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茶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12月25日 (五) 05:45的版本 →‎實用中藥辭典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孩兒茶(《飲膳正要》),烏爹泥、烏丁泥(《綱目》),粉兒茶(《中國藥學大辭典》)。

釋名

《綱目》雲:“烏爹或作烏丁,皆番語,無正字。”古人誤以為本品乃“細茶末熬制而成”,故名兒茶、孩兒茶。

基原

為豆科植物兒茶心材或去皮枝幹煎制而成的乾燥浸膏。

植物

兒茶 Acacia catechu (L. f.) Willd.[Mimosa catechu L. f.] 除雲南西雙版納、臨滄地區有野生外,雲南其他地區及廣西、廣東、浙江南部、臺灣均有引種。印度、緬甸和非洲東部亦有分佈。

採集

有兒茶膏和方兒茶兩種採制方法。

1.兒茶膏 一般在兒茶栽培10年以上即可採伐加工。於冬季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進行,將樹砍伐,剝去外皮,取褐色心材砍成碎片,加水4倍,煎熬提取6次,每次1.5小時,合併提取液,過濾,濃縮成糖漿狀,冷卻,傾於特製的模型中,幹後即成。

2.方兒茶 割取兒茶的帶葉小枝,入銅鍋中,加水煮沸6~8小時,並不斷攪拌,使葉破碎,待葉變黃色時,取出枝葉,將浸出液過濾,濃縮成糖漿狀,傾入木盤中,待冷卻凝固,切成方塊狀,乾燥即成。

化學成分

心材含兒茶鞣酸(catechu-tannic acid),左旋及消旋兒茶精(catechin),左旋及消旋表兒茶精(epicatechin),鞣紅鞣質(phlobatannin),以及非瑟素(fiset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萬壽菊素(quercetagetin)等黃酮醇和山柰酚(kaempferol),二氫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花旗松素(taxifolin),異鼠李素(isorhamnetin),右旋阿夫兒茶精(afzelechin),雙聚原矢車菊素(dimeric procyanidin)。樹皮中含黃麯黴毒素(aflatoxin)。煎膏中還含粘液質、脂肪油、蠟及樹膠等。樹膠中又含有多聚己糖(hexasaccharide)。

藥理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d-兒茶精可使離體兔耳血管收縮,對離體心臟則先抑制後興奮。兒茶靜脈注射可使豚鼠骨骼肌張力降低,血壓下降,呼吸加快。d-兒茶精可增強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酪氨酸脫羧酶活性,降低體內腎上腺素水準,從而起到降壓作用。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兒茶精對ADP、AA和膠原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呈濃度依賴關係;兒茶精還顯著抑制大鼠的血栓形成,降低TXA2含量。

3.保肝作用 d-兒茶精對CCl4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可使丙氨酸轉氨酶明顯降低,倒置的A/G逆轉,增加穀胱甘肽硫轉移酶活性,從而增強肝的解毒功能。d-兒茶精有降低大鼠血清和肝臟中TC的作用,並能拮抗蠅蕈堿、鬼筆堿及醋氨酚所致的肝損害,從而具有保護肝臟的作用。另外,d-兒茶精皮下注射能改善大鼠乙醇中毒所致的肝臟生化及組織化學反應。D-兒茶精的保肝作用與其促進肝內ATP合成、溶酶體膜穩定、自由基清除、抗氧化作用以及抗內毒素、抗脂肪浸潤等有關。表兒茶精的保肝作用則與其很強的清除自由基有關。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兒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色念珠菌、綠膿桿菌、白喉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對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單純皰疹病毒Ⅰ型等病毒以及藍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鐵銹色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兒茶水溶液灌服能抑制空腹兔十二指腸及小腸的蠕動,促進盲腸的逆蠕動,但對大腸幾乎無作用。兒茶還能使腸管張力短暫增加,具有預防胃潰瘍的作用。兒茶精能顯著增加犬和大鼠的膽汁流量,具有利膽作用。兒茶精還能抑制大腸內細菌的胺生成酶,阻斷吲哚類物質的產生,因此有止瀉作用。

6.抗癌及清除自由基作用 兒茶精在體內可抑制多種致癌物誘導的突變,並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兒茶精可抑制HPD加光產生的O2- 對肝癌細胞膜上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使過氧化物MDA的生成顯著被抑制,其抑制率隨兒茶精的濃度增加而增加。兒茶精對單純光照產生的MDA、HPD光敏反應產生的MDA以及對肝勻漿經紫外線照射產生的MDA均有抑制作用。兒茶精小劑量時,能清除由鄰苯三酚自氧化產生的O2-,大劑量自身也能因自氧化產生O2-,從而影響同一系統另外的O2- 的生成,顯示兒茶精是一種強的氧化劑,對O2- 具有極強的清除作用。此外,兒茶對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還能抑制瘤細胞與纖維蛋白粘連而阻止瘤細胞擴散。

7.其他作用 表兒茶精能使ATP、溫度和濃度依賴性地促進大鼠胰島素分泌,還可促進胰島素中DNA的合成;d-兒茶精對兔也有降血糖作用。皮下埋入兒茶可顯著延遲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發生的潛伏期,明顯減少扭體次數,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d-兒茶精可使慢性肝炎患者降低了的淋巴細胞數恢復正常。

炮製

揀去雜質,刷去灰屑。用時打碎或研成細粉。

貯乾燥容器內,置乾燥處,防潮。

藥性

味苦、澀,性涼。歸心、肺經。

1.《飲膳正要》:“甘、苦,微寒,無毒。”

2.《綱目》:“苦、澀,平,無毒。”

3.《本草正》:“味苦、微澀,性涼。”

4.《本草求真》:“入心、肺。”

功效主治

清熱化痰,生津止渴,止血定痛,收濕斂瘡。主治痰熱咳嗽,煩熱消渴,喉痹,口瘡,牙疳,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外傷出血,痔瘡腫痛,瘡瘍不斂,濕疹流水,白帶過多。

1.《飲膳正要》:“去痰熱,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氣,清神少睡。”

2.《醫學入門·本草》:“消血,治一切瘡毒。”

3.《綱目》:“清上膈熱,化痰生津,塗金瘡、一切諸瘡,生肌定痛,止血,收濕。”

4.《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瘡喉痹,煩熱,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濕熱痢血,及婦人崩淋,經血不止,小兒疳熱,口疳,熱瘡,濕爛諸瘡,斂肌長肉,亦殺諸蟲。”

5.《本草備要》:“塗金瘡、口瘡、陰疳、痔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使用注意

寒濕之症禁服。

應用配伍

清熱化痰,生津止渴 本品味苦性涼,功能清肺熱,化痰涎,生津液,止消渴,故常用於痰熱咳嗽、煩熱消渴、喉痹等證。凡肺熱喘咳者,可與細辛、豬膽汁配伍,或與黃芩、桑白皮、瓜蔞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凡煩熱消渴者,可與知母、天花粉等相配,以清熱生津止渴。凡喉痹咽痛者,可與冰片、柿霜、枯礬相合,以清熱潤喉止痛。

止血定痛 本品有止血定痛之功,能用於多種出血證,尤宜於外傷出血,臨床可與龍骨、血竭、白及等研末外敷。

收濕斂瘡 本品苦澀收斂,最善收濕斂瘡,祛腐生肌,故常用於瘡瘍不斂、濕疹流水及婦女白帶過多等證。凡癰疽潰爛久不收斂者,可與乳香、沒藥、血竭、三七等為末外摻,以祛腐生肌斂瘡;若濕瘡流水者,可與輕粉、龍骨、爐甘石同用,以收濕斂瘡止癢;凡婦女白帶過多者,可與蛇床子煎湯坐浴,或與苦參、黃柏、枯礬等研末外用,以清除濕殺蟲止帶。

《得配本草》:“得輕粉、冰片,搽下疳陰疳;配雄黃、貝母,搽牙疳口瘡。”

附方

1.治咳嗽 兒茶60g,細辛12g,豬膽一個。前二味藥共研末,取膽汁煉熟,三味藥共為丸,每丸重3g。每日4次,每次1丸,空腹含化。(《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內蒙古》)

2.治急性扁桃體炎 兒茶、柿霜各9g,冰片0.6g,枯礬6g。共研細粉,用甘油調成糊狀,塗抹患處。(《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選編·耳鼻咽喉疾病》)

3.治牙疳,口瘡 孩兒茶、硼砂等分,為末搽。(《綱目》)

4. 治鼻淵流水 孩兒茶末吹之。(《本草權度》)

5.治走馬牙疳 孩兒茶、雄黃、貝母等分。為末,米泔漱淨搽之。(《綱目》引《積德堂經驗方》)

6.治肺結核咯血 孩兒茶30g,明礬24g。共研細末。每次服0.1~0.2g,每日3次。中等量咯血(大咯血者不宜採用),每次服0.2~0.3g,每4小時1次。開水沖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7.治鼻衄和痔瘡出血 兒茶末外敷;或用兒茶7.5g(研末),桂皮1.5g(研末),沸水250ml,浸30分鐘,濾淨後外洗痔瘡,或用棉花浸藥水作鼻孔壓迫止血。(《中藥臨床應用》)

8.治上消化道出血 兒茶、白及、阿膠、雲南白藥各等量,研成細粉。每日服藥2~3次,每次3g,白水沖服。(《新醫藥學雜誌》1978,(3):28 止血粉)

9.治一切癰疽等諸毒,破爛不斂者 兒茶、乳香、沒藥各三錢,血竭三錢,旱三七三錢,冰片一錢,麝香二分。上為末,撒之。(《醫宗金鑒》腐盡生肌散)

10.治潰瘍腐盡,見新肉珠時 沒藥、乳香、兒茶、輕粉各等分。上為末。每用三至五錢,水煎黃色洗之,或豬蹄湯煎洗尤佳。(《外科大成》軍持露)

11.治下疳陰瘡 孩兒茶一錢,真珠一分,片腦半分。為末敷。(《綱目》引《纂要奇方》)

12.治下疳初起流膿 兒茶一錢,冰片三分。上為末。將瘡先用冷茶或甘草湯洗淨,挹幹,以雞翎將藥掃上。(《瘍醫大全》二靈丹)

13.治皮膚濕疹、潰瘍,分泌物多 兒茶9g,輕粉6g,冰片0.9g,龍骨9g。研末水調外敷。(《中藥臨床應用》兒輕散)

14.治女陰潰瘍 兒茶3g,雞內金3g,輕粉1.5g,冰片1g。上為細末,外敷。(《中醫皮膚病學簡編》兒茶輕粉散)

15.治痔瘡腫痛 孩兒茶、麝香為末。唾津敷。(《孫天仁集效方》)

16. 治肛脫熱腫 熊膽五分,孩兒茶二分,片腦一分。上為末,人乳調。塗肛上,熱汁自出而肛收。(《東醫寶鑒》孩兒散)

臨床報導

1.治療肺結核咯血 兒茶37.5g,明礬30g。將上兩藥研為細粉過60目篩,混合均勻,裝有色瓶內,用時分為每包0.2或0.4g。小量咯血,每次口服0.2~0.4g,每日3次;中等量咯血每次0.4~0.8g,每日4次。可以連用多天直到血止。臨床徵象如有咯血傾向者,可先期內服預防止血。治療肺結核咯血82例,浸潤型肺結核並咯血52例,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28例,痰中帶血54例,小量咯血28例。在化學療法的同時服用上方止血。1周止血總有效率為96.3%,痰中帶血消失46例(占85.1%);小量咯血消失21例(占75%)[1]。

2.治療口腔疾病 ①將兒茶幹品研末,用消毒棉簽蘸藥末塗沫於患處,適量,每日可塗抹2~3次,吞下勿礙,治療口瘡162例,結果全部治癒。其中塗抹1次痊癒者106人,塗抹2次痊癒者42人,塗抹3~5次痊癒者14人[2]。②兒茶、冰片各10g。共為細末,把冰糖40g溶化後,將上藥攪拌於內,待稍冷卻後做成3g大小的長方塊狀體。治療小兒各種口腔粘膜疾病301例,治療結果:單純性口炎89例,痊癒57例,好轉3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7.5%。皰疹性口炎68例,痊癒52例,好轉1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5.5%。阿弗他口炎55例,痊癒35例,好轉1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18%。潰瘍性口炎57例,痊癒38例,好轉1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78%。壞死性口腔炎32例,痊癒15例,好轉1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8.13%[3]。③中藥組給予兒茶粉末,每次1~3g,每日3次含服,連用7天;對照組給予維生素B210mg,每日3次口服,並每日用龍膽紫外塗潰瘍面1次,連用7天。治療化療後口腔潰瘍。結果:中藥組30例,3天內痊癒16例,好轉14例;7天內痊癒28例,好轉2例。對照組30例,3天內痊癒6例,好轉18例;7天內痊癒14例,好轉16例。中藥組3天、7天的痊癒率分別為53.3%與93.3%,對照組分別為20%與46.7%,中藥組明顯高於對照組(P<0.05)[4]。

3.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兒茶、白及、生大黃、烏賊骨,研細末過篩,按4:4:1:3配伍。每次服2g,每日3次,冷開水調成糊狀空腹吞服。根據病情給予輸液,大出血病人酌情輸血。治療86例,治癒61人,治癒率為70.9%;顯效17人,無效3人,總有效率為96.5%;平均止血時間2.25天[5]。

4.治療慢性結腸炎 兒茶粉末,每次0.6~2g,每天3次,部分病例用兒茶蜜丸1~3丸,每天3次,30天為1療程;同時以兒茶粉4~10g加溫生理鹽水或溫開水40~100ml保留灌腸,每天1次,15天為1療程,根據病情可進行2~3個療程。治療93例,痊癒14例,顯效42例,有效33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95.7%[6]。

5.治療膿皰瘡 兒茶250g,研細末,過100目篩,加蒸餾水至1000ml,浸漬3天,過濾,加防腐劑尼泊金0.5g。使用方法:用棉簽擦破膿瘡,吸淨膿液,清除皰壁或膿痂後外搽兒茶濃液,每日1次。治療期間不用其他內服及外用藥物。治療100例膿皰瘡中824個皮損,痊癒768個,顯效54個,有效2個,且無毒副作用[7]。

6.治療外陰潰瘍 ①兒茶、海螵蛸、樟丹各等量,研成散劑備用。用1/1000新潔爾滅消毒患處,然後均勻在創面上撒散劑,每日1次或2次。治療100餘例,均收到滿意效果,有的僅上藥2~3次即獲全愈[8]。②兒茶、冰片製成粉劑、糊劑和軟膏等劑型,治療50餘例,均較迅速治癒,平均療程為11天[9]。

7.治療宮頸糜爛 ①兒茶、明礬各30g,冰片1g。碾成粉末,用麻油調製成糊狀。擦淨宮頸糜爛面上白帶,把2g糊狀藥安放在帶線棉球上,然後置於宮頸糜爛面。24小時後自行取出帶線棉球。每3~4天1次,10次為1療程。治療68例,治癒42例,好轉16例,無效10例[10]。②兒茶25g,苦參25g,黃柏25g,枯礬20g,冰片5g。洗淨烘乾,共為細面,過200目篩,後加冰片,密封保存。用時以香油調成糊狀,先用幹棉球清拭陰道後,再將帶線棉球蘸已調好的藥糊放在糜爛面上,24小時後自己將藥棉球取出,每隔2天上藥1次,10次為1療程。治療598例,痊癒515例,顯效45例,好轉38例,總有效率為100%[11]。

8.治療痔瘡 兒茶配冰片適量,製成散劑外塗。治療內、外痔和混合痔65例,顯效41例,有效24例[12]。

9.治療燒傷 兒茶、黃芩、黃柏各100g,冰片30~50g,80%乙醇1000ml。將兒茶研末,與另3味藥浸泡乙醇中2~3天,過濾,備用。治療2179例燒傷患者,治癒2057例,死亡122例;結痂時間最長105天,平均25天。本藥7.5mg/ml的生藥濃度能抑制綠膿桿菌生長,1.88mg/ml能抑制大腸桿菌和產氣腸桿菌生長,0.47mg/ml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對燒傷創面的修復癒合無不良影響,對機體也無明顯毒性反應[13]。

參考文獻

[1]伏樹藩,等.雲南醫藥,1989,10(1):65

[2]孔令舉,等.中醫藥學報,1988,(5):40

[3]丁彥軍.實用醫學雜誌,1991,7(3):156

[4]王顯傑,等.中醫雜誌,2001,42(1):57

[5]陳愛平,等.浙江中醫雜誌,1990,25(12):556

[6]周懷鴻.廣東醫學,1984,5(5):25

[7]吳燕陽,等.中華皮膚科雜誌,1990,23(3):178

[8]馬文芝.吉林中醫藥,1983,(6):21

[9]王造時.吉林醫學,1980,(3):32

[10]毛月娟.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3,17(4):26

[11]董克勤,等.吉林中醫藥,1982,(4):34

[12]徐貴典.陝西中醫,1987,(4):171

[13]韓之勳,等.中醫雜誌,1984,2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