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
大棗為鼠李科植物棗樹的成熟果實。主產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等地。原植物生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喜乾燥冷涼氣候,喜光,耐寒、耐旱、耐鹽鹼,向陽乾燥的山坡、丘陵、荒地、平原及路旁均可種植。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功效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臨床用名有大棗、紅棗。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幹棗、美棗、良棗(《別錄》),紅棗(《梅師方》),幹赤棗(《本草折衷》),膠棗(《日用本草》),南棗(姚可成《食物本草》)。
【釋名】
棗,會意字。《埤雅》雲:“大曰棗,小曰棘。棘,酸棗也。棗性高,故重朿;棘性低,故並朿。”
【基原】
為鼠李科植物棗的成熟果實。
【植物】
棗 Ziziphus jujuba Mill. 全國各地廣為栽培。分佈於內蒙、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等地。
【採集】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揀淨雜質,曬乾,或烘至皮軟,再行曬乾,或先用水煮一滾,使果肉柔軟而皮未皺縮時即撈起,曬乾。
【化學成分】
棗的果實含生物鹼:巴婆堿(asmilobine),N-去甲基荷葉堿(N-nornuciferine),光千金藤堿(stepharine)。皂苷類化合物:酸棗皂苷(jujuboside)B,大棗皂苷(zizyphus saponin)Ⅰ、Ⅱ、Ⅲ,環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3’,5’-monophasphate cAMP)和環磷酸鳥苷(cyclic guanosine 3’,5’-monophosphate cGMP)。三萜酸類化合物: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白樺脂酮酸(betulonic acid),山楂酸(cratagolic acid),齊墩果酸(oleanoic acid)等。主要脂肪酸為油酸(oleic acid)。甾醇類化合物:穀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等。另含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還含芸香苷(rutin),維生素C,核黃毒(riboflavine),硫胺素(thiarnine),胡蘿蔔素(carotene),煙酸(nicotinic acid)等。尚含多種氨基酸及36種微量元素。棗仁含酸棗仁皂苷A、B、C。
無刺棗果實含苷類化合物:無刺棗苄苷(zizybeoside)Ⅰ及Ⅱ,無刺棗催吐醇苷(zizyvoside)Ⅰ及Ⅱ,長春花苷(roseoside)。還含生物鹼成分:酸棗堿(zizyphusin),無刺棗堿(daechu-alkaloid)A,荷葉堿(nuciferine),原荷葉堿(nornuciferine)等。尚含環肽化合物:無刺棗環肽-1(daechucyclopeptide-1),無刺棗因(daechuine)S3等。並含催吐蘿芙木醇(vomifoliol),6,8-二-C-葡萄糖基-2(S)-柚皮素[6,8-di-C-glucosyl-2(S)-naringenin],6,8-二-C-葡萄糖基-2(R)-柚皮素[6,8-di-C-glucosyl-2(R)-naringenin],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糖脂(glycolipid),磷脂(phospholipid)等。
【藥理】
1.對免疫系統的作用 大棗水提取物有對抗IgE刺激所致人外周血嗜鹼性白細胞釋放LTD4的作用,表明其有明顯抗變態反應的作用。大棗具有較好的cAMP和cGMP活性,大棗中cAMP的含量為500mmol/kg,其水提取物抗變態反應的機制與cAMP抑制LTD4釋放有關。大棗乙醇提取物所含的果糖在有機溶媒作用下生成的化合物7-乙基-α-果糖苷,對IgE抗體的產生有特異性抑制作用。大棗乙醇提取物呈現與硫唑嘌呤同樣的免疫抑制作用。大棗提取物對小鼠反應性抗體有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為乙醇提取過程中產生的乙基-α-D-呋喃果糖苷。乙基-D-呋喃葡萄糖苷衍生物對5-HT和組胺有拮抗作用,亦有抗變態反應作用。紅棗可使小鼠腹腔Mφ吞噬率和吞噬指數明顯提高。
2.抗腫瘤作用 大棗有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長期喂飼大棗可降低致癌劑誘發大鼠胃腺癌的發生率。棗茶小鼠灌胃可降低亞硝酸胺誘發胃癌的發生率。大棗水提物含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對白血病K562細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呈良好的線形相關關係。從大棗分離得到的三萜類化合物中進一步分離出遊離型、酯活型的樺木酸、山楂酸,這些成分對肉瘤S180有抑制效果,特別是山楂酸,比5-FU有更強的抑制作用。小鼠灌服大棗煎劑能明顯降低環磷醯胺所致姐妹染色體單體互換值升高,表明有抗突變作用。
3.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大棗具有催眠及增強睡眠作用。大棗內苯甲醇糖苷類(無刺棗苄苷Ⅰ及Ⅱ)、催吐蘿芙木醇及其糖苷類(長春花苷、無刺棗催吐醇苷Ⅰ及Ⅱ)、柚皮素-C-糖苷類可以延長硫噴妥鈉的作用,特別是柚皮素-C-糖苷類已證明能降低自發運動及刺激反射作用。
4.對血液系統的作用 大棗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用大棗煎劑內服,一般3日內即顯出效果,出血點很快消退。
5.保肝作用 大棗有保護肝臟的作用。大棗煎劑腹腔注射或灌胃可使實驗性肝損傷兔血清白蛋白和總蛋白增加。
6.抗衰老作用 大棗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小鼠自由飲用不同濃度大棗提取物可使紅細胞內SOD活性顯著增高,血漿MDA含量顯著降低,說明大棗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和防止機體脂質過氧化的能力。
7.其他作用 大棗有抗疲勞作用,大棗水煎劑腹腔注射或灌胃可使小鼠體重增加,空腹游泳時間延長。大棗內苯甲醇糖苷具有顯著降壓作用。大棗葉提取物對於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蛋清性大鼠足腫脹和棉球致肉芽組織增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能減輕大鼠胸腺重量,使腎上腺重量增加。大棗樹皮乙醇、乙酸提取物小鼠灌胃有祛痰作用,腹腔注射有鎮咳作用。
【炮製】
1.大棗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黴爛果,搶水洗淨,乾燥。用時破開或去核。《傷寒論》:“擘”。《醫宗說約》:“入藥煎洗淨,打碎。入丸藥煮爛,去皮、核。”《藥品辨義》:“去蒂、核用。”
2.炒大棗 取淨大棗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取出,攤開放涼。《良朋彙集》:“炒焦。”
3.蒸大棗 取大棗,洗淨,置蒸籠內,加熱蒸半小時,取出,乾燥。《千金翼方》:“去核蒸之,去皮。”《品匯精要》:“蒸熟,去皮、核用。”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防黴。
大棗經炮製(炒)後不僅毒性降低,同時大棗中水溶性成分的藥效亦下降。炮製後大棗藥效差異方面尚有爭議。
【藥性】
味甘,性溫。歸心、脾、胃經。質潤和緩。
1.《本經》:“味甘,平。”
2.《食療本草》:“溫。”
3.《綱目》:“為脾經血分藥也。”
4.《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脾兩經。”
5.《本草經疏》:“氣味俱厚,陽也。入足太陰、陽明經。”
【功效主治】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調和營衛,緩和藥性。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氣血不足,面黃肌瘦,心悸失眠,營衛不和,表虛自汗,婦人髒躁。
1.《本經》:“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長年。”
2.《吳普本草》:“主調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美志氣。”
3.《別錄》:“補中益氣,強力,除煩悶,療心下懸,腸澼。”
4.《本草經集注》:“殺烏頭毒。”
5.《藥對》:“殺附子、天雄毒。”
6.《日華子》:“潤心肺,止嗽,補五臟,治虛勞損,除腸胃癖氣。”
7.《補遺藥性賦》:“其用有二:助脈強神,大和脾胃。”
8.《雷公炮製藥性解》:“補精氣,強筋骨,祛邪氣,悅顏色。”
9.《本草匯言》:“壯心神,助脾胃,養肝血,保肺氣,調營衛,生津之藥也。”
10.《中國藥用植物圖鑒》:“治過敏性紫斑病,貧血及高血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搗爛作丸。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本品助濕生熱,令人中滿。凡濕盛、痰凝、食滯、蟲積及齲齒作痛,痰熱咳嗽者慎服。
1.《別錄》:“生棗,多食令人多寒熱,羸瘦者不可食。”
2.《醫學入門·本草》:“心下痞,中滿嘔吐者忌之。多食動風,脾反受病。”
3.《本草匯言》:“胃痛氣閉者,小兒熱疳腹大者,蛔結腹痛及一切諸蟲為病者,鹹忌之。”
【應用配伍】
補中益氣 本品甘溫質潤,能健脾養胃,益氣生精,故常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症,臨床多作人參、白朮之輔藥,如《局方》參苓白朮散、《醫學正傳》六君子湯,均用棗湯調服,以增健脾益氣之效。若脾胃不和,症見幹嘔噁心、腹脹納少者,常與生薑、甘草配伍,以調和脾胃,如《局方》棗湯。另外,大棗、生薑與補益劑同用,能調補脾胃,促進藥力吸收,從而提高滋補效能,如《傷寒論》炙甘草湯,《正體類要》八珍湯等。
養血安神 本品甘潤氣厚,既能補脾益氣生血,又能養心安神,故常用於心脾兩虛,氣血不足,面黃肌瘦,心悸失眠,婦人髒躁等症。凡以氣虛為主者,可與人參配伍,如《醒園錄》棗參丸;凡以血虛為主者,可與當歸、白芍等同用;若氣血兩虛者,可於補氣養血方中加用本品,如《三因方》養榮湯;若心脾兩虛,症見驚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倦怠者,可與當歸、人參、黃芪、龍眼肉等合用,以補脾益氣、養血安神,如《濟生方》歸脾湯。若婦女血虛髒躁,悲傷欲哭,呵欠頻作者,則可與甘草、小麥並施,以養血寧心,如《金匱》甘麥大棗湯。現常用大棗煎服,以治貧血、過敏性紫癜、肝炎、肝硬化等症。
調和營衛 本品既能益氣,又能養血,而衛屬氣,營屬血,故有調和營衛之功,常用於營衛不調之證。凡外邪犯表,營衛不和,症見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者,可與生薑、桂枝、白芍、甘草配伍,如《傷寒論》桂枝湯。
緩和藥性 本品甘緩益脾,可緩和或減少某些峻烈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傷寒論》峻下逐水之十棗湯,《金匱》瀉肺逐飲之葶藶大棗瀉肺湯,即用此緩解大戟、甘遂、芫花之毒性及葶藶子之烈性,以顧護胃氣,防止傷正。
1.成無己:“邪在榮衛者,辛甘以解之,故用薑、棗以和榮衛,生髮脾胃升騰之氣。”(引自《綱目》)
2.《本草匯言》:“配合生薑,主發脾胃升達之氣;佐用陳皮,調暢中脘虛滯之痰。”
3.《本草從新》:“傷寒及補劑中加用之,以發脾胃升騰之氣,須與薑並行。”
4.《得宜本草》:“主治和營,得生薑則兼和衛;得小麥,治髒躁悲傷。”
5.《本經疏證》:“入散劑以安中養脾平胃,入補劑以助經氣、僻邪氣,則謂之和百藥也。實與甘草之解百藥毒殊。”
【附方】
1.治脾胃濕寒,飲食減少,長作泄瀉,完穀不化 白朮四兩,幹薑二兩,雞內金二兩,熟棗肉半斤。上白朮、雞內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軋細,焙熟,再將幹薑軋細,共和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木炭火上炙幹。空心時,當點心細嚼咽之。(《衷中參西錄》益脾餅)
2.治久患脾瀉,臟腑虛滑,不進飲食 青州棗子去核,以木香掰破如棗核大,置棗中十數枚。以水一盞,煮俟軟熟,溫嚼吃,以所煮汁送下。(《普濟方》)
3.補氣 大南棗十枚(蒸軟,去核),人參一錢(布包)。藏飯鍋內蒸爛,搗勻為丸,如彈子大,收貯用之。(《綱目拾遺》引《醒園錄》棗參丸)
4.調和胃氣 幹棗去核,緩火逼幹為末,量多少,入生薑末為湯,點服。(《本草衍義》)
5.治胃口冷,噦逆不止 大棗一枚去核,入胡椒七粒,濕紙包,煨熟,去火毒。空心細嚼,溫酒送下,以粥投之,取效為度。(《聖濟總錄》神效湯)
6.治四肢腫滿 白朮三兩,大棗三枚。白朮㕮咀,每服半兩,水一盞半,大棗拍破,同煎至九分,去渣溫服,一日三四次,不拘時候。(《本事方》大棗方)
7.治小兒膿血痢,每日三二十行 棗四顆(肥幹者),梔子四枚,幹薑一分。上同燒為灰,細研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聖惠方》)
8.治中風驚恐虛悸,四肢沉重 大棗(去核)七枚,青粱粟米二合。上以水三升半,先煮棗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聖濟總錄》補益大棗粥)
9.治虛勞煩悶不得眠 大棗二十枚,蔥白七莖。上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頓服。(《千金方》)
10.治婦女髒躁,喜悲傷欲哭,數欠伸 大棗十枚,甘草三兩,小麥一升。上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金匱》甘麥大棗湯)
11.治喜怒傷肝,胸中菀結,或系嘔血者 大棗五十枚(去核,焙,別搗),生幹地黃半斤,阿膠(炙令燥)、甘草(炙)各三兩。上四味除大棗外,粗搗篩,再作一處搗勻。每服五錢匕,水煎,去滓溫服,日二夜一,不計時。(《聖濟總錄》大棗湯)
12.治急慢驚風 大棗一個(蒸熟用),巴豆(去皮,燒存性)。上研成膏,如麻子大。一歲一丸,食後濃煎荊芥湯送下。吐利之後,其疾便愈。(《雞峰普濟方》大棗膏)
13.風熱煩悶心懸,腸澼,腹中邪氣 大棗二十七枚,茯神半兩,粟米二合。上細銼,以水二大盞,煮至一盞半,去滓,下米煮粥,溫溫食之。(《聖惠方》大棗粥)
14.治口幹 幹棗肉三兩,甘草(炙)、杏仁、烏梅各二兩。上搗,以蜜和丸如棗核。含,以潤差止。(《外臺》引張文仲方)
15.治懸飲 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上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匕,平日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利之後,糜粥自養。(《金匱》十棗湯)
16.治大便燥塞 大棗一枚去核,入輕粉半錢。縛定煨熟,食之,仍以棗湯送下。(《仁齋直指方》)
17.治三十年咳嗽 大棗一百枚(去核),杏仁一百枚(熬),豉一百三十枚。豉杏搗令相得,乃納大棗,搗令和調,丸棗子核大。一丸含之,稍咽汁,每日二次,漸增之,常用良。(《醫心方》引張仲景方)
18.治傷中經脈急,上氣咳嗽 棗二十枚(去核)。以酥四兩微火煎,入棗肉中,漬盡酥,取收之。常含一枚,微微咽之,取瘥。(《聖惠方》)
19.治卒急心痛 烏梅一個,棗二個,杏仁七個。一處搗,男用酒,女用醋送下。(《海上方》)
20.治肺疽,吐血並妄行 紅棗(和核燒存性),百藥煎(煆)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三因方》二灰散)
21.治走馬牙疳 棗(去核,包信石,燒),黃柏。同為末,布患處。(《海上方》)
22.治小兒口瘡 小紅棗去核,入些微白礬,燒存性,為末。加入雄黃末、孩兒茶各一分。和勻搽之。先用荊芥煎湯洗口,後敷藥立效。(《魯府禁方》)
23.治風沿爛眼 大黑棗二十個(去核),明礬末五分。和棗肉搗成膏,濕紙包,火內煨二刻,取出,去紙,水二碗,將棗膏煎湯,去滓,將湯洗眼。(《本草匯言》)
24.治眼生赤脈息肉,急痛不開,如芥在眼磣痛 大棗五枚(取肉),竹葉二握(洗),黃連(搗末)半兩。上以水三盞,於銅器中煎取一盞,澄濾極清,又煎取半盞,瓷器盛。旋取以銅箸點之。(《聖濟總錄》大棗膏子)
25.療耳聾、鼻塞,不聞聲音、香臭者 大棗(去皮核)十五枚,蓖麻子(去皮)三百顆。二味和搗,綿裹塞耳、鼻,日一次。(《食療本草》)
26.治重舌 用黑棗一個,去核留肉,包青礬一錢。火煨熟,取清水濃調,以筆蘸點舌下,數次即消。(《醫方一盤珠》)
27.治瘧疾 大棗二個(去皮核),斑蝥二個(焙幹)。上為末,以熟豬油調,捏成餅,指頭大,貼在印堂,一宿即愈。(《仙拈集》大棗餅)
28.治療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生紅棗洗淨後內服,每日3次,每日吃10只,直至紫癜全部消失。一般每人約需用 500~1000g 紅棗。[《上海中醫藥雜誌》1962,(2):22]
【臨床報導】
1.治療內痔出血 大棗90g,硫黃30g,置砂鍋或鐵鍋內混勻共炒,當冒煙起火,大棗全部呈焦炭狀時離火,涼後碾成細末,製成“棗炭散”。成人每日3g,分3次飯前半小時以白開水送服,小兒酌減,6日為1療程,如便血不止,可連續服用。共治120例,於1療程後統計,結果Ⅰ期(78例)、Ⅱ期(24例)、Ⅲ期(18例)內痔出血的有效率分別為85.9%、79.1%、66.7%,總有效率為81.6%[1]。
2.治療腹瀉 棗樹皮炒炭,壓成細粉。成人每次6g,每日3次,連服3~6天。共治2843例,痊癒1657例,治癒率達58%[2]。
【文獻綜錄】
1.《注解傷寒論》:“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大棗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腎氣。十棗湯,(大棗)益土而勝水。”
2.《綱目》:“《素問》言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謂治病和藥,棗為脾經血分藥也。”
3.《本草經疏》:“《經》曰:裏不足者,以甘補之。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大棗)甘能補中,溫能益氣,甘溫能補脾胃而生津液,則十二經脈自通,九竅利,四肢和也。正氣足則神自安,故主心腹邪氣及大驚;中得緩則煩悶除,故療心下懸急及少氣;脾得補則氣力強,腸胃清,故主身中不足及腸澼,甘能解毒,故主和百藥。”“凡邪在營衛者,辛甘以解之,故仲景桂枝湯用薑棗以和營衛,助脾胃,生津液,令出汗也。”
4.《本草匯言》:“沈氏曰,此藥甘潤膏凝,善補陰陽、氣血、津液、脈絡、筋俞、骨髓,一切虛損,無不宜之。如龍潭方治驚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氣不和,飲食無味,四體懶重,肌肉羸瘦,此屬心脾兩髒元神虧損之證,必用大棗治之。佐用陳皮,調暢中脘虛滯之氣。”
5.《藥品化義》:“大黑棗,味甘甜,體粘潤,故助陰補血,入肝走腎,主治虛勞,善滋二便。凡補肝腎藥中,如滋陰降火湯、茯苓補心湯、產後芎歸調血飲、保胎丸、養榮丸、四神丸,俱宜為佐使,因性味甘溫,尤能扶脾養胃耳。”
6.《本經逢原》:“古方用大棗,皆是紅棗,取其生能散表也。入補脾藥,宜用南棗,取其甘能益津也。”
7.《長沙藥解》:“大棗補太陰之精,化陽明之氣,生津潤肺而除燥,養血滋肝而熄風,療脾胃衰損,調經脈虛芤。其味濃而質厚,則長於補血而短於補氣。人參之補土,補氣以生血也;大棗之補土,補血以化氣也,是以偏補脾精而養陰血。凡內傷肝脾之病,土虛木燥,風動血耗者,非此不可,而尤宜於外感發表之際。蓋汗血一也。桂枝湯開經絡而泄榮菀,不以大棗補其營陰,則汗出血亡,外感去而內傷來矣,故仲景於中風桂枝諸方皆用之,補瀉並行之法也。十棗湯、葶藶大棗數方,悉是此意。惟傷寒營閉衛鬱,義在泄衛,不在泄營,故麻黃湯不用也。”
8.《本草求真》:“凡心腹邪氣,心下懸急者,得此則調,得補則氣力強,腸胃清,身中不足及病見腸澼者,用此則安。甘能解毒,故於百藥中得甘則協,且於補藥中風寒發散,內用為嚮導,則能於脾助其升發之氣。不以白朮性燥不潤,常於脾氣則補,山藥性平不燥,專於脾陰有益之為異耳。”
9.《本經疏證》:“《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用棗者五十八方,其不與薑同用者,十一方而已。大率薑與棗聯,為和營衛之主劑,薑以主衛,棗以主營,故四十七方中,其受桂枝湯節制者二十四,受小柴胡湯節制者六,不受桂、柴節制者,遂無與於營衛歟。此蓋有二焉,皆有涉於營衛。一者營衛之氣為邪阻於外,欲開而出之,又恐其散之猛也,則麻黃劑中加用之以防其太過;一者營衛之氣為邪阻於內,欲補而達之,又恐其補之壅也,則人參劑中加用之,以助其不及。防之於外者,欲其力勻稱,故分數仍桂枝、柴胡之法;助之於內者,欲其和裏之力優,而後外達能銳,故棗重於薑,此實用薑棗之權輿。棗之功能,尤於是足見者也。”“上吐下利,倉皇奔迫,得此則守其津液之外馳(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水飲壅淤,勢宜峻逐,得此則抑藥性之太過,固元氣之遺餘(十棗湯、葶藶大棗瀉肺湯);水不化津,液不澤槁,下氣上逆,得此則緩其迫促,調其沖激(苓桂甘棗湯、麥門冬湯);邪氣內橫,欲越不達,欲泄不利,得此則馴其急躁,消其衝突(黃連湯、黃芩湯)。其他聯補藥、散藥之不和(薯蕷丸),通病情治法之相梗(附子粳米湯),具涵育性情之標韻(甘麥大棗湯),其功偉矣。”“棗之治驚,但治實中之虛、虛中之虛,而虛中有實者,則其所不能任,若實中之實,又所不待言矣。”
10.《本草思辨錄》:“太陰濕土貴於濕潤,濕潤太過則宜白朮,濕潤不及則宜大棗。大棗肉厚含津,不能擠泌而分,正有似乎濕土,故《本經》主安中養脾少津液。然其甘壅之弊亦伏於是,故腹滿最忌,胸滿心滿不忌。脅下者,少陽、厥陰往來之路,而肝血實統之。棗補脾而性膩,亦能滯肝,故脅下至於痞硬亦忌之,但滿不忌。”
11.《衷中參西錄》:“大棗,其津液濃厚滑潤,最能滋養血脈,潤澤肌肉,強健脾胃,固腸止瀉,調和百藥,能緩猛藥健悍之性,使不傷脾胃。是以十棗湯、葶藶大棗湯諸方用之。《內經》謂其能安中者,因其味至甘能守中也。又謂其能通九竅者,因其津液滑潤且微有辛味,故兼有通利之能也。謂其補少氣、少津液者,為其味甘能益氣,其津液濃厚滑潤,又能補人身津液之不足也。雖為尋常食品,用之得當能建奇功。周伯度曰:生薑味辛色黃,由陽明入衛;大棗味甘色赤,由太陰入營。其能入營由於甘中有辛,惟其甘守之力多,得生薑乃不至過守;生薑辛通之力多,得大棗乃不至過通,二藥並用所以為和營衛主劑。”
12.《本草用法研究》:“《藥性》曰,今人於溫脾健胃,則用紅棗;滋陰養胃,則用黑棗,黑棗粘液多而溫性少。”
【附藥】
棗樹皮(《綱目》) 為鼠李科植物棗的樹皮。味苦、澀,性溫。功能澀腸止瀉,止血。主治泄瀉痢疾,崩漏,外傷出血,燒燙傷。內服:煎湯6~10g;研末2~3g。外用:適量,研末撒。①《青島中草藥手冊》雲:“止瀉,止血。治腹瀉痢疾崩漏,外傷出血等。”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雲:“消炎。治氣管炎,腸炎。” ③《中藥通報》1956,2(3):122治腹瀉:棗樹皮1束,炒焦為末。每服1.5g,車前子9g煎湯送下,早晚飯前服。又治刀傷:棗樹皮9g,當歸3g。各炒,為極細末,瓶裝備用。如遇刀傷流血不止,以此藥粉幹撒傷處。
【參考文獻】
[1]唐山市中醫院痔瘺科.新醫藥學雜誌,1974,(7):40
[2]劉桂芳,等.山東醫刊,1961,(11):封底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
味甘,平。主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
《名醫別錄》
無毒。補中益氣,強力,除煩悶,治心下懸、腸澼。
《日華子本草》
潤心肺,止嗽,補五藏。治虛勞,損,除腸胃癖氣,和光粉燒,治疳痢。牙齒有病人切忌啖之。凡棗亦不宜合生蔥食。
《開寶本草》
味甘,平,無毒。補中益氣,強力,除煩悶,療心下懸,腸澼。
《本草衍義》
今人將乾棗去核,於鐺鍋中微火緩逼乾為末,量多少,入生薑末為湯,點服,調和胃氣。
《藥性賦》
味甘,平,性溫,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二:助脈強神,大和脾胃。
《湯液本草》
氣溫,味甘,氣厚,陽也,無毒。
《珍》云:味甘,補經不足,以緩陰血。
《液》云:主養脾氣,補津液,強志。三年陳者核中仁,主腹痛惡氣,卒疰忤,治心懸。《經》云:助十二經脈,治心腹邪氣,和百藥,通九竅,補不足氣。生者多食,令人腹脹注泄。蒸熟食,補腸胃,肥中益氣。中滿者勿食甘,甘者令人中滿,故大建中湯心下痞者,減飴、棗,與甘草同例。
《本草衍義補遺》
屬土而有火,味甘性緩。《經》曰:甘先入脾。《衍義》乃言益脾。脾,土也。《經》言:補脾未嘗用甘。今得此味多者,惟脾受病,習俗移人,《衍義》亦或不免。小兒患秋痢與蟲,食之良。
《本草發揮》
成聊攝云:甘者脾之味也,大棗之甘,益土而勝水。又云:大棗、人參之甘以緩脾。又云:邪在半表,則榮衛爭之,辛甘解之,薑棗以和榮衛。
潔古云:純陽溫胃。
《本草綱目》
《素問》言: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謂治病和藥,棗為脾經血分藥也。若無故頻食,則生蟲損齒,貽害多矣。王好古云:中滿者勿食甘,甘令人滿。故建中湯心下痞者,減飴、棗,與甘草同例,此得用棗之方矣。許叔微《本事方》:一婦病臟燥,悲泣不止,祈禱備至。予憶古治此證用大棗湯,遂治與服,盡劑而愈。古人識病治方,妙絕如此。陳自明《婦人良方》:程氏妊娠四、五個月,遇晝則慘戚悲傷、淚下數欠,如有所憑,醫巫兼治皆無益。管伯周說:先人曾語此,治須大棗湯乃愈。程借方治藥,一投而愈。
今人蒸棗多用糖蜜拌過,久食最損脾,助濕熱也。啖棗多,令人齒黃生蟲。故嵇康《養生論》:齒處晉而黃,虱處頭而黑。
《本草經疏》
大棗純得土之沖氣,兼咸天之微陽以生。《本經》味甘,氣平,無毒。東垣、孟詵言溫。氣味俱厚,陽也。入足太陰、陽明經。經曰:裡不足者,以甘補之。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甘能補中,溫能益氣,甘溫能補脾胃而生津液,則十二經脈自通,九竅利,四肢和也。正氣足則神自安,故主心腹邪氣,及大驚。中得緩則煩悶除,故療心下懸急,及少氣。脾得補則氣力強,腸胃清,故主身中不足及腸澼。甘能解毒,故主和百藥。
簡誤:棗雖能補脾胃,益氣,然而味過於甘,中滿者忌之。小兒疳病不宜食,齒痛及患痰熱者不宜食,生者尤不利人,多食致寒熱。
《本草蒙筌》
味甘,氣平溫。氣厚,屬土有火,陽也。降也無毒。忌生蔥,殺烏毒。烏頭毒也。劈除內核,服免人煩。通九竅略亞菖蒲,和百藥不讓甘草。養脾胃益氣,潤心肺生津。助諸經,補五臟。中滿及熱疾忌食,齒疼并風疾禁嘗。
《本草乘雅》
味甘氣溫而性平,中不足者,以溫充之,形不足者,以甘輔之。後天生氣,藉此乃溢於內外矣。
甘平多肉,為脾之果,從兩束,以束脾與胃之陽氣,腐化水穀,設散漫不羈,便無醞釀宣佈之力,保證其束束,方能數數腐化耳。其赤,故主邪氣之在心腹,以致中宮不安。中安,則養脾和胃矣。十二經絡,莫不資始於脾,脾屬太陰,太陰開,故開通九竅,而助十二經脈也。補少氣者,補中氣之少,補津液者,津液咸從脾運,脾強則津液足,身中有餘,若中氣上逆,成大驚者,亦得仗庇,旋歸本位,脾主四肢,虛則四肢重,強則四肢輕。和百藥者,甘平無毒,赤心之投也。脾虛當服,實則不任用之。葉覆麻黃,則揚液成汗,以能宣通津液,假麻黃張大之力耳。
合麥門冬參看,則知資始資生,兩有異同處,更合龜、鹿、蚱蟬、白殭蠶、狗脊、萆解而推廣之。其法不可勝用矣。
《藥性解》
味甘,性平,無毒,入心、脾二經。主和百藥,益五臟,潤心肺,養脾胃,補精氣,生津液,通九竅,強筋骨,祛邪氣,悅顏色。殺烏頭毒,忌生蔥。
按:棗之入脾者,經所謂五味入口,甘先歸脾是也。心則生脾者也,宜并入之。多服能壅脾作脹。凡中滿及齒痛風疾者,咸非所宜。
《本草備要》
補脾胃,潤心肺,和百藥。
甘溫。脾經血分藥。補土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和百藥。傷寒及補劑加用之,以發脾胃升騰之氣。多食損齒,齒屬腎,土克水。中滿證忌之。甘令人滿。大建中湯心不痞者,減餳,棗與甘草同例。成無已曰:仲景治奔豚用大棗者,滋脾土以平腎氣也。治水飲脅痛,有十棗湯,益脾土以勝妄水也。殺烏附毒。忌蔥魚同食。
《本經逢原》
棗屬土而有火,為脾經血分藥。甘先入脾,故用薑、棗之辛甘,以和營衛也。仲景治奔豚,用滋脾土,平腎氣也。十棗湯用以益土,勝邪水也。而中滿者勿食,故仲景建中湯,心下痞者減飴、棗,與甘草同側,比得用棗之法矣。《金匱》治婦人臟燥,悲愁欲哭,有甘麥大棗湯,亦取其助肝、脾、肺三經之津液,以滋其燥耳。《本經》主心腹邪氣,亦是和營衛邪之義。平胃氣者,以其甘溫健運,善平胃中敦阜之氣也。《素問》以棗為脾家之果,故《本經》又主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用此補益脾津,而神氣自寧,肢體自捷矣。古方中用大棗,皆是紅棗,取生能散表也。入補脾藥,宜用南棗,取甘能益津也。其黑棗助濕中火,損齒生蟲,入藥非宜。生棗多食,令人熱渴氣脹,瘦人多火者,彌不可食。
《本草崇原》
大棗氣味甘平,脾之果也。開小白花,生青熟黃,熟極則赤,烘曝則黑,稟土氣之專精,具五行之色性。《經》云: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旁。主治心腹邪氣,安中者,謂大棗安中,凡邪氣上干於心,下干於腹,皆可治也。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者,謂大棗養脾則胃氣自平,從脾胃而行於上下,則通九竅。從脾胃而行於內外,則助二十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者,謂大棗補身中之不足,故補少氣而助無形,補少津液而資有形。大驚、四肢重、和百藥者,謂大棗味甘多脂,調和百藥,故大驚而心主之神氣虛於內,四肢重而心主之神氣虛於外,皆可治也。四肢者,兩手兩足,皆機關之室,神氣之所暢達者也。久服則五臟調和,血氣充足,故輕身延年。
《本草求真》
﹝批﹞補脾胃中氣血。
大棗專入脾、胃。味甘氣溫,色赤肉潤,為補脾胃要藥。經曰:裡不足者,以甘補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大棗甘能補中,溫能益氣,脾胃既補,則十二經脈自通,九竅利,九竅:口、耳、鼻、目、前後二陰。四肢和也。正氣足則神自安。故凡心腹邪氣,心下懸急者,得此則調,得補則氣力強,腸胃清。身中不足及病見腸澼者,用此則安。甘能解毒,故於百藥中,得甘則協,且於補藥中風寒發散,內用為嚮導,則能於脾助其升發之氣。仲景治奔豚,用大棗滋土以平腎,治水飲脅痛,用十棗益土以勝水。不似白朮性燥不潤,專於脾氣則補;山藥性平不燥,專於脾陰有益之為異耳。但多食損齒,齒屬腎,土燥克水。及氣實中滿切忌。甘令中滿,大建中湯減餳、棗與甘草同例。
《得配本草》
忌與蔥同食。
甘,溫。入足太陰經血分。補中益氣,生津液,和百藥,益五臟,潤心肺,調營衛。殺烏頭、附子、天雄毒。
得生薑,和營衛。佐小麥、炙甘草,治臟躁。無故悲泣。
治卒心痛訣云:一個烏梅二個棗,七攻杏仁一處搗,男酒女醋送下之,不害心疼直到老。
去核煮熟,治脾虛作脹。
多服生蟲損齒,壅脾作脹。生者更不宜食。齒病、疳病、蟲病、風疾、痰熱、中滿,皆禁用。
《本草經解》
大棗氣平,秉天秋收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甘無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陰脾經。氣味升多於降。陽也。
心腹者,太陰經行之地也。「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陽形氣不足者,宜調以甘藥,大棗味甘,可以調不足,故主心腹邪氣。
外為陽,內為陰,陰陽和則中安,甘平益陰,所以安中。
脾者,陰氣之原也;胃者,陽氣之原也,甘平益陰,故養脾氣,陰和則陽平,故平胃氣。中氣不足,則九竅不通,甘能滿中,中氣足,九竅通也。
十二經者,三陰三陽也;脾胃者,陰陽之原也。大棗養脾氣、平胃氣,則十二經無不助矣。肺主氣而生津液,氣平益肺,所以主少氣少津液也。脾統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氣,甘平益肺,身中氣血和,自無不足之症矣。血氣足則神安,所以定大驚。
脾主四肢,甘味益脾,脾氣中,四肢自輕。甘平解毒,故和百藥。
《神農本草經讀》
大棗氣平入肺;味甘入脾。肺主一身之氣,脾統一身之血,氣血調和,故有以上諸效。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味甘平,平。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建立中氣,則邪氣自除。助十二經胃氣,十二經皆受津液於脾胃,脾胃盛十二經皆充也。通九竅,補而不滯。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週身血氣無不補也。大驚,甘能緩急。四肢重,脾虛則重,旺則輕也。和百藥。百藥氣味不齊,而甘能調之。久服輕身長年。皆補益後天之功。
棗味甘,而肉厚色赤,得火之色,土之味,故能建立中焦,溫養脾胃,為後天之本。萬物生於土,土氣充盈,諸經自皆受益矣。
《本經疏證》
大棗木紅生刺,實熟必丹,詎非全稟火德,而味甘性緩嗅香,又純乎屬土,以是確為火生之物。夫火之生土,豈以凡火遇物輒令灰燼成土類哉?亦良以氣相嬗耳。蓋棗本聯木火之德成合火土之用者也,夫以味甘性緩臭香之物,苟無火氣運用其間,則能滯物,而不能動物,惟有火氣運用,則以補中遂能托心腹之邪,以安中遂能行十二經之氣,以平胃遂能通九竅之之出納矣。寒邪著人中,中氣不足以逐之,緣少氣也(桂枝湯小柴胡湯之類),熱邪著人,中氣不足以逐之,緣少津液也(黃芩湯越婢湯之類),脈結代,心動悸,十二經之氣不足也,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津液不足,而胃氣不平,九竅不和也(炙甘草湯麥門冬湯),推安中之極功,能使氣之乳者收,則除天驚矣,推助十二經之極功,能使經氣嬗代者無留滯,則除四肢笪矣。入散劑以安中養脾平胃,入補劑以助經氣際邪氣,則謂之和百藥也,實與甘草之解百藥毒殊,又與石蜜之和百藥異矣。或曰,火土相合,則土燥而非生物之土矣。曰,此則言火土之相爍,而非相合也。日,火之最盛,地,土之最盛,而土潤溽暑,大雨時行,偏系日在此陸,與地對衡時,其時也萬物暢茂,草木森蔚,可謂土燥不生萬物乎?
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用棗者五十八方,其不與薑同用者,十一方而已。大率薑與棗聯用,為和營衛之主劑,薑以主衛,棗以主營,故四十七方中,其受桂枝湯節制者二十四,受小柴胡湯節制者六。所以然者,桂枝小柴胡,俱調和營衛之劑也,桂枝湯治邪之軒輊於營衛,小柴胡湯治邪之出入於營衛,曰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非邪之軒輊耶?曰,本柴胡證,反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非邪之出入耶?邪之軒輊,彼此輕重之謂也,邪之出入,則無彼此輕重,第不能御而阻之,任其欲來則來欲往則往爾,其可同用薑棗,何也?蓋營者榮養也,衛者捍衛也,榮養者非能御而阻之,欲其御而阻之,不望捍衛者而誰望?病常自汗出者,視其外似衛盛而營虛,究其實則營和而衛疏,故再進一步,則曰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則加生薑矣,蒸蒸而振者,淺窺之似營強而能託,深揮則衛壯而能振,故再退一步,則曰協下痞鞕,則去大棗矣,是何也?以邪在營衛之間,固欲其出不欲其入也,然薑棗之和營衛,薑優而棗劣歟?則又非矣。觀夫不同薑用之方,若當歸四逆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同薑用之方,若炙甘草湯、橘皮竹茹湯,皆用棗較之柴胡桂枝為重,則以能安中故爾。夫中不安則營烏能和,衛烏能振,且衛之振,正以營和之力,此實用薑棗之界書,棗之安中和營,尚不可見耶?果如是,則與薑同用之十七方,不受桂柴節制者,遂無與於營衛歟?此蓋有二焉,皆有涉於營衛,一者營衛之氣為邪阻於外,欲開而出之,又恐其散之猛也,則麻黃劑中,加用之以防其太過(大青龍、麻黃連軺赤小豆、越婢、桂甘薑棗、麻辛附子、文蛤等方),一者營衛之氣為邪阻於內,欲補而達之,又恐其補之壅也,則人參劑中,加用之以助其不及(生薑瀉心、旋覆代赭、吳茱萸、橘皮竹茹、炙甘草等方)防之於外者,欲其力勻稱,故分數仍桂枝柴胡之法,助之於內者,欲其和裡之力優,而後外達能銳,故棗重於薑,此實用薑棗之權與,棗之功能,尤於是足見者也。其他雖癰膿之在腠理,疼痛之在腹內,似誠無與於營衛矣,而欲排出之,調而達之,則仍不能不藉營衛之通行(排膿小建中等方),可曰用薑棗者無涉於營衛哉?然則離薑論棗,當無涉於營衛矣。營之為氣亦靜矣,而其自中焦受氣變赤以來,首於胸中行手太陰,以次而手陽明足陽明,遞至手足厥陰,復轉於手太陰,潛行暗轉,內偏臟腑,外徹骨節,無一息暫停,可謂與靜而喜動有合否?其不宜盛,不宜衰,須恰當其可,倘過盛,而壅為癰膿,溢為吐衄,遂為崩漏,甚至結為徵瘕,滯為臌脹,可謂與密而喜疏有合否?津液之為物,周徹上下,偏敷內外,實與營氣通連。是故崩漏吐衄,或至盈盆成桶而未止,人之血不若是之多也,其所以然者,則曳津液皆為血耳。人之汗出,或至衣被濕透,接連時日而未止,人之津液不若是之多也,其所以然者,則曳血皆為津液耳。夫棗配薑而論,則治血者也,離薑而論,則治津液者也,何也?夫血主於心,津液主於腹,棗固主心腹不正之氣者也,欲其外行,恐其太泄越,則以棗輔散發之物,使循經由軌,潛行暗達,無一往無前之決裂,欲其內守,恐其太凝滯,則以棗輔補益之品,使展佈洒陳,不遺不濫,無壅淤氾濫之積弊,此棗之所以為棗,與他緩中補益之藥不同者也。雖然,棗之為棗,其功遂盡於此哉。上吐下利,倉皇奔迫,得此則守其津液之外馳(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水飲壅淤,勢宜峻逐,得此則抑藥性之太過,固元氣之遺餘(十棗湯葶藶大棗瀉肺湯)。水不化津,液不澤槁,下氣上逆,得此則緩其迫促,調其沖激(苓桂甘棗湯麥門冬湯)。邪氣內橫,欲越不達,欲泄不利,得此則馴其急躁,消其衝突(黃連湯黃芩湯)。其他聯補藥散藥之不和(薯蕷丸),通病情治法之相梗(附子粳米湯),具涵育性情之標(甘麥大棗湯),其功偉矣。即反而溯其所以治營衛津血之故,又豈有他致哉!
小柴胡湯證,若脅下痞鞕者,去大棗,加牡蠣。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旋覆花代赭石湯證,皆心下痞鞕,而用大棗,何也?夫本經固曰主心腹邪氣,不曰主脅下邪氣,正可見本經字字不苟,仲景絲絲人扣耳。且主心腹邪氣者,豈謂泛主心腹間邪停氣滯哉!必心腹間因邪氣而中不安,脾失養,方是大棗所主。今三證之痞鞕,特於甘草瀉心條注云,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是豈特於安中養脾有合,不又於平胃氣有合耶?然則痞鞕與痞滿何別?小柴胡證,多有脅下痞,脅下滿,而不去大棗者又何故?夫痞滿,陽邪也,痞鞕,陰邪也。是故大黃黃連瀉心湯之痞,曰按之濡,生薑甘草兩瀉心湯之痞,曰痞鞕。胸中,陽位也,脅下,陰位也。陰邪踞陽位,自必以體陰性動者,輔正以祛邪,陰邪踞陰位,則當以體陽性靜者治之矣(牡蠣有牡片而無牝片,是為純陽,而其體質如石,又為陰)。若夫陽邪踞陰位,則猶之乎陰邪踞陽位也,是故脅下痞,脅下滿,非以棗治之也,特不如脅下痞鞕之忌棗耳。棗之治自在中,本經之訓可案也。然則火逆上氣,非氣之有餘耶?懸飲內痛,非津液之有餘耶?而麥門冬湯,十棗湯,偏用大棗,何也?夫氣不下歸而上逆,津液不宣佈而懸結,猶得為有餘哉?惟其不足,故至是耳。且此兩者,猶有不同處,未可一律論也。麥門冬湯,是養脾氣不足,平胃氣上逆,欲使其由營氣而流轉一身。十棗湯,是用藥過峻,恐不特泄去其飲,將盡人之津液胥泄之,故以棗約束營氣而存津液也。物之性豈拘於一偏,明者用之,自當任材器使,而不局不濫,斯可矣。
金匱要略曰,病有賁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據本經大棗主大驚,宜無不可用矣,而不必悉用何哉?夫本經固言之矣,曰身中不足大驚,不可截去身中不足,僅以大驚二字概之也。其有非身中本不足而用棗者,必錄誤治。其義只在傷寒論曰,少陽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是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下後證也,桂枝加桂湯,發汗及燒針後證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發汗後證也。賁豚湯證,則未經誤治,故獨不用棗,若夫千金風虛驚悸二十三方,用棗十一方,其方有用獨活細辛羌活白蘚皮銀屑大黃石膏蜀椒菖蒲防己鐵精麻黃者,即不用棗,於此見棗之治驚,但治實中之虛,虛中之虛,而虛中有實者,則其所不能任,若實中之實,又所不待言矣。
《本草新編》
味甘,氣溫,無毒,陽也,降也。入五臟。通九竅,和百藥,養肺胃,益氣,潤心肺,生津,助諸經,補五臟。惟中滿及熱疾忌食,齒疼并風疾禁嘗。乃調和之品,非補益之味。《本經》曰其補者,亦因其調和之故也。
《本草分經》
甘,溫。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通九竅,助十二經,和百藥。脾病人宜食之。加入補劑,與薑并行,能發脾胃升騰之氣。風疾痰疾俱非所宜。
《本草思辨錄》
大棗色赤味甘,為火土合德,甘中帶辛,其木多刺,則微兼乎金,故能安中潤液而通九竅。通九竅之效,非如細辛木通速而易見,以火金之用為土德所掩也。
生薑味辛色黃,由陽明入衛。大棗味甘色赤,由太陰入營。其能入營,由於甘中有辛,惟甘守之用多,得生薑乃不至過守。生薑辛通之用多,得大棗乃不至過通。二物并用,所以為和營衛之主劑。
太陽濕土貴乎濕潤,濕潤太過則宜白朮,濕潤不及則宜大棗。大棗肉厚含津,不能擠必而分,正有似乎濕土,故《本經》主安中養脾少津液。然其甘壅之弊亦伏於是,故腹滿最忌,胸滿心滿不忌。脅下者,少陰厥陰往來之路,而肝血脾實統之。棗補脾而性膩,亦能滯肝,故脅下至於痞硬亦忌之,但滿不忌。
硬在心下,非脅下比矣。然脾之支脈從胃注心,棗不能無忌,而較脅下則次之。仲聖法,和營衛以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為相當之數,生薑瀉心湯、旋覆代赭湯、大柴胡湯,皆心下硬也,棗如常數而生薑用至四兩五兩,以硬不在脅下,故棗不去。棗之弊宜杜,故生薑加多也。
然則甘草瀉心湯,何以心下硬而生薑且無之?是則有故也,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脾之虛甚矣。棗乃脾家專藥,脾虛自捷趨於脾,何至上怫其心,此與半夏瀉心湯皆病屬下後,非若生薑瀉心、旋覆代赭之為汗後,大柴胡之有往來寒熱,宜和營衛而生薑必不可去也。
腹滿必不宜棗,然亦間有用者。厚朴七物湯之腹滿是實滿,實則當下,棗尤大忌。不知病不止腹滿也,發熱十日脈浮數,表亦有邪,治兼表裡,故合小承氣桂枝兩湯而微變之。厚朴治腹滿專藥,既以為君,又加生薑至五兩,減棗為十枚,何患乎棗之甘壅?仲聖所以不去之者,桂枝湯為解肌和營衛之劑,解肌不能無桂枝,和營衛不能有薑無棗。芍藥所以去之者,病本無汗,不當斂其衛氣,況有小承氣更加芍藥,則是脾約之治法,桂枝生薑,尚何望其解肌。是則腹滿之有棗,為與生薑和營衛,又有層層顧慮之精心,寓乎其間,非苟焉者也。
有和營衛而薑棗之數加多者,竹葉湯是也。風之中人,每帶嚴寒肅殺之氣而來,適逢產後陽虛,遂至發熱頭痛面赤而喘,是邪發太陽兼真陽上越之證。喘非衛實,故只以桂枝杏防開太陽而不用麻杏。若面赤而頭項亦強,則為邪入陽明,將欲作痙,故以葛根起陰氣而柔筋,附子用大,與甘草安中驅寒而回陽,此表裡之法已備矣。面赤雖為陽越,亦由風邪化熱所致。在上之風熱,惟竹葉能散之,故以竹葉標方名,明非他中風之比。藥具陰陽,故又加人參以之。且參能偕葛根生津,協附草固裡也。然則薑棗之加多何為?產後本已汗出表虛,此復取汗以解邪,豈尋常和營衛之數,能勝其任者哉?
有和營衛而薑棗之數加少者,柴胡桂枝湯是也。柴胡桂枝兩方,皆取微似汗。此合兩方為一方,不在取汗而在化太少兩經之邪,使藥力微偏於裡,故雖和營衛而薑棗特減其數也。
有薑棗并用,而數不相當即非營衛者,一為吳茱萸湯。嘔加生薑,寒多加生薑,內有久寒加吳茱萸生薑,仲聖固恆言之矣。蓋吳茱萸辟厥陰之寒邪,生薑散陽明之嘔逆。生薑治寒,是散而上之;吳茱萸治寒,是辟而下之。吳茱萸湯二物并用,所治皆寒證之重者,故生薑用至六兩。胃受肝邪,其虛已甚,故以棗與人參大補其中,非與生薑和營衛也。一為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當歸四逆之用棗,說具於下。此加茱薑,因內有久寒,非茱薑不足以除之。其數更多於吳茱萸湯者,以此兼脈細欲絕之血寒也。一為橘皮竹茹湯。橘薑并用之方,有橘枳生薑湯,有橘皮湯。胸中氣塞短氣,只肺胃之氣結。乾嘔噦手足厥,明係噦由乾嘔而作,視單嘔者輕。乾嘔而噦,故氣不行於四肢,亦只須利脾肺之氣,宣陽明之陽。蓋以橘皮辛溫而苦,能利水穀,為脾肺之散藥泄藥。生薑辛而微溫,為肺胃之散藥升藥。二物有相須之益,故常并用。此噦逆而用橘薑。意亦如是。徐氏以橘皮與竹茹、一寒一溫為對待釋之,失其旨矣。夫胃逆總由於肝逆膽逆;肝逆則寒,以吳茱萸逐肝寒;膽逆則熱,以竹茹泄膽熱。此天然對待之藥。方用竹茹,是為膽逆而噦。惟橘皮用至二斤,生薑用至半斤,熱除氣平而中亦憊矣。大棗參草,所以補中而善後也。一為黃耆桂枝五物湯。桂枝湯,外證得之為解肌和營衛,內證得之為化氣調陰陽。(徐忠可語)此治血痺陰陽俱微,故於桂枝湯中重加生薑以宣陽,加黃耆以開痺。棗得芍藥則化陰,得桂枝則化陽,雖安中而仍能走表。若再加甘草,則守之太過,故大棗不可無而甘草必去之。一為射干麻黃湯。證屬肺家邪實,用生薑是與麻黃同泄肺邪,肺泄則傷,即宜安中生金而杜後患,故入大棗為隨剿隨撫之策。以無桂枝杏仁,故麻黃生薑俱用至四兩,大棗只緣麻薑多而佐之,故減為七枚。一為炙甘草湯。病至脈結代、心動悸,不止營衛之不和矣,治以益營補中,則脈復而悸平。生薑與參桂麻麥膠地清酒并施,所以益營而通脈。營出中焦,中不治則血不生,故用棗草以補中而數較生薑為多也。
有薑棗并用,而數相當亦非和營衛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是也。黃芩湯之用棗,說具於下。此加夏薑,專為治嘔。薑不加多者,多則於自利有妨也。薑棗之數相當者,適然之事也。(桂枝湯內外證皆治,小建中湯即桂枝湯加飴糖,故不以薑棗之數相當列入此條。)
試更舉有棗無薑之方,疏之以畢其義。一為當歸四逆湯。厥陰血虛中寒,用桂枝湯內四物加當歸、細辛、通草,所以溫血散寒而通脈。散不宜過,故生薑去之。棗加多者,以能補中而隨當歸輩生血液也。一為黃芩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與太陽陽明合病下利,何以治法迥異?蓋太陽去陽明最近,雖下利而太陽之邪在表者,曾不少衰,故以葛根從陽明達太陽之藥,協麻桂解之於表。加芍藥者,約三物峻發之性而使之迴旋兩經也。太陽去少陽較遠,既下利則熱氣內淫,不能挽少陽之邪,轉從太陽而出。故以黃芩清少陽之藥,專治其利。加芍藥者,恐病邪猶戀太陽而不使之合也。或曰:葛根湯發汗必虛其表,不可無薑棗和營衛。黃芩湯之不用薑,固其宜矣,獨棗何以不去耶?曰:此正治少陽下利法也。利在太陰少陰,宜燥宜溫;此為少陽熱耗其液,非清不治,何敢再犯溫燥?惟利則脾虛,補脾而復能潤液者,舍大棗莫屬。況變柴胡湯而仍用和法,棗與甘草皆不得無之。若陽明下利之宜大小承氣者,棗草又大忌矣。一為黃連湯。凡病但有熱無寒,據脈證一二,可斷為少陽者,如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所謂「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也。如寒熱兼有之少陽病,在表者為往來寒熱,在裡者為喜嘔為腹中痛,其有表無寒熱而但裡有寒熱者,如黃連湯。腹中痛者寒也,欲嘔吐者熱也。寒在脾,熱在胃,乃不曰脾胃病,而以為少陽病者何也?(方中行《條辨》列少陽篇,《金鑒》亦依之。)蓋少陽居半表半裡,出表挾陽而犯胃,則欲嘔吐;入裡化陰而侮脾,則腹中痛。胃既熱則胸不能獨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二句,謂胸中有熱,由胃中有邪氣也。胃中之邪,即少陽之邪也。病屬少陽,自當以小柴胡湯增減治之。表無寒熱,故去柴胡。腹中痛,故去黃芩。治欲嘔之胃熱,故以黃連佐半夏。治腹痛之脾寒,故以乾薑佐人參。胃治則降,脾治則升。脾升胃降,少陽可不治而自治矣。而猶有慮焉者,藥兼寒熱,不和其在裡之陰陽,則少陽之氣,未必肯抑然而自下,故又加桂枝協甘草以化氣而和之。有桂枝若不去生薑,則桂枝趨重於表,裡之何益?且表無寒熱,營衛無待於和。棗則補中而能滋熱耗之液,故生薑不可有,而大棗不可無也。一為甘麥大棗湯。臟躁或主五臟,或主心臟,或主肺臟,或主子臟。竊於數說中衡之,似以子臟為當。子臟即子宮。悲傷欲哭諸端,雖見於心肺腎三經,而總由於子宮燥氣乘之而致。子宮之燥,則由胃家陰液不足以滋之也。(略參唐容川說)甘麥甘涼,所以益陰清熱。大棗甘而微溫,復呴其中宮之氣。藏陰之受蔭者大矣。治在滋燥而屏血藥不用,豈血虛勞損者比乎?一為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皆毒藥,而并用之以逐飲,且不下不止。飲隨下去,則脾傷而液虧矣。藥之足以補脾潤液而御毒者,無過大棗。若云培土以制水,則峻逐之際,何藉於制。夫三物走駛而大棗遲重,相反而適相濟。蓋與和營衛之偶生薑,瀉肺滿之偶葶藶,又初無二致也。一為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發汗後,仲聖每以薑棗和營衛,此發汗後而臍下悸欲作奔豚,則腎氣正思上乘,不得兼顧其表矣。茯苓桂枝,所以泄腎水驅腎寒。不用薑者,慮其與桂枝升表也。甘草大棗,則補中宮以御之。一為附子粳米湯。說具飴糖。
《醫學衷中參西錄》
味甘微辛,性溫。其津液濃厚滑潤,最能滋養血脈、潤澤肌肉、強健脾胃、固腸止瀉、調和百藥能緩猛藥健悍之性,使不傷脾胃。是以十棗湯、葶藶大棗湯諸方用之。若與生薑并用,調和營衛之妙品,是以桂枝湯、柴胡湯諸方用之。《內經》謂其能安中者,因其味至甘能守中也。又謂其能通九竅者,因其津液滑潤且微有辛味,故兼有通利之能也。謂其神少氣少津液者,為其味甘能益氣,其津液濃厚滑潤,又能補人身津液之不足也。雖為尋常食品,用之得當能建奇功。
周伯度曰:「生薑味辛色黃,由陽明入衛;大棗味甘色赤,由太陰入營。其能入營由於甘中有辛,惟其甘守之力多,得生薑乃不至過守;生薑辛通之力多,得大棗乃不至過通,二藥并用所以為和營衛主劑。」
《神農本草經》名之為大棗者,別於酸棗仁之小棗也。凡棗之酸者皆小,甘者皆大,而大棗又非一種,約以生食不脆、乾食肉多、味極甘者為入藥之品。若用為服食之物,而日日食之者,宜先用水將棗煮兩三沸,遲一點鐘將棗撈出,再用飯甑上蒸熟,則其味甘美,其性和平,可以多服久服,不至生熱。
【現代藥理研究】
大棗提取物有明顯的抗變態反應作用,對IgE抗體產生有特異性抑制作用,并對5-羥色胺和組胺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大棗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
大棗有鎮靜、降壓、抗驚厥作用。
大棗能使動物體重增加,肌力增強。
大棗有較好的保護肝臟的作用。
大棗對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大棗對肉芽組織增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能減輕大鼠胸腺重量,使腎上腺重量增加,并可明顯清除自由基,有抗炎作用。
大棗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大棗有抗疲勞、促生長及增加四氯化碳中毒的組織血流作用。
大棗有增加白細胞內cAMP的作用。
大棗對濃氨水致咳的小鼠有鎮咳作用。
大棗樹皮的75%乙醇回流提取液可治療慢性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