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葉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竹葉門冬青(《分類草藥性》),淡竹米(《藥材學》)。
【釋名】
《綱目》雲:“竹字相形。許慎《說文》雲:竹,冬生艸也。故字從倒艸。”本品葉似竹而味淡,故名淡竹葉。
【基原】
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或中華淡竹葉的全草。
【植物】
1.淡竹葉 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和西南地區。
2.中華淡竹葉 Lophatherum sinense Rendle分佈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採集】
栽後3~4年開始採收。在6~7月將開花時,除留種以外,其餘均於離地2~5cm處割起地上部分,曬乾,理順紮成小把即成。但在曬時不能翻動,以免脫節;夜間不能露天堆放,以免黃葉。可連續收穫數年。
【化學成分】
莖葉含三萜類化合物:蘆竹素(arundoin),印白茅素(cylindrin),蒲公英賽醇(taraxerol),無羈萜(friedelin)等。
【藥理】
1.解熱作用 淡竹葉水煎劑灌胃,對貓、兔、大鼠發熱模型均有顯著的解熱作用。
2.利尿作用 淡竹葉水煎劑口服,增加尿量作用較弱,但明顯增加尿中氯化物排出。
3.其他作用 本品水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有抑菌作用。本品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粗提取物對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根,搶水洗淨,切段,乾燥。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藥性】
味甘、淡,性寒。歸心、肺、胃、膀胱經。體輕滲泄。
1.《滇南本草》:“味苦,性寒。”
2.《綱目》:“甘,寒,無毒。”
3.《生草藥性備要》:“味甜、辛、淡,性寒。”
4.《本草易讀》:“入手太陰肺。”
5.《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入心、胃、小腸、膀胱四經。”
【功效主治】
清熱除煩,利尿通淋。主治熱病煩渴,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兒驚啼,肺熱咳嗽,胃熱嘔噦,小便赤澀淋濁。
1.《滇南本草》:“治肺熱咳嗽,肺氣上逆。治虛煩,發熱不眠。退虛熱,止煩熱,煎點童便服。”
2.《綱目》:“去煩熱,利小便,清心。”
3.《生草藥性備要》:“涼心,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治白濁,退熱,散痔瘡毒,明眼目。”
4.《握靈本草》:“去胃熱。”
5.《玉楸藥解》:“去濕,解熱。”
6.《醫林纂要·藥性》:“治小兒驚癇。”
7.《草木便方》:“治煩熱,咳喘,吐血,嘔噦。”
8.《草藥新纂》:“治熱病瘡瘍。”
9.《現代實用中藥》:“為清涼解熱利尿藥,用於熱病口渴,小便澀痛,煩熱不寐等症。又對於牙齦腫痛,口腔炎等有效。”
10.《湖南藥物志》:“生津止渴,治胃痛,喉痛,肺癆,感冒初起。預防麻疹、中暑。”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
【使用注意】
體虛有寒者禁服。
1.《本草匯言》:“陰虛清氣不化者,不可用。”
2.《品匯精要續集》:“孕婦勿服。”
3.《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無實熱者慎用。”
【應用配伍】
清熱除煩 本品味甘性寒,能清泄心胃之熱而除煩止渴,又甘淡滲利,導熱邪從小便而出,且藥性平緩,無論外感內傷,凡心胃火熱所致之煩熱口渴,齦腫口瘡,小兒驚啼,嘔噦,及肺熱咳嗽等證,皆可選用。凡外感熱病,心煩口渴,熱在氣分者,可與生石膏、知母、蘆根等配伍,以清熱除煩止渴;若氣陰兩傷者,可再加麥冬、人參等,以益氣生津;若熱在營分者,可與生地黃、麥冬、金銀花、連翹等同用,以清營透熱。凡心胃火盛之口舌生瘡,牙齦腫痛者,可與生地黃、生石膏、黃連等相配,以清熱瀉火解毒。凡小兒驚啼煩躁,甚或抽搐者,可與蟬蛻、鉤藤、燈心草等相合,以清心瀉火,除煩定驚。凡胃熱氣逆嘔噦者,可與石膏、竹茹、枇杷葉等同伍,以清胃瀉熱止嘔。凡風熱傷肺,咳嗽咽痛者,可與金銀花、杏仁、桔梗等並施,以清熱宣肺止咳。
利尿通淋 本品甘淡滲利,善清小腸、膀胱之熱,利尿通淋,既可用於心火移於小腸之小便赤澀短少,又可用於濕熱蘊結膀胱之淋濁澀痛。凡心經熱盛下移小腸而致小便澀痛者,可與生地、木通、生甘草梢等配伍,以清心導熱利尿;若膀胱濕熱蘊結之小便淋瀝赤澀者,可與海金沙、車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清熱利尿通淋。
1.《得宜本草》:“得麥冬,去煩熱,利小便。”
2.《本草鉤沉》:“配知母、石膏等治中暑煩渴;配白茅根、車前草等,治尿路感染;配元參、甘草、升麻等,治咽喉、口腔炎;與鴨蹠草同用,解熱之功更著。”
【附方】
1.治熱病煩渴 ①鮮淡竹葉30g(幹品15g),麥門冬15g。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②淡竹葉30g,白茅根3g,幹銀花12g。水煎,分3~4次服。(《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熱病餘熱未淨,心煩口渴 淡竹葉、太子參、麥門冬、北沙參各9g,生石膏12g(先煎),生甘草4.5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3.治感冒發熱 淡竹葉30g,粉葛15g,土柴胡9g,羊咪青15g,薄荷6g。水煎服。(《梧州地區中草藥》)
4.治肺炎 鮮淡竹葉30g,三椏苦9g,麥冬15g。水煎服。(《福州中草藥臨床手冊》)
5.治肺結核潮熱 淡竹葉、青蒿各15g,地骨皮30g。水煎服,連服1~2周。(《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6.治口舌糜爛 鮮淡竹葉30g,木通9g,生地9g。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7.治口腔炎、牙周炎、扁桃體炎 淡竹葉30~60g,犁頭草、夏枯草各15g,薄荷9g。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
8.治火眼痛 淡竹葉9~15g,加白糖煮豆腐吃。(同上)
9.治小兒夜啼 淡竹葉9g,蟬衣、甘草節、黃芩各4.5g,車前子(布包)、生地各6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10.治小兒胎熱,母孕時多食炙煿之物,生下麵赤眼閉,口中氣熱,焦啼,躁熱 淡竹葉、甘草、黑豆各三錢,燈心二十根。水一碗,濃煎三四分,頻頻少進,令乳母亦服。(《本草匯言》)
11.治小便不利,淋閉不通,因氣壯火勝者 淡竹葉一兩,甘草一錢,木通、滑石各二錢。水煎服。(《本草匯言》)
12.治血淋,小便澀痛 淡竹葉全草30g,生地15g,生藕節30g。煎湯服,日2次。(《泉州本草》)
13.預防麻疹 淡竹葉、桑葉各3kg,地丁4kg。共煎汁,每日服3~4次,每次1小茶碗,連服5~7日。(《湖南藥物志》)
14.治衄血 幹淡竹葉15g,生梔子9g,一枝黃花9g。水煎服。(福州軍區《中草藥手冊》)
15.治產後血氣暴虛,汗出 淡竹葉煎湯服,每服三合,須臾再服。(《䱐溪單方選》)
【文獻綜錄】
1.《本草匯言》:“淡竹葉,清心火,利小便,通淋閉之藥也,淡味五臟無歸,但入太陽利小便為專用,有走無守,證因氣壯火鬱、小水不利,用無不宜。”
2.《本經逢原》:“淡竹葉,性專淡滲下降,故能去煩熱,清心利小便。”
3.《玉楸藥解》:“淡竹葉,甘寒滲利,疏通小便,清瀉膀胱濕熱。”
4.《藥義明辨》:“淡竹葉,味甘、淡,氣寒,清心肺,除煩熱,凡陽中無陰而陽僭者,無分氣血虛實,皆可用也。”
5.《用藥指南》:“淡竹葉,專通小便。濕熱鬱於膀胱則小便不利,淡竹葉能下心火及利小腸之火,兼去膀胱濕熱,所以治之。兼解心煩。邪熱鬱於包絡,上淩於心,則心火不寧而煩生焉,淡竹葉氣寒入於小腸,心與小腸相通,小腸火瀉,心火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