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凝水石、白水石(《本經》),淩水石(《別錄》),鵲石(《本事方》),鹽精石、泥精、鹽枕、鹽根(《綱目》)。
【釋名】
本品性寒,有寒水之功,故名寒水石。《綱目》雲:“拆片投水中,與水同色,其水凝動。又可夏月研末,煮湯入瓶,倒懸井底,即成凝冰,故有凝水、白水、寒水、淩水諸名。生於積鹽之下,故有鹽精以下諸名。石膏亦有寒水之名,與此不同。”
【基原】
為硫酸鹽類石膏族礦物石膏或為碳酸鹽類方解石族礦物方解石。
【礦物】
1.石膏 Gypsum 見“石膏”條。
2.方解石 Calcite 又名黃石(《別錄》)。
分佈廣泛,是內生熱液礦脈及沉積的碳酸鹽類岩石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北、甘肅、青海、新疆、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均有產出。
【採集】
石膏采出後選出粉紅色、灰白色、塊狀或纖維狀集合體即紅石膏藥用,稱北寒水石。方解石采出後多選無色、透明或白色解理狀塊體藥用,稱南寒水石。
【化學成分】
北寒水石主要成分為硫酸鈣(CaSO4·2H20),尚含有鐵、鋁等雜質。南寒水石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aCO3),尚含有鎂、鐵、錳、鋅等雜質。
【藥理】
寒水石具有解熱、抗炎、殺菌及促進肌肉組織修復作用。
【炮製】
1.寒水石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搗碎或研成細粉。《普濟方》:“以溫水飛研如粉。”《醫宗金鑒》:“研極細末。”生品偏於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2.煆寒水石 取淨寒水石,置耐火容器內,用無煙武火加熱,煆至紅透,取出放涼,碾碎或研成細粉。《聖濟總錄》:“火煆通赤,研為細末。”
3.醋寒水石 取淨寒水石,置耐火容器內,用武火煆至紅透,取出淬入醋中,冷後取出,晾乾,研細,過篩。每寒水石100kg,用醋10kg。《局方》:“凡使,並用火煆,醋淬七遍,搗研水飛令極細,方入藥用。”
4.薑寒水石 取生薑洗淨,搗碎取汁,略加清水,再加入寒水石入鍋內共煮至汁幹,取出,曬乾,研細。每寒水石100kg,用生薑10kg。《雷公炮炙論》:“凡使,先須用生薑自然汁煮,汁盡為度,研成粉用。”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乾燥處,防塵。
【藥性】
味辛、鹹,性寒。入心、胃、腎經。質重降泄。
1.《本經》:“辛,寒。”
2.《別錄》:“甘,大寒,無毒。”
3.《綱目》:“其氣大寒,其味辛、鹹,入腎走血。”
4.《要藥分劑》:“稟積陰之氣而成,降也,陰也。”
5.《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陰、太陰、陽明經。”
【功效主治】
清熱降火,利水消腫。主治時行熱病,壯熱煩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痛齒衄,水腫,尿閉,吐瀉,癰疽,丹毒,燒燙傷。
1.《本經》:“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
2.《別錄》:“除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煩滿,口渴,水腫,小腹痹。”
3.《本草經集注》:“解巴豆毒。”
4.《藥性論》:“壓丹石毒風,去心煩渴悶,解傷寒勞複。”
5.《醫學入門·本草》:“治小兒丹毒。”
6.《綱目》:“治小便白,內痹。涼血降火,止牙疼,堅牙明目。”
7.《醫林纂要·藥性》:“除妄熱,治天行大熱及霍亂吐瀉,心煩口渴。”
8.《本草求真》:“敷湯火傷。”
9.《本草求原》:“治心腎實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摻或調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
1.《本草經集注》:“畏地榆。”
2.《本草經疏》:“凡陰虛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熱骨蒸並脾胃作泄者均忌。”
3.《得配本草》:“胃弱者禁用。”
4.《本草求真》:“虛人熱浮,切忌。”
【附方】
1.治五臟六腑積熱,天行時氣疫熱,以致煩滿消渴 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錢,甘草二錢。研末。每服一錢,白湯調服。(《方脈正宗》)
2.治風熱心躁,口幹狂言,渾身壯熱及中諸毒 寒水石半斤(燒半日,淨地坑內盆合,四面濕土壅起,候經宿取出),入甘草末、天竺黃各二兩,龍腦二分。糯米膏丸,彈子大。蜜水磨下。(《姚僧坦集驗方》龍腦甘露丸)
3.治傷寒發狂,或棄衣奔走,逾牆上屋 寒水石、黃連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濃煎甘草湯,放冷調服。(《本事方》鵲石散)
4.治小兒驚癇,四肢抽掣及反張,目睛上視,色青,大叫聲不轉者 寒水石半兩,紫石英半兩,石膏半兩,龍齒一兩,貝齒半兩。上搗碎。水煎去滓,量兒大小加減服之。(《聖惠方》寒水石散)
5.治小兒因驚心氣不行,鬱而生涎,遂為大疾,及心熱不可安臥 寒水石、滑石(水飛)各三兩,甘草粉一兩(生)。量兒大小,皆與一服,熱月冷水下;寒月溫水下。(《蘇沈良方》寒水石散)
6.治痰熱而喘,痰湧如泉 寒水石、石膏各等分。上為細末。煎人參湯調下三錢,食後服。(《保命集》雙玉散)
7.治心下煩熱多渴,恍惚 寒水石二兩,粳米二合,牛蒡根四兩。水煎去滓,下米煮粥食之。(《聖惠方》寒水石粥)
8.治小兒口瘡 寒水石一分(燒通赤地上,碗合一宿,出火毒),白礬(熬令汁枯)一分,鉛白霜一分。上為散。每用少許,摻口瘡上,食後臨臥用。以愈為度,咽津無妨。(《聖濟總錄》寒水石散)
9.治牙齒內血出,並有竅眼,時時吐血 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腦子各等分。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幹摻有竅處。(《普濟方》)
10.治男女轉脬,不得小便 寒水石二兩,滑石一兩,葵子一合。為末。水一鬥,煮五升,時服一升即利。(《永類鈐方》)
11.治飲酒致肉疸,飲少,小便多,白如泔色 寒水石、白石脂、瓜蔞各五分,菟絲子(酒漬)、知母、桂心各三分。為細末。每服五分匕,麥粥送下,日三次。(《千金翼方》寒水石散)
12.治小兒丹毒,遊走不定,焮熱赤腫疼痛 寒水石、石膏、黃連、黃柏各一兩。上為末,水調刷患處。(《普濟方》寒水石散)
13.治癰疽 寒水石水飛過,用臘月豬脂調成膏,隨瘡大小用薄紙攤貼之。(《本事方》太白膏)
14.治痔發熱作痛 寒水石、樸消各等分。上為末,溫水調服。(《外科理例》寒水石散)
15.治燙傷 寒水石30g,石膏30g,爐甘石30g。上水飛成細末,加冰片3g,成極細粉。局部噴灑於創面。(中山醫學院《中藥臨床應用》)
【臨床報導】
治療小兒暑熱泄瀉 寒水石、生石膏、滑石各30g。加水200ml,煎煮,取兩次煎出的藥液,混合後澄清,分數次飲服。輕者24小時服1劑,嚴重者24小時可服2~3劑。共治療175例,治癒155例,好轉7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93%。服藥期間,如2日之內未見效果應停服。寒瀉或脾虛瀉者禁用[1]。
【文獻綜錄】
1.《綱目》:“(凝水石)其氣大寒,其味辛鹹,入腎走血,除熱之功同於諸鹽。”
2.《本草經疏》:“凝水石,《本經》味辛氣寒,《別錄》加甘,大寒無毒。《經》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又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大寒微鹹之性,故主身熱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及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也,易饑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陽明之邪熱,故能止渴不饑。水腫者濕熱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氣上溢於腹,而成腹痹。辛鹹走散之性,故能除熱利竅消腫也。療腹中積聚者,亦取其辛散鹹軟之功耳。”
3.《本經逢原》:“寒水石,治心腎積熱之上藥。《本經》治腹中積聚,鹹能軟堅也;身熱皮中如火燒,鹹能降火也。《金匱》風引湯,《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餘之邪熱也。如無真者,戎鹽、玄精石皆可代用,總取鹹寒降泄之用耳。”
【備考】
①《綱目》:“《別錄》言凝水,鹽之精也。陶氏亦雲鹵地所生,碎之似樸消。範子計然雲:出河東。河東,鹵地也。獨孤滔《丹房鏡源》雲:鹽精出鹽池,狀如水精。據此諸說,則凝水即鹽精石也,一名泥精,昔人謂之鹽枕,今人謂之鹽根。生於鹵地積鹽之下,精液滲入土中、年久至泉,結而成石,大塊有齒棱,如馬牙消,清瑩如水精,亦有帶青黑色者,皆至暑月回潤,入水浸久亦化。陶氏注戎鹽,謂鹽池泥中自有凝鹽如石片,打破皆方,而色青黑者,即此也。蘇頌注玄精石,謂解池有鹽精石,味更鹹苦,乃玄精之類;又注食鹽,謂鹽枕作精塊,有孔竅,若蜂窠,可緘封為禮贄者,皆此物也。唐宋諸醫不識此石,而以石膏、方解石為注,誤矣。今正之於下。”“寒水石有二:一是軟石膏,一是凝水石。惟陶弘景所注,是凝水之寒水石,與本文相合。蘇恭、蘇頌、寇宗奭、閻孝忠四家所說,皆是軟石膏之寒水石。王隱君所說,則是方解石。諸家不詳本文鹽精之說,不得其說,遂以石膏、方解石指為寒水石。唐宋以來相承其誤,通以二石為用,而鹽精之寒水,絕不知用,此千載之誤也。石膏之誤近千載,朱震亨氏始明;凝水之誤,非時珍深察,恐終於絕響矣。”②《本草經疏》:“凝水石,按本文雲鹽之精,則與石膏、方解石大相懸絕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隱君複雲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難辨,其功能各不同,用者自宜分別。生鹵地,味辛鹹,碎之如樸硝者,是凝水石,其氣大寒,能除有餘邪熱。《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者宜之,諸濕腫滿屬脾土者忌之,大宜詳審,慎勿有誤。”③按:據李、繆二家所言,寒水石當為鹽精石,即凝水石之別名。然唐、宋以降已將石膏、方解石誤為寒水石,今之市售依然是北方用紅石膏作寒水石,南方用方解石作寒水石,故仍其舊。
【參考文獻】
[1]李乃庚.江蘇中醫雜誌,198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