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切要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目录

女科切要

作者
吳道源
朝代
年份
公元1773年

自序

古云:寧醫十男子,莫醫一婦人。誠以女病倍於男子,而更多不可名言之隱也。其居富貴之地者,更面藏帳幃,臂蓋綺紈,醫者望聞既難,切脈亦無從仔細,故女科益難從事焉。余幼殫精舉業,亦究心岐黃,緣歷試不遇,遂以方藥應世,數十年來,窮源竟委,上採前賢之著述,旁錄時人之議論,成《痢症匯參》一書。既為四方君子稱評,勸授梓人,茲復念女病難醫,即平日所輯前哲要語,分門別類,匯為一帙,顏曰《女科切要》。質諸二三同志,俱云語簡而明。此書一出,將臨症者,俱可唾手取驗,而至難醫者,從此不難,亟當傳世,以為普濟之資,因不揣固陋,勉付剞劂云。

時乾隆癸巳小眷梅溪吳道源題年七十有五

卷一

調經門

經閉為女人病者,蓋因女子以血為主也。使其經脈調和,往來有準,有以應水道潮汐之期,舊血既盡,新血復生,有以合造化盈虧之數,則周身百脈,無不融液而和暢。夫何病之有?設或閉焉,則新血滯而不流,舊血凝而日積,諸病叢生。凡血癖血風,與夫熱入血室之證,多自此而始矣。然要其經閉之由,必要所因,或月事適至之時,因渴飲水,並食生冷之物,及坐冷水中洗浴,寒氣內入,血即凝滯,遂令經閉。又或因墮胎多產而傷其血,或因久患潮熱而銷其血,或因久發盜汗而耗其血,或脾胃不和,飲食減少,而不能生血。凡此類,皆能令人經閉。其肥白婦人,經閉而不通者,必是濕痰與脂膜壅塞之故也。宜以枳實為君,佐以蒼朮、半夏、香附、烏藥、厚朴、牛膝、桃仁之類,則濕痰去而脂膜開,其經自通矣。黑瘦之婦經閉者,血枯氣滯也,治宜補血理氣,君以歸身、白芍、人參、廣皮、香附之類,或因墮胎多產而傷其血,或久患潮熱而銷其血者,不可用行血之劑,宜以四物為主,佐以木香、香附、厚朴、甘草之類,兼調其氣,久而自通矣。有因感暴怒而經閉者,治宜開鬱活血,君以鬱金,佐以官桂、香附、木香、桃仁、牛膝之類,煮酒煎服,或因食生冷而經閉者,君以官桂,佐以乾薑、木香、厚朴、香附、紅花、歸尾之類。因坐冷水而經閉者,君以附子,佐以官桂、木香、山楂、桃仁、當歸、乾薑、川芎之類。室女及笄而天癸不至,而飲食如常者,只是氣血未足,人間往往有之,必服藥療其雜病,時至,經自流通。亦有年長大而經竟不來者,仍能受孕,名曰暗經。每月至期,必作腰痛,此前人之所未發也。有至期而經水不行,上逆而嘔血者,名曰倒經,治宜當歸大黃湯。有室女經水既通,而至期復又不來者,必須視其有證無證,驗其似疾非疾。若面色不改,飲食如常,身無內熱,名曰歇經,非疾也,乃血不足也。若面黃肌瘦內熱,是為童癆,診其肝脈,弦出寸口上魚際,非藥所能治也,急與之成婚,則陰陽和,自然經行而疾去矣,否則十死八九。亦有氣血不足者,必面黃肌瘦,常帶微熱,雖歇幾年,服藥亦可通之,但不可用破血剛猛之藥,如虻蟲、山甲、三稜、莪朮之類。只宜用補血生血之藥,以四物、歸脾加減可也。至寡婦尼姑經閉,乃因有懷不遂,法當開鬱而理其經為妥。

大凡婦人經閉,氣不調和,因而血不流轉故也。故調經須以理氣為先,亦有血海虛寒,小腹冷痛者是,宜服大溫經湯。有氣血虛損者,外發潮熱,頭痛昏重,肢體倦怠,五心煩熱,心忡面赤,口燥神焦,腰背痠疼,盜汗出者是也,宜服丹皮散。有氣血凝滯,腹中結塊,腰腿重疼者是也,宜服通經六合湯。或紅花當歸散,以逐其瘀,通其經絡也。亦有胃氣不調者,貌本壯實,飲食漸減者是也。蓋胃氣不調,亦能令人經水不通,當以異功散、逍遙散之類間服。一以消食健脾,使飲食加而元氣復。一以和其氣血,使氣血調而經自行矣。凡婦人女子骨蒸潮熱痰嗽,經水不行,診其脈七八至,視其骨肉消瘦,必死之症,不必用藥。大抵男子與婦人同。

四物湯

熟地 當歸 白芍 川芎

水煎服。

歸脾湯

人參 白朮(土炒) 棗仁 茯神 黃耆(錢半) 當歸 遠志(一錢) 木香 炙草(五分) 龍眼肉

薑棗煎服。

大溫經湯

鹿茸 香附 沉香 白朮 陳皮 熟地 當歸 白芍 川芎 吳茱萸 小茴 茯苓 元胡 人參 甘草

丹皮散

丹皮 肉桂 歸尾 元胡 牛膝 赤芍 三稜 莪朮

水煎服。

通經六合湯

熟地 白芍 當歸 川芎 半夏 茯苓 益母 貝母 白朮 知母 橘紅

水煎服。

紅花當歸散

當歸 紅花 桃仁 元胡 川芎 小茴 鬱金

水煎服。

如聖散 治崩漏不止。

棕灰 姜灰 烏梅(各五錢)

水煎服。

逍遙散 解鬱調經。

當歸 白芍 茯苓 白朮 甘草 柴胡 薄荷 丹皮 山梔

化氣丸

大凡女子,稟性偏執,若欲治病,先戒性急,或因怒氣,或因憂鬱,憂鬱生痰,怒氣傷血,或為疼痛,或為淋疾。淋有五種,變為五色。若欲無病,經水要正。月應乎天,水應乎地,一月一來,如期潮信。懷孕安胎,坐草理順,經或不準,前後當訊,參前屬熱,落後屬寒。熱當清涼,寒宜助溫。血熱血虛,或清或補。有孕得疾,先保其胎,次調其疾,宜無後災。延及產後,疇能救哉。新產之後,醫法有餘,先去惡露,後當補虛。補虛太早,穢不能除,噁心氣喘,瀉利汗珠,此為四惡。扁鵲難醫,症見一惡,病亦難起,小心醫治,免死而已。十月懷胎,一朝坐草,瓜熟蒂落,慎勿起早。無知婦女,昏愚嫗老,非理催逼,反成煩惱。叮嚀戒爾,守此正道。孕婦之脈,堅強最妙,細而微濡,命恐難保。新產之脈,沉遲細小,倘遇洪大,其症必倒。敗血衝心,語言亂道,或笑或歌,佛名神號,痰犯心包,同是狀貌。敗血攻心,始終煩惱,龍齒參歸,十神湯效。痰犯心包,昏而有覺,重加芩連,導痰湯較。或夾疾病,先慎風寒,炙爆油膩,萬勿加餐,病久危困,先喻其難。醫為仁術,細審病端。子懸子冒,子煩子癇,治各有條,不容遺漏。已經懷孕,月水仍來,血有餘也,名曰胎漏。生子不實,腹中有塊,血氣之郁,溫血益氣,削除其積。元氣若虛,且從姑息,虛弱之證,自汗骨蒸,參耆胡連,治之量情,神仙妙術,起死回生。悉心體之,用無不靈。

經水先期而來

室女婦人經事先期而來,其故有二:有熱甚者,有氣血多而傷血海者。血熱者腹多不痛,乃火也,身必熱,其色必紫,其脈必洪,宜涼血地黃湯。虛熱者逍遙散,或補中益氣加黃柏、知母,或四物加陳皮、香附、黃柏、知母,醋糊丸服。如腹中冷痛,禁用寒涼,而用五積散。若瀉者,先理脾胃,咳嗽者,逍遙散加川貝。若氣血多而傷血海者,其腹必痛,以補血行氣為主,亦慎用涼藥,宜歸附丸及霍香正氣散。若婦人四十外,月經或二三日一至者,日久必成淋症。王肯堂曰:月事先期而來,血熱必帶紫色,或先或後,血色淡而稠黏者,痰也,將來而先腰腹痛者,血海空虛而氣不收攝也。或止或來無定期者,因氣不調,故血亦隨之為行止也。或一月兩至,或數日一至,乃氣虛而血熱也。或經年之後,累數日而不能止者,乃血海脫滑,兼有火以動之也。既止之後,隔兩三日而復見微血者,以舊血未盡,為新生之血所催,故不能容而復出也。明理者觀之,即可以施治矣。

經水過期而來

凡婦人女子,月事過期而來,其說有三:有血虛者,有血寒者,有濕滯者。血虛腹不痛,身微熱,然亦有腹痛者,乃空痛也。宜服生氣補血之藥,八物湯加香附。血寒者,歸附丸。以脈辨之,若浮大而無力,微濡芤細,皆虛也,沉遲弦緊,皆寒也。王肯堂云:經水過期而至,血虛也,其色必淡,治宜補血為主,以四物加香附、艾葉、五味、麥冬之類,倍加當歸、熟地。血淡而稠黏者,以化痰為主,二陳湯加香附、生薑、砂仁。如經水將來而腰腹痛者,以行氣為主,宜君以木香,佐以枳殼、香附,同四物煎服。如經水止而復腰腹痛者,以補血為主,君以熟地,佐以歸、芍、參、朮、芎、苓、香附、陳皮、甘草之類。或一月兩至,數日一至者,以補血涼血為主,宜八物湯加黃連、山梔、龜板、炒蒲黃之類。或止或來無定期者,以調氣為主,君以香附,佐以陳皮、烏藥、砂仁、艾葉之類,與四物同煎服。經數日不止者,以涼血為主,君以炒黑山梔,佐以炒蒲黃、地榆炭、牡蠣、側柏、香附之類。經正後,過二三四日復見微血者,以四物湯為主,加香附、陳皮、甘草之類煎服。然此不足為病,即不服藥,亦無害也。

八物湯

熟地 白芍 川芎 當歸 白朮 人參 廣皮 半夏

五積散

白芷 陳皮 厚朴 當歸 蒼朮 麻黃 川芎 白芍 官桂 桔梗 甘草

水煎服。

二陳湯

半夏 茯苓 陳皮 甘草

水煎服。

醋煎散

赤芍 烏梅 甘草 香附 三稜 莪朮 官桂

加醋半杯,水煎。血多加當歸、紅花、青皮。

艾煎丸

白芍 熟地 艾葉 川芎 當歸 人參 石菖蒲

各等分為末,醋糊丸。

歸附丸

當歸 附子

逍遙散(見調經)

經行腹痛

婦人經水適行,小腹作痛者,氣血澀滯也。用四烏湯。經行而腹痛者,或屬虛寒,然氣亦能作痛,恐有血瘀氣滯,不必驟補,先用四物加陳皮、香附,次用八物湯加香附。如瀉者,先止其瀉,而痛自止矣。有每遇經行,輒頭痛心忡,飲食減少,肌膚不潤澤者,宜加減吳茱萸湯。亦有衝任虛衰,小腹有寒,月水過期,不能受孕者,大溫經湯主之。有經水過而作痛者,血虛有寒也,法當溫經養血,宜四物加桃仁、香附、肉桂。有經行著氣,心腹腰脅疼痛者,血瘀氣滯也,當順氣消瘀,青皮、歸、芍、桃仁、紅花、川芎、烏藥,水煎服。有經水過期而來作痛者,血虛有熱也,宜生血清熱,四物加桃仁、香附、丹皮、甘草、元胡。有經水行後而作痛者,氣血虛而空痛也,法當調養氣血,宜八珍湯加薑棗。有經水過多,久不止而腹痛者,乃脾經血虛也,治宜補血健脾,四物加白朮、茯苓、木香、厚朴、香附、陳皮、乾薑、甘草,水煎。

血風

血風者,經水逆行,上攻於腦,頭目旋悶,不省人事,甚至滿頭滿面,皆發赤斑者,此因經水適臨,感冒風邪所致。蓋風善行而數變,其勢易上而難下,經水為風邪所激,以故倒流而上行也。血風乃血證中之最急者,宜以四物為主,加山梔、桃仁、紅花、荊芥、防風、天麻、薄荷、白朮之類。其所以用白朮者,以其能去面上遊風,及利腰臍間血故也。

四烏湯

烏藥 當歸 三稜 文術 赤芍 紅花 桃仁 官桂 益母 香附

吳茱萸湯

吳萸 人參 大棗 老薑

八珍湯

熟地 白芍 川芎 當歸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八物湯(見經水過期)

大溫經湯(見調經)

四物湯

熟地 白芍 當歸 川芎

卷二

血崩

崩淋之病,相似而實不同,崩者如土之崩,其勢大下而不禁,乃血熱而兼氣虛,不能收攝也。淋者如水淋漓,艱澀而不通快,乃內鬱熱而氣亦滯也。然崩則純血,淋則有赤白沙石之異,赤者屬血,白者屬氣,沙石者,氣血之尤濁者也。治此病者,惟調其氣血,清其內熱而已。鄭文康曰:婦人暴崩下血,此因腎水陰虛,不鎮制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涼血地黃湯主之。然此症多起於內傷,若小腹不痛,只宜此藥,或八物湯加芩連。若痛者,先宜大劑四物湯,歸身、白芍、川芎倍之,加醋製香附。若用補藥,宜補宮湯加芩連。又血崩證有二說:瘀血也,空痛也。瘀血者,體必作寒熱;空痛者,不作寒熱也,瘀血則當去,空痛則當補。亦有血海虛寒,外乘風冷,搏結不散,血氣成塊而得之,宜神仙聚寶丹。又有血氣損而得之者,凝聚成塊,七癥八瘕,上則氣逆嘔吐,下則瀉痢五血,宜內炙散。血崩之人,如服煎藥不效者,火也,三黃湯主之,去大黃,加黃柏。如婦人血崩不止,乃衝任虛弱,臟腑虛冷所致也。亦有小腹急痛,兼下赤白帶,宜加減吳萸湯,或艾煎丸。若去血過多,氣血不足,四肢倦怠,宜增損四物湯。蓋婦人血漏血脫,則宜固氣,此古聖之心法也。先補胃氣,以助生髮之源,諸甘藥為之先務,益胃升陽湯是也。此藥人皆認以為補氣,殊不知甘能生血,此亦陽生陰長之理也。又人身以谷為寶,藥料須視其食之多寡而輕重之,毋令藥氣勝於穀氣乃妙耳。如腹痛,加烏藥三分,官桂少許。口渴者,加葛根三分。如婦人年老血崩,八物湯加芩連。此一時急救之藥也,必先顧其胃氣為妙,如血崩,服煎劑不止,易用散子之藥,如棕灰鍋底墨,炒黑山梔、槐花、側柏、人參、黃耆、甘草之類為末,童便送下。若以為丸更妙,或用小薊汁、藕汁調服。經曰:帶下血崩,脈多浮動虛遲者生,實數者重。訣曰:生地合蒲黃,黃芩黃柏涼,人參兼五味,解毒細煎湯,水煮空心服,崩中帶下良。暴者屬血熱,宜養血清火,治宜溫清散。血崩月久屬虛寒,又宜溫補,宜益母湯。其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

溫清散

歸身 熟地 白芍 黃連 黃芩 川芎 山梔(炒) 黃柏(鹽炒,各一錢)

水煎服。

益母湯 涼血補血。

熟地 陳皮 香附 阿膠 益母草 白朮 蒲黃 甘草 黃芩(各一錢)

水煎,空心服。

五灰散 涼血止血

蓮房灰 黃絹灰 血餘 百草霜 棕灰 白芨

為末,蜜丸,米飲下。

張三錫曰:崩有五種,青崩如藍色,黃崩如爛瓜,赤崩如絳澤,白崩如涕液,黑崩如瘀血。崩漏不止,四物加炒白朮、參、耆、香附、炒地榆、炒蒲黃、棕灰、升麻、血餘、水煎。頭昏項強者,四物湯加柴胡、防風。虛冷清瀉者,四物湯加官桂、附子、薑、棗,水煎。胃虛嘔吐者,四物加人參、白朮。虛煩不眠者,四物加人參、淡竹葉。發寒熱者,四物加柴胡。崩中漏下五色者,用赤石脂禹餘糧湯。

槐芩散 治崩中不止

炒槐米(三兩) 黃芩(二兩)

炒研為末,每服五錢,霹靂酒調服。

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煅) 禹餘糧(煅) 牡蠣(煅) 烏賊骨(去甲) 伏龍肝 上肉桂(各等分)

為細末,酒調服。

鳧柴散 專治婦女血崩。

地慄每歲用一個,燒灰存性研服,溫酒送下。

補宮湯 治血崩,身發寒熱。

熟地 白芍 阿膠 地榆 艾葉 川芎 歸身

水煎服。

又方(亦名補宮湯) 治崩淋,衝任虛損。

赤石脂 地榆 歸身 艾葉 甘草 石菖蒲 白芍 川芎 蒲黃(炒) 熟地 小薊

水煎,沖熱酒半杯服。

益胃升陽湯

人參 白朮 黃耆 當歸 陳皮 黃芩 升麻 柴胡 甘草 神麯 姜 棗

水煎服。

三黃湯

黃芩 黃連 黃柏(鹽水炒)

百補湯 治血淋。

大熟地 當歸 川芎 白芍 阿膠 新會皮 地榆(炒炭) 水煎服。

便濁

婦人便濁,或赤如血,或白如泔,不痛者是,痛則淋矣,屬濕熱,分虛實而治。肥白之婦,脈沉滑,胸膈不利,小便白濁,屬濕痰,宜燥中之濕。如面色不澤,身倦無力者,屬氣虛,宜補氣。黑瘦之婦,脈洪數,五心煩熱,頰赤唇乾,小便赤濁,或白,屬相火,宜滋陰。肝脈弦數有力,火盛者,龍膽瀉肝湯。治法分滲清熱,燥濕健脾,滋陰降火,實下固陽。

濁氣下流,為赤白濁。赤者,升、柴、二朮、二陳最妙。白者,黃柏、當歸、知母、白芍。丹溪謂二術二陳,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如兩尺脈沉弱,白濁頻數,凝白如油,光彩不定,漩腳澄下,凝如膏糊,古方悉指為陽虛,亦有虛而挾相火者,不可不辨,宜萆薢分清飲,專主陽虛白濁。《內經》曰:中氣不足,小便為之色變,必先補氣升舉之,而後分其臟腑氣血赤白虛實治之。有邪熱者瀉熱,虛者補虛。設使腎氣虛甚,或火熱亢極者,則不宜純用涼藥,必反佐治之。要在權衡輕重而已。赤者,熱傷血,宜滋陰。白者,濕熱傷氣,又宜燥濕。白濁不止,宜服珍珠粉丸,用之屢驗。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氣血兩虛,八珍湯下珍珠粉丸。

珍珠粉丸

樗皮(炒黃) 黃柏(鹽水炒) 青黛 蛤粉 滑石 珍珠

等分為末,神麯糊丸。無火者,加炮姜。方用樗皮、黃柏,能燥濕清熱,青黛能解鬱熱,蛤粉鹹寒引下,滑石利竅,珍珠寧神定志。如上盛下虛,心火上炎,口苦燥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或下白濁,宜清心蓮子飲。

清心蓮子飲

石蓮子(即建蓮中擇有黑殼者) 人參 赤苓 麥冬 黃耆 地骨皮 黃芩 車前子 生甘草

白濁經年不愈者,形神衰瘦,心神不安,當作心虛治。珍珠粉丸合定志丸間服。

定志丸

遠志 石菖蒲(各二兩) 人參 白茯苓(各三兩)

共為末,蜜丸,硃砂為衣,每服七丸,空心米湯下。

龍膽瀉肝湯

膽草 黃芩 山梔 澤瀉 木通 車前 當歸 生地 柴胡 甘草

萆薢分清飲

智仁 萆薢 石菖蒲 烏藥(等分) 茯苓 甘草 飛滑石

加鹽少許。

分清飲

芡實 茯苓 黃蠟

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淡鹽湯下。

二術二陳湯

白朮 蒼朮 廣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升麻 柴胡

水煎服。

白淫

經曰:思慮無窮,所願不遂,意淫妄想,入房不能,帶脈不引,則為白淫。夫腎臟以慳用事,志意內治,則精全而澀。若眠思夢想,欲淫不能,則淫泆不守,輒隨溲便而下也。尼姑寡婦,最多此症。

白淫責於陽虛,當益火之源,鹿茸、肉蓯蓉、人參之類,治宜內補丸。要在臨症斟酌有火無火而用之,庶無誤矣。

內補丸

鹿茸 絲子 沙蒺藜 紫菀茸 黃耆 肉桂 桑螵蛸 肉蓯蓉 附子(制) 茯神 白蒺藜

上為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食遠酒服。有火者忌用。宜服清心蓮子飲。(見便濁)

婦人之白帶、白淋、白淫、白濁,其形相似,病實不同。有虛、實、寒、濕、郁、火,不可混治。前賢議論,通作濕熱,不無偏僻。細考《內經》,治法不一。白淋者,淋瀝而不止也,多起於郁,大抵虛寒者居多,小腹不痛,亦有去多空痛者,俱用養榮湯加香附,補宮湯亦可。若用熱劑,艾煎丸加白芍。痛者,四烏湯加白芍、歸身。亦有白淋,久則漸變黃色者,此將成血淋也,艾煎丸、歸附丸皆可服。又有變為沙淋者,溺器中下沉白積一層如沙,小便出時澀痛者是也。白淋、赤淋而無沙者,須分其氣血而治之。白帶者,婦人之常病,俗云十婦九帶,甚者腰痛如折,頭暈眼花,腰間重滯不斷,此是氣虛。治宜內補湯加續斷,或養榮湯,再以車前草陰乾煅灰,頻頻服之,其效甚捷,屢驗。若五色帶下,紫金丸主之。白淫乃思想無窮,有欲不遂,一時放白,寡婦尼姑,此疾居多,乃鬱火也,治宜開鬱降火,越鞠丸加鬱金、膽草。白濁甚者,膀胱積熱,渾濁如膿,不治必生癰,宜服蓮子清心飲。

蓮子清心飲(見白濁) 艾煎丸(見經水過期) 內補丸(見白淫) 四烏湯(見血風) 補宮湯(見血崩)

越鞠丸

香附 山梔 半夏 神麯 川芎 鬱金 膽草

人參養榮湯 治脾肺氣虛,榮血不足。

人參 當歸 熟地 白朮 黃耆 茯苓 遠志 白芍 五味 廣皮 肉桂 甘草

加薑棗,水煎服。

淋證

經曰:白者屬氣,赤者屬血。但有氣血之分,而無寒熱之辨。凡治此者,皆云濕熱。然乎否乎?今之治白淋者,不分寒熱,多用芩連,亦一偏之見耳。婦人之疾,寒多熱少,故用養榮湯治白淋而效,以其有桂也。艾煎丸服一二料而即愈,亦此義也。總在臨證時審白而治之。至赤淋,則為熱證,不服熱藥,內補艾煎禁用,宜服八味加芩連,而香附尤不可少,此女科之聖藥也。張景岳論崩淋之證甚悉,已載在血崩一條。其云治此病者,惟調其氣血,清其內熱最允。又血淋者,月水三五一至,積數月而止者是也。若腹痛,四烏湯,恐有瘀血,未可止也,去多不痛,善飲食者,八物湯加芩連。如飲食少進,用內補湯去參可也。或補中益氣加黃柏。凡治血淋,審其小腹痛與不痛,脾胃之實與不實,如小腹不痛,脾胃實也,可用八物湯加芩連。脾胃不實者禁用,宜補宮湯。大抵淋證,先以治脾為主。

養榮湯(見白淫) 四烏湯(見血風) 八物湯(見經水過期)

補中益氣湯

黃耆 白朮 人參 陳皮 歸身 升麻 柴胡 甘草

白帶

婦人帶下一證,從腰間帶脈而來,故名曰帶。雖有赤白二色,終屬腎虛。其病與淋相似,然淋之所下者多散而薄,必覺腥氣臭穢,帶之所下者多滑,稠黏無腥穢之氣,以此為辨耳。《保命集》曰:赤者熱入小腸,白者熱入大腸。原其本,皆濕熱結於脈。故津液湧溢,是為赤白帶下,本不病結,緣五經脈虛結熱,屈滯於帶,故臍下痛,陰中綿綿而下也。《內經》云: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癥瘕。王注云:任脈自胞上過,帶脈貫於臍上,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崩中。帶脈起於季脅、章門,似束帶狀,今濕熱冤結不散,故為病也。經曰:脾傳於腎,名曰疝瘕。小腸冤結而痛出白,名曰蠱,所以為帶下冤結也。冤、屈也,屈滯而病熱不散。先以十棗湯下之,後服苦練丸,再以大元胡索散調之。熱去濕除,病自愈矣。趙仁安問用升提之法,更以二陳加白朮、蒼朮,健脾燥濕,亦是一法。論婦人漏下赤白,日去血數升,其脈急疾者死,遲者生。如赤白帶不止,脈小虛滑者生,大緊實數者死。羅先生所用十棗湯、神佑丸、玉燭散之類,虛者不可峻攻,實者亦當酌用。血虛,加減四物,氣虛,參、術陳皮補之,甚者固腸丸。相火動者,加黃柏,滑者,加龍骨、赤石脂,滯者,加葵花,性燥者,加黃連,冬月少加桂附,惟在臨證時隨機應變。丹溪治赤白帶下,與夢遺同法。肥人有帶,多是濕痰,用海石二陳,加南星、黃柏、青黛、川芎。瘦人帶下,俱是鬱熱,宜香附、砂仁、黃柏、青黛。如結痰白帶,以小胃丹,半飢半飽時,津液下數丸,候鬱積行,即服補藥調理。

苦楝丸

苦楝子(打碎酒浸) 茴香(炒) 當歸

等分為末,酒糊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如腰痛,四物羌活防風湯下。

十棗湯

芫花(炒黑)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加大棗十枚。

小胃丹

芫花(醋拌一宿,瓦器炒黑,不可焦) 甘遂(水浸半月,煮曬乾) 製大黃(各一兩半) 大戟(水煮一時水洗曬乾,五錢) 黃柏(炒,三兩)

共為末,白朮膏丸,如菔子大,臨臥時津液吞下。

神佑丸

甘遂 芫花 大戟(各一兩,醋炒) 大黃 白醜 青皮 陳皮 木香 檳榔(各五錢) 輕粉(一錢)

水法丸。

血臌

婦人血臌之證,雖有因於氣食而成者,然成於血者居多焉。若成於氣食,腹雖脹而經不閉,成於血者,其經必閉也。婦人血恆有餘,故每月見其血而不以為病,若閉而不通,則日積充滿。其始發之時,小腹先脹,久則上連中脘,緊脹如鼓,青筋綻露,而血臌之證成矣。其有因產後惡血不下,逆而上升,滲入肌膚,充滿於中宮,甚至上騰於面,而成充色者,是必死之證也。

血癖

又有癖塊一證,雖因痰與血食三者而成。然成於血者居多,因痰與食而成塊者,雖成而不礙其經水。成於血者,亦有經雖來不時而斷也,此必經水既來之候,尚有舊血未盡。或偶感於寒氣,或觸於怒氣,留滯於兩脅小腹之間,則成血癖也。有經水月久不行,腹脅有塊作痛,是經血作癥瘕,法當調經止痛,桃仁、厚朴、當歸、紅花、香附、元胡、肉桂、丹皮、乳香、木香、牛膝、小茴、砂仁之類。有經行腹痛,麻痹頭疼寒熱,乃觸經感冒也,宜加減五積散。若經行時遍身疼痛,手足麻痹,寒熱目眩,照前方去乾薑,加羌活、獨活、白芷、當歸、官桂、麻黃、川芎、白芍、陳皮、蒼朮之類。又有經水不調,小腹時痛,赤白帶下,乃子宮虛寒,治宜艾附暖宮丸。亦有行時氣血虛弱,血海寒冷,經水不調,心腹疼痛,帶下如魚腦,或如泔,錯雜不分,信期淋漓不止,面黃肌瘦,四肢無力,頭暈眼花者,宜補經湯。

艾附暖宮丸

艾葉 香附(四制) 元胡 熟地 甘草

共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米湯下。

補經湯

人參 白朮 川芎 香附 當歸 熟地 元胡 肉桂 吳萸 砂仁 茯神 沉香 阿膠 黃耆 小茴 陳皮 白芍

水煎服。

經准不孕

婦人月信准而不受胎者,其故有三:有因痰閉子宮者,有因氣食生冷者,有因男子陽傷易泄者。如痰閉子宮者,其婦必肥白,經來腹不痛,宜導痰湯,或人參半夏丸之類,或二陳合四物湯。如氣食生冷所致者,其腹多痛,宜溫之,千金吉祥丸之類,如咳嗽,又不宜服,以四物加陳皮、香附、山楂。如氣作瀉,用枳實丸。如男子精寒易泄,不能受孕者,與婦無干,只宜男子服藥。或謂經水正而子宮寒者,萬無是理也。蓋子宮若寒,經水必過期矣。或又云:子宮寒者,因產時陰戶著寒所致,第產後陰戶著寒,產婦即便不語,豈能語者,尚謂著寒乎。薛古蒙曰:婦人經行不正,每不受胎,然參前而受胎者亦有之,其血熱故也。女科書云:先期為血熱,後期為血氣,第有參前落後互兼者。何也?大抵婦人性執,多惱著氣,則氣不調矣。夫氣為血之母,氣亂則經期亦亂矣。故調經以理氣為先,宜以歸附丸、四物丸之類。又有衝任寒損,胎孕不成,或成而後多墮者,詵詵丸主之。

詵詵丸

乾薑 白朮 丹皮 元胡 肉桂 澤蘭 熟地 川芎 白芍 當歸 石斛

上為末,醋糊丸,煮酒送下。

異痰湯

半夏 南星 橘紅 枳實 茯苓 人參 菖蒲 竹茹 甘草

加姜煎。

《千金》吉祥丸

天麻(煨,一兩) 川芎 肉桂 丹皮 熟地 白朮 柳絮 五味 茯苓 菟絲子 覆盆 枳實 桃花片(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五丸,空心,煮酒送下。

熱入血室

婦人感冒,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胸脅滿,譫語,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凡發熱惡寒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當自愈矣。今反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此因經水適來,血海正開,熱邪乘虛入於厥陰藏血之室。肝主魂,熱邪內擾神明,是以胸滿譫語,如見鬼狀,故刺期門厥陰所注之腧,瀉其熱以外泄。

婦人感冒七八日,續發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或晝明夜甚,譫語如見鬼狀,無犯胃氣,及上中二焦,必自愈。

上條言脈遲身涼,但刺期門,此條言七八日,續發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血室未閉,其血必結,忌用苦寒凝滯之藥。今有大壩呂天祥媳,經水適斷,醫以大劑黃連投之,少腹結塊而殞。

婦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仲景以小柴胡湯和之,家秘倍加柴芩,重加歸芍,其功最專,再加丹皮、地骨皮,則身熱易退。

熱入血室發熱,晝靜夜甚者,亦有虛實不同。血虛發熱者,皆因營血不足,如陰虛內熱之證,脈必細數,宜補血涼血。血熱發熱,邪熱入於血分,脈必數大,不必補血,歸芍柴胡湯或導赤各半湯之類。

導赤各半湯 病後心下不硬,腹不滿,二便如常,身無熱,神昏不語,或獨話,目赤口乾,不飲水,與食則咽,不與不思,形如醉人。

黃連 黃芩 犀角 知母 滑石 麥冬 人參 茯神 甘草

加燈心薑棗煎。

卷三

廣嗣論

夫陰陽交媾,當經盡之後,無有不成胎者。惟男氣不足,女血虛寒,故二氣不交,徒施不聚。世之無子者,曾不問自己臟腑之虧,但以澀清壯陽之劑,誤為生子之良方,傷天地之和,即或有孕者,無非熱藥偶成,因貽毒於子女,故雖得而不實也。醫之上工,因人無子,著論立方,男以補腎為要,女以調經為先,而又參之補氣行氣之說。究其盈虧,審而治之,夫然後一舉可孕,天下之男無不父,女無不母矣。余考之上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故所生子多壽。今人未滿十六歲而御女,女子未滿十四歲而嫁婿,陰氣早泄,未全而傷,未實而動,所以今人不如古人壽。設或用藥,不可混治,必察實男子所虧,女人經候,或有崩漏帶下,必難受孕,男子不育,必有陽脫痿弱,精冷而清淡,或陽痿不射,故女以調經為先,男以補腎為主也。服藥之後,又宜清心寡慾,使我之本原先壯,然後識日之奇偶,施之而不孕者,未之有也。

褚澄氏曰:男女交合,陰血先至,陽精後沖而成男,陽精先泄,陰血後沖而成女,此一說也。東垣云:經水才斷一二日,血海始淨,交合者成男,四五日後,血脈已旺,交合者成女。此又一說也。顧或有經始斷而交合生女,經久斷而交合生男者,亦有三四五日以交合無孕,八九日以後,交合有孕者,獨何歟?《俞子本選·廣嗣要略》云:實陽能入虛陰,實陰不能受虛陽,即東垣之見也。又謂陽微不能射陰,弱陰不能攝陽,信斯言也。世有尪羸之夫,怯弱之婦,屢屢受胎,雖欲止而不止者。亦有壯年精力過人,乃艱於育嗣者,獨何歟?丹溪論治婦人,以經水為主,然富貴之家,侍妾已多,其中寧無月水當期者乎?已經前夫頻頻生育,娶之以圖其易者,顧亦不能得胎,更遣與他人,轉盼生男矣,豈不能受孕於此,而能受孕於彼乎?愚以為父母之生子,如天之生物,《易》曰: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夫知地之生物,不過順承乎天,則知母之生子,亦不過順承乎父而已。知母之順承乎父,則種子者當以男子為主,男子為主,而交媾之時,又以百脈齊到為善。交媾而百脈齊到,雖老弱易泄,亦可以成胎。若交媾而百脈參差,雖少壯康寧難泄,亦不能成胎,婦人所構之血,固由於百脈合聚,較之男子之精,不能無輕重之分也。若男女之辨,又不以精血先後為拘,不以月經盡幾日為拘,不以夜半前後交媾為拘,只以男女精血,各由百脈齊到者別勝負耳。是故精之百脈齊到,有以勝乎血,則成男矣;血之百脈齊到,有以勝乎精,則成女矣。至有產而不育者,有育而不能壽者,有壽而黃耇無疆者,則亦以精之堅脆,分為修短耳。世人不察精之堅脆,而定於稟受之初,此論其常也。有少年斫喪而夭者,此論其變也。乃以不育轉付之兒,以壽夭專諉之數,不甚謬乎!

宋遂真先生曰:男女交合,有丟泄前後之分。男曰泄,女曰丟。蓋婦人月事已淨,其樂欲之時,絪縕之候,氣蒸而熱,昏而若悶,有不可明言之狀,此的候也。交接之候,意合情濃,相持不捨,則百脈齊到而成胎矣。若男情已淡,女意未休,則男先泄而成女,如女先丟,而男後泄者,則成男矣。則知男女各有精,非獨男也。《易》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而交合之後,即以宗筋驗其有血無血立見矣,則知男女各有精也明矣。蓋月水初淨,新血始生,藏而不露,故交合之後,毫無血痕也。經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信斯言也。苟能清心寡慾,待時而動,亦何所求而不得子歟!

巢氏論婦人妊孕,一月懷胎似露珠,名曰胎胚,足厥陰脈養之。二月大如桃花痕,名曰始膏,足少陽脈養之。三月始分男共女,名曰始胎,手心經脈養之。四月形像俱分明,始受水精,以行血脈,手少陽脈養之。五月五臟俱生足,始受火精以成其氣,足太陰脈養之。六月方才六腑成,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足陽明經養之。七月發生通關竅,始受木精以成其骨,手太陰脈養之。八月動手遊其魂,始受土精以成其膚革,手陽明經養之。十月受孕足,方生臟腑關節,人神俱備矣。

女科地黃丸 治婦人經水不調。

熟地(四兩) 山萸(二兩) 山藥(二兩) 丹皮(兩半) 茯苓(兩半) 艾葉(五錢,醋炒) 香附(三兩,童便制炒) 阿膠(一兩)

共為末,蜜丸滾湯下。

正元丹 調經種子。

香附(一斤,用蘄艾三兩,先以醋同浸一宿,分開,制醋、童便、鹽山梔湯各制四兩) 阿膠(一兩,蛤粉炒) 枳殼(兩半,炒半生半) 生地 熟地 歸身 白芍 川芎 茯苓(各四兩)琥珀(二兩)

共為末,醋糊丸,每日早晨,空心淡鹽湯送下。

千金種子丸 令人多子,並治虛損夢遺。

沙蒺藜(四兩) 白蓮鬚(四兩) 萸肉(三兩) 芡實(四兩) 覆盆(二兩) 龍骨(五錢,火煅)

共為末,蜜丸,空心淡鹽湯下,忌房事一月。

聚精丸

魚膠(一斤,蛤粉炒成珠) 沙蒺藜(半斤,馬乳浸二宿,如無馬乳以牛乳代之,蒸一炷香)

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溫酒下。

五子衍宗丸 添精補髓。

枸杞子 菟絲子(各八兩) 五味子(一兩) 覆盆子(四兩,酒洗) 車前子(一兩)

上為末,蜜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壯陽丸 治陽痿氣餒不振,老年無子,此藥允宜。

肉蓯蓉 仙茅 蛇床子 山藥 五味子 補骨脂 茯神 紫霄花 杜仲 韭菜子 雄雞肝 鱉肝 海狗腎(如無海狗腎以黃狗腎代之)

上藥共為末,先將雞肝、鱉肝用鹽酒椒蒸熟,搗爛,和前藥曬乾,再將前末藥磨細,用酒拌山藥末,醋調糊為丸,空心淡鹽湯下百丸。如陽痿精冷,加肉桂、附子、石燕各一兩。

金鎖思仙丹 治男子欲勞過度,精神不繼。

蓮蕊 蓮子 芡實(各等分) 茯神(三兩)

共為末,用金櫻子一斤,去毛煎膏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服過一月後,即不走泄,遇種子期,用車前子湯送下。

胎前門

受妊脈法

兩尺脈微而帶數,兩寸浮大兩關滑;身中無熱脈亦洪,此是婦女胎脈法。

男女脈法

左手滑大而疾男,右手滑大而疾女;更參乳核孰先生,右女左男信無差。

雙胎脈法

雙胎脈法問如何,兩手俱洪斷不誣;欲識是男並是女,縱橫詳見叔和歌。

死胎脈法

脈來沉細腹腰疼,胎伏多寒冷是冰;再看舌色青紋起,胎死何須問鬼神。

鬼胎脈法

脈來亂點如風雨,忽去移時又復來;此是夜叉人不識,即時診斷勿疑猜。

逐月胎形論

初月胎形似珠露,未入宮羅在昆戶;猶如秉燭在風前,風急此時難庇護。初月胎形,如草上珠露,未有宮羅也。在昆戶之所,未入腹內也。其形欲聚欲散,未得堅強也。如月信報之,當時頭暈噁心,不喜飲食,六脈浮緊者是也。多有畏羞隱諱,而醫者不識,作歇經者亦有之,宜服安胎和氣飲。或病後受胎,或稟氣虛,服罩胎散。

安胎和氣飲

白芍 木香 益智仁 砂仁 香附 紫蘇 甘草

加蔥,水煎服。

罩胎散

當歸 川芎 白芍 砂仁 甘草 枳殼

二月胎形北極中,如花初綻蕊珠紅;分枝未入宮羅內,氣受陰陽血脈同。

二月胎形,受血近陰,在母北極之中,陰戶內六寸是也。其胎入腹,未有衣裹,或負重觸傷胎氣,必致頭暈目眩,噁心嘔吐,不思飲食,宜服保胎和氣飲。

藿香 厚朴 廣皮 枳殼 砂仁 黃芩 桔梗 蒼朮 小茴 紫蘇

三月胎形似血英,有宮血室未硜硜;母憎飲食諸般愛,苦辣酸鹹並納成。

三月胎形,與二月相等,不問虛弱,胎氣不和,噁心嘔吐,兼秋風時氣,寒熱頭疼,悉照前安胎和氣飲加減。如寒熱不退,加柴胡、黃芩。咳嗽加杏仁。喘急加沉香。

四月胎形入宮室,在母臍胯內相過;兔獐熱物諸般忌,免兒唇缺及瘋麻。

四月胎形,入宮羅之室,河車衣裹,漸至丹田。忌食一切毒物。如無鱗魚鱉之類,以免貽毒小兒。如身體疲倦,氣急發熱,飲食無味,嗜臥頭暈,四肢痠軟,宜服活胎和氣飲。

陳皮 香附 砂仁 小茴 蘇葉 厚朴 蒼朮 枳殼 甘草

五月胎形男女分,四肢胞穩不須憂;男酸女淡思餐味,此定陰陽造化云。

五月胎形,男女已定,令胞母前行,使人後喚之,左回頭是男,右回頭是女。男思酸,女思淡。已入宮室之內,其胎安穩。胎母喜嗜臥,飲食無味,肚腹脹悶,宜服瘦胎飲。

當歸 益母草 砂仁 益智仁 枳殼 香附 白芍

水煎服。

六月胎形在腹遊,左手男胎似線抽;女魂右手輕搖動,卻在臍中漸漸浮。

六月胎形,男動於左,女動於右,在母臍中,漸漸浮動。若胎母虛弱,用瘦胎飲,使胎氣調和,易於產育。

七月胎形身覺邪,男將左手動拿拿;女能右手時時動,行步艱難母嘆嗟。

七月胎形,男向左脅動,女向右脅動,胎重如石,行步艱難,脾胃虛弱,氣急上衝胸臆,以致腹滿喘咳,卒然頭暈,勿以中風治之,此乃胎氣熱邪不安,否則令兒衝心,名曰子懸,宜服知母安胎飲。

知母 蘇葉 黃芩 香附 枳殼 滑石 甘草 益母草

水煎服。

八月胎形具備身,毛髮生長定精神;窮思飲食吞難下,困弱憂愁眈悶因。

八月胎形,毛髮俱生胎母心悶煩躁,味美不甘,胎氣因弱,以致脾胃不和,宜服和氣平胃散。

和氣平胃散 治胎氣不和,熱毒瀉痢。

蒼朮 厚朴 陳皮 升麻 柴胡 白芍 地榆 肉果 澤瀉

水煎服。

九月胎形重若山,七情開竅一般般;每夜一升三合血,待時生育暫時難。

九月胎形,眼有光,鼻有氣,耳聞強,口知味,身舒縮,人道俱全,出世將轉身大動,胎母左右脅知覺,宜服保胎如聖散。

保胎如聖散 治產忽然腹痛,先行其水,嬰兒降下,忽誤吞熱物傷胎者。

當歸 紅花 益智 白芍 益母草 甘草

如兒不下,取鯉魚一尾,同藥再煎,入醋一杯,服烏金丸。

烏金丸

阿膠(四兩) 艾葉(二兩) 穀芽(二兩) 麥芽(二兩) 蛇殼(一條) 五味(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

十月胎形已完足,四肢罅縫骨精開;坐產即宜加謹慎,莫教兒下客氣來。

十月胎形完足,中肢罅縫俱開,至期產下,莫令久臥地下,莫被賊風吹犯。急令包裹,滿月之後,始得平安,宜服活水無憂散。因兒未下,恐穩婆動手。

活水無憂散

急性子 當歸 益母 紫蘇 艾葉 秦艽 陳皮 肉桂 枳殼 白芍 生地 鯉魚(一條)

水煎,加醋一杯,服烏金丸。如兒死腹中不下,急取無根水再煎服,此急救之法。

妊娠調護法

《保元論》云:婦人妊娠,常令樂意,運動氣血,安養胎元,早當絕欲,節調飲食,內遠七情,外避六淫。性宜靜而不宜躁,體宜動而不宜逸。味宜涼而不宜熱,食宜暖而不宜寒。毋久立久坐,毋久行久臥。又宜卻除一切肥甘,以及煎炒炙爆,油膩辛辣,水果魚鱉,兔鴿牛馬之肉,以及鰻魚鰍鱔無鱗等魚,一切避忌,便無胎漏下血、子腫子癇子懸等症,以及橫生逆產、胎傷腹中之患,生後亦無胎熱胎寒、胎肥胎怯,以及胎驚胎毒之證遺累小兒。前賢胎教云:婦人妊娠,寢不側,坐不偏,立不蹕,不食異味,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非義之物不取,非理之財不收,宜聽誦讀詩書,講論致知格物道理,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器過人。嘗見稟性溫良之婦,有妊而少嗜欲,生子少病而痘瘡亦稀,此其驗也。《指掌訣》云:胎前眾集要須知,惡險當從痰火推,胎上湊心胸脹滿,子懸芩術炒山梔。妊娠下血名胎漏,血熱而成或氣虛,胎動芎歸與膠艾,安胎順氣勿教遲。子淋須覓安榮散,胎水還當用鯉魚,腫滿遍身如水氣,但煎防己自寬舒。足趺浮腫身無恙,皺腳安胎大腹皮,五月以來煩躁甚,子煩知母麥冬醫。妊娠腹疼分虛實,寒熱溫清可辨之。子癇急服羚羊角,兒暈芎歸荊芥奇。瀉痢蒼砂加二白,熱須芩術信為宜。風寒感冒參蘇飲,不解黃龍湯勿疑。胸滿本方加枳殼,熱而無汗葛根驅。裡熱甚時罩胎散,熱極譫語五苓施。脈遲四逆理中治,熱泄柴芩半夏除。汗吐下溫須仔細,安胎為主勿差池。清脾療瘧須除半,四獸驅邪更補脾。痢疾香連丸有驗,胃風主痢補其虛。傷風咳嗽芎蘇飲,半貝杏芩桑白皮,秘結不通麻子飲,小水不利麥冬葵。怔忡恍忽心驚悸,氣悶喧呼大聖祛。心痛火龍湯可定,腰疼痛氣更難知。達生散可將胎束,欲服須當九月時。又云:孕婦之脈,陰搏於下,陽別於上,血氣調和,有子之象。手足少陰,其脈動甚,尺按不絕,此為有孕。少陰屬心,心主血脈,腎為胞門,脈應於尺,或尺脈微,關滑尺數,往來流利,脈微帶數 ,身中無熱,脈帶洪滑,當詰月事,仔細參酌。婦人似病而無邪脈,是孕非病,所以不應。欲別男女,左右取之。左疾為男,右疾為女,沉實在左,浮大在右,右女左男,可以預剖。離經六至,沉細而滑,陣痛連腰,胎即時脫。半產漏下,革脈主之。弱即血耗,立見傾危。瑣言識之,概可類推。

大凡婦人妊娠,貴乎衝任脈旺,元氣充足,飲食如常,身體壯健,色澤不衰,而無雜病相侵,則十月滿足,分娩定然無虞。若氣血不充,衝任之脈虛弱,經必愆期,而不受孕。即使得孕,胞門子戶虛寒,受胎終歸不實。李南宮曰:胎前諸病,惟當順氣安胎。若外感四時之氣,或內傷七情,以成他病,治法與男子無異,當以各證類求之。動胎之藥,切不可用。

《聖濟總錄》云:安胎有二法,有因母病以致胎動者,但治其母,胎自安。若胎氣不固,觸動以致母病者,宜安胎而母自愈矣。

先師天錫陳先生曰:妊娠之婦,身體康健,飲食如常,可保平安,勿生顧慮,勿妄服藥,勿過飲酒,勿舉重登高,勿多睡臥,閒則步於庭,勿犯房事,擾亂子宮不安,難免產子艱難,且生後多子胎疾,慎之慎之。

凡孕婦墮胎有二故:一為跌僕負重軋傷,一為氣血不足,蓋腰膝系胎之處,如瓜果之蒂,花卉之根,不得露不長,受熱亦易傷。故一月厥陰用事,臟腑不能輸精於肝,而致疏泄者有之。二月少陽用事,臟腑不能輸精於膽,而致萎瘁者有之。三月手心經脈用事,臟腑不能輸精於心,而致朽腐者有之。四五七月墮者,莫不皆然。是故安胎之法,當視其虛實寒熱而藥之,則無不安矣。

小產

小產者,言非大產,在四五六月之間而墮者,所謂半產是也。若二三月,人像未全,還是血塊。苟有所傷而墮者,非曰墮胎,三者皆屬根蒂不固,衝任經虛,須分是火是寒治之。有火者清之,白朮、黃芩之屬,而益以養血也。寒者溫之,膠艾、桂附之屬,而加六味。然桂附辛熱,尚宜酌用,切勿輕投,實者清之,虛者補之,尤當顧脾胃以生新血。蓋胃為水穀之海,脾為萬物之母,人身之有脾胃,猶萬物之有土也。有土乃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故培土而五行有相生之妙,扶脾胃而五臟有遞受之益,在孕婦永保無虞,何有墮胎小產之虞哉?

宋遂真先生曰:前哲云,初受胎而即墮者,肝血虛也。胎以血為本,肝臟虛則生髮之機困,如春初多冷,草木不芽可知也。治宜益肝血,胎斯固矣。二月墮者亦然。實者反是。三月墮者,心血虛也。胎以血為根本,心臟虛則長茂之氣消。如夏初天氣暴寒,而花果不實可知也。治宜養心補血,胎斯固矣。四月墮者亦然。五六七八月而墮者,責在氣血之並虛也。蓋氣為血之衛,血為氣之配,氣不能衛血則血無所統,血不能配氣則氣無所歸。兒在母腹中,所賴母之氣血充和耳,苟有所傷,安所賴乎?是以調氣先必養血,蓋血尤須補氣,養血而血不生,補血之源,腎水是也。補氣而氣不足,補氣之根,命門火也。故五六月間而有墮胎者,六味去丹皮加人參、麥冬、杜仲、續斷為要藥。寒痛者加附子少許,百無一失也。有胎亂動而不休者,胎熱也,不可用燥熱之劑。此外胎動者,或因衝任經虛,或因七情六慾,或因過服熱藥,須各審清病源而治之,如四五月間,心中昏悶,四肢沉重,不能移動,惡聞穀食,喜吞酸味,胎動不安,安胎飲主之,或紫蘇飲加半夏、茯苓、枳殼。

安胎

安胎飲 治孕婦三四月,胎動不安。

熟地 當歸 茯苓 甘草 川芎 白朮 半夏 阿膠 地榆 白芍

加姜三片,水煎服。

紫蘇飲

紫蘇 陳皮 當歸 白芍 川芎 人參 甘草 腹皮

安胎和氣飲(又名達生散)

白朮 陳皮 白芍 木香 陳倉米

姜水煎。

膠艾湯 治半產下血。

阿膠 川芎 當歸 艾葉 甘草 白芍 熟地 炮姜

安榮散 治子淋。

人參 當歸 通草 滑石 麥冬(各二錢) 燈草(五錢) 甘草(五分)

為末,每服二錢。

麻子潤腸湯 治風結血結。

麻子 當歸 桃仁 羌活 大黃

香連丸

黃連(吳萸湯拌炒) 木香(曬乾,研)

末之,醋糊為丸。

五苓散

豬苓 茯苓 白朮 澤瀉 肉桂

加燈心煎。

四逆湯

附子 乾薑 甘草

腹痛加白芍。

理中湯

白朮 人參 乾薑 甘草

鯉魚湯

當歸(錢半) 白朮 白芍(各一錢) 茯苓(錢半) 赤小豆(八分) 木通(八分) 車前(八分)鯉魚(一條)

七情湯

肉桂 陳皮 人參 甘草

二白丸 治淋帶。

石灰(一兩) 茯苓(二兩)

為末,用蕎麥麵雞子清,調糊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滾湯下。

化氣湯

砂仁 香附 廣皮 蘇梗 川芎 枳殼

胃風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芍 肉桂

加粟米百粒。

清脾飲

青皮 厚朴 柴胡 黃芩 半夏 茯苓 白朮 甘草 草果

羚羊角散 治子癇風痙。

羚羊角 獨活 棗仁 茄皮 米仁 防風 當歸 杏仁 茯苓 木香 甘草 姜

四獸飲

半夏 人參 茯苓 白朮 橘紅 烏梅 草果 甘草 生薑

火龍湯 治孕婦心痛,因寒邪犯胃。

蘄艾(鹽水炒,五錢) 茴香(五錢,炒) 川楝子(五錢,炒)

上藥為二劑,水煎服。

黃龍湯 治孕婦新產傷寒。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半) 人參(一錢) 甘草(五分)

姜三片,水煎服。

防己飲 治足脛腫痛。

防己 木通 檳榔 生地 川芎 白朮 蒼朮 黃柏 犀角 甘草

半夏茯苓湯 治惡阻嘔吐心煩,惡聞食氣,多臥。

半夏(一兩二錢) 赤苓 熟地 陳皮 白芍 人參 川芎 桔梗 旋覆 甘草

《千金方》無旋覆花,有細辛、蘇葉。上藥共為粗末,姜七片,水煎服。

驗胎方 經水不行,疑似未明者。

川芎為末,每服一錢試之,艾葉湯調服。覺腹中微痛,則有孕矣。

《大全方》論半夏動胎不用,仲景用之,取其辛以散結氣,瀉逆氣,故惡阻用之,而非專為痰設也。婁全善治妊娠惡阻,累用半夏,未嘗動胎,而鄭氏專門女科亦嘗用之。經云有故無殞者是也,不必拘泥。

卷四

妊娠中風

【妊娠中風歌】中風惡候告君知,眼合肝兮手撒脾,心絕口開肺鼻鼾,腎家將絕定遺尿。妊娠手足搐搦,忽然不省人事,角弓反張,狀如中風者,子癇也。宜服砂仁湯。倘胎前無故卒然悶到在地,或有不識,誤以中風斷之,謬矣,此兒暈也,名曰子懸。須以安胎調氣治之,紫蘇飲加砂仁、川貝、茯神。雖至將產,仍服紫蘇飲為妙。有胎前發喘,乃胎不安而冒風也,用帶須蔥白二十莖,煎湯服之,即愈。蓋蔥能發散,而又安胎也。若因傷食而喘者,紫蘇飲衝入童便,加砂仁煎服,舍此無別藥也。若胎氣不和,湊上心腹,以致胸膈飽悶,喘急疼痛,此子懸也,宜紫蘇飲。此藥有安胎止墮之功。如胎前偏正頭風,川芎調茶服主之。妊娠感冒四時風寒,霍亂吐瀉者,藿香正氣散主之。凡胎前傷暑,與霍亂治法同。如胎前瘧疾,惟養榮湯一方。孕婦發呃氣逆者,用紫蘇飲。亦有胎死腹中,以致氣侵上而呃者,下死胎而呃自止矣,不可不知。孕婦傷食,以紫蘇飲加神麯、楂肉、砂仁、麥芽。如兼吐瀉,用養胃湯。有孕無故悲泣不止,如有鬼物以憑之,此名臟躁,非大棗湯不愈。有妊娠忽然耳聾昏聵者,氣血不足也,用十全大補湯。目赤腫者,四物湯加黃連。遍身拘急,痛無定處,夜不得臥,眼花昏黑者,胎氣使然,宜服紫蘇飲。

妊娠傷寒

【妊娠傷寒歌】傷寒頭痛連百節,氣急衝心溺如血,身熱發點紫黑青,壯熱不止致胎滅。嘔惡不止與心煩,腰背項強腦痛裂,六七日來燒腹中,小便不通大便結。妊娠染表症傷寒者,當用帶須蔥頭湯服之,出汗即愈,不可輕用發表藥。若誤用之,其胎必墮,且母命難保,戒之慎之。胎前瘟疫,與傷寒同,孕婦傷寒咳嗽,宜二陳加薄荷、白朮、川貝。泄瀉者,胃苓湯去參,俟脾胃實後治嗽可也,即參蘇飲亦可服。蓋風藥最易動胎,反為不美,故胎前傷寒,身熱咳嗽者,惟以帶須蔥白煎湯服之,大能安胎順氣。若胎不安,煎砂仁湯服,汗多,服參蘇飲。乾嘔,紫蘇飲去參加茯苓。吐血,止血丸,或二陳加黃柏、知母、楂炭、白朮。如氣血兩虛,八物加黃柏、知母。

妊娠跌僕

【妊娠跌僕歌】懷胎跌僕無輕重,遂致傷胎在腹中。已損包胎血上逆,衝心悶痛母魂傾。妊娠跌僕,或受傷重者,服活血藥,又恐傷胎,不服則傷不能去,當何法以治之?曰:必先辨其胎之死生。如腹冷舌青者,子死也,以香桂散下之。若未甚分明,以佛手散探之。如胎傷者,立即墮下,胎無恙者,其痛立止。但痛止之後,尤須視傷之輕重。下藥輕者,童便酒入活血藥飲之,血活則傷去,隨以紫蘇飲加童便、砂仁,緩緩服之;重者只治其傷,勿顧其胎也。血行胎下,母命保矣。服紫蘇飲加枳殼、童便、砂仁尤妙。有孕婦胎前衄血,產後多不吉,血以養胎,不宜走泄故也。服紫蘇飲加黃芩自愈。更有口中見血及大便下血者尤忌。

妊娠心腹痛

【叔和心腹急痛歌】心腹急痛面目青,冷汗氣促命必傾:下血不止胎衝上,心腹冷悶定傷身。妊娠腹痛而見血者,名曰胎漏,至產即愈,生子不實也。紫蘇飲加陳皮、砂仁。若胃口痛甚,用指迷湯或養胃湯。亦有孕癰者,何以辨之?服安胎飲,消食理氣之藥,俱不效,但臍近下處腫痛發光者,即腹癰也。因孕婦生之,名之曰孕癰,宜十補托裡散,此藥補而不礙胎,其次千金托裡散亦可。有臍下冷痛腹脹,小便頻數,大便滑泄,緣正氣虛弱,過吞生冷所致,宜安胎飲加枳殼,及和氣之藥。如小腹痛,須察其脈,若可安,紫蘇飲安之,不能安,則用活血行氣之藥。其內傷甚者下之。若血結不下,必腹中㽲痛,服金屑散。或宿食炫癖,氣血瘀痛,蔥白散主之。一切血痛,肉炙散、白朮煎。腰痛甚者,腎虛也,其胎多墮,宜急服安胎飲以固其胎。復不寒,紫蘇飲可加黃芩。若胎不時轉動,如腰腹痛者,亦宜安胎飲。

脅肋痛

孕婦脅痛甚者,其說有三:或因哭泣,或因忿痛,或因內傷。如內傷者,現有胎。不可用行傷藥,只宜童便酒,或紫蘇飲加白芍、當歸、砂仁,人參童便煎服,亦足以固胎。或曰,脅痛非芥子不能達,柴胡、枳殼亦可用。如背痛者,氣滯而不運也,宜紫蘇飲。妊娠口乾煩悶,不得臥者,名曰子煩,紫蘇飲主之。又有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者,切不可用防風通聖散,有孕婦未產而乳汁先下者,名曰乳泣,生子多不育。有兒在母腹中啼哭,不須服藥,用黃豆打番,招孕婦細細拾之,其哭自止。

子腫

【子腫危殆歌】子腫傷肝唇定黑,缺盆平也必心傷;背平傷肺脾臍凸,腳背平時腎病深。妊娠浮腫,其說有二。蓋胎前患水腫者少,而患胎氣者多,乃氣病也,名曰子腫。紫蘇飲主之。若小便不利腹脹者,水腫也。紫蘇飲加澤瀉、車前、白朮治之。三焦無病者,加山梔、黃芩利小便甚捷。如孕婦浮腫,上半身者宜發汗,下半身者宜利小便,上下俱腫,汗利兼施,服藥腫退而脫身者,不必再藥。

凡婦人懷孕,宜別室安睡,常使身心清淨,不得再犯房事。夜睡須左右轉換,使小兒左舒右安,肢體活動,臨產自然快便,生子亦聰明少疾。背有一醫宿店,值店婦生產,數日不下,下體甚冷,急以椒、橘、茱萸、乾薑、良薑等煎濃湯熏洗臍腹產門等處,氣溫血行而遂產。

胎漏

【胎漏歌】血下如同月水來,漏干胞血必傷胎。胎傷妊娠須憂慮,急賜靈丹救得回。只緣欲火房勞損,非是尋常虛漏胎。

蓋胎之漏者,必有因而來,或誤吞動胎物,被熱毒所侵,或房勞而傷損,損輕則漏亦輕,損重則漏亦重,血盡而胎死。或因母病而胎動者,病治而胎自安。或胎不堅固而母病者,胎安而母自愈矣。又有值經期而見血,每月一至,名曰漏胎,宜服安胎飲,或紫蘇飲加黃芩、白朮、阿膠、砂仁,自然無事。亦有傷胎氣而下血不止,宜奪命丹。胎未損者,服之可安,已損者,服之即下。

胎前雜證

孕婦卒然不語,名曰啞胎,不須服藥,產則能言矣。蓋聲出於腎,胞絡貫腎,故不能言也。經曰:九月而啞,十月當復便是。妊娠譫語,用四物湯,倍加白芍、當歸,去生地,合二陳加山楂、薄荷、薑汁治之。

孕婦舌青者,子死腹中也,用麝香五分,肉桂三分,為末,煮酒調服。如雙胎一生一死,亦宜此方。因母患症熏蒸其胎,致兒灼死,死兒著冷,不能自出,或用黑神散之類,以暖其胎,胎自下矣。

孕婦小便頻數,名曰子淋,服內補湯立效,小便不通者,乃胎下墜而壓膀胱,名曰轉胞,宜補中益氣加車前。有內傷者,乃血鬱不去,今之梗痛是也。

妊娠大便秘結,乃血枯氣閉也,四物湯加枳殼、桃仁。孕婦水瀉,宜分別而治之。忌理中五積散。因有乾薑、玉桂也。傷食瀉者,養胃湯加消食藥。有傷生冷而瀉者,亦用養胃湯加木香。火瀉者,香薷飲,夏月暴注下迫者是也。暑瀉者,胃苓湯加香薷。氣虛作瀉者,腸鳴而不痛,水穀不化者是也,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胎前血瀉,胃苓湯加木香、砂仁,或紫蘇飲加神麯、澤瀉、黃連。胃口發飽,夾痰嘔逆者,忌用參連。胎前產後痢,載《痢證匯參》,故不贅。

懷孕五六個月,或七八月,胎忽亂動,兩三日間或痛,或有水下,但腰不甚痛,是胎未離經,名弄胎,又曰試胎。胎水有無俱不妨,但直身坐臥行立,不可驚憂逼迫,以致誤事。二者俱非正產,必因觸犯所致。凡孕婦五六個月,或三四個月,常要緊束其身,勿令胎放肆,又不可飲酒常沐浴。

《達生編》云:小產當慎,三五月而墮者,謂之小產。此因臟腑損傷,胞系腐爛,以致墮胎。此比之大產更甚。大產瓜熟蒂落,本無足慮,尚有多少艱難,何況損傷胞系而墮乎?輕視小產,每致殞命。須倍加將息,宜服補血養氣去瘀生新之藥。世有服落胎之藥者,害莫大焉,此丐戶穩婆所為,醫者斷無此事也。催生之說,自古相傳,然瓜熟蒂落,何必催也。催之非但無益,轉或有害。有用兔腦丸者,有用千年蒕者,有用催生石者,有急性子者,有筆頭灰者,有蓖麻子搗爛塗足心者,用之多有不驗,徒增繁擾,嘻,平時失於調護,任意行房,以致難產,頻以催之,又何濟乎?此愚夫愚婦之所為也。

兒在母腹,男女有別。男子負陽背陰,女子負陰背陽。在腹中亦然,男向於內,雙手傾捧母心,女向於外,居母心下,兩手自捧頭面,而背母足居下。至臨盆時,倒轉而順出矣。若產母側臥,致兒倒運不轉,即有橫生逆產之患。故坐草切不可太早,須再三令人扶掖運動,方免前禍。不知此理,徒歸產母之氣血不足,豈不誤哉!然亦有臥而產者,必令仰臥平正,使產門虛而不礙可也。臥而能產,惟血氣充實者能之,若不坐不臥,無故頓住而難澀也。力可委罪於氣血不足耳。醫者宜鑑諸。

孕婦臨產之月,胞水未破而血先下者,此乃胎傷,非產也。宜八物湯與安胎飲治之。若胞水已破,此欲產也,用紫蘇飲以生其血。滑胎之藥,須胞水破,痛陣急,十月滿足者,方可服。若胞水未破,腹痛未甚者,雖十月滿足,恐未坐草,只服安胎飲或紫蘇飲,白芍換赤芍,當歸用尾,去人參,加薑蔥水煎,入童便一杯,忌用桃仁活血之藥。胞水已破,兒即墮地,謂之鋪蓐,生產最快利。如胞水已破,兒不下者,謂之試水,此產反遲。有停一二日而產,有服安胎飲而水止痛定,至五六日而方產者,切不可於破水時,即用穩婆動手,令胎婦費力痛苦,多致受累。胎累日不下者,宜先氣血助其胞水,佛手散或紫蘇飲。臨蓐先放紅水,致兒干擱,與行船無水同,宜紫蘇飲以生其氣血。如臨蓐腰腹俱痛,不可用穩婆輕易探候,即胞水已破,腰痛已極,止當令孕婦扶掖走動,則生育自然順也。至於橫生逆產之患,皆因先動手故也。其臍帶繫於命門,兒將育時,兩手洗盪,使臍帶脫落,然後得出,安得不痛?即所謂瓜熟蒂落是也。

卷五

難產

【難產生死歌】欲產之婦脈離經,沉細而滑腹又疼,定知半夜應分娩,脈法由來載《內經》。大凡臨產應如此,產婦安然切勿驚。身重寒熱痛頻頻,唇甲之色黑復青,子死腹中從此驗,舌青冰冷母歸陰。面赤舌青須細看,母活子死定分明。唇口俱青白沫出,子母俱亡自可憑。面青舌赤沫又出,母死子生定知真。臨症過來俱應驗,方知前哲不虛陳。難產之症,宜服童便,磨神仙聚寶丹服之。或有不順者,用蓖麻子肉十四粒,硃砂雄黃各五分,蛇殼尺許燒灰,加麝香一分,共為末,將水和作一丸,用川椒湯淋產婦臍內,次將丸藥納臍中,用綿紙數層覆其上,再用闊布縛住,待胎下即去其藥。推腸生者,若腸不收,用新汲水入醋少許,三噴其面,即自縮而上矣。若腸下時,須用溫湯洗濕,米篩盛之。若沾染塵垢,及著干物,即不肯上,且黏住斷絕,而母命不保矣。又法:將產婦頂心發分開,用蓖麻子肉搗爛,敷於顛頂,將腸溫水養之,其腸即收,則母命全矣。又有橫生逆產,手足先出者,用細針連刺兒手足,將鹽擦其刺處,即便縮上,俗謂討鹽生也。

有頭胎生,曾二三個月隨墮,嗣後第二三胎,仍前復墮,名曰滑胎,不可復安矣。必須於有胎之後,曾有正產一次,後無此患矣。

按紫蘇飲一藥,能治臨產驚恐氣怯,累日不下,乃妊娠之要劑也。

壬午年間,曾有某室懷孕,十月滿足,忽然腹中大痛,即喚穩婆守候,穩婆欲圖大望,假意探胎消息,將指摘破胞衣,水流不止,胞水流乾,胎元干擱,不能轉運,日夜無眠,痛亦不已,約四五日矣。邀余往視,診其脈,六脈離經,或曰六脈已散,命將危矣。余察其舌色鮮紅,毫無青色,謂曰不妨,將臨盆矣。或曰胞漿已干,有何生理?答曰:古有急開支河之法,即大劑四物人參,加入車前五錢,柞枝一兩,煎湯代水煎服。房中穩婆三個,議論紛紛,或欲早用鉤割,以全母命。余曰:各人不可動手,瓜熟蒂落,可保子母兩全。服過藥後,少頃,腹中大痛,喚人扶掖走動,兒即墮地。今已十二歲矣。

臨產

【臨產歌】臨產之時勿易看,驀然氣湊目珠翻。唇青口噤流涎沫,子母雙雙入死關。舌色鮮紅唇面黑,子存母死片時間。面紅舌黑兒難保,佛手仍須奪命丹。橫逆催生龍蛻散,滑胎可救漏胎干。死胎欲下芎歸飲,更搗務麻腳底攤。血入胞中時脹悶,上衝心胃死何難。朴硝散共紅花酒,奪命神丹逐下安。產下血逆成血暈,清魂急灌命須還。血由一倒心無主,目暗神昏汗雨漫。氣隨血脫多難救,桂附參耆大劑堪。血衝心悶成狂妄,喘促蒲黃不等閒。兒枕痛知緣惡露,當歸失笑效非凡。忽然口噤言顛倒,見鬼原非風與寒。敗血上衝心血耗,妙香散共黑龍丹。

夫婦人臨產,死生反掌,若善於救治者,實可以起死回生。稍不急救,多致夭枉。救之不得其法,藥之不能應手,亦莫全其生也。將產努力過多,兒轉未逮,以致胎落於胯,不能育者,有因子橫子逆而難產者,有體肥脂厚,平素逸而難產者,有子壯大而難產者,有年長遣嫁,交骨不開而難產者,有胞水先破,胞內乾澀而難產者,有胎死腹中而不下者,其腹冷舌黑可驗。有胞中積水,其腹大異常,脈息細弱,名曰胞水。時醫不識,疑為雙胎,臨產必去水斗余,方產。其兒手足,必然軟短殘疾,蓋水漬其胎故也。醫者識此,早用去水之藥,兒斯無恙矣。有兒下地,去血太多,產下即死者。有血奔上而昏暈者,有子下而胞不下者,有敗血灌滿胞中者。如胞不下,須行去胞血,則自下也。有因穩婆取胞,誤傷內臟,輕則帶疾,重則傷命,慎之慎之。大抵貧賤婦人生育極易者,以其勞役,胎氣流動故也。富貴之家,厚養安逸,身體肥壯,每難生育也。

《脈經》曰:臨產六至,脈號離經,或沉細滑,若無即生。浮大難產,寒熱又頻,此時急候,急於色徵。面頰唇舌,忌黑與青,面赤母活,子命必傾。若胎在腹,子母歸真。臨產之時,切不可喧鬧,選一善熟穩婆,或得力使女,無使揮霍慌張,致令產婦驚恐,宜食軟飯稀粥。若腹中痛,且令扶行,或痛或止,名曰弄胎,不可使穩婆手探,尤不可屈腰臥眠。

如連引腰痛,眼前如見火光,此是兒轉運,須扶掖徐行。起若艱難,即持物立住,須臾直至腰腹相引,難以行立,然後坐草,切勿太早,恐兒在腹,難以轉動。及胞水先破,子道乾澀,皆主難產。若心中熱悶,將生雞子一枚,打破吞服。抱腰之人,不可傾斜,則兒自然順下。若臨事倉皇,用力失宜,隨有難產之患。小兒已出,勿令便睡,宜閉目而坐,少頃,方扶上床,仰臥立膝,勿令熟睡,宜頻喚醒。切不可以得男為喜,喜則傷心,恐生紅汗之症。亦不可以得女為憂,憂則致敗血攻心之患。房中常以醋煙燻之,以防暈悶血升。數日之外,不可勉強下床,一月之外,莫犯房事。謹之慎之。

妊娠臨產,有兒湊心不下者,其兒手必捧母心,多致母子俱亡,必用藥引入心分,解開兒手,方得產下。蓋兒手捏物最緊,藥氣一到,其手自軟,故曰解開。有產後胞衣不下,不可視以為細故而忽之,多有升至心而死者,不可不知。

兒捧母心

兒捧母心者,急用豬心血,調乳香五錢,煮酒送下,兒手遂開。如胞衣不下,用花蕊石一兩,硫黃四兩,入罐,鹽泥固濟,煅過為末,童便酒調一錢,即下。胞衣未下時,產婦將己發推入口中,似欲作嘔勢,胞衣即下矣。

有胞水放干,兒不肯下者,急以大劑四物,加車前一二合,流水煎,頻頻服之,兒即隨水而下。此急開支河法也。虛者加人參。

胞衣不下

《準繩》云:胞衣不下,用瓦油盞烘熱,仰放產婦臍上,令男人以腳抵住油盞,其胞即下,乃鄉村之法,果驗。

交骨不開

交骨不開,有因元氣素弱,胎前失於調養,以致氣血不能運達而然,用加味芎歸湯加柞樹枝一兩,大劑服之,外以麻油調滑石末,塗入產門,交骨漸開。

達生散(即紫蘇飲) 胎前之妙劑,催生之良方。

大腹皮(三錢) 人參 紫蘇 陳皮 歸身(各五分) 白朮 白芍(各一錢) 炙草(二錢)加黃楊頭七個,枳殼、砂仁五分,青蔥五莖,水煎服。(此方補中行滯能下死胎)

胃苓湯

蒼朮 厚朴 廣皮 白朮 茯苓(各一錢半) 豬苓(一錢) 甘草(六分) 官桂(五分) 

姜一片,水煎。

防風通聖散

防風 荊芥 麻黃 山梔 赤芍 大黃 朴硝 甘草 桔梗 川芎 歸身 滑石 薄荷 黃芩 白朮 石膏 連翹

黑神散 治胞衣不下。

熟地 歸尾 赤芍 蒲黃 肉桂 炮姜 甘草 黑豆(半升,炒)

童便沖服。

神仙聚寶丹

熟地 川芎 乳香 五靈脂 琥珀 當歸 硫黃 花蕊石 良薑 黑龍 百草霜

奪命丹 治子死腹中不下。

桃仁 赤芍 官桂 茯苓 丹皮

養胃湯 治惡阻。

當歸 白朮 白芍 茯苓 半夏 藿香 砂仁 陳皮 神麯 香附

姜三片,大棗二枚。

五積散(見前)

安胎飲(見前)

苦楝丸

苦楝(打碎酒浸) 茴香(炒) 當歸(等分) 共為末,酒糊丸。

妙香散(見產後)

清魂散(見產後)

難產縮胎法

丹溪曰:世之難產者,往往見於鬱悶安佚之人,富貴豢養之家。若貧賤辛苦者,無有也。古方書只有瘦胎飲一論,而其方為湖陽公主作也,實非極至之言。何者?見其有用此方者,其難自若。予表妹苦於難產,後遇胎孕,則觸而去之,予甚憫焉。視其作為,惟勤於針指,構思旬日,忽自悟曰,此正與湖陽公主相反。彼奉養之人,其氣必實,耗其氣使平和,故易產。今形肥,知其氣虛,久坐則氣不運,必氣愈弱,兒在胞胎,因母氣不能自運耳,當補其母之氣,則兒健易產矣。令其有孕至五六個月來告,即與全方紫蘇飲,加補氣藥,與數十帖,果得男而甚快。遂以此方,隨母形色性稟,參時令加減與之,無不應者,因名其方達生散。

白朮散 治子腫。

白朮(一錢) 姜皮 陳皮 茯苓皮 大腹皮 桑皮(各五分)

為末,米飲調服。

竹葉湯 治子煩

淡竹葉 麥冬肉 黃芩 人參 茯苓 防風 知母

水煎服。

參朮飲 治轉胞。

當歸 熟地 川芎 白芍 人參 白朮 陳皮 半夏 甘草

姜三片,水煎。

參朮膏 轉胞屢驗。

人參(二錢半) 白朮(二錢) 黃耆(錢半) 茯苓(一錢) 陳皮(一錢) 桃仁(一錢) 炙草(五分)

用羊豬胞煎湯代水。

婁氏十產論

一曰正產,婦人懷胎,十月滿足,忽腰腹作陣疼痛,相次胎氣頓陷,至於臍腹痛甚,乃至腰間重痛,穀道挺進,繼之漿破出血,兒子遂生,此名正產。

二曰傷產,婦人懷胎,未產一月之前,忽然臍腹疼痛,有如欲產之狀,仍卻無事,是名試月,非正產也。但一切產母未有正產之候,即不可令人抱腰,亦不可令產母亂動用力。若兒身未順,才方轉動,便教產母虛亂用力,使兒錯落,忽橫忽倒,不能正生,皆緣產母用力未當,用力之所致也。直待兒身順,臨逼產門,方始用力一送,令兒下生,此名傷產。

三曰催產,孕婦欲產,漿破血下,已見是正產候,但卻未服藥不生,即可服催生藥試之。或有經及數日而不產,則產母困倦,亦可服藥,助產母之正氣,令兒速生,此名催生。

四曰凍產,乃冬月寒冷,產母經血得冷則凝,以至兒不能生下,此害最深。若冬月生者,下部切不可脫棉衣,並不可坐臥寒處,當滿房著火,常有暖氣,令產母背身向火,令臍下腿膝間嘗暖,血得熱則流行,兒便易生,名曰凍產。

五曰熱產,時當夏令,威焰酷烈,產婦要溫涼得所,亦不恣意取涼,傷損胎氣,又不可房中人多,熱氣逼襲產母,使產母血沸,發熱頭疼面赤,昏昏如醉,乃至人事不省,此名熱產。

六曰橫產,兒先露手,或先露臂,此由產母未當用力,而先用力故也,兒身未順,用力一逼,遂致身橫,不能生下,當令產母安然仰臥,然後推兒,徐徐先推其手,令人直上,漸漸逼身,以中指摩其肩,推上而正之,或以指攀其耳而正之,必須產母仰臥,以便推兒正之,候其兒身正,煎催生藥一盞服之,方可用力,令兒下生,此名橫產。

七曰倒產,產母胎氣不足,關鍵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兒不能迴轉,便直下先露兒足,當令產母仰臥,令穩婆推其足,漸漸入內,不可令產母用分毫力,亦不得令其驚恐,務必安慰,使兒自順,名曰倒產。

八曰偏產,兒身未正,產母用力一逼,致令兒偏柱左腿,或偏柱右腿,故頭先露偏柱一半,不能生下,當令產母仰臥,次令看生之婦,輕輕推兒近上,以手正兒頭,令看生之人,以綿烘熱,裹手於穀道外旁,輕輕推兒頭端正,便令產母用力一送,兒即下也,此名偏產。

九曰礙產,兒身已順而露正頂,不能生下。蓋因兒身迴轉,臍帶攀其肩,因此露頂,而不能生下。當令產母仰臥,令看生之婦,輕輕推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兒肩下,撥其肚帶,仍須候兒身正順,方令產母用力一送,兒即生下,此名礙產。

愚按:大凡橫產、倒產、偏產、礙產四法,若非穩婆精良妙手,不可依用此法,恐恣其愚蠢,以傷人命也。今世之倒產者,往往隨其倒足生下,名曰踏蓮花生,並無後患,子母雙全,不必依前條推足上法亦可。如礙產者,往往肚帶有纏在兒頭頂上,而兒頭自出在產戶外,穩婆以指撥其肚帶,從兒頭頂過下之者。又有肚帶纏住頭頂一匝,而兒與胞衣一齊同下者,倘漫用前法推入產門,轉恐誤事也。

十曰坐產,言欲臨產時,高處系一手巾,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足坐定,令兒生下,非坐在物上也,此名坐產。

昔有趙都運恭人,每產則大腸先出,然後則產,產後則大腸仍露,甚為苦之,名曰盤腸生。醫不能療,偶在建昌,得一良法,而可收之。用醋半盞,新汲冷水七分調勻,噀產母面,每噀一收縮,三噀收盡,是良法也。 

產母腸不收,用香油五斤,煎熱盛盆,候溫坐油盆上,約坐至半時,以皂角末次入鼻中,嚏作立收。(《斗門方》) 又法:用半夏末搐鼻中,則腸立收上。又紙捻蘸香油點燈吹滅,以煙燻產母鼻中,腸亦立上。

丹溪曰:胎前毋滯,產後毋虛,產後一切皆不可發表,產後不可早用白芍,以其酸寒,克伐生髮之氣故也。大凡產後,不可食物過多,恐成積滯。若未滿月,不可強起離床,不宜多言喜笑,及驚恐憂惶,悲思怒惱,不宜久坐久立,及作針工,恐滿月之後,即成蓐勞,並油膩魚肉之類,皆不可犯。凡產後百日之外,方可交合,不爾,百病滋長,慎之。凡婦人患風氣臍下虛冷,莫不皆早行房之故也。

或曰:新產之婦,好血已虧,汙血或留,彼黑神散非要藥乎?

答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理之常也。初產之婦,好血未必盡虧,汙血未必盡積,臟腑未必寒。何以藥為?飲食起居,勤加保護,何病之有?誠有汙血體怯而寒,與之幾劑,亦自簡便。或有他病,當求病起何因,病在何經,對症投劑,何用雜藥亂投,誠有性急形瘦易怒火多者,夏月坐蓐,時行火令,薑桂皆為禁藥。至於保護之法,尤為悖理。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先定有訓戒,何胡為羊雞濃汁作糜,而又服當歸丸、四順理中丸之類,雖是補藥,並是偏熱。若臟腑無寒,何處消受,若夫兒子初生,母腹頓寬,思食雞子,而不思雞子難化,輾轉生病,每見產母無疾者,卻去黑神丹,不可與雞子肉食,且與之白粥乾菜,間以少些白鯗,半月方與別物,大能養胃卻疾。彼富貴之家,驕恣之婦,卒有白帶頭風氣痛,膈滿痰逆口乾,經事不調等症,皆是陽盛陰虛之病。天生血氣,本自和平,又烏知其有此等謬迷,有以兆之耶?

卷六

產後門

婦人產後,如無他症,不必服藥,三日之內,但以荊芥炭、益母草、砂糖煎湯,頻頻與飲,使惡露下盡,自無血暈腹疼之患。切不可飲酒及雞子牛羊豬肉之類。須以白粥乾菜調理,或松江淡鯗蒸熟食之。半月方可食鮮肉,漸漸加增,才免陽盛陰虛之患。若去血過多,惡露未淨,或傷飲食,或感風寒,或夾氣惱,或三日蒸乳,皆能發熱增寒,身疼腹痛,當以意消息,不可偏執而用藥也。丹溪云: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雜症,以末治之。產後不可發表,又不可早用白芍,以其酸寒,恐伐生氣也。慎之。

凡婦人產後,陰血虛,陽無所附而浮散於外,故多發熱。治宜四物補陰血,而炮乾薑之辛溫從治,收其浮散,使歸於陰。然產後脾胃俱虛,多有過服飲食所傷,滯而發熱者,誤作血虛則不效矣。如遇產後發熱,須審問何物所傷,有食無食,胸膈可有飽悶,如惡食泄瀉,只作傷食治。若發熱而飲食自調者,方用補血藥,產後血暈,因虛火引血上行,漸覺昏暈,急以鹿角燒灰,出火毒研極細末,煮酒童便調和灌下即醒,行血最快。

又法用鐵秤錘,炭火燒紅,以醋淬之,令產婦鼻搐之即醒。

鄭良棟曰:新產血暈,不省人事,大類中風,切不可遽以中風治之,急服琥珀丸即愈。如兒以下地,一時血暈,昏昏不醒,速扶起抱住,勿令臥下,快與童便灌之。如不醒,再以燒紅炭投醋中,使醋氣透入產婦鼻,內,即蘇,因症用法,無不應效。

產後子已在蓐,切不可使之即臥,須扶坐片時可也。因初產之婦,血氣未定,恐其血乘虛而上逆,慎之。

新產飲酒大忌,乃第一證,但服童便為妙,他藥苦寒,雖屬降下之品,卻能凝滯敗血。且產後即發熱,切不可服涼藥,以其伐生氣而血凝也。若童便乃人身之元氣所成,名曰還元丹,惟能降火,蓋以人補人之義。新產飲食最難克化,如赤豆、沙雞、鴨蛋之類,蓋新產暴大下血,脾胃甚弱,最易成病。

新產之脈緩滑結,實大弦緊鬼來侵,若得重沉小者活,忽覺堅牢命不存。寸口澀疾不調死,沉細附骨不絕生。請看此候分明記,常須念此向心經。

新生胞衣不下,血暈不醒,腹中刺痛,敗血攻心,或眼閉口噤,或譫語狂言,困頓垂死者,以琥珀黑龍丹,灌之立效,或黑神丹亦可。

產婦敗血,有沖胃衝心之辨,不可混治。衝心,顛狂作亂是也。沖胃者,飽悶嘔惡是也。二者俱屬危症,用藥不可不速,遲則不救。

王肯堂曰:產後敗血,有沖胃、衝心、沖肺,三者皆屬危症,用藥不可不速。沖胃則嘔,沖肺則喘,衝心則發狂跳躍,急令兩人扶住,急宜童便、降香、沉香、當歸,煎湯灌下,其惡血自下行,新血各歸經,即時安寧矣。

皇甫中曰:產後敗血停蓄,上干於心,心氣閉塞,故舌強不能言語者,八珍散。產後內因痰氣鬱滯,閉目不能語,用明礬一錢為末,白滾湯沖服。

產後去血過多,暈悶不醒者,芎歸湯。產後虛火引血上行,血迷血悶,暈昏不知人,清魂散。如不醒,以韭菜一二斤搗爛,入壺中,沸醋傾入壺內,覆壺蓋,以壺嘴放鼻間熏之,即蘇。或乾漆燒煙,令產婦搐煙,如不醒,急掐其人中,提頂心頭髮,灌之以童便薑汁,自然甦醒。

黑龍丹 治產後一切血證,及胞衣不下,危急之症。

當歸(二錢) 五靈脂(二錢) 川芎(二錢) 熟地(二錢) 良薑(二錢)

上藥一兩,以沙盒盛赤石脂,以紙包鹽泥封固,炭火煅令通紅,火候冷取開,看成黑色,研細入後藥。

百草霜(五兩) 硫黃(錢半) 乳香(錢半) 花蕊石(一錢) 琥珀屑(一兩)

後藥與前藥研極細,以醋糊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炭火煅令通紅,投入老薑自然汁與童便,入酒漉出,烘乾研細,只以此酒下。

清魂散 治血迷血暈,昏迷不省。

澤蘭(一兩) 人參(一兩) 荊芥(四兩) 炙甘草(八分)

每服二錢,熱湯溫酒各半盞調服。

產後血暈

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秘結。何謂也?

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風,故令病痓。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則胃燥,故大便難。

產後血暈者,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血隨氣上,迷亂心神,故眼前生花,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事,口噤神昏氣冷,宜服清魂散即蘇。

荊芥散 治產後血暈,精神昏昧。

荊芥(一兩三錢) 桃仁(五錢,炒)

為末,滾湯下三錢,如喘,加杏仁、甘草各三錢。

敗血衝心

婁氏曰:產後下血多而暈者,但昏悶煩亂而已,當補血。下血少而暈者,乃惡露不下,上搶於心,則心下滿急,神昏口噤,絕不知人,當破血行血。

丹溪曰:婦人產後血暈,此乃虛火載血妄行,漸覺昏迷,以鹿角煅灰出火毒,研極細末,用童便煮酒灌下即醒,此物行血極妙。

獨行散 治產後血暈,昏迷不醒,衝心悶絕,五靈脂四錢,一半炒,一半生,共研極細末,溫酒調下二錢,即蘇。

產後鬱冒

仲景曰:產後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處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頭汗出。所以產婦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而不食者,小柴胡湯和之。

產後如狂喘滿

產後血搶心悶如狂,喘滿欲絕者,蒲黃散。惡露不盡,心腹痛,黑神散。惡露不盡,兒枕痛,當歸失笑散。產後忽然口噤,語言顛倒,如見鬼狀,此敗血攻心,非風寒邪祟也,妙香散,或用黑龍丹,煅過酒調下。

蒲黃散 治惡露不快,血上搶心等症。

干荷葉(二錢半) 甘草(二錢半) 丹皮(二錢半) 元胡(二錢半) 生地(三錢半)

銼作二劑,水煎,入蜜少許溫服。

黑神散 治惡露不盡,胞衣不下,腹痛不止。

黑豆(炒,半升) 熟地(四兩) 當歸(四兩) 肉桂(四兩) 乾薑(炒,四兩) 生蒲黃(四兩)炙甘草(四兩) 炒白芍(四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童便各半盞調服。

當歸失笑散 治產後心腹絞痛欲死,及兒枕作疼。

當歸(五錢) 炒蒲黃(五錢) 五靈脂(五錢)

共為末,每服二錢,醋調熬成膏子,白滾湯下。

炒香散

麝香(一錢,研) 遠志肉(一兩,去心) 黃耆(一兩) 人參(五錢) 茯苓(一兩) 茯神(一兩) 桔梗(五錢) 甘草(五錢) 木香(二錢,煨) 硃砂(三錢) 淮山藥(薑汁炒,一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開水調服。

滑胎散 治坐草太早,努力過多,以致難產。

滑石(六錢) 冬葵子(五錢) 甘草(二錢)

為末,每服二錢,酒下。

神應散 治橫生逆產,胞漿先破,此藥如魚得水。

白芷(一兩) 百草霜(一兩)

為末,童便酒調下三錢。

牛膝湯 治胞衣不下,臍腹堅痛,服此爛下。

牛膝(四兩) 瞿麥(四兩) 當歸(三兩) 通草(六兩) 滑石(八兩) 葵子(五兩)

水九升,煎至三升,三次服。

黃耆湯 治產後去血過多,自汗不止。

炙黃耆(二錢) 白朮(一錢,炒) 防風(一錢) 熟地(二錢) 牡蠣(錢半,研煅) 茯苓(一錢) 麥冬(五分) 甘草(五分)

大棗二枚,水煎服。

茯神散 治產後心虛,怔忡不定,神思不清。

人參(一錢) 茯神(八分) 甘草(一錢) 山藥(一錢) 當歸(一錢) 肉桂(五分) 遠志肉(一錢) 生薑(五錢)

大棗二枚,水煎服。

當歸羊肉湯 治產後寒熱自汗,肢體疼痛,名曰蓐勞,諸藥無效者。

當歸(七錢) 人參(七錢) 黃耆(一兩) 生薑(五錢)

羊肉一斤,煮汁五大碗,入藥煎四碗,作六服。

腹痛下血,胃虛嘔逆,砂仁二錢,炒研末,酒調下,或佛手散。

血虛發熱

【產後血虛發熱歌】產下嬰兒血氣空,絲毫觸犯便傷營,倏然致疾如山重,不與尋常一樣同。去血過多因發熱,炮姜參朮與川芎。陰傷作熱心煩悶,自汗黃耆可奏功。噁心嘔逆傷脾胃,抵聖湯醫腹脅膨。歸耆止汗除身熱。不愈當歸取效崇。風中愈風湯立驗,茯神散子治怔忡。諸風痿痹筋搐搦,時世名醫認血風。乍見鬼神由血耗,調經散服起疲癃。中風口噤牙關閉,拘攣身張似角弓。此是血虛筋瘛瘲,舉輕古拜配歸芎。產後經來因適斷,感於異症在其中。手牽足搐牙關緊,昏胃柴胡視聽聰。陰虛發熱增寒證,晝日清明夜覺凶,加增四物神功大,一服能令病脫躬。胞中誤損成淋症,參朮煎膏溲自通。浮腫必須分水道,憂思鬱結在寬胸。痢初化滯香連芍,積久須當用胃風。初感寒邪微發表,熱邪不解用黃龍。燥煩實熱芩連理,渴甚人參白虎從。熱泄柴苓除半夏,便難議與大柴攻。汗多表弱宜行桂,里弱中虛用理中。發表內攻須帶補。勿行猛浪內傷營。小便淋漓行時痛,但用茅根可治癃。泄瀉胃苓湯可用,寒加肉果桂姜同。若因熱瀉並腸垢,姜炒黃連佐木通。

氣血大損病

夫產後氣血大損,即易產力壯者,尚有感疾為終身之患,產母不可恃健,不行保重,勞碌以損其營,多食以傷其胃。外感六淫之邪,內受七情之氣,為患莫測。古云:產後勿犯絲毫,感病重於山嶽。信夫。或惡露未淨而發熱作疼,真元不復而痿頓為勞,比比皆然也。故產後諸疾,先以大補氣血,縱有他疾,以末治之。或欲祛邪,必兼補劑,殊為切當。若以峻劑攻之,再損氣血,危可立待。或惡露當去者,亦須急去,故生新溫養為主,斯得其正也。

舉輕古拜散 治產後中風。

荊芥(炒燥)

為末,每服二錢,豆淋湯調服。

產後脈法

《脈經》曰:婦人新生乳子,脈沉滑小者生,實大弦急者死。又曰:婦人生產之後,寸口脈弦疾不調者死,沉細附骨不絕者生。婦人產後,因中風傷寒發病,喘鳴而肩息,脈實而浮緩者生,小緊者死。

丹溪曰:胎前脈細小,產後脈洪大,皆死症也。又曰:產前當洪數,既產而洪數如故,安得不死?《脈經》曰:產後緩滑沉細皆宜,實大堅牢澀疾俱危。

產後蓐勞

婦人新產後自汗,肢體痠疼,虛眩無力者,名曰蓐勞。當歸羊肉湯。產後氣血大虧,失於調理,自汗發熱虛羸,飲食不化,時咳發渴者,人參鱉甲散。發寒熱。石子湯。

鄭良棟曰:產後蓐勞虛損,頭痛氣短,小腹脹痛而寒熱者,增損柴胡湯主之。

葉盛公曰:產後蓐勞,緣生產久坐多語,運動用力,致頭目四肢疼痛,寒熱如瘧,宜白茯苓散。

人參鱉甲散 治產後蓐勞,寒熱如瘧。

鱉甲(炙,一兩) 人參(五錢) 肉桂(五錢) 桑寄生(五錢) 當歸(五錢) 茯苓(五錢) 白朮(五錢) 大熟地(五錢) 桃仁(五錢) 麥冬(五錢) 續斷(五錢) 牛膝(一兩五錢) 黃耆(炙,一兩)

共為末,豬腎一對去膜,生薑一片,水二盞,棗三枚,煎至一盞,入前末藥二錢,蔥白三寸,烏梅半個,荊芥五穗,再煎數沸,去渣,空心服。

石子湯 治產後虛羸寒熱,自汗氣促等症。

豬腰子(一對,去膜,竹刀切碎) 香蕈(二兩) 蔥白(一兩) 白芍(二兩)

上藥分作兩帖,每用水三升半,勻三服。

白茯苓散

茯苓(一兩) 當歸 川芎 白芍 肉桂 黃耆 人參(各五錢) 熟地(一兩)

先以水二盞,煮豬腎,再加姜二片,棗三枚,入藥五錢,去渣,溫三服。

增損柴胡湯

柴胡 半夏 人參 川芎 橘紅 甘草

水煎服。

抵聖湯 治產後惡露不行,敗血入於脾胃。

赤芍(一錢) 半夏(一錢) 澤蘭(一錢) 陳皮(一錢) 人參(一錢) 甘草(七分)

姜三片,水煎服。

產後胞衣不下

產後胞衣不下,為血入胞中,上衝心胸,氣血脹悶,不出欲死。必須逐其血,用紅花、茜草酒煎服,或朴硝散,甚則奪命丹。如再不下,臍堅脹急痛欲死者,牛膝湯。

努力傷胎

妊娠努力,跌僕傷胎,腰腹疼痛,或胎上搶心去血,膠艾丸或從高墜下,或努力被重物所壓,觸傷胎氣,腹痛下血,胃虛嘔逆,砂仁二錢,炒為末,酒調下,或佛手散。

胞衣先破

胞衣先破之由有二:或因母體素弱,氣血兩虛,胞衣故薄,兒身轉動,隨觸而破。有因兒未轉動,坐草或早,用力過多,以致胞破。如已破久,則血水乾,產路遂澀,兒難下也。急用大劑加味芎歸湯,加熟蜜一兩助氣,而兼潤滑,自當兒即順下。

婁全善曰:胞衣不下,惟花蕊散取效獨妙。若鄉居藥肆,倉卒無之,今採得胡氏一法甚妙。產訖,胞衣不下,稍久則血流胞中,為血所脹,上衝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篤。若有此患,宜急斷臍帶,以少物繫帶必用力牢固系之,然後截斷,使其子血不流入胞中。則胞衣自當痿縮而下,縱淹延數日,亦不能有害。惟以產母心懷安泰,終自可下,累試有驗。

花蕊散 治產後敗血不盡,血迷血暈,惡阻,敗血奔心。

胎死腹中,胞衣不下,至死者,但心頭稍緩,急以童便調一錢服之,取下惡血或如豬肝,產婦從此可無血氣血風之症矣。如膈上有血,亦化為黃水,即口中吐出,或從小便下也。

牛膝湯

牛膝 瞿麥(各四兩) 當歸(三兩) 通草(六兩) 滑石(八兩) 葵子(五兩)

上藥㕮咀為末,以水九升,煎至三升,分為三服。

卷七

產後虛渴

產後血熱心煩口燥者,涼血飲。虛煩而渴者,生脈散。蓋產後虛渴,氣少腳弱,頭目眩暈,飲食無味,熟地黃湯,或四物加麥冬、花粉。

涼血飲 治產後虛煩發渴。

黃芩(二錢,酒炒) 赤芍(二錢) 川芎(二錢) 甘草(一錢) 荊芥(二錢) 花粉(二錢) 生地(二錢) 麥冬(二錢)

上藥分作二服,每服加竹葉七片,燈心二十莖,水煎。

生脈散 生津止渴。

人參 麥冬 五味

水煎服。

熟地黃湯

人參(四錢) 甘草(一錢) 花粉(六錢) 麥冬(三錢) 熟地(五錢)

分作二服,元米一撮,薑棗煎服。

產後浮腫

產後敗血停蓄五臟,循經流入四肢化為水,因成虛浮腫者,調經散。產後氣血大虛,肢體浮腫者,不可通利其水,宜大補氣血,四君子湯加蒼朮。

調經散

當歸(一兩) 赤芍(兩) 肉桂(一兩) 沒藥(一錢) 琥珀(一錢) 麝香(五分) 細辛(五分)炙甘草(二錢)

共為細末,每服五分,入薑汁少許,酒調下。

產後發熱

薛古愚曰:產後發熱,因去血過多則血虛,血虛則陰虛,陰虛則生內熱,心胸悶煩,氣短頭疼眩亂,骨節痠疼,晡時轉甚,與大病後虛煩悶相類者,宜人參當歸散主之。如血虛生熱而自汗者,逍遙散。若產後臍下發熱,非熟地不能治。若產後發熱不已,必用炒黑乾薑,詳見丹溪治產後日晡發熱轉甚,非柴胡不能治。若外皮熱而內不熱者,及兩足覺冷者,此胃風也,宜芎蘇飲。

產後寒熱,惡露未淨,停住胞絡而發熱者,仍以行血為主,小腹痛者是也。輕則四烏湯,重則醋個散。或以吐瀉,五積散。有食,加消導藥。惡露淨者,小腹不痛是也。若產後因下血過多,而忽發寒熱者,此因營衛虛損,陰陽不和也,宜加減四物湯。

初產作乳

初產有作乳者,有產下而不育乳汁者,膨上俱致發熱,但此症與惡露未淨停胞絡而發熱者相似而實不同,宜細細辨之。小腹痛者,惡露停蓄也,不宜服加減四物湯。若小腹不痛者,陰陽不和也,宜服之。若往來寒熱,小柴胡湯主之。寒熱而盜汗如雨者,麥煎散主之。皇甫中曰:產後血虛發熱,頭痛自汗,心煩氣短者,人參當歸散。產後陰虛氣血不足而發熱,日輕夜重而惡寒者,四物湯加炮姜。微熱,加茯苓。產後蒸乳發熱者,用四物加黃耆、人參、白朮、花粉。

人參當歸湯

熟地(一兩) 人參(一兩) 當歸(一兩) 麥冬(一兩) 肉桂(一兩) 白芍(一錢,炒)每服五錢,加薑、竹葉煎服。

產後風痿

產後諸風,痿弱筋攣無力者,血風湯。產後氣弱汗多,風搏之而成痓,口噤,角弓反張,脊強,汗出不止者,難治,大聖散加川芎、黃耆。

血風湯

秦艽(一錢) 羌活(一錢) 防風(七分) 白芍(一錢,酒炒) 大熟地(二錢) 白芷(八分) 川芎(一錢) 白朮(一錢,炒) 歸身(一錢半) 炙黃耆(錢半) 茯苓(一錢) 半夏(一錢)

水煎服。

產後怔忡

大聖散 治產後因驚而發心神不定,怔忡恍惚。

川芎(一兩) 黃耆(一兩,蜜炙) 當歸(一兩) 木香(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 茯神(一兩) 麥冬(一兩)

上藥銼為末,每服七錢,姜三片,水二盞,煎至八分,空心服。

產後血少,怔忡恍惚驚悸,睡不安寧者,益榮湯,或養心湯、寧志丸。產後心恍惚者,茯苓散。

益榮湯

當歸(錢半) 黃耆(一錢,炙) 遠志(一錢) 棗仁(一錢,炒) 柏子仁(一錢,炒) 茯神(一錢) 人參(一錢) 白芍(八分,炒) 甘草(三分,炒) 紫石英(八分) 姜三片,水煎服。

養心湯 治產後心虛血少,恍惚驚悸不安。

黃耆(五錢) 茯神(五錢) 遠志肉(五錢) 當歸(五錢) 人參(二錢) 半夏曲 川芎(各五錢) 棗仁(二錢半,炒) 肉桂(二錢半) 五味(三錢) 柏子仁(二錢) 甘草(四錢,炙)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加姜三片,水煎服。

茯苓散

人參(一錢) 甘草(一錢) 山藥(一錢) 當歸(一錢) 遠志肉(一錢) 茯苓(一錢) 桂心(一錢) 麥冬(一錢)

大棗三枚,水煎服。

產後中風

產後中風,口噤,不省人事,牙關口閉,手足瘛瘲者,舉輕古拜散。產後血大虧損,經絡空虛,勞碌太早,風邪乘虛而入者,小續命湯,或愈風湯。中風角弓反張,涎潮湧出,大豆子湯。

小續命湯

麻黃(一錢) 人參(一錢) 黃芩(一錢) 白芍(一錢,炒) 川芎(一錢) 甘草(八分) 杏仁(十四粒) 防己(一錢) 肉桂(七分) 附子(一錢,制)

水煎服。

大豆子湯

大黑豆(一升,炒令焦黑,候煙起,以好酒三升沃之,入瓶內水貯聽用)

每用此酒半升,入獨活五錢,同煎十沸溫服。

血暈氣脫

產後血暈與氣脫,宜分別治之。

血暈是實證,逐瘀為主,此因惡露不行,惡血衝心,而心下滿急,神昏口噤,不省人事者,切勿放倒,急與生化湯、失笑丹,或佛手散。

氣脫是虛證,補正為主,此因平素虛弱,臨產用力勞傷,去血過多,亦致昏暈不醒。微虛者,少煩即蘇。大虛者,血竭即死。但察其面白口開自汗,手足冷厥,六脈微極,是氣脫症也。生死判於頃刻,勿令散倒,令旁人挽住頭髮,急與大劑參歸附子等回其陽,或增損四物湯,煎濃,徐徐灌之,但能下咽即可得生。若誤認血暈,而以行血藥投之,益速其斃也,治宜細心詳究。

產後陰虛

產後陰虛血耗,四物湯加炮姜,產後去血過多,陰虛而致內熱煩懣,呼吸氣短,頭痛悶亂,骨節煩疼,人參當歸散,陰虛發熱者,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

人參當歸散

人參(一兩) 當歸(一兩) 肉桂(一兩) 熟地(一兩)

每服五錢,加竹葉、生薑煎服。

小柴胡湯

人參 半夏 黃芩 柴胡 甘草

加姜水煎。

產後瘧疾

產後瘧疾,宜分別施治,有寒熱相兼,有熱多寒少,草果飲子,或青皮飲,寒多,養胃湯,或四獸飲之類。

草果飲

草果(一錢) 川芎(一錢) 紫蘇(一錢) 白芷(一錢) 良薑(七分) 甘草(八分) 陳皮(八分) 青皮(一錢)

水煎。

四獸飲

人參(一錢) 白朮(一錢,炒) 陳皮(一錢二分) 茯苓(一錢二分) 甘草(五分) 草果(八分) 烏梅(三個) 半夏(六分)

加薑棗,水煎服。

勝金丹

常山(四兩,酒蒸) 尖檳榔(一兩)

共為末,醋糊丸,未發時,先吞三十丸,至五更再吞十五丸,溫酒送下,丸如菀豆大。發時切不可服。

養胃湯(見胎前)

產後傷風

產後血氣大虧,縱有寒,不可大發汗,芎歸湯加人參、蘇葉、葛根微汗之。故鄭氏只用帶須蔥煎湯服。如熱不止,黃龍湯加芎、歸。大熱不得已,加知母、黃連。可攻可溫者,臨時斟酌,不可妄投峻劑,耗損真元也,慎之。

產後泄瀉

產後泄瀉,小便不利而瀉,此陰陽不分之故,宜胃苓湯,腹痛是食積,宜加消食藥。惡露不行,宜行血。若外感風寒而內傷飲食者,宜養胃湯。惡露已淨,不必活血,如未淨,加歸尾、桃仁之類。如久瀉不止,養胃湯,加肉桂、肉果。如挾寒腹痛腸鳴,小水清白不濁,口不渴,加肉果炒白芍。如熱瀉,腸垢口渴,時痛時瀉,火也,宜姜炒黃連、木通。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者,痰也。肯堂云:產後瀉痢,不可混治,以補脾為主,如白朮茯苓神麯甘草陳皮之類,兼以消食理氣之劑。

君苓湯

白朮(二錢,炒) 茯苓(二錢) 豬苓(一錢) 澤瀉(一錢)

水煎服。

胃苓湯(即君苓湯加平胃散)

產後心腹痛

產後敗血凝聚,氣上衝心作痛,大岩蜜湯,七情相干,血與氣並心痛,元胡索湯。敗血攻心腹痛,失笑散。寒邪腹痛,理中湯。

大岩蜜湯 治氣上衝心。

當歸(一錢) 獨活(一錢) 乾薑(一錢) 熟地(一錢) 甘草(五分) 北細辛(七分) 吳萸(一錢) 肉桂(一錢) 遠志(一錢) 白芍(一錢)

水煎服。

元胡索湯 治心腹痛。

元胡(一錢) 當歸(一錢) 白芍(一錢,炒) 厚朴(一錢,姜炒) 文術(一錢,煨) 三稜(一錢,煨) 川楝子(一錢) 木香(一錢) 川芎(一錢二分) 桔梗(一錢二分) 檳榔(一錢) 黃芩(八分) 甘草(七分)

水煎服。

失笑散 治胃脘痛。

蒲黃 五靈脂

產後咳嗽

產後咳嗽而惡露未盡,二陳、四物加活血藥。已淨,知母茯苓湯。或發熱,八物加黃柏、知母少許。或傷風咳嗽而痰多者,其治法載傷風條下。有惡露上攻,肺經受邪咳嗽,二母散。血風感寒熱濕氣,咳嗽痰涎,坐臥不安,四陰煎。有外感者,參蘇飲。

二母散 治惡露上攻而嗽。

知母(一兩) 貝母(一兩) 人參(八錢) 茯苓(八錢) 桃仁(十九粒,研) 杏仁(十四粒,研)

每服七錢,煎至八分,細細呷下。

四陰煎 保肺清金。

生地(三錢) 麥冬(二錢) 白芍(二錢) 百合(二錢) 沙參(二錢) 生甘草(一錢) 茯苓(錢半)

水煎服。夜熱盜汗,加地骨皮。痰多,加川貝。

產後鬱冒,由胃弱不實,多汗故也。血虛必厥,厥必鬱冒,白薇湯。產後三疾,鬱冒則多汗,汗多則大便秘結,此皆去血過多,難以藥治,蘇麻粥主之。

白薇湯 治汗多。

白薇(三錢) 當歸(三錢) 人參(錢半) 甘草(七分)

水煎服。

蘇麻粥 潤腸。

蘇子、麻仁不拘多少,研爛取汁,煮粥食之。

產後腳氣

產後熱悶,氣上衝逆,轉為腳氣,小續命湯去麻黃、石膏、附子。由平素感受風寒暑濕燥火之氣,因產後血氣不足,遂襲於足經,因乘虛而發者,獨活寄生湯。

獨活寄生湯

獨活(一錢) 桑寄生(八分) 杜仲(一錢) 牛膝(一錢) 細辛(七分) 秦艽(一錢) 白茯苓(一錢) 白芍(一錢,酒炒) 肉桂(六分) 川芎(八分) 防風(七分) 人參(八分) 炙甘草(七分) 熟地(一錢) 當歸(一錢) 共為粗末,水煎服。

產後遍身疼痛

產後遍身疼痛,因早勞動行走,致氣血升降失常,留滯於關節間,筋脈牽引,或手足拘攣,不能伸屈,故遍身肢節作疼,宜趁痛散。惡露不淨,流於遍身肢節,腰腳關節等處作痛,宜如神湯。

趁痛散 治敗血流經。

當歸(一錢) 肉桂(八分) 白朮(一錢,炒) 牛膝(一錢) 黃耆(一錢) 獨活(八分) 薤白(一錢) 寄生(一錢)

姜三片,水煎服。

如神湯 治肢節疼痛。

厚朴(一錢,炒) 半夏(六分) 枳殼(七分,炒) 白芍(八分,炒) 木香(六分) 肉桂(六分) 陳皮(六分) 茯苓(六分) 人參(六分) 甘草(五分) 蒼朮(一錢,炒) 茴香(一錢,炒) 香附(七分,醋炒) 桔梗(八分) 乾薑(六分) 川芎(七分) 當歸(一錢) 白芷(八分) 木瓜(六分) 桃仁(六分)

水煎服。

產後氣喘

產後氣喘,由營血暴竭,氣無所主,觸發於肺,故至喘急也。此孤陽絕陰,難以治療,十死一生之證也。若敗血停滯,上逆於肺作喘者,奪命丹主之。鄭氏謂產後發喘,最為危險。經曰:諸喘皆凶。然此亦當視其有痰無痰,痰之多少,以斷其吉凶。若痰壅盛而喘,痰聲必大作,此痰犯肺金,肺不寧也。法當豁痰,其喘自定,其喘猶可救,旋覆花湯主之。惡露未盡者,加生薑自然汁,及行血消食藥。已淨而小腹不痛者,加片芩服之。若不咳而喘者,此謂肺火所迫,乃真喘也。證多不治,不必下藥。

產後呃忒

產後發呃,此症不宜見之,新產須辨症施治。如惡露未淨者,多是血迷上衝所致,當服行血之藥。已淨而呃者,多因受寒也,法當順氣調脾,如紫蘇飲之類。

產後嘔吐

產後嘔惡,胃氣不化也,惡露未行者,二陳、四物加減活血藥。若已行者,不必活血,若胸滿而嘔逆者,食也,宜消導之。如飲食入胃而即嘔者,火也。納穀少頃嘔出者。胃寒也,宜白蔻、丁香之類治之。

產後吞酸

產後吞酸者少見,或因病久脾胃虛弱,致有此患耳。如惡露淨後,二陳湯或四物湯,加薑汁炒黃連、吳茱萸之類。

產後不語

產後噤口不語,乃敗血裹迷心竅所致,不須恐怖,但服八珍散,一月自安。亦有痰迷心竅者,二陳、四物,加竹瀝薑汁甚妙。如產後著風不語,小續命湯主之,加薑汁,其法最穩而取效亦速。

產後頭痛

產後頭痛,有氣血虛弱、痰厥、著寒著風之不同,不可一例而施治。氣血虛弱者,四物湯。痰厥者二陳湯。著寒著風者,芎蘇飲,隨症加減。有產後感於異症,手足牽搐,咬牙頭痛昏冒,先服四物,後服秦艽丸。

芎蘇飲

川芎 蘇葉 枳殼 前胡 葛根 木香 桔梗 甘草 陳皮 半夏

姜三片,水煎服。

秦艽丸

川芎 當歸 秦艽 荊芥

共為末,醋糊丸,每服四錢。

產後胞損

產後胞損,血水淋漓,茅根湯。敗血不止,淋漓不休,烏金散。血不止,久而四肢乏力沉困,牡蠣散。或產時穩婆誤損其尿胞,以致日夜淋漓者,參朮膏主之。

茅根湯

茅根(二錢) 瞿麥(錢半) 葵子(二錢) 茯苓(錢半) 人參(一錢) 蒲黃(一錢) 桃膠(一錢) 滑石(錢半) 半夏(三分) 石膏(一錢) 紫貝(一個,燒)

燈心,姜水煎服。

烏金散

麒麟竭(一兩) 百草霜(一兩) 元胡(一兩) 當歸(一兩) 男發灰(一兩) 鯉魚鱗(一兩) 肉桂(一兩) 赤芍(一兩) 鬆墨(醋浮煅,一兩)

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酒下。

牡蠣散

牡蠣粉(二錢) 川芎(一錢) 茯苓(一錢) 熟地(一錢) 龍骨(二錢) 續斷(一錢) 當歸(一錢) 艾葉(一錢,酒炒) 人參(一錢) 五味(十粒) 地榆(一錢) 甘草(五分)

姜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服。

參朮膏

人參一斤,白朮一斤,煎成膏子,每用三錢,白湯下。

產後小便不利

產後小水不通,四物湯去生地。加赤苓、木通。又法:用炒鹽一撮,麝香少許拌勻,填產婦臍內,外以蔥頭十餘莖,縛作一束,切片如餅子樣,須手指厚,先將鹽麝二物納臍中,後將蔥餅加於其上,用艾炷與蔥餅一樣大灸之,待熱氣入腹方止,其小便自通矣。

有大小便俱閉而惡露不行者,服行血藥,惡露已淨,用四物湯,黃芩、山梔、枳殼、木通、赤苓之類。如惡露不行,大便瀉而小便閉者,但可服五苓散,加行血藥,如赤芍、紅花、元胡索等類,不可服胃苓湯,蓋蒼朮、厚朴能止血故也。

產後衄血

產後氣消血敗,營衛不理散亂,流入諸經,不得還元,故口鼻黑氣起。及變鼻衄,因產後虛極,變為此症,則胃絕肺敗,多至不救,用犀角地黃湯,或可挽回百一。

犀角 生地 白芍 丹皮

水煎服。

卷八

產後無乳

婁氏曰:累經產而無乳汁者,亡津液故也,須服滋補之藥以動之。若雖有乳汁,而又不甚多者,須服通經之藥以動之。仍羹臛引之。蓋婦人之乳,資於衝脈,與胃經通故也。大抵婦人素有疾,在衝任經者,乳汁少而其色帶黃,所食之子,怯弱多病。又曰:乳汁不行,有氣血盛而壅閉不行者,有氣血弱澀而不行者。虛當補之,實當疏之。疏用通草、漏蘆、土瓜之類,補用盅乳粉、豬蹄、鯽魚之屬。

雲臺立效方

元米(半合) 萵苣子(半合) 生甘草(五錢)

上煎汁一升,去渣分作三服,乳汁立下。

湧泉散 治婦人乳汁絕少。

瞿麥穗 麥冬 龍骨 山甲(炙) 王不留行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後服豬蹄湯,再用油木梳於左右乳上,各梳二三十梳,每日三服。

胎前乳汁自出者,謂之乳泣,又名乳注。生子多不育,產後乳汁自出,蓋是體虛,宜服補藥以止之。亦有乳多急痛而出者,溫帛熨之,漏蘆散亦可。

漏蘆散

漏蘆(二錢半) 蛇殼(一條) 栝蔞(十隻)

為末,酒調服二錢。

產後崩淋帶下

產後崩淋,及赤白帶下者,皆因七情內傷,或下元虛弱。王叔和曰:始病血崩,久則血少亡陽,故白滑之物,下流不止,是本經血海先枯,津液消亡乾涸,不能交養筋骨。用藥之法,須以本部行經藥,為引為使,用辛甘油膩之物,潤其枯涸,而滋益津液,以大辛熱之藥,裨補陽道,生其血脈,以寒苦之物瀉其肺,以人參補之,微苦濕藥佐之,以治此症之大法也。崩中者,由臟腑傷損衝任二脈,氣虛血虛之故,此二脈為經里之海,氣血之行,外循經絡,內榮臟腑,腑因衝任二脈之氣傷虛極,不能約制厥經之血,故忽然而下,謂之崩中暴下,治當大補氣血之藥,舉養脾胃,微加提鎮墜下心火之藥,宜補心瀉火湯,血自止矣。凡淋帶之症,俱是痰積流下,滲入膀胱而成也,治宜升提,以提其氣下陷,用二陳加二術。肥人多濕痰,加半夏、南星、炒黃柏、川芎、椿皮、青黛。瘦人多火,加黃柏、椿皮、海石、滑石、蛤粉。赤白兼下,加炒蔓荊子末,酒調下二錢。

產後陰脫

婁全善曰:產後陰脫者,因產時努力太過,以致陰脫,狀若脫肛,陰戶挺出,逼近腫痛,舉重房勞,皆能致此。清水續續,小便淋漓,用硫黃、烏賊骨各五錢,五味一分為末,敷患處。兼服參、耆、歸、草、升麻等補藥自愈。

丹溪治一婦人,三十餘歲生女,二日後,產戶一物如手帕,下有帕尖。因思之,此由胎前勞乏傷氣,或肝痿致此,卻喜血不甚虛,其時歲暮天寒,恐冷干壞了,急與參、耆一錢,白朮五分,當歸一錢半,升麻五分,三帖,連服之即上,得汗遍身乃安。但下而沾席處,干者落一片,蓋脂膜也。食進能眠,診其脈皆澀,左略弦,視其形卻實,與白朮、白芍各五分,陳皮一錢,姜一片,連三四服遂安。

又一婦人產子後,陰戶中有一物,如合缽狀,有兩歧。其夫求治,予思之,此子宮也。必氣血虛弱而下墜也,遂用升麻、黃耆大料二服與之。半日後,其夫復來曰:服二貼後,覺一聲響,視之,已收陰戶訖。但因經縮幹著席破一塊,如掌心大黏席,其妻在家,哭泣自傷,恐損破,不能復生。予思之,此非腸胃,乃糟粕也,何駭之有?肌肉破,尚可復完,若氣血充盛,可以生滿,遂用四物湯加人參,與百帖。三年後,始復生子。

產後玉門腫痛

凡產後陰腫,下脫內出,玉門不閉,用石灰一升,炒極熱,湯二升,投灰中,俟溫冷澄清,坐水中以浸玉門,斯須平復如故。

產後玉門腫痛,用海螵蛸去甲,研細末,用雞子殼調塗,其腫立消。

產後玉門不斂,此氣血不足也,宜補中益氣湯,倍加升麻。

產後脅痛

產後脅痛,仍頑痰瘀血也。左痛為痰,右痛為血,宜補中益氣湯。頑痰在左,加白芥子。瘀血在右脅,加枳殼、柴胡。

產後陰癢

產後陰癢,或腫痛,此濕熱也,宜藥湯熏洗。

荊芥 白芷 白礬 川椒 杏仁 桔梗 細辛

煎湯熏洗。

亦有產後陰癢,用蛇床子一兩,白礬二錢,煎湯頻洗,其癢自止。

產後下血成片

產後忽然下血成片,如崩狀,此因氣血大虛,脾胃又弱,以致氣血攻於脾胃,胃氣不順,則成此症,此營衛衰敗也,當和血理氣,服四物止經湯。

熟地 白芍 當歸 川芎 柏葉 茯苓 香附 阿膠 蒲黃 白朮 棗仁 陳皮 人參 甘草

產後尿胞墜下

產後偶取重物,致尿胞墜落在外不收,此氣弱血冷,移取重物,努力而致傷勝,因而墜下不收。或三四月,或半年一載,不能還原者,宜服收陰散。

人參 白朮 甘草 肉桂 枳殼 升麻 吳萸 沉香

加四物湯。

絕產不育

產婦生育艱難,意欲斷產,非細事也。或因生產不順,每育則鉤割。或因不正,或娼尼等,不願孕育而欲絕胎者,每以毒藥斷之,殊不知產育雖斷,而其受病更深也,智者鑑諸。

三白丸 治婦人不生子。

白芨 白蘞 白茯苓 秦艽 厚朴 當歸 吳萸 人參 肉桂 乳香(各四錢) 

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

產婦乳裂

產婦乳裂,流脂疼痛,用秋冬繃拆茄子,瓦上煅灰,白蜜調敷。

產後陰戶翻出

產後陰戶翻出腫痛,用石灰煎湯,先熏後洗。

產後脫髮

產後脫髮,用申姜二兩,薔薇根一兩,煎湯刷之,即不脫矣。

附婦人雜病諸方

眉毛脫落

硫黃一兩,研細末,醋調塗眉間,眉毛漸出。

又方

用白芥子三錢,半夏三錢為末,生薑汁調搽即出。

女人赤鼻

枇杷葉五錢去毛,山梔四錢,苦參五錢,蒼朮五錢,米泔浸,共為末,每服一錢五分,白滾湯下,其赤漸退。

女白癜瘋

白附子五錢,雄黃五錢,共為末,薑汁調白芥蒂蘸藥擦之,其瘋漸退。

女人面上赤疵

常以銀扁烘熱,日日揩之,久久自化。

女人髮鬢墮落

桑皮一兩,柏葉一兩,水煎七八沸,去渣頻洗。

婦女頭髮黃赤

用生柏葉末一升,豬脂一斤,搗爛和丸如彈子大。每用以布包一丸,投米泔中化開沐之,其發漸黑。

婦女齒疏

用蘆甘石、寒水石等分,研細,每早擦之,忌用牙刷,久久自密。

女人手裂

用白果嚼爛,夜夜塗之甚妙。

女人時流清涕

用蓽茇研末,吹之即止。

女人腳拆

用生羊腿骨內水,將雞羽蘸之潤開拆處,久久自合,永不再發。

女人汗癍

硫黃、雄黃、蜜陀僧、白附子、鉛粉、滑石、光粉各等分為末,先將皂莢煮爛,擦後用藥末唾津和塗之。

婦人乳癬

癢不可忍,用銅碌、輕粉為末,菜油調敷,其癢漸止。

女人鼻淵

用藕節、川芎各等分,炒研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女人腦漏不止

用胎髮一兩,將絲綿包煅存性,加入冰片、麝香、辛夷、共為末,吹入鼻中,七八次即愈。

手足繃裂洗方

麻黃(五錢) 當歸(五錢) 苦參(一兩) 蛇床子(五錢) 蕪荑(一兩) 靈仙(八錢) 防風(五錢) 荊芥(五錢) 皂莢(一兩) 豨薟(一兩)

煎湯熏洗。

雞眼疼痛

雄雞肝一具,竹片剖露,入百草霜拌勻,濕草紙煨熟食之,雞眼軟而自脫。

女人鵝掌瘋

蕪荑一兩,五倍子一兩,共為末,醋調敷,七日不可下水,聽其自脫,二次全愈。

老婦齒敗口臭

用川芎含口中,即不臭。

解頤脫臼不止

用生南星為末,薑汁調敷兩頰叉,一夜即止。

女金丹 治婦人諸病。

金華香附十五兩,分作五宗,每宗如法五制。

三兩(蓬朮艾葉各一兩半,米泔浸) 三兩(元胡、川芎,各一兩半,煎湯浸) 三兩(三稜、柴胡各一兩半。醋浸) 三兩(紅花一兩半,烏梅三十枚,鹽水浸) 三兩(當歸三兩,煎湯浸)春浸五日,夏浸三日,秋浸七日,冬浸十日,曬乾為末,晚米飯為丸,如桐子大,臨臥酒下。如腹痛,加檳榔、青皮各一兩半。

保產神方

當歸 川芎(各一錢半) 厚朴(七分) 枳殼(三分,炒) 黃芩(八分) 艾葉(八分) 絲子(一錢半,炒) 川貝(一錢) 羌活(五分) 荊芥(八分) 白芍(一錢二分) 甘草(五分)

孕婦六七個月即可服,加姜三片,水煎。

女子腋臭

用蚶子殼一對,將蜘蛛一個填入,紮緊,瓦上煅,加雄黃七分,生礬七分,硫黃五分,密陀僧一錢,俱煅存性,研細末,隔夜更衣,次早先將滾水洗,待干,即本人自便調擦立驗。

又方

用青木香二兩,醋浸夾於腋下,濕者,研末摻之。

脫骨湯 女子纏足少痛。

杏仁(二錢) 桑皮(四錢) 朴硝(五錢) 乳香(一錢)

水煎,置足於湯,熏洗十餘次,纏則不痛也。

換肌散 治婦女瘡疥久不愈,肌膚粗裂。

土茯苓 銀花 荊芥 熟地 制首烏

共為末,蜜丸。

大內瘡藥方

大風子肉(二兩) 冰片(三分) 麝香(三分) 細辛(二錢) 白芷(二錢) 滑石(五錢) 安息香(五錢) 芸香(三錢) 蘇合油(三錢) 川椒(三錢)

共為細末,以油核桃肉三兩,搗和為丸,浴後擦之。

陰吹

仲景曰:陰吹者,胃氣泄,陰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氣,從溺處而泄也。治宜膏發煎。

豬膏(八兩) 亂髮(雞子大三枝)

上二味和一處煎之,發消藥成服之,病從小便出。

交腸

仲景曰:交腸,乃大小便易位而出也。此因醉飽房勞,或大怒氣亂,真臟氣乖,不循常度,泌別失職之所致也。治宜五苓散,或四物湯,加海金沙、木香、檳榔、木通、桃仁之類。

陰疝

張子和曰:婦人脾胃虛寒,氣滯不行,攻刺心腹,痛連胸脅,或因瘀血作痛,狀如黃瓜,在小腹兩旁橫骨端紋中。孰謂婦人無疝乎?治宜蟠蔥散、桃仁當歸湯。

蟠蔥散

青皮(一兩五錢) 釘皮 砂仁 (各一兩) 三稜 檳榔(各一兩) 乾薑 肉桂(各五錢) 元胡(七錢五分) 蒼朮(五錢) 甘草(一兩)

上為二劑,薑棗蔥煎熱服。臍下冷痛,加吳萸、茴香。

桃仁當歸湯

桃仁(二錢) 歸尾 元胡(各一錢半) 川芎 生地 赤芍(炒) 吳萸 青皮(醋炒,一錢) 丹皮(八分)

姜三片,水煎,食前服。

化氣丸 治經行腹痛。

香附 青皮 陳皮 砂仁 木香 川芎 茴香

上為末,曲糊丸。

異功散 調理脾胃。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陳皮

水煎服。

附婦人修飾

粉滓面皯

爐甘石(二兩) 白蘞(十二兩)

為細末,雞子清夜塗旦洗,能白。

口香闢臭

白蔻仁(二錢) 北細辛(二錢)

為末,睡時含之。

唐天后澤面法

(治婦女粉刺黑斑)

五月五日,收帶根益母草紫花者,曬乾燒灰,以商陸根搗自然汁,加好醋和搜灰作餅,炭火煅過收之,半年方可入面擦之。能潤肌去滯。蘇頌曰:唐天后煉益母草澤面,五月五日,採益母根苗具者,勿令著土曬乾,搗爛以面水和成丸,如雞子大,再曬乾,仍作一爐,四旁開竅,上下置火,安藥中央,大火燒一炊久,即去大火,留小火養之,勿令火絕,經一伏時出之,瓷器中研極細無聲,收用,如澡豆法,日用一方寸,每灰十兩,加水飛滑石一兩,胭脂一兩,研勻用之,一月之後,面如美玉。

太真紅玉膏

(名女人面脂)

輕粉(一兩) 杏仁(去皮,一兩) 滑石(水飛,一兩) 冰片(一分)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蒸過,入冰麝再研,以雞子清調勻,洗面後塗之。旬日,膚若凝脂。

悅澤面容

冬瓜仁(五兩,去殼) 桃花(四兩) 白楊皮(二兩)

為末,米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欲白,倍加冬瓜仁。欲紅,倍加桃花。服三十日,面白如玉,五十日後,手足皆白。一方:用陳皮,去白楊皮,此宮中嘗服之劑。

面生痱㾦

王瓜根搗汁,漿水和勻,入冰片少許,入夜洗面塗藥,百日後,肌膚柔嫩,痱㾦全除。

玉容散 治婦女面無光彩,顏色白而不潤澤。

香芷(五分) 肥皂(一兩) 細辛(錢半) 甘鬆(二錢半) 荊芥(五錢) 木賊(三錢) 白丁香(二錢) 杏仁(三錢) 花粉(五錢) 蕤仁(五錢) 藿香葉(三錢) 天蟲(五錢) 山奈(錢半)陀僧(五錢) 元明粉(三錢) 輕粉(二錢) 硫黃(一錢) 鉛粉(一兩) 蘇合油(五錢,後入) 冰片(一錢)

上藥共為細末,臨睡吐津調勻,擦面過夜,次日清早,用煮酒一杯,沖熱水洗去,再拍玉容粉。

玉容香粉

白果洛(一升,去殼打汁) 杏洛(一兩,去皮打汁) 上甘石(一兩,水飛研) 滑石(水飛,三兩) 元寸(二分) 蘇合油(五錢) 冰片(四分) 上鉛粉(一兩去鉛)

藥研極細末,用泉水漂去黃水,後入冰片、麝香、蘇合油,加珍珠末五分,再以胭脂水調和收貯,臨用加白蜜少許,旬日之後,面白如脂,夫婦不相識也。

婦人面黑粉滓

白石脂(二兩) 白蘞(十二兩) 山奈(一兩)

共為細末,雞子清調敷,夜塗旦洗,渣去面白。

女人雀斑

異授雀斑方

用頭生雞子一個,打破頂,去黃留白,加大疋砂一兩研細,填入雞卵內,上用綿紙封固,貯哺雞肚下哺之,待雞雛出取,先將肥皂打除面上油,後用前雞子清塗之,其斑漸去。一月之後,白玉無瑕。此方貴妃常用,乃西王母枕中方也。寶之。

又方

肥皂(四兩,去核) 甘鬆(一錢) 山奈(一錢) 細辛(一錢) 白芷(一錢) 丁香(一錢) 鷹糞(五錢)

上為末,棗肉為丸,洗面後用藥擦之,其雀斑漸除,再以玉容香粉拍之,則白而嫩亮,光彩射人。

又方

鷹糞(五錢) 山楂(五錢) 蜜陀僧(五錢)

為細末,將乳汁調和,夜睡擦之,一月後雀斑盡除。加蘇合四錢更妙,清早洗去。久服身香。

桂心 冬瓜仁 松樹皮

為末,棗肉為丸,久服遍身香氣透鼻。

洗面擦藥

櫻桃皮 雀卵 紫背浮萍 牙皂 白梅肉

研細和勻,日日洗面擦之,肌膚漸嫩。

玉容肥皂

白元米(一升) 肥皂(去皮核,四兩) 天花粉(八兩) 滑石(三兩) 胡桃肉(八兩) 粉葛(三兩) 白丁香(一兩) 真粉(三兩) 橄欖(四十個,去核) 北細辛(二兩) 牙皂(八兩) 棗肉(四兩)

蒼耳草搗汁,同元米飯和搗為丸,如彈子大,洗面後擦之。

四精膏

(治婦人身澀不滑)

人乳 象精 白蜜 藕汁

各等分熬膏,加蘇合油調勻,浴後滿身塗之。一月之內,遍體嫩滑香潤,此宮中日用之方也。

面脂手膏

羊乳三斤,羊胰子三副,搗和,每夜洗面塗之,清早洗去。一月之後,手嫩面澤。

面體黧黑

羚羊脛骨一條為末,雞子清調敷,以米泔水洗之,夜塗旦洗,三日如素。

面粗皮皯

胰子(五具) 蕪青子(二兩) 杏仁(一兩) 花粉(一兩)

醇酒浸之,夜塗旦洗,每日用之,老者返少,少者嫩白。

令面光澤

母豬蹄一具,煮汁如膏,夜塗旦洗,婦老漸嫩如少。

女人面上瘢痕

白蒺黎(一兩) 山梔(一兩)

為末,醋調,夜塗旦洗,疤痕漸脫。

面黑令白

冬瓜一個,用竹刀去皮切片,勿經鐵器,酒一升半,煮爛去渣,熬成膏,夜塗旦洗,肌膚漸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