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六卷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灌木類五十一種)

(《本經》中品)

【釋名】子名椹。

時珍曰:徐鍇《說文解字》云:叒,音若,東方自然神木之名,其字象形。桑乃蠶所食,異於東方自然之神木,故加木於叒下而別之。《典術》云:桑乃箕星之精。

【集解】頌曰:方書稱桑之功最神,在人資用尤多。《爾雅》云:桑辨有葚者梔。又云:女桑,桋桑。檿桑,山桑。郭璞云:辨,半也。葚與椹同。一半有椹,一半無椹,名梔。俗間呼桑之小而條長者,皆為女桑。其山桑似桑,材中弓弩;檿桑,絲中琴瑟,皆材之美者也,他木鮮及之。時珍曰:桑有數種:有白桑,葉大如掌而厚;雞桑,葉花而薄;子桑,先椹而後葉;山桑,葉尖而長。以子種者,不若壓條而分者。桑生黃衣,謂之金桑,其木必將槁矣。《種樹書》云:桑以構接則桑大。桑根下埋龜甲,則茂盛不蛀。

桑根白皮

【修治】《別錄》曰:採無時。出土上者殺人。

弘景曰:東行桑根乃易得,而江邊多出土,不可輕信。

時珍曰:古本草言桑根見地上者名馬領,有毒殺人。旁行出土者名伏蛇,亦有毒而治心痛。故吳淑《事類賦》云:伏蛇療疾,馬領殺人。

斅曰:凡使,採十年以上向東畔嫩根,銅刀刮去青黃薄皮一重,取里白皮切,焙乾用。其皮中涎勿去之,藥力俱在其上也。忌鐵及鉛。或云:木之白皮亦可用。煮汁染褐色,久不落。

【氣味】甘,寒,無毒。權曰:平。

大明曰:溫。

元素曰:苦、酸。

杲曰:甘、辛,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

好古曰:甘厚而辛薄,入手太陰經。

之才曰:續斷、桂心、麻子為之使。

【主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絕脈,補虛益氣(《本經》)。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滿臚脹,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縫金瘡(《別錄》)。治肺氣喘滿,虛勞客熱頭痛,內補不足(甄權)。煮汁飲,利五臟。入散用,下一切風氣水氣(孟詵)。調中下氣,消痰止渴,開胃下食,殺腹臟蟲,止霍亂吐瀉。研汁,治小兒天吊驚癇客忤,及敷鵝口瘡,大驗(大明)。瀉肺,利大小腸,降氣散血(時珍)。

【發明】杲曰:桑白皮,甘以固元氣之不足而補虛,辛以瀉肺氣之有餘而止嗽。又云:桑白皮瀉肺,然性不純良,不宜多用。

時珍曰:桑白皮長於利小水,乃實則瀉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餘者宜之。十劑云: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矣。宋醫錢乙治肺氣熱盛,咳嗽而後喘,面腫身熱,瀉白散:用桑白皮(炒)一兩,地骨皮(焙)一兩,甘草(炒)半兩。每服一、二錢,入粳米百粒,水煎,食後溫服。桑白皮、地骨皮皆能瀉火從小便去,甘草瀉火而緩中,粳米清肺而養血,此乃瀉肺諸方之準繩也。元醫羅天益言其瀉肺中伏火而補正氣,瀉邪所以補正也。若肺虛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頌曰:桑白皮作線縫金瘡腸出,更以熱雞血塗之。唐·安金藏剖腹,用此法而愈。

【附方】舊九,新五。

咳嗽吐血,甚者殷鮮: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刮去黃皮,銼細,入糯米四兩,焙乾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經驗方》)。

消渴尿多:入地三尺桑根,剝取白皮,炙黃黑,銼。以水煮濃汁,隨意飲之。亦可入少米,勿用鹽。(《肘後方》)。

產後下血:炙桑白皮,煮水飲之。(《肘後方》)。

血露不絕:鋸截桑根,取屑五指撮,以醇酒服之,日三服。(《肘後方》)。

墜馬拗損:桑根白皮五斤為末,水一升煎膏,敷之便止。已後亦無宿血,終不發動。(《經驗後方》)。

金刃傷瘡:新桑白皮,燒灰,和馬糞塗瘡上,數易之。亦可煮汁服之。(《廣利方》)。

雜物眯眼:新桑根白皮洗淨捶爛,入眼,撥之自出。(《聖惠方》)。

髮鬢墮落:桑白皮(銼)二升。以水淹浸,煮五、六沸,去滓,頻頻洗沐,自不落也。(《千金方》)。

發槁不澤:桑根白皮、柏葉各一斤,煎汁沐之即潤。(《聖惠方》)。

小兒重舌:桑根白皮煮汁,塗乳上飲之。(《子母秘錄》)。

小兒流涎:脾熱也,胸膈有痰。新桑根白皮,搗自然汁塗之,甚效。干者煎水。(《聖惠方》)

小兒天吊,驚癇客忤:家桑東行根取研汁服。(《聖惠方》)。

小兒火丹:桑根白皮,煮汁浴之。或為末,羊膏和塗之。(《千金方》)。

石癰堅硬不作膿者:蜀桑白皮陰乾為末,烊膠和酒調敷,以軟為度。(《千金方》)。

皮中白汁

【主治】小兒口瘡白漫漫,拭淨塗之便愈。又塗金刃所傷燥痛,須臾血止,仍以白皮裹之,甚良(蘇頌)。塗蛇、蜈蚣、蜘蛛傷,有驗。取枝燒瀝,治大風瘡疥,生眉、發(時珍)。

【附方】舊一,新三。

小兒鵝口:桑白皮汁,和胡粉塗之。(《子母秘錄》)。

小兒唇腫:桑木汁塗之,即愈。(《聖惠方》)。

解百毒氣:桑白汁一合,服之,須臾吐利自出。(《肘後方》)。

破傷中風:桑瀝、好酒,對和溫服,以醉為度。醒服消風散。(《摘玄方》)。

桑椹(一名文武實)

【主治】單食,止消渴(蘇恭)。利五臟關節,通血氣。久服不飢,安魂鎮神,令人聰明,變白不老。多收曝干為末,蜜丸日服(藏器)。搗汁飲,解中酒毒。釀酒服,利水氣消腫(時珍)。

【發明】宗奭曰:《本經》言桑甚詳,然獨遺烏椹,桑之精英盡在於此。採摘微研,以布濾汁,石器熬成稀膏,量多少入蜜熬稠,貯瓷器中。每抄一、二錢,食後、夜臥,以沸湯點服。治服金石發熱口渴,生精神及小腸熱,其性微涼故也。《仙方》曬乾為末,蜜和為丸,酒服亦良。

時珍曰:椹有烏、白二種。楊氏《產乳》云:孩子不得與桑椹,令兒心寒,而陸機《詩疏》云:鳩食桑椹多則醉傷其性,何耶?《四民月令》云:四月宜飲桑椹酒,能理百種風熱。其法用椹汁三斗,重湯煮至一斗半,入白蜜二合,酥油一兩,生薑一合,煮令得所,瓶收。每服一合,和酒飲之。亦可以汁熬燒酒,藏之經年,味力愈佳。史言魏武帝軍乏食,得干椹以濟飢。金末大荒,民皆食椹,獲活者不可勝計。則椹之乾溼皆可救荒,平時不可不收採也。

【附方】舊一,新七。

水腫脹滿:水不下則滿溢,水下則虛竭還脹,十無一活,宜用桑椹酒治之。桑心皮切,以水二斗,煮汁一斗,入桑椹再煮,取五升,以糯飯五升,釀酒飲。(《普濟方》)。

瘰癧結核:文武膏:用文武實(即桑葚子)二斗(黑熟者),以布取汁,銀、石器熬成薄膏。每白湯調服一匙,日三服。(《保命集》)。

諸骨哽咽:紅椹子細嚼,先咽汁,後咽滓,新水送下。干者亦可。(《聖惠方》)。

小兒赤禿:桑椹取汁,頻服。(《千金方》)。

小兒白禿:黑葚入罌中曝三七日,化為水,洗之,三七日神效。(《聖濟錄》)。

拔白變黑:黑葚一斤,蝌蚪一斤,瓶盛封閉,懸屋東頭一百日,盡化為黑泥,以染白髮如漆。(陳藏器《本草》)。

發白不生:黑熟桑椹,水浸日曬,搽塗,令黑而復生也。(《千金方》)。

陰症腹痛:桑椹絹包風乾,過伏天,為末。每服三錢,熱酒下,取汗。(《集簡方》)。

【氣味】苦、甘,寒,有小毒。

大明曰:家桑葉:暖,無毒。

【主治】除寒熱,出汗(《本經》)。汁,解蜈蚣毒(《別錄》)。煎濃汁服,能除腳氣水腫,利大小腸(蘇恭)。炙熟煎飲,代茶止渴(孟詵)。煎飲,利五臟,通關節,下氣。嫩葉煎酒服,治一切風。蒸熟搗,罯風痛出汗,並撲損瘀血。挼爛,塗蛇、蟲傷(大明)。研汁,治金瘡及小兒吻瘡。煎汁服,止霍亂腹痛吐下,亦可以干葉煮之。雞桑葉,煮汁熬膏服,去老風及宿血(藏器)。治勞熱咳嗽,明目長髮(時珍)。

【發明】頌曰:桑葉可常服。神仙服食方:以四月桑茂盛時採葉。又十月霜後三分,二分已落時,一分在者,名神仙葉,即採取,與前葉同陰乾搗末,丸、散任服,或煎水代茶飲之。又霜後葉煮湯,淋渫手足,去風痹殊勝。又微炙和桑衣煎服,治痢及金瘡諸損傷,止血。震亨曰:經霜桑葉研末,米飲服,止盜汗。

時珍曰:桑葉乃手、足陽明之藥,汁煎代茗,能止消渴。

【附方】舊二,新十一。

青盲洗法:昔武勝軍宋仲孚患此二十年,用此法,二年目明如故。新採青桑葉陰乾,逐月按日就地上燒存性。每以一合,於瓷器內煎減二分,傾出澄清,溫熱洗目,至百度,屢試有驗。正月初八,二月初八,三月初六,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二,七月初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七,十一月初二,十二月三十。(《普濟方》)。

風眼下淚:臘月不落桑葉煎湯,日日溫洗。或入芒硝。(《集簡方》)。

赤眼澀痛:桑葉為末,紙卷燒煙燻鼻取效,《海上方》也。(《普濟方》)。

頭髮不長:桑葉、麻葉煮泔水沐之,七次可長數尺。(《千金方》)。

吐血不止:晚桑葉焙研,涼茶服三錢。只一服止,後用補肝肺藥。(《聖濟總錄》)。

小兒渴疾:桑葉不拘多少,逐片染生蜜,線系蒂上,繃,陰乾。細切,煎汁日飲代茶。(《勝金方》)。

霍亂轉筋,入腹煩悶:桑葉一握,煎飲,一、二服立定。(《聖惠方》)。

大腸脫肛:黃皮桑樹葉三升,水煎過,帶溫罨納之。(《仁齋直指方》)。

肺毒風瘡,狀如大風:綠雲散:用好桑葉。淨洗,蒸熟(一宿候),曬乾,為末。水調二錢匕服。(《經驗後方》)。

癰口不斂:經霜黃桑葉,為末。敷之。(《直指方》)。

穿掌腫毒:新桑葉研爛,盦之即愈。(《通玄論》)。

湯火傷瘡:經霜桑葉(燒存性,)為末,油和敷之。三日愈。(《醫學正傳》)。

手足麻木不知痛癢:霜降後桑葉煎湯,頻洗。(《救急方》)

【氣味】苦,平。

【主治】遍體風癢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暈,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輕身,聰明耳目,令人光澤。療口乾及癰疽後渴,用嫩條細切一升,熬香煎飲,亦無禁忌。久服,終身不患偏風(蘇頌。出《近效方》,名桑枝煎。一法:用花桑枝寸銼,炒香,瓦器煮減一半,再入銀器,重湯熬減一半。或入少蜜亦可)。

【發明】頌曰:桑枝不冷不熱,可以常服。《抱朴子》言:《仙經》云:一切仙藥,不得桑煎不服。

時珍曰:煎藥用桑者,取其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痹諸痛也。觀《靈樞經》治寒痹內熱,用桂酒法,以桑炭炙布巾,熨痹處;治口僻用馬膏法,以桑鉤鉤其口,及坐桑灰上,皆取此意也。又癰疽發背不起發,或瘀肉不腐潰,及陰瘡、瘰癧、流注、臁瘡、頑瘡、惡瘡久不愈者,用桑木炙法,未潰則拔毒止痛,已潰則補接陽氣,亦取桑通關節,去風寒,火性暢達,出郁毒之意。其法以干桑木劈成細片,扎作小把,然火吹息,炙患處。每吹炙片時,以瘀肉腐動為度,內服補托藥,誠良方也。又按:趙溍《養疴漫筆》云:越州一學錄少年苦嗽,百藥不效。或令用南向柔桑條一束,每條寸折納鍋中,以水五碗,煎至一碗,盛瓦器中,渴即飲之,服一月而愈。此亦桑枝煎變法爾。

【附方】舊二,新四。

服食變白,久服通血氣,利五臟:雞桑嫩枝,陰乾為末,蜜和作丸。每日酒服六十丸。(《聖惠方》)。

水氣腳氣:桑條二兩,炒香,以水一升,煎二合。每日空心服之,亦無禁忌。(《聖濟總錄》)。

風熱臂痛:桑枝一小升切炒。水三升,煎二升,一日服盡。許叔微云:嘗病臂痛,諸藥不效,服此數劑尋愈。觀《本草切用》及《圖經》言其不冷不熱,可以常服;《抱朴子》言:一切仙藥,不得桑枝煎不服,可知矣。(《本事方》)。解中蠱毒:令人腹內堅痛,面黃青色,淋露骨立,病變不常。桑木心(銼)一斛,著釜中,以水淹令上有三寸,煮取二斗,澄清,微火煎得五升。空心服五合,則吐蠱毒出也。(《肘後方》)。

刺傷手足,犯露水腫痛,多殺人:以桑枝三條,煻火炮熱,斷之,以頭熨瘡上令熱,冷即易之,盡三條則瘡自爛。仍取韭白或薤白敷上,急以帛裹之。有腫更作。(《千金方》)。紫白癜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水五斗,慢火煮至五斤,去滓再煎成膏。每臥時溫酒調服半合,以愈為度。(《聖惠方》)。

桑柴灰

【氣味】辛,寒,有小毒。詵曰:淋汁入煉五金家用,可結汞、伏硫。

【主治】蒸淋取汁為煎,與冬灰等分,同滅痣疵黑子,蝕惡肉。煮小豆食,大下水脹。敷金瘡,止血生肌(蘇恭)。桑霜,治噎食積塊(時珍)。

【附方】舊五,新六。

目赤腫痛:桑灰一兩。黃連半兩,為末。每以一錢泡湯,澄清洗之。(《聖濟總錄》)。

洗青盲眼:正月八,二月八,三月六,四月四,五月五,六月二,七月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七,十一月二十六,十二月三十日。每遇上件神日,用桑柴灰一合,煎湯沃之,於瓷器中,澄取極清,稍熱洗之。如冷即重湯頓溫,不住手洗。久久視物如鷹鶻也。一法以桑灰、童子小便和作丸。每用一丸,泡湯澄洗。(《經驗方》)。

屍疰鬼疰:其病變動,乃有三十六種至九十九種,使人寒熱淋瀝,恍惚默默,不得知所苦,累年積月,以至於死,復傳親人,宜急治之。用桑樹白皮曝干,燒灰二斗,著甑中蒸透,以釜中湯三、四斗,淋之又淋,凡三度極濃,澄清只取二斗,以漬赤小豆二斗,一宿,曝干復漬,灰汁盡乃止,以豆蒸熟。以羊肉或鹿肉作羹,進此豆飯,初食一升至二升,取飽。微者,三、四斗愈;極者七、八斗愈。病去時,體中自覺疼癢淫淫。若根本不盡,再為之。神效方也。(《肘後方》)。

腹中症瘕:方見介部鱉下。

身面水腫,坐臥不得:取東引花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飢即飽食之,不得吃湯飲。(《梅師方》)。

面上痣疵:寒食前後,取桑條,燒灰,淋汁,入石灰熬膏,以自己唾調點之,自落也。(《皆效方》)。

白癜駁風:桑柴灰二斗,甑內蒸之,取釜內熱湯洗。不過五、六度,瘥。(《聖惠方》)。

大風惡疾,眉發脫落:以桑柴灰熱湯淋取汁,洗頭面(以大豆水研漿,解釋灰味,彌佳)。次用熟水,入綠豆麵濯之。三日一洗頭,一日一洗面,不過十度良。(《聖惠方》)。

狐尿刺人,腫痛欲死:熱桑灰汁漬之,冷即易。(《肘後方》)。

金瘡作痛:桑柴灰篩細,敷之。(《梅師方》)。

瘡傷風水,腫痛入腹,則殺人:多以桑灰淋汁漬之,冷復易。(《梅師方》)。

頭風白屑:桑灰淋汁沐之,神良。(《聖惠方》)。

桑耳、桑黃 見菜部木耳。

桑花 見草部苔類。

桑寄生 見後寓木類。

桑柴火 見火部。

桑螵蛸 見虫部。

桑蠹 見虫部。

(宋《嘉祐》)

【釋名】時珍曰:按:陸佃《埤雅》云:柘宜山石,柞宜山阜。柘之從石,其取此義歟?

【集解】宗奭曰:柘木里有紋,亦可旋為器。其葉可飼蠶,曰柘蠶,然葉硬,不及桑葉。入藥以無刺者良。

時珍曰:處處山中有之。喜叢生。干疏而直。葉豐而厚,團而有尖。其葉飼蠶,取絲作琴瑟,清響勝常。《爾雅》所謂棘繭,即此蠶也。《考工記》云:弓人取材以柘為上。其實狀如桑子,而圓粒如椒,名隹子(隹音錐)。其木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所服。《相感志》云:柘木以酒醋調礦灰塗之,一宿則作間道烏木紋。物性相伏也。

木白皮、東行根白皮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婦人崩中、血結,瘧疾(大明)。煮汁釀酒服,主風虛耳聾,補勞損虛羸,腰腎冷,夢與人交接泄精者(藏器)。

【發明】時珍曰:柘能通腎氣,故《聖惠方》治耳鳴耳聾一、二十年者,有柘根酒。用柘根二十斤,菖蒲五斗,各以水一石,煮取汁五斗。故鐵二十斤,煅赤,以水五斗,浸取清,合水一石五斗;用米二石,曲二斗,如常釀酒成。用真磁石三斤為末,浸酒中三宿。日夜飲之,取小醉而眠。聞人聲乃止。

【附方】新二。

飛絲入目:柘漿點之,以綿蘸水拭去。(《醫學綱目》)。

洗目令明:柘木煎湯,按日溫洗,自寅至亥乃止,無不效者。正月初二,二月初二,三月不洗,四月初五,五月十五,六月十一,七月初七,八月初二,九月初二,十月十九,十一月不洗,十二月十四日。徐神翁方也。(《海上方》)。

小兒鵝口重舌:柘根五斤(銼),水五升,煮二升,去滓,煎取五合,頻塗之。無根,弓材亦可。(《千金方》)

柘黃 見菜部木耳。

奴柘(《拾遺》)

【集解】藏器曰:生江南山野。似柘,節有刺,冬不凋。

時珍曰:此樹似柘而小,有刺。葉亦如柞葉而小,可飼蠶。

【氣味】苦,小溫,無毒。

【主治】老婦血瘕,男子痃癖悶痞。取刺和三稜草、馬鞭草作煎如稠糖。病在心,食後;在臍,空心服。當下惡物(藏器)。

(《別錄上品》)

【釋名】榖(音媾。亦作構)、榖桑。

頌曰:陸機《詩疏》云:構,幽州謂之榖桑,或曰楮桑。荊揚、交廣謂之榖。時珍曰:楮本作⿱艹規,其皮可績為苧故也。楚人呼乳為榖,其木中白汁如乳,故以名之。陸佃《埤雅》作穀米之谷,訓為善者,誤矣。或以楮、構為二物者,亦誤矣。詳下文。

【集解】《別錄》曰:楮實生少室山,所在有之。八月、九月採實曬乾,四十日成。

弘景曰:此即今構樹也。南人呼榖紙亦為楮紙。武陵人作榖皮衣,甚堅好。

頌曰:此有二種:一種皮有斑花紋,謂之斑榖,今人用皮為冠者;一種皮白無花,枝葉大相類。但取其葉似葡萄葉作瓣而有子者為佳。其實初夏生,大如彈丸,青綠色,至六、七月漸深紅色,乃成熟。八、九月採,水浸去皮、穰,取中子。段成式《酉陽雜俎》云:谷田久廢必生構。葉有瓣曰楮,無曰構。陸氏《詩疏》云:江南人績其皮以為布。又搗以為紙,長數丈,光澤甚好。又食其嫩芽,以當菜茹。今楮紙用之最博,楮布不見有之。醫方但貴楮實,余亦稀用。

大明曰:皮斑者是楮,皮白者是榖。

時珍曰:按:許慎《說文》言楮、榖乃一種也,不必分別,惟辨雌雄耳。雄者皮斑而葉無丫叉,三月開花成長穗,如柳花狀,不結實,歉年人採花食之。雌者皮白而葉有丫叉,亦開碎花,結實如楊梅,半熟時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二種樹並易生,葉多澀毛。南人剝皮搗煮造紙,亦緝練為布,不堅易朽。裴淵《廣州記》言:蠻夷取榖皮熟捶為揭里罽布,以擬氈,甚暖也。其木腐後生菌耳,味甚佳好。

楮實 亦名榖實(《別錄》)、楮桃(《綱目》)。

【修治】斅曰:採得後,水浸三日,攪旋投水,浮者去之。曬乾,以酒浸一伏時了,蒸之,從巳至亥,焙乾用。《經驗後方》:煎法:六月六日,採取榖子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微火煎如餳用。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陰痿水腫,益氣充肌明目。久服,不飢不老,輕身(《別錄》)。壯筋骨,助陽氣,補虛勞,健腰膝,益顏色(大明)。

【發明】弘景曰:仙方採搗取汁和丹用,亦干服,使人通神見鬼。

頌曰:仙方單服,其實正赤時,收子陰乾,篩末,水服二錢匕,益久乃佳。《抱朴子》云:楮木實赤者服之,老者成少,令人徹視見鬼神。道士梁須年七十,服之更少壯,到百四十歲,能行及走馬。

時珍曰:《別錄》載楮實功用大補益,而《修真秘旨書》言久服令人成骨軟之痿。《濟生秘覽》治骨哽,用楮實煎湯服之,豈非軟骨之徵乎?按:《南唐書》云:烈祖食飴喉中噎,國醫莫能愈。吳廷紹獨請進楮實湯,一服疾失去。群醫他日取用皆不驗,扣廷紹。答云:噎因甘起,故以此治之。愚謂此乃治骨鯁軟堅之義爾,群醫用治他噎,故不驗也。

【附方】新六。

水氣蠱脹:楮實子丸,以潔淨府。用楮實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茯苓三兩,白丁香一兩半,為末,以膏和,丸梧桐子大。從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脹減為度。後服治中湯養之。忌甘苦峻補及發動之物。(潔古《活法機要》)。

肝熱生翳:楮實子研細,食後蜜湯服一錢,日再服。(《直指方》)

喉痹喉風: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七月七日),採楮桃陰乾。每用一個為末,井華水服之。重者以兩個。(《集簡方》)。

身面石疽,狀如痤癤而皮厚:榖子搗,敷之。(《外臺秘要》)。

金瘡出血:榖子搗,敷之。(《外臺秘要》)。

目昏難視:楮桃、荊芥穗各五百枚。為末,煉蜜丸彈子大。食後嚼一丸,薄荷湯送下,一日三服。(《衛生易簡方》)。

【氣味】甘,涼,無毒。

【主治】小兒身熱,食不生肌。可作浴湯。又主惡瘡生肉(《別錄》)。治刺風身癢(大明)。治鼻衄數升不斷者,搗汁三升,再三服之,良久即止。嫩芽茹之,去四肢風痹,赤白下痢(蘇頌)。炒研搜面作餺飥食之,主水痢(甄權)。利小便,去風濕腫脹,白濁、疝氣、癬瘡(時珍)。

【附方】舊六,新十。

水穀下痢:見果部橡實下。

老少瘴痢,日夜百餘度者:取干楮葉三兩(熬),搗為末。每服方寸匕,烏梅湯下,日再服。取羊肉裹末,納肛中,利出即止。(楊炎《南行方》)。

小兒下痢赤白,作渴,得水又嘔逆者:構葉炙香,以飲漿半升浸至水綠,去葉。以木瓜一個,切,納汁中,煮二、三沸,去木瓜,細細飲之。(《子母秘錄》)。

脫肛不收:五花構葉陰乾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兼塗腸頭。(《聖惠方》)。

小便白濁:構葉為末,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經驗良方》)。

通身水腫:楮枝葉煎汁如餳。空腹服一匕,日三服。(《聖惠方》)。

虛肥面腫,積年氣上如水病,但腳不腫:用榖楮葉八兩,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米煮粥,常食勿絕。(《外臺秘要》)。

猝風不語:榖枝葉,銼細,酒煮沫出,隨多少,日匕飲之。(《肘後方》)。

人耽睡臥:花榖葉曬,研末。湯服一、二錢,取瘥止。(楊堯輔方)。

吐血鼻血:楮葉搗汁一、二升,旋旋溫飲之。(《聖惠方》)。

一切眼翳:三月收榖木軟葉,曬乾為末,入麝香少許。每以黍米大,注眥內,其翳自落。(《聖惠方》)。

木腎疝氣:楮葉、雄黃等分,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鹽酒下五十丸。(《醫學集成》)。

疝氣入囊:五月五日採榖樹葉,陰乾為末。每服一、二匙,空心溫酒下。(《簡便方》)。

癬瘡濕癢:楮葉,搗敷。(《聖惠方》)。

痔瘺腫痛:楮葉半斤,搗爛封之。(《集簡方》)。

蝮蛇螫傷:楮葉、麻葉合搗,取汁漬之。(《千金方》)。

魚骨哽咽:楮葉,搗汁啜之。(《十便良方》)

枝莖

【主治】癮疹癢,煮湯洗浴(《別錄》)。

搗濃汁飲半升,治小便不通(時珍)。

【附方】舊一,新一。

頭風白屑:楮木作枕,六十日一易新者。(《外臺秘要》)。

暴赤眼痛磣澀者:嫩楮枝去葉,放地,火燒,以碗覆之。一日取灰泡湯,澄清溫洗。(《聖惠方》)

樹白皮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逐水,利小便(《別錄》)。

治水腫氣滿(甄權)。喉痹(《吳普》)。

煮汁釀酒飲,治水腫入腹,短氣咳嗽。為散服,治下血、血崩(時珍)。

【附方】舊一,新六。

腸風下血:秋採楮皮陰乾為末。酒服三錢(或入麝香少許),日二。(《普濟方》)。

血痢血崩:楮樹皮、荊芥等分,為末。冷醋調服一錢,血崩以煎匕服,神效不可具述。(危氏《得效方》)。

男婦腫疾,不拘久近,暴風入腹:婦人新產上圊,風入臟內,腹中如馬鞭,短氣。楮皮枝葉一大束(切)。煮汁釀酒,不斷飲之。不過三、四日即退,可常服之。(《千金方》)。

風水腫浮,一身盡浮:楮皮散:用楮白皮、豬苓、木通各二錢,桑白皮三錢,陳橘皮一錢,生薑三片,水二鍾煎服。日一劑。(《聖濟總錄》)。

膀胱石水,四肢瘦削,小腹脹滿:構根白皮、桑根白皮各二升,白朮四兩,黑大豆五升,

流水一斗,煮四升,入清酒二升,再煮至三升,日再,夜一分服之。(《集驗方》)。

目中翳膜:楮白皮曝干,作一繩子如釵股大,燒灰細研。每點少許,日三、五次,瘥乃止。(崔氏方)。

魚骨哽咽:楮樹嫩皮,搗爛為丸。水下二、三十丸。(《衛生易簡方》)。

皮間白汁

【釋名】構膠(《綱目》)、五金膠漆。

大明曰:能合硃砂為團,故名五金膠膝。

時珍曰:構汁最黏。今人用黏金薄。古法黏經書,以楮樹汁和白芨、飛面調糊,接紙永不脫解,過於膠膝。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療癬(《別錄》)。敷蛇、蟲、蜂、蠍、犬咬(大明)。

【附方】舊一。

天行病後,脹滿,兩脅刺脹,臍下如水腫:以構樹枝汁,隨意服之。小便利即消。(《外臺秘要》)。

楮皮紙 見服器部紙

楮耳 見菜部木耳。

(《本經》中品)

【校正】併入《開寶》枳殼。

【釋名】子名枳實(《本經》)、枳殼(宋《開寶》)。

宗奭曰:枳實、枳殼,一物也。小則其性酷而速,大則其性詳而緩。故張仲景治傷寒倉猝之病,承氣湯中用枳實,皆取其疏通、決泄、破結實之義。他方但導敗風壅之氣,可常服者,故用枳殼,其義如此。恭曰:既稱枳實,須合核瓤,今殊不然。時珍曰:枳乃木名,從只,諧聲也。實乃其子,故曰枳實。後人因小者性速,又呼老者為枳殼。生則皮厚而實,熟則殼薄而虛,正如青橘皮、陳橘皮之義。宋人復出枳殼一條,非矣。寇氏以為破結實而名,亦未必然。

【集解】《別錄》曰:枳實生河內川澤。九月、十月採,陰乾。

志曰:枳殼生商州川穀。九月、十月採,陰乾。

藏器曰:《本經》採實用九月、十月,不如七月、八月,既厚且辛。舊云江南為橘,江北為枳。《周禮》亦云:橘逾淮而化為枳。今江南枳、橘俱有,江北有枳無橘。此自別種,非關變易也。

頌曰:今洛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商州者為佳。木如橘而小,高五、七尺。葉如橙,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實。七月、八月採者為實,九月、十月採者為殼。今醫家以皮厚而小者為枳實,完大者為枳殼,皆以翻肚如盆口狀、陳久者為勝。近道所出者,俗呼臭橘,不堪用。

【修治】弘景曰:枳實採,破令干,除核,微炙令香用。以陳者為良。俗方多用,道家不須。

斅曰:枳實、枳殼,性效不同。若使枳殼,取辛苦腥並有隙油者,要塵久年深者為佳。並去穰核,以小麥麩炒至麩焦,去麩用。

枳實

【氣味】苦,寒,無毒。《別錄》曰:酸,微寒。普曰:神農:苦;雷公:酸,無毒;

李當之:大寒。權曰:辛、苦。

元素曰:性寒味苦,氣厚味薄,浮而升,微降,陰中陽也。

杲曰:沉也,陰也。

【主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結,止痢,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本經》)。除胸脅痰癖,逐停水,破結實,消脹滿,心下急痞痛逆氣,脅風痛,安胃氣,止溏泄,明目(《別錄》)。解傷寒結胸,主上氣喘咳,腎內傷冷,陰痿而有氣,加而用之(甄權)。消食,散敗血,破積堅,去胃中濕熱(元素)。

【發明】震亨曰:枳實瀉痰,能沖牆倒壁,滑竅破氣之藥也。元素曰:心下痞及宿食不消,並宜枳實、黃連。杲曰:以蜜炙用,則破水積以泄氣,除內熱。潔古用去脾經積血。脾無積血,則心下不痞也。好古曰:益氣則佐之以人參、白朮、乾薑,破氣則佐之以大黃、牽牛、芒硝,此《本經》所以言益氣而復言消痞也。非白朮不能去濕,非枳實不能除痞。故潔古制枳朮丸方,以調胃脾;張仲景治心下堅大如盤,水飲所作,枳實白朮湯,用枳實七枚,術三兩,水一斗,煎三升,分三服,腹中軟,即消也。余見枳殼下。

【附方】舊九,新四。

猝胸痹痛:枳實搗末。湯服方寸匕,日三、夜一。(《肘後方》)。

胸痹結胸:胸痹,心中痞堅,留氣結胸,胸滿,脅下逆氣搶心,枳實薤白湯主之。陳枳實四枚,厚朴四兩,薤白半斤,栝蔞一枚,桂一兩,以水五升,先煎枳、樸,取二升去滓,納余藥,煎三、兩沸,分溫三服,當愈。(張仲景《金匱要略》)。傷寒胸痛:傷寒後,猝胸膈閉痛。枳實麩炒為末。米飲服二錢,日二服。(《濟眾方》)。產後腹痛:枳實(麩炒)、芍藥(酒炒)各二錢,水一盞煎服。亦可為末服。(《聖惠方》)。奔豚氣痛:枳實,炙為末。飲下方寸匕,日三、夜一。(《外臺秘要》)。婦人陰腫堅痛:枳實半斤碎炒,帛裹熨之,冷即易。(《子母秘錄》)。大便不通:枳實、皂莢等分,為末,飯丸,米飲下。(危氏《得效方》)。積痢脫肛:枳實石上磨平,蜜炙暖,更互熨之,縮乃止。(《千金方》)。小兒久痢,水穀不調:枳實搗末,飲服一、二錢。(《廣利方》)。腸風下血:枳實半斤(麩炒),黃耆半斤。為末。米飲,非時服二錢匕。糊丸亦可。(《經驗方》)。小兒五痔,不以年月:枳實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空心飲下三十丸。(《集驗方》)。小兒頭瘡:枳實燒灰,豬脂調塗。(《聖惠方》)。皮膚風疹:枳實,醋浸,火炙熨之,即消。(《外臺秘要》)

枳殼

【氣味】苦、酸,微寒,無毒。

權曰:苦、辛。元素曰:氣味升降,與枳實同。

杲曰:沉也,陰也。

【主治】風癢麻痹,通利關節,勞氣咳嗽,背膊悶倦,散留結胸膈痰滯,逐水,消脹滿大腸風,安胃,止風痛(《開寶》)。遍身風疹,肌中如麻豆惡癢,腸風痔疾,心腹結氣,兩脅脹虛,關膈壅塞(甄權)。健脾開胃,調五臟,下氣,止嘔逆,消痰。治反胃霍亂瀉痢,消食,破癥結痃癖五膈氣,及肺氣水腫,利大小腸,除風明目。炙熱,熨痔腫(大明)。泄肺氣,除胸痞(元素)。治裡急後重(時珍)。

【發明】:元素曰:枳殼破氣,勝濕化痰,泄肺走大腸,多用損胸中至高之氣,只可二、三服而已。稟受素壯而氣刺痛者,看在何部經分,以別經藥導之。

杲曰:氣血弱者不可服,以其損氣也。

好古曰:枳殼主高,枳實主下;高者主氣,下者主血。故殼主胸膈皮毛之病,實主心腹脾胃之病,大同小異。朱肱《活人書》言:治痞宜先用桔梗枳殼湯,非用此治心下痞也。果知誤下,氣將陷而成痞,故先用此,使不致於痞也。若已成痞而用此,則失之晚矣,不惟不能消痞,反損胸中之氣,先之一字有謂也。時珍曰:枳實、枳殼,氣味功用俱同,上世亦無分別。魏、晉以來,始分實、殼之用。潔古張氏、東垣李氏又分治高、治下之說。大抵其功皆能利氣。氣下則痰喘止,氣行則痞脹消,氣通則痛刺止,氣利則後重除。故以枳殼利胸膈,枳實利腸胃。然張仲景治胸痹痞滿,以枳實為要藥;諸方治下血痔痢、大腸秘塞、裡急後重,又以枳殼為通用。則枳實不獨治下,而殼不獨治高也。蓋自飛門至魄門,皆肺主之,三焦相通,一氣而已。則二物分之可也,不分亦無傷。杜壬方載湖陽公主苦難產,有方士進瘦胎散方。用枳殼四兩,甘草二兩,為末。每服一錢,白湯點服。自五月後一日一服,至臨月,不惟易產,仍無胎中惡病也。張潔古《活法機要》改以枳朮丸日服,令胎瘦易生,謂之束胎丸。而寇宗奭《衍義》言:胎壯則子有力易生,令服枳殼藥反致無力,兼子亦氣弱難養,所謂縮胎易產者,大不然也。以理思之,寇氏之說似覺為優。或胎前氣盛壅滯者宜用之,所謂八、九月胎必用枳殼、蘇梗以順氣,胎前無滯,則產後無虛也。若氣稟弱者,即大非所宜矣。震享曰:難產多見於鬱悶安逸之人,富貴奉養之家。古方瘦胎飲,為湖陽公主作也。予妹苦於難產,其形肥而好坐,予思此與公主正相反也。彼奉養之人,其氣必實,故耗其氣使平則易產。今形肥則氣虛,久坐則氣不運,當補其母之氣。以紫蘇飲加補氣藥,與十數貼服之,遂快產。

【附方】舊三,新十六。

傷寒呃噫:枳殼半兩,木香一錢,為末。每白湯服一錢,未知再服。(《本事方》)。

老幼腹脹:血氣凝滯,用此寬腸順氣,名四炒丸。商州枳殼(厚而綠背者,去穰)四兩,分作四分:一兩用蒼朮一兩同炒,一兩用蘿蔔子一兩同炒,一兩用乾漆一兩同炒,一兩用茴香一兩同炒黃。去四味,只取枳殼為末。以四味煎汁,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食後,米飲下五十丸。(王氏《易簡方》)。

消積順氣:治五積六聚,不拘男婦老小,但是氣積,並皆治之,乃仙傳方也。枳殼三斤去穰,每個入巴豆仁一個,合定扎煮,慢火水煮一日。湯減再加熱湯,勿用冷水。待時足汁盡,去巴豆,切片曬乾(勿炒)為末,醋煮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隨病湯使。(邵真人《經驗方》)。

順氣止痢:枳殼(炒)二兩四錢,甘草六錢,為末。每沸湯服二錢。(《嬰童百問》)

疏導腳氣:即上方,用木瓜湯服。(《直指方》)。

小兒秘澀:枳殼(煨,去穰)、甘草各一錢,以水煎服。(《全幼心鑑》)。

腸風下血:不拘遠年近日。《博濟方》:用枳殼(燒黑存性)五錢,羊脛炭(為末)三錢,和令勻,五更空心米飲服。如人行五里,再一服,當日見效。《簡便方》:用枳殼一兩,黃連五錢,水一鍾,煎半鍾,空心服。痔瘡腫痛:《必效方》:用枳殼煨熟熨之,七枚立定。《本事方》:用枳殼末,入瓶中,水煎百沸,先熏後洗。懷胎腹痛:枳殼三兩(麩炒),黃芩一兩,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服。若脹滿身重,加白朮一兩。(《活法機要》)。

產後腸出不收:枳殼,煎湯浸之,良久即入也。(《袖珍方》)。

小兒驚風:不驚丸:治小兒因驚氣吐逆作搐,痰涎壅塞,手足掣瘲,眼睛斜視。枳殼(去穰,麩炒)、淡豆豉等分。為末。每服一字,甚者半錢,急驚薄荷自然汁下慢驚,荊芥湯入酒三、五點下,日三服。(陳文中《小兒方》)。

牙齒疼痛:枳殼,浸酒含漱。(《聖惠方》)。

風疹作癢:枳殼三兩。麩炒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仍以汁塗。(《經驗後方》)。

小兒軟癤:大枳殼一個。去白,磨口平,以麵糊抹邊合癤上。自出膿血盡,更無痕也。(危氏《得效方》)。

利氣明目:枳殼(麩炒)一兩。為末。點湯代茶。(《普濟方》)。

下早成痞:傷寒陰症,下早成痞,心下滿而不痛,按之虛軟。枳殼、檳榔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黃連湯調下。(《宣明方》)。脅骨疼痛因驚傷肝者:枳殼一兩(麩炒),桂枝(生)半兩,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下。(《本事方》)

枳茹

樹皮也。或云:枳殼上刮下皮也。

【主治】中風身直,不得屈伸反復,及口僻眼斜。刮皮一升,酒三升,漬一宿,每溫服五合,酒盡再作(蘇頌)。樹莖及皮:主水脹暴風,骨節疼急(弘景)。

根皮

【主治】浸酒,漱齒痛(甄權)。煮汁服,治大便下血。末服,治野雞病有血(藏器)。

嫩葉

【主治】煎湯代茶,去風(時珍。出《茶譜》)。

枸橘

(《綱目》)

【釋名】臭橘。

【集解】時珍曰:枸橘處處有之。樹、葉並與橘同,但干多刺。三月開白花,青蕊不香。結實大如彈丸,形如枳實而殼薄,不香。人家多收種為藩蘺,亦或收小實,偽充枳實及青橘皮售之,不可不辨。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下痢膿血後重,同萆薢等分炒存性研,每茶調二錢服。又治喉瘺,消腫導毒(時珍)。

【附方】新一。

咽喉怪症:咽喉生瘡,層層如疊,不痛,日久有竅出臭氣,廢飲食。用臭橘葉煎湯連服,必愈。(夏子益《奇病方》)

【主治】風蟲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時珍)。

橘核

【主治】腸風下血不止。同樗根白皮等分炒研,每服一錢,皂莢子煎湯調服(時珍)。

【附方】新一。

白疹瘙癢遍身者:小枸橘細切,麥麩炒黃為末。每服二錢,酒浸少時,飲酒。初以枸橘煎湯洗患處。(《救急方》)

樹皮

【主治】中風強直,不得屈伸。細切一升,酒二升,浸一宿。每日溫服半升。酒盡再作(時珍)。

梔子

(《本經》中品)

【釋名】木丹(《本經》)、越桃(《別錄》)、鮮支(《綱目》),花名薝蔔。

時珍曰:卮,酒器也。梔子象之,故名。俗作梔。司馬相如賦云:鮮支黃礫。注云:鮮支即支子也。佛書稱其花為薝蔔,謝靈運謂之林蘭,曾端伯呼為禪友。或曰:薝蔔金色,非梔子也。

【集解】《別錄》曰:梔子生南陽川穀。九月採實,曝干。弘景曰:處處有之。亦兩、三種小異,以七稜者為良。經霜乃取,入染家用,於藥甚稀。頌曰: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葉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說即西域薝蔔也。夏秋結實如訶子狀,生青熟黃,中仁深紅。南人競種以售利。《史記·貨殖傳》云:卮、茜千石,與千戶侯等。言獲利博也。入藥用山梔子,方書所謂越桃也,皮薄而圓小,刻房七稜至九稜者為佳。其大而長者,雷斅《炮炙論》謂之伏屍梔子,入藥無力。時珍曰:梔子,葉如兔耳,厚而深綠,春榮秋瘁。入夏開花,大如酒杯,白瓣黃蕊。隨即結實,薄皮細子有須,霜後收之。蜀中有紅梔子,花爛紅色,其實染物則赭紅色。

【修治】斅曰:凡使,須要如雀腦,並須長有九路赤色者為上。先去皮、須取仁,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乾,搗篩為末用。震亨曰:治上焦、中焦連殼用,下焦去殼,洗去黃漿,炒用。治血病,炒黑用。好古曰:去心胸中熱,用仁;去肌表熱,用皮。

【氣味】苦,寒,無毒。

《別錄》曰:大寒。元素曰:氣薄味厚,輕清上行,氣浮而味降,陽中陰也。

杲曰:沉也,陰也。入手太陰肺經血分。《丹書》:梔子柔金。

【主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疱齇鼻,白癩、赤癩、瘡瘍(《本經》)。療目赤熱痛,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別錄》)。去熱毒風,除時疾熱,解五種黃病,利五淋,通小便,解消渴,明目,主中惡,殺䗪蟲毒(甄權)。解玉支毒(弘景。羊躑躅也)。主喑啞,紫癜風(孟詵)。治心煩懊憹不得眠,臍下血滯而小便不利(元素)。瀉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熱厥心痛,解熱鬱,行結氣(震亨)。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損傷瘀血,及傷寒勞復,熱厥頭痛,疝氣,燙火傷(時珍)。

【發明】元素曰:梔子輕飄而象肺,色赤而象火,故能瀉肺中之火。

其用有四:心經客熱一也,除煩躁二也,去上焦虛熱三也,治風四也。

震亨曰:梔子瀉三焦之火,及痞塊中火邪,最清胃脘之血。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從小便中泄去。凡心痛稍久,不宜溫散,反助火邪。故古方多用梔子以導熱藥,則邪易伏而病易退。

好古曰:本草不言梔子能吐,仲景用為吐藥。梔子本非吐藥,為邪氣在上,拒而不納,食令上吐,則邪因以出,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也。或用為利小便藥,實非利小便,乃清肺也。肺清則化行,而膀胱津液之府,得此氣化而出也。本草言治大小腸熱,乃辛與庚合,又與丙合,又能泄戊,先入中州故也。仲景治煩躁用梔子豉湯,煩者氣也,躁者血也。氣主肺,血主腎。故用梔子以治肺煩,香豉以治腎躁。

杲曰:仲景以梔子色赤味苦,入心而治煩;香豉色黑味鹹,入腎而治躁。

宗奭曰:仲景治傷寒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治之。因其虛,故不用大黃,有寒毒故也。梔子雖寒而無毒,治胃中熱氣,既亡血亡津液,腑臟無潤養,內生虛熱,非此物不可去也。又治心經留熱,小便赤澀,用去皮梔子(火煨)、大黃、連翹、炙甘草等分末之,水煎三錢服,無不利也。頌曰:張仲景及古今名醫治發黃,皆用梔子、茵陳、甘草、香豉四物作湯飲。又治大病後勞復,皆用梔子、鼠矢等湯,利小便而愈。其方極多,不可悉載。

【附方】舊十,新十七。

鼻中衄血:山梔子燒灰吹之。屢用有效。(黎居士《簡易方》)。

小便不通:梔子仁十四個,獨頭蒜一個,滄鹽少許。搗貼臍及囊,良久即通。(《普濟方》)。

血淋澀痛:生山梔子末、滑石等分,蔥湯下。(《經驗良方》)。

下利鮮血:梔子仁,燒灰,水服一錢匕。(《食療本草》)。

酒毒下血:老山梔子仁,焙研。每新汲水服一錢匕。(《聖惠方》)。熱毒血痢:梔子十四枚,去皮搗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日三服,大效。亦可水煎服。(《肘後方》)。

臨產下痢:梔子,燒研,空心熱酒服一匙。甚者不過五服。(《勝金方》)。

婦人胎腫屬濕熱:山梔子一合炒研。每服二、三錢,米飲下。丸服亦可。(丹溪方)。

熱水腫疾:山梔子仁炒研,米飲服三錢。若上焦熱者,連殼用。(《丹溪纂要》)。

霍亂轉筋,心腹脹滿,未得吐下:梔子二七枚燒研,熟酒服之立愈。(《肘後方》)。冷熱腹痛㽲刺,不思飲食:山梔子、川烏頭等分,生研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生薑湯下。小腹痛,茴香湯下。(《博濟方》),胃脘火痛:大山梔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盞,煎七分,入生薑汁飲之,立止。復發者,必不效。用玄明粉一錢服,立止。(《丹溪纂要》)。

五臟諸氣,益少陰血:用梔子炒黑研末,生薑同煎,飲之甚捷。(《丹溪纂要》)。

五屍疰病:沖發心脅刺痛,纏綿無時。梔子三七枚燒末,水服。(《肘後方》)。

熱病食復及交接後發動欲死,不能語:梔子三十枚,水三升,煎一升服,令微汗。(《梅師方》)。

小兒狂躁:蓄熱在下,身熱狂躁,昏迷不食。梔子仁七枚,豆豉五錢,水一盞,煎七分,服之。或吐或不吐,立效。(閻孝忠《集效方》)。

盤腸釣氣:越桃仁半兩,草烏頭少許,同炒過,去草烏,入白芷一錢,為末。每服半錢,茴香蔥白酒下。(《普濟方》)。

赤眼腸秘:山梔子七個。鑽孔煨熟,水一升,煎半升,去滓,入大黃末三錢,溫服。(《普濟方》)。

吃飯直出:梔子二十個,微炒去皮,水煎服。(《怪症奇方》)。

風痰頭痛不可忍:梔子末和蜜,濃敷舌上,吐即止。(《兵部手集》)。

鼻上酒齇:梔子炒研,黃蠟和,丸彈子大。每服一丸,嚼細茶下,日二服。忌酒、麩、煎炙。(許學士《本事方》)。

火焰丹毒:梔子搗,和水塗之。(《梅師方》)。

火瘡未起:梔子仁燒研,麻油和,封之。已成瘡,燒白糖灰粉之。(《千金方》)。

眉中練癬:梔子燒研,和油敷之。(《保幼大全》)。

折傷腫痛:梔子、白麵同搗,塗之甚效。(《集簡方》)。

猘犬咬傷:梔子皮(燒研)、石硫黃等分,為末。敷之,日三。(《梅師方》)。

湯蕩火燒:梔子末和雞子清,濃掃之。(《救急方》)。

【主治】悅顏色,《千金翼》面膏用之(時珍)。

【附錄】木戟 藏器曰:生山中。葉如梔子。味辛,溫,無毒。主痃癖氣在臟腑。

酸棗

(《本經》上品)

【釋名】樲(《爾雅》)、山棗。

【集解】《別錄》曰:酸棗生河東川澤。八月採實,陰乾,四十日成。

弘景曰:今出東山間,云即山棗樹。子似武昌棗而味極酸,東人啖之以醒睡,與經文療不得眠正相反。恭曰:此即樲棗也。樹大如大棗,實無常形,但大棗中味酸者是。今醫以棘實為酸棗,大誤矣。藏器曰:酸棗既是大棗中之酸,此即是真棗,何復名酸?既名酸,又云小。今棗中,酸者未必即小,小者未必即酸。惟嵩陽子云:余家於滑臺。今酸棗縣,即滑之屬邑也。其樹高數丈,徑圍一、二尺,木理極細,堅而且重,可為車軸及匙、箸等。其樹皮亦細而硬,紋似蛇鱗。其棗圓小而味酸,其核微圓而仁稍長,色赤如丹。此醫之所重,居人不易得。今市人賣者,皆棘子也。又云:山棗樹如棘,其子如生棗,其核如骨,其肉酸滑好食,山人以當果。頌曰:今近汴洛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阪及城壘間。似棗木而皮細,其木心赤色,莖葉俱青,花似棗花。八月結實,紫紅色,似棗而圓小味酸。當月採實,取核中仁,《孟子》曰「養其樲棘」是也。嵩陽子言酸棗縣所出為真,今之貨者皆是棘實,用者尤宜詳辨。志曰:酸棗即棘實,更非他物。若云是大棗味酸者,全非也。酸棗小而圓,其核中仁微扁;其大棗仁大而長,不相類也。宗奭曰:天下皆有之,但以土產宜與不宜爾。嵩陽子言酸棗木高大,今貨者皆棘子,此說未盡。蓋不知小則為棘,大則為酸棗。平地則易長,居崖塹則難生。故棘多生崖塹上,久不樵則成干,人方呼為酸棗,更不言棘,其實一本也。此物才及三尺,便開花結子。但科小者氣味薄,木大者氣味厚。今陝西、臨潼山野所出亦好,乃土地所宜也。後有白棘條,乃酸棗未長大時枝上刺也。及至長成,其實大,其刺亦少。故棗取大木,棘取小科,不必強分別焉。

酸棗

【氣味】酸,平,無毒。宗奭曰:微熱。

時珍曰:仁:味甘,氣平。

斅曰:用仁,以葉拌蒸半日,去皮、尖。

之才曰:惡防己。

【主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痠痛濕痹。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本經》)。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能令人肥健(《別錄》)。筋骨風,炒仁研,湯服(甄權)。

【發明】恭曰:《本經》用實療不得眠,不言用仁。今方皆用仁。補中益肝,堅筋骨,助陰氣,皆酸棗仁之功也。宗奭曰:酸棗,《經》不言用仁,而今天下皆用之。志曰:按:《五代史·後唐》刊石藥驗云:酸棗仁,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陶云食之醒睡,而《經》云療不得眠。蓋其子肉味酸,食之使不思睡;核中仁服之,療不得眠。正如麻黃髮汗,根節止汗也。時珍曰:酸棗實,味酸性收,故主肝病,寒熱結氣,酸痹久泄,臍下滿痛之症。其仁甘而潤,故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症,生用療膽熱好眠,皆足厥陰、少陽藥也。今人專以為心家藥,殊昧此理。

【附方】舊六,新二。

膽風沉睡:膽風毒氣,虛實不調,昏沉多睡。用酸棗仁一兩(生用),金挺蠟茶二兩(以生薑汁塗,炙微焦),為散。每服二錢,水七分,煎六分,溫服。(《簡要濟眾方》)。

膽虛不眠,心多驚悸:《聖惠方》:用酸棗仁一兩炒香,搗為散。每服二錢,竹葉湯調下。《和劑局方》:加人參一兩,辰砂半兩,乳香二錢半,煉蜜丸服。振悸不眠:胡洽方:酸棗仁湯:用酸棗仁二升,茯苓、白朮、人參、甘草各二兩,生薑六兩,水八升,煮三升,分服。(《圖經》)虛煩不眠:《深師方》酸棗仁湯:用酸棗仁二升、蝭母、乾薑、茯苓、芎藭各二兩,甘草(炙)一兩。以水一斗,先煮棗仁,減三升,乃同煮取三升,分服。(《圖經本草》)。骨蒸不眠心煩:用酸棗仁二兩,水二盞研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黃汁一合,再煮勻食。(《太平聖惠方》)。睡中汗出:酸棗仁、人參、茯苓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簡便方》)。刺入肉中:酸棗核燒末,水服,立出。(《外臺秘要》)

白棘

(《本經》中品)。

【校正】併入《別錄》棘刺花。

【釋名】棘刺(《別錄》)、棘針(《別錄》)、赤龍爪(《綱目》),花名刺原(《別錄》)、菥蓂(《別錄》)、馬朐(音劬)。時珍曰:獨生而高者為棗,列生而低者為棘。故重朿為棗,平朿為棘,二物觀名即可辨矣。朿即刺字。菥蓂與大薺同名,非一物也。

【集解】《別錄》曰:白棘生雍州川穀。棘刺花生道旁,冬至後一百二十日採之,四月採實。

當之曰:白棘是酸棗樹針。今人用天門冬苗代之,非真也。

恭曰:棘有赤、白二種。白棘莖白如粉,子、葉與赤棘同,棘中時復有之,亦為難得。其刺當用白者為佳。然刺有鉤、直二種:直者宜入補益,鉤者宜療瘡腫。花即其花,更無別物。天門冬一名顛棘,南人以代棘針,非矣。

頌曰:棘有赤、白二種。《切韻》云:棘,小棗也。田野間皆有之,叢高三、二尺,花、葉、莖、實俱似棗也。

宗奭曰:本文白棘一名棘針、棘刺,如此分明,諸家強生疑惑,今不取之。白棘,乃是肥盛紫色,枝上自有皺薄白膜先剝起者,故白棘取白之義,不過如此。

白棘

【氣味】辛,寒,無毒。

【主治】心腹痛,癰腫潰膿,止痛(《本經》)決刺結,療丈夫虛損,陰痿精自出,補腎氣,益精髓。棗針:療腰痛,喉痹不通(《別錄》)。

【附方】舊六,新八。

小便尿血:棘刺三升,水五升,煮二升,分三服。(《外臺秘要》)。

臍腹疼痛:因腎臟虛冷,拘撮甚者。

棘針鉤子一合(焙),檳榔二錢半,水一盞,煎五分,入好酒半盞,更煎三、五沸,分二服。(《聖惠方》)。

頭風疼痛:倒鉤棘針四十九個(燒存性),丁香一個,麝香一皂子。為末。隨左右㗜鼻。(《聖惠方》)。

眼睫拳毛:赤龍爪(倒鉤棘也)一百二十個,地龍二條,木賊一百二十節,木鱉子仁二個(炒)。為末。摘去睫毛,每日以此㗜鼻三、五次。(《普濟方》)。

齲齒蟲食腐爛:棘針二百枚(即棗樹刺朽落地者),水三升,煮一升,含漱。或燒瀝,日塗之,後敷雄黃末,即愈。(《外臺秘要》)。

小兒喉痹:棘針燒灰,水服半錢。(《聖惠方》)。

小兒口噤:驚風不乳。白棘,燒末,水服一錢。(《聖惠方》)。

小兒丹毒:水煮棘根汁,洗之。(《千金方》)。

癰疽痔漏:方同上。

疔瘡惡腫:棘針(倒鉤爛者)三枚,丁香七枚,同入瓶燒存性,以月內孩子糞和塗,日三上之。

又方:曲頭棘刺三百枚,陳橘皮二兩,水五升,煎一升半,分服。(《聖惠方》)。

諸腫有膿:棘針,燒灰,水服一錢,一夜頭出。(《千金方》)。

小兒諸疳:棘針、瓜蒂等分。為末。吹入鼻中,日三次。(《聖惠方》)

【主治】燒油塗發,解垢䐈(宗奭)。

棘刺花(《別錄》)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金瘡內漏(《別錄》)。

【主治】心腹痿痹,除熱,利小便(《別錄》)。

【主治】脛臁瘡,搗敷之。亦可曬研,麻油調敷(時珍)。

蕤核

(蕤,儒誰切。《本經》上品)。

【釋名】白桵(音蕤)。

時珍曰:《爾雅》「棫,白桵」即此也。其花實蕤蕤下垂,故謂之桵,後人作蕤。柞木亦名棫而物異。

【集解】《別錄》曰:蕤核生函谷川谷及巴西。

弘景曰:今出彭城。大如烏豆,形圓而扁,有紋理,狀似胡桃核。今人皆合殼用,此應破取仁秤之。

保升曰:今出雍州。樹生,葉細似枸杞而狹長,花白。子附莖生,紫赤色,大如五味子。莖多細刺。五月、六月熟,採實曬乾。頌曰:今河東、幷州亦有之。木高五、七尺,莖間有刺。時珍曰:郭璞云:白桵,小木也。叢生有刺,實如耳璫,紫赤可食。即此也。

【修治】斅曰:凡使蕤核仁,以湯浸去皮、尖,掰作兩片。每四兩,用芒硝一兩,木通草七兩,同水煮一伏時,取仁研膏入藥。

【氣味】甘,溫,無毒。《別錄》曰:微寒。

普曰:神農、雷公:甘,無毒。生平地,八月採之。

【主治】心腹邪結氣,明目,目赤痛傷淚出,目腫眥爛。久服,輕身益氣不飢(《本經》)。強志,明耳目(《吳普》)。破心下結痰痞氣,齆鼻(《別錄》)。

治鼻衄(甄權)。生治足睡,熟治不眠(藏器)。

【發明】弘景曰:醫方惟以療眼,《仙經》以合守中丸也。頌曰:按:劉禹錫《傳信方》所著治眼法最奇。云:眼風淚癢,或生翳,或赤眥,一切皆主之。宣州黃連(末)、蕤核仁(去皮,研膏)等分和勻,取無蚛干棗二枚,割下頭,去核,以二物填滿,卻以割下頭合定,用少薄綿裹之,以大茶碗量水半碗,於銀器中,文武火煎取一雞子大,以綿濾罐收,點眼萬萬不失。前後試驗數十人皆應,今醫家亦多用得效也。

【附方】新七。

春雪膏:治肝虛,風熱上攻,眼目昏暗,癢痛隱澀,赤腫羞明,不能遠視,迎風有淚,多見黑花。用蕤仁(去皮,壓去油)二兩,腦子二錢半,研勻,生蜜六錢和收,點眼。(《和劑局方》)。

百點膏:治一切眼疾。蕤仁(去油)三錢,甘草、防風各六錢,黃連五錢,以三味熬取濃汁,次下蕤仁膏,日點。(孫氏《集效方》)。撥雲膏:取下翳膜。蕤仁(去油)五分,青鹽一分,豬胰子五錢,共搗二千下如泥,罐收。點之。又方:蕤仁一兩去油,入白硼砂一錢,麝香二分,研勻收之。去翳妙不可言。飛血眼:蕤仁一兩(去皮),細辛半兩,苦竹葉三握(洗),水二升,煎一升,濾汁,頻微溫洗之。(《聖濟總錄》)

赤爛眼:《近效方》:用蕤仁四十九個(去皮),胡粉(煅如金色)一雞子大,研勻,入酥一杏仁許,龍腦三豆許,研勻,油紙裹收。每以麻子許,塗大小眥上,頻用取效。《經驗良方》:用蕤仁、杏仁各一兩,去皮研勻,入膩粉少許,為丸。每用熱湯化洗。

山茱萸

(《本經》中品)

【釋名】蜀酸棗(《本經》)、肉棗(《綱目》)、鬾實(《別錄》)、雞足(《吳普》)、鼠矢(《吳普》)。

宗奭曰:山茱萸與吳茱萸甚不相類,治療大不同,未審何緣命此名也?

時珍曰:《本經》一名蜀酸棗,今人呼為肉棗,皆象形也。

【集解】《別錄》曰:山茱萸生漢中山谷及琅琊、冤句、東海、承縣。九月、十月採實,陰乾。

頌曰:葉如梅,有刺毛。二月開花如杏。四月實如酸棗,赤色。五月採實。

弘景曰:出近道諸山中大樹。子初熟未乾,赤色,如胡頹子,亦可啖;既干,皮甚薄,當合核用也。

頌曰:今海州、兗州亦有之。木高丈餘,葉似榆,花白色。雷斅《炮炙論》言一種雀兒蘇,真相似,只是核八稜,不入藥用。時珍曰:雀兒蘇,即胡頹子也。

【修治】斅曰:凡使以酒潤,去核取皮,一斤只取四兩以來,緩火熬干方用。能壯元氣,秘精。其核能滑精,不可服。

【氣味】酸,平,無毒。《別錄》曰:微溫。

普曰:神農、黃帝、雷公、扁鵲:酸,無毒;岐伯:辛。

權曰:咸、辛,大熱。

好古曰:陽中之陰。入足厥陰、少陰經氣分。

之才曰: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防己。

【主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輕身(《本經》)。腸胃風邪,寒熱疝瘕,頭風風氣去來,鼻塞目黃,耳聾面皰,下氣出汗,強陰益精,安五臟,通九竅,止小便利。久服,明目強力長年(《別錄》)。治腦骨痛,療耳鳴,補腎氣,興陽道,堅陰莖,添精髓,止老人尿不節,治面上瘡,能發汗,止月水不定(甄權)。

暖腰膝,助水臟,除一切風,逐一切氣,破癥結,治酒渣(大明)。溫肝(元素)。

【發明】好古曰:滑則氣脫,澀劑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氣,取其味酸澀以收滑也。仲景八味丸用之為君,其性味可知矣。

【附方】新一。

草還丹:益元陽,補元氣,固元精,壯元神,乃延年續嗣之至藥也。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紙(酒浸,焙乾)半斤,當歸四兩,麝香一錢,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臨臥鹽酒下。(吳旻《扶壽方》)

胡頹子

(《拾遺》)

【釋名】蒲頹子(《綱目》)、盧都子(《綱目》)、雀兒酥(《炮炙》)、半含春(《綱目》)、黃婆奶。

時珍曰:陶弘景注山茱萸及櫻桃,皆言似胡頹子,(凌冬不凋,亦應益人),陳藏器又于山茱萸下詳註之,別無識者。今考訪之,即雷斅《炮炙論》所謂雀兒酥也,雀兒喜食之。越人呼為蒲頹子。南人呼為盧都子。吳人呼為半含春,言早熟也。襄漢人呼為黃婆奶,象乳頭也。劉績《霏雪錄》言安南有小果,紅色,名盧都子,則盧都乃蠻語也。

【集解】藏器曰:胡頹子生平林間,樹高丈餘,冬不凋,葉陰白,冬花,春熟最早,小兒食之當果。又有一種大相似,冬凋春實夏熟,人呼為木半夏,無別功效。時珍曰:胡頹即盧都子也。其樹高六、七尺,其枝柔軟如蔓。其葉微似棠梨,長狹而尖,面青背白,俱有細點如星,老則星起如麩,經冬不凋。春前生花朵如丁香,蒂極細,倒垂,正月乃敷白花。結實小長,儼如山茱萸,上亦有細星斑點,生青熟紅,立夏前採食,酸澀。核亦如山茱萸,但有八稜,軟而不堅。核內白綿如絲,中有小仁。其木半夏,樹、葉、花、實及星斑氣味,並與盧都同;但枝強硬,葉微團而有尖,其實圓如櫻桃而不長為異耳。立夏後始熟,故吳楚人呼為四月子,亦曰野櫻桃。其核亦八稜,大抵是一類二種也。

【氣味】酸,平,無毒。

弘景曰:寒熱病不可用。

【主治】止水痢(藏器)。

【氣味】同子。

【主治】煎湯,洗惡瘡疥並犬馬瘑瘡(藏器)。吐血不止,煎水飲之;喉痹痛塞,煎酒灌之,皆效(時珍)。

【氣味】同子。

【主治】肺虛短氣喘咳劇者,取葉焙研,米飲服二錢(時珍)。

【發明】時珍曰:蒲頹葉治喘咳方,出《中藏經》,云甚者亦效如神。云有人患喘三十年,服之頓愈。甚者服藥後,胸上生小癮疹作癢,則瘥也。虛甚,加人參等分,名清肺散。大抵皆取其酸澀,收斂肺氣耗散之功耳。

金櫻子

(《蜀本草》)

【釋名】刺梨子(《開寶》)、山石榴(《綱目》)、山雞頭子。

時珍曰:金櫻當作金罌,謂其子形如黃罌也。石榴、雞頭皆象形。又杜鵑花、小檗併名山石榴,非一物也。

斅曰:林檎、向裡子亦曰金櫻子,與此同名而異物。

【集解】韓保升曰:金櫻子在處有之。花白。子形似榲桲而小,色黃有刺。方術多用之。

頌曰:今南中州郡多有,而以江西、劍南、嶺外者為勝。叢生郊野中,大類薔薇,有刺。四月開白花。夏秋結實,亦有刺,黃赤色,形似小石榴,十一月、十二月採。江南、蜀中人熬作煎,酒服,云補治有殊效。宜州所供,云本草謂之營實。今校之,與營實殊別也。

時珍曰:山林間甚多。花最白膩。其實大如指頭,狀如石榴而長。其核細碎而有白毛,如營實之核而味甚澀。

【氣味】酸,澀,平,無毒。

【主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澀精氣。久服,令人耐寒輕身(《蜀本》)。

【發明】頌曰:洪州、昌州皆煮其子作煎,寄饋人。服食家用煎和雞頭實粉為丸服,名水陸丹,益氣補真最佳。

慎微曰:沈存中《筆談》云:金櫻子止遺泄,取其溫且澀也。世人待紅熟時取汁熬膏,味甘,全斷澀味,都全失本性,大誤也。惟當取半黃者,干搗末用之。

宗奭曰:九月、十月霜熟時採用。不爾,反令人利。

震亨曰:經絡隧道,以通暢為平和。而昧者取澀性為快,熬金櫻為煎食之。自不作靖,咎將誰執?

時珍曰:無故而服之,以取快欲則不可。若精氣不固者服之,何咎之有?

【附方】舊一,新二。

金櫻子煎:霜後用竹夾子摘取,入木臼中杵去刺,擘去核。以水淘洗過,搗爛。入大鍋,水煎,不得絕火。煎減半,濾過,仍煎似稀餳。每服一匙,用暖酒一盞調服。活血駐顏,其功不可備述。(《孫真人食忌》)。

補血益精:金櫻子(即山石榴,去刺及子,焙)四兩,縮砂二兩。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服。(《奇效良方》)。

久痢不止:嚴緊絕妙。方:罌粟殼(醋炒)、金櫻(花、葉及子)等分。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五、七丸,陳皮煎湯化下。(《普濟方》)

【氣味】同子。

【主治】止冷熱痢,殺寸白、蛔蟲等。和鐵粉研勻,拔白髮塗之,即生黑者。亦可染須(大明)。

【主治】癰腫,嫩葉研爛,入少鹽塗之,留頭泄氣。又金瘡出血,五月五日採,同桑葉、苧葉等分,陰乾研末敷之,血止口合,名軍中一捻金(時珍)。

東行根

【氣味】同子。

【主治】寸白蟲,銼二兩,入糯米三十粒,水二升,煎五合,空心服,須臾瀉下,神驗。其皮炒用,止瀉血及崩中帶下(大明)。

止滑痢,煎醋服,化骨鯁(時珍)。

郁李

(《本經》下品)

【釋名】薁李(《詩疏》)、郁李、車下李(《別錄》)、爵李(《本經》)、雀梅(《詩疏》)、常棣。時珍曰:郁,《山海經》作栯,馥郁也。花、實俱香,故以名之。陸機《詩疏》作薁字,非也。《爾雅》常棣即此。或以為唐棣,誤矣。唐棣乃枎栘、白楊之類也。

【集解】《別錄》曰:郁李生高山川穀及丘陵上。五月、六月採根。

弘景曰:山野處處有之。子熟赤色,亦可啖。

保升曰:樹高五、六尺,葉、花及樹並似大李;惟子小若櫻桃,甘酸而香,有少澀味也。禹錫曰:按:郭璞云:棣樹生山中,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云:常棣之華,鄂不韡韡。陸機注云:白棣樹也,如李而小,正白,今官園種之,一名薁李。又有赤棣樹,亦似白棣,葉如刺榆葉而微圓,子正赤如郁李而小,五月始熟,關西、天水、隴西多有之。宗奭曰:郁李子如御李子,紅熟堪啖,微澀,亦可蜜煎,陝西甚多。時珍曰:其花粉紅色,實如小李。頌曰:今汴洛人家園圃植一種,枝莖作長條,花極繁密而多葉者,亦謂之郁李,不堪入藥。

核仁

【修治】斅曰:先以湯浸,去皮、尖,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陰乾,研如膏用之。

【氣味】酸,平,無毒。

權曰:苦、辛。元素曰:辛、苦,陰中之陽,脾經氣分藥也。

【主治】大腹水腫,面目四肢浮腫,利小便水道(《本經》)。

腸中結氣,關格不通(甄權)。通泄五臟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膿,消宿食下氣(大明)。破癖氣,下四肢水。

酒服四十九粒,能瀉結氣(孟詵)。破血潤燥(元素)。

專治大腸氣滯,燥澀不通(李杲)。研和龍腦,點赤眼(宗奭)。

【發明】時珍曰:郁李仁甘苦而潤,其性降,故能下氣利水。按:《宋史·錢乙傳》云:一乳婦因悸而病,既愈,目張不得瞑。乙曰:煮郁李酒飲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內連肝膽,恐則氣結,膽橫不下。郁李能去結,隨酒入膽,結去膽下,則目能瞑矣。此蓋得肯𦎌之妙者也。頌曰:《必效方》:療癖。取車下李仁,湯潤去皮及並仁者,與乾麵相拌,搗如餅。若干,入水少許,作麵餅,大小一如病人掌。為二餅,微炙使黃,勿令至熟。空腹食一餅,當快利。如不利,更食一餅,或飲熱米湯,以利為度。利不止,以醋飯止之。利後當虛。若病未盡,一、二日量力更進一服,以病盡為限。不得食酪及牛、馬肉等。累試神驗,但須量病輕重,以意加減,小兒亦可用。

【附方】舊三,新二。

小兒多熱:熟湯研郁李仁如杏酪,一日服二合。(姚和眾《至寶方》)。

小兒閉結:襁褓小兒,大小便不通,並驚熱痰實,欲得溏動者。大黃(酒浸,炒)、郁李仁(去皮,研)各一錢,滑石末一兩,搗和丸黍米大。二歲小兒三丸,量人加減,白湯下。(錢乙《直訣》)。

腫滿氣急不得臥:用郁李仁一大合。搗末,和麵作餅。吃入口即大便通,泄氣便愈。(楊氏《產乳》)。

腳氣浮腫,心腹滿,大小便不通,氣急喘息者:郁李仁十二分(搗爛,水研絞汁),薏苡(搗如粟大)三合,同煮粥食之。(韋宙《獨行方》)。

猝心痛刺:郁李仁三七枚嚼爛,以新汲水或溫湯下。須臾痛止,卻熱呷薄鹽湯。(姚和眾《至寶方》)。

皮膚血汗:郁李仁(去皮,研)一錢,鵝梨搗汁調下。(《聖濟總錄》)。

【氣味】酸,涼,無毒。

【主治】齒齦腫,齲齒,堅齒(《本經》)。去白蟲(《別錄》)。

治風蟲牙痛,濃煎含漱。治小兒身熱,作湯浴之(大明)。

宣結氣,破積聚(甄權)。

鼠李

(《本經》下品)

【釋名】楮李(錢氏)、鼠梓(《別錄》)、山李子(《圖經》)、牛李(《別錄》)、皂李(蘇恭)、趙李(蘇恭)、牛皂子(《綱目》)、烏槎子(《綱目》)、烏巢子(《圖經》)、椑(音卑)。時珍曰:鼠李,方音亦作楮李,未詳名義。可以染綠,故俗稱皂李及烏巢。巢、槎、趙,皆皂子之音訛也。一種苦楸,亦名鼠梓,與此不同。見梓下。

【集解】《別錄》曰:鼠李生田野,採無時。

頌曰:即烏巢子也。今蜀川多有之。枝葉如李。其實若五味子,色瑿黑,其汁紫色,熟時採,曬乾用。皮採無時。

宗奭曰:即牛李也。

木高七、八尺。葉如李,但狹而不澤。子於條上四邊生,生時青,熟則紫黑色。至秋葉落,子尚在枝。是處皆有,今關陝及湖南、江南北甚多。時珍曰:生道路邊,其實附枝如穗。人採其嫩者,取汁刷染綠色。

【氣味】苦,涼,微毒。

【主治】寒熱瘰癧瘡(《本經》)。水腫腹脹滿(大明)。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積冷,九蒸酒漬,服三合,日再服。又搗敷牛馬六畜瘡中生蟲(蘇恭)。痘瘡黑陷及疥癬有蟲(時珍)。

【發明】時珍曰:牛李,治痘瘡黑陷及出不快,或觸穢氣黑陷。古昔無知之者,惟錢乙《小兒直訣》必勝膏用之。云牛李子即鼠李子,九月後採黑熟者,入砂盆擂爛,生絹捩汁,用銀、石器熬成膏,瓷瓶收貯,常令透風。每服一皂子大,煎桃膠湯化下。如人行二十里,再進一服,其瘡自然紅活。入麝香少許尤妙。如無生者,以干者為末,水熬成膏。又《九籥衛生方》亦云:痘瘡黑陷者,用牛李子一兩(炒研),桃膠半兩。每服一錢,水七分,煎四分,溫服。

【附方】新二。

諸瘡寒熱毒痹,及六畜蟲瘡:鼠李生搗敷之。(《聖惠方》)

齒䘌腫痛:牛李煮汁,空腹飲一盞,仍頻含漱。(《聖濟錄》)。

【氣味】苦,微寒,無毒。

恭曰:皮、子俱有小毒。忌鐵。

【主治】身皮熱毒(《別錄》)。風痹(大明)。諸瘡寒熱毒痹(蘇恭)。口疳齲齒,及疳蟲蝕人脊骨者,煮濃汁灌之,神良(孟詵)。

【發明】頌曰:劉禹錫《傳信方》:治大人口中疳瘡、發背,萬不失一。用山李子根(一名牛李子)、薔薇根(野外者)各(細切)五升,水五大斗,煎半日,汁濃,即於銀、銅器中盛之,重湯煎至一、二升,待稠,瓷瓶收貯。每稍稍含咽,必瘥。忌醬、醋、油膩、熱面及肉。如發背,以帛塗貼之,神效。襄州軍事柳岸妻竇氏,患口疳十五年,齒盡落,齦亦斷壞,不可近,用此而愈。

女貞

(《本經》上品)

【釋名】貞木(《山海經》)、冬青(《綱目》)、蠟樹。

時珍曰:此木凌冬青翠,有貞守之操,故以貞女狀之。《琴操》載魯有處女見女貞木而作歌者,即此也。晉·蘇彥女貞頌序云:女貞之木,一名冬青。負霜蔥翠,振柯凌風。故清士欽其質,而貞女慕其名。是矣。別有冬青與此同名。今方書所用冬青,皆此女貞也。近時以放蠟蟲,故俗呼為蠟樹。

【集解】《別錄》曰:女貞實生武陵川穀。立冬採。

弘景曰:諸處時有。葉茂盛,凌冬不凋,皮青肉白,與秦皮為表裡。其樹以冬生可愛,仙方亦服食之。俗方不復用,人無識者。

恭曰:女貞葉似冬青樹及枸骨。其實九月熟,黑似牛李子。陶言與秦皮為表裡,誤矣。秦皮葉細冬枯,女貞葉大冬茂,殊非類也。

頌曰:女貞處處有之。《山海經》云「泰山多貞木」是也。其葉似枸骨及冬青木,凌冬不凋。五月開細花,青白色。九月實成,似牛李子。或云即今冬青樹也。而冬青木理肌白,紋如象齒,實亦治病。嶺南一種女貞,花極繁茂而深紅色,與此殊異,不聞入藥。

時珍曰:女貞、冬青、枸骨,三樹也。女貞即今俗呼蠟樹者,冬青即今俗呼凍青樹者,枸骨即今俗呼貓兒刺者。東人因女貞茂盛,亦呼為冬青,與冬青同名異物,蓋一類二種爾。二種皆因子自生,最易長。其葉厚而柔長,綠色,面青背淡。女貞葉長者四、五寸,子黑色;凍青葉微團,子紅色,為異。其花皆繁,子並累累滿樹,冬月鸜鵒喜食之,木肌皆白膩。今人不知女貞,但呼為蠟樹。立夏前後取蠟蟲之種子,裹置枝上。半月其蟲化出,延緣枝上,造成白蠟,民間大獲其利。詳見虫部白蠟下。枸骨詳本條。

【氣味】苦,平,無毒。時珍曰:溫。

【主治】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輕身不老(《本經》)。強陰,健腰膝,變白髮,明目(時珍)。

【發明】時珍曰:女貞實乃上品無毒妙藥,而古方罕知用者,何哉?《典術》云:女貞木乃少陰之精,故冬不落葉。觀此,則其益腎之功,尤可推矣。世傳女貞丹方云:女貞實(即冬青樹子)去梗葉,酒浸一日夜,布袋擦去皮,曬乾為末。待旱蓮草出多,取數石搗汁熬濃,和丸梧桐子大。每夜酒送百丸。不旬日間,膂力加倍,老者即不夜起。又能變白髮為黑色,強腰膝,起陰氣。

【附方】新二。

虛損百病:久服發白再黑,返老還童。用女貞實(十月上巳日收,陰乾,用時以酒浸一日,蒸透曬乾)一斤四兩,旱蓮草(五月收,陰乾)十兩(為末),桑椹子(三月收,陰乾)十兩,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淡鹽湯下。若四月收桑椹搗汁和藥,七月收旱蓮搗汁和藥,即不用蜜矣。(《簡便方》)。

風熱赤眼:冬青子不以多少,搗汁熬膏,淨瓶收固,埋地中七日。每用點眼。(《濟急仙方》)

【氣味】微苦,平,無毒。

【主治】除風散血,消腫定痛,治頭目昏痛。諸惡瘡腫,胻瘡潰爛久者,以水煮乘熱貼之,頻頻換易,米醋煮亦可。口舌生瘡,舌腫脹出,搗汁含浸吐涎(時珍)。

【附方】新三。

風熱赤眼:《普濟方》:用冬青葉五斗搗汁,浸新磚數片,五日掘坑,架磚於內蓋之,日久生霜,刮下,入腦子少許,點之。《簡便方》:用雅州黃連二兩,冬青葉四兩,水浸三日夜,熬成膏收,點眼。

一切眼疾:冬青葉研爛,入朴硝貼之。《海上方》也。(《普濟方》)

冬青

(《綱目》)

【校正】原附女貞下,今分出。

【釋名】凍青。

藏器曰:冬月青翠,故名冬青。江東人呼為凍青。

【集解】藏器曰:冬青木肌白,有紋作象齒笏。其葉堪染緋。李邕云:冬青出五臺山,葉似椿,子赤如郁李,微酸性熱。與此小異,當是兩種冬青。

時珍曰:凍青亦女貞別種也,山中時有之。但以葉微團而子赤者為凍青,葉長而子黑者為女貞。按:《救荒本草》云:凍青樹高丈許,樹似枸骨子樹而極茂盛。又葉似楂子樹葉而小,亦似椿葉微窄而頭頗圓,不尖。

五月開細白花,結子如豆大,紅色。其嫩芽炸熟,水浸去苦味,淘洗,五味調之可食。

子及木皮

【氣味】甘、苦,涼,無毒。

【主治】浸酒,去風虛,補益肌膚。皮之功同(藏器)。

【附方】新一。痔瘡:冬至日取凍青樹子,鹽酒浸一夜,九蒸九曬,瓶收。每日空心酒吞七十粒,臥時再服。(《集簡方》)。

【主治】燒灰,入面膏,治皸瘃,滅瘢痕,殊效(蘇頌)。

枸骨

(《綱目》)

【校正】原附女貞下,今分出。

【釋名】貓兒刺。

藏器曰:此木肌白,如狗之骨。

時珍曰:葉有五刺,如貓之形,故名。又衛矛亦名枸骨,與此同名。

【集解】藏器曰:枸骨樹如杜仲。《詩》云「南山有枸」是也。陸機《詩疏》云:山木也。

其狀如櫨,木理白滑,可為函板。有木虻在葉中,卷之如子,羽化為虻。

頌曰:多生江浙間。南人取以旋盒器甚佳。

時珍曰:狗骨樹如女貞,肌理甚白。葉長二、三寸,青翠而厚硬,有五刺角,四時不凋。五月開細白花。結實如女貞及菝葜子,九月熟時,緋紅色,皮薄味甘,核有四瓣。人採其木皮煎膏,以黏鳥雀,謂之黏黐。

木皮

【氣味】微苦,涼,無毒。

【主治】浸酒,補腰腳令健(藏器)。

枝葉

【氣味】同皮。

【主治】燒灰淋汁或煎膏,塗白癜風(藏器)。

衛矛

(《本經》中品)

【釋名】鬼箭(《別錄》)、神箭。

時珍曰:劉熙《釋名》言:齊人謂箭羽為衛。此物干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衛之狀,故名。張揖《廣雅》謂之神箭,寇宗奭《衍義》言人家多燔之遣祟,則三名又或取此義也。

【集解】《別錄》曰:衛矛生霍山山谷。八月採,陰乾。

普曰:葉如桃,箭如羽,正月、二月、七月採,陰乾。或生田野。

弘景曰:山野處處有之。削取皮、羽入藥,為用甚稀。

頌曰:今江淮州郡亦或有之。三月以後生莖,莖長四、五尺許。其干有三羽,狀如箭翎羽。葉似山茶,青色。八月、十一月、十二月採條莖,陰乾。其木亦名狗骨。

宗奭曰:所在山谷皆有,平陸未嘗見也。葉絕少。其莖黃褐色,若柏皮,三面如鋒刃。人家多燔之遣祟,方藥少用。

時珍曰:鬼箭生山石間,小株成叢。春長嫩條,條上四面有羽如箭羽,視之若三羽爾。青葉狀似野茶,對生,味酸澀。三、四月開碎花,黃綠色。結實大如冬青子。山人不識,惟樵採之。

斅曰:凡使勿用石茆,根頭真相似,只是上葉不同,味各別耳。

【修治】斅曰:採得只使箭頭用,拭去赤毛,以酥拌緩炒。每一兩,用酥二錢半。

【氣味】苦,寒,無毒。普曰:神農、黃帝、桐君:苦,無毒。大明曰:甘,澀。權曰:有小毒。

【主治】女子崩中下血,腹滿汗出,除邪,殺鬼毒蠱疰(《本經》)。中惡腹痛,去白蟲,消皮膚風毒腫,令陰中解(《別錄》)。療婦人血氣,大效(馬志)。破陳血,能落胎,主百邪鬼魅(甄權)。通月經,破癥結,止血崩帶下,殺腹臟蟲及產後血絞腹痛(大明)。

【發明】頌曰:古方崔氏療惡疰在心,痛不可忍,有鬼箭羽湯;姚僧坦《集驗方》療猝暴心痛,或中惡氣毒痛,大黃湯亦用之,並大方也。見《外臺秘要》、《千金》諸書中。時珍曰:凡婦人產後血暈血結,血聚於胸中,或偏於少腹,或連於脅肋者。四物湯四兩,倍當歸,加鬼箭、紅花、玄胡索各一兩,為末,煎服。

【附方】新三。

產後敗血,兒枕塊硬,疼痛發歇,及新產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快,臍腹堅脹:當歸散:用當歸(炒)、鬼箭(去中心木)、紅藍花各一兩。每服三錢,酒一大盞,煎七分,食前溫服。(《和劑局方》)

鬼瘧日發:鬼箭羽、鯪鯉甲(燒灰)各二錢半。為末。每以一字,發時㗜鼻。又法:鬼箭羽末一分,砒霜一錢,五靈脂一兩,為末。發時冷水服一錢。(並《聖濟總錄》)。

山礬

(《綱目》)

【釋名】芸香(音云)、椗花(音定)、柘花(柘,音鄭)、瑒花(音暢)、春桂(俗)、七里香。時珍曰:芸,盛多也。《老子》曰「夫物芸芸」是也。此物山野叢生甚多,而花繁香馥,故名。按:周必大云:柘音陣,出《南史》。荊俗訛柘為鄭,呼為鄭礬,而江南又訛鄭為瑒也。黃庭堅云:江南野中碇花極多。野人採葉燒灰,以染紫為黝,不借礬而成。子因以易其名為山礬。

【集解】時珍曰:山礬生江、淮、湖、蜀野中。樹之大者,株高丈許。其葉似梔子,葉生不對節,光澤堅強,略有齒,凌冬不凋。三月開花繁白,如雪六出,黃蕊甚芬香。結子大如椒,青黑色,熟則黃色,可食。其葉味澀,人取以染黃及收豆腐,或雜入茗中。按:沈括《筆談》云:古人藏書闢蠹用芸香,謂之芸草,即今之七里香也。葉類豌豆,作小叢生,啜嗅之極芬香。秋間葉上微白如粉汙,闢蠹殊驗。又按:《蒼頡解詁》云:芸香似邪蒿,可食,闢紙蠹。許慎《說文》云:芸,似苜蓿。成公綏《芸香賦》云:莖類秋竹,枝象青松。郭義恭《廣志》有芸香膠。《杜陽編》云:芸香,草也,出於闐國。其香潔白如玉,入土不朽。元載造芸暉堂,以此為屑塗壁也。據此數說,則芸香非一種。沈氏指為七里香者,不知何據?所云葉類豌豆,啜嗅芬香,秋間有粉者,亦與今之七里香不相類,狀頗似烏藥葉,恐沈氏亦自臆度爾。曾端伯以七里香為玉蕊花,未知的否?

【氣味】酸、澀、微甘,無毒。

【主治】久痢,止渴,殺蚤、蠹。用三十片,同老薑三片,浸水蒸熱,洗爛弦風眼(時珍)。

梫木

(《拾遺》)

【集解】藏器曰:梫木生江東林筤間。樹如石榴,葉細,高丈餘。四月開花,白如雪。

時珍曰:此木今無識者,其狀頗近山礬,恐古今稱謂不同爾,姑附其後。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破產後血,煮汁服之。其葉煎汁洗瘡癬,搗研封蛇傷(藏器)。

南燭

(宋《開寶》)

【釋名】南天燭(《圖經》)、南燭草木(《隱訣》)、男續(同上)、染菽(同上)、猴菽草(同上)、草木之王(同上)、惟那木(同上)、牛筋(《拾遺》)、烏飯草(《日華》)、墨飯草(《綱目》)、楊桐(《綱目》),赤者名文燭。時珍曰:南燭諸名,多不可解。藏器曰:取汁漬米作烏飯,食之健如牛筋,故曰牛筋。

【集解】藏器曰:南燭生高山,經冬不凋。

頌曰:今惟江東州郡有之。株高三、五尺,葉類苦楝而小,凌冬不凋,冬生紅子作穗。人家多植庭除間,俗謂之南天燭。不拘時採枝葉用。陶隱居《登真隱訣》載太極真人青精幹石䭀飯法云:其種是木而似草,故號南燭草木。一名男續,一名猴藥,一名後卓,一名惟那木,一名草木之王,凡有八名,各從其邦域所稱,而正號是南燭也。生嵩高少室、抱犢、雞頭山,江左吳越至多。土人名曰猴菽,或曰染菽,粗與真名相彷彿也。此木至難長,初生三、四年,狀若菘菜之屬,亦頗似梔子,二、三十年乃成大株,故曰木而似草也。其子如茱萸,九月熟,酸美可食。葉不相對,似茗而圓厚,味小酢,冬夏常青。枝莖微紫,大者亦高四、五丈,而甚肥脆,易摧折也。作飯之法,見谷部青精幹石䭀飯下。時珍曰:南燭,吳楚山中甚多。葉似山礬,光滑而味酸澀。七月開小白花,結實如朴樹子成簇,生青,九月熟則紫色,內有細子,其味甘酸,小兒食之。按:《古今詩話》云:即楊桐也。葉似冬青而小,臨水生者尤茂。寒食採其葉,漬水染飯,色青而光,能資陽氣。又沈括《筆談》云:南燭草木,本草及傳記所說多端,人少識者。北人多誤以烏臼為之,全非矣。今人所謂南天燭是矣。莖如蒴藋有節,高三、四尺,廬山有盈丈者。南方至多。葉微似楝而小,秋則實赤如丹。

枝葉

【氣味】苦,平,無毒。時珍曰:酸、澀。

【主治】止泄除睡,強筋益氣力。久服,輕身長年,令人不飢,變白卻老(藏器)。

【發明】頌曰:孫思邈《千金月令方》:南燭煎:益髭發及容顏,兼補暖。三月三日採葉並蕊子,入大淨瓶中,干盛,以童子小便浸滿瓶,固濟其口,置閒處,經一周年取開。每用一匙溫酒調服,一日二次,極有效驗。《上元寶經》曰:子服草木之王,氣與神通;子食青燭之精,命不復殞。

【附方】舊二。

一切風疾:久服輕身明目,黑髮駐顏。用南燭樹(春夏取枝葉,秋冬取根皮,細銼)五斤,水五斗,慢火煎取二斗,去滓,淨鍋慢火煎如稀飴,瓷瓶盛之。每溫酒服一匙,日三服。一方:入童子小便同煎。(《聖惠方》)。誤吞銅鐵不下:用南燭根燒研,熟水調服一錢,即下。(《聖惠方》)

【氣味】酸、甘,平,無毒。

【主治】強筋骨,益氣力,固精駐顏(時珍)。

青精飯 見谷部。

五加

(《本經》上品)

【釋名】五佳(《綱目》)、五花(《炮炙論》)、文章草(《綱目》)、白刺(《綱目》)、追風使(《圖經》)、木骨(《圖經》)、金鹽(《仙經》)、豺漆(《本經》)、豺節(《別錄》)。時珍曰:此藥以五葉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楊慎《丹鉛錄》作五佳,云一枝五葉者佳故也。蜀人呼為白刺。譙周《巴蜀異物志》名文章草。有贊云: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買草,不言其貴。是矣。本草豺漆、豺節之名,不知取何義也?頌曰:蘄州人呼為木骨,吳中俗名追風使。

【集解】《別錄》曰:五加皮五葉者良,生漢中及冤句。五月、七月採莖,十月採根,陰乾。弘景曰:近道處處有之,東間彌多。四葉者亦好。頌曰:今江淮、湖南州郡皆有之。春生苗,莖、葉俱青,作叢。赤莖又似藤蔓,高三、五尺,上有黑刺。葉生五叉作簇者良。四葉、三葉者最多,為次。每一葉下生一刺。三、四月開白花,結細青子,至六月漸黑色。根若荊根,皮黃黑,肉白色,骨堅硬。一說今有數種:汴京、北地者,大片類秦皮、黃柏輩,平直如板而色白,絕無氣味,療風痛頗效,余無所用。吳中乃剝野椿根皮為五加,柔韌而無味,殊為乖失。今江淮所生者,根類地骨皮,輕脆芬香。其苗莖有刺類薔薇,長者至丈餘。葉五出,香氣如橄欖。春時結實,如豆粒而扁,青色,得霜乃紫黑。俗但名為追風使,以漬酒療風,乃不知其為真五加皮也。今江淮、吳中往往以為藩蘺,正似薔薇、金櫻輩,而北間多不知用此種。斅曰:五加皮樹本是白楸樹。其上有葉如蒲葉,三花者是雄,五花者是雌。陽人使陰,陰人使陽,剝皮陰乾。機曰:生南地者類草,故小;生北地者類木,故大。時珍曰:春月於舊枝上抽條葉,山人採為蔬茹。正如枸杞生北方沙地者皆木類,南方堅地者如草類也。唐時惟取峽州者充貢。雷氏言葉如蒲者,非也。

根皮(同莖)

【氣味】辛,溫,無毒。

之才曰:遠志為之使。惡玄參、蛇皮。

【主治】心腹疝氣腹痛,益氣療躄,小兒三歲不能行,疽瘡陰蝕(《本經》)。男子陰痿,囊下濕,小便餘瀝,女人陰癢及腰脊痛,兩腳疼痹風弱,五緩虛羸,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久服,輕身耐老(《別錄》)。破逐惡風血,四肢不遂,賊風傷人,軟腳䐴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濕內不足(甄權)。明目下氣,治中風骨節攣急,補五勞七傷(大明)。釀酒飲,治風痹四肢攣急(蘇頌)。作末浸酒飲,治目僻眼𪇰(雷斅)。葉:作蔬食,去皮膚風濕(大明)。

【發明】弘景曰:煮根莖釀酒飲,益人。道家用此作灰煮石,與地榆並有秘法。慎微曰:東華真人《煮石經》云:昔有西域真人王屋山人王常云:何以得長久?何不食石蓄金鹽,母何以得長壽?何不食石用玉豉。玉豉,地榆也。金鹽,五加也。皆是煮石而餌得長生之藥也。昔孟綽子、董士固相與言云: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寧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寶珠。又昔魯定公母服五加酒,以致不死,尸解而去。張子聲、楊建始、王叔才、於世彥等,皆服此酒而房室不絕,得壽三百年。亦可為散以代湯茶。王君云:五加者,五車星之精也。水應五湖,人應五德,位應五方,物應五車。故青精入莖,則有東方之液;白氣入節,則有西方之津;赤氣入華,則有南方之光;玄精入根,則有北方之飴;黃煙入皮,則有戊己之靈。五神鎮生,相轉育成。餌之者真仙,服之者反嬰。時珍曰:五加治風濕痿痹,壯筋骨,其功良深。仙家所述,雖若過情,蓋獎辭多溢,亦常理爾。造酒之方:用五加根皮洗淨,去骨、莖、葉,亦可以水煎汁,和曲釀米酒成,時時飲之。亦可煮酒飲。加遠志為使更良。一方:加木瓜煮酒服。談野翁《試驗方》云:神仙煮酒法: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袋盛,入無灰好酒二斗中,大壇封固,安大鍋內,文武火煮之。壇上安米一合,米熟為度。取出火毒,以渣曬乾為丸。每旦服五十丸,藥酒送下,臨臥再服。能去風濕,壯筋骨,順氣化痰,添精補髓。久服延年益老,功難盡述。王綸《醫論》云:風病飲酒能生痰火,惟五加一味浸酒,日飲數杯,最有益。諸浸酒藥,惟五加與酒相合,且味美也。

【附方】舊二,新六。

虛勞不足: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水一石五斗,煮汁七斗,分取四斗,浸曲一斗,以三斗拌飯,如常釀酒法,待熟任飲。(《千金方》)。

男婦腳氣:骨節皮膚腫濕疼痛,服此進飲食,健氣力,不忘事,名五加皮丸。五加皮四兩(酒浸),遠志(去心)四兩(酒浸,並春秋三日,夏二日,冬四日),曬乾為末,以浸酒為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溫酒下。藥酒壞,別用酒為糊。(薩謙齋《瑞竹堂方》)。

小兒行遲:三歲不能行者,用此便走。五加皮五錢,牛膝、木瓜二錢半,為末。每服五分,米飲入酒二、三點調服。(《全幼心鑑》)。

婦人血勞:憔悴困倦,喘滿虛煩,吸吸少氣,發熱多汗,口乾舌澀,不思飲食,名血風勞。

油煎散:用五加皮、牡丹皮、赤芍藥、當歸各一兩,為末。每用一錢,水一盞,用青錢一文,蘸油入藥,煎七分,溫服。常服能肥婦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五勞七傷:五月五日採五加莖,七月七日採葉,九月九日取根,治下篩。每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久服去風勞。(《千金》)。

目中息肉:五加皮(不聞水聲者,搗末)一升,和酒二升,浸七日。一日服二次,禁醋。二七日,遍身生瘡,是毒出。不出,以生熟湯浴之,取瘡愈。(《千金方》)。

服石毒發或熱不禁,多向冷地臥:五加皮二兩,水四升,煮二升半,發時便服。(《外臺秘要》)。

火灶丹毒從兩腳起,赤如火燒:五加根、葉燒灰五兩,取煅鐵家槽中水和,塗之。(楊氏《產乳》)。

枸杞 地骨皮

(《本經》上品)

【釋名】枸檵(《爾雅》。音計。《本經》作枸忌)、枸棘(《衍義》)、苦杞(《詩疏》)、甜菜(《圖經》)、天精(《抱朴》)、地骨(《本經》)、地輔(《本經》)、地仙(《日華》)、卻暑(《別錄》)、羊乳(《別錄》)、仙人杖(《別錄》)、西王母杖。

時珍曰:枸、杞二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道書言:千載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未審然否?頌曰:仙人杖有三種:一是枸杞;一是菜類,葉似苦苣;一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也。

【集解】《別錄》曰:枸杞生常山平澤,及諸丘陵阪岸。

頌曰:今處處有之。春生苗,葉如石榴葉而軟薄堪食,俗呼為甜菜。其莖幹高三、五尺,作叢。六月、七月生小紅紫花。隨便結紅實,形微長如棗核。其根名地骨。《詩·小雅》云:集於苞杞。陸機《詩疏》云:一名苦杞。春生,作羹茹微苦。其莖似莓。其子秋熟,正赤。莖、葉及子服之,輕身益氣。今人相傳謂枸杞與枸棘二種相類。其實形長而枝無刺者,真枸杞也。圓而有刺者,枸棘也,不堪入藥。馬志注溲疏條云:溲疏有刺,枸杞無刺,以此為別。溲疏亦有巨骨之名,如枸杞之名地骨,當亦相類,用之宜辨。或云:溲疏以高大者為別,是不然也。今枸杞極有高大者,入藥尤神良。宗奭曰:枸杞、枸棘,徒勞分別。凡杞未有無刺者。雖大至於成架,尚亦有棘。但此物小則刺多,大則刺少,正如酸棗與棘,其實一物也。時珍曰:古者枸杞、地骨取常山者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皆可用。後世惟取陝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為絕品。今陝之蘭州、靈州、九原以西枸杞,並是大樹,其葉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圓如櫻桃,曝干緊小少核,干亦紅潤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異於他處者。沈存中《筆談》亦言:陝西極邊生者高丈餘,大可作柱。葉長數寸,無刺。根皮如厚朴。則入藥大抵以河西者為上也。《種樹書》言:收子及掘根種於肥壤中,待苗生,剪為蔬食,甚佳。

【氣味】枸杞:苦,寒,無毒。

《別錄》曰:根:大寒。子:微寒,無毒。冬採根,春、夏採葉,秋採莖、實。

權曰:枸杞:甘,平。子、葉同。

宗奭曰:枸杞當用梗皮,地骨當用根皮,子當用紅實。其皮寒,根大寒,子微寒。今人多用其子為補腎藥,是未曾考竟經意,當量其虛實冷熱用之。

時珍曰:今考《本經》只云枸杞,不指是根、莖、葉、子。《別錄》乃增根大寒、子微寒字,似以枸杞為苗。而甄氏《藥性論》乃云枸杞甘、平,子、葉皆同,似以枸杞為根;寇氏《衍義》又以枸杞為梗皮,皆是臆說。按:陶弘景言枸杞根、實為服食家用。西河女子服枸杞法,根、莖、葉、花、實俱採用。則《本經》所列氣味主治,蓋通根、苗、花、實而言,初無分別也。後世以枸杞子為滋補藥,地骨皮為退熱藥,始歧而二之。竊謂枸杞苗葉味苦甘而氣涼,根味甘淡氣寒,子味甘氣平。氣味既殊,則功用當別。此後人發前人未到之處者也。

【主治】枸杞: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風濕。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本經》)。下胸脅氣,客熱頭痛,補內傷大勞噓吸,強陰,利大小腸(《別錄》)。補精氣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甄權)。

【發明】時珍曰:此乃通指枸杞根、苗、花、實並用之功也。其單用之功,今列於下。

【氣味】苦,寒。權曰:甘,平。

時珍曰:甘,涼。伏砒、砂。

【主治】除煩益志,補五勞七傷,壯心氣,去皮膚骨節間風,消熱毒,散瘡腫(大明)。和羊肉作羹,益人,除風明目。

作飲代茶,止渴,消熱煩,益陽事,解面毒,與乳酪相惡。汁注目中,去風障赤膜昏痛(甄權)。

去上焦心肺客熱(時珍)。

地骨皮

【修治】斅曰:凡使根,掘得以東流水浸,刷去土,捶去心,以熟甘草湯浸一宿,焙乾。

【氣味】苦,寒。《別錄》曰:大寒。權曰:甘,平。

時珍曰:甘、淡,寒。

杲曰:苦,平、寒。升也,陰也。

好古曰:入足少陰、手少陽經。制硫黃、丹砂。

【主治】細銼,拌麵煮熟,吞之,去腎家風,益精氣(甄權)。

去骨熱消渴(孟詵)。

解骨蒸肌熱消渴,風濕痹,堅筋骨,涼血(元素)。

治在表無定之風邪,傳屍有汗之骨蒸(李杲)。瀉腎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熱,補正氣(好古)。治上膈吐血。

煎湯嗽口,止齒血,治骨槽風(吳瑞)。治金瘡神驗(陳承)。去下焦肝腎虛熱(時珍)。

枸杞子

【修治】時珍曰:凡用揀淨枝梗,取鮮明者洗淨,酒潤一夜,搗爛入藥。

【氣味】苦,寒。權曰:甘,平。

【主治】堅筋骨,耐老,除風,去虛勞,補精氣(孟詵)。主心病嗌乾心痛,渴而引飲;腎病消中(好古)。滋腎潤肺。榨油點燈,明目(時珍)。

【發明】弘景曰:枸杞葉作羹,小苦。俗諺云:去家千里,勿食蘿摩、枸杞。此言二物補益精氣,強盛陰道也。枸杞根、實為服食家用,其說甚美,名為仙人之杖,遠有旨乎?

頌曰:莖、葉及子,服之輕身益氣。《淮南枕中記》載:西河女子服枸杞法:正月上寅採根,二月上卯治服之;三月上辰採莖,四月上巳治服之;五月上午採其葉,六月上未治服之;七月上申採花,八月上酉治服之;九月上戌採子,十月上亥治服之;十一月上子採根,十二月上醜治服之。又有花、實、根、莖、葉作煎,或單榨子汁煎膏服之者,其功並同。世傳蓬萊縣南丘村多枸杞,高者一、二丈,其根盤結甚固。其鄉人多壽考,亦飲食其水土之氣使然。又潤州開元寺大井旁生枸杞,歲久。土人目為枸杞井,云飲其水甚益人也。

斅曰:其根似物形狀者為上。

時珍曰:按:劉禹錫《枸杞井詩》云: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又《續仙傳》云:朱孺子見溪側二花犬,逐入於枸杞叢下。掘之得根,形如二犬。烹而食之,忽覺身輕。周密《浩然齋日抄》云:宋徽宗時,順州築城,得枸杞於土中,其形如獒狀,馳獻闕下,乃仙家所謂千歲枸杞,其形如犬者。據前數說,則枸杞之滋益不獨子,而根亦不止於退熱而已。但根、苗、子之氣味稍殊,而主治亦未必無別。蓋其苗乃天精,苦甘而涼,上焦心肺客熱者宜之;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腎虛熱者宜之。此皆三焦氣分之藥,所謂熱淫於內、瀉以甘寒也。至於子則甘平而潤,性滋而補,不能退熱,只能補腎潤肺,生精益氣。此乃平補之藥,所謂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分而用之,則各有所主;兼而用之,則一舉兩得。世人但知用黃芩、黃連,苦寒以治上焦之火;黃柏、知母,苦寒以治下焦陰火。謂之補陰降火,久服致傷元氣。而不知枸杞、地骨甘寒平補,使精氣充而邪火自退之妙,惜哉!予嘗以青蒿佐地骨退熱,屢有殊功,人所未喻者。兵部尚書劉松石,諱天和,麻城人。所集《保壽堂方》載地仙丹云:昔有異人赤腳張,傳此方於猗氏縣一老人,服之壽百餘,行走如飛,發白反黑,齒落更生,陽事強健。此藥性平,常服能除邪熱,明目輕身。春採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採子,名枸杞子;冬採根,名地骨皮。並陰乾,用無灰酒浸一夜,曬露四十九晝夜,取日精月華氣,待干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早晚各用一丸細嚼,以隔夜百沸湯下。此藥採無刺味甜者,其有刺者服之無益。

【附方】舊十,新二十三。

枸杞煎:治虛勞,退虛熱,輕身益氣,令一切癰疽永不發。用枸杞三十斤(春夏用莖、葉,秋冬用根、實),以水一石,煮取五斗,以滓再煮取五斗,澄清去滓,再煎取二斗,入鍋煎如餳收之。每早酒服一合。(《千金方》)。

金髓煎:枸杞子逐日摘紅熟者,不拘多少,以無灰酒浸之,蠟紙封固,勿令泄氣。兩月足,取入沙盆中擂爛,濾取汁,同浸酒入銀鍋內,慢火熬之不住手攪,恐黏住不勻。候成膏如餳,淨瓶密收。每早溫酒服二大匙,夜臥再服。百日身輕氣壯,積年不輟,可以羽化也。(《經驗方》)。

枸杞酒:《外臺秘要》云:補虛,去勞熱,長肌肉,益顏色,肥健人,治肝虛沖感下淚。用生枸杞子五升,搗破,絹袋盛,浸好酒二斗中,密封勿泄氣,二七日。服之任性,勿醉。《經驗後方》:枸杞酒:變白,耐老輕身。用枸杞子二升(十月壬癸日,面東採之),以好酒二升,瓷瓶內浸三七日。乃添生地黃汁三升,攪勻密封。至立春前三十日,開瓶。每空心暖飲一盞,至立春後髭發卻黑。勿食蕪荑、蔥、蒜。

四神丸:治腎經虛損,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甘州枸杞子一斤(好酒潤透,分作四分:四兩用蜀椒一兩炒,四兩用小茴香一兩炒,四兩用芝麻一兩炒,四兩用川楝肉一兩炒,揀出枸杞),加熟地黃、白朮、白茯苓各一兩,為末,煉蜜丸,日服。(《瑞竹堂方》)。

肝虛下淚:枸杞子二升,絹袋盛,浸一斗酒中(密封)三七日,飲之。(《千金方》)。

目赤生翳:枸杞子搗汁,日點三、五次,神驗。(《肘後方》)。

面𪒟皯疱:枸杞子十斤,生地黃三斤。為末。每服方寸匕,溫酒下,日三服。久則童顏。(《聖惠方》)。

注夏虛病:枸杞子、五味子,研細,滾水泡,封三日,代茶飲效。(《攝生方》)。

地骨酒:壯筋骨,補精髓,延年耐老。枸杞根、生地黃、甘菊花各一斤,搗碎,以水一石,煮取汁五斗,炊糯米五斗,細曲拌勻,入甕如常封釀。待熟澄清,日飲三盞。(《聖濟總錄》)。

虛勞客熱:枸杞根,為末。白湯調服。有痼疾人勿服。(《千金方》)。

骨蒸煩熱及一切虛勞煩熱,大病後煩熱,並用地仙散:地骨皮二兩,防風一兩,甘草(炙)半兩。每用五錢,生薑五片,水煎服。(《濟生方》)。

熱勞如燎:地骨皮二兩,柴胡一兩,為末。每服二錢,麥門冬湯下。(《聖濟總錄》)。

虛勞苦渴,骨節煩熱,或寒:用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麥門冬三升,小麥二升,水二斗,煮至麥熟,去滓。每服一升,口渴即飲。(《千金方》)。

腎虛腰痛:枸杞根、杜仲、萆薢各一斤,好酒三斗漬之,罌中密封,鍋中煮一日。飲之任意。(《千金方》)。

吐血不止:枸杞根、子、皮為散,水煎。日日飲之。(《聖濟總錄》)。

小便出血:新地骨皮洗淨,搗自然汁(無汁則以水煎汁)。每服一盞,入酒少許,食前溫服。(《簡便方》)。

帶下脈數:枸杞根一斤,生地黃五斤,酒一斗,煮五升。日日服之。(《千金方》)。

天行赤目暴腫:地骨皮三斤,水三斗,煮三升,去滓,入鹽一兩,取二升。頻頻洗點。(隴上謝道人《天竺經》)。

風蟲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蟲即出。亦可煎水飲。(《肘後方》)。

口舌糜爛:地骨皮湯:治膀胱移熱於小腸,上為口糜,生瘡潰爛,心胃壅熱,水穀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錢,水煎服之。(東垣《蘭室秘藏》)。

小兒耳疳:生於耳後,腎疳也。地骨皮一味,煎湯洗之。仍以香油調末搽之。(高文虎《蓼花洲閒錄》)。

氣瘺疳瘡多年不愈者:應效散(又名托裡散):用地骨皮(冬月者)為末。每用紙捻蘸入瘡內。頻用自然生肉。更以米飲服二錢,一日三服。(《外科精義》)。

男子下疳:先以漿水洗之,後搽地骨皮末。生肌止痛。(《衛生寶鑑》)。

婦人陰腫或生瘡:枸杞根煎水,頻洗。(《永類方》)。

十三種疔:春三月上建日採葉(名天精),夏三月上建日採枝(名枸杞),秋三月上建日採子(名卻老),冬三月上建日採根(名地骨),並曝干為末(如不得依法採,但得一種亦可),用緋繒一片裹藥。牛黃一梧桐子大,反鉤棘針三七枚,赤小豆七粒,為末。先於繒上鋪亂髮一雞子大,乃鋪牛黃等末,卷作團,以髮束定,熨斗中炒令沸,沸定,刮搗為末。以一方寸匕,合前枸杞末二匕,空心酒服二錢半,日再服。(《千金方》)。

癰疽惡瘡,膿血不止:地骨皮不拘多少,洗淨,刮去粗皮,取細白穰。以粗皮同骨煎湯洗,令膿血盡。以細穰貼之,立效。有一朝士,腹脅間病疽經歲。或以地骨皮煎湯淋洗,出血一、二升。家人懼,欲止之。病者曰:疽似少快。更淋之,用五升許,血漸淡乃止。以細穰貼之,次日結痂愈。(唐慎微《本草》)。

瘭疽出汁,著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用枸杞根、葵根葉煮汁,煎如飴,隨意服之。(《千金方》)。

足趾雞眼,作痛作瘡:地骨皮同紅花研細敷之,次日即愈。(《閨閣事宜》)。

火赫毒瘡:此患急防毒氣入心腹。枸杞葉搗汁服,立瘥。(《肘後方》)。

目澀有翳:枸杞葉二兩,車前葉一兩,挼汁,以桑葉裹,懸陰地一夜。取汁點之,不過三、五度。(《十便良方》)。

五勞七傷,庶事衰弱:枸杞葉半斤(切),粳米二合,豉汁和,煮作粥,日日食之良。(《經驗後方》)。

澡浴除病:正月一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四月四日,以至十二月十二日,皆用枸杞葉煎湯洗澡。令人光澤,百病不生。(《洞天保生錄》)

溲疏

(《本經》下品)

【釋名】巨骨(《別錄》)。

【集解】《別錄》曰:溲疏生熊耳川穀,及田野故丘墟地。四月採。

當之曰:溲疏一名楊櫨,一名牡荊,一名空疏。皮白中空,時時有節。子似枸杞子,冬月熟,赤色,味甘苦。末代乃無識者。此非人籬垣之楊櫨也。

恭曰:溲疏,形似空疏,樹高丈許,白皮。其子八、九月熟,赤色,似枸杞,必兩兩相對,味苦,與空疏不同。空疏即楊櫨,其子為莢,不似溲疏。

志曰:溲疏、枸杞雖則相似,然溲疏有刺,枸杞無刺,以此為別。

頌曰:溲疏亦有巨骨之名,如枸杞之名地骨,當亦相類。方書鮮用,宜細辨之。

機曰:按:李當之但言溲疏子似枸杞子,不曾言樹相似。馬志因其子相似,遂謂樹亦相似,以有刺、無刺為別。蘇頌又因巨骨、地骨之名,疑其相類。殊不知枸杞未嘗無刺,但小則刺多,大則刺少耳。本草中異物同名甚多,況一骨字之同耶?以此為言,尤見穿鑿。

時珍曰:汪機所斷似矣,而自亦不能的指為何物也。

【氣味】辛,寒,無毒。《別錄》曰:苦,微寒。

之才曰:漏盧為之使。

【主治】皮膚中熱,除邪氣,止遺溺,利水道(《本經》)。

除胃中熱,下氣。可作浴湯(《別錄》。時珍曰:按:孫真人《千金方》,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承澤丸中用之)。

楊櫨

(《唐本草》)

【集解】恭曰:楊櫨,一名空疏,所在皆有,生籬垣間。其子為莢。

【氣味】苦,寒,有毒。

【主治】疽瘺惡瘡,水煮汁洗之,立瘥(《唐本》)。

木耳 見菜部。

石南

(《本經》下品)

【釋名】風藥。

時珍曰:生於石間向陽之處,故名石南。桂陽呼為風藥,充茗及浸酒飲能愈頭風,故名。按:《範石湖集》云:修江出欒茶,治頭風。今南人無所謂欒茶者,豈即此物耶?

【集解】《別錄》曰:石南生華陰山谷。三月、四月採葉,八月採實,陰乾。

弘景曰:今東間皆有之,葉如枇杷葉。方用亦稀。

恭曰:葉似䒽草,凌冬不凋。關中者葉細為好。江山以南者,葉長大如枇杷葉,無氣味,殊不任用。保升曰:終南斜谷有石處甚饒。今市人以石葦為之,誤矣。頌曰:今南北皆有之。生於石上,株極有高大者。江湖間出者,葉如枇杷,上有小刺,凌冬不凋。春生白花成簇,秋結細紅實。關隴間出者,葉似莽草,青黃色,背有紫點,雨多則並生,長及二、三寸。根橫,細紫色。無花實,葉至茂密。南北人多移植亭院間,陰翳可愛,不透日氣。入藥以關中葉細者為良。魏王《花木志》云:南方石南樹野生。二月開花,連著實。實如燕覆子,八月熟。民採取核,和魚羹尤美。今無用者。宗奭曰:石南葉似枇杷葉之小者,而背無毛,光而不皺。正、二月間開花。冬有二葉為花苞,苞既開,中有十五餘花,大小如椿花,甚細碎。每一苞約彈許大,成一球。一花六葉,一朵有七、八球,淡白綠色,葉末微淡赤色。花既開,蕊滿花,但見蕊不見花。花才罷,去年綠葉盡脫落,漸生新葉。京洛、河北、河東、山東頗少,人故少用。湖南北、江東西、二浙甚多,故人多用。

【氣味】辛、苦,平,有毒。

之才曰:五加皮為使。惡小薊。

【主治】養腎氣,內傷陰衰,利筋骨皮毛(《本經》)。療腳弱五臟邪氣,除熱。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別錄》)。能添腎氣,治軟腳煩悶疼,殺蟲,逐諸風(甄權)。浸酒飲,治頭風(時珍)。

【發明】恭曰:石南葉為療風邪丸散之要,今醫家不復用其實矣。

權曰:雖能養腎,亦令人陰痿。

時珍曰:古方為治風痹腎弱要藥。今人絕不知用,識者亦少,蓋由甄氏《藥性論》有令陰痿之說也。殊不知服此藥者,能令腎強,嗜欲之人藉此放恣,以致痿弱,歸咎於藥,良可慨也。毛文錫《茶譜》云:湘人四月採楊桐草,搗汁浸水蒸,作為飯食;必採石南芽為茶飲,乃去風也。暑月尤宜。楊桐即南燭也。

【附方】新三。

鼠瘺不合:石南、生地黃、茯苓、黃連、雌黃等分,為散。日再敷之。(《肘後方》)。

小兒通睛:小兒誤跌,或打著頭腦受驚,肝系受風,致瞳仁不正,觀東則見西,觀西則見東。宜石南散,吹鼻通頂。石南一兩,藜蘆三分,瓜丁五、七個。為末。每吹少許入鼻,一日三度。內服牛黃平肝藥。(《普濟方》)。

乳石發動,煩熱:石南葉為末。新汲水服一錢。(《聖惠方》)。

(一名鬼目)

【主治】殺蠱毒,破積聚,逐風痹(《本經》)。

牡荊

(《別錄》上品)。

【校正】併入(《別錄》)有名未用荊莖。

【釋名】黃荊(《圖經》)、小荊(《本經》)、楚。

弘景曰:既是牡荊,不應有子。小荊應是牡荊。牡荊子大於蔓荊子,而反呼小荊,恐以樹形為言。不知蔓荊樹亦高大也。

恭曰:牡荊作樹,不為蔓生,故稱為牡,非無實之謂也。蔓荊子大,牡荊子小,故呼小荊。時珍曰:古者刑杖以荊,故字從刑。其生成叢而疏爽,故又謂之楚(從林,從匹,匹即疏字也),濟楚之義取此。荊楚之地,因多產此而名也。

【集解】《別錄》曰:牡荊實生河間、南陽、冤句山谷,或平壽、都鄉高岸上及田野中。八月、九月採實,陰乾。弘景曰:論蔓荊即應是今作杖棰之荊。其子殊細,正如小麻子,色青黃。牡荊乃出北方,如烏豆大,正圓黑。仙術多用牡荊,今人都無識者。李當之《藥錄》言:溲疏一名楊櫨,一名牡荊,理白中虛,斷植即生。按:今溲疏主療與牡荊都不同,形類乖異。而仙方用牡荊,云能通神見鬼,非惟其實,枝葉並好。又云:荊樹必枝葉相對者是牡荊,不對者即非牡荊也。並莫詳虛實,更須博訪。恭曰:牡荊即作棰杖者,所在皆有之。實細黃色,莖勁作樹生。《漢書·郊祀志》以牡荊莖為幡竿,則明知非蔓荊也。有青、赤二種,以青者為佳。今人相承多以牡荊為蔓荊,此極誤也。頌曰:牡荊,今眉州、蜀州及近汴京亦有之,俗名黃荊是也。枝莖堅勁,作科不作蔓。葉如蓖麻,更疏瘦。花紅作穗。實細而黃,如麻子大。或云即小荊也。按:陶隱居《登真隱訣》云:荊木之葉、花,通神見鬼精。注云:荊有三種。荊木即今作棰杖者,葉香,亦有花、子,子不入藥。方術則用牡荊,其子入藥,北人無識其木者。天監三年,天子將合神仙飯。奉敕論牡荊曰:荊,花白多子,子粗大。歷歷疏生,不過三、兩莖,多不能圓,或扁或異,或多似竹節。葉與余荊不殊。蜂多采牡荊,牡荊汁冷而甜。余荊被燒,則煙火氣苦。牡荊體慢汁實,煙火不入其中,主治心風第一。於時遠近尋覓,遂不值也。保升曰:陶氏不惟不別蔓荊,亦不識牡荊。蔓荊蔓生,牡荊樹生,理自明矣。時珍曰:牡荊處處山野多有,樵採為薪。年久不樵者,其樹大如碗也。其木心方,其枝對生,一枝五葉或七葉。葉如榆葉,長而尖,有鋸齒。五月杪間開花成穗,紅紫色。其子大如胡荽子,而有白膜皮裹之。蘇頌云葉似蓖麻者,誤矣。有青、赤二種:青者為荊,赤者為楛。嫩條皆可為筥囤。古者貧婦以荊為釵,即此二木也。按:裴淵《廣州記》云:荊有三種:金荊可作枕,紫荊可作床,白荊可作履。與他處牡荊、蔓荊全異。寧浦有牡荊,指病自愈。節不相當者,月暈時刻之,與病人身齊等,置床下,病雖危亦無害也。杜寶《拾遺錄》云:南方林邑諸地,在海中。山中多金荊,大者十圍,盤屈瘤蹙,紋如美錦,色如真金。工人用之,貴如沉、檀。此皆荊之別類也。《春秋運鬥樞》云:玉衡星散而為荊。

【氣味】苦,溫,無毒。時珍曰:辛,溫。

之才曰:防風為之使,惡石膏。

【主治】除骨間寒熱,通利胃氣,止咳逆,下氣(《別錄》)。

得柏實、青葙、術,療風(之才)。炒焦為末,飲服,治心痛及婦人白帶(震亨)。

用半升炒熟,入酒一盞,煎一沸,熱服,治小腸疝氣甚效。浸酒飲,治耳聾(時珍)。

【附方】新一。

濕痰白濁:牡荊子炒為末。每酒服二錢。(《集簡方》)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久痢,霍亂轉筋,血淋,下部瘡,濕䘌薄腳,主腳氣腫滿(《別錄》)。

【發明】崔元亮《海上集驗方》:治腰腳風濕痛,蒸法:用荊葉不限多少,蒸令熟熱,置大甕中,其下著火溫之。以病人置葉中,須臾當汗出。蒸時旋旋吃飯,稍倦即止。便以被蓋避風,仍進蔥豉酒及豆酒並得,以瘥為度。時珍曰:蒸法雖妙,只宜施之野人。李仲南《永類方》云:治腳氣諸病,用荊莖於壇中燒煙,熏湧泉穴及痛處,使汗出則愈。此法貴賤皆可用者。又談野翁《試驗方》:治毒蛇、望板歸螫傷,滿身洪腫發泡。用黃荊嫩頭搗汁塗泡上,渣盦咬處,即消。此法乃出於葛洪《肘後方》(治諸蛇,以荊葉搗爛袋盛,薄於腫上)者也。《物類相感志》云:荊葉逼蚊。

【附方】舊一,新一。

九竅出血:荊葉,搗汁,酒和,服二合。(《千金方》)。

小便尿血:荊葉汁,酒服二合。(《千金方》)。

【氣味】甘、苦,平,無毒。時珍曰:苦、微辛。

【主治】水煮服,治心風頭風,肢體諸風,解肌發汗(《別錄》)。

【發明】時珍曰:牡荊苦能降,辛溫能散;降則化痰,散則祛風,故風痰之病宜之。其解肌發汗之功,世無知者。按:王氏《奇方》云:一人病風數年。予以七葉黃荊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湯日服,遂愈。蓋得此意也。

荊莖 《別錄》有名未用云:八月、十月採,陰乾。

藏器曰:即今荊杖也。煮汁堪染。

【主治】灼爛(《別錄》)。洗灼瘡及熱焱瘡,有效(藏器)。同荊芥、蓽茇煎水,漱風牙痛(時珍)。

【附方】新一。

青盲內障:春初取黃荊嫩頭(九蒸九曝)半斤,用烏雞一隻,以米飼五日,安淨板上,飼以大麻子,二、三日,收糞曝干,入瓶內熬黃,和荊頭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陳米飲下,日二。(《聖濟總錄》)

荊瀝

【修治】時珍曰:取法:用新採荊莖,截尺五長,架於兩磚上,中間燒火炙之,兩頭以器承取,熱服,或入藥中。又法:截三、四寸長,束入瓶中,仍以一瓶合住固,外以糠火煨燒,其汁瀝入下瓶中,亦妙。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飲之,去心悶煩熱,頭風旋暈目眩,心頭瀁瀁欲吐,猝失音,小兒心熱驚癇,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藏器)。除風熱,開經絡,導痰涎,行血氣,解熱痢(時珍)。

【發明】時珍曰:荊瀝氣平味甘,化痰去風為妙藥。故孫思邈《千金翼》云:凡患風人多熱,常宜以竹瀝、荊瀝、薑汁各五合,和勻熱服,以瘥為度。陶弘景亦云:牡荊汁治心風為第一。《延年秘錄》云:熱多用竹瀝,寒多用荊瀝。震亨曰:二汁同功,並以薑汁助送,則不凝滯。但氣虛不能食者,用竹瀝;氣實能食者,用荊瀝。

【附方】舊六,新一。

中風口噤:荊瀝,每服一升。(《範汪方》)。

頭風頭痛:荊瀝,日日服之。(《集驗方》)。

喉痹瘡腫:荊瀝,細細嚥之。或以荊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

目中猝痛:燒荊木,取黃汁點之。(《肘後方》)。

心虛驚悸羸瘦者:荊瀝二升。火煎至一升六合,分作四服,日三、夜一。(《小品方》)。

赤白下痢五、六年者:荊瀝,每日服五合。(《外臺秘要》)。

濕瘑瘡癬:荊木,燒取汁,日塗之。(《深師方》)

蔓荊

(《本經》上品)

【釋名】恭曰:蔓荊苗蔓生,故名。

【集解】恭曰:蔓荊生水濱。苗莖蔓延長丈餘。春因舊枝而生小葉,五月葉成,似杏葉。六月有花,紅白色,黃蕊。九月有實,黑斑,大如梧子而虛輕。冬則葉凋。今人誤以小荊為蔓荊,遂將蔓荊為牡荊也。

大明曰:海鹽亦有之。大如豌豆,蒂有輕軟小蓋子,六、七、八月採之。

頌曰:近汴京及秦、隴、明、越州多有之。苗莖高四、五尺,對節生枝。葉類小楝,至夏盛茂。有花作穗淡紅色,蕊黃白色,花下有青萼,至秋結子。舊說蔓生,而今所有並非蔓也。

宗奭曰:諸家所解,蔓荊、牡荊,紛糺不一。《經》既言蔓荊明是蔓生,即非高木也;既言牡荊,則自木上生,又何疑焉?

時珍曰:其枝小弱如蔓,故曰蔓生。

【修治】斅曰:凡使,去蒂子下白膜一重,用酒浸一伏時,蒸之從巳至未,曬乾用。

時珍曰:尋常只去膜打碎用之。

【氣味】苦,微寒,無毒。《別錄》曰:辛,平、溫。

元素曰:味辛,溫,氣清,陽中之陰,入太陽經。胃虛人不可服,恐生痰疾。

之才曰:惡烏頭、石膏。

【主治】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攣,明目堅齒,利九竅,去白蟲。久服,輕身耐老。小荊實亦等(《本經》)。風頭痛,腦鳴,目淚出,益氣。令人光澤脂致(《別錄》)。治賊風,長髭發(甄權)。利關節,治癇疾、赤眼(大明)。

太陽頭痛,頭沉昏悶,除目暗,散風邪,涼諸經血,止目睛內痛(元素)。搜肝風(好古)。

【發明】恭曰:小荊實即牡荊子,其功與蔓荊同,故曰亦等也。

時珍曰:蔓荊氣清味辛,體輕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頭面風虛之症。

【附方】新三。

令髮長黑:蔓荊子、熊脂等分,醋調塗之。(《聖惠方》)。

頭風作痛:蔓荊子一升。為末。絹袋盛,浸一斗酒中七日。溫飲三合,日三次。(《千金方》)。

乳癰初起:蔓荊子,炒,為末。酒服方寸匕,渣敷之。(危氏《得效方》)

欒荊

(《唐本草》)

【釋名】頑荊(《圖經》)。

【集解】恭曰:欒荊莖、葉都似石南,干亦反捲,經冬不死,葉上有細黑點者,真也,今雍州所用者是。而洛州乃用石荊當之,非也。俗方大用,而本草不載,亦無別名。但有欒華,功用又別,非此物花也。

頌曰:欒荊今生東海及淄州、汾州。所生者皆枝莖白,葉小圓而青色,頗似榆葉而長,冬夏不凋。六月開花,花有紫、白二種。子似大麻。四月採苗葉,八月採子。

宗奭曰:欒荊即牡荊也,子青色如茱萸,不合更立此條。蘇恭又稱石荊當之,轉見穿鑿。

時珍曰:按:許慎《說文》云:欒,似木蘭。木蘭葉似桂,與蘇恭所說葉似石南者相近。蘇頌所圖者即今牡荊,與《唐本草》者不合。欒荊是蘇恭收入本草,不應自誤。蓋後人不識,遂以牡荊充之,寇氏亦指為牡荊耳。

【氣味】辛、苦,溫,有小毒。

權曰:甘、辛,微熱,無毒。決明為之使。惡石膏。

【主治】大風,頭面手足諸風,癲癇狂痙,濕痹寒冷疼痛(《唐本》)。四肢不遂,通血脈,明目,益精光(甄權)。

合桕油同熬,塗人畜瘡疥(蘇頌)。

石荊

(《拾遺》)

【集解】藏器曰:石荊似荊而小,生水旁,《廣濟方》一名水荊是也。蘇頌言洛人以當欒荊者,非也。

【主治】燒灰淋汁浴頭,生髮令長(藏器)。

紫荊

(宋《開寶》)

【校正】併入(《拾遺》)紫珠。

【釋名】紫珠(《拾遺》),皮名肉紅(《綱目》)、內消。時珍曰:其木似黃荊而色紫,故名。其皮色紅而消腫,故瘍科呼為肉紅,又曰內消,與何首烏同名。

【集解】頌曰:紫荊處處有之,人多種於庭院間。木似黃荊,葉小無丫,花深紫可愛。

藏器曰:即田氏之荊也。至秋子熟,正紫,圓如小珠,名紫珠。江東林澤間尤多。

宗奭曰:春開紫花甚細碎,共作朵生,出無常處,或生於木身之上,或附根上枝下,直出花。花罷葉出,光緊微圓。園圃多植之。

時珍曰:高樹柔條,其花甚繁,歲二、三次。其皮入藥,以川中厚而紫色、味苦如膽者為勝。

木並皮

【氣味】苦,平,無毒。藏器曰:苦,寒。

大明曰:皮、梗及花,氣味功用並同。

【主治】破宿血,下五淋,濃煮汁服(《開寶》)。通小腸(大明)。解諸毒物,癰疽喉痹,飛屍蠱毒,腫下瘺,蛇、虺、蟲、蠶、狂犬毒,並煮汁服。亦以汁洗瘡腫,除血長膚(藏器)。活血行氣,消腫解毒,治婦人血氣疼痛,經水凝澀(時珍)。

【發明】時珍曰:紫荊氣寒味苦,色紫性降,入手、足厥陰血分。

寒勝熱,苦走骨,紫入營。故能活血消腫,利小便而解毒。楊清叟《仙傳方》有沖和膏,以紫荊為君,蓋亦得此意也。其方治一切癰疽發背流注諸腫毒,冷熱不明者。紫荊皮(炒)三兩,獨活(去節,炒)三兩,赤芍藥(炒)二兩,生白芷一兩,木蠟(炒)一兩,為末。用蔥湯調,熱敷。血得熱則行,蔥能散氣也。瘡不甚熱者,酒調之。痛甚者,加乳香。筋不伸者,亦加乳香。大抵癰疽流注,皆是氣血凝滯所成,遇溫則散,遇涼則凝。此方溫平,紫荊皮乃木之精,破血消腫。獨活乃土之精,止風動血,引拔骨中毒,去痹濕氣。芍藥乃火之精,生血止痛。木蠟乃水之精,消腫散血,同獨活能破石腫堅硬。白芷乃金之精,去風生肌止痛。蓋血生則不死,血動則流通,肌生則不爛,痛止則不焮,風去則血自散,氣破則硬可消,毒自除。五者交治,病安有不愈者乎?

【附方】新九。

婦人血氣:紫荊皮為末,醋糊丸櫻桃大。每酒化服一丸。(熊氏《補遺》)。

鶴膝風攣:紫荊皮三錢,老酒煎服,日二次。(《直指方》)。

傷眼青腫:紫荊皮,小便浸七日,曬研,用生地黃汁、薑汁調敷。不腫用蔥汁。(《永類方》)。

猘犬咬傷:紫荊皮末,沙糖調塗,留口退腫。口中仍嚼咽杏仁去毒。(《仙傳外科》)。

鼻中疳瘡:紫荊花陰乾為末,貼之。(《衛生易簡方》)。

發背初生,一切癰疽皆治:單用紫荊皮為末,酒調箍住,自然撮小不開。內服柞木飲子。乃救貧良劑也。(《仙傳外科》)。

癰疽未成:用白芷、紫荊皮等分。為末。酒調服。外用紫荊皮、木蠟、赤芍藥等分。為末。酒調作箍藥。(同上)。

痔瘡腫痛:紫荊皮五錢。新水食前煎服。(《直指方》)。

產後諸淋:紫荊皮五錢。半酒半水煎,溫服。(熊氏《補遺》)。

木槿

(《日華》)

【釋名】椴(音徒亂切)、櫬(音襯)、蕣(音舜)、日及(《綱目》)、朝開暮落花(《綱目》)、藩籬草(《綱目》)、花奴、王蒸。時珍曰:此花朝開暮落,故名日及。曰槿曰蕣,猶僅榮一瞬之義也。《爾雅》云:椴,木槿。櫬,木槿。郭璞注云:別二名也。或云:白曰椴,赤曰櫬。齊魯謂之王蒸,言其美而多也。《詩》云「顏如舜華」即此。

【集解】宗奭曰:木槿花如小葵,淡紅色,五葉成一花,朝開暮斂。湖南北人家多種植為籬障。花與枝兩用。時珍曰:槿,小木也。可種可插,其木如李。其葉末尖而有丫齒。其花小而豔,或白或粉紅,有單葉、千葉者。五月始開,故《逸書月令》云「仲夏之月木槿榮」是也。結實輕虛,大如指頭,秋深自裂,其中子如榆莢、泡桐、馬兜鈴之仁。種之易生。嫩葉可茹,作飲代茶。今瘍醫用皮治瘡癬,多取川中來者,厚而色紅。

皮並根

【氣味】甘,平,滑,無毒。大明曰:涼。

【主治】止腸風瀉血,痢後熱渴,作飲服之,令人得睡,並炒用(藏器)。治赤白帶下,腫痛疥癬,洗目令明,潤燥活血(時珍)。

【發明】時珍曰:木槿皮及花,並滑如葵花,故能潤燥。色如紫荊,故能活血。川中來者,氣厚力優,故尤有效。

【附方】新六。

赤白帶下:槿根皮二兩(切),以白酒一碗半,煎一碗,空心服之。白帶用紅酒甚妙。(《纂要奇方》)。

頭面錢癬:槿樹皮為末,醋調,重湯頓如膠,內敷之。(王仲勉《經效方》)。

牛皮風癬:川槿皮一兩,大風子仁十五個,半夏五錢,銼,河水、井水各一碗,浸露七宿,入輕粉一錢,入水中,禿筆掃塗,覆以青衣,數日有臭涎出,妙。忌浴澡。夏月用尤妙。(《扶壽方》)。

癬瘡有蟲:川槿皮煎,入肥皂浸水,頻頻擦之。或以槿皮浸汁磨雄黃,尤妙。(《簡便方》)。

痔瘡腫痛:藩蘺草根煎湯,先熏後洗。(《直指方》)。

大腸脫肛:槿皮或葉,煎湯熏洗,後以白礬、五倍末敷之。(《救急方》)。

【氣味】同皮。

【主治】腸風瀉血,赤白痢,並焙入藥。作湯代茶,治風(大明)。消瘡腫,利小便,除濕熱(時珍)。

【附方】新三。

下痢噤口:紅木槿花去蒂,陰乾為末。先煎麵餅二個,蘸末食之。(趙宜真《濟急方》)。風痰擁逆:木槿花曬乾焙研。每服一、二匙,空心沸湯下。白花尤良。(《簡便方》)。

反胃吐食:千葉白槿花,陰乾為末。陳糯米湯調送三、五口。不轉再服。(《袖珍方》)。

【氣味】同皮。

【主治】偏正頭風,燒煙燻患處。又治黃水膿瘡,燒存性,豬骨髓調塗之(時珍)。

扶桑

(《綱目》)

【釋名】佛桑(《霏雪錄》)、朱槿(《草木狀》)、赤槿(同)、日及。

時珍曰:東海日出處有扶桑樹。此花光豔照日,其葉似桑,因以比之。後人訛為佛桑,乃木槿別種,故日及諸名亦與之同。

【集解】時珍曰:扶桑產南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綠,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為朱槿。嵇含《草木狀》云:朱槿一名赤槿,一名日及,出高涼郡。花、莖、葉皆如桑。其葉光而厚。木高四、五尺,而枝葉婆娑。其花深紅色,五出,大如蜀葵,重敷柔澤。有蕊一條,長於花葉,上綴金屑,日光所爍,疑若焰生。一叢之上,日開數百朵,朝開暮落。自二月始,至中冬乃歇。插枝即活。

葉及花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癰疽腮腫,取葉或花,同白芙蓉葉、牛蒡葉、白蜜研膏敷之,即散(時珍)。

木芙蓉

(《綱目》)

【校正】併入《圖經》地芙蓉。

【釋名】地芙蓉(《圖經》)、木蓮(《綱目》)、華木(《綱目》)、杹木(音化)、拒霜。

時珍曰:此花豔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蓮之名。八、九月始開,故名拒霜。俗呼為杹皮樹。《相如賦》謂之華木。注云:皮可為索也。蘇東坡詩云:喚作拒霜猶未稱,看來卻是最宜霜。蘇頌《圖經本草》有地芙蓉,云出鼎州,九月採葉,治瘡腫,蓋即此物也。

【集解】時珍曰;木芙蓉處處有之,插條即生,小木也。其干叢生如荊,高者丈許。

其葉大如桐,有五尖及七尖者,冬凋夏茂。秋半始著花,花類牡丹、芍藥,有紅者、白者、黃者、千葉者,最耐寒而不落。不結實。山人取其皮為索。川、廣有添色拒霜花,初開白色,次日稍紅,又明日則深紅,先後相間如數色。霜時採花,霜後採葉,陰乾入藥。

葉並花

【氣味】微辛,平,無毒。

【主治】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消腫排膿止痛(時珍)。

【發明】時珍曰:芙蓉花並葉,氣平而不寒不熱,味微辛而性滑涎黏,其治癰腫之功,殊有神效。近時瘍醫秘其名為清涼膏、清露散、鐵箍散,皆此物也。其方治一切癰疽發背,乳癰惡瘡,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並用芙蓉葉,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干研末,以蜜調塗於腫處四圍,中間留頭,干則頻換。初起者,即覺清涼,痛止腫消。已成者,即膿聚毒出。已穿者,即膿出易斂。妙不可言。或加生赤小豆末,尤妙。

【附方】新十。

久咳羸弱:九尖拒霜葉為末,以魚鮓蘸食,屢效。(危氏《得效方》)。

赤眼腫痛:芙蓉葉末,水和,貼太陽穴。名清涼膏。(《鴻飛集》)。

經血不止:拒霜花、蓮蓬殼等分。為末。每用米飲下二錢。(《婦人良方》)。

偏墜作痛:芙蓉葉、黃柏各三錢,為末。以木鱉子仁一個磨醋,調塗陰囊,其痛自止(《簡便方》)。

杖瘡腫痛:芙蓉花葉研末,入皂角末少許,雞子清調,塗之。(方廣《附余》)。

癰疽腫毒:重陽前取芙蓉葉研末,端午前取蒼耳燒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調,塗四圍,其毒自不走散。名鐵井闌。(《簡便方》)。

疔瘡惡腫:九月九日採芙蓉葉陰乾為末,每以井水調貼。次日用蚰蜒螺一個,搗塗之。(《普濟方》)。

頭上癩瘡:芙蓉根皮,為末。香油調敷。先以松毛、柳枝煎湯洗之。(傅滋《醫學集成》)。

湯火灼瘡:油調芙蓉末,敷之。(《奇效方》)。

灸瘡不愈:芙蓉花研末,敷之。(《奇效方》)。

一切瘡腫:木芙蓉葉、菊花葉,同煎水,頻熏洗之。(《多能鄙事》)

山茶

(《綱目》)

【釋名】時珍曰:其葉類茗,又可作飲,故得茶名。

【集解】時珍曰:山茶產南方。樹生,高者丈許,枝幹交加。葉頗似茶葉,而厚硬有稜,中闊頭尖,面綠背淡。深冬開花,紅瓣黃蕊。《格古論》云:花有數種:寶珠者,花簇如珠,最勝。海榴茶花蒂青,石榴茶中有碎花,躑躅茶花如杜鵑花,宮粉茶、串珠茶皆粉紅色。又有一捻紅、千葉紅、千葉白等名,不可勝數,葉各小異。或云亦有黃色者。《虞衡志》云:廣中有南山茶,花大倍中州者,色微淡,葉薄有毛。結實如梨,大如拳,中有數核,如肥皂子大。周定王《救荒本草》云:山茶嫩葉炸熟水淘可食,亦可蒸曬作飲。

【氣味】缺。

【主治】吐血衄血,腸風下血,

並用紅者為末,入童溺、薑汁及酒調服,可代鬱金(震亨)。湯火傷灼,研末,麻油調塗(時珍)。

【主治】婦人發䐈,研末摻之(時珍。《摘玄方》)。

蠟梅

(《綱目》)

【釋名】黃梅花。

時珍曰:此物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

【集解】時珍曰:蠟梅小樹,叢枝尖葉。種凡三種:以子種出不經接者,臘月開小花而香淡,名狗蠅梅;經接而花疏,開時含口者,名磬口梅;花密而香濃,色深黃如紫檀者,名檀香梅,最佳。結實如垂鈴,尖長寸余,子在其中。其樹皮浸水磨墨,有光采。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解暑生津(時珍)。

伏牛花

(宋《開寶》)

【校正】併入《圖經》虎刺。

【釋名】隔虎刺花(未詳)。

【集解】頌曰:伏牛花生蜀地,所在皆有,今惟益州蜀地有之,多生川澤中。葉青細,似黃柏葉而不光。莖赤有刺。開花淡黃色作穗,似杏花而小,三月採,陰乾。又睦州所生虎刺,云凌冬不凋,彼人無時採根、葉,治風腫疾。

【氣味】苦、甘,平,無毒。

【主治】久風濕痹,四肢拘攣,骨肉疼痛。

作湯,治風眩頭痛,五痔下血(《開寶》)。

【發明】時珍曰;伏牛花治風濕有名,而用者頗少。楊子建《護命方》有伏牛花散,治男女一切頭風,發作有時,甚則大腑熱秘。用伏牛花、山茵陳、桑寄生、白牽牛、川芎藭、白殭蠶、蠍梢各二錢,荊芥穗四錢,為末。每服二錢,水煎一沸,連滓服。

根、葉、枝

【主治】一切腫痛風疾,細銼焙研,每服一錢匕,用溫酒調下(頌)。

密蒙花

(宋《開寶》)

【校正】慎微曰:自草部移入木部。

【釋名】水錦花(《炮炙論》)。

時珍曰:其花繁密蒙茸如簇錦,故名。

【集解】頌曰:密蒙花,蜀中州郡皆有之。樹高丈餘。葉似冬青葉而厚,背白有細毛,又似橘葉。花微紫色。二月、三月採花,曝干用。

宗奭曰:利州甚多。葉冬不凋,亦不似冬青,柔而不光潔,不深綠。其花細碎,數十房成一朵,冬生春開。

【修治】斅曰:凡使揀淨,酒浸一宿,漉出候乾,拌蜜令潤,蒸之從卯至酉,曬乾再拌蒸,如此三度,曬乾用。每一兩用酒八兩,蜜半兩。

【氣味】甘,平、微寒,無毒。

【主治】青盲膚翳,赤澀多眵淚,消目中赤脈,小兒麩豆及疳氣攻眼(《開寶》)。

羞明怕日(劉守真)。入肝經氣、血分,潤肝燥(好古)。

【附方】新一。

目中障翳:密蒙花、黃柏根各一兩,為末,水丸梧桐子大。每臥時湯服十丸至十五丸。(《聖濟錄》)

木綿

(《綱目》)

【釋名】古貝(《綱目》)、古終。

時珍曰:木綿有二種:似木者名古貝,似草者名古終。

或作吉貝者,乃古貝之訛也。梵書謂之睒婆,又曰迦羅婆劫。

【集解】時珍曰:木綿有草、木二種。交廣木綿,樹大如抱。其枝似桐。其葉大,如胡桃葉。入秋開花,紅如山茶花,黃蕊,花片極厚,為房甚繁,逼側相比。結實大如拳,實中有白綿,綿中有子。今人謂之斑枝花,訛為攀枝花。李延壽《南史》所謂林邑諸國出古貝花,中如鵝毳,抽其緒,紡為布;張勃《吳錄》所謂交州、永昌木綿樹高過屋,有十餘年不換者,實大如杯,花中綿軟白,可為縕絮及毛布者,皆指似木之木綿也。江南、淮北所種木綿,四月下種,莖弱如蔓,高者四、五尺,葉有三尖如楓葉,入秋開花黃色,如葵花而小,亦有紅紫者,結實大如桃,中有白綿,綿中有子,大如梧子,亦有紫綿者,八月採梂,謂之綿花;李延壽《南史》所謂高昌國有草,實如繭,中絲為細纑,名曰白疊,取以為帛,甚軟白;沈懷遠《南越志》所謂桂州出古終藤,結實如鵝毳,核如珠珣,治出其核,紡如絲綿,染為斑布者,皆指似草之木綿也。此種出南番,宋末始入江南,今則遍及江北與中州矣。不蠶而綿,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又《南越志》言:南詔諸蠻不養蠶,惟收娑羅木子中白絮,紉為絲,織為幅,名娑羅籠段。祝穆《方輿志》言:平緬出娑羅樹,大者高三、五丈,結子有綿,紉綿織為白氈兜羅錦。此亦斑枝花之類,各方稱呼不同耳。

白綿及布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血崩金瘡,燒灰用(時珍)。

子油(用兩瓶合燒取瀝。)

【氣味】辛,熱,微毒。

【主治】惡瘡疥癬。燃燈,損目(時珍)。

柞木

(宋《嘉祐》)

【釋名】鑿子木。

時珍曰:此木堅韌,可為鑿柄,故俗名鑿子木。方書皆作柞木,蓋昧此義也。柞乃橡櫟之名,非此木也。

【集解】藏器曰:柞木生南方,細葉,今之作梳者是也。

時珍曰:此木處處山中有之,高者丈餘。葉小而有細齒,光滑而韌。其木及葉丫皆有針刺,經冬不凋。五月開碎白花,不結子。其木心理皆白色。

木皮

【氣味】苦,平,無毒。時珍曰:酸,澀。

【主治】黃疸病,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藏器)。治鼠瘺難產,催生利竅(時珍)。

【附方】新二。

鼠瘺:柞木皮五升,水一斗,煮汁二升服,當有宿肉出而愈。乃張子仁方也。(《外臺秘要》)。

婦人難產:催生柞木飲:不拘橫生倒產,胎死腹中,用此屢效,乃上蔡張不愚方也。用大柞木枝一大握(長一尺,洗淨),大甘草五寸,並寸折。以新汲水三升半,同入新沙瓶內,以紙三重緊封,文武火煎至一升半。待腰腹重痛,欲坐草時,溫飲一小盞,便覺心下開豁。如渴,又飲一盞,至三、四盞,覺下重便生,更無諸苦。切不可坐草太早,及坐婆亂為也。(《婦人良方》)

【主治】腫毒癰疽(時珍)。

【附方】新一。

柞木飲:治諸般癰腫發背。用干柞木葉四兩、干荷葉中心蒂、干萱草根、甘草節、地榆各一兩,細銼。每用半兩,水二碗,煎一碗,早晚各一服。已成者其膿血自漸乾涸,未成者其毒自消散也。忌一切飲食毒物。(許學士《普濟本事方》)。

黃楊木

(《綱目》)

【集解】時珍曰:黃楊生諸山野中,人家多栽種之。枝葉攢簇上聳,葉似初生槐芽而青厚,不花不實,四時不凋。其性難長,俗說歲長一寸,遇閏則退。今試之,但閏年不長耳。其木堅膩,作梳剜印最良。按:段成式《酉陽雜俎》云:世重黃楊,以其無火也。用水試之,沉則無火。凡取此木,必以陰晦,夜無一星,伐之則不裂。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婦人難產,入達生散中用。又主暑月生癤,搗爛塗之(時珍)。

不凋木

(《拾遺》)

【集解】藏器曰:生太白山岩谷。樹高二、三尺,葉似槐,莖赤有毛如棠梨,四時不凋。

【氣味】苦,溫,無毒。

【主治】調中補衰,治腰腳,去風氣,卻老變白(藏器)。

賣子木

(《唐本草》)

【釋名】買子木。

【集解】恭曰:賣子木出嶺南、邛州山谷中。其葉似柿。

頌曰:今惟川西、渠州歲貢,作買子木。木高五、七尺,徑寸許。春生嫩枝條,葉尖,長一、二寸,俱青綠色,枝梢淡紫色。四、五月開碎花,百十枝圍攢作大朵,焦紅色。隨花便生子如椒目,在花瓣中黑而光潔,每株花裁三、五大朵爾。五月採其枝葉用。

時珍曰:《宋史》渠州貢買子木並子,則子亦當與枝葉同功,而本草缺載,無從考訪。

【修治】斅曰:凡採得粗搗,每一兩用酥五錢,同炒干入藥。

【氣味】甘、微咸,平,無毒。

【主治】折傷血內溜,續絕補骨髓,止痛安胎(《唐本》)。

木天蓼

(《唐本草》)

【校正】併入《拾遺》小天蓼。

【釋名】時珍曰:其樹高而味辛如蓼,故名。又馬蓼亦名天蓼而物異。

【集解】恭曰:木天蓼所在皆有,生山谷中。今安州、申州作藤蔓,葉似柘,花白,子如棗許,無定形,中瓤似茄子,味辛,啖之以當薑、蓼。

藏器曰:木蓼,今時所用出山南鳳州。樹高如冬青,不凋。不當以藤天蓼為注,既云木蓼,豈是藤生?自有藤蓼耳。藤蓼生江南、淮南山中,藤著樹生,葉如梨,光而薄,子如棗,即蘇恭以為木天蓼者。又有小天蓼,生天目山、四明山,樹如梔子,冬月不凋,野獸食之。是有三天蓼,俱能逐風,而小者為勝。

頌曰:木天蓼今出信陽。木高二、三丈。三月、四月開花似柘花。五月採子,子作球形似檾麻,子可藏作果食。蘇恭所說自是藤天蓼也。

時珍曰:天蓼雖有三種,而功用彷彿,蓋一類也。其子可為燭,其芽可食。故陸機云:

木蓼為燭,明如胡麻。薛田《詠蜀詩》有「地丁葉嫩和嵐採,天蓼芽新入粉煎」之句。

枝葉

【氣味】辛,溫,有小毒。

【主治】癥結積聚,風勞虛冷,細切釀酒飲(《唐本》)。

【附方】舊一,新三。

天蓼酒:治風,立有奇效。木天蓼一斤,去皮細銼,以生絹盛,入好酒三斗浸之,春夏一七,秋冬二七日。每空心、日午、下晚各溫一盞飲。

若常服,只飲一次。老幼臨時加減。(《聖惠方》)。

氣痢不止:寒食一百五日,採木蓼曝干。用時為末,粥飲服一錢。(《聖惠方》)。

大風白癩:天蓼(刮去粗皮,銼)四兩,水一斗,煎汁一升,煮糯米作粥,空心食之。病在上吐出,在中汗出,在下泄出。避風。又方:天蓼三斤,天麻一斤半。生銼,以水三斗五升,煎一斗,去滓,石器慢煎如餳。每服半匙,荊芥、薄荷酒下,日二夜一,一月見效。(《聖惠方》)

小天蓼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一切風虛羸冷,手足疼痹,無論老幼輕重,浸酒及煮汁服之。十許日,覺皮膚間風出如蟲行(藏器)。

【發明】藏器曰:木天蓼出深山中,人云久服損壽,以其逐風損氣故也。藤天蓼、小天蓼三者,俱能逐風。

其中優劣,小者為勝。

【氣味】苦、辛,微熱,無毒。

【主治】賊風口面喎斜,冷痃癖氣塊,女子虛勞(甄權)。

【主治】風蟲牙痛,搗丸塞之,連易四、五次,除根。勿咽汁(時珍,出《普濟》)。

放杖木

(《拾遺》)

【釋名】

【集解】藏器曰:生溫、括、睦、婺諸州山中。樹如木天蓼。老人服之,一月放杖,故以為名。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一切風血,理腰腳,輕身變白不老,浸酒服之(藏器)。

接骨木

(《唐本草》)

【釋名】續骨木(《綱目》)、木蒴藋。

頌曰:接骨以功而名。花、葉都類蒴藋、陸英、水芹輩,故一名木蒴藋。

【集解】恭曰:所在皆有之。葉如陸英,花亦相似。但作樹高一、二丈許,木體輕虛無心。斫枝插之便生,人家亦種之。

【氣味】甘、苦,平,無毒。

藏器曰:搗汁亦吐人,有小毒。

【主治】折傷,續筋骨,除風癢齲齒,可作浴湯(《唐本》)。

根皮:主痰飲,下水腫及痰瘧,煮汁服之,當利下及吐出。不可多服(藏器)。打傷瘀血及產婦惡血,一切血不行,或不止,並煮汁服(時珍。出《千金》)。

【附方】舊一,新一。

折傷筋骨:接骨木半兩,乳香半錢,芍藥、當歸、芎藭、自然銅各一兩,為末。化黃蠟四兩,投藥攪勻,眾手丸如芡子大。若止傷損,酒化一丸。若碎折筋骨,先用此敷貼,乃服。(《衛生易簡》)。

產後血暈,五心煩熱,氣力欲絕,及寒熱不禁:以接骨木(破如筭子)一握,用水一升,煎取半升,分服。或小便頻數,惡血不止,服之即瘥。此木煮之三次,其力一般。乃起死妙方。(《產書》)。

【主治】痰瘧,大人七葉,小兒三葉,生搗汁服,取吐(藏器)。

靈壽木

(《拾遺》)

【釋名】扶老杖(孟康)、椐。

【集解】藏器曰:生劍南山谷。圓長皮紫。《漢書》:孔光年老,賜靈壽杖。顏師古注云:木似竹有節,長不過八、九尺,圍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須削理。作杖,令人延年益壽。

時珍曰:陸氏《詩疏》云:椐即樻也。節中腫,似扶老,即今靈壽也。人以作杖及馬鞭。弘農郡共北山有之。

根皮

【氣味】苦,平。

【主治】止水(藏器)。

楤木

(音蔥。《拾遺》)

【集解】藏器曰:生江南山谷。高丈餘,直上無枝,莖上有刺。山人折取頭茹食,謂之吻頭。

時珍曰:今山中亦有之。樹頂叢生葉,山人採食,謂之鵲不踏,以其多刺而無枝故也。

白皮

【氣味】辛,平,有小毒。

【主治】水癊,煮汁服一盞,當下水。如病已困,取根搗碎,坐之取氣,水自下。又能爛人牙齒,有蟲者取片許內孔中,當自爛落(藏器)。

木麻

(《拾遺》)

【集解】藏器曰:生江南山谷林澤。葉似胡麻相對,山人取以釀酒飲。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老血,婦人月閉,風氣羸瘦症瘕。久服,令人有子(藏器)。

大空

(《唐本草》)

【集解】恭曰:大空生襄州,所在山谷中亦有之,秦隴人名獨空。作小樹,抽條高六、七尺。葉似楮,小圓厚。根皮赤色。

時珍曰:小樹大葉,似桐葉而不尖,深綠而皺紋。根皮虛軟,山人採殺蝨極妙。搗葉篩蔬圃中,殺蟲。

根皮

【氣味】辛、苦,平,有小毒。

【主治】殺三蟲。作末和油塗發,蟣蝨皆死(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