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毒散
目录
- 1 《宣明論》卷十五
- 2 《外科真詮》卷上
- 3 《仙拈集》卷二引《全生》
- 4 《治疹全書》卷上
- 5 《仙拈集》卷一
- 6 《眼科全書》卷四
- 7 《痘麻紺珠》卷十六
- 8 《慈航集》卷下
- 9 《明醫指掌》卷六
- 10 《博濟》卷三
- 11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小兒藥證直決》
- 12 《醫統》卷九十一
- 13 《外科啟玄》卷十二
- 14 《攝生眾妙方》卷八
- 15 《回春》卷七
- 16 《痘疹定論》卷四
- 17 《痘科辨要》卷十
- 18 《仁端錄》卷十四
- 19 《症因脈治》卷四
- 20 《種痘新書》卷十二
- 21 《衛濟寶書》卷下
- 22 《片玉心書》卷五
- 23 《嵩崖尊生》卷十
- 24 《症因脈治》卷四
- 25 《綱目拾遺》卷九引《家寶方》
- 26 《攝生眾妙方》卷八
- 27 《衛生總微》卷八
- 28 《濟陽綱目》卷九十五
- 29 《種痘新書》卷四
- 30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宣明論》卷十五
【別名】
【組成】大黃、黃藥子、紫河車、赤芍藥、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男子往來寒熱,婦人產後骨蒸血暈。
【用法用量】每服1錢,如發熱,冷水送下;如發寒,煎生薑、瓜蔞湯同調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外科真詮》卷上
【別名】
【組成】防風1錢,前胡1錢,元參2錢,公英5錢,生地3錢,銀花2錢,甲珠1片,赤芍1錢5分,連翹1錢,甘草7分。
【功能主治】疔瘡。
【用法用量】野菊根5錢為引。無菊根,用烏桕根白皮亦可。二者俱無,宜用菊花2錢代之。便實,加大黃2錢。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仙拈集》卷二引《全生》
【別名】
【組成】石膏(煆)1兩,寒水石(煆)1兩,花粉5錢,白芷5錢,紫河車草3錢。
【功能主治】喉以上腫痛,頭大如鬥,面合眼縫。
【用法用量】每服7錢,老酒服至醉為妙。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治疹全書》卷上
【別名】
【組成】麻黃、桔梗、前胡、柴胡、羌活、防風、荊芥、薄荷、天麻、枳殼、川芎、骨皮、蔥白。
【功能主治】疹不起。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仙拈集》卷一
【別名】
【組成】防風、荊芥、羌活、前胡、升麻、幹葛、赤芍、桔梗、川芎、白芷、牛蒡子、甘草。
【功能主治】天行時疫,頭面腫大,咽喉不利,舌幹口燥,憎寒壯熱,四時瘟疫。
【用法用量】加生薑、蔥,水煎,熱服。出汗。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眼科全書》卷四
【別名】
【組成】大黃、荊芥、牛蒡子、蔓荊子、甘草。
【功能主治】積血年久,脾胃壅熱,瞼生風粟外障。胞瞼風粟,如麻如米,甚如楊梅之狀,摩擦瞳仁,黑睛有翳,久久漸昏,流淚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忌食動風、動血之物。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痘麻紺珠》卷十六
【別名】
【組成】人參、茯苓、柴胡、前胡、羌活、甘草、川芎、獨活、桔梗、枳殼、陳皮。
【功能主治】解毒。主痘瘡邪盛,紅點未見之前熱甚者。
【用法用量】加生薑、大棗為引。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慈航集》卷下
【別名】
【組成】桔梗3錢,生甘草1錢5分,白僵蠶3錢(炒),羌活1錢5分,牛蒡子3錢(研),薄荷8分,片薑黃2錢,蟬蛻2錢,焦楂3錢,枳殼1錢5分(炒),荊芥1錢5分,防風1錢5分。
【功能主治】熱毒積於陽明,風寒客於肌表,蝦蟆瘟初起,兩腮腫硬,惡寒,耳底抽痛。
【用法用量】加煨薑2片,連須蔥頭3個,水煎服。小兒半服。初病1服,蓋暖出汗,即松其半,再1服,去其8分。大便結燥,加制軍3錢,去羌活。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明醫指掌》卷六
【別名】
【組成】羌活1錢(去蘆),獨活1錢(去蘆),柴胡1錢(去毛),前胡1錢(去蘆),枳殼(炒)8分,茯苓8分(去皮),川芎7分,甘草5分(炙),桔梗8分(去蘆)。
【功能主治】髒毒協寒便血,傷寒頭痛,憎寒壯熱,項強睛暗,鼻塞,風痰及時疫,嵐瘴鬼瘧,或聲如蛙鳴,赤眼口瘡,濕毒流注,腳腫腮腫,喉痹毒痢,諸瘡斑疹。
【用法用量】《醫方集解》有薄荷少許;《疫疹一得》以蔥為引。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博濟》卷三
【別名】
【組成】槐花(炒)、白礬(燒及8分許,存性)各等分(是生時秤)。
【功能主治】脾毒下血,臟腑疼痛,頻往圊廁,後重裏結。
【用法用量】每服1錢,加烏梅1個,水1盞,煎6分,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小兒藥證直決》
【別名】
【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人參、甘草、生薑、薄荷
【功能主治】散寒祛濕,益氣解表。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痢疾、過敏性皮炎、濕疹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氣虛者。)
【用法用量】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克),水一盞,加生薑、薄荷各少許,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現代用法:作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若正氣未虛,而表寒較甚者,去人參,加荊芥、防風以祛風散寒;氣虛明顯者,可重用人參,或加黃芪以益氣補虛;濕滯肌表經絡,肢體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靈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膿血、裏急後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氣和血止痛。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本方多辛溫香燥之品,若是暑溫、濕熱蒸迫腸中而成痢疾者,切不可誤用。若非外感風寒濕邪,寒熱無汗者,亦不宜服。(方中藥物多為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若時疫、濕溫、濕熱蘊結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備注】(1)本方是一首益氣解表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肢體酸痛,無汗,脈浮按之無力為辨證要點。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醫統》卷九十一
【別名】
【組成】人參、桔梗、甘草、柴胡、荊芥、防風、陳皮各等分、牛蒡子加倍。
【功能主治】痘瘡壯熱,已出未快,咽喉腫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煎4分,去滓,食後溫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粗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外科啟玄》卷十二
【別名】敗毒散瘰湯
【組成】人參、當歸、厚樸(薑制,炒)、桔梗、白芷、肉桂、防風、黃耆、粉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四種瘰鬁。
【用法用量】敗毒散瘰湯(《洞天奧旨》卷十五)。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攝生眾妙方》卷八
【別名】
【組成】當歸尾5錢,白芷1兩,防風1兩(去蘆),大黃5錢,羌活1兩,甘草1兩,蜂房1兩,連翹1兩,金銀花1兩,川山甲2兩(生用)。
【功能主治】一切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每服3錢,重甚用4錢,以好酒調下。腫毒痛甚,加乳香、沒藥、血竭、皂角刺各1錢。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回春》卷七
【別名】
【組成】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茯苓(去皮)、桔梗(去蘆)、川芎、枳殼(去瓤,炒)、天麻、全蠍(去毒)、僵蠶(炒)、白附子(煨)、地骨皮各等分,甘草減半。
【功能主治】急驚風初起,發熱,手足搐搦,上宮天吊,角弓反張,並一切感冒風寒,頭疼發熱,咳嗽喘息,鼻塞聲重,及瘡疹欲出發搐。
【用法用量】加生薑3片,水煎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銼1劑。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痘疹定論》卷四
【別名】
【組成】生地黃1錢5分,丹皮7分,柴胡7分,桔梗8分,薄荷5分,連翹8分(去心),牛蒡子8分(炒,研),黃柏5分(蜜水炒),天花粉8分,黃芩7分(酒炒),黑參8分,赤芍5分,金銀花8分,甘草3分(生,去皮)。
【功能主治】清胃利咽。主疹後口臭、口瘡、唇爛,兼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麻科活人》有射幹,赤芍,無白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痘科辨要》卷十
【別名】
【組成】前胡、柴胡、獨活、天麻、地骨皮、薄荷、甘草。
【功能主治】痘初發,在疑似之間者。
【用法用量】加生薑,水煎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仁端錄》卷十四
【別名】
【組成】蟬蛻、牛蒡、荊芥、桔梗、葛根、升麻、紫蘇、川芎、羌活、薄荷、前胡、枳殼、山楂、青皮、甘草。
【功能主治】心臟熱毒所發之夾膚疹,痘疹初出時,膚如湯沸,皰點鮮紅成片,現沒無定者。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症因脈治》卷四
【別名】
【組成】人參、羌活、獨活、川芎、柴胡、前胡、陳皮、桔梗。
【功能主治】辛溫散表。主風寒濕痢,身痛,發熱,脈浮緊。
【用法用量】無汗,加防風;胸滿,去人參,加枳殼。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種痘新書》卷十二
【別名】
【組成】升麻6分,幹葛5分,川芎4分,羌活4分,防風4分,荊芥4分,前胡8分,薄荷5分,桔梗5分,枳殼5分,牛蒡8分,蟬蛻3分,山楂6分,甘草3分,地骨皮7分(一方去幹葛,加紫草)。
【功能主治】痘初發,壯熱毒盛。
【用法用量】蔥、生薑為引,水煎,熱服。熱甚者,加柴胡、木通、連翹;夏加香藿;冬加麻黃;瀉,加豬苓、澤瀉。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衛濟寶書》卷下
【別名】
【組成】麻黃1兩1分(去節),白朮1兩,蒼朮1兩,荊芥1兩,甘草3分(炙),大黃半兩,薄荷(生花者)1分,黃芩半兩。
【功能主治】去毒濁。主癰疽已破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蔥白3寸,煎至8分,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片玉心書》卷五
【別名】
【組成】荊芥、防風、連翹、枳殼、升麻、薄荷葉、羌活、獨活、桔梗、幹葛、木通、金銀花、黃芩、川芎、甘草、山梔子。
【功能主治】遍身瘡疥,因淋洗塗搽,逼毒歸內而腹脹輕者。
【用法用量】上腫,加蔥3莖;下腫;加燈心1握、生薑3片為引,水煎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嵩崖尊生》卷十
【別名】
【組成】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茯苓、川芎、幹葛、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感冒聲啞,咳嗽。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症因脈治》卷四
【別名】
【組成】羌活、獨活、川芎、荊芥、防風、前胡、柴胡、桔梗、陳皮、甘草。
【功能主治】發表。主暑濕腹痛,腸中作響,痛瀉交作,寒熱脈伏,或寒熱脈浮大。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綱目拾遺》卷九引《家寶方》
【別名】
【組成】琉璃(陳年破損者)1個,楝樹子4兩,舊發網巾1頂,鳳凰衣49個,三七1錢,敗龜版(炙)5個。
【功能主治】新久腫毒,癰疽,發背,疔瘡。
【用法用量】每服5分,槐樹子湯送下。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攝生眾妙方》卷八
【別名】
【組成】黃柏1兩,黃連1兩,川烏2錢。
【功能主治】疔瘡走動者。
【用法用量】用冷水調成膏,攤在腫處,頻以水潤之,其腫自消。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細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衛生總微》卷八
【別名】
【組成】白芍藥1分,甘草(炙)1分,雄黃(醋煮,水飛)1分。
【功能主治】小兒瘡疹熱盛,心神煩躁。
【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錢,蜜水調下,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為末。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濟陽綱目》卷九十五
【別名】
【組成】木鱉子1錢,山梔1錢,連翹1錢,當歸1錢,芍藥1錢,川芎1錢,甘草1錢,熟地黃1錢,防風1錢,金銀花1錢,荊芥1錢,陳皮1錢,枳殼1錢,全蠍1錢,穿山甲1錢,僵蠶1錢,蟬蛻1錢,皂角子1錢,樸消、蜈蚣1條(去頭腳),大黃3錢。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少刻下瀉糞則效。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銼。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種痘新書》卷四
【別名】
【組成】升麻4分,幹葛4分,紫蘇4分,川芎4分,防風4分,荊芥4分,前胡6分,桔梗6分,枳殼6分,牛蒡2錢,連翹2錢,蟲退3分,山楂1錢,木香3分,白芷5分,地骨皮5分(又方去幹葛,加紫草)。
【功能主治】解毒定痛。主痘瘡毒氣壅盛而腹痛者,其痛稍緩,有作有止,頻頻叫痛,在臍以下痛,或連腰而痛,面赤唇紫,手足不冷。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別名】
【組成】桔梗、天花粉、幹葛、川升麻、川芎、赤芍藥、獨活、柴胡、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兒丹毒初發,遊走遍體,燥悶腹脹,啼哭。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加生薑2片,煎至6分,不拘時候服。
【各家論述】
【臨床應用】
【注意】
【備注】
【制法】上銼。
【性狀】{{{性狀}}}
【規格】
【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