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釋謎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幼科釋謎

作者
沈金鰲
朝代
年份
公元1774年

自敘

余性素拘。凡所著述。皆言其所明。弗明者弗敢言也。夫明非不喻其理之謂。謂必得所傳授。親習其事。有以證其理之不差。而後曉然於心者。亦曉然於手與目。斯之謂明也。如是言之。則皆確鑿可據。非浮光掠影之談。非臆測傅會之語耳。余於醫傳自孫慶曾先生。凡男婦大小。為脈為症。皆得之親受。故試之診視。罔弗取效。前著傷寒綱目。雜病源流。婦科玉尺。皆曉然於心與手目。一一筆之於書者也。幼科中獨痘瘡一症。其旨微。其候險。其變化百出。尤必臨症指示。而後能悉其精微。知其蘊奧。孫先生與前輩葉天士同出一門。固精於痘。而余於受業時。非專屬行醫。弗獲相隨痘家。親聆教誨。故獨於痘。弗敢言也。雖古痘醫。首推錢仲陽、陳文中。後如曾氏、萬氏、湯氏、魏氏。皆接兩家宗派。而翟氏、聶氏。尤能闡明錢陳底蘊。其書具在。未嘗不深切究明。曉然於理之所在。然未得臨症指示。所謂曉然於心。未能曉然於手與目也。既不能曉然於手與目。其敢自謂已明。而妄有言乎。故輯幼科釋謎六卷。共分二十四門。獨闕痘症。非竟闕也。庸有待也。孫先生雖已捐世。或得一精其業者。受其傳焉。則闕者未嘗不可補矣。釋謎既成。因書其故以冠於首。

時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十二月上浣無錫沈金鰲芊綠氏自書。

凡例

一 是書獨闕痘症。已詳明自敘中。其餘共分二十四門。雖症變多端。或有不盡於此者。更當臨症消息。然大段備具。已足該幼科綱領。

一 二十四門症候。各著四言韻語。闡明義理。不列散文者。便誦習也。但韻語中。探源析流。義尚簡括。閱者當求意旨之所在。勿以為略而短之。

一 韻語後。各採前人議論。以相發明。要皆擇其至精至當。歸於一是。足為幼醫科律者。故書中所登。無錯雜。無重疊。無支離。無牽扯。

一 是書刪繁就簡。雖卷帙無多。實足發明病旨。遵守斯法。已大概無誤。若更神而明之。則存乎其人矣。

一 芽兒臟氣未全。不勝藥力。周歲內。非重症。勿輕易投藥。須酌法治之。即兩三歲內。形氣畢竟嫩弱。用藥亦不可太猛。峻攻驟補。反受藥累。

一 兒病多由食積。固是要語。醫家不可不知。然亦有稟受薄弱。或病後虛怯。其所生病。有全無食積者。不得以此語橫亙心中。仍為消導。即或有之。亦當扶正而使積自消。消息甚微。當意會毋執。

一 古人治幼兒。或專攻。或專補。或專涼。或專熱。皆有偏處。是書宗旨一以中和當病為歸。不敢偏於攻補涼熱。

一 病家怕驚不怕瀉。醫家怕瀉不怕驚。要知驚瀉俱為重候。在病家罔知病症。固無足怪。醫家既怕瀉。又安得不怕驚耶。若存不怕之念。恐有輕心妄治以致害者。不可不慎思之也。

一 古人制幼方。必使藥品與幼兒相得。本與大方有別。醫者固不可執古方以治今病。亦不可妄作方劑。有背古人之意。此旨亦至微。明者自領之。

一 嬰兒兩三歲內。全屬天真。痛癢不能自達。其時脈雖不可憑。而觀色察形。或視三關指紋。醫者反得依據。有一種嬌養小兒。至四五歲六七歲。知識略開。便生詐偽。不飢為飢。不渴為渴。不癢為癢。不疼為疼。父母溺愛不知。諄諄告醫。醫若不察。便爾多誤。此又當觀色於色之外。察形於形之表。以辨其情偽者也。切勿為他瞞過。

卷一

總論

運合陰陽。胚胎在腹。五行相參。乃成孕育。逐月成形。男女攸屬。九竅既分。肢體隨蓄。臟區以五。腑部以六。內生筋骨。外弸肌肉。至於經脈。無不聯屬。至於毛髮。無不攢簇。氣通於母。呼吸盈縮。母息是同。如璞孕玉。母熱熱侵。母寒寒促。母怒脈興。母驚陰觸。母思氣拘。母憂神局。凡此諸因。皆能停毒。而毒之停。更甚淫欲。毒停先天。後天斯酷。古人胎教。所由諄勖。十月涵濡。胎元具足。一旦臨盆。蒂脫瓜熟。此後哺乳。更須周篤。易虛易實。疢病惟速。疾痛莫知。疴癢誰告。如啞不言。如謎難卜。保赤維艱。常憂手束。遍考方書。廣搜秘錄。識取其精。論採其卓。爰輯斯編。釋謎標牘。既分門類。更詳款目。欲幼幼者。當為三複。

察色

錢乙曰。兒醫號為啞科。脈來駛疾難憑。故以察色為要。形色若不相應。然後聽聲切脈。如面上症。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赤者熱也。黃者積也。白者寒也。青黑者痛也。隨症治之。又如目內症。赤者心熱。導赤散。淡紅者心虛熱。生犀散。青者肝熱。瀉青丸。淺淡者補之。黃者脾熱。瀉黃散。無精光者腎虛。地黃丸。若見面目浮腫。主久咳嗽。乃脾受疳積也。又如唇上症。白主吐涎。嘔逆。吐白。便血。紅主渴飲煩躁。若久咳瀉唇紅者。是虛症也。勿用涼藥。黃主脾受積。後發腫紫色及吐涎。主蟲痛。不吐涎。是積痛。唇口四畔黃如橘。主口臭。乃脾之積熱也。青主血虛脾寒。為冷所乘。蓋唇主脾土。木來剋土。知脾弱不能食也。又如舌上症。凡小兒舌乾、舌白、舌燥、舌苔、舌黃、舌赤腫。皆主大便不通。或通利必赤色焦黃。如舌裂。舌上芒刺。舌上出血。皆熱極。陽毒也。舌上生瘡。心脾有熱。舌卷主驚。久患瀉利。舌黑而潤。不可認為熱。蓋久病上焦虛熱故也。久瀉利舌黑者。必死。

李仲南曰。面上青色。為驚積不散。欲發風候。紅赤色。為熱。為痰積壅盛。驚悸煩躁。增進黃色。亦為熱。為食積症傷。欲作疳候。或作痞癖。若神思昏沉。其候潮熱氣粗困倦。或嘔噦。或瀉痢。白色為寒。為肺氣不利。大腸滑泄。欲作吐利。黑色為痛所傳。不煩。症變即為逆候。榮衛失序。為疾危惡。虞摶面上形症歌曰。痢疾眉頭皺。驚風面頰紅。渴來唇帶赤。毒熱眼朦朧。山根若見脈痕青。此病明知兩度驚。赤黑困疲時吐瀉。色紅啼夜不曾停。青脈生於左太陽。須驚一度見推詳。赤是傷寒微燥熱。黑青知是乳多傷。右邊青脈不須多。有則頻驚待奈何。紅赤為風抽眼目。黑青三日見閻羅。

李梴曰。小兒諸病。但見兩眼無精光。黑睛無運轉。目睫無芒鋒。如魚貓眼狀。或兩眼閉而黑睛朦朧者死。或外若昏困。而神藏於內不脫者生。黑珠滿輪。睛明者少病。眼白多。睛珠或黃或小者。稟弱多病。

聽聲

危亦林曰。睡中驚啼聲浮者易治。聲沉不響者難痊。或聲如鴉中彈者不治。

李梴曰。聲輕者。氣也。弱也。重濁者。痛也。風也。高喊者。熱欲狂也。聲急者。神驚也。聲塞者。痰也。聲戰者。寒也。聲噎者。氣不順也。喘者。氣促也。噴嚏者。傷風也。驚哭身沉不響者。重也。聲濁沉靜者。疳積也。如生來不大啼哭。聲啾唧者。必夭也。火之大發。忽狂驚叫。乃火盛氣虛。必死。夜半發者。多有口瘡。宜看之。直聲往來而無淚者。痛也。連聲不絕而多淚者。驚也。䕋煎聲煩躁者。難愈。躁促聲音者。感寒也。

李仲南曰。小兒有疾。既見於色。必應於聲。其聲不一。必細審之。有重實聲者。歌曰。重實聲雄體熱為。三焦氣壅在心脾。傷風咳嗽咽喉痛。結澀腸中糞出遲。有悲焦聲者。歌曰。聲悲焦有燥。恐怖欲生風。重濁聲沉靜。疳攻必耳聾。有啼哭聲者。歌曰。但哭無啼只有驚。多啼不哭痛分明。聲輕顫嘎風癇病。速緩聲頻吐瀉成。有䕋煎聲者。歌曰。䕋煎煩躁病難安。躁促聲音為感寒。語短氣微尿主澀。長遲聲細痢多般。有遲緩聲者。歌曰。促短聲遲緩。腸鳴泄瀉頻。嘎聲多不響。風熱肺虛因。

脈法

錢乙曰。候兒脈。當以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為平和。八九至為發熱。五至為內寒。訣曰。小兒脈緊風癇候。沉緩食傷多嘔吐。弦急因知氣不和。急促急驚神不守。冷則沉細風則浮。牢實大便應秘久。腹痛之候緊而弦。脈亂不治安可救。變蒸之時脈必亂。不治自然無過謬。單細疳癆洪有蟲。大小不勻為惡候。脈沉而遲有潮熱。此必胃寒來內寇。瀉痢脈大不可醫。仔細酌量宜審究。

王肯堂曰。張云岐云。未及五歲不能視聽者。不可別脈。五歲以上。方可以脈別浮沉遲數。按前錢氏論。則不拘五歲上下也。水鏡訣又云。三歲以內看虎口三關。若三歲以下。更用一指按高骨。乃分三關。定其息數。呼吸八至為平脈。九至不安。十至危困。四歲以下。用一指袞轉尋三部。以關為準。七八歲移指少許。九歲次第依三關部取。十一二歲後。依大方脈部位診視。按此又與前二說不同。醫者臨時參酌用之可耳。

脈應雜病

王肯堂曰。諸脈數為熱屬腑。諸遲脈為冷屬臟。陽數脈。主吐逆。不吐必發熱。陰微脈。主泄瀉。不瀉必盜汗。沉數脈。寒熱。寒多熱少。亦主骨蒸熱。緊數脈。寒熱。熱多寒少。又主骨蒸。急則驚癇。沉緊脈。心腹痛。短數同。亦主咳嗽。沉細脈。乳食不化。亦主腹痛下痢。沉伏脈。為積聚。亦主霍亂。微緩脈。乳不化泄瀉。沉緩亦同。微澀脈。瘛瘲筋攣。微急脈。寒熱唾血。浮滑脈。宿食不消。亦主咳嗽。浮緊脈。疳氣耳聾。浮洪脈。頭疼身熱。緊滑脈。吐血噁心。心脈急數。驚癇。否則疳淋。肝脈急。癲癇風癇。痰涎流液。肺脈浮實。鼻塞。並大小便不通。關脈緊滑。主蛔蟲。尺脈沉同。尺脈微細。溏泄冷利。乳食不化。尺脈微澀。便血。否必盜汗。脈入魚際。主遺尿。

看虎口三關法

滑伯仁曰。小兒三歲以內。看男左女右虎口三節。日三關。紋色紫熱。紅傷寒。青驚風。白疳病。黃色淡紅。乃平常小恙。其筋紋宜藏。不宜暴露。若黑色。則為危險。再脈紋見下截風關為輕。中截氣關為重。上截命關為尤重。直透三關為大危。

鰲按。從前言看三關。法雖大同小異。總不如滑氏之直截明簡。

王肯堂曰。全幼心鑑十三種脈紋云。流珠只一點紅色。環珠差大。長珠圓長。以上非謂圈子。總皆紅脈貫氣如此。來蛇即是長珠散出。一頭大一頭尖。去蛇亦如此。分上下向。故曰來去。角弓長張向里為順。向外為逆。槍形直上。魚骨分開。水字即三脈並形。針形即過一二粒米許。射甲命脈向外。透指命脈向里。雖然余嘗治之。亦有不專執其形脈而投劑者。蓋但有是症。即投是藥。而亦多驗。流珠形。主飲食所傷。內熱欲吐。或腸鳴自利。煩躁啼哭。用助胃膏。環珠形。主脾虛停食。胸膈脹滿。煩渴發熱。五味異功散加山楂、枳實。長珠形。主脾傷飲食腹痛。寒熱不食。大安丸。異功散。來蛇形。主脾胃濕熱。中脘不利。乾嘔不食。此疳邪內作。四味肥兒丸。去蛇形。主脾虛。食積吐瀉。煩渴氣短。喘急不食。困極。七味白朮散。弓反里形。主感寒驚悸。哽氣出氣。四肢梢冷。倦怠。小便赤。咳嗽吐涎。惺惺散。弓反外形。主痰熱。心神恍惚。夾驚夾食。風癇痰盛。天麻防風丸。槍形。主風熱。生痰驚。抱龍丸。魚骨形。主驚痰發熱。抱龍丸。抑青丸。水字形。主驚風。食積。胸膈煩躁。頓悶少食。或夜啼痰盛。口噤搐搦。大安丸。針形。主心肝熱極生風。驚悸頓悶困倦。痰盛搐搦。抱龍丸。射指形。主驚風痰食聚膈。牛黃清心丸。射甲形。主驚風。及一切木剋土之敗症。六君子湯加木香、鉤藤鉤、官桂。未應。即加附子。

小兒指形圖(十五幅)

<figure> <img alt="左三關"> </figure> <figure> <img alt="右三關"> </figure> <figure> <img alt="流珠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長珠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環珠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來蛇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去蛇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弓反外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弓反里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槍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魚骨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針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水字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透關射指形"> </figure> <figure> <img alt="透關射甲形"> </figure>

初生諸病

嬰兒墮地。一聲啞啞。形體雖具。猶是血茄。肌膚脆嫩。骨肉麼麼。如水中泡。如樹上葩。八風之賊。六淫之邪。豈能速害。從外而加。由在母腹。感受淫汗。或傷冷熱。或被驚譁。烹包燔炙。酒醴紛奢。亂氣狡僨。陰血周遮。釀災蘊毒。貽害嬰芽。降生之後。調護多瘥。繃𦽄恐嚇。乳哺擎叉。致令疾作。一一堪嗟。胎黃撮口。驚癇搐拿。臍風鎖肚。逼肖飢鴉。凡茲種種。難與搔爬。坐視其斃。誰之咎耶。昔黃帝言。憫彼咿啞。吾不能察。幼小如麻。善為調理。別是一家。誠哉斯語。千古堪嘉。敢告醫士。存心勿遐。

胎驚 胎癇 胎風 胎黃

錢乙曰。百日內發搐。真者不過兩三次必死。假者頻發不為重。真者內生驚癇。假者外傷風冷。蓋血氣未實。不能勝任。乃發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氣出熱。治之可發散。大青膏主之。

王汝言曰。小兒未滿月。驚搐似中風。欲死者。用辰砂以新汲水濃磨汁。塗五心。最效。

曾氏曰。胎癇者。因未產前。腹中被驚。或母食酸鹹過多。或為七情所汨。致傷胎氣。兒生百日內有者是也。發時。心不寧。面微黃。氣逆痰作。目上視。身反張。啼聲不出。先用參蘇飲。次用琥珀抱龍丸。輕者可愈。重者難全。

李梴曰。胎驚癇風者。乃孕婦嗜欲。忿怒驚撲。或傷風邪。兒初生下。即嘔吐搐掣。口眼喎斜。聲啼氣短。腮縮囟開。或頰赤。或面青。噤口咬牙。眼合涎潮。筋骨拘攣。身腰強直。臍腹腫起。與噤口撮口同症。視其眉間氣色。紅赤者生。青黑者死。辰砂膏最妙。

王肯堂曰。胎驚者。初生月內。壯熱吐哯。心神不寧。手足抽掣。身體強直。眼目反張。是胎驚。皆由妊婦調攝乖常。飲酒嗜欲。忿怒驚撲。母有所觸。胎必感之。或外挾風邪。有傷於胎。故子乘母氣。生下即病也。其候月內壯熱。眼翻握拳。噤口咬牙。強直涎潮。嘔吐搐掣。驚啼。腮縮囟開。或頰赤。或面青。但胎驚眼合。不可誤作慢脾。妄用溫藥。其有搭眼噤口之類。亦此一種之所發也。虎口指紋曲入里者可治。反出外者不治。先宜解散風邪。利驚化痰開氣。及貼囟法。甚則以朱銀丸利之。若面青拳搐。保命丹、鉤藤散、全蠍散之類。大抵芽兒臟腑脆弱。不可輒用鉛粉鎮墜之劑。如遇此候。急用豬乳細磨牛黃麝香各少許調。抹入口中。仍服導赤散以瀉肝之子。即愈矣。胎風者。小兒初生。其身有如湯潑火傷者。此皆乳母過食膏粱所致。其母宜服清胃散。及逍遙散。以清氣血。兒亦時飲數滴。有身無皮膚而不焮赤者。由產母脾氣不足也。粳米粉敷之。焮赤發熱者。產母胃火熾也。石膏敷之。經謂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故知病脾肺也。未滿月而撮口握拳。腰軟如隨者。此肝腎之中邪勝正弱也。三日內必不治。如男指向里。女指向外。尚可治。宜全蠍散、鉤藤散。眉紅者不可治。胎黃者。小兒生下。遍身面目皆黃。狀如金色。壯熱。大便不通。小便如梔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此胎黃之候。皆因母受濕熱而傳於胎也。凡有此症。母子皆宜服地黃湯、地黃飲子。有生下百日。及半周。不因病後身微黃者。胃熱也。若自生而身黃者。胎疸也。經云諸疸皆熱。色深黃者是也。犀角散。若淡黃兼白者。胃怯也。白朮散。

胎寒胎熱

虞摶曰。何謂胎寒。芽兒百日內。覺口冷腹痛。身起寒粟。時發戰慄。曲足握拳。日夜啼哭不已。或口噤不開。名曰胎寒。其症在胎時。母因腹痛而致。亦有產婦喜啖甘肥生冷。或胎前外感風寒暑濕。治以涼藥。內傷胎氣。則生後昏昏多睡。間或哯乳瀉白。不早治。必成慢驚、慢脾風。宜沖和飲合當歸散加煨姜微泄。次用勻氣散調補。次參苓白朮散養胃。白芍藥湯去寒濕。何謂胎熱。兒在胎中。母多驚恐。或食熱毒物。生後旬日間。兒多虛痰。氣急喘滿。眼閉目赤。目胞浮腫。神困呵欠。吸吸作聲。遍身壯熱。小便赤。大便秘。時驚煩。由胎中受熱。或誤服溫劑。致令熱蓄於內。熏蒸胎氣。故有此症。不早治。則鵝口、重舌、木舌。赤、紫、丹瘤。自此而生。母宜先服木通散。亦與兒服。次以四聖散溫洗兒兩目。目開。進地黃膏、天竺黃散、當歸散、牛蒡湯。亦同母服。凡有胎疾。當先令母服藥。使藥過乳。漸次解之。百無一失。如以涼藥攻之。必生他病。乳母尤必忌口。

撮口

孫思邈曰。小兒初出腹。筋骨未斂。肌肉未成。血凝乃堅成肌肉耳。其血沮敗。不成肌肉。則使面目繞鼻口左右悉黃。而啼閉口。聚口撮面。口中乾燥。四肢不能伸縮者。皆是血脈不斂。此多不育。宜龍膽湯。

李仲南曰。外症。舌強唇青。聚口撮面。面目黃赤。氣息喘急。啼聲不出。飲乳有妨。若口出白沫。而四肢冷者。不可救療。其或肚脹筋青。吊腸卵疝。內氣引痛。皆腸胃鬱結不通致之。治法貴疏利。宜辰砂膏。初生七日後。此症可免。

鵝口(一名噤口風。又名雪口。)

巢元方曰。兒初生。口裡白屑滿舌上。如鵝之口。故名。由在胎時受穀氣盛。心脾熱氣熏發於口。治法。用發纏指頭。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時。黃丹煅。出火氣。摻舌上。如用此法不效。敷保命散。

李梴曰。噤口風者眼閉。啼聲漸少。舌上聚肉如粟米狀。吮乳不得。口吐血沫。二便皆通。此胎中熱毒流於心脾也。此症亦初生七八日內患之。

鰲按。鵝口瘡。用硼砂細研敷之。立效。

王肯堂曰。茅先生論。兒喉中壅一塊肉瘤閉卻。為喉痹。身大熱。舌硬不轉。為木舌。口閉。滿口黃如膏。名鵝口。三症皆熱甚生風。風壅熱毒至此。為實熱。先用三解牛黃散。微與通利。次用天竺黃散、共牛黃膏與服。如喉響似鋸。及眼直視。面青黑。不乳食者。死。

臍風 臍濕腫 臍瘡 臍突

孫思邈曰。臍風者。斷臍之後。被水濕風冷所乘。風濕之氣入於臍。而流入心脾。遂令肚腹脹滿。臍腫。身體重著。四肢柔直。日夜多啼。不能食乳。甚則發為驚搐。若臍邊青黑。撮口不開。是為內搐。不治。爪甲黑者即死。

朱震亨曰。初生七日內。見噤口撮口臍風三症者危。百日內見此症。手足蜷者。亦不治。

曾氏曰。如稟賦充實。發熱有痰。驚搐。投黑白飲、溫蜜湯。空心調下。微泄似茶褐色二三行。進白芍藥湯加薑棗。常用此法。亦妙。臍突一症。又非臍風。此亦因初生洗浴。系臍不緊。穢水浸入於內。產後旬日外。臍忽光浮如吹。捻動微響。間或驚悸作啼。治用白芍藥湯加苡仁。次以外消散塗貼。自然平夏。陳無擇曰。小兒初生一七日內。忽患臍風撮口。百無一效。坐視其死。良可憫也。有一法世罕知者。凡患此症。看兒齒齦上有小泡子如粟米。以溫水蘸熟帛裹連劄指。輕輕擦破。即開口便安。不藥神效。

李梴曰。斷臍後。為風濕所乘。或尿濕䙀裙。遂成臍風。面赤喘急。啼聲不出。其症臍腫凸。腹脹滿。日夜多啼。不能乳。甚則發搐。撮口噤口。宜調氣益黃散。甚者金烏散或宣風散。亦有熱在胸堂。伸引努氣。亦令臍腫發風。千金龍膽湯。

錢乙曰。臍濕腫者。斷臍後為水濕所傷。或入風冷。致令四肢不和。臍腫多啼。不能乳哺。宜柏墨散、五通膏。

滑伯仁曰。嬰兒臍中腫濕。經久不瘥。若至百日。即死。宜速治之。用枯礬龍骨為末。入麝少許。拭臍乾摻之。須避風。

巢元方曰。臍瘡者。水入臍中。或受尿濕。腫爛成瘡。或解脫為風所襲。入於經絡。則成風癇。若臍腫不幹。久則發搐。宜金黃散。

王漢東曰。斷臍作瘡。枯礬龍骨煅當歸末皆可摻。或油調敷之。

李仲南曰。臍突者。芽兒有熱在胸堂。則頻頻伸引。呃呃作聲。努脹其氣。抑入根本之中。所以臍突腫赤。虛大可畏。無識之人。將謂斷臍不利而使然者。非也。此由胎中母多驚悸。或恣食熱毒之物所致。宜對症與藥。其熱自散。其臍歸本。不必敷藥。恐反為害。

驚風

小兒之病。最重惟驚。驚必發搐。驚必竄睛。驚必牙緊。驚必面青。驚必魚口。驚必弓形。心經熱積。肝部風生。肝風心火。二臟交爭。血亂氣壅。痰涎與並。百脈凝滯。關竅不靈。或急或慢。隨其所攖。急由陽盛。慢屬陰凝。急緣實病。慢自虛成。急驚之症。暴疾難名。種種惡候。一一併呈。迨其發定。了了神清。揆厥所原。調護失情。晝抱當風。夜臥厚衾。多食辛辣。偶觸鼓鉦。跌撲嚷叫。人物雷霆。凡諸驚恐。動魄亂經。一旦疾作。詎比尋恆。慢驚之症。睡臥靡寧。乍發乍靜。神思昏瞑。大抵久病。逐漸熱增。吐瀉瘧痢。消耗匪輕。脾虛胃弱。陽常不升。虛邪火旺。肝木來乘。淹延困頓。遂致命傾。有慢脾風。症更堪憎。慢驚之後。虛極難勝。病全歸脾。故慢脾稱。脾家痰飲。凝聚胸膺。脾家虛熱。來往相仍。脾困氣乏。肢冷目瞪。頻嘔腥臭。微搐焦聲。無風可逐。無驚可平。十不救一。魂魄歸冥。又有天吊。狀若祟憑。頭目仰視。身熱不停。爪青肢瘲。是真病情。邪熱毒氣。壅遏心精。頗難調治。醫藥速營。諸驚疾發。診視察聽。表裡虛實。尤貴詳明。驚風之屬。癇痙易醒。更多兼症。一一細評。毋輕心掉。毋躐等行。方治無誤。醫始稱能。

驚搐由臟腑

錢乙曰。因潮熱發搐在寅卯辰時者。此脾用事之時也。身體壯熱。目上視。手足動搖。口內生熱涎。項頸強急。此肝旺也。當補腎治肝。補腎地黃丸。治肝瀉青丸。因潮熱發搐在巳午未時者。此心用事之時也。心惕。目上視。白睛赤色。牙關緊急。口內涎生。手足動搖。此心旺也。當補肝治心。補肝地黃丸。治心導赤散、涼驚丸。因潮熱發搐在申酉戌時者。此肺用事之時也。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視。身熱如火。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黃水。此肺旺也。當補脾治肝治心。補脾益黃散。治肝瀉青丸。治心導赤散。因潮熱發搐在亥子丑時者。此腎用事之時也。不甚搐而臥不穩。身體溫。目睛緊。斜視。喉中有痰。大便銀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省。此腎旺也。當補脾治心。補脾益黃散。治心導赤散、涼驚丸。

驚搐癇痙不同

婁全善曰。驚搐一也。而有晨夕之分。表裡之異。身熱力大者為急驚。身冷力小者為慢驚。仆地作聲。醒時吐沫者。為癇。頭目仰視者為天吊。角弓反張者為痙。各不同也。

傷風傷食發搐

錢乙曰。傷風搐者。因傷風得之。口中熱氣出。呵欠頓悶。手足動搖。當發散。大青膏。小兒生來怯弱者。多此病也。傷食搐者。因傷食後得之。身溫。多唾多睡。或吐不思乳食而發搐。當先定搐。如羌活防風煎湯下瀉青丸。搐退。白餅子下之。後服安神丸。

驚風先見之症

危亦林曰。驚者。虛惕怔忡。氣怯神散。痰涎來去。其瀉必青。積漸而生風也。

楊士瀛曰。驚邪入心。則面紅臉赤。惕惕夜啼。入肝則面目俱青。眼睛竄視。入腎則面黑惡叫。咬乳咬牙。入肺則面淡白。喘息氣乏。入脾則面淡黃。嘔吐不食。凡乳兒欲發驚風者。先神志不定。恍惚懼人。扎眼上視。左顧右盼。伸手握拳。悶郁努氣。情態不如尋常。皆驚風先症也。

錢乙曰。咬牙甚者發驚。目直視。面色青。身反折者生驚。呵欠面青者驚風。呵欠面黃者脾虛驚。目赤兼青者發搐。肝臟實熱。手尋衣領。亂捻物。目直視者。必發驚。肝有風。目連札。不搐。有熱則目直視。亦不搐。得心熱者則搐。肝主風。風動而上行頭目。目屬肝。風入於目。上下左右。如風吹不定。兒不任。故目連札也。若熱入於目。牽其筋脈。兩眥皆系。不能轉動。故目直視也。若得心熱則搐。其子母俱有實熱。風火相搏故也。

虞摶曰。王氏云。木能勝土。熱動心忡而生驚也。

驚搐有聲無聲

錢乙曰。驚癇發搐。男發搐。目左視無聲。右視有聲。女發搐。目右視無聲。左視有聲。相勝故也。男反右視。女反左視。亦皆有聲。

李杲曰。男為木。故左視木位無聲。右視金位。相擊則有聲。女為金。故右視金位無聲。左視木位相擊亦有聲。

急驚風

錢乙曰。急驚本因熱生於心。身熱面赤引飲。口中熱氣出。二便黃赤。劇則發搐。蓋熱盛則生風屬肝。此陰盛陽虛也。利驚丸主之。以除熱痰。不可用巴豆及溫藥大下之。恐搐虛。熱不消也。小兒熱痰客於心胃。因聞大聲非常。則動而驚搐矣。若熱極雖不聞聲及驚。亦自發搐。

張元素曰。急驚者。陽症也。俱腑受病。熱痰客於心肺。是少陽相火旺。經云。熱則生風。因聞人聲而作。若謂東方震卦。得火氣而發搐。火本不動。焰得風而動。當用利驚丸、導赤散、瀉青丸。搐止。宜服安神丸。

危亦林曰。驚風形症不明。若言陰症。則渾身又溫。若作陽症。則又不大搐。乃陰陽不和。宜用防風溫膽湯下大驚丸、小驚丸。

楊士瀛曰。急驚先當定搐。搐由風也。風由熱也。搐已定。方可下熱退驚。熱若不退。驚亦不散。急驚。截風定搐為要。風搐既定。次與下熱。熱去則無風。風散則不搐。

朱震亨曰。老醫常言小兒驚搐。多是熱症。若先便用驚風藥。若白附子全蠍殭蠶川烏之類。便成壞症。後有醫幼科者。只用導赤散加地黃防風進三服。導去心經邪熱。其搐便止。次服寧神膏。神效。

曾氏曰。急驚之論。前代書所不載。惟曰陽癇。大概失所愛護。或抱於當風。或近於熱地。晝則食多辛辣。夜則衾蓋太厚。鬱蒸邪熱。積於心。傳於肝。再受人物驚觸。或跌撲叫呼。雷聲鼓樂。雞鳴犬吠。一切所驚。未發之時。夜臥不穩。睡中或哭或笑。咬牙咬乳。鼻額有汗。氣喘痰喘。忽爾悶絕。目直上視。牙關緊急。口噤不開。手足搐掣。此熱甚而然。況兼面紅脈數可辨。蓋心有熱而肝有風。二臟乃陽中之陽。心火也。肝風也。風火陽物也。風主乎動。火得風則煙焰起。此五行之造化。二陽相鼓。風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熱則神魂易動。故發驚也。心主乎神。獨不受觸。遇有驚則發熱。熱極生風。故能成搐。名曰急驚。治之之法。先發表。次通心氣。疏滌肝經。安魂退熱。驚風既除。與之去痰。免成癡疾。但不可用大寒涼藥。

李仲南曰。大要急驚用藥。有次第。有輕重。開關以後。且與截風定搐。風搐既定。卻下痰熱。理為至當。若患在痰熱。未有驚風。只可退熱化痰。不可妄投驚風藥。蓋藥中多用寒涼。恐引痰熱入經絡。凡病在熱不可妄治痰。止當解表。病在驚不可妄治風。蓋驚由痰熱。只可退熱化痰。而驚自止。病在痰不可便治驚。急須退熱化痰。病在風不可便治搐。蓋風由驚作。只可利驚化痰。其風自散。若驚亦有搐。須用截風散。至妙之道。若治驚而痰不化。熱亦不退。驚安得自止。化其痰。熱若不退。風亦不散。痰安得去。是知不治之治。所以治之也。急驚初傳。風搐得定。而痰熱一泄。又須急與和胃定心之劑。若搐定而痰熱無多。則但用輕藥消痰除熱可也。然急驚雖當下。切不可過用寒涼。致成慢驚。且如只下痰熱。不必太驟。但斟酌處。只用大黃一味足矣。且急驚症。原在於去肝風。降心火。幼幼書以為至要之說也。

薛己曰。急驚之候。牙關緊急。壯熱涎湧。竄視反張。搐搦顫動。口中氣熱。頰赤唇紅。脈浮洪數者。此肝經血虛。火動生風。蓋風生則陰血愈散。陰火愈熾。火動則肺金愈虧。肝木愈旺。宜滋肝血養脾氣。

王肯堂曰。急驚由內挾實熱。外感風邪。心家受熱積驚。肝家生風發搐。肝風心火。二臟交爭。風氣壅盛。無可發泄。故暴烈也。又有搐搦反張斜視。而牙關不緊。口無痰涎而氣熱。未可直指為驚風。恐是傷風傷寒夾食夾驚疹痘等症。此即錢氏假搐之說。又各依本症施治。又急驚搐搦。不可把捉。但扶持之。否則風痰逆入經絡。遂使手足拘攣。或成廢疾。小兒急慢驚風。古謂陰陽癇。急者屬陽。陽盛而陰虧。慢者屬陰。陰盛而陽虧。陽動而躁疾。陰靜而遲緩。皆因臟腑虛而得之。虛能發熱。熱則生風。是以風生於肝。痰生於脾。驚出於心。熱發於肝。而心亦熱。以驚風痰熱。合為四症。搐搦掣顫。反引竄視。為八候。凡眨眼搖頭。張口出舌。唇紅瞼赤。面眼唇青。及瀉皆青。髮際印堂青筋。三關虎口紋紅紫或青者。皆驚風候也。大抵肝風心火。二者交爭。必挾心熱而後發始於搐。故熱必論虛實。症先分順逆。治則有後先。蓋實熱為急驚。虛熱為慢驚。慢驚當無熱。其發熱者虛也。急驚屬陽。用藥以寒。慢驚屬陰。用藥以溫。然又必明淺深輕重進退疾徐之機。故曰熱必論虛實。男搐左視左。女搐右視右。男眼上竄。女眼下竄。男握拇指出外。女握拇指入里。男引手挽左直右曲。女引手挽右直左曲。凡此皆順。反之則逆。亦有先搐左而後雙搐者。但搐則無聲。搐逆則有聲。其指紋彎弓入里者順。反外者逆。出入相半者難痊。故曰症必分順逆。陽病陰脈。陰病陽脈。亦為反。熱甚生痰。痰甚生驚。驚甚生風。風甚發搐。治搐先於截風。治風先於利驚。治驚先於豁痰。治痰先於解熱。其若四症俱有。又當兼施並理。一或有遺。必生他症。故曰治有先後。綱領如此。若分三者言之。暴烈者為急驚。沉重者為慢驚。至重者肝風木之克脾土。為慢脾風。丹溪云。忽驚用降火下痰丸。養血藥作湯下之。慢驚當補脾。兼用硃砂安神丸。清米湯下。更於血藥中求之。如四物四君東垣黃耆益黃散之類。世以一藥通治。甚妄。薛氏於急慢驚癇之外。又出驚風一症。其候虛惕。怔忡。氣怯。神散。痰涎來去。泄瀉色青。蓋驚之輕而虛者也。若驚入心。則面赤夜啼。用梔子清肝湯加黃連。若入肝則面青眼竄。用柴胡清肝湯。若入脾。則面黃嘔吐。虛汗嗜臥。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若入肺。則面白喘急。用異功散加柴胡、桔梗。若入腎。則面黑齧乳咬牙。用六味地黃丸。

葉桂曰。小兒倉猝驟然驚搐。古曰陽癇。從熱症治。古人用涼膈散為主方。按急驚屬陽熱病。用涼膈以清膈間無形之熱。膈上邪熱。逼近膻中。絡閉則危殆矣。此宣通乃一定之法。然必詢病因察時候治之。幼科以痰熱風驚四治。猶可說也。吾鄉有專科。立方鉤藤、連翹、木通、薄荷、前胡、枳殼、桔梗加入表散消食。多不效驗。驚為七情。內應乎肝。肝病發驚駭。木強火熾。其病動不能靜。且火內寄肝膽。火病來必迅速。後世龍薈芩連。必加冰麝硝黃。取其苦寒直降。鹹苦走下。辛香通里竅之閉也。如牛黃丸、至寶丹、紫雪皆可選用。凡熱邪塞竅。神迷昏憒者仿此。鉤藤、丹皮之屬。僅泄少陽膽熱。與急驚暴熱內閉之症。無益。若火熱劫爍血液。苦寒鹹寒。不中與也。宜犀角地黃湯之屬。方書有鎮墜金石之藥。有攻風劫痰之藥。雖非常用。要不可不考。驚與厥。皆逆亂之象。仲景云。蛔厥都從驚恐得之。凡吐蛔腹痛嘔惡。明是肝木犯胃。幼醫亂治。束手告斃。余宗仲景法。每效。

慢驚風

錢乙曰。慢驚。因大病後。或吐瀉。或只吐不瀉。變成脾胃虛損。遍身冷。口鼻氣出亦冷。手足時瘛瘲。昏睡露睛。此無陽也。宜栝蔞湯主之。

張元素曰。慢驚者。陰症也。俱臟受病。

曾氏曰。治慢驚者。考之古書。亦無所據。惟載陰癇而已。蓋慢驚屬陰。陰主靜而搐緩。故曰慢。其候皆因外感風寒。內作吐瀉。或得於大病之後。或傳誤轉之候。目慢神昏。手足偏動。口角流涎。身微溫。眼上視。或斜轉。或兩手握拳而搐。或兼兩足動掣。各辨男左女右搐者為順。反此為逆。口氣冷緩。或囟門陷。此虛熱也。脈沉無力。睡則揚睛。謂兩目半開半合。此真陽衰耗。而陰邪獨盛。陰盛生寒。寒為水化。水生肝木。木為風化。木克脾土。胃為脾之腑。故胃中有風。瘛瘲漸生。其瘛瘲狀。兩肩微聳。兩手垂下。時復動搖不已者。名曰慢驚。宜以青州白丸子、蘇合丸入薑汁杵勻。米飲調下。虛極者。加金液丹。

虞摶曰。慢驚者。因吐瀉日久。中氣大虛而得。蓋脾虛則生風。風盛則筋急。宜用溫白丸。

鰲按。脾虛則生風者。非風自脾生。以脾虛則肝木必強。乃風生於肝也。故風盛則筋急。以肝主筋故耳。觀溫白丸中殭蠶全蠍白附天麻等。皆治肝藥可見。

李梴曰。陰症慢驚。自陽症急驚傳來。才經吐瀉。便是慢驚。男子以瀉得之為重。女子以吐得之為重。慢驚因吐瀉得者。宜醒脾散、加味朮附湯。虛風痰多者。宜八仙散。慢驚純陰症。宜烏蠍散。或陽症尚在。宜蟬蠍散。若有急驚方傳慢候。而尚有陽症。八候尚在。不必回陽。但與截風調胃。用蟬蠍散、醒脾散。若手足冰冷。方可回陽。用硫黃、附子。瀉滑青者。宜防慢驚。蓋瀉青色乃夾驚。木剋土也。

李杲曰。小兒慢驚。或吐利不止。變成虛風搐搦者。非風也。胃氣欲絕也。用來復丹五粒研碎。米飲調下。即效。

史演山曰。慢驚之候。蓋由急驚過用寒涼。或轉太驟。傳變成之。又有吐利不止而成者。有氣虛暴吐瀉而成者。有夏月脾胃伏熱。大吐瀉。當解暑熱。不可專曰固陽。有臟虛洞瀉成者。有得之久嗽作癇者。有得之發癇不已者。有得之蟲積衝心者。惟吐瀉積痢成虛致之。則症變甚速。凡才經吐瀉。便是慢驚。須用溫中扶里。或搐來緊急。乃慢驚初傳。尚有陽症。不可誤作急驚。世言搐慢為慢驚。非也。若泥此。往往指慢脾為慢驚矣。凡慢驚。男子以瀉得之為重。女子以吐得之為重。又吐有五症。瀉有五症。各明所因主治。古云。病家怕驚不怕瀉。醫家怕瀉不怕驚。如因泄瀉不止。且先治瀉。若更治風。則驚風愈甚。如因他症。則當循原施治也。其慢驚候。若從急驚傳來。只可截風調胃。均平陰陽。不可全用陽藥。使陽歸陽。復作急驚之症。

張渙曰。急驚以關竅不通。略用冰麝開通。定其搐搦尚可。慢驚陰重陽虧。諸經已虛。不宜開通。又涼其臟。易作慢脾風。致不易療。

聞人槻曰。慢驚危急。如眼睛昏定。定而砭。雖砭不左右顧。或竄視。四肢厥冷。汗出如流。口面黲暗。指甲黑。四體垂。至重。慢驚症。眼半開半合。似睡不睡是也。其脈或浮或沉。身或熱或涼。或吐或瀉。或不吐不瀉。或食乳。或阻乳。名半陰半陽合病。即如傷寒半表半裡也。

葉桂曰。慢驚古稱陰癇。其治法。急培脾胃。理中湯為主方。有痰嘔吐。用南星、白附子、六君子湯。聲音不出。開竅。加竹瀝、薑汁、菖蒲根、鬱金之屬。是病。皆他病致變。其因非一。有過飢。禁食氣傷。有峻藥強灌傷胃。有暴吐暴瀉。脾胃兩敗。其症面青㿠白。身無熱。雖熱不甚。短氣骨軟。昏倦如寐。皆溫補治之。惟嘔逆不受乳食。溫補反佐姜連。連理湯、錢氏益黃散、錢氏異功散。

慢脾風

楊士瀛曰。慢脾風。由慢驚後吐瀉損脾。病傳已極。總歸虛處。惟脾所受。故曰脾風。風無可逐。驚無可療。但脾間痰嚲涎凝滯。虛熱往來。其眼合者。乃脾困氣乏神迷也。若見眼合。便是脾風。慢驚眼在半開半合之間。乃知陰氣所盛。傳入臟間。陽氣已虧。脾經屬陰。次第入脾。故言慢脾風候也。慢驚其眼半開半合。則當預作慢脾風調理。慢脾風之候。面青額汗。舌短頭低。眼合不開。睡中搖頭吐舌。頻嘔腥臭。噤口咬牙。手足微搐而不收。或身冷。或身溫。而四肢冷。其脈沉微。陰氣極盛。胃氣極虛。十救一二。蓋由慢驚風傳變。宜黑附湯救之。又生附四君子湯、蠍附散皆可。慢脾風用藥。乃不得已也。其危如燈無油。漸見昏減。錢氏用金液丹與青州白丸子各半研勻。米飲薄荷湯下一錢或錢半。此截風陽也。

張云岐曰。小兒頭雖熱。眼珠青白而足冷。頭雖熱。或腹脹而足冷。頭雖熱。或泄瀉而足冷。頭雖熱。或嘔吐而足冷。頭雖熱。或渴而足冷。以上五症作搐者。名曰慢脾風。速與補脾益真湯加全蠍一枚。或全蠍觀音散。

譚殊聖曰。慢脾風。又名虛風。小兒或吐或瀉後。面色虛黃。因虛發熱。才見搖頭斜視。昏困額汗。身亦黏汗。聲沉小而焦。即是脾風之症。不必定因急慢驚傳次而至。慢脾。惟吐與瀉積與痢傳入。其症變至速。虛更速也。治必循次平和。無令速愈之理。調脾養胃。不可過劑也。

鰲按。湯氏法。凡因吐瀉成虛風慢脾者。先用奪命散、青州白丸子末。煎如稀糊。入蜜調。控下涎後。服醒脾散。

天吊(內吊附內)

李梴曰。小兒瘛瘲不定。翻眼戴睛。狀若神祟。頭目仰視。手足抽掣。如魚之上釣。故曰天釣。甚者爪甲亦青。此由乳母過食熱毒。心肺生熱。加以外感風邪所致。宜用九龍控涎散、鉤藤散。熱勝則保命丹。痰盛則抱龍丸。又有驚風內釣之症。腹痛多啼。面青唇黑。傴僂反張。外腎腫。尿如米泔。眼有紅筋血點。乃寒氣壅結也。宜鉤藤膏。

閻孝忠曰。天吊。亦驚風症也。但天吊發時。頭目必仰視。驚風則無此症狀。

張渙曰。小兒心膈壅滯邪熱。痰涎蘊積。不得宣通。或乳母飲酒食肉。煩毒之氣。流入乳中。令兒宿滯不消。邪熱毒氣。乘於心神。致使驚悸。眼目翻騰。壯熱不休。瘛瘲。病名天釣。甚者爪甲皆青。狀如神祟。宜一字散、牛黃散。

薛己曰。內釣者。腹痛多喘。唇墨囊腫。傴僂反張。眼尾赤。此胎中受風及外驚所致。若內臟抽掣作痛。狂叫。或泄瀉縮腳。內症一作。外症亦然。極難調理。內症服聚寶丹。外症服鉤藤飲。進乳食者可治。若因乳母厚味。宜加味清胃湯。若因乳母鬱怒積熱。加味逍遙散加漏蘆。

急慢驚諸惡候

曾氏曰。急驚天吊之後。有變作潮熱似瘧者。手足逆冷。蓋因病愈時。不善將護。風邪乘虛而入經絡所致。此症所用藥品。可間使苦寒之味。務在消陽盛之火。肺金得勝。肝木自平。而風邪亦散。斯為良法。

閻孝忠曰。驚風或泄瀉等症。有煩渴者。皆津液內耗也。不問陰陽。宜錢氏白朮散。使滿意取足飲之。愈多愈好。

薛己曰。諸驚有目睛瞤動者。蓋目者。肝之竅。肝膽屬風木。二經兼為相火。肝藏血。血不足則風火內生。故目瞤動。宜用四物湯益其血。柴胡、山梔清其肝。陰血內榮。則虛風自息矣。有唇口蠕動者。唇為脾之華。口乃脾之竅。又陽明之脈。環唇口而交人中。是以脾胃虛者。多有此症。不獨病後而已。夫脾主涎。脾虛不能收攝。多兼流涎。或誤認為痰而祛逐之。則津液益枯。不能滋養筋脈。遂致四肢抽搐。病勢愈甚。原其治法。與慢脾風相同。當大補脾胃。加升柴。切勿用青皮、龍膽之類。有忽然驚搐目直者。皆肝之風熱也。若肝虛生風。則目連札而不搐。及多欠咬牙。若肝經風實。則目直大叫。呵欠項急頓悶。若肝經有熱。則目直視不搐。得心熱則搐。氣熱則外生。氣溫則內生。其症手尋衣領。及亂捻物。宜瀉青丸。壯熱喘悶。宜瀉白散。有睡中驚動者。由心腎不足也。蓋心主血與神。肝藏血與魂。肺主氣與魄。腎主精與恐。小兒臟腑脆弱。易於驚恐。恐則氣下。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且人之神氣。寤則行於目。寐則棲於腎。今心腎既虛。則不能寧攝精神。故睡中驚動。治宜清心安神。用茯苓補心湯加茯神、棗仁、五味。亦有驚嚇而作者。因擊動其肝。故魂不安也。治宜鎮驚定魄。用安神鎮驚丸。有驚後目微動咬牙者。皆病後亡津液。不能榮其筋脈也。亦有肝經虛熱而生風者。當審其氣血有餘不足而治之。有驚泄者。肝屬木。盛則必傳克於脾。脾土既衰。則乳食不化。水道不調。故泄瀉色青。或兼發搐者。蓋青乃肝之色。搐乃肝之症也。亦有因乳母脾虛受驚。及怒動肝火而致者。法當平肝補脾。若用峻攻之藥。脾氣益虛。肝邪彌甚。甚至抽搐反張者。亦肝火熾盛。中州虧損之變症也。凡見驚症。即宜用四君、六君、異功等方。加白附子定風。柴胡平肝引經以杜漸。則必不至瀉搐而自安矣。今已見瀉吐驚搐。尚不知補脾平肝。以保命丹、抱龍丸、鎮驚丸等治之。其亦去生遠矣。

驚風諸變症(驚癱鶴膝搖頭)

曾氏曰。肝屬木。其動則應風。病則主驚駭。諸熱引肝風。風生痰。痰作搐。小兒驚風之際。手足動掣。當聽其自定。然後療之。免生異症。或父母見病勢可畏。從而按伏之。豈知筋者肝之合也。臨發病時。若按束其手足。則筋不舒伸。遂至經絡為風所閉。致成驚癱鶴膝。變為廢人。凡小兒心悸不常。及遍身腫痛。或手足不隨。此為驚癱候也。若治之稍遲。至臂腕膝脛骨節之間。流結頑核。或膝大而脛肉消。脛骨露。如鶴膝之狀。或為癰為癤。此名鶴膝候也。並宜發汗為先。使腠理開通。則風熱可除。有濕亦去。用百解散和五苓散料。倍加麻黃加薑蔥煎服。微汗為度。次用防己湯、獨活湯加桑寄生。或黑虎丹作少丸子間服。使風不生而痰不作。則易愈。若為癰為癤疼重者。用黑牽牛半生半炒研煎無灰酒調下五苓散。以除流注之寒濕。則腫毒自消。如入腑閉而不通。是風熱內蘊。其右腮紅緊。及右手三部脈浮而滑實。宜五和湯或當歸散。其加減尤在臨機。若泥一方。非良醫也。前症更宜間服排風湯。

薛己曰。鶴膝風者。其腿漸細。其膝愈粗。狀如鶴之膝。是以名之。此因腎經不足。外邪乘之。初則膝內作痛。外色不變。伸屈艱難。若一二月間。焮腫色赤而作膿者。可治。腫硬色白而不作膿者。難治。初起以大防風湯為主。而佐以益氣養榮湯。乃為正治。

婁全善曰。肝風搖頭者。乃肝血液盛。外有風熱乘之。故相引動搖而不定也。

王肯堂曰。猶憶少時聞友人孫彭山云。嘗見一小兒患驚搐。延醫治之。諸症悉退。獨頭搖不止。後一老醫。於常服藥中。加入紫河車草。即時愈。按此草。神農本經名早休。唐本名金線重樓。錢氏方名白甘遂。主治驚癇搖頭弄舌。乃本經正文。古人謂遵白文療病多效。不虛也。

諸驚不治症

龔信曰。眼睛翻轉。口中出血。兩足擺跳。肚腹搐動。摸體尋衣。神昏氣促。噴藥不下。通關不嚏。心中熱。忽大叫者。皆急驚不治之症也。四肢厥冷。吐瀉咳嗽。面黯神慘。胃痛鴉聲。兩脅動氣。口生白瘡。髮直搖頭。眼睛不轉。涎鳴喘噎。項軟。二便不禁。手足一邊牽引。皆慢驚不治之症也。

羅謙甫曰。患慢驚者。若似搐而不甚搐。似睡而精神散漫。四肢與口中氣皆冷。睡中露睛。或胃痛而啼哭如鴉聲。此症已危。蓋脾胃虛損故也。

楊士瀛曰。慢驚欲絕之候。虛痰上攻。咽喉引氣。呼吸粗大。脈來浮數。是謂陰盛強陽。錯認以為陽氣已復。與藥下痰。痰隨藥下。氣隨痰絕。殊不知覆燈將絕之時。雖不下藥。亦無生意矣。

慢脾風。身冷黏汗。直臥如屍。喘嗽頭軟。背直口噤頭搖。二便不禁。唇縮氣粗。痰如牽鋸之聲者。不治。慢脾風。若一臟絕。即不可下藥。如眼無光。指甲黑四肢垂軃。五體俱冷。並不須下藥。

滑伯仁曰。諸驚搐而不休。休而再搐。驚叫發搐。汗出足冷。痰滿胸喉。口開目直者。皆不治。

卷二

癇痙

仆地作聲。醒吐⿳亠⿻囗一电涎。異於驚病。命之曰癇。小兒惡候。癇其一焉。所以然者。氣骨不堅。臟腑尚弱。血脈未全。乳哺失節。客氣相干。惟風驚食。乃癇之原。風屬外感。驚屬內緣。不內不外。食所是專。蓋此三因。三癇各纏。別其經絡。脾與心肝。然古癇症。稱有五端。五臟配合。六畜殊看。一曰馬癇。馬叫連連。此其所屬。心火熬煎。二曰羊癇。羊叫綿綿。此其所屬。肝風作愆。三曰雞癇。雞鳴關關。此其所屬。肺部邪干。四曰豬癇。豬叫漫漫。此其所屬。右腎病傳。五曰牛癇。牛吼嘽嘽。此其所屬。脾土濕湮。應聲而發。俱各僕顛。心則面赤。吐齧舌尖。肝則面青。手足掣攣。腎則面黑。體直屍眠。肺則面白。驚跳頭旋。脾則面黃。四肢緩癱。古人分辨。若是班班。然諸癇症。莫不有痰。咽喉梗塞。聲出多般。致疾之由。驚食風寒。血滯心竅。邪犯心官。隨聲所發。輕重斷聯。雖似六畜。詎竟確然。奚分五臟。附會戔戔。耑通心主。血脈調宣。豁痰順氣。治法真詮。醫者識此。慎毋改遷。癇為心病。痙乃肝瘨。風邪所襲。太陽最先。肝風內煽。相與招延。內外風合。強直難扳。角弓反張。發則如弦。不搐不搦。目惟上觀。有剛有柔。悉心以探。大約氣虛。病根內拴。兼痰挾火。病勢難安。治痙之法。其旨甚元。搖頭噤口。相類為緣。乘脾合膽。區別其間。

癇痙之分

張元素曰。身軟時醒者為癇。身反張。強直如弓。不時醒者為痓。十無一生。痓與痙。亦驚風之屬。

陳藏器曰。驚癇。即急驚之症。但驚癇發時。仆地作聲。醒時吐涎沫。急慢驚。俱不作聲。不吐沫也。

楊士瀛曰。痓者。手足冰冷。痙者。舉身強直。痓痙本一病。當以陽剛陰柔別之。剛者無汗。柔者有汗。其症肢體強直。腰身反張。甚於風癇。大抵不治。癇者。卒然暈倒。目瞪流涎。神氣鬱勃。四肢搐搦。沉默昏憒。似死似生。其聲惡叫。過後惺惺。治法惟以驚風食三種。陰陽二症。別而治之。如驚癇者。恐怖積驚而發。啼叫恍惚。宜定魄丸、沉香天麻湯。風癇者。風邪外襲。先屈手指。如數物乃發。宜追風祛痰丸。食癇者。乳食時遇驚停積。或成癖。或大便酸臭。宜紫霜丸。始也身熱。抽搐啼叫。是為陽癇。易治。宜龍腦安神丸。始也身無熱。手足清冷。不抽掣。不啼叫。是為陰癇。難治。宜引神歸舍丹。因急驚成癇。宜三癇丹。因慢驚成癇。宜來復丹。取利。胎中受驚成癇。宜燒丹丸。癇病方萌。耳後高骨間。必有青紋紛紛如線。見之。急用爪破。須令血出啼叫。尤得氣通。更易效也。

薛己曰。錢云。角弓反張者。由風邪客太陽經也。足太陽主周身之氣。其脈起於目內眥而行。肝屬木主風。所以風邪易侵也。夫小兒皮膚未密。外邪易傷。肝為相火。其怒易發。若身反張強直。發熱不搐者。風傳太陽也。宜人參羌活湯。丹溪云。痙比癇為虛。宜帶補。多是氣虛有火兼痰。用人參、竹瀝治之。不用兼風之藥。此論實發前人所未發。前輩雖云十無一生。蓋未嘗有此法施於人也。

陰陽二癇

史演山曰。陽癇者。因感驚風三次發搐。不為去風下痰。則再發。曰三次者。或一月。或一季。一發驚搐。必經過三度。故曰三次。非一日三次也。所謂驚風三發即為癇者是也。其候身熱自汗目上視。嚼沫咬牙。手足掣搐。面紅紫。脈皆浮數。以白解散加五和湯疏解。下痰用水晶丹、半夏丸。陰癇者。因慢驚後去痰不盡。痰入心包而得。四肢逆冷。吐舌搖頭。嚼沫。牙關緊閉。不甚驚搐。作啼。面色或白或青。脈沉微。治以固真湯。調寬氣飲和解。

王汝言曰。癇。小兒之惡候也。蓋小兒血脈不斂。氣骨不聚。為風邪所觸。為乳哺失節。停結癖積而得之。其候神氣怫鬱。瞪目直視。面目牽引。口噤流涎。肚腹膨脹。手足掣搐。似死似生。或聲或啞。或項背反張。或腰脊強直。但四體柔弱。發而時醒者為癇。若一身強硬。終日不醒者。則為痙症。不可不辨。

風驚食三癇

王肯堂曰。全嬰方云。風癇因將養失度。血氣不和。或厚衣汗出。腠理開舒。風邪入之。其病在肝。肝主風。其症目赤面青發搐。宜琥珀散、驅風膏、大青膏。有熱。四順飲。退後與利驚丸下其痰涎。驚癇因血氣盛實。臟腑生熱。或驚怖大啼。精神傷動。外邪入之。其病在心。心主驚。其症忽然叫聲發搐。宜琥珀散、鎮心丸。有熱。四順飲。利驚丸下之。不生別病。食癇其病在脾。脾納食。其症噯吐醙氣。即發搐。此症或大便酸臭。紫丸子下之。以上三症。大同小異。並屬陽也。各目睛翻斜。手足潮搐。或作豬聲。發過即瘥。皆十生一死。

五臟癇

薛己曰。面赤目瞪。吐舌齧舌。心煩氣短。其聲如羊。曰心癇。面青唇青。兩眼上竄。手足攣掣。反折。其聲如犬。曰肝癇。面黑目振。吐沫。形如屍。其聲如豬。曰腎癇。面如枯骨。目白反視。驚跳反折。搖頭吐沫。其聲如雞。曰肺癇。面痿黃。目直腹滿。四肢不收。自利。其聲如牛。曰脾癇。五癇通用五色丸為主。參以各經之藥。

王肯堂曰。按千金敘六畜癇。無五臟之分。錢氏始分之。而無馬癇。曾氏謂初發作羊犬聲者。咽喉為風痰所梗。聲自如此。其理甚明。言六畜者。強名之耳。故丹溪謂於經既無所據。而治法亦未有五者之分。所以不必分五也。

癇症治法

劉完素曰。大抵血滯心竅。邪氣在心。積驚成癇。通行心經。調平血脈。順氣豁痰。乃其要也。假如小兒有熱有痰。不欲乳哺。眠睡不安。常常驚悸。此皆發癇之漸。即以紫霜丸導之。時間量與此丸。減其盛氣。則無驚風癇釣之患。諸癇發不能言者。蓋咽喉為氣之道路。風傷其氣。以掩聲音道路之門。抑亦血滯於心。心竅不通所致耳。南星炮為末。豬膽汁調和少許啖之。極效。若錢氏五癇丸、南星散。以菖蒲湯調下。治癇之要藥也。

諸癇不治症

錢乙曰。五癇甚者死。病後甚者亦死。

婁全善曰。小兒癇病。目直無聲。目睹不轉。眼生白障。唇黑眼慢。瞳人瞬動。目間青黑。面青指黑。口出涎沫如白膿。口噤肚脹不乳。喉如牽鋸之聲。多睡不乳。身熱下血不乳。身體痿軟不醒。腹內虛鳴。痞逆而痛。吐利不止。汗出壯熱不休。臥久不寢。身體反張。大人脊下容一手。小兒脊下容一指。並不治。

痙必拘攣

張渙曰。小兒痙病。所受肝風。怯弱。致筋脈攣縮。兩手拳。伸展無力。是名拘攣。宜薏苡丹。

疳積

古稱兒病。驚疳最大。驚得心肝。疳得脾胃。臟腑因由。各不相蔽。童稚之時。病則為疳。弱冠而後。病成癆瘵。同出異名。惟年齒計。元氣虧傷。氣血虛憊。其原則一。非有他癘。曰惟小兒。臟腑嬌脆。飽固易傷。飢亦為害。熱則熏蒸。冷則凝滯。故疳之來。必有伊始。或幼闕乳。耗傷形氣。此疳之根。積漸生蒂。或兩三歲。乳食無制。此疳由脾。過飽反瘁。或喜生冷。甘肥黏膩。此疳由積。腸胃氣閉。或母自養。一切無忌。喜怒淫勞。即與乳吮。此疳由母。傳氣為戾。或因病餘。妄行轉泄。胃枯液亡。虛熱漸熾。此疳由醫。冒昧錯治。大抵疳病。緣此等弊。然而古人。五臟分隸。各有症形。各有方劑。肝心腎肺。脾總多累。二十四候。更宜體會。莊氏家傳。最為詳備。總之疳候。必先貪嗜。鹽酸炭米。好吃泥塊。口渴且饞。形體憔悴。潮熱腸鳴。面黃便穢。漸漸腹脹。牙干目眯。揉鼻撏眉。脊高項細。甚至縮腮。頭皮光異。肚大筋青。發焦毛萃。齦爛腿枯。周身疥癩。種種惡候。詎必齊逮。約略形神。實惟危殆。為語病家。毋徒嗟喟。失治於前。今亦無奈。

疳病原由症治

錢乙曰。大抵疳病。當辨寒熱肥瘦。其初病者為肥熱疳。久病者為瘦冷疳。冷熱交作者為冷熱疳。當分治之。諸疳皆當補其母。假令日中發潮熱。是心虛熱也。肝為心母。法當先補肝母。肝實而後瀉心。心得母氣。則內平而潮熱自愈矣。

危亦林曰。疳者干也。瘦瘁少血也。皆由氣血虛憊。臟腑受傷。故有五臟疳。外有蛔疳、脊疳、腦疳、干疳、疳渴、疳瀉、疳痢、疳腫、疳瘡、疳勞、無辜疳、丁奚、哺露。治之各有方。其病多因乳哺失常。肥甘不節。腸胃積滯而得之。惟腎疳害人最速。蓋腎虛受邪。疳奔上焦。故以走馬為喻。初作口臭。次傳齒黑齦爛。熱血迸出。甚則齒脫。宜急治之。才得全活。然齒不復生矣。

張元素曰。疳者。小兒受癖。或久吐瀉。醫者妄投轉過之藥。小兒易為虛實。致令胃虛而亡津液。內發虛熱。外消肌肉。一臟虛則諸臟皆弱。其病目胞腫。腹脹利色無常。漸加瘦瘠。久不痊可。是腸胃有風。宜宣風散導之。後則各依本臟補其母。

聖惠方曰。凡小兒疳在內。眼澀腹脹。利色無常。或如泔澱。日漸羸瘦。此候可療。若鼻下赤爛。自揉鼻。頭上有瘡。生痂痛癢。漸漸流引。繞於兩耳。時時目赤。頭髮稀疏。腦皮光緊。頭大項細。肌體瘦羸。亦可治也。若唇口被蝕。齒齦五色。或盡峭黑。舌下有白瘡。上齶有竅子。口中時有臭氣。齒齦漸染欲爛。亦可治也。若下部開張。有時赤爛。癢不可忍。下利無常。亦可治也。若疳蝕脊膂。十指皆癢。自咬指甲。頭髮作穗。脊骨如鋸。有時腹脹。有時下痢。若急治之。無不瘥也。惟五疳有絕候。皆不可治。一襯著腳中指底不覺疼。二抱著手足垂軃無力。三病未退遍身不暖。四臟腑瀉青涎及沫不止。五項筋舒展無力。如此之候。皆不可治也。

初虞世曰。有熱疳。有冷疳。有冷熱疳。此其要也。熱疳者。病多在外。鼻下赤爛。頭癢濕癢。五心煩熱。掀衣氣粗。渴引冷水。煩躁臥地。肚熱腳冷。潮熱往來。皆熱疳也。冷疳者病多在內。利色無常。其沫青白。肢體軟弱。目腫面黧。又一症躁渴臥地。似有熱狀。惟飲食不進。滑泄無已。亦冷疳也。其有瀉多膿血。日加瘦弱。此則謂之冷熱疳。大抵疳之受病。皆虛使然。熱者虛中之熱。冷者虛中之冷。治熱不可妄表過涼。治冷不可峻溫驟補。故曰小兒易為虛實。脾虛不受寒溫。服寒則生冷。服溫則生熱。當識此勿誤。

曾氏曰。大抵疳之為病。皆因過餐飲食。於脾家一臟。有積不治。傳之餘臟。而成五疳之疾。若脾家病去。則餘臟皆安。苟失其治。日久必有傳變。脾家病。宜沉香檳榔丸、烏犀丸。更察虛實療之。有蟲者。使君子丸。心腹痛。吐清水。蟲自下者。二聖丸。諸疳症。皆宜用五疳保童丸、萬應丸。常服化積治疳。仍各投本臟調理之劑。寧心、茯神湯。調肝、耆歸湯。調脾、參苓白朮散。補肺、補肺散。補腎、調元散。庶各得其宜。前症不致再作。

葉桂曰。幼兒斷乳納食。值夏月脾胃主氣。易於肚膨泄瀉。頭及手足心熱。形體日瘦。或煩渴善食。漸成五疳積聚。當審體之強弱。病之新久。有餘者當疏胃清熱。食入糞色白。或不化。當健脾佐消導清熱。若濕熱內郁。蟲積腹痛。導滯驅蟲。微下之。緩調。用肥兒丸之屬。稚年五疳。猶大方五癆。雖方書有五臟之分。是症夏令為多。固從脾胃。蓋小兒乳食雜進。運化不及。初斷乳後。果腥雜進。氣傷滯聚。致熱蒸於裡。肌肉消瘦。腹大肢細。名曰丁奚。或善食。或不嗜食。或渴飲無度。或便瀉白色。久延不已。多致凶危。宜忌食生冷腥肥凝滯。治法初用清熱和中分利。次則疏補化運。一定之理。

五臟疳

錢乙曰。肝疳亦名風疳。白膜遮睛。亦名筋疳。瀉血而瘦。心疳亦名驚疳。面黃頰赤。身壯熱。脾疳亦名食疳。面黃腹大。食泥土。又名肥疳。身瘦虛黃。干而有瘡。其候不一。今略舉之。目澀或生白膜。唇赤。身干黃或黑。喜臥冷地。或食泥土。身有瘡疥。瀉青白黃沫水。利色變易。腹滿。髮鬢作穗。頭大項細。極瘦。飲水。肺疳亦名氣疳。氣喘。口鼻生瘡。腎疳亦名急疳。極瘦瘡疥。亦名骨疳。喜臥冷地。

曾氏曰。肝疳生眵。髮際左臉多青。或白睛微黃。瀉利夾水。或如苔色。心疳咬牙舒舌。愛飲冷水。喜伏眠於地。脾疳愛食冷物。引飲無度。身面俱黃。發稀作穗。頭大項小。腹脹腳弱或瀉。肌瘦目慢。晝涼夜熱。不思乳食。肺疳鼻下赤爛。手足枯細。口腥。右腮㿠白。腎疳兩耳內外生瘡。腳如鶴膝。頭縫不合。或未能行。牙齒生遲。其縫臭爛。傳作走馬疳之類。

王漢東曰。凡治疳不必細分五疳。但虛則補之。熱則清之。冷則溫之。吐則治吐。利則治利。積則治積。蟲則治蟲。不出集聖丸一方加減用之。屢試屢效。

無辜疳

聖惠方曰。小兒無辜疳。腦後有核如彈丸。捏之反下轉是也。若不速去。當損其命。此核初生軟而不痛。中有蟲如米粉。得熱氣漸長大。大則筋結定。定即蟲隨血氣流散。所有停蓄。子母相生。侵蝕臟腑。肌肉作瘡。或大便泄膿血。致漸黃瘦。頭大發直。手足細弱。從茲夭折。

王漢東曰。小兒無辜疳者。蓋是飢飽勞役。風驚暑積。入邪所傷。久漸黃瘦。吃食不長肌肉。夜間多哭。身上或發微熱。多渴。不知飢飽。或生瘡癬是也。

疳病二十四候

莊氏家傳曰。第一候。瀉膿血。日漸瘦。是冷熱疳。第二候。腳細肚高。胸前骨生。愛吃泥土酸鹹。日久通身黃。時時吐逆下利。腹內疼痛。是脾疳。第三候。鼻下赤爛。愛揉眼兼血痢。是肺疳。乃因吃熱物。或病乳所傷心肺。加之咳嗽。更服涼冷藥過多。便上熱下冷。漸漸昏沉。日夜煩哭。第四候。皮虛皺。面無顏色。身上燥癢。心煩。第五候。毛髮稀疏。鼻內生瘡。是肺疳。第六候。頭生瘡。發稀焦。是肝疳。第七候。牙變黃赤不定。是腎疳。第八候。發焦乾鼻下生瘡。是肺疳。第九候。咬指甲。毛髮作穗。四肢沉重。是心疳。第十候。齒蟲蝕。肚上筋生。是骨槽疳。第十一候。肚逆腹脹。是胃疳。又名奶疳。第十二候。牙齦臭爛。面無顏色。不思食。是脾疳。又名口疳。第十三候。愛合面臥。多睡如醉。腹脹氣急。因曾吃生肉。腹內有蟲。是心脾疳。第十四候。鼻內乾燥疼痛。口中臭氣。牙根有鮮紅血。是肝肺疳。第十五候。腳細肚高並青筋。是脾疳。第十六候。非時生瘡。愛吃冷水。是熱疳。第十七候。皮膚上生粟子。糞中米出。是脾冷疳。第十八候。氣滿腹脹。及口乾。是心胃疳。第十九候。愛吃生米麵炭磚瓦。是脾胃疳。第二十候。揉鼻揩眼。咬指甲。愛飲水。是肝渴疳。第二十一候。多寒熱。愛臥不起。是骨熱疳。第二十二候。愛飲水。目不開。是肝疳。第二十三候。肌體或熱或涼。發渴無時。是急疳。第二十四候。牙根黑。唇懶開。開則赤。是心疳積熱。

丁奚哺露

李梴曰。丁奚者。腹大頸細黃瘦是也。丁者。手足與項極小伶仃也。奚者。腹大也。甚者尻高肉削。臍突胸滿。或生谷症。愛吃生米土炭等物。宜十全丹、布袋丸。哺露者。虛熱往來。頭骨分解。反食吐蟲。煩渴嘔噦。骨瘦崚嶒露形。蓋丁奚哺露。皆因脾胃久虛。形體瘦削。亦由胎稟所成。盡皆無辜種類。並難治。大體相似。宜十全丹、布袋丸。

疳病名目

史演山曰。積是疳之母。所以有積不治。乃成疳候。又有治積不下。其積存而臟虛。成疳尤重。大抵小兒泄瀉無時。作渴虛熱。煩躁下利。腫滿喘急。皆疳候虛症。古云。疳虛用補。是知疳之為疾。不可更利動臟腑。發作之初。名曰疳氣。肚大脹急。名曰肝虛。瀉利頻並。名曰疳積。五心煩熱。名曰疳熱。毛焦發穗。肚大筋青。好吃異物。名曰疳極。熱發往來。形體枯槁。面無神采。名曰疳癆。手足細小。項長骨露。尻臀無肉。腹脹臍突。名曰丁奚。食加嘔噦。頭骨分開。作渴引飲。蟲從口出。名曰哺露。總皆疳候。

五疳出蟲法

聖惠方曰。五疳久而不瘥。則腹內必有蟲。肌體黃瘦。下利不止。宜服藥出之。用聖惠干蟾丸。則疳氣漸退。其蟲狀如絲髮。或如馬尾。多出於腹背及頭項上。若蟲色黃白赤者可治。青色者。不可療也。又有積疳蟲。蟲蝕脊膂。身熱羸瘦黃色。積中生熱。煩渴下利。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齒。或十指皆瘡。頻咬爪甲是也。宜聖惠金蟾散。

走馬疳

王好古曰。走馬疳。疳蝕之極也。乃五臟蒸熱上攻。甚即偏沿作崩沙候。牙邊肉腫爛。口內氣臭。身微潮熱。吃食不得。牙縫出鮮血。常動搖似欲脫。肉爛自漏落。治之先以淡鹽湯洗口。即下紫金散摻之。日三次。揩殺牙邊肉內蟲。如大段甚。即下秋霜散摻之。然後以天竺黃散。夾地黃膏調理即安。如不退。先落齒一兩三個。即死不治。相次面光發。腮漏見骨而殂。

鰲按。曾氏治法。先去積熱。用當歸散合三稜散。加薑棗煎服。次投蘆薈丸、玉露飲。及以鹽溫水灌漱。或以軟雞翎蘸鹽水拂洗拭乾。以密陀僧散敷之。若經久不愈。傳於唇之上下。成崩沙症。腮穿齒落而死。

疳病不治症

危亦林曰。如疳癆疳瀉。面槁色夭。齒張骨露。腹硬不食。皆疳之症也。

李梴曰。肝疳目帶青。左脅下硬。多吐沫。眼頭黑者。不治。心疳。耳邊有青脈。舌上有焦點者。不治。脾疳肚大青筋。唇口無血色。人中平。下利不止者。不治。肺疳嗽逆氣急。瀉白水。身上黑斑者。不治。腎疳要吃鹹酸。飲水不住。小便如粉汁。齒黑有瘡。骨出耳干腦焦。不治。疳渴飲水不止。舌黑者死。疳癆氣促者死。疳瀉痢咳逆脫肛者。不治。

發熱煩躁

病有輕重。無不熱歊。熱不一端。內外久暴。陰虛內燒。陽盛外燥。病久骨蒸。病暴液耗。驚食風寒。疳痰癖懊。皆令發熱。昏迷顛倒。各有兼症。均宜詳校。而此諸熱。五臟分攪。額赤咬牙。掌中若燎。渴飲或嘔。心熱可料。左頰先赤。便難筋掉。多怒多驚。肝熱如告。鼻赤嗜臥。肢體惰傲。遇夜益甚。脾熱堪道。喘嗽氣粗。右頰紅冒。手掐眉目。肺熱宜悼。足不喜覆。頦赤聲噪。骨酥如蟲。腎熱與較。更參虛實。理無或拗。熱必發煩。熱必發躁。症異原同。俱非易療。如何謂煩。火入肺竅。如何謂躁。火入腎蔱。其火維何。必君獨耀。金燔水涸。病日以虣。䕋煎不安。心經熱鬧。䕋啀不定。心經風鉸。皆足生驚。急慢天釣。發熱煩躁。往往齊到。尋源溯流。全憑性巧。對症立方。病根是掃。

五臟熱

錢乙曰。面上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赤色者熱也。隨症治之。身熱不飲水者。熱在外。身熱飲水者。熱在內也。小兒熱病。六一散妙藥也。寒水石散亦佳。凡熱症疏利後。或和解後。無虛症。勿溫補。熱必隨生也。諸熱通用小兒清心丸。

李梴曰。肝熱手尋衣領。亂捻物。瀉青丸。壯熱飲水喘悶。瀉白散。心熱視其睡。口中氣溫。或合面睡。及上竄咬牙。導赤散。脾熱目黃肚大。怠惰嗜臥。身熱飲水。四肢不收。瀉黃散。肺熱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湯。腎熱兩足不喜衣覆。地黃丸。

薛己曰。肝熱者。左頰先赤。便難筋急。多怒多驚。四肢困倦。寅卯時益甚。瀉青丸、柴胡飲子。心熱者額上先赤。心煩心痛。掌中熱而噦。或壯熱飲水。巳午時益甚。導赤散、瀉心湯。脾熱者。鼻上先赤。其熱在肌肉。遇夜益甚。瀉黃散。肺熱者。右頰先赤。日西熱甚。輕則瀉白散。重則地骨皮散。腎熱者。頦下先赤。兩足熱甚。骨酥酥如蟲蝕。熱盛不能起於床。夜間益盛。滋腎丸。

熱有虛實表裡

譚殊聖曰。虛熱者。因病後發熱無時。一日三五次者。此客熱乘虛而作。其必氣血未勻。四體羸弱。治宜調氣補虛。其熱自退。宜白朮散。或未退。人參犀角散。

薛己曰。虛則喜熱惡寒。乍涼乍溫。怫鬱驚惕。上盛下泄。屈體而臥。睡而露睛。面色青白。恍惚神緩。噓氣軟弱。手足指冷。宜惺惺散。實則仰體而臥。睡不露睛。面赤氣粗。口熱燥渴。二便難。煩啼暴叫。手足指熱。宜四順清涼飲加柴胡。壯熱惡風寒。為元氣不充。表之虛熱也。壯熱不惡風寒。為外邪所客。表之實熱也。壯熱欲飲湯。為津液短少。里之虛熱也。壯熱飲水。為內火燔爍。里之實熱也。熱而二便調和。風邪蘊結於裡而發者。此表熱。惺惺散加麻黃汗之。熱而頰赤作渴。睡眠不安。四肢驚掣者。此裡熱。四順清涼飲。

熱辨溫壯煩

王肯堂曰。溫熱與壯熱。相類而異。一向熱不止。由氣血壅實。五臟生熱。蒸熨於內。則眠臥不安。精神恍惚。熏發於外。則表裡俱熱。煩躁喘粗。甚則發驚癇也。輕則火府丹、金蓮飲子。重則梔子仁湯。若但溫溫然不甚盛。是溫熱也。大便臭而黃者。此腹內有伏熱也。四順飲子。糞白而酸臭。則挾宿食不消也。紫霜丸。輕者少服。重者多服。節哺乳。當取微利。至五心熱盛。煩躁不安。手足時欲露出。小便赤澀。謂之煩熱。七寶散。若唇深紅。飲水不止。竹葉石膏湯。

熱分驚積

閻孝忠曰。驚熱者。遍身發熱。或熱而不甚。面青自汗。睡夢虛驚。顛叫恍惚。有因驚而生熱者。有因熱而生驚者。錢氏導赤散、涼驚丸。皆其治也。

曾氏曰。積熱者。腹中有癖而發熱也。必眼胞浮腫。面黃足冷。發熱。從頭至肚愈甚。或聞飲食之氣噁心。及腸疼嘔吐。治同傷積。

熱有晝夜久暫之分

萬全曰。按鄭氏全嬰方所云。血熱者。巳午發熱。夜則涼。指小兒血盛實而言也。蓋謂巳午者。心火用事之時也。心主血。血氣行至巳午則陽氣盛。陽氣與正氣相搏。故至期而發熱。非其時者。非血熱也。宜龍膽丸、地黃膏之類。海藏云。夜熱屬陰。四順飲之類。此言血熱在夜也。脈經云。小兒有宿食。嘗暮發熱。明日復止。此言宿食夜熱也。積熱者。久熱也。疳熱亦久。但兼面黃吃炭土。鼻下爛也。三因云。小兒積熱者。表裡俱熱。遍身皆熱。頰赤口乾。小便赤。大便焦黃。先以四順飲利動臟腑。則熱去。既去復熱者。內熱已解。而表熱未解也。當用惺惺散。表熱乃去。表熱去後。又發熱者。此表裡俱虛。氣不歸元。而陽浮於外。所以發熱。非熱極也。只用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氣。則陽收歸內。身體便涼。重者用銀白散。暫時發熱者。或由感冒而得也。

寒熱並作

薛己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寒熱往來。此乃陰陽相勝也。夫陰氣並於陰。則發寒。陽氣並於陽。則發熱。寸口脈微為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尺脈弱為陰不足。陽氣下入陰中則發熱。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陰陽不歸其分。則寒熱交爭也。又上盛則發熱。下盛則發寒。陽勝則乍熱。陰勝則乍寒。陰陽相勝。虛實不調。故邪氣更作。而寒熱往來。或乍寒乍熱也。少陽膽者。肝之腑。界於表裡之間。陰陽之氣易乘。故寒熱多主肝膽經症。以小柴胡湯加減治之。若只見寒熱。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後元氣未復。悉屬陰虛生熱。陽虛生寒。宜八珍湯。甚者十全大補湯。有宿食為病。亦令寒熱。保和丸。食積既消。而寒熱尚作者。肝邪乘脾。所勝侮所不勝也。異功散加柴胡、山梔。

張渙曰。寒熱症。有頭疼汗出者。有嘔吐不食者。有憎寒而反飲水者。有壯熱而反飲湯者。有筋骨疼痛者。有因食積。寒而腹中痛。熱而腹中鳴者。

鰲按。此寒熱並作。乃自為一症。故有一日兩三度發。或五六度發者。非如瘧之休止有時也。其瘧症寒熱。另詳瘧門。

骨蒸熱 潮熱 餘熱

曾氏曰。骨蒸熱者。身體虛羸。遇晚而發。有熱無寒。醒時渴汗方止。此乃疳病之餘毒。傳作骨蒸。或腹內有癖塊。有時微痛。用化癖丸。先治脾虛宿滯。次以柴胡飲為治。仍忌雞酒羊面毒物。

鰲按。湯氏治骨蒸熱。用生犀散、地骨皮散、七寶散、金蓮飲子。殊為妥協。存參。

有小兒熱症。用表裡藥後。其熱俱退。既乃復熱者。為餘熱也。推其原。乃表裡俱虛。而陽浮於外。陰伏於內。所以又發熱。宜用溫平藥和其里。則體熱自除。錢氏白朮散去木香加扁豆水煎。及黃耆六一湯、安神散。自然平復。

龔信曰。熱有作止。每日應時而發。謂之潮熱。如潮信之不失其期也。錢氏云。假如潮熱。是一臟實。一臟虛。而內發虛熱也。法當補母而瀉本臟。則愈。且如日中發潮熱者。心虛也。脈為心之母。則宜先補肝。肝實而後瀉心。心得母氣。則內平而潮熱愈也。醫見潮熱。妄謂其實。乃以硝黃諸冷藥下之。下既多矣。不能禁約。而津液內竭。縱取一時之瘥。鮮不成疳病而身瘦也。曾氏法遇潮熱症。先以百解散發表。次以當歸散治之。脈實者。以大柴胡下之。虛浮數者。以百解散微汗之。若潮熱而嘔者。小柴胡和解之。

王肯堂曰。餘熱者。謂寒邪未盡。傳經之遺熱也。仁齋曰。傷寒汗下後而熱又來。乃表裡俱虛。氣不歸元。陽浮於外。不可再用涼藥。蓋熱去則寒起。古人戒之。法當和胃。使陽氣收斂。其熱自止。宜參苓白朮散。

煩躁原由症治

薛己曰。仲景云、火入肺則煩。入腎則躁。夫心者。君火也。火旺則金燔水虧。而火獨存。故肺腎合而為躁也。活人云。但煩熱者。虛煩也。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但不惡寒。鼻不疼。故知非傷寒也。頭不疼。脈不緊。故知非裡寒也。不可發汗攻下。當與竹葉湯。兼嘔。橘皮湯。又心虛則先煩而後渴。翕翕發熱。其脈浮緊而大是也。蓋煩者。心中煩擾為內熱。故屬陽。躁者。肢體躁動。或踝身為外熱。故屬陰。外熱者。無根之火也。是以為虛。在小兒當辨其䕋煎不安。是煩。䕋啀不定。是躁。䕋煎者。心經有熱。精神恍惚。煩滿生驚。䕋啀者。心經有風。煩躁驚搐也。熱甚者。黃連解毒湯。輕者。導赤散。風熱者。至寶丹。脈數而實。便閉者。神芎丸。此皆實熱之治法也。若煩而頭痛短氣。口乾咽燥。不渴者。虛也。四君加芎歸。煩不得眠。酸棗仁湯。面戴陽。目內赤。六脈洪大。按之全無者。血虛發躁。當歸補血湯。若躁而踝體。欲入並中。脈沉細或浮大。按之如無者。此皆陰盛發躁。宜參附湯。有回生之功也。

傷寒

漢張仲景。創論傷寒。六經分治。陰陽並觀。傳變不一。貴探其原。表則易治。里豈易痊。三陽為表。里症常兼。三陰為里。表症亦繁。病機疊出。不一其端。合併兩感。欲辨難言。汗吐下法。不誤則安。男婦大小。大概皆然。然而小兒。還須另看。臟腑嬌嫩。六氣未完。外邪易犯。乳食多愆。一旦病至。身熱如煎。頭疼骨痛。閤眼赤顴。或汗無汗。發渴咽乾。種種形症。病則相牽。謂為傷寒。寧曰否焉。然而幼稚。雜病多般。驚疳痰食。痘疹煩冤。總皆發熱。躁擾相干。設若誤認。時日遷延。如大人法。治之必偏。百十三方。立斃下咽。如是死者。良屬可憐。如是死者。醫罪曷寬。審音察色。詳辨為先。內傷外感。務究其根。脈或罔據。三關細研。毋俾病勢。變幻纏綿。再參疫癘。夏熱春溫。中風中濕。暑暍瀰漫。認病毋錯。方治求全。庶幾是兒。壽保彭籛。

傷寒原由症治

張元素曰。凡小兒傷寒表症。有惡風惡寒者。當發表。如氣盛能食。不大便。無表症者。可攻里。春主溫。屬木。身溫當發汗。夏主長。屬火。身熱而煩躁。合大發散。長夏主化。屬土。四季月同。當調其飲食。秋主收。屬金。身涼內溫。合微下。冬主臟。屬水。身熱而惡寒。是熱在外而寒在內。身涼而惡熱。是熱在內而寒在外。熱在內者。調胃承氣湯。寒在內者。調中湯丸。凡小兒傷寒。宜依四時陰陽升降順逆剛柔而施治。氣升浮則發之。收藏則下之。有汗發熱惡風。脈浮緩者。風傷衛。桂枝湯。無汗發熱惡寒。不當風而自憎寒。脈浮緊者。寒傷榮。麻黃湯。有汗發熱惡風。脈浮緊。無汗發熱惡寒。脈浮緩。謂之榮衛俱傷。桂枝麻黃合半湯。無汗發熱。不惡風寒。脈沉洪者。可下之。更詳其厥與不厥。量寒熱淺深而治之。有汗四肢厥。脈沉微者。名陰厥。四逆湯。無汗四肢厥。脈沉微者。名陽厥。大承氣湯。如四肢不厥。身熱內外皆陽。不動三焦。宜涼藥三五服下之。黃芩甘草湯、黃芩白朮湯、黃芩蒼朮湯、黃芩梔子湯、連翹飲子、小柴胡湯、八正散、涼膈散、白虎湯、五黃散。此上中下三焦藥。宜選用。中暑脈虛。背寒惡。自汗而渴者。白虎湯。身涼。脈緊。熱在內者。急下之。口燥咽乾。不大便是也。無汗。身大熱者。可發汗。升麻湯、大青膏、天麻膏。有汗。身大熱者。惺惺散、桂枝湯、解肌湯、小柴胡湯、白朮防風湯。可選用。發汗者。量四時暄暑燥濕風寒。各宜春涼夏寒秋溫冬熱而發之。如身表無大熱。而小便不利。是有濕熱結膀胱。仍用勝濕藥。白朮、白茯苓之類。以利小便。則其熱自退。傷寒咳嗽。吐清水。哽氣。長出氣。是肺不足也。阿膠散。面白如枯骨者。死不治。身熱咳嗽吐痰者。褊銀丸。若有表症。惡風寒而嗽者。惺惺散、加減鼠黏子湯。身大熱。吐逆不止者。茯苓半夏湯。大吐者。當下之。消積丸。潮熱有時。胸滿短氣嘔吐者。桃奴丸。

張云岐曰。小兒有寒邪。及瘟氣時疫瘡疹。身疼頭痛。壯熱多眠不語。潮熱煩渴。痰實咳嗽。人參羌活湯。時氣頭昏體熱。七寶散。小兒同乳母服。大人亦可用。小兒表傷寒。則皮膚閉而為熱。盛即生風。欲為驚搐。血氣未實。不能勝邪。故發搐也。大小便依度。口中氣熱。當發之。宜大青膏。肺盛復有風冷。則胸滿短氣。氣急喘嗽。上氣。當先散肺。瀉白散、後發散、大青膏。若止傷寒。則不胸滿。設令小兒卒暴身壯熱。惡寒。四肢冷。或耳尻冷。鼻氣冷。為斑疹也。與傷寒表症相似。此胎氣始發。自內之外。若與傷寒表症同治者。誤也。當作斑疹治之。

王好古曰。小兒傷寒時氣。風熱痰壅咳嗽。及氣不和者。四君子湯加細辛、栝蔞、桔梗、薄荷、生薑。或加防風、川芎。內有寒。或遇天寒欲發散者。則去栝蔞。虛汗夜啼。加麥冬。

楊士瀛曰。小兒頭額痛。身體發熱。大便黃赤。腹中有熱。四順散、連翹飲、三黃丸。身體潮熱。頭目昏痛。心神煩躁。小便赤。大便秘。此熱劇也。調胃承氣湯。頭額身體溫熱。大便白而酸臭者。胃中有食積也。雙聖丸。

虞摶曰。小兒傷風。貪睡。口中氣熱。呵欠煩悶。當發散。大青膏。表症也。尋常風壅發熱。鼻涕痰嗽。煩渴。惺惺散。有風熱。裡熱。口中氣熱。大小便秘赤。飲水不止。有下症者。大黃丸。大熱飲水不止。而善食者。可微下。如清便自調。不可下也。恐外熱逐於內。而變結胸危症。

張兼善曰。小兒傷風兼臟者。兼心則驚悸。兼肺則悶亂。喘息哽氣。長出氣。咳嗽。兼腎則畏明。各隨補母臟。虛見故也。如傷風手足冷。脾臟怯也。當先和脾。益黃散。而後發散。大青膏。未瘥。調中丸。有下症。大黃丸。後服溫驚丸。傷風腹脹。亦脾臟虛也。當補肺。必不喘。後發散。仍補脾也。去脹。塌氣丸。發散。大青膏。傷風吐瀉。白朮散。夾驚傷寒。熱極生風。薄荷散。

龐安常曰。小兒傷寒自汗。當補虛。和陰陽。小建中湯減桂加黃耆、人參、地黃。

吳綬曰。小兒傷寒。六經治例皆同。但有胎熱、驚熱、血熱、客熱、寒熱、潮熱、痰熱、食熱、變蒸熱、傷風熱、痘疹熱。一皆發作。狀似傷寒。要在明辨之耳。況肌體嫩弱。血氣未定。脈法不同。藥劑輕小之別。故略具節要於後。凡小兒病。詳察面色為先。傷寒尤宜加意。凡食熱傷乳則吐哯。奶瓣不消。口中醋氣。傷食則心下滿硬。噯氣作酸。惡食。右手氣口脈盛。手心熱。手背不熱。肚背先熱。以此別之。凡治小兒傷寒。發熱。必以六君子湯為主。或加神麯、麥芽、山楂、砂仁、香附之類。內實者。加枳實、青皮。熱不解者。加柴胡、黃連、黃芩之類。如無熱。香砂保和丸。凡變蒸發熱。長氣血也。夫變者。氣上。蒸者。體熱也。輕者發熱虛驚。耳冷微汗。唇中有白泡如珠子是也。三日而愈。重者寒熱脈亂。腹痛啼叫。不食。凡乳食即吐哯。五日愈也。凡傷寒發熱。則貪睡眼澀。呵欠煩悶。鼻塞噴嚏。或流清涕。口中氣熱。咳嗽聲重。或自汗怕風。人參羌活散。其餘治例。宜同傷寒表症例也。要在詳辨而治之耳。凡傷寒則怕寒。拘急。發熱翕翕然。在表。晝夜不止。直待汗出方解。錢氏曰。男子則面黃體重。女子則面赤喘急憎寒。口中氣熱。呵欠煩悶項急也。大抵傷寒則手背熱。手心不熱。左手人迎脈緊盛也。其餘六經治法。同大人傷寒。但藥宜輕小耳。亦有夾驚夾食傷寒。要在詳審。凡痘疹發熱。錢氏曰。腮赤多躁。噴嚏眼澀。呵欠煩悶。時發驚悸。身重發熱。耳尖鼻尖手足稍冷。乍涼乍熱。睡中驚惕。起臥不安。乃其候也。切不可認作傷寒。發汗。蓋覆取汗。則大誤。須仔細辨之。

鰲按。小兒傷寒。雖云六經治例。與大人無異。然畢竟有別。小兒多一切雜症。如前輩所云。固當一一分辨施治。即真屬傷寒。而小兒必夾驚夾食之症為多。故即用六經分治之劑。其中必兼去驚消食之品。方可奏功。至小兒傷寒形症。亦屬有定。如頭痛。體重。鼻塞流涕。喘息。頰赤眼澀。或眼赤黃。口乾。咳嗽。噴嚏。或口鼻出水。山根青色。身上寒毛起。或畏人。或惡寒。兩手脈必洪數。凡此等症。皆屬傷寒之候。必明辨之。方不與一切之症相混。而可以傷寒之治為治。而即此等症。亦不必悉具。隨見數症便是。如吳氏詳列諸症。本與傷寒無涉。今特錄之者。所以別於傷寒。欲醫者知一切諸症之各有形症。便當各隨症治。而可不混於傷寒也。

麻疹

麻疹浮小。而有頭粒。非如發斑。成片一色。方其初起。必先發熱。都似傷寒。而有分別。鼻流清涕。咳嗽嚏泄。眼胞微腫。淚汪盈睫。或嘔或利。紅及腮頰。此麻疹候。汗下不必。按此諸症。乃為肺疾。亦屬天行。傳染而得。身熱之後。其出最捷。一擁而來。六時漸沒。其沒貴遲。期兩三日。熱清毒退。乃為上吉。亦有出遲。三日始滅。亦有沒早。頃刻無跡。皆由熱毒。膚厚而合。恐生他變。至不可測。及其既退。調護宜密。切須忌口。風寒莫及。疹後變生。最易咳逆。毒流肺竅。氣喘吸吸。或成癆瘵。骨蒸羸怯。毒淫脾腎。漸至骨立。或頻瀉利。青黃夾雜。毒流腸胃。氣虛難接。或口生瘡。牙齦爛黑。毒深入肝。奄奄命絕。此四大症。疹後易涉。慎勿輕視。致令危急。按症尋求。治之以法。

麻疹原由症治

錢乙曰。麻疹形症亦同。有如發風𤺋疙瘩。擁起如雲頭。色赤成斑。隨見隨沒者。有如粟米頭粇。三番俱見而不沒。至三日後方收漸沒者。然皆謂麻疹。其於欲出未出之際。當用發表藥發之。則易出易愈也。有發熱至十餘日始見者。大抵主在發散肺經之熱毒。始事也。調理補養病後之元氣。終事也。其或兼風兼痰兼食。隨宜加對症藥。

萬全曰。疹小而碎。少陰心火也。心肺位乎上。心火旺則肺受之。治疹專以肺為主。觀咳嗽者。火炎則肺葉焦舉也。鼻流清涕者。鼻為肺竅。以火爍金而液自流也。目中淚出者。肺熱則移於肝。肝之竅在目也。或手掐眉目唇鼻及面者。肺熱症也。疹子只怕不能得出。若出盡則毒便解。故治疹者。發熱時。當察時令寒暄。以藥發之。如時大寒。以桂枝葛根湯發之。大熱。以升麻葛根湯合人參白虎湯發之。不寒不熱。以荊防敗毒散發之。如兼疫癘時行之氣。則以人參敗毒散發之。

聞人槻曰。麻疹初出。全類傷寒。發熱咳嗽。鼻塞面腫。涕唾稠黏。全是肺經之症。有末傳泄利者。有一起即兼泄利者。肺與大腸相表裡。表裡俱病也。惟不可觸冒風寒。及於正蒸熱時啖食。能變輕為重。不可不慎。

朱震亨曰。斑駁疹毒之病。是肺胃熱毒。熏發於皮膚。狀如蚊蚤所咬也。

李梴曰。疹者。如粟米。微紅。隱隱皮膚不出。作癢。全無痛處。麻子最小。隱隱如麻子。頂平軟不礙指。即有清水。痘多挾疹同出。麻亦多挾疹同出。故曰痘疹麻疹。麻疹以升麻葛根湯加蔥白、紫蘇。乃麻疹初起之神方。或蘇葛湯亦佳。或以加味敗毒散表之。汗後身涼。紅痕自滅。麻不出而喘者死。變成黑斑者死。麻疹後。餘毒內攻。循衣摸床。譫語神昏者死。

史演山曰。疹喜清涼。痘喜溫暖。人皆知之。然疹子初出。亦須和暖。則易出。所以發苗之初。只要發出得盡。則其毒便解。大抵疹欲出已出之際。雖寒。勿用桂枝。雖虛。勿用參朮。雖嘔而有痰。勿用半夏、南星。

王肯堂曰。發熱六七日。知是疹子。卻不見出。此皮膚堅厚。腠理閉密。又或為風寒襲之。曾有吐利。乃伏也。急用托裡發表之劑。麻黃湯調柏墨散發之。外用胡荽酒麻蘸遍身刮之。疹子發熱。或自汗。或鼻衄者。不須止之。亦發散之義。疹子發熱吐利。乃火邪內逼。純是熱症。不可作寒論。上焦多吐。黃芩湯加茅根、蘆根、枇杷葉。下焦多利。黃芩湯送香連丸。中焦吐利俱多。黃芩湯多加茅根。蘆根。調六一散。滯下。加味黃芩湯調六一散。疹出之時。咽喉腫痛。乃毒火上熏。勿作喉痹治。甘桔湯加元參、牛蒡、連翹。或射干鼠黏子湯。疹色喜通紅。若淡白者。心血不足。養血化斑湯。色太紅。或紫殷者。血熱也。或出太暴者。並宜大青湯。黑者死。疹既出。熱盛不減。此毒壅遏。大青湯解其表。便澀者。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解其里。大便不通。四順清涼飲。疹後熱不除。忽發搐。不可與急驚同論。用導赤散加人參、麥冬、送安神丸。大熱未退。不可與食。與傷寒同。

龔信曰。當以蔥白湯飲之。其麻自出。如渴。只宜蔥白湯以滋其渴。使毛竅中常微潤可也。過三日不沒者。內有實熱。犀角地黃湯解之。

翁仲仁曰。麻疹與痘瘡。始似終殊。原同症異。痘瘡發於五臟。麻疹出於六腑。然麻疹一症。先動陽分。而後歸於陰經。故標屬陰。而本屬陽。其熱也。氣與血分相搏。故血多虛耗。其治也。先發散行氣。而後滋陰補血。凡動氣燥悍之藥。皆不可下也。

鰲按。翁氏此說。已舉麻疹之原由症治。包括詳盡。名論也。

凡看麻疹之法。多於耳後頂上腰眼先見。其顆大而不長。其形小而勻淨。既出。色紫紅乾燥暗晦。乃火盛毒熾。宜六一散解之。四物湯換生地加柴、芩、翹、葛、牛蒡、紅花等。滋陰涼血。而熱似除。所謂養陰退陽之義也。如疹出。見風早沒。不清爽者。宜消毒飲。加發散之藥。雖不復出。亦尋愈矣。

吐桂曰。疹屬陽腑經邪。初起必從表治。症見頭痛喘咳。氣粗嘔逆。一二日即發者輕。三五日者重。陽病七日外。隱伏不透。邪反內攻。喘不止。必腹痛脹秘悶危矣。治宜苦辛清熱。涼膈去硝黃。方書謂足陽明胃疹。如雲布密。或大顆如痘。但無根盤。又謂手太陰肺疹。但有點粒。無片片者。用辛散解肌。冬月無汗。壯熱喘急。用麻杏。如華蓋散、三拗湯。夏月無汗。用辛涼解肌。葛根、前胡、薄荷、防風、香薷、牛蒡、枳殼、桔梗、木通之屬。古人以表邪口渴。即加葛根。以其升胃津。熱甚煩渴。用石膏辛涼解肌。無汗忌用。連翹辛涼。翹出眾草。能升能清。最利幼科。治小兒六經諸熱。疹宜通泄。泄瀉為順。下痢五色者亦無妨。惟二便不利。最多凶症。治法大忌止瀉。痧本六氣客邪。風寒暑濕。必從火化。痧既外發。世人皆云邪透。孰謂出沒之際。升必有降。勝必有復。常有痧外發。身熱不除。致咽啞齦腐。喘急腹脹。下痢不食。煩躁昏沉。竟以告斃者。皆屬裡症不清致變。須分三焦受邪孰多。或兼別病累瘁。須細體認。上焦藥用辛涼。中焦苦辛寒。下焦鹹寒。春令發痧從風溫。夏季從暑風。暑必兼濕。秋令從熱爍燥氣。冬月從風寒。痧疳濕盛熱蒸。口舌咽喉疳蝕。若不速治。有穿腮破頰。咽閉喘促。告斃矣。治之宜早。外治另用專方。若湯藥方法。必輕淡能解上病。或清散亦可。痧痢乃熱毒內陷。與傷寒協熱邪盡則痢止同法。忌升提。忌補澀。輕則分利宣通。重則宜用苦寒解毒。

鰲按。方書名麻疹者。北人單謂之疹。吳人謂之痧子。浙人謂之喑子。名各不同。其實則一也。痧疹雖由肺胃間毒。畢竟是肺經所發之疾。故方書言手太陰肺疹。但有點粒無片片者。今時所患。皆是點粒分明者也。至方書言足陽明胃疹。如雲布密。恐是斑毒。故一片如雲密布。且斑毒之發。亦由陽明鬱熱毒蒸所致。痧不發於胃。而專發於肺也。即使痧毒內陷。或亦入胃入脾入肝入腎。各有變症。然此是痧發不透後。其毒轉註之臟腑經絡。非初發之經也。方書謂胃疹者。古人每斑疹二字連用。其謂胃疹。當即是斑。其謂肺疹。乃是痧子。即麻疹也。葉氏以痧宜通泄。泄瀉為順云云。夫痧固宜通泄。然太泄痢。又恐毒之下注者未盡。而毒之外發者。復因下泄而多阻滯。以致毒陷益深。瀉痢愈不止。正氣遂日益虛。此際正難措手。然葉氏忌升提忌補澀二語。又為痧痢金科玉律。切不可犯。則於此而斟酌求治。惟以解毒為主。兼散腸間鬱積。而肺大腸表裡。腸間之鬱積清。肺經之毒自解。卻不可犯胃氣以絕生氣。

瘧疾

(寒熱往來附)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又云瘧病。必由風著。內經之言。宜為細度。夏月盛暑。腠理開發。汗出當風。浴後磅礴。衛氣不守。邪氣內薄。舍於膜原。應時而劇。暑日得風。根因是托。然而小兒。多由食摶。脾弱胃衰。乳食停積。諸邪悉附。與正相角。壅遏陰陽。二氣交錯。陰盛陽虛。先寒而慄。陽勝陰虛。先熱如烙。邪與衛並。故日揮霍。邪深入里。故間日作。瘧必有痰。停滯胸膈。瘧必有濕。痠疼手腳。癉牝溫寒。鬼瘴名各。為症不同。而可約略。冷起毫毛。伸欠蕭索。戰慄鼓頷。頭痛如鑿。及其熱時。內外火鑠。渴欲引飲。身疼筋縛。或先寒侵。或先熱灼。陰陽偏勝。如酬如酢。故以往來。寒熱如約。丹溪有言。最為精確。無汗發汗。散邪為主。有汗止汗。固正宜速。務期邪盡。陰陽和協。無奈世醫。不知用藥。小柴胡湯。以為定法。不知前賢。再四叮囑。早服柴胡。淹纏難卻。邪由外散。正無內削。用和陰陽。才可下⿱山亢。莫慢輕疏。切宜斟酌。久瘧不愈。瘧母內托。胸脅之間。可按可摸。治應消散。毋俾正弱。

瘧疾原由症治

曾氏曰。內經瘧論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謂腠理開而汗出遇風。或得於澡浴。水氣舍於皮膚間。因衛氣不守。邪氣並居。其疾始作。伸欠寒慄。腰背俱痛。骨節煩疼。寒生則內外皆熱。頭疼而渴。乃陰陽二氣交爭。虛實更作而然。陰氣獨盛。則陽虛。故先寒戰慄。腰背頭項骨節皆痛。陽氣獨勝。則陰虛。故先熱。發時不嗜食。喜嘔。頭疼腰痛。小便不利。陰盛陽虛。則內外皆寒。陰盛陰虛。則內外皆熱。此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蘊積痰飲。病氣與衛氣並居。故病日作。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五臟病氣深入。不能與衛氣俱出。則間日而作。當衛氣所至。病氣所在。則發。在陽則熱。在陰則寒。俟陰陽各衰。衛氣與病氣相離。則病休。陰陽相搏。衛氣與病氣相集。則復作。各隨其衛氣之所在。與所中邪氣相合而然也。先寒後熱者。先傷寒而後傷風。名寒瘧。先熱後寒者。先傷風而後傷寒。名溫瘧。但熱不寒者。名癉瘧。身重寒熱。骨節痛。腹脹滿。自汗善嘔。名濕瘧。但寒不熱者。名牝瘧。其病不一。故治當隨其陰陽虛實。汗吐下溫。對症施治。以平為期。然必因正氣虛。感受邪氣。留而不去。其病為實。自表傳里。先汗後下。古今不易。故治瘧必須先表。用百解散加薑、蔥。次小柴胡加桂枝、薑、棗。以和解表裡之邪。自然作效。若表裡實。用當歸散、五和湯、烏犀丸下之。勻氣散止補。後以藿香飲加草果、良薑、薑、棗。正胃氣。去寒邪。則自平復。如表解後。寒熱往來。以二仙飲截之。寒熱既除。用平胃散鹽湯空心調服。溫胃健脾。則外邪自清。此為明論。有寒多熱少。經久不愈。致脾胃弱。飲食少。神色變。二姜丸及清脾湯為治。

婁全善曰。治小兒瘧疾。多與大人同法。以出汗為瘥。宜桂枝、柴胡、參、芩輩。其病食病痰。以意消息之。小兒多由食積得之。必兼消藥為先也。

葉桂曰。瘧因暑發居多。方書雖有痰食寒熱瘴癘之互異。幼稚之瘧。都因脾胃受病。然氣怯神弱。初病驚癇厥逆為多。在夏秋之時。斷不可認為驚癇。大方瘧症。須分十二經。與咳症相等。若幼醫庸俗。但以小柴胡去參。或香薷、葛根之屬。不知柴胡動肝陰。葛根竭胃汁。致變屢矣。幼科純陽。暑為熱氣。症必熱多煩渴。邪自肺受者。桂枝白虎湯。二進必愈。其有冷食不運。有足太陰脾病見症。初用正氣。或用辛溫如草果、生薑、半夏之屬。方書謂草果治太陰獨勝之寒。知母治陽明獨勝之熱。瘧久色奪。唇白汗多。餒弱。必用四獸飲。陰虛內熱。必用鱉甲、首烏、知母。便漸溏者。忌用。久瘧營傷寒勝。加桂、姜。擬初中末瘧門用藥於左。如初病暑風濕熱瘧藥。兼脘痞悶。用桔梗、枳殼、杏仁、厚朴、(二味喘最宜)、栝蔞皮、山梔、香豉。頭痛宜辛涼輕劑。連翹、薄荷、赤芍、羚羊角、蔓荊子、滑石。(此方淡滲清上)重則用石膏。口渴用花粉。煩渴用竹葉石膏湯。熱甚則用芩、連、山梔。夏季身痛屬濕。羌、防辛溫宜忌。宜用木防己、蠶沙。暑熱邪傷。初在氣分。日久不解。漸入血分。反渴。不多飲。唇舌絳赤。芩連膏。如不應。必用血藥。涼佐清氣熱。一味足矣。輕則用丹皮、(汗多忌)青蒿、犀角、竹葉心、元參、鮮生地、細生地、木通、(亦能發汗)淡竹葉。若熱久痞結。瀉心湯選用。又夏月熱久入血。最多蓄血一症。譫語昏狂。看法以小便清長者。大便必黑為是。桃仁承氣湯為要藥。幼稚瘧久。面腫腹膨。泄瀉不欲食。或囊腫。或跗腫。必用東垣益氣以升陽。倘脾陽消憊。前方不應。用理中湯或錢氏益黃散。得效二三日。須投五苓散。一二日。再與異功、參苓白朮散之類。必全好。徐忠可注金匱。有云。幼兒未進穀食者。患瘧久不止。用冰糖濃湯。余試果驗。瘧多用烏梅。以酸泄木安土之意。用常山、草果。乃劫其太陰之藥。以常山極走。使二邪不相併之謂。用人參、生薑曰露姜飲。一以固元。一以散邪。取通神明去穢惡之氣。總之久瘧氣餒。凡壯膽氣。皆可止瘧。未必真有瘧鬼。又瘧邪既久。深入血分。或結瘧母。鱉甲煎丸。設用煎方。活血通絡可矣。

寒熱往來

巢元方曰。風邪外客於皮膚。而痰飲內漬於臟腑。致令血氣不和。陰陽更相乘克。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之氣。為邪所乘。邪正相干。陰陽交爭。時發時止。則寒熱更相往來也。

吳綬曰。凡寒熱往來。是無定期者。其有定期。瘧也。全生云。若其人翕翕如熱。淅淅如寒。無有時度。支節如解。手足痠疼。頭目昏暈。此由營衛虛弱。外為風邪相乘。搏於陽則發熱。搏於陰則發寒。久不治成癆。宜荊芥散。又曰。如苦寒熱如瘧。不以時度。腸滿膨脝。起則頭暈。大便不通。或時腹痛。胸膈痞悶。此由宿谷停留不化。結於腸間。氣道不舒。陰陽交亂。宜備急丸。若止見寒熱。起居如常。久而不愈。乃大病後元氣未復。悉屬陰虛生熱。陽虛生寒。宜八珍湯。食積為病。亦令寒熱。保和丸消之。兼嘔吐泄瀉。六君子湯。厥冷飲熱。人參理中丸。作渴不止。七味白朮散。食積消而寒熱尚作者。肝邪乘脾也。異功散加梔、柴。然此皆非瘧症也。切不可混。

龐安常曰。小兒食積。寒熱如瘧。渴瀉氣急。要合地臥。此候當先取下積。只用平胃散。次常服進食丸。

卷三

黃疸

脾土色黃。病則成疸。其病緣何。先因虛損。復感濕熱。風寒外犍。停郁腠理。浸淫肢脘。內熱蒸蒸。外熏色變。此其大凡。脈必濡緩。傷寒無汗。瘀熱不散。身必發黃。尿澀腹滿。暑邪挾濕。經絡俱燀。淪膚浹髓。臟氣莫展。黃如橘色。筋骨痿軟。或由疳瀉。肌肉消剗。肚大筋青。皮黃髮卷。胎疸之疾。得於初產。生下即黃。遍身梔染。原雖不同。陰陽必辨。陽黃體熱。二便硬短。脾與心搏。胸膈必懣。先利小便。下法莫遠。陰黃肢冷。清便滋泫。大便清黃。腹痛而喘。面目爪齒。黃色暗慘。脾虛失制。腎水脹衍。約此二端。疸病斯顯。再詳兼症。身疼體懶。強直其膊。枯澀其眼。溺如屋漏。浮腫若繭。或渴或嘔。或寒或暖。按症求之。有此款款。淡黃兼白。乃胃怯懦。或胃不和。其病稍淺。

疸病原由症治

錢乙曰。諸黃皆相似。如身皮目皆黃者。黃病也。身痛膊背強。大小便澀。一身盡黃。面目指爪皆黃。小便如屋塵色。著物皆黃。渴者難治。此黃疸也。其症多患於大病後。別有一症。不因病後身微黃者。胃熱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黃腹大。食土而渴者。脾疳也。又有自生而身黃者。胎疸也。古書云。諸疸皆熱也。深黃者是也。若淡黃兼白者胃怯。胃不和也。難知云。色如熏黃。乃濕病也。則一身盡痛。若色如橘子黃者。黃病也。身不痛。有干黃者。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飲。宜梔子柏皮湯。有濕黃者。脾也。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飲。宜大茵陳湯。如大便自利而黃者。茵陳梔子黃連三物湯。或往來寒熱。一身盡黃者。小柴胡加梔子湯。

曾氏曰。黃病不可一概論。標本不同。症治亦異。乃脾胃氣虛。感受濕熱。郁於腠理。淫於皮膚。蘊積成黃。熏發於外。故有是症。或脾胃虛弱。內因症癖。攻之而成。然疳瀉亦主皮黃。肚大發直筋青。肌肉消瘦。外無色澤。身必發黃。治法。感濕熱者。以㕮咀五苓散加麻黃、姜。汗之即愈。或茵陳蒿湯調下五苓散亦可。若得干疳癖者。形如黃土。宜醒脾。或化癖丸。

羅謙甫曰。予治一小兒。季夏身體蒸熱。胸膈煩滿。皮膚如橘黃。眼白亦黃。筋骨瘦弱。不能行立。此由熱加以濕。而蒸搏於經絡。入於骨髓。使臟氣不生。故脾遂乘心。濕熱相合而成以疾也。蓋心火實。則身體蒸熱。胸膈煩滿。脾濕勝。則皮膚如橘色。有餘之氣。必乘己所勝而侮所不勝。是腎肝受邪。而筋骨痿弱。不能行立。內經言。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又言濕熱成痿。是也。所謂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也。蓋脾土退其本位。腎水得復。心火自平矣。加減瀉黃散。

疸分陰陽

張元素曰。陽黃者。大小便赤澀身熱。是脾土與心火相搏。為陽病。法當先利小便。後下大便。陰黃者。清便自調。面目及身黃。四肢冷。是脾虛不能制腎水。宜益黃散。下使君子丸。

水腫(諸腫脹附)

少陰腎水。太陰肺金。金本生水。水融兩陰。腎邪相傳。膀胱是侵。逆於脾土。反被水沉。脾虛失制。隨水所淫。脾既受克。不能生心。水激心火。與肺相臨。肺又受害。化原失憑。以致水溢。腎邪縱橫。脾易受濕。水乃與並。脾主四肢。流走駸駸。滲於脈絡。皮膚是尋。血亦化水。停積日深。乃作水腫。腹飽筋青。手足面目。悉屬水停。或氣喘逆。或口呻吟。或發煩渴。或寒熱乘。或小便秘。溺出如針。胸滿脅脹。減食失音。背平臍凸。命乃將傾。須潔淨府。亦開鬼門。去菀陳莝。內經是箴。當須識此。急早治懲。根由症狀。仔細詳明。嗟嗟水腫。病豈尋恆。時俗謬妄。河白是稱。遍考方書。古無此名。

水腫原由症治

曾氏曰。原腫病之由。標本之疾。腎主元氣。天一之水生焉。肺主沖化。地四之金屬焉。腎為本而肺為標。皆至陰以積水。其為病也。腎者。胃之關鍵。關鍵不利。則樞機不轉。水乃不行。滲於脈絡皮膚。而為浮腫。當推究內外所因為治。兒大者。憑脈以明虛實。古方有十種論症。短氣不得臥。為心水。兩脅緊痛。為肝水。大便鴨溏。為肺水。四肢苦重。為脾水。腰痛足冷。為腎水。口苦咽乾。為膽水。乍虛乍實。為大腸水。腹急肢瘦。為膀胱水。小便閉澀。為胃水。少腹急滿。為小腸水。然脈浮為風為虛。沉伏為水病。沉則脈絡虛。伏則小便難。即為正水。脾脈虛大。多作脾腫。因循不治。乃成水腫。蓋脾屬土。喜燥而惡濕。常感濕氣。濕又喜傷脾。血化為水。土敗不能制水。則停蓄不行。留滯皮膚。故作浮腫。初得病時。見眼胞早晨浮突。午後稍消。急以羌活散疏解。次醒脾散。及間投南星腹皮散。其脾冷困。則燥以草果、縮砂之類。然此症夏秋冬治之頗易。惟春不然。蓋四時之水。無如春水泛溢。兼肝木旺而脾土受克。不能受水。所以難療。須徐徐調理取效。若脾熱而困。入投燥熱藥。雖不能生土。亦可勝水。奈殺之太過。土不勝火。則熱愈盛而不食。發熱煩渴。又進燥劑。由此面目轉浮。致脾敗。手足背腫。臍凸。皆脾之外候。有未經發表。遞用下藥。一瀉腫消。乃曰瀉之力。不知脾愈瀉而愈虛。不旬月。其腫如初。此世人但知瀉腫為最。不求十補而一瀉之論。法當隨四時用藥解表。通利小便。春以七寶丹加麻黃、桂枝、赤苓、薑、蔥。夏以五苓散加麻黃、苡仁、車前子、薑、蔥。秋以清肺飲加羌活、細辛、商陸。薑、蔥。冬以沖和飲加白朮、生川烏、赤小豆、薑、蔥。次投滋潤救脾導水湯劑滲泄之。乃為良法。更以香陸胃苓丸頓服。自安。

有初中便覺痰嗽氣喘。小水不通。正屬肺腎所主。先服解表散。次投三白散。凡得此病。非一朝夕之故。不可求速效。以致虛脫。如愈後。再感外風。滿面虛浮。用排風散和解。仍服救脾湯劑。免致反復。劉氏曰。治腫非易。補養尤難。忌食物切須詳審。有久不消者。下浚川丸即效。

史演山曰。腫脹二症。此由虛中有積。久患失治。日漸傳變。症候多端。隨輕重。察盛衰。審表裡以主治。先固其本。後治其標。斯無患矣。受濕腫。食毒氣腫。傷寒虛氣入腹腫。瀉痢虛氣入腹腫。此四種所患病不相同。皆由虛得之。受濕。謂脾胃受濕冷。久不克化。氣浮。四肢頭面皆腫。食毒氣腫。由脾胃傷冷積。毒氣停留胃脘。致氣入腹。蠱脹腫急。傷寒由下之太早。乘虛入腹作腫。瀉痢久。脾氣亦虛。是以致腫。以上宜平調胃氣。補臟充實。方可去腫。先服四味理中湯減半乾姜加白朮、桑皮。傷寒虛腫。加枳實。作喘加淡豉。瀉痢虛脹。宜正氣調胃。胃氣既壯。救生丹利之。腫即退。再用觀音散調補臟腑。即平復矣。

王履曰。氣虛腫。亦名氣蠱。血虛腫。亦名血蠱。小兒所患腫脹一門。最為要急。前人少有究竟。然腫脹之作。皆由榮衛不順。臟腑怯弱。壅滯三焦。流注百脈。表裡俱虛。邪正相亂。以致四肢浮盛。肚腹膨滿。多由食毒得之。飲食得之。症傷得之。飢飽得之。積久不化。故成斯病。病由虛得。或妄亂通下。因虛致虛。根不得去。疾加益甚。是謂壞症危症。先投榮衛飲子。次服分氣飲子以散滯。斯病去矣。

葉桂曰。夏季濕熱鬱蒸。脾胃氣弱。水穀之氣不運。濕著內蘊為熱。漸至浮腫腹脹。小水不利。治之非法。水濕久積。逆行犯肺。必生咳嗽喘促。甚則坐不得臥。俯不能仰。危期速矣。大凡喘必生脹。脹必生喘。方書以先喘後脹者治在肺。先脹後喘者治在脾。亦定論也。金匱有風水、皮水、石水、正水、黃汗。以分表裡之治。河間有三焦分消。子和有磨積逐水。皆有奧義。學者不可不潛心體認。難以概述。閱近代世俗論水濕喘脹之症。以內經開鬼門取汗為表治。分利小便潔淨府為里治。經旨病能篇。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以健脾燥濕為穩治。治之不效。技窮束手矣。不知凡病皆本乎陰陽。通表利小便。乃宣經氣利腑氣。是陽病治法。暖水臟。溫脾腎。補後方以驅水。是陰病治法。治肺以輕開上。治脾必佐溫通。若陰陽表裡乖違。臟真日漓。陰陽不運。亦必作脹。治以通陽。乃可奏績。如局方禹餘糧丸。甚至三焦交阻。必用分消。腸胃窒塞。必用下奪。然不得與傷寒實熱同例。擅投硝、黃、枳、樸。擾動陰血。若太陰脾臟飲濕阻氣。溫之補之不應。欲用下法。少少甘遂為丸可也。其治實症。選用方法。備採葶藶大棗湯、牡蠣澤瀉散、甘遂半夏湯、子和桂苓湯、中滿分消飲、五子五皮湯、茯苓防己湯、小青龍湯、木防己湯、瀉白散、五苓散、控涎丹、禹功丸、大順散、越婢湯。徐姓小兒。單脹數月。服肥兒丸、萬安丸、磨積丹、綠礬丸、雞肫藥。俱不效。余謂氣分不效。宜治血絡。所謂絡瘀則脹也。用歸鬚、桃仁、延胡、山甲、蜣螂、䗪蟲、靈脂、山楂之類為丸。十日全愈。

腹痛腹脹

腹痛腹脹。病屬中宮。臟氣相擊。邪正交攻。挾寒挾熱。症見不同。曰食曰積。壅滯於胸。有虛有實。其故難窮。二病之因。各以類從。先詳腹痛。勢若攻中。脾虛氣冷。胃虛嘔䗐。虛熱面黃。實熱面紅。食積便臭。蠱積沫瀜。肝木乘脾。兩脅恫恫。寒水侮土。瀉利重重。脾氣下陷。重墜如鍾。脾來克腎。少腹如舂。盤腸內吊。腰曲猶弓。啼干唇黑。由於肝風。亦有鎖肚。硬如石𧍒。撮口面青。初生屯蒙。此二症者。患之實凶。以上種種。務通其中。次詳腹脹。痞氣填衷。悶亂喘滿。下則倥侗。不喘虛痞。誤下疲癃。土虛及肺。金氣銷熔。目胞腮腫。內及喉嚨。或緣病後。脈細朦朧。或緣痰食。膈滿肚壅。(葉平聲)或緣熱結。壯熱若烘。或緣寒積。肢冷涎之。丁奚哺露。無辜病叢。頭小腹大。黃瘦其躬。乃脹之重。病氣日充。審其根原。毋俾病隆。為補為瀉。當可病鬆。莫作等閒。用拯幼童。

腹痛原由症治

錢乙曰。小兒積痛、食痛、虛痛、蟲痛。大同小異。惟蟲痛當口淡而沫自出。治之隨其症用藥。蟲與癇相似。小兒本怯。故胃虛冷。則蟲動而心痛。與癇略相似。但目不斜。手不搐也。宜安蟲散。又有胃受極寒極熱。亦令蟲病。或微痛。或不痛。遽然吐蟲。法當安蟲為主。若因治蟲。反傷胃氣。固不可。因寒而動者。理中湯加烏梅、川椒。因熱而動者。五苓散加烏梅。

曾氏曰。蟲痛。小兒多有之。其症心腹痛。叫哭。倒身撲手。嘔吐清水涎沫。面青黃。時作時止。口唇紫黑色者。是蛔厥也。宜安蟲散、安蟲丸。

譚殊聖曰。小兒腹痛。多因邪正交攻。與臟氣相擊而作。桔梗枳殼湯加青皮、陳皮、木香、當歸為妙。挾熱而痛。必面赤壯熱。四肢煩。手足心熱。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挾冷而痛者。必面色或白或青。手足冷。七氣湯加桂。調蘇合丸。冷甚變症。則面黯。唇口俱黑。爪甲皆青矣。若內吊痛。則鉤藤散。其餘則芍藥甘草湯。皆要藥也。

盤腸內吊痛

婁全善曰。曲腰乾哭無淚者。為盤腸內吊痛。面㿠白。不思食。為胃冷痛。面赤唇焦便黃。為熱痛。面黃白。大便酸臭。為積痛。口痰而沫自出。為蟲痛。然皆不如內吊之甚也。

吳綬曰。小兒腹痛。曲腰乾啼。面青白。唇黑肢冷。大便色青不實。名盤腸內吊痛。急煎蔥湯淋洗其腹。揉蔥白熨臍腹間。良久。尿自出。其痛立止。續用乳香散。

鎖肚痛

曾氏曰。有鎖肚痛者。嬰兒一月後。忽乳不下咽。肚硬如石。赤如朱。撮口而哭。面青唇黑。手足口氣俱冷是也。始因斷臍帶不緊。為冷風所乘。症甚危急。以白芍藥湯、烏梅散投之。久則難治。更參考臍風症。

腹脹原由症治

錢乙曰。腹脹由脾胃氣虛攻作也。實者。悶亂喘滿。可下之。用紫霜丸。不喘者。虛也。不可下。誤下則脾虛。氣上附肺而行。肺與脾子母皆虛。肺主目胞腮之類。脾主四肢。母氣虛甚。即目胞腮腫。四肢黃色。宜塌氣丸漸消之。未愈。漸加丸數。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溫散藥治之。何以然。脾虛氣未出。故雖腹脹而不喘。可以溫散藥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氣。則愈。若氣已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內弱。每生虛氣。入於四肢面目矣。小兒易為虛實。脾虛則不受寒溫。服寒則生冷。服溫則生熱。當識此勿誤也。胃久虛熱。多生疸病。或引飲不止。脾虛不能勝腎。隨肺氣上行於四肢面目。腫若水狀。腎氣漫淫於肺。即大喘也。宜塌氣丸。病愈。面未紅者。虛衰未復故也。治小兒虛腹脹。先服塌氣丸。不愈。腹中有食積結糞。小便黃。時微喘。脈伏而實。時飲水。能食者下之。蓋脾初虛而後有積。所治宜先補脾。然後下之。後又補脾。即愈也。不可補肺。恐生虛喘。

張云岐曰。小兒熱結於內。腹脹壯熱。大便赤黃。躁悶煩亂者。宜用瀉青丸。

腹脹有虛實

張元素曰。凡久病吐瀉後。虛則脈微細。若色淡黃。目胞腮虛腫。手足冷。先塌氣丸。後異功散、和中丸、益黃散、四君之類。用諸溫藥養其氣。實則脈洪實。不因吐瀉痢下後。腹脹而喘急悶亂。更有熱有痰有食而腹脹者。白餅子、大黃丸、解毒丸下之。兼須認二便。如都不通。先利小便。

李杲曰。大約寒脹多。熱脹少。皆主於脾。

龐安常曰。東垣治脹。不犯上下二焦。用素問中滿者瀉之於內之法。實者分氣消積。虛者升陽滋血。治者當師其意而活用之。不可排擊。宜中滿分消丸、消痞丸、丹腹脹方、升陽滋血湯。

痞結積癖

痞義為閉。結則實哉。始由痰飲。熱蘊如煨。專留腹脅。似盆似杯。營衛氣塞。不能往來。非心下痞。易於宣開。故時脹滿。按則哭哀。飲食減少。寒熱相催。原其所由。脾臟虛羸。久必土敗。變難預推。當須養正。勿但結摧。然痞雖結。未成硬胚。積且致癖。堅實難錘。積因乳哺。節度多乖。膩滯生冷。停聚難裁。風寒外襲。濕熱中懷。老痰堅結。或系血衃。皆能成積。腹內為災。始同雞卵。逐漸如胎。腹脹且痛。足冷麵灰。亦由脾病。虛實兼該。實則宜攻。虛則宜培。未可概論。未可狐猜。漢東王氏。論積最佳。可治不治。分辨無差。虛中之積。症更難諧。因驚傷食。吐瀉與偕。其脾愈弱。其病難排。取轉不著。積反隱埋。驚疳之候。最易根荄。嬰兒乳積。面色莓苔。口瘡吐哯。腹中塊轠。皆由乳後。偏臥不回。乳滯脅下。結塊而隤。痃癖一症。更屬奇侅。蘊結在腹。成塊如梅。時常叫痛。骨瘦如柴。左脅下痛。痃氣為媒。右脅下痛。癖氣相偎。俗名龜癆。左右脅叉。此亦脾病。冷氣沉霾。致成是疾。寒熱侵骸。至於傷暑。秋必病痎。寒熱來往。脾胃氣衰。血膜包水。瘧癖如蛙。古人成法。可摩可楷。詳核方治。慎保嬰孩。

痞結原由症治

薛己曰。痞結既久。飲食減少。脾氣必虛。久而不愈。必先以固胃氣為主。使養正則積自除。若欲直攻其結。不惟不能善消。抑亦損其脾土。脾土既虧。必變症百出。當詳參各類以治之。

陳藏器曰。痞者塞也。熱氣蘊於胸膈之間。留飲聚於腹脅之內。於是營衛不能流行。臟腑不能宣通。由脹滿而致痞結。勢使然耳。此熱實之症也。時或發為壯熱。宜聖惠破結散。此方治小兒痞結。雖服湯藥時。暫得利。而滯實不消。心下堅脹。按之即哭。內有伏熱併成。宜利大便。破結散氣。

積癖原由症治

李仲南曰。積症有傷乳傷食而身體熱者。惟肚熱為甚耳。夜間有熱者。傷積之明驗也。

錢乙曰。小兒病癖。由乳食不消。伏在腹中。乍涼乍熱。飲水不止。或喘而嗽。與潮食相類。若不早治。必成癆疳。寒熱飲水。脅下有形硬痛。法當用藥漸消漸磨之。以其有症癖。故令兒不食。脾胃虛而發熱。故引飲也。

曾氏曰。嬰孩積症。皆乳哺不節。過餐生冷堅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積停中脘。外為風寒所襲。或夜臥失蓋。致頭疼面黃身熱。眼胞微腫。腹痛膨脹。足冷肚熱。喜睡神昏。飲食不思。或嘔或噦。口噫酸氣。大便醙臭。此為陳積所傷。如覺一二日。先用百傷飲發表。次當歸散蕩動積滯。方下烏犀丸、六聖丸。重與寬利。後用勻氣散調補。

陳無擇曰。小兒五積。為臟氣不行。蓄積一處不動。故曰積。如伏梁息賁奔豚痞氣肥氣是也。六聚。謂六腑之氣留聚也。腑屬陽。陽氣流轉不停。故其聚不定一處。發而腹痛。積聚之候。皆面黃瘦劣。䕋啀不生肌肉。發立。或肌體浮腫。腹急多困。多為水氣。凡虛中有積者。因傷食而瀉。又吐。如此漸處。其病未瘥。故曰虛積也。又虛中之積。有積而頻頻取轉。卻取轉不著。致其積尚伏。故亦曰虛中積。若驚積取下。則屎青。食積。屎成塊子。凡疳中虛積者。因疳病轉瀉。虛而疳不退。故虛中爾。所取下糞里白色也。

龔信曰。癖塊者。僻於兩脅。痞結者。痞於中脘。皆乳哺失節。飲食停滯。邪氣相搏而成也。

諸積分辨

王肯堂曰。乳積者。其候但是吐下乳來。有酸臭氣。因啼叫未已。遽與乳吃。停滯不化而得。兼面青黃。發熱作渴。多睡口瘡。漸漸黃瘦。腹內結塊不散。茅先生用丁香散開胃後。用牛黃丸取下乳積。後用勻氣散。常服健脾散。即愈。食積者。肚硬而熱。或瀉或嘔。因飲食過飽。飽後即睡而得。茅先生用牛黃丸取積。後用勻氣散調理。常服萬靈丸即愈。氣積者。面色黃白。不進食。腹痛啼叫。利如蟹渤。此因營衛不和。日久而得。茅先生用萬靈丸、勻氣散、醒脾散相夾調理。驚積者。時時泄清水如米泔。是受傷而復有積。煩悶啾唧。常以生嗔。先解散。用百解散。後理積。烏犀丸、三稜散、醒脾散。寧驚化積。壯氣和胃。仍節冷乳。自愈。熱積者。大便不通。風毒瘡癤。喉閉痄腮。咽中涎響。茅先生用奪命散吐下熱涎。後用勻氣散、醒脾散調理。常服鎮心丸、天竺黃散、愈。

積痛

錢乙曰。積痛。口中氣溫。面色黃白。目無睛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當磨積而痛自除。宜下積丸。甚者白餅子下之。後和胃氣。用白朮散。又有食積肚痛。有熱者。芍藥甘草湯。加葛根。吐者。加生薑、半夏。或加枳實。亦效。其有積而潮熱寒熱。心腹脹滿疼痛者。良方妙香丸。

李杲曰。凡小兒失乳。以食餉之。未有食腸。不能克化。致成食積。腹脹而痛。利色無常。日久瘦弱。

鰲按。有寒積腹痛者。由日漸受寒。兼吃冷物涼飲。寒邪結於脾經。遂致作痛。始猶數日一發。繼則一二日發。或日日發。發則面青白。吐清水。喜人手按。或將物抵住。方得稍可。宜用棉子仁八兩炒令煙盡。加入枳殼炒、烏藥炒各一兩。木香生研五錢。神麯糊丸。空心淡薑湯下。數日當下白物。漸愈。

積病有治有不治

王漢東曰。小兒積病。可醫者九。面上虛腫是積。積者。脾之所繫。脾主身之肌肉。故應於面。故知是脾積。其脾系土。土無正形。故早晚浮腫不定。多則早浮。其睡則脾不磨。上面作腫。若病後此症。則是虛中積。宜用補脾消積行氣等藥。又面合地臥是積。何以合地。其受積在脾。是冷積。何以知之。其脾好土。故知在脾。其冷者屬陰。故知傷冷硬物得之。宜下熱藥耳。又腹脹是積。其積在肺。何以知之。其肺主於氣。才受積。其氣便冷。腹脹滿。氣急。故知在肺。如腹脹。先宜調氣。後用轉。轉後更宜調氣。又小便如油是積。其積在小腸。何以知之。積受於脾。脾當傳心。心不伏。故亦曰虛中積。若驚積取下。則屎青。食積。屎成塊子。凡疳中虛積者。因疳病轉瀉。虛而疳不退。故虛中爾。所取下糞里白色也。

龔信曰。癖塊者。僻於兩脅。痞結者。痞於中脘。皆乳哺失節。飲食停滯。邪氣相搏而成也。

諸積分辨

王肯堂曰。乳積者。其候但是吐下乳來。有酸臭氣。因啼叫未已。遽與乳吃。停滯不化而得。兼面青黃。發熱作渴。多睡口瘡。漸漸黃瘦。腹內結塊不散。茅先生用丁香散開胃後。用牛黃丸取下乳積。後用勻氣散。常服健脾散。即愈。食積者。肚硬而熱。或瀉或嘔。因飲食過飽。飽後即睡而得。茅先生用牛黃丸取積。後用勻氣散調理。常服萬靈丸即愈。氣積者。面色黃白。不進食。腹痛啼叫。利如蟹渤。此因營衛不和。日久而得。茅先生用萬靈丸、勻氣散、醒脾散相夾調理。驚積者。時時泄清水如米泔。是受傷而復有積。煩悶啾唧。常以生嗔。先解散。用百解散。後理積。烏犀丸、三稜散、醒脾散。寧驚化積。壯氣和胃。仍節冷乳。自愈。熱積者。大便不通。風毒瘡癤。喉閉痄腮。咽中涎響。茅先生用奪命散吐下熱涎。後用勻氣散、醒脾散調理。常服鎮心丸、天竺黃散、愈。

積痛

錢乙曰。積痛。口中氣溫。面色黃白。目無睛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當磨積而痛自除。宜下積丸。甚者白餅子下之。後和胃氣。用白朮散。又有食積肚痛。有熱者。芍藥甘草湯。加葛根。吐者。加生薑、半夏。或加枳實。亦效。其有積而潮熱寒熱。心腹脹滿疼痛者。良方妙香丸。

李杲曰。凡小兒失乳。以食餉之。未有食腸。不能克化。致成食積。腹脹而痛。利色無常。日久瘦弱。

鰲按。有寒積腹痛者。由日漸受寒。兼吃冷物涼飲。寒邪結於脾經。遂致作痛。始猶數日一發。繼則一二日發。或日日發。發則面青白。吐清水。喜人手按。或將物抵住。方得稍可。宜用棉子仁八兩炒令煙盡。加入枳殼炒、鳥藥炒各一兩。木香生研五錢。神麯糊丸。空心淡薑湯下。數日當下白物。漸愈。

積病有治有不治

王漢東曰。小兒積病。可醫者九。面上虛腫是積。積者。脾之所繫。脾主身之肌肉。故應於面。故知是脾積。其脾系土。土無正形。故早晚浮腫不定。多則早浮。其睡則脾不磨。上面作腫。若病後此症。則是虛中積。宜用補脾消積行氣等藥。又面合地臥是積。何以合地。其受積在脾。是冷積。何以知之。其脾好土。故知在脾。其冷者屬陰。故知傷冷硬物得之。宜下熱藥耳。又腹脹是積。其積在肺。何以知之。其肺主於氣。才受積。其氣便冷。腹脹滿。氣急。故知在肺。如腹脹。先宜調氣。後用轉。轉後更宜調氣。又小便如油是積。其積在小腸。何以知之。積受於脾。脾當傳心。心不受觸。則入小腸。小腸是心之腑。故知在小腸。則積其水道。小便如米泔。油相似也。又發黃是積。是積氣傷心。心主血脈。潤遍身毛髮。被積氣所幹。則發黃。故知是積傷心。宜下空心散。及取積藥。此人必時復發熱也。又赤白痢是積。其積在肺。受傳大腸。及有外傷而得。何以知之。肺主金。色白。後赤則是外邪。故知肺傳大腸。則為赤痢也。宜取後調氣。又兩眼黃赤睛青是積在肝。何以知之。肝主木。色青。卻被氣所幹即黃赤。睛青者。眼屬肝。若受積。故令睛青。是肝受積。若傳膽。必口苦不要吃物。宜涼藥退之。又遍身虛腫是積。其積不在臟。只在腑。何以知之。為其積曾取後。被藥發動。即不在臟。故出皮膚之間為腫也。只宜下取虛中積。藥後補之。又多瀉白糞是積。是受冷。積在脾。何以知之。脾主化。受冷積在脾。冷滑而瀉白屎。故知在脾。宜先轉。後熱藥補之。以上皆可治者也。積病不可治者六。喘急是肺積。肺主氣。喘急則肺絕。當面白全無血色。故不可醫。又面黑是腎積。蓋面黑者。腎絕也。當不辨好惡。眼直無光。只一日而死。又吐熱氣是榮積。其不可醫者。是血絕也。血主於心。心不能管。故出熱氣不止耳。又手腳心生瘡。是衛積。衛者。氣也。胃氣不生。故手足生瘡。若衛絕。則氣不回。只半日死也。又噁心吐乾嘔。是胃絕。何以不醫。胃主化食。熱則惡吐。故不治。當食乳不化。不食。亦乾嘔吐。面色青黃無血色也。又瀉久住了又瀉。是積咬脾爛。何以知其脾爛。當瀉白糞而食不消。住了卻放糞赤黑而死。故知脾爛。以上皆不可治者也。

痃癖原由症治

龐安常曰。癖者。血膜包水。側僻於脅旁。時時作痛也。惟癖為能發熱。為能生寒熱。故瘧家中脘。多蓄黃水。日久而腹結癖。寒熱不已。有是疾者。由乳哺失調。三焦關格。以致水飲停滯腸胃。如冷氣搏之。則結聚成癖。輕者積滯木香丸。重者取癖丸。

王肯堂曰。茅先生論。兒生五月至七歲。有結癖在腹。成塊如梅核大。來去。或似卵大。常叫痛者。左脅下名痃氣。右脅下名癖氣。用蓬莪朮散夾健脾飲服即愈。如面黑。目直視。瀉黑血。口鼻手足冷。不進食者死。

食積

太陰脾臟。奠安一身。論其職掌。化宿消陳。滋榮臟腑。灌液布津。上承胃納。表裡相循。下輸大腸。傳送頻頻。土為物母。乃見其真。本臟氣虛。虛則寒因。虛寒相搏。或又濕屯。水穀所入。莫與磨磷。久則成積。腹痛脹䐜。吞酸嘔吐。昏冒其神。夜必發熱。肚熱眉顰。當須識此。食積是論。若有外感。益覺邅迍。夾食傷寒。寒熱吟呻。先消其食。發汗溱溱。寒熱自止。寧至經旬。脾腎虛敗。瀉必侵晨。脾胃實熱。渴咽燥唇。此皆食積。脾病災親。或則傷飽。

脾氣不伸。積留日久。潰敗濡淪。變成食利。膿積維均。微痛微脹。肚腹內堙。法從積滯。調理是遵。夫然後愈。病得回春。

鰲按。小兒之病。多由乳食未化。即或六淫相干成疾。亦必兼宿食。故另出食積一門。不混於積癖條內。

食積原由症治

王履曰。仲景云。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故知有宿食。下之宜大承氣湯。然同一發熱。而傷食者惟肚腹之熱為甚。且糞極酸臭。夜間潮熱。尤傷食之明驗也。小兒宿食不消者。胃納水穀而脾化之。兒初不知樽節。胃之所納。脾氣不足以勝之。故不消也。錢氏論食不消。由脾胃冷。當補脾。益黃散主之是也。

初虞世曰。小兒食積者。因脾胃虛冷。乳食不化。久而成積。其症至夜發熱。天明覆涼。腹痛膨脹。嘔吐吞酸。足冷肚熱。喜睡神昏。大便酸臭是也。有前症而兼寒熱者。名曰食積寒熱。若食在胃之上口者。吐之。在胃之下口者。消之。腹痛痞脹。按之益痛者。下之。下後仍痛。按之則止者。補之。夾食傷寒者。先散之。用參蘇飲。熱甚便秘者。先利之。大柴胡湯。如無外感。只傷食。不至於甚。保和丸調之。蓋脾為至陰之臟。故凡脾病者。至夜必熱。熱而兼寒。則又見所勝者侮所不勝者矣。食未消者消之。則寒熱自止。既消者補之。則寒熱自痊。若手足並冷。喜熱飲食。此中州虛寒也。皆溫之。大便欲去不去。脾氣下陷也。宜升之。若夜間或清晨泄瀉者。脾腎俱虛也。四神丸。手足熱。作渴飲水者。脾胃實熱也。瀉黃散。手足雖熱。不渴大便不實者。白朮散。仍參腹痛腹脹積痛積滯治之。

食積痢

聞人槻曰。有食飽傷脾。脾氣稍虛。物難消化。留而成積。積敗為痢。肚腹微痛。先調胃氣。次理積。卻止痢。則病根自除。和中散理虛養胃。三稜散、烏犀丸助脾化積。沉香檳榔丸、守中湯進食止痢。

食積吐瀉

張渙曰。吐乳瀉黃。是傷熱乳。吐乳瀉青。是傷冷乳。皆當下之。此迎而奪之之法也。不若傷熱者。用五苓散以導其逆。傷冷者。用理中湯以溫其中。自然平復也。脾經積滯未除。再為飲食所傷。不吐則瀉。不瀉則吐。宜以三稜散化積。守胃散和中。

鰲按。痢與吐瀉各有耑門。二條列於此者。以耑由食積也。

吐瀉(單吐單瀉)

吐病傷胃。瀉病傷脾。吐上焦郁。瀉下焦衰。臟腑部分。各不相移。論吐之原。病非一機。或由胃虛。睡必露眥。或由胃冷。其脈沉微。或由胃熱。涼飲是怡。或胃虛熱。渴而溺稀。或胃有積。肚熱面黧。或胃有痰。嗽逆聲嘶。挾驚挾毒。吐亦相隨。和中助胃。止吐之基。論瀉之原。五臟兼推。脾受木克。面黃神疲。脾為水侮。洞泄如篩。心脾氣虛。瀉黃多噫。肺脾氣拂。沫出多啼。脾氣虛寒。冷及四肢。脾家積熱。心煩口糜。脾為濕滯。浮腫脈遲。脾氣下陷。腹墜如遺。脾中虛痞。脹滿難支。清神益氣。止瀉應施。吐瀉交作。霍亂維危。或心先痛。吐難自持。或腹先痛。瀉必淋漓。中焦閉隔。上下氣暌。揮霍撩亂。方書慎之。曰攪腸痧。俗名甚奇。開通疏利。乃是正治。吐瀉之故。調護多非。兒生幼稚。六氣尚虧。乳食不節。外感侵欺。清濁相干。蘊作瘡痍。先瀉後吐。由虛冷兮。先吐後瀉。其實熱治。詳其輕重。審厥參差。維吐之屬。嘔則類齊。維瀉之屬。痢則同歸。其分別處。未可或迷。再參歲氣。更辨四時。勿輕心掉。才可言醫。

吐瀉原由症治

虞摶曰。小兒吐瀉泄黃。傷熱乳也。吐瀉泄青。傷冷乳也。皆用白餅子。下後傷熱乳者。玉露散。傷冷乳者。益黃散。

王汝言曰。小兒吐瀉並作。即名霍亂。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瀉者。莫不由中焦而作。上焦主納而不出。中焦主腐化水穀而生榮衛。灌溉百骸。下焦分別水穀。主出而不納。脾居中州。胃為水穀之海。乳哺入胃。脾能克化。然後水穀傳變得宜。豈有吐瀉之患。凡小兒吐瀉。皆因六氣未完。六淫易侵。兼以調護失宜。乳食不節。遂使脾胃虛弱。清濁相干。蘊作而然。有先瀉而後吐者。乃脾胃虛冷。其候先瀉白水。吐亦不多。且氣緩而神色慢。額前有汗。六脈沉濡。此為冷也。有先吐而後瀉者。乃脾胃有熱。氣促唇紅。吐來面赤。脈洪而數。渴飲水漿。此為熱也。冷熱宜辨。

婁全善曰。吐瀉昏睡露睛者。胃虛熱也。錢氏白朮散。吐瀉昏睡不露睛者。胃實熱也。錢氏玉露散。

張兼善曰。初生吐瀉。大便色白。停乳也。紫霜丸。下後用香橘餅。初生月內吐瀉。宜硃砂丸。如吐驟。或瀉完穀者。傷風甚也。凡傷風多作吐瀉者。風木好侵脾土故也。宜大青膏。

王履曰。嬰兒暑月吐瀉身熱。宜玉露散。或益元散。寒月吐瀉身冷。宜益黃散。

錢乙曰。吐瀉久。將成慢驚風。宜和胃丸、雙金丸。一五歲兒吐瀉。壯熱。不思乳飲。錢見曰。此見目中黑睛少而白睛多。面色㿠白。必多病。夫面色㿠白者。神怯也。黑睛少者。腎虛也。黑睛屬水。本怯而虛。故多病也。縱長成。必肌膚不壯。不耐寒暑。易虛易實。脾胃亦弱。更不可縱恣酒色。若不保養。不過壯年也。面上常無精神光澤者。如婦人之失血也。今吐利不食壯熱者。傷食也。又虛怯不可下。下之虛入肺則嗽。入心則驚。入脾則瀉不止。入腎則益虛。但以消積磨化之。為微有食積也。

薛己曰。小兒吐瀉。手足指冷者。脾氣虛寒也。異功散加木香。瀉而腹中重墜者。脾氣下陷也。補中益氣湯。服克滯藥而腹中窄狹者。脾家虛痞也。六君子湯。面黃瀉青者。脾虛而肝乘之也。六君加升、柴、木香。多噫瀉黃者。六君加炮薑、升麻。生下半月內吐者。只調其母。兒不勝藥也。

四時吐瀉治分表裡

錢乙曰。春冬之治宜從表。如傷寒吐瀉身溫。乍涼乍熱。睡多氣粗。大便青白。嘔吐。乳下不消。時咳嗽。更有五臟兼現症。當煎入臟君臣藥。先服大青膏。後服益黃散。如先曾下。或無下症。慎不可下。此乃脾肺受寒也。若傷風吐瀉。身熱多睡。能食乳。飲水不止。吐痰。大便黃水。此為胃虛熱渴吐瀉也。當生胃中津液。以止其渴。白朮散。後用發散。大青膏。傷風吐瀉。身涼吐沫。瀉青白。悶亂不渴。哽氣。長出氣。睡露眼。此傷風荏苒輕怯。因成吐瀉。專先補脾。益黃散。後用發散。大青膏。此傷風二症。多病於春冬也。夏秋之治宜從里。兒生三日內壯熱。不思乳食。大便乳食不消。或白色。是傷寒。當下之。白餅子。並和胃。益黃散。兒生三日至十日。吐瀉身溫涼。不思乳食。大便青白。乳食不消。上實下虛也。更有五臟兼見症。肺則睡露睛。喘氣。心則驚悸飲水。脾則困倦多睡。肝則呵欠煩悶。腎則不語畏明。當視其兼臟症。先瀉其所實而補其虛。如脾虛。益黃散主之。此二症多病於夏秋也。再如五月夏至後吐瀉。身壯熱者。此熱也。蓋小兒臟腑。十分中九分熱也。或因傷熱。乳食不消。瀉深黃色。玉露飲。六月大暑後吐瀉。身大溫而似熱。臟腑中六分熱四分冷也。吐嘔。乳食不消。瀉黃白色。似渴。或乳或不乳。食前少服益黃散。食後多服玉露飲。立秋後吐瀉身溫。臟腑中三分熱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悶亂。哽氣。長出氣。睡露睛。唇白多噦。欲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益黃散。食後少服玉露飲。八月秋分後吐瀉身冷。無陽也。不能食乳。乾嘔噦。瀉青褐水。當補脾。益黃散。不可下也。凡治小兒吐瀉。大法。五月內九分下而一分補。八月內。九分補而一分下。切勿混治。

萬全曰。小兒盛暑吐瀉。邪熱在下焦則瀉。在上焦則吐。亡津必渴。用玉露散。雖吐時時與啜之。過三日必愈。如身熱脈大溺黃。五苓、益元各半。湯調溫服。如身涼脈細。尿清。早晨益黃散。後玉露散。如過四五日困弱。異功散。或用和中散。

曾氏曰。小兒盛夏初秋。遇夜乘涼。渴而飲水。過食生冷。攻擊腸胃。遂乃暴吐暴瀉。傳作手足俱痹。筋攣而痛。痛則神志不寧。若以驚症治之。誤矣。

張元素曰。如有風而瀉。用防風、羌活。謂吐瀉兼肝病。風搐拘急。如有熱而瀉。用大黃、黃連。謂吐瀉兼心病。身熱也。有寒而瀉。用附子。謂吐瀉兼腎病。身冷。或足脛寒而逆也。有濕而瀉。用白朮、茯苓。謂吐瀉兼本臟脾病。多睡體重昏倦也。有肺病而瀉。用白芍、桂心。定喘麥冬、人參。甚者用檳榔。大便不通加大黃。謂吐瀉兼肺病。咳嗽也。

吐瀉心腹痛

聖惠方曰。小兒冷熱不調。乳哺不節。使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腸胃間。則成霍亂而心腹痛者。冷熱氣與正氣相擊。或上攻心。下攻腹。故痛。

單吐

吐病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毒氣吐者。春夏以湯與兒。腸胃脆弱。不勝藥勢。逆吐下不止。藥熏臟腑。煩懊頓乏。為中毒氣吐下。千金藿香湯。

曾氏曰。論吐之原。難以枚舉。有冷吐、熱吐、積吐、傷風嗽吐、傷乳吐。吐則同而症則異。冷吐者。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脈沉微。面白眼慢。氣緩神昏。額汗。此因風寒入胃。或食生冷。或傷宿乳。胃虛不納而出。宜當歸散加煨薑、陳皮。或間投沖和飲、理中湯。不效。參香飲。熱吐者。面赤唇紅。吐次少而出多。乳片消。面色黃。遍體熱甚。或因暑氣在胃。或食熱物。精神不慢。而多煩躁。此熱吐也。宜大順飲、香薷飲。誤服熱藥。先投綠豆飲解之。次止吐藥。積吐者。眼胞浮。面微黃。足冷肚熱。日輕夜重。兒大者。脈沉緩。此宿冷滯脾。故吐黃酸水。或有清痰。脈實而渴。為食積所傷。吐酸醙氣。或宿食並出。兒小者。哯乳不化是也。先五苓散和解。次烏犀丸。最小者三稜散。傷風嗽吐者。熱生風。風生痰。痰結胸中。肺氣不順。連嗽不止。和痰吐出。此為嗽吐痰壅而作。乃為實症。先投清肺飲。小柴胡湯。若嗽久肺虛。土不生金。面白唇燥。干嗽乾嘔而無痰。可溫補為主。茯苓厚朴湯、惺惺散。傷乳吐者。才乳哺後即吐。或少停而吐。此因乳飲無度。脾弱不運故也。三稜散。此外又有風痰吐。乃是傷寒不解。吐乳夾痰。若多時。必要生風。青州白丸子、半夏散。挾驚吐。張渙三香丹。疳積吐。本事方。凡霍亂吐不止者。伏龍肝細末二錢。白扁豆炒煎湯調下。立止。若扁豆嫩苗更好。

錢己曰。小兒經年吐乳。眼慢糞穢。有筋膜者。乃父母交感時吃乳所致。名曰交精吐奶。宜益黃散。五疳保童丸。

譚殊聖曰。小兒驚膈吐還頻。日夜連連不暫停。淥水槐黃泔澱汁。和蟲乳食一時噴。丁香研共生犀服。五膽牛黃主有勳。若有得逢如此藥。值饒危困卻還魂。(此名歸命丹)

單瀉

瀉病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小兒暴瀉者。由腸胃虛。卒為冷熱之氣所傷而成。熱則色黃赤。冷則色青白。若冷熱相交。則變為赤白滯痢也。宜龍骨散。小兒久瀉者。大法補虛消積。宜華佗久利神驗方。

張元素曰。乳食不消。初病。忽然氣出冷。四肢亦冷。面白無光澤。精神不定。乃胃氣不和。可以大溫藥治之。使君子丸、益黃散。若病泄瀉日久不瘥。乳食不化。是脾胃有風冷。先服益黃散二帖。後用宣風散導之。再大補胃。

曾氏曰。論瀉之原。有冷瀉。熱瀉。傷食瀉。水瀉。積瀉。驚瀉。風瀉。臟寒瀉。疳積䖦瀉。種種不同。冷瀉多是白水。瀉密而出少。腹痛而鳴。眉皺目慢。面帶白色。額有汗。沖和飲、當歸散、參苓白朮散。熱瀉者。大便黃色。如筒吊水。瀉過即止。半日復然。心煩口渴。小便黃少。乳食必粗。先用五苓散。或大順飲。次錢氏白朮散、香薷散。傷食瀉者。乃脾胃素弱。復傷生冷。故大便不聚而瀉。或因母餐生冷肥膩。亦能作瀉。面唇俱白。瀉稀而少。或如敗卵臭。身形黃瘦。宜固脾和中散、醒脾散。水瀉者。即洞泄。乃陰陽不順。水穀不分。瀉黃水而小便少。次多無度。夏秋之際。晝則解衣取涼。夜則失蓋感冷。冷熱相激。清濁混亂。或因母熱與乳。令兒脾胃不和。水穀交雜而下。宜五苓散。加苡仁、車前、半夏。分正陰陽。或白朮散、六和湯。積瀉者。脾氣虛弱。乳食入胃不消。久又傷冷食。傳之大腸。遂成泄瀉。諸藥無效。蓋以積在脾胃未除。何由得愈。先三稜散除積。次沉香檳榔丸、參苓白朮散。再和中散。驚瀉者。糞青如苔。稠黏如膠。不可便止。但鎮心抑肝。和脾胃。消乳食。先五苓散。次三稜散。風瀉者。慢驚大病後有之。糞稀。黃褐色。或夾食而下。因脾虛所致。或夾黑褐色者。屬脾虛而腎水乘之也。若久則驚搐。先五苓散加苡仁以疏腎水。次瀉黃散以去脾風。再參苓白朮散以補脾氣。臟寒瀉者。糞青不稀不稠。或下清水。未瀉腹痛而鳴。啼哭方瀉。生三五月內有此。周歲則無。因斷臍風冷外逼而成。先沖和飲加蔥白。次當歸散加煨姜。及勻氣散、理中湯。疳積䖦瀉者。面黃肚脹腳弱。頭大項小。發稀而豎。肌瘦不食。朝涼夜熱。腹有症癖。瀉無定色。惡臭。自瀉自止。先三稜散加陳皮。次烏犀丸、蘆薈丸、快腸湯。凡瀉痢色青甚而淡黃夾白。寒多熱少。此陰邪勝陽。宜守中湯、胃苓湯扶表救里。方進當歸散加陳皮、紫蘇、生薑、糯米。寒甚者。理中湯。加附子、薑、棗。次南星腹皮飲。若瀉泄色青淡。有沫。黃稠。熱多寒少。亦致黃瘦煩躁。宜五苓加苡仁、車前、生薑。解散余邪。仍用茵陳山梔湯送五苓散。退黃色。或萬安飲、四神丸。

鰲按。疳積䖦瀉。䖦者脹也。其症必目胞腫。腹脹。喜飲水。利色無常。日見消瘦。

痢疾

東垣有言。凡發痢疾。白則傷氣。赤則傷血。赤白相兼。氣血都怫。東垣此言。千古無匹。請申論之。昭昭若揭。惟肺主氣。氣傷肺遏。白由肺來。暑濕所折。惟心主血。血傷心熱。赤自心來。暑濕是結。至若痢黃。乃脾胃泄。暑濕傷土。飲食無節。黃中白垢。肺脾氣鬱。黃中赤穢。心脾氣奪。五臟俱傷。五色痢溢。治必求本。審之貴悉。因熱因寒。斯言恍惚。痢必腹痛。後重裡急。乃氣不宜。津液凝澀。每一滯行。腸痛如刮。大腸既瘀。小腸亦窒。陰陽不分。虛實更疊。內經之言。其因不一。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少陽在泉。火淫如爇。民病注瀉。赤白俱出。此皆病因。非病從發。至於噤口。至於休息。痢至於此。多死少活。審脈察症。毋少輕忽。方藥所投。庶保無失。

赤白痢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小兒痢如膏血者。名赤痢。腸氣虛極。腸間脂與血俱下也。蠱毒痢者。寒暑不調。小兒解脫。為毒癘之氣所傷。邪與氣血相搏。毒蘊腸胃。值大腸氣虛。則其痢狀。血瘀如雞肝。此毒氣甚熱。狀如中蠱。故名。脾毒痢歌云。脾間有毒號純陽。本為醫人熱藥傷。致使大腸多結澀。多饒滴血在枯腸。如風腹閉難開眼。身熱頭溫腳轉涼。舌赤胸高為此候。多啼喘急更如狂。先須解熱並開胃。便是明醫用藥良。此脾受熱積。失治。則毒伏。治先涼脾。次去積。若胸骨忽高。更加喘急。不治。宜金華散、香連丸。風毒痢歌云。八痢之中風轉難。形如青草汁多般。毒風豆汁添邪熱。胃敗雞肝片片全。加赤不須先下積。閉眸絕食不堪看。若歸白痢還須下。臟腑頻溫得本源。

聖惠方曰。小兒血痢者。由熱毒折於血。血入大腸也。血隨氣循環經絡。通行臟腑。常無停滯。若為毒熱所乘。遇腸虛血滲入腸。則成血痢。小兒腸熱。則痢下鮮血。如腸風一般。小兒膿血痢者。由熱毒在臟。血得熱則流。滲入大腸。與腸間津液相搏。積熱蘊結。血化為膿。腹虛則泄。故成膿血痢。有渴痢兼症者。小兒利兼渴候。此是水穀痢。津液枯渴。臟腑虛燥。則引飲。若小便快者。利斷渴則止。小便澀者。水不行於小腸。滲入腸胃。渴亦不止。利亦不斷。凡如此者。皆身體浮腫。脾氣弱。不能剋水故也。亦必眼痛生障。小兒上焦本熱。今又利。下焦虛。上焦熱氣轉盛。熱氣熏肝故也。先醒脾散、勻氣散。調一二日。後用調中飲。自愈。有痢後羸瘦。小兒腸胃虛弱。受風冷。或挾疳氣。則下痢。痢斷後。腸胃尚虛。穀氣猶少。不能榮血氣。故羸瘦。桔梗丸。痢後浮腫。歌曰。冷痢日久失醫治。遍身浮腫卻如吹。脈洪是氣化為水。沉實還因積有之。順氣腫消為上法。氣平兩日定多尿。莫教食飽還憂滯。此疾先因積損脾。用止渴聖效散。小兒赤白久痢不止。腹痛瘦弱。不思飲食。宜黃連散、肉豆蔻散。

曾氏曰。赤白之痢。世人無不曰赤為陽為熱。白為陰為冷。或曰無積不成痢。至於調治。若冷熱藥更進。或單投去積藥。必難效。蓋風木克胃土。不為暴下。則成痢疾。赤白交雜。為陰陽不分。法當分正陰陽。若既分。仍赤白同下。則專究所因。若先白後赤。乃內傷生冷。失於蓋復。又元氣感於暑熱。宜先救里。次解暑毒。若先赤後白。乃先傷熱而後感冷。先宜解熱。後治痢。有夾熱痢者。則純下鮮血。此風能動血。宜冷服黃連香薷散。及當歸散加醋炒蒸柏葉。有夾冷痢者。則下純白凍。或白上有粉紅色。或似豬肝瘀血。皆為陰症。蓋血得寒則凝也。先五苓散加守中湯。次固真湯。倘不辨虛實冷熱妄治。必脾胃愈虛。或成噤口。又有裡急為陽。後重為陰。未圊前腹痛為裡急。已圊後腹痛為後重。裡急大腸澀也。先大順飲加寬氣散。利解寬腸丸。後重為氣虛。五苓散加人參送香連丸。若二症俱作。雙金飲。然瀉痢二字。自是兩症。糞夾水。來多而順者。曰瀉。帶血純白凍。來三五點而疼者。曰痢。輕重陰陽。於此而分。斯為治法。有膿血交雜。經久不止。日輕夜重。或日夜頻數。食減痛多。並用萬金散、神效散。有五色痢者。乃因五臟蘊熱。榮衛不調。五穀不化。熏腐臟腑。神氣昏沉。日久不散。此候已危。最苦是腹中利痛。兒小者無治法。蓋五色者。乃五臟之色。皆見於外。兒大者。可用局方三神丸。或小來復丹。煎五苓散送下。或可療。又有風痢。多是黃褐色。與疳瀉頗同。但不臭為異。此風毒停滯於脾。瀉黃散。若赤白同下不禁。小便少澀。痛熱並作。唇裂眼赤。氣促心煩。坐臥不安。狂渴飲水。穀道傾陷。飲食不進者。難治。

薛己曰。海藏用四君芎歸治虛弱之痢。四君乾薑治虛寒之痢。愚嘗治手足指熱飲冷者。為實熱。用香連丸。手足指冷飲熱者。為虛寒。用異功散。送香連丸。若兼體重肢痛。濕熱傷脾也。升陽益胃湯。小便不利。陰陽不分也。五苓散。若濕熱退而久痢不止者。脾氣下陷也。補中益氣湯倍升柴。瀉痢兼嘔。或腹痛。脾胃虛寒也。異功散。加木香、炮姜。或變為瘧者。肝克脾也。六君加升、柴、鉤藤。若積去仍痢。脾氣虛也。四君送香連丸。若因母膏粱六淫七情。致兒為患者。當兼治其母。

葉桂曰。膿血痢。㽲痛後重。初用宣通驅熱。如芩、連、大黃。必加甘草緩之。非如傷寒屎堅。須用芒硝咸以耎堅直走。破泄至陰。此不過苦能勝濕。寒以逐熱。足可卻病。噤口痢都因熱升濁攻。必用大苦。如芩、連、石蓮清熱。人參輔胃益氣。熱氣一開。即能進食。藥宜頻頻進二三口。小兒休息久痢。變為糞後下血。最難速愈。有因氣弱下陷。補中益氣。虛寒若飲食不化。益黃散。濕熱未淨。氣分延虛。清暑益氣湯。胃強善食者。苦寒清熱。更節飲食。須善調經月。久瀉久痢。必傷腎。腎司二便也。必肛門後墜。與初病濕熱裡急下重不同。治以攝陰液。或佐疏補。久則純與攝納。

卷四

感冒

感者觸也。冒其罩乎。觸則必犯。犯則內趨。罩則必蒙。蒙則里瘀。當其感冒。淺在肌膚。表之則散。發之則祛。病斯痊矣。寧至盤紆。若不早治。由外內徂。侵經及絡。臟腑壅沮。潛骨淪髓。邪毒固儲。變成大病。難以驟驅。而至於危。而至於殂。伊誰之過。能無憾歟。感冒之邪。惟風最初。風行迅速。飄忽吹噓。當風行止。便入身驅。由風挾寒。風寒是區。乃風之寒。非風寒俱。故異傷寒。六經遍逾。脈兼浮緊。其候籲喁。由風挾熱。風熱是呼。乃風及熱。非風熱殊。故異中熱。暑喝猝痡。脈兼浮數。其候齟齬。感冒之原。由衛氣虛。元府不閉。腠理常疏。虛邪賊風。衛陽受攄。惟肺主氣。首先犯諸。心火相合。肝風並喣。以漸而入。因風疾馳。避風避箭。載在方書。正風且然。況戾風刳。感冒之症。未可盡拘。頭疼身熱。輕則或無。必惡風寒。肢體不舒。鼻流清涕。堵塞氣粗。咳喘聲重。涎沫有餘。咽乾口閉。自汗沾襦。此外因也。當用表除。素有痰熱。窠囊若墟。太陽陽明。二經是居。風邪易入。招引而孚。風乘火勢。火煽風樞。互相鼓動。病盛膈胠。此內因也。當用爬梳。感冒之治。四時難誣。春夏辛涼。升麻柴胡。荊防羌葛。取效須臾。秋冬辛溫。桂枳參蘇。二胡二活。其要也夫。內治甘苦。升散同符。沖和通聖。二方是圖。臨時消息。以意菑畲。庶幾疢疾。如草加鋤。所觸斯解。所罩亦紓。

四時感冒症治

錢乙曰。貪睡。口中氣熱。呵欠。煩悶者。傷風症也。頭目疼痛。而畏人畏寒者。傷寒症也。

張元素曰。小兒外感風寒。拘急。呵欠。皮毛澀。口中氣熱者。當發散。秋冬用溫熱。春夏用涼寒。

譚殊聖曰。小兒頭疼體痛。鼻塞流涕。咳嗽噴嚏。頰赤眼澀。山根青色。皆傷風寒也。宜大青膏。

初虞世曰。感冒風寒。通用人參羌活湯、惺惺散、參蘇飲。

萬全曰。有風熱兼傷者。或先傷風而後受熱。或先受熱而後傷風。一時齊發。貴審輕重而治之。宜桔梗湯、熱鬱湯。若久不愈。此兒必虛。不得仍用表散。

李梴曰。傷風則涕流鼻塞聲重。傷風症。屬肺者多。宜辛溫辛涼散之。戴氏曰。新咳嗽鼻塞聲重是也。有汗而惡風。此真感風症也。

春溫風溫夏熱秋燥冬寒症治

王履曰。小兒春日溫病。未滿三日。先用惺惺散二帖。後四五日不解。煩渴嘔吐。白朮散。自汗口燥。用制白虎湯。六七日。大便燥結。四順飲子下之。心腹大實大滿。牛黃通腸丸下之。初起。疑是瘡疹。只用葛根升麻湯解肌。

葉桂曰。春溫。伏氣症也。昔人以冬寒內伏。藏於少陰。入春發於少陽。以春木內應肝膽也。寒邪深伏。已經化熱。昔人以黃芩湯為主方。苦寒直清裡熱。熱伏於陰。苦味堅陰。乃正治也。知溫邪忌散。不與暴感門同法。若因外邪先受。引動在裡伏熱。必先辛涼以解新邪。繼進苦寒。以清裡熱。況熱乃無形之氣。幼醫用消滯攻治有形。胃汁先涸。陰液劫盡者多矣。擬春溫備用方。黃芩湯、涼膈散、清心涼膈散。若新邪引動伏邪。蔥豉湯。春溫。為冬季伏邪。幼科亦有之。治從大方。然暴感為多。如頭痛惡寒發熱。喘促鼻塞。身重。脈浮無汗。原可表散。春令溫舒。辛溫宜少用。陽經表藥。最忌混亂。至若身熱咳嗽。有痰之症。只宜肺藥辛解。瀉白散加前胡、牛蒡、薄荷之屬。消食藥。只宜一二味。風溫。乃肺先受邪。遂逆傳心包。治在上焦。不與清胃攻下同法。幼科不明手經之病。多致危殆。若寒痰阻閉。亦有喘急胸高。不可與前法。用三白吐之。春季溫暖。風溫極多。溫變熱最速。若發散風寒消食。劫傷津液。變症尤速。擬風溫備用方。涼膈散、清心涼膈散、瀉白散、白虎湯、至寶丹、清心牛黃丸、喻氏清燥救肺湯。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熱。熱者。暑熱也。暑必兼濕。暑傷氣分。濕亦傷氣。汗則耗氣傷陽。胃汁大受劫爍。病變由此甚多。張鳳逵云。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再用酸泄收斂。不必用下。可稱要言不煩。夏令受熱。昏迷若驚。此為暑厥。即熱氣閉塞孔竅所致。其邪入絡與中絡同法。牛黃丸、至寶丹。芳香利竅。可效。蘇後用清涼血分。如連翹心、竹葉心、元參、細生地、鮮生地、二冬之屬。此症初起。大忌風藥。初病暑熱傷氣。竹葉石膏湯。或清肺輕劑。大凡熱深厥深。四肢逆冷。但看面垢齒燥。二便不通。或瀉不爽為是。大忌誤認傷寒。秋深初涼。稚年發熱咳嗽。與春月風溫相似。而溫自上受。燥自上傷。理亦相等。均是肺氣受病。世人誤認暴感風寒。混投三陽發散津劫燥甚。喘急告危。若果暴涼外束。身熱痰嗽。只宜蔥豉湯。或蘇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屬。僅一二帖亦可。更有粗工。亦知熱病與瀉白散加芩連之屬。不知愈苦助燥。必增他變。當以辛涼甘潤之方。氣燥自平而愈。慎勿用苦燥劫爍胃液。秋燥一症。氣分先受。治肺為急。若延數十日。病必入血分。又非輕浮肺藥可治。須審體症端。深秋入冬。暴冷折陽。外感發熱。頭疼身痛。嘔惡。必從太陽。若渴能飲水者。裡熱見症。即非純以表散。傷寒每以風傷衛用桂枝法。寒傷營用麻黃法。小兒肌疏易汗。難任麻桂。辛溫表邪。太陽治法。輕則紫蘇、防風一二味。身痛用羌活。然不過一劑。傷風症亦肺病為多。前、杏、枳、桔之屬。辛勝即是汗藥。蔥豉湯乃通用要方。若肢冷寒戰。嘔吐自利。或身無熱。即從中寒里症。三陰須分。但小兒太陰中寒最多。厥陰間有。若冬令應寒。氣候溫暖。當藏反泄。即能病。名曰冬溫。溫為欲熱之漸。非寒症得汗即解。若涉表邪一二。裡熱必兼七八。是癮疹丹痧。非徒風寒。或外受之邪。與里邪相搏。亦令郁於經絡。或飲醇厚味。裡熱熾烈。而衛氣不與營氣相和。或不正直入內侵。即有腹痛下痢諸症。其治法必以里症為主。稍兼清散。設用辛溫。禍不旋踵。至於痧痘時癘。須分四氣也。

痰涎

大人痰飲。小兒涎痰。痰由涎結。涎乃脾泔。脾運胃液。肢體皆咸。脾氣不足。風熱相兼。壅遏中脘。口沫淹淹。乃生壯熱。驚搐漸添。脾熱乘心。涎亦中含。心忡心悸。胸膈常惉。涎流口角。痰自喉探。或喘或嗽。皆痰之嫌。雞聲鋸聲。皆痰之占。凡屬驚癇。痰必深潛。凡屬痞積。痰又牢堅。瘧必有痰。寒熱難堪。眩亦多痰。痰火上炎。凡諸痰病。涎亦均沾。然痰與涎。津液所涵。實為元氣。相附如緘。不圖其本。痰涎是劖。元虛而脫。難免儖儳。錢氏遺法。白朮散拈。涎痰之治。此其大凡。勿求小效。心存二三。

痰涎原由症治

錢乙曰。余治朱監簿子。五歲。夜發熱。曉如故。醫以鐵粉丸下涎。病益甚。至五日大引飲。余取白朮散一兩煎三升。任意飲。朱疑其瀉。余曰。縱瀉勿怪。但不可下耳。止瀉治痰。清神退熱。皆此藥也。又煎三升。服稍盡。愈。三日。又服三升。不渴無涎。投阿膠散二服。安。

聖惠方曰。小兒多涎者。風熱壅脾。積聚成涎。即乳食不下。涎沫結實。而生壯熱。小兒多涎。亦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若不治其本。補益中氣。而徒去其痰涎。痰涎雖病液。亦元氣所附。去之不已。遂成虛脫。每見驚搐壯熱等症。醫以下痰小見功效。屢下之而致夭亡者多矣。姑備方。半夏丸、牛蒡子散、譚氏金珠丸、白附丸。

五臟傳變皆痰

李梴曰。五臟傳變。皆痰為患。蓋痰乃風苗。火靜則伏於脾。風動則壅於肺。痰火交作。則為急驚。或成嗽痹。痰火結滯。則為癇釣。或為咳嗽。痰火來去。則為瀉青。皆由脾濕而成。所以驚風忌純用風藥。當以養血藥為使。古方保元湯加白芍。為慢驚美劑也。

脾肺母子也。二臟俱虛。則生頄涎。頄涎者。脾肺所出也。涎則流溢在於咽喉。如水雞之聲。喘嗽煩悶。宜抱龍丸、奪命散。

咳嗽哮喘

咳嗽哮喘。肺臟所招。為虛為實。有本有標。析而治之。理無或淆。咳則無痰。其聲必高。嗽則無聲。其痰若膠。聲痰俱有。咳嗽名昭。大抵咳嗽。由傷肺杓。或風乘肺。頭痛汗饒。或寒乘肺。肢冷酸痟。或熱乘肺。面赤熱潮。或火乘肺。涕唾血條。或燥乘肺。毛髮如燒。惟嗽之痰。脾濕未消。更詳時令。四序分鑣。秋冬多實。春夏虛勞。更分久暫。莫任歊歊。初時感冒。邪舍皮毛。淫淫習習。喉癢難搔。嗽久液耗。華蓋難澆。聲連氣促。涎沫盈瓢。更參臟腑。仔細推敲。嘔苦屬膽。脅痛肝撓。小腸失氣。喉梗心苗。長蟲胃嘔。吐乳脾嘈。大腸遺糞。喘息肺搖。膀胱遺溺。腎痛背腰。腹滿面腫。此屬三焦。須明種種。咳嗽堪標。哮喘相近。細覈實遙。哮專主痰。與氣相撩。或嗜咸醋。膈腕煎熬。口開呷吸。口閉呀嗷。呀呷二音。乃合成哮。喘氣促急。專主熱燎。痰聲喝喝。肚擷胸堯。抬肩張口。鼻扇氣烋。俱為惡候。非可易調。故知肺病。不自一朝。金為火克。熱被寒包。根因不一。辨析釐毫。肅清嬌臟。永令堅牢。

咳嗽原由症治

錢乙曰。夫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肺氣大旺。病嗽者必實。非久病也。其症面赤痰盛。或身熱。宜葶藶丸下之。久者不可下也。十一二月嗽者。乃傷風嗽也。風從背脊第三椎肺俞穴入也。宜麻黃湯汗之。有熱症面赤飲水涎熱。咽喉不利者。宜兼甘桔湯。若五七日間身熱痰盛唾黏者。褊銀丸下之。有肺盛者。咳而後喘。面腫欲飲水。有不飲水者。其身即熱。瀉白散。若傷風嗽。五七日無熱症而但嗽者。亦可用葶藶丸。後用下痰藥。有肺虛者。咳而哽氣。時時常出氣。喉中有聲。此久病也。阿膠散補之。痰盛者。先實脾。後以褊銀丸微下之。痰退。即補肺如上法。蓋久嗽者。肺亡津液。故必用阿膠散。治嗽大法。盛則下之。久即補之。更量虛實。以意為增損。

聖惠方曰。小兒嗽而呀呷作聲者。由胸膈痰多嗽動。其痰上搏於咽喉之間。痰與氣相擊。隨嗽動息。呀呷有聲。其咳嗽本體雖同。而於治療則加消痰破飲之藥。以此為異耳。宜聖惠射干散。

羅謙甫曰。小兒齁䶎症。本由暑熱所侵。未經發散。邪傳心肺。變而為熱。熱生風。風生痰。痰實不化。因循日久。結為頑塊。圓如豆粒。遂成痰母。推本其原。或啼哭未休。遽與乳食。或飼以酸鹹。氣鬱不利。致令生痰。或風寒暑濕侵襲。或墮水中。水入口鼻。傳之於肺。故痰母發動而風隨之。風痰潮緊。氣促而喘。乃成痼痰。急宜去風化痰。先以五苓散同寬氣飲、寬熱飲。稍用薑汁和勻。沸湯調服。次進知母湯、半夏丸治之。

張元素曰。嗽而兩脅痛者。屬肝經。小柴胡湯。嗽而嘔苦者。屬膽經。黃芩半夏生薑湯。嗽而喉中如梗者。屬心經。甘桔湯。嗽而失氣者。屬小腸。芍藥甘草湯。嗽而右脅痛者。屬脾經。升麻湯。咳而嘔長蟲者。屬胃經。烏梅丸。嗽而喘息吐血者。屬肺經。麻黃湯。咳而遺尿者。屬大腸。赤石脂湯。咳而腰背痛。甚則咳涎者。屬腎經。麻黃附子細辛湯。咳而遺溺者。屬膀胱。茯苓甘草湯。咳而腹滿。不欲食。面腫。氣虛者。屬三焦。異功散。

曾氏曰。脾虛亦能作嗽。當投補劑。醒脾散、茯苓厚朴湯。令脾氣實。然後間與清肺飲。疏解肺經風寒。及藿香飲助脾養胃。亦救子益母之法也。有一症。咳嗽至極時。頓嘔吐。乳食與痰俱出盡。方少定。此名風痰壅盛。肝木克脾土。用白附飲治之。

薛己曰。咳嗽流涕。外邪傷肺也。參蘇飲。咳嗽面赤。心火刑肺也。人參平肺散。嗽而吐青綠水。肝木乘脾也。異功散加柴胡。嗽而吐痰乳。脾肺氣傷也。六君加桔梗。嗽而吐膿痰。熱蘊於肺而成肺癰也。桔梗湯。凡風邪外傷。法當表散而實腠理。其用下藥。非邪傳於內。及胃有實熱者。不宜輕用。面色白。脈短澀者。肺之本症也。易治。面色赤。脈洪數者。火刑金也。難治。

百日內嗽

曾氏曰。百日內嬰兒。咳嗽痰壅。睡中不寧。亦因產後感風而得。不可過用表散。宜惺惺散、貝母湯。

王肯堂曰。此名乳嗽。實難調理。亦惡症也。當審虛實。實者散之。虛者補之。其症氣粗痰盛。口瘡眼熱。發散後。可微利之。比金丸等主之。散其實也。其症嘔吐驚悸。困倦自汗者。宜補肺散、益黃散、天麻散。補其虛也。大抵治驚嗽。琥珀散、天麻丸。乃要藥也。用天麻、蟬蛻、殭蠶、人參、川芎、甘草、硼砂、膽星、天竺黃、白附子、雄黃、金箔末之。蜜丸芡子大。金箔為衣。薄荷湯下。此治百日內嗽不止。遠勝諸藥。

哮喘原由症治

張兼善曰。哮喘遇冬則發者。有二症。一由內外皆寒。須用東垣參蘇溫肺湯。一由寒包熱。用越婢湯加半夏。

虞摶曰。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曰哮。氣促而連續不能以息者。謂之喘。

李梴曰。哮以聲響言。喘以氣息言。

鰲按。哮症。古人專主痰。後人謂寒包熱。治須表散。竊思之。大都幼稚多吃鹹酸。滲透氣脘。一遇風寒。

便窒塞道路。氣息喘促。故多發於冬初。必須淡飲食。行氣化痰為主。禁涼劑。恐風邪難解也。禁熱劑。恐痰火易升也。蘇子、枳殼、青皮、桑皮、桔梗、半夏、前胡、杏仁、山梔。皆治哮必用之藥。李士材謂先於八九月未寒時。用大承氣下其熱。至冬寒無熱可包。此法頗好。曾試之。亦效。而又有食哮。宜清金丹。有水哮。宜水哮方。有風痰哮。宜千緡導痰湯。有年久哮。宜皂角丸。或青皮散。

錢乙曰。喘症有由肺盛。復有風冷者。胸滿短氣。氣急喘嗽。上氣。當先散肺。後發散風冷。散肺瀉白散。風冷大青膏。有由肺臟怯弱者。其唇白色。當補肺。阿膠散。若悶亂氣粗。喘促哽氣者。難治。肺虛損故也。脾肺病久。則虛而唇白。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虛。不能相營。故曰怯。肺主唇。唇白而澤者吉。白如枯骨者死。

閻孝忠曰。小兒喘病。甚於咳嗽。然有虛實冷熱之分。實熱者。清肺飲加五和湯加薑、蔥。及瀉肺湯。經云。喘息皆因氣有餘。蓋肺主氣也。虛冷者。補肺散。坎離湯。此肺虛感風。氣不升降。致有是症。及用定喘飲常驗。不拘冷熱皆可服。痰涎失音。二聖散。

婁全善曰。喘急之症。有因暴驚觸心者。有因寒邪壅盛者。有因風邪外客者。有因多食鹹酸痰滯者。有因膏粱積熱。熏灼清道者。然喘與氣急。有輕重之別。喘則欲言不能。隘於胸臆。氣急。但息短。心神迷悶耳。治法。因驚者。化痰定喘丸。寒傷肺氣者。小青龍湯。風邪傷肺者。三拗湯加減。鹹酸傷肺者。食生豆腐。熱傷肺者。清肺飲。喉聲如鋸者。半夏丸。前症多因脾肺氣虛。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氣虛而邪氣實者為多。若已發則散邪為主。未發則補脾為主。設概攻其邪。則損真氣。逕補其肺。則益其邪。

馬脾風

初虞世曰。馬脾風者。暴喘而兼脹滿也。大小便硬。宜急下之。用牛黃奪命散。後用白虎湯平之。馬脾風。若患在百日內者。不治。

吳綬曰。有馬脾風者。因寒邪入肺。寒鬱為熱。痰喘上氣。肺脹齁䶎。若不速治。立見危亡。宜用辰砂二錢半。甘遂一錢半。輕粉五分。共為末。每取一字。以溫漿水少許。上滴香油一點。挑藥在油花上。待沉下卻去漿水。灌之。即名馬脾風散。此方甚妙也。

啼哭

淚為肝液。哭乃肺聲。風襲肝臟。內外風並。惟風煽熱。乘於心經。火熱逞風。刑鑠肺金。金木相擊。悲哭聲驚。或日或夜。陰陽互爭。亦因母怒。乳哺熱生。熱移肝臟。肝火莫平。乃多驚哭。其用弗寧。亦因母欲。孕時過淫。淫火炎熾。致令毒停。既生之後。有觸哭應。亦因母冷。孕時寒凝。邪氣入胞。兒與之迎。生後邪郁。兒腹膨脝。正氣相搏。躽張啼傾。亦因父氣。腎弱虧精。兒稟之產。腎陰不榮。虛火炎上。忽作啼鳴。丹溪論此。必致歸冥。然則啼哭。病因匪輕。或寒或熱。或嚇或攖。或胸腹痛。或觸神靈。務觀其勢。各究其情。勿云常事。任彼涕淋。

啼哭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小兒有躽啼者。在胎時其母傷於風冷。邪氣入胞。傷於臟腑。故兒生之後。邪猶在兒腹內。邪動與正氣搏則腹痛。故兒躽張蹙氣而啼也。鉤藤膏。

錢乙曰。小兒驚啼者。謂睡夢中忽然啼而驚覺。邪熱乘心也。安神丸。寒夜啼者。脾臟寒冷。當夜陰盛之時相感。故痛而啼也。錢氏當歸丸。熱夜啼者。腹熱痛。夜啼面赤。唇焦便赤。用人參湯下三黃丸。

張渙曰。嬰兒在胎之時。其母將養一切不如法。及取涼飲冷食過度。冷氣入兒腸胃。使胎氣不強。致生下羸弱多病。俯仰多啼。名曰躽啼。宜養臟湯。

王履曰。小兒夜啼有四症。一曰寒。二曰熱。三曰口瘡重舌。四曰客忤。寒則腹痛而啼。面青白。口有冷氣。手足腹俱冷。曲腰而啼。宜六神散、益黃散。熱則心躁而啼。面赤。小便赤。口中熱。腹暖。或有汗。仰身而啼。或上半夜仰身有汗而啼。面赤身熱者。必痰熱也。到曉方息。宜導赤散加黃芩。口瘡重舌。則吮乳不待。口到乳上即啼。身額皆微熱。急取燈照之。依口瘡重舌為治。客忤者。或見非常之物。與未識之人。或經神廟佛寺。與鬼神氣相忤而啼。有日啼驚。夜必黃昏前後尤甚者。錢氏安神丸。

龐安常曰。小兒夜啼。作心經有熱有虛治之。燈心散、黃連飲、蟬花散。月內夜啼驚搐者。乃胎中受驚所致。鎮驚散。有痰者。抱龍丸。

李梴曰。初生月內多啼者。凡胎熱、胎毒、胎驚。皆從此而散。且無奇疾。

鰲按。李氏此說。甚是。故凡兒啼。只宜輕手扶抱。任其自哭自止。切不可勉強按住。或令吮乳止之。若無他病。亦不必服藥。以上諸家方治。亦為有他病者備用。非謂夜啼必服藥也。

汗為心液。心陽固留。在內為血。發外汗流。傷於客感。濈濈汗浮。發汗而汗。邪隨汗休。必以汗愈。去病之由。汗而為病。病從汗搜。自汗盜汗。二者是求。陰虛陽湊。發熱汗稠。陽虛陰乘。發厥汗瀌。心腎俱弱。自汗堪憂。腠疏膚嫩。邪熱內仇。熱搏心主。液不內兜。睡中汗出。其醒則否。或傷冷熱。陰陽相勾。津液走泄。肌體遍周。此皆盜汗。惟虛是謀。飲食飢飽。胃汗外投。驚而奪精。心汗瀏瀏。持重遠行。腎汗悠悠。疾走恐懼。肝膽汗遊。力作勞苦。脾汗颼飀。經言臟腑。各不相侔。總之汗病。日久體柔。骨蒸疳瘵。驚癇筋抽。黃瘦疲弱。汗冷如揉。凡諸變症。悉皆可愁。他如陽脫。其汗在頭。心空之汗。當心逗遛。命絕之汗。如珠如油。各從病決。醫法方優。

自汗症治

錢乙曰。六陽虛汗。上至頂。不過胸也。不須治之。

曾氏曰。小兒脾虛。自汗。多出額上。沾黏人手。速救胃氣。沉香飲。脾虛瀉自汗。遍身冷而出有時。遇瀉則無。瀉過即有此候。大虛急當補脾。益黃散、參苓白朮散。肺虛自汗。右臉色多㿠白。肺脈按之無力。蓋久因咳嗽連聲不已。痰滯不活。乃肺經虛氣上壅。致令汗出。宜補肺散。及以藿香飲調脾。此又益母救子之義也。慢驚自汗。遍體俱有。其冷如冰。此症已危,金液丹、固真湯。實症自汗。外因感冒風邪發熱。無問昏醒。浸淫汗出。當急救表解肌。百解散。胃怯汗。上至頂。下至臍。此胃虛。當補胃。益黃散。

盜汗症治

錢乙曰。小兒睡而自汗出者。肌肉虛也。止汗散。遍身汗出者。香瓜丸。

薛己曰。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蓋陽為衛氣。陰為營血。血之所主。心也。所藏。肝也。熱搏於心。故液不能內斂。而外泄於皮膚。人臥則靜而為陰。覺則動而為陽。故曰自汗屬陽。盜汗屬陰也。多因心腎不交。水火不能既濟。腎虛則閉藏之令失守。故有是症。因血虛內熱。當歸六黃湯。心經有熱。導赤散。肝經虛熱。六味丸。血脫盜汗。當歸補血湯。肝膽風熱。柴胡清肝湯。

耳目鼻口舌齒咽喉

人身九竅。取象於泰。眼耳與鼻。各兩竅對。陰數為偶。三偶坤外。口及二便。各一竅系。陽數為奇。三奇乾內。外坤內乾。是為泰卦。天地生人。精微廣大。然皆中正。非為誕怪。按卦核形。病從茲逮。耳竅屬腎。其病聾聵。或火或虛。肝邪同害。目為肝竅。病最難制。多半屬火。兼由風戾。亦或內虛。間因寒滯。腫痛為輕。甚則障翳。淚出羞明。隱澀多蔽。鼻之發竅。耑主於肺。肺金受邪。鼻塞而悶。清涕常流。時或發嚏。鼻衄鼻瘡。肺熱莫泄。(葉去聲)鼻淵鼻瘜。病兼腦治。唇口屬脾。熱甚則碎。口瘡口糜。相連為害。齒本骨余。病來則齘。疳潰爛齦。腎脾肝憊。舌乃心苗。掉弄舌礙。濕食胎生。火熱黑綴。重舌木舌。皆屬危殆。至若咽喉。呼吸氣會。喉癬喉痹。喉鵝喉閉。種種惡症。最宜審諦。傷人性命。瞬息之際。瀉火逐痰。乃其要劑。或渴或燥。腫痛相繼。猶為輕候。清之便解。諸症在上。匯為一派。凡有病者。急治無怠。分經析症。勿俾敗壞。若前後陰。下部是隸。別為疏論。聿分疆界。

耳病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耳者。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小兒腎臟盛而有熱者。熱氣上衝於耳。津液壅結。即生膿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內。水濕停積。搏於血氣。蘊結成熱。亦令膿汁出。皆謂之聤耳。日久不瘥。即變成聾也。紅藍花散。

劉完素曰。耳者心腎之竅。肝膽之經也。心腎主內症。若其人精血不足也。肝膽主外症。若其人風熱有餘也。或聾聵。細辛膏。或虛鳴者。通鳴散。稟賦虛也。總治六味地黃丸。或脹痛。菖附散。或膿癢者。菖烏散。邪氣客也。總治柴胡清肝湯。若因腎肝疳熱。六味丸、蘆薈丸、並用。若因熱積內熱。四味肥兒丸。若因脾經鬱熱。加味歸脾湯。若因肝經怒火。加味逍遙散。若因乳食膏粱積熱。加味清胃散。其藥皆令乳母小兒同服。不可耑於治外。不惟閉塞耳竅。且恐變生他症。延留日久。遂成終身聾聵。蓋外治方。只可治腑症之輕者。若系肝經風熱血燥元虛等症。必依前方論內。服各宜之藥。或外治以收膿濕亦可。

目病原由症治

薛己曰。目者。白睛屬肺。黑睛屬肝。瞳人屬腎。上下胞屬脾。兩眥屬心。內眥又屬膀胱。五臟五色。各有所司。心主赤。赤甚。心實熱也。導赤散。赤微。心虛熱也。生犀散。肝主青。青甚。肝熱也。瀉青丸。淡青。肝虛也。地黃丸。脾主黃。黃甚。脾熱也。瀉黃散。淡黃。脾虛也。異功散。目無精光。及白睛多。黑睛少者。肝腎俱不足也。地黃丸加鹿茸。晝明夜暗者。陽氣衰弱也。沖和養胃湯。凡赤脈翳膜從上而下者。屬足太陽。東垣選奇湯。從下而上者。屬足陽明。局方流氣飲。蓋翳膜者。風熱內蘊也。邪氣未定。謂之熱翳。邪氣已定。謂之冰翳。而沉於內。邪氣既升。謂之陷翳。宜用升發。佐以退翳藥。上眼皮下出黑白翳者。屬太陽寒水。從外至內者。屬少陽風熱。從下至上綠色者。屬足陽明及肺腎合病也。疳眼者。因肝火濕熱上衝。脾氣有虧。不能上升清氣。故生白翳。睫閉不開。眵淚如糊。久而膿流。遂至損目。宜益氣聰明湯、茯苓瀉濕湯、及四味肥兒丸。目閉不開者。因乳食失節。或過服寒涼。使陽氣下陷。不能升舉也。柴胡復生湯。若胃氣虧損。眼睛少力而不能開。補中益氣湯。暴赤腫痛。肝火熾盛也。龍膽瀉肝湯。多淚羞明。心肝積熱也。生犀散。風沿爛眼者。腸有積熱也。清胃散。時時作癢者。膿潰生蟲也。用點藥紫蘇膏。眼睫連札者。肝經風熱也。柴胡清肝湯。若生下目黃壯熱。二便秘。不乳。面赤眼閉。在胎時。感母熱毒也。兒服瀉黃散。母服地黃丸。若肢體面目爪甲皆黃。小便如屋塵色者。難治。又有痘疹後餘毒未盡。上侵於目者。腎肝虛也。滋陰腎氣丸。前症皆當審治於母。兼調其兒。其外障。宜保命羚羊角散、龍膽飲子。其內障。宜瀉肝黃連湯、局方菊睛丸。雀盲。宜復明散。通睛。宜湯氏牛黃丸。眼白多。宜山茱萸丸。

鼻病原由症治

聖惠方曰。肺氣通於鼻。若肺為風冷所傷。冷隨氣乘於鼻。故流清涕。宜聖惠菊花散。蓋津液涕唾。得熱則乾燥。得冷則流溢也。

張兼善曰。小兒肺臟雍滯。有積熱上攻於腦。則全腦熱。犀角升麻散。肺臟有熱。津液乾燥。亦令無涕。木通散。其鼻中瘜肉。宜千金方。

張渙曰。肺氣通於鼻。氣為陽。若氣受風寒。停滯鼻間。則成鼻塞。氣寒。津液不收。則多涕。若冷氣久不散。膿涕結聚。使鼻不聞香臭。則成齆鼻。清肺膏。若挾熱。則鼻干。皆能妨害乳食。

薛己曰。風邪客肺。鼻塞不利。宜消風散、辛夷膏。因驚。僕氣散。血無所羈而鼻衄。異功散。楊氏地黃散加柴、梔。鼻色赤。脾胃實熱也。瀉黃散。微赤。脾經虛熱也。異功散加升、柴。

口病原由症治

史演山曰。小兒口內白爛於舌上。口外糜潰於唇弦。瘡少而大。不甚痛。常流清水。此脾胃虛熱上蒸。內已先發而後形於外也。百解散以疏表。當歸散以和胃氣。理虛熱。次投牛蒡湯或天竺黃散、地黃膏。外塗黃金散。有無故口鼻糜潰而不成瘡。或服涼劑。或塗末藥而不效者。此名元焦。故脈訣云。陰數脾熱並口臭。是脾有虛熱。上攻於口也。回陽散。兒大者。黑錫丹、參苓白朮散、調元散。外以黃金散乾摻潰處。先用蒸蜜水調點舌上。令自嚥下。忌毒物。若瘡生口角。是脾有積熱。再有外風吹著。便覺折裂。微有清血。名燕窩瘡。治法同前。總之口瘡一症。形與名不同。故治法亦異。有發於未病前。有發於已病後。有不病而自發。大抵此疾。不拘肥瘦。血氣盛。又將養過溫。或心脾有熱。或客熱在胃。熏逼上焦而成。此為實症。宜宣熱拔毒。使無炎熾。則自愈也。

小兒偏風口噤。總由肝膽二經之症居多。蓋噤者。筋急也。由風木太甚。乘脾以勝水逆。故筋燥而收斂勁切。或左或右。其因一也。若胃氣虛。風邪所乘。其筋脈偏急者。屬外因。若肝經風熱乘脾。筋脈偏急者。屬內因。若脾肺虛。外邪乘於腠理。或服金石藥。耗損肝血。或吐瀉液亡。不能養肝。致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諸症皆屬肝血不足。肝火生風。宜滋腎水。六味丸。養肝血。六味丸。壯脾土。異功散加柴胡、鉤藤。

舌病原由症治

初虞世曰。脾家微熱。冷舌。絡微緊。時時舒舌。微露即收。名弄舌。宜瀉黃散。其欲飲水。脾胃液少也。勿用冷藥。反下舌腫硬。漸粗大滿口。名木舌。由風熱盛也。不急治。即塞殺人。宜當歸散、瀉黃散、玉露飲。以消黃散擦舌上。有小舌附舌下近舌根處。名重舌。用苦竹瀝浸黃柏末點舌上。不效。真蒲黃敷之。不過三次愈。內服當歸連翹湯。外點綠袍散亦可。蓋舌者心之苗。心熱則生瘡破裂。肝壅則血出如湧。脾閉則白苔如雪。總宜涼散上焦及心肝脾三經邪熱。疏風化痰為主。

齒病原由症治

王漢東曰。腎主骨。齒者。骨之餘也。小兒初生。腎氣不足。則齒生遲緩。若腎經有熱。上蒸於齒。亦能令齒腫。以腎為胃關。故腎熱易移於胃也。其由脾胃實火。作渴。口舌生瘡。齒齦潰爛。焮痛連頭面。或惡寒發熱。宜清胃散。若因脾胃氣虛。寒涼克伐。或虛熱上行。口舌生瘡。弄舌發熱。或嘔吐困倦。大便不實。流涎齦爛者。五味異功散。

咽喉病原由症治

譚殊聖曰。咽喉者。一身之總要。與胃氣相接。呼吸之所從出也。凡小兒熱毒蘊積於胸膈之間。壅滯不散。發為咽喉之病。如單蛾、雙蛾、重舌、木舌、痄腮、懸癰。皆其屬也。(宜參雜病源流中咽喉症法治之)大法先洗去口中舌上白苔。其次掃去風痰。然後依所見症治之。

薛己曰。小兒喉痹。因膏粱積熱。或稟賦有熱。或乳母七情之火。飲食之毒。當分其邪蓄表裡。與症之輕重經之所主而治之。若左腮色青赤。肝膽風熱也。柴胡梔子散。右腮色赤。肺經熱也。瀉白散。額間色赤。心小腸熱也。導赤散。兼青色。風熱相搏也。加味逍遙散。鼻間色黃。脾胃熱也。瀉黃散。兼青。木乘土位也。加味逍遙散。兼赤。心傳土位也。柴胡梔子散。頦間色赤。腎熱也。地黃丸。凡此積熱內蘊。二便不通。疏利之。風邪外客而發寒熱。發散之。乳食膏粱積熱。清胃散。陰虛。地黃丸。大概當用輕和之劑。以治其本。切不可用峻利之藥。以傷真氣。其或感風熱。但腫痛咳嗽者。為輕症。宜甘桔湯、牛蒡湯、化毒湯、牛蒡子湯、拔萃桔梗湯。若至氣塞不通。則非吹喉散、立效散不可。

大小二便

蓋聞二便。均司於腎。元陽上蒸。肺脾符吻。脾腐水穀。大腸導引。大便通調。登圊勿窘。肺主化原。膀胱氣醞。小便通調。無須堅忍。二便自利。惟腎無損。若夫閉澀。各有其本。傷暑傷寒。風熱相等。驚癇客忤。疳積可憫。類皆煩熱。燥渴引飲。二便秘結。乃其兼症。原其所由。哺乳失準。酸鹹凝滯。甘甜食並。腸胃風壅。心胸癖梗。水穀不行。氣脈如捆。三焦熱焚。臟腑毒蘊。治之之法。疏導為穩。至於癃淋。陰莖諸疢。腸頭癢痛。癰毒高墳。尿血腸紅。一切宜審。二便病除。陰陽分畛。

大便不通原由症治

王肯堂曰。百問云。小兒大便秘。乃是肺家有熱在裡。流入大腸。以致秘結不通。乃實熱也。當以四順清涼飲加柴胡。熱甚者。加山梔、黃芩流利之。其表裡俱熱者。面黃頰赤。唇燥口乾。小便赤澀。大便焦黃。無汗者。先解表。宜柴胡散汗之。解後大便秘。或肚疼者。以清涼飲、大柴胡湯、承氣湯皆可下之。積熱者。神芎丸尤妙。

小便不通有陰閉陽閉癃閉

曾氏曰。小便不通。有陰陽二症。陰閉者。為冷濕乘虛入里。因而不通。以白芍藥湯加南木香。及用炒鹽熨臍四圍。陽閉者。因暴熱所逼。澀而不通。又有癃閉。乃內臟氣虛。受熱壅滯。宣化不行。非澀非痛。但閉不通。腹脹緊滿。宜木通散、玉露飲。

薛己曰。東垣云。小便不利。有在氣在血之分。在氣分者。病居上焦。必渴。肺中有伏熱。水不能生。絕小便之源也。法當淡滲。能泄肺中之熱。而滋水之化源。在血分者。病居下焦而不渴。熱蓄膀胱。是熱澀其流。而溺不泄也。須用氣味厚。陰中之陰藥治之。

諸淋皆由腎虛

巢元方曰。諸淋症。皆腎虛所致。腎與膀胱為表裡。至水下入小腸。通於胞。行於陰。而為溲。腎氣通於陰。下流之道也。淋有五。曰膏淋。小便有肥脂似膏。浮在上。此腎虛不能制其肥液而下行也。曰冷淋。先戰慄而後小便。此亦腎虛而下焦受冷。冷氣入胞。與正氣交爭。故小便澀而戰慄。曰熱淋。下焦有熱。熱氣傳於腎。流入於胞。其溺黃多而澀。間有鮮血。曰血淋。熱之極也。心主血。外行經絡。內行臟腑。熱盛則失其常道。心與小腸表裡。故下流入胞。為血淋。曰石淋。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腎為熱所乘。遇小便則莖中痛。不得流利。痛引小腹。則沙石從小便出。甚至寒痛。令人昏悶。遍身有汗而後醒也。並以局方五淋散。下龍腦雞蘇丸。自愈。

遺尿有寒熱異因

劉完素曰。遺尿不禁者。為冷。腎主水。膀胱為津液之腑。腎與膀胱俱虛。而冷氣乘之。故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謂之遺尿。睡中自出者。名尿床。此皆腎與膀胱俱虛。而挾冷所致也。以雞腸散主之。亦有熱客於腎部。干於足厥陰之經。廷孔鬱結極甚。而氣血不能宣通。則痿痹而神無所用。故液滲入膀胱。而旋溺遺失。不能收禁也。

尿白

薛己曰。小便如泔。或良久變白。亦有脾虛食積。濕熱下注者。先用茯苓散五七服。次用四味肥兒丸。

王肯堂曰。小便初出微赤。良久白濁者。乃熱疳之邪也。初出黃白。久白濁者。乃冷疳之候也。冷者益黃散。熱者牛黃丸。冷熱兼者蘆薈丸。純下白濁者。厚朴丸。

陰腫㿗疝

巢元方曰。諸筋會於陰器。邪客於厥陰、少陰之經。與冷氣相搏。則陰囊腫痛而引縮。經中雖分四症。曰腸㿗、氣㿗、水㿗、卵㿗。然小兒患此。若治之不早。則成痼疾。如腰曲腹痛。冷汗自出。而陰囊二子吊縮入腹。痛止方出。名曰內吊。用勻氣散及金鈴散。

曾氏曰。有陰莖全縮不見。有陰囊光腫不痛。此因肝腎氣虛也。宜金鈴散、勻氣散。蓋筋遇寒則引縮。遇熱則弛張。故三因用法。以寬小腸氣疏風為治。然小兒此症。多因坐陰冷之處。及感風濕而得。用當歸散加檳榔、蒼朮。水姜煎服。有外腎無故而膚囊腫大。不燥不痛。光亮如吹。此氣虛所致。宜三因家韭子丸、勻氣散。一症外腎膚囊赤腫通明。及女兒陰戶腫脹。乃心熱之所傳。皆以木通散、導赤散為治。間有啼叫怒氣閉繫於下。結聚不散。加以水竇不行。以致陰腫核腫者。宜桃仁丸。小兒狐疝。氣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者。此名偏墜。以蜘蛛十四個炒焦。桂枝五錢。共為末。每服八分。日再。酒調下。蜜丸亦可。外敷黑散。

尿血

錢乙曰。溺血者蓋心主血。與小腸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經絡。循環臟腑。若熱聚膀胱。血滲入脬。故小便血出也。

薛己曰。熱入大腸。則大便下血。熱入小腸。則小便出血。小兒多因胎中變熱。或乳母六淫七情。厚味積熱。或兒自食甘肥積熱。或六淫外侵而成。小便出血者。實熱。清心蓮子飲。虛熱。六味地黃丸。

脫肛肛癢

肺為華蓋。表裡大腸。大腸有戶。肛門是張。肛即腸頭。本屬內臟。其氣通流。來往輸將。肺如實熱。腸結非常。肺如虛寒。腸出而長。虛寒實熱。此其大綱。致脫之故。還宜細詳。風木剋土。脾胃是傷。暑濕風熱。俱聚其方。清濁既混。洞泄莫當。久則腸虛。傳送力尪。風冷所襲。肛脫為殃。他如久痢。努力是妨。稟賦怯弱。神氣洸洸。皆能致脫。病非孔臧。又有肛癢。甘肥過嘗。致生濕熱。壅滯非良。濕熱成毒。蟲生蝕肛。其肛作癢。腸吊心忙。便血發熱。神志悽惶。肌體骨立。遍身生瘡。清胃滌熱。扶脾是襄。內外兼治。乃其要方。蝕肛透內。此子必殤。

肛病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肺與大腸為表裡。肛者。大腸之門。肺實熱。則閉結不通。肺虛寒。則腸頭出露。有因痢久裡急後重。努力肛開。為外風所吹。或伏暑作瀉。腸滑不禁。或稟氣怯弱。易於感冷。亦致大腸虛脫。凡小兒所患瀉痢。皆因暑濕風熱。乘脾胃虛而得。治法宜補脾溫胃。使金得受母之益而氣實。宜藿香飲。次則內投固腸之劑。健脾飲、養臟湯。外以伏龍肝散敷之。令其自收。

陳藏器曰。小兒肛癢。或嗜甘肥。大腸濕熱壅滯。或濕毒生蟲而蝕肛門。若因濕熱壅滯。宜四味肥兒丸。大便秘者。清涼飲。蟲蝕肛門。先用化䘌丸。後用四味肥兒丸。外以雄黃散納肛門。若因病不食。蟲無所養。而食臟食肛者。其齒齦無色。舌上盡白。四肢倦怠。其上唇內有瘡。吐血如粟。心中懊憹。此蟲在上食臟。若下唇有瘡。此蟲在下食肛。若食肛透內者不治。

丹毒

丹毒多般。病原則一。總由心火。風毒搏擊。主血者心。血為火逼。陰滯於陽。血熱鬱逆。內而熏蒸。先蘊胸膈。外達皮膚。熱而色赤。赤若丹塗。熱若火炙。凡熱有毒。毒則痛極。漸至壞爛。水流肌裂。入腎入腹。斯至於厄。亦有在胎。胎毒久積。迨至生後。感熱發泄。亦有乳母。七情內迫。酒醴燔炮。恣情而食。毒從乳流。與兒相賊。亦有食多。脾弱難克。熱蘊於中。肌表紅色。亦有孕時。母受驚嚇。驚邪傷胎。遞相傳襲。形發於外。向夜啼泣。眼胞微腫。面帶青黑。種種諸丹。不能盡悉。治法大要。清火滌熱。頃刻丹消。肌膚一抹。

胎毒發丹

史演山曰。胎毒發丹者。因胎毒內伏。或頻浴熱湯。或著烘衣。或乳母飲食。七情內熱。助邪為患。發於頭面四肢。延及胸腹。色赤。遊走不定。古人云。從四肢起入腹囊者。皆不治。當急令人隨患處遍吮。毒血各聚一處。砭出之。急服活命飲。惟百日內忌砭。以其肌肉難任也。若發散太過。表虛熱而赤不退者。用補中益氣湯。加防風、白芷。寒涼過劑。胃氣受傷。而熱赤不退者。異功散加升、柴。或兼發搐等症。用四君加升、歸、鉤藤。若復用攻毒。必致不起。頭額間患者。當砭之。

一切丹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火丹候。往來如傷寒。赤著身而日漸大者是也。又云丹火候狀。發赤。如火燒。須臾熛漿起。是也。

聖惠方曰。凡小兒一切丹。皆由風毒在於腠理。熱毒搏於血。蒸發於外。其皮上熱而赤。如丹塗狀。故謂之丹。若又不歇。則肌肉壞爛。若毒氣入腹。則殺人。合以一方同療之。故號一切丹也。用升麻散。赤丹者。由風毒之重。故使赤也。初發腫起。大如連錢。小者如麻豆。肉上生粟如雞冠。故亦謂之茱萸丹也。宜升麻膏。又云。有天火丹者。肉中有如丹赤色者。大者如手。劇者遍身赤癢。故名天火丹也。又云。天火丹。從背起赤點。用桑白皮末羊脂調塗。千金治天火丹病。初從髀間起。小兒未滿百日。犯行路灶君。若熱流陰頭。赤腫血出。方用伏龍肝末雞子清調塗。又有鬼火丹者。發兩臂。赤起如李子。戎鹽散。有野火丹者。丹發赤斑。斑如梅子。滿背腹。千金遍身皆赤者。名野火丹。雄黃戎鹽各五錢為未。雞子白調。頻塗。以瘥為度。有家火丹者。初發著兩頰兩膀上。兩腋下。古方治家火丹攻喉入腹。用硝石、凝水石。銅器內熬干。研服方寸匕。有殃火丹者。初發兩脅。及腋下腿上。用朴硝研末。每服五分。竹瀝調下。更量兒大小加減。有神火丹者。丹發兩膀。不過一日。便赤黑。醋調梔子仁末塗。有熒火丹者。丹發如灼。在脅下。正赤。初從額起。或從耳起。而多痛。赤小豆一合。硝石五錢。寒水石一分。為末。冷水調五分。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冷水調塗。亦可。有朱田火丹者。先發於背。遍身一日一夜而成瘡。藍靛塗之。或未成瘡。雞子清調赤小豆末敷。已成瘡。赤豆末摻之。有天灶火丹者。發兩膀里。尻間正赤。流至陰頭。赤腫血出者是也。用赤豆、伏龍肝等分為末。雞子白調塗。車前子末水調塗亦可。有廢灶火丹者。從足趺起。正赤者是也。赤小豆一兩。牛角二兩。燒灰共末。雞子白調塗。有尿灶火丹者。丹發膝上。從兩股起。及臍間。走入陰頭者是也。李樹根半斤燒灰。取田中流水調塗。有赤流者。小兒身上。或一片片赤色如胭脂。及漸引。此名丹毒。俗謂之流火。若因熱而得者赤色。因風而得者白色。皆腫而壯熱也。先砭其惡血。內服升麻湯。毒未入腹者。可療也。有蛇纏丹者。此丹匝腰則死。搗萵苣爛塗。或研萵苣子塗之。有蜘蛛丹者。滿身病。用白礬、皂莢燒灰、豬糟下泥和塗之。有赤白遊腫者。小兒肌肉虛。為風毒熱氣所乘。熱毒搏於血氣。則皮膚赤而腫起。其風隨氣行遊不定。故名也。又云。遊腫之狀。為青黃赤白。無復定色。遊走於皮膚之間。肉上微光是也。犀角散。凡丹入腹。生麻油塗之。服嬰孺方。丹痛。搗竹茹汁及一升作一服。只一二服效。丹癢。搗韭菜汁入些鹽與香油以手摩熱。于丹上揩之。立愈。

曾氏曰。赤火丹瘤。皆心火內熱而發。赤如丹砂。心主血而火性熱。血熱相搏。陰滯於陽。即發丹毒。心虛寒則癢。心實熱則痛。自腹生出四肢者易治。自四肢生入腹者難療。先用百解散表之。次以當歸散。加連翹、荊芥水煎。與宣熱拔毒。其次赤葛散。或初用化丹湯亦好。有身上發時。亦如前症。不甚燥癢。但見出浮遍體。神昏不悅。名陰濕毒症。嬰孩生後。百日之內。半歲以上。忽兩眼胞紅暈微起。面青黯色。向夜煩啼。或臉如胭脂。此伏熱在內。亦有臉不紅者。始因居胎之時。母受重驚。驚邪傷胎。遞相傳襲。形發於外。初發時。散生滿面。狀如水豆。腳微紅而不壯。出沒休息無定。次到頸項。亦如硃砂。名曰驚丹。用四聖散。先洗其目。次百解散加五和湯同煎。與解驚熱丹毒。當歸散、牛蒡湯亦可。如驚丹發至胸乳間。微有痰喘作搐。急宜宣熱拔毒。免至內流。為害不淺。五和湯加升麻、生地、燈心、生薑。則自消除。仍用前數藥調治。不生他症。

吳綬曰。小兒丹毒。乃熱毒之氣極。與血相搏而風乘之。故赤腫。及遊走遍身者。又名赤遊風。入腹入腎。則殺人也。大抵丹毒。雖有多種。病源則一。有赤丹毒遍身癢者。或女子十五六而脈未通者。多發丹疹。皆由血有風毒乘之。宜防己散。

五色丹

聖惠方曰。夫小兒五色丹者。由丹發而改變無常。或青黃赤黑白。皆風毒之熱。有盛有衰。或冷或熱。故發為五色丹也。宜用小柴胡湯。如法煎服。以渣敷丹上良。

辨小兒欲發丹毒候

王肯堂曰。初生兒蓄伏胎熱。欲發丹者。必先見於外。如在襁褓中。無故眼生厚眵。此丹毒欲發也。更微喘急。毒氣已甚。上乘於肺也。才覺有此。急以水調龍腦飲子。或藍根、犀角等。潛消其毒。如渾身已有赤處。即更以蕓薹等外挫其鋒。消息而次第治之。

凡兒病諸丹腫。其勢雖盛。切不可遽用大黃、芒硝輩大下之。恐毒乘虛入里也。但用性平解毒托裡藥。小兒丹發。若預度其勢。必展引至咽頸腹心陰尻諸虛處。可先塗藥以護之。仍砭其引頭所向。微出惡血以泄其毒。丹毒。宜食海蜇鯽魚。然不可過。

卷五

諸病應用方

導赤散 

生地 木通 甘草 等分。加竹葉。一方不用甘草。用黃芩。

此方瀉內小腸火。

錢氏生犀散 

犀角(二錢) 地骨皮 赤芍 柴胡根 葛根(各一兩) 炙草(五錢) 每末一錢。煎服。

此方治心經虛熱。

四聖散 

燈心 黃連 秦皮 木賊 棗子(各半兩) 每㕮咀二錢。煎服。

治嬰孩胎受熱毒。或生下兩目不開。

地黃膏 

鬱金 皂莢(水煮干切焙) 豆粉(各五錢) 炙草(一分) 馬牙硝(一錢) 生地汁、蜜對煎成膏。和丸。水含化。嬰兒磨濃汁。以鵝翎掃入口內。

張渙保命散 

白礬 硃砂(各二錢半) 馬牙硝(五錢) 研極細。每服一字。水調塗舌上。先拭淨兒舌。

治嬰兒胎毒。致生鵝口。

龍膽湯 

龍膽草 鉤藤 柴胡 黃芩 桔梗 赤芍 茯苓 炙草(各五錢) 蜣螂(二個去翅足炙) 大黃(一分紙裹煨)為細末。食前調服。或加防風、麥冬。以去心熱亦可。

治胎驚月內氣盛發熱。臍風撮口壯熱。

辰砂膏 

辰砂(三錢) 硼砂 牙硝(各錢半) 元明粉(二錢)全蠍 真珠末(各一錢) 麝(一字) 為末。和棗肉。好絹包起。自然成膏。每一豆許。治諸驚。金銀薄荷湯下。潮熱。甘草湯下。月內嬰兒乳汁調塗奶上。令吮下。

宣風散 

全蠍(二十一個。去頭尾酒塗炙) 麝香(少許。另研)每細末半字。金銀或麥冬湯調服。

治斷臍後外傷風濕。唇青口撮。多啼不乳。口出白沫。

黑白飲 

黑牽牛 白牽牛(俱半生半炒) 生大黃 陳皮(去白) 檳榔(各五錢) 炙草(三錢) 元明粉(二錢) 每末五分至一錢。空心溫蜜湯調服。此藥新合最妙。久則效遲。

治臍風氣實者。及急驚壯熱發搐。

錢氏柏墨散 

黃柏 釜下墨 亂髮灰 等分。每末少許敷之。

錢氏瀉心湯 

黃連(一兩) 每末二分五分至一錢。臨臥溫水調服。

此方瀉丁心實邪。實則瀉其子。

張渙金黃散 

黃連(二錢半) 胡粉 煅龍骨(各一錢) 各另研。再合研。每少許。敷臍中。時時用。

治臍瘡不瘥。風氣傳於經絡。變為癇疾。

樸消散 

大黃 牡蠣(各五錢) 朴硝(二錢) 每末(一錢或二錢)。用田螺一枚。洗淨浸一宿。水調塗。

治臍突。或痛或不痛。及感濕熱。陰及囊腫。

木通散 

木通 萹蓄(各五錢) 大黃 甘草梢 赤苓(各三錢) 瞿麥 滑石 山梔 黃芩 車前子(各二錢半) 加燈心(三莖。)或薄荷少許。

錢氏瀉青丸 

當歸(焙) 龍膽(焙) 川芎 山梔 羌活 煨大黃 防風 等分。蜜丸。竹葉湯下。

丹溪金烏散 

蜈蚣(半條酒浸炙) 川烏尖(三個) 麝(少許) 每末半字。金銀湯下。

治臍風。一名定命散。一名麝香散。

五通膏 

生地 生薑 蔥白 萊菔子 田螺肉 搗爛塗臍四圍。一指厚。抱住泄屁而愈。

治臍風撮口。

六神散 

茯苓 扁豆(各二兩) 人參 白朮 山藥(各一兩) 炙草(七錢) 每末一錢。薑棗煎。

治腹冷痛夜啼。

湯氏鉤藤散 

人參 犀角(各五分) 全蠍 天麻(各二分) 甘草(一分) 鉤藤(一錢) 一名鉤藤飲。

千金龍膽湯 

煨大黃(二錢) 龍膽草 赤苓 甘草 黃芩(各錢半。)

調氣益黃散 

蜈蚣(一條酒炙) 蠍梢(四個) 殭蠶(七個) 瞿麥(五分) 每末一字。吹鼻中取嚏。啼哭可治。仍用薄荷湯調一字服之。

治噤口撮口臍風。

大青膏 

天麻末(一分) 生白附子(錢半) 蠍尾(去毒生末) 烏梢蛇肉(酒浸焙研各五分) 青黛(一錢) 硃砂末天竺黃末(各三分) 蜜和成膏。每半皂子許至一皂子許。月中兒粳米大。同牛黃膏用薄荷湯化一處服之。五歲上同甘露散服之。

惺惺散 

茯苓 細辛 桔梗 花粉 人參 炙甘草 白朮 川芎 等分。每末一錢。加姜一片、薄荷三葉。同煎。湯氏方。細辛減半。余俱等分。

此方除風熱。及傷寒時氣瘡疹發熱。

獨活湯 

獨活 羌活(各二錢) 檳榔 天麻 麻黃(去節) 炙甘草(各一錢) 共為細末。每半錢。水煎。

於內加南星末。蜜調可貼囟門。

治胎驚。發散風邪。

奪命散 

銅青 硃砂(各二錢) 膩粉(半錢) 麝香(少許) 蠍尾(十四個去針) 每末五分。薄荷湯調下。

此方治天吊。臍風。客忤卒死。撮口鵝口。木舌喉痹。胙腮風壅吐涎。後依症調理。

錢氏涼驚丸 

龍膽草 防風 青黛(各三錢) 鉤藤鉤(二錢) 黃連(五錢) 牛黃 麝香 龍腦(各一字) 麵糊丸粟米大。每三五丸。金銀湯下。

演山截風丹 

全蠍(去毒炒) 殭蠶(炒) 白附子(炮)南星(炮) 天麻(各二錢半) 硃砂(一錢) 蜈蚣(一條酒炙) 麝香(一字) 蜜丸。每三丸。金銀薄荷湯化下。

利驚丸 

輕粉 青黛(各一錢) 牽牛末(五錢) 天竺黃(二錢) 蜜丸小豆大。薄荷湯化下。

此方治急驚。痰熱潮搐。

全蠍散 

全蠍(二十四個,薄荷葉包炙) 殭蠶(五錢,炒去絲嘴薄荷葉包炙) 南星(一兩) 用姜一兩。鮮薄荷二兩。同搗作餅。曬乾。如急驚不用南星。加煨大黃一兩。若慢驚不用大黃。加制南星、炮白附子各三錢。防風、天麻、炙甘草、水飛硃砂、川芎各五錢。共為末。一歲兒服一字。二歲兒服半錢。薄荷湯下。量大小歲數加減。身熱發搐。煎火府散調。慢驚吐瀉發搐。生薑湯。急驚搐。煎火府散加大黃湯。

火府散 

生地 木通(各一兩) 黃芩 炙甘草(各半兩) 每㕮咀二錢。不拘時。水煎溫服。

治面赤咬牙。唇口乾燥。小便赤澀。一切虛實邪熱。

直指銀白散 

蓮肉 扁豆 茯苓(各一分) 人參 白附子 天麻 全蠍 木香 藿香 炙草(各半分) 炒陳米(三錢) 每末一錢。加姜一薄片。冬瓜子七粒同煎。一方加白朮一分。助胃驅風。嘔吐作慢驚候者通用。

地黃丸 

生地(八兩) 山萸 山藥(四兩) 丹皮 澤瀉 茯苓(各三兩) 蜜丸。本方加防風、羌活各二兩。名加味地黃丸。

安神丸 

麥冬 牙硝 茯苓 山藥 寒水石(各五錢) 硃砂(一兩) 甘草(六錢) 冰片(一字) 煉蜜丸如雞頭大。每半丸砂糖調。以上二方。甘寒瀉火之劑。血氣虛而急驚者宜之。

治小兒驚悸。熱渴心悶。脈實。面紅頰赤口燥。

曾氏百解散 

葛根(二兩半) 升麻 赤芍(各二兩) 黃芩(一兩) 麻黃(七錢半) 薄桂(二錢半) 甘草(一兩半) 每粗末二錢。加薑蔥煎。不拘時溫服。風熱盛加薄荷。

此方主和解百病。虛慢陰症不宜。

牛蒡湯 

炒牛蒡子(三兩) 大黃(兩半) 防風 薄荷(各一兩) 荊芥(四兩) 甘草(一兩一錢半) 每㕮咀二錢。不拘時煎服。

主傷風。發熱煩躁。鼻塞氣喘。痰嗽驚啼。及諸瘡。赤紫丹毒。咽喉腫痛。

半夏丸 

生半夏(二兩) 赤苓 枳殼(各一兩) 風化朴硝(二錢半) 薑汁糊丸。每三十丸。食後薑湯下。量兒大小加至五十丸。

治痰症神效。若驚搦後風涎潮作。服之神效。

寬氣飲 

枳殼 枳實(各一兩) 人參 炙甘草(各五錢) 每末五分至一錢。湯調下。驚風作搐。薑汁調。熱甚者。入寬熱飲。薄荷蜜湯調下。或麥冬湯。

主通利關節。胸膈痞結。消痰逐水。進食。及治蓄氣而成搐。傳變急慢驚風。氣逆。精神昏倦。

五和湯 

當歸 赤苓(各半兩) 炙甘草 大黃 枳殼(各七錢半) 每粗末二錢煎。不拘時服。

此方主宣利臟腑積滯。調利榮衛。

茯神湯 

茯神(一兩) 人參 當歸(各半兩) 炙草(二錢) 每㕮咀二錢煎。有熱微煩躁加麥冬。

此方治心氣不足。虛而驚悸。日常頻哭。及生下羸瘦多驚。宜子母同服。

鄭氏比金丸 

輕粉 滑石(各錢半) 南星(一錢二分) 青黛(五分) 糊丸小豆大。一歲二丸。薄荷湯下。急驚頭熱。足冷麵青。口噤痰瘈加一丸。桃皮湯下。名桃符丸。去青黛。加蠍梢五分。名小青丸。

治急驚。壯熱喘粗痰嗽。二便不利。

曾氏五苓散 

澤瀉(二兩半) 茯苓 豬苓 白朮(各一兩半) 肉桂(七錢半) 每一錢湯下。

解傷寒溫濕暑毒霍亂。分陰陽。理煩渴。

鎮心丸 

甜硝 人參(各一兩) 炙草 寒水石(各一兩半) 山藥 茯苓(各二兩) 硃砂(一兩) 冰片 麝香(各一錢) 蜜丸。雞頭大。每半丸。溫水下。至一二丸。

此方涼心經。治驚熱痰盛。及癇病。

安神鎮驚丸 

天竺黃 人參 茯神 南星(各五錢) 棗仁 麥冬 當歸 生地 赤芍(各三錢) 黃連 薄荷 木通 山梔 硃砂 西牛黃 煅龍骨(各二錢) 青黛(一錢) 蜜丸綠豆大。每三五丸。量兒大小加減。薑湯下。

驚退後。安心神。養氣血。和平預防之劑也。

栝蔞湯 

栝蔞(二錢) 白甘遂末(一錢)

慢驚。脈有力。濕痰聚於胸中。風火蘊結者服。

青州白丸子

半夏(七兩) 南星(三兩) 白附子(二兩) 川烏(五錢去皮臍) 四味皆用生者研細。以生絹袋盛。井水擺出。未出者。更以手揉。有渣再研。再擺令盡。瓷盆內連水日曬夜露。曉去舊水。另用井水攪。又曬露。如此法。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曬乾如玉片。研細。糯米粥丸。綠豆大每三五丸。薄荷湯下。癱風酒下。皆不拘時。

此方治小兒驚風。大人諸風。

醒脾散 

白朮 人參 甘草 全蠍 橘紅 茯苓(各五錢) 半夏 木香(各一分) 白附子(四個炮) 炮南星(二枚) 蓮肉(一錢) 每末一錢。加薑棗煎。漸服。若頓服。必吐。

此方昏困者宜之。

人參羌活散 

人參 羌活 獨活 柴胡 川芎 白茯苓 甘草(各一兩) 前胡 桔梗 天麻 地骨皮(各五錢) 枳殼(一兩二錢) 每㕮咀一錢。加姜一片。薄荷三葉。棗半個煎。

治初作急驚。散風邪。除風熱。疹痘未發亦可。

鄭氏驅風膏 

辰砂 蠍尾 當歸 山梔 川芎 龍膽草 羌活 防風 大黃 甘草(各一錢) 麝香(一字)煉砂糖丸芡子大。三歲三丸。薄荷竹葉蜜湯化下。

治肝風筋脈拘急。面紅目青眼上。驚搐胎風。

沖和飲 

蒼朮(一兩) 人參 前胡 桔梗(五錢) 枳殼 麻黃 陳皮(各三錢) 川芎 白芷 半夏 當歸薄桂 白芍藥 赤苓(各錢半) 乾薑 厚朴(各二錢) 炙草(七錢半) 每粗末二錢。加姜二蔥一煎服。傷冷噁心嘔吐。加炮姜。寒疝加小茴、吳萸。

此方治感冒風寒。頭痛發熱。肩背拘急。噁心嘔吐。腹痛膨脹。兼寒濕相搏。四肢拘急。冷氣侵襲。腰足疼痛。

七寶散 

紫蘇 香附(各三兩) 甘草 陳皮 桔梗(各二錢半) 川芎 白芷(各一兩) 每粗末二錢。加姜二片煎。痰嗽加半夏。口腥氣。少加鹽。此方品味。不僣不燥。甚佳。

治風寒時氣。頭昏體熱。咳嗽及脾胃肺不和。口腥。牙縫鮮血。兼調理諸病。

固真湯 

人參 附子 茯苓 白朮(各二錢半) 山藥 黃耆 肉桂 甘草(各二錢) 每粗末三錢。加姜三棗一煎。

主吐瀉痢後。胃虛脾慢。四肢口鼻氣冷。沉困不省人事。

聚寶丹 

人參 茯苓 琥珀 天麻 全蠍 白附子 殭蠶 防風 膽星 烏蛇肉(酒炙各一錢) 硃砂(五分) 麝香(少許) 蜜丸桐子大。每二丸菖蒲湯下。專治慢驚。

南星散 

南星(八九錢) 重者一個。掘地坑深尺許。用炭五斤。燒通紅。醋一碗。灑坑中。即投南星。以火炭密蓋。又用盆復時許取出。研為末。入琥珀 全蠍(各一錢) 每二字。生薑防風湯下。

治慢驚。驅風豁痰。

參蘇飲 

人參 紫蘇 前胡 葛根 半夏 赤苓(各七錢半) 枳殼 陳皮 桔梗 甘草(各五錢) 每粗末二錢。加姜一片煎。一方去人參。加川芎。

解驚風煩悶。痰熱作搐。咳嗽氣逆。脾胃不和。

金液丹 

舶上硫黃十兩。研細。盛瓷器八分。水和赤石脂封縫。鹽泥固臍。曬乾。地上埋一小罐。盛水滿。安瓷盒在上。又以鹽泥固臍。以炭火煅三日三夜。候冷取出。用柳木捶。乳缽內研極細。

每用一錢至二餞。量兒大小。加增薑湯送下。

異功散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橘紅 木香(各等分) 每末三字。加薑棗煎。一方無木香。

本事保命丹 

虎睛(一對瓦上炙干) 硃砂(五錢) 全蠍 麝香(各五分) 蜈蚣(二條去頭尾) 天麻(一分) 蜜丸豆大。瓷罐貯之。又入冰麝窨定。急驚。薄荷蜜湯下。慢驚。薄荷湯下。各三丸。

治急慢驚風。四肢逆冷。眼直口噤。涎流不止。

溫驚丸 

膽星(四兩) 硃砂(一錢半) 天竺黃(一兩) 坯子胭脂(五分) 冰片(五分) 牛膽汁丸芡子大。每服一丸。小者半丸。沙糖水下。

抱龍丸 

膽星(四兩) 天竺黃(一兩) 雄黃(水飛) 硃砂(研,各半兩) 麝香(一錢) 甘草膏丸。皂莢子大。溫水化下。百日兒一丸。分三四服。五歲兒一二丸。大人三五丸。

此治傷寒瘟疫。身熱昏睡。氣粗。風熱痰實壅嗽。驚風潮搦。及蠱毒中暑壯熱。兒宜常服。

黃耆益黃散 

黃耆(二錢) 人參 甘草(半生半炙) 陳皮(各一錢) 白芍(七分) 茯苓(四分) 黃連(少許) 水二盞。煎五六沸。

此方治胃中風熱。

天麻散 

半夏(七錢) 天麻(二錢半) 炙草 茯苓 白朮(各三錢) 用水一盞。入姜三錢。同煮干。焙為細末。每錢半。薑棗湯下。

治急慢驚風。及大人中風涎盛。半身不遂。

本事褊銀丸 

青黛(三錢) 水銀(一皂角子大) 黑鉛(錫炒砂子) 寒食麵 黃明膠(炒焦為末,各二錢) 輕粉(豆許大炒) 雄黃 粉霜 硃砂(各一兩) 巴霜(二十粒) 麝香(少許) 水丸麻子大。捏褊曬乾。瓷器盛。一歲一丸。隨意加減。棗湯送下。不得化破。

此方治小兒急慢驚風積痼。

神芎丸 

生大黃 黃芩(各二兩) 生牽牛(末一兩) 滑石(四兩) 黃連 薄荷葉 川芎(各五錢) 水糊丸。梧子大。每三四丸溫水下。

治風熱壅滯。頭目昏眩。口舌生瘡。牙齒疳蝕。或瘡疥咬牙驚惕。煩躁作渴。或大便澀滯。或積熱腹滿。驚風潮搐等症。

雄黃散 

雄黃(二錢半) 白藥(去黑皮) 川烏頭(炮去皮臍) 草烏頭(炮去皮臍) 天麻 川芎(各五錢)

為末。驚風痰壅。每服三分。加至一錢。薑汁調茶清下。欲汗。薑蔥薄荷湯下。

治暴中急慢驚風。齁䶎。痰涎滿口。及雨侵汗閉不通。或涼或熱。坐臥生煩。

茯苓補心湯 

茯苓(四錢) 桂心 甘草(各三錢) 人參 麥冬 紫石英 (各一錢) 棗(二枚)

此方治心氣不足。喜悲愁怒衄血面黃。五心煩熱。咽喉間痛。舌本作強。

錢氏五色丸 

硃砂(五錢) 水銀(一分) 雄黃(一兩炒) 黑鉛(三兩同水銀炒) 真珠末(一兩) 蜜丸麻子大。每三四丸。金銀薄荷湯下。

牛黃丸 

膽星 全蠍 蟬殼(各二錢半) 防風 牛黃 白附子(生) 殭蠶 天麻(各錢半) 麝香(五分) 棗肉丸綠豆大。每三五丸。荊芥薑湯下。

此方治小兒驚癇迷悶。抽掣涎潮。

寬氣飲 

枳殼(一兩) 人參(五錢) 天麻 殭蠶 羌活 炙草(各三錢) 每粗末二錢。加姜三煎。

治小兒風痰壅滿。風傷於氣。不能言語。

鉤藤飲 

鉤藤 人參 犀角(各五錢) 全蠍(去毒) 天麻(各二分) 甘草(半分) 每末一錢煎。

此方治天釣潮熱。

天麻丸 

南星(二錢) 天麻 白附子 牙硝 五靈脂 全蠍(各一錢) 輕粉(五分) 巴霜(二錢半) 稀糊丸如麻子大。每十丸。薄荷湯或薑湯下。

治小兒食癇有痰。

羅氏牛黃丸 

白花蛇肉 全蠍 白附子 生川烏(一枚半兩者) 天麻 薄荷(各五錢) 以上六味。先為細末。

另入雄黃(五兩) 硃砂(三錢) 腦子(五錢) 牛黃(三錢) 麝香(一錢) 以上諸藥共合和勻。另用麻黃(二兩去根) 酒(一升) 煎至一盞。渣去盡。將酒熬藥得所。勿至焦赤。眾手疾丸芡子大。密器藏之。每丸作五服。金銀薄荷湯下。大能發散驚邪。

治因驚中風五癇。天釣客忤。潮涎灌壅。治一切驚風。

斷癇丹 

黃耆(蜜炙) 鉤藤 細辛 炙草(各五錢) 蛇殼(三寸酒炙) 蟬殼(四個) 牛黃(一錢) 棗肉丸麻子大。每數丸。參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治癇後復作。連綿不除。服之有驗。

一字散 

南星(五錢微炮) 蟬殼(微炒) 全蠍 殭蠶(各一分) 為細末。入蕎麥麵一分。用醋石榴殼一枚。內諸藥。鹽泥封固於灶中。慢火上燒之。泥燥為度。取研。每服一字。酒下。

此方大能醒風。爽精神。

牛黃散 

牛黃(五錢) 天竺黃 硃砂 麝香 鉤藤鉤 蠍梢(去毒,各一錢) 每末一字。水下。

此方清心截風。大有奇效。

密陀僧散 

密陀僧 研細末。茶清調服一錢。

治驚氣入心絡不能語者。昔有為大蛇及狼所驚者。皆以此安。

三白散 

炒白牽牛(一兩) 白朮 桑白皮 陳皮 木通(各三錢) 每末五分。薑湯下。

治小兒盤腸氣釣。先服此藥。後服鉤藤膏。

薏苡丹 

苡仁(湯浸去皮) 當歸 秦艽 防風 棗仁 羌活 等分。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麝香荊芥湯下。不拘時。

此方主小兒所受肝氣怯弱。致筋脈攣縮。兩手伸展無力。

聖惠當歸散 

當歸 麻黃(各五錢) 羌活 棗仁 杜仲(炒) 人參 桂心(各二錢半) 每末一錢。水一小盞。加姜少許。煎五分。量兒大小。乳前分減服。

主兒在母胞。母臟腑有積冷。為風邪所束。生後腎氣不足。氣血未榮。故腳指拳縮不展。

大防風湯 

炮附子 牛膝(各一錢) 白朮 羌活 人參 防風(各二錢) 杜仲 川芎 肉桂 黃耆 熟地白芍(各錢半) 甘草(九分) 每粗末三五錢煎。量兒大小用之。

治驚癱鶴膝。腫痛不消。或潰而不斂。

防己湯 

防己 麻黃 薄桂(各半兩) 赤芍 赤茯苓 蒼朮(各一兩) 炙草(七錢半) 每㕮咀二錢。加姜二片。蔥一根。或入薑、薤白煎。空心熱服。

此方治感冒風濕之氣。失於解表。流注兩足疼痛。至兩膝浮腫。不能屈伸。傳成癱瘓。

黑虎丹 

生草烏(一兩) 生川烏 甘草(各七錢半) 麻黃 甘鬆 熟地 藿香葉 白芷 油煙墨(燒存性)牙皂 川芎 當歸 生南星 首烏 殭蠶 赤小豆 羌活 白膠香 木鱉子(去油各半兩) 糯米糊丸麻子大。每三十丸至五七丸。淡薑湯下。

此方治諸般風症。

八正散 

車前子 煨大黃 瞿麥 山梔 滑石 萹蓄 木通 炙草 等分。每末二三錢煎。

治蘊熱。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忡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小便赤閉。熱淋血淋。咽舌瘡。

梔子仁散 

山梔(五枚) 茅根 冬葵子(各五錢) 炙草(二錢) 每末一錢。水煎。

治小便不通。臍腹脹悶。心神煩熱。

局方五淋散 

山梔(去殼) 赤苓 赤芍 當歸 黃芩 生甘草 車前子 燈心 木通 滑石 冬葵子淡竹葉 葶藶 加蔥白。水煎。入車前草汁調五苓散。食前服。

五淋散 

赤苓(六錢) 當歸 生草(各五錢) 赤芍 山梔(各二錢) 每㕮咀二錢煎。

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出。熱怫便血。

木通散 

羌活 山梔(各二錢) 煨大黃 木通 赤苓 甘草(各一錢) 紫蘇葉(二分)

治肝心熱。驚悸。能瀉肝風。降心火。利驚熱。

清心蓮子飲 

黃芩 車前子 炙甘草 麥冬 地骨皮(各五錢) 蜜炙黃耆 茯苓 石蓮子 人參(各七錢半) 每粗末五錢。食前煎服。發熱加柴胡、薄荷。

治小兒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或欲成淋。

雞腸散 

雞腸(一具,燒存性。男用雌。女用雄) 牡蠣 茯苓 桑螵蛸(炙各五錢) 肉桂 龍骨(各二錢半) 每用末一錢。仍以雞肫一具。燒存性。研末和酒調。食前服。

君樸丸 

使君子肉(去殼) 厚朴 黃連(各一兩) 木香(三錢) 蒸餅糊丸。每一二十丸米湯下。

此治小兒小便白濁。久則黃瘦。不長肌肉。

茯苓散 

三稜(煨) 莪朮(煨) 砂仁 赤苓(各半兩) 青皮 陳皮 滑石 甘草(各錢半) 每末一錢。燈心湯下。

此方治乳食傷脾。或心經伏熱。小便白濁。

三稜散 

三稜 莪朮(各一兩) 益智仁 甘草 神麯 麥芽 橘皮(各五錢) 每末一錢。湯下。

治小兒尿白。久則成疳。宜補脾消食化積。

當歸散 

牽牛(微炒取仁) 辣桂(各半兩) 當歸 大黃(各二錢半) 全蠍(一錢半) 桃仁(二錢半) 每粗末三錢。入蜜一匙。煎。食前服。以利為度。

此方治小兒㿗疝。

白芍藥湯 

白芍(一兩半) 澤瀉(七錢半) 炙草(二錢) 薄桂(一錢半) 每㕮咀二錢。煎空心服。誤汗誤下。加人參、南木香各二錢。臍下痛。加姜三片。鹽少許。或加鉤藤亦可。

此方治冷疝腹痛。及誤汗誤下。即傷寒壞症是也。並宜先服。次投對症之劑。

金鈴散 

金鈴子肉(六錢) 三稜 莪朮 青皮 陳皮(各二錢半) 赤苓 茴香(各五錢) 南木香(二錢) 炙甘草(四錢) 檳榔 枳殼 鉤藤(各三錢) 每末五分至一錢。茴香湯下。

治疝氣腹痛。服諸藥愈而復作。宜此。

烏梅散 

烏梅肉 粉草 延胡索(各五錢) 乳香 沒藥 鉤藤(各二錢五分) 每㕮咀二錢煎。

治腹痛。及初生嬰孩臍下冷痛疝氣等疾。

勻氣散 

桔梗(二兩) 陳皮(一兩) 砂仁 茴香(各五錢) 炮姜(二錢半) 炙草(四錢) 每末五分至一錢。沸湯下。諸疝腹痛燒鹽湯下。

主調補通利後。及冷疝腹痛。氣滯不和。

桃仁丸 

桃仁(三錢) 桂枝 牽牛頭末 蒺藜 丹皮(各二錢) 蜜丸黍米大。青皮木香蔥湯下。

黑散 

黃連 黃芩 大黃 黃柏(各二錢) 同燒存性研細。雄豬膽汁蜜調敷。

治小兒狐疝。氣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者。即偏墜。

梔子清肝散 

柴胡 梔子 丹皮(各一錢) 茯苓 牛蒡子 川芎 白芍 當歸(各七分) 甘草(三分)

此治三焦。及足少陽經風熱。發熱。耳內癢。或出水。疼痛生瘡。或胸脅間痛。往來寒熱。

柴胡清肝散 

柴胡(一錢半) 黃芩 人參 川芎(各一錢) 山梔(二錢) 連翹 甘草(各五分) 桔梗(八分)

治肝膽三焦風熱怒火。乍寒乍熱。往來寒熱。發熱。或頭髮瘡熱等症。

柴胡飲子 

黃芩(七分) 甘草(四分) 大黃(八分) 白芍(六分) 柴胡 人參(各五分) 當歸(一錢)

此方主解肌熱。蒸熱。積熱。汗後餘熱。脈洪實弦數。大便堅實。

龍腦飲子 

炙草(四兩) 山梔(三兩) 藿香葉(五錢) 石膏(一兩) 砂仁 栝蔞(各七錢半) 每末一錢。蜜水調服。

傷寒餘毒潮熱虛汗。加竹葉。

此瀉脾經熱。可代瀉黃散。治小兒蘊熱。咽喉腫痛。眼赤口瘡。心煩鼻衄。咽乾多渴。睡不寧。及除痰熱咳嗽。中暑煩躁。一切風壅。

三解牛黃散 

殭蠶 全蠍 防風 白附子 桔梗 大黃 炙草 茯苓 黃芩 人參 鬱金 等分。每細末五分至一錢。量兒大小加減。薄荷蜜湯調下。

此方治實熱。潮熱。

滋腎丸 

酒黃柏(三錢) 知母(二錢) 肉桂(五分) 熟水丸梧子大。每二十至三十丸。百沸湯下。

此方專治腎熱。

當歸補血湯 

黃耆(三錢) 當歸(一錢)

治肌熱躁熱。目赤面紅。煩渴。晝夜不息。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虛也。服白虎湯必死。

羌活散 

人參 羌活 赤苓 柴胡 前胡 川芎 獨活 桔梗 枳殼 蒼朮 甘草(各等分) 每粗末二錢。加姜二片。薄荷三葉。煎。發散風邪加蔥白。痢症加薑、倉米。

治傷風時氣。頭痛發熱。身體煩疼。痰壅咳嗽。失音。鼻塞聲重。及解時行下痢赤白。

四順清涼飲 

赤芍 當歸 大黃 甘草(各等分) 三歲用二錢。末加薄荷二葉。煎八九沸。

治小兒血脈壅實。臟腑蓄熱。頰赤口渴。五心煩熱。睡不安。驚搐。及因乳哺不時。寒溫失度。令兒氣血不順。腸胃不調。大小便澀。欲發驚癇。或風熱結核。頭面生瘡。目赤咽痛。瘡疹餘毒,一切壅滯。挾熱。泄瀉不止。加煨木香、大黃。小便不通。加燈心、木通。

補中益氣湯 

人參 黃耆(各八分) 白朮 甘草 陳皮(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二分) 當歸(三分)

治中氣虛。體疲食少。或發熱煩渴。

寬熱飲 

枳殼(一兩。同巴豆去心膜十五粒。同炒。去巴豆。) 大黃(一兩) 甘草(七錢半) 元明粉(二錢半) 每細末五分至一錢。兒小者。用一字。姜蜜湯或薄荷湯調下。

白虎湯 

知母(三兩) 炙草(一兩) 石膏(八兩) 糯米(三合) 每粗末二三錢煎。米熟為度。

治傷寒吐下後。邪熱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惡風渴燥而煩。及中暑汗出。惡寒熱渴。

參苓白朮散 

人參 茯苓 甘草 白朮 扁豆子 山藥 砂仁 苡仁 桔梗 蓮肉(各一兩) 每末五分至一錢。米湯或棗湯調下。

主脾胃虛不進食。少氣多困。中滿痞噫。嘔吐氣逆。此藥不寒不熱。性味和平。並可常服。

安神散 

人參 茯苓 半夏 陳皮 枳實 炙草(各五錢) 每銼二錢。加薑棗竹茹煎。

治吐瀉後。心虛煩悶。觸物易驚。氣鬱生涎。涎與氣搏。睡不得寧。如熱渴。加麥冬。

火府丹 

生地 木通 黃芩 甘草

治小兒壯熱。

金蓮飲子 

防風 炙甘草 連翹 柴胡 山梔(各半兩) 每末二錢。煎服。

治小兒蘊積壯熱。眼赤口瘡。心煩躁悶。咽乾多渴。潮熱不止。

牛黃膏 

蠍尾(四十九枚) 巴霜(一錢半) 冰片(半匙) 硃砂(二錢) 鬱金(三錢) 牛黃(少許) 麝香一匙 每末一匙。蜜水調下。量兒虛實用之。

此方治壯熱。咽喉涎響。不省人事。或左右手偏搐。或唇口眼鼻顫動。此熱涎內蓄。風邪外感也。宜急服之。

梔子仁湯 

梔子 赤芍 大青 知母(各一兩) 酒黃芩 升麻 石膏(各二兩) 柴胡(一兩半) 甘草(五錢) 杏仁(二兩炒) 每三錢。加姜三片煎。

治陽毒壯熱。百節疼痛。下後熱不退者。

人參生犀散 

犀角 地骨皮 秦艽 麥冬 枳殼 大黃 柴胡 桑皮 赤芍 赤苓 黃耆 人參 鱉甲 每粗末二錢。加烏梅半個。煎。不拘時服。

此方治小兒骨蒸肌瘦。頰赤口乾。日晡潮熱盜汗。五心煩躁。四肢困倦。及大病後餘毒不解。或傷寒後食羊肉體熱。不思食。

調胃承氣湯 

大黃 芒硝(各一兩) 炙草(五錢) 每末一錢。煎。少少溫服。

治傷寒陽明症。不惡寒。反惡熱。口渴便閉。譫語。腹滿。中焦燥實。及傷寒吐後腹脹滿者。

桂枝湯 

桂枝 白芍 生薑 甘草 大棗 熱服。溫覆微汗。

治太陽中風。陽浮陰弱。發熱頭痛。自汗。鼻鳴乾嘔。惡風惡寒。及陽明脈遲。汗出多。微惡寒。

麻黃湯 

麻黃 桂枝 杏仁 甘草

治太陽邪在表。發熱。頭身腰骨節痛。項背強。惡寒惡風。無汗而喘。脈浮而緊。亦治哮症。

三拗湯 

麻黃 杏仁 甘草

治感冒風寒。咳嗽鼻塞。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 白芍 生薑 甘草 大棗 麻黃 杏仁

治太陽症如瘧狀。熱多寒少。

小建中湯 

桂枝 白芍(焙) 生薑 甘草 大棗 飴糖

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 厚朴 枳實

治陽邪入里。胃實。不大便。發熱譫語自汗。不惡寒。痞滿燥實。雜病三焦大熱。脈沉實者。

大青龍湯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石膏 生薑 大棗

治太陽中風。脈浮緊。身疼發熱。惡寒。無汗煩躁。又脈浮數。身重不痛。乍有輕時。無少陰症者。

小青龍湯 

麻黃 桂枝 白芍 細辛 甘草 五味子 乾薑 半夏

治傷寒不解。心下有水氣。發熱。乾嘔而咳。噎。喘。渴。利。小便不利少腹滿。短氣不得臥。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 附子 細辛

此治少陰症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

四逆湯 

附子 乾薑 甘草 冷服。

治三陰傷寒。裡寒外熱。四肢逆冷。脈微細。

升麻葛根湯 

升麻(三錢) 葛根 白芍(各二錢) 甘草(一錢) 加姜。

治陽明傷寒中風。頭痛發熱。惡寒無汗。口渴目痛。鼻幹不臥。及陽明發斑欲出不出。

解肌湯 

葛根 麻黃 黃芩 大棗 芍藥 甘草

此方治傷寒溫病。

地骨皮飲 

地骨皮 柴胡(各二兩) 知母 炙草 鱉甲 黃芩 人參(各二錢半) 赤芩(五錢)

治小兒骨蒸。潮熱往來。心膈煩悸。及傷寒後氣未解。每歲用末二錢。加姜梅各一片煎。

地骨皮散 

知母 炙草 半夏 銀柴胡 人參 地骨皮 赤苓(各等分) 每末二錢。加姜三片。煎。量兒大小加減。驚熱加蟬蛻、天麻、黃芩。若加秦艽。名秦艽飲子。

治虛熱潮作。亦治傷寒壯熱。及餘熱。

玉露飲 

寒水石 石膏(各一兩) 甘草(三錢) 每末五分至一錢。溫水下。

治煩躁頰赤。咽乾不臥。身熱頭痛。兼中暑發渴昏悶。小便秘。驚氣入腎。夢中咬牙。

萬安飲 

人參 當歸 生大黃 柴胡 枳殼 半夏 白芍 防風 黃芩 甘草(各一兩) 滑石末(六兩) 每末二錢。加姜煎。此方藥品之外。惟可加枳殼、半夏。

主不拘表裡症。能宣通氣血。疏解風寒。寧心化痰去煩理熱。並可常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三錢炒) 黃柏(五錢炒) 梔子(四枚) 黃芩(二錢炒) 每二三錢煎。亦治熱痢。治時疾。三日汗已解。煩悶口嘔口燥發熱。

至寶丹 

生犀角 生玳瑁 琥珀 硃砂 雄黃(各一兩) 金箔(五十片半為衣) 銀箔(五十片) 冰片(一匙)麝香(一錢) 牛黃(五錢) 安息香(一兩半為末。酒淘去砂取一兩)酒煎成膏。上各研。再和研勻。入安息膏。如干。量入熟蜜。丸桐子大。每一二丸。參湯下。量大小加減。

此方治驚癇心熱。卒中客忤。煩躁。風涎搐溺。及傷寒狂語。伏熱嘔吐。

酸棗仁湯 

棗仁 甘草 生地 山梔 麥冬 當歸身 人參 等分。加燈心。不拘時服。

四物湯 

當歸 熟地(各二錢) 白芍 川芎(各一錢)

治血虛。發熱煩躁。或晡熱作渴。頭目不清。

香瓜丸 

大黃瓜(一枚) 胡黃連 煨大黃 柴胡 鱉甲 黃柏 黃連 蘆薈 青皮 等分。諸藥為末。將黃瓜去頂。納入至滿。蓋口。竹釘釘住。煨熟。將瓜藥同研糊丸。每二三丸。食後新水下。大者五七丸。不及十丸。

十全大補湯 

白朮 茯苓 當歸 人參 川芎 黃耆 白芍 肉桂 熟地 炒甘草各等分。

治諸虛不足。自汗不食。時發潮熱。

當歸六黃湯 

當歸 熟地 生地 黃芩 黃柏 黃連 黃耆

此方治血虛盜汗。內熱晡熱者。

升麻湯 

升麻 黃耆 人參(各一兩) 熟地(五錢) 天竺黃 牡蠣(各五錢) 每末五分至一錢。竹葉湯調下。大治小兒肌熱盜汗。

涼膈散 

大黃 朴硝 炙草(各一兩) 連翹(二兩) 山梔 黃芩 薄荷(各半兩) 每末二錢。加竹葉七片。蜜少許。煎溫服。大小加減。

治小兒一切臟腑積熱症。

仙方活命飲 

金銀花 橘皮(各三錢) 穿山甲 角刺 防風 沒藥 乳香 白芷 當歸(各一錢) 貝母 花粉 甘草節(各八分) 每粗末五錢。酒煎。嬰兒一兩。母子同服。或為細末。酒調服亦可。毒在表者。加麻黃散。毒在內者。加大黃下之。臨時制宜。此解毒回生起死妙劑。

化丹湯 

獨活 射干 麻黃 甘草 青木香 黃芩 薄桂(各五錢) 石膏末 每二錢煎。

此方解利丹毒。遍身燥癢。發熱煩啼。

升麻散 

升麻 黃芩 大黃 朴硝(各一分) 麥冬 葛根(各三分) 每粗末一錢。煎。

治小兒一切丹。遍身壯熱煩渴。

升麻膏 

升麻 大黃 護火草 蛇銜草 山梔 寒水石 芒硝 藍葉 生地 芭蕉根 羚羊角 梧桐皮(各半兩) 臘豬油(一斤) 慢火熬一食久。乘熱濾去渣。入竹瀝候冷成膏。每以棗大。竹瀝化服。並塗毒處。

戎鹽散 

戎鹽(一兩) 附子(一枚) 雄黃(半兩) 每末少許。雄雞血調塗。

嬰孺方 

麻黃 升麻(各三分) 硝石(四分) 每末方寸匕。井花水服。日三。一方加大黃。

主丹毒入腹。及下至卵者不治方。

天竺黃散 

天竺黃 鬱金 茯神 甘草(各五錢) 硼砂 牙硝 白芷 川芎 殭蠶 枳殼(各二錢半) 硃砂(二錢) 麝香(一字) 蟬殼(十五個) 每末五分至一錢。薄荷湯下。

治上焦風熱。口鼻生瘡。目赤腫。咽膈不利。涎壅氣滯。驚搐煩悶。神思昏迷。

清胃散 

升麻(五分) 生地(四分) 黃連 丹皮(各三分) 歸梢(四分) 嬰兒母亦服。

治胃熱牙疼。飲冷作渴。口舌瘡。唇口腫痛連頭面。吐舌流涎。若服克伐藥。有此等症者。五味異功散。

人參平肺散 

人參 陳皮 甘草 地骨皮 茯苓(各一錢) 知母(七分) 五味子 青皮 天冬(各四分) 桑皮(一錢半) 每粗末二三錢煎。

此方治心火克肺金。傳為肺癰。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錢氏益黃散 

陳皮(一兩) 青皮 訶子肉 炙甘草(各五錢) 丁香(二錢) 每末二錢。食前煎服。

此方治脾胃虛寒。又名補脾散。

錢氏瀉黃散 

藿香葉(七錢) 山梔 石膏(各五錢) 甘草(三兩) 防風(四兩) 上銼。用蜜酒炒微黃為末。每一錢至二錢。煎溫服。又名瀉脾散。

治作渴飲冷。手足熱。身發黃。屬胃經實熱。

平胃散 

厚朴(五兩) 陳皮 炙草(各一兩) 蒼朮(五錢) 每末二錢。薑棗湯調服。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脹痛。口苦短氣噁心。噯氣吞酸。面黃體瘦嗜臥。霍亂吐瀉。

調中丸 

白朮 人參 甘草(各五分)

此方治脾胃虛寒。

健脾飲 

厚朴 人參(各一兩) 茯苓 半夏 肉豆蔻 益智仁 香附 良薑(東壁土炒) 訶子肉(各二錢半) 炙草(五錢) 每粗末二錢。加姜二片。棗一枚煎。

主健脾胃。理嘔吐。治瀉利。及諸病後虛弱。有痰。噁心。腹微痛。飲食減。精神慢。並宜服。

藿香飲 

人參 半夏 赤苓 炙甘草(各一兩) 蒼朮(二兩) 陳皮 藿香(各七錢半) 厚朴兩半 每㕮咀二錢。加姜二棗一煎。空心服。或加燒鹽少許。

主理虛化痰。及治脾胃不和。飲食少進。

健脾散 

茯苓 人參(各一兩) 厚朴(二兩) 蒼朮(四兩) 陳皮(五兩) 甘草(二兩半生半炙) 草果(六錢) 每末一錢。加薑棗煎。量大小加減。最能和養小兒胃氣。

調中飲子 

肉豆蔻 白朮 人參 陳皮 訶子肉 茴香 炙草 砂仁(各五錢) 藿香葉 檳榔 桂心(各三錢) 每末五分至一錢。加薑棗煎。量大小加減。

此方治小兒諸疾。

香薷飲 

香薷(三兩) 扁豆 厚朴(各一兩半) 生草(二兩) 每粗末二錢煎。

治夏秋臟腑冷熱不調。飲食不節。吐痢腹痛。發熱煩悶。

六和湯 

人參 砂仁 炙草 杏仁 半夏(各一兩) 扁豆(一斤) 藿香 赤苓 木瓜(各二兩) 香薷 厚朴(各四兩) 每二錢。加姜二片。棗一枚。煎。或加鹽半字。

治心脾不和。氣不升降。霍亂吐瀉。胸滿咳嗽。冒暑伏熱。煩悶成痢。中酒作渴。心逆畏食。

守胃散 

人參 白朮 山藥 茯苓 南星 扁豆 甘草 葛根 藿香 防風 天麻(各五錢) 每二錢。加姜二片。冬瓜子仁五十粒。打碎。煎。空心服。瀉不止。加沉香、白豆蔻。

治陰陽不和。吐瀉不止。預防風症。常調脾胃。

理中湯 

人參 白朮(各一兩) 甘草 乾薑(各二錢半) 每末半錢或一錢。溫湯。空心調服。

主溫脾暖胃。冷吐冷瀉。及胎氣虛。中寒腹痛。

四君子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炙草 等分。每二錢。加薑棗煎。

治小兒脾胃虛損。吐瀉少食。

六君子湯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草 半夏 陳皮

治脾胃虛。吐瀉不食。羸瘦。或肺虛痰嗽喘促。或肝虛驚搐。目眩自汗。

觀音散 

石蓮肉 人參 神麯(各三錢) 茯苓(二錢) 炙草 木香 黃耆 扁豆 白朮(各一錢) 每粗末二錢。加棗一枚。藿香三葉煎。

治小兒外感內傷。嘔逆吐瀉。漸羸瘦。

和中散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草 葛根 白扁豆 黃耆 藿香 每末三錢。加薑棗煎。

此方和胃。止吐瀉。定煩渴。治腹痛。

胃苓湯 

白朮 茯苓 澤瀉 豬苓 厚朴 陳皮 甘草(等分) 桂(少許) 每二錢。加薑、燈心。

治腸胃受濕。嘔吐泄瀉。若停食吐瀉。小便短少。腹脹作痛。以此分利。再用六君調補脾胃。

消積丸 

丁香(九粒) 砂仁(十二粒) 巴霜(二錢) 烏梅肉(二個) 糊丸溫水下。

此方治小兒吐瀉。大便醋臭。

肉豆蔻散 

肉豆蔻 桂心(各一分) 人參 炙草(各五錢) 每粗末一錢。加姜少許。煎。隨大小加減。

此方治小兒霍亂。吐瀉腹痛。

白朮散 

白朮 人參 半夏 (各二錢) 茯苓 炙甘草 乾薑(各一錢) 每末二錢。加薑棗煎。

此方治小兒嘔吐。脈遲細有寒。

參香飲 

人參(一兩) 沉香 丁香 藿香 南木香(各二錢五分) 每二錢。煎。入薑汁少許。三次服。

此方治胃虛作吐。投諸藥不止。

香薷散 

香薷 茯苓 扁豆 厚朴(各五錢) 每二三錢煎。入酒半杯。冷服立效。

治外傷風寒暑。內傷飲食。致吐利。心腹痛。霍亂氣逆。發熱頭痛。或轉筋拘急。嘔噦肢冷。

竹茹湯 

葛根(七錢) 半夏(五錢) 炙草(三錢) 每二三錢。入竹茹三分。煎。微冷服。加茯苓三錢妙。

治胃受邪熱。心煩喜冷。嘔吐不止。

玉露飲 

寒水石(五錢) 生甘草(一錢) 石膏(六錢) 每末。三五分至一錢。食後溫湯調服。

此非腎熱相火大盛者。不宜服。

大順飲 

細面(二十兩) 生薑(十六兩) 赤苓 甘草(各五錢) 先搗成餅。曬乾為末。每二錢。水調。

治冒暑毒。煩渴吐瀉。發熱。腹痛。神昏吐衄血。便血。溺黃少。口乾汗多。

綠豆飲 

綠豆粉(一兩) 黃連 葛根 甘草(各五錢) 每五分至一錢。豉湯調服。

主誤服熱藥毒。煩躁悶亂。或吐或渴。

益元散 

滑石(六錢) 甘草(一錢) 每一錢至二錢。水服。

治熱吐。面赤氣粗。小水少。傷暑吐神昏尤妙。

烏犀丸 

皂莢(三寸炙存性) 硫黃 白姜(各三錢半) 陳皮 川烏(各五錢) 巴霜(七十七粒)

主諸積滯夾驚夾風。吐逆醋酸氣。面黃肌瘦。

茯苓厚朴湯 

茯苓 半夏(各七錢半) 炙草(三錢) 厚朴(五錢) 每㕮咀二錢。加姜煎或加棗亦可。

此方主傷寒傷風。夾痰嘔逆。並吐瀉後。喉涎牽響。飲食減少。脾胃氣虛。

防風溫膽湯 

半夏 枳殼 赤苓(各五分) 陳皮 防風(各二分半) 人參(二分) 甘草(一分半) 姜(一片) 紫蘇(二葉) 煎水送大驚丸、小驚丸。

此方治驚風。消痰疏風順氣。

大驚丸 

棗仁(蚌粉炒) 炙草(各五錢) 人參 赤苓 白朮 硃砂 麥冬 木香 代赭石(醋煮各二錢半) 殭蠶 桔梗(各一錢二分半) 全蠍(三個) 金銀箔(各三片) 蜜丸。薄荷湯下一二丸。

此方定驚安神。又治心熱夜啼。一名大安神丸。

小驚丸 

鬱金(皂角水浸煮) 黃連 牙硝 木香 藿香 龍膽草(各二錢半) 全蠍(三個) 糊丸。以雄黃、硃砂、麝香、金銀箔為衣。薄荷湯化下一二丸。

此方亦治驚風。

溫白丸 

殭蠶 白附子(生) 炒南星(各一兩) 生天麻(五錢) 全蠍(一錢) 糊丸。綠豆皮、生薑、米飲下五七丸。至二三十丸。

此方治慢驚風。

加味朮附湯 

炮附子 白朮(各一兩) 煨肉蔻(二個) 木香 炙草(各五錢) 每粗末二錢。加薑棗。

此方治吐瀉後便成慢驚。或因臟寒洞泄得者。

八仙散 

天麻 白附子 白花蛇肉 防風 半夏曲 南星 全蠍 冬瓜仁(各二分半) 川烏(一分) 姜(二片) 棗(一枚) 薄荷(二葉)

此方治慢驚虛風。

烏蠍散 

白朮 人參 茯苓 炙草 川烏 全蠍 南星 姜(三片) 棗(二枚)

此方治慢驚純陰症。吐瀉不止。

蟬蠍散 

全蠍(七個) 蟬蛻(二十一個) 南星(一個) 甘草(分半) 每粗末二錢。加姜三棗二煎。

此方治慢驚風陽症。

黑附湯 

炮附(三錢) 木香(錢半) 白附子(一錢) 炙草(五分) 分二帖。加姜三片。煎。以匙灌下。

此方治慢脾風危急者。灌下藥。如手足暖而蘇。即止勿灌。

生附四君子湯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草 生附子(各等分) 每末二錢。加姜五片煎。以匙灌下。

此方治慢脾風。灌藥。手足暖即止。助胃回陽。

蠍附散 

炮附子(二錢) 炮南星 炮白附子 木香(各一錢) 全蠍(七個) 㕮咀一錢。加姜五片煎。

此方治慢脾風。回陽豁痰。

補脾益真湯 

丁香 木香 訶子皮 陳皮 厚朴 肉豆蔻 草果 茯苓 人參 白朮 桂枝 半夏炮附子 炙草(各二分) 全蠍(一枚) 姜(二片)。棗一枚。灌服後。輕揉心下。以助藥令。

此方治慢脾風。

全蠍觀音散 

人參(一錢) 蓮肉 神麯(各三分) 茯苓(分半) 白朮 黃耆 木香 扁豆 甘草(各二分) 羌活 防風 天麻 全蠍(各一分)

此方治吐瀉後成慢驚風。亦治慢脾風。

定魄丸 

人參 琥珀 茯神 遠志 硃砂 天麻 石菖蒲 天冬 棗仁 甘草 等分。硃砂為衣。

此方治因驚發癇。

沉香天麻湯 

羌活(五分) 獨活(四分) 防風 天麻 半夏 炮附子(各三分) 沉香 益智 炮川烏(各二分) 姜梢 當歸 甘草(各一分半) 姜三片煎。先灸兩蹺脈各七壯。

此方治因驚成癇發搐。痰涎壅塞。目多白睛。項背強急。喉中有聲。神思如癡。

三癇丹 

蜈蚣(一條) 膽星(二錢) 全蠍 防風 白附子 遠志 蘆薈 延胡索 硃砂(各一錢) 麝香(一字) 金銀箔(各三片) 糊丸。薄荷湯下。梧子大一丸。

此方治急驚為癇。

十全丹 

陳皮 青皮 莪朮 川芎 白豆蔻 五靈脂 檳榔 蘆薈(各五錢) 使君子 木香 蝦蟆 灰(各三錢) 豬膽汁浸糕和丸。麻子大。米飲下二三十丸。

此方治丁奚哺露無辜壞症。

布袋丸 

夜明砂 使君子 蕪荑(各二兩) 蘆薈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各五錢) 蒸餅丸彈子大。

每一丸。布袋盛。同精豬肉二兩煮。肉爛。提起藥掛風處陰乾。只用肉和汁與兒吃。次日又煮服。藥盡止。

此方治丁奚哺露無辜疳。

小兒清心丸 

人參 茯神 防風 硃砂 柴胡(各二錢) 金箔(三十片) 蜜丸。每一丸。竹瀝化下。

此方治諸熱。及驚熱煩躁。

牛黃奪命散 

白醜 黑醜(各取半生半熟頭末五錢) 大黃(一兩) 檳榔(二錢半) 木香(錢半) 輕粉(一字) 每末一錢至二錢。蜜水調下。微利為度。一名一捻金。

此方治小兒肺脹胸滿。喘粗氣急。兩脅肩動。兩鼻竅張。痰涎潮塞。悶亂喘渴。死在旦夕者。

蔥豉湯 

蔥白 淡豆豉

此方主表散。

清燥救肺湯 

霜桑葉(三錢) 炒杏仁(七分) 麥冬(一錢二分) 石膏(二錢五分) 人參(七分) 阿膠(八分) 胡麻仁 甘草(各一錢) 枇杷葉(一片) 食遠服。

卷六

諸病應用方

千金藿香湯 

藿香(一兩) 生薑(三兩) 青竹茹 炙草(各半兩) 每五六錢煎。熱加升麻五錢。

此方治毒氣吐下腹脹。逆害乳哺。

殊聖歸命丹 

丁香 藿香(各一分) 生犀 牛黃(各半錢) 豬、鯽、狗、蝟、熊膽(各錢半) 丸梧子大。一歲以下。

用苦楝湯化下二丸。隨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驚吐不止。並吐黃水及乳食。神效。

半夏散 

半夏(一兩) 陳糯米(三錢) 加姜五片。棗一枚。

此方治小兒胃虛嘔吐。水穀不化。

白附飲 

白附子 南星(生) 半夏(生) 川烏(生) 天麻 陳皮 南木香 全蠍 殭蠶 丁香(各二錢)

每粗末三錢。加姜三片。煎作五次。空心溫服。

治肝風克脾土。痰涎壅盛。和飲食吐出。

張渙三香丹 

藿香葉 丁香(各一兩) 半夏(五錢) 三味為末。次入膩粉(一分) 冰片 麝香(各一錢) 薑汁糊丸

黍米大。每十丸。人參薄荷湯下。量大小加減。

此方治挾驚。嘔吐不止。

守中湯 

桔梗 蒼朮(各二兩) 泡姜(四錢) 炙草(六錢) 每末一錢。空心湯服。煎亦可。

治春夏相交。陰濕氣重。中傷脾胃。致腹痛泄。利久不止。漸傳手足浮腫。飲食少思。

香連丸 

姜炒黃連(二兩) 煨木香(五錢) 米飯丸。每一二十丸。米飲下。

四神丸 

肉豆蔻 五味子(各二兩) 補骨脂(四兩) 吳萸(一兩) 紅棗(五六十枚) 生薑(六兩) 水(二鍾)。煮干取棗肉丸。每五六十丸。白湯下。

治脾胃虛。大便不實。飲食不思。或泄利腹痛。

龍骨散 

龍骨 炒黃連(各一兩) 當歸 枳殼(各五錢) 每粗末一錢。煎。隨大小加減。

此方治小兒暴利。

丁香散 

丁香 厚朴 黃連 當歸 白朮 訶子肉 伏龍肝(各五錢) 木香(一分) 赤石脂(一兩) 每末五分。米湯調下。日三服。隨大小加減。

治小兒赤白久痢。胃虛不食。漸羸。

寬腸丸 

枳殼(五錢) 麻仁 木通 大黃(半生半炒) 檳榔 大腹皮(各二錢半) 蜜丸。每三十丸至五十丸。

枳殼、甘草湯下。一二歲蜜湯化下。

此方治痢后里急。大便反閉澀不通。

養臟湯 

人參 炙草(各二錢半) 白芍 白朮(各五錢) 木香 肉桂(各一錢) 肉豆蔻 訶子肉 罌粟殼(各錢半) 每㕮咀二錢。加姜二棗一煎。空心溫服。

此主生津益氣。溫腸止痢。

雙金飲 

大罌粟殼(一兩蜜水炒) 大川芎(五錢醋炒) 每末一錢至二錢。米湯下。

治赤白痢日夜頻數。及久泄瀉。

萬金散 

生罌殼(一兩) 甘草(二兩半生半炙) 陳皮(二兩) 烏梅(一兩) 每二錢。煎二三沸服。

此方治水瀉下痢久不瘥者。

神效散 

粟殼 白芷 烏梅(各一兩) 乳香 川芎(各五錢) 每二錢煎。

治赤白痢日夜頻數。食減腹痛。小便不利。

升陽益胃湯 

黃耆(二錢) 半夏 人參 黃連 白朮 炙草(各一錢) 獨活 防風 白芍 羌活(各五分) 陳皮 茯苓 柴胡 澤瀉(各三分) 薑棗(各二)

黃連散 

炒黃連 牡蠣(煅各五錢) 烏梅肉 炙甘草 訶子肉(各一分) 每末一二錢煎。

治小兒痢渴煩熱。吃水不知足。

紫霜丸 

代赭石(醋煅) 杏仁霜 乳香 硃砂 木香(各一錢) 黃連(一分) 輕粉(五分) 麝香(少許) 巴霜(十粒) 肉豆蔻(二個煨) 糊丸。每七丸至十四丸米湯下。

治久積胸高羸瘦。赤白痢腹痛甚。

桔梗丸 

桔梗 神麯(各一兩) 麥芽 烏梅肉 厚朴 人參 白朮 赤石脂 黃芩 炙甘草 桂心 龍骨(各五錢) 黃連(一兩) 黃雌雞骨(一具,去肉淨酒浸炙) 蜜丸。每十五丸。

此方治小兒久痢羸瘦。食不消。

止渴聖效散 

白芷(半生半炒) 葛根(各二兩) 京墨(二兩半生半煅) 黃丹(二兩半生半炒) 每細末五分。倒流水調下。

治小兒因吐利氣虛。津液減耗生疳。煩渴飲水不休。面腫腳浮。腹大頸細。尿白。不吃食。

七氣湯 

半夏(五兩) 人參 辣桂(各一兩) 甘草(五錢) 每末三錢。加姜五棗一煎。

治七氣所傷。痰涎結聚。心腹亦痛。不能飲食。

蓬莪朮散 

蓬朮 當歸(各一兩) 木香 人參 桂心(各五錢) 黑牽牛(一分) 糊丸黍米大。每十丸淡薑湯下。隨兒大小加減。

使君子丸 

使君子肉 檳榔 榴根皮 大黃(半生半炒,各七錢半) 糊丸麻仁大。每服三四十丸。

治腹內諸蟲作痛。口吐清水。

二聖丸 

檳榔(一兩) 巴霜(十五粒) 糊丸。每七十七丸。五更茶下投藥。見蟲下盡。即進稀粥。

此方治腹內諸蟲。並消穀逐水。下氣去風。

芍藥甘草湯 

白芍(一兩) 甘草(二錢半)

此方治出疹肚腹痛滿。小便不通。

塌氣丸 

胡椒(一兩) 蠍尾(五錢去毒) 糊丸粟米大。每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飲下。一方有木香一錢。錢氏及潔古所用塌氣丸。乃此二味。切不可誤用。有牽牛者慎之。

五疳保童丸

生五倍子 夜明砂 青黛 苦楝根皮 蘆薈 熊膽 黃連 生龍膽草 干蟾皮(去骨炙) 麝香 蕪荑仁 蟬蛻 等分。米糊丸麻子大。一歲二十丸。米湯下二三服。

此方治五種疳疾。

中滿分消丸

黃連 枳實 厚朴(各五錢) 乾薑 薑黃 豬苓 砂仁 澤瀉 茯苓(各三錢) 陳皮 白朮(各一分) 半夏(四分) 黃芩(一兩二錢) 甘草(一分) 蒸餅丸黍米大。每三十丸。

丹腹脹方

葛根 蘇梗 萊菔子 陳皮(各二錢) 甘草(一錢) 食減加白朮。

升陽滋血湯

蠍梢(二分) 神麯(三分) 厚朴 當歸(各一錢) 桃仁(十粒) 升麻(三分)

治嬰兒腹脹。不大便。羸弱。

南星腹皮湯

南星(一兩) 大腹皮 姜皮 陳皮 扁豆子 青皮 桑皮 甘草(各五錢)

主腫疾欲愈未愈之間。脾胃虛慢。氣促痰喘。腹脹胸滿。神困面色痿黃。小水不利。

香陸胃苓丸

丁香 商陸 赤小豆 陳皮 炙草(各二兩) 製蒼朮 澤瀉(各二兩半) 赤苓 豬苓(去皮)白朮(各兩半) 肉桂(一兩) 厚朴(二兩) 糊丸每三十丸至七十丸。溫湯下。

治腫疾久不愈。大能實脾導水。多服取愈。

浚川丸

大戟 芫花(醋炒) 沉香 檀香 木香 檳榔 莪朮 大腹皮 桑皮(各五錢) 黑白牽牛(生末各一兩) 巴霜(十五粒) 糊丸麻子大。每十七丸。濃蔥湯五更初空心下。去水未盡。停一日。減用十三丸。次減作九丸。再至七丸。症退即止。仍投南星腹皮散。如單腹脹甚。能飲食氣壯者。加甘遂末。同丸。忌甘草。以相反也。

治水腫。單腹脹。氣促氣減。遍身面浮。

營衛飲子

當歸 熟地 人參 茯苓 川芎 白朮 炙草 白芍 枳殼 炙黃耆 陳皮

治氣血俱虛。營衛不順。頭面手足浮腫。喘急。

分氣飲子

五味子 桔梗 茯苓 炙草 陳皮 桑皮 草果 大腹皮 白朮 枳殼 當歸(全) 紫蘇 半夏曲 蘇子 生薑 宜兼服八味理中丸。以上宜救生丹通利。

大效神功救生丹

雄黃 硃砂(各一分) 巴霜(二十一粒) 乾薑(二錢) 醋一盞。煮巴姜干。去姜。將巴出油。和雄朱研勻。雪糕丸麻子大。一歲二丸。酒浸赤芍少許送下。

治氣虛喘急。四肢腫。腹脹急。沖滿脅肋。乍熱乍寒。或瀉或秘。由久停虛積。營衛不順也。宜推去其惡毒之氣。

耆歸湯

蜜炙黃耆(一兩) 酒當歸 白芍 川芎(各五錢) 炙草(三錢) 每㕮咀二錢煎。

治兒稟賦弱。痘瘡出不快。及肝虛目視不明。

莊氏蘆薈丸

蘆薈(研一錢) 龍膽草(炒研一兩) 皂角(三錢) 以水二升。挼汁去渣熬膏。入二末和丸。每三丸至五丸。薄荷湯下。

此方治小兒風疳。順肝氣。進飲食。

硃砂安神丸

硃砂(四匙) 黃連 生地(各五錢) 生甘草(二錢半) 蘭香葉(二錢,燒灰) 銅青 輕粉(各五分) 共為末干敷上。

治心疳怔忡。心中痞悶。

四味肥兒丸

黃連(炒) 蕪荑 神麯 麥芽 等分。水糊丸。每一二十丸。開水下。

治嘔吐不食。腹脹成疳作瀉。或食積脾疳。目翳口瘡斷爛。發熱瘦怯。小便澄白。腹大筋青。

補肺散

阿膠(一兩半) 茯苓 馬兜鈴 糯米(各五錢) 杏仁(二十一粒) 炙草(四錢) 每末二錢煎。

此方治久嗽。肺虛氣促。有痰噁心。

調元散

山藥(五錢) 人參 茯苓 茯神 白朮 白芍 熟地 當歸 黃耆(各二錢半) 川芎 炙草(各三錢) 石膏(六錢) 每粗末二錢。入姜二棗一煎。

主元虛囟開。羸瘦腹大。並語遲行遲齒遲。

萬應丸

五倍子 胡黃連 青皮 陳皮 黃柏 神麯 麥芽 三稜 蓬朮 蕪荑 龍膽草 檳榔 川楝子肉 使君子 等分。糊丸麻仁大。每三五七十丸。米湯下。

治諸疳症。胃熱。發作穗。痿黃。飲食不進。

聖惠干蟾丸

干蟾(一枚) 蛇蛻(一錢) 穀精草(二兩) 胡黃連 瓜蒂 母丁香 牛黃 冰片 硃砂 雄黃 天竺黃 蘆薈 麝香(各一分) 青黛(五錢) 糊丸。一二歲。以米泔化下五丸。服後桃柳枝湯浴兒。著青衣。疳蟲當出衣上。及眉鬢邊。如細麩。或如塵。毒黑者不治。黃白色易治。仍宜米飲下二丸。日三服。甚者半月內瘥。

此方治五疳。及驚風。出蟲。定死生。

聖惠金蟾散

干蟾(一枚) 夜明砂 桃白皮 樗白皮 地榆 黃柏 訶子肉 蕪荑 百合 人參 大黃 黃連(各三分) 胡粉(三錢) 丁香(三粒) 檳榔(一分) 每五分飲下。日三服。

治積疳蟲蟲蝕脊膂。煩渴下利。拍背如鼓鳴。

紫金散

蛇床子(炒黑) 黃丹 地龍(炒黑,各五錢) 青礬(一分煅) 每一字。揩牙齦。日三次。

此方治小兒走馬疳。

秋霜散

好砒半兩。白礬四分。水一盞。煮砒干。入礬同煅為末。入麝坯子各少許研勻。每一字。用鵝毛點拭牙齦上。日三四次。

此方治小兒崩砂。

錢氏金華散

黃柏 黃連(各半兩) 黃丹(一兩,水飛) 輕粉(一錢) 麝香(一字) 先研勻。水洗貼之。

此方治小兒一切濕瘡癬疳。

化䘌丸

蕪荑 蘆薈 青黛 川芎 白芷梢 胡黃連 黃連 蝦蟆灰(等分)。豬膽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一二十丸。食後臨臥杏仁湯下。其鼻常用熊膽煎湯筆蘸洗。俟煎藥進數服。卻用青黛、當歸、赤小豆、瓜蒂、地榆、黃連、蘆薈、雄黃為末。入鼻斂瘡。

治諸疳生蟲。不能啼哭。嘔吐清水。肚腹脹痛。唇口紫黑。腸頭濕䘌。

集聖丸

蘆薈 五靈脂 夜明砂 砂仁 橘紅 木香 莪朮 使君子肉(各二錢) 川芎 黃連 干蟾(各三線) 當歸 青皮(各一錢半) 雄豬膽汁和麵糊丸。隨大小米飲下。虛去莪朮、青皮加人參二錢。白朮三錢。熱去莪朮、砂仁加龍膽三錢。吐瀉下痢。去莪朮、青皮。加白朮二錢。肉果、訶子各一錢。積痛去芎歸。加三稜、小茴、川楝肉各二錢。瘧加鱉甲三錢。渴去莪朮、砂仁加參朮各二錢。蟲去芎歸。加蕪荑錢半。川楝肉二錢。

此方不熱不寒。補不滯。消不耗。萬穩萬當。

柴胡散

柴胡 葛根 知母 貝母 茯苓 茯神 炙草 等分。每末一錢。加小麥煎。

此方治小兒疳熱。四肢如柴。不能起止。

大黃丸

大黃 地黃 茯苓 當歸 柴胡 杏仁(各三分) 蜜丸麻子大。飲下五丸。日三。

治小兒胃氣不調。不嗜食。不長肌肉。

保和丸

神麯 山楂 半夏 茯苓(各一兩) 萊菔子 陳皮 連翹(各五錢) 粥丸。湯下三十丸。主飲食停滯。胸膈痞滿。噯氣吞酸。吐瀉腹痛。

甘遂破結散

甘遂(二錢半,煨黃) 青皮 黃芩 煨大黃(各五錢) 每末一錢。煎。隨大小加減。得通利則止。以冷粥補之。

進食丸

巴霜(一錢二分) 當歸 硃砂 代赭石 枳殼 木香(各五錢) 麝(少許) 糊丸麻子大。一歲一丸飲下。更量虛實加減。

治食積、發熱、羸瘦。肚大筋青。疳積腹疼。

白餅子

滑石 輕粉 半夏 南星(各一錢) 巴霜(二十四粒) 糯米飯丸麻子大。捏作餅。三歲以上三五餅。四歲以下一二餅。臨臥蔥白湯下。

治小兒腹中有癖。不食。但飲乳是也。

六聖丸

莪朮 黃連 陳皮 炮姜(各五錢) 木香(二錢半) 每末一錢。同巴霜三粒研。醋糊丸麻子大。每十五丸至三十五丸。五更薑湯下。利三五行。勻氣止補。

治諸積。和胃。大能止氣厚腸。消疳快膈。

水晶丹

南星 半夏(各三錢) 滑石(四錢) 輕粉(五十帖) 蕪荑(二百片) 巴霜(十五粒) 糊丸麻子大。每十五丸三十五丸。五更蔥白汁下。過三五行。勻氣散調補。下風痰。薑湯下。

治驚食蟲積。腹脹煩啼。面黃食減。此非可輕用之劑。

沉香檳榔丸

沉香 檳榔 檀香 木香 三稜 丁香 神麯 莪朮 麥芽 厚朴 使君肉 蒼朮 青皮 砂仁 益智仁 香附 枳殼 良薑(各五錢) 炙草(一兩半) 蜜丸芡子大。每一丸湯化。或二丸亦可。

治諸積癖腹脹作疼。諸疳蟲積。

良方妨香丸

硃砂(一兩) 牛黃 冰片 麝香(各二錢半) 金箔(十四片) 粉霜 膩粉(各一錢) 黃蠟(二兩) 巴霜(一百二十粒)

治小兒虛中積。潮發寒熱。心腹脹滿疼痛。

取癖丸

甘遂(炒) 芫花(炒) 牽牛(半生半炒) 辣桂 莪朮 青皮 木香 桃仁 五靈脂(各二錢) 巴霜(一錢) 糊丸麻子大。每一二丸。蜜湯下。利後冷粥補仍和胃。

此乃峻劑。非實積危甚。不可用。

積滯木香丸

木香 莪朮 砂仁 青皮 硃砂 代赭石(各二錢) 丁香 巴霜(各一錢) 糊丸麻子大。每二三丸。乳傷乳汁下。食傷米飲下。

治吐乳瀉乳。氣酸臭。肚硬熱渴。吐瀉為食積。腹痛利黃為氣積及瘧癖。

錢氏白朮散

人參 白朮 木香 茯苓 炒甘草 藿香葉(各一兩) 葛根(二兩) 粗末一二錢煎。

此方助脾和胃。調中益氣。良聖藥也。

梔子柏皮湯

梔子(八枚) 黃柏(一兩) 炙草(五錢) 每㕮咀二錢煎。

此方治傷寒身黃髮熱。

化癖丸

巴霜(半兩) 膩粉 硃砂(各一錢) 黃鷹糞(二兩半) 雄雀糞 硇砂(各一字) 糯米飯丸黍米大。一歲兒二丸。空心皂莢子湯服。取下惡物為度。

治乳癖結塊。久不消化。諸藥罔效。

大茵陳湯

茵陳(一兩) 大黃(三錢半) 梔子(三枚大者) 煎分三服。日三。當利下惡汁。黃從小便出。

治陽明瘀熱在裡發黃。小便秘。腹微滿。

加減瀉黃散

黃連 茵陳(各五分) 黃柏 黃芩 山梔 茯苓(各三分) 澤瀉(二分) 食後一服減半。待五日再服而良愈。

此方主退脾土。復腎水。降火心。

阿膠散

阿膠(一兩半) 牛蒡子 炙草(各二錢半) 馬兜鈴(五錢) 杏仁(七個) 糯米(一兩) 每末一二錢煎。杏仁本瀉肺。非若人參天麥冬之補也。當以意消息之。又名補肺散。

清肺飲

柴胡(二兩) 人參(半兩) 杏仁 桔梗 赤芍 荊芥 枳殼 桑皮 五味子 熟半夏 麻黃(各一兩) 旋覆花(五錢) 甘草(兩半) 每末二錢。入姜二蔥一。或薄荷亦可。

治肺受風邪客熱。嗽聲不斷。氣促喘悶。痰壅。鼻塞流涕。失音。及疹毒痘瘡。涎嗽咽痛煩渴。

解表散

麻黃 杏仁 赤苓(各一兩) 川芎 防風 枳殼(各一兩五錢) 甘草(七錢半,半生半炙) 每末二錢。加姜二蔥白一煎。有熱加薄荷葉。

主傷風感冷。喘嗽痰多。嘔吐瀉利驚悸。

錢氏葶藶丸

甜葶藶(隔紙炒) 黑牽牛(炒) 杏仁(研) 漢防己(各一兩) 棗肉丸麻子大。每三五七丸。淡薑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治乳食沖脾。傷風咳嗽。面赤痰盛。身熱喘促。

瀉肺湯

桑皮 地骨皮(各一兩) 炙甘草(三錢) 每㕮咀二錢。加粳米一百粒煎。日二。

治傷風后五心煩熱。咳嗽喘促。唇紅頰赤。

黃芩半夏生薑湯

黃芩 生薑(各一錢) 炙草 白芍(各六分) 棗(二枚) 半夏(一錢五分)

此方治膽腑咳。嘔苦水若膽汁。

甘桔湯

甘草 桔梗(各一錢)

治心臟咳。喉中如梗。甚則喉腫喉痹。

烏梅丸

烏梅(三十個) 細辛 附子 桂枝 人參 黃柏(各六錢) 乾薑 黃連(各一兩) 蜀椒 當歸(各四兩) 即用烏梅肉酒浸一宿。和飯粒搗丸。每十丸湯下。

治胃腑咳而嘔。嘔甚。長蟲出。

茯苓甘草湯

茯苓(二錢) 桂枝(二錢半) 生薑(五片) 甘草(一錢)

治膀胱咳而遺溺。

琥珀散

辰砂(一錢半) 琥珀 牛黃 殭蠶 膽星 白附子 全蠍 代赭石 天麻 枳殼 乳香(各一錢) 每末一二分。白湯調下。此方兼治癇症。

治急慢驚涎潮昏冒。目瞪驚搐。內釣腹痛。

聖惠射干散

射干 麻黃 紫菀 桂心(各五錢) 半夏(一錢) 炙草(二錢) 每末一錢煎。入蜜半匙。

此方治小兒咳嗽。心胸痰壅。攻咽。作呀呷聲。

桔梗湯

桔梗 半夏 蘇葉 石膏 炙草(各半兩) 皂莢(一分,燒存性) 每末一錢。加姜三片煎。

此方治小兒咳嗽呀呷。咽膈不利。

知母湯

知母 甘草(各半兩) 貝母 羌活 滑石 大黃 小麥(各三錢) 麻黃 苦葶藶 訶子肉(各一錢半) 薄荷(二錢) 每㕮咀二錢。加姜二片煎。

治齁䶎氣喘。痰鳴發熱。咳嗽惡風。

坎離湯

蓽澄茄 石菖蒲(各一錢) 白朮 茯苓 木香(各二錢) 炙草 半夏 紫蘇子(各四錢) 每㕮咀二錢煎。不拘時服。

此方治虛喘。日輕夜重。食減神昏。

化痰定喘丸

雄黃 硃砂(各一錢) 蟬蛻 全蠍 殭蠶 地龍 南星 白附子(各二錢半) 輕粉(五分) 糊丸麻子大。每三十丸。薄荷茶清下。

治因驚發喘。逆觸心肺。暴急張口。虛煩神困。

二聖散

訶子肉(十枚大者半生半炙) 大腹皮(五錢洗淨焙) 每粗末二錢煎。

治風痰壅閉。語音不出。氣促喘悶。似搐非搐。

定喘飲

人參 麻黃 防己 訶子肉 半夏 甘草(各五錢) 每二錢。加姜二片煎。

治夾風痰喘氣促。不拘冷熱二症。

牛黃奪命散

白牽牛 黑牽牛(各一兩半生半炒) 川大黃 檳榔(各一兩) 三歲兒每末二錢。冷漿水調下。涎多加膩粉少許。

治肺脹喘滿。胸膈起急。兩脅扇動。陷下作坑。兩鼻竅張。悶亂嗽渴。聲啞而不鳴。痰涎潮塞。俗云馬脾風。若不治。死在旦夕。

瀉白散

桑皮 地骨皮(各一兩) 甘草(五錢,炒) 每末一二錢。加米百粒煎。一名瀉肺散。

治肺熱骨蒸自汗。

小柴胡湯

柴胡(半斤) 人參 黃芩 炙草(各三兩) 半夏(二兩半) 每粗末三錢。加姜三棗一煎。小兒分二服。更量大小加減。

治傷寒溫熱病。瘧疾。一切寒熱往來。能和解。

荊芥散

荊芥穗 人參 白朮 黃耆 當歸 白芍 桂(各一兩) 柴胡(二兩) 炙草(五錢) 每粗末五錢煎。

備急丸

煨大黃 巴霜 葛根 各等分。煉蜜丸。每綠豆大一丸。米飲下。壯盛小兒。或用一丸半。以大便快利為度。

清脾湯

厚朴(一兩) 烏梅 半夏 良薑 青皮(各五錢) 炙草(三錢) 草果仁(二錢半) 每㕮咀二錢。加姜二錢煎。未發瘧前並三服。

治瘧久不瘥者。脾胃虛弱。形容憔悴。

二姜丸

白姜(用巴豆九粒。同炒去豆) 良薑(東壁土炒各一兩) 雄豬膽汁和水丸麻子大。硃砂為衣。熱多溫湯。早晨面北空心下。寒多早晨面南溫酒下。寒熱均熱湯冷水下。

治瘧疾經久不愈者。

二仙飲

青蒿(二兩) 桂枝(五錢) 每細末一錢。未發前冷酒調下。斬邪飲治暑瘧尤妙。

治諸瘧不拘久近。本方加香薷二兩。芽茶五錢。合研。名斬邪飲。

蘇合香丸

蘇合香(五錢入安息膏內) 安息香(一兩,另為末。酒半升。熬膏) 丁香 青木香 白檀香 沉香 蓽茇 香附 煨訶子肉 皂莢(鎊屑) 硃砂(各一兩) 薰陸香 冰片(各五錢) 麝香(七錢半) 用安息膏加煉蜜丸芡子大。空心沸湯下。小兒一丸。老人二三丸。

治傳屍骨蒸諸癆瘵。卒暴心痛。鬼魅瘧疾。霍亂吐瀉。赤白痢。小兒驚搐。

地黃膏

豆粉 鬱金(各半兩) 炙甘草(一錢二分) 馬牙硝(一錢) 生地汁、蜜。對分熬膏。丸藥每服兩皂子大。熱水含化。嬰兒用鵝翎拭口內。

朱銀丸

水銀(蒸棗研如泥) 白附子(一錢半) 全蠍 南星 硃砂(各一錢) 天漿子 蘆薈 牛黃(各五錢) 鉛霜(五分和水銀煅) 冰片(一字) 麝香(少許) 殭蠶(七個炒) 蜜丸。

治胎風壯熱痰盛。翻眼口噤。取下胎中蘊受之毒。亦治驚積。但量與。

沉香飲

沉香 丁香 南木香 藿香葉(各二錢半) 陳皮 白朮 半夏 茯苓 肉豆蔻(各五錢) 炙草(三錢) 每末五分至一錢。紫蘇、木瓜湯調下。棗湯亦可。

治吐痢後神昏倦怠。食少不化。脾胃氣虛。五心煩熱。盜汗。自汗常出。或聞食噁心。

八珍湯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

治氣血俱虛。陰火內熱。或因克伐之劑。脾胃虧損。肌肉消瘦。

排風湯

白鮮皮 白朮 白芍 薄桂 防風 川芎 當歸 杏仁 炙草(各五錢) 獨活 麻黃 茯苓(各七錢五分)

每二錢。加姜二片煎。

治中風狂言失音。神昏。驚癱鶴膝。及足疾才愈。偶感外風。滿面遍體虛浮。

龍腦雞蘇丸

薄荷葉(一兩六錢) 生地(六錢) 麥冬(四錢) 蒲黃 阿膠 木通 銀柴胡(各二錢) 甘草(錢半) 黃耆 人參(各一錢) 地黃汁熬膏加蜜丸。每二十丸。細嚼湯下。一方有黃連。

治肺有鬱熱。咳衄下血。熱淋消渴。口臭口苦。

逍遙散

柴胡 酒當歸 酒白芍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炙草(五分) 加薑、薄荷

治血虛肝燥。骨蒸勞熱。咳嗽潮熱。往來寒熱。口乾便澀。

加味逍遙散

柴胡 當歸 白芍 白朮 茯苓 炙甘草(各一錢) 以上逍遙散。加丹皮、山梔各七分。為加味逍遙散。其薑、薄荷。酌量加否。

此方治肝脾血虛等症。

三黃丸

黃連 黃芩 煨大黃 等分。煉蜜丸。每三十丸。湯下。量大小加減。

治三焦積熱。眼目赤腫。頭頂腫痛。心膈煩躁。口瘡。二便秘澀。五臟實熱。或下鮮血。或瘡癤。

大柴胡湯

柴胡(四兩) 黃芩 白芍(各兩半) 大黃 半夏(各七錢半) 枳實(七錢) 甘草(一兩)。每粗末二錢。加姜二片煎。

此方解利風熱。痰嗽腹脹。及里症末解。

橘皮(一兩半) 炙草 竹茹(各五錢) 人參(二錢半) 每㕮咀五錢。加姜煎。

加味清涼飲

當歸 赤芍 炙草 大黃(各三分) 牛蒡子 山梔(各四分)

治熱毒積毒在內。大便不通。而欲痛作渴。或患瘡瘍丹毒。

固脾和中散

人參 茯苓 白朮 葛根 炙草 扁豆 藿香 等分。 每末三錢。加薑棗煎。

此方和胃。止吐瀉。定煩渴。治腹痛。

黃連香薷飲

黃連 香薷 厚朴

治中暑。熱盛。口渴心煩。或下鮮血。

黃耆六一湯

黃耆(六兩) 甘草(一兩) 每末五錢煎。溫服。亦可用湯調下三錢。

此方治諸虛不足。盜汗消渴。

茯苓半夏湯

半夏(二錢) 陳皮 茯苓 黃芩(各一錢) 甘草(五分) 加姜煎。

此方專治熱痰壅盛為患。

四苓散

豬苓 茯苓 白朮 澤瀉 每末三錢煎服。

治風寒濕邪不解。煩渴欲飲者。

快膈湯

人參 青皮 砂仁 烏藥 良薑 炙甘草 香附(各一兩) 每末一錢。加少鹽酒煎。主胸膈不快。飲食少。能順氣和中。消導宿滯。

萬靈丸

木香 黃連 莪朮(各一錢) 橘皮 青皮(各二錢) 檳榔(一錢半一枚)。用巴豆一粒。醋煮杏仁二枚。燈火上煅。研爛。和醋糊丸。小綠豆大。每五七丸薄荷湯下。

此方主小兒諸積。依形症用之。

東垣鼠黏子湯

鼠黏子(二錢) 酒歸身 炙草 柴胡 黃芩 連翹 黃耆(各一錢) 地骨皮(二錢半) 每㕮咀三錢煎。服後慢與乳食。

治傷寒斑出。身表熱急。

小柴胡加梔子湯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山梔 加薑棗。熱甚去半夏。

此方主解利風熱。

連翹飲

連翹 防風 山梔 甘草 等分水煎。

治一切熱。傷寒熱在外而不厥。少陽藥也。

解毒丸

寒水石(研) 石膏(研各一兩) 青黛(五錢) 蒸餅丸芡子大。食後新汲水下。或細嚼薑湯下亦可。三歲兒半丸。隨大小加減。

參附湯

人參 炮附子等分

治陽氣虛寒。咬牙寒戰。手足並冷。或吐瀉不食。

桔梗枳殼湯

枳殼 桔梗(各二兩) 甘草(五錢) 每三錢。加姜三片煎。

治腹脹便秘。煩躁作渴。或譫妄不安。

五癇丸

白附子(五錢) 烏蛇肉 全蠍 半夏 南星(各二兩) 蜈蚣(半條) 殭蠶(一兩半) 硃砂 雄黃(各錢半) 麝香(三分) 皂角(二兩打碎用水半碗。浸透揉汁。入白礬二兩。同煎乾為度) 薑汁糊丸小綠豆大。每二三十丸。白湯下。隨大小加減。

此方總治一切癇症。

家韭子丸

韭子 鹿茸 蓯蓉 牛膝 熟地 菟絲子 歸身 巴戟 杜仲 石斛 桂心 乾薑酒糊丸。

治膀胱虛寒。不能收攝。以致遺溺淋瀝。

人參理中丸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

此方專治中焦病。或吐下多而腹痛滿。

五黃散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黃 大黃 每末一錢煎。

此治內外俱大熱之症。然太寒。非其症勿用。

加味清胃湯

升麻 當歸 黃連 丹皮 生地 以上清胃湯。加茯苓 陳皮

此方治胃熱生痰。咳逆羸瘦。

藿香飲

藿香 白朮(各一兩) 炙草 茯苓 生黃耆(各五錢) 加薑、棗每五錢煎。幼兒三錢或二錢。隨時酌用。

清涼飲

柴胡 知母 生地 赤苓 防風梢 甘草梢 當歸 黃柏 龍膽草

治熱盛。小便赤澀。或膀胱熱結。

寧神膏

人參(半兩) 茯神(二兩) 葛根 甘草 五味子 知母 花粉(各三錢) 另將生地浸一夜搗爛。絞取汁一碗。熬膏。入藥末。至可丸。每二三十丸棗湯下。

天麻膏

生地(二兩) 羌活(一兩半) 當歸(一兩二錢) 牛膝 元參 杜仲 獨活(各七錢半) 天麻(一兩) 熬膏丸藥。每三五十丸湯下。或各㕮咀。每三五錢煎服亦可。

白朮防風湯

防風(四錢) 白朮 黃耆(各二錢) 每粗末二錢煎。

主傷寒太陽經症。汗多不止。

桃奴丸

桃奴(七個,另研) 玳瑁(一兩鎊細末) 安息香(一兩去渣) 上三味同熬成膏。入犀角末 硃砂(各五錢) 琥珀 雄黃(各三錢) 麝香 冰片 牛黃(各二錢) 炒桃仁(十四個) 安息膏丸芡子大。陰乾。固藏靜室。每半丸或一丸參湯下。大能辟惡去穢。

七味白朮散

人參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藿香 木香 葛根(各一錢)

治中氣虛弱。津液短少口渴。或因吐瀉所致。

調中湯

茯苓 當歸 白芍 陳皮(各一錢) 白朮(一錢半) 又小名調中湯。

治一切浮腫。但用此方。無不愈者。

調中湯

良薑 酒洗當歸 炒白芍 肉桂 川芎 炮附子(各一兩) 人參 炙甘草(各五錢) 每㕮咀。三錢煎。

治腸胃虛怯。冷氣乘之。腹脅刺痛。洞泄不止。

熱鬱湯

連翹 薄荷 黃芩 栝蔞實 麥冬 甘草 鬱金 竹葉

此方治外感風熱之症。

當歸連翹湯

歸尾 連翹 白芷(各三錢) 煨大黃 甘草(各一錢) 每㕮咀二錢。食前煎服。

治小兒心脾有熱。致生重舌。

綠袍散

薄荷淨葉 荊芥穗(各五錢) 青黛 元明粉 硼砂(各二錢半) 百藥煎 甘草(各三線) 細研每一字至五分。乾點舌上。令自化。或新水入蜜。調點舌上。 

黃金散

黃柏(蜜塗曬十數次) 甘草(各一兩) 用末乾點患處。或用麥冬湯調點。

主解口內舌上瘡毒。及痘後目生翳膜。

清胃散

升麻(五分) 生地(四分) 黃連 丹皮(各三分) 歸尾(四分) 兒母俱服。

治胃經有熱。口舌諸病。牙齒及齦腫痛。

流氣飲

蟬蛻 甘草 羌活 天麻 當歸 防風 大黃 薄荷 赤芍 杏仁 等分。每五錢。

此方治小兒風毒患眼。

柴胡復生湯

藁本 蔓荊子 川芎 白芷 羌活 獨活(各二分半) 白芍 炙草 薄荷 桔梗(各四分) 蒼朮 茯苓 黃芩(各五分) 柴胡(六分) 五味子十二粒每二錢煎。

治羞明淚多。腦頂沉重。睛珠痛連太陽。

本事方

防風 白蒺藜(各一兩) 羌活(一兩半) 甘菊(三兩) 每末二錢。入鹽少許。百沸湯點服。

治太陽寒水滔。翳膜遮睛。

沖和養胃湯

柴胡(七錢) 人參 當歸 炙草 乾薑 升麻 葛根 白朮 羌活(各一兩) 防風(五錢) 黃耆(一兩半) 茯苓(三錢) 白芍(六錢) 五味子(二錢) 每二錢煎服。

治內障初起。視覺微昏。空中有黑花。神水變淡綠色。次則視岐。神水變淡白色。久則不見。神水變純白色。

滋陰腎氣丸

熟地(三兩) 歸尾 丹皮 五味 山藥 柴胡(各五錢) 茯苓 澤瀉(各二錢半) 酒炒生地(四兩)蜜丸。硃砂為衣。每十丸滾湯下。

治神水寬大漸散。目昏。空中黑花。及內障。

山茱萸丸

山萸(二兩) 熟地 丹皮 牛膝 茯苓 澤瀉(各一兩) 鹿茸(五錢) 蜜丸。每二十丸。

此方治眼白多。由於虛也。

湯氏牛黃丸

牛黃 白附子 肉桂 全蠍 川芎 石膏(各一錢) 白芷 硃砂(各二錢) 藿香(五錢) 麝香(一分)蜜丸芡子大。三歲兒以下。每一丸。薄荷湯下。鬥睛即名通睛。

治小兒觸打撲跌著頭額。肝受驚風。成鬥睛。

立效散

硼砂 冰片 雄黃 朴硝 等分。為細末。干滲。

治嬰兒咽喉痹痛。不能吞嚥。

吹喉散

生甘草(二錢半) 朴硝(一兩) 研細末。吹喉中。

治嬰兒咽喉腫痛。氣塞不通。

牛蒡湯

牛蒡子(三兩) 大黃(兩半) 防風 薄荷(各一兩) 荊芥(四兩) 甘草(一兩一錢半) 每二錢。

主喉痛。傷風發熱煩躁。鼻塞氣喘。痰嗽驚啼。

化毒湯

桔梗(五錢) 薄荷 荊芥穗 甘草(各二錢半) 山豆根(錢半) 牙硝 硼砂 朴硝 雄黃 硃砂(各二錢) 每一字至五分。乾點舌上。化下。或湯調。少與含咽亦可。

治風熱上攻。咽喉腫痛。飲食不便。

牛蒡子湯

牛蒡子(炒) 元參 升麻 桔梗(炒) 犀角 黃芩 木通 甘草 等分。每二錢煎。

桔梗 甘草 連翹 山梔 薄荷 黃芩(各五分) 每末一錢煎。

治熱腫喉痹。

消風散

茯苓 川芎 荊芥穗 羌活 防風 藿香 殭蠶 蟬殼 炙草 厚朴 陳皮等分。每末五分。茶清調下。加雄黃名雄風散。

治胎熱胎寒。及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疼鼻塞。皮膚頑麻癮疹。小兒虛風。

張渙辛荑膏

辛荑葉(一錢焙乾) 細辛 木通 白芷 木香(各半兩) 杏仁(二錢研) 用羊髓、豬油各二兩。同藥慢火熬成膏。令黃色。放冷。入冰麝各一錢。拌勻。每用少許點鼻中。

張渙清肺膏

瓜蒂(半兩) 附子(一枚) 赤小豆 細辛 甘草(各一錢) 冰片(九分) 蜜丸。綿裹塞鼻。

此方治小兒齆鼻不聞香臭。

聖惠菊花散

甘菊 白朮 細辛 茯苓 炙甘草 防風 人參(各一兩) 每末一錢煎。

治小兒腦戶傷風冷。鼻多涕。精神昏悶。

聖惠木通散

木通 麥冬 升麻(各半兩) 知母 炙甘草 犀角 杏仁(各錢半) 梔子(三枚)

治小兒腦熱。無涕。口乾心躁。眠臥不安。

犀角升麻湯

犀角(三錢) 升麻 牙硝 黃連(各錢半) 硃砂 牛黃 冰片(各一分) 每末五分。湯下。

治腦熱肺壅鼻干病。

千金方

煉雄黃 日納一大棗枚許於鼻中。十日後。瘜肉自出。更不重發。

治小兒鼻生瘜肉。

楊氏地黃散

生地 赤芍 歸身 川芎 等分。每二三錢煎。春夏入蒲黃汁。秋冬入車前子汁。

治榮中有熱。肺壅鼻衄。

通鳴散

菖蒲 遠志(各一兩) 柴胡 麥冬 防風(各五錢) 細辛 甜葶藶(各二錢半) 磁石(四錢) 杏仁(十四粒) 每末五分。蔥白湯調下。

此方治小兒兩耳聾鳴。

細辛散

細辛 防風 大黃 黃芩(各一兩) 蠟 川椒(各五錢) 細銼。以清麻油三合。熬藥紫色。濾去渣。入蠟。候化為膏。每以大豆許點耳中。日三次。

治小兒耳聾。或因腦熱。或因水入。或因吹著。

菖烏散

菖蒲 炒烏頭(各四分)為末。綿裹納耳中。日二次。

治小兒耳自鳴。日夜不止。

菖附散

炮附子 菖蒲等分。為末。綿裹塞耳。

治小兒耳疼痛。

紅藍花散

紅藍花 黃柏(各一兩) 烏魚骨 黃芩(各半兩) 雄黃(四錢) 麝香(五分) 綿搵藥塞耳。日再。

治聤耳久不瘥。

加味歸脾湯

人參 黃耆 茯神(各二錢) 甘草(五分) 木香(四分) 白朮 遠志 棗仁 當歸 龍眼肉 丹皮 山梔(各一錢) 本方去丹皮、山梔即歸脾湯。

此方治脾虛弱損。健忘驚悸等症。

半夏丸

生半夏(二兩) 赤苓 枳殼(各一兩) 風化朴硝(二錢半) 薑汁糯米粉丸。每三四十丸。

治痰症。若驚搐後風涎潮作。服之神效。

白附丸

南星(二兩) 半夏 白附子 白礬(各一兩) 薑汁糊丸。一歲兒七丸。薄荷湯下。通治咳嗽有痰。感冒發熱。吐瀉心神不安。神效。

牛蒡子散

牛蒡子 山梔 甘草 川硝 鬱金(各半兩) 枳殼(二錢半) 研細。入冰片五分。研勻。每五分。薄荷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心脾熱壅多涎。

譚氏金珠丸

南星 白礬 半夏(各七錢) 人參 山藥(各五錢) 硃砂 膩粉(各二錢) 金箔(十片)。即為衣。薄荷汁同水打糊丸。綠豆大。每一丸。薑湯下。量加減。

治小兒驚悸怔忡。化痰涎。利胸膈煩熱。止嗽。

張渙金朱丹

硃砂 半夏 膽星(各一兩) 茯苓(半兩) 石膏(六錢) 金箔(二十片) 薑汁和黍米大。每十丸參湯下。

治小兒多涎。乳食不下。涎不流出者。乃名脾熱多涎。

小朱砂丸

硃砂(一兩) 膽星 人參 茯苓 珍珠 半夏(各半兩) 冰片 麝香(各少許) 蒸餅丸黍米大。每四五丸。金銀湯下。

治小兒眠睡多驚。能化風壅痰涎。安神。

黃連解毒湯

黃連 黃芩 防風 荊芥穗 知母 石膏 酒黃柏 山梔 大青 元參 生甘草 桔梗 木通

如暄熱之時。以此辛寒之藥解之。

麻黃湯

麻黃 升麻 牛蒡子 蟬蛻 甘草(各一錢) 煩渴加石膏末四錢

檉葉散

檉(即西河柳。青茂時採葉。曬乾為末)每一二錢。茅根湯調下。

加味黃芩湯

黃連 黃芩(各一錢半) 白芍(三錢) 甘草(七分) 滑石(三錢) 若調服只用一錢。血痢加地榆二錢。

黃芩湯

黃芩 黃連 赤芍 生地 枳殼 當歸梢 木通 甘草 人參 初加酒大黃

養血化斑湯

歸身 生地 紅花 蟬衣 人參(各五分) 加姜一片。

大青湯

大青 元參 石膏 生地 地骨皮 知母 木通 荊芥穗 甘草 等分。加淡竹葉十二片。

安神丸

黃連 龍膽草 當歸 石菖蒲 茯神(各一錢半) 全蠍(七個) 蒸餅杵豬心血丸。硃砂為衣。燈草湯下。亦名黃連安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