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降丹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23日 (三) 12:11的版本 (CSV导入)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王氏醫存》卷十四

【別名】

【組成】水銀1兩,火消2兩,明白礬3兩,綠皂礬1兩,青鹽1兩,白砒1兩或5錢(不可無此),官硼砂5錢,朱砂3錢,明雄黃3錢,黑鉛1兩。

【功能主治】癰毒火癤。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先將鉛入鐵勺,火上化熔,離火,入水銀,冷定取下,即可粉矣,研為細末。朱砂、雄黃、白砒、硼砂亦共研為細末。再合諸藥,共研細末。將公罐放炭火上,續續下藥,以竹箸攪之,藥盡化溶,漸攪漸稠漸幹,以白煙飛盡為度。又以著將藥攤抹於罐中,務使罐底以至周圍貼實粘勻。藥既幹不再化,起罐離火,則覆罐受火,藥乃不墜,此名坐胎。若白煙未盡,或粘藥不勻,則覆罐加火,藥即墜矣。煉此丹,以善坐胎為工。又以空母罐在下,實公罐在上,套合,鐵絲絆耳,加鹽水和赤石脂為泥,封固其口,陰乾,再夾紅炭烤其口泥,使無潮濕及罅縫,乾淨地挖坑,內置淨水一盂,將母罐半坐於水內,勿使水浸封口之泥,又用淨磚瓦,由罐之周圍蓋密此坑,以平下罐之口為止,上罐四面立放薄磚4片,空間又放碎磚4塊,以便架炭也,磚勿挨罐。水碗、淨箸、線香、香爐、紅炭爐俱備。先用紅透炭2節,加於上罐之頂,俟香燼2寸,又加紅炭1層於罐頂周圍,俟香又燼2寸,又加紅炭,須輕手不響為妙。見炭有化盡露罐之處,速即輕輕補紅炭1節,炭有黑者,速換紅炭。見罐口有走氣之處,速即輕手以泥補固。俟3炷香燼,輕手漸漸去炭。俟冷定,輕手掃淨炭灰,輕手取起雙罐,正放幾上,輕手刮吹口泥,開去上罐,丹在下罐,如雪如銀矣。此固罐中無潮降,得幹丹;若罐中有潮,則丹下皆水。故取罐時仍正放,不可平放也。此丹用之最疼勿論,丹有水,且勿取出,須加生石膏為末1兩,拌入丹中,另以盞蓋罐口,置爐上以小火煆1炷香時,取過冷定,刮丹收固,名回生法,用之可減其痛。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許訂外科正宗》卷二

【別名】

【組成】水銀1兩4錢,淨火消1兩4錢(夏天加3錢),白礬1兩(另研),朱砂5錢3分(另研),雄精2錢3分(另研),硼砂4錢(另研),皂礬1兩7錢,白砒2錢(另研),食鹽3錢。

【功能主治】腫瘍膿成不穿,潰瘍毒根堅硬如石。

【用法用量】治腫瘍膿成不穿,用津唾調少許點毒頂,以膏蓋之即穿,或用麵糊以竹片拌和為條,切作芝麻大,放膏中對腫頭貼之,不可用手指拌,因新降甚烈,恐沾指疼痛起泡;如治潰瘍毒根堅硬如石,用以消化;如用作點藥,病者怕疼,可用生半夏對摻,再加冰片少許,能令肉麻不痛,名夏冰對配丹;或用蟾酥少許摻入,亦可不痛。用新丹性烈,尋常之症,只用九一丹為妥,如腐肉厚韌,不化不脫,或對摻,或三七,或一九斟酌用之。年久烈性已退,方可專用,然四圍好肉,亦須用生肌之藥護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對於肌薄骨露無肉之處,及經脈交會之所,神氣之所注,氣血之所聚,潰後元氣有傷,不能收斂,須藉溫補澀斂收功者,此丹不可施。

【備注】

【制法】上藥研至不見水銀星為度,盛於陽城罐內,用烰炭微火熔化,火急則水銀上升走爐,熬至罐內無白煙起,以竹枝撥之,無藥屑撥起,用木杵捶實,則藥吸於罐底而結胎,胎成,將空罐合上,用綿紙條潤以墨水,置於縫間,鹽泥封固烤幹,如有裂縫,添鹽泥密固之,再用宜興罐頭盛水,上放大黃砂盆,中開一孔,將有藥之罐在上,空罐在下,入砂盆孔中,水準罐底,然後盆內鋪以淨灰,輕輕按平,不可搖動,恐傷封口。鋪畢,取燒紅栗炭,用扇微扇,文火煉1炷香,再略重扇,武火煉1炷香,炭隨少隨添,勿令間斷而見爐底,再煉1柱香,即退火,俟盆灰冷定,去灰及封口土,開看下罐內所有白霜,即謂之丹,瓷瓶收貯聽用。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