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科醫鑑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中國兒科醫鑑

作者
大塜敬節
年份
公元1936年
底本
出自《皇漢醫學叢書》第九冊,1936年上海世界書局刊行(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第一章 麻疹

【症候】本病之潛伏期。通常十日至十一日。少則九日或七日。潛伏期短。則前驅期長。從傳染至發現。通常為期十四日。在此時期中雖不呈何種症象。亦有輕度之障礙。如遊戲心減。感覺疲勞。食慾不振。輕者呈加答兒症狀。晚來體溫上升。是等症候。尤在前驅期為顯著。

前驅期通例三日。或五日。始現加答兒與熱候。亦有不顯著者。眼瞼結膜強而發赤。分泌多量膿性黏液。而起羞明。鼻黏膜亦同樣腫脹。有噴嚏。間有衄血者。同時或兼發遲緩之乾性咳嗽。發聲嘶嗄。而呈假性格魯布狀。此期之體溫。第一日。三十八度五分。乃至三十九度五分。經過前驅期。則溫度高升。自覺頭痛。食慾不振。嘔吐。下痢。咳嗽。往往妨及睡眠。在此時期以口腔黏膜。咽頭及扁桃腺之加答兒外。在診斷上尤所緊要者。即是克蒲利子枯氏斑。其先皮膚髮疹。在一二日或三日之中。口頰黏膜及下列臼齒之對部分。發現小斑。呈針帽頭大之鮮紅色。其中央有真珠樣白色之圓點。觸之覺平面稍稍隆起。此即克蒲利子枯氏斑。決不現於他種疾病。故在診斷上甚有價值。在發疹之前一二日。屢在克蒲利子枯氏斑上。現固有之黏膜。色鮮紅而軟。或者硬口蓋黏膜上。呈小星狀之紅色斑。發疹如無減輕之傾向。則症狀更增凶惡。體溫上升。眼瞼結膜發赤極強。畏明。鼻加答兒及咳嗽均烈。全體亦現強烈之症狀。

麻疹發斑。初現小紅色。其斑恆在耳殼之前後。及顏面。頭部。極易擴大於軀幹。上膊。大腿。前膊等處。約二日而遍及全身矣。最初斑形甚小。漸次大如帽針頭。繼達豌豆之大。其扁平者稍隆起。其色初鮮紅。漸次而成火焰色。其形之大小。如不規則之星狀。皮疹發生繁多。以致互相融合。呈現種種不整齊之形狀。但決無廣泛性在各不整形之斑間常有正規色之健康皮膚存在神經質之小兒。故有癢感。發疹達於全盛時代。一二日後始漸次褪色。從發生之順序。平均二日為發疹之始。三日至四日。漸次消失。留褐色之痕跡。褐色斑則經十日乃至二十日。尚能認出也。以後為落屑期。即發疹消去時期。此期中皮膚之狀況。與猩紅熱無異。顏面有糠粃狀之小鱗屑。其他部位通常甚弱。漸次於一周內剝落。

其體溫熱度。如無合併症。常與發疹出現。共同上升。至第三日發疹時。仍保持稍同之程度。此為達點時期。以後則溫度下降。其最高溫度。三十九度至四十度。或四十度與四十一度。

本病之經過中。屢起中耳炎。此炎症由歐氏管蔓延而來。舌乾燥而被白苔。口唇乾如裂創。開口則感疼痛。並有難堪之乾性咳嗽。至發痛時期。則往往輕快。聽診時。肺臟不異於尋常。其屢屢有濕性之水泡音者。乃挾腸加答兒。腎臟炎。肺炎。腦膜炎等症之併發症矣。

【療法】前驅期即黏膜之加答兒症狀時期。應用葛根湯。發疹期尚可用之。此時屢現小柴胡湯證。又見高熱。煩渴。舌白苔而乾燥。口唇乾如欲裂者。則當用石膏之配劑。可選用大青龍湯。小青龍湯加石膏湯。越婢湯。越婢加半夏湯。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等。又可用葛根湯加石膏。小柴胡湯加石膏。

中耳炎初期。亦多用葛根湯。迨化膿時。則頓服排膿湯或排膿散。病勢進行。則服小柴胡湯。或小柴胡加石膏。或用大柴胡湯。排膿不止時。兼用伯州散。

腸加答兒。可用葛根湯。葛根黃芩黃連湯。小柴胡湯。黃芩湯。甘草瀉心湯之類。其兼肺炎者。亦當從證選用麻症之治方。若頻發咳嗽不止。則用橘皮竹茹湯。半夏厚朴湯。麥門冬湯之類。

其起腦膜炎者。可服調胃承氣湯。桃核承氣湯。大小柴胡湯。葛根湯。白虎加人參湯。有時四逆湯真武湯之類。亦可用之。

備考

[保嬰撮要]

葛根黃連湯。(葛根黃建黃芩湯亦同)麻疹之後。治身熱極效。

[張氏醫通]

乾薑黃芩人參湯。主治麻痹。兼治痢病。

[類聚方廣義]

罹麻疹。脈浮數。發熱。身痛。腰痛。喘咳諸症。表實而疹發不齊者。用麻黃湯。大青龍湯。主治麻疹脈浮數。寒熱頭眩。身體疼痛。喘咳及汗出而煩躁者。麻疹初期。惡寒發熱。脈浮數。或乾咳下痢。用葛根湯。若寒熱甚熾。咽頭有刺戟症狀。心胸煩悶者。兼用黃連解毒湯。

麻疹。胸脅苦滿。心下硬塞。嘔吐。腹滿痛。脈沉者。用大柴胡湯。

麻疹大熱讝語。煩渴唇舌燥裂。脈洪大者。用白虎湯。

[慄園雜纂]

麻疹兼喘惡候也。諺云喘而咳嗽者。可療。喘而不咳嗽者。難治。

麻疹為熱毒。故舌多胎。白苔者輕。黃苔者重。

麻疹之色鮮明如錦者吉。黑晦如煤者凶。不出於頭面者重。紅紫黯者。亦為重症。

凡出麻疹者。貴透徹。故先用發表劑。使毒盡達肌表。若誤投寒涼之藥。毒必內伏。不能透出。故多毒氣內攻。甚或喘悶而斃。

麻疹現形三日之後漸次沒落。不早不遲。佳候也。一二日後疹即收沒者。常有變證。宜謹慎調攝。切勿大意。須防風寒之侵襲。及避穢氣之觸受。否則其毒往往內攻。輕者煩渴譫狂。重則神昏悶亂。疹毒上衝。以致血液妄行。溢出鼻孔。宜用解毒之劑。毒解則血溢亦止。

麻疹之餘毒未盡。則發生種種變端。或於膚表結成瘡毒。治之不易。若在耳眼筋骨者。亦難於醫治。其或精氣不振。形體羸瘦。精神倦怠。飲食減少。咳嗽不止。便泄不實。餘熱不除等證。往往變為勞瘵。

[橘窗書影]

麻疹最初用葛根加桔梗湯使發汗。往來寒熱似瘧者。用小柴胡湯。疹已出而躁煩口渴者。用白虎湯。煩渴而瀉下者。用豬苓湯。便泄不止者。用柴胡湯。小承氣湯。吐血衄血者。用瀉心湯。輕者用黃芩湯。餘熱未退者。用竹葉石膏湯。微熱咳嗽不止者。用小柴胡加葛根草果天花粉。

第二章 猩紅熱

【原因】猩紅熱亦屬麻疹等之傳染性小兒病。且較麻疹為多。大人亦有患之者。

猩紅熱有先天的。永久免疫性。故人有終生不罹此疾者。其有仍罹猩紅熱者。大抵未得後天之免疫性耳。

【症候】猩紅熱之潛伏期不足二十四小時。平均持續四日乃至七日。前兆期亦往往不過數時間。多則一日至二日。其起時。反覆惡寒或始於一日之戰慄。小兒則發全身痙攣。次則體溫上升。達三十九度。乃至四十度噁心。嘔吐。心悸亢進。全身倦怠。頭痛。咽喉疼痛。嚥下困難。咽頭黏膜及扁桃腺發赤且腫脹。

舌之邊緣強度發赤。中央及底基部帶青灰白色灰白黃色之苔。脈搏與體溫升騰時。增加五百二十至五百五十之間。

發疹期之體溫更上升一層。脈搏亦增多。發疹先發現於頸部。及鎖骨部。此後於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之內。蔓延於軀幹及四肢。惟顏面較少。而頤部及鼻部局所的血管痙攣。而呈蒼白色。此為鑑別徵候之要點。

猩經熱之發疹。呈鮮活之赤色。粗看之。有平等蔓延之狀。熟視之。發現集簇無數之深紅色細點。壓之則褪色。皮膚之潮紅漸次增加。患者往往感覺焮灼辛辣。或感皮膚瘙癢。末梢部之淋巴腺往往腫脹。最甚者感壓痛。此期軟口蓋及懸壅垂並。扁桃腺更增腫大。其他顎下腺亦增腫大。頸腺。耳後腺。腋窩腺。肘腺。鼠蹊腺等亦腫大。此期舌面深紅色。菌狀乳嘴腫脹。此所謂覆盆子舌或貓舌也。舌面凸凹相交。其狀如覆盆與貓舌。

皮膚髮現疹點後三日或四日始達極度。三日至四日間。持續不變。漸次褪色。其後一周之後。漸次褪盡。皮膚外觀恢復。

發疹期後即落屑期。亦有發疹期未終了即開始落屑期者。通常發疹後最早發現落屑之部位。為頸部。落屑稀如糠粃狀。多連續片。及膜狀即層片狀之落屑。為猩紅熱之特徵。

落屑期中。體溫無變化。故患者頗覺爽快。喜靜臥。此期持續平均十四日。患者於感染後第四周之終。乃全愈。

【療法】初起時患寒。用葛根湯。大青龍湯。發熱。噁心。嘔吐者。用小柴胡湯。以上凡口渴。躁煩。頭痛者。用小柴胡湯加石膏。或白虎加人參湯。咽頭腫痛與嚥下困難者。用桔梗湯。排膿湯。排膿散之類。淋巴腺顯著腫大。用小柴胡湯加石膏。大柴胡湯四逆散小陷胸湯等。

嘔吐者。不能不藥。用甘草湯。小半夏加茯苓湯。

併發病之治方。可參照各疾病條下。

第三章 百日咳

本病呈一種特有之發作性咳嗽。為接觸傳染病之一。古之「疫咳」、「頓嗽」、「痙咳」即此病也。

【原因】由於咳嗽之際。唾液涎沫飛散。成為間接傳染。凡人多有感染素質。故屢屢流行。一歲至三歲者。最易感染。一經遭罹後。能得後天之免疫性。故罕有再犯者。

【症候】潛伏期之持續不一。平均一周。短者三四日。長則二周。前驅期與病發期。有種種之程度。大體區別為三期。

(一)加答兒期 其始為鼻加答兒。咳嗽。結膜潮紅。嘶嗄等之症狀。與單純之加答兒甚難區別。此症候經過一周或二周。或半周。或四周。咳嗽漸次猛烈。頻發於夜間。而有一定時間之發作性。

(二)痙攣期 強迫的咳嗽。夜間尤多。痙咳發作。屢有前兆。如不安。不快。頸部或癢。或胸部感覺壓迫。趨於母懷。或憑於椅桌器物之上。更有咳而嘔吐者。

發作時先見延長深呼吸。次即連發盛烈之短咳。其間吸氣不利。顏面潮紅。結膜發赤。開口則舌出於外。此發作未終。又復加頻咳。如此返復數回。遂呈窒息狀態。最後排出黏稠如玻璃狀之黏液。而為一發作之終。此發作一晝夜。通例五回或十回。有時達三十回以上。痙攣期普通三周至六周。

(三)輕快期 又此期發作性之次數與強度均減。嘔吐亦除。特種之性狀亦失。但加答兒性狀之咳嗽。則永永存留。

經過三期如無合併症。則四周至十周可愈。此時之小兒顯然衰弱。為結核發生之好機會。如在輕快期中復罹氣管枝加答兒。則必更起痙咳。

以上所述。為中等症候。輕者。經過二三周。往往不呈顯著之發作。反之。重篤之症狀。則高熱。不安。障礙睡眠。脈搏速。發作劇。呼吸困難。嘔吐劇烈。此時雖無併合症。亦能致死。

【療法】加答兒期中有一般風邪時。用麻黃湯。葛根湯。小青龍湯。小柴胡湯。加減之。

入痙攣期。呈痙攣性之咳嗽者。用甘草乾薑湯。苓桂甘草湯。苓桂五味甘草湯。柏葉湯之類。而半夏厚朴湯。橘皮竹茹湯。桔梗湯。小柴胡湯。麥門冬湯等。亦可從證運用之。

余對於百日咳。內服以上方劑。更須限制肉食。其體質衰弱者。嚴避風寒。因肉食。則必發作猛烈而回數增加。禁肉食。能使發作頓減。屢試不爽故也。

今日西醫所使用之藥。治百日咳者。如康德兒。基夫亞兒。屋伊希寧。可衣希富斯登等之中。亦稍有效果。但因注射時之哭泣。往往引起病之發作。而基夫亞兒之注腸。尤足致身體於衰弱。既苦幼兒。而復奪其生命。豈西醫家之所能顧到哉。

知友鬆村又一君。其長男畝夫君。於昭和七年春。罹百日咳。近鄰之醫家加以療治。病勢益劇。身體衰弱。求治於余。乃與小柴胡湯合甘草乾薑湯。內服一月。即漸痊愈。

又八年六月。長女畝美君。罹百日咳。與小柴胡湯合半夏厚朴湯。分十日投之。亦見全愈云。

[蕉窗雜話]

頓嗽(百日咳)之治方。明清方書。有麥門清肺飲數種。但冗雜而少效。余近用橘皮竹茹湯加半夏蘇子。羸瘦。咳逆甚者。兼用麥門冬湯加五味子桑白皮。其勢劇者。用勝聖散。(鼴鼠霜一味)日久咳不止者。用參花煉。(人參天花粉煉蜜)大抵收效。

第四章 窒扶的里

窒扶的里者。因窒扶的里菌惹起之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也。患咽喉或其他之黏膜。尤在上氣道黏膜上。附生義膜。又因菌體上發生之毒素。起中毒症狀。引起麻痹。

【原因】窒扶的里菌為病原。二歲至五歲之兒。最多罹患之。

【症候】窒扶的里之症候頗多。因其病機之位置。傳染之強度。及各人之素質而異。而以現於扁桃腺者為最多。

潛伏期無一定。大抵二日至四日。當發病之時。多現一般症狀。即顏貌蒼白。倦憊。食欲減退。有時嘔吐。頭痛。年長之小兒感嚥下困難。其次體溫升至三十八度。或三十九度。脈搏頻數。顎下腺稍稍腫大。有壓痛。舌生白苔。從咽頭可以望見。兩側扁桃腺。亦現中等度之腫大。或潮紅。其一側或兩側之表面約佔三分之一。或佔半面積之白色義膜。其初期不遇見其中等度之扁桃腺炎。或腺上生輕度之黏液異物。此義膜隨扁桃腺腫大。炎症遂增加而速擴。甚至有將扁桃腺全蔽之狀。在此程度中。病機屢進行而屢停止。同時側方及咽頭後壁擴大。四五日之後。義膜亙兩扁桃腺。軟口蓋。懸雍垂及咽頭壁之一部。扁桃腺炎亦漸擴大。兩側相接。分泌多量之黏液膿性物。致起呼吸困難。而發鼾聲。口腔生惡臭。顎上淋巴腺亦強烈腫大而壓痛。

全身症狀日日增加。熱候上下於三十八度乃至三十九度五分之間。脈搏頻數微小。顏貌蒼白。呈苦悶之狀。食思缺乏。嚥下感疼痛。睡眠妨礙。此際內臟諸器官大概無變。肺臟依然常態。心臟往往有僧帽瓣及肺動脈收縮期的雜音。脾臟。肝臟。稍稍腫大。尿中多見蛋白及圓壔。

以上為中等疫病症狀。輕者無全身症狀。重者發高熱。嘔吐。頭痛。年長之小兒感嚥下困難。扁桃腺於發病第一日。已稍被帶汙穢色之義膜。此時懸雍垂。軟口蓋及咽頭後壁迅速擴大。扁桃腺強度腫大。與懸雍垂同遮咽頭內之視界。嚥下顯著障礙。鼻扎不能呼吸。口內放出惡臭。屢屢分泌多量之水樣或血性。顎下淋巴線強度腫脹。其周圍組織生侵潤。強壓痛。持續至五日乃至七日。往往起氣管枝肺炎。全身症狀早犯者。顏面顯著蒼白。呈無欲狀態。口渴。食思全無。體溫升至三十九度乃至四十度五分。入高熱情形。脈搏小而頻數。緊強而弱。二日之後脈搏幾無。不能按尋。心絃微弱。心尖有雜音。肝臟腫大。又恆起腎臟炎。此名為腐敗性窒扶的里。或惡性窒扶的里。

喉頭上佔居窒扶的里者。其症甚為危險。但屢有遭遇之者。尤以幼稚之小兒童為甚。

症候來時。聲音嘶嗄。經日竟致全無聲息。咳嗽乾性。所謂格魯布咳也。此症呈特有之犬吠聲。或軋鳴聲之性質。同時又現前後喉頭狹窄之症狀。即吸氣曳長。有雜音。呼氣亦生障礙。呼吸困難。則血液之炭酸增積。以致口唇。口圍。指爪。發現青紫色。身體不安。不能靜臥。感激烈之呼吸困難。空氣有稍稍從聲門通過之模樣。顏面四肢蒼白色。汗冷。意識溷濁。此外有來自鼻腔。口腔。結膜。皮膚等之窒扶的里者。患屢起氣管加答兒及氣管枝肺炎。或併發心臟炎。而起心臟麻痹。咽頭窒扶的里之後。亦有起口蓋筋麻痹。

【療法】窒扶的里血清有效果。吾人於內服藥之外。必注射窒扶的里血清。扁桃腺腫大。附著義膜。或黏液膿性之分泌物凝著之際。宜與排膿湯。排膿散。桔梗湯。半夏苦酒湯。或頓服桔梗白散。本病之中等程度以上。屢有口渴。煩躁。高熱。舌見白苔亦見乾燥者。宜從證選用白虎湯類之方劑如小柴胡湯加石膏。大青龍湯。越婢加半夏湯。

喉頭窒扶的里狹窄症狀。必施用手術。在用手術以前。頓服桔梗白散。使義膜大半吐出。便見輕快。

重症如半毒狀者。屢見腳氣衝心。而訴苦悶者。最為危候。其症情為大小便閉塞。胸腹膨滿。抵抗強大。胸內甚苦悶。全身呈急性鬱血之症狀。肝脾腫大。脈微而細數。

如此之際。即打窒扶的里血清亦無效。宜速服走馬湯使之吐下。冀其萬一之生。

第五章 流行性耳下腺炎

本病為耳下腺急起腫脹。所謂觸接性傳染病也。人呼為之「蝦蟆瘟」。或呼「時毒」或稱「痄腮」、「發頤」。

【原因】本病之原因未明。五歲至十五歲之兒童尤易罹之。

【症候】潛伏期二周半至三周。前驅期半日或一日以上。覺不快。不安。食慾不振。或惡寒。或輕熱。衄血。耳內騷鳴。或感疼痛。

病之發生。始於耳下腺腫脹。初在側面。耳殼下先見腫大。此際無壓病。皮膚多變化。僅覺光澤。紅潮。感微熱者甚稀。腫大二日至三日。漸次大增。從乳嘴突起。佔有下顎角之間。壓上耳殼。頤部一體腫大。呈異樣容顏。腫脹漸大。附近亦生浮腫。感不快之緊張。口之開閉困難。咀嚼疼痛。耳重聽。感疼痛。如此極度腫大。經過二日。即急速減退。

同時其他唾液腺。即顎下腺。舌下腺亦腫大。

熱候不定。多與腫脹同現。或有稍前發熱。持續三日至五日。通常三十八度乃至三十九度之間。重則三十九度以上至四十度者。腫脹減退熱先下降。又熱候不明。

其經過一側耳下腺之終止期乃五日至七日。其兩側者。乃十日至十二日。惡液汁化膿者極稀。

本病屢與睪丸炎併發。成人者多。未成年者少。通常耳下腺漸有腫大。疼痛。乃併發睪丸炎也。其後睪丸。必致瘦削。故若兩側均犯者。每不能生殖。婦女卵巢及乳腺起同樣之炎症。與男子同。至於引起腦膜炎而致死亡者甚稀。

【療法】初期在表證者。用葛根湯。或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表證去而僅耳下腺腫脹者。小柴胡湯。小柴胡湯加石膏。鮮有用大柴胡湯者。起睪丸炎。起卵巢乳腺炎症者。宜用小柴胡湯加石膏。白虎湯。有意想不到之顯著效力。

第六章 哈伊耨梅琴氏病

哈伊耨梅琴氏病者。乃流行性或散存性之中樞神經系統之一種病型。即脊髓前角灰白色之炎症。惟不限於脊髓之前角。大腦。延髓等亦有惹起病變者。故其病型頗不一律。

【症候】潛伏期五日至十日。大多平均九日。其次繼以發熱之前驅症狀。續現初期麻痹。因麻痹而往往波及其他障礙。據烏伊芝枯孟氏之分類。為下列之八種。

(一)脊髓前角炎(脊髓性小兒麻痹)

前驅期之主要徵候為發熱。突然升至三十九度以上。或至四十度。脈搏頻數。同時症狀。意識明瞭。但有時則稍溷濁。嗜眠。此時期局所的變化。為安魏那。氣管枝炎。消化障礙。嘔吐。下痢。或便秘。或全身痙攣。

熱在第一日。溫度升降不一。其延一周至二周者為例外。初期之診斷極為困難。可以留意其重要症狀。為皮膚之知覺過敏。四肢。背部疼痛。(自發痛與運動時之疼痛。)及顯著發汗。

前驅期二日至三日。初發麻痹繼及廣泛部分。此際以痙攣搐搦等為前行。麻痹多弛緩性。能犯下肢及軀幹。而至上與腦神經之分布區域。

麻痹之擴布。能在二三日中達其最大範圍。其後漸次縮小。最初麻痹。難以認識。不過膝蓋腱反射缺損。筋肉緊張度減少。正坐困難而已。犯及腹筋之腹部。為鼓腸性之膨滿。此亦屢見於初期。此時膀胱及直腸。亦起一時性之障礙。

初發麻痹。若不漸次消退。遂入某筋簇而成持久性之麻痹。此麻痹湯弛緩性之末梢性萎縮性麻痹。對於電氣呈變性反應。故初期對於機械的。作電氣刺戟。有興奮性。

呈完全性反應之筋肉。不能冀其筋肉運動之恢復。經過時日。筋起萎縮。漸見羸瘦。遂及於骨骼與皮膚。

持久性麻痹。往往為一下肢。未有一上肢者。有時起上下肢交叉性或偏側性。且其麻痹全肢不平等發現。而犯某部筋簇。下肢腓骨筋或四肢股筋。前筋。骨筋。同時犯者最多。上肢之三角筋犯者亦最多。初期屢見軀幹及頸部諸筋之麻痹。腹筋麻痹。腹壁貽限局性之萎縮部。

麻痹之恢復。早者一周。遲者半年。或半年以上。持久性麻痹之結果。肢之發育。顯然因障礙而短小。其皮膚屢現作蒼白色。或現青紫色。腱側比較冷感。又或筋簇麻痹。其正反對筋之收縮。攣縮變形。漸次因腱之萎縮。筋肉之纖維變性。而堅固其病的位置。

(二)朗礙里氏麻痹型。乃上行性脊髓麻痹。初現下肢麻痹。急速及於軀幹。上肢。犯及呼吸中樞。以致死亡。

(三)延髓及腦橋性麻痹。其重篤之經過。則腦橋及延髓起腦神經麻痹。即視神經。顏面神經眼球筋。懸雍垂。舌下神經等之麻痹能速迷走神經。而犯呼吸中樞。

(四)大腦性麻痹。腦實質炎之際。見痙攣性麻痹。即腦性小兒麻痹之象。

(五)小腦性麻痹。即失眠症。

(六)多發神經炎症。即諸處神經炎之症狀。

(七)腦膜炎症。意識溷濁。頸部強直。呈皮膚知覺過敏等恰如腦膜炎之狀。

(八)不全症或頓挫症。流行時屢見不鮮。若見於不流行之時者。而有顯著之前驅症。則完全可以治愈。

【療法】前驅期用葛根湯。小柴胡湯之類。倘其麻痹不去。則從證可用桂子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加苓朮附子湯。當歸芍藥散。八味丸。黃耆建中湯之類。

第七章 小兒赤痢(附疫痢)

【原因】赤痢者。由細菌或一種之阿米巴惹起之傳染性大腸疾患也。

【症候】潛伏期二日或三日。或至八日。發病之時。屢有發熱。其幼少者。或於發熱之前後起痙攣重要之症候。其糞便之性狀。初則日下數回之通常痢。便後下黏液。便與似血液之膿汁。頻催便意。裡急後重。排便一日達十數回至數十回。排泄量微。下腹部多刺痛。食欲減。口渴。舌被白苔。噁心嘔吐。其初腹部多膨滿。由於左側腹骨窩通腹壁。腹壁腫厚如索體狀。受壓而覺疼痛。後期則腹部陷凹。

病勢因糞便之性質而有種種。有時軟便中和黏液。此中散見線狀或點狀之血液。或混多量之血液。有時多膿汁之含量。或如肉汁者。鮮有凝固之黏液。呈腐敗色而放惡臭。肛門因頻次排便而發赤。起括約筋麻痹或脫肛。

體溫從種種之病勢而異。並無一定。一二日至五日最高。漸次渙散。脈搏亦隨熱而同其增減。一般經過一周或二周。排便之度數漸減。血液黏液之含量亦減退。混和之糞塊漸多。遂如普通糞便。但繼起衰弱者。往往發生不幸。

小腸同時亦病。突然發高熱。嘔吐。痙攣頻發。有嗜眠狀。脈搏微弱頻數。便不通。或出數回之黏液便。或血樣黏液便。漸次陷於昏睡。則發病後十二時至四十八小時內多至於死。

疫痢為赤痢之重症。夏秋之候甚多。前驅症為頭痛。腹痛。嘔吐等。漸次發熱。解出軟便。或下痢便。經數時間突然出四十度以上之高熱。漏黏液便。眼球上轉。四肢搐搦。或全身發痙攣。陷於昏睡。便通而不秘結。大多一日一回至五回。黏液混雜血液。此病之患者腹部極柔軟。

【療法】發病之初期(表證時間)與葛根湯。與大人之赤痢無異。若嘔吐者。用葛根加半夏湯。小腹赤痢或疫痢。初期不得用葛根黃連黃芩湯。若腹部膨滿。大便不通。或裡急後重。便不快通者。用大承氣湯。或調胃承氣湯。

口渴煩躁。舌乾燥。見白苔。白虎加人參湯。嘔吐不止者。頓服半夏乾薑人參湯。熊膽末。口渴。小便不利。咳而吐出水樣物者。五苓散主之。吐蛔蟲手足厥冷形勢危篤者。速投與烏梅丸。

肛門熱。裡急後重。強者可用白頭翁湯。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病勢稍緩。症狀輕快。而有回覆傾向者。用小柴胡湯。大柴胡湯。黃芩湯。甘草瀉心湯之類。脈微細如絕。吐利。手足厥逆者。用四逆湯。真武湯等類。

疫痢之用希麻西油。為今日之一般常識。余亦於八年前深知漢方。甚愛用之。腸洗滌則濫。用林搿兒油等之注射。但患疫痢者。大半為腸實症。而非陽虛證。投以下劑。幸病勢不見惡化者幸也。現有一部分之學者。主疫痢嚴禁用希麻西油。蓋洞悉其弊害矣。然疫痢不絕對禁忌下劑。陽實證可下。陽虛證則不可下也。換言之。下劑之標準。當視患者之體質與病勢為斷。希麻西油亦不能認為純無效果。

備考

〔本間棗軒之談〕

小兒疲勞。身體羸瘦。不能用大黃者。可用四逆散。或錢氏白朮散。或柴苓湯等。疲勞極點。脈沉微四肢厥冷。或撥開衣被。輾轉反側。作搖頭弄舌之煩躁。或上竄。或乾嘔。或出。冷汗。或乳飲口渴者。無真氣也。肛門洞開不閉。呼吸短促。時出太息者。皆疲極必死之候。用黃芩四逆湯。或四逆加人參湯。或附子理中湯。小兒在前述情形。而在治療中不能服藥或脫陽者。必死。嘔吐甚而藥不能入。飲食絕粒者。此名噤口痢疾。熱而胃口鬱滯者。半夏瀉心湯主之。亦可用黃芩加半夏湯。或黃蓮湯。或參連湯之類。

錢氏白朮散。即人參湯中去乾薑加茯苓葛根藿香也。柴苓湯。即小柴胡湯合五苓散也。

〔赤水玄珠〕

理中湯(人參湯)者。小兒嘔吐後脾胃虛弱。四肢漸次厥冷。或顏面現浮腫。四肢虛腫。眼閉不開者用之。

〔類方廣義〕

疫痢初起。發熱惡寒。脈數者。先用葛根湯溫覆發汗。若嘔者。葛根加半夏湯。發汗後用大柴胡湯。厚朴七物湯。大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桃核承氣湯。大黃牡丹皮湯。大黃附子湯之類。各視症別而與之。以盪滌裡熱宿毒。

〔橘窗書影〕

此症俄然而來。遂發大熱。或惡寒。手足冷。或發驚搐搦天吊直視咬牙噤急。或腹痛嘔吐呵欠困悶。或泄瀉。或洞泄。下痢帶惡臭。發時驚搐。吐瀉齊來。此為不治之症。若三症俱來。而勢尚緩者可治。大熱下痢挾驚者。用葛根黃連黃芩湯。昏睡不醒者。重症也。劇烈下痢。亦用葛根黃連黃芩湯。緩者用葛根湯加黃連。大下痢脈沉微昏睡下痢多者。用桂枝人參湯加黃連。或黃連理中湯。手足厥冷者。用附子理中湯。或四逆加人參湯。

第八章 佝僂病

佝僂一名英吉利病。即小兒哺乳期或二年之幼兒發現之。本病之原因不明。

【症候】

(一)全身症狀 佝僂病之小兒神思不安。多啼哭。睡眠亦不良。頭輾轉向背。如埋頭於枕中之動作。後頭部之毛髮薄頭部時。發汗。全身之血管運動。神經障礙。見蕁麻疹紅斑。

(二)骨格系統之症狀 骨格軟化且變形。當母親抱兒放尿時。兒忽開始為疼痛狀之啼哭。至使母親注意。

特異之孌化。能見骨端軟骨腫脹。長管骨與筋骨顯然腫脹。同時骨幹變形。彎曲。遇輕度之外傷。容易致起不全之折骨。

全身之發育亦變化。身殊不長。甚短小。運動起居之動作亦異常。小兒已能起立步行者。罹此病致不能起立。

頭蓋骨顏面骨之發育。顯然不完全。頭蓋與顏面大不調和。顎骨亦異常變形。齒牙之發生延遲。

頭蓋各骨之縫合致不合而開大。其縫合邊緣肥厚如近狀。且前頭結節亦肥厚。或顱頂結節肥厚。頭蓋如傘形。

大囟門亦不閉鎖而開。且較之普通為廣大。第二年之終。漸漸閉鎖。後頭部小囟門及拉麻達縫合之附近柔軟。壓之。生陷凹。多繼以顳顬靜脈之擴張。

佝僂病性脊髓彎曲。不現於一二之脊椎骨。從其度合銳角為稍和緩的。就中以後曲屈最多。致現腰椎側彎亦多。而少向前彎曲者。

胸廓與佝僂病頗為關係。蓋肋骨之軟骨部。與骨部之接合部肥厚。外方可見外下方一列之結節。各小結節之中央具是一溝從骨部而出於軟骨部。

胸廓變形。尤在側壁。更形顯然。側壁偏平。乳房腺與後腋窩腺之間隔短縮。甚至側壁陷凹。向外方凹面。描成弓形。又胸骨向前方突起。成為鳩胸。鎖骨彎曲。多陷於不全骨。上腕骨為極重症之彎曲。骨端軟骨之腫脹。不甚顯著。反之前腕骨。其指端之軟骨腫脹。為必然之症候。一方尺骨之軟骨肥厚。一方橈骨軟骨肥厚。骨盤腸骨櫛亦見肥厚。

大腿骨與趾端之骨端軟骨腫脹。多前方。或向外方曲。久曲。下腿骨兩端之骨端軟骨腫脹。不全骨折及彎曲亦多。故腳形呈╳腳或○腳。

病勢重篤者起貧血因之皮膚色蒼白。精神發育亦遲延。病勢更進呈痙攣質之症狀。呼吸頻數。脈搏亦多。食欲異常亢進。腹部膨隆。通便無一定。肝臟觸下緣。但不肥大。多下垂。脾腫亦見。

【療法】上記之症狀。可用小柴胡湯。小陷胸湯。瀉心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伯州散之類。和田子真翁佝僂病之治驗。引用如下。

日本橋區箱崎町某子年七歲。其年初胸背突出。漸次彎曲。父母憂之。乞診於某醫。謂是脊柱病。無法藥治。去而受診於某醫院長。院長亦如是言之。其親戚雪中庵宇。貫宗匠者。余舊知也。聞之不安。介紹於余。診時。脈稍弦大。腹壁攣急。胸脊均突出。其橫經頗大。蒙以衣被。背部尚覺突出。時漏呻聲。胸背之邊苦楚。余斷曰。佝僂病。佝僂者脊椎之病也。因脊椎兩側筋之攣縮。使脊骨不得自由伸展。急治不能。緩治之亦能收效。乃仿東洞翁治澗之法。始用茯苓飲加半夏丸為主方。取南呂紫圓等互通利。二周後轉用柴胡丸。服藥凡三周日。漸次脊柱伸展。通針二月半許。全復如常。

因云。佝僂病一名英吉利病。為難治之症。然非不治之症。但治此病之機會少。治驗僅得二例。余嘗以此治驗。以語同業某氏。某後語其學生等曰。彼乃一無學庸醫。安有不治之病而能為彼所治者乎。誇大之言。何堪聽聞。此語余聞之於某學生處。

第九章 夜驚症(附夜啼症)

【原因】夜驚症者。睡眠中突然驚起。呈恐怖狀態也。患者以二歲至八歲者為多。

【症候】概於就寢後經過一時間。或二三時間。小兒突然發驚怖之顏貌。身坐起。發叫聲。如遇物襲擊狀。抱擁母親。不能暫安。須待室內光明。撫而慰之。始可漸漸甦醒。復其常態。此間須三十餘分鐘。迨完全醒覺。興奮去。則安靜。更睡眠。翌朝與尋常無異。前夜事件。不復記憶。

〔夜啼症〕哺乳之小兒患之。有疼痛等之原因。夜間發作啼哭。妨害家人安眠。夜間發作或一次。亦有數次者。

【療法】夜驚症用甘麥大棗湯。小建中湯等為多。有時用甘草瀉心湯。小柴胡湯。夜啼症又多用甘草大棗湯為有效。比之鼻素劑。效速而易飲。雖過量亦不生何等障礙。

備考

〔本間棗軒之說〕

小兒十三四歲之間。睡中卒然驚起。或起。或如見邪祟。俗名恍惚。甚有每夜發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有奇驗。

〔類聚方廣義〕

夜啼不止。診小兒之腹。直腹筋強攣急時。芍藥甘草湯服之。有奇效。

第十章 腦膜炎

腦膜炎與往昔之驚風相似。考徵先人諸說。驚風非單為腦膜炎。現以類似之症候。總稱為驚風。茲揭載關於先輩諸師之治才。庶對於腦膜炎方之選擇較便利云。

【原因】腦膜炎中之最普通者。為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液漿性腦膜炎。至於梅寧吉斯麻斯。慢性腦水腫。亦類似腦膜炎之症候也。所謂驚風之治方適用之。

【症候】結核性腦膜炎者。即慢驚風或慢脾風也。大多現於續發性。發病緩慢。始而食思缺乏。倦怠發熱。多眠症等症狀。繼而頭痛。嘔吐。與腦性刺戟及胃腸疾患者相異。

腦刺戟症狀者。皮膚及五官器之知覺過敏。輕微接觸即覺疼痛。其他對於視覺及聽覺之感受性。亦為異常。

運動性刺戟症狀。亦多現出切齒。咀嚼。吸啜運動。揉頭髮。摘口唇。攫臥床及陰部。時發嘆息。伸欠。

神識類多溷濁。應答差誤。項部強直。反射機能亢進。

腦水腫之症狀。則發現麻痹症狀。此時神識矇矓。目光昏糊。呼之不答亦不知。茫然自失。往往發生突然之叫喚。

脈不正。徐脈或結代。陷於麻痹。脈搏頻數。

末期發現間代性癲癇樣痙攣。

化膿性腦膜炎者。發病之始。即升高熱。數日中而死。神識矇矓。痙攣。項部強直。知覺過敏。發現克兒尼芝氏之病狀。與前者相同。

液漿性腦膜炎。比之化膿性腦膜炎。症狀較輕。但發急劇之高熱。而速者亦致死。

【療法】頭痛發熱。頭項強直。或發痙攣脈浮者。用葛根湯。若兼嘔吐。則加半夏湯。躁煩口渴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發者。用大青龍湯。煩躁頭痛痙攣口渴吞水即吐出。脈浮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顏面紅如醉。有表證者。用葛根黃連黃芩湯。表證去而煩驚大小便不利者。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大柴胡湯等。熱識煩躁口渴刺戟症狀強者。用白虎湯瀉心渴承氣湯之類。或兼用亦可。

已現麻痹症狀。脈微細。起間代性癲癇樣痙攣者。用四逆加人參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白通加豬膽汁湯等。

所謂梅寧吉斯麻斯者。屢見於疫痢之際。西醫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治之。投熊膽汁一味。痙攣可止。眠可醒。在鄉里之開業者。每年與患疫痢者按觸甚多。術拙者致人於死。殊為遺憾。

嘗和權藤成卿翁於幼時患疫痢。父鬆門翁飲以熊膽。味苦。覺頭頂有如拔之痛苦。就此不省人事。旋即甦醒。味苦仍不脫。翁曰。藥之味苦。苦而後甘。方為有效。

備考

有持桂裡急慢驚風之說

小兒之驚。後代之兒科總名為驚風。獨明之喻嘉言博學雄辨。痛斥驚風之名義。指為痙病。清之陳復正亦著數十萬言之書。闡明喻氏之所未盡。遂屏除驚風二字。新立非搐類搐誤搐三種。其說詳而且備。余臨症二十餘年。療此病每年不下十數十人。熟視其所由來。皆冒邪熱而起。間挾宿食。或因毒癖激發者。其初非來自邪熱者。實難名曰驚。痙亦未妥。然就余之觀察。驚者不必為驚嚇之義。目反手搐。形狀如驚。故稱以斯名。(考仲景煩驚之語)又風字連屬於諸病名者。其類甚多。況此來自邪熱。以此為名。雖不中要亦不遠矣。千金中稱此病為中風。吾人不妨存其舊名。祇要審其脈證。不誤陰陽。庶乎可矣。

驚風之急者配於肝。慢者配於脾。更立慢脾之一名。是為三種。此為後代幼科諸師之通說。吾門則不必專論肝脾。惟審其脈證而辨其陰陽治之。發熱。手足抽搐。握拳口噤。上竄直視。脈浮數者。發於陽實熱也。此名急驚。神色昏慢。微微抽掣。昏睡露睛。脈沉細者。伸景所謂欲寐之狀態。即陰症也。寒且虛者。呼慢驚慢脾風者。不過慢驚之敗症。聶久吾曰。慢脾風即以慢驚治之者。其失遠甚。蓋二者有分別焉。

熊膽汁 急驚直視煩悶者。先以此灌入。又可治慢驚。加入理中湯四逆湯為佳。

參連湯 急驚直視煩悶者。先與此湯。然後下對症之藥。

還魂湯 此方有起死回生之神效。還魂之名。實為不愧。小兒抽搐陷於人事不省。二三日不醒者用之。余通家之一幼兒。曾罹此病。醫師群集。投驚藥數方。且針且灸。治法殆盡。一無見效。病勢已極。皆言不治。余較諸醫後至。初診其脈沉絕。但細視之。彷彿有生機。乃向病家謂此病形勢已瀕危境。就余觀之。全系熱邪鬱閉已極。如有幸而熱邪發泄。(發表之意)方有指望。即與還魂湯。由其母抱而覆之以被。須臾汗出。忽然覺醒。還魂湯無發汗之說。今為余試以覆被之法。無人先知。余常值小兒之發熱昏沉者。務使其發汗。十無一失。如此症遽用金石龍腦麝香。則必不醒。且邪熱深入。禍起於反掌之間也。(大冢曰。吾師湯本求真翁陷於危篤之肺炎。西醫宣告不治。乃下幼兒之湯以投之一二回即痊)

葛根湯 小兒發熱。手足抽搐。上竄直視者。急與葛根湯便止。是系效仲景救痙方法。

風引湯 瘛瘲日日數十次之發作。平常之藥不能療治。故須治之以奇藥逸品也。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治胸滿煩驚。

大柴胡湯 小兒驚風吐乳之類。多為此方之症。玩味「心下急鬱郁微煩」七字而運用之。至由驚而變痢者。此尤為最良之方劑。

真武湯 陰症用真武湯。人皆知之。而太陽病發汗汗出而不解。其人仍發熱心悸等病。猶屬陽者。亟投此劑。是仲景之隨機妙用也。驚風亦間有此症。

理中加附子湯 吐瀉之慢脾虛弱者。亟與理中加附子湯。此症為外表猶熱而里已成寒者。臨診時尤須留心審視。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兒科稱慢脾風。多為此症。吐止無愈兆者。脾胃亡絕之候。加之出冷汗厥冷。四肢拘急不解。脈微弱欲絕。命迫旦夕者。此時若與微飲微湯。直等於兒戲。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投之。或有萬一之幸焉。

白通豬膽汁湯 下痢不止。厥逆無脈。危殆達於極點。但乾嘔煩者。胃氣尚未全竭也。服此方。倘微微現脈者。或得有生望。

紫丸 急驚便閉者。用此下一服可甦醒。

〔類聚方廣義〕

急驚風痰涎由口湧出。眼閉口合者。先用熊膽紫丸走馬湯等。吐下後大熱煩躁。喘鳴搐搦不止者。與大青龍湯發汗可愈。

慢驚風用甘草瀉心湯可愈。

第十一章 夜尿症

【症候】本病並無尿意。又膀胱並不積尿。而在不知不識之間排出多量之尿也。多起於夜中睡眠時。亦有見於晝間者。

【療法】患夜尿症者。大別為陽證與陰證。陽症用白虎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陰證用苓薑朮甘湯。八味丸。屬血證者。用當歸芍藥散。桃核承氣湯。抵當湯。

備考

原南陽之說

尿以灸為第一有效。其不止者。用香龍散。身體虛弱者。平日煎服弄玉湯。加附子或八味丸。

香龍散者。即反鼻與丁香研細之末也。余嘗用伯州散屢有效。弄玉湯者。苓桂朮甘湯加橘皮木香黃連也。

有持桂里之說

縮泉散(治尿床之方)雞屎二錢。桂枝五分。以上二味。研末和酒每次服一錢。(每日三服)

第十二章 腺病(附腺病質 肺門淋巴腺結核)

【原因】腺病蔓延世上而成疾患。其主要徵候為慢性淋巴腺結核。其他器官之骨質及關節間屢生結核性變化。且本病之患者。易罹諸種之慢性病。

本病之素因。有先天性與後天性。總之年高夫婦間所生之小兒。侵入本病者最多。或母親在懷孕時生癌腫或第三期之毒菌結核等之疾患者。多有罹此病之傾向。其他日常之攝生法。並生活狀態。亦可影響本病之發生。

又其他小兒病。如麻疹猩紅熱水痘百日咳等之經過後。本病亦易發生。

【症候】腺病性淋巴腺腫脹。多發現於生後第一個月之頃。就中最早被侵者。為顎下及頸部之腺。其他前縱膈膜腔及腹腔之淋巴腺亦蒙其變化。

今從下顎隅及頸圍按觸淋巴腺。其腫大恰如腫瘍。指尖觸之。得硬圓形。甚者達雞卵之大。而能目擊者。此等之腺。不起急性炎症。有時對於血壓並感敏捷。腺上皮膚不變色。縱膈腺淋巴腺腫脹在打診上胸骨把柄部呈濁音。腹部淋巴腺之腫脹。恰如腹部。腫瘍累累。得從腹壁上觸知之。顎下及頸部淋巴腺。往往陷於軟化。且呈炎性變化。即每一腺對於按觸之知覺過敏。其質漸次柔軟。呈波動。遂起腺病周圍矣。該皮膚髮赤。且呈浸潤之狀。暫時將外方穿破。漏稀薄之膿汁。其後患部往往形成瘺管。有久久漏膿者。反之則膿汁不穿。漏於外部。向下方皮下潛行。達於縱隔膜。或腹腔。或心囊腔。而惹起該處之炎症。

腺病者。呈一種特異之顏貌。我人特稱之為腺病質。腺病質分二種。第一種顏貌魯鈍狀。口唇肥厚翻轉。鼻呈梨或馬鈴薯之狀。此種情形下之小兒。其腦力並一般動作。往往緩慢且遲鈍。此種之症。名遲鈍性腺病。第二種則反之。心身之動作甚敏銳。脈管運動。神經易充奮。僅微微發揚。皮膚即呈旺盛之紅色。顏面蒼白。皮膚軟滑。此種之患。兒甚憐悧。名為過敏性腺病云。

【療法】選用小柴胡小建中湯。內補當歸建中湯。大黃䗪蟲丸。伯州散。當歸芍藥散之類。

淋巴腺腫脹。無論膿潰不膿潰。均可擇用。以上方劑。在瘺孔排膿久不止者。當歸建中湯。可兼用伯州散。或小柴胡湯合當歸芍藥散中兼用伯州散。排膿已久。羸瘦淋巴腺之核腫累累相連者。大黃䗪蟲丸往往奏效。

遲鈍性腺病與過敏性腺病。屢用小柴胡湯合當歸芍藥散小柴胡湯合小陷胸湯之類。

近年患肺門淋巴腺炎病之下者。屢見患兒增加。其病大抵大同小異。暫微熱。或暫咳不止。或顏色晦惡。或元氣衰敗。其治療法亦大同小異。吾人可擇用前揭之方劑。則往往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