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F
目录
- 1 逢逢(péng)
- 2 肺移寒於腎
- 3 伏陽
- 4 發
- 5 發斑傷寒
- 6 發背
- 7 發表不遠熱
- 8 發表溫經
- 9 發遲
- 10 發耳
- 11 發哽
- 12 發汗禁例
- 13 發洪
- 14 發際
- 15 發際瘡
- 16 發際發
- 17 發瘕
- 18 發驚潮搐
- 19 發瘤
- 20 發落
- 21 發眉
- 22 發眉瘡
- 23 發眉疽
- 24 發蒙
- 25 發腦
- 26 發泡
- 27 發泡灸
- 28 發熱
- 29 發熱惡寒
- 30 髮乳
- 31 發生
- 32 發無澤
- 33 發頤
- 34 發針
- 35 發症
- 36 發作無時瘧
- 37 乏氣
- 38 伐
- 39 伐肝
- 40 伐身
- 41 法時
- 42 法制
- 43 番沙
- 44 翻喉
- 45 翻花
- 46 翻花瘡
- 47 翻花起肛
- 48 翻花下疳
- 49 翻花楊梅
- 50 翻花痔
- 51 翻胃
- 52 藩蔽
- 53 煩
- 54 煩悗
- 55 煩滿
- 56 煩熱
- 57 煩惋
- 58 煩心
- 59 煩冤
- 60 煩冤嗽
- 61 煩躁
- 62 樊阿
- 63 樊琪
- 64 蕃
- 65 蕃蔽
- 66 蕃茂
- 67 燔焫
- 68 燔針
- 69 燔治
- 70 反
- 71 反唇疔
- 72 反發熱
- 73 反關痘
- 74 反關脈
- 75 反花瘡
- 76 反四時
- 77 反聽
- 78 反胃
- 79 反陽
- 80 反應點
- 81 反折
- 82 反治
- 83 反佐法
- 84 返本還原
- 85 犯本
- 86 犯黃
- 87 飯匙骨
- 88 飯醉
- 89 《範東陽方》
- 90 範防禦
- 91 範九思
- 92 範天錫
- 93 範汪
- 94 方本恭
- 95 方補德
- 96 方丞
- 97 方寸匕
- 98 方導
- 99 方穀
- 100 方骨
- 101 方廣
- 102 方技
- 103 方劑
- 104 方劑配伍
- 105 方炯
- 106 方開
- 107 方略
- 108 方鑷子
- 109 方仁淵
- 110 方如川
- 111 方如化
- 112 方上
- 113 方士
- 114 方氏
- 115 《方氏脈症正宗》
- 116 方文謨
- 117 方文柱
- 118 方賢
- 119 方一樂
- 120 方以智
- 121 方有執
- 122 方隅
- 123 方原庵
- 124 方震
- 125 方志貞
- 126 方中矩
- 127 芳草
- 128 芳香化濁
- 129 芳香溫通
- 130 房黃
- 131 房勞
- 132 房勞複
- 133 房勞咳嗽
- 134 房勞脅痛
- 135 房勞蓄血
- 136 房室傷
- 137 房中
- 138 房中術
- 139 《仿寓意草》
- 140 放點
- 141 放鬆功
- 142 放血療法
- 143 飛
- 144 飛塵眯目
- 145 飛塵入眼
- 146 飛處
- 147 飛法
- 148 飛虎
- 149 飛金走氣
- 150 飛經走氣
- 151 飛門
- 152 飛傷喉痹
- 153 飛屍
- 154 飛絲塵垢入目
- 155 飛絲毒
- 156 飛絲入目證
- 157 飛騰八法
- 158 飛揚
- 159 飛揚喉
- 160 飛陽
- 161 飛陽之脈
- 162 飛瘍
- 163 飛飏
- 164 飛蠅散亂
- 165 飛灶丹
- 166 非搐
- 167 非風
- 168 非化膿灸
- 169 非位
- 170 肥瘡
- 171 肥疳
- 172 肥目
- 173 肥胖不孕
- 174 肥氣
- 175 肥熱瘡
- 176 肥人
- 177 肥人白帶多痰
- 178 肥粘瘡
- 179 肥株子風
- 180 腓(féi,音肥)
- 181 腓腨發
- 182 腓腨疽
- 183 廢
- 184 沸子
- 185 肺
- 186 肺痹
- 187 肺病
- 188 肺藏魄
- 189 肺常不足
- 190 肺朝百脈
- 191 肺蟲病
- 192 肺喘咳
- 193 肺疸
- 194 肺底
- 195 肺疔
- 196 肺惡寒
- 197 肺風
- 198 肺風瘡
- 199 肺風疝
- 200 肺疳
- 201 肺寒喉風
- 202 肺寒壅嗽
- 203 肺合大腸
- 204 肺合皮毛
- 205 肺花瘡
- 206 肺黃
- 207 肺火
- 208 肺火惡寒
- 209 肺積
- 210 肺極
- 211 肺堅
- 212 肺金
- 213 肺津不布
- 214 肺噤
- 215 肺經
- 216 肺經咳嗽
- 217 肺經失血
- 218 肺經燥痰
- 219 肺驚
- 220 肺疽
- 221 肺絕
- 222 肺絕喉閉
- 223 肺絕喉痹
- 224 肺咳
- 225 肺勞
- 226 肺癆
- 227 肺絡損傷
- 228 肺脈
- 229 肺鳴
- 230 肺募
- 231 肺瘧
- 232 肺脾兩虛
- 233 肺脾氣虛
- 234 肺脾鬱
- 235 肺平
- 236 肺氣
- 237 肺氣不利
- 238 肺氣不宣
- 239 肺氣不足
- 240 肺氣上逆
- 241 肺氣盛
- 242 肺氣實
- 243 肺氣虛
- 244 肺熱暴瘂
- 245 肺熱鼻衄
- 246 肺熱病
- 247 肺熱癉瘧
- 248 肺熱腹脹
- 249 肺熱久焦
- 250 肺熱久嗽
- 251 肺熱身腫
- 252 肺熱痿
- 253 肺熱痿軟
- 254 肺熱證
- 255 肺疝
- 256 肺善
- 257 肺傷
- 258 肺腎兩虛
- 259 肺腎同源
- 260 肺腎同治
- 261 肺腎相生
- 262 肺腎陰虛
- 263 肺生皮毛
- 264 肺失清肅
- 265 肺實咳嗽
- 266 肺實熱證
- 267 肺實嗽
- 268 肺實證
- 269 肺手太陰經病證
- 270 肺水
- 271 肺死
- 272 肺死髒
- 273 肺損
- 274 肺損咯血
- 275 肺痛
- 276 肺為華蓋
- 277 肺為嬌髒
- 278 肺為涕
- 279 肺萎
- 280 肺痿
- 281 肺痿喘
- 282 肺痿嗽
- 283 肺系
- 284 肺癇
- 285 肺消
- 286 肺邪
- 287 肺邪脅痛
- 288 肺心痛
- 289 肺虛腹脹
- 290 肺虛寒證
- 291 肺虛熱證
- 292 肺虛身腫
- 293 肺虛嗽
- 294 肺虛損
- 295 肺虛證
- 296 肺虛自汗
- 297 肺炎
- 298 肺遺
- 299 肺陰
- 300 肺陰虛
- 301 肺飲
- 302 肺癰
- 303 肺癰喘
- 304 肺癰嗽
- 305 肺瘀證
- 306 肺俞
- 307 肺與大腸俱實
- 308 肺與大腸俱虛
- 309 肺鬱
- 310 肺欲辛
- 311 肺臟中風
- 312 肺燥咳嗽
- 313 肺燥作瀉
- 314 肺脹
- 315 肺主行水
- 316 肺主治節
- 317 費伯雄
- 318 《費伯雄醫書二種》
- 319 費長房
- 320 費傑
- 321 費啟泰
- 322 費友棠
- 323 疿瘡
- 324 疿子
- 325 痱(féi,音肥)
- 326 痱瘡
- 327 痱子
- 328 分
- 329 分部
- 330 分刺
- 331 分腠
- 332 分誕
- 333 分法
- 334 分骨墊
- 335 分筋
- 336 分理
- 337 分娩
- 338 分氣
- 339 分肉
- 340 分肉解利
- 341 分水
- 342 分推法
- 343 分陰陽
- 344 分至
- 345 粉刺
- 346 粉花瘡
- 347 粉瘤
- 348 憤(月真)
- 349 糞毒塊
- 350 膹菀
- 351 膹鬱
- 352 豐隆
- 353 風(疒^水)
- 354 風(疒咅)XX
- 355 風
- 356 風閉
- 357 風痹
- 358 風不仁
- 359 風池
- 360 風齒
- 361 風赤瘡疾
- 362 風赤瘡痍
- 363 風赤眼
- 364 風搐
- 365 風喘
- 366 風瘡
- 367 風疸
- 368 風癲
- 369 風釣
- 370 風毒喉痹
- 371 風毒喉腫
- 372 風毒腳氣
- 373 風毒牙痛
- 374 風毒咽
- 375 風亸曳
- 376 風耳
- 377 風痱
- 378 風府
- 379 風疳
- 380 風鼓
- 381 風關
- 382 風寒
- 383 風寒喘
- 384 風寒喘逆
- 385 風寒蛾
- 386 風寒感冒
- 387 風寒喉蛾
- 388 風寒痙
- 389 風寒咳嗽
- 390 風寒兩傷榮衛證
- 391 風寒乳蛾
- 392 風寒身腫
- 393 風寒濕
- 394 風寒濕痹
- 395 風寒束肺
- 396 風寒嗽
- 397 風寒頭痛
- 398 風寒外束喘
- 399 風寒脅痛
- 400 風寒瀉
- 401 風寒眩暈
- 402 風寒腰痛
- 403 風喉
- 404 風化
- 405 風化厥陰
- 406 風黃
- 407 風黃疸
- 408 風火喉
- 409 風火鬁
- 410 風火相煽
- 411 風火眼
- 412 風家
- 413 風禁
- 414 風噤
- 415 風驚
- 416 風驚悸
- 417 風驚恐
- 418 風驚食三癇
- 419 風驚邪
- 420 風痙
- 421 風疽
- 422 風厥
- 423 風科
- 424 風咳
- 425 風廓
- 426 風勞
- 427 《風癆臌膈四大證治》
- 428 風淚
- 429 風冷痹
- 430 風冷淚
- 431 風冷失聲
- 432 風冷失音
- 433 風鬁
- 434 風痢
- 435 風瘤
- 436 風聾
- 437 風漏
- 438 風輪
- 439 風輪赤豆
- 440 風門
- 441 風門熱府
- 442 風秘
- 443 風木之髒
- 444 風逆
- 445 風瘧
- 446 風偏枯
- 447 風起?偏
- 448 風氣
- 449 風氣二疽
- 450 風氣腹痛
- 451 風氣霍亂
- 452 風氣內動
- 453 風氣嘔吐
- 454 風氣之病
- 455 風熱犯肺
- 456 風熱感冒
- 457 風熱喉
- 458 風熱喉閉
- 459 風熱喉痹
- 460 風熱喉丹
- 461 風熱喉癬
- 462 風熱驚啼
- 463 風熱瘧
- 464 風熱乳蛾
- 465 風熱失音
- 466 風熱嗽
- 467 風熱頭痛
- 468 風熱吐血
- 469 風熱眩運
- 470 風熱牙疳
- 471 風熱腰痛
- 472 風瘙癢
- 473 風痧
- 474 風疝
- 475 風傷衛瘧
- 476 風傷衛證
- 477 風勝則動
- 478 風屍
- 479 風濕
- 480 風濕痹
- 481 風濕腹脹
- 482 風濕熱頭痛
- 483 風濕頭痛
- 484 風濕痿軟
- 485 風濕腰痛
- 486 風市
- 487 風水
- 488 風水腫
- 489 風嗽
- 490 風癱
- 491 風痰
- 492 風痰痓
- 493 風痰嗽
- 494 風痰頭痛
- 495 風痰哮
- 496 風痰眩暈
- 497 風痰壅盛
- 498 風頭痛
- 499 風頭旋
- 500 風頭眩
- 501 風頑麻
- 502 風為百病之長
- 503 風腲腿
- 504 風溫
- 505 風溫痙
- 506 風溫嗽
- 507 風弦赤爛
- 508 風癇
- 509 風消
- 510 風泄
- 511 風瀉
- 512 風心痛
- 513 風虛腰痛
- 514 風癬
- 515 風眩
- 516 風血痹
- 517 風牙
- 518 風牙痛
- 519 風岩
- 520 風沿爛眼
- 521 風眼
- 522 風癢
- 523 風腰痛
- 524 風癔
- 525 風懿
- 526 風淫
- 527 風引?斜
- 528 風癮
- 529 風壅頭痛
- 530 風鬱
- 531 風暈
- 532 風燥
- 533 風疹
- 534 風中府
- 535 風中泣下
- 536 風中血脈
- 537 風腫
- 538 風注
- 539 風疰
- 540 封藏
- 541 封藏失職
- 542 封藏之本
- 543 封固
- 544 封金匱
- 545 封君達
- 546 封爐
- 547 封臍艾
- 548 封眼法
- 549 封腰
- 550 《瘋門全書》
- 551 瘋犬咬傷
- 552 肺脹嗽
- 553 肺蒸
- 554 肺志憂
- 555 肺中風
- 556 肺中寒證
- 557 肺主鼻
- 558 肺主皮毛
- 559 肺主氣
- 560 肺主聲
- 561 肺主肅降
- 562 肺主通調水道
- 563 風氣腫
- 564 風牽出瞼
- 565 風牽瞼出
- 566 風牽?僻
- 567 風牽?偏外障
- 568 風牽?斜
- 569 風齲
- 570 風熱
- 571 風熱瘡
- 572 風熱耳聾
- 573 鋒針
- 574 鋒針法
- 575 蜂房風
- 576 蜂窠鬁
- 577 蜂窠漏
- 578 蜂漏
- 579 蜂螫傷
- 580 蜂窩瘡
- 581 蜂窩發
- 582 蜂窩疽
- 583 蜂子毒
- 584 馮秉仁
- 585 馮淮清
- 586 馮其盛
- 587 馮三錫
- 588 《馮氏錦囊秘錄》
- 589 馮樹勳
- 590 馮信
- 591 馮則敬
- 592 馮兆張
- 593 逢時
- 594 鳳單展翅
- 595 鳳凰單展翅
- 596 鳳凰鼓翅
- 597 鳳凰展翅
- 598 鳳凰轉翅
- 599 鳳眼
- 600 奉
- 601 否(pǐ匹)
- 602 否格
- 603 否隔
- 604 膚
- 605 膚潤
- 606 膚翳
- 607 膚脹
- 608 膚蒸
- 609 膚證
- 610 胕疝
- 611 胕腫
- 612 趺骨
- 613 趺厥
- 614 趺陽
- 615 趺陽脈
- 616 跗
- 617 跗骨
- 618 跗骨傷
- 619 跗上
- 620 跗上動脈
- 621 跗陽
- 622 跗腫
- 623 跗屬
- 624 敷
- 625 敷和
- 626 敷貼
- 627 敷眼法
- 628 敷藥
- 629 敷藥發泡法
- 630 伏
- 631 伏白
- 632 伏沖之脈
- 633 伏蟲病
- 634 伏鼓
- 635 伏寒喉痹
- 636 伏寒喉癰
- 637 伏寒乳蛾
- 638 伏瘕
- 639 伏連
- 640 伏梁
- 641 伏膂之脈
- 642 伏脈
- 643 伏明
- 644 伏匿脈
- 645 伏氣
- 646 《伏氣解》
- 647 伏氣溫病
- 648 伏熱
- 649 伏熱在裏
- 650 伏暑
- 651 伏暑傷寒
- 652 伏暑晚發
- 653 伏鼠疽
- 654 伏痰
- 655 伏兔
- 656 《伏瘟證治實驗談》
- 657 伏羲
- 658 《伏邪新書》
- 659 伏飲
- 660 鳧(fú扶)骨
- 661 扶承
- 662 扶法
- 663 扶桑骨
- 664 扶桑骨傷
- 665 《扶壽精方》
- 666 扶突
- 667 扶正祛邪
- 668 怫(fú弗)
- 669 怫愾
- 670 怫熱
- 671 怫鬱
- 672 拂法
- 673 拂拂發熱
- 674 服餌
- 675 服氣
- 676 服日
- 677 服食
- 678 浮
- 679 浮白
- 680 浮痹
- 681 浮沉
- 682 浮刺
- 683 浮筋
- 684 浮疽漏
- 685 浮絡
- 686 浮脈
- 687 浮漚丁
- 688 浮萍障
- 689 浮氣
- 690 浮熱
- 691 浮郤
- 692 浮心
- 693 浮虛
- 694 浮翳
- 695 浮翳內障
- 696 浮中沉
- 697 浮腫
- 698 浮腫者治其經
- 699 涪翁
- 700 《福濟全珍》
- 701 《福幼集》
- 702 粰瘡
- 703 撫法
- 704 撫海
- 705 府
- 706 府病
- 707 府舍
- 708 府俞
- 709 府髒
- 710 府中俞
- 711 俯按山源
- 712 俯臥複位法
- 713 釜沸脈
- 714 輔骨
- 715 輔助手法
- 716 腑
- 717 腑會
- 718 腑輸
- 719 腑輸精於髒
- 720 腑俞七十二穴
- 721 腑證
- 722 腐蟲
- 723 腐疔
- 724 腐根
- 725 腐皮遮睛
- 726 腐苔
- 727 父
- 728 付陽
- 729 《婦科心法要訣》
- 730 《婦科玉尺》
- 731 婦女白淫
- 732 婦女白濁
- 733 婦人下赤白沃
- 734 婦人血膈
- 735 《婦嬰至寶》
- 736 負局先生
- 737 附餅灸
- 738 附分
- 739 附骨疽
- 740 附骨痰
- 741 附骨癰
- 742 附牙
- 743 附牙癰
- 744 附子灸
- 745 複方
- 746 複骨
- 747 複合手法
- 748 複溜
- 749 複氣
- 750 複位手法
- 751 複雜性肛漏
- 752 副奉上太醫
- 753 傅常
- 754 傅懶園
- 755 傅懋光
- 756 《傅青主男科》
- 757 《傅青主男女科》
- 758 《傅青主女科》
- 759 傅仁宇
- 760 傅山
- 761 傅滋
- 762 腹
- 763 腹哀
- 764 腹第二側線
- 765 腹第三側線
- 766 腹第一側線
- 767 腹結
- 768 腹哭鐘鳴
- 769 腹冷痛
- 770 腹脈法
- 771 腹滿
- 772 腹募穴
- 773 腹皮
- 774 腹皮繃急
- 775 腹皮急
- 776 腹皮痛
- 777 腹皮癰
- 778 腹屈
- 779 腹上麻痹
- 780 腹啼
- 781 腹通穀
- 782 腹痛
- 783 腹癰
- 784 腹脹
- 785 腹正中線
- 786 腹中(疒丂)痛
- 787 腹中幹痛
- 788 腹中絞痛
- 789 腹中雷鳴
- 790 腹中滿痛
- 791 腹中痛
- 792 腹中窄狹
- 793 覆
- 794 覆杯
- 795 婦女失志經閉
- 796 婦女石淋
- 797 婦人xx痃
- 798 《婦人規》
- 799 婦人雞爪風
- 800 婦人科
- 801 《婦人良方》
- 802 婦人淋帶
- 803 婦人三十六疾
- 804 婦人水分
逢逢(péng)
氣勢宏大、蓬勃。“逢”通“蓬”。《靈樞·逆順》:“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
肺移寒於腎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因肺金與腎水是母子關係,二髒病理上可相互影響。肺有寒則移於腎,損傷腎陽,腎陽虛不能蒸化水氣,水氣氾濫而上湧。《素問·氣厥論》:“肺移寒於腎,為湧水。”
伏陽
病證名。陽熱之邪潛伏在體內。《素問遺篇·本病論》:“民病伏陽而內生煩熱。”參伏氣、伏熱條。
發
①指頭發。又名血餘。為腎之外華。發的生長狀態,是腎氣盛衰的反映。
②病證名。出《劉涓子鬼遺方》。指證情嚴重的體表癰疽。因其發病部位、病因及病情不同而名稱各異。如乳發、足背發等。
發斑傷寒
病證名。傷寒見發斑的疾患。《傷寒括要·傷寒總論》:“傷寒發斑,因當汗不汗;當下不下,或未當下而早下,則熱蘊於胃而發斑也。”傷寒發斑,須辨順逆。《重訂通俗傷寒論·發斑傷寒》:“凡斑既出,脈洪滑有力,手足溫而神識清爽者,病勢順而多吉;脈沉弱無神,四肢厥而神識昏沉者,病勢逆而多凶。”其治法,“斑欲出未出之際,與葛根升麻湯以透其毒,甚則升麻湯加犀角、黑參。若斑已出,不宜再行升發;始發時又不宜便下,恐毒內陷。如熱盛煩渴脈洪數者,人參化斑湯主之;如熱毒內甚,心煩不得眠,錯語呻吟者,黃連解毒湯加黑參、升麻、大青葉主之。若斑發已盡,外熱稍退,內實不大便,譫語者,以小劑涼膈散或大柴胡湯微下之”。(《傷寒辨證·發斑》)。詳見陽證發斑、陰證發斑條。
發背
病名。背部生癰疽之較重者。見《劉涓子鬼遺方》卷三。由於臟腑俞穴皆在背脊部,發背者多因臟腑氣血不調,或火毒內攻,或陰虛火盛凝滯,使氣血蘊滯於背而發。依其所發部位之不同,又有上發背、中發背、下發背之分;或以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而命名;或以其形態之不同,又有命名為蓮子發、蜂窩發等之別。證治參見有關條、有頭疽條。
發表不遠熱
治療學術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指表寒證需用辛溫發汗法治療,雖在炎熱的夏季,亦不必避忌其溫熱。王冰注:“故發汗者,雖熱生病夏月,及差亦用熱藥以發之。”
發表溫經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汗法。解表藥與溫經藥並用,以發表散邪,溫通經脈。如《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治療少陰兼太陽表證,選用麻黃細辛附子湯,發太陽表寒,溫少陰之經。
發遲
五遲之一。指小兒初生無發,日久不長,長亦稀疏萎黃。因先天稟賦不足,氣血不能上榮於發所致。治宜補血,用胡麻丸。並加強飲食營養。
發耳
病名。多由熱毒邪火上炎所致。《瘡瘍經驗全書》卷二:“其瘡生於耳邊,又名熱毒發疽。五六月間,漸長如蜂窠,皮紫者易熱,諸處如火燒,痛不可忍,十日可刺。”治宜瀉火解毒、清熱消腫。可選用仙方活命飲。《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耳發三焦風熱成,初椒漸若蜂房形,赤腫疼痛生輪後,黃膿屬吉紫血凶。”發耳即耳發,參見耳發條。
發哽
病名。因食物中混有毛髮,誤食而哽於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宜急取出之。參見哽喉條。
發汗禁例
治療學術語。指發汗法的禁忌症:⑴內傷元氣不足,發熱頭痛,證似外感,但患者鼻不塞,聲音不重,疲倦無力,脈虛弱;⑵陰虛內熱,午後發熱較重,脈細數無力;⑶傷食病胸脘脹悶,泛酸,噯出腐臭的氣味,身熱,脈滑;⑷內有寒痰,手足寒冷,脈沉滑;⑸腳氣病腫脹;⑹風濕初起,惡寒發熱;⑺濕溫、暑證身熱自汗;⑻少陽病往來寒熱,胸脅痞脹,口苦咽幹目眩等;⑼失血、淋症、瘡瘍;⑽婦女月經適來;⑾發斑。參見傷寒不可汗條。
發洪
指灸瘡出血。《諸病源候論》:“夫針灸,皆是節穴俞募之處,若病甚則風氣衝擊於瘡,凡血與氣相隨而行,故風乘於氣而動於血,血從灸瘡處出,氣盛則血不止,名為發洪。”
發際
①體表部位名。頭髮的邊際處。其中額部上方的頭髮邊緣稱前發際;項部上方的頭髮邊緣稱後發際。《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循發際,至額顱。”
②經外穴名。《太平聖惠方》:“小兒風癇者,先屈手指如數物乃發也,灸鼻柱上發際宛宛中,三壯,炷如小麥大。”《類經圖翼》定名為發際。主治頭風,眩暈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針灸療法入門》所載前發際與本穴同位。
③經穴別名。即神庭。見《普濟本事方》。
發際瘡
病名。癰疽瘡癤之發於項後發際部位者。見《外科證治準繩》卷三。多因濕熱內蘊,複受風火外襲而發。其證初起形若粟米,漸大若黍豆,質硬而突起,頂部或見白點而根部微紅赤,痛癢明顯,破潰後有少許黃膿,一瘡將愈其旁一瘡再起,往往纏綿難愈。治宜清熱解毒,祛風化濕。內服可選五味消毒飲,外用則宜黃連膏。若痛癢甚者可外搽三黃丹。相當於項部多發性毛囊炎。
發際發
病名。出《仙傳外科秘方》。系癰或有頭疽生於頸後兩邊天柱穴者。該處邪熱熾盛易上攻,四畔焮赤腫硬,連於耳項,寒熱疼痛。急宜托裏,以防熱毒入腦。證治參見有頭疽條。
發瘕
病證名。見《醫說》卷五。指吞食頭髮而成的瘕病。《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如食發收瘕,心腹作痛,咽間如有蟲行,欲得油飲,宜香澤油。”其病重者,腰痛牽心,發則氣絕,心腹膨脹,身體羸瘦,可用雄黃內服。本證與發症有相同之處,可參見症、發症條。
發驚潮搐
病證名。出《儒門事親》。指小兒三、五歲或至十餘歲。突然發生驚怖,目瞪喘急,涎如拽鋸,不省人事,抽搐如潮發作。輕者為驚吊,重者為癇病。似即原發性癲癇。
發瘤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生於耳後發下,軟小高突,不痛不癢。治法:以針刺破瘤體,粉發齊出。即皮樣囊腫。宜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
發落
病證名。出《素問·上古天真論》。由腎虛或血虛,不能榮養毛髮所致。一般大病後,產後及營養不良者易患。頭髮漸落稀疏,枯躁無澤,細軟而黃;重者頭髮可全部脫落。治宜滋腎養血。內服四物湯、六味地黃湯、首烏延壽丹之類。本病應與斑禿區別開來。也應與癩頭瘡、白禿瘡等引起的脫髮區別開來。
發眉
病名。見《外科證治準繩》卷三。即眉疽。見該條。
發眉瘡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二。多由心肝二經熱毒上攻,蘊結不散所致。發於眉至額部,初起腫脹,色黑質硬,劇痛;甚則悶亂嘔逆,潰爛成瘡。治宜瀉火解毒。內服清瘟敗毒散,外敷止痛拔毒膏。
發眉疽
病名。出《瘍醫大全》卷一。即眉疽。見該條。
發蒙
刺法名。五節刺之一。《靈樞·刺節真邪》:“發蒙者,刺府輸,去府病也。”指六腑疾患取用六陽經的穴位予以治療。亦有指取用三陽經的五俞穴者。篇中例舉的耳無所聞、目無所見者取用陽經腧穴聽宮等,即屬本法。所謂開蒙發聵,為形容其效驗。
發腦
病名。出《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二。指有頭疽生於玉枕或風池穴處者。由熱毒上壅所致。忌灸。治宜清熱疏風。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參見有頭疽條。
發泡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外治法。又稱起泡、提泡。以具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於特定部位上,使之發泡。如治急性扁桃體炎,取斑蝥一只研粉,放在小膏藥的中心,貼項兩側(患左貼右、患右貼左),三、四小時後,起泡,用消毒針挑破,擠出黃水,塗上紅汞。毛茛、天南星、威靈仙、回回蒜等的鮮根,搗爛,取如黃豆大一小粒外敷,也能發泡。但發泡藥不能誤入眼內,免受損害。
發泡灸
灸法之一。指用艾炷燒灼或用刺激性藥物敷貼穴位使局部皮膚發泡的治療方法。灸發出的水泡一般不必挑破,可任其自然吸收。適用於瘧疾,頭痛,黃疸,神經性皮炎等。
發熱
證名。體溫高出正常標準,或自有身熱不適的感覺。發熱原因,分為外感、內傷兩類。外感發熱,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癘之氣所致;內傷發熱,多由飲食勞倦或七情變化,導致陰陽失調,氣血虛衰所致。外感發熱多實,見於感冒、傷寒、溫病、瘟疫等病證;內傷多虛,有陰虛發熱、陽虛發熱、血虛發熱、氣虛發熱、虛勞發熱、陽浮發熱、失血發熱等。發熱類型,有壯熱、微熱、惡熱、發熱惡寒、往來寒熱、潮熱、五心煩熱、暴熱等。以發熱時間分,有平旦熱、晝熱、日晡發熱、夜熱等。以發熱部位分,有肌熱、腠理熱、肩上熱、背熱、肘熱、尺膚熱、手心熱、手背熱、足熱、四肢熱等。又有瘀積發熱、食積發熱、飲酒發熱、瘀血發熱、病後遺熱等。詳見有關各條。
發熱惡寒
證名。即發熱怕冷。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為感冒、傷寒、溫病等多種外感熱病的常見症狀。一般先見惡熱,繼而發熱,發熱後惡寒即減輕。亦有已發熱而仍惡寒者。《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發熱惡寒為太陽表證的主要症狀,治以解表為主。亦為勞倦內傷的常見症狀。《張氏醫通·諸傷門》:“勞倦所傷,寒溫不適,身熱頭痛,自汗惡寒,脈微而弱,黃芪建中湯。”
髮乳
病名。乳腺炎之較為嚴重者。出《劉涓子鬼遺方》卷三。又名乳發,俗名脫殼乳癰。乳癰之發,潰則皮肉盡腐,漫延擴散迅速,全身寒熱等症明顯。如治療不當或延誤,久不收口,終成乳漏或成漏管。證治參見乳癰條。
發生
運氣術語。五運主歲之中,木運太過的名稱。《素問·五常政大論》:“木曰發生。”謂木氣盛則宣發生氣,萬物以榮。
發無澤
證名。頭髮失去光澤而易斷落之證。出《靈樞·經脈》:“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多因肝腎血虛,陰血不能濡養毛髮所致。證見毛髮枯不潤澤,繼則易脫落,易折斷。治宜滋陰養血,或兼以清熱之品。內服可選四物湯合六味地黃湯加減。
發頤
病名。
①系指腮腺部位一側腫如結核,熱痛紅腫延及患側耳之前後,潰後出膿臭穢,痰湧氣堵的病證。出《瘍醫準繩》卷三。又名腮頜發,頤發、汗毒。本病多由傷寒或溫病發汗未盡或疹形未透以致餘毒壅積而成。初期應解表清熱,用普濟消毒飲。釀膿時,宜托裏透膿,服透膿散。膿成則切開排膿。本病類今之化膿性腮腺炎、下頜骨骨髓炎、齒槽膿腫等病。
②銳毒之又稱。見明·《醫學入門》卷六。參見銳毒條。
發針
①即出針。《靈樞·逆順肥瘦》:“淺刺而疾發針。”意指針刺深度較淺而很快出針。
②指進行針刺。《靈樞·官針》:“輸刺者,直入直出,稀發針而深之。”
發症
病證名。七症之一。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有人因食飲內誤有頭髮,隨食而入成症,胸喉間如有蟲上下來去者是也。”本病與發瘕相類,可參見該條。亦可參症、七症條。
發作無時瘧
病名。瘧疾的一種。因發作無一定時間,故名。《諸病源候論·發作無時瘧候》:“夫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則腠理開,開則邪入,邪入則病作。當其時,陰陽相並,隨其所勝,故生寒熱,故動作皆有早晏者。若府藏受邪,內外失守,邪氣妄行,所以休作無時也。”或因食不忌口,或不節勞,致伏邪旁溢界絡,令瘧發作無定時。否則,發期錯亂乃將愈之兆。和營調衛,並兼疏邪,勿期速效而用劫劑(《類證治裁·陰瘧》)。參見瘧疾條。
乏氣
證名。氣虛之甚者。《諸病源候論·乏氣候》:“夫虛極之人,榮衛減耗,府髒虛弱,氣行不足,所以呼吸氣短也。”
伐
①傷害,耗傷。《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②攻伐、討伐。《靈樞·官能》:“用針之理,必知形氣之所在,左右上下,陰陽表裏,血氣多少,行之逆順,出入之合,謀伐有過。”
③刈割。《素問·湯液醪醴論》:“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
伐肝
治療學名詞,指一種治法。抑制偏盛之肝氣的方法。肝氣獨盛,症見胸悶脅痛,急躁易怒,目眩脈弦,治宜疏肝行氣,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肝鬱脾虛,症見腹脹脅痛,厭食易怒,大便溏泄,四肢倦怠,脈弦等,治宜疏肝健脾,用逍遙散加減。
伐身
病邪傷害身體。《靈樞·終始》:“邪氣複生,粗工勿察,是謂伐身。”
法時
遵從四時節氣變化規律。出《素問·髒氣法時論》。
法制
中藥學術語。即如法炮製。指按中藥傳統炮製法(相沿成習,為藥業共同遵守的方法)加工中藥材。一般加有其他輔料。如法半夏、法制豆豉等。
番沙
病證名。痧證之一。一名黑痧。《張氏醫通》卷九:“近時有感惡毒異氣,而驟發黑痧,俗名番沙。卒然昏倒,腹痛,面色黑脹,不呼不叫,如不急治,兩三時即斃。有微發寒熱,腹痛麻瞀,嘔惡神昏者;或濈濈汗出,或隱隱發斑,此毒邪焮發於表也;亦有發即瀉利厥逆,腹脹,無脈者,此毒邪內伏,不能外發也,所患最暴,多有不及見斑而殂者,經謂大氣入於臟腑,雖不病而卒死是也。初覺先將紙撚點焠頭額,即以蕎麥焙燥、去殼,取末三錢,溫湯調服。重者,少頃再服即安。”治宜清熱解毒,理氣疏表。用香蘇散加荊芥、薄荷,或梔子豉湯加牛蒡子、生甘草;熱甚者,可選用黃芩湯、白虎湯、涼膈散、三黃湯等方。毒甚面黑者,宜急取委中穴,刺出黑血以泄毒,並配合方治及其他急救措施。參見痧條。
翻喉
病證名。系指口吐血絲如蟲,扯之不出,觸之痛劇的病證。類似今之剝脫性食管炎。本病多由心肺氣虛、食管翻出所致。治宜大補元氣,方用獨參湯濃煎服。
翻花
病名。
①指外陰部有物翻出或挺出。楊志一《婦科經驗良方》:“陰戶忽然有物挺出,如陰莖然;或陰戶翻出不能轉動者,名曰翻花。治宜補中益氣湯加減。”
②分娩後,因陰戶燥熱而致翻花。《衛生鴻寶》卷五:“產後玉門燥熱,遂成翻花。澤蘭葉四兩,煎湯熏洗二三次即收,或加枯礬。又陰中生筍,長半寸,用川連半斤,煎水半鍋,入鹽一撮,盆盛,乘溫坐盆內。”
翻花瘡
病名。指生瘡潰後,胬肉由瘡口突出,頭大蒂小,表面如花狀者,即反花瘡。詳見該條。
翻花起肛
證名。指瘡瘍久不斂口,瘡口四周高起堅硬似翻花者。出《外科證治全生集》卷一。除內服中藥外,外治可用老蟾蜍,破腹連肚雜,用竹刀刺蟾身數孔,貼瘡沿上,輕者每日換一次,重者一日換兩次,同時服醒消丸每日三錢。若腫硬陷深者,用牛蒡草根葉或紫花地丁,搗爛外敷,以拔毒平腫。
翻花下疳
病名。指男子陰莖部位所生之癌腫。見《瘍科心得集》卷下。詳腎癌條。
翻花楊梅
病證名。指患楊梅瘡外陰結毒更嚴重者。見《梅氏驗方新編》第七集。詳楊梅瘡條。
翻花痔
病名。指痔之形似翻花者。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七。本病因患痔夾感熱毒,氣血壅滯所致。症見肛腸痔脫出,其形如翻花狀,肉色紫黑,痛流血水。出血者:治宜涼血解毒。內服犀角地黃湯;脫出者:可補益升提用補中益氣湯加味。外治用荊芥、防風、樸硝煎湯熏洗,或配合擦萬憶膏及結紮療法;熱毒熾盛者可服中黃丸。相當於三期環狀內痔。
翻胃
病名。
①即反胃。亦稱胃反。見《肘後備急方》卷四。詳見反胃、胃反條。
②指大便溏利,每食必吐之膈症。《醫宗己任篇·膈症》:“有一種大便甚利且溏,每食必吐,是名翻胃。王太僕雲:食入反出,是無火也,八味丸主之。此驗症全在大便,如一幹結,便非無火。一味滋潤如前法。”
藩蔽
耳屏與面頰之間的部位。《靈樞·五閱五使》:“明堂廣大,藩蔽見外。”
煩
證名。出《素問·生氣通天論》。
①指熱。《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注解傷寒論》卷二:“煩者,熱也。發汗身涼為已解,至半日許,身複熱,脈浮數者,邪不盡也,可更發汗,與桂枝湯。”《傷寒明理論》卷一:“煩者,熱也。”“又有煩疼,即是熱疼,又有煩渴,即是熱渴也。”“至於胸中煩,心中煩,內煩,虛煩,皆以煩為熱。”
②指煩躁。《素問·生氣通天論》:“煩則喘喝。”王冰注:“煩謂煩躁。”
③指內熱心煩。《雜病源流犀燭·煩躁健忘源流》:“內熱心煩曰煩。故煩者,但心中鬱煩也。”參見煩熱、虛煩、心煩、煩躁條。
煩悗
證名。心胸煩悶,亦指四肢困悶不舒之感。亦稱煩惋。出《靈樞·熱病》等篇。《靈樞·脹論》:“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
煩滿
證名。心煩胸中悶滿之證。見《素問·熱論》。由邪熱內盛,或痰瘀滯,或留飲瘀血內停所致。見於傷寒、肺痹、癲狂等多種病證。
煩熱
證名。出《素問·至真要大論》。
①表熱的一種。為熱所煩,其熱無時而歇。《傷寒明理論》卷一:“煩者熱也,與發熱若同而異也。發熱者,怫怫然發於肌表,有時而已者是也;煩者,為煩而熱,無時而歇者是也。二者均為表熱,而煩熱為熱所煩,非若發熱而時發時止也,故謂之煩熱。”
②鬱悶發熱之證。《傷寒緒論》卷下:“煩熱,為鬱悶不安,火熱不得發越之象。不經汗吐下而煩熱者,為太陽表證。經曰: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如未作膈實,當和解而已;若心下滿而煩,則有吐下之殊。煩熱自汗而渴屬陽明;煩熱脈弦,喜嘔,或煩而不嘔屬少陽,不可不辨。汗下後六七日不大便,小腹滿而煩,或胸中痛而煩熱,喘逆者,為有燥屎,大承氣湯急下之。”若肝火不清,時多鬱怒而煩熱者,用徒薪飲;若三陰虧損,血虛火盛而煩熱不止者,用地黃膏、三才封髓丹(見《景嶽全書·雜證謨》)。
③指發熱煩躁不安。《傷寒溫疫條辨》卷二:“煩熱者,因發熱而煩躁不安也,惟溫病為特甚。此蓋雜氣伏鬱三焦,邪火亢閉,怫熱潘灼,故心神無定耳。增損雙解、增損三黃石膏之屬消息治之。”參見發熱等條。
煩惋
證名。指心胸煩悶。煩悗的別稱。《素問·調經論》:“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馬蒔注:“惋宜作悗,《靈樞經》俱用此悗字。”
煩心
病狀名。指心中煩悶不暢。《素問·標本病傳論》:“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
煩冤
證名。心煩不寧,有似冤苦難言之證。以實熱證較為多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亦有因虛熱而致煩冤者。《素問·示從容論》:“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冤。”
煩冤嗽
病名。腎虛氣逆作咳。《素問·示從容論》:“咳嗽煩冤者,是腎氣之逆也。”其證咳嗽氣逆煩冤,自覺氣從臍下逆奔而上,牽引腰腹,俯仰不利。《不居集·煩冤嗽》載述治以八味丸、安腎丸。《證治匯補·咳嗽》:“咳嗽煩冤,腎氣之逆,以腎為藏氣之髒也。凡咳嗽引動百骸,自覺從臍下逆奔而上者,乃腎虛氣不歸原,宜所服藥中加補骨脂、五味子以斂之。”《醫宗必讀·咳嗽》:“腎虛而龍火亢上則乘金而為咳嗽,煩熱冤苦,此虛癆之候也。”《醫門法律·咳嗽門》:“傷腎之咳,氣逆煩冤,牽引腰腹,俯仰不利,六味地黃湯加五味子。”參見咳嗽、腎咳條。
煩躁
證名。心煩躁動之證。煩為心熱、鬱煩;躁為躁急、躁動。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煩與躁常並見,而有先後之別。《傷寒明理論》卷二:“所謂煩躁者,謂先煩漸至燥也。”若先躁後煩,則稱為躁煩。煩躁有虛實寒熱之分。在外感熱病中,凡不經汗下而煩躁者多汗,汗下後煩躁者多虛。《類證治裁·煩躁》:“傷寒有邪在表而煩躁者,脈浮緊,發熱身痛,汗之則定,大青龍湯。有邪在裏而煩躁者,脈數實有力,不大便,繞臍痛,下之則定,承氣湯。有陽虛而煩躁者,汗下後,晝煩躁,夜安靜,脈沉微,身無大熱,幹薑附子湯。有陰盛而煩躁者,少陰症,吐利,手足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溫熱病表裏俱實,三焦大熱,煩躁大渴者,選用白虎湯、黃連解毒湯、涼膈散、承氣湯、三黃石膏湯等方(見《傷寒緒論·煩躁》)。內傷因臟腑實熱而致煩躁者,治宜清熱瀉火。《張氏醫通·神志門》:“火客心包,或酒客膏粱,上焦不清,令人煩躁,宜芩、連、山梔等涼藥為君,稍用炮薑為使,甚則涼膈散下之。”參煩、心煩、躁煩、陰躁等條。
樊阿
三國時期醫生。彭城(今屬江蘇)人,系名醫華佗之徒,精於針術。並得華佗養生方之傳授,壽至百餘歲。
樊琪
清代醫家。裏籍生平均欠詳。嘗輯有《痘科會要便覽》。現有刻本存世。
蕃
人體部位名。在頰部的後方,耳根前方。《靈樞·五色》:“蕃者,頰側也。”
蕃蔽
指兩頰外側和耳門部位。《靈樞·五閱五使》:“明堂廣大,蕃蔽見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
蕃茂
草木生長繁盛。《素問·氣交變大論》:“南方生熱,熱生火,其德彰顯,其化蕃茂。”《素問·五常政大論》:“赫曦之紀,是謂蕃茂。”
燔焫
指有灼熱感。《靈樞·淫邪發夢》:“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焫。”
燔針
①針具名。即火針。見該條。
②指用火燒針。又稱焠針。《靈樞·經筋》論經筋痹症“治在燔針(去刃)刺,以知為度,以痛為輸。”張介賓《類經》注:“燔針,燒針也。(去刃)刺,因火氣而(去刃)散寒邪也。”指施術時將針以火燒紅後,迅速刺入穴位,旋即拔出的一種療法。或指溫針。《素問·調經論》:“燔針(去刃)刺其下及與急者。”吳昆注:“燔針者,內針之後,以火燔之暖耳,不必赤也。”
燔治
中藥學術語。指將藥物燒制為末的炮炙方法。《素問·繆刺論》:“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
反
㈠(fǎn)。
⑴脈學名詞。仲景十二脈之一。《診家正眼》:“曰反者,來微去大,病在裏也。”
⑵治法之一。《素問·至真要大論》:“從者反治。”
⑶藥性之拮抗。如十八反。詳該條。
㈡(fān)。
⑴翻轉。《靈樞·經脈》:“人中滿則唇反”。
⑵診斷學術語。系驚風八候之一。《古今醫鑒》:“反者,身仰向後。”
反唇疔
病名。指疔之生於唇棱偏裏者。《醫宗金鑒》卷六十五:“反唇疔發唇裏棱,”系由脾胃二經火毒結成。症初起形如粟米,色紫堅硬。腫甚麻癢木痛,寒熱交作,煩悶作嘔,甚則令唇外翻。治宜清熱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加減。
反發熱
證名。指病本不應發熱而見發熱的症狀。《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反關痘
病證名。指氣分毒邪,相夾交爭,肌膚閉塞,以致毒氣內攻的痘瘡。《幼科金針》反關痘:“其症狂言譫語,煩躁不寧,手足抽掣,目劄,腹脹,隱隱不振,昏睡不醒,或見斑點即沒。”治宜宣毒透表。若大小便及口、鼻出血,則屬危象。
反關脈
脈學名詞。指一種生理性變異的脈位。指橈動脈行於腕關節的背側。故切脈位置也相應在寸口的背面。有同時見於兩手,或獨見一手的。《三指禪》:“間有脈不行於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側,入大腸陽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關。”
反花瘡
病名。以其瘡之呈翻花狀者,即翻花瘡,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論曰:“反花瘡者,由風毒相搏所為,初生如飯粒,其頭破則血出,便生惡肉,漸大有根,膿汁出,肉反散如花狀,因名反花瘡。凡諸惡瘡,久不瘥者,亦惡肉反出,如反花形”。或因肝火血燥生風所致,證見瘡面胬肉突出如菌,瘡根小而瘡面大,痛癢不甚明顯,然若觸損瘡面則易併發流血不止之症。治宜養血疏肝化瘀,內服可選用逍遙散,外治則宜千金散敷貼以腐蝕之,或用平胬丹摻瘡,外貼膏藥。多系皮膚癌或其他惡瘡。
反四時
脈學名詞。
①即脈逆四時。詳該條。
②指脈證相反。《素問·平人氣象論》:“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堅澀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
反聽
氣功術語。即斂視內顧,意守自身呼吸之聲。《抱樸子內篇·論仙》:“欲得恬愉淡泊,滌除嗜欲,內視反聽。”
反胃
病名。又稱翻胃、胃反。
①食下良久複出,或隔宿吐出。《醫貫》:“飲食倍常,盡入於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兩時而吐,或積至一日一夜,腹中脹悶不可忍而複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故曰翻胃。”治當辨其新久及病因。或以酷飲無度,傷於酒濕;或以縱食生冷,敗其真陽;或因七情憂鬱,竭其中氣。總之,為內傷之甚,損傷胃氣所致。治宜扶助正氣,健脾養胃為主。虛在上焦,微寒嘔惡者,用薑湯或橘皮湯;氣虛寒侵而噁心嘔食者,宜黃芽丸或橘皮幹薑湯之類;寒痰甚者,宜小半夏湯或大半夏湯之類。虛在中焦,食入反出者,宜五君子煎、理中湯、溫胃飲、聖術煎之類;若胃虛甚者,宜四味回陽飲,或黃芽丸;若兼寒痰者,宜六君子湯,或理中化痰丸之類;若水泛為痰者,宜金水六君煎;若胃不甚寒,而微虛兼滯者,宜五味異功散。虛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宜六味回陽飲,或人參附子理陰煎,或右歸飲之類。反胃證多有大便閉結者,因下不通而致上逆。便秘因陰虛兼寒者,宜以補陽為主,可加當歸、肉蓯蓉、韭汁、薑汁之屬;陰虛兼熱者,宜以初陰為主,加乳汁、童便、酥油、蜂蜜之屬。亦有因瘀阻所致者。《張氏醫通》卷四:“瘀血在膈,阻滯氣道而成者,代抵當丸作芥子大,服二錢。”此病奏效較緩,以糞如羊矢,或年高病此者為尤甚。
②即噎膈。《丹溪心法》卷三:“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漸。”
反陽
運氣術語。指水運不及之年,火不畏水,火反用事。《素問·五常政大論》:“涸流之紀,是謂反陽。”張景嶽注:“涸流之紀,水不及也。凡丙辛皆屬水運,而辛以陰柔,乃為不及,故於六辛陰水之年,陽反用事,是謂反陽。”
反應點
近代對腧穴的一種稱法。又稱疾病反應點。因某些穴位具有反映病痛的作用,故名。
反折
證名。脊背反張之證。出《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素問·診要經終論》:“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疭。”張志聰注:“反折,背反張也。”
反治
治療學術語。指和常規相反的治法。當疾病出現假像,或大寒證、大熱證對正治法發生格拒時所採用的治法。因治法與疾病的假像相從,故亦稱從治。參見該條。《素問·至真要大論》:“從者反治。”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均屬反治法。詳各條。
反佐法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反治法。
①處方中藥物組成的反佐法,即寒藥中佐以熱藥,熱藥中佐以寒藥,作為藥引。如《傷寒論》中白通加豬膽汁湯,引用豬膽汁即為此意。
②湯藥內服的反佐法,即熱藥冷服,寒藥溫服,以免出現格拒現象。《素問·五常政大論》:“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
返本還原
子午流注針法用語。在按時取用五輸穴中的輸穴時,須加取與所開井穴同屬一經的原穴。如甲戌時開膽經井穴竅陰,丙子時取小腸經滎穴前穀,戊寅時取胃經輸穴陷穀,同時取膽經原穴丘墟。《針灸大全》論子午流注之法:“經中必有返本還原者,乃十二經出入之門戶也。”“如甲日甲戌時以開膽井,至戊寅時正當胃輸,而又並過膽原。”
犯本
指傷寒經證因誤治而邪入本腑。例如太陽經發汗不解,誤用利水藥而煩渴飲水,水入即吐,此為邪入膀胱,稱之犯本。
犯黃
證名。黃疸已退因觸犯禁忌復發者,黃疸二十八候之一。《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有得黃病已瘥,而將息失宜,飲食過度,犯觸禁忌,致病發胃,名為犯黃候。”多屬慢性肝臟疾患。參見黃疸有關條。
飯匙骨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後凹陷,形同飯勺,故名。
飯醉
證名。飯後昏倦欲睡之證。又稱食後昏困。《雜病源流犀燭·不寐多寐源流》:“食方已,即困倦欲臥,脾氣弱,不勝食氣也,俗名飯醉。”治宜健脾消食,用六君子湯加山楂、神曲、麥芽。參見食後昏困、嗜臥等條。
《範東陽方》
醫方著作。又名《範汪方》。《隋書經籍志》誤作《範陽東方》。晉·範汪撰。卷數說法不一。《晉書》記載:“範汪……撰方五百餘卷。又一百七卷,後人詳用,多獲其效。”書已佚,部分佚文見於《外臺秘要》等後世醫籍中。
範防禦
宋代兒科醫生。名佚。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世精兒科。孫思賢、思明,皆敦厚,繼其業,有醫德。
範九思
宋代醫生。裏貫不詳。精醫。善針,能起沉屙。據說一人患喉蛾,諸醫不能愈,且畏針。應診與以末藥,假稱以筆搽之,暗藏針於內,刺之即愈。
範天錫
元代醫生。字壽明。休寧(今屬安徽)人。曾任郡醫學提領。精通醫術,善脈診,用藥不拘於古方,療效甚佳。
範汪
(約308-372年)東晉代醫家。字玄平,又稱範東陽。南陽順陽(今河南內鄉)人。曾任東陽太守。在郡大興學校,甚有惠政。晚年屏居吳都。善醫術,常以拯恤為事。凡有疾者,不問貴賤,皆為之治療,每多治癒。撰有《範汪方》(又作《範東陽方》、《範東陽雜藥方》)一百七十餘卷,今佚。其佚文散見於《外臺秘要》、《醫心方》等。此書為唐以前研治傷寒較有成就的醫學方書,於外科治療亦有一定水準,並收集當時民間單驗方,故陶弘景謂其書“勘酌詳用,多獲其效。”
方本恭
清代醫家。字鼎篆,號山子、春水方生,浙江嘉興人。其生平欠詳,所著有《內經述》,現有刻本行世。
方補德
清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著有《喉風論》一卷行世;又有《痘症本義》二卷,有清刻本。
方丞
東漢時醫官名。方太醫令之下屬官職。方丞一般設一人,其職責是掌管藥方及醫療。另有藥丞,負責管理藥品。東漢時設置藥丞、方丞,這是我國醫學史上醫、藥分工管理的開端。
方寸匕
方劑學名。系古代量取藥末的器具名。其形狀如刀匕,大小為古代一寸正方,故名。一方寸匕約等於2.74毫升,盛金石藥末約為2克,草木藥末為1克左右。
方導
宋代醫家。字夷吾,號覺齋居士,臨汀(今屬福建)。先於江淮、閩廣一帶任官職,因愛好醫方,後歸裏致力研究醫方,以其家藏方書,結合個人心得,整理成《方民集要方》二卷,未見刊行。
方穀
(1508年-?)明代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精於醫,尤擅長脈理,認為脈之於診斷,判斷療效及預後,均有重要價值。平時常勸導其門人多留心脈診,負責診察,勿忽視病家之實情而虛虛實實,要認真分析病情。其所講解內容,由其子整理成書,名《醫林繩墨》,現有刻本行世。另自著《脈經直指》七卷,《本草集要》,一作《本草纂要至寶》十二卷,前者有刻本,後者只存殘卷。
方骨
解剖結構名。《傷科匯纂》卷二:“男女腰間,各有一骨,大如掌,有八孔,……即方骨也”,“方骨一節,在尾蛆骨之上”。即骶骨。
方廣
明代醫家。字約之,號古庵,休寧(今屬安徽)人。精醫學,私淑朱丹溪,對《丹溪心法》深入研究,始悟其母因天皰瘡受人誤治而卒。更發憤攻醫。嘗謂“得醫道之全者,丹溪一人;發丹溪之蘊者,《心法》一書”,推崇備至。於潛心研究後頗有心得,遂著《丹溪心法附餘》二十四卷,其方法雖本於丹溪,但亦頗多發明,互為發明,有其創見。尚著有《脈藥證治》、《傷寒書》、《藥性書》等,未見行世。
方技
名詞。古代泛指有關醫藥方面的技術和知識。《漢書·藝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這四種方技包括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同書又載:“凡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分別記述了醫經七家,二百一十六卷;經方十一家,二百一十四卷;房中八家,一百八十六卷;神仙十家,二百零五卷。同書又有“侍醫李柱國校方技”的記載,說明漢代所謂方技主要指醫藥技術知識及其著作。另外,《後漢書》、《新唐書》、《宋史》、《明史》中皆有方技傳或方術傳。
方劑
方劑學名。簡稱方。方指醫方。《隋書·經籍志》:“醫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術者也。”劑,古作齊,指調劑。《漢書·藝文志》:“調百藥齊,和之所宜。”方劑是治法的體現,是根據配伍原則,總結臨床經驗,以若干藥物配合組成的藥方。
方劑配伍
方劑學術語。方劑是在辨證立法的基礎上,按照組方原則,選擇適當劑量的藥物配伍而成。方劑配伍的原則,是按各藥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分為君、臣、佐、使四部分。參見君臣佐使條。
方炯
明代醫家。字用晦,號杏翁,莆田(今屬福建)人。善文,嘗組織“壺山文會”,後從蜀人虞仲文學醫而精於醫術。曾治一暴死僧人,以管吹藥鼻中,使吐痰數升而愈,活人甚眾。且醫德高尚,不追求財帛,常以財濟貧。所著有《杏村肘後方》、《傷寒書》、《脈理精微》等,其門人鄭德學傳其業。
方開
清代醫家。新安(今屬安徽)人,精於導引術,嘗著《摩腹運氣圖考》,後由他人附圖列說,並更名為《延年九轉法》一卷,認為導引具有化生陰陽、啟發生機之動,通上下,理內外,奏療病之功。
方略
清代醫家。字南熏。江西武寧人。嘉慶道光間以醫名聞遐邇。年輕時,曾治一傷寒,有力排眾議,主以麻黃附子湯治挾痰傷寒,果然治癒,聲名益振。精研仲景之學,喜用溫補。所著有《尚友堂醫案》二卷、《幼科集要》(一作《幼科輯要》)、《傷寒集要》等。集諸家之長,摻以己見,為時人所重。
方鑷子
眼科手術器械名稱。見《眼科菁華錄》。全鐵製造。古代使用竹夾治療時,用方鑷子緊固竹夾,以使其穩定。
方仁淵
(1844-1926年)清末民國間醫家。字耕霞,江蘇江陰人。初習舉子業,好詩文,攻經史,後從名醫王旭高學醫。後在蘇州藥店學徒,後移居常熟懸壺,醫術精進,醫德高尚。嘗輯《新編湯頭歌訣》,另有《倚雲軒醫案》、《倚雲軒醫論》等,另整理《王旭高醫案》行世。
方如川
明代醫家。字士弱,新都(今屬四川)人,先習儒,後攻醫。博覽群書,於古籍中尤好本草。認為古方奧義,金元以來甚多醫家有違經旨,遂著成《重證本草單方》六卷,其說雖有泥古之弊,亦有其獨到見解,現有刻本行世。
方如化
明代醫生。字誠庵,江蘇常熟人,以醫知名,年九十四卒,其子方志貞繼承父業,亦為當地名醫。
方上
人體部位名。指鼻尖兩側的鼻翼部。望診此處可以作為診察胃病的參考。《靈樞·五色》:“方上者,胃也。”
方士
①養生名詞。遵崇神仙思想而推奉方術之士。《史記·秦始皇記》:“方士欲煉以求奇藥。”其出現不晚於周,至秦漢大盛,並逐漸形成了專門的方士集團,即所謂方仙道或神仙家。又以所主方術不同而有行氣吐納、服食仙藥、祠灶煉金、召神劾鬼等不同派別。神仙思想及其方術,成為後世道教的核心內容與精神支柱。
②明代醫生。字邦彥,福建莆田人,精通醫術,濟人利物,人稱贊之。
方氏
明代女醫生。安徽歙縣人,佚其名。其父程氏為當時名醫,方氏亦精於醫,尤長幼科,其醫術不亞乃夫,當時有“婦勝於夫”之說。
《方氏脈症正宗》
綜合性醫書。又名《醫學正宗》。四卷。清·方肇權撰。刊於1749年。本書以脈診與辨證為綱,卷一以辨脈為主;卷二-四分述內、兒、婦、外各科多種病症證治,每一病證分述病因、辨證、治法、方藥及治案;卷末附常用藥藥性及經穴述要。其論脈以遲數為綱;其辨證以寒熱虛實為綱;論人身根本以氣血盛衰為綱。所論脈證方藥頗為明晰、治病主張同類藥並用而反對寒熱藥並用、氣血藥雜投。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但也不免於偏頗。現存兩種清刻本。
方文謨
明代醫生。莆田(今福建莆田地區)人。其叔方邦彥以醫名於時,文謨得其傳,治病常奏奇效,人稱“方一劑”。
方文柱
清代醫家。江西婺源縣人。精於瘍科,並常賑濟平民,頗受邑人稱贊。輯有《外科經驗方》一書。
方賢
明代醫家。吳興(今屬浙江)人。嘗歷任太醫院院使、院判。其前任院判董宿曾輯集各家效方,因病故去,未及完稿。方氏遂繼承其志,與御醫楊文翰共商此事,重加訂正,去其中前後矛盾者,刪繁而無用者,補其所不及欠缺者,終成一帙,名《奇效良方》六十九卷,分六十四門,收方七千有餘,分門別類,甚切實用,書中之“皰疹論”另有單行本。
方一樂
清代醫家。字成於,江西婺源人。精醫,醫德高尚,病家求診,不分嚴冬酷暑,貧富貴賤,一心赴救,不計報酬。著《痘治答疑》,未見行世。
方以智
(1611-1671年)明清間哲學家、醫家。字密之、鹿起,號曼公、龍眠愚者。桐城(今屬安徽)人。自幼習儒,精研天文、地理、韻律、歷史,率皆學有所成。於醫學亦有所研究,對西洋輸入之醫藥亦有所涉獵,對新鮮事物頗為敏感,勇於接受其合理部分加以利用,有匯通中西之傾向,可視為我國早期匯通思想醫家之一,認為中西之學各有所長,嘗言西醫“詳於質測而拙於言通幾”,故引用湯若望之《主制群征》中西醫之解剖學,介紹於國人。其著作甚多,《東西均》、《物理小識》、《通稚》等,其中除哲學等方面內容外,對醫理、方藥等均有所涉及,於我國近代醫學發展史上有一定影響。
方有執
(1523年-?)明代醫學家。字中行(亦作仲行),歙縣(今屬安徽)人。因其家人包括妻兒共五人因病故去,發憤讀書攻醫,對傷寒尤其致力研究,頗有心得。認為仲景之《傷寒論》因王叔和之編次而移動原文,已非原貌,複經成無己注疏時多所竄改,面目全非,失其原意。經二十餘載精心鑽研,著成《傷寒論條辨》八卷,對《傷寒論》重加整理,調整篇目,全書計十一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由是形成明清時代重新整理研究《傷寒論》的熱潮,其錯簡論的主張雖也受到若干醫家之非議,但其影響深遠,不容忽視,清代名家如張璐、喻嘉言、吳儀洛、周揚俊、黃元禦等,均擁護其說,形成傷寒學上的“錯簡派”。
方隅
明代醫家。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其父方穀為醫官,隅常聆聽其父講解醫理,並勤於記錄,後將其彙集成冊,取名《醫林繩墨》八卷,系集自《內經》、仲景學說之下,諸名家之醫論,並酌參其個人見解,主要為內科諸病,間亦兼及外、婦、兒諸科,有一定影響。
方原庵
(1866-1946年)清末至民國間醫家。安徽懷遠縣人。先業儒,後攻醫,精於醫術,活人無數。適值清末疾疫流行,方氏殫力救治,全活者甚眾。嘗著《方氏驗方集》,未見行世。
方震
清代醫生。字青來,江蘇蘇州人,清於眼科,常能使盲者複明。如一人因喪子苦哭而喪明數年,震以長針由目眥處刺之,行拔障術,術畢,病者即能見所書之字,其神驗如此。
方志貞
明代醫生。常熟(今江蘇省)人,父如化為當地名醫,志貞繼承父業,後亦以醫名。
方中矩
清代醫生。字璿圊,四川涪州人。精醫術,剛正不阿,治病本於古而不泥於古,多奏奇效。甚重醫德,不較個人報酬,邑人重之。
芳草
中藥學名詞。指氣味芳香濃郁的草藥。《素問·腹中論》:“石藥發顛,芳草發狂。”
芳香化濁
治法之一。用芳香化濕藥物清濕利濁,治療濕濁內蘊的方法。症見脘腹脹悶,泛惡欲嘔,大便溏薄,體倦乏力,口淡無味,頭身困重者,用藿香,佩蘭,砂仁、厚樸等;如兼頭暈而脹,舌苔白膩,可加菖蒲、鮮荷葉、陳皮、法夏、大腹皮等。
芳香溫通
治療學術語。系開竅法之一,即溫開法。以芳香開竅藥合辛溫行氣藥溫陽逐寒,化濁開竅。用於中風、痰厥、氣厥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面色青白,苔白,脈沉遲的寒閉證。方用蘇合香丸。
房黃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房黃者,眼赤身黃,骨髓煩疼,頭目昏痛,多饒睡臥,體虛無力,夜多夢泄,神思不安,腰腳酸疼,小便黃赤。”《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身體沉重,狀似著熱,不得睡臥,小便黃色,眼赤如朱,心下塊起,狀如癡人。”治用鹿茸散等方。參見黃疸有關條。
房勞
病因學名詞。又稱房室傷。色欲傷,色勞。指性生活過度,耗傷腎精,腎之真陰元陽俱虧。是虛勞病因之一。
房勞複
病證名。傷寒或溫熱病瘥後,氣血未充,因房勞而致疾病復發。勞複證之一。《重訂廣溫熱論·溫熱複症療法》:“房勞複者,即女勞複,一名色複。溫熱瘥後,氣血未充,早犯房事,則內損真氣,外觸邪氣而複作也。”證見頭重不舉,目中生花,腰脅痛,小腹裏急紋痛,憎寒發熱;或陰火上沖,頭面烘熱,胸中煩悶。若卵縮入腥,脈離經者,為病情危重。虛極者,宜六味飲加麥冬、豆豉、梔子。虛極熱盛者,用陶氏消遙湯。小腹急痛,脈沉足冷者,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外用吳茱萸五錢,食鹽二兩,拌炒,熱熨小腹。
房勞咳嗽
病名。房勞傷腎所致的虛咳。其證咳引腰背痛,咳而發作寒熱,或見喘滿。《醫學入門·咳嗽》:“房勞傷腎,咳而腰背痛、寒熱者,二陳芎歸湯。”《不居集·咳嗽》:“房勞咳嗽。咳而發作寒熱、引腰背痛,或喘滿,此因房勞,大菟絲子丸主之。”參見咳嗽、腎經咳嗽條。
房勞脅痛
證名。因房勞傷腎,氣虛血滯所致脅肋部疼痛。見《中國醫學大辭典》。治宜補腎養肝,調和氣血。《醫碥·脅肋痛》:“房勞傷腎,氣虛血滯,胸脅多有隱隱作痛,宜補腎加芎歸之類和血。”《辨證錄·脅痛》:“房勞之後脅痛,其虧於精者更多,烏可重治肝而輕治腎哉!方用填精益血湯。”詳見腎虛胸脅痛條。
房勞蓄血
證名。醉飽之後行房,竭力傷肝所致蓄血證。見《中國醫學大辭典》。《張氏醫通·諸血門》治蓄血在中焦胃口者,用韭汁,童便下越鞠丸。不應,合平胃散去蒼朮,加桃仁、丹皮。虛人用理中湯合越鞠丸。蓄血在少腹、代抵當丸,加熟附子三分。虛者加人參,以助藥力。
房室傷
出《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即房勞。詳該條。
房中
古代養生術語。房中術的簡稱。又為古代方技書的分類名稱之一。參見“房中術”條。
房中術
古代養生術語與方法。又稱玄素之術、黃赤之道、房中、房術,陰道等。指古代有關男女兩性性生活及其與養生延年之關係的一種學說及方法。房中術源於先秦神仙方士,盛行於秦漢。《漢書·藝文志》著錄有房中專著8種、一百八十六卷(均佚)。至東漢時,房中術已與導引行氣、服食藥餌並稱養生三家。道教產生後,成為傳播與發展房中術的主力,早期道教尤其如此。道教房中術主要是從男性角度立論,討論房事保健的問題。其基本理論依據,是所謂“采陰補陽”、“還精補腦”,由此力倡男性在房事活動中應採取“多交少泄”的基本方針,還形成了一套所謂“采戰之術”,並將行氣、存思的方法引入其中。此外,還涉及“種子之術”及一些性事活動的衛生常識、性事疾病的防治等內容。唐代以後,房中術漸趨沒落衰隱,原因主要是其本身極容易被誤解而流於淫褻,從而遭到社會的鄙薄與反對,而儒家正統道德倫理觀念的扼制尤其是重要因素,它迫使道教也對房中術轉持貶斥態度。修房中之術以求長生不死,固不足言,從養生的角度看,房中之說也有不少謬誤之處。但其強調節欲寶精有其合理的內涵。尤其有關兩性性生活和諧、受孕、房事疾病防治等方面的論述,有符合科學道理者。
《仿寓意草》
醫案著作。二卷。清·李冠仙撰於1835年。作者盛讚《寓意草》,因仿其格式歸納驗案而成此帙。所載驗案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有婦科、五官科等。案中議病,析因頗詳,主張“藥不執方,相宜而用”,同症異治,異症同治,立法處方靈活,診治頗具膽識。但案語偏於煩瑣。本書收入《三三醫書》中。現存光緒刻本。
放點
見《救偏瑣言·放點證治准》。即痘瘡見形。詳該條。
放鬆功
近代氣功功法名。即以意念配合默念字音的放鬆功。功法為:練功姿勢不限,準備階段安神寧志,輕閉兩目幾分鐘,然後隨呼吸全身逐步放鬆。先以意念放鬆頭部,尤應注意兩眉之間與咬合肌部位,其後依次放鬆兩肩、兩臂、兩手、胸部、腹部、兩腿、兩足。再從後腦開始,依次放鬆背、後腰、臀部、大腿後側、足底。再依次放鬆身體兩側部位。可反復多次。在吸氣時以意守放鬆部位為主,呼氣時默念“松”字,並意會該部位的輕鬆舒適感。
放血療法
針刺療法之一。即刺血療法。參見該條。
飛
中藥的一種炮製法。詳水飛條。
飛塵眯目
病證名。見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即塵埃入目。詳該條。
飛塵入眼
病症名。見《銀海精微》。即塵垢入目。詳該條。
飛處
經穴別名。見《神灸經綸》。即支溝。見該條。
飛法
針刺手法名。用拇指與食、中指相對捏持針柄,一撚一放,撚時食、中指內屈,使針順轉(左轉),放時食、中指外伸,搓動針柄,使針逆轉(右轉),當手指放開時,其針顫動有如飛鳥展翅,故名。《神應經》:“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針,卻用食指連搓三下(原注:謂之飛),仍輕提往左轉,略退針半分許,謂之三飛一退。”其含義與《針經指南》所載的搓法同。飛又可解釋作進。《針灸問對》:“飛者進也。”故近世對一退三飛、一飛三退,通常理解為一退三進、一進三退。
飛虎
經穴別名。出《針灸大全》。《神灸經綸》作飛處。即支溝。見該條。
飛金走氣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幼科推拿秘書》。見飛經走氣條。
飛經走氣
①針刺術語。指催行經氣的一些針刺手法。《金針賦》:“若夫過關過節催運氣,以飛經走氣,其法有四。”即青龍擺尾、白虎搖頭、蒼龜探穴、赤鳳迎源。
②小兒推拿方法名。又名飛金走氣。操作方法有四種:
①選運五經穴,後張開五指在內關拍打,再推心經,揉氣關(《小兒按摩經·手訣》)。
②用拇指按兒總筋處,食中二指推向手彎處(《小兒推拿秘訣·手上推拿法》)。
③滴涼水於兒內宮,以右手中指引水至天河,前行三次退轉一次,並用口吹氣,跟水上行(《幼科推拿秘書·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釋》)。
④右手拿兒四指不動,左手四指從兒曲池邊輪流跳至總經幾遍,再拿陰陽,將右手向上向外,一伸一縮,傳送其氣,徐徐過關(《厘正按摩要術》卷三)。能行氣化痰,清肺熱,治失音,消膨脹。
飛門
人體部位名。出《難經·四十四難》:“唇為飛門”。七沖門之一。指口唇。飛通扉(門扉)。形容口唇的張合如門扉,飲食由此而入,故稱。參見唇及七沖門條。
飛傷喉痹
病名。本病多因陽明火毒上沖咽喉,或感受穢惡之氣,或酒後怒火上乘所致。症見喉間卒然腫脹,迅速轉大,紅腫疼痛。治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粘子解毒湯、五味消毒飲等加減。參見飛瘍喉、急喉閉條。
飛屍
病名。一種突然發作的危重疾患,其狀心腹刺痛,氣息喘急,脹滿上沖心胸。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六。治以細辛散方,亦可用瓜蒂散、蜥蜴圓等。
飛絲塵垢入目
病證名。見《原機啟微》。即塵埃入目。應及時清洗,取出異物。
飛絲毒
病名。即嗆食風。《世醫得效方》卷十七:“嗆食風,一名飛絲毒。口中或食腥惡發泡者。”喉風證之一。詳見嗆食風條。
飛絲入目證
病證名。見《雜病·證治準繩》。又名天絲打眼。系指風飏遊絲,偶然觸入目中而作痛的病證。也即異物入睛。可見眼痛赤澀,腫脹難睜,淚熱羞明,鼻流清涕等症。治宜及時取出遊絲,參見物偶入睛條。
飛騰八法
針灸按時配穴法之一。見《玉龍經》。以八脈八穴配合八卦,按每日各個時辰的天干推算開穴。所配屬八卦與靈龜八法不同,因其以時幹為主,故又名“奇經納甲法”。其法,逢壬、甲時,開公孫(屬幹);逢丙時,開內關(屬艮);逢戊時,開臨泣(屬坎);逢庚時,開外關(屬震);逢辛時,開後溪(屬巽);逢乙、癸時,開申脈(屬坤);逢己時,開列缺(屬離);逢丁時,開照海(屬兌)。例如甲子日,戊辰時,即取臨泣穴,己巳時即取列缺穴,庚午時取外關穴,餘皆仿此。參見靈龜八法條。
飛揚
經穴名。出《靈樞·經脈》,原作飛陽。《針灸甲乙經》作飛揚,別名厥陽。屬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之絡穴。位於小腿後外側,外踝尖與跟腱水準連線之中點直上七寸,當腓骨後緣處;或於承山斜下外開約1寸處取穴。另說“外踝上九寸”(《針灸資生經》);“在昆侖上五寸五分”(《針灸集成》)。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主治頭痛,目眩,鼻衄,頸項痛,腰膝酸痛,癲癇,痔疾,腳氣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飛揚喉
病名。《喉科秘旨》卷上:“飛揚喉,此症風熱上壅,上齶紅腫氣不通,咽物不下,從小舌中飛揚滿口,此系兇惡之症。急針患外出血”。內治宜清熱解毒,涼血。用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仙方活命飲等加減。或用銀花、甘草、薄荷、連翹煎湯漱口。外吹清咽利喉散。痰多者,也可用金鎖匙去痰。
飛陽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飛揚。見該條。
飛陽之脈
足太陽經在小腹部的別絡。《素問·刺腰痛》:“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針灸甲乙經》、《黃帝內經太素》作二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類經》張介賓注:“飛陽,足太陽之絡穴,別走少陰者也”。意指從外踝上七寸飛陽穴處走向足少陰經複溜之前,上方與陰維郤穴築賓會合。
飛瘍
病名。出《瘡瘍經驗全書》卷一。本病多由肺胃積熱,痰毒邪火上沖咽喉,或感受穢惡之氣,鬱怒而生。《焦氏喉科枕秘》亦雲:“此症受穢惡之氣,後因怒生喉中,卒然腫脹,漸至殺人。吹金鎖匙取痰,服粘子解毒湯加紅花丹皮。若紅腫不消,治宜下刀去血,吹秘。噁心腹脹者,難治。”
飛飏
病名。見《普濟方》卷六十八。本病多由肺胃積熱、痰毒等所致。即飛瘍。詳該條。
飛蠅散亂
證名。見《銀海精微》。亦作蠅影飛越。指眼外觀正常,自視眼前有黑影如蚊蠅飛舞繚亂的病證。雲霧移睛證,能近怯遠症等病可出現此症。治宜結合全身情況辨證用藥。
飛灶丹
病名。見《外科啟玄》卷八。小兒丹毒之一,系指發於頭頂部的丹。宜急用蔥白搗汁調芨柏散塗之。
非搐
病證名。出《幼幼集成》。指小兒急慢驚風。詳搐條。
非風
病名。卒然昏倒,神識昏憒之證。即中風。以其因內傷積損所致,而非外感風邪,故名非風。《景嶽全書·雜證謨》:“非風一證,即時人所謂中風證也。”此證多見卒倒。卒倒多由昏憒,本皆內傷積損頹敗而然,原非外感風寒所致。而古今相傳,鹹以中風名之,其誤甚矣。故餘欲易去中風二字……竟以非風名之,庶乎使人易曉,而知其本非風證矣。”參見類中風條。
非化膿灸
直接灸之一。是將艾炷直接置於穴位上點燃施灸,但不灼傷皮膚,不使局部起皰化膿,故名。施灸時當艾炷燃至一半左右,患者感到皮膚發燙或灼痛時,即用攝子將艾炷挾去,另易新炷施灸,以局部皮膚發生紅暈為度。因其灸後不留瘢痕,故亦稱無瘢痕灸。本法適用於一般虛寒性疾患。
非位
運氣術語。指歲運不當其位。《素問·六微旨大論》:“非位,歲不與會也。”
肥瘡
病名。頭部癬瘡之一種,嬰兒濕疹亦名肥瘡。俗稱禿瘡。肥瘡,《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凡熱瘡起,便生白膿黃爛,瘡起即淺,但出黃汁,名肥瘡。”多因脾胃濕熱蘊蒸,上攻頭面所致,或因傳染所發,初起但見頭皮發根有丘疹,漸成小膿泡,形若粟米,破流黃水,結痂色如硫磺,中央凹陷如碟形,發可貫痂中,黃痂剝脫,可見糜爛瘡面,有特異氣味,或如鼠尿之臭氣,無痛但瘙癢明顯。或因毛囊被破壞,愈後可留有無發疤痕。相當於頭部黃癬。治宜先用蔥湯或槐條煎湯洗去黃痂,再於瘡面外搽風油膏,或雄黃油膏、苦楝膏等。此外,《聖濟總錄》卷一百一十七,有“治口肥瘡方”。又“口吻瘡……世名燕口,又名肥瘡。此由脾胃有熱,隨氣熏發,上攻於口唇,與津液相搏所致。”參見燕口瘡條。可見有三種不同疾病均名曰肥瘡,不可不辨。
肥疳
出《小兒藥證直訣》。即脾疳。詳該條。
肥目
病證名。系指白睛生點注如浮萍或榆夾,粉色或青黑色,類似羹上脂,目暗不明的病證,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本病世呼為肥目。
肥胖不孕
病名。不孕症型之一。見《傅青主女科·種子篇》。婦人素體肥胖,兼恣膏梁厚味,以致痰濕內生,流注沖任胞脈;或因體脂過盛,壅塞胞脈和胞宮而致不孕。症見形體肥盛,怠倦乏力,心悸氣短,白帶量多等,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方用啟宮丸或蒼朮導痰丸。
肥氣
病名。即肝積。以其似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狀,故名肥氣。《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複杯。”《難經·五十六難》:“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疒皆)瘧,連歲不已。”《濟生方》卷四:“肥氣之狀……診其脈,弦而細,其色青,其病兩脅下痛,牽引小腹,足寒轉筋,男子為積疝,女子為瘕聚。”治療用肥氣丸。參見肝積條。
肥熱瘡
見《證治準繩·幼科》。即熱疳。詳該條。
肥人
①三種肥壯人中的一種。其肩、臀、股等處肌肉堅實豐滿。見《靈樞·衛氣失常》。
②肥胖的病人。《靈樞·終始》:“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
肥人白帶多痰
病證名。《葉氏女科證治》卷一:“肥人氣虛生痰,多下白帶。宜服柴術六君湯(六君加蒼朮、柴胡、升麻、生薑),兼蒼附導痰丸(蒼朮、香附、枳殼、陳皮、茯苓、甘草、膽南星,上為末,薑汁和神曲為丸,柴術六君湯送下五十丸)。”
肥粘瘡
病名。小兒頭皮癬之一種。《外科啟玄》卷七:“小兒頭上多生肥粘瘡,黃膿暴露。”多因感受風熱,或熱毒上攻所致。常見於幼兒,初起時,可見頭皮部丘疹,繼則成膿瘡,甚則蔓延全頭,破潰則糜爛流膿,瘙癢疼痛時作。相當於黃癬。證治詳該條。
肥株子風
病名。系指一側或兩側耳墜腫硬如核,癢痛難忍的病證。本病多由火毒蘊積肝膽二經所致。治宜解毒散結。方用仙方活命飲等加減化裁。
腓(féi,音肥)
小腿肚。又名腨、xx、腓臑。腓腸肌部分。《靈樞·寒熱》:“腓者,腨也。”
腓腨發
病名。小腿屈側之癰疽。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亦名腓腨發疽,腓腨疽。多因腎水不足積熱而成。證見小腿肚漫腫堅硬,紫暗抽痛,進而腐潰,出膿稠而色黃者為順,其膿稀若水而色灰白者為逆。治宜辨其陰陽順逆以清熱解毒,或溫陽補益之劑,或兼而用之。初起宜服仙方活命飲;潰後可服八珍湯;氣血虛者可服十全大補湯;外治法同癰、疽、潰瘍條。
腓腨疽
病名。出《瘍科心得集》卷中。即腓腨發,詳該條。
廢
①萎廢不用。《靈樞·經脈》:“實則節弛肘廢,虛則生肬。”
②廢除;放棄。《靈樞·逆順肥瘦》:“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木也。”
③停止。《素問·六微旨大論》:“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沸子
出《諸病源候論》。即疿瘡。詳該條。
肺
①人體器官名。五臟之一。位於胸腔,左右各一,為五臟之華蓋,與大腸相表裏。肺主氣,司呼吸。《素問·五臟生成》:“諸氣者,皆屬於肺。”朝百脈而主治節,輔佐心臟調節氣血的運行。《素問·靈蘭秘典論》:“肺者,相搏之官,治節出焉。”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開竅於鼻,外合皮毛。《素問·經脈別論》:“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靈樞·脈度》:“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素問·五臟生成》:“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
②指手太陰肺經。《靈樞·本輸》:“肺出少商……手太陰經也。”
③指肺的真髒脈。《素問·平人氣象論》:“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是謂真髒見皆死。”
④推拿部位名。詳肺經條。
肺痹
病名。由皮痹入舍於肺而成。亦稱皮痹。主證煩滿喘嘔,胸背痛,右脅刺痛,牽引缺盆。《素問·痹論》:“肺痹者,煩滿喘而嘔。”《聖濟總錄·肺痹》:“皮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肺,是為肺痹。其候胸背痛甚,上氣,煩滿,喘而嘔是也。”《症因脈治·肺痹》:“肺痹之症,即皮痹也。煩滿喘嘔,逆氣上沖,右脅刺痛,牽引缺盆,右臂不舉,痛引腋下。”治用橘皮丸、杏仁丸、當歸湯、五味子湯、瀉白散、生脈散、人參平肺散等。參見皮痹條。
肺病
病名。肺臟的各種病證。由外邪侵襲,或痰飲內聚,或肺氣肺陰不足所致,亦可因其他臟腑、血脈病證傳變而致。《素問·髒氣法時論》:“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幹。”《難經·十六難》:“假令得肺脹,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內證齊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有是者肺也。”肺病有寒熱虛實之分。《太平聖惠方·治肺虛補肺諸方》:“若肺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氣盛則聲嘶,語言用力,顫掉緩弱,少氣不足,咽中幹,無津液,虛寒之氣,恐怖不樂,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診其脈沉緩者,此是肺虛之候也。”又《太平聖惠方·治肺實瀉肺諸方》:“夫肺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胸膈煩滿,口赤鼻張,飲水無度,上氣咳逆,咽中不利,體背生瘡,尻陰股膝踹脛足皆痛,診其脈滑實者,是脈實之候也。”治有祛風宣肺、清熱潤燥、肅肺化痰、溫肺化飲、滋陰降火、益氣養陰諸法。參見肺病各條。
肺藏魄
生理學名詞。魄,指精神活動中司感覺和支配動作的功能。肺主氣以養魄,故魄藏於肺。《靈樞·本神》:“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肺藏氣,氣舍魄。”《素問·宣明五氣》:“五臟所藏,……肺藏魄。”張志聰注:“魄乃陰精所生,肺為陰髒,故主藏魄。”
肺常不足
小兒生理病理特點之一。出《育嬰家秘》。由於小兒形氣未充,臟腑嬌嫩,衛外功能較弱。外邪入侵,常先傷肺,出現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患。或易感時行疫氣,出現麻疹、水痘、猩紅熱等傳染病。其他臟腑病氣,也常波及於肺。肺為清虛之體,既易受邪,又不耐寒熱,故臨床上常因肺為嬌髒,難調而易傷。一些慢性咳嗽、哮喘疾患,往往久而不愈。
肺朝百脈
生理學術語。指百脈朝會於肺。指全身經氣血液均經於肺。肺主氣,心行血,血液運行必須依賴氣的推動。《素問·經脈別論》:“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張景嶽注:“經脈流通,必由於氣,氣主於肺,故為百脈之朝會。”張志聰注:“百脈之經氣,總歸於大經,經氣歸於肺,是以百脈之氣,皆朝會於肺也。”
肺蟲病
病名。九蟲病之一。其蟲蝕肺,證見咯血聲嘶。《諸病源候論·九蟲病諸候》:“肺蟲,狀如蠶。”又“肺蟲令人咳嗽。”《普濟本事方·諸蟲飛屍鬼疰》:“惟肺蟲為急,肺蟲居肺葉之內,蝕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聲嘶,藥所不到,治之為難。”參見癆蟲病條。本病似為肺吸蟲病。
肺喘咳
病名。見《不居集》卷十五。即肺脹。詳該條。
肺疸
病名。
①九疸之一。證見飲少、小便多。一名膏疸。《外臺秘要》卷四:“肺疸,飲水,小便多。”參見膏疸條。
②肺氣虛而失清肅之職,不能通調水道,以致濕熱逗留發黃者。證見鼻塞不通,頭面俱黃,口淡咽幹,小便不利。治宜宣通肺氣,健脾利水,用揚肺利濕湯(見《辨證奇聞》)。
肺底
經穴別名。所指有二:
①靈臺穴別名。出《循經考穴編》。
②至陽穴別名。出《醫學原始》。各見該條。
肺疔
病名。生於肺經之疔腫者。出《外科啟玄》卷二。又名白疔,證見手之大指生疔,其色多白,其症多伴有發熱咳嗽者。治宜選用瀉白散加解毒之劑。
肺惡寒
生理學名詞。惡,畏惡。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開竅於鼻,寒邪侵襲則肺氣不利,衛外陽氣受傷,肺經受邪,故惡寒。《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形寒寒飲則傷肺。”《素問·宣明五氣》:“五臟所惡……肺惡寒。”王冰注:“寒則氣留滯。”馬蒔注:“肺本屬金,金之體寒,而受寒則病,故惡寒。”
肺風
病名。
①肺受風邪所致的疾患。《素問·風論》:“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②指類似酒皶鼻的病證。見《丹溪心法·鼻病》。其證鼻色赤。又名肺風瘡。《類證治裁·鼻口症》:“有不飲酒而鼻色赤,名肺風,由血熱鬱於肺,清肺飲。”參見肺風瘡條。
③指肺臟感受風毒而致皮膚生瘡、搔癢,或面上生瘡,鼻頭赤爛等病證。見《聖濟總錄》卷五十。治宜清肺祛風解毒,選用牛黃散、枇杷葉丸、鵝梨煎丸、皂莢丸等方。
肺風瘡
病名。鼻紅腫,或鼻色赤。由血熱鬱肺所致。又名肺風。《雜病源流犀燭·鼻病源流》:“鼻上紅腫……亦有不飲酒而色赤者,名肺風瘡,由血熱鬱肺不散也。”治宜清肺化濕解毒,用清肺飲子,或四物湯、五苓散二方合用。加黃芩、黃柏。參見肺風條。
肺風疝
病名。因風熱邪而起之肺疝證。《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少陰有餘……滑者病肺風疝。”參見肺風、肺疝條。
肺疳
五疳之一。又名氣疳、疳(匿^蟲)。疳證兼因鬱熱傷肺,出現咳嗽氣逆,咽喉不利,多涕,或鼻下生瘡,壯熱憎寒等證。治宜清肺瀉熱,用瀉白散加味。
肺寒喉風
病名。系指肺受重寒而發喉風,生在關內下部兩邊,如扁豆殼樣的病證。見《喉科指掌》卷四。本病多由肺受寒邪,寒積不解,久鬱而成。治宜溫散寒邪。方用人參敗毒散加減。
肺寒壅嗽
病證名。出《證治準繩·幼科》。小兒肺氣虛弱,外感寒邪而致咳嗽,微喘有痰,痰多清稀,面色淡白,流清涕。治宜溫肺散寒,用百部丸。
肺合大腸
生理學名詞。系臟腑相合之一。肺為髒,屬陰;大腸為腑;屬陽。二者經脈相互絡屬,互為表裏。《靈樞·本輸》:“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腑。”生理上肺氣肅降,有助於大腸傳導;而大腸傳導通暢,則有助於肺氣清肅下降。《醫經精義·臟腑之官》:“大腸之所以能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
肺合皮毛
生理學名詞。指五臟與五體相合關係之一。肺主氣,宣發衛氣固表,司腠理之開合,輸精於皮毛,故稱。《素問·五臟生成》:“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
肺花瘡
病名。系指陰虛久咳,喉中疼痛的病證。《馮氏錦囊秘錄》卷六:“陰虛咳嗽,久之喉中痛者,必有瘡,名肺花瘡。”《瘍醫大全》卷十七:“喉癬即肺花瘡。”詳見喉癬條。
肺黃
病名。三十六種黃之一。
①《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肺黃者,眼目白色,頭面微腫,鼻衄不止,多涕憎寒,遍身生赤粟子,壯熱,腹脹胸滿,上氣。若粟子紫黑色及腫者,難治。”治用栝樓散,及瓜蒂末搐鼻出黃水等法。
②《聖濟總錄》卷六十一:“肺黃,口幹舌縮,目赤鼻出血……煩渴欲得飲水,及大便不利。”治用消渴湯等。參見黃疸有關各條。
肺火
肺中火邪。有虛火實火之分。肺陰虛而生火為虛火,肺熱盛極化火則為實火。參肺陰虛、肺實熱條。
肺火惡寒
證名。因肺火腠理不固所致惡寒之證。《證治匯補·惡寒章》:“肺火惡寒,肺受火克,毛竅常疏,不能固腠理而灑淅惡寒者,必兼咳嗽咽幹,治宜清金潤肺。”方用瀉白散去粳米加黃芩、杏仁、阿膠,或甘桔湯加酒芩、山梔、麥冬、五味、酸棗仁等。參見惡寒條。
肺積
病名。五積之一。證見脅下氣逆,背相引痛,少氣,善忘,皮寒時痛時癢等。《難經·五十四難》:“肺之積,名曰息賁。”《脈經·平五臟積聚脈證》:“診得肺積脈浮而毛,按之辟易,脅下氣逆,背相引痛,少氣,善忘,目瞑,皮膚寒,秋差夏利,主皮中時痛,如虱喙之狀,甚者如針刺,時癢,其色白。”《證治準繩·雜病》治用大七氣湯加桑白皮、半夏、杏仁,兼吞息奔丸。參息奔條。
肺極
病名。屬虛損範疇。《奇效良方·癆瘵門》:“肺極,則寒痹腰痛,心下堅,有積聚,小便不利,手足不仁。”治以天門冬大煎。參見六極條。
肺堅
肺臟堅實,功能正常。《靈樞·本髒》:“肺堅則不病咳上氣。”
肺金
①生理學名詞。即肺臟。肺臟在五行中屬金,故稱之。《素問·氣交變大論》:“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
②推拿穴位名,見《小兒推拿秘旨》。即肺經。參見該條。
肺津不布
病證名。指肺宣發肅降及通調水道功能失職,不能正常輸布津氣。症見皮膚焦枯,喘咳,痰多,甚則水腫等。治宜輕宣潤燥,或宣肺降氣。
肺噤
病證名。出《備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口噤嘴唇蒼白。參見口噤條。
肺經
①手太陰肺經之簡稱。見該條。
②推拿穴位名。又名肺、肺金。位於無名指遠端指骨的腹面。能止咳化痰。《小兒按摩經·手法歌》:“肺經受風咳嗽多,即在肺經久按摩。”參見五經條。
肺經咳嗽
病名。因肺經病變所致的咳嗽。又稱肺咳。
①風寒束肺之實咳。《不居集》卷十五:“肺經咳嗽,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麻黃湯主之。”
②真陰不足,肺脾素燥,勞傷或七情動火傷肺所致的咳嗽。《症因脈治·內傷咳嗽》:“肺經咳嗽之症,氣急喘咳,痛引缺盆,右脅下灑淅惡寒,或右臂筋吊痛,痰咯難出或吐白涎,口燥聲嘶,此肺咳之症也。”治宜清肺瀉熱,用瀉白一物湯、清肺飲;脈見遲細,氣陰虛者,治宜益氣養陰,用人參補肺飲、人參生脈散、瓊玉膏;肺有熱痰者,治宜清肺化痰,用青黛海石丸、節齋化痰丸;久嗽肺虛,治宜養陰潤肺,用百花膏等方。參見咳嗽、肺咳條。
肺經失血
病證名。因悲憂傷肺,絡損動血所致的出血病證。見《不居集》卷十三。或鼻衄,或嘔血。選用麥冬飲子、大薊飲、人參救肺湯、天冬丸、資成湯等方。參見失血條。
肺經燥痰
病證名。見《不居集》卷十七。即燥痰。參見該條。
肺驚
臟腑驚證之一。出《小兒病源方論》。小兒驚風,兼見氣喘吃水。
肺疽
病名。飲酒過度傷胃吐血之證。《聖濟總錄》作肺癉。《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肺疽者,或飲酒之後毒滿悶,吐之時,血從吐後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醫鈔類編》卷七:“仲景雲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即肺疽之屬也。”詳見傷酒吐血條。
肺絕
證名。五臟絕候之一。
①肺氣絕所見危重脈證。證見氣喘不休,口張氣但出不還,面赤,汗出發潤,無寸口脈等。《中藏經》卷上:“面赤,無右寸脈者,肺絕也。”《注解傷寒論·辨脈法》:“若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脈經》卷四:“病人肺絕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張但氣出而不還(一曰鼻口虛張,短氣)。”
②中風脫證之一。中風證見鼾睡。《醫林繩墨·中風》:“鼾睡自汗者,肺絕也。”《醫宗必讀·真中風》:“若中風昏倒……聲如鼾,肺絕。”參見中風脫證條。
肺絕喉閉
病名。系指危重病人上呼吸道梗阻的病證。《馮氏錦囊秘錄》卷六:“肺絕喉閉,其脈浮而微細,其聲如鼾,有如痰在喉中響者,此為肺絕之候。”治宜迅速,可用獨參湯或加入竹瀝、薑汁等。
肺絕喉痹
病名。系指喉痹日久,痰涎塞於咽喉,聲如泄鋸的病證。見《醫學心悟》卷四。治宜宣肺祛痰,可用人參加橘紅煎服。
肺咳
病證名。
①因肺經病變,咳喘有聲,甚則唾血之證。《素問·咳論》:“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因寒所致者,用麻黃湯;肺虛有火者,用瀉白一物湯、人參補肺湯。參見肺經咳嗽條。
②十咳之一。《諸病源候論·咳嗽病諸候》:“七日肺咳。咳而引頸項而唾涎沫是也。”參見十咳、咳嗽條。
肺勞
病名。因勞損傷肺所致的病證。《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肺勞者,短氣而面腫,鼻不聞香臭。”《聖濟總錄·虛勞門》:“肺勞者,或因形寒飲冷,逆秋氣所致。其證短氣面腫,鼻不聞香臭,胸中結滯,氣乏聲嘶,咳嗽呀呷,咯唾稠粘,或唾膿血,或咽喉幹痛,不能唾,上氣喘滿,漸至衰瘁,寒熱時作,飲食減耗,皆肺勞之證。”治宜益氣補肺,選用補氣黃芪湯、桑白皮散、人參丸等方。《太平聖惠方·治肺勞諸方》用桔梗散、鱉甲圓。參見虛勞、五勞條。
肺癆
病名。即肺勞。《慎柔五書》卷四:“肺癆熱,瘦損,有蟲在肺,令人咳逆氣喘。”治以五膈下氣丸等方。與肺結核病相似。參見肺勞、虛勞、勞瘵條。
肺絡損傷
肺燥傷陰,久咳或劇咳損傷肺絡,引起咳血、咯血。絡脈在外屬陽,燥為陽邪,故燥熱易傷絡。《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極寒傷經,極熱傷絡。”治宜清金降火,或清絡養陰。
肺脈
脈學名詞。
①肺臟的經脈,即手太陰肺經。《素問·咳論》:“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
②肺臟的脈象。參肺平條。
肺鳴
證名。因氣鬱肺氣不利出現的喘鳴聲。《素問·痿論》:“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王冰注:“肺藏氣,氣鬱不利,故喘息有聲。”
肺募
①指中府穴。《難經》:“肺俞在背第三椎,募在中府。”見中府條。
②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兒暴癇,……若腹滿短氣轉鳴,灸肺募,在兩乳上第三肋間宛宛中,懸繩取之,當瞳子是。”在前胸第二肋間隙,約距胸正中線1.5寸處。主治癲癇等。艾炷灸3-5壯。
肺瘧
病證名。《素問·刺瘧篇》:“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參見五臟瘧條。
肺脾兩虛
證候名。多指肺脾氣虛。脾肺為母子關係,母病可及子,子病盜母氣,二髒相互影響而同病。症見久咳不已,短氣乏力,痰多清稀,納食減少,腹脹便溏,甚則足面浮腫,舌淡苔白,脈虛弱。治宜補脾益肺。
肺脾氣虛
病證名。指肺氣與脾氣俱虛的證候。詳見肺脾兩虛條。
肺脾鬱
病證名。鬱證之一。《類證治裁》卷三:“肺脾鬱,營損肌瘦,養營湯去桂心,減熟地黃。”參見五臟鬱證條。
肺平
脈學名詞。指肺臟的正常脈象。《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
肺氣
①指肺的生理功能活動。
②指肺吸入呼出之氣。
③指肺的精氣。《靈樞·動輸》:“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
肺氣不利
病證名。指肺氣宣發肅降及通調水道功能障礙。肺主氣,主行水,肺氣不利,則出現鼻塞,咳逆氣喘,尿少,水腫等症。治宜利肺氣為主。
肺氣不宣
病證名。指外感風寒束表,皮毛閉塞,肺氣失於宣發。肺主宣發,外合皮毛,邪氣束表,肺氣不能宣通,出現鼻塞,多嚏,喉癢而咳,無汗等症。治宜宣發肺氣為主。
肺氣不足
病證名。即肺氣虛。《諸病源候論·五臟六腑病諸候》:“肺氣不足,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咽幹,是為肺氣之虛也。”參肺氣虛條。
肺氣上逆
病證名。即肺失清肅較重者。由肺失清肅進一步發展所致。以氣逆咳喘為主症,治宜降氣平喘。參肺失清肅條。
肺氣盛
證名。肺經邪氣盛實之證。出《靈樞·淫邪發夢》。又名肺氣實。《諸病源候論·肺病候》:“肺氣盛,為氣有餘,則病喘咳上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踹脛足皆痛,是為肺氣之實也。”參見肺病、肺實條。
肺氣實
證名。肺經邪氣盛實之證。見《聖濟總錄》卷四十九。即肺氣盛。主證喘促胸悶。《靈樞·本神》:“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詳肺氣盛條。
肺氣虛
病證名。又稱肺氣不足。即肺的生理功能減弱。多由寒溫不適,久咳傷氣,悲傷不已,勞逸不當所致。症見咳喘無力,氣短,動則益甚,痰液清稀,聲音低怯,神疲體倦,面色(白光)白,畏風自汗,舌淡苔白,脈虛。治宜補益肺氣。《靈樞·本神》:“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肺熱暴瘂
病證名。因感受風熱而突發失音之病證。其證突發,舌幹口燥,聲音嘶啞,口渴欲飲,舌苔黃,脈眩數,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治宜疏風宣肺,清熱降火,可選連翹散,或清咽利膈湯加減。參見暴瘖條。
肺熱鼻衄
病證名。見《中國醫學大辭典》。因肺熱上壅所致的鼻腔出血。有肺經實熱、虛火上炎、風熱犯肺致衄數種。《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有由肺經實熱者,宜青黃散。”陰虛火動,邪火上歸於肺者,當清肺降火,白虎湯加地黃、犀角、丹皮、白芍、山梔、扁柏。風熱犯肺,證見鼻燥而衄,口幹,或身熱,咳嗽痰少,舌紅,脈數,治宜疏風清熱,用桑菊飲加丹皮、茅根之類;無表症者,去薄荷、桔梗,以黃芩、山梔等品,或加玄參、麥冬之類,以養陰清肺。參見鼻衄條。
肺熱病
病證名。肺受邪熱所致的病證。證見身熱惡寒、汗出、喘咳、胸膺痛不得太息、頭痛等。《素問·刺熱篇》:“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
肺熱癉瘧
病名。瘧疾證見但熱不寒者。《症因脈治》卷四:“肺熱癉瘧之症,發則陽氣盛而不衰,故但熱而不寒,令人消爍脫肉。此《內經》肺素有熱之癉瘧症也。”宜用防風瀉白散,以散舍於皮膚之風寒;用石膏瀉白散,以治肺素有熱;用滋陰八味丸,滋陰清肺,以治陰虛陽亢,消爍脫肉。參見癉瘧、瘧疾條。
肺熱腹脹
證名。肺熱壅阻,氣機不暢所致的腹脹。證見氣喘咳逆,不得仰臥,腹脹胸痛等。《症因脈治》卷三:“肺熱腹脹之症,喘息倚肩,不得仰臥,煩悶咳逆,腹脹胸痛,常脹不退。”因肺素有熱,或膏粱酒濕,火熱熏肺,肺熱焦滿,壅阻氣道所致。治宜清肺為主。喘息倚息,不得仰臥,煩悶咳逆者,治宜清熱瀉肺,用葶藶瀉肺湯合瀉白散。胃火薰蒸,腹脹作痛,大便結者,治宜清胃泄熱,降氣消脹,用枳桔大黃湯。心火刑金,瀉心各半湯。木中火發,瀉青各半湯。參見腹脹、內傷腹脹條。
肺熱久焦
病因病機學名詞。指肺中鬱熱,津液乾涸,肺葉枯萎。可引致痿證。肺痿以咳吐濁唾涎沫為主症;若肺熱葉焦,不能敷津於肌膚,發為痿躄,以四肢痿弱無力,肌膚枯萎為主症。《素問·痿論》:“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
肺熱久嗽
病名。肺熱而致長期不愈的咳嗽。兼見身熱,肌肉瘦削。治宜清熱潤肺止咳。《醫說》卷四:“肺熱久嗽,身如炙,肌瘦,將成肺勞,以枇杷葉、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等分,大黃減半,如常制為丸,蜜丸櫻桃大一丸,食後夜臥含化,未終劑而愈。”《不居集》卷十五治肺熱久嗽,用一物黃芩湯治療。參見久咳、咳嗽等條。
肺熱身腫
證名。因肺熱,治節失職,而致身腫之證。證見遍身頭面皆腫,喘咳倚息,小便赤澀。《症因脈治》卷三:“肺熱身腫之症,喘咳煩滿,不得仰臥,喘息倚肩,身首皆腫,小便赤澀,此即內經諸氣膹鬱,肺熱成腫之症也。肺熱身腫之因,肺熱葉焦,肺氣怫鬱,升降之令不行,治節之官失職,則經絡壅閉,營衛不諧,而遍身頭面皆腫矣。”脈多洪數或見弦數。治宜清肺利水,選用家秘瀉白散、二冬二母湯、瀉心湯、瀉青丸、葛根石膏湯、葶藶清肺飲等方。參見身腫、水腫條。
肺熱痿
痿證之一。見《醫宗必讀·痿》。即皮毛痿。詳該條。
肺熱痿軟
證名。又名肺熱痿。因鬱火克金,肺熱葉焦,或腎火上炎所致。症見皮膚乾燥枯槁,喘息咳逆,下肢痿軟。《症因脈治》卷三:“肺熱痿軟之症,皮質幹揭,上則喘咳,下則攣拳。此《內經》肺熱成痿之症也。”治宜滋腎清肺,腎火上炎,用知柏天地煎、玄武膠為丸;肺中伏火,用二母二冬湯闔家秘瀉白散。參見痿、皮毛痿條。
肺熱證
證名。肺熱引起的病證。《素問·痿論》:“肺熱者,色白而毛敗。”並可見喘鳴等症。《證治準繩·雜病》:“肺熱者,輕手乃得,微按全無,瞥瞥然見於皮毛上,為肺主皮毛故也。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熱也。”有虛實之分,參見肺實熱、肺虛熱、皮毛痿條。
肺疝
病名。風寒襲肺而引致胸膈牽痛者。《素問·大奇論》:“肺脈沉搏為肺疝。”王冰注:“心疝,肺疝,皆寒搏於髒故也。”多因體質素虛,複為風寒之邪襲肺所發,證見鼻息氣粗,呼吸短促,胸膈阻塞,時時引痛等證。治宜選辛散苦降之劑內服。
肺善
五善之一。癰疽預後法。《外科正宗》卷一:“肺善聲音響,無痰韻更長,肌膚多滑潤,大便自尋常。”參五善條。
肺傷
病證名。肺臟傷損的疾患。證見咳唾血、吐血、少氣、咳嗽、鼻鳴等。《脈經》卷六:“肺傷者,其人勞倦則咳唾血,其脈細緊浮數,皆吐血。此為躁擾嗔怒得之,肺傷氣壅所致。”《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形寒寒飲傷肺,肺傷,少氣,咳嗽,鼻鳴。”參見氣極、七傷條。
肺腎兩虛
病證名。指肺腎兩髒並見虛證。肺腎為母子關係,二髒病理相互影響,一髒虛弱可導致另一髒不足。有肺腎陰虛和肺氣虛、腎陽虛之別。肺腎陰虛以咳嗽,盜汗潮熱,五心煩熱,腰膝酸軟,遺精為主症,治宜滋陰降火;肺氣虛、腎陽虛以咳嗽氣短,畏寒肢冷,自汗,陽萎,或見浮腫為主症,治宜溫補肺腎。
肺腎同源
肺腎為母子關係,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相互影響,治療上多肺腎同治,故稱。參肺腎相生、肺腎同治條。
肺腎同治
治法。又名金水相生。是同時治療肺陰虛和腎陰虛的方法。肺腎為母子關係,補其母即實其子,子壯則母安。故治宜肺腎同治。症見咳嗽咳血,潮熱盜汗,遺精,腰膝酸軟,身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數等。治宜滋補肺腎之陰。用沙參、天冬、麥冬、玉竹、百合、生地、熟地、女貞子、枸杞子、旱蓮草、龜板等藥物。參見肺腎相生條。
肺腎相生
生理學名詞。又稱金水相生。肺屬金,腎屬水,肺金與腎水為母子關係,生理、病理均相互影響。如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之下源,肺主通調水道,腎為水髒,主津液,二髒相互配合,共同調節人體水液代謝。又如肺主氣,司呼吸,腎主納氣,二髒共同維持正常呼吸。《類證治裁》:“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病理上多見肺腎兩虛,治療時則肺腎同治,故有“肺腎同源”之說。參肺腎兩虛、肺腎同治條。
肺腎陰虛
病證名。指肺陰與腎陰俱虛。為肺腎兩虛證候之一。詳該條。
肺生皮毛
生理學名詞。肺之精氣對皮毛有滋潤和溫養作用。肺合皮毛,皮毛的榮枯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精氣的盛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
肺失清肅
病證名。指肺氣下降和清肅呼吸道的功能失職。肺主肅降,向下輸布津液及水穀精微,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並清肅呼吸道異物。肺失清肅,則出現呼吸短促,咳嗽上氣,痰多喘滿等症。治宜降氣平喘。
肺實咳嗽
病名。肺脹氣逆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肺實咳嗽,肺脹者,肺統周身之氣,因虛不能宣佈於外,而反逆歸本經,諸竅閉塞,不通而發脹,則中府、雲門兩脅間之經絡,皆不能利,所以氣高而似喘,實非喘症。若邪偏左則左體不能貼席,偏右則右體不能貼席,貼席則喘嗽不止。其脈左則人迎弦急,右則氣口弦緊而滑數,此為氣實咳嗽,宜疏散。”參見咳嗽、肺脹嗽條。
肺實熱證
證名。肺經邪熱熾盛的病證。《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病苦肺脹,汗出若露,上氣喘逆,咽中塞,如欲嘔狀,名曰肺實熱也。”常伴見鼻孔煽張,咳嗽,或吐膿血。治宜瀉肺清熱,用地骨皮湯、清肺湯等方。
肺實嗽
證名。病邪盛實,肺氣壅阻所致的咳嗽。多為新咳,聲重有力,常伴痰稠色黃。《萬病回春》卷四:“肺實嗽者,新嗽有邪也。桑皮、桔梗、杏仁、枳殼、蘇葉主之。”《松崖醫徑》卷下:“肺實嗽喘,兩寸脈洪而有力者,用葶藶桑白皮湯。”參見咳嗽、新咳、肺實咳嗽等條。
肺實證
證名。肺病邪氣盛實出現的證候。由外邪侵襲,或氣壅痰聚等所致。可見喘急,胸悶,咳嗽聲重痰稠,肺癰,咳吐血痰,喉痹,上消等證。《脈經》卷二:“肺實也,苦少氣,胸中滿彭彭,與肩相引。”又“肺實……病苦肺脹,汗出若露,上氣喘逆,咽中塞如欲嘔狀。”《本草經疏》:“肺實八證:喘急,屬肺有實熱及肺氣上逆;氣壅,屬肺熱氣逆;聲重痰稠,屬肺熱;肺癰,屬肺熱極;肺脹悶,屬肺熱;吐膿血,血痰,咳嗽、嗽血,屬肺家火實熱甚,此正邪氣勝則實之謂;喉癬,屬肺熱;上消,屬肺家實火,及上焦熱。”方用地骨皮湯、葶藶丸等方。參見肺病、肺實熱等條。
肺手太陰經病證
病證名。手太陰肺經氣異常所致的病證。《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脈經·肺手太陰經病證》:“肺氣虛則鼻息利少氣,實則喘喝胸憑仰息。”還有吐血、漏汗、小便赤、肺痹、肺中風、肺脹、肺癰、息積等多種病證。
肺水
病名。五臟水腫病之一。證見身腫、小便難、溏瀉等。《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因肺失宣肅,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所致。參見水腫、十水條。
肺死
脈學名詞。指肺臟的死脈。《素問·平人氣象論》:“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肺死髒
肺的真髒脈象。浮取虛,按之如蔥管中空,軟而無根。表明肺臟真氣已絕,預後不佳。《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肺死髒,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肺損
病名。五臟虛損之一。又稱損肺。證見皮聚毛落,毛槁皮焦等。《慎齋遺書·虛損》:“虛損一證,或從上而損下,如金衰衛弱而多外感之來,則氣傷而肺損。”《難經·十四難》:“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雜病源流犀燭·虛損勞瘵源流》:“損肺傷氣,毛槁皮焦,急宜養氣,宜四君子湯。”《類證治裁·虛損》用保元湯。參見虛損條。
肺損咯血
病證名。久咳肺絡損傷所致的咯血。初起宜清肺寧絡,用薏苡仁散(見《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日久氣血兩虛,客熱不除,咳嗽咽幹,多唾涎沫,血色鮮紅者,治宜補益氣血,養陰和絡,用大阿膠丸(見《丹溪心法·吐血》)。參見咯血條。
肺痛
證名。肺部作痛。因氣滯血瘀所致,治以散瘀止痛。《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肺為華蓋
生理學名詞。華蓋,古代帝王的車蓋。肺居體腔臟腑最高位,覆蓋諸髒,故稱。《靈樞·九針論》:“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素問·痿論》:“肺者,髒之長也,為心之蓋。”王冰注:“位高而布葉於胸中,是故為髒之長,心之蓋。”
肺為嬌髒
肺為清虛之體而居高位,為五臟六腑之蓋,開竅於鼻,外合皮毛,外感六淫之邪自口鼻皮毛而入,多先犯肺,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而發病,故稱。
肺為涕
生理學名詞。涕出於鼻,潤澤鼻竅,肺開竅於鼻,故涕為肺液。《素問·宣明五氣》:“五臟化液……肺為涕。”王冰注:“潤於鼻竅也。”
肺萎
病名。見《雜病源流犀燭·肺病源流》。即肺痿。詳肺痿條。
肺痿
病名。
①肺葉枯萎所致的病證。一作熱痿。《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弦,多涎唾。”有虛熱、虛寒之分。虛熱者,咳聲不揚,吐稠粘涎沫,口幹咽燥,氣急喘促,形體消瘦,或見潮熱,皮毛乾枯,舌幹紅,脈虛數等。治宜滋陰潤肺,清熱生津,用舉肺湯、元參清肺飲、麥門冬湯、清燥救肺湯、紫菀散等方。虛寒者,形寒神疲,唾涎沫,口不渴,小便數,舌質淡,脈虛弱等。治宜溫肺益氣,用甘草幹薑湯,或人參、白朮、茯苓等藥。
②傳屍之一種。《外臺秘要·傳屍方》謂傳屍之疾氣急咳者,名肺痿。參傳屍條。
③指皮毛痿。《醫宗必讀·痿》:“肺痿者,皮毛痿也。”參見皮毛痿條。
肺痿喘
證名。肺痿病所見的氣喘。其證喘而兼見唾有膿血或濁痰。《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肺痿喘,唾有膿血或濁痰,宜紫菀散。”本證所指肺痿與通常由肺損陰虛或肺寒陽虛的肺痿有別,而與肺癰相近。《湯液本草》卷中:“肺痿,咳唾膿血。”本證見於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症等疾患。
肺痿嗽
病名。肺痿病所見的咳嗽。因陰火灼肺,肺葉痿弱作嗽。其證咳嗽聲啞,咽喉破痛,咳痰,或唾中有紅絲膿血。《萬病回春·咳嗽》:“肺痿嗽者,聲啞,咽喉破痛,濁唾涎沫,或唾中有紅絲膿血。熱在上焦,陰火熾陷,薰蒸肺葉而成。”治宜養血滋陰,清金保肺,消痰降火。《校注醫醇剩義·咳嗽》治肺葉痿敗,喘咳夾紅者,用白膠湯或補肺阿膠湯加減;肺痿骨蒸,或寒或熱,或勞咳嗽,聲嘎不出者,用秦艽扶羸湯;多年咳嗽,肺痿咯血者,用獨勝散,或用滋陰降火湯合六味地黃丸相兼服。參見咳嗽、肺痿條。
肺系
出《靈樞·經脈》。有三種解釋:
①指喉頭氣管。
②指肺與喉嚨相聯系部位。
③泛指構成呼吸道的肺之附屬器官(如氣管、喉、鼻道等)。
肺癇
病名。主證為發作時面白吐沫,腹脹,聲如牛吼或雞鳴等。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五。《醫學入門·癇》:“肺癇,面白吐沫,腹脹,牛吼。”《景嶽全書》卷四十一:“面如枯骨,目白反視,驚跳反折,搖頭吐沫,其聲如雞者曰肺癇。”《醫林繩墨》卷六以癇症因憂悲太重,痰涎入肺而發。其證聲嘶啼泣,施運顛倒,目睛上瞪,惡寒拘急,氣下則蘇。參見癇、五臟癇條。
肺消
病名。
①陽虛肺寒所致的多飲多溲病證。《素問·氣厥論》:“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②因心火刑肺,肺燥津耗所致消渴病。證見口渴多飲,氣喘痰嗽,面紅虛浮,口舌腐爛,咽喉腫痛等。《辨證錄·消渴門》:“消渴之病,有氣喘痰嗽,面紅虛浮,口舌腐爛,咽喉腫痛,得水則解,每日飲水約得一鬥,人以為上消之病也,誰知是肺消之症乎。”治宜清心潤肺,用清上止消丹、二冬苓車湯。參見消渴、上消條。
肺邪
五臟病邪之一。即肺臟病邪。《靈樞·五邪》:“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難經·十難》:“心脈澀甚者,肺邪幹心也。”
肺邪脅痛
證名。肺受病邪引起的脅痛。見《症因脈治·脅痛論》。因寒邪襲肺,水飲內停,或邪熱灼肺,肺絡受傷所致。證見惡寒發熱,咳嗽氣喘多痰,脅肋刺痛,或咳引脅痛。屬寒者,兼見咳吐稀涎痰沫,脈弦緊。治宜散寒蠲飲,用小青龍湯。屬熱者,兼見咯痰腥臭,面赤,脈數,治宜清肺滌痰,用瀉青各半湯或瀉白散加味,並針刺少商穴出血。參見感冒脅痛、停飲脅痛條。
肺心痛
病名。厥心痛之一。心痛連胸之證。《靈樞·厥病》:“厥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痛益甚,色不變,肺心痛也。”《醫宗金鑒》卷四十三:“岐骨陷處痛,名心痛。橫滿連胸,名肺心痛。”參見厥心痛、心痛條。
肺虛腹脹
證名。肺臟虛衰,氣失通調所致的腹脹。見《症因脈治》卷三。有肺陽虛、肺陰虛之別。肺經陽虛,腹脹時脹時退,面色慘白,氣弱不振,二便清利;肺經陰虛,肌肉消瘦,咳嗽面紅,多汗骨蒸。由肺虛治節無權,氣道澀滯所致。治宜補肺為主,選用補肺人參散。補中益氣湯、人參固本丸、生脈散、人參平肺散等方。參見腹脹條。
肺虛寒證
證名。肺氣不足所出現的證候。其證咳嗽上氣,下利少氣,形寒怯冷,鼻多清涕等。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肺大腸經虛實寒熱證治》:“肺寒虛,逆滿上氣,咽中悶塞,寒從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語無音聲,舌本乾燥,吐沫唾血,不能飲食。”《聖濟總錄》卷四十八:“肺虛寒,咳嗽,下利,少氣。”治宜補氣溫肺,用補肺湯,人參茯苓丸、九味湯等方。
肺虛熱證
證名。勞熱之一。見《中國醫學大辭典》。《雜病源流犀燭·虛損勞瘵源流》:“肺熱,輕手即得,略重全無,肺主皮毛也。日西尤甚。必兼喘咳灑淅,善嚏善悲,缺盆痛,胸中及肩臂皆痛,臍右脹痛,小便數,皮膚痛及麻木。”治宜補肺清熱,用門冬清肺飲、生脈散、補肺阿膠散等方。
肺虛身腫
證名。因肺氣虛,清肅之令不行所致之身腫。《症因脈治》卷三:“肺虛身腫之症,瀉利喘咳,面色慘白,或腫或退,小便清利,或氣化不及,小便時閉,大便時溏,即《金匱》脈沉自喘之正水,此肺虛腫症也。”治宜補肺益氣,選用生脈散、人參固本丸、都氣丸、四君子加杏仁、貝母等。參見身腫、水腫條。
肺虛嗽
病名。肺氣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其證咳嗽無力痰涎清薄,氣怯息短,嗜臥懶言。見《赤水玄珠》卷七。《不居集》卷十五:“肺虛咳嗽,肺虛者,肺家元氣自虛也。惟其自虛,則腠理不密,故外則無風而畏風,外則無寒而怯寒,內則氣怯息短,力弱神虛,面白神羸,情志鬱結,嗜臥懶言,遺精自汗,飲食減少,咳嗽無力,痰涎清薄,六脈虛微而澀溺,按之無神,此為陽虛脈症。”治宜大補元氣,不可專於消熱消痰以止嗽。《萬病回春·咳嗽》:“肺虛嗽者,久病久嗽虛也。宜滋陰補肺加天門冬、款冬花、馬兜鈴、紫菀、阿膠、五味子之類。”參見咳嗽條。
肺虛損
出《小兒藥證直訣》。即怯肺。詳該條。
肺虛證
證名。肺氣肺陰不足所出現的各種證候。證見氣喘少氣不足以息、咳嗽、咳吐血痰、聲啞、咽喉燥痛、肺痿、皮毛焦枯等。《脈經》卷二:“肺虛……病苦少氣不足以息,嗌幹不朝津液。”《聖濟總錄》卷四十八:“肺虛則生寒,寒則陽氣盛,陽氣盛則聲嘶,語言用力,顫掉緩弱,少氣不足,咽中幹無津液,虛寒乏力,恐怖不樂,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診其脈浮沉緩,此是肺虛之候。”《本草經疏》:“肺虛七證。齁喘,屬肺虛有熱,因而痰壅;咳嗽吐血痰,屬肺熱甚;聲啞,屬肺熱甚;咽喉燥痛,屬水涸火炎,肺熱之極,此證法所難治;肺痿,屬肺氣虛有熱;龜胸,屬肺熱有痰;息賁,屬肺氣虛痰熱壅結所致。”參見肺病、肺虛寒等條。
肺虛自汗
證名。因肺氣虛而表不固所致自汗證。見《醫略六書·雜病證治》。症見自汗、咳嗽、氣喘、乏力等。治宜補肺以固其表,用黃芪六一湯、玉屏風散、生脈散等方。參見自汗條。
肺炎
病證名。出《麻疹活人全書》。為內、兒科常見病之一。又名肺閉喘咳、肺風痰喘。以發熱、咳嗽、痰多、喘憋等為特徵。古代與現代所說的肺炎尚不一致,但說明這種熱性病是麻疹最易出現的合併症。治療宜疏風宣閉、祛痰平喘、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用麻杏石甘湯加銀花、連翹、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等。重症用三黃石膏湯加減。熱極傷陰,心煩氣短,可加用生脈散,或沙參麥冬湯加減。如肺炎病灶經治後久久不易吸收,可配合在背部拔火罐。本病發病急、變化快、合併症多,應注意鑒別診斷,並採取中西醫結合療法。
肺遺
病證名。因肺病而致遺精。其證遺精而兼見皮毛枯焦,喘急不利。《醫宗必讀》卷九:“肺病而遺者,必皮革毛焦,喘急不利。”治宜清肺澀精。參見遺精、五臟遺精條。
肺陰
肺臟的陰液。由水穀精氣及腎水化合。《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陰與肺氣相互為用。肺陰不足,上不能滋潤咽喉則咽幹口燥,聲音嘶啞;外不能濡養肌膚則形體乾瘦,皮毛憔枯;甚則陽亢化火。
肺陰虛
病證名。指肺臟陰津不足,甚則虛熱內生。多由發汗太過,久咳傷陰,或熱邪耗傷肺陰所致。臨床表現以肺虛和陰虛內熱證共見為主。症見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口幹咽燥,形體消瘦,潮熱盜汗,顴紅,五心煩熱,聲音嘶啞,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宜滋陰潤燥,咳血者則清絡保陰。
肺飲
病證名。痰飲之一。飲邪在肺,證見喘促短氣。《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為支飲類證。參見痰飲、支飲條。
肺癰
病名。肺部發生的癰瘍。證見發熱振寒,咳嗽,胸痛,氣急,甚則咳喘不得平臥,吐出腥臭膿性粘痰,或咳吐膿血等。《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幹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醫門法律》卷六:“肺癰由五臟蘊祟之火,與胃中停蓄之熱,上乘乎肺,肺受火熱熏灼,即血為之凝,血凝即痰為之裹,遂成小癰。”治宜清肺化痰,解毒排膿,一般可選用《千金》葦莖湯、清金飲、麥冬平肺飲、葶藶大棗瀉肺湯、元參清肺飲等方。咳吐膿血者,用排膿散、《金匱》桔梗湯、酌加魚腥草、野蕎麥根等藥。日久傷及氣陰,治宜養血益氣,清熱化痰,用桔梗杏仁煎。《濟生》桔梗湯等。本病與肺膿瘍、肺壞疽等相似。
肺癰喘
證名。患肺癰時所出現的氣喘。見《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因邪火熱毒挾痰瘀壅阻於肺所致。其證兼見口燥、胸中隱痛、咳唾腥臭膿痰及高熱等證。治宜清肺解毒,用桔梗湯加防風、橘紅、銀花、麥冬,或千金葦莖湯等方。參見肺癰條。本證見於肺膿瘍等疾患。
肺癰嗽
證名。肺癰病所見咳嗽之證。證見咳吐膿痰腥穢,口中乾燥,嗽則胸中隱痛。《萬病回春》卷四:“肺癰嗽者,口中辟辟燥,嗽即胸中隱隱痛,嗽傷肺葉而成也。先用保肺治嗽藥,後用收斂瘡口,以合歡樹皮、白芨、白蘞煎服。”《校注醫醇剩義·咳嗽》:“肺氣壅塞,致成肺癰,咳吐膿痰,氣甚腥穢者,石花湯主之。”詳肺癰條。
肺瘀證
病名。系指眼生胬肉,貫過氣輪,甚則掩及瞳神,影響視力的病證。《證治準繩·雜病》:“由眥而起,貫過氣輪,如皮似筋……甚則掩及瞳神……。”詳見胬肉攀睛條。
肺俞
經穴名。出《靈樞·背俞》。屬足太陽膀胱經。肺之背俞穴。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三、四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有外側支,並有第三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和頸橫動脈降支。主治咳嗽,氣喘,咯血,骨蒸潮熱,盜汗,及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結核,蕁麻診,皮膚搔癢症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肺與大腸俱實
證候名。肺與大腸相表裏,生理上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肺氣為實邪所閉,失其肅降,影響大腸的傳導;或熱結大腸,影響肺氣肅降,出現表裏俱實證。《千金要方》卷十七:“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陽俱實者,手太陰與陽明經俱實也。病苦頭痛,目眩,驚狂,喉痹痛,手臂卷,唇吻不收,名曰肺與大腸俱實也。”
肺與大腸俱虛
證候名。肺與大腸相表裏,肺氣虛可導致大腸功能低下,傳導失司,出現表裏俱虛證。《千金要方》卷十七:“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陽俱虛者,手太陰和陽明經俱虛也,病苦耳鳴嘈嘈,時妄見光明,情中不樂,或如恐怖,名曰肺與大腸俱虛也。”
肺鬱
病證名。五臟鬱證之一。證見皮毛乾燥,欲嗽無痰。《赤水玄珠》卷十一:“肺鬱者,皮毛燥而不潤,欲嗽而無痰。治宜桔梗、麻黃、豆豉。”參見五臟鬱證條。
肺欲辛
生理學術語。指肺與辛在五行同屬金,故肺以辛為補。出《素問·五臟生成》。參辛生肺條。
肺臟中風
病名。風邪入中於肺發生的症候。亦稱肺中風。由衛氣虛少,風邪相搏所致,證見胸滿短氣,冒悶汗出,噓吸顫掉,語聲嘶塞,身體沉重,四肢痿弱,脈浮數(見《太平聖惠方·治肺臟中風諸方》)。參見肺中風條。
肺燥咳嗽
病名。肺虛液少或燥邪傷肺所致的咳嗽。其證咳嗽痰少,喉中聲啞,煩渴引飲,大便秘澀,肌膚枯燥。《症因脈治·傷燥咳嗽》:“天行燥烈,燥從火化,肺被燥傷則必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肺燥咳嗽,金性喜清潤,潤則生水,以滋臟腑。若本體一燥,則水源漸竭,火無所制,金受火燥,則氣自亂而咳嗽,嗽則喉幹聲啞,煩渴引飲,痰結便閉,肌膚枯燥,形神虛萎,脈必虛數,久則澀數無神。”《金匱翼·燥咳》:“肺燥者,肺虛液少而燥氣乘之也。其狀咳甚而少涎沫,咽喉幹,氣哽不利。子和雲:燥乘肺者,氣壅不利,百節內痛,皮膚乾燥,大便秘澀,涕唾稠粘。”治宜清燥潤肺,用潤肺止嗽方、清燥救肺湯、門冬飲子等。參見咳嗽、傷燥咳嗽條。
肺燥作瀉
證名。由肺中燥火傳於大腸所致的泄瀉。《醫學傳燈·泄瀉》:“又有肺燥作瀉者,人所不知,秋傷於燥,內熱咳嗽,肺中之火無處可宣,傳於大腸,故令作瀉。”治宜清肺潤燥,用清金潤燥湯。
肺脹
證名。脹病之一。因肺氣壅塞所致虛喘咳之證。《靈樞·脹論》:“肺脹者,虛滿而喘咳。”《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醫醇剩義》:“肺為氣之髒,居於至高,寒氣逆上,肺氣壅塞……故虛滿而喘咳,當溫肺降氣,以解寒邪,溫肺桂枝湯主之。”參見喘、脹病條。
肺主行水
生理學名詞。指肺具有通調水道的功能。人體水液代謝要依靠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作用。宣發將津液輸布全身,並調節汗液的排泄;肅降將水液向下輸送,化生尿液而排泄。故有“肺為水之上源”之說。《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肺主治節
生理學名詞。治節,治理調節。《素問·靈蘭秘典論》:“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王冰注:“位高非君,故官為相搏。主行榮衛,故治節由之。”張景嶽注:“肺主氣,氣調則營衛臟腑無所不治。”肺主治節,是指肺通過主呼吸及宣發肅降,治理和調節氣血運行及臟腑的功能活動。
費伯雄
清代醫家。字晉卿。江蘇武進人。世業醫。少舉業,弱冠有文名。後棄儒承家學,究心祖業,博覽《內經》、《傷寒》及後世諸名醫著述,取其精要,去其偏執,於脈學及雜證尤有心得。鹹同間(西元1851-1874年)以醫名,遠近詣診者踵相接,所居遂成繁盛之區。持脈知病,不待問。論醫戒偏戒雜。謂古醫以和緩命名,可通其意,主張“和治”、“緩治”。師古而不泥,不趨奇立異,以平淡之法獲效。推崇李東垣溫補脾胃,朱丹溪壯水養陰之法。道光年間(1821-1850年),太后患肺癰,詔伯雄診視,獲愈。賜匾曰:“是活國手”。道光帝患失音,進藥亦愈。賜聯曰:“著手成春萬家生佛,婆心濟世一路福星。”著《醫醇》二十四卷,惜毀於戰亂。同治二年(1863年)追憶原書內容重撰,僅得十之二三,易名《醫醇剩義》四卷。另著《醫方論》、《食鑒本草》、《本草飲食譜》、《食養療法》、《怪疾奇方》等。子應蘭、孫紹祖、榮祖均傳其業。
《費伯雄醫書二種》
醫學叢書。清·費伯雄撰。刊於1863年。包括《醫醇剩義》、《醫方論》二種。詳各條。
費長房
東漢方士。汝南(今屬河南)人。曾為市椽。據載:一老翁懸壺賣藥於市,市罷跳入壺中,人皆不覺,唯長房得睹之,拜為師。遂得老翁授之以術,後能療眾病,鞭笞百鬼。後世以“懸壺”為行醫之代稱,蓋源於此。
費傑
明代醫家。字世彥。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元代名醫子明之曾孫,傑承家業,亦以醫名。性慷慨願助人,凡遇重疾者求治,雖百里外,亦赴不辭,且投劑輒效。曾備藥餌以救貧病孤獨。著《名醫抄》、《經驗良方》,均佚。
費啟泰
(1590-1677年)清代醫家。字建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少業儒,久不得志。遂檢家藏醫籍及諸家痘疹書,潛心三載,精研奧旨,頗獲心得。尤工痘科。謂:時治痘,重於扶正,輕於治毒,與病不相宜,敗於虛者,幾上殘花,斃於毒者,大林秋葉,力糾世醫之偏見,善用清熱解毒之治法,所治多效。年70歲時著《救偏瑣言》(1659年)。另著《一見能醫》等。
費友棠
清代醫家。字山壽。江蘇吳縣人。輯《急救應驗良方》、《急救痧證全集》(1883年)。主張以針灸治痧證及急證。
疿瘡
出《太平聖惠方》。即痱瘡。詳該條。
疿子
出《太平聖惠方》。即痱瘡、疿瘡。詳該條。
痱(féi,音肥)
病證名。
①一種中風後遺症。一般叫風痱,類似偏枯。症見肢體癱瘓,身無痛,或有意識障礙,手足痿廢而不收引,或不能言語。《靈樞·熱病》:“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參見風痱條。
②痱子。一種夏季由於出汗不暢所致的皮膚病。
痱瘡
病名。指夏季因汗泄不暢而生的一種皮膚病。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三十八。亦名疿汗疹、疿瘡、痱子。該病由於暑濕蘊蒸,汗泄不暢所致。多發於盛夏之際,小兒及肥胖者易患。好發於頭面、頸項、腹、背、肩、股等處。症見皮膚汗孔發生密集如粟米樣之紅色丘疹,患者自覺搔癢及灼熱感,常因搔抓疹破而繼發感染引起痱毒(汗腺炎)。輕者以外治為主,可用六一散或痱子粉外撲。重者配以中藥,可內服清暑湯或綠豆湯(綠豆煮熟,薄荷煎湯,加糖)代茶飲。
痱子
病名。指夏季因汗出不暢所生的一種皮膚病。見《中醫臨證備要》。即痱瘡。詳見該條。
分
①指肌肉的紋理。見肌腠條。
②舊度量衡,十厘等於一分,一分約合0.3125克。
分部
人體部位名。指十二經脈在皮膚上各有其分屬的部位,各經脈的病變可反映到其所屬部位。《素問·皮部論》:“皮有分部……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所終。”因此,皮膚上某些變異(如異常色澤、疹點、結節、敏感點等)可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故《素問·疏五過論》:“審於分部,知病本始。”
分刺
①刺法名。九刺之一。《靈樞·官針》:“分刺者,刺分肉之間也。”指針刺人體分肉處的方法。分肉有指為肌肉間隙處,亦有以深部近骨的肌肉為分肉者。
②經穴別名。即陽輔穴。《素問·氣穴論》:“分肉二穴。”王冰注:“在足外踝上,絕骨之端,同身寸之三分,筋肉分間。”後《針灸聚英》作陽輔別名。見該條。
分腠
解剖結構名。指分肉和腠理等組織。《素問·水熱穴論》:“陽氣留溢,熱熏分腠,內至於經。”
分誕
名詞。出《王叔和脈訣》。即分娩。詳該條。
分法
推拿手法名。
①見《保生秘要》:“……後二指由胸至脅分之。”用兩手拇指或手掌由一處向兩邊分開推動。參見分推法。
②即分筋手法。參見該條。
分骨墊
正骨器械。用紙或棉花等軟物折成長條狀之固定墊。多用於上肢尺、橈骨骨幹部雙骨折整複後,固定時作分離尺橈兩骨之用。
分筋
推拿手法名。見《中醫正骨經驗概述》。用拇指指端深壓於筋結或壓痛點的邊緣部,穩緩地進行按揉撥動。有助於解除筋結或軟組織粘連的分離。
分理
解剖結構名。
①即肌腠。肌肉的紋理。《靈樞·壽夭剛柔》:“形充而大肉無分理不堅者肉脆。”
②皮下組織間隙。《素問·診要經終論》:“故春刺散俞,及與分理”;“冬刺俞竅於分理”。前指淺層皮下組織間隙,後指深連筋骨的組織間隙。
分娩
生理學名詞。出《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七“治難產五、六日不得分娩、疲困虛乏者……”又名分誕、分解、免身、免乳、產子。指妊娠二十八周以上的胎兒,娩出母體的過程。
分氣
生理學術語。指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靈樞·憂恚無言》:“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
分肉
①解剖結構名。指肌肉。前人稱肌肉外層(皮下脂肪)為白肉,內層(肌肉組織)為赤肉,赤白相分;或謂肌肉間界限分明,故名。《靈樞·本髒》:“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
②經穴別名。即陽輔穴,屬足少陽膽經。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上四寸,脛骨前緣處。《素問·氣穴論》:“府俞七十二穴……分肉二穴。”林億等新校正雲:“按《甲乙經》無分肉穴,詳處所疑是陽輔穴。”詳陽輔條。
分肉解利
生理學名詞。指肌肉之間氣行流利通暢。《靈樞·本髒》:“衛氣和則分肉解利。”
分水
經穴別名。《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九:“分水一穴,在下管下一寸陷者中。”後《針灸大成》等書列作水分穴之別名。見該條。
分推法
推拿手法名。推法的一種。又名分法。用兩手拇指指腹由一處向兩邊分開移動,起點多在穴位上。常用於胸腹、前額及腋掌等部位。《保赤推拿法》:“分者,醫以兩手之指,由兒經穴劃向兩邊也。”
分陰陽
小兒推拿方法名。常用部位有:
①由小兒腕掌部中點向兩側分推。可調和氣血,用於治療驚風,癇症,昏迷,抽搐,泄瀉,痢疾,咳喘痰喘及乍寒乍熱等病症。《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蓋小兒之病,多因氣血不和,故一切推法,必先從陰陽分起,諸症之要領,眾法之先聲,推此不特能和氣血,凡一切膨脹泄瀉,如五臟六腑有虛,或大小便不通,或驚風痰喘等症,皆可治之。至於乍寒乍熱,尤為對症。”
②分腹陰陽。即從中脘部向兩側分推,有健脾和胃,消食尋滯等作用。治療消化不良,傷食、停乳、胃痛、腹脹等病症。
③分胸陰陽:用兩手大指在胸口處向兩旁分推。有寬胸利氣,止咳平喘,發表解熱等作用。
④分頭陰陽,即分推坎宮法。詳坎宮條。
分至
春分與秋分、夏至與冬至的合稱。《素問·至真要大論》:“分至何如?”張景嶽注:“分,言春秋二分;至,言冬夏二至。”
粉刺
病名。亦名酒刺或肺風粉刺。指生於面部的一種皮膚疾患,實際屬於痤瘡之一種表現。出《外科正宗》卷四。該病多由肺胃蘊熱,上熏顏面,致使血熱鬱滯而成。亦與過食膏粱厚味有關。症見皮疹如粟,有時因其所生丘疹頂端呈黑色,故又稱黑頭粉刺。甚則色赤腫痛,擠破出白粉汁,摳後感染膿泡,可形成癤腫或皮脂瘤。治宜宣肺清熱,參見粉花瘡條。
粉花瘡
病名。多見於生於人體面部的一種皮膚疾患。出《外科啟玄》卷七。該病以女性為多見,多因風熱鬱肺不得疏泄,或汗出受風所致。多發於青年男女面部,症見起疹如粟,累累而生,時痛時癢,常因感染而發生膿皰或膿腫。治宜內服枇杷清肺飲,外用顛倒散水調敷。類似痤瘡類疾患。
粉瘤
病名。
①即脂瘤。詳該條。
②指生於面部的膠瘤。詳膠瘤條。
憤(月真)
腫脹。《素問·風論》:“肌肉憤(月真)而有瘍。”
糞毒塊
病名。腳部肌膚感染者。見顧伯華《中醫外科臨床手冊》。由鉤蟲蚴侵入肌膚所致。本病以足踝、趾間、腳底為多見,症見初起腳部有瘙癢感,繼之出現散在的紅色丘疹及塊狀風團,有時可見水泡及膿皰,踝部常有水腫,搔破後可伴發臁瘡。治宜清熱解毒,祛風利濕之劑,外用三黃湯溫洗或青黛膏外搽。如併發臁瘡者可按臁瘡處理。即鉤蟲皮炎。
膹菀
同“膹鬱”。菀,音義通“鬱”。參見膹鬱條。
膹鬱
證名。指呼吸氣促、胸悶痞滿不適。《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氣膹鬱,皆屬於肺。”《內經知要》卷下:“膹者,喘急上逆,鬱者,否塞不通。肺主氣,氣有餘者,本經自伏之火,氣不足者,則火邪乘之;虛實之分,極易淆誤,所當精辨。”膹鬱可見虛實不同之喘證。參見喘證、喘脹、喘滿等條。
豐隆
經穴名。出《靈樞·經脈》。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絡穴。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布有腓淺神經及脛前動、靜脈分支。主治頭痛眩暈,咳嗽多痰,氣喘,胸痛,癲狂,癇症,下肢浮腫,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壓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風(疒^水)
病名。(疒^水)同水,風(疒^水)即風水。《靈樞·四時氣》:“風(疒^水)膚脹。”詳見風水條。
風(疒咅)XX
病證名。因感風邪所致隱疹。《諸病源候論·風(疒咅)XX候》:“人陽氣外虛則多汗,汗出當風,風氣搏於肌肉,與熱氣並,則生(疒咅)XX,狀如麻豆,甚者漸大,搔之成瘡。”治宜枳殼散、荊芥散等方。
風
①病因學名詞。系病因六淫之一。亦稱風氣。屬陽邪,為外感疾病的先導。故外感多有風證,並常與其他病邪結合而致病,如風寒、風熱、風燥等。《素問·風論》:“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其致病常有惡風寒、發熱及遊走性多變性等特點。《素問·風論》:“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
②病證之一。見內風、風氣內動條。
風閉
病名。
①清·劉甫齋《婦科三字經》:“產時血去太多,經絡空虛,風邪乘虛而入,忽然口噤昏倒,角弓反張,此名風閉。”即產後痙風。詳該條。
②悶瘄之一。患麻疹出疹時,感受風邪,閉塞汗孔,以致症見惡寒鼻塞,毛竅豎起,氣粗喘閉,甚則角弓反張,手足拘攣,眼白足冷,大便清利。治宜疏風透疹。用宣毒發表湯加羚羊角,銼末,煎水兌湯藥服。
風痹
病名。以疼痛遊走不定為特徵痹證。見《靈樞·壽天剛柔》。又名行痹、筋痹。《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雜病證治準繩》:“風痹者,遊行上下,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於關節,筋脈弛縱而不收。”《症因脈治》卷三:“風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風寒攻痛者,防風湯;表裏有邪者,防風通聖散、和血散痛湯、大秦艽湯;風熱痛者,四物二妙丸;風濕之邪,蒼防二妙湯。亦可用虎骨散加減。一說風痹即痛風,如《景嶽全書·雜證謨》:“風痹一證,即今人所謂痛風也。”
風不仁
病證名。皮膚搔之無所覺知。見《聖濟總錄》卷十一:“風不仁之狀,皮膚搔之如隔衣是也。由榮氣虛衛氣實,風寒入於肌肉,血氣不相與,凝痹結滯,皮膚XX厚,無所覺知。”治宜調氣行血,祛風活絡等法。
風池
①小兒面部望診的部位。見《奇效良方》。即眼平視,瞳孔直上,當眉毛上緣處,即魚腰穴的稍上方。風池色紅,主上中焦風熱,抽搐,痰涎。
②經穴名。出《靈樞·熱病》。屬足少陽膽經。足少陽、陽維之會。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布有枕小神經分支和枕動、靜脈分支。主治頭痛,頭暈,傷風感冒,鼻淵,鼻衄,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症,耳鳴,耳聾,頸項強痛,落枕,蕁麻疹,丹毒,及神經衰弱,癲癇,高血壓,甲狀腺腫,電旋旋旋光性眼炎,視神經萎縮等。向鼻尖方向直刺0.5-1寸。
風齒
病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手陽明之支脈入於齒。頭面有風,陽明之脈虛,風乘虛,隨脈流入於齒者,則令齒有風,微腫而根浮也。”即牙齒鬆動的病證。
風赤瘡疾
病證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即風赤瘡痍。詳該條。
風赤瘡痍
病證名。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風赤瘡疾。《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由脾臟風熱蘊結,兩瞼似朱塗而生瘡,黑睛端然無染,不治便生翳膜。”一般可見眼瞼或瞼緣紅赤起瘡及潰爛,痛癢並作。治以祛風清熱為主。癢勝於痛者,以風邪為重,宜祛風解毒,用五退散加減;痛勝於癢者,以熱邪為重,宜清熱涼血祛風,方用加減四物湯。
風赤眼
病證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零五。即目赤爛。詳該條。
風搐
病名。
①以手足抽動為主證的疾患。見《儒門事親·風形》。多因火盛肝旺,風動痰壅所致。證見雙目上視,角弓反張,或手足顫振抽動不已,不能持物或步履,夜臥發熱,遍身燥癢等。治宜平肝熄風或湧吐風痰。《羅氏會約醫鏡·雜證》:“風搐證者,由火盛制金,金衰不能平木,木旺而自病。或平肝,或吐下,因證治理。”
②出《幼科全書》。即臍風。詳該條。
風喘
病證名。感受風邪,肺氣脹逆所致氣喘。見《醫學入門·喘》。治宜祛風宣肺,用金沸草散、麻黃杏仁飲等方。
風瘡
出《胎毒瘡疥》。即胎毒瘡疥。詳該條。
風疸
病名。黃病之一。《備急千金要方》卷十:“風疸,小便或黃或白,灑灑寒熱,好臥不欲動。”《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風疸者,由風氣在於腑髒,與熱氣相搏,便發於黃,小便或赤或黃,好臥而心振,面虛黑。”如兼見身黃,小便赤澀,宜牛黃散。如臟腑風熱相搏,心神不安,多臥少起,小便赤澀,宜犀角散。
風癲
病名。五癲之一。即癇證。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多因血氣虧虛,邪入陰經;或在胎時母卒受驚,精氣並居所致。發病時僕地吐涎沫,無所覺,眼目相引,牽縱反強,聲如羊鳴,食頃方解。方用茛菪子散等。參見五癲、癲癇條。
風釣
病證名。出《嬰童百問》。即小兒驚風證之一。多由受風受驚所致。有偏於熱盛,或偏於寒盛的不同。《育嬰家秘》:“外感風熱則為天釣,內傷寒冷則為內釣。”內釣以抽搐、腹痛較劇為特徵。痛時曲腰,喘促,唇黑,囊腫,抽掣,驚叫,手足瘈疭,時作時止,目有紅絲血點,大便色青。為寒熱挾雜之證。治宜疏風散寒,止痛熄風。可用保元丹,並用《醫宗金鑒》木香丸加減。
風毒喉痹
病名。多由風熱邪毒客於肺胃所致。症見咽喉漫腫疼痛,漸及面頰、腮項,飲食吞咽不利,喉關內外色紅,身發寒熱,牙關緊強,聲嘶音沙,甚或語聲不出。《瘡瘍經驗全書》卷一對本病的病因病機及其病證表現作了探討,認為:“無風則不動痰,無痰則不受風,風痰相搏結塞咽喉,其外症咽喉形如雞子大,其色微白外面腮上有腫,其形似瘡,身發寒熱,牙關緊強,語聲不出者是也。”治宜疏風解毒,清熱消腫。用普濟消毒飲加減。或以刀針於高腫處刺破排膿毒。外吹冰硼散、錫類散等。
風毒喉腫
病證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本病多由風熱痰毒上沖所致。常咽痛,湯水難下。或身發寒熱,或頸生瘰鬁。治宜疏風解毒,清熱滌痰。用清氣化痰丸加減,或用小陷胸湯加減。
風毒腳氣
病名。即腳氣。因感受風毒所致。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七。《赤水玄珠·腳氣門》載風毒腳氣,證見腳重虛腫,常兼肢節煩疼,心神壅悶。治以祛風發散為主,用紫蘇散、大腹子散等方。
風毒牙痛
病證名。見《秘傳證治要訣》卷五。症見風毒及熱壅上攻,牙齦疼,或齒縫有紅肉弩出。治宜祛風解毒、清熱止痛。可選用清胃散、玉女煎等加減。參見牙痛、齒壅等條。
風毒咽
病名。系指因風邪熱毒所致的喉痹症。同風毒喉痹。出《千金要方》卷六。治宜疏風解毒,清熱消腫。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也可外吹冰硼散。參見喉痹條。
風亸曳
病證名。肢體不能收攝。見《聖濟總錄》卷七。亸則偏而不舉,曳則泄而不隨。與半身不遂,偏枯等症類似。詳見各條。
風耳
病名。《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出紅膿者為風耳,偏於肝經血熱,甚者耳內疼痛、發熱頭痛、鼻塞流涕。”本病多由心肝二經血熱上沖所致。症見耳內流膿並帶紅色。治宜清肝涼血。可選用犀角地黃湯、龍膽瀉肝湯等加減。參見聤耳條。
風痱
①病證名。四肢廢而不用的疾患。見《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簡稱痱。證見四肢廢而不用,身無痛。甚則可見口不能言,神志昏亂等。《金匱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附錄《古今錄驗》:“續命湯: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備急千金要方·諸風》治療風痱用三味竹瀝飲、竹瀝湯。《雜病源流犀燭·中風源流》治風痱用換骨丹、疏風順氣圓、八寶回春湯等方。
②經外穴名。《千金要方》:“治風痱不能語,手足不遂灸法:度病者手小指內岐間至指端為度;以置臍上,直望心下,以丹注度上端畢;又作兩度,續所注上,合其下,升其上,取其本度,橫置其升上,令三合其狀,如到(倒)作△字形。男度左手,女度右手。嫌不分了,故上丹注三處,同時起火,各一百壯愈。”即取患者小指端至掌橫紋內側端間距離為度量單位,以其一端置臍中,沿前正中線直上,於度端定一點。於此點上再以同等長度作一倒置等邊三角形,其底邊呈水準,三角各頂端是穴共3穴。近代《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列作經外穴,名風痱。定位在中脘穴下0.5寸一穴,左右旁開1.5寸各一穴,共3穴。主治中風不語,手足不遂。艾炷灸3-7壯。
風府
經穴名。出《素問·骨空論》。別名舌本、曹溪、鬼穴、鬼枕。屬督脈。督脈、陽維之會。在項部,當後發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布有第三枕神經與枕大神經分支,枕動脈分支。主治頭痛,項強,目眩,鼻衄,咽喉腫痛,中風不語,以及癲癇,精神分裂症,神經性頭痛,流行性感冒等。直刺0.5-1寸,禁深刺。
風疳
病名。
①牙病。《太平聖惠方》第三十四卷認為:本病多由臟腑壅滯,久積風熱;脾肺不利,心胸痰飲,邪毒之氣,沖注上焦,薰蒸牙齒而致。症見齒齦浮腫,動搖脫落,損爛,膿血俱出,蟲蝕齒根,口內常臭,面色青黃,唇頰腫痛。治宜疏風散熱消腫止痛。
②肛門病,即濕熱下注穀道,致肛門奇癢有蟲。
③外科病,坐板瘡之別名。
④小兒科病,見《嬰童百問》肝疳之別名,詳該條。
風鼓
運氣術語。系歲運主氣名之一。《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寅申之紀也,……其運風鼓。”謂寅申年份的歲運主氣為風鼓,寅申之年是相火司天,風木在泉,風火合勢,其運如風之鼓動,故名。
風關
①經外穴名。《針法穴道記》:“小兒驚風,用三分毫針,風關此穴在食指根橫紋中,少少外口下針,見血即可。針畢務必出汗為妙,不見汗不效……。”即在手食指掌面,掌指關節橫紋之中點。《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定在手食指掌側,近側指節骨與中指節骨間橫紋中點。
②小兒指紋的診察部位之一。出《幼科全書》。又名上關、初關。指紋見於食指第一節為風關,表示病較輕淺。
③推拿部位名。指三關之一。位於食指近端指節的腹面。參見指三關條。
風寒
病因學術語,指風和寒相結合的病邪。《素問·玉機真髒論》:“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臨床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浮緊等。治以祛風散寒為主。
風寒喘
病證名,風寒外束所致喘病。《東醫寶鑒》卷五:“風寒喘,尋常感冒,風寒內鬱,肺脹逆而為喘。”可用金沸草散、麻黃散、加味三抝湯等方。
風寒喘逆
病證名。風寒鬱於肌表,壅於肺臟所致的喘病。《症因脈治·喘症論》:“風寒喘逆之症:頭痛身痛,身發寒熱,無汗惡寒,喘咳痰鳴,氣盛息粗。”脈浮緩為風,浮緊為寒;六脈俱浮,表有風寒;六脈沉數,寒鬱為熱。治以祛風散寒為主:風氣勝者,散風解表,宜防風瀉白散、防風桔梗湯等方;寒氣勝者,用小青龍湯、三抝湯、麻黃定喘湯等方;寒鬱化熱,兼有嘔吐者,用幹葛竹茹湯、平胃散加減。
風寒蛾
病名。又名風寒喉蛾。《喉科杓指》卷二:“此症因風寒而起,腫大如李,頭不能下視,氣塞不通,寸關之脈浮緊、肺胃之症也。”治宜溫散寒邪。參見風寒乳蛾條。
風寒感冒
病名。因感受風寒而見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喘急、頭痛、身痛的表證。治宜發散風寒,方用荊防敗毒散、十神湯等。頭痛身痛甚者,可用神術散、川芎茶調散。咳嗽重者,可用金沸草散。
風寒喉蛾
病名。《喉科秘鑰》下卷:“此肺胃症也,因受風寒而起,腫如李。”即風寒蛾。見該條。
風寒痙
病證名。因風寒所致的痙病。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七:“病者身熱足寒,頭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以發熱惡寒、不惡寒、有汗、無汗、分剛柔者,風寒痙也。”參見剛痙、柔痙條。
風寒咳嗽
病證名。感受風寒所致的咳嗽。證見咳嗽聲重,頭痛身熱,甚則喘急。《普濟本事方》卷三:“肺感風寒作嗽,紫蘇散。”《仁術便覽》卷二:“風寒咳嗽,肺氣喘急。”方用五抝湯。《證治準繩·雜病》:“春月風寒所傷,咳嗽聲重,頭疼,用金沸草散;咳嗽身重,身熱頭痛,用局方消風散。冬月風寒外感,形氣病氣俱實者,宜華蓋散加減,麻黃湯。”《類證治裁·咳嗽》:“兼感風寒暴嗽,鼻塞聲重,芎蘇飲;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
風寒兩傷榮衛證
病證名。風寒之邪傷於衛分、營分。指大青龍湯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注解傷寒論》卷三注雲:“此中風見寒脈也。浮則為風,風感則傷衛;緊則為寒,寒則傷榮。榮衛俱病,故發熱,惡寒,身疼痛也。”《傷寒論條辨》卷三:“中風者,單只衛中於風而病也;傷寒者,單只榮傷於寒而病也;若風寒俱有而中傷,則榮衛皆受而俱病。”此說後世醫家頗有異議。
風寒乳蛾
病名。見《病源辭典》。指乳蛾之因於風寒而發者。多由肺胃感受風寒,鬱遏陽氣,以致發為乳蛾。症見喉間腫大如李,頭頂不能俯,氣寒不通,寸關脈浮緊。治宜溫散寒邪。可選用荊防敗毒散加減。或刺兩手少商、少沖等穴。
風寒身腫
病證名。表氣素虛,寒襲肌表所致發熱身腫之證。見《症因脈治》卷三:“風寒身腫之症,惡寒身熱,身首皆腫,風勝多汗,寒勝無汗。此外感風寒,即《金匱》風水、皮水,從太陽經主治之證也。風寒身腫之因,表氣素虛,肺氣素熱。表氣虛則外邪易入,肺氣熱則皮毛易開。寒襲於肌表,鬱而不散,則發熱身腫之證之證作矣。”脈多浮大或浮數。治宜防己黃芪湯、越婢湯、大腹皮散等方。
風寒濕
病因學術語。指風、寒、濕三種邪氣的結合。《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風寒濕痹
病證名。見《聖濟總錄》卷二十。因風寒濕三氣雜至,致氣血鬱滯,證見身重而痛,四肢拘攣,甚則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治宜祛風散寒利濕,用三痹湯、蠲痹湯等方。
風寒束肺
風寒襲表,內侵於肺,肺氣失於宣發,出現肺衛證候,症見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頭痛、惡寒、微熱、無汗、苔薄白、脈浮。治宜疏風散寒,宣通肺氣。
風寒嗽
病證名。因風寒所致咳嗽。即風寒咳嗽。《古今醫鑒》卷四:“風寒嗽者,鼻塞,聲重,惡風惡寒,或自汗,或無汗者是也。治當以發散結合止咳、化痰,用二陳湯加麻黃、桔梗、杏仁。”
風寒頭痛
病證名。外用風寒表症而見劇烈頭痛。《羅氏會約醫鏡·雜證》:“外感風寒,頭痛暴甚。”證見頭痛或連及項背,惡風寒,骨節酸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脈浮緊等。治宜疏風散寒,用桂枝羌活湯、川芎茶調散、祛風立效散等方。
風寒外束喘
病證名。風寒外束,肺氣壅阻所致的氣喘。《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風寒外束喘,喘必有力,其氣粗,有餘之喘也。”《景嶽全書·雜證謨》:“凡風寒外感,邪實於肺而咳喘並行者,宜六安煎加細辛或蘇葉主之。若冬月風寒感甚者,於本方加麻黃亦可,或用小青龍湯、華蓋散、三抝湯之類主之。”本病常兼見咳嗽痰多,鼻塞流清涕,惡寒發熱等症。
風寒脅痛
病證名。風寒之邪留滯脅下所致脅痛。見《東醫寶鑒》卷三。《類證治裁·脅痛》:“風寒者,外感之邪,留著脅下,小柴胡湯加桔梗、枳殼。”
風寒瀉
小兒泄瀉證型之一。症見小兒便稀多沫,伴發熱、鼻塞等。因感受風寒,寒邪犯內,脾胃運化失常所致。治宜疏風散寒化濕,方用藿香正氣散加減。
風寒眩暈
病證名。感受風寒外邪所致頭暈目眩。見《症因脈治·外感眩暈》。有風邪眩暈與寒邪眩暈兩種。風邪眩暈,證見頭痛額痛,骨節煩痛,身熱多汗,上氣喘逆,躁擾時暈,治以祛風為主,用羌活防風湯等方;寒邪眩暈,證見身熱無汗,惡寒拘緊,頭痛身痛,時時眩暈,治以散寒為主,用羌活敗毒湯等方。
風寒腰痛
病證名。因感受風寒所致腰痛證。見《東醫寶鑒·外形篇》。證見腰痛拘急,或連脊背,或引腰膝,或見寒熱,腰間覺冷,得溫痛減,脈浮而緊。治宜疏散風寒,用二柴胡飲、五積散、加味龍虎散等方。
風喉
出《證治準繩·幼科》。即馬脾風。詳該條。
風化
運氣術語。指六氣的變化之一。《素問·至真要大論》:“厥陰司天為風化。”厥陰屬木主風,故厥陰司天則風化。
風化厥陰
運氣術語。三陰三陽分司六氣,其中厥陰屬風木之氣。《素問·至真要大論》:“厥陰司天,其化以風。”
風黃
病名。
①黃病二十八候之一。見《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風黃候,凡人先患風濕,複遇冷氣相搏,則舉身疼痛,發熱而體黃也。”
②三十六黃之一。見《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受笑,腰背急,手足強,口幹,舌上生瘡,三部脈亂,此是風黃。”臨床治療多用烙法及服祛風藥。
③《雜病源流犀燭·諸疸源流》:“風黃,身不黃,獨目黃,其人肥,風不外泄故也。宜青龍散。”
風黃疸
病名。《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夫風濕在於府藏,與熱氣相搏,便發於黃,即小便或赤或白,好臥而心振,面虛黑,名為風黃疸。”
風火喉
病名。
①《喉科金鑰》卷上:“風火隨胃氣上升,薰蒸肺管。初起痛甚,腫者多,不腫者也有。不能食,……懸壅下垂,肉色瘀紫。繼則潰爛,急則閉喉而死。”
②指一般急性的喉風,走馬喉風的同義詞。
風火鬁
病名。出《鬁科全書》。本病多由外感毒邪而致。耳下生核或環頸而生,皮色紅光,疼或不疼,寒熱交作。治宜疏風清火散結。用活絡疏肝散,未潰者外用蒼朮三黃散,白燒酒調塗;已潰者用地棉根葉和紅糖生搗敷。
風火相煽
病證名。指熱病過程中因高熱而致神昏驚厥的現象。由於熱邪過盛,火熱燔灼肝經,內動肝風所致。
風火眼
病名。《青囊真秘》卷一。系指雙眼紅赤疼痛,羞明多淚,發熱頭痛的病證。又名火眼、燥火眼、淫熱眼,俗稱狗眵眼。相當於今之急性結膜炎。本病多由風熱上攻眼目而成。治宜疏風清熱。方用驅風散熱飲子。也可用蒲公英煎水熏洗。
風家
指平素容易傷風感冒的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風禁
病證名。禁瘡之一。出《痘疹經驗良方》。痘瘡初發熱時,不避風,則風入肌表,以致痘不能發,或肌膚麻木,不知痛癢,或不麻木而乾燥,或毛直而幹焦,或皮癢而欲搔,甚則煩躁譫語,由風熱相搏所致。治宜疏風解毒,用消風散(見風癇條),甚者加紫草、丹參、生地以活血清營。
風噤
見《嬰童百問》。即臍風,詳該條。
風驚
病名。因體虛風襲所見驚悸不安之證。《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風驚者,由體虛心氣不足,為風邪所乘也。心藏神,而主血脈。心氣不足則虛,虛則血亂,血亂則氣並於血,氣血相並,又被風邪所乘,故驚不安定,名為風驚。”證見精神恍惚,驚悸不安,健忘,夢魘。治宜養心安神,祛風定驚,用小定心湯、大定心湯等。
風驚悸
病證名。因心氣不足,風邪乘襲所致心悸。《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風驚悸者,由體虛心氣不足,心之府為風邪所乘,或恐懼憂迫,令心氣虛,亦受於風邪。風邪搏於心,則驚不自安。驚不已,則悸動不安。其狀目睛不轉而不能呼,診其脈動而弱者,驚悸也。”治用鎮心丸、定心防風散等方。
風驚恐
病證名。由體虛風邪入乘臟腑所致神志不寧,時發驚恐的病證。《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風驚恐者,由體虛受風,入乘臟腑,其狀如人將捕之。心虛則驚,肝虛則恐,足厥陰為肝之經,與膽合,足少陽為膽之經,主決斷眾事。心肝虛而受風邪,膽氣又弱,而為風所乘,恐如人捕之。”治用牡蠣湯、龍齒湯、龍骨湯等方。
風驚食三癇
三種小兒癇疾,簡稱三癇。《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兒之癇有三:風癇、驚癇、食癇也。”《嬰童百問》:“發癇者,小兒之惡病也。幼小血脈不斂,骨氣不聚,為風邪所傷,驚怪所觸,乳哺失節,停滯經絡而得之。”《醫方集宜》:“若震駭恐怖,打墜積驚,叫啼恍惚,是為驚癇。若汗出脫衣,風邪襲入,積熱生痰,屈指如計數者,是為風癇。食時受驚,停滯乳食,結為驚癖,是為食癇。”詳風癇、驚癇、食癇條。
風驚邪
病證名。由體虛風邪傷於心經所見乍驚乍喜之證。《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風驚邪者,由體虛風邪傷於心之經也。心為手少陰之經,心氣虛,則風邪乘虛傷其經,入舍於心,故為風驚邪也。其狀乍驚乍喜,恍惚失常是也。”治宜養心安神祛風,用茯神丸、地黃煎丸等。
風痙
病名。
①風傷太陽經脈,複受寒濕所致的痙症。出《靈樞·熱病》。《聖濟總錄》卷八載風痙證候,“其狀口噤不開,腰背強直如發癇。蓋風邪內薄於經,則榮衛凝泣,筋脈緊急,故令口噤不開,卒然倒僕,不知所以。凡發極則復蘇,蘇則複作。”治以祛風為主,參以熄風,用續命湯、天麻湯等方。
②指產後中風。《千金要方》卷三:“中風第三”:“產後百日,中風痙口噤不開,並治血氣痛、勞傷。補腎。獨活紫湯方。”又名在蓐中風。詳產後中風條。
③指子癇。出《濟陰綱目》卷三:“羚羊角散:治妊娠冒悶,頭項強直,角弓反張,名曰子癇風痙,羚羊角(鎊)、獨活、棗仁(炒)、五加皮、薏苡仁(炒)、防風、當歸(酒浸)、川芎、茯神(去木)、杏仁各五分、木香、甘草各一分。右(口父)咀,加生薑五片,水煎服。”
風疽
病名。指下肢血脈攣曲發瘡難愈之潰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三。多因濕熱阻滯肌膚,或留於經絡血脈而發。該證多發於下肢,尤以脛部為常見。證見患部血脈攣曲痛癢,搔之多潰爛而流黃水,甚則赤熱焮腫,纏綿難愈。繼發感染則多併發全身寒熱,或兼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治宜消熱解毒,祛風利濕,方選消風散,或三妙丸內服,外擦宜用青黛散,或三石散。相當於現代之下肢靜脈曲張,或因繼發感染後之綜合征。
風厥
厥證之一。肝氣化風所致厥證。《素問·陰陽別論》:“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王冰注:“夫肝氣為風,腎氣淩逆,既風又厥,故名風厥。”《素問·評熱病論》:“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治宜加減續風湯、人參湯、地黃飲子等。
風科
古代醫學分科名。風科之設立始於宋代。北宋嘉佑五年(西元1060年)宋太醫局將醫學分為九科,風科是其中之一,為次於大方脈的科目。科有學生30人。宋、元均設有風科。風科專治各種風病。實際上是大方脈(內科)的一個分支內容。宋元時期,醫家特別強調風邪在致病因素中的重要性,因而獨立設風科。
風咳
病名。十咳之一。風邪乘肺所致的咳嗽。《諸病源候論·咳嗽病諸候》:“風咳,語因咳言不得竟是也。”又肺風、勞風咳亦屬風咳。參見咳嗽條。
風廓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屬用自然界之物質現象命名的廓名。見《銀海精微》。又名巽廓、巽風廓、養化廓。
①《審視瑤函》:以(氣)輪上血脈絲絡為憑,“巽位東南,絡通中焦之腑,髒配心胞”。
②《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風廓即風輪也,風輪屬肝,肝與膽為表裏,故輪主髒為肝痛,廓主腑為膽病。
③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一認為:“巽為金井(瞳神),經引髓海,絡連肝膈”。
④《張氏醫通》卷八認為:肝之府為風廓,有名無位。
⑤陳達夫《中醫眼科六經法要》認為此廓位於白睛鼻上方,屬膽。由於風廓的臟腑隸屬有不同的學說,故在臨床中應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
風勞
病名。虛勞病複受風邪者。見《太平聖惠方·治風勞諸方》:“勞傷之人,表裏多虛,血氣衰弱,膚腠疏泄,風邪易侵,或遊易皮膚,或沉滯臟腑,隨其所感,而眾病生焉。”若體虛食少、羸瘦、筋脈不利、手足多疼者,用防風散等方。氣血不足,臟腑虛傷,肢節煩疼,腰膝無力,形體羸瘦,面色萎黃,小便數多,臥即盜汗者,用巴戟散等方。又稱肝勞。見《金匱翼·風勞》:“風勞之證,肌骨蒸熱,寒熱往來,痰嗽,盜汗,黃瘦,毛焦,口臭,或成疳利。由風邪淹滯經絡,瘀鬱而然。其病多著於肝,亦名肝勞。”治宜秦艽鱉甲散等方。
《風癆臌膈四大證治》
醫書名。不分卷。清·薑天敘撰。刊於1796年。本書重點論述中風、虛勞、水腫、臌脹、嘔吐及噎膈反胃諸病症。並對霍亂、關格等雜病作了簡略的介紹。解放後有排印本。
風淚
病證名。《銀海精微》:“不赤不疼淚出,是謂之風淚。”本病多由肝腎不足或肝經鬱熱所致。參見迎風流淚條。
風冷痹
病名。《聖濟總錄》卷二十:“風冷痹 ,論曰痹雖異狀,此皆本於三氣。寒氣多者,謂之冷痹。其證令人腳膝酸疼,行履艱難,四肢XX麻,身體具痛,甚則有一身不隨者。”證見身體不隨,四肢XX麻,不覺痛癢,不能言語者,宜防風湯等方。
風冷淚
病證名。見《儒門事親》卷四。為風沖泣下之俗稱。詳該條。
風冷失聲
病證名。即風冷失音。《諸病源候論》卷二:“風冷失聲者,由風冷之氣,客於會厭,傷於懸雍之所為也。聲氣通發,事因關戶,會厭是音聲之戶,懸雍是音聲之關,風冷客於關戶之間,所以失聲也。”治宜辛溫散寒。方用九味羌活湯加減。參見暴喑及風冷失音條。
風冷失音
病證名。多因肺受風冷,寒束肺氣導致肺之氣機阻閉而失音。《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五:“風冷所傷,咽喉腫痛,語聲不出。”症見頭痛身疼,惡寒無汗,喉痛失音。治宜辛溫散寒。用九味羌活湯、麻黃湯等加減。參見暴喑條。
風鬁
病名。指瘰鬁之因風邪引發者。《醫宗金鑒》卷六十四論曰:“形小多癢者名風鬁。”證治參見瘰鬁條。
風痢
病證名。風邪傷及脾胃所致下痢。《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治風痢便清血,或下瘀血,注下無度,用胃風湯。《醫學入門》卷五治風痢惡風鼻塞,身痛色青,或純下清水,用古蒼朮湯、神術散。《時病論》卷三治風痢先瀉後痢,腹痛後重,或下純血,脈沉小弦,用痛瀉要方加茯苓、炮薑、吳萸、荷葉等。
風瘤
病證名。諸瘤證之一種。《外科十三方考》下編:“風瘤其硬如石,受風濕則奇癢難忍”,此之謂也。治宜軟堅順氣,行痰止癢之劑,方選二陳湯加味。
風聾
病證名。《聖濟總錄》卷一百一十四:“風聾者,本於足少陰經虛,風邪乘之,令氣脈不通,風邪內鼓,則耳中引痛,牽及頭腦,甚者聾閉不通,故謂之風聾。治風聾颼颼如風雨鐘磬聲,或時出清水,或有膿汁,黃芪湯方。”《仁齋直指方》:“耳者宗脈之所附,脈虛而風邪乘之,風入於耳之脈,使經氣否而不宣,是為風聾。”其症耳竅蒙閉,耳鳴聽音不真而兼有頭痛。治宜以疏風通竅之劑。參見耳風聾條。
風漏
病名。諸漏之一種。《外科啟玄》卷七:“二曰風漏,其孔內癢甚是也。”即漏症之外孔處奇癢而命名為風漏,證治參見瘺管條。
風輪
眼的五輪之一。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即黑睛。《銀海精微》:“肝屬木,曰風輪。在眼為烏睛。”烏睛主要指角膜。其病多與肝膽有關。黑睛邊緣緊接白睛,二者的病變常相互影響。參見黑睛條。
風輪赤豆
病名。見廣州中醫學院主編《中醫眼科學講義》。也即輪上一顆如赤豆。本病多由肝經積熱,氣血瘀滯所致。治法:初起用龍膽瀉肝湯平肝瀉熱,病久用甘露飲養陰清熱。參見輪上一顆如赤豆。
風門
①經穴名。亦稱風門熱府。出《針灸甲乙經》。別名熱府。屬足太陽膀胱經。督脈、足太陽之會。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二、三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支,第二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和頸橫動脈降支。主治傷風咳嗽,頭痛發熱,胸背徹痛,項強,癰疽發背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②指小兒面部望診的部位。即耳屏間切跡相平處,相當於聽會的部位。《厘正按摩要術》:“風門在耳前,少陽經所主,色黑則為寒為疝,色青則為燥為風。”
風門熱府
經穴別名。即風門。見該條。
風秘
病證名。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津液乾燥所致便秘。其證大便燥結,排便艱難。多見於老年體弱及素患風病者。《證治要訣·大便秘》:“風秘之病,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故傳化難;或其人素有風病者,亦多有秘。宜小續命湯去附子倍芍藥,入竹瀝兩蜆殼許。實者,吞脾約麻仁丸。虛者,吞養正丹。”參見大便秘結、五秘條。
風木之髒
人體器官名。指肝臟。肝在五行中屬木,在五氣中屬風,故稱。《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臨證指南醫案·木乘土》:“肝為風木之髒,又為將軍之官。”
風逆
病證名。指外感風邪厥氣內逆的病證。《靈樞·癲狂》:“風逆,暴四肢腫,身漯漯,唏然時寒,饑則煩,飽則善變。”
風瘧
病名。瘧疾之一。
①夏季貪涼受風,複感瘧邪,至秋而發。《素問·金匱真言論》:“秋善病風瘧。”“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素問·刺瘧篇》:“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素問·生氣通天論》:“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灼,穴俞以閉,發為風瘧。”證見煩躁、頭痛、惡風、自汗、先熱後寒等。治宜發汗,方用桂枝羌活湯、芎蘇飲、桂枝黃芩湯等。
②即溫瘧。《雜病源流犀燭·瘧疾源流》:“傷寒餘熱未盡,重感於寒而變瘧,名曰溫瘧,亦名風瘧。”
風偏枯
病證名。因於風濕所致偏枯證。見《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聖濟總錄》卷九論其病因為“氣血不足,腠理開疏,風濕客於分肉之間,久而不差,真氣去,邪氣獨留,乃為偏枯之疾。”證見半身不遂,肌肉枯瘦而痛,言語不變,神智不亂。治用天南星丸等方。
風起?偏
病證名。《世醫得效方》卷十六:“偏風牽引雙目?斜,淚出頻頻,卻無翳膜,不癢不痛。”如眼有偏視者,由風邪攻肝所致。治宜結合全身情況選方用藥。本病類今之麻痹性斜視。屬目偏視。參見該條。
風氣
①泛指自然氣候。《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
②病因學名詞。六淫之一。《素問·風論》:“風氣藏於皮膚之間。”詳風條。
風氣二疽
病名。出《外科備覽》。生於左額之疽為風疽、右額之疽為氣疽,故名。證治見額疽條。
風氣腹痛
病證名。感受風冷而致腹痛。見《症因脈治·腹痛論》。風冷著腹,即患腹痛。或發寒熱,腹中攻注,或腹中作響,大便作瀉。多因風寒侵襲腸胃,傳於太陰所致。治宜疏散溫中為主,寒熱脈浮者,宜防風湯;腹中作響,大便作瀉,宜平胃五苓散加防風。
風氣霍亂
病證名。霍亂由風淫或風木克脾所致。見《症因脈治》卷四。證見頭痛發熱,上吐下瀉,心腹絞痛,甚則轉筋。若風寒則脈浮緊,宜敗毒散;若風熱則脈浮數,宜家秘神術湯;若風濕則脈浮濡,宜海藏神術湯;若風木犯脾,則宜柴胡防風湯。
風氣內動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因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逆亂,筋脈失養,出現眩暈、抽搐、昏僕及口眼?斜、兩目上視等神經系統症狀。因其似風象的急驟、動搖和多變,故名。《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風氣嘔吐
病證名。因風冷入胃所致嘔吐。見《症因脈治》卷二。偶遇風冷,即發嘔吐,頭額疼痛,面赤面熱,脈多見浮。治以散風為主,用防葛平胃散、防葛二陳湯等方。
風氣之病
病證名。泛指外感風邪的病證。《素問·三部九候論》:“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
風熱犯肺
病證名。指外感風熱或風寒鬱久化熱,致肺氣宣降失常,症見惡寒輕,發熱重,咳嗽,咯痰黃稠,不易咳出,舌紅脈浮數。或咽痛,鼻流濁涕,口幹欲飲;重者氣喘鼻煽,煩躁不安等。治宜疏風泄熱,辛涼解表。
風熱感冒
病名。感受風熱之邪所致的表證。《諸病源候論·風熱候》:“風熱病者,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於肺也。肺為五臟上蓋,候身之皮毛,若膚腠虛,則風熱之氣,先傷皮毛,乃入肺也。其狀使人惡風寒戰,目欲脫,涕唾出。”治宜辛涼解表,發散風熱。方用銀翹散、桑菊飲、桔梗湯、上清散、菊花散等。若久而不愈,其人必虛,不得專用疏散。陽虛宜加參、術,陰虛宜加地黃、五味,倍麥門冬、白芍。
風熱喉
病名。多由風熱外襲,致邪熱壅塞肺系而成。《喉科指掌》卷三:“此症感風熱而起,滿口發細紅點,根常淡白,舌下兩邊三四塊,六脈洪緊。”治宜疏風、清熱、利咽。用六味湯加減。
風熱喉閉
病名。系指喉閉之因於風熱者。《瘡瘍經驗全書》卷一:“風熱喉閉內外俱腫者,謂其人久積熱毒因而感風,風熱相搏,其人面赤腮腫,身發寒熱,喉中有塊如拳,外色鮮紅。”治宜疏風解毒,瀉火消腫。可選用五味消毒飲、普濟消毒飲或清喉散加元參、山梔、花粉等加減。膿成則以刀針刺破排膿。或參見喉閉條。
風熱喉痹
病名。見《焦氏喉科枕秘》。多因邪熱積聚,複感風邪,風邪化熱,客於肺系所致。初起咽幹微紅腫,灼痛面赤,繼之邪熱壅盛於裏,則腫痛加劇,梗塞咽喉,致飲食吞咽障礙,或聲嘶,或發寒熱。治宜疏風清熱,解毒利咽。可選用粘子解毒湯,清咽利膈湯等加減。
風熱喉丹
病名。多由痰火內伏,外受風邪,致風火痰濁壅塞肺系,或勞思太過所致。《焦氏喉科枕秘》卷一:“風熱喉丹縈思起,邪風入肺致痰生,喉內鮮紅多腫閉……粘子解毒湯宜治,……。”或選用黃連溫膽湯、犀角地黃湯等加減。亦可以刀針於腫處刺破排膿。外吹冰硼散。
風熱喉癬
病名。《咽喉脈證通論》:“此症因勞心過度,血衰火盛所致。其狀喉間紅筋紅瘭,或帝丁兩旁微有疙瘩,一起即覺,非弱證喉癬可比,時作寒熱。若食熱毒之物而起,不作寒熱,於此為別。”用涼血地黃湯加減治療。
風熱驚啼
病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小兒驚啼,因風熱內乘於心,心熱煩躁所致。常伴見精神不定,睡臥不安。治宜清心寧神,用牛黃清心丸。若熱盛,用導赤散加黃連、山梔之類。
風熱瘧
病名。瘧疾之一。見《普濟方·諸瘧門》:“邪在少陽經謂之風熱瘧,治多和之。”
風熱乳蛾
病名。乳蛾之因於風熱而發者。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方可選用清咽利膈湯,廣筆鼠粘湯等加減。參見乳蛾條。
風熱失音
病證名。多因風熱犯肺,灼津為痰,痰熱互結,壅塞肺系,氣道受遏而失音。症見頭昏身熱,煩渴,汗出,咳嗽,喉痛失音。治宜疏風宣肺,止渴利咽。用銀翹散、粘子解毒湯等加減。參見喑、暴喑等條。
風熱嗽
病證名。風熱犯肺,肺失清肅所致的咳嗽。見《類證治裁·咳嗽》。證見咳嗽痰稠,身熱,汗出惡風,口幹咽痛,鼻流黃涕,苔薄,脈浮數等。治宜疏風清熱,宣通肺氣。用桑菊飲、銀翹散等方。
風熱頭痛
病證名。外感風熱引起的頭痛。見《外臺秘要》卷十五。《醫林繩墨·頭痛》:“上攻頭目,或連齒鼻不定而作痛者,此為風熱之頭痛也。”證見頭部脹痛,惡風發熱,或鼻塞流濁涕;或目赤面紅,口渴喜飲,便秘溺赤,苔薄黃,脈浮數等。治宜石膏散、荊芥散、神芎散、桑菊飲等方。
風熱吐血
病證名。風熱損肺所致的吐血。見《金匱翼·諸血統論》:“風熱吐血:風,陽邪也;熱,火氣也。併入絡中,則血溢絡外。其證乍寒乍熱,咳嗽口幹,煩躁者是也。宜以辛涼入血之藥治之。”可用荊芥地黃湯、荊芥散等方治療。
風熱眩運
病證名。風致上壅所致眩暈。見《醫學正傳·眩運》。《雜病源流犀燭·頭痛源流》:“風熱上沖眩暈,必胸中不利,旋運欲倒。”治宜疏風清熱,用羌活湯、荊黃湯等方。
風熱牙疳
病名。多因陽明蘊熱與風熱之邪相搏,邪熱上沖,客於牙齦所致。初起症見齒齦紅腫疼痛,發熱或寒熱交作,繼之齒齦糜爛,常易出血,或便秘噁心嘔吐。治宜疏風清熱,瀉火解毒。可選用黃連解毒湯、玉女煎等加疏風之品。保持口腔清潔。以銀花,薄荷、連翹、甘草煎湯漱口。詳牙疳條。
風熱腰痛
病證名。腰痛之一種。因風熱之邪侵襲腎經所致腰痛。見《世醫得效方·大方脈雜醫科》。證見腰痛強急,牽連腳膝,口渴便秘,脈洪數。治宜祛風清熱,用敗毒散。
風瘙癢
病證名。指因感受風熱之氣而引發之皮膚搔癢。《諸病源候論》卷二:“此由遊風在於皮膚,逢寒則身體疼痛,遇熱則瘙癢。”風瘙癢證之發,多因患者素有表虛衛氣不固之體征,複感風寒之邪,鬱阻於肌膚所致。症發多較突然,所起之處搔癢,甚者可遍及全身,遊走無定,或劇癢難忍。若抓搔過甚,局部多現抓痕或成血痂。治宜祛風養血,清熱潤燥。內服可選當歸飲子等。本病相當於皮膚瘙癢症。
風痧
病名。諸種痧證之一種。出清代林森《痧書》中卷。又名風疹。多因外感風熱時邪之氣而鬱於肺胃,發於肌膚所致。證見皮膚忽現細小之紅疹,往往在一天之內即可布遍全身,同時伴有搔癢,一般可於2-3天內消退。風疹消退後,皮膚患部無脫屑,亦不留斑痕。多見於小兒。發疹前一般伴有輕微之咳嗽及發燒,或並食飲納少,腹瀉嘔吐等症。治宜清熱疏風解毒之劑,內服消風散化裁。
風疝
古病名。足厥陰肝經逆氣所致的疝症。出《素問·四時刺逆從論》。《醫學入門·疝氣》:“風疝者,非外風也,乃肝木陽髒氣動之風。”《儒門事親》卷二:“《素問》雲:厥陰滑為狐疝,少陽滑為肺氣疝,太陰滑為脾氣疝,陽明滑為心風疝,太陽滑為腎風疝,少陰滑為肝風疝。凡此六疝,雖見於他脈中,皆言風疝者,足厥陰肝經之氣也。”治宜荊芥穗新瓦上焙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風傷衛瘧
瘧疾之一。一名溫瘧、風瘧。見《症因脈治》卷四:“風傷衛瘧,《內經》亦名溫瘧。風瘧之症,《內經》雲風傷衛氣,先熱後寒。此言先後者,言多少也,言熱多寒少之瘧,是以不曰惡寒,而曰惡風、自汗、煩躁、伸欠也。不惡寒則寒少也;發熱直至煩躁,熱多也。若頭痛背痛,發於午前者,太陽也;目痛鼻幹,或於午後者,陽明也;發於寅卯者,少陽也。”脈弦或浮緩、洪長。治法:如瘧在太陽有汗,桂枝石膏湯;在陽明,白芷石膏湯;在少陽,小柴胡湯;三陽俱見症者,《證治準繩》和解湯。
風傷衛證
病證名。指桂枝湯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張氏醫通·諸傷門》:“如交霜降節後,有病發熱,頭痛,自汗,脈浮緩者,風傷衛證也。以風為陽邪,故只傷於衛分。衛傷,所以腠理疏,汗自出,身不疼,氣不喘,脈亦不緊。”治以桂枝湯調和營衛,解肌祛風。參見太陽中風條。
風勝則動
病因病理學術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風氣偏勝則病症表現搖動性或遊走多變的特點。如遊走性的關節肌肉疼痛、眩暈、震顫、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口眼?斜、卒然昏僕等。
風屍
病名。見《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六:“風屍者,在人四肢,迴圈經絡。其狀淫躍去來,沉沉默默,不知痛處。若沖風則發,故名風屍也。”宜服甘草散、川大黃散、金牙散等方。
風濕
病名。
①人體感受風、寒、濕邪而致身痛或身重、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見《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②感受風濕所致的多種病症。《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風濕者,是風氣與濕氣共傷於人也。其狀令人懈惰,精神昏憒,若經久,亦令人四肢緩縱不隨,入藏則喑啞,口舌不收;或腳痹弱,變成腳氣。”
風濕痹
病名。《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成痹。其風濕氣多而寒氣少者,為風濕痹也。”證見皮膚頑厚,或肌肉酸痛,日久不瘥,亦可致身體手足不遂。治宜祛風濕為主,祛寒為輔,用海桐皮湯、羌活勝濕湯等方。
風濕腹脹
證名。感受風濕,脾胃失調所致的腹脹。《症因脈治》卷三:“風濕腹脹之症,發熱身重,不能轉側,一身盡痛,心腹脹滿,外連頭面,此風濕腹脹之症也。”治宜祛風化濕,胸前飽滿重者,防風平胃散主之;身熱惡風重者,羌獨敗毒散、荊芥湯主之;下身重滯腫者,五苓散主之;內外皆熱重者,防風木通湯主之。
風濕熱頭痛
病證名。風濕熱邪合而上壅所致的頭痛。《證治準繩·雜病》:“風濕熱頭痛,上壅損目及腦痛,偏正頭痛年深不愈,並以清空膏主之。如苦頭痛,每料中加細辛二錢。”
風濕頭痛
病證名。因風濕之邪所致頭痛。見《赤水玄珠·頭痛門》。證見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胸悶腹脹,噁心納呆,口幹少飲,苔膩,脈濡浮緩。治宜祛風化濕,用玉壺丸、加減神術散、羌活勝濕湯等方。
風濕痿軟
病證名。因風濕滯留經絡所致痿軟之症。見《症因脈治》卷三。多因居處潮濕,觸冒風雨,邪留經絡所致。證見手足癱瘓,痿弱不能舉動,皮膚不仁,關節重痛等。治宜祛風濕,通經絡,用羌活勝濕湯等方。寒氣勝者,宜荊防平胃散;皮膚不仁,用蒼防五皮飲。
風濕腰痛
病證名。因風濕乘襲留滯經絡所致的腰痛。見《諸病源候論·腰背病諸候》。證見腰背重痛,轉側不利;或見發熱惡寒,自汗身重;或見浮腫,脈多浮澀。治宜祛風化濕,用羌活敗毒散、獨活秦艽湯、五加皮湯等方。
風市
經穴名。出《肘後備急方》。屬足少陽膽經。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當腘橫紋上7寸。或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處。布有股外側皮神經,股神經肌支和旋股外側動、靜脈肌支。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癢,腳氣,及坐骨神經痛,股外側皮神經炎,蕁麻疹等。直刺1-2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風水
病名。水腫病之一。亦稱風(疒水)。出《素問·水熱穴論》。《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而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由脾腎虛,汗出當風所致。水散溢皮膚,與風濕相搏,證見身浮腫,如裹水之狀,頸脈動,時咳,按腫上凹而不起,骨節疼痛,惡風,脈浮大。《醫宗金鑒·腫脹》:“上腫曰風,下腫曰水,故風水之證,面與脛足同腫也。”“從上腫者,多外感風邪,故宜乎汗;從下腫者,多內生濕邪,故宜乎利水。”
風水腫
病證名。水腫之一,亦稱風水。由脾腎氣虛,汗出當風所致。《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四:“夫風水腫者,由脾腎氣虛弱所為也。腎勞則虛,虛則汗出,汗出當風,風氣內入,還客於腎,脾虛又不能制於水,故水散溢皮膚,又與風濕相搏,故雲風水也。”證見身體浮腫,皮膚欲裂,上氣喘急,不能眠臥,骨節酸痛,惡風腳弱,脈浮而緊等。治宜散風祛濕,健脾補腎,通利小便,用防風散、麻黃散、大腹皮散等方。參見風水條。
風嗽
病證名。因感受風邪所致咳。《證治要訣》卷六:“感風而嗽者,惡風有汗,或身體發熱,或鼻流清涕。”方用桂枝湯加味。《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風嗽,風乘肺也。其脈浮,必兼鼻塞,流涕、聲重、口幹、喉癢,憎寒發熱,自汗惡風,煩躁,語未竟而咳。宜款冬花散、金沸草散。”
風癱
病名。江天覽《婦女病自療法》:“(風癱)一名產痿,系沖任血虛,心脾失養,故宗筋放弛,不能束骨而利機關,四肢萎弱無力。治宜活血祛風,若以降火滋陰,破氣破血為治,則榮衛俱傷,終身莫挽。”方用《沈氏尊生書》血風湯。
風痰
病證名。痰擾肝經的病證。見《醫學入門》卷五:“動於肝,多眩暈頭風,眼目瞤動昏澀,耳輪搔癢,脅肋脹痛,左癱右瘓,麻木蜷跛奇證,名曰風痰。”治用青州白圓子等方。《醫宗必讀》卷九:“在肝經者,名曰風痰,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秘澀,時有躁怒,其痰青而多泡。”治用水煮金花丸、防風丸、川芎丸等。又名肝經風痰,參見該條。又指素有痰疾,因感受風邪或風熱拂鬱引發者。《泰定養生主論》:“風痰者,因感風而發,或因風熱拂鬱而然也。此皆素抱痰疾者,因風、寒、氣、熱、味而喘咯咳唾,非別有此五種之痰。”
風痰痓
病證名。因風痰壅滯經絡所致疾病。見《萬病回春·痓病》。證見眼牽嘴扯,手足振搖或搐搦,甚則神昏不醒。治宜祛風化痰,用祛風導痰湯加薑汁、竹瀝;風痰盛者,敗毒散加防風、天麻、黃芩、全蠍、生薑、薄荷;氣血不足而兼風痰者,用參歸養榮湯。
風痰嗽
病證名。因風痰壅盛於肺所致咳嗽。《世醫得效方·大方脈雜醫科》:“風痰嗽,直至嗽頓吐飲食痰物伏出盡,方少定。乃肝木克脾土,風痰壅盛。”治宜祛風豁痰,用青州白圓子加天麻、全蠍、僵蠶等。
風痰頭痛
病證名。風邪挾痰上擾清竅所致的頭痛。見《聖濟總錄·諸風門》。其病發時兩頰青黃,暈眩,目不欲開,懶言,身體沉重,兀兀欲吐。治以局方玉壺丸,或選用甘菊荊芥湯、半夏白朮天麻湯等方。
風痰哮
病證名。見風邪襲肺,痰阻氣道,肺氣壅阻所致哮吼。見《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治宜祛風宣肺,豁痰利氣,用千緡導痰湯、黃芩利膈丸、定喘湯等方。
風痰眩暈
病證名。因風痰上壅,閉塞清陽所致眩暈。見《醫學正傳·眩運》。《雜病源流犀燭·頭痛源流》:“風痰閉壅眩暈,必胸膈痞塞,項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或心忪煩悶而發。”治宜祛風化痰,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天麻丸、白附子丸等方。如見眩暈悶亂,癱瘓,搐搦,瞤動等症,治宜青州白圓子。
風痰壅盛
病證名。出《證治準繩·幼科》。症見咳嗽之極時,頓嘔吐,乳食與痰俱出盡,方少定。多因嬰幼兒脾氣素虧,肝氣過旺,肝木克脾土,氣機失調,風痰內動以致肺失宣肅所致。治宜健脾降氣,豁痰利氣。用滌痰湯加減。
風頭痛
病證名。風邪侵犯頭部所致各種偏、正頭痛。出《脈經·辨三部九候脈證》。《聖濟總錄》卷十六:“風頭痛之病,由風邪客於陽經,循風府而上至於頭腦,令人頭重疼痛,心隔煩熱,上焦壅滯,頭面虛汗,診其脈左手寸口脈浮緊者是也。”治宜天南星散、石膏湯等方。
風頭旋
病證名。
①由風邪入腦,或挾痰水逆上所致眩暈者。《聖濟總錄》卷十七:“風頭眩,肩背拘急,肢節疼痛,鼻塞耳鳴,面赤咽幹,心忪痰逆,眼目黑花,當風淚出。”治宜松香散,以荊芥、薄荷茶調下。若見頭旋,忽忽如醉,痰逆,不下飲食者,宜服甘菊花散等。若頭旋,手足厥逆,身體疼痛,心亂,反倒如癲,發歇無時者,宜服獨活散等方。
②肝風病。《雜病源流犀燭·頭痛源流》:“風頭旋,肝風病也。肝風盛則頭自搖動。別無疾痛,不自覺知。”
風頭眩
病名。頭暈目眩。見《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多由血氣虧損,風邪上乘所致。《聖濟總錄》卷十六:“風頭眩之狀,頭與目俱運是也。五臟六腑之精華,皆見於目,上注於頭。風邪鼓於上,腦轉而目系急,使真氣不能上達,故虛則眩而心悶,甚則眩而倒僕也。”
風頑麻
病名。《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一:“夫風頑麻者,由榮氣虛,衛氣實,風寒入於肌肉之間,使血氣不能流通,其狀搔之皮膚下似隔衣是也。診其寸口脈緩,則皮膚不仁。脈數者生,牢急者死。”治宜烏蛇散、烏頭丸等方。
風為百病之長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風邪居諸種致病因素之首。《素問·風論》列舉由風邪所致的多種疾病並加以總括:“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張志聰注:“風乃東方之生氣,為四時之首,能生長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故為百病之長。至其變化無常,故為病不一。”
風腲腿
病名。因風邪侵襲所致骨節、肌肉、腰腳痹滯無力之症。見《聖濟總錄》卷十一。證見四肢不收,身體疼痛,肌肉虛滿,骨節懈怠,腰腳緩弱而不自覺知。治宜五加皮湯等方。
風溫
病名。
①因感受風熱之邪發生於春季的新感溫病。見《溫熱經緯·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主要症狀有發熱、頭痛、咳嗽、口渴、脈浮數等。初起邪在肺衛,治宜辛涼透表以驅邪外出,方用桑菊飲、銀翹散。若肺衛受邪失於清解,漸入陽明氣分,肺胃受病,證見咳嗽而喘,煩渴汗出,胸悶脈數,治宜麻杏石甘湯開肺平喘,直清裏熱。如見高熱神志昏迷,手足瘈疭,脈數疾者,為熱盛劫津,逆傳心包,營血受灼,肝風內動,治宜清營泄熱,平肝熄風,用羚角鉤藤湯、犀角地黃湯、清營湯、至寶丹、紫雪丹、安宮牛黃丸等。如正氣大傷虛脫者,急宜回陽固脫,用參、附、龍、牡合生脈散。
②指溫病誤汗的變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治以萎蕤湯等方。
風溫痙
病證名。小兒痙病之一。感受風溫之邪所致的痙證。《溫病條辨·解兒難》:“風溫咳嗽致痙者,用桑菊飲。”如伴有神昏譫語者,兼用芳香開竅,如安宮牛黃丸、紫雪丹之類。
風溫嗽
病證名。風溫之邪襲肺所致的咳嗽。《類證治裁·咳嗽》:“風溫嗽,風溫上侵,頭脹咽痛,嗆咳失音。”治宜清輕涼解。用桑葉、象貝、連翹、薄荷、杏仁、沙參、桔梗、甘草等藥。
風弦赤爛
病名。《證治準繩·雜病》:“乃目睥沿赤爛垢膩也,蓋血虛液少不能滋養睥肉,以致濕熱滯於睥絡,常時赤爛。如是者,非若迎風因邪乘虛之比,久而不治,則拳毛倒入,損甚則赤爛濕垢而拳毛皆壞。”治宜清熱除濕。用除濕湯加減。參見眼弦赤爛條。
風癇
病證名。出《脈經》。
①癇的一種。《聖濟總錄》卷十五:“風癇病者,由心氣不足,胸中蓄熱,而又風邪乘之。病間作也。其候多驚,目瞳子大,手足顫掉,夢中叫呼,身熱瘈疭,搖頭噤,多吐涎沫,無所覺知是也。”選用茯神湯、鉤藤丸等方。參見癇條。
②小兒癇證之一。《千金要方》卷五:“初得之時,先屈指如數,乃發作者,此風癇也。”選用《小兒藥證直訣》消風丸(膽星、羌活、獨活、人參、防風、天麻、川芎、荊芥、細辛)、利驚丸(天竺黃、青黛、輕粉、牽牛)等方。
③外感風邪而致的抽搐。《幼科證治準繩》:“風癇,因將養失度,血氣不和,或厚衣汗出,腠理開舒,風邪因入之,其病在肝,肝主風。驗其證:目青、面紅、發搐。”
④手足偏廢如癱瘓之證。見《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風癇為病,廢手足,或一手一足,或兩手兩足,如癱不隨,或睫眼,或睫口,或口?牽引頰車。”多見於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等。
風消
病名。
①燥火所致消渴。見《症因脈治》卷三“燥火三消之症,即風消也。”詳燥火三消條。
②心脾受病,精血虛少,形體日益消削的病證。出《素問·陰陽別論》:“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多因思慮不遂,心神耗散引起。證見肢體酸痛,四肢無力,日漸發熱,肌肉消瘦,胸膈煩悶,經閉不行等。治宜調養心脾,益氣養血,用黃芪羌活飲、人參荊芥湯、逍遙散、歸脾湯、烏骨雞丸等方。
風泄
病證名。又稱風瀉。《雜病源流犀燭·泄瀉源流》:“風泄,惡風自汗,或帶清血。由春傷風,夏感濕,故其瀉暴。宜胃風湯。”《醫學入門》卷四論風瀉,為四季脾受風濕,亦名飧瀉。春用古蒼防湯、蒼芍湯,夏用二香散,秋用神術散,冬用不換金正氣散,微汗之。稍久者三白湯、曲芎丸。帶血虛者胃風湯。可見於腸胃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
風瀉
病證名。又稱風泄。見《醫學入門》卷四。詳風泄條。
風心痛
病證名。風邪入肝乘心,或風冷入乘心絡而致心痛。出《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醫學入門》卷五:“風因肝邪乘心,痛則兩脅引小腹陰股。桂枝湯加附子。”《張氏醫通·諸痛門》:“風冷邪氣,入乘心絡,或府藏暴感寒氣,上乘於心,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經久不差。”方用烏頭丸等。
風虛腰痛
病證名。因腎虛而風冷侵聾所致腰痛。《金匱翼·腰背》:“風虛腰痛者,腎虛而風冷乘之也。其尺脈虛浮,而痛多抽掣,或拘急且酸,而上連脊背。”治宜益腎祛風,用獨活寄生湯、甘豆湯等方。
風癬
病名。諸癬證之一,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多因惡風冷氣,客於膚肌,搏於氣血而成。巢氏謂:“癬病之狀,皮肉隱疹,如錢文(古錢幣圓形),漸漸增長,或圓或斜,癢痛有匡,郭裏生蟲,搔之有汁。”“抓搔頑痹,不知痛癢。”內治可用舒肝熄風止癢之劑。外擦可選用土槿皮酊,或癬藥水。相當於體癬。
風眩
①病名。因風邪、風痰所致的眩暈。見《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候》。又稱風頭眩。詳見風寒眩暈、風熱眩運、風痰眩暈條。
②癲癇的別稱。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痰熱相感而動風,風心相亂則悶瞀,故謂之風眩。大人曰癲,小兒則為癇。”
風血痹
病名。即血痹。《太平聖惠方》卷十九:“夫風血痹者,由體虛之人,陰邪入於血經故也。若陰邪入於血經而為痹,故為風血痹也。其狀形體如被微風所吹,皆由優樂之人,骨弱肌膚充盛,因疲勞汗出,膚腠易開,為風邪所致故也。診其脈自微而澀,在寸口關上小緊者,為風血痹也。”
風牙
病名。即風牙痛。指牙痛由風引起者。《醫學入門》卷七:“玉池潤而風牙自逸。”原注:“玉池散,……治風蛀牙痛。”治療參見牙痛條。
風牙痛
病名。指牙痛之因於風者。風為百病之長。多與寒、濕、火等邪共同為患,因此,在臨床上應審證求因,辨證用藥。參見牙痛條。
風岩
經外穴名。出《山東醫刊》。在後發際中點與耳垂下緣連線中點前方0.5寸處。主治癲狂,髒躁,頭痛,及神經衰弱,癔病等。直刺1-1.5寸。
風沿爛眼
病名。又名眼弦赤爛生蟲、風沿爛。《證治準繩·雜病》:“……風沿眼系上,膈有積熱,自飲食中挾怒氣而成。頑痰痞塞,濁氣不降,清氣不上升,由是火益熾而水益降,積而久也。眼沿因膿漬而腫,於中生細小蟲絲,遂年久不愈而多癢者是也”。屬今之瞼緣炎。治宜疏風清熱,理氣祛痰,用三黃湯加減。參見眼弦赤爛條。
風眼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
①《銀海精微》指出:“拘急牽颼,瞳青胞白,癢而清淚,不赤不痛,是謂之風眼。”
②《諸病源候論》認為:“由冒觸風日,風熱之氣傷於目,而眥瞼皆赤爛,見風彌甚,世亦雲風眼。”治宜祛風止癢,方用銀翹散加減。
風癢
證名。《諸病源候論·風癢候》:“虛則邪氣往來,故肉癢也。”多由衛虛風襲,皮膚鬱熱生風作癢。治宜清熱、疏風、涼血,用消風散、胡麻散等方加減。
風腰痛
病證名。因風邪傷於腎經所致腰痛。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十三。又稱傷風腰痛。證見腰痛如掣,或左或右,痛無定處,或連肩背,或牽引兩足,或見寒熱,脈浮。治宜祛風通絡活血,用獨活寄生湯、五積散、小續命湯等方。有風寒腰痛、風熱腰痛、風濕腰痛數種,各詳該條。
風癔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即風懿,詳該條。
風懿
病名。一作風癔。風中臟腑,證見猝然昏倒,不知人事,伴見舌強不能言,喉中窒塞感,甚則噫噫有聲。《備急千金要方》卷八:“風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強不能言,病在臟腑。”《雜病源流犀燭·中風源流》:“風懿,亦名風癔,其病亦在臟腑間,由痰水制火,閉塞心竅,故猝然昏倒,舌強不言,喉中窒塞,噫噫有聲是也。但此症有汗身軟者可治,無汗身直者不易治。”“風懿病有由於熱者,則以痰火鬱積而然,非清火不可,宜牛黃清心丸;有由於虛者,則以元弱痰橫之故,非化痰不可,宜導痰湯。”
風淫
病因學名詞。風氣太過,成為致病的邪氣。《素問·至真要大論》:“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風引?斜
病證名。見《目經大成》卷二。即風牽?斜。詳該條。
風癮
出《麻證新書》。即隱瘄。詳該條。
風壅頭痛
病證名。風熱壅盛所致頭痛。見《丹溪心法附餘·風熱門》。證見頭痛、頭目昏眩。治宜祛風清熱,用羌活湯、芎芷湯等方。參見頭痛條。
風鬱
病名。鬱證之一。見《景嶽全書·雜證謨》。因風邪侵襲,鬱而不散所致。證見頭痛目脹,項背拘急,鼻塞身重,皮膜頑麻,癮疹瘙癢,或惡寒壯熱。治宜疏散風邪,用消風散、神術散等方,或麻黃、桂枝、柴胡、升麻、紫蘇、細辛、防風、荊芥、薄荷、生薑之類。
風暈
病證名。見《東醫寶鑒·外形篇》:“風暈,傷風眩暈,惡風自汗,或素有頭風而發作。宜川芎散、芎?散。”
風燥
病因學術語。指風和燥相結合,多感於秋燥時令。臨床表現為頭痛,發熱,惡寒無汗,鼻塞,唇燥,咽幹,乾咳,胸脅痛,皮膚幹澀,舌苔白薄而幹,脈浮澀等。治宜潤燥清肺為主,兼以疏風。
風疹
病證名。出《備急千金要方》。又名風痧。是一種較輕的出疹性傳染病。多見於五歲以下的嬰幼兒,流行於冬春季節。症見疹點細小淡紅,出沒較快,退後無落屑及疹痕,狀如痧子。多由外感風熱時邪,鬱於肌表,發於皮膚所致。治宜清熱解毒,用銀翹散或加味消毒飲。
風中府
即中腑。見《普濟本事方》卷一。詳中腑條。
風中泣下
病證名。《儒門事親》卷四:“風沖泣下者,俗呼風冷淚是也。”指眼遇風流淚,且淚下無熱感。本病多由肝腎兩虛、精血虧耗所致。治宜補益肝腎,方用菊睛丸加減。參見迎風冷淚條。
風中血脈
即中血脈。《張氏醫通·中風門》:“口頰?僻,乃風中血脈也。”
風腫
病名。
①腫病之一。出《靈樞·五變》。又名痛風腫、痛風身腫。《丹溪心法·水腫》:“風腫者,皮粗,麻木不仁,走注疼痛。”《醫學入門·水腫》:“風腫,即痛風腫者,腫面多風熱,腫腳多風濕,關脈浮洪弦者,風熱濕三氣鬱而為腫。因脾土不足,木火太盛,胃中純是風氣,所以清氣不升,腹作(月真)脹;濁氣不降,大便閉澀。外症走注疼痛,面皮粗,麻木不仁。先服三和散,次服小續命湯,大便閉去附子,加檳榔、牽牛,日久者,金丹,風從汗散故也。虛弱不敢汗者,四君子湯加升麻、柴胡、蒼朮、防風。汗多者,防己黃芪湯。”《證治匯補·水腫章》:“風腫走注疼痛,皮粗麻木,即痛風身腫是也。”
②外科病證之一。《諸病源候論·風腫候》:“凡人忽發腫,或著四肢,或在胸背,或著頭項。”病久不瘥,則氣結盛生熱,化為膿血,並皆爛敗。”
風注
病名。九注之一。《諸病源候論·風注候》:“風注之狀,皮膚遊易往來,痛無常處是也。由體虛受風邪,邪氣客於榮衛,隨氣行遊,故謂風注。”治用湯熨、針石、導引等法,或服白朮散等方。
風疰
病名。出《經效產寶》卷中產後中風方論第二十三:“產後中風,腰背強直,時時反張,名風疰。”多因產傷動血氣,複起早勞動,氣虛而風邪乘之,不宜當真中風治,可用華佗愈風散(荊芥穗一味,焙幹研末,每服三錢,童便調,以鼻飼投藥)。即風注,見《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六,詳該條。
封藏
封閉儲藏。《素問·五常政大論》:“流衍之紀,是謂封藏,寒司物化,天地嚴凝。”指歲運太過則天地閉而萬物藏。
封藏失職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腎貯藏精氣及司大小便的功能失調的病機。主要證候有遺精、滑精、早洩、小便失禁、夜尿頻多、黎明泄瀉等。治宜固腎澀精。
封藏之本
人體器官名。意指封閉儲藏的根本。即腎。《素問·六節髒象論》:“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有儲藏五臟六腑之精,供身體生長發育的機能,宜固密不宜耗泄,故稱。
封固
氣功內丹術術語。《慧命經》:“封固者,溫養之義。停息而非閉息,乃用文火,將神氣俱伏於氣穴耳,隨後火逼金行,待其有行動之機,則周天武火,自此起運也。”即封爐。見該條。
封金匱
導引術語與功法名。金匱喻男子精室,謂防止夢遺滑精。又有具體功法:入睡前用左、右兩手交替揉摩臍部與脅肋,並搖擺身軀。《修齡要旨·導引歌訣》:“夢失封金匱……寤寐時,調息神思。以左手搓臍二七,右手亦然,複以兩手搓兩肋。搖擺七次。屈足側臥。”
封君達
漢魏間道士。通曉醫術及養生。常騎青年,故號青牛道士。隴西(今甘肅隴西)人。遇病多以藥物施治,每獲良效。
封爐
氣功內丹術術語。又稱封固。丹藥採取之後,當送歸丹田封固溫養,謂之封爐。為煉精化氣四要訣之一。方法為歸精氣於丹田而以意守之。《道鄉集》:“封爐者,即歸土釜,恐其走失,以意而守,以目而照,先存後忘,合乎自然,即封爐之要訣也。”參見產藥、采藥條。
封臍艾
灸法的一種。《瑞竹堂經驗方》:“封臍艾:治腰膝痛,臍腹冷痛;老人、弱人、婦人、小兒泄瀉,又宜用之。每日熨烙為效。海艾、蛇床子各一兩,木鱉子二對(生用,帶殼用),右為細末,與艾葉三味相和勻。作一紙圈,於內可以容熨斗,將藥可用綿包裹定,安在紙圈內,放在臍上,用熨斗熨之。”
封眼法
眼科金針開內障術後覆蓋患眼的方法。現已不用。
封腰
推拿方法名。用兩手拇指和中指端分別在兩側腰三角處,徐徐用力按壓。常用於急、慢性腰痛等症。
《瘋門全書》
麻風專著。二卷。清·蕭曉亭撰。刊於1796年。書中徵引歷代有關文獻,論述了麻風病的病源、症狀、36種類型的麻風病辨證論治,以及麻風病的各種療法。現有清刻本。本書後收入《珍本醫書集成》。1949年後有排印本。
瘋犬咬傷
病名。見《衛生易簡方》。即狂犬齧人。詳見該條。
肺脹嗽
病名。證見咳嗽,喘急氣粗。日久可致肺癰肺痿。《證治匯補·咳嗽章》:“肺脹嗽者,喘急氣粗,或左或右,則眠不得,有嗽久而成肺癰肺痿者,必雲門中府引痛,咯吐膿血,腥穢異常。”《松崖醫徑·咳嗽》:“肺脹嗽,用桔梗香薷湯。”參見肺脹條。
肺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肺蒸,鼻幹。”詳見二十三蒸條。
肺志憂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憂慮為肺之志。過度憂慮易損傷肺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髒為肺……在志為憂,憂傷肺。”王冰注:“憂,深慮也。雖志為憂,過則損也。”
肺中風
病名。風邪中於肺經所致的病證。又名肺臟中風。證見口燥、胸滿、氣喘、身運不能自主、昏冒、汗出、腫脹等。《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肺中風 ,偃臥而胸滿短氣,冒悶汗出。”參見肺臟中風條。
肺中寒證
病證名。肺受寒邪所致的病證。證見痰多、氣短、惡寒、咳嗽等。《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肺中寒,吐濁涕。”《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五臟中寒證》:“肺中寒之狀,喜吐濁涎,氣短,不能報息,灑灑而寒,吸吸而咳。”治宜溫肺散寒,用華蓋湯、溫肺散等方。
肺主鼻
生理學名詞。指肺司呼吸,開竅於鼻,鼻為肺之官,其通氣及嗅覺功能須賴肺氣調和。《素問·金匱真言論》:“西方色白,入通於肺,開竅於鼻。”《靈樞·五閱五使》:“鼻者,肺之官也。”《靈樞·脈度》:“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肺主鼻。”
肺主皮毛
生理學名詞。肺主氣。《靈樞·決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肺合皮毛,肺之精氣具有潤澤皮毛,固護肌表的作用。肺主宣發,司腠理的開合,皮毛上汗孔散氣和排泄汗液亦由肺調節,故稱肺主皮毛。《素問·痿論》:“肺主身之皮毛。”
肺主氣
生理學名詞。系肺的一種主要功能。包括主呼吸之氣和主一身之氣。肺為體內外氣體交換之器官,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完成吐故納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氣通於肺。”《靈樞·五味》:“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也,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又主一身之氣。營衛之氣、宗氣、元氣的生成與盛衰,均與肺有密切關係。肺對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有調節作用。《素問·五臟生成》:“諸氣者,皆屬於肺。”《醫學實在易》:“氣通於肺臟,凡臟腑經絡之氣,皆肺氣之所宣。”
肺主聲
生理學名詞。指肺氣鼓動聲帶而發聲。肺氣足則聲音洪亮,肺氣虛則聲音低微。肺氣壅塞,聲音嘶啞,為金實不鳴;肺氣大傷,聲音嘶啞,為金破不鳴。《難經·四十難》:“肺主聲。”虞庶注:“肺,金也。金擊之有聲,故五音皆出於肺也。”
肺主肅降
生理學名詞。肅降,清肅下降。肺位居上,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又主一身之氣,司呼吸,通調水道,故宜清宜降。肺氣肅降,則呼吸正常,水道通調;肺失肅降,則氣逆喘促,或小便不利。
肺主通調水道
生理學術語。指肺的生理功能之一。肺為水上之源,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對體內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著疏通和調節的作用。《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風氣腫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指小兒腫滿,因皮膚受風,風搏於氣而致虛腫如吹者。參見小兒腫滿條。
風牽出瞼
病名。見《銀海精微》。即風牽瞼出。詳該條。
風牽瞼出
病名。系指眼瞼外翻,睥翻轉貼在外瞼之上,如舌舐唇之狀,眼部幹澀,瞼不能閉合,甚至黑睛生翳的病證。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風牽出瞼、睥翻粘瞼、皮翻粘瞼、皮翻症、殘風、地傾。本病相當於今之瞼外翻。其病因,多由胃經積熱、肝風內盛致使風痰濕熱瘀滯瞼絡而成。此外,胞瞼瘡瘍結瘢或外傷也可導致本病。治宜祛風清熱,除濕化痰散瘀,方用排風散加減。目前臨床上多採用手術療法。
風牽?僻
病證名。見清·亡名氏《眼科易知》。即風牽?斜。詳該條。
風牽?偏外障
病證名。出《秘傳眼科龍木論》。即風牽?斜。詳該條。
風牽?斜
病證名。系指全身或顏面局部疾病所致口眼?斜的病證。見《銀海精微》。亦名風引?斜、風牽?僻、風牽?偏外障、口眼?斜外障、唇瞼相邀。多由風、痰、濕等病因引發。《目經大成》卷二:“此症睛珠自然欹側,而腮唇亦歪在一邊。”可見眼瞼閉合不嚴,目珠斜偏呆定於一側,腮、口唇與眼瞼相牽顫動,甚則半身不遂等候。治宜祛風通絡,除濕滌痰,用正容湯或排風散加減。亦可針刺。選用頰車、合穀、地倉、人中、承漿、瞳子窌等穴。全身症重者,當結合全身證候,辨證施治。
風齲
病名。《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由手陽明、足太陽之脈,併入於齒,風氣入其經脈,與血氣相搏,齒則腫痛,膿汁出,謂之風齲。”屬齒齲。詳該條。
風熱
病證名。風和熱相結合的病邪。臨床表現為發熱重、惡寒較輕、咳嗽、口渴、舌邊尖紅、苔微黃、脈浮數,甚則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治以疏風清熱為主。
風熱瘡
病名。見《外科啟玄》卷八,因風熱毒氣,發於肌膚所致。多見於四肢及胸腹部位,其初起多呈丘疹狀,然劇烈搔癢而難忍,故因久搔形成瘡面,甚則其瘡面容易滲出鮮血。治宜清熱疏風止癢,選方宜用消風散,或防風通聖散內服。此病類似現代所稱之玫瑰糠疹。
風熱耳聾
病名。系指耳聾之因於風熱上攻,氣機不利,清竅受擾者。見《證治準繩》。《醫學六要·耳》:“風熱耳聾,耳根連牙床腫痛,屬上焦風熱,陽明、少陽二經受病,清胃兼辛涼散之。”症見頭病、鼻塞,耳脹痛、耳鳴、耳聾等。治宜疏風清熱、芳香通竅。可選用防風通聖散、銀翹散加減。參見耳聾條。
鋒針
針具名。九針之一。今稱三棱針。《靈樞·九針論》:“鋒針,取法於絮針。筩其身,鋒其末,長一寸六分,主癰熱出血。”又《靈樞·九針十二原》:“鋒針者,刃三隅,以發痼疾。”是一種體呈圓柱,針尖鋒利,三面有刃的針具。用於淺刺出血,治療熱病、癰腫及經絡痼痹等疾患。
鋒針法
眼科手術方法名稱。系指用小鋒針或三棱針刺刮瘀滯的方法。(參見劆法條)。見《銀海精微》。古代對於蟹睛疼痛,突起睛高等症以此法刺破以減輕脹痛,本法現已不用。
蜂房風
病名。系指生於喉內兩旁,紅腫漸腐成片,患處多膿頭狀似蜂房的病證。本病多由憂思腦怒,氣鬱痰濁化火所致。治宜疏肝解鬱,清熱消腫,可選用黃連解毒湯、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或用嫩柏葉水洗搗汁並加適量白礬煎水含嗽。
蜂窠鬁
病名。系指生於左耳根部,形似蜂窠的瘰鬁。出《外科大成》卷二。證治見瘰鬁條。
蜂窠漏
病名。指複雜性肛漏,漏口較生,形似蜂窠狀者。見《外科大成》卷二。有:“蜂窠漏……若皮硬色黑,必內有重管。”證治參見肛漏條。
蜂漏
古病名。九種漏證之一條。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蜂瘺者,由飲食勞倦,渴乏多飲流水所得。或因蜂毒不去,變化所生也。症見頸項部為始發之處,或單發或多處生瘡,潰爛成漏,腫及胸前,狀如癰疽,此愈彼起,時有膿水。治宜內服五香散,已潰者外用露蜂房散,或用手術切除治療。相當於頸淋巴結核。
蜂螫傷
病名。見《肘後備急方》卷七。臨證時因蜂的種類甚多,人之體質各異,螫傷後的毒性反應大小很不相同,輕者僅有局部紅腫疼痛,無全身症狀,一、二日後便可腫消疼止而自愈;重者局部潮紅、腫脹、疼痛劇烈,或感染成瘡,並伴有全身不適,頭昏、噁心、嘔吐、脈細數等;甚則頭面俱腫,發熱,喘促,或因中毒或因窒息而死亡。外治可用雄黃外搽;紅糖、馬齒莧外塗,或季德勝藥片研末調敷。內服菊花、蒲公英、甘草等清熱解毒藥,或用秦艽一味煎服。危重病人應中西醫結合搶救。
蜂窩瘡
病名。多頭疽之生於背者。見《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有:其瘡如疽瘺之類,有小孔象於蜂窩。因以為名。此因風濕搏於血氣所生也。”多生於背部,故後世又有蜂窩發之稱。證治參見有頭疽。
蜂窩發
病名。有頭疽發若蜂窩狀者。出《仙傳外科集驗方》卷九。好生於胸脅或肩後,或脊旁。多因該癰疽初起表面便有多個膿頭,形似蓮蓬頭,故又有蓮蓬發、蓮子發之名。或因失治,繼則至中期因損害加深,部分潰膿,瘡面狀似蜂窩,故又名蜂窩發、蜂窩疽。治同有頭疽。詳見各條。
蜂窩疽
病名。指有頭疽生於肩部或背部或胸側,瘡形多頭狀似蜂窩者。見《外科大成》卷二。證治參見有頭疽條。
蜂子毒
病名。系指咽喉病其狀如蜂,臉腮癢爛的病證。見《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咽喉經驗秘傳》:“蜂子毒或在臉腮癢爛,或在喉間舌下作臖,色黃如蜂。”治宜解毒瀉火,可選用黃連解毒湯等加減治療。
馮秉仁
清代醫生。字春如,江蘇通州(今南通)人。其父馮心舒為當地名醫,秉仁家學淵源,精於內、外諸科,為邑人所重,活人無算。其後早卒,鄉人皆哭而惜之。
馮淮清
清代醫生。字秋平,其生平裏貫欠詳。嘗於太醫院任七品吏目,兼東藥房值宿供奉官之職。
馮其盛
明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嘗輯有《幼科輯粹大成》十卷。國內未見有流行,日本存有刻本。
馮三錫
明代醫生。河南洛陽人。父馮國鎮為當地名醫家。三錫早年習儒,為癢生,後習醫,傳父之業,亦以醫名。
《馮氏錦囊秘錄》
醫學叢書。又名《馮氏錦囊》。五十卷。清·馮兆張撰於1702年。包括《內經纂要》、《雜症大小合參》、《脈訣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藥按》、《痘疹全集》、《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八種。分別輯取《內經》等基礎理論及所涉臨床各科的精要。參以己見,重點發揮。對於幾種痘疹論述尤詳。全書內容豐富,收集民間效方亦較多。現存多種清刻本。
馮樹勳
清末醫生。字健儒,其生平履貫欠詳。曾於太醫院任職恩糧,兼東藥房值宿供奉官。
馮信
西漢醫生。臨淄(今屬山東)人。嘗任齊太倉長(一說為太倉馬長),其性好喜方。齊王嘗令其就淳於意學,淳於教以按法、逆順、論藥法、定五味及和劑湯法等。醫名噪一時。
馮則敬
清代醫生。字公甫,生平裏貫欠詳。曾於太醫院任候補恩糧之職。
馮兆張
清代醫家。字楚瞻,浙江海鹽人。十三歲開始習醫,精於醫術,後遊醫於天下,尤擅兒科。平素崇尚溫補之法,於治小兒亦主張初期應用峻烈之品以祛邪,再以攻補兼施之法,終以養正補藥。推崇趙獻可命門之說。集三十年之經驗,著成《馮氏錦囊秘錄》二十卷,書中涉及內、外、婦、兒各科,於脈診、藥性等方面,亦多有論述,實為八種醫書之合稱。此書後來曾傳入越南,為其醫家所珍視。
逢時
根據因時制宜的治療原則,在經氣運行到某一部位的時間內,及時針刺的方法。《靈樞·衛氣行》:“是故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
鳳單展翅
小兒推拿方法名。又名鳳凰單展翅。文獻記載操作方法有多種。
①右手大指自兒總筋處按揉至關中,再用掐法,性溫熱,治寒症(見《小兒按摩經·手訣》)。
②左手跪頂兒一窩風處,右手食指將兒大指屈壓在內勞宮,右大指按拿外勞宮並搖動(見《小兒推拿秘訣·手上推拿法》。
③右手拿兒中指,左手按掐外肘處,慢慢搖動,能消噎膈,除虛熱(見《幼科推拿秘書·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釋》)。
鳳凰單展翅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又名鳳單展翅條。見該條。
鳳凰鼓翅
小兒推拿方法名。又名鳳凰轉翅。《小兒按摩經·手法》:“掐精寧、威靈二穴,前後搖擺之,治黃腫也”。《推拿抉微·推拿各法》認為此法能降喉內痰響,治暴死。
鳳凰展翅
①小兒推拿方法名。《厘正按摩要術》卷三:“法主溫,醫用兩手托兒手於總經上,將兩手上四指在下邊兩面爬開,二大指在上陰陽二穴兩面爬開,再以兩大指捏陰陽二穴向外搖二十四下,捏緊一刻,又將左大食中指側拿兒,向下轉擺三四下,複用左手托兒鬥肘,右手托兒手背,大指掐住虎口,往上向外順搖二十四下。”
②練功方法之一。見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推拿學校《推拿學》。屈肘伸掌,兩手交叉於胸前,然後翹掌向兩側分開,猶如開弓之勢,不可抬肩,再屈臂內收至原狀。
③針刺手法“赤鳳迎源”之別稱。詳該條。
鳳凰轉翅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厘正按摩要術》卷二。詳鳳凰鼓翅條。
鳳眼
經外穴名。《肘後備急方》:“卒吐逆……。又方:灸兩手大拇指內邊爪後第一文頭各一壯。”後《太平聖惠方》、《針灸集成》等均有記載,並謂治小兒雀目,目生白翳,指不能屈伸等。《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以大指甲後約一寸,內側橫紋尖端列作經外穴,名鳳眼。主治一切目疾。直刺0.2寸。艾炷灸1-3壯。
奉
①供奉,給養。《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②遵從。《靈樞·終始》:“謹奉天道,請言終始。”
否(pǐ匹)
①不通,壅塞。《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四之氣,畏火焰,溽蒸化,地氣騰,天氣否隔。”《素問·五常政大論》:“卑監之紀……其病留滿否塞。”《諸病源候論》:“寒熱邪氣,客於經絡,使血氣否澀。”
②同 “痞”。病症名。《玉篇·疒部》:“痞,腹內結病。”參痞氣、痞塊各條。
否格
病名。陰陽之氣阻滯不通所致的疾患。《中藏經·陰陽否格論》:“否格者,謂陰陽不相從也。陽奔於上則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黃赤,皆起於陽極也;陰走於下則冰,腎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發於陰極也。疸為黃疸也,厥為寒厥也,由陰陽否格不通而生焉。”參見黃疸、厥逆、痞等條。
否隔
指氣機壅滯,隔阻不通。《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天氣否隔。”
膚
即皮膚。《靈樞·經水》:“血之多少,膚之厚薄,肉之堅脆。”
膚潤
證名。即肌肉瞤動。為傷寒誤治形成壞病,陽氣不足之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複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參筋惕肉瞤條。
膚翳
病證名。系指眼生障翳、薄如蠅翅的病證。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參見翳條。
膚脹
病名。陽氣不足,寒氣留於皮膚而見腫脹之證。主證全身腫脹,腹大,皮厚。《靈樞·水脹》:“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鼓^空)(鼓^空)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醫醇剩義》謂因宗氣失守,虛氣無歸,寒氣流竄周身皮膚,故見腹大身腫皮厚。治宜扶正祛寒,理氣化濁,用祛寒建中湯等方。參見風水條。
膚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詳二十三蒸條。
膚證
出《麻證新書》。即麻疹。詳該條。
胕疝
病名。指腹中臍部積塊。七疝中之一種。《諸病源候論》卷二十“腹中臍下有積聚,名曰胕疝也”。證見腹中臍部腫塊,腹大,腫痛,或兼有寒熱。
胕腫
證名。
①全身浮腫,胕通膚。《素問·水熱穴論》:“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②足面浮腫。《素問·評熱病論》:“有病腎風者,面胕龐然壅。”馬蒔注:“胕,足面也。”
趺骨
即跗骨。詳該條。
趺厥
病名。一作跌厥。因太陽經脈受傷所致行動障礙的病證。見《金匱要略·趺蹶手指臂腫轉筋狐疝蚘蟲病脈證並治》:“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卻”,“此太陽經傷也。”《金匱要略淺注》卷八:“得病因趺而致蹶,其人但能前步而不能後卻。”
趺陽
即趺陽脈。《傷寒論·序》:“人迎趺陽,三部不參。”詳趺陽脈條。
趺陽脈
又稱沖陽脈。切脈部位之一。位在足背脛前動脈搏動處。屬足陽明胃經的經脈。
跗
人體部位名。指足背。《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上循足跗上廉。”《醫宗金鑒》:“跗者,足背也。”
跗骨
骨名,又名趺骨、足趺骨、腳面骨。即蹠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跗者足背也,……其骨乃足趾本節之骨也。”
跗骨傷
病名。腳部外傷所致跗骨傷折之病證。見《醫宗金鑒》卷八十八。跗骨即蹠骨,左右各五塊。多因跌打,壓軋所傷。通常以蹠骨基底部骨折最為多見,體部則次之。症見局部腫脹,疼痛,壓之痛劇,可有骨聲,腳部功能障礙。治宜手法整複,夾縛固定。餘用藥詳見骨折條。
跗上
①人體部位名。即腳背之上。《靈樞·經筋》:“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
②穴位名。指沖陽穴,在足背最高之動脈應手處。《素問·刺瘧》:“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
③指足背動脈。《靈樞·逆順肥瘦》:“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
跗上動脈
指足陽明脈之沖陽穴。《素問·刺瘧》:“瘧發身方熱,刺跗上動脈。”
跗陽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付陽;《素問·氣穴論》王冰注作附陽。別名外陽、陽蹻。屬足太陽膀胱經。陽蹻之郤穴。在小腿後面,外踝後,昆侖穴直上3寸。布有腓腸神經,小隱靜脈,深層為腓動脈末支。主治頭重,頭痛,外踝紅腫,腳氣,腳腿痛,下肢痿痹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跗腫
證名。跗與“趺”同義。即足背。跗腫即足背腫。《素問·氣交變大論》:“歲水不及,濕乃大行……民病腹滿身重……腳下痛,甚則跗腫。”
跗屬
人體部位名。足上曰跗,其外側近踝者曰跗屬。《靈樞·骨度》:“膝腘以上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
敷
①外治法之一。把鮮藥搗爛,或用幹藥碾末,加酒、蜜或蠟之類調和,敷於肌膚局部,使藥物在較長時間內發揮作用。
②施布。《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趨雨府,濕化乃敷,燥極而澤。”
③通“腐”。陳腐、腐朽。《素問·寶命全角論》:“木敷者,其葉發(廢);病深者,其聲噦。”
敷和
運氣術語。五運主歲之中,木歲平氣的名稱。《素問·五常政大論》:“願聞平氣何如而名?……木曰敷和。”
敷貼
中醫外治用藥常用劑型之一。出《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一。即敷藥。詳見該條。
敷眼法
中醫眼科外治方法名稱。
①系指用藥物敷的方法。又名敷藥。常用清熱解毒消腫的藥物如蒲公英等搗爛貼敷患處。
②系指熱敷的方法。常用濕熱敷,可行氣活血止痛。
③冷敷。可除熱、定痛。可用於貼敷赤熱腫痛或瘀血等患處。
敷藥
中醫外科臨床最常用的一種外用藥劑型。亦名敷貼、圍藥、貼(火辦)、箍圍藥,俗稱塗藥。見《外科啟玄》卷三。臨證可根據病情之不同,選用相應的藥物,研為粉劑,用鮮植物葉(或根、莖)汁、醋、酒、水、萄花露、銀花露、動物油脂、植物油、蜂蜜、飴糖等作賦形劑,調成糊狀物,敷於所生癰疽外部,藉以達到截毒、束毒、拔毒、溫化、行瘀、清熱、定痛、消腫之目的。由於箍圍藥有寒、熱之不同,所以在應用時亦當分別使用。如屬於陽證的,宜有寒涼藥貼之,如如意金黃散;屬於陰證的,應以溫熱藥貼之,如回陽玉龍散;屬於半陰半陽證者,應以平和藥貼之,可用沖和膏等。
敷藥發泡法
灸法的一種。又稱天灸、自灸、冷灸、無熱灸等。系利用某些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藥物外敷於穴位,以達到類似艾灸法的效果。可用大蒜、毛茛、天南星、蓖麻子、威靈仙搗成糊狀外敷,或以白芥子、斑蝥等研末水調成糊外敷,敷藥部位初起時感到發燙、灼痛,漸致起泡。發泡作用以斑蝥最強,大蒜等較輕。如敷藥時間短,也可以只引起充血發燙而不致起泡。一般關節病痛可局部選穴。哮喘可敷膻中、大椎、肺俞。瘧疾可敷內關、大椎。扁桃體炎可敷合穀。滯產可敷湧泉等。敷藥發泡後應注意防止感染。
伏
①隱藏。《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
②深伏。《靈樞·經脈》:“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
③制服。《素問·至真要大論》:“必伏其所主。”
④脈象之一。詳伏脈條。
⑤中藥炮製法之一。詳泡條。
伏白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複溜。見該條。
伏沖之脈
指沖脈之伏行於脊內者。《靈樞·歲露論》:“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素問·瘧論》作“伏膂之脈”。《類經》注:“蓋沖脈之循背者,伏行脊膂之間,故又曰伏膂也。”《靈樞·百病始生》:“在伏沖之時,體重身痛。”《類經》注:“即沖脈之在脊者,以其最深,故曰伏沖。”
伏蟲病
病名。腸內寄生蟲病,以嗜食異物、面黃浮腫、乏力為特徵。九蟲病之一。《諸病源候論·九蟲病諸候》:“九蟲者,一曰伏蟲。”多因脾胃虛弱,濕熱蟲蝕所致。證見困倦少食,腹痛腹瀉,甚則面黃浮腫,體力銳減,或不食羸瘦,或異嗜茶葉、生米、草紙等。治宜健脾殺蟲,方用伐木丸、黃病絳礬丸、化蟲丸等。本病類似鉤蟲病。參見九蟲病條。
伏鼓
脈學名詞。指一種脈象。指脈來深伏而搏指鼓動。《素問·經脈別論》:“太陰藏搏,言伏鼓也。”《素問·陰陽類論》:“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伏寒喉痹
病名。見《喉科杓指》卷二:“此症肺經脈緩,寒重色紫,亦不太腫。內服涼劑,久之必爛。”指因寒邪伏於肺經所致。症見咽喉微腫不大,色紫,脈緩,屬寒象。切不可作火邪治。治宜溫散寒邪。可選用九味羌活湯加減;或用清咽散加減。
伏寒喉癰
病名。多由寒邪內伏,鬱於肺系,複感時邪而發。症見喉間紅腫或帶紫色,脈不浮數。治宜溫散寒邪。方可選用荊防敗毒散加減。
伏寒乳蛾
病名。《喉科杓指》卷二:“凡伏寒之症,其色必紫,治法同伏寒喉癰。”乳蛾之因於寒邪內伏、複感外邪而發者。治宜溫散寒邪。可選用荊防敗毒散、九味羌活湯等加減。
伏瘕
病名。即虙瘕。《儒門事親》卷八:“小腸遺熱於大腸,為伏瘕。”日·丹波元簡《素問識》卷四:“簡按:《顏氏家訓》曰,宓、伏、虙,古來通字。”詳虙瘕條。
伏連
病名。傳屍病內傳至髒者。《外臺秘要》論傳屍,以病邪內傳五臟,名之傳連。可用朱砂丸治療。參見傳屍條。
伏梁
病名。
①心積症。其症有積自臍上至心下,其大如臂,狀似屋舍棟樑。《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心脈,……微微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難經·五十六難》:“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治宜化瘀消積,用伏梁丸等方。參心積條。
②髀股(骨行)皆腫,環臍而痛的疾患。《素問·腹中論》:“人有身體髀股(骨行)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歧伯曰:病曰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
③指少腹內之癰腫。《素問·腹中論》:“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儒門事親》卷三:“其一伏染,上下左右皆有根,有大膿血,此伏梁義同肚痛。”1972年甘肅武威漢灘坡出土《武威漢代醫簡》有“治伏梁裹膿在腸胃之外方”,用大黃、黃芩、芍藥、消石、(庶^蟲)蟲等藥。
伏膂之脈
解剖結構名。指隱伏在脊背筋肉之間的經脈,指腎脈。《素問·瘧論》:“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注於伏膂之脈。”王冰注:“伏膂之脈者,謂膂筋之間,腎脈之伏行者也。腎之脈,循股後廉貫脊屬腎……但循膂伏行,故謂之伏膂脈。”
伏脈
脈學名詞。指一種脈象。脈來伏隱,重按推筋著骨始得。見於邪閉、厥證、痛極等病證。《難經·十八難》:“伏者,脈行筋下也。”
伏明
運氣術語。五運主歲之中,火運不及稱為伏明。《素問·五常政大論》:“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中,火曰伏明。”王冰注:“明耀之氣,屈伏不申。”
伏匿脈
脈學名詞。指一種脈象。指脈象混亂,不易察明,時而陰部見陽脈,時而陽部見陰脈,所謂陰陽相乘;時而沉澀而短,時而浮滑而長,所謂陰陽相伏。為人體陰陽不和,平衡失調所致。《難經·二十難》:“脈有伏匿……謂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脈居陰部而反見陽脈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澀而短,此謂陽中伏陰也。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此謂陰中伏陽也。”陽部,指寸部或肌肉之上;陰部,指尺部或肌肉之下。陽脈,指脈象浮滑而長;陰脈,指脈象沉澀而短。
伏氣
病證名。邪氣伏藏於體內。又稱伏氣溫病。《傷寒論·平脈法》:“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成無己注:“冬時感寒,伏藏於經中,不即發者,謂之伏氣。”伏氣之說源自《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歷代各家對邪氣伏藏部位說法不一。晉·王叔和《傷寒例》認為“寒毒藏於肌膚”。金·成無己認為邪“伏藏於經中”。明·吳又可《溫疫論》認為邪伏募原。清·王孟英《溫熱經緯》認為“若伏氣溫病,自裏出表,乃先從血分而後達於氣分。”伏氣多與溫病相關聯。《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王孟英則將溫病分為外感溫病和伏氣溫病兩大類。一般認為,凡初起不見表證,而先見裏熱,甚至血分熱證者,均為伏氣溫病。如春溫與伏暑之類便是。
《伏氣解》
溫病著作。一卷。清·葉霖撰於1897年。這是一部專論伏氣病的著作。葉氏依據《素問·生氣通天論》等有關伏氣致病的理論,闡析各種伏氣病的病因、病理、證候和治法,作者強調運氣與發病的關係,對於某些病證,相信“干支生克”的理論,亦不免於機械。現有《中國醫學大成》等刊本。
伏氣溫病
病名。感受外邪,蘊伏於裏,經過一定時期而發的溫病。見《溫熱經緯》卷二。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為理論根據。病發即見內熱較重,出現發熱、口渴、心煩、溲赤等症狀。治以清泄裏熱為主。一說“春日陽生,內蘊之熱,原有萌動之機,而複薄受外感,與之相觸,則陡然而發,表裏俱熱”(見《衷中參西錄·治溫病方》)。參見溫病、春溫、伏暑、溫瘧等條。
伏熱
病證名。泛指熱邪伏於體內而致病。
①伏陽之甚者。陽熱之邪在體內鬱久暴發,出現煩熱目赤,口渴咽幹,熱厥,溢血等症。《素問遺篇·本病論》:“民病伏陽在內,煩熱生中,心神驚駭,寒熱間爭。以成久鬱,即暴熱乃生,赤風氣瞳翳,化成鬱癘,乃化作伏熱內煩,痹而生厥,甚則血溢。”
②指溫病中的一種伏邪。《溫熱經緯·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若因外邪先受,引動在裏伏熱,必先以辛涼以解新邪,繼進苦寒以清裏熱。”
伏熱在裏
病證名。指熱邪伏藏體內。或因外感熱邪潛伏於體內,或因其他邪氣鬱而化熱,形成腸胃熱積。發病時出現咽幹舌紅,苔幹黃,口臭,腹脹壓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裏熱證。
伏暑
①病名。發於深秋以至冬月的伏氣溫病。見《濟生方》卷三。《溫病條辨》卷一:“長夏受暑,過夏而發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發者少輕,霜既降而發者則重,冬日發者尤重。”《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伏暑症,暑久伏病也。……若熱毒之氣既已受之,或為些小風寒所固,此毒遂漸漸入內,伏於三焦腸胃之間,或秋或冬,久久而發,此暑毒伏於人身之內。”初起多由新感引動,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體痛肢楚,脘悶噁心,口渴或不渴,便秘或溏,色如紅醬,溺黃濁而熱;繼則狀如瘧,但寒熱模糊不甚分明,或皮膚隱隱見疹,或紅或白,甚或但熱不寒,熱盛於夜,譫語煩躁,渴喜冷飲,或嘔或呃,天明得汗,身熱雖減而胸腹灼熱不除。病程久延,速則三四候可解,緩則五七候始除。舌苔白膩而厚或滿布如積粉,繼則由白轉黃,甚則轉灰轉黑,或糙或幹,或焦而起刺,或燥而開裂。亦有初起即寒少熱多,日輕夜重,頭痛而暈,目赤唇紅,面垢齒燥,煩躁惡熱,口幹不喜飲,飲則幹嘔,咽燥如故,肢雖厥冷而胸腹灼熱如焚,大便多秘,或解而不多,或溏而不爽,肛門如灼,溺短赤澀,劇則手足瘈疭,昏厥不語,或煩則狂言亂語,靜則鄭聲獨語,舌色鮮紅起刺,刮無苔垢,甚則深紅起裂,或嫩紅而幹光,俟其邪由營轉氣,苔始漸布薄黃,及上罩粘膩薄苔,如舌紅中夾黑苔,或舌紅起刺中夾黃黑苔者,症情凶危,本病脈多弦數不揚。其治熱偏重者,按暑溫治療;濕偏重者,按濕溫治療。
②指病因。《六因條辨》中卷:“四時伏氣,皆能為病,即伏寒、伏風、伏燥,皆可與伏暑立名主病。故春溫為冬令之伏寒,腸風為春令之伏風,瘧痢為夏間之伏暑,咳嗽為秋天之伏燥,以類而推。”
伏暑傷寒
病名。深秋霜降至立冬前後發病的伏暑。一名伏暑兼寒、伏暑晚發。《通俗傷寒論·伏暑傷寒》:“夏傷於暑,被濕所遏而蘊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後,為外寒搏動而觸發。邪伏膜原而在氣分者,病淺而輕;邪舍於營而在血分者,病深而重。”詳伏暑條。
伏暑晚發
病名。霜降後立冬前發病的伏暑。《重訂廣溫熱論·濕火之症治》:“至於秋暑,由夏令吸收之暑氣,與濕氣蘊伏膜原,至秋後而發者是也。……發於處暑以後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發於霜降後、立冬前者,名曰伏暑晚發,病最重而難治。”參見伏暑、晚發條。
伏鼠疽
病名。手足丫間皮下硬結若鼠之伏者。出《外科啟玄》卷六。其病多發於足趾間或手指間之皮下起硬結,時有痛癢,其硬結之大小形狀如球,或單、或三、五個不等。治同足叉發。
伏痰
病證名。痰濁留伏胸膈所致的病證。《不居集》卷十七:“伏痰,略有感冒,便發哮嗽,呀呷有聲。”方用烏巴丸等。參見痰證條。本症類似慢性哮喘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
伏兔
①人體部位名。指大腿前方肌肉。相當股直肌隆起部,因其形如兔伏,故名。《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下髀關,抵伏兔”。
②經穴名。出《靈樞·經脈》。別名外溝。屬足陽明胃經。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6寸。或術者以手腕橫紋抵患者膝蓋上緣,當中指到達處是穴。一說在膝蓋上七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布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及旋股外側動、靜脈分支。主治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癱瘓,腳氣,及股外側皮神經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伏瘟證治實驗談》
溫病著作。蔣樹杞撰於1920年。本書敘述伏瘟之病原、症狀和診斷,並詳論治法。但書中一味排斥貶抑西醫的作法不免於偏頗。現有《三三醫書》本。
伏羲
伏羲,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是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
《太平禦覽·詩含神霧》記載:在一個極樂的國土"華胥氏之國"中有位姑娘,一天,她來到一個叫"雷澤"的地方玩耍,偶然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就踩到這個巨大的腳印上,結果竟象有了什麼感應,便這樣懷了孕,不久生了一個兒子,人首蛇身,取名宓犧(即伏羲)。由於伏羲的降生是其母踩了雷澤中的"大跡"而受孕的結果,因此,先人們認為他是"雷神"之子,遂推其為人民的君主,百王的首領。
伏羲的歷史功績巨大,就醫藥方面來說,是伏羲創造了八卦和九針。《易傳》說:在遠古時代,是包犧氏統治天下,他經常仰頭觀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運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澤壑走向。又觀鳥獸動物皮毛的紋采和生長在大地上的各類植物各得其宜的情況,近從己身取象,遠從器物取象,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創造八卦,用來通曉萬事萬物變化的性質,用來分類歸納萬事萬物的形狀。《帝王世紀》稱:伏羲"味百藥而制九針"。因此千餘年來被我國醫界尊奉為醫藥學、針灸學之始祖。
《伏邪新書》
溫病著作。一卷。清·劉吉人撰。劉氏以《內經》伏邪發病的理論為依據,認為在需要調理的慢性病中,“內有伏邪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髒自生之病,不兼內伏六淫,十僅三四”(見自序)。書中分別闡述伏燥、伏寒、伏風、伏濕、伏暑、伏熱的證治較詳。此書有《中國醫學大成》本等。
伏飲
病證名。痰飲之一。飲邪伏匿體內,或留飲去而不盡,潛伏為患的病證。《金匱要略·痰飲病脈證並治》:“膈上病痰,滿喘,咳唾,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治宜化飲逐邪,扶正固本,方用小青龍湯、木防己湯、桂枝半夏湯等。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參見痰飲、留飲條。
鳧(fú扶)骨
骨名。即第七、八、九、十肋組成的肋弓。《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鳧骨者,即胸下之邊肋也。”
扶承
經穴別名。即承扶。參見該條。
扶法
推拿手法名。見《外傷中醫按摩療法》。用一手扶持固定肢體,以便於另一手進行各種手法操作的方法。
扶桑骨
骨名。指蝶骨大翼顳面。《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扶桑骨,即兩額骨傍,近太陽肉內凹處也。”
扶桑骨傷
病名。系指扶桑骨即顳骨蝶骨相連處損傷。為腦骨傷之一。出《醫宗金鑒》卷八十八。餘證治參見腦骨傷條。
《扶壽精方》
醫方著作。一卷,明·吳旻輯。刊於1530年。書中選輯彙編各科驗方(包括一些成方)。分為諸虛、藥酒、痰、眼目等共30門。選方以實用、簡便為原則。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
扶突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水穴。屬手陽明大腸經。在頸外側部,結喉旁,當胸鎖乳突肌的前、後緣之間。布有耳大神經,頸皮神經,枕小神經及副神經,深層內側有頸升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吞咽困難,暴喑,癭氣,瘰鬁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扶正祛邪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扶正是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祛邪是祛除病邪,使邪至正安。扶正與祛邪相輔相成,都是為了達到除病固本的目的。臨床運用時,可根據正邪盛衰具體情況而採取扶正祛邪、祛邪扶正、攻補兼施等法。扶正祛邪是針對正虛邪實,以正虛為主的病證,採用扶正為主,除邪為輔的治則。
怫(fú弗)
鬱悶。《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怫之兆也。”
怫愾
指氣鬱滿悶不舒。《靈樞·壽夭剛柔》:“衛之生病也,氣病時來時去,怫愾賁響,風寒客於腸胃之中。”楊上善注:“怫愾,氣盛滿貌。”
怫熱
證名。指鬱熱。熱鬱於裏,不得外泄之證。《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司天,熱淫所勝,怫熱至。”張志聰注:“少陰司天,子午歲也。怫,鬱也。蓋少陰之火,發於陰中,故為怫熱。”《醫經溯洄集·傷寒溫病熱病說》:“蓋怫熱自內達外,熱鬱腠理,不得外泄。”參見發熱、熱鬱條。
怫鬱
鬱結不舒。《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
拂法
推拿手法名。見《紅爐點雪·卻病延年一十六句之術》。伸直手指,輕快地掠擦治療部位的肌膚,如拂撣塵灰狀。
拂拂發熱
證名。即翕翕發熱。《內外傷辨惑論·辨寒熱》:“翕翕發熱,又為之拂拂發熱。”詳見該條。
服餌
古代養生術語。指服食中的服金餌丹活動。《魏書·裴白藏傳》“豁情賦序”:“餘攝養舛和,服餌寡術,自春徂夏,三嬰湊疾。”一說與服食同義。參見該條。
服氣
氣功術語。即以調息行氣為主的一類氣功功法,又稱為“食氣”。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整理小組即定名有《卻穀食氣》篇,其中有“食(氣)者為(日句)炊,則以始臥與始興”的記述。又《晉書·張忠傳》:“恬靜寡欲,清虛服氣,餐芝餌石,修導養之法。”服氣功法可包括調氣、淘氣、咽氣、行氣、散氣、委氣、煉氣、閉氣等環節,又有導引、按摩、咽津等輔助手段。通過服氣,既可養生卻老,又可作為辟穀的配合方法。服氣在六朝隋唐時頗為盛行,其後漸見衰減。
服日
氣功術語。即以意念采服所謂日精的一種氣功功法,屬存思類功法。陶弘景《真誥》卷十四:“晝服日,存想日在心中,大如錢,赤色有光芒,從心中上升,出喉嚨至牙齒間,然後返還胃中。”道書中記載這類功法甚多,又有直接采服身外日精與存思身內有日象之分。服日功法據說能增益身中陽氣,故陽虛者宣行之,又說男子宜常存服日精。
服食
養生術語。指服食藥餌以求長生。藥餌主要指丹藥和一些植物之屬。《論衡·道虛》:“聞為道者,服金玉之精,食紫芝之英。”服食活動起源很早,戰國時期的一些文獻中關於所謂神仙及其方術的記載,已涉及服食活動。至秦漢時甚為活躍的方仙道與神仙家中,即有以安期生為代表的服食仙藥派。服食的物品最先嘗試的是植物與動物之屬,其後基於“物性互化”的意識,服食家看中黃金不會敗朽與鉛汞富於變化的性質,服金餌丹活動漸得盛行,但同時服用植物之屬以求長生的活動並未停止。道教形成後,服食為其採納而成為其獨特的煉養之術。自秦漢至唐代,服食盛行,又以服食丹藥者尤眾。唐以後服食之風漸衰,外丹術也趨衰落。但許多服食良方,為醫家所吸收、發展,豐富了我國古代醫藥學。歷代所載服食專著甚多,如《隋書·經籍志》著錄有《神仙服食經》、《神仙服食方》等20餘種,《通志·藝文略》著錄用《服餌保真要訣》、《古今服食藥方》等48種、八十六卷。現《道藏》與一些古代醫藥書籍中仍存有不少服食論著。
浮
①脈象名。輕按即充分呈現了脈動的性狀,重按反不顯著。所謂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即是。一般多見於表證疾病的初期,病位淺者,是正氣鼓邪外出之象。《靈樞·五色》:“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②淺表。相對深、內(即沉)的位置而言。《靈樞·五音五味》:“沖脈、任脈……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
③概指病情輕、病位淺及新發病等。《素問·刺要論》:“病有浮沉,刺有淺深。”
④浮越。指向上向外的動勢。《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⑤透露於外。《靈樞·五色》:“審察澤夭,謂之良工,沉濁為內,浮澤為外。”
⑥與“沉”並用,比喻盛衰消長變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⑦指動作輕。《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土形之人……行安地,舉足浮。”(即抬腿輕而不高)。
浮白
經穴名。出《素問·氣穴論》。屬足少陽膽經。足太陽、少陽之會。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上方,天沖與完骨的弧形連線的中三分之一與上三分之一交點處;或於耳根上緣向後入發際1寸處取穴。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及耳後動、靜脈。主治頭痛、耳鳴、耳聾、目痛、癭氣等。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浮痹
病證名。指風寒濕邪侵害肌膚淺表部位的痹證。《靈樞·官針》:“毛刺者,刺浮痹皮膚也。”
浮沉
①相氣十法之一。指診察病人面色的浮露與隱沉,以瞭解疾病的表裏淺深。《靈樞·五色》:“察其浮沉,以知淺深。”《望診遵經》:“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裏。”“初浮而後沉者,病自表而之裏,初沉而後浮者,病自裏而之表。”
②脈象。指浮脈與沉脈。
浮刺
針灸學術語。系十二節刺法之一。適用於因寒邪而致的肌肉攣急等病證。其方法是在患部鄰近處斜刺,進針淺而上浮。《靈樞·官針》:“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浮筋
推拿穴位名。即赤筋。見該條。
浮疽漏
病名。指頸部或腋下因生瘰鬁日久不愈而生漏管者。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該病多因憂鬱思慮而得。症見頸部或腋下生核,同時伴有潮熱、盜汗或面色蒼白、精神疲乏等全身症狀,久不愈患處可成漏症。初宜內服犀角散。破潰有膿者可用雄黃0.3克,白礬0.3克,龍膽1克,細辛15克,川大黃15克,地膽15克,石決明0.3克,續斷0.3克,庵(艸閭)根0.3克等為末外敷,或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醫治。相當於頸或腋部淋巴結核漏。
浮絡
位於皮部的絡脈。因為位淺如浮,故名。《素問·皮部論》:“視其部中有浮絡者……。”《黃帝內經太素》卷九楊上善注:“浮謂大小絡見於皮者也。”皮部按經脈分區,各部的浮絡即屬於鄰近的經脈。臨床上可根據其部位和色澤的變化用以診治。
浮脈
脈象名。脈位浮淺,輕取即得,按之稍減而不空,舉之泛泛而有餘。《脈經》:“舉之有餘,按之不足。”主病在表。浮而有力為表實;浮而無力為表虛。多見於感冒,某些急性熱病初期。但應注意某些久病陽氣虛損而不能內守,浮越於外,也可見浮大無力的脈象。
浮漚丁
病名。十三丁之一。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內有:“十二曰浮漚丁,其狀瘡體曲圓,少許不合,長而狹如薤葉大,內黃外黑,黑處刺不痛,內黃處刺之則痛。”證治可參見疔瘡條。
浮萍障
病證名。即聚開障。《目經大成》卷二:“如翳非翳,或圓或缺,痛則見之,不痛則隱,來去無時,聚散不一,因謂之浮萍。”指黑睛生翳,時發時愈,經常反復的疾病。
浮氣
循行於淺表部位之氣。《靈樞·衛氣》:“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
浮熱
病狀名。
①指外感初期的輕症發熱。
②指陰寒盛於內,虛陽浮於外的真寒假熱。
浮郤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腘橫紋外側端,委陽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側。布有股後皮神經,腓總神經和膝上外側動、靜脈。主治髀樞不仁、霍亂轉筋、下肢麻痹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浮心
推拿穴位名。出《幼科推拿秘書》。位於腕部大橫紋的橈側邊。
浮虛
病狀名。指輕微浮腫,按之或可複起的水腫。《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明所至為浮虛。”
浮翳
病名。即浮翳內障。《世醫得效方》卷十六:“此疾上如冰光白色,環繞瞳仁,初生自小眥頭至黑珠上,不痛不癢,無血色相潮。”參浮翳內障條。
浮翳內障
病名。又名浮翳。見《秘傳眼科龍木論》。是指“從瞳神內映出白色。”(《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或“如冰光白色,環遮瞳人”(《世醫得效方》卷十六)的疾病。屬圓翳內障範圍。詳見該條。
浮中沉
切脈指法。切脈時用輕、中、重三種不同的指力,以測候脈象。《難經·十八難》:“九候者,浮中沉也。”
浮腫
證名。水腫病的常見證候之一。出《素問·氣交變大論》。有虛實之分。虛證則責之肺、脾、腎三髒。《景嶽全書·雜證謨》:“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水不歸經則逆而上泛,故傳入於脾而肌肉浮腫,傳入於肺則氣息喘息。”治以培補脾腎為主,方用實脾飲、金匱腎氣湯、真武湯等。實者,為水濕停滯不化,氾濫肌膚,治當以逐水為先。《證治匯補·水腫章》:“牽牛散,治脾濕太過,遍身浮腫,喘不得臥,腹脹如鼓,大便不溏,小便澀滯。”參見水腫等條。
浮腫者治其經
取穴法之一。指對面部浮腫等症可取有關經脈五輸中的經穴。《素問·咳論》:“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太素》注:“有浮腫者,不可治絡,宜療經穴也。”
涪翁
東漢針灸學家。因常釣魚於涪水(今屬四川),被視為“乞食人間”,故稱涪翁。遇有疾者,即下針石,輒應時而效。乃著《針經》,又著《診脈法》,惜皆佚。弟子程高傳其術。
《福濟全珍》
醫書叢書。包括四種醫著,即清·莊一夔《遂生編》一卷,《福幼編》一卷;清·周鶴群《良方集要》一卷;清·李嘉祥《經驗良方》一卷。現有清刻本。
《福幼集》
兒科著作。一卷。清·莊一夔撰。刊於1777年。本書專論小兒慢驚風的證候和證法,並介紹經驗方二首。作者主張以溫補為主,反對用寒涼攻伐。內容簡要,刊本頗多,流傳較廣。現存清刻本等幾十種刊本。
粰瘡
見《麻證新書》。麻瘡的別稱。詳該條。
撫法
推拿手法名。見《保生秘要》。用手掌或指腹貼放於治療部位上,徐緩、輕柔地來回作直線形或圓周的撫摩。有消腫止痛,鎮靜解痙等作用。
撫海
眼科學名詞。指一種眼科金針開內障方法。系指將混濁之晶狀體撥離原位,置於玻璃體前下部的手法。參見撥內障手法條。
府
①同腑。《素問·金匱真言論》:“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為陽。”
②指氣血彙聚之處。《素問·脈要精微論》:“夫脈者,血之府也。”王冰注:“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見於經脈之中也。”《素問·經脈別論》:“毛脈合精,行氣於府。”王冰注:“府,謂氣之所聚處也”。
③器官所在地。《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府病
病證名。即腑病。六腑病證。《靈樞·刺節真邪》:“刺府俞,去府病也。”
府舍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陰脾經。足太陽、足厥陰、陰維之會。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沖門上方0.7寸,距前正中線4寸處。布有髂腹股溝神經。主治腹痛,積聚,痞塊,疝氣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府俞
六腑所屬諸陽經的井、滎、輸、原、經、合等穴。出《素問·氣穴論》。即腑輸。見該條②。
府髒
生理學名詞。即臟腑。《靈樞·海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髒,外絡於肢節。”參臟腑條。
府中俞
經穴別名。出《針灸大全》。即中府。參見該條。
俯按山源
導引功法名。山源即鼻中隔。方法為:用第二和第三指之端,分別伸入兩鼻孔,挾住鼻中隔,輕輕揉捏。然後,叩齒數下,以手按鼻片刻。有寧心安神、醒腦及治療之鼻疾之效。《聖濟總錄》:“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府,守真者所以遏萬邪。”
俯臥複位法
正骨手法之一。本手法可用於腰椎間盤突出及頸椎錯位的治療。具體方法為:讓患者俯臥,兩腿稍分開。醫者雙拇指觸診腰部,摸清偏歪的棘突。如以向右偏為例:醫者應站在患者的右側,面對側方,將左臂從病人右大腿下麵伸進,將其右大腿抱起,以患肢為支點旋轉大腿,同時用右手拇指借患者大腿搖轉牽引之力,將偏向右側的棘突撥正。餘後操作同端坐複位法。詳見該條。
釜沸脈
七怪脈之一。指脈象浮數至極,有出無入,如鍋中水沸,而無根腳。
輔骨
輔助主幹的骨骼。
①指腓骨。《醫宗金鑒》:“小腿骨……在後者名輔骨,其形細。”
②指橈骨。《醫宗金鑒》:“臂骨有正輔兩骨,輔骨在上,短細偏外。”
③指膝兩側突出的高骨。包括股骨下端的內外上髁和脛骨上端的內外側髁。在內側者名內輔骨,在外側者名外輔骨。《素問·骨空論》:“骸下為輔,輔上為腘。”
輔助手法
針刺手法分類名。指針刺操作過程所應用的一些配合手法,用於確定穴位,幫助進出針,調節針刺感應。如爪切、循攝、彈動、刮柄、捫按等。《素問·離合真邪論》:“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就是本類手法的運用。參見各手法條和十四法條。
腑
府的後起字。有聚集、府庫之意。古人把人體內部一些傳化水穀的器官統稱六府,以別藏精氣的五臟。參六腑條。
腑會
八會之一。《難經·四十五難》:“腑會太倉。”太倉指中脘穴。中脘為胃之募穴。胃為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故名腑會。凡六腑疾患,皆可酌情取用。
腑輸
①六腑所屬諸陽經的俞穴。《靈樞·刺節真邪》:“刺腑輸,去腑病,何輸使然?”。
②與髒輸對舉,指六腑所屬諸陽經的井、滎、輸、原、經、合諸穴,每經六穴,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素問·氣穴論》:“府俞七十二穴。”
腑輸精於髒
生理學術語。系臟腑相合的一種理論。五臟主藏精,六腑主飲食的消化、吸收和傳送。五臟的藏精有賴於六腑的消化、吸收、輸送水穀精微,故稱腑輸精於髒。《素問·五臟別論》:“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
腑俞七十二穴
出《素問·氣穴論》。指六腑的井、滎、俞、原、經、合等穴。每腑各有六穴,六腑共三十六穴,左右合計為七十二穴。
腑證
傷寒病分類方法之一。出《傷寒論》。三陽經病變影響到所屬的腑。如太陽病見有小腹脹、小便不利,是水蓄於膀胱;陽明病有腹痛、大便秘結,是熱結於胃與大腸;少陽病常經證、府證混見,但目眩、口苦、胸滿、嘔吐、寒熱往來是熱鬱於膽的證候表現。
腐蟲
病證名。系指口鼻出腥臭水,中有腐肉如蝦魚走躍的病證。見《外科證治全書》卷四。
腐疔
病名。指其狀如水白色,有泡之疔瘡。見《證治準繩·外科》卷二。即豆腐疔。詳見該條。
腐根
腎疳五證之一。出《小兒藥證直訣》。詳牙疳條。
腐皮遮睛
病證名。系指目睛上覆蓋一層膜如豆腐皮,不痛不癢,點藥不化的病證。類今之結膜實質性乾燥症。
腐苔
病狀名。指如豆腐渣堆鋪舌面,顆粒大,松而厚,容易刮脫。是由胃中陽氣有餘,蒸發胃中濁腐之氣上升而成,多屬熱證。
父
㈠(fù)
①父親,亦指父精。《靈樞·天年》:“以母為基,以父為楯。”
②高尊之意,喻太陽陽氣隆盛。《素問·陰陽類論》:“三陽為父。”王冰注:“父所以督濟群小,言高尊也。”
㈡(fǔ,音甫)通“甫”。
①男子的美稱。
②常用作人名用字。
付陽
經穴別名。見《千金要方》。即跗陽。見該條。
《婦科心法要訣》
婦科著作。六卷(即《醫宗金鑒》卷四十四-四十九)。清·吳謙等編。卷四十四調經及經閉諸症;卷四十五崩漏、帶下、症瘕、積、痞、痃、癖、疝等病及嗣育;卷四十六胎前諸症;卷四十七-四十八生育及產後;卷四十九乳症、前陰及婦科雜症。正文編成七言歌訣,附加注釋,內容比較規範,概念比較準確。
《婦科玉尺》
婦科著作。六卷。清·沈金鼇撰於1774年。《沈氏尊生書》中的一種。作者取玉尺所刻分寸“堅久不磨”可以作為標準,故題名“玉尺”。卷一求嗣、月經;卷二胎前;卷三臨產、小產;卷四產後;卷五崩漏,帶下;卷六婦人雜病。每類篇首均總論病機、治法,其次引錄歷代各家學說,又次為附方及前人效方。書中提出根據“氣為血帥”的基礎理論,婦女病多先為氣病,後及血病的見解。內容選論亦較精要。
婦女白淫
病證名,見《婦人大全良方》卷一。指婦女從陰道流出白色粘液,或如膠樣之穢物。多因房勞傷腎,腎虛氣冷,腎主水而開竅於陰,腎虛胞冷,水液下流成淫濁。症見腰酸乏力,頭暈耳鳴,帶下綿綿,色白質稀,或如膠樣,小便通利無礙,治宜補腎固澀。方用金鎖正元丹、固精丸、鎖金丸(補骨脂、青鹽、茯苓、五味子)等。
婦女白濁
病證名。見《婦人大全良方》卷一。指婦女小便色白如米泔樣。多因膀胱積濕化熱所致。症見小便不利,濃白如米泔樣,或有腹脹疼痛,尿道澀痛等。治宜清熱滲濕,方用清心蓮子加萆薢。或用威喜丸。
婦人下赤白沃
病名。見《針灸甲乙經》卷十二。即赤白帶下。《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九:“帶下之病,日沃與血相兼,帶而下也。”常兼見陰中幹痛,惡合陰陽,少腹(月真)堅,小便閉等證。治療參見赤白帶下條。
婦人血膈
病名。見《婦人大全良方》卷七。簡稱血膈。指血氣阻隔中焦而致的經閉。多因久為情志所傷,肝鬱氣滯,氣滯則血瘀,瘀血阻滯中焦,胃脘阻隔,和降失司,症見胸膈疼痛如錐刺,食入而複吐出,甚則水飲難下。上則嘔吐如赤豆汁或紫血;下則經閉,大便幹黑,堅如羊糞等。治則初起宜舒肝解鬱,方用啟膈散,鬱解氣散則經自通。日久血結者,宜活血祛瘀,方用通幽湯去升麻加郁金;並用五汁安中飲以潤之。
《婦嬰至寶》
醫學叢書。清·徐恜杠輯。刊於1750年。包括《達生篇》、《種痘法》、《福幼篇》三種。現存20餘種清刻本、上海石印本等。
負局先生
三國時吳國醫生。原名佚,據雲負石磨鏡為生。常出紫丸治人病,且服之頗神驗。於疫癘流行年間,治人甚眾。
附餅灸
隔物灸之一。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切細碾末。以黃酒或蜂蜜調和,製成6毫米厚的藥餅,細針穿刺數孔,上置艾炷施灸。附子辛溫大熱,有溫陽扶羸的作用,適用於陽萎,早洩,命門火衰,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附分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手、足太陽之會。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布有第一、二胸神經後支的外側皮支、肩胛背神經,頸橫動脈降支及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外側支。主治肩背拘緊,頸項強痛,肘臂麻木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附骨疽
病名。癰疽之腐骨,或死骨從瘡口出者,出《肘後救卒方》卷五。又名多骨疽、朽骨疽。《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三:“附骨疽者,由當風入骨解,風與熱相搏,複遇冷濕,或秋夏露臥,為冷所折,風熱伏結壅遏,附骨成疽。喜著大節解間,丈夫及產婦女人,喜著鼠xx髂頭xx膝間,嬰孩嫩兒,亦著髆肘背脊也。”《外科精義》卷上:“夫附骨疽者,以其毒氣深沉。附著於骨也。”該病可發於全身所有骨骼,初起多有寒熱往來,證見局部漫腫,不見瘡頭,皮色尚可正常,繼之則覺筋骨處疼痛如錐刺,甚則可見患部骨節之功能障礙,日久肉腐成膿,若破潰則膿出,多稀薄淋漓不盡,色灰白氣味腥穢,不易收口。多形成竇道,或見死骨從瘡口脫出。相當於骨關節結核,或慢性骨髓炎。治宜慎因辨證以施治。若寒熱往來,則宜清熱化濕,行瘀通絡之劑,內服可選仙方活命飲加減,或合醒消丸;如膿將成或已成者,宜清熱化濕,托毒和營之品,內服可選黃連解毒湯加味;若患者證見氣血雙虛之象,應予補血益氣之法,方選八珍湯,或十全大補丸;若膿成者,則宜切開引流;若見瘡內有死骨形成游離者,應即用手術鉗去朽骨;若竇道形成,治宜手術擴創,剔除竇之硬壁,以藥撚引流;若瘡口紅潤,膿水將盡,則改敷生肌散以收口。
附骨痰
病名。流痰病之侵於骨者。《瘍科心得集》卷中:“附骨痰者,亦生於大腿之側骨上,為純陰無陽之證。小兒三歲五歲時先天不足,三陰虧損,又或因有所傷,致使氣不得升,血不得行,凝滯經絡,隱隱徹痛,遂發此瘍。”該證多發於小兒,好侵大腿之內側或外側。發病之初,寒熱往來,納呆飲少,全身困倦乏力,形體消瘦,面黃萎無光澤,或腰腿酸痛,晨輕暮重,甚者午後潮熱,患部漫腫,或皮色尚如常。久則膿成而潰破,膿汁清稀,或見其中夾有敗絮樣物,淋漓不止,瘡口難癒合。相當於腰椎結核,或大轉子滑囊結核之膿汁,流注於大腿內側或外側之寒性膿瘍。治宜參見流痰條。
附骨癰
病名。癰疽之發於骨關節者。《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附骨癰,亦由體盛熱而當風取涼,風冷入於肌肉,與熱氣相搏,伏結近骨成癰。其狀無頭,但腫痛而闊,其皮薄澤,謂之附骨癰也。”以其毒氣深沉,毒邪侵及筋骨而發。其證之初發,病勢迅猛,全身倦怠不適,繼則寒戰高燒,無汗,或汗出而熱不減退,不欲食飲,舌苔黃膩,質紅,脈滑洪數,噁心嘔吐,患處劇痛如錐刺,腫部色紅,焮熱脹痛,壓痛明顯或拒按,局部功能障礙。相當於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治宜分期施行,初起膿未成者,以消為貴,宜清熱解毒,活血通絡,方選仙方活命飲合黃連解毒湯內服,或用五味消毒飲加味;外用金黃散,或雙柏散調敷塗貼。若膿已成而未潰者,應切開引流為主,如不宜手術可施保守治療,以托為貴,宜托裏透膿,內服可選用托裏消毒飲加減。外用同上,或參外癰條。
附牙
經穴別名。即跗陽。參見該條。
附牙癰
病名。見《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即牙癰之別名。詳見牙癰條。
附子灸
隔物灸之一。指以附子切片作為隔離物的灸法。《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著腫上,以少唾濕附子,艾灸附子令熱徹,以治諸癤諸癰腫牢堅。”
複方
方劑學名詞。系七方之一。指二方或數方相互重迭組成的方劑。此外,原方中另加其他藥味,或方中各藥用量相等的方劑也稱複方。複方用藥數量較多,藥效較強,多用來治療較複雜的病證。又可稱為重方。
複骨
解剖結構名。指第六頸椎以上的椎骨。《素問·骨空論》:“一在項後中複骨下。”張景嶽注:“即大椎上骨節空也。複,當作伏。蓋項骨三節不甚顯,故雲伏骨下也。”
複合手法
推拿手法名。指將幾種推拿基本手法綜合在一起,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同時進行複合性操作的方法,如總收法、寬喉法等。
複溜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昌陽、伏白、外命。屬足少陰腎經。經(金)穴。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和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脛神經及脛後動、靜脈。主治腹脹,水腫,腸鳴,泄瀉,盜汗,自汗,腳氣,腿腫,足痿。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複氣
運氣術語。指報復之氣。如上半年發生某種勝氣,下半年即有與之相反的氣候發生;或五運中某運偏勝,即有另一運複克之。參勝複條。
複位手法
正骨手法之一。即上骱手法。指應用手的技巧,將脫臼之骨關節恢復其原位。證治可參見上骱手法條。移位骨折斷端以手法複其原位亦謂之。
複雜性肛漏
病名。指肛漏的外口數在二個以上,且管道彎曲而多有分支,或管道通過肛週二個間隙以上的肛門漏管。證治可參見肛漏條。
副奉上太醫
金代太醫院醫官名。其主要職責是直接為皇帝治病。副奉上太醫是正奉上太醫的主要助手。
傅常
宋代醫家。旴江(今江西南城)人。曾任澧陽(今湖南澧縣)醫學教授。撰《產乳備要》一書,刊於澧陽,今已佚。
傅懶園
(1861-1931年)近現代醫家。名崇黻,字箟笙,又字本善。浙江紹興人。初業儒,考上舉人,官致教諭,後棄儒習醫。目睹當時情景,提出振興中醫,並興辦中醫醫校。1916年曾在杭州聯絡浙江中醫藥界人士集資,創辦浙江專門中醫學校,任校長。懶園精於內、婦、兒科,學宗仲景,主張用六經辨證診治溫熱病時病。著有《懶園醫話》二卷(1921年)、《懶園醫案選》及編撰《眾難學講義》(1935年刊)《運氣學講義》(1938年刊)、《外科要旨講義》、《組織學講義》(1935年刊)等多種。
傅懋光
(約1573-1644年)明代醫家。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初習舉業,二十餘歲北上京師(今北京),棄儒習醫,遂詳讀《素問》、《難經》及諸家醫書。後曾赴邊東(今東北)救治疫疾,取效甚多。次年(1605年)京師疾疫流行,傅氏救治,每獲良效。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經禮部考核,授以太醫院吏目,兼任教習官。萬曆四十五年升為御醫。曾為朝鮮內醫院教習官御醫崔順立等講析醫學疑義,任正教。其討論紀要,即《醫學疑問》。因此而擢升上林苑右監丞。崇禎八年(1635年)官至太常寺卿,掌太醫院事院使。行醫五十餘年,將自己臨症心得、經驗,撰成《醫宗正脈》五卷(約1643年),今已佚。另輯有《醫學集要經驗良方》八卷行世。
《傅青主男科》
內科著作。二卷。清·傅山撰。原系抄本,至1827年始有刊本。本書以內科雜病證治為主,分傷寒、火症、鬱結等23門,每門分列病證,先論後方。每一病證皆分析病因、病機,確定治療大法和方藥。末附雜方、小兒科及女科等,其中女科內容,多系《傅青主女科》所未載者。現有二十餘種清刊本。
《傅青主男女科》
醫學叢書。清·傅山著。刊於1827年。包括《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附:產後編》。其中《傅青主女科》流傳較廣。各詳專條。現存幾十種清刊本。
《傅青主女科》
婦科著作。又名《女科》、《傅氏女科》、《女科摘要》、《女科仙方》。參見女科、產後編條。現有數十種清刊本。
傅仁宇
明代眼科醫家。字允科。秣陵(今江蘇南京)人。祖傳眼科醫術。承家學,亦精治眼疾。行醫三十餘年,對金針撥障及鉤、割、針、烙等眼科手術尤為所長。曾采摭群書,結合家傳及個人臨證經驗,撰成《審視瑤函》(又名《眼科大全》)六卷(1644年),書中總結了明以前的眼科理論,於辨證、方藥、治法等內容有頗詳備,對眼科學發展影響較大。子國棟(字維藩,號複慧子)亦精眼科,曾助其編撰《審視瑤函》。
傅山
(1607-1684年)明末清初醫家、文學家。初字青竹,後改青主,號公它、嗇廬、石道人、朱衣道人等。陽曲(今屬山西)人。幼習舉業,年十四補博士弟子員。明崇禎九年(1636年)為提學袁繼鹹被誣下獄事伏闕訟冤,聲聞天下。明亡後,居土穴中,奉母,堅不仕清。博通經史百家,工詩文、書法、繪畫,兼精岐黃術,且家有禁方,求醫者盈門。傳世醫書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對後世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傅青主女科》,更是清代主要傳世之婦產科專著。一說《傅青主女科》節自陳士鐸《辨證錄》等醫書,系托名著作。但從其遺墨《醫學手稿》,可知即《傅青主女科》“調經”部分。另著有《大小諸症方論》(1673年),據顧炎武序(1673年)稱“予友傅青主先生手著女科一卷、《小兒科》一卷、《男科雜症》一卷”,可見以上醫書確為傅氏所著。
傅滋
明代醫家。字時澤,號浚川。浙江義烏人。博學多識,精於醫術,謙恭而不自足。著有《醫學集成》十二卷(1516年)。
腹
在胸部下方。相當於橫膈與骨盆之間的部分。其中臍以上部分為大腹;臍以下部分為小腹或少腹。《素問·金匱真言論》:“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腹哀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陰脾經。位於腹部臍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處。另說大橫上2寸(《備急千金要方》);大橫上3.5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大橫上4寸(《針灸集成》);腹正中線旁開4寸(《針方穴集》):旁開4.5寸(《針灸資生經》)。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及第八肋間動、靜脈。主治腹痛,泄瀉,便秘,痢疾,消化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腹第二側線
經穴定位線。距腹正中線2寸,為足陽明胃經經過處。分佈有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各穴。
腹第三側線
經穴定位線。距腹正中線3.5寸,一說作4寸。為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陽膽經經過處。分佈有期門、日月、腹哀、大橫、腹結、府舍、沖門各穴。
腹第一側線
經穴名定位線。距腹正中線0.5寸,為足少陰腎經經過處。分佈有幽門、通穀、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各穴。
腹結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原作腹屈,一名腹結。《備急千金要方》後腹結均作正名。別名腸窟,腸屈,陽窟,腸結。屬足太陰脾經。在下腹部,大橫下1.3寸。距前正中線4寸。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及第十一肋間動、靜脈。主治腹痛,泄瀉,痢疾,便秘,疝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腹哭鐘鳴
病名。見《濟陰綱目》。即子啼。詳該條。
腹冷痛
證名。見《丹溪心法·腹痛》。多指感受寒邪或脾胃虛冷而致的腹痛。《傷寒類證活人書·問腹痛》:“尺脈弦,腸鳴泄利而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湯主之。”《證治要訣·腹痛》:“若冷痛,用溫藥不效,痛愈甚,大便不甚通,當微利之,用藿香正氣散,每服加肉桂、木香、枳殼各半錢,吞下來複丹……不利,則量虛實,用神保丸。”如體虛,不喜食,腹冷痛者,用養胃湯;腹痛綿綿不休,手足逆冷,脈遲而微細者,以附子理中湯加吳萸、肉桂等藥。參見冷氣腹痛、腹痛條。
腹脈法
指腹部取穴的方法。《素問·氣府論》:“沖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俠鳩尾外各半寸,至臍寸一,俠臍下傍各五分,至橫骨寸一,腹脈法也。”
腹滿
證名。指腹部痞滿或滿脹。《素問·髒氣法時論》:“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成無己謂:“腹滿者,俗謂之肚脹是也。”(《傷寒明衛生論》卷一)當辨其虛實寒熱。《本經疏證》卷三:“脹滿而按之痛者為實,不痛者為虛;脹滿而時能減者為寒,不減者為熱。厚樸生薑甘草人參湯、大建中湯、附子粳米湯,虛而寒者之治也;大承氣湯、大柴胡湯、厚樸七氣湯、厚樸三物湯,實而熱者之治也。”亦可見於臌脹、蠱脹等病。參見腹脹、鼓脹等條。
腹募穴
經穴分類名。與背俞穴對舉,即募穴。王冰曰:“胸腹曰募,背脊曰俞。”參見募穴條。
腹皮
①指腹部的皮膚。《靈樞·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
②中藥名。大腹皮的簡稱。
腹皮繃急
證名。指腹壁皮膚有緊繃感。見《雜病源流犀燭·腹少腹病源流》常見於鼓脹、單腹脹等病。參見各該條目。
腹皮急
證名。指腹壁皮膚有緊急感。《金匱要略·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亦可見於內科腹脹諸病。參見腸癰、腹皮繃急、腹脹等條。
腹皮痛
證名。指腹部淺表皮膚痛。《靈樞·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靈樞注證發微》:“邪氣有餘,則腹皮痛。”參見腹痛條。
腹皮癰
病名。指生於腹部皮裏膜外之癰瘡者。亦名腹癰、肚癰。出《外科大成》卷二。該病多因飲食不節,或內傷七情鬱滯化火而成。初起患部僅有隱痛,後其腫漸起於皮外;亦有痛處漫腫堅硬,肉色不變者,如脈象呈遲緊者,未成膿。治療:其體壯實者,宜用雙解貴金丸下之;如體弱者則減半,無效可再服後半劑;若痛不減而加劇者,為膿將成,宜急服托裏透膿湯,待癰腫色赤應指時,應急切開引流排膿外出。餘治法同外癰,並參見潰瘍條。
腹屈
經穴別名。即腹結。見該條。
腹上麻痹
證名。指腹部皮膚麻頑不仁。見《醫學入門》卷八。多因浴後受風所致。《雜病源流犀燭·腹少腹源流》:“夏月洗浴後,往往露腹當風,其腠理開,邪因入皮毛,適與衛生相值,因搏擊而為麻頑不仁。”宜用蔥白煮食以通陽止麻。
腹啼
病名。即子啼。出《張氏醫通》卷十。詳子啼條。
腹通穀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針灸大全》名腹通穀。屬足少陰腎經。沖脈、足少陰之會。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另說在臍上4寸,旁開0.5寸(《針灸甲乙經》);臍上4寸,旁開1.5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及腹壁上動、靜脈分支。主治腹痛,腹脹,嘔吐,消化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腹痛
證名。出《素問·舉痛論》。包括脘腹、脅腹、臍腹、少腹等部位。《症因脈治》卷四:“痛在胃之下,臍之四旁,毛際之上,名曰腹痛。”《醫宗必讀》卷八:“腹痛分為三部,臍以上痛者,為太陰脾;當臍而痛者,為少陰腎;少腹痛者,為厥陰肝及沖脈、大小腸。”《醫學舉要》卷三:“腹痛一證,分無形、有形。……大抵在髒者,以肝脾腎為主;在腑者,以腸胃為主。”《萬病回春》卷五:“腹痛有寒、熱、食、血、濕、痰、蟲、虛、實九般也。”另有蓄血、症瘕等亦可引致腹痛。《景嶽全書·雜證謨》:“痛有虛實,……但當察其可按者為虛,拒按者為實;久痛者多虛,暴痛者多實;得食稍可者為虛,脹滿畏食者為實;痛徐而緩、莫得其處者多虛,痛劇而堅,一定不移者為實;痛在腸髒中,有物有滯者多實,痛在腔脅經絡為實,不幹中髒而牽連腰背,無脹無滯多虛。”《隘村醫訣》卷上:“腹痛之證,有寒、有熱、有死血、有食積、有濕痰、有虛、有實。若綿綿痛而無增減者,寒也;時痛時止者,熱也;每痛有處,不行移者,死血也;痛甚欲大便,利後痛減者,食積也;痛而小便不利者,濕痰也。其諸痛虛實,更宜詳辨。痛而脹悶者多實,不脹不閉者多虛;拒按者多實,可按者為虛;喜寒者多實,喜熱者多虛;飽則甚者多實,饑則甚者多虛;脈實氣粗者多實,脈虛氣少者多虛。新病多壯多實,久病年衰者多虛;補而不效者多實,攻而愈劇者多虛。”關於治療,龔廷賢謂:“治之皆當辨其寒熱虛實,隨其所得之症施治。若外邪者散之,內積者逐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泄則調之,閉則通之,血則消之,氣則順之,蟲則追之,積則消之。加以健理脾胃,調養氣血,斯治之要也。”(《壽世保元·腹痛》)提示了大法。參見有關各條目。
腹癰
病名。指發生於腹部皮裏膜外之癰瘡。出《保嬰撮要》卷十三。即腹皮癰。見該條。
腹脹
證名。出《靈樞·玉版》、《靈樞·水脹》等篇。即腹部脹大或脹滿不適。《諸病源候論·腹脹候》:“腹脹者,由陽氣外虛、陰氣內積故也。陽氣外虛受風冷邪氣,風冷,陰氣也。冷積於府髒之間不散,與脾氣相壅,虛則脹,故腹滿而氣微喘。”《張氏醫通·脹滿》:“腹脹諸證,雖屬寒者多,屬熱者少,然世治脹,喜用辛溫散氣之藥。……有氣虛不能裹血,血散作脹,必其人大便不緊,或時結時溏,溏則稍減,結則漸加;小便清利,甚則渾白如泔,其脈緩大而滯,氣口益甚,慎不可用辛溫耗氣之藥,宜四君子去白朮加木香、澤瀉、當歸、芍藥以固其氣中之血。有血虛不能斂氣,氣散作脹,必其人煩熱便燥,小便黃數,其脈浮數而弦,人迎尤甚,慎不可用苦寒傷胃之藥,宜四物湯去地黃加黃芪、肉桂、甘草、煨薑,以和其血中之氣。外因六氣成脹,藿香正氣散;內因七情成脹,沉香降氣散。憂思過度,致傷脾胃,心腹臌脹,喘促煩悶,腸鳴氣走,漉漉有聲,大小便不利,脈虛而澀,局方七氣湯。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生薑瀉心湯加木香、厚樸。(《簡明醫彀》主張用木香順氣湯)。脾胃不溫,不能腐熟水穀而脹,附子理中湯。腎臟虛寒,不能生化脾土而脹,濟生腎氣丸。”對於憂思傷及心脾,腹脹兼有喘促、嘔逆、腸鳴、二便不利者。可用蘇子湯。它如食積、蟲積等亦可致腹脹。參見有關各條。
腹正中線
經穴定位線。當任脈經過處。分佈有鳩尾、巨闕、上脘、中脘、建裏、下脘、水分、神闕、陰交、氣海、石門、關元、中極、曲骨各穴。
腹中(疒丂)痛
證名。指腹部緩痛,或可兼見腹部輕度拘急感。多由血虛寒滯所致。《金匱要略》:“婦人懷娠,腹中(疒丂)痛,當歸芍藥散主之……”又:“產後腹中(疒丂)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徐忠可注曰:“(疒丂)痛者,緩緩痛也。概屬客寒相阻,故以當歸通血分之滯,生薑行氣分之寒。然胎前責實,故當歸白芍散內加茯苓、澤瀉,瀉其水濕;此之產後大概責虛,故君之以羊肉,所謂‘形不足者,補之以味’也。”(《金匱要略論注·婦人產後病脈證治》)參見腹痛條。
腹中幹痛
證名。指間歇性腹痛。多屬蟲痛。《醫方考·腹痛門》:“腹中幹痛有時者,蟲痛也。……幹痛者,不吐不瀉而但痛也。”治宜驅蟲止痛,用雄黃檳榔丸,或另加驅蟲劑。參見蟲積腹痛條。
腹中絞痛
證名。指腹中劇痛如絞,可伴有腹肌痙攣。
①多見於腹內髒及腸道之炎症、結石、穿孔等病證。
②傷寒勞複證候之一。見《類證活人書》卷五。指傷寒新愈,陰陽之氣未和而過早房勞所致。參見勞複、陰陽易、腹痛條。
③絞腸痧主證之一。見《痧脹玉衡》。參見絞腸痧條。
腹中雷鳴
證名。指腸鳴音如雷鳴者。《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參見腸鳴條。
腹中滿痛
證名。見《傷寒明理論》卷一。指腹中脹滿而痛。須分虛實、表裏。《類證活人書》卷十一:“腹滿時痛,是有表、得有裏,仲景所以用桂枝芍藥湯主之。”又:“腹滿時痛,屬太陰也;自利不渴者,髒寒也,當溫之,宜四逆湯、理中湯也。”《傷寒補天石》卷下:“腹滿不減,或按之硬而痛者,為內實,須下之,大承氣湯。腹滿時減,或按之可揉而軟者,為內虛,宜理中湯。”參見腹痛、腹脹條。
腹中痛
證名。見《中藏經·論胃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即腹痛。參見該條。
腹中窄狹
病證名。患者自覺腹中窄狹。而影響進食。《丹溪心法》卷四:“腹中窄狹,須用蒼朮。若肥人自覺腹中窄狹,乃是濕痰流灌臟腑、不升降。燥飲用蒼朮、行氣用香附。如瘦人自覺腹中窄狹,乃是熱氣薰蒸臟腑,宜黃連、蒼朮。”《醫林繩墨·腹痛》:“飲食不進,而腹中窄狹者,此症何所屬也。皆因本元虛弱,腸胃空虛,不能健運,有致膈蓄稠痰,胃納邪氣,以致飲食不進,水穀不化,出納之宮有阻,健運之司失職。治宜健脾溫中之劑。如二陳湯加蒼朮、厚樸、幹薑、香附之類。又有思慮太甚,飲酒傷脾,房勞太過、腹中窄狹者,遇飲食咽嗌不下,閉塞不開,有難進退者也。大法宜以補養脾胃,而兼清氣寬中之劑,如二陳湯加歸、術、蒼、樸、沉香、木香可也。”亦可斟酌選用平胃散、越鞠丸等方。
覆
①《內經》十二脈之一。脈長超過本位而下臂的脈象。《診家正眼》:“曰覆者,自尺部下達臂間,血有餘也。”
②仲景十二脈之一。脈來頭小本大。《診家正眼》:“曰覆者,頭小本大,病在表也。”
覆杯
病證名。系指眼目腫脹如杯的病證。《目經大成》卷二:“此證目先赤痛多淚,後瞼漸腫硬,如覆一酒杯於眶上者。”詳見腫脹如杯條。
婦女失志經閉
病證名。指由於情志不遂,心脾氣結導致之經閉。《葉氏女科證治》:“婦女情欲不遂,沉思積鬱,心脾氣結,致傷沖任之源,而腎氣日消,輕則或早或遲,重則漸成枯閉。宜服秘元煎(遠志、山藥、芡實、炒棗仁、白朮、茯苓、炙甘草、人參、五味子、金櫻子)。”
婦女石淋
病證名。指婦女尿中排出沙石,溺時疼痛。多因肝鬱腎虛,肝鬱久則化火,腎虛為熱所乘,煎熬水液為石,隨尿排出,而成石淋。《諸病源候論》卷四十:“淋而出石,謂之石淋。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沙石。腎為熱所乘則成淋,腎虛則不能制石,故淋而出石,細者如麻如豆,大者亦有結如皂莢核狀者,發則燥痛悶絕,石出乃歇。”治宜開鬱火,補陰血,兼以導氣。方用牛膝膏加郁金、山梔、生地黃、琥珀之類。治療可參見石淋條。
婦人xx痃
病名。指婦女兩側腹股溝及前陰部腫痛的一種病證。相當於各種感染引起的腹股溝淋巴結炎。《婦人大全良方》指出此病“一名便癰,一名便毒。婦人xx痃,或肝經濕熱下注,或鬱怒損脾肝,其外症或兩拗小腹腫痛,或玉門焮腫作痛,或寒熱往來,憎寒壯熱,其內症或小便澀滯,或腹內急痛,或小腹痞悶,或上攻兩脅,或晡熱重墜。若兩拗小腹腫痛,肝經濕熱壅滯也,用龍膽瀉肝湯;玉門腫脹,肝火血虛也,用加味逍遙散。”
《婦人規》
婦科著作。二卷(即《景嶽全書》卷三十八-三十九)。明·張介賓撰。內容共分總論、經脈、胎孕、產育、產後、帶濁夢遺、乳病、子嗣、症瘕及前陰10類,依據婦女生理特點和病變規律,論述婦科診治法則。另有《婦人規古方》一卷(即《景嶽全書》第六十一卷),與本書互參。現存清刻《景嶽全書》本。
婦人雞爪風
病名。《古今醫鑒》卷十二:“婦人雞爪風,因月家得此,不時舉發,手足攣束如雞爪狀,疼痛難伸。於左右膝眼兩旁各有一小窩共四穴,俗謂之鬼眼,各灸三壯即愈。”多因產時或產後失血過多,血不養筋,複感受風寒之邪所致。症見手足痙攣如雞爪狀,頭痛無汗等,宜養血祛風,調和營衛,用四物湯加柴胡、木瓜、桂枝、鉤藤;如有汗惡風者,治宜養血益氣,調和營衛,方用八珍湯加桂枝、黃芪、阿膠。
婦人科
古代醫學分科名。自北宋以來,婦科包括在產科之中。明代醫學分為十三科,婦人科為其中之一。自此產科包括在婦科之中。清代沿襲明代設科經驗,仍將產科包括在婦人科之中。相當於現在的婦產科。參見十三科條。
《婦人良方》
婦科著作。又名《婦人良方大全》、《婦人大全良方》、《婦人良方集要》。二十四卷。宋·陳自明撰於1237年。本書整理編輯了宋以前有關婦產科的著作。分為調經、眾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產難及產後等8門(薛己本多候胎門)。每門分若干病證,加以論述。反映出作者豐富的婦科理論和經驗。全書共200餘論,分述各病的病因、證候及治法,內容比較實用。此書後經明·薛己校注,名《校注婦人良方》,除增刪了部分內容外,還逐篇附加按語及治驗。現存多種明清刻本、《四庫全書》本、《醫學大成》本等。1949年後有點校、排印本。
婦人淋帶
病名。指婦人患尿路感染兼有帶下症。見於《景嶽全書·婦人規》。多因房事失於節制,心火妄動,久則傷腎及脾,脾失健運,濕熱滲注下焦,症見小便刺痛不爽,尿黃,小腹脹痛,腰痛,並帶下量多、質稠或色黃。治宜清熱利濕為主,方用八正散之類。
婦人三十六疾
三十六種婦女疾患之合稱。出《千金要方》卷4。即帶下三十六疾。詳該條。
婦人水分
病名。《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三卷“婦人水分篇”:“水分者,以水氣上下溢於皮膚,分散四末,發為胕腫。蓋腎者胃之關,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此病與血分治有先後耳。”簡名水分。指先有肢體浮腫而後病經閉者。多因脾虛不能運化水濕,以致溢於肌膚,分散經血,故先出現肢體浮腫,繼而月經閉止。治宜健脾利水為主,水去腫自消,月經亦能自通。方用茯苓導水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