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紺珠經
目录
- 1 心印紺珠經
- 2 卷上
- 2.1 原道統第一
- 2.2 推運氣第二
- 2.3 明形氣第三
- 2.4 五臟六腑之位
- 2.5 五臟六腑之官
- 2.6 五臟之候
- 2.7 五臟之竅
- 2.8 五臟所生
- 2.9 五臟所養
- 2.10 四海
- 2.11 八溪
- 2.12 一谷
- 2.13 藏府配經絡圖
- 2.14 水穀化精神圖
- 2.15 十二經絡
- 2.16 奇經八脈
- 2.17 臟腑配五行圖
- 2.18 經絡配四時圖
- 2.19 評脈法第四
- 2.20 三部九候圖
- 2.21 四時平脈應天運圖
- 2.22 氣血流轉分晝夜圖
- 2.23 司天不應脈圖
- 2.24 男子尺脈常弱圖
- 2.25 女子尺脈常盛圖
- 2.26 六部主位圖
- 2.27 六氣客脈圖
- 2.28 婦人陰搏陽別有子脈圖
- 2.29 小兒食指辨三關色圖
- 2.30 脈位輕重
- 2.31 脈息遲數
- 2.32 七表屬陽
- 2.33 八里屬陰
- 2.34 斷生死訣
- 3 卷下
心印紺珠經
- 作者
- 李湯卿
- 朝代
- 元
卷上
原道統第一
大哉醫乎!其來遠矣!粵自混飩既判,洪荒始分,陽之輕清者,以氣而上浮為天;陰之重濁者,以形而下凝為地。天隆然而位乎上,地隤然而位乎下,於是陽之精者為日,東昇而西墜;陰之精者為月,夜見而晝隱,兩儀立矣,二曜行焉。於是玄氣凝空,水始生也;赤氣炫空,火始生也;蒼氣浮空,木始生也;素氣橫空,金始生也;黃氣際空,土始生也。五行備,萬物生,三才之道著矣。是以惟人之生,得天地之正氣也。頭圓象天。足方象地。天有陰陽,人有氣血,天有五行,人有五臟。蓋葛天氏之民,巢居穴處,茹毛飲血,動作以避其寒,陰居以避其暑,大樸未開,何病之有。迨夫伏羲氏,占天望氣而畫卦。後世有天元玉冊,目為伏羲之書者,不知上古之時,文字不立,斯書何以而作也。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七十毒,厥後本草興焉。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與岐伯天師更相問難,上推天文,下窮地理,中極民瘼,《內經》自此而作矣。前乎此經之未作也,民之有疾,惟祝由而已;後乎此經之既作也,民之有疾,必假砭針以治其外,湯液以療其內。厥後大樸散而風化開,民務繁而欲心縱,災沴多端,非大毒、小毒、常毒、無毒之藥,弗能蠲矣。醫之太原,《素問》一書而已,二十四卷,八十一篇,其間推原運氣之加臨,闡明經絡之標本,論病必歸其要,處治各得其宜,井然而有條,粲然而不紊。若天元紀大論、六元正紀大論、五常政大論、氣交變大論、至真要大論數篇,乃至精至微之妙道,誠萬世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之大典也。軒岐以下,代不乏人,扁鵲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皇甫士安次而為《甲乙》;楊上善纂而為《太素》。如全元起之解啟玄子之注所謂:源潔則流清,表端則形正。歷代之明醫也,獨有漢長沙太守張仲景者,揣本求源,探微賾隱,取其大、小、奇、偶之制定,以君、臣、佐、使之法,而作醫方焉,如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論傷寒無汗為表實,傷寒自汗為表虛,表實者當發汗,不可服桂枝;表虛者當解肌,不可服麻黃。至於傷寒見風、傷風見寒等證,無汗者用以大青龍湯;有汗者投以桂枝麻黃各半湯,真千載不傳之秘,乃大聖亞聖之資,有繼往聖開來學之功也。漢唐以下學者,豈不欲涉其淵微之旨,矧《內經》之理深幽無徑可入也。如巢元方之作《病源》書,孫思邈之作《千金方》,蓋辭益繁而理愈昧,方彌廣而法失真,《內經》之書施用者鮮矣。及朱奉議宗長沙太守之論,編南陽活人之書,仲景訓陰陽為表裡,奉議解陰陽為寒熱,差之毫釐如燼火之至微,謬以千里如燎原之至惡。其活人也固多,其死人也不寡矣。大哉守真之劉子乎!要旨論、原病式二書既作,則《內經》之理,昭如日月之明;直格書、宣明論二書既作,則長沙之法,約如樞機之要。如改桂枝麻黃各半湯為雙解散,變十棗湯為三花神祐丸,其有功於聖門也,不淺矣!同時有張子和者出,明《內經》之大道,續河間之正源,與麻知幾講學,而作《儒門事親》之書,乃曰吐中有汗、瀉中有補,聖人止有三法,無第四者,乃不易之確論,至精之格言,於是有劉、張之派矣。若東垣老人,亦明《素問》之理,亦宗仲景之法,作《濟生拔粹》十書以傳於世,是以有王道霸道譬焉。明脈取權衡規矩,用藥體升降浮沉,知此則可入醫道矣。經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又曰:知一為下工,知二為中工,知三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伏羲氏
上古三皇中第一人也,後世所傳有天元玉冊。
神農氏
上古三皇中第二人也,後世所傳有本草一書。
黃帝氏
上古三皇中第三人也,有熊國君,小典之子,姓公孫,都涿鹿之丘,以土德王天下,造指南之車,殄滅蚩尤,號曰軒轅黃帝。與天師岐伯問答,而作《內經靈樞》《素問》二書。
扁鵲
盧國之醫,姓秦,名越人,號扁鵲。演《八十一難經》。
仲景
漢長沙太守張機,字仲景,號曰長川公。有《傷寒論》。
守真
金河間人氏劉完素,字守真,號曰宗真子。章宗皇帝三聘不起,御賜高尚先生。有《內經運氣要旨論》十萬余言,《素問玄機原病式》一帙,《習醫要用直格書》三卷,《醫方精要宣明論》二帙。
子和
金宛丘人氏張戴人是也。有《儒門事親》書三十篇,《十形三療》一帙,《治病百法》一帙,《三複指迷》一帙,《治法心要》一帙,《三法六門世傳方》一帙。
東垣
元初人也。李杲,字明之,號曰東垣老人。乃易水張潔古老人之門生也。有《濟生拔粹》十書。
標本運氣歌 以下皆子和先生所作也。
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中濕土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太陽少陰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萬病能將火濕分,掣開軒岐無縫鎖。
尋十二經水火分冶
肝膽由來從火治,三焦包絡都無異;脾胃常將濕處求,肺與大腸同濕類。腎與膀胱心小腸,寒熱臨時旋商議;惡寒表熱小膀溫,惡熱表寒心腎熾。十二經最端的,四經屬火四經濕,四經有熱有寒時。攻里解表細消息,裡熱裡寒宜越竭,表熱表寒宜汁釋。濕同寒,火同熱,寒熱到頭無兩說,六分熱來壹分寒。寒熱中停真浪舌,熱寒格拒病機深,亢則害承乃制則,緊寒數熱脈正邪,標本求之真妙訣。休治風,休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當解表時莫攻里;當攻里時莫解表,表裡如或兩可攻,後先內外分多少。治濕無過似決川,此個筌蹄最分曉。感謝軒岐萬世恩,爭奈醯雞笑天小。
處治
病如不是當年氣,看與何年運氣同;只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
用藥
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專殢藥性,決不識病;假饒識病,未必得法;識病得法,工中之甲。能窮《素問》病受何氣,便知用藥當擇何味。不誦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通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經絡明認得標,運氣明認得本。求得標,只取本,治千人,無一損。
道本一源,派分三歧。
<figure> <img alt="圖一"> </figure>
學明三法,醫歸一理。
推運氣第二
夫五運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氣者,風、火、暑、濕、燥、寒也。天干取運,地支取氣。天干有十,配合則為五運;地支十二,對待則為六氣。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天地相合則為甲子。故甲子者,干支之首也。天氣終於癸,地氣終於亥,天地相合則為癸亥。故癸亥者,干支之末也。陰陽相間,剛柔相須,是以甲子之後乙丑繼之,壬戌之後癸亥繼之,三十年為一紀,六十年為一周,太過不及,斯皆見矣。然以天干兄弟次序言之,甲乙,東方木也;丙丁,南方火也;戊己,中央土也;庚辛,西方金也;壬癸,北方水也。以其夫婦配合言之,甲與己合而化土;乙與庚合而化金;丙與辛合而化水;丁與壬合而化木;戊與癸合而化火。故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詩曰:甲乙化土乙庚金,丁壬木位盡成林,丙辛便是長流水,戊癸離宮號曰心。然以地支循環之序言之,寅卯,屬春木也;己午,屬夏火也;申酉,屬秋金也;亥子,屬冬水也;辰戌醜未,屬四季土也。以其對衝之位言之,子對午,而為少陰君;火醜對未,而為太陰濕土;寅對申,而為少陽相火;卯對酉,而為陽明燥金;辰對戌,而為太陽寒水;己對亥,而為厥陰風木。故子午之歲,君火主之;醜未之歲,濕土主之;寅申之歲,相火主之;卯酉之歲,燥金主之;辰戌之歲,寒水主之;己亥之歲,風木主之。詩曰:子午少陰君火暑,醜未太陰濕土雨,寅申少陽相火炎,卯酉陽明燥金主,辰戌太陽司水寒,己亥厥陰風木舉。然五運有主運,有客運;六氣有主氣,有客氣。主運、主氣萬載而不易,客運、客氣每歲而迭遷。然則客運也,有太過焉,有不及焉。太過之年,甲、丙、戊、庚、壬,五陽干也;不及之年,謂乙、丁、己、辛、癸,五陰乾也。太過者其至先,不及者其至後。客氣也,有正化焉,有對化焉。正化之歲,謂午未寅酉辰亥之年也;對化之歲,謂子醜申卯戌己之年也。正化者令之實,對化者令之虛。假令甲子年,甲為土運,統主一年;子為君火,專司一歲。一期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乎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一期之中主運以位,而相次於下;客運以氣,而周流於上。主運者,木為初之運,火為第二運,土為第三運,金為第四運,水為第五運。客運者,假如甲己年,甲為土運,初之運即土也;土生金,二之運即金也;金生水,三之運即水也;水生木,四之運即木也;木生火,五之運即火也,每一運各主七十二日零五刻。太過之年,大寒前十三日交,名曰先天不及之年;大寒後十三日交,名曰後天平氣之年;正大寒日交,名曰齊天。一歲之內,主氣定守於六位,客氣循行於四時。主氣者,風為初之氣,火為二之氣,暑為三之氣,濕為四之氣,燥為五之氣,寒為終之氣。客氣者,假令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司地,太陰濕土為天之左間,厥陰風木為天之右間,所以面南而命其位也;太陽寒水為地之左間,少陽相火為地之右間,所謂面北而命其位也;一氣在上,一氣在下,二氣在左,二氣在右。經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地之左間為初之氣,天之右間為二之氣,司天為三之氣,天之左間為四之氣,地之右間為五之氣,司地為終之氣,每一氣各王六十日八十七刻半有奇。申子辰之年大寒日,寅初一刻交初之氣,至春分日子時之末交二之氣,至小滿日亥時之末交三之氣,至大暑日戌時之未交四之氣,至秋分日酉時之末交五之氣,至小雪日申時之末交終之氣,所謂一六天也。已酉醜之年大寒日,已初一刻交初之氣,至春分日卯時之末交二之氣,至小滿日寅時之末交三之氣,至大暑日丑時之末交四之氣,至秋分日子時之末交五之氣,至小雪日亥時之末交終之氣,所謂二六天也。寅午戌之年大寒日,申初一刻交初之氣,至春分日午時之末交二之氣,至小滿日已時之末交三之氣,至大暑日辰時之末交四之氣,至秋分日卯時之末交五之氣,至小雪日寅時之末交終之氣,所謂三六天也。亥卯未之年大寒日,亥初一刻交初之氣,至春分日酉時之末交二之氣,至小滿日申時之末交三之氣,至大暑日未時之末交四之氣,至秋分日午時之末交五之氣,至小雪日已時之未交終之氣,所謂四六天也。蓋因客運加於主運之上,主氣臨於客氣之下,天時所以不齊,民病所由生也。
<figure> <img alt="五運配五音圖"> </figure>
角,音屬木,丁壬化之。丁,陰木也;壬,陽木也。丁為少角,壬為太角。木旺於春,觸物而生,有角之義也。角者,觸也。徵音屬火,戊癸化之。戊,陽火也,癸,陰火也。戊為太徵,癸為少徵。火旺於夏,物長已極,有止之義也。徵者,止也。宮音屬土,甲己化之。甲,陽土也;己,陰土也。甲為太宮,己為少宮。土旺於長夏,位在中央,有宮之義也。宮者,中也。商音屬金,乙庚化之。乙,陰金也;庚,陽金也。乙為少商,庚為太商。金旺於秋,萬物剛強,有商之義也。商者,強也。羽音屬水,丙辛化之。丙,陽水也;辛,陰水也。丙為太羽,辛為少羽。水旺於冬,陽氣屈而陰氣伸,有舒之義也。羽者,舒也。
<figure> <img alt="五運五星圖"> </figure>
假令子午年六氣如此,余者以類推之。
在天之氣,三年一降,五年遷正司泉,降極復升。
在地之氣,三年一升,五年遷正司天,升極復降。
此圖言其六氣之定位也。經有南政、北政之說,其六氣之布令也。南政者,面南布政,以象君位,嚮明而治;北政者,面北布政,以象臣位,聽君之令。蓋六十年中,十年南政,余者皆北政也。何以言之?甲己之歲,土也。土為物之尊,五行之主,萬物非土無以生,五行非土無以備,貫統四時,寄王四季。故土運居中司天司泉之氣,皆面南而處尊也;余運居中司天司泉之氣,皆面北而處卑也。詩曰:到者司天進四地,陰陽上下定災危,後學醫流如曉得,逐年病體見根機,此之謂也。
<figure> <img alt="六氣正對化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六十年紀運圖"> </figure> <figure> <img alt="六氣配七十二候圖"> </figure>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為期歲之數也。故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二氣為一用,六十日為一氣,三月為一時,四時為一歲。經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天符 運氣相同,曰天符。
戊子、戊午、戊寅年,運氣皆火;丙辰、丙戌年,運氣皆水;己丑、己未年,運氣皆土;乙卯、乙酉年,運氣皆金;丁巳、丁亥年,運氣皆木。六十年中,有此十二年天符也。
順化 天氣生運,曰順化。
甲子、甲午、甲寅、甲申年,火下生土也;壬辰、壬戌年,水下生木也;乙丑、乙未年,土下生金也;辛卯、辛酉年,金下生水也;癸巳,癸亥年,木下生火也。六十年中有此十二順化也。
天刑 天氣克運,曰天刑。
庚子、庚午、庚寅、庚申年,火下剋金也;戊辰、戊戌年,水下剋火也;辛丑、辛未年,土下剋水也;丁卯、丁酉年,金下剋木也;己巳、己亥年,木下剋土也。六十年中,有此十二年天刑也。
小逆 運生天氣,曰小逆。
壬子、壬午、壬寅、壬申年,木上生火也;庚辰、庚戌年,金上生水也;癸丑、癸未年,火上生土也;己卯、己酉年,土上生金也;辛巳、辛亥年,水上生木也。子臨父位,於理未當,六十年中,有此十二年小逆也。
不和 運克天氣,曰不和。
丙子、丙午、丙寅、丙申年,水上剋火也;甲辰、甲戌年,土上剋水也;辛丑、辛未年,水上剋土也;癸卯、癸酉年,火上剋金也;己巳、己亥年,金上剋木也。六十年中,有此十二年不和也。
歲會 運臨木氣之位,曰歲會。
子,水位也;丙子年水運臨之。午,火位也;戊午年火運臨之。卯,木位也;丁卯年木運臨之。酉,金位也;乙酉年金運臨之。辰戌醜未,土位也;甲辰、甲戌、己丑、己未年,土運臨之。六十年中,有此八年歲會也。
太乙天符 (天符歲會相合,曰太乙天符。)
戊午、乙酉、己未、己丑,六十年中,有此四年太乙天符也。
支德符 (運與四孟月同,曰支德符。)
寅屬木,春孟月也,壬寅年木運臨之;已屬火,夏孟月也,癸已年火運臨之;申屬金,秋孟月也,庚申年金運臨之;亥屬水,冬孟月也,辛亥年水運臨之。六十年中,有此四年支德符也。
干德符 (運與文同日相合,曰干德符。)
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一年遇此二干天地德合,亦為平氣之歲也。
同天符 (太過之運加地氣,曰同天符。)
庚子、庚午年,運同司地燥金;壬寅、壬申年,運同司地風木;甲辰、甲戌年,運同司地濕土。六十年中,有此六年天符也。
同歲會 (不及之運加地氣,曰同歲會。)
辛丑、辛未年,運臨司地寒水;癸卯、癸酉年,運臨司地君火;癸巳、癸亥年,運臨司地相火。六十年中,有此六年同歲會也。
甲己土運加臨圖
初之運 甲太宮 己少宮 濕土 加風木 二之運 乙少商 庚太商 燥金 加熱火客
三之運 丙太羽 辛少羽 寒水 加濕土運
四之運 丁少角 壬太角 風木 加燥金 五之運 戊太徵 癸少徵 熱火 加寒水
乙庚金運加臨圖
初之運 乙少商 庚太角 燥金 加風木 二之運 丙大羽 辛少羽 寒水 加熱火客
三之運 丁少角 壬太角 風木 加濕土運
四之運 戊太徵 癸少徵 熱火 加燥金 五之運 甲太宮 己少官 濕土 加寒水
丙辛水運加臨圖
初之運 丙太羽 辛少羽 寒水 加風木 二之運 丁少角 壬太角 風木 加熱火客 主
三之運 戊太徵 癸少徵 熱火 加濕土運
四之運 己少宮 甲太宮 濕土 加燥金 五之運 庚太商 乙少商 燥金 加寒水
丁壬水運加臨圖
初之運 丁少角 壬太角 風木 加風木 二之運 戊太徵 癸少徵 熱火 加熱火客
三之運 己少宮 甲太宮 濕土 加濕土運
四之運 庚太商 乙少商 燥金 加燥金 五之運 辛少羽 丙太羽 寒水 加寒水
戊癸火運加臨圖
初之運 戊太徵 癸少徵 熱火 加風木 二之運 己少宮 甲太宮 濕土 加熱火客 主
三之運 庚太商 乙少商 燥金 加濕土運 地
四之運 辛少羽 丙太羽 寒水 加燥金 五之運 壬少角 丁太角 風木 加寒水
子午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 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太陽寒水) 天時(流水復冰 雪霜時降) 民病(腹痛清厥) 風
二之氣(厥陰風木) 天時(地起飄風) 民病(眩冒火)
三之氣(少陰君火) 天時(炎熾大作) 民病(疫癘盛行) 暑
上下加臨 主客勝負
四之氣(太陰濕土) 天時(雨水淋淫) 民病(濡瀉腫滿) 濕
五之氣(少陽相火) 天時(涼風愆期) 民病(瘧) 燥
終之氣(陽明燥金) 天時(寒氣肅殺) 民病(癥瘕) 火
客氣一歲而一遷 客氣應天者動
醜未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 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厥陰風木) 天時(大風數舉云偃沙飛) 民病(強直支痛夏戾筋縮) 風
二之氣(少陰君火) 天時(暄熱) 民病(血溢血泄) 火
三之氣(太陰濕土) 天時(暑雨蒸溽) 民病(黃疸) 暑
上下加臨 主客勝負
四之氣(少陽相火) 天時(熱鬱淫雨) 民病(瘧痢濕)
五之氣(陽明燥金) 天時(大涼) 民病(咳逆) 燥
終之氣(太陽寒水) 天時(大寒凜冽) 民病(厥逆禁固) 寒
客氣一歲而一遷 客氣應天者動
甲申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 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少陰君火) 天時(溫和風舉) 民病(掉眩) 風
二之氣(太陰濕土) 天時(雨降後暖) 民病(溫熱之喘) 火
三之氣(少陽相火) 天時(赤地炎蒸) 民病(暴病暴死) 暑
上下加臨 主客勝負
四之氣(陽明燥金) 天時(涼雨時降) 民病(瘧腫) 濕
五之氣(太陽寒水) 天時(霜降太涼) 民病(鬱熱之疾) 燥
終之氣(厥陰風木) 天時(雪霜風大起) 民病(目疾赤腫) 寒
客氣一歲而一遷 客氣應天者動
卯酉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 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太陰濕土) 天時(雨作風舉) 民病(瀉腫眩暈) 風
二之氣(少陽相火) 天時(溫熱) 民病(疫癘大行) 火
三之氣(陽明燥金) 天時(雨水愆期天氣燥熱 民病(癰腫) 暑
上下加臨 主客勝負
四之氣(太陽寒水) 天時(雨雹不時) 民病(泄瀉) 濕
五之氣(厥陰風木) 天時(雲物不寧) 民病(強直) 燥
終之氣(少陰君火) 天時(雨雪愆期) 民病(中熱) 寒
客氣一歲而一遷 客氣應天者動
己亥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 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少陽相火) 天時(暄暖) 民病(濕病) 風
二之氣(陽明燥金) 天時(萬物乾燥) 民病(諸熱之疾) 火
三之氣(太陽寒水) 天時(熱鬱) 民病(內熱) 暑
上下加臨 主客勝負
四之氣(厥陰風木) 天時(風雨交作) 民病(痹) 濕
五之氣(少陰君火) 天時(涼風衍期草木晚凋) 民病(瘡癢) 燥
終之氣(太陰濕土) 天時(雨雪交作寒風凜冽) 民病(痹厥) 寒
客氣一歲而一遷 客氣應天者動
己亥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 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陽明燥金) 天時(草木晚發天氣反涼) 民病(兩肋痛) 風
二之氣(太陽寒水) 天時(天氣反寒) 民病(鬱熱) 火
三之氣(厥陰風木) 天時(風火交作) 民病(眩暈嘔逆) 暑
上下加臨 主客勝負
四之氣(少陰君火) 天時(蒸溽霖雨) 民病(瀉痢) 濕
五之氣(太陰濕土) 天時(淫潰) 民病(瀉腫) 燥
終之氣(少陽相火) 天時(蟄蟲將見流水不冰) 民病(暴熱之疾) 寒
客氣一歲而一遷 客氣應天者動
天五運六氣相摩相蕩,上加下臨,六十年之紀不能齊矣。太過之紀有五,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不及之紀有五,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平氣之紀有五,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太過,則乘己所勝,而侮所不勝。侮反受邪,寡於畏也。不及則勝己者來欺之,子必為母復仇也。
發生之紀謂壬子、壬午、壬寅、壬申、壬辰、壬戌六年也。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偃木飛沙,草木早生,歲星明見,民病腹痛濡瀉,飲食上支兩脅,鬲咽不通,胃脘當心而痛,甚則忽忽眩冒巔疾。
赫曦之紀,謂戊子、戊午、戊寅、戊申四年也。歲火太過,熱氣流行,肺金受邪,陽炎沸騰,山川赤地,災惑星明見,民病咳嗽喘逆,肺痿寒熱,血溢血泄,甚則身熱膚痛。
敦阜之紀,謂甲子、甲午、甲寅、甲申、甲辰、甲戌六年也。歲土太過,濕氣流行,腎水受邪,淫雨水潦,田牧土駒,鎮星明見,民病七疝鶩溏,甚則腹大腫滿。
堅成之紀,謂庚辰、庚戌二年也。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草木晚生,不時霜降,太白星明見,民病脅痛,善恐如人將捕之,甚則皮膚皴揭。
流衍之紀,謂丙子、丙午、丙寅、丙申、丙辰、丙戌六年也。歲水太過,寒邪流行,心火受邪,雪霜凜冽,水澤冰堅,辰星明見,民病心懸如病飢,堅痞甚痛,甚則厥逆禁固。
委和之紀,謂丁丑、丁未、丁卯、丁酉四年也。歲木不及,燥氣妄行,肝反受邪,草木晚生,黃落調隕,太白星光芒,民病肋痛支滿;復則火令大舉,肺金受制,民病喘逆唾血。
伏明之紀,謂癸丑、癸未、癸卯、癸酉四年也。歲火不及,寒氣妄行,心反受邪,雪霜時降,寒氣凜冽,辰星光芒,民病吐利腥穢,食已不飢;復則濕令大舉,腎水受制,民病膝痛脛腫。
卑監之紀,謂己卯、己酉、己巳、己亥四年也。歲土不及,風氣妄行,脾反受邪,雨水愆期,大風數舉,歲星光芒,民病胃脘當心而痛;復則燥令大舉,肝木受制,民病脅痛。
從革之紀,謂乙巳、己亥二年也。歲金不及,熱氣妄行,肺反受邪,草木焦黃,天暑地熱,災惑星光芝,民病肺痿寒熱,咳血;復則寒令大舉,心火受制,民病厥心痛。
涸流之紀,謂辛丑、辛未、辛已、辛亥四年也。歲水不及,濕氣妄行,腎反受邪,陰雨淋潰,雪霜晚降,鎮星光芒,民病膝痛脛腫:復則風令大舉,脾土受制,民病腹痛濡瀉。
敷和之紀,謂丁巳、丁亥二年也。木本不及,上逢天符助之,得其平也,氣化均,民病少。
升明之紀,謂戊辰、戊戌二年也。火本太過,上逢天形克之,減而得其平也;癸巳、癸亥二年,火本不及,上逢順化,天氣生之,助而得其平也,氣化均,民病少。
備化之紀,謂己丑、己未二年,上逢太乙天符助之,得其平也,氣化均,民病少。
審平之紀,謂庚子、庚午二年上逢君火,庚寅、庚申二年上逢相火,天刑剋之,減而得其平也。乙丑、己未二年上逢順化生之;乙卯年逢天符,乙酉年逢太乙天符助之,得其平也,氣化均,民病少。
靜順之紀,辛卯、辛酉二年,上逢順化生之,得其平也,氣化均,民病少。
明形氣第三
天人之有生也,稟天地之陰陽,假父母之精血,交感凝結以為胞胎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始自襁褓,以至髫齔,迨其成童,與夫壯年,豈易然哉!故一月之孕,有白露之稱;二月之胚,有桃花之譬;及其三月,先生右腎則為男,陰包陽也;先生左腎則為女,陽包陰也。其次腎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生心,以生其勝己者,腎屬水,故五臟由是為陰。其次心生小腸,小腸生大腸,大腸生膽,膽生胃,胃生膀胱,膀胱生三焦,以生其己勝者,小腸屬火,六腑由是為陽。其次三焦生八脈,八脈生十二經,十二經生十二絡,十二絡生一百八十系絡,系絡生一百八十纏絡,纏絡生三萬四千孫絡,孫絡生三百六十五骨節,骨節生三百六十五大穴,大穴生八萬四千毛竅,則耳目、口鼻、四肢、百骸之身皆備矣。所謂四月形像具,五月筋骨成,六月毛髮生,正謂此也。至七月,則遊其魂而能動左手,八月遊其魄而能動右手,九月三轉身,十月滿足,母子分解。其中有延月生者,必生貴子;不足月日生者,必主貧薄之人。誕生之後,有變蒸之熱,長其精神,壯其骨髓,生其意智。三十二日一變蒸,生腎氣焉;六十四日二變蒸,生膀胱之氣焉,腎與膀胱屬水,其數一也。九十六日三變蒸,生心氣焉;一百二十八日四變蒸,生小腸之氣焉,心與小腸屬火,其數二也。一百六十日五變蒸,生肝氣焉;一百九十二日六變蒸,生膽氣焉,肝與膽屬木,其數三也。二百二十四日七變蒸,生肺氣焉;二百五十六日八變蒸,生大腸之氣焉,肺與大腸屬金,其數四也。二百八十八日九變蒸,生脾氣焉;三百二十日十變蒸,生胃氣焉,脾與胃屬土,其數五也。變蒸已畢,一期歲焉。齒生髮長,神智有異於前也。故曰:齒者骨之餘也,發者血之餘也,爪者筋之餘也,神者氣之餘也。籲!人身之難得者如此哉。方其幼也,有如水面之泡,草頭之露,氣血未定,易寒易熱,腸胃綿脆,易飢易飽;為母者調攝不得其宜,必不能免乎吐、瀉、驚、疳之病矣。及其長也,嗜欲既開,不能修養是以六氣迭侵於其外,七情交戰於其中,百憂累其心,萬事勞其形,一蝸之氣安能無病焉。小兒之瘡疹,大人之傷寒,尤其甚也。所以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至半百而動作衰矣,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和於陰陽,法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矣。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
五臟六腑之位
五臟者,心、肝、脾、肺、腎也。六腑者,小腸、大腸、膽、胃、膀胱、三焦也。肺最居上,為諸臟之華蓋,六葉兩耳,主藏魄。心在肺下,其體半垂,如未開蓮花,上有七孔三毛,主藏神。心下為鬲,鬲下有胃,主藏水穀。胃左有肝,左三葉、右四葉,主藏魂。膽在肝之短葉間,有精汁三合。胃右有脾,主藏意。胃下為腹,大腸當臍,右回十六曲;小腸左回疊積十六曲,主傳溲便。二腸之下為臍,臍下為膀胱,主藏溺。背脊骨節第七椎之下有二腎,左者為腎,主藏志;右為命門,主藏精。故曰:臟者,藏也;腑者,聚也。
五臟六腑之官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沒世不殆,以為天下則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故曰:心者,一身之主宰,萬事之根本也。
五臟之候
目者,肝之外候,肝氣通於目,目和則辨白黑矣。鼻者,肺之外候,肺氣通於鼻,鼻和則知香臭矣。舌者,心之外候,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口者,脾之外候,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矣。耳者,腎之外候,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矣。
五臟之竅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舌。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耳及二陰。故清陽出上竅,及氣道呼吸之間;濁陰出下竅,乃便溺傳瀉之所。
五臟所生
肺主聲,入心為言,入肺為呼,入脾為歌,入腎為呻吟,自入為哭。肝主色,入肺為白,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腎為黑,自入為青。心主臭,入肝為臊臭,入肺為腥臭,入脾為香臭,入腎為腐臭,自入為焦臭。脾主味,入心為苦,入肝為酸,入肺為辛,入腎為咸,自入為甘。腎主液,入心為汗,入肝為淚,入肺為涕,入脾為涎,自入為唾。
五臟所養
肺養皮毛,心養血脈,脾養肌肉;肝養筋膜,腎養骨髓。
四海
腦者,髓之海也。胸者,氣之海也。衝脈,血之海也。脾胃,水穀之海也。
八溪
肉之小會曰溪,謂二肘、二膝、四腕也。
一谷
肉之大會曰谷,臀是也。
藏府配經絡圖
<figure> <img alt="藏府配經絡圖"> </figure>
周流氣血不已
一經一絡各應陰陽之象
水穀化精神圖
<figure> <img alt="水穀化精神圖"> </figure>
十二經絡
(徑而直者為經支而橫者為絡)
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次注手陽明。
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下入下齒中,還出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孔,次注足陽明。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傍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俠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次注足太陰。
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次注手少陰。
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俠咽,系目系;其直者,後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次注手太陽。
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次注足太陽。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俠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俠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次注足少陰。
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越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次注手厥陰。
手厥陰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循臂內,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次注手少陽。
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抵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次注足少陽。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之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少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次注足厥陰。
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後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次注手太陰。
奇經八脈
督脈者,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絡舌。
衝脈者,起於氣衝,並足陽明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
陽蹻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陰蹻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
陽維,起於諸陽之會。
陰維,起於諸陰之交。
臟腑配五行圖
五臟屬陰——陽干為兄
甲——膽——乙肝——東方木
丙——小腸——丁心——南方火
戊——胃——己脾——中央土
庚——大腸——辛肺——西方金
壬——膀胱——癸腎——北方水
六腑屬陽
陰乾為弟
相合而為表裡
經絡配四時圖
天非純陽,亦有三陰,天以陽生陰長,而為春夏。
寅(手少陽三焦經) 巳(手厥陰心包絡經)
春(卯手陽明大腸經) 生—夏 (午手少陰心之經長絡應天手之經)
辰(手太陽小腸經) 未(手太陰肺之經)
天時十二月 人身十二經 地支十二位
申(足少陽膽之經) 亥(足厥陰肝之經)
秋酉(足陽明胃之經) 殺—冬 子(足少陰腎之經) 藏(絡應地足之經)
戌(足太陽膀胱經) 醜(足太陰脾之經)
地非純陰,亦有三陽,地以陽殺陰藏,而為秋冬。
評脈法第四
脈者,何也?莫非氣乎?氣為衛,衛行脈外;莫非血乎?血為榮,榮行脈中。然則脈之一字,果何物乎?嘗試原之,必有說矣。蓋人之妙軀渾然中處,吾身之氣血即天地之陰陽也。天地之陰陽,所以一升一降者,必有主宰者;人身之氣血,所以一周一轉者,必有統銜者焉,知此則知脈矣。古之𮕟字,從血從瓜,所以使氣血各依分派而行經絡也。今之脈字,從月從永,所以使肌肉以之長久而保天年也。脈者有三,一曰命之本,二曰氣之神,三曰形之道,經所謂天和是矣。至於折一肢、瞽一目,亦不能害生,而脈不可須臾失矣,失則絕命害生也。春之生也,吾之脈與天地之氣而同升。夏之長也,吾之脈與天地之氣而同浮。秋之殺也,吾之脈與天地之氣而同降。冬之藏也,吾之脈與天地之氣而同沉。分而言之,曰氣、曰血、曰脈;總而言之,唯脈運行氣血而已矣。是以氣血盛則脈盛,氣血衰則脈衰,氣血和則脈平,氣血亂則脈病,氣血壯則脈大,氣血微則脈小,氣血熱則脈數,氣血寒則脈遲,長人則脈長,短人則脈短,性緊則脈緊,性緩則脈緩,室女尼冠則脈濡,嬰兒稚子則脈急。脈為氣血之體,氣血乃脈之用也。然則氣血能使脈之盛衰又得以致焉,蓋因谷入於胃,脈道乃行。穀氣多,則氣血榮昌,脈亦盛矣;穀氣少,則氣血微弱,脈亦衰矣。故經曰:四時以胃氣為本,脈無胃氣則死矣。論而至此,脈之一字,豈非太乙天真之元氣乎。
三部九候圖
五行循環相生,周而復始,有如子母之親
<figure> <img alt="圖二"> </figure>
六部對待相剋,左剛右柔,有若夫婦之別
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寸應天,為上部;關應人,為中部;尺應地,為下部。一部之中,各有浮中沉三候,浮以象天,中以象人,沉以象地,三三如九,故曰三部九候也。然則寸關尺之名,何以言之?蓋人手腕後高骨為關;從關至魚際,得同身之一寸,故名曰寸部;從關至尺澤穴,得同身之一尺,故名曰尺部。寸部屬陽,實得寸內九分,陽數九也。尺部屬陰,實得尺內一寸,陰數十也。陽出陰入,以關為界,故名曰關部。然則浮中沉之名,何以取之?蓋三部之中,六府之脈常浮,府屬陽也;五藏之脈常沉,藏屬陰也;胃氣之脈常在沉浮之中,胃為主藏,六府之本也;輕手診之為浮候;重手診之為沉候;不重不輕診之為中候。故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乃可診之。先令病人端身默坐,為醫者當澄心息慮。初以中指揣按高骨關位,次下前後二指輕按消息之,中按消息之,重按消息之。然他醉莫與診視,自醉莫診他人。或有病人遠來,曾乘車而坐舟,或騎驢而跨馬,必待憩歇,久之方與診視,終不及平旦為準也。然寸部以應上焦,心肺居上也;關部以應中焦,肝脾居中也;尺部以應下焦,腎命居下也。左寸心與小腸,動脈之位君火也。右寸肺與大腸,動脈之位燥金也。左關肝與膽,動脈之位風木也。右關脾與胃,動脈之位濕土也。左尺腎與膀胱,動脈之位寒水也。右尺命門與三焦,動脈之位相火也。然以循環之序言之,則左尺水生左關木,左關木生左寸火,左寸火接右尺火,右尺火生右關土,右關土生右寸金,右寸金生左尺水,生生之意不絕,有子母之親也。然以對待之位言之,則左寸火克右寸金,左關木克右關土,左尺水克右尺火,左剛右柔,有夫婦之別也。然左手屬陽,右手屬陰,左寸君火以尊而在上,右尺相火以卑而在下,有君臣之道也。三部之中,有此自然之理,學醫者不可不盡心乎。
四時平脈應天運圖
<figure> <img alt="四時平脈應天運圖"> </figure>
天之陰陽,左升而右降,上浮而下沉,所以為四時之序也。人之氣血,春升而秋降,夏浮而冬沉,所以為四時之脈也。四時之序,謂生長化收藏也。四時之脈,謂弦鉤緩毛石也。春三月,天氣溫和,萬物發生,肝經木旺,脈來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夏三月,天氣暑熱,萬物盛長,心經火旺,脈來盛去衰,前屈後居,故曰鉤。秋三月,天氣清涼,萬物凋零,肺經金旺,脈來輕虛以浮,故曰毛。冬三月,天氣凜冽,萬物閉藏,腎經水旺,脈來沉濡而滑,故曰石。《經》曰:春日浮,如魚之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以其脈應天地之運,所以有規矩權衡之譬也。應時而見曰太平,過曰病,不及曰病,反時而見曰死。謂春得秋脈,秋得夏脈,夏得冬脈,冬得長夏脈,長夏得春脈,五行相剋,鬼賊之脈見也。脈有胃氣曰平,故曰微弦、微鉤、微毛、微石,五臟兼胃氣而見也。脈無胃氣曰死,故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如摶,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浮,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劈,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真脾脈至,如屋漏雀啄,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是不兼胃氣也。故人以脈氣為宗,以胃氣為本也。
氣血流轉分晝夜圖
<figure> <img alt="氣血流轉分晝夜圖"> </figure>
司天不應脈圖
<figure> <img alt="司天不應脈圖"> </figure>
男子尺脈常弱圖
<figure> <img alt="男子尺脈常弱圖"> </figure>
女子尺脈常盛圖
<figure> <img alt="女子尺脈常盛圖"> </figure>
經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男子負陰而抱陽,女子負陽而抱陰。南方陽也,北方陰也。男子面南而生,則兩寸在南而得其陽,故寸脈洪大,而尺脈微弱也。女子面北而生,則兩寸在北而得其陰,故寸脈微弱,尺脈洪大也。男得女脈為不足,女得男脈為太過。《脈訣》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正謂此也。
六部主位圖
<figure> <img alt="六部主位圖"> </figure>
經曰: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其脈乍大、乍小、乍短、乍長。蓋冬至之後,若得第一甲子,乃大寒中氣日也。自大寒至春分六十日,正初之氣分也;其時草木方生,風令皷折,萬物未有定象,故脈大小長短不一也。復得甲子,陽明旺,其脈浮大而短,乃第二甲子,正春分至小滿六十日二之氣分也;其時草木雖生而未茂盛,陽氣清明,故脈浮大而卻短也。復得甲子,太陽旺,其脈洪大而長,乃第三甲子,正小滿至大暑六十日三之氣分也;其時萬物茂盛,陽氣極熱,故脈洪大而又長也。復得甲子,太陰旺,其脈緩大而長,乃第四甲子,正大暑至秋分六十日四之氣分也;其時濕熱變作,林木津潤,故脈緩大而長也。復得甲子,少陰旺,其脈緊細而微,乃第五甲子,正秋分至小雪六十日五之氣分也;其時草木凋零,天地肅殺,故脈紫細而微也。復得甲子,厥陰旺,其脈沉短以敦,乃第六甲子,正小雪至大寒六十日終之氣分也;其時萬物閉密,陽氣伏藏,故脈沉而短,反敦厚也。
六氣客脈圖
<figure> <img alt="六氣客脈圖"> </figure>
六步主位之脈,一定而不移,合乎四時之氣候也。六分客氣之脈,一換而即遷,加乎四時之氣候也。然主勝則逆,客勝則從,且今歲丁酉太陰濕土居初之氣分,若主氣風木旺,則人脈當弦;若客氣濕土旺,則人脈當緩,推此可知餘歲矣。又如己亥年陽明燥金居初之氣分,若主氣風木旺,則天氣溫和,人脈當弦;若客氣燥金旺,則天氣清涼,人脈當澀。粗工不識氣運之加臨,不察主客之勝負,便以為春得秋脈,金剋木而當死,可謂謬矣籲。刻舟而求劍,膠柱而調瑟,豈可與言醫哉。
婦人陰搏陽別有子脈圖
<figure> <img alt="婦人陰搏陽別有子脈圖"> </figure>
小兒食指辨三關色圖
<figure> <img alt="命關 氣關 風關"> </figure>
小兒乳抱之時,未能飲食,不可診脈,但以食指三節為三關辨驗之。黃赤為熱,青黑為痛,白為寒。見於氣關者,主在內之疾;見於風關者,主在外之疾;見於命關者,不治。
脈位輕重
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浮短而澀者,肺脈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浮大而散者,心脈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中而和緩者,脾脈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相平,沉弦而長者,肝脈也;按之至骨,沉濡而滑者,腎脈也。
脈息遲數
人一呼脈二動,一吸脈二動,呼吸定息脈又一動。蓋呼出心與脈,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故一息脈五動曰平,五臟俱有氣也。一息脈六動曰數,數則為熱。一息脈三動曰遲,遲則為寒。脈來數,而時一止後來曰促,主積聚、氣痞、憂思所成。脈來緩,而時一止後來曰結,主傷寒熱痢,下之則平也。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後動曰代,代者死脈也。《脈經》曰:脈一動一止者,兩日死;脈兩動一止者,四日死;脈三動一止者,六日死;脈四動一止者,八日死;脈五動一止者,十日死;脈十動一止者,一年後春草生而死;二十動一止者,二年後清明節而死;三十動一止者,三年後立秋節而死;四十動一止者,四年後小麥熟而死;五十動一止者,五年後草枯水寒時而死。聖人斷生死之訣,有此徵驗,乃不傳之秘也。
七表屬陽
<figure> <img alt="圖三"> </figure>
浮脈者,輕手乃得,重手不見,動在肌肉以上,曰浮。浮以候表,脈見諸陽為表熱;諸陰為表寒,又為風、為氣盛、為血虛。
<figure> <img alt="圖四"> </figure>
芤脈者,浮大而軟,按之中空,兩邊實,曰芤。芤主熱盛失血,寸芤則吐血,微則衄;關芤則腸癰下血;尺芤則大便血,微則小便血,甚則俱下。
<figure> <img alt="圖五"> </figure>
滑脈者,往來前卻,流利如珠,浮中如有力,與數相似,曰滑。滑為熱,為伏痰,為宿食,為吐逆,為經閉。
<figure> <img alt="圖六"> </figure>
實脈者,大而長沉,沉浮皆得其數,曰實。實為甚熱,為嘔,為痛,為喘。
<figure> <img alt="圖七"> </figure>
弦脈者,如張弓弦,按之不移曰弦,為風,為勞,為拘急,為脅痛。
<figure> <img alt="圖八"> </figure>
緊脈者,按之如轉索之無常,曰緊。緊脈主痛;與實數相兼,則為熱痛;與微細相兼,則為寒痛。
<figure> <img alt="圖九"> </figure>
洪脈者,極大而數,舉按滿指,狀如群波之湧,曰洪。洪主陽盛熱極。
八里屬陰
<figure> <img alt="圖十"> </figure>
微脈者,若有若無,極細而軟,曰微。多兼於遲,主於陰寒,或傷寒蓄熱在裡。脈道不利,亦見微細濡弱之脈,不可以為寒,當以標本別之。
<figure> <img alt="圖十一"> </figure>
沉脈者,重手乃得,輕手不見,動在肌肉以下,曰沉。沉為里,為水,為寒。
<figure> <img alt="圖十二"> </figure>
緩脈者,比浮而大,縱緩不緊,似遲而小疾,曰緩。緩為傷風自汗,為眩暈、不仁。
<figure> <img alt="圖十三"> </figure>
澀脈者,細而遲,往來難且散,如刀刮竹皮,曰澀。澀主液、血衰,亦主心痛。
<figure> <img alt="圖十四"> </figure>
遲脈者,脈來三至,日遲。遲則為寒;或傷寒亡液過極,脈亦遲也。
<figure> <img alt="圖十五"> </figure>
伏脈者,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曰伏。伏三伏痰為留飲,為畜水,為溏泄。
<figure> <img alt="圖十六"> </figure>
濡脈者,極軟而浮細,曰濡。為自汗,為氣弱。
<figure> <img alt="圖十七"> </figure>
弱脈者,極軟而細沉,曰弱。弱為氣血俱虛,形氣不足。
斷生死訣
汗出發潤,喘不休者,肺先絕也。
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者,心先絕也。
唇吻反青,四肢漐習者,肝先絕也。
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脾先絕也。
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腎先絕也。
汗出如油,喘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者,命門絕也。
陽氣前絕,陰氣後竭,其人死,身色必青。
陰氣前絕,陽氣後竭,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卷下
察病機第五
五運主病
諸風掉眩,皆屬肝木。
掉:搖也;眩:昏亂旋運也,風主動故也。所以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故火本動也,焰得風,自然旋轉。如春分至小滿而為二之氣分,風火相搏,則多起飄風,俗謂之旋風是也,四時皆有之。由五運六氣千變萬化,沖蕩擊搏,推之無窮,安得失時而便謂之無也,但有微甚而已。人或乘車、躍馬、登舟、環舞,其動不止,而左右紆曲。《經》曰:曲直動搖,風之用也,眩運而嘔吐者,風熱甚故也。
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
人近火氣者,微熱則癢,熱甚則痛,附近則灼而為瘡,皆火之用也。或癢痛如針輕刺者,猶飛迸火星灼之然也,癢者美疾也。故火旺於夏,而萬物蕃鮮榮美也,炙之以火,漬之以湯,而癢轉甚者,微熱之所使也。因而癢去者,熱令皮膚寬緩,腠理開通,陽氣得泄,熱散而去故也。或夏熱皮膚癢,而以冷水沃之不去者,寒能收斂,腠理閉密,陽氣鬱結不能散越,怫熱內作故也。癢得爬而解者,爬為火化,微則亦能令癢,爬令皮膚辛辣,而屬金化辛能散,故金化見而火力分解矣。或云痛為實,癢為虛,非謂虛為寒也,正謂熱之微甚也。或疑瘡瘍皆屬火熱,而反腐出膿水者何也?猶穀肉果菜,熱極則腐爛而潰為汗水也。潰而腐爛者,水之化也。所謂五行之理,過極,則勝己者反來制之,故火熱過極,則反兼於水化。又如鹽能固物,令不腐爛者,鹹寒水化,制其火熱,使不過極,故得久固也。萬物皆然。
諸濕腫滿,皆屬脾土。
地之體也,土濕過極則痞塞腫滿,物濕亦然,故長夏濕土,則庶物隆盛也。
諸氣膹郁、病痿,皆屬肺金。
膹:膹滿也;郁:謂奔迫也;痿:謂手足痿弱,無力以運動也。大抵肺主氣,氣為陽,陽主輕清而升,故肺居上部,病則其氣膹滿,奔迫不能上升,至於手足痿弱,不能運動。由肺金本燥,燥之為病,血液衰少,不能榮養百骸故也。《經》曰:目得血而能視,掌得血而能握,指得血而能攝,足得血而能步,故秋金旺則霧氣蒙郁,而草木萎落。病之象也,萎猶痿也。
諸寒收引,皆屬腎水。
收斂引急,寒之用也,故冬寒則拘縮矣。
六氣為病
諸暴強直,支痛緛戾,裡急筋縮,皆屬於風。(厥陰風木,乃肝膽之氣也。)暴:卒也。強直:堅勁也。支痛:支持也,謂堅固支持,筋攣不柔而痛也。緛:縮也。戾:乖戾也,謂筋縮裡急,乖戾失常而病也。然燥金主於緊斂,短縮勁切,風木為病反見燥金之化者,由亢則害,承乃制也。況風能勝濕而為燥也,風病勢甚而成筋緩者,燥之甚也,故甚者皆兼於燥也。
熱類
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大,鼓之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窒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妄,衄衊血汗,皆屬於熱。(少陰君火之熱,乃真心小腸之氣也。)
喘:火氣甚為夏熱;衰為冬寒。故病寒則氣衰而息微;病熱則氣盛而息粗,而為喘也。
嘔:胃膈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也。吐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而肝木自甚,故為酸也。如飲食熱,則易於酸矣。或言吐酸為寒者,誤也。且如酒之味苦而性熱,能養心火,故飲之則令人色赤氣粗,脈洪大而數,語澀語妄,歌唱悲笑,喜怒如狂,冒昧健忘,煩渴嘔吐,皆熱證也。其吐必酸,為熱明矣。況熱則五味皆厚,經曰:在地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熱食則味皆厚也,是以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腎熱則口咸,或口淡者胃熱也。胃屬土,土為萬物之母,胃為五臟之本。故傷生冷堅硬之物,則令人噫醋吞酸,猶寒傷皮毛,能令陽氣壅滯,而為病熱也。俗醫妄以為冷,主溫和脾胃,而獲愈者,猶傷寒用桂枝麻黃藥發表令汗出而愈也。若久吐酸不已,則不宜溫之,當以寒藥下之,後以涼藥調之。所以中酸而不宜食油膩之物者,蓋因能令氣之壅塞也。
暴注:卒瀉也,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火性疾速故也。
下迫:裡急後重也,火能燥物,能令下焦急迫也。
轉筋:熱燥於筋而筋轉也。或言轉筋為寒者,誤也。所謂轉者,動也,陽動陰靜,熱證明矣。霍亂吐瀉之人,必有轉筋之證。大法吐瀉煩渴為熱,不渴為寒,霍亂轉筋而不渴者,未之有也。或曰以溫湯漬之則愈,以冷水沃之則劇,何也?蓋溫湯能令腠理開發,熱氣消散,轉筋即止;冷水能令腠理閉密,熱氣鬱塞,轉筋不止。世俗見溫湯漬之而愈,妄疑為寒也。
小便渾濁:天氣寒則水清潔,天氣熱則水渾濁,如清水為湯則自白濁也。
腹脹大鼓之如鼓:氣為陽,熱盛則氣盛,故腹脹滿也。癰:淺而大也。經曰:熱勝血則為癰膿也。
疽:深而惡也。
瘍:有頭,小瘡也。
疹:浮小,癮疹也。
瘤:氣赤瘤丹,熛熱勝氣也。
結核:熱氣鬱結,堅硬如果中核也,不必潰發,但令熱氣散,自然消也。
吐下霍亂:三焦為水穀傳化之道路,熱氣甚則傳化失常,而吐瀉霍亂也。或言吐瀉為寒者,誤矣。大法吐瀉煩渴為熱,不渴為寒。或熱吐瀉始得之,亦有不渴者;若不止則亡液,而後必渴。或寒本不渴,若亡津液過多,則亦燥而渴也。大抵完穀不化而色白,吐利腥穢,澄徹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脈沉細而遲者,寒證也。如小兒病熱吐利,乳未消而色尚白,不可便言為寒,當以飲食藥物之色別之,若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小便赤黃,吐利煩渴,脈洪大而數者,熱證也。蓋瀉白為寒,余皆為熱瀉。白者,肺金之色也。由寒水甚而制火,不能平金,肺金自甚,故色白也。瀉青者,肝木之色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木自甚,故色青也。如傷寒少陰下利青水,色純青,仲景以大承氣湯下之,為熱明矣。瀉黃者,脾土之色也。由火盛水衰,脾土自旺,故色黃也。瀉紅者,心火之色也。瀉黑者,腎水之色也。由亢則害,承乃制,火熱過極,反兼水化制之,故色黑也,下利色黑者即死。又如瘡癤,皆屬火熱,其本一也,其標則有五焉。以其在皮膚之分屬肺金,故出白膿;以其在血脈之分屬心火,故為血癤;以其在肌肉之分屬脾土,故出黃膿;以其在筋之分屬肝木,故其膿色帶蒼;深至骨屬腎水,故紫黑血也。若以下痢黑者為寒,然則瘡癤之出紫黑血者亦為冷歟?又如痢本濕熱之相兼也,舉世皆言赤痢為熱,白為寒者,誤之久矣。殊不知陰陽之道,猶權衡也,一高則必一下,一盛則必一衰,故陽盛者陰必衰,陰盛者陽必衰,自然之理也。豈有陰陽二氣俱盛於腸胃,而同為赤白之痢乎?夫痢何也?蓋因六七月間,世之穀肉果菜濕熱太盛,人食之,感其毒氣於腸胃,而化為汗水,腐爛為膿血,而下赤白也。治痢之法,當以苦寒之藥治之。如晉朝錢仲陽,處香連丸以治小兒之痢,深得玄理。木香苦溫,黃連苦寒,苦能燥濕,寒能勝熱,溫能開發腸胃之鬱結,愈痢多矣。今世俗醫,但以辛熱薑桂之藥,以治諸痢。病之微者,能令腸胃開通,鬱結消散,苟獲一愈;病之甚者,怫熱不開,痢疾轉盛,輕則為小溲不通水腫之疾,重則為瞀亂之病而死矣。深可嘆哉。又如婦人赤白帶下之病,同乎痢也。蓋人有十二正經,脈有奇經八脈。帶脈者,奇經之一也,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如束帶然。婦人下焦濕熱太甚,津液湧溢,從帶脈淋瀝而下也。舉世皆言白帶為寒者,亦誤矣。凡病此者,必頭目昏眩,口苦舌乾,咽嗌不利,小便赤澀,大便秘滯,脈實而數,皆熱證也。治帶下之法,亦以辛苦寒藥為主,不可驟用燥熱之藥,以損人生命也。又如酒蠱而大便濡瀉者,亦由濕熱也。或水腫,或發黃,皆濕熱也。嗚呼!人既有形,不能無病;有生,不能無死。然醫者,但當按法治之,若標本不明,陰陽不審,誤投湯藥,實實虛虛,而死者是誰之過歟?故曰世無良醫,枉死者半,詎不誣矣。
瞀:神昏而氣濁也。
郁:熱極則腠理鬱結,而氣道不通也。
腫脹:陽熱太甚,則腫滿䐜脹也。如六月庶物隆盛,腫脹之象明可見矣。
鼻窒:謂鼻塞也。傷風寒於腠理而為鼻塞者,塞能收斂,陽氣不通暢也。人側臥則下竅通利,上竅反塞者,謂陽明之經左右相交於鼻也。
鼽:鼻出清涕也。
衄:鼻出血也。
血溢:血出於上竅也。
血泄:血出於下竅也。
淋:熱客膀胱,小便澀痛也。或曰小便澀而不通為熱,遺溲不禁為冷。豈知熱甚客於腎部,干於足厥陰之經,廷孔鬱結極甚,氣液不能宣通,故痿痹而神無所用。津液滲入膀胱而為溲也,如傷寒少陰熱極則遺溲,其理明矣。世傳眾方又有冷淋之說,可笑也已。及觀其所治之方,還用榆皮、瞿麥苦寒之藥,其說雖妄,其方乃是由不知造化變通之理,宜半認是而作非也。學不明,而欲為醫,難矣哉!
悶:大便澀滯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木生風,風能勝濕,熱能耗液故也。
身熱惡寒:邪熱在表,而反惡寒也。故仲景治傷寒之法,以麻黃湯汗之。或曰寒在皮膚,則熱在骨髓;熱在皮膚,則寒在骨髓,此說非也。
戰慄:謂火熱過極,反兼水化制之,故戰慄而動搖也。傷寒日深,大汗將出,必先戰粟,熱極故也。人恐懼而戰慄者,恐則傷腎,水衰故也。
驚:心卒動而不寧也。
惑:疑惑而志不一也。
悲:謂心火熱盛則凌肺金,金不受制,故發悲哭也。悲哭而涕淚俱出者,如火熱鍊金,反化為水也。是以肝熱甚則出泣;心熱甚則出汗;脾熱甚則出涎;肺熱甚則出涕;腎熱甚則出唾;猶夏熱太盛則林木流津也。
笑:心火熱盛,喜志發也。或以輕手擾人脅肋、膕腋,令癢而笑者,擾亂動撓,火之化也。
譫:多言也。心熱神亂,則語言妄出也。
妄:狂妄也。心熱神昏,則目有所見也。
衄衊血汗:謂鼻出紫黑血也。
濕類
諸痙強直,積飲,痞隔中滿,吐下霍亂,體重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也。)
痙:痓也,強直,謂強項也。太陽經中濕,則令人項強,有汗者曰陰痓,仲景所謂柔痙是也;無汗者曰陽痓,仲景所謂剛痙是也。
積飲:謂留飲也。
痞:否也。謂氣不升降也。如否卦,陽在上,陰在下,則天地閉塞矣。
隔:阻滯也。腸胃濕甚,則傳化失常也。
中滿:土位中央,濕則令人中焦滿也。
吐下霍亂:謂腸胃濕飲相兼故也。
體重:清陽為天,濁陰為地,濕土為病,體重宜也。
胕腫:濕勝於下也。
肉如泥:按之不起,濕勝於身也。
火類
諸熱瞀瘛,暴瘖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胕腫疼酸,氣逆衝上,禁慄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湧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瞤瘛,暴病暴死,皆屬於火。(絡三焦之氣也。少陽相火,乃心也。)
瞀:昏也。君火化同。
瘛:熱令肌肉跳動也。
暴瘖:卒啞也。心火熱盛,上克肺金,不能發聾也。
冒昧:昏憒也。
躁擾:謂熱盛於外,手足不寧也。
狂越:謂乖越禮法而失常也。經曰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罵詈不避親疏。熱極故也。
罵詈:言之惡也。水數一,道近而善;火數二,道遠而惡,心火熱極,則發惡言也。
驚駭:君火化同。
胕腫:熱勝於內也。
疼酸:痠疼者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故也。
氣逆衝上:火氣炎上也。
禁慄如喪神守:慄,戰慄也,禁冷也;如喪神守,火極而似水化也。
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其聲也。
嘔、瘡瘍:君火化同。
喉痹:熱客上焦而咽嗌腫也。
耳鳴:熱沖聽戶耳中作聲也。
聾:水衰火盛,氣道閉塞,耳不聞聲也。微則可治,久則難通。
嘔湧溢食不下:胃膈熱盛,火氣炎上之象也。
目昧不明:五臟熱極,則目昏不能視物也。
瞤瘛:惕跳而肉動也。
暴病暴死:火性疾速故也。由其平日飲食、衣服、性情、好惡,不循其宜而失其常,久則氣變興衰而為病也。蓋因腎水衰虛,心火暴盛,本不能制之,熱氣怫鬱,心神昏冒,則筋骨不用,卒倒而無所知也。若熱甚至極,則死;微則發過如故,俗云暗風。若氣血鬱結,不得宣通,鬱極乃發,若一側得通利,否者痹而癱瘓也。
燥類
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陽明燥金,乃肺與大腸之氣也。)
澀:遍身澀滯,不滑澤也。
枯:不榮生也。
涸:不通流也。
干:不滋潤也。
勁:不柔和也。
皴揭:皮膚開裂也,皆血液病爾。
寒類
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頹疝,堅痞腹滿急痛,下痢清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足太陽寒水,乃腎與膀胱之氣也。)
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如天氣寒,則水自然澄清也。
癥:氣聚之積,或聚或散,無有常處也。
瘕:血結之塊,蓋由女子月水沉滯,久而成瘕也。《經》曰: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然則血瘕亦有熱者也,當以標本明之。
頹疝:足厥陰經受寒,則陰腫也。
堅痞腹滿急痛:如水寒則冰,堅硬如地也。
下利清曰:水寒則清淨明白也。
食已不飢:胃熱能消穀,寒則不能消穀,食雖已而亦不飢也。
吐利腥穢:寒水甚而制火,不能平金,肺金自盛,故水腥也。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謂手足蜷攣而冷也。
理傷寒第六
夫寒者,天地殺厲之氣也。秋之霧露,冬之霜雪,皆寒邪也。是以辛苦之徒起居不由乎節,飲食不順乎時,感其霧露之氣,則其邪淺;感其霜雪之氣,則其邪深。感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邪藏於肌肉之間,伏於榮衛之內,至春因溫暖之氣而發者,名曰溫病;至夏因暑熱之氣而作者,名曰熱病。傷寒也,溫病也,熱病也,一理而已。若乃疫癘之疾,稍有不同者,蓋因春應溫而反涼,夏應熱而反冷,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四時不正之氣也。感其春夏不正之邪,則為溫疫;感其秋冬不正之邪,則為寒疫。然其經絡傳受,表裡受證,與傷寒同也,俗云時氣病爾。經總之曰傷寒,所以謂之大病者,害人最速也。軒岐以下得其治法之秘者,惟仲景一人而已。厥後守真先生不遵其桂枝麻黃髮表之藥,自制雙解通聖奇涼之劑,非不同也,時有異也,彼一時也。奈五運六氣有所更,世熊居民有所變。天以常靜,人以常動,動則屬陽,靜則屬陰。清平之世同木化也,雖有辛熱之藥,不生他證;擾鑲之世同火化也,若用辛熱之藥,則發黃出斑,變壞之病作矣。蓋人內火既動,外火又侵,所以辛熱發汗不如辛溫,辛溫發汗不如辛涼之藥,發汗一劑而立愈。以辛熱之藥發汗,輕者必危,重者必死,可不謹哉。
六經傳受
傷寒一日,足太陽膀胱經受證,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足陽明胃之經受證,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三日足少陽膽之經受證,故胸脅痛而耳聾;四日足太陰脾之經受證,故腹滿而嗌乾;五日足少陰腎之經受證,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足厥陰肝之經受證,故舌卷而耳聾囊縮。至七日足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腹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邪皆去,病漸愈矣。此傳經之定序也。亦有太陽經至了不傳者,當以脈證別之。或曰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何也?曰傷寒之邪,多於足經,而其病甚;少於手經而其病微,故不特言手經,但寄於足經而已。三日以前在表,法當汗之;三日以後在裡,法當下之。亦有二三日便有里證,而當下之者;亦有七八日尚有表證,而當汗之者,豈可拘以日數哉。是以聖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說其大概,此之謂也。其有兩感於寒者,必不免於死,謂表裡相傳也。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身熱腹滿,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陰與厥陰俱病,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而死矣。調理之法,當分表裡治之。
汗氣傳染
《養生至寶書》云:近穢氣,觸真氣;近死氣,亂生氣。深有旨哉。孫真人云:乘馬遠行至暮,當以沐浴更衣,方可近於嬰兒處所;若感其氣,則為急驚風搐。又曰:步踐糞穢之履,勿使近於嬰兒,若感其氣,則為天吊傷寒;大汗將出,當以艾灸席隅,以闢其氣,不然感其汗氣,則傳染矣。所以多染侍奉勞役之人者,由其神虛氣怯,易為撓亂故也。如剝死馬者,感其毒氣而為馬氣之疾,其理同焉。
內外傷辨
外有風寒暑濕,內有飢飽勞逸。或曰勞役,非也。勞,倦也;逸者,閒逸也。西山記曰:久勞,則安閒以保極力之處;久逸,則導引以行積滯之氣。
表裡證
病在身體四肢為表證,發熱、惡寒、頭痛是也。病在胸腹之內為里證,譫語、煩渴、腹滿是也。病在脅肋間為半表半裡證,胸脅痛而耳聾是也。
主療心法
傷寒表證,當汗而不可下;里證,當下而不可汗;半在表半在裡,則當和解不可發汗吐下;在上則湧之,在下則泄之。傷寒表實,無汗,頭項痛,腰脊強,身熱惡寒,肩背拘急,手足指末微厥,脈浮緊而澀,當以清解散加天水散汗之。傷風表虛,自汗,頭項強痛,肢節煩疼,鼻鳴乾嘔,惡風手足溫,脈浮緩,當以通解散或天水散解之。或表虛,或表實,但口乾煩渴者,悉宜雙解散汗之。汗後餘熱不解,以涼膈散退之。或日深,或日淺,但有表證而脈沉數者,先以天水連翹飲子清之,待脈浮而裡熱減,然後以雙解散汗之。傷寒表不解,脈浮,小便不利,微熱口乾,以五苓散分之。表熱多,裡熱少,益元一、涼膈半和解之。裡熱多,表熱少,涼膈一、益元半調之。若表裡俱熱,頭痛口乾,自汗不止者,白虎湯治之。或半在表,半在裡,往來寒熱,口苦舌乾,耳聾,乾嘔,胸脅痞痛,小柴胡湯和解之或膈熱嘔吐不止者,半夏橘皮湯治之。或飲水不止,以成濕熱,大便泄瀉,小便赤澀,腹滿急痛,頭痛口乾者,桂苓甘露飲主之。或濕熱內余而成下痢頻並少腹而痛者,黃連解毒湯治之。傷寒日深,表裡熱勢極甚,心下急,郁微煩,或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下痢;或陽明病多汗;或太陰腹滿實痛;或少陰下痢清水,心下痛而口乾;或無表裡證,但發熱七八日,脈須浮數,宜雙除表裡之熱,大柴胡湯微下之,或加小承氣湯尤妙。傷寒日深,裡熱極甚,日晡潮熱,譫言,妄語,發狂,腹滿實痛,法當大承氣湯下之,或用三一承氣湯尤良。舌黑者,十死一生。此調理傷寒之正法也。世之庸醫不知標本,不明經絡,當汗而反下之,當下而反汗之,所以損人生命不為少矣籲。人之死者,豈皆命也,亦由庸醫誤殺之也。若傷寒表證實具,誤以大承氣下之太早,使表熱裡寒,下利清穀不化者,當急救里,白朮調中湯止之;待利止里和,隨其表證之虛實而治之也。誤以巴豆丸藥下之,使表熱裡虛,脅熱下利者,當以五苓散治之;若不下利,表熱乘虛入里,結於心下,脈浮,滿而痛者,名曰小結胸,當以小陷胸湯治之。從心下至小腹堅滿硬痛,脈沉緊數,日晡潮熱,不可按者,名曰大結胸,當以大陷胸湯下之;脈浮者不可下,下之則死,當以小柴胡湯加小陷胸湯解之。傷寒半表裡之證,誤以大承氣湯下之太早,表熱乘虛入里,結於心下,滿而不痛者,名曰痞氣,或下利而小便不通,或嘔噦而心煩不止,當以生薑湯調五苓散,連進四五服即愈。或不愈者,必作實熱,關脈沉數,譫妄者,當以大黃黃連瀉心湯治之。或飲水過多,水停心下,小便不利,濕熱內作,其人頭汗出,身無汗,際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身目發黃也。未黃者,茵陳湯調五苓散,以分其小便;已黃者,當以茵陳蒿湯下之,當下如爛魚腸肚及膠膘等物,小便多出金汁即愈也。或發黃而兼發斑者,茵陳蒿湯加大承氣湯下之。或發黃而兼結胸者,茵陳蒿湯加大陷胸湯下之。或不腹脹滿而痛,小便自利,大便黑色者,有瘀血而發黃也,當以茵陳蒿湯加桃仁承氣湯下之。或傷寒日深失下,以致蓄熱在裡,陽厥極深,表有斑疹,身痛不可忍,手足清冷,目赤口乾,譫語呻吟,脈微不見,此乃陰耗陽竭之證也。下之即死,不下亦死,醫者到此,殺人活人一彈指間,按法當以涼膈散加黃連解毒大作劑料,養陰退陽,待心胸復暖脈氣漸生,然後以三一承氣湯下之,下後熱未愈,涼膈散調之。朱奉議編《南陽活人書》不識此證,乃曰:火極似水,陽極似陰。而妄以為陰毒冷病,誤用真武湯、附子之藥,死人不為少矣。傷寒日深,大汗將出,先發戰者,由水升火降,氣和而愈矣。戰而有汗者,津液不衰也;戰而無汗者,津液已衰也。傷寒瘥後,當節飲食,慎起居。若梳頭洗面,憂思恚怒,其熱復來,謂之勞復,當以雙解散清之。若飲食太多,其熱復作,謂之食復,當以小承氣湯下之。若食羊肉者難治。
演治法第七
<figure> <img alt="圖十八"> </figure>
論標本
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又曰:知本知標,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蓋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又曰:為病之氣為本,受病之經絡臟腑為標。又曰先病為本,後病為標,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或本而標之,或標而本之,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七方
大、小、緩、急、奇、偶、復。
大方之說有二:病有兼證,而邪不專,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病在腎肝之下而遠者,宜分兩多而頓服之。
小方之說有二:病無兼證而邪氣專,宜君一、臣二之小方。病在肺之上而近者,宜分兩少而頻服之。
緩方之說有五:有甘以緩之之緩方,知糖、密、棗、葵、甘草之屬,取其甜能戀膈也。有丸以緩之之緩方,蓋丸之比湯,散氣力宣行遲故也。有無毒治病之緩方,蓋性無毒則功自緩矣。有品件群眾之緩方,如萬病丸,七八十味更相拘制,各不得騁其性也。有補上治上之緩方,補上治上,制之以緩,故曰治心肺之病不厭頻而少。
急方之說有五: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中風牙關緊急,漿粥不入,用急風散之屬是也。有藥性急烈之急方,如溲便閉塞,借備急丹以攻之是也。有湯散蕩滌之急方,湯散之比丸下咽易散故也。有藥性有毒之急方,蓋有毒之藥能上湧下泄,可以奪病之大勢也。有補下治下之急方,蓋補下治下,制之以急,故曰治腎肝之病不厭頻而多。
奇方之說有二:有古之單方之奇方,獨用一物是也。有數合陽數之奇方,一、三、五、七、九皆陽數也,故奇方宜下、不宜汗。
偶方之說有二:有古之複方之偶方,兩物相配是也。有數合陰陽之偶方,二、四、六、八、十皆陰數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複方之說,有一方、二方、三方之複方,如調胃承氣湯;加連翹、黃芩、梔子、薄荷為涼膈散;再加防風、荊芥、石膏、滑石、桔梗、川芎、麻黃、當歸、芍藥、白朮為通聖散;有分兩均齊病複方,如胃風湯各等分是也。
十劑
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
宣:鬱而不散為壅,必宣劑以散之,生薑、橘皮之屬是也。又曰以君召臣曰宣,宣則湧劑,如瓜蒂散亦宣劑也。
通:留而不行為滯,必通劑以行之,防己、朮、通之屬是也。又曰溲、便、淋、悶,宜用八正散以通之,亦通劑也。通為輕,而瀉為重也。
補:不足為弱,必補劑以扶之,黃耆、羊肉之屬是也。又曰陽虛則補以乾薑、附子,陰虛則補以大黃、硝石,亦補劑也。
瀉:有餘為塞,必瀉劑以逐之,如大黃、巴豆之屬是也。又曰甘遂、牽牛亦瀉劑也。
輕:實則為壅,必輕劑以揚之,麻黃、葛根之屬是也。又曰如嚏藥解表亦輕劑也。
重:快則氣浮,必重劑以鎮之,如磁石、鐵粉之屬是也。又曰如癇涎,疾宜代赭石以縋之,亦重劑也。
滑:澀則氣著,必滑劑以利之,如冬葵、榆皮之屬是也。又曰大便結燥,治以桃仁、郁李;小便淋澀,治以車前、滑石,亦滑劑也。
澀:滑則氣脫,必澀劑以救之,如龍骨、牡蠣之屬是也。又曰如寢汗不止,澀以麻黃根、防己;滑瀉不止,澀以枯白礬、罌粟殼;如喘嗽上奔,以韭汁、烏梅煎寧肺散,亦澀劑也。
燥:濕氣淫勝,必燥劑以除之,如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又曰如干薑、官桂能治積寒久冷;如蒼朮、白朮、陳皮、木香皆能除濕;如黃連、黃柏、黃芩、山梔子,味苦屬火,苦能燥濕,亦燥劑也。
濕:津耗為枯,必濕劑以潤之,如紫石英之屬是也。又曰硝味鹹寒,木屬真陰之水,誠濡枯之上藥,亦濕劑也。 中風
大中風者,百病之長也,善行而數變。《脈訣》云熱極生風深有理焉。蓋因以火為本,以風為標,心火暴甚,腎水必衰,肺金既摧,肝木自旺。所中風者,非由外傷於風耳,由平日飲食起居,性情好惡,不修其宜而失常,久則氣變興衰,以便陽盛陰虛而為病也。中腑者多著四肢,使人手足癱瘓,不能運動也。中藏者多滯九竅,使人口眼喎斜,舌謇不語,大小便不通也。治法先以降心火為主,或清心湯,或瀉心湯,大作劑料服之,心火降則肝木自平矣,次以防風通聖散汗之。或大便閉塞者,三化湯下之。內邪已除,外邪已盡。當以羌活愈風湯常服之,宣其氣血,導其經絡,病自己矣。或舌謇不語者,轉舌膏或活命金丹以治之,此聖人心法也。或有中風便牙關緊急,漿粥不入,急以三一承氣湯灌於鼻中,待藥下則口自開矣,然後按法治之。世之庸醫不明素問之理,皆作氣不順之病,但服八味順氣散,百萬人中曾有一二人愈者也,可不謹哉。
風癇
夫癇之為病,角弓反張,手足搐搦,口吐涎沫,俗云豬圈風也。亦因火盛金衰,木旺生風,外由驚邪入內以致之。《經》曰風盛則動,正謂此也。治法當先以瓜蒂散吐之,頑涎既盡,次以三一承氣湯下之,清心湯利之,通聖散服之,後以如神丸鎮之,病自愈矣。
風寒濕痹
夫痹之為狀,膝麻不能屈伸,或腫或痛,皆由當風取涼,寢處卑濕,感其風寒濕三氣之邪,和於肌肉。麻者,風也。痛者,寒也。腫者,濕也。治法先以禹散,或三花神祐丸下之,次以如意通聖散汗之,後以獨活寄生湯服之,及延壽丹蠲之,此萬舉萬全之法也。俗醫呼為寒濕風氣,驟用烏頭、附子等藥,差之遠矣。
霍亂吐瀉
夫吐瀉既作,揮霍之必撩亂矣,為病之源有三,猶書生鼎足題也。吐者,竭也,心火炎上之疾也。瀉者,濕也,濕土注下之疾也。轉筋者,風也,木火撓亂之疾也。斯由七月之間,濕熱大作,風涼乘之入於脾胃,三氣俱作,所以上吐下瀉而轉筋也。偉哉王冰之言,曰霍亂吐瀉,脾熱所生。可以為古式也。俗醫不明《素問》,妄以為傷冷之疾,而用乾薑、官桂燥熱之藥,可謂投賊以刃矣。治法當用生薑細切,漬以新汲井水,調益元散頓服之,吐瀉即止矣。大渴者,桂芩甘露飲治之。如過無藥之處,可掘一坎深半尺,貯以井水,以手攪之,使泥水混濁,良久泥下水清,取以飲之,亦能愈矣。
外傷
夫邪從外至,傷於皮膚榮衛之間,名曰外傷風,感冒風寒是也。外傷之候有二:傷於寒者,榮血受之,使頭項痛,肢節煩疼,鼻鳴乾嘔也。治法當以通聖散,煎二度各一碗,先以第二煎者頓服之,以雞翎探於喉中,盡吐前藥,腠理開發,再以第一煎者服之,汗隨而出,風寒解也。
內傷
夫內傷之候,皆由飲食失節,起居不時,飢飽勞逸,內傷元氣,其人四肢不舉,百骨痠疼,口淡無味,體困無力,頭眩有時作,有時止,手心熱,手背不熱,與感冒風寒之病大同而小異。治法當以補中益氣湯,連進一二服即愈矣。此濟生拔粹之秘法也。
瘧
夫瘧酷之瘧,害人非輕。《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病瘧。蓋因暑毒伏於榮衛之間而不發,因遇秋氣淒滄之水寒,瘧疾因而成矣。或傷於暑,而後傷於風,則先熱而後寒。或先傷於風,而後傷於暑,則先寒而後熱。邪氣淺者連日作,邪氣深者間日作。治法輕者,先以大柴胡湯、三一承氣湯下之,後以柴胡飲子、白虎湯頓服之,立解;重者,先以三花神祐丸、或大承氣湯下,後以天水五苓散分之,如不愈者,當以常山散吐之,但禁魚、犬、豬、羊半月則愈矣。
痢
夫痢,濕熱疾也。世俗以赤為熱,以白為寒,已明辨矣。治法如腹痛不已,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腸垢積滯,當以三一承氣湯或玄清丸下之,次以黃連解毒湯加當歸、白芍藥服之,後多服芍藥柏皮丸。如小便赤澀者,黃連解毒湯加五苓散以滲泄之,間服玄清丸,此活人良法也。
三消
夫三消之病,消渴、消中、消腎,皆火也。入水之物,無物不潤;入火之物,無物不消。蓋消渴之疾,將飲水至鬥亦不能止其渴,相火燥其膈膜,此膈消也。治法調之而不下,固無以殺炎上之勢。下之而不調,亦無以沃膈膜之干。下之當以三一承氣湯;調之當以涼膈散加桂苓甘露飲,大作劑料服之,間用生地黃、生藕擂汁服之;又當慎起居,戒淫欲,消渴之疾不足憂矣。相火燥其肺臟者,此肺消也,飲一、泄二者必死。消中之疾,多食而反瘦,亦多渴而飲水,相火燥其胃土也。治法當以三一承氣湯節次下之,五七次後用涼膈散、白虎湯、桂苓甘露飲,三藥合為一服,服之必愈矣。腎消者,相火燥其腎臟者也。《經》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縱欲太甚,白淫因溲而下,或夢寐遺脫。治法宜珍珠粉丸,或封髓還元丹服之必愈矣。此不傳之秘妙也。
五泄
夫泄瀉之疾,其源有五。以一氣為主,諸氣乘之而成也。胃泄者,飲食不化,色共同,風乘濕之泄也,治法當用胃風湯即止。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此暑乘濕之泄也,治法當用香薷湯對桂苓甘露飲,大加生薑治之。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此燥乘濕之泄也,治法當用天水五苓散分之。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小腹痛,此火乘濕之泄也,治法當以玄青丸下之,次以黃連解毒湯加當歸、白芍藥治之,後以芍藥柏皮丸止之。大瘕泄者,裡急後重,頻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寒乘濕而變為熱泄也,治法當以八正散加木香檳榔通之,次以天水散頓服之。此治五泄之法也。
二陽
《經》曰:二陽之病,發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蓋二陽者,謂足陽明胃之經、手陽明大腸經。腸胃積熱久而不散,心受之則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則味不化,故男子少精。其病面色痿黃,肌膚瘦削,骨蒸潮熱,或往來寒熱,咳嗽喘滿,痰盛有血,飲食乍進而乍退,精神或增而或減,此火多水少,陽盛陰虛之病也。治法降心火,益腎水,先以涼膈散加當歸、桔梗徐徐呷之,次以柴胡飲子或防風當歸飲子服之;血不流者,宜琥珀散以通之;精不足者,宜粱肉以補之。後世俗醫見此為勞證,名既謬,而法亦乖矣。
咳嗽
夫咳嗽之疾一也。或曰:咳者,有聲而無痰;嗽者,有痰而無聲。又曰:咳為陽,嗽為陰。皆無考據。咳嗽非獨寒也,六氣皆能為嗽焉。風嗽者,頭目眩暈,痰涎不利,宜通聖散汗之,搜風丸以清之。火嗽者,口燥舌乾,喘逆唾血,宜涼膈散加當歸、桔梗以治之,大金花丸以解之。暑嗽者,面赤手冷,頭有自汗,宜白虎湯以除之。濕嗽者,面腫上喘,宜大橘皮湯以止之,甚者三花神祐丸下之。燥嗽者,往來寒熱,涕唾稠黏,宜柴胡飲子以治之。寒嗽者,手足厥逆,宜寧肺散以收之。彼謬醫不分六氣,執以為寒,驟用枯白礬、罌粟殼,雖老亦無悟矣。
膈食
《經》曰:三陽結,謂之膈。蓋足太陽膀胱經水道不行,手太陽小腸經津液枯涸,足陽明胃之經燥糞結聚,所以飲食拒而不入,縱入太倉還出喉嚨。人之腸胃一日一便,乃常度也。今膈食之人,五七日不便,陳物不去,新物不納。俗醫強分為五膈、十噎,支派既多,並喪其實,標本不明。是以火里煨薑湯,中煮桂胡椒,未已,蓽菝繼之,丁香未已,豆蔻繼之。雖曰和胃,胃本不虛;雖曰溫脾,脾本不寒,此其所以膈食之病曠日彌年而不愈也。治法當用三一承氣湯,節次微下之;後用芝麻飲啜之,陳莝去而腸胃潔,癥瘕盡而榮衛昌,飲食自進矣。
留飲
夫留飲之疾,蓄水也。或因夏月飲水過多,逆而不散;或因暴怒未息而飲水;或因憂患未決而飲水;或因遠來困倦而飲水;皆能成留飲之病也。使人面腫目浮,支脅中滿,痰涎不利。治法當以三花神祐丸,或牽牛與木香減半,或為末,或為丸,下之則愈矣。
七疝
夫疝,乃厥陰肝之經,腎與膀胱之部分也。水疝者,因冬月涉水,其狀囊腫痛癢,搔之則黃水出,治法宜禹攻散或三花神祐丸下之。寒疝者,因觸冒風雪,坐臥磚石,其囊腫堅硬如石,大痛,治法宜禹攻散或三花神祐丸下之。血疝者,因肝腎積熱,其狀臍之兩傍腫痛,俗云便毒,治法當以當歸玉燭散下之。筋疝者,因淫欲太過,其狀陰莖潰痛,或血、或膿,俗云下疳瘡,治法先以瀉心湯下之。後以黃連輕粉為末傅之。惟有狐疝之病,俗云奔豚氣;癃疝之病,俗云下部病;氣疝之病,俗云偏墜,最難治也。
辨藥性情第八
<figure> <img alt="圖十九"> </figure>
六陳
狼毒 茱萸 枳實 麻黃 橘皮 半夏
十八反
甘草反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
烏頭反
半夏 瓜蔞 貝母 白蘞 白芨
藜蘆反
細辛 芍藥 丹參 沙參 苦參 玄參
君臣佐使
上品,無毒之藥,為君;中品,小毒之藥,為臣;下品,大毒之藥,為佐使。此本草論藥之性體也。主病者為之君,攝君者謂之臣,應臣者謂之佐使,此《內經》論藥之能用也。如治諸熱,則以黃連、黃芩為君。治諸寒,則以乾薑、附子為君。治表實,則以麻黃、柴胡為君。治表虛,則以升麻、葛根為君。治裡實,則以大黃、芒硝為君。治裡虛,則以甘草、芍藥為君。君藥分兩最多,臣藥次之,佐使藥又次之,不可令臣過於君,君臣有序,相與宜攝,可以御邪除病矣。
東垣諸品藥性
羌活味苦甘平,氣微溫,無毒。升也,陰中陽也。其用有五:散肌表八風之邪,利周身百節之痛,排巨陽肉腐之疽,除新舊風濕之證,乃手足太陽表裡引經藥也。
升麻味苦平,氣微寒,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引蔥白,散手陽明之風邪;引石膏,止足陽明之齒痛。引諸藥遊行四經,升陽氣於至陰之下,因名之曰升麻。
柴胡味苦平,氣微寒,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左右兩傍脅下痛;日晡潮熱往來生;在藏調經,內主血;在肌主氣,上行經。手足少陽表裡四經藥也。
白芷味辛,氣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去頭面皮膚之風,除皮膚燥癢之痹;止足陽明頭痛之邪;為手太陰引經之劑。
防風味甘辛,氣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二:以風味能瀉肺金;以體用通療諸風。
當歸味甘辛,氣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四: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守;稍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獨活味苦甘平,氣微溫,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三:諸風掉眩,頸項難伸,風寒濕痹,兩足不用,及為足少陰之引經藥也。
木香味苦辛,氣微溫,無毒。降也,陰也。其用有二:調諸氣不可無,泄肺氣不可缺。
檳榔味苦辛,氣溫,無毒。降也。其用有二:墜諸藥性若鐵石,治後重驗如奔馬。
吳茱萸味苦辛,性熱,有小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四:咽嗌寒氣,噎塞而不通;胸中冷氣,閉塞而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任;心氣刺疼,成陣而不止。
藿香葉味甘,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二:開胃口,能進飲食;止霍亂,仍除嘔逆。
川芎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二:上行頭角,助清陽之氣,止痛;下行血海,養新生之血,調經。
黃連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瀉心火,消心下痞滿之狀;主腸澼;除腸中混雜之紅;治目疾暴發宜用;療瘡瘍首尾俱同。
黃芩味苦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四:中枯而飄者,瀉肺火,消痰利氣;細實而堅者,瀉大腸火,養陰退陽;中枯而飄者,除風濕留熱於肌表;細實而堅者,滋化源、退熱於膀胱。
大黃味苦,性寒,無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奪土鬱而無壅滯,定禍亂而致太平,名曰將軍。
黃柏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五,瀉下焦隱伏之龍火,安上出虛噦之蛔蟲臍下痛,單制而能除腎不足,生用而能補痿厥,除濕藥中不可缺。
玄明粉味辛,甘、酸,性微溫,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去胃中之實熱,蕩腸中之宿垢。其妙不可盡述,大抵用此而代盆硝也。
白朮味甘,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濕之功;強脾胃,有進食之效;佐黃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實有消痞之妙。
人參味甘,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三:止渴生津液;和中益元氣;肺寒則可服;肺熱還傷肺。
黃耆味甘,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溫分肉而實腠理;益元氣而補三焦;內托陰證之瘡瘍;外固表虛之盜汗。
甘草味甘平,無毒。生之則寒,炙之則溫。生則分身梢而瀉火,炙則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而有效,協諸藥而無爭。以其甘能緩急,故有國老之稱。
半夏味辛平,生寒熟溫,有毒。降也,陽也。其用有四:除濕化痰涎,大和脾胃氣,痰厥及頭疼,非此莫能治。
陳皮味辛苦,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留白者補胃和中;去白者消痰泄氣。
青皮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破滯氣,愈低而愈效;削堅積,愈下而愈良;引諸藥至厥陰之分;下飲食入太陰之倉。
枳殼味苦酸,性微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消心下痞寒之痰;泄腹中滯塞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削腹內連年之積。
枳實味苦酸,性微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消胸中之虛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堅積。
桔梗味苦辛,性微溫,有小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氣,仍治肺癰;一為諸藥之舟楫;一為肺部之引經。
知母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中之陰也。其用有四:瀉無根之腎火;療有汗之骨蒸;止虛勞之陽勝;滋化源之陰生。
藁本味苦辛,性微溫,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大寒氣客於巨陽之經;苦頭痛流於巔頂之上,非此味不除。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涼心火之血熱;瀉脾土之濕熱;止鼻中之衄熱;除五心之煩熱。
熟地黃味甘苦,性溫,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活血氣,封填骨髓;滋腎水,補益真陰;傷寒後,脛股最痛;新產後,臍腹難禁。
五味子味酸,性溫,無毒。降也,陰也。其用有四:滋腎經不足之水;收肺氣耗散之金;除煩熱,生津止渴;補虛勞,益氣強陰。
川烏味辛,性熱,有毒。浮也,陽中之陽也。其用有二:散諸風之寒邪;破諸積之冷痛。
白芍藥味酸平,性寒,有小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四:扶陽氣,大除腹痛;收陰氣,陡健脾經;墜其胎,能逐其血;損其肝,能緩其中。
白茯苓味甘淡,性溫,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六:利竅而除濕;益氣而和中;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結而能通;心驚悸而能保,津液少而能生;白者入壬癸;赤者入丙丁。
澤瀉味甘鹹,性寒,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去胞垢而生新水;退陰汗而止虛煩;主小便淋澀仙藥;療水病濕種靈丹。
薄荷葉味辛,性涼,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二:清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熱之風邪。
麻黃味苦甘,性溫,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其形中空,散寒邪而發表;其節中閉,止盜汗而固虛。
厚朴味苦辛,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苦能下氣,去實滿而消痰泄脹;溫能益氣,除濕滿而散結調中。
杏仁味苦甘,性溫,有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利胸中氣逆而喘促;潤大腸氣秘而難便。
巴豆味辛,性熱,有大毒。浮也,陽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削堅積,蕩臟腑之沉寒;通閉塞,利水穀之道路。斬關奪門之將,不可輕用。
黑附子味辛,性熱,有大毒。浮也,陽中之陽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除六腑之沉寒,補三陽之厥逆。
蒼朮氣味、主治與白朮同,補中、除濕力不及白,寬中發汗功過於白。
秦艽味苦辛平,性微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除四肢風濕若懈;療遍體黃疸如金。
白殭蠶味鹹辛平,性微溫,無毒。升也,陰中之陰也。其用有二:去皮膚風動如蟲行;主面部黑生如漆點。
白豆蔻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破肺中滯氣;退目中雲氣;散胸中冷氣;補上焦元氣。
地榆味苦甘酸,性微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經。
連翹味苦平,性微寒,無毒。升也,陰也。其用有二:瀉諸經之客熱;散諸腫之瘡瘍。
阿膠味甘平,性微溫,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四:保肺益金之氣;止嗽蠲咳之膿;補虛安妊之胎;治痿強骨之力。
桃仁味苦甘平,性寒,無毒。降也,陰也。其用有二:潤大腸血秘之便難;破大腸久蓄之血結。
生薑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製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棗有厚腸之益;溫經散表邪之風;益氣止翻胃之噦。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制火邪,清肺氣,仲景有白虎之名;除胃熱,奪其食,易老云大寒之劑。
桂 味辛,性熱,有毒。浮也,陽中之陽也。氣之薄者,桂枝也;氣之厚者,肉桂也。氣薄則發泄,桂枝上行而發表;氣厚則發熱,肉桂下行而補腎。此天地親上親下之道也。
細辛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二:止少陰合病之首痛;散三陽數變之風邪。
梔子味苦,性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三:療心中懊憹顛倒而不得眠;治臍下血滯小便而不得利。易老云:輕飄而象肺,色赤而象火,又能瀉肺中之火。
葛根味甘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發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中酒之苛毒;治往來之溫瘧。
瓜蔞根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止渴退煩熱;補虛通月經。
豬苓味淡甘平,性溫,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除濕腫,體用兼備;利小水,氣味俱長。
乾薑生則味辛,炮則味苦。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二:生則逐寒邪而發表;炮則除胃冷而溫中。
草龍膽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退肝經之邪熱;作下焦之濕腫。
蘇木味鹹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二:破瘡瘍死血,非此無功;除產後敗血,有此立驗。
杜仲味辛甘平,性溫,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二:強志、壯筋骨、滋腎止腰疼。酥炙去其絲,功效如神應。
天門冬味苦辛,性大寒,無毒。升也,陰也。其用有二:保肺氣,不被熱擾;定喘促,陡得康寧。
麥門冬味甘平,性寒,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退肺中隱伏之火;生肺中不足之金;止燥渴,陰得其養;補虛勞,熱不能侵。
木通味甘平,性寒,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瀉小腸火積而不散;利小便熱閉而不通。瀉小腸火無他藥可比;利小便閉與琥珀同功。
地骨皮味苦平,性寒,無毒。升也,陰也。其用有二:療在表無定之風邪;主傳屍有汗之骨蒸。
桑白皮味甘,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益元氣不足而補虛;瀉肺氣有餘而止咳。
甘菊味苦甘平,性微寒,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散八風上注之頭眩;止兩目欲脫之淚出。
紅花味辛,性溫,無毒。陽也。其用有四:逐腹中惡血而補血虛之虛;除產後敗血而止血暈之暈。
赤石脂味甘酸,性溫,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固腸胃,有收斂之能;下胎衣,無推蕩之峻。
通草味甘平,性微寒,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陰竅澀而不利,水腫閉而不行,澀閉兩俱立驗,因有通草之名。
烏梅味酸平,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二:收肺氣,除煩止渴;主泄痢,調胃和中。
川椒味辛,性大熱,有毒。浮也,陽中之陽也。其用有二:用之於上,退兩目之翳膜;用之於下,除六腑之沉寒。
萎蕤味甘平,性溫,無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風淫四末不用;淚出兩目眥爛;男子濕注腰疼;女子面斑黑點。
秦皮味苦,性寒,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風寒濕合而成痹;青白幻翳遮睛;女子崩中帶下;小兒風熱癇驚。
白頭翁味苦,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傳男子陰疝偏腫;治小兒頭禿膻腥;鼻衄血無此不效;痢赤毒有此獲功。
牡蠣味鹹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四:男子夢寐遺精;女子赤白崩中;榮衛往來虛熱;便滑大小腸同。
乾漆味辛平,性溫,有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削年深堅結之沉積;破日久秘結之瘀血。
南星味苦辛,性溫,有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墜中風不省之痰涎;主破傷如屍之身強。
商陸味酸辛平,性寒,有毒。降也,陽中之陰也。其味酸辛,其形類人,其用療水,其效如神。
葶藶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中之陰也。其用有四:除遍身之浮腫:逐膀胱之留熱;定肺氣之喘促;療積飲之痰厥。
海藻味鹹,性寒,無毒。沉也,陰中之陰也。其用有二:利水道,通閉結之便;泄水氣,消遍身之腫。
竹葉味辛苦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除新舊風邪之煩熱;止喘促氣勝之上衝。
蔥白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二:散傷風陽明頭痛之邪;止傷寒陽明下痢之苦。
天麻味辛平,性溫,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四:療大人風熱頭眩;治小兒風癇驚悸;祛諸風麻痹不仁;主癱瘓語言不遂。
大棗味甘平,性溫,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二:助脈強神;大和脾胃。
威靈仙味苦,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推腹中新舊之滯:消胸中痰唾之痞;散苛癢皮膚之風;利冷疼腰膝之氣。
鼠黏子味辛平,性微寒,無毒。降也,陽也。其用有四:主風濕癮疹盈肌;退風熱咽喉不利;散諸種瘡瘍之毒;利凝滯腰膝之氣。
草豆蔻味辛,性溫,無毒。浮也,陽也。其用有二:去脾胃積滯之邪;止心腹新舊之疼痛。
玄胡索味苦辛,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活精血,療產後之疾;調月水,主胎前之證。
東垣報使
太陽 羌活 黃柏
陽明 白芷 升麻 石膏
少陽 柴胡 青皮
太陰 白芍藥
少陰 知母
厥陰 青皮 柴胡
小腸膀胱屬太陽,藁本羌活是本方。
三焦膽與肝包絡,少陽厥陰柴胡強。
陽明大腸兼足胃,葛根白芷升麻當。
太陰肺脈中焦起,白芷升麻蔥白鄉。
脾經少與肺經異,升麻芍藥白芷詳。
少陰心經獨活主,腎經獨活加桂良。
通經用此藥為使,更有何病到膏肓。
十八劑第九
<figure> <img alt="圖二十"> </figure>
輕劑通聖散
治風熱結,憎寒發熱,筋脈攣痹,肢體焦痿,頭目昏眩,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喉不利,涕唾稠黏,咳嗽上氣,腸胃燥澀,便血瘀血,瘡瘍腫痛,咳瘧不痊,婦人產後血滯腹痛,小兒驚風積熱,並墜馬、跌僕、疼痛或傷寒、傷風等證,並皆治之。
防風 芒硝 連翹 川芎 麻黃 薄荷 白芍藥 當歸 大黃(各五錢) 黃芩 桔梗 石膏(各一兩) 甘草(一兩) 荊芥 山梔 白朮(各一錢) 滑石(一兩)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重,或二兩重,水二盞,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如發散風寒,加蔥白三莖。如治痰嗽,每服加半夏少許。
清劑涼膈散
治心火上盛,膈熱有餘,目赤頭眩,口瘡唇裂,鼻衄吐血,咳嗽痰涎,淋閉不利,大小便不通,或傷寒半表半裡,及胃熱發斑,及陰耗陽竭,用以養陰退陽。或汗下後餘熱不解,並小兒瘡痘黑陷,並皆治之。
連翹(一兩) 甘草 山梔 黃芩 大黃 薄荷(各三錢) 朴硝(一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一鍾,竹葉三十片,同煎七分,去渣,入生蜜少許,食後溫服。加黃連五錢名清心湯。
暑劑白虎湯
治傷寒陽明經頭痛,自汗,不惡寒;或中暑頭痛,自汗,背惡寒,及小兒痘瘡。夏月極熱,熱生喘促,宜預服之。
知母(五錢一兩) 石膏末(四兩) 甘草(一兩) 粳米(一合)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一鍾,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或傷寒脈浮,自汗,表不解,每服加蒼朮一撮,名蒼朮白虎湯。
火劑解毒湯
治傷寒大熱,狂躁,喘滿,譫語,目赤;及陽厥極深,脈微身冷;與濕熱下痢,並宜服之。
黃連 黃柏 黃芩 山梔(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一鍾,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或傷寒腹滿嘔逆,加半夏、白茯苓、厚朴各少許,名半夏黃連解毒湯,又名既濟湯。
解劑小柴胡湯
治傷寒往來寒熱,胸脅痞痛,口苦舌乾,耳聾乾嘔。或汗後餘熱不解,及婦人產後潮熱,並皆治之。
柴胡(二兩) 黃芩(一兩) 人參(五錢) 甘草(五錢) 半夏(三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甘劑五苓散
治傷寒脈浮,表不解,小便不利,身微熱,或痞而下利,或痞而淋澀,及一切濕熱泄瀉、霍亂,並宜服之。
澤瀉 豬苓 白朮 白茯苓(各五錢) 官桂(一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或為細末,白湯調服亦可。
淡劑天水散
治傷寒表裡俱熱,煩渴口乾,小便不通,及霍亂吐瀉,下利腸澼。偏主石淋,及婦人產難,催生下乳,神仙之妙藥也。
桂府滑石膩白者(六兩) 粉草(一兩研爛)
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新水亦得。加薄荷末少許,名雞蘇散;加青黛末少許,名碧玉散。治療並同,但以迴避世俗之輕侮爾。
緩劑大柴胡湯
治傷寒表裡俱熱甚,陽明經、少陰經證,微下之藥也。
柴胡 大黃(各一兩) 枳實(麥炒) 半夏制 赤芍藥 黃芩(各五錢)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半,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寒劑大承氣湯
治傷寒里證悉具,或狂妄腹滿,實痛燥糞不通,急下之劑也。
大黃 芒硝(各半兩) 枳實 厚朴(各錢半)
上為㕮咀,分作二服,水二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渣入芒硝,再煎一二沸,溫服,不拘時候。未利再服次劑。
調劑調胃承氣湯
治傷寒陽明經裡熱甚,譫語,或協熱下利,此緩下之劑也。
大黃 芒硝 甘草(各三錢)
上為㕮咀,水一鍾,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奪劑加減三黃丸
治積熱、風熱、燥熱、酒毒熱、瘧疾熱、瘡疥熱,此藥推陳致新,宣通氣血。
大黃 黃芩(各二兩) 黑牽牛(取頭末) 滑石(各四兩) 黃連 川芎 薄荷(各半兩)
上先碾牽牛為末,別碾余藥同,和勻,滴水為丸,或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食後或臨臥服。
溫劑三花神祐丸
治濕熱腫滿,腹脹燥熱,腸垢不通,風熱瘡疥不已。或久瘧,或癥瘕,或下利,或疝氣,並皆治之。
甘遂麵裹漿水煮,芫花醋拌炒 大戟(各五錢) 黑牽牛(取頭末) 大黃(各三兩)
上除牽牛外,別碾余藥,和勻,滴水為丸。每服二十丸,溫水下,臨臥服。
補劑防風當歸飲
治心火上盛,腎水下虛,往來寒熱,怯弱不耐,飲食減少。
柴胡 黃芩 人參 甘草 當歸 白芍藥 大黃(各一兩) 滑石(二兩)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二盞,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平劑四君子湯
治虛人氣弱,飲食不進;嬰兒弱其胃氣,吐乳。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各半兩)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或為細末,白湯調服亦妙,加藿香、扁豆尤佳。
榮劑四物湯
治婦人經水不調,或來多而在月前,或來少而在月後,或胎前孕動不安,或產後腹痛不止,此婦人之仙藥也。
當歸 白芍藥 川芎 熟地黃(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一盞,煎七分,去渣,食前空心溫服。一曰春,二曰頭痛,三曰脈弦,加川芎一倍。一曰夏,二日腹痛,三曰脈洪,加白芍藥一倍。一曰秋,二曰血少,三曰脈澀,加當歸一倍。一曰冬,二曰少精,三曰脈微,加熟地黃一倍。
澀劑胃風湯,一名燥丹
治風寒入胃,腸鳴腹痛,泄瀉不止。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當歸 白芍 川芎(各等分) 官桂(少許)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一鍾,入粟米一撮,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七分,去渣,空心或食前溫服。
和劑平胃散
治飲食失節,飢飽失時,四肢困倦,口吐酸水,嘔逆噁心,面黃肌瘦。
蒼朮(二兩,米泔水浸一宿) 厚朴(薑製) 陳皮 甘草(各一兩)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二鍾,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溫劑理中湯
治因冷過多,胃脘當心而痛,泄瀉清穀。
人參 白朮 乾薑(泡) 甘草(炙) 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一鍾,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雙解散
治傷寒傷風,或有汗,或無汗,表證悉具,內熱口乾。
通聖 天水(各一半)
上為㕮咀,每服二兩,水二大鐘,生薑三片,蔥白三根,同煎七分,去渣,微熱服,以取其汗。
補中益氣湯
治飢飽勞役,四肢無力,百節痠疼,身熱頭痛,口淡失味。
黃耆 人參 甘草炙 當歸 白芍藥 升麻 柴胡 橘皮 黃芩 葛根 黃柏 白朮 青皮 生甘草稍(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半,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七分,去渣,溫服,以取微汗。
一承氣湯
治傷寒大承氣湯證,腹滿實痛;調胃承氣證,譫語下利;小承氣湯證,內熱不便。三乙承氣湯合而為一也,及治中風僵仆,風癇發作,並皆服之,此下劑也。
大黃 芒硝(各一兩) 厚朴 枳實(一兩) 甘草(五錢)
上為㕮咀,分作三服,每服水二盞,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以利為度。
半夏橘皮湯
治一切嘔吐不止。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 黃芩 半夏 厚朴 藿香葉 葛根 橘皮(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一碗,煎七分,去渣,入生薑自然汁少許,溫服,不拘時候。
白朮調中湯
治傷寒冷物過多,以致陰盛陽衰,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手足厥逆,心腹皆痛。
澤瀉 白茯苓 白朮(各一兩) 乾薑(泡) 官桂 砂仁 陳皮 藿香葉 甘草(各半兩)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半,水二盞,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或為細末,白湯調服亦可。若煉蜜為丸,如彈子大,細嚼,用白湯下,名白朮調中丸。
香薷湯
治中暑身熱,自汗,頭痛,噁心。
香薷(一兩) 厚朴 白扁豆(各五錢) 黃連(二錢五分)
上為㕮咀,水一鍾,入酒少許,同煎七分,去渣冷服,不拘時候。
茵陳蒿湯
治傷寒濕熱發黃,身如橘皮色,大小便不利。
茵陳蒿(二兩) 大黃(五錢) 山梔子(二錢半)
上為㕮咀,作一服,水二大盞,煎七分,去渣,溫服,以利為度。
桃仁承氣
治傷寒瘀血,大便黑,小便利,小腹脹滿。
大黃 芒硝 甘草(各二錢) 當歸尾 桃仁(各二錢)
上為㕮咀,作一服,水一鍾,煎七分,去渣溫服,以血下為度。
當歸玉燭散
治婦人經水熱結不通。
當歸 赤芍藥 川芎 生地黃(各五錢) 大黃 芒硝 甘草(各一兩)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半,水二鍾,先煎余藥,次下芒硝,再煎一二沸,空心熱服。
木香導氣丸
治心火上盛,腎水下虛,氣血壅滯,肢體憔悴,面色痿黃,胸膈痞悶,婦人經候不調,小兒疳疾乳癖,並宜服之。
木香 檳榔 青皮 廣朮 黃連(各五錢) 黃柏(一兩半) 香附(三兩) 大黃(一兩半) 枳殼(一兩) 黑牽牛(四兩取頭末)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下,不拘時候。
柴胡飲子
治傷寒後餘熱,及婦人產後蒸熱,男子骨蒸潮熱,並宜服之。
柴胡 黃芩 人參 甘草 當歸 白芍藥(產後減芍藥加生地黃) 大黃(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水一鍾,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小承氣湯
治傷寒日深,恐有燥糞,欲知之法,少服小承氣湯,腸中轉失氣者必有燥糞,乃可攻之,此和胃氣之藥也。
枳實 厚朴 大黃(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半兩,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渣,不拘時候,溫服。
消滯丸
消酒進食,寬中利膈。
黑牽牛(半斤炒取頭末四兩) 香附子 五靈脂(炒各二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禹攻散
治一切水濕疝氣。
黑牽牛末(一兩) 茴香(炒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生薑湯調下,臨臥服。
羌活愈風湯
羌活 甘草 蔓荊子 防風 川芎 細辛 枳殼 人參 麻黃 薄荷 枸杞 當歸 知母 地骨皮 黃耆 獨活 杜仲 白芷 秦艽 柴胡 半夏 前胡 厚朴 熟地黃 防己(各二兩) 白芍藥 黃芩(各三兩) 石膏(四兩) 蒼朮(四兩) 生地黃(四兩) 官桂(一兩) 白茯苓(三兩)
一方加
寄生 陳皮 白茯苓(三兩) 赤茯苓 藁本 青皮 天麻 牛膝 赤芍藥 桔梗 大黃
上各等分,每服二兩,水二鍾,天陰加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如欲發汗,加麻黃一倍。如欲利,加大黃一倍。如虛風,群藥二沸,入常酒半鍾。如寒濕之氣疼痛,亦加酒半鍾,空心食前一服,臨臥一服。風證,早晨服。寒濕氣,臨臥服,微汗為度。
獨活寄生湯
獨活(二兩) 寄生 杜仲 細炒 牛膝(曬乾酒浸半日) 秦艽 當歸 白芍藥 川芎 熟地黃 官桂 細辛 茯苓 防風 甘草 人參(各一兩)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半,水二鍾,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渣,微熱服,不拘時候。
轉舌膏
治中風舌謇不語。
清劑加 菖蒲 遠志(各少許)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硃砂為衣,每服三五丸,用薄荷湯化開,或食後、或臨臥、或食遠服。
活命金丹
治中風神不清。
清劑加 青黛 藍根(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硃砂為衣,外加金箔,每服一丸,用茶清化開,食後或臨臥服。
小陷胸湯
治傷寒心下滿痛,名曰小結胸。
瓜蔞子半枚帶子挫碎 生半夏(三枚) 黃連(二錢) 生薑(三錢)
上用水一大碗,煎瓜蔞實,取汁半碗,後下余藥,再煎三四沸,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大陷胸湯
治傷寒從心下至小腹堅滿硬痛,名曰大結胸。
大黃 芒硝(各半兩) 生甘遂末(少許)
上用水一大碗,先煎大黃、甘遂,次下芒硝,取半碗,分作二處,先服一半,以利為度,未利再服。非明瞭醫士未敢用此藥也。
三黃瀉心湯
治心經熱。
大黃 黃芩 黃連(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食後溫服。
寧肺散
治一切寒嗽
罌粟殼不拘多少 甘草 乾薑 當歸 白礬 陳皮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用烏梅三個,煎薤汁半盞,臨臥調服。
如神丸
治一切癇病。
代赭石(一兩) 白礬(半兩)
上為細末,用糯米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溫米飲湯食後送下。
延壽丹
治一切筋攣骨痛濕之疾。
草烏頭炮製(一兩) 蒼朮(二兩) 小茴香(炒三兩)
上為細末,酒打麵糊為丸,每服三十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如豌豆大,用鹽酒空心下,以干物壓之,忌食熱物。
清解散
治一切感冒。
蒼朮炒(二兩) 荊芥(二兩) 甘草(一兩) 麻黃(一兩半)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半,水二鍾,生薑三片,蔥白一莖,同煎七分去渣,微熱服。以被蓋覆,取汗為度,不拘時候。
如意通聖散
治風濕走注疼痛。
罌粟殼 丁香皮 麻黃 防風 當歸 川芎 甘草(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半,炒令黃色,水二鍾,煎七分去渣,入研細乳香、沒藥二味各少許,再煎一沸,微熱服。以被蓋覆,取汁為度,不拘時候。
大橘皮湯
治一切濕熱腫滿、小便赤澀、大便泄瀉、心腹痞悶。
五苓 天水(各半兩) 木香 檳榔 陳皮(各一撮)
上為㕮咀,水二鍾,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三化湯
治中風大便不通。
小承氣(一兩) 羌活(二錢)
上為㕮咀,水二鍾,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以利為度。
玄青丸
治大人小兒一切痢疾。
濕劑加 黃連 黃柏 青黛(各五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溫水下,在食前空心。如治小兒,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量歲用之。
芍藥柏皮丸
治一切血痢。
黃連 黃柏 當歸 白芍藥(各等分)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溫水食前送下。
大金花丸
火劑不拘多少加 大黃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下,食後或臨臥服。
搜風丸
治一切痰實。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南星 半夏 白礬(各五錢) 薄荷 蛤粉 寒水石 藿香(各三錢) 黃芩(二兩) 大黃 滑石 黑牽牛(半斤取頭末四兩) 乾薑(四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琥珀散
治經水不調。
穿山甲灰火內泡(五錢) 當歸尾(焙) 蒲黃(三錢) 辰砂(一分)
上㕮咀,碾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下。
八正散
治小便不通兼悶。
瞿麥 萹蓄 木通 車前 山梔 大黃 甘草 滑石(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一兩半,水二鍾,燈心三十莖,同煎七分去渣。食前溫服。
珍珠粉丸
治脫滑精氣。
黃柏(二兩) 蛤粉(一兩炒)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鹽湯下。
封髓還元丹
治脫滑精氣。
黃柏(二兩) 砂仁 甘草(各五錢)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每服五十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如綠豆大。空心鹽湯下。
瓜蒂散
治中風牙關緊急及風癇病之吐劑。
瓜蒂 赤小豆(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半錢,強壯人一錢,用白湯調下,不拘時候。不吐者以薤汁半盞,頓服,以雞翎探之。吐不止者,以麝香湯止之。
便毒發腫
知母 貝母 黑牽牛 天花粉 穿山甲 威靈仙
上水酒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