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治會萃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19年8月9日 (五) 06:56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h1>平治會萃</h1> <dl class="元資料"> <div><dt>作者</dt><dd>朱震亨</dd></div> <div><dt>朝代</dt><dd>元</dd></div> <div><dt>底本</dt><dd>[http://www…”)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平治會萃

作者
朱震亨
朝代

卷一

中風

中風不治證,口開手撒,眼合遺尿,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痛皆不治。○大率治風主血虛有痰,以治痰為先,或虛挾火與熱。○亦有死血流滯者,外中於風者,亦有中氣者,當從痰治,順氣化痰。

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屬死血、無血;在右屬痰,有熱氣虛。○在左者,四物湯等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在右者,二陳湯、四君子等加竹瀝、薑汁。

痰壅盛者,口眼喎邪者,不能言者,皆當吐。

吐法:輕用瓜蒂、蝦汁、皂角。重用藜蘆五分或三分,加麝香灌入鼻內,或口內,吐痰出。一吐不已,再吐之。亦有虛而不可吐者。

氣虛卒倒,參耆補之。

氣虛有痰,濃參湯合竹瀝、薑汁。血虛宜四物湯。俱用薑汁炒,恐泥痰。再加竹瀝、薑汁入內服。能食者去竹瀝加荊瀝。○又法,以豬牙皂角、白礬等分為末,薑湯調下,名稀涎散。血虛者四物湯補之。

挾痰者亦用薑汁、竹瀝。

《脈訣》內言,諸不治證,見則不可治。筋枯者不治。舉動則筋痛者,是筋枯,以其無血滋潤故也。

治痰氣實能食用荊瀝,氣虛少食用竹瀝。然此二味,用開經絡,行血氣,入四物湯中。必用薑汁助之。

肥白人多濕,少用附子、烏頭行經。

初昏倒,急掐人中。至醒時,然後用去痰藥,二陳湯,四物、四君子等湯加減用。

六郁

戴云: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此為傳化失常,六郁之病見矣。氣鬱者,胸膈痛,脈沉澀。濕鬱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細。痰鬱者,動則即喘,寸口脈沉滑。熱鬱者,督,小便赤,脈沉數。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食鬱者,噯酸腹飽,不能食,人迎脈平和,氣口脈緊者是也。

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鬱,諸病生焉。

氣鬱,香附子、蒼朮、川芎。

濕,蒼朮、川芎、白芷。

痰,海石、香附、南星、瓜蔞。

熱,青黛、香附、蒼朮、川芎、梔子。

血,桃仁、紅花、青黛、川芎、香附。

食,蒼朮、香附、針砂(醋炒)、山楂、神麯。

春加芎、半,夏加苦參,秋冬加吳茱萸。

越鞠丸 解諸郁,又名芎術丸。

蒼木 香附 撫芎 神麯 梔子

上為末,水丸如綠豆大。

凡郁皆在中焦,以蒼朮、撫弓開提其氣以升之。假如食在氣上,提其氣則食自降。余皆仿此。

大風病,是受得天地間殺物之氣。古人謂之癘風者,以其酷烈暴悍可畏耳。人得之者,須分在上在下。夫在上者,以醉仙散取涎血於齒縫中出;在下者,以通天散取惡物、陳蟲於穀道中出。取出雖有道之異,然皆不外乎陽明一經。治此證者,須知其意。若其疙瘩與瘡,上先見者,上體多者,在上也;下先見者,下體多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在上覆在下也。陽明胃經與大腸,無物不受。此風之入人也,氣受之則在上多,血受之則在下多,氣血俱受之者,上下俱多也。自非醫者神手,病者鐵心,罕見免此。夫從上從下,以漸而來者皆可治。人見其病勢之緩多忽之。雖按法施治,病已痊可。若不能忌口絕色,皆不免再發,發則終於不能救也。余曾治五人,中間惟一婦人不再發。以其貧甚而且寡,無物可食也。餘四人三四年後皆再發。孫真人云:吾嘗治四五十人,終無一人免於死。非真人不能治,蓋無一人能守禁忌耳。此婦人,本病藥外,又是百餘貼加減四物湯,半年之上,方得經行,十分安愈。

治法:在上者醉仙散,在下者通天再造散,後用通神散,及三稜針於委中出血。但不能忌口絕房者不治。

醉仙散

胡麻仁 牛蒡子 蔓荊子 枸杞子(各半兩,為粗末,同炒紫色) 白蒺藜 苦參 防風(各半兩)

上八味為細末,每一兩半入輕粉二錢,拌勻。大人一錢,空心日午臨睡各一服,淡茶調下。五七日間必然齒縫中出臭涎水,渾身覺痛,昏悶如醉,利下惡臭屎為度。量大小虛實,加減與之。證候重而急者,須以再造散下之,候補養過還復,與此藥吃。須斷鹽醬醋,諸般魚肉,椒料果子,燒炙等物,止可淡粥及淡煮熟時菜食之,茄尚不可食。惟有烏稍蛇、菜花蛇可以淡酒煮熟食之,以助藥力。

再造散

鬱金(半兩,生用) 大黃(一兩,炮) 皂角刺(一兩黑者大者) 白牽牛(頭末,六錢,半炒半生用)

上為末,五錢,臨夜冷酒調下,以淨桶伺候,泄出蟲。如蟲口黑色,乃是多年。蟲口如赤色,是近者。三四日又進一服,直候無蟲,即絕根也。

寒(主乎溫散)

有卒中天地之寒氣,有口傷生冷之物。

戴云:此傷寒謂身受肅殺之氣,口食冰水、果瓜冷物之類。病者必脈沉細,手足冷,息微身倦,雖身熱亦不渴,倦言語。或遇病熱,誤用此法,輕者至重,重者至死。凡脈數者,或飲水者,或煩躁動搖者,皆是熱病。寒熱二證,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治,誤即殺人,學者慎之。

傷寒

傷寒必須身犯寒氣,口食寒物者,從補中益氣湯中加發散藥。屬內傷者十居八九。其法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只用補中益氣湯中,從所見之證,出入加減。氣虛熱甚者,少用附子以行參耆之劑。如果氣虛者,方可用此法。已上傷寒治法,可用於南方,不宜於北。

戴云: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熱之氣著人也。有冒有傷有中,三者有輕重之分,虛實之辨。或腹痛水瀉者,胃與大腸受之。噁心者,胃口有痰飲也。此二者冒暑也,可用黃連香薷飲。蓋黃連退暑熱,香薷消蓄水。或身熱頭疼,燥亂不寧者,或身如針刺者,此為熱傷在分內也,當以解毒白虎湯加柴胡。氣如虛者,加人參。或咳嗽,發寒熱,盜汗出不止,脈數者,熱在肺經,用清肺湯、柴胡天水散之類。急治則可,遲則不可治矣,賦火乘金也,此為中暑。凡治病須要明白辨別,慎勿混同施治。春秋間亦或有之,切莫執一,隨病處方為妙。

黃連香薷飲 挾痰加半夏,乘虛加人參、黃耆或清暑益氣湯加減用。

注夏(屬陰虛元氣不足)

戴云:秋初夏末,頭痛腳軟,食少體熱者是也。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升麻,加炒黃柏。挾痰止用南星、半夏,陳皮之類。或生脈散。出《千金方》。

暑風

戴云:暑風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是也。有因火者,有因痰者。火,君相二火也。暑,大地二火也。內外合而炎爍,所以卒倒也。痰者,人身之痰飲也,因暑氣入而鼓激痰飲,塞礙心之竅道,則手足不知動躡而卒倒也。此二者皆可吐。《內經》曰:火鬱則發之。挾火挾痰,實者可用吐法。吐即發散也,量其實虛而吐之。吐醒後,可用清劑調治之。

戴云:濕有自外入者,有自內出者,必審其方土之致病源。東南地下,多陰雨地濕,凡受必從外入,多自下起,以腫腿腳氣者多。治當汗散,久者宜疏通滲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濕面,或飲酒後,寒氣怫鬱,濕不能越,作腹皮脹痛,甚則水鼓脹滿,或通身注腫如泥,按之不起,此皆自內而出也。辨其元氣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責其根在內也。此方土內外,亦互相有之,但多少不同,須對證施治。不可執一。

本草蒼朮治濕,上下俱可用。

二陳湯加酒芩、羌活、蒼朮,散風行濕,最妙。

內傷

內傷病退後燥渴不解者,有餘熱在肺家,可用參、苓,甘草少許,薑汁冷服,或茶匙挑薑汁與之。虛者可用人參湯。世之病此者為多,但有挾痰者,有挾外邪者,有熱鬱於內而發者,皆以補元氣為主,看其所挾之病而兼用藥。

有可發者二:風寒外來者可發,郁者可發。

陰虛火動難治。火鬱當發看何經,輕者可降,重則從其性升之。實火可瀉,小便降火甚速。凡氣有餘便是火。火急甚,重者必緩之。生甘草兼瀉兼緩,人參、白朮亦可。人壯氣實,火盛顛狂者,可用正治,或硝水、冰水飲之。人虛火盛狂者,可用生薑湯與之。若投以冰水正治,立死。有補陰即火自降者,炒黃柏、地黃之類。焦山桅子仁,大能降火,從小便泄去。其性能曲屈下行降火,人所不知。凡火盛者,不可驟用涼藥,必用溫散,入方:

左金丸 治肝火。

黃連(六兩) 茱萸(一兩,或半兩)

水丸,白湯下五十丸。

傷風

戴云:新咳嗽,鼻塞聲重者是也。屬氣者多。散宜辛溫,或辛涼之劑。

發癍(屬風熱)

戴云:癍有色點而無頭粒者是也。

風熱挾痰而作,自里而發於外,通神散消息。當以微汗以散之,下之非理也。內傷癍者,胃氣極虛,一身火遊行於外所致,宜補以降之。發癍似傷寒者,痰熱之病發於外,微汗以散之,下之非理也。

戴云:疹,浮小有頭粒者是,隨出即收,收則又出者是也。非若癍之無頭粒者,當明辨之。屬熱與痰在肺,清肺火降痰,或解散出汗,亦有可下者。

溫病

眾人病一般者是也。又謂之天行時疫。有三法,宜補宜降宜散。入方:

大黃 黃芩 黃連 人參 桔梗 防風 蒼朮 滑石 香附 人中黃

上為末,神麯為丸。五七十丸。分氣、血、痰作湯,使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痰多二陳湯送下。如熱甚者,可用童子小便送下。

大頭天行病,東垣有方:

羌活 酒芩 大黃(酒蒸)

冬溫為病,非其時而有其氣者。冬時君子當閉藏,而反發泄於外,專用補藥帶表。

入方以竹筒兩個,留節,中作一竅,納甘草於中,仍以竹木釘閉竅,於大糞缸浸一月,取出,曬乾,治疫毒。

有風,有暑,有食,老瘧。瘧無痰病。

老瘧病,此係風暑,入陰分在臟,用血藥川芎、撫芎、紅花、當歸,加蒼朮、白朮、白芷、黃柏、甘草,煎露一宿,次早服之。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帶補。有汗要無汗,正氣為主,帶散。有瘧母者,用丸藥消導,醋煮鱉甲為君,三稜、蓬朮、香附,隨證加減。二三日一發者受病一年,間發者受病半年,一日一發者受病一月。連二日發者,住一日者,氣血俱受病。一日間一日者,補藥帶表藥,後用瘧丹截之。在陰分者用藥徹起,在陽分方可截。

入方:

草果 知母 檳榔 烏梅 常山 甘草(炙) 穿山甲

用水酒一大碗,煎至半碗,露一宿,臨發時前二時溫服。如吐則順之。

截瘧青蒿丸

青蒿(一兩) 冬青葉(二兩) 馬鞭草(二兩) 官桂(二兩)

上三藥,皆曬乾,稱為末,水丸如胡椒子大。每服作四眼,於當發前一時服盡。

大發暑風,必當發汗。夏月多在風涼處歇,遂閉其汗而不泄,因食者,從食上得瘧。而虛者要用朮、參一二貼,托住其氣,不使下陷,後用他藥。治內傷挾外邪者同法。內必主痰,必以汗解,二陳湯加常山、柴胡、黃芩、草果。

瘧而甚者,發寒熱,頭痛如破,渴而飲水,自汗,可與參、耆、朮、芩、連、梔子、川芎、蒼朮、半夏等治。

久病瘧,二陳湯加川芎、蒼朮、柴胡、葛根、白朮,一補一發。

咳嗽

風寒。火主降火。勞。肺脹。火鬱。痰主降痰。

戴云:風寒者,鼻塞聲重,惡寒者是也。火者有聲痰少,面赤者是也。勞者盜汗出。兼痰者多作寒熱。肺脹者,動則喘滿,氣急息重。痰者嗽動便有痰聲,痰出嗽止。五者大概耳,亦當明其是否也。風寒,行痰開腠理,二陳湯加麻黃、杏仁、桔梗。

火,清金化痰降火。一本云降火清金化痰。

勞,四物湯中加竹瀝、薑汁,必以補陰為主也。

肺脹而嗽者,用訶子、青黛、杏仁。訶子能治肺氣因火傷寒,遂成郁遏脹滿,取其味酸苦,有收斂降火之功,佐以海蛤粉、香附、瓜萎、青黛、半夏、神麯。

食積痰作嗽發熱者,半夏、南星為君,瓜萎、蘿蔔子為臣,青黛、石鹼為使。

火鬱嗽者,訶子、海石、瓜萎、青黛、半夏、香附。

咳嗽聲嘶者,此血虛受熱也,用青黛、蛤粉,蜜調服。

久嗽風入肺,用鵝管石、雄黃、鬱金。款冬花研末,和艾中,以生薑一片,留舌上,炙之以煙,入喉中為度。乾咳嗽者難治。此係火鬱之證,乃痰鬱火邪在中,用苦梗以開之,下用補陰降火。不已則成勞,倒倉好。此證不得志者有之。一本作此證不得愈者有之。

嗽而脅痛,宜疏肝氣,用青皮等方。在後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黛、薑汁。

治嗽藥,大概多用生薑者,以其辛散也。

上半日嗽多者,屬胃中有火,貝母、石膏能降胃火。

午後嗽多者,屬陰虛,必用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先降其火。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積,至此時候流入肺金,知母、地骨皮降肺火。

火氣浮於肺者,不宜用涼藥,用五味、五倍斂而降之。有痰因火逆上者,先治火,後治其痰。

肺虛甚者,用參膏,此好色腎虛有之,以生薑、陳皮治之。大概有痰者可加痰藥治之。

治嗽多用粟殼,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後之藥也。師云:陰分嗽,此多屬陰虛治之。

有嗽而肺脹,壅遏不得眠者,難治。

治嗽煙筒:

佛耳草 款冬花 鵝管石

上為末,用紙卷燒其煙燻之。或白湯調亦得。

治嗽有痰,天突、肺腧二穴,炙治嗽泄火熱,大瀉肺氣。三推骨下橫過各一寸半是穴。

嗽:春是春升之氣,用清藥二陳加薄、荊之類。夏是火炎上,最重芩、連。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外來,用藥發散之後,以半夏必逐去痰,庶不再來。

入方,治嗽劫藥:

五味子(半兩) 五倍子(一錢) 甘草(二錢半) 風化硝(一錢)

上為末,以蜜為丸,噙化之。

痰(脈浮當吐)

凡治痰用利藥過多,致脾氣下陷,則痰反易生多。

濕痰,用蒼朮、白朮。

老痰,海石、半夏、瓜萎、香附、五倍子。

熱痰,用青黛、黃芩、黃連。

食積痰,神麯、麥櫱、山楂子。

痰在腸間胃者,可下而愈。痰在經絡中者,非吐不可出。吐法中就有發散之義也。

膈上之痰,必用吐之,瀉亦不能去也。

氣實痰熱結在上者則吐,吐難得出或成塊,或吐咯不出,氣滯兼郁者,此則難治矣。

膠固者必用吐之。吐法兼用牙茶、齏水、薑汁、醋少許,瓜萎散少許,加防風、桔梗,皆升動其氣,便吐也。

吐法:用附子尖、桔梗蘆、人參蘆、瓜蒂(不甚用)、藜蘆、艾葉、末茶。上藥此皆自吐,不用手探,但藥但湯皆可吐。

吐法先以布搭膊勒腰,於不通風處行此法。蘿蔔子半升擂和,以漿水一碗,濾與粗人,少油與蜜,旋至半溫,服後以鵝翎探吐。凡用鵝翎,須以桐油浸,卻以皂角水去其肥,曬乾用之。

又法,用蝦帶殼半斤,入醬、蔥、姜等料物煮汁,先吃蝦,後飲汁,以翎勾引吐,必須緊勒肚腹。

二陳湯一身之痰都能管,如在下加下引藥,如在上加上引藥。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也。問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用藥。

許學士用蒼朮治痰飲成窠囊一邊行極效。痰挾瘀血,遂成窠囊。痰之清者屬寒,用二陳湯之類。內傷挾痰,必用人參、黃耆、白朮之屬,多用薑汁傳送,或用半夏之屬。虛甚者宜加竹瀝。

痰熱者多挾風,外證為多。

濕痰多軟,如身倦而重之類。熱者清之。食積者必用攻之,兼虛者,用補氣藥送。

因火盛逆上者,治火為先,白朮、黃芩、石膏之類。中氣不足,則加人參、白朮。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脾虛者補中氣,二陳湯加白朮之類,兼用提藥。

中焦有痰,則食積胃氣,賴其所養,卒不便虛;若攻之盡,則虛矣。眩運嘈雜,乃火動其痰,用二陳湯加梔子、芩、連之類。噫氣吞酸,此係食鬱有熱,火氣上動,以黃芩為君,南星、半夏為臣,橘紅佐之,熱多者加青黛。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痰在皮裡膜外者,非薑汁、竹瀝不可達。

痰在膈間,使人顛狂健忘,宜用竹瀝。風痰亦服竹瀝,又能養血。痰在四肢,非竹瀝不開。

痰結核在咽喉,燥不能出入,化痰藥加軟堅咸藥味。

杏仁 海石 桔梗 連翹 瓜蔞仁 少佐朴硝,上以薑汁、蜜調丸,噙化之。

海蛤即海石,熱痰能降,濕痰能燥,結痰能軟,頑痰能消,可入丸子末子,不可入煎藥。黃芩治熱痰,假以降其熱也。竹瀝滑痰,非薑汁不能行經絡也。枳實瀉痰,能沖牆壁。五倍子能治老痰。

小胃丹,能治隔上痰熱、風痰、濕痰,肩膊諸痛。然能損胃氣,食積痰實者用之不宜多。

青礞石,凡去濕痰,重在風化硝。

潤下丸降痰最妙。

陳皮(半斤,去白,以水化鹽半兩,拌陳皮,令得所煮,候乾炒燥。一方不去白) 甘草(一兩,炙) 上為末,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送下。油炒半夏,大治濕痰,又治喘止心痛,粥丸,薑湯下。

痰方

黃芩(空心) 香附 半夏(薑製) 貝母 已上治濕痰,加瓜蔞仁、青黛,作丸子治濕痰。

中和丸 治濕痰氣熱。

蒼朮 黃芩 半夏 香附

上各等分,為末,粥丸。

濕痰方 亦治白濁因痰者。

南星(一兩) 半夏(一兩) 蛤粉(二兩) 青黛(為末)

上為末,神麯糊丸。

痰嗽方

黃芩(一兩半,酒浸洗) 滑石(半兩) 貝母(一兩) 南星(一兩) 風化(二錢半) 白芥子(半兩,去殼)

導痰湯

半夏(四兩) 南星 橘皮 枳殼 赤茯苓(半兩) 甘草(五錢)

上用生薑煎服。

千緡湯

半夏(七枚,泡製四片,破之) 皂角(去皮,炙,一寸) 甘草(炙,寸) 生薑(如指大) 煎服治喘。

治痰方

南星 半夏 滑石 輕粉(各三錢) 巴豆(三十粒)

用皂角仁浸濃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

黃連化痰丸

黃連(一兩) 陳皮(半兩) 吳茱萸(酒浸,一錢半) 半夏(一兩半)

上為末,入桃仁二十四個,研如泥,和勻,神麯糊丸如豆綠大。每服百丸,薑湯送下。

消痰方

鹽元散(七錢) 吳茱萸(三錢)

治郁痰方

白殭蠶 杏仁 瓜蔞 訶子 貝母

戴云:有痰喘,有氣急喘,有胃虛喘,有火炎上喘。有痰喘者,凡喘便有痰聲。氣急喘者,呼吸急促而無痰聲。有胃虛喘者,抬肩擷肚,喘而不休。火炎上喘者,乍進乍退,得食則減,食已則喘。大概胃中有實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咽墜下稠痰喘即止,稍久則食已入胃,反助其火,痰再升上,喘反大作。俗不知此,作胃虛,治以燥熱之藥者,以火濟火也。葉都督患此,諸醫以胃虛治之,不愈,後以導水丸,利五六次而安。

凡久喘未發,以扶正氣為要。已發,以攻邪為主。

有氣虛短氣而喘。有痰亦短氣而喘。

有陰虛,自小腹下火起而上者。

喘急有風痰者,《婦人大全良方》千緡湯。

陰虛有痰喘急者,補陰降火,四物湯加枳殼、半夏。

氣虛者,人參、蜜炙黃柏、麥門冬、地骨皮之類。

大概喘急之病甚,不可用苦藥涼藥,火氣盛故也,可用導痰湯加千緡湯治之。

諸喘不止者,用劫藥一二貼則止之。劫藥之後,因痰治痰,因火治火。椒目研極細末,用一二錢,以生薑湯調下止之。

又法,用蘿蔔子蒸熟為君,皂角燒灰,等分為末,以上薑汁、煉蜜為丸,小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噙化之。

哮(專主於痰宜吐法)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純用涼藥,必帶表散。

治積方 用雞子略敲,殼損膜不損,浸於尿缸內三四日夜,取出煮熟,食之效。蓋雞子能去風痰。

痢 身熱 後重 腹痛 下血

戴云:痢雖有赤白二色,終無寒熱之分。通作濕熱治,但分新舊,更量元氣。用藥與赤白帶同。

身熱挾外感,不惡寒,小柴胡湯去人參。

惡寒發熱為表證,宜微汗和解。

蒼朮 川芎 陳皮 芍藥 甘草 生薑

煎服。

後重積與氣鬱墜下,兼升兼消。

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虛坐努力,此為亡血,倍用歸身尾,卻以生芍藥、生地黃、桃仁佐之,復以陳皮和之。或下痢而大孔痛者,此因熱流於下也,用:

木香 檳榔 黃芩 黃連 炒乾薑

或經退減十之七八,積已盡,糟粕未實,當炒芍藥、炒白木、炙甘草、陳皮,茯苓湯,下固腸丸三十粒。然固腸丸性燥,有去濕實腸之功,恐氣滯未盡者,不可遽用此藥,只宜單服此湯可也。

或痢後糟粕未實,或食稍多,或飢甚方食,腹中作痛者,切勿驚恐,以白朮、陳皮各半盞和服,和之則安。

或久痢後體虛氣弱,滑瀉不止,又當以訶子、肉豆蔻、白礬、半夏之類,擇用以澀之,甚則加牡蠣,然須以陳皮為佐。若大澀亦能作痛。又甚者,炙天樞、氣海。

上方用川厚撲,為瀉凝滯之氣。然樸太溫而散氣,久服大能虛人,滯氣稍行即去之。余滯未盡,以炒枳殼、陳皮。然枳殼亦能耗氣,比之厚撲稍緩,比陳皮亦重,滯退一半當去之,只用陳皮以和諸藥。陳皮去白,有補瀉之兼才;若為參、木之佐,亦能補也。

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惡寒痛者加桂,惡熱痛者加黃柏,遠者更能參以歲氣時令用藥,則萬舉萬全,豈在乎執方而已哉。

諸不治證:

下痢純血者必死。下痢如塵腐色考死。下痢如屋漏者死。下痢如竹筒注者不可治。下痢如魚腦者,半生半死。

噤口痢(胃口熱甚故也)

黃連多加人參煮湯,終日呷之。如吐了再吃,開以降之,人不知此,多用溫藥甘味,此以火濟火,以滯益滯。一方臍中用田螺盦之,以引下其熱。

亦有誤服熱藥澀藥之毒犯胃者,當明審以祛其毒。

大黃 黃芩 黃連 黃柏 枳殼 當歸 滑石 甘草 桃仁 白芍 白朮(各等分)

上為末,神麯糊丸。

孫郎中因飲水過多,腹脹瀉痢帶白:

蒼朮 白朮 厚朴 茯苓 滑石 上煎下保和丸。

小兒八歲下痢純血,以食積治。

蒼朮白朮、黃芩 白芍 滑石 茯苓 甘草 陳皮 炒曲 煎下保和丸。

又下痢法熱不止者,屬陰虛,用寒涼藥兼升藥熱藥。

泄瀉 濕 氣虛 火 痰 食積

戴云:凡瀉水腹不痛者,是濕也。飲食入胃不往,或完穀不化者,是氣虛也。腹痛瀉水腹鳴,痛一陣瀉一陣,是火也。或瀉時或不瀉,或多或少,是痰也。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食積也。

濕,燥濕兼滲泄之,四苓散加蒼朮、白朮,甚者二術炒。氣虛用人參、白朮、炒芍藥、升林。

火,宜伐火、利小水,黃芩、木通,入四苓散。

痰積宜豁之,海石、青黛、黃芩、神麯、蛤粉,或用吐法。

食積,宜消導疏滌之,神麯、大黃。

已上諸藥,皆作丸子服之。

凡泄瀉水多者,仍用五苓散治之。

世俗類用澀藥治痢與瀉,若積久而虛者,或可行之;而初得之者,恐必變他疾,為禍不小矣。殊不知多因於濕,惟分利小水,最為上策。

止瀉方

肉豆蔻(五錢) 滑石(春冬一兩二錢半,夏一兩半,秋二兩)

又方 姜曲丸

神麯(六兩,炒) 陳麥(亦可) 茴香(五錢) 生薑(一兩)

上炒白朮、炒曲、炒芍藥,或丸或散,或湯作丸子,切當。

脾泄

治一老人奉養太過,飲食傷脾,常常泄瀉,亦是脾泄。

白朮(二兩) 白芍藥(一兩,酒拌炒) 神麯(一兩半,炒) 山楂(一兩半,炒) 半夏(一兩,洗) 黃芩(五錢,炒)

上為末,荷葉包飯燒為丸。

治一老人年七十,面白,脈弦數,獨胃脈沉滑,因飲白酒,作痢下血,淡水膿後,腹痛,小便不利,裡急後重,參、術為君,甘草、滑石、檳榔、木香、蒼朮,最少下保和丸二十五丸。第二日前症俱減,獨小便不利,以益元散服。

霍亂

戴云:霍亂者吐也,有聲有物。凡有聲無物而躁亂者,謂之乾霍亂也。

轉筋不住,男子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牽其乳,近兩傍邊,此乃《千金》妙法也。

內有所積,外有所感,陽不升陰不降,乖隔而成矣,切勿與米湯,食之立死。脈多伏為絕。

見成吐瀉不徹,還用吐,提其氣起。大法生薑理中湯最好。有可吐者,有可下者。吐用二陳湯加減亦可,或樟樹木煎湯吐亦可。

乾霍亂

此病最難治,死在須臾,升降不通故也。此係內有所傷,外有邪氣所遏也。有用吐法者,則兼發散之義也。吐提其氣,亦是良法,世多用鹽湯。

有用溫藥解散者,其法解散不用涼藥。

二陳湯加和解散,川芎、防風、蒼木,白芷。

嘔吐

凡有聲有物,謂之嘔吐。有聲無物,謂之噦。

有痰隔中焦者,食不得下者,有氣逆者,有寒氣鬱於胃口者。然胃中有火與痰,而致嘔吐者多。

胃中有痰有熱。

朱奉議以半夏、生薑、橘皮為主。

孫真人誤以吵為咳逆。

劉河間謂嘔者火氣炎上,此特一端耳。

胃中有熱,隔上有痰,二陳湯加炒梔子、黃連、生薑。

久病嘔者,胃虛不納穀也。用:

生薑 人參 白朮 黃耆 香附

噁心(有熱,有痰,有虛)

戴云:噁心者,無聲無物,心中欲吐不吐,欲嘔不嘔。雖曰噁心,非心經之病,皆在胃口上,宜用生薑,蓋能開胃豁痰也。皆用生薑,隨證用藥。

翻胃(即膈噎。噎乃翻胃之漸,《發揮》備言)

戴云:翻胃有四,血虛、氣虛、有熱、有痰。血虛者,脈必數而無力。氣虛者,脈必緩而無力。氣血俱虛者,則口中多出沫,但見沫大出者必死。有熱者,脈數而有力。有痰者,脈數滑。二者可治。血虛者四物為主,氣虛者四君子為主,熱以解毒為主,痰以二陳為主。大約有四,血虛,氣虛,有熱,有痰兼病。

必用童便、竹瀝、薑汁、牛羊乳。

糞如羊屎者,斷不可治,大腸無血故也。

痰用二陳湯為主,寸關脈沉,或伏而大。

有氣結滯者,通氣之藥,皆可用也。寸關脈沉而澀,氣虛四君子湯為主,血虛四物湯為主。左手脈無力,大不可用香燥之藥,服之必死,宜薄滋味。

馬剝兒燒灰存性,一錢重,好棗肉,平胃散二錢,溫酒調服。食即可下,然後隨病源調理,神效。

陳皮(三斤十兩) 樸(三斤二兩) 草(三十兩) 蒼(五斤)

傷食

戴云:惡食者胸中有物,導痰補脾,以二陳湯。

白朮 山楂 川芎 蒼朮

痞(食積兼濕,東垣有法有方)

又痞滿方:吳茱萸(三兩) 黃連(八兩) 粥為丸。

軟石膏研末,醋丸如綠豆大,瀉胃火、食積、痰。

噯氣(胃中有火有痰)

南星 半夏 軟石膏 莎草根 或湯或丸。

吞酸

戴云:濕熱在胃口上,飲食入胃,被濕熱鬱遏,其食不得傳化,故作酸也。如穀肉在器,濕熱則易為酸也。必用茱萸順其性而折之,反佐茱萸、黃連。

嘈雜(只是痰因火動)

戴云:此即俗謂之心嘈也。

梔子、姜炒黃連不可無。梔子、黃芩為君。

南星、半夏、橘皮。熱多加青黛。

肥人嘈雜,二陳湯加撫芎,用蒼朮、白朮、炒梔子。

五疸

不用分五,同是濕熱,如盦曲相似。

戴云:五疸者,周身皮膚並眼,如梔子水染。因食積黃者,量其虛實,下其食積。其餘但利小便為先,便利白,其黃自退矣。熱多者加黃連。

輕者用小溫中丸,重者用大溫中丸。

溫多者茵陳五苓散,加食積藥。

消渴 泄瀉

先用白朮、白芍藥炒為末,調服;後卻服消渴藥。

養肺、降火、生血為主,分上中下治。

黃連末 天花粉末 人乳 生地黃汁 生藕汁

上二物汁為膏,入上藥攪和,佐以薑汁和蜜湯為膏,徐徐留於舌上,以白湯少許送下。

能食加軟石膏。瓜蔞根治消渴神藥。

水腫

戴云:水腫者,通身皮膚光腫如泡者是也。以健脾滲水,利小便,進飲食,元氣實者可下。

此因脾虛不能制水,水漬妄行,當以參朮補脾氣,得實則自能健運,自能降升,運動其樞機,則水自行,非五苓之行水也。宜補中行濕,利小便,水切不可下。

二陳湯加白朮、人參為主,佐以蒼朮、炒梔子、黃芩、麥門冬制肝木。若腹脹少佐厚朴;氣不通加木香、木通;氣若陷下,升麻、柴胡提之。隨症加減,必須補中。

產後必用大補氣血為主,少佐以蒼朮、茯苓,使水自降。用白朮大劑補脾壅滿,用半夏、陳皮、香附監之。

有熱當清肺,麥門冬、黃芩之屬。

一方用山梔子,去皮取仁,炒,捶碎,米飲送下。若胃脘熱病在上者,帶皮用。

鼓脹(又名單鼓。其詳在《格致論》中)

大補中氣行濕。此乃脾虛之甚,須必遠音樂,斷厚味。以大劑人參、白朮,佐以陳皮、茯苓、蒼朮之類。

有血虛者,當以四物湯行血。

脈實兼人壯盛者,或可用攻藥,便可收拾。白朮為主。厚朴治腹脹,因味辛以散其氣,在中焦故也。

自汗(屬氣虛,虛濕熱,陽虛)

東垣有法有方:

人參 黃耆 佐桂枝,陽虛附子亦可目。

撲法:牡蠣 麩皮 藁本 糯米 防風 白芷 麻黃根

上為末,周身撲之。

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能作汗,涼膈散主之。

痰證亦有汗者。

盜汗血 陰虛

戴云:盜汗者,睡則汗自出,覺則無矣。非若自汗而自出也。小兒不須治。

東垣有法有方:當歸六黃湯。

盜汗方

白朮四兩(一兩用黃耆問妙,一兩石斛同炒,一兩牡蠣同炒,一兩麩皮同炒) 各微黃色,余藥不用,止用白朮。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用粟米湯調下,盡四兩為效。

吃逆

有痰、氣虛、陰火,視其有餘不足治之。

戴云:吃逆者,因痰與熱,胃火者極多。

不足者,人參白朮湯下大補丸。

有餘並痰者吐之,用人參蘆之屬。

頭風(有痰者多)

左屬風,荊芥、薄荷;屬血虛,川芎、當歸、芍藥。

右屬痰,蒼朮、半夏;屬熱,黃芩。

搐藥有用蓽茇、豬膽。

頭痛(多主於痰)

痛甚者火多,亦有可吐者,亦有可下者。

清空膏,治諸般頭痛,除血虛頭痛不治。

血虛頭痛,自魚尾上攻頭痛,必用川芎當歸湯。

占方有追涎藥,出《東垣試效》。

羌活 防風 黃連(各一兩,炒) 柴胡(七錢) 川芎(二錢) 甘草(炙,一兩半) 黃芩(三兩,刮取黃色,銼碎一半,酒炒一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己熱盞內,入茶少許,湯調如膏,抹在口內,少用湯送下,臥臨服之。

頭眩

痰挾氣虛、火,治痰為主,挾補氣藥,並降火藥。屬痰,無痰則不能作眩。屬火,痰因火動。又有濕痰者,有火多者。

左手脈數熱多,脈澀有死血,左手脈實痰積,脈大者必是久病也。

眩運(火動其痰)

二陳湯加黃芩、蒼朮、羌活。散風行濕,或用防風行濕之劑可也。昔有老婦患赤白帶一年,半是頭眩,坐立不久,睡之則安。

專用治赤白帶,除之其眩則自安矣。

眉稜痛

風熱痰,作風痰治類頭風,白朮、酒黃芩未,茶調。又方,草烏、川烏頭二味為君,童便浸洗,炒去毒,細辛、羌活、黃芩、甘草佐之。

耳聾

少陽、厥陰熱多,皆屬於熱。耳鳴者是。

戴云:亦有氣閉者。蓋亦是熱氣閉者,耳不鳴也。

萆麻子(四十九粒) 棗肉(十枚)

上入乳搗成膏於,石頭上略曬乾,便丸如桐子大。以綿裹塞於耳中。

又方,用鼠膽入耳中尤好,仍開痰散風熱。大病復須用四物湯降火。有陰虛火動耳聾者,亦如上法。

卷二

心痛(即胃脘痛)

心痛,雖日數多,不吃飲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吃,還痛,用須三五服藥後,方可吃物。

大凡心膈之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食寒物而病,於初得之時,當以溫散或溫利之藥。若曰病得稍久則成郁矣,郁則蒸熱,熱則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備言之矣。若欲行溫利,寧無助火添病那。由是古方中多以山梔為熱藥之嚮導,則邪伏而病易痊,正易復而病易安。雖然病安之後,若縱恣口味,不改前非,病復作時,則難治也。

山梔炒去皮,每十五個,濃煎湯一呷,入生薑汁令辣,再煎小沸,服或入芎一錢,尤妙。山梔大者用七個或九個。大概胃口有熱而作痛,非山梔子不可。佐以薑汁,或半夏、橘紅各五,黃芩三,甘草一。用二陳湯,加蒼、芎,倍加炒梔。痛甚者,用加炒乾薑從之,反治之法。心痛輕者散之,麻黃、桂枝;重者加石鹼、川芎、蒼朮,梔子必炒去皮,用作丸服。

凡治病必須先問平日起居如何。假如心痛因平日喜食熱物,以致死血流於胃口作痛,用桃仁承氣湯下之。切記。輕者用韭汁、桔梗,能開提氣血,藥中兼用之。以物拄按痛則止者,挾虛也,以二陳湯加炒乾薑和之。有蟲痛者,面上白斑,唇紅能食,屬蟲,治苦楝根、錫灰之類。脈堅實,不大便者下之。

痛甚者脈必伏,多用溫藥,不用參、術,可用附子。

諸痛不可用補氣藥。

各寒犯胃,草豆蔻丸用之,熱亦可用。止用一二服。

草豆蔻(一錢四分,裹,燒熱,去皮) 吳茱萸(湯泡洗去梗焙秤) 益智仁 白殭蠶 橘皮 人參 黃耆(各八分) 生甘草 歸身 炙甘草 青皮(各六分) 曲末 薑黃(各四分) 桃仁(七個,去皮) 半夏(洗,一錢) 麥櫱(一錢半,炒黃) 澤瀉(一錢,小便多減半) 柴胡(四分) 詳膈下痛,多為用之。

上一十八味,除桃仁另研如泥外,余極細末,同桃仁研勻,用湯泡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用白湯送下,旋斟酌多少用之。

又方,用黃荊子炒焦為末,米飲調服。亦治白帶。

又方,脾痛用海蛤粉,佐以香附末,用川芎、山梔,生薑煎辣湯調服為佳。

又方,單用壯蠣粉,酒調下,一二錢。氣實不可用。

腰痛

濕熱腰疼者,遇天陰或久坐而發者是也。腎虛者,疼之不已者是也。瘀血者,日輕夜重是也。

脈大者腎虛,用杜仲、龜板、黃柏、知母、枸杞、五味之類,用豬脊髓丸。

脈澀者瘀血,用補陰丸中加桃仁、紅花。

濕熱者,用蒼朮、杜仲、黃柏、川芎。痰者用南星。

凡諸痛皆屬火,寒涼藥不可峻用,必用溫散之藥。

諸痛不可用人參。蓋人參補氣,氣旺不通,而痛愈甚。臍下忽大痛者,人中如黑色者,多死,難治也。

人面上忽有紅點者多死。

脅痛

肝火盛,木氣實,有死血,肝急,有痰流注。

本氣實:川芎、蒼朮、青皮、當歸。

龍薈丸瀉火要藥。

死血:桃仁、紅花、川芎。

痰流注:二陳湯加南星、蒼朮、川芎。

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用撫芎、蒼朮。血病入血藥中行血。脅痛甚者,用薑汁,下龍薈丸,火盛故也。

咳嗽脅痛,二陳湯加南星,多香附、青皮、青黛、薑汁。

腹痛

有寒,積熱,死血,食積,濕痰。

戴云:寒痛者,綿綿痛而無增減者是寒。痛時止者,是熱也。死血痛者,每痛有處,不行移者是也。食積者,甚欲大便,利後痛減者是。濕痰者,凡痛必小便不利。

脈弦強者食。脈滑者痰。

滑痰多作腹痛,用苔芎、蒼朮、香附、白芷、生薑汁,入湯服。腹中水鳴,乃火擊動其水也,二陳湯加黃芩、黃連、梔子。凡心腹痛,必用溫散。此是鬱結不散,阻氣不運,故病在下者多屬食,宜溫散之。

一老人腹痛,年高不禁下者,用:

川芎 蒼朮 香附 白芷 乾薑 茯苓 滑石

痛風

四肢百節走痛,風熱,風濕,血虛,有痰。

大法之方:

南星 蒼朮 川芎 白芷 當歸 酒黃芩

在上者加羌活、桂枝、桔梗、威靈仙。

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黃柏。

血虛者多用川芎、當歸,佐以桃仁、紅花。

薄桂治痛風,無味而薄者,獨此能橫行手臂,領南星、蒼朮等治之。

上中下痛風方

威靈仙(三錢) 南星(二兩) 苔芎(一兩) 白芷(半兩) 桃仁(半兩) 桂枝(三錢) 防己(五分) 蒼朮(二兩) 黃柏(酒浸,炒,二兩) 紅花(一錢半) 羌活(三錢) 神麯(一兩,炒) 草龍膽(五分)

張子元氣血虛,有痰濁、陰火痛風:

人參(一兩) 白朮(二兩) 黃柏(二兩,炒黑) 海石(一兩) 鎖陽(五錢) 乾薑(三錢,燒灰) 南星(一兩) 敗龜板(二兩,炙) 熟地黃(二兩) 粥為丸。

治臂痛:

半夏(一錢) 陳皮(五分) 茯苓(五分) 蒼朮(一錢半) 酒芩(一錢) 靈仙(三分) 白朮(一錢) 甘草(少許,炒) 南星(一錢) 香附(一錢)

勞瘵(其主在乎陰虛,痰與血病)

青蒿一斗五升,重便三斗,文武火熬。約童便減二斗,去蒿,熬至一斗。入豬膽汁七個,再熬數沸,甘草末收之。

虛勞身瘦屬火,因火燒爍。

勞病四物湯加人尿、薑汁。

咳血(痰盛。身熱多是血虛)

戴云:咳血者,嗽出痰內有血者是。嘔血者,嘔全血者是。咯血者,每咯出皆是血疙瘩。蛆血者,鼻中出血也。溺血,小便出血也。下血者,大便出血也。雖有名色分六,俱是熱證,但有虛實新舊之不同。或妄言為寒者,誤也。

青黛 訶子 山梔 海石 瓜萎仁

上為末,薑汁、蜜調噙化。嗽甚者加杏仁,後以八物湯加減調理。身熱多是血虛,四物湯加減。

嘔血(火載血上,錯經妄行)

脈大發熱,喉中痛者,是氣虛,用人參、黃耆蜜炙,黃柏、荊芥,並當歸、生地黃用之。

嘔血用韭汁、童便、薑汁磨鬱金,同飲之,其血自清。

火載血上,經錯妄行,四物湯加炒梔子、童便、薑汁、山茶花。童便、薑汁酒調。鬱金末治吐血,入薑汁、童便。痰帶血絲出者,童便、薑汁、竹瀝。

又方,用韭汁、童便二物相合,用鬱金細研,入在二物之內同飲,其血自消。

治衄血上行,鬱金如無,山茶花代,薑汁、童便和好,酒調服,即止之。

咯血

薑汁、童便、青黛,入血藥中用之,加以四物湯、地黃膏、牛膝膏之類。

衄血

涼血行血為主,犀角地黃湯入鬱金同用。

經血逆行,或血腥,或唾血吐血,用韭葉汁,立效。

溺血

屬熱,山梔子炒,水煎服。或用小薊、琥珀。

有血虛者,四物湯加牛膝膏。

下血

不可純用寒涼藥。必於寒涼藥中用辛味,並溫,如酒浸炒,涼藥酒煮黃連之類。

有熱,四物湯加炒梔子、升麻、秦艽、膠珠。下血屬虛,當溫散,四物湯加炮乾薑、升麻。

又方,用白芷五倍於丸。凡用血藥,不可單行單止。有風邪下陷,宜升提之。蓋風傷肝,肝生血故。有濕傷血,宜行濕消熱可也。《內經》謂身熱即死,寒則生。此亦是大概言之,必兼證詳之則可,今豈無身熱生寒而死者。脈沉小流連,或微者易治。脈浮大洪數者難愈。宜滑不宜弦。

仲景治痢可溫者五法,可清者十法。或解表,或利小便,或待其自己,區分易治難治極密。但與瀉同,立法不分。學者當辨之。

大孔痛,一曰溫之,一曰清之。久病,身冷自汗,脈沉小者,久病宜溫;暴病,身熱,脈浮洪,宜清。

有可吐者,有可下者,有可汗者。

初得時,原氣未虛,必推蕩之。此通用之法,稍久氣虛則不可。

先水瀉後膿血,此脾傳腎,賊邪難愈;先膿血,後水泄,此腎傳脾,易愈微邪。

如豆汁者濕也。蓋脾胃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常兼四臟,故如五色之相雜。當先通利,此迎而奪之之義。如虛者亦宜審之。

因熱而作,不可用巴豆等藥。如傷冷物者或可用,亦宜謹之。

又有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相似,卻宜明運氣之勝,復以治之。

腸風(獨在胄與大腸出)

用黃芩、秦艽、槐角、升麻、青黛。

夢遺(專主熱,脫精)

戴云:因夢交而出精者,謂之夢遺。不因夢而自泄精者,謂之精滑。皆相火所動。久則有虛而無寒者也。帶下與夢遺同法治。

青黛 海石 黃柏 即椿樹根丸。

內傷氣血,不能固守,當補,八物湯加減,吞椿樹根丸。思想成病,其病在心,安神帶補,熱則流通。

知母 黃柏 蛤粉

精滑(專主濕熱)

戴云:滑者,小便精滑下也。俱是膀胱濕熱,雖有赤白之異,終無寒熱之別。河間云:天氣熱則水渾濁,寒則澄徹清冷。由此觀之,濁之為病,濕熱明矣。

黃柏 知母 牡蠣 蛤粉

又方 良薑(三錢) 芍藥(二錢) 黃柏(二錢,燒灰存性) 樗樹皮(白皮,一兩半)

上為末,糊為丸,每服三十丸。

濕熱,有痰,有虛。赤濁屬血,白濁屬氣。(痢、帶同。)寒則堅凝,熱則流通。

大率皆是濕熱流注,宜燥中宮之濕,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燥去濕,赤者乃是濕傷血,加白芍藥,仍用珍珠粉丸。如椿樹根皮,滑石、青黛等作丸。

虛勞者,用補陰藥,大概不利熱藥。

肥白人必多痰,以二陳湯去其熱。胃弱者兼用人參,以柴胡升胃中之氣。丸藥用青黛、黃柏(炒絹包)、乾薑(炒微黑色)、海石、蛤粉。

胃中濁氣下流為赤白濁者,用柴胡、升麻、蒼朮、白朮,二陳湯丸,藥用樗末、蛤粉、炒薑、炒黃柏。

專主胃中之濁氣下流,滲入膀胱,用青黛、蛤粉。

肝脈弦者,用青黛以瀉肝。

又方 黃柏(一兩,炒黑) 生柏(二錢半,一作三兩) 海石(三兩) 神麯(五錢)

上為末,水為丸。

有熱者,黃柏、滑石、青黛之類。

燥濕痰,南星、半夏、蛤粉。上神麯為丸,青黛為衣,或用海石代曲。

張子元氣血兩虛,有痰,痛風時作,陰火間起,小便白濁,或帶下赤白,方在前痛風中。

一人便濁常有半年,或時夢遺,形瘦,作心虛主治,珍珠粉丸和勻,定志丸服。

一婦人年近六十,形肥,奉養膏粱,飲食肥美,中焦不清,濁氣流入膀胱,下注白濁,白濁即是濕痰也。

戴云:斷用二陳湯去痰,加升麻、柴胡,升胃中之清氣,加蒼朮去濕,白朮補胃,全在活法。服四帖後,濁減大半,覺胸滿。因柴胡、升麻升動其氣,痰阻滿閉,用二陳湯加炒曲、白朮。素無痰者,升動胃氣不滿。

青黛 椿皮 蛤粉 滑石 乾薑 黃柏(炒)

上為末,炒神麯糊丸,仍用前燥濕痰丸,亦能治帶。

又方 滑石利竅,黃柏治濕熱,青黛解鬱結,蛤粉鹹寒入腎,炒乾薑味苦,斂肺氣下降,使陰血生,姜監治之。

淋(皆屬於痰熱)

淋者小便淋瀝,欲去不去,不去又來,皆屬於熱也。宜解熱利小便,山梔子之類,用苦參、甘草煎服。諸藥中皆加牛膝。

老人亦有氣虛者,人參、白朮中帶木通、山梔。

亦有死血作淋者,以牛膝作膏,此證亦能損胃不食。

小便不通

氣虛 血虛 痰 風閉 實熱

吐之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下。蓋氣承載其水也。氣虛用人參、黃耆、升麻等,先服後吐,或參耆藥中探吐。血虛四物湯,先服後吐,芎歸湯吐亦可。痰多二陳湯,先服後吐。皆用探吐。痰氣閉塞,二陳湯加木香、香附探吐,實熱者宜利之。

一婦人脾痛,後患大小便不通。此是痰隔中焦,氣滯於下焦,二陳湯加木通,初吃後煎柤吐之。

關格

戴云:關格者,謂膈中覺有所礙,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力氣之橫格也。

必用吐,提其氣之橫格,不必在出痰也。

有痰以二陳湯吐之,吐中便有降。有中氣虛不運者補氣,藥中升降。

小便不禁(屬熱,屬虛)

戴云:小便不禁出而不覺,赤者有熱,白者為氣虛也,熱者五苓散加解毒散,虛者五苓散加四物湯。

癇驚(痰,宜吐)

戴云:癇者,俗曰豬癲風者是也。

大率行痰為主。

黃連 南星 瓜蔞 半夏

尋痰尋火,分多少,治無不愈。

分痰分熱,有熱者以涼藥清其心;有痰者必用吐藥,吐後用東垣安神丸。此證必用吐,吐後用平肝之藥,青黛、柴胡、川芎之類。

健忘

戴云:健忘者,為事有始無終,言談不知首尾,此以為病之名,非比生成之愚頑不知世事者。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

怔忡(大概屬血虛)

有慮便動屬虛。時作時止,痰因火動。

戴云:忡怔者心中不安,惕惕然如人將捕是也。瘦人多是血少。肥人屬痰。尋常者多是痰。真覺心跳者是血少,用四物安神之類。

驚悸

血虛,用硃砂安神丸。

痓(大率與癇病相似)

多是血虛。有火兼痰。人參、竹瀝之類。不用兼風藥。

血塊(一名積瘕)

塊在中為痰飲,在右力食積,在左為血積。

氣不能作塊。成聚塊乃有形之物,痰與食積、死血,此理曉然。醋煮海石、三稜、莪朮、桃仁、紅花、五靈脂、香附之類。白朮湯吞下瓦龍子,能消血塊,次消痰。治塊當降火消食積,食積即痰也。行死血,塊去須大補。石鹼一物,有痰積有血塊可用,洗滌垢膩,又消食積。

吐蟲

以黑錫炒成灰,檳榔末,米飲調。

症瘕

戴云:積聚症瘕,有積聚成塊,不能移動者是症;或有或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者是瘕。

用蜀葵根煎湯,煎人參、白朮、陳皮、青皮、甘草梢、牛膝成湯,入細研桃仁、玄明粉各少許,熱飲一服,可見塊下。病重補接之,後加減再行。

消塊丸 即《千金》大消石丸,止可磨塊,不令人困,須量虛實而用可也。

硝石(六兩) 大黃(八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上為末,以三年苦酒三斗,置銅器中以竹片作準,每入一升,作一刻柱器中熬,先納大黃,不注手攪,使微沸盡一刻,乃下余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使可丸,則取丸如雞子中黃大,每服一丸,米飲下。如不能大丸,則作小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後下如雞肝,如米泔赤黑等色。下後忌風冷,淡軟粥調理。

又, 三聖膏

未化石灰半斤為末,瓦器中炒,令淡紅色,提出火外,候熱少減,吹下大黃末,以大黃一兩為末,就爐炒同熱,減入桂心末半兩略炒,入米醋熬成膏藥,厚攤火烘,熱貼患處。

貼積聚塊

大黃、朴硝各一兩為末,用大蒜搗膏和勻,貼之。

痞塊在皮裡膜外,須用補氣,香附開之,兼二陳湯加補氣藥,先須斷厚味。

茶癖

石膏 黃芩 升麻

上為末,砂糖水調服。

癭氣

先須斷厚味。海石藻(一兩) 黃藥(二兩) 上為末,以少許置於掌中,時時舐之,津嚥下。如消三分之二,須止後服藥。(食積一方乃在婦人門食積條下。)

濕熱痰積,流下作痛,大概因寒鬱而作也,即是痰飲、食積並死血。

戴云:疝本屬厥陰肝之一經,余嘗見俗說小腸,膀胱下部氣者,皆妄言也。

子和云:疝本肝經,宜通勿塞,只此見治之法。

專主肝經,與腎絕無干,不宜下。

㿗濕多(疝氣灸大敦穴)

食積與瘀血成痛者:

梔子 桃仁 山楂 枳實 吳茱萸

上為末,生薑汁順流水作湯調服。

按之不定,必用桂枝,屬虛:

桂枝 山梔(炒) 烏頭(細切,炒)

上為末,薑汁為丸,每服三十丸劫痛。

治病方 定痛速效,濕勝者加荔枝核(炮)。

枳殼(十五個) 山梔(炒) 糖球(炒) 茱萸(炒,或等分)

又守效丸 治㿗要藥,不疼者:

蒼朮 南星 白芷 山楂 川芎 半夏 枳實(又云枳核)

上為末,神麯作丸。

治陽明受濕熱,傳入大腸,惡寒發熱,小腸連毛際結核,悶痛不可發:

山梔(炒) 枳殼(炒) 桃仁(炒) 山楂(等分)

上研細,炒,缽內入生薑汁,用水一盞,煎令沸,熱服之。

治諸疝發時,用海石、香附二味為末,以生薑汁湯調服。亦能治心痛。

治疝方

梔子 桃仁 橘核 茱萸 川烏

研細煎服。

劫藥,用烏頭細切,炒梔子、枳核散,單止痛。

腳氣

蒼朮(鹽炒) 白朮 防己 檳榔 川芎 犀角 甘草 木通 黃連 生地黃(酒炒) 黃柏 有熱加黃芩、黃連,有痰加竹瀝、薑汁。凡大熱及時令熱加石膏,大便實加桃仁,小便澀加牛膝。

有食積流注:

蒼朮 黃柏 防己 南星 川芎 白芷(作丸) 犀角 檳榔

血虛加牛膝、龜板。

如常腫者專主乎濕熱,朱先生有方,肥人加痰藥。

戴云:有腳氣衝心,宜四物湯加炒柏;再宜湧泉穴,用附子津拌𤜦,以艾灸,泄引其熱。

健步丸

歸尾 芍藥 陳皮 蒼朮(各一兩) 生地黃(半兩) 大腹子(三兩) 牛膝 茱萸(各半兩) 條黃芩(半兩) 桂枝(二錢)

上為末,蒸餅為丸,每服百丸。白朮、通草煎湯,食前下。

一婦人足腫:

黃柏 蒼朮 南星 紅花(酒洗) 草龍膽 川芎 牛膝(酒洗) 生地黃

筋動於足大指動上來,至大腿近腰結了,奉養厚,因風寒作,四物湯加酒芩、紅花、蒼朮、南星。

筋轉皆屬乎血熱,四物湯加酒芩、紅花。

大病虛脫,本是虛陰。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補陽,陽生則陰生故也。不可用附子,可用參多服。

斷不可作風治而甲風藥。

濕熱 痰 無血而虛 氣弱 瘀血

濕熱,東垣健步方中加燥濕降陰火藥,芩、柏、蒼朮之類。濕痰,二陳湯中加蒼朮、白朮、芩、柏之類,入竹瀝。氣虛,四君子湯中加蒼朮、黃芩、黃柏之類。血虛,四物湯中加蒼朮、黃柏,下補陰丸。亦有食積妨礙不得降者,亦有死血者。

健步丸方

羌活 柴胡 滑石(炒) 甘草(炙) 天花粉(酒製,各半兩) 防風(三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煎愈風湯以空心服下之。

發熱(陰虛難治)

戴云:凡脈數而無力者,便是陰虛也。

陰虛發熱,用四物湯加黃柏,兼氣虛加參、耆、白朮。蓋四物湯加黃柏,是降火補陰之妙藥。

又陰虛發熱,用四物湯,甚者加龜板、炒黃柏。

吃酒人發熱者難治。不飲酒之人,若因酒而發熱者,亦難治。

一男子年三歲,因酒發熱,用青黛、瓜萎仁、薑汁,每日以數匙入口中,三日而愈。

陽虛惡寒

戴云:凡背惡寒甚者,脈浮大而無力者,是陽虛也,用人參、黃耆之類。甚者加附子少許,以行參、耆之氣。

一女子惡寒,用苦參一錢,赤小豆一錢,為末。齏水吐,用川芎、蒼朮、南星、黃芩,酒麴丸。

手心熱

梔子 香附 蒼朮 白芷 川芎 半夏(生用)

上為末,曲糊丸。

手麻

此是氣虛也。

手木

東垣云:麻木,氣不行也,補肺中之氣。是濕痰死血,十指麻是胃中有濕痰死血。

因痰,用白朮、竹瀝。厥者手足冷也,熱厥逆也,非寒證,因氣虛。熱,承氣湯。外感解散,加薑汁、酒。

面寒面熱

火起,寒鬱熱,面寒,退胃熱。

喉痹

大概多是熱痰也,只以桐油吐之。或用射干逆流水吐。又方,用李實根皮一片,噙口內,更用李實根研水,傅頂上,立效,新採園中者。

纏喉風

戴云:屬痰熱纏喉風者,謂其咽喉裡外皆腫者是也,用桐油以鵝翎探吐。又法,用燈油腳探吐之。又方,用遠志去心,水調,傅頂上一道,立效。

咽喉生瘡並痛

多屬虛血熱遊行無制,客於咽喉。

人參蜜炙 黃柏 荊芥

虛,人參、竹嚦。無實火。

熱,黃連、荊芥、薄荷、硝石。

上為細末,用蜜、薑汁調噙。

血虛,四物湯中加竹瀝。

口瘡

服涼藥不愈者,此中焦氣不足,虛火泛上無制。

用理中湯,甚者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可。

又方,用西瓜漿水,口痛甚者,以此徐徐飲之。冬月紫榴皮燒灰噙,亦可。

酒皶鼻(血熱入肺)

四物湯中加陳皮、紅花、酒炒黃芩,煎入好酒數滴,就炒五靈脂末服效。

又用桐油入黃連,以天吊藤燒油熱傅之。

肺癰

已破入風者不治,搜風湯吐之。(出《醫壘元戎》)

收斂瘡口,止有合歡樹皮,白蘞湯飲之。

肺痿

專主養肺,養血,養氣清金。

天泡瘡

通聖散及蚯蚓泥略炒,蜜調傅之妙。

從肺上起者,裡熱發,外邊服通聖散可也。

漏瘡

先須服補藥以生氣血,即參、耆、朮、歸、芎為主,大劑服之。外以附子末,唾和作餅,如錢厚,以艾炷灸之。漏大艾炷亦大,漏小艾炷亦小。但灸令微熱,不可令痛。於則易之。干研為末,再和再灸。如困則止。來日如前法再灸,直至肉平為效。亦有用附片灸,仍前氣血藥用作膏藥貼之。

痔漏

用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蓮房煎湯,先蒸後洗。腫者用木鱉子、五倍子,研細末,調傅。

漏專以涼藥為正。

痔漏方

人參 黃耆 當歸 川芎 生地 升麻 枳殼 條芩 槐角

腸癰

作濕熱食積治。入風難治。

治漏外塞藥,蘆甘石小便煅、牡蠣粉。

結核

或在頸在項在身在臂,如腫毒。多痰注作核不散。治耳後頂門各一塊:

殭蠶(炒) 青黛 膽星 酒大黃

上為末,蜜丸噙化之。

頸頰下生痰核:

二陳湯加炒大黃、連翹、桔梗、柴胡。

治臂核作痛:

連翹 防風 川芎 酒芩 蒼朮 皂角刺

治環跳穴痛防生附骨癰方:

以蒼木佐黃柏之辛,行以青皮,冬月加桂伎,夏月加條子黃芩,體虛者加土牛膝,以生甘草為使,大料煎入生薑汁,帶辣食前飲之。病甚者,恐朮、柏、桂枝十數貼發不動,少加麻黃一兩貼。又不動者,恐癰將成矣,急撅地成坑,以火煅紅,沃以小便,赤體坐其上,以被席圍抱下體,伏熱氣黛蒸,腠理開,血氣暢而愈。

脫肛

氣熱,氣虛。

氣虛補氣,用人參、當歸、黃耆、川芎、升麻。

血虛者,四物湯。血熱者涼血,四物湯加黃柏炒。

卷三

婦人科

經水經候過期而作痛者,乃虛中有熱,所以作疼。

經水不及期,血熱也,四物湯加黃連。

經候將來而作疼者,血滯也:

桃仁、香附、黃連。

過期乃血少也:

川芎、當歸,帶人參、白朮與痰藥。

過期紫黑色有塊,血熱也,必作痛:

四物湯加黃連、香附。

淡色過期者,乃痰多也:

二陳湯加川芎、當歸。

紫色成塊者,乃是熱也,四物湯加黃連之類。

痰多佔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漸昏,肥人如此:

南星 蒼朮 香附 川芎,作丸服。

肥人不及日數而多者,痰多血虛有熱,前方加黃連、白朮。若血枯經閉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軀肥脂滿經閉者,導痰湯加芎、連,不可服地黃泥隔故也,如用以生薑汁炒。

血崩

崩之為病,乃血之大下,豈可為寒。但血去後,其人必虛,當大補氣血。

東垣有治法,但不言熱,其主於寒,學者宜再思之。

急則治其標,白芷湯調百草霜,甚者棕櫚皮灰,後用四物湯加於姜調理。因勞者,用參、耆帶升補藥。

因寒者,加乾薑。因熱者,加黃芩、參、耆。崩過多者,先服五靈脂末一服。當分寒熱。五靈脂能行,止婦人血崩。用白芷、香附為丸。白帶用椒目末,又用白芷末。一方用生狗頭骨,燒灰存性,或酒調服,或入藥服之。又方用五靈脂,半生半熟,為末,以酒調服。氣虛血虛者,皆於四物湯加人參、黃耆。漏下乃熱而虛者,四物湯、黃連。

帶下赤白

赤屬血,白屬氣。主治燥濕為先。

帶漏俱是胃中痰積流下,滲入膀胱,宜升,無人知此。肥人多是濕痰。

海石 半夏 南星 蒼朮 川芎 椿皮 黃柏。

瘦人帶病少。如有帶者,是熱也。

黃柏 滑石 川芎 椿皮 海石

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其氣,下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仍用丸子。(一本作瓦龍子。)

又云:赤白帶皆屬於熱,出於大腸、小腸之分。

一方,黃荊子炒焦為末,米飲湯下。治白帶,亦治心痛。羅先生治法:或十棗湯,或神佑丸,或玉燭散,皆可用。不可峻攻。實者可用此法,虛則不宜。

血虛者加減四物湯;氣虛者以參、朮、陳皮間與之;濕甚者用固腸丸;相火動者,於諸藥中少加炒柏;滑者加龍骨、赤石脂;滯者加葵花;性燥者加黃連;寒月少入薑、附。臨機應變。必須斷厚味。

又方,用:

良薑、芍藥、黃柏(二錢,各燒灰),入椿樹皮末(一兩半)。

上為末,粥為丸,每服三四十丸。

痰氣帶下者:

蒼朮 香附 滑石 蛤粉 半夏 茯苓

婦人上有頭風鼻涕,下有白帶:

南星 蒼朮 黃柏(炒焦) 滑石 半夏 川芎 辛夷 牡蠣粉(炒) 茯苓

白帶兼痛風:

半夏 茯苓 川芎 陳皮 甘草 蒼朮(炒,浸) 南星 牛膝(酒洗) 黃柏(酒浸,曬乾,炒)

子嗣

肥盛婦人不能孕育者,以其身中膜脂閉塞子宮而致,經事不能行,可用導痰湯之類。

瘦怯婦人不能孕育者,以其子宮無血,精氣不聚故也,可用四物湯養血養陰等藥。

產前胎動

孕婦人因火動胎,逆上作喘者,急用條黃芩、香附之類。將條芩更於水中沉,取重者用之。

固胎:

地黃(五分) 人參 白芍(各一錢) 白朮(一錢半) 川芎 歸身尾(一錢) 陳皮(一錢) 甘草(二錢) 糯米(一十四粒) 黃連(些少) 黃柏(些少) 桑上羊兒藤(用七葉完者)

上㕮咀,煎湯服之。

血虛不安者用阿膠。痛者縮砂,行氣故也。

一切病不可表。

惡阻(從痰治)

戴云:惡阻者謂婦人有孕,噁心阻其飲食者是也。肥者有痰,瘦者有熱。多用二陳湯。

或白朮為末,水丸。隨所好,或湯或水下。

婦人懷妊愛物,乃一臟之虛假。如肝臟虛,其肝氣止能生胎,無餘用也,又云不能榮其肝,肝虛故受酸。

血塊、死血、食積、痰飲成塊,在兩脅動作腹鳴,嘈雜眩運,身熱時作時止:

黃連(一兩。一半用茱萸炒,去茱萸;一半益智拌抄,去益智) 山梔(半兩,炒) 苔芎(半兩) 香附(一兩。用童便浸) 蘿蔔子(一兩半,炒) 山楂(一兩) 三稜 青皮 神麯(各半兩) 莪朮(半兩,用米醋煮) 桃仁(半兩,留尖去皮) 白芥子(一兩半,炒) 瓦龍子(消血塊)

上為末,作丸子服之。

一婦人血塊如盤,有孕難服峻劑:

香附(四兩,煮醋) 桃仁(一兩,去皮尖) 海石(二兩,醋煮) 白朮(一兩)

上為末,神麯為丸。

束胎

束胎丸 第八個月服之。

黃芩(酒炒,夏用一兩,秋用七錢半,冬用半兩) 茯苓(七錢半) 陳皮(二兩,忌火) 白朮(一兩) 粥為丸。

束胎散 即達生散。

人參(五分) 陳皮(五分) 白朮 白芍 歸身尾(各一錢半) 甘草(二錢、炙) 大腹皮(三錢) 紫蘇(五分) 或加枳殼、砂仁作一貼,入青蔥五葉,黃楊木葉梢十個煎。待於八九個月上服十數貼,甚得力。或夏加黃芩,冬不必加,春加川芎。或有別證,以意消息。

第九個月服:

黃芩(一兩,酒炒,宜熱藥,不宜涼藥,怯弱人減半) 白朮(一兩) 枳殼(七錢半,炒) 滑石(七錢半。臨月十日前小便多時,減此一味)

上為末,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熱湯下。不可多,恐損元氣。

安胎

白朮 黃芩 炒曲 粥為丸。

黃芩安胎,乃上中二焦藥,能降火下行。

縮砂安胎治痛,行氣故也。

益母草即茺蔚子,治產前產後諸病,能行血養血。難產作膏:

地黃膏、牛膝膏。

胎漏

氣虛 血虛 血熱

戴云:胎漏者謂婦人有胎而血下漏者。

子腫(濕多)

戴云:子腫者,謂婦孕手足或頭面通身浮腫者是也。用山梔炒,合米飲湯吞下。

難產

難產之由,亦是八九個月內不謹者。

氣血虛故,亦有氣血凝而不能轉運者。

催生方:

白芷灰 滑石 百草霜

上為末,芎歸湯或薑汁調服之。治胎衣不下。

《婦人大全方》別有藥。

產後血暈

虛火帶血漸漸暈來:

用鹿角燒灰,出火毒,研為極細末,以好酒調灌下即醒,行血極快也。

又方,用韭葉細切,盛於有嘴瓶中,以熱醋沃之,急封其口,以嘴塞產婦鼻中,可愈眩暈。

產後補虛:

人參 白朮(各一錢) 黃芩 陳皮 川芎 歸身尾(五分) 甘草(三錢,炙)

有熱加生薑(三錢),茯苓(三錢)。必用大補氣血,雖有雜症,以末治之。

當清熱、補血氣。

消血塊:

滑石(三錢) 沒藥(二錢) 麒麟竭(二錢) 無則牡丹皮

上為末,醋糊作丸。

瓦龍子能消血塊。

川芎 黃芩 白朮 茯苓 乾薑 滑石 白芍(炒) 陳皮 㕮咀,煎湯服之。

惡露不盡

謂產後敗血所去不盡,在小腹作痛:

五靈脂 香附米 蛤粉 醋丸(甚者入桃仁,不去尖)

如惡血不下,以五靈脂為末,神麯糊丸,白朮、陳皮湯下。

中風

不可作風治,切不可以小續命湯服之。必大補氣血,然後治痰。當以左右手脈分其氣血多少而治。口眼喎斜,不可服小續命湯。

發熱惡寒

大發熱必用乾薑,輕用茯苓淡滲。其藥一應苦寒,熱發表藥皆不可用也。

才見身熱,便不可表。發熱惡寒,皆是氣血。

左手脈不足,補血藥多於補氣藥。右手脈不足,補氣藥多於補血藥。

惡寒發熱腹滿者,當去惡血。腹滿者不是,腹痛者是。產後不可用白芍藥,以其酸寒,伐生髮之氣故也。

產後一切痛,皆不可發散。

小兒科

小兒食積、痰熱、傷乳為病,大概肝與脾病多。

小兒肝病多,及大人亦然。肝只是有余,腎只是不足。

吐瀉黃疸

三稜 莪朮 陳皮 青皮 神麯 麥芽 甘草 白木 茯苓 黃連

上為末,水調服。

傷乳吐瀉者加山楂,時氣吐瀉者加滑石,發熱者加薄荷,吐瀉用益元散。錢氏五補五瀉之藥俱可用。

急慢驚風

發熱口瘡 手心伏熱 痰熱痰喘 痰嗽

並用通法,重則用瓜蒂散,輕則用苦參、赤小豆末,須酸齏汁調服,吐之後用通聖散蜜丸服之。

驚有二證:一者熱痰主急驚,當直瀉之;一者脾虛乃為慢驚,所主多死,當養脾。

東垣云:慢驚者先實脾土,後散風邪。

急者只用降火下痰養血。

慢者只用硃砂安神丸,更於血藥中求之。

黑龍丸

牛膽南星 礞石(各一兩,焰硝等分,煅) 天竺黃 青黛(各半兩) 蘆薈(二兩半) 硃砂(二錢) 殭蠶(五分) 蜈蚣(二錢半,火燒存性)

上為細末,煎甘草湯膏,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或二丸。急驚薄荷湯下,慢驚桔梗、白朮湯下。

神聖牛黃奪命散

檳榔(半兩) 木香(三錢) 大黃(二兩,麵裹煨熟為末) 白牽牛(一兩,一半炒,一半生用) 黑牽牛(粗末,一半生用,一半炒用)

上為一處,研作細末,入輕粉少許。每服二錢,用蜜漿水調下。不拘時候,微利為度。

疳病

胡黃連丸

胡黃連(五分,去果積) 阿魏(一錢半,醋煮,去肉積) 麝香(四粒) 神麯(二錢半,去食積也) 黃連(二錢半,炒,去熱積)

上為末,豬膽汁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白朮湯下。

小兒疳病腹大黃連丸二十丸,白朮湯下。

痘瘡

分血虛氣虛補之:氣虛用人參、白朮,加解毒藥;血虛四物湯加解毒藥,酒炒芩、連,名解毒散。但見紅點,便忌升麻葛根湯,發得表虛也。吐瀉少食為裡虛,不吐瀉能食為實。裡實而補,則結癰腫。陷伏、倒靨、灰白為表虛,或用燒人屎。黑陷甚者,燒人屎。紅活綻凸,為表實,而復用表藥,則要潰爛不結痂。二者俱見,為表裡俱虛。痘瘡或初出或未出時,人有患者,宜預服此藥,多者合少,重者合輕,方用絲瓜近蒂三寸,連瓜子皮燒灰存性,為末,砂糖拌吃,入硃砂末亦可。

解痘瘡毒藥:

絲瓜 升麻 酒芍藥 甘草(生用) 糖球 黑豆 犀角 赤小豆

解痘瘡法,已出未出皆可用硃砂為末,以蜜水調服,多者可減,少者可無。

腹脹

蘿蔔子(蒸) 紫蘇梗 陳皮 乾薑(各等分) 甘草(減半) 食減者加白朮煎服。

夜啼

人參(一錢半) 黃連(一錢半,薑汁炒) 甘草(五分) 竹葉(二十片)

上作三服,姜一片煎服之。

戴云:謂滿口生瘡者是也。江茶、粉草傅之。又方,苦參、黃丹、五倍子、青黛各等分傅之。

脫囊腫大

戴云:脫囊者,陰囊腫大,墜下不收上之說。

木通 甘草 黃連 當歸 黃芩 煎服。

脫囊,紫蘇葉為末,水調傅上,荷葉裹之。

脫肛

戴云:脫肛者,大腸脫下之說。

東北方陳壁上土湯泡,先薰後洗。亦可脫囊,用藥服之。

木舌

戴云:木舌者,舌腫硬不和軟也。又言重舌者亦是。類此二者,皆是熱病。用:

百草霜 滑石 芒稍 為末,酒調服。

癮疹

黑斑、紅斑、瘡癢,用通聖散調服。

咯紅

戴云:咯紅者,即唾內有血,非吐血與咳血。

黑豆 甘草 陳皮 煎服。

吃泥(胃熱故也)

軟石膏 甘草 黃芩 陳皮 茯苓 白朮

上煎湯服之。

痢疾 食積

黃芩 黃連 陳皮 甘草 煎服。

赤痢加紅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食積痢:

炒曲 蒼朮 滑石 芍藥 黃芩 白朮 甘草 陳皮 茯苓

上㕮咀,煎下保和丸。

解顱

乃是母氣虛與熱多耳。

戴云:即初生小兒頭上骨未合而開者。

上以四君子湯、四物湯,有熱加酒芩、炒黃連、生甘草煎服,外以絹帛繫緊,用白蘞末敷之。

蛔蟲

楝樹根為君,佐以二陳湯煎服。

口噤

鬱金 黎蘆 瓜蒂 為末搐鼻。

風痰

南星(半兩,切) 白礬(半兩,入器中水高一指浸,曬乾研細末入) 白附子(二兩) 用飛白麵丸如雞黃大,每服一丸或二丸,薑、蜜、薄荷湯化下服之。

癩頭

用紅炭淬長流水,令熱洗之。又服酒製通聖散。除大黃酒炒外,以胡荽子、伏龍肝、懸龍尾、黃連、白礬為末調敷。又方用:

松樹厚皮(燒灰,二兩) 白膠香(熬沸傾石上,二兩) 黃丹(一兩,飛) 白礬(半兩,火飛) 軟石膏(一兩) 黃連(半兩) 大黃(半兩) 輕粉(四釐)

上極細末,熬熟油,調敷瘡上。先洗了瘡痂敷乃佳。

赤瘤

生地黃 木通 荊芥 苦藥帶表之類,用芭蕉油塗患處。

鼻赤

雄黃 黃丹 同敷。

一小兒好吃粽成腹痛:

黃連 白酒藥 為末,調服乃愈。

火豈君相五志俱有論

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其勢甚彰,其死甚急。何者?蓋能燔灼焚焰,飛走狂越,消鑠於物,莫能御之。遊行乎三焦,虛實之兩途:曰君火也,猶人火也;曰相火也,猶龍火也。火性不妄動,能不違於道,常以稟位,聽命運行造化生存之機。今夫人在氣交之中,多動少靜,欲不妄動,其可得乎!故凡動者皆屬火也。火一妄行,元氣受傷,勢不兩立,偏勝則病移他經,事非細故。動之極也,病則死矣。經所以謂一水不勝二火。火之出於天造君相之外,又有厥陰臟腑之火,根於五志之內,六慾七情激之,其火隨起。大怒則火起於肝,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悲哀動中則火起於肺。心謂君主,自焚則死矣。丹溪又啟火出五臟主病,曰:諸風掉眩屬於肝,火之動也。諸瘡痛瘍屬於心,火之用也。諸氣憤郁屬於肺,火之升也。諸濕腫滿屬於脾,火之勝也。經所謂一水不勝五火之火,出自人為。又考《內經》病機一十九條,內舉屬火者五: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燥狂越,皆屬於火。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而河間又廣其說,火之致病音甚多,深契《內經》之意。吐酸、嘔、喘、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大鼓之有聲、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感、悲笑譫妄、衄蔑血汙之病,皆少陰君火之火,乃真心、小腸之氣所為也。若瞀瘛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跗踵痠疼、氣逆上衝,禁慄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瘂耳鳴及聾,嘔湧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瞤瘛,暴病暴死,此皆少陽相火之熱,乃心絡包、三焦之氣所為也。是皆火之變見於諸病也。謂為脈虛則浮大,實則洪數。藥之所主,各因其屬。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惟黃連之屬可以制之。相火者龍火也,不可以濕析之,從其性而伏之,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噫!瀉火之法,豈止如此。虛實多端,不可不察。以臟氣司之,如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餘之火耳。若飲食勞倦,內傷元氣,火不兩並,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以黃耆、人參、甘草之屬。若陰微陽強,相火盛熾,以乘陰位,日漸煎熬,為火虛之病,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歸、地黃之屬。若心火亢極,鬱熱內實,為陽強之病,以鹹冷之劑折之,如大黃、朴硝之屬。若腎水受傷,其陰失守,無根之火,為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如生地黃、玄參之屬。若右腎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熱之劑濟之,如附子、乾薑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為火鬱之病,以升散之劑發之,如升麻、乾葛、柴胡、防風之屬。不明諸此之類,而求火之為病,施治何所依據。故於諸經集略其說,略備處方之用,庶免實實虛虛之禍也。

氣屬陽動作火論

捍衛沖和不息之謂氣,擾亂妄動變常之謂火。當其和平之時,外護其表,復行於里,周流一期,循環無端,出入升降,繼而有常,源出中焦,總統於肺氣,昌嘗病於人也。及其七情之交攻,五志之間發,乖戾失常,清者遂變之為濁,行者抑遏而反止,表失衛護而不和,內失健悍而少降,營運漸遠,肺失主持,妄動不已,五志厥陰之火焉,上燔肺氣之病焉。何者?氣本屬陽,反勝則為火矣。河間有曰:五志過極,則為火也。何後世不本此議,而一概類聚香辛燥熱之劑,氣作寒熱,所據何理?且言七氣湯製作,其用青皮、陳皮、三稜、蓬朮、益智、甘桂、甘草,遂以為平和可用,常通治七情所傷。混同一意,未愈其藥,以治真氣。以下諸氣,尤有甚焉者,茲不復敘。況所居之情,各各不同。且夫經言九氣之變,未嘗略而不詳,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散,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其言治法,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寒者熱之,驚者平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喜者以恐勝之,悲者以喜勝之。九氣之治,各有分別,何嘗混作寒論,治而類聚香熱之藥,通言以治諸氣,豈理之哉。夫氣乃氤氳清虛之象,若霧露之著物。今以時以其氣久抑滯,藉此暫行開發之意,藥中無佐使制伏,所起之氣遇之,甚則增熾鬱火,蒸薰氣液而成積,自積滋長而成痰,一飲下隔。氣乃氤氳清虛之象,若霧露之著物,滯雖易散,內挾痰積,閉而復結,服之日久,安有氣實而不動,氣動而不散者乎?此皆人所受誤之由,刁俗已久,相沿而化,卒莫能救。升發火過,香辛散氣,燥熱傷氣,真氣耗散,濁氣上騰。猶曰腎虛,不能攝氣歸原,遂與蘇子降氣湯、四磨湯,下黑錫丹、養氣丹,鎮墜上升之氣。且硫黃、黑錫佐以香熱,又無補養之性,藉此果能生氣而補腎乎?當熟詳之。夫濕痰盛甚者,亦或當之初服,未顯憎變,由其喜墜而愈耳。形質弱者,何以收救?不悟,肺受火炎,子氣亦弱,降令不行,火無以制,相扇而動,本勢空虛,命絕如縷。積而至深,丹毒濟火,一旦火氣狂散,喘急奔息而死。所以有形丹石丸藥,重墜無形之氣,其氣將何抵受,隨而降之乎?譬以石投水,水故未嘗沉也,豈不死歟!丹溪有曰: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其熱愈甚,自覺無冷,非真冷也。火熱似水,積熱之甚,陽亢陰微,故有此證。認假作真,似是之禍,可勝言哉!《內經》雖云百病皆生於氣,以正氣受邪之下一也。今七情傷氣,鬱結不舒,痞悶壅塞,發為諸病,當詳所起之因,滯於何經,上下部分。藏氣之不同,隨經用藥,有寒熱溫涼之同異。若枳殼利肺氣,多服損胸中至高之氣。青皮瀉肝氣,多服損真氣。與夫木香之治中下焦氣,香附之快滯氣,陳皮之泄氣,藿香之馨香,上行胃氣,紫蘇之散表氣,厚朴之瀉衛氣,檳榔之瀉至高之氣,沉香之升降其氣,腦麝香之散真氣,若此之類,氣實可宜。其中有行散者,有損泄者,可過劑乎?用之能卻氣之標,而不能治氣之本。豈可又佐以燥熱之藥,以火濟火,混同施治?又使之常服多服,可乎?氣之與火,一理而已。動靜之變,反化為二氣作火論治,與病情相得,丹溪《發揮》論云:冷生氣者,出於高陽生之謬言也,身非自受寒氣,口食寒物,而足論寒者,吾恐十之無一二也。

血屬陰難成易虧論

《內經》曰:榮者水穀之精也,和調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於於脾,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髒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是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此使然也。注之於脈,少則澀,充則實。常以飲食日滋,故能陽生陰長,取汗變化,而亦為血也。生化旺則經恃此而長養,衰耗竭則百脈由此而空虛,可不謹養哉?故曰血者神氣也,持之則存,失之則亡。是知血盛則形勝,血弱則形衰;神靜則陰生,形役則陽充。陽盛則陰必衰,又何言陽旺而生陰血者,何哉?蓋謂血氣之常,陰從乎陽,隨氣運行於內,而無陰以羈束之,則氣何以樹立。故其致病也易,而調治也難。以其比陽常虧而又損之,則陽易亢,陰易乏之論,可以見矣。諸經有云:陽道實,陰道虛;陽道常饒,陰道常乏;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以人之生也,年十四歲而經行,至四十九而經斷,可見陰血之難成易虧如此。陰氣一虧傷,所變之證妄行於上,則吐衄衰涸於外,則虛勞妄返於下,則便紅。稍血熱則膀胱癃閉,溺血滲透腸間,則為腸風。陰虛陽搏,則為崩中。濕蒸熱瘀,則為滯下。熱極腐化,則為膿血。火極似水,血色紫黑。熱盛於陰,發於瘡瘍。濕滯於血,則為痛癢癮疹,皮膚則為冷痹。畜之在上,則人喜念。畜之在下,則人喜狂。墮恐跌僕,則瘀惡肉凝。若分部位,身半已上,同天之陽;身半已下,同地之陰。此恃舉其所顯之證者。治血必血屬之藥。欲求血藥,其四物之謂乎!河間謂:隨證輔佐,謂之六合湯者,詳言之矣。余故陳其氣味專司之要,不可不察。大川芎,血中之氣藥也,通肝經,性味辛散,能行血滯於氣也。地黃,血中血藥也,通腎經,性味甘寒,能生真陰之虛也。當歸分三治,血中主藥,通腎經,性味辛溫,全用能活血,各歸其經也。芍藥,分陰藥也,通脾經,性味酸寒,能和血氣腹痛也。若求陰藥之屬,必於此而取則焉。《脾胃論》有云:若善治者,隨經損益,損其一二味之所宜,為主治可也。此特論血病而求血藥之屬者也。若氣虛血弱,又當從長沙。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生陰血也。若四物者,獨能主血分受傷,為氣不虛也。輔佐之屬,若桃仁、紅花、蘇木、血竭、牡丹皮者,血滯所宜;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桐灰者,血崩所宜;乳香、沒藥、五靈脂、凌霄花者,血痛所宜;蓯蓉、鎖陽、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敗龜板者,血虛所宜;乳酪,血液之物,血燥所宜;乾薑、桂者,血寒所宜;生地黃、玄參,血熱所宜。此特取其正治之大略耳。以其觸類而長,可謂無窮之應變矣。

滯下辯論

滯下之病,嘗見世方以赤白而分寒熱,妄用兜澀燥劑止之。或言積滯,而行巴硇丸藥攻之;或指濕熱,而與淡滲之劑利之。一偏之誤,可不明辨乎!按《原病式》所論,赤白同於一理,反復陳喻,但不熟察耳。果腸胃積滯不行,法當辛苦寒涼藥,推陳致新,盪滌而去,不宜巴硇毒藥下之。否則鬱結轉甚,而病變危者有之矣。若瀉痢不分兩證,混言濕熱,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夫泄者水穀濕之象,滯下垢瘀之物,同於濕熱而成,治分兩歧,而藥亦異。若淡滲之劑,功能散利水道,濁流得快,使泄自止。此有無之形,豈可與滯下混同論治,而用導滯行積可乎?其下痢出於大腸,傳送之道了不幹於腎氣。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魚腦,或下如豆汁,或便白膿,或下純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若此者豈可與瀉混同論治,而用淡滲利之可乎?嘗原其本,皆由腸胃日受飲食之積,余不盡行,留滯於內,濕蒸熱瘀,鬱結日深,伏而不作,時逢炎暑,不行相火司令,又調攝失宜,復感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火氣下降,蒸發畜積,而滯下之症作矣。以其積滯之滯行,故名之曰滯下。其濕熱瘀積,干於血分則赤,干於氣分則白。赤白兼下,氣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氣弱不運,脾積不磨,陳積脫滑下凝,猶如魚腦矣。甚則腸胃空虛,關司失守,濁液並流,色非一類,錯雜混下注出,狀如豆汁矣。若脾氣下陷,虛坐努責,便出色如白膿矣。其熱傷血深,濕毒相瘀,黏結紫色,則紫黑矣。其汙濁積而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後重裡急,至圊而不能便,總行並頻,亦少乍止乍起而不安,此皆大腸經有所壅遏窒礙,氣液不得宣通故也。眾言難據,何法則可求之?長沙論云:利之可下者,悉用大黃之劑;可溫者,悉用薑、附之類。何嘗以巴硇毒藥下之,緊澀重藥兜之。又觀河間立言: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宜溫,脈弦則去風,膿血黏稠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以重藥溫之,風邪內縮宜汗之,騖溏為痢當溫之,在表者汗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在表熱者內疏之,在小便澀者分利之。用藥輕重之別,又加詳載。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治實治虛之要論。而丹溪又言大虛大寒者,其治驗備載《局方發揮》。觀此諸法,豈可膠柱而調瑟。又有胃弱而閉不食,此言噤口痢病。七方未有詳論者,以內大法推之,內格嘔逆,火起炎上之象。究乎此,則胃虛木火乘之,是土敗木賊也。見此多成危候。

三焦之疾燥熱勝陰

嘗讀劉河間先生三消之淪,始言天地六氣五味,以配養人身六位五臟,而究乎萬物之原,終引《內經》論渴諸症,以辨乎世方熱藥之誤。此比物立象,反復申明,非深明陰陽造化之機者,孰能如是邪,請陳其略。夫經中有言心肝氣厥而渴者,有腎熱而渴者,有言胃與大腸結熱而渴者,有言脾癉而渴者,有因小腸痹熱而渴者,有因傷飽肥甘而食渴者,有因醉飽入房而渴者,有因遠行勞倦遇天熱而渴者,有因傷害胃十而渴者,有因腎熱而渴者,有因痛風而渴者,雖五臟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各異,其乾燥熱勝液一也。三消之熱,本濕寒之陰氣衰,燥熱之陽氣大甚,皆因乎飲食飢飽失節,腸胃乾涸,而氣液不得宜平;或耗亂精神,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輝而燥熱鬱甚;或因久嗜咸物,恣食炙搏,飲食過度。亦有年少脈金石丸散,積久實熱結於下焦,虛熱血虛不能利,實熱燥甚於腎,故渴而不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不甚渴,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此三消者,其燥熱同也,故治疾者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濕之甚,濟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日已矣。豈不以滋潤之劑養陰,以制燥滋水而充液哉!何故?泄漏消渴,多者不知。其書謂因下部腎水虛,不能制其上焦心火,使上實熱而多煩渴,下虛冷而小便多;更服寒藥,則元氣轉虛,而下部腎水轉衰,則上焦心火尤難治也,但以暖藥補養元氣。若下部腎水得實,而勝退上焦心火,則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籲!若此未明陰陽虛實之道也!夫腎水屬陰而本寒,虛則為熱;心火屬陽而本熱,虛則為寒。若腎水陰虛,則心火陽實,是謂陽實陰虛,而上下俱熱矣。以彼人言,但見消渴數溲,妄言為下部寒爾。豈知腸胃燥熱怫鬱使之然也。且夫寒物屬陰,能養水而瀉心;熱物屬陽,能養火而耗水。今腎水既不能勝心火,則上下俱熱。奈何以熱養腎水,欲令勝心火,豈不暗哉!彼不謂水氣實者必能制火,虛則不能制火,故陽實陰虛而熱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陰實陽虛不能制水,小便利而常多。此又不知消渴小便多者,蓋燥熱太甚,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鬱結滯,緻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滲泄,浸潤於外,以養乎百骸。故腸胃之外燥熱大甚,雖多飲水入於腸胃之內,終不能浸潤於外,故渴不止而小便多。水液既不能滲泄浸潤於外,則陰燥竭而無以自養,故久而多變為聾、盲、瘡瘍、痤痱之類而危殆,其為燥熱傷陰也明矣。

泄瀉從濕治有多法

泄瀉者水瀉所為也,由濕本土,土乃脾胃之氣也。得此證者,或因於內傷,或感於外邪,皆能動乎脾濕,脾病則升舉之氣下陷,濕變注並出大腸之道,以胃與大腸同乎陽明一經也。云濕可成泄,垂教治濕,大意而言。後世方論,泥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凡泄瀉之藥,多用淡滲之劑利之。下久不止,不分所得之因,遂以為寒,而用緊澀熱藥兜之。夫泄有五:飧泄者,水穀不化而完出,濕兼風也;溏泄者漸下,汗積黏垢,濕兼熱也;鶩泄者,所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濕兼寒也;濡泄者,體重軟弱,泄下多水,濕自甚也;滑泄者,久下不能禁固,濕勝氣脫也。若此有寒熱虛實之不同,舉治不可執一而言,謹書數法於後。夫泄有宜汗解者。經言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又云久風為飧泄,若《保命集》云用蒼朮、麻黃、防風之屬是也。有宜下而保安者,若長沙言下痢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下利己差,至其時復發者,此為下未盡,更下之安,悉用大承氣湯加減之劑。有宜化而得安者。《格致餘論》:夏月患泄,百方不效,視之久病,而神亦瘁,小便少而赤,脈滑而頗弦,格悶食減。因悟此久積所為,積濕成痰,留於肺中。宜大腸之下固也,清其源則流自清。以茱萸等作湯溫服一碗許,探喉中,一吐痰半升,如利減一半。次早晨飲,吐半升而利止。有以補養而愈者,若《脾胃論》言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大便泄瀉,從黃耆建中湯。有宜調和脾濕而得止者,若潔古言曰,四肢懶倦,小便不利,大便走泄,沉困,飲食減少,以白朮、芍藥、茯苓,加減治之。有宜升舉而安者,若《試效方》言胃中濕,脾弱不能運行,食下則為泄,助甲膽風勝以克之,以升陽之藥,羌活、獨活、升麻、防風、炙甘草之屬。有宜燥濕而後除者,若《脾胃論》言土濕有餘,脈緩,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從平胃散。有宜寒涼而愈者。若長沙言脅熱自利者,黃芩湯主之,舉其濕熱之相宜者。若長沙言下利脈遲緊,痛未欲止,當溫之;下利心痛,急當救里;下痢清白,水液澄澈,可與理中、四逆湯輩。究其利小便之相宜者,河間言濕勝則濡泄,小便不利者,可與五苓散、益元散分導之。以其收斂之相宜者,東垣言寒滑氣泄不固,制訶子散澀之。以上諸法,各有所主,宜獨利小便而濕動也,豈獨病因寒,必待龍骨、石脂緊重燥毒之屬澀之。治者又當審擇其說。一途取利,約而不博,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