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 拼音O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藕節毒

病名。指癰瘡生於臂部者。出《外科醫鏡》。即臂癰。詳該條。

藕包毒

病名。臨床指臑癰之較輕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詳見臑癰條。

藕包

病名。指癰瘡生於上臂者。出《瘍科選粹》卷四。即臑癰。見該條。

偶經取穴

取穴法之一。又稱表裏經取穴。根據經脈的表裏相合關係,選取與其相為表裏的另一條經脈上的穴位。如感冒咳嗽屬手太陰肺經病證而取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穀;胃病屬足陽明胃經病證而取足太陰脾經的公孫等。

偶方

方劑學名詞。系七方之一。藥味合於雙數或由兩味藥組成的方。《儒門事親》卷一:“偶方之說有三,有兩味相配之偶方,有古之複方之偶方,蓋方之相合也,病在下而遠者,宜偶方也;有數合陰陽之偶方,謂二、四、六、八、十也,皆陰之數也;君二臣四、君四臣六,亦合陰之數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偶刺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又稱陰陽刺。《靈樞·官針》:“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後,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針之也。”指治療心氣閉塞,如心胸痛一類疾病的針刺方法。其法用手按其胸背,當痛處所在,前後相對各刺一針。刺時必須斜針刺入,以防傷及內臟。因此法一前一後相對針刺,前胸屬陰後背屬陽,故又名陰陽刺。後世所稱的前後配穴法即源於此。

嘔汁

證名。嘔吐清水或涎汁。寒濕乘脾所致。《素問·痹論》:“脾痹者,四支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內經吳注》卷十二:“寒氣乘之故發嘔,濕氣乘之故湧出涎汁。”詳見吐清水、吐涎沫條。

嘔血

病證名。血因嘔吐而出,量多時可超過數百毫升。出《素問·厥論》。因惱怒、過勞及傷於酒色或臌脹等病所致。因暴怒傷肝,氣火上逆者,兼見胸脅疼痛,心煩不寧,少寐多夢,甚至可見驚狂罵詈,不辨親疏。舌質紅,脈多弦數。治宜瀉肝清胃,用丹梔逍遙散、伐肝煎等方。偏火旺者,宜涼血止血,用犀角地黃湯。因肝木侮土,脾胃受傷,致營血失守者,其症無脹無火而神疲脈虛,宜五陰煎、五福飲、理陰煎等方。過勞所傷者,兼見遍身疼痛,時或發熱,用犀角地黃湯加當歸、肉桂、桃仁泥。因飲酒過度,積熱動血者,用葛黃丸。因房勞過度損傷肝腎者,兼見面赤足冷,煩躁口渴。偏真陰虧損者,宜生脈散合加減八味丸,或左歸飲、小營煎之類;偏氣虛陽衰者,宜異功散合八味丸,或五福飲、大補元煎之類。凡嘔血量多者,可用花蕊石散。本證見於食管及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消化性潰瘍、胃炎、胃動脈硬化、肝硬化及某些血液病。參見吐血條。

嘔吐苦水

見《症因脈治·吐水類》。又稱嘔吐。詳該條。

嘔吐

病證名。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古代文獻將嘔吐加以區別,謂聲物俱出為嘔,有物無聲為吐,有聲無物為幹嘔。現一般將胃內容物經食道口腔吐出,總稱嘔吐。分虛實兩類,實證因外感六淫、痰飲停積、宿食不消,及情志失調氣機逆亂所致。虛證多因脾胃氣陰不足所致。以和胃降逆為通治法,但仍當審因治本。嘔吐有實嘔、虛嘔、外感嘔吐、內傷嘔吐、寒嘔、熱嘔、痰嘔、氣嘔、食嘔、血嘔、脾虛嘔吐、陰虛嘔吐之分。詳見各條。

嘔酸

證名。嘔吐酸水。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又稱吐酸。詳該條。

嘔乳

病證名。又名溢乳、傷乳吐。指新生兒嘔乳。《幼科發揮》:“初生小兒,胃小而脆,容乳不多,為乳母者,量饑而與之,勿令其太飽可也。”改進哺乳方法,或隨年齡增長,一般就會消失。

嘔清水

見《證治準繩·雜病》。即吐清水。詳該條。

嘔青藍水

證名。嘔吐青藍色水液。多因肝鬱化火所致。《醫貫·噎膈論》:“又有一種肝火之證,亦嘔而不入,但所嘔者酸水,或苦水,或青藍水,惟大小便不秘,亦能作心痛,此是火鬱木鬱之證。”用吳茱萸、黃連濃煎,續服逍遙散。

嘔衄

病證名。嘔血和衄血。《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大甚為內癰,善嘔衄。”

嘔膿

證名。嘔吐為膿液。為胃癰主症之一。《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詳胃癰條。

嘔逆

病證名。出《靈樞·經脈》。即嘔吐。詳該條。

嘔苦水

見《赤水玄珠·嘔吐噦門》。又稱嘔苦。詳該條。

嘔苦

證名。指嘔吐苦水。又稱嘔膽、嘔苦水、吐苦水。《靈樞·四時氣》:“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肝膽受病,膽液外泄,隨胃氣上逆而出,故嘔出苦水。嘔吐苦水因外感時邪,邪犯少陽陽明所致者,證見潮熱,胸悶太息,脈弦數或洪大,用柴胡清膽湯、葛根清胃湯。因惱怒傷於肝膽所致者,證見脅肋脹痛,胸悶太息,或見自黃,脈弦數,偏虛者用人參小柴胡湯,偏實者用家秘清膽湯,挾食者用幹葛平胃散,挾痰者合用二陳湯(見《症因脈治》卷二)。

嘔家

指經常噁心、嘔吐的病人。《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嘔膽

病狀名。即嘔吐苦水。《靈樞·四時氣》:“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

證名。出《素問·診要經終論》。

①即嘔吐,胃內之物上湧而出,有聲有物。《衛生寶鑒·補遺》:“有物有聲,名曰嘔。”詳嘔吐條。

②食入即吐,稱為嘔。《醫宗必讀·嘔吐噦》:“後世更為分別,食刹則吐謂之嘔。刹者,頃刻也。食才入口,即便吐出。”詳噎膈條。

③噦。想吐而吐不出。《醫學入門·嘔吐》:“嘔則無所出。”即俗稱噁心。

《歐希範五臟圖》

解剖著作。宋·吳簡(一作靈簡)編。北宋慶曆間(11世紀40年代),編者和有關人員共解剖了50具屍體,對這此屍體的喉部、胸腹腔臟腑進行了詳細觀察比較,並由畫工宋景繪成圖譜。被解剖的對象都是反抗北宋統治階段而被逮捕殺害的義士,歐危範則是其中的首領。原書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