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蓮草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旱蓮草為菊科植物金陵草(鱧腸)的全草。我國各地均產。味甘、酸,性寒。歸肝、腎經。功效滋陰益腎、涼血止血。臨床用名有旱蓮草、墨旱蓮、鱧腸。

實用中藥辭典

異名

金陵草(《千金方》),蓮子草(《新修本草》),旱蓮子(《本草圖經》),白旱蓮(《履巉岩本草》),豬牙草、旱蓮蓬(《簡便單方》),蓮草(《滇南本草》),墨鬥草(《醫學正傳》),墨煙草、墨菜(《綱目》),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嶺南采藥錄》),墨旱蓮(《飲片新參》),墨記菜(《現代實用中藥》)。

釋名

本草陸生,結實頗似蓮房,故名旱蓮草。《綱目》雲:“鱧,烏魚也,其腸亦烏。此草柔莖,斷之有墨汁出,故名。俗呼墨菜是也。細實頗如蓮房狀,故得蓮名。”

基原

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

植物

鱧腸 Eclipta prostrata (L.) L.[Verbesina prostrata L.; Eclipta alba (L.) Haask.]分佈於全國各地。

採集

夏、秋季割取全草,洗淨泥土,去除雜草,陰乾或曬乾。鮮用可隨采隨用。

化學成分

全草含黃酮類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luteolin-7-O-glucoside);生物鹼:煙鹼(nicotine);3,4-呋喃並香豆精類化合:蟛蜞菊內酯(wedelolactone),去甲基蟛蜞菊內酯(demethyl wedelolactone),去甲基蟛蜞菊內酯-7-葡萄糖苷(demethylwedelolactone-7-β-D-glucoside);三萜類化合物:穀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植物甾醇(phytosterol)A,β-香樹脂醇(β-amyrin),植物甾醇A-葡萄糖苷(phytosterolA-glucoside);噻吩(thiophene)類化合物:α-三聯噻吩基甲醇(α-terthienyl methanol),乙酸-(α-三聯噻吩基)甲醇酯(α-terthienyl methylacetate),α-三聯噻吩基甲醛(α-terthienyl formaldehyde);有機酸: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4-羥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有機醇:14-二十七烷醇(14-heptacosanol),三十一烷醇(hentriacontanol)等。還含蛋白質、氨基酸、皂苷等。

藥理

1.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旱蓮草煎劑能明顯增加幼年小鼠胸腺重量,提高小鼠炭粒廓清速率;增加抗體形成細胞,對腹腔注射環磷醯胺造成的白細胞數下降有恢復作用;增加DNCB所致的小鼠耳廓腫脹程度以及綿羊紅細胞所致的小鼠遲髮型足墊腫脹度,還能明顯提高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百分率;而對小鼠脾細胞分泌抗體功能及血清溶血素抗體含量均無明顯影響。上述結果說明旱蓮草能明顯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對體液免疫未見影響。旱蓮草醇提取物顯著促進淋巴細胞增殖。

2.保肝作用 旱蓮草的苯、丙酮、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對CCl4造成的肝損傷均有保護作用,其中以乙醇提取物作用最強。

3.抑菌、抗炎作用 旱蓮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有抑菌作用。旱蓮草水煎劑灌胃給藥,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腫脹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腫脹也有顯著抑制作用。本藥還能顯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抑制角叉菜膠所致胸腔滲出液中的白細胞數及炎性組織中PGE的含量。

4.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旱蓮草可使豚鼠離體心臟冠脈流量增加,並使心電圖T波改善。常壓或減壓缺氧情況下,旱蓮草均能明顯延長生命或提高存活率。

5.止血作用 將犬的股動脈半切斷,用旱蓮草葉粉敷於出血處,並稍加壓迫,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水提取物亦有顯著止血作用。

6.其他作用 旱蓮草水溶性提取物給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對環磷醯胺誘發的小鼠多染紅細胞微核有明顯的抑制效應,表明該藥對染色體損傷有一定保護作用。旱蓮草煎劑對食管癌109細胞有中等程度的殺傷作用。旱蓮草對小鼠有明顯鎮痛、鎮靜作用。旱蓮草乙醇提取物可明顯降低CCl4誘導的環己巴比妥睡眠時間的增加和氯苯唑胺麻痹時間的增加。

7.毒性 旱蓮草煎劑小鼠灌胃給藥的LD50為163.4±21.4g/kg。

炮製

1.旱蓮草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根,搶水洗淨,稍潤,切段,乾燥。《品匯精要》:“揀選無泥土者,不宜水洗,銼碎用。”《壽世保元》:“切碎。”

2.旱蓮草炭 取淨旱蓮草段置鍋內,用中火炒至焦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涼透。

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墨旱蓮炭散熱防複燃。

藥性

味甘、酸,性涼。歸肝、腎經。入陰血,善斂固。

1.《新修本草》:“味甘、酸,平,無毒。”

2.《滇南本草》:“味鹹,性寒。”

3.《品匯精要》:“氣之薄者,陽中之陰。臭朽。”

4.《本草經疏》:“入腎、肝、胃、大小腸。”

5.《醫林纂要·藥性》:“苦、鹹,溫。”

功效主治

滋補肝腎,烏須固齒,涼血止血。主治肝腎不足,眩暈耳鳴,視物昏花,腰膝酸軟,發白齒搖,勞淋帶濁,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外傷出血。

1.《新修本草》:“主血痢。針灸瘡發,洪血不可止者,傅之立已。”“汁塗發眉,生速而繁。”

2.《日華子》:“排膿,止血,通小腸,敷一切瘡。”

3.《滇南本草》:“固齒,烏須。”“洗九種痔瘡。”

4.《綱目》:“烏鬚髮,益腎陰。”

5.《本草述》:“療溺血及腎虛變為勞淋。”

6.《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傷,理酒頂,化痰,殺螆,止癢,幹水。”

7.《醫林纂要·藥性》:“補心血,瀉心火,濟水火,交心腎。”

8.《南寧市藥物志》:“治目疾,翳膜。”

9.《雲南中草藥》:“治胃腸炎,痢疾,肝炎。”

10.《青島中草藥手冊》:“主治闌尾炎,慢性肝炎,腎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熬膏、搗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敷或搗絨塞鼻。

使用注意

脾腎虛寒者慎服。

1.《醫學廣筆記》:“忌鐵。”

2.《本草經疏》:“脾胃虛敗,飲食難消,及易溏薄作泄者,勿輕與服。”

3.《得配本草》:“胃弱便溏、腎氣虛寒者禁用。”

應用配伍

滋補肝腎,烏須固齒 本品甘酸性涼,善滋補肝腎之陰,烏鬚髮,固牙齒,故常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眩暈耳鳴、視物昏花、腰膝酸軟及發白齒搖等證。最常與女貞子相須為用,如《醫便》二至丸。若頭暈目眩較重者,可加熟地、菟絲子、山茱萸等,以增補腎養肝之功;若兩目幹澀,視物昏花者,可加枸杞子、當歸、密蒙花等,以增養肝明目之力;若鬚髮早白者,可加何首烏、桑椹子、生地黃、黑芝麻等,以增烏須生發之效,如《世補齋醫書》延壽丹;若牙痛齒搖者,可與補骨脂、胡桃仁等配伍,以增補腎固齒之能。

涼血止血 本品甘酸性涼,入陰血之分,善主斂澀,功能滋陰清熱,涼血止血,故常用於血熱出血證。多與生地、藕節、白茅根、側柏葉等涼血止血之品同用。若吐血、衄血者,可配側柏葉、白茅根、梔子、大黃等;若咳嗽咯血者,可配阿膠、三七、生地、蛤粉等;若血淋尿血者,可配車前草、白茅根、大小薊、琥珀等;若血痢腹痛者,可配馬齒莧、黃連、白芍、白頭翁等;若陰虛或血熱崩漏下血者,可配黃芩、白芍、生地黃等,如《名醫治驗良方》寒涼止崩湯。

此外,本品清熱涼血之功還可用於瘡瘍腫毒等症。既可與清熱解毒之品配伍內服,亦可直接取鮮品搗敷患處。

1.《本草匯言》:“治一切齒痛,用鱧腸草炒焦黑成炭,研末,見證配後藥擦之:如齒痛牽引頭腦,配石膏、細辛、芽茶末;如齒痛怕風,配幹薑、槁本末;如齒痛有蟲,配幹薑、細辛、花椒末;如齒痛兼牙齦出血條者,配人參末,或千年古石灰末,配人參可咽,配石灰末擦牙不可咽,用白湯汩漱吐之;如齒痛成牙疳,配硼砂、黃連、枯礬末;如齒痛動搖不堅,無力嚼食物者,配補骨脂、沒石子、青鹽末。已上所配諸藥,俱為細末,和鱧腸草末擦之。”

2.《得宜本草》:“得青鹽能固齒,得車前治溺血。”

3.《得配本草》:“得川連治熱痢,佐綠豆治熱脹,入熱酒治痔漏。”

附方

1.清上補下,又能變白鬚髮為黑,理腰膝,壯筋骨,強陰不足,酒色痰火人服尤更奇效 冬至日取冬青子不拘多少,陰乾,以蜜酒拌透,盦一晝夜,粗布袋擦去皮,曬乾,為末,新瓦瓶收貯;待夏至日取旱蓮草數十斤,搗自然汁熬膏,和前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臨臥時酒送下。(《醫便》二至丸)

2.治虛損百病,久服發白再黑,返老還童 豬牙草(取汁)、桑椹子(取汁,各以磁片曬為膏)、冬青子(酒浸,九蒸九曬,為末)各等分。上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六七丸,空心淡鹽湯送下。(《簡便單方》)

3.烏須黑髮 旱蓮草十六斤(在六月下半月、七月上半月采,不用水洗)。上藥扭幹取汁,對日曬過五日,不住手攪一午時,方加真生薑汁一斤,蜜一斤,和汁同前曬,攪至數日。似稀糖成膏,瓷碗收藏。每日空心用無灰好酒一鐘、藥一匙服,午後又一服。至二十一日,將白鬚髮拔去,即長出黑鬚髮。(《古今醫鑒》旱蓮膏)

4.固齒 七月取旱蓮草(連根)一斤,用無灰酒洗淨。用青鹽四兩、食鹽一兩醃三宿,曬乾。將無油鍋內炒存性,把原汁漸傾入炒幹,為末。擦牙,咽下亦妙。(《慈幼心書》固齒方)

5.治吐血成盆 旱蓮草和童便、徽墨舂汁,藕節湯送服。(《生草藥性備要》)

6.治咳血、便血 旱蓮草、白及各10g。研末,開水沖服。(《福建藥物志》)

7.治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旱蓮草、燈心草各30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8.治血痢 旱蓮草、鐵莧菜各15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9.治大便下血,身體虛弱者 旱蓮草(陰乾)為末,以槐花煎湯,調炒米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錢,以人參五分煎湯送下,二服即愈。(《種福堂方》)

10.治溺血 旱蓮草、車前草。搗汁,各半茶鐘,和勻。空心溫服。(《仙拈集》車蓮飲)

11.治功能性子宮出血 鮮旱蓮草、鮮仙鶴草各30g,血餘炭、檳榔炭各9g(研粉)。將前2味煎水,沖後2味藥粉,待冷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12.治刀傷出血 鮮旱蓮草搗爛,敷傷處;幹者研末,撒傷處。(《湖南藥物志》)

13.治白帶、夢遺 旱蓮草60g,白果14粒,冰糖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14.治白濁 旱蓮草15g,車前子9g,銀花15g,土茯苓15g。水煎服。(《陸川本草》)

15.治腫毒 鱧腸、苦瓜同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16.治陰癬 鮮旱蓮草揉成團,用穿山甲將癬刮破,擦癬上,奇驗。(《瘍醫大全》)

臨床報導

1.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由旱蓮草60g、苦參30g的提取物加甲氧苄胺嘧啶0.4g製成止痢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3次,連服2天。治療1141例,治癒1117例,治癒率為97.87%;糞便細菌陽性的547例中陰轉532例,陰轉率97.28%;用藥過程中除1例對甲氧苄胺嘧啶過敏外,均未發現其他副作用[1]。

2.治療藥物引起的溶血 旱蓮草60~90g,水煎服,每日1劑;或每日用生旱蓮草500g,用涼開水洗淨後,搗爛取汁,加冷開水100ml,分2次服。此外病情重篤者適量補液(不輸鹼性液),不用激素類藥物。治療藥物引起的溶血11例,10~12小時後,尿色正常,尿潛血試驗陽性轉為陰性。療效滿意[2]。

3.治療扁平疣 旱蓮草50g。加水1000ml,煮沸10分鐘,分3~4次熱敷。另用生薏仁50g,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扁平疣325例,結果經6日痊癒者73例,10日痊癒233例,20日痊癒者12例,25~30日痊癒者3例,治療無效者4例。平均治癒天數11.55天,治癒率為98.77%[3]。

4.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用旱蓮草浸膏口服,每日2次,每次15g,1月為1療程。觀察30例,顯效15例,改善14例,無效1例。臨床觀察還發現,旱蓮草對頭暈痛、背痛、心悸氣短等亦有效,對束支傳導阻滯者無效[4]。

文獻綜錄

1.《本草經疏》:“鱧腸善涼血。鬚髮白者,血熱也;齒不固者,腎虛有熱也。涼血益血,則鬚髮變黑,而齒亦因之而固矣。故古今變白之草,當以茲為勝。《本經》主血痢及針灸瘡發。洪血不可止者,敷之立已,塗眉發生速而繁。蕭炳又謂能止血排膿、通小腸、敷一切瘡者,蓋以血痢由於血分為濕熱所傷,針灸瘡發、洪血不止,亦緣病人素有血熱,及加艾火則益熾矣。血涼則不出;營血熱壅則生膿,涼血則自散;小腸屬丙火,有熱則不通,營血熱解,則一切瘡自愈。此數者,何非涼血益血之功也。”“鱧腸性冷,陰寒之質,雖善涼血,不益脾胃。病人雖有血熱,一見脾胃虛敗,飲食難消,及易溏薄作泄者,勿輕與服。孫真人方用薑汁和劑,蓋防其冷而不利於腸胃故也。不用薑汁、椒紅相兼修事,服之者必腹痛作泄,宜詳審之。”

2.《本草新編》:“旱蓮草,雖能烏鬚髮,然不與補腎之藥同施,未見取效之捷。煎膏染須鬢,亦必同倍子、明礬為佳。世人動欲變白,而不知其道,毋怪其不效也。夫鬚髮之早白也,雖由於腎水之乾燥,亦由於任督之空虛。任督之脈,上通於唇口之間,下入於腰臍之內。腎虛而任督未虛者,老年發白而須不白;中年發未白須先白者,任督之虛也。欲使已白者重變為烏,必補任督,而更補腎也。然而補任督之藥無多,仍宜補腎以生任督,蓋任督原通於腎,故補腎而任督之氣自生。旱蓮草止能入腎,而不能入任督,又何能上通唇口哉!所以必宜與補腎之藥同施,方有濟耳。”

3.《本草求真》:“旱蓮草,為止血涼血要劑。是以血痢煎膏用之,其血即止;須白汁塗,變白為黑;火瘡發紅,其紅即退;齒牙動搖,擦之即固;合冬青子名二至丸,以補肝腎。”

4.《本草正義》:“(鱧腸)但純陰用事,非陽盛之體,不應多用,脾虛泄瀉尤忌。凡勞怯諸症,陰虛火旺者,不可以此等陰藥專治其標,須與補中健脾之劑相輔成功,乃為萬全無弊之策。”

參考文獻

[1]李文貴.人民軍醫,1990,(7):23

[2]徐富業.中成藥,1993,15(6):45

[3]陳中春.四川中醫,1992,10(5):39

[4]周約伯,等.天津醫藥,1986,14(8):490

本草匯言

日華子本草

鱧腸,排膿,止血,通小腸,長鬚發,傅一切瘡并蠶。

本草綱目

烏髭髮,益腎陰。

本草蒙筌

味甘、酸,氣平。無毒。染白髮回烏,止赤痢變糞。鬚眉稀少,可望速生而繁;火瘡發紅,能使流血立已。

本草乘雅

鱧,玄鱧,體色青玄。美在腸,形相肖也。蓋腸,暢也。通暢胃氣,為水穀道,心肺府,大小腸也。經云:肝主色,自入為青,入腎為黑。為腎之心藥肝藥,肝之腎藥心藥,心之肝藥腎藥也。故鱧腸產南而色玄,則凡毛髮須收,色變於色者,使之各色其色耳。經云: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又為肺之脾藥腎藥,心藥肝藥矣。故鱧腸白華在秋,稟庚金之化,色味乃充,氣平味甘,亦即土大舒和之用。又為脾之腎藥心藥,肝藥肺藥也。此以五星互呈,故得形藏敵應,為心肝脾胃,爪生發長,筋轉脈搖,彌膚致腠,誠駐形形物耳。若主血痢,正胃失通暢,致穀道不泌不分。蓋鱧至難死,自非連者比。至主咸灸瘡發,洪血不止,鱧腸脈勝而通心,色勝而通肝,則脈有所主,血有所藏,心主腎也,肝主肺也,水火既濟矣,木金互交矣。

本草備要

旱蓮草一名鯉腸,又名金陵草,補腎。

甘鹹,汁黑。補緊止血,黑髮烏髭。《千金》云:當及時多收,其效甚速。《經疏》云:性驚不益脾胃。故《千金方》金陵煎丸,用薑汁和劑。

本草求真

﹝批﹞入肝腎涼血。

旱蓮草專入肝、腎。即書所云鱧腸草、金陵草者是也。味甘而酸,性平色黑。功專入肝入腎,為止血涼血要劑。是以血痢煎膏用之,其血即止;須白汁塗,變白為黑;火瘡發紅,其紅即退;齒牙動搖,擦之即固。合冬青子名二至丸,以補肝腎。但性陰寒,雖善涼血,不益脾胃。《經疏》。若不同以薑汁、椒紅相兼修服者,必腹痛作瀉。

得配本草

甘、酸,涼。入足少陰經血分。涼血滋陰。療臟毒,退腎熱。灸瘡發洪血不止者,敷之立已。血涼,諸病皆除。

得車前,治溺血;得川連,治熱痢。佐綠豆,治熱脹;入熱酒,治痔漏。用汁沖。

利水,童便煮;恐妨胃,薑汁蒸。研末服,治臟毒。

胃弱便溏,腎氣虛寒者,禁用。

本經疏證

黑固水色,水卻不黑,其有黑者,東海著黑水之洋,則水之極窪,不更他引處也。禹貢雍州黑水,則水之極僻,不通他流處,黑,殆引水使歸之壑,不更移徙之窟歟?說者謂天本蒼蒼,而目之為元,則以其幽遠不可窮,然則極下者黑,極高者亦黑,是黑者陰陽之廓而不可逾越已。旱蓮質本不黑,即其汁亦何嘗黑,乃出之俄頃,遽變為黑,此則方才逾越遂止不行之驗也。故其所主之證,只長鬚眉一端,已可證其以黑護血為甚固,以血澤黑為甚速也。而血液之妄出,若吐若衄、金瘡,均中無黑者,惟下利則有如污泥如敗醬,皆緣色黑之物潰,血液遂隨之以出。況鐵炙瘡痂必黑,至發而洪血,必黑者已破,是可見黑敗而汁不固者,須以汁出而能變黑者止之。血屬水而載火以行,黑非能止水,乃以拒火者也,以黑物止血,須識此義,而用旱蓮則當以血中見黑為準。

本草新編

旱蓮草,味甘、酸,氣平,無毒。入腎。能烏鬚鬢,止赤痢,治火瘡。雖能烏鬚鬢,然不與補腎之藥同施,未見取效之捷。煎膏染鬚鬢,亦必同倍子、明礬為佳。世人動欲變白,而不知其道,毋怪其不效也。夫鬚髮之早白也,雖由於腎水之乾燥,亦由於任督之空虛。任督之脈上通於唇口之間,下入於腰臍之內。腎虛而任督未虛者,重變為烏,必補任督,而更補腎也。然而補任督之藥無多,仍宜補腎以生任督。蓋任督原通於腎,故補腎而任督之氣自生。旱蓮草止能入腎,而不能入任督,又何能上通唇口哉?所以必宜與補腎之藥同施,方有濟耳。

或疑旱蓮草入腎,故能變白。今既不能入任督,何能變白哉?然而變白之藥,仍不外旱蓮草也。是入腎者,其說正,而入任督者,其說非矣。吾子謂其入腎,而不入任督,何也?夫旱蓮草之不通任督也,非私稅也,予實聞之岐天師之訓迪也。謂旱蓮草性寒,而任督則喜溫而不喜寒,故能降腎中之火,以解其焦枯,而不能暖任督之髓,以滋其潤澤也。

本草分經

甘、酸,寒。補腎固齒,涼血止血。

【現代藥理研究】

旱蓮草對免疫系統有雙向調節作用。

旱蓮草對冠心病異常心電有改善作用。

旱蓮草對活體動物體內染色體無潛在的誘變活力,無損傷染色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