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全體病源類纂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肝藏說
(每日丑時,周身血氣俱注於肝)
謙按:肝,干也,謂其性好動而干犯他藏也,故曰肝為剛藏。其形上面隆凸,下面凹陷,分左右兩大扇,貼於橫膈膜下,色紫赤,中有血液釀出膽汁,以為消化水穀之用,其性喜條達而惡抑鬱,故《經》曰:木鬱達之。
肝病
沈金鰲曰:肝於五藏,為將軍之官,合少陽膽為一部,居脾之右,腎之前,其位近少腹,其地當血海。其部在兩脅,其經起足指,上通顛頂。其氣本陰,因其表為少陽,故一陽發生之氣起於厥陰而一身上下無所不至。肝和,則氣發揚為諸藏之贊助;若衰與亢,則反為諸藏之殘賊。其職主藏血,又主筋,能任筋骨勞役之事。其精上注於目,兼通於耳。其德屬木,故體本柔而剛,直而升,以應春氣。及其為病也,多逆,逆則頭脅或少腹痛,耳聾目瞑,口苦,善怒,喜瘛;虛則善恐,聾瞶;經病則腰痛疝㿉,少腹腫,甚則嗌乾,色脫,遺溺,癃閉。其氣鬱或勝,必侵及乎脾土,土受木克則胸滿嘔逆也。夫肝氣之逆,由肝鬱所致,然治郁不可用攻伐,故《經》曰:以辛散之,以辛補之。若肝火實證,又每因肝血之虛,既虛則不得不滋養,故《經》曰:以酸收之,以甘緩之。總之,肝氣鬱,宜辛溫;肝血虛,宜清潤。薛氏清火、補肝兩說,夫豈不通之論哉。
《素·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
《十六難》: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臍左旁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有是者,肝也。
肝風:
《素·風論》: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診在目下,其色青。
肝氣:
《靈·邪淫發夢篇》:肝氣盛則夢怒。
肝熱:
《素·熱論》: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
《痿論》:肝熱者,色蒼而爪枯。
肝中寒:
《金匱》: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肝咳:
《素·咳論》: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
肝脹:
《靈·脹論》: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少腹。
肝痹:
《素·五藏生成篇》: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
肝著:
《金匱》: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
肝瘧:
《素·刺瘧篇》: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
膽府說
(每日子時,周身血氣注於膽)
謙按:膽在肝之短葉間,位居右側,形如囊,內貯膽汁由肝藏分泌而出,其色綠,有黏性,氣臭味苦,能助食物消化。西人測驗另有一管通脾,其信然歟。
膽病
沈金鰲曰:膽為中正之官,又為中清之府,其府直得先天甲木之氣,乃一陽之妙用也。《經》曰:少陽連腎,腎上連肺。夫少陽起於夜半之子,為腎之天根,其氣上升以受肺之節治,通乎上下,遊行三焦,故十一經皆取決於膽。《經》曰:少火生氣。以少陽即嫩陽,為生氣之首也。若夫動而為病,實則口苦,耳聾,鼻淵,脅痛,馬刀挾癭;虛則易驚,潮熱,或不得眠。有實則易怒,虛則善恐。又膽病多寒熱也。古人以小柴胡為少陽正藥,而溫膽湯、瀉青丸亦各有寒熱之所宜,臨證細酌焉可也。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
《四時氣篇》:善嘔、口苦,邪在膽,逆在胃。膽汁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
《經脈篇》: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膽脹:
《靈·脹論》: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膽癉:
《素·奇病論》:口苦者,病名曰膽癉。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
心藏說
(每日午時,周身氣血俱注於心)
謙按:心居胸部中央,能生血,亦能行血,有大小各脈管穿貫其間,其質系筋肉結合而成,其外又有層層滑澤之油膜包裹之,或曰心囊,或曰即心包絡;中有孔竅,分左、右、上、下四房,其功用在收放往來之血液,榮養百骸。如血虛或不流暢,皆足生病也。
心病
沈金鰲曰:心位南方,配夏令,故稱君火。心精滿,始能分神於四藏;心氣充,始能引精於六府。所謂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也。但心與腎連,若腎水不足,則心火必至上炎。大凡火之有餘,皆由血之不足,若心火之有餘、不足,詎得與六淫之火同論哉。亦惟握精固氣,養陰凝神,調劑使抵於平和而已。嘗考《內經》所言心病,共分三項,其一謂心之虛實,皆不見於本藏而見於經絡,如胸、腹、腰、脅、兩臂痛是也;其一言始病經絡,次及於心藏者,如心經絡病嗌乾、心痛是也;其一則言思慮往來,神不守舍,如精氣並於心,則驚喜奪精、汗出於心及憂思傷心是也。凡諸心病者,皆由不能養精以馭氣而使神以氣存、氣以精宅也。欲求心無病者,可不於此加之以意哉。
《素·標本病傳篇》: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脅支痛,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藏氣法時論》: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靈·邪客篇》:諸邪之在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
《本神篇》: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䐃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十六難》: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喜笑;其內證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晼。
心氣:
《靈·淫邪發夢篇》: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
心虛:
《素·藏氣法時論》:心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靈·本神篇》:心氣虛則悲。
《金匱》: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心傷:
《金匱》: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藏傷所致也。
心熱:
《素·痿論》: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
《刺熱論》: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水)甚丙丁(火),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
心痛:
《靈·經脈篇》:心手少陰之脈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
《五邪篇》: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僕。
心疝:
《素·脈要精微論》:診得心脈而急病為心疝,少腹當有形也。
《大奇論》:心脈搏滑急為心疝。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心脈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
心脹:
《靈·脹論》: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
心風:
《素·風論》: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
心中風:
《金匱》: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
心中寒:
《金匱》: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蟲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心瘧:
《素·刺瘧篇》: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
小腸府說
(每日未時,氣血至小腸)
謙按:小腸較大腸細而長,上接於胃下口之幽門,下連大腸,居腹之中部。凡胃中所納食物皆輸入小腸,由小腸下口之闌門分別滓穢入大腸,其水則滲入膀胱,故曰受盛之府。
小腸病
沈金鰲曰:小腸之職與大腸相似,皆為胃化物之器,故其病亦與胃同。因本經與心絡並行隧道,故本經病或延及於心,然只在經絡而已。其為病也,實則嗌痛,頷腫,節弛,肘廢,小水不利,色赤或澀痛,或尿血;虛則遺尿,面白,小腸生贅肬;則發為遺溺、閉癃等病。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
小腸氣:
《素·至真大要論》:太陽在泉,寒淫所勝,民病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
《靈·脹論》:小腸脹者,少腹䐜脹,引腰而痛。
小腸泄:
《五十七難》:小腸泄者,溲而便濃血,少腹痛。
小腸咳:
《素·咳論》: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
小腸癰:
《靈樞》:關元隱隱痛者,小腸疽;其上肉微起者,小腸癰。
脾藏說
(每日巳時,氣血注脾)
謙按:脾者卑也,謂如土之卑下也,居胃底之外側。又脾者,裨也,謂其攻用裨助胃氣以消化穀食也。形圓長而扁。氣旺則血流走,氣虛弱則運化之機滯而病生矣。
脾病
沈金鰲曰:脾者,後天之本,四藏皆賴其煦育也。其職主為胃行精液,掌太倉之運量,而以升為德。其部當水穀之海,故惡濕。在五行屬土,配資生之坤元,故為十二經根本;居中央以灌四旁,故健運乃能無病。《經》曰:腹滿䐜脹,下厥上冒者,皆由中氣不運,脾陰鬱結,而陽明之氣亦不上騰,是以不能出營衛,升達上下也。惟不上升,故肺氣不行而上冒;惟不下達,故腎氣獨沉而下厥耳。至若本經為病,不外濕淫、熱鬱兩端。濕由水氣,病則壅,壅傷氣,必腹脹胃痛,腸鳴飧泄,身重,食不消化。熱由火氣,病則不濡,不濡則傷血,血枯而燥,必胃氣厚,善飢,肉痿,善瘛,腳下痛,口乾,舌本強,食即吐或食不下,煩心,脾約,此皆脾陰病也。治之者,務使三焦流轉,土潤而升,則火氣不得病之;土溫而旺,則水氣亦不得病之矣。
《素·標本病傳論》: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
《藏氣法時篇》: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靈·本神篇》:脾愁憂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挽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
《十六難》: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
脾風:
《素·風論》: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玉機真藏論》: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
脾癉:
《素·奇病論》: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脾中風:
《金匱》:脾中風者,翁翁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
脾水:
《金匱·水氣病篇》: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脾脹:
《靈·脹論》: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
脾虛泄:
《素·藏氣法時論》:脾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五十七難》: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
脾約(液枯便閉也):
《金匱》:(五藏風寒)趺陽脈(胃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博,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脾咳:
《素·咳論》: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隱隱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脾瘧:
《素·刺瘧篇》: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脾熱:
《素·刺熱論》:脾熱病者,鼻先赤(節)。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泄,兩頷痛,甲乙(木)甚戊己(土),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
《痿論》: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
胃府說
(每日辰時,氣血注於胃府)
謙按:胃者,匯也,水穀匯聚之所也。為人體內之消化器,位居中央,色黃屬土,其形如囊,左大右小,橫臥於膈膜之下,胃囊上端一管為食道,直接喉下,稍下曰賁門,胃囊之下端為幽門,連於小腸之上口。胃體系筋肉結合而成,內有黏膜,其紋皺。胃氣盛者,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胃氣衰者則反是。
胃病
沈金鰲曰:《經》曰:陽明者,午也。午為夏之中,相火之本職,又三陽之合氣,故於十二經氣獨盛,血獨旺,熱極多。而心胞絡之代心以主相火者,皆與胃同其功用也。故就胃言之,實營衛之大主,五藏之宗主。其氣騰而上盛,則脈倍見於人迎;其精充而下輸,則脈湧盛於趺陽。仲景治病,必三部候脈,兩手之外,必兼診兩頰喉之人迎、兩足趺之衝陽,良有以也。蓋以腎為先天之根,胃為後天之本,胃強則後天強,而先天亦得補助;胃絕則後天絕,雖先天足恃,七日不食亦死。故胃雖屬府,其脈能大見於寸口,而五藏亦待以養也。夫胃府既氣盛、血旺、熱多,故其為病亦多實熱有餘之症,試觀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腮腫、喉痹、斑黃、狂亂、譫語、潮熱、登高而呼、棄衣而走、詈罵不避親疏等實症,非以其府為兩陽合明之故乎?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固指氣盛、血旺、熱多而言,非僅指燥滿便硬也。雖然胃家病固多有餘,而亦時形不足,比如相火既虛,不能熏蒸胃土,胃氣即不旺,氣不旺即怯而不支,故亦有虛寒之症,試觀洒洒振寒、善伸數欠、顏黑、惡人與火、聞水聲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牖而處、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䐜脹,陽明之虛寒亦有如此者,安得泥胃家實之一言,概從有餘治之哉。
《素·標本病傳論》: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胻痠,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面熱者,足陽明病。
《師傳篇》: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上皮熱;胃中寒,則腹脹。
胃脘病:
《素·評熱病論》:食不下者,胃脘膈也。
《靈·大惑篇》:胃氣逆上,則胃脘寒。
胃風:
《素·風論》: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腸胃寒熱:
《靈·師傳篇》: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
胃脹:
《靈·脹論》: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間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胃咳:
《素·咳論》: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
胃泄:
《五十七難》: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胃反:
《金匱·嘔吐噦篇》:病人脈數,數則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反胃。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又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脾傷,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又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又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又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又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胃癰:
《素·病能論》:此診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色逆也,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肺藏說
(每日寅時,周身氣血俱會萃而注於肺)
謙按:肺者,市也,百脈朝會之所也。其質脆而澤,中有氣管及多數微絲血管,左右兩扇,色紅淡微灰,居人身內最高之地,為諸藏之華蓋。其功用內司呼吸及輸運津液,外主皮毛,使百脈流通。
肺病
沈金鰲曰:肺主氣,上連喉系,下通心肝之竅,司呼吸出入,居上以鎮諸藏而壓糟粕以行於大腸,出納清氣以化濁物。所居者太陽之陰(太陽以心胸為里),能固陽氣(肺主皮毛而衛外);所司者太陰之陽,以行陰物,又與足太陰脾同行氣以給眾藏,故亦名太陰。其屬則位西方金,其配則為秋令,秋則氣化清肅,萬物賴以成就。金則為水之母,其氣恆下行,靜時下澄於腎宮,與水相通,《經》所謂母隱子胎是也。但腎為真水,天一所生,肺既為其母,故居華蓋之頂,猶據天河之上源,以注崑崙而入龍門,匯於海也。其輸精於藏府,猶在天之雨露,澤潤萬物也。然常病燥與寒熱者,以輸精四布或太過,則不能滋化;或邪乘,則不得行令,故反病燥、反病寒熱也。古人嬌藏之名,所由來矣。夫肺主皮毛,而皮毛則純屬太陽之部,太陽之傷風、傷寒、汗出中風與形寒飲冷皆能傷肺,故其現症,如鼻塞聲重、喘咳氣逆、肩背痛、嚏噴、胸滿煩心亦與太陽同。五志之火上炎、陰虛內爍、肝火挾心而刑金亦能傷肺,故其現症,如肺痿、肺癰、痿躄、吐血、聲嘶、息有音、鼽衄、掌熱、喘不休、口血出、皮毛焦皆由火燥焦灼之故。若虛則有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諸症。凡茲病症,若由外傷者,其治法與足太陽同,或邪盛鬱塞,必於足太陽瀉之;若傷於內者,正氣衰,金被殘賊,必於足少陰養之,使子能助母而金氣不至耗泄,又必於足太陰培之,使母能生子而金氣得以涵育。抑猶有進者,金性下沉,隱於子胎,腎家水火兩病,肺俱能受其害,故有時腎水上泛為痰,肺受之則喘壅而嗽;有時腎火上炎,肺受之則喘息而鳴,皆腎氣上逆而為病也。調理大法,除本經自病外,要不過於足太陽、太陰、少陰三經分治之。
《素·標本病傳論》:肺病喘咳,三日而脅支滿痛,一日身重體痛,五日而脹,十日不已,死。
《藏氣法時論》,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
《靈·本神篇》: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
《難經》:外症面白,善嚏,悲愁欲哭;內症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而寒熱也。
肺氣:
《靈·淫邪發夢篇》: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
《素·痿論》:所求不得,則病肺鳴。
肺風:
《素·風論》: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肺風之狀,無汗惡風,色白,時咳短氣,晝日則瘥,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肺傷:
《脈經》:肺傷者,其脈細緊浮數,其人勞倦,咳唾血。
肺痿:
《金匱》
(一)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二)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為肺痿之病。
(三)脈數虛者為肺痿。
(四)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便,必遺尿,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名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肺癰:
《素·大奇論》:肺之壅(一作癰),喘而兩胠滿。
《金匱》:
(一)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
(二)脈數實者,為肺癰。
(三)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時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則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肺中風寒:
《金匱》:
(一)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重冒而腫脹。
(二)肺中寒,吐濁涕。
肺水:
《金匱·水氣篇》:肺水者,身重,小便難,時時鴨溏。
肺咳:
《素·咳論》: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肺脹:
《靈·脹論》:肺脹者,虛滿而喘咳。
《金匱》:
(一)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二)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三)肺脹,咳而上氣,煩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主之。
(四)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肺飲:
《金匱·痰飲篇》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肺消(即上消也):
《素·氣厥篇》: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心移寒於肺,則肺消(肺能通調水道者,賴心火以溫之。心火不足,不溫肺而反移以寒,則肺氣衰矣)。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肺瘧:
《素·刺瘧篇》: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肺熱:
《素·刺熱篇》:肺熱病者,頰先赤(節)。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豆大,立已。
《痿論》:肺熱者,色白而毛敗。
大腸府說
(每日卯時,氣血注大腸)
謙按:大腸上接小腸下連肛門內分迴腸、廣腸、直腸三部。其管較闊於小腸,為傳送糟粕之府。其傳送糞滓出魄門,實賴肺金下降之氣以行之,故大腸上與肺藏相應。
大腸病
沈氏曰:大腸為胃府傳化物之器。故《經》曰:大腸者,傳道之官,化物出焉。其經與足陽明相接,故亦名手陽明;又以其為營氣之隧道,與肺相接,故經絡得與肺相表裡。《經》又曰: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官,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以為出入者也。是皆至陰之類,通乎土氣,則《經》固指大腸等為陰矣。以其為陽者,蓋以藏府之內外言之;以為至陰之類者,則就其職任言之。讀者不以詞害意可也。要之大腸所由之隧道,雖與肺相屬而為表裡,而大腸之絡實與陽明胃接,故其病多與胃同,與肺無涉,即間有經絡自病,延及於肺,亦只在經絡,不如傷寒之傳經,必及於藏府也。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師傳篇》: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
大腸泄:
《五十七難》: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大腸痹:
《素·痹論》: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
大腸咳:
《素·咳論》: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
大腸癰疽:
《靈·癰疽篇》:天樞隱隱痛者,大腸疽;其上肉微起者,大腸癰。
腎藏說
(每日酉時,周身氣血注於腎)
謙按:腎有兩枚,在腹腔之背脊兩旁,左右對列,形如蠶豆而大,外旁凸出,內旁凹入。秉寒水之氣而命火即寄其中,受藏五藏六府之精以化髓生骨,又能分析血中之廢料,下注膀胱,以成尿液。腎藏作用,分精氣兩項。精者,腎中之真陰,男為精室,女系胞宮,均有脂膜與腎系相連。陰靜則精聚而不散,火動則精泄而腎虛矣。腎氣者,即腎中之真元,上吸天陽,下入丹田之氣也。丹田內通腎系,真陽由腎系入命門,為全身諸氣之根,人生性命之本;繼而下達膀胱,復蒸發上行為衛氣,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其行而會於中焦,則宣穀氣,熏肌膚,充周身,澤毛髮,勢若霧露之溉;至上為宗氣,則積於胸中,出於喉嚨,貫心肺而行呼吸。故丹田又名氣海,氣之所以流行不息者,即命門中相火之功用也。
腎病
沈氏曰:少陰者,陽氣初轉,陰氣乍生之謂。太陽寒水司氣,獨歸於腎(腎與膀胱相表裡),故腎為陽初轉,陰乍生之藏。蓋以腎之氣主蟄伏,主歸藏(屬於冬令),天地斂閉之氣,必歸於此,是以腎得主寒水也。人身有水,必有火,是以腎為先天根本,與心火相對待也。腎與心火南北對待,而命門真火亦寄於中者何?蓋即坎中一畫乾陽,以運化生長收藏也。是腎固以寒為位,以水為用,以火為本,其質堅滑者,水之體;其氣流行者,火之化也。所以諸藏各一,獨腎有水火兩具,而命門真火與蟄藏真水兩相融洽,坎中一陽即藏於兩陰之間,故命火亦即涵於真水之內,如天地之陰陽動靜,互相樞紐。然靜極而動,陽生陰中,遂能升陰精以上奉心主,此升坎填離,水火既濟,先天神妙之不可思義者也。先輩云腎藏之水如海,火如龍,水暖則龍潛,水寒則龍起。是腎火炎熾為患,皆由腎水虛寒;而腎既虛寒,益為脾土所克,其病生矣。此言水火不能既濟而為病也。然不但此也,腎家有水火兩病,火病者,龍火上爍,為害有亢與衰之分;水病者,寒淫所勝,為災有水涸濕盛之別。又剋水者為土,然水藏土中,土衰則水泛。《內經》謂腎合精,其主脾,不曰克而反曰主者,意在斯也。又先哲之言曰腎水不足,勿撲其火,須滋陰之真源以配火;腎火不足,勿傷其水,須益其火之源以配水。果能三復斯言,治腎病之能事畢矣。
《素·標本病傳論》:腎病,少腹腰脊痛,胻痠,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三日腹脹,三日兩脅支痛,三日不已,死。
《藏氣法時論》: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靈·本神篇》: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
《十六難》: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善恐、欠;其內證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也。
腎水:
《金匱·水氣篇》: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黃瘦,大便反堅。
腎氣:
《靈·淫邪發夢篇》: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
腎風:
《素·風論》: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龐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奇病論》:有病龐然如有水狀,切其脈大緊,身無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病生在腎,名為腎風。腎風而不能食,善驚,驚已,心氣痿者死。
《評熱病論》:有病腎風者,面胕龐然,壅害於言。虛,不當刺。
腎熱:
《素·刺熱論》:腎熱病者,頤先赤(節)。腎熱病者,先腰痛胻痠,苦渴數飲,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胻寒且酸,足下熱,不欲言,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刺足少陰、太陽。
《痿論》: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腎脹:
《靈·脹論》: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
腎虛:
《素·藏氣法時論》:腎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腎瘧:
《素·刺瘧篇》: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腎咳:
《素·咳論》: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膀胱府說
(每日申時,血氣注於膀胱)
謙按:膀,旁也,言其橫於腹腔下部之旁,以通水道也;胱者,言其質薄而明也,俗稱尿胞。其底旁左右本有輸尿管各一,內通腎藏,其前面下端又有排尿口與尿道相接。腎藏分泌之尿由輸尿管入膀胱貯蓄之,既滿則開放,從尿道泄出矣。
膀胱病
沈氏曰:膀胱居下邑,以藏津液,必待氣化而後能出,又其經同沖氣起於少陰,則其為器,似有不可與諸陽並列者,乃反名太陽者何?蓋以其為腎之府,且其經起足,上巔行於表,居六經之首,為三陽之主,獨號巨陽,故曰太陽也。後人之昧昧者,見人稱膀胱為太陽寒水,遂疑其專主寒令,不知六氣之寒水,惟腎能主之,而膀胱不能獨主,膀胱不能主寒水,則膀胱之水亦屬陽水;其寒邪能傷之者,實以陽氣不足而陰寒之氣得以乘之耳。總之,實則為熱,虛則為寒。實則為熱,如胞移熱於膀胱而為遺溺、癃閉、尿血等症是也;虛則為寒,如小便不禁,膀胱冷氣是也。
《素·標本病傳論》: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䯒痠;一日腹脹,一日身體痛,二日不已,死。
《氣厥論》: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膀胱脹:
《靈·脹論》: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
膀胱咳:
《素·咳論》: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
三焦府說
(每日亥時,周身血氣注於三焦經)
謙按:三焦為中清之府,調和內外,榮養左右,導宣上下,其根在兩腎之間,有油膜一條貫脊,命曰命門,是為焦原。從此係發生板油,其狀若網,連胸膈,上循心胞,並肺系達咽。其外出者,為手臂、胸前之腠理,是為上焦;從板油連及小腸旁之雞冠油,又外出為腰腹之腠理,是謂中焦;從板油後連大腸之網油,前通膀胱,中接胞室,復外出為臀、脛、少腹之腠理,是謂下焦。三焦於周身之藏府、經絡均有關係也。
補說
《靈·榮衛生會篇》:上焦出胃上口,並咽貫膈而布胸中,走府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舌,下足陽明,常與榮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脈,乃化為血,以養生身,莫貴於此,命曰榮氣。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水穀並居胃中,成糟粕,俱下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入膀胱焉。
《三十一難》: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旁;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納,以傳導也,其治在臍下。故曰:三焦,其府在氣街。
按:氣街者,氣之道路也。頭氣以腦為街,胸氣以膺與背腧為街,腹氣以背腧、衝脈、臍旁左右動者為街,脛氣以承山、踝上為街。茲所言三焦之府在氣街者,腹氣之街也。
三焦病
沈氏曰:古人云上焦如霧者,狀其化物升騰之氣也;中焦如漚,又云如瀝者,狀化時沃溢之氣也;下焦如瀆者,狀擠泌流水之象也。誠以三焦所施之氣得相火之功,為腐熟水穀之用,故曰焦也。三焦所主部位:上焦自胃上口,承接心肺。下焦在胃下口,輸水穀於小腸,水液滲入膀胱,以注前陰,滓穢轉大腸,以注後陰;若膈之下,臍之上,中間脾胃一段,則中焦所主之部也。王海藏謂上焦霧不散則喘滿,為出而不納;中焦漚不利,則留飲,久必中滿,為上不能納,下不能出;下焦瀆不利,則腫滿,為上納而下不出之症。蓋謂三焦氣滯,急當使之流通,與《內經》所謂三焦為水穀道路,其病宜通利二便者,將毋同也,因並記之。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句留,即為脹,應在足太陽之外大絡(節),腸中不便。
三焦脹:
《靈·脹論》: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
三焦咳:
《素·咳論》: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飲食。
三焦熱:
《金匱·風寒積聚篇》:熱在上焦者,因咳而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
三焦竭:
《金匱》(同上):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能噫也。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心胞絡說
(亦屬藏。每日戊時,周身氣血注於心胞絡)
謙按:《素問·靈蘭秘典》論十二官,無心胞絡之名,但有膻中之名,蓋即心胞絡也。心包絡在心外橫膜之上,豎膜之下,其與橫膜相黏而黃脂包裹者心也。脂膜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心胞絡也。其絡上通腦頂,外布一身,主血液之往還,即今所謂回血、發血諸管也。此藏為手太陰之一,心藏之有胞絡,猶蓮花之有橐蘥,橐蘥虛空,則蓮子動搖;包絡充足,則心君安逸;包絡不充,則有怔仲、驚悸、心嘈、心痛等症。其餘參看心病各條。
又按:女子胞宮之絡脈亦稱包絡,即衝脈也。《素問·奇病論》云:包絡者,繫於腎。《痿論》云悲哀太甚則包絡絕,俱指女子包絡而言,非心包絡也。特批明於此,以免淆混。
心包絡病(參看心病各條)
《靈·邪客篇》: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
手足十二經及十二經筋病·第二篇
足厥陰經病(肝)
《靈·經脈篇》:肝足厥陰之脈,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㿗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脫色、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
筋病
《靈·經脈篇》:足厥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結內踝前,上脛,結內輔,下循陰股,結陰器,絡諸筋。其病足大指支,內踝前痛,內輔陰股痛,轉筋,陰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傷於寒則陰縮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命曰秋季痹也。
足少陽經病
(膽。此段於前篇膽病所錄同)
《靈·經脈》:膽足少陽之脈,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筋病
《靈·經筋》:足少陽之筋起小指次指,循脛外結膝。其支者,別起外輔骨,走髀前者,結伏兔,後結於尻;其直者乘季脅走腋,系膺乳,結缺盆,上出太陽,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下,結於頄;支者結目眥。其病小指次指轉筋,引膝外不可屈伸,膕筋急,前引髀,後引尻,即上乘季脅,痛引缺盆、膺乳、頸。維筋急,從左之右,目不開。名曰孟春痹也。
手少陰經病(心)
《靈·經脈》:心手少陰之脈,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
筋病
《靈·經筋》: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內側,結銳骨,上肘內廉,入腋交太陰,挾乳結胸中,下繫於臍。其病內急,心成伏梁,下為肘網。其病當所過者轉筋痛。其成伏梁,唾膿血者死。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不收,陰痿不甩。名曰季冬痹也。
手太陽經病(小腸)
《靈·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筋病
《靈·經筋》: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循臂肘內銳骨後入腋下。其支者,走腋後,上繞肩胛,循頸結於耳後;又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眥。其病小指支,肘內銳骨後廉痛,腋下痛,繞肩胛引頸痛,應耳中鳴,痛引頷,目瞑,頸筋急,則為筋痿、頸腫。名曰仲夏痹也。
足太陰經病(脾)
《靈·經脈》:脾足太陰之脈,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身體皆重(節),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
筋病
《靈·經筋》:足太陰之筋起於大指內側,結內踝。其直者,絡膝內輔骨,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肋,散於胸,其內著脊。其病足大指支,內踝痛,轉筋,膝內輔骨痛,陰股引髀痛,陰器紐痛引臍,兩脅痛,膺中、脊內痛。命曰孟秋痹也。
足陽明經病(胃)
《靈·經脈》:胃足陽明之脈,動則病洒洒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水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謂骭(足脛)厥。狂,瘧,濕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經病
《靈·經筋》: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膝外廉,循脅屬脊,其直者,循骭結於缺盆;其支者,結外輔骨,合足少陽,直者循伏兔結髀,聚於陰器,上腹布至缺盆,上頸挾口,合於頄,結於鼻,上合太陽,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其支者,從頰結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脛轉筋,腳跳且堅,伏兔轉筋,髀前腫,㿉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縱,緩不勝收。故僻,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謂不拘高下,而人於上以守等之),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啖以美食,為之三指(三拊也)而已。
手太陰經病(肺)
《靈·經脈》:肺手太陰之脈,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節)。氣盛有餘,則肩臂痛;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
筋病
《靈·經筋》: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結魚後,行寸口外側,上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下結胸裡,散貫賁(賁門也),下抵季脅。其病當所過者支痛、轉筋,甚成息賁,脅急。吐血。名曰仲冬痹也。
手陽明經病(大腸)
《靈·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動則病齒痛頸腫(節),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筋病
《靈·經筋》: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腕,上循臂,上結肘外,上臑結於髃;其支者,繞肩挾脊;直者,從肩髃上頸;又支者,上頰,結於頄;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名曰孟夏痹也。
足少陰經病(腎)
《靈·經脈》:腎足少陰之脈,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目𥉂𥉂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黃疸,腸澼,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
筋病
《靈·經筋》:足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下,並足太陰筋,斜走內踝之下,結於踵,與太陽筋合,並足太陰之筋上行陰股,結陰器,循脊內,挾膂上頂,結於枕骨,又與太陽之筋合。其病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病在此者,主癇瘛及痙。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此筋折紐,甚者死。名曰仲秋痹也。
足太陽經病(膀胱)
《靈·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節),痔,瘧,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腰腳痛,小指不用。
筋病
《靈·經筋》:足太陽之筋起小指,循足外側上膕,其別者於踹外上膕,結於臀,挾脊上項。其支者,別入舌本;其直者上頭,下結於鼻;又其支者,為目上網,結於頄;又支者,從腋後結肩;又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又支者,出缺盆,斜上出頄。其病小指支,跟腫痛,膕攣,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名曰仲春痹也。
手少陽三焦經病
《靈·經脈》:三焦手少陽之脈,動則病耳聾,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腫,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筋病
《靈·經筋》:手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結於腕,循臂肘,繞臑外廉上肩,走頸合手太陽。其支者,當頰入舌本;又支者,上牙循耳前,屬目外眥。其病當所過者,即轉筋,舌卷。名曰季夏痹也。
手厥陰心包絡經病
《靈·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
筋病
《靈·經筋》: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與太陰之筋並行,結肘內廉,上臂,結腋下,散前後,挾脅。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結於臂。其病當所過者,轉筋,胸痛,息賁。名曰孟冬痹也。
奇經八脈病·第三篇
八脈總論
李瀕湖曰:奇經凡八脈,陰維、陽維、陰蹺、陽蹺、沖、任、督、帶是也。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下降,溝渠滿溢,霧霈妄行,流於湖澤,此發《靈》《素》未發之旨也。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上行於營分,所以為一身之網維也。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陰蹺亦起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蹺捷也。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衝脈亦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之海。帶脈則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者也。是故陽維主一身之表,而陰維主裡,以乾坤言也;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而陰蹺主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督主身後之陽,而任主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
二維脈病
沈氏曰:人身陽脈統於督,陰脈統於任,而諸陽、諸陰之散見於各處者,又必有以維繫而主持之,故有陽維以維諸陽,陰維以維諸陰。要其所以能維者,必從陰陽根柢之處以發其氣,氣盛而後能維之。嘗考陽維從少陰斜至足太陽,發足太陽之金門,而與手足少陽、陽明會於陽白,是其所從起者少陰而所會者皆陽也。所會皆陽,則所維自皆陽矣。陰維則從少陽斜至厥陰,發足少陰之築賓穴,上至項前而終,是其所起者少陽而所發、所至者皆陰也。所發、所至皆陰,則所維自皆陰矣。然陽維既為諸陽之維而反起於少陰,陰維既為諸陰之維而反起於少陽者何也?少陰為諸陰根柢之氣,而陰為陽之根,故維於陽者,必起於此;少陽為諸陽根柢之氣,而陽為陰之根,故維於陰者必起於此。所謂互為其根者是也。二脈又為榮衛之綱領,仲景云:病常自汗,榮衛不相和諧,宜桂枝湯,反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此二穴乃陽維之會也,所以病寒熱自汗,本桂枝症,服之不愈,乃陽維病也,故必先針陽維諸會之穴,以治病根,然後再服桂枝,病斯愈矣。其曰榮衛不和者,是衛氣不與榮血和也。潔古云陰維為病苦心痛者,其治必在足少陰三陰交,此處乃陰維所起也。
按:仲景法,太陰症則用理中,少陰症用四逆,厥陰症用當歸四逆、吳茱萸湯。參其法,酌其劑,可治陰維之病,乃潔古所以治足少陰三陰交之意也。凡屬二維病者,仿此。
《素·刺腰痛篇》: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
《二十九難》: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
附註:張潔古曰: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營為陰,主裡,陰維受邪,為病在裡,故苦心痛。陰陽相維,則營衛和諧矣。
《脈經》:診得陽維脈浮者,暫起目眩,陽盛實者暫苦肩息,洒洒如寒;診得陰維脈沉大而實者,苦胸中痛,脅下支滿,心痛;其脈如實貫珠者,男子兩脅下實,腰中痛,女子陰痛,如有瘡狀。
二蹺脈病
張潔古云:蹺者,捷急之謂也。二脈起於足,使人捷疾也。陽蹺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府,主持諸表;陰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藏,主持諸里。陰蹺為病陰急,則陰厥脛直,五絡不通,表和里病;陽蹺為病陽急,則狂走,目不昧,表病里和。陰病則熱,可灸照海、陽陵泉;陽病則寒,可針風府、風池。又曰:在陽表者,當汗之;在陰里者,當下之。又:癲癇晝發,灸陽蹺;夜發,灸陰蹺。
謙按:陰蹺為足少陰之別,陽蹺為足太陽之別,蹺脈之有陰陽區別者以此。《甲乙經》謂: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又謂:陽脈榮其府,陰脈榮其藏。亦同氣相求之義耳。要而論之奇經八脈,惟帶脈橫束於膂,不與七脈相同,其他皆起於太陽、少陰二經,雖或統宗眾會,孔道各殊,其實皆自下而上,源不甚遠。古人只言太衝,不分督、任、蹺、維,蓋有分之而不可盡分者,得其大要可也。
《素·繆刺論》: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內痛從目眥始。刺外踝之下半寸。
《靈樞》: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蹺(交信穴也。節),風痙反折,先取足太陽(京骨穴也)及膕中及血絡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陰蹺(交信穴)及三毛上(大敦穴)及血絡出血。
《甲乙經》:人病目閉不得視者,衛氣留於陰,不得行干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病目不得瞑者,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
附註:二蹺脈氣慓悍同於衛氣,而皆上出目內眥,陰出於陽而陽入於陰,陰陽和合,上榮而大會於目,故開合皆宜。若二脈有病,則目自病矣。《經》云: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又曰: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網,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網。寒則筋急,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又曰:壯者營衛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人血氣衰,氣道澀,衛氣內伐,故晝不精而夜不瞑。此皆謂二蹺之病也。
二十九難:陰絡者,陰蹺之絡;陽絡者,陽蹺之絡。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
附註:王叔和曰:陰蹺急,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陽蹺急,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
衝脈病
沈氏曰:《經》曰衝脈為病,氣逆而裡急。又曰:上衝作躁熱。又曰咳唾,手足厥逆,氣從少腹上衝胸咽,面翕然熱如醉,下流陰股,小便難持。又曰:暑月病甚,則傳腎肝,為痿厥,四肢如火,或如水,心煩。仲景曰:寒氣客脈,不通氣,因鳴動應手,起關元,隨腹直上,疝,瘕,遺溺,脅支滿,煩,女子絕孕,動氣在上下左右,不可發汗與下。合此數條觀之,衝脈既為十二經之海,而下為血海,又與督脈為十二經之道路,與任脈、陽明脈會於氣街,則督任固與沖通為一氣。故古人不分沖、任、督而總名曰太衝,如《經》云廣明之後即為太衝是也(《內經》曰: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衝。王啟玄注曰:腎脈與衝脈並下行,循足行而盛大,故曰太衝。一說衝脈起於氣街,街直而通,故曰太衝。又說心藏在南,故前曰廣明;衝脈在北,故後曰太衝。足少陰腎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衝,兩脈先相合為表裡也。衝脈在脾之下,故又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蓋太衝云者,以一身之精氣上升言之,不只為血海言之也。然沖、任、督雖同起下極,畢竟三脈分行,故沖則獨主血海,而其所以主血海者,以其為先天精氣之主,能上灌諸陽,下滲諸陰以至足跗,故其治常在血海也。若陰陽和而精氣足,則陽和之精升運於一身之間,自然無病。稍有不調,必逆而上僭。而其為病,一曰寒逆,陽不足也。症見胸寒,少腹痛,中滿暴脹,疝瘕遺溺,腸支煩滿,女子絕孕。一曰火逆,陰不足也。症見咳唾,躁熱上搶心,眩僕,四肢如火,心煩恍惚,癡狂,此皆沖病也。仲景以動氣在上下左右,皆不可發汗與下者,以沖氣逆,則陰精虛,陰精虛,則陽氣亦竭,故禁汗下也。以是知沖治則血海治,臍之上下左右皆無犯而病自愈也。然其氣實起於少陰,發於厥陰,若三陰之開合失職,則本源之真水、真火兩虛,其為患,必犯於沖,《經》言沖病傳肝腎而為痿厥者。如三陰之患犯沖,則又不止痿厥二症矣。
《素·痿論》:衝脈者,經脈之海也。又《靈樞》:衝脈者,五藏六府之海。
《骨空論》:衝脈為病,逆氣裡急。
《舉痛論》:寒氣客衝脈,沖腹起於關元,隨腹直上。
《千金方》(孫真人):咳唾,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其面翁然如醉,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覆冒者,寸脈沉,尺脈微。宜茯苓五味子湯,以治其氣衝。
《金匱》:寒氣客脈,不通氣,因鳴動應手,起關元,隨脈直上,疝瘕,遺溺,脅支滿煩,女子絕孕,動氣在上下左右,不可發汗與下。
任脈病
沈氏曰:古人以任脈為陰沉之海,以其起於中極下之會陰也。按其脈之所到,既上中極,即與足厥陰、太陰、少陰之脈並行,循關元,歷石門、氣海,又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歷建里,再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之脈於中脘,以上喉嚨,再會陰維之脈於天突、廉泉,至目下之中央承泣而終。是任脈固起於真陰,而陰無陽不生,猶地之統於天,而地氣之上升,必由天氣之下降,兩相濟而後能通。不然,固陰冱寒,必至成痞閉也。人身之有天癸,乃天之元氣下降而為精氣,以充於地,則真陰生,既生而漸至於充,然後地氣通,太衝脈由是始旺,月事以時下,而易於有子。若無子者,必其任脈虛,以至沖衰血竭,地氣不通故也。然而真陰最難充滿,非年歲既至,穀氣充實,天元必不堅定,故天癸亦不至。然則真陰之盛,有不由於真陽之實者乎?《經》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言乎陽極而衰,為陰所襲,故曰陰半。蓋此陰已為窮陰,非真陰也。此雖真陰衰,實真陽衰也。故任脈為病,非陰之自病,實由於陰中無陽,如《經》云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皆原結陰之故耳。《經》又云:脈來丸丸,橫於寸口者,為任脈。此脈已為陰氣所襲,故動則苦少腹引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又苦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拘急不得俯仰,則皆為無陰之症,何莫非無陽之症乎?所謂真陰之盛,必由於真陽之實,益可見矣。
《素·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靈·經脈篇》: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
督脈病
沈氏曰:人身陰陽、元氣皆起於下,《經》曰廣明之後,即為太衝。太衝之地,屬之少陰,少陰之前乃為厥陰,其部有血海,嘗與太衝騰精氣而上灌滲陰陽。可知元氣固起於下,精氣亦起於下矣。嘗按精氣之自下而上也,實分三道。其陽者,起胞中,從少陰之後,行太陽夾脊之中道,上巔,歷百會、都庭,以統諸陽,名曰督;其陰者,起中極之下胞中,由前陰地道而上行陽明之表,中循關元,歷承漿,上與督脈會,以統諸陰,名曰任;其中央一道,起胞中,循血海,騰精氣而上,上行伏臍,積於胸中為宗氣,以司呼吸,會於咽喉,名曰沖。是三脈者,同起於胞中,一源而三歧,故古人統三者,而總名之曰太衝。且三者之氣與陽明胃氣同住中州,亦與營俱行於十二經,故三者之氣能貫於一身也,而督之所以為督,從可識矣。古人曰督之言,郵也,是陽脈之都綱,又曰陽脈之海。下極者,長強也。長強乃督脈之別名。下極即尾骶骨也。以其循脊上項散頭,故實則脊強而厥,虛則頭重或暈。夫脊強者,五痓之總名,其症卒口噤,背反折而瘛瘲也。觀如是,則督之為病從可識矣。
《素·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節),督脈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咽乾。
《風論》:風氣循風府(督穴)而上,則為腦風。
帶脈病
沈氏曰:考《內經》衝任二脈與陽明合於宗筋,會於氣街,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則太衝所以能上養心肺者,全賴帶脈維持之力,且其氣完固,有以牢持於身之上下,而一身之強力亦自帶脈而出。蓋力出於膂,膂在季脅之下,即帶脈所在也。故《經》云:身半以上,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中為天樞。天樞在氣交之分,正指帶脈而言也。故人苟上而心脾抑鬱,氣不運行;下而肝腎虛敗,真陰不榮,必致停濕為熱,下注於小腸、血海之間,病斯作矣。何以言之中樞氣交不運,必病腹滿;陰陽兩虛,中樞弱而不能鎮定,必病腰溶溶如坐水中;心脾上郁,肝腎下虛,邪熱留連而為滯淫,必病赤白帶;陽不能勝,不能固守於天樞,陰氣得以襲之,必病左右繞臍,腰脊痛衝心腹;邪客於太陰之絡,必病腰痛引小腹控䏚(季脅下空軟處),不可以養息。此皆帶脈所生病也。是知一身上下機關全在於帶,帶不能自持,其氣、其症皆陷下而不上矣。可不知帶之為病,求其源而升降補瀉之哉。
《二十九難》: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脈經》:帶脈為病,左右繞臍,腰脊痛沖陰股也。
宗氣衛氣營氣病·第四篇
宗、衛、營三氣解
孫一奎曰:人與天地生生不息者,皆一氣之流行耳。是氣也,具於身中,名曰宗氣,又曰大氣,經營晝夜,無或間斷。《靈》、《素》載之而後人莫之言也。後人知有營衛,而不知營衛無宗氣,曷能獨循於經隧,行呼吸以應息數而溫分肉哉。此宗氣者,當與營衛並稱,以見三焦上、中、下,皆此氣為之統宗也。《靈樞·五味篇》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胃之兩焦(中下焦也),以溉五藏,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大氣即宗氣,氣海即膻中)。又《邪客篇》曰:五穀入胃,其糟粕(下焦)、津液(中焦)、宗氣(上焦)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此出上焦為一隧也);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此出中焦為一隧也);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藏六府(此出下焦為一隧也)。《營衛生會篇》: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歧伯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衛氣篇》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講明此三氣者,自秦越人而後,惟馬玄臺《難經正義》考究極詳。論宗氣則曰:自夫飲食入胃,其精微之氣積於胸中,謂之宗氣。宗氣會於上焦,即八會之氣會於膻中也。惟此宗氣主呼吸而行脈道。論營氣則曰:營氣者,乃陰精之氣也,即宗氣之所統,猶太極之分而為陰也。此氣行於晝二十五度,行於夜二十五度,始於手太陰,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而行晝、行夜,十二經之陰陽皆歷焉。所謂太陰主內者,此也。論衛氣則曰:衛氣者,陽精之氣也,亦宗氣之所統,猶太極之分而為陽也;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度,夜行於陰二十五度,始於足太陽,五十度而復會於足太陽。復引《靈樞·歲露篇》曰: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風府者,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所謂太陽主外者,此也。蓋營氣行陽、行陰,主晝夜言;衛氣行陰、行陽,主陽經、陰經言。營氣之行於晝者,陽經中有陰經;行於夜者,陰經中亦有陽經(指衛氣)。故行陰、行陽,主晝夜言也。衛氣則晝必只行於陽(行三陽經)夜必只行於陰,是陰陽不指晝夜言也。
宗氣
謙按:宗氣者,大氣之搏聚者也,積於胸中,出於喉嚨,司呼吸以行經隧。因營氣常並之而行,故宗氣所行之次序與營氣運行無異。詳見《靈樞·經脈篇》。
《素·平人氣象論》: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結矣。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靈·邪客篇》: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
《邪氣藏府病形篇》: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
衛氣
謙按:肺主氣,氣為衛,與營氣同出於中焦。若探其源,則在丹田、氣海之中,實先天之氣生化而出,故又曰衛出下焦。常考其自下而升,出上焦也。每天明時,目張,出自睛明穴,上行於頭,盡行手足六陽經,至夜行手足六陰經,不隨宗氣、營氣行,而獨行於皮膚、分肉之間,故曰衛行脈外。
《素·痹論》: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
《靈·衛氣篇》:其浮氣之不能循經者,為衛氣。
《本藏篇》: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節)。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
《邪客篇》:衛氣者,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藏六府。
《衛氣行篇》: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藏。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至手小指之間外側,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間;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外踝,復合於目,故為一周(節)。陽盡於陰,陰受氣矣。其始入於陰,常從手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一周(節),亦如陽行之二十五周而復合於目。
以上論衛氣,以下論衛氣病。
《靈·衛氣失常篇》:衛氣之留於腹中,蓄積不行,苑蘊不得常所,使人支脅,胃中滿,喘,呼,逆。
《傷寒論》: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
營氣
謙按:心生血,血為營。非營氣固,不能生血;非穀氣充,亦不能生此營氣。營氣者,陰精之氣也,故曰營出中焦,是後天清氣所化而出也。清者為營,清濁以剛柔言,謂陰氣柔和為清,陽氣剛悍為濁。此皆古人之說,非臆斷也。喻嘉言謂:營氣根於中焦陽中之陰,行至上焦,隨上焦之宗氣降於下焦,以生陰氣。是營氣本濁陰之氣,以其根出於上焦之清陽,故謂清者為營也。此亦一解。又喻解濁者為衛一句,謂衛氣根於下焦陰中之微陽,行至中焦,升於上焦,以生陽氣,是衛本清陽,以其根出於下焦之濁陰,故謂濁者為衛也。究之《經》言營出中焦,衛出下焦二句,即有清濁之別矣。細審自知。
《靈·經脈篇》:脈為營。
《衛氣篇》:經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邪客篇》: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
《營氣篇》: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上行抵脾,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其支別者,循巔下項,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過毛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順逆之常也。
以上論營氣,以下論營氣病。
《傷寒論》:其脈沉,其營氣微也。營氣微者,加燒針,則血流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營氣總論(補錄):
《靈·營衛生會篇》:穀氣入於藏府,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清者,即動脈中新血;濁者,回血管之濁血),營在脈中(發血管均在血脈之裡層),衛在脈外(回血管在脈之外面),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由心藏排出,行於周身者,曰發血管、曰動脈;行至四支之末,仍回覆於全身者,曰回血管,亦曰靜脈,其血液經肺以入心房,再發出而行於發血管中,循環不已。現今生理學中稱為循環系統是也)。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皮肉筋骨病·第五篇
皮病一
癍痧 癮疹 痤疿 麻木 靨痣 痛癢 丹毒
紫白 癜風 白屑 黑白癩 皮毛 脫落 皮水 索澤
沈氏曰:包涵肌肉,防衛筋骨者為皮;皮外最薄者,為膚,俗謂枯皮,《經》言皮膚,亦曰腠理;津液滲泄之所,曰腠;文理縫會之中,曰理。腠理,亦曰元府,汗液色元從空而出,其始聚於孔竅,故曰元府也。皮之主為肺,故風寒襲人,肺先受病,非發於皮毛,即見於經絡也。其他癍痧、癮疹、痤疿、麻木、靨痣,無非風濕熱毒之邪,各有專法可按,若論大概則不過痛癢兩端。《經》曰諸癢為虛,血不榮肌。又曰:諸瘡痛癢,皆屬於火。河間就火之微盛,以分痛癢,曰人近火,微熱則癢,熱甚則痛,附近則灼而為瘡。或謂痛實癢虛,虛者,熱之微也,非指虛寒也。若乃丹毒為患,名目繁多,大凡色赤為丹,色白為瘼,痛者為丹毒,癢者為風丹。自腹出四肢者順,自四肢入腹者逆。若素有病,面上忽見紅點者,死。除瘼症屬肺虛冷風,宜以酒調土朱,頓服之。外丹毒主方甚多,不如古傳十二種單方,治一切丹毒,但於其中用一二味即效矣(單方詳後)。然而皮之為病,不特此也。又皮肉變色,赤為紫癜風,白為白癜風。紫由風與血搏,白由風與氣搏。又皮肉色變,不痛癢,久之遍體為白駁風,此肺風流注皮間,其輕者,即為白屑風。又烏癩,亦名黑癩,由惡風相觸,其狀生瘡,痛癢如蟲行,或如桃李癮疹,眼前見物如絲垂,手足麻木,刺之不痛,宜川烏、升麻、防已、黃柏、雄礬、巴豆、松脂熬塗。又白癩,色白,發熱,頏痛,手足縱,背膂急,亦由風毒,宜白花蛇、蠶蛾、羌活、防風、天麻、白蘚皮為末,酒下。綜計各症,均於風熱濕毒中求之,其或近寒者,肺氣必大虛也。至於《金匱》皮水,為濕淫所勝,津枯毛脫,皮澀不潤,其名曰索澤,又當於利濕、潤燥兩法中選用之耳。小兒痘病,皮肉皆病,不可殫述,另有專條可考焉。
十二種單方
水苔、生地、生松毛、蒴藿葉(音朔,吊濕草,《別錄》下品)、慎火草(即景天草,石草類,《本草經》上品,俗以瓦盆盛養,置屋頂上能闢火)、浮萍、硝石、豆葉(以上皆搗敷)、豆豉、大黃、黃芩、山梔(以上為末和敷)。
《素·痿論》:肺主身之皮毛(節),肺葉熱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者,則生痿躄也。
《痹論》:以秋遇此風寒濕三氣者,為皮痹(節)。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則煩滿而喘嘔。
《五常政大論》:皮𤸷肉苛,筋脈不利(此謂皮肉間麻木而苛癢也)。
《三部九候論》:皮膚著者死(此謂久病肉脫,皮著於骨也)。
《靈·九針篇》: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陽也。
《衛氣失常篇》:色起兩眉,薄澤者,病在皮。
《經脈篇》: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
《寒熱病篇》: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
肉病二
肥瘦 食㑊 肉苛 肉痿 肉脫
贅肉 努肉 疣目 肉刺 息肉 肉絕
沈氏曰:《內經》云:肥而澤者,氣血有餘;肥而不澤者,氣有餘,血不足;瘦而無澤者,氣血俱不足。此言其大概也。其實,肥者,血實而氣必虛,故行動喘促,耐寒而惡熱,熱傷氣也;瘦者,氣不虛而血必虛,故皮多燥澀,耐熱而惡寒,寒傷血也。此肥瘦之所以分也。至其為病重者,曰食㑊,多食易飢,不生肌肉,由胃熱消穀之故;次曰肉苛,即𤸷重也,由營虛衛實之故;次曰肉痿,肌頏無力,由脾經傷熱之故;次曰肉脫,脫者空也,真元內竭,穀氣外衰,為不治之症。瘡瘍愈後,有肉凸出,名贅肉,亦曰努肉,烏梅肉貼之。手足忽生如豆狀者,名疣目,宜烏雞膽汁或杏仁粉塗之,以去風邪。又肉刺紅痛,血虛襲風而成,不治亦愈。又鼻中息肉挺出,有肺熱、腦風之分。其餘肉爍、肉核、肉癭均類瘡疽,各症以及肉蛾等項另有專條,茲不備述。若夫耳聾、舌短、背腫、尿血、大便赤泄,則為肉絕之候矣。《經》故斷之曰:六日死也。
《靈·氣穴論》: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肉分之間,谿谷之會,以行榮衛,以行大氣。
《刺腰病篇》:肉裡之脈令人腰痛(內者,分肉;里者,肌肉之紋理也)。
《逆調論》:人之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節),逢風而如灸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按:苛者,肉不知寒熱痛癢,不能舉也)。
《痿論》: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節)。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節)。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肉痿者,得之濕地也。
《靈·刺節真邪篇》: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節)。結中於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疸。
《二十四難》:肌肉不滑澤,則肉滿(按:滿即脹也)。
筋病三
筋急 筋緩 筋攣 筋痿 筋惕
筋傷 筋結 轉筋 筋疝 筋痹 筋絕
沈氏曰:筋也者,所以束節、縛骨、絆肉、繃皮,為一身之結紐,利全體之運動者也,其主在肝。
按:人身之筋,到處皆有,縱橫無算,而又有為諸筋之主者,曰宗筋,《內經》注謂陰毛橫骨上下之堅筋,上絡胸腹,下貫髖尻,又經背腹,上頭角者是也。筋之總聚處則在於膝,《靈樞》謂諸筋皆屬於節是也。至為病,則曰急、曰緩、曰攣、曰痿、曰惕、曰傷、曰結、曰轉筋、曰疝、曰痹、曰筋絕,其名目如此。《靈樞》謂:寒則反折而急,熱則弛縱而緩。《得效》又以急為寒,縮為熱,弛緩為濕。仲景言血虛筋急,故《本事》以養血地黃湯治之。觀急由血虛,則緩者血熱可推矣,若夫風熱入經。是以瞀瘛即筋攣之由,故攣者亦曰瘛,俗乃云搐也,其症往往作痛。《內經》以筋痿屬肝熱,而痹為風、寒、濕三氣入筋;《傷寒》以發汗傷血為筋惕之原;丹溪以轉筋屬虛熱,蓋亦因血熱於內而外復感風寒之故也。至霍亂轉筋,又以吐瀉傷胃,亡其津液,宗筋失養,亦有手足逆冷者,亦不拘於熱邪也。其他久行而筋傷,氣血失節而筋結。肝邪下注,莖中縮痛,為筋疝之症。呼罵不休,爪甲色青,為筋絕之候,九日死者,又不可不知也。
《素·痿論》:肝主身之筋膜(節)。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干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節)。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
《痹論》:以春遇此風寒濕三氣者,為筋痹(節)。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則多飲溲數,夜臥易驚。
《長刺節論》:病在筋,筋攣節痛,名曰筋痹。
《靈·衛氣失常篇》:目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筋。
《刺節真邪篇》:筋屈不能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為筋溜(節)。虛邪搏於筋,則為筋攣(節)。脈弗榮,則筋急。
《經筋篇》:頸筋急則為筋瘺(瘺者,頸筋急或急而脊曲也)。
骨病四
骨寒 骨蒸 骨痿 骨痛 骨傷 骨絕
沈氏曰:骨之撐架於身者,猶梁柱之於屋;然屋非梁柱不堅豎,人非骨骼不支持。《經》言腎主骨,又言骨者,髓之府。是惟腎氣足,然後髓滿而骨堅也。骨有本,顴骨也。故骨大則顴大,骨小顴亦小,而骨之最大者為脊,《經》言膂骨下至尾骶二十一椎,長三尺。脊節為椎,窮脊為骶,是不獨為骨之最大,且居中麗正,一身之骨胥於是附,猶屋之正梁,且為諸骨之主也。而其為病,約有四端:一曰寒,人有寒甚至骨,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者,《經》名骨痹,非輕微惡寒之謂,宜溫腎以壯陽。一曰熱,其熱從骨間蒸發,按之不烙手,然覺有蒸郁,不可耐狀,非引水所能解,其板齒必乾燥,即《經》言髓涸齒干為骨熱病者是也,宜滋陰降火;其熱甚,至四肢緩弱不舉,則勢將成骨痿之症矣。一曰痿,其症見後所錄《內經》文中,由於骨熱,非尋常疲弱之謂,宜虎潛丸等藥。一曰痛,人身之痛,由六氣七情者不一,淺者皮內間,深亦只於經藏,若入里徹骨,則損傷已極矣。宜酌其寒熱治之。此外如久立傷骨,則痛痿無常。齒黃骨絕,則藥石不救,且不出十日而死矣。
《素·長刺節論》: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痹。
《痹論》:以冬遇此風寒濕三氣者,為骨痹(節)。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則善脹。
《氣穴論》: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痹,外為不仁。
《痿論》:腎主身之骨髓(節)。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節)。有所遠行勞倦,逢火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藏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
《靈·衛氣失常篇》:耳焦枯,受塵垢,病在骨。
《刺節真邪篇》: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節)。結深中骨,氣因於骨,骨與氣並,日以益大,則為骨疽(節)。虛邪內搏於骨,則為痛痹。
《寒熱病篇》:骨寒熱者,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按:骨厥,見前足少陰經病條中。節)。骨痹,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
《陰陽二十五人篇》:感於寒濕則善痹,骨痛爪枯也。
《邪氣藏府病形篇》:腎氣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節)。腎脈急甚,則骨癲疾(此謂癲疾之由於骨者)。
《癲狂篇》:骨癲疾者,顑齒、諸腧分肉皆滿而骨居(羸弱過甚而骨獨存也)。汗出煩悗,嘔多沃沫,氣下泄,死不治。
《本神篇》:精傷則骨痠痿厥。
附六淫病·第六篇
(風寒暑濕燥火)
風淫
沈氏曰:《經》言諸暴強直、支痛軟戾、裡急筋縮,皆屬於風,此厥陰風木為肝膽之氣,乃藏氣所主之風也。若八方不正之風,則為邪氣,故中人即為病。其有四時勝氣而襲之者,如春勝長夏,為木剋土;長夏勝冬,為土剋水,以所勝入也。其有隨時、隨藏而為病者,以內氣不守,外邪得入也。故春病在頭,鼽衄;夏在藏,病胸脅;長夏在脾,積風為寒,洞泄寒中;秋在肩背,暑汗不出,風襲腠膚,善風瘧;冬在四肢,脾厥,考其所以然者,人之精為真陰,為元氣之本,惟冬藏精則內實,雖夏之暑邪,亦汗出而不得入;若冬不藏,又暑汗不出,閉藏、疏泄之道俱失,則凡春溫、夏熱、秋瘧及冬寒四季之淫,隨時、隨藏而病,此風邪所化之由也。然風入五藏,其狀各殊。肺受風,多汗惡風,色白,咳而短氣,晝減暮劇,診在眉上(白);心則多汗惡風,善恐,色赤,木火交熾,神志昏亂,舌本強,其診在口;肝亦多汗惡風,色蒼,肝本為風,風反勝之,則內氣不勝,多悲多怒,陰器病則妒陰(時憎女子也),故名,診在目下;脾亦多汗惡風,色黃,土為風木所克,身體怠惰,脾不化食,診在鼻;腎亦自汗惡風,面浮腫,脊痛,炲氣見,診在肌上。五藏受風不同,病由各異如此。又風中當早治,遲則五藏遞傳,以至於死。如初感,毛直皮閉而為熱,是當汗發即已;即或痹而不仁,亦可熨灸之;惟弗治,遂入舍肺,自表入里,閉之則為肺痹,發咳喘急也;又不發之,從所克而傳肝,為肝痹,脅痛而出食也;又弗治,再從所克而傳脾,風熱相乘,為脾痹,內則煩熱,外則體黃;又弗治,再從所克而傳腎,為疝瘕,邪聚下焦,溲出白濁,且熱結蝕陰也;又弗治,再從所克而傳心,筋脈引急,病名曰瘛。邪氣至此已極,藏氣皆息,能無死乎?此五藏相傳之次也。又內先有所傷,而適與風邪相會而發者,所謂合邪也。凡邪之中人,雖各有所入,要歸於三部:喜怒不節則傷藏,病起於陰,一也:清濕襲虛,病起於下,二也:風雨襲虛,病起於上,三也。至於淫佚,不可勝數,然受病之始,只此三部。故風氣百疾,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總之,風善行數變,傷人為病,變態不一。如風襲皮膚,腠理開則衛泄而寒,元府閉則陽壅而熱,則為寒熱病矣。又如風入胃中,其人肥,邪循脈上目內眥而黃,則留為熱中;其人瘦,則變為寒中矣。又如風客於諸脈俞,散行分肉,或使生瘍㿉,或不仁,或胕府熱,或不去而為癘風矣。若入五藏六府之俞,隨左右而偏中,則又為偏風矣。以至循風府入腦,為腦風。飲酒後,元府開而中之,為漏風。新沐而中,為首風。風不散,傳入大腸,為腸風。在腠理,汗泄不止,為泄風。病雖異名,皆風之變也。(首風,因沐而中頭面,多汗惡風,頭極痛,先日甚,次日少愈。漏風,常多汗,不可單衣,食則汗出,身熱不惡寒,甚或陽盛於上而喘息,衣濡,口乾時飲。泄風,汗出津涸,口乾,身痛畏寒,汗多亡陽也)。要之,風為百病之長,凡寒、暑、濕、燥、火五者,皆從風而入,而風之為邪,又有寒熱、剛柔、內外之不一,則治之豈易事哉。
附風病名:
中風 類中 傷風 五藏 五風 偏風 腦風 漏風
內風 首風 腸風 泄風 胃風 勞風(勞汗當風,傷腎)
頭風(偏正) 毒風(生瘡) 刺風(如刀刺無定處) 癇風
驚風 頑風 惡風 暗風 㾴風(面生米點) 節風
酒風(《素問》身熱、汗出、惡風、少氣) 膽風 氣風(肉內如蟲行)
癱風(手足拳攣) 瘓風(同上) 虛風 脫風 賊風 產風
骨風 膝風 盛風(言語謇澀) 髓風 血風
皮風 肌風 閉風(便燥) 軟風(四肢不舉) 剛風
虎風(發吼羊叫) 天風(成片爛瘡) 綠風(瞳人大)
青風(吐極青盲) 破傷風 腎囊風 乳子臍風
《素·風論》: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飲食;其熱也,則消肌肉。
《六元正紀大論》:風病行於上(節)。木鬱之發,大風乃至,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隔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善暴僵仆。
《氣交變大論》:歲木太過,風氣流行,民病飧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節)。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亂,腹痛。
《陰陽應象大論》:風氣通於肝。
《靈·五色篇》:風者,百病之始也。
《壽夭剛柔篇》:病在陽者,命曰風。
寒淫
沈氏曰:《經》云: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禿疝,堅痞,腹滿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夫腎為水藏,膀胱亦屬寒水,腎陽若虛,則寒水之氣益泛,而諸寒病生焉。是寒之為病,無論外召內生,未有不由於陽虛者也。至其重且險者,莫如傷寒,宜遵仲景之法,茲不贅論。又有中寒一症,身直口噤,戰掉眩暈,身無汗者,為寒毒所中,脈必沉細緊澀,或陰陽俱盛,有汗反不治;若肢冷,腹絞痛,唇青者,宜半夏、皂角、麝香填臍艾灸;又或乘冷、食冷致頭痛身熱,項急,腹痛嘔吐者,為雜中寒,五積散溫之可也。其他寒邪久伏所發之病,或為痼冷,或為厥逆,或為積聚、癥瘕、痃癖、痞氣、寒疝等症,又當於各門中求之。
《素·至真要大論》: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
《六元正紀大論》:水鬱之發,陽氣乃闢,陰氣暴舉,大寒乃至,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關節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堅腹滿。
《氣交變大論》: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節);歲火不及,寒乃大行。
暑淫
沈氏曰:夏月相火行令,人感其氣,自口鼻而入於肺胃,多見身熱汗出而喘,煩渴多言,倦怠少氣,或下血,發黃,生斑等症。如入心包,散於血脈而入腦,則四肢搐搦,不省人事,法宜分上、中、下治之,以去濕熱,清心肺,利小便為主。氣虛受傷者,宜稍補之。若見惡寒肢逆,甚至迷悶不省,霍亂吐瀉,痰滯呃逆,腹滿泄利者,此非僅傷於暑,乃兼暑中之濕也。《內經》以脈虛身熱為傷暑,《金匱》以弦細芤遲為傷暑,蓋以暑傷氣而不傷形,故氣消而脈虛弱或芤遲也。大抵肺胃症之熱甚者,宜白虎湯以養陰而制熱;其輕者,竹葉石膏湯,氣虛則加人參;其最輕而兼水氣者,天水散;水停心下者,瓜蒂吐之;其有乘涼,飲冷湯,陽氣為陰邪郁遏者,則香薷扁豆六和湯宜之;寒多者,大順散或冷香飲子;寒熱交併而氣復虛者,則以清暑益氣湯補之;熱邪閉竅者,牛黃、至寶、蘇合香丸等開之。凡此為氣分用藥之大概,若傷及陰分,入心,則犀角、黃連、瀉心等藥;剋金,則清燥救肺併入酸甘之味,如生脈湯法;入中焦而爍津液,則五汁、玉女、涼膈、桃仁承氣等藥隨證選投;至下焦,則用連梅、復脈、三才、來復等方,視其肝腎受邪及虛實如何也。此又血分用藥之大概也。各條症狀,另有專書可考,茲不詳言。霍亂亦然,其治法除探吐、急刺外,藿香正氣、桂苓甘露及胃苓湯、漿水散、救中湯皆可採用,無非取其通陽也。伏暑治法又與暑症無殊也。
《素·六元正紀大論》: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
《生氣通天論》: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氣交變大論》: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瘧,少氣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節);歲金不及,炎火乃行。
《至真要大論》:少陰司天為熱化。
《金匱真言論》: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舉痛論》:炅則氣泄。
濕淫
沈氏曰:《經》云: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吐下,霍亂,體重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蓋太陰濕土,乃己土之氣過濕,兼有內外兩因也。其內因者,本脾土所化之濕,火盛化為濕熱,水盛化為寒濕。其狀發熱惡寒,身重自汗,筋骨疼,小便秘,大便溏,腰疼胕腫,肉如泥,腳如石墜,其脈必緩,浮緩在表,沉緩在裡,弦緩風濕,治法以燥脾利溲為主。其外因者,為天雨露,地泥水,人飲食生冷與汗衣寢濕,其症首如裹,骨節疼,手足軟,腿胕腫,挾風痰則麻,兼死血則木,有邪火則腫痛,或疝氣偏墜,目黃,其脈亦緩,治法亦以燥濕利便為主。且凡濕在上者,宜開肺利氣;在中,宜運脾燥土;在下,宜利便以開溝渠。又古法治水腫,腰以上發汗,以下利便者,亦同此意。至濕遍周身,宜烏藥、羌活;在兩臂,宜桑條、威靈仙;濕在兩股,宜牛膝、防已、萆薢等藥,分其部位而治之,則一身之患有不盡去者乎?又同一濕也,而有中濕、寒濕、風濕、濕痹、濕熱、溫濕、酒濕及濕痰之不同焉。中濕者,脈沉腹脹,流於關節,則肢痛身重,久更浮腫喘滿。挾風,眩、噦;挾寒,攣、疼。此顯而可驗者也。寒濕,雖夏月亦覺清冷,多中於氣血兩虛之人,發為關節掣痛,溏泄,或痛,冷痛而成腎著;前人以尿赤而渴為濕熱,尿清不渴為寒濕,是其驗也。風濕者,太陽經感風與濕,其骨節痠疼,汗出身寒,小便不利,或有微腫,脈沉,短氣;雖惡風寒,宜微汗之,但不得用麻葛令其大汗,若大汗則風去濕留,反能為患。濕熱者,濕鬱成熱,口必渴,其體痛必流走無定處,或狀熱而脈浮稍數耳。濕痰者,痰流所到為痛。溫濕者,多因暑濕相搏,其脈陽濡而陰小急,必有三焦見症,舌苔黃滑,不可發汗,余法繁重,宜閱專條,不能盡述。酒濕亦能作痹,甚則口喎,身似中風,當泄濕毒,不可作風治而發其汗。濕痹,詳列本條,非僅太陽關節疼痛一症,而凡三氣雜至為痹者,均宜參考之耳。至其傷濕之故,則有由肺氣不化與膀胱氣不化者,有由中焦不運、下焦虛冷者,外症則坐臥濕地、當風飲冷及風濕相搏所成。且霧露雨濕,上先受之;地氣寒濕,下先受之;口竅所吸之水,與汗及痰涎內壅者,則肌肉脾胃實當之。症異治殊,辨之宜確。
《素·陰陽應象大論》:中央生濕(節),濕勝則濡泄。
《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為濕生(節)。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節)。土鬱之發,洪水乃從,善為時雨,民病心腹脹、腸鳴、嘔吐、霍亂,飲發注下,胕腫身重。
《至真要大論》: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
《太陰陽明篇》:陽受風氣,陰受濕氣(節)。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氣交變大論》: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體重,煩冤(節);歲水不及,濕乃大行,民病腹滿,濡泄,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足跗浮腫。
燥淫
沈目南《燥病論》曰:《天元紀大論》雲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蓋六乃風、寒、暑、濕、燥、火為節,五即木、火,土、金、水為制。然天氣主外而一氣司六十日有奇,地運主內而一運主七十二日有奇,故五運、六氣合行而終一歲,乃天然不易之道也。《內經》失去長夏傷於濕,秋傷於燥,所以燥證淹沒,至今不明,先哲雖有言之,皆是內傷津血乾枯之證,非謂外感清涼時氣之燥。然燥病起於秋分以後,小雪以前,陽明燥金涼氣司令。《經》云:陽明之勝,清發干中,左胠脅痛,溏泄,內為嗌塞,外發㿗疝。大涼蕭殺,華英改容,毛蟲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據此經文,燥令必有涼氣感人,肝木受邪而為燥也。惟近代喻嘉言昂然表出,可為後世蒼生之幸。奈以諸氣膹郁,諸痿喘嘔,咳不止而出白血,死。謂之燥病,此乃傷於內而言,誠與外感燥證不相及也。更自制清燥救肺湯,皆以滋陰清涼之品施於火熱刑金,肺氣受熱者宜之。若治燥病,則以涼投涼,必反增病劇,殊不知燥病屬涼,謂之次寒病,與感寒同類。《經》以寒淫所勝,治以甘熱,此但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乃外用苦溫、辛溫解表,與冬月寒令而用麻、桂、薑、附,其法不同,其和中攻里則一,故不立方。蓋《內經》六氣但分陰陽主治,以風、熱、火三氣屬陽同治,但藥有辛涼、苦寒、鹹寒之異;濕、燥、寒三氣屬陰同治,但藥有苦熱、苦溫、甘熱之不同。仲景所以立傷寒、溫病二論為大綱也,蓋性理大全,謂燥屬次寒。奈後賢悉謂屬熱,大相徑庭。如盛夏暑熱熏蒸,則人身汗出濈濈,肌肉潮潤而不燥也;冬月寒凝肅殺,而人身乾稿燥洌,故深秋燥令氣行,人體肺金應之,肌膚亦燥,乃火令無權,故燥屬涼。前人謂熱,非矣。
《素·陰陽應象大論》:西方生燥。
《五常政大論》:燥勝則干。
《至真要大論》: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
《氣交變大論》: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兩脅下、少腹痛,目赤痛(節);歲木不及,燥乃大行。
《六元正紀大論》:金鬱之發,大涼乃舉,燥氣以行,民病咳逆,心脅滿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陳色惡。
火淫
繆仲淳曰:夫火者,陽也,氣也,與水為對待者也。水為陰精,火為陽氣,二物匹配,名曰陰陽。和平亦名少火生氣,如是則諸病不生矣;倘不善攝養,以致陰虧水涸,則火偏勝,是謂陽盛陰虛,亦曰壯火食氣,是知火即熱氣之最甚者也。東垣曰:火與元氣不兩立,亦指此也。蓋平則水火既濟,火即真陽之氣,及其偏,則陽氣為火也,始與元氣不兩立矣。故戴人曰:莫治風,莫治燥,治得火時,風便了。正指火之變態多端,為病不一。了此則皆可辨也。
沈氏曰:火主動,凡動極者多屬火。醉飽胃火動,恚怒肝火動,悲哀肺火動,房勞腎火動,心火能自焚,是五藏皆有火也。且火動即身熱,其因於五藏者,各不同。如按至肌肉之下,至骨上,乃肝之熱,寅卯時尤甚;如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乃心之熱,日中尤甚;如輕按重按皆不熱,而在不輕不重之間,此熱在肌肉也,乃脾之熱,夜尤甚;如輕按不熱,重按至骨,其熱灸手,乃腎之熱,亥子時尤甚;如按至皮毛之上,輕手即得,重按全無,此熱在皮毛也,乃肺之熱,日西尤甚。均宜分輕重虛實治之。且火動則熱壅,其見於三焦者又各不同。如熱在上焦,因咳而為肺痿,或口舌生瘡,眼目赤腫;熱在中焦,便堅結,或胸膈煩躁,飲食不美,或吐血烙血;如熱在下焦,尿血淋閉,或小便赤澀,大便秘結。是三焦之熱又當分別也。如感外熱而成瘟疫者,則以清潤生津兼化穢濁為主,不宜過於涼泄。總之,火分虛實,如遇發熱,脈沉實而大者,為實;脈浮數而虛者,為虛。實者攻之,虛者補之,不可一概投涼,重傷脾胃。化而裁之因乎變,神而明之存乎人。
《素·陰陽應象大論》:南方生熱,熱生火。《至真要大論》:熱氣大來,火之勝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節)。諸熱瘛瞀、諸禁鼓慄、如喪神守、諸逆衝上、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節)。少陽司天,為火化。《氣交變大論》: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瘧,少氣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聾,中熱(節);歲金不及,炎火乃行。《六元正紀大論》:火鬱之發,炎火行,大暑至,民病少氣,瘡瘍癰腫(節),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熱,甚則瞀悶懊憹,善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