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糵米(《別錄》),穀糵(《澹寮方》),稻糵、穀芽(《綱目》)。
【釋名】
糵,同“糱”,《說文》:“糱,牙米也。”段注:“麥、豆亦得雲米,本無糠,故能芽。”本品為稻的種子發芽而成,故稱稻芽。又《綱目》雲:“稻糵,一名穀芽。”
【基原】
為禾本科植物稻的穎果經發芽而成。
【植物】
稻 Oryza sativa L. 見“粳米”條。
【制法】
一般在春、秋兩季加工。取揀淨的稻穀,用水浸泡1~2日,撈出,置於能排水的容器內,蓋好,每日淋水一次,保持濕潤,使發芽,待鬚根長約3.3~7mm時,取出曬乾即得稻芽。
【化學成分】
稻芽含麥芽糖(maltose),腺嘌呤(adenine),膽鹼(choline),以及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等18種氨基酸,並含蛋白質,脂肪油,澱粉和澱粉酶等。
【炮製】
1.稻芽 見“制法”項。
2.炒稻芽 取淨稻芽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深黃色,大部爆裂,並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聖濟總錄》:“微炒。”炒稻芽偏於消食,用於食少納呆。
3.焦稻芽 取淨稻芽置鍋內,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有焦香氣逸出時,取出攤涼。焦稻芽善化積滯,用於積滯不消。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性】
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
1.《別錄》:“味苦,無毒。”
2.《品匯精要》:“味甘、苦,性微溫。氣厚於味,陽中之陰。”
3.《綱目》:“甘,溫。”
4.《本草匯言》:“通入脾、胃二經。”
5.《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手少陰心經。”
【功效主治】
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主治食積停滯,脘腹脹滿,食少,泄瀉,腳氣浮腫。
1.《別錄》:“主寒中,下氣,除熱。”
2.《本草經集注》:“末其米脂,和,傅面,亦使皮膚悅澤。”
3.《日華子》:“能除煩,消宿食,開胃。”
4.《綱目》:“快脾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
5.《本草匯言》:“消宿食,行滯氣之藥也。”
6.《中藥材手冊》:“治脾虛,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煩渴,消瘦。”
7.《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胃弱食滯脹滿,食欲不佳及營養不良之腳氣等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大劑量3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胃下垂者忌服。”
【應用配伍】
《得宜本草》:“得砂仁、白朮,能使人進食。”
【附方】
1.啟脾進食 穀糵四兩,為末,入薑汁、鹽少許,和作餅,焙幹。入炙甘草、砂仁、白朮(麩炒)各一兩。為末,白湯點服之,或丸服。(《澹寮集驗方》穀神丸)
2.治小兒消化不良,面黃肌瘦 穀芽9g,甘草3g,砂仁3g,白朮6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飲食停滯,胸悶脹痛 穀芽12g,山楂6g,陳皮9g,紅曲6g。水煎服。(同上)
【文獻綜錄】
1.《本草經疏》:“具生化之性,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藥,脾胃和則中自溫,氣自下,熱自除也。”
2.《藥性纂要》:“穀芽,能醒運脾胃,助益生氣,以消虛脹,而不損真元,湯劑中加而用之,比之麥芽尤純,而作飲代茶常服,更能啟脾進食。”
3.《本經逢原》:“穀芽,啟脾進食,寬中消穀,而能補中,不似麥芽之克削也。”
4.《藥性切用》:“穀芽溫中下氣,開胃進食。生則胃氣下陷為宜,亦能助發斑疹;熟則降胃氣,虛閉為宜,亦能助胃化食。”
5.《藥籠小品》:“生用運化為多,炒用開導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