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胡蒜(崔豹《古今注》),葫(《別錄》),獨頭蒜(《肘後方》),獨蒜(《普濟方》)。
【釋名】
本品出自西域,故名葫;味似蒜,又稱胡蒜。較古之小蒜為大,是名大蒜。陶弘景雲:“今人謂葫為大蒜,蒜為小蒜,以其氣類似也。”《綱目》雲:“小蒜乃中土舊有,而大蒜出胡地,故有胡名。”因入藥以“獨子者最良”,故又名獨頭蒜、獨蒜。
【基原】
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
【植物】
大蒜 Allium sativum L. 又名青蒜(《滇南本草》)。南北各省區均產。
【採集】
夏季蒜苔採收後20~30日采挖蒜頭,除去殘莖、泥土,紮把,懸掛通風處,陰乾。
【化學成分】
揮發性成分:大蒜油或精油中含二烯丙基三硫醚(diallyltrisulfide)即大蒜素(allitridin),二烯丙基二硫醚(diallyldisulfide),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sulfide),甲基烯丙基硫醚(methylallylsulfide),甲基烯丙基二硫醚(methylallyldisulfide),甲基烯丙基三硫醚(methylallyltrisulfide),反式和順式-大蒜烯(ajoene),二甲基二硫醚(dimethyldisulfide),二甲基三硫醚(dimethyltrisulfide)等多種含硫揮發性成分。硫代亞磺酸酯類:大蒜辣素(allicin diallylthiosulfinate),烯丙基硫代亞磺酸-1-丙烯酯(1-propenylallylthiosulfinate),甲基硫代亞磺酸烯丙酯(allylmethiosulfinate),甲基硫代亞磺酸-1-烯丙酯(1-propenylmethylthiosulfinate),1-丙烯基硫代亞磺酸烯丙酯(allyl-1-propenylthiosulfinate),烯丙基硫代亞磺酸甲酯(methylallylthiosulfinate)等。S-烷(烯)-L-半胱氨酸衍生物:蒜氨酸(alliin,S-allyl-L-cysteinsulfoxide),S-甲基半胱氨酸亞碸(S-methylcysteinsulfoxide),環蒜氨酸(cycloalliin)等。苷類:葫蒜素(scordinin)A1、A2、A3、B1、B2、B3,槲皮素(quercetin)及山柰酚(kaempferol)糖苷。酶類:蒜氨酸酶(allinase),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己糖激酶(hexokinade)等。多糖:D-半乳聚糖(D-galactan),D-聚半乳糖醛酸(D-galacturonan),L-阿拉伯聚糖(L-arabinan),D-葡聚糖(D-glucan),D-果聚糖(D-fructan)等。脂類:中性脂(neutrallipids),糖脂(glycolipids),磷脂(phospholipids)等。其他尚含大蒜吡喃酮(allixin),腺苷(adenosine),原紫蒜甾醇苷(protoeruboside)B,大蒜甾醇苷(sativoside)B1等。
【藥理】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實驗性高血壓犬服大蒜製劑後,血壓明顯下降,接近正常。大蒜提取物靜脈滴注可降低貓血壓。大蒜乙醇提取物可降低自發高血壓鼠血壓及血脂。大蒜油可減輕高脂動物冠狀動脈內斑塊數及病變程度;對高脂血症和動脈硬化模型兔,大蒜精油能降低凝血因數Ⅶ的活性及血漿MDA水準,並有顯著的抗動脈硬化作用。大蒜對高Ch血症引起的主動脈粥樣硬化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新大蒜有降低高脂膳食誘致的高Ch血症的作用,陳大蒜則無該作用。大蒜提取物使動物血清中TXB2明顯降低,但對6-Keto-PGF1α水準無明顯影響。大蒜提取物可明顯降低高Ch血症兔的血脂及LDL與VLDL的含量,升高HDL的含量,並可使主動脈脂質含量下降,AS灶明顯縮小。大蒜水溶提取物亦降低高脂動物TC和LDL。大蒜乙醇提取物能夠降低高脂動物血漿TC、TG和游離TC,降低VLDL與TC的比例,增高HDL與TC的比例。大蒜的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對飼喂高Ch飲食的雞肝臟的β-去氧-β-甲基葡萄糖輔酶A還原酶、膽固醇7α-羥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2.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健康成人進脂肪餐加服大蒜汁可使纖維蛋白原降低,TC下降,凝血時間和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增加。兔飼喂高膽固醇飼料同時喂服大蒜可使纖溶活性升高。正常人每日口服大蒜油,血清纖溶蛋白溶解活性顯著增加。健康受試者服用三種大蒜製品(大蒜粉末、油浸品、蒸餾油),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啟動劑的活性顯著增加,纖維蛋白酶原啟動抑制劑的活性顯著降低。大蒜素可提高血小板內cAMP水準,從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大蒜素提高血清纖溶酶活性並可抑制Adr對血小板聚集的誘導作用。大蒜提取物能夠使兔血小板粘附功能顯著下降,具有強烈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大蒜素顯著抑制人血小板粘附活性。大蒜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但對洗滌後血小板聚集無影響。大蒜提取物能抑制多種化學藥物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其抑制作用呈劑量依賴性。大蒜油分離出的甲基丙烯三硫化物是抗凝的主要成分,該物質在體內可抑制5-HT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並輕度抑制凝集的血小板變形。
3.對自由基的影響 大蒜提取物有較好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有效清除O2-及·OH。大蒜及其水溶提取物含硒蛋白和含硒多糖對O2-和·OH等自由基有較強的清除能力。大蒜素在體內可提高GSH-Px和過氧化氫酶的活性,並可降低LPO的生成。在觀察大鼠全腦缺血再灌流血清MDA水準實驗中發現,大蒜組血清MDA水準較對照組明顯降低。
4.抗腫瘤作用 給雌鼠餵食新鮮的大蒜可完全抑制乳腺癌的發生,大蒜素可能是其有效成分。給動物腹腔或瘤內注射大蒜油,對多種實體肉瘤均有顯著抑制作用;將經大蒜液處理過的S180肉瘤細胞植入小鼠腹腔,未見腫瘤生長,認為大蒜提取液中的烯丙基硫代磺酸酯滅活了腫瘤細胞的SH酶,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作用。大蒜含有多種抗癌物質,其中包括微量元素硒和鍺,可阻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從而防止和控制癌症的發生。大蒜勻漿和大蒜素對人胃癌細胞和低分子粘液腺癌細胞均有殺傷作用。大蒜提取成分蒜氨酸能抑制大鼠的腫瘤生長,併發現大蒜能抑制腫瘤病人或荷瘤動物細胞中的蛋白酶活性。大蒜素體外對白血病細胞有直接的殺傷作用。
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大蒜汁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傷寒桿菌的生長。大蒜汁體外對常見致病菌有抑菌或殺菌作用,僅綠膿桿菌和變形桿菌除外。大蒜水浸液對結核桿菌H37Rv顯示抗菌活性。大蒜在體外對志賀痢疾桿菌有很強的抗菌效力。大蒜汁對耐青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耐鏈黴素的大腸桿菌有效。大蒜辣素具有較強的抑菌活性,在極低濃度即有殺菌作用。大蒜水浸液在體外試驗中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殺菌或抑菌活性,如表皮癬菌、毛癬菌、小芽孢癬菌、白色念珠菌等。大蒜水浸液對恙蟲熱立克次體有殺滅作用。大蒜提取物可殺滅流感病毒B、單純皰疹病毒,但不能殺滅柯薩奇病毒。大蒜素在體外有抗人巨細胞病毒(HCMV)活性。臨床上大蒜素對骨髓移植患者併發HCMV感染有明顯的預防和治療作用。陰道滴蟲與大蒜汁接觸5分鐘即失去活力。阿米巴原蟲與大蒜水浸液接觸後迅速失去活力。
6.保肝作用 大蒜油對CCl4誘發初代培養大鼠肝細胞毒性具顯著抑制作用,能減少CCl4在大鼠肝微粒體作用下形成的CCl3游離基。大蒜油對半乳糖胺誘發大鼠AST活性升高和肝損傷有抑制作用,但不能抑制ALT活性升高。大蒜氨酸、烯丙基巰基半胱氨酸(ASSC)、甲基巰基半胱氨酸(MSSC)亦顯示有保肝作用,ASSC在抑制半乳糖胺誘發的血清轉氨酶活性升高方面優於大蒜油。大蒜素對大鼠灌服CCl4 誘發肝損傷引起的ALT活性升高和MDA升高有明顯抑制作用。
7.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大蒜注射液腹腔注射對小鼠Mφ吞噬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給予大蒜水提取物,能提高其淋巴細胞轉化率及E-玫瑰花結形成率,促進血清溶血素的形成,提高炭廓清指數及對抗環磷醯胺所致的胸腺、脾臟縮小。大蒜素在高濃度時對T細胞啟動有抑制作用,但在適當濃度時對T細胞啟動有促進作用,這種促進作用與大蒜素抑制Mφ產生一氧化氮的能力有關。
8.其他作用 大蒜能增加小鼠肝糖原合成,降低血糖水準並增高血漿胰島素水準,有降血糖作用。不同劑量的大蒜素灌服,均可使四氧嘧啶造成實驗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濃度降低,血清胰島素水準升高。大蒜對HCl所致胃粘膜的損傷有細胞適應性保護作用。體外試驗證明大蒜素對人精子有抑滅作用;在有效抑精濃度下對陰道無刺激,也不抑制乳酸桿菌生長繁殖。
9.毒性 大蒜素小鼠口服、腹腔注射、靜脈注射LD50分別為600mg/kg、120mg/kg、70mg/kg。大蒜素大鼠口服LD50為65.3mg/kg。大蒜油小鼠靜脈注射LD50為134.9mg/kg。大蒜硫苷小鼠口服、腹腔注射LD50分別為15.1g/kg、12.5g/kg。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外皮、薄膜及鬚根,洗淨,晾乾。《外臺》:“去皮。”“去心,切。”《洪氏集驗方》:“去須,並去薄皮。”《普濟方》:“去皮,碎。”
【藥性】
味辛,性溫。歸脾、胃、肺、大腸經。氣烈竄散。
1.《別錄》:“味辛,溫,有毒。歸五臟。”
2.《品匯精要》:“氣之厚者,陽也。”
3.《綱目》:“入太陰、陽明。”
4.《隨息居飲食譜》:“生辛,熱;熟甘,溫。”
【功效主治】
辟穢除惡,溫中止痢,解毒殺蟲。主治感冒,中暑,百日咳,肺癆,瘧疾,霍亂轉筋,脘腹冷痛,痢疾,泄瀉,二便不利,帶下陰癢,癰瘡腫毒,瘰鬁,腸癰,疥癬,蛇蟲咬傷,鉤蟲病,蟯蟲病。
1.《別錄》:“主散癰腫䘌瘡,除風濕,殺毒氣。”
2.《新修本草》:“下氣消穀,除風破冷。”
3.《本草拾遺》:“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痃癖,伏邪惡,宣通溫補,無以加之,療瘡癬。生食,去蛇蟲溪蠱等毒。”
4.《日華子》:“健脾,治腎氣,止霍亂轉筋、腹痛,除邪辟溫,去蠱毒,療勞瘧、冷風、痃癖、溫疫氣,傅風損冷痛,蛇蟲傷、惡瘡疥、溪毒、沙虱。”
5.《仁齋直指方》:“燥脾胃,化肉食,辟瘟疫,殺毒氣,驅邪祟。散癰腫。”
6.《綱目》:“搗汁飲,治吐血心痛;煮汁飲,治角弓反張;搗膏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泄瀉暴痢及幹濕霍亂,止衄血;納肛中,能通幽門,治關格不通。”
7.《藥性切用》:“通竅辟穢,導滯殺腥,為中暑卒厥通竅專藥。”
8.《隨息居飲食譜》:“除寒濕,辟陰邪,下氣暖中,消穀化食,破惡血,攻冷積。治暴瀉腹痛,通關格便秘,辟穢解毒,消痞殺蟲。外灸癰疽,行水止衄。制腥臊鱗介諸毒。”
9.《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肺結核,血痢,及崩中,帶下。”
10.《青島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殺菌,利尿,健胃,止咳,消炎。主治崩漏,帶下,蟲積,細菌性痢疾,水腫。”
11.《福建藥物志》:“治感冒,百日咳,支氣管炎,鼻衄,瘧疾,痢疾,胃腸炎,蟯蟲病,陰道滴蟲病,深部膿腫,癬,神經性皮炎,蜈蚣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生、煮、煨食,或搗爛為丸。煮、煨食量宜大,生食量宜小。外用:適量,搗敷,汁塗或切片外擦,或隔蒜灸。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患目、舌、咽喉、口齒諸疾,以及時行病後,均禁服生品,慎服熟品。孕婦不宜敷臍。生品外用對局部有強烈的刺激性,能引起灼熱、疼痛、發泡,故外敷不可過久。皮膚過敏者,慎用。
1.《別錄》:“久食傷人,損目明。”
2.《日用本草》:“久食傷肝膽,損目光,生痰,助火,昏神。”
3.《本草經疏》:“凡肺胃有熱,肝腎有火,氣虛血弱之人,切勿沾唇。”
4.《本經逢原》:“腳氣、風病及時行病後忌食。”
5.《隨息居飲食譜》:“陰虛內熱,胎產,時病,瘡瘧,血證,目疾,口齒喉舌諸患,鹹忌之。”
【應用配伍】
《綱目》:“同鯽魚丸,治膈氣;同蛤粉丸,治水腫;同黃丹丸,治痢瘧、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
【附方】
1. 治感冒 蒜頭、茶葉各9g。開水泡服。(《福建藥物志》)
2. 治暑風卒倒 用大蒜三兩瓣細嚼,溫湯送下,禁冷水。(《仁齋直指方》)
3.治小兒百日咳 大蒜15g,紅糖6g,生薑少許。水煎服,每日數次。(《貴州中醫驗方》)
4.治勞疰 大蒜、杏仁各一兩,杵如泥,加雄黃一兩同研勻,曬至可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一丸,空心清米飲下。(《䱐溪單方選》)
5.治惡疰入肺咯血 紫皮獨頭蒜四頭,書墨、灶心土各等分。並搗,以醋和服。(《龍門石窟藥方》)
6.治上氣 上酥一升,獨頭蒜五個。上先以酥煎蒜,蒜黃出之;生薑汁一合,共煎令熟,空腹服一方寸匕,溫服之。(《千金方》)
7.治寒瘧,手足鼓顫,心寒面青 獨蒜一枚,黃丹半兩。上藥相和,同搗,丸如黑豆大。未發時以茶下二丸。(《普濟方》蒜丹)
8.治霍亂,心胃並肚腹疼痛 大蒜七枚,搗爛,黃酒沖服。(《仙拈集》大蒜酒)
9.治小兒冷症,腹痛夜啼 大蒜一枚(煨,研,日幹),加乳香五分。搗丸如芥子大。每服七丸,乳汁下。(《世醫得效方》)
10.治心腹冷痛 蒜,醋浸至二三年,食至數顆。(《瀕湖集簡方》)
11.治膈氣,噎不下飲食,肌體羸瘦 陳橘皮(去白)、大蒜各不以多少。上為細末,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米飲送下,一日三次。(《普濟方》快氣丸)
12.治臟腑虛滑 川連一兩(銼,用茱萸一兩同炒,去茱萸),為細末,獨頭大蒜濕紙裹煨熟,研爛,搜黃連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送下。(《魏氏家藏方》蒜連丸)
13.治休息痢 大蒜二顆,雞子二枚。上先將蒜放鐺中,取雞子打破、沃蒜上,以盞子蓋,候蒜熟,空腹食之。下過再服。(《普濟方》)
14.治頭面風,口齒疼痛不可忍 生地黃一節,蒜一瓣。上熟搗,綿裹著痛上咬之,勿咽汁,汁出吐之,日日為之,瘥止。(《千金方》)
15.治頭痛不可忍 蒜一顆,去皮,研取自然汁,令病人仰臥垂頭,以銅筯點少許,瀝入鼻中,急令搐入腦,眼中淚出瘥。(《聖惠方》)
16.治鼻衄不止,服藥不應 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錢大餅子,厚一豆許。左鼻出血,貼左足心;右鼻出血,貼右足心;兩鼻俱出,俱貼之。血止,急以溫水洗足心,令去蒜氣。(《簡要濟眾方》)
17.治腸風髒毒,下血不止,日久羸瘦 大蒜(研細)、淡豆豉、地榆各十分。後二味為末,與大蒜同研令勻,入煉蜜少許,搗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椿樹葉湯下,空心服。(《衛生家寶》如聖丸)
18.治痔漏 用獨蒜一個搗如泥,以軟帛包裹,捺入穀道中,坐定覺疼,良久愈。(《衛生易簡方》)
19.治產後中風,角弓反張,口不能言 大蒜二瓣,拍碎,水煎,去滓灌之。(《聖濟總錄》大蒜湯)
20.治小便不通 獨蒜一枚,梔子三七枚,鹽花少許。上搗爛,攤花紙上貼臍,良久即通。未通塗陰囊上,立通。(《聖濟總錄》獨蒜塗臍方)
21.治關格脹滿,大小便不通 用獨蒜燒熟,去皮,綿裹納下部,氣立通。(《外臺》)
22.治瘡惡毒連心痛悶,睡臥不得 用獨蒜二個研爛,和生小油塗瘡上,幹即換,痛立止。(《衛生易簡方》)
23.治背疽漫腫無頭者 用大蒜十顆,淡豉半合,乳香錢許。研爛,置瘡上,鋪艾灸之,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外科精要》)
24.治瘰鬁結聚不散,硬如石 大蒜(搗爛)三枚,麝香(研)半錢匕。上和勻,敷於帛上貼之,一日二易,旋搗最好。(《聖濟總錄》大蒜膏)
25.治滴蟲性陰道炎 陳大蒜9g,山苦參、蛇床子各6g,白糖5g。焙幹研末,裝膠囊塞陰道,每晚2粒,連用5~10日。用前先用蔥白8~10根煎湯坐浴。(《全國中草藥資料選編》)
26.治陰汗濕癢 大蒜不以多少煨熟,剝去皮,爛研,同豆豉末搜和丸,如梧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空心棗子燈草湯下。(《世醫得效方》大蒜丸)
27.治鬼舐頭(斑禿) 磚末和蒜搗敷,日一。(《千金方》)
28.治毒蛇咬傷 搗大蒜和胡粉塗之愈。(《良方集腋》)
29.治蜈蚣咬 蒜(洗,切,細研),以桑根白皮汁和,塗咬處。(《聖濟總錄》蒜汁塗方)
30.治耳聾 用大蒜一瓣,中剜一孔,以巴豆一粒(去皮膜),慢火炮極熟,入蒜內,用新綿包定塞耳中,三次效。(《千金方》)
【臨床報導】
1.治療細菌性痢疾 先用生理鹽水500~800ml洗腸,再用經水浴加溫至37~38℃的10%大蒜浸出液100ml,於10分鐘內緩緩注入肛門內,囑患者忍耐15~30分鐘後排便。每日1~2次,3日後可改為每日1次,6~10次為1療程。共治療急、慢性菌痢130例,治療後經乙狀結腸鏡檢查,病變完全恢復正常者126例,占96.9%,平均時間為6.3日,證明大蒜灌腸治療在促使遠端結腸病變癒合方面有特殊效果[1]。
2.治療阿米巴痢疾 10%大蒜浮游液或大蒜浸出液70~100ml(37~38℃)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6次為1療程。同時每日取紫皮生大蒜1顆,分3次生食。治療100例,,平均住院時間為7天,治癒率為88%。為防止復發,在症狀消失後,仍須繼續食用紫皮蒜1~2個月[2~4]。
3.治療急性闌尾炎 生大蒜120g,芒消30~60g,共搗爛如泥;另取生大黃粉30~60g,用醋調成糊狀備用。治療時以右下腹壓痛明顯處或麥氏點為中心,先蓋一層直徑大於10cm的細紗布以保護皮膚,然後將大蒜、芒消泥攤在油紗布上(約10cm×8cm或12cm×2cm大,厚約2~3cm),敷於其上,上面再蓋一層油紗布,使上下兩油紗布粘住,再覆蓋紗布墊一塊,以膠布或腹帶固定。2小時後去藥,用食醋洗淨皮膚,改敷大黃醋糊劑。敷後24小時如不見效,可重敷1~2次。治療急性闌尾炎200餘例,有效率在90%以上,復發率在10%左右。本法對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早期蜂窩組織炎性闌尾炎效果較顯著;對闌尾膿腫和老年體弱不能耐受手術者也可應用;對壞疽性闌尾炎效果差[5,6]。
4.治療結核病 4%大蒜液10ml作環狀軟骨下氣管內注射,或鼻導管滴入,每週6次,1個月為1療程。治療肺結核空洞50例,其中慢性纖維空洞型3例,亞急性血行播散型1例,浸潤型46例。經1~4個月觀察(滴入次數為25~100次),空洞閉合者25例,縮小者23例,無變化者2例,無1例惡化。其中以薄壁空洞療效較好。34例痰菌陽性者,治療後轉陰18例[7]。
5.治療百日咳 20%大蒜浸液加適量白糖內服,5歲以上每次15ml,5歲以下酌減,每日8~10次。治療201例,10日痊癒者占60%,15日痊癒者占25%。一般在服用3~4日後,症狀即見好轉,痙攣性咳嗽和嘔吐逐漸停止[8]。
6.治療前列腺炎 大蒜液5ml(含大蒜油15mg)作會陰部直流電導入,每次20分鐘,間日1次,共20次。治療79例,痊癒9例,顯效30例,進步34例,無效6例[9]。
7.治療滴蟲性陰道炎 50%大蒜甘油明膠栓劑,於陰道沖洗後置2枚(每枚1.2~1.5g)於陰道內,每日1次,療程7日。治療404例患者,隨訪310例,其中治癒35例,有效223例,復發28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86.5%[10]。
8.治療頭癬 30%大蒜汁油膏,30%大蒜粉油膏及大蒜泥3種製劑,治療122例。方法:每次搽藥前先用溫熱肥皂水洗頭,揩幹後塗抹大蒜製劑,每日1次。結果:治癒、顯效及有效者81例(占66.4%),無效者36例,加重者5例。從臨床觀察和檢查結果來看,大蒜對鐵銹色毛癬菌所致的頭癬療效較為顯著[11]。
9.治療蟯蟲病 新鮮大蒜,每30g加水200ml,微火煮爛,紗布過濾,灌腸。每次注入10~15ml,於下午4~5時或8~9時進行。治療2~9歲兒童患者154例,在治療1次後的第3日和第7日分別採用肛拭鏡檢蟲卵,轉陰率為76.3%[12]。
10.治療隱孢子蟲病 口服大蒜素,每次20mg,每日4次。治療嬰幼兒隱孢子蟲病39例,第1天治癒30例,第二天4例,3天以上4例[13]。
11.治療高脂血症 用大蒜精油膠丸,每次2~3丸,每日3次(總量為0.12g,相當於原生藥50g)。治療274例高脂血症患者,經觀察30日,發現臨床降脂療效明顯,血清甘油三酯、β-脂蛋白、膽固醇水準平均下降30.2%、18.7%、12.5%。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所提高,治療後平均升高0.111±0.038mmol/L(4.25±1.45mg/dl)(平均差值±標準誤)。同時還有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和增強纖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降低血壓等效果,對形成AS的多個環節均有作用[14]。
12.治療冠心病、高血壓 大蒜素每日60mg。治療冠心病34例,並與21例硝酸甘油組對照,結果大蒜素組治療後收縮壓、舒張壓明顯下降(P<0.01),對照組血壓變化無統計學意義[15]。
13.治療腦栓塞 大蒜素注射液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糖尿病患者改用0.9%生理鹽水),每日1次,15日為1療程,療程間隔3~4日。第2療程可將劑量加至90mg。治療19例,痊癒4例,顯效8例,好轉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4.44%[16]。
14.治療癌腫 大蒜注射液治療76例晚期癌腫患者,其中54例中有效者27例,顯效者6例,臨床治癒者1例。據報導認為:大蒜注射液對鼻咽部鱗狀細胞癌、淋巴上皮癌、肺小細胞性未分化癌、賁門鱗狀細胞癌、胃腺癌較敏感,對其他急性腫瘤較差[17]。
15.治療愛滋病 用於愛滋病有皮膚症狀者。方法:生大蒜剝皮搗爛,塗敷患處,每天2~3次;或口服生大蒜,每日10g,分3次服。結果:治療98例,明顯有效49例,有效15例[18]。
16.治療腰痛 大蒜100g,洗淨陰乾,搗爛後加35%白酒500ml,浸泡1周後除渣服用,每次10~20ml,日3次,連服2個月。偏於瘀血者加桃仁、紅花各100g;偏於腎虛者加補骨脂、菟絲子各100g,偏於濕熱者加黃柏、蒼朮各100g;偏於風寒濕者加獨活、桂枝各100g。均加入大蒜酊中浸泡1周後服用。治療50例,結果服藥9個月,痊癒40例,占80%;好轉6例,占12%,無效4例,占8%[19]。
【文獻綜錄】
1.《本草拾遺》:“初食不利目,多食卻明。久食令人血清,使毛髮白。”
2.《本草折衷》:“《續說》雲,諸書言癰疽新發,覆大蒜片以灸者,蓋以大蒜之能通氣,亦除惡氣也。而姚耆寅論此灸法,可施於貴勝不能忍艾火者爾。初覺勢輕,固亦可用,如其赤黑勢盛,急欲皮破泄毒,正當灸其患處,若憑蒜力難矣哉。又《資生經》謂消渴至百餘日,最忌灼艾,則瘡漏變成癰疽。凡渴後發癰疽者不可行矣,當別施治也。”
3.《本草衍義補遺》:“大蒜性熱善散,善化肉,故人喜食。多用於暑月,其傷脾、傷氣之禍,積久自見,化肉之功不足言也。有志養生者,宜自知之。”
4.《綱目》:“葫蒜,其氣熏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辟邪惡,消癰腫,化癥積肉食,此其功也。故王禎稱之雲:味久不變,可以資生,可以致遠,化臭腐為神奇,調鼎俎,化醯醬,攜之旅途,則炎風瘴雨不能加,食餲臘毒不能害,夏月食之解解暑氣,北方食肉面,尤不可無,乃《食經》之上品,日用之多助者也。”
5.《本草經疏》:“辛溫能辟惡散邪,故主除風邪,殺毒氣,及外治散癰腫䘌瘡也;辛溫走竄,無處不到,故主歸五臟。脾胃之氣,最喜芳香,熏臭損神耗氣,故久食則傷人。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辛溫太過,則血耗而目損矣。總之,其功長於通達走竅,去寒濕,辟邪惡,散癰腫,化積聚,暖脾胃,行諸氣。”
6.《本草新編》:“古人雲,蒜有百益,其損在目,然而損不止在目也,耗肺氣、傷心氣、動胃氣、消脾氣、伐腎氣、觸肝氣、發膽氣,此人之未知也。但有損而有益,祛寒氣、辟臭氣、止逆氣、解毒氣、除瘧氣、消肉氣,此人之所知也。兩相較之,損多而益少,未可謂益百而損一也。”
7.《醫林纂要》:“潤腎補肝,宣達九竅,攻決六淫,陽氣宣達,故凡風寒暑濕清暍之邪,皆能驅之。且能辟瘟疫,消癰腫,破癥結,消肉食,殺蛇蟲毒。大要性似附子,但無其毒,且味甘則尚有和緩意。和胃健脾,行水利膈,無所不通,不能如蔥之發表,非若其中空通外,直能瀉肺而開腠理也。”
8.《本草求原》:“能導陽氣歸於五臟,以宣陰中之滯氣,通竅,治寒濕氣痛,心腹冷痛,一切痃癖,水氣腫滿,寒瘧冷痢,二便不通,衄血,腦瀉鼻淵,暴痢泄瀉,產後金瘡中風,癰疽腫毒,辟邪惡,散濕,消穀化肉,磨積解暑,除疫,殺蛇蟲蠱毒,中暑不醒,行諸氣以治有餘之病。”
【參考文獻】
[1]第四軍醫大學.科學文集,1959,(4):84
[2]東北醫學雜誌,1951,4(2):147
[3]東北醫學雜誌,1951,4(2):144
[4]東北醫學雜誌,1952,(7):617
[5]後字245部隊.科枝簡訊,1971,(3):15
[6]南京.科技動態,1972,(2):3
[7]中國防癆,1959,(4):24
[8]餘尚德.中醫雜誌,1955,(4):28
[9]吳慧敏.中華理療雜誌,1982,(1):61
[10]張玉成,等.上海第一醫學院學報,1956,(1):37
[11]中華皮膚科雜誌1956,4(3):205
[12]劉丕周,等.中醫雜誌,1962,(9):330
[13]戈健軍,等.遼寧中醫雜誌,1989,13(8):11
[14]大蒜精油膠丸協作組.中醫雜誌,1985,(2):42
[15]賈海忠,等.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8,21(2):53
[16]史載祥.中國醫藥學報,1991,(1):33
[17]第184醫院腫瘤防治小組,等.腫瘤防治資料彙編,1978,15
[18]郭慶畬.綜合臨床醫學,1994,10(3):163
[19]祁兆培.河北中醫,1998,20(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