脊;直者,以肩髃上頸。”“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類證治裁》卷六:“陽明脈衰,肩胛筋緩,不舉而痛,宜調補絡脈。”治以祛風化濕,和血活絡,用生芪、白朮、當歸、防風根、薑黃、桑枝、甘杞子、橘絡。並可結合針灸、推拿治療。參見肩痛條。

肩垂背曲

證名。背曲肩隨的別稱。《臨證指南醫案·肩臂背痛》:“背為陽明之府;陽明有虧,不能束筋骨、利機關;即肩垂背曲。”詳見背曲肩隨條。

肩風毒

病名。癰疽生於肩髃穴者。見《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臂風毒。多因風邪襲於肩髃穴之骨縫,與濕稽留而化熱所致。證見初起紅腫熱痛,腫塊小者如杏,大者如桃,痛引肩臑,更兼拘急。治宜祛風利濕,化熱解毒。初起者可用汗法,內服蠲痛無憂散。腫不消者,法同外癰條。

肩骨

指肩胛骨,鎖子骨,左右共四塊。詳各條。

肩後

經外穴名。參見肩三針條。

肩後疽

病名。稱上搭手為肩後疽。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又稱肩胛疽為肩後疽者,出《外科大成》卷二。各詳該條。

肩後痛

證名。指肩後部肌肉、筋脈作痛。由感受風熱,手太陽小腸經脈氣鬱不行所致。《雜病源流犀燭·肩背肘臂腕手病源流》:“肩後屬小腸經。故肩後痛為小腸經病。以小腸中感受風熱,氣鬱不行故致此。”治宜祛風通絡。用羌活、防風、槁本、木通、蔓荊子。心血虛者宜養血,用當歸、熟地等藥。參見肩痛條。

肩胛

解剖結構名。

①背部兩肩胛骨處。《素問·氣交變大論》:“歲火不及……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內痛。”

②指肩胛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附於脊背,成片如翅者,名肩胛,亦名肩髆,俗名鍁板子骨。

肩胛骨

骨名。見《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又名肩髆、鍁板子骨、琵琶骨。解剖學同名骨。上肢帶骨之一。為三角形扁骨。貼附於胸部的後外側,其關節盂與肱骨頭構成肩關節,肩峰與鎖骨相連。

肩胛骨出

病名。肩關節脫臼。出《理傷續斷方》。又名肩胛上出臼,肩骨脫臼,肩骨失落,臑骨突出,髃骨骱失,肩骨出髎,肩骱迭下等。多因跌打、閃墜肩部著地或撞擊傷所致,按外力方向等而有前、後、上、下脫臼之區別,其中以前脫臼為常見。證見患肩部疼痛腫脹,呈方肩畸形,肩功能障礙使患側手不能上舉至腦後,下不能過胸前,反手不能至背。治宜手法整複固定,視脫臼之情況可選足蹬法,肩頭掮法、扛抬法等。《傷科補要》:“髃骨骱失……使患人低坐,一人抱住其身,將手拔直,用推拿法,酌其重輕,待其筋舒,一手捏其肩,抵住骱頭,齊力拔出,內有響聲者,乃複其位矣。”治法參見脫臼條。

肩胛疽

病名。癰疽之生於肩胛部位者。出《證治準繩·瘍科》卷三。又名太陰疽,肩後疽。多因手太陰肺經積熱鬱滯所發。證治參見有頭疽條。

肩尖

經外穴別名。見《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即肩頭。參見該條。

肩解

①人體部位名。指肩關節。《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出肩解,繞肩胛。”

②穴位名。《素問·氣穴論》:“肩解二穴。”王冰注:“謂肩井也。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又《素問·氣府論》:“肩解各一。”王冰注:“謂秉風二穴。在肩上小髃骨後,舉臂有空。”參見肩井條,秉風條。

肩井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膊井、肩解。屬足少陽膽經。手足少陽、陽維之會。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或以手拼攏,食指靠頸,中指尖到達處是穴。布有鎖骨上神經後支,副神經,及頸橫動、靜脈。主治項強,肩背痛,手臂不舉,中風偏癱,滯產,產後血暈,乳癰,瘰鬁,及高血壓,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肩井骨傷

病名。肩井骨(即鎖骨)骨折傷。見《瘍科證治準繩》卷六。多因跌撲、墜墮、撞擊作用於局部所致。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明顯,功能障礙。治宜手法整複,局部固定,《傷科補要》:“用手法先按胸骨,將肩端向內合之,揉摩斷骨令其複位,用帶掛肩於項,勿使搖動。”內服七厘散,或複元活血湯。腫痛消減可改服接骨紫金丹,接骨丸。局部可用損傷洗方或海桐皮湯外洗,或外敷定痛散貼萬靈膏。可適當進行功能鍛煉。

肩疽

病名。疽之生於肩部者。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又名疵癰、丁疽。又生於肩前廉,即肩峰前側者,名幹疽。若生於肩後廉,即肩峰後側者,名過肩疽。多因風熱之邪毒鬱滯,或因負重損傷 ,使瘀血凝結而發。證見局部紅腫熱痛,成膿早潰者為順;反之則腫勢平塌,不紅不熱,堅硬難潰,或潰遲緩而膿稀色敗者為難治;若腫痛引臂胛,全身寒熱口噤,疼痛不思食飲,大小便不調者為逆。治療當審慎辨證,隨證加用引經藥。初起者,表證明顯者,可用荊防敗毒散之類汗之。若裏熱之證現顯,當轉投內疏黃連解毒泄熱下之。汗、下之後腫痛不退,或膿將成者,應即內服托裏透膿湯。若膿已成則當早作切開引流。外治參見癰、疽、潰後,證治參見潰瘍、附骨疽等條。

肩髎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在肩部,肩髃後方,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布有腋神經肌支和旋肱後動脈肌支。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癱瘓,及肩關節周圍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肩脈

早期經脈名。即手太陽膀胱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肩:起於耳後,下肩,出臑外廉,出□□□,乘手背。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脫,臑似折。是肩脈主治其所產病:頷痛,喉痹,臂痛,肘痛,為四病。”

肩內俞

經外穴名。見《腧穴學概論》。在肩髃穴與雲門連線之中點直下1寸處。主治肩臂痛不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肩內髃

經外穴名。見《經外奇穴彙編》。在胸壁外上方,中府穴外側0.5寸處。主治肩臂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肩前

經外奇穴名。參見肩三針條。

肩前痛

證名。肩前部肌肉、筋脈疼痛。因邪襲手陽明經脈或肺氣鬱阻所致。《雜病源流犀燭·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肩前屬大腸經,故肩前痛為大腸經病,蓋肩端兩骨及前臑,皆大腸脈所貫。”風熱乘肺;肺氣鬱阻者,治宜瀉風通肺氣;用防風、羌活、升麻、柴胡、蔻仁、陳皮、桑皮、貝母。面白氣虛者,治宜加人參、黃芪。參見肩痛條。

肩三針

分佈在肩關節周圍的肩髃、肩前、肩後三個穴位的合稱。肩髃:見該條。肩前:在腋前皺襞頭上1寸。肩後:在腋後皺臂頭上1.5寸。主治肩痛不舉,上肢癱瘓或麻痹等。各刺1-1.5寸。

肩上熱

證名。肩部灼熱或有熱感。見《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肩背部位是手太陽小腸經和足太陽膀胱經等的循行部位,如該經發生病變,可見肩上熱的症狀。

肩髓

即肩骨的骨髓。《素問·玉機真髒論》:“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

肩抬複位法

醫療技術名。髖關節脫臼之複位術。以左髖關節複位為例:一般由於肌肉厚而有力,應於腰麻或全麻下進行。令患者仰臥,將臀部置於床上之一端,一助手以雙手緊緊固定骨盆,另一助手抬平右側下肢不動,術者彎腰分腿面對患者,以右側肩填於患者左側腘窩下,抬起患肢,以雙手緊握患肢大腿根部,另一助手在術者背後雙手緊握患肢小腿部固定不動。此刻,術者用力由分腿彎腰姿勢,徐徐直腿伸腰,抬起患肢與按壓骨盆的雙手作對抗牽引。若覺察到股骨頭滑動時,即刻以雙手向遠端托,便可感到脫出骨複歸原位的聲響,證明已複位。

肩痛

證名。肩關節及肩胛周圍筋骨肌肉作痛。見《針灸甲乙經》卷十。因外感風濕、肺受風熱、強力負重,跌僕損傷等因,傷及手三陽所致。以肩為手三陽經交會處,又屬肺臟分域。由外感風濕所致者,肩痛偏後,常與背痛並見,治宜祛風化濕,方用羌活勝濕湯加減。因肺受風熱者,證見肩痛偏前,痛連手臂,方用防風湯、羌活散等。因強力負重或跌僕損傷者,痛有定處,伸屈不利,或痛引頸項等,可結合傷科、推拿、針灸治療。參見肩背痛,肩前痛、肩後痛、肩不舉等條。本證見於風濕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肩胛肌勞損等疾患。

肩頭

①人體部位名。又稱肩峰。肩上高高突起處。《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納臑骨上端,其處名肩解,即肩(骨友)與臑骨合縫處也。俗名吞口,一名肩頭。”

②經外穴名。《千金要方》:“灸癬法……平舉兩手,持戶兩邊,取肩頭小垂際骨解宛宛中灸之,兩火俱下,各三壯。若七壯,十日俞。”《醫說》:“灸牙痛法,隨左右所患,肩尖微近後骨縫中,小舉臂取之,當骨解陷中,灸五壯。”近代《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據以列作經外穴,名肩頭。《針灸經外奇穴圖譜》一名肩尖,在肩部,肩鎖關節之凹陷中,肩髃穴之內上方處。主治癬,齒痛,肩凝症,上肢麻痹或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肩頭骨

見《傷科匯纂》。肩解的俗稱。詳肩解條。

肩頭掮法

醫療技術名。肩關節脫臼整複法。見《傷科匯纂》卷一。其法令患者立於低處,術者雙手緊握患肢手腕上部,將肩頭置於患側之腋下,用力徐徐背起,並緩緩向前彎腰,利用肩頭的力量促成肱骨頭複歸原位,如感覺有滑動感者,即為複位之兆。

肩外俞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陽小腸經。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另說:“大杼旁三寸”(《醫學入門》)、“平開大椎三寸”(《循經考穴編》廣注)、“橫直陶道四寸七分微高些”(《針灸集成》)。布有第一、二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及副神經,深層為肩胛背神經及頸橫動、靜脈。主治肩背酸痛,頸項強急,落枕,肘臂冷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肩息

證名。拈肩以助呼吸之狀。多見於嚴重呼吸困難者。《素問·通評虛實論》:“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哮喘病發作時亦可見本證。參見張口抬肩條。

肩息咳

病證名。咳嗽而兼見聳肩、喘息之證。出《靈樞·本髒》。參見咳喘、痰飲咳嗽、息高等條。

肩項痛

證名。即肩痛連項。見《甲乙經》卷八。由邪客經脈,或血失濡養所致。《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治宜祛風止痛或養血和絡;選用羌活瀉白散或聖愈湯。參見肩痛、項痛條。內臟病而痛引肩項者,病多危重。

肩俞

經外穴名。見《腧穴學概論》。在肩髃與雲門穴連線的中點。主治肩臂疼痛不舉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肩髃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陽蹻之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布有鎖骨上神經後支及腋神經和旋肱後動、靜脈。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項強,齒痛,瘰鬁,癮疹,及肩關節周圍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肩貞

經穴名。出《素問·氣穴論》。屬手太陽小腸經。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布有腋神經分支,深部上方為橈神經,並有旋肩胛動、靜脈。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舉,上肢麻木,耳鳴,齒疼,瘰鬁,及肩關節周圍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肩中疽

病名。癰疽之發於肩峰正中者。出《外科真詮》卷上。風邪熱毒鬱結三焦經、膽經而發,證見肩中廉部位生有頭疽,微腫痛癢。證治參見肩疽條。

肩中俞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陽小腸經。在背部,在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另說“大杼旁二寸”(《醫學入門》)或“肩外俞上五分”(《針灸集成》)。布有第一、二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及副神經,深層為肩胛背神經及頸橫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唾血,項強,肩背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肩柱

經外穴名。出《針灸集成》。所載位置與肩柱骨同。參見該條。

肩柱骨

經外穴名。出《奇效良方》。位於肩部,肩胛骨肩峰突起之高點處。主治瘰鬁,肩臂痛,手不能舉動等。艾炷灸3-7壯。

兼方

方劑學名詞。指用主治不同的藥物組合成,以治療兩種不同性質病證的方劑。如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外有表寒,內見陽虛之證等。

兼胎症

病證名。即妊娠目病。清·康維恂《眼科菁華錄》:“未產目病號兼胎。”參見妊娠目病條。

兼證

病證名。

①指感受病邪及其相應的證候分主次,次者為兼。《溫熱論》:“(溫邪)在表初用辛涼輕劑,挾風則加入薄荷、牛蒡之屬,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此風和濕均屬溫熱的兼證。

②病之主證未除,又出現新的症狀,而整個病情仍以原來主證為主,後出現的病證為兼證。

監倉之官

人體器官名。指大、小腸。《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腸者,受盛之腑也。號監倉吏。”卷十八:“大腸者,為行導傳瀉之腑也。號監倉掾。”

犍(jiān,音肩)

五不男之一。古時男子陰莖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稱為犍。參五不男條。

①將藥物加水煎煮。

②湯劑的另一種名稱。如一貫煎。

煎厥

①厥證之一。屬內熱消爍陰液,逐漸虛贏的病證。《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吳澄指出煎厥屬虛損病證。他所撰《不居集》載述:“人身腎與膀胱竭絕,於己午之月,故倦怠欲睡,痿弱無力,爾時則宜補益;若或勞役犯房欲,精血內耗,陰火沸騰,致目昏耳閉,舉動懶倦,失其常度,五心煩熱,如火燔灼,名曰煎厥。此亦虛損之類。”

②指肝氣盛,突出“善怒”為主證。《素問·脈解》:“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參見厥證、善怒條。

煎藥法

把中草藥煎煮成湯劑的方法。要根據藥劑的作用而掌握火候,如發表藥、理氣藥,多取其氣,宜用較猛的武火急煎;補益藥,多取其味,宜較弱的文火慢煎。同時要依據藥物的性質、藥味的多少及病人年齡大小而確定煎水量的多少。此外,還須留意先煎、後下、包煎等法。各詳該條。

繭唇

病名。又名白繭唇、緊唇、沈唇。指生於口唇部位的腫塊,形如蠶繭的病證。是一種唇部的惡性腫瘤。竇漢卿《瘡瘍經驗全書》:“若腫起白皮皺裂如蠶繭,故名曰繭唇也。”《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繭唇》謂:“此症由脾胃積火結聚而成。”證見初起下唇無痛性局限性硬結,或似乳頭蕈狀突出,潰爛後翻花如楊梅。其治宜內外結合,辨證施治,早期可考慮手術治療。屬心脾火熾者,宜清火解毒、養陰生津,方選清涼甘露飲加減;脾胃實熱者,宜通腑泄熱,化痰解毒,方選涼膈散加味;相火上炎者,宜滋陰降火,方選知柏地黃湯加減。外治:初起以玉樞丹外敷;潰爛搽青吹口散或錫類散;出血不止,可用蒲黃炭、蘆薈、馬勃等研粉外敷。

①削減。引申為消瘦。《素問·八正神明論》:“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

②消退。《素問·熱論》:“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

③耗損。《素問·痿論》:“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

④治法。指對疾病深重患者,按其病勢,採用逐步攻瀉消減病邪的方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

⑤靈便。一說指(目)深而固。《靈樞·論勇》:“怯士者,目大而不減,陰陽相失。”

剪刀

眼科手術器械名稱。用於剪除胬肉、血筋、皮、膜等。多用鋼鐵製成。

剪口瘡

病名。指口角生瘡且久而不愈者。《瘍醫大全》卷十四:“剪口瘡又名夾口瘡。脾熱者多患此,亦有父母遺毒小兒。口角色白生瘡,久而不愈。”該病多因脾經有熱所致。治療應清熱解毒。可選用清胃散、涼膈散等加減。參見口吻瘡條。

趼(jiǎn簡)子

病名。亦稱繭子。即胼胝。指手掌、足蹠處之皮膚局限性增厚者。該病可分腳墊、趾墊、“疔”三類。腳墊按其生長部位和形狀之不同,又可分為月牙墊、輪墊、後墊等多種。趾墊亦有頂趾、蓋趾、夾趾、對趾等多個名稱。疔則有墊疔和單純性幹疔之分,其名稱亦頗多,如頂趾疔、蓋趾疔、墊疔、蛇頭疔等。其病因、症狀可參見胼胝條。治法以外治為主,可用修腳術中的起法、分法修治,同時亦可配合藥物外治。

人體解剖名稱。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也即眼瞼。詳見該條。

瞼胞

人體解剖名稱。見《銀海精微》。也即眼瞼。詳見該條。

瞼唇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一十三。即眼弦。詳見該條。

瞼倒粘膜

病名。見梁翰芬《眼科講義》。即睥肉粘輪。詳見該條。

瞼發

病名。出《外科啟玄》卷四。系指下瞼四白穴、巨髎穴處生瘡,色似葡萄的疾病。多因氣血虛衰,毒邪入侵所致。治宜托裏清熱消毒。方用托裏消毒散加減。

瞼廢

病證名。系指上胞下垂較為嚴重的病證。《目經大成》卷二:“此證……只上下左右兩瞼日夜長閉而不能開,攀開而不能眨……以手拈起眼皮,方能視。”詳見上胞下垂條。

瞼皮

人體解剖名稱。見《銀海精微》。也即眼瞼。詳見該條。

瞼皮垂緩

病證名。系指上胞下垂的病證。見梁翰芬《眼科學講義》。也即上胞下垂。詳見該條。

瞼生風粟

病證名。系指眼瞼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多淚出澀痛,積久翳膜昏暗的病證。《秘傳眼科龍木論》指出本病的原因是“肺臟壅毒,大腸積熱,肝家有風”。治宜劆洗出血或將眼瞼翻出以針撥之。口服疏風、清熱、祛瘀之劑如銀翹散加丹參、赤芍之類。可參見椒瘡、粟瘡等條。

瞼生粟

病證名。系指兩瞼之間生肉如粟米之形的病證。《眼科龍木論》認為本病的原因是:“脾肺受邪,……肝經虛弱,風盛。”也即粟瘡,詳見該條。

瞼停瘀血

病證名。系指血凝於胞瞼之間的病證。《銀海精微》論述本病原因為:“肝氣凝滯,脾胃停積濕也,或因天行赤眼之後……不能調養”。治療時應翻開上下胞瞼,劆洗瘀血至盡。內服退赤散等。

瞼弦

即目弦。詳該條。

瞼弦赤爛

病名。見廣州中醫學院主編的《中醫眼科學講義》。也即眼弦赤爛。詳見該條。

瞼黡

證名。系指上下外瞼煤黑有如淡墨滴於舊棉紙上的病證。本病可見於痰飲之證。參見目黯黑條。

瞼硬睛痛

病證名。系指兩瞼緊硬而睛疼,輕者內生椒瘡,重者腫脹如杯,瘀血貫睛的病證。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瞼鞭睛疼。《張氏醫通》卷八描述其病因為“風熱痰火及頭風夾攻,血滯於睥內所致”。治宜祛風清熱,滌痰涼膈散瘀。方用涼膈散。外治可劆洗去瘀或塗焮腫膏。參見椒瘡、腫脹如杯、瘀血貫睛條。

瞼粘睛珠

病名。見《睛科統秘》。即睥肉粘輪。詳見該條。

瞼中生贅

病證名。系指瞼內生贅如粟如黍,或有血塊的病證。本病之病因為脾胃積熱積瘀,故治宜活血清熱。用赤芍、丹參、牛黃等藥。

《簡明醫彀》

綜合性醫書。八卷。明·孫志宏撰。刊於1629年。本書以介紹臨床各科疾病證治為主,附有成方、驗方並醫論等。卷首有要言一十六則(多為醫論)和制藥、煎藥、服藥法等,頗多經驗之談。卷一-五,內科雜病,兼及五官、口齒病證;卷六-八分述幼科、婦科、外科病證,述證簡要而方治詳備,主方後附有成方及簡效方。孫氏於本書自序中稱:“其書備而不冗,約而不漏,義類淺顯,人人可解,若射必有彀,故命曰《簡明醫彀》”。現存多種明刻本、198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鉛印本。

《簡明中醫兒科學》

兒科著作。南京中醫學院兒科教研組編。本書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介紹兒科學的發展概況,及診治、護理等基礎知識。各論根據中醫基礎理論對於臨床常見的兒科疾病予以簡明扼要的論述。其內容有初生疾病、四大要症(麻疹、天花、驚風、疳症)、弱症、雜症四部分,並附小兒推拿術。1960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簡明中醫婦科學》

婦科著作。南京中醫學院婦科教研組編。本書分總論、各論兩篇,總論介紹婦科學的基本知識和發展簡史。各論闡述調經、帶下、孕育、胎前、臨產、產後、乳病及雜病等內容的若干病證。論析辨證和治療較為簡要。1959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簡明中醫內科學》

內科著作。南京中醫學院內科教研組編。本書分總論與各論兩部分。總論包括病因、診法、治療法則等內容。各論介紹73種內科病證的診治,採用中醫病名,運用中醫辨證論治,理法方藥頗為規範。論述簡明,文字淺顯,每病之後附有醫案選錄,可供臨床參考。1959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簡明中醫學》

綜合性醫書。

①河北新醫大學醫教部編。內容包括中醫基本知識,常用中草藥簡介、常見病的治療等三部分。書中對病證的分型比較簡括,治療選方切於實用,並收集了各地的一些醫療經驗和單方驗方。本書雖易於普及,但似覺過於簡要。1971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②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部隊後勤部衛生部編。此書分述祖國醫學基礎理論,中藥方劑及臨床各科疾病。不少篇章有中西醫結合的內容。方藥治療部分注意選收單方驗方及針灸、外治法等。1972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簡易備驗方》

醫方著作。即《訂補得易備驗方》,又名《萬病驗方》。十六卷。明·胡正心等撰。刊於1641年。書中集錄治療中風、傷寒、瘟疫、暑證等59類包括各種病證的單方驗方。現存明刊本。

《簡易普濟良方》

醫方著作。六卷。明·彭用光撰。刊於1561年。書中列述一些臨床實踐中卓有療效的有關中風、傷寒等常見病證的單方驗方,並介紹了有關食療、食物宜忌、食物製造、養生等內容。卷六為彭氏注釋的《癰疽神妙灸經》,其中繪有人體穴位圖17幅,並有說明文字,現存明刻本。

《簡易醫訣》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周雲章撰於1909年。本書以三言歌訣形式,分別介紹傷寒、溫病、雜病、婦、兒、外科等類病證的證治和方藥。歌訣後有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為主的詳細注釋。引用各家醫論及方劑,是一部學醫入門讀物。現存初刻本等。

謇吃

病證名。系指口吃難於語言的病證。謇,難也。《廣雅》注:“口吃難於言也。”本病的病因,《諸病源候論》卷三十認為:“人之五臟六府,稟四時五行之氣,陰陽相扶,剛柔相生,……若陰陽之氣不和,府藏之氣不足,而生謇吃……養生方雲憤滿傷神,神氣通於舌,心損則謇吃。”參見重言與口吃條。

蹇(jiǎn,音檢)

足跛。《素問·骨空論》:“蹇,膝伸不屈治其楗。”

見點

出《證治準繩·幼科》。即痘瘡見形。詳該條。

見苗

出《痘疹心傳必效良方》。即痘瘡見形。詳該條。

見聞精出

證名。耳聞目睹色情之事,而精自泄者。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見聞感觸,則動腎氣。腎藏精,今虛弱不有制於精,故因見聞而精溢出也。”詳滑精條。

建裏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任脈。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3寸。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上、下動脈交界處的分支。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腹痛,腸鳴,泄瀉,水腫,食欲不振,及急、慢性胃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劍橫秋水

病名。即劍脊翳。《目經大成》卷二詳述此症:“此症系物擊所現傷痕,色白或帶焦黃,中央略厚,兩邊薄些,正中橫於青睛之上,故曰劍橫秋水。”詳參劍脊翳。

劍脊翳

病證名。

①即橫翳內障。“橫翳又名劍脊翳,白瞳人中映出於外如劍脊,中高邊薄,橫格於瞳人中,色白如銀”(《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

②屬宿翳,又稱劍橫秋水。詳參該條。

劍針

器械名。形如兩鋒劍之刀針。《喉科心法》卷下:“兩邊亦有鋒,銅鐵製成。備通膿管之用,取此迅速,痰包亦用此破。”外科切開膿腫的刀具。

健脾

補法之一。亦稱補脾、益脾。治療脾虛、運化功能減弱的方法。用於面色萎黃、疲倦乏力、少氣懶言、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緩弱等脾氣虛弱證候。常用藥如黨參、蓮子、白朮、茯苓、山藥、薏苡仁等。方如參苓白朮散。

健脾疏肝

治法之一。治療肝氣鬱結引起脾不健運的方法。臨床用於兩脅脹痛、食少納呆、腹脹腸鳴、痛泄交作、舌苔白膩、脈弦等肝盛脾虛證候。常用藥如白朮、茯苓、薏苡仁、山藥等健脾;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疏肝。方如逍遙散之類,或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健忘

證名。指記憶力減退,容易遺忘。見《濟生方》卷四。亦稱善忘、喜忘、多忘。因心、腎、腦髓不足所致。《醫林改錯·腦髓說》:“所以小兒無記性者,腦髓未滿;高年無記性者,腦髓漸空。”《類證治裁》卷四:“健忘者,陡然忘之,盡力思索不來也。夫人之神宅於心,心之精依於腎,而腦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實記性所憑也”。“小兒善忘者,腦未滿也。老人健忘者,腦漸空也。”治療健忘,須交通心腎。因病善忘者,若精血虧損,宜培肝腎,用六味丸加遠志、五味;索思過度者,補養心脾,用歸脾湯;若精神短乏,宜兼補氣血,用人參養營湯下遠志丸;上盛下虛者,用養心湯;上虛下盛者,用龍眼湯;心火不降,腎水不升;神明不定者,用朱雀丸;素有痰飲者,用茯苓湯;痰迷心竅者,用導痰湯下壽星丸;勞心誦讀,精神恍惚者,用安神定志丸;心氣不足,怔忡健忘者,用辰砂妙香散;稟賦不足,神志虛擾者,用定志丸、孔聖枕中丹;年高神衰者,用加減固本丸;血瘀於內,喜忘如狂者,用代抵當丸。參見善忘、多忘條。

健胃

治法之一。指加強胃的消化功能的方法。胃主納食,以和降為順。健胃常結合降氣行氣,藥用如丁香、白豆蔻、砂仁、川樸、陳皮等。挾濕濁,可加芳香化濕藥;挾食滯,可加消食導滯藥;兼氣虛,可加健脾益氣藥。

諫議之官

人體器官名。《素問遺篇·刺法論》:“脾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喻脾有協助心神決定意志的功能,故稱。

股骨處。《素問·骨空論》:“膝伸不屈,治其楗。”又:“輔骨上,橫骨下為楗。”

鑒真

(688-763年)唐代高僧,醫家。俗姓淳於,廣陵江陽(今江蘇江都)人。十四歲時於大雲寺為沙彌,就高僧智滿禪師學佛,後又赴長安從弘景法師受具足戒,先後達三年,遂返揚州,學識淵博。日本僧人榮睿、普照來華學佛留學,並敦請鑒真赴日傳佛。鑒真欣然應允,並克服種種困難,先後六次始獲成功。他攜帶佛經、佛具及佛象,於天寶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時鑒真雙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揚佛法,傳播中國文化並以其豐富之經驗,講授醫藥知識,特別是他所帶之香料藥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東大寺正倉院仍保存有其遺跡。嘗治癒光明皇太后及聖武天皇之病。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號,日本人民譽他為“過海大師”。其著作有《鑒上人秘方》,惜未見流傳。

箭風

病名。痛風的俗稱。《張氏醫通·痿痹門》:“按痛風一證,《靈樞》謂之賊風,《素問》謂之痹,金匱名曰曆節,後世更名白虎曆節,多由風寒濕氣乘虛襲於經絡,氣血凝滯所致。”參見痛風、曆節條。

箭風痛

病名。見《春腳集》。俗稱鬼箭打。指痛風一類的疾患。多由於氣血不足,外感風邪,壅鬱脈絡所致。症見頭項、肩背、手足、腰(月少)、筋骨疼痛。治宜內服白薇煎(東白薇二錢、澤蘭葉三錢、穿山甲片一錢,炒黃研,用好酒煎服);外用炒山梔、桃頭敷患處。

江承宗

唐代醫家。曾任鳳翔節度要籍。輯《刪繁藥詠》三卷,或作《刪繁藥訣》,未見行世。

江誠

清代醫家。字抱一,浙江衢州人。其生平欠詳,嘗與程曦、雷大震等人合著《醫家四要》四卷,現有刊本行世。

江誠立

清代醫家。字朝宗,江蘇吳縣人。生平欠詳,嘗著有《核骨(?吳)脛腨踹辨》,刊於唐大烈創辦之《吳醫匯講》。

江東腳氣

病證名。見《聖濟總錄》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腳氣。詳該條。

江瓘

(1503-1565年)明代醫家。字民瑩,歙縣(今屬安徽)人。初學儒,因母喪而家貧,益發憤攻讀,然終不售於科場,轉而求生計於經商,嘗補縣諸生。因自身多病而求治不效,遂自學醫術自療,久之而竟成名醫。因有感於“博涉知病,多診識脈”之古訓,遂摘錄古往今來治驗醫案,分門別類加以摘錄,意在“宣明往範,昭示來學”,經二十餘載乃未能成書,瓘已辭世。其子應宿繼其業。完成宿願,編成《名醫類案》一書,分二百另五門,錄自漢至明之各家醫案,間附以評說,頗得後代好評。現有多種版本行世。

江進

清代醫家。歙縣(今屬安徽)人,輯有《集古良方》十二卷,現有刻本行於世。

江考卿

(1771-1854年)清代醫家。字國興,號瑞屏。婺源(今屬江西)人。善治骨折跌打損傷,且能以他骨填接已碎之骨傷雲。所著有《傷科方書》,或稱《江氏傷科學》,內頗多創見。

江秋

清代醫家。字涵敦,號筆花,歸安(今浙江吳興)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進士,官至廣東會同知縣。後因病歸裏,究心醫學。因見民間病家常因迷信而誤及生命,遂決心著作,以應民間緊急治病之需。其著作為《筆花醫鏡》四卷,流傳頗廣。

江士先(1862-1987年)

近代醫生。號梅溪老人。清末,光緒帝以病久治不愈,於江浙一帶選考醫者,士先中試,未及入京而帝已歿,後留於南京為官醫生。闡長溫病之治療。

江旭奇

明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嘗著有《痘經》一書,又名《痘疹大全》三卷,現在日本有傳本。

江應宿

明代醫家。字少微,歙縣(今屬安徽)人,其父江瓘為名醫,應宿繼承家學。適其父著《名醫類案》未竟而歿,應宿繼其遺志,重為編次,歷時十五年而五易其稿,終於刊刻行世,為醫案類著作中之佼佼者。

江喆

南宋醫生。字明遠,婺源(今屬江西)人,醫術精湛,於家邑大疫時,以藥熬湯濟人,多有效驗。後宋理宗有病,奉詔入京為之治,霍然而愈。治公主漏胎疾亦有疾,帝擬賜官,不從請辭。後乞歸,其子亦以醫名。

江鎮(1850-1906年)

清代醫家。字麗春,江蘇泰縣人。幼時家貧,後於舅父處學醫,得其所傳,並懸壺於世,並有高尚醫德及精湛醫術,遠近聞名,求醫者眾,求之必應,且於窮者施以藥物。著有《仁術肩牆錄》十卷,《溫病訣微》一卷,刊於雜誌行世。

江之蘭

清初醫家。字含征,歙縣(今屬安徽)人,生平欠詳。嘗著有《醫津一筏》,或稱《醫津筏》一卷,另有《內經釋要》一卷,刊行於世。

薑片蟲病

病證名。又名赤蟲。《諸病源候論》卷十八:“赤蟲,狀如生肉。”症見腸鳴,腹瀉,時或便膿血。多由食生菱角、荸薺等吞入薑片蟲的囊蚴所引起。治宜攻積殺蟲。用追蟲丸或《仁齋直指》蕪荑散。

將軍之官

人體器官名。即肝。肝主謀慮,其性勇,故喻為將軍。《素問·靈蘭秘典論》:“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王冰注:“勇而能斷,故曰將軍。潛發未萌,故謀慮出焉。”

疆直,硬挺,謂肢體不靈活。《靈樞·癲狂》:“癲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

僵僕

身體不自主地直挺倒地。《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目不識人,善暴僵僕。”王冰注:“筋骨強直而不用,卒倒而無所知也。”《素問·厥論》:“太陽厥逆,僵僕嘔血善衄。”

蔣寶素

清代醫學家。號問齋。京口(今江蘇鎮江)人。一說丹徒人。家境清貧,年十四始學識字。繼承父親椿田之學,複師從同裏名醫王九峰,盡得其傳。中年後勤於著述,曾參考其父《椿田醫話》和其師《王九峰醫案》,並自己治醫心得,撰成《醫略》八十一卷(1840年)。又以其四十年臨證經驗撰《問齋醫案》五卷。於治痰多有創見,雲:“痰本津液精血之所化,必使血液各守其鄉,方為治痰大法。若但攻痰,旋攻旋化,勢必攻盡血液脂膏而後已。”提出了治痰飲“十補一清”、“剿撫互用”諸法。尚撰有《傷寒表》、《證治主解》、《醫林約法三章》各一卷。經史方面亦有著述,有《儒林正記》二十四卷及《詩略》、《文略》、《史略》和《遊略》等。

蔣公愉

清代人。家本吳越(今江蘇、浙江一帶),浪遊嶺表(今廣東)。嘉慶五年(1800年)客居胥江官舍,患蠱脹病危殆。乃憶及祖母精於醫道,常起疑難之症,遂從遺物中尋得治蠱方19則,按方投藥而所患蠱病得愈。以之施人亦獲效。嘉慶十五年(1810年),得其方者以《經驗蠱脹十九方》為名刊行於世。

蔣鴻模(1853-1918年)

清代醫家。字仲楷。四川合州(今合川)人。初從老醫劉道芝學,後又奮志研讀家藏醫書數百種,曆十年苦學而外出應診。後設堂授徒,就藥學、醫經、方劑、證治各編成歌括,以便習醫者習誦。著述有《本草便讀》一卷(1892年)、《醫林輯要》(1913年)、《證治藥例》(1914年)等。

蔣良臣

清代醫家。字亮工。金陵(今江蘇南京)人。博學好問,為江寧名士。隱於醫,於臨床各科均有研究,被聘為滁守石公署中。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餘杭醫生朱子升於石公署中種痘,石家二十餘人經種痘後,下苗結靨均很順利。然朱氏秘其術不傳。數年後蔣氏獲得徐無忝所藏《種痘仙方》三冊,遂刪其重複,補其闕略,詳載種痘方法,刊於雍正十年(1732年)。

蔣師仁

清代醫家。字公威。江蘇常熟人。師從名醫喻昌,精於岐黃。著《內經必讀》、《釋體醫鏡》,未見傳世。孫昊培,亦精於醫。

蔣氏

明代女醫生。歙縣(今屬安徽)人。其夫程邦賢精兒科,蔣氏深得其夫醫學之精粹,且能施外科手術。有一初生七日小兒,糞門(肛門)無孔,腹脹危殆。詢知出生時尚能飲乳,故診為臟腑無隔,唯穀道未分。遂於肛門準確位置以手術刀穿刺,胎屎隨出。又用綿紗條蘸蜂蜜時時通暢潤滑以防複閉,乃得痊癒。次子程相、媳方氏均精醫術。

蔣示吉

明末清初醫家。字仲芳,號自了漢。古吳(今江蘇蘇州)人。幼年喪母,寄居舅家,自學方術,乃通醫理。清初避戰事於山鄉,遇鄰里有疾,即按方加減與之,每多有效,求治者眾。然蔣氏有感方多論雜,難窺醫學之奧,因而精讀《靈樞》、《素問》等醫經名著,摭摘精華,撰成《山居述》四卷,未刊行。康熙二年(1663年)夏,擇原著中之主要內容,及方藥加減、附論變通法等,編成《醫宗說約》六卷。並據《靈樞·五色篇》,釋文繪圖,結合自己研習心得,著成《望色啟微》三卷。

蔣樹杞

清末醫家。字璧山。浙江臨海人。博學多識,通堪輿、星蔔,尤精於醫學。其醫承之家學,複涉獵西醫書籍,故臨證每能衷中參醫,互為印證,多所發明。著《伏溫證治實驗談》(1920年),闡述瘟證由伏邪蘊蓄而成之理及治法,及其經驗所得,並能溝通新說,於學術界有一定影響。

蔣維喬(1873-1958年)

清末至民國時期氣功學家。字竹莊。號因是子。江蘇武進人。廩生。肄業於南菁書院,與丁福保、曹穎甫等同學。曾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譯,光華大學教授、中文系主任,誠明文學院院長等職。1949年後,任上海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早年因體弱多病,患肺結核咯血證,經氣功鍛煉而愈,因此潛心研究以呼吸療法以防治疾病,創用靜坐法氣功保健強身獲得效果。著有《因是子靜坐法正續編》、《因是子靜坐衛生實驗談》、《中國的習靜養生法》、《廢止朝食論》等。

蔣希曾

清代醫家。字嘯漁。泉塘(今湖南臨湘)人。初習儒,鹹豐三年(1853年)棄儒從戎。同治元年(1862年)其母病故,傷痛於母病之不治,乃改習醫,數年後有成。行醫三十餘年,有感於時醫或以傷寒之法治溫熱病,又江、浙、閩、廣醫家積習喜涼畏熱,或一遇吐血則謂之癆病而濫用滋陰等等,深惡其非。故取臨證中陰陽虛實易於混淆者,及其他疑似之證,詳加辨析,編成《醫驗辨似》二卷(1896年),共列“伏暑似虛勞證”、“陽虛似外感證”、“產後受風似虛脫證”等疑似證32條,辨析詳明,頗有助於臨床診斷。

蔣曉

明代醫家。字東明。丹陽(今屬江蘇)人。家世代業醫,承家學,亦精岐黃術。曾從賣蔔者味元子處得《保幼》一編,以之治疾,每獲良效,遂聞名於時。孫乘龍,傳其術。

蔣孝琬

唐代本草學家。裏居未詳。善於鑒別藥物,撰有《加注雜注本草》。

蔣星墀

清代醫家。名廷秀,號沁如。江蘇吳縣人。初為癢生,後改習醫。於相火之意多有心得,認為張景嶽所言相火,是指相火靜而守位時,而朱丹溪所言相火,是指相火動而燔灼時。因而撰《合論丹溪景嶽相火大意》一文予以論證。此外著有《升降出入說》、《寸口趺陽緊脈不同》、《中腑中髒辨》等論述,均被收入《吳醫匯講》中。

蔣儀

明代醫家。字儀用。嘉善(一作嘉興,均屬浙江)人。師從王肯堂弟子張玄瑛習醫,並得王氏《醫鏡》原編,輯訂後刊行於世。此書內容涉內、外、婦、兒各科,簡明扼要,甚便於鄉里醫藥之需。又仿《醫鏡》著《藥鏡》,收載藥物按溫、熱、平、寒四部分類,並各以駢文括其主治,附拾遺、疏原、滋生三賦以補充遺漏。崇禎十四年(1641年)蔣氏曾將《醫鏡》、《藥鏡》二書合刊成《醫藥鏡》。另有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亦名蔣儀,原籍昆山,後作天津衛軍籍,《天津縣新志》誤以其為《藥鏡》作者。

蔣用文

明代醫家(1351-1424年)。字武生。祖籍魏(今山西),洪武初遷句容(今屬江蘇)。承家學,精於醫,遂行醫至南京,被薦入太醫院,授御醫。永樂八年(1410年)升太醫院院判,六年後任承德郎。其醫宗東垣、丹溪之學,然治病不拘守古方而求病本,治輒有效。永樂十二年謝病歸裏。詔贈“恭靖”。著有《治效方論》,已佚。

蔣主善

明代醫官。字型大小不詳。江蘇句容人。系永樂時太醫院院判蔣武生之子。承家學,精醫術。洪熙元年(1425年)任太醫院院判,卒於景泰(1450-1456年)間。弟主孝亦以醫名。

蔣主孝

明代醫家(1397-1472年)。字宗倫,一字務本。江蘇句容人。承父武生之學,以儒醫聞名於時。謂醫可濟人,不樂仕進。曾疏解《黃帝內經》,甚便於初習醫者用。

蔣宗武

明代醫家。字季文。江蘇武進人。家世業醫,曾祖達善為吳越名醫,承家學,宗武亦以醫名。天順(1457-1464年)間征入太醫院,授以御醫,又擢為院判、院使等職,後晉升為禮部左侍郎。周太后、英宗病,經治皆獲良效。其提倡保身養氣之道,謂保身莫若寡欲,養氣莫若省心,有一定影響。著有《醫錄》一書,已佚。

①治療學名詞。指一種治法。出《素問遺篇·刺法論》。指用降抑的藥物治療氣血上逆、陽氣過亢、虛火上炎等證的方法。如和胃降逆,滋陰降火,平肝潛陽等。

②中藥學術語。指藥物的沉降作用。如蘇子降氣定喘,代赭石降逆平肝,朱砂鎮心安神等。

③降落,落下。《素問·氣交變大論》:“霜不時降,濕氣變物。”

④生理學名詞。指氣的運動形式之一。即下降,肅降。《素問·六微旨大論》:“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王冰注:“升,謂上升;降,謂下降。升極則降,降極則升,升降不已,故彰天地之更用也。”

降誕

名詞。見《葉天士女科症治秘方》。即分娩。詳該條。

降法

推拿手法名。見《外傷中醫按摩療法》。指向下拉或向深部用力按壓一類的手法,使有突出或高凸形狀的病變部位恢復原狀。

降劑

方劑學名詞。指具有降逆功能的方劑,多由有沉降作用的藥物組成。如咳嗽氣逆,痰多而喘,用蘇子降氣湯;氣喘呃逆用旋覆代赭湯。明代繆仲淳主張於“十劑”之外加升、降二劑。

降可去升

治療學術語。指用具有沉降作用的藥物可以治療邪氣上逆的病證。參降氣、降劑條。

降龍伏虎

氣功內丹術術語。龍指心火,虎指腎水。謂以真意(元神之用)使心火下降而濟腎水,腎水上潤以制心火,則水火交合無間,性情自伏而助丹成。《性命圭旨全書》:“降之者,制其心中真火。”“伏之者,伏身中真水。”

降氣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理氣法。又稱下氣,降逆下氣。是治療氣上逆的方法。用於喘咳,呃逆等症。常用藥物有蘇子、半夏、丁香、旋複花、代赭石、前胡、白前等。

《絳囊撮要》

驗方著作。五卷。清·雲川道人輯。刊於1744年。卷一內科;卷二外科;卷三婦科;卷四幼科;卷五通治。每卷主要輯錄多種民間驗方及成方,雖未能加以分類,但可作為臨床治療的參考。

《絳雪園古方選注》

醫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選注》,三卷(又有十六卷本,內容相同)。清·王子接撰。刊於1732年。書中選錄古代醫家方劑予以分類整理。其內容主要有傷寒方、傷寒科、內科、內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眼科、咽喉科、折傷科、金鏃科、祝由科、符禁科和《得宜本草》。作者除將古書方劑進行分類整理外,並對各方方義、藥味、配伍等予以注釋。

①互相,交互。《素問·評熱病論》:“邪氣交爭於骨肉。”

②交叉。《靈樞·經脈》:“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

③交結。《素問·評熱病論》:“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

④會合。《素問·陰陽類論》:“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交於太陰。”

⑤交錯。《素問·玉版論要》:“搏脈痹躄,寒熱之交。”

⑥媾合,性交。《類經·種子說》:“陰陽交媾,胎孕乃凝。”

⑦貫通,溝通。《靈樞·經脈》:“三焦手少陽之脈……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交叉選穴法

針灸選穴法之一。又稱對側選穴。《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善用針者,……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指根據經脈相互交貫的理論,取用健側穴位進行治療的方法。具體應用時,又分左右交叉,即某一側的病痛選取另一側的穴位;左右上下交叉,如左上肢的病痛選取右下肢的穴位。

交腸

病名。見《世醫得效方》。大便時有尿液從肛門流出,小便時有糞質自尿道排出。《證治要訣·大小腑門》:“交腸之病,大小便易位而出。蓋因氣不循故道,清濁混淆。宜五苓散、調氣散各一錢,加阿膠末半錢,湯調服,或研黃連阿膠丸為末,加木香末少許,再以煎湯送下。”本病與直腸膀胱瘺相似。宜手術修補。

交沖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後頂。參見該條。

交感脫精

病證名。性交時突然虛脫。見《石室秘錄》卷二。男女皆可發生。因下元不足,感樂太過,虛陽外脫所致。急宜煎服大劑獨參湯或救脫湯。

交感血出

病證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血崩篇。即交接血出。詳見該條。

交骨

①指婦女的坐骨。

②婦產科中,“交骨不開”所指交骨為骶尾關節部。

③推拿穴位名。一手有兩穴,分別位於腕部陰池和陽池旁。治急慢驚風。《厘正按摩要術》:“掌根上為陽池,下為陰池,二池旁為交骨。”

交骨不開

病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十六。

①交骨指恥骨。古人認為未產前其骨合,臨產時其骨開,若此骨不開,則難娩出。多因元氣虛弱,胎前失於調養,以致氣血不能運達所致。

②交骨指骶尾關節部分。分娩時,這一關節可被動地有一定的活動餘地,使骨盆下口張大。如此關節活動有障礙,可影響胎兒娩出。治療可用佛手開骨散(《女科效寶》:龜板一具炙酥,當歸50克,川芎50克,黨參100克)。參見交骨不開難產條。

交骨不開難產

病證名。《傅青主女科》卷下難產篇:“交骨不開難產五十七:……交骨之能開能合者,氣血主之也。血旺而氣衰則兒向下而兒門不開,氣旺而血衰則兒門可開而難向下,是氣所以開交骨,血所以轉兒身也。欲生產之順利,非大補氣血不可。然交骨之閉甚易,而交骨之開甚難。臨產交骨不開者,多由於產前貪欲,泄精太甚,精泄則氣血失生化之本而大虧矣;氣血虧則無以運潤於兒門,而交骨粘滯不開矣。故欲交骨之開,必須於補氣補血之中而加開骨之品,兩相合治,自無不開之患。方用降子湯:當歸一兩,人參五錢,川芎五錢,紅花一錢,川牛膝三錢,柞木枝一兩。”

交會選穴法

針灸選穴法之一。指選用交會穴治病的方法。《標幽賦》:“住痛移痛,取相交相貫之經。”如肝、脾、腎三經的病症,可取三陰經交會的三陰交穴,各種熱病,可取用督脈與足三陽經交會的大椎穴等。

交會穴

經穴分類名。指有兩條或兩條以上經脈交會通過的穴位。出《針灸甲乙經》。這類穴位大多分佈在頭面和軀幹部。一般陽經與陽經相交,陰經與陰經相交。經脈之間的交叉會合,可使脈氣互通,故交叉穴的治療作用較廣,為臨床所常選用,如三陰交為脾、肝、腎三經所交,能治療脾經、肝經和腎經的病證。

交接血出

病證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八;亦名交結出血、交感出血。指性交出血。多因交媾損傷所致,或因肝火妄動不能藏血,脾虛下陷不能攝血所致。治療首宜檢查局部有無損傷及病變,可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若無損傷,則宜調補肝脾,方用補中益氣湯或歸脾湯加伏龍肝。

交結出血

病證名。出《女科備要》。即交接出血。詳該條。

交經

病名。《鄭氏女科家傳秘方》:“產後小便撒黑,謂之交經。用提氣補血治之。”

交經八穴

出《針經指南》。即八脈交會穴。參見該條。

交經繆刺

取穴法之一。指右病取左、左病取右的交叉取穴刺法。《標幽賦》:“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本自《內經》刺法。參見繆刺、巨刺條。

交徑

病證名。出《千金要方》。又名行脛相交。小兒生下,一腳或雙腳不能伸直,至步行時,兩腳相交,舉足則外出,下地則內入,為先天性脛骨畸形。

交漆脈

脈象名。形容脈來如瀝漆相交,左右相纏相傍。《素問·大奇論》:“脈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王冰注:“左右傍至,言如瀝膝之交,左右反戾。”又:交漆,一作交棘。

交乳

出《證治準繩·幼科》。即繼病。詳該條。

交通心腎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法。心屬火而藏神,腎屬水而藏精。若腎陰不足,或心火獨亢,則心腎水火不相制約,失於協調,稱之為心腎不交。症見心悸怔忡,頭暈失眠,健忘遺精,耳聾耳鳴,腰膝酸軟,小便短赤,潮熱盜汗,舌紅無苔,脈細數。治用生地、麥冬、百合、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何首烏等,或用黃連阿膠湯合交泰丸加減。

交信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陰蹻。屬足少陰腎經。陰蹻之郤穴。在小腿內側,當太溪直上2寸,複溜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後方。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部為脛神經束幹和脛後動、靜脈。主治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閉經,泄瀉,便秘,痢疾,疝氣,睾丸腫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交陽

證名。鬱熱外達而致出汗。《傷寒直格》卷下:“世所謂交陽者,非陰寒交熱以為陽熱也,乃怫熱蓄之於裏而鬱熱乃發,則交傳出之於表之陽分,是謂交陽,而後作汗也。”可用涼膈散調之,甚者用黃連解毒湯。

交儀

經穴別名。《千金要方》:“女人漏下赤白,月經不調,灸交儀三十壯,穴在內踝上五寸。”《針灸資生經》作蠡溝穴別名。參見蠡溝條。

藥物劑型之一。用動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復煎熬,濃縮後製成的乾燥膠塊。多為補養藥。如驢皮膠、虎骨膠、龜板膠、鹿角膠等。

膠瘤

病名。出《儒門事親》卷八。瘤體常生於手背,因瘤體內容物如桃膠狀,故而得名。症見局部有一半球狀之小腫物,表面光滑,與皮膚不粘連。治法可用三棱穿破瘤體,擠出內容物,反復發作者亦可用手術治療。該病相當於腱鞘囊腫。

膠圈套紮注射法

痔疾結紮療法之一。該法適用於二、三期內痔及混合痔的內痔部分的治療。操作同單純結紮法,但不用絲線,具體方法為:以血管鉗將膠圈套紮於痔核基底,再注射內痔枯萎液。術後同單純結紮法。

椒餅灸

隔餅灸之一。用胡椒末和麵粉等量,調製成3毫米厚的薄餅,中央按成凹陷,放入藥末(丁香、肉桂、麝香等分)少許,上置艾炷施灸。適用於風濕痹痛,肌膚麻木等症。

椒瘡

病名。系指眼瞼內面發生紅色細小顆粒,狀如花椒,自覺眼部沙澀疼痛,遇風流淚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椒瘍。相當於今之沙眼。多因眼部不潔,受風熱毒邪侵襲,加之脾胃素有濕熱,致眼瞼脈絡雍滯,氣血失和而發。治宜祛風、清熱、除濕、散瘀。方用清脾涼血湯,也可外點黃連西瓜霜眼藥水。若瞼內顆粒成片,應施用劆法,即以消毒的燈草或海螵蛸棒輕快摩擦患處。

椒眼發

病名。發背之一種。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因本病之多膿頭形似椒目狀,故名。即竟體發。詳見該條。

椒瘍

病名。眼瞼內生紅色如花椒樣顆粒之病證。見《目經大成》卷二。即椒瘡。詳見該條。

㈠(jiāo,音交)

①同“膲”。臟器名,六腑之一。見“三焦”。

②乾枯。《素問·診要經終論》:“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靈樞·經脈》:“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

③煩躁。見“焦滿”。

㈡(qiáo,音橋)通“憔”。憔瘁。《素問·上古天真論》》:“五七,陽明脈衰,面始憔,發始墮。”

焦槁

乾枯。《素問·氣交變大論》:“複者炎暑注火,濕性燥,柔脆草木焦槁。”

焦絕

病狀名。指嘴唇乾燥而裂。《素問·風論》:“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王冰注:“焦絕,謂唇焦而紋理斷絕也。”

焦渴

燥而渴。《素問·舉痛論》:“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得出。”

焦滿

即“躁悶”。焦,煩躁;滿,通“懣”。《素問·生氣通天論》:“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焦氏喉科枕秘》

喉科著作。又名《喉科枕秘》。二卷。清·焦氏(佚名)原撰,金德鑒編。刊於1868年。卷一為治喉秘法、治喉要訣、臨症二十法、喉症圖形(72種喉病的圖形及針刺、外吹、內服等方藥療法)。卷二收載應用良方、秘方吹藥。末附針刺各法、要穴圖及附方等。全書編次較有條理,所論治喉秘法、要訣等很有特色。選用成方大多切於實用。1949年後有排印本。

焦循(1763-1820年)

清代學者。字理堂(或作裏堂),晚號裏堂老人。甘泉(今江蘇江都)人。嘉慶六年(1801年)舉人。博學多識。尤擅易學、算學,亦精醫理。曾南遊江浙、北及河北、山東等地,常與人論醫。輯有《吳氏本草》一卷(1792年),多取材於《太平禦覽》等,今存其手校稿本。嘗與名醫李炳交厚,將李炳醫案集成《李翁醫記》二卷。李氏之書稿《辨疫瑣言》書稿則由焦氏子抄錄傳世。另著有《雕菰樓文集》。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這裏泛指腹內寄生蟲。見“蛟蛕。”

蛟蛕

一作蛟蚘。蛔蟲之別稱。《靈樞·厥病》:“心腸痛,憹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也者,是蛟蛕也。”張志聰注:“蛟蛕者,蛔蟲也。”參見蛔蟲病條。

膲理

指皮膚肌肉的腠理。《靈樞·歲露論》:“人氣血虛……腠理開,毛髮殘,膲理薄。”

①拔罐工具和方法。指古時用獸角製成的杯罐作拔罐工具。《五十二病方》載:“牡痔居竅旁,大者如棗,小者如棗核(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鬥米頃,而張角,xx以小繩。”參見拔罐療法條。

②五不女之一。又名角花、角花頭。多指陰蒂過長。參五不女條。

③星宿名。《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

④音決(jué),五音之一。角為木音,屬肝,其音調暢中正,長而直。《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東方生風,風生木……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

角弓反張

證名。項背強直,身體向後反折如角弓狀的證候。《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風邪傷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角弓者,由邪入諸陽經故也。”見於痙、破傷風等病。參見痙、破傷風條。

角弓痧

病證名。《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角弓痧,心胸脹極,痧毒內攻,故頭項向上,形如角弓反張,是臟腑已壞死症也。”外治法,急將毛青布一塊蘸油燒,乘溫抹其手足拘急處,再口含火酒,噴其通體,少頃,定覺舒展鬆動,然後用藥。藥宜寶花散、三香散等方。參見痧條。

角花頭

產科學名詞。出《廣嗣經要·擇配篇》。即角。詳該條。

角架風

病名。指上下牙床盡處腫起疼痛,開口不便的病證。《重樓玉鑰》卷上:“是症生上下牙床盡處,根上浮腫,以致閉口不便,兩齒難合,咀嚼艱難。初起生在一邊,或延生兩邊者。”多由陽明火毒熾盛上沖所致。治宜瀉火解毒。用清胃散、黃連解毒湯等加減。參見合架風條。

角孫

經穴名。出《靈樞·寒熱病》。屬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在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布有耳顳神經分支和顳淺動、靜脈的分支。主治耳部紅腫,目赤腫痛,目翳,頰腫,齒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角針

針具名。以塑膠、膠木或金屬製成,呈圓錐形,有似小艾炷,其高度與底面之直徑均為1分。使用時,將針尖按於穴上,使底面與皮膚面相平,再以膠布固定。用法用皮內針相類似。

撟引

古代養生術語。按摩導引之意。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庶子曰: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镵石、撟引……”唐·司馬貞《史記索隱》:“撟音九兆反,謂為按摩之法,夭撟引身,如熊顧鳥伸也。”參見按摩、導引條。

絞腸痧

病名。

①痧證之一。以心腹絞痛為主證。一名盤腸痧。《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絞腸痧,心腹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繩轉,或如筋吊,或如錐刺,或如刀刮,痛極難忍。輕者亦微微絞痛,脹悶非常。”一般採用放血療法可以治癒。若不愈,必審脈症何因,辨明暑、穢、食、積、血、痰、氣阻而治之。”此症多有放血不愈,不肯服藥,遂致痧毒攻壞腸胃而死者。”右手脈伏宜放血,用寶花散、沉香丸等,服下能熟睡即愈。如昏沉絞痛,口吐痰涎,宜先刺指頭出血,用桃花散、冷砂仁湯調下,並用散痧湯加山豆根、茜草、金銀花、丹參、山楂、萊菔子等藥。如盤腸絞痛,脈俱伏,宜郁金散、棱術湯。或飲之稍愈後複絞痛非常,叫喊不已,宜大黃丸、紫樸湯。參見痧條。

②即幹霍亂。《症因脈治》卷四:“幹霍亂,即絞腸痧。”詳幹霍亂條。

絞腸瘟

病名。瘟疫證見腹痛如絞者。《雜病源流犀燭·瘟疫源流》:“絞腸瘟,腸鳴幹嘔,水泄不通,是此類絞腸痧,急宜探吐之,服雙解散。”參見瘟疫條。

矯摩

按摩的別稱。出《說苑》。參見“按摩”、“按蹻”條。

矯氏

戰國醫生。據《列子·力命》載:季梁得疾,其子請三醫,即矯氏、俞氏、盧氏。矯曰:乃寒、溫不節,虛實失度,病由餓飽、色欲、精慮煩散所致,非天非鬼所致。具有唯物主義病因觀。

腳板紅

證名。因陰虛火盛,腳底皮膚泛現紅色的證象。《石室秘錄·奇治法》:“人腳板中色紅如火,不可落地,又非痰毒,終歲經年不愈。”治宜滋陰清火,方用六味地黃丸加甘菊花、玄參、麥冬、沙參、石斛、萆薢、牛膝、北五味、車前等。

腳背發

病名。

①指足趾部所生之疽。亦名脫疽疔。出《仙傳外科秘方》卷九。治療:消渴病合併有脫疽者。初發應先治消渴,然後服流氣飲、苦參丸以解毒生肌,外用桐油及無名異煎至一沸入花椒一勺,加蓼葉在內同煎,浸七天後,單以此葉貼於患處,其餘可參見脫疽條。

②指癰疽發於足背沖陰、陷骨二穴處者。出《外科啟玄》卷四。

③指結毒腫毒生於足部者。出《外科活人定本》。即腳發。詳見該條。

腳病

病名。多指足部皮膚及趾甲以炎性、增生性為主的皮膚病。此類疾病常因代謝障礙生物病原體感染,或物理因素刺激而引起。通常主要包括有趾甲類、研子類、足瘊子類及腳癬四種。證治詳見各條。

腳底穿心疔

病名。指生於足心處之癰疽。出《瘍醫大全》卷二十七。即湧泉疽。詳見該條。

腳墊

病名。指足底處皮膚增厚,頑硬之疾患。出《外科真詮》卷上。多因鞋襪不適,長期行走磨擦,氣血受阻,以致足底皮膚失養而成。症見足底部皮膚增厚,粗糙頑硬如板,行走作痛。治療可用溫水浸泡後,外塗烏梅膏;亦可用傳統治腳病的起、分(剝離)等法修治。相當於胼胝。參見該條。

腳發

病名。泛指發生足部之結毒腫痛。亦名足發背、腳背發、足跗發、龜毒、蛇沿毒。出《外科樞要》卷三。該病多發於足背部,因濕熱之邪乘虛下注於三陽經或外傷瘀血日久化熱,或足三陰經精血虧損所致。症見初起患部堅硬紅腫疼痛,不易作膿,且伴見身熱,脈數等全身症狀。治療:如疼痛作膿者,多屬濕熱下注,預後較好,宜清熱解毒,可服仙方活命飲加木瓜、牛膝、外用隔蒜灸或用蜜搗菊花葉及芙蓉葉各等分外敷。如色赤微腫,膿清,久不癒合者,屬精血虧損,治宜滋陰補腎,或補中益氣。用六味地黃湯,補中益氣湯加減。色黯不潰者,用桑枝灸以行鬱滯助陽氣,並服十全大補湯,八味丸以健脾胃滋化源。由於足背多骨,肉少皮薄,下肢末梢血循較差,故癰疽發於足背者,消退或成膿均較遲緩,癒合較難。

腳根風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一。也即腳根喉風。詳見該條。

腳根喉風

病名。系指咽喉發泡如水晶狀,足酸軟,陰痛有似筋牽喉間,左、右側均如此的疾病。又名腳根喉痛,腳跟風、水晶瘋等。《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從腳至於喉中……如魚腦水晶之狀。”本病多由氣虛下陷,風寒外襲,肺氣失宣所致。可用荊防敗毒散加減治療。

腳根喉痛

病名。《喉科心法》:“此症由腳根發起,直至喉間……切忌熱物怒氣。”參見腳跟喉風條。

腳跟痛

證名。即足跟痛。《醫學入門·腳氣》:“腳跟痛,有血熱者,四物湯加知母、黃柏、牛膝;有痰者,五積散加木瓜,或開結導飲丸。”詳足跟痛條。

腳骨傷

病名。指因外傷所致的腳骨傷折。腳骨包括跗骨、蹠骨及趾骨。出《世醫得效方》卷十八。該病可因跌僕、墜墮等原因所傷。症見局部疼痛,腫脹及畸形,功能活動明顯受限,可聞及有骨聲。治療:如有移位者應在麻醉下行手法複位,夾縛固定;無移位者僅作患部固定處理即可。其餘用藥可參見骨折條。

腳拐毒

病名。指附骨疽生於外踝處者。見《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即外踝疽。證治詳見該條。

腳汗

證名。見《醫學綱目》卷十七。因脾胃濕熱而致者,足心熱而不時汗出。脾胃虛寒者,足心冷汗時出。參見手足汗條。

腳後跟穴

經外穴名。見《千金要方》。位置同女膝穴。參見該條。

腳踝骱

解剖部位名。指踝關節。見《傷科補要》卷二。

腳踝骱出

病名。即踝關節脫臼。見《傷科補要》卷二。詳見腳盤出臼條。

腳攣根

病名。指足跟處所生之癰疽。見《醫宗金鑒》卷七十一。即足跟疽。詳見該條。

腳面骨

跗骨的別稱。詳該條。

腳盤出臼

病名。指踝關節脫臼,見《證治準繩·外科》卷六。亦稱腳板上交(月牙)出臼、踝骨脫、腳踝骱出。該病多因跌僕,扭撞所致。症見傷後患處局部腫脹,疼痛,跟骨變長,脛腓骨下端向前突出;嚴重者可見腳跟向前,腳趾向後,疼痛劇烈,不能活動。治療宜先用挪踝入臼複位法以複其位。內服複元活血湯,外敷梔乳散。腫消痛減後,可內服補筋丸,並以海桐皮湯或五加皮湯外洗,同時配合舒筋法鍛煉。

腳氣

病名。即《肘後備急方》卷三。古風緩風、壅疾,又稱腳弱。因外感濕邪風毒,或飲食厚味所傷,積濕生熱,流注腿腳而致病。其證先見腿腳麻木,酸痛,軟弱無力,或攣急,或腫脹,或萎枯,或發熱,進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嘔吐不食,心悸,胸悶,氣喘,神志恍惚,語言錯亂等。治宜宣壅逐濕為主,或兼祛風清熱,調血行氣等法。《醫學正傳·腳氣》:“故為治者,宜通用蒼朮、白朮之類以治其濕,知母、黃柏、條芩之類以去其熱,當歸、芍藥、生地黃之類以調其血,木瓜、檳榔之類以行其氣,羌活、獨活以利關節而散風濕,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類引藥下行及消腫去濕。”常用方劑如雞鳴散、濟生檳榔湯、防己飲等。《肘後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等方書中,有大豆、烏豆、赤豆治腳氣的記載,可用作輔助療法。腳氣有幹腳氣、濕腳氣之分。濕腳氣中又有寒濕腳氣、濕痰腳氣、濕熱腳氣、濕毒腳氣等。此外,還有風毒腳氣、瘴毒腳氣、腳氣沖心、腳氣入腹、腳氣迫肺等多種類型。又有按六經分類者。詳見各條。

腳氣八處灸

灸治腳氣的八個經驗效穴。《千金要方》:“凡腳氣初得腳弱,使速灸之,……次灸風市,次灸伏兔,次灸犢鼻,次灸兩膝眼,次灸三裏,次灸上廉,次灸下廉,次灸絕骨。……凡此諸穴,灸不必一頓灸盡壯數,可日日報灸之,三日之中,灸令盡壯數為佳。”

腳氣沖心

病證名。腳氣危證之一。腳氣病見心悸、氣喘、嘔吐諸症,甚則神志恍惚,言語錯亂者。見《外臺秘要》卷十八。又稱腳氣攻心。濕腳氣攻心者,由濕毒上攻而傷陽,急宜溫陽散寒,逐濕泄毒,用吳茱萸湯合《千金》半夏湯加減;幹腳氣攻心者,由濕火壅盛,毒氣上攻,治宜宣壅逐濕,涼血清火,用吳茱萸湯合牛黃清心丸、或犀角散加減。參見腳氣條。本病證見於腳氣性心臟病。

腳氣瘡

病名。指發生於足趾間及足底部之癬疾。出《醫宗金鑒》卷七十一。亦名臭田螺。多因脾胃二經濕熱下注,或由傳染而得。該病有幹、濕之分,濕者:症見初起腳趾間出現小水瘡,搔癢明顯,先癢後痛,破流臭水,可因反復發作致使趾間糜爛;甚者腫爛疼痛難忍,流膿淌水,日久不愈,引起足踝部及小腿浮腫。幹者:可見腳趾間幹癢,皮膚粗糙脫屑及皸裂。治療如有糜爛流水者服萆薢滲濕湯;染毒腫痛流膿者可服黃連解毒湯。外治:若糜爛流水者用六一散加枯礬外摻。乾燥、皸裂者用雄黃膏外搽;化膿時摻九一丹。相當於腳癬。

腳氣迫肺

病證名。腳氣重證之一。腳氣病見喘咳者。《聖濟總錄》卷八十二:“毒氣循經上入於肺,則氣道奔迫,升降不順,故令人上氣喘滿。”《證治要訣·諸氣門》:“腳氣迫肺,令人喘嗽,宜小青龍湯。每服加入檳榔一錢,重煎服。”參見腳氣條。

腳氣入腹

病證名。腳氣危證之一。腳氣以足上入於腹,症見腹部不仁,腹脹,胸悶,氣喘者。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七。治用“千金”半夏湯、茱萸湯、松節湯、蘇子降氣湯、沉香降氣湯等方。參見腳氣條。

腳氣傷寒

病證名。兩跗忽然紅腫,因而發熱,兩脛俱浮作痛之證。見《惠直堂經驗方·傷寒門》。治宜消其濕熱,從膀胱下行,則身熱自退,用順導湯等方。參見腳氣條。

《腳氣治法總要》

腳氣病專著。二卷。宋·董汲約撰於11世紀末。原書一卷,已佚。今存者為編《四庫全書》時自《永樂大典》中輯出的輯佚本。析為二卷。書中對於腳氣病(也包括下肢關節炎一類的病)的病因及治法作了重點記述,收載有效的內服及外用方46首,並附若干醫案。現存《四庫全書》本和《三三醫書》本、又收入1958年商務印書館排印的《董汲醫學論著三種》中。

腳氣腫滿

病證名。腳氣病之一。腳氣病見脛腫腹滿,甚至遍身腫滿者。見《諸病源候論·腳氣病諸候》。由風濕毒氣,搏於腎經所致。《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五:“夫腳氣腫滿者,由風毒氣搏於腎經。腎主於水,今為邪所搏,則經絡壅澀,不能宣通水液。”“致水氣壅溢腑髒,浸漬皮膚,故令腫滿也。”證見足脛腫脹,腹滿,甚則遍身腫滿,喘促煩悶,小便不利等。治宜祛風逐濕,宣通壅滯,用風引大豆湯、漢防己散等方。

腳拳

病證名。指腳趾攣縮不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夫小兒腳拳,由在胎之時,其母臟腑內有冷積,為風邪所乘,兒生之後,腎氣不足,氣血未營,故令腳指拳縮不展。”治宜益腎和血祛風舒筋之劑。

腳軟

證名。指足軟弱無力。《醫學入門》卷五:“腳軟、筋痛者,大補陰丸去地黃,加白芍、知母、甘草、倍牛膝。”《古今醫案·痿》謂兩腳軟弱無力,不能起者,乃淫熱成痿,治以獨味杜仲,空心,酒水各半煎服,日進清燥湯。《類證治裁·腳氣》:“風毒甚,頭痛身熱,肢節痛,或一腳偏軟,小續命湯加木瓜。”疰夏證亦可見腳軟。《(魚孚)溪醫述·足》:“夏令日長暴,身倦,腳軟者何?曰:名曰疰夏,此時令之火為患。”參見痿症、疰夏條。

腳弱

①病名。即腳氣。《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五:“夫腳氣者,晉宋以前名曰緩風,《小品》謂之腳弱。”詳腳氣條。

②證名。指腳膝軟弱之證,包括腳氣和氣腳。見《中藏經·論腳弱狀候不同》。參見氣腳條。

腳手先下難產

病證名。《傅青主女科》卷下:“妊婦生產之際,有腳先下而兒不得下者,有手先下而兒不得下者。人以為橫生倒產,至危之症也,誰知是氣血兩虛之故乎。……產母之氣血足,則胎必順,產母之氣血虧,則胎必逆。順則易生,逆則難產。氣血既虧,母身必弱。子在胞中,亦必弱。胎弱無力,欲轉頭向下而不能,此胎之所以有腳手先下者也……。總用轉天湯(人參、當歸、川芎、川牛膝、升麻、附子)。以救順之。”

腳踏蓮花生

見亟齋居士《保生篇》。即倒產。詳該條。

腳膝脫臼

病名。指髕骨脫臼者。出《世醫得效方》卷十八。亦名膝頭骨出臼,膝蓋骨離位,膝骱出。該病多因跌僕,撞擊,扭閃所致。症見膝部明顯腫脹,疼痛,膝關節呈半伸屈位,行走艱難,通常髕骨向外側移位者較多見。治宜用推膝蓋歸原手法複位,然後抱膝固定。初期用藥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可服七厘散,或複元活血湯,外敷梔乳散。腫消痛減後,宜補氣,養血,舒筋,可服當歸補血湯加牛膝、木瓜、伸筋草、續斷等,外宜用五加皮湯溫洗,同時配合肢體功能鍛煉。

腳膝痿弱

病證名。兩腳和膝關節軟弱無力者。《儒門事親》卷一:“凡見腰膝痿弱,難於行步,或一足不伸,便作寒濕腳氣治之。”或因腎水衰少,精血不足,筋骨失於濡養所致。見於痿證、半身不遂、腳氣等疾患。

腳下痛

證名。腳底肌膚、筋脈著地作痛。《素問·髒氣法時論》:“脾病者,身重,善饑,肉萎,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多由脾病濕盛,或氣血瘀滯,經脈不暢所致。見於痿、痹、腳氣等病證。

腳心毒

病名。指足心湧泉穴處發生癰疽者。出《瘡瘍經驗全書》卷三。即湧泉疽。詳見該條。

腳心痛

證名。見《證治要訣·腳氣》。即足心痛。參見該條。

腳心癰

病名。指癰疽生於足心處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湧泉疽。詳見該條。

腳丫

即腳趾。《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臭田螺瘡最纏綿,腳丫搔癢起白斑。”

腳隱

病名。指腳底處見有熱痛紅腫者。見《梅氏驗方新編》第三集。有:“腳底板紅腫熱痛,名為腳隱。”治宜用大蒜頭和鹽搗爛敷。餘可參見外癰條。

腳趾骱

解剖部位名。即腳趾關節。見《傷科補要》卷二。

腳趾骱失

病名。指因外傷而致腳趾關節脫臼者。見《傷科補要》卷二。即趾關節脫臼。該病多由跌僕傷損所致。症見局部腫脹,疼痛劇烈,趾骨突向一側,功能活動受限。治宜先用手法複位,內服複元活血湯或七厘散,外可用海桐皮湯溫洗,適時配合功能鍛煉。

腳腫

證名。水腫病的常見症狀之一。見《證治要訣·腫》。一作足腫。因濕熱太甚,脾虛不足,脾虛氣滯,久病正虛所致。《醫林繩墨》卷五:“足腫者,謂腿足作腫也。有濕熱太甚而作腫者,其色紅腫,當清濕熱,如當歸拈痛湯亦可。有脾虛不足而作腫者,其色白腫,當養脾氣,如參苓白朮散加牛膝、苡仁。有脾虛氣滯而不行者,腫久必有水出,破之難痊,治宜實脾為要,如參苓白朮散加升麻、澤瀉。有病久而作腫者,其腫下連足趺,如皮腫可治,肉腫難除,當養正健脾,如補中益氣湯加牛膝、續斷。”參見水腫條。

攪腸痧

病證名。即幹霍亂。《世醫得效方》卷二:“心腹絞痛,冷汗出,脹悶欲絕,俗謂攪腸痧。今考之,此證乃名幹霍亂。”《醫碥》卷三:“若無吐瀉而止轉筋、腹痛者,名幹霍亂。”參見幹霍亂條。

叫傷咳嗽

病證名。因叫呼太過傷肺而致的咳嗽。見《不居集·叫傷咳嗽》。《醫學入門·咳嗽》:“叫呼傷肺,咳而嘔吐白沫,口燥聲嘶者,潤肺丸、人參清肺飲。”參見咳嗽、勞咳條。

窌穴

泛指穴位。《針灸聚英》:“此書以經絡窌穴類聚為一卷。”或專指八窌穴。參見八窌條。

病名。癰疽根盤小而局限之輕症者。出《劉涓子鬼遺方》卷四,又名熱癤、石癤,俗稱癤子。《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之癰疽第二:“凡腫,根廣一寸已下名癤,一寸已上名小癰,如豆粒大者名皰子。”夏日炎熱多痱子,或局部化膿小腫點者為熱癤。皆因熱毒蘊結,或外受暑熱之邪而發。證見癤腫腫勢局限,色紅,熱痛輕微,根基淺在,膿出即愈。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劑,可內外治兼施,證治參見外癰條。此即毛囊炎,或皮脂腺之急性炎症。

接法

正骨八法之一。接,有連接和接續之意。指運用手法或借助器械,使斷骨接續,陷者複起,碎者複完,突者複平之方法。出《醫宗金鑒》卷八十七。

接骨

經外穴別名。見《中國針灸學》即接脊。參見該條。

接骨發

病名。指生於小腿之下,跟骨之上的癰瘡。見《外科大成》卷二。該病多因濕熱流注於下肢而成。生於小腿之下,跟骨之上。症見初如核桃,色紅漫腫,微脹痛。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使膿速潰,遲則膿毒傷筋。早期治同外癰;若遲潰則傷筋脈,日久治療可參見無頭疽條。

接骨手法

骨傷科治法之一。指醫者用手之動作,使骨折、脫臼及軟組織損傷復原之方法。見《傷科匯纂》卷一。即正骨手法。詳見該條。

接脊

經外穴名。出《太平聖惠方》。別名接骨。在背部中線,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處。主治小兒痢疾、脫肛、癲癇、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接經法

配穴法之一。指在同一條經脈上選用相近的幾個穴位,相互連接以加強作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心痛與背相接,善恐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刺京骨、昆侖,不已刺合骨。……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益痛甚者,其色不變,此肺心痛也,刺魚際、太淵。宣通氣行,無所凝滯,則病癒也。”

接經取穴

取穴法之一。又稱同名經取穴。十二經脈中,手足同名經脈上下相連接。根據這種關係,對某一經脈的病變可選取與其相連接的手經或足經上的穴位來治療。《太素》:“以其上下相接,故手太陰、陽明之(上)有病,宜療足太陰、陽明。……足太陰、陽明之(下)有病,宜療手太陰、陽明。”

接氣通經

古代針刺法之一。古人根據各經脈的不同長度,按呼吸次數規定針刺手法所需要的時間。《流注指微賦》:“接氣通經,長短依法。”其法據《靈樞·脈度》所記載的經脈長度,結合《靈樞·五十營》:“呼吸定息,氣行六寸”的說法,定出各經的呼吸次數。《金針賦》:“通經接氣之法,已有定息寸數:手足三陽,上九而下十四,過經四寸;手足三陰,上七而下十四,經過五寸。在乎動搖出納,呼吸同法,驅運氣血,頃刻周流。上下通接,……立時見功。”手三陽經長5尺,須運針九呼吸;足三陽經長8尺,須運針十四呼吸;使超過經脈4寸。手三陰經長3尺5寸,須運針六呼吸;足三陰經長6尺5寸,須運針十一呼吸,使超過經脈1寸。以使經氣流通,上下相接。

揭唇

指人體口唇翻露於外。《說文》:揭者,高舉也。出《靈樞·本藏》。謂;“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也。”如上所述,用唇的所見能估計本髒“脾”的情況。

①骨節。《素問·長刺節論》:“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

②節制。《素問·上古天真論》:“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③時節。《素問·六節髒象論》:“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

④關鍵。引伸為重要原因。《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節湊

解剖結構名。指骨節之間。《素問·氣穴論》:“留於節湊,必將為敗。”

節疳

病證名。指疳疾患兒耳內生瘡,肌肉消瘦,骨節皆露的證候。多由腎經虛熱所致。治宜滋腎清熱,用知柏地黃丸。

節解

解剖結構名。指關節腔。《素問·九針》:“野者,人之節解皮膚之間也。”

節髎

解剖部位名。《傷科匯纂》卷一:“節者骨之節髎也。”即關節。詳該條。

劫刺

刺法名。《靈樞·經筋》:“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劫為快之意,指於痛處取穴,用火針速刺即出的刺法。

《潔古家珍》

綜合性醫書。一卷。金·劉完素撰。撰年不詳。此書分述風、破傷風、癘風、傷寒、咳嗽、吐、熱瘧、眼、衄血、消渴、瘡瘍諸病證。論證簡要,選方大多講求臨床實效而不泥於古,自擬效方也屬平正取可取。現有《濟生拔萃》本。

《潔古老人珍珠囊》

藥學著作。一名《珍珠囊》。金·張元素撰。成書於12世紀左右。原書已佚。今僅存輯入《濟生拔萃》一書的節錄本。首載113種藥物的陰陽、寒熱、歸經、性能、主治、及宜忌。次記君、臣、佐、使、通經等項。再述主要病候所用藥以及藥物的氣味、炮炙等。內容較簡略,是一部指導臨床藥法的專著。

潔淨府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法。用通利小便的方法使膀胱淨潔。淨腑,指膀胱。《素問·湯液醪醴論》:“開鬼門,潔淨腑。”王冰注:“潔淨腑,謂瀉膀胱水去也。”此法多用於小便不暢、尿頻、尿急、小腹脹滿等膀胱(下焦)濕熱證候。方如五苓散、八正散等。

①結扣。《靈樞·九針十二原》:“猶雪汙也,猶解結也。”

②束,綁。《素問·至真要大論》:“腘如結,腨如別。”

③結聚,連結。《靈樞·經筋》:“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

④凝結。《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大寒乃至,川澤嚴凝,寒雰結為霜雪,甚則黃黑昏翳。”

⑤指結脈。《素問·平人氣象論》:“結而橫,有積矣。”

⑥屈曲。《靈樞·本髒》:“六腑亦有大小長短厚薄結直緩急。”

⑦氣血鬱滯。《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結而不通者,此於身皆為痛痹。”

結代

①經脈之氣結止不行。代,止也。《靈樞·歲露論》:“此兩邪相傳,經氣結代者矣。”

②脈學名。系結脈和代脈的總稱。泛指緩而不整的間歇脈。詳結脈、代脈條。

結締組織外痔

病名。外痔之一種。見《中西醫結合治療肛門直腸疾病》。臨床可見肛門邊緣部有皮瓣贅生,逐漸增大,有異物感,質地柔軟無痛癢,不出血,只在體內熱邪盛時則痛而腫脹。通常不需治療。疼痛時可用藥物熏洗。餘參見外痔條。

結毒潰爛

證名。指梅毒晚期皮膚、肌肉、筋骨出現結腫潰爛之症。見《梅氏驗方新編》第七集。治療該證宜先用黑豆,生甘草節等分,煎濃湯,先熏後洗。再用鵝黃散(輕粉、熟石膏、川柏等分,研末,加入冰片研均),濕則摻,幹則用膽汁或麻油調搽。餘證治可參見楊梅結毒條。

結核

病名。指核樣腫物生於皮裏膜外者。《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有:“此症生於皮裏膜外,結為果核,堅而不痛”。該病因風火氣鬱,或濕痰凝結而致。初起推之可動,久則推之難移,多不作膿。若因風火氣鬱結聚,初起伴有寒熱者,宜用荊防敗毒散解表,繼服連翹解毒飲;如濕痰凝結氣鬱者,可行氣化痰,用五香流氣飲或千金指迷丸。本病相當於急、慢性淋巴結炎,或淋巴結核及部分皮下腫物等病。

結核穴

經外穴名。在後正中線旁開3.5寸,與大椎穴相平處。主治肺結核及其它結核病。直刺0.5-1寸。

結喉

①解剖名稱。即指頸前之突出喉結。

②病名。似指咽喉阻塞不通一類病。《普濟方》卷六十:“如聖勝金鋌,治急喉風、纏喉風、飛飏、單蛾、雙蛾、結喉、重舌、木舌、腮頸腫痛,屬經用前不能吞水粥。”

結喉癰

病名。《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問當謂喉生癰何如?曰:是名喉癰,又名猛疽。以其勢毒,猛烈可畏也。”即疽生頸前正中,結喉之上,頦以下者,證見紅腫灼痛,頸腫脹,甚則腫塞咽喉,湯水難咽,伴寒戰發熱等。多因肝肺積熱壅痰,上沖塞喉所致。治宜:解毒、瀉火、化痰、消腫。方選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飲、清瘟敗毒飲加減。若膿已成,宜速刺破排膿。外治參癰條。

結瘕

病名。指結聚兼有瘕病者。《聖濟總錄·積聚門》:“結瘕者,積聚之類也。結,伏聚積久不散,謂之結;浮流腹內,按抑有形,謂之瘕。結之症,形體瘦瘁,食不作肌膚,遇陰寒冷濕之氣,則發而脅塊硬,隱隱然痛者是也。瘕之症,腹中氣痛動轉,橫連脅下,有如癖氣,遇脾胃有冷,陽氣不足而發動者是也。”治用防己散、芎?散、紫葛丸、羌活丸等方。參見積聚、症瘕等條。

結筋

證名。筋脈因風冷侵襲而出現結節。《諸病源候論·結筋候》:“體虛者,風冷之氣中之,冷氣停積,故結聚,謂之結筋也。”參見筋結條。

結鬁

病名。亦名血胤瘡。指癰疽、潰瘍生於腋下,脅肋部位者。見《外科啟玄》卷六。書中有:“血胤瘡……,二三年變為結鬁,三五年出黑水死。”證治參見腋鬁條。

結絡

①絡脈交結處。《素問·刺腰痛》:“刺解脈,在郤中結絡如粟米,刺之血射以黑。”

②筋的聚結和聯絡,合稱為結絡。《素問·皮部論》:“脈有經紀,筋有結絡”。

③病理名。因脈絡鬱結,血行不暢,致瘀血停滯而產生各種病證。用瀉血的方法疏通脈絡,使血運正常。《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其結絡者,脈結血不和,決之乃行。”

結脈

脈象之一。脈來遲緩而呈不規則間歇。主陰盛氣結,寒痰血瘀,症瘕積聚。《脈經》:“結脈往來緩,時一止,複來。”《脈訣刊誤》:“結、促者,因止以別陰陽之盛也……陰盛則結,脈徐而時止,雖有止非死脈也。”《診家正眼》:“結屬陰寒,亦由凝質。”

結舌

病證名。又名絆舌、連舌。由於舌系帶短縮,舌尖受其牽絆,以致舌頭轉動伸縮不靈,妨礙吮乳。幼兒稍大,說話吐詞不清。可用消毒鈍頭小剪刀將舌系帶剪開,在剪口搽以枯礬水或龍膽紫,以收斂止血。切不可誤傷舌體,以免發生出血不止。

結痰

病證名。脾肺火鬱,痰氣結滯之證。又名鬱痰、頑痰、老痰。《景嶽全書·痰飲》:“結痰有因脾經鬱結而傷陰血者,有因腎水虧損而陰火上炎者,有因脾肺火鬱而生痰者。”因七情鬱結,痰涎滯於喉間者,先用《局方》四七湯舒鬱化痰,後用歸脾湯調補脾血;脾火傷血者,用加味歸脾湯,腎水虧損者,用六味地黃丸,肺經鬱火者,用知母茯苓湯。《症因脈治》卷二:“鬱痰即結痰、頑痰。”詳見結痰、頑痰條。

結胸

證名。因邪氣內結,胸腹脹滿疼痛,手不可近之證。因太陽病、太少並病誤下,表熱內陷或實邪傳裏,與胸中水飲互結所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傷寒十餘者,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因證候、病情不同,有大結胸、小結胸、寒結胸、熱結胸、水結胸、血結胸之分,詳見各條。

結陽

古病名。《素問·陰陽別論》:“結陽者,腫四肢。”四肢為諸陽之本,中焦陽氣鬱結,不得宣通於四肢,水液停滯不行,故四肢腫。

結陰

古病名。《素問·陰陽別論》:“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聖濟總錄·大小便門》認為是陰氣內結所致便血,治用地榆湯;《衛生寶鑒》治用平胃地榆湯。《張氏醫通》則認為是肝血內結,脾氣不攝所致便血,治用補中益氣湯倍黃芪加炮薑。

結陰便血

證名。

①風寒之邪結於陰分所致的便血。《景嶽全書·雜證謨》:“結陰便血者,以風寒之邪,結於陰分而然,此非傷寒之比。蓋邪在五臟留而不去,是謂之結陰,邪內結不得外行,則病歸血分,故為便血。”治用平胃地榆湯。詳見便血、結陰等條。

②即遠血。《血證論·便血》:“先便後血為遠血,謂其血在胃中,去肛門遠,故便後始下,因名遠血,即古所謂陰結下血也,黃土湯主之。”

結紮療法

痔疾外治法之一。指利用線之張力及藥物作用使痔核及疣及疣贅脫落者。出《五十二病方》。書中有:“牡痔居竅旁……(豐刀^糸)以小繩,剖以刀”。此法是利用線的張力,通過結紮和藥物的作用。阻斷患部血運,使病變組織壞死,脫落,從而達到治療之目的。現代臨床上又將其分為單純結紮法、結紮注射法、膠圈套紮法三種。方法日趨完善,療效也顯著提高,另外,本法還可用於小疣贅的治療。

結紮注射法

內痔療法之一。該法實際是將結紮與注射兩種療法合為一體。可用於2、3期內痔的治療。方法同單純結紮法。所不同者是在結紮痔核後,再注射10%明礬液或內痔枯萎液,並壓榨該痔核使其呈薄片狀,術後處理同單純結紮法。

結者散之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對結聚之證要用消散之法。如癭瘤、瘰鬁,須用軟堅散結法以散之,常用海藻、昆布、海蛤殼、海浮石、瓦楞子等藥。又如痰熱互結心下,胸脘痞滿,按之則痛,宜小陷胸湯以寬胸散結。

睫毛的簡稱。詳該條。

睫毛

人體解剖名稱。系指生於上下眼弦、排列整齊,有遮罩灰塵及遮障強光作用的眼毛。見《秘傳眼科龍木論》。

截腸

病名。脫肛之別稱。即肛管直腸脫垂。《外科大成》卷二:“截腸者,脫肛症也。”說脫肛條。

截瘧

①治瘧疾方法之一。在瘧疾發作前的適當時間,使用內服藥或針刺等方法,以制止瘧疾的發作。

②穴名。經外奇穴。《千金要方》:“一切瘧無問遠近,正仰臥,以線量兩乳間,中屈,從乳向下,灸度頭,隨年壯。”《經外奇穴治療訣》列作經外穴,名截瘧。在乳頭直下4寸處。主治瘧疾,胸脅痛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解(xiè,音懈)墮

同“懈惰”。倦怠無力。《素問·上古天真論》:“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素問·痹論》:“脾痹者,四支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解(亻亦)

病名。解,通懈。解(亻亦)是一種肢體困乏、筋骨懈怠、肌肉渙散無力的病證,或兼有脊痛、少言等證。《靈樞·論疾診尺》:“尺肉弱者,解(亻亦)。”《素問·玉機真髒論》:“各脈太過,令人解(亻亦),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解(亻亦),肝腎虛病也。……解(亻亦)者,寒不寒,熱不熱,弱不弱,壯不壯,佇不可名。謂之解(亻亦)也。據此則知解(亻亦)一證,洵由肝腎兩經之虛,蓋肝主筋、腎主骨,肝虛則筋軟緩而無力以束,無力以束則周身之肌肉皆渙散而若解;腎虛則骨萎(艸爾)而不能自強,不能自強則遍體之骨節皆鬆懈而多(亻亦)。”後世將解(亻亦)歸入虛損類病證,多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熱病恢復期。

 ㈠(jiě,音傑)

①渙散,流失。《素問生氣通天論》:“失之則內守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素問·脈解》:“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

②解釋。《素問·刺齊論》:“餘未知其所謂,願聞其解。”

③消除。見“解惑①”。

④指骨解,即骨間隙。《素問·氣穴論》:“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脈,並注於絡,傳注十二絡脈,非獨十四絡脈也,內解瀉於中者十脈。”《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

⑤理解,曉悟。《素問·著至教論》:“湧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靈樞·禁服》:“細子得受業,通於九針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編絕,久者簡垢,然尚諷誦弗置,未盡解於意矣。”

⑥排除。指病證消失。《素問·評熱病論》:“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

⑦分離,分開。《靈樞·淫邪發夢》:“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⑧解開。《靈樞·九針十二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汙也,猶解結也,猶決閉也。”

⑨滑利。《靈樞·大惑論》:“腸胃大則胃氣行留火,皮膚濕(澀),則分肉不解,其行遲。”

㈡(xiè,音懈)通“懈”。鬆弛。《素問·生氣通天論》:“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

解表法

治療學術語。又名疏表法。即通過發汗以解除肌表之邪的方法,屬八法中的汗法。臨床上針對病證的寒熱和體質強弱不同,可分辛溫解表、辛涼解表和扶正解表等。

解處

解剖部位名。見《傷科匯纂》卷二。即關節。詳見該條。

解毒

治療學術語。泛指解除體內或體表的毒素。通常包括:

①血分熱毒,宜涼血解毒。詳該條。

②陰寒凝滯成毒,常用溫中散寒而祛之。

③解除蛇蟲犬獸螫咬所致的毒害。

④排除誤食或接觸的毒物,或解除所致的毒害。

⑤按特定的炮製方法減除藥物的毒性,或通過藥物的配伍協調而緩和藥物的毒性。

解煩法

小兒敷貼療法。《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兒實熱之證,及麻疹毒盛熱極,其候面赤口渴、五心煩熱、啼哭焦擾、身熱如火、上氣喘急,揚水擲足,一時藥不能及。用水粉一兩,以雞蛋清調勻,略稀,塗兒胃口及兩手掌心。複以釀酒小曲十數枚研爛,熱酒和作二餅,貼兩足心,布紮之。少頃,其熱散於四肢,心內清涼,不復啼擾。”

解惑

①解除迷惑。《素問·氣穴論》:“令餘所訪問者真數,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

②五節刺之一。《靈樞·刺節真邪》:“餘聞刺有五節……一曰振埃,二曰發蒙,三曰去爪,四曰徹衣,五曰解惑。”

解肌

治療學術語。即解除肌表之邪。是對外感證初起有汗的治法。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來蘇集》:“解肌者,解肌肉之汗也。”《溫病條辨》:“傷寒非汗不解,最喜發汗;傷風亦非汗不解,最忌發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異其治,即異其法也。溫病亦喜汗解,最忌發汗,只許辛涼解肌,辛溫又不可用。”故臨床上應針對病症的寒熱而採用辛溫解肌法或辛涼解肌法。辛溫解肌如桂枝湯,辛涼解肌如柴葛解肌湯。

解痙

治療學術語。又稱鎮痙。用平肝、鎮潛、祛風的藥物解除震顫、手足痙攣及角弓反張等症,稱解痙。參熄風條。

解顱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又名囟開不合、囟解。指小兒到一定年齡,囟門應合而不合,頭縫開解以致囟門較正常為大,或可見囟門部稍稍隆起。正常小兒的顱骨縫,大都在出生六個月間時,開始骨化,後囟在二至四個月時閉合,前囟在一歲至一歲半時閉合。如延遲不合,多由父母精血不足,以致小兒先天腎氣虛弱,不能充養腦髓而成。多見於腦積水、佝僂病等病症。治宜培補氣血,滋腎充髓。用《醫宗金鑒》扶元散內服;或用六味地黃丸久服。外用封囟散,以豬膽汁調勻,攤紗布上貼於囟門。針灸:取腎俞、氣海、大杼、三陰交、複溜、足三裏。

解顱眼白多

病證名。小兒解顱黑睛少,白睛多,伴頭大,顱縫開解,囟大筋青等。見於腦積水。《小兒藥證直訣》:“兒本虛怯,由胎氣不成,則神不足,目中白睛多,其顱即解,面色(白光)白,此皆難養,……又腎氣不足則下竄。”治宜補腎,六味地黃丸主之。參見解顱條。

解脈

足太陽經散在腘窩部的血絡。“解”是分散或關節的意思。《素問·刺腰痛論》:“解脈令人腰痛,痛引肩,目(目巟)(目巟)然,時遺溲。刺解脈,在膝筋肉分間,郤外廉之橫脈,出血,血變而止。”指刺浮郤、委陽部的血絡。又說:“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刺解脈,在郤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此指刺委中部的血絡。

解剖

分散。指用器械剖割屍體以瞭解人體內部各器官的形態、位置、構造及其相互關係。《靈樞·經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解索脈

十怪脈之一。脈在筋肉之上,乍疏乍密,散亂無序,如解亂繩之狀,多主腎與命門之氣皆亡。

《解圍元藪》

麻風專著。四卷。明·沈之問輯於1550年。內容有麻風病的病因、三十六風、十四癲及其與經絡的關係、治療方劑等。書中較詳細地敘述了麻風的辨證和治療,載方249首。現存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解溪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草鞋帶。屬足陽明胃經。經(火)穴。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當(?母)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布有腓淺神經,腓深神經和脛前動、靜脈。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腹脹,便秘,癲狂,頭面浮腫,下肢痿痹,腳腕無力等。直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解營

人體部位名。指骨縫間深部處。《素問·骨空論》:“鼠痿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營。”王冰注:“解,謂骨解。營,謂深刺而必中其營也。”

吤(jiè,音介)

物梗於喉。《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大甚為喉吤,微大為心痹引背,善淚出。”

戒怒歌

養生歌括。《類修要訣》:“君不見,大怒沖天貫鬥牛,擎拳嚼齒怒雙眸。兵戈水火亦不畏,暗傷性命君知否?又不見,楚霸王、周公瑾,匹馬烏江空自刎,只因一氣殞天年,空使英雄千載忿!對時人,須戒性,縱使鬧中還取靜。假若一怒不老軀,亦至血衰生百病。耳欲聾,又傷眼,誰知怒氣傷肝膽。血氣方剛宜慎之,莫待臨危悔時晚。”

疥瘡

病名。一種傳染性瘙癢性皮膚病。早見於《山海經》、《管子》等書已有記述。《管子·地員篇》已指出:“其泉皘,其人堅勁,寡有疥騷。”多因風、濕、熱邪鬱於皮膚,接觸傳染而成。《肘後備急方》:“深者,針挑得蠹子為疥蟲。”《諸病源候論》中已分辨出疥蟲為其病源體。該書卷三十五指出:“疥瘡有數中……人往往以針頭挑得,狀如水內(疒咼)蟲。”又卷五十有:“疥瘡多生於足指間,染漸生至於身體,癢有膿汁……其瘡生有細蟲,甚難見。”本病以手指縫最為多見,亦常見於腋下、肘窩、臍周圍、腹股溝、臀腿等處,甚則遍及全身。患處出現粟米樣的丘疹和水泡,劇烈搔癢,夜間尤甚。治療應以外治為主。如先以花椒9克,地膚子30克煎湯熏洗,再選用蛇床子散、臭靈丹、一掃光、硫黃軟膏等外搽。近數十年來隨著生活條件之改善和衛生習慣之養成,以及愛國衛生運動的大力開展,本病已少見。

借借

亦作“籍籍”,交橫狀。《素問·方盛衰論》:“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借借。”

骱(jiè介)

解剖部位名稱。指骨節間相接之處,即關節。亦稱骨髎。《葉氏醫案》有:“接骨上骱。”

藉喻義

唐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著有《瘡腫論》一書,未見行世。

巾針

XX針的前身,古時縫紉之針。出《靈樞·九針論》。《針灸甲乙經》稱巾針。

①金屬。《靈樞·淫邪發夢》:“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奇物。”

②金行。五行之一。《素問·髒氣法時論》:“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③指代肺臟。《靈樞·熱病》:“金者肺也。”

④金運。五運之一。《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禦之化。”

⑤金氣。六氣之一。《素問·天元紀大論》:“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王冰:“金,五氣也。”

⑥指金形之人。《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先立五行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異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⑦特指黃金。《張氏醫通·凡例》:“選擇方論,如披沙揀金。”⑧鐘鼎上的碑刻。常用以比喻貴重。《類經·序》:“久則言言金石,字字珠璣。”

⑨指金朝。

金篦

眼科手術器械名稱。系治療白內障最早的手術器械。《外臺秘要》卷二十一治療圓翳內障方法中指出:“宜金篦決,一針之後,豁若開雲而見日。”即金針。詳見該條。

金瘡中風痙

病名。因金瘡而併發痙證者。《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六:“又名金瘡痙。夫金瘡痙者,此由血脈虛竭,飲食未複,未滿月日,榮衛傷穿,風氣得之,五臟受寒則痙。其狀口急背直,搖頭馬鳴,腰為反折,須臾大發,氣息如絕,汗出如雨,不及時救者皆死。”即破傷風,詳該條。

金瘡腫科

古代醫學科目名。屬於戰傷、外傷救治的專門學科。此科在歷代的稱謂是不完全相同的。周代稱金瘍,為瘍醫科治療內容之一。宋代稱金鏃兼書禁科。元代稱金瘡腫科。明代稱金鏃科。由於其治療對象多為箭、劍、刀等武器的創傷,故歷代多稱金瘡或金鏃。參見十三科條。

《金創瘈疭方》

外科著作。見《漢書藝文志》。三十卷。已佚。

金丹

原為外丹術術語。指煉丹家選用某些礦物原料所煉製的丹藥,又稱“仙丹”,認為服後可以長生不死。內丹術借用金丹一詞指內丹。參見內丹條。

金德鑒

清代醫家。一作寶鑒,字保三。元和(今江蘇蘇州)人。精研醫經,留心喉科。同治年間得《焦氏喉科枕秘》一書,見其針藥並施,症圖並茂,乃為之編訂,並予刊印(1868年)。又增刪刊刻華嶽《急救霍亂方》。另輯有《爛喉(疒丹)痧輯要》一卷。

金疳

病名。系指白睛生顆粒,周圍繞以赤絲,畏光流淚的病證。類今之泡性結膜炎。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金瘍。本病多因肺火亢盛或火邪瘀滯所致。治宜清肺瀉火。方用桑白皮湯加減。經久不愈者,可用養陰清肺湯加減。

金寒水冷

病證名。即肺腎虛寒。肺屬金,腎屬水,金水相生,二髒為母子關係,生理上相互資生,病理上相互影響。肺腎虛寒,症見咳嗽,吐痰稀白,喘促氣短,畏寒肢冷,腰膝冷,肢體浮腫,苔白脈遲等。治宜溫腎納氣,祛痰止咳,方用蘇子降氣湯加減。

金花內障

病名。系指瞳人鎖如不開,漸結成障膜如金花之樣,端然失明,惟見三光的病證。本病類今之瞳孔閉鎖及膜閉,或由虹膜睫狀體炎引起的併發性白內障等。又名金星內障。本病多由肝經風熱上沖於目所致。

金吉甫

宋代醫官。原籍長安(今陝西西安)。南渡時以醫官扈駕,遷居永豐(今屬江西)。擅長婦科。後裔多繼其業。撰《女科醫門》一卷,今佚。

金堅

清初醫家。原名應堅,字貽周。上海(今屬上海市)人。府癢生。舉業之暇,兼攻醫術,尤精眼科,得秘傳金針法,能撥內障。著《啟麟堂醫方》。未見傳世。年七十五歲卒。侄金德傳其業。

金津、玉液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治舌卒腫,滿口溢出如吹豬胞,氣息不得通,須臾不治殺人:刺舌下兩邊大脈出血……。”《針灸大全》列作經外穴,名金津、玉液。在口腔內,當舌下系帶旁的靜脈上。左為金津,右為玉液。主治重舌腫痛,口瘡,喉痹,失語,嘔吐,腹瀉,消渴,及舌尖,扁桃體炎等。點刺出血。

金津

經外穴名。參見金津玉液條。

金井

解剖部位名,瞳神之別名。見《銀海精微》。《目經大成》卷一:“風輪下一圈收放者為金井”。因見清瑩幽深,內有房水而似井,而五行學說正有金生水之論,故名之為金井。詳瞳神條。

金井鋸齒

證名。系指瞳神散大,邊緣似鋸齒狀的病證。《眼科易簡補編》:“金井鋸齒,金井本圓而聚,此症雖圓而頗大,現出金井周圍之弦如鋸齒之狀”。參見瞳神散大條。

《金鏡內臺方議》

醫方專著。十二卷。明·許宏撰集。原書約成於1422年,1794年複經程永培校訂,是一部研究《傷寒論》方的專著。許氏稱《傷寒論》方為“內臺方”,將原書113方歸納為湯、散、丸三類。每方皆分析方劑配伍之法以明仲景制於義,兼述辨證論治的準則及臨床靈活加減法。全書議論平實,條理明晰,其問答部分頗有啟發性。現存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鈞(1657-1746年)

清代醫家。字上陶,號沙南。祖籍雲間(今上海松江),後遷居浙江嘉善。精醫術。族有貧乏者,時予周濟。每天啟戶,病者鱗集,依入門先後為切脈診治之序,多應手而愈。撰有《素靈廣注》、《湯頭歌括》、《醫按日抄》,分授弟子。弟子俞震繼其術,醫名過其師。

金孔賢

明代醫家。字希範。義烏(今屬浙江)人。著《經絡發明》、《丹山心術》,均佚。

《金匱發微》

金匱著作。曹家達注。刊於1936年。作者注解《金匱要略》,結合個人臨床心得,注文力求提要鉤玄,分析精義,並部分地校訂了原文,糾正了前人一些錯誤或不當的注解。本書與《傷寒發微》於1956年由上海千頃堂書局出版合刊本,題名《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金匱方歌括》

醫方著作。六卷。清·陳元犀撰於1811年。本書將《金匱要略》一書之方劑、主治、藥用劑量和煮服法等、用詩歌的形式加以概括,言簡意賅,便於記誦。並附方解。現存二十餘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匱方論衍義》

金匱著作。三卷。元·趙以德撰。撰年不詳。清·周揚俊評介趙氏注本“理明學博,意周慮審”(見《金匱玉函經二注序》)。後世注釋《金匱要略》的醫家,頗多引錄趙氏的見解。原編刪去林憶整理本25篇中最後三篇,是現存《金匱要略》較早的全注本。但刊本甚少流傳。現存清抄本。

《金匱鉤玄》

綜合性醫書,三卷。元·朱震亨撰。明·戴元禮校補。卷一-二以內科雜病為主,兼述喉症及外科一些病證;卷三為婦人、小兒病證。分證論治,條理賅括,詞旨簡明。朱氏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治法以補陰為宗,複長於治鬱,書中較充分地反映了朱氏這方面的學術經驗。戴氏所補訂的內容,亦頗精當可取。因避康熙諱,將“鉤玄”改為“鉤元”。又《薛氏醫案》收入本書,改名《平治薈萃》。現存明清多種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匱教學參考資料》

金匱著作。南京中醫學院金匱教研組編著。全書分22篇,每篇按因、症、脈、治等,將《金匱要略》原文重新編排使其條理化。為了便於講解原文,故用提示、討論以及附列參考資料等形式進行分析、綜合和對比。選用歷代醫家注釋亦較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編寫體裁除每篇篇首有概說,末附結語外,論述各病均有小結。本書主要用於教學參考,1961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金匱懸解》

金匱著作。二十二卷。清·黃元禦編撰。刊於1754年。作者學驗俱半,能發《內經》《難經》之理,兼采諸家學說逐篇詮釋《金匱要略》原文,並詳述四診九候之法。黃氏認為《金匱要略》治內傷雜病,大旨以扶陽氣、運化臟腑氣血功能為主,而後世又有滋陰之說,遂推闡“陽自陰升,陰由陽降”之理,頗有見地;但在論治方面多從溫燥立法,有其片面性。現有多種清刻本《黃氏醫書八種》本等。

《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方論》,簡稱《金匱要略》,系討論內傷雜病的專著。全書3卷,25篇。系統論述了急性熱病之外的各科、各類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藥等。第一篇為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是全書立論基礎,主要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闡明各類證候的發生變化及其與臟腑經絡的關係。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別論述痙濕暍病、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瘧病、中風曆節病、以及妊娠病、產後病、婦人雜病等20餘種、類病症。所述病症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婦科病症各有專篇。在病因方面,《金匱要略》明確地劃分為三婁,認為:“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對後世病因學說有直接啟示。

《金匱要略》現存最早版本為元刻,注本頗多,以元代趙以德的《金匱方論衍義》較早,而以清·尤怡的《金匱要略心典》最為著名。據統計,歷代注釋、發揮、方論及歌括也有百餘家之多。

《傷寒論》、《金匱要略》不但在國內歷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數百家之多,為歷代研究、治療急性熱病的醫學家所遵循,成為他們發展、發揮醫學理論和醫療技術的基礎、依據和教育後學的課本。在國外也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影響。例如日本,不但收藏和刻刊許多《傷寒論》之珍本,並由日本再傳中國而發揮了巨在的影響,而且日本學者研究、注釋《傷寒論》的著作,僅就先後傳到中國而現存者也有60多家。再如《金匱要略》較好版本也有收藏於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醫學家之研究《金匱要略》而有專著流傳至中國者,有10餘種之多。關於將《傷寒論》《金匱要略》並作重編、方論者,日本名家之專著流傳中國者有近20種,由此可見張仲景《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在日本的影響之廣泛和深遠。在日本現代醫學昌盛的今天,日本學者仍給予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視,許多醫學家在臨床醫療中,仍然十分重視該書原方之應用,並取得很好效果,運用該書中成方製造的成藥,也為日本醫界所依賴。

《金匱要略編注》

金匱著作。二十四卷。清·沈明宗編注。刊於1692年。初名《張仲景金匱要略》,1693年重刊時改題本名。沈氏以世傳的《金匱要略》刊本“編次失序”,已非原貌,並認為“從來著書立言,必先綱領,次及條目”,因將《金匱要略》重予編排,以序例冠於首,將以下的方論部分略串整理,使之趨於條理。其所加釋文卻無太多新意。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曹炳章將其改名為《沈注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方論》

金匱著作簡稱《金匱要略》。三卷。東漢·張機撰。約成書於三世紀初。作者原撰《傷寒雜病論》十六卷,魏晉時經王叔和整理後,其古傳本之一名《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1065年北宋校正醫書局根據當時所存的蠹簡文字重予整理編校,取其中以雜病為主的內容,略去傷寒部分,仍厘定為三卷,改名《金匱要略方論》。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所述病證包括內傷雜病方面有:痙濕暍、百合、狐惑、陰陽毒、瘧病、中風曆節、血痹、虛勞等40多種病證;外科方面有癰腫、腸癰、刀斧傷、浸淫瘡等病證;女科方面有經、帶、雜病、妊娠及產後等病證。此外還記述了急救卒死、臟腑經絡病脈及飲食禁忌等。書中總結了漢代以前的豐富臨床經驗,提供了辨證論治及方藥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則。本書提供很多實用有效的方劑,直到現在仍較廣泛地應用於臨床。但書中也有個別封建迷信或不切合實際的內容。自北宋刊行本書以後,歷代注釋及研究《金匱要略》的著作頗多,故有多種刊本和注本。現存元、明、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

金匱著作。二十二卷。清·魏荔彤釋義。成書於1720年。魏氏注解《金匱要略》,在廣泛汲取前人精義的同時,能結合臨床實際並學習心得進行推敲,頗多個人發揮。尤其對所論病證的病機和治法,分析較詳。但在釋義中,間或雜有附會之論。現存清刻本。

《金匱要略方論集注》

金匱著作。黃竹齋撰於1925年。編者選輯前人有關《金匱要略》的注文,整理歸納為集注本,並逐條加以論述。故本書具有資料彙編性質。編者對前人一些論點不當的注文亦不加批判地予以錄引,缺乏個人見解。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匱要略簡釋》

金匱著作。秦伯末編著。作者認為:“鑽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學習他的辨證和治法”(見本書虛勞病),遂打亂舊制,按病分為痙病、濕病、暍病、瘧疾、虛勞病、消渴病、黃疸病、婦科病等37類、分列《金匱要略》原文,列舉證治予以簡釋。原系《中醫雜誌》連載稿,1957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金匱要略今釋》

金匱著作。八卷。陸淵雷撰於1934年。陸氏綜合《金匱要略》的歷代注疏,參考日人學說,對《金匱要略》原文予以分析歸納和詮注,並試圖融會中西醫學說。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匱要略論注》

金匱著作。二十五卷。清·徐彬撰於1671年。作者根據徐鎔本《金匱要略》的條文次序予以詮釋,注文淺顯易曉,簡捷明快。注後或補以論述,旨在進一步闡發原書蘊奧,書中發表個人見解較多,頗為後世醫家所重。現存多種清刻本、《四庫全書》本等。

《金匱要略淺注》

金匱著作。十卷。清·陳念祖撰。刊於1803年。本書的體例和編法特點,與《傷寒論淺注》略同。作者選集前人《金匱要略》注本中的精采注文,結合個人見解予以闡發,以求辨明要旨,書中刪去林憶整理本(共25篇)的最後三篇,並於第22篇(婦人雜病脈症)中增補婦人陰挺論等內容。現存二十餘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

金匱著作。九卷。《中醫匯通醫書五種》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陳念祖《金匱要略淺注》,但對陳氏注解尚有缺誤深以為憾,遂對陳書予以補缺正誤,並加以發揮。作者試圖用中西匯通的觀點詮釋補正,其中不免有附會的見解。現有多種清刻本。

《金匱要略釋義》

金匱著作。

①湖北中醫學院主編。此書以詞解、釋義的形式詮釋《金匱要略》原文,每篇以概說敷陳該篇大意,用結語總結該篇之要點。為切於臨床實用,刪去原本最後三篇。本書1963年初版,1973年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印,並將其列為《中醫臨床參考叢書》之一。

②黃樹曾撰。作者認為《金匱要略》文字深奧,初學者不易理解,歷代諸家之注釋又未能盡善,遂著重以中醫傳統理論結合個人學術經驗予以詮解,並能聯繫所論的因、證、治療等加以闡論和分析。在編次方面刪去原本中最後三篇,並將《金匱要略》諸篇方劑附列於後。1956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金匱要略述義》

金匱著作。三卷。又名《金匱玉函要略述義》簡稱《金匱述義》,《聿修堂醫學叢書》之一。日本·丹波元堅撰於1842年。作者鑒於其父丹波元簡所撰《金匱玉函要略輯義》在采輯各家學說及闡述精義方面猶有缺漏,或有一定的局限性,遂將《金匱要略》原文,逐段進行注釋。補充了趙以德、周楊俊、朱光被等諸家學說,結合個人的心得體會予以發揮。現有《皇漢醫學叢書》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匱要略五十家注》

金匱著作。二十四卷。吳考盤編。刊於1931年。吳氏集古今《金匱要略》注本53種,擇其精要對《金匱要略》一書逐篇逐條加以詮釋。間附編者個人見解。末附《素靈藥義》一卷。

《金匱要略心典》

金匱著作。三卷。簡稱《金匱心典》,清·尤怡纂注。書成於1729年。尤氏研究仲景學說多年,頗有心得,纂注時力求得《金匱》之妙諦,發仲景之心聲,故名“心典”。作者刪去原書的最後三篇,闡述仲景原文的精義。文筆簡煉,條理清晰、注釋能與臨床相契合,對原文中難以解釋的深奧文義,寧可缺略,不強予衍釋。並改正原文傳寫之誤,刪略後人增添的內容,可稱《金匱要略》注本中較好的一種。本書有多種刊本,上海中醫學院基礎理論教研組曾對此書進行校注,現存十餘種清刻本,197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金匱要略學習參考資料》

金匱著作。南京中醫學院編。本書參考歷代《金匱要略》注本等多種資料,結合臨床對《金匱要略》原文各篇作了比較深入的闡析。卷首列概論,簡要介紹各篇內容要點。各篇則載原文、原文分析、參考資料、按語等項,著重講解各種病證的病機、證候和方治;並附按語,提出編者對有關問題的一些見解。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金匱要略譯釋》

金匱著作。南京中醫學院金匱教研組編選。本書綜合歷代注本之精要,對《金匱要略》原文闡論與分析均較為詳備。每篇前有概說,後有結語。對篇內條文,一般有校勘、提要、詞解、語譯、淺釋、選注、按語等部分。方藥部分多能結合古今醫家的實際經驗予以介紹。1959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金匱要略直解》

金匱著作。三卷。清·程林編注。刊於1673年。本書主要徵引《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脈經》、《甲乙經》等古典醫籍,並參考六朝、唐、宋有關著作,對《金匱要略》加以詮解。所謂直解,即“以經證經,要在直截簡明,義理詳明,期於取用”(見凡例)。這種以經解經的注釋方法雖避免了以往某些注家囿於主觀臆測,但卻反映出程氏學術思想趨於保守而很少發揮出個人創見。現存清刻本。

《金匱翼》

內科專著。八卷。清·尤在涇撰。刊於1768年。作者曾注釋《金匱要略》,書名《金匱心典》。為了補充該書之不足,又撰集本書以為輔翼。書中參考歷代方書並內科著作,參以個人心得和經驗,闡述內科雜病48門。每門首列統論,概括該門病證的大致規律和治則。其次分述各種疾病的病證、治療和方藥。後附作者按語。尤氏對內科雜病的分類較細,論述簡要清楚,選方也切於實用。現存幾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匱玉函經》

金匱著作。八卷。系東漢·張仲景所撰《傷寒雜病論》的古傳本之一。1066年經北宋校正醫書局校定,與宋本《傷寒論》同時刊行。共內容與宋本基本相同,但體例編次不同。其中卷一為證治總例;卷二-四為痓、濕、暍、辨脈、六經病、厥利、嘔噦、霍亂、陰陽易、差後勞複等病證;卷五-六為汗、吐、下、灸刺、水等治法的“可”與“不可”及熱病陰陽交並生死證;卷七-八共收載方劑115首。作為一種較早的古傳本,在校勘和研究《傷寒雜病論》方面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存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金匱玉函經二注》

金匱著作。二十二卷。清·周揚俊撰於1687年。周氏於《金匱要略》歷代注家中推崇趙以德《金匱方論衍義》,遂以此書為藍本而為之補注,故曰“二注”。補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學說加以融會,並有所發揮。但周氏認為“事不師古,其法不立;師古而不師聖人,其理不精”。反映了一定的尊古崇聖思想。現存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金匱著作。六卷。《聿修堂醫學叢書》之一。日本·丹波元簡撰於1806年。作者采輯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醫宗金鑒·訂正金匱要略注》等《金匱要略》注本,結合個人心得,發揚其考據學的功力,逐條闡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訂比較精詳。方解部分,除選注詮釋外,並參考古今方書增補了一些有效方劑,對讀者有一定的啟發。1949年後有排印本。

金癩

病名。癩症之一種。《諸病源候論》卷二:“金癩者,是天所為也,負功德崇,初得眉落,三年食鼻柱崩倒叵治,良醫能愈。”其證初起周身白斑如癬,眉睫脫落,日久鼻柱崩倒,目反唇裂。似麻風病,證治參見癘風條。

《金蘭循經》

針灸著作。一卷。一名《金蘭循經取穴圖解》。元·忽公泰著,其子光濟詮次。刊於1303年。據《針灸聚英》稱:此書“首繪臟腑前後二圖,中述手足三陰三陽走屬,繼取十四經絡流注,各為注釋,列圖於後”。原書已佚。

金勞黃

病名。見《儒門事親》卷六。即脾疸。詳該條。

金理

清代醫家。字天和,號水一。上海(今屬上海)人。能詩。精醫,尤長幼科。著《醫原圖說》二卷(1758)。弟子喬世傑,得其傳。

金瑬珂

明代醫家。字潤寰。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有“神童”之譽,及長,遵母命業醫。殫心於《內經》諸醫典,讀書萬卷。善能去蕪存精,嘗雲古之名醫,其名即曰“和緩(醫和、醫緩)”,臨證何用忙亂?故其雖臨險證,亦多從容救治。診治鰥寡孤獨,鹹不取值,且資助之。著有《明醫醫鑒》、《外科精微》、《體仁編》、《兒科慈幼錄》等,均佚。子金燦,繼其業。

金門

①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關梁。屬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之郤穴。在足外側,當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布有足背外側皮神經,足底外側神經及足底外側動、靜脈。主治頭痛,眩暈,癲癇,腰膝痛,外踝痛,下肢痹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經穴別名。指會陰穴。《千金要方》:“金門在穀道前,囊之後,當中央是也,從陰囊下度到大孔前,中分之”。

金明旭(1902-1968年)

近現代醫家。朝鮮族。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吉井縣人。十六歲起攻讀岐黃學。從事醫療、教學五十年。歷任東三省漢醫會評議員、延邊醫學院中醫教研室主任等職。吉林省人大代表。學識淵博。精通古漢語和醫典,亦研究朝鮮族醫學和現代醫學。撰有《西診中治經驗實錄》、《克山病中醫辨治》、《四象論》等文。

金銘

清初醫家。字子弁。金山(今屬上海市)人。從名醫秦昌遇習醫,盡得其傳。治驗頗多。撰《藥能》,未刊。孫學謙,繼其業。

金彭

清代醫家。字又篯。儀征(今屬江蘇)人。太學生。世業醫。家中積藥如肆,貧者就診,立方後即撮藥與之。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秋,邑大疫,召藥工十餘人於家制丸散救濟。撰《傷寒變通論》,未梓。卒年八十三。侄穎川,亦以醫名世。

金破不鳴

①病證名。系指肺氣不足、發音不出的病證。見《續名醫類案》卷十八。《景嶽全書·雜證謨》卷二十八:“聲由氣而發,肺病則氣奪,此氣為聲音之戶也。腎藏精,精化氣,陰虛則無氣,此腎為聲音之根也。”治宜補益肺腎,方用生脈散、左歸飲等加減。詳見瘖條。

②即久瘖,詳見該條。

金氣

運氣術語。指陽明燥金之氣。《素問·六微旨大論》:“複行一步,金氣治之。”

金氣肅降

生理學名詞。指肺氣肅降。肺主氣,屬金,金性肅降,肺亦有清肅下降的生理功能,故稱。肺氣肅降,則氣道能暢,呼吸正常,皮毛滋潤,三焦水道通調;肺失肅降,則呼吸短促,咳嗽痰多。

金鉛

藥名。見《本草原始》。女子初潮的月經名金鉛。亦名紅鉛。古時用以入藥,現已不用。

金清桂(1870-1941年)

近代醫家。字蘭升,號石如,晚號冬青老人。江蘇常熟人。少入邑癢,善文工書畫。從柳寶詒習醫,盡得其術。行醫鄉里,善治溫病,屢起痼疾。嘗自製消痞丸、運脾丸、療疽錢霜丸等成藥。著有《補缺山房醫案》數十卷,並續編柳寶詒《惜餘醫案》。尚有《醫學初步》兩卷、《歷代名醫志》一卷、《溫病論歌括》、《瘟疫明辨歌括》等。

金仁榮

清代醫家。字德元。上海(今屬上海市)人。從邑名醫潘采瑞習醫,專精兒科,治痘證雖險能活。著有《醫方》一卷。子雲苞,孫嘉、順、均承其傳,時稱“金氏兒科。”

金容甫(1903-1978年)

近現代醫家。安開裕,號賦修。安徽合肥人。七世業醫。幼隨父少卿習醫。懸壺後有醫名。曾任合肥紅十字會醫務主任、國醫公會常務理事等。1949年後,歷任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中醫科主任,合肥中醫學會副董事長,市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等。治學勤奮,學宗《內經》、張仲景,旁及諸家,以兒科著稱,兼長內、婦科,對肝病、腎病治療經驗豐富。主張四診合參,以問診為主,反對單以切脈故弄玄虛。處方精練,宗成方而貴權變。有《金容甫醫案醫話選》遺稿。

金腮瘡

病名。

①系指較小的腮癰。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三十二。詳見腮癰條。

②系指頰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詳見頰瘍條。

金傷

病名。金屬兵刃所傷者,古軍陣所多見。出《五十二病方》,為所論“諸傷”之一種。《周禮·天官》名金瘍。《神農本草經》名為金創。又名刃傷,金瘡,金刃傷。輕者僅傷其皮肉,證見疼痛、流血,或可不治而自愈。若重者則傷口深而筋斷、骨折,疼痛劇烈,出血不止,或因出血過多而面目蒼白、頭暈眼黑,脈芤微細,引致虛脫者。嚴重者可致內臟創傷。治療要迅速確診,辨證施術。傷輕者:止血包紮即可;傷重者:應立即急救止血,或施清創縫合,若失血過多而休克者,宜速搶救,或輸血補液,內服益氣養血之劑。若骨關節損傷者,各以不同部位進行不同之整複固定治療。若內臟損傷者,亦各按其所屬急救處理。

金勝

運氣術語。指金運所勝。《素問遺篇·本病論》:“木運太虛,反受金勝。”

金石中毒

病名。服食金石類藥過量過久產生中毒症狀者。《本草綱目》卷四載解金石毒藥物,有甘草、大青、麥門冬、人參、薺苨汁、蓴心、冬葵子、瞿麥、金星草、葳蕤汁、萱根、蕉根汁、綠豆、胡豆、白扁豆、黑大豆、餘甘子、冬瓜練、水芹汁、寒水石、魁蛤肉、牡蠣肉、蚌肉、蜆子肉、蟶腸、石蟹汁、鰻鱺魚、田螺、雁肪肉、鴨肉、白鴨通、烏肉、犀角汁、豬膏、豬肉、豬骨、豬血、羊血、兔血、牛膍、兔肉等。可供參考。

金實不鳴

①病狀名。指肺氣實所致聲音嘶啞的病變。肺屬金,上通喉嚨,主一身之氣,外邪犯肺,肺氣壅滯,聲道不利,則聲音嘶啞。有風熱和風寒之分。

②即暴瘖。

金壽山(1912-1983年)

現代醫學家。浙江紹興人。早年從父學醫,後博覽醫籍,於《傷寒貫珠集》、《金匱要略心典》尤多心得。1936年遷滬,在善堂施診,1941年至桂林、貴陽行醫,1946年後定居上海,1956年以後,任教於上海中醫學院,講授溫病、傷寒、金匱、基礎等課程。先後任上海中醫學院教授、副院長兼文獻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醫學科學評議組成員、上海市中醫學會理事。上海市第五屆政協委員。勤於著述,曾主編有《溫病學講義》、《中醫學基礎》等教材。另撰有《溫熱論新編》(1960年)。

金澍

清代醫家。字具瞻。浙江海寧人。精兒科。遇危證常通宵不眠,翻閱醫書,故治療多效。撰有《本草分劑》,今佚。

金水相生

①五行相生關係。金生水。

②指肺腎相生。詳該條。

③指肺腎同治。詳該條。

《金笥玄玄》

寄生蟲專著。一卷。約西元九世紀以後著作。撰人佚名。內容記載人體各種寄生蟲名稱、形態、圖形及治療方藥,但雜有道家迷信色彩,有些圖像富有想像成份。後收入《夷門廣牘》中。現存明刻本、民國影印本。

金天衢

明代醫家。字希瀛。浙江桐鄉人。世醫金少邱之孫。自幼穎悟,喜讀書,十四歲患弱症,得吳門戈蘭亭、武林王紫芝治癒。後隨之習醫,久而通醫,尤以治疫症聞名。萬曆十三、十四年(1585-1586年)大疫,四方求治者眾,應手即愈。曾薦太醫院判,辭不赴。著《醫學聖階》、《醫辨》等,均佚。卒年八十九。

金位

運氣術語。燥金主治之位。《素問·至真要大論》:“金位之主,其瀉以辛,其補以酸。”王冰注:“金之位,秋分後六十一日,五之氣也。”

金星內鎖

病名。系指瞳神縮小狀似金色之秤星的病證。見《眼科易簡補編》。本病多因心脾積熱,上灼於目,津血耗損所致。參見金花內障條。

金星內障

病名。見《瘍醫大全》卷十一。即金花內障。詳見該條。

金形

人的五種類型之一。《靈樞·陰陽二十五人》:“金形之人,比於上商。”參陰陽二十五人條。

金瘍

病名。同名異病。《周禮·天官》分瘍醫為腫瘍、潰瘍、金瘍、折瘍者。即金傷,詳該條。此外,黃庭鏡《目經大成》稱:“此症生於氣輪,狀如金粟,粒數無定,眵淚澀痛”為金瘍。即金疳。詳該條。

金義孫

明代醫生。曾任內醫院醫官司直。與護軍全循義合輯《針灸擇日編集》一卷(1447年),以述針灸施術擇日之要、擇日法及針灸雜忌等。

金翳

病證名。屬於內障眼病的範疇。《眼科纂要》卷七:“目生金翳,內如金薄色,永不能治。”

金鬱

病證名。五鬱之一。指肺氣鬱閉之證。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證見癃閉、氣喘、脹滿、不眠等。治宜宣洩之法,即滲泄而利小便,疏通其氣,用泄鬱湯、和金湯、善泄湯等方(見《證治匯補·鬱症》)。參見五鬱、鬱證條。

金鬱泄之

治則之一。金鬱,指肺氣壅滯;泄,宣洩,滲泄。用宣肺、利小便的方法治療肺氣不利所致咳嗽痰多,喘促鼻塞,水腫等症。《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金鬱泄之……然調其氣。”王冰注:“泄,謂滲泄之,解表利小便也。”

金元四大家

指金元時期(西元1115-1368年)的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等四位著名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代表了四個不同的學派。劉完素認為疾病多因火熱而起,在治療上多運用寒涼藥物,固此稱之為寒涼派。張從正認為治病應著重驅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療方面豐富和發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稱“攻下派。”李杲認為“人的胃氣為本”,在治療上長於溫補脾胃,因而稱之為“補土派”。朱震亨認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善用“滋陰降火”的治則,世稱“養陰派”。

金運

運氣術語。五運之一。指金氣當令之運。金主乙庚,凡乙年、庚年,均屬金運。《素問·天元紀大論》:“乙庚之歲,金運統之。”

金運臨酉

運氣術語。指乙酉歲會。乙為金運,酉為金的正位,中運金與歲支酉同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金運臨酉……所謂歲會,氣之平也。”新校正雲:“金運臨酉,乙酉歲也。”

金針

眼科手術器械名稱。其主要的作用是撥治圓翳內障。金針的製作形式不一。

①見《目科正宗》。赤金製作,長約三寸,針身寸餘長,若鞋底針粗。尖端細如鏽花針,以慈竹為柄。

②見《審視瑤函》。以紫檀花梨木或犀角為柄,長約二寸八九分。粗若弓弦,柄兩端鑽眼約三四分,赤金抽粗絲長約寸許,用生面調生漆嵌入柄眼內,外端餘六七分,略尖不可太鋒利。

《金針賦》

針灸歌賦名。始載於徐鳳《針灸大全》,全名《梓岐風穀飛經走氣撮要金針賦》。序言謂此賦出自“梓岐風穀飛經走氣補瀉之法”,經撮要寫成此篇。“首論頭病取足,左病取右,男女早晚之氣,手足經絡順逆之理;次論補瀉下針,調氣、出針之法;末論治病驅運氣血,通接至微之妙。”其中提出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子午搗臼、進氣、留氣、抽添、青龍擺尾、白虎搖頭、蒼龜探穴、赤鳳迎源等針法,對後世影響較大。

金針開內障

眼科手術方法名稱。見《張氏醫通》卷八。又名針內障眼法、開金針法、開內障眼。現名金針撥障術、針撥白內障術。系用特製的撥障針,將混濁之黃精撥離原位。置於眼珠內之前下方。本法源於《外臺秘要》的金篦治療內障法。

金子久(1870-1921年)

清末民初醫家。名有恆,以字行。祖籍杭州,後遷居浙江桐鄉縣大麻村。自南宋以來,世代業醫。父芝石,精兒科,亦治內科。承家學,隨父應診。1915年在滬南慈善會施診,醫名大噪,晚年居村裏,四方求診者眾,遍及齊燕閩粵、大江南北。慕名從學者達百餘人。治溫病推崇《臨證指南》及《寓意草》,立方注意以甘涼之劑顧護津液。診治濕溫亦頗有經驗。治虛損雜證,主張以《金匱要略》為準則,吸取東垣、丹溪、景嶽、喻昌、葉桂等諸家長處。強調四診合參,尤重切脈,對診尺膚、察咽喉有獨到經驗,重視脾胃,推崇“輕可去實”,方藥清靈甘淡,講究炮製,善用藥引。醫案語多儷體,被《清代名醫醫案精華》收錄。著有《金子久醫案》(1927年)、《和緩遺風》、《問松堂醫案》等。門人整理其學術經驗,編成《金子久專輯》(1982年)。弟有壬,亦以醫名。

《金子久醫案》

醫案著作。清末民初金久子久撰。刊於1927年。本書將所收作者治案分門別類予以編輯,其中以溫病醫案居多,記述分析較詳。對重症、險症多連續記載其病情變化及治法,交待比較清楚。俾讀者易於理會,可以有所遵循。現存光緒刻本、石印本、鉛印本和《三三醫書》本。

金鏃科

明代醫學科目名。參見金痙腫科條、十三科條。

①生理學名詞。系人身體液的組成部分,體液之清而稀薄者。來源於飲食,隨三焦之氣出入肌膚腠理之間,以溫養肌肉,充潤皮膚。津出腠理則為汗,下達膀胱即為尿。若腠理閉,津不能出,則下降於膀胱而小便增多;反之,汗多則津不化水下行,小便就會減少,由此而進行生理性的體液調節。病理上,津傷者汗尿減少,面汗尿排泄過多則傷津。《靈樞·決氣》:“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②指唾液。

③水汁、水分。《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材木流津。”

④過盛,淫溢。《素問·生氣通天論》:“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津氣

①是津液。詳該條。

②津液和陽氣的合稱。如熱傷津氣,即津液與陽氣均被熱邪所傷。

津竅

經穴名。舌下廉泉穴和玉英穴(或作金津穴和玉液穴)為津液外泌的孔道,故稱津竅。《靈樞·脹論》:“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津脫

病證名。人體津液虛脫外泄,即大汗亡陽。《靈樞·決氣》:“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張景嶽注:“汗,陽津也。汗大泄者津必脫,故曰亡陽。”

津泄

病證名。水液外泄。《素問·寶命全角論》:“夫鹽之味鹹者,其氣令器津泄。”

津血同源

生理學名詞。津和血均源於飲食水穀精微,同屬人體的陰液。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轉化,互相作用,參與周身體液調節;病理上則互相影響。《靈樞·決氣》:“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靈樞·癰疽》:“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穀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靈樞·營衛生會》:“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亡血家不可發汗。”大汗則津泄,故對失血、血虛者不宜發汗。臨床所見大汗、大吐、或大瀉等津液耗傷者,往往相繼表現出心悸氣短,脈細無力,面白舌淡等心血虧虛證候。

津液

生理學名詞。

①津與液的合稱。飲食精微通過胃、脾、肺、三焦等臟腑的作用而化生的營養物質。在脈內的,為組成血液的成分;在脈外的,遍佈於組織間隙之中。津和液通常並提,但二者在性質、分佈和功用方面,均有不同之處。各詳該條。

②泛指一切體液及其代謝產物。《靈樞·靈蘭秘典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靈樞·決氣》:“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靈樞·決氣》:“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說明血、尿、汗均由津液化生,並可調節體液平衡。

津液廓

眼的八廓之一。系據相應臟腑功能予以命名。又名水廓。如《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津液廊即水廊。”詳參水廓條。

津液之腑

人體器官名。指膀胱。膀胱是貯藏津液的器官,故稱。《靈樞·本輸》:“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素問·靈蘭秘典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張景嶽注:“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歸,是同都會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解剖結構名。

①肌腱和韌帶。《靈樞·九針十二原》:“皮、肉、筋、脈,各有所處,病名所宜,各不同形。”

②指經筋。經筋隸屬十二經脈,循行於體表筋肉間,起於四肢末端的爪甲,結於關節,終於頭面,不與內臟相聯。《靈樞·經筋》:“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

筋痹

病名。

①指筋膜受風寒濕邪所浸而致之痹證。《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少陽有餘,病筋痹,脅滿。”《素問·長刺節論》:“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聖濟總錄》卷二十:“《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為筋痹。其狀拘急,屈而不伸是也。”治以疏筋養血結合祛邪法,方用羚羊角散、天麻湯等。

②指肝痹。見秦景明《症因脈治》卷三。參見肝痹條。

③指風痹。《證治匯補》:“筋痹即風痹也。遊行不定,上下左右,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於關節,或赤或腫,筋脈弛縱。”參見風痹條。

筋躄

病證名。指足不能行。《靈樞·熱病》:“筋躄目浸,索筋於肝。”張介賓注:“筋躄者,足不能行也。”

筋部

人體部位名。指筋脈的所在和所屬部位。《靈樞·衛氣失常》:“筋部無陰無陽,無左無右,候病所在。”

筋弛縱緩

病證名。證見筋弛緩,收縮無力。“弛”同“馳”。《靈樞·經筋》:“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

筋瘛

證名。筋攣之又名。《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五:“故筋攣亦曰筋瘛。”參見筋攣條。

筋度

即“度筋”。“五度”之一。通過衡度測量“經筋”以診斷疾病。《素問·方盛衰論》:“診有十度,度人脈度、髒度、肉度、筋度、俞度。”

筋斷

證名。即因外傷致使筋發生斷裂。見《醫宗金鑒》卷八十七。即傷筋。詳見該條。

筋翻

病證名。指因暴力致使傷筋發生翻轉之症。見《醫宗金鑒》卷八十七。即傷筋。詳見該條。

筋疳

出《小兒藥證直訣》。即肝疳。詳該條。

筋骨解墮

筋骨軟弱無力。“解墮”同“懈惰”。《素問·上古天真論》:“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

筋緩

證名。筋脈弛緩,不能隨意運動。出《難經·十二難》。多由腎肝內絕(虧虛)或肝經受風、血熱等因素所致。《雜病源流犀燭》:“筋緩之原血熱,……宜五加皮散。”此證每見於腦血管意外後遺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症。

筋會

八會穴之一。《難經·四十五難》:“筋會陽陵泉。”陽陵泉屬於膽經穴,膽與肝相表裏,肝主筋。故稱筋會。凡筋肉拘急或弛緩不收等症,皆可酌情取用。參見八會穴條。

筋極

病證名,六極之一。臨床以筋脈疲怠,肌肉轉筋,甚則舌卷囊縮為主要症候。《備急千金要方·肝臟》:“筋極者,主肝也。肝應筋,筋與肝合。肝有病,從筋生。又曰:以春遇病為筋痹,筋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肝,則陽氣入於內,陰氣出於外。”《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筋極,令人數轉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甚者可見舌卷囊縮、口唇青紫等症。治宜滋補養榮丸等方。偏實者,症見筋急,爪甲青黑,足心痛,躁煩易怒,口幹,脅肋脹痛等。可用羚羊角散、犀角地黃湯、天雄丸等方加減。參見六極、筋絕條。

筋急

證名。為筋脈拘急失柔,以致肢體屈伸不利。出《素問·五臟生成篇》。多由風寒侵襲筋脈,或津血虛耗、筋脈失養所致;亦可因肝熱筋傷引起。《諸病源候論·諸風門》:“凡筋……中於風冷,則攣急。”《張氏醫通·諸風門》:“經所謂肝氣熱則筋膜幹,筋膜幹則筋急而攣,六味丸加牛膝、當歸之類;……虛邪搏筋則筋急,五積散;血虛則筋急,增損四物湯。”《本事方》則以養血地黃湯治筋急。此證多見於寒痹、痙病、驚風等病。參見各條。

筋結

證名。體表出現成串或散在性的結塊。肝主筋,肝失調達,血氣凝結而成。《雜病源流犀燭·筋骨皮肉毛髮病源流》:“肝之經脈不調,氣血失節,往往有筋結之患,不論骸體間,累累若胡桃塊狀是也。”治當以調肝散結為大法。

筋解

病證名。症見四肢節脫,惟皮相連,不能進行自主的運動。《奇證匯》以酒浸黃蘆施治。

筋疽

病名。生於椎旁或踝關節等之癰疽。

①出《劉涓子鬼遺方》卷一:“筋疽,皆發脊兩邊大筋,其色蒼,八日可刺,若有膿,在肌腹中,十日死”。證治參見外癰條。

②又名痿漏、曲疽、冷疽。出《外科啟玄》卷六。指生於昆侖穴(在外踝與跟腱之中央凹陷部腓骨短肌中)處之無頭疽。證治詳見足跟疽條。

筋絕

古病證名。因筋膜傷損敗絕所致。《靈樞·經脈》:“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故脈勿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中藏經》卷中:“筋絕,魂驚,虛恐,手足爪甲青,呼罵不休。”參見筋極、筋急條。

筋枯

病證名。指血虛不能榮筋,影響肢節活動,動則作痛的病證。《丹溪心法·中風》:“筋枯者,舉動則痛,是無血不能滋養其筋。”多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亦可見於中風後遺症及年老體衰之人。

筋鬁

病證名。瘰鬁的一種。見《外科正宗》卷二。多因憂愁等七情鬱結,或暴怒傷肝所致。證見頸旁生核,結核依筋而相連結,質較硬,大小不等,且常伴寒熱,每遇過勞或惱怒時加重。治宜清肝解鬱,可用柴胡清肝湯加減;體虛久病者用益氣養榮湯。

筋溜

“溜”為“瘤”之誤字。“筋瘤”,病名。多由筋攣所致,相當於表淺靜脈瘤,靜脈曲張等。《靈樞·刺節真邪》:“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於筋溜。”《甲乙經》卷十一“溜”作“瘤”。

筋瘤

病名。發於淺表之筋脈瘤腫。出《靈樞·刺節真邪》。又名石瘤。多因怒動肝火,血燥筋攣所致,或因久立負重而發。證見瘤體質較硬而色紫,青筋盤曲,甚者筋結如蚯蚓。治宜清肝養血,舒筋活絡。方用清肝蘆薈丸化裁。亦可手術或放射治療。相當於淺表靜脈瘤、靜脈曲張。

筋攣

證名。即筋瘛。指肢體筋脈攣急抽瘛。《靈樞·刺節真邪》認為系虛邪搏於筋所致。除感邪因素外,亦可由津血虧耗,筋脈失榮致病。多見於痹病、痙病、中風等病。《張氏醫通·攣》:“《內經》言攣皆屬肝,肝主筋故也。有熱有寒,有虛有實。熱攣者,經所謂肝氣熱則筋膜幹,筋膜幹則筋急而攣,六味丸加牛膝、當歸之類;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張,軟短為拘,弛張為痿,先(口畜)瓜蒂散,次與羌活勝濕湯;虛邪搏筋則筋急,五積散;血虛則筋急,增損四物湯;劇勞筋脈拘急疼痛少眠者,黃芪丸,更於暖室中近火按摩為佳;虛風襲於經脈,手足拘攣,屈伸短縮,腹痛,爪甲唇俱青,轉筋不思飲食,甚則舌卷囊縮,木瓜散;拘攣癱瘓,口目?斜,骨節疼酸,行步不正者,舒筋三聖散,痹濕筋攣骨痛者,續斷丸;誤汗漏風,筋攣縮急,或方士用木鱉發汗;見風筋脈拘攣者,並宜桂枝湯加歸、附……”參見筋急、痹、痙、中風等條。

筋絡拘強

病狀名。筋脈、絡脈攣急強直。《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

筋脈

①即筋。《素問·生氣通天論》:“味過於辛,筋脈沮弛。”詳見“筋①”。

②指經筋血脈。見“筋脈和同”。

③指局部血絡。見“筋脈橫解。”

④指宗筋,即作用於房室用力的筋脈。“筋脈懈惰”。

筋脈瘛疭

證名。指筋脈拘急、弛緩交作的證候。見《婦人大全良方》。發作時筋脈急則引而縮,緩則縱而伸,或縮或伸,動而不止。治宜四物湯加鉤藤。

筋脈和同

即筋脈舒和。《素問·生氣通天論》:“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

筋脈橫解

筋脈橫滿解裂。《素問·生氣通天論》:“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

筋脈拘急

證名。指肢體筋脈抽瘛,屈伸不利的症候。見《景嶽全書·雜證謨》。因陰血耗傷,外邪乘襲,筋脈失養所致。參見筋急、筋攣條。

筋脈沮弛

指筋脈敗壞而弛緩。《素問·生氣通天論》:“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筋脈懈惰

病狀名。筋脈渙散無力。《靈樞·口問》:“胃不實則諸脈虛,諸脈虛則筋脈懈惰,筋脈懈惰則行陰用力,氣不能複。”

筋膜

解剖結構名。指肌肉的堅韌部分。附於骨節者為筋,包於肌腱外者為膜。是聯絡關節、肌肉,主司運動的組織。為肝所主,並賴肝血的滋養。《素問·痿論》:“肝主身之筋膜。”參肝主筋條。

筋紐

筋的聚結處。《靈樞·九宮八風》:“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

筋強

病證名。筋肌因暴力所傷而僵強之病證。見《醫宗金鑒》卷八十七。證見局部及上下筋肌僵強、板硬,失去正常柔和性能,甚則功能輕度障礙。治宜局部按摩或針灸,或其他物理療法。

筋緛

筋脈攣縮。《素問·通評虛實論》:“暴痛筋緛,隨分而痛,魄汗不盡,胞氣不足,治在經俞。”

筋疝

病名。此病以陰莖痛癢,挺縱不收,出白如精為主證。多由房事過度所致。又稱疝瘕、症疝。《儒門事親》卷二:“筋疝,其狀陰莖腫脹,或潰或膿,或痛而裏急筋縮,或莖中痛,痛極則癢,或挺縱不收,或白物如精,隨溲而下,久而得於房室勞傷,……宜以降心火之劑下之。”方隅《醫林繩墨》主張用滋陰降火之法,以四物湯加知母、黃柏、黃連、龍膽草、青皮之類。亦有用二陳湯加苡仁、木瓜施治者。參見疝瘕、症疝等條。

筋束

經穴別名。出《醫學入門》。即筋縮。參見該條。

筋縮

①證名。即縮筋。即筋脈攣急不舒,多伴有疼痛。可由受寒、受熱等因素傷及筋脈,或血虛不能榮筋所致。見《脈經》卷三。《雜病源流犀燭·筋骨皮肉毛髮病源流》:“筋縮為熱,縮者短促。……是其意實以‘縮即為拘攣’之義。”如兼見舌卷囊縮、唇青者,多屬危候。參見筋攣、痹、痿等條目。

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醫學入門》作筋束。屬督脈。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九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九肋間動脈後支。主治胃痛,脊強,瘈疭,腰背痛,癲癇,及肝炎,膽囊炎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筋惕肉瞤

證名。體表筋肉不自主地惕然瘛動。出《傷寒論·太陽病脈證並治》。每因過汗傷陽,津血耗損、筋肉失養所致。成無己認為此證“必待發汗過多亡陽,則有之矣。……發汗過多,津液枯少,陽氣太虛,筋肉失養,故惕惕然而跳,瞤瞤然而動也”(見《傷寒明理論》卷三)。過汗陽虛者,用真武湯;因於血虛者,以四物湯加減。

筋痛

證名。指筋脈、筋肉疼痛。《靈樞·經筋》:“手少陰之筋,……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筋痛。”由血虛、氣血痹阻,或津液耗損,不能榮筋所致。《醫學正傳》卷一:“若動止筋痛,是無血滋筋,故痛。”治以養血榮筋為大法。

筋退

指甲的別稱。見《本草綱目》卷五十二。

筋為剛

指筋性剛勁堅韌,有約束骨骼的功能。出《靈樞·經脈》。

筋痿

病名。

①指肝痿。肝主筋,由於肝熱內盛,陰血不足,筋膜乾枯所致。《素問·痿論》:“肝主身之筋膜……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幹。筋膜幹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治以清熱、養肝、補血為大法。選用補血榮筋丸、補陰丸、家秘肝腎丸、紫葳湯等方。參見痿條。

②指陽痿。《素問·痿論》:“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陰痿(即陽痿之異名)。”

筋癭

病證名。癭兼血脈鬱結之病證。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筋脈露結者名筋癭。”該病多因怒而傷肝,火旺血燥所致。證見頸前癭塊,青筋顯露,結如蚯蚓。治宜清肝解鬱,養血舒筋。可服清肝蘆薈丸。本病相當於甲狀腺腫伴有明顯頸部血管怒張者。

筋燥

證名。系筋膜乾燥、屈伸不利之證。由肝經燥熱、血虛、腎虛髓減、筋失濡養所致。《聖濟總錄纂要》卷二:“天癸虧而凝澀,則腎脂不長,則髓涸而氣不行,……外證當攣急,則以髓少而筋燥,故攣縮而急也。”參見筋急、筋攣條。

筋蒸

病證名,二十三蒸之一。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重訂嚴氏濟生方》指出這種蒸病以爪甲枯焦為主症。參見二十三蒸條。

筋之府

指膝部。膝為諸筋會集的地方。《素問·脈要精微論》:“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俯,筋將憊矣。”

筋轉

病症名。即因暴力致使發生筋傷扭轉之症。見《醫宗金鑒》卷八十七。即傷筋。詳見該條。

筋走

病症名。指因外來暴力致使筋錯離原位。見《醫宗金鑒》卷八十七。即傷筋。詳見該條。

筋鏃傷

病名。見《傷科匯纂》卷九。證治同金創。詳見該條。

黅(jīn,音今)天

天象之一。指黃色的雲氣。《素問·五運行大論》:“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謂黃色的雲氣橫亙於心尾二宿和角軫二宿之間。

①脈象名。呈拘急收縮,如按繩索,左右彈指之象。常風於寒證、疼痛及宿食等證。《靈樞·禁服》:“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

②針刺入人體後一種針下緊束有力的感覺。《靈樞·終始》:“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

③收縮,緊縮。參“緊斂”。

緊按慢提

針刺手法名。出《金針賦》。緊,作急解;按,指下按(插),緊按慢提即急插緩提。緊按刺激較重;慢提刺激較輕,故亦稱重插輕提。

緊病

病名。突然發生的劇烈水瀉。又稱急病。以其病勢緊急,病情緊要,故名。《張氏醫通·大小府門》:“夏暑暴瀉如水,周身疼痛,汗出,脈弱少氣,甚者加吐,此名緊病。漿水散。”本病見於急性腸胃炎、霍亂、副霍亂等。詳見水瀉、霍亂等條。

緊唇

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口唇緊縮、不能開合。又名藩唇、繭唇。《世醫得效方·唇病》:“口緊唇小,不能開合,飲食不得,不急治則死。……名曰緊唇,又名藩唇。”《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更有繭唇一症,又名緊唇,又名藩唇。”多見於小兒。治宜內服苡仁湯,外敷黃柏散、白灰散。參見繭唇條。

緊唇瘡

出《普濟方》。即小兒緊唇。詳該條。

緊喉

病名。即緊喉風。見《外科大成》卷三。詳參緊喉風條。

緊喉風

病名。喉風之急者。症見咽喉緊縮被壓,呼吸困難,湯水難下。《醫宗金鑒》卷六十六有:“緊喉膏粱風火成,咽喉腫痛難出聲,聲如拽鋸痰壅塞,穴刺少商吐下功。”該病包括咽後壁膿腫、扁桃體周圍膿腫、喉部水腫等病。一般多由肺胃蘊熱,複感風熱,火動痰生,痰火邪毒壅塞咽喉所致。治宜瀉火消腫,若清瘟敗毒飲等,急者宜行氣管切開,配合現代醫學搶救。

緊斂

緊縮收斂。《素問·氣交變大論》:“西方生燥……其性清潔,其化緊斂。”

緊脈

脈象名。脈來繃緊,狀如索繩轉索,多見於寒邪、痛證、宿食。《瀕湖脈學》:“緊為諸痛主於寒,喘咳風癇吐冷痰,浮緊表寒鬚髮越,緊沉溫散自然安。”

緊痧

病名。發病急驟,迅即暈倒之痧證。證屬危重。《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緊痧,其痛急,霎時暈倒,不消半刻即死,故曰緊。若知之者,急為放血焠刮。”方用滌痧丸。參見痧條。

盡根牙

人體器官名。又名臼齒。俗稱大牙。方凹如臼,長於牙槽兩旁,左右上下各三。主要具有磨碎食物的作用。在上左者屬膽,下左者屬肝,上右者屬大腸,下右者屬肺。該部位有病時,可作為辨證施治的參考。

盡牙

解剖名稱。《瘍醫大全》卷十六。牙齒門主論:“上左盡牙屬膽,下左盡牙屬肝,上右盡牙屬肺,下右盡牙屬大腸。”盡牙即智齒,也就是第三磨齒。是參與咀嚼的重要器官。

近代中醫流派經驗選集

醫學論文彙編。上海中醫學院編。本書刊論文十一篇。介紹丁甘仁、王仲奇、朱南山、陳筱寶、張驤雲、範文虎、費繩甫、惲鐵樵、徐小圃及奚詠裳、夏應堂等各醫學流派的學術淵源和臨床經驗。其中以審病論證、立方用藥等方面的各家所長為重點。對讀者頗有啟發。1962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近節段取穴

取穴法分類名。指在臨床治療和針麻時所選用的穴位與病痛或手術部位屬於同一或鄰近的脊髓節段所支配。通常所稱的局部取穴、鄰近取穴均可歸屬此類。再如胸腔病症或手術取用上肢穴,腹腔病症或手術取用下肢穴,也屬於此類。針麻中,顱腦手術取顴髎,甲狀腺手術取扶突,頸部手術取合穀、內關等均是。參見遠節段取穴條。

近取法

針灸取穴方法之一。即鄰近選穴法。參見該條。

近覷(qū區)

病名。系指近視的病證。《審視瑤函》:“久視傷睛成近覷”。即能近怯遠症。參見該條。

《近時十便良方》

醫學著作。四十卷。又名《新編近時十便良方》、《備全古今十便良方》,簡稱《十便良方》。宋·郭坦撰。刊於1195年。書名“十便”,指本書對讀者有十種便利。主要以選用方藥少而精,配合日常習見藥品組成的原則,以應隨時隨地之需。卷一-三記述64種藥物;卷四-六介紹75種所在皆有之藥;卷七-八炮炙,辨藥;卷九-三十三分類敘述臨床各科疾患,每類分若干病症,然後於每一病證項下列出單方、簡要方及群方是為本書主體,約收方劑2000餘首,並附記出處;卷三十四-四十雜方,包括脈訣、養生、丹藥、服食、食治、解毒等。今存本內容已不全。

近視

病名。見《審視瑤函》。即能近怯遠症。詳該條。

近血

病名。先下血後排便之症。《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景嶽全書》卷三十:“血在便前者其來近,近者或在廣腸,或在肛門。”見於腸風、髒毒,詳各條。亦可見於潰瘍性結腸炎,結腸及直腸癌腫或息肉,痔瘡、肛裂等。

近者奇之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用藥法則。指病在上部、淺表,可用藥味較少、配伍簡單的方劑治療。《素問·至真要大論》:“近者奇之,遠者偶之。”張景嶽注:“近者為上為陽,故用奇方,用其輕而緩也。”

進法

針刺手法名。指入針後,撚針進至一定深度以候氣至的方法。《針經指南·真言補瀉手法》:“進者,凡不得氣,男外女內者,用春夏秋冬,各有進退之理。”意指應結合男女、肥瘦、四時等因素以掌握進針深淺,並適當撚轉以達到氣至。

進氣法

針灸學名詞。指一種針刺手法。《金針賦》:“進氣之訣,腰背肘膝痛,渾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針,臥針五七吸,待氣上下。”《針灸大成》稱作“運氣法”:“凡用針之時,先行純陰之數,若覺針下氣滿,便倒其針,令患人吸氣五口,使針力至病所。此乃運氣之法,可治疼痛之病。”意指先直刺,行緊提慢按六數,得氣後,將針斜對病痛處,行氣後,讓患者吸氣五、七口,以助運氣。用於各種痛症。《針灸問對》:“針入天部,行九陽之數,氣至,速臥倒針,候其氣行,令病人吸氣五、七口,其針氣上行,此乃進氣之法,可治肘臂、腰腳、身疼。”

進針

又稱內針、下針。指將針刺入穴位,或針刺入穴位後繼續向下插進。

進針法

將針刺入穴位的方法。又稱下針法。常用的毫針進針法,有指壓、撚轉、夾持、捏起、撐開、爪切等方法。一般要求穿透皮膚時要快,以減輕疼痛感。透皮之後,則鬚根據刺法要求仔細探取針感。《子午流注針經》:“針入貫速,即入徐出。”

進針管

針刺器具名。呈管型,長度略短於所用毫針,粗細以通過針尾為度。應用時將針放入管內,置於穴上,以指力彈擊針尾,使針迅速刺入皮內,可以減輕疼痛。

浸淚爭明

證名。指眼眵淚液混流,視物不清。《眼科統秘》:“此症目常膿淚浸,乃是肺經實熱。”治以瀉肺實熱。《銀海精微》雲:“治之須用瀉肺湯,瀉肺經之實熱,後用省味金花丸治其肺火。”詳參眵淚條。

浸泡

即泡法。詳泡條。

浸洗劑

藥物劑型之一。即將藥煎湯,浸洗全身或局部。如《金匱要略》苦參湯等。

浸淫

病證名。指瘡疥濕疹之類的皮膚疾患。這一類疾患初起多發瘙癢,滲出,逐漸浸漬蔓延成片。所過不愈,相近又發。《素問·玉機真髒論》:“夏脈……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

浸淫瘡

病名。是一種搔癢性濕瘡。因該病發生常群集或密集成片,呈泛發性故稱之為浸淫瘡。出《金匱要略》。《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描述此病症候雲:“淺搔之蔓延長不止,搔癢者,初如疥,搔之轉生汁相連是也。”其病因多因風、濕、熱客於肌膚而成。症見初起形如粟米,瘙癢劇烈,搔破流黃水,浸淫成片,常伴見大便秘結、尿赤、舌淡紅,苔黃膩或厚膩,脈弦數等。治宜祛風清熱,利濕為主。內可服龍膽瀉肝湯或升麻消毒飲或消風散。外用黃連粉或青黛散敷之。相當於急性泛發性濕疹。

①通噤。口噤不開。《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②閉結不通。《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

③活動受限制。《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關節禁固。”

④控制。《丹溪心法》:“脾泄日久,大腸不禁,此脾已脫。”

⑤禁忌。《素問·熱論》:“病熱少愈,食肉則複,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⑥古代祝由一類的方法。即用迷信祝禱的辦法來禁止發病。見《串雅外編》。

禁瘡

病證名。出《痘疹經驗良方》。指痘疹初出,或一二點,見於隱僻輳節、四肢之間。古人認為此瘡一出,則其痘瘡不得宣發成漿,故稱禁瘡。分胃禁、火禁、水禁、風禁、寒禁。詳見各條。

禁灸穴

禁用灸法的腧穴。這些穴位大多鄰近人體重要器官或動脈鄰近,故不宜直接施灸。如睛明、絲竹空靠近眼球,人迎在頸動脈處,經渠在橈動脈處等。《針灸甲乙經》最早記載禁灸24穴,後世逐漸有所增加,近代由於醫學進展,對禁灸穴的認識也更為明確,目前除顏面、血管、乳頭和心尖搏動等處外,不少古代禁灸的穴位已可依據病情酌用。

禁口痢

病名。即噤口痢。見《世醫得效方》卷六。參見痢疾、噤口痢條。

禁針穴

禁用針刺的穴位。《素問·刺禁論》對針刺的禁忌已有論述,後歷代文獻對這類穴位的記載逐漸有所增加。這些穴位多數接近重要器官或動脈,易因針刺不當而造成不良後果,故被列為禁刺或不可深刺。近代由於針具改良,解剖明確,只要消毒嚴密,針刺的方法、方向及深度掌握正確,大多可依據臨床病情酌用。

靳謙

清代醫生。字仁若,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醫出身,醫術高明,名噪於時,與兄靳鹹、靳吉均繼其父業。

靳邵

晉代醫生。裏籍欠詳。自幼致力於經方及本草,善於配製“五石散”,為當時崇尚服石之風之諸公卿所推重。

閉口;牙關緊閉不開。《靈樞·熱病》:“腰折,瘈疭,齒噤齘也。”

噤風

臍風三證之一。見《仁齋小兒方論》。又名著噤。以牙關緊閉,口閉不開為主症。《幼科發揮》:“噤風證,牙關緊急,不能吮乳,啼聲不出發搐者不治。”參見臍風條。

噤口痢

病名。痢疾之一。見《丹溪心法·痢》。亦稱禁口痢。指患痢疾而見飲食不進,食入即吐,或嘔不能食者。常見於疫痢、濕熱痢重症。多因濕濁熱毒蘊結腸中,邪毒亢盛,胃陰受劫,升降失常;或因久病脾胃兩傷,中氣敗損所致。症見不思飲食,嘔惡不納,下痢頻繁,肌肉瘦削,胸脘痞悶,舌絳,苔黃膩等。治療可選用清熱、解毒、辟穢、降逆、和陰、益氣等法。《丹溪心法》創用人參、石蓮、黃連一法,徐徐呷下。《醫學心悟》治以開噤散。亦可用荷葉、陳倉米二味同炒煎服。《時病論》卷三:“大抵初痢噤口,為熱瘀在胃口,故宜苦燥。若久痢口噤不食,此胃氣告匱,……惟大劑參、術,佐以茯苓、甘草、藿香、木香、煨葛之屬,大補胃氣,兼行津液,乃可耳。”參見痢疾條。

噤口痧

病名。痧證之一。《痧脹玉衡·噤口痧》:“默默不語,語亦無聲,形如啞子。此乃痧氣壅盛,熱痰上升,阻逆氣管,故咽喉閉塞而然。治宜先放其痧,宜其肺腎脾三經之脈為要。然後惟詳餘經之脈,則知病之所本矣。”治宜用三香散、陳皮厚樸湯等方。或用陳香櫞一枚煎湯微冷服。痧症宜先用刮痧、刺血法以泄痧毒。參見痧條。

京骨

①骨骼部位名。相當於足外側第五蹠骨基底部分。《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出外踝之後,循京骨。”

②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原穴。在足外側,第5蹠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布有足背外側皮神經,深層為足底外側神經,並有足底外側動、靜脈。主治頭痛,項強,癲癇,腰腿痛,踝關節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京門

經穴名。出《脈經》。別名氣府、氣俞。屬足少陽膽經。腎之募穴。在側腰部,章門後1.8寸,當第十二肋骨游離端的下方。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和第十一肋間動、靜脈。主治腹脹,腹痛,腸鳴,泄瀉,腰痛,及腎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涇溲

指小便。《素問·厥論》:“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涇溲不利。”《素問·調經論》:“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一說涇指大便。《素問·調經論》王冰注:“涇,大便。溲,小便也。”一說涇指月經。《素問·調經論》林億等注:“按楊上善雲,痙,有本作經,婦人月經也。”

⑴與“緯”相對。織物的橫線稱緯,縱線叫經。亦謂南北道為經,東西道為緯。《靈樞·衛氣行》:“子午為經,卯酉為緯。”

⑵喻事物的主幹為經,分支為緯。《溫熱經緯·楊序》:“經緯者,益以軒岐仲景為經,葉薛諸家為緯。”

⑶喻直行的大經脈。《素問·陰陽類論》:“三陽為經,二陽為維,一陽為遊部。”

⑷指經脈。《素問·離合真邪論》:“夫邪去絡入於經也,舍於血脈之中。”

⑸脈之經氣。《素問·八正神明論》:“月郭空而治,是謂亂經。”

⑹指經穴。《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厚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

⑺古稱被奉為典範的書籍為經。《素問·瘧論》:“夫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

⑻法。《素問·寶命全形論》:“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

⑼經過。《靈樞·經脈》:“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

⑽月經。《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

⑾河流,經川。《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凍解冰釋,水行經通。”

⑿營課,籌畫。《千金要方·大醫精誠》:“醫人不得恃己之長,專長經略財物。”

⒀正常。《溫病條辨·蘇序》:“否則魯莽不經,草管民命矣。”

經崩

病名。亦名經血暴下。指經行期間陰道大流血。徐潤之《最新三字達生續編》:“經血忽然大下不止,名曰經崩。”參見血崩條。

經閉

病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一。亦名不月、月閉、不月水、月水不來、月經不通、血閉、月事不來、月事不通、月不通、月使不來、月水不通、月經不行、經水不通、經閉不利、經脈不行、經脈不通、經候不行、歇、歇經等。指女子超過十八周歲以上,仍不見月經來潮,或曾來過月經,但又連續閉止三個月以上者,除妊娠、哺乳期等生理性閉經外,均稱之為經閉。亦包括女子暗閉經在內。多因血虧、腎虛、氣滯、血滯、寒濕凝滯等原因所致。可參見有關各條。

經閉不利

病名。見《脈經》卷九。即經閉。詳該條。

經閉不行

病名。見《張氏醫通》卷十。即經閉。詳該條。

經閉發熱

病證名。指婦女經閉而兼發熱之症。《婦科秘方》:“此症因行經時及產後食冷水果等物所致。蓋血見水則凝滯,初起每日生寒作熱,五心煩熱,脾土不勝,若半年不治,亦作骨蒸,子午發熱潮熱,肌肉削瘦,泄瀉不止,須用逍遙散、紫金湯治之。”

經閉浮腫

病證名。亦名經水久不行發腫,月水久不行發腫。指經閉後產生肢體浮腫。《葉氏女科證治》:“經閉不行,致有敗血停積五臟,流入四肢作浮腫者,不可誤認水氣,宜調其經,經調則腫消矣,然服煎藥,必須服十餘劑,庶無愆期之患至,服丸散更宜久服,可免複腫之憂。宜服調經湯(當歸、生地、益母草、川芎、白芍、香附、茯苓、丹皮、甘草、生薑、大棗),金匱丸(四制香附、沒藥、當歸、茯苓、白薇、白朮、阿膠、白芍、人參、砂仁、生地、續斷、山藥)。”

經閉腹大如鼓

病證名。指經閉後出現腹部增大如鼓,形似懷孕狀。《竹林女科證治》:“月經二三月不行,腹大如鼓,人以為有孕。一日崩下,其血內有物如蝦蟆子,昏迷不知,體弱形瘦者不治,若體盛者,急投十全大補湯。”從症候之描述分析,相當於今稱之葡萄胎,可中西醫結合或配合手術治療。

經閉喉腫

病名。系指婦女經水不調兼見咽喉腫痛的病證。《醫學心悟》卷四:“經閉喉腫,女人經水不調,壅寒經脈,亦令喉腫。”治宜通經活血化瘀。方用四物湯加減。

經閉黃疸

病證名。指婦女經閉又患黃疸。丁甘仁《女科醫案》:“室女經閉,肝失疏泄,宿瘀內阻,水穀之濕逗留,太陰、陽明、厥陰三經為病,始而少腹作痛,繼則脘脹納少,目黃、溲赤,肌膚亦黃,大便色黑,現為黃疸。久則恐成血臌,急宜健脾逐濕,祛瘀通經。方用蒼朮、大腹皮、蘇木、陳皮、厚樸、桃仁、延胡索、赤茯苓、茵陳、紅花、澤瀉,青鱗丸吞服。”

經別

十二經別之簡稱。參見該條。

經不調

病名。見《景嶽全書·婦人規》。即月經不調。詳該條。

經遲

病名。見《景嶽全書·婦人規》。即經行後期。詳該條。

經刺

刺法名。其所刺之處均和經脈有關。

①九刺之一。《靈樞·官針》:“經刺者,刺大經之結絡經分也。”是指於經脈結聚不通之處(如壓痛、鬱血等)進行針刺的方法。

②指某經有病即選用本經穴位進行針刺治療的方法。《靈樞·禁服》:“不盛之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近代所稱“循經取穴法”蓋源於此。

③指巨刺。《素問·繆刺論》:“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不調者,經刺之,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和繆刺對舉,為巨刺刺經之法。參見巨刺條。

經從上逆

病證名。指經期血從上逆,出現口鼻出血證狀。曾鼎《婦科指歸》:“經來時,忽從口鼻出者,因多食椒薑熱極,火升血逆而上。治宜清熱涼血。方用犀角地黃湯。”參見逆經條。

經淡如水

病證名。指經來顏色淺淡,質稀如水。多因女子氣血俱虛所致。治宜補氣養血,方用黃芪、人參、甘草、肉桂、當歸、川芎、香附等,或用四物湯加人參、黃芪、香附;腹痛加阿膠、艾葉、延胡索;虛甚者,加生薑、附子。

經斷

生理學名詞。出《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指經水斷絕。詳該條。

經斷複來

病名。見《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又名倒經,俗稱倒開花。指婦女七七天癸竭後已斷經一年以上,又見來月經者。如無明顯症狀,是屬營血有餘。若經血量多色鮮紅,口渴咽幹等,多因血熱下迫,內擾沖任所致。治宜清熱涼血,方用芩心丸,或益陰煎(生地、知母、黃柏、龜板、砂仁、炙甘草)。或經血過多,伴頭暈目眩,心慌氣短者乃熱隨血去,以致沖任虛損不能固攝者,用十全大補湯、八珍湯以調補氣血。若因怒氣傷肝,肝不藏血,經血量多色鮮,兼胸悶脅脹等,用逍遙散以疏肝理血。若因憂思傷脾,血失統攝者,經量多而色淺,兼頭暈神疲,納呆便溏,宜用歸脾湯,健脾以引血歸經。肝脾俱傷則選以上兩方斟酌加減。本病應注意癌變的可能。

經斷前後諸症

病證名。指婦女在49歲前後,月經將斷未斷之時,出現的一些綜合性的病症。相當於現代醫學所稱“更年期綜合征”。多因婦女將屆經斷,先天腎精漸衰,沖任脈虛,天癸將竭,精血不足,以致臟腑經絡失於濡養和溫熙,出現一些臟腑經絡功能紊亂的症候。如見頭昏目眩,心煩易怒,情志失常,手足心發熱,月經量多,或經漏淋瀝不斷,耳鳴心悸,或潮熱汗出,顴紅口幹等症,為真陰虧損,陽失潛藏,宜滋陰潛陽,用六味地黃湯加龍骨、牡蠣、龜板、白芍、沙苑蒺藜、石決明之類;若見失眠、怔忡或情志失常者,為心腎不交,治宜滋腎寧心安神,用補心丹;若見畏寒肢冷,腰酸腿軟,腹冷喜暖者,為腎陽不足,沖脈督帶失於溫熙,治宜溫陽補腎,用右歸丸加人參、破故紙、仙茅、淫陽藿等;若見神志煩亂,善悲欲哭,呵欠頻作者,為陰血虧耗,不能濡養五臟,火動內擾三髒躁症,治宜甘潤滋補,調養心脾,用甘麥大棗湯,酌加棗仁、茯神,以安神,加竹茹除煩,陳皮理氣,或加生地、麥冬以滋心腎之陰,白芍斂肝和脾,黑芝麻以養肝腎而潤大腸等,均可隨症需要斟酌加減。另可參更年期綜合征條。

經多發腫

病證名。見《女科備要》。即經水不止發腫滿。詳該條。

經方

方劑學名詞。

①漢以前臨床醫方著作及方劑的泛稱。《漢書·藝文志》:“方技略”:“經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結,反之於平。”

②經典醫著中的方劑。指《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方劑。

③專指《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方劑。即張仲景方。《金匱心典·徐序》:“惟仲景則獨祖經方,而集其大成,惟此兩書,真所謂經方之祖。”通常所說經方,多為此指。

經方派

中醫學術派別名。古代尊《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醫籍中的方劑為經方。因此,後世醫生凡主張宗用其經方者,被稱為經方派。

經風

病證名。外感風邪侵入經脈,稱為經風。《素問·金匱真言論》:“天有八風,經有五風,……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病。”王冰注:“原其所起,則謂八風發邪,經脈受之,則循經而觸於五臟,以邪幹正,故發病也。”

經後腹痛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婦科》。指經行之後,小腹隱隱作痛,喜按。多屬氣血虛弱,肝腎虧損,血海空虛,行經後更虛而作痛。治宜補益。參見氣血虛弱痛經、肝腎虧損痛經條。

經後吐衄

病證名。見《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多因肺胃虛熱不盡,以致血不歸經,上逆而發,為經後仍有口鼻中出血,量少,色鮮紅。治有清虛熱為主。方用麥門冬湯加生地、沙參、牛膝。

經候

名詞。見《產寶百問》。即月經。詳該條。

經候不調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經不調。詳該條。

經候不行

病名。見《婦人大全良方》卷一。即經閉。詳該條。

經候不勻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經不調。詳該條。

經候不止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即經漏。詳該條。

經堅如石

病證名。見謝觀《中國醫學大辭典》。指月經來時,所下之物堅硬如石者。多因血瘀結塊或受寒,日久結集所致。治宜和血通經。方用和血通經湯(當歸、三棱、莪術、木香、熟地、肉桂、紅花、貫眾、蘇木、血竭)。

經筋

經絡系統在人體體表的連屬部分。出《靈樞·經筋》。參見十二經筋條。

經盡

病因病理學名詞。六經遍盡。指病邪傳遍六經後自愈。《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參傳經盡條。

經來白色

病證名。亦名經水全白。指經水顏色極淺似白色。《竹林女科證治》:“經血來時而色白者,兼見五心煩熱,小便作痛,面色青黃,乃氣血俱虛之症。宜用烏雞丸。”

經來遍身疼痛

病證名。《葉氏女科證治》:“經來二三日,遍身疼痛,此寒邪入骨,或發熱,或不發熱,俱宜解表,服烏藥順氣湯,水煎溫服。”此症屬經行身痛,治療可參見經行身痛條。

經來不止

病名。見《竹林女科證治》。指經血來潮淋瀝不淨。治參月經過多、經漏等條。

經來潮熱不食

病證名。見《竹林女科證治》。指經來潮熱,不思飲食之症。多因氣血素虛、陰虛有熱導致胃氣不開,不思飲食等,治宜以開胃為主,用保和丸、消遙丸。繼以大補氣血佐以滋陰,用十全大補湯酌加山茱萸、山藥、丹皮、麥門冬、五味子。

經來潮熱氣痛

病證名。《葉氏女科證治》:“經來一半,遍身潮熱,頭痛,口渴,小腹作痛。此因傷食生冷,故血滯不行,內有餘血,忌服補劑,宜服莪術湯(莪術、三棱、紅花、蘇木、牛膝)。”

經來成塊

病證名。見《竹林女科證治》。多因氣滯血瘀或血寒凝泣,以致行經時多含血塊。血瘀者,症見小腹痛不可忍而拒按,宜化瘀調經,用延胡索20克、蒲黃15克、五靈脂15克,共為細面,每服10克,酒調服;若寒凝者,症見經來成塊,色暗黑無塊,小腹脹痛,口唇麻木,宜溫經散寒,用內補當歸丸。

經來成塊如蔥白色

病證名。《葉氏女科證治》:“經來成塊如蔥白色,或如死豬血黑色,頭昏目暗,口唇麻木,此虛冷也。藥忌寒涼,急服內補當歸丸。”臨床少見。

經來臭如腐肉

病證名。《竹林女科證治》:“此乃血弱,更傷熱物。譬如溝渠水幹,天氣無雨,久則臭也。身衰舊血少,新血不生,則臭如夏月腐肉。宜服龍骨丸(龍骨、海螵蛸、生地、當歸、川芎、白芍、黃芩、茯苓、牡蠣),兼服通瘀散(當歸、三棱、莪術、赤芍、丹皮、白朮、香附、豬苓、陳皮、木通、生薑)。”

經來吊陰痛

病證名。見《竹林女科證治》。婦女經來時,自覺從陰部向上到兩乳如有兩條筋抽疼難忍,身上發熱。治宜理氣止痛,方用川楝湯(川楝子、大茴香、小茴香、豬苓、澤瀉、白朮、烏藥、檳榔、乳香、延胡索、木香、麻黃、生薑)。臨床少見。

經來斷續

病證名。見顧膺陀《婦科集·調經類》。亦名經水忽來忽斷。多因經行期間,血室正開,為風寒外襲,或肝氣所傷,均阻礙經血下行,腠理、經絡失於宣暢。症見經來忽斷忽續,或每日經來幾滴即止,或五日,十日又來幾滴,月行經次數常達三四次,面色青黃,腹中時痛,或有寒熱往來等症。治宜補益肝血,疏鬱散風,方用加味四物湯(四物湯加丹皮、延胡索、甘草、柴胡、白朮)。

經來發狂

病證名。見顧膺陀《婦科集·調經類》。即經來狂言譫語。詳該條。

經來發熱

病證名。見顧膺陀《婦科集·調經類》。即經行發熱。詳該條。

經來浮腫

病證名。見《竹林女科證治》。多因脾虛失於健運,水濕氾濫肌膚所致。治宜調理脾胃,行氣利水。用木香調胃湯(木香、陳皮、車前子、甘草、三棱、莪術、紅豆蔻、大腹皮、砂仁、蒼朮、木通、萆薢、山楂、薑皮)。

經來黑色

病證名。指月經來時,色如黑灰或如黑豆汁樣。《竹林寺女科秘方》:“此屬虛弱血衰之症。如見面色青,嗜睡,或臥不安,五心煩熱,口舌幹,頭目眩暈,小腹作痛者,宜服調經丸。若沉黑色敗,由於虛寒者,宜補中益氣湯、理中湯、歸脾湯等溫之。”

經來黃色

病證名。見《婦科易知》。即經來如黃泥水。詳該條。

經來咳血

病證名。《竹林寺女科秘方》:“傷於生冷又觸於熱毒,以致經來咳血,痰氣急滿,五心煩熱。宜先用五虎湯(陳皮、甘草、桑皮、桔梗、蘇子、石膏、知母、枳殼),次用紫菀湯(阿膠、桑皮、紫菀、五味子、杏仁、冬花、桔梗、蘇子、貝母、陳皮、枳實)。”

經來狂言譫語

病證名。見《竹林女科證治》。又名經來發狂。多因行經期間為七情所傷,肝氣逆亂,血隨氣逆,上攻於心,擾亂心神所致。症見神志紊亂,妄有所見,狂言譫語,甚至不省人事。治宜舒肝寧心,方用麝香散(麝香、朱砂、甘草、木香、人參、茯神、桔梗、柴胡、遠志)加減。或用茯神丸(茯神、茯苓、遠志、砂仁、朱砂)。

經來嘔吐

病證名。《竹林女科證治》。亦名經來慣嘔吐。指經來期間出現習慣性嘔吐。多因平素飲後水聚不化,或胃弱食傷停滯所致。如傷於水飲者,嘔吐物為食物夾水,治宜溫中化飲,方用丁香散;如傷食停滯者,兼見胃痛,嘔吐物為食物伴酸臭味,治宜消食導滯,方用香砂六君子湯。

經來如黃泥水

病證名。又名經來黃色、月水色黃。《竹林寺女科秘方考》:“經來如黃泥水,全無血色,乃大虛大寒,不可用涼藥,宜烏雞丸、服半月,非但病癒,兼能懷孕,再用加味四物湯(四物湯加烏藥、延胡索、小茴香、生薑、黑棗),以暖其經、和其血。”臨床少見。

經來如牛膜片

病證名。《葉氏女科證治》:“經來不止,兼下物如牛膜片,昏迷倒地,乃血氣結聚,亦成此症。症雖驚人,卻無大事,宜服朱雄丸(朱砂、雄黃、白茯苓)。”臨床少見。

經來如銅綠水

病證名。又名經來綠色。《葉氏女科證治》:“經來全無紅色,乃大虛大冷也。忌用涼藥,宜用烏雞丸。”臨床少見。

經來如屋漏水

病證名。指經行不暢如水點瀝而下。《竹林女科證治》:“經來如屋漏水,頭昏目眩,小腹作痛,更兼白帶,咽中臭如魚腥,噁心吐逆,此血虛有熱也。先用理經四物湯(四物湯加白朮、柴胡、香附、延胡索、三棱、黃芩),次用內補當歸丸。”

經來如魚腦髓

病證名。《葉氏女科證治》:“經來如魚腦髓,雙腳疼痛,不能舉動,乃下元虛冷更兼風邪所致。當行氣行血。宜服蘇風止痛湯(天麻、僵蠶、紫金皮、烏藥、牛膝、獨活、川芎、當歸、乳香、南藤、補骨脂、生薑、蔥白)。酒煎,空心服。”臨床少見。

經來如豬肝水

病證名。指經來色深稠粘如豬肝水。《葉氏女科證治》:“經來如豬肝水,五心煩熱,腰腹疼痛,面黃肌瘦,不思飲食,此氣血皆虛也。先用黃芩湯(黃芩、當歸、川芎、知母、蒼朮、花粉、白芍)退其煩熱,後用調經丸(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三棱、莪術、延胡索、茯苓、川芎、砂仁、烏藥、香附、大茴、小茴,共為末,粳米糊丸,每服二錢)調其氣血。”

經來色淡

病證名。指月經顏色淺淡。見《竹林女科證治》。多因氣血俱虛,脾腎陽虛,運化功能減弱所致。《女科經綸》引朱丹溪語:“色淡者,虛而有水混之也。”治宜補氣益血以調月經,方用八珍湯加黃芪、香附、生薑,兼常服六味地黃丸。虛甚者加附子、幹薑。

經來色紫

病證名。指經血呈紫紅色。見《竹林女科證治》。多因情志不舒,肝氣鬱結化火,火熱灼血,以致經色紫紅,質稠粘,症屬實熱。治宜清熱調經。方用四物連附湯(四物湯加黃連、香附)。

經來吐蛔蟲

病證名。指婦女月經期間吐出蛔蟲。見《葉氏女科證治》。王伯龍《養兒寶》:“經來寒熱,四肢厥冷,大汗不止,嘔吐蛔蟲,宜用烏梅丸、當歸四逆湯。”

經來未盡腹痛

病證名。《葉氏女科證治》:“經來一半餘血未盡,腹中作痛,或發熱或不熱,乃氣血俱實也。宜服紅花當歸湯(紅花、當歸、牛膝、蘇木、枳殼、三棱、莪術、赤芍、芫花),破其餘血,而熱自止。”參見氣滯痛經、血瘀痛經、寒濕凝滯痛經等條。

經來下肉胞

病證名。亦名經來下血胞,經如蝦蟆子。《葉氏女科證治》:“經來不止,忽下肉胞三五個,狀如雞子大,軟如絮,用刀剖開,內如石榴子,昏迷不省人事。宜服用十全大補湯。”相當於今稱葡萄胎,可中西醫結合治療。

經來下血胞

病證名。見《竹林寺女科秘方考》。即經來下肉胞、經如蝦蟆子。詳上兩條。

經來小便痛

病證名。《葉氏女科證治》:“經來小便痛如刀割,此乃血門不通,用八珍散不效,急服牛膝湯(牛膝、麝香、乳香)。”參經來小便痛如刀割。

經來小便痛如刀割

病證名。《女科秘寶》:“經來小便痛如刀割,此血淋也。先用牛膝湯(牛膝、麝香、乳香)一劑,後用海金沙丸(海金沙、豬苓、澤瀉、白朮、車前子、木通、萆薢等共為末,米糊小丸,空心下百丸)。”

經來小腹結塊

病證名。《竹林寺婦科秘方考》:“經來小腹結成一塊,如皂角一條橫過,痛不可忍,不思飲食,面色青黃,急用延胡散(延胡索、發灰)。”

經來小腹痛如刀刺

證名。吳悔庵《秘傳內府經驗女科》:“經行時,由熱邪乘於小腸,閉而不通,以致小腹痛如刀刺,宜服八正散,或用牛膝散(牛膝、麝香、乳香)。”參見血瘀痛經條。

經來小腹痛有塊

證名。曾鼎《婦科指歸》:“經來小腹有塊,痛不可忍,不思飲食,面色青黃。宜服元胡散(延胡索、制香附、百草霜,重者再加血餘炭,共為細末,用益母膏和勻,砂糖為丸)。”參見血瘀痛經條。

經來脅氣痛

病證名。見《葉氏女科證治》。即經來脅痛。詳該條。

經來脅痛

病證名。見《竹林女科證治》。又名經來脅氣痛。多因情志不遂,肝鬱氣滯所致。症見經行期間,脅內作痛,經血色暗等,治宜行氣止痛,方用四物元胡湯(四物湯加延胡索、沉香)。

經來泄瀉

病證名。見《竹林女科證治》。即經行泄瀉。詳該條。

經絡經穴玻璃人

針灸教具。外形為一直立位的健康男性模型。1959年首次由上海醫學模型廠與上海中醫學院等單位協作設計製造。透過有機玻璃外殼,能看到裏面的內臟和骨骼,並布有十四經脈和361個穴位,還配有錄音設備。開啟時,各經脈及主要穴位隨流注順序以發光演示,並伴有錄音講解。

經絡經穴測定儀

針灸儀器名。通過測定皮膚電阻觀察臟腑經絡功能變化和穴位位置的儀器。種類很多,但主要組成部分均由電源、電流針(微安表)、控制電量的可變電阻和接觸人體的兩個電極等組成。測定臟腑經絡功能時,主要是通過原穴、井穴或背俞穴進行。探測穴位位置則以皮膚電阻大小為標誌,電阻小處即為穴位。

經絡敏感現象

沿經絡循行路線出現的一些特殊感覺傳導或循經出現的各種皮膚反應。參見經絡感傳現象條。

《經絡全書》

針灸學著作。四冊,分為前後兩編。前編系明·沈子祿撰於1566年;後編為明·徐師魯撰於1576年。其後又經清·尤乘重輯,刊於1689年。前編名“分野”,記述全身體表部位的名稱共88條,詳考《內經》等書,論述其經絡之循行交會;後編名“樞要”,又分原病、陰陽、藏府、營衛、經絡、常經(即十二經)、奇經、人迎氣口、三部、診脈、清濁、虛實、客感、傳變等14篇。遍考《內經》以下有關經絡的各家論述加以發揮,對經絡學說中的術語進行了較系統的整理,書末附有音釋。現存清刻本等。

經絡傷

病名。指外傷引起經絡氣血損傷的病證。見《聖濟總錄·傷折門》卷一百四十四。該病多因跌打、碰撞損傷傷及經絡所致。傷後輕者多因腫脹使脈道不暢,氣機不順,血流受阻,局部可見輕度腫脹、青紫、疼痛;重者腫脹明顯,局部青紫潰破,脈道破裂,血離經脈,或瘀留體內,氣機受阻,或溢於體外,傷部出現明顯疼痛,或兼見全身寒熱者。治療參見內傷及跌打損傷條。

經絡現象

沿經絡循行路線出現的一些特殊感覺傳導或循經出現各種皮膚反映。參見經絡感傳現象條。

經絡學說

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門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組成、循行分佈及其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並指導臨床實踐的中醫學理論。其形成與發展,與針灸、推拿療法的應用有著密切關係,故經絡學說也是針灸及推拿的理論核心。中醫臨床治病明辨病變的臟腑經絡,把握疾病的傳變,以及中藥方劑的歸經理論等,都以經絡學說為基礎。《靈樞·經別》:“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扁鵲心書》:“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經絡遍佈全身,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溝通內外,貫穿上下,將人體各部組織器官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籍以運行氣血,營養機體,使人體各部分的功能活動保持協調和相對平衡。經絡學說是在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與中醫學其他基礎理論互相影響、互為補充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但對於經絡實質,迄今還不能從形態學上加以證實。現代對經絡的研究,更是利用各種手段,從文獻學、形態學、生理學、胚胎發生學、物理學等各個方面著手,提出了周圍神經相關說、結締組織相關說、特殊結構說、經絡——皮層——內臟相關說、第三平衡系統論、神經體液相關說、經絡實質二重反射說、細胞間資訊傳遞說、經絡生物全息論、場論等很多關於經絡實質的假說。

《經絡學說的理論及其運用》

針灸經絡著作。上海市中醫學會編。編者在其舉辦的經絡學說專題講座的講稿基礎上,經過集體討論、整理加工,編成這一部經絡學專書。共三篇。上篇為經絡學說總論,又分基本概念和經絡功能和作用二章;中篇列述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經別、經筋、絡脈和皮部;下篇為經絡學說在臨床各科的運用;末為總結,並附子午流注及靈龜八法。1960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經絡之海

指沖脈和任脈。《靈樞·五音五味》:“沖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參見沖脈條、任脈條。

《經絡之研究》

經絡著作。日本·長濱善夫、丸山昌朗編,承淡安譯。作者根據其在臨床上發現的一位眼科病人,在針刺各經絡的原穴時,所表現的感傳現象基本上與十二經脈的走行一致,而得出了經絡確實存在的結論。本書即其總結的考察報告,書中附有若干圖表。1955年由千頃堂書局出版。

經脈

運行氣血的主要通道。經是直線和主幹之意,與絡相對而言。《靈樞·本藏》:“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經脈不調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即月經不調。詳該條。

經脈不利

病名。出《脈經》卷九。指月經不調或經閉。

經脈不通

病名。見《壽世保元》卷七。即經閉。詳該條。

經脈不行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即經閉。詳該條。

經脈不止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即經漏。詳該條。

《經脈分圖》

針灸學著作。四卷。清·吳之英撰。刊於1920年。本書收載各經脈(正經、奇經)的圖像、腧穴,《內經》有關經脈的原文及考證。在腧穴考證方面,作者以《內經》、《難經》、《甲乙經》等書為根據,對歷來經絡文獻中的俞穴名稱和排列次序重予調整,其主張多與一般針灸文獻不同,具有獨特見解。現有《壽櫟廬叢書》本。

《經脈圖考》

針灸學著作。四卷。清·陳惠疇撰。刊於1878年。卷一總論人體內景、周身骨度及經脈循行要穴等;卷二-三為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線、經穴的部位名稱和主病、圖像及歌訣;卷四論奇經八脈的循行主病及諸部經絡循行發明,對於全身各部的經絡分佈考證較詳。書中的經脈、經穴插圖亦較細緻精確,並對一些穴位的考證提出了作者個人的看法。現有多種清刻本。

經逆赤腫

病證名。指因經閉上逆而兩目赤腫。《張氏醫通》卷八:“女人逆經,血灌瞳神,滿眼赤澀者,乃血熱經閉,過期不行,則血逆行於上。如有胬肉,切不可鉤割,只用四物加行氣破血通經藥,經行則血翳自退,勢甚,必加酒大黃下奪其勢,去火所以存陰。”

經期

①指月經的週期。一般以28天左右為一個月經的正常週期。但由於體質、年齡、氣候、地區和生活條件的不同,月經週期也會有所差異。在28天前後7天的範圍內,都屬正常範圍。

②指一次月經持續的時間。一般為3-7天。如持續時間延長,或過短,皆屬病態。

經氣

運行於經脈的氣。屬人體的正氣範疇。《素問·離合真邪論》:“真氣者,經氣也。”針刺中,刺法和補、瀉手法均注重經氣。《素問·寶命全角論》:“刺實者,須其虛,刺虛者,須其實,經氣已至,慎實勿失。”又針刺中候氣、得氣、調氣及失氣,均關係到經氣。《靈樞·終始》:“其脈亂氣散,逆其營衛,經氣不次,因而刺之……是謂失氣。”

經氣不調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婦人月水不調。即月經不調。參該條。

經前便血

病證名。見《簡明中醫婦科學》。指每月行經前一二日大便時下血。多因嗜食辛辣燥血之物,熱鬱腸中,大腸與胞宮同居下腹,經行之前,胞中氣血俱盛,引動腸中積熱而迫使大便下血;或因髒虛,脾虛不能統血,肝虛不能藏血,腎虛不能制火而致經前便血。血熱者,兼見口苦咽幹,渴喜冷飲,面赤唇燥,大便幹,經量少而稠粘,色紫紅。治宜清熱涼血止血,方用約營煎(《景嶽全書》:生地、芍藥、甘草、續斷、地榆、槐花、炒芥穗、烏梅、黃芩),大便燥結甚者,去烏梅,加麻仁、鬱李仁;熱甚者,去烏梅,加梔子、黃連;髒虛者,兼見面色蒼白,頭暈目眩,耳鳴或聾,心悸怔忡,精神疲倦,少氣乏力、腰酸便溏等,治宜滋腎補肝,健脾調經,方用順經兩安湯。

經前腹痛

病證名。指經行之前出現下腹部疼痛,經行後即愈。多因氣滯、血瘀、寒濕凝滯等所致。《葉天士女科診治秘方》:“經水將來而臍腹絞痛,此血澀不行,以作痛也。宜服通經湯(四物湯加川楝子、小茴香、檳榔、延胡索、木香。水煎,食前服)。”可參見氣滯痛經、血瘀痛經等條。

經前腹痛吐血

病證名。見《傅青主女科》卷上。指婦人經行前一二日忽然腹痛而吐血。乃肝氣不順、上逆所致,血隨氣上逆則為吐血,氣安則血安。治宜順氣平肝兼行納氣之法。用順經湯。

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病名。指經行前一周左右出現的一些全身症狀,如頭痛腦脹、腰痛腿軟、胸脅脹滿、乳房脹痛、乳頭痛、心悸、夜寐不安、腰腹酸脹浮腫,腹瀉、蕁麻疹、皮膚瘙癢等症。典型的症狀在行經前2-3天達到高峰,行經後明顯消失,故稱。多因肝腎失調,影響沖任所致。若為肝氣鬱滯,疏泄無權,則症見經前乳房脹痛,頭暈頭痛或偏頭痛、胃納不佳,情緒易激動等,治宜疏肝解鬱,用丹梔逍遙散加減,配合針刺合穀,三陰交、太沖。若腎陰不足,陰虛火旺,則症見腰膝酸軟、口幹顴紅,盜汗等,治宜滋陰補腎,用六味地黃湯;腎陽虛者,面色淡白,腰酸腿軟,形寒怕冷,或尿少尿頻,身面浮腫等,治宜溫腎扶陽,方用右歸丸。參見經前浮腫、經前頭痛、經前腹瀉、經前乳房脹等條。

經前臍下痛

病證名。指經前三五日臍下作痛如刀錐,或寒熱交作,經血下如黑豆汁樣。多因寒濕凝滯所致。治宜溫經化濕。方用溫臍化濕湯(白朮、茯苓、山藥、巴戟、扁豆、白果、建蓮子)。參見寒濕凝滯痛經條。

經前吐衄

病證名。指在行經期間,出現週期性口鼻出血的症候。詳逆經條。

經前泄水

病證名。見《傅青主女科》卷上。指每在經前泄水三四日,而後方行經者。多因脾虛水濕停聚,運化失職,以致經水之血欲流注於血海而為水濕之氣乘之,故先泄水而後行經。治宜補氣健脾除濕,方用健固湯、參苓白朮散等。

經如蝦蟆子

病證名。亦名經來下肉胞、經來下血胞。《婦科易知》:“經水過期,其人腹大如鼓,月經來時血中夾物如蝦蟆子,並見昏迷不知人事者。宜氣血雙補法,方用十全大補湯。”相當於今稱之葡萄胎,宜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可參經閉腹大如鼓條。

經色

生理學名詞。指月經血的顏色。正常經血一般為黯紅色,開始色較淺,後逐漸加深,最後又轉為淡紅色而淨。如患月經病或有全身性疾病影響及月經,均可導致經色的變化,可作為臨床辨證的參考。如色淡多氣虛、血虛;紫紅、深紅多血熱;紫黯多血瘀;黑黯多寒凝;鮮紅多虛熱,紅夾黃色多濕熱,色雜夾帶多為濕毒等。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稿完成於1082年,最後定稿時間約在1098年。

《證類本草》是在掌禹錫《嘉佑本草》和蘇頌《本草圖經》基礎上,收集民間驗方,各家醫藥名著以及經史傳記、佛書道藏中的有關本草學記載,整理編著而成的。全書共31卷。第1、2卷為序例,以後各卷,將藥物分為玉石、草、木、人、獸、禽、蟲魚、果、米穀、菜(以上又各分為上、中、下三品),有名未用、圖經外草類、圖經外木蔓類,凡13類,敘述藥物別名、藥性、主治、產地、採集、炮炙、辨析、附方等。本書內容豐富,收載藥物1746種,其中增加藥物660種,有藥圖294幅,分類較有系統,論述也較周詳。書中引述了大量文獻資料,據統計,共引經史方書240餘家,一些重要本草著作如《開寶本草》、《日華子本草》、《嘉祐本草》等早已散佚,其內容幸賴《證類本草》保存下來,這是唐慎微的一大功績。本書增加方論1000餘條,各藥之後共附古今單方3000餘首。總之,《證類本草》對宋以前的本草學成就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在《本草綱目》問世之前流行500餘年,一直是本草學研究的範本,在本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是集北宋以前本草學之大成的本草學著作,代表了宋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該書雖為民間醫家個人著作,但由於它的高水準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流傳甫始,就引起朝野各方面的重視,宋政府後據依校刊增訂為《大觀本草》、《政和本草》、《紹興本草》等作為國家藥典頒行全國。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歷代刊本中,有將書名“備急”改作“備用”者,但其內容並無差異。將寇宗奭《本草衍義》中的藥物內容逐條鄧以合編,改稱《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此後各種《政和本草》刊本都是該本的複刻。明代萬歷年間,開始出現《大觀本草》與《本草衍義》合編的刊本,稱為《重刊經史證類大全本草》。

現在存《政和本草》主要版本有:蒙古定宗四年(1249)平陽張存惠晦明軒刊本,明成化四年(1468)原傑氏刊本,明萬曆九年(1582)富春堂刊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縮印本,196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原大線裝本。

現存《大觀本草》主要版本有:元大德六年(1302)崇文書院刊本,明嘉靖間刊本,明萬曆五年(1577)陳瑛刊本,日安永四年(1755)望草玄刻本。

現存《重刊經史證類大全本草》主要版本有:明萬曆五年(1577)宣郡王大獻尚義堂刊本,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籍山書院重刊王大獻本,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山西官刻本。

《紹興本草》在國內早已失傳,但很早就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現有若干種手抄本尚存。

經始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少沖。參見該條。

經事

名詞。即月經。見《醫學綱目》卷三十四。詳月經條。

經術

醫經中記載的醫療方法。出《素問·著至教論》。

經水

①月經的別稱。

②河流。喻人身經脈。《靈樞·邪客》:“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素問·離合真邪論》:“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而隴起。”

③《靈樞經》篇名。以十二水大小、深淺、遠近來說明人體十二經脈循行遠近深淺,氣血多少,及針刺十二經時注意事項。故名。

經水不定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經不調。詳該條。

經水不利下

病名。指經行不暢或閉止。多因瘀血阻滯胞脈所致。《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參見經閉條。

經水不行

病名。見《壽世保元》卷七。即經閉。詳該條。

經水不止

病名。見明·嶽甫嘉《妙一齋醫學正印·種子篇》:“亦名經行不止。多因陰虛血熱損傷胞絡,或勞倦傷脾,氣虛不能攝血;或濕熱蘊積胞脈,擾動血海;或瘀血阻滯,新血不得歸經所致。症見經來不止,淋瀝無時。血熱者兼見顴紅潮熱、咽幹口燥等,治宜滋陰清熱,涼血止血,方用四物湯加白朮、黃芩、阿膠、茯苓、梔子、地榆、荊芥、香附、甘草;氣虛者兼見月經量少色淡,神疲乏力,神疲乏力、納少便溏等,治宜健脾益氣,溫經止血,方用歸脾湯加炮薑炭、烏賊骨、炒艾葉;濕熱者症見經血淋瀝、量少,色暗如醬,氣穢臭,腰腹脹痛,平時帶多色黃臭味,治宜清利濕熱,佐以止血,方用四妙散加銀花、貫仲、地榆、茜草、益母草;瘀血者,月經淋漓,色暗量少有塊,伴小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化瘀止血,方用桃紅四物湯合失笑散加茜草、益母草。

經水不止發腫滿

病證名。見明·嶽甫嘉《妙一齋醫學正印·種子篇》。亦名經多發腫。多因脾虛不攝則經水不止,脾失健運則水濕氾濫於肌膚,症見月經持續不止,兼見浮腫,納呆,便溏,神倦乏力。治宜補血健脾利水,方用四物湯加茯苓、白朮、砂仁、大腹皮、木香、陳皮、厚樸、豬苓、木通、甘草。

經水斷絕

病證名。又名經斷、經絕。

①指婦女到五十歲左右,由於腎氣已衰,天癸已竭,沖任胞脈均虛,以致月經斷絕,是生理現象,並非疾病。

②指病理性月經停止,即經閉。《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參見經閉條。

經水否澀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三“婦人瘀血”篇。指因沖任氣虛,經水蓄聚,或產後惡露不盡,複為風冷所乘,冷則血凝,結為瘀血。瘀血不去,結積臍腹,發為經水否澀不通,面黃肌瘦,腰腹重痛,煩渴憎寒等,治宜通經活血化瘀,方用桃仁湯水煎加芒硝沖服。

經水過多

病證名。指月經量過多。《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經水過多,別無餘證,四物內加黃芩、白朮各一兩。”

經水黑灰

病證名。見《女科秘寶》:“多因女子體質虛弱,氣血衰微,以致沖任不足,經來色灰黑,面青嗜臥,五心煩熱,口苦舌幹,頭暈目眩,少腹作痛,治以調經丸(四物湯加三棱、莪術、良薑、大茴、小茴、檳榔、枳殼、延胡索、烏藥)改作湯劑服。

經水後期

病證名。見《傅青主女科》卷上。即經行後期。詳該條。

經水忽來忽斷

病證名。見《傅青主女科》卷上。即經來斷續。詳該條。

經水或多或少

病名。見《竹林寺女科秘方》。多因肝鬱脾虛,鬱久則生熱,虛則血益虧,沖任失養,複為熱傷,故經來或多或少不定,兼見面色萎黃,頭目眩暈,飲食不思,五心煩熱等。治宜先用清涼散(黃芩、知母、當歸、丹皮、茯苓、白芍)退去虛熱,後用調經四物湯(四物湯加香附、砂仁、丹皮、黃芩、生薑)治之。

經水久不行發腫

病證名。見明·嶽甫嘉《妙一齋醫學正印·女科》。即經閉浮腫。詳該條。

經水絕

病證名。出《脈經》卷九。即經水斷絕。詳該條。

經水愆期

病名。見《女科指掌·調經門》:”愆期是指失期、過期。故經水愆期即經行先後無定期、經行後期。詳上兩同名條。

經水全白

病證名。見清·王之翰《婦科胎產百病》。即經來白色。詳該條。

經水澀少

病證名。見《丹溪心法》。即月經過少。詳該條。

經水無常

病名。見單南山《胎產證治錄》。即月經不調。詳該條。

經水先後無定期

病證名。見《傅青主女科》卷上。即經行先後無定期。詳該條。

經水先期

病證名。見《傅青主女科》卷上。即經行先期。詳該條。

經水一月再行

病名。指一月經來二三次而言。見顧膺陀《婦科集·調經門》。即經行先期。詳該條。

經隧

潛布於表體以下運行氣血的經絡通路。《素問·調經論》:“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遂,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遂焉。”又《靈樞·玉版》:“經隧者,五藏六腑之大絡也。”

經外穴

腧穴分類名。過去稱經外奇穴。簡稱奇穴。1991年1月1日始,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經穴部位》改稱經外穴。奇,是相對於常而言,即以十四經經穴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位,臨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納入十四經系統的腧穴。這類腧穴,《黃帝內經》中已有散在記載,如《素問·刺瘧論》:“刺十指間”“刺舌下兩脈”等,後《千金要方》、《外臺秘要》等書記載更多,至《奇效良方》才列“奇穴”一門。經外奇穴分佈比較分散,但與經絡仍有密切聯繫,如印堂與督脈,太陽與三焦等。其中少數腧穴,後來又補充到十四經穴,如督脈的陽關、中樞、靈臺,膀胱經的眉沖、膏肓俞、厥陰俞等。隨著針灸學術的發展,現代發現的一些新穴,諸如闌尾穴、球後穴等,亦作經外穴之列。

《經效產寶》

產科著作。又名《產寶》。三卷。唐·昝殷撰於852年。原書共52篇,371方。今存本為41篇,374方。卷上論妊娠期雜病及難產諸疾;卷中、下均論產後諸疾。書中雖論述病候不多,介紹具體病證治療等卻較詳明。所列方藥大多簡易實用,是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產科專著。本書後又有宋代附刻的《續論》一卷,內載唐、宋間周颋、郭嵇中等人的產科方論,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存清刻本、《中國醫學大成》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經信

名詞。出《婦人大全良方》卷一。即月經。詳該條。

經行不止

病證名。見《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經水不止。詳該條。

經行發熱

病證名。見《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亦名經來發熱,包括經行潮熱。指在每次月經來潮期間,或月經前後,出現發熱症狀者。多因經期感受外邪、陰虛生熱、血虛挾滯或血熱外泛等所致。感受寒邪者,症見發熱惡寒無汗,宜發散表寒,方用四物湯加麻黃;感受風邪者,症見發熱惡風自汗,治宜調和營衛,方用四物湯加桂枝;若陰虛生熱者,症見午後潮熱,顴紅,五心煩熱,夜寐盜汗等,治宜養陰清熱,方用六神湯;若血虛挾滯者,症見臨經潮熱,經來量少色紫,頭目眩暈,大便燥結等,治宜養血調經,化滯退熱,方用逍遙散加丹皮、桃仁、元胡;血熱外泛者,發熱不惡寒,肌膚灼熱無汗,口燥咽幹喜冷飲,治宜清熱涼血,方用地骨皮飲加胡黃連。

經行腹痛

病證名。見《婦人大全良方》卷一。指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及腰部疼痛,經淨後即緩解痛止。詳痛經條。

經行後期

病名。亦名月經落後、經水後期、經遲、過期經行等。指月經來潮比正常週期推遲一周以上。多因血虛、血寒、腎虛、氣滯和血瘀等所致。可分別參見血虛經行後期、血寒經行後期、腎虛經行後期、氣滯經行後期和血瘀經行後期等條。

經行或前或後

病名。見陳稚泉《婦科心得》。即經行先後無定期。詳該條。

經行衄血

病證名。見《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多因肝鬱化火,隨沖氣上逆,迫血上溢;或素體肺腎陰虛,水不制火,虛火上炎,灼肺傷絡而致隨沖氣上溢,發為經行衄血。肝火犯肺者,兼見急躁易怒,口苦咽幹或咳,治宜平肝瀉熱,方用丹梔逍遙散加郁金;若肺腎陰虛者,兼見午後潮熱,咽燥咳嗽,頭暈耳鳴,五心煩熱等,治以滋陰養肺,涼血止血,方用順經湯加牛膝引血下行,或麥門冬湯去人參、半夏,加生地、玄參、知母、茅根治之。

經行身痛

病證名。見《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多因經期感受外邪,營衛失調;或血虛筋脈失養,或瘀血阻滯經絡,不通則痛所致。感受外邪者,症見經行時或經行前後身體疼痛而脹,發熱惡寒,若無汗者為表實,宜祛寒解表,方用麻黃四物湯;若身體疼而不脹汗出者,為表虛,宜調和營衛,方用桂枝四物湯;若無表症而身痛者,為血脈壅滯,宜疏通血脈,方用四物湯加羌活、桂枝;若在經行之後或失血過多血虛而身痛者,症見經行四肢關節疼痛,遍身肌肉酸痛麻木不適,神倦肢軟,經量少色淡質稀,宜養血榮筋,方用黃芪建中湯;若症見經前肢體乍痛乍止,或痛如錐刺,經色黯紫有塊,宜活血化瘀,用桃紅飲(《類證治裁》:“桃仁、紅花、川芎、當歸尾、威靈仙”)加黃芪、桂枝。

經行吐血

病名。見《紅線女博識摘腴》。多因胃有積熱,熱傷胃絡,血溢而隨沖氣上逆吐出所致。症見經行期間出現週期性吐血,血色黯紅,或經血量少等。治宜清胃熱,引血下行。方用三黃四物湯,或犀角地黃湯等方。

經行先後無定期

病名。亦名經行或前或後、經亂、經水先後無定期、經水無常、經血不定等。指月經來潮週期不定,或提前,或錯後,很不規律。多因肝鬱、腎虛、脾虛、血瘀所致。肝鬱、腎虛可詳肝鬱經行先後無定期、腎虛經行先後無定期。脾虛者症見經行或先或後,經色淡紅、量多,面色萎黃,神倦乏力,或面浮身腫,頭暈心悸便溏等,治宜補氣健脾、和胃滲濕,方用參苓白朮散。若血瘀者,症見經來或先期或錯後,量乍多乍少,色紫黯有塊,少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祛瘀,方用桃紅四物湯。

經行先期

病名。亦名月經先期、一月經再行、經水先期、經早等。指月經來潮比正常週期提前一周以上,甚或一月兩至者。多由血熱、虛熱、氣虛、肝鬱等因素所致。可參見血熱經行先期、虛熱經行先期、氣虛經行先期、肝鬱經行先期等條。

經行泄瀉

病證名。亦名經來泄瀉。多因脾氣虛弱或腎陽不足,經行之時,脾腎更虛而發病。脾虛者,症見月經將潮或行經期間,大便溏泄,或水穀不化,脘腹脹痛,神疲肢軟,頭重目眩,甚至浮腫等,治宜健脾滲濕,用參苓白朮散;腎陽虛者,經前或經期大便溏薄,五更作瀉,腰酸腿軟,肢冷,治宜溫腎暖脾,方用健固湯合四神丸。

經虛

病證名。指經脈空虛。《素問·通評虛實論》:“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

經穴

①十四經穴之簡稱。見該條。

②五輸穴之一。《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行為經。”意為脈氣至此,猶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經過,故名。經穴多分佈在腕、踝關節附近及臂、脛部,其臨床應用,《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病變於音者,取之經。”《難經·六十八難》:“經主喘咳寒熱。”

《經穴纂要》

針灸學著作。五卷。日本·小阪營升撰。刊於1810年。卷一-三為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的經穴,根據中國歷代醫家的有關論述,作了比較詳細的考證並繪圖;卷四論內景臟腑;卷五為周身名位,諸穴異名及動脈等。其圖形書中所繪諸圖,則多參考西醫的解剖圖繪成。現有日刻本及《皇漢醫學叢書》本。

經血

名詞。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指月經之血。

經血暴下

病證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即血崩。詳該條。

經血暴下兼帶下

病證名。指婦女素患帶下病,兼患血崩。《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三:“婦人臟腑久冷,素有赤白帶下,複因沖任氣虛,不能制約經血,以致暴下,二者兼作,故謂經血暴下兼帶下也。”治宜補氣攝血止帶。方用地榆湯。

經血不定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經不調。詳該條。

經血不斷

病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即經漏。詳該條。

經血妄行

病證名。一指月經不按期不循經而行;一指逆經。陳稚泉《婦科心得》:“女子經血妄行或吐血,或唾血,或口內血腥,用四物涼膈散加生韭自然汁服之。”

《經驗良方》

醫方著作。三卷。清·陸畫邨輯。刊於1786年。本書屬於民間驗方彙編,內容按疾病分類,所收方劑多簡便實用。書中並收載了《孫真人海上方》等書的部分方藥。現存清刻本。

《經驗良方全集》

醫方著作。四卷。清·姚俊輯。刊於1863年。本書一-三卷分保養、補益、急治、傷寒感冒、瘟疫瘴氣、中風、中寒等80餘門收載各科病症驗方約2000餘首。卷四痘疹易知,論述痘疹病因、病證,並附治療方劑,現存清刻本。

《經驗奇方》

驗方著作。二卷。清·周子薌輯。刊於1898年。本書收錄治療多種病證的單方,驗方約120餘首,內容簡要,未予分類。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

經俞

①經穴。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經俞者,謂經之穴也。”

②五輸穴中的經穴和俞穴。《素問·水熱穴論》:“秋刺經俞。”馬蒔注:“經俞者,據下節井滎推之,則是各經之經穴俞穴也。”

經月不利

病名。出《脈經》卷九。指月經不調。詳該條。

經早

病名。見《景嶽全書·婦人規》。即經行先期。詳該條。

經乍來乍多

病名。指月經忽來而經量甚多。秦景明《女科醫宗大成》:“此因陽氣乘陰,血熱流散,以致經血乍來乍多,而在月前者,治用三黃湯(熟地、黃芩、黃芪、茯苓、當歸、蒲黃、人參、甘草)。”

經乍來乍少

病名。指月經忽來而經量甚少。秦景明《女科醫宗大成》:“此因陰氣乘陽,內寒血澀,以致經血乍來乍少,而在月後者,治用八物湯(四物湯加人參、白朮、黃芪、紅花、陳皮、甘草、丹皮)。”

經證

病證名。傷寒病分類法之一。指傷寒病邪侵犯某經時的證候。例如太陽病的惡寒、頭痛、發熱,陽明病的身壯熱、煩渴、自汗,少陽病的往來寒熱、胸脅苦滿等,均屬經證。

經汁血

名詞。出《神農本草經》。即月經。詳該條。

經質

指月經的性狀。正常的月經為子宮週期性出血的生理現象,一般不稀,不稠,不凝結,亦無血塊,無特殊氣味。經質的改變,可作為臨床辨證的參考。例如經質清稀為氣血虛,經質稠粘多屬血熱,經質凝塊多屬血瘀等。

經中

經外穴名。出《針灸集成》。又名陰部。位於臍下1.5寸(氣海)再旁開3寸處。主治二便不通,五淋,月經不調,赤白帶下,腹瀉等病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人體器官名。

①即陰莖。《靈樞·經脈》:“厥陰之別……其別者,經脛上睾,結於莖。”詳陰莖條。

②植物的主幹。《靈樞·根結》:“陰氣盛而陽氣衰,故莖葉枯槁。”

③藥物計量的估量性單位。以藥物莖幹為單位計算藥量。如《傷論》中的白通湯用蔥白四莖。

莖垂

人體器官名。系陰莖和睾丸的合稱。《靈樞·邪客》:“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靈樞·刺節真邪》:“莖垂者,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莖縮

證名。陰莖內縮之證。屬陰縮範圍。因肝筋受寒所致。《類證治裁·陽痿附莖縮》:“有陰莖內縮,乃肝之筋受寒,四逆湯加參、桂。”詳見陰縮條。

莖縱

證名。見《類證治裁·陽痿附莖縱》。又稱陰縱。詳該條。

證名。

①遇事易驚或無故自驚之證。出《素問·大奇論》。亦稱喜驚、驚傷。因火熱爍動於心,而心動神亂,或正虛觸事易驚。《張氏醫通·神志門》:“夫驚雖主於心,而肝膽脾胃皆有之。驚是火熱爍動其心,心動而神亂也。若因內氣先虛,故觸事易驚,或卒然聞響大聲,目擊異物,遇險臨危,皆使人有惕惕之狀也。”治用溫膽湯加熟棗仁,或選用遠志丸、妙香散、平補正心丹、龍齒清魂散等方。《雜病源流犀燭》卷六治因大驚而病者,用黃連安神丸;由腎虛而驚者,用人參、黃芪、當歸、白朮、元參、陳皮、黃柏;由膽虛而驚者,用人參、枳殼、肉桂、五味子、棗仁、熟地、杞子、柏子仁;由肝膽俱虛者,用酒化鹿角膠,空服下五錢;由心氣不足,神不定而驚者,用妙香散;由肝虛受風,臥若驚狀者,用珍珠母丸;由血虛而驚者,用朱砂安神丸;由痰盛而驚者,用加味定志丸;由思慮過度而驚者,用清心補血湯;由氣血俱虛而驚者,用養心湯。參見喜驚、驚傷條。

②生理名詞。七情之一。

驚怖

病證名。易驚善恐或因驚致恐之意。出《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金匱要略心典》:“驚怖即驚恐,蓋病從驚得,而驚氣即為病氣也。”詳見驚、善恐條。

驚產

見《葉天士女科診治秘方》。即驚生。詳該條。

驚瘛

病證名。即驚厥,驚風。身體卒發的強直,抽搐。《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陽之複,大熱將至……驚瘛咳衄。”

驚搐

病證名。指神識不安而四肢搐搦。《天花八陣編》:“驚搐者,駭然而厥,目赤,牙緊,口?,四肢搐搦也。蓋因熱極生風,風撼肝木,木來侮土,土受邪而歸心,心神不安,故發驚搐也。”實熱者,治宜清熱瀉火,用瀉青丸或龍膽瀉肝湯;熱極生風者,治宜清熱熄風,用羚角鉤藤湯。

驚搐五證

驚搐五種證候的鑒別。見《東醫寶鑒》。身熱力大者為急驚;身冷力小者為慢驚;僕地無聲,醒時吐沫者為癇;頭目仰視者為天吊;角弓反張者為痙。

驚丹

病證名。因驚搐引起的發丹。《活幼心書》:“嬰兒生後,百日之內,半歲以上,忽然眼泡紅暈微起,面帶青黯色,向夜煩啼,或面如胭脂,此伏熱在內,亦有面不紅者。始因居胎之時,母受重驚,驚邪傷胎,遞相傳襲;降生之後,複受熱毒,或再有驚,有驚則熱,熱氣內蘊,形之於外;初發之時,散生滿面,狀如水痘,腳微紅而不壯,出沒休息無定,次到頸項,赤如朱砂,名為驚丹。”《幼科發揮》:“先發搐後發丹,此名驚丹。可治。此胎毒自內而外也。宜用大連翹飲主之。”

驚風

兒科常見病證。唐以前將本病歸入癇證,至宋《太平聖惠方》始定名驚風。即驚厥。臨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識不清為主要特徵。引起驚風的原因較多,一般分為急驚風和慢驚風兩大類。以熱性、急性病引起的急驚風尤為多見,如小兒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病,如持續高燒不退,均可出現驚風。這與有些慢性病在後期因虛損而出現的慢驚風,有虛實之分。古代有的醫書如《寓意草》、《溫病條辨·解兒難》、《幼幼集成》等則稱痙病。近代習慣上將痙厥出現於成人的稱痙病,出現於幼兒的稱驚風。治療以鎮驚化痰、安神定志為大法。詳見急驚風、慢驚風條。

驚風八候

出《活幼心書》。八候,是驚風臨床證候的概括。搐,即手臂伸縮;搦,即十指開合;掣,即肩頭相撲;顫,即手足動搖震顫;反,即身向後反仰;引,即手若開弓;竄,即兩目發直;視,即眼露白睛而不靈活。總稱為搐、搦、掣、顫、反、引、竄、視八候。由於驚風有急慢之分,病情上有輕有重,病程有久有暫,因而在證候的表現上有所不同,不一定八候俱備。有的只是手足抽動,並無身體強直或角弓反張等現象;有的發作時間較短,有的發作時間較長。臨床應參照其他各種病情,進行分析。

驚風煩渴

病證名。指驚風後傷津引起的煩躁、口渴。多因小兒驚風傷津所致。治宜益氣養陰,用麥門冬湯加減。

驚風腹痛

病證名。驚風兼見腹痛,多由積食傷胃,鬱熱生痰,複感外風所致。治宜驅風導痰,用四磨湯加蟬蛻、鉤藤。

驚風內釣啼

病證名。指小兒因驚風內釣而啼。《普濟方》卷三百六十一:“夫驚風內釣啼者,陰陽兩證:陰者起於吐哯之後,胃氣虛弱,精神昏憤,嗞啀不寧,或不乳,項硬反張,手足瘈疭,內釣啼叫也;陽者起於身體發熱,驚悸大哭,精神傷動,恍惚不定,或睡或不睡,涎鳴氣粗,手足潮搐,驚釣啼叫也。”治以鎮驚熄風為主。陰者用沉香散,陽者用乳香丸。

驚風熱

病證名。指發熱而驚厥。《證治準繩·幼科》:“驚風熱,發搐驚癇,脈數,煩躁,顛叫恍惚。”見於小兒急性感染性發熱疾病。治法詳急驚風條。

驚風四證

出《普濟方》。即驚、風、痰、熱四證。小兒由於受異物、異聲的刺激;由於風邪的鬱閉;由於痰涎的壅滯;由於熱盛火鬱,都可以引起驚風。產生驚風的因素,有驚、風、痰、熱四種,稱為驚風四證。四者各有偏盛,但又相互聯繫。《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心熱肝盛,一觸驚受風,則風火相搏,必作急驚之證。”說明小兒因驚嚇再外感風邪,內蘊痰熱,痰盛熱極,往往就會出現驚風。

驚風痰

病證名。出《醫學綱目》。指驚風而挾痰者。症見驚厥發作,同時眼黑而氣短促。多因肺為火熱所錮,痰氣鬱結,風木鴟張,所謂“金囚木旺”所致。治宜熄風豁痰,用羚角鉤藤湯加減。

驚風痰熱痧

病證名。出《痧脹玉衡》。症見小兒發熱面赤,手足抽搐,兩目上視,痰喘不已。診其六脈俱伏,反無熱象。治以疏風而熱不除,豁痰而痰不消,定驚而驚益甚者,屬痧脹。視其腿彎、脅彎有痧筋,用消毒三棱針刺之,紫黑毒血流出自愈。

驚風先兆

小兒驚厥發生的前期症狀。《幼科釋迷》:“凡乳兒欲發驚風者,先神志不定,恍惚懼人,劄眼上視,左顧右盼,伸手握拳,悶鬱努氣,情態不如尋常,皆驚風先兆。”

驚疳

見《嬰童百問》。即心疳。詳該條。

驚膈嗽

病證名。《證治準繩·幼科》:“小兒患驚風,驚止而嗽作,謂之驚膈嗽。”症見驚後咳嗽痰稠,苔黃滑。多因肝經餘熱,上灼於肺所致。治宜豁痰利肺,兼以平肝。用二陳湯加鉤藤、桑皮。

驚膈吐

出《證治準繩·幼科》。即驚吐。詳該條。

驚駭

證名。驚恐駭怕之證。出《素問·金匱真言論》。亦稱驚。《醫學心悟·驚悸恐》:“驚者,驚駭也。”《慎齋遺書·驚駭》:“驚駭之證,乃心腎不交之故也。”參見驚、喜驚條。

驚後瞳斜

病證名。小兒驚風後,眼球斜向一側。多屬肝經陰血受損,目系失養所致。治宜養血益肝。用人參、阿膠煎水溫服。

驚黃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黃疸病兼見驚悸者。《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驚黃者,面色青黃,心多驚悸,口舌乾燥,不肯眠臥,臥即多言語狂亂,身體壯熱。”治用犀黃散或牡荊湯等方。參見黃疸有關各條。

驚惑

神志不安、心慌迷惑的病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少陰所至為驚惑,惡寒戰栗譫妄。”

驚積

病證名。出《仁齋小兒方論》。小兒積食化熱,熱極生風。症見經常腹脹腸鳴,低燒潮熱,以午後夜間為甚,睡眠不安,煩躁易驚,甚則手足抽搐,大便乾燥秘結,或稀稠酸臭。多由飲食不節引起。治宜調理肝脾,清熱和胃。選用保和丸加白朮及《醫宗金鑒》清熱和胃丸(川連、梔子、竹茹、麥冬、連翹、山楂、神曲、麥芽、陳皮、枳實、大黃、甘草)加減化裁。更應著重調整飲食,注意餵養方法。

驚悸

證名。

①無故自驚而悸動不寧之證。《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虛勞損傷血脈,致令心氣不足,因為邪氣所乘,則使驚而悸動不定。”

②因驚而悸之證。《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驚悸,則因事有所大驚”,“遂使驚悸,名曰心驚膽寒。”

③突然心跳欲厥之證。《醫學正傳·怔忡驚悸健忘證》:“驚悸者,驀然而跳躍驚動而有欲厥之狀,有時而作者是也。”參見驚、心悸、怔忡等條。

驚狂

病證名。即癲狂。《素問·調經論》:“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吳昆注曰:“驚狂,癲狂也。”亦為證名。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脈浮,醫者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驚痢

病證名。指小兒受驚而致下痢腹瀉。症見腹痛,便下青色稠粘,心煩不食。多由外受驚恐,肝氣逆亂,阻滯氣機,濕濁內停,下注腸道所致。治宜溫肝燥濕,用左金丸。

驚衄

證名。脾移熱於肝所致驚而鼻中出血之證。《素問·氣厥論》:“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王冰注:“肝藏血,又主驚,故熱薄之則驚而鼻中血出。”《聖濟總錄》治用伏龍肝湯。

驚癖

病證名。指驚風、癖證並存者。由驚而起,驚氣與痰涎相搏成癖。盤旋脅間,或在左,或右,常作驚啼。治宜滌痰化癖,用礞石滾痰丸。

驚熱

病證名。《仁齋小兒方論》:“驚熱者,內蘊實熱,鬱勃發驚,甚則搐掣,變而癇耳。”發病時小兒遍身發熱,但不太高。顏面有時發青,身上有汗。夜間煩躁多驚,心悸不寧。由熱而生驚或因驚而生熱,皆原於心肝、肝經內熱所致。治宜清熱瀉火。用導赤散加菊花、鉤藤、黃連;諸驚壯熱者,用羚羊角湯。

驚傷

病證名。因受驚嚇所致的疾病。《張氏醫通·神志門》:“驚則氣亂,鬱而生火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或自汗,或眠多異夢,隨即驚覺。”治有溫膽湯加熟棗仁,或選用遠志丸、妙香散、平補正心丹、龍齒清魂散等方。《醫醇剩義·驚傷》:“驚則氣浮,真陽外越,真陰不守,心悸筋惕,大安湯主之。”參見驚條。

驚傷脅痛

病證名。因受驚、肝氣阻滯所致的脅痛。見《醫宗必讀·心腹諸痛》。治宜通陽疏肝理氣,用桂枝湯加減(《類證普濟本事方》)。

驚生

產科學名詞。指孕婦受驚而影響分娩。見《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又名驚產。產房內人多語聲嘈雜,使產婦心情不安而易受驚恐。受驚後心氣虛怯,精神疲困,不能順產。應使產房內的閒人走開,僅留醫護人員,使房內安靜,則產婦情緒自能安定,胎兒多能順產。

驚水

病證名。即驚風後引起的水腫。《普濟方》卷三百八十六:“驚水者,前後重疊受驚,致令心火燥盛,飲水過多,停積於脾,其候四肢腫,身上熱,若其脈大者生,小者死。”治宜健脾利水,用五苓散合五皮飲。

驚胎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驚胎者,見懷妊月將滿,或將產,其胎神識已具,外有勞傷損動,而胎在內損動也。”

驚癱

病證名。指驚風後四肢癱瘓。《證治準繩·幼科》:“小兒心驚不常,及遍身腫痛,或手足不遂,此為驚癱之候。”因風毒流入經絡、骨蒸而成。治宜疏風透毒,用防風湯。

驚痰

痰證之一。因痰迷心竅而致心痛、驚悸、癲狂等證者。《證治匯補·痰證》:“迷於心為心痛,驚悸,怔忡,恍惚,夢寐奇怪,妄言見祟,癲狂癇喑,名曰驚痰。”亦指因受驚痰結,胸腹有塊,跳動而痛,或成癲癇者。《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驚痰,因驚痰結成塊在胸腹,發則跳動,痛不可忍,或成癲癇,在婦人多有此證,宜妙應丸。”參見痰證有關條。

驚啼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又名胎驚夜啼。此證與驚風有別。由於肝氣未充,膽氣怯而易驚,引起啼哭驚惕。如包裹衣著不當,感受風寒,或哺乳不當,飲食不節,也會引起啼哭驚惕。應詳細審視檢查,是受驚、受風,或是腹痛,以及有無其他原因等,都要加以分析,然後論治。

驚啼壯熱

病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小兒壯熱驚厥而啼,兼有面黃頰赤,神志恍惚不寧。由熱邪熾盛上竄於心,灼傷陰液所致。治宜清熱安神。用鉤藤散。

驚退而瘖

病證名。指驚風後出現的失音。多由津液受傷,肺腎陰虛所致。治法詳久喑。

驚癇

①唐以前泛指驚風、癇證各種癇證。

②小兒癇證因驚而發者。《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驚癇者,起於驚怖大啼,精神傷動,氣脈不定,因驚而作成癇也。”

③指急驚風發作。《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驚癇者,……輕者,但身熱面赤,睡眠不安,驚惕上竄,不發搐者,此名驚也;重者,上視身強,手足拳,發搐者,此名癇也。”參見急驚風條。

驚瀉

病證名。小兒驚搐,並見泄瀉。《證治準繩·幼科》:“驚泄,糞青如苔,稠若膠粘。”多由小兒脾胃虛弱,外受驚恐所致。治宜鎮心抑肝,和胃消食。用四君子湯、異功散之類,勿用峻攻之藥。

驚鬱

病證名。七情鬱證之一。見《類證治裁》卷三。《張氏醫通·驚》:“驚則氣亂,鬱而生火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證見短氣、自汗、眠多異夢者,用溫膽湯、遠志丸、龍齒清魂散等方。膽怯神迷者,用人參、棗仁、茯神、龍骨、石菖蒲、南棗、小麥等藥。神亂欲狂者,用清心溫膽湯。參見驚、七情鬱證、內鬱條。

驚躁

病證名。指神志慌亂躁擾不寧。《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少陽所至為驚躁瞀昧暴病。”

驚則氣亂

病因病理學術語。即驚恐則心氣紊亂。心主血、藏神,大驚則心氣紊亂,氣血失調,出現心悸、失眠、心煩、氣短、甚則精神錯亂等症狀。《素問·舉痛論》:“驚則氣亂……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驚者平之

治則之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驚悸怔忡、心神慌亂的一類病證,可用重鎮安神法或用養心安神法以平定之。

驚振內障

病名。系指黃精受損,目赤痛,畏光流淚、視力減退的疾病。症見黃精變混濁,甚則失明。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其病因多為受各種外傷。治宜平肝清熱、活血化瘀,方用石決明散酌加三七等活血化瘀藥。待翳定障老後,可採用手術治療。

驚振外障證

病證名。泛指因目外傷而引起的外障眼疾。《證治準繩·雜病》:“目被物撞觸而結為外障也。”

驚振翳

病名。見《審視瑤函》。也即驚振內障。詳見該條。

驚中

類中風病因之一。因突然驚駭,精神散亂而引起的類中風證。

①指視覺。《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

②眼珠。《玉篇》雲:“目珠子也。”《濟生方·眼論治》:“目為之病,睛色赤者,病在心。”

睛不和

證名。主要表現為視物不明晰,或眼珠轉動不靈活。見《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錢潢注:“睛,目瞳子也。睛不和,精神不能貫注,故視而不明也。“(見《傷寒溯源集》)《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注》:“睛不和者,陽證也。此熱結神昏之漸,危惡之候,急以大承氣湯下之,瀉陽救陰,以全未竭之水。”參見目中不了了條。

睛動

病證名。又名目睛瞤動。《保赤存真》卷四:“目為肝竅,肝藏血,血不足則肝火內生,故睛動。”治宜養血清肝,用四物湯加柴胡、山梔。若肝經血燥者,用六味地黃丸以滋其化源;若愈後驚悸不寐,或睡中咬牙,睛動者,為血虛所致,宜歸脾湯加茯苓、五味子補血。

睛高突起

病證名。系指眼珠突起的病證。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也即突起睛高。詳見該條。

睛光瞎

病證名。見《青囊真秘》卷一。也即睜光瞎。詳見該條。

睛黃視眇證

病名。系指風輪黃亮如金色,視亦微眇的病證。類今之虹膜異色性睛狀體炎。見《證治準繩·雜病》。本病多由恣酒嗜燥,濕熱重而濁氣薰蒸清陽之氣所致。治宜清熱除濕,方用葛花解毒飲加減。

睛簾

即黃仁。詳該條。

睛明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作精明。別名淚孔。屬足太陽膀胱經。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陽蹻之會。在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布有滑車上、下神經,動眼神經,眼神經和內眥動、靜脈,及眼動、靜脈之本幹。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內外翳障,雀目,青盲,夜盲,色盲,近視,及急、慢性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炎,電旋旋旋光性眼炎,視神經炎等。直刺,將眼球輕輕推向外側固定,沿目眶邊緣緩緩刺入0.3-0.5寸。

睛明骨

骨名。指構成眼眶的諸骨。《傷科匯纂》:“兩眼眶骨,即左右睛明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睛明者,即目窠四圍目眶骨也。”

睛明骨傷

病名。系指額骨眉弓部損傷的病證。出《醫宗金鑒》卷八十八。本病多由跌打損傷所致。治宜按外傷和骨折的方法處理。

睛凸

病名。系指因火邪所致的目珠突出眼眶的病證。《目經大成》卷二:“此症通睛(整個眼珠)突然凸出眶外,非魚睛(魚睛不夜症)因滯而慢慢脹高者比……”本病之原因為水衰精敗,脈絡焦脆,邪火亢害,內無從泄則上走空竅,泄之不及故漲湧而出。參見珠突出眶證條。

睛陷

病證名。系指眼目內陷的病證。見《五官病》,即目內陷。詳見該條。

睛脹

病證名。系指眼珠突起的病證。《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認為該病之病因為“風熱痰飲,漬於臟腑,蘊積生熱,熱沖於目”所致。即突起睛高,詳見該條。

睛中

經外穴名。《針灸大成》:“睛中二穴,在黑眼珠正中,……治一切內障,年久不能視物。”後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金針撥白內障術。

睛中一點似銀星

病證名。系指眼目宿翳的病證。《證治準繩·雜病》:“白點一顆,如星光滑,當睛中蓋定,雖久不大不小,傍視瞳神在內,……腎絡氣滯膏凝,結為此病,雖服不退,點亦不除,終身之患。”本病也屬宿翳,詳見該條。

睛珠

人體解剖名稱。

①系指目珠。見《銀海精微》。詳見目珠條。

②系指今之晶狀體。見《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參見黃精條。

⑴生殖之精,包括男性之精及女性之卵。《靈樞·本神》:“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素問·上古天真論》:“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⑵指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靈樞·決氣》:“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靈樞·經脈》:“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素問·金匱真言論》:“夫精者,身之本也。”

⑶構成萬物的靈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天有精,地有形。”

⑷專一;單純。《素問·湯液醪醴論》:“夫病之始也,極微極精,必先入結於皮膚。”

⑸通“晴”。爽朗、清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

⑹水穀之精微。《素問·經脈別論》:“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⑺新生之謂。《素問·八正神明論》:“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楊上善注:“精者,謂月初血氣隨月新生,故曰精。”

⑻臟腑之精。《素問·大奇論》:“脈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

⑼指物質之純淨者。《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靈樞·營氣》:“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注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

⑽振作、寤興,精力充沛。《靈樞·營衛生會》:“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其常,晝精而夜暝。”

⑾通“情”。情狀。《靈樞·五音五味》:“聖人之通萬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聲鼓響,聞其聲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萬物之精。”

⑿精審,審度。《素問·湯液醪醴論》:“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精以時服”,即審時而服。)

⒀陰血、精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⒁指心神。《素問·經脈別論》:“驚而奪精,汗出於心。”

⒂通“清”。清楚、明白。《靈樞·本神》:“魂傷則狂妄不精。”

⒃指日月五星。《素問·五運行大論》:“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

⒄深入,用功深。《傷寒論·序》:“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

精薄

病證名。見《辨證錄·種嗣門》。指精液稀薄。多因心火不濟,腎陽不足所致。其症泄精稀薄,常與滑精早洩並見,每影響生育。治宜溫壯心腎,方用濟火延嗣丹、補天育麟丹等。

精宮

經穴別名。《醫學入門》:“精宮,專主夢遺,十四椎下各開3寸。”所指即志室穴。見該條。

精寒

病證名。見《辨證錄·種嗣門》。又稱精冷。由命門及心包火衰所致,症見泄精清冷,多影響生育。治宜溫補心腎。方用溫精毓子丹、勝寒延嗣丹等。

精華

指五臟之氣中最精粹部分。《靈樞·疏五過論》:“愚醫治之,不知補瀉,不知病情,精華日脫,邪氣乃並。”

精滑

病證名。見《濟生方·虛損》。又稱滑精。詳見該條。

精積

病證名。指因行經期間行房事導致閉經症瘕症候。舒馳遠《女科要訣》:“乃因經信當行,血海未淨,而強交媾,精與污濁互結而積於胞中,以致阻塞經閉不通,狀類有孕,而症不同,……精積之症,悶亂不安,飲食不下,胞無胎息可驗,法主攻堅破積。”

精極

六極之一。指臟腑精氣衰竭等疾患。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王懷隱曰:“夫精極者,通主五臟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臟六腑衰,則形體皆極,眼視無明,齒焦而發落,身體重,耳聾,行不正”(《太平聖惠方·治精極諸方》)。可伴見羸瘦、驚悸、陽痿、遺精、白濁等症。宜用牛髓煎、磁石丸、巴戟丸等方。若見虛熱,煩悶,骨疼痛者,宜天門冬散、竹葉湯等方。參見六極條。

精窠

指眼。五臟六腑的精氣彙集於眼,故名。《靈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參目條。

精冷

病證名。見《古今醫統·原始要終論》。又稱精寒。詳見該條。

精靈

推拿部位名。即精寧。見該條。

精露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石門。見該條。

精明

①指瞳神,或泛指眼睛。《素問·脈要精微論》:“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又《素問·脈要精微論》:“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

②經穴別名。見《千金要方》。即睛明。詳該條。

精明之府

指頭部。《素問·脈要精微論》:“頭者,精明之府。”張志聰注:“諸陽之神氣,上會於頭,諸髓之精,上聚於腦,故頭為精髓神明之府。”

精寧

推拿穴位名。又名精靈。其部位文獻有多種記載:

①位於腕背橫紋的橈側端。有祛風、化痰、鎮驚等作用。《小兒按摩經·陰掌圖各穴手法仙訣》:“掐精寧穴,氣吼痰喘,幹嘔痞積用之。”

②位於手背第4-5掌骨間,距掌指關節半寸處,約與外勞宮相平。《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掌背穴圖》:“在四指、五指夾界下半寸,治痰壅,氣促,氣攻。”

③在無名指及小指間的夾縫中指蹼處。用揉法,有行氣破積等作用。見《小兒推拿學概要》。

④與威靈為一個推拿穴組,故兩穴位置時有互換的情況。見《小兒按摩經》、《小兒推拿廣意》、《厘正按摩要術》。參見威靈條。

精氣

①指生殖之精。《素問·上古天真論》:“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泄,陰陽和,故能有子。”《素問·上古天真論》:“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②構成生命和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和功能體現。《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

③水穀之精微。《素問·奇病論》:“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

④指五臟之氣。《素問·宣明五氣篇》:“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

⑤精和氣的合稱。《素問·調經論》:“人有精氣津液,四支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

⑥指日月星辰。《素問·五運行大論》:“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

⑦精陽之氣。《素問·奇病論》:“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顛疾也。”王冰注:“精氣,謂精陽之氣也。”⑧指正氣。《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調經論》:“按摩勿釋,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

精氣奪則虛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疾病過程中,正氣過度耗損,出現虛證的病機。症見面色蒼白、神疲體倦、心悸氣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煩熱、自汗盜汗,脈細弱無力等。《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治宜扶正補虛。

精竅

男性尿道口。《寓意草》:“其實漏病乃精竅之病。”

精清

病證名。指精液清冷稀薄者。清,即清冷、清薄之意。見《古今醫統·原始要終論》。詳見精寒、精薄條。

精熱

病證名。見《辨證錄·種嗣門》。其症入房甚久,泄精之時,女方胞宮有熱灼感,多影響生育。治宜補益腎水,不宜瀉火。

精傷

指精氣、精血耗損的疾患。《靈樞·本神》:“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參見腎傷條。

精少

病證名。指精液稀少。見《辨證錄·種嗣門》。又稱少精,詳見該條。

精神

①指正氣。《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②指精氣和神志。《上古天真論》:“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靈樞·本髒》:“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固於性命者也。”

精神內守

指精神記憶體,即精無妄傷,神無妄動。以保持充沛的正氣,從而抗拒病邪的傷害。《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精時自下

證名。出《靈樞·本神》。即指滑精。詳見該條。

精室

指命門。《難經·三十六難》:“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但通常指男子藏精之處。

精髓枯淋症

淋證之一。多因氣血虛衰,精髓乾枯所致(見羅應章《經驗醫案·溲淋》。多見於老年體弱者,症見小便滴瀝不斷,其痛難忍。治以幹茯湯。參見淋條。

精脫

即失精。指人體精液遺失過甚。《靈樞·決氣》:“精脫者,耳聾。”

精微

①食物精純微小的部分。《靈樞·五味》:“穀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

②精氣衰微。《素問·脈要精微論》:“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一說“精微”是真元之氣。吳昆注:“精微象見,言真元精微之氣,化作色相,畢現於外更無藏蓄,是真氣脫也,故壽不久。”

④精深微妙。如《素問》第十七《脈要精微論》。

精虛三消

病證名。見《症因脈治》卷三。指因情志、房勞損傷陰精所致的三消。悲哀過度傷肺為上消,症見乾渴而飲水不多,氣怯喘咳,治以生脈散、人參固本丸等方;思慮太過傷脾為中消,症見時食時饑,饑不欲食,治以地黃膏、瓊玉膏等方;縱欲無度傷腎為下消,症見小便頻數,牽引作痛,滴瀝如膏,治以三才封髓丹。如先見小便過多,然後多飲,為真陽失守,不能蒸動生津,宜用金匱腎氣丸以益腎溫陽。

精虛痰

指因元精虛虧所致的痰證。《症因脈治》卷二:“精虛痰,骨蒸潮熱,虛火時升,脈多細數。”治宜補精化痰,方用地黃丸、加減二冬湯、固本丸加玄武膠,佐以理氣藥等。參見痰證條。

精血

生理學名詞。系精與血的統稱,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血本源於先天之精,而生成於後天飲食水穀;精的形成,亦靠後天飲食所化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說,精血的盈虧決定人體的健康與否。

精血同源

精和血都靠飲食營養所化生,故稱。參精血條。

精陽氣

指陽氣的精微者。《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三絡,其氣血皆上注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

精液

①泛指體液。《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血溢流注,精液乃少。”一說“精”是“津”的誤字,當作津液。

②生殖之精。

精液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據相應臟腑的功能予以命名。清·顧錫《銀海指南》卷一認為精液廓即為坎(水)廓。因其“絡通膀胱之府,藏屬於腎。腎與膀胱為表裏,乃真水之源,以輸精液,故曰精液廓。”詳見水廓條。

精汁

①指膽汁。《難經·四十二難》:“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

②指血液。《難經·四十二難》:“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通常指第一種說法。

精濁

病證名。見《景嶽全書·淋濁》。《證治要訣·白濁》:“如白濁甚,下澱如泥,或稠粘如膠,頻逆而澀痛異常,此非是熱淋,此是精濁窒塞竅道而結。”此病多因酒色無度,敗精瘀阻;或腎精虧損,相火妄動,敗精挾火而出;或濕熱流注精室而成。症見陰莖口常流米泔樣或糊狀濁物,莖中或癢或痛,甚則如刀割火灼,而尿色自清。濁物色白者稱白濁,挾血者稱赤濁。或濁物淋瀝,尿出灼痛甚者,多屬火盛,宜抽薪飲、治濁固本丸、大分清飲等方。若兼見小便頻數者,多屬濕熱流注精室,宜五苓散合益元散。若日久不愈,澀痛全無,多屬心腎不足,宜九龍丹、固陰煎、秘元煎、菟絲子丸等方。如見腎氣虛寒,則宜右歸丸、附桂八味丸、益智湯等方。本證多見於淋病、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患。

①偏勝。《素問·調經論》:“是故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

②加重。《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

③偏聚。《素問·調經論》:“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

④交,通。《素問·生氣通天論》:“上下不並。”王冰注:“並,謂氣交通也。”

⑤齊同。《素問·脈要精微論》:“肝與腎脈並至。”

⑥指筋骨攣束不收。《素問·至真要大論》:“筋骨繇並”。即筋骨振搖強直。

井疽

病名。發於胸部鳩尾穴、中庭穴部位之癰疽。出《靈樞·癰疽》,又名井泉疽、胸發、穿心冷瘺、慢心銳毒、心漏、穿心毒、穿心疔。鳩尾穴位於劍突下半寸,中庭穴在膻中穴(兩乳間陷中)下一點六寸處。膻中與鳩尾間為胸腹中線一陷凹區,故名發於此之疽為井疽,或井泉疽。由於該處傳統名曰心口,故又有穿心、心漏之命名。該疽之發,多由心經火毒蘊鬱而成。初起若粟若豆粒,逐漸出現腫脹疼痛,其色紅腫而形高突凸者多系陽證之表現,甚則可見心煩肌熱,唇幹舌躁,喝思冷飲等陽毒之證,治宜清熱解毒,治宜參見外癰、疔瘡等病。若初起如豆粒而皮膚色不變者,積久日漸腫大,黑陷平塌,則多系冷氣攻心而發,久則穿潰出膿,質稀難愈易成瘺證,患者漸覺倦怠而食少納差,甚則精神恍惚,乃毒邪積久終犯心腎之證。治宜溫補托毒益腎陽為主。參見無頭疽、瘺、潰瘍等條。

井欄骨折斷

病名。即鎖骨骨折。出《陳氏秘傳》。井欄骨即鎖骨,證治參鎖子骨傷條。

井穴

五輸穴之一。位於四肢末端。《靈樞·九針十二原》:“所出為井”。意指此處脈氣淺小,猶如泉水初出。《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病在藏者,取之井。”《難經·六十八難》:“井主心下滿。”臨床多用於發熱、昏迷、胸中煩悶和急救。經絡測定亦多用之。井穴又是十二經之“根”,參見根結條。

井灶

推拿穴位名。即兩鼻孔。治小兒作寒作熱,鼻流清涕,昏迷不醒,急慢驚風等。《厘正按摩要術》卷二:“須用蔥薑煎湯,以左手託病者頭後,用右手大指面,蘸湯摩洗兩鼻孔三十六次,謂之洗井灶、以通臟腑之氣。”

即脖子的前側。古人把脖子分為前後兩部,前部為頸。《素問·金匱真言論》:“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

頸臂

經外穴名。見《芒針療法》。在鎖骨內1/3與外2/3交點向上1寸,當胸鎖乳突肌鎖骨頭後緣處。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深部在前斜角肌外緣稍內處,正當臂叢神經根,並有頸淺及頸橫動、靜脈的分支。主治上肢癱瘓、麻木、肩臂風濕痛等。直刺0.5-1寸,勿向下深刺,免傷肺尖。

頸骨

骨名。俗稱天柱骨。《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頸骨者,頭之莖骨,肩骨上際之骨,俗名天柱骨也。”詳旋臺骨條。

頸骨折

病名。指頸椎骨因外傷而損折者。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六。即天柱骨折。詳見該條。

頸蝗

病名。指頸部所生癰瘡之一種。《瘍醫大全》卷十八:“頸蝗其毒不紅,其形堅硬無膿,一年半載長久如此,不能穿潰,兩頭鎖頸,嗜人脂血,食血一飽,病人即將危矣。”治療:毒發之初宜先服益氣養榮湯十餘劑,外治可施以三棱針或艾炷灸,次服神效栝樓散便自消。

頸脈

頸部的脈管,相當於人迎脈搏動處。《靈樞·水脹》:“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

頸脈動

證名。結喉兩旁足陽明經人迎穴處動脈(即頸總動脈)搏動亢進之證。《靈樞·論疾診尺》:“視人之目窠上微癰(“癰”,《脈經》作擁),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見於水腫、喘證、怔忡等病證。

頸痛

證名。頸部肌肉筋骨疼痛。見《針灸甲乙經》卷七。《靈樞·經筋》:“手太陽之筋……繞肩胛引頸而痛。”見於癭瘤、落枕等病症。參見頸項強痛、落枕條。

頸細

證名。見《幼科發揮》。小兒頸細,多伴有頭傾而無力。多由胎元不足,精血虧虛所致。治宜填精益髓,用補腎地黃丸(方見頭軟條)。

頸項

人體部位名。又名脖項。古人把頸部分前、後兩部分。前為頸部,後稱項部。《素問·骨空論》:“大風頸項痛,刺風府。”

頸項強急

證名。頸項肌肉筋脈牽強拘急之證。為痙病主證之一。《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並治》:“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證治準繩·雜病》:“頸項強急之證,多由邪客三陽經也。”“頸項強急,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此風寒客三陽經也,宜驅邪湯。”“頸項強急,腰擬折,項似拔,加味勝濕湯。”參見項強、頸項強痛各條。

頸項強痛

證名。頸項肌肉筋脈牽強引痛之證。見《證治準繩·雜病》。《雜病源流犀燭·頸項病源流》:“頸項強痛,肝、腎、膀胱病也。三經感受風寒濕邪,則項強。見熱勝,宜加味小柴胡湯;濕勝,宜加味逍遙散;肝血虛,肝火旺,亦筋燥強急,宜首烏湯。而其所屬諸病,有項下卒腫堅硬者,由於肝腎之病,昆布、海藻、海帶必用,外則於風熱濕三者參之;有常慣項痛者,宜六味丸,間服和氣飲;有感冒項強或痛者,宜驅邪湯;有痰盛項痛者,宜治風豁痰湯;有濕盛項痛者,宜加味勝濕湯;有項筋急,不得轉側者,宜木瓜煎,有腎氣上攻,項筋連背痛,不可轉側者,宜椒附散;有腮項相連腫痛,發熱便閉者,宜防風通聖散;有項面腫,眾人一般者,是疫癘,宜普濟消毒飲;有腦後腫者,恐是疽,宜黃連救苦湯;若兼堅腫木硬,口燥舌幹,噁心,煩渴,便秘,宜石決明湯;有頸項腫痛,寒熱頭眩者,是氣毒,宜加味藿香散;有頸項結核浮腫,先寒後熱者,此風寒所搏,宜防風解毒湯;有頸項結核堅腫,色紅漸熱者,是熱毒,宜連翹消毒飲;有項強不能回顧,動則腦痛,脈弦數實者,是痰熱客太陽經,宜二陳湯加酒炒黃芩、羌活、紅花;有傷寒後,項前後腫硬作痛,身熱者,宜柴胡葛根湯;有傷寒後項腫痛,卻不紅,身不熱者,宜牛蒡甘桔湯;有項強,卒口噤,背反張,成痓病者,宜烏藥順氣散加羌活、獨活、木瓜,以上皆項強之病。”參見項強、項痛等條。

頸腋

頸部及腋下。《靈樞·寒熱病》:“寒熱瘰鬁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

頸癰

病名。指位於頸部之癰瘡。出《素問·病能論》。此癰多因感受風溫,風熱,肝胃火毒上攻,挾痰壅結於少陽,陽明之絡而成。本病雖多生於頸旁兩側,但頜下、耳後、或頦下亦可發生。症見頸項部漸之腫赤,灼熱疼痛加劇,漸至潰膿,且伴有寒熱往來,頭項強痛等全身症狀。治宜應以疏風,清熱,消腫為主。可用牛蒡解肌湯,或奇命丹加減;亦可用仙方活命飲加玄參、桔梗、升麻等;外用金黃散圍箍。餘證治可參見外癰條。

頸中

經穴別名。出《千金翼方》。即臂臑。見該條。

頸腫

證名。頸部單側或雙側脹腫粗大。出《靈樞·經筋》。因氣火鬱逆,或痰滯內結所致。《雜病源流犀燭·頸項病源流》:“有頸項腫痛,寒熱頭眩者,是氣毒,宜加味藿香散;有頸項結核浮腫,先寒後熱者,此風寒所搏,宜防風解毒湯;有頸項結核堅腫,色紅漸熱者,是熱毒,宜連翹消毒飲。”頸前粗大,食欲增進,心煩心悸,夜睡不安,呼吸困難,性情急躁憂鬱,為肝火肝氣交鬱,用達鬱湯法加夏枯草、青黛、丹皮、海藻(見《中醫臨床備要·頸粗》)。本證可見於癭瘤、瘰鬁、癰等。參見癭瘤、瘰鬁、癰等條。

《景景醫話》

醫論醫話著作。陸錦燧撰於1913年。本書記述作者辨證論治的經驗和心得為主,闡述溫、涼、攻、補、因病而施、審病以定用藥輕重等見解。符合臨證的一般規律。陸氏對西洋醫學採取排斥態度。所附《醫談錄舊》輯錄筆記小說中有關醫事記載,多屬怪症奇治等內容。本書收入《(魚孚)溪陸氏醫述》中。現存初刊鉛印本。

景日昣(zhēn)

清初醫家。字東陽(一作冬陽),號嵩崖。河南登豐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進士,官至戶部侍郎。少習儒,因母病亦精研岐黃,並以醫易同源,亦參易理。撰有《嵩崖(一作厓)尊生書》十五卷(1696年)。為綜合性醫書,述五運六氣、脈法藥性、及用藥法則,分析病因病機、臨床各科證治等,附有方劑。

《景嶽全書》

綜合性醫書。六十四卷。明·張介賓撰於1624年。全書分傳忠錄、脈神章、傷寒典、雜證謨、婦人規、小兒則、麻疹論、痘疹詮、外科鈐、本草正、新方、古方、外科方等。全書取材廣泛,擇取諸家精要,對內外婦兒等各科臨床辨證論治作了較系統的分析。全面論述了中醫基礎理論,用辯證法的觀點論述了陰陽在中醫理論中的重要地位和二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並充分闡發他“陽非有餘,真陰不足”的學說和經驗。治法以溫補為主,創制新方二卷。立論和治法有獨到之處。現存明刻本、幾十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景嶽全書發揮》

綜合性醫書。四卷。題名清·葉桂撰(一作姚球撰)。刊於1844年。本書重點是對張景嶽所主張的溫補學說提出了不少論評,但其批評未必中肯,故本書未能造成較大影響,只不過是不同學派辯論之作。現有清刻本、近代石印本。

《景嶽新方砭》

醫論著作。又名《新方八陣砭》。四卷。清·陳念祖撰。刊於1804年。作者對張介賓《新方八陣》所載方劑及有關理論以書評的形式予以闡析辨駁,發表了個人的學術見解。陳氏認為該書所立新方,其配伍、方義多“雜遝模糊”,尤其是補陰、補陽之說,與張仲景立方之旨不合。現有《陳修園醫書十六種》等刊本。

淨府

人體器官名。即膀胱。《素問·湯液醪醴論》:“開鬼門,潔淨府。”張志聰注:“潔淨府,瀉膀胱也。”詳膀胱條。

脛(jìng競)

解剖結構名。見《靈樞·經脈》、《素問·脈要精微論》等篇。

①泛指小腿部。

②指脛骨。詳該條。

脛骨

解剖結構名。見《靈樞·經脈》。又名骭骨、成骨。解剖學同名骨。位於小腿內側。參(骨行)骨條。

脛疽

病名。疽之發於小腿部脛骨處者。見《證治準繩·外科》卷四。“脛疽,發於脛名曰兔齧。”即附骨疽。相當於脛骨骨結核病。證治詳見該條。

脛毛

解剖結構名。小腿部的汗毛。《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血多氣少則脛毛美短。”

脛陰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黃鰍癰。參見該條。

脛陰癰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即黃鰍癰。證治可參見該條。

脛腫

證名。小腿浮腫。為水腫病常見症狀之一。出《素問·藏氣法時論》。亦稱足脛腫、足胻腫、足脛胕腫。詳見腳腫、水腫條。

病名。出《靈樞·經筋》。又稱痓。以項背強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為主證。《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痙病有虛實之分。實證多因風、寒、濕、痰、火邪壅滯經絡而成。虛證多因過汗失血,素體虛弱,氣虛血少,津液不足,筋失濡養,虛風內動所致。《金匱要略心典》卷上:“蓋病有太陽風寒不解,重感寒濕而成痙者,亦有亡血竭氣,損傷陰陽,而病變成痙者。”實證以祛邪為主,可兼扶正。虛證以益氣養血為主,兼予熄風。有剛痙、柔痙、陽痙、陰痙、三陽痙、三陰痙、風痙、風寒痙、風痰痙、痰火痙、濕熱痙、熱甚發痙、血虛發痙、虛痙等,詳各條。

痙病似天釣

病證名。見《幼科發揮》。小兒痙病,表現有背項強直,腰身反張,搖頭瘈疭,噤口不語,發熱腹痛,目呆不省,病似天釣,但卻有別。多由寒邪壅閉經脈所致。治宜祛寒解表,汗出者用桂枝湯加葛根,無汗者用葛根湯。

竟體發

病名。指背部所生範圍較大之有頭疽,因氣血虛弱不得起發者。亦名椒眼發、體疽發。發背之一種。證治詳見有頭疽條。

竟體癰

病名。古人指所患癰瘡之最大者。《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腫一寸至二寸癤也,二寸至五寸癰也,五寸至一尺癰疽也,一尺至二尺者名曰竟體癰。”證治可參見外癰及有頭疽條。

靖鎮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據相應臟腑的功能予以命名。《目經大成》卷一:“震為青睛,絡通膽之腑,肝屬於肝……,肝膽相為表裏,主鼓發生機,怒不可逢,邪莫能犯,曰靖鎮廓。”意即肝膽具有增強正氣,促使生機旺盛,抗禦外邪的作用而得名。詳見八廓條。

①平靜,與煩躁相對。《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②志意安閒,無欲無求。《素問·生氣通天論》:“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③平靜、靜止。與“動”相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複始。”

④指脈搏跳動平和,不躁急。《素問·陰陽別論》:“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靈樞·熱病》:“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

⑤指病情平穩。《素問·藏氣法時論》:“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

⑥同“淨”。清淨。《素問·天元紀大論》:“其色為黑,其化為肅,其蟲鱗,其政為靜。”

靜定

安定。《素問·五常政大論》:“卑監之紀……其氣散,其因靜定。”

靜伏

無精神氣力的倚伏。《靈樞·五亂》:“故氣亂於心,則燥心密嘿,俯首靜伏。”

靜功

養生術語。肢體不運動的功法。相對於動功而言。為氣功及武術的常用功法。《保生秘要》:“所以《素問》首卷論曰:恬淡無為,斂神內守。蓋以靜功調養真氣。”參見“動功”條。

靜悍

心淨無欲而剛毅,勇猛。《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身清廉,急心,靜悍,善為使。”

靜兼

安定能相容。指濕土之性。《素問·五運行大論》:“中央生濕,濕生土……其性靜兼,其德為濡。”

靜脈曲張外痔

病名。外痔之一種。見王兆銘《中西醫結合痔漏臨床證治》。即肛緣皮下靜脈曲張。症見肛周可有橢圓或環狀塊物突起,慢性經過,症狀不顯,不需醫治。當發炎水腫疼痛時,可用苦參湯加減熏洗,外敷黃連膏。

靜暑

病名。屬中暑類病證。《傷寒指掌》卷四:“靜處高堂大廈之中,偶或冒暑應接,亦能中暑;或處斗室低樓,熱氣外逼,;既或靜處室中,亦能吸收暑邪。”參見中暑條。

靜順

清淨柔順。指五運中水的平氣之性。《素問·五常政大論》:“水曰靜順。”

《靜香樓醫案》

醫案著作。清·尤怡撰。原系抄本,後收入《柳選四家醫案》。柳寶詒予以分門匯輯,並加按語。柳氏將尤怡所撰醫案歸納為內傷雜病、伏氣、外感、外瘍、婦人等32門。案語明確,說理簡要。有助於讀者領悟尤氏醫案的精華,學習其辨證要領。尤氏善用經方,靈活化裁,對複雜病機善於分清標本緩急,立法甚嚴謹。現存石印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靜志

平心靜氣。專心致志。《素問·針解篇》:“神無營於眾物者,靜志觀病人,無左右視也。”

鳩尾

①人體部位名。見(骨曷)骭條。

②經穴名。出《靈樞·九針十二原》。別名尾翳、(骨曷)骭。屬任脈。膏之原穴。任脈之絡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上動、靜脈。主治心胸痛,胃痛,反胃,驚悸,癲癇,及精神分裂症,心絞痛等。向下斜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鳩尾骨

骨名。又名蔽心骨、(骨曷)(骨虧)、心坎骨、護心軟骨。即胸骨劍突。《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旨》:“鳩尾者,即蔽心骨也。其質系脆骨,在胸骨之下岐骨之間。”

揪法

推拿手法名。見《急救痧證全集》。與擰法相似。用拇指和食指,或再加中指,快速敏捷地用力捏住肌肉或韌帶上提。多用於肩腰部。

九變刺

古代針刺法分類。即九刺。詳見該條。

九蟲病

病名。指蟲、蚘蟲、白蟲、肉蟲、肺蟲、胃蟲、弱蟲、赤蟲、蟯蟲等九種蟲病。出《諸病源候論·九蟲病諸候》。《證治準繩·雜病》:“九蟲皆由臟腑不實,脾胃皆虛,雜食生冷甘肥油膩鹽藏等物,節宣不時,腐敗停滯,所以發動。又有神志不舒,精魄失守,及五臟勞熱,又病餘毒氣血積鬱而生,或食瓜果,與畜獸內臟遺留諸蟲子類而生。”治宜驅蟲、健脾。

九刺

古代針刺法分類。又稱九變刺。《靈樞·官針》:“凡刺有九,以應九變。”指以不同的刺法應用於性質各異的病變。九刺分別是輸刺、遠道刺、經刺、絡刺、分刺、大瀉刺、毛刺、巨刺和焠刺。詳見各該條。

九丹

古代煉丹家煉製的九種外丹。《抱樸子內篇·金丹》:“九丹者,長生之要。”指丹華、神符、神丹,還丹、餌丹、煉丹、柔丹、優丹、寒丹。

九疸

九種黃疸之合稱。《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列九疸為胃疸、心疸、腎疸、腸疸、膏疸、舌疸、髓疸、肉疸、肝疸。書中載述:“凡諸疸病,皆由飲食過度,醉酒勞傷,脾胃有瘀熱所致。其病身面皆發黃,但立名不同耳。”《外臺秘要》卷四列九疸為胃疸、心疸、腎疸、脾疸、肺疸、舌疸、肉疸、髓疸、肝疸。參見有關條目。

九道出血

病證名。見《幼科證治準繩》。又名九竅出血,即眼、鼻、耳、口及二陰出血。多因乳母嗜食辛辣之物通過乳汁影響小兒,或護養過暖,積熱化火傷絡;亦有氣虛所致者。屬熱者,宜清血止血,用十灰散合犀角地黃湯;屬虛者,宜補氣攝血,用大劑獨參湯加龍骨、牡蠣之類,以防氣隨血脫。《張氏醫通》卷十四:“是證非中毒,即跌僕受傷。中毒者,用生羊血法;受傷者,觀其人不發熱,尚能飲食者,頻灌童便。無故發生九竅出血者,肝腎疲極,五臟內崩也。”五臟內崩可見於急性白血病等。

九道脈

脈象的一種分類。《脈訣》把二十四脈分為七表、八裏、九道三類。九道脈指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九種脈。

九宮尻神

古代針灸宜忌學說之一。見《針經指南》。簡稱尻神。系以九宮八卦為依據,按病人年齡來推算人神所在部位,從而避忌刺灸。一歲起坤宮,避忌外踝;二歲當震宮,避忌齒、指、腨;三歲當巽宮,避忌頭、口、乳;四歲當中宮,避忌肩、尻;五歲當幹宮,避忌面、目、背;六歲當兌官,避忌膊、手;七歲當艮宮,避忌項、腰;八歲當離宮,避忌膝、肋;九歲當坎宮,避忌臍、肘、腳;十歲複起坤宮,依次輪轉。此為行年尻神所在部位,不宜刺灸。

九鬼拔馬刀

導引功法名。出《易筋經》。方法為:“單膀用力,夾抱頸項,自頭收回。鼻息調勻,兩膝立直。左右同之。”其動作要領為一手向上彎至項後,如拔刀狀,故名。

九候

脈診方法。其中全身遍診法,以頭部、上肢、下肢各分天、地、人三部,合為九候;寸口脈法以寸、關、尺三部各分浮、中、沉、合為九候。詳三部九候條。

九還

氣功內丹術術語。出《周易參同契》:“剛施而退,柔化以滋,九還七返,八歸六居。”其含義古代氣功文獻解說不一。如《道樞·參同契下篇》謂內丹凝成,“其光九色,故曰九還焉。”《脈望》卷三謂內觀九竅為九還;《金丹大成·金丹問答》謂九為金之成數,金水相生,其氣下降為九還等。

九積

病名。指食積、酒積、氣積、涎積、痰積、癖積、水積、血積、肉積九積。《儒門事親》卷三:“食積證見酸心腹滿,宜用大黃、牽牛之類。甚者礞石、巴豆。酒積目黃口幹,葛根、麥蘗之類,甚者甘遂、牽牛。氣積噫氣痞塞,木香、檳榔之類,甚者枳殼、牽牛。涎積咽如拽鋸,朱砂、膩粉之類,甚者瓜蒂、甘遂。痰積涕唾稠粘,半夏、南星之類,甚者瓜蒂、藜蘆。癖積兩脅刺痛,三棱、廣茂之類,甚者甘遂、蠍梢。水積足脛、脹滿,鬱李、商陸之類,甚者甘遂、芫花。血積打撲肭愈,產後不月,桃仁、地榆之類,甚者虻蟲、水蛭。肉積贅瘤核鬁,膩粉、白丁香,砭刺出血,甚者碯砂、信石。九積皆以氣為主,各據所屬之狀而治之。”

九焦

人體部位名。指第九、十胸椎棘突間。《靈樞·背俞》:“肝俞在九焦之間。”

九疽

病名。指肌膚化膿性感染之多發性疽病。《外科啟玄》卷六稱:“此九疽一生即有九處,初腫勢甚重,當看人之虛實,毒之淺深,膿之稀稠,潰之遲早,驗之五善七惡,或又二、三處者亦輕也。”實則九疽乃言其多發,並非發則必有九處。有認為類似今之膿毒症者。證治參見各有關疽條。

九科

中國古代醫學分科的總稱。北宋嘉佑五年(1060年)始分醫學為九科。即大方脈(內科)、小方脈(兒科)、風科、產科、眼科、瘡腫科、口齒咽喉科、金鏃兼書禁科、金鏃兼折傷科。元豐改制後,將重疊的金鏃兼折傷科撤銷,又增加針灸科仍為九科。此制一直沿襲至宋末。清初沿襲明末制度分醫學為十一科。嘉慶二年(1797年)改為九科。即:大方脈、傷寒、婦人、小方脈痘疹、瘡瘍、眼科、口齒咽喉、針灸、正骨。嘉慶六年(1801年)以後,醫學分科還有八科、七科、五科等變化,詳見各該條。

《九靈》

書名。《靈樞經》傳本之一。詳該條。

九六補瀉

針刺中以提插、撚轉手法配合陰陽奇偶的關係來分別補瀉的方法。古人認為陽數奇而屬天為補,陰數偶而屬地為瀉,故九數為陽為補,六數為陰為瀉。如補法當緊按慢提或向左撚轉九次,若未得氣,可再行九次,如此重複三遍,使成三九二十七數。瀉法則慢按緊提或向右撚轉六次,若未得氣,可再行六次,如此重複三遍,使成三六一十八數。今已少用。

九漏

漏症之合稱。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急慢性化膿性感染治療不當而引致之漏症甚多,歸納為九種者稱之為九漏。巢元方等整理為:狼漏、鼠漏、螻蛄漏、蜂漏、蚍蜉漏、蠐螬漏、浮疽漏、瘰鬁漏、轉脈漏,合稱之。《外科正宗》卷十二則稱:狼漏、鼠漏、膿漏、螻蛄漏、蜂漏、蜈蚣漏、蠐螬漏、瘰鬁漏、轉脈漏為九漏。即淋巴結核所引致漏管等之別名,詳見瘰鬁各有關條。

九氣

九種情志狀態的合稱。指怒、喜、悲、恐、寒、炅、驚、勞、思九氣。由此可致多種疾病。《素問·舉痛論》:“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諸病源候論·氣病諸候》:“九氣者,謂怒喜悲恐寒熱憂勞思。因此九事而傷動於氣。一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而氣逆也;二曰喜則其氣緩,榮衛通利,故氣緩;三曰悲則氣消,悲則使心系急,肺布葉舉,使上焦不通,熱氣在內,固氣消也;四曰恐則氣下,恐則精卻,精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氣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五曰寒則氣收,聚寒使經涘澀,使氣不宣散故也;六曰熱則腠理開,腠理開則榮衛通,汗大泄;七曰憂則氣亂,氣亂則心無所寄,神無所歸,虛無所定,故氣亂;八曰勞則氣耗,氣耗則喘且汗,外內皆越,故氣耗也;九曰思則氣結,氣結則心有所止,故氣留而不行。”

九竅

人體部位名。即頭部七竅及前、後陰。

九竅出血

病證名。又名大衄。謂耳、目、口、鼻、前陰、後陰九竅同時出血。《諸病源候論·血病諸候》:“凡榮衛大虛,府藏傷損,血脈空竭,因而恚怒失節,驚忿過度,暴氣逆溢,致令腠理開張,血脈流散也,故九竅出血。”亦可因感受疫癘或中毒致病。一般宜內服側柏散,外用百草霜、油發灰、龍骨末,或吹入或局部摻敷。如因猝然驚恐見此,可用朱砂安神丸加發灰治之。如為感受疫癘者,宜清疫解毒;中毒出血者,宜審因施治。參見大衄、衄血,中毒等條。

九守

道教養生術語。指守和、守信、守氣、守仁、守簡、守易、守清、守盈、守弱。系道教倡奉的9種養生要則。其含意,如守和指陰陽內調,守信指精神內守,守易指不為外感、明哲保身,守盈指知足而止等。

九死

虛勞病九種危重證候。即手足色青。四肢久腫,脈枯齒幹,聲音散漫,鼻孔虛張,唇寒宣露,唇腫齒焦,手循衣縫,汗出不流,舌卷卵縮。

九痛

病名。即帶下三十六疾中之九痛,指婦人九種病證。《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一者陰中痛傷,二者陰中淋痛,三者小便即痛,四者寒冷痛,五者月水來腹痛,六者氣滿並痛,七者汁出陰中如蟲齧痛,八者脅下皮痛,九者腰痛。”

《九墟》

書名。指《靈樞經》傳本之一。詳靈樞經條。

九宜

古代九針治病的適應範圍。該範圍因其形狀特點而定。《靈樞·五禁》:“明知九針之論,是謂九宜。”《靈樞·官針》:“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

九髒

五神髒與四形髒的合稱。《素問·三部九候論》:“故神髒五,形髒四,合為九髒。”神髒指心、肝、脾、肺、腎,形髒指胃、大腸、小腸、膀胱。參見神髒、形髒條。

九針

針具名。為九種針具的總稱。出《黃帝內經》。即镵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靈樞·官針》:“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針的形狀、用途各異,據情選用,方可去病。詳見各該條。

九種心痛

病名。出《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所載九痛丸“治療九種心痛”,但未言九痛名目。《千金要方·心臟》載九種心痛:“一、蟲心痛,二、注心痛,三、風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飲心痛,七、冷心痛,八、熱心痛,九、去來心痛。”《張氏醫通·諸痛門》則分為飲痛、食痛、氣痛、血痛、冷痛、熱痛、悸痛、蟲痛、疰痛九種。《醫學心悟》卷三謂:“心痛有九種:一曰氣,二曰血,三曰熱,四曰寒,五曰飲,六曰食,七曰虛,八曰蟲,九曰疰,宜分而治之。”《類證治裁·心痛》分為飲、食、寒、火、氣、血、悸、蟲、疰心痛九種。具體證候詳見蟲心痛、注心痛、風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飲心痛、冷心痛、熱心痛、去來心痛各條。

九注

病名。指風注、寒注、氣注、生注、涼注、酒注、食注、水注、屍注等九種注病。出《諸病源候論·諸注候》。

九轉

原為外丹術術語,指外丹燒煉的次數。外丹術認為,外丹煉製次數越多,藥力越足,服後成仙越速,而以九轉為貴,《抱樸子內篇·金丹》對此有具體說明。後內丹術也借用九轉一詞,除表示練功時間恒久外,又指內丹煉養的九個階段,即降丹、交媾、養陽、養陰、換骨、換肉、換五臟六腑、育火、飛升。又有指五臟真氣、三田真氣與神水和合於下丹田,如《修真太極混元指玄圖·秘傳還丹訣》:“以五臟真氣、三田真氣合和神水下丹田,而曰九轉。”

九子皰

病名。見《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皰:《淮南子·說林訓》:“潰小皰而發痤疽。”頸腋部多發之疙瘩、膿皰。多指瘰鬁,詳該條。

①時間副詞。長久,長時間。《素問·至真要大論》:“跗腫不能久立。”

②副詞。永久。《素問·六微旨大論》:“願夫子溢志盡言其事,令終不滅,久而不絕。”

③持續不止,經久不絕。《素問·痹論》:“或痛久者,或易已者。”

④指舊病。《素問·五常政大論》:“補之瀉之,久新同法。”

久病發驚

病證名。見《醫林改錯》。小兒久病,氣血虧虛而成驚搐。症見身熱起伏,面頰潮紅,形瘦肉脫,似搐非搐,有時昏迷少氣。治宜健脾益氣,養血鎮驚,用可保立蘇湯(黃芪、黨參、甘草、白芍、當歸、白朮、山萸肉、棗仁、枸杞、破故紙、核桃肉)加減。

久持

脈學術語。指脈診切按時間相對較長。如促、結、代脈,初持往往不易發現,須久持方可診察清楚。

久持索然

脈學術語。指切脈經久按之後,很難摸及;或初按時指下浮大,久按反覺難以捉摸。這種情況,不論新病久病,有熱無熱,均屬正氣大虛。

久齒

乳齒脫落後所生的恒齒。幼兒自六歲開始,乳齒逐步脫落,換成久齒。久齒的生長和榮槁與腎氣盛衰有密切關係。參見齒條。

久喘

病證名。喘證久延不愈者。多表現為正氣虛衰,痰飲壅阻的證候。《丹溪心法·喘》:“凡久喘之證,未發宜扶正氣為主,已發用攻邪為主。”亦可用人參潤肺丸等培固元氣、補肺平喘。

久慣小產

即習慣性流產。又名滑胎。出《婦科易知》。

久咳

證名。咳嗽經久不愈。出《素問·咳論》。又稱久咳嗽、久嗽。多因外邪留戀,臟腑內傷,氣虛血虧,七情鬱結等所致。《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六認為由肺虛極所致。《萬病回春》卷四則認為久嗽多屬腎氣虧損,火炎水涸。《醫方集解》:“久嗽有痰者,燥脾化痰;無痰者,清金降火。蓋外感久則鬱熱,內傷久則火炎,俱要開鬱潤燥。其七情逆者,順氣為先;停水宿食者,分導為要;氣血虛者,補之斂之。”《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認為久咳屬虛屬鬱。氣虛者,宜補中益氣湯;血虛者,宜阿膠四物湯;血虛火盛,喘咳聲嘶者,宜芩連四物湯;氣血兩虛者,宜寧肺湯;虛勞嗽,痰熱渴汗者,宜滋陰清化丸;虛勞咳血痰喘者,宜五汁膏;虛勞嗽一二聲,無痰,夜則發熱,過則冷,睡多夢者,宜劫勞散;火鬱於肺,咳則有聲無痰者,宜桔梗湯;濕痰內鬱,痰出則咳少止,少頃又咳者,宜加味二陳湯;咳久傷脾,滿面生瘡者,宜人參蛤蚧散;久咳失音者,宜杏仁膏、清肺湯;久咳失氣者,宜劫嗽丸;久咳面目浮腫者,宜葶藶散;久咳不止,諸藥不效者,宜噙化丸、立效方;久咳成癆者,宜保和湯;久咳經年,百藥不效,餘無他症與勞嗽異者,宜百部膏、烏梅膏;痰鬱火邪在中,成乾咳嗽者,症極難治,先用開劑,宜逍遙散,重加桔梗,後用補陰之品,宜《本事》鱉甲丸加熟地、當歸、白芍、麥冬、阿膠、茯苓之屬。

久咳嗽

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六。即久咳。詳該條。

久痢

病名。痢疾久延不愈者。見《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多因痢症久延,脾胃虧損,中氣下陷所致。證見大便常帶粘凍血液,腹部隱痛,虛坐努責,甚至脫肛,肌肉消瘦,神疲乏力,食欲減退等。一般治久痢脫肛,脾虛下陷,用三奇散、補中益氣湯;腎氣不固,用桑螵蛸散;陰血已虧,濕熱末盡,用駐車丸;脾腎陽虛,漸見滑脫者,用桃花湯,真人養髒湯等方。本病可見於慢性結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潰瘍性腸結核、慢性細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等疾患。

久痢脫肛

病證名。《醫學綱目》:“凡小兒所患瀉痢,皆因暑濕風熱,乘脾胃虛而得。”因“脾氣虛,肺無所養,故大腸之氣虛脫而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或四君子為主。”若脫出緋紅或作痛者,為血虛有熱,宜補中益氣湯合四物湯加牡丹皮;若微紅而作痛者,為氣虛有熱,宜補中益氣湯佐四君子湯加牡丹皮。外可用五倍子煎湯,加樸硝熏洗。

久聾

病名。指久治不效之耳聾證。《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有久聾候。該書認為“足少陰,腎之經,宗脈之所聚,其氣通於耳,勞傷於腎,宗脈虛損,血氣不足,為風邪所乘,故成耳聾。勞傷甚者,血虛氣極,風邪停滯,故為久聾。”《醫方考》簡述之為“久聾者病非一日,邪氣痹聚也。凡是聾者,勢必耳鳴。”其治宜內服補益氣血,滋養肝腎之劑。方可選用補中益氣湯、歸脾湯、六味地黃湯等之加減。如邪氣痹阻絡脈,則可選用祛邪活絡之劑,參見耳聾條。

久逆

病理學名詞。指臟腑經絡之氣長期鬱滯,不能通暢下行的病機。《素問·通評虛實論》:“黃疸、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久衄

證名。鼻出血經久不愈。見《聖濟總錄》卷七十。《諸病源候論·鼻病諸候》:“鼻衄,由熱乘血氣也。肝藏血,肺主氣,開竅於鼻。勞損藏府,血氣生熱,血得熱則流散妄行,隨氣發於鼻者名為鼻衄。髒虛不復,勞熱停積,故衄經久不瘥。”常伴有面色無華,頭目昏眩。可用桑根白皮丸、榴花散、血餘散、阿膠湯等方。

久瘧

瘧疾久延不愈者。《諸病源候論·久瘧候》:“瘧皆由傷暑及傷風所為,熱盛之時,發汗吐下過度,腑髒空虛,營衛傷損,邪氣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瘧症氣虛則寒,血虛則熱;胃虛則惡寒,脾虛則發熱;陰火下流則寒熱交發而瘧作;或微寒微熱,面白神萎,口淡無味,胃呆納差,大便溏薄等。治宜益氣養血,溫陽化陰。方用補中益氣湯、人參養榮丸等。陽虛明顯,則用附桂八味丸等,以益火之源而消陰翳。參見瘧疾條。

久癖

病名。癖病積年不愈者。《諸病源候論·癖病諸候》:“久癖,謂因飲水過多,水氣壅滯,遇寒熱氣相搏,便成癖,在於兩脅下,經久不瘥,乃結聚成形段而起,按之乃水鳴,積有歲年,故雲久癖。”

久熱傷陰

病理學名詞。指邪熱稽留不退,灼爍津液,以致陰液耗傷的病理。如肺胃津液受傷,則出現皮膚乾燥、煩悶口渴、乾咳無痰、舌紅而幹、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或虛數。若傷及肝腎之陰,則出現暮熱早涼、口乾舌燥、手足顫動、心悸神疲、耳鳴、舌絳苔少或剝苔、脈細數等症。

久嗽

證名。咳嗽經久不愈者。見《聖濟總錄》卷六十五。詳久咳條。

久嗽失音

病證名。多由久咳不止,氣陰暗耗所致。症見咳嗽經久不愈,聲音嘶啞甚或失音。治宜止咳、斂肺、養陰。方可選用養陰清肺湯等加減。

久痰

痰證之一。痰液在體內停積日久的病證。其證痰黃濁稠結,咳之難出,漸成惡味,酸辣腥臊鹹苦,甚至帶血而出,亦可見潮熱咳嗽,有似內傷陰火。宜用熟地、茯苓、山藥、苡仁、芡實、萸肉、五味、車前、益智仁等。

久頭痛

病名。頭痛經久不愈。《丹溪心法附餘·風熱門》:“久頭痛病,略感風寒便發,寒月須重綿厚帕包裹者,此屬鬱熱,本熱而標寒。”多屬氣血陰陽內傷,或內挾痰涎風火,鬱遏頭部經絡,氣血壅滯所致。如頭風、偏頭風、氣虛頭痛、血虛頭痛、鬱熱頭痛、痰厥頭痛等,多屬久頭痛。詳見名條。

久泄

病證名。泄瀉日久不愈,或兼見脫肛者。見《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泄瀉論》。又稱久瀉。多因正氣氣陷所致,治宜補虛、固澀。若邪戀正虛,則宜扶正祛邪兼顧。

久瀉

病證名。泄瀉久延時日而不愈者。《壽世保元·泄瀉》:“大抵久瀉,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劑,損其真陰,元氣不能自持,遂成久瀉。”《張氏醫通·大小府門》:“久瀉,穀道不合,或脫肛,乃元氣下陷,大腸不行收令而然。補中益氣加訶子、肉果、五味、烏梅肉為丸,或四君子加防風、升麻。”

久瀉腸滑

病證名。

①小兒泄瀉,遷延不愈,不能禁約。出《幼科全書》。症見泄瀉不禁,完穀不化,面(白光)神疲,四肢不溫,口淡食少等。多因久瀉不止或誤用攻下,脾胃受傷,中氣下陷所致。治宜升提中氣,用補中益氣湯。針灸取足三裏、內關、天樞等穴。

②久瀉致脫肛。《幼科證治準繩》:“小兒泄利甚青黃,久患時多轉滑腸,下部脫肛頻冷咽,朝朝焦瘦漸羸尪。”治宜益氣固腸,升提斂氣,用補中益氣湯、訶子散。

久心痛

病名。心痛久延不愈者。《諸病源候論·心痛病諸候》:“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別絡,為風邪冷熱所乘痛也。”其病發作有時,經久不瘥。參見心痛條。

久腰痛

證名。腰痛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又稱積年腰痛。《諸病源候論·腰背病諸候》:“夫腰痛皆由傷腎氣所為。腎虛受於風邪,風邪停積於腎經,與氣血相擊,久而不散,故久腰痛。”多因腎氣不足或腎虛邪戀所致。治以補腎為主,或兼祛邪。

久瘖

病證名。

①因病久而聲音漸失者。《類證治裁》卷二:“失音大都不越於肺,須分暴瘖、久瘖。暴瘖多是寒包熱邪,宜辛涼和解。肺虛傷風,喘咳聲嘶,火邪傷肺,咽痛聲啞;久病失音、氣虛挾痰,宜滋肺腎之化源。”方用百合固金湯等加減。

②系指病瘖久不愈者。久瘖多屬虛證,宜滋養肺腎,益氣養血。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參見諸瘖條。

久癰

病名。遷延難愈或因失治而併發成瘺之癰疽。見《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該書認為久癰之發“由於寒氣客於經絡,血澀不通,壅結成膿。發癰之後,熱毒未盡,重有風冷乘之,冷搏於腫,蘊結不消,故經久不瘥一發,久則變成瘺也。”內治宜補虛解毒之劑,方用山茱萸散等。外治法參閱癰、潰瘍及瘺等條。

久痔

病名。痔之久治不愈者。見《太平聖惠方》卷六十。該書認為:“連滯經久,差而復發者,故名久痔。”《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記有“痔久不差,變為瘺也。”並謂“諸痔皆傷風,房室不慎,醉飽合陰陽,致勞擾血氣,而經脈流溢,滲漏腸間,沖發下部”而成。其證見肛門部位搔癢,腫脹,或發生瘡瘺,間下膿血,經久不愈者,或愈後複作。治療參見各有關之痔條。

灸瘢

因灸治而造成的瘢痕。《抱樸子·仙藥》:“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灸瘢皆滅,面體玉光。”

灸板

灸用器具。見《外科圖說》。為穿有數孔的長板,上可置艾絨,用以施灸。

灸瘡

灸治後局部因灼傷而化膿潰爛成瘡。見《金匱要略》。古代又作“灸創”,見《武威漢代醫簡》。《針灸資生經》引《明堂灸經》:“凡著艾得瘡發,所患即差;不得瘡發,其疾不愈。”古代施灸多以各種方法促使灸瘡透發。如《針灸資生經》用蔥熨、皂莢湯洗,內服四物湯,食用魚、豆腐、雞、鵝、竹筍、羊肉等。一般灸瘡經3-5周後結痂癒合。在此期間須保持瘡面清潔,勤換膏藥,以防繼發感染。參見化膿灸條。

灸刺

艾灸和針刺的合稱。《靈樞·四時氣》:“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灸癜風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白癜風,灸左右手中指節去延外宛中三壯,未差報之。”《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列作經外穴,名灸癜風,定位在手中指掌側,遠側指節橫紋中點稍前方處。

灸法

針灸療法之一。指用艾絨等藥物在穴位上灼燙、熏熨以治病的方法。又稱灸焫。灸法治病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說文解字》:“灸,灼也,從火,久聲。”《靈樞·官能》:“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灸法具有溫陽起陷,行氣活血的作用,多用於陽氣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近代對灸法的應用分類大體為:艾炷灸(著膚灸、間隔灸)、艾條灸、溫灸器灸、電熱灸、敷藥灸(藥物發泡灸)等

《灸法秘傳》

針灸著作。一卷。清·金冶田傳,雷少逸編。刊於1883年。內容有正面(穴)圖,背面(穴)圖、指節圖、灸盞圖、灸藥神方、灸法禁忌,全書主體部分為中風、屍厥應灸七十症的灸法取穴。書末由劉國光氏附入太乙神針方及雷火針法。本書論述簡要。其中將特製的藥艾放入銀質的“灸盞”中進行灸療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點。現只存初刻本。

灸感

灸法術語。指病人因施用灸法而出現的溫熱或麻木、蟲行等感覺。有時也可向某一方向傳佈或擴散。《備急灸法·騎竹馬灸法》:“灸罷二穴……其艾火即隨流注先至尾閭,其熱如蒸,又透兩外腎,俱覺蒸熱,移時複流足湧泉穴,自下而上,漸漸周遍一身。”

《灸膏肓腧穴法》

針灸著作。又名《膏肓腧穴灸法》。一卷。宋·莊綽撰。1128年刊行。作者以膏肓穴於人體病理關係至重,故此書專門介紹膏肓穴的主治、部位及不同流派的取穴法等,並附有插圖。參見《針灸四書》條。

灸花

灸法術語。指灸瘡的化膿狀態。見《針灸集成》。

灸火瘡

病名。因灸療而形成之瘡腫。出於《劉涓子鬼遺方》卷五,名為灸瘡。見於《外科啟玄》卷九者,名為灸火瘡。均系因施灸療所致之瘡痕。所不同者,古之瘢痕灸,即醫家有意在局部用艾絨燒灼引起瘡面而形成瘢痕,藉以達到治療之目的。另外,或因醫療事故誤灼致瘡所形成者。證治參見燒傷、潰瘍條。

灸癆

經外穴名。《針灸資生經》引《集效》:“灸勞法:……令身正直,用草子,男左女右,自腳中指尖量過腳心下,向上至曲(月秋)大紋處截斷,卻得此草自鼻尖量,從頭正中至脊,以草盡處用墨點記;別用草一條,令病人自然合口,量闊狹截斷,卻將此草於墨點上平折,兩頭盡處量穴,灸時隨年多灸一壯,累效。”近代《中國針灸學》等列作經外穴,名灸癆。即以足中趾尖經足心至腘窩橫紋之長為度,自鼻尖向後沿正中線量至脊背盡處標點,此點旁開半口寸處是穴。主治虛勞盜汗,咳嗽,咳吐膿痰,面黃消瘦,神疲乏力等。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灸療器

灸療器具之一。即溫灸器。參見該條。

灸皰

灸法術語。出《針灸甲乙經》。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致使灸處皮膚引起膿皰。又稱灸瘡。《針灸資生經》卷三引《明堂灸經》:“凡著艾得皰發,所患即瘥;不得皰發,其疾不愈。”說明灸皰是化膿灸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一般灸皰經3-5周後結痂癒合,在此期間應注意保持瘡面清潔,以防繼發感染。參見化膿灸條。

灸焫

灸法。《素問·異法方宜論》:“髒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王冰注:“火艾燒灼,謂之灸焫。”見灸法條。

灸師

專門施行灸法的醫師。《昌黎先生集》卷七譴瘧鬼:“灸師施艾炷,酷若獵火圍。”

灸哮

經外穴名。《針灸聚英·雜病歌》:“哮……又法背上有一穴,量穴須用線一條。環頸垂下至鳩尾,尖上截斷牽脊背,線頭盡處是穴端,灸至七壯真為貴。”《中國針灸學》列作經外穴,名灸哮。在背部,以繩環頸下垂至胸骨劍突尖,環轉向背,繩之中點平喉結,繩端著脊骨中處是穴。主治哮喘,咳嗽,及支氣管炎等。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灸血病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隨年壯。”近代《中國針灸學》列作經外穴,名灸血病。在第三骶骨脊之高點處。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婦人血崩等。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灸盞

灸具名。形如杯盞故名。《灸法秘傳》:“四周銀片稍厚,底宜薄,須穿數孔,下用四足,計高一分許。將盞足釘在薑片上,薑上亦穿數孔,與盞孔相當,俾藥氣可以透入經絡臟腑也。”近代所用的艾鬥即由此發展而來。

灸罩

灸法用具。見《外科圖說》。為圓錐形罩子,上有一孔,罩於施灸的艾炷上。

灸痔法

醫療技術名。痔治療法之一。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五十二病方》:“痔者……而燔其艾、蕈,……即令痔者踞(有^皿)。”該書多處論及痔之重灸治療及熨療,已達到較高的水準。《外臺秘要》卷二十六引《崔氏灸痔法》二則,均因其方法繁而效難確立,後世多已不用。

韭汁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見《本草綱目》。小兒初生時以韭根搗汁煮開灌之。

酒悖

病狀名。指飲酒之後的一種膽大妄為的反常狀態。《靈樞·論勇》:“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名曰酒悖也。”

酒鱉

病證名。飲酒過多形成的一種瘕病。《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如平時嗜酒,血入於酒,而成酒鱉。”其證與氣鱉、血鱉相似。治宜蕪荑湯等方。

酒刺

病名。指生於面部的一種皮膚疾患。全稱應作肺風酒刺。因肺經血熱有鬱而致。見《外科大成》卷三。內有:“肺風由肺經血熱鬱不行而生酒刺也。宜枇杷清肺散或服荷葉著糊為丸;白礬末酒化塗之。”即粉刺。詳見該條。

酒疸

病名。因飲酒過度,濕熱鬱蒸,膽熱液泄所致的黃疸。五疸之一。亦稱酒黃疸。見《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寓意草·論錢小魯嗜酒積熱之證》謂飲酒過度,熱淫內熾,“故膽之熱汁,滿而溢出於外,以漸滲於經絡,則身目俱黃,為酒疸之病。”證見身目俱黃,面發赤斑,心中懊憹熱痛,鼻燥,腹滿不欲食,時時欲吐等。治宜清利濕熱,解酒毒。方用梔子大黃湯、葛花解酲湯、旺膽消酒湯等。若脈浮滑,欲吐甚者,當先探吐。脈沉滑而腹滿大便秘者,當先下之。本病見於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膽汁鬱積性肝炎等。參見黃疸、五疸條。

酒毒發

病名。亦名酒毒發疽。出《外科大成》卷二。該病因過於飲酒,膏粱厚味積毒所致。多發於脊背等處,初發如彈丸大小,漸大如拳,皮色不變,觸之堅硬如石,患處時麻時木,疼痛劇烈,且可伴見全身拘急,二便澀滯,頭面手足虛腫,泄瀉似痢等全身症狀。治療初宜清熱解毒,可服連翹消毒飲,進湯服內托黃芪散。餘可參外癰及疽條。

酒毒發疽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即酒毒發。詳見該條。

酒毒喉閉

病名。指因酒毒薰蒸所致的咽喉腫痛閉阻,吞咽不利的喉疾。喉閉的一種。見於《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六:“又有酒毒喉閉,由酒毒蒸於心、脾二經,熱壅咽喉,喉腫色黃,其人面赤,目睛上視,以桐油餞導吐痰涎,宜服鼠粘子解毒湯。”

酒毒喉痹

病名。指咽喉腫物,形如雞卵,其色鮮紅,其光如鏡,壅塞喉中,伴發熱惡寒、頭痛項腫的疾病。多由痰濕之體,複傷酒毒,濕熱邪毒薰蒸心脾、致痰濕熱毒壅塞咽喉。其治宜解毒瀉熱,選用鼠粘子解毒湯、瀉黃散、龍膽瀉肝湯等;外吹以冰硼散。

酒毒喉風

病名。見《喉科秘旨》卷上。喉風的一種。是指因酒毒所致的喉風。症見喉關內腫痛色紅或黃,飲食難咽,面部紅赤,或目睛上視,發熱惡寒,頭痛項強。治宜清熱除濕,兼解酒毒。用藥葛根、梔子、花粉、茵陳、車前草、丹皮、枳椇子、薄荷、桔梗、芥穗等煎服。

酒風

病名。酒後為風邪所傷之證。又名漏風。證見發熱,肢體胎惰,汗出惡風。《素問·病能論》:“有病身熱解隋,汗出如浴,惡風少氣,……病名曰酒風。”詳漏風條。

酒臌

病證名。因飲酒過度所致的臌脹證。《不居集·酒臌》:“少年縱酒無節,多成酒臌。”“其有積漸日久,而成酒臌者,則尤多也。蓋酒性本濕,壯者氣行則已,酒即血也;怯者著而成病,酒即水也。不惟以酒為水,而血氣既衰,亦皆隨酒悉化為水矣。所以凡治水臌者,必當以血氣為主,而養陰利濕,是誠善矣。”參見水鼓條。

酒寒喉風

病名,喉風之一種。出《喉科杓指》。症見:兩倉平而不腫,有淡紅塊,四五粒,咽物覺痛,無身寒熱,六脈洪大(《喉科指掌》卷二)。多因飲酒後感受風寒,化熱生濕,上壅咽喉所致。治宜清化濕熱為主,方選清咽利膈湯加減。

酒黃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五臟積熱,面赤,言語帶邪,昏沉錯亂,目中黃色,此是酒黃。灸後心、百會、下廉三處百壯。若惙氣上喘,脈如屋漏,此候不治,如只大便下血,宜服澤瀉湯方。”參見黃疸有關各條。

酒黃疸

病名。即酒疸。《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酒黃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酒黃疸者,或無熱,靖言了了,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參見黃疸、酒疸條。

酒積

病證名。因飲酒過多所致的積滯。九積之一。見《儒門事親》卷二。證見肚腹脹痛,食少,目黃口幹。治宜祛濕消積。《醫碥》卷三:“酒積,目黃口幹,肚腹脹痛,少食。宜葛根、枳實、麥芽之類。”《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治用曲蘖丸、酒積丸、烏白丸等方。本證見於酒精性胃炎、肝硬變等疾病。

酒積便血

病證名。因嗜酒過度,濕熱結蓄大腸所致的便血。初起宜清濕熱,解酒毒,用黃連丸、酒蒸黃連丸、約營煎、聚金丸、槐角丸之類。日久下痢膿血,腹痛不瘥,用烏梅丸、樗白皮散。酒濕從寒化者,宜健脾祛濕,用二術煎、四君子湯或葛花解醒湯。參見便血、痢疾條。

酒積腹痛

病證名。嗜酒無度,濕熱傷脾所致的腹痛。《症因脈治》卷四:“酒積腹痛之症,痛而欲利,利下黃沫,天明即發,飲酒痛甚,小便赤澀。”治宜清熱化濕。痛而欲利,脈沉數者,枳殼大黃湯;口苦舌幹,幹葛清胃湯;利下黃沫,梔連平胃散加枳殼;小便赤澀,益元散等方。

酒積五更泄瀉

病證名。因飲酒過多,濕熱內蘊,損傷脾胃所致的晨泄。見《症因脈治·泄瀉論》。其證每至五更則腹中作痛,泄下黃沫,小便赤色或如米泔,脈洪數或弦數。治宜清熱化濕,用平胃四苓散加葛根、黃柏,或家秘川連枳殼湯。參見酒泄、縱酒泄瀉條。

酒積泄

病證名。因飲酒過多所致的晨泄。一作酒積瀉。《不居集·泄瀉》:“酒積泄,飲酒太多,清晨作泄,或五更腹痛,泄下黃赤,此酒濕入髒所致。非腎虛者比也。”即酒積五更泄瀉,參見該條。

酒積瀉

病證名。見《醫略六書·雜病證治》又稱酒積泄、酒積五更泄瀉。

酒劑

藥物劑型之一。古稱酒醴,後世稱藥酒。是以酒為溶媒,或用白酒,或用黃酒,浸制藥物中有效成分,所得藥液供內服或外用。如十全大補酒、風濕藥酒等。

酒瘕

病證名。飲酒過多所致的瘕病。其證食少、消瘦、多睡、不得酒即吐。《諸病源候論·症瘕病諸候》:“人有性嗜酒,飲酒既多,而食穀常少,積久漸瘦,其病遂常思酒,不得酒即吐,多睡不復能食,雲是胃中有蟲使之然,名為酒瘕也。”參見瘕條。

酒禁

證名。飲酒後身體發冷顫抖。《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酒苦性熱,養於心火,故飲之過多,則心火熱甚,而為戰慄,俗謂之酒禁也。”

酒厥

厥證之一。酒後四肢厥冷,不省人事的病證。《證治匯補·傷酒章》:“大醉之後,忽然戰慄,手足厥冷,不省人事,名曰酒厥。”治當先以薑湯灌下,然後服藥,不可即投寒劑。《雜病源流犀燭·諸厥源流》治酒厥,用二陳湯加青皮、葛根。本病見於急性酒精中毒。參見厥證、食厥條。

酒渴

病證名。

①因飲酒過多所致的渴證。《證治要訣·拾遺門》:“酒渴者,幹葛調五苓散。”參見渴條。

②消渴病之一種。又名酣飲。《類證治裁·三消》:“有酒渴,由嗜酒積熱煩渴,專嗜冷物,烏梅木瓜湯。”詳酣飲條。

酒客

指嗜酒的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癩

病名。指皮膚生結瘡痂癩者。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內有:“酒癩者,酒醉臥黍穰上,因汗體虛,風從外入,落人眉須。”症見初起遍身生瘡,小者如豆,大者如錢,色呈灰黃,上覆膿痂,久則眉發脫落。相當於結核樣型麻風及瘤形麻風。

酒醴

酒劑的古稱。詳酒劑條。

酒痢

病名。酒毒蓄積腸胃所致的痢疾。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亦作酒利。《醫說》卷六:“有人日逐飲酒,遂成酒利。”其證腹痛,痢血,或下如魚腦。日久身體消瘦,終日不食,但飲酒一二盞。治宜清熱祛濕,解酒毒,用葛根湯、香茸丸、或以絲瓜一條,連皮燒研,空心酒服(見《文堂集驗方·痢疾》)。參見痢疾條。

酒瘤

病名。指患處瘤體因飲酒而發生變化者。見張覺人《外科十三方考》下編。有:“酒瘤,吃酒時則厚堅不軟,不吃酒時則軟而堅。”

酒癖

病名。飲酒過度,水飲搏聚於胸膈、脅肋的癖病。《諸病源候論·酒癖候》:“夫酒癖者,因大飲酒後,渴而引飲無度,酒與飲俱不散,停滯在於脅肋下,結聚成癖,時時而痛,因即呼為酒癖,其狀脅下氣急而痛。”《外臺秘要》卷八:“酒癖,飲酒停痰水不消,滿逆嘔吐,目視(目巟)(目巟),耳聾,腹中水聲。”治宜消癖化飲。可選用大七氣湯、消飲丸、薑桂丸、曲蘖丸、海藻丸等方。參見癖有關條。

酒氣

酒的精微之氣。《素問·厥論》:“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

酒濕泄

病證名。因飲酒過多,濕氣內停所致的泄瀉。又名酒泄。有濕熱、寒濕之分。《羅氏會約醫鏡·論泄瀉》:“酒濕泄,用葛花解酲湯。此因酒之濕熱也。而亦有因酒生寒濕者,以酒性去,而水性留為寒,惟峻補命門則可。”詳酒泄條。

酒食衄

病證名。因飲食過多和嗜食辛熱所致的鼻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病者飲酒過多,及啖炙煿五辛熱食,動於血,血隨氣溢,發為鼻衄,名酒食衄。”用茅花湯、加味理中丸。或以瀉心湯加解酒之葛花、枳椇子內服,亦可選加其他涼血之品,並以棉花蘸藥塞鼻以止血。參見鼻衄條。

酒嗽

病名。因飲酒過度傷肺所致的咳嗽。《丹溪心法·咳嗽》:“飲酒傷肺,痰嗽,以竹瀝煎紫蘇,入韭汁,就吞栝蔞杏連丸。”《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酒嗽,傷酒而成也。蓋酒大熱以毒,或冷熱兼飲,日久漸傷胃脘,其氣結聚不流,致成濕痰作嗽。”用栝蔞青黛丸、蜂薑丸等。參見咳嗽條。

酒痰

病名。

①因酒濕積聚所致的痰證。《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酒痰,因飲酒不消,或酒後多飲茶水,但得酒,次日即吐,飲食不美,嘔吐酸水等症,宜瑞竹堂化痰丸。”

②素有痰疾,因飲食酒醪厚味而喘咯咳唾者。又名味痰。《泰定養生主論》:“味痰,又名酒痰。味痰者,因飲食酒醑厚味而唾痰也。”參見味痰、痰證條。

酒泄

病名。因飲酒過度,損傷脾胃所致的泄瀉。見《世醫得效方·大方脈雜醫科》。又稱酒濕泄、縱酒泄瀉、傷酒泄瀉。有濕熱、寒濕之分。《不居集·酒傷》:“人但知酒有濕熱,而不知酒有寒濕也。”濕熱者為先天稟厚而善飲,大便泄瀉,若一日不瀉,反覺悶熱。治宜清熱利濕,用四苓散、大分清飲、葛花解醒湯、酒蒸黃連丸之類。寒濕者系多飲損傷脾陽,酒濕從寒化,證見飲食漸減,形體漸瘦,困倦畏寒,泄瀉日久,或五更作泄,或秋冬加劇,脈多弦細。治宜培補脾腎,溫化寒濕,用平胃散、補中益氣湯、理中湯、八味丸、胃關煎等方。

酒齇鼻

病名。出自《魏書·王慧龍傳》》。古稱鼻赤,又名鼻齇、肺風、肺風粉刺、赤鼻、鼻准紅赤。指鼻准發紅,久則呈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皮膚變厚,鼻頭增大,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狀如贅疣的疾病。多由脾胃濕熱上熏於肺所致。治宜清熱、涼血、散結。內服涼血四物湯或清肺飲。形成鼻贅可手術。外用顛倒散涼水調搽。

酒脹

病名。因嗜酒無度,濕熱傷脾所致的脹病。《張氏醫通·腹滿》:“嗜酒之人,病腹脹如鬥,前後溲便俱有血,用利藥轉加,其脈數而澀。此得之濕熱傷脾陰,不能統血,胃雖受穀,脾不輸運,故成痞脹。”治宜健脾理氣,清熱祛濕,兼養血之法,藥用枳實、黃連、炮薑、半夏、茯苓、當歸、芍藥、阿膠、烏梅、砂仁之類。參見鼓脹、酒鼓條。

酒痔

病名。

①見《外臺秘要》卷二十六。有:“若肛邊腫痛生瘡者酒痔也。”相當於肛門周圍膿腫,其病多在過量飲酒後發作,治療可服蜂房膏。餘可參見肛癰條。

②牝痔的別名,相當於肛漏。詳見牡痔條。

酒注

病名。九注之一。因飲酒過多,酒濕留住體內所致的病證。《諸病源候論·諸注候》:“酒注,體氣動,熱氣從胸中上下,無處不痛,一年之後,四支重,喜臥,喜噦,噫酸,體面浮腫,往來不時。”參見九注條。

《舊德堂醫案》

醫案著作。清·李用粹撰。本書選輯醫案六十餘條,多屬內科雜病。作者強調“醫貴精詳”。其治案,辨證審脈較細緻,四診合參,尤參掌握疾病的標本緩急,智圓行方,理法有致。案語或有艱澀之弊。後收入《三三醫書》中。

臼齒

人體器官名。即盡根牙。又稱磨牙。以其上為平面,有磨碎物之作用,故名。參見根牙條。

疚疽

病名,癰疽發於兩腋及兩臂等內側者。《劉涓子治癰疽神仙遺論·決生死法》:“內疚疽發兩腋下及兩臂並兩手掌中,寒熱而振,血(疑“衄”字)嗌幹,飲多即嘔,煩心,六、七、八日宜汗。”《醫宗金鑒》卷六十七作疚疽,即米疽,證治詳該條。

《救荒本草》

本草著作。明·朱棣(周定王)等原撰。四卷(又有二卷本、十四卷本)。本書論述如何利用自然界的植物代替食品,以度荒年。作者通過調查訪問將民間可供食用的各種草木(包括根、苗、花、實等)逐一描繪原植物圖像,記明出產環境,外形物征,性味及食用的方法。原書共收載138種植物。後經增補,共414種(又有112種本及434種本)。全書所載植物雖未涉及醫療主治,但卻收載了若干不見於一般本草著作中的野生草藥。現存明刻本、日刻本、清刻本等。

《救急備用經驗匯方》

醫方著作。十卷。清·葉廷薦輯。刊於1801年。本書參考並引錄歷代醫學方書中的成方和單方,共分為四門。卷一-三通治門;卷四-六分治門;卷七-八婦人門;卷九-十小兒門。每門分述各科病症及其選方。本書所分門類簡單,所收方劑大多切於臨床實用。現存初刻本。

救裏

同回陽救逆。詳該條。

《救偏瑣言》

痘疹專著。五卷。清·費啟泰撰。刊於1659年。作者認為古人治痘之法,多有所偏,特別是略於攻下、解毒、涼血、清火諸法,因而根據臨床經驗寫成此書。對痘疹的辨證原則和治療方法論述頗詳。書中除討論了一些具體的痘科辨證外,並附怪痘的圖像及備用良方。現存十餘種清刻本。

《救傷秘旨》

傷科著作。一卷,附《救傷秘旨續刻》一卷。清·趙廷海撰。刊於1852年。書中敘述因拳腳所致損傷及骨折的辨證、整複手法和治療驗方。此外還記述了因武術“點穴”所受損傷的治療法(共34穴)。現存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救陽

挽救亡陽的治法。同回陽救逆。詳該條。

僦貸季

上古傳說中醫生。據傳為岐伯之師,博通陰陽,熟諸色脈之學,人尊為“聖工”。

①居處,居留處所。《素問·平人氣象論》:“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

②居住。《素問·異法方宜論》:“其民陵居而多風。”

③存在。《靈樞·天年》:“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④停留。《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

⑤脈象牢實。《素問·平人氣象論》:“死心脈來,前曲後居。”

⑥靜止。《靈樞·周痹》:“此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

⑦健旺。《靈樞·平人絕穀》:“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⑧佔據,占。《傷寒論·序》:“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⑨強直。《靈樞·癲狂》:“骨癲疾者,顑齒諸腧分肉皆滿,而骨居,汗出煩悗。”

居經

生理學名詞。出《脈經》卷九。指婦女月經每三個月一行而無症狀者,亦屬正常生理現象,不需治療。又名季經。

居髎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陽膽經。陽蹻、足少陽之會。在髖部,當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布有股外側皮神經,旋髂淺動、靜脈分支和旋股外側動、靜脈升支。主治腰腿痹痛,月經不調,帶下,疝氣,及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居氣

運氣術語。即少陰間氣。少陰之火為君火,無所不居,故稱之。司天在泉之氣,主一年之氣化;間氣之氣,主六十日零八十七刻半之氣化。《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司天為熱化,在泉為苦化,不司氣化,居氣為灼化。”林憶等注:“少陰不曰間氣而雲居氣者,蓋尊君火無所不居,不當間之也。”

①拘泥,有所顧忌。《素問·五臟別論》:“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②證名。筋脈拘緊牽強不伸之證。多由濕熱、風寒、血虛所致。《素問·生氣通天論》:“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雜證會心錄》卷上:“古書有風寒、濕熱、血虛之不同,然總不外亡血,筋無榮養則盡之矣。蓋陰血受傷則血燥,血燥則筋失所滋,為拘為攣。”參拘急、拘攣條。

拘法

推拿手法名。食、中兩指併攏,以其指腹在頭顳部作圓弧形的推抹。有清醒頭目等作用。常用治頭痛。

拘急

證名。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肢體牽引不適有緊縮感,屈伸不利之證。常見於四肢及腹部。四肢拘急,系因外感六淫、傷及筋脈,或血虛不能養筋所致。少腹拘急,多因腎陽不足,膀胱之氣不化,常伴見腰痛、小便不利。詳見四肢拘急、少腹拘急等條。

拘苛

證名。筋脈拘急,肌肉沉重之證。《素問·至真要大論》:“筋肉拘苛。”王冰注:“拘,急也;苛,重也。”《類經·運氣類》:“筋肉得寒則為急痹,故筋急肉苛。”

拘攣

證名。四肢拘急,難以屈伸之證。出《素問·繆刺論》一作痀攣。因陰血虧虛,筋失所養或複有風寒濕熱侵襲筋脈,或瘀血留滯所致。《雜證會心錄·攣證》:“拘攣屬肝,肝主身之筋也。古書有風寒濕熱血虛之不同,然總不外亡血,筋無榮養則盡之矣。蓋陰血受傷則血燥,血燥則筋失所滋。”“精血不虧,雖有邪幹,亦決無筋脈拘急之病。”治宜養血滋陰以緩急。《醫述》卷十二:“拘攣則急多緩少,寒多熱少,經謂寒則筋攣是也。其治莫如養血溫經,使陽氣以和柔之,陰津以灌溉之。”並可辨證應用祛風濕、通經絡等法。參見攣條。本證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及肌強直等疾患。

病名。指氣血為毒邪所阻滯,而發於肌肉筋骨間的瘡腫。見《五十二病方》。《靈樞·癰疽》稱:“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其特點為瘡腫深而重。宋以前之疽僅指無頭疽,自宋《衛濟寶書》始見有頭疽的描述。現中醫按疽病早期有頭和無頭而分為有頭疽和無頭疽兩大類。證治可參見各條。

疽瘤

病名。《外科正宗》卷二:“又一種疽瘤,連生肩膊。”常生有數枚,症見局部瘤體甚癢,捫之有蟲體蠕動感,破潰後可見內有蛆樣紅蟲,宜手術治療。

疽目

病證名。見《男婦小兒眼科七十二症》。指兩瞼赤爛,時癢流淚的病證。多因脾經濕滯所致。治宜祛風清熱除濕等法。

痀(jū,音拘)攣

證名。即“拘攣”。指筋骨拘急攣縮,肢節屈伸不利。參“拘攣”。《靈樞·邪客》:“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痀攣也。”詳拘攣條。

局部選穴法

針灸選穴法之一。指在病變局部選取穴位治療的方法。是《內經》中“以痛為輸”、“隨而調之”等選穴原則的運用。如額痛取印堂、攢竹等穴,胃痛取中脘、梁門等穴,膝痛取膝眼穴等。適用於體表各部的局部病變,對內髒和深部疾患亦有一定的療效。

《局方發揮》

醫論著作。一卷。元·朱震亨約撰於14世紀中。作者因宋代官修《和劑局方》只列各方主治症候,不載病原;立法雖簡便,而未能變通,遂以問答體例予以評論。全書針對局方配伍原則與辨證論治等共提出三十多個問題,著重闡發了滋陰降火的治療法則,指出《和劑局方》常以溫補、辛香燥熱之劑治病的偏向,主張戒用溫補燥熱之法。現存元刻本、三種明刻本、日刻本和清刻本等。1949年後有影印本。

《菊人醫話》

醫論著作。張菊人撰。本書彙集作者多年臨床治案和經驗論述,分溫熱病,風、勞、鼓、膈四大症,醫案選案三部分。作者醫生應深刻領會經典醫籍的精髓,並在實踐中創造性地靈活運用;用藥治病必須因地、因時、因人制宜。每論一病一症,均附列醫案以闡明用藥之法。張氏於臨床治療方面,對溫熱病尤多心得。本書1960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沮(jǔ舉)弛

敗壞鬆弛。《素問·生氣通天論》:“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舉、按、尋

診斷學術語。切脈指法。切脈時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診測脈象的方法。《診家樞要》:“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初持脈,輕手候之,脈見皮膚之間者,陽也,腑也,亦心肺之應也。重手得之,脈伏於肉下者,陰也,髒也,亦肝腎之應也。不輕不重,中而取之,其脈應於血肉之間者,陰陽相適,沖和之應,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見,則委曲求之,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

句漏

山名。又作勾漏。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縣東北15公里。相傳晉·葛洪曾在此山白沙洞煉丹。《晉書·葛洪傳》:“有洪為句漏令事。”

巨處

經穴別名。見《醫學入門》。即五處。見該條。

巨刺

刺法名。九刺之一。《靈樞·官針》:“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即人體一側有病而選取對側經穴治療的刺法。《素問·繆刺論》指出巨刺用於“邪客於經”的病痛,並“必中其經,非絡脈也。”本法與繆刺二者均於痛處對側取穴,但刺巨刺刺經,繆刺刺絡。參見繆刺條。

巨分

人體部位名。口角兩側大紋處。《靈樞·五色》:“巨分者,股裏也。”張景嶽注:“巨分者,口旁大紋處也。”巨分的異常可以反映大腿內側的病症。

巨骨

①經穴名。出《素問·氣府論》。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陽蹻之會。在肩上部,當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之間凹陷處。布有鎖骨上神經後支,副神經分支,深層有肩胛上神經和肩胛上動、靜脈。主治肩背疼痛,半身不遂,癮疹,瘰鬁,以及肩關節周圍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柱骨別名。見該條。

巨攪

經外穴別名。出《千金要方》。即臣覺穴。見該條。

巨窌

①脈學術語。指古代全身遍診法三部九候中的一個部位之一。即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以候口齒之氣。

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位於面部,瞳孔直下(眼平視),平鼻翼下緣處。主治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鼻塞,鼻出血,三叉神經痛等。直刺0.3-0.5寸。

③經穴別名。見《針灸甲乙經》。絲竹空別名。詳該條。

巨覺

經外穴別名。見《中國針灸學》。臣覺之又名。參見該條。

巨髎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手足陽明、陽蹻之會。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當鼻唇溝外側。一說“在鼻孔下,俠水溝旁八分”《太平聖惠方》)。布有面神經及眶下神經的分支,面動、靜及眶下動、靜脈的分支。主治口眼?斜,眼瞼瞤動,鼻塞,鼻衄,齒痛,以及三叉神經痛等。直刺0.3-0.5寸。艾條灸3-5分鐘。

巨氣

生理學名詞。指人體的正氣。《素問·湯液醪醴論》:“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巨屈

人體部位名。指頰下曲骨處。《靈樞·五色》:“巨屈者,膝臏也。”張景嶽注:“巨屈者,頰下曲骨也。”巨屈的異常可以反映膝臏部位的病證。

巨闕

經穴名。出《脈經》。屬任脈。心之募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一說在臍上6.5寸(《針灸甲乙經》)。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上動、靜脈。主治心胸痛,胃脘痛,呃逆,反胃,吞酸,噎膈,嘔吐,心悸,健忘,癲癇,以及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膽道蛔蟲症等。直刺0.3-0.8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巨闕俞

經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後背正中線,當第四、五胸椎棘突之間。主治胸膈中氣,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心臟病,肋間神經痛,神經衰弱等。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巨勝

養生藥物名。古代道士服食常用物之一。即黑芝麻。《周易參同契》:“巨勝尚延年。”《神農本草經》載本品的功用為“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久服輕身不老。”據現代藥理與臨床研究,本品富含具有延緩衰老作用的維生素E、亞油酸等,為養生益壽的佳品。

巨虛

經穴別名。指上巨虛和下巨虛。出《素問·針解》:“巨虛者,蹻足(骨行)獨陷者。”王冰注為下巨虛。又《聖惠方》:“巨虛二穴,在三裏下三寸。”指上巨虛。詳見各條。

巨虛上廉

經穴別名。出《靈樞·本輸》。即上巨虛。見該條。

巨虛下廉

經穴別名。出《靈樞·本輸》。即下巨虛。見該條。

巨針

針具名。原指九針中的大針。《靈樞·熱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痛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現代多用不銹鋼製成,形與毫針相似,但針身較粗而長。用於治療偏癱、小兒麻痹後遺症等。

拒按

病狀名。指疼痛部位因按壓而增痛。屬裏實證。《景嶽全書·雜證謨》:“痛有虛實……辨之之法,但當察其可按者為虛,拒按者為實。”多用於胸腹部。

①恐懼,害怕。《素問·上古天真論》:“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

②動心,動情。《素問·上古天真論》:“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

懼懼

恐懼貌。《靈樞·通天》:“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

病證名。指腹中有聚散無常之塊狀物。《難經·五十五難》:“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景嶽全書·雜證謨》:“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也。……其病多在氣分,氣無形而動也。”在臨床上,聚指積塊聚散無常,發無定處,時隱時現,攻竄作脹,痛則出現積塊,痛止自散為特徵。明·陳紹隆則將“腸腹攻沖,疝痃瘕熱,胸腹脹滿,切痛雷鳴等症”均列為聚一類的病證(見《醫燈續焰·積聚脈證》)。聚證以氣鬱為主要病機,多由於情志抑鬱,肝氣失調,氣機不暢所致。治以行氣消聚法,用散聚湯、大七氣湯、化積丸及木香順氣湯加減。參見六聚、積聚等條。

聚毒寒喉風

病名。系指喉關聚毒,涎唾稠實,發熱惡寒的病證。系十八種喉風症之一。分關上、關下。關上者依法治療,方用溫膽湯,清氣化痰丸加減。關下者難治。參見喉風條。

聚開障

病證名。系指黑睛生翳,或圓或缺,或厚或薄,如雲似月,或數點如星,痛則見之,不痛則隱,或月數發,或年數發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聚散障、夜星聚散、星月聚散、浮萍障,時發時散翳等。本病多由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或陰虛兼濕熱所致。治宜滋陰清熱祛濕,可用甘露消毒飲、生熟地黃丸加減治療。

聚咳

病證名。指連續性咳嗽因於風寒襲肺所致。《不居集》卷十五:“聚咳,風寒入肺,每一咳則連數百不止,不能轉氣,宜三拗湯。久則杏仁煮豬肺,或薑汁調蜜亦好,參蘇飲加細辛。”參見風寒咳嗽、頓咳等條。

聚毛

人體部位名。見《黃帝內經太素》。即三毛。詳該條。

聚泉

經外穴名。出《奇效良方》。在口腔內,當舌背正中縫的中點處。主治哮喘,咳嗽,消渴,舌強,吐舌等。先用消毒紗布裹舌外牽。直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若治哮喘咳嗽,可用隔薑灸。如熱嗽,於艾炷中加雄黃末少許;如冷嗽,則加款冬花末,灸畢以茶清連生薑細咀咽下。

聚散障

病證名。見路際平《眼科臨症筆記》,也即聚開障。詳見該條。

聚星障

病名。系指黑睛生細小星翳,數顆聚群分佈,伴有抱輪紅赤,沙澀疼痛,羞明流淚的病證。相當於今之角膜炎。本病多由肝火內熾,風邪外襲,風熱相搏,上攻於目;或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前才治宜祛風清熱平肝,方用新制柴連湯或石決明散加減;後者宜滋陰降火,用海藏地黃散加減。

瞿書源(1891-1957年)

近代醫家。字文樓,號因勉廬生,河北新城縣人。文史功底較好,後鑽研醫學,遂精於醫。光緒間曾於太醫院醫學館就讀,後留太醫院任職,為八品吏目。民國時期,先後任教於中醫講習會、華北國醫學院、北京國醫學院。1949年後,為北京中醫學會及中央衛生部顧問,並為北京東城區人民代表(第二屆)。醫德高尚,為同人敬重。所著有《痢疾論》、《溫病論述》、《脈學心得》、《兒科學》等,惜均未見梓行。

瞿中溶(1769-1842年)

清代文人,兼通醫。字萇生,號木夫、空空子、空空叟、木居士,江蘇嘉定人。其岳父錢大昕,為清代名儒,中溶亦博通經史、精書畫、亦通刑律,嗜金石學。旁通醫學,所著有《洗冤錄辨正》,有刻本行於世。

蠲痹通絡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治法。即祛除濕痹、活血舒絡的治療方法。症見身體煩疼,項背拘急,肩肘痹痛,舉動艱難及手足麻痹等。常用方如蠲痹湯。

㈠(juǎn)

①短縮不利。《素問·脈要精微論》:“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

②捲曲。《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天道可見,民氣可調,陰陽卷舒,近而無惑,數之可數者。”

㈡(juàn,音倦)書卷,書冊。《靈樞·刺節真邪》:“針之極也,神明之類也,口說書卷,猶不能及也。”

㈢(quán,音全)通“拳”。《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手少陽之下,血氣盛則手拳多肉以溫。”

卷法

推拿手法名。即捏法。《靈樞·刺節真邪》:“大熱偏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虛者補之,血而實者瀉之,因其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挾按頸動脈,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複止如前,熱去乃止,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詳捏法條。

卷簾

眼科外治手法名稱。系將撥落之晶狀體壓置於玻璃體前下近鋸齒緣球壁處,直至退開撥針,晶狀體亦不再上浮為止。參見撥內障手法條。

卷簾疔

病名。舌上生瘡,甚則舌忽然向上翻卷,喉緊疼痛,煩渴而又飲食難進。此病多因心火上炎所致,故治宜瀉火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等加減。參見舌疔條。

卷舌癰

病名。據清·金德鑒《喉科枕秘》卷一載,此症因風熱感於心經,或煎炒熱物而生。症見舌下或左右、或正中,形如圓眼,或如棗核,腫疼不堪,言語不能,舌卷紫硬。治宜涼血解毒,消腫止痛,可選用犀角地黃湯等加減。

絹片

正骨輔助器械之一。《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有:“凡拔伸捺正要軟物,如絹片之類奠之。”相當於今之壓墊。可用於骨折傷等疾患的輔助治療。

睊(juān涓)目

病證名。

①系指目偏視之病證。睊,目側視貌。《證治準繩·雜病》:雙目睛通亦名睊目。詳見目偏視條。

②睊,古義與涓通。《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風氣客於瞼眥之間,與血氣津液相搏,使目眥癢而淚出,目眥恒濕故謂之睊目。”

撅骨傷

病名。指人體尾骨因跌打墊撞所傷者。見《傷科補要》卷二。即尾閭骨傷。見尾閭骨傷條。

①疏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血實宜決之。”

②崩潰,指精氣敗散。《素問·示從容論》:“夫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髒壞決。”

③判定。《陰陽類論》:“三陽脈至手太陰,弦浮而不沉,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

決瀆之官

人體器官名。指三焦。三焦有疏通水道的功能,故名。《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王冰注:“引導陰陽,開通閉塞,故官司決瀆,水道出焉。”

①斷,斷開。《靈樞·禁服》:“近者編絕,久者簡垢。”

②阻斷。《靈樞·官針》:“脈淺者勿刺,按絕其脈乃刺之。”

③遏止。《素問·寶命全角論》:“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

④斷絕。《素問·平人氣象論》:“故人絕水穀則死。”

⑤竭絕。《素問·生氣通天論》:“陰陽離絕,精氣乃絕。”

⑥止。《素問·氣交變大論》:“沖陽止者死不治。”

⑦阻隔不通。《素問·通評虛實論》:“五臟絕閉,脈道不通。”⑧衰敗,亡失。《靈樞·經脈》:“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

⑨盡,極。《素問·陰陽類論》:“一陰至絕,作朔晦。”

⑩滅,死亡。《串雅·序》:“昔歐陽子暴利幾絕。”

絕產

出《脈經》卷九。又名絕生、斷產。一指婦女因病而終身不孕,或不再能生育;一指用藥物、手術等方法達到終身不孕的目的。

絕道

渡道;短而直的通道。《廣雅·釋詁》:“絕,渡也。”《靈樞·經脈》:“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入。”

絕穀

斷絕飲食水穀,即絕食。見《靈樞·平人絕穀》。

絕骨

①人體部位名。在外踝直上三寸許的腓骨凹陷處。《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直下抵絕骨之端。”腓骨在此突然陷下如盡,故名。

②經穴別名。所指有二:⑴懸鐘穴別名。出《千金要方》。⑵陽輔穴別名。出《素問·刺瘧篇》王冰注。見各該條。

絕汗

病證名。又稱脫汗。真氣將敗絕時出的汗,為病危時陰陽離決的見症之一。《素問·診要經終論》:“絕汗乃出,出則死矣。”《靈樞·經脈》:“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髮泄,絕汗乃出。”常見以下幾種類型:氣絕者,汗出如珠,著身不流;氣散者,汗出如油,喘促不休;虛極則冷汗不止。

絕命鬁

病名。指生有瘰鬁而見咯血者。出《瘍科全書》。書中有:“挾吐血而來者,或因患鬁而至吐血者,俱名絕命鬁”。治宜涼血止血,可用加減生地黃湯。此病應採用中西醫方法搶救止血,相當於肺結核咯血兼淋巴結核等。

絕皮

皮肉相交處。《靈樞·官針》:“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

絕生

出《脈經》。即絕產。詳該條。

絕嗣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二。指女子婚後不生子女,造成子嗣斷絕,後繼無人。

絕胎

見清·根心堂主人《坤道指南》。即絕育。

絕陽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商陽。參見該條。

絕育

因病,或用人工方法,使夫或妻在正常性生活情況下,斷絕生育能力,達到不孕的目的。參絕產條。女子絕育目前一般採用輸卵管絕育術,有經腹壁、經陰道、經宮腔等數種途徑。

絕孕

出《神農本草經》。即絕育。

絕孕穴

經外穴名。《太平聖惠方》:“凡婦人……若絕子,灸臍下二寸三分間動脈中,三壯。”又“小兒深秋冷痢不止者,灸臍下二寸三分間動脈中三壯,炷如小麥大。”近代《腧穴學概論》列作經外穴,名絕孕。

絕子

出《千金要方》卷二。指斷絕生育,即絕育。

①上逆,氣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寒則厥,厥則腹滿,死。”王冰注:“厥,謂氣逆。”

②指四肢寒冷的一種病證。《素問·熱論》:“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

③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僵冷一類的病證。《素問·厥論》:“帝曰: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也。”

④特指“肝痹”,主要症見脅痛,食入腹即吐。《素問·玉機真髒論》:“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脅痛出食。”

⑤指癃證之危重者。主要症見小便次數多,或身熱、喘息,人迎脈躁或太陰脈細如發等。《素問·奇病論》:“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微細如發者,此不足也……病名曰厥,死不治。”

⑥特指足逆冷之證。《素問·五臟生成篇》:“(血)凝於足者為厥。”王冰注:厥,謂足逆冷。

⑦乃。見“厥絕”。

厥痹

病證名。指由厥逆之氣引起的痹證。是厥而兼痹,除痹證外有氣上逆之症狀。《靈樞·寒熱病》:“厥痹者,厥氣上及腹。”

厥病

①《靈樞》第二十四篇之篇名。該篇主要論述由經氣上逆所引起的病證。

②指厥證。

厥聾

病名。系指突然致聾的病證。《仁齋直指方》:“蓋十二經脈上絡於耳,其陰陽諸經適有交並,則髒氣逆而為厥,厥氣搏入於耳,是為厥聾。”應結合全身情況施治。參見暴厥而聾條。

厥逆

證名。

①指手足逆冷。見《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②指氣血敗亂之證。《景嶽全書·雜證謨》:“厥逆之證,危證也。蓋厥者,盡也;逆者,亂也。即氣血敗亂之謂也。”

③指胸腹劇痛,兩足暴冷的病證。《靈樞·癲狂》:“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脈大小皆澀。”

④因犯寒邪所致之久頭痛,後世名為厥逆頭痛(見《蘭室秘藏·頭痛門》)。《素問·奇病論》:“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治宜溫中散寒,用羌活附子湯、白附子散加減。參見厥證條。

厥瘧

病證名。指瘧疾患者症見四肢厥逆者。《雜病源流犀燭·瘧疾源流》:“厥瘧總由氣血虧虛,調理失宜,或因寒而厚衣重被,至發熱不去,過傷於暖;或因熱而單衣露體,雖過時猶然,至又感寒,遂成厥瘧。治當分別寒熱,不得混施湯劑。熱厥以升陽散火湯,寒厥宜建中湯加附桂、吳萸但可酌用。或兼氣虛,參見參芪益氣湯;或兼血虛,參用四物湯。”

厥氣

上逆之氣,逆亂之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厥氣上行,滿脈去形。”《靈樞·百病始生》:“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

厥熱勝複

證名。出《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系指傷寒邪傳厥陰後陰陽消長的證情變化。書中載述:“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複厥,不厥者自愈。”由此可見厥少熱多為病退,厥多熱少則為病進,治當以溫寒救逆為大法。參見厥陰病條。

厥疝

病名。出《素問·五臟生成篇》。為寒疝中的一種。由腹中積寒上逆,症見臍周絞痛,脘痛,噁心,口吐冷涎,四肢厥冷,脈多虛大。《類證治裁》卷七:“……厥疝,言脾受肝克,氣逆上升,《寶鑒》當歸四逆湯、苦楝湯。”或選用吳茱萸湯、當歸幹薑湯等方加減。

厥深熱深

證名。見《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指熱邪深伏之熱厥證,手足厥冷亦甚,因邪氣深伏,影響熱氣向外透達。張仲景雲:“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成無己《注解傷寒論》指出:“前厥後發熱者,寒極生熱也;前熱後厥者,陽氣內陷也。厥深熱深,厥微熱微,隨陽氣陷之深淺也。”治宜以清、下二法為主。參見熱厥條。

厥痛

病證名。指妊娠心痛。見《胎產合璧》:“孕婦心痛,乃風邪痰飲交結,或肝氣不暢,若傷於絡則乍作乍安,名曰厥痛。若胎動下血,乃傷觸子髒也,用安胎散或火龍散、手拈散,輕者砂仁一味,煎湯服,氣調自安。”

厥頭痛

病證名。厥,逆亂之意。頭痛因手經氣沖逆所致,名為厥心痛。《靈樞·厥病》:“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厥頭痛,貞貞頭重而痛,瀉頭上五行,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厥頭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脈,後取足太陰。厥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後脈湧有熱,瀉出其血,後取足少陽。”由上可知,厥頭痛可有不同的兼症,可以判析其屬於何經之逆亂,而確立治法。《內經》以後大多採用針藥並用之治法。參見頭痛、厥冷頭痛條。

厥心痛

病名。出《靈樞·厥病》。

①五臟有病,病氣逆於心而致心痛。《難經·第六十難》:“其五臟相干,名厥心痛。”楊玄操注:“諸經絡皆屬於心,若一經有病,其脈逆行,逆則乘心,乘心則心痛,故曰厥心痛。”

②陽虛而心經氣逆所致心痛。《聖濟總錄》卷五十五:“少陰,心主經也。心為陽中之陽,諸陽之所會合。若諸陽氣虛,少陰之經氣逆,則陽虛而陰厥,致令心痛,是為厥心痛。”症見心腹連季脅脹滿疼痛,冷氣上攻,面色青黑;甚則嘔逆、目直視、氣悶絕……治宜高良薑散、吳茱萸丸、當歸散等方。

③因寒、因熱所致心痛。《醫門法律》卷二:“厥心痛,乃中寒發厥而心痛。”症見手足厥冷而周身出冷汗,便溺清利而不渴,屬寒逆心包,須與真心痛相鑒別。治宜溫陽救逆。方用術附湯、真武湯。另有因胃有蘊熱,複受寒鬱而致之心痛,症見身熱足冷、額汗出、脈多洪大。吳坤安主張灸太溪、昆侖,內服金鈴子散等方(見《明醫指掌》卷六)。

④指邪犯心包或諸髒之邪犯心之支脈所致之心痛。《醫學入門》卷五:“厥心痛,因內外邪犯心包絡,或他髒邪犯心之支脈。謂之厥者,諸痛皆少陰、厥陰氣逆上沖,又痛極則發厥也。新者身既受寒,後又傷冷,鬱遏元陽,宜草豆蔻丸、雞舌香散溫散之,或神保丸溫利之……”

厥陽

①指孤陽上越。《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證》:“經雲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曰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②經穴別名。出《甲乙經》,即飛揚。詳該條。

厥陽獨行

病因病理學術語。出《金匱要略·藏府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厥,指氣逆失調,因陽氣偏勝,陰分不能維繫而孤陽上越。如肝陽上亢證,表現為面赤、汗出、煩躁、易怒、舌紅、脈弦,甚至昏僕、肢冷等。

厥陰

①經脈名。意思是陰氣發展到最後階段,開始向陽的方面轉化。有時指足厥陰,有時指手厥陰,有時為手足厥陰合稱。《素問·舉痛論》:“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系於肝。”王冰注:“厥陰者,肝之脈。”《素問·經脈別論》:“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痛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張志聰注:“厥陰之氣,為心主之包絡。”

②指九、十兩月。《靈樞·陰陽系日月》:“此兩陰交盡,謂之厥陰。”按:十二月與足之左右各六經相合,七、八兩月為少陰,十一、十二兩月為太陰,九、十兩月於其間為陰氣交會之時,故稱厥陰。

③五運六氣學說中的“六氣”之一,指厥陰風木。《素問·五運行大論》:“己亥之上,厥陰主之。”

厥陰病

病名。六經病之一。證候描述詳見《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該書載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從證候分析,屬於六經病陰陽勝複、寒熱錯雜(多為上熱下寒)的證情。《傷寒指掌》指出:“此皆厥陰自病之熱證,並非傷寒傳經之熱邪。蓋厥陰內藏相火,其消渴,火盛水虧也;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肝火乘心也;饑不欲食,食即吐蚘,風木克土,胃中空虛也;下之即利,土受木賊,不禁再利也。”治宜清上溫下,烏梅丸為治療厥陰病的代表方劑。厥陰病發厥者,當辨析其寒熱以決定治法。見《傷寒貫珠集》:“傷寒脈微而厥,寒邪中於陰也。”屬陽虛寒厥,症見厥逆、惡寒、下利、脈微,治宜四逆湯或四逆加人參湯等方以回陽救逆。血虛寒厥,症見手足逆冷,脈細欲絕,則宜養血散寒為大法,用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等方。從厥陰病的寒熱勝複情況,可以判斷疾病的預後。張仲景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微,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陰病之厥,由陰陽氣不相承接所致。故吳儀洛謂:“邪傳厥陰,其熱深矣。熱深多發厥,證皆屬陽,因陽與陰不相承接,故致厥也。厥陰後發熱,陽邪出表則易愈,厥多熱少則病進,熱多厥少則病退”(《傷寒分經》卷四)。如熱邪傳入厥陰,症見煩滿消渴,舌卷囊縮,譫語便秘,手足乍溫乍涼,脈沉有力者,可用大承氣湯急下之(見《傷寒括要》卷上)。參見傷寒、六經病、厥熱勝複等條。

厥陰寒證

指厥陰病中的陽虛寒厥和血虛寒厥。詳厥陰病條。

厥陰經腳氣

病證名。腳氣病之一。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腳氣病由風寒暑濕流注足厥陰肝經所致。症見兩腳攣急,腰膝偏疼,從足大趾上連足跗上廉、上腘至內廉,循股,環陰器,上抵小腹,夾臍諸處脹痛,兼見口幹、嘔逆、泄瀉等症。風勝者,多有自汗;寒勝者,痛甚而無汗;暑勝者,發熱煩躁;濕勝者,重著腫滿。治宜神應養真丹。

厥陰痙

病名。指厥陰病過程中出現痙證。多有筋脈拘急、項強、頭搖口噤、手足厥逆、多汗等症(見《張氏醫通·諸風門》);亦可見睾丸上升,宗筋下注,少腹裏急,陰中拘攣,膝脛拘急等症(見《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注》)。以芪附湯加當歸、肉桂主治。

厥陰厥

證名。六陰厥之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敘厥論》):“涇溲不利,胻熱,陰縮,名厥陰逆。……考其厥因,多以不勝乘其所勝,氣不得行,遂致於逆。”宜於厥陰病手足逆冷治法基礎上,加入溫通二便之品,當歸四逆湯加肉桂、茯苓、枳實等藥。參見厥證、六經厥條。

厥陰咳

病證名。十咳之一。見《諸病源候論·咳嗽病諸候》。其症“咳而引舌本是也”。治宜刺少陵。參見十咳條。

厥陰熱證

病證名。指厥陰經有邪熱鬱結而出現熱厥、熱利等證候。《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白虎湯主之”,又“熱利下重者,白頭翁主之”,均屬厥陰熱證。參厥陰病條。

厥陰舌

即紅中黑紋舌。詳該條。

厥陰頭痛

病證名。出《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三陰頭痛之一。《蘭室秘藏·頭痛門》:“厥陰頭項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脈浮緩,吳茱萸湯主之。”又:厥陰脈會於巔頂,巔頂部頭痛,亦為厥陰頭痛之證候特色(見陸定圃《冷廬醫話·頭痛》)。方用來複丹。參見頭痛、頂巔痛、三陰頭痛條。

厥陰為闔

生理學術語。指經脈生理特點。出《靈樞·根結》。厥陰是陰經之裏,好象內門的門扇,故為闔。

厥陰俞

經穴名。亦稱闕俞。出《千金要方》。別名厥俞。屬足太陽膀胱經。心包之背俞穴。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布有第四、五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之,並有第四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皮支和頸橫動脈降支。主治咳嗽,胸悶,嘔吐,失眠及風濕性心臟病,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絞痛,肋間神經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厥陰之厥

病證名。即足厥陰經的厥證,表現為少腹腫痛,腹脹,大小便不利,陰縮好臥等。《素問·厥論》:“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骨行)內熱。”

厥陰之政

指厥陰風木當令主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厥陰之政……己亥之紀也。”

厥陰終

病證名。指厥陰的經脈之氣終盡敗絕,表現為身熱嗌幹,多尿心煩,舌卷囊縮等。《素問·診要經終論》:“厥陰終者,中熱嗌幹,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

厥俞

經穴別名。出《針灸大成》。即厥陰俞。詳見該條。

厥暈

證名。屬溫熱病陽熱亢盛所致以四肢厥冷和昏暈為主症者。《傷寒緒論·厥暈》:“溫病熱病,溫毒陽毒,邪熱內結,胸滿痰盛,或當下失下,以致陽熱亢極,忽然手足厥冷,口噤咬牙,昏暈,須臾復蘇。……承氣合解毒,或涼膈、雙解下之。”參見厥證條。

厥證

證名。出《素問·厥論》。

①指昏厥,不省人事,手足厥逆為主症者(見《張氏醫通·厥》)。

②指陰陽氣不相順接而致之四肢厥冷(見《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臨床上由於病因和證候的不同,又可分為寒厥、熱厥、陰厥、陽厥、薄厥、煎厥、大厥、蛔厥、痰厥等。詳參各條。

厥證喉

病名。見《喉科種福》卷四。有:“此證遍身冰冷,足硬如木馬,故俗名木馬證,此體厥也,六脈皆無,此脈厥也。兩目瞪視露睛……為風火所閉無疑,牙關緊閉,不見內證,難以措手,宜以開關各方,先開其關,服防風通聖散,以防風、荊芥、麻黃、薄荷開肺竅而解毒。”此病應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

橛骨

①即尾脊骨。《素問·骨空論》:“次灸橛骨,以年為壯數。”王冰注:“尾窮骨謂之橛骨。”

②經穴別名。出《針灸聚英》。即長強穴。詳該條。

①國君。《素問·疏五過論》:“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候王。”

②指方劑中起主要作用的藥物。《素問·至真要大論》:“君一臣二,奇之制也。”

③五運六氣學說中指少陰君火。《素問·六微旨大論》:“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

④對人的尊稱。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素問·脈要精微論》:“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君臣佐使

方劑學術語。系方劑配伍組成的基本原則。《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為君,佐君之為臣,應臣之為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組成方劑的藥物可按其在方劑中所起的作用分為君藥、臣藥、佐藥、使藥,稱之為君、臣、佐、使。君指方劑中針對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臣指輔助君藥治療主證,或主要治療兼證的藥物。佐指配合君臣藥治療兼證,或抑制君臣藥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藥物。使指引導諸藥直達病變部位,或調和諸藥的藥物。以治療傷寒表證的麻黃湯為例,麻黃發汗解表為君藥,桂枝助麻黃發汗解表為臣藥,杏仁助麻黃平喘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一方之中,君藥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藥則可酌情配置或刪除。

君火

①生理學術語。指心火。因心為君主之官,故名。君火居於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於下焦,溫養臟腑。二者各安其位,共同維持機體正常功能。

②運氣術語。六氣之一,即少陰君火。《素問·天元紀大論》:“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君火以明(名),相火以位。”王冰注:“所以地位六而言五者,天氣不臨君火故也。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於君位,不立歲氣。故天之六氣,不偶其氣以行,君火之政,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爾。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稟命,故雲相火以位。”

君主之官

人體器官名。指心臟。心主神明,主血脈,居臟腑中最重要位置,故稱之。《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張景嶽注:“心為一身之君主,……臟腑百骸,惟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王冰注:“任治於物,故為君主之官。”

皸裂

即皴揭。詳該條。

皸裂瘡

病名。指皮膚失養表面出現裂口者。出《外科啟玄》卷九。其病因肌膚驟被寒涼風燥所逼,致使血脈被阻,膚失濡養所成;且與經常磨擦、壓迫、浸漬等因素有關。多發於手掌、手指尖或足根、足底兩側等部位。症見患處皮膚表面枯燥,增厚變硬,並見有長短深淺不一的裂口,深者可引起出血,疼痛。宜以外治為主,可先用地骨皮、白礬各等分煎湯浸洗患處,使皮膚發軟,次用潤肌膏或太乙膏外塗。

峻補

補法之一。用強力補益藥治療氣血大虛或陰陽暴脫的方法。極度虛弱和危重證候非大劑峻猛補藥,不足以挽救垂危。故稱。如產後亡血,用十全大補湯;峻補元陽用參附湯之類。

峻下

治療學術語,指下法之一。用峻猛瀉下藥攻逐裏實的方法。適用於正氣未衰者。如蕩滌實熱,用大承氣湯;攻逐水飲,用十棗湯;攻逐寒積,用三物備急丸;瀉熱、逐水、破結,用大陷胸湯等。

金枝韡(?-1896年)

清代醫家。字鄂湑。雲間(今上海市松江)人。擅長虛勞血證治療。宗《內經》“損其腎者益其精”,“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說,以滋水為治腎虛勞嗽症之要。嘗謂“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從其窟而招之”,“則不發散而嗽止,不順氣而火降”。因撰《腎水虛勞論》(1893年),論證求因,並述虛勞調攝、加減藥食法及水火藥性飲食歌括等。

急性胰腺炎

急腹症之一。胰腺的急性炎症。中西醫結合非手術療法曾取得成功。其病因多為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外感風、寒、濕邪或腸道蛔蟲內擾,手術損傷等。證見上腹部突發性劇痛,痛引肩背,惡寒發熱,噁心嘔吐,便秘尿黃。如濕熱熾盛,薰蒸膽汁外溢,可見黃疸;如熱毒熾盛,內動營血,腹皮可見瘀斑;甚者可有壯熱煩渴,厥逆抽搐,嚴重者多可引致虛脫、休克。治宜清熱燥濕,通裏攻下,舒肝理氣為主。臨症可用複方大柴胡湯化裁;如偏熱重者可用黃連解毒湯;濕熱發黃疸者應兼用茵陳蒿湯加減;腑氣不通,腹脹痞滿,大便燥實堅者合大承氣湯加減;如有痰熱互結胸腹硬滿者合大隱胸湯;蛔蟲上擾者可加用檳榔、使君子、苦楝根皮、細辛等驅蟲之劑。此外,針灸治療,飲食禁忌,糾正水與電解質失衡,止痛解痙劑的合理使用等均十分重要。對少數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合併腹膜炎,或更伴有腸麻痹或中毒性休克者;或經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者;或巨大胰腺膿腫、假性胰腺囊腫及膽總管擴約肌狹窄、胰腺管梗阻等病,均宜儘早施行手術治療。

急則治標

治療學術語。病有標本,治分緩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指治病雖以治本為原則,但標病危急時,則應先治其標,待標病解除後,再治其本。《素問·標本病傳論》:“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張景嶽注:“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雖為標病,必先治之,此所謂急則治其標也。”

急者緩之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對拘急強直之證如口噤項強、手足拘攣等,應使其舒展緩弛。具體治法應辨證論治。

急中風

病名。見《肘後備急方》卷三。又名急風。詳見該條。

①疾病。各種病證的泛稱。《靈樞·五變》:“餘聞百疾之始期也,必生於風雨寒暑。”

②猛烈。見“疾風”。

③快速,急速。見“疾行”。

④脈象名。指脈動急速,超過常數。《素問·平人氣象論》:“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

疾病

各種病證的總稱。《靈樞·九針十二原》:“餘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

疾而徐則虛

針刺瀉法的要領。與補法“徐而疾則實”對舉。出《靈樞·九針十二原》。《靈樞·小針解》:“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指迅速進針,緩慢出針,能使邪氣虛,即為瀉。後世針刺瀉法用一進三退或一進二退,即出於此。參見徐疾補瀉條。又《素問·針解篇》以出針的方法來分析:“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指瀉法要迅速出針,緩慢按住穴。參見開闔補瀉條。

疾法

推拿方法名。指快速的手法操作,以增強刺激。如對四肢麻痹症施以極其快速的搖動或其他活動,可促使其知覺恢復。

疾風

猛烈的風。《靈樞·五變》:“秋霜疾風,則剛脆之木,根搖而葉落。”

疾高而內

指病位在上部而屬於五臟之病。高,上;內,指五臟。《靈樞·九針十二原》:“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

經來腰腹痛

病證名。《竹林女科證治》:“經來腰腹痛而氣滯血實者,宜服桃仁湯(當歸、赤芍、生地、香附、丹皮、紅花、延胡索、桃仁),形瘦有火加黃芩、黃連;形肥多痰加枳殼、蒼朮、半夏。亦有肝腎陰虛腰腹痛者,宜養肝腎,用六味地黃湯加杜仲、續斷、寄生、白芍。”

經來飲食後即吐

病證名。《竹林女科證治》:“此因痰在胸脘,阻隔米穀,不能下胃,急服烏梅丸化其痰涎,後服九仙奪命丹(豆豉、木香、陳皮、山楂、草果、枳殼、茯苓、厚樸、蒼朮)。”

經量

指一次月經經期內排出的血量。一般總量約50-100毫升左右。由於體質、年齡、地區、氣候和生活條件等不同,經量有時略有增減,均屬正常生理範疇。如有病理變化,血量過多或過少,均屬病態。可參月經過多、月經過少條。

經漏

病名。見《蘭室秘藏》。又名月漏、血漏、經血不斷、漏下、漏下不止、月水不絕、月水不斷、經脈不止、經候不止等。指陰道出血淋瀝不斷,或經期血來而持續日久不止,血量較少或略增多。病因多為氣虛不攝,血熱妄行、陰虛、氣鬱、血瘀等,致使氣血失調,沖任不固而為經漏。辨證治療,參見崩漏條。

經亂

病名。見《景嶽全書·婦人規》。即經行先後無定期。詳該條。

經亂不孕

病證名。不孕症型之一。《葉氏女科證治》:“婦人經水不調,氣血乖和,不能受孕。”治宜以調經為大法。參見月經不調條。

經絡

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包括經脈和絡脈兩部分,其中縱行的幹線稱為經脈,由經脈分出網路全身各個部位的分支稱為絡脈。《靈樞·經脈》:“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經絡的主要內容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屬於經脈方面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於絡脈方面的,以十五絡脈為主。它們縱橫交貫,遍佈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絡感傳現象

沿經絡循行路線出現的一些特殊感覺傳導,或循經出現的各種皮膚反應。又稱經絡現象、經絡敏感現象或針灸感應現象。這種現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針刺、艾灸、通電、按壓等刺激穴位或在氣功練功的過程中產生。經絡感傳的性質,因刺激原和個體之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針刺多感酸、脹、重、麻;艾灸則現熱氣感;低頻脈衝電可有電麻感;按壓可有脹、麻等,一般呈帶狀、線狀或放射狀,其感傳路線與經絡主幹的分佈基本相符,有的還出現表裏經之間,手足同名經之間的互傳現象。感傳速度一般緩慢,能為受試者清楚描述,而且可呈雙向性傳導。這種傳導可被機械壓迫或局部注射麻醉劑所阻斷。刺激一旦停止,感傳也就逐漸減弱及至消失。經絡感傳現象的另一種表現,如沿經抽痛,皮疹,脫毛和引起皮膚出現紅線、白線,皮丘帶、過敏帶、麻木帶等特異現象。經絡感傳現象,對於研究經絡實質,有重要意義。

《經絡歌訣》

針灸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於1694年。本書系將《靈樞·經脈》十二經循行與主病部分以及奇經八脈的循行與主病編成的七言歌訣,以便初學誦讀。本書多與汪昂《湯頭歌訣》合刊,現有清刻本等。

《經絡彙編》

針灸學著作。二冊。不分卷。明·翟良撰。刊於1628年。本書聯繫臟腑的屬性、生理特點對十四經脈的循行、屬絡、經穴部位和主病等予以論述。並附臟腑經脈圖及歌訣、手足經起止圖、內景圖和奇經八脈論等。現有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