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功按摩秘訣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動功按摩秘訣

作者
汪啟聖,汪啟賢
朝代

癱瘓諸穴道

設有中風不省人事者,於患人印堂穴並人中穴,用指先掐人中穴五、七十度,方用兩掌擦極熱,摩印堂穴五、七十度,按摩畢,方令患人如前行靜功調攝。

人中乃任脈之總脈也,其穴在鼻柱之下三分,用水含口內,微凸上是人中穴。印堂在眉心正中。二穴兼掐治小兒驚風。

設有中風口眼斜者,可於承漿穴掐五、七十度及摩五、七十度,兼用靜功。承漿穴乃任脈之在口唇下五分,正中間是也。

設中風口歪者,亦可於地倉穴掐五、七十度,搓五、七十度,兼行靜功。地倉穴乃足陽明胃經之穴,在口角尖去五分是也。

設有癲癇、怔忡、心性癡呆及痰迷心竅,可於神門穴掐五、七十度,搓五、七十度,兼行靜功調攝。神門穴乃手少陰心經,其穴在手掌腕後高骨間,轉手骨開縫中是穴也。

或有中風不省,於頰車穴、合谷穴,或有半身不遂,於肩髃、曲池、環跳、風市、居窌、丘墟八穴皆照前治之,諸穴後此不細載。

按摩勞傷諸穴

勞傷骨蒸者,可於膏肓穴掐五、七十度,搓五、七十度,兼靜功。

膏肓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背四椎骨下,五椎骨上,兩旁各開三寸,去飯匙骨可容側指,平身坐,手按兩膝頭,開肩骨陷穴自見也。此穴亦能治虛汗及吐血諸症。

設有虛熱盜汗、衄血、五勞七傷等症,可於百帶穴掐五、七十度,搓五、七十度,兼行靜功。百帶穴乃腎經脈,在背大椎骨上,平肩取之,穴自見也。

設有吐紅痰症,可於俞府穴掐五、七十度,搓五、七十度,兼行靜功。俞府穴乃足少陰腎經穴也,在旋璣兩旁各開一寸半,仰頭取之。旋璣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視得之。天突在結喉下二寸宛宛中,兩筋間是穴也。設俞府穴兼可治哮吼痰症。

設有下元虛者,可於氣海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氣海穴乃任脈經,從臍中量下一寸半是穴也。此穴兼治諸氣及小腸氣、諸疝氣並婦人帶下等證。

設有遺精疾症,可於關元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關元穴乃任脈經,在臍下三寸是穴也。按遺精、白濁或亦治命門、白環、腎俞,查穴參治之。

設有心虛、膽怯及遺精盜汗者,可於心俞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心俞穴乃足太陽膀胱經穴,在背五椎骨下,兩旁各開一半寸是也。兼治癲癇之疾。

設有虛火旺者,於三里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三里穴乃足陽明經胃之脈,在膝蓋下三寸,外臁大筋內間,舉大足指牽上肉動處是也。

設有童勞,於長強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長強穴乃腎脈,藏在尾骶骨尖上陷中是穴,伏地取之。此穴兼治痔漏、痔瘡、腸風下血。

膨脹症

設有膨脹、氣喘、腹痛者,可於建里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建里穴乃任脈徑,在中脘下一寸,臍上三寸是也。

設有水腫諸痰,可於水分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水分穴乃任脈經,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是穴也。

小腹脹滿者,可於水分,水道、中脘、氣海等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

設有遍身腫脹,可於水分、三里、氣海諸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

膈噎症

設有翻胃吐食等證,可於脾俞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脾俞穴在足太陽膀胱經,在背第十一椎骨下,脊中兩旁各開一寸半是也。此穴兼治黃疸症,如前擦、掐,行靜功。

眼目症

設有眼目昏赤,可於攢竹穴掐五、七十度,兼行清靜功夫。攢竹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眉內尖角陷中是穴也。

設有眼昏,可於睛明穴用大指第一節於掌心內擦熱熨之,兼靜功。睛明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目眥內孔中是也。

設有血虛兩目昏花者,可於肝俞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清靜功夫調攝。肝俞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脊第九椎骨下,兩旁邊各開一寸是穴也。

設有眼痛目昏者,可於青靈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青靈穴在手少陰心經,在肘上三寸,伸肘之時,臂對眼與乳相平,赤白肉際青筋上是穴也。

或有目睛熱障治攢竹者;或有雙目冷淚治合谷、青靈者;又有眼久疾治清冷淵、合谷者,穴已載前。

耳症

設有耳閉者,可於翳風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翳風穴乃手少陽三焦經,在於耳後尖角陷中,開口便得穴。兼治鼠瘡、瘰癧、項間痰咳、咽喉疼痛並皆治之。

設有耳疼痛者,可於頰車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頰車穴乃足陽明胃經,在耳墜珠下三分,頰陷中間口有孔是穴也。兼治諸般牙疼、口眼歪斜之症。

設有耳聾氣閉,可於聽會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聽會穴乃足少陽膽經,在耳珠前陷中,開口得穴。口中須含一物,方可如法。或兩耳虛鳴,可於聽會、合谷二穴通治。

咽喉口齒症

設有咽喉腫痛,單雙乳蛾等症,可於少商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如不愈,用破磁片針此穴,出血即愈矣。少商穴乃手太陰肺經,在大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菜者是也。

設有口臭者,可於大陵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日行數次。大陵穴乃足厥陰心包絡經,在手掌橫紋正中間。兼治鵝掌風。

設有小兒乳蛾,可於合谷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日行數次。合谷穴乃手陽明大腸經,在大指次節,歧骨肉尖上是也。

設有牙疼腫痛,可於呂細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呂細穴乃足少陰腎經,在腳後跟內,踝骨尖後動脈陷中是穴也。兼治股內濕癢生疼及便毒。或牙疼掐頰車穴。

肩背指症

設有背強痛,可於至陽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至陽穴乃腎脈經,在第七椎骨下,俯首取之,是其穴也。

設手腕無力反手,背臂腫痛,或因折傷不能握物,或肩背疼痛不能舉動者,皆於陽池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陽池穴乃手少陽三焦經,在手背骨上陷中是穴也。

設有五指盡痛,不能握物舒暢者,可於外關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調攝。外關穴者,乃手少陽三焦經,在手腕骨上二寸,腕後陷中是穴也。

設有肩背手不能舉者,可於肩髃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肩髃穴乃手陽明大腸經,在肩柱骨上,肩端兩骨間陷中,舉臂取之,有凹處乃是穴也。

設有手痛屈伸難甚者,可於曲池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曲池穴乃手陽明大腸經,在肘後外橫紋尖上,屈手取之,此乃是穴也。

設有臂手牽痛者,可於曲澤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曲澤穴乃手厥陰心包絡經,在肘內臁正中間,屈肘取之。兼治九種心疼不可忍者。

設有手掌生瘡生疥者,可於勞宮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日行數次。勞宮穴乃手少陰心經,在手掌中,由無名指點到處是其穴也。兼治心腹疼痛及胃氣疼。

設有肩背疼痛或陰痠疼,掐投肩髃、曲池,手指拘攣掐合谷。入風背膊高痛,俱看病勢不拘定。兼靜功行之。

心脾氣症

設有心胃脾病並諸氣脹痛者,可於上脘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調攝。上脘穴乃任脈之經,在巨闕之下一寸五分,臍上五寸,是其穴也。

設有脾胃虛弱,飲食不進者及心脾痛,可於中脘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其中脘穴乃任脈之經,在臍上四寸,至鳩尾骨尖之下至臍中,用草心量,折中是其穴也。

設有胃氣不和及脾寒骨熱者,可於食倉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調攝。其食倉穴乃足少陰腎經,在中脘之兩旁,各開去三寸是其穴也。

設有胃脘痛並諸痰,可於巨闕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巨闕穴乃在任脈經,在鳩尾下一寸,臍上六寸半陷中是也。更有下脘,乃任脈經,在建里下一寸,臍上二寸,治同。

設有痞氣,可於章門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章門穴乃足厥陰肝經,在大橫紋外直季脅肋,去臍上二寸,兩旁橫九寸,側臥,屈上足、手臂,屈中指放耳垂下,肘尖盡是也。

設有胃氣泄痢者,可於天樞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天樞穴乃足陽明胃經,在臍旁,各開二寸是穴也。或有氣痛,掐、擦巨闕、膻中、中脘、氣海等穴,痞塊亦治。章門、中脘、命門者小腸氣,氣海、歸來、大敦者蟲痛,中脘、食倉者皆宜參用。

腰腎足膝症

設有腰脊痛不得俯首者,可於腰俞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腰俞穴乃腎脈經,第二十椎骨下宛宛中,挺伏舒身,兩手相交支額,縱四體後取其穴。

設有脅痛者,可於支溝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支溝穴乃手少陽三焦經,在手腕骨背上三寸,兩骨間陷中是穴。

設有腳瘴,可於行間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行間穴乃足厥陰肝經,在足虎口中,大指次指歧骨間是。

設有腳背腫,可於內庭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內庭穴乃足陽明胃經,在足大指次指外關是。

設有腳腫者,可於陷骨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陷骨穴乃足陽明胃經,在足次指外,去內庭一寸是穴。兼治面目浮腫、陰痛、腸鳴腹痛及熱病汗不出者。

設有足麻痛者,可於解谿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解谿穴乃足陽明胃經,在足腕上繫帶處,去陷谷四寸半,內庭上量至足背下寸陷中是其穴也。

設有足脛腫及無力,或兩足生瘡者,可於商丘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商丘穴乃足太陰脾經,在內踝骨下,赤白肉際微前陷中,此乃是穴也。

設有腳脛踝骨痛,可於丘墟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丘墟穴乃足少陽膽經,在足外踝微前近三分是其穴也。

設有跟骨痛者,可於崑崙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崑崙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足外踝骨後,跟骨下陷中是也。

設有腿痛者,可於絕骨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絕骨穴乃足少陽膽經,在足上踝三寸,動脈正中間是穴也。

設有寒、濕腳氣及兩腳濿裂生瘡並血衄不止者,俱於京骨穴掐五、七十度,兼用靜功。京骨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外足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按而得穴。

設有轉筋腳氣,可於承山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承山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腿肚肉尖上,分肉正中間陷是穴也。一法在承筋穴法治,承筋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腿肚正中間,脛後從腳跟上來七寸乃是穴也。

設有筋痛,可於陰陵泉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陰陵泉穴乃足太陰脾經,在膝下內側,取陽陵泉為先,相對是穴也,陽陵泉穴乃足少陽膽經,在膝外高骨下各一指取之,微前陷中,此外即是穴也。

設有膝蓋紅腫痠痛,可於膝眼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膝眼穴乃足陽明胃經,在膝蓋骨犢鼻穴外旁陷是穴也。又有膝關穴,乃足厥陰肝經,在膝蓋骨下,犢鼻穴內旁陷中是穴也。

設有膝痛冷痹不仁者,可於梁丘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梁丘穴乃足陽明胃經,在膝下二寸,兩筋間是穴也。

設有膝紅痛,可於寬骨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寬骨穴在膝蓋上,梁丘穴兩旁各開一寸是穴也。

設有膝難屈伸及腰痛者,可於委中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委中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膝腕正中間有紫筋者,此乃即是穴也。

設有膝蓋痛,可於陰市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陰市穴乃足陽明胃經,正在膝面上三寸是穴也。

設有腿痠疼痛,可於風市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風市穴乃足少陽膽經,在膝上腿外側兩筋間,令人直立垂手,中指盡處是穴也。

設有風濕腿疼不能動者,可於環跳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行靜功。環跳穴乃足少陽膽經,在髀樞硯子骨間縫內,側臥,屈上足,伸下足,方得此處是穴也。

設有脹痛亦治脊俞,脅痛亦治章門者,後已載之,此不宣。

傷寒症

設有體本虛弱易感風寒者,可於風門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調攝。其風門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背脊第二椎骨兩旁邊各開去一寸五分是穴也。

設有瘧疾、傷寒感冒及寒熱往來結胃者,可於間使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間使穴乃手厥陰心包絡,在手掌後橫紋上,去內關一寸,兩筋陷中是也。

設有傷寒譫語、結胸腹痛等證,可於期門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清靜功夫。期門穴乃足厥陰肝經,在直乳下二寸第二筋端。兼治熱入血室。

設有久瘧,可於百勞、中脘、間使等穴如前治,穴法已不載宣。

痰火哮喘症

設有哮吼喘急,可於天突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天突穴,任脈經,在結喉下二寸宛宛中兩筋間是穴。

設有胸膈悶痛、痰涎擁盛,可於璇璣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璇璣穴乃任脈經,在天突下一寸陷中是穴。

設有哮喘等證,可於俞府、華蓋、乳根等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俞府穴已見癆症。華蓋穴乃任脈經,在璇璣穴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是穴。乳根穴乃足陽明胃經,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面取之是穴也。

設有氣急痰盛及肺癰,可於肺俞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肺俞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背第三椎骨兩旁各開一寸半,此乃是穴也。

設有吼喘,可於脊中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脊中穴乃督脈經,在第十一椎骨下。統而取之,穴對前中上脘。令人平站,將繩自結喉上垂下。至上脘,又將此繩自大椎骨垂,繩盡處是穴也。

設有咳嗽寒疾之症,可於列缺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列缺穴乃手太陰肺經在手腕後上側寸半,兩手相叉,食指盡處,高骨縫間是穴也。間有哮喘用天突、靈臺、少衝、小指端,久嗽用三里,痰火用百勞、三里,痰火氣用巨厥、中脘,皆宜查明穴法參用。

頭痛症

設有頭痛諸疾,可於百會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百會穴乃督脈經,在頭正中間,先鼻中直上,分路正直,用草心前眉間量至後髮際,除在耳尖量至右耳尖,當中折斷,手摩容豆許是穴也。兼治脫肛。

設有諸頸風疼及腦泄鼻衄,可於上星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上星穴乃督脈經,在頭,男左女右。用草心自手掌後橫紋量至中指盡處,然後移至鼻尖上,牽至胸上盡處是穴。

設有頭痛,可於囟會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囟會穴乃督脈,在上星穴一寸陷中,可容豆許是穴。

設有頭風筋攣、衄血等症,可於風府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其風府穴乃督脈之經,在項後兩骨正中間,入髮際內一寸,與風池相平是其穴也。

設有頭風,可於風池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風池穴乃是足少陽膽經,在耳後大筋內,入髮際五分,風府兩旁各開二寸是穴也。或有偏正頭風,用太陽風池、合谷者,或有腦泄用上星者,皆宜查明穴法,如前參用,必細心按穴掐擦。

偏疝及婦帶下症

設有小腸疝氣等症,可於水道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其水道穴乃是陽明胃經,正在天樞穴下三寸,又在關元穴兩旁各開二寸是其穴也。

設有疝氣偏墜,可於歸來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歸來穴乃是陽明胃經,在臍心下四寸,兩旁各二寸,臥下舉頭,有鼠形肉上,此乃是其穴也。

設有疝氣,可於大敦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大敦穴乃足厥陰肝經,在足大指甲後,爪如韭菜聚毛中是也。

設有男子疝氣並女子漏下,可於太衝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太衝穴乃足厥陰肝經,在足大指第一縫間,相去一寸半,此處即是穴也。

設有婦人赤白帶下,治氣海、中脘、中極,宜皆查穴參用。

癭癧痔漏症

設有痔漏腸風,可於長強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長強穴乃督脈經,在尾骶骨尖上陷中,伏地得穴。

設有疾痔,可於二白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二白穴在掌後橫紋四寸,兩穴相對,一穴在筋內,一穴在筋外。

肩井穴乃足少陽膽經,在肩上陷中,缺盆骨盡處,以二指按取,當中指陷便是此穴也。兼治婦人產暈。

設有鼠癧,可於缺盆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缺盆穴乃足陽明胃經,在頸下肩端橫骨上跡,頸者有青脈,脈牽頸陷中是穴。又於肘尖上治之。

設有脫肛,可於百會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再用五倍明礬水洗淨,以木賊草燒灰存性,敷蕉葉托上愈。百會穴見前。或有痔漏,治腰膂手臂,二白三穴皆宜查明參用。

男女諸雜症皆治

設有下元諸痰,可於靈臺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靈臺穴乃督脈經,在第六椎骨節下,俯首取之。

設有婦人帶下、月經不調;男子腰痛,腎寒遺精,俱於腎俞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腎俞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第十四椎骨下,兩旁各開一寸半,此乃是穴也。

設有內熱火盛腹痛,可於內關穴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內關穴乃手厥陰心包絡,在手掌後橫紋去大陵穴二寸兩筋間,正坐仰手取之,是其穴也。

設有男子諸風痛、女子血氣痛,可於申脈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申脈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足外踝下五分,赤白肉際是穴也。

設有淋漓白濁及婦人經水不調並陰蹺癇病夜發者,可於照海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功。照海穴乃足少陰腎經,在足內踝赤白肉際,令對坐而取之。

設有婦人月水不調,可於三陰交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三陰交穴乃足太陰脾經,在足內踝上三寸,骨筋陷中是穴也。

設有中風溺水、陽絕腸痛等症,可於神闕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調攝。仍以燒鹽填滿,上用火熨。如小便不通,用蔥槌碎填熨處。神闕穴乃任脈經,在臍中是也。

設有婦人無子及月經不調,可於陰交穴治。陰交穴乃任脈經,在臍下一寸。婦人血氣塊痛、調經種子,可於氣穴治,氣穴乃足少陰腎經,在陰戶兩旁各開一寸半,左名包門右名子戶。諸瘡,百蟲窠、三里、解谿俱如前掐擦,兼用靜功。

頭疼症

凡頭昏痛,當端坐,閉氣咬牙,雙手掩耳,擊天鼓三通(每通十二),叩齒三通(每通十二)。即行三通,次用兩手雙摩太陽七十度,每手摩崑崙一百二十度。如前再行三次,復叩齒而止(凡行此功,當於無風密室而行)。

凡混腦頭風,背坐以雙手抱兩耳,指尖在腦後相接,閉氣十二口,叩齒三通,拍項九下,日行三、五次。

凡頭風流冷淚,閉氣,用兩手抱額腦,將頭向前後搖五、七十次,待眼熱淚止為度。如氣急重閉,再行可也。

凡頭腦痛,盤膝端坐,用兩手大二指掐住兩耳門,閉住眼耳口鼻,送丹田七孔之氣上升頂門,日行數次,愈為度。

眼目症

凡三焦血熱眼昏,正坐,擦熱手摩臍輪,後按摩兩膝蓋,待暖再摩臍輪,再按摩膝蓋,俟氣定再行。日行三、五次為度。

凡眼腫痛,端坐叩齒一通,命童子摩左右湧泉穴並膝蓋各三千,自己以舌抵上齶,反目觀頂,口內漱津滿口咽之。如此者九漱九咽,咽後輕呵三口,如前叩齒止。日行三、五次效。

凡眼目昏花,正身平坐,以兩手反背叉地,伸左右腳,次屈右膝壓左腿上,行一度叩齒一度,叩齒一通咽津一口,即刻行五、六次。久久行持,夜視如晝,其效如神。又雞鳴時擦熱兩手,熨兩目一、二十度,光如童子。

凡三焦熱眼花虛弱,端坐,命童子摩湧泉、膝蓋一千二百,自叩齒一通,略仰面輕呵九口,一日行三次神效。

凡患青盲,端坐,內叉兩手在臍上,大指掐中指第一節紋,自看左右四十九遍,叩齒一通,調津咽一口,復叩齒一通,日行三、五次。輕者三七愈,重者七七愈,忌食蔥、蒜、韭、薤、魚、腥、麵食,氣惱。

凡患眼昏兼耳聾頭痛,兩手抱頭,將身前後左右扭轉三、二十遍,汗出為度,日行三次。

凡腎水竭,目生翳,端坐,焚線香一炷,雙手恭執,灰高二分輕吹去,又起又吹,香到指間放手重握固。叩齒一通,漱津滿口咽之,如此九口。叩齒九次,輕呵一、二口。日行三度神效。

凡心火起併火眼,以自己手摩左右湧泉穴並膝蓋,垂簾開口吸氣,怒目閉口呼出,一次三十六吸呼,正身端坐而行。

凡諸目疾,後以兩手抱住崑崙,以目珠周轉,吸清氣送至下丹田一百二十口,嗽咽三大口,叩齒而止。

耳症

凡兩耳起瘡流膿,兩手掩耳門,閉氣正身,前後點頭二十四,左右橫點十二,待耳熱響止,少停再行。

凡腦風耳鳴,立定閉氣,左手提耳,右手握拳下,右亦如是,各一、二十遍,鳴止為度。

凡耳驟聾,坐地掐鼻,閉氣咬牙,低頭怒目,鞠身使七孔之氣俱入耳門,九轉一止。

鼻症

凡鼻血不止,圓開兩眼,一氣連吸三、九口,意送下丹田即止。諸鼻症,早晨多摩鼻兩旁並鼻下為妙。

牙症

凡牙痛,雙手托住下巴骨,閉氣,口麻方止。日行數十次,三次一度。

凡乍腮及牙關緊,兩手中指掐太陽,兩大指掐兩腮旁,左右扭身二十四遍,日行數十次神效。

胸膈氣症

凡胸膈痞悶,八字立定,將手內相叉,胸前往下擦十二,閉氣一口,又擦十二,三、五轉。又以左右手上下伸十二次,雙拳叉拳,輕捶臂與肩各十數,調咽一口,輕呵一口,叩齒一通止。如痞塊,立地閉氣,用兩手從腳背上抹至胸前三十六度,日行七次,五、七日效。

痞悶,端坐,兩拳拄兩脅對心旁用力抵住,輕摩十二,叩齒一。如胸膈疼痛、面黃肌瘦、四肢無力,立八字仰面,手交背後,輕呵三口,叩齒一通,即行三、五轉,汗出為度,日行五、七次。

凡酒積,立地閉氣,一手前上伸,一手後下伸,轉項扭身兩次,各十七,覺腹內響、身暖止,未全愈再行三次。

凡胸膈氣痛,閉口叉手,低頭看臍,兩手自胸前微用力往下刮數十,循循推拂,日行三次效。

心症

凡心虛疼痛,端坐,擦熱兩手按膝,用意在中,右視左提、左視右提,各十二次,日行七次或九次。

前後心痛,八字立定,低頭對胸,叉定兩手抱腹上;提氣一口,嚥氣一口,叩齒一通。

凡一切心痛,用左右手,丁字立,揚左手以目視右手,揚右手以目視左手,叩齒一通,輕呵一口,即行三、五次。

婦人前後心痛,閉氣,以兩手中指抵住兩奶頭,左右扭身二十四轉或三十六轉,叩齒一通,行至汗出為止。

腰背疼痛症

凡腰膊疼痛,高坐,八字舒腳,擦熱手掌心按兩膝,扭身十三,摩腰膊各數十,重者數百至千數,日行三、五次為度。

凡腰曲頭搖,立定,低頭彎腰如拜下,閉氣,手與腳尖齊,起。待息定再行,連行五、七次止,日行三次。

凡冷痹腿腳疼痛,立定,左手舒指,右手捏肚,閉氣一口,左右如一。行三、五轉,坐定,令人摩腿數百止,日行三度。

凡頭面腳背一切瘡疾,端坐,叉手閉口,左右搖天柱二十四,擦臂掌交處橫紋二十四,連行三、五度,日行七次。

凡腿腳肚腹疼痛,立定,右手作扶牆勢,左手垂下,右腳向前虛蹬,閉氣一口。右手亦如是轉,行十六次。

凡腳腿痛疼,坐地舒兩足,弓腰,齊伸兩手扳兩腳,閉氣一口。曲拳彎腰,伸雙手過頂,口鼻微出氣三口。左腳前伸,坐住右腳;右腳前伸,坐住左腳,各叩齒三通而止。

凡腰背疼,反背手立定,拐頂腰,吸氣一口,分三咽,左右皆同。

凡腿痛疼,正身端坐,擦熱兩手摩後精門,待氣喘止,再咬牙關閉。次直舒兩腳,擦熱手按住大腿,叩齒一通而止。

凡遍身痛疼,端坐舒兩腳,握固,閉氣一口,拜身向前。次立齊兩足,低頭垂手扳兩腳尖,閉氣一口,叩齒一通。

凡遍身疼痛,立定,左手掐劍訣,以右手握金剛拳指地,左足提懸頭,目右視,閉氣一、二口,叩齒一通而止。

凡背脊疼痛,曲身伏地,雙膝跪,雙手按,閉氣一口,叩齒一通。

凡寒濕氣漏肩風,立地閉氣,雙手微用力,如解木板狀,左右各扯二十四,又轉,以汗出乃上,日行數次。

凡一切閃挫疼痛,不可護其疼,將身直立,雙手如托千斤,上升放下,亦如緩緩慢行,二十四次止。

凡腰疼痛難忍,高枕臥地,咬牙閉口,清心閤眼,直豎兩足,使氣逆回,然後舒足,叩齒一通。又行,連行十二次乃止。

脾胃肚腹症

凡久病黃腫,點坐,以兩手按膝蓋,用力摩擦存想,候氣行遍身,復運氣四十九口,則氣通融而病痊。

凡腹痛、乍寒乍熱,端坐,以兩手抱臍下,待丹田暖熱,運氣四十九口止。

凡肚腹虛飽,坐定,用兩手搬肩,以目左視,運氣十二口。再轉目右視,如前。

凡肚腹膨脹、雷鳴,遍身疼,立地,以兩手仰托,兩腳踏地緊坐,撮穀道。

凡脾胃虛弱,五穀不消,以身仰臥,右腳架左腳上,直舒兩手搬肩,肚腹來往運動。

凡肚腹虛腫,端坐,以兩手作托物狀,運氣導引,上提九口,下行九口。

凡赤白痢疾,以兩手前後如探馬狀,又前後左右進步行功。白痢向左,行氣九口;紅痢向右,運氣九口。

凡內積病米穀不化,立地閉氣,弱身,兩手扳腳尖,左右各十八口,汗出止,日行數次。

凡五臟滯氣,每於五更空心,以兩手著力拿兩膊,正身直立,兩腳尖著地,腳跟懸起,著實連樁二十四,以除五臟六腑滯氣,宿食不化兼渾身骨節疼痛並治。

凡下元虛損,放屁,於腹內氣動時努力上掙,緊撮穀道,吸氣一口,使清氣上升,濁氣外出,不臭不響矣。

癆症

凡元氣衰敗者,坐定,用兩手擦熱揉耳,後用手拄定兩脅下行氣,使氣上升。

凡色癆虛怯,側臥,左手枕頭,右手捏拳向腹,往來擦抹。右腳在下微拳,左腿壓上習睡,收氣三十二口。

凡夜夢遺精,側坐,用雙手扳兩腳心。先搬左腳心,擦熱,運氣行功九口。次拔右,同前行之。久則元氣自滋,歸精不走。

凡夜夢遺精,仰臥,右手枕頭,左手握固陽處行功,腿直舒,右腿拳曲存想。

凡欲收走精者,於精欲走時,將左手中指塞右鼻孔內,右手中指按尾閭穴把精,數二十四息。

凡氣血不和,將身曲下如打恭狀,手足俱要交叉伏地,右左行功,數二十四息。

凡灑癆色癆,用兩手扳腳尖,一腳左右各十遍。如身弱,用棉絮塞耳鼻行之,日行三次。

凡咳嗽吐血,坐墩幾,兩手搭頂上,蹲身閉息二十一口。如氣急難忍,輕輕放出,日行五次。

凡勞疾,正坐,清心瞑目,下視臍輪,緘鼻閉口。使心火下降,腎水上升,二氣交結為妙。

凡夢遺,以手高枕,側臥,一足伸,一足縮,將腎莖並二子抽空腿夾住,將上手伸直膝上。

痰火

凡患痰火,以舌抵上齶,取赤龍水吞下至丹田,以意送出大便去,連吞四、五口。心以死事作主,四大全放下,再以童便空心服之。

凡頑麻、透枕、痰積氣,端身正坐,以兩手相交,右手扳住左肩,左手扳住右肩,拱身用力,左右搖之不計數,以除渾身骨節疼痛,兩腳頑麻、風濕透枕、痰火皆止,肚中積氣皆消。

凡咳嗽、痰火,以兩手掐子紋作五雷決,用力豎起,躬身低頭,以兩手扳足尖三下。仍將拳用力豎,作前訣,弓身起仰,將口中津液吞下,三、五次乃止。

傷寒傷風症

凡時氣遍身疼痛,正身蹈定,左腳向前,以右腳向後,再以兩手握固,注肚腹上,數息二十四,左右行功。

凡四時不正傷寒,將身側臥,拳起兩腿,再將兩掌擦摩極熱,抱住陰囊,數息三十六,或二十四亦可。

凡感冒傷寒,正身盤坐,閉氣,反手以兩中指插入鼻孔內,搖頭數十回,以汗出為度。若未全愈,再行,以愈則止。

凡傷寒瘧疾,曲兩膝平坐,用手擦熱兩腎,緊靠膝,弓身前伏後仰,用力行持,將耳目口鼻努住,得汗乃止,必先為之。

凡傷寒、傷風感冒、鼻塞,正身平坐,用兩手中指於迎香穴不住擦摩,內外皆熱,不拘時候,鼻通為度。

凡一切瘧疾,以身朝東北方,正身端坐,以兩手掌心擦極熱,抱住陰囊運氣,八口乃止。余症及寒症參行可也。

痢症

凡水瀉痢疾,以腳相交直立,兩手直垂,將穀道夾緊,用力上提,以至無數。又將小腹抹起,須閉目行之。余症於脾胃相參。

濕症

凡男女肋脅濕氣,兩手如牽鑽一般,左右相隨。倦即止,不倦即行,數次而愈。

瘡疽

凡久生瘡癤,以端坐,左拳拄右脅,右手按膝,專心存想,運氣到患處,左右各六口。

凡患乳鵝,用左手托右膊,更換,收氣十一口,呵氣三十一口,左右二十遍。

凡患魚口及諸腫毒等瘡,才初起癢痛,一手往下,一手往上,更相轉項扭身四十九遍,通身汗出乃止,日行五、七次。

凡患大麻瘋及諸癬瘡癩,立地閉氣,以兩手用力如解木狀,左右各扯二十,正扯十二,以汗出為度,日行不拘數次。

凡諸般瘡疾,以兩手吊板梁上,左一肩,右一肩,上下往來,左右兩手換肩行之,久久則瘡毒除矣。

凡疔瘡發背初起,可於寬處厚鋪裀褥,打斤斗二十四個則消。

腸氣症

凡小腸氣冷痛,端坐,兩手相擦,務令極熱,覆向丹田,數息二十九口。再擦熱,覆向丹田上,又數息二十九口乃止。

凡患單腹脹、面黃不進飲食,閉氣,迴轉身紐,一拳上伸,一拳下伸,左右各二十一遍。如肚腹一消,轉頂四十九遍,滿腹響止。

凡患小腸疼痛,須閉氣,一腳踏地,一腳屈向後,一手往上虛托,一手往下扳其腳,以頭屈下。左右腳各十二,覺痛止為度。

絞腸痧

凡絞腸痧腹痛,側坐,以兩手抱膝齊胸,左右足各蹬扳九次,數息二十九口。

凡絞腸痧,以腹著地,腳手著力朝上,運氣十二口,手腳左右搖動,復坐定,行功十四。

疝墜

凡疝墜氣,以兩手捉兩足大拇指,挽五度,引腹中氣遍身體。又法:十指通行之。

凡患偏墜,一手扯龜,一手攥拳面前,閉氣四十九口。若不止痛,用川椒四兩為末,以飛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茶送下十五丸為妙。

大小便

凡男人大小便不通者,調息定,閉氣,兩手攥緊,左右扭肩各十三遍即通。如不驗。再如前行二三次,無不驗矣。此法亦能治下血。

凡有婦人大小便不通,閉氣,兩手背入頸斜著,左右各二十四遍,汗出為止。

癱瘓

凡癱瘓,立定,用右手指右,以目左視,運氣二十四口,左腳前指。左依此行。

凡年久癱瘓,端坐,右手作拳往右脅,左手按膝,舒拳存想,運氣於病處,左右各六口。

凡左邊氣脈不通,左手行功,引意在左;右邊氣脈不通,右手行功,引意在右。各運氣五口。

凡兩腳風寒暑濕,坐凳,以左腳踏右膝上,左手扳腳尖,右用右手托腿跟。右扳則左托,左扳則右托;扳左則頭向右,扳右則頭向左。用力扳之,以除兩腳、兩腿風寒暑濕、筋骨疼痛。不論年遠日久左癱右瘓皆愈。

凡年久癱瘓,周身作痛、骨節頑痹者,將其人用氈厚裹,眠地上用力,一人如氈狀,極力操其痛處,使血氣流於肢體,舒暢。

凡兩腳痿痹及生惡瘡不痊者,令其人危坐,閉氣,將腳搖動,以意貫想,送氣於腳上。如氣急,徐徐調順復行,日行數次而愈。

<figure> <img alt="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圖"> </figure>

辨小兒諸症

辨小兒諸症,察識之法不一。或有視面部者,或有視指紋者,或有一指診脈者。若夫視面部之法:額紅者熱也,額青者風也。印堂青者驚也,紅者火也。山根青者屢驚也,赤者瀉也。年壽微黃者正色也,陷下者夭也,黑者痢疾也,深黃者霍亂吐瀉也。鼻準微黃、赤白者正色也,淡黃者火燥也,黑者死也。人中短縮者吐痢也。唇黑者蛔蟲厄也。口潤紅者正色也,乾燥者脾熱也,黑者食積也,白者失血也,青黑者驚風也、疝死症也。承漿青色者,當食時受驚,□□者吐逆與痢也,紅者煩躁也,夜啼也,青者吉色也。久病眉紅者死症也。兩白睛青色者肝風也,黃者積攻也。黑睛黃者傷寒也。風池與氣池黃,吐逆也,紅者煩躁、啼叫也。所賴赤者肺家客熱也。兩太陽青者驚也,紅者赤淋也,青色入兩耳者死症也。兩腮黃者痰也,色青者客驚也,紅者風熱也。兩頤青者吐蟲也,黃者積滯也。風門黑者疝也,青者驚也。金匱青者亦驚也。哭者病在肝也,汗者心虛也,笑者脾多痰也,啼者肺有風也,睡者腎有虧也。此上辨面部形色也。

夫三關者,以男左女右手食指定之。初節為風關,在寅位;二節為氣關,在卯位;三節為命關,在辰位。凡病紋在初關易治,過中關難治,直透三關者不治。色紅者風熱輕,赤者風熱盛。紫者驚,青者驚積。青赤相半,驚風、食積俱有。青而紫,主急驚風。青而淡紫,伸縮來去,主慢驚風。紫絲、青絲或黑絲隱隱相雜,似出不出,主慢脾風。若兩指三關青,是水驚;三關黑,必人驚;三關赤,必雷驚。色黃或青或紅,有紋如線一直者,是乳食傷脾及發熱驚也。左右一樣者,是驚風積發。有三又或散,是肺生風痰,或似齁䶎聲有青者,是傷寒及咳。有紅黑相兼,主痢,紅多白痢,黑多赤痢。虎口脈紋亂,乃氣不和。蓋脈紋見有五色,黃、紅、紫、青、黑。色常黃紅,有色無形者安寧也。一見形,即是病。由其病甚,色能變黃,黃盛則紅,紅盛則紫,紫盛則青,青盛則黑,至於純黑則難治也。又當辨其形,有如流珠者,主膈熱、三焦不和,飲食欲吐,泄瀉腸鳴,煩躁啼哭。如流珠差大,名曰「環珠」者,主脾虛停食,胸腹膨脹,煩渴發熱。也有如長珠,一頭大,一頭尖者,主腹傷飲食,積滯腹痛,寒熱不食。有如了來者,下頭粗大者,主脾胃濕熱,中脘不利,乾嘔不食。有如如去蛇,上頭粗大者,主脾虛冷積,吐瀉煩渴,氣短神困,多睡不食。有如弓,彎弓反相中主者,主寒熱邪氣,頭目昏重,心神驚怖、倦怠,四肢冷積,小便赤色,咳嗽吐涎。有如弓,彎弓反向大指者,主痰熱,心神恍惚,作熱來驚,夾風夾食。向內者吉,向外者凶。有如弓、槍形者,主風熱發痰疾作。有如帶魚骨形者,主驚風痰熱,少食,發熱痰盛,發搐,乃肝木克脾土也。有如「川、水」字形者,主驚悸,食積煩躁,痞悶少食,夜啼痰盛,口噤搐搦,此脾虛積滯,木剋土也。或曰「水」字是肺病也,謂驚風入肺。有如「丨」針形者,乃心熱極生風,驚悸煩悶,困倦不食,痰盛發搐。有透關射指者(透關向里為射指),主驚風,痰熱聚於胸膈,乃脾肺損傷,痰邪乘聚。有透關射甲者(透關向外為射甲),主驚風惡症,十死一生。了魚刺者,風關青色主驚,氣關主肝,命關主脾虛,難治。有如「乁、乙」字者,在初關主肝驚,二關急驚,三關慢驚、脾風。有如「弓」曲蟲者,肺病甚也。有如<img>字虯紋者,心蟲動也。有如「乙」者,腎有蟲也。如「乁」向右主風寒,如「丿」向左主傷風。如「𭼊」者傷寒,「フ」者傷冷。青、白、紫筋上無名指三關難治,上中指三關易治也。

手訣

其手法不一,有於三關作法者。凡作法先掐心經,點勞宮。男推上三關,退寒加暖,屬熱。女反此推□□□□□於六作法者,凡作法先掐心經,點勞宮。男推□□□□熱加涼。女反此推上為涼也,有名「黃蜂出洞」者。

凡□□熱作此法。先掐心經,次掐勞宮,先開三關,後以左右二大指從陰陽處起,一撮一上,至關中離坎上,掐穴發用之,有名「水裡撈月」。

凡大寒作此法。先清天河水,後五指皆跪,中指向前,四指隨後,右運勞宮,以涼吹之,退熱可用。若先取天河水,至勞左運,呵暖氣發汗,有名「鳳凰單展翹」。

凡濕熱作此法。用右手大指掐總筋,四指翻大指下,大指又起,又翻。如此至關中,五指取六掐之,有名「打馬過河」。

凡濕寒作此法。右運勞宮畢,曲指向上彈內關陽池間使,天邊生涼,退熱用之,有名「飛經走氣」。

凡氣滯作此法。是運五經,後五指門張,一讓作關中,用手打拍,乃氣行也。又法:以一手推心經至橫紋住,以一手揉氣關,竅通也,有名「按弦擦磨」者。

凡化痰作此法。先運八卦,後開指擦病人手,關上一擦,關中一擦,關下一擦,拿病人手,輕輕慢慢而搖,有名「天門入虎口」。

凡清脾作此法。用右手大指掐兒虎口,中指掐位天門,食指掐住總會,以左五指聚住揉鬥肘,輕輕慢慢搖,生氣、順氣也。又法:自乾宮經坎。艮入虎口按之,有名「猿猴摘果」。

凡消食作此法。以兩手攝兒螺螄上皮摘之,有名「赤鳳搖頭」。

凡治驚作此法。以兩手捉兒頭搖之,其處在耳前少上,有名「二龍戲珠」。

凡驚吊眼作此法。以兩手攝兒兩耳輪戲之,如初受驚眼不弔,兩邊輕重如一;如眼上則下重,下則上重,有名「丹鳳搖頭」。

凡治作此法。以一手掐勞宮,一手掐心經搖之,有名「黃蜂入洞」。

凡去風寒作此法。曲小兒小指,揉小兒勞宮,有名「鳳凰鼓翹」。

凡黃腫,掐精靈二穴前後搖之,有名「燕遊飛」。

凡黃腫作此法。以大指自脾土外邊推去,經三關、六府、天門、勞宮邊,還上脾土,有名「運水入土」。

凡脾土虛弱作此法。以一手從腎經推去,經兌、乾、坎、艮至脾土按之,脾胃火旺,水火不能兼濟用此法,有名「運土入水」。

凡腎水頻數,照前法反回是也,亦可治小便赤澀,名「老漢扳繒」。

凡痞塊,無論新久、大小,以一手托兒𦙒肘運轉,男左轉,女右轉,再以一手捉手搖動,有名「運勞宮」是也。乃曲中指運兒勞宮也,右運涼,左運肝,有名「運八卦」。以大指運之,男左女右,開胸化痰,有名「運五經」。又以大指往來擦五經紋,能動五臟六腑之氣,有名「推四橫紋」。以大指往來推四橫紋,能治上下氣。氣喘腹痛可用,名「分陰陽」。曲兒拳,於手背上四指節,從中往兩下分之,分利氣血,有名「和陰陽」。從兩合之理氣血用,有名「天河水」。推之自上而下也,輕按住間使,退天河水也。

有掐手面者,一掐心經,二掐勞宮,推上為熱,諸臟有疾引孔間竅。又一掐肺經,二掐離宮,離上缺,乾上正中間輕,兩起上處重,治肺家嗽。又一掐大腸側,推到虎口,推上為補,小兒泄瀉退下主泄瀉也。又一掐腎經,二掐小橫紋、退六府,治小兒便赤澀滯。又一掐脾土,曲肘左轉為補,直指推之為瀉,治兒虛弱之症,乳食少進。又一掐腎水下節,二掐腎水大橫紋,退六府為涼,退潮。又一掐總筋,清天河水,退熱,又一掐小天心,治天吊驚風,又能生腎水。又一推𦙀門,治小兒氣促、氣攻。此掐手面九法也。

有掐手背者,一掐威靈穴,專治急驚風。又一掐扇門,兒已死掐此穴,如有聲尚可治,無聲難治。又一掐兩扇門,治小兒急驚、口眼歪斜。左向右重,右向左輕。又治熱不退,汗不來。又一掐精靈穴,治痰湧氣促、氣急不退。又一掐二人上馬穴,治小兒便赤澀,清熱補腎水。又一掐後谿穴,推上為清,推下為補,小便赤能清,腎精虧能補。又一掐外勞宮,治糞白不變、五穀不消、肚疼泄瀉。內外齊掐,止瘧疾。又一掐陽池穴,治風痰之症。又一掐一窩風,治小兒久病腹痛或慢驚。又一掐五指節,治小兒被嚇,掐之可蘇人事不省。又一掐龜尾穴並揉臍,治小兒水瀉、痢疾。又治烏沙脹臍風、盤腸急慢等驚之症。(揉臍法:以左手大指按小兒臍下丹田,以右手大指周迴擦摩之)。又一掐𦙒肘下曲筋池上總筋,治急驚風。此掐手背十二穴也。

又有止小兒吐瀉者,又於橫門刮至中指尖掐之,治吐瀉,主一節處掐。又法:在於𦙀門推上橫紋,橫紋推至中指尖止掐,又中指一節上推至橫紋,橫紋推至𦙀門掐,止吐。又法:提手背四指內頂橫紋,還上掐,止吐。又手背刮至中指一節處掐,主瀉。中指尖第一外節掐,止瀉。橫紋推向𦙀門,主止瀉。𦙀門推向橫紋,主止瀉。退外脾,瀉法;推外脾,補虛止瀉。如被水驚,𦙀門大冷;如被風驚,𦙀門大熱;如被驚嚇,又熱又跳,先探五指,要辨冷熱,如瀉黃尿熱,如瀉青尿冷。此行吐瀉、止吐瀉諸法也。

又有掐手六經者,皆從大指邊向里數也。第一赤筋,乃浮陽屬火,以應心與腸,主霍亂,外通舌;反則燥熱,卻向乾位掐之,則陽自然散也。又於橫門下本筋掐之,下五筋仿此。第二青筋,乃陽屬木,以應肝、膽,主濕和外通兩目;反則赤澀多汗,卻向坎掐之;兩目則自然明也。第三總筋,居中屬土,總五行以應脾胃,主溫暖,外通四大𦙀門;反則主腸鳴、霍亂吐瀉、痢症,卻向中界掐之,則四肢舒暢也。第四筋赤淡黃筋,居中,分界火土,兼修以應三焦,主半寒半熱,外通四大𦙀門,周流一身;反則主壅塞之症,卻向中宮掐之,則元氣周流,通壅塞之患也。第五白筋,乃濁陰屬金,以應肺與大腸,主微涼,外通兩鼻孔;反則膈胃脹滿、腦昏生痰,卻在界後掐之。第六黑筋,乃重濁純陰,以左腎與膀胱經,主冷氣,外通兩耳;反則尫羸、昏沉,卻於坎位掐之。此六筋掐法也。內熱外寒掐浮筋,作痛掐陽筋即出汗,諸驚風掐總筋,作寒掐心經筋即轉寒作熱,掐陰筋轉內熱,外寒掐腎經即止。此六筋掐法,修之於斯也。

又有掐足法:凡男左手右足,女右手左足。掐大敦穴,治小兒厲爪驚;本穴掐之,就揉解谿穴,治小兒內吊驚,往後仰;本穴掐之,就揉中臁穴,治小兒驚來;掐之就揉湧泉穴,以治小兒吐瀉。本穴掐左轉揉,吐即止;右轉揉,瀉即止。左轉不揉,瀉;右轉不揉,吐。男依此,女反此。僕參穴治小兒腳掣跳,口咬。本穴就揉左轉治吐,右轉治瀉。又驚又吐又瀉,掐此穴及足中指有效。豕山穴治小兒氣吼;本穴掐,就揉委中穴,兒望撲掐此。

小兒諸驚推揉法

應病諸法作用以成一手法。如因酒食無度、勞郁傷神,以至四肢作冷,口含母乳一噴一吐,肚上青筋氣急,此係心經有熱。推三關五十,推天河水二百,退六腑一百,運八卦一百,運五經、水裡撈月五十,用火胸前六醮,小便頭上掐一爪,用蛇脫回足纏之即好。如因暈,腥熱炙脾胃,頭亂舞,因風受熱。推三關一百,推肺經一百,運八卦五十,推脾土一百,運五經七十,推天河水二百,水底撈月、飛經走氣二十,天心穴掐之,二筋一掐,即用燈火手足、肩膊上一醮,喉上一醮,喉下三醮,臍下一醮。如因生冷過度,乳食所傷於五臟六腑,大寒吐嘔,身軟唇白,即是六腑寒,乳食傷食。三關三百,分陰陽二百,推脾土一百,推四大二百,黃蜂五十,撈月十六,二扇門,將手心揉臍及龜尾五十,男左女右,將燈火炙之夾車一醮,更推背心。如因失飢傷飽,飲食不納,脾胃虛弱,遍身熱,氣吼口渴,手足常掣,眼紅。推三關一十,推肺經二百,推脾土一百,運八卦、分陰陽一百,二扇門二十。若出汗後,再如退六府二十、水底撈月二十。如因生冷太過,或迎風食,血經變或痧行遍身,四肢黑,青筋過臉,肚腹膨脹,唇黑,五臟有寒,皆因好食涼物。推上三關二百,推脾土□百,二扇三十,運八卦一百,四橫紋五十,黃蜂二十,分陰陽三十,將手心擦臍五十,用燈火青筋縫上七醮,背亦斷青紋更妙。又將黃土一塊,碗研為末,七醋一盅,鍋內炒過,將手袱包,在頭上過,下推入腳,用針刺破,再用燈心火手腳四心斷之。如因吃食時受嚇,或吃冷物以傷榮衛,大叫一口,一死眼閉,一掣一跳,開口即是被嚇,心經有熱。推三關三十,清天河水一百,補脾土一百,清腎水五十,運八卦一百。天門入虎口,操𦙒肘,用大顛門,口角上下、肩膊、掌心、腳跟、眉心、心窩、鼻各一燋。或用老鴉蒜曬乾,燒為末,在心窩揉之。如因寒受驚,風痰結湧,乳氣不絕,口吐白沫,四肢擺,眼翻,即是因寒受嚇,肺經有病。推三關一百,推肺經一百,推天河五十,按弦擦摩運五經三十,掐五指節三十,囟心上用燈灸四燋,口角上下各一燋,心演、臍下各一燋。如因傷食於脾土,夜間飲食大過,胃中不能克化,氣吼,肚膨青筋,眼喎一百,運八卦五十,分陰陽五十,將手操臍五十,按弦法擦摩精靈穴一百,青筋經上用燈四燋。如瀉,豬尾骨上一燋。若吐,心窩上下四燋。腳軟,鬼眼一燋。手軟,曲池一燋,側拐又一燋。頭軟,天心一燋,臍上下各一燋。若不開口,心窩一燋。如因食甜辣之物,耗散榮衛,臨睡啼哭,心腋掣跳,哭不出,即是被嚇,心經有熱。一推三關一十,清天河二百,退六府一百,分陰陽五十,清腎水五十,水裡撈月五十。如到晚昏沉,不知人事,口眼歪斜,手足掣跳,寒熱不均,推三關五十,退六府五十,補脾土五十,掐手指五十,分陰陽十,按弦法擦摩十。如因食生冷積毒,以致傷胸肺,中有風痰裹心經、心絡之間,手掐拳,四肢掣跳,口眼歪斜是也,受嚇感風,推三關二十,推脾土二十,推肺經五十,運八卦,推四橫紋五十,運五經二十,猿猴摘果二十,掐節三次,後用燈心斷鼻梁、眉心、心演、總筋、足鞋帶,以生薑□□□□□□□□□□□。如因□□之間受其驚搐,脾經有痰,咬牙、嘴歪眼斜、四肢掣跳、喎間迷悶,即是脾腎虧敗,久瘧被嚇,非一日之疾。推三關一百,補脾土二百,推肺經二百,運八卦五十,掐五指節一十,天門入虎口,揉鬥肘一十,赤鳳搖頭二十,運五經三十。此驚難救,掐住眉心,良久便好。兩太陽、心窩用潮油推之,用火上下手足各四燋。如因臨產下,風入臍中,口吐白沫,四肢掣動,掐拳偏眼是也。推三關一十,推肺經一十,將燈火臍上七燋,大指節各四燋,囟門四燋,喉下、心間各一燋。如因飲食或冷或熱,傷於脾胃,失於調理,冷痰湧於肺經,四肢後仰,哭不出聲痰,向後伸是也。推三關一百、赤鳳二十,推四橫紋三十,推脾土二百,補腎一百,運八卦一百,分陰陽二十,腳膝上四燋,青筋縫上七燋,喉下三燋,將內關掐之。如因父母同處,與之□處,乳食所傷,風痰經於胃口,手足向後,即是肺經□□。推三關五十,推肺經一百,推脾土一百,補腎水五十,分陰陽一百,飛經走氣十,囟門用燈火四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