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濟世良方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19年8月9日 (五) 05:59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h1>神仙濟世良方</h1> <dl class="元資料"> <div><dt>作者</dt><dd>柏鶴亭</dd></div> <div><dt>朝代</dt><dd>清</dd></div> </dl> <h1>上卷</h1> <h2>…”)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神仙濟世良方

作者
柏鶴亭
朝代

上卷

壽星序

嘉慶二年,余降乩於陽曲尉之官舍時,鶴等正以神仙濟世良方告成,因請序於余。覽竟濟世寧人方論,皆平妥無奇。然鶴等凡人日請諸仙,除代人請方醫病外,絕無他求,並將經驗之方,遂筆之書而付梓焉。余心喜之,夫壽人者,惟願人登期頤,世無夭折。今諸仙方頗費苦心,以好生為德。而鶴等不捨晝夜,手抄默識,刊以傳世。有志好善者,按方施藥,無力者亦可傳方救人,甚至深山窮谷,不能延醫者,亦可知草木之性,以救危急於俄傾,豈不良哉!豈不良哉!諸仙固不以此市恩,而鶴等亦不因此掠美,余喜而序其簡端,凡閱此編者,皆推廣其良可也。

南極老人漫題。

序曰

李白雖非才士,但嘉慶元年冬月,鶴亭等三人,常請乩仙,吾愛其雅,故頻頻降機與爾等聯句暢飲,並求與各大仙作傳及序。因是生等心氣清虛,皆有前緣,故喜之,於是為序。

醉學士青蓮道人 題於晉陽仙尉西軒

壽星大仙

不矬不胖不身低 宮開南極紫薇西

大道無為千萬億 修成仙壽與天齊

(呂 岩)

鍾離大仙

紅臉先生出自然 飄飄雙髻醉如顛

逍遙天上胸膛露 卻是蓬萊第一仙

(李 白)

果老大仙

白髮銀鬚一老翁 紙驢騰起碧雲空

元功九九誰能似 八洞天仙可並鍾

(洞 賓)

李鐵柺大仙

本來出世自飄然 換骨超凡亦有緣

誤殺當年名鐵柺 多因指李姓訛傳

(鶴亭敬題)

呂大仙

曹大仙

不作皇親愛作仙 白雲深處鶴蹁躚

自從海島逢師後 伏虎降龍在九天

(青蓮居士)

藍大仙

山水西湖好 吾居更有情

竹籃常作伴 採藥四時春

(採和自題)

韓大仙

齒白唇紅在妙年 不知何處煉成仙

手持玉笛偏多趣 飛去飛來白鶴旋

(藍采和)

何大仙

楚楚衣裳豐麗殊 世人休認是麻姑

自從八洞升瑤島 愧煞人間說丈夫

(涇源謹識)

醉學士

坐石銜杯興未闌 一年四季不知寒

詩成百首天然趣 看月雲中煙氣漫

(醉學士自題)

董大仙

生前大義重倫彝 死後瑤池王母知

千載修來成大道 司文書卷不輕離

(張玉娥題)

許大仙

合浦前生結善緣 慈親夢兆得珠先

當年克盡倫常志 今日瑤池並董仙

(張玉娥)

張大仙

當年歌舞盡皆春 看破人間不染塵

修煉元功千載後 瑤池今日伴仙真

(董雙成題)

葛真人

修隱歸東海 山中葛米鮮

經綸不用世 且作大羅仙

(張玉娥)

昴日星君

辰升於東 遵行有度 尡耀九洲 照臨下土 分野晉疆

乃眷西顧 驅除心疾 如鑑肺腑 星列此方 人其多福

(鶴鳴敬志)

華真人

至哉華聖 豈惟醫博

燎毒荊州 欲除奸惡

玉帝駕前 香菸漠漠

(度世謹題)

劉大仙

脫卻朝冠棄紫衣 儒妝結束豈寒微

清泉半畝金蟾影 養得真元入翠薇

(鶴舉謹識)

柳大仙

滿腹燦珠璣 懷才未遇時 清貧甘自守 磊落復誰知

心厭紅塵路 神依碧柳枝 司文南鬥下 指點賴仙師

(鶴 翔)

紅鸞侍者

梅嶺別含香 養親有異方

而今天上恨 猶望白雲鄉

(鶴亭敬題)

壽星論人子息

壽星曰:人生子嗣,雖曰天命,豈盡無人事哉。有男子不能生者,有六病。六病為何?一精寒也;一氣衰也;一痰多也;一相火盛也;一精少也;一氣鬱也。精寒者,溫其火;氣衰者,補其氣;痰多者,消其痰;火盛者,補其水;精少者,添其精;氣鬱者,舒其氣。無子者可以有子,不可徒補其相火也。

女子不能生者,有十病。一胎胞冷也;一脾胃寒也;一帶脈急也;一肝氣鬱也;一痰氣盛也;一相火旺也;一腎水衰也;一任督病也;一膀胱氣化不行也;一氣血不能攝也。胞胎冷者,溫之;脾胃寒者,暖之;帶脈急者,緩之;肝氣鬱者,開之;痰盛者,消之;相火旺者,平之;腎水衰者,補之;膀胱氣化不行者,助其腎氣;氣血不能攝者,益其氣血也。無子者亦可有之,不可徒治其胞胎也。

果老曰:男女之病,各有不同,得其病之因,用其方之當,何患無子哉。

呂祖論治病法

平治法:氣虛,用六君子、四君子湯;血虛者,用四物湯;腎虛無火者,用八味湯;腎虛有火者,用六味地黃湯;肺虛者;用生脈散;心虛者,用歸脾湯,或天王補心丹;肝虛者,用建中湯;胃虛者,用四君子湯;脾虛者,用補中益氣湯;鬱症,用逍遙散;傷風,用小柴胡湯,或參蘇飲;有熱者,用二黃湯;胃熱甚者,用竹葉石膏湯。諸如此類,何必出奇玄異哉。

奇治法:一味而成功,不必借重二味也。如吐,只用瓜蒂一味足矣,不必再添別藥,反牽制也;如水瀉,用車前子一兩,飲之即止,不必加別味以分消之也;氣脫吐血等症,獨參湯飲之是也;腰痛不能俯仰,用白朮四兩,酒二碗,水二碗,煎湯飲之,即止痛也;瓜蒂專於上湧,若雜之他藥反不能透也。如人善跳躍者,一人牽扯其身,轉不自如。車前性滑,分水穀,兼之他藥,如人善入水者,一人牽其足則反不沉。人參善補氣,加之別藥,則因循宛轉,而不可以雙用也。

偶治法:方中不能一味奏功,二味兼而治之。吐血用當歸、黃耆;中寒用附子、人參;中熱用元參、麥冬之類是也。夫吐血者,必虛,用當歸一味可矣,何佐之黃耆?蓋血乃有形之物,不能速生,必得氣旺以生血,故黃耆以補氣也;中寒陰氣逼人,陽氣外越,祛寒用附子足矣,加人參者,元陽既不歸合,則一線之氣若存若亡之間,不急補其氣,元陽出走不返,故必兼用參以挽回於絕續之頃也;中熱之症,上焦火氣瀰漫,不用降火之品,何能救焚,用元參退其浮游之火足矣,何又用麥冬?蓋胃火沸騰,肺金自燥,胃口自救不暇,又何以分潤肺金之氣,故必用麥冬以潤之,不藉胃土之奉膳,胃土足以自資,而火自然可息。舉三方可通,其餘可廣悟也。

形治法:四肢頭面,有形可據而治之也。如目痛則治目,頭痛則治頭,手痛則治手,腳痛則治腳矣!其病見之形,何必求之於無形,此形治宜審何經之病,用何經之藥,自然效應。如手之麻木乃氣虛,而兼風濕中之,必用引入手經之藥,去風去濕之藥,始有效,否則無益。倘舍外形而求內象,無怪其不相入也。方用:白朮五錢 防風五分 黃耆五錢 人參二錢 陳皮五分 甘草一錢桂枝五分。用水煎服。耆、參、術俱補氣去濕之藥,防風去風之品,必得桂枝始能入手經也。經絡既清,自能奏功,可類推。

又論人參性

世人用不起人參者,黨參可代。醫家往往用洋參代,大錯。黨參即先朝之人參也。如今力薄,無力吃參,黨參加倍用之可也。(後有諸大仙制黨參法,功比人參。)

有人得脾經之病,如水瀉乃脾氣不溫,血痢乃過於燥熱而成此症。水瀉用白朮一兩,車前子五錢。二味煎湯立效。血痢不同,有腹痛不痛之分。痛者乃火熱也,用歸尾一兩 黃連三錢 枳殼二錢 白芍一兩 廣木香二錢 甘草一錢 蘿蔔子二錢。用水煎服;不痛者乃寒也,用白芍三錢 當歸三錢 蘿蔔子一錢 枳殼一錢 檳榔一錢 甘草一錢。用水煎服。水瀉者,乃一時水氣浸脾,用白朮以利腰臍之氣血,車前分消其水勢,此正治之法也。

藍大仙曰:白朮、車前利腰臍,消水氣。然白朮亦能健脾,健脾水自消,原不必借重車前。車前能通竅而安臟氣,亦不只分消已也。臟安則水濕之氣自消,又能分助,所以奏效如神耳。

曹大仙曰:血痢者,肝克脾土,雖因脾土之濕,又加暑熱暗浸,瓜果內傷所致。終因肝木火旺,無制凌脾土而然也。故方用白芍、當歸滋肝而平木,肝木得養,不來剋土,土得養而血痢自愈矣。

韓大仙曰:血痢雖有痛不痛之分,其實皆火熱而挾濕氣也。論理二方俱可通治,而呂仙分別痛不痛乃慎之也。二方加減各為神效,不必畏首畏尾,一用之於痛,一用之於不痛也。蓋火邪帶濕氣,居於腸脾之際,不得奔下,未有不急而後重者,妙在用當歸、白芍滑而利之,則火邪利於直下,不只平肝木而救脾土也。

李鐵柺大仙曰:按血痢,呂仙指為火邪挾濕,此乃壯實人之痢言之也。然內傷勞倦與中氣虛寒人,脾不攝血,往往脾濕下乘而成,理中湯加木香、肉桂,補中益氣湯加熟地、炒黑乾薑,治之而愈。火邪之血,色必鮮紅,脈必洪緩,口必消渴而喜飲冷,小便必熱澀而赤濁;內傷之血,色必鮮而紫黯,或微細淡白,脈必微細而遲,或浮澀而空,口不渴,即渴而喜飲熱湯,小便不澀不赤,即赤而不熱不濁,可便。

又論治人當分強弱

呂祖曰:人有南北之分,分於強弱也。南人之弱不及北人之強也,然南人亦有強於北人者,北人亦有弱於南人者,不可一概而論。當觀人以治病,不可執南北以治強弱也。天下有偏陰偏陽之分,偏於陽者生於南亦強,偏於陰者雖生於北亦弱。偏陽者宜用寒涼之劑,偏陰者宜用溫熱之品也。

果老曰:是。

又論病知生死

呂祖曰:知病之生死而後可為醫,生中知死,死中知生,非易易也。傷寒七日不汗死是也。生中之死,而辨其不死;死中之生,而辨其不生,醫道其庶幾乎。七日無汗,人皆謂死,予獨斷其不死者,非因其無汗而可生也。傷寒邪盛,禁汗不出,其人無煩燥之意,腎水猶存,邪火不能熬干之也。雖無汗必有汗矣!中風中惡不出聲,中毒致悶亂,其人之氣猶存,似乎不死,然而遺屎,腎絕矣;手撒,則肝絕矣;水不下喉,脾胃絕矣;舌本強,則心絕矣;聲如酣,則肺絕矣。五臟無一生,無有不死者,有一臟之未絕,未死也。看何臟而救何臟之氣,死猶不死矣。五臟中最急者莫過心,心腎之藥,莫過人參、附子二味,二味相合,則無經不入也。救心腎而各臟無不救之矣!將死之人,必有痰涎之作祟,不多用參而只用祛痰化涎之藥,正足以死之也。此死中之生而辨其死也。

華真人曰:真奇絕之文。

又治癆瘵之症

呂祖曰:癆瘵之症,用不得霸藥,宜用清火之味。方用:熟地五錢 地骨皮五錢(藥雖多而功用平和也) 丹皮二錢 元參一錢 人參三錢 白朮五分 桑葉五片 麥冬二錢 北五味五粒 茯苓二錢 芡實五錢 山茱萸一錢 白芥子五分 棗仁八分 沙參二錢。水煎服,神效。

又有一法治人虛癆未成,癆瘵之症。方用:熟地一兩 山藥一兩 山茱萸三錢 麥冬三錢 棗仁一錢 人參一錢 茯苓二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沙參三錢 白芥子一錢 芡實五錢白芍三錢 遠志八分 丹皮一錢。水煎服。此方盡補其血也,不寒不熱,乃至中之方。治初起癆瘵,神效也,名為和平散,治內傷無外感者無不效也。

前方服之不效,必有癆蟲屍氣。另有一方:鬼箭三錢 鱉甲一兩 地慄粉半斤 生何首烏半斤 熟地半斤 神麯二兩 白薇三兩 人參五錢 鹿角霜五兩 地骨皮五兩 沙參五兩。各為細面,蜜為丸。每日煎湯送下五錢,一日兩次,善殺蟲不傷耗真陰之氣,此藥可服半料即愈。改用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三兩、北五味一兩,不必另立方矣。骨蒸有汗,用丹皮;無汗者,用沙參、地骨皮。有汗無汗均宜服,無不愈。

葛真人曰:此病難治,非偏於熱,則偏於寒;非多於清,即多於補。當時無可遵之方,今呂仙定此三方煎丸並用平補無奇,有鬼神難測之機,余又安敢而參間之。然而至神之中,不妨少益至微之語,前方可服五劑,即服吾地黃湯一劑,再服前藥,又服地黃湯一劑,如此同服,則水勝於火,陽勝於陰,不至有偏旺之虞。雖方中補陰之品多於補陽,然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似乎補腎水之劑,尤為無弊也。方用:熟地一兩 山茱萸四錢 澤瀉一錢半 丹皮一錢半 山藥三錢 麥冬二錢 北五味五分 茯苓三錢。水煎服。余特另酌分兩,以示世人之善用六味者。

劉真人曰:癆已成,最難治,有蟲以食人之氣血也。若徒補其氣血,而不知殺蟲之品,飲食入胃,止蔭蟲而不生氣血也。只殺蟲不補氣血,五臟盡傷,又何生理哉!予方補氣血,入殺蟲之藥,元氣生,蟲死而身安也。人參三兩 熟地八兩 何首烏(生用)八兩 地慄粉八兩 鱉甲一斤(醋炙) 神麯五兩 麥冬五兩 桑葉八兩 白薇三兩 山藥一斤。為末,打成糊為丸,每日白滾水送下五錢,半年蟲出而愈矣。

曹仙曰:未成癆病,將要成者,方用:熟地一兩 地骨皮五錢 人參五分 北五味五分 白朮一錢 山藥三錢 白芥子一錢。水煎服。妙在平補,無偏勝之弊。雖熟地多,有參、術以行氣,自易制其膩滯,故轉奏功。倘謂參、術助陽,熟地過濕,舉世不知其要也。

柳守真曰:吾有一方,治癆蟲神效。榧子半斤 鱉甲一斤 地慄粉八兩 獺肝一付 白薇四兩 生何首烏一斤。各為細末,蜜為丸,每日臨睡空心服,白滾水送下,即愈。

董仙治臌脹方

甘遂三錢 牽牛三錢。水三碗,煎半碗,服之,瀉水即愈。瀉極用人參一錢 茯苓三錢 薏仁一兩 山藥五錢 芡實一兩 陳皮五分 白芥子一錢。水煎服,一劑即愈。但忌鹽一月可也。

治痿症方:元參一兩 熟地三兩 麥冬四兩 山茱萸一兩 沙參三兩 五味子五錢。水煎服。十日即可起床,予曾治過數人,神驗。

又治心痛暴亡、非寒即火方

炒梔子五錢 白芍五錢。煎湯服下,下喉即愈。寒當用人參一錢 白朮三錢 肉桂八分 附子八分 甘草八分 白芍三錢 熟地一兩 山茱萸三錢 良薑一錢。水煎服。二方各有深意,前方因火勝而瀉肝木也;後方因大寒而補腎也。奏功之神則一耳。

治腹痛極甚至手足皆青,救若少遲必至立亡,此腎經感受寒邪也。急溫命門之火,佐熱其心胞之冷,使痛立除,手足之青亦解。方用:人參二錢 白朮五錢 熟地五錢 附子一錢 肉桂一錢 吳茱萸五分 乾薑五分。水煎服,即愈。

昴日星君曰:余亦有方,但不同耳,中惡中痰。方用:人參三錢 茯苓五錢 天南星三錢 附子一錢。虛人多加人參,水煎服,即蘇。

治心痛有火神效方:貫仲三錢 白芍三錢 梔子三錢 甘草二錢。水煎服,即止痛也。

呂祖、華真人同議治乳蛾方

但得乳蛾,火多寒少,兼亦有寒者,如面白身戰,人多認其寒也。而不知火伏於內,外現寒色也。如何辨之?問病人好吃冷水者即火也,如見涼者怕之即寒也。

治火症方用:大黃一錢 青黛一錢 冰片五分 硼砂一錢 皂針一錢 寒水石一錢。共研細面,吹於蛾上自破,破則好矣。

如寒者,藥不能下,用生附子切片貼腳心,可少刻自鬆,然後服藥。方用生蘿蔔汁、生薑汁,每各一酒杯飲下,腫疼即止。然後將前方吹於蛾上,即愈。

華真人曰:人有得雙蛾者,人以為熱也。喉腫痛,痰如鋸不絕,茶水一滴不下,豈非熱症?然痛雖甚,至早少輕;喉雖腫,舌不燥;痰雖多,不成黃塊,假熱之症也。以涼藥救之,下喉不快,少頃轉熱,人以為涼藥之少也,再加寒涼之品,服之更甚。急須刺其少商之穴,出血少許,喉門必有一線之路開矣。急以附子一錢 熟地一兩 山萸四錢 麥冬三錢 北五味三錢 牛膝三錢 茯苓五錢。服下,一聲響亮,火勢熱症立時消散也。

凡人腎水大耗,元陽不能下藏,無水以養火,火必上越,火衝上而咽喉口小不能任其出入,結成腫痛,狀似雙蛾,非雙蛾也。日重夜輕者,治之最易。用山豆根三錢 半夏一錢 桔梗三錢 甘草一錢。治之立愈,而非逆症可比也。

何大仙曰:陰虛雙蛾之症,余亦有一治法:用附子切片一錢,鹽水炒,將一片含在口中,即有路可用湯藥矣。後以八味丸一兩,白滾水送下,立時而愈。可與華真人並傳如何。

藍大仙治喉痛方

咽喉忽然腫痛,生雙蛾者,飲水不下,此症實火易治,虛火難治。實火世人已有方:山豆根、芩、連、半夏、柴胡、桔梗、天花粉,治之立消。惟虛火乃腎火不藏於命門,浮游於咽喉之間,夜重於日,清晨覺少輕。若虛火口不甚渴,舌滑而不裂,此可以辨虛火,必須補火,則引火歸元,消腫毒於頃刻也。熟地一兩 元參一兩 白芥子三錢 山茱萸四錢 北五味二錢山藥四錢茯苓五錢 肉桂二錢。水煎服,二劑全愈也。

喉腫閉塞,水不能下,有藥安能施乎?另有一法:用附子一個 破故紙五錢。各研末調如糊,布攤如膏藥,大如茶盅,貼腳心中央。一時辰,開一線路可以服藥,不可不知也。

呂祖治噎食方

廣木香五分 生地一錢 炒當歸一錢 酒炒檳榔一錢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厚朴一錢。水煎,臨臥服,十劑愈。忌食牛、犬肉,食之必犯,再難治矣。

又治過經隔、經傳、傷寒。方用:麻黃一錢 柴胡一錢 厚朴一錢 石膏五錢 知母一錢 青蒿五錢 半夏一錢 黃芩一錢 茯苓五錢 炒梔子五分 當歸三錢。水煎服,一劑即生。見有過經傳者,即以此方投之,無不更生也。

隔經傳方:人參五錢 石膏五錢 知母一錢 青蒿一兩 柴胡二錢 白芍三錢 半夏一錢 炒梔子三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隔經傳三日而症乃明,已過陽明,餘火未散,制伏之道實非世人所能測也。

治第三日少陽與厥陰兩感,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再傳一方:人參一兩 麥冬三錢 當歸一兩 天花粉三錢 元參二兩 白芍二兩 荊芥二錢。水煎服。此三方各有妙用也。

傷寒發斑,死症也。亦有不同,有遍身者,有隻心窩內者。遍身者,似重而反輕;心窩有者,似輕而反重也。用升麻二錢 當歸一兩 元參三兩 荊芥三錢 黃連三錢 天花粉五錢 甘草一錢 茯神三錢。水煎服。火毒在內,必須盡情發出,內無血以養心,故用當歸、元參滋心中之血。火既外越,斑亦可消,又何至於喪命哉。

治人得兩手不能下者,將人抱住,縛在柱上,把木棒打去,病人自然來隔,而手自下矣。當用: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紅花五分 生地五錢 桃仁五個 甘草一錢 大黃一錢 丹皮二錢。水煎取,二劑全愈。有婦人而得此症,亦縛在柱上,令人解其下衣,彼怕羞自然兩手下來遮隔,一時手可下也。亦以煎湯與之,即愈也。

葛真人論脈訣

內經已暢言之也。后王叔和又發明之,尚有未備者。脈訣大約言愈多,則旨益晦,吾簡以切脈不必紛紛七表八里也。切脈之最要在浮、沉、遲、數、虛、實、澀、滑而已。知十脈則九人之病不能出其範圍,死脈易觀也。不過魚遊、鳥啄、屋漏、彈石、碎索、水流之異也。知十法之常,即可知六法之變,何難之人之疾病哉。

曹大仙曰:脈訣原不必多,多則反晦,明言十法至簡至要,可以為萬世之法。

葛真人制黨參代人參法

要真潞黨,河南、陝西者不用。用盤盛之,加大米數撮,用碗蓋好,蒸三次,換米三次,用參去米。其米加薏仁米熬粥飲之,亦有大益。

又論傷寒相舌秘法

白苔者邪火未甚,用小柴胡湯;舌黃色者心熱,用黃連、梔子以涼之;黃而帶灰色者胃熱,用石膏、知母以涼之;凡見黃而紅者小腸膀胱,用梔子以清之;舌紅而白者肺熱,用黃芩、蘇葉以解之;黑而帶紅者,腎虛而挾邪也,用生地、元參、柴胡以和解之;紅而有黑星者,胃熱極也,用石膏以治之,元參、葛根亦可;紅而有白點者,心中有邪也,用柴胡、黃連以解之,心肝同治也;紅而有大紅點者,胃熱而帶濕也,用茵陳、五芩散以利之,水濕必歸膀胱也。散邪非肉桂不能引入膀胱,只可用一二分不可多。白苔而帶黑點者胃熱,用石膏以涼之;黃而有黑者,肝經濕熱,用柴胡、梔子以解之;白而黃者,邪將入里也,急用梔子、柴胡以解之,不使入里。柴胡乃半表半裡不可不用之;中白而外黃者,邪入大腸,須五苓散以分水分泄止矣;中黃而外白者,邪在內不在外,邪在上不在下,可加柴胡、枳殼和解,不可驟用大黃也。天水加五苓亦可,少加天水,加柴胡、枳殼更妙;根黃而光白者,胃熱帶濕,亦用石膏為君,少加天水之品,如豬苓、澤瀉之味也;黃而隔一瓣一瓣者,邪濕入大腸,急用大黃、茵陳下之,不必十棗湯也。下之遲不得不用之,須辨水與血之分,下水用十棗,下血用抵當也;紅中如蟲蝕者,乃水未升而火來乘也,用黃連、柴胡和解之;紅而開裂如人字者,邪初入心,用石膏、黃連解之;根黑而尖帶紅者,腎中邪未散,用柴胡、梔子解之;根黑尖白者,胃火乘腎,用石膏、知母、元參解之,不必論其渴與不渴,不必問其下利也;根黑尖黃者,邪將入腎,急用大黃下之。然須辨其腹痛不痛,按之腹痛,手不能近者急下,否則,用柴胡、梔子和解之;純紅而尖黑者,腎虛邪火來乘也,不可用石膏,腎虛用石膏,速死之也。用元參一兩或二兩救之,多有能生者;舌有中心紅暈四邊純黑者,君相之火炙騰,急用大黃加生地兩許下而救之,十人中可救五六人;舌中央炙黑四邊微紅者,邪結於大腸,下之則愈,不應則死。腎水枯槁,不能潤之,又不可用熟地補腎之藥,蓋邪未散不可補,補則愈加脹急以害之也。必邪下而後,生地滋之則可,然亦不可多用也;舌純灰色中間獨暈黑者,邪將入腎也,急用元參兩許,少加柴胡治之,舌有外紅而內黑者,此火極似水也,急用柴胡、梔子、大黃、枳實以和利之。舌又見刺,則火亢之極矣,須多加前藥。總之內黑而外白,內黑外黃皆前症也,與上同治,十中亦可得半生也。惟中淡黑而外或淡紅淡白淡黃者,較前少輕,俱可以前法治之,十人中可得八人生也;舌有純紅而露黑紋數條者,水來乘火,陰症也,苔必滑,必惡寒,飲水下喉必吐,倘現純黑之舌,乃死症也,不必治之。水極似火,火極似水,一帶純黑,俱不治也。傷寒之知舌驗之法,便有把握,庶不至臨症差誤耳。

曹大仙曰:茲相舌法,較《金鏡錄》更備,且無誤治之虞。誠濟世之慈航,救生之良方也。願世人細心觀之,保無有操藥殺人之禍矣。

昴日星君治小兒科三方

昴日星君曰:兒科得其要,無難治人,今特傳一法門,使世上小兒,盡登仁壽。先看氣色,後看脈。小兒有痰,顏色必鮮豔,鼻上眼中間,中間精明穴上辨之。色紅者心熱也,紅筋橫直現於山根,皆心熱也;色紫者,心熱之甚,而肺亦熱也;色青者,肝有風也;青筋直現者,肝熱也;青筋橫現者,亦肝熱也;直者風上行,橫者風下行也。色黑者,風甚,腎中有寒;色白者,肺中有痰;色黃者,脾虛、胃虛而作瀉,黃筋現於山根,不論橫直,皆脾胃之病,故一覽而知小兒之病矣。大人看脈於寸關尺,小兒何獨不然,但小兒不必看至數,只看其數與不數耳。數甚則熱,不數則不熱也。數之中浮者風也;沉者寒也;緩者濕也;澀者邪也;滑者痰也,如此而已。小兒症,大約吐瀉、厥逆、風寒、暑熱而已。其餘痘疹皆無他病,或心腹痛痞塊瘡疔,一覽而知也。小兒之病,虛者十之九,實者十之一。故藥宜補為先,今立三方通治諸病。

第一方:人參三分 白朮五分 茯苓一錢 甘草一分 陳皮二分 神麯三分 半夏一分。此六君子加減也,治小兒脾胃弱神效。如傷奶與肉食者,加山楂五粒;傷米食者加麥芽五分;傷麵食者加蘿蔔子三分;吐者加白豆蔻一粒,去甘草,加生薑三片;瀉者加乾薑三分,豬苓五分。

第二方治外感也,或傷風寒咳嗽,發熱不發熱,頭痛鼻塞,痰多驚悸,角弓反張,以此方治之無不神效。方用:柴胡七分 甘草三分 桔梗五分 半夏三分 黃芩三分 白芍二錢 白朮二錢 當歸五分 陳皮二分 茯苓五分。水煎服。頭痛加蔓荊子三分;心痛手不可按者乃實火也,加梔子一錢;按之不痛者虛火也,加甘草八分,貫仲五分,廣木香五分,乳香一分;脅痛者加芍藥三錢;腹痛者以手按之,手按而痛甚者乃食也,加大黃一錢;按之而不痛者乃寒也,非食也,加肉桂三分,乾薑三分;有汗出不止者,加桑葉一片;眼痛而紅腫者乃火也,加黃連三分,白蒺藜一分;喉痛者,加山豆根三分。

第三方治虛寒之症,夜熱出汗、夜啼不寐、怔忡、久嗽不已,行遲、語遲、龜背、狗肚,將成癆瘵等症。方用:熟地三錢 山茱萸二錢 麥冬二錢 北五味五分 元參二錢 白朮二錢 茯苓一錢 苡仁三錢 丹皮一錢 沙參二錢 地骨皮二錢。水煎服。倘兼有外感,少加柴胡五分,白芍三錢,白芥子一錢。

許仙曰:此方世所罕見者,真天上奇方也。人間信而服之,小兒皆可至仁壽也。

董大仙論治痘法五方

董仙治痘法:今人看痘不知法則難也。初起時不論強弱補其氣血為要,加之發散之藥,重者必輕,輕者必少也。世人皆以寒涼之品為主,吾今立五方,朝夕服之,十人十活,不殺一小兒也。

第一日方,見小兒身熱,眼如醉眼者,是也。不是醉眼不可用此方。外感治之,見醉眼急投此方,痘即現。方用:黃耆三錢 白朮一錢 甘草一錢 當歸二錢 川芎二錢 茯苓三錢 柴胡一錢五分 升麻五分 麥冬二錢 元參三錢 陳皮五分 荊芥一錢 金銀花五分。先煎水三碗,煎二碗入藥,煎至五分,小兒飲之。五歲以上照此分兩,五歲以下減半,包其速愈,見點後再用第二方。

第二日方:白朮二錢 麥冬三錢 甘草一錢 桔梗二錢 當歸五錢 元參三錢 生地五錢升麻三分 柴胡一錢 荊芥一錢 茯苓二錢 白芍三錢 白芥子二錢 金銀花三錢。煎服。一身必現點,其色紅潤也。

第三日方:人參五分 白芍三錢 白朮三錢 茯苓三錢 元參二錢 神麯三分 丹皮一錢。水煎服。氣血無有不足,自然灌漿也。

第四日方:人參一錢 當歸二錢 熟地五錢 茯苓三錢 金銀花三錢 陳皮五分 甘草一錢元參三錢 白朮三錢 白芍二錢 神麯五分。服此方後,小兒必然口健要食不已,亦不可多與吃也。第五方不必用矣,恐小兒多食則生他病,故立此第五方也。

第五方:人參一錢 茯苓三錢 白朮二錢 甘草一錢。有加麥芽五分,山楂五粒,不傷食不必加。上用金銀花三錢。能服此五方,七日前而回春也。如小兒已身熱三日,用第三方,四日用第四方。如壞症,另有壞症方。

華真人論壞症方

華真人傳壞症方:治已黑者,人將棄之,下喉即活,用人參三錢 陳皮一錢 蟬蛻五分 元參二錢 當歸二錢 荊芥穗一錢。水二盅,煎八分,灌下即活。大約壞症皆元氣虛而火不能發,用參以助元氣,元參以去浮游之火。陳皮去痰開胃,參無所礙。荊芥以發之,引火歸元。當歸生新去舊,消滯氣。蟬蛻去毒斑。世人如何知此妙法,初起不可服,必壞症乃可服也。

許大仙治痘瘡出齊方

人參一錢 黃耆一錢 甘草一錢 白芍二錢 生地二錢 麥冬二錢 柴胡八分 紅花五分。水煎服。有熱加黃連五分;輕者,黃芩一錢,梔子一錢;有驚加蟬蛻(去翅足) 三分;色黑者加肉桂五分;大便閉結加大黃三分;腹痛加芍藥一錢,甘草一錢;泄瀉加茯苓一錢;有汗倍加黃耆;有痰加白芥子一錢;癢加荊芥子六分;身痛者加廣木香三分;色白者寒也,加肉桂一錢,人參、黃耆多加;頭不突者氣虛也,倍黃耆;漿不滿者血虛也,加當歸一錢,熟地二錢可也。

張大仙治四時疹方

張仙曰:總之,小兒宜補不宜散,一言盡之矣。疹乃熱也,不可用人參、白朮。當用補血,不可散血,俱宜切記之。方用:當歸二錢 元參三錢 升麻三分 甘草三分 乾葛一錢。水煎服,此治疹奇方也。心火熱極加黃連三分;肝火加梔子五分;肺火加黃芩一錢,麥冬一錢。

辨各經病,看小兒山根之色,須要洗去面上塵土,細看之可也。凡疹初起,小兒必發熱,口必大渴呼水,如紅雲一片,大約發斑相同,而疹有頭粒也。頭如蚤咬之狀,無他別也。

四時疹方:元參三錢 麥冬二錢 蘇葉一錢 升麻五分 天花粉一錢 金銀花三錢 陳皮三分 甘草一錢 生地三錢 黃芩八分 桂枝二錢。水盅半,煎五分熱服,凡疹無不神效。夏加青蒿三錢,初生小兒減半,一年後照此分兩,一劑即愈也。

紅鸞侍者治痘疹初起方

白芍二錢 柴胡一錢 當歸一錢 陳皮五分 荊芥八分 防風三分 生地二錢 甘草一錢 桔梗一錢 麥冬一錢 乾葛一錢。水煎服二劑,惡者必變為良也。

又治夏日發疹神效方:蘇葉一錢 麥冬二錢 桔梗一錢 生甘草一錢 元參三錢 青蒿三錢。水煎服,即愈。

董大仙治水痘方

柴胡一錢 茯苓二錢 桔梗一錢 生甘草五分 黃芩五分 竹葉十片 燈草一團。水煎服。有痰者加天花粉三分;有食加山楂三粒,麥芽三分;火加黃連一分。有此一方,水痘無難治也。

紅鸞侍者治痘將回方

人參一錢 白朮一錢 茯苓一錢 甘草三分 桔梗三分(升提其氣),水煎服。有紫乾燥黑陷者,熱未退也,加黃芩一錢;如色白、黑灰、黑色而陷,寒虛也,加肉桂三分,人參一錢;灌膿者倍加人參,再加黃耆二錢,當歸二錢;泄瀉加乾薑五分,茯苓一錢;心慌悶亂者,多加人參;嘔吐者亦加人參、乾薑;身癢加木香三分;當靨不靨多加人參;大便閉者加大黃三分;口渴加麥冬二錢,元參一錢;失音加石菖蒲三分,桔梗一錢;痘入眼成翳者,加蟬蛻五分;初起方中加蟬蛻七個,則目中無痘也。咽喉防其生痘,初起方中用桔梗一錢。壞症用此方,再無死,法神而通之,可謂神方也。

葛真人論兒科秘法

山根上有青筋直現者,乃肝熱也。柴胡三分 白芍一錢 當歸五分 半夏三錢 白朮五分茯苓一錢 山楂三粒 甘草一分。水煎服。青筋橫現亦肝熱也,但直風上行,橫風下行,前方加柴胡二分,麥芽一錢,乾薑一分;紅筋直現者,心熱也,前方加黃連一分,麥冬五分,去半夏,加桑白皮三分,天花粉二分;紅筋斜現者,亦心熱也,前方加黃連二分,蓋熱極於胸中也,亦不可用半夏、桑白皮、天花粉。

服無不效。如皮黃即黃筋也,白朮五分 茯苓五分 陳皮二分 人參二分 神麯一分 麥芽二分 甘草一分。水一盅,煎半酒杯,分二起服,加淡竹葉七片,有痰加半夏一分或白芥子二分,或天花粉二分;有熱如口渴者是,加麥冬二分,黃芩一分;有寒者加乾薑一分,吐者加白豆蔻一粒;瀉者加豬苓五分;腹痛者小兒自捧腹是,須用手按之,呼痛者食積也,加大黃三分,枳實一分;按之不痛不呼號者乃寒也,再加乾薑三分。

身發熱者不可用此方,予分立一方——萬金湯。凡小兒發熱者,無論早夜熱,無不神效。方用:柴胡五分 白芍一錢 當歸五分 白朮三分 茯苓二錢 甘草一分 山楂三粒 黃芩三分蘇葉一分 麥冬一錢 神麯三分 水一盅,煎半酒杯服,或分二起服亦可。冬加麻黃一分;夏加石膏三分;春加青蒿三分;秋加桔梗三分。有食加枳殼三分;有痰加白芥子三分;瀉加豬苓一錢;吐加白豆蔻一粒。小兒諸症不過如此,萬不可作驚風治之。有驚者,此方加人參五分,即定驚如神;有疳者,用脾胃方加蒲黃三分,黃芩三分可也。

張大仙治小兒感冒風寒方

柴胡五分 白朮一錢 茯苓三分 陳皮二分 當歸八分 白芍一錢 炙甘草三分 半夏三分。水一盅,煎半盅,熱服一劑可也。

治小兒痢疾神方:當歸一錢 黃連二分 白芍一錢半 枳殼五分 檳榔五分 甘草三分。水一盅,煎半盅熱服,一劑輕,二劑愈。紅痢加黃連一倍;白痢加澤瀉三分;腹痛倍加甘草、芍藥;小便赤加木通三分;下如豆汁加白朮一錢;傷食者加山楂、麥芽各三分,氣虛者加人參三分。加減之,無不神效也。

紅鸞侍者治小兒雜症

小兒瘧疾方:柴胡六分 白朮一錢 歸身一錢 白芍一錢 生半夏五分 青皮五分 厚朴五分。水一盅,煎半盅,露一宿,再溫服。熱多者加人參、黃耆各五分;寒加乾薑三分;痰加白芥子一錢;夜發熱者加何首烏、熟地各二錢,日間不用加;腹痛加檳榔三分可也。

小兒咳嗽方:蘇葉五分 桔梗一錢 甘草一錢。水一酒盅,煎五分,熱服,二劑痊愈。有痰加白芥子五分可也。

小兒口疳流水口爛方:黃柏二錢 人參一錢。為末,敷口內,二日即愈。一匙一次,不過用三次可也。

小兒便蟲方:用榧子(去殼)五個 甘草三分。為末,米飯為丸,蟲盡化為水矣。大人亦可用,又不耗氣,食多恐傷脾也。

小兒蟲積方:用使君子十個(去殼炒香) 檳榔一錢 榧子十個 甘草一錢。各為末,米飯為丸,如桐子大,十丸服之。二日即便蟲,五日全愈也。

何仙曰:小兒病驚疳吐瀉盡之矣,不可不別言也。

人動曰驚風,小兒驚則有之,風則無也,純陽之體不宜有風之入。狀若有風者,小兒陽旺,則內熱之極則生風,非外來之風,內風何可作外治之,治風則死矣。當清其火而治其驚,方名清火散驚湯:茯苓二錢 白朮三分 甘草一分 陳皮一分 白芍一錢 梔子三分 半夏一分柴胡三分。水煎三分服可也。

疳症,脾熱也。因心熱脾火,火旺極口中流涎,不平其心火,脾火旺而濕熱上蒸,不可徒清脾火,先散心火。用蘆薈一錢 黃連三分 薄荷三分 茯苓二錢 甘草一分 桑白皮一錢 半夏三分。水煎三分服,三劑自愈也。

吐症,胃氣之弱,因脾氣虛,恣意飽食,食而不化,久而停積於脾中,上衝胃口,久之大吐,治吐必先治胃,治胃先治脾。吾有奇方:用人參一錢 砂仁一粒 白朮五分 茯苓二錢 陳皮二分 半夏一分 麥芽五分 山楂三粒。水煎服。夏月加黃連三分;冬加乾薑三分。無不愈者。

瀉痢專責脾矣。瀉有不同,有火瀉寒瀉。火,必然身熱、口乾、舌燥、喜冷。方用:車前子二錢 茯苓一錢 白芍一錢 黃連三分 澤瀉五分 豬苓三分 麥芽一錢 枳殼二分。水煎服即止。

寒,腹痛而喜手按,口不幹而舌滑,喜熱湯不喜冷,方用:人參一錢 白朮一錢 茯苓二錢 肉桂二分,甘草一分 乾薑一分 砂仁一粒 神麯五分。水煎服,必愈也。

生下不肯食乳,心熱也。蔥煎乳汁小兒服之,不若用黃連三分,煎湯灌數匙即食乳,神效。出生臍汁不幹,用車前子炒焦為細面,敷之即干,神效。

肚臍突出半寸許,氣不收也,急安之。若變為角弓反張,難治也,用茯苓一錢 車前子一錢甘草二分 陳皮三分 通草三分(燈心亦可)。一劑,即安神方也。

呂祖曰:吐瀉,傷食之故也。不上吐即下瀉矣。六君子湯,吐者去甘草加砂仁,瀉者加車前子,治之,自奏功於頃刻。不知補脾,而唯知消克,非救兒生,乃送兒死矣。願人敬聽吾言,共登兒齡於百歲也。

呂祖治產前方

如子懸之症最難治之,乃胎熱。子不安,身欲起,立於胞中,故若懸起之象,並非子懸掛也。方用:人參二錢 白朮五錢 茯苓二錢 白芍五錢 黃芩三錢 杜仲一錢 熟地一兩 生地三錢 歸身二錢。水煎服,即愈。

漏胎乃氣血不足之故。方用:人參二錢 白朮五錢 杜仲、枸杞子各一錢 山藥三錢 歸身一錢 茯苓二錢 熟地五錢 麥冬二錢 北五味子五分 山茱萸二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此方不熱不寒,安胎之聖藥也。凡胎動者即投此方,無不神效也。

難產如橫生、倒養,死亡頃刻也,急救之。胎不順,出於血氣之虧,往往不能轉頭,故手足先出也。急以針刺之,必驚而縮入。急用:人參五錢(無力者黨參一兩) 當歸二兩 川芎一兩 紅花一錢半。速灌之,則兒頭直到門矣。如久不順,再將前藥服之,無不立效。

若兒頭已到門,久而不下,交骨不開也。速用柞木枝一兩 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人參五錢。煎湯服之,少頃必然一聲響亮,兒即生矣。至神至奇之方也。兒頭不順,萬萬不可用柞木枝,此味專開交骨,兒未回頭而兒門先開,亦死之道,切記切記。產前之法,必當熟悉於胸中,而後臨產不至倉皇也。

紅鸞侍者論產前

紅鸞侍者曰:產前無白帶,有難產之兆,即幸而順生,產後必血暈之事。方用:黑豆二合(煎湯二碗) 熟地八錢 山茱萸三錢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半 丹皮一錢半 山藥三錢 薏仁三錢 白果十個 紅棗二十個。煎服。一劑止,二劑永不白帶,亦通治婦人之諸帶,無不神效。

小產非產前也。雖非正產,可作產前治;雖非大產之虛,氣血已大傷矣。宜補之,日後坐胎不至崩漏。方用:人參三錢 白朮四錢 茯苓二錢 熟地七錢 當歸四錢 杜仲一錢 炮姜五分。水煎服,乃補氣補血之聖方也。

張仙曰:余尚有二方,一漏胎也,一胎動也。胎動方:用白朮一兩 熟地一兩。水煎服。白朮利腰臍,熟地固根本,藥少而功用專,所以神效也。漏胎方亦奇絕,用白朮五錢 熟地一兩三七根末三錢。水煎服,此方更勝安胎之藥矣。

又治難產

紅鸞侍者曰:難產婦人常事生子,母反死,仁人所痛心也。但難產實母之氣衰,以致兒身不能迴轉,於是手足先出,此等生法,絕勿驚惶。我有至神之法,閉目口唸無上至聖化生佛百遍,或念救苦救難送子觀音菩薩百遍,即便縮入。用人參五錢 附子五分 當歸五錢 川芎二錢半 黃耆五錢。煎湯飲之,兒身即順,立刻產下矣。

再子落地,胞忽上升者,恐惡血奔心,用蓖麻子一錢搗爛,塗於產婦足心,少頃胞胎自下矣。

有胎落子生而大腸墮下者,更可畏,虛極下陷,用人參、升麻、柴胡發散正氣,腸愈難收,不若仍用蓖麻子一味,搗爛塗於產婦之頂心,少頃腸自收入。急用溫水洗淨,不使少留,時久則腸又上懸也。如塗足心待胞胎一落,即用溫水洗淨,不然恐其下懸如故也。

又治產後乳症。若生乳癤名曰外吹,治法與胎前不同。若產後而兒不育,乳忽作痛,此乳汁凝並不行之故,須以手撙去其汁,揉而散之,仍令他兒吮出吐之,庶免成癰之患。若畏痛容其內結,則必潰膿,多有乳囊連腐而喪命者。若乳汁不下者,宜煮豬蹄作羹飲之,仍以木梳梳乳上,即下。

華真人治癰疽對口並無名瘡毒方

凡人癰疽,發於背、頭、項、胸、腹、手、足、臂、腿、腰、臍、前陰、糞門之際。無論陰陽毒一服吾方,無不立消,已潰者即斂,真神方也。用金銀花四兩 蒲公英一兩 當歸二兩 元參一兩。水五碗,煎八分,飢服一劑,盡化為無有矣。切勿刪改其分兩,則功減矣。善功諸毒,不耗真氣,多服無礙,肺癰、大小腸癰,無不神效也。

人忽為湯火所傷,遍身潰爛,與死為鄰,可以變死而生。用大黃五錢 當歸四兩 荊芥三錢(炒黑) 生甘草五錢 黃芩三錢 防風三錢 黃耆三兩 茯苓三兩。水煎服。一劑痛減半,二劑全減,三劑瘡口痊愈。真至神至聖之方也。

五絕,乃縊死、跌死、魘死、淹死、壓死是也。禍成倉猝,往往不救,然五臟未絕,外來之禍枉死者,其魂魄守於旁,相去未遠,以神術招之,魂魄附體而生也。用符一道,先書黃紙上,焚黃酒內,掘開牙關灌入喉中,後再用藥丸化開,亦用黃酒調勻,以人口含藥水,用蔥管送於死人喉內,少頃可活。招魂符(略)。書符時一心對華真人天醫使者,書之自靈無比。山羊血二錢 菖蒲二錢 人參三錢 紅花一錢 皂角刺一錢 製半夏三錢 蘇葉三錢 麝香一錢。各為末,蜜為丸如龍眼大,酒化開用。合此丸,端五日妙。如臨時用不必如許之分兩,十分之一可也。間時合一料,大可救人,到臨期恐來不及也。凡有邪祟昏迷猝倒者,灌之起死回生也。

又曰:人足毛孔標血一線者,流而不止即死。急以米醋三升,煮滾熱,以足浸之,血即止。後用穿山甲一片,火炙為面,人參當歸湯調飲之,不再發。此症乃酒色不禁縱欲所致,世人多有之,方書不載。今因鶴亭問之,故立奇方也。凡皮毛中出血者,此方救之神效。臍即愈。人覺腸胃中癢,而無扒搔者,只覺置身無地,火結不散之故,當表散之方,用柴胡三錢 白芍一兩 甘草二錢 炒梔子三錢 天花粉三錢。水煎服,即愈。

人舌縮,喉嚨不能言語者,寒氣結於胸腹之間,急用附子一錢 人參二錢 白朮五錢 肉桂一錢 乾薑一錢。治之舌自舒矣。

人有傷寒口渴,過飲涼水者,愈後倘手足出水者,急用吾方可救,指節腳板墮落也。薏仁三兩 茯苓二兩 肉桂一錢 白朮一兩 車前子五錢。水煎服,一連十劑,小便大利,而手腳不出水矣。不可多服。

更有人手指甲脫下不痛不癢,乃腎經火虛,行房之後涼水洗手遂成。用六味湯加柴胡、白芍、骨碎補治之即愈。

人有小便溺五色石者,未溺前痛甚,溺後少覺快,石淋也。用熟地三兩 茯苓五兩 薏仁五兩 車前子五兩 山茱萸三兩 青鹽一兩 骨碎補二兩 澤瀉三兩 麥冬五兩 芡實八兩 肉桂三錢。為末,蜜為丸,早晚白滾水吞下各一兩,十日可愈矣。

人腰間長一條肉痕,如帶,圍至臍間,不痛不癢,久之飲食少進,氣血枯槁也。過於行房盡情縱逸乃得此疾。用熟地一斤 山萸肉一斤 杜仲半斤 山藥半斤 白朮半斤 破故紙三兩白果肉三兩(炒) 當歸三兩 白芍六兩 車前子三兩。為末,蜜為丸,每早晚服一兩。十日後覺腰輕;再服十日,肉淺淡;再服十日,則全消也。必須戒房事三月,否則無效矣。

人身忽長鱗甲於腹間、脅上,乃婦人居多,而男子亦有之。乃孽龍多化與婦人交即成此症,男與龍合亦有之。此病速治為妙。用雷丸三錢 大黃三錢 白礬三錢 鐵衣三錢 雄黃三錢。研末,棗肉為丸。凡得此病,酒送下三錢,立時便下,如人精者碗余,胸中便覺寬爽,再服三錢,則鱗盡落也。此最神最奇之方也。

呂祖曰:以上諸方無一不奇,諸論無一不精,真世上之奇寶,黃岐之精髓也。善用之成醫之聖,豈但良醫而已哉!若人晨夕研窮以可造於出神入化耳。鶴亭曰:唯。

昴日星君治奇症方

昴日星君曰:奇病尚有數症,我今盡傳無隱。如人手皮上現蛇形一條,痛不可忍,蛇乘人睡而作交感於人身,乃得此怪病。以刀刺之,血如墨汁。用白芷為末糝之,少滅其形。明日,又刺血如前,又以白芷末糝之,二次化去其形。先刺頭後刺尾,不可亂也。

喉中似有物行動,吐痰則痛更甚,身上皮膚開裂,有水流出,目紅腫不痛,足重難行。乃人食菜有蜈蚣在葉上不知而食之,生蜈蚣於胃口之上,入胃胃病,入喉喉痛,飢則痛更甚也。用雞一隻煮熟,五香調治,芬芳之氣逼人,病人睡熟,將雞列在病人口邊,蜈蚣自然外出。倘有蜈蚣走出,立時拿住,不許仍入口中,或一條或數條不等,大約喉內無物走動,則蜈蚣盡矣。然後以生甘草三錢 薏仁一兩 陳皮一錢。水煎服,十日愈,諸症俱平安矣。有胃脘不時作痛,飢更甚,日日作楚,予以大蒜三兩,搗汁灌之,吐蛇一條而愈也。

一人耳內長肉線一條,手不可近,色紅紫,此腎火飛騰於耳也。用硼砂二分 冰片一分。點之立化為水,後服六味丸一料痊愈。告沈度世記之救人不可忽也。

治雙目失明方:用沙苑蒺藜八分 炒白菊花一錢 木賊草二錢 夜明砂八分 石決明一錢 廣木香一錢。飯後水煎服。又用翻木鱉熬水洗之,十日即明。

治王德儒夜臥不寐方:用黨參一錢 茯苓二錢 白朮二錢 棗仁一錢(半生半炒) 蕎麥一錢元肉三十枚。每日早服十劑,痊愈驗過。

又治王鶴鳴夜臥不寐方:用白當歸五錢(酒洗) 白朮三錢(土炒) 生地六錢 茯苓三錢 菖蒲五分 龜板(炙)六錢。水煎,臨臥時溫服,十劑痊愈驗過。

華真人治瘡毒神效方

金銀花一兩 當歸一兩 蒲公英一兩 甘草一錢 荊芥一錢 連翹一錢。水煎服,三劑必愈。此明治之法,人亦宜知之。頭上最不可用升藥,切記切記。下病宜升而上病不宜升也,頭上病宜用降火之藥。

昴日星君曰:予尚有二方:頭面上瘡,用金銀花二兩 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蒲公英三錢 生甘草五錢 桔梗三錢 黃芩一錢。水煎服,二劑全消。

又治手足之瘡疽方,神效。用金銀花三兩 當歸一兩 生甘草三錢 蒲公英三錢 牛蒡子二錢 芙蓉葉七個(無葉時用梗三錢) 天花粉五錢。水煎服,一劑全消。

呂祖曰:二方俱可傳也。

許大仙治癆瘵

許仙曰:癆瘵之症,佛心神術誠難速效。今立一方亦極平穩。用芡實八兩 薏仁八兩 山藥三斤 糯米一斤 人參三兩(無力者用黨參五兩亦可) 茯苓三兩 建蓮半斤 白糖半斤。各為細面,每日白滾水調服一兩,如不欲調服,水打成丸亦可,上午下,每服三五錢最妙。

董仙曰:大妙。吾亦有一方:用山藥二斤 芡實一斤 黑芝麻八兩 小黃米(炒)三斤 薏仁一斤 白糖一斤 肉桂五錢。各為細面,每日調服五錢或一兩,自能開胃健脾補腎益精也。

李鐵柺大仙治大小便雜症

李鐵柺仙治小便閉塞方:用車前子五錢 肉桂三分。水煎服,即愈。

治大便閉結方:用熟地三兩 元參三兩 火麻子一錢 升麻二錢 牛乳一碗。水二盅,煎六分,將牛乳同調一碗服之。一劑不解,二劑即愈也。

再如人之便血溺血雖不同,然總之出血於下,用生地一兩 地榆三錢治之。大小便有經絡,其源同,因膀胱之熱得之也。

腰痛頭痛上下相殊也,然腎氣通於上腦,氣下達於腎,上下雖殊,氣實相通,用熟地一兩 杜仲五錢 麥冬五錢 北五味一錢。水煎服即愈。

遺精健忘,用黨參一兩 蓮鬚五錢 芡實一兩五錢 山藥二兩 麥冬一兩半 五味子五錢 生棗仁一兩半 遠志五錢 菖蒲五錢 當歸一兩半 柏子仁(去油淨)五錢 熟地二兩半 山茱萸一兩半。各為末,蜜為丸,每日早晚用五錢,白滾水送下,一料完,即愈。

呂祖治奇瘡

呂祖曰:如人生怪病於腹中,生異症於身上,或生奇形於口上是也。當以奇藥治之。腹中忽有應聲者,用殺蟲藥治之不應,則將何以治之哉?用生甘草再加入白礬各等分,不須二錢,飲下即愈。應聲者非蟲也,臟中毒氣有祟以憑之也。甘草消毒,白礬消痰,一仁一勇,余又以智用之,智仁勇三者俱全,祟不覺低首而走也。

華真人曰:妙絕矣!不可思議。

呂祖曰:人生人面瘡者,人以為冤家債主也。余為不然,有祟憑之,我有一奇方:用雷丸三錢,研細面,入輕粉一錢,白茯苓面一錢,調勻敷上即消。雷丸去毒逐邪,輕粉深入骨髓,奇妙實難言傳。

人口中生瘡於舌上,吐在外寸余,結成黃靨,難以食物,人以為心熱故也,亦近理。然非也,亦有祟憑之。方用:冰片一分,入在蚌口內,立化為水,以鵝翎敷其上,立刻收入其舌,可飲食矣。以至陰攻至陰之邪,自然手到成功也。

鼻中生紅線一條,長一尺許,少動痛欲死,人以為怪病也,亦祟也。方用:硼砂一分 冰片一分。研為面,人乳調之,輕輕點在紅線中,覺有人如將病人打一拳一般,頃刻即消。

耳中聞螞蟻戰鬥之聲,非祟,乃腎水耗盡,又加怒氣傷肝。用白芍三兩 柴胡、梔子各三錢 熟地三兩 山茱萸三兩 麥冬一兩 白芥子三錢。水煎服,一月即愈。此乃奇病以王道治之也。

耳中作癢,以刀刺其底,有聲始覺快,乃腎肝之火結成,非湯藥可救。余立一方:用皂角刺一條 龍骨一錢(燒灰存性) 冰片三分 雄鼠膽一枚。冰片三分將藥面以鼠膽水調勻後,以人乳再調如厚糊一般,將藥盡抹入耳孔內,必然癢不可當,必須縛其兩手,癢定自愈矣。後服六味丸二三十斤可也。如人見三頭六臂金甲神、黃、白、青、紅之狀皆怪也,心虛而祟憑之。紫金錠用一錠化開飲之,吐痰碗許,即愈。

有山魈、蟲、蛇、狐貍作祟者,方用生桐油塗其下身或人褲子包頭,則妖大笑去矣。睡夢中壓人者,亦以此法治之。夫妖欲盜人精氣,最喜潔,見汙物包頭,則其人不潔。故棄之而去也。

人背忽裂一縫,出蝨千餘,腎中有風,得陽氣吹之,不覺破裂而蝨現,用熟地三兩 山茱萸三兩 杜仲一兩 白朮五錢 防己一錢 豨薟草三錢。服二劑,裂縫生蝨盡死,縫亦合矣。

紅鸞侍者曰:方皆絕妙。脊縫生蝨,余亦有一方:蓖麻三粒,研成如膏,用紅棗三枚搗成丸,如彈子大,火燒之熏衣上,則蝨死而縫合也。亦絕不可思議矣。蓖麻殺蟲去風,蝨去風出,則縫自合矣。

人有腹中生蛇者,毒氣化成也。或感四時不正之氣,或感屍氣病氣而成也。方用:雄黃一兩白芷五錢 甘草二兩。各為細面,端午日修合為丸,棕子米和而丸之如桐子大,飯前食之必作痛,用力忍之,切不可飲水,飲水則不效也,切記之。

張仙曰:蛇生腹中,身上辨之,身必干如柴,似有鱗甲者,蛇毒也,易辨,吾有一方最驗。用白芷一味為丸,每服米湯送下五錢即痊愈。生鱉者,飲食飢飽過於多食,一時不能消化,乃生蟲,似鱉非鱉也。亦以前方,再用馬尿一碗,人尿半合(童便尤妙),飲之立消。雄黃、白芷俱殺蟲之品,甘草去毒之劑,馬尿化鱉之聖藥也。奇病而用奇藥也。

紅鸞侍者曰:如婦人腹中高大,似生胎者,形容憔悴,面目瘦黑,骨幹毛枯,乃鬼胎也。用紅花半斤 大黃五錢 雷丸三錢。水煎服,瀉出血塊如雞肝者百片而愈。後用六君子湯調治之,自然復元。此病邪之所湊,氣必虛,又因起淫心必親邪者乎。方中妙在用紅花為君,血行難止,又加以大黃走而不守之味,自然功成之速也。

曹仙曰:有人背上疼痛,裂開出蛇一條,長尺余,頗善跳躍,予親治之,其症必先背脊痛甚,無腫塊,久則腫矣,長尺許一條直立脊上,用刀輕破其皮,蛇跳出,其人絕。用人參我至一廟見女像甚美,心慕之,頓起脊背之痛,三月以來痛不可忍,似蛇鑽毒刺光景。其人健壯,用刀刺開其皮肉,不意蛇出而人竟死矣。余隨用三生飲救之而愈。此可立案,見病之奇,而神道之不可玩也。

鶴舉曰:吾見治一人,七孔流血者,亦腎虛熱也。用六味加麥冬三錢 五味子一錢 骨碎補一錢。治之即愈。

鍾仙曰:水腫之病土不剋水也,方用:牽牛三錢 甘遂三錢。水煎服一劑,大瀉水斗余,脹盡消。但三味藥性太猛,人疑非正治之法。然水熱滔天必開決其口,則水消,妙在於猛也。服此二味之後,一食鹽則病重犯,不可救也。水腫之病,必須手按足而如泥者,可用此二味,按之不如泥者,隨按而皮隨起者,非水也。當作氣虛、腎虛治之,不可用此二味,以殺之也。

果老曰:此方固奇,各用三錢太多,減去一錢,則不過猛也。病去而不傷本,病未盡去可以再服,亦不失中和之道。

曹大仙曰:何言之當也。

韓大仙曰:水腫治法甚多,獨此二味奇妙通神。牽牛性雖猛,得甘遂而遲矣;甘遂性雖緩,得牽牛而快矣。兩相合而成,實有妙用也。

葛真人曰:昔論腫症,大概隨按而起者為水腫,按肉如泥者為氣虛,臨症者自驗。

韓大仙治水臌

方用:牽牛二錢 甘遂二錢 肉桂三分 車前子一兩。水煎服,二劑可愈。不可再服。改用五苓散二錢,再用六君子湯以補脾可也。忌食鹽百日,犯,不救也。

氣臌乃氣虛作腫,以水臌按之,皮肉不如泥,先從腳面腫起,漸腫至身,於是頭面皆腫,用白朮一兩 苡仁一兩 茯苓一兩 人參一錢 甘草一分 枳殼五分 山藥五錢 肉桂一分 車前子一錢 蘿蔔子一錢 神麯一錢。水煎服。日一劑便覺氣漸舒,二十劑全消,三十劑而痊愈矣。奏功雖緩,而起死實妙也。必禁食鹽百日,即秋石亦不可用也。

蟲臌惟小腹作痛,四肢浮脹,不十分之甚,色紅而帶點,如蟲蝕之象,眼下無臥蠶微腫之形,是蟲臌也。用雷丸三錢 當歸一兩 鱉甲一兩(醋炙) 地慄粉一兩(解者取汁一茶甌) 神麯三錢 車前子五錢 白礬三錢。水煎服。一劑可下蟲無數,二劑蟲盡出無留矣,不必吃三劑也。二劑後必須四君子湯去甘草而善為之調理也。

血臌由來久矣。或跌閃血瘀不散,或憂鬱結血不行,或風邪血畜不發,因循時日,留在腹中致成血臌。飲食入腹,不變精血,反去助邪,久則成矣。用水蛭三兩(炒黑約一兩,取末三錢) 當歸二錢 雷丸三錢 紅花三錢 枳實三錢 白芍三錢 牛膝三錢 桃仁四十粒(去皮尖,搗碎)。水煎服,即下血鬥余,二劑即愈。惟腹脹如鼓,四肢手足並無脹意,用四物湯調理,加白朮、茯苓、人參自然痊愈也。

血症。人有一時吐狂血者,此乃血不歸經之故,用人參五錢 當歸一兩(炒黑) 荊芥三錢 丹皮二錢。水煎服,一劑而血無不止,此方實有神功也。人有大怒而吐血者,傾盆而出或沖口而來,一時昏暈,生死頃刻也,用白芍二兩 當歸二兩 荊芥(炒黑)三錢 柴胡八分 紅花二錢 炒梔子三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二劑痊愈也。

鍾大仙治老人

鍾離仙曰:老人氣血衰敗,不可照少年治之。食多則飽悶,少食則困餒,食寒則腹痛,食熱則腸燥,老人最難調養。丸方莫妙於六味加麥冬三兩、北五味一兩,與之常服,竟可由六十服至百年,終歲不斷。妙在補腎、健脾胃、生腎中之真陽,老人最宜也。然而老人最不肯節飲食,又何以治之?今立一方,治傷食多痰之病,用人參五錢 茯苓一錢 白芥子一錢 麥冬三錢 苡仁五錢 山藥二錢 陳皮三分 麥芽五分 山楂三粒 神麯三分 蘿蔔子三分 甘草五分。水煎服。有火者加元參二錢;有寒者加肉桂五分;有痰者加半夏五分;有食者加山楂、麥芽;有濕者加澤瀉一錢;有暑者加香薷五分;有燥者加麥冬一錢、蘇葉五分;不眠者加棗仁一錢;脅痛者加白芍二錢;心痛者加梔子一錢;咳嗽者加桔梗一錢;腰痠者加熟地三錢、杜仲三錢;足無力者加牛膝一錢。老人之方,如此可悟也。

華真人曰:老人之法平穩而當,不必再立方也。

果老仙曰:吾亦有一方,治老人不寐最妙,用六味地黃丸一料,加麥冬四兩 炒棗仁五兩 黃連三錢 肉桂三錢 當歸三兩 白芍五兩 甘菊花三兩(要家園自種) 白芥子二兩。蜜為丸,白滾水送下五錢,服後用飯,可至百歲。

藍大仙治少年

藍仙曰:治少年人血氣方剛,不可亂用補藥,看其強弱,因病下藥自然無差。方用:厚朴一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半夏一錢 砂仁三粒 車前子一錢。此方為主,逐症加減,自易奏功也。畏寒者加桂枝一錢;畏風者加柴胡一錢;畏食者加麥芽三錢、山楂三十粒;傷酒者加乾葛一錢,畏濕者加豬苓、澤瀉各一錢;惡熱者加石膏一錢;畏暑者加香薷一錢;痰多者加半夏一錢、天花粉一錢。治少年者,管其脾胃,雖加諸藥,而不傷胃氣,故易奏功,不可輕視之也。

昴日星君治筋脈血脈等症

昴日星君曰:治筋脈方,人若筋急拳縮俯仰而不能直者,用當歸一兩 白芍五錢 薏仁五錢生地五錢 元參五錢 柴胡一錢。水煎服,即愈。

血脈不足或毛髮乾枯,色澤不潤,用當歸一錢 白芍三錢 川芎一錢 熟地四錢 白果五個何首烏三錢 桑葉七片。水煎服,此治脈之法,人亦宜知。

李鐵柺仙曰:筋脈之治,予立二方:用當歸三錢 芍藥一兩 熟地二兩 柴胡一錢 白朮五錢肉桂一錢 白芥子一錢。水煎服。治脈,用當歸一兩 白芍三錢 生地三錢 麥冬三錢 熟地一兩 萬年青三錢 枸杞二錢 旱蓮草一錢 花椒三分 天冬三分。水煎服。久服兩鬢變黑,容顏潤澤矣。

鍾大仙服鬚髮藥方

鍾離仙曰:吾有烏須奇方,不須十日,保汝重為烏黑。用熟地三兩 何首烏三兩(用生不用熟,用紅不用白,用圓不用長) 黑芝麻一兩(炒) 萬年青二片 桑葉二兩 山藥三兩 白果三十個 桔梗三錢。各為細面,不可見鐵器,為丸,每早飯後服一兩,即黑,親驗者也。

果老仙曰:加花椒一錢,此方奇絕,不畏泄天機耳。

呂祖治痰方

一治初起之痰,一治已病之痰,一治久病之痰。

初起之痰,用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天花粉一錢 茯苓一錢 甘草一錢 蘇子一錢。水煎服,二劑可消矣。

已病之痰在中焦也。看其色之白與黃,黃者,火已將退也;白者,火正熾也。火熾宜涼火,將退者宜祛逐之。吾今有方俱可治之:用白朮三錢 茯苓五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白芥子三錢 梔子一錢。火痰加枳殼五分。水煎服。

久病不愈,未有不腎水虧損也。方用:熟地五錢 茯苓三錢 山藥三錢 苡仁五錢 芡實五錢 山茱萸三錢 北五味一錢 車前子一錢 益智仁三分。水煎服。若火沸為痰者,加肉桂一錢,此治下焦之痰也。有此三方,再看何症出入加減,治痰無餘事矣。

李白大仙曰:三方極妙,治痰之聖藥。予有一方,治已病之痰,並附於後:用白朮三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天花粉二錢 益智仁三分。 人參三分 薏仁三分。有火者加黃芩一錢;無火者加乾薑一錢。水煎服。二劑而痰自消。再久病之痰,用六味湯加麥冬、五味有奇功也。無火加附子、肉桂可耳。

柳仙曰:予亦有二方,久而成老痰者,用白芍三錢 柴胡一錢 白芥子五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三分 甘草一錢 丹皮二錢 天花粉八分 薏仁五錢。水煎服。可用八劑,老痰無不消者。

又治頑痰。成塊塞在喉嚨者,為頑痰;留在胸膈而不化者,為老痰也。用貝母三錢 甘草一錢 桔梗三錢 紫菀二錢 半夏三錢 茯苓三錢 白朮三錢 神麯三錢 白礬一錢。水煎服。

劉仙曰:火沸為痰,反加肉桂,此火不從水折,後二方亦不可廢也。

何仙姑曰:死厥不醒人事,中風不語,鬼神之祟,山魈之侵,一時卒倒不醒人事是也。此病邪氣中之痰迷心竅也。怪病多起於痰,不必驚惶,治其痰而病自愈。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祛痰之藥加於補正之中,則病去如掃,死者重生。方用:人參三錢 白朮五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天南星三錢 白芥子一錢 生附子五分 生薑一大塊(搗汁)。水半、酒半、共二碗,煎八分服。外用皂角刺為末(如人研皂角刺時,先用濕紙封住鼻孔,然後細研為末)。取一匙於鵝翎管吹病人鼻孔內,必取噴嚏,以前藥灌之,立醒。必吐出痰水一盆,如膠如湯之類,或黃、黑、青、紅之色,人自然困倦欲睡,不可驚他,任他自睡醒來。用人參一錢 白薇一錢 茯苓三錢 白朮五錢 半夏一錢 白芥子三錢 陳皮五分 甘草五分。水煎服,一劑痊愈。此一法也。陽邪者,日間遇之;陰邪者,夜間遇之,此症遺尿、手撒則多不必活矣。大約治邪之方,看病之輕重,用藥之多寡則得之矣。

董仙曰:治厥症只消一味蒼朮(切片)三兩,水六碗,煎三碗,灌之必吐,吐後即愈。蒼朮,陽藥,善能祛鬼,故用之有奇效,此藥凡見鬼者,治之無不立效也。

許大仙治窮人方便方

許仙曰:吾有一法,是窮人之法也。人卒然見鬼,或倒在神廟之內,或在棺木之旁偶遇屍氣,或中陰邪不省人事,以瓜蒂散吐之,必然吐痰如湧,傾盆而出。吐後仍見鬼者,痰未淨也,再瓜蒂吐之,以不見鬼為度。後用白朮一兩 茯苓五錢 白薇一錢 陳皮五分 半夏一錢神麯一錢 炮姜一錢。此法可治窮人,以慰仙凡濟世之心也。紫金錠亦祛痰聖藥也。

張仙曰:予尚有一方並傳之。死症有中陰、中陽、中惡、中毒之分。如中蛇蟲之毒,一過,取水用之,不用雄黃。一方加食鹽少許,入滾水一碗,調勻灌之,以鵝翎探吐之,必吐出惡痰如蝸牛涎者碗許,自愈。後用人參三五錢 茯苓五錢 生甘草三錢。白滾水煎服,再加白芷二錢,另煎水傾入湯中,同服二劑永無患矣。

李白大仙治童子童女癆神效方

用鬱金二錢 廣木香一錢 炒玉竹一錢 赤白何首烏一錢半 黑豆汁炒黑芝麻一錢 炒生地二錢 炒茯苓二錢 丹皮一錢 白朮一錢半。水煎服,早晚十劑痊愈。

治瘟疫神效方

用大黃二錢 元參四錢 柴胡一錢 麥冬一錢 石膏三錢 滑石三錢 荊芥一錢 白芍一錢半 天花粉二錢。瘟疫之流行,多因大熱而得,治法不能外此。

華真人治瘟疫丸藥方

用大黃一斤 生花椒、桂皮、陳皮、蘇葉各五兩。用姜五錢搗汁,同泡三日後曬乾,冬至日午時研面,子時和成,煉蜜為丸。每服二錢,滾水送下,最為靈驗。

隨症用引:頭痛,藁本一錢;腹痛,大腹皮一錢;脅痛,青皮、鬱金各五分;老人不出汗,黃耆五分;少壯者,柴胡、蘇葉各五分。煎湯送下,有孕者忌服,新病者不可即服,過三日方吃,不可誤也。

又預防時氣方:用大黃一錢 桂皮五錢 蘇葉一錢 廣木香一錢。將木香熬汁泡桂皮,木香渣和蘇葉露三夜同煎。每人服二劑,冬至前一日服一劑,冬至日服半劑,冬至第二日服半劑,三日服完,即不染時氣矣。小兒減半。

又冬至日,用大黃一塊約一二錢,將線穿好,合家大小佩之,瘟疫即不染矣。

李太白大仙治反胃

李白大仙曰:人有時吐,有時不吐。吐則盡情吐出,人以為胃也。然此非反胃,又似乎反胃。此等病婦人居多,男子亦有,蓋因鬱而成也。郁則傷其肝,肝傷木即下克脾胃,肝性急,所克之勢猛,胃土不受,於是上越而吐。治法必止吐平肝。平肝而鬱自舒,郁舒而吐止矣。方用逍遙散:柴胡一錢 白芍五錢 茯神三錢 白朮一錢 當歸一錢 陳皮三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一劑而吐止,再劑而痊愈矣。再用熟地、當歸各一兩 山藥、元參各五錢 牛膝一錢半 車前子五分。服兩劑可也。

葛真人論噎隔

總因血衰胃脘干槁,槁在上者,水飲可行,食物難入;槁在下者,食雖可入,良久復出,名曰反胃。二證總名曰嗝。故有三陽結謂之嗝一語。大抵氣血虧損、悲思憂恚,脾胃受傷,鬱氣生痰,痰則塞而不通,氣則上而不下,飲食難進,噎嗝所由成也。

昴日星君曰: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無火也。嗝多因熱,反胃多因寒也,不可拘也。脈大有力當作熱治,脈小無力當作寒治可也。年過六旬者難治,糞如羊屎者,口吐白沫者,胸腹嘈痛刀割者,皆死症也,不治。

蓮池大士治氣滯胃寒膈方

廣木香(磨)五分 白朮(土炒)一錢半 陳皮、香附各一錢半 白豆蔻八分 青皮一錢 半夏曲一錢半 茯苓二錢 厚朴一錢半 薑製水二盅 姜三片 煎一盅,入蜜少許。食前服,十劑即愈。

治膈症脾虛方:人參一錢 白朮三錢 陳皮一錢 茯苓二錢 砂仁三粒 炙甘草四分。有痰加半夏、白芥子可也。水煎服。薑棗為引,食遠服。

如胸膈不利,或痰盛閉塞,一時中風不語,以小劑治之。

胸膈不利,氣不順也。用蘇葉一錢 半夏一錢 甘草一錢 桔梗一錢 百部五分。一劑快然。

痰盛閉塞作痛者,乃痰在上焦。用天花粉一錢 甘草一錢 柴胡一錢 陳皮五分 半夏一錢蘇子一錢,治之。

或中風不語者,用瓜蒂散、皂角湯,吐之。然必看其真中風方可吐之,否則不可。真正中風,平日自然壯甚,能御風寒,中後雙目突出,手足亂舞,痰色黃成塊,大小便閉塞不通者是。若安靜,平日衰弱,臨症之時氣息如無,大小便自遺,手撒,眼閉,浮腫,作水雞聲不十分響者,乃氣虛也。當用三生飲,人參重加之可也。

紅鸞侍者治失血離魂反胃等症

紅鸞侍者治失血方。血有口鼻出者,有從手、足、皮毛之孔、九竅而出者,症似各異,可統治之。用熟地二兩 生地一兩 荊芥一錢 三七根末三錢 當歸一兩 黃耆一兩。水煎服。血之各症而皆效也。

離魂之症,魂出於外,覺吾身之外更有一吾,此欲死未死之症,急用人參一兩 茯神五錢 柏子仁三錢 生棗仁一兩 遠志一錢 白芥子三錢 丹砂一錢 當歸一兩 白朮一兩 甘草一錢 麥冬五錢 龍齒五分。水煎服。一劑即見功也。

反胃,有食入而即出者,腎虛不能潤喉之燥而即出也;有食久而反出者,腎火虛、脾寒而出也。反胃當治腎,當辨其有火無火為要。

一治無火而反胃者,用熟地二兩 山茱萸一兩 附子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丹皮三錢肉桂三錢 山藥六錢。水煎服。

一治有火而反胃者,用熟地二兩 山茱萸五錢 山藥一兩 澤瀉三錢 丹皮三錢 茯苓五錢麥冬五錢 北五味二錢。水煎服。二方治反胃有神功也。

董仙批云:反胃雖一時不死,治不得其宜,必死而後已,反胃多是腎虛無火,故今日食至明日盡吐。夫食在胃似乎病在胃也,誰知胃為腎之關門,飲食於胃必得腎水相濟,腎寒而脾亦寒,脾寒不能化,上湧於胃則吐矣。用熟地三兩 山茱萸二兩 肉桂三錢 茯苓三錢。水煎服,十劑而病痊愈矣。食下即吐,不可用肉桂,加麥冬一兩 北五味一錢。二方全是補腎中水火,不去治胃,勝於治胃也。

許仙曰:吾有一方,用肉桂二錢 附子一錢 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水煎服。一劑吐減半,二劑吐更減,五劑而吐止矣,十劑而痊愈也。此方水火兩生,脾胃得火氣而無寒涼之虞,得水氣而無干澀之苦,豈有不愈者哉。

葛真人論反胃之症

飲食入胃即吐者,此肝木剋土也,用逍遙散加吳茱萸、炒黃連治之,隨手而愈。無如人以胃氣雜,用香砂消導之品,反傷胃氣,愈增其吐,又改用下藥,又改用寒涼之藥,又改用半熱藥,俱不用始方,用和解之藥,解鬱散邪,然已成噎嗝矣。余用熟地、當歸各二兩 山藥、元參各一兩 牛膝三錢 車前子一錢。水煎服。一日一劑,十日則痊愈矣。

鶴翔曰:此方純補精血,水足而腎中有精,而大腸有度,自然上下相通,而無阻滯之虞。真仙方也。

看花童子治胃病、心痛、痞塊痛方

用延胡索、五靈脂、草豆蔻、沒藥各五錢。研極細面,每服二錢,用酒沖服,早晚兩次,即愈。難吮,米湯合丸,吞之可也。

又曰:呂大仙達元散最妙,能治百病,如何不傳也?用白犀角二兩(遍身白者佳,銼碎屑) 山𬞧茹一兩(銼碎去皮洗淨) 麻黃一兩(去根節切碎) 朴硝一兩(槍過淨芽) 血竭一兩(小瓜兒佳)。擊碎合一處,生薑汁拌濕,分十八分,各用烏金紙裹外。用熟紅棗二斤去核,搗泥,圓如彈子大,擺砂鍋內,上以砂盆蓋密,上下加炭火,煙盡為度,冷取出,去淨紙包,藥如黑炭者佳。將藥和勻,每錢加冰片二分,研極細,瓷瓶收好。此方在端午午時,或天醫日,靜處修合,僧尼不可先與也。專治傷風、瘟疫、痘疹、無名腫毒、卒感心痛、冷氣、喉閉、乳蛾、瘧疾、時行赤眼、吹乳。用銀針醮香油黏藥點大眼角。男先點左,後點右;女先點右,後點左眼。後蜷腿、側臥、合目,蓋被,出汗後吃清米湯稀粥。忌葷腥、生冷、氣惱、勞碌、房事。瘟疫,日久不汗,此藥先吹鼻,次點眼,蓋被俯臥,半炷香即汗。用陳米炒過熬粥湯,調養一日後,食粥可也。

柳仙曰:絕妙好方也。

看花童子曰:頭腦疼痛,手足、兩臂、兩肩背疼痛,腰以下疼痛,不必支解刀破,囫圇而治之也。如頭痛,用黃酒一斤 入細辛一兩 川芎三兩 白芷一兩。煮酒一醉而愈。

華真人曰:妙。世人不知頭痛,至終年累月,其邪深入於腦,一二錢之散藥,安能至巔頂而深入於腦中,必多用細辛等大散之也。或疑散藥太多,恐損其真氣,恐頭痛未除,真氣先散。誰知風邪在頭,非多用散藥必難成功。有病則病受之,何畏哉!既愈之後,必須用熟地五錢 芍藥五錢 當歸五錢 川芎一錢 山茱萸三錢 麥冬三錢。水煎服四劑為妙。

柳仙曰:吾有一方,用柴胡五錢 白芍三錢 辛夷三錢 郁李仁五錢 麥冬五錢 桔梗三錢甘草一錢。水三碗,黃酒一升煎服。一醉而愈。量好者多飲之,以醉為度。

劉真人曰:腦痛,風入膽經也,膽應於腦故痛。人以用柴胡太多,過於辛散,不知有白芍以和之,不散氣而轉能散邪。辛夷、郁仁皆入膽妙品,桔梗、甘草入肺之妙藥。膽病何以又治肺?不知鼻通於腦,腦熱則下流清水,久則成鼻淵矣。此方之神妙,人不知也。

藍大仙曰:肩膊臂痛,亦用黃酒二斤 當歸三兩 白芍三兩 柴胡五錢 羌活三錢 半夏三錢 陳皮五錢 白芥子三錢 秦艽三錢 附子一錢。水六碗,煎二沸取汁入黃酒內,一醉為度。

韓大仙曰:臂與肩膊,手經之病,肝氣之郁也。妙在用白芍為君,平舒肝木之氣,不來克脾胃之土。柴胡、羌活去風,直去手經之上,秦艽兼附而攻,邪自退出,半夏等祛痰聖品。風邪去而痰不留,又有附子無經不逐,余邪尚能存之哉,自然一醉而愈也。

華真人曰:兩足腰以下痛,用黃酒二升 黃耆半斤 防風五錢 薏仁五兩 杜仲一兩 茯苓五錢 車前子三錢 肉桂一錢。水十碗,煎二沸,取汁二碗,入酒內一醉而愈。

曹大仙曰:腰足痛,明是腎虛氣衰不能運動,更加之以溫,妙在不補腎而單益氣,氣足血生,血生邪退,又助之苡仁等去濕,濕去血更活矣,更加之杜仲健腎,肉桂溫腎,防風盪風,相畏而相使,相佐而相成。必然之理也。

八分,加酒半碗,早晨服一劑即愈。此方不特治頭痛,兼治腦痛,無不神效。

更有一方,治腰痛如神。用白朮三兩 芡實二兩 薏仁三兩。水煎服,一劑愈。年老人恐有腰痛之疾,可服吾方,自無痛楚。亦只消一劑,多則陽旺,恐非所宜。妙極之方也。

此方兼治夢遺,一劑可也。

何大仙曰:凡頭痛因風寒者宜酒,因火邪者宜茶也。

曹大仙治痢疾方

凡人夏秋之間,患痢便血,一日間至百十次不止者,至危急也。用白芍二兩 當歸二兩 枳殼二錢 檳榔二錢 甘草二錢 滑石末三錢 廣木香一錢 蘿蔔子一錢。水煎服,三劑痊愈。些小痢疾,不必用如此之多,減半治之無不奏功。不必問其紅白、痛與不痛,皆神效。

又治亡陽方

凡人毋論有病無病,一旦汗出如雨不止,名曰亡陽,最危之症。急當補其氣,尚可挽回。用人參五錢(用不起參者,黨參膏亦可) 麥冬五錢 北五味二錢 黃耆五錢 當歸三錢 熟地五錢 炒棗仁三錢 甘草八分。水煎服,三劑愈。

果老大仙治斑疹方

果老仙治斑疹。一時身熱,即便身冷,遍體生斑如疹者,乃火從外泄而不得盡泄於皮膚,故鬱而生斑,人盡以為熱也。寒涼藥不效,不得消而死,可傷也。用元參一兩 麥冬一兩 升麻三錢 白芷一錢 白芥子三錢 沙參三錢 丹皮五錢。水煎服。一劑斑勢減,三劑斑影盡消矣。

許仙治耳聾

用珍珠一粒,外用龍骨末一分,以蜜調之,丸在珠上,丹砂為衣,錦裹塞耳中即愈。一月後取出,再用地黃丸一料,永不再聾也。

華真人治疝氣方

用沙參一兩 橘核一錢 肉桂一錢 柴胡一錢 白芍五錢 陳皮五分 吳茱萸五分。水煎服。即定痛,二劑痊愈也。

又治婦人暗瘡

婦人陰門生瘡作癢作痛者,以此方煎水洗之立效。方用:蛇床子一兩 花椒三錢 白礬三錢。水十碗煎五碗,乘熱熏洗之。一二次即止痛,三次痊愈。分作五日洗之,每日止消一次,神效之極。幸珍之。

又治血上行不止

血上行,不拘何處出血不止,用黃酒溫微熱傾盆內,將兩足泡一時許即愈。真神方也。

呂祖熨諸寒症方

呂祖專熨寒症、食積、血積、小腸氣等症。方用:食鹽一飯碗 蔥頭數根(切碎) 姜一二兩(切碎) 小茴香二兩(炒熱) 用新布包好,腹上漫漫熨之。冷再易。心口疼熨心口,胃痛熨胃,脅痛熨脅。陰寒再加肉桂、吳茱萸同炒,熨之無不立效,已經治好數十人矣。

貼食水積並寒症膏藥方:用蔥連須七根 土木鱉七個(打碎) 白芷七根 巴豆七粒(打碎) 香油、黃丹熬之。貼臍上。貼瘧疾貼於脊背第三節上,三換即好。貼好過百餘人矣。

又治諸怪症方

又治人有狂如見鬼狀,或跌倒不知人事,或中風不語,或自臥跌在床下者,皆正氣虛而邪氣犯之也。其氣必虛,不治其虛,安治其餘?急固其正氣,少佐以祛痰祛邪之藥為妙。發狂見鬼者虛也。方用:人參、白朮、半夏、天南星、附子灌之,狂自定矣。

倒不知人乃氣虛也。亦用前方主之,或中風不語,用人參、天南星、生半夏、生附子一個,名為三生飲急灌之。自臥跌床下者中風類也,又名屍厥,亦三生飲救之。

發狂不見鬼 明是內熱之症,方用:人參三錢 白芍三錢 白芥子三錢 半夏三錢 天南星二錢 黃連二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

華真人治腳氣方

華真人曰:腳痛之病最多而難治。腳乃人身之下流,水濕之氣一犯,停留不去,須提其氣,水濕始可散。今人動以五苓散治濕,雖是不能上升而盡其土濕也。今立一方,可通治濕氣浸腳者。方用:人參、白朮各三錢 黃耆一兩 防風、肉桂各一錢 薏仁、芡實各五錢 陳皮五分 柴胡一錢 白芍五錢 半夏二錢。水煎服。去濕之神方。防風用於黃耆之中,提氣去濕。柴胡舒氣,氣可升騰,氣升則水亦隨入於脾矣。又有白朮、芡實、薏仁俱是去水之聖藥,有不奏功者乎!凡有濕病,幸以此方治之。

蓮池大士治眼目腫痛

蓮池大士曰:目之紅腫也,乃風火入於肝膽之中,濕氣不散,合而成之也。初起之時,即用舒肝膽之藥,加去濕散火之品,自然手到成功。無如近來只知散邪,不知合治之法,所以不能速效。少不慎,疾遂變成爛眼流淚之症,甚則胬肉攀睛。今定一方,即於初起三五日內,連服二劑,即便立愈。用柴胡、白芍、白蒺藜各三錢 甘菊二錢 半夏三錢 白朮五錢 荊芥一錢 甘草一錢 草決明一錢。水煎服。一二劑即愈,有熱者加梔子三錢,無熱者不用。此方之妙,火風濕同治,又佐之治目之品,藥入口而目即愈也。

北斗咒

(此得之於陳喇嘛,昔在榆次王胡鎮,因辦差遇之,談此咒甚靈,有不可思議之妙,並囑有好善者即傳可也。)

南(音那)無(音摩)囉(音來)𠶒哪。𠶒囉夜耶。𠶒你野他。曷伽摩西。麻伽摩西。阿陀嚤(音摩)⿰口枲(音西)。支八囉嘛⿰口枲。摩訶支八囉摩西。唵。怛(音旦)陀。那摩西。麻里支耶摩西。南謨娑都(音得)諦。囉嘿(音末)西(音煞)。囉嘿(音末)西。𦎌(音忙)薩嚩(音伐)。薩𠶒嚩。難吒(音查)薩嚩。𠶒囉薩嚩。婆喻叭(音八)㖠(音奈)囉。費(音未)避瓢。沙嚩賀。南無三盤陀。沒多。喃。唵。嘛哩(音禮)唧𦎌娑訶。

李白大仙降壇云:此咒乃番音,以北音念之,南音即誤也。此西番高僧所作,念之即可消前世罪業,且可添壽。恐爾等錯誤,吾與註明可也。

丁已二月初五日,觀士音菩薩降壇,更正咒語註解云:此咒本吾親作,以度世間婦人女子。婦人女子見識既淺,心地欠明,更兼父母愛惜,不令讀書,以至嫁夫,或因溺愛,由是私欲日深,靈明日昧矣。此吾所以教人為善,以補其過也。但此咒傳世已久,往往讀錯,以訛傳訛,故吾降機改正之。

觀音咒

南無(音那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怛(音達)只哆。唵。伽(音佳)囉(音拉)伐哆。伽囉伐哆。伽呵伐哆。囉伽伐哆。囉伽伐哆。娑訶。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

將此咒刊以傳世,前誤者可改,後讀者可得真也。凡善男信女,持誦萬遍,刻印千章,以廣好善之心,雖不能登極樂,可消一切災難。念此心虔,求福、求壽、求子,藉此可得,不可輕視也。

乾隆五十四年,鶴亭丁憂回京,住包頭張兒衚衕。子華文得時病,服藥無效,伊母林氏,夜禱於菩薩像前,許常念此咒,是夜四更時,華文夢中呼云:明早請后街嚴先生來看,必好。早至,果兩劑而愈。其母虔念此咒十餘年,華文從此健壯不病矣。

又五十八年,至山西省城,林氏偶得黃病,不食不睡,約有半月,吃藥無效,後夢神云:如念北斗咒,此病必愈。即於病中念之,數日即能睡,更勤念之,漸能食。因虔誠念此二咒,半年痊愈。至六十年又犯之。請呂祖降壇賜方,並云:汝妻此病本不能起,因念二咒甚虔,故賜壽一紀。吾故賜汝方,遇人即勸令念此二咒,不可食牛犬肉,即可登上壽矣。方用:黨參三錢 當歸三錢 白朮三錢 茯苓三錢 白芍一錢 柴胡五分 砂仁五分 山藥三錢 芡實三錢 丹皮一錢 澤瀉一錢 木香五分 引用陳香櫞或陳佛手一錢。水煎服,十劑愈。

又賜丸藥方:熟地四兩 黨參二兩 白朮二兩 茯苓二兩 半夏五錢 神麯五錢 白芥子三錢 陳皮三錢 山藥二兩 芡實二兩 麥芽五錢 當歸二兩 肉桂三錢 附子三錢 牛膝三錢。丸梧子大,藕湯送下三錢,早服。

又藥酒方:用燒酒十斤 木瓜一兩 牛膝五錢 杜仲一兩 黨參二兩 白芍一兩 當歸四兩熟地四兩 何首烏四兩 車前子一兩 茯苓二兩 白朮二兩 炒棗仁二兩 芡實四兩。泡三日,臨睡吃兩杯,不可多飲,即永不犯矣。

下卷

金母娘娘序

嘉慶二年,秋七月,望日。余降機於凝碧西軒。因前鶴亭所刊濟世良方,未經全備,此番續補,蒐括無遺。實由果老慈心,又兼各大仙留意,於《東醫寶鑑》、《石室秘錄》等書內擇其最善者而加減之,又擇其議論之高妙者反復辯論,必求精詳。故令鶴等抄寫刊刻,傳以濟世,以補前集所未備。蓋今之知醫者,多不用古方,以為抄襲前人所開湯頭,往往獨出己見,任意添減,所以不能奏效。今集中諸方,平穩妥當,不玄奇,不弄異,若遇症候相對,切理按脈投之,無不神效。余憐世之致疾者,每每誤投藥餌,自戕其生,故不殫諄諄耳。

王鶴鳴

弟子 柏鶴亭 敬刊

張鶴舉

奧妙獨闢,表率女仙,居西池之聖地,實參化於九天。蟠桃熟而開宴,玉液成而最鮮。並非太陰與南海而同慈,亦非后土偕東華以俱先。元鳥飛飛,白鶴翩翩,果秉誠而斯在,勿泥像以求焉。

(呂岩謹識)

論病已將愈

呂祖擇,天師論病將愈。飲食難消,胸膈不快,或吐酸,或溏泄,或夜臥不寧,或日間潮熱,當宜王道治之,不可以偏師取勝。

方用:人參一錢 茯苓二錢 白朮二錢 甘草五分 陳皮五分 製半夏七分,此六君子湯也。有熱加黃芩三分;不睡加黃連五分、肉桂五分;潮熱加柴胡一錢、地骨皮一錢;有食覺胸中少痛,加枳殼五分、山楂十粒;有痰加白芥子一錢;咳嗽加桔梗一錢;下泄加車前子一錢;腹中痛甚加肉桂五分、白芍一錢;頭暈加蔓荊子一錢、川芎一錢;上吐酸水加白芍二錢、倍加茯苓;飽滿加枳殼五分。

昴日星君曰:看之平淡,用之其妙莫測也。

論大吐瀉渴滿發背癰腫之類

呂祖選並加減,如遇大吐瀉渴滿發背癰腫之類,死亡頃刻,若不用大劑去邪去毒之藥,單刀直進,摧蕩逐除,而尚欲補正,邪自散之論,未有不一敗塗地而不可救也,必須大劑攻之。大吐乃寒邪直入腎宮,手足厥逆,少腹痛不可忍,以火熱之物熨之為快,否則寒冷欲死。方用:附子一個 白朮二兩 肉桂一錢 乾薑二錢 人參二錢,救之。下喉便覺吐,定,再服則安然耳。何故?乃寒邪直入腎宮,則腎火逃避而諸邪挾眾逆犯,心君不寧。必用附子、肉桂、乾薑等大熱之物,又多用參,使諸藥遍列分布,春溫之氣行,寒邪散而吐止矣。

大瀉者乃火挾邪勢,將膀胱脾中水穀盡驅而出,腹必大痛,手不可按,完穀不化,飲食下喉即出,捷如奔馬,若稍遲延,死亡頃刻。蓋其病得之夏秋之暑熱,一遇涼風,便起波濤,乘風拍浪直趨海口而下,若不急用大劑治之,而尚王道,遲遲鮮不敗事。方用:大黃六錢 人參五錢 黃連三錢 車前子三錢 甘草八分。水煎服,一劑愈。

華真人曰:此方之奇,全在用大黃以利之也。然用大黃不多用參,有攻無補,致傷真氣,又加甘草,恐大黃過猛,用此緩之也。車前子分消其水勢也,又引水歸於故道也。妙不可思議。

大滿,此邪壅住上焦而不得散也。方用:枳殼二錢 梔子二錢 栝蔞一個 天花粉二錢 甘草一錢 陳皮二錢 厚朴一錢 半夏一錢。水煎服。

昴日星君曰:此方之妙,全在用栝蔞去胸膈之食,消上焦之痰,又佐枳殼、天花消中焦之勝藥,厚朴、半夏逐其胃口之痰,使甘草令群藥留中而不速下,則邪氣不能久留,自然分散而潛消矣。

發背癰腫前已定方,俱可通觀,故不再悉耳。奇談暢論無不入妙入神,又何能贊一辭。然大瀉之症,不可不辨。大瀉有火瀉寒瀉之分,以前之所言,乃火瀉也。未言寒瀉,予補之。寒瀉之症,一日或數十行或百行,腹亦有痛者,亦完穀不化,下喉即出,亦死亡頃刻,亦多在夏秋之間,將何以辨之?予辨之熱與痛耳,火熱者,口必渴,舌必燥,甚則生刺也,舌苔必黃灰黑色,腹必痛而手不可按也。寒瀉口不渴,亦不喜十分飲水,舌苔白滑而燥,腹痛喜手按是也。方當用補氣之藥,生其胃氣,佐以分消之品。方用:人參、白朮、附子、茯苓、澤瀉、豬苓、肉桂。水煎服。此五苓散加參者也。用時看病之輕重定其分兩可也。

葛真人曰:論妙用人參始能挽回垂絕之地,佐茯苓、白朮以去水濕之氣,又有附子、肉桂以補命門之火,使火熱以生脾土,而膀胱氣化,又有豬苓、澤瀉分消其水勢,自然大便實而寒邪去也,借治火痢亦妙,可並傳。

治瘡疥方

華真人選擇,人生瘡疥者,用苦參四兩 生甘草一兩 金銀花一兩 蒼耳草半斤 荊芥一兩防風一兩 生黃耆三兩。煮湯一大鍋,乘熱熏之。候稍溫,浴之。必至湯寒而後已。一日再浴,將渣再煎,如前浴之,三日瘡疥可痊愈也。

治手汗癩頭方

昴日星君曰:妙。人有手汗出者,以黃耆一兩 葛根一兩 荊芥三錢 防風三錢。水煎湯一盆,熱熏而溫洗,三次即無汗,神方也。

更有癩頭洗方,用蝸牛三十條,水三碗,煎湯洗之,二次痊愈,亦神方也。

治火鬱胸中方

呂祖擇,人有火鬱於胸中而不得散,因達之外也。火氣熱甚而蓄日久,勢亦盛,往往變為火丹之症,或發砂疹是也。若不即為達之,則火勢燎原,立刻灰燼。方用;升麻二錢 元參四兩 青蒿二兩 乾葛二兩 黃耆二兩。水煎服。此方之奇,青蒿與元參同用煎,症乃胃火與肝結之火,騰而外越。治肝則胃不得舒。治胃則肝不得舒。妙在青蒿平胃火兼平肝火,未免性平不甚峻。元參之重劑,火勢散漫無不撲滅矣。二火相形,畢竟胃火勝於肝火,佐以葛根平胃。此方斟酌咸善,而人不可測度也。

華真人曰:古今絕妙異方,目中不曾多見,此方實奇而當。予又擇一方,亦可少佐高深:白芍三錢 柴胡二錢 丹皮二錢 元參三錢 麥冬三錢 荊芥三錢 生地三錢 炒梔子三錢 防風一錢 天花粉二錢。水煎服。此方專散肝木中之火,而諸經之火盡散矣。

昴日星君曰:妙極!予亦有一方治火丹神效。絲瓜子一兩 柴胡一錢 元參一兩 升麻一錢 當歸五錢。水煎服,一劑愈。

論病已入膏肓

呂祖擇並加減。如病入膏肓,或在骨髓,或在腦中者,是此等症,非一朝能治,必須多服湯藥於日間,服丸藥於夜半,非數百劑不能奏效。大約勞瘵之症居多,而虛勞次之。方用:熟地一兩 山茱萸四錢 山藥三錢 丹皮二錢 澤瀉二錢 茯苓三錢 北五味一錢 麥冬三錢 芡實五錢。水煎服。此早服方也。

晚服丸方:用紫河車一具 鹿角膠二兩 龜膠三兩 元參三兩 熟地八兩 山茱萸四兩 地骨皮五兩 人參一兩 白朮五兩 白芍五兩 炒棗仁三兩 枸杞子三兩 麥冬三兩 人乳二碗浸熟地曬乾 砂仁五錢。各為末,每日半夜白滾水送下五錢。有力者參倍加。此方不熱不寒,可以長服。方名正中丸。病傷根本,扶之不易。譬如花木大肆摧殘,欲其枝葉之茂,豈能一朝成。必須培植終歲經年,自然春意漸回,萌芽可達漸漸扶蘇,而不可性急也。飲食更須得時。治之難從來眉慼,切勿心急,以期奏功之速。前症十人只可逃一二,此治法非盡能救之也,但舍此再無治法,余憫世人,故立此方。倘肯聽吾言,斷絕色欲,口淡滋味,心戒貪嗔,自然服藥有功。否則只可苟延歲月而已,不可不告戒也。

華真人曰:妙。佛心神術,此症誠難速效。呂仙擇此平穩中實有妙理。予亦擇一方,亦極平妥,可並留,以備世選。方用:芡實八兩 苡仁八兩 山藥三斤 糯米一斤 人參二兩 茯苓三兩 蓮子半斤 白糖半斤。各為末,每日白滾水調服一兩。如不欲調服,以水打成丸如元宵服亦可。上下午服一丸,亦可為佐也。

果老大仙亦擇加減一方:芡實一斤 山藥二斤 黑芝麻八兩 小黃米三斤(炒) 苡仁一斤 白糖一斤 肉桂五錢。各為末,白滾水每日調服五錢或一兩,自能開胃健脾,補腎益精。人或疑肉桂熱,恐動火,此不知醫者也。七斤有餘之藥,肉桂只五錢,不過百分之一,何熱之有,正取其溫氣以生脾胃耳。

論久遠痿痙二症方

呂祖擇,論人久遠之病不可以歲月計也。如病痿症、痙症是也。痿病必久臥床蓆不能即起,其故何也?諸痿之症,盡屬陽明胃火,鑠盡腎水,骨中空虛,亦無滋潤,則不能起矣。只治陽明,而骨中之髓何日充滿,雙足有力難矣。方用:元參一兩 熟地二兩 麥冬一兩 牛膝二錢。水煎服。

《石室秘錄》論此方之妙,全在不去治陽明而直治腎經,補其匱乏,腎水一生,胃火自息。況又有麥冬以清肺,牛膝以堅膝脛,故以此方長服,無有不起者也。

論腰背骨病腿痠目生胬肉

華真人曰:妙。治法不獨痿痙之症,擇秘錄中如腰疼、背脊骨痛而腿痠痛、兩目生胬肉是也。腰痛服藥不效者,乃濕氣入於兩腰子,最難治。補腎水而益痛,瀉腎水而覺空,去風而無益,去寒而轉增,去火而益甚,此所以知為水濕症也。外無水像,內無水形,令人揣摩不著,然余實有辨而知之,凡腰痛不能下俯者是也。方用:柴胡一錢 防己二錢 澤瀉一錢 豬苓一錢 肉桂三分 白朮五錢 甘草五分 山藥三錢 白芥子一錢。水煎服。

秘錄中此方最妙,入腎而去濕氣,多服為妙。腰痛初起,三四劑可愈。若至經年累月,非服兩月不能效也。腰不能俯者,水濕也;不能直者,風寒也。用逍遙散加防己一錢,初起一劑可愈,久則不能,當改用白朮二兩,杜仲一兩,酒煎服,十劑可愈。

背脊痛者,乃腎水衰耗不能上潤於腦。河車之路,乾澀難行,故爾作痛。一二劑不能見功,非久服補氣之藥以生陰,補陰之藥以生水,未易奏功。方用:黃耆一兩 熟地一兩 山茱萸四錢 麥冬四錢 北五味一錢 白朮五錢 防風五分 茯苓三錢 附子一分。水煎服。

擇秘錄中論此方補氣,黃耆、白朮補水,熟地、山茱萸去濕,茯苓去風,防風引經,附子、麥冬以生腎水之母,自然金旺生水,又何痛之,既不痛何患背之不直哉。然此方不能奏功於旦夕,必須多服久服乃效。

兩腿痠痛乃濕氣入於骨中,皮外無濕也。此病不只骨內,或被褥得之亦有。方用:苡仁二兩芡實一兩 茯苓三錢 肉桂一錢 牛膝二錢 萆薢一錢。水煎服。

鍾大仙論,秘錄中此方妙在苡仁入骨而去水,芡實健脾去濕,牛膝、萆薢最利雙足之品,肉桂引經直入於骨中,濕有不去,痠痛不止耳。必須多服方效。

胬肉攀睛眼病,失治而生肉,人不知避忌,將眼皮反轉以取涼快,誰知風中之,則眼毛倒生而攀睛。此等病最忌刀,則不可內治矣。服藥至三五月方能奏效。方用:甘菊花十兩(家園自種者妙) 白芍一斤 當歸半斤 柴胡四兩 丹皮三兩 葳蕤一斤 同州蒺藜一斤 草決明四兩 茯苓十兩 麥冬十兩 天門冬十兩 枸杞子一斤。為末,蜜為丸。每日空心服一兩。一料少愈,二料全可。最忌房事,能忌欲者,一劑可痊愈也。

治痙痿二症方

呂祖擇論,痙病乃寒濕之氣集雙足之間,骨中寒痛不可止,亦終歲經年不能身離床褥,傴僂之狀可掬,其故何也?蓋諸痙盡皆水濕也。水氣久不出,則一身關節無非水氣之彌空,土無權矣,又何以分消水勢,而利道哉。然則只治其水,而濕氣可以盡去,乃治水,亦終歲經年仍然不驗者,為何?徒治水而不治土也。方用:白朮五錢 苡仁二兩 芡實三錢 茯苓一兩 肉桂一錢 牛膝一錢 萆薢一兩 杜仲三錢。水煎服。此方之妙,利其水濕之氣又不耗其真陰。日日吞服不必改方,服之三月必然步履如初矣。

果老大仙曰:是。吾亦擇一方:白朮四兩 苡仁八兩 山藥八兩 車前子三兩 牛膝三兩 生黃耆十兩 肉桂一兩 杜仲四兩。蜜為丸,每日飯前送下。

又治痿症方:元參一兩 甘菊花五錢 麥冬一兩 熟地二兩 牛膝五錢 天門冬三錢。水煎服。

昴日星君曰:此方與呂仙擇同,意俱妙。

論病日重併發寒熱方

華真人擇,治發寒熱較夜尤重,此等症必須從天未明而先截之。方用:柴胡三錢 當歸三錢黃耆五錢 人參一錢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青皮一錢 枳殼一錢 白朮五錢 甘草一錢乾薑五分。水煎服。

故擇此方者,妙在加柴胡一錢,參、耆、歸、術之中。蓋邪之感在日間作祟者,欺正氣之衰也。今用去邪之品同補正之藥共相攻邪,正氣有餘邪自退舍。譬賊人白晝入室,欺主人軟弱,故無忌憚,主人退縮潛形,賊勢更張,必大恣剽掠而去。正氣日消,安能愈也。妙在補正為君,主人無懼,號召家人爭先捍禦,賊人膽落,自然去之速也。此方用於日間實有妙用也。昴日星君曰:妙絕。余尚擇一方尤易奏功。方用:人參一錢 白朮五錢 甘草一錢 陳皮一錢 柴胡二錢 熟地一兩 白芥子一錢。水煎服。前方乃治陽虛之症,余方兼治陰之症。二方彼此參用,何愁日間之病棘手哉。

呂祖曰:日間發熱乃邪在於陽分也,補陽氣而邪自敗。方用:人參二錢 甘草一錢 白朮五錢 當歸三錢 陳皮一錢 柴胡二錢。水煎服。有痰加半夏一錢,有食加山楂一錢。方名助正湯,助其正氣邪自散也。

論病夜重於日間方

果老大仙擇,日重者已暢言之也。病重於夜者,至夜發熱,或寒少而熱多,或熱少而寒多,一到天明便覺精爽,一到黃昏便覺沉困,此陰氣虛,故行陽分則病減,行陰分則重也。方用:熟地一兩 山茱萸四錢 當歸三錢 鱉甲五錢 柴胡三錢 白芥子三錢 陳皮一錢 生何首烏三錢 茯苓五錢 北五味一錢 麥冬三錢。水煎服。

鍾大仙曰,此方妙在鱉甲、柴胡並用,又以諸補陰之藥合而功之也。鱉甲至陰之物,逢陰則入,遇陽則轉,二位治陰經之邪熱,況又於純陰同隊之中,去陰邪迅散於頃刻之間也。生何首烏直入陰經攻邪,白芥子去臟膈之滯痰,又不耗真氣,有不奏功如響者乎。此等症必須在黃昏之前即將此藥先服,則陰氣固而邪不敢入也。

論陰經帶陽經方

華真人擇曰:真奇絕之論,何從而贊助高深,惟有陰經之邪盛,而又有帶陽經之邪尚未發明也。再一論之,陰邪之盛必發夜間無疑,然亦有陰邪而帶陽邪亦發於夜間,其病亦發寒發熱,無異純陰邪氣之症,但少少煩躁耳,不比陰症之常靜也。法當於補陰之中少雜陽經之藥,使陰長陽消,自然奏功如響。方用:熟地一兩 山茱萸四錢 當歸三錢 鱉甲五錢 柴胡三錢白芥子三錢 陳皮一錢 生何首烏三錢 茯苓五錢 北五味一錢 麥冬三錢。此前方也。予再加人參一錢、白朮三錢而已。

鍾大仙曰:甚妙。

論五臟受病法惟三

呂祖擇,如五臟有病,治法補三,脾肺、腎肝、心腎同一治也。肺氣之傷必須補脾,補脾必須補肺。如人咳嗽不已,吐瀉不已,此肺脾之傷。人以為咳嗽宜治肺,吐瀉宜治脾,殊不知咳嗽由於脾氣之衰,吐瀉由於肺氣之衰,肺氣無清肅之下行,始上嘔而下瀉,脾氣之令不行,則上為咳嗽也。方用:人參一錢 麥冬三錢 茯苓三錢 柴胡一錢 神麯五分 車前子一錢 甘草一錢 苡仁五錢。水煎服。此方乃治脾肺之藥合而用之也。咳嗽喘病之盡除,吐嘔瀉症之各去,所謂一方兩用也。

腎肝同治。腎水不能滋肝,肝木抑鬱而不舒,必有兩脅飽悶之症。肝不能生腎中之火,腎水自寒,必有腰脊難於俯仰之症。必須肝腎雙補為妙。方用: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當歸五錢 白芍五錢 柴胡二錢 肉桂一錢。水煎服。今補肝藥品反多於補腎者,腎為肝之母,肝又為命門之母,命門乃一身主宰,當生五臟之氣,而五臟疊為生克肝木,豈木獨不可以生命門之火乎。此有至理存焉,非吾輩安能闡發細底也。

再心腎治法,二臟合而治之其義何居。心,火臟也。心腎二經為仇敵,似乎不宜牽連而一治之,不知心腎雖相剋,其實相須,無心之火則成死灰,無腎之水則成冰炭,心得腎水以滋養,腎得心火而溫暖。如人驚惕不安,夢遺精泄,豈非心腎不交乎。方用:人參一兩五錢 白朮二兩五錢 遠志五錢 炒棗仁一兩五錢 熟地二兩五錢 山茱萸一兩五錢 麥冬一兩五錢 北五味五錢 芡實二兩五錢 山藥一兩五錢 菖蒲五錢 柏子仁一兩五錢(去油淨) 茯神一兩五錢 砂仁一錢五分 橘紅五錢。蜜為丸,白滾水送下五錢。此丸之妙,治腎之藥少於治心,心君寧靜,腎氣自安,何至心動。治心,正所以治腎;治腎,正所以治心也。

華真人曰:治臟之法盡於三方,無可再議。但肺忽感風寒而鼻塞出嚏,咳嗽不已,吐痰如敗絮,乃肺經獨病也,不必兼治於脾,予擇一方:用甘草一錢 桔梗三錢 半夏一錢 射干一錢。水煎服。

今予擇此方者,全妙在桔梗升提引去痰之品,上行於肺,以散風寒之邪,邪散則鼻塞頓除,痰亦隨之而散也。然只可治風寒外感,不可治內傷諸症。有此妙方,與肺脾同治之可耳。

論肺熱移於大腸治法

《石室秘錄》中脾虛熏肺之症,方用燥脾利濕,如肺熱移於大腸者,又宜清肺潤燥法治之,不可以泄瀉而戒用潤劑也。

論變症治法

華真人擇,論變症不同,用藥各異。如傷寒變為結胸,瘧疾變為下痢,中風變為發狂,中暑變為亡陽反胃而成噎嗝。若不以變法治之,仍以平常藥餌相治,吾見其坐斃而已矣。然則結胸之症乃傷寒之變也,傷寒火邪正盛,原不宜與飲食,胃中得食,不啻如室各群起而爭,其猖狂非杯水可救,必當以變法治之。急須用栝蔞一枚槌碎,入甘草一錢,同煎服之。夫栝蔞陷胸之勝,今病人服之,不畏其虛乎,誰知無病人不可吃,結胸之症必得栝蔞始能陷之入於脾中,恐其過於下也,少加甘草留之,不至十分推蕩,此變症而用變法也。

瘧疾變為下痢,輕變為重,欲發汗則身已亡陽,欲祛邪則已變物,顧上則慮下,顧下則礙上,以常法治之奏功實少。今用:人參五錢 鱉甲五錢 白朮一兩五錢 茯苓五錢 當歸五錢白芍一兩五錢 柴胡五分 枳殼五分 檳榔五分。水煎服。此方用參、術,瘧病亡陽則下多亡陰,勢必立亡。急補其陽則陰亦長,始有生機。用白芍、當歸之多滋潤其腸中之陰。今用補陰之劑,則陰生陽降,分消水道,汙穢全無。方中又加檳榔去積,柴胡舒肝,內氣既生,外邪自散,此治下痢而瘧病同除,此種治法,何可不知。

中風危症況變為發狂,死在眉睫,不以變法救之何以得免。方用:人參一兩五錢 菖蒲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五分 南星一錢五分 生附子七分 丹砂末一錢五分。先將參、附子等項煎湯入丹砂末灌之,十人中亦可救三四。天下無真中風之人,不過中氣、中痰、中濕而已。若不用參、附大劑煎飲,何能返已去之元陽,回將絕之心氣哉。妙在半夏、南星以祛痰,菖蒲引入心經,使附子等得施其蕩邪之功,丹砂鎮定心氣,返危為安。仍用常藥二陳之類以消痰,痰未消而心氣已絕,此變症而法變者也。

中暑原熱症,亦由於氣虛。氣實形壯者多難中暑。中暑宜補為先,解暑為次,人以為熱也,治熱為急,治本為末。香薷飲治之不效,又改白虎湯,不效,乃用發散之劑,雜然並進,則火邪乘熱氣外走,盡趨皮膚而出不可止,以變為亡之症者多矣。當用:人參一兩五錢 元參三兩 甘草一錢 五味一錢 生地三兩,救之。此方全在人參以補元氣,元參、生地以涼血,五味收斂肺氣,不止汗而汗止矣。若以四君子湯平常治之,一杯水何能止車薪之發焰哉。

反胃初起,未嘗非胃病,以逍遙散加黃連一錢立止。無知世醫不知治法,乃用香砂、厚朴、枳殼之類投之,不應,又改用大黃之類,又不應,改用黃柏、芩、梔、知母大涼之品,不應,乃改桂枝、白果、肉桂、附、薑、茱萸之類,以熱之,又不應,乃始用柴胡、荊芥、防風、蘇子之類以散之,遂成噎嗝之症矣。吾甚憐之,今立一方:熟地一兩 山茱萸四錢 麥冬三錢 北五味一錢 元參一錢 當歸三錢 白芥子一錢 牛膝二錢。水煎服。此方全不治胃,正所以治反胃也。人之反胃,腎中陰水絕也,水不足則大腸細小,無水以潤之,故腸細而干,則飲食入胃而難下行,必反而上吐,治不宜治上,而治下可也。用熟地、山茱萸之類,純補腎中水也,水足而大腸相資,腸仍復寬轉,可以容物,可以順行,又何懼飲食不能下行哉。此腎水不足以潤大腸者,宜如是治。若腎中寒涼,另法治之。

翻胃之名雖同,翻胃之實各異。腎中無水而翻胃者,食下喉即吐;腎中無火而翻胃者,食久而始吐也,如今日食之,明日始吐出者是也。方用:熟地一兩 附子一錢 肉桂一錢 山茱萸四錢 麥冬五錢 北五味一錢 茯苓二錢 山藥二錢 丹皮一錢 澤瀉一錢 牛膝一錢。水煎服。此方八味丸湯也。妙在用附、桂補水中之火,脾胃之氣必得命門之火始生。譬如釜下無火,何以煮爨,水冷金寒,結成冰凍,必得一陽,初復之氣始解陽和,人之脾胃亦然。然而寒症,該腹心疼痛,今反此症乃上越而吐者何也?脾胃有出路,則寒邪之氣不留於中,今日日上吐,將胃口咽門已成大道,熟經往來無所阻滯,則徑情趨奔,其勢甚便,又何必積蓄於中州,盤踞於心腹,顛寒作熱,以苦脾胃哉。此心腹之所以不痛也。又不治反胃,此正所以治反胃也。

昴日星君曰:說得暢,我不能言,反胃用逍遙散加黃連,此必食入即吐之症。如朝食暮吐者乃命門無火,當用八味湯矣。

論病初起治法

呂祖擇,論凡人初病,藥易奏功。無如人看不清,用藥錯亂,變症蜂起,苟認得清用藥當,有何不即愈也。如傷風之症,必然頭痛身痛,咳嗽痰多,其脈必浮,此傷風也。方用:防風一錢 荊芥一錢 柴胡一錢 甘草一錢 黃芩一錢 半夏一錢。水煎服。一劑愈矣。

傷寒之初起也,鼻塞目痛,項強頭痛,切其脈必浮緊,此傷寒也。方用:桂枝一錢 甘草一錢 陳皮一錢 乾葛一錢。水煎服。一劑而愈。

傷食之症,心中飽悶,見食則惡,食之轉痛,此傷食也。方用:白朮一錢 茯苓一錢 枳殼一錢 山楂二十粒 麥芽二錢 穀芽二錢 神麯五分 半夏一錢 甘草五分 砂仁三粒。水煎服。一劑快,二劑即愈。初治之法,人易知之,不能知,即知而不肯用醫者,無輕易此初治之方也。

論傷暑傷濕燥症火症方

藍大仙曰:此三方而初起之症定之矣。今余又擇此初病傷暑,必然頭暈口渴惡熱,甚則身熱痰多氣喘是也。方用:青蒿一兩 香薷三錢 白朮五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茯苓二錢 有參加一錢 無亦可。一劑即愈。

傷濕初起之時,必然惡濕,身重足腫,小便短赤。方用:白朮三錢 澤瀉三錢 豬苓三錢 肉桂五分 茯苓五錢 柴胡一錢 車前子一錢 半夏一錢。水煎服。一劑立愈,二劑脫然。

燥病初起,咽乾口燥,嗽不已,痰能吐,面目紅色,不畏風吹者是也。方用:麥冬五錢 桔梗三錢 甘草一錢 天花粉一錢 陳皮三分 元參五錢 百部八分。水煎服。一劑燥止,三劑痊愈也。

火症初起,必大渴引飲,身有癍點,或身熱如焚,或發狂亂語,方急用:石膏三錢 元參一兩 麥冬三兩 甘草三錢 升麻三錢 知母三錢 半夏三錢 竹葉百片。一劑少可,三劑痊愈,不可服四劑也。若火勢少衰,減半與之可也,倘疑升麻太多,而少減之則不能奏功也,予又戒世人不知用升麻者。

昴日星君曰:妙甚。暑症未有不兼濕者,故方中多用朮、苓,善。

論病好後調理三方

鍾大仙曰:病已愈為善後之計,吾亦擇數方何如。傷寒邪已盡退,正氣自虛,理宜補正,恐胃強脾弱,多食補劑,恐能食不能化也。法當補胃之藥少,補脾之藥多,補脾之藥多,補腎之藥少,腎能生土,土自能旺而生金,金旺則木有所畏,不來剋土,補腎正所以補脾也。方用:熟地一兩 麥冬三錢 五味五分 白芍三錢 肉桂三分 白朮三錢 苡仁三錢 白芥子一錢。水煎服。此方補腎脾二經,而各臟無不治也。

中暑傷氣而調理之法,不可治氣,宜補血為主,但陽傷陰血亦耗也。方用:當歸一兩 白芍三錢 川芎一錢 熟地一兩 五味一錢 麥冬三錢。水煎服。此方即四物湯也。妙在全是陰經之藥,又兼麥冬、五味以養肺,肺旺可以制木,而安於無事也。

中風亦氣虛也,此只宜補氣,不可補血也。因血滯而後中風,再補以增氣滯也。方用:人參二錢 茯苓三錢 苡仁三錢 半夏一錢 神麯五分 白朮五錢 甘草一錢 肉桂一錢 陳皮五分。水煎服。此補胃氣生肺金,補命門以生土,又何畏風木之旺。此三方皆善後至妙者,可以為終始之法耳。

葛真人曰:妙極矣。予擇此方當亦補之,中濕之後水已瀉盡,法當健脾兼補命門之火,以生脾土。方用:白朮五錢 茯苓三錢 肉桂三分 白芍三錢 苡仁五錢 白芥子一錢。水煎服。

火症既已散盡,不可一味瀉火,恐胃氣受傷。方用:熟地一兩 元參五錢 麥冬一兩 牛膝一錢 白芍三錢。水煎服。燥病既除,補腎水,水足則肺金有養。方用六味湯加麥冬、五味治之可也。

一方可治二症方

董大仙曰:以上諸方各盡其妙,吾不能言之也。余亦擇一論,如四物可治吐血,又可治下血;逍遙散可治木鬱,又可治數郁;六君子湯可治飲食之傷,又可治痰氣之積。然方雖同,用之輕重不一,加減有殊,未可執之。以治一病又即以治彼耳。如吐血宜加麥冬、甘草;便血宜加地榆、黃芩;木鬱加丹皮、梔子;火鬱加黃連;金鬱加黃芩、蘇葉;土鬱加石膏、知母;水鬱加豬苓、澤瀉之類是也。傷肉食宜加山楂,米食加麥芽、枳殼,麵食加蘿蔔子之類,於六君子湯同治之法可不審乎。

何大仙曰:秘錄中不只三方,再擇之。歸脾湯可治鬱怒傷肝,又可治心虛不寐;小柴胡湯可治傷風初起,又可和傷寒已壞之病;參蘇飲可治風邪之侵,又可治氣鬱之悶;補中益氣湯可升提陽氣,又可補益脾陰兼消食於初傷,祛邪於變後,瘧症藉之以散邪,瀉症資之以固脫;四君子湯可以補氣之不足,又可以瀉火之有餘。諸如此類不可枚舉,亦在人善悟之耳。

人久坐必使行動然後用藥法

呂祖擇,如人久坐,則血滯筯疏,久臥則肉痿而骨縮,必使之行走於途中,而後以藥繼之也。

方用:當歸一兩 白芍三錢 黃耆一兩 甘草一錢 陳皮五分 防風五分 半夏一錢。水煎服。此方原是補血湯而變之者也。久坐臥之人,其血甚滯,若在補血,血有餘而氣不足,未免血勝於氣,宜即補氣,今仍補血者何也?蓋氣之能生,必本血之能養,奔走之際而後以補血之藥繼之,使氣喘則更不足,以補血之藥加之,則血喜氣之怯,轉憐其匱乏,損已之有餘,以益氣之不足,則血氣和平,而滯者不滯,痿者不痿。

果老大仙曰:此方妙絕。

論過勞當逸服藥法

華真人擇,如人之過勞當勸其安閒,而後以藥治之。太勞則脈甚浮大不倫,按之無力,若不勸其安閒作息,必有吐血損症之侵。或習靜於房間,或養閒於書史琴玩,或偷娛於笙歌,隨地皆可言歡,而生人無非樂境。方用:人參三兩 白朮五兩 茯苓三兩 熟地五兩 山茱萸四兩 砂仁五錢 當歸八兩 白芍五兩 黃耆五兩 麥冬三兩 北五味三兩 陳皮五錢 神麯一兩。蜜為丸,每早晚服各五錢。此方乃補精、補氣、補血之妙品也。可以久服,不致有偏勝之禍也。幸為留意。

果老大仙曰:方劑有法。

昴日星君曰:勞逸得宜,予擇二方,一治氣之勞,一治血之勞。

勞氣方:人參三兩 黃耆三兩 茯苓四兩 白朮八兩 白芍三兩 陳皮一兩 炙甘草八錢 麥冬三兩 北五味一兩 遠志一兩 白芥子一兩。蜜為丸,早服五錢。人有傷氣右脈大者宜服此。

左手脈大於右手者,乃傷血也。另立一方:熟地八兩 白芍八兩 當歸四兩 山茱萸四兩 麥冬三兩 五味子一兩 遠志一兩 生棗仁一兩 茯神三兩 砂仁五錢 白芥子一兩 橘紅三錢 肉桂五錢。蜜為丸,晚服,每服一兩。此方專治血之不足也。身夜熱者加地骨五錢,去肉桂。無血人服之,實有奇功,可並載之,以供世人之採擇。

治病厥當立飲法

李鐵柺大仙擇,論人病厥多兩手反張,兩足轉逆,必須立而服藥,

不可不知也。此病原是熱症,熱深則厥亦深,倘令其臥而服藥,藥到胃一遇火氣沸騰衝擊,而不相入,反致吐出者比比也。我今立一法,立而服藥,則斷無吐出之虞。方用:黃連三錢 柴胡一錢 茯苓三錢 白芍三錢 白芥子一錢 木瓜一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此方純是平肝之品,而又順火之性,自宜入口不吐,令人將病人抱而立之,令一人將藥與飲,俟其下口久之,然後令臥,藥性順,而無吐逆之苦矣。

尚有腰疼之症,亦宜立而飲。蓋腰屬腎,腎虛而後腰痛,痛久則腎宮益虛。總有補腎之藥,不肯直入腎宮,必須扶住身子然後服藥,始能直入腎經。方用:熟地一兩 山茱萸四錢 北五味一錢 麥冬二錢 白朮一兩 杜仲五錢。酒煎服。此雖妙,非立飲不能直入腎宮,皆立飲之妙也。

呂祖曰:立飲之症無多,只此二症不再選。

治目痛方

曹大仙擇,論目痛肝經之病,宜治肝矣!亦不治肝。方用:黃連一錢 花椒七粒 明礬三分 荊芥五分 生薑一片。水煎半碗,乘熱洗之,日洗七次,明日即愈,此治火眼之法。

若虛火之眼,又不如是。方用:人乳半盅 生地二錢 葳蕤仁五分(去殼取一分研碎) 明礬半分。水半盅,同人乳煎藥取汁少許洗之,明日即愈。虛火之眼,紅而不痛、不澀,無淚無眵是也。火眼紅腫如桃,淚出不止,痠痛羞明多眵是也。

紅鸞侍者曰:予亦有治眼痛方。方用:柴胡、防風各二分 黃連三分 花椒三粒 明礬一分。水半盅,飯鍋內蒸,洗眼如神,一日洗三次,二日即愈。

何大仙曰:余擇一方最妙:人乳一合 黃連三分 大棗一個 人參三分。水半盅,同煎二沸即取起,洗眼。無論虛實火眼奇妙,每日洗七次,三日即愈。不論何眼病全治,無不愈耳。

治兩脅背手足生瘡毒方

華真人曰:如人胸前、乳上、兩脅、兩背、兩手生瘡是也。統治中焦部位之瘡,無不神效。方用:金銀花一兩 元參一兩 生甘草五錢 白礬二錢 當歸一兩 白芍一兩(炒) 梔子三錢 荊芥三錢 連翹二錢 白芥子二錢。水煎服。二劑全消,破潰者四劑愈。如陰瘡,方中去梔子加肉桂一錢。此方統治中焦諸瘡俱效。妙在用散邪敗毒之品於補藥之內,轉足以消毒去火也。

劉仙曰:真人擇選統治瘡之方妙甚。余擇一方:用生甘草一兩 當歸一兩 蒲公英一兩 黃芩一錢 金銀花二兩 乳香一錢(為末)。先將前藥用水五碗,煎一碗,將乳香末調飲之,神效。一身上下均可治之也。

治諸瘡方

柳仙曰:予亦擇一方,統治諸瘡。方用:天花粉三錢 生甘草一兩 金銀花一兩 蒲公英五錢。水煎服。一劑輕,二劑痊愈。此方消毒實有奇功,即癰疽亦可統治之也。

華真人曰:予同意無可語。

治騎馬囊癰等症方

呂祖擇,囊癰、騎馬癰等最難治。此皆少年人不保重,或串花街柳巷,或貪倚翠偎紅,忍精而戰,耐飢而守,皆足以生此惡毒也。方用:金銀花四兩 蒲公英二兩 人參一兩 當歸一兩生甘草一兩 大黃五錢 天花粉二錢。水煎服。一劑即消,二劑痊愈。潰者三劑愈。此毒乃乘虛而入,必大補其血而佐以逐邪之品,則病去知矢也。

治鶴膝風多骨疽足疽方

鶴膝風法此,因濕而戰立而行房,水氣襲之故成此疾。方用:黃耆八兩 肉桂三錢 苡仁四兩 茯苓二兩 白朮二兩 防風五錢。水十餘碗,煎二碗,分作二服,上午一服,臨睡一服。服後被蓋之必出大汗,不可輕去其被,令汗自干則愈。一劑可也。此方妙在黃耆補氣,肉桂通氣,防風散邪,白朮、苡仁去濕。邪氣去正氣自固,此功之所以速成也。

多骨疽乃生於大腿之中,多生一骨者是,乃濕熱而生也,治得法則易,否則變生可畏。方用:當歸一兩 金銀花一兩 白芍一兩 柴胡一錢 茵陳三錢 龍膽草三錢 白朮三錢 生甘草三錢。水煎服即愈。苟或失治,即長一骨橫插於皮間作痛,必須取出此骨始愈,以鐵夾鉏出之,外用前生肌散膏藥貼之,兩個即愈。此方妙在白芍散肝木之邪,邪去則箸舒,似骨非骨者盡化。又金銀花去毒,此二味所以相濟也。

足疽亦濕熱也。方用:金銀花一兩 蒲公英一兩 生甘草三錢 當歸一兩 苡仁二兩。水煎服。一劑即愈。妙在金銀花去毒,苡仁去濕而利關節之氣,助之甘草,邪易散而濕易退也。當歸補血,血足而病速效也。

治腳脛生爛瘡腿癰方

腳脛生爛瘡亦濕熱也。往往兩腿腐爛,臭氣難聞,先以蔥湯洗之,後以白蠟一兩 黃丹二兩韭菜地內蚯蚓糞二兩(炒幹一兩五錢) 冰片五分 朝腦三錢 麝香五分 血竭五錢 鉛粉一兩(炒) 松香三錢 乳香(去油)三錢 沒藥三錢 銅綠二分 輕粉一錢 兒茶三錢。各細面,乘蔥湯洗濕之時,滲在瘡口之上,必然癢不可當,但不可用手抓其癢,少頃,必流黃水如金汁者數碗。再用蔥湯洗之,又滲又洗,如是者三四次,則水漸少而痛止矣。明日用前膏藥以原皮攤貼,仍入藥末加入二錢貼之,任其水出。倘癢之極,外以鶴翎掃之即不癢。貼二膏即止水,痊愈。

腿癰即照多骨治法,不再立方。

腳脛爛方,內服湯藥。方用:金銀花一兩 薏仁二兩 茯苓一兩 生甘草五錢 牛膝五錢 萆薢五錢 半夏五錢 肉桂五分。水煎服。自貼膏藥,服二劑即愈。此方妙在薏仁為君,金銀花、萆薢為臣,茯苓為佐,薏仁去足之濕,茯苓能分消濕氣,甘草、金銀花能解鬱熱之毒,萆薢又善走足,牛膝助其筋力,濕爛之瘡有不去之乎。

藍大仙曰:最妙。下治之法盡之矣。余今也擇一方,多骨之生,雖由於濕熱而成之,不由於濕熱也,人喜飲涼水,好食果品而成之。方起時,方用:大黃一兩 芙蓉葉(曬乾為末)一兩麝香三分 冰片三分 五倍子一兩 藤黃三錢 生礬三錢。各為面,米醋調成厚糊一樣,塗於疽上之左右四周,以藥圍其皮肉,中留一頭如豆大,以醋用鶴翎不時掃之。若不掃,任其干則無益也。一日夜即內消。不拘癰疽發背等,亦以此敷之,無不神效。

韓大仙曰:吾亦擇治多骨之方,內消之法,最奇效。大凡毒至於環跳之間者,即骨疽也。方用:人參三錢 大黃五錢 蒲公英一兩 金銀花二兩 天花粉三錢 薏仁三兩。先用水六碗煎薏仁,取湯三碗煎前藥,三碗分作二次服,二日服二劑即消,神方也。若已潰,用前方可也。

華真人曰:鶴膝風,古方多用大防風湯,內氣血並用,以病在下焦陰分故也。此除去血藥,想用於初起之時,如病久,古方亦不可廢。

治人忽然僕跌方

曹大仙擇,如人忽然撲跌為災,此非內外之症也。又一門也。方用:當歸五錢 大黃二錢 生地三錢 赤芍三錢 桃仁一錢 紅花一錢 丹皮一錢 敗龜板一錢。水一碗,酒一碗,煎服。方中最妙歸、芍和其血,大黃、桃仁逐其瘀,生地、紅花動其滯,一劑可痊愈也。或為大黃可畏,不用不能消去其瘀、大下脾中之物,雖有前藥亦用之不當也。

倘跌傷手足斷折,急以杉板夾住手足,不可顧病人之痛,急扶正之,再用藥服之可也。方用:羊躑躅三錢(炒黃) 大黃三錢 當歸三錢 芍藥三錢 丹皮二錢 生地五錢 土狗十個(槌碎) 土蝨三十個(搗爛) 紅花三錢 自然銅末。先將前藥酒煎,然後入自然銅末調服一錢,連湯吞之,一夜生合,神奇之甚,不同世上折傷方也。不必再服,只服二劑可也。躑躅最能入心,去其敗血,引諸活血之藥,則惡血必從下行,而生新血,必群入於折傷之處。況大黃不特去瘀血,亦能逐瘀血而活各經之血,必能補缺。土蝨、土狗均接骨之聖藥,即缺而不全,有自然銅竟走空缺而補之,所以奏功之速耳。跌破唇皮之類,以桑白皮作線縫之,後即上生肌散自合,真有神輸鬼運之巧,恐世人不信也。

呂祖曰:方至此神矣、聖矣、化矣,亦何能贊一言。我惟有前方煎藥內少為商酌者,第一方中再加生地三錢,枳殼五錢。生地乃折傷之聖藥,多多益善,少則力不全耳。此病未免瘀血奔心,有枳殼之利於中,則瘀血不能犯也。

果老大仙曰:無可言。

治傷寒陽症諸方

呂祖擇,陽症甚多,不能概舉,姑舉一二症大者言之。傷寒發斑,身熱心如火,口渴呼水,氣喘舌燥,揚手出身者是。或中暑熱之氣,大渴,飲水數桶不止,汗如雨下,大喊狂呼,日重夜輕是也。此皆燒焚於胃口,非大劑寒涼安能撲滅也。方用:元參三兩 升麻二錢 黃芩一兩 麥冬三兩 防風三錢 天花粉三錢 蘇葉一錢 青黛三錢 生甘草三錢 生地一兩 桑白皮五錢。一劑消大半,二劑痊愈。此方妙在元參去其浮游之火、胃中之熱,且性濕潤,斑雖火熱,不能外越,少潤即可出也。黃芩涼其胸膈,麻、防引散其火,更佐之麥冬、生地清肺熱,清肅下行而中焦之火盡化為烏有也。

至於中暑之病,亦陽火邪熾也。青蒿五錢 石膏五錢 麥冬五錢 半夏一錢 黃連一錢 人參二錢 甘草一錢 茯苓五錢 竹葉五十片。水煎服。此方妙在用青蒿去暑,再加香薷二錢則暑氣自化也。

華真人曰:妙論,出奇不窮。陽症固多,二症最急。呂仙特舉之,予再擇之一則,傷暑中之吐血也。人感傷暑氣,忽然吐血傾盆,人皆謂是陰虛,不知陰虛吐血與陽虛吐血不同。陰者人必安靜,不似陽虛燥動不寧,作渴飲涼水,舌必有刺,不似陰虛不渴,舌苔滑也。法當清胃火。方用:石膏三錢 青蒿五錢 香薷三錢 荊芥一錢 當歸三錢 人參二錢。水煎服。此方正陽症吐血之神劑也。去其香薷一味,乃通治諸陽症之吐血也。但此方只可用一二劑,即改用六味地黃湯,以滋其陰水,水足陽火自消耳。

一陽症之火,瀉也。完穀不化,飲食下喉即出。一日或瀉十餘次,或數十次數百次,人以為熱也,何故?生於腎中水衰不能制火,使胃土關門不守於上下,所以直進而直出也。似乎宜治其標,然不能使火之驟降,必須急補腎水,使火有可居之地也。方用:熟地二兩 山茱萸一兩 車前子一兩 甘草一兩 茯苓一兩 白芍三兩 肉桂三分。水煎服。

昴日星君曰:無一論不奇妙。

治腎水虛寒兼感寒氣方

呂祖擇,如腎水虛寒又感寒者,或腎水虧竭夜熱晝寒,此等若認作陽症治之,則口渴熱益熾,必致消盡陰水,吐痰如絮,咳嗽不已,聲啞聲嘶,變成癆瘵,法當峻補其陰水,陰水足而火自消也。方用: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麥冬五錢 北五味五錢 元參三錢 地骨皮三錢丹皮一錢 沙參五錢 白芥子一錢 芡實五錢 車前子一錢 桑葉七片。水煎服。此乃治陰火自動者神效。若陰寒無火者,不宜用此,當用:肉桂一錢 附子一錢 熟地一兩 山茱萸四錢 白朮三錢 人參三錢 柴胡五分。水煎服。用附、桂祛寒,參、熟地補陰,使陽得陰而有制,不至奔越沸騰。加柴胡則陰邪自散,又何必用麻黃、桂枝之類,爍盡真陰哉。況腎中之火必得水而後生,乃真水也。邪水可以犯心而立死,真水可以救心而長延。蓋陽根於陰,真陰,腎水。實陽,君相之火之母也。此方中加熟地、山茱萸,正是此意,恐人不知,故表而出之。倘只用附、桂祛寒,未嘗不效,邪去而陰消必然枯渴,或治之不得必有亡陽之症,願人加意,水中補火更於水中去邪也。

葛真人曰:妙絕之論,發千古所未發,何以再贊高深。然尚有一方,參之前症乃陰虛火動也,用六味湯似亦相宜。後症乃陰寒無火也,八味湯似亦可用,然終不及呂仙擇方。蓋治陰之內留以治陽,而治陽之中即藏於補陰也。

治強陽不倒痿陽疝病方

鍾大仙擇,男子與女子殊者,疝病,強陽不倒,痿而不舉。然而與婦人異者,只狐疝不同耳,余俱相同。狐疝者,日間縮在囊之上,夜間垂在囊之下也。此乃寒濕又感陰陽不正之氣,乘於交感之際而成之也。方用:杜若五錢搗汁,以涼水浣之,取汁一碗,加沙參一兩 肉桂一錢 小茴香一錢 橘核一錢。水煎服。二劑即消,三劑痊愈也。

強陽不倒,虛火上炎,肺金之氣不能下行故也。若用黃柏、知母煎湯飲之,立時消散,倒後終歲經年不能重振亦苦也。方用:元參三兩 肉桂三分 麥冬三兩。水煎服即倒。此方全在元參,瀉腎中浮游之火尤妙,肉桂引其入宅而招散其沸越之火,麥冬又助肺金之氣,清肅下行以生腎水,水足火自泄也。不求倒而自倒矣,他日重整戈矛可也。

至於痿而不振者,乃過於琢削,日消其腎水,腎火亦消泄耳。方用:熟地一兩 山茱萸四錢遠志一錢 巴戟天一錢 肉蓯蓉一錢 肉桂二錢 人參三錢 枸杞子三錢 茯神二錢 杜仲一錢 白朮五錢。水煎服。一劑起,三劑強。妙。老人倍加。此方用熟藥於補水之中,則火起不愁炎燒之禍,此皆治男之法也。

韓大仙曰:余亦擇此方,可並傳之狐疝方:白朮五錢 沙參一兩 柴胡三錢 白芍三錢 王不留行三錢。水煎服,一劑即愈。

陽倒不舉方:熟地一斤 肉桂三兩 覆盆子三兩 黃耆二斤 巴戟六兩 柏子仁(去油)三兩 麥冬三兩 當歸六兩 白朮八兩。蜜為丸,每日白滾水送下一兩,自然陽壯不倒矣。

華真人擇,治疝方:用沙參一兩 橘核一兩 肉桂一錢 柴胡一錢 白芍五錢 陳皮五分 吳茱萸五分。水煎服。一劑定痛,二劑痊愈。疝氣一症,大約皆肝木之病,所以治其肝,自隨手而奏功也。

治嘔吐痛瀉方

果老大仙擇,熱症與寒症不同,舉一二言之。如嘔吐不已,食久而出者是也。或下利不已,五更時痛瀉四五次是也。此等症,人皆謂脾胃寒,治其胃,則嘔吐可止,治其脾則瀉泄可止,終歲經年服藥無效,何?不得治法耳。不補命門之火,心包寒甚,何以生胃而消其穀食脾氣;不補命門之火,則下焦虛冷,何以化其糟粕而生精微。方用:熟地三兩 山茱萸二兩 茯苓三兩 人參三兩 肉桂一兩 附子一兩 北五味一兩 吳茱萸五錢 山藥四兩。蜜為丸,飢服一兩。

藍大仙曰:此方之妙,全在用腎藥居多,胃藥居少。尤妙在用溫熱之品,補腎補土之中,則火足而土健、雖水足而火生也。此種議論,近來未聞,然豈徒託空言以示奇乎,實有至理存焉。請試之,無不奏效頃刻,願世人加意留神。一方可兼治之,如此等症,無不可充而兼治也。

曹大仙曰:真妙絕之論,快心之語。前言補腎之法,而余擇一論,乃言補心方也。胃脾雖同是屬土,而補胃補脾宜辨,凡人能食而食之不化者,乃胃不病而脾病也,當以補脾。而補,尤宜補腎中之火,腎火能生脾也。人不能食,食之而反安,乃胃病,不可補腎中之火,當補心中之火,心火能生胃土也。世人一見不能飲食者,動曰脾胃之病,不知分胃之虛寒責之心,分脾之虛寒而責之腎也。

果仙擇治心腎兼補,予可不必擇方,然而治脾胃兩虛者用之神效,若單胃虛胃寒者,自宜獨治心之妙。余更定一方,以輔佐前方之未及。方用:人參五錢 白朮二兩 茯神二兩 菖蒲三錢良薑三錢 蓮肉二兩 山藥三兩 半夏二錢 白芥子二錢 附子二錢 遠志一兩 炒棗仁五錢 白芍二兩。蜜為丸,白滾水送下三錢,飯後服。此方專補心火併疏肝氣,心火足自然生胃,胃土足而飲食自然能進而無害,此方實可濟前之未及也。

華真人曰:治法與余相同,無可言,妙極。

治氣虛下陷方

李鐵柺大仙擇,如氣虛下陷,因飢飽勞碌內傷正氣,以致氣乃下行,脾胃不能克化,飲食不能運轉,往往變成癆瘵。若疑飲食不進為是脾胃之病,或疑肉黍所傷,謂是水穀之積。輕則用砂仁、枳殼、山楂、麥芽之類,重則用大黃、芒硝、牽牛、巴豆之品,紛然雜進,必致膨悶不已,倘先以升提之藥治,何成此症。方用:人參一錢 黃耆三錢 柴胡一錢 升麻三分當歸三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白朮三錢。治之。此方即補中益氣湯,余增減輕重以為刪定之。凡人右手寸脈大於左寸口之脈,無論其左右關脈與左右腎脈大與小、沉與浮,即以此方投之,無不神效。蓋石寸之脈大,即內傷之症也。此方實為對症。妙在用柴胡、升麻用於參、耆之中,提其至陽之氣,不使其下陷於陰分之間。尤妙加甘草、陳皮補中解紛,補者不至呆補,而升者不至偏墮,所以下口安然,奏功如響耳。或疑參、耆太多,不可竟去,則柴、麻無力,譬如細小繩索難提千斤重物,略減則可。若左寸口大於右寸口,始可借言,苟或不然,殺人無算,余最惡此等人,似是而非者也。

華真人擇,補中益氣湯從無言此痛快者,何幸得如是之褒揚哉,吾何言乎。惟是陽虛下陷者如是升提,陰虛而下陷者又當以何法提之。前方不言予當增入,譬如人陰虛脾泄歲久不止,食而不化或化而吐泄是也。方用:熟地五錢 山茱萸五錢 北五味一錢 白朮一兩 山藥三錢 車前子一錢 肉桂一錢 茯苓三錢 升麻三分。水煎服。此方純是補陰,升麻以提陰中之氣,氣升而瀉自止,又有溫熱之品以暖命門而健脾土,如何不愈哉。

治胸腹疼痛方

何大仙擇,人腹中痛,手按疼甚,或胸中傷食,皆宜墮之也,如何。方用:白朮二錢 枳殼三錢 白芍三錢 甘草一錢 山楂二十粒 麥芽三錢 厚朴一錢。水煎服。論理胸中傷食,但消導之品足矣,何又以加朮、芍。蓋傷食,食不能化,結在胸中以致痛。若徒消食不健胃之氣,土弱而難化物之速。故用術以健胃口之氣,以生其脾內之陰土,氣有餘食何難消哉。若肝經乘我之困,來侵脾胃之土,所以加白芍以平肝木,此墮治之妙法也。

至於氣挾食存於大腸,大腸內火氣炎蒸,夾食作祟,痛而不可手按,是食已離脾胃,可攻之直下。方用:大黃三錢 芒硝一錢 厚朴一錢 柴胡一錢 黃芩一錢 甘草一錢治之,此大承氣湯也。此方之妙在用大黃、芒硝。大黃性涼而散,走而不守,芒硝性更緊於大黃,但其味實熱,佐之黃芩相濟有功尤妙。柴胡舒肝,厚朴祛蕩,若邪甚者或再加枳殼,尤易成功,此墮又一法也。

許大仙曰:不可思議之論,予又擇《石室秘錄》中更有一症相商,有人成痞塊,一時發作而腹痛,亦不可手按者,亦可用下墮之法,蓋乘其邪動而墮之也。方用:枳實五錢 白朮一兩 馬糞(炒焦)二錢半。酒煎服。馬糞最能安痛又不傷氣,祛邪而化物,藥箱中最宜先備,而不用也。倉猝間不可即得此物,愈久愈妙,不必多用,五錢或一二錢無不奇妙,人不知之耳。

張大仙曰:吾擇一方,如人腹痛手不可按。方用:枳實一錢 大黃二錢 生甘草一錢 白芍五錢 乳香一錢。水煎服。此方攻於和解之中,不十分攻邪而邪自退舍,此墮治之一法也。

治欲吐不吐並噴嚏方

華真人擇,尚有二法未傳,一陰陽湯也。法用滾水、涼水各一碗,均之,加炒鹽一撮打百餘下,起泡飲之,凡有上焦欲吐不吐者,飲之立吐而愈。

一噴嚏之法未授也。用生半夏三錢為末,水丸如黃豆大,入鼻中必噴嚏不已,用飲之立止。通治中風不語屍厥等症,中惡中鬼俱妙,皆開治之法也。

治關膈等症並夢遺脫精方

關膈症上不得入,下不得出,病在上下二焦,而根實本於中焦。以黃連湯進退法兼朝服八味丸治之甚善,附記於末,以俟臨症者自擇可也。

我有夢遺方最妙。方用:白朮八兩 山藥八兩 人參二兩 生棗仁四兩 遠志一兩 麥冬四兩 芡實四兩(炒) 北五味一兩 車前子一兩。蜜為丸,每日白滾水送下五錢自愈。此乃補心腎之法也。

遇交感脫精,急以人參三兩煎湯灌之,故是奇妙。然貧家何以救之,我有法,用人抱起,以人之口氣呵其口,又恐不能入喉,以筆管通其兩頭,入病人喉中,使女子呵之,凡婦人皆可盡力呵之,雖死去者亦能生,妙也。

治吐血神方

昴日星君曰:不畏泄漏天地之奇也,予擇一吐血妙方傳世。方用:生地汁一碗(無鮮生地處用干者一兩)煎湯半碗,調三七根面三錢、炮姜灰末五分,服一劑,止血神效。衄血亦可治也。

柳大仙曰:妙,簡便之甚。

治虛寒久病方

呂祖擇,如虛寒之人,不可日斷藥餌,參、苓、耆、術之類,日日煎飲,否則即昏眩怔忡是也。方用:人參一錢 白朮二錢 黃耆二錢 茯苓二錢 甘草五分 白芥子一錢 神麯五分肉桂一分 麥冬二錢 北五味三分 蘇子五分。水煎服。

心不寧加生棗仁一錢;不寐加熟棗仁一錢、遠志一錢;飽悶加白芍一錢;口渴加當歸二錢、熟地三錢;夢遺加芡實三錢、山藥三錢;飲食不開加麥芽一錢、山楂四五粒;有痰加半夏五分;咳嗽加桔梗一錢;有浮游之火加元參二錢;頭痛加蔓荊子七分或川芎一錢;有外感加柴胡一錢;鼻塞加蘇葉一錢;目痛加柴胡一錢;心微痛加梔子五分;脅痛加芍藥一錢;腹痛加肉桂三分可也。

華真人曰:甚妙。

論人歌色脈息法

葛真人選,凡治人必須看病人色澤之真偽,脈息之虛實,有神無神,問病人之喜好,飲食若何,有痰無痰,痰之色若何。再察病人舌之顏色若何,滑與不滑,能食不能食,心腹之間痛不痛,試觀其情意,詳審其從違,徐聽其聲音,再聞其氣息,病之症瞭然於心中,又何患不得哉。

論辨真假虛實陰陽寒熱法

呂祖擇,近日醫人不能知病之真假、症之虛實、陰陽寒熱,而妄治之也。信口雌黃全無見識,談人之短,炫自己之長。不識藥味之溫涼,動言可用,何知方法之大小,輒曰難投。視熟地、人參為冤家仇敵,珍黃柏、知母為親生。用寒涼之品全無畏忌之心,見單補之施頓作驚疑之色。喜攻喜散矜消導為神奇,怒抑怒揚薄通塞為怪誕。但明瀉火而不悟從治之妙,鄙茱萸為無用之材,僅曉益水而不曉變症之方,笑甘遂為可棄之物。消痰而不消痰之本,詫病難攻,瀉火而不瀉火之原,嘆方可廢。奇平之法,原未嘗熟究於胸中,正變之機,安能即悟於指下。無怪動手即錯,背謬如多,舉意全非,失亂不少,以致冤鬼夜號,願學者見失以求得,庶可改過以延祥,然則求延祥之法若何?見寒藥投之而拒格,改用濕熱之方;見熱藥投之而燥煩,當改用清涼之劑;見消導之而轉甚者,宜改溫補;見祛邪之而更加者,宜用平調;見利水而水益多者,補腎為先;見散邪而邪益盛者,助正為急。此皆補過之文,抑亦立功之術,臨症切須詳審,慎弗忽略。

論因病人之意用藥法

華真人曰:醫者,意也。因病人之意而用之,一法也;病症之意而用之,一法也;因時令之意而用之,一法也。因病人之意而用若何?如病人喜食寒,即以寒物投之,喜熱即以熱物投之也。隨病人之性而加以順性之方,則不違而得益,倘一違其性,未必聽信吾言而肯服吾藥也。所以古人有問蜻蜓、蝴蝶可食否,對曰可順其意耳。因病症之意而用之若何?如人見弓蛇之類於懷內,必解其疑;見鬼祟於庭邊,必破其惑是也。因時令之意若何?當春寒而生疫病,解散為先;夏令而生溫症,陰涼為急是也。因藥味之意而用若何?或象形而相制,或同氣而相求,或相反而成功,或相畏而作使。各有妙理,豈輕投此意,治之入神,人當精思而制方也。

昴日星君擇,通神之治不可思議,而測度之以人謀也。或剖腹以洗腸,或決竇以出鳥雀,此尤不經之奇,未足以取信也。惟是尋常之中,忽然鬥異,死亡之刻,頓爾全生。藥品是人之同施,功效實世之各別,非學究天人之妙理,通鬼神之元機,何能至此哉。

論春夏秋冬導引法

鍾大仙曰:春夏秋冬各有其令,得其時則無病,失其時則病生矣。有導引法欲傳世久矣,今擇其要者行之,法開於後。

先春養陽法:每日閉目冥心而坐,心註定腎中,咽津七口送下丹田,起立雙手自抱,兩脅微搖者三,如打恭狀,起立俟氣定再坐,如前法咽津七口送下丹田,永無風症之侵,一月行六次可也,多多益善。

先夏養陰法:每日閉目冥心而坐,心中註定於心,咽津十四口送下心中,永無暑氣之侵。先秋養陰法:每日閉目冥心而坐,心注肺中,咽津送下丹田者十二口,以雙手攀足心者三次,候氣定,再如前送下丹田者七口而後止,永無燥熱之病。

先冬養陽法:每日五更坐起,心中註定兩腎,口中候有津水送下丹田者三口,不必漱津,以手擦足心,火熱而後已。再送津三口至丹田,再睡,永無傷寒之症,而長生亦在其中矣。何大仙曰:妙方也,惜乎人不肯耳,行則不但卻病,更可長生,即婦人女子亦可行也。

治膿窠瘡頑癬粉刺方

董大仙擇,人生肌膚之病,從腠理而出,較皮毛略深,如人生膿窠瘡、粉刺、頑癬之類是也。然皆氣血不和,故蟲得而生焉,活其氣則病自愈。

膿窠瘡用:當歸三錢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白芍三錢 麥冬三錢 天門冬三錢 川芎一錢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柴胡一錢 人參三錢 黃耆五錢 荊芥一錢 薏仁五錢。水煎服。先服四劑,瘡口必然作膿,臌脹,四劑後去柴胡加五味子五粒,又服四劑,則滿身之瘡如掃而愈矣。

粉刺之症,乃肺熱而風吹之,多成此症。雖無關人病,然美婦嬌女各生此病,亦欠丰姿。我留一方,為之添容,未為不可。方用:輕粉一錢 白芷一錢 白附子一錢 防風一錢。各為細面,蜜調為丸,於每日洗面時多擦數遍,臨睡之時,又重洗而擦之,不須三日自然消痕滅瘢矣。

惟有頑癬之方最難治理,然亦易收功。方用:楝樹皮一兩 白薇一兩 輕粉三錢 冰片一錢生甘草一錢 蝸牛三錢(火焙乾,有殼亦可用) 大黃根一兩。各為細末,先以荔枝殼扒碎其癬皮,而後以此藥末用麻油調搽之,三日即結靨而愈,皆治肌膚之法也。

治凍瘡坐板瘡方

紅鸞侍者曰:凍瘡乃人不能耐寒而肌膚凍死,忽遇火氣乃成凍瘡。耳上凍瘡,必人用手去溫之反成瘡也。方用:黃犬屎(露天久者變成白色)用炭火煅過,為末,再用陳石灰各等分,以麻油調敷之,雖成瘡而爛,敷上即止痛生肌也。若耳上面上雖凍不成瘡者,不必用此藥,只消荊芥煎湯洗之,三日可愈。

坐板瘡亦是肌膚之病。輕粉一錢 蘿蔔子三錢 冰片半分 杏仁(去皮尖)十四粒。研為末,以手擦之瘡口上,一日即愈,神效奇絕無以過也。

治虛勞怔忡驚悸方

許大仙擇,如人病虛勞,四肢無力,飲食少思,怔忡驚悸,失血之後,大汗之後,此等症不可用偏寒偏熱之藥,必須溫平之品,少少與之,漸移默奪,庶幾奏效。倘以偏師出奇,必有後患。方用:熟地五錢 白朮五錢 茯苓五錢 白芥子五分 山藥二錢 枸杞子一錢 當歸一錢 棗仁五分 麥冬一錢 神麯三分 芡實三錢。水煎服。去濕之藥俱多,健脾利氣生血養精,既無偏寒偏熱之虞,中和純正,久服之濕去,脾氣自行,血足則精神自長,此溫和之妙藥也。

張大仙曰:治法甚妙。余亦擇一方可存。熟地五錢 山藥一錢 茯苓一錢 甘草一錢 女貞子一錢 麥冬三錢 白芍三錢 當歸二錢 菟絲子一錢 棗仁一錢 遠志八分 陳皮三分 砂仁一粒 覆盆子一錢。水煎服。此方不涼不熱,補腎、肝、肺、脾、心之五臟,而無偏重之憂,可以溫治者,幸留意焉。

華真人曰:可並傳。

治夏月思睡不足方

劉仙擇,如人夏月無陰,到三伏之時,全無氣力,悠悠忽忽,惟思睡眠,一睡不足,再睡不足,懶於言語,或夢遺不已,或夜熱不休者,皆腎水泄於冬日,夏天陽勝陰無以敵,所以如此。必須即補其腎水,水足而髓充滿則骨始有力,而氣不下陷矣。方用:熟地一兩 山茱萸四錢 北五味一錢 麥冬三錢 白芍三錢 當歸二錢 白朮三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生棗仁二錢 芡實三錢。水煎服。妙在全是補陰,陰足骨不堅而堅也。

凡小兒女子十歲上下者,天癸未至,亦有患前症者,豈皆冬不藏精之故耶。小兒最不忌口,一見瓜果涼熱之物,盡意飽啖,久則胃氣弱矣,再則脾壞矣、腎氣寒矣,遂至腎水耗去,亦如冬不藏精之症,方又不可全用前方,當補胃脾腎三經為主。方用:當歸一錢 白朮一錢 茯苓一錢 熟地三錢 北五味五分 麥冬一錢 白芍二錢 陳皮三分 山楂三粒 枳殼二分 人參五分。水煎服。一劑立愈,不必再服也。小兒純陽,尤易奏功,不若大人之必須多服也。小兒最宜先服一二劑,再無注夏之病,留心兒科者當察之。

治陽明各臟腑之火

呂祖擇,如治陽明之火,則五臟之火,各腑之火,無難治矣。陽明,本胃土也,如何有火?此火乃生於心包,心包之火乃相火也,君火失權則心包欺之,以自逞其炎赫之勢,必以辛涼大寒之劑投之,恣其快意,然必須添入健胃之品,始可奏功。胃火之沸騰,終由於腎氣之不足,去胃火必須補胃土,然不去水濕之痰亦不得也。方用:石膏一兩(或二兩或三兩,看火勢之盛衰,用石膏之多寡) 知母三錢 麥冬五錢 甘草一錢 糯米一合 竹葉百片 人參三錢。水煎服。此參竹石膏湯也。胃火之盛非此不能平,還看其人必大飲水,其汗如雨者,始可放膽用之,否則不可。無汗而渴,亦有似此症者,不可不辨也。此純是降胃火之藥,所以急救先天腎水也,不急治恐熬干腎水,而不可救也。故不得已而用此霸道之藥也。

倘無汗而渴,明是腎有餘火,而腎水不足,用此恐傷其腎水乎!當用:熟地三兩 山茱萸二兩 北五味三錢 麥冬二兩 元參一兩。此方似白虎症,而非胃火之熱者,人更宜知之也。

其餘心火用黃連,肝火用梔子,肺火用黃芩,前悉之矣,藥不再贅。

論肝經之火

昴日星君曰:妙。不意此論闡發,如此大快也。然予亦擇一說,陽明之火,雖起於心包,實成於肝木之剋土也。肝木旺則水中有火,不特木來剋土,而轉來助焰。肝木之火,就是雷火,一發則震地轟天。陽明得心包之火而沸騰,又借肝木龍雷之火以震動,如何止遏,故輕則大渴,重則發狂也。予治此症,往往白芍加至數兩,未曾傳人,人所以不能發明之也。先用石膏湯以去火,加白芍以平肝木,木平而火無以助焰,自然胃火孤立無擾,又加麥冬以平肺金之氣,則金有水潤,不必取給於胃土,而胃可以自救,而熱之所以除也。方用:石膏一兩 知母三錢 麥冬一兩 半夏三錢 甘草一錢 竹葉一百片 糯米一合。先煎湯四碗,又加白芍二兩同煎。此方妙在白芍之平肝木,使木氣有養,不剋土,並不使木鬱生火。又妙在麥冬以清肺金之中有水,胃水雖炎且去制肝,無令其剋土也。

論治各經之火

果老大仙曰:予乃論各經之火併傳子。梔子三錢 白芍五錢 甘草一錢 丹皮三錢 元參三錢。水煎服。心火加黃連一錢;肺火加黃芩一錢;胃火加石膏三錢;腎火加知母、黃柏各一錢;大腸火加地榆一錢;小腸火加麥冬、天冬各三錢;膀胱火加澤瀉三錢。治火何以獨治肝經也?蓋肝屬木,木易生火,故治火者首治肝,肝火一散,而諸經之火俱散。所以加一味去火之品,即可去各經之火也。

治拂逆之症

昴日星君曰:如人病拂逆之症,躁急之狀不可一刻停留,此火鬱而不得舒,故爾如此。倘用寒涼之品急止之,則火鬱於中而反不得出。當靜以待之,使其躁氣稍息,而後用藥投之,則功易奏,病易去也。方用:白芍、當歸各三錢 茯苓五錢 柴胡五分 甘草一錢 白芥子一錢 丹皮二錢 棗仁一錢。水煎服。方名靜待湯。此方之妙,全無驚張之氣,一味和解,火鬱於肝木之中,不覺漸漸自散也。

治氣燥方

柳仙曰:妙。從無人講至此更欲立方,而不可得。氣燥乃氣中有火也,亦宜靜法待之,予亦酌一方。白朮三錢 茯苓三錢 白芍三錢 陳皮五分 甘草五分 麥冬三錢 天花粉一錢 蘇子一錢。水煎服,名為靜氣湯。此方和平安靜,可治心煩、氣動、肺燥、胃干之症。

血燥乃血熱之故,往往鼻衄流血,心煩不寐,不能安枕、怔忡等症。方用:當歸三兩 芍藥三錢 熟地五錢 生地三錢 丹皮一錢 地骨皮五錢 沙參三錢 白芥子一錢 甘草三錢 炒棗仁一錢。水煎服。此方亦無驚張也,又加荊芥五分,血動者最宜服之。

治手足麻木不能動轉方

呂祖擇,如雙腳麻木不能履地,兩手不能執物,法當用火竹筒一個,去其中間之節,以園木穿入,以園木兩頭結在桌腳下,病人腳心先蹈竹筒而圓轉之,如踏車者,一日不計其數而踏轉之,然後以湯藥與之。方用:人參一錢 黃耆三錢 當歸一錢 白芍三錢 茯苓三錢 薏仁五錢 白朮五錢 半夏一錢 陳皮五分 肉桂三分。水煎服。此方補藥之中有行濕之味,必因濕氣之侵始成偏廢,乘其尚有可動之機,因而活動之,足必動而治,血始活。因濕侵之,遂不能伸縮如意,必使動之而後用藥也。

兩手之動,必使兩人反轉病人之手在背後,以木槌轉捶之,捶至兩臂痠麻,而後以湯藥與之可愈。方用;人參一錢 茯苓三錢 黃耆五錢 防風一錢 半夏一錢 羌活一錢。水煎服。此方妙在防風、黃耆為君,人參為臣,祛痰祛濕為使,又乘其氣動之時與服,則易成功,否則不能效也。

華真人曰:治法最妙。予更有法於二症,尤當。使人抱起坐了,以有力者將其手延拳回者不已,後服前方之藥更妙,可並志之。

治四季病症方

董大仙擇,春、夏、秋、冬治法:春宜疏泄,夏宜清涼,秋宜順其氣之肅,冬宜順其氣之寒。法當用和平之藥以調之,使肅者不過肅,寒者不過寒也。春夏發生之氣,然而舒發之中,宜用理氣之藥,清涼之內宜兼健脾之劑。

春用方:人參一錢 黃耆一錢 柴胡一錢 當歸二錢 白芍三錢 陳皮五分 甘草一錢 神麯五分。水煎服。

夏用:麥冬三錢 元參三錢 五味子一錢 白朮五錢 甘草一錢 香薷八分 神麯三分 茯苓三錢 陳皮五分。水煎服。

秋用:麥冬五錢 北五味一錢 人參一錢 甘草一錢 百合五錢 款冬花一錢 天花粉一錢蘇子一錢。水煎服。

冬用:白朮五錢 茯苓三錢 山茱萸二錢 熟地五錢 肉桂三分 生棗仁一錢 枸杞子一錢菟絲子一錢 薏仁三錢。水煎服。

紅鸞侍者曰:春用參、耆以理氣,有柴、芍、歸以養肝,而舒木氣,不克脾土,自然得養矣。夏妙在健脾之中有潤肺之品,又益之去暑之藥,又何患暑氣之侵入哉。秋用在不寒不斂不熱不散,肺金既無干燥之患,而有滋潤之宜,又何慮金風之涼也。冬妙在補腎水之品多,補腎火之品少,使水不寒而火不沸,又何慮冬令之寒冷哉。春夏秋冬治法最妙,再以老幼加減通用之,妙甚。

論治傷寒方

李白大仙曰:吾閱醫書,傷寒門最為緊要。兩感隔經,前書已載明不論外,今有發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水而入,罵詈呼號,去生遠矣。非用大劑白虎湯不可救也。恐世人畏首畏尾,用其小劑,一杯水救車薪之火,如何能退其病。石膏必須用三四兩,其火勢方可少退。石膏性猛,恐損胃氣,當與參並用。我今傳一方,用白虎湯之半而另加藥味。方用:石膏三兩 知母二錢 人參三錢 元參三兩 茯苓一兩 麥冬三兩 車前子五錢。水煎服。石膏、知母瀉胃火,人參生胃氣,元參去浮游之火,麥冬生肺之陰,茯苓、車前引火下行於膀胱,從小便而出。火盛者必渴,必多飲水,用此二味以分濕,則水流而火自散也。一劑狂定,二劑口渴減半,三劑而痊愈,不必四劑。凡有火熱發狂,汗如雨下,口渴舌燥如芒刺者,以此方投之,斷不致於死也。

傷寒發斑者,死症。遍身發斑者,似重而反輕,只心窩發斑似輕而反重。心窩發斑者,熱存於心中而不得出,必須用化斑之藥解其熱毒之在中也。方用:升麻二錢 當歸一兩 元參三兩 荊芥三錢 黃連三錢 天花粉五錢 甘草一錢 茯神三錢。水煎服。火毒結於內,必須盡情發出。然內無血以養心,心中更熱,火毒益熾,而不能外越也。故用當歸、元參以滋心中之血,黃連以涼心中之熱,天花粉以消心中痰。又用升麻、荊芥以發之,甘草、茯神以和之,自然引火出外,斑亦漸消,又何至於喪命哉。

結胸煩燥者死,不可下,即下亦死也。結胸煩燥者,胃氣之將絕也,胃絕津液何生,津液既無,心何所養。雖然津液之絕,非五臟之絕,亦因結胸之故耳。是必攻其中堅,可望重生也。

方用:天花粉五錢 枳殼一錢 陳皮五分 麥芽三錢 天門冬三錢 桑白皮三錢 神麯三錢。水煎服。一劑結胸可開,而津液自生矣。此方用天花粉代栝蔞者,不至陷胸之過猛,枳殼消食寬中,麥芽、桑皮同用而化導更速,神麯、陳皮調胃有功,天門冬善生津液,佐天花粉有水乳之合,殊有不可測之機,死者可活。若以大陷胸湯盪滌之,於已汗下之後,無不速其死矣。

有臟結之症,載在太陽經中,其實非太陽經也。載在太陽經者,何故?正辨其太陽經,有似臟結之一症,不可用攻。臟結之症,小腹之內與兩臍之旁相連牽痛,以至前陰之筋亦痛,重者有青筋現而死者,乃陰邪而結於陰地也。原無表症,必須攻里而得。方用:人參五錢 白朮五錢 甘草一錢 附子一錢 當歸一錢 肉桂五分。水煎服。白朮利腰臍之氣,人參救元陽之絕,當歸活周身之血,甘草和中以定痛,附、桂散寒以祛邪,臟中既溫,結自散矣。如有人直視、譫語、喘滿下利,死證也。苟有一臟未絕,尚可治之。方用:石膏五錢 人參五錢 麥冬一兩 白芍一兩 竹茹三錢。水煎服。參以救脫,石膏平火,麥冬平喘,白芍止利,竹茹清心,自然氣不絕而可救也。

傷寒壞症,已汗、已吐、已下,而身仍熱者,不治之症也。今特傳奇,以救三者之失。方用:人參五錢 茯苓五錢 柴胡一錢 白芍一兩 元參五錢 麥冬五錢 白芥子二錢 當歸五錢 陳皮五分。水煎服。參、苓大補之劑,加柴胡以和解之,自能退火生胃氣,死者可生也。

少陰症,惡寒、身蜷而下利,不治之症也。陽氣將絕,急用補陽之藥挽回也。方用:人參二兩 附子二錢 甘草二錢 乾薑二錢 白朮一兩 茯苓五錢。水煎服。一劑陽回,三劑痊愈矣。

吐利兼作、煩悶、手足四逆者,死症也。然而治之於早,未嘗不可救也。方用:人參二兩 白朮二兩 肉桂二錢 丁香二錢。灌之,尚可救耳。

下利雖止,而頭眩昏暈,亦是死症。陽雖回而陰已絕,今因陰絕,而諸陽上聚於頭,陽尚未絕,急用:人參二兩 肉桂二錢。水煎服,可救也。

四逆惡寒身蜷,脈不至,不煩而燥,本是死症。為可救者,脈不至,不煩而燥,則陽未絕,急用:人參三兩 附子三錢 炒棗仁五錢。水煎服。參以回其陽,附子祛寒,棗仁安心,心定而燥可去,脈自出矣。此乃死中求生之妙方也。

息高見於六七日之間,是少陰之症,非太陽症也。息高者,鼻息微小耳。此乃下元之真氣欲絕,牽連氣海之間,故上行而作氣急之狀,能上而不能下也。方用:人參三兩 熟地三兩 牛膝三錢 麥冬二兩 破故紙三錢,胡桃仁一個 乾薑五分。水煎服。連服四五劑可救也。

傷寒少陰症,脈微細沉,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嘔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能臥者,死症也。汗已出矣,內無陽症,可知乃陰邪作祟,急以祛寒為是。方用:人參一兩 白朮一兩炒棗仁一兩 茯神五錢 肉桂二錢。水煎服,一劑即可安臥而回春矣。

脈遲是寒,誤用黃芩湯益加寒矣。寒甚反能食,病名除中。胃寒而加之寒藥,反致能食者,此胃氣欲絕,轉現假食之象以欺人,不過一時能食,非久之道。除中者,正言其胃中之氣除去不可留也。急用:人參一兩 茯苓五錢 肉桂一錢 陳皮三分 甘草一錢。水煎服。肉桂祛寒,陳皮化食,甘草留中,相製得宜,自然轉敗為功,而死者可重生矣。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厥不還者,死。陰症發厥,灸其厥陰之經,亦不得已之法,原不及湯藥之神也。灸其不還,聽死者,對貧寒之子而說,以其不能備參藥也。以參附湯救之無有不活者。我今憐憫世人,另傳一方:白朮四兩 附子三錢 乾薑三錢。水煎服,一劑而蘇。見此等症,即以此方投之,無不神效如響。白朮最利腰臍,陰寒之初入,原從臍始,吾利腰臍,則腎宮已有生氣,況佐附子、乾薑無微不達,有不陽回頃刻者乎。

傷寒發熱而厥者,便有可生之機,邪往外出也。然厥可一二,不可頻頻,下利至甚,如何可久厥乎。蓋因下寒上熱,結於胸中,而陰陽之氣,不能彼此之相接也。必須和其陰陽,通達其上下,死可變生。方用:人參三兩 白朮五錢 甘草一錢 蘇子一錢 附子二錢。水煎服,二劑愈。

傷寒熱六七日不下利,忽然下利者,危症。況汗出不止乎,乃亡陽也。有陰無陽,死症明矣,當何以救之,陽之外越,因陰之內祛也。急以人參二兩 北五味一錢,急煎湯救之可生。然而貧寒者安可得參,另立一方:白朮、黃耆各三兩 當歸一兩 北五味一錢 白芍五錢。水煎服。此方補氣血,救陽氣之外越,陽回則汗止矣。此方可救危亡於頃刻也。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急矣。其關元之脈者,非灸不能出也。灸之後,脈仍不出,反作微喘者,氣逆而不下,乃奔於上,而欲絕也,本是死症。急用:人參一兩 麥冬一兩 牛膝三錢 熟地五錢 甘草一錢 附子一錢 名為還脈湯。一劑而脈出者死,若漸漸而出者可望全生也。

傷寒 下利十餘行,脈反實者,死。何也?亡陽宜脈之虛弱,而反不虛,現假實之象也。是正氣耗絕,為邪氣所障,邪盛正氣消亡,欲不死不可得也。何以救之哉,仍補其虛可也。方用:人參一兩 茯苓二兩 白朮一兩。水煎服。一劑假變為真,則症變真,生矣。

呂祖曰:妙論如見,吾不能言之矣。

治產後諸症方

紅鸞侍者擇,產後感太陽風邪。大喘、大吐、大嘔,不治之症也。喘則元陽將絕,況大喘乎;吐則胃氣將亡,況大吐乎;嘔則脾氣將脫,況大嘔乎。產後氣血大弱,如何禁此三者,死症無疑,然何以救之,仍然大補氣血,少加止吐嘔喘之藥,而太陽風邪,作末治之可也。方用:人參三兩 麥冬三兩 白朮一兩 當歸一兩 川芎三錢 荊芥一錢 桂枝三分。水煎服。一劑喘轉,嘔吐止,便有生機。方中酌量實有深意,總不可惜參而輕用之也。

產後感少陽風邪,譫語煩躁,更加驚悸者,死。少陽,膽經也。膽中無汁,則不能潤心,心中無血而煩躁驚悸,相因而至,總皆無血之故,補血帶表治之,或可以生。方用佛手散加減治之。當歸二兩 川芎一兩 人參一兩 炒棗仁一兩 麥冬三錢 竹茹一團 丹砂一錢 熟地五錢。水煎服。芎、歸生血養心,參、棗、麥、茹、砂均安心之品,熟地補腎之妙藥,心腎兩濟,何煩躁驚悸之不愈乎。

產後感陽明之風邪,大喘大汗者不治,此病該用白虎湯,而產婦氣血虧損如何用之,今另立一方:麥冬一兩 人參五錢 桑葉十四片 蘇子五分。水煎服。此方助正而攻邪,退邪而不損正,實有奇功也。

臨月忽感少陰經風邪,惡寒蜷臥,手足冷者,不治之症也。少陰,腎經也。此症多不能治。蓋少陰腎經宜溫不宜寒,今風寒入之,命門之火微,而腎宮亦寒,子宮亦寒,手足冷者脾胃寒極之兆也。急用:人參一兩 白朮二兩 肉桂一錢 乾薑一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一劑而寒散,三劑痊愈矣。參、術固氣,桂、姜散寒,甘草和中。桂、姜雖是散寒,用之臨月之時何愁胎墮,二味畢竟性猛,甘草以和之,單去腹中之寒,而不去摧胎中之子,助人參、白朮以掃除,更有殊功,豈漫然而多用之哉。

老婦產後手足青,身黑,不救。此陰寒之最重,毒氣之最酷者,原無方法可治,然見死須救,今酌定一方。急用: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附子一錢 當歸一錢 肉桂三錢。水煎。服此服下青黑少退,便有生機也,否則仍死矣。

產後吐蛔蟲者,不治之症也。胃氣將絕,蟲不安身耳。蓋人臟既絕,蟲亦寂然,今紛然上吐,胃中尚有氣以逼迫之,安其胃則蟲可定。方用:人參五錢 白朮一兩 榧子仁一兩 白薇三錢 肉桂一錢 神麯五分。水煎服。一劑而定矣。此方參、術以生胃氣,榧子、白薇、肉桂以殺蟲,所以奏功獨神耳。

產後患厥陰症,嘔吐,兩脅脹滿者,必便血,不治之症。傷肝血乃下行,本無血而又傷血,豈有不死之理。然亦救之。方用: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麥冬一兩 三七根末一錢。水煎服。一劑而血止,兩脅之脹滿除矣,又何至上嘔食而下便血哉。

產婦感水腫,以致面浮、手足浮,心脹者。然此浮非水氣也,乃虛氣作浮耳。方用:白朮二兩 人參一兩 茯苓五錢 薏仁一兩 陳皮五分 蘿蔔子三分。水煎服。此須多方見效也。產婦痢痰而又嘔逆者,必死之症也。吾有一方,不必服藥。將田螺一個搗碎,入麝香一釐,吳茱萸一分,為細面,掩在臍上,即不嘔吐,便可再生。速以當歸一兩 白芍三錢 甘草一錢 枳殼三分 檳榔三分。水煎服。二劑而痢自除,後用獨參湯調理可也。

產婦一身發黃者,濕熱壅滯而不散。欲治黃,氣血更消,欲補虛,而濕黃更甚,而醫人束手。余酌之原本於虛,補虛以治,未有不可,宜兼治之為得法耳。今立一方,不但產後因虛而發黃者,並治之。方用:白朮一兩 薏仁二兩 車前子五錢茯苓五錢 荊芥一錢 茵陳五分。水煎服。非產婦者茵陳三錢、肉桂五分可也。

產婦濕氣感中於包絡,下陰腫脹,小水點滴不出,死症也。今不由膀胱小便而出,盡入於胎胞之絡,是相反不相順也。以何法救之?當仍利膀胱而已。夫膀胱能化水者,得腎氣以化。產後血氣大虧,腎氣亦虛,故不能化水,乃入於包絡而不散。吾今先治腎,腎氣足而膀胱之氣自行。方用:白朮一兩 熟地一兩 茯苓五錢 山茱萸五錢 薏仁一兩 肉桂五分 車前子三錢 人參五錢。水煎服。此方因腎水之通,自能化水而分消於大小腸,下趨於便門而出,此實有妙用,非泛然以立方也。

血崩之後,口舌燥裂不能飲食者,死。方必須使精血重生,當上下兼補。方用: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葳蕤五錢 人參二錢 元參三錢 沙參五錢 當歸五錢 麥冬一兩 北五味二錢 牛膝五錢 車前子一錢。水煎服。此方補腎為君,而兼之補肺之品,子母相資,精生而液亦生,血生而津亦生矣,安得不愈也。

有人燥極,口吐白沫者,不治之症也。苟不速治,白沫變成綠痰,斷不能治也。方用六味湯: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山藥五錢 丹皮、澤瀉各二錢 茯苓五錢 麥冬一兩 北五味一錢。水煎服。日日服之,自然白沫止,而化為精則生也。

產後大便結燥,欲解不能解,煩躁身熱者,往往不救。必須用地黃湯大補之,然後可生也。照吾分兩,凡有大便燥結,俱可治之也。方用:熟地二兩 山茱萸一兩 山藥五錢 丹皮五錢 澤瀉三錢 茯苓三錢 麥冬一兩 北五味一錢。水煎服,三劑可愈也。

產後血燥成癆瘵者,乃產怯也。亦緣失於調理故成。方用:熟地一兩 當歸一兩 黃耆一兩人參一兩 鱉甲五錢 山茱萸五錢 麥冬一兩 白芍五錢 白芥子一錢。水煎服。投以此方,無不生者。萬勿因循至於日久,而不可救也。

治產後心腹痛方

張大仙曰:產後諸方,無一不妙,吾不能贊一詞也。吾亦有治心腹痛之方,亦不敢秘。心痛之症有二,一寒氣侵心而痛,一火氣焚心而痛。寒氣侵心者手足反溫,火氣焚心者手足反冷,以此辨之最得。寒痛與火痛不同,而能死人則一。吾傳與二方,無不響應。

治寒痛方:良薑三錢 肉桂一錢 白朮三錢 甘草一錢 草烏一錢 蒼朮三錢 管仲三錢。水煎服。此方妙用管仲之祛邪,二術祛濕,而又加散寒之品,直入病根四掃也。

治火痛方:炒梔子三錢 甘草一錢 白芍二錢 半夏一錢 柴胡一錢。水煎服。此妙在白芍之多瀉水中之火,又加梔子去熱,柴胡散邪,半夏逐痰,甘草和中,奏功如神,皆一劑即可起死回生也。

脅痛乃肝病,宜順不宜逆,逆則痛,痛不止則死矣。故須平肝,平肝必須補腎,腎水足而肝氣平矣。方用:熟地一兩 白芍二兩 當歸一兩 白芥子三錢 炒梔子一錢 山茱萸五錢 甘草三錢。水煎服。此方補肝為君,補腎為佐,加消痰清火之味,自然易於奏功,一劑而痛定矣。

腹痛之最急者,絞腸痧也。世人俱用官料藥者多。吾有一方最妙。方用:馬糞一兩,炒黑,入黃土一撮,微炒,用黃酒乘熱服五錢,一劑即痛止。馬糞最善止痛,而治腹痛尤神。用土因馬糞過速,得少遲,與脾同性相親,引之入於病處,使馬糞易於奏功也。

治癭瘤方

華真人曰:自青囊失後,數千載矣,今不敢以傳世,嘆前車可鑑。今以癭瘤之類,吾不敢秘,再傳世人,以全活人可也。癭瘤不同,癭者,連肉而生,根大而身亦大;瘤者,根小而身大也。即瘤之中又各不同,有粉瘤、肉瘤、筋瘤、物瘤,不可治亦不必治,終身十載不過如桃。

粉瘤三年之後,自然出粉,如線香出盡自愈。

肉瘤最易治,用水銀一錢 兒茶三錢 冰片三分 硼砂一錢 麝香三分 黃柏五錢 血竭三錢。各為細末,將藥擦於瘤之根,隨擦隨落。

物瘤根大難治,不時而動,無故而鳴,或如蟲鳥之鳴,必須用刀破其孔,則物自難居,必然突出,後用生肌散敷之,則瘤化為水矣。此乃不敬鬼神,而獨犯歲君而得,病不可測,非理可談,然世人未嘗無此病也。生肌散開後:人參一錢 三七根末三錢 輕粉五分 麒麟血竭三錢 象皮一錢 乳香(去油)一錢 沒藥一錢 千年石灰三錢 廣木香末一錢 冰片三分 兒茶二錢。各為細末,研無聲為度,修合時須用端午日,不可使人見之。

癭不同,形亦各異,然皆濕熱之病也。由小而大,大而破,破必死也。初起之時,即宜用小刀割破,略出白水,以生肌散敷之即愈。倘若失治,漸漸大來,用藥一點,點其陷處,半日作疼,必出水,其色白者易愈,黃紅者皆難愈。然服吾藥無不愈也。

點藥用:水銀一錢 硼砂一錢 輕粉一錢 鵲糞一錢 鶯糞一錢 冰片五分 潮腦五分綠礬、皂礬各一錢 麝香三分。為絕細面,用針刺一小孔,然後乘其出血之時,將藥點上,則黏連矣。約用一分,以人乳調之點上。大如雞子,一日點三次,第二日流水。流水之時不可再點,點則過疼,轉難收口矣。三日後必然流水盡。而皮寬如袋者,用煎方,自然平復如故。

煎方:人參三錢 茯苓五錢 薏仁一兩 澤瀉二錢 豬苓一錢 黃耆一兩 白芍五錢 生甘草一錢 陳皮一錢 山藥三錢。水煎服,十劑全消如故。但忌房事一月,余無所忌,若犯房事必破,終身成漏矣。

治遍身作痛方

昴日星君曰:妙極。吾又擇一方,如人遍身上下由背起而至於腰膝兩脛,無不作痛,飲食無味,不能起床,即起,痛亦不可忍,仍復睡臥呼痛,必須捶敲按摩,則其痛走來走去在骨節空隙之處作楚,而不可忍矣。人之以為此症乃風痛去。風痛多感於風濕。風濕多感入於骨髓,風濕入於經絡則易去,入於骨髓則難祛。骨髓屬腎,腎則可補而不可泄矣,祛風濕則傷腎,腎傷則邪欺正,久住不肯透出矣。雖然腎不可泄,而胃與大腸未嘗不可泄也。泄大腸而胃之風濕可去也。方用:黃耆一兩 白朮五錢 茯苓五錢 甘菊花三錢 玄參一兩 炙甘草一錢 防風五分 羌活五分。水煎服。一劑而痛減,二劑而痛除,三劑而痛痊愈矣。愈後用八味地黃丸調理,永無再犯之患也。

治遍身生塊方

藍大仙曰:甚妙。吾亦擇一方,如人遍身生塊而痛者,人以為痛風也。然雖是痛風,因濕氣不入於臟腑,而外走於經絡,皮膚以生塊,其痛較於骨髓者反輕,然治之不得其法,痛楚亦復相同。此塊乃濕痰結成也。消痰於腸胃之內者易為力,而消痰於經絡皮膚者,固難治,只好治其腸胃,而經絡皮膚之痛塊自消耳。方用:人參三錢 黃耆五錢 防風一錢 半夏二錢羌活一錢 薏仁五錢 白朮三錢 桂枝五分 茯苓五錢。水煎服。二劑而痛輕,四劑而痛止。十劑而塊消,二十劑而塊盡除矣。

治遺尿方

有夜臥遺尿者,其人畏寒喜熱,面黃體怯,大便溏泄,小便勤,以為小腸之虛也,誰知是腎氣之虛乎。方用溫泉飲:巴戟天一兩 白朮一兩 益智仁三錢 肉桂一錢。水煎服。一劑止,連四劑不再遺也。

一年老,不必夜臥而遺,雖日間不睡而自遺也。較前更重,此命門寒不能制水也。夫老人孤陽,宜水氣之衰,不宜火氣之微也。當用八味地黃湯。熟地一兩 萸肉一兩 山藥五錢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 丹皮一錢 附子一錢 肉桂一錢。水煎服。二劑溺止。十劑痊愈。仍照此方修合丸散,每日服一兩,永遠不遺。

治脫肛方

劉仙曰:妙極。吾擇一方,治脫肛者,久則澀痛,人以為腸虛下陷,誰知是陽氣之衰,不能升提乎。夫脫肛半成於脾瀉,多亡陰必至下墜,下墜之甚,則氣亦下陷,而腸中濕熱之汙穢反不能速去,為快反用力虛努,而腸隨下矣。治之法,必須升提而少佐之去濕去熱補氣之品,潤腸之味兼用為妙也。方用:人參三錢 黃耆五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一兩 升麻一錢 白茯苓三錢 槐米一錢 薏仁五錢。水煎。連服四劑而漸入,再四劑可痊愈也。

論脫肛方

柳仙曰:最妙。然亦有不大便而脫肛者,人以為氣虛下陷也,誰知是大腸之火奔迫而出。大腸屬金,畏火也。火性炎上,如何返下逼,而逼腸之脫乎?夫肛乃魄門也,原屬肺,肺與大腸為表裡,有唇齒之相關,大腸火氣之炎燒,而肺居膈上,遠不可救,乃下走肛門也。此等之症用升提之法,全然不效,反增其苦。治之法,宜多瀉其腸中之火,火息而金生,而金自安矣。方用:元參一兩 石膏三錢 熟地一兩 陳皮三錢 地榆三錢 當歸三錢 槐花三錢(炒黑) 荊芥三錢。水煎服。一劑而痛安,再劑而腸升,三劑而痊愈也。此方胃腎同治,兼清大腸之火,水源不斷,火氣自消,故園有可歸之途,有不急返者乎,此必然之理也。

治兩足紅腫方

蓮池大士擇,人忽得兩足紅腫而發熱作癢作痛,誰知是腳氣之症。傷寒中原有腳氣之門,然而腳氣非傷寒也,或溫熱先感於下,傷寒感於上,傷寒乃陽症,腳氣乃陰症也。濕熱下感宜從下治,若用風藥散之,而濕邪上行,反致上犯,陰邪犯心,必至於死也。治腳氣之病,斷不可以傷寒法治之。宜下消濕熱,而身熱自解矣。方用:茯苓一兩 茵陳一錢 防己一錢 炒山梔一錢 薏仁一兩 澤瀉三錢 木瓜一錢。水煎服。一劑而小便利,二劑而身熱解,再二劑而腳腫消,又二劑而痊愈也。斷不可用風藥,則引陰濕而入於陽分,反成不治之症,甚矣。散邪之藥亦斷不可用,腳氣之病即生於冬月,尚不可用散邪之藥,何況春夏秋令哉。

治人服諸毒方

一人有服砒霜者,疼痛欲死。蓋砒霜不過石經火煅煉,何至以毒至若此,而人不知,砒霜生於南嶽之山,南方之火毒,又經火氣,其氣大熱,又加火毒酷烈之極,安得不殺人哉。救之法,不須吐其毒,雖經吐出不能盡去其毒也。世人用羊血吐亦有生者,初下喉去可救,食之多時久在胃中,則無益矣。今定之久暫皆救也。方名救死丹。生甘草二兩,瓜蒂七個 玄參二兩 地榆五錢。水煎服。即吐,再煎渣服之,又吐,砒霜之毒,可全解之也。

一人有服斷腸草者,初則胸前隱隱作痛,久則氣不能通,大小便均不能出矣。斷腸草者,鉤吻之草也,至陰之物,狀如黃精,但葉有毛鉤子二個,閩廣之間多生此物,婦女小忿,往往短見,偷食覓死,取其不大痛楚也。此草殺人性緩,苟用解毒之藥,無不立效。生甘草二錢 大黃一錢 金銀花一兩。水煎服。一泄即愈,不必再劑也。

一治鴆酒,方用:金銀花八兩(煎湯取汁二碗) 白礬三錢 寒水石三錢 菖蒲三錢 天花粉三錢 麥冬五錢,再煎一碗,同前汁二碗對勻灌之,一時辰後,眼不上視,口能言矣,再飲二劑斷不死矣。

一人食鱉而腹痛欲死,往往有發青而死者。夫鱉本無毒,然多化生,有蛇化者,蛇化最毒,肚下必隱隱蛇皮之狀,其色必紅,食之必殺人也。方用:白芷三錢 雄黃末三錢 山楂肉一錢 丹砂末一錢 枳實一錢 茯苓五錢。水煎服。一劑而疼痛止,二劑則痊愈矣。治之法,不可解鱉之毒,當以蛇毒解之。此方白芷、雄黃是治蛇之藥,山楂、丹砂善化魚肉之味,合而用之,則鱉毒易消。枳實走積,茯苓利水。水族之毒隨水而化,易於救之耳。

一人有道途之間,誤服蒙汗藥者,口吐涎沫,眼瞪不語,並燒悶香者同。雖冷水可解,少蘇。但涼水入心,停於心下,虛人恐生他症,非解法之善也。方用:茯苓五錢 生甘草三錢 瓜蒂七個 陳皮五分。水煎服。即大吐而醒,其從前情境斷不能忘,不似涼水解之,如醉也。

一兩廣之間,多下蠱毒於飯食之中,人食之則兩目漸黃,飲食倦怠,或一年無藥解之,必致暴死。世傳蠱毒,土人將毒蟲蛇蠍等物,投於缸中,聽其自食,食完而存一物不死者,收之為蠱母,此訛也。蓋彼地別有蠱藥,乃天生之毒也。土人所以能治之,大約皆用凡石以化之,但恐外人知之,故秘而不宣,按凡石消痰而又善化堅,蠱積於腹中,內必堅硬而外以痰裹之,所以一物而奏功也。必須於補藥中而加以消痰化蠱之藥,則有益無損,始為萬全也。方用:人參五錢 茯苓五錢 當歸五錢 生甘草三錢 白礬三錢 半夏三錢。水煎服。一劑而胸腹爽,再劑而胃氣開,三劑蠱毒而化為烏有矣。

一人有食牛犬之肉,一時心痛,欲吐不能,欲瀉不可,結於心胃,不升不降也。方用:山楂三錢 枳殼一錢 厚朴一錢 神麯三錢 雷丸三錢 大黃三錢。水煎服。一劑而大下,牛犬之肉盡出矣。不必再服也。

一人有短見,服鹽滷者,必用甘草以解之。甘草三兩,煎湯救之。服滷未久,加豆豉一兩同煎,飲之必吐。如服久加入當歸二兩,同煎飲之,未必見其死也,總要在人活變耳。

有人愛飲燒酒,大醉而死。燒酒大熱,不比黃酒,易於飲下,往往大醉不勝,以至火焚其身,甚為可憫,豈忍視不救,必須用井花涼水,頻撲其心胸,散其發浸於水內,時易涼水,方用:人參二錢 柞木枝五錢 黃連二錢 白茯苓五錢 菖蒲一錢 寒水石三錢。水煎服。一劑即愈矣。或用冰水使冷,更妙耳。

一人有大笑不止,或揹人處自笑,異於平時,人以為有邪也,誰知是心包之火盛乎。心包者,主膻中官也,喜樂出焉。如有邪,身必有奇異之徵,不只自笑而已也,膻中火盛,發為自笑耳。方用:生棗仁三錢 黃連二錢 犀角末五錢 丹砂末一錢 丹皮一錢 生甘草一錢 麥冬三錢 茯神三錢 丹參三錢 天花粉二錢。一劑笑可止,三劑則大愈矣。

柳仙曰:妙極。吾何言之,但予尚擇一方,有人笑哭不常,以為鬼祟也。誰知是積痰類祟乎。笑哭不常者,半是心氣之虛,則不能自主,而或笑或哭生之也。夫心氣虛不能生胃,而胃亦虛矣。胃虛何能化物,水穀肉食入胃而成痰,痰既化而將何往,勢必仍留於胃中,胃苦痰濕之盪漾,必取心火之氣以相資,而心虛不能生土,痰即乘勢而入於心宮,有時作痛則哭,痛去則笑,亦甚平常也,何祟之有。治之法,以化痰之藥,動之,吐出其痰,則愈矣。方用:茯苓五錢 白朮五錢 甘草三錢 陳皮三錢 半夏三錢。水五碗,煎三碗,頓服。以鵝翎掃其咽喉,必吐痰升許而愈矣。

論治傷寒方

華真人、呂大仙、昴日星君曰:以上諸論皆詳細明晰,惟傷寒症最難,而最易也。蓋邪有來路有去路,有正路有旁路。由太陽而來,從陽明而去,斷少陽是阻其大路,塞太陰肺經是斷其旁路也,能知此法而通變之,以治各經又何患傷寒之不愈也。醫道本難也,不知症不可以用藥,不辨症不可以治人,此症之必宜辨也。此書有論而無脈,恐不能盡從其症,如要件件效驗,必須閱過病源,對脈治之,更為妙耳。

呂祖論黨參可代人參法又附經驗方

呂祖曰:此書既成,人有不能用者,方內人參太多,貧人不能用,吾故告之。貧人與膏梁子弟與富貴中人不同,即飲食色欲具輕,如將前方藥味減去其半,用黨參照人參分兩用之,雖不能全愈,十人中亦可救其三四也。將此刻在方後,吾憐憫貧人之心,囑鶴等知之,並令世人知之耳。

呂祖經驗方

治痢疾丹方用:香附一斤(鹽水炒) 烏藥六兩(炒) 檳榔六兩(炒) 蒼朮六兩(炒) 青皮六兩(炒) 陳皮六兩(炒) 神麯六兩(炒) 麥冬六兩(炒)。共為細末,水發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錢,紅痢甘草湯送下,白痢薑湯送下,水瀉淡薑湯送下。本年丁巳,歲君是火,未免病偏於熱,特加白芍一兩(醋炒) 滑石一兩 當歸一兩(酒炒)嗣後照原方八味配合可也。

治臁瘡方:用古錢、鬆塔各等分,燒成灰,用真麻油調擦即愈。

治皋母八十五歲感受風寒方,此病老人血氣衰敗,天時冷熱不勻,偶然外感耳。方用:麥冬一錢 連翹八分 陳皮五分 製半夏八分 茯苓一錢 砂仁五分 白芍一錢 引用一片,燈心三十寸。煎服。三劑愈。

治皋母跌傷方,此跌倒火暈有痰之故,並傷於內,又老人驚著故耳。方用:山羊血一分半蘿蔔子一錢 白芥子一錢 製半夏一錢 元參一錢 桔梗一錢 穀芽一錢 黨參一錢半 當歸二錢 小生地一錢(炒) 破故紙一錢 牛膝一錢 引用藕節三個。煎服。二劑即愈也。

治皋母受風邪方,汝母本病,又受風邪,老人病久虛弱,故易受風邪,又兼血虛故潮熱,並非實火耳。方用:當歸二錢(酒炒) 生地二錢 柴胡五分 桂枝五分(炒) 荊芥八分 桔梗八分。水煎服。二劑即愈也。

治皋妻魏氏血虛兼受風濕,又兼左脅疼痛十數載方:當歸二錢(酒炒) 白朮一錢(土炒) 茯苓二錢 山藥二錢(炒黃) 薏仁三錢 陳皮一錢 木瓜一錢 牛膝一錢 白芍一錢。晚服,十劑可愈。

治皋母停食方:神麯一錢 紫蘇一錢 製半夏一錢 麥芽一錢(炒) 白朮一錢(土炒) 茯苓一錢 當歸一錢(酒炒) 白芍一錢(醋炒) 引用生薑三片。水煎服。二劑愈。

治皋母失血痢疾內熱外寒方,此痢疾之病,老人氣血兩虛,外受風寒,腹中有熱,因而得之。方用:白芍二錢 當歸二錢 枳殼八分 檳榔八分 甘草八分 滑石一錢 廣木香五分 蘿蔔子一錢 陳皮一錢 砂仁二粒。續改方加生地、北五味一錢 麥冬一錢 鬱金一錢 茯苓二錢 麥芽二錢(炒) 阿膠一錢 蛤粉(炒成珠) 去白芍一錢,下餘一錢(醋炒)。

又改方加山楂一錢 制黃耆一錢 去滑石、砂仁、生地、北五味、麥芽。

又續改方用:白芍一錢(醋炒) 當歸二錢 枳殼八分 甘草五分 蘿蔔子一錢 廣木香五分陳皮一錢 麥冬一錢 茯苓二錢 山楂一錢 制黃耆一錢 人參三分 澤瀉八分。

又改方加黨參一錢 麥芽二錢 砂仁三粒 去枳殼、甘草、廣木香、檳榔 引用姜一片 棗三枚。服後即愈,現今康強如故。

治皋血氣不足兼受風寒方:當歸一錢半(酒洗) 牛膝一錢(鹽炒) 肉桂五分(研細面,煎好衝入) 破故紙一錢二分(鹽炒) 天南星五分 吳茱萸一錢 黑豆五十粒為引(要腰子樣)。水煎服。黃酒少許,十劑痊愈。愈後調養丸藥。方用:白朮一兩 茯苓一兩 黨參五錢 陳皮五錢 製半夏五錢 炙甘草二錢 神麯五錢 山藥五錢(炒) 薏仁五錢(炒) 澤瀉四錢。研末為丸,早服二錢,五日後每服三錢,常吃即能多食,脾胃可開矣。續加丹皮四錢 芡實一兩 丸藥引用 木香一錢 南山楂一錢。煎湯空心服可也。

治章氏右臂方。病由因梯子上跌下,跌傷右臂,疼痛月餘方止,至丙辰十月又發舊病,疼痛過前,故求祖師賜方。用山羊血五分 桂枝八分 生黃耆一錢 木瓜一兩 當歸一兩 童便炒生地三錢 薑汁炒血餘一錢 製半夏二錢 柴胡五分 老鸛草三錢 製附子五分。引用酒水各半,煎服。三劑後,又服數劑即愈。

治賈氏左臂方。病由從板凳上跌下,跌傷左臂,三骨節皆疼,不能活動,至今六七載。蒙祖師賜方,照前方加乳香一錢 陳皮一錢 神麯一錢。引用前方。服後獲效。

丸藥方用:桂枝三錢 木瓜二兩 當歸三兩(童便炒) 製半夏五錢 老鸛草一兩 製附子三錢 陳皮六錢 神麯一兩 白芍五錢(炒) 荊芥八錢 炙黃耆五錢 茯苓一兩。水發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錢 酒送下。

治趙生眼痛洗方:用白菊花、明礬、青礬、膽礬、桔梗各等分,煎水洗之。

治阮氏生孩未滿月,乳爛有濃。方用:蒲公英一錢 黃連三分 歸身二錢 白芍一錢。俱用酒炒(本地酒不好,因暑月有石膏,用假南酒亦可),水煎服。

又擦方用:黃柏、黃連、大黃各一錢,研細面,真香油調擦。又用鮮蒲公英搗爛貼上,貼干,洗去再貼。洗,用舊蒜辮熬湯洗,或可好也。

治張氏腿疼,方用:川牛膝二錢 白芍二錢(酒炒) 當歸三錢(酒炒) 香附二錢(酒炒) 製半夏一錢 薏仁五錢(炒)。水煎服。

嘉慶二年季冬月晉陽忠恕堂敬刊

要刷印者太原府城純陽宮藏板

金母娘娘降壇詩

丁巳閏六月初四日

混沌初分煙氣連,星辰日月我為先。琪樹婆娑千載茂,靈芝綽約四時鮮。金樽不斷長生酒,玉鼎頻添不老丹。瑞氣瑤臺常擁護,蟠桃歲熟宴諸仙。

鍾離大仙和

鬆環殿閣閣環山,疊疊重重霄漢間。萬道祥光臨福地,千條瑞彩繞雲天。琉璃日射黃金燦,翡翠星搖碧玉鮮。緲緲無為尊聖母,初分清濁即成仙。

果老大仙和

九天高際瑞雲封,寶殿巍峨隱約中。千樹琪花頻映月,四時異卉拂輕風。蟠桃熟待真仙宴,妙法還侔造化工。試問瑤池何日始,不知建始是洪濛。

呂大仙和

群巒擁翠地基平,一望臺高鋪素瓊。金殿窗虛明月朗,玉爐香緲篆煙輕。云過深院紅蓮潤,月映瑤池碧水清。渺渺無為參大道,玄機妙理自天成。

七月初七日

何大仙和

絳閣朱宮鎖亂霞,何人妝飾甚繁華。珍珠瑪瑙山靈獻,翡翠琉璃寶殿奢。院宇深沉香氣繞,亭臺高聳瑞雲遮。瑤池勝景誰能似,洞府神仙嘖嘖誇。

李白大仙和

臺高山外瑞雲漫,四季長春花不殘。鶴舞半空翻白雪,蓮開五色繞朱欄。壽同天地千年合,德與乾坤萬載安。混沌初分居此位,蟠桃每熟宴仙官。

八月十五夜

董大仙和

瑤池金闕對函關,殿閣崔嵬霄漢間。鶴舞雲中鳴白鹿,靈芝瑞草滿崖前。

何時久煉何人傳,混沌初分福德仙。對對青鸞朝紫闕,瑤池王母位參天。

張大仙和

瓊樓玉宇實繁華,畫棟雕梁瑞氣遮。異卉奇花香滿苑,臺前鶴舞帶風斜。

巡遊高望五龍車,歌管笙簫滿道遮。鶴鹿雙鳴時獻瑞,山前山後產奇花。

許大仙和

白雲深鎖靜無塵,金碧輝煌日日新。玉樹參天千古秀,琪花香馥四時春。

盤古初分紫府仙,臺高隱現瑞雲旋。金鐘玉磬傳清韻,舞袖紛紜侍綺筵。

紅鸞侍者和

蟠桃千樹是誰栽,何代何人造此臺。紫氣氳氤香氣繞,祥光靉⿰云建寶光開。鈞天樂奏笙簧集,匝地花鋪錦繡堆。獨闢玄機垂妙法,瑤池久待眾仙來。

高大智恭和

望中仙氣紫雲浮,金母瓊宮在上頭。綵鳳參差翔碧闕,斑龍蜿蟺下神洲。丹書秘笈乾坤始,玉板金繩造化留。奧妙無為藏六甲,眾仙高會聚丹邱。

張鶴翔恭和

道冠群仙位自尊,瑤池寶地接崑崙。工成九九丹砂足,修滿三三鶴鹿馴。殿宇寬明飛鳳繞,樓臺高聳瑞龍蟠。有時桃熟開佳宴,四海仙真拜闕門。

柏鶴亭恭和

瑤池鍾秀結西方,玄妙高深不可量。香繞玉珂鳴鳳輦,日臨丹陛燦龍光。綵鸞掩映翔琪樹,白鶴蹁躚舞素裳。琴韻拂雲天際落,靈芝瑞草一齊芳。

王鶴鳴恭和

大道功成開闢先,瑤池位次冠群仙。玎𤤮佩玉非凡響,錦繡霞裳有異妍。五色祥雲浮殿上,四時瑞草獻階前。高居寶座談玄妙,桃熟千株薦綺筵。

壽星大仙

吾乃仙而兼星宿者,南極老人星是也。吾鬚髮白勝於果老,身體亦如之。世傳頭長身短豈不可笑乎!生等修道雖難,行善最易,壽數可添,子孫保好,無子可有,死後不墮地獄。即欲

登仙,亦不難也。勉而行之,勿忘吾告式之意耳。

到壇

尋梅不見寺中培,案上水仙白玉裁。佛手酒香多益善,盤堆鹿脯味奇哉。

鍾離大仙

吾乃漢朝武帝時為大將,白朝墩兵敗,遂隱入華山修煉。得遇

東華帝君度封為八洞第一。吾生於五月二十八日,上升於唐太宗十二年八月初十日到蓬萊仙島。

到壇

雙髻垂垂飲興豪,天香馥馥染仙袍。瑤池宴罷過東海,醉戲蛟龍滾浪濤。

果老大仙

吾老人果在堯王時修煉,至唐朝成其正果,受封於明皇。又受

東華帝君敕封,列於八洞第二,住西嶽華山鶴棲洞,十二月二十一日生。

到壇

趙州橋上久傳揚,幻術唐宮獨擅長。歲歲蟠桃常遇宴,鶴童仙子進霞觴。

日月同春不計年,幾經滄海又桑田。閒遊五嶽觀棋局,醉向仙驢背上眠。

雪後寒鴉集

青宵爐火夜初寒,枯樹鴉鳴掛遠灘。今早風和不較冷,花飛臺上水晶盤。

月冷

五星天上掛空懸,斜月三更望去寒。春夜不知人盡醉,新翻一曲和皆難。

和月冷二首 鶴亭

雪月交輝夜有光,詩成多為酒生香。仙緣何幸同幽賞,忘卻迢迢更漏長。 白批 早鶴清冷

爐中煙冷酒思融,心竟靈通天地空。明月滿階涼似水,神仙不怕五更風。 呂批 靈機活潑

李鐵柺大仙

吾生於堯王時,住華岳山修煉將成,遇王母招飲童子,看吾凡身真神,赴瑤池三時不返回來,身被虎食,故入窮人之軀,指道旁李樹為姓。本姓楊,住江北南岸村。因生時好道,十五歲至華岳,遇廣成度之,到唐太宗時,方登八洞第三。吾道號鐵柺李。

到壇

千載修成兩世身,如何神負一貧人。超凡入聖朝金闕,脫卻凡身不惹塵。

酒到詩成若有神,天仙醉後樂天真。騎龍跨鶴雲霞亂,滿地梅花盡是春。

修道歌

天上人間總要空,心無著相任隨風。乾坤到處憑吾戲,醉後逍遙混沌中。

和前題一首 鶴亭

四大時辰要認真,水龍火虎助精神。十年面壁胎元足,方得升騰萬古春。 李批 養性話

和前題二首 鶴舉

默坐殷勤養太和,那知靜里有風波。閒中變幻無形影,片刻私緣即是魔。

功成九仞豈能休,屋漏還防此念頭,息息常存惟自檢。隱微無愧始悠悠。

和前題二首 鶴鳴

培養天和動靜中,先須克己要專攻。一朝掃盡煙雲氣,真性清虛無不通。

莫說難成⿱芮伐有終,登仙修煉久成功。常常如在冰淵地,收斂心思歸至公。

呂大仙

姓呂名巖字洞賓,號純陽子,天寶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生。居西京河南府滿拓縣,永樂鎮招賢里。今曰蒲州。因科舉不第,遊長安市醉後仗俠殺人,久之貧落。遇

鍾離大仙授道度成八洞之位。住蓬萊山洞,先為九天採訪使,今列為四相之一。

到壇

幾入科場不第歸,棄儒學道上蓬萊。岳陽高處頻吹笛,江水如今記落梅。

岸容待臘將舒柳

冷定春灰日漸長,朝衣典盡酒添香。月明如水寒梅瘦,天上人間詩興狂。 張批 大有意致

題華文母壽

主人今日喜開筵,幸有馨兒拜座先。五十生來頻鶴算,不如今歲有天仙。 董批 好句

鶴等請問八洞位次

呂祖曰:上八洞居蓬萊山,一名鶴云、一名鶴棲、一名鶴眠、一名鶴桃、一名鶴飛、一名鶴舉、一名鶴鳴、一名鶴翔,此乃八洞之始也。同居一處,而今分開,各居煙雲之地以煉功也。

中八洞乃鶴岡山,在甘肅地界,乃散仙也。赤腳等仙所居之處。

下八洞乃地仙所居之處,名鶴鶴山,乃西方地界,離崑崙山不遠,有德之人成仙者,並無修煉功夫,不免輪迴五百年降生人世,有大德者,還可復回,不然即墜落也。

曹大仙

吾乃唐國舅,並非宋國舅也。於天寶十二年四月二十日生,得道於宋真宗十一年七月初十日,上升列八洞第五位。

到壇

曾拋王帶棄紅袍,仿道蓬萊走一遭。今日修成歸洞府,八人會飲興偏豪。

岸容待臘將舒柳

一夜寒梅葉盡芳,不知陽復暗催香。天上總比人工巧,弱線添時細細長。

和前題 鶴亭

陽回葭管雪飄然,弱線添長冬至天。枯柳暗催梅破臘,數枝香馥小窗前。 呂批 煙月雅懷

藍大仙

吾生於宋,住浙江湖旁,因水青山秀,故此不捨修道之心堅矣。故吟踏踏歌自修於宋,南度後吾道已成。又遇鍾離大仙度之,隨受東華帝君敕封八洞第六位。

到壇

千載調勻五氣和,蓬萊仙境瑞雲多。花藍時採長生藥,醉後狂吟踏踏歌。

證道歌二首

春日遲遲鳥倦歌,仙凡遠隔養天和。而今已降紅塵路,日日修之贈斧柯。

大道原來不易傳,人生只要有仙緣。心空妙諦靈機話,正直朝元玉帝前。

韓大仙

吾生於唐,韓文公乃吾叔,幼年好道,因妻不賢,故棄之往雲夢山學道,十餘年而得半仙之

體,回家度叔與妻,皆無仙骨,逢叔壽宴客點化,叔不悟,後又隔十餘年,吾道已成,至藍

關幻雪又點之,叔終不悟。吾受封於

東華帝君仙旨授為八洞神仙第七位。

到壇

鶉衣百結暮春寒,筵上當時不識韓。偶爾庭前施幻術,花開傾刻大於盤。

一枝梅影破深紅,到處煙雲吹任風。鶴舞洞前憑玩賞,無拘無束色空空。

詩酒平生興自狂,瑤池桃熟遠飄香。至今已過三千歲,日月壺中更久長。

何大仙

吾在漢生時,母夢有白蓮一枝,故名愛蓮。生而好道,得

果老大仙度之,江南吳地遇

呂大仙又度之,至唐初登仙,以掃花天門。後蒙呂大仙度。盧生代之方受

東華帝君封為八洞之位。

到壇

仙帚輕移掃落花,翩翩翠袖拂雲霞。邯鄲夢覺歸蓬島,洞府新添一女娃。

請眾仙降壇飲酒

八仙齊到酒生香,李白貪杯興本狂。壽老座中歌壽曲,雙成月下試新妝。

昴日星君醉態狂,華陀醒酒葛花湯。玉娥歌落三更月,尊者金蓮目吐光。

醉後同回蓬島忙,紙驢過海袖中藏。不然落水如何覓,飄去龍宮果老荒。

爾等殷勤茶酒香,水仙銀燭繞仙裳。座中李白頻頻飲,白鶴添杯飛羽觴。

李大仙

白原本是謫仙降生於唐。生時吾母夢太白星入懷即生吾,長遇名師教訓,故番字皆識詩詞,

乃生而知之。又夢中得受於文星指教,故才思日進。生於四川峨嵋山青蓮村,故號青蓮道人。明皇時不第,後賀知章薦吾於帝前,與高力士不合,故雖封學士並未辦大事展才情, 翻嚇蠻書乃略展胸中才情,又得罪力士與太真妃子,故不得大用,知安祿山必反,遂薦敦子儀以平安賊之亂。吾隱於陝西,不想平後又謀詔吾,故投海偽醉撈月而死,仍復回位,東坡乃吾後身,今在玉帝案前為香案使也,住南天門外

到壇

大地乾坤桂子香,不如染翰侍天皇。案前批駁留仙蹟,團鶴當胸早近王。

早掛朝衣終日忙,半生詩酒近君王。今朝得遇鶴亭輩,雅意頻頻助興狂。

早間朝罷醉天香,百首新詩百斗狂。當日牡丹亭上事,至今留恨碧雲鄉。

重陽詩

天上雙星月照南,早朝時帶御香酣。與君醉後方聯句,對客燈前新友談。愁聽雁聲思重九,望家雲影到封三。青目眾人因待久,同行壽老鶴催驂。

白菊詩

興來思逸望籬邊,適過黃州目睹鮮。素質開留纖月影,玉盤對舞曲廳前。紫鴛等輩難為侶,紅鶴群期遜妙妍。將贖朝衣雖到日,還因換酒墨痕研。張批 臺閣氣象

無題

千金買筆亦何妨,裘馬沽來亦可狂。生輩也知詩酒好,飲中歌內尚流芳。

生前斗酒詩百篇,長安道上也曾眠。吾今不食人間食,有酒還須飲大千。呂批 仙機活潑

人生幾見月當頭

春去秋來云樹思,葉飛木脫有誰知。西風好月來天上,酒興添春不可遲。張批 風流瀟灑

白菊

霜雪清霄玉漏遲,云飄影月到山西。去來無復陶彭澤,秋盡還須典白衣。董批 真切

詠月

春花秋月舊相知,桂子天香待月時。紫微院落沉沉夜,寒樹棲烏不自持。

看花賞月

百花齊放早春天,秋月偏依白露前。載酒東山西嶺醉,人生快樂寸心閒。

茶香

世人不解酒生香,盡道茶煙勝酒場。天上酒泉清若水,一生何苦為他忙。

顧渚浮甌勝酒香,春來早掛美人裳。知君不愛蘭陵酒,故持芽茶潤客腸。

元霄

鰲山燈火醉人斜,鑼鼓喧天慶萬家,明月高懸清似水,滿城爭看墜鈿花。

董大仙

吾生於春秋時山東齊地,有村名董家村,其地土地荒蕪;更多賊盜。至父死母嫁,兄弟年幼

不能自立,吾因此不嫁,撫弟成人,而自盡死,蒙王母收為侍者,又轉玄女娘娘司文侍者,

住瑤池鶴煙洞。

到壇

人間早識董雙成,屢降前朝武帝驚。當日瑤池為侍從,如今玄女掌書卿。

重九詩

倒掛青天月正南,推開雲影色鮮酣。春花已落秋思賦,遊伴登高勝晉談。呂批心靜圓活

春花落盡雁棲灘,秋色蕭條籬菊寒。正欲登高風雨至,不如載酒赴詩壇。李批 平允

花時酒一樽

一枝梅影早春天,二月黃鸝新色添。更有煙光浮草綠,飛來綵鳳坐神仙。

和前題 鶴亭

花酒盈樽爇寶香,群仙卻亦愛霞觴。醉中養性乾坤大,一枕黃梁午夢長。呂批 有仙味

許大仙

吾姓許,唐時生於河南青村。母夢珠一粒吞之,吾生。故愛之,因名飛瓊,適河南大荒不能養親,父母死後懶嫁,故投河,遇

王母差董仙救之,因脫凡身至宋朝方得道。同董仙一處為司文侍者。

到壇

千百年前一女娃,粲風吸月泛胡麻。誰知嬝娜蹁躚輩,今也乘雲駕鳳車。

滄海桑田幾變遷,飛瓊不覺有千年。而今大道功成滿,指日蓬萊作散仙。

張玉娥大仙

吾本西晉時人,住南方閶門街,姓張名玉娥,到於唐安祿山亂時,投於河內,得

王母救之,同董仙相熟,故今早得仙緣,也在玄女娘娘座下為侍者,住瑤池鶴煙洞。

月冷

梅影當階香滿園,早煙飛靜月中寒。興來一斗洧俗念,清素三千盡有緣。呂批 清韻飄揚

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嬌豔卻無香,杜甫無詩為甚狂。蘇子在時偏愛賞,團團燭影繞紅妝。

蘇子生時,當浮一大缽。鶴亭謹識。

題華文母壽

壽筵開處露桃鮮,桂子臺中拜座前。新酒一杯遙祝壽,三秋荊茂早豐年。

題鶴舉壽

臺前茶酒倍鮮妍,鶴鹿同春不計年。恰有椒盤添逸興,今朝適遇數天仙。

葛大仙

吾在東粵德慶州地界,有葛仙洞乃修煉之所,吾洞出葛仙米,吾吃之以成道。吾乃春秋時人,有陶弘景為友,常在世上以藥濟人,唐朝方有名,人間蓬萊島中散人。吾不愛人世,故少知者。今因生等請仙作詩,吾故來之也。

到壇

逍遙海外白雲邊,不是凡人不是仙。洞府深藏千百載,閒看老鶴舞蹁躚。

春秋到此不知年,花謝花開看萬千。靜養長生無限樂,蟠桃美酒醉飛仙。

昴日星君

吾在日中另有星宿,管西方一帶地方,分野在晉省也。

到壇

火棗交梨助興狂,仙人不愛飲茶湯。只因天上無沽處,故落機盤佛手嘗。

華陀祖師

吾漢三國人,生等皆知,被曹操殺後,吾上天告知於玉帝,因吾生有義氣,故封於天醫院中,今又蒙

上帝敕封為巡察使,巡九天善惡,又升

玉帝案旁香爐使者。

到壇

當年未得殺奸操,燎毒荊州義氣豪。可惜青囊書失後,至今遺恨在天曹。

一寸光陰春已深,黃鸝不見柳難新。山西二月寒如許,到處尋梅雪滿身。

劉大仙

姓劉名操字宗成,號海蟾子,改名玄英,燕山人,仕遼為相,遇

呂大仙即解印佯狂,避於秦川。

呂大仙授以丹道,詩云:拋離大宅三千口,屏去門兵百萬家。道成,遁跡終南太華山,生於十月十四日,上升於六月十九日。

到壇

本是朝中第一人,拋開世界棄凡塵。只因仙度回頭岸,也上蓬萊幾百春。

得到蓬萊幾百春,仙緣有分遇仙真。若非騎鶴仙山去,僅作朝中一大臣。

留得青青自在身,鶴群常繞滿山春。倒掛雲天踏遠樹,一番清興即仙真。

春花秋月惹人愁,我在江邊踏浪遊。偶戲金蟾成正果,而今無礙空悠悠。

茶色酒香

夜深詩酒興偏長,茶色清新到口涼。燭暗花開因結子,鬱金玉碗更生香。

美酒偏能惹興長,文人更喜品茶香。兩般卻是人間寶,為我仙家不冒嘗。

柳大仙

吾非柳樹得仙,吾唐朝秀士柳楚臺,乃湖北漢陽縣董家村人,因貧困投井,遇

呂師救之,以魂附柳得生。因法名守真。今受

文昌帝君司文郎。

到壇

天地原來共一家,不知望去即生涯。而今已上蓬萊路,流水桃花泛木槎。

佛是空門卻不空,仙家有象是飛龍。有法終歸無法寂,年年佳興與人同。

凡人心寂即仙真,何必勞勞苦一身。大地乾坤都是夢,回頭即岸鶴同春。

紅鸞大仙

姓白名持桂,鶴翔之女,在生時住山西潞安府尋梅嶺,在城東七十里有村名尋梅村。因家貧無度,早配人,夫家姓圯,年大吾十五歲,本不願嫁,不得不嫁,又不能養父母,父母見吾不樂氣悶而死,吾亦悶死,吾不孝之罪大矣。死後

王母巡查地府,因憐之故,將吾度送至紅鸞星處。吾生於唐,死於唐,得道於宋仁宗時。

到壇

洞府依依望白雲,千秋遺恨積吾身。蓼莪雖廢終余痛,粉黛無顏倍慘神。未遂膝前成半子,卻緣命薄棄雙親。不堪回首昔年事,孝道全虧志莫伸。

和到壇詩 鶴舉

反哺心難遂,深深齎恨長,幾曾違色笑,逃爾遠高堂。雖殞紅顏命,寧沉潛德光,賢媛克子職,純孝整倫常,敘以仙班列,還遺姓氏香,雙親當此日,泉下樂無疆。

和前詩二首 鶴亭

尋梅村內孝名揚,死後精魂地府香。感動瑤池金母度,而今天上佐星忙。

佐理天星日月長,身居洞府白雲鄉。生前心跡誰能曉,遺恨千秋暗自傷。

題鶴舉壽

仁者如山壽更長,壺中日月靜收藏。蟠桃筵上鶴飛繞,五氣朝元姓氏香。

蓮池大士

吾姓王,生時好善,以放生為事,再生姓沈,不昧前修乃成善果。蒙

如來度為羅漢,吾以濟人為心,今見生等好善,故降乩耳。

到壇

前生最喜放生緣,後世方能得上天。佛祖度為真羅漢,不然還是一生員。

看花仙人

吾乃千年鹿童

玄帝座下修已三百年矣,元朝脫去凡身,一年四季與玄帝修花,故名看花童子。

到壇

清風明月景長新,拔宅昇天仙道真。等得功成登紫府,大千世界早皆春。

白鶴仙人

吾白鶴童子,乃千年老鶴也。修成人身脫凡於元朝。在壽星座下。

到壇

大地乾坤任意遊,飛來飛去幾停留。千年養得胎元足,棄了皮囊不惹愁。

鐵鶴仙人

吾乃千年玄鶴,早脫凡身。在董仙座下已五百年矣。今受為符使也。

到壇

千年本是一鶴身,脫去皮囊養性真。吸露餐花修煉久,瑤池會上不思春。

化作人身百歲春,而今已是散仙真。九天洞府憑吾到,飛去飛來不惹塵。

青鸞仙人

吾羽仙乃須陀山修養數百年,於唐朝乃得人身。受文昌帝君收作童子。

到壇

文鸞修得上瑤臺,南鬥星君部下排。千載宮中為使者,大仙洞中任徘徊。

羽化登仙實可憐,修真養性有千年。文昌座下為文使,不赴蟠桃也是仙。

七仙姑

吾等七姊妹,住西湖,借山水精華脫去毛羽。春秋時到蓬萊修煉,保養天和,漢時遇

鍾離大仙修煉,吾等在山為伴,八洞大仙齊至,日日聽講玄機,故得修煉秘訣。於宋時

王母度為侍妾也。又蒙

王母賜蟠桃仙酒,而今不復人間閒戲也。

七姑到壇各一首

紫姑

天上人間共一家,七姑流水泛胡麻。前緣已結山中相,不久蟠桃鶴舞斜。

絳姑

前生本是一仙家,後世如何不泛槎。天上有名難富貴,將來各駕五雲車。

青姑

凡塵到處有仙家,自在逍遙度歲華。爾等不知天上樂,瑤池蓬島萬年花。

云姑

鶴飛到處盡奇花,洞府深藏雲氣遮。若等數年歸八洞,靈芝瑞草滿天涯。

月姑

好酒天仙亦有奢,人心好善鬼神誇。雲中白鶴添多少,付與瑤池定等差。

渺姑

付與瑤池定等差,仙緣深淺道高誇。玄玄若得其中意,三教原來共一家。

碧姑

三教原來共一家,西方各自有天涯。色即是空空是色,依然頂上現天花。

西路財神

姓杜名寶,系唐天寶十三年正月二十日生,於唐留名,宋仁宗時方得成道,受封於

東嶽天齊早敕掛名於簿籍,今受封

玉帝為西路財神,不過人間五品之職也。

到壇

天下財源滾滾前,不知飛去又飛還。人生早露新如草,何必貪心只愛錢。

西路財源我盡知,人間福祿有先期,陽消陰長添除算,使去還來各待時。

山西省土地

姓雷名青霄號喜楚,乃楚人也。生襄陽府,生前為江南蘇州太守,林下尋樂,死後魂遊湖南省。因生前正直,故封為山西省土地也。

到壇

生前本是一寒儒,五馬黃堂恩遇殊。作吏一行勤政績,而今遺愛在江蘇。

雲夢瀟湘寄我魂,無端恩詔出天門。晉陽守土滋多福,庇佑生民報至尊。

陽曲縣縣土地

姓魏名吾陽,系太原縣北關人。離城三里,生前曾做五臺教官,為官清正,死後受

東嶽天齊封於此地為縣土地也。

到壇

經綸聊展濟時才,師範儼然在五臺。道溯程朱述既往,薪傳遊夏誘將來。未膺民社蒼生望,卻將聰明福地培。今日酬勳推正直,此方桃李任吾載。董批 切切

眾仙聯句

酒中曾得道

輝煌銀燭酒生香,(李)折桂攀鰲白也狂,(董)且飲杯中千萬盞,(鍾)醉歸踏破碧雲忙。(張)

春花秋月為人忙,(李)興到何妨沽酒香。(董)不識人間有樂事,(張)漫斟細酌助詩狂。(鍾)

詩酒生平我自憐,(李)早間忙起整花鈿。(董)老人不解關心事,(張)不醉梅邊醉月邊。(鍾)呂批 云開月朗,鳥語花香

天上人間酒早傳,(李)春風時醉碧雲端。(董)鶴童扶我瑤階去,(張)睡到蓬萊不計年。(鍾)李批 筆歌墨舞

題壽(華文母壽)

鶴算添籌五十年,(呂)桂子留香待晚天。(李)蟠桃已熟三千歲,(董)壽到人間梅蕊鮮。(張)

題華文

桂子春間樹已黃,(曹)早開雨露也生香,不知到處雲霞靜,(董)一派青光照玉堂。(李) 春天亦有開花者,名曰四季桂

無題

早間留飲玉爐香,(李)草色青青粉蝶狂。(何)春色染衣天桂馥,(董)秋光拂袖月娥裳。(許)

蹇驢踏亂雲霞碎,(果)白鶴沖空詩客忙。(鍾)雙劍龍飛牛鬥暗,(呂)一枝梅影臘初黃。(張)

聯句

燭殘酒正香(得香字)

燭月交輝影正雙,(舉)常將斗酒度天香。(李)一生醉倒新詩俊,(董)半世看他早掛霜。(張)今朝且飲杯中酒,(果)古往還須日內藏。(呂)幸得新春元旦節,梅花香馥染衣裳。(高)

和前題 鶴亭

窗前紅燭淚凝脂,蟻綠香濃正及時。葭管未吹冬至日,酒酣融暖夜深期。

漏深殘燭結成花,美酒香濃落彩霞。梅影帶煙籠月淡,風寒浸竹數枝斜。一汪紅淚心偏熱,滿泛青樽興倍賒。鶴唳長空仙駕返,銀河早渡鬥牛槎。呂批 切有韻致

三鶴蹁躚攀醉仙

云外翱翔片羽高,攀援仙駕醉仙桃。(舉)一杯濁酒消寒夜,(亭)萬里祥光映海濤,(鳴)將掛浮雲朝日淡,(李)且看飛鶴晚風飄。(呂)朝班共拜招群侶,(董)四野昇平性盡豪。(果)

和前題 鶴亭

三鶴飛鳴徹九天,翱翔踏破碧雲煙。梨花隊內翻輕雪,月夜空明繞綺筵。素羽瑤臺看並潔,瓊枝玉樹倍爭妍。扶搖海屋添籌算,靜養長生伴醉仙。四仙總批 切興致撥撥

看花賞月

杯酒論詩亦可仙,(舉)看花賞月在春天。人生詩趣全憑韻,(李)警句吟時出自然。(亭)

茶看

清晨一盞色添香,(李)酒後情怡餘味長。(舉)雪水漫烹天外味,(董)梅花浸入嶺頭黃。(果)

岸容待臘將舒柳

舒柳青青伴臘梅,沿河春信早相催。(舉)不知與君一夕話,管里陽生漫度灰。(李)

張批 切題

恭頌八仙詩 張鶴翔

頭挽雙髻與鬢齊,天教散漢樂天倪。終南得遇東華後,憐爾惺惺各自迷。

春秋早將姓名揚,何待唐宮幻術狂。偶控蹇驢留勝蹟,五星談處笑人忙。

煉就金丹正及時,適承招飲赴瑤池。歸來不見前廬舍,借體成仙仙亦奇。

劍氣光芒並鬥牛,敲爻歌罷復搖頭。世人果奉慈悲訓,為善一端樂事悠。

笑看富貴如浮雲,那是榮華那是親。一自雲陽勘破後,悠悠萬古樂長春。

採來仙藥助天和,脫卻塵寰樂事多。覽盡山青與水秀,清風明月莫蹉跎。

早知道味便辭家,俗骨焉能泛海槎。欲度世人難遍度,一聲玉笛落天花。

勤掃天花正是修,蓮生淨土復何求。自從瑤島頻頻赴,洞府閒閒自在遊。

恭頌八仙詩 沈度世

蓬萊仙島日遲遲,鶴髮童顏兩髻垂。真訣自從東帝得,醉時海上弄蛟螭。

西嶽優遊已有年,五星學術貫人天。閒從南極消棋局,頻赴蟠桃玳瑁筵。

煉就真神出世塵,妍雖軀殼有何瞋。丹成笑指白雲去,洞里乾坤盡是春。

術成九九道歸一,煉就長生不老形。黃鶴樓頭雲影散,瀟湘江上數峰青。

厭棄人間富貴身,宮袍卸卻道袍新。月明滄海群仙會,醉到沉沉不厭頻。

西湖湖畔養天和,養得天和樂事多。籃滿長生新採藥,醉看明月笑呵呵。

聲明不繼斗山高,雲夢潛修仙骨豪。湘子喬頭功德遠,粵人競頌舊春膏。

奉帚平明掃落花,云衣五色燦奇葩。邯鄲夢覺同歸道,瑤島春和歲月賒。

又頌眾仙詩

李白大仙

百首新詞萬古傳,沉香亭畔筆生妍。至今猶憶長安市,詩在人間月在天。

華大仙

醫聖聲名大漢傳,奸雄不識是明賢。青囊雖失千秋後,猶幸仙蹤屢降緣。

昴日星君

高寄陽宗燦日華,天衣五色映雲霞。神明滄海龍宮術,不忍生靈伏枕嗟。

葛大仙

共沐休和自在天,神遊海上幾千年。藥爐丹灶依稀在,不料仙輿遇目前。

嘉慶二年暮春弟子沈度世敬頌

呂大仙序

名高紫府,洞分上下之殊。望重赤城,仙判天人之別。數符乾剛之健,德備

純陽道深,坎離之功,煉成升舉。溯居里於中州,山清水秀。詳

誕生於天寶,鳳舞鸞翔。幼而岐嶷,早具仙風道骨。壯而俊異陶情,飲酒賦詩,功名不足,攖心富貴如同敝屣。遇鍾離而傳道術,八洞稱尊,居蓬島而任慈航,眾生共仰。邯鄲道上,黃糧感悟盧生,岳陽樓中,白酒瞞過世俗。昔授採訪之使,職任

九天今勤,翼贊之勞。身居四相,世間甲子,不囿支幹,洞里乾坤,別有天地。數局殘棋江月曉,魚躍鳶飛,一聲長嘯海天秋。落花流水,醉余歸去,笑指白雲,笛吹曲終,江余青岫,以是為頌。

岍惟知仙之當敬也。至降乩醫病,暢飲賦詩,一堂歡聚,婉若相親,實平生僅聞,而未及見者。丙辰秋,柏君、鶴亭招余館於尉署,公餘之暇,酌酒論詩,余雖不敏,勉步後塵,相習五月,晝夜無間,時有佳題,必請眾仙唱和,我輩亦伺其側,積累日深,新詩不下百餘首。誠恐散失零落,故有刊刻之舉。鶴亭又請壽世濟人仙方,即經驗良方,一併梓傳,均蒙仙諾。所以數月以來,仙駕臨機。耳提面命,字斟句酌,而不憚煩者,皆鶴亭濟世之誠,有孚於眾仙,好生之婆心也。岍素性愚昧,今亦得與周旋,幸何如之,仙曰有緣,余小子敬以誌喜,俾覽斯集者,亦識其由來也。

丙辰嘉平月中浣之日,清苑弟子,鶴舉、張岍謹識於篇末。

英自巳酉去齊,歸紹舌耕,以延餘年,本無四方之志。偶憶故人遊於晉陽,遇柏公鶴亭者,吾舊知名於曹單之間,想夙緣已定,故逢於晉,教導令嗣華文。忽於乙卯秋間,身染不寐之症,醫藥罔效,自問不能復起,偶逢張子涇源鶴亭,請昴日星君,賜方十劑而愈。愈後更加強健,又逢果老仙師降壇,教以五星八字。余素日留心,星平而實未遇高明者,今得蒙仙師指示,遂覺茅塞頓開,英雖駑駘,敢不黽勉從事,以副大仙諄諄教誨之意耳。古越弟子鶴鳴王天英謹識。

瑞非雅人,而頗不耐俗事。少小失學,以致空疏,遇筆墨事,未嘗不深為悵也。昔從兄遊於單,父又至曹郡,時見呂君請仙降乩,屢請屢至,瑞心儀焉。嗣因補官晉省,碌碌十餘載,欲學呂君扶鸞,而恐仙不我顧也。丙辰秋月,王君天英、張君岍、沈君暎楓、張君德成,同集於陽曲撲署,共話昔年舊事,遂設壇虔請詎憶,諸仙頻頻降臨,每思諸書所志,仙蹟不一,其說難得真傳。謹遵眾仙口示,一屏俗說之誤,又按症求方,必先論病源賜方,無不應驗,不可盡述。至到壇必有詩詞,或於風晴月朗,眾仙聯句,瑞等亦參其際,所得詩句甚多,誠恐日久散失,敬將仙蹟仙詩仙方,刊成一集,什襲珍藏者,正所以志不忘之意云爾。

嘉慶元年十二月,既望之吉,鐵嶺弟子鶴亭、柏永瑞敬志於陽曲撲署凝碧西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