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漆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漆渣(《藥籠小品》),漆底、漆腳(《中藥材手冊》)。
【釋名】
本品為漆樹樹脂的乾燥品,故名幹漆。因入藥多取漆桶底層樹脂,故亦名漆渣、漆底、漆腳。
【基原】
為漆樹科植物漆樹樹脂經加工後的乾燥品。
【植物】
漆樹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 A. Barkl.[Rhus verniciflua Stokes] 又名大木漆、山漆(《中國高等植物圖鑒》),楂苗(《中國樹木分類學》)。分佈於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之外的全國各省區。
【採集】
割傷漆樹樹皮,收集自行流出的樹脂為生漆,幹固後凝成的團塊即為幹漆。但商品多收集漆缸壁或底部粘著的幹渣,經煆制後入藥。
【化學成分】
幹漆含漆酚(urushiol),氫化漆酚(hydrourushiol),漆樹藍蛋白(stellecyanin)及蟲膠酶(laccase)等。
【藥理】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小劑量幹漆具有強心作用,可使每搏心輸出量增加,還能使動物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瞳孔散大;大劑量則呈現相反的作用,抑制心臟、降低血壓、縮小瞳孔、麻痹中樞神經等。
2.其他作用 幹漆有解痙作用,幹漆醇提取物具有抗組胺、抗5-HT、抗Ach的作用,可鬆弛平滑肌。幹漆炭可縮短動物出血及凝血時間。幹漆亦有驅蟲作用。
3.毒性 生漆可引起過敏性皮炎,芒硝沖水熏洗有治療作用。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砸成小塊,洗淨,曬乾,置煆藥鍋內,上蓋一口徑略小的鍋,兩鍋接合處用鹽泥封固,上壓重物,蓋鍋底部貼一白紙條或放幾粒大米,用文武火加熱,煆至白紙或大米呈老黃色為度,離火,涼透後取出,剁成小塊。或取淨幹漆,砸成小塊,置鍋內,中火炒至煙盡為度,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放涼。《千金方》:“炒令煙斷。”《朱氏集驗方》:“慢火炒令變紫黑色。”《醫宗粹言·藥性論》:“用新瓦上下合定,火煆黑煙盡方可用。”幹漆生品有毒,煆炭或炒炭後可降低其毒性和刺激性。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處乾燥處。
【藥性】
味辛,性溫。有小毒。歸肝、脾經。氣臭,行散降泄。
1.《本經》:“味辛,溫,無毒。”
2.《別錄》:“有毒。”
3.《補遺藥性賦》:“味辛、平。降也。陽中之陰也。”
4.《品匯精要》:“味辛,性溫散,氣之厚者,陽也。臭臭。”
5.《本草求真》:“入肝、脾。”
【功效主治】
破血祛瘀,消積殺蟲。主治瘀血經閉,癥瘕,疳積,蟲積。
1.《本經》:“主絕傷,補中,續筋骨,填髓腦,安五臟,五緩六急,風寒濕痹。”
2.《別錄》:“療咳嗽,消瘀血痞結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腸,去蛔蟲。”
3.《藥性論》:“能殺三蟲,主女人經脈不通。”
4.《日華子》:“治傳屍勞,除風。”
5.《本草原始》:“婦人產後血運,多用幹漆火燒熏鼻。”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3~5g。外用:適量,燒煙熏。
內服宜炒或煆後用,不宜入煎。
【使用注意】
孕婦及體虛無瘀滯者禁服。
1.《經驗方》:“怕漆人不可服。”
2.《本草從新》:“虛人及慣生大瘡者戒之。”
3.《得配本草》:“血枯經閉者,投之立斃。”
4.《本草求真》:“無積血者切忌,以其傷營血,損胃氣耳。”
【應用配伍】
破血祛瘀 本品辛散苦降,溫通行滯,能祛瘀通經,故常用於瘀血阻滯之經閉、癥瘕。然其性有毒,需與養血之品配伍,始能破瘀而不傷正。如治虛勞羸瘦,幹血內結,肌膚甲錯者,可與大黃、䗪蟲、桃仁破瘀藥及幹地黃、芍藥等養血藥配伍,如《金匱》大黃䗪蟲丸;若婦女月水不通,小腹堅痛者,可與當歸、芍藥等養血活血藥同用,如《千金方》幹漆湯;若為產後惡露不盡,腹中絞痛者,可與大黃、當歸、幹薑等相伍,如《聖惠方》大黃散;若經閉而腹中有癥瘕者,可與牛膝、生地黃配用,如《婦人良方》萬病丸。
消積殺蟲 本品有小毒,功能消積殺蟲,故常用於疳積、蟲積。常與使君子、苦楝皮、蕪荑同用,如《聖濟總錄》幹漆散;如疳積腹痛而胃虛者,則可與黃連、陳皮、陳粳米配伍,既可殺蟲除疳,又能調養胃氣,以免幹漆傷胃,如《普濟方》幹漆丸。
1.《本草經集注》:“半夏為之使。”
2.《得宜本草》:“得白蕪荑,治小兒蟲病;得牛膝、生地,治婦女經閉;得大麥糵,治產後血氣青腫水疾;得柏子、山萸、棗仁,治七傷證。”
【附方】
1.治婦人臍下結物,大如杯升,月經不通,發作往來,下痢羸瘦,此為氣瘕 幹漆末一斤,生地黃三十斤(搗絞取汁)。火煎幹漆,令可丸,即丸如梧子大。每次食後服三丸,日三服。(《肘後方》)
2.治婦人不曾生長,血氣臟腑疼痛不可忍,及丈夫元氣小腸氣撮痛 幹漆一兩(為末),濕漆一兩。先將濕漆入銚子內熬,如一食飯間已來住火,與幹漆末一處拌和,丸如半皂子大。每服一丸,溫酒吞下,無時。如元氣小腸膀胱氣痛,牙關緊急,但斡開牙關,溫酒化一丸灌下。(《經驗方》二聖丸)
3.治產後惡血攻腹內㽲痛不可忍 川大黃一兩(微炒),幹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桂心一兩,生幹地黃一兩,幹薑半兩(炮裂),當歸三分(微炒)。上為粗末。每服三錢,以酒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聖惠方》大黃散)
4.治漏下色黑 幹漆(炒令煙盡)、大黃(炒)、細辛(去苗葉)、桂(去粗皮)各一兩,甘草(炙)三分。上為散。每服兩錢匕,粥飲調下;溫酒亦得,食前服。(《聖濟總錄》幹漆散)
5.治產後血暈 附子一枚(酒泡七次),丹皮一兩,幹漆一兩(炒候煙盡),大黃一兩(酒煮)。上為末,米醋一升熬成膏,和藥丸,每丸重五分。每服三丸,急用五丸,溫酒吞下。(《陳素庵婦科補解》)
6.治九種心痛,及腹脅積聚滯氣 幹漆(炒煙出)二兩。為末,醋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熱酒下,醋湯亦得下,不拘時候。(《聖濟總錄》幹漆丸)
7.治小兒蛔蟲咬心痛 幹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上為細散。每服以新汲水一合,生油一橡鬥子,空心調下一字,不過三服,當取下蟲。(《聖惠方》)
8.治小兒疳積腹痛 幹漆(炒煙出)、使君子(取肉)十四枚、楝木皮(去粗皮)一兩,蕪荑一錢半。上為散。每服半錢匕,砂糖熟水調下。(《聖濟總錄》幹漆散)
9.治小兒無辜疳 陳粳米一合(炒過去火毒),黃連一兩(炒,放冷出火毒),陳橘皮(去白)半兩,幹漆一分(炒去煙,出火毒,存性)。上為末,豬膽汁煮麵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七八丸,用米飲下,不拘時候。(《普濟方》幹漆丸)
10.治喉痹欲絕不可針藥者 幹漆燒煙,以筒吸之。(《聖濟總錄》)
11.治骨痹皮肉寒 鹿茸、幹地黃各四兩,幹漆半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普濟方》幹漆丸)
12.治五勞七傷 幹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棗仁各等分。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服二七丸,溫酒下,日二服。(《千金方》)
13.治鬢髮白可以變黑 幹漆(炒令煙盡)、柏子仁(炒)、生幹地黃、熟幹地黃各一兩。上為末,研,糯米飯和搗,塗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聖濟總錄》幹漆丸)
【文獻綜錄】
1.《綱目》:“漆,性毒而殺蟲,降而行血。所主諸證雖繁,其功只在二者而已。”
2.《本草經疏》:“幹漆,能殺蟲消散,逐腸胃一切有形之積滯,腸胃既清,則五臟自安,痿緩痹結自調矣。又損傷一證,專從血論,蓋血者有形者也,形質受病,惟辛溫散結而兼鹹味者,可入血分而消之,瘀血消則絕傷自和,筋骨自續,而髓腦自足矣。其中痞結腰痛,女子疝瘕者,亦指下焦血分受寒,血凝所致。利小腸者,取其通行經脈之功耳。至於療咳嗽,雖非正治,然亦有瘀血停積,發為骨蒸勞瘵,以致咳嗽者,得其消散瘀血之力,則骨蒸退而咳嗽亦除也。”
3.《本經逢原》:“幹漆灰,性善下降而破血,故消腫殺蟲通月閉,皆取去惡血之用,而《本經》治絕傷補中,是取其破宿生新之力也。元素雲,削年深堅結之積滯,破日久凝結之瘀血,斯言盡幹漆之用矣。無積血者切忌,以大傷營血,損胃氣,故胃虛人服之,往往作嘔,此與《本經》之義,似乎相背,而實不相違。產後血暈,以舊漆器燒煙熏之即醒,蓋亦取下血之義,而破經絡中血滯。”
【備考】
①《日華子》:“(幹漆)毒發,飲鐵漿,並黃櫨汁,及甘豆湯,吃蟹,並可制。”②《綱目》:“凡人畏漆者,嚼蜀椒塗口鼻可免。生漆瘡者,紫蘇湯、杉木湯、漆姑草湯、蟹湯浴之,皆良。”③《醫學正傳》:“性畏漆者,入雞子清和藥(幹漆)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