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W

来自WikiTCM
环溪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19日 (六) 03:56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h2 id="hi-62922">五傷</h2> <p>五種病證名。即帶下三十六疾中之五傷。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五傷者,一者窮孔痛,二者…”)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五傷

五種病證名。即帶下三十六疾中之五傷。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五傷者,一者窮孔痛,二者中寒熱痛,三者小腹急牢痛,四者藏不仁,五者子門不正引背痛。”

五善

證名。指癰疽瘡瘍病程中出現的五種順證。見《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一。五種順證之出現是判斷化膿性感染預後的重要依據,外科文獻多與七惡或五逆之證相並論述。其內容為:動息自寧,飲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調勻,二善也;膿潰腫消,膿色鮮而不臭,三善也;神采精明,語音清朗,四善四;體氣和平,五善也。外科醫家臨證,一般認為化膿性感染之病患能有三善者即為順證,易治易愈,預後良好。五善之具體內容,外科文獻記述雖各家有異,但基本內容是一致的。

五疝

病名,五種疝之總稱。出《諸病源候論》卷二十。皆因臟腑虛弱,飲食不節,血氣不和,寒溫不調之所生也。即石疝、血疝、陰疝、妒疝、氣疝。參見有關各條。

五色主病

青、赤、黃、白、黑五種病色所主的病證。

①診斷學名詞。以五色配五臟。青主肝病,赤主心病,黃主脾病,白主肺病,黑主腎病。但必須結合病理實際,不宜機械套用。參見五色命髒條。

②診斷學名詞。以五色辨疾病性質。青主風、主驚、主寒、主痛;赤主熱;黃主濕;白主血虛、主寒;黑主痛、主血瘀、主勞傷。

五色油丹

病名,即五色丹。出《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六。詳該條。

五色瘍

病證名。見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古人以五行配五色,將發於眼部的木瘍、火瘍、土瘍、金瘍、水瘍統稱為五色瘍。各瘍形成的原因不盡一致,因而證治也有所不同。可參見各有關條。

五色五味所入

中藥學術語。系藥物歸經內容之一。古人從五行學說出發通過五色、五味與五行所屬而與臟腑經脈相結合的說法。即色青,味酸,屬木,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色赤,味苦,屬火,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色黃;味甘,屬土,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色白,味辛,屬金,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色黑,味鹹,屬水,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這種說法,只供參考,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五色命髒

診斷學名詞。指五色與五臟相配。《靈樞·五色》:“以五色命髒,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五臟有病,常見其相應的病色。例如,青色可見於肝風,黃色多見於脾濕。臨證須結合四診,全面分析。

五色痢

病名。痢下膿血呈現多種顏色者。有實證和虛證之分。實證多因止澀太早,或下之末淨,熱毒留滯腸中所致;虛證多因痢症久延,髒氣受損,脾腎兩傷所致。亦有正虛邪戀,虛實夾雜者。痢下五色,病機各別。《痢證匯參》卷二:“痢有五色之辨,如下痢腸垢之屬,無非氣之所化也。但白者其來淺,浮近之脂膏也。赤者其來深,由脂膏而切膚結出。純下赤者,多以血為熱迫,故隨溢隨下,此則最深者也。若紫紅紫白者,則離位稍久,其下不速,而色因一變。純血鮮紅者多熱證,以火性速,逼迫而下也;紫紅紫白者少熱證,以陰凝血敗損而然也;純白者多寒證,髒寒薄滑而然也。又有黃黑二色,則色滑而穢臭者為熱證,亦有寒者;若淺黃色淡,不甚臭者,此即不化之類,皆寒證也;黑而膿厚大臭者,多火證;若青黑而腥薄者,此肝腎腐敗之色也。”《溫熱經解》治痢色赤,或先白後赤,或赤多白少者,銀查芩連湯;痢色黃者,葛根芩連湯;痢色綠者,陳苓術芍甘連湯;痢色純白,薑苓術草湯、理中湯,脈沉遲者加附子;痢色純黑如漆,銀查薑桂大黃湯。一般以初起者為實,日久者為虛;脈實有力者為實,脈虛無力者為虛。補虛以補火生土法,瀉實以清痢蕩積法。

五色黃

黃病二十八候之一。由脾熱引起身黃。見《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若脾更移熱於它髒,則於身面、眼目、舌下並可出現該髒之色。如脾移熱於肝則可見眼青黃,面色青,脈亦青;如脾移熱於心,則其人身熱而發赤黃,眼赤高視,心腹脹滿,脈赤;如脾移熱於肺,其人身熱發黃白,舌下生白垢;如脾移熱於腎,則其人身熱發黑黃,唇黑眼黃,舌下脈黑等。

鶩泄

病名。出《宣明論方》卷十。又稱鶩溏、鴨溏、鶩瀉。《醫宗必讀·泄瀉》:“鶩泄,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鴨糞,澄徹清冷,小便清白,附子理中湯。”參見寒泄條。

鶩溏

證名。《素問·至真要大論》:“寒清於中,感而瘧,大涼革候,咳,腹中鳴,注泄鶩溏,名木斂。”《張氏醫通·大小府門》:“鶩溏中,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鴨糞,所以澄徹清冷,小便清白,濕兼寒也。附子理中湯。”《金匱翼·泄瀉諸症統論》:“鶩溏者,水糞並趨大腸也。夫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氣衰弱,不能分佈,則津液糟粕並趨一竅而下,《金匱》所謂脾氣衰則鶩溏也。又寒氣在下,亦如令人水糞雜下,而色多青黑,所謂大腸有寒則鶩溏也。”參見寒泄條。

寤生

出《左傳·隱西元年》。

①指產婦在睡眠中生下孩子,醒後方知。

②指嬰兒娩出之際,立即能睜眼視物者。

③即逆生。詳該條。

④指嬰兒生下,悶絕不啼。見閻誠齋《臨證須知評知》。

《悟真篇》

氣功內丹術專著。北宋張伯端撰。成書於熙寧乙卯(1075年)。自序謂:“罄所得成律詩九九八十一首,號曰《悟真篇》。內七言四韻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數;絕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諸卦;五言一首,以象太乙;續添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周歲律。其如鼎器尊卑、藥物斤兩、火候進退、主客後先、存亡有無、吉凶悔吝,悉備其中矣。於本源真覺之性有所未盡,又作為歌頌氏府及雜言等,附之卷末,庶幾達本明性之道,盡於此矣。”本書繼承《周易參同契》之學,融儒道釋三家內修之說為一爐,詳論內丹由初生到丹成之修煉經過與方法,敘述全面、準確,是內丹術重要經典之一。本書對後學有重大影響,但通篇隱言,不易理解。收入《道藏》。歷代注本甚多。

誤下

治療學術語。指誤用瀉下之法治療不應瀉下的病證。往往使病情加重。《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

誤吞針

指不慎將針誤吞入,哽於喉間者,見《肘後備急方》卷六。宜急取之。中國古代很早即有磁石取針法。如《口齒類要》有:“磁石磨如棗核大,鑽眼,以線穿令吞喉間,針自引出。”

誤吞水蛭

指因誤吞水蛭而致病者。見《口齒類要》。水蛭即螞蝗。如誤吞螞蝗,應急食蜂蜜以治之。

誤搐

病證名。出《幼幼集成》。指傷寒誤治,其邪抑遏而致壯熱抽搐。詳搐條。

物損真睛證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雜病》。

①指黑睛的外傷。

②泛指眼珠的損傷。

物傷睛突

病名。系指眼眶骨骨折或眼珠周圍的筋骨損傷,因擠壓或血瘀腫脹,迫使眼珠向前突出甚至脫出眶外的病證。見茹十眉《五官病》。目系未斷裂者,可外塗黃連眼膏,內服七厘散等。

物偶入睛證

病證名。系指塵沙、穀殼、麥芒等異物飛濺、碰撞入眼引起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異物入目。表淺者,宜沖洗或輕輕拭出;深陷牢固者,應及時無菌手術取出。嚴禁揉擦或以不潔之物挑撥。

物觸

病證名。指小兒心神受到拂逆所致的精神神經症狀。《古今醫統》:“小兒隨其心性,不可觸逆;凡有所愛之物,不可強直取之。心神所好,若不遂欲,心氣解散,神逐物近,不食不言,神昏如醉,四肢垂亸,狀如中惡者,稱為物觸。”

戊己

古人用十幹以紀日,戊己即戊日與己日。戊己屬土,土分陰陽。戊為陽土,內應足陽明胃經,故胃經旺於戊日;己為陰土,內屬足太陰脾經,故脾經旺於己日。《素問·髒氣法時論》:“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

戊癸化火

運氣術語。指凡逢戊癸為火運。《素問·天元紀大論》:“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天干的第五位。常用以紀年、紀日。

《務中藥性》

藥學著作。十八卷,另附卷首及卷末各一卷。清·何本立撰。刊於1845年。作者字務中,因此為名。本書自《本草綱目》中選出藥物約560餘種。將每種藥物的功用主治和臨床應用均編成七言歌訣,附加注解說明,並校注音釋。是為該本主體。首卷為臟腑用藥式、引經報使,及十四經脈圖、臟腑圖、十四動脈圖、五臟之俞皆系於背圖、內景真傳圖等圖說;卷末為四言脈訣及運氣圖說部分。現存1845年刻本。

《勿藥元詮》

養生學著作。一卷。清·汪昂撰。撰年未詳。本書以傳統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南,記述導引、氣功、攝養等防病健身的方法和對一些常見疾病的預防,以及飲食起居等方面應予注意的問題。是較切實用的養生防病著作,現存兩種清刻本及多種附刊本。

《勿聽子俗解八十一難經》

醫經著作。又名《新編俗解八十一難經圖要》。七卷(包括首卷一卷)。明·熊宗立(勿聽子)撰與1438年。本書卷首為八十一難經纂圖,共繪有解釋《難經》本文的圖表28幅。正文部分則逐條作注,對於難釋的字、詞及主要內容都作了較通俗的解釋。原為初學而作,故書名“俗解”。現存日本刊本,1983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武之望

明代醫家家(?-1629年)。字叔卿,號陽紆。自署關中(今陝西臨潼)人。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為關中鴻儒,為人恭而不阿,直而不抗。因幼年多病,遂習岐黃,《內經》以下至金元諸家醫籍無不熟讀,精通醫學,尤長於婦科。根據王肯堂《證治準繩·女科》,加以重訂條列,遂成《濟陰綱目》五卷(1626年),引錄資料豐富,選方較詳盡,對後世有較大影響。繼又廣集名醫高論,分類論述內、外、五官諸科證治,撰成《濟陽綱目》一○八卷(1626年),以與《濟陰綱目》成二儀並育之意。另著《疹科》(或作《慈幼綱目》)一卷,已佚。

武兆麐(lìn麟)

清代醫家。字善甫。密雲(今屬北京市)人。邑貢生,精醫術。戚裏偶染時疾,治之多愈。輯有《婦科輯要》、《傷寒抉微》等,均佚。

武臺

①小兒頭面部望診的部位。即耳前銳發下,平耳殼根前方,相當於和髎之處。《奇效良方》:“太陽脈紅至太陰,內外有熱;又連文臺,熱極不解;至武臺,漸生變證。”

②推拿穴位名。即虎角,參見該條。

武鳴岡

明代醫生。介休(今屬山西)人。父惟真為邑名醫,得其家傳,亦精於醫。同郡醫生何三泉,患怔忡頭暈,四肢無力,久不愈。鳴岡診之,曰:“汝躬炮炙,坐臥藥室中呼?臟腑弱,毒氣所侵也。”服甘草湯數碗乃愈。其效驗皆類此。

武火

①中藥學名詞。指火力大而急。煎藥時多先武後文,即先急火後慢火。有些不宜久煎的藥物只用武火,如發散藥、芳香藥等。

②氣功內丹術術語。指煉功中用意重緊急運之謂。與文火相對而言。《金仙證論》:“緊重謂之武火。”用武火時須配合舐吸撮閉四訣。《海瓊傳道集》以“奮迅精神,驅除雜念”為武火之要。采藥及昏沉時需用武火。《性命圭旨》:“未得丹時籍武火凝之。”用武火采煉,稱為武煉。

《武昌醫學館叢書八種》

醫學叢書。清·柯逢時輯。刊於1904-1911年。包括《經史證類大觀本草》、《本草衍義》、《活幼心書》、《傷寒論》、《傷寒總病論》、《傷寒補亡論》、《大觀本草劄記》、《類證增注傷寒百問歌》。其中《大觀本草劄記》為柯氏所撰。各詳專條。

武(王獻)

明代醫生。字大器。介休(今屬山西)人。聰敏至孝,母有宿疾,時醫無能療者,乃苦研《內經》、《難經》諸醫書三年,自覺脈學未熟識,複遠遊訪師,得高人傳授,遂精脈法。治疑難重症,不循常法而巧思治之,輒奏效。曾著文告諸子孫,若非甚明理,有救人之心者,勿輕學醫。子惟真亦能醫,療疾不計酬;孫鳴岡,繼家學,亦精醫術。

伍起予

南宋時代醫家。其生平及履貫欠詳,知醫。家藏治背疽驗方,頗有效驗。輯有《外科新書》一書,乃以外科命名之始。其書已佚,惟宋陳自明之《外科精要》中有其引文。

午後嗽

病證名。咳嗽午後發作者,亦稱勞嗽。為陰虛所致,治宜補陰降火,用六味地黃丸壯腎水,滋化源為主,以補中益氣湯養脾土、生肺腎為佐。或用知柏四物湯等方。

午後昏蒙

證名。午後視物有昏蒙感之證候。《古今醫統》認為:“因陰虛不足,滯而不行,血至午後則斂,而氣不充其血”之故。治宜滋陰、益氣、補血之劑。內服可用回陽湯之類加減。

①地支第七位。常用以紀年、月、日、時等。

②指代南方。《靈樞·衛氣行》:“子午為經,卯酉為緯。”

五走

指五味所走的臟器組織。

①《靈樞·九針》:“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

②《靈樞·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鹹先走骨。”(《素問·至真要大論》“先走”作“先入”,其義相同)

五椎

人體部位名。指第五胸椎。《素問·刺熱篇》:“五椎下間主肝熱。”

五主

出《素問·宣明五氣篇》。即五臟所主。詳該條。

五中

解剖結構名詞。即五臟。《素問·陰陽類論》:“陰陽之類,經脈之道,五中所生,何藏最貴?”王冰注:“五中謂五臟。”

五痔

病名,肛門痔五種類型之合稱。《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脈痔,四曰腸痔,五曰血痔。”其實早在馬王堆漢墓醫書《五十二病方》中已記有脈者、牡痔、牝痔、血(月寺)(痔)等病名。其治療方法與技術也很豐富。詳見各條。

五治

①指春、夏、長夏、秋、冬等季節的正常氣候。《素問·六節髒象論》:“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

②治療學名詞。指治病的五種方法。即和、取、從、折、屬等。詳各條。

五志化火

病證名。喜、怒、憂、思、恐等各種情志活動失調所變生的火證。情志和氣的活動密切相關,長期精神活動過度興奮或抑鬱,使氣機紊亂,臟腑真陰虧損,出現煩躁、易怒、頭暈、失眠、口苦、脅痛,或喘咳、吐血、衄血等症,都屬於火的表現。

五志過極

病因病理學名詞。五志:喜、怒、憂、思、恐五種情志,亦泛指各種精神活動,是以五臟精氣為其物質基礎的。這些活動過度,就會損及五臟精氣,或影響臟腑氣機失調,產生疾病。參見五志化火條。

五志

指喜、怒、思、憂、恐五種情志的變動。《內經》認為情志的變動和五臟的機能有關,心志為喜,肝志為怒,脾志為思,肺志為憂,腎志為恐。

五趾骨

解剖結構名。即趾骨。左右共28塊,較之指骨粗短。

五指節

推拿穴位名。位於拇指間關節背面橫紋及食、中、無名、小指近端指間關節背面橫紋處。《厘正按摩要術·取穴》:“五指中節有橫紋為五指節。”能祛風化痰,蘇醒人事,通關膈閉塞。

五指骨

解剖結構名。又名錘骨。即掌骨。詳該條。

五之氣

主氣之第五氣。出《素問·六微旨大論》。為陽明燥金之氣,主秋分後60日又87.5刻。亦即由秋分至小雪,其中包括寒露、霜降、立冬三個節氣。參見主氣條。

五蒸

骨蒸、脈蒸、皮蒸、肉蒸、內蒸的總稱。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五蒸證候:骨蒸其根在腎,旦起體涼,日晚即熱,煩躁,寢不能安,食無味,小便赤黃,忽忽煩亂,細喘無力,腰疼,兩足逆冷,手心常熱。蒸勝過傷,內則變為疳,食入五臟。脈蒸其根在心,日增煩悶,擲手出足,翕翕思水,口唾白沫,唾即浪言,或驚恐不定,脈數。若蒸盛之時,或變為疳,臍下悶,或暴利不止。皮蒸其根在肺,必大喘鼻幹,口中無水,舌上白,小便赤如血。蒸盛之時,胸滿,或自稱得注熱,兩脅下脹,大嗽徹背連胛疼,眠寐不安,或蒸毒傷髒,口內睡血。肉蒸其根在脾,體熱如火,煩躁無汗,心腹鼓脹,食則欲嘔,小便如血,大便秘澀。蒸盛之時,身腫目赤,寢臥不安。內蒸,亦名血蒸,外寒而內熱,把手附骨,而內熱甚,其根在五臟六腑,其人必因患後得之,骨肉自消,飲食無味,或皮燥而無光。蒸盛之時,四肢漸細,足趺腫起。治用五蒸湯、五蒸丸等。

五臟之俞

五臟之氣輸注於背部的五個俞穴。《靈樞·背腧》:“願聞五臟之腧。”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腎俞。這些穴位與五臟之氣相通,臨床上具有診察和治療本髒病證的作用。

五臟之長

人體器官名。指肺在體腔臟腑中位居最高,真氣的充養全身,水穀津液的敷布,都必須依賴肺氣呼吸宣化,故肺為五臟之長。《素問·痿論》:“肺者,髒之長也,為心之蓋也。”張志聰注:“髒真高於肺,朝百脈而行氣於臟腑,故為髒之長。”

五臟脹

病證名。心脹、肝脹、脾脹、肺脹、腎脹五臟脹病的合稱。見《醫鈔類編》卷九。詳見各條。

五臟鬱證

臟腑本氣鬱結所致的病證。見《證治匯補·五臟鬱證》。心鬱昏昧健忘,肝鬱脅脹噯氣,脾鬱中滿不食,肺鬱乾咳無痰,腎鬱腰脹淋濁,不能久立。詳見心鬱、肝鬱、脾鬱、肺鬱、腎鬱各條。

五臟遺精

病證名。因五臟病變所致遺精的統稱,分稱肝遺、心遺、脾遺、肺遺、腎遺。五臟各得其職,則精藏而治。若一髒不得其正,甚者必影響心腎藏精功能而致遺精。獨因腎病遺精者治其腎,由他髒而致者,則與腎臟兩治之。

五臟相關

生理學名詞。系髒象學說的一個重要觀點。心、肝、脾、肺、腎五臟之間在生理功能上有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它們之間必須相互協調,才能保證人體的健康狀態,否則就會出現各種病證。如心腎相交,水火相濟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心腎不交,陰陽升降失常,就可發生心悸、失眠、遺精等病證。

五臟癇

病名。肝癇、心癇、脾癇、肺癇、腎癇的合稱。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五。治法皆以清痰降火為主,或加五臟補養之藥。有風者驅風,有痰者豁痰,因氣者清氣,因驚者鎮驚,各隨所得之由加減用藥。詳見各條。

五臟所主

生理學名詞。簡稱五主。指五臟與體內組織的聯繫。《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為五主。”

五臟所惡

生理學名詞。簡稱五惡。《素問·宣明五氣篇》:“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詳見各條。

五臟所藏

生理學名詞。人的精神意識活動是以五藏精氣為物質基礎的,因而精神狀態的異常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五臟熱

病證名。見《幼科證治準繩》。小兒五臟偏熱而引起熱證的合稱。即心熱、肝熱、脾熱、肺熱、腎熱。詳見各條。

五臟氣

①生理學名詞。泛指五臟正常機能。

②病證名。指五臟氣機升降失常的主要特徵。《靈樞·九針論》:“五藏氣: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語,脾主吞,腎主欠。”

五臟瘧

病證名。因瘧邪深伏所致肺心肝脾腎五臟瘧疾。見《雜病源流犀燭·瘧疾源流》。詳見各條。

五臟衄

病證名。指因七情太過引起五臟功能失調所致的鼻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積怒傷肝,積憂傷肺,煩思傷脾,失志傷腎,暴喜傷心,背能動血,蓄聚不已,停留胸間,隨氣上溢,入清氣道中,發為鼻衄,名五臟衄。”臨床上應審證求因,辨證用藥。詳見鼻衄條。

五臟六腑之海

①指足陽明胃經。《素問·痿論》:“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

②指胃。《靈樞·五味》:“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

③指沖脈。《靈樞·逆順肥瘦》:“夫沖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

《五臟六腑圖說》

綜合性醫書。又名《經絡圖說》。一卷。清·高思敬撰。本書用白話文將臟腑的形態,對照《內經》、《醫林改錯》以及西醫的解剖圖形分別繪出對照說明。在中西醫有關解剖學的合參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嘗試。書後附有五臟藥性補瀉溫涼歌、三百六十穴歌和各經的經脈經穴圖等。本書收入《高憩雲外科全書十種》,現存光緒十五年南昌天祿閣刻本及1917年排印本。

五臟苦欲補瀉

中藥學術語。系一種用藥法則。根據五臟生理特性及病變採用補瀉法則。《素問·藏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瀉之。

五臟化液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五液與五臟的功能活動、經脈所過或開竅有關。《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張志聰《素問集注》:“五臟受水穀之津,淖注於外竅而化為五液。”因此,五液分泌的異常,可作為五臟辨證和津液辨證的參考。

五臟刺

五臟病證的取穴針刺方法。出《靈樞·五邪》。《黃帝內經太素》中稱五臟刺。

五臟病

出《小兒藥證直訣》。五臟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證候,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腎病。詳見各條。

五臟痹

病名。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腎痹的總稱。見《證治準繩·雜病》。詳見各條。

五臟

人體器官名。指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髒是指胸腹腔內那些組織充實緻密,並能貯存、分泌或製造精氣的臟器。《素問·五臟別論》:“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靈樞·本髒》:“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根據髒象學說,五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精神意識活動分屬於五臟,加上六腑的配合,把人體表裏的組織器官聯繫起來,構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

五運三氣

運氣術語。又名五運三紀。五運之氣的太過、不及、平氣等三種變化的合稱。

五運

五行學說術語。即土運、金運、水運、木運、火運的合稱。土、金、水、木、火在地為五行;五行之氣運化在天,故稱。古人認為自然氣候的轉變是由於陰陽五運輪轉運動、往來不息、周而復始的結果。《素問·天元紀大論》:“論言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

五閱

診斷學術語。即察閱五官的表像來推斷五臟的病變。出《靈樞·五閱五使》。張景嶽注:“五臟主於中,五官見於外,內外相應,故為五臟之閱。”

五鬱

五種鬱證的總稱。《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後世將木鬱、火鬱、土鬱、金鬱、水鬱稱為五鬱。《景嶽全書·雜證謨》謂《內經》所說五鬱,是指五行之化,氣運如有乖和,則生五鬱之病。詳木鬱、火鬱、土鬱、金鬱、水鬱等條。

五有餘

病因病理學名詞。出《素問·調經論》》。指神、氣、血、形、志五者邪氣有餘。神有餘則笑不休,氣有餘則喘咳上氣,血有餘則怒,形有餘則腹脹、二便不通利,志有餘則腹脹、飧泄。神、氣、血、形、志為五臟所藏,其有餘,實質是指五臟之邪氣有餘。

五硬

病證名。

①《古今醫統》:“頭硬不能俯視,氣壅胸膈,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名曰五硬。”多因稟賦不足,真陽大虛所致。急用六君子湯加炮薑、肉桂、柴胡、升麻,以益氣溫陽固元。

②《幼科鐵鏡》指肝受風邪,頭頸手足強直的病證。治宜平肝熄風,可參照痙證治法。

③《幼幼集成》指手硬、腳硬、腰硬、肉硬、頸硬。

五癭

病名,五種癭病名之總稱。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有五癭丸方。其癭瘤第七列“治石癭、氣癭、勞癭、土癭、憂癭等方”。《聖濟總錄》卷一百二十五:“石癭、泥癭、勞癭、憂癭、氣癭,是為五癭。”大凡各按其癭之形狀、軟硬、病人體質、病因等而分別命名者。因此,五癭之名在歷代醫著中其內容多有小異。如《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所述五癭則系石癭、、肉癭、筋癭、血癭、氣癭。證治參各該條。

五音健運

運氣術語。即以古代宮、商、角、征、羽五音分別代表土、金、木、火、水五運,用以推演其變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地為木,在音為角;在地為火,在音為征;在地為土,在音為宮;在地為金,在音為商;在地為水,在音為羽。”

五音

出《靈樞·邪客》。指宮、商、角、征、羽五音。古人把五音與五臟相配:脾應宮,其聲漫而緩;肺應商,其聲促以清;肝應角,其聲呼以長;心應徵,其聲雄以明;腎應羽,其聲沉以細,此為五臟正音。

五陰氣俱絕

病證名。指五臟精氣衰竭。五臟的精氣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精氣衰竭時,則神志活動障礙,出現轉眼不視,神志昏迷等危重症狀。《靈樞·經脈》:“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五疫

病證名。系多種疫病的總稱。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等。《素問·刺法論》:“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五宜

出《靈樞·五味》。指穀、肉、果、菜適合於五臟病者,如脾病宜秫米、牛肉、棗、葵;心病宜麥、羊肉、杏、薤;腎病宜大豆芽、豬肉、栗、藿;肝病宜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黃黍、雞肉、桃、蔥。五宜的說法附會於五行學說,實際意義有待探討。

五液

生理學名詞。

①五臟所化生的液體。即汗、涕、淚、涎、唾。《素問·寒明五氣篇》:“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參見五臟化液條。

②水穀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淚、髓等五種。見《靈樞·五癃津液別》。

五噎

病證名。

①氣噎、憂噎、食噎、勞噎、思噎五種噎證。見《諸病源候論·否噎病諸候》。皆由陰陽不和,三焦隔絕,津液不行,憂恚嗔怒所生。

②因氣滯、血瘀、火炎、痰凝、食積五者所致噎者。見《證治匯補》卷五。

五養

養生術語。古代養生家依據“因時制宜”的原則,以五臟養生與季節相配合,認為春天宜養脾,夏天宜養肺,秋天宜養肝,冬天宜養心,四季都宜養腎,謂之五養。

五陽

生理學名詞,指五臟的陽氣。《素問·湯液醪醴論》:“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臟。”

五牙

道教煉養術語。亦稱五芽。指五行之生氣。《黃庭內景經》:“存漱五牙不饑渴。”《悟真篇·自序》:“如煉五芽之氣,服七曜之光。”道教認為服食五行真氣,可煉養五臟,延年駐壽。

五癬

病名。五種癬名之合稱。出《瘍科選粹》卷六。即:一曰濕癬,癢如蟲行,搔之有汁出;二曰風癬,搔之間有白屑;三曰頑癬,全身癬處不知癢痛;四曰牛(皮)癬,癬處皮厚堅硬如牛之領部;五曰馬癬,微癢而白點相連。如此之謂。治療參見各有關條。

五畜

指牛、犬、羊、豬、雞等五種畜類肉。《素問·髒氣法時論》:“五畜為益。”

五虛

病證名。五臟精氣虛損的綜合證候。《素問·玉機真藏論》:“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王冰注:“虛謂真氣不足也。然脈細心也,皮寒肺也,氣少肝也,泄利前後腎也,飲食不入脾也。”病程中,五虛並見,反映五臟功能嚴重衰退,預後不良,急當培補元陽,維護胃氣,如經治療後飲食能進,瀉利能止,乃元陽、胃氣已恢復,是病情趨向好轉的標誌。

五形志

生理學名詞。即形,形態;志,情志、精神。指五種不同形志的人,發病時有不同的神志表現。《素問·血氣形志篇》:“形樂志苦,病生於脈,……形樂志樂,病生於肉,形苦志樂,病生於筋,……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是謂五形志也。”

五行

五行學說名詞。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個古代哲學名詞。五行學說是古代自然哲學之一。醫學上的五行學說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臟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基本內容有二:一是在以五臟為中心的基礎上,通過經絡以聯繫全身,說明人體的整體性,並通過自然現象的觀察與醫學實踐聯繫到五方、四時等,說明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醫療實踐證明,怒可以傷肝,肝病患者有易怒、頭暈、目眩、抽搐以及筋和眼的一些症候,採用治肝的方藥或針灸肝經的穴位,能收到效果。二是用五行的生、克和相乘、相侮等理論以闡述五臟之間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關係,與陰陽學說貫通一起,可以認識到一些防治疾病的道理。《類經》:“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必須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運行不息,相反相成。”《素問·五運行大論》:“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五行學說,隨著醫藥學的發展,內容有所豐富。但受歷史條件的限制,以五行通套一切,也不免有某些牽強附會,脫離實際的內容。應予批判地繼承。

五心煩熱

證名。心中煩熱伴兩手足心有發熱感覺。見《太平聖惠方·治骨蒸煩熱諸方》。多由陰虛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後虛熱不清及火熱內鬱所致。是虛損勞瘵等病的常見症之一。治宜滋陰降火,清熱養陰,清肝理脾等法,可選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葉湯、逍遙散、茯苓補心湯等方。火鬱而宜升發者,用火鬱湯加減。

五泄

五種泄瀉的總稱。

①《難經·五十七難》:“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

②《宣明論方》卷十:“五泄有溏泄、鶩泄、飧泄、濡泄、滑泄。”詳見各條。

五邪刺

刺法理論。見《靈樞·刺節真邪》:“刺有五邪,”《黃帝內經太素》名五邪刺。論述對不同的病情宜用不同的針具和刺法。五邪指癰邪(瘡瘍)、大邪(實邪)、小邪(虛邪)、熱邪、寒邪。其治法:“刺癰者用鈹針”,以消散排膿;“刺大者用鋒針”,以瀉其有餘;“刺小者用圓利針”,以補其不足;“刺熱者用镵針”,以瀉熱卻病;“刺寒者用毫針”,徐往徐來刺之,以溫益陽氣。

五邪

病因病理學名詞。

①五臟病邪的合稱。出《靈樞·五邪》。

②《難經·四十九難》:“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濕,此之謂五邪。”

③《難經·五十難》:“病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別之?”指虛、實、賊、微、正等五邪。

④《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謂風、寒、濕、霧、傷食五種。

五陷惡候

病證名。見《普濟方》。即囟門陷、太陽陷、眼輪陷、胸下陷、肩胛。為小兒精髓不足的危象。

五陷

指五種痘瘡重證。出《古今醫鑒》。痘瘡成毒,由內向外透出為順,已出複入為逆,痘出不能成漿為倒陷。五陷即紫陷、黑陷、白陷、灰陷、血陷。多由痘瘡已出而調治失宜,以致毒氣內陷,其漿不成。詳見各條。

五癇

古代對各種癇證的統稱。

①按五臟分屬命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又名五臟癇。即肝癇、心癇、脾癇、肺癇、腎癇。詳各條。

②按五畜叫聲及發病時體態命名。《小兒藥證直訣》作犬癇、羊癇、牛癇、雞癇、豬癇,而《名醫別錄》則作馬癇、牛癇、雞癇、豬癇、牛癇。《丹溪心法》、《古今醫鑒》等均認為癇病發作時的似豬羊叫聲,為痰涎阻塞諸竅所致,治法不需細分。參見癇條。

五味所傷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偏嗜五味對五體(皮、肉、筋、骨、脈)的傷害。《素問·五藏生成篇》:“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色變;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月芻)(即皮厚而皺縮)而唇揭;多食甘,則骨肉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五味所入

治療學術語。簡稱五入。《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對臨床用藥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如酸入肝,肝經的病變,可選用酸味的藥物治療或作引經藥。

五味所禁

治療學術語。簡稱五禁。指五臟病變時對五味的禁忌。《靈樞·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素問·宣明五氣篇》:“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五味所合

治療學名詞。即五味與五臟相宜之意。《素問·五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也。”參見五味所入條。

五味偏嗜

病因病理學名詞。五味指辛、甘、酸、苦、鹹等食味,長期偏嗜某味食物,或食味過濃,對於人體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或致病。如偏嗜辛辣,容易發生便秘,誘發口瘡或痔瘡等病;嗜食甘膩,往往引起中滿、泛酸等症。所以臨床上除治病外,有時應瞭解患者有無五味偏嗜情況,並據情糾正。

五味過傷

因過食五味致傷。《醫便·飲食論》:“五味入口,不欲偏多,多則隨其臟腑各有所損,故鹹多傷心,甘多傷腎,辛多傷肝,苦多傷肺,酸多傷脾。《內經》曰,多食鹹則脈凝澀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肉痛而發落。”

五味

中藥學名詞。即辛、酸、甘、苦、鹹。藥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澀,甘味能補能緩,苦味能瀉能燥,鹹味能軟堅潤下。近人認為藥物味的不同,與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如辛味的多含揮發油,酸味的多含有機酸,甘味的多含醣類,味苦的則可能含生物鹼、甙類或苦味質等。

五體

①生理學名詞。指肢體的筋、脈、肉、皮、骨等。五體與五臟有聯繫。《靈樞·五色》:“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②指肥人、瘦人、常人、壯士及嬰兒等五種體質。出《靈樞·逆順肥瘦》。

③指各種不同類型的體質。《靈樞·根結》:“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

五痰

五種痰證的總稱。

①風痰、熱痰、濕痰、酒痰、沫痰。

②風痰、熱痰、濕痰、酒痰、食痰。以上兩種均見《儒門事親·治法雜論》③風痰、熱痰、寒痰、氣痰、味痰(又名酒痰)。見《泰定養生主論》。

④風痰、濕痰、燥痰、熱痰、寒痰。見《醫宗必讀·痰飲》。

五態之人

生理學名詞。指五種不同體質類型的人。《靈樞·通天》:“五態之人,尤不合於眾者也。”詳五態條。

五態

生理學名詞。指五種不同體質類型的人。根據人的不同形態,筋骨的強弱,氣血的盛衰,區別為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陽明和平之人,並據以論治。《靈樞·通天》:“古之善針艾者,視人五態,仍治之。”

五縮惡候

病證名。見《普濟方》。即手縮、腳縮、舌縮、唇縮、陰縮。屬小兒危重證候。

五損

證名。指麻風病毒邪侵及內臟而顯的五種重症表現。見《癘瘍機要》卷上。又名五敗症。即:目先損者,毒在心;面發紫泡者,毒在肝;遍身如癬者,毒在脾;眉先落者,毒在肺;腳底先穿者,毒在腎。參見五敗症。

五死

證名。指麻風病危重時之五種表現。見《癘瘍機要》卷上。又名五不治。即皮膚麻木不仁,肉死針刺不痛,血死潰爛無膿,筋死肢節脫落,骨死鼻柱壞陷。

五嗽

五種咳的總稱。

①上氣嗽、飲嗽、燥嗽、冷嗽、邪嗽。見《外臺秘要》卷九引《深師》。

②氣嗽、痹嗽、燥嗽、邪嗽、冷嗽。見《外臺秘要》卷九引《古今錄驗》。

③上氣嗽、飲嗽、鱢嗽、冷嗽、邪嗽。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④指五臟咳嗽,心咳、肝咳、脾咳、肺咳、腎咳。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五腧穴

經穴分類名。指十二經脈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五個特定穴位,簡稱五腧。《靈樞·九針十二原》:“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輸也。”用水的源流來比喻各經脈運行從小到大,由淺入深,自遠而近的特點。其臨床應用,《難經·六十八難》曰:“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說明五腧穴在主治上各有特點。參見各該條。

五腧配穴法

配穴法之一。指根據五腧穴的主治特性選配應用的方法。包括五腧穴主症配穴、子母補瀉、瀉南補北、大接經法、子午流注法等。詳見各條。

五樞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陽膽經。足少陽、帶脈之會。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方,橫平臍下3寸處。一說“在帶脈直下二寸”(《針灸集成》)。布有髂腹下神經和旋髂淺、深動、靜脈。主治小腹痛,腰胯痛,帶下,疝氣,及子宮脫垂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五使

病理生理名詞,指五臟內在變化反映於外表的五種氣色。察色是診法的基本內容之一。因外表上各種不同色澤的呈現,是內在的五臟所支配的,故名。《靈樞·五閱五使》:“願聞其五使當安出?……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五色更出,以應五時。”

五實

病證名。五臟俱受實熱閉阻的綜合證候。如心受邪的脈洪盛;肺受邪的皮膚灼熱;脾受邪的腹滿脹;腎受邪的二便不通;肝受邪的昏悶而不明等。《素問·玉機真髒論》:“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

五時

即春、夏、長夏、秋、冬。《靈樞·五閱五使》:“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五色更出,以應五時,各如其常。”

五石散

古代養生方劑名。因服此方後身體發熱,喜好涼物,故又稱“寒食散”。本方系用礦物原料煉製的一種內服散劑,其組成說法不一。如《抱樸子》載為丹砂、雄黃、白礬、曾青、磁石;而《諸病源候論》則認為當由石鐘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燒煉而成。其方始於漢代,魏晉時道流名士為求長生,多服食此散,成為風行一時的時髦之舉,以致演化成當時社會的一種奇特現象。服食五石散的養生效益難以肯定,但其損害健康的弊病卻甚為明顯。隋唐後此風趨於平息。

五石

古代煉丹所用的五種礦物原料。《抱樸子·金丹》所載為丹砂、雄黃、白礬、曾青、磁石。

五十營

生理學名詞。經脈之氣在人體內按一定規律運行,一晝一夜間循行全身五十周,使五臟的精氣得以暢行,保持正常的功能狀態。

五十七痏

治療水病的五十七個主要穴位。《靈樞·四時氣》:“風(疒水)膚脹,為五十七痏。”參見水俞五十七處條。

五十九痏

治療熱病的五十九穴。《靈樞·四時氣》:“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痏。”見五十九刺及熱病五十九俞條。

五十九刺

治療熱病的五十九穴。《靈樞·熱病》:“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頭入發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發三寸,邊五,凡十痏;耳前後、口下者,各一,項中一,凡六痏;巔上一,囟會一,發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據《類經》卷二十一張介賓注,本篇所載,與《素問·水熱穴論》的“熱病五十九俞”不同。張介賓注說:“考二篇之異同,則惟百會、囟會、五處、承光、通天、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等十八穴相合,其餘皆異。然觀本篇所言者多在四肢,蓋以寫熱之本也;《水熱穴論》所言者多隨邪之所在,蓋以寫熱之標也。”參見熱病五十九俞條。

《五十二病方》

新出土古佚醫學帛書。撰人未詳,約為春秋戰國時期的作品。1973年於湖南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之一。共記52種疾病的治療方法,因以為名。現能辨認的醫方約280餘首。本書不見於歷代文獻記載,為現存最古的一種醫方著作。

五十動

脈學術語。系古代診脈常規,候脈不少於五十動為度,以便認辨脈象,並瞭解其中有無促、結、代脈。《靈樞·根結》:“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

五勝

五行學說術語,指五行的更勝。《素問·至真要大論》:“必先五臟,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王冰注:“五勝,謂五行更勝也。先以五行寒暑溫涼濕,酸鹹甘辛苦相勝而法。”即治療按五行的相克規律調治。

五聲

生理學名詞,指呼、笑、歌、哭、呻五種聲音,與五臟相關。如肝在聲為呼,心在聲為笑,脾在聲為歌,肺在聲為哭,腎在聲為呻。

五神

生理學名詞。指五種精神活動,即神、魄、魂、意、志,分別為五臟所藏。《素問·本病論》:“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圓也。”參見五臟所藏條。

五色丹

病名。小兒丹毒之色變無常者。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多因小兒丹毒之發由風毒之熱,有盛有衰,或冷或熱,變化無常所致。其丹色或青、或白、或黃、或黑、或赤,故稱之為五色丹也。又名油腫赤硫丹、五色油丹。治宜外用大黃、芒硝、梔子、黃芩、幹藍、商陸各等分,共為細末,水調塗。或用棗樹根、丹參、菊花煎水外洗,避風。

五色帶下

病證名。《千金要方》卷四:“治五色帶下方:服大豆紫湯,日三服。”亦名帶五色俱下、帶下五色。症見從陰道流出雜色穢濁的液體,或有惡臭氣味,綿綿不斷。或伴陰部搔癢,小便短赤,口苦咽幹等。多因濕熱蘊結下焦,積瘀成毒,損傷沖任帶脈所致。臨床見此證,應注意生殖器官有無惡性病變。治則參見濕毒帶下條。

五色

五行學說術語。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按照五行學說,青屬木屬肝,赤屬火屬心,黃屬土屬脾,白屬金屬肺,黑屬水屬腎。但以此來診斷疾病時,必須結合實際,與病史和脈證合參,不能機械地硬套。參見五色主病條。

五軟

病證名。

①指小兒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見《嬰童百問》。又名軟癱。多因稟受不足,氣血不充,而致骨脈不強,筋肉痿弱。《保嬰撮要》:“原其要,總歸於胃。蓋胃為水穀之海,為五臟之本,六腑之大原也。治法必先以脾胃為主,俱用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頭項手足三軟,兼服地黃丸。”詳各條。

②即胎怯。出《古今醫統》。詳該條。

五胠俞

經穴別名。《素問·刺瘧》:“五胠俞各一。”王冰注:“五胠俞謂譩禧。”見譩禧條。

《五禽戲》

著名古導引功法名。為模仿五種禽獸的動作所編創的一套健身功法。《後漢書·方技傳》:“華佗曰: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後經歷代不斷發展,出現多種套路。如傳為華佗弟子吳普所撰《太上老君養生訣》(收入《道藏》)與南梁《養性延命錄》及明《萬育仙書》等著作對五禽戲的具體動作都有詳略不等的記述,後者還有附圖。詳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條。

五竅出血

證名。耳目口鼻一齊出血。病情危重,《嵩崖尊生書》卷八記其治法:先將水當面噴幾口,急分開頭髮,用粗紙數層蘸醋令透,搭在囟門,血即止。次用當歸一兩煎好,磨沉降香五錢,加童便服,血自歸經。然後以四物加人參五味丸服。

五氣朝元

氣功內丹術術語。其說不一。一指五臟真氣聚於上丹田。《性命圭旨》:“蓋身不動,則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動,則氣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則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志,則魄伏而金藏元;四大安和,則意定而土朝元。此謂五氣朝元,皆聚於頂也。”一說為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金丹四百字·序》:“以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聞而精在腎,舌不聲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氣朝元。”總之,五氣朝元之要,在於收攝身心,心不外馳,情不逐物。

五氣

①指五種氣味:臊氣、焦氣、香氣、腥氣、腐氣。《素問·六節髒象論》:“天食人以五氣。”張景嶽注:“天以五氣食人者,臊氣入肝,焦入心,香氣入脾,腥氣入肺,腐氣入腎也。”

②指五運之氣,即金、木、水、火、土。《素問·六節髒象論》:“五氣更立,各有所勝。”

③五臟化生的情志活動,即喜、怒、憂、悲、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④五色之氣,即青氣、白氣、赤氣、黑氣、黃氣。《素問·刺法論》:“五氣護聲之華。”謂五臟內在變化反映在外表上的五種氣色。青氣自肝而出,白氣自肺而出,赤氣自心而出,黑氣自腎而出,黃氣自脾而出。觀五色可察五臟之變化。

⑤土氣。土位中央,其次為五,故名。

⑥指五味所化之氣。《類經》卷十六:“五氣,五味之所化也。”

五逆

疾病過程中出現的五種逆證:

①內證之五逆。《靈樞·玉版》:“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謂五逆也。”又雲:“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靈樞·五禁》:“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衃,血衃篤重,是謂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搏,是謂五逆也。”

②癰瘍病之五逆。因外傷或癰疽瘡瘍等病因失治誤治而出現的五組逆證。出《靈樞·玉版》。即“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內藥而嘔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項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脫,是五逆也。”後世癰疽之七惡證即其發展充實而提出的。另諸病皆有五逆證當予鑒別之。

五秘

風秘、氣秘、濕秘、寒秘、熱秘五種大便秘結病證的總稱。見《濟生方·大便》引《澹寮方》。多因腸胃虛弱,風寒濕熱乘之,使髒氣壅滯,津液不能流通所致。詳見風秘、氣秘、濕秘、寒秘、熱秘各條。

五門十變

子午流注針法用語。五門,指十天干隔五相合,即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十變,指十天干相合後的變化,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又稱五運。子午流注針法根據這種五門夫妻相配化生五運的理論,當陽日陰時或陰日陽時而無開穴時,可以“夫妻互用”。即甲日與己日通用,乙日與庚日通用等。

五門

見《標幽賦》。該賦謂:“但用八法、五門,分主客而針無不效。”《針灸大成》:“五門者,天干配合,分於五也。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之類是也。……或以井、滎、俞、經、合為五門。”參見五門十變條。

五盲惡候

病證名。見《普濟方》。指因病而突然失明的重證。即痘豆盲、驚風盲、久渴盲、久痢盲、久瀉盲。為邪毒偏盛,肝腎精衰的危象。

五脈

①脈學名詞,五臟之脈。《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脈應象:肝脈弦,心脈鉤(洪),脾脈代(緩),肺脈毛(浮),腎脈石(沉)。是謂五臟之脈。”

②即五決。詳該條。

五輪

眼科名詞。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二。輪,喻眼珠形圓而轉動靈活狀似車輪。《靈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巢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中醫為了論述眼部的病理、生理、治療,將眼由外向內劃分五部分,對應五臟,名五輪。即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作為中醫眼科的獨特理論,指導眼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詳各條。

五亂

病證名。系臟腑經脈之氣逆亂所產生。《靈樞·五亂》:“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俯首靜伏;亂於肺,則腑仰喘喝,接手以呼;亂於腸胃,則為霍亂;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僕。”《素問·宣明五氣篇》:“五邪所亂: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瘖,陽入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五癃

病名。五種泌尿系疾病之總稱。出《武威漢代醫簡》:“治諸癃,石癃出石,血癃出血,膏癃出膏,泔癃出泔,此五癃皆同藥治之……病即愈,石即出。”其內容雖只有四癃之病名,但“五癃”之病名始於該書。

五淋

五種淋症。

①石淋、氣淋、膏淋、勞淋、熱淋。見《外臺秘要》卷二十七。

②冷淋、熱淋、膏淋、血淋、石淋。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③血淋、石淋、氣淋、膏淋、勞淋。見《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淋》。

④氣淋、熱淋、勞淋、石淋、小便不通。見《醫學綱目·肝膽部》。

五裏

①脈學名詞。古代全身遍診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為足厥陰肝經之動脈,即下部天,以候肝氣。

②經穴名。在上肢者稱手五裏,屬手陽明大腸經。在下肢者稱足五裏,屬足厥陰肝經。見各該條。

③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勞宮。見該條。

五冷惡候

病證名。見《普濟方》。即手冷、足冷、氣冷、唇冷、面冷。為小兒全身陽氣衰竭的危象。

五勞所傷

病證名。指因勞逸不當,氣、血、筋、骨活動失調而引起的五類勞損。《素問·宣明五氣篇》:“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五勞

①病證名:指五臟勞傷。見《諸病源候論·虛勞候》。即肺勞、肝勞、心勞、脾勞、腎勞。治法當調心補腎為先,不當用峻烈之劑,惟用溫養滋補,以久取效。詳肺勞、肝勞、心勞、脾勞、腎勞條。

②病因學名稱:指五種勞傷病因。《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③指情志勞傷。《諸病源候論·虛勞候》:“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五曰瘦勞。”

五苦六辛

治療學名詞。指五臟宜用苦劑,六府宜用辛劑。《儒門事親》卷十四:“五苦者,五臟為裏屬陰,宜用苦劑,謂酸苦湧泄為陰,六府為表屬陽,宜用辛劑,謂辛甘發散為陽,此其義也。”但聯繫臨床實際,這種說法有其片面性。

五科

中國古代醫學分科的名稱。清代醫學分科變動較大,曾有十一科、九科、八科、七科之分。鴉片戰爭後,醫學事業也遭受一定損失。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醫學只分為五科。即:大方脈、小方脈、外科、眼科、口齒咽喉等。

五絕

①五臟危絕證候。見《中藏經》卷上。即心絕、肝絕、脾絕、肺絕、腎絕。詳各條。

②五種卒死候。《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夫五絕者,一曰自縊,二曰牆壁壓迮,三曰溺水,四曰魘寐,五曰產乳絕。”《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五絕治法》:“凡魘寐、產乳、自縊、壓、溺五者,令人卒死,謂之五絕。”《壽世保元》將自縊、牆壁壓、溺水、魘魅、凍死稱為五絕。《醫學心悟》則指自縊、摧壓、溺水、魘魅、服毒五者。

五決

診斷學術語。決,判斷。臨床要結合五臟脈象的變化,以判斷疾病的輕重和預後的吉凶。《素問·五臟生成篇》:“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所謂五決者,五脈也。”

五精

生理學名詞,指五臟所藏的精氣。《素問·宣明五氣篇》:“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

五經紋

推拿穴位名。位於掌面的拇指掌指關節處橫紋及食、中、無名、小指近端指間關節橫紋處。《保赤推拿法·運五經紋法》:“五經紋,即五指第二節下之紋,用大指在兒五經紋往來搓之,治氣血不和,肚脹,四肢抽掣,寒熱往來,去風,除腹響。”

五經

①解剖結構名。《素問·經脈別論》:“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即肝、心、脾、肺、腎五臟的經脈。

②推拿穴位名。指分別位於手指指腹上的心經、肝經、脾經、肺經、腎經五穴。《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五經者,五指頭之經絡也。心經在中指,肝經在食指,脾經在大拇指,肺經在無名指,腎經在小指。運者以我食指運小兒五指頭肉上,此法能治大小便結,開咽喉胸膈中悶塞,以及肚響腹脹、氣吼泄瀉諸症。”

五禁

古代針灸避忌之一。《靈樞·五禁》:“何謂五禁?願聞其不可刺之時。”即甲乙日,無剃頭;丙丁日,無刺肩喉;戊己日,無刺腹;庚辛日,無刺關節於股膝;壬癸日,無刺足脛。《類經》:“天干之合於人者:甲乙應頭;丙丁應肩喉;戊己及四季應腹與四支;庚辛應關節股膝;壬癸應足脛。”

五緊惡候

病證名。見《普濟方》。小兒驚風的重證。即咽喉緊、口唇緊、眼梢緊、手腳緊、陰囊緊,為經脈邪實,經氣將竭的危象。

五節刺

刺法分類名。《靈樞·刺節真邪》:“刺有五節,……一曰振埃,二曰發蒙,三曰去爪,四曰徹衣,五曰解惑。”指五種刺法不同應用。《黃帝內經太素》名五節刺,詳該條。

五焦

人體部位名。指第五、六胸椎棘突間。《靈樞·背腧》:“心腧在五焦之間。”

五積

病名。五臟積證之總稱。《難經·五十六難》載五臟之積:肝之積名曰肥氣,心之積名曰伏梁,脾之積名曰痞氣,肺之積名曰息賁,腎之積名曰賁豚。後世稱為五積。詳見各條。

五火

生理學名詞。五臟之元陽。《素問·解精微論》:“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張志聰注:“一水,謂太陽之水;五火,五臟之陽氣也。”王冰注:“五火,謂五臟之厥陽。”

五會

經穴別名。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即人迎。見該條。

五化

五行學說術語。指五行的氣化。五行之間,相反相成,不斷變化發展。《素問·五常政大論》:“五化宣平。”指生、長、化、收、藏五個生化階段。

五花障

病證名。《證治準繩·雜病》:“生於神珠之上,斑斑雜雜,蓋五臟經絡間之氣俱傷,結為此疾。……此狀與斑脂翳,瑪瑙內傷形略相似。斑脂翳乃破而結成瘢痕不能去者;瑪瑙內傷乃小而薄,未掩瞳神之輕者;此則高厚顯大,生在膏外可退。”治療時應與斑脂翳、瑪瑙內傷嚴格區別,對證用藥。

五戶

經穴別名。見《銅人腧穴圖經》。即天突。見該條。

五虎

經外穴名。《醫經小學》:“五虎四穴次指背,二節尖上七壯宜。”所述位置不詳。《奇效良方》定在手指食指及無名指第二節骨尖。即在食指、無名指背側,當第二、三節骨關節橫紋之中點處,握拳取穴。而《類經圖翼》則定在手食指、無名指背間,本節前骨尖上各一穴。據此則在食指、無名指背側的掌骨小頭高點處。近世文獻,雖各據一端,但以《類經圖翼》之說為主。主治手指拘攣。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五合

經脈表裏關係的組合。出《靈樞·經別》。指手少陽與手厥陰經別相合而言。

五過

①指醫生在診治上的五種過失。包括不細心進行問診,對病人的生活環境以及思想情緒不加注意,不了解疾病的起因和經過,不詳細分析病情,不了解疾病的起因和經過,不詳細分析病情,診脈又不能掌握關鍵,不進行分類比較,粗枝大葉,診斷不明,胡亂治療,引起不良後果(《素問·疏五過論》)。

②針刺補瀉過度之稱。《靈樞·五禁》:“黃帝曰:餘聞刺有五過。岐伯曰:補瀉無過其度。”《類經》:“補之過度,資其邪氣;寫之過度,竭其正氣,是五過也。”《靈樞集注》:“五藏外合之皮、脈、肉、筋、骨,有邪正虛實,宜平調之;如補瀉過度,是謂五過。”

五果

指棗、李、杏、栗、桃等五種果實。《素問·髒氣法時論》:“五果為助。”

五官

①人體器官名。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個器官,它們分屬於五臟,為五臟的外候。《靈樞·五閱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五官者,五臟之閱也”。

②病理學名詞。指青、黑、黃、赤、白等五色所呈的一般證候。《靈樞·五色》:“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

五穀之府

人體器官名。即胃。胃主受納穀食,故稱。《靈樞·本輸》:“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喻胃為水穀彙聚之所。又稱水穀之海(《靈樞·海論》)。

五穀

①指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等五種穀類。《素問·髒氣法時論》:“五穀為養。”

②指秔(或作稉,俗作粳)米、麻、大豆、麥、黃黍。見《靈樞·五味》。

五宮

①指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靈樞·九宮八風》:“太一居五宮之日,病風折杵木,揚沙石。”

②指中央土位。《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五宮。”亦即勝夏之邪,損害所及的方位是中央。

③指藏精神的五臟。《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之五宮,傷在五味。”張志聰注:“五宮,五臟神之所舍也。”

五更瀉

病證名。見《張氏醫通·大小府門》。即五更泄,詳該條。

五更泄瀉

病證名。見《症因脈治·泄瀉論》。即五更泄,詳該條。

五更泄

病證名。清晨五更時即泄。即腎泄,又名五更瀉、五更溏泄、晨泄、瀼泄。多因腎虛所致。《病因脈治·泄瀉論》論五更泄瀉有腎虛五更泄瀉、酒積五更泄瀉、寒積五更泄瀉、食積五更泄瀉、肝火五更泄瀉數種。詳各條。

五更頭暈

病證名。頭部昏暈,常在五更時發作。多因陽氣不足所致。陽主動,動則陽氣上升而不暈。五更靜極,陽氣虛則潛於下,不足於上,故頭暈。

五更溏泄

病證名。即五更泄。《不居集·泄瀉》:“五更溏泄。有腎虛失閉藏之職,五味子丸;亦有食積,香砂枳術丸;寒積理中湯;酒積葛花解酲湯。”

五更嗽

病證名。五更時咳嗽,或五更時咳嗽加重。見《松崖醫經·咳嗽》。《丹溪心法》以胃中有食積,至五更時火氣流入肺所致,用知母,地骨皮降肺火。《雜病源流犀燭》謂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多,皆脾虛所致,治以六君子湯加炮薑。《張氏醫通》卷四胃中有食積者,用二陳湯加枳實、川連消導之;虛者,六君子加薑汁、炒川連。

五膈

病證名。

①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的總稱。見《肘後備急方》卷四。又稱五鬲氣。

②憂膈、氣膈、食膈、寒膈、飲膈的總稱。見《外臺秘要》卷八。

③憂膈、思膈、怒膈、恐膈、喜膈的總稱。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五鬲氣

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的總稱。見《諸病源候論·五鬲氣候》。即五鬲。參見該條。

五疳

五種疳證的合稱。

①又名五臟疳。按五臟分類命名的疳證。《小兒藥證直訣》:“疳證有五,謂五臟所受,故得其名。”即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腎疳。詳見各條。

②《諸病源候論》卷十八:“五疳:一是白疳,令人皮膚枯燥,面失顏色;二是赤疳,內食人五臟,令人頭髮焦枯;三是蟯疳,食人脊膂,遊行五臟,體重浮腫;四是疳(匿^蟲),食人下部,疼癢腰脊攣急;五是黑疳,食人五臟,多下黑血,數日即死。”詳見各條。

五府

生理學名詞。指與五臟相配的五腑,即小腸、大腸、膽、胃、膀胱。《難經·三十五難》:“小腸者,心之府。大腸者,肺之府。膽者,肝之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腎之府。”

五風之證

病證名。《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瞳變黃色者名曰黃風,變綠白色者名曰綠風,變黑色者名曰黑風,變烏紅色者名曰烏風,變青色者名曰青風。”即五風變內障。詳該條。治療時應根據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用藥。

五風變內障

病證名。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五風之證、五風變、五風變成內障證。五風為青風、綠風、黃風、烏風、黑風五內障之統稱。因發病急驟善變似風,瞳神呈不同程度散大,並分別顯出以上五種氣色,古人依此分別命名為青風等五種風。類今之青光眼。五風之中,青風、綠風、黃風較多見,烏風、黑風較少。黃風為晚期重症,目已失明。多因情志過傷,肝膽風火升擾,肝腎陰虛,陰虛陽亢,氣血不和等促使神水瘀滯所致。《秘傳眼科龍木論》:“此眼初患之時,頭旋偏痛。亦是臟腑虛勞肝風為本。或一眼先患,或因嘔吐雙暗。毒風入眼,兼腦熱相侵,致令眼目失明。初覺即須急療,宜服除風湯、通明補腎丸立效。”參見有關各條。

五風變成內障證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即五風變內障。詳該條。

五風變

病證名。見《世醫得效方》卷十六。即五風變內障,詳該條。

五風

五臟之風。《素問·金匱真言論》“:經有五風。”馬蒔注:“五風者,即八風之所傷也,特所傷髒異,而名亦殊耳。”

五反惡候

病證名。見《普濟方》。即眼反、唇反、舌反、項反、腳反。為小兒五臟精氣將脫的危象。

五發疽

病名。癰疽生於腦、背、眉、髯、鬢者之總稱。見《外科精義》卷上。齊氏認為五發疽大概論之可分為三等,一者疽也,二者癰也,三者癤也。三者之候,惟疽最重。其因皆曰滋味與厚衣,衣服厚暖則易招寒;滋味過多,則五臟生熱,臟腑積熱,則血脈不流,毒氣凝滯,邪氣伏留,熱搏於血,血聚則肉潰成瘡。淺則為癤,實則為癰,深則為疽。膿成宜服五香湯或當歸托裏散之類。膿水不快者,即用追蝕之藥,或鋌子纴之。外用鹿角散以醋熬為糊貼之,以纴引流,忌早生肌之藥。其調理次第,尚需臨時制宜,慎勿早斂而再發。

五發

病理學名詞。五臟之病各有其發生的部位和時間,簡稱五發。《素問·宣明五氣篇》:“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

五惡

出《素問·宣明五氣篇》。即五臟所惡。詳該條。

五奪

病理學名詞。奪,耗損。指氣血津液嚴重耗損,元氣不支,禁用瀉法的五種情況。《靈樞·五禁》:“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及大血之後,是五奪也。此皆不可瀉。”

五毒發背

病名。發背病之一種。出《本草綱目》卷二十,李時珍引《經驗方》用金星草、生甘草為末溫酒服之效。證治見發背條。

五疔

病名。五種疔之總稱。歷代外科學家或各有不同內容之五疔者。如《中藏經》所稱之五疔,即白疔、赤疔、黃疔、黑疔、青疔。認為疔之根在肺者為白疔,其根在心者為赤疔,其根在脾者為黃疔,其根在腎者為黑疔,其根在肝者為青疔。其因皆由喜怒憂思,沖寒冒熱,恣飲醇酒,多嗜高粱厚味,甘肥毒魚酢醬,或色欲過度之所致。蓄其毒邪,浸漬臟腑,始變為疔。《外科正宗》卷二則命名五疔為:火焰疔、紫燕疔、白刃疔、黑靨疔、黃鼓疔。亦皆與五臟相應。各詳該條。

五癲

①陽癲、陰癲、風癲、濕癲、馬癲。見《諸病源候論》卷二。

②馬癇、牛癇、豬癇、羊癇、雞癇。見《景嶽全書》卷三十四。《外臺秘要》卷十五:“五癲病者,臟腑相引,盈氣起寒厥,不識人,氣爭,瘈疭吐沫,久而得蘇。”治宜雄黃丸、鐵精散等。

五疸

五種黃疸的合稱。

①黃疸、穀疸、酒疸、女勞疸、黑疸。見《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

②黃疸、穀疸、酒疸、女勞疸、黃汗。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

③黃疸、穀疸、女疸、酒疸、勞疸。見《肘後備急方》卷四。

④指五種黃疸病因。見《本草綱目》卷三:“黃疸有五,皆屬熱濕,有瘀熱、脾虛、食積、瘀血、癊黃。”

五大

人體部位名。亦稱五體。指頭和兩手兩足。《針灸大成》卷二:“二陵、二蹻、二交,似續而交五大。”注:“五大者,五體也。”

五刺

刺法分類名。《靈樞·官針》:“凡刺有五,以應五臟。”以針刺深淺部位不同,分別適應五臟病變,有半刺、豹文刺、關刺、合穀刺、輸刺等五種。詳見各該條。

五喘惡候

病證名。見《普濟方》。即瘡痘喘、驚風喘、虛腫喘、吐瀉喘、下痢喘。為小兒正衰邪勝,元氣將脫的危象。

五處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醫學入門》作巨處。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1寸,旁開1.5寸。布有額神經外側支和額動、靜脈。主治頭痛,目眩,目不明,癲癇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五臭

即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五種臭味。

五遲

病證名。小兒發育遲緩的總稱。《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小兒五遲之證,多因父母氣血虛弱,先天有虧,致兒生下筋骨軟弱,行步艱難,齒不速長,坐不能穩,要皆腎氣不足之故。”分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詳各條。

五常

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即五行。詳該條。

五菜

指葵菜、韭菜、豆葉、野蒜、蔥等五種蔬菜。《素問·髒氣法時論》:“五菜為充。”

五裁

治療學名詞。指患病時對五味的節制。《靈樞·九針論》:“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鹹;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等。

五部

人體部位名。《靈樞·寒熱病》:“五臟,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端腨也;背三;五藏之腧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此五部位內連五臟,具有重要作用。

五步推運

運氣術語。推算每年主運的方法。其法從年幹的屬太屬少,逐步上推至角,因主運必始於木角音,終於水羽音,故推算出太角或少角即可確定主運。參見五音建運條。

五不足

病因病理學名詞。出《素問·調經論》。指神、氣、血、形、志五者不足。神不足則悲,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不足則恐,形不足則四肢不用,志不足則四肢厥冷。神、氣、血、形、志為五臟所藏,其不足,實質是指五臟精氣之不足。

五不女

病名。指螺、蚊、鼓、角、脈五種病症。萬全《廣嗣紀要·擇配篇》:“五種不宜:一曰螺,陰戶外紋如螺螄樣,旋入內;二曰文,陰戶小如箸頭大,只可通,難交合,名曰石女;三曰鼓花頭,繃急似無孔;四曰角花頭,尖削似角;五曰脈,或經脈未及十四而先來,或十五六歲始至,或不調,或全無。”前四種為先天生理缺陷而致無生育能力;後者若為月經不調,難於孕育,或可用中藥治療調整月經。詳見各條。

五不男

五種男性生殖器官病證,見《島居隨筆》:“人有五不男:天、犍、漏、祛、變也。”天者,陽痿不用,又名天閹。犍者,割去外生殖器。漏者,精寒不固,常自精泄。怯者,舉而不強。變者,體兼男女,俗名二形、陰陽人。

五病

病證名。臟腑之氣失調所產生的病證。《素問·宣明五氣篇》:“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是謂五病。”

五並

病證名。指五臟精氣內虛,為邪氣所兼併而出現的精神症狀。《素問·宣明五氣篇》:“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謂五並,虛而相並者也。”

五變

①生理學名詞。指與五臟相應的色、時、音、味、日等五種變化。《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五藏有五變,……肝為牡藏,其色青,其時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為牡藏,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征,其味苦;……”

②病因學名詞,由於形體與歲運之間五行相克的關係,以致成為發病的因素。《靈樞·五變》:“是謂因形而生病,五變之紀也。”五變刺刺法分類名。《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餘聞刺有五變,以主五輸。”有二義:

①指四時變化和五俞穴相配合進行針刺,即冬刺井,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輸。”

②指五類疾病與五俞穴相配合進行針刺,即“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合。”

五痹

五種痹證的總稱。出《素問·移精變氣論》。

①骨痹、筋痹、脈痹、肌痹(或作肉痹)、皮痹。王冰:“五痹謂皮、肉、筋、骨、脈之痹也。”

②筋痹、骨痹、血痹、肉痹、氣痹。見《中藏經·論痹》。

③風痹、寒痹、濕痹、熱痹、氣痹。見《中藏經·論痹》。

五崩

病名。指陰道流出五種不同顏色分泌物的五種病。出《脈經》卷九:“白崩者形如涕,赤崩者形如絳津,黃崩者形如爛瓜,青崩者形如藍色,黑崩者形如(血丕)血也。”詳參各條。

五般聤耳候

病證名。出《嬰童百問》。即聤耳、膿耳、纏耳、底耳和囊耳。均由風水入耳,內有積熱上壅而成。若不早治,久則成聾。詳各條。

五敗症

證名。指麻風病出現這五種危重證候。出《外科正宗》卷四。該書認為大麻風之發,“心受之先損於目,肝受之面發紫泡,脾受之遍身如癬,肺受之眉毛先脫,腎受之腳底先穿,又為五敗症也。”亦稱五損症。

五敗

病證名。

①虛勞五種壞證。手足腫無交紋為心敗,唇反無紋為肺敗,面黑有瘡為肝敗,陰腫囊縮為腎敗,臍突腫滿為脾敗。又一說:譫妄失倫為心敗,音啞氣促為肺敗,肌肉盡脫為脾敗,筋骨痛甚為肝敗,泄瀉不止為腎敗。

②麻風病五種重症。詳五損條。

蜈蚣中毒

病名。見《外臺秘要》卷三十一。指受蜈蚣螫咬而致中毒者,宜從速處治。被螫咬處劇痛,紅腫發熱,並引及周圍淋巴管炎及壞死;全身可有發熱、頭痛、眩暈、嘔吐等症,甚則昏迷。李時珍《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所載述的解蜈蚣毒的藥物有:蝸牛、蛞蝓、五靈脂、獨蒜、芸苔子油、蛇含、香附、莧菜、馬齒莧、蚯蚓泥、食鹽、雞冠血等。

蜈蚣咬傷

病名。見《肘後備急方》卷七。症見蜈蚣咬傷後,局部腫痛,發癢,渾身麻木;小兒及體弱者,更應速治,否則可能危及生命。治用甘草、雄黃研末,菜油調敷;或鮮桑葉搗爛外敷,內服季德勝蛇藥片。

蜈蚣漏

古病名。《外科啟玄》卷十二:“蜈蚣漏其根在肺。”此病屬瘰鬁漏之類。

蜈蚣哽喉

多因飲食不慎,誤食蜈蚣所致。可先取生豬血飲之,少傾以清油灌口中,蜈蚣滾在血中即吐出。或即行手術剔除。

蜈蚣疔

病名。出《外科啟玄》卷二:“其形如蜈蚣,亦有頭足,發寒熱,因食物被蜈蚣所遊之毒而生,宜雄黃定子塗之。”

吳州

唐代醫家。生平裏籍欠詳。嘗著《新修鐘乳論》一卷,未見行世。另所輯《三家腳氣論》雖佚,但其某些內容由《外臺秘要》所引用,可略窺知一二。

吳之英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著《經脈分圖》一書,現有刊本行世。

吳正倫

明代醫家(?1529-1568年)。字子叔,號春岩子。安徽歙縣人。幼年喪父,家貧而刻苦攻讀。後遊醫至山東、北京等地,名噪一時。明神宗幼年病、穆宗貴妃病,均由其治癒。曾獲穆宗嘉獎,太醫院御醫妒其術,而毒之致死。嘗著《養生類要》、《脈證治方》、《治人心鑒》。除後一種,其他均有刻本行世。

吳雲間

清代醫家。字高梁,廣東陽江縣人。嘗著有《都春堂熊羆夢》三卷,現有刻本行世。

吳越人

近代醫家(?-1944年)。江蘇東臺人。因家貧且好學,矢志於醫。早年從王珍卿學,後獨立應診,門庭若市。因忙於診務而無暇著述,有醫話、臨證驗錄若干則存世。

吳源

南宋時醫生。字德培,號南熏老人,休寧(安徽歙縣)人。世醫出身,源紹承家業,尤擅長於癆瘵一證,人稱為“神醫”。嘗參加朝庭考試名列前茅,入內府任職,官至翰林醫官。後隱退。

吳豫

南宋醫生。號松蘿居士。休寧(今安徽歙縣)人。祖父吳諒為名醫,豫得其傳,子吳源亦為名醫。

吳萸熨

外治療法。見《保赤存真》。用吳茱萸,酒拌濕,紗布袋包蒸極熱,互熨胸、腹部及兩足心,候氣透其痛即止。適宜於陰寒胸腹疼痛,四肢厥冷。

吳有性

明代醫學家。字又可,江蘇吳縣人。居於太湖綱庭山。精醫術,尤擅長溫病。明末崇禎年間,北方大疫,死者枕藉,人多以傷寒治法治之而不效。有性懷革新之思想,推究其病源,察其傳變。認為溫病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溫非暑,而是由天地間別有一種戾氣,或稱癘氣、雜氣,與傷寒不同。其病系口鼻內,伏於膜原,其邪在半表半裏之間。其戾氣具有特適性、偏中性,乃指某種動物於某種戾氣有親和力,而其他動物則不病;對侵入的某一動物的一種器官有親和力,則不侵犯其他器官。而戾氣之侵入是否有發病之可能,則與機體之強弱相關。此論點於吳氏之著作《瘟疫論》中表達無遺。另又提出其特殊的“三消”、“達原”等療法,以治療瘟疫證。其學說為後世所推崇,亦是後代溫病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有重大影響,故《四庫全書總目》謂其“推究病源,參稽醫案,著為此書,瘟疫一證,始有繩墨之可守,亦可謂有功於世矣。”現《瘟疫論》有多種版本行世。

吳應湯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著《慈幼痘疹說問》十八卷,未見行世。

吳燡

清代醫家。字小珊,浙江山陰人(今紹興),精通醫學,嘗彙集張石頑、程國彭等各家之醫論,成《醫學輯要》,現有刊本行世。

吳亦鼎

清代醫家。字硯丞,安徽歙縣人。平時留心醫藥,遂精於醫理,又鑒於歷代醫家均重藥療、針療而忽略灸治,乃收集王燾《外臺秘要》及西方子之灸法,編撰《神灸經論》。另又撰有《麻疹備要方論》,現均有刊印本行世。

吳醫匯講

醫學期刊。十一卷。清·唐大烈輯。刊於(1792-1801)年間。是我國早期具有醫學刊物性質的著作。每年一卷,共發表了江浙地區四十多位醫家的文章100篇左右。主要彙集了醫學理論、專題討論、驗方交流、考據、筆記、書評等多方面的內容,既不分門類。也不拘體裁,更不限卷數。其中主要著作有葉桂的《溫瘧論洽》、薛生白的《日講雜記》、顧雨田的《書方宜人共識論》等,對當時醫學交流起了一定作用。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一九二三年成都鉛印本。

吳延齡

明代醫家。字介石,浙江歸安縣人。嗜醫藥,常廣集藥餌以療人之疾,為人仗義,嘗為貧者代付藥療費用。曾撰《經絡腧穴》、《醫學質疑》等書,惜未見傳世。

吳秀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家藏有《醫便》一書,另有朱濟川等之《醫便補遺》,甚珍重之。遂結合本人經驗,輯成《增補醫便續集》,未見行世。

吳顯忠

明代醫家。字用良,號雪窗,歙縣(今屬安徽)人。家中世代業儒,顯忠亦業儒而兼好醫藥,精於醫,認為張子和之汗、吐、下三法於治療意猶未盡,尚需補以利、溫、和三法,遂著成《醫學權衡》一書,未見行世。

吳顯

明代醫生。福建同安人。其父吳容為邑中之名醫,顯繼承其業,亦精於醫。

吳錫璜

近代醫家(1872-1950年)。字瑞甫,號黼堂。同安(今屬福建廈門)人。光緒年間(1895-1908年)舉人,後棄官就醫。其七世先祖吳撝吉精於醫,錫璜承其父吳筠穀之教。後懸壺於廈門,並創辦“廈門國醫學校”,學員遍海內外。日寇佔領期間,拒為日寇服務,遂移居新加坡。生平著作甚多,有《中西溫熱串解》、《中西脈學講義》、《刪補中風論》、《評注陳無擇三因方》、《校正聖濟總錄》等多種行於世。

吳希言

宋代(?)人。生平裏貫欠詳。嘗著有《風論仙眺經》,或作《風論山兆經》,及《醫門括源方》,惜均未見傳世。

吳希舜

近代醫家(1846-1912年)。字月槎,又字文八,浙江平陽縣人。務農,暇時研讀醫書,亦通醫術,常有神效,人呼為“八仙”,著有《醫案》收藏,未曾傳世。

吳文炳

明代醫家。字紹軒,號光甫,盱江(今屬江西)人。一說四川建武所人。嘗參閱《內經》、《傷寒》等古典醫著的內容,輯有《醫家赤幟益辨全書》。另又輯家傳有關食物方面之藥物,著成《食物本草》四卷。尚有《神醫秘訣遵經奧旨針灸大成》等,均有刻本行世。

吳惟貞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輯《藥性賦大全》及《家抄濟世良方》,刊本現存日本,國內未見刊本存世。

吳廷耀

清末醫生。字煥臣,生平裏貫未詳。嘗任太醫院七品吏目,兼東藥房值宿供奉官。

吳廷紹

五代時南唐醫生。精於醫術,嘗為太醫令。時烈祖因服食而喉中有癢疾,群醫進藥無效,服廷紹藥而愈,所進乃“楮實湯”。另又以“薑豆湯”治宰相馮延己之腦痛病,亦皆藥到病除。

吳塘

清代醫學家(1758-1836年)。字鞠通、配珩。江蘇淮陰縣人。初習儒,因哀其父及侄相繼病故,而專心攻醫。後至京師,參加《四庫全書》之抄寫與校檢;又獲見《溫疫論》(吳又可),嘆服其說,遂究心醫術達十餘年。後逢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師大疫,市醫多以傷寒之法療治失效。瑭以溫病之法治療,竟獲全活達數十人,自是聲名大震。後又總結其經驗,復習古代醫經及溫病諸家包括葉天士之學著成《溫病條辨》一書。書中提出分辨陰陽,別水火之理論,以三焦進行溫病辨證,上焦心包絡與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系指病之階段。此說與葉桂之衛氣營血辨證法,構成溫病學說之核心。除三焦外,書中亦涉及六經辨證,互相發明,使其學說更臻完善。在治法上,鞠通注重清絡、清營、養陰三法,並倡辛涼法療溫病初起,鹹寒苦甘法清熱養陰。又制一甲、二甲、三甲複脈湯。其辛涼劑如桑菊飲等為後世所倡用,影響深遠。吳鞠通成為溫病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外,《溫病條辨》中尚有《解產難》、《解兒難》,可見其對兒科、婦人科也有所研究,另有《吳鞠通醫案》、《醫醫病書》,均有刻本行世。

吳恕

元代醫家。字如心,號蒙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家道貧寒,售風藥於市,因治癒采風使之風疾而醫名大振,征至京師,授太醫院御醫。於《傷寒論》素有深研,乃著成《傷寒活人指掌圖》(簡稱《傷寒指掌》),現存。其徒熊宗立又續編增補,更名《類編傷寒活人書括指掌圖論》。

吳世昌

清代醫家。字半千,湖北江夏人。生平欠詳。嘗輯《奇方類編》二卷,現有刻本行世。

吳時宰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著《傷寒類證辨疑》,已佚。

吳省庵

清代醫家。江西新城縣人。生平欠詳。嘗著有《醫闡》一書,未見傳世。

吳甡

明代官吏。知醫。江蘇人。於明末時任邵武等知縣,受魏仲賢迫害,至崇禎間複出,任河南、陝西等省巡撫,兵部左侍郎、右僉都禦史、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輯有《脈學鑒蹄》行於世。

吳少懷

現代醫家(1895-1970年)。字元鼎,浙江杭州人。早年就學於濟南市大同醫院,學習中醫約五年,即懸壺問世。精於內科,尤對肝膽病、脾胃病等雜證有較豐富之經驗。1949年後,任濟南市中醫院院長、山東省及濟南市中醫學會副理事長。還當選過省、市歷屆人民代表。著有《脾胃證治》、《吳少懷醫案》。

吳容

明代醫生。同安(今屬福建廈門)人。嘗為僧,並習岐黃術,後以醫術濟世,醫德高尚。其子吳顯傳其業。

吳人駒

清代醫家。字靈雅,安徽休寧縣人。生平欠詳。嘗著《醫京承啟》六卷,現有刊本行世。

吳球

明代醫家。字茭山,括蒼(今屬浙江)人。博學慕古,少時即研究經書,精於醫術。嘗著《諸證辨疑》、或稱《諸證辨疑錄》。又有《用藥玄機》、《活人心統》、《方脈生意》、《食療便民》,均未見行世。

吳芹

清代醫家。字瘦生,號古年,浙江歸安人。初習儒,後改攻醫學。精其術,名噪遐邇。診病不計酬。嘗著《本草分隊發明》、《相鶴堂醫案》,未見行世。

吳謙如

清代醫家。河北宛平縣人。生平欠詳。嘗撰有《傷寒神秘精萃錄》,現有稿本存世。

吳謙

清代醫官。字六吉,安徽歙縣人。嘗官至太醫院院判。乾隆帝(1736-1793年)嘗敕令編修醫書。太醫院原意欲編修一博一約的醫書,最後為能達到早日編成,遂由吳謙與另一太醫院院判劉裕鐸為總修官,收集天下秘笈及傳世良方。吳謙則更精研《傷寒論》、《金匱要略》,對之逐條進行訂釋,收集各家疏注,訂其舛誤,加以闡發,撰成《訂正傷寒論注》及《訂正金匱要略注》。另他主持編修《醫宗金鑒》(一作《禦纂醫宗金鑒》)。此書內容豐富概括,嘗作為太醫院之教本。後世廣為流傳,影響甚大。

吳其浚

清代植物學家(1789-1847年)。字瀹齋,又字季深、吉蘭,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縣人。先後任翰林院修纂,江西、湖北學政,兵部侍郎,並官至湖南、湖北、雲南、貴州、福建、山西等省總督或巡撫。宦遊各地,酷愛植物,每至一處,必搜集標本,繪製圖形,並於庭院中培植野生植物,歷時七年,將其實地考察及經歷所得之真知,寫成《植物名實圖考》一書,計三十八卷,其中所收之植物共一千七百一十四種,並有附圖一千八百多幅。書中有甚多糾正前人舛誤之處,於古代中藥本草學之發展,亦具有重要之地位。此書著成之前,先已從其所閱覽之各種有關書籍中輯錄出植物草本,亦有繪成圖形,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此二書在我國植物學發展史上有重要作用。深受中外學者之重視。

《吳普本草》

藥學著作。六卷。魏·吳普撰。見《隋書·經籍志》。原書已佚,但清·焦理堂有輯本,系從《證類本草》、《太平禦覽》等書中輯出。

吳普

三國時醫家。廣陵(今江蘇江都縣)人。為名醫華佗之弟子。精於醫術,且專長於本草學及養生。吳普向華佗學練“五禽之戲”,堅持鍛煉,年九十餘而尚牙齒完堅、耳目聰明。吳普且輯有本草書《吳普本草》,原書早佚,為後代某些本草及其他著作引用。近現代尚有人輯出鉛印本。另又編集《華佗方》,一作《華佗藥方》,已佚。

吳蓬萊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嘗撰有《仲景存真集》,現有刻本行於世。

吳佩衡

現代醫家(1886-1971年)。原名鐘權。四川合理縣人。其師彭思溥,為邑中名醫,吳氏盡得其傳。1929年,嘗為中醫界代表出席全國醫藥團體代表大會,抗議政府取締中醫之提案。曾創辦《國醫週刊》。1949年以後,歷任雲南省中醫進修學校副校長、雲南中醫學院院長、《雲南醫藥雜誌》編委會副主任委員。也是省政協常委。著述甚多,計有《中醫病理學》、《傷寒論條解》、《麻疹發微》、《傷寒論新注》、《吳佩衡醫案》等。

吳敏修

南宋醫家。生平及裏籍未詳。於仁宗時醫名大振,有“國醫”之稱。嘗撰有《傷寒辨疑論》,未見行世。

《吳門治驗錄》

醫案著作。四卷。清·顧金壽撰於1822年。本書所收醫案以內科雜病為主。顧氏醫案的特點有三,其一:每案記載從發病至病癒的全過程。其二:治法比較靈活,能隨證而變。其三:案末以問難形式,詳析病因、病理和方治。現存四種清刻本,及上海千頃堂石印本。

吳諒

宋代醫生。休寧(今安徽歙縣)人。先業儒,後因愚異人,傳授秘藏之醫書,研之遂通醫理,精於醫。其子吳豫、孫吳源,均以醫名。

吳良

明代(?)醫家。履貫未詳,著有《原病集》一書,現收入《習醫鈐法》中行於世。

吳立法

清代醫生。浙江遂昌人。精於內科,尤擅長肝病,能斷人生死,名聞遐邇。據雲鄰近龍泉縣人為便於病家求醫。特修石路一條,其聲名可見一斑。

吳昆

明代醫家(1552-1620年?)。字山甫,號鶴皋、參黃子。歙縣(今屬安徽)人。自幼聰穎,善屬文。家藏醫書甚多,昆好慕醫術。後因舉子業不售,專而攻岐黃術。以同邑名醫餘午亭習醫,盡得其術。後又到各地遊學。對《內經》尤感興趣。嘗注《素問》。有影響的注家之一。另著《醫方考》內有方七百多首,考方藥之名義、見證、方藥組成及其變通。另又有《脈語》、《吳注黃帝內經素問》、《針方六集》、《參黃論》、《砭焫考》、《藥纂》等。後三種已不存。

《吳鞠通醫案》

醫案著作。四卷(或作五卷)。清·吳瑭撰。刊於1916年。收載了作者治療溫病、傷寒、雜病、婦兒科醫案。作者尤其擅長於溫病,能從醫案的辨證治療中示讀者以規矩。書中頗多連續治療較完整的病案,記錄詳明,有利於讀者領會病理發展過程和治法的終始變遷。現有初刊本、鉛印本、石印本、人民衛生出版社排印本。

吳九言

清代醫家。字去疾,廣東番禺人。其生平欠詳。著有《瘰鬁秘傳》、《白喉證治歌訣》,現有印本行世。

文彥博(1006-1097)

宋代官吏,兼通醫學。字寬夫,汾州(今屬山西)人,先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因與王安石交惡而去職,後又出任將相前後達五十年。平時留心醫藥,擷取《外臺秘要》、《千金方》諸家驗方,集成《節要本草》及《藥准》等書。

《文堂集驗方》

驗方著作。四卷。清·何英輯。刊於1775年。本書輯錄方書中備用成方與單驗方。分為中風、風癇、感冒傷風、傷寒等39類臨床各科病症。其中有一部分單方驗方屬於民間效方。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

文臺

①小兒頭面部望診的部位。即眉梢外側端凹陷處稍上方。《奇效良方》:“文臺上紅脈現,傷寒三日候,主內熱頭疼。”

②推拿部位名。即龍角。見該條。

文身

民俗名。即於肌膚刺字等之習俗。見《穀梁傳·哀公十三年》:“吳,狄夷之國,祝發文身。”人們以於身體一定部位之皮膚,用墨或其他色繪圖寫字,乘墨蹟未開,即以針刺其上,墨汁即從針刺之孔波及膚下。愈後,洗去皮表之墨蹟,所繪圖形字跡即呈現於皮下,永不消失。稱之為文身。

文火

①中藥學名詞。指熬藥時的火小而緩。藥物煎沸後,一般用慢火、微火煎煮。味厚滋補藥宜文火久煎。

②氣功內丹術術語。指練功中用意輕柔緩行之謂。與武火相對而言。《金仙證論》:“微緩謂之文火。”《海瓊傳道集》以“專氣致柔,含光默默,溫溫不絕,綿綿若存”為文火之要。《性命圭旨》:“得丹時藉文火養之。”此時須意隨氣轉,微微觀照。用文火溫養,稱為文烹。

瘟疫舌疔

病名。系指舌上生疔,或紅或紫,如櫻桃大,疼痛,破潰後流膿出血的病證。本病多由瘟疫邪毒中於心經而上炎於舌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可選用清瘟敗毒散加減。也可外用紫雪散。參見舌疔條。

瘟疫青喉

病名。系指喉色純青,似有黃皰並起,細看即隱,肩背疼痛的病證。《喉科種福》卷三載:“相傳此為不治,故未立方。”

《瘟疫霍亂答問》

瘟疫著作。一卷。清·陳虯撰。1902年東甌霍亂流行,陳氏以白頭翁湯加減等方治療,頗有效驗,遂編此書。作者辨析瘟疫霍亂,對其病因、治法等多所答辨。既有理論探討,又有臨床實踐,對讀者頗多補裨益。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

瘟疫黃喉

病名。系指初起微有寒熱、咽痛頭疼,喉間略有阻礙或現黃條、黃塊的病證。系疫喉的一種類型。治宜結合全身情況選方用藥。

瘟疫紅喉

病名。系指由瘟疫所致的項腫咽痛,口內喉中皆紅,甚則面目俱赤的病證。類今之腮腺炎。本病之病因多為感觸天行溫疫之邪,濕熱壅盛所致。又名顱鶿瘟,亦名大頭瘟,俗稱蝦蟆瘟。治宜清瀉諸經之火。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參見瘟毒喉痹條。

胃熱胎疸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指小兒生下百日或半歲內出現黃疸。症見身黃壯熱,腹脹口渴,大便秘小便赤澀。由陽明胃熱,濕邪留滯,濕熱鬱蒸而發。治宜清利濕熱,用茵陳蒿湯合五苓散。熱重,用黃連解毒湯加減。

胃熱嘔吐

證名。見《金匱翼·嘔吐統論》。又稱胃火嘔吐、熱嘔。詳見熱嘔、胃火嘔吐條。

胃熱渴

證名。因脾胃實熱灼津所致口渴之證。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九。證見胸膈煩悶,口渴引飲。治宜清胃生津,用豬肚丸、赤茯苓散、玉女煎等方。

胃熱喉疳

病證名。指喉疳的一種,因胃內蘊熱上蒸所致。詳參喉疳條。

胃熱惡阻

病名。惡阻證型之一。婦女平素胃熱較甚,孕後脈衝氣甚,胃氣夾熱上逆所致。症見嘔吐心煩,顏面潮紅,口渴喜涼飲,大便幹結或便秘,尿黃赤。治宜清胃熱,降逆止嘔。用蘇葉黃連湯(紫蘇葉、黃連)加半夏、竹茹、陳皮,或加味溫膽湯。

胃熱

病證名。指熱邪犯胃,或情志不遂,氣鬱化火,或過食辛辣炙煿以致胃中火熱熾盛的證候。症見胃脘灼痛,吞酸嘈雜,口渴口臭,或渴喜冷飲,消穀善饑,或牙齦腫痛,口腔糜爛,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脈數等。治宜清胃瀉火。

胃怯汗

出《證治準繩·雜病》。即胃虛汗。詳該條。

胃氣虛喘

見《丹溪心法·喘》。即胃虛喘。詳該條。

胃氣痛

病名。胃脘氣機失調所致胃脘部疼痛。見《春腳集》卷二。《經驗奇方》卷下:“胃氣痛,此症甚者,每晨吐清水,或連頭痛。制香附二錢,良薑一錢五分,砂仁末八分。如病重常吐清水,加吳茱萸二錢。右藥,水煎熱服。亦可由肝氣犯胃而致,胃氣痛,不能飲食,或能飲食而不能化,非痛非滿,上吐下瀉。治宜平肝和胃,方用白芍、甘草、當歸、柴胡、茯苓、白芥子(《石室秘錄》卷一)。參胃脘痛條。

胃氣不足

證名。即胃氣虛。胃氣虛弱出現的證候。《諸病源候論·胃病候》:“胃氣不足,則饑而不受水穀,飧泄,嘔逆,是為胃氣虛也。”治宜益氣建中,選用四君子湯、小建中湯,補中益氣湯等方。參見胃病條。

王洙

宋官吏(997-1057年)。字原叔,應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少聰穎,博覽強記,遍覽方技、術數、陰陽、五行、音韻、訓詁、書法,幾無所不通。嘗任翰林學士,於館閣時偶然發現蠹簡中有張仲景之《金匱玉函要略方》計三卷,上卷為傷寒,中卷論雜病,下卷則載其方,並有療婦人之法。後宋朝諸臣校訂時,以雜病及飲食、禁忌編成今之《金匱要略》,共二十篇傳世,實有功於仲景之學的功臣也。

王仲勉

明代醫案。其生平履貫欠詳,所著有《經驗方》一書,未見行世,唯《本草綱目》引用其若干佚文。

王鐘嶽

清代醫家。江陰龍砂鎮(今屬江蘇)人。以醫名,所著有《王鐘嶽先生方案》,收入於《龍砂八家醫案》中,與龍砂鎮其他名醫戚雲門、薑學山等人醫案編為一帙,現有排印本行世,為薑成之所編。

王之政

清代醫學家(1753-1821年)。字獻廷,號九峰,江蘇丹徒人。初業儒,後轉而攻醫,聰穎博學,終成名醫,於幹嘉間頗有盛名,活人無數,後征為太醫院院監,人稱“王征君”。書載曾為某將軍女診脈,斷為孕男,此女未婚,將軍聞言大怒而殺女,之政聞此大駭,遂致耳聾。編有《痘痧匯評》,其醫案編由其子碩如編寫《王九峰醫案》,又名《王九峰臨證醫案》,門徒甚多,李欣園尤得其真傳;蔣寶素亦有醫名。王氏著作尚有《醫林寶鑒》、《六氣論》、《筆隨醫案》及《王九峰心法》,均有傳本行世。

王震

明代醫家。字志霖,其生平履貫欠詳。據載其著有《王氏家寶傷寒證治明條備覽》九卷,又有《志雨齋醫書》等,現有刻本行世。

王淵

宋代醫家。字季浩,廬陵(今屬江西)人。其父王朝弼為當地名醫,淵繼承家業,亦以醫知名。

王裕慶

清代醫家。字祉庭,湖南湘潭人,長於喉科及其他疫症,撰有《瘧痢成法》,一作《瘧痢成方》、《白喉辨證》及《吊腳痧論白喉辨證合刊》,有刻本行世。

王禹

漢代醫生。生平履貫不詳,系濟北王府太醫,受王之遣,拜名醫淳於意為師學醫,尤精於镵石針砭之術,精於經絡理論。

王與

元代法醫學家(1260-1346年)。字與之,號正庵。永嘉(今屬浙江)人。少學詩書,於古代律法頗多研究,尤注重與醫學有關之律令。歷任縣吏、中書省官員,他根據提控刑事訴訟案牘,集而為《無冤錄》一書,其書為我國法醫學上代表作之一,對古代朝鮮與日本的檢驗學科發展影響頗大,並最先考證“滴骨驗親法”的歷史。

王佑

宋代醫官。生平履貫欠詳,於太宗時任太醫院副使,與王懷隱、鄭奇、陳昭遇諸人合編《太平聖惠方》行世。

王幼孫

宋代官吏(1223-1298年),兼通醫學。字季稚,號自現先生,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性篤孝,並留心醫藥。於宋末上書,暢陳國事未被採納。後遂著述醫藥,著成《簡便方》、《經驗方》各一卷,未見刊行。

王猷

元代醫家。裏貫未詳,於世祖時任太醫院使。王氏以醫學久廢,學醫者從師乏人,恐日後後繼無人,為害甚大,故奏疏設立醫學,以培養醫生。上納其言,遂有諸路設立醫學之舉。

王永輔

明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曾著《惠濟方》八卷,又名《簡選袖珍方書》、《簡選袖珍良方》,現有刻本。

王一仁

近現代醫家(1898-1971年)。原名晉第,曾從丁甘仁學習中醫,改名依仁,浙江新安人。丁甘仁當時在上海辦中醫專門學校,畢業後懸壺行醫。後與秦伯未、章次公、許半農等創辦中國醫藥學院。曾任上海中醫學會秘書長,並主編《上海中醫雜誌》,所著甚多,且曾與人合輯《神農本草經》。

王遙

後漢醫生。字伯遼,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善於治病,但每以驅鬼神之法治之,頗有怪誕之例。見《神仙傳》。

王燕昌

清代醫學家。字皋,河南周始人。家中世代業醫,燕昌得其祖傳醫技,並有所發展,常能起沉屙,為時醫稱道。曾任幕僚,議論醫藥之事,常加記錄,積久而成帙,集成《王氏醫存》十七卷,所論有醫學理論、診斷及藥物,於雜病之診治,亦頗有心得。

王彥伯

唐代醫生、道士。荊州(今湖北江陵)人。善醫術,常以煮藥散發救濟貧民,服者無不瘥。尤精於脈,以之斷生死,鮮有不中者。

王顏

五代時醫家。生平履貫欠詳。因冒劉禹錫《傳新方》之作,而輯成《續傳信方》。另輯有《嬰孩方》,均未見傳世。

王炎

明代官吏(1138-1218年),兼通醫道。婺源(今屬江西),歷任潭州教授,臨江通判、太學博士、軍器監中奉大夫等職。平時留心醫藥,且有著述。

王遜

清代醫家。字子律,號牆東圃者,或簡號東圃。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初習儒,後又習醫,對本草尤感興趣,所著有《藥性纂要》一書,主要系擷取《本草綱目》中之藥物五百九十七種,摘錄其要,另增新藥如海參等計九種。現存有刻本。

王學權

清代醫學家(1728-1810年)。字秉衡,晚號“水北老人”。徙居浙江鹽官,後又遷至杭州。以醫名,頗有個人獨到見解,其思想對其曾孫王孟英後來於溫病學之創見頗有影響。其時適值西學東漸,王氏亦受其影響。所著《醫學隨筆》一書,系後來由其子王國祥等數輩最後補充完成者。後更名《重慶堂隨筆》行世。

《王旭高醫書六種》

醫學叢書。清·王泰林編撰。刊於1897年。包括《退思集類方歌訣》、《醫方證治彙編歌訣》、《增訂醫方歌訣》、《醫方歌括》、《薛氏濕熱論歌訣》、《西溪書屋夜話錄》。前四種共載方五百餘首,以歌訣形式介紹《傷寒論》、金匱要略》方和其他常用方的運用。《濕熱論歌訣》系據薛生白原作改編。《西溪書屋夜話錄》概括論述肝病證治及用藥大法。其中所論肝氣、肝風、肝火的病機、病證與治則很有特色。現存千頃堂書局石印本及196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本。

外感不得臥

病證名。感受外邪所致不寐症。《症因脈治》卷三:“不得臥之症,諸經皆有,主熱者多。在外感門,有表熱、裏熱、半表半裏熱,有氣分熱、血分熱,有餘熱未盡,汗下太過等多種。”詳見表熱不得臥、裏熱不得臥、半表半裏熱不得臥、血熱不得臥、氣熱不得臥、餘熱不得臥、虛煩不得臥等條。

外感半身不遂

病證名。由風邪入絡所致半身不遂。因起居不慎,衛氣不固,風邪襲踞經絡,氣血留絕而成。見《症因脈治》卷一。症見身發寒熱,暴僕卒倒,醒後肢體或左或右偏廢不用,或痛或木,或熱或冷,二便赤澀,脈洪大者,宜祛邪滌熱,用大秦艽湯;外邪抑遏,脈伏不出者,用加減續命湯,散其表邪;痰火壅閉經絡,脈伏不出者,用三化湯、導痰湯清其壅滯。參見半身不遂條。

外感

病因病理學名詞,系病因分類之一。指感受六淫、疫癘之氣等外邪。病邪或先侵入皮毛肌膚,或從口鼻吸入,均自外而入,初起多有寒熱或上呼吸道症狀,故稱。

外腑

人體器官名。指臟腑週邊最大的腑。即三焦。詳該條。

外輔骨

解剖結構名。見《證治準繩·瘍醫》。指腓骨,位於(骨行)骨外側。

外風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外來風邪,與疾病過程中產生的內風相對而言。參見風條。

外耳癰

病名。《瘍科心得集·辨耳癰耳菌虛實論》:“耳內有膿時,……膿不外泄,熱毒即循絡外達,繞耳紅腫,則發外耳癰矣,必欲開刀方愈。”參見耳根癰、耳門疽條。

外丹

養生術語。與內丹相對而論的外丹,是指古代煉丹家用“五石”、“八石”等礦物原料配製後,放入爐鼎中燒煉而成的化合物,即道教所謂的“仙丹”或“金丹”。《通幽訣》:“氣能存生,內丹也;藥能固形,外丹也。服餌長生,莫過於內外丹。”外丹家以“物性互化”為理論依據,認為服用“金丹”能長生成仙。外丹術源於先秦以來的神仙方術,至秦漢時因統治階級的狂熱推奉而十分盛行,迄至隋唐,仍風行不衰,並成為道教尤其是丹鼎派道教的主要道術之一。由於煉製外丹的原料及其化合物多有較大毒副作用,盲目妄服,為害極大,故唐代以後,外丹術漸趨衰落。服用金丹以求長生,自屬虛妄,既使作為養生手段,其效用與價值也遠不能與內丹術相比。隨著其替代手段與抗衡面的內丹學說的興盛,外丹術更加一蹶不振。不過,丹藥的養生價值雖難以確定,但其醫療價值卻是無疑的。礦物藥作為中藥的一個基本門類,歷代載述不斷,而醫家的丹藥也一直應用至今。此外,古代外丹術對我國古化學的發展也作出了積極貢獻。

外吹

病名。乳腺炎之發於哺乳期者。出《外科啟玄》卷五。即乳癰。舊說因兒於哺乳時熟睡,其鼻孔之涼氣襲入乳房,與熱乳凝結而發病者。實則由於吮乳時睡熟中因咬傷等使乳頭部破裂而繼發感染化膿者。證治參見乳癰條。

外纏喉風

病名。即患纏喉風以頸項腫大等外症為主要表現者,又名陽毒喉風,多由火毒上沖所致。症見咽喉紅腫疼痛,甚或腫連腮項,胸悶氣促,目睛外突。清·程永培《咽喉經驗秘傳》:“陽毒喉風身發熱,腫連頭專案睛突,氣粗短促鼻扇張,主去痰涎方可治。”治宜解毒瀉火,消腫止痛。可選用普濟消毒飲等加減。參見纏喉風條。

吳景賢

隋代醫家。生平及裏籍欠詳。依《隋書·經籍志》,景賢著《諸病源候論》五卷,目錄一卷。據此,該書或為巢元方與吳氏合著,或吳氏別有一已佚之同名書,有待深入考證。

吳景隆

明代醫學家。號梅窗居士,少習舉子業不第,遂轉而攻醫,遂精醫理。因鑒於歷代對朱丹溪之學“迂而不遵”,乃取各家之長,參以己見,著《脈證傳授心法》一卷。此書未見行世。

吳景澄

清代醫家。號小舫、曉舫,河南潢川人。邑癢生。嘗獲《青囊纂要》(舊題華佗纂),依書處方治病,甚為見效,乃以之與陳士鐸之《石室秘錄》合纂,成《秘錄青囊合纂》,今有其抄本行世。

吳兢

唐代官吏(?-749年)。知醫。汴州(今屬河南)人。嘗任左拾遺內供奉、水部郎中、修文館學士、光祿大夫、相州長史、鄴郡太守等。嘗著《五臟論應象》。未見傳世。

吳建鈕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著有《異傳稀痘經驗良方》一卷,國內未見有刊本行世。現日本尚有傳本。

吳簡

宋代醫家。一作靈簡,履貫欠詳。嘗於慶曆間(1041-1048年)任宜州推官。適逢廣西儒生歐希範遭官府剖腹之刑,吳簡令畫工宋景依所見繪成實際圖,並編成《歐西範五臟圖》,惜未見傳世。

吳嘉言

明代醫家(1507-?1585年)。字梅坡,分水(今浙江桐廬)人。世醫出身。嘉言益精於醫,並被薦入太醫院為吏目。嘗著有《醫經會元》,創制有心、脾、腎三種方,詳察病機、運氣、標本,有獨到見解。又有《針灸原樞》、《醫學統宗》等,均未見傳世。其子學易,亦以醫名。

吳嘉祥

清代醫家(1833-?年)。字志成,號夢蘭。南鄉(今河南浙川)人。嘗習儒務農,後因見家鄉婦人產後病多,遂習女科,後及其他各科。嘗著有《眼科新新集》,有刊本行世。

吳嘉德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著《保赤篇》,又名《保赤輯要》刊於世。

吳煥

清代醫家。浙江吳興人。履貫欠詳。嘗與錢守和共輯《慈惠小編》三卷,現有刻本存世。

吳箎

清代醫家。字簡庵,號謂泉。江蘇如皋人。嘗任金溪縣丞、太和縣令、兩淮運使、山東運使。亦精於醫道。所著有《臨證醫案筆記》,現有多種刻本行世,

吳宏定

清代醫家。字靜庵,安徽歙縣人。生平欠詳。嘗撰《景嶽新方八陣湯頭歌括》,現有刊本行世。

吳光霽

金元間醫家。字月譚,生平裏貫欠詳。嘗著《傷寒一覽方》一書,未見行世。

吳複珪

宋代醫學家。裏居欠詳。精於醫道。於淳化年間(990-994年)任太宗御醫。後於開寶六年(973年)奉敕與劉翰、翟煦、張素、馬志等人共同編修《開寶新詳定本草》。至太平興國七年(982),又參與編修《太平聖惠方》,其中即收有部分其所集之醫方。另又撰有《金匱指微訣》,未見行世。

吳東園

明代醫家。字子揚,涇上(今安徽涇縣)人。嘗著《小兒痘疹要訣》、《痘疹二症全書》,二書皆未見行世。

《吳東旸醫案》

醫案著作。清·吳達撰。刊於一八七九年。全書收作者治案四十餘條,以傷寒、時症為多。遵循仲景之法注,重六經辨證。每條記述較強。現存光緒刻本,石印本。後收入《醫學求是》中。

吳鼎銓

清代醫家。字六長,號逸樵,浙江淳安縣人。平時嗜兵書,亦工醫學,尤擅治外證瘡瘍,言人吉凶,不差分毫,不受酬。著有《醫案》二卷。國內未見傳本,日本尚存有此書。

吳德漢

清代醫家。字宗海、為章,湖南宜章人。嘗輯有《醫理輯要》,現有刊本行世。

吳得夫

宋代(?)醫家。履貫不詳。嘗輯有《集驗方》,未見行世。

吳道源

清代醫家。字本立,江蘇常熟縣人。習舉子業不售,改攻醫學,行醫達數十年之久,名噪鄉邑。嘗著有《痢症匯參》、《女科切要》,現有刊本行世。

吳楚

清代醫家。字天士,號畹庵,安徽歙縣人。初習舉子業,後棄儒而習醫。其高祖為吳正倫,吳昆是其堂祖。吳楚繼承家學,為人治病,並詳錄病案,意在檢驗診病之效驗,遂撰成《吳氏醫驗錄》。另又著有《寶命真詮》、《前賢醫案》。

吳沖孺

明清間醫生。字象先,歙縣(今安徽)人,其曾祖吳正倫為名醫,沖孺紹承祖業,精於醫,深得醫中三昧,為他醫所推崇。

吳燦

清代醫家。字雲亭,江西餘江人。生平欠詳,嘗編有《濟嬰撮要》,現有刊本行於世。

吳炳

①清代醫家。字雲峰,浙江嘉善縣人。家貧勤學,習儒之餘,兼房通百家,兼通醫術。嘗從名醫張希白學,盡得其傳。善治內、外諸科雜症。著有《證治心得》十二卷,行於世。

②清代醫家。江蘇常熟人。履貫欠詳。嘗輯《喉科附方》一卷,附於《錫山尤氏喉科秘本》之後。

無子

病名。出《脈經》卷九:“婦人少腹冷惡寒久,年少者得之,此為無子。”無子指不孕症。參見該條。

無音

病證名。即瘖。出《內經》。《靈樞·憂恚無言》:“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此為暴瘖;肺腎陰虧,咽喉失養而無音者為久瘖;因妊娠胎阻胞脈而無音者,名子瘖。《素問·奇病論》認為:少陰之脈貫於腎而系舌本,胞絡又系於腎,胞之絡脈絕,故不能言。此病無須治療,產後即恢復。中風舌不能轉運語言而蹇澀者為舌瘖。聾啞人,其不能發音者,多系先天耳聾也。參見瘖及有關各條。

無陽證

證名。陽虛不能作汗之證。《傷寒論大全》卷四論“頭痛發熱,項脊強,惡寒無汗,用發汗藥二、三劑,汗不出者”,乃“陽虛不能作汗,故有此證,名曰無陽證。”治宜再造散。

無虛虛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五常政大論》。凡氣血不足,機能衰退的虛證,忌用瀉法或攻法,以免重傷元氣而加重病情。

無胃則死

①推測疾病預後的綱要。《素問·平人氣象論》:“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不能飲食,表示胃氣衰敗,生化之源已竭,故死。

②脈學名詞。指脈無胃氣,表示正氣衰竭,邪氣獨勝。《素問·平人氣象論》:“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

無頭疽

病名。系發於筋骨之間或肌膚深處的陰性瘡瘍。見《外科證治全生集》。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氣滯而釀成漫腫無頭之癰疽。證見患部漫腫,多無紅腫,皮色晦暗,疼痛不甚,病程纏綿難愈,甚者傷筋爛骨,難潰難斂,患者多因之而虛寒體弱。治宜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之法,方選陽和湯、醒消丸、小金丹等參照內服。外用則以陽和解凝膏、沖和膏等敷貼為佳。該病包括有附骨疽、流痰等骨結核、淋巴結結核等引起之寒性膿瘍。

無痛進針器

針刺輔助器具。針裝其中,利用彈簧的力量迅速刺入皮下,以減輕進針疼痛。適用於嬰幼、婦女、年老體弱及畏痛的患者。

無嗣

出《辨證錄·受妊門》。指無子孫而後繼無人。參見不孕條。

無時熱淚

病證名。多由陰精虧損,虛火上炎引起。即熱淚無時常流。《證治準繩·雜病》對本病形成的原因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王肯堂雲:“蓋肝膽腎水耗而陰精虧澀,及勞心竭意,過慮深思動其火而傷其汁也。故血虛膏液不足人,哭泣太傷者,每每患此。”治宜滋補肝腎,養陰清熱。可選用知柏地黃丸或杞菊地黃丸。參見熱淚條。

無時冷淚

病證名。《證治準繩·雜病》:“目不赤不痛,若無別病,只是時常流出冷淚,甚則視而昏渺也,非此迎風冷淚因虛引邪病尚輕者。蓋精液傷耗,肝膽氣弱膏澀,腎水不足,幽隱之病已甚,久而失治,則有內障青盲、視瞻昏渺之患。精血衰敗之人,以及悲傷哭泣久鬱者,或者產後悲泣太過者,每多此疾。”詳見冷淚條。

無時淚下

病證名。《目經大成》卷二:“此症謂目無病故,時常如衰如悲,泣下沾襟……,蓋腎水不足,肝氣漸弱,液道不固,一也;膏血耗傷,津液不洽,虛火內逼,二也。清冷者其常,間有熱而渾者,乃正為邪沴清難免濁。水得火而煎,陰必從陽,不治終無完目”。參見冷淚條。

無盛盛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五常政大論》。指邪氣亢盛的實證,忌用溫補藥,以免加重病情。

無名腫毒

病證名。發無定處難於命名之癰疽瘡瘍。見《醫學入門》卷六。又名腫瘍、虛瘍。《辨證錄》卷十三稱:“無名腫毒生於思想不到之處,而其勢兇惡,有生死之關,皆可以無名腫毒名之。”《外科大成》卷四則謂:“無名腫毒者,以其隨處而生,不按穴位,不可以命名也。”皆因風邪寒熱客於經絡所致者。若因風邪內作而引起者則無頭無根;若因氣血相搏者,則有頭有根;因風寒而成者,則腫堅色白;因熱毒而成者,則腫焮而色赤。”並以此作為辨證之依據。其治:有表證者散之,有裏證者下之,外治參之以敷貼之劑。

無名穴

經外穴名。見《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在後正中線,當第二、三胸椎棘突之間。主治癲狂。略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無名鬁

病名。瘰鬁之迅即發生紅腫者。出《鬁科全書》:“亦有驟然紅腫,非色欲所致,即餐膳不謹,此無定名,隨症皆可致此。”治宜豁痰散結,可內服消腫湯方。外用藥參見流痰繼發感染症。

無名瘡

病名。非癰疽疥癬人不能識者之瘡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多由風熱搏於血氣所生。巢元方認為:“此瘡非癰非疽,非癬非疥,狀如惡瘡(麻風等),或瘥或劇,人不能名,故名無名瘡。”今臨床不見有此病。

無魂

疾病垂危時出現的一種脈象。《難經·十四難》:“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呼吸再至,名為無魂者當死也。”

無汗

證名。當出汗時而不出汗的症候。常因邪閉、表實、津血不足等因所致。傷寒無汗,如太陽表實證,內寒外束,頭痛發熱,惡風,無汗而喘,麻黃湯主之。有盛夏當出汗而無汗者。《赤水玄珠·汗門》引丹溪曰:“盛夏浴、食無汗為表實。”又有陰血耗傷無汗者,《靈樞·營衛生會篇》所謂“奪血者無汗。”亦有陽虛無汗者,《傷寒明理論·無汗》:“諸陽為津液之主,陽虛則津液虛少,故無汗。”可根據不同病情,審因施治。

無穀道

病證名。指由於生理缺陷,小兒出生時肛門就被脂膜遮閉,無隙可通。如屬脂膜遮閉所致者,應立即採用手術治療。

無犯胃氣

治療學術語。指治病不宜妄用攻伐、苦寒等藥物戕傷胃氣。蓋人以胃氣為本,“納穀者昌,絕穀者亡。”胃氣足則元氣易複,胃氣傷則病難複。《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無毒

中藥學術語。指藥物無攻邪作用,性味和平者,多屬調理扶正之品。《素問·五常政大論》:“無毒治病,十去其九。”

無瘢痕灸

灸法名。即非化膿灸。見該條。

屋翳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胸部,當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布有胸前神經的胸大肌肌支,胸肩峰動、靜脈及胸側動、靜脈分支。主治咳嗽,氣喘,咳吐膿血,胸脅脹痛,乳癰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屋漏脈

七怪脈之一。脈搏很久才跳動一次,且間歇時間不勻,慢而無力,如屋漏殘水,良久一滴。多為胃氣營衛將絕之候。

巫鹹

古代醫生。傳說為商王太戊之臣,一作巫戊。以巫祝之方法愈疾,反映當時巫術與醫道結合於一身的情況。

巫彭

商代巫醫。史書記載其“操不死之藥”以愈病的情況。《說文》載有“巫彭初作醫”的事,可見此時巫術與醫道兼於一身的情況。

巫烽(1874-1938年)

近代醫家。字伯榮,四川新繁縣人。因病而潛心於醫學,深研《內經》、《傷寒論》。醫術精明,治病輒效,一時聲名遠播。於西醫醫理亦有所研究,後著《中西醫略》、《傷寒論廣訓》。其門人洪家棟繼其業。

巫妨

中古時醫家。又作巫方。傳為堯帝之臣,精於醫道,能別生死。著有《顱囟經》,其書未見傳世。

指用畫符、念咒、祈禱等迷信方法作為治病手段的人。巫在殷商前就已經出現,由於生產水準的限制,人們遂有鬼神致病等迷信思想產生,這是巫產生的歷史根源。西周時期醫、巫、祝已經分業。《周禮·春官》載:“司巫掌群巫之政令。”儘管這樣,醫與巫的鬥爭兩千多年來一直存在。同時,巫在春秋戰國後一直未取得統治地位,現基本上消滅。

鄔廷謀

清代醫家。字硯亭,生平履貫欠詳,嘗著《醫學撮要》,未見行世。

汙血脅痛

病證名。因汙血凝滯脅下所致的脅痛。《金匱翼》卷六:“汙血脅痛者,凡跌僕損傷,汙血必歸脅下故也。”證見脅痛,晝輕夜重,或午後發熱,脈短澀或搏,喘促氣逆。治宜祛瘀通絡,用雞鳴散等方。參見死血脅痛、跌僕脅痛條。

名詞。見《說文》。指月經。

烏珠

解剖名稱。見《證治準繩·雜病》。烏珠屬肝,即黑睛。詳該條。

烏頭類中毒

病名。服用過量烏頭、附子、天雄所見中毒症狀。見《千金要方》卷二十四。中毒輕者,證見口唇、四肢麻木,頭暈,言語不清,視力模糊。重者心率加速,心律不齊,血壓下降,突然抽搐,紫紺,昏迷,甚至死亡。治療宜中西醫結合救治。民間有用生薑、甘草、銀花煎、犀角、川連、芫荽汁等解毒。《本草綱目》卷四載解烏頭、附子、天雄毒藥,有防風汁、遠志汁、甘草汁、人參汁、黃芪、烏韭、綠豆、寒食湯、大棗肉、井華水、陳壁土等,可供參考。

烏痧脹

病名。幹霍亂之俗稱。《醫學心悟·傷暑》:“謂幹霍亂證,世俗名攪腸痧、烏痧脹。”詳幹霍亂條。

烏痧驚風

病證名。驚風之一。出《本草綱目》。症見遍身發烏,悶亂欲脫。多由風寒濕熱之邪,阻滯經絡,血行不暢所致。除在驚風內服方藥中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外,民間用黃土入醋炒熱,布包趁熱從頭頸向軀幹四肢熨之,出現黑塊,取黑塊最顯著處,用針挑破,擠出烏血少許,可使悶亂緩解。

烏痧

痧證之一。《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烏痧、滿身脹痛,面目黧黑。身有黑斑,毒在臟腑,氣滯血凝,以致疼痛難忍。”治以阿魏丸等方。《七十二種痧症救治法·烏痧》:“此症有二,俱系預先感冒風邪,未經發洩,又因受寒而發者,先發寒戰,牙齒眼白俱發青黑色,周身四肢俱脹痛入腹者,延過周時不治則死。有因受熱而發者,先身熱如火,牙齒眼白皆黑,若周身四肢脹痛入腹中者,半日內不治則死。”治法先以三指拍曲池穴,上拍至臂臑穴,拍出紫黑塊,刺出黑血。熱症用麻油四兩,滑石末三錢和服,嘔出臭水而愈;寒症用鵝毛向喉中攪嘔,嘔出粘痰而愈。

烏輪赤暈

證名。《銀海精微》:“烏輪赤暈,刺痛浮腫,此肝熱也。”即抱輪紅。治宜清肝瀉熱。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參見抱輪紅條。

烏龍雙擺尾

小兒推拿方法名。即烏龍擺尾。見該條。

烏龍擺尾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又名烏龍雙擺尾。以左手托肘,右手拿兒小指並搖動,如擺尾之狀。能開閉結。

烏癩

病名。諸種麻風病不同證候之一。《諸病源候論》卷二:“凡癩病,皆是惡風及犯觸忌害所得。初覺皮毛變異,或淫淫苦癢如蟲行,或眼前見物如垂絲,言語無定,心常驚恐,皮肉中或如桃李子,隱疹赤黑,手足頑痹,針刺不痛,腳下不得踏地。凡食之時,開口而鳴,語亦如是,身體瘡痛,兩肘如繩縛,此名烏(黑)丹。”因其初起,皮膚多黑而得名。治宜祛風解毒之劑,臨證多選用蝟皮丸,或苦參酒內服,外用可敷貼大黑神膏。《太平聖惠方》卷二十四:“初覺皮毛變黑,或淫淫苦癢如蟲行,或眼前見物如垂絲,言語無定,心常驚恐,皮肉之中,或如桃李,癮疹赤黑,手足頑痹,針刺不覺痛,腳下痛頑,不得蹈地,凡食之時,開口取氣而鳴,語亦如是,身體生瘡,痛癢而時如蟲行,或兩肘如繩搏,此名烏癩。”治以蝟皮丸、硫黃散、大黑神膏等方。

烏風障症

病名。見《審視瑤函》。即烏風內障。詳該條。

烏風內障

病名。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烏風障症、烏風。為五風變內障之一。本病罕見,多由風痰之人或陰虛火旺之人所致。類綠風內障,頭時痛而不眩暈,眼前常見烏花,瞳神色昏濁暈滯氣,如暮雨中之濃煙重霧。養陰清熱,可用知柏地黃湯加減。祛風滌痰,一般多用白附子湯加減,參見綠風內障條。

烏風

病名。《世醫得效方》卷十六:“此眼雖癢痛,而頭不旋,但漸漸昏暗,如物遮定。全無翳障,或時生花。此肝有實熱,宜服瀉肝散。”此病在初患時與綠風之證相似。參見烏風內障條。

《握靈本草》

藥學著作。一名《東皋握靈本草》。十卷,又補遺一卷。清·王翃撰於1683年。據作者自序提到,喻嘉言曾見本書,並有“君其手握靈珠以燭照千古乎”一語,遂名其書為《握靈本草》。卷首載《神農本草經·序例》及注文。卷一——十共收藥物400餘種,每種藥分主治、發明及選方三項,內容集自《神農本草經》及以後各家本草文獻。其發明與選方項下除輯錄前賢論述外,尚有作者的創見與發揮。其分類次序大致以《本草綱目》為依據。附補遺一卷,補錄藥品約190餘種。現有康熙刻本、乾隆刻本。

握固

道教養生修煉中常用的一種手式。出《老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方法為以餘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仿胎兒之狀,男左女右。《道樞·眾妙篇》“握固者何也?吾以左右拇指掐其三指之文,或以四指總握其拇,用左右手以拄腰腹之間者也。”這種手式有促使心氣歸一、辟邪毒之氣的作用。《壽世青編·十二段動功》:“兩手當屈,兩大指抵食指根,餘四指撚定大指,是為兩手握固。”

握法

推拿手法名。用一手或兩手握持治療部位,一松一握,反復進行。多用於四肢部。

偓倫

傳說中帝堯時期人。常於槐山採集藥物,嗜食松果。曾獻松果於堯,堯無暇服之,世人受服,皆長壽。

臥針

①針刺時將針體橫臥進針。《難經·七十一難》:“針陽者,臥針而刺之。”

②留針。《針灸大全·梓歧風穀飛經走氣撮要金針賦》:“進氣之訣,……刺九分,行九補,臥針五七吸。”

臥胎

病名。即胎不長。《濟陰要略》:“按蔭胎者,由於妊母體質素怯,胎失其養,蔭而不長,一名臥胎。”參見胎不長條。

臥蓐

名詞。即臨產。出《衛生家寶產科備要》。詳臨產條。

臥虎撲食

導引功法名。方法為:取弓箭步,彎腰向前,兩手撐地,昂頭前視,胸向前俯,如虎撲食。《易筋經》:“膀背十指用力,兩足蹲開,前跪後直,十指拄地,腰平頭昂,胸向前探,鼻息調勻,左右同之。”

臥產

產科學名詞。是一種分娩體位。《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臥產者,亦待臥定,背平著席,體不倦曲,則兒不失其道。”

臥蠶疽

病名。系指天柱骨上端生有頭疽,名為臥蠶疽。出《外科大成》卷二。其證治同腦疽。

臥不安

證名。

①睡眠不安之症。《醫學心悟》卷二:“經雲:胃不和則臥不安。”

②指不能平臥之症。《素問·逆調論》:“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詳見不寐條。見於胃腸神經官能症、胃炎、潰瘍病等疾患併發的失眠症。

翁仲仁

明代兒科醫家。字嘉德。信州路(今江西上饒)人。擅醫痘疹,曾撰《痘疹金鏡錄》(又作《痘疹全嬰金鏡錄》,《幼科痘疹金鏡錄》)三卷(1519年)。現存者均為增補本或改訂本。此書內容簡要,選方實用平穩,故流傳較廣。

翁藻

清代醫家。字稼江。江西武寧人。編有《醫鈔類編》一書(1830年)。共二十四卷。該書收集歷代著名醫家論述,內容涉及廣泛,便於初學者誦讀檢閱。

翁應祥

明代醫家。樂清(今屬浙江)人。通曉醫學,精於脈理,臨證多驗。著有《內經直指》一書。

翁壽承

清代醫家。一字壽純,名介壽,號南軒。江蘇吳縣人。曾任縣醫學訓科。撰有《五行相勝解》一書,以日常所見之情志變化,來印證醫籍中所言七情制勝之理。其文散見於《吳醫匯講》中。

翁晉

明代醫家。字自昭。祖籍慈溪(今屬浙江),後遷居嘉定(今屬上海)。長於醫理,崇禎(1628-1643)年間任太醫院院判,撰《醫宗指要》,已佚。

璺(wèn,音問)啟

運氣術語。運氣中六氣變化之一。喻萬物萌芽。微裂未破為璺;拆開為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璺啟。”

問診

診斷學名詞。為四診之一。通過問診瞭解患者既徑病史與家族病史、起病原因、發病經過及治療過程,目前主要痛苦所在,自覺症狀,飲食喜惡等情況,結合望、切、聞三診,綜合分析,作出判斷。《素問·三部九候論》:“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素問·疏五過論》:“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後世醫家將問診主要內容歸納為“十問”,編有十問歌,簡便易記。參十問條。

問飲食口味

診斷學術語。為問診內容之一。問飲食口味的變化情況,可以瞭解脾胃功能,判斷疾病性質及預後。《景嶽全書》:“病由外感而飲食不斷者,知其邪未及髒,而惡食不惡食可知;病因內傷而飲食變常者,須辨其味有喜惡,而愛冷愛熱可知。”飲食喜熱多屬寒,飲食喜寒多屬熱。病仍能食,胃氣尚存,預後較好;病不能食,胃氣虛弱,預後欠佳。食後痞脹,為胃氣不降,脾氣不運。厭食而頻作噯氣,為胃腸積滯;食多而易脹,為胃強脾弱。多食易饑,形反消瘦,為胃火內熾,屬中消病。嗜食生米異物,多屬蟲積。久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危重。口苦多屬熱;口鹹多屬寒,或腎虛火上乘;口淡多屬虛;口酸為傷食;口甜多屬脾濕熱;口臭多屬胃火過盛,或消化不良。

問胸腹

診斷學術語。為問診內容之一。問胸腹主要辨別臟腑病證。胸膈脘腹滿悶或脹痛走竄,噫氣不舒,多屬氣滯;疼痛固定一處,痛如錐刺,多為血瘀。鈍痛氣寒,咳吐痰涎,多屬痰壅。胸脅痛,氣促不能平臥,多屬飲證、積水。胸膈痞悶,少氣太息,怔忡易汗或痛處喜按,多屬虛證;痛處拒按,多屬實證。痛處遇冷減輕為熱證;遇熱減輕為寒證。疼痛部位在胸部多屬心肺;在上腹多屬胃;痛在兩脅多屬肝膽;痛在臍周多屬脾、大腸、小腸,或有蟲積;痛在臍下小腹多屬膀胱、子宮;痛在少腹或控引睾丸多屬肝經。

問小兒

診斷學術語。系指小兒問診。困難較多,多需詢問其家屬。除一般問診內容外。還應根據小兒特點,瞭解其孕育期及父母兄弟情況,是否患過麻疹、水痘等傳染病及預防接種情況,以及小兒的餵養情況,是否受驚、著涼,有無吐瀉、驚叫、發熱喘咳、抽搐等。

問頭身

診斷學術語。為問診內容之一。頭身疼痛是常見證候。頭痛、全身酸痛伴有發熱惡寒,多為外感病,頭痛重脹,時發時止,或伴眩暈,多為內傷病,頭重痛如裹,多為濕盛。突然頭痛較重多屬實證。經常性頭痛多屬虛證。痛在前額連及眉棱骨,多屬陽明經;痛在頭兩側或偏頭痛,多屬少陽經;頭痛連及項背,多屬太陽經;痛在頭頂連及頭角,多屬厥陰肝經。暴發眩暈,多屬實證,可因肝火上升或痰氣上逆所致;久患眩暈,多屬虛證,可因氣血不足或腎氣虧損所致。身痛無定處,伴有外感證見,多為表邪;痛有定處或遊走不定,主要在關節部位,無外感證見,多屬風濕痹證。頭身困重,多為濕邪所致。此外,閃挫扭傷、陰虛血虧、瘀血內停,均可引起身痛,應結合病史及其他脈證綜合辨證。

問睡眠

診斷學術語。為問診內容之一。睡眠與陰陽盛衰關係密切。《靈樞·口問》:“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失眠(不寐)多因陽不入陰,見於心血不足,心腎不交,心脾耗損,肝腎陰虧,或陽熱亢盛,痰火擾心,食滯等。嗜睡(多寐)多因陽虛陰盛,或痰濕困阻。昏睡而伴有高熱,為邪犯神明;神倦肢怠而多臥,為氣弱陰盛。病後身熱喜眠,為餘邪未清;無熱喜眠,為正氣未複。

問起病

診斷學術語。為問診內容之一。詢問起病的時間、原因、經過、治療情況以及主要症狀的特點和變化,對掌握疾病的性質及發生、發展、變化規律,進行辨證施治,具有重要意義。《素問·三部九候論》:“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

問口渴

診斷學術語。為問診內容之一。問口渴主要瞭解飲多飲少,喜熱喜冷,口渴程度等。口渴喜冷飲屬熱證;口渴多飲,飲後複渴,甚者飲一溲一,屬下消證。口渴欲漱不欲咽,為瘀血阻滯。口渴不欲飲或不多飲,可見濕熱。口渴喜熱飲多屬虛寒。口渴欲飲,水入即吐,多為水濕痰濁停於中焦。《景嶽全書》:“渴與不渴,可以察裏證之寒熱,而虛實之辨亦從以見。”

問汗

診斷學術語。為問診內容之一。瞭解病人出汗情況,對辨別疾病的正邪虛實、表裏陰陽有重要意義。外感病,惡寒、發熱、無汗為表實;發熱、惡風、有汗為表虛;熱不因汗減,為邪已入裏,或為暑熱、濕溫等證。內傷病,不熱而汗自出的為自汗,多屬陽虛;睡時汗出,醒即汗止的為盜汗,多屬陰虛;夜間盜汗,日間自汗,多屬陰陽兩虛。疾病危重時,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四肢厥冷,脈微細欲絕者,為絕汗;額上汗出如珠,兼見喘促,為亡陽之汗,均為陽氣將脫之候。先戰慄而後汗出為戰汗,乃邪正相爭之象。若汗出熱退,脈靜,為邪去正安;汗後身涼,脈躁,為正不勝邪,急當扶正。但頭汗出,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上蒸。半身汗出,屬患側經絡閉阻,氣血運行不周所致。

問寒熱

診斷學術語。為問診內容之一。問寒熱情況可以辨別疾病陰陽屬性,表裏氣血虛實。外感發熱伴有惡寒,屬表證;不惡寒而高熱,或日晡潮熱,屬裏證。寒熱往來,屬半表半裏證;定時發作,隔日或三日一發,多為瘧疾。內傷發熱,早熱暮涼或暮稍輕,多屬氣虛;午後發熱或暮熱早涼,五心煩熱,多屬陰虛血虛、骨蒸勞熱。平時怕冷,四肢發涼,氣短自汗,多屬陽虛。身熱不揚,雖發熱而皮膚不灼手,汗出不解,多屬濕溫。但寒不熱,多為裏寒;但熱不寒,多為裏熱。長期低熱,多見於內傷病和溫熱病的後期。

問婦女

診斷學術語。問診內容之一。婦人有月經、白帶、妊娠、產育等生理特點。問診時應瞭解這些方面的情況。問月經要注意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等。經期提前,月經量多,多屬血熱或氣虛;經期錯後,月經量少,多屬寒凝、血虛或血瘀;月經時前時後無定期,痛經並挾有血塊者,多屬氣滯或血瘀。月經色淡,其質清稀,多屬氣虛或氣血兩虛;月經色深紅,質稠,多為實證熱證。問帶下要注意色、量、質及氣味。帶下色黃或赤,綿綿不斷,質粘稠,有臭味,多為濕熱;帶下色白量多,如涕如唾,味小,多為寒濕脾虛。生育年齡的婦女,還應詢問妊娠、胎產情況。妊娠婦女,用藥宜慎。產後婦女多虛,治療應有所考慮。

問二便

診斷學術語。為問診內容之一。瞭解大、小二便的情況,可以判斷有關臟腑的病變,以及疾病的寒熱虛實。問大便要瞭解排便的次數、形狀、顏色、氣味及排便前後的感覺等。大便秘結,腹痛拒按,舌紅脈數,多屬裏實熱證。大便秘結,畏寒喜暖,舌淡,多屬陽氣不運之冷秘證。久病或老年人便秘,身無所苦,多屬氣血不足,津液枯涸。大便秘結,繼而下利清水無糞便,腹痛拒按,口幹舌紅少津,為胃腸熱結,即所謂熱結旁流。大便次數多,有膿血,裏急後重,暴注下迫,肛門灼熱,便後稍舒,為大腸濕熱之痢疾。大便有粘液不爽,一日數解,多為濕熱積滯腸道。大便溏泄,完穀不化,色淡白,有腥氣,食少納呆,脈弱舌淡,多屬脾虛。黎明時瀉泄,瀉後痛減,稱之為五更瀉或雞鳴瀉,屬腎陽虛衰。大便色黑如柏油樣,多屬胃腸內出血、瘀血;紫色如醬,多屬濕熱。大便先幹後溏,多因中氣不足。問小便要瞭解其次數、尿量、顏色及排尿時有無異常感覺。尿黃赤短少屬熱或濕熱。清白而長屬寒。尿清次數增多,或排尿失禁、或淋漓不盡,或老年體弱夜尿多,屬腎氣虛。尿頻、尿急、尿痛、血尿,多因濕熱或淋證所致。《景嶽全書·傳忠錄》:“二便為一身之門戶,無論內傷外感,皆當察此,以辨其寒熱虛實。”

問耳目

診斷學術語。為問診內容之一。問耳主要瞭解有無耳鳴、耳聾、耳痛、重聽等變化。凡突然耳鳴聲大,按之鳴聲更大,屬實,多因少陽經風火上沖所致;逐漸耳鳴聲細,按之減輕或停止,屬虛,多因肝腎不足所致。初病突然耳聾,屬實,可因少陽風熱,肝膽火氣上逆,或濕熱蒙蔽清竅而致。久病漸覺耳聾,或由耳鳴轉成耳聾,屬虛,多因腎虛、氣血虛弱而致。耳痛有因風熱上壅,或耳內有膿而致。重聽為聽覺不清楚,多因下元虛,精氣不足所致,也有因風邪引起者。問目主要瞭解視覺、痛癢等情況。紅腫而痛多為實熱。幹澀多因肝血不足或腎虧。羞明而不痛不癢不熱,多為血虛或腎陰不足。視物昏蒙多為肝腎不足或氣血大虛。視物如雙為肝腎兩虛。雀盲,即黃昏後視力明顯減退,為肝陰虛。

①詢問。《素問·三部九候論》:“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

②論,分辨。《素問·刺法論》:“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穩婆

見《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七。指接生婆。

人體解剖名稱。

①指口之角。《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足陽明之上,血氣盛則髯美長;血少氣多則髯短;故氣少血多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兩吻多畫。”

②《說文解字》:“口也。”泛指口唇。

聞診

診斷學名詞。系四診之一。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方面。聽聲音是指診察病人的聲音、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太息、呻吟、腸鳴等聲音變化。嗅氣味是指嗅病人身體發出的各種氣味及分泌物、排泄物的氣味。聞診有助於判斷寒熱虛實和病變部位。

聞人耆年

南宋醫生。檇李(今浙江嘉興)人。自幼習醫,凡古人一方一技,悉心講求其要,居鄉四、五十年,以此養生,亦以此利人。學術上推崇名醫張渙《雞峰普濟方》,其方雖簡單易行,但皆緩急有賴之列。遂將己四十年之經驗撰成《備急灸法》一卷(1266年)。嘗謂:凡倉卒救人者,惟灼艾第一。故於灸法論述頗詳,並附己試之方藥。

聞人規

宋代兒科醫生,檇李(今浙江嘉興)人。本業儒,久不得志,攻舉子業20年,僅得待補國學進士。遂銳意於岐黃之術,尤精兒科。謂:“小兒之疾苦,惟瘡疹皆不可免,而治療之間,毫髮一差,生死隨異。”因廣求古人之議論,證以己所聞見,撰《小兒痘疹論》三卷(又名《痘疹論》)。

紋滯

診斷學術語。指小兒食指絡脈鬱滯,推之不暢。主病邪稽留,阻遏營衛運行,多因痰濕、食滯、邪熱鬱結所致。屬實證。參見診指紋條。

紋向外彎

見《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即小兒食指絡脈彎向大指旁。主痰熱。參診指紋條。

紋向內彎

見《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即小兒食指絡脈彎向中指旁。主外感風寒類病證。參見診指紋條。

紋色

指小兒虎口脈紋的顏色。見《四診抉微》。又名手筋色、虎口脈色。《幼科全書》:“紫熱紅傷寒,青驚白是疳,黑時因中惡,黃即困脾端。”脈紋的顏色一般能反映病情的寒熱虛實。紋色紅赤,多屬火;淡紅者為虛寒;紋見深紅紫黯,為熱極邪鬱,或為血瘀內阻;紋色青紫,多見於肝熱生風,或傷食痰阻,亦主驚、主痛、主抽搐,多實證;指紋色淡,多見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的虛證。參見小兒指紋條。

紋入掌中

診斷學術語。指小兒食指絡脈向掌中延伸。主病進,多為腹痛。參見診指紋條。

紋如水形

見《四診抉微》。即小兒食指絡脈如水字形狀。多為脾肺陰傷。參見診指紋條。

紋浮

診斷學術語。指小兒食指絡脈浮現。主病在表,多見於外感表證。參診指紋條。

紋淡

診斷學術語。指小兒食指絡脈色澤淺淡。主虛證,多為體質虛弱,氣血不足。淡紅為虛寒,淡青為體虛有風,淡紫為體虛有熱。參見診指紋條。

紋沉

診斷學術語,指小兒食指絡脈深沉。主病在裏,多為外感之邪入裏或內傷裏證。參診指紋條。

病因病理學名詞。五不女之一。紋同文,指陰道狹窄影響性交,導致不孕。又名石女。明·萬全《廣嗣紀要·擇配篇》:“陰戶小如箸頭大,只可通,難交合。”

文摯

戰國時期宋國醫生。深明心理治療之作用。齊閔王有疾,文摯視疾後,雲需以怒激之始有可為,遂不解履床,衣王(月反)問疾,王怒不與言,文摯又以言激之,其疾果愈。終免受閔王之烹。

瘟疫黑喉

病名。系指患瘟疫之病人喉間黑紫的病證。《喉科種福》卷三:“滿喉皆黑皰,色淡黑,舌苔黑有刺,二便不通。”治宜清瀉肝火,方用龍膽瀉肝湯合消斑青黛飲。

《瘟疫合璧》

瘟疫專著。二卷。明·吳有性原撰。清·王嘉謨補輯。刊於1822年。王氏認為吳氏“《瘟疫論》一書,獨闡雜氣,創瘟疫之法門”,但“未免醇疵互見”,遂予刪訂重編,並彙集諸家有關瘟疫的學術研究與臨床經驗為補充,便於讀者參閱。現存幾種清刻本。

《瘟疫傳症彙編》

瘟疫專著。二十卷。清·熊立品編次。所謂“傳症”,指傳染性病症。此書系《治疫全書》、《痢瘧纂要》和《痘麻紺珠》三種著作的合刊本。刊於乾隆年間。《治疫全書》(六卷)系熊氏取《溫疫論》詳予考訂,兼采喻嘉言有關春溫、疫病的論述以及其他有關瘟疫著作編成。《痢瘧纂要》(八卷),系搜集古今有關文獻結合作者個人經驗體會編纂而成。書中闡析諸瘧諸痢,並附泄瀉。對於瘧病治法,總結了發表、和中、攻逐、堵截、升提、溫補等法。《痘麻紺珠》(六卷),系選集前人有關麻、痘的論述和治療,參以個人聞見編撰而成。內容介紹痘、麻諸證及合併症的證治頗詳。現存乾隆刻本。

瘟疫白喉

病名。系指因鬁氣引起的白喉病證。《喉科種福》卷三認為“鬁氣從口鼻入手太陰肺,肺屬金,其色白,故其現於喉亦白,或白如豆渣……或在喉兩旁,或在小舌尖上,或二、三日始現,或隨病隨現,其現也或白點,或白條,或白塊,或白垢,漸漸長至滿喉。”治療時應結合全身情況。參見白喉條。

瘟疫

病名。又名時行、天行時疫、疫癘、疫。指感疫癘之氣造成的一時一地大流行的急性烈性傳染病。《素問·本病論》稱溫疫。《丹溪心法·瘟疫五》:“瘟疫,眾人一般病者是,又謂之天行時疫。”其發病急劇,證情險惡。若癘氣疫毒伏於募原者,初起可見憎寒壯熱,旋即但熱不寒,頭痛身疼,苔白如積粉,舌質紅絳,脈數等。治以疏利透達為主,用達原飲、三消飲等方。若暑熱疫毒,邪伏於胃或熱灼營血者,可見壯熱煩躁,頭痛如劈,腹痛泄瀉,或見衄血、發斑、神志皆亂、舌絳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用清瘟敗毒飲、白虎合犀角升麻湯等方。參見疫、天行、時行、溫疫發斑等條。

瘟痧

痧證之一。見《痧脹玉衡·瘟痧》。郭志邃曰:“寒氣鬱伏於肌膚血肉之間,至春而發,變為瘟症,是名瘟痧;又暑熱傷感凝滯於肌膚血肉之中,至秋而發,亦名瘟痧。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不相傳染,時或有之;秋瘟痧毒受病者多,老幼相傳,甚至一家數人犯痧,或一方數人犯痧。其發也必惡寒發熱,或腹痛,或不腹痛,似瘧非瘧,或氣急發喘,頭面腫脹,胸腹飽悶,或變下痢膿血,輕者常連歲月,重者危急一時。治宜放痧消食積為主。俟痧毒已泄,然後和解清理,除其寒熱,健脾養血,補其中虛。”治法方藥宜先放血泄痧毒,繼以沉香阿魏丸,或和脾宣化飲加生大黃以消食積(上方均見《痧脹玉衡》)。參見痧條。

瘟黃

病名。指觸感疫癘之氣所致的黃疸。明·王綸曰:“若時氣發熱,變為黃病,所謂瘟黃也。”(《明醫雜著》卷二)清·沈金鼇曰:“有天行疫癘以致發黃者,俗謂之瘟黃,殺人最急。”(《雜病源流犀燭·諸疸源流》)瘟黃症見高熱神昏,身目呈渾黃色,小便赤如濃茶,腹脹,脅痛,甚至吐衄,便血或發斑,舌紅絳,苔黃燥,脈弦洪數。治宜清熱化濕,涼營解毒、芳香開竅等法,如茵陳蒿湯合清瘟敗毒飲、甘露消毒丹、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神犀丹等。危重者,急宜中西醫結合搶救。《雜病廣要·黃癉》稱本病為急黃。參見急黃條。

瘟毒喉痹

病名。系指咽喉紅腫疼痛,腫痛連及腮項頭面的病證。《景嶽全書》卷二八:“瘟毒喉痹……俗人呼為蝦蟆瘟,又名顱鶿瘟,亦名大頭瘟。”本病多由感受天行瘟疫之氣,濕熱壅盛所致。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方和普濟消毒飲加減。本病類今之流行性腮腺炎。

瘟疫。感受疫鬁之氣而發生的多種流行性急性烈性傳染病的總稱。《素問·遺篇·刺法論》:“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溫中祛寒

治療學術語。系溫法之一。治療脾胃虛寒的方法。症見腹中冷痛、不思飲食、或食不消化、口淡不渴、嘔吐清水、或嘔吐下利、大便清稀,舌淡苔白,脈沉細,常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

《溫症癍疹辨證》

溫病著作。一卷。清·許汝輯撰。刊於1888年。本書專論溫病癍疹的辨證與治療。作者認識到在溫病過程中癍、疹的發病機理與治療方法各不相同,指出:“癍毒發於陽、承於陰;疹毒發於陰、承於陽。”並介紹了一些自擬的經驗效方。末附治霍亂吐瀉方。現存初刻本等。

《溫證指歸》

溫病著作。清·周杓元約撰於1799年。三卷。作者推崇戴麟郊《廣溫疫論》,認為此書“分汗吐等法為六門及諸雜症,條分縷晰,開後人無數法門”,故據戴氏原書的意旨,“略附以溫疫所受之原,及諸名家所論,與夫似溫症而實非溫症等法,匯為一冊”(見本書自序)。書中以《廣溫疫論》為宗。對溫病若干問題的論述,多種病證和治法的辨析,治療方劑的選輯等均能理論聯繫臨床實際,併發揮個人的心得體會。末附溫病危重證和羊毛瘟症等治案。現有《三三醫書》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等。

溫疹

病名。《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四:“溫疹之證,西人名為猩紅熱,有毒菌傳染……”即爛喉(疒丹)痧。詳見該條。

溫針灸

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又稱針柄灸。即在留針過程中,將艾絨搓團撚裹於針柄上點燃,通過針體將熱力傳入穴位。每次燃燒棗核大艾團1-3團。本法具有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的作用。適用於寒盛濕重,經絡壅滯之證,如關節痹痛,肌膚不仁等。

溫針

針法的一種。指針刺後以艾絨裹於針尾,點燃加溫。《針灸大成》介紹溫針的方法為針上套上藥餅再加艾灸。為針與灸的結合應用。

溫者清之

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即偏於溫熱的病證,應用清涼的方藥治療。

溫燥

病名。指在秋季感受燥熱之邪。《重訂通俗傷寒論·秋燥傷寒》:“久睛無雨,秋陽以曝,感之者多病溫燥。”證見身熱頭痛,鼻唇覺幹,乾咳無痰(或咳痰少許而粘滯不爽)咽喉幹痛,心煩口渴,亦有咳逆兼見上氣、微喘者,脈微數,苔薄白,舌面少津或無津,舌質偏於紅絳。宜辛涼解表,兼以潤肺生津,用桑杏湯。燥熱甚而劫津者,宜甘涼濡潤,用沙參麥冬湯、玉竹麥門冬湯、清燥救肺湯。燥劫胃陰,用五汁飲。胃液乾燥,外邪已盡,用牛乳飲。燥甚引發氣血兩燔者,用玉女煎。久病燥傷肝腎之陰,易致上盛下虛,晝涼夜熱,或乾咳,或不咳,脈弦細,舌光絳,甚則痙厥。治宜育陰潛陽為主,用三甲複脈湯、專翕大生膏等方(見《溫病條辨·秋燥》)。參見秋燥、涼燥等條。

溫淫

形容溫病熾盛的熱象。《靈樞·經脈》:“溫淫汗出。”《類經》卷十四:“溫氣淫泆(通“溢”)則汗出。”

《溫疫析疑》

溫病著作。四卷。清·唐毓厚撰。刊於1878年。作者認為“溫、疫本屬兩途,只因習俗並稱,以致疑義不明”(見本書凡例),遂廣集諸家學說,參以己見撰成本書。唐氏將溫、疫病證大致分為伏氣、歲氣、時疫、疫毒四門;予以詳細辨證、確立治療原則和方藥,兼論婦女溫熱、熱入血室等證。選方按治療大法分為十類,並附治驗。現存稿本、初刻本。

《溫疫論類編》

溫病著作。五卷。清·劉奎評釋。刊於1787年。劉氏於溫疫專著中推崇吳有性《溫疫論》,“但嫌其序次亂雜,前後倒置,不便觀覽。且行文詳略未能合宜,字句多所疵颣”(見自序)。遂命其子劉秉錦將《溫疫論》予以分類,析為諸論、統治、雜症、撮要、正誤共五卷。劉奎結合個人學術經驗詳予評釋,並對類分後的溫疫論原著按照己意予以增刪,於某些深有體會處則給予補充和發明。後人將此編入《說疫全書》中。

《溫疫論辨義》

溫病著作。四卷。清·楊堯章編撰。刊於1856年。本書為闡發吳有性《溫疫論》蘊義之作。楊氏於《溫疫論》原文後逐條予以辨析,或闡發吳氏立論的精義,或參證個人的學術經驗,著重辨明是非疑似之處。對《溫疫論》有頗多的注釋和發明。卷末另撰胃氣論、寒疫論各一篇,前者申明胃氣升清降濁,治胃在補偏救弊中的重要性;後者辨明寒疫與溫疫受氣與主治的不同,並各附方案於後。現存清刻本。

《溫疫論》

溫病著作。二卷。明·吳有性撰於1642年。1641年山東、浙江等省疫病流行,醫者以傷寒治法無效,枉死頗多。吳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溫疫,系感染“異氣”(又名雜氣或戾氣)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對瘟疫病因和傳染途徑的認識,較之前人有較大突破。吳氏參考古今醫案,創造了一些較有實用價值的治法。書中詳論溫疫病因、初起、傳變諸症及治法等內容。這是在《傷寒論》成書1400年之後醫學史上又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有關外感病的論著。它第一次認識到溫疫感染於戾氣、具有傳染性,開溫病學說之先河。後世許多溫病論著皆受此書的影響和啟發。乾隆年間,複有洪天錫補注本,書名《補注溫疫論》。嗣後又有鄭重光補注本,名為《溫疫論補注》,1955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醫門普度溫疫論》,系清·孔毓禮、龔紹林等據吳氏原著加評,其原文和編排次序與《溫疫論補注》略異;下卷並集喻嘉言、林起龍、劉宏璧等有關疫病的論述,並附名方及前人疫症治案等。現有數十種清刻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溫疫發斑

病證名。即溫毒發斑、時疫發斑、時氣發斑。《溫疫論補注·發斑》:“溫疫發斑,寒熱虛實皆有之,重者二三日便見,輕者五六日方出,淡紅稀小者吉,稠密紫赤者凶。必察元氣虛實,脈之有力無力。欲出不出,升麻葛根湯;斑已出,不宜再發,煩渴熱甚,脈洪數者,白虎湯,脈虛者,加人參。”參見溫毒發斑、時疫發斑等條。

溫養

治療學術語。系補法之一。用溫性藥物補養正氣的治法。多用於臟腑虛弱而偏於陽虛的病證。如四君子湯補氣益脾。

溫陽利濕

治法之一。治療陽氣被水寒阻遏而小便不利的方法。如病人內停水濕,外有表寒,陽氣受水寒阻遏,症見頭痛、微發熱、心煩口渴欲飲,或水入則吐、小便不利,或水腫泄瀉,或痰飲咳喘,苔白膩,脈浮等,治以五苓散溫陽化氣,行濕利水。

溫陽

治療學術語,溫法之一。溫通陽氣的治法。如回陽救逆、溫中祛寒等。詳各條。

溫血

治療方法之一。是治療血分有寒的方法。

①溫補血分。如婦女崩漏、男子吐血,舌質淡,脈虛無力,唇爪不紅潤,用十全大補湯。

②溫化祛瘀。如婦女因虛寒而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經來量少色暗,舌有紫瘀點,脈沉或澀,用當歸、芍藥、桂枝、牡丹皮、川芎、生薑等。

溫邪上受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外感溫熱病感受病邪的途徑是由口鼻而入。肺居上焦而開竅於鼻,溫邪的發病規律多從肺開始,出現發熱、頭痛、惡風寒、汗出、口渴、或咳嗽,脈浮數等症狀。《溫熱論》:“溫邪上受,首先犯肺。”

溫邪犯肺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外感性熱病發病初期的病機。口鼻為肺之門戶,又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故溫邪侵襲人體首先侵犯肺衛,出現肺衛證候。症見發熱、微惡寒、頭痛、咳嗽、口微渴、無汗或少汗,舌紅苔薄白,脈浮數。《外感溫熱篇》:“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治宜輕宣肺氣,泄衛透熱。

溫邪

病因學名詞。系各種溫熱病致病邪氣的通稱。包括溫病中的春溫、風溫、暑溫、伏溫、濕溫、秋燥、冬溫、溫疫、溫毒和溫瘧等病的病因。《溫熱論》:“溫邪上受,首先犯肺。”

溫下

治療學術語。系下法之一。適用於臟腑間寒冷積滯之疾。如寒實內結,氣機不通,滯阻腸胃,症見腹滿而實、大便秘結,或胸脅疼痛、手足逆冷、口噤暴厥、苔白膩,脈沉弦或沉遲等。選用溫性瀉下藥,如巴豆霜;或以溫熱藥與寒下藥配用,如附子、細辛配大黃。代表方劑有三物備急丸、大黃附子湯等。

溫胃建中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溫法。是治療胃氣虛寒的方法。症見胃脘隱痛、喜溫喜按、得食痛減、虛煩不寧、吐清水、面色無華、大便稀爛,舌淡白,脈細等,常用方如黃芪建中湯。

溫水髒

即溫腎。詳該條。

《溫氏醫案》

醫案著作。清·溫載之撰於1886年。本書將作者多年臨證所得治案按病分類輯錄。作者擅治溫病,故此類驗案尤多。治案辨證較細緻,其中治氣腫及瘋狗咬傷方為其他醫案著作所罕見。但也雜有一些不切實際的論述。現存初刻本。

溫腎利水

治法之一。治療腎陽虛水腫的方法。腎陽虛則氣化不利,易致水濕內停。症見四肢浮腫、面色蒼白、腰部酸冷、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弱等,代表方劑為濟生腎氣丸。

溫腎

又名溫水髒、暖水髒。屬補陽法之一。即用溫性藥物補腎助陽。適用於腎陰虛損,命門火衰。症見腰膝酸軟、陽痿早洩、自汗怕冷、虛喘耳鳴等。參補陽條。

《溫熱贅言》

溫病著作。一卷。原題清·寄瓢子述。初附於《三家醫案合刻》之後,刊於1831年。此書內容與《溫熱病指南集》大致相同。內容詳參溫熱病指南集條。現存初刻本等。

《溫熱暑疫全書》

溫病著作。四卷。清·周揚俊撰於1679年。本書將溫病、熱病、暑病、疫病依次分卷論述,選輯《傷寒論》、《溫疫論》等有關原文加以注釋發揮,參閱溫病諸家的學術見解、特點和成就結合個人見解,詳細分析各種證候並確立其治法。更附前人醫案作為臨證借鑒。現存初刻本等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溫熱論箋正》

溫病著作。陳光淞撰於1915年。陳氏推崇葉天士《溫熱論》,但認為前人的一些注釋不夠理想,遂逐條加以箋正。作者的本意是“箋葉氏之旨,正諸家之失”(見序例)。全書分析比較精細,確有一得之見。但在某些問題上也存在局限和片面的觀點。現有1916年石印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

《溫熱論》

溫病著作。一卷。清·葉天士述,相傳系葉氏門人顧景文記錄整理而成。傳本不一,其一傳於葉氏門人華岫雲,王孟英《溫熱經緯》中《外感溫熱篇》的原文即據於此;又本見於唐大烈《吳醫匯講》卷一,名為《溫症論治》,內容與華氏大同小異,次序略有不同,章虛穀注本即本於此,名為《葉天士溫熱論》,收入《醫門棒喝》中。《溫熱論》記錄了葉氏對溫熱病論述的精華部分,重點分析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的傳變規律,溫熱病的病理和“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直須涼血散血”的治療原則,創立衛、氣、營、血的辨證體系,介紹溫熱病察舌、驗齒和觀察斑疹、白(疒咅)的診法等內容。此書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吳鞠通接受了葉天士《溫熱論》的學術思想和醫療成就才有可能產生《溫病條辨》,其中的一些學術見解直到現在仍為臨床醫家所重視。此外尚有清·周學海等多種注本,較近的一本為楊達夫所撰《集注新解葉天士溫熱論》,系楊氏彙集諸家注釋結合個人經驗體會編成,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的治療發展情況。現存清刻本、叢書本等。又本書於1962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溫熱痙

病證名。出《溫病條辨》。小兒痙病之一。感受溫熱病邪,侵襲經絡而致的痙證。多見於小兒。症見壯熱,煩渴,汗出,神昏,四肢痙攣,甚或角弓反張,口齒無津,脈洪數。治宜辛涼解熱,用白虎湯加全蠍、蜈蚣。若齒齦、口鼻出血,為熱入營血,迫血上行,宜涼血止血,用犀角地黃湯或清瘟敗毒飲。

《溫熱經緯》

溫病著作。五卷。清·王孟英撰於1852年。卷一-二選輯《內經》、《傷寒雜病論》中有關溫熱病的論述,並引錄前人的注文以闡明一些溫熱病病原、證候辨證及治法;卷三-四采輯葉天士、陳平伯、薛生白、餘師愚等研究溫熱病、濕熱病、疫病的心得,將溫熱病的辨證按葉天士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用以具體說明熱性病的發展規律,末卷為溫熱病分論共選113方。全書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辨為緯”(見本書自序),參考各家有關著述,並有較多的個人見解,是一部較有影響的溫熱病專著。本書現有初刻本等三十多種刊本。

《溫熱逢源》

溫病著作。三卷。清·柳寶詒撰。上卷詳注《內經》》、《難經》及《傷寒論》中伏氣溫病,並附注《傷寒論》暴感暑熱、兼感濕溫各條;中卷辨正《溫熱暑疫全書》、《伏邪篇》、《傷寒緒論》、《溫疫論》中有關溫熱病的一些條文;下卷重點論述伏氣溫病,對其發病原因、病理過程和治療原則等頗多個人發揮。此書原系未刊稿,後收編於《三三醫書》中。1949年後有排印本。

《溫熱病指南集》

溫病著作。一卷。原題清·陳平伯撰。刊於1809年。本書首述溫熱病大意,次為風溫證條例,論述風溫諸證證治,介紹其立法及具體方藥。論說十分詳細具體,能逐條予以考辨分析,在溫病學派中有一定的影響。後列濕溫證條例,內容與《濕熱條辨》大致相同。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

溫熱病

病名。包括各種溫病、熱病。或根據感受熱邪的輕重、類別和季令的不同,而分別稱之為溫病、熱病者。《類證活人書》卷五:“因春溫氣而變,名曰溫病;因夏熱氣而變,名曰熱病。溫、熱二名,直以熱之多少為義。”也有將溫病之偏於熱甚者,稱之為溫熱病者。《溫病條辨·上焦篇》:“溫熱者,春末夏初,陽氣弛張,溫盛為熱也。”

溫熱

①病因。同溫邪或熱邪。亦有以邪輕為溫,邪重為熱;漸感為溫,速發為熱;冬春為溫,夏暑為熱者。

②病名。即溫病。如《溫熱經緯》以此作為外感熱病的總稱。

③溫病分類名稱。病因由於熱而不挾濕的,稱為溫熱,如風溫、溫燥等;濕熱合邪的,稱為濕熱,如暑溫、濕溫等。

溫氣

①指陽氣。《素問·調經論》:“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

②指邪熱之氣。《素問·至真要大論》:“火淫所勝,則溫氣流行。”

溫臍法

間接灸的一種。《醫學入門》載溫臍種子方:“五靈脂、白芷、青鹽各二錢,麝香一分為末,另有蕎麥粉水和成條圈放臍上,以前藥實於臍中,用艾灸之。婦人尤宜。但覺臍中溫暖即止,過數日再灸。”

溫脾

即溫中祛寒。用溫補藥治療脾胃虛寒的方法。常用方如溫脾飲、理中湯等。

溫瘧

病名。

①瘧疾的一種。臨床以先熱後寒(或無寒但熱)為主證。又有風傷衛瘧、陽明癉瘧等名稱。《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火鬱之發,民病溫瘧。”《素問·瘧論》:“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又:“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主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髮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則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複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溫瘧者,其脈如症,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亦可用草果飲去薑,加生石膏,參見瘧疾有關各條。

②疫病之一種。《溫疫論·溫瘧》:“凡瘧者,寒熱如期而發,餘時脈靜身涼,此常瘧也,以瘧法治之。設傳胃者,必現裏證,名為溫疫,以疫法治之者生,以瘧法治之者死。”參見溫疫條。

溫麻

病證名。出《麻證新書》。指麻疹偏於溫熱者,症見壯熱,煩渴,疹出稠密而色鮮紅等。麻疹由於感受溫熱、疫癘時行之氣而發。治宜辛涼宣透,兼以解毒。用銀翹散加減。皮疹色紅,、熱甚者,則宜清熱解毒,用紫草紅花飲(方見麻疹條)或清營湯加減。

溫溜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蛇頭,逆注。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郤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深支,橈動脈肌支與頭靜脈。主治頭痛,面腫,項強,口舌咽喉腫痛,口眼?斜,腸鳴腹痛,肩臂酸痛,疔瘡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溫癘

病名。義同溫疫。《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司天之政,……其病溫癘大行,遠近鹹若。”參見溫疫條。

溫開

即逐寒開竅。詳該條。

溫灸器

灸具名。又稱灸療器。是一種特製的金屬圓筒,外形分筒體和持柄兩部分。筒體上下各有多數小孔,小孔可以通風出煙,下孔用以傳導溫熱。內另有小筒一個,可置艾或藥物燃燒。使用時,先將艾或藥物點燃,置灸器於應灸之處,或作來回溫熨,使溫熱傳至體內,有調和氣血、溫散寒邪的作用。

溫經祛寒

治法之一。溫通經絡、祛散寒邪的治療方法。適用於陽氣不足,經脈受寒,血液運行不暢,出現手足厥寒,肢體痹痛,或發為陰疽,或婦女月經不調等。臨床常見有:⑴寒邪凝滯經絡,肢體關節疼痛,痛有定處,日輕夜重,行走不便,常用麻黃、桂枝、蒼術、制川烏、附子、細辛等藥。

㈡傷寒寒中少陰之經,外連太陽之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溫少陰之經而祛散寒邪。⑶婦女沖任虛寒而月經不調或月經後期,用吳茱萸、桂枝、附子、生薑、當歸、川芎、白芍、黨參、炙甘草、阿膠等。

溫和灸

懸起灸之一種。又稱溫灸。是將艾條燃著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一寸左右距離,使患者有溫熱而無灼痛的一種方法。亦有認為相對燒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產生溫熱感覺的灸法,均稱為溫和灸。一般每次灸至皮膚潮紅為止。用於一般灸法適應症。

溫肝散寒

治療學術語。系溫陽法之一。治療陽氣不足,肝為寒邪所中或寒滯肝脈的方法。症見手足逆冷,幹嘔吐冷涎,寒疝繞臍痛或下腹脹痛,牽引睾丸墜痛,或厥陰寒逆頭痛,脈沉弦緊等。代表方如吳茱萸湯、大烏頭煎。

溫服

常用的服藥方法。指藥湯不冷不熱時服下。一般的補托、溫養藥均宜溫服。現在多種性質的藥都用溫服法。

溫粉

即撲粉。詳該條。

溫肺逐飲

參溫肺條。

溫肺散寒

即溫肺。詳該條。

溫肺

治療學術語。又稱溫肺散寒。肺寒證的治療方法。肺寒本屬陽虛,陽虛生外寒,故多用辛溫解表之劑溫肺散寒,常用細辛、桂枝、麻黃、幹薑、蔥白之類。陽虛則陰盛,故肺寒多飲證,治宜溫肺逐飲,常用小青龍湯、苓桂術甘湯等。又溫肺常須結合補脾益肺,或溫補命門以治其本。

溫法

治療學術語。系八法之一。又作祛寒法。用溫熱藥治療寒證的方法。《素問·至真要大論》:“寒者熱之”,“勞者溫之”。具體方法有溫中祛寒、濕經祛寒、回陽救逆。詳各條。

溫毒發斑

病證名。見《肘後備急方·治傷寒時氣溫病方》。又名溫疫發斑、時疫發斑、時氣發癍。指疫毒彌漫營衛、三焦,氣血燔灼而引發的肢體發斑。《重訂廣溫熱論》:“溫毒發斑,不因失汗、失下,初起脈浮沉俱盛,壯熱煩躁,起臥不安;外或頭面紅腫,咽喉紅腫,吐膿血,面赤如錦紋,身痛如被杖;內則煩悶嘔逆,腹痛狂亂,躁渴,或狂言下利。如是而發斑者,點如豆大而圓,色必紫黑而顯,胸背腰腹俱稠,毒氣彌營衛,三焦壅閉,燔灼氣血,斯時而任白虎之化斑,犀角、大青之解毒,邪毒得涼而愈鬱,反致不救;惟下之則內壅一通,邪氣因有出路,斑毒亦從外而解矣。治法惟紫草承氣湯、拔萃犀角地黃湯二方合用,加金汁、皂角刺最效。病勢極重者,症必渾身發臭,不省人事,口開吹氣,舌現黑舌、黑瓣底,必須用十全苦寒救補湯,生石膏加重四倍。……惟斑色紫者雖為危候,黃連解毒合犀角地黃湯連投數劑,亦可十中救二三。”參見溫毒、溫疫、溫疫發斑、時疫發斑等條。

《溫毒病論》

溫病著作。《邵氏醫書三種》之一。清·邵登瀛撰。刊於1815年。作者鑒於冬溫、春溫、溫疫、濕溫於盛行時常夾雜溫毒病證,遂參酌吳又可、喻嘉言二家之說,旁集有關醫著並結合個人的心得體會和臨床經驗編成此書。邵氏於溫毒、疫病證治闡述尤詳。書後附列治療方劑,選方頗精,切於實用。

溫毒

病名。見《肘後備急方》卷二。

①指春溫發斑。《醫學入門》卷三:“春溫發斑,謂之溫毒發斑。”參見溫毒發斑條。

②指溫邪熱毒病證之概稱。《溫病條辨·上焦篇》:“溫毒者,諸溫挾毒,穢濁太甚也。”臨床以突發寒戰高熱,頭痛噁心,身骨酸痛,心煩,口渴,溺黃赤,脈洪數(或數大)苔黃、舌質紅絳為常見,其後或見頭面或頤部紅腫,或咽喉腫痛起腐,或身發斑疹等。其治以清熱解毒為大法。選用普濟消毒飲、升麻葛根湯、三黃石膏湯、黃連解毒湯等方加減,並可配合針刺及外治法。熱入營血者,宜涼營解毒,用清瘟敗毒散加減。參見大頭瘟、發頤、爛喉痧等條。可見於流行性腮腺炎、頭面丹毒、猩紅熱及重症麻疹等病。

③指赤癍、丹疹類疾病。吳坤安謂:“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或天時亢旱久燥,溫疫流行,發為赤癍、丹疹,其毒彌滿三焦,目赤舌絳,汗出津津。……宜涼膈散去芒硝、大黃,加石膏、牛蒡、人中黃,大便秘者,去硝、留黃。”(《傷寒指掌》卷三)。

溫膽安神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溫法。治療膽虛而引起虛煩失眠的方法。常用方如溫膽湯。

溫補腎陽

詳溫補命門條。

溫補脾腎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治療方法,治療脾腎陽虛證。由於脾腎陽氣在生理上的相互滋生和病理上的影響,臨床上脾陽虛可導致腎陽虛,腎陽虛多伴有脾陽虛,如脾腎兩虛,一般宜用本法雙補。《溫病條辨·濕溫》:“老年久痢,脾陽受傷,食滑便溏,腎陽亦衰,雙補湯主之。”

溫補命門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治療方法。即溫補腎陽。用壯陽補火的藥物,恢復腎臟陽氣的方法。命門火不足,常伴有脾陽虛的症狀,症見五更泄瀉、不思飲食、腹痛腸鳴、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質淡、苔白,脈沉遲。

溫補

治療學術語,系補法之一。用溫性補益藥治療虛寒證的方法。如脾胃虛寒用理中湯;腎氣虛寒用右歸丸等。

《溫病學釋義》

溫病著作。《中醫臨床參考叢書》之一。江蘇新醫學院主編。上篇為總論部分,闡述溫病的概念,溫病、傷寒的區別,溫病與溫疫的關係,並對溫病的病因、病機、診斷及治法等做了扼要而全面的介紹;下篇各論部分,能融會古今溫病臨床醫家的學術經驗,介紹風溫、春溫、暑溫、濕溫、伏暑、秋燥、溫毒、溫疫等多種病證的證候、病機、治法和方劑,並附醫案。附篇部分為名著選撰,選取葉香岩、陳平伯、薛生白、餘師愚等有關溫病的著述加以詮釋,對讀者有一定的啟發,末附方劑索引。總論各論編排得宜、內容豐富、全面系統、非常適合作為教材。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溫病學教學參考資料》

溫病著作。南京中醫學院編著。分上、下兩篇,上篇總述溫病學說、溫病與溫疫、新感與伏邪以及辨證和治法;下篇列述春溫、風溫、暑溫等多種溫病的病因、症狀、診斷和治法。全書收集資料較廣泛,歸納亦較系統,適用於教學參考。1959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溫病條辨症方歌括》

溫病著作。清·錢文驥輯於1903年。錢氏按《溫病條辨》原本次序,將溫病諸證證治方藥編成韻語歌括,便於讀者學習。1954年由上海中醫書局出版排印本。

《溫病條辨醫方撮要》

溫病著作。二卷。清·楊璿撰,黃惺溪纂。刊於1841年。本書系黃氏將楊璿《寒溫條辨》一書予以提要撮精編撰而成。書中辨析傷寒、溫病、溫疫之異,並重點地介紹溫熱病多種病證的辨證治療和方藥,卷末有臨床較常用的溫病十五方及可供參考的附方三十餘首,均詳載其主治及服用法。現有幾種清刻本。

《溫病條辨白話解》

溫病著作。浙江中醫學院編譯。本書將《溫病條辨》原文予以語譯和注解。對其中與臨床實際關係較少的部分原文,適當地作了刪節。對一些較難理解的內容,或爭論較多的問題(如溫病用桂枝湯等)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討,有助於讀者學習和理解吳氏原著。1963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溫病條辨》

溫病著作。六卷。清·吳鞠通撰於1798年。作者仿張仲景《傷寒論》體例,汲取明、清溫病學家的學術經驗,以簡要的文字,分篇分條論析溫病三焦辨證及治法,並自加小注。卷首為原病篇,引述《內經》有關溫病條文並予以注釋;卷一-三分述三焦溫病;卷四雜說、救逆及病後調治;卷五解產難、卷六解兒難,專論產後調治、保胎和小兒急慢驚風及痘疹、疳疾等。全書內容豐富、條理系統。吳氏將溫病以三焦辨症,宗法劉河間,於明·清學派中,推崇葉天士。其辨證和治療方劑,採錄葉氏治驗頗多,可以認為吳氏繼承了葉天士《溫熱論》學術思想、辨證體系、治療大法和方藥,然後加以條理化和系統化,從而撰成了這一部切於實用,流傳甚廣的溫病名著。本書問世後,有朱武曹氏的增批本,更有王士雄、葉霖、鄭雪堂三家的評注本,書名《增補評注溫病條辨》,1958年上海衛生出版社即據此本重印。此外還有幾十種清刊本。

《溫病淺說》

溫病著作。不分卷。汪·溫載之撰。刊於1886年。作者認為在較有影響的溫病專著中,《溫病條辨》頭緒紛繁;《溫熱經緯》辭義深奧,不易為讀者所掌握。遂參閱諸家學說,結合個人經驗編撰而成此書。書中闡述溫病證治大抵不外葉氏之法與《溫病條辨》之方。介紹溫病的五忌、五宜,末附溫症各方。全書內容簡要,文字淺近。現存初刊本等。

《溫病明理》

溫病著作。四卷。惲鐵憔撰。刊於1928年。本書綜合前賢高論,辨析溫病、傷寒之異,討論溫病概念,溫病所述三焦辨證等有關專題,並對一些主要的溫病學派及溫病治法等予以評述,反映了作者在溫病領域中西匯通的觀點。現有初刊本等。

溫病勞複

病證名,勞複證之一。出《諸病源候論·溫病勞複候》。指溫病初愈,津液未複,血氣尚虛,因勞動過早而生熱,熱氣還入經絡,使之複病。參見勞複等條。

溫病

病名。

①多指溫熱病之泛稱。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症見身熱、頭痛、嘔吐等,但《經》多以“病溫”為名。如《素問·生氣通天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靈樞·論疾診尺》:“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素問·評熱病論》:“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陰陽交,……”溫病具有起病急,熱勢甚,傳變快,易於傷津化燥傷津的特點。當按衛氣營血與三焦辨證法辨證論治。分別選用(或合用)解表、疏衛、清氣、涼營、涼血、和解、育陰生津、通下、開竅、息風、回陽固脫、通下等法。溫熱病大致包括風溫、春溫、暑溫、秋溫、冬溫、秋燥、溫毒、伏氣溫病、溫瘧、晚發。詳見有關各條。

②指廣義傷寒中的一種。《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參見有關條目。

③指夏至以前發病之溫熱病。《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此說為後世“伏氣溫病”說提供了理論依據。參見伏氣溫病條。

①溫暖。《素問·八正神明論》:“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素問·瘧論》:“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

②熱性疾病的總稱。《靈樞·論疾診尺》:“脈盛躁者,病溫也。”

③溫病之簡稱。包括春溫、暑濕、秋溫、冬溫、濕溫等。或單指春季發生的熱性疾病。《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

④溫養。《靈樞·本髒》:“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

⑤溫補。《靈樞·五邪》:“補三裏以溫胃中。”

⑥溫邪。溫熱病致病因素。

⑦症狀。《素問·通評虛實論》:“手足溫則生。”⑧通“蘊”。蓄積。《素問·離合真邪論》:“逆而刺之,溫血也。”

魏祖清

清代醫家。字東瀾,號九峰山人,浙江湯溪人,世醫出血,其醫術高明,自製之膏丹遐爾聞名。遠至京師,亦有求藥者。所著《村居急救方》行於世。尚有《衛生編》、《樹蕙編》、《千金方略注》等則未見流傳。

魏之琇(1722-1772年)

清代醫家。字玉璜,號柳州,浙江杭州人。世醫出身,幼因貧於質肆幫活,夜則燈下苦讀,先後達二十年,竟通醫術,並以醫濟世,頗有醫名。以明·江瓘之《名醫類案》尚有未備,遂予以補充,著《續名醫類案》。另有《柳州醫話》等,均行於世。

《魏氏家藏方》

書名。十卷。宋·魏峴撰。刊於1227年。本書收作者家傳及其親自試用有效的驗方共1051首。歸納為中風、一切氣、心氣、頭風頭痛、傷寒、伏暑、瘧疾、腎氣、痰飲、補益等41門,每門列敘若干方劑,均有方而無論。現存日抄本。

魏了翁(1178-1237年)

宋代官吏,通醫。字華父,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自幼聰穎過人,人譽為神童。嘗先後任四川節度判官、國子正、秘書省正字、潼州提點刑獄、紹興知府、福建安撫使。嘗撰《學醫隨筆》一卷,有刻本行於世。

魏荔彤

清代醫家。字庚虞,號念庭、懷舫,河北柏鄉縣人。早年攻儒,並頗有發展,任職至漳州知府、崇明兵備道等。中年患痿痹疾,更潛心醫學,遂成飽學之士,醫學上著述亦多,有《傷寒論本義》、《金匱要略本義》行於世;另有《素問通解》、《靈樞經通解》,惜未見流傳。

魏伯陽

道教養生家。一說名翱,號伯陽,自號雲牙子。東漢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所撰《周易參同契》一書,被譽為“萬古丹經王”。注釋凡數十家,並有英、俄等外文譯本。

胃足陽明之脈

出《靈樞·經脈》。即足陽明胃經。詳該條。

胃足陽明經病證

病證名。因足陽明胃經經氣異常而致。《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謂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鼾衄,口?,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饑,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則脹滿。”《脈經·胃足陽明經病證》列舉有腹脹、胃管當心痛、飲食不下、膈塞不通、大便難或瀉等證。參見胃病有關各條。

胃主受納

生理學名詞。系一種胃的主要功能。胃腑具有接受和容納水穀的功能。胃氣平和則飲食正常;胃氣逆則嘔吐,食入即出;胃氣虛則饑不受穀食。《靈樞·玉版》:“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景嶽全書·飲食門》:“胃司受納,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氣。”

胃主降濁

生理學術語。指一種胃的功能。濁,指飲食水穀。《靈樞·陰陽清濁》:“受穀者濁。”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糜,依靠胃氣的作用而下降到腸道,與脾主升清的功能有相反相成的作用。胃以降為和,如胃氣不降,則發生病變。參見胃氣不降條。

胃主腐熟

生理學名詞。系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具有將水穀飲食初步消化為食糜的功能。《難經·三十一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虞庶注:“中焦乃脾胃也。中焦為病,止言冷熱,虛則補其胃,實則瀉其脾。如此治者,萬無一失。《靈樞經》曰:中焦如漚,謂腐熟水穀也。”

胃之五竅

解剖結構名。出《靈樞·脹論》。指與胃相通的五個出入口:咽門、賁門、幽門、闌門及魄門。《類經》卷十六:“胃之五竅,為閭裏門戶者,非言胃有五竅,正以上自胃脘,下至小腸、大腸,皆屬於胃,故曰閭裏門戶。如咽門、賁門、幽門、闌門、魄門,皆胃氣之所行也。故總屬胃之五竅。”

胃之關

人體器官名。指腎。《素問·水熱穴論》:“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腎有調節水液的功能,起著胃的關閘作用。水飲入於胃,由脾上輸肺,肺氣肅降,水飲下流歸於腎,從膀胱、尿道排出體外。如腎氣不化,關門不利,水液聚積而出現水腫。中焦痞滿等症。

胃之大絡

解剖結構名。胃腑直接分出的大絡脈,與十五別絡不同。循行路線自胃上行,貫通橫膈,連絡肺,出於左乳下的虛裏,即心尖搏動的部位。《素問·平人氣象論》:“胃之大絡,名曰虛裏,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胃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骨蒸,舌下痛。”詳二十三蒸條。

胃脹

病名。脹病之一。主證脹滿、胃脘痛。《靈樞·脹論》:“胃脹者,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醫醇剩義·脹》:“胃為水穀之腑,職司出納。陰寒之氣上逆,水穀不能運行,故脹滿而胃痛,水穀之氣腐於胃中,故鼻聞焦臭,而妨食便難也。”治宜平胃祛寒,用溫中平胃散。參見脹病條。

胃俞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胃之背俞穴。在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有外側支,並有肋下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主治胃脘痛,胸脅痛,嘔吐,翻胃,腹脹,腹瀉,痢疾,鼓脹,及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等。斜刺0.3-0.5寸。

胃癰

病名。癰疽之發於胃脘部者。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二十八。即胃脘癰。參見該條。

胃陰虛

證名。胃的陰液不足所出現的證候。見《類證治裁·脾胃》。又稱胃陰不足。由胃熱、胃火熾盛,或溫熱病耗傷胃陰所致。證見口幹唇燥,嘈雜,幹嘔,飲食減少,或吞咽不利,食後胸膈不適,大便幹結,舌紅中心幹,少苔,或舌光、幹絳,脈細數等。治宜養陰益胃。《溫病條辨·中焦篇》治溫病汗下後胃陰不足,用益胃湯。《臨證指南醫案·脾胃》治胃陰傷知饑少納,用麥冬、川斛、桑葉、茯神、蔗漿等藥。參見胃病條。

胃陰

生理學名詞,胃的津液,與胃陽相對而言。胃陰胃陽互相為用,共同維持正常的納食化穀功能。《臨症指南醫案·脾胃》:“知饑少納,胃陰傷也。”溫熱病熱盛傷胃,導致胃陰虧耗,出現煩渴、咽幹、便秘、舌紅少苔,脈細數等證。《溫熱論》:“舌絳而光亮,胃陰虧也,急用甘涼濡潤之品。”

胃陽

生理學名詞。胃的陽氣,與胃陰相對而言。胃陽與胃陰相互為用,共同維持正常的納食化穀功能。胃陽虛則寒,降納失職,可見飲食不化,胃脘脹痛,嘔吐清涎等症。《臨症指南醫案·脾胃》:“胃陽受傷,腑病以通為補,與守中必致壅逆。”

胃虛秘

病名。由胃虛所致大便秘結。見《醫述·大便》。《潔古家珍·雜方》:“胃虛而秘者,不能飲食,小便清利。”治用厚樸湯。參見虛秘條。

胃虛汗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又名胃怯汗。指胃氣虛弱而引起自汗,汗出上至頭,下至臍,面色(白光)白,四肢倦怠。治宜益胃斂汗,用益黃散加減。

胃虛喘

病名。由胃氣虛耗而致氣逆不降的氣喘。見《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又稱胃氣虛喘。由久病或大病後中氣受傷所致。證見抬肩擷肚,喘而不休。治宜補中氣,養胃陰,用五味子湯,生脈散加杏仁、陳皮、白術等藥。胃虛有寒者,用理中丸加胡椒等藥。

胃虛

證名。因胃氣虛、胃陰虛所出現的病證。《脈經》卷二:“胃虛……病苦脛寒不得臥,惡寒淅淅,目急,腹中痛,虛鳴,……時寒時熱,唇口幹,面目浮腫。”參見胃病、胃氣不足、胃陽虛等條。

胃心痛

證名。厥心痛之一。由胃病邪上乘心所致的心痛。證見腹脹胸滿,胃脘當心痛。《靈樞·厥病》:“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胃心痛者,腹脹滿,不下食,食則不消。”《張氏醫通·諸痛門》謂:胃心痛多由停滯,治宜通滯理氣。《雜病源流犀燭·心病源流》:“腹脹胸滿,胃脘當心痛,上支兩脅,咽膈不通,胃心痛也。宜草豆蔻丸、清熱解鬱湯。”參見厥心痛、心痛條。

胃瀉

病名。又稱胃泄。主證大便完穀不化。《醫林繩墨·泄瀉》:“胃瀉色黃,食飲不化,此胃有虛寒也。”《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以傷食作瀉為胃瀉。詳見胃泄、傷食瀉條。

胃泄

病名。又稱胃瀉。主證大便完穀不化。出《難經·五十七難》。《儒門事親》:“胃泄者,飲食不化,完穀出,色黃。風乘胃也,宜辛劑之類。”《宣明論方·濡泄證》:“胃泄如隨氣而下利,豆蔻散主之。”如因腸胃積滯未去,可用通下,《素問玄機氣宜保命集》治用承氣湯。參見胃瀉條。

胃消

病名。胃火熾盛,津液乾涸所致多食多飲之證。見《辨證錄·消渴門》。主證嘈雜易饑,大渴恣饑,飲一溲二。治宜滋陰瀉火,用閉關止渴湯、止消湯等方。參見消渴、中消等條。

胃維

經穴別名。出《外臺秘要》。即地倉。見該條。

胃脘癰

病名。癰之生於胃脘部者。

①出《素問·病能論》:“人迎者,胃脈者。逆者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又名胃脘內癰、胃癰。《醫學入門》卷六:“胃脘癰因飲食、七情、火鬱,複被外感寒氣所隔,使熱濁之氣填塞胃脘。”證見其初起腹部中脘穴處隱痛微腫,疼痛連心,身發寒熱,脈遲緊者,為瘀血凝聚,而膿尚未形成,應急服清胃射幹湯;若身熱不退,咯吐膿血,脈洪數,為膿已成,宜服赤豆薏苡仁湯;排膿後宜補氣,用補中益氣湯加味。

②另有《瘍科心得集》卷中:“胃脘癰者,生於中脘穴,有外癰,有內癰,外癰在皮裏膜外,初起漫腫,漸之焮紅成膿,此由平素醇酒厚味濕熱積聚,脾陽失運,凝滯氣血而發……”屬外癰者,證治參見外癰條。

胃脘內癰

病名。胃脘部之內癰。出《素問·腹中論》:“此下則內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鬲俠胃脘內癰。此病久也,難治。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勿動亟奪。”即胃脘癰。參見該條。

胃脘

①泛指胃腔。

②經穴別名。《素問·氣穴論》:“上紀者,胃脘也。”王冰注:“謂中脘也。”後《類經圖翼》列為中脘穴之別名。而《針灸聚英》又為上脘穴之別名。參見各條。

胃實熱

證名。胃腑病邪盛實兼熱之證。見《太平聖惠方》卷五。其證口渴引飲,頭痛如瘧,口唇皆幹,喜噦,或生乳癰,缺盆腋下腫,腹脹,身熱心懸,消穀善饑,溺黃。治宜清胃泄熱。

胃實秘

病名。大便秘結因胃實而致者。見《醫述·大便》。《潔古家珍·雜方》:“胃實而秘者,能飲食,小便赤,當以麻仁丸、七宣丸之類主之。”參見實秘條。

胃實腹脹

證名。表邪已解,因腸胃實熱所致腹脹。傷寒腹脹之一。見《症因脈治·腫脹總論》。證見裏熱不惡寒,自汗不大便,煩滿燥實等。詳傷寒腹脹條。

胃實

證名。胃腑病邪盛實的病證。見《脈經》卷二。《本草經疏》載:胃實六證;譫語發狂發斑,棄衣而走,登高而歌,屬胃家邪熱實;口臭,數欲飲食,屬胃火;嘈雜,屬胃火;口淡屬胃熱;嘔吐屬胃火者,必面赤,小便短赤或澀,大便多燥,口苦或乾渴;吞酸,屬胃火。治宜清胃泄火,用瀉熱梔子散、子芩散、黃連丸、清胃散等方。參見胃病、胃家實等條。

胃弱惡阻

病名。惡阻證型之一。多因婦女平素脾胃虛弱,孕後沖脈氣盛,使胃失和降而上逆所致。症見脘悶腹脹,嘔吐不食,或食入即吐,或嘔吐清涎,神疲思睡,倦怠乏力,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嘔。方用六君子湯加枇杷葉、藿香、旋覆花、砂仁、枳殼。

胃熱壅盛

病證名。

①胃中熱邪熾盛。胃火上炎,則煩渴引飲,口臭口爛,齒齦腫痛。參胃熱條。

②溫熱病熱結胃腸,則高熱便秘、腹痛,甚則出現神昏譫語,狂躁不安等症,治宜通腑泄熱。

胃氣不降

病證名。又稱胃失和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胃氣通降功能受阻則病。症見不思飲食,胃脘脹滿作痛,噯氣吞酸,呃逆嘔吐等。多由飲食所傷、胃火沖逆或痰濁中阻所致。治宜寬中消導,和胃理氣。

胃氣不和

病證名。指胃之受納、腐熟水穀功能失調的病證。多因胃陰不足、邪熱擾胃,或食滯胃脘,或肝氣橫逆犯胃,影響胃氣正常功能所致。症見厭食或食後痞脹,泛惡,臥不安,大便失調等。治療時應針對病因分別採用滋陰和胃,消食和胃,疏肝和胃等方法。

胃氣

①生理學名詞。指胃的正常功能。如脾氣主升,胃氣主降。

②生理學名詞。指胃中的水穀之氣。《靈樞·口問》:“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

③生理學名詞。泛指人體的精氣。《脾胃論》卷下:“胃氣者,穀氣也,榮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

④脈學名詞。指脾胃功能在脈象的反映。即帶和緩流利的脈象。《素問·玉機真髒論》:“脈弱以滑,是有胃氣。”《素問·平人氣象論》:“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髒脈,不得胃氣也。”

胃瘧

病名。亦稱食瘧。《素問·刺瘧篇》:“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參見食瘧條。

胃脈

脈學術語。

①指有胃氣之脈象。脈搏不浮不沉,不急不徐,節律一致,從容和緩。《素問·玉機真髒論》:“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髒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靈樞·終始》:“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景嶽全書》:“大都脈來時,宜無太過,無不及,自有一種壅容和緩之狀,便是有胃氣之脈。”脈有胃氣,說明正氣尚存,預後較好。

②十二經脈之一。即足陽明胃經。《素問·陽明脈解》:“陽明者,胃脈也。”

胃咳

病名。胃氣上逆所致的咳嗽。證見嘔而咳,甚則吐蛔。《素問·咳論》:“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治宜和胃降逆驅蟲,用烏梅丸、異功散加川椒、烏梅、加味二陳湯等。參見脾經咳嗽條。

胃絕

病證名。危重證候之一。《中藏經·虛勞死證》:“胃絕齒落面黃者,七日死。”《脈經·診五臟六腑氣絕證候》:“病人胃絕,五日死,……脊痛,腰中重,不可反復。”

胃疽

病名。癰疽之發於胃脘部者。見《針灸大成》卷二。即中脘疽。參見該條。

胃驚

臟腑驚證之一。出《小兒病源方論》。小兒驚風,兼見腹脹不食。

胃經失血

證名。見《不居集》卷十三。因飲食太飽,或中氣失調,邪熱在中,迫血妄行者,治宜清熱涼血,用犀角、地黃、丹皮、甘草、玄明粉等藥。因飲食過飽,胃中寒冷不能消化,食物與氣上沖,傷裂胃口而吐血鮮紅或紫黯,脘腹絞痛,自汗,脈緊而數者,治宜溫中和營,用理中湯加川芎、幹葛、扁豆等。參見傷胃吐血條。

胃經

足陽明胃經的簡稱。參見該條。

胃禁

病證名。出《痘疹經驗良方》。禁瘡之一。痘瘡之毒火內灼於胃,使痘毒不能宣發於肌表,脾胃受灼。其痘現於口唇之間,或三四點相連;或者諸痘未成漿錠,此痘已先黃熟,兼見面色潮紅,氣粗熱甚,口臭異常。治宜清胃解毒,用清胃散加減。

胃津

生理學名詞。指胃的津液,同胃陰。葉天士《外感溫熱篇》:“舌淡紅無苔者,或幹而色不榮者,當是胃津傷而氣無化液也。”參胃陰條。

胃家實

證名。陽明經病和陽明腑病的統稱。《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詳見陽明經病、陽明腑病條。

胃家

解剖結構名。泛指胃、大腸、小腸等。《靈樞·本輸》:“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陽明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胃火牙痛

病證名。指由於陽明痰火內蘊上攻牙齒而痛,伴齦腫口臭、便秘脈滑。治宜清熱瀉火滌痰止痛,方選黃連解毒湯。參見牙痛條。

胃火嘔吐

證名。因飲食厚味,惱怒憂思,釀熱化火所致的嘔吐。見《症因脈治·嘔吐論》。證見食入即吐,其味或酸或苦,五心煩熱,夜臥不寧,口中乾渴,二便阻澀。治宜清胃止嘔,用家秘清胃湯合梔連平胃散、梔連二陳湯、梔連正氣散。參見熱嘔條。

胃火

證名。胃火熾盛之證。證見煩熱、口渴、牙疼、牙齦腫爛、牙宣出血、頤腫、面赤等。《校注醫醇剩義·胃火》:“胃火熾盛,煩渴引飲,牙齦腐爛,或牙宣出血,面赤發熱,玉液煎主之。”《類證治裁·火症》:“治六腑火,胃火牙疼,頤腫,清胃散。”

胃黃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胃黃者,吐逆下利,心腹氣脹,或時煩悶,不能飲食,四肢無力,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難治。”治用人參散等方。參見黃疸有關條。

胃寒嘔吐

證名。因真陽不足,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穀所致的嘔吐。見《症因脈治·嘔吐論》。其證畏寒喜熱,不思飲食,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脈沉遲。真陽不足者,宜八味腎氣丸;脾胃虛寒者,宜理中湯、四逆湯。參見寒嘔條。

胃寒惡阻

病名。惡阻證型之一。多因婦女平素脾胃虛寒,孕後胞門閉塞,髒氣內阻,寒飲逆上。症見嘔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熱飲,兼見面色蒼白,肢冷倦臥。治宜溫胃止嘔。方用幹薑人參半夏丸。

胃寒

病證名。指脾陽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病症。症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沉遲。治宜暖胃散寒。

胃管下俞

經外穴名。別名膵俞、胰俞、胃脘下俞。《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幹,灸胃管下輸三穴各百壯,穴在背第八椎下橫三寸間寸灸之。”布有第八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第八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上位二-三個胸神經外側支及第八肋間動、靜脈背側支的內側支。

胃管

經穴別名。指中脘穴。《千金要方》載:“積聚堅大如盤,冷脹,灸胃管二百壯,三報之,穴在巨闕下二寸。”見中脘條。

胃風

病名。

①風邪中於胃者。以腹脹、泄下、多汗、惡風為特徵。《素問·風論》:“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月真)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治宜祛風散寒,溫中理氣。《聖濟總錄·胃風》用豆蔻丸、白術丸。《宣明論方·諸證門》用胃風湯。

②胃中積熱生風者,以嘔吐為主證。《赤水玄珠·嘔吐穢門》:“胃風之症,治嘔愈嘔者是也。”“此皆好食甘甜之物,膏粱之味,積久成熱,因而生風,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胃反

病名。

①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見《肘後備急方》卷四。《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胃反即反胃,亦稱翻胃。參見反胃、翻胃條。

②霍亂病之別稱。《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二:“霍亂有三名,一名胃反。”詳霍亂條。

胃毒小舌

病名。《喉科指掌》卷六:“此症因毒結胃家、發於小舌,胃脈沉而洪大者,真結毒也。”治宜清胃解毒,方選黃連解毒湯、黃連上清丸等加減。

胃疸

病名。

①多食多飲之證。見《素問·平人氣象論》。《外臺秘要》卷四:“胃疸,食多喜飲,梔子人主之。”

②九疸之一。見《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由飲食過度,醉酒勞傷,脾胃瘀熱所致。以身面皆發黃,食多喜飲為特徵。

③即穀疸。《雜病源流犀燭·諸疸源流》:“如食已頭眩,寒熱,心中怫鬱不安,久則身黃,穀疸也,因饑飽所致,亦名胃疸。以胃氣蒸沖得之。”參見黃疸、穀疸等條。

胃喘

病名。外感病邪,胃熱上壅的氣喘。見《證治準繩·喘》。《赤水玄珠·喘門》:“胃喘則身熱而煩。經雲,胃為氣逆。又雲,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入六腑則身熱不得臥,上為喘呼。又雲,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治宜清胃熱、降肺氣,用加減白虎湯等方。

胃蟲病

病名。九蟲病之一。證見嘔吐、噦逆、嘈雜、嗜食泥炭、生米等異物。《諸病源候論·九蟲病諸候》:“胃蟲,狀如蝦蟆,……依腸胃之間。若府藏氣實,則不為害;若虛,則能侵蝕,隨其蟲之動,而能變成諸患也。”《東醫寶鑒·蟲》:“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令人嘔吐,噦逆,嘈雜,愛吃泥炭、生米、茶、鹽、薑、椒等物。”參見九蟲病條。

胃倉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和肋下動、靜脈後支。主治胃脘痛,腹脹滿,飲食不下,脊背疼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5-10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胃不和臥不安

出《素問·逆調論》。原為胃逆氣喘不得安臥之意,後世釋為內傷不得臥之症。因胃強多食,脾弱不運,停滯胃腑,成飲成痰所致。其證胸前滿悶,不思飲食,噯氣吞酸,噁心嘔吐,或頭目眩暈,睡則氣逆。治宜和胃化濕祛痰,用二陳平胃散加石菖蒲、海石或加梔子、黃連;大便堅結者,用導痰湯;胃脘作痛者,用滾痰丸,甚則小胃丹(《症因脈治》卷三)。參見不寐條。

胃不和

病狀名。即胃氣不和。《素問·厥論》:“胃不和則精氣竭。”《素問·逆調論》:“胃不和則臥不安。”參胃氣不和條。

胃病

病證名。由客寒積熱、飲食不節或胃氣虛弱所致。主證嘔逆飧泄,痞滿疼痛,(月真)脹嘈雜。《靈樞·邪氣髒府病形》:“胃病者,腹(月真)脹,胃脘當心而痛,上肢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辨證治療須分寒、熱、虛、實。《中藏經》卷上:“實則中脹便難,肢節疼痛,不下食,嘔吐不已。虛則腸鳴脹滿,引水滑泄。寒則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熱則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臥,語狂目亂,便硬者是也。病甚則腹脅脹滿,吐逆不入食,當心痛,上下不通,惡聞食臭,嫌人語,振寒喜伸欠。胃中熱則唇黑,熱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顛狂不定,汗出額上,鼽衄不止。虛極則四肢腫滿,胸中短氣,穀不化,中消也。胃中風,則溏泄不已。胃不足,則多饑不消食。”根據辨證,分別採取溫胃散寒、清胃瀉火、益氣建中、消導化滯等治療。參見胃病各條。

胃痹

病名。即胸痹。見《症因脈治》卷三。詳胸痹條。

①人體器官名。六腑之一。主受納與腐熟水穀,所化生的水穀精微通過脾的運化,輸布於五臟六腑,營養全身。《靈樞·五味》:“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靈樞·玉版》:“人之所受氣者穀氣,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

②推拿部位名。出《小兒推拿廣意》。位於拇指近端指節的腹面。

③解剖結構名。足陽明胃脈。《靈樞·本輸》:“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指內次指之端也。”

④脈學術語。指脈象中的胃氣。《素問·平人氣象論》:“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病,但弦無胃曰死。”

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胃、神、根

脈學術語。指脈象是否有胃、有神、有根,是判斷正氣虛實的重要依據。有胃,指脈來去從容,節律整齊;有神,指脈來充實有力,有柔和之象;有根,指尺部沉取脈仍有力。《素問·玉機真髒論》:“脈弱以滑,是有胃氣。”《素問·平人氣象論》:“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脈訣》:“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如此之流,何憂殞滅。”凡見有胃、有神、有根之脈,則知正氣不衰,病情雖重,仍有轉機。

畏明

證名。即羞明。出《證治準繩·雜病》:“若目不赤痛而畏明者,乃不足之證,為血不足,膽汁少而絡弱不能運精華以敵陽光之故。”詳參羞明條。

味痰

病證名。見《泰定養生主論》。即酒痰。詳見該條。

①泛指各種食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形食味”,“味傷形。”

②味道,滋味。《靈樞·脈度》:“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③泛指藥物的五味。《素問·至真要大論》:“正其味,則其要也,左右同法。”

④專指厚味的藥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⑤量詞。方劑配伍中,藥物一種稱一味,二種稱二味……。

⑥引申為體會、鑽研。《本草綱目·原序》:“以共天下後世味太玄如子雲者。”

①地支的第八位。常用以紀年、月、日、時。

②副詞。不;沒有;還沒有。

衛在脈外

生理學術語。衛指衛氣,為水穀精微所化生,運行於脈管外。《靈樞·營衛生會》:“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

衛營同病

病證名。病從衛分逆傳心包,或入營分而衛分證仍在。臨床表現既有發熱、夜熱甚、神志昏蒙、舌質紅絳等營分證,又有惡寒、咳嗽、舌苔薄白等衛分證。治宜清營結合透解表邪。

衛汛

東漢醫家。一作衛沈、衛沉、著名醫家張仲景的弟子,河東(今屬山西)人。據史書載,衛汛著有《四逆三部厥經》、《婦人胎藏經》及《小兒顱囟方》等,均佚。其《小兒顱囟方》尚存有若干條文於《永樂大典》,已有人輯出並刊行。

衛嵩

唐代醫家,生平履貫不詳,官至翰林博士。《新唐書·藝文志》載其著有《醫門金寶鑒》,一作《醫門金鑒》,皆有關脈學驗證之理,後佚。

《衛生易簡方》

方書。十二卷(一作4卷)。明·胡濙撰。約刊於1410年。作者任禮部侍郎時出使四方,留心醫學20餘年中,廣泛收集各地民間單方驗方編成此書。書中分為諸風、諸寒、諸暑、諸濕等145類病證,共396方,主張方宜簡易,多數方劑藥僅一、二味且多為易得之品。本書還附有服藥忌例22條及獸醫單方47首。現存多種明、清刊本。

《衛生要術》

養生學著作。一卷。清·潘蔚輯。刊於1858年。本書系輯錄《十二段錦》、《分行外功訣》、《內功靜坐氣功圖說》、《易筋經》及《卻病延年法》(實即《延年九轉法》,刪去原標題者)等幾種有關按摩、導引的著作而成。

《衛生家寶湯方》

醫方著作。三卷。宋·朱端章撰。刊於1184年左右。本書收錄臨床常用方藥300首。原書內容有所佚失,現僅存卷上,有以內科雜病為主的醫方84首。

《衛生家寶方》

醫方著作。又名《衛生家寶》。六卷,另有卷首一卷。宋·朱端章輯,徐安國補訂,刊於1184年。本書為作者歷年所收集和試用效方的彙編。卷首為方劑目錄,藥件修制總例(記錄300餘種藥物的炮炙法);卷一-六分為內、外、婦、兒各科病證驗方,共43門,880餘方。現中國僅存日抄殘本(缺卷一及卷六)。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書名。八卷。宋·朱端章撰,刊於1184年。卷一-七主要是產科的方論;彙集了宋以前胎產諸疾的證治與方藥。介紹前人的經驗並收載產科中“借地、禁草、禁水”三法,有利於減少產褥期併發證。卷八為初生兒保育法,較全面、深入地討論了新生兒護理法及嬰兒常見病治療法。書中引錄前人有關婦產科病證論述,內容較豐富,所選方藥大多可取,系宋以前婦科臨床治療的一部重要文獻。現存宋淳熙十一年刻本、清光緒間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和排印本。

《衛生鴻寶》

方書。六卷。清·祝補齋(西溪外史)撰。刊於1844年。本書廣泛收集臨床各科有效的成方,單驗方及各種外治法等多系近人試效之方,內容又較通俗,便於讀者臨床運用。卷一內科;卷二外科;卷三幼科;卷四痙科;卷五女科;卷六傷科。皆分病列方,有條不紊,便於檢閱,切合臨床。現存多種清刻本。

《衛生寶鑒》

綜合性醫書。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元·羅天益撰,撰年不詳。羅氏為李東垣門人,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學術經驗,但又旁采諸家,參以個人心得編成。卷一-三為藥誤永鑒,結合病案,闡析一些誤治病例以為鑒戒;卷四-二十為名方類集,針對以內科為主的各科較常見病證,選用古今效方,詳其主治及服用法,是為本書的主要組成部分;卷二十一藥類法象,簡述常用藥的性味、功能;卷二十二-二十四醫驗記述,聯繫臨床實例予以闡述,診治思路活躍,每能圓機活法,頗多經驗之談。補遺一卷,系後人所增訂。選輯張仲景以來歷代名家治療外感等病之經驗方劑,亦有一定參考價值。現存明、清刻本。

衛氣營血辨證

診斷學名詞。辨證方法之一。用於溫病辨證,清代葉天士所創。即以外感溫病由淺入深或由輕而重的病理過程分為衛分、氣分、營分、血分四個階段,各有其相應的證候特點。病變按衛、氣、營、血逐步發展至營分血分者為逆傳。其中兩分的證候同時出現者稱同病。衛分為表證階段,應鑒別不同的病因;氣分為熱盛階段,應區別熱邪是否結聚;如屬濕熱,則應區分熱和濕的輕重;病邪深陷營、血分為傷陰引致內閉或出血的階段,並須明辨心、肝、腎等髒的病變,由此從病因、階段、部位、傳變及病變程度確立辨證的內容。

衛氣同病

病證名。指表邪入裏化熱,氣分的熱勢已盛而表證仍未消除的病證。症見壯熱、口渴、心煩、汗出,伴有惡寒、身痛,舌苔薄白微黃或黃白相兼。治宜清熱解表、表裏兩解。

衛氣

①生理學名詞。屬於陽氣的一種。生於水穀,源於脾胃,出於上焦,行於脈外,其性剛悍,運行迅速流利;具有溫養內外,護衛肌表,抗禦外邪,滋養腠理,開闔汗孔等功能。《靈樞·本髒》“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

②《靈樞經》篇名。

衛侶瑗

清代醫生。字友玉。山西曲沃人。頗精於脈理,常以脈決人生死。為人謙遜,著有《家傳纂要針灸全書》。

《衛濟寶書》

外科著作。原書一卷,二十二篇。宋代作品,原撰人佚名,東軒居士增注,約撰於12世紀初。原方已佚清代編寫的《四庫全書》時予以輯佚,析為二卷,但已不全。卷上為癰疽論治,“五發”(癌、瘭、痼、疽)圖說,試瘡潰法,長肉、潰膿法、打針法、騎竹馬灸、灸惡瘡法等;卷下為正藥指授散等40首外科方劑及乳癰、軟癤的證治等。雖卷帙不多,卻有獨到之處。1949年後有影印本。

衛分證

病證名。指外感溫病的初起階段,邪犯人體衛外的表層之證,以惡風寒或微惡風寒、發熱、苔薄白、脈浮數為特點,或見鼻塞咳嗽,或肢酸身疼頭痛等。

衛朝楝

清代醫家。字去墀,江蘇青浦人。為人樸厚,尤精於針灸術,嘗著《明堂分類圖解》,惜未見傳世。

①生理學名詞。指衛外的功能。《素問·生氣通天論》:“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②衛氣的簡稱。《素問·痹論》:“衛者,水穀之捍氣也。”

③溫病辨證名稱,指一個部位或階段。《溫熱論》:“肺主氣屬衛。”詳衛分證條。

《韡(wěi偉)園醫書六種》

醫學叢書。清·潘霨輯。刊於1883年。包括《傷寒論類方》、《醫學金針》、《女科要略》(附《產寶》)、《理瀹外治方要》、《外科症治全生集》、《十藥神書》。潘氏對其中部分著作加以增輯或校注。現存光緒刻本。

腲腿風

病證名。古稱猥退風。一名腲腿。《萬病回春·中風》:“腲腿風者,半身不遂,失音不語。”參見猥退風、中風條。

腲腿

病證名。見張杲《醫說》。即腲腿風。參見該條。

痿腮漏

病名。《外科啟玄》卷七:“因瘡忽黑爛,出黑水是也。”泛指患漏有以上症狀者。

痿瘺

病證名。指痿證和鼠瘺。《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肺脈急甚為癲疾……微緩為痿瘺。”

痿漏

病名。指無頭疽生於外踝部昆侖穴處者。出《外科啟玄》卷六。即筋疽。詳見該條②。

痿厥

病證名。痿病兼見氣血厥逆,以足痿弱不收為主證。《靈樞·邪氣髒府病形》:“脾脈……緩甚為痿厥。”《類經·刺四支病》:“痿厥者必體廢,張其四支而取之,故血氣可令立快也。”《張氏醫通》卷六:“足痿弱不收為痿厥。有二,一屬腎與膀胱。經雲:恐懼不解則傷腎,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是腎傷精脫也,都氣丸;審系陽虛,用八味丸。又雲: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其痿厥腨XX,是膀胱在下發病也,五苓散。一屬脾濕傷腎。經雲:凡治痿厥發逆,肥貴人膏粱之疾也,腎著湯加萆薢。又雲: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小青龍湯去麻黃、加羌活……”。伸不能屈、屈不能伸,腰膝腿腳腫痛,用安腎丸;目中流火,眩暈耳鳴,行步不正,腰膝無力,腰以下消瘦,加味虎潛丸;老人痿厥,再加附子。屬於膏粱厚味,火鬱於內,陽盛拒陰者,用滋腎丸。屬於濕熱者,用潛行散、二妙散。參見痿及有關條目。

痿黃

病證名。出《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義同萎黃。指身黃而色偏於晦暗,而目無黃疸之色。參見萎黃、黃胖等條。

痿瘡

病名。指生於體表之急性化膿性疾病。《外科真詮》卷下:“痿瘡初起形如綠豆,色紅,大如梅李,血不出,膿不生,痛不止,久則延及遍身。”該病因火毒而成。治宜清熱解毒涼血,餘證治可參見疔瘡條。

痿躄

病名。痿之又名。主要指四肢痿弱、足不能行。《素問·痿論》:“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顧氏醫鏡》:“言五臟之痿,皆因於肺氣之熱,致五臟之陰俱不足而為痿躄。五痿雖異,總曰痿躄。”參見痿條。

病名。多指下肢痿廢,甚則肌肉萎縮;也包括四肢痿軟無力,失其伸展、行步功能。一名痿躄、痿疾、痿證。《素問·痿論》:“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靈樞·根結》:“陽明為闔,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起矣。”五臟與皮、肉、脈、筋、骨相合,肺熱而波及五臟,可生痿躄,而陽明經脈虛,血氣少,不能濡潤宗筋;或勞乏過度,地處卑濕或陰雨連綿,亦可致病或誘發此病。《醫學原理·痿症門》:“痿者,痿弱無力,不能收持之謂也。”《證治要訣·雜病》:“痿者,手足痿軟而無力,百節緩縱而不收也。”《儒門事親》卷一:“躄者,足不能伸而行也。”張仲景認為汗、吐、下治之不當可成痿證;酸傷筋、鹹傷腎亦可致痿。朱震亨倡腎水不勝心火、火上爍肺成痿,並指出濕熱、濕痰、瘀血亦能導致痿證發病。後世另有暑痿、夏痿、食積痿、血虛痿、氣虛痿、肝腎下虛痿等名。痿證之治,《素問·痿論》有“治痿者獨取陽明”之說。汪石山《醫學原理》謂:“宜用東垣健步丸加燥濕清熱之劑,如蒼術、黃芩、黃柏、牛膝之類為主,詳其挾痰、挾熱、挾濕、挾氣虛加減施治。……”朱丹溪主張“瀉南補北”。細分其治法,又有清熱燥濕、清熱潤燥、滋陰養血、益氣健脾、補養肝腎、化痰、行瘀等法。《張氏醫通》卷六:“痿證……大都起於陽明濕熱,內蘊不清則肺受熱乘而日槁,脾受濕淫而日溢,遂成上枯下濕之候。舉世糜不以腎虛為事,陽明濕熱從無齒及之者。……”痿證宜配合針灸、按摩推拿治療。多見於中樞或周圍神經、肌肉、內分泌及其他系統的多種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

猥退風

古病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八。一名腲腿風。屬中風(雜病)一類的病證,以肢體偏癱、失音為主症。參見中風、喑痱條。

萎黃

病名。皮膚色黃枯槁不澤。見《證治心得》。多屬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虛證。常兼神疲倦怠,語言低微,畏冷便溏,脈形無力等證。治宜培補脾胃,補養氣血。因蟲積引起者,則當驅蟲消積,再予補益。本證多見於貧血等慢性病。

痏(wěi,音委)

①瘢痕。即針刺的痕跡、針孔。《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已發針,疾按其痏,無令其血也。”

②針刺的刺數。《素問·刺腰痛篇》:“刺之三痏。”

③指穴位。《靈樞·熱病》:“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三痏。”

④瘡瘍。《章太炎醫論集》:“《本經》言其主治惡瘡火瘍,則腸中瘡痏自除矣。”

委中毒

病名。癰疽之發於腘窩委中穴處者。見《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又名曲鰍。多因膽經積熱流入膀胱壅遏不行而成。初起木硬腫痛微紅,屈伸艱難,故名曲鰍。重者寒熱,疼痛日劇,寒熱不退,則已成膿。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利濕,舒筋散邪之劑。內服可選用活血散瘀湯,或仙方活命飲,或黃連解毒湯加減。外用金黃膏塗貼。若膿已成則應手術切開排膿,不可待其自潰而失治致殘。切開引流務需通暢,或換藥後宜患肢固定在屈曲位。經切開引流及內服方藥,寒熱等症即可控制,患者自覺明顯好轉,此時即當自動或被動之膝關節屈曲運動,以防止致殘。

委中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郤中、血郤、中郤。屬足太陽膀胱經。合(土)穴。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布有股後皮神經,脛神經,皮下有股腘靜脈,深層內側為腘靜脈,最深層為腘動脈。主治中暑,衄血,癲癇,瘧疾,下肢痿痹,膝腫痛,腰脊強痛,及急性胃腸炎,坐骨神經痛,腓腸肌痙攣等。直刺1-1.5寸,或點刺出血。

委陽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三焦之下合穴。在腘橫紋外側端,當股二頭肌腱的內側。布有股後皮神經,腓總神經和膝上外側動、靜脈。主治腰脊強痛,腘筋攣急,小腹脹滿,小便不利,下肢痿痹等。直刺1-1.5寸。

委委

壅容自得貌。《靈樞·通天》:“陰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

委和

運氣術語。五運主歲中,木運不及的名稱。《素問·五常政大論》:“其不及奈何?……木曰委和。”王冰注:“陽和之氣,委屈而少用也。”高世栻注:“委和,陽和不敷而委弱。”

尾翳

經穴別名。《靈樞·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後《針灸甲乙經》等書列作鳩尾穴之別名。見該條。

尾窮骨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腰卒痛,灸窮骨上一寸七壯,左右一寸各灸七壯。”《針灸集成》列作經外穴,名尾窮骨。在尾骨尖上一寸及其左右各一寸處,共3穴。主治腰痛,尾骶痛,淋病,便秘,尿閉,痔瘡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尾閭癰

病名。發於尾閭骨部位之癰疽。《外科啟玄》卷五:“此癰發於尾閭穴,是督脈之經,疼痛難忍,難得膿,宜大托裏加乳香、沒藥,排膿止痛,外用敷貼,戒氣怒房事,否則漏而難痊。”若膿已成則宜早作切開引流以促速愈。

尾閭骨傷

病名。尾骨骨折傷。見《傷科補要》卷二。尾閭骨即尾骨,又名橛骨、骶端、窮骨,俗名尾樁骨。多因跌打壓撞時尾骨部直接外力撞擊所傷。證見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明顯,活動可聞骨聲,步履、坐臥、翻身均受限。治宜手法複位固定。內服藥可助康復,法當舒筋止痛,活血消腫,可選紫金丹,加味以為引。外用定痛散敷貼,或以燒熱之烙鐵溫熨。或參見背脊骨骨折條診治。

尾閭發

病名。出《瘍科心得集》卷中。即鸛口疽。詳見該條。

尾閭

①骨名。即尾骨。詳尾骶骨條。

②推拿部位名。即龜尾。位於尾骨端。

尾骶骨痛

證名。脊椎下段尾骶骨部位作痛之證。見《中國醫學大辭典》。或因腎臟精氣虧耗,督脈受損,或寒濕侵襲,或血瘀氣滯所致。疼痛常連及腰部,難以挺直。腎陽虛喜暖怕冷者,治宜溫腎、補督脈,用溫腎散、桂附八味丸;腎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左歸丸等;寒濕侵襲者,治宜祛寒化濕;瘀血停滯者,宜活血化瘀。見於坐骨神經痛、腰椎肥大等疾患。

尾骶骨傷

病名。尾骶、骶椎部位之骨折傷。見《傷科補要》卷二。又名尻骨傷。多因跌打鬥毆,壓撞衝擊所損傷。證見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明顯,步履、坐臥多所困難,尤其仰臥、翻身受限。治宜“當先柔筋合其和軟,內服紫金丹,敷定痛散,燒紅烙鐵熨之,貼混元膏。”手法複位固定,或參背脊骨折條。

尾骶骨

骨名。又名尻骨、尾底骨、尾脊骨。是尾骨和骶骨的合稱。《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尾骶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寬下窄,上承腰脊諸骨,兩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其末節名曰尾閭,一名骶端,一名橛骨,一名窮骨,俗名尾椿。”

尾骶

尾骨和骶骨所在部位。《靈樞·骨度》:“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參尾骶骨條。

尾翠

經外穴名。《太平聖惠方》:“黃帝療小兒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般醫治不差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間,三壯,炷如小麥大。”《經穴治療學》列作經外穴,名小兒疳瘦;《腧穴學概論》名小兒疳痢。《經穴匯解》名尾翠。在尾骨尖端直上3寸。主治小兒疳癆羸瘦,消化不良,腹痛下痢,脫肛等。沿皮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尾椿

骨名。即尾骨。詳尾骶骨條。

《偽藥條辨》

藥學著作。四卷。清·鄭奮楊撰。刊於1901年。本書是鑒定藥物真偽的專著。內容主要對於110種藥物的名稱、形、色、氣味,進行了較詳細的辨析,1930年曹炳章又在本書基礎上通過實地調查和對勘,進行了整理和補注,改名《增訂偽藥條辨》,內容更加充實。現存1928、1959年鉛印本。

維厥

四肢厥逆。《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心脈……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癲疾。”

維筋相交

指維繫筋的絡脈互為牽連,互有影響的現象。《靈樞·經筋》:“從左之右,右目不開……故傷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維筋相交。”

維筋

維繫筋的絡脈。《靈樞·經筋》:“其病……上引缺盆、膺乳、頸維筋急。”

維會

經穴別名。出《循經考穴編》。即臍中。參見該條。

維宮

經外穴名。見《經外奇穴彙編》。在髂前上棘下方凹陷(維胞)斜下1寸處,或於維道穴斜下2寸處取穴。主治子宮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維道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外樞。屬足少陽膽經。是少陽、帶脈之會。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樞前下0.5寸。一說“對章門直下七寸”(《針灸集成》)。布有髂腹股溝神經和旋髂淺、深動、靜脈。主治少腹痛,腰胯痛,疝氣,帶下,及子宮脫垂,盆腔炎等。直刺0.5-1寸,或斜刺2-3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維胞

經外穴名。見《經外奇穴彙編》。在髂前上棘下方凹隱處;或於維道穴斜下1寸處取穴。主治子宮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惟睹三光

古代眼科名詞術語。系指患眼視力減退至僅存光感的地步。《秘傳眼科龍木論》:“不辨人物,惟睹三光。”詳見猶見三光條。

圍藥

藥劑名。外科用塗敷疔疽周圍以截斷其向外擴散之藥劑。出《瘡瘍經驗全書》卷九,《醫學源流論·圍藥論》:“凡毒之所最忌者,散大而頂不高,……惟圍藥能截之,使不並合,則周身之火毒不至矣,其已聚之毒不能透出皮膚,勢必四布為害,惟圍藥能束之,使不散漫。”用法與敷藥不同,無需敷貼其瘡(包括癰疽頂頭)之全部表面,只用將調合之藥塗布癰疽之四圍,要之必須中央空出其瘡頭,以泄火毒之邪氣。

韋宙

唐代官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曾任支郎中、太原節度副使等官職,兼通醫術,所撰有《集驗獨行方》十二卷,原書已佚,後代醫書,如《圖經本草》存有少數佚文。

韋文貴(1902-1980年)

原名靄堂。現代眼科學家,浙江東陽人。出身世醫,其父韋尚林曾在清太醫院供職。韋文貴年青時隨父學醫,與其兄韋文達、韋文軒同以醫名。以擅治角膜潰瘍,視神經萎縮,尤其擅長金針撥障術。1955年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建院,由全國聘請著名中醫任職,韋文貴在應聘之列,後任該院廣安門醫院眼科主任之職。又任該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獲主任醫師職稱。其著作有《韋文貴眼科臨床經驗選》,併發表若干論文,介紹其治療各種眼病之經驗。

韋馱獻杵

氣功功法名。出《易筋經》。有三勢,方法為:取立位,兩足分開與肩寬,安定精神,調勻呼吸,然後兩手徐徐上提至胸前成捧球狀。繼之兩足趾用力著地,兩手分開,向兩側推移成側平舉狀。再身體挺立,足尖著地,足跟提起,兩手高舉過頭頂,指尖相對,掌心向上,目往上視,舌舐上齶,調息,最後兩手握空拳,緩緩收至腰間,足跟同時落地。

韋慈藏

唐代醫學家。名訊,以字行,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初為道士,精於醫術,於武則天時任侍御醫(684-704年),後於中宗景龍間(707-709年)任光祿卿,主管宮廷飲食,與當時名醫李虔縱、張文仲齊名。晚年告老辭歸,為鄉里所重,人尊之為“藥王”,常於藥王廟中塑象祭祀之,以示敬重。

為之

經穴別名。出《醫學原始》。即長強。見該條。

煨針

即火針。《針灸聚英》:“火針即煨針也。”見火針條。

中藥炮製法之一。利用濕麵粉或濕紙包裹藥物,置熱火灰中加熱,至面或紙焦黑為度,可減輕藥物的烈性和副作用,如煨生薑、煨甘遂等。

微診

精細診斷。《素問·五臟生成篇》:“五臟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

微針

針具名。指毫針等纖微細小的針具。《靈樞·九針十二原》:“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

微者逆之

治療學名詞。系治則之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指輕淺單純的病證,可逆其病氣而治之。如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參正治條。

微甚

①相氣十法之一。即通過診察病人面部顏色的淺淡以瞭解疾病的虛實的方法。《望診遵經》:“色淺淡者謂之微,色深濃者謂之甚。微者正氣虛,甚者邪氣實。自微而甚,則先虛而後實;自甚而微,則先實而後虛。”

②形容同類性質的脈象的差異程度。如浮脈有微浮、甚浮;數脈有微數、甚數等。

微熱

證名。指輕微發熱,可見於多種疾病。

①陽明裏實證的一種熱型。《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②輕度感冒之發熱,多在38℃以下。

③指陰血虛所致之慢性、低度發熱,《證治準繩·雜病》:“有每遇夜身發微熱,……飲食如常,既無別證可疑,只是血虛、陰不濟陽,宜潤補之。”

④指陰證發熱,《類證活人書》卷四:“身微熱,煩躁而赤,脈沉而微,此名陰證似陽。”

⑤指五臟微熱。《景嶽全書·雜證謨》謂:“治五臟之熱,當察微甚,如心經之微者,宜二陰煎、安神丸、天王補心丹、導赤散之類,皆可隨證酌用。”

⑥臨床各科之感染性疾病(包括膠原性疾病)往往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均可呈現低熱。參見有關發熱諸條。

微脈

脈象名。脈極細而軟,按之欲絕,似有似無。主陰陽氣血諸虛。心腎陽衰及暴脫的病人,或慢性虛弱病後元氣大虛等。

微黃苔

病狀名。指屬邪熱熏灼所致,主熱證。如苔色微黃而滑,是風邪化熱,尚未傷津,仍可清熱透表;微黃而幹,是邪已入裏,津液已傷,法當清熱。

微風

病證名。指筋肉不自主地蠕動。《素問·調經論》:“肌肉蠕動,命曰微風。”多因風邪傷衛,亦可由內風所致。參見肌肉蠕動等條。

①程度輕淺。《素問·八正神明論》:“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素問·咳論》:“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耳。”

②微弱。《素問·脈要精微論》:“言而微,終日乃複言者,此奪氣也。”《靈樞·動輸》:“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③稍,漸。《素問·脈要精微論》:“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

④稍,略。《靈樞·禁服》:“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

⑤精妙,深奧。《素問·玉版論要》:“至數之要,迫近以微。”《靈樞·九針十二原》:“刺之微,在速遲。”《素問·脈要精微論》:“微妙在脈,不可不察。”

⑥輕,與“重”對。《靈樞·上膈》:“微按其痛,視氣所行。”

⑦指細小、珍貴物質。《靈樞·營衛生會》:“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⑧指微脈,搏勸微弱無力之脈象。《靈樞·熱病》:“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幹,一日半而死。”

⑨細緻,仔細。《靈樞·五色》:“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

⑩微細。《靈樞·逆順肥瘦》:“明於日月,微於毫釐,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威寧

推拿穴位名。即威靈。參見該條。

威靈

推拿穴位名。又名威寧。用掐法或揉法治頭痛、耳鳴、急驚風、手不能屈伸等症。

①位於腕背橫紋的尺側端(見《小兒按摩經》)。

②位於手背第二掌骨基底部的橈側。見《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

③位於手背第2-3掌骨間,約與外勞宮相平處。見《幼科推拿秘書》。

④參見精寧條④。

危亦林(1277-1347年)

元代醫學家。字達齋,南豐(今屬江西)人。其祖均為名醫,高祖雲仙精大方脈,其伯祖危碧崖則精於小方脈,其伯熙載長於眼科,亦林遍學各科,通曉內、婦、兒、眼、骨、喉、齧諸科,尤對骨科最為精研。以十餘載之精力,選編古今驗方,依十三科分類,編出《世醫得效方》十九卷,經江西醫學提舉司送太醫院審閱,並於至正五年刊刻行世。其中之懸串骨折複位法、骨折脫臼之整複法、麻醉法等,均有所創新,於我國骨傷科學發展史上,頗有重要意義。

《望診遵經》

診斷學專著。二卷。清·汪宏撰於1875年。作者從《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及其他著作中搜集有關望診資料予以歸納整理而成此書。內容豐富,持論悉遵經義。上卷敘述望診的重要性及其掌握運用的基本原則,並根據“有諸內必形諸外”的理論,結合周身部位、四時、五方、氣質等因素,闡明氣色與病症的關係;下卷列述體表各部位的望診提綱,論述汗、血、便、溺、痰、月經等的變化情況在某些疾病的辨證論治中的特殊意義。全書既有前人論述,又有個人經驗,可供臨床參考研究。現存初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望診

診斷學名詞,系四診之一。運用視覺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體表各部、舌體與舌苔、大小便和其他分泌物等,從而獲取與疾病有關的辨證資料。一般以望神色和舌診為重點。

望形態

望診內容之一。形指形體,包括肌肉、骨骼、皮膚等;態是動態,包括體位姿態及活動能力等。因為人體是內外統一的整體,可以通過體表瞭解內臟的變化,所以從望形態不但可知病者的體質、發育及營養狀況,而且有助於瞭解氣血的盛衰、五臟的虛實、邪正的消長和傷痛的部位等。

望齒

望診內容之一。包括牙齒與牙齦兩部分。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胃的經脈絡於齦,故望可瞭解腎和胃的病變。清代溫病學者對驗齒辨病有所創見,認為齒的潤澤枯燥,反映了腎液、胃津的變化;齒的有垢無垢,反映胃濁、胃陰的情況。這對溫病辨證,有一定臨床意義。牙齦腫者多屬胃火,陷者多屬虛證。色深赤為邪實,色淡白為正虛。齒縫出血兼痛者是胃火,不痛者是腎火。臨床牙齦形色的變化,與月經、妊娠亦有一定的關係。

望診的簡稱。詳該條。

妄語

見《難經·十七難》。即妄言。詳該條。

妄言

證名。語言錯妄。又名妄語。由陽熱亢盛,心神昏亂所致。見於外感熱病熱盛期,亦為癲狂病常見症狀之一。《素問·陽明脈解》:“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素問·厥論》:“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治宜清心瀉火以安神。

往來寒熱瘧

病名。瘧疾往來寒熱,發作無定時者。《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二:“夫往來寒熱瘧者,由寒氣並於陰,則發寒;風氣並於陽,則發熱。陰陽二氣,更實更虛,故寒熱更相往來也。”證見往來寒熱,發歇無時,發病時面色青黃,甚則經年不差,形體瘦弱等。治用人參散吐方、烏梅圓、神效方等。參見瘧疾條。

往來寒熱

證名。出《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即寒熱往來。指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之證。為傷寒少陽病主證。以邪入少陽,居半表半裏,正邪分爭,邪勝則寒,正勝則熱,故寒熱往來。《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類證活人書》卷八:“往來寒熱有三證,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有表證而往來寒熱者,用小柴胡湯也;有裏證而往來寒熱者,大柴胡也;已表或已下而往來寒熱者,皆可用柴胡桂枝幹薑湯也。”《傷寒發微論·論傷寒七十二證候》:“寒熱往來,此證有三。一者中風證,小柴胡湯;二者熱入血室證,刺期門;三者狀如溫瘧,黃龍湯證。”亦可見於虛勞。《風勞臌膈四大證治·虛勞》:“虛勞之症,皆見發熱,而虛損之熱,多發於外,輕手按之即得,或潮熱,或往來寒熱。”參見虛勞發熱條。

往復

反復往來。《素問·氣交變大論》:“陰陽往復,寒暑迎隨。”

王纂

南北朝時宋醫生。海陵(今江蘇泰州)人。喜醫藥,年少時即習經方,尤精於針灸之學,頗有醫名。

王宗顯

明代醫家。自號懷隱道者,其生平裏貫欠詳。據載著有《醫方捷徑》,又名《醫方捷徑指南全書》,其中主要為藥性、功用及救急方劑等。現有多種刊本。

王子接

清代醫學家。字晉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原習儒,所改習醫,對待中醫學術,其治學態度十分嚴謹。如他早年所著《脈色本草傷寒雜病》一書,因後來經驗積累較多而對前所著書深感不足,遂於焚毀,重新研究。後又著成《絳雪園古方選注》、《古方選注》等,均系其半生之臨證心得,結合《內經》、《本草》,由其門人記錄整理而成,其本草方面之著作《得宜本草》(全名《絳雪園得宜本草》),載藥354種,於本草學史上也有一定地位。門徒甚多,葉桂是其中之佼佼者。

王子固

清代醫學家。其生平及履貫欠詳,著有《眼科百問》二卷行世。

《王旭高臨證醫案》

書名。四卷,分26門。清·王泰林編,方耕霞整理。刊於1897年。本書收選王旭高多年來以內科雜病為主的內外婦兒各科臨證醫案。充分反映出王氏的臨證水準及學術特點。其中連續復診醫案頗多,可以前後推究,看出藥效與病情的轉變。案後附方氏所加按語,每門後又有小結,有助於領會治案精神。現存初刻本、1934年日升山房刻本,196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鉛印本。

王馨遠

清代醫生。生平履貫欠詳。善治狂犬咬傷症,集其家傳經驗方,撰寫《癲狗咬方藥研究》。

王象晉

明代文人,旁通醫學。字藎臣,又字三晉,號康寧,桓臺(今屬山東)人,王氏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後官至浙江右布政使。平時留心醫藥,常收集所見之各種驗方,日久成帙。間或以之授人,用之多驗,久之遂通醫藥,對藥物性能頗有了解,論男女氣血之異而分別重用川芎或熟地。醫著有《保安堂三補簡便驗方》、《保世藥石》及《衛生鈴鐸》,後二種已佚。其著作《群芳譜》一書中,對藥性的種植、修治、制用、辨訛、服食等,均有所論述。

王顯

南北朝時北魏醫家(?-515年)。字世榮,陽平樂平(今屬山東)人,嘗任廷尉少卿、相州刺史。平時留心醫藥,曾愈文昭太后及世宗疾,後又因有功而封衛南伯。奉詔撰《藥方》三十五卷頒天下;又有《王世榮單方》一卷,未見傳世。

王璽

明代醫家。字昭時,直隸孤竹(今河北盧龍)人,嘗任都指揮僉事等職,且有文略,兼通醫學,撰有《醫林類證集要》十卷行世,今存有刻本。

王錫鑫

清代醫家。字文選,號席珍子,亞拙山人。萬邑(今四川萬縣)人,先從同邑覺來先習,研修幼科,後又與同世醫彭宗賢、趙吉華等再習痘科,醫術益精。平時存濟世之心,自利丸藥,深受同邑敬重。所著甚多,現存世者有《醫學切要》、《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合稱《醫學切要全集》,另輯刊《存存彙集》、《日月眼科》、《針灸便覽》等,合稱《存存彙集醫學易讀》。

王文謨

明代醫學家。字繼周,江右(今屬江西)人,世醫出身。根據其祖父王杏林及父王雲泉所收藏之各種驗方,加以整理成《碎金方》三卷。現僅日本有存。另著《醫學鉤玄》,今佚。

王文潔

明代醫家。字冰鑒,號無為子,撫東(今屬江西)人。精研脈學,對太素脈尤感興趣,能以脈制人之生死、富貴、禍福。著有《圖注八十一難經評林捷徑統宗》、《圖注釋義脈訣評林捷徑統宗》、《太素張神仙脈訣玄微綱領統宗》,後合刊為《合併脈訣難經太素評林》。另又著有藥學方面著作《太乙仙制本草藥性大全》,現存有刻本。

王文鼎

現代中醫學家(1894-1979年)。四川江津縣人,少時因家貧,只能勉力就讀。後隨顏聞修學醫,並在漢口懸壺行醫。1955年衛生部中醫研究院成立,從全國各地調入一部分著名老中醫參加工作,王氏即來京參加工作。於臨床方面,王氏注重調整陰陽,維護正氣,以防禦疾病,並強調臨床需辨證論治,全面分析,認為應注重診脈,靜以觀其象,動以察其體。善治癲狂、痹症及其他疑難症。曾任五屆政協常委、衛生部顧問、中華醫學會理事等職。

王維德

清代外科醫學家。字洪緒,號林屋先生或林屋山人、定定子。吳縣(今屬江蘇)人,世醫出身,其曾祖王若穀即以瘍科聞名。維德繼承家學,於內、外、婦、兒諸科,無不通達,尤精於外科,對瘡瘍之證,有精深研究。如以紅腫瘡瘍為陽實之證,而白色疽證屬陰虛,認為“癰疽無死證”。他反對隨便動用刀針及毒藥,強調要在癰疽初起之時用內消之法治療,不宜用外托及手術。此說在清代外科學術中有一定代表性,其觀點在其代表作《外科證治全生集》中,有明確的表態,然過於機械地一概反對針刀毒藥,也遭到一些醫家的非議。

王惟一

宋代針灸學家。一作王惟德,裏貫欠詳。嘗任太醫局翰林醫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藥奉禦等職。於天聖四年(1026年)輯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書成,政府頒行各州,並刻鑄於石碑,詔示天下。後又增補至五卷。與此同時,又由王氏奏請、主持鑄造針灸銅人模具,供教學考試之用。其人中空,實有五臟,並以體內實水(一說水銀),作為考試針灸技術之用。其時計鑄成兩具,今並遺不存。另著《集注黃帝八十一難經》、《明堂經》等,俱佚。王氏於我國針灸史上實為貢獻甚大之醫者。

王微

南北朝時期人,通醫。字景玄,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少年時好學,博覽群書,無所不通,凡詩書畫、陰陽術數、音律等,均有涉獵,也愛好醫書,尤對藥物有所研究。因幼時孱弱而自行調理,自信攝養有方。著有《服食方》一書,後佚。

王通

宋代醫生。生平履貫欠詳,嘗以雞子清調一異散救活儒士任道久治不愈之腿上無名腫毒,名噪一時。

王廷俊

清代醫學家(?-1867年)。字壽芝,四川成都人,從陳滋和學醫,盡得其傳,後又遍攻經典醫著,尤其對《內經》、《傷寒論》深有研究。後獲陳修園之《傷寒論淺注》,對傷寒學尤有所得。著《難經摘抄》,集多年臨證所得,成《壽芝醫案》,且增訂虞癢之《類經纂要》,合編成《壽芝醫略》行世。

王泰林

清代醫學家(1798-1862年)。字旭高,晚號退思居士,無錫(今屬江蘇)人。從其舅、當時瘍科名醫高錦庭習醫,盡得其傳。後又精研醫經,尤注重《傷寒論》之研習,頗有心得。故後來轉而究心內科諸證,不泥於古人,頗有發明,化裁古方,其著作甚豐,初期有《西溪書屋夜話錄》、《環溪草堂醫案》及《王旭高臨證醫案》。王氏對肝脾諸證有深入研究。如以肝火、肝風、肝氣為綱,列治肝證計三十法;於脾胃證之治法,亦頗有見地。而有溫病之濕溫、風溫等證,論述也堪稱詳盡。其門人於其卒後又集有《王旭高醫書六種》,包括《退思集類方歌注》、《醫方證治類彙編歌括》、《醫方歌括》及《西溪書屋夜話》、《增訂醫方歌括》,連同《薛氏濕熱論歌括》編成,現有上海千頃堂書局石印本。

王遂

漢代醫生。履貫欠詳。嘗任齊王侍御醫。因體孱弱而自煉“五石”之藥服食,後因中毒發疽而死。名醫淳於意嘗勸其停服未果,事見《史記·包公傳》。

王素

宋代醫家。字仲儀,大名莘縣(今屬山東)人。系當時太尉王旦之季子,官至侍禦史,據載王氏撰有《王素經驗方》三卷,未見行世。

王碩

南宋時醫家。字德膚,永嘉(今浙江溫州)人,以當時名醫陳言為師,後著有《易簡方》一卷,載方三十首,藥僅三十餘種,方雖少而切於實用。其書今有刻本行世。

《王叔和脈訣》

脈學著作。一卷。舊題晉·王叔和撰。但一般認為是六朝·高陽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本書特點在於以較通俗的歌訣形式闡述脈理,緊密聯繫臨床實際。書中不少內容是根據王叔和《脈經》重新編撰的。詳細論述二十四脈,並立七表(浮、芤、滑、實、弦、緊、洪)、八裏(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之名目。由於易於講習,流傳甚廣,影響較大。並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脈學著作。如本書後經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聽子俗解脈訣》,張世賢在本書基礎上撰成《圖注脈訣》(又名《圖注脈訣辨真》);還有不少醫家對此《脈訣》做過訂正,其中較有代表性的為元·戴起宗的《脈訣刊誤》(又名(脈訣刊誤集解》);清·李延昰的《脈訣匯辨》,等。但書中的觀點,對脈義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淺等方面,後世頗有微詞。明·呂複在《群經古方論》中批評高氏“謬立七表八裏九道之目”。又《文獻通考》認為,本書不見於隋、唐《經籍志》,恐為宋熙寧以前人所托。現存明、清刻本、抄本。

王叔和

晉代醫學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屬山東)人。性格沉靜,博好經方,且綱悉修身養性之術,尤擅長於脈學之理。著有《脈經》,總結漢以前有關脈學之成就,系現存我國最早脈學專書,書中總結脈象24種,又論述三部九候,寸口脈等,對古代的文明古國脈學影響甚大。另對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一書進行整理,該書因戰亂而散佚零亂,幾至失傳。王氏重新加以編次,或謂仲景《傷寒雜病論》析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始於王氏。使之不可湮沒,後世雖有人對他的整理加以非議,但多數人認為其功不可沒,張仲景之學借王氏之編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來。另著有《論病》六卷,未見傳世。王氏嘗任晉太醫令。

王守愚

宋代醫家(西元10世紀)。一作王守忠,生平履貫欠詳。曾任翰林醫官,因治太祖幹德時王后未愈身亡而遭貶謫海島。所著有《小兒眼疾》一卷、《普濟方》五卷、《產前產後論》一卷,均未見傳世。

王世相

明代醫家。字季鄰,號清溪,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系名醫呂柟之門徒。曾任延川縣知縣。認為醫學發展至朱丹溪時,已集其大成,備極推崇,主張滋陰降火。著有《醫開》七卷,未見刊行。

《王氏醫存》

醫論著作。十七卷。清·王燕昌撰於1875年。本書系作者纂集其個人家傳之醫學理論和經驗,主要內容為雜論病機、醫理、臨床經驗及效方等。現存清·同治甲戌皖城黃竹友齋刻本。

《王氏醫案繹注》

書名。十卷,附錄一卷。清·王士雄撰,石念祖繹注。刊於1919年。本書集王氏醫案詳加注釋。分析病情,辨明病機,確定病位。對學習王氏醫案確有補益。原案中有漏敘脈象、病情、方藥分量等情況,石氏繹注時,憑個人分析予以酌情補入。其目的是為了幫助讀者領會王氏原案精神,但究屬推論或主觀識見,故有其片面性。

《王氏醫案》

醫案著作。清·王士雄撰。分正續編,正編二卷,原名《回春錄》;續篇八卷,原名《仁術志》。約成書於1850年。全書詳述作者對溫熱病、雜病等治療驗案。不分門類,每證自成一案。王氏論病,溯因辨證,處方強調隨證變化,不拘成方。用藥極平淡,而治病多奇中。正編詳於雜病治案,續編詳於溫、熱、暑、濕病證治案。王氏於醫理宗崇《內經》《傷寒》諸典籍,而間有發揮;一生致力於溫熱、霍亂諸病之研究,且對葉桂、薛雪諸名醫之論多所借鑒,故尤擅長於溫熱病的治療。其蠶矢湯、燃照湯、黃芩乩亂湯是迄今為止治療霍亂(真霍亂)最早而又有效的方劑。對病理的分析,注重於寒熱虛實的推究,故每能求得其本。現存多種清刻本、石印本及潛齋醫學叢書本。

王氏博濟方

見博濟方條。

王士雄

清代醫學家(1808-1868年)。字孟英,號夢隱(一作夢影),又號潛齋、半癡山人、隨息居士、睡鄉散人、華胥小隱。鹽官(今浙江海寧縣)人。出身世代醫家,祖國祥、父王升均為良醫。十四歲起父亡後,開始學醫,後寓居常山縣行醫,尤擅長溫病,曾屢起沉屙,醫名遂大振。後於鹹豐中徙居上海。根據《內經》、《傷寒》等有關典籍,他深研有關溫病的理論,又深研其前代及同時代有關溫病各家學說,包括葉桂、薛雪。其著作甚豐,重要者有《溫熱經緯》、《霍亂論》等。其《溫熱經緯》是溫病學派中重要著作,經緯意指以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為經,葉、薛諸家之說為緯,而以伏邪、新感為兩大辨證綱領;其《霍亂論》則是以當時流行之霍亂症為背景,詳辨時疫之霍亂及非時疫霍亂,提出時疫霍亂與環境中三毒邪有關。此外,又撰《隨息居飲食譜》一卷、《歸硯錄》四卷、《重慶堂隨筆》,還有《潛齋簡效方》等多種。其中,《隨息居飲食譜》系營養及食療方面專書,在這方面頗有影響;《重慶堂隨筆》、《歸硯錄》等為平時臨證之心得,其間或采西說以議論,亦多醫案報告。

王寔

宋代醫家。字仲弓,穎州(今屬河南)人,系名家龐安時之高足,於傷寒學甚有研究。嘗以百病以傷寒最急,故著有《傷寒證治》三卷,另有《局方續添傷寒證治》,未見行世。

王紹隆

明代醫家(1565-1624年)。名繼鼎,號負笈先生,原籍徽州,後徙居武林(今浙江杭州)。世代業醫,與名醫盧複過往甚密。收徒甚多,王氏教學得法,頗得好評。其醫論由其徒潘楫所著之《醫燈續焰》所闡述,而其有關本草之見解,亦在倪朱謨氏之《本草匯言》中所登錄。

王瑞伯

清代骨傷科醫生。浙江鄞縣人。以拳術聞名,兼通傷科。嘗彙集其平日治傷經驗而成《秘授傷科集驗良方》一書,另有《接骨秘書》,前書未見傳世,後書有抄本。

王日休

明代醫學家。其生平及履貫欠詳,所著有《傷寒補遺》一書,後佚,其內容每為張璐之《傷寒諸論》等著作所引用。

王銓

清代醫家(1831-1877年)。字子衡,又字松舫。新城(今屬河北)人。於詩學及訓詁學素有研究。其醫著有《醫藥家棖》六卷,論述脈診、病因、婦科、本草等,系門徑醫書;另一著作《醫瑤》,已佚。

王拳

明代醫家。大河(今江蘇淮安縣)人。素精於外科,著有《大河外科》一書,現有日本刊本行世,國內未見。

王蘧

宋代官吏。生平履貫欠詳。元佑三年(1088年)於開封任官時,發作背癰,延醫治之無效。後經徐州蕭縣一張生者予以火灸、外敷瘡藥之法治療,歷時一月,終至痊癒。王氏遂留心集錄癰疽之效方,日久成帙,成《經驗癰疽方》一卷,又名《發背方》,未見傳世。

王璆

南宋醫家。字孟玉,號是齋,山陰(今屬浙江),歷任淮南幕官、漢陽太守。公餘之暇留心醫藥,撰有《是齋百一選方》二十卷刊行於世,今有抄本。

王清任

清代醫學家(1768-1831年)。字勳臣,直隸玉田(今屬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納粟得千總職。年青時即精心學醫,並於北京開一藥鋪行醫,醫術精深,頗噪於一時。因其精究岐黃,於古書中對人體構造與實際情況不符,頗有微詞,並敢於提出修正批評,其革新精神甚得好評。嘗謂“著書不明臟腑,豈非癡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故精心觀察人體之構造,並繪製圖形,糾正前人錯誤,寫成《醫林改錯》。曾因對膈膜一物未能徹底說明了而未將該書完稿付梓,擱置達數十年之久,其認真對待有如此者。其書中且詳論瘀血證甚詳,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療各種病證,效果甚佳,至今仍有不少內容為醫家所遵從。其醫著於人體構造雖未必盡善盡美,惟其革新精神則於後人頗有啟迪。

王喬

漢代道士,兼通醫學。生平履貫欠詳。曾著《養性治身經》三卷,謂四季需避風邪,春避青風,夏避赤風,秋避白風,冬避黑風,以五行談養生,在養生史中是較早的一家。

王氣

生理學名詞。王通旺。指當旺之氣。《素問·至真要大論》:“治其王氣,是以反也。”

王琦

清代醫家(1696-1774年)。字載韓,號琢崖,緈庵,晚號胥山老人。窮搜博采,費時七年(1764-1777年)刻成《醫林指月》,現行本中計有十二種醫著,其中王氏曾對《侶山堂類辨》進行考訂,同時對叢書中各書之作者生平、學術源流等,均有所考究,並附以跋文。此外,尚有《慎齋醫書》(又名《慎齋遺書》),系其得自張東扶處之作。此外尚有不少其他未刻醫書行於世。

王普耀

清代醫家。字香岩。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博覽群書,尤精於內科。因診務繁忙而無暇著述,故由其口授門生,講述醫經,闡發臨證心得,經弟子整理成醫案、醫論。其中之醫論以《醫學體用》之書名問世,並刊入《三三醫書》中,於喻昌三燥證頗多發揮。另有《王香岩醫案》,系近人整理發表於雜誌者。

王盤

明代醫家(約1470-1530年)。字鴻漸,號西樓,高郵(今屬江蘇)人。無心於舉子業,因見當時江淮一帶災荒流行,唯恐災民誤食毒菜毒草,遂精心編成《救荒野譜》,又稱《野菜譜》三卷,行於世,以拯災荒,現有增補本行於世。

王末

南北朝時期醫家。生平履貫欠詳,《隋書·經籍志》載其著作有《小兒用藥本草》兩卷、《療小兒雜病方》十七卷,均不存。

王瑉

東晉醫家(351-388年)。字季琰,小字僧彌,臨沂(今山東臨沂縣)人。瑉少聰穎,嘗任黃門侍郎兼中書令。暇時留心醫藥,著有《療傷寒身驗方》,未見傳世。

王夢祖

清代醫家。字竹坪,陝西蒲城縣人。平素對醫學頗感興趣,尤潛心於傷寒學之研究,曾以古代醫經為基礎,參考醫書近百種,結合個人經驗,著成《傷寒撮要》四卷,書分一百二十四面,計二百六十四方。於嘉慶己未四年(1799)著行,現有多種版本行世。

王夢蘭

明清間醫家。字蕙子,號醒庵主人,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平時注意搜集驗方,終於集為《秘方集驗》,認為書中皆驗之有效者,足以濟人,現有刻本行世。

王綸

明代醫學家(15-16世紀)。字汝言,號節齋,慈溪(今屬浙江)人。於弘治間(1488-1505年)事任禮部郎中,後又於正德間遷右副都禦史巡撫湖廣,政績頗著。平時因父病曾留心醫藥,常於公餘兼為民療疾,活人頗眾。又複勤於著述,曾著《本草集要》八卷、《名醫雜著》六卷等,刊行於世,其中《名醫雜著》為世人所重視,另有《醫論問答》、《節齋醫論》等。

王鑾

明代醫家。字文融,號容湖,烏程(今浙江吳興)人,世醫出身,得其家傳,擅長兒科。所著之《幼科類萃》二十八卷,皆系擷取歷代諸家說要,由受胎起直至小兒之視脈觀色,都有涉及,其中亦有個人一得之見。

王履

元明間醫學家兼畫家(1332-1391年)。字安道,號畸叟、奇翁、抱獨老人或抱獨山人,昆山(今屬江蘇)人。喜愛醫學,後拜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為師。臨證講究遵循《內經》及《傷寒》之原則,然又能活機圓法,靈活變通,而不拘泥於古人臼窠,如認為溫病傷寒在治法上應有所區別,而不宜一概師效《傷寒》之法;又如於亢則寒,承乃制之理論思想方面,亦頗有發明,每能獨杼己見。所著甚豐,其《醫經溯洄集》二書,為後世所重;另有《百病鉤玄》二十卷,《醫韻統》一百卷,均佚。王氏又工書畫詩文,如遊華山圖、記、詩等,均為時人稱道。

王良璨

明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據《中國醫籍考》載其著有《小青囊》十卷,未見傳世。

王利貞

金代醫生(約12-13世紀)。生平履貫欠詳,嘗任太醫判官,並於承安(1196-1200年)間與時德元奉詔治西夏李純佑母風疾,醫名大振。

王爛瘡

病名。一種皮膚皰性膿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又名王灼瘡、洪燭瘡。多發於小兒,因臟腑積熱,蘊鬱於肌膚,兼由外受濕氣而成。其始發,膚見麻粒樣丘疹,漸漸增大蔓延蝕合,甚則佈滿周身而起泡漿,潰爛後猶如湯火所灼燙者。治宜清熱利濕解毒。內服以黃連解毒湯為佳,外用可選用黃連、胡粉各半為細末,以麻油調勻塗敷。或選用赤芍藥散蜜水調塗。類似天皰瘡。

王貺

宋代醫家。一作王況,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曾拜南京(今河南商丘)名醫宋道方學醫,為其女婿,盡得其傳。其技藝甚精,尤長於針刺治療奇疾,嘗治一患者因驚而吐舌不能縮回,名噪一時。宣和間(1119-1125年)授官,人稱“王朝奉”。著《全生指迷論》(世稱《全生指迷方》)四卷,原方早佚,現有多種版本,系從《永樂大典》輯出者。

王肯堂

明代官吏兼醫學家(1549-1613年)。字宇泰,號損庵,又字損仲,自號念西居士。江蘇金壇人。於萬曆十七年(1589)中進士,授予翰林院檢討,以博學多聞而名揚館閣。後因上書主張抗禦倭寇未果,於萬曆二十年引疾歸裏,遂致志於著述。所著甚多,其中以《證治準繩》為其代表作,曆十一年始著成。此書又名《六科證治準繩》,計分《證治準繩·雜病》、《雜病證治·類方》,分述中風、中寒等三十餘類證方;《證治準繩·傷寒》,系彙集古今各家之論述,以闡注仲景傷寒之學;《證治準繩·外科》、《證治準繩·婦科》、《證治準繩·幼科》,均系採擷歷代各家有關該科之方論,間或附以己見,立論亦多持平可取。此外,尚有《醫論》、《醫辨》、《醫鏡》等,又有《鬱岡齋筆麈》,寫他人為之選輯其醫論而成。其所彙集之《古今醫統正脈全書》,輯自《內經》以下歷代有代表性之醫著計四十四種,是影響較大的中醫叢書。

王克明

南宋醫家(11-12世紀)。字彥昭,其先輩為饒州樂平縣(今屬江西)人,後徙居湖州烏程(今屬浙江)。幼年多病,遂有脾胃宿疾。後嘗任醫官,並升遷翰林醫官。其治病效驗甚佳,常有一人患數證而以一藥治其本,諸症悉愈者,更有預知勿藥可詮而不施藥者,故其醫名大振。其治病理論多宗法《內經》、《難經》,立方有據,尤擅長治療痿痹、中風不語等症。

王開

元代醫學家(1278-1347年)。字叔啟,又字啟元,號鏡潭。蘭溪(今浙江蘭溪)人。幼時家貧,好讀書,後改習醫。曾於大都(今北京)就竇漢卿學習針灸之學長達二十餘年,盡得其傳。於至元(1335-1340年)初曾授揚州醫學教授,後告老歸家。其所整理之竇漢卿遺著,即《銅人針經密語》,參以己見,增訂為《增注針經密語》一卷(一作《增注針經密語》),後佚,另有《重注標幽賦》及《針灸全書》,並佚。

王玨

①清代醫家。字仲堅,生平履貫欠詳,系程應旄之門生,曾為其師整理,輯成《傷寒論贅餘》一卷行世。

②近代醫家。字雲門,江蘇江都人。因時疫喉痧疹病流行,曾研究先人經驗,並結合個人心得,救人無數,後其治病心得整理成《疫喉痧疹辨證》行世。

王九思

明官吏(1468-1551年),兼通醫學。字敬夫,號渼陂,鄠縣(今屬陝西)人,為弘治九年(1496)進士,後歷任吏部主事、吏部郎中。曾與人合注《難經》,至今有《王翰林集注黃帝八十一難經》五卷行世。

《王九峰醫案》

醫案著作。清·王九峰撰於清嘉慶年間。全書分陰虧、血證等16門。王氏以治內科婦科虛證為多,治法以調理見長。現存清抄本。

王敬義

清代醫家。一作王敬文,字協中,上海縣人,從同邑名醫劉夢金遊,盡得其傳。其妙悟醫理,醫術高明,時人稱“神醫”。著有《疫癘溯源》,今有刻本。另有《女科選粹》及《斑疹論》各一卷,未見刊行。

王景韓

明代醫家。字遜邈撰,福建寧化人,生平未詳,於診察病情有所研究,著成《神驗醫宗舌鏡》二卷,又作《舌鏡》,有刻本及抄本刊行。

王介

南宋畫家。字聖與,號默庵。本琅琊(今屬山東)人,平素善工筆劃,曾於慶元間官太尉。晚年曾就其故里所見之藥草寫生成畫,計二百○二種,取名《履巉岩本草》計三卷,畫工精美,彩色鮮豔,系我國最早之彩圖本草著作,為後世所珍重,今存其繪抄本。

王繼先

南宋官吏,兼通醫學。其家祖為外科瘍醫,有“黑虎丹”出名。王氏以醫術而晉升官職,曾任昭慶軍承宣使,奉寧軍承宣使等職。因奸佞狡黠後遭貶謫。紹興年間任詳定校正官,與張孝直、高紹功等校訂《證類本草》,編成《紹興校訂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即《紹興本草》計三十一卷。今僅有日本傳抄之殘本。

王績

唐代醫生。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今屬山西)人。其兄王通亦是當時名醫,績嘗任秘書正字,後藉故辭歸,專心醫藥以濟人。

王懷隱

宋代醫官。睢陽(今河南商丘)人,其初曾為道士,居京師津隆觀,並以醫術知名。後宋太宗於太平興國初詔其為官,初任尚藥奉禦,後遷翰林醫官使,並嘗治癒吳越王之子錢惟浚之疾,深受賞識。時太宗留心醫藥,嘗以所藏之方千首出示,並命翰林醫官院搜集各種方劑達萬餘首,由王懷隱會同副使王佑、鄭奇並醫官陳昭遇等人共同整理編次,以病歸方,每類之下,以《諸病源候論》冠之,次列方劑,得一百卷,於淳化年間刊成,太宗親為之序,是為《太平聖惠方》,其中資料甚多,有些系古醫籍佚文,甚可珍貴。

王鴻驥

清代醫家。字翔鶴,四川遂寧人。因幼年多病而究心醫學,通讀古代醫經,於脈法尤多研究。所著醫著有《脈訣采真》,精采古代脈學著作精華,並有所發揮。又有《藥性選要》四卷,系韻體文寫成,對藥物歸經之說持有異議。另撰《醫書捷鈔》,系經與名醫研討後予以修訂,加入傷寒、金匱有關方論,分病輯成。各書合成《利溥集》行世。

王宏翰

清代醫學家(17世紀)。字惠源,號浩然子。先世本為華亭(今屬上海市),後遷至姑蘇(今江蘇蘇州)。初習儒,博通經史,天文地理,無所不精。適值西方醫學傳教士來華,王氏信仰天主教,且因母病,又攻讀醫學。常以儒家性理之說,結合西醫之學,互相發明,實較早期之中醫匯通派醫家,其所著頗多,於醫史、藥物、臨床等方面,均有著述。其中《醫學原始》、《古今醫史》、《古今醫籍志》、《四診脈鑒大全》、《急救良方》、《方藥統例》、《本草性能綱目》、《女科機要》、《兒科機要》等,部分已佚或未見刊行。

王好古

金元時代醫學家。字進之,號海藏,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博通經史,尤精醫術。其學宗張元素及李東垣,與李東垣為同時代人,並宗張元素,一說王氏先後師事張、李。先後任趙州醫學教授兼管提舉內醫學。著作甚豐,涉獵範圍亦廣,如《醫壘元戎》十二卷,包括傷寒及雜證,並以十二經為綱,主張治病須脈證互參,始可處方。又有《陰證略例》,有論述傷寒陰證之論方,頗為詳備。此外,尚有《此事難知》、《湯液本草》、《癍疹論》、《伊尹湯液廣為大法》等,均行於世。其《傷寒辨惑論》、《仲景詳辨》、《光明論》等,則未見行世。

王國祥

清代醫家(1748-1812年)。字永嘉,鹽官(今浙江海寧)人。世醫出身,醫術高明,有自己獨特見解。其餘秉衡嘗著《重慶堂隨筆》,未竟而歿。國祥為之增輯注疏,對於溫病之暑濕、暑熱,皆有所立論。排斥溫補法,認為張子和攻邪法始能中病,亦頗有見地,惜未能完成全書而卒。其孫王孟英為清代溫病名家。

王袞

宋代醫家。太原(今屬山西)人,因父遭庸醫所誤,竟至不起,母亦多病,遂究心醫學,廣搜驗方。於二十餘年間得方七千餘首,擇其驗者加以精選,得五百餘方,輯成《王氏博濟方》,原書已佚,今存輯自《永樂大典》之殘文共得三百五十餘方,厘為五卷。嘗歷任中書堂後官、大理寺少卿等職。

王珪

元代醫家。字均章,號逸人,又號洞虛子、中陽老人,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初任辰州路同知,元辭退隱居虞山下,人稱“王隱君”。善養生,有諸病皆因痰作祟的論點。著有《泰定養生主論》十六卷,《藥方》四卷行世。

王光佑

宋代醫生(約16世紀)。生平及裏籍欠詳,於太平興國間(976-983年)任太醫,時值詔修本草,光佑與劉翰等共商纂修事宜,廣集方書,於宋代本草著作之著成有一定貢獻。

王瓘

唐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據載嘗撰《廣黃帝本行記》,未見傳世。

王宮

解剖部位名稱。出《靈樞·五色》。“王宮在於下極”。“王宮今名山根”(《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卷下)。內應於心,心為君主之宮,故稱該處為王宮。詳見山根條。

王鳳梧

清代醫學家。字鳴岡,號林山。江蘇吳縣人。精於醫理,曾撰有學術論文《辨脾胃升降》,刊於《吳醫匯講》,於當時有一定影響。

王方慶

唐官吏(西元7-8世紀),兼通醫學。名琳,以字行,其祖籍為丹陽(今屬江蘇)人,後徙居雍州咸陽(今屬陝西),官至麟臺令。平時博學,武則天時曾為太子侍讀,兼通醫學,並精於藥性,奉詔監修張文仲等人所輯之《療風氣諸方》,後又自著《新本草》四十一卷,《隨身左右百發百中備急方》十卷、《藥性要訣》五卷、《袖中備急方》、《嶺南備急方》等。皆佚。

王東陽

明代醫家(16世紀)。夏津(今屬山東)人。其醫術為世人所重,曾與當時名醫胡鐸等人討論醫案,互相砌磋,日久成帙,並經郭鑒重訂成《醫方集略》,今存於國外,國內未見刊行。

王玎

明代醫家。涇陽(今屬陝西)人,為當時名醫。平時行醫,未見著述,後曹金著《傳信尤易方》,邀王氏為之檢校刪正,然後付梓,得以流傳於世。

王殿標

清代醫家。字佩坤,江蘇無錫縣人,生平活動欠詳。所著有《傷寒擬論》、《鏡症編》、《金匱管窺》、《外科餘論》等,均未見行世。

王玷桂

清代醫家。字桂舟,生平履貫欠詳,著有《不藥良方藥集》十卷,現有刻本行世。

王德續

清代醫官。字述堯,生平裏貫不詳,嘗任太醫院候補醫士。

王德森

清代醫家。字嚴士,號鞠平。歲寒居士,昆山(今屬江蘇)人,幼習儒,並涉獵醫書,精研《素問》、《靈樞》,並懸壺療病數十年。著有《保赤要言》五卷,《市隱廬醫學雜著》,該書論述胎前產後及小兒保健,其中多摘述他醫之言論,現有刊本行世。

王道中

明代醫家。無為(今屬安徽)人,以醫術高超而於洪武(1368-1398年)間入仁太醫院。孫王大坤,亦以醫名而入太醫院。

王道純

清代醫官。生平履貫欠詳,為太醫院吏目。曾奉敕與太醫院醫士汪兆元共同校正劉文泰所修之《本草品匯精要》,參照《本草綱目》等,糾其舛誤,訂其錯落,並編成《本草品匯精要續集》。又整理宋崔嘉彥之《脈訣》,成《脈訣四言舉要》二卷,附於上書之後刊刻。現有刻本行世。

王燾

唐代醫學家(670-755年)。郿縣(今陝西眉縣)人,幼年時因多病而留心醫藥,與當時名醫多有交遊砌磋,窮研醫理。歷任各種官職,以其在尚書省蘭臺之職為最長,計二十餘載,並由此而得以遍覽弘文館之各類藏書。後於天寶間(742-755年)貶至大寧等地,因當地疫瘴流行,王氏以熟諳醫方自療之法而倖免。自此更發奮搜集醫方,計得五十六家。取其精萃效方,刪去糟粕無用之方,所謂“損眾賢之砂礫,掇群英之翠羽”,集成《外臺秘要》一書,計四十卷。書成為天寶十二年,計分1104門,其中有方者計六千餘首,在當時可謂窮搜博采。還包括許多當代或前代之資料,後來業已佚落的文獻,如張文仲、許仁則、崔尚書……等,材料彌足珍貴,受到歷代醫家之重視,即便是後代尚存之著作,有時也可從《外臺秘要》中輯出一些佚文,如《肘後備急方》之竹片夾縛治骨折及《古今錄驗方》之糖尿病之尿甜等,皆有賴於該書之摘錄而保存,受到後世之讚頌。尚有《外臺要略》十卷,未見傳世。

王大綸

明代醫家。履貫生平未詳。《中國醫籍考》載其著有《外科纂要經驗良方》三卷、《嬰童類萃》一卷、《痘痧心法》。此三書除《嬰童類萃》曾有排印本(作三卷)外,餘均未見有國內傳本。

王大沖

宋代醫家。生平履貫未詳,據載其著作有《石藥異名要訣》,出《崇文總目》,已佚。

王萃農

清代醫家。字聘之,江蘇甘泵縣人,著有《醫學一貫》一卷,現有刻本行世。另有《溫病辨證》,未見行世。

王承宗

宋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據載著有《刪繁藥脈》三卷,後佚。

王承謨

清代醫家。字繩武,貴州遵義人。自少時即因病而留心醫學,精研各科,尤以兒科尤精。著有《大生集成》六卷,論述胎產及小兒病證。現有刻本行世。

王琛

晉代醫家。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生平欠詳。著有《推產何時產法》一書,今佚。

王朝弼

宋末醫家。字良叔,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早年習儒,後又習醫,涉獵頗廣,其辨證如神,無不貫通。曾博采眾方,編為歌括,成《金匱歌》,書中有文天祥為之作序。未見刊行。

王超

唐代醫家。複州景陵(今湖北天門)人。精於針灸,治病多奇效,所著有《仙人冰鑒圖訣》(一作《仙人水鏡圖訣》)一卷,未見傳世。

王勃

唐代文人(649-676年),知醫。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有文采,為唐代著名文人,早歿。謂“人子不可不知醫”,故平時頗留心醫藥。嘗為《黃帝八十一難經》作序,另有《醫語纂要》一卷,一說為《醫語》撰序。均未見。

王伯偉

清代醫家。字廷魁,山西晉陽人。精兒科,著有《天花八陣編》一書刊行於世。

王伯順

宋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撰有《小兒方》三卷,出《宋史·藝文志》,未見刊行。

王丙

清代醫學家。字繩林(一作繩孫),號樸莊,吳縣(今屬江蘇)人,系徐州府學教授王瓚之曾孫,名醫陸懋修之外曾祖父。自幼聰穎,攻讀醫學甚力,尤擅長於傷寒之學。著作甚豐,有《傷寒論注》,系其外曾孫陸懋修所校正,另有《脈訣引方論證》、《考正古今權量說》等,於古代藥用度量衡制考訂頗詳。尚著有《傷寒序例新注》、《讀傷寒論心法》等,未見傳世。

王冰

唐代醫學家(710-805年)。履貫欠詳,號啟玄子,或作啟元子。自幼喜好經方及養生,亦仰慕醫道。於寶應年間(762-763年)任太僕令,人稱“王太僕”。好研《黃帝內經》,尤以對《素問》更有深研,以當時所見之《素問》篇帙不全,沒有完本;所得殘卷存在目次重疊,謬誤甚多。因而精心研讀,並以其師所授之秘本《內經》與隋·全元起之注本相互參詳,對《內經素問》加以編次、整理、注疏,並補入七篇大論如《天元紀大論》等,使其成為八十一卷之全璧,唯後世對此大論頗有微詞,認為與原文不類。世稱此本為《次注黃帝素問》,其中多有精闢見解,發古人所未及,於後世深有啟迪,如有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之說,對後世命門學說之提出和形成,影響頗深。其對陰陽之互根關係,論述亦頗精當,不失為研究《內經》最早的大家。後世偽託王氏之作,亦複不少,如《素問六氣玄珠密語》、《照明隱旨》等皆屬此類。

王璧

宋元間醫官。生平履貫欠詳。元初曾任太醫,並於其後成立之惠民藥局任醫官。

㈠(wáng)

①一國的君主。《靈樞·師傳》:“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

②最突出或特大的。如面王、聖王。

㈡(wàng,音旺)通“旺”。《靈樞·陰陽系日月》:“五行以東方為甲乙木,王春。”

亡陰

證名。由於高熱、汗吐瀉、出血或其他慢性消耗而發展成陰液嚴重缺損的狀態。臨床表現為身體乾癟、皮膚皺折或眼眶深陷,精神煩躁或昏迷譫妄。本症與亡陽之別在於:雖有汗出但身熱而津液乾涸,手足溫,口渴而喜冷飲,呼吸氣粗,唇舌幹紅,脈虛數無力或細數。治宜滋陰增液或養津固氣。

亡陽症

證名。陽氣亡逸之症。多因大汗後真陽亡脫所致。《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汗多不止,真陽亡脫,名曰亡陽症。其身體必冷,多成痹寒或四肢拘急,宜桂枝附子湯。”又指傷寒誤用火法所致驚狂症狀。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參見亡陽、亡陽汗條。

亡陽汗

證名。即陽氣欲絕之汗多證。《醫略六書·雜病證治》:“亡陽汗者,每每病篤虛極之人,多有頭面汗淋,口鼻俱冷,而手足青色,氣促不止者,急宜溫補以追欲絕之陽。”

亡陽

證名。陽氣失亡,以汗出不止為主症。見《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張氏醫通·雜門》:“汗出不止,名曰亡陽。以附子理中加黃芪,外用溫粉撲之。”

亡血家

有出血病史或出血傾向的人。《傷寒論》:“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

亡血

血液的失亡。可見於多科、多種病證。《注解傷寒論·辨脈法》:“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失血量較多,血氣虧損,亦稱為亡血。參見血證有關各條。

亡津液

證名。指人體津液的耗失與消亡。又名亡津。多因於誤治(如誤汗、誤吐、誤下)或熱邪熾盛所致。

亡津

證名,指耗失殆盡,又稱亡津液。詳該條。

㈠(Wáng,音王)

①消亡,消失。《素問·瘧論》:“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

②失去,丟失。《靈樞·通天》:“少陰之人,小貪而賊心,見人有亡,常若有得。”

③死亡。《素問·移精變氣論》:“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④猶言“去”,指去針。《靈樞·九針十二原》:“察後與先,若存若亡。”張景嶽注:“察氣之行不行,以為針之去留也。”

㈡(Wú,音無)通“無”。

汪元軾

清代醫家。字正希,號古香,江蘇長洲縣人。父汪學舟亦為名醫,嘗自擬“保陰煎”一方。元軾曾任長洲醫學訓科,於《吳醫匯講》中發表《讀先祖“保陰煎”謹記》。

汪文綺

清代醫家。字蘊穀,安徽休寧縣人。世醫出身,承家學,研讀《內經》及歷代各家著作,尤其推崇張景嶽之學說。嘗著《雜證會心錄》,治病強調扶陽抑陰。另有《脈學注釋匯參證治》,又名《衛生彈求集》、《秋香館求集匯參證治》現有刻本行世。

《汪石山醫書八種》

個人醫學叢書。又名《汪氏醫學叢書》,明·汪機編輯。1522年後陸續刊出。包括《脈訣刊誤集解》、《石山醫案》、《讀素問鈔》、《運氣易覽》、《針灸問對》、《外科理例》、《痘治理辨》、《推求師意》八種。多屬臨證經驗的論著,各詳本條。現有明嘉靖刻本,近代石印本。

汪若源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著《痘疹大成》,又名《汪氏痘書》,刊刻於世。

汪汝懋

元代醫家。字以敬,號遯齋,桐江野客。安徽歙縣人,嘗官於定海縣凡五年,兼通醫學。嘗著《山居四要》,刊於世。

汪秋鶴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著《痘疹》一書,未見行世。

汪綺石

明代醫家。世稱綺石先生,履貫欠詳。嘗著《理虛元鑒》,現有刻本行世。

汪淇

清代醫家。字瞻漪,一字右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專攻婦人、幼兒科。曾注釋《濟陰綱目》,並自著《保生碎事》、《慈幼綱目》,刊刻於世。

汪嘉謨

清代醫家。一作汪家謨,新安(今屬安徽)人。生平欠詳,輯有《婦科胎產經驗良方》,現有刊本行世。

汪汲

清代醫家。號海陽竹林人。廣學博聞,於醫學亦有研究,嘗著《解毒編》、《彙集經驗方》、《怪疾奇方》,現有刊本行世。

汪機

明代醫家(1463-1539年)。字省之,號石山居士,祁門(今屬安徽)人,父汪渭為名醫。機幼年先習儒,嘗補邑癢生。後隨父習醫,並與儒理、易學相印證,闡其奧理,療病甚有效。治病主張強調辨證論治,診斷需四診互參,力糾單以脈診為務斷人吉凶;治療則主張博採眾長,升陽隨東垣,滋陰崇丹溪,反對濫用寒涼攻下,強調滋補元氣。於針灸方面亦有所論述,著作甚豐,有《醫學原理》。《本草會編》、《讀素問鈔》、《脈訣刊誤集解》(校刊戴同文之《脈訣刊誤》而作)、《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針灸問對》、《傷寒選錄》、《運氣易覽》、《醫讀》、《內經補注》。其中除《本草會編》及《內經補注》已佚外,均有刊本行世。

汪宦

明代醫家。字子良,號心榖。新安祈門(今屬安徽)人,初習舉子業,後改學醫,並曾任太醫院吏目。與徐春甫等人合組“一體堂宅仁醫會”,是為較早的醫學學術團體之一。著有《醫學質疑》,現有刊本行世。另有《證治要略》及《統屬診法》,未見傳世。

汪琥

清代醫家。字苓友,號青溪子。江蘇長州人。於傷學有造詣,博覽前人關於傷寒之各種著作,著有《傷寒論辨證廣注》、《中寒論辨證廣注》、《痘疹廣金鏡錄》、《養生君主編》等多種著作行世。

汪和鼎

清代醫家。江蘇陽湖縣人。生平欠詳。嘗輯醫學叢書《毓芝堂醫書四種》,其中包括《宜麟策》、《達生篇》、《保嬰易知錄》、《叢桂山房集驗良方》,現有刊本行世。

汪光爵(1663-1718年)

清代醫家。又名光園,字纘功,號學舟,江蘇吳縣人。初攻舉子業,屢試不第,改攻醫學,治病有奇效。嘗著《醫要》一書,未見梓行。另有其孫汪元亮、元軾整理之《虛勞論》一文,刊於《吳醫匯講》。

汪逢春(1882-1949年)

近代醫家。原名朝甲,字風椿,先習舉子業,後改從艾步蟾學醫。博覽群書,勤研不輟。於醫理有較深鑽研,尤對胃腸病有更深造詣。後懸壺京師,療效甚佳,為北京“四大名醫”之一。1938年設國醫職業公會,汪任會長,培育人才甚多。現有著作僅存《中醫藥理學》、《泊廬醫案》。

汪昂(1615-約1695年)

清代醫家。字讱庵,安徽休寧人。先攻舉子業,於經史百家均有深入研究,後棄儒業,潛心研究醫著,雖未業醫,然於醫學造詣高深,其醫學著述竟膾炙人口,著有《素問靈樞類纂約注》、《本草備要》、《醫方集解》、《湯頭歌訣》、《經絡歌訣》、《藥性歌賦》等等。大多為入門書,便於初學者閱讀。且每書均能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由博反約,有很大影響,至今仍為初學者所樂用。

腕癰

病名。癰疽發於手腕部者。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三。又名手腕癰,手屈發、手牛押屈、龜毒、鼓槌風、手腕疽。多因三陽經風火熱毒凝結而成。證見患處高腫紅赤作痛,腕部功能障礙。若癰疽易成膿,且易潰者為順,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可內服荊防敗毒散,外敷洪寶膏。若潰後則提膿去腐,按潰瘍治療;若患處遷延日久,膿難成且不易潰爛者,或漫腫平塌,或潰而顯露筋骨,膿液稀薄者為逆,難以收功,多可轉為疽,應按無頭疽治,內服補托之劑,外用去腐生肌之藥。詳見外癰條。

腕骱骨脫出

病名。腕關節脫臼之病證。見《外科大成》。即腕骨脫位。證治參見手腕骨脫條。

腕踝針療法

針刺療法之一。指針刺腕關節或踝關節上方特定刺激點(腕部、踝部各有六個刺激點)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於1976年首見報道。針刺時於選好的刺激點上,沿皮下向上刺入1.4寸左右,不必進行手法操作,亦不須出現針感,留針半小時以上,每日或隔日一次,10日為一療程。主要用於神經性疼痛及某些功能性疾患,如頭痛,牙痛,關節痛,腰腿痛,月經痛,失眠,哮喘,過敏性腸炎,神經衰弱,皮膚瘙癢等。

腕骨折

病名。腕部骨關節傷折之病證。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六。該病多因跌打、壓軋所致。或傷一骨,或傷數骨,臨床以腕舟骨骨折為多見。證見受傷處腫脹青紫,疼痛,局部壓痛明顯,或腕縫錯開,局部功能障礙。一般斷端很少移位,如手向後翻貼於臂者,醫者可雙手握其手背輕輕回翻整複,並夾縛固定。用藥治療參見骨折條。

腕骨

①骨名。共由八塊組成,上接橈骨,下接掌骨。《靈樞·本輸》:“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為原。”(指後一個腕骨。)②穴位名。屬於太陽小腸經原穴,位於手背尺側,當第五掌骨基底部與鉤骨所構成關節部上方的凹陷處。見上例句前一個“腕骨”。

③指第一蹠趾關節骨突。《靈樞·本輸》“太白,腕骨之下也。”

手掌和前臂關聯處。《靈樞·經筋》:“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靈樞·骨度》:“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

萬杏坡

明代醫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為著名醫家萬全之祖。善兒科痘疹症,有醫名。

《萬氏醫貫》

兒科著作。三卷。明·萬寧撰於1567年。前二卷列述胎原、初生諸病及五臟主病、兼證等,各病之後多附作者治案;末卷羅列上述二卷中的治療方劑,多系家傳效方。本書論理簡明,不落窠臼;效方驗案有章可循,於臨床實用可資參考。現存多種清刻本。

《萬氏女科》

書名。三卷。明·萬全撰。刊於1549年。卷一為總論及婦科雜病;卷二為胎前諸病;卷三為產後諸病。大抵“調經專以理氣補心脾為主;胎前專以清熱補脾為主;產後專以大補氣血行滯為主。”全書內容比較簡要,切合臨床實用。本書原收入《萬密齋醫學全書》,亦有單行本行世。

《萬氏家傳保命歌括》

綜合性醫書名。簡稱《保命歌括》。三十五卷。明·萬全撰,撰年不詳。前三十三卷介紹中風、中寒、內傷、瘟疫、氣病、血病、虛損、痿痹、咳嗽、哮喘、泄瀉、痢疾、瘧疾等內科雜病為主的多種病證。每門皆先論後方,其論則徵引舊說結合己見,頗為詳盡。且以七言歌訣總括每證之病因脈證治則。其方則多為經方名方,備載主治藥物和用法。後二卷為攝生經驗方萬氏在嘉靖、隆慶(1552-1570年)年間的一些治案。此書嘗編入《萬密齋醫學全書》。1986年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點校本。

《萬氏濟世良方》

方書名。又名《萬氏家抄方》、《醫學入門良方》。明·萬表選集。六卷(另有四卷本)。刊於1609年。卷一-五分別用以方帶證的方式論述臨床各科98類病證。卷六為痘疹、麻瘄、脈訣及小兒脈訣。現存多種明刻本。

《萬氏積善堂集驗方》

方書名。三卷。明·鹿元居士輯。(未著撰年)。卷上收男女服藥論、調元、調經、安胎等醫理短論,是為“廣嗣要語”。並錄金鎖思仙丹、五子衍宗丸等嗣育方近50首。卷中載補益劑50首及五隱君兩篇醫論。卷下錄各科雜方60餘首。現存明嘉靖本。

萬全

明代醫家。字密齋,原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後移居湖北羅田。世代均以醫名,其祖為萬杏坡、父萬筐,醫術高明,尤精兒科。萬全潛心研究家學,頗有發揮。其所學均本自內、難、本草、脈學諸經,並深研錢乙之學,重視調補後天脾胃,生平著述甚多。計有《萬氏家傳保命歌括》(簡稱《保命歌訣》)三十五卷,旁徵博引,詳論內科之雜證;《傷寒摘錦》、《養生四要》五卷;《萬氏女科》三卷及《廣嗣紀要》十六卷。萬氏對小兒疾病研究最深,著作亦豐,計有《家傳幼科發揮秘方》(簡稱《幼科發揮》)、《片玉心書》五卷、《育嬰家秘》(即《育嬰秘訣》、《痘疹心法》二十三卷、《片玉痘疹》十三卷。其論兒科,皆發揮錢氏五臟辨證之理論,尤重調理脾胃,對小兒痘疹諸證,經驗尤豐,兼通涼瀉溫補之法,方劑多簡煉。諸著作又合成《萬密齋醫學全書》,或稱《萬密齋醫書十種》。

萬筐

明代醫家。字恭叔,號菊軒。承父杏坡之傳,擅長兒科,尤精於痘疹。曾為其子萬全剖析錢仲陽用涼瀉、陳文中以溫補治痘疹之異同,使其頓開茅塞。

《萬病回春》

綜合性醫書。八卷。明·龔延賢撰於1587年。龔氏“祖軒、岐,宗倉、越,法劉、張、朱、李及歷代各家,茹其英華,參以己見,詳審精密,集成此書”。卷一為總論,包括“萬金一統述”以及藥性歌、諸病主藥、形體、臟腑、經脈等內容;卷二-五主述中風、傷寒、瘧疾、痢疾泄瀉、臌脹、水腫、虛勞等內科雜病七十餘種。兼述若干五官口齒等病證。卷六-八論述婦科、兒科和外科常見病證,以及中毒、膏藥、通治、奇病等內容。末附“雲林月段筆”12條“龔氏家訓”32條。全書共選臨床各科病證186種,辨證詳明治法方劑選輯頗精,對後世影響較大。現存明萬曆刻本,多種清刻本、民國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萬表

明代官吏。字民望,號鹿園。鄞縣(今屬浙江)人。曾官至漕運總兵,並兼通醫術。嘗著《萬氏家鈔濟世良方》五卷(簡稱《濟世良方》)行世,其中之中風、厥逆、腳氣等類證均有效方,兼述證候。

萬邦孚

明代官吏兼醫家。字汝永,號瑞嚴,浙江鄞縣人。其祖萬表、父萬達甫,均為武官。邦孚世襲其職,曾任浙西運總及福建總兵,抗擊倭寇,頗有武功。平生兼通醫理,其先祖著有《萬氏家鈔濟世良方》(又名《醫學入門良方考》)予以增補,增入脈訣、藥性及有關痘疹等內容及驗方。另又自撰《痘疹方論》五卷及《萬氏積善堂秘驗滋補諸方》一卷等。

㈠(yù,音玉)通“宛(鬱)”:蓄積,鬱積。《素問·針解》:“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王冰注:“菀,積也。陳,久也。除,去也。”

㈡(yùn,音醞)通“蘊”。

①鬱結,積滯。《素問·生氣通天論》:“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②閉積,鬱伏。《素問·至真要大論》:“陽明司天,燥淫所勝,則木乃晚榮,草乃晚生……名木斂,生菀於下,草焦首。”

胃的內腔,亦泛指胃部。《素問·評熱病論》:“食不下者,胃脘隔也。”《素問·陰陽類論》:“陰氣客遊於心,脘下空竅,堤閉塞不通,四支別離。”

惋惋

抑鬱消沉。《素問·著至教論》:“腎且絕,惋惋日暮,從容不出,人事不殷。”

①(wǎn,音晚)淒惋,哀戚。《素問·解精微論》:“夫志悲者惋,惋則沖陰。”吳昆注:“惋,淒慘意氣也。”

②(mèn,音燜)通“悗”。鬱悶。《素問·調經論》:“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素問·陽明脈解》:“陽明厥則喘而惋,惋而惡人。”

晚期妊娠中毒症

現代醫學病名。妊娠後期(約6個月以後)的一種併發症。其特徵為水腫、高血壓和蛋白尿;嚴重時出現頭痛眩暈,抽搐或昏迷。表現以高血壓為主症者,近於妊娠眩暈、先兆子癇;表現以水腫為主症者,屬於子腫範疇;表現以抽搐或昏迷為主症者,屬子癇。可據臨床辨證施治。

晚嫁難產

病名。《胎產輯萃》:“三十後適人者,謂之晚嫁。蓋少嫁則筋骨軟,故產門易開;晚嫁則筋骨堅強,所以難產。”主要指高年初產婦,難產病發率高。臨月可服苧麻根飲。

晚發

病名。伏氣溫病的別稱。

①冬令受寒,邪伏至清明後始發的溫熱病。《時病論·晚發》:“晚發者,亦由冬令受寒,當時未發,發於來年清明之後,夏至之前,較之溫病晚發一節,故名晚發病也。”

②夏受暑濕,留伏至秋冬而發的溫熱病。亦稱伏暑晚發。《傷寒指掌》:“晚發者,夏受暑濕之邪,留伏於裏,至秋新邪引動而發也。”《重訂廣溫熱論·濕火之症治》:“發於處暑以後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發於霜降後冬至前者,名曰伏暑晚發,病最重而難治。參見伏暑、伏暑晚發條。

挽法

推拿手法名。出《諸病源候論·偏風候》。用手左右推拉或移動。《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左右挽,前後拔。”

宛膲(jiáo焦)

病狀名。指消瘦乾枯。《靈樞·根結》:“皮肉宛膲而弱也。”

㈠音碗(wǎn)。宛轉,屈曲。《靈樞·刺節真邪》:“傾側宛狀。”

㈡音玉(yù)。通鬱,鬱結。《素問·湯液醪醴論》:“去宛陳莝。”

⑶音義同腕。《靈樞·雜病》:“刺宛骨下。”

宛(yù)陳

病證名。指血氣鬱滯。《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其宛陳血不結者,則而予之。”《靈樞·九針十二原》:“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張志聰注:“宛陳則除之者,去脈中之蓄血也。”

頑癬

病名。指一種慢性頑固性皮膚病。見《外科正宗》卷四。該病多因風、濕、熱、蟲四者為患。使血燥風毒克於脾、肺二經。臨床可見發無定處,初為皮膚發癢,後起淡褐色粟粒樣丘疹,表皮可有落屑產生,日久病損區域逐漸擴大,融合成片,形成肥厚粗糙皮損,形狀不一,瘙癢明顯,搔之不知疼痛,病程纏綿難愈,且有反復發作之特點。治宜養血疏風,可內服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散。外可用土元。

頑痰

病證名。

①堅結膠固之痰。亦稱老痰、結痰、鬱痰。《症因脈治》卷二:“頑痰,堅結膠固,吐咯難出,脈見沉牢,……痰在咽喉,咯不出,咽不下,即老痰、結痰也。”“鬱痰即結痰、頑痰。”詳見鬱痰、老痰、結痰條。

②指痰阻心竅而致癲狂者。《證治匯補》卷五:“若撫掌大笑,言出不倫,左顧右盼,如見神鬼,片時正性複明,深為赧悔,少頃態狀如故者,此膈上頑痰氾濫洋溢,塞其道路,心為之礙,痰少降則正性複明,痰複升則又舉發,名之曰癲。法當利肺安心,安神滾痰丸主之。”

頑疝

病名。指睾丸雖大而無痛苦者。多為先天疾患。即癲疝。出《壽世保元》卷五。詳見癲疝條。

頑淋不痛症

證名。因淋症日久,雖溲行艱澀而不覺疼痛的病證。見《經驗醫庫·溲淋》。因骨髓精血俱虛,心腎不交,心氣下陷而成。證見小便滴瀝不絕,臭氣難聞,尿出不痛,脈弱無力。宜用威喜丸。參見淋條。

頑核鬁

病名。指皮下生長之慢性腫物。出《瘍醫大全》。該病多由氣血凝結所致。其臨床特點為初起上見一核,圓若彈丸,不癢不痛,日久亦不增大,故名頑核鬁,臨床不需治療。但平素須戒鬱怒及燥火生痰之物即可。

頑瘡

病名。出《辨證錄》卷十三。

①即惡瘡。參見該條。

②指經久不愈的瘡瘍,證見瘡瘍久不收口,難愈難斂,並可見有膿血樣分泌物,治宜行氣活血為主。用救頑湯加減。

頑痹

病名。皮膚肌肉麻木不知痛癢或手足酸痛之症。一作(疒帬)痹。見《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醫林繩墨·痹》:“久風入中,肌肉不仁,所以為頑痹者也。”參見(疒帬)痹條。

完骨

①人體部位名。指顳骨乳突。《靈樞·骨度》:“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

②經穴名。出《素問·氣穴論》。屬足少陽膽經。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下方凹陷處。布有枕小神經主幹和耳後動、靜脈。主治頭痛,項強,頰腫,齒痛,咽喉腫痛,口眼?斜,失眠等。向下斜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③經穴別名。見腕骨條。

完壁

眼科手術術語。系金針開內障八法名稱之一。即手術後出針的手法和要求。《目經大成》卷二:“回針將障送至護睛水內盡處,遲遲出針之半,少息再出,恐障複還原位。”參見撥內障手法條。

丸劑

中藥的一種藥物劑型。藥物研成細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藥汁、或蜂蠟等拌和,製成圓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藥丸。分別稱蜜丸、水丸、藥汁丸、蠟汁丸等。服用方便,吸收較緩慢,藥力較持久。凡藥物不耐高熱,難溶於水,容易揮發,毒性較劇烈的,多適合做丸劑,常用於慢性病,尤其是攻磨症積。但也有用於急證的丸劑。用水化開服用或水送服。如安宮牛黃丸等。

①小圓球形物體,多用作丸藥的計量單位。《素問·腹中論》:“以五丸為後飲。”

②揉物使成丸形。《素問·腹中論》:“以四烏鲗骨一(艸^慮)茹二物並合之,丸以雀卵。”

豌豆瘡

見《外臺秘要》。即天花。詳該條。

彎針

針刺時由於某種原因而致針身在肌體內發生彎曲的現象。此多由進針過快,刺激太強引起局部痙攣收縮;或針體觸及堅硬組織;或患者體位移動;或某種外力碰撞而引起。輕度彎針可緩慢退出,針體彎曲角度較大時,應輕為搖動,順著針柄傾斜方向出針。如針體發生多個彎曲,則應仔細觀察;順著針柄傾斜方向分段逐步退出。若因患者體位移動造成,則需先矯正體位,再行起針。切忌急速猛抽,使患者增加痛苦,甚至發生折針。針刺時應根據上述的原因,予以防止。

外眥

解剖名稱。出《靈樞·癲狂》。亦名銳眥、小眥、眼梢頭、眼小嘴、眼小睫、眼小角。為上下眼弦顳側的聯合處,為足少陽經的起點。詳目眥條。

外痔

病名。生於肛門齒線以下的痔,與內痔相對而名者。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證見肛門周圍有鼠乳狀突起,一般無痛癢,亦不出血,日久生成皮瓣樣贅生物,多由此而產生異物感,若繼發感染則疼痛明顯。按其證候可分為血栓性外痔、贅皮樣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症性外痔等四種。治療以外治法為主,可根據症情選用熏洗、針灸、結紮、挑痔、手術切除等。如併發感染而局部紅腫、疼痛甚至頭痛體熱者,可配合內服清熱解毒、化瘀止痛之劑。

《外治壽世方初編》

方書名。四卷。清·鄒存淦撰。刊於1877年。本書仿《理瀹駢文》體例,輯錄了臨床各科疾病的多種外治法的治療方藥,共分68門,載方約2200餘首。現存清刻本、1936年臺灣鉛印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

外治法

醫療技術名。泛指非內服藥物之外所用施術於體表或以藥物、器具從體外進行治療的方法,包括肛門、陰道、鼻腔、耳道以日光浴、沙療、蠟療、水療、熏洗等等物理、化學療法。《素問·至真要大論》:“內者內治,外者外治。”外治法在我國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早已是一門專門學問。《五十二病方》及《內經》已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張仲景撰《傷寒卒病論》時,已總結有針、灸、溫、烙、熨、藥摩、坐藥、洗浴、潤導、浸足、灌耳、人工呼吸等等外治法與外治技術。針灸療法形成專門學問後,外治法範疇與概念產生了變化,針灸已由外治法概念中分離。因此,外治法專著多已不包括針灸療法與理論。我國最有影響的外治法專書有趙學敏編《串雅內編》(1759年),吳尚先編《理瀹駢文》(1864年),鄒存淦編《外治壽世方》(1877年)等。

外治

治療學術語。外治法的簡稱。選用藥物、手法或配合適當的器械,使用於體表或九竅等處,以治療臨床各科疾病。常用的有敷、罨、熨、薰蒸、吸入、熱烘、浸浴溻漬、發泡、膏摩、點眼、搐鼻、漱滌、撲粉、導、塞、薄貼等。詳各條。

外症喉癰

病名。又名外喉癰。系指癰發於頦下,對正咽喉以外者。多由風毒邪火挾痰循經上灼於咽喉所致。症見頦下,正咽喉之外、內外皆腫,外形如饅者,色紅疼痛,有礙飲食吞咽。《喉科秘旨》卷下:“此症生於頜下天突穴之上,內外皆腫,飲食有礙”。治宜解毒、祛風、瀉火、消腫。用普濟消毒飲、清瘟敗毒飲等加減。或外敷如意金黃散。

《外證醫案彙編》

醫案著作。四卷。清·餘景和撰。刊於1894年。本書收集了清代醫家陳學三、薛雪、葉桂等人的外科醫案700餘則,分為首、項、面、口等13部,共73種病證。醫案除敘述病情治法外,還注有餘氏的案語評論。其按語足以醒瞆,其評論亦得綱紀。

外證頭痛

病證名。即外感頭痛。《內外傷辨·辨頭痛》:“外證頭痛常常有之,直須傳入裏實方罷。”詳外感頭痛條。

外障

病證名。出《秘傳眼科龍木論》。指發生在胞瞼、兩眥、白睛、黑睛的眼疾。多因六淫外侵,或內有鬱熱、痰火、積滯以及外傷等引起。此外,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或脾氣虛弱,亦能致病。患眼可見紅赤、腫脹、糜爛、流淚、眵多,亦或發生翳膜、胬肉。宜結合全身情況辨證論治。除藥物內治外,外治法和手術亦常應用。

外鬱

證名。因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所傷,氣血鬱滯,而致寒熱、吐衄等症,日久不愈,症似虛損癆瘵。《不居集·諸鬱》:“外鬱者,六氣之鬱也。六氣傷人,皆有傳變,由輕及重。惟外鬱之症,只在本經,聚而不散,有失升降變化之權,膠結不開,厭厭有似虛損癆瘵之症。”又:“此外鬱之類損者,蓋氣血充和,脈絡貫通,百病不生,今為六淫所傷,氣血抑窒,則有寒熱吐衄之患,雖年深月久,鬱有不開,不兼舒鬱,治必不效。”參見風鬱、寒鬱、濕鬱、熱鬱各條。

外癰

病名。發於體表的癰腫,與發於臟腑之內癰相對而言者。見《外科精義》卷上。該癰之初起,多於局部見紅腫熱痛而無頭,腫脹之界限分明,根盤收束,多有易腫、易膿、易潰、易斂之特點。重者伴有全身症狀:身寒熱、口渴、舌苔黃、脈數等。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之劑。若初起者,可選用仙方活命飲,或漏蘆煮散,或防風散,或升麻湯;若兼見高熱等全身症狀明顯者,當選服仙方救命湯,外用當急選如意金黃散,或遠志膏,或五龍散敷貼。若不能內消或膿已成者,治宜內服透膿散,或黃芪內托散,並掌握時機早作切開引流。膿水多則可用豬蹄湯溫洗,或選黃柏煎湯外洗。局部傷口宜選用二寶丹,或五五丹提膿去腐,或用去腐生肌散敷貼,保持引流之通暢。若因失治或誤治而轉成漏管者,則應手術切除漏管壁,注意引流以保證傷口從深處逐漸癒合,切不可但求外口之速愈。此刻必須待膿盡方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或地黃膏等。

外陰炎

西醫病名。現中西醫結合臨床亦多用。指外陰部炎症。症見局部皮膚紅、腫、熱、痛,甚至有潰瘍,起膿皰,分泌物增多。久治不愈,成慢性炎症者,可見皮膚增厚或有皸裂。多因肝經濕熱下注所致。屬中醫學帶下、陰癢、陰瘡範疇。治宜清肝瀉火利濕,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局部可輔以熏洗藥:苦參、川椒、蛇床子、黃柏、枯礬、百部。

外陰白斑

病名。又名女陰白斑。指出現在婦女陰部皮膚的局限性或彌漫性白色斑塊,可向兩下肢內側、會陰及肛門蔓延,但很少侵犯尿道口及前庭。症見陰部瘙癢,皮膚乾燥,肥厚變白,失去彈性,甚至萎縮破潰,有疼痛及燒灼感。臨床病理檢查有非典型細胞增生者屬中醫學“陰癢”、“陰疼”、“陰痛”範疇,多因肝經濕熱下注侵漬外陰,或血虛肝旺、肝腎陰虛、腎陽虛衰等精血不能潤養外陰所致。肝經濕熱者症見陰部紅腫而癢,皮膚色素減退,或伴濕疹、帶多色黃,治以清肝瀉火,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血虛肝旺症見外陰刺痛、瘙癢,局部皮膚乾燥變白,失去彈性,頭暈目眩,月經不調,治以補陰活血,清肝化風,用蘇甲馬鞭散(驗方:蘇木15克,炙鱉甲15克,馬鞭草15克,生地30克,龍膽草9克,共研細末,每日3次,每次3克,或作湯煎);肝腎陰虛者兼見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治以滋補肝腎,用二至丸加味;腎陽虛衰,宜溫腎助陽,治用右歸飲。局部可用熏洗方:生川烏200克,生草烏200克,蛇床子150克,苦參150克,艾葉50克,加水4千克,煎至2千克,再加白礬150克,鹵水600克,再煎至1千克,局部外洗。

外因

病因病理學名詞。

①泛指各種外來致病因素。

②病因分類之一。指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邪氣。參見三因條。

外陽

經穴別名。《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外陽,在外踝上三寸,陽蹻郤。”所指即跗陽。見該條。

外懸(疒其)風

病名。《重樓玉鑰》卷上:“凡牙匡下浮腫,為外懸(疒其)……。凡外懸(疒其)屬善症,易治。生於內屬惡症,卻難治。稍醫差遲,即能傷人。若白爛延至咽喉,及落盡面頰肉者,不治”。亦稱外懸(疒其),參見懸(疒其)風條。

外膝眼

經穴別名。即犢鼻。見該條。

外推雲

病證名。見清·顧錫《銀海指南》卷二。眼生翳障,凡自下而向上發展,且生在黑珠外者,則名外推雲。治宜結合眼部及全身情況辨證施治。

外痛內快

病證名。《難經·四十八難》:“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快與痛相對而言。指外部疼痛而內無疼痛,表示邪氣實於外。

《外臺秘要》

方書。四十卷。唐·王燾撰於752年。本書彙集初唐及唐以前的醫學著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數千百卷”(自序),進行了編選整理。卷一-二傷寒;卷三-六天行、溫病、瘧病、霍亂等;卷七-二十心痛、痰飲、咳嗽等內科雜病;卷二十一-二十二眼、耳、鼻、齒諸病;卷二十三、二十四癭瘤、癰疽等;卷二十五-二十七痢、痔、外陰諸病;卷二十八-三十中惡、金瘡、惡疾等;卷三十一-三十二采藥、丸散、面部諸病;卷三十三-三十四婦人病;卷三十五-三十六小兒病;卷三十七-三十八乳石;卷三十九-四十明堂灸法。全書共1104門,均先論後方,所載醫方約6千餘首。書中引錄各書均注明出處,頗具文獻價值。本書收羅宏富,內容廣博。為研究我國唐以前醫學的一部重要參考著作。1069年,本書曾經北宋校正醫書局校刻。1640年又經程衍道校勘。現存宋刻本(殘卷)、明刻本、康熙影宋刻本、抄本及日本刻本等。1949年後有影印本。

外樞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維道。見該條。

外濕

病證名。指外感濕邪。如氣候潮濕,久居濕地,或感受霧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從事水中作業等。

外腎腫硬

病證名。陰囊皮膚由肥厚而變腫硬之病證。見《普濟方》卷二百四十九,多見於小兒,治宜外用地黃散(幹地龍研末),生薄荷汁調塗。

外腎吊痛

病證名。陰囊部重墜之引痛者。出《世醫得效方》卷三。即因陰囊部或睾丸等疾病引發之墜脹、疼痛之證候。多發於狐疝等疝氣病者。治宜灸療,取足大趾、次趾下中節橫紋中灸五壯。參見狐疝條等。

外腎

人體器官名。見《醫學入門》。即男子外生殖器。

外傷滑胎

病證名。指孕婦因外傷而造成先兆流產,稱外傷滑胎。多見於懷孕後跌撲閃挫,或過勞及房室不節,直接損傷沖任,致使胎動而有滑墜之勢。症見腰酸腹痛,胎動不安,或有少量陰道流血,治宜益氣養血安胎,預防滑墮,方用八珍湯加減。

外傷

病證名。出《素問·移精變氣論》。

①損傷病證分類之一。一般指撲擊跌僕所致皮膚、肌肉、筋骨的損傷。

②相對於七情內傷而言,指六淫外邪所傷,如傷風、傷寒、傷濕、傷暑等。

外疝

病名。梅毒發於陰部之結腫。《外科正宗》卷二:“近之生於小腹之下,陰毛之旁結腫名曰橫痃,又名外疝是也。”證治參見橫痃條。

外榮

診斷學名詞。指五臟精氣充足,面部呈光澤明潤正常之色。《素問·五臟生成篇》:“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外熱內寒

病證名。見《傷寒論》。

①外假熱而內真寒。參見真寒假熱條。

②表熱與裏寒同時並見。詳表熱裏寒條。

外熱

證名。皮膚肌表發熱。亦稱表熱。《素問·調經論》:“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壽世保元·發熱》:“傷寒發熱,是寒邪入衛,與陽氣交爭,而為外熱。”《景嶽全書·雜證謨》:“凡熱病之作,亦自有內外之辨。如感風寒而傳化為熱,或因時氣而火盛為熱,此皆外來之熱。”

外取

治療學術語。出《素問·五常政大論》。即外治。詳該條。

外丘

①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陽膽經。足少陽之郤穴。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緣,平陽交穴。一說在“外踝上六寸”(《循經考穴編》)。布有腓淺神經和脛前動、靜脈肌支。主治頭項痛,胸脅痛,腿痛,腳氣,下肢麻痹,膽囊炎,肝炎,坐骨神經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經穴別名。見外勾條。

外命

經穴別名。出《外臺秘要》。即複溜。見該條。

外漏

病名。《證治準繩·雜病》:“生於兩睥之外,或流膿,或流稠臭水,脹痛則流出,不脹則略止。其害目遲於各漏,久而失治則睥壞氣泄,膏水耗損。目亦壞矣。”先與人參漏蘆散,後用千金托裏散加蔥白治之。

外陵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另說“在天樞下半寸”(《千金要方》);“去腹中行當各三寸”(《針灸資生經》)。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分支,第十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主治腹痛,泄瀉,痢疾,痛經,疝氣,腹脹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外廉

人體部位名。見《靈樞·經脈》。指外側緣。

外勞宮

經外穴名。出《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在手背側,第2、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主治落枕,五穀不消,腹痛泄瀉,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兒臍風,手背紅腫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外科證治全書》

外科著作。五卷。清·許克昌、畢法合撰。刊於1831年。卷一-三總論外科證治,並按頭、面、眼、鼻、耳、口、唇、齒、舌、喉、項、胸、乳、腋、脅、肋、肩、膊、臂、手、背、腰、腹、二陰、股、膝、脛、足的次序分述各部病證;卷四為發無定處證、內景證治、外因雜傷證治等;卷五治法,包括針、砭、灸、熨、藥物方劑及中毒急救。全書採集群經,論述明晰。1867年重刻此書時,書後附有王洪緒醫案及外科丹藥方。現存多種清刻本、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外科證治全生集》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全生集》。一卷。清·王維德撰。刊於1740年。本書分6部分,即①論證,總述癰疽的診治要點;②治法,按人體上、中、下三部分論各種外科症證的治療;③醫方,共載外科效方75首;④雜證,載內、婦、兒科雜病驗方48首;⑤制藥,介紹200餘種藥物的主要性能及其炮製;⑥作者治案。王氏治癰瘍,反對濫用刀針,主張“以消為貴,以托為畏”。全書內容簡明實用,是近代外科學中流傳較廣的一種。現存幾十種清刻本、多種石印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另有清末馬文植評注本。

《外科正宗》

外科著作。四卷(又有十二卷本,內容相同)。明·陳實功撰。刊於1617年。全書共分157篇。卷一為外科總論,包括癰疽原委、治法、五善、七惡、調理及癰疽圖形等15篇;卷二-四論流注、乳癰、腸癰、髒毒、痔瘡、魚口便毒、楊梅瘡等14篇;卷四為陰瘡、傷寒發頤等119篇。各病除介紹病因、病證、治法外,多附作者驗案。全書論述外科系統而全面,對後世外科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存多種明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及校訂排印本。

《外科真詮》

外科著作。二卷。清·鄒嶽撰於1838年。上卷為瘡瘍總論及身體各部發有定位的瘡瘍;下卷為發無定處的瘡瘍、小兒諸瘡及奇怪瘡毒;強調整體辨證,虛實寒熱,較有影響。末附以經絡內景圖說、脈學提要、雜症、藥品揭要、及吳錦堂、胡俊心二氏的外科醫案。現存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外科選要》

外科著作。二卷。清·唐黌輯,刊於1776年。此書系選錄《外科正宗》、《外科大成》、《證治準繩·瘍醫》等書中重要而實用的內容彙編而成,於初學及臨床醫生皆有參考價值。現存乾隆年間作者自刻本,和《中國醫學大成》本。

《外科心法》

外科著作。

①七卷。明·薛己撰,約撰於16世紀中期。本書是以外科醫論和醫案為主的著作。卷一-二集錄各家外科診治大法;卷二-六多系作者治療多種外科病證的醫案;卷七總列以前各卷所用方劑並附經驗方。現存明、清刻本及石印本。

②十卷。清·黃黌輯。刊於1775年。系節錄自《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一書,內容並無新的補充。現存初刻本、清刻本等。

《外科圖說》

外科著作。四卷。舊題清·高文晉輯。刊於1834年。此書內容絕大部分(包括文、圖)均系抄錄《瘡瘍經驗全書》,僅作了部分次序的調整。現存幾種清刻本和石印本。

《外科樞要》

外科著作。四卷。明·薛己撰。刊於1571年。卷一載瘡瘍診候辨證共21論;卷二-三以病證為綱,分論全身各部瘡瘍共30餘病的證治,並附驗案;卷四總列瘡瘍各證治療方劑。現存三種明刻本等。現有《薛氏醫案》本。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著作。張覺人編。《外科十三方》約為明代著作。原書記述外科病的13個有效方劑。作者姓張,佚名,是一位民間醫生。本書依賴師徒授受,相互抄錄流傳至今。有多種傳本,因珍秘而從未刊印。編者根據所看到的幾種抄本,加以校勘考證,結合個人臨床經驗,並將自己的一些其他驗方附入其內,編撰而成。1955年由上海衛生出版社印行(修訂本)。

《外科鈐》

外科著作。二卷。明·張介賓撰。本書為《景嶽全書》第四十七卷-四十八卷的單行本。上卷為總論部分,包括經義、脈候、論證等41篇;下卷分別記述發背、腦疽、耳瘡等39種病證的治療。此外,又有《外科鈐古方》一卷,為《景嶽全書》第六十四卷。

《外科啟玄》

外科著作。十二卷。明·申鬥垣撰。刊於1604年。卷一-三總論瘡瘍的病候、診法及治則,共72論;卷四-九分論外科約200種疾病的證治,並繪有圖形;卷十附入《痘科珍寶》一卷。卷十一-十二為治療方劑。現存初刻本等四種明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外科精義》

外科著作。二卷。元·齊德之撰。撰年未詳。卷上為外科醫論,共有論瘡腫診候八式法等35篇。其中包括瘡腫的辨識、脈法、內服及外治諸法,五發疽、附骨疽、陰瘡、時毒、疔瘡、瘰鬁、痔瘡等病的證治;卷下為湯丸膏丹,共145首外科方,並附論炮製諸藥,及單方主療瘡腫法。內容簡要。選方也較實用。現存明、清刻本等。1949年後有影印本。

《外科精要》

外科著作。

①宋·陳自明撰。三卷。刊於1263年。本書是在李迅、伍起予及曾孚先等人的外科學著作基礎上進一步補充整理而成。全書共60篇,重點敘述癰疽發背的診斷、鑒別及灸法、用藥等,內容簡要。作者認為外科用藥,應根據經絡虛實,因證施治,不可泥於熱毒內攻,而專用寒涼克伐之劑。明·薛己曾對此書予以增損補注,並附若干驗案,收入《薛氏醫案》中。此外近代又有將本書改題《外科寶鑒》者。現存明刻本等。

②清·馮兆張撰。見馮氏錦囊秘錄條。

《外科經驗方》

外科方書。一卷。明·薛己撰,約撰於16世紀中期。本書分述腫瘍、潰瘍、疔瘡、乳癰、癭鬁、咽喉口齒、囊癰、下疳、痔瘡、便毒、懸癰、臁瘡、湯火瘡、小兒丹毒諸病的一些外科驗方。其內容與作者另外《外科心法》、《外科發揮》兩部著作的內容互有參差,現存明刻本等。

《外科輯要》

外科方書。四卷。清·邵澍輯於1829年。本書所輯錄外科治療方劑,不按病證分類,只記各方的適應症,缺乏論述和發揮。現存1919年上海錦章書局石印本。

《外科活人定本》

外科著作。四卷。明·龔居中撰。撰年不詳。卷一為調治心法,秘傳口訣,十善十惡證候,常用外科藥方,圖形七症,十症、十三症等30個病證;卷二為圖形十一症,又十一症,十三症、十五症等50個病症;卷三為癭瘤、流注、麻瘋、楊梅、瘡癬及頭、面、耳、鼻、口舌、牙、喉諸瘡;卷四為外傷、中毒蟲獸傷等。末附經驗通用方。現存明、清刻本。

《外科方外奇方》

外科方書。四卷。清·淩奐撰。撰年不詳。本書收集作者常用的外科經驗方(包括五官科及皮膚科),分為升降部(系化學製劑類)、圍藥部、內消部、內護部、化毒部、拔毒部等共21類,附補遺方1類。現有《三三醫書》本和《珍本醫書集成》本。

《外科發揮》

外科著作。八卷。明·薛己撰。刊於1528年。書中簡要論述了腫瘍、潰瘍、發背、腦疽、肺癰、肺痿、瘰鬁、咽喉、楊梅瘡等31類外科疾患的治療原則和治療方劑。每一類外科疾病的論述之後,均詳細記述了作者治療該病的驗案,使全書有論有方而又有臨床實踐。文字簡明,切於實用。現存明刻本、石印本和《薛氏醫案》本。

《外科大成》

外科著作。四卷。清·祁坤撰於1665年。卷一為總論部,闡述癰疽等病的診治要點、各種治法及常用方劑;卷二-三為分治部,按照頭面、頸項、背、腰、胸腹等身體部位分列各種外科疾病的證治、驗案;卷四為不分部位的大毒與小疵(包括各種內癰、疔瘡、流注、癭瘤、金瘡等全身性疾病)及小兒瘡毒的證治。本書在外科辨證和治法方面均較詳細,章法嚴謹而又比較規範,清代官修的《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即以此書為藍本。現存十多種清刻本和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外科傳薪集》

外科方書。一卷。清·馬培之撰。撰年不詳。本書記述作者的外科臨床備用方劑共200餘首,不分類,說明也較簡略。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195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外科

學科名。中醫學以外科命名本專科者始於宋。見宋代伍起予《外科新書》,為存目外科專書。宋代以前之外科多以瘍醫之類名之。是研究體表病證的病因、病理、證候、診斷、治法、醫療技術等之專門學科。包括有癰、疽、瘡、瘍、疥、癬、傷折等等疾病。宋以後此類疾病之專門著作多以外科名之。

外灸膏

敷貼用方藥之一。《楊氏家藏方》:“外灸膏:治一切虛寒,下利赤白,或時腹痛,腸滑不禁,木香、附子(炮去皮臍)、蛇床子、吳茱萸、胡椒、川烏頭,已(以)上六味各二錢,右件為細末,每用藥末三錢、白麵二錢,生薑自然汁打作糊,攤在紙上,當臍上貼之,衣物蓋定,用熨斗盛之武火熨之。”

外經

解剖結構名。出《靈樞·刺節真邪》。指行於四肢和皮膚的經脈。《黃帝內經太素》:“……十二經脈,入府藏者,以為內經,行於四支(肢)及皮膚者,以為外經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滎輸治外經,合治內府。”

外金津玉液

經外穴名。見《芒針療法》。在頸部中線甲狀軟骨與舌骨之間廉泉穴直上1.5寸,兩旁各開0.3寸處。局部有頸外動脈分支和頸神經分支。主治中風失語,流涎,及舌面潰瘍,舌肌麻痹或痙攣,口腔炎等。向舌根方向斜刺0.5-1寸。

外踝疽

病名。生於足部外踝部之癰疽。見《證治準繩·瘍科》卷四。又名腳拐毒、穿拐毒、鞋帶癰。與內踝疽相對應,證治相似。但因所發部位在三陽經,故宜內服內托羌活湯。參見附骨疽條。本病與現代之踝關節結核或慢性骨髓炎相似。

外踝尖

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足外側面,外踝的凸起處。主治淋病,腳氣,牙痛,白虎曆牙風痛,小腿外側肌群痙攣等。點刺出血。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外踝

解剖結構名。出《靈樞·骨度》。又名核骨。指腓骨下端向外的骨突。

《外候答問》

診斷學著作。十二卷。陸錦燧輯於1920年。書中以問答體例先論脈診、舌診,次按人體身形各部依次論述其相應的證候。所列證候,涉及內、外、婦、兒、五官各科。對每一證候所屬的陰陽、臟腑、病原及有關預後等。對於明確診斷,辨別病候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存1920年鉛印《(魚孚)溪陸氏醫述》本。

外寒失血

病證名。寒邪鬱於經絡而致吐血。見《不居集》卷十三。因寒邪不能發散,壅遏於經絡,逼血外出,因而吐血。須當發散寒邪。

外寒內熱

病證名。見《傷寒論》。

①外假寒而內真熱。參見真熱假寒條。

②表寒未解,裏熱已盛。參見表寒裏熱條。

外寒

病證名。見《素問·調經論》。

①外感風寒。因寒邪襲表,陽氣不得宣通透泄,可致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脈浮緊等症。

②指體表陽氣不足,形寒怕冷。

外關內格

脈學術語。脈象。出《難經·三難》。脈來上溢於魚際。為陽氣關閉於外,陰氣格拒於內,故稱。

外關

經穴名。出《靈樞·經脈》。屬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之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之前臂骨間背側神經,正中神經之骨間掌側神經,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前臂骨間掌側動脈本幹。主治感冒,頭痛,發熱,耳鳴,耳聾,目痛,咽腫,口眼?斜,瘰鬁,胸脅痛,手顫指麻,肘臂屈伸不利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外勾

經穴別名。出《針灸大全》。《東醫寶鑒》作外丘。即伏兔。見該條。

外格

病證名。出《靈樞·終始》。陽氣亢盛之極,盈溢於外,不能與陰氣相交所致的格拒現象。

外感中暑瀉

病證名。夏秋之季感受暑濕所致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症見忽然腹痛,煩悶口渴,板齒幹焦,暴瀉糞水,腸鳴飧泄,痛瀉交作。治宜清暑利濕,脈虛細,體弱者,用藿香參桔煎;脈洪滑,熱重者,用黃連香薷飲;熱輕者,用木通湯。均宜調服六一散。參見暑瀉條。

外感中熱瀉

病證名。內有積熱,外中熱邪所致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症見發熱口渴,唇幹齒燥,面赤煩躁,小便赤澀,小腹中一汛即瀉,一瀉即止,少頃複痛複瀉,肛門如火,糞色色黃。治宜清熱止瀉,脈浮數者,熱在表,用柴葛芩連湯;脈沉數或數實者,為裏熱重,用家秘枳殼黃連湯調六一散;二便澀滯者,宜八正散清熱利濕。參見熱瀉條。

外感燥痰

病證名。因時令燥熱幹犯肺胃所致燥痰證。亦稱火痰。見《症因脈治·外感痰症》。症見發熱唇焦,煩渴引飲,喘咳短息,時作時止,吐咯難出。治宜清熱潤燥,降火化痰,用竹葉石膏湯、二母石膏湯、二母二陳湯等方。參見燥痰條。

外感遺尿

病證名。外感熱病中出現小便失禁。見《症因脈治》卷一。因溫邪逆傳心包,神識昏迷,故令小便自遺,尿色黃赤,脈數。治宜清心瀉火為主,用導赤各半湯。裏實腹滿便秘者,用三化湯;外用表邪者,用羌活防風湯;挾痰挾滯者,用導痰湯、枳實消滯湯。參見遺尿、小便不禁條。

外感腋痛

病證名。感受風寒、燥熱等外邪所致的腋痛。見《症因脈治·腋痛論》。詳腋痛條。

外感腰痛

病證名。感受外邪所致的腰痛。見《症因脈治·腰痛總論》。有風濕腰痛、寒濕腰痛、濕熱腰痛、風腰痛、風寒腰痛、風熱腰痛、濕腰痛等。以實症居多。治療以祛邪通絡為主。詳各條。

外感牙衄

病證名。外感風熱侵入陽明經所致齒牙出血。《症因脈治》卷二十:“外感牙衄之症,身發寒熱,煩悶不安,目痛頭額痛,鼻幹不眠,牙血暴出。”因太陽表邪,侵入陽明,或陽明本經熱甚所致。治宜清熱解表,可選用葛根羌活湯、幹葛防風湯、幹葛清胃湯等方。參見衄血有關條。

外感休息痢

病名。因外感失表,過早收澀,致邪伏腸間,痢疾時作時止,經久不愈。為休息痢之一。見《症因脈治》卷四。詳休息痢條。

外感泄瀉

病證名。因感受外邪所致的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包括外感風瀉、外感寒邪瀉、外感中暑瀉、外感中熱瀉、外感濕瀉及肺燥作瀉,詳見各條。

外感小便不利

證名。感受外邪所致小便不利證。見《症因脈治》卷四。包括運氣小便不利、傷寒小便不利、陰寒小便不利。詳各條。

外感溫病

指感邪即發的溫病。見《溫熱經緯·葉香岩外感溫熱篇》王士雄注。與伏氣溫病相對而言。詳見溫病有關條。

外感胃脘痛

病證名。感受寒邪、濕熱所致的胃脘痛。見《症因脈治》卷一。寒症多見於中氣素寒,熱症多見於內有積熱者。寒邪入胃,凝結痰飲食積者,其人向無此症,偶值時令暴寒,心下卒然悶痛,惡寒厥冷,二便清利,口吐冷沫,先用五積散,繼用溫胃湯。濕熱所傷者,於時令暴熱,心下忽見絞痛,手足冷而頭額多汗,身惡寒而口燥舌幹,大便瀉而溺色黃赤,治用清中湯。參見胃脘痛條。

外感吐血

病證名。內有積熱,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吐血。《症因脈治》卷二:“外感吐血之因,內有積熱,諸經火盛,外有風寒,束其肌表,血絡熱甚,不得外越,妄行上沖。”外感風熱者,兼見發熱頭痛,鼻幹口燥,或有咳嗽,脈象浮數,宜外散風熱,兼清熱涼血,用桑杏湯加藕節、茅根之類。外感風寒者,兼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宜外散風寒,內清裏熱,用羌活沖和湯加減。若表邪已解,仍吐血發熱,目痛不眠,為陽明熱盛,宜清陽明裏熱與清熱涼血兼顧,用幹葛石膏湯、犀角地黃丸等方。亦有寒邪鬱於經絡而致吐血者。詳外寒失血條。

外感吐酸水

病證名。素有濕熱鬱結,複冒外寒所致吐酸症。見《症因脈治》卷二。症見發熱,嘔吐酸水,甚則酸水浸漬胃脘,吐出酸水令牙關酸澀不能合,脈多帶弦。屬本熱標寒之症,不宜驟進苦寒,治當辛散。脈弦數者,用防葛平胃散、家秘神術湯,甚者加梔子、黃連。脈弦遲者,用辛熱辛散,宜草豆蔻丸、薑桂大順飲、連理湯。參見吐酸條。

外感頭痛

病證名。感受外邪所致頭痛。起病較急,頭痛持續不解,位有惡寒、發熱、鼻塞流涕、骨節疼痛、咳嗽等症,多屬實證。外感頭痛由於外邪性質、受邪部位和疾病發展階段不同,有傷風頭痛、傷寒頭痛、風寒頭痛、風熱頭痛、風濕頭痛、傷暑頭痛、太陽頭痛、陽明頭痛、少陽頭痛等不同名稱,詳見各條。

外感嗽血

病證名。因外感時邪損傷肺絡所致的咳嗽帶血。見《症因脈治》卷二。因風寒外束肺熱內鬱者,症見發熱形寒、咳嗽、脈象浮大,宜清熱解表,用瀉白散加荊芥、防風、葛根之屬。因風熱犯肺者,症見發熱口幹,脈象浮數,宜宣肺清熱,用桑杏湯。因燥火傷肺者,症見鼻幹咽燥,舌紅脈數,宜清燥潤肺,用清燥救肺湯。如血出較多,加茅根、藕節等藥。本證見於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與支氣管擴張症合併感染等病。

外感濕瀉

病證名。濕邪外侵,脾氣不運所致的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症見水瀉腸鳴,腹反不痛,或嘔而不渴,身重身痛,脈多濡軟,或細澀,或浮緩。治宜祛濕、利小便,用胃苓散、平胃散。表症較重,見身熱身痛脈浮者,用敗毒散、羌活勝濕湯解表祛濕。參見濕瀉條。

外感濕痰

證名。外感濕邪,與體內水濕互結所致的病證。濕痰證之一。見《症因脈治·外感痰症》。多因坐臥卑濕之地,或感受雨濕,與體內水液交凝而致。症見身發寒熱,面目浮腫,惡寒頭痛,身痛不能轉側,嘔吐噁心,煩滿不渴。治宜散風除濕,用羌活勝濕湯、化痰二陳湯、平胃散等方。參見濕痰條。

外感三消

病證名。感受外邪引起的消渴病。見《症因脈治》卷三。有燥火、濕火之分。詳見燥火三消、濕火三消、消渴條。

外感嘔吐

病證名。感受外邪所致的嘔吐。見《症因脈治·嘔吐論》。常並見惡寒發熱、頭痛、脘腹痛、泄瀉等外感表症與腸胃症狀。外邪嘔吐有風氣嘔吐、寒氣嘔吐、暑氣嘔吐、濕氣嘔吐、濕熱嘔吐、燥熱嘔吐等,詳見各條。

外感衄血

病證名。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見《症因脈治》卷二。其症惡寒身熱,頭疼身痛,鼻孔出血。多因外感風熱;或內有積熱,外冒風寒;或太陽失表,熱鬱於經;或陽明失下,熱鬱於裏;或溫病誤用辛溫,擾動經血所致。外感風熱,有表證而見發熱口幹,頭痛目瞑者,治宜清解,方用桑菊飲加丹皮、茅根、黃芩等。陽明失下,熱鬱於裏者,多兼漱水不欲咽,治宜清下,用養營承氣湯去歸、樸,加丹皮、牛膝、茅根。溫病誤用辛溫,擾動經血致衄者,治宜清熱涼血,用黃芩芍藥湯、犀角地黃湯加連翹、玄參、葛根、茅根之類。參見鼻衄條。

外感痢疾

病證名。見《症因脈治·痢疾論》。為寒濕痢、濕熱痢、燥熱痢、疫痢的總稱。詳各條。

外感咳嗽

病證名。感受外邪所致的咳嗽。見《景嶽全書·雜證謨》。《醫門法律》卷五:“風火熱濕燥寒,皆能乘肺,皆足致咳。”表現為起病較急,聲盛而濁,兼見寒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咽幹、喉癢等外感症候。多屬實證,治宜祛邪宣肺。由於外邪性質和兼感的不同,有傷風咳嗽、傷寒咳嗽、傷熱咳嗽、傷暑咳嗽、傷燥咳嗽、傷濕咳嗽、風寒咳嗽、冷熱嗽、時氣咳嗽等不同,詳見各條。

外感結胸

病證名。因外感病邪內陷與胸中痰飲互結所致的結胸。結胸有內傷、外感之別。《醫學衷中參西錄·論結胸治法》:“外感結胸,傷寒與溫病皆有。傷寒降早可成結胸,溫病即非降早亦可成結胸,皆外感之邪內陷與胸中痰飲互相膠漆也。”無論傷寒、溫病,治法皆同,俱可用《傷寒論》之大陷胸湯及大陷胸丸,斟酌病之輕重淺深,分別用之。參見結胸條。

外感肩背痛

病證名。因感受外邪所致肩背痛。或因火熱傷肺;或肺素有熱,風寒外束肌表所致。見《症因脈治》卷一。火邪傷肺者,症見背痛肩痛,發熱不惡寒,反惡熱,煩躁不寧,便閉便赤,口渴唇焦,用家秘瀉白湯、清燥清肺飲。風寒傷肺者,症見背痛肩痛,頭痛發熱,內雖煩躁,外反惡寒,用羌防瀉白散。參見肩背痛條。

外感寒邪瀉

病名。感受寒邪所致的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如寒邪直中三陰經,症見惡寒身痛,不發熱,口不渴,小便清白,腹中疼痛,泄下水穀,脈沉遲,用理中湯、真武湯等方。若腸胃有熱而寒邪外束,則瀉而惡寒、發熱、身痛、口渴、脈浮,用葛根黃芩黃連湯、羌活湯等方。

外感腹脹

病證名。感受六淫之邪所致的腹脹。見《症因脈治·腫脹總論》。有傷寒腹脹、風濕腹脹、濕熱腹脹、寒濕腹脹等,詳各條。

外感風瀉

病證名。風邪入於腸胃所致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症見惡風發熱,自汗頭汗,頭痛額疼,瀉下水穀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證者當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風湯調五苓散,幹葛防風湯調六一散,防葛湯調胃苓散等方。參見風泄條。

外感惡寒

病證名。惡寒證之一。由感受外邪所致惡寒。《張氏醫通》卷三:“外感、內傷……皆有惡寒,非陽獨虛也。”外感惡寒者,兼見脈浮緊,頭痛拘急,身疼微惡寒,發熱。參見惡寒條。

外感呃逆

病證名。感受外邪所致的呃逆症。見《症因脈治·呃逆論》。邪傳半表半裏,症見身發寒熱,嘔逆作呃,脈弦大者,治宜和解,用小柴胡湯。熱邪結裏,症見內熱口渴,唇焦便赤,脈沉數者,治宜攻下熱邪,用承氣湯;若胃熱便利,用瀉心湯;胃中兼痰火攻沖,呃逆乍發乍止,連續不已,脈滑大而數者,宜梔連二陳湯。參見呃逆條。

外感短氣

病證名。外邪襲肺所致的氣短不能相續。見《症因脈治》卷二。因六淫之邪侵襲肌表,繼入於裏,致氣道受阻,呼吸不能接續。症見身發寒熱,呼吸不利,短息出入,似喘而不急促。脈緊為寒邪,洪數為風熱,躁疾為燥邪,弦急為肝膽邪逆。治以祛邪為主,冒寒用三拗湯,冒風用防風瀉白散,傷燥熱用石膏瀉白散、清肺飲。脈見促結,用宣通法;脈見沉伏,用升散法。參見短氣條。

外感喘逆

病證名。由外感六淫引起的氣喘。見《症因脈治·喘症論》。包括風寒喘逆、暑濕喘逆、燥火喘逆等。詳各條。

外板

解剖名稱。為牙齒所在之處。《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則為牙,內床則為齒。”

外八卦

推拿穴位名。位於左手掌背中心周圍。《針灸大成》卷十“陰掌圖各穴手法仙訣”:“外八卦,通一身之氣血,開臟腑之秘結,穴絡平和而蕩蕩也。”參見八卦條。

啘通“噦”。指幹嘔。《類證活人書》卷十:“幹嘔者,今人所謂啘也。”《醫經溯洄集·嘔吐幹嘔噦咳逆辨》:“無啘與噦,蓋字異而音義俱同者也。”詳見噦、幹嘔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