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A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阿是穴

穴位分類名。指以壓痛點或其他病理反應點作為針灸治療的穴位。又名不定穴、天應穴。《千金要方》:“吳、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或痛處,即雲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這類穴位一般都隨病而定,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

土濕之氣所化之雲。《素問·氣交變大論》:“土不及,四維有埃雲潤澤之化,則春有鳴條鼓折之政。”

埃昏

土濕之氣聚合而成之昏暗濃雲。《素問·氣交變大論》:“火不及……夏有慘淒凝洌之勝,則不時有埃昏大雨之複。”

埃冒

土濕之氣上湧。《素問·五常政大論》:“太陰司天,濕氣下臨……埃冒雲雨,胸中不利,陰痿,氣大衰而不起不用。”

埃溽

土氣濕潤。溽,濕潤。《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為埃溽,少陽所至為炎暑。”

埃霧

土濕之氣形成的雲霧。《素問·氣交變大論》:“歲水太過,寒氣流行……大雨至,埃霧朦鬱,上應鎮星。”

埃鬱

土濕之氣上蒸結聚。《素問·氣交變大論》:“歲火不及……複則埃鬱,大雨且至。”

病名。出《衛濟寶書》卷上。

①症見腫塊凹凸不平,邊緣不齊,堅硬難移,狀如岩石,故名(癌通岩)。癌腫後期潰後血水淋漓,臭穢難聞,不易收斂,進一步則危及生命。即指惡性腫瘤。本病發無定處,多按癌腫之生長部位、外形或症狀而命名,如乳岩、腎癌等。若癌生腹內者多屬症瘕熱聚的範圍。

②癰疽五發之一種。見癌發條。

癌發

病名。癰疽五發之一。《外科啟玄》卷四:“此瘡發於神道、靈臺二穴,乃督脈並膀胱經,多血少氣。初起時不作寒熱疼痛,紫黑色不破,裏面先自黑爛。二十歲以後,不慎房事,積熱所生。四十歲以上血虧氣衰,厚味過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難治……。”可參見癰疽五發條。

噯腐

證名。噯氣兼有腐臭味。多因脾胃虛、飲食失節,胃腸內有食滯停積所致。《類證治裁·(饣曹)證》:“但由脾虛,飲食不化,吐沫噯腐,治宜健運,六君子湯加砂仁、雞內金;……食後噯腐,保和丸。”參見噯氣、宿食病、傷食條。

噯氣

證名。見《丹溪心法·噯氣》。指氣從胃中上逆。胃出而作聲,多見於飽食之後。《傷寒指掌》卷三引邵仙根謂:“噯氣者,因氣抑遏不宣,上逆作聲而噯氣,每有飽食之後而作者,可知其因於胃氣鬱滯也。”噯聲沉而長,常兼有脘腹飽脹感。多因中虛、胃氣不和,或挾氣、火、痰、食,致使清氣下陷,濁氣上泛而噯氣;亦可因肺氣不降所致。宜和胃降逆為大法。胃虛,用旋複代赭湯;脾胃虛寒,理陰煎;胃虛氣滯,十味保和湯;胃有宿食,保和丸、曲術丸;胃寒、飲食不易消化,養中煎、理中丸;胃虛挾痰,用和胃二陳煎,胃有痰火,星夏梔子湯;如屬肺氣不降者,用蘇子降氣湯。方隅認為:噯氣“治法俱宜開鬱行氣而兼清痰降火之劑,如二陳湯加樸、附、山楂、炒連治之可也。”(見《醫林繩墨》卷二)。噯氣與噫氣不同,噯氣多屬實;噫氣多屬虛。參見噫氣條。

艾鬥

灸具名。結構分上下兩部分,其上部為金屬絲繞制的彈簧鬥,下部為石棉製成的襯墊,兩旁有絲帶以供固定。可用於溫灸或間接灸。

艾灸補瀉

艾灸方法名。亦稱火補火瀉。指艾灸時以火力大小區分補瀉的方法。《靈樞·背腧》:“以火補者,勿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燃盡者為補法,有溫陽補虛的作用。如吹旺其火,使病人覺燙者為瀉法,有祛寒散結的作用。

艾灸療法

臨床最常用的灸法。指以艾絨為材料,點燃後直接或間接熏灼體表穴位的一種治療方法。也可在艾絨中摻入少量辛溫香燥的藥末,以加強治療作用。該法有溫經通絡,升陽舉陷,行氣活血,祛寒逐濕,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並可用於保健。對慢性虛弱性病症和風、寒、濕邪為患的疾病尤為適宜。因其製成的形式及運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艾條灸、艾炷灸、灸器灸等數種。詳見各條。

艾卷

用棉紙包裹艾絨製成的圓柱狀長卷。又稱艾條。一般長20釐米,直徑1.2釐米,重約20克。可用純艾絨或艾絨摻藥製作,前者稱純艾卷,後者稱藥艾卷。

艾卷灸

灸療方法名。即艾條灸。見該條。

艾絨

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由菊科植物艾蒿的幹葉製成。其色澤灰白,柔軟如絨,易燃而不起火焰,氣味芳香,適合灸用。根據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細之分,粗者多用於溫針或製作艾條,細者多用於製作艾炷。質地以陳年者為佳。

艾條

灸具名。即艾卷。見該條。

艾條灸

灸療法之一。是用艾條在穴位或病變部位進行熏灼的方法。又稱艾卷灸。也可在艾絨中加入辛溫芳香藥物製成藥艾條灸,稱藥條灸。該法使用簡便,效果良好,為目前臨床所常用。施灸時,以其操作方法又可分為懸起灸和實按灸二種。詳各該條。

艾元英

元代醫學家。生平欠詳,東平(今屬山東)人。嘗著《如宜方》2卷行世。後經明代陳嘉猷修訂,並附脈法及方效於後,並更名為《回生捷錄》重新刊行。

艾炷

艾絨製成的圓錐形艾團,供灸治用。其大小根據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於直接灸;大的如蠶豆,多用於間接灸。製作時務求緊實。《扁鵲心書》:“凡灸大人,艾炷須如蓮子,底闊三分,務要堅實;若灸四肢及小兒,艾炷如蒼耳子大;灸頭面,艾炷如麥粒大。”

艾炷灸

艾灸法之一。即將艾炷直接或間接置於穴位上施灸的一種方法。施灸時艾炷的大小、多少,應以疾病性質、病情輕重、施灸部位和患者年齡大小綜合考慮。如初病體質強壯,艾炷宜大,壯數宜多。久病體質虛弱,艾炷宜小,壯數宜少。頭面胸部不宜大炷多壯;腹部腰背則艾炷宜大,壯數宜多;四肢末端皮薄骨多,不可多灸;肩背和四肢皮厚肉多之處,多灸無妨。婦孺宜少;壯男可多等。

《愛廬醫案》

醫案著作。清·張仲華撰。張氏醫案最早整理本名《愛廬方案》,共分七十六門,一百餘案,刊於鹹豐年間。1882年柳寶詒從《愛廬方案》抄本中選錄二十四案,並加按語,編入《柳選四家醫案》中,改名《愛廬醫案》。分內傷雜病,內風、伏氣、疫邪、外瘍、婦人等十八門。張氏醫案記述治療經過較詳,審證、用藥、列方契合病情,理法方藥,四平八穩,可供臨床參考。現存多種清刊本。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出《素問·太陰陽明論》:

①系指咽。《說文》:嗌者,咽也。《素問·熱論》:“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幹。”

②指咽以下的部位。《喉證約精》:“咽之低處名嗌。”

③泛指咽喉。《喉科金鑰全書》卷上:“嗌者,口內總機關,統咽喉言也。”參見咽喉條。

嗌幹

病證名。系指咽幹的病症。出《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本病可分為虛、實兩類。因於虛者:一是少陰液虧。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液虧則虛火上灼,咽喉失養而嗌幹。症見咽幹至夜尤甚,渴欲飲水而不解兼腰膝酸軟,潮熱盜汗等。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二是肺陰虛咽失於濡養而嗌幹。《素問·藏氣法時論》描述其症狀為“喘咳逆氣,肩背痛……虛則少氣不能扳息,耳聾嗌幹。”治宜滋陰養肺,方可用養陰清肺湯加減。因於實者,多由肺胃火熾,灼傷津液則嗌幹而疼。治宜瀉火解毒,利咽止痛。方用清咽利膈湯加減。本病可見於今之急慢性咽炎、萎縮性咽炎等。

嗌疽

病名。系指咽喉生疽之病證。《羅氏會約醫鏡》卷七:“有嗌疽,俗名走馬喉痹。”為喉痹的一種。詳見走馬喉痹條。

嗌絡

咽部的脈絡。出《素問·至真要大論》。

嗌乳

見《幼幼集成》。即傷乳吐。詳該條。

嗌塞

病證名。系指咽喉阻塞,呼吸吞咽不利的病證。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本病多由肺胃積熱,火毒熾盛,痰涎雍塞所致。應結合全身情況辨證論治,必要時可行氣管切開術。

嗌痛

證名。即咽喉痛。《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是動則嗌痛、頷腫。”《馬王堆漢墓醫書·陰陽十一脈灸經》名之為嗌中痛。孫一奎謂:“嗌即咽之低處也”(《赤水玄珠·咽喉門》)。並指出喉痹患者,必兼咽嗌痛;而咽嗌痛者,往往並非喉痹患者,可由多種原因引發。

嗌燥

病證名。系指咽喉乾燥的病證。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本病的原因有二:一是肺腎陰虛,咽喉失養所致。治宜滋補肺腎之陰,方用六味地黃湯和養陰清肺湯加減。二是肺胃火熾,熏灼咽喉所致。治宜清熱降火,可用黃連解毒湯等加減。參見嗌幹條。

嗌腫

病證名。系指咽喉腫疼的病證。出《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素問·厥論》:“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痹,嗌腫,痙。”參見咽喉腫痛條。

礙產

病名。又名礙肩生、絞臍、背包生、坐礙、凝產。指分娩時。由於臍帶繞頸、絆肩而引起的難產。楊子建《十產論》:“礙產者,言兒身已順,門路已正,兒頭已露,因兒轉身,臍帶絆其肩,以致不能生。令產母仰臥,穩婆輕推兒向上,以中指按兒肩,脫臍帶仍令兒身正順,產母努力,兒即生。”屬臍帶脫垂類分娩併發症。

礙肩生

病名。周紀常《婦科輯要》卷五:“兒已露頂,因臍帶攀肩而不能下者,名礙肩生。”相當於臍帶絆肩。參見礙產條。

礙氣嗽

病名。氣道(呼吸道)為瘀血所阻礙而引致之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礙氣嗽者,血礙氣作嗽也。”治宜活血祛瘀,用桃仁、大黃、杏仁、薑汁等藥。參見瘀血咳嗽條。

①安定寧靜。《素問·上古天真論》:“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②安適,舒服。《素問·至真要大論》:“胸脅胃脘不安。”

③安和調順。《素問·瘧論》:“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

④病勢衰減。《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

⑤行。《靈樞·根結》:“樞折即骨絲而不安於地。”

⑥安全,平安。《素問·靈蘭秘典論》:“故主明則下安。”

⑦為何。《素問·脈要精微論》:“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⑧何處,哪里。《素問·上古天真論》:“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⑨什麼,何。《素問·咳論》:“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⑩怎麼。《素問·示從容論》:“又安足以明之。”

安道全

清代醫生。四川雅安人。系民間醫生,其技精藝高,深受民間敬重,有“神醫”之譽。

安穀

指病人能正常進食,不發生格拒嘔吐現象。說明患者胃氣尚存,預後較好。《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安穀者過期,不安穀者不及期。”

安濟坊

宋代理療機構名。北宋元佑五年(西元1090年),文學家蘇軾在杭州領導控制流行病時始建“病坊”,又名“安樂”。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政府將“安樂”接管並易名為“安濟坊”,其後,各地均有安濟坊之設。

安眠

經外穴名。在風池與翳明兩穴之間。主治失眠,煩躁不安,心悸,精神分裂症等。直刺1-1.5寸。或灸3-5壯。

安眠穴

經外穴名。在翳風與風池兩穴連線之中點。在胸鎖乳突肌肌腱中部,深部有頭夾肌及枕動、靜脈,有枕小神經及耳大神經分支。主治失眠,眩暈,頭痛,心悸,精神病等。直刺1-1.5寸。

安期生

秦代時琅琊(今屬山東)人。一稱安期先生,或安期,嘗學神仙術,兼通醫藥,賣藥於東海之濱。嘗與秦皇相處三日,後秦皇即遺使入海求仙藥。

安丘望之

漢代醫生。字仲都,京兆長陵(今陝西咸陽)人,行醫於民間,漢成帝欲召見之而未果。望之且收有門徒耿況、王汲等。撰有《老子章句》,乃道家之作品。

安神

①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法。適用於陽氣躁動,神志不安,心悸、失眠、驚癇、狂妄、煩躁易怒等病症。分重鎮安神和養心安神。如因膽氣虛或膽熱引起心煩失眠,則用溫膽安神或清膽安神。如因痰濕內阻引起的神志不清,則用滌痰開竅安神。參各條。

②養生術語。指安定神志,攝養精神。《後漢書·仲長統傳》:“安神閨房,思老氏之玄虛;呼吸精和,求至人之紡紼。”

安胎

治療學術語。指對胎動不安或有滑胎史的孕婦進行治療的方法,以預防流產。出《經效產寶》。其原則有二:因母體有病以致胎動不安者,應治療母病,母安則胎自安;若胎氣不固以致母病者,安胎則母自愈。治療參見胎動不安、滑胎條。

安邪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僕參。參見該條。

安耶

經穴別名。見《千金要方》。即僕參。參見該條。

安中

治療學術語。指調理安和脾胃氣機的治法。分和胃、健脾、調和肝胃等法。詳各條。

庵廬

醫療設施名。系指安置病人的簡易場所。《後漢書·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描述皇甫規征隴右時“軍中大疫……規親入庵廬,巡視將士,三軍感悅”。一般認為庵廬是軍隊中設立隔離病室的最早創舉。

①切脈指法。用重指力按脈,以求沉伏之脈象。《診家樞要》:“重手取之曰按。”

②用手觸摸診斷法。《靈樞·經水》:“審切循捫按,視其寒熱盛衰而調之。”

③按壓。《素問·針解》:“邪勝則虛之,出針勿按。”

④按摩療法。參按摩條。

按法

①針刺手法名。一指針刺時將針向下按入。又稱插法。《醫學入門》:“按者,插也。”一指針刺時用手指按壓穴位。《針灸問對》:“欲補之時,以手緊撚其針,按之如診脈之狀,毋得挪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細細吹氣五口,故曰按以添氣,添助其氣也。”

②推拿手法名。又名抑法。指用手指、手掌或屈曲的指間關節突起部按壓穴位。《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謂以手往下抑之也。”又指出:“按其經絡,以通鬱閉之氣。”

按肌群取穴

取穴法之一。在病變所在的肌肉或肌群上選取穴位。常用於肌肉癱瘓、萎縮等症。如臀肌癱瘓取環跳、股四頭肌癱瘓取伏兔等。

按脊法

推拿方法名。即點脊法。參見該條。

按季

見上海中醫文獻研究館《調經專輯》。即居經。詳該條。

按摩

養生與醫療術語。通過按壓或揉摩人的身體以健身或治病的方法。出《靈樞·九針》:“形勢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漢書·藝文志》有《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唐太醫署始設按摩博士、按摩師。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八《十輪經·按摩》:“凡人自摩自捏,申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若使別人握搦身體,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明清以來,按摩又被泛稱為推拿。《厘正按摩要術》:“推拿者,即按摩之異名也。”

按摩博士

古代醫學教師職稱之名。按摩博士,隋代設二人,品位不詳。唐代設一人,官階為從九品下。按摩博士負責掌管按摩、正骨專業的教學,下設按摩師、按摩工等作為助手。參見按摩科條。

按摩法

正骨八法之一。該法有舒筋活絡、散瘀消腫之功效。出《素問·血氣形志》:“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醫宗金鑒》卷八十七:“按者,謂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謂徐徐揉摩之也。此法蓋為皮膚筋骨受傷,但腫硬麻木,而骨未斷折者設。”本法適用於軟組織筋肌皮肉之損傷、腫硬疼痛或麻木強僵而未造成骨折脫臼之證。

按摩工

唐太醫署中教師職稱之一。唐太醫署在按摩博士、按摩師之下還設有按摩工。其數量為十六人。主要職責是協助按摩師指導學生的臨床實習。

按摩科

古代醫學科目名。隋代太醫署中曾分醫、按摩、咒禁三科進行教學。按摩科已設有按摩師和按摩生。(《唐六典》)。唐代太醫署中仍設按摩科,並在該科置博士,下設師、工、生。“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師四人,並從九品下。”按摩科的任務是“掌教導引之法,以除疾損傷,折跌者正之”。即按摩和正骨兩項任務。明代醫學分十三科,按摩獨成一科。

按摩麻醉

麻醉方法之一。即推拿麻醉。參見該條。

按摩師

古代醫學教師職稱名。隋唐太醫署中設有按摩師,其位在按摩博士之下。隋代按摩師數量據《唐六典》記載共有一百人。而唐代按摩師只設四人。按摩師的主要職責是指導學生學習和日常醫療工作。

按摩推拿法

中西醫結合的正骨八種手法之一。其方法步驟系統按患部的肌肉走向,雙手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徐徐按摩,順骨捋筋。本法之作用可調理骨折周圍的軟組織,使扭轉錯位的肌肉、肌腱,隨著骨折的複位而通達舒暢,不但可以促進骨折癒合,而且能防止關節僵直等併發症。該法尤其適用於近關節部位的骨折和關節內骨折的治療。

按蹻

古代養生與醫療術語,也稱按蹺。出《素問·異法方宜論》:“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其治宜導引按蹻。”按摩的別稱。“按”與“蹻”是按摩的兩種方法。《素問·金匱真言論》明·吳昆注:“按,手按也;蹻,足踹也。”指按摩中的手按法與足踩法。一說“蹻”指經絡腧穴,《類經·論治類》張介賓注:“按,捏按也;蹻,即陽蹻、陰蹻之義。蓋謂推拿溪穀蹻穴以除疾病也。”參見按摩條。

按神經取穴

取穴法之一。按照神經的分佈選取有關的穴位,多數選用與脊神經相應的夾脊穴和某些分佈在神經叢或神經幹通路上的穴位。如手指麻木,取正中神經上的內關、橈神經上的曲池或臂叢神經上的一些穴位;小腿疼痛,取腓神經上的陽陵泉、脛神經上的委中及坐骨神經或骶叢上的一些穴位等。

按弦搓摩

小兒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三種:

①先運八卦,後搓兒手、前臂,經關上、關中、關下,再拿兒手搖動(見《針灸大成》卷十)。

②左手拿兒手、掌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陽池穴輕輕按摩,經三關至曲池,再經六腑至陰池穴,屬陽證,關輕腑重;屬陰證,腑經關重;再用兩手搓摩前臂,最後以左手捏肘,右手捏兒大指,往外搖動(見《厘正按摩要術》卷三)。

③用兩大指搓兒手與肱之背面各幾下,再拿兒手慢慢搖動(見《增圖考釋推拿法》上卷)。此法能消痰化積,消痞。

按胸腹

診斷學術語。指一種切診方法。切按病人的胸腹部,以瞭解病痛的部位、範圍大小、冷熱、硬度及喜按、拒按等。是對痞滿、積液和症瘕積聚等病變的檢查方法。

按壓行氣法

針刺行氣法之一。即指壓行氣法。參見該條。

案扤

古代養生術語。又作案杌、案玩等。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案通按;扤音wù,通玩,動也。唐·司馬貞《史記索隱》:“扤,也謂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案扤即按摩和活動肢體之意。參見蹻引、按摩、按蹻、矯摩等條。

 ①愚昧;昏昧。《靈樞·九針十二原》:“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道,叩之不發,知其往來,要與之期,粗之暗乎,如哉!工獨有之。”

②無光,昏暗。《嵇康集·養生論》:“害之使暗,而無光明。”

暗產

病證名。指懷孕未足一月而流產者,其時胚胎尚未成形,人多不知有胎,故名暗產。古人認為多由鬱怒不舒、房室不節所致(見《景嶽全書》卷三十九)。李樾《達生撮要》:“種子須防暗產。初交之後,最宜將息。弗複交接,以擾其子宮,盜泄母陰,奪養胎之氣。蓋浮火一動,則搖撼腎脈,胞門亦由之而不閉,胎始墮也。”

暗疔

病名。發於人體隱蔽部位之腫毒。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二。《外科備要》:“未發之先,腋下忽然堅腫,散漫無頭,次腫陰囊,睾丸突兀,狀如筋頭,身發寒熱,筋脈拘急,腫處焮痛。”治不宜針刺,可用汗解。可參見疔瘡條。

暗風

病名。見《素問玄機原病式》。是一種與內風相似,由臟腑功能失調引致風陽上亢的疾病。發病過程緩慢,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逐步發病,遂以暗風為名。張杲《醫說》指出暗風的主症是“頭眩眼黑,不辨東西。”《醫鈔類編·頭痛門》:“暗風,頭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節疼痛。”治宜消風、清熱、化痰,用羚犀湯、知柏地黃湯加竹茹、栝樓皮、黃芩,去黃柏方 施治。參見風痰眩暈、肝火眩暈等條。

暗經

見《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指婦女終身未見有月經來潮,但能正常孕育者。

暗乳蛾

病名。系指喉中生出小而不易見的乳蛾的病證。《喉科種福》卷四:“蛾生喉中,其痛倍常,醫不能見。俗名雞心蛾。”本病多因肺胃熱蘊,複感外邪,風熱邪毒上沖咽喉所致。治宜清熱解毒,用普濟消毒飲加減。本病屬乳蛾類。詳見乳蛾條。

暗痧

病名。痧證之一。

①指痧證中之慢而輕者,或慢而重者。郭志邃分析此病,常見“心中悶悶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但漸漸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輕者也,放之即愈。亦有頭痛發熱,心中作脹,類於傷寒;亦有寒熱往來,似瘧非瘧,悶悶不已;亦有咳嗽煩悶,有似傷風;亦有頭面腫脹,兩目如火;亦有四肢紅腫,身體重滯,不能轉側,此痧之慢而重者也。誤服熱湯、熱酒、熱物,遂乃沉重;或昏迷不醒,或痰喘氣急、狂亂見凶。如遇是證,必先審脈辨證的確,果系何因,在表者刮,在中者放,在裏者或丸、或散、或煎劑,必須連進數服,俟其稍安,漸為調理。”(《痧脹玉衡·暗痧》)可選用寶花散、沉香郁金散、蒺藜散等方。

②指婦女之倒經痧。《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婦女倒經痧,經行之行,適遇痧發,經阻逆行,或鼻紅、或吐紅,肚腹腫脹,臥床不能轉側,肚腹不痛,亦為暗痧。”參見痧條。

暗癇

病證名。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又名暗風。指遇陰暗地即發生的癇證。症見每至陰暗地即僵臥,氣亂不省人事,手足動彈戰掉,抽搦,喉中痰響,吐痰沫,或作吼聲叫,發作時間,長則一日或半日,短則一二小時,發作過後即能起聲,一如常人。小兒氣血怯弱,而肝陽偏旺,易挾痰涎上犯心神,遇陰暗地易驚恐而發作。治法參見癇條。

黯疔

病名。指疔瘡生於腋下且堅硬如釘,色紫黑者。出《醫宗金鑒》卷六七。該病因肝脾二經火毒所致。症見患處堅硬如釘頭,癢且痛,色紫黑,並伴有身發寒熱,四肢拘急,煩躁作嘔,痛引半身等症,宜服麥靈丹、蟾酥丸之類汗之。餘可參見疔瘡條。

肮(háng杭)

同吭。喉嚨。《史記·陳餘傳》:“乃仰絕肮,遂死。”集注:“肌,咽也。”

《敖氏傷寒金鏡錄》

診斷學著作。簡稱《傷寒金鏡錄》。元·杜清碧撰於1341年。世傳較早的刊本為明·薛己所傳,後再刻於《攝生眾妙方》卷下,清·王琢崖複刻於《醫林指月》中,並有其他袖珍本多種。其中以《攝生眾妙方》刻本為精,訛誤較少。全書敘述三十六舌,並附簡圖,每種病理舌均記載其所主證候,並介紹這些證候的治法和方藥,或辨明類似證的輕重緩急、寒熱虛實。不僅能辨傷寒外感病的傳變,對於雜症、內傷病的虛實,亦可從此類推。此書是現存較早的舌診專著,以其圖文並茂,故對後世影響較大。此書後經重訂,現有明、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拗哭

①《儒門事親》指幼兒數日內啼哭不止。

②《育嬰家秘》指小兒夜啼,見燈亮即止,滅燈又哭。又名兒嗜燈花。可逐步改變幼兒習慣來糾正。

③《幼幼集成》謂小兒初生,性多執拗,凡有親狎之人,玩弄之物,一時不見,其心不悅而哭。

傲冬瘡

病名。冬季好發之皮炎。出《外科證治全書》卷四。多因寒氣收斂腠理,陰氣不能發越,怫鬱而成,多發生在秋冬季節。症見項背或周身發瘡,如疥如癬;或如疙瘩作癢,浸水結痂,至春暖即愈。治宜內服荊防敗毒散解表,再以補中益氣湯實表,外搽繡球丸。即冬令皮炎。

懊憹

證名。指心胸煩熱,悶亂不寧之狀。《素問·六元政紀大論》:“火鬱之發,……目赤心熱,甚則瞀悶懊憹,善暴死。”又名心中懊憹。詳該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