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烏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隔山消(《綱目》),白何烏、白何首烏(《東醫壽世寶元》),隔山撬(《分類草藥性》)。
【釋名】
本品功用同何首烏而色白,故名白首烏。
【基原】
為蘿藦科植物牛皮消和戟葉牛皮消等的塊根。
【植物】
1.牛皮消 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 又名飛來鶴(《植物名實圖考》),耳葉牛皮消(《中國藥用植物志》)。分佈於華東、中南及河北、陝西、甘肅、臺灣、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山東、江蘇有栽培。
2.戟葉牛皮消 Cynanchum bungei Decne. 又名泰山何首烏、山東何首烏、地葫蘆、山葫蘆(《中藥材品種論述》)。分佈於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等地。
此外,同屬植物隔山牛皮消 Cynanchnm wilfordii (Maxim.) Hemsl.的塊根,在吉林省也作白首烏藥用。
【採集】
春初或秋季采挖塊根,洗淨泥土,除去殘莖和鬚根,曬乾,或趁鮮切片曬乾。鮮品隨采隨用。
【化學成分】
牛皮消:塊根中含較高的磷脂(phyospholipid)和C21甾體酯苷(C21steroid ester glycoside)。從總苷中已分離出隔山消苷(wilfoside)C3N、C1N、C1G、K1N和牛皮消苷(cynauricuoside)A、B、C,以及蘿藦胺(gagamine)、牛皮消素(caudatin)、蘿藦苷元(metaplexigenin)、12-O-桂皮醯基去醯蘿藦苷元(kidjoranin)等4個苷元。還含白首烏二苯酮(baishouwubenzophenone)。另含人體所需的全部氨基酸,其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精氨酸(arginine)的含量最高;並含豐富的維生素;尤以B族的含量為高;還含較高的磷、鉀、銅、鋯、硒等無機元素。
戟葉牛皮消:塊根含羥基苯乙酮為苷元的苷類成分:戟葉牛皮消苷(bungeiside)A、B、C、D,還含4-羥基苯乙酮(4-hydroxyacetophenone),2,4-二羥基苯乙酮,左旋的春日菊醇(leucanthemitol),7-O-葡萄糖基甘草苷元(7-O-glucosylliquiritigenin),β-穀甾醇葡萄糖苷(β-sitosterolglucoside)以及磷脂成分。
【藥理】
1.抗氧化作用 白首烏對O3造成的小鼠肺終末細支氣管上皮脫落伴增生、肝損傷、胸腺及脾臟萎縮等類似衰老的變化及小鼠體重減輕、體力減弱、體溫降低、禦寒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減退的變化均有明顯改善作用,並能降低腦、肺、肝LPO含量和腦MAO-B活性。
2.抗腫瘤作用 白首烏總苷對小鼠Lewis肺癌有抑制作用,對艾氏腹水癌和肉瘤S180有直接細胞毒作用,並能增強環磷醯胺對Lewis肺癌的抑制效應。
3.調節免疫作用 白首烏水溶性浸膏和可明顯增強正常小鼠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白首烏總磷脂對環磷醯胺引起的小鼠免疫抑制現象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4.保肝作用 白首烏提取物對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大鼠急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提高肝細胞酶的生物活性,降低血清膽紅素和轉氨酶,提高肝損傷大鼠的存活率。
5.其他作用 白首烏總苷及原生藥粉能顯著降低大鼠血清TC,並有一定的抗高脂促動脈平滑肌細胞增生作用。白首烏總苷灌服能明顯改善N-乙醯苯肼所致的大鼠溶血性貧血的症狀及肝組織的病理變化,並能增加胸腺及腎上腺的重量。白首烏總磷脂外塗可促進兔耳毛生長。
6.毒性 白首烏總苷小鼠灌胃、腹腔注射的LD50分別為4.897±0.066g/kg、0.749±0.072g/kg。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
【藥性】
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肝、腎、脾、胃經。溫潤和降。
1.《草木便方》:“甘、微苦,溫。”
2.《山東中藥》:“味苦、甘、澀,性微溫,無毒。”
3.《貴陽民間藥草》:“甘、苦,平。”
4.《青島中草藥手冊》:“入肝、腎經。”
【功效主治】
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鬚髮,健脾消積,解毒。主治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鬚髮早白,關節不利,胃痛食少,腹脹積滯,疳疾痢痔,產後乳少,便秘,瘡瘍腫毒。
1.《綱目》:“主腹脹積滯。”
2.《草木便方》:“醋磨塗癬。”
3.《分類草藥性》:“消食積,下乳,補虛弱。”
4.《山東中藥》:“為滋養、強壯、補血藥,並能收斂精氣,烏須黑髮。治久病虛弱,貧血,鬚髮早白,慢性風痹,腰膝酸軟,性神經衰弱,痔瘡,腸出血,陰虛久瘧,潰瘍久不收口。鮮的並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老人便秘。”
5.《江西草藥》:“清熱解毒,順氣止痢。用於毒蛇咬傷,胃痛,痢疾,小兒高燒。”
6.《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主治神經衰弱,陽痿遺精,腰腿疼痛,關節不利。”
7.《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腎炎水腫,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8.《陝西中草藥》:“治胃痛腹脹,腎虛腰痛,小兒痞塊,白帶,乳汁不足。”
9.《貴州民間方藥集》:“外用治瘡毒、魚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研末,每次1~3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應用配伍】
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鬚髮 本品味甘性緩,歸肝腎經,具有滋補強壯作用,能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鬚髮,故常用於肝腎不足、精血虧少所致的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鬚髮早白,關節不利等證。凡腎虛腰膝酸痛,關節不利者,可與懷牛膝、補骨脂、菟絲子、枸杞子等配伍;凡腎虛陽痿,遺精滑精,頭昏失眠者,可與淫羊霍、枸杞子、黨參、酸棗仁等同用;凡精血不足鬚髮早白者,可與熟地黃、當歸、補骨脂、女貞子等並施。
健脾消積 本品又入脾胃經,功能健脾胃,消食積,故常用於脾胃虛弱之胃痛,食少,腹脹,產後乳少,以及飲食停積之疳疾痢痔等證。凡脾胃虛弱者,可與黨參、白朮、陳皮等配伍;兼積滯內停者,可與雞內金、神曲、山楂、萊菔子等同用。
解毒 本品又有解毒之功,內服或配合外用可治瘡瘍腫毒及毒蛇咬傷。
【附方】
1.治腰腿疼痛,關節不利 白首烏15g,牛膝6g,菟絲子9g,補骨脂6g,枸杞子9g。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2.治陽痿 隔山撬、淫羊藿、山藥、黨參各9~12g。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3.治神經衰弱,陽痿,遺精 白首烏15g,酸棗仁9g,太子參9g,枸杞子12g。水煎服。(《山西中草藥手冊》)
4.治小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腹瀉 隔山撬、糯米草、雞屎藤各等分。研末備用。每次9g,加米粉18g,蒸熟食。(《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5.治食滯,脘腹脹滿 隔山撬30g,土當歸(杏葉防風)30g,馬蘭30g。水煎服。(同上)
6.治氣膈噎食,轉食 隔山消二兩,雞肫皮一兩,牛膽南星、朱砂各一兩,急性子二錢。為末,煉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錢,淡薑湯下。(《綱目》引《孫天仁集效方》)
7.治胃痛、痢疾腹痛 白首烏、蒲公英各9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8.治太陰證,腹痛,自利不渴 白何烏、白朮、白芍藥、炮薑、幹薑各二錢,陳皮、炙甘草各一錢。水煎服。(《東醫壽世寶元》白何烏理中湯)
9.治乳汁不足 牛皮消根(去皮)30g,母雞1只(去內臟)。將藥放入雞腹內,燉熟,去藥渣,湯肉同服。不放鹽。(《湖北中草藥志》)
10.治腳氣水腫 白首烏、車前子各6g。水煎去渣,每日分2次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11.治無名腫毒 鮮牛皮消適量,搗爛,兌酒或醋少許,敷患處。(《湖北中草藥志》)
12.治毒蛇咬傷 耳葉牛皮消30g,青木香根30g,杜衡30g。研末。每服3~9g,每日3次。另用耳葉牛皮消根、竹葉椒根、射幹根(均鮮)各適量,搗爛外敷。(《江西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