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衛生方
嶺南衛生方
- 作者
- 李璆、張致遠
- 朝代
- 宋
- 底本
- 日本天保十二年平安學古館刻本(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校刻嶺南衛生方序
秦越人云: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伊尹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歷代相傳。以至東漢張仲景論廣湯液,作《傷寒論》,即為眾方之祖。然其言幽微,其旨隱賾,獨素為後人所竄改,且經兵火,殘缺亦不為少。是以論者紛紜,取捨之說起。漁者走淵,樵者入山,竟無歸一之論。本邦醫家百年以來,分古今,相是非。偏於古者,以仲景之方為百病之治法盡於此,專務攻擊,而不取溫補。僻於後世者,專據劉、張、李、朱之說而斥峻猛,狺狺相謗,如冰炭不相容也。嗚呼!奪聖經之封疆,削先哲之區域,使斯道頹敗,全坐於此。古人云:說不乖理,方不違義。雖出後學,亦是良師。讀仲景書,用仲景之法,然未嘗守仲景之方,乃為得仲景之心。譬如拆舊屋構新屋,不再經匠氏之手,不可用也。旨哉言也!何必至拘泥如彼?天保丁酉夏秋之間,札疫氾濫,闔門伏枕。病者大率繫上盈下虛及少陰證,當時,遵用古方者,專為汗下,或主吳氏《疫論》薦投下劑,而不曉正氣之虧也。所被大黃死者,十居其九;被附子死者,百中一二耳。夫正氣不能自病,邪之所客輒病焉,以正氣之爰虧損也。苟使正氣充實,精元內守,病何從來乎?四方有高下之殊;四時有非序之化。百步之內,晴雨不齊;千里之外,寒暄各異。豈可以一定之法而待非常之變耶?余讀《嶺南衛生方》頗得其三昧,不為狺狺之徒所擺動。蓋此書數百年來,時見時隱,清舶齎來有年矣。然未刊布於世,不知何人深藏而固秘之。余謂:古之秘書者,以非其人不可傳也;今之秘書者,以非其人而藏之。胡寧飽蠹魚不借人也?世既乏傳本,遂旁探遠索得數本,校讎訛謬,屬剞劂氏,豈敢云振起斯道,聊欲使彼奪聖經之封疆,削先哲之區域者,息狺狺之訟也。但恐訂字未精,有掃葉遺漏之過,所望海內同志幸賜是正云。
天保庚子季秋,南洋梯謙晉造甫書於平安之學古館
《宋史藝文志》云:李璆、張致遠《瘴論》二卷。張致遠,字子猷,南劍州沙縣人,宣和三年進士,八年知廣州。李璆字西美,汴人,政和進士,出知房州。共見列傳卷第百三十五。按李燾傳,李燾,字仁甫,眉州丹稜人,雅州推官。據此則未嘗官於嶺南也。《範石湖文集》、《本草綱目》、《正字通》諸書云:濤著《衛生方》。恐謬。《石湖文集》以雅州為雷州,盡傳聞之詐。當以正史為據。
《唐書藝文志》載《嶺南急要方》三卷。鄭景岫《南中四時攝生論》一卷,李暄《嶺南腳氣論》一卷,李繼皋《南行方》三卷,《鄭樵通志》載《治嶺南眾疾經效方》一卷。《廣南攝生方》一卷。以上六種系嶺南方,而無一種傳於本邦。賴有是書耳,可不寶重。
謙又識
原序
神農嘗百草立九候,以救昏札。黃帝緣性命,著《素問》、《靈樞》為《內經》。大要窮血脈、經絡、陰陽、表裡。本虛實而施針石、湯火,調寒溫平熱之所宜。至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其《本草》、《內經》之謂歟。周秦以來,演述名家者踵趾相接。經方簡帙充棟,殊途同歸,九州萬國咸尊用之,未有析南北而為書者。然天地之化,四方風氣異宜,時義亦相生勝。今夫溯漠嶺海,相去何唯萬里。塞北肌膚皴瘃,砂磧不毛,入燕冀少和煦,淮泗流澌漸早,嶺南隆冬,林無凋葉,野有蔓草,四時把握葵箑,山海黎蜒老死不識霜雪。寒暑大異如此,則調攝之劑安得而盡同哉!岐伯曰:南方者,陽之盛處,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是治法之異,古也有言者矣。《嶺南衛生方》,前元海北廉坊所刻。景泰間,重鋟於省署。惟其言為「嶺南」,則一方之書也。抑粵俗重巫輕醫,故傳布弗廣,歲久板不復存。北客入南,首詢孳孳。俗醫既乏師承,應求草率,鮮有尋其緒者。予甚患之,思得是書以嘉惠茲土。訪購實勤,今總鎮篤庵潘公適出所藏抄本,藩臬群僚見者忻忭,遂梓以傳。所謂霧露炎蒸,為瘴為癘,與蟲蛇草木之毒,緩急所需,立俟良愈。吾知生於斯,寓於斯,繼今黽勉以衛生者,舍是書何求哉!
正德八年歲次癸酉六月朔旦
中奉大夫廣東等處承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古田羅榮書
原序
嘗讀《沈括良方》序,謂治病有五難:辨疾難;治疾難;飲藥難;處方難;別藥難。而與治疾尤詳。且謂古之治疾者,先知陰陽運歷之變故,山林川澤之竅發,而又視其老少、肥瘠、貴賤、居養性術之好惡,憂喜勞逸,順其所宜,違其所不宜。其精過於承蜩。其察甚於刻棘,可為至密矣。然恐非醫之淺淺者所能與。比至嶺南,見處方至者,病不虛日,雖居民亦鮮有不病者。因思,嶺以外號炎方,又瀕海,氣常燠而地多濕,與中州異。氣燠故陽常泄,而患不降;地濕故陰常盛,而患不升。業醫者,苟不察粵地山川竅發之異,有以奪陰陽運歷之變,而徒治以中州常法,鮮有不失者。何也?夫以其常泄之陽而重汗之,則元氣不固;以其常盛之陰而輕利之,則真氣愈陷。是醫藥之害與山川之害交為吾人病也。每思有以濟之,而未得其術。一日獲《嶺南衛生方》讀之,曰:此仁人之用心也。雖其處方投劑在臨證審酌之,然其論瘴病始末誠有以握其要領矣。因手校之,告於葉江施公、圖公諸人人,乃遂慨然捐俸,共梓以廣其傳。覆命婁醫安道,附八論及藥性與其後。八論者,慮人惑於病證之似也,使知有所辨。藥性者,慮僻壤之鮮醫,或可因證考藥而增減之,使知有所據。亦昔人辨疾別藥意也。讀是編者,誠知嶺外受病之由,與所以服藥之宜,而又能參以老少、肥瘠、貴賤之別及居養性術好惡,憂喜勞逸之殊,庶幾順其宜,違其所不宜,握陰陽升降之機,而不致為山川風氣所侵。以各全其天年云。
萬曆四年端陽日廣東布政司右布政使安成穎泉鄒善書
校刻嶺南衛生方上卷
李待制瘴瘧論
嶺南既號炎方,而又瀕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陽燠之氣常泄,瀕海地卑,故陰濕之氣常盛。而二者相薄,此寒熱之疾,所由以作也。陽氣常泄,故四時放花,冬無霜雪,一歲之間,暑熱過半,窮臘久晴,或至搖扇。人居其間,氣多上壅,膚多汗出,腠理不密,蓋陽不返本而然。陰氣盛,故晨夕霧昏,春夏雨淫。一歲之間,蒸濕過半。三伏之內,反不甚熱,盛夏連雨,即復淒寒,或可重裘。飲食、衣服、藥物之類,往往生醭。人居其間,類多中濕,肢體重倦,又多腳氣之疾,蓋陰常偏盛而然。陰陽之氣,既偏而相薄,故一日之內,氣候屢變,晝則多燠,夜則多寒。天晴則燠,陰雨則寒。人之一氣,與天地通,天地之氣既爾,則居其間者,宜其多寒熱疾也。又陽燠既泄,則使人本氣不堅。陽不下降,常浮而上,故病者多上脘鬱悶,胸中虛煩。陰濕既盛,則使人下體多冷,陰不上騰,常沉而下,故病者多腰膝重疼,腿足寒厥。余觀嶺南瘴疾證候,雖或不一,大抵陰陽各不升降,上熱下寒者十蓋八九。況人之一身,上焦屬丙丁火,中焦戊己土,下焦壬癸水。上固常熱,下固常冷。而又感此陽燠陰濕不和之氣,自多上熱下寒之證也。病人既覺虛煩鬱悶,便自以為有熱。而嶺外醫,又多用麻黃金沸草散、青龍湯等藥發表。得病之因,正以陽氣不固,每寒熱發,則身必大汗,又復投以發表藥,則不旋踵受斃。甚者又以胸中痞悶,用轉利藥下之,病人下體既冷,得轉利藥,十無一生。是瘴癘未必遽能害人,皆醫殺之也。紹興庚戌年,蒼梧瘴癘大作,王及之郎中、張鼎郎中、葛彖承議三家病瘴,悉至滅門。次年餘寓居於彼,復見北客與土人感瘴,不幸者,不可勝數。余詢其所服藥,率用麻黃、柴胡、鱉甲及白虎湯等。其年餘染瘴疾特甚,余悉用溫中固下,升降陰陽正氣藥及灸中脘、氣海、三里,治十愈十,([梯注]治十愈十,一本作「十治十愈」。)不損一人。餘二僕皆病,胸中痞悶煩躁,一則昏不知人;一則云:願得涼藥清利膈脘。余辨其病,皆上熱下寒,皆以生薑附子湯一劑,放冷,([梯注]「放冷」《景岳全書》作「冷溫」。服之。)即日皆醒,自言胸膈清涼,得涼藥而然,不知實附子也。翌日又各以丹砂丸一粒,令空腹服之,遂能食粥。然後用正氣、平胃等藥,自而遂得平愈。既親獲效後,於知識間用生薑附子湯療十餘人,皆安,更無一失。蓋附子得生薑則能發散,以熱攻熱,又導虛熱向下焦除宿冷,又能固接元氣。若胸中煩悶,且放冷服之,熱服則藥力之發也速,欲導熱氣向下,自當取其發緩也。又病人煩躁,但問其能飲水否,若反畏冷不能飲者,皆上有虛熱,非真熱也。皆宜服生薑附子湯。沈存中《良方》,治瘴七棗湯,用烏頭七浸七炮者,治方正與此同([梯注] 「同」下《景岳全書》有「亦」字。)一服而愈。又醫者或用朮附湯,而病人寒熱反甚,疾亦不可愈。蓋術附相濟,能固熱氣,不能發散。惟附子一味,為最要耳。間有脈證實非上熱下寒,面色目睛赤黃,即方可隨證治之,不可用附子湯。余在蒼梧時,數十百人中,惟一鄭防禦病寒熱,身體無汗,脈洪數而浮,皆柴胡湯證遂如證,服小柴胡湯而愈。然小柴胡湯之類,自非其證實可服者,不可遽進也。蓋上熱下寒,陽氣不收者,比比而是,而當用此藥者蓋少也。審其證未辨,或疑其有熱,亦不須服發表等藥。但且取嘉禾散並服之。([梯注]《景岳全書》作「宜服嘉禾散」,無「但且取並服之」六字。)若果蘊熱,但冷服無害。蓋嘉禾散,治下虛中滿,能升降陰陽,又療四時溫疫傷寒,使無變動。雖傷暑及陽證傷寒,服之亦解。若或寒多,服之亦宜。服二三日,即寒熱之證自判矣。然後隨證調治之,即無不愈者,審是下冷,或因失飢傷冷所致,即灸中脘、氣海、三里尤妙。或別無濕冷,只灸大椎或第五椎,隨年壯。二穴皆能止瘴癘寒熱,屢曾獲效。若寒熱已止,尤每遇當發日,意思昏倦,終不清快,倦怠欲睡,或體生瘡瘍,當是已服附子等,及脾胃已和,下焦濕冷已去,氣漸向平,即須少服常山藥。常山藥惟七寶銼散([梯注]七寶銼散,《本草綱目》、《正字通》並引此條作「七寶散」。)為妙。蓋常山能去皮膚毛孔中瘴氣,而寒熱所感邪氣,多在榮衛皮肉之間,欲除根本,非常山不可也。但常山服之必吐人,([梯注]《正字通》無「人」字。)惟七寶銼散,冷服之不吐亦屢驗矣。又柴胡能治邪氣半在表半在裡,柴胡、常山非不可服也,但須其證可服即服,不可遽服。病人陽氣常浮,身多汗出,須先固本正氣,然後服此等藥,即瘴癘悉去矣。又小柴胡湯用黃芩,大涼病人多有不能任者。余得一柴胡散方,治寒熱經驗。病人上熱下冷者,先正氣固本,後宜服之。大抵西北地寒,土厚水深,又人食酥酪之類,病者多宜發散轉利。傷寒瘟疫至有汗不得出而斃者,氣常收斂故也。嶺南陽氣不收,又復卑濕,又人食檳榔之類,氣疏而不實,四時汗出,病者豈宜更服發散等藥。此理明甚。然西北之人,亦有不當發散轉利者。嶺南之人,亦不無發下之疾。但舉其多者言之耳。
大梁李璆西美
張給事瘴瘧論
嶺南,地偏而土薄,無寒暑正氣。陽常泄,故冬多暖。陰常盛,故春多寒。陽外而陰內,陽浮而陰閉,故人得病,多內寒而外熱,下寒而上熱。醫者不察,率用北方傷風傷寒法,或汗或下,兼求效太速,十失五六。余得李舍人《瘴論》,復於滑州醫士王子謹,較量湯劑,用之有驗。凡得病或一二日,或三五日,憎寒壯熱,身體疼倦,頭痛項強,嘔逆煩躁,胸膈不利,病之證不出於此。但只以正氣散、姜附湯調理。發熱煩躁悶亂,心神不寧,與冷湯。發熱煩躁吃水,水入口即吐,與五苓散。引飲多汗,小便赤澀者,不得吃五苓散。汗出更利小便,必亡陽也。如此用藥調理,五日以上,若發熱煩躁,不渴不嘔,大便或一日,或二日,依舊一次,小便赤而通利,亦依前法調理。不可與性寒涼藥。若五日以上,發熱煩躁,狂言引飲,思冷水不欲湯,及不大便三五日,小便赤澀,用樂令黃耆湯解利。吃此藥其熱不去,與小柴胡湯解利。其小柴胡湯性極寒,不可輕用,如有十分內熱證方可與。亦與正氣散兼服。凡才初得病,或三五日,其病人發熱,或惡寒煩躁,手足冷,鼻尖涼,身體重疼,舌上苔生,引飲煩渴,或自利,或嘔吐,或汗出惡風,與姜附湯、乾薑附子湯、理中湯。於中脘穴灸三五十壯,臍下氣海穴灸二三百壯。嶺南瘴病,才初得不可便吃瘴藥,直至十餘日以上,寒熱或只發熱,一日一次,或隔一日一發,或隔二日一發。明見發作有時。老虛之人,寒熱瘴與七棗湯。病人氣稍實,發寒熱瘴已,與黃耆建中湯、大養脾丸、平胃散調養。凡治病,脈與證不可偏廢。用藥須憑脈。且若病人,外證是陽候,脈見陰脈,不可用陰藥。外證見陰候,脈見陽脈,不可用陽藥。若憑外證用藥,十失五六;憑脈用藥,病人信向,萬不失一。《經心錄》曰,傷寒瘴癘時疾,錯療禍如反掌。且古人云,有病不藥,不失為中醫者,此之謂也。
延平張致遠
《指迷方》瘴瘧論
棐讀書之餘,留意醫學,幸得其傳,頗識方脈。就闢入南,研究此證與方書。至桂林,延一老醫與議,則所說無疑於所聞。方書謂:南人凡病皆謂之瘴,率不服藥,惟事祭鬼。自今觀之,豈不信然。且得雜病者,或不須藥,而待其自愈。若夫([梯注]若夫一句,《景岳全書》作「夫瘴之為病,猶傷寒之病也」。傷寒陰陽二證,豈可坐視而不藥耶。《難》曰:不服藥為中醫。每荏苒以致不救者有之過。桂林以南無醫藥。且居南方之人,往往多汗,上盈下虛,用藥者不可汗,不可吐,亦不可下。其業醫者,既鮮且謬,或妄發汗吐下,是謂實實虛虛,補有餘損不足。不察脈證,其禍可立而待也。橫夭者固多端,豈獨廣之能殺人哉。今觀方書之說,皆謂南方天氣溫暑,地氣鬱蒸,陰多閉固,陽多發泄,草木水泉,皆稟惡氣,人生其間,元氣不固,感而為病,是為之瘴,輕者寒熱往來正類痎瘧,謂之冷瘴。重者蘊熱沉沉,晝夜如臥炭火中,謂之熱瘴。其尤重者,一病則失音,莫知其所以然,謂之啞瘴。冷瘴必不死,熱瘴久而死,啞瘴無不死者。此方書之說也。然以愚意觀之,所謂啞瘴者,非傷寒失音之證乎?又豈非中風失語之證乎?治得其道,間亦可生,安得謂之無不死者耶。若夫熱瘴,乃是盛夏初秋,茅生夾道,人行其間,熱氣蒸郁,無林木以蔽日,無水泉以解渴,伏暑至重,因而感疾。或由飲酒而不節者,或由食煎煿而積熱者,偶成此證。其熱晝夜不止,少遲一二日不治,則血凝而不可救矣。南方謂之中箭,亦謂之中草子。然挑草子法,乃以針刺頭額及上下唇,仍以楮葉擦舌,皆令出血。徐以草藥,解其內熱,應手而愈,安得謂之久而死耶?至於冷瘴,或寒多而熱少,或寒少而熱多,亦有疊日、間日之異,及其愈也,瘡發於唇。驗其證,即是外方之瘧,本非重病,每因誤([梯注]《景岳全書》「誤」下有「治」字。)而致禍,亦不可以必不死而忽之。且診其脈息極微,見其元氣果虛,與附子、川烏等藥而愈。或誤投以寒藥,所謂承氣入胃,陰盛乃亡。若診其脈息洪盛,審其證候實熱,宜服和解等藥而徐治之,或誤投以熱藥,所謂桂枝下咽,陽盛則斃。且診脈而用藥,萬不失一。然觀其形氣之怯壯,察其本脈之虛實,參以病脈之盛衰,分其證候之陰陽,極工巧以審之,其庶幾乎。嘗觀《嶺南衛生方》,乃李待制、張給事所集,其間固多良法,非後學所可擬議,然其論不及脈息,則病家難於用藥。今以脈而論證,以證而議藥,姑進鄙見於紙尾,庶不為醫者所誤。到於無醫之處,亦可類推而服藥也。蓋冷瘴專與痎瘧相類,秋來則多患此,天涼及寒時少有之。卻與傷寒不同,不傳染,不傳經,無變證。所以易醫。外方之瘧,用藥錯者尚可救;廣中之瘧,用藥錯則為重害。病後將攝則比之外方尤難。面黃須久而後復常,只是異耳。若其受病之因,方書謂:感天地、水泉、草木之毒,是固有之,亦不可泥於此說。蓋身居覆載之間,日食動植之物,則凡往來嶺南之人,無不病且危殆。何也?若所謂:南人生長其間,與水土之氣相諳,外人之入南者必一病,但有輕重之異。若久而與之俱化則可免矣。其說卻甚有理。但備之以將理之法,解之以平易之藥,決可保其無他,縱病亦易愈矣。且此病之作也,土人重而外人輕,蓋土人淫而下元虛,又浴於谷而多感冒,且恣食生冷酒物,全不知節。外人之至此者,飲食有節,皆不病。若因酒食之賤而狼餐,必不免於病矣。其壯實者或不病,病亦易調理。怯弱者易感疾,疾則難支。王棐始至蒼梧,繼宰柳城,後攝宜陽,今守南容,未嘗日日有霧,間一二日亦有之。江東西巳如此。每處吏卒數百人,病者只十分之一,不過數日參暇。其不起者二三人,亦不可全咎於風土,皆不攝不節,有以自致之。間自入廣來。但用修養之法,晨興盥漱後,先服平胃散,間或投以不換金正氣散,洗面後啖少粥,巳時早食,申時晚食,夜間服消食等藥。時一聚會,少飲不妨,不宜大醉及頻數耳。但天氣不常,一日之間,寒暖數變,卻須脫著以時。稍稍失節亦無深害。所甚急者,宜加意焉。省食生冷,則脾胃自壯。省餐油膩,則胸膈自快。無大忿怒以傷天和,重節色欲,以固真氣。如此將攝,決可保其無恙也。細思,仕於廣者,以俸多而皆見強。商於此者,以貨出而有厚息。寓於此者,以物廉無重費。況吾人利祿之念既輕,食少則不患於物貴。久在南中,知非上策,止俟滿考,亟理歸裝。蓋惴惴然,每致謹於飲食,孰若江浙之自在於湖。帥廣右後,常有詞寄人云:須君早出瘴煙來,江南山色青無數。故直述所聞見,以資聰明之萬一云。
新安王棐書於南容
《衛生補遺》回頭瘴說
舊傳:出嶺([梯注]《景岳全書》「嶺」下有「之後」二字。)有回頭瘴者,大概與在廣而發瘴,方入廣而不伏水土者不異。蓋南方陽氣常泄,陰氣常盛,二氣相搏,四時悉有寒熱之氣。寒則凜冽暴風,熱則炎燥鬱蒸,鬱蒸暴風之候,多由得雨而解,此天地之寒熱也。人之一氣與天地通,居其間者,宜其得寒熱之疾。寒則慘淒戰慄,熱則怫鬱煩躁,戰慄後多由得汗而解,此廣瘴之寒熱也。今所謂回頭瘴,及方入廣而不伏水土者,亦不過陰陽相搏作此寒熱。而又甚焉。蓋此中天氣,夏多陰雨,晝雖熙然,夜則冷甚。居其間者,或至重裘。冬則風多轉南,令人氣昏,竟無霜雪,暄燠可知。居其間者或至搖扇。秋乃熱,春乃寒,所以與外方天氣大不侔也。今回頭([梯注]《景岳全書》「回頭」下有「瘴」字。)者,乃先染廣中之氣,復感外方之氣,冷熱相忤,寒暄不調,遂作陰陽相搏之疾。天地之氣候深淺,亦自不同。有自深廣而來桂林者,有自桂林而入深廣者,亦多受瘴疾,正由冷熱不調而得之。以秋言之,深廣天氣固常鬱熱,才至桂林便覺淒涼。往來其間者,所以難調攝也,須度時之寒溫,量元氣之厚薄,審燥濕之宜,資藥石之助。乃若回頭瘴並不服水土者,服藥當以四時天氣斟酌之。但如出嶺於孟冬者,時則廣尚多暄而少寒,或轉北風間有暴冷。愚謂:屆途之際,宜服和解散、神朮散之類,和脾胃,逐風邪。及至乎外方,則天寒地凍,露結水凝。愚謂:將及境之際,可早服正氣散、養胃湯之類,絕舊瘴,御新寒。然此四藥特筌蹄耳。其實在保躬調攝,酌序消洋為先,切不可以得出煙嵐自生欣快。向之朝夕兢業惴惴然者,一旦跌宕放恣,此病之所由熾也。今北人,寓居廣之地者,來往廣之途者,均有陰陽相搏之患。居者十病二三,途者十病八九。蓋居者安靜,而途者勞傷。此正《活人·三昧·論瘴瘧》云:若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邪不能為害者是也。然道路崎嶇,人煙疏闊,水漿不潔,酒炙多腥,飲食起居,率不免乖度,況復有陰陽相搏之證。([梯注]《景岳全書》「證」字作「氣乎」二字,故下「曰瘴氣惟染勞疫傷飢之人者此也」十四字。)故所謂回頭瘴者,不可謂之無也。敢以一得之愚,質之同志,或可以管見而參訂之是,亦衛生之一助云。
寶祐乙卯澹寮繼洪書於柳邊仙弈岩
《指要方》續論
近世《瘴瘧指要方》,反誚李待制不合專主生薑附子湯,多見其不知量也。蓋《指要方》但學傷寒科者為之,故其言病因數條,可論外方瘧子,而以廣瘴則未必皆然。廣瘴者,李云:陽氣常泄,陰氣常盛,二者相搏而為患,斯得之矣。二氣相搏,則寒暄不常,寒暄不常,即寒熱之證也。人在氣中,如魚在水,氣候乖戾,病何逃焉。《衛生方》云:凡瘴病一二日,其證不出於憎寒壯熱,身倦頭痛,嘔逆煩躁,胸膈不利。今驗之,何嘗不然,非身履目擊,能知其詳盡如此耶。又曰:病者上膈鬱悶,胸膈煩躁,便自以為有熱。殊不知炎方受病者,陽氣不降而然。陽氣不降,故腰膝重疼,腿足寒厥,此時雖身熱,而陰證已具在下也。或者用發汗轉利藥,則不旋踵受斃,十無一生。明此,則《指要》所引青龍、麻黃、柴胡、承氣湯,豈不但是治傷寒法耶?若用之治瘴瘧,豈不誤人?愚以所試,而會諸方書所言,治瘴之法,只當溫中鎮下,正氣和解。其間熱多者,最為難治。能使邪熱漸退,正氣就安,不甚費丹砂、附子,是為得法也。或熱退少遲,或分為間日寒熱,尤是可耐可理之事,又何傷乎?若躁於求效,亟服麻黃、柴胡或利下之劑,則未必虛熱便退,且先損正氣,使邪氣乘虛而內襲,直達精源髓海,激成變證百出,遂致荏苒難安,理之必然也。用藥固無一定之法,要之,多宜正氣散、和解散。夏月則六和湯。有熱重而脈實胃壯者,可與和解散中少加紫蘇、地骨皮之類。若身熱而不寒,頭痛或眼睛痛,大便自堅硬,其脈舉按皆弦緊而不虛,方可服參蘇飲、芎蘇散。及素宜涼劑之人,有熱亦可服之,稍和即止,不可過多。其證陽浮陰閉,而上熱下寒。須要生薑附子湯、附子湯、冷湯、沉附湯、冷香湯、自制養正丹、來復丹,且攻且守者也。若夫《指要》所論,診視可謂詳矣。第亦多是傷寒脈狀,惟後一條云:浮而弱,按之不足,舉之有餘,切不可發汗,乃近之矣。知之,則《指要》之說,方可行也。第炎方氣候,固有淺深,風土有遠近,至於天地陰陽歲運之不同。如醫書載:東坡居黃州,連歲大疫,服聖散子者皆愈。遂作序以傳其方。後永嘉時疫亦然,服者不效。又京師大學生,信而用之,誤人益甚,此豈非運氣不同耶?人之稟賦,猶有厚薄,或素宜涼劑,或專服補藥。古賢云: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心既不同,臟腑亦異。臟腑既異,以一藥治眾人之疾者,其可得乎?如此甄別,則可否全在醫者,而不在藥方也。雖然近世俗治數法,也不可不諭:或者刺上下唇及兩足腕,謂之挑草子,頗有功效,亦見之《指迷方》。非杜撰法也,猶可用之。又一法;不問證候陰陽,便當其熱發之時,就肘腕及指末等處灼艾。此既方論不載,又非治瘴瘧之穴。非徒無益,蓋身熱方甚,又為非泛之火所逼,通身汗出。當時暫覺清爽,少焉邪氣乘虛而襲表,汗孔復閉,其熱愈甚。或汗出不止,外熱內寒,醫者不知當如《活人書》以解表,表既重虛,又謂,可用仲景法下真武湯,服藥不倫,鮮不敗事。更有病方作時便飲大蒜酒數升,謂可避瘴,殊不知惟感冷氣滯,及夏月閉汗,或可飲之。若正受熱瘴,加以酒發百脈熱,蒜髮虛陽,是乃以火益火耳。又或飲草藥以吐痰,服蔥豉湯以覆汗,皆先擾亂血氣,不得安和。識者自能察之。
景定澹寮繼洪書於熙平郡齋
汪南容治冷熱瘴瘧脈證方論
冷瘴脈證
凡覺惡寒身熱頭痛,證候未分之時,試診其脈緊盛,遍身無汗,不畏風,不能食,百節疼痛,發熱不止,此是傷寒。其病重,有陰陽表裡之證,有汗下湧泄之方。自有張仲景專科調理法。此證不是冷瘴。若診其脈浮緩,身體不痛,而覺拘倦,發熱不止,而能飲食,自汗或無汗,不惡寒卻畏風,此是傷風。其病輕。有汗者,以藥斂其汗則熱退。無汗者,以藥微汗之則病愈。此證亦不可為冷瘴。若診其脈帶數,一呼一吸之間五六至,兩手第二指關脈弦,按之如弓弦之狀,原是冷瘴無疑。然亦未可服藥,且看惡寒退後發熱,發熱退後自汗,頭痛或不痛,嘔吐或不嘔。但其熱有退時,次日或間日再發,外方謂之痎瘧。其名不一,各有所因,不暇盡述。南方謂之冷瘴。治法詳於後。
冷瘴初用藥法
不問先寒後熱,先熱後寒,多熱少寒,少熱多寒。或因夏月傷於暑,汗出不透;或秋傷於風,則成此病;或飲食生冷過多,先傷脾胃;澡浴感冒,多作此證;或有痰涎停於胸膈,所謂無痰不成瘧。第一發後,宜先下感應丸,以去積滯;又下陳皮半夏湯,以去痰涎;壯實人各三服,虛弱人各二服,只初發第一夜要服之。
感應丸
新揀丁香(一兩半) 南木香(去蘆頭,二兩半) 川乾薑(炮製,一兩) 肉豆蔻(去粗皮,捶去油,二十個) 巴豆(七十個,去皮、心膜,研細,出盡油如粉) 百草霜(用村莊家鍋底上刮者,細研,二兩) 揀杏仁(肥者,去雙仁,百四十個,去尖,湯浸一宿,去皮,別研極爛如膏)
上七味,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外,搗為細末,同拌研細,用好蠟匱和。先將蠟六兩,熔化作汁,以重綿濾去渣,更以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臘,熔滾數沸,傾出候酒冷,其蠟自浮於上,取蠟稱用。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於銚內熬令沫散香熟,次下酒煮蠟四兩,同化作汁,就鍋內乘熱拌和前項藥末。秋、冬修和用清油一兩半,同煎煮熟作汁,和匱藥末成劑,分作小鋌子,每用見成鋌子半兩,入巴豆二十枚,去殼不去油,爛研成膏。一處研令極勻,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薑湯嚥下,或用陳皮半夏湯送下亦可。空心時服。
陳皮半夏湯
陳皮(去白) 半夏(湯泡,各七兩)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生薑十片,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不計時候。
冷瘴次用藥法
初發瘴後,次日專服和解散,一日五六服。南方人常自汗。不可汗、不可吐、不可瀉,多是脾胃感冷成病,此藥能和脾胃,又逐風邪,神妙不可具述。感病輕者,更不再發。其病深者,亦自輕減。但能信向,至誠煎服,無有不效者。
和解散
蒼朮(米泔浸一宿,去粗皮,半斤) 藁本(去蘆) 桔梗(去蘆) 甘草(各四兩)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 陳皮(洗,不去白,各二兩)
上並修治畢,焙乾淨,稱為粗散,每服三錢重。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一日夜五六服,不拘時候。若用此藥不發,更服此藥一日,卻服別藥。發稍輕,亦是有效。後再發之次日,更服一日,亦五六服。若第三次不發,更服此藥一日,卻服別藥。發稍輕亦是有效。後再發之次日,更服,一日亦五六服。若第三次不發,更服此藥一日,卻服別藥。如第三次再發,卻服後藥。此藥不止治冷瘴神效,便是傷寒、傷風、瘴瘧證候未分之時,並服此藥,一兩日皆有效驗。如服不效,卻自依各證用藥,若無醫藥之處,病初發至末後,皆服不妨。
冷瘴灸法
瘴病既久,氣血虛,服藥必不作效。宜灸膏肓並大椎骨下及足三里。更須審訂果是久病,及是虛弱,然後灼灸。若病初發,與未甚虛弱之人,未可便灸。若是熱瘴,尤不可灸也。
熱瘴治法
熱瘴病源,前已備言,未可服藥,只用挑草子之法。廣中是處,有人能之。凡有瘴發一二日,卷其上、下唇之裡,以針刺其正中,用手捻去紫血;又以楮葉擦舌出血;又令病人並足而立,於兩足後腕橫縫中青脈刺之,血出如注;乃以青蒿水與服,應手而愈。若冷瘴與雜病,決不可刺。熱瘴之所以刺而速愈者,即太陽傷寒證,邪氣在表,當汗之法也。刺出其血,既是得汗,而其效乃速於得汗。蓋人之上、下唇,足陽明胃脈之所經。足後腕,足太陽膀胱脈所經。太陽受病三日,而陽明受病。而南人之針,可謂暗合。若患熱瘴而不即刺,及其三陽傳變,邪氣入里,雖刺而血已凝住,非惟無益,或至重傷。又南人針法,別有不可曉者。發瘴過經,已入里而將死者,刺病人陰莖而愈。竊意,其內通五臟,刺之或可去其內腑之熱耳。然少壯者,尚可用此法。苟施與怯弱者,豈不危哉。按《黃帝內經》九針從南方來。《刺熱論》曰: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名曰治未病。然則南方挑草子之法不可廢也。但南人未知辨赤色之道。士大夫不幸而染熱瘴,亦只得求南人之針法以刺之。
瘴病中將息法
凡才發瘴時,便須忌口。非惟生冷油膩不可食,尤忌酒肉魚面之類,飯也可住,只可食粥,仍戒葷腥。不得已吃白糝蘿蔔及咸豉,但當發時不可食。候發過稍久卻食。不發日從便吃白粥,切不可大飽。不忌口則病難愈。所食之物,皆助邪氣,致服藥無效。若食素粥數日,依前法服藥即效。所謂服藥十日,不如一日忌口。切須信之,仍每日漱口而已,不可洗面及手足,亦不可梳頭。但安心坐臥,數日無勞動,如此將息,無不即瘥。
瘴病後將息法
凡瘴病才住,可記初發幾日,依前日數,十分畏謹。大率瘴不發後,三日方可洗手,七日後可洗面,半月後可略梳頭。一兩月後,戒房室事,能戒百日尤好。瘴不發後,仍吃素粥三日,經五日後,方以豬脾熟煮羹,吃軟飯。十日後,略吃些酒,吃少肉羹。但不可食諸般骨汁,若犯之即再發。所謂羊、肉、雞諸般骨汁,並須忌一月或兩月為佳。萬一不能將息,或致再發,又須依前法服藥及依前法將息可也。
繼洪治瘴用藥七說
(景定甲子書於五羊)
夫人身本是四大假合,(四大乃地、水、火、風,地即土,風即木。)陰陽和會。上焦屬火而為陽。下焦屬水而為陰。遇有上熱下寒之疾,不能升降既濟之。而反用藥實實虛虛,則水火解散而人身壞矣。繼洪嘗見,柳教彭亮一日染瘴,身熱而心煩,自以為實熱,乘渴以冷水吞黃芩黃連丸,又取冷水以清胸膈。至日晡,小便漸多,更服黃芩湯,是夜連進十數服,小便愈數,次早熱才退而逝去矣。蓋下元為人身之根本,根本既虛,於身乎何有?且如小柴胡湯,今人但謂可用解熱。曾知其所以用乎?古人惟用之以治足少陽膽經傷寒,膽無出入之道,非柴胡、半夏能和解則不可。佐以黃芩,欲其峻快以宣泄之。復用人參,則不得不存攻守之意也。倘或不當用而用之,鮮有不蹈教彭之轍者。
瘴病多嘔,蓋本由飲食傷脾而得之。亦炎方之疾,氣多上逆。故為嘔,為頭痛,為大便不通。所以治嘔、治痞、治頭痛之法,皆當斟酌以溫利大便也。大約言之,治嘔當以養胃湯、來復丹、治中湯、二陳湯選而用之。嘔而寒熱,藿香正氣散;嘔而膨脹,二陳湯下感應丸;嘔而頭痛,來復丹兼如聖餅子;若只胸膈不快,下虛中滿,嘉禾散主之。李待制云:雖有蘊熱,亦可冷服,是取其有升降之功,與瘴疾相宜也。雖無疾而氣不快,心腹脹而身體倦,遇風寒則一身凜然,是為欲作瘴之兆。亦宜服嘉禾散、正氣散、紅丸子之類,使氣順食消,則外邪無自而入。若夫大便不通,切不宜峻用利藥,或只須嘉禾散入少蜜煎,或宜三和散、感應丸,甚者蜜導法。氣實者可用麻仁丸。小便多而大便秘者,謂之脾約,宜服脾約丸。但病久氣虛,宜服宣利之劑則不免困弱。須是精細飲食,加意將養,毋令之秘可也。
《指迷方》云:冷瘴必不死,熱瘴久而死,瘂瘴無不死。此雖大略之言,然亦可以既此而知受病淺深也。瘂瘴及熱瘴之甚者,蓋常人肺氣入心則為音聲,今瘴毒兜在胸臆,使脾氣不通,涎迷心竅,故不能言也。此當疏氣豁痰,清心解熱。大便秘而脈按之實者,可以薄荷、檳榔、枳殼、沉香、青皮、茯神之類,斟酌為之通利。胸膈緊者,宜用青州白丸子,薑汁爛研嚥下。若手足抽搐及成痰厥,宜服星香散。氣虛者,宜附香飲及養正丹。又有非心肺鬱閉,而惟舌根強木者,乃瘴毒中於心脾經所致。心之別脈系舌本。脾之脈連舌本,散舌下。邪氣入經絡,故舌不轉而不能言。此宜投正舌散及全蠍、麝香、南星、茯苓之類,大概治痰壓熱也。古人治瘂瘴不立方,意在臨時將息之,固不可拘執。
醫書云:人間之火,得木則炎,得水則伏。其疾之小者似之。神龍之火,得木則潛,得水則炎。疾之大者似之。乃謂,疾之大者,非溫涼補瀉常法可以制治。故處方則有熱因寒用,寒因熱用。今人染瘴,重者或瘂而不能言,或熱而精神昏亂,生死一間。不謂之大病可乎?所以冷香湯、沉附湯、附子湯、冷湯等,雖主於溫劑,復以涼藥為佐使,更令冷服,乃熱因寒用也。深有理焉。用者宜審之。
朱肱論傷寒云: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寒暑之變,物極則反。今瘴疾,或始寒戰而終大熱,或連日極熱而後作寒,正謂此也。但傷寒以不飲水為內寒。瘴疾,內寒者也,亦飲水,甚則欲坐水中,取水以清其心胸。蓋炎方受病,氣專炎上,心肺焦熬,華蓋乾涸,所以多渴。若其脈浮而虛,按之無力,又或病當潮時脈浮洪,病不潮時脈微弱,其證則心煩躁,額上極熱,面色多赤,頭或痛或不痛,小便或多或赤,大便滑泄,腰腿沉重,兩足不熱。甚者寒厥或疼。誤服涼藥則渴轉甚,躁轉急,此乃陰證,以陽治之。當服丹砂、附子,及灸丹田、氣海、足三里等穴,暖其下元,使陰陽交泰,而病自和解也。
方書謂:麻黃生中原,有麻黃之地,冬雪不積。麻黃能泄內陽故也。今深廣無霜雪,皆如麻黃之地,陽氣常泄,既此可知。人居其間,不勞麻黃而自汗,有病則不宜輕用麻黃。此理甚明。前輩詩云:四時常是夏,一雨便成秋。讀此一聯,不惟可見嶺南天氣。亦可觸類以知乎人之病也。病者多熱,才一經汗,便翻然為冷,是豈宜輕汗耶。如五積散、破關散、金沸草散、九寶飲、小續命湯,雖用麻黃,各有主對,尤可服之,亦不宜過。若正麻黃湯、青龍湯,則嶺南不當遽用也。今人例用麻黃為發散之藥,殊不知其力只能驅我之內陽,以劫外寒也。故古今方書,用治肺經咳嗽,以肺之性惡寒,肺為嬌臟,易於感寒,乃宜用之。張仲景治足太陽經傷寒用麻黃,以太陽經屬膀胱,非汗不解。及用治足少陰經傷寒,蓋少陰屬腎,治法當自膀胱經去。皆所當用也。除此二臟腑之病,方書已自少用。況今深廣不寒之地,瘴氣交重。瘴病豈因感寒邪?不因感寒,不必用麻黃,又何不可?《南史》記:範云初為陳武帝屬官,武帝寵之,將有九錫之命在旦夕矣。云忽感傷寒之疾,恐不得預慶事。召徐文伯診視,以實懇之曰:可便得愈乎?文伯曰:便愈甚易,只恐二年後不復起耳。云曰:朝聞道夕死猶可,況二年乎?文伯以火燒地,布桃葉設席,置云與上,頃刻汗解。撲以溫粉,翌日愈。云甚喜。文伯曰:不足喜也。後二年果卒,夫取汗先期,尚促壽限,況不當用而用者乎?愚又嘗親見,有染瘴者,上熱下寒,腰足寒疼,自謂五積散證也,便倍加麻黃,多服覆汗,竟成重虛。雖服真武湯,亦莫能救。並贅於此,使用藥者詳審云。
《攝生方》謂:南方男子多瘠,而婦人多肥。男子多弱,婦人多力。此亦陽泄陰盛之驗也。故本土婦人不甚染瘴。若北人入嶺,又當論其氣血何如。染瘴之治法,大略與男子同。更當兼以豁痰調氣。尋常小小不快,只用四七湯、二陳湯、小烏沉湯、枳殼散之類,或煎四物湯、木香調氣散,或四物湯與參蘇飲合煎。即茯苓補心湯臨病差排別換湯,便自應有功效。又婦人來南方,間受頭風腳氣之疾,此所當先與疏氣也。醫書謂:婦人性情執著,乃多喜怒,且悶悶於閨閣中,莫有散釋。醫者用藥多本此焉。然治瘴瘧,當不出此集中數方也。況胎前產後不幸而染瘴,固當只用平和之劑以和解之。《本事方》抑陽助陰之說,堪為病後調補也。
校刻嶺南衛生方中卷
嶺表十說
嶺表之俗,多食檳榔,多者日至十數。夫瘴癘之作,率因飲食過度,氣痞痰結。而檳榔最能下氣,消食去痰。故人狃於近利,而暗於遠患也。此頗類北人之食酥酪。塞北地寒,食酥酪胃理縝密。一旦病疫,當汗則塞,塞而汗不得出。嶠南地熱,食檳榔,故臟氣疏泄。一旦病瘴,當下則虛羸而本([梯注]《景岳全書》無「本」字。)不能堪。所以土人多體瘠色黃,豈盡氣候所致,蓋亦檳榔為患,殆弗思耳。
本草載:三人冒霧行,飲酒者獨不病。故北人度嶺,必相勉以飲酒。且遷客羈士,往往醺酣以自適。而嶺外弛權酤之禁。異時酒價尤廉,販伕役卒亦得肆意杯酌,咸謂可以闢瘴,殊不知乃瘴病之源也。([梯注]《景岳全書》作「殊不知少則益,多則滋瘴之源也」。何以言之?南土暑濕,嗜酒則多中暑毒。兼瘴瘧之作,率因上膈痰飲,而酒尤能聚痰。嶺外諺曰:莫飲卯時酒,莫食申後飯。此誠攝生之要也。然忌夕食者,人所易曉。戒卯時酒,則多以為疑。蓋嶠南氣候不常,雖盛夏陰雨必寒,雖窮冬日出則燠。一日之間,寒燠或屢變。要之晝多燠,夜多寒。飲酒過度固非所宜,而卯酒尤甚。方其朝寒而飲,遇暴熱則必為病也。
嶺南每以暑毒為患者,蓋一歲之間,暑月過半,使人難避而易犯。起居飲食稍失節度,則為暑毒所中。其冒暑在道途間,故土人暑月則相戒勿出。且遇荒之境,道路崎嶇,傳舍飲食皆不能如欲。自北初至則云:不習水土而病。既還則又謂之回頭瘴。大率得之道途間冒暑氣,於夫飲食居處失度也。
寒暑([梯注]《景岳全書》「寒暑」上有「嶺南」二字。)之候不常,尤難於調攝。凡居人與在路者,冬夏之服,皆不可缺,隨其氣候,速宜增減,稍緩則能致病。又嶺外海風異常,稍中人則為病。坐臥易衣,當慎之也。
嶺外雖以多暑為患,而四時亦有傷寒瘟疫之疾,其類不一。土人不問何病,悉謂之瘴。治療多誤,夭闕者何可勝數。又間有一歲盛寒近類中州,而土俗素無蠶績,冬不挾纊。居室疏漏,未嘗塞向謹戶。忽遭歲寒,則次年瘟疫必興。醫者之治瘟疫,當以本法治之,而隨其風土氣候,與夫人之強羸,少出入焉可也。長吏父老,當化其民俗,使有禦寒之具,庶不蹈於疾疢。
瘴瘧之作,多因伏暑傷冷所致。縱非飲食冷物,既寒邪感於外,飲食傷於內也。大抵伏暑淺而寒多者易治,伏暑深而熱多者難治。近時北醫至此,用大柴胡湯治熱瘴,須是本氣壯實者乃能堪之,如土人久服檳榔,臟氣既虛,往往不能服寒藥。然土人才見發黃,便為不治之疾,良可哀也。
北人之來嶺南,婢僕多病瘴。蓋勞役之人,飲食乖度,晝多冒暑,夜多寢地,又凡事不能忌慎,故先受其弊。既與之同休慼,宜加意戒之。
俚俗有病,必召巫覡而祭鬼神。士大夫咸笑其信巫不信醫。僕當思之,此殆可憐憫,而不可以為笑也。夫民雖至愚,而孰不能趨利避害,況性命所繫,曉然易見。若醫者能愈人疾,彼何苦不用。蓋嶺外良醫甚鮮。凡號為醫術者,率皆淺陋。又郡縣荒僻,尤乏藥材。會府大邦,間有醫藥,且非高價不售,豈閭閆所能辨。況于山谷海嶼之民,何從得之。彼既親戚有疾,無所控告,則不免投誠於鬼。因此而習以成風者也。近歲北醫漸至,長吏父老,倘能使之轉相傳習,不亦善哉。
瘴類不一,而土人以瘂瘴最為危急。其狀初得之即失音,不過一二日不救。([梯注]《景岳全書》 「不救」上有「即致」二字。)醫者多言極熱所致,或云:蘊熱而感寒所激。近見北醫有用煎生附子一味愈此疾者,得非以熱治熱而發散寒邪乎。僕觀古方,飲溪澗水中毒,令人失音。則知凡失音者,未必皆瘴也。溪澗水毒灼然有之,道路多無井飲。而瀕江之民,與夫舟行者,皆汲江水,其間豈無邂逅遇毒者。此行路之人所以多疾病也。若經烹煎則非生水,此廝役輩大率飲冷,故尤蹈其患。
傳云:嶺外多毒草。彘食之,而人食其肉者,亦能中毒。所以北人度嶺,多戒食彘,然則嶺外能致疾者非一端。昧者逐皆以為瘴。不可不辨。
以上吳興章傑
治瘴續說
繼洪南遊既久,愈知瘴疾不宜用藥,故再直述之於茲焉。若其證身熱而復寒,謂之冷瘴,不換金正氣散主之。若身熱胸痞,或嘔或噎,大便不利者,嘉禾散。若病輕而覺有積聚,兼進些少感應丸,無積者不可用。若病稍重,便不可妄為轉利,當溫中固下。若冬末春初,因寒而作大熱者,愚魯湯,柴胡可減。夏月因暑氣者,六和湯。若身極熱而頭極疼,脈數者,謂之熱瘴,宜用挑草子法。亦不可不服藥。第此證病深最難治。蓋涼藥多不可用。熱藥須得法用之。如附子湯冷服者是也。非極工巧以處之則不可。若身熱而汗不多,頭痛未解,且與和解散。若腰以上極熱,腰以下稍涼,胸膈煩渴,腰腿重疼,或大便稀滑,其脈多數,按之不實,此陽浮陰閉也,李待制生薑附子湯最妙。凡初病,則生薑附子湯能發散耳;若病經日久,汗愈多,虛煩潮上,則惟恐其不斂不降,宜用熱附乾薑沉香,用乾薑須冷服;若大便利,則不宜用沉香;煩甚少加竹茹;渴甚多加人參、北五味;咳逆加丁香、淡竹葉。(此草惟廣州白雲後洞及惠州羅浮有之。)若煩躁而有異象眩惑,夜不安寢,可略與溫膽湯,大便利者不可服。若煩渴大作,宜蜜砂、丹參、砂丹、破證奪命散、既濟湯或冷湯倍加人參附子。若煩熱而大便自利,小便赤多,不可以赤為熱。膝脛一下稍涼,乃病邪激,([梯注]《景岳全書》「激」上有「所」字。)其氣血俱虛。表熱無以養中,故外熱而內虛也。可急服姜附湯、養氣丹,及灸氣海並足三里穴。若至與四肢厥冷,或兩足冷甚、頭額虛汗,或時咳逆,脈數而促,其證尤危。惟有黃牙丹、伏火硃砂丹、三建湯,能斂心液,能壯真陽,可以更生也。又有瘂瘴,即熱瘴之甚者。醫書謂:血得寒則凝泣,得熱則淖溢。故熱瘴,面赤心熱,舌破鼻衄,皆瘴熱沸其血,湧上所致。故宜用挑草子法。甚則血上塞其心竅,故昏不能言或但噫噫作聲,即瘂瘴也。治之當散其血。近有明醫,用麥門冬湯下黑神散,立見神效。南遊之士,不可不知,亦不可不備此藥也。愚前所謂涎迷心竅,及舌強者亦有之矣,卻非正瘂瘴,乃挾風證耳。故所取之方,當審而後用也。
成淳丁卯繼洪書
真方不換金正氣散
治四時傷寒,五種膈氣,和脾胃,止吐瀉,溫中,下痰飲,止腹痛、脹滿、吞酸、噫、痞、噎塞、乾嘔、噁心。內受寒濕,外感風邪,身體沉重,肢節痠疼,頭昏鼻塞,未分陰陽之間,尤宜服之。則氣自正而病自退。及能止汗,解山嵐瘴氣,八般瘧疾,遍身浮腫,五勞七傷。或風氣所灌,手足腫痛,全不思飲食。妊婦產前後,皆可服餌。又治霍亂吐瀉,心腹疼痛,脾氣虛弱,臟腑時鳴。小兒脾胃不和,時氣諸疾。又治四方不伏水土。凡過嶺南,此藥不可缺。
厚朴(去粗皮,銼如薤頭大,長一寸,以生薑自然汁淹一宿) 半夏(湯洗七次,以生薑四兩,取汁浸旬日,曝,候汁干為度) 橘紅(去白) 草果子(去皮生用) 藿香葉(取葉水洗) 蒼朮(去皮,米泔浸一宿,切作片子) 甘草(銼,各三兩)
上七味,先用沙鍋炒厚朴令香,次入蒼朮炒令紫色,又入半夏炒香熟,又入甘草炒黃,又入橘紅炒破,方始將藿香葉二兩,斡開眾藥,安藿香葉在中心,用藥遍蓋,安定少時。約藿香葉干,方可取出。卻入草果子,同為粗散。每服二大錢。水一大盞,生薑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煎時不得犯銅鐵器。
藿香正氣散
治傷寒陰證。憎寒惡風。正氣遂冷,胸膈噎塞,脅肋膨脹,心下堅痞,吐利嘔逆,怠惰嗜臥,不思飲食。
厚朴(去粗皮,薑汁炒) 半夏(湯洗,薑汁製) 藿香葉 陳皮(去白,各一兩) 甘草(炙,七錢)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生薑七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霍亂吐瀉,加白朮三兩。
養胃湯
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憎寒壯熱,頭目昏疼,肢體拘急,及能闢山嵐瘴氣,四時瘟疫,脾寒痎瘧。因飲食者,又可佐以紅丸子。
厚朴(姜炒) 蒼朮(米泔浸) 半夏(湯洗,薑汁製,各一兩) 茯苓(去皮) 人參(去蘆) 草果(去皮) 藿香(去梗,各半兩) 橘紅(去白,三分) 甘草(炙,一分梯注按《局方·凡例》云:凡方中雲一分者,即二錢半也。)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七片,烏梅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或發冷瘴,或感寒疫者,並加附子足為十味。
紅丸子
治食瘧。食瘧乃痰嘔噁心,腹滿寒熱。右手寸關脈弦實,或沉滑。要之瘴瘧多因食積氣痞痰結。此藥消食下氣化痰。寓廣者正宜服之。但礬紅、阿魏,難得好者,又阿魏雖為下積消脹之妙藥,卻不宜常服。及不宜於妊婦、虛人、老人。所以《易簡方》去礬紅、阿魏,最宜常服用以治瘧,黃丹為衣最妙。若食積癥癖痞脹,得真阿魏卻甚良。然亦在修合之臻志,用好米醋煮陳米粉為丸,自洗米至作糊,不著水,純使醋為妙。
蓬莪朮(煨) 荊三稜(水浸軟,切片) 橘皮(揀淨) 青皮(去白,各五兩) 胡椒(去屑) 乾薑(炮,各三兩) 阿魏 礬紅(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梧子大。礬紅為衣,治瘧疾。每服六十丸。不拘時候,生薑橘皮湯下。大病後飲食難化,及中脘停酸,用薑湯下。心腹脹滿,紫蘇湯下。酒疸食疸,遍身皆黃,大麥煎湯下。酒食積,面黃腹脹,或時乾嘔,煨薑湯下。脾氣刺痛,菖蒲湯下。兩脅引乳作痛,沉香湯下。
嘉禾散(一名穀神散)
治中滿下虛,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悶,肋脅脹滿,心腹刺痛,不思飲食,或多痰逆,口苦吞酸,胸滿短氣,肢體怠惰,面色萎黃。如中焦虛痞,不任攻擊。臟氣虛寒,不受峻補。或因病氣衰,食不復常,稟受怯弱,不能多食,及瘴疾陰陽表裡未分之際,尤宜服之。
枇杷葉(去毛,塗薑汁,炙令香熟) 薏苡仁(微炒) 縮砂(去皮) 人參(去蘆) 茯苓(去皮,各一兩) 石斛(細銼,酒拌和,微炒) 大腹子(微炒) 沉香(鎊) 木香 藿香 杜仲(去皮,用薑汁與酒合和塗炙,令香熟焦) 隨風子(如無,揀緊小訶子實者亦得,各三分) 谷糵(微炒) 白豆蔻(微炒,去皮) 五味子(微炒) 桑白皮(微炒) 丁香 檳榔(炒) 青皮(去白,各半兩) 半夏(一分,用湯洗七遍。生薑一分切作片子,與半夏同搗爛,做餅子,炙黃) 神麯(一分,微炒) 陳皮(三分) 白朮(炒,二兩) 甘草(微炒黃,一兩半)
上二十四味搗羅為末。每服二錢重,水一盞,入生薑三片,肥棗二枚,同煎至七分,溫服,不計時候。又療四時傷寒。能調治陰陽,使無變動,刻日得安。如療五噎,入干柿一枚同煎。十服見效。如膈氣吐逆羸困,入薤白三寸,棗五枚同煎。婦人亦可服。瘴疾發熱,放冷服。老人、虛人、大便秘者,加蜜少許煎,冷服。
二陳湯
治瘴疾有痰者。
半夏(湯洗七次) 橘皮(去白,各五兩) 茯苓(去黑皮,三兩) 甘草(炙,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七片,烏梅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神術湯
治傷寒頭疼身熱等證。
蒼朮(去皮,米泔浸三日,麩炒四兩) 藁本(去蘆) 川芎(各一兩) 甘草(炒,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神效不可具述。
生薑附子湯
治嶺南瘴癘。內弱發熱,或寒熱往來,痰逆嘔吐,頭痛身疼,或汗多煩躁引飲,或自利小便赤,兼主卒中風。
黑附子(一個,生,去皮臍,切片)
上每一個作四服。每一服,水一盞,生薑十片,煎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乾薑附子湯
治瘴毒陰候,發熱或煩躁,手足冷,鼻尖涼,身體疼重,舌上生苔,煩渴引飲,或自利嘔逆,汗出惡風。
大附子(一個,生,去皮臍)
上每一個分四服。每一服加炮乾薑二錢。水煎溫服。去滓再煎服之。
冷湯
治瘴毒內寒外熱,咽嗌間煩躁不解。
人參(半兩) 大棗(五個) 甘草(三寸) 淡竹葉(十四片) 大附子(去皮,五錢)
上銼散。清水煎,放冷服。
沉附湯
治瘴疾上熱下寒,腿足寒厥。
沉香(磨濃汁) 附子(或生用或炮熟,臨時隨宜用之)
上用附子半兩,生薑七片,煮令八分熟,入磨沉香汁,令十分熟。放冷服。此藥既主上熱下寒,須真個沉水香方可。雖弄沉亦不濟事。況此香自有數種,既用服餌,當以滋味別之。如咀吃而味香甜者乃性平,辛辣者性熱。用者當揀擇以對證。附子率用道地所產及漏藍、側子之類。此固難得道地者。然起死回生之藥,可以苟且耶?若是陰毒及冷瘴,但欲一時壯陽氣可也。若虛熱而藉以降氣斂陽,尚非道地附子,寧不潛燥,非徒無益也,卻非處方者之罪。
附子理中湯
治瘴毒內寒,自利煩渴,手足發冷,發熱煩躁,嘔逆悶亂。
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人參(去蘆) 乾薑(炮) 白朮(炒) 甘草(炙,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食前熱服。
真武湯
治傷寒瘴病,數日以後,發熱腹痛,頭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澀,或咳或嘔者,皆宜服之。
茯苓(去皮) 芍藥 熟附子(各三分) 白朮(炒,二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姜五片,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小便利者去茯苓。大便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分。嘔者每服加生薑五片。《續易簡方》云:不下利而嘔者,去附子加生薑。然既去附子,但存三味似於太平易。更當臨時消息之。治病之法本難遙度也。《活人書》云:太陽病,發其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意謂:太陽經傷風,醫者借用麻黃,既熱不解,覆成重虛。故宜朮、附、芍藥之類。又《活人》云: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利或嘔或咳或小便利,或不利。此為水氣,真武湯主之。今並贅於此,以廣用藥者之見聞。亦不局於偏詞也。
天下受拜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膈氣噎塞,嘔吐酸水,氣刺氣悶,脅肋虛脹,腹痛腸鳴,胸膈痞滯,不美飲食。常服溫養脾元,平和胃氣,及闢嵐瘴冷濕。病後進食,悉有神效。
厚朴(去粗皮,銼) 陳皮(湯洗,不去白) 甘草(炙,各三兩) 茅山蒼朮(去皮,米泔浸一宿,五兩) 生薑(和皮薄切,四兩) 南京小棗(去核,二百枚)
上六味,用水五升,慢火煮,千搗作餅子,日干,再焙,碾為細末。每二錢入鹽少許。如泄瀉,每三錢,生薑五片,烏梅二個,鹽少許,水一盞許,煎至八分服。
一方
蒼朮五兩半,厚朴、橘皮各三兩半,甘草一兩,㕮咀,為散。加草果、烏梅各一個煎。治脾寒瘧疾。
一方
加茯苓、丁香各三兩,仍加生薑煎。治胃寒嘔吐。
一方
加縮砂、香附子各三兩,亦加生薑。治氣不舒快,中脘痞塞,不進飲食。
《指迷方》加減平胃散。以朴硝、巴豆、製厚朴、蒼朮藥味大峻,恐非此地所宜。又淨脾散苦味藥,皆主破積消食,亦宜減去三稜、莪朮。增入茯苓、山藥之類為妙。《陳氏方》有云:多服食藥,正如礱磨,快則快矣,其如薄荷。用者審之。
《四時治要》云
風瘧,即瘴瘧也。食瘧,多生於東南。蓋謂東南乃魚鹽之鄉,及多暴風。風瘧宜草果飲。注云:此藥用川芎、青皮、白芷,發散風邪故也。又云:良薑、紫蘇、青皮,發散寒氣。今瘴疾脈浮緊,頭疼身痛,惡風寒者。乃感與凜冽暴風之候而得也。正當服此草果飲。又云:因食生冷肥膩,中脘生痰,嘔逆發熱,遂成食瘧。宜服二陳湯。陳無擇治食瘧用紅丸子,亦妙。
草果飲
治瘴瘧頭疼身痛,脈浮弦,寒熱。
草果(去皮) 川芎 白芷 紫蘇葉 良薑 甘草(炙) 青皮(去白,炒,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熱服。當發日連進三服。
四獸飲
治五臟氣虛,喜怒不節,勞逸兼併致陰陽相勝,結聚涎飲,與氣相搏,發為瘧疾。兼治瘴瘧最有神效。
半夏(湯洗七次) 茯苓(去皮) 人參(去蘆) 白朮(炒) 草果(去皮) 橘紅(去白) 甘草(減半)
上同棗子、烏梅、生薑並等分㕮咀,以鹽少許淹食頃。厚皮紙裹,以水濕之,慢火炮令香熟,焙乾。每服半兩,水二盞,煎六分,去滓。未發前並進數服。
瘴疾,多上熱而下寒。此正張給事所謂陽浮而陰閉是也。愚當謂,寓廣者,平居無疾,亦須服降氣鎮墜藥,乃養正丹、黑錫丹。然養正丹四藥,皆有利性。廣地陽氣常泄,稍失制度,寧免誤人也。常服不若秘傳降氣湯及蘇子降氣湯,二藥均治上盛下虛。然秘傳降氣湯差寒,胃弱氣虛者,亦不宜多服。得病而上熱下寒者,李待制生薑附子湯法最妙。《易簡方》亦類,在降氣湯後更云:若虛氣上壅,當間以生附加生薑煎。臨熟以藥汁濃磨沉香,再煎一兩沸。此法更良。病退而餘熱在上者,正宜用之。
秘傳降氣湯
治男子婦人上熱下虛之疾。凡飲食過度,致傷脾胃,酒色無節,耗損腎元,脾腎不和,陰陽關隔,遂使氣不升降。上熱則頭目昏眩,痰實嘔逆,胸膈不快,咽喉乾燥,飲食無味。下弱則脾氣怯弱,腸鳴下利。治以溫則上焦壅熱,口舌生瘡。又腳氣上攻,與浮腫虛煩。宜先服此藥,卻以所主藥治之。無不效者。
桑白皮(炒二兩) 五加皮(酒浸半日,炒黃) 骨碎補(燎去毛,銼炒) 桔梗(去蘆,炒黃) 地骨皮(炒黃) 草果(去皮膜,淨洗,炒黃) 訶子(炮,去核) 半夏(為末,生薑自然汁為餅,再碎炒) 枳殼(湯浸,去瓤,麩炒) 柴胡(去蘆) 陳皮(去白,炒黃) 甘草(炒,各一兩)
上為粗散,和勻,再就蒸一伏時,曬乾。每服二錢,紫蘇三葉,生薑三片,水一盞,同煎至七分,食後通口服。痰嗽,加半夏曲煎。上膈熱加黃芩煎。下部大段虛,加少許炮附子煎。如使附子,多加生薑。婦人血虛,加當歸煎。
蘇子降氣湯
治男子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膈壅痰響,咽喉不利,咳嗽虛煩,引飲頭昏,腰痛腳弱,肢體倦怠,腹肚㽲刺,冷熱氣瀉,大便風秘,澀滯不通。
前胡(去苗) 厚朴(去皮,薑汁製) 甘草(炙) 當歸(各二兩) 肉桂(去粗皮) 陳皮(去白,各三兩) 半夏(湯洗,五兩)
上七味㕮咀。並蘇子(但蘇子極難得真正的,細而香者方妙。)五兩,炒,共成八味。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個,煎六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樂令黃耆湯
治嶺南瘴毒。發熱煩躁引飲,大便不通,小便赤澀,或狂言內熱,神昏不省人事。
半夏(湯洗七次,七錢半) 白芍藥(炒) 前胡(去蘆) 桂心(去粗皮) 黃耆(蜜炙) 白茯苓(去皮) 人參(去蘆) 細辛(去葉,洗) 當歸(去蘆) 麥門冬(去心) 陳皮(去白) 甘草(炙,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姜四片,棗一個,同煎至七分,去滓,微熱服。不拘時候。
李待制柴胡湯
治寒熱。
柴胡(去蘆,一兩) 半夏(湯洗,一分) 桂心(去粗皮,二錢) 白芍藥(一錢) 甘草(炙,一錢半)
上為細末。加姜七片,棗一個,水煎溫服。寒熱欲退,便止此藥。
參蘇飲
治傷寒發熱,頭疼體痛,及瘴瘧壯熱。其脈弦緊,按之不絕,熱而頭痛。
前胡(去蘆) 人參(去蘆) 紫蘇葉 茯苓(去皮) 半夏(湯洗) 乾葛(各三分) 枳殼(煨,去瓤) 陳皮(去白) 桔梗(去蘆) 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棗子一個,煎至六分去滓,不以時候服。兼治痰氣上壅,咽喉不利,呀呷有聲,氣怠短急,上盛下虛,宜加木香半兩。目睛痛,加川芎煎服。
凡陽氣常泄得疾者,雖身熱而亦多內寒。正得《經》所謂,身熱未已,寒病復始。又王叔和云:有熱不可太攻之,熱去則寒起是也。所以瘴疾熱多者,並單發熱者,《攝生方》、《衛生方》皆以為病深而難治,參蘇飲有不當服者。但如脈虛內弱,煩躁而熱,《衛生方》治以冷湯、生薑附子湯甚效。愚嘗於湟川遇周醫者云:近日二三之證熱甚,大用附子、乾薑、沉香,煎令冷服,皆一服熱去。次日有拉區區治熱瘴者,用生薑附子湯不效,如周之說,用乾薑頓愈。此固未敢許人以為法,明醫當自會用之,不可執著以治寒熱也。
芎蘇散
治傷寒瘴疾,頭疼身熱,煩渴引飲,其脈洪實。
川芎(去蘆,七錢) 紫蘇(去梗) 茯苓(去皮) 柴胡(去蘆) 乾葛(各半兩) 半夏(湯泡七次,六錢) 陳皮(去白,三錢半) 桔梗(生,二錢半) 枳殼(炒,去瓤) 甘草(炙,各三錢)
上十味㕮咀。每服三錢,生薑三片,棗子一個,煎服。
愚魯湯
治傷寒瘴疾,頭疼發熱。其脈洪實。
北柴胡(去蘆) 南人參(去蘆)
上等分㕮咀。每服三錢,姜三片,棗一枚,熱服無時。
地黃薄荷湯
治傷寒熱瘴,頭疼足熱,發渴煩躁,其脈洪實,不嘔不瀉。
生地黃根 生薄荷葉
上二味不以多少,洗淨,砂缽內搗爛,取自然汁。入麝香少許,井華水調下。如覺心間頓涼,不須再服。
五積交加散
治受瘴之初,便欲分為寒熱者。早服此藥可以截住。
生料五積散 人參敗毒散(二藥等分)
上和勻。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截瘴散
治瘴疾,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三日兩日而發,或間日連日而作。
常山(雞骨樣者良) 茯神(去皮、木) 肉桂(去粗皮,各等分) 甘草(減半)
上為銼散。每服稱半兩。用時酒一大半碗,浸一宿。於當發日早晨,空心冷服。服後須吃熱物熱湯。滓再浸,臨發時再服。忌蔥、蒜、韭、羊肉、魚腥、酢面、生冷、果子一切毒物。避風寒,戒房室。
一方
治證同前。
常山(三寸) 甘草(二寸) 檳榔 烏梅(各二個)
上為散。當發絕早,以酒半碗,於銀磁銚內煎。
俟放冷空心服,臨發時又煎服。忌口如前。以上兩方須是經二三日發後方服。
常山乃瘴瘧要藥。李待制云:欲去根本,非常山不可。此說最當。今人不問當服不當服,悉以傷氣為詞,疑而不用。愚嘗謂:瘴瘧之常山,喉風之巴豆,傷風之麻黃,內積之硇砂,合使而不使,厥疾不愈。毋疑。如上二方並有神效,其功正在常山。但一方用肉桂,一方用檳榔。檳榔消積除痰,肉桂解表通脈,稍知醫者,必能擇用之。皆宜冷服,蓋恐常山能吐人。此亦尤《活人書》云:治瘧之法無以過之也。
瘴瘧丹
治癖瘧、食瘧。癖瘧者,胸脅間有氣癖一塊,或因喜怒而得,或因積聚而得之。食瘧者,因飲食傷脾而為瘧也。
常山 縮砂仁 三稜 莪朮(各等分)
上四味,同炒為末,薑汁打糊丸,如梧桐子大。當發前一日,冷酒吞三十丸,次早又服瘴瘧方。此為妙。
七棗湯
治五臟氣虛,陰陽相盛,乍為瘴瘧,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皆可服。
大附子(一個,炭火中炮,後以鹽水浸。再炮再浸,如此七次,即去皮臍用。)
上銼散。水一盞,姜七片,棗七個,煎至八分。當發早晨,空心溫服,仍吃三五個棗子。忌如常法。陳無擇云:《良方》中用烏頭,兼不用鹽水浸,不特服之僭燥,亦不能分利陰陽。其說有理,用者知之。
《攝生方》治瘂瘴方
銅青 石綠(各一兩)
上研為末。用水調生面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新汲水磨下。
稀涎飲
治風涎迷於心竅,口不能言,形癡如醉。
豬牙皂角(四條,肥實不蛀者,去皮、弦) 晉礬(光明者,一兩)
上細末研勻。輕者半錢,重者三字匕,溫水調灌下。少頃,吐下冷涎便醒。次緩以調治。昏不知人者,灌下藥不可過多。
正舌散
治風痰為患,舌本強而不言。
蠍梢(去毒一分) 茯神(去心木,一兩) 龍腦薄荷(曬乾,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更以擦牙頰間。
脾約丸
治腸胃燥澀,津液耗少,大便堅硬,或秘而不通,臍腹脹滿,腰背拘急,及有風人大便結燥。又治小便利數,大便因硬而不渴者,謂之脾約,此藥主之。
麻仁(別研,五兩) 枳殼(麩炒) 芍藥 厚朴(去粗皮,薑汁炒,各兩半) 大黃(蒸焙,一斤) 杏仁(去皮、尖,炒,研,五兩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飯湯下。
寬氣湯
利三焦,順臟腑,治大便多秘。
香附子(六兩) 砂仁(一兩) 天台烏藥(去心,取肉,二兩) 甘草(炒,一兩一分)
上銼散。每服一錢,橘皮湯下,不拘時候。
蜜煎導法
治傷寒瘴疾,自汗及發汗後,津液內竭,大便不通,此不可攻之,惟宜此藥。
用上好蜜四兩,於銚內慢火煎煮,攪之勿令焦著,俟稍餳飴狀可以捏丸,卻取水為挺,如拇指大,約長二三寸,令一頭銳。乘稍熱納入穀道中,以手抱住。如未即效,更用一枚火上炙,使溫用之。《嚴氏方》:蜜三合入豬膽汁二枚,在內同煎,倉促無膽只如前方亦可。一方入皂角末半兩。皆可隨病淺深而取用也。
烏梅木瓜湯
治酒食過度,中焦蘊熱,煩渴枯燥,小便並多,遂成消中,兼治傷寒瘴疾作渴。
木瓜干(去皮、瓤) 烏梅(打破,不去仁) 麥糵(炒) 甘草 草果(去皮,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破證奪命散
治傷寒瘴疾,陰陽證候不明,或誤投藥致病垂困,煩躁發渴,及婦人胎前產後受熱瘴等疾。
好人參(去蘆,一兩)
上水二盞,於銀石器內,煎至一盞。以新水沉之取冷。一服而盡。若鼻上有汗滴尤妙。
溫膽湯
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睡。兼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祥或異象眩惑,遂致心驚膽懾。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或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悉能主之。
半夏(湯泡) 枳實(炒,各一兩) 橘紅(一兩半) 甘草(四錢) 茯苓(去皮,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七片,棗一個,竹茹一塊,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熱服。(竹茹即刮竹青也。)
異功散
瘴瘧後調胃進食,順氣化痰,不冷不燥,功效尤多。
人參(去蘆) 茯苓(去皮) 白朮(麵炒) 陳皮(各等分) 甘草(炒,減半)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二個,煎七分,溫服。若胸膈痞悶,不嗜飲食,脾胃虛寒,素有痰飲,去甘草,加枳實、半夏等分,名六君子湯。如前煎服。
小烏沉湯
調中快氣,治心腹刺痛。
烏藥(去心一兩) 香附子(沙盆內淅去皮毛,焙乾,二兩) 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不拘時。
大養脾丸
補養脾胃,進美飲食。
乾薑(炮) 縮砂(去皮,各二兩) 白茯苓(去皮) 人參(去蘆) 大麥糵(炒,各一兩) 白朮(半兩) 甘草(爁,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分作八丸。每服一丸細嚼,生薑湯送下。
二氣香薷飲
治一切暑毒。
香薷(淨葉) 黃連(去須) 厚朴(各二兩) 生薑(四兩)
上先將生薑取汁,同黃連、厚朴,於銀磁器內罨一宿,炒令厚朴紫色為度。每服四錢,於銀磁銚內,以水一碗,煎至八分,入酒少許,再煎二三沸,冷服。暑毒作痢,先以此藥吞下,加巴豆感應丸,盪滌暑毒。如未痊瘥,卻再服痢藥。此理皆妙。
縮脾飲
解伏熱,除煩渴,消暑毒,止吐利。霍亂之後,服熱藥太多,致煩躁者,並宜服之。
白扁豆(去皮,炒) 乾葛(各二兩) 草果(煨,去皮) 烏梅(去仁不去核) 縮砂仁 甘草(炙,各四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大碗,煎八分去滓,以水沉冷服。以解煩。夏月常服,或欲熱欲溫,任意服。代熟水飲,極妙。若傷暑,發熱頭疼,宜用此藥兼消暑丸服之。
龍鬚散
治中暑迷悶,不省人事。暑月代一切暑藥,亦可。奴僕出入,此藥尤便。
白礬(一兩,生用) 甘草(炙,一兩半) 五倍子 飛羅面 烏梅(去仁不去核,各二兩)
上五味,為細末。每服三錢,新汲水調下。如泄瀉霍亂作渴,一服即愈。
六和湯
治夏月冒暑伏熱,心脾不調,霍亂吐瀉,或瘧或痢或咳嗽。廣南夏月瘴疾,冷熱未分,煩躁口渴,正宜服之。
人參(去蘆) 縮砂仁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 半夏(湯洗七次,各一兩) 白扁豆(薑汁略炒) 赤茯苓(去皮) 藿香葉(拂去塵) 木瓜(各二兩) 香薷(去梗) 厚朴(薑汁製,各四兩)
上十一味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候服。熱燥者冷服,肚痛泄瀉者溫服。夏月無疾亦宜服。
冷香湯
治夏秋暑濕,恣食生冷,遂成霍亂。陰陽相干,臍腹刺痛,脅肋脹滿,煩躁引飲。感瘴虛熱,胸膈不利,或嘔或泄。並宜服之。
良薑 檀香 甘草(炒) 附子(炮,各二兩) 丁香(二錢) 川薑(炮,三分) 草豆蔻(五個,煨)
上七味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滓,貯瓶內,沉井中,待冷服之。
一方
有草果無草豆蔻。
五苓散
治傷寒瘴疾,感暑中濕,小便不利,頭疼身熱,煩躁發渴等證。夏月主治尤多。第能伐腎氣,下虛者不可過服。
木豬苓(去皮) 赤茯苓(去皮) 白朮(去蘆,各一兩半) 肉桂(去粗皮,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夏月背寒頭痛,發熱無汗,小便艱澀。濃煎連須蔥白湯調乘熱服,沖令額上有汗為效。或只用百沸湯調熱服及續啜熱湯,沖令汗出。或冒暑極熱之際,新汲水調亦可。熱瘴痢疾,小便不利者,並用熱水調之。大便水瀉,小便不利,加車前子末煎沸湯服。不宜過多。瘀熱在裡,身發黃疸,濃煎茵陳湯調下。一方加辰砂末,尤治蘊熱心煩。毛崇甫因母病孝誠感於北辰,夢授此藥,亦可謂神方也。但五苓散用桂,正如小柴胡湯用人參,大承氣湯用厚朴,備急丸用乾薑之類,欲其剛柔相濟亦存攻守之意也。故方書謂,五苓散無桂及隔年者,具不可用。近者鋪家有去桂五苓散,不知者為其所誤。如去桂而入人參,卻謂之春澤湯,治煩渴有效。
消暑丸
大解暑毒。治中暑煩躁悶亂,或欲絕者。
半夏(一斤,銼成兩片,甚小者不必銼,醋五升煮干) 茯苓(去皮,半斤) 甘草(生,半斤)
上為細末。薑汁作糊,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熟水嚥下。此藥合時,須用好醋煮半夏,生薑自然汁煮糊,勿雜生水。臻志修治,極有神效。中暑為患,藥下即蘇。傷暑發熱頭疼,用之尤驗。夏月常服止渴利水,雖多飲水,亦不為害。若痰飲停滯,或為飲食所傷,並用薑湯嚥下。入夏之後,不可缺此,應是暑藥皆不及此。
黃龍丸
治丈夫婦人伏暑發熱作渴,嘔吐噁心,及年深暑毒不瘥者。
黃連(去須,銼,二十四兩) 好酒(五升)
上黃連以酒煮干為度。研為細末。用面水煮糊搜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又療傷酒過多,臟毒下血,大便泄瀉,用米飲吞下,空心食前,日二服。一法。以銀銚盛酒藥,置於鍋內湯中煮,尤佳。近日醫家名酒蒸黃連丸。
霍亂吐瀉者,乃揮霍變亂之候也。倉促難得對證藥,所以多致殺人。尋常須是預製下藥始得。一法只偷解病人頭繒,以百沸湯一大呷泡汁,令病人頓服。卻勿令病人知是物。神效。
木瓜湯
治霍亂吐下不已,舉體轉筋,入腹悶絕。
木瓜(去瓤,一兩) 吳茱萸(湯洗七次,炒,半兩) 茴香(炒) 甘草(炙,各二錢半)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紫蘇十葉,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良薑香薷湯
治伏暑傷冷,致作霍亂。
陳皮(去白) 藿香葉 香薷葉 甘草(炒) 生薑(和皮) 良薑 棗子(去核) 紫蘇葉 木瓜(去瓤,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重,煎服。一方用木瓜、香薷、高良薑等分。煎服。一方用藿香葉、良薑、木瓜各半兩,水二盞煎一盞服。一方用胡椒、綠豆各四十九粒,同研破。水煎服。或為末,木瓜湯調下。如神。一方以平胃散、五苓散等分,和為一處。熱湯調下。若霍亂煩躁發渴,隨意飲浸冷香薷散或縮脾飲,病去藥除,不宜過多。若食冷物,致令霍亂。不渴不煩,理中湯主之。若霍亂手腳轉筋不已,急取大蓼數莖,濃煎湯,如法淋洗。仍取濃煎汁先服,乃效。若心腹築痛,欲吐不吐,欲下不下,謂之乾霍亂。甚能殺人。宜用鹽湯三升頓服。卻以手抉口中令大吐。更服更抉吐之。痰物俱盡,然後服以理中湯。大率霍亂,脈浮洪者生。若脈微氣少,默默不欲言者,恐亦難保。
斷下湯
治赤白痢、及休息痢,瘴後患痢亦宜此藥。
草果(連皮,一個) 白朮(麵炒) 茯苓(各一錢) 甘草(半錢)
上㕮咀。用大罌粟殼十四枚,去筋膜並萼蒂,剪碎,用醋淹炒燥為粗末,同前作一劑。水二大盞,姜七片,棗子、烏梅各七個,煎至一大盞,分二服服之。赤痢加烏頭二七粒。白痢加乾薑半錢。若伏暑致痢者,先以香薷飲吞下,加巴豆感應丸。小便不通,用五苓散吞下,然後服此藥。若瘴後因食物忤脾胃,壯毒氣,致腹痛而痢,必有積物,須服蘇合香丸,加感應丸少許。氣虛者,卻不宜服。盪滌後服此藥。古方謂:痢乃滯下。又云:無積不成痢。如此乃宜先盪滌,不然則積無由去。瘴後痢疾,又有氣虛臟寒而患者,卻不可更加盪滌,宜服養臟湯,乃吞下震靈丹、玉華白丹等理中之劑。
養臟湯
治大人小兒,腸胃虛弱,冷熱不調,臟腑受寒,下痢赤白,或大便膿血,有如魚腦,裡急後重,臍腹㽲痛,日夜無度,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全不思食。又治脫肛墜下,酒毒便血,諸藥不效者。
罌粟殼(去蒂蓋,蜜炙,三兩六錢) 木香(一兩四錢,不見火) 訶子皮(一兩二錢) 川當歸(去蘆,洗,焙) 人參(去蘆) 白朮(炒,各六錢) 白芍藥(一兩六錢) 肉豆蔻(麵裹煨一兩) 甘草(炙) 肉桂(去粗皮,各八錢)
上為粗末。每服二大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老人孕婦小兒暴瀉,宜急服之。立愈。忌酒、面、生冷、魚腥、油膩等物。如腸腑滑泄,夜起久不瘥者,可加炮附子三四片煎服。此藥神效,不可具述。
變通丸
治赤白痢。
吳茱萸(揀淨) 黃連(去須並蘆,銼骰子塊)
上等分。一處以好酒浸透。取出各自揀焙。或曬乾為細末。麵糊丸梧桐子大。赤痢用黃連丸三十粒,甘草湯下;白痢用茱萸丸三十粒,乾薑湯下;赤白痢各用十五粒相合並,以甘草乾薑湯下。
痢疾不納飲食,謂之禁口。醫者但知其危篤而畏縮,更不究其所致危篤之由,故多不救。良可愍哉。《易簡方》謂:宜用四柱散、理中湯、參苓散,加肉豆蔻、木香輩,或咽震靈丹等藥。何乃王德膚知其一而未知其二耶。蓋古方有用清心壓毒藥者,有用生胃進食藥者,豈可執一律以治之。如診而知其脾胃脈不弱,問而知其頭疼心煩,手足溫熱未嘗多服涼藥。此乃毒氣上衝心肺,所以嘔而不食,宜用敗毒散。每服四錢重,陳倉米一百粒,姜三片,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又方用石蓮子捶碎去殼,留心並肉,碾為細末。亦用陳米飲調下。若其脈微弱,或心腹虛膨,或手足厥冷,初病則不嘔,嘗服罌粟、烏梅及苦澀涼劑,或飲草藥已多。早晨未食先嘔,或才聞穢氣即嘔,不思飲食。此乃脾胃虛弱,卻可信《易簡方》之言。然別有一方,尤為易簡也。一味山藥銼如小豆大,一半銀瓦銚炒熟,一半生用,同碾為末,米飲調下,自有奇效。又嘗觀前輩癰疽方,治嘔而不食,亦有二說,毒氣攻心者,卻以乳香、綠豆粉作內托散治之;如脾胃虛弱者,用嘉禾散、山藥丸治之。若胸中更有活法,裁其方為禁口痢用,又何患不取功於危篤耶。
五皮散
治脾虛氣滯,頭面四肢臍腹腫滿,又治瘴瘧,飲水過度,或食毒物,忤脾觸氣乃成腫疾。
大腹皮 桑白皮 茯苓皮 生薑皮 陳橘皮(各等分)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熱服,病在上食後,病在下空心。忌生冷糍糕、毒物。
實脾散
治脾虛浮腫,瘴後腫滿,亦宜用之。
大附子(一個) 草果仁 乾薑(各二兩) 大腹子(六個,連皮) 木瓜(一個,去瓤,切片)
上用水,於銀磁器內同煮干,一半以手擘開,乾薑心不白為度,不得全令水乾。恐近底焦,取出銼末。每服三錢,空心日午沸湯點服。《百一選方》治膨脹,用嘉禾散、四柱散等分,合和煎服。常用以治頭面四肢腫者亦效。又嘉禾散治腫甚效。
三生飲
治痰厥、飲厥及氣虛眩暈,或似卒中,口眼喎斜,咽喉作聲。
天南星(一兩) 川烏頭 生附子(各半兩) 木香(一分)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二盞,姜十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一方
氣盛人止用南星八錢,木香一錢,加生薑十四片,煎作兩服,名星香散。
一方
氣虛人用生附子、木香、生薑,亦如前數煎服,名附香飲,《易簡方》謂用天雄代附子亦妙。痰涎壅甚者,每服加全蠍五個,仍服黑錫丹鎮墜,或口禁用細辛、皂角末少許,或半夏末吹入鼻中,候噴嚏得少蘇,卻急進藥。
一方
附子、天雄、川烏頭各一兩,木香半兩,薑、棗煎,更入磨沉香水服。六脈俱虛者可用之,若挾熱中風者不宜三生飲。《續易簡方》非之頗當。
以上治痰、治腫、治痢數方,皆為瘴後復證而設。所謂復證,豈非傷寒壞證之勞復、食復,與夫陰陽易之類乎?古方有云:傷寒復證,乃病家不善調攝之過,即此證也。且如外方瘧疾,視它病尤難調攝。況汪南容有言,瘴病後調攝,又倍於外方之難。如此則瘴後豈容不謹,若夫病中不戒酒肉,時渴飲水,寧免忤脾胃壯毒氣得不變為腫滿,泄痢嘔逆乎?又病後脾氣未快,邪氣未絕,恣意飲食,與夫酤酒市脯,色色無忌,豈不積而作痢,聚而作痰,浮而作腫?治其腫則宜實脾快氣,可於嘉禾散、小烏沉湯、五皮散、實脾散中詳酌用之。切不可服章柳、芫花下水之劑,雖降氣湯亦不可輕服。嘉禾散自制至妙,或宜加薑、附等煎之。大概合補脾而使氣快,脾克腎則縱有水亦不能危害。諸腫疾臍凸腫,手足無紋,滿腹青筋,腰腫陰腫,其脈沉細,皆為難起。治痰則宜理氣壯胃,然痰證為喘、為咳、為嘔逆、為麻木、為痞膈,悉當隨證施治。三生飲治卒暴痰厥、眩暈等證。若遺溺手散口開者,難取效。泄痢能飲食而脈微小者猶庶幾哉。若脈洪浮而大鮮有不斃。汪子迪所謂:瘴體先虛,虛不宜利者是也。治瘴後痢本難立方,當求明醫察其脈證以處之。如前數藥皆雖良劑,亦不可過備急而已。臨時加減。通醫者必能反隅。如此等證,皆由病瘴不善將理而得之。豈可更輕生不信戒忌乎?豈可不急求醫脈尚服草藥乎?若猶因循而致困頓,是雖良醫,亦未如之何。
玉屏風散
治虛弱人腠理不密,易感冒於風寒。
防風(一兩) 黃耆(蜜炙) 白朮(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重,水一盞半,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後熱服。
實表散
治腠理不密,易致感冒,先服此藥,則感冒自然解散。
附子(炮,去皮臍) 蓯蓉(酒浸一宿,焙乾) 細辛(去葉) 五味子(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二錢,入黃耆建中湯三錢,如法煎服。
香苓湯
暑月至要之藥。
香薷(炮,二兩) 茯苓(去皮) 陳皮 乾薑(炮,各二兩) 甘草(五兩) 厚朴(一兩,姜炙)
上為細末。入鹽少許,沸湯調服,不拘時。
續附蛇虺螫䘌諸方
五嶺之南,不惟煙霧蒸濕,亦多毒蛇猛獸。故前賢有詩云:霧鎖瓊崖路,煙籠柳象州,巴蛇成隊走,山象著群遊。又編類集,及嶺外代答本草諸書,備言廣郡多蛇虺蜈蚣。愚既表出瘴癘論方,又不得不附治蛇虺螫䘌數方,以濟人之緩急。尤當謹者:夜起不可倉促,及不可無燈,又不可不穿鞋襪。嘗聞有人中夜下榻,而蜈蚣偶棲其鞋上,足一觸之,連咬數口,呻吟苦痛。經旬日後,方得香白芷、雄黃末服之,藍靛汁傅之乃愈。又聞有夜急登廁者,遇蛇傷其肛門,且不曉藥,毒中臟腑,坐受其斃。張季明《醫說》載一村婦忽卒吹火,不知火筒中偶有蜈蚣,驚逃竄入喉,致下胸臆,悲泣求救。傍人云:可討小豬兒一隻,斷喉取血,(一說雞血尤妙。)令婦人頓吃,須臾更灌生油一口,遂噁心,其蜈蚣滾在血中吐出,繼與雄黃,細研水調服遂愈。又載:有人為蝮所齧,致遍身皮脹,口吐黃水,良久悶絕。一道人以新汲水調香白芷末二錢,灌之立蘇,再服及愈。道人云:法當以麥門冬湯調服,今倉促以水代之亦效。《本草衍義》載有被蛇傷而昏困者,一僧以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為末,酒下二錢,遂蘇。凡遭蛇虺、蜈蚣、蝮、蠍等傷,急取香白芷、雄黃末、靛花生藍汁之類,且服且傅,立有功效。或但得白礬,火上炙溶滴在所傷處,解其毒亦可也。治虎犬咬,亦宜以白礬末摻瘡封裹之,自愈。
一方
用醋煮白礬,治蠍傷,蓋醋主收斂,不使毒氣散漫也。又蛇傷者,只以蛇蛻皮一片,貼在傷處,就灼艾三五壯,引去毒氣。《朝野僉》載云:凡惡蟲所螫,馬汗入瘡,可取艾灸其傷處,即此法也。非蛇傷卻不必蛇蛻,蜈蚣傷雞冠血及雞屎塗亦可。又法捉大蜘蛛一枚,縱其齧所傷處,候吃其毒。蜘蛛困悶自落,卻滴冷水數點以治之。如覺未愈,更捉一枚齧之,使毒氣淨盡也。
一法
治蛇入口並七孔中者,割母豬尾瀝血於口中並孔中即出。
一法
治卒為蛇繞不解。用熱湯淋之。若倉促無湯令人尿之。
一方
治赤蜈蚣毒,用桑枝汁同鹽擦痛處。或溶蠟於痛處肉赤為度。
又方
用皂角於咬上炷艾灸,熱則去之。
一方
治蜘蛛飛絲入口。用紫蘇葉不問舊新,嚼之即愈。
癸亥續此於封川
《集驗》治蠱毒諸方
凡蟲毒有數種,曰蛇毒、蜥蠍毒、蛤蟆、蜣螂、草毒,皆是變亂元氣也,有人固造作之者,即謂之蠱。多因飲食內而行之,與人患禍。患禍於他則蠱主吉利。所以蠹害之徒蓄事之。人中其毒者,心腹絞痛,如有物齧,或吐下血,皆如爛肉。或好臥暗室,不欲光明。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或四肢沉重,百節痠疼。或乍寒乍熱,身體習習而痹,胸中滿悶。或頭目痛。或吐逆不定。或面目青黃,甚至十指暗黑。診其脈緩大而散,皆其候也,然其毒有緩有急,急者倉促,或數日乃死。緩者延引歲月,遊走腸內,蝕五臟盡則死。治蠱方藥甚多,今但取其簡而易,用之已驗者耳。
驗蠱毒法
令病人唾於水內,沉者是蠱,浮者即非。或令含黑豆驗之。若豆脹爛皮脫則是蠱,不脫則非。又初虞世方云:嚼黑豆不腥,嚼白礬味甘,皆中毒之候也。
歸魂散
凡初中蠱在膈上者,當用此藥吐之。
白礬 建茶(各一兩)
上二味為細末。每服五六錢,新汲水調下頓服。一時久當吐毒出。此藥入口其味甘甜,並不覺苦味者是也。
雄朱丸
解諸中毒。
麝香(一分,別研) 雄黃(別研,水飛過) 硃砂(別研,水飛過) 赤腳蜈蚣(微炙,去足) 續隨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雄黃、硃砂、麝香研勻,以糯米煮粥,和丸如雞頭。每服一丸,熱酒吞下。毒當與藥俱下。
凡病人服藥吐利之後,猶覺前後心刺痛拘急,咽中茆刺者,此是服吐利藥之候也。更不須再服吐利藥,但服桔梗散自然平愈。
桔梗散
桔梗(去蘆,味苦者不拘多少,銼細,微炒)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米飲調服,不拘時候。此藥不吐不利,加之易為收買,多服者有益。如服吐利藥而後,日二三服,使毒氣日漸消散,不致再發動也。
佛說解蠱毒神咒(出《大藏經》。)
凡在旅中飲食,先默唸七遍,其毒不行。咒曰:
姑蘇啄,摩邪啄,吾知蠱毒生四角,父是穹窿男,母是舍邪女,眷屬百萬千,吾今悉知汝,摩訶薩摩訶。
一法
每日或所到處,念「藥王萬福」四字一七遍,亦驗。
灸蠱毒法
當足小指尖灸三炷,即有物出,(酒上得者酒出,肉菜上得者肉菜出,飯上得者飯出。)
治螞蟥蠱毒
覺是此物先念「解蠱毒咒」,次飲生蜜。其毒化為水。凡中一切水族之毒,以蜜或飲或塗傷處,立解。
解百藥毒方
油煎大甘草(成寸) 油煎柏葉(蒸過方煎,如向上者不用)
上二味,覺中毒急咀嚼。常服亦得。
又治蠱毒挑生及蒙汗諸中毒神效諸方
蠱毒之害,應人飲食可以中人。其候腹大脹緊如石,面目青黃,小便淋澀,或瀉血,或吐而喉中妨悶,有如刀刺。
一方
川升麻 桔梗(去蘆) 瓜蔞根(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一方
土瓜根如大拇指大,長三寸,銼碎,以酒一盞,浸一宿,為一服。吐出即愈。
一方
皂角長一尺者,去黑皮並子,用酒一大盞,浸一宿,方去滓,空心服。
一方
敗鼓皮燒為末。酒調二錢服之。凡中蠱毒,皆是昏睡不省人,用此方,能言下藥人姓名,極驗。
一方
桃樹上的寄生三兩,為細末,如點茶,每服一錢,不拘時候。
一方
蠶蛻紙(是出了蠶子了紙也。此藥宜令常隨行以備急用。)不拘多少,用清油紙燭燒為灰,研極細。稍覺中毒,雖面青脈絕,腹脹吐血口噤。速以新汲水調一錢頻服即活。若彼蒙汗,昏昧如醉,此藥下咽即醒。
一方
茶芽(焙) 生甘草 生白礬(乳缽研)
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以新汲水調下。若中毒一月,其毒自大便下。若中蠱毒,即吐出肉塊,次服補藥,生糯米粉以烏豬膽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吞下。
廣南挑生殺人,以魚肉延客。對之行厭勝法。魚肉能反生於人腹中,而人以死。相傳謂:人死陰役於其家。昔雷州推官司戶符昌言:乾道五年親勘一公事挑生,買肉置於盤中,俾囚作法,以驗其術。有頃,肉果生毛。何物淫鬼,乃能爾也。然解之亦甚易。但覺有物在胸膈,則急服升麻以吐之。覺在腹中,急服鬱金以下之。雷州鏤板印行者,蓋得之於囚也。([梯注]按《範石湖文集》云:李燾為雷州推官,鞠獄得治蠱方。毒在上,用升麻吐之;在腹,用鬱金下之;或合二湯服之,不吐則下。此方活人甚多也。)
挑生之害,於飲食中魚肉果菜,皆可挑生而中人。其候初覺胸腹痛,次日漸攪刺,十日毒在腹中能動。凡胸臆痛為在上膈,腹痛為在下膈。
在上膈方
丹礬半錢,投在一盞熱茶內,候礬溶化,通口服。以頃以雞羽攪喉中,即吐出毒物。
在下膈方
鬱金末二錢。飯湯調下,即瀉下惡物。
吐瀉後補治方
人參 白朮(各半兩)
上銼細。入無灰酒半升,以瓦瓶盛之,於慢火中煨半日許,候酒熟服。每服一小盞。五日乃止。
治胡蔓草毒方
胡蔓草([梯注]《本草綱目》「鉤吻」條載此文,云:時珍又訪之南人,云:鉤吻即胡蔓草,今人謂之斷腸草是也。)葉如茶,其花黃而小。一葉入口,百竅潰血,人無復生也。廣西愚民私怨,茹以自斃。家人覺之,即時取雞卵抱未成雞者,研爛和麻油灌之,吐出毒物乃生。稍遲即死也。如入誤服此草者,止以前法解之。
南方盛夏行路遇大熱,飲水只可一二口,多則水氣逼住,氣不得伸。發緊痧立死。慎之。若毒微者,前諸解毒方,須用之即醒。
蘇合香丸
治氣中,或卒暴氣逆心痛鬼魅惡氣。
沉香 麝香(別研) 訶黎勒(煨,用皮) 丁香 青木香 香附子(炒,去皮) 安息香(別研,為末,用無灰酒一升,煮為膏) 蓽菝 白朮 白檀香 熏陸香(別研) 烏犀角(各五錢)
上為細末,入別研藥極勻。用安息香膏並煉蜜和丸,重八分,蠟為皮。治大人卒中風癇、小兒急慢驚風,牙關緊閉。每服一丸或半丸,去蠟用生薑自然汁化開,擦牙關。再用薑湯調藥灌下。及治感冒風寒,噁心吐瀉,心氣腹痛,白痢,婦人產後中風,泄瀉嘔吐,腹痛,俱用薑湯化下。山嵐瘴氣,清晨溫酒化下。
治楊梅瘡方(一名木棉疔,一名天疱瘡)
胡麻 蔓荊子 枸杞子 荊芥 牛蒡子 山梔子 防風 黃連 大黃(各二錢) 黃柏 苦參 山豆根 輕粉 白蒺藜(各一錢)
上精製為末。水煮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重二錢半,用茶五更吞服。午時又一服。自覺口內痛住服。忌葷腥、油醬、炙炒、香焦之物、生果之類。宜食淡粥。切戒房室。更養七情。如此七日見效。
服前方後,口損疼痛者,用此方以解之。
黃柏 防風 荊芥 犀角 桔梗 牛蒡子 連翹 甘草(各等分)
上八味,水一盅半,煎至八分,停冷,逐口噙吐。
敷藥方
銀硃 輕粉(各一錢) 黃蠟 清油(各一兩)
先將黃蠟同油煎化,後入朱粉二味,和勻成膏。入磁罐收貯。隨瘡大小,敷搽二三次,瘡痂即脫。
又方
大楓子(三錢) 輕粉(一錢)
上二味為末。塗瘡上即愈。
校刻嶺南衛生方下卷附錄
(以此下原本屬第四卷)
安道按:諸證皆有發熱,不可悉歸於瘴也。故敢搜輯八證,標其類之尤者,以便於分析,使可便召名醫之專門者調治。況北人初至百粵,及於遐荒絕域之地。其業醫者,既鮮且繆。一時未諳,概以瘴論。反歸咎於是書也。倘留心於是,則或少逭橫天者之一二。求同志者,以發揚云而。並附東垣藥性賦於後,以便處方觀覽。
八證標類
痰證
痰者,津液所化。蓋由風傷於肺,肺氣不清而生痰;濕傷於脾,脾氣凝濁而生痰。痰之為病,憎寒壯熱,惡風自汗,胸膈滿悶,氣上衝咽而不得息。但頭不痛,項不強。若涎多者,亦隱隱頭痛。其脈右手關部滑大,或弦滑。痰涎蓄積於中脘,或有寸浮者,亦有寸伏者,又有寸口沉滑者,有沉伏者。必痰垢膩於上膈也。
食積
蓋由脾胃伏熱,因食不化,以致身熱惡食。惡寒則亦頭痛而不甚,但身不疼,心腹胞悶,或手按之則痛。可辨其脈,左手人迎平和,右手氣口脈緊盛。若關脈滑而沉,此有宿食也。
虛煩
其人素弱,有所勞傷,因而損氣,氣衰則火旺。《經》曰:陰虛生內熱。心中鬱悶不安,發熱困倦。病來潮作之時,氣少懶語,怯弱聲低。或氣虛喘促。但不惡寒,不頭疼,不身痛。濈濈然汗出,腿痠無力,沉困倦怠。脈浮芤無力。
腳氣
天之風寒暑濕之氣,蒸於足,頭痛惡寒,肢節疼痛。便秘嘔逆,腳軟屈弱,不能動履,但起於腳膝耳。尤忌補劑及淋洗開冷草藥攤盦。若犯此禁,則毒氣入心,小腹頑痹不仁。或氣喘嘔吐。
瘡毒
皆屬心火。發熱而灑淅惡寒,與傷寒相似,但飲食如常。其脈大而浮數。《方脈舉要》云:平人脈大,尤當審詳。若有痛處,恐發瘡瘍,驗其遍身,或有紅腫,或如粟米。此乃疔腫之兆也。
淤血
人有惡寒發熱,狀似傷寒。其脈芤澀,其證脅下與小腹㽲痛。手不可近,大便黑,小便利者。此淤血證諦也。蓋脅與小腹乃屬肝部。肝為血海,故有瘀血蓄積於此。須審其日前曾有跌墜挫閃拳踢之情。若服寒涼藥,恐血得寒則凝。倘瘀血上衝,昏迷不省,良久復甦。此皆血證之候也。宜行氣活血之藥可也。
勞發
其人元氣寡弱,素有痰火,結核於胯縫或腋下,或臂膊上。略有動作勞傷。則一時硬腫疼痛。煎寒作熱,狀似傷寒,其脈弦數無力。若腿縫有核腫者,俗呼為腿勞發。若腋下有核,及臂膊有核腫者,有無核而作寒熱者,此皆謂勞發證也。蓋因氣血虛弱,勞役所致。斯勞發之名,乃世俗傳襲之言耳,非正病名也。不可汗,不可下。但宜補血養氣,滋陰降火,清痰和解之劑。其病自瘳矣。待候周時,輕者則不服藥,自然微汗而解也。
痘疹
凡幼稚之兒,並年少之人,忽發熱憎寒,頭疼身痛,唇紅臉赤,噴嚏喘咳,狀類傷寒。不可遽施汗下。先須論其曾出蛻瘡否。如未出者,當驗尻骨耳尖並足皆冷。又觀耳後有紅脈赤縷為的。此證又有疹子,俗呼為麻子。今此處悉借痘證法治療,鮮有不繆者也。《麻疹骨髓賦》云:疹雖胎毒,多帶時行氣候。暄熱非令,男女傳染而成。其發也,與痘相類。其變也,比痘匪輕。愚夫愚婦嘗視如泛常,若死若生,總歸於天命。不知毒起於脾,熱流於心,始終之變。省則無證。臟腑之傷,肺則尤甚。閉門問途,不如路中尋徑。揚湯止沸,不若灶里抽薪。初則發熱,亦似傷寒,目出淚而不止,鼻流涕而不幹,咳嗽太急,煩躁難安。以火照之,隱隱皮膚之下;以手摸之,磊磊肌肉之間,其形如疥,其色若丹,隨出隨沒,乍隱乍現。根窠若腫兮,疹而兼隱。皮膚如赤兮,疹以夾斑,似景而明兮,十有九效。如煤而黑兮,百無一生。疹毒尤重,治法不同。微汗常出,熱勢越而不留。清便自調,邪氣行而無壅。腠理怫鬱兮,即當發散。腸胃秘結兮,急與疏通。苟視大而若細,恐變吉而為凶。惟衄不必憂,邪從衄解。利不必止,毒隨利鬆。所喜者身上清涼。可畏者咽喉腫痛。飲水不休,法在生津養血。飲食欲減,方須救胃和中。此疹痘之證,正於瘴氣借傷寒書治之而多訛,故略表於此。已上八證非傷寒,亦非瘴氣,各有專科門類,識者鑑之。
李杲藥性賦
羌活
味苦甘平,性微溫,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五:散肌表八風之邪;利周身百節之痛;排巨陽肉腐之疽;除新舊風濕之證;乃手、足太陽表裡引經之藥也。
升麻
味苦平,性微寒,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引蔥白散手陽明之風邪;引石膏止足陽明之齒痛;引諸藥遊行四經;升陽氣於至陰之下。因名之曰開麻。
柴胡
味苦平,性微寒,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主左右兩旁脅下痛;日晡潮熱往來;主在臟調經內之血;在肌主氣上行經。手足少陽表裡四經之藥也。
白芷
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能去頭面皮膚之風;除皮膚燥癢之痹;止足陽明頭痛之邪;為手太陰引經之劑。
防風
味甘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二:以氣味能瀉肺金;以體用通療諸風。
當歸
味甘辛,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中微陰。([梯注]胡文煥校本無「中微陰」三字也。)其用有四: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守中;稍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獨活
味苦甘平,性微溫,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三:諸風掉眩,頸項難伸;風寒濕痹,兩足不用;及為足少陰之引經。
木香
味苦甘辛,性微溫,無毒。降也。陰也。其用有二:調諸氣不可無;泄肺氣不可闕。
檳榔
味苦辛,性溫,無毒。降也。陰也。其用有二:墜諸藥,性若鐵石;治後重,驗如奔馬。
吳茱萸
味苦辛,性熱。有小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四:咽嗌寒氣噎塞而不通;胸中冷氣閉塞而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住;心氣刺痛成陳而不止。
藿香
味甘辛,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二:開胃口能進飲食;止霍亂仍除嘔逆。
川芎
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二:上,行頭角助清陽之氣止痛;下,行血海養新生之血調經。
黃連
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瀉心火,消心下痞滿之狀;主腸澼,除腸中混雜之紅;治目疾暴發宜用;療瘡瘍首尾俱同。
黃芩
味苦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四:中枯而飄者,瀉肺火,消炎利氣;細實而堅者,瀉大腸火,養陰退陽;中枯而飄者,除寒濕留熱於肌表;細實而堅者,滋化源退熱於膀胱。
大黃
味苦,性寒,無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奪土鬱而通壅滯,定禍亂而致太平,名之曰將軍。
黃柏
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五:瀉下焦隱伏之龍火;安上焦虛噦之蛔蟲;臍下痛,單治而能除;腎不足,炒用而能補;痿厥除濕藥中不可闕。
玄明粉
味辛、甘酸,性微溫,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去胃中之實熱;蕩腸中之宿垢。其妙不可盡述,大抵用此而代盆硝也。
白朮
味甘,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濕之功;強脾胃有進食之效;佐黃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實有消痞之妙。
人參
味甘,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三:止渴生津液;和中益元氣;肺寒則可服,肺熱還傷肺。
黃耆
味甘,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溫肉分而實腠理;益元氣而補三焦;內托陰證之瘡瘍;外固表虛之盜汗。
甘草
味甘平,無毒。生則寒;炙則溫。生則分身梢而瀉火;炙則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而有效,協諸藥而無爭。以其甘能緩急,故有國老之稱。
半夏
味辛平,生寒,熟溫,有毒。降也。陽也。其用有四:除濕化痰涎;大和脾胃氣;痰厥及頭疼;非此莫能治。
陳皮
味辛苦,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留白補胃和中;白消痰泄氣。
青皮
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破滯氣愈低而愈效;削堅積愈下而愈良;引諸藥至厥陰之分;下飲食入太陰之倉。
枳殼
味苦酸;性微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滯塞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削腹內連年之積。
枳實
味苦酸,性微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消胸中之虛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堅積。
桔梗
味苦辛,性微溫,有小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氣,仍治肺癰;一為諸藥之舟楫;一為肺部之引經。
知母
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中之陰也。其用有四:泄無根之腎火;療有汗之骨蒸;止虛勞之陽勝;滋化源之陰生。
藁本
味苦辛,性微溫,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大寒氣客於巨陽之經;苦頭痛流於巔頂之上。非此味不除。
生地黃
味甘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涼心火之血熱;瀉脾土之濕熱;止鼻中之衄熱;除五心之煩熱。
熟地黃
味甘苦,性微溫,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活血氣封填骨髓;滋腎水補益真陰;傷寒後脛股最痛;新產後臍腹難禁。
五味子
味酸,性溫,無毒。降也。陰也。其用有四:滋腎經不足之水;收肺氣耗散之金;除煩熱生津止渴;補虛勞益氣強陰。
川烏頭
味辛,性熱,有毒。浮也。陽中之陽也。其用有二:散諸風之寒邪;破諸積之冷痛。
白芍藥
味酸平,性寒,有小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四:扶陽氣大除腹痛;收陰氣陡健脾經;墜其胎能逐其血;損其肝能緩其中。
白茯苓
味甘淡,性溫,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六:利竅而除濕;益氣而和中;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結而能通;心驚悸而能保;津液少而能生。白者入壬癸,赤者入丙丁。
澤瀉
味甘鹹,性寒,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去胞垢而生新水;退陰汗而止虛煩;主小便淋澀仙藥;療水病濕腫靈丹。
薄荷
味辛,性涼,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清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熱之風邪。
麻黃
味苦甘,性溫,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其形中空,散寒邪而發表;其節中閉,止盜汗而固虛。
厚朴
味苦辛,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苦能下氣,去實滿而泄腹脹;溫能益氣,除濕滿散結調中。
杏仁
味苦甘,性溫,有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利胸中氣逆而喘促;潤大腸氣秘而便難。
巴豆
味辛,性熱,有大毒。浮也。陽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削堅積,蕩臟腑之沉寒;通閉塞,利水穀之道路;斬關奪門之將,不可輕用。
附子
味辛,性熱,有大毒。浮也。陽中之陽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除六腑之沉寒,定三陽之厥逆。
蒼朮
味甘,性溫。主治與白朮同,補中除濕,力不及白朮。寬中發汗,功過於白朮。
秦艽
味苦辛平,性微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除四肢風濕若神;療遍體黃疸如金。
白殭蠶
味辛平,性微濕,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去皮膚風動如蟲行;主面部䵟生如漆點。
白豆蔻
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破肺中滯氣;退目中雲氣;散胸中冷氣;補上焦元氣。
地榆
味苦甘酸,性微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經。
連翹
味苦平,性微寒,無毒。升也。陰也。其用有二:瀉諸經之客熱;散諸腫之瘡瘍。
阿膠
味甘平,性微溫,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四:保肺益金之氣;止嗽蠲咳之痰,補虛安妊之胎;治痿強骨之力。
桃仁
味苦甘平,性寒,無毒。降也。陰也。其用有二:潤大腸血秘之便難;破大腸久蓄之血結。
生薑
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製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棗有厚腸之益;溫經散表邪之風;益氣止翻胃之噦。
石膏
味辛甘,性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制火邪,清肺氣,仲景有白虎之名;除胃熱,奪甘食。易老云大寒之劑。
桂
味辛,性熱,有毒。浮也。陽中之陽也。氣之薄者桂枝也。氣之厚者肉桂也。氣薄則發泄,桂枝上行而發表。氣厚則發熱,肉桂下行而補腎。此天地親上親下之道也。
細辛
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二:止少陰合病之首痛;散三陽數變之風邪。
梔子
味苦,性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三:療心中懊惱顛倒而不得眠;治臍下血滯小便([梯注]胡本「小便」下有「而」字。)而不得利;易老云:輕飄而象肺,色赤而象火,又能瀉肺中之火。
葛根
味甘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發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中酒之苛毒;治往來之溫瘧。
瓜蔞根
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止渴退寒熱;補虛通月經。
豬苓
味淡甘平,性溫,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除濕腫,體用兼備;利小水,氣味俱長。
乾薑
生則味辛,炮則味苦。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二:生則逐寒邪而發表;炮則除胃冷而溫中。
草龍膽
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退肝經之邪熱;除下焦之濕腫。
蘇木
味甘鹹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二:破瘡瘍死血非此無功;除產後敗血有此立驗。
杜仲
味辛甘平,性溫,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二:強志壯筋骨;滋腎止腰疼。酥炙去其絲,功效如神應。
天門冬
味苦平,性大寒,無毒。升也。陰也。其用有二:保肺氣不被熱擾;定喘促陡得康寧。
麥門冬
味甘平,性寒,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退肺中隱伏之火;生肺中不足之金;止煩渴陰得其養;補虛勞熱不能侵。
秦皮
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風寒邪合濕成痹;青白([梯注]胡本「青白』下有「色」字。)色幻翳遮睛;女子崩中帶下;小兒風熱癇驚。
地骨皮
味苦平,性寒,無毒。升也。陰也。其用有二:療在表無定之風邪;主傳屍有汗之骨蒸。
桑白皮
味甘,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益元氣不足而補虛;瀉肺氣有餘而止渴。
甘菊
味苦甘平,性微寒,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散八風上注之頭眩;止兩目欲脫之淚出。
紅花
味辛,性溫,無毒。陽也。其用有四:逐腹中惡血;而補血虛之虛;除產後敗血;而止血暈之暈。
赤石脂
味甘酸,性溫,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固腸胃有收斂之能;下胎衣無推蕩之峻。
通草
味甘平,性微溫,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陰竅澀而不利,水腫閉而不行;澀閉兩俱立驗,因有通草之名。
烏梅
味酸平,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二:收肺氣,除煩止渴;主泄痢,調胃和中。
川椒
味辛,性大熱,有毒。浮也。陽中之陽也。其用有二:用之於上退兩目之翳膜;用之於下除六腑之沉寒。
萎蕤
味甘平,性溫,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風淫四末不用;淚出兩目眥爛;男子濕注腰疼;女子面生黑䵟,皆能療治。
木通
味甘平,性寒,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瀉小腸火積而不散;利小便熱閉而不通。瀉小腸火,無他藥可比,利小便閉,與琥珀同功。
白頭翁
味苦,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傅男子陰疝偏腫;治小兒頭禿膻腥;鼻衄血無此不效;痢赤毒有此獲功。
牡蠣
味鹹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四:男子夢寐遺精;女子赤白崩中;榮衛往來虛熱;便滑大小腸同。
乾漆
味辛平,性溫,有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削年深堅結之沉積;破日久秘結之瘀血。
天南星
味苦辛,性溫,有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墜中風不省之痰涎;主破傷如屍之身強。
商陸
味酸辛平,性寒,有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味酸辛,其形類人,其用療水,其效如神。
葶藶
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中之陰也。其用有四:除遍身之浮腫;逐膀胱之留熱;定肺氣之喘促;療積飲之痰厥。
海藻
味苦鹹,性寒,無毒。沉也。陰中之陰也,其用有二:利水道通閉結之便;泄水氣消遍身之腫。
竹葉
味苦辛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除新舊風邪之煩熱;止喘促氣勝之上衝。
蔥白
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二:散傷風陽明頭痛之邪;止傷寒陽明下利之苦。
天麻
味辛平,([梯注]胡本「辛平」下有「性溫」二字。)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四:療大人風熱頭眩;治小兒風癇驚悸;卻諸風麻痹不仁;主癱瘓語言不逐。
大棗
味甘平,性溫,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二:助脈強神;和脾健胃。
威靈仙
味苦,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推腹中新舊之滯;消胸中痰唾之痞;散苛癢皮膚之風;利冷痛腰膝之氣。
惡實
味辛,性微寒,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四:主風濕癮疹盈肌;退風熱咽喉不利;散諸腫瘡瘍之毒;利凝滯腰膝之氣。
草豆蔻
味辛,性溫,無毒。浮也。陽也。其用有二:去脾胃積滯之寒邪;止心腹新舊之疼痛。
玄胡索
味甘辛,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活精血,療產後之疾;調月水,主胎前之證。
荊芥
味辛苦,性溫。其用有五:利血脈,宣通五臟不足之氣;能發汗,兼除諸勞煩亂之渴;瘡瘍散腫有神;產後血暈無比。(附此以下晉府良醫增。)
麻仁
味甘平,無毒。其用有四:補中益氣之功;逐水利便之能;大腸燥有潤燥除燥之良;積滯血有破血復血之妙。
香附子
味甘,性微寒,無毒。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除胸中熱而充皮毛;解胸中忪而益氣血;故近世婦人血氣未有不用之者也。
縮砂
味辛,性溫,無毒。其用有四:脾胃氣結而不散;善能消食;虛勞冷瀉而不安;還攻腹痛。
益智
味大辛,性溫,無毒。其用有六:遺精虛漏;小便遺瀝;脾胃虛寒;和中益氣;主君相二火;走脾腎兩經。此其治也。
烏藥
味辛,性溫,無毒。其用有四:中惡心腹刺痛;蠱毒宿食不消;暖丈夫之膀胱;益婦人之血氣。
本瓜
味酸,性溫,無毒。其用有四:治腳氣濕痹;收邪氣霍亂;本草云益肺而去濕;和胃而滋脾。此盡其用也。
五靈脂
味甘,性溫,無毒。其用有四:療心腹冷氣而利於大人;治五疳癖疾而益乎小兒;腸風通利氣脈;經閉能行血道。
瓜蒂
味苦,性寒,有毒。其用有四:治大小頭面四肢俱浮;吐凝痰胸膈兩脅俱到;去鼻中之瘜肉;療周身之黃疸。
車前子
味甘鹹,性寒。其用有四:主氣癃而小便不利;治濕痹而眼目不清;不走氣與茯苓同功;益精氣與茯苓異用。
郁李仁
味苦辛,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仁破血而潤枯燥;根破積而宣結氣;小兒發熱作湯浴;風蚛牙疼煎含漱。
茯神
味甘,無毒。陽也。其用有四:風眩心虛而不安;驚癇神亂而不定;利虛人之小便;下虛之人滿急。故稱補虛之主。
丁香
味辛,性溫,無毒。陽也。其用有四:溫脾胃而止霍亂;壯陽氣而暖腰膝;降胸中之氣;補腎經之虛。
大腹皮
味辛,性微溫,無毒。其用有三;開痰壅而利膈;健脾胃而調中。食吃醋心,須用鹽洗。
川楝子
味苦平,性寒,有小毒。其用有四:主傷寒大熱;治上下腹痛;瘡疥有殺蟲之能;便溺有清利之妙。
沒藥
味苦平,無毒。其用有六:主破血;而治下血;療金瘡;而與杖瘡;瘡瘍痛,敷之有神;筋骨痛,服之無比。
乳香
味苦,陽也。其用有二:解諸經之鬱結;定諸經之疼痛。主治如斯,活法在己。
訶黎勒
味苦而酸,性溫。陰也。降也。其用有四:腹脹滿不下飲食;膈壅滯積多痰涎;通結氣,利津液,有開導之功;止痢疾,住滑瀉,有收澀之效。
瓜蔞實
味甘,性潤。降也。其用有六:甘能補肺;潤能降氣;痰膠固而能開;鬱火燥而能制;治虛勞之痰嗽如神;療肺痿之喘促無對。
貝母
味苦辛,性平,微寒。其用有八:主傷寒寒熱不寧;治小便淋瀝不利;喉痹用之能消;疝瘕施之有效;清痰不燥;止渴有功;保肺定喘嗽;寬中開鬱結。故《詩》云:言採其虻,良在是夫。
山藥
味甘平,性溫。手太陰經藥也。其用有八:味甘,而能補中益氣:性涼,而能除熱強陰;主頭面之遊風;治風虛之眩暈;充五臟而長肌膚;健四肢而填骨髓;潤皮毛之燥;添氣血之能。
前胡
味苦,性微寒。其用有四:開結寬胸脅;清痰止頭痛;益精明目無疑;傷寒寒熱必用。
三稜
味苦,性平。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潰老癖癥瘕;調少婦血脈,安心腹刺痛;消腑臟瘀血。
蓬莪朮
味苦辛,性溫,無毒。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六:消心脾之飲食;破痃癖之結氣;治丈夫之奔豚;開婦人之結滯;返正氣而定霍亂;回冷吐而止酸水。
款冬花
味甘辛,性溫,無毒。陽也。其用有四:療肺氣喘促不寧;止涕唾稠黏不已;吐血心虛;驚悸勞嗽;漸成肺痿之證主之。
肉豆蔻
味辛,性溫,無毒。其用有四:治積冷,心腹脹痛;止霍亂,能消宿積;大人嘔吐涎沫;小兒惡傷乳食。
馬兜鈴
味苦寒,無毒。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肺熱能清;肺虛能補;散滯氣刺痛;開凝痰膠固。
鬱金
味辛苦,陰也。其用有四:治丈夫尿血熱注;開女人宿血結聚;治脹痛,雖破血而補,療血淋,能清利而愈。
瞿麥
味苦辛,性寒。陽中微陰也。降也。其用有五:主關格諸癃閉而不通;治癰腫諸結熱而不散;明目去翳;破胎損子。宜其為利水之聖藥也。
滑石
味甘,性寒,無毒。降也。其用有六:滑能利前陰不利;沉能泄上焦元氣;開女子乳難、結核;主周身邪熱泄澼;安吐瀉,乃盛暑良方;利水道,為至燥之劑。
蒲黃
味甘,性平,無毒。主吐衄唾血崩血;消瘀積敗漏瘡癤;產後兒枕痛,施之如神;產前胎能墮,用不為劣。生用則破血,熟用則補血。
牡丹皮
味苦辛,性寒。陰中微陽也。其用有六:治腸胃之積血;止吐衄之逆血;清有汗之骨蒸;解堅聚之癥結;瀉丈夫之陰火;涼綿綿之虛熱。
竹瀝
味甘,性緩,無毒。其用有四:消陰虛太熱之痰;降產後太虛之痰;開風虛太固之痰;潤消渴大燥之痰。功效大略如此,佐使當隨藥用。
人尿
味鹹,性微寒,無毒。其用有四:新產能下惡露;虛勞能復氣血;精不足,則能補精;髓不足,則能填髓。用則童子者良,試其色必清如水。
香薷
味辛,微溫,無毒。其用有六:治傷暑,有神;治水腫,下水無比;治筋骨之損傷;療暑毒之血痢。
硃砂
味甘,微寒,無毒。其用有四:明目能通血脈;震驚能安魂魄;潤心肺而養精神;定怔忡而止煩渴。
鱉甲
味鹹,性平,無毒。其用有四:主心腹癥瘕;兼治虛勞瘦怯骨蒸;除鼻中瘜肉如取;平陰蝕惡肉成功。用得九肋者良,制當酥炙為能。
牛膝
味苦酸平,無毒。其用有五:主腰膝疼痛不能屈伸;治月水閉結不得通利;男子陰消神丹;老人失溺無比;墮胎宜慎,知其為破血之劑。
旋覆花
味鹹甘,性溫,有小毒。其用有四:破胸中結核痰涎;利大腸鬱結血氣;傷寒後心下痞滿;軟堅痞腹中寬利。
跋
無用之書可秘,有用之書不可秘。雖秘之,竟為具眼者所賞拔,公行於世,如《衛生方》之遇梯子是也。聞是書世僅有寫本,誤脫複雜,鉤棘刺目不可讀,不知原本為何人所秘而私之也。今梯子使之免秘書之伍而就有用之列,其校訂之力,殆比述作,可謂是書之功臣矣。抑人情貴少不貴多,聞某家有一秘書,則懇祈而寶視之;及其書既行,則草芥視之。是校刻之功不如帳秘之私也,是書遇梯子,為幸耶?不幸耶?具眼者必能辨之。
庚子秋日 岡田龜
募原偶記
憶文政癸未孟春,我南洋梯君奉阿波少將公之命,講醫經及本草於學館。有生徒讀《瘟疫論》者,至「募原」二字,眾論不一,遂舉諸家之說,以質之君。君引據《素問·痿論》「張氏注」解之。簡亦在坐焉,退而錄之,為一小冊。丁亥季冬,君以病而罷。客居京師,不相見十四年矣。頃日,余遊京師訪梯君。以其所校《嶺南衛生方》見示。余受讀卒業。竊謂:此與吳氏《疫論》相為表裡,但彼則主苦寒,此則主辛溫。然非一病有二因,蓋以歲運異其治方耳。而今世醫家,或錯認附子之證用大黃,而未有大黃之證而用附子者,豈非以吳氏之書刊布已久,而李氏之書未行於世耶?今令此二書雙行,則眾庶幾有救生民之夭橫矣。因念吳氏一書專根乎募原,而募原不明,則雖登其堂,不能入其室也。遂請梯君附「募原偶記」於其後,且錄多紀氏《募原考》全文,雜以管見。記中揭諸家姓名。非敢訾先輩。私謂:當仁不讓師之意云而。
天保庚子季夏 山田簡志
荻野氏《瘟疫餘論》解:傷寒感而即發,時疫感久而後發者。謂:肌表屬一身藩屏,而衛氣護之。雖毫毛刺皮則痛,此屏護完固而不隱容也。其護內亦如此。而容藏不即發,何也?今有誤吞骨核之類者,入腹不覺痛,經日之後,上吐下泄,不至為害。是知內有遊地,可以容藏。以此觀之,蓋募原表裡之界,必有遊地。邪乘其隙伏匿,陰養屈起之勢,故感而不覺也。久而後發,理或有之。
《陰陽應象論》云:「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按:故曰以下,必陰必陽之解也。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當陽時為陽所傷,謂之重陽。春傷於風,夏傷於暑是也。當陰時為陰所傷,謂之重陰。秋傷於濕,冬傷於寒是也。溫病咳嗽屬陽,飧泄痎瘧屬陰。重陰重陽二句,陰極生陽,陽極生陰之義。二必字對二生字,非必定不易之謂也。假令昨日天冷,人感其氣,至今日發熱病,是重陰必陽也。今日天熱,人感其氣,至明日發寒疾,是重陽必陰也。陰陽之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豈可期時月耶?諸家遺此二句,而以必字起疑,是舉標遺本,宜其不得解也。凡病有感時即發者,有逾時發者,有久而發者,有久而自解者,皆由邪之緩急,正氣虛實也。邪之緩者,未能敵正氣,蘊蓄久之,方成鬱熱。其初熱微,患者不自覺,而醫亦莫之察,因謂逾時而發耳。凡疫邪自內達外,熱則在表,寒不在表,故有發熱無惡寒,異乎傷寒之邪客表位。從外及內,必惡寒者,此宜汗與不宜汗之分界也。或至傳變數證。則治法依仲景方。《五十八難》云: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乃知溫病原與傷寒一家。
按:腸胃者,人身之倉廩,傳道之官,主容穀味而消化之。其化與不化,由乎物之硬軟,人之強弱也。若骨核硬物,固不可食,安能容而消之乎?不能容故吐,不能消故泄,此腸胃之常也。肌膚毀傷,衛氣隨損。此肌膚之變也。荻野翁似據變論常,未免牽強。且上吐下泄,未可謂無害於腸胃。究竟募原表裡之間,斷無遊地可伏邪。凡人為六氣之沴所傷,猶物被水浸潤,其所感淺深,系衛氣之盈缺。八尺之軀,九臟百骸,無一長物,豈有設遊地待邪氣之理哉。
荻野氏序《溫疫論》云:又可氏本《素問·瘧論》邪著募原之語。按:《瘧論》有間日發者,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等語,通篇專論痎瘧,無片語及溫病。但有募原二字耳。余未聞溫病有間日一發者。則吳氏所本,必非《瘧論》,其所據是《針經》。《針經》即《靈樞》,非《素問》也。張仲景《傷寒論》序曰:《九卷》,皇甫謐《甲乙經·序》曰:《針經》九卷。林億等云:仲景、叔和只為之《九卷》,皇甫士安名為《針經》,《隋書·經籍志》謂之《九靈》,王冰名為《靈樞》,則可見其引證亦誤矣。嘗聞荻野翁在東武講《溫疫論》,以募、膜二音,為學徒所嘲。余恨當時無人以「瘧論」質之。
鬆尾淡臺《溫疫反案》及泰山霧隱《溫疫論解》,並注《針經》為《內經》。按《黃帝內經》十八卷,昉見前《漢書·藝文志》。《甲乙經·序》曰: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蓋以《素問》、《針經》二經為《內經》,始見於此。吳氏之論,專主《針經》,今二氏泛稱《內經》,未中竅。豈撿《針經》而不見「募原」二字。近見某先生《溫疫論》筆記,蓋其門人所錄。其說謂:《針經》無「募原」二字,出《素問·瘧論》。吳氏誤認《素問》以為《針經》。余廢書嘆曰:有是哉,醫之為人所賤也。不學面牆,口給御人,妄造私言,玄耀其徒,而不恤賊夫人之子也。至於鑿空臆斷,玩弄古籍,可謂僭妄甚矣。今世所謂專門名家者,率皆爾。則讀《溫疫論》,不曉「募原」為何物,而歸咎於先賢之疏漏。亦不足多怪也。語曰:鬻棺者欲歲之疫,非憎人慾殺之,利在於人死也。今以諂佞賣藥,祈口腹者,亦尤此耶。
醫學院佃氏《辨溫疫論》曰:膜原謂心下膈膜,腸胃膜原,邪之傷表裡間也。古有縱與橫之說。按:滑伯仁云:膈者,隔也,凡人心下有隔膜,與脊脅周迴相著。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於心肺也。蓋謂胸腹限隔之脂膜,故名膈膜,固非指募原也,不知何以混腸胃膜原乎?抑至縱橫之說,無稽尤甚。余疙疙枕籍《素》、《難》有年矣。未聞對稱心下膈膜與腸胃膜原,以分縱橫。合為募原也。佃氏又云:吳氏縱論,戾古規,背聖言,耳食之徒,溺其雄辯,不能由正道以入軒岐之域。其子元禎序云:家嚴尚藥奉御之暇,辨吳氏之非也。出於不獲已之苦心。余謂:吳氏據《針經》立言,即軒岐之道也。佃氏何必苦心而費無用之辨,且令子侄序之,賣弄爵秩,抑亦何心哉?夫不讀聖經而妄稱古規,詆議前賢,猶瞽者辨白黑,聾者聽宮商,余服其膽。
《辨溫疫論》嗣子柳啟序云:《針經·瘧論》有橫連募原之語,未聞有疫邪著募原之說。可謂新法矣。按病名古今有異同。若溫疫二字,在醫書始見於葛洪《肘後方》在古謂之溫病。故《靈》、《素》、《難經》、仲景之書,及《脈經》、《甲乙經》等,無一疫字。(坊本《素問》「刺法」、「本病」二論載疫字,此二篇王冰、林億皆云:亡已久矣。明·熊宗立著《素問》句讀,取《素問遺篇》一書樸之。即此二篇也。不知何人撰述。要是系後人偽作。)猶痰、痢、咳、噯等字,《內經》不載也。佃氏未曉病名有古今之異。故不免飯鍬為矩也。《瘧論》是《素問》中一篇。此序對舉《針經·瘧論》,亦輕重失倫。
吳氏曰:疫者,感天地之厲氣,在歲運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時有盛衰。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
《針經·歲露論》云:黃帝曰:願聞歲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師曰:此八正之候也。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少病而少死。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又云:立春,風從西方來,萬民又皆中於虛風。吳氏之言,蓋本於此。厲氣,即賊風邪氣,今之所謂溫疫也。《周禮》云:四時皆有癘疾。蓋厲與癘通。劉熙《逸雅》云:厲,疾氣也,中人如磨礪傷物也。又云:疫,役也。有鬼行役也。
吳氏曰:邪自口鼻而入,則其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於夾脊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裡之分界,是為半表半裡。即《針經》所謂連募原是也。又云:今邪在募原者,正當經胃交關之所。
《百病始生篇》云: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本篇,留而上各具患狀,以丈長不載。)留而不去,傳舍於經;留而不去,傳舍於輸;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又云: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按:留而不去者,謂治之不及也。邪氣中人身,從其深淺,為之汗下。舍於腸胃,邪氣漸深,法當下之。然治已不及,至傳於募原,則邪氣尤深矣。蓋吳氏之書,本《歲露論》。然至論其傳變,則撮大意於《始生篇》。且經胃交關一句,根據腸外募原之文。然而吳氏不曰邪之中人,始於皮膚,而為自口鼻而入,則似與《針經》不合。《陰陽應象論》云:肺在竅為鼻,脾在竅為口。又云: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聖濟總錄》云:瘴氣所起,其名有二。孟夏之時,瘴名芳草,而終於秋。孟冬之時,瘴名黃亡,而終於春。四時皆能傷人,而七、八月間,山嵐煙霧、蛇虺郁毒之氣尤甚。當是時,瘴疾大作,不論老少,或因飢飽過傷,或因榮衛虛弱,或沖煙霧,或涉溪澗,但呼吸斯氣,皆成瘴疾。王汝言云:春秋時月,人感山嵐瘴霧毒氣,發寒熱,胸膈飽悶,不思飲食,此毒氣從口鼻入內也。治當解毒行氣,不宜發汗也。其他以口鼻為說者數家,但未直言從口鼻而客募原耳。至吳氏,捏合彼此以立言。其言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者,以邪氣舍於夾脊之內也。《舉痛論》云:寒氣客於夾脊之脈則深。蓋吳氏由此示邪之深耳。凡人苟有疾病,必害於臟腑經絡。豈有不由臟腑經絡而生疾病者哉。乃吳氏所以舉三陽之顯證也。今疫邪舍於肉裡臟腑間之募原。表雖近,未出表,則非表證;胃雖近,未入胃,則非里證。不可汗,亦不可下,所以名半表半裡也。
多紀氏《募原考》曰:募原,未詳其義。檢字書:募,廣求也。無干人身之義。因考《素靈》諸篇,募者,幕之訛也。幕又從肉作膜。劉熙《釋名》云:膜,幕也。幕絡一體也。《痿論》:肝主身之筋膜。全元起注云:膜者,人皮下肉上筋膜也。李時珍《脈學》釋音:募與膜同。蓋募本取義於帷幕(《說文》:帷在上曰幕。)耳。《太陰陽明論》:脾與胃,以膜相連。新校正云:《太素》膜作募。又《邪客篇》地有林木,人有募筋。此募幕易訛之證也。
按:《素》、《靈》諸篇,無一幕字。豈容幕訛作募。其從肉作膜者,即是募字,非幕字也。故《歲露論》、《瘧論》及《百病始生篇》等所謂募原者,《舉痛論》已作膜原,便是確證。若時珍《脈學》,遠出於《舉痛論》之後,乃為白談。乾隆巳己所刊《年希蕘經驗四種》中《溫疫論》悉作膜原。此書翻刻盛行,世人誰不知募之為膜也。繁引數證,全屬贅疣。《周禮·幕人》注云:在旁曰帷,在上曰幕。皆以布為之。四合象宮室。由是觀之,劉熙所謂膜,幕也。幕絡一體者,即指肌表皮肉中間之脂膜。故以帷幕取喻也。但未可以帷幕喻募原。何則?邪之客肌表者,一汗可解,客募原則邪氣已深,非一汗所能解也。故余斷然曰:劉說指肌表皮肉間之脂膜,決不以各臟各腑間,迂曲微細者,取義於帷幕也。況帷幕亦無關人身之義乎。至於《太陰陽明論》及《邪客篇》等,固無募幕易訛之證,恐屬附會。又按:隋·全元起著《素問訓解》而不傳,多紀氏引之,恐亦杜撰。
其已如此。而膜之在軀殼中最為用者,為膈幕。《人鏡經》云:膈膜者,自心肺下,與脊脅腹周迴相著。如幕不漏,以遮蔽濁氣。不使熏清道是也。《甲乙經》:膈俞在第七椎。因推之,蓋膈幕之系,附著脊之第七椎,即是幕原也。
按:《臟腑證治圖說》、《人鏡經》八卷,姓氏未詳,蓋悉明人所著。今引此者,意在幕字,欲以附會募原於膈膜耳。膈膜之用,元·滑伯仁已言矣。非防於《人鏡經》,而膈膜固非募原也。馬玄臺、張介賓並曰膈膜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若令膈膜著第七椎,則距鳩尾及十一椎遠矣。何以有遮蔽濁氣之說哉。夫五臟之位置乎。人身也,肺、心、脾、肝、腎為之序次。脾臟素位肝臟之上,肝臟素居於脾臟之下。然在腧穴,則脾腧在十一椎,而肝腧卻在九椎。其不可拘泥如此。
《瘧論》: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用有道遠,其氣深。(《歲露篇》同。)王冰注:募原,謂鬲募之原系。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並同。今以橫連二字觀之,則為膈幕之原系無疑矣。
此亦引《瘧論》及王冰次注。其以募原為膈募之原系。蓋似解橫字為縱橫之橫,以連字為連列之連也。夫病勢傳變萬狀。非一言之所能盡。而察之之要,惟賴望聞問切。賊邪傷人,病無形體。豈可與五積癥瘕之隱然成形,如杯盤梁架,如蛇鱉獺狐者比視哉。則不知何所見而言橫言連。其義不可解。醫籍汗牛,亦不載此等證候。可見失解之甚。此二字,當以《孟子》洪水橫流,流連荒亡解之。邪之客募原,為人身之患。猶橫流流連,為天下之憂也。
而幕原,又所指不一。《百病始生篇》云: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又云:或著於腸胃之募原。《舉痛論》云: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又云: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蓋所謂膜原者,言膜之在各臟各腑之間,而遮隔者之原系也。按:前文已言幕原附著於膈俞之分,此言幕原所指不一,蓋亦誤混募原膈膜為一。故於經文無一明證。徒舉《百病始生篇》、《舉痛論》等不符己意者數條。欲以所指不一一句,揜其附會耳。凡病有七情六淫之異,有陰陽表裡之差。先哲論法定方,從其淺深,以作藥餌。據輕重以辨死生,各有標準度之也。吳氏以募原立標準,若募原所指不一,則邪之所在不明。而病不可名狀以至誤治驕病為難治之證,謂之壞病。吳氏之設論,豈欲以壞病耶。不然則募原豈容無所定指哉。
各臟各腑之間,皆有薄膜。而外連於皮肉孔穴,直其次者,謂之幕穴。肝幕期門,膽幕日月之類。豈臟腑位於身中,而其氣,背部則從脊骨間而輸出,故謂之腧穴,腹部則臟腑之幕,直著於皮肉,故謂之幕穴乎?《六十七難》亦誤作募。滑壽遂注云:募尤募結之募,言經氣之聚於此也。亦何不考也。
按:多紀氏言臟腑間薄膜,外連於皮肉孔穴者,蓋以經絡混募原。夫人身之孔穴,三百六十有五,悉繫於十二經絡及任、督二經之所流注。故無一穴不由經絡者,豈須舉募原哉。自古至今,未有就孔穴論募原者,至若直其次者,謂之幕穴。肝募作肝幕,膽募作膽幕,取義於帷幕。殆乎妄誕矣。《甲乙經》三焦募,即任脈石門穴。然而三焦有名無形,《難經》曰: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無形。蓋三焦謂腎間原氣之別使,以營周身者。故秦越人呼腎曰三焦之原。詳見《八難》及《六十六難》。然則帷幕三焦者,即周身者皮膚耳。乃知三焦不位石門之分,募穴亦不可以帷幕喻也。《內經》諸篇所載十二經募穴,豈盡幕穴之訛乎。又以為從脊骨間而輸出,故謂之腧穴者,恐非。蓋五臟六腑之腧穴,各在背部。或曰心腧,或曰肺腧,皆謂某穴主治某病。滑伯仁云:在背為陽,則謂之腧。腧,《史記扁鵲傳》作輸。尤委輸之輸,言經氣由此而輸於彼也。而諸腧悉系背部足太陽一經。即是經氣之所輸也,豈有從脊骨間而輸出乎?滑伯仁又云:在腹為陰,則謂之募。尤募結之募,言經氣聚於此。此足以解募穴之義。竊謂:募穴之募,莫故切,音暮。募原之募,未各切,音䳆。猶胞字包、拋二音。子宮、膀胱所指各異。又《正字通》膜字注云:模韻,音䳆。蓋與募古通。多紀氏暮㖡混同為一音,故致訛如此。而歸罪於先哲之不考,豈不冤乎?
此他後世諸家釋募原者,多牽強迂謬之說。茲舉其一二如左。
所謂諸家釋募原者,馬玄臺、張介賓、張思聰、《百病始生篇》及《舉痛論》注。張思聰、高世栻、《瘧論》注,吳又可《溫疫論》,高鼓峰《四明心法》、王子接《古方選注》,蔣示吉《醫意商》、劉奎《溫疫論類編》是也。然眾說迂怪,難以信據,已見《募原考》,此不復贅。
案:考以上諸說,募原二字。曰:為皮裡膜外。曰:為鬲胸之原。曰:為募穴原穴。曰:為腠理。曰:為膏膜。曰:為衝任脈。曰:為胸中支膜之原野。其不一定如此。然因《瘧論》所言而揆之,其地即在形層之內,臟腑之外,俠脊之界。吳又可謂之半表半裡者似是。但其言未清晰,是可惜耳。其餘數說,未免歧誤,學者勿見眩惑焉。
按。多紀氏亦未免歧誤,徒加繁冗,令後學亡羊。程子注《大學親民》云:親當作新,不敢改本文。此從來傳注之法也。今改肝募作肝幕,膽募作膽幕,殆乎武斷害經。其將求勝於經耶?抑未達耶?
募原二字,聚訟紛然,竟無明解。按:張介賓注《痿論》云:凡肉理臟腑之間,其成片聯絡薄筋,皆謂之膜。所以屏障血氣者也。凡筋膜所在之處,脈絡必分,血氣必聚。故又謂之膜原,亦謂之脂膜。
此說明了,足以破紛紛之惑矣。今解剖禽獸,亦肉間臟理,薄膜聯絡,此即募原也。諸家無悟此義。《募原考》引張說,亦不及此。枉費思索,適足以惑後學耳。或問,原字作何解?曰:張注所謂,所在之處,是原字之解也。《素問》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又云:大谷小溪。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之所客也。按:衛氣所留止,即膜所在之處,所謂原也。尤警蹕所至稱行在所也。此與《難經》腎間動氣為生氣之原一般,但越人以腎氣為言,此則以衛氣言之。曰溪,曰谷,曰原,亦同一義也。張注蓋本此。《針經·歲露論》云:邪氣內搏於五臟,橫連募原。此亦謂痎瘧。然篇中論瘧者惟一章,其他則論賦風邪氣,後世所謂溫疫也。迥異乎《瘧論》之通篇論痎瘧者。乃知吳氏立論,全據《針經》,非據《素問》也。
募原偶記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