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瘧機要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治瘧機要

人之一身,首重榮衛。外而皮肉筋骨,內而經絡藏府,無非榮衛為之煦濡,調和則安,逆亂則病,離絕則死。是榮衛為人身之化機,凡百疾病皆系焉,而瘧其尤著者也。考《素問·瘧論》及《刺瘧篇》,分六經,分五藏,分六府,雖發時不同,病形各異,而要其旨歸,則總關於榮衛之見端。曰夏傷於暑,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非瘧舍之關榮者乎?曰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非瘧發之關衛者乎?仲景淵源相承,曰:瘧脈自弦。以瘧邪伏於榮舍,發則阻滯衛氣故也。《靈樞》論衛氣失常,則脈大弦急,《金匱》論腹痛寒疝,弦則衛氣不行。籲!仲景一語抵人千百,此其所以為百世之師乎!後世諸家不加研究,迄今千餘載,瘧病絕少定論。西昌喻氏、洄溪徐氏皆謂風暑入少陽,率以柴胡為不祧之法,拘矣。葉天士治瘧,一生不用柴胡。王士雄謂柴胡只可治少陽正瘧,雖不如喻、徐兩公子之專主少陽,而於榮衛,曾莫之及,費伯雄以少陽不能主瘧而有在衛、在榮、在府之分,韓善徵謂瘧不專屬少陽而有衛氣榮血之論,是於榮衛近之矣,而未中瘧關榮衛之的。惟盧之頤《痎瘧論疏》,全引經文,以白虎各半治榮舍,青龍各半治衛氣,雖於瘧舍關榮、瘧發關衛,啟其端倪而不能大暢厥詞,讀其書者有遺憾焉。餘業醫近十年,竊嘆瘧之劇繁且險,反復流連,非特一兩月不痊,甚有延至二三年者。診驗之餘,幾經博考冥索,始知瘧以榮衛為主腦,治之輒獲效果。而析疑辨難,互相切劘,則吾鄉陳原欽先生之力為最多。乃不採譾陋,彙集成篇,先將榮衛之生始會合、內外出入、陰陽順逆、道路異同、度數疾徐,一一剖晰,挈明大旨,然後分論瘧舍之關榮、瘧發之關衛,而溫熱暑濕各因、藏府經絡諸症與夫病情之傳變、病勢之兼併,並著於篇,以備治瘧者之採擇焉。雖然榮衛為人身之化機,凡百疾病皆系焉。能明夫榮衛之生始會合、內外出入、陰陽順逆、道路異同、度數疾徐,又豈僅可以治瘧已哉!

中華民國元年二月自序於養生園

天地之大,日月運行焉;人身之大,榮衛運行焉。天地有羅孛與日月同道,則日月蝕;人身有伏邪與榮衛並居,則榮衛偏,此瘧病之關榮衛也。余初業醫,臨症治瘧,輒主少陽,所用成方多不效。竊以為瘧,酷瘧也,如此大症,斷非拘一經、執一藥所能治者。奈後世治瘧,諸家紛紛聚訟,西昌喻氏專主少陽,以柴胡為主;沈再平於主用柴胡治瘧者,非之;《葉氏醫案》治瘧不用柴胡,徐洄溪非之,迄莫折衷一是。進求《金匱》瘧病,寥寥數節,難尋端緒。即瘧脈自弦之文,注家多牽入少陽矣。乃取《素問·瘧論》、《刺瘧篇》讀之。《瘧論》言巨陽、陽明,不及少陽;《刺瘧篇》首列六經,不專重少陽,仍莫得其指歸。於是反復尋繹,《瘧論》有曰:此榮氣之所舍也。又曰:與衛氣並居。不覺頓悟曰:瘧病關榮衛,不特不專主少陽,並不專主六經矣。獨是榮衛運行,為百病轄。考《內經》以榮衛名篇首者凡六,其散見者,不止《瘧論》,數節互相發明。余於榮衛之生會主散、出入、順逆、道路之各殊,疾徐之異度,幾經默悟冥搜,殊難了了,急索解人不得,以為醫不明榮衛,無論百病,即治瘧莫試也。劉君裁吾性穎悟,青年篤於醫,與余交最厚,居址距數里,故往來尤密,凡醫書與病症之疑難,相與質辨近十年。至論瘧病關於榮衛,尤心相印。一日袖卷授余曰:此所著《治瘧機要》也。余展誦之,其書先將榮衛挈明大旨,次論瘧舍關榮,瘧發關衛,瘧脈自弦,皆獨出心裁,闡明經旨;後論溫熱暑濕各因、經絡藏府諸症,與夫病變病並,無不奏刀騞然。所選諸方,一經指點,用以治瘧,皆能中榮衛之的。瘧病得此,誠暗室一燈,千載之疑竇破矣。雖然是書條分榮衛,意在令閱者醒目,似有無數榮衛,其實一也。能明夫榮衛之主散生會,其中出入、順逆、道路、度數,一如日月之運行天地,或一日一周,或一月一周,或一年一周,雖光芒之照射各殊,不得謂非一日月,敢以質之劉君並天下之留心榮衛者。是為序。

中華民國元年五月同邑原欽陳寶序於鬆蔭山房

處世界競爭之大舞臺,無論何業,苟無學問、閱歷,則在天演淘汰之內,必不能占最優勝之地,醫學一門亦然。余曾循長江,涉重洋、東北,至津、奉,經過閩、浙江、寧、蘇、滬,素稱醫術、向產名賢之區,意必有邃學問、深閱歷其人者,互相討論,倡明此道,而卒罕遇其人,至是而益嘆劉君裁吾之不可多得也。其人向勤學,善穎悟,與余攻方書有年,而進步之速不可以道里計,近十年來學更有進,讀書別有會心,編入《醫學檀幾》約百餘卷,其曰《傷寒匯方》,曰《金匱鑑別》,曰《外臺發揮》,曰《金元四家節要》,曰《景岳選瑜》,曰《喻氏節要》,曰《葉案選粹》,曰《王案類編》,曰《溫熱精言》,曰《喉科扼要》。其餘有疑,則辨之;有得,則筆之;有訛,則證之。雜卷浩繁,不可枚舉,所臨之症,編入《編症自鏡》。積日累月,每年不下數十卷。其例,先姓名,次年齡,次病症,次脈象,次舌苔,次形色,次服藥,一一標準,然後著案、著方,審慎周詳,議論卓越,靡不娓娓動人,雖喻嘉言之議病式,近世之診斷學,有過之無不及。其學問之邃,閱歷之深,為何如萍跡漂泊,企仰殊深,吾知劉君當更有進也。及歸,造訪,又編成《治瘧機要》四卷矣。回憶向之遊閩、浙江、寧、蘇、滬時,夏秋之病瘧者,纏綿歲月,劇繁且惡,中醫只知柴胡法之一治,固不愈;西醫之規尼丁殺其蟲毒,鐵劑補其血液,終嫌其隘而未盡效。得是書讀之,研究病源,直探其根柢,選擇方法,亦極其閎通,榮衛三焦,洞若觀火,暑濕諸症,朗若列眉,豈徒治瘧之機要已哉?余不辭校閱,勸付梨棗,亦保種之一端也。方今中外交通,科學互參,劉君以翹楚青年,既精中醫而並博及西醫,朝夕研核,不遺餘力,其學問之邃,閱歷之深,又當何如耶!

中華民國元年八月同邑洪嶷謝邑南序於養性學校

卷一

論治瘧先明榮衛

榮衛之道,變通無窮,論其從出之原,則元真與水穀之氣而已。榮血出於中焦,乃胃中水穀之汁所化,實本下焦元真之氣以生(少陰陽明,戊癸合化);衛氣出於下焦,乃腎中元真之氣所生,亦本中焦水穀之汁以化(《靈樞·榮衛會生篇》云,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此先天、後天互相生化之榮衛也。夫榮乃有形之血,有從心脈而行於二十八脈者,有從胃絡而行於十二經者,有滲入於衝脈者。衛乃無形之氣,有從肺脈而行於二十八脈者,有從足太陽而日行陽、夜行陰者,有上出於督脈者。是榮衛之內外出入、陰陽順逆、道路異同、度數疾徐,一一各殊,醫者不可不辨也。

榮血從心脈而出,以行脈內;衛氣從肺脈而出,以行脈外。所謂心榮肺衛也。

宗氣積於胸中,別出兩行榮衛之道,一貫心脈而行呼吸(《靈樞·邪客篇》云: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一出於肺而行呼吸(《靈樞·五味篇》云: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嚨,呼則出,吸則入)。人身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上下左右二十四脈,並左右之兩蹺、前之任、後之督,共二十四脈,計一十六丈二尺為一周),一呼一吸,脈行六寸,二百七十息,脈行十六丈二尺,為一周;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而大周於身矣。夫呼則八萬四千毛竅皆合,吸則八萬四千毛竅皆開。是宗氣之呼吸固偕榮衛以流行,而毛竅之開合不賴榮衛以衛護哉。此為一日一夜並行五十周之榮衛也(按: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即此榮衛也)。

榮血出於胃絡,順脈而行,始於手太陰肺經之太淵穴,而行於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絡、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而又始於手太陰肺經,是從手足之指井而入於藏府,復從頭胸之氣街而出於皮膚。支者從肝交督,而沖、任、蹺、維、帶脈俱不與焉。衛氣出於足太陽,逆脈而行,平旦陰盡,從足太陽之睛明穴散及於少陽、陽明,下入少陰,復從少陰而出於太陽。如是者二十五周,陽盡入陰,始從足少陰逆行五藏,腎注心,心注肺,肺注肝,肝注脾,脾復注腎為一周,亦如陽行二十五周而復合於目也。夫榮血之行於十二經隧,與衛氣日行於皮膚、肌腠之分,夜行於藏府膜原之間,一疾一徐,順而行,相干則亂(《靈樞·五亂篇》云:榮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悗。下文並有亂於心肺、腸胃、臂胚與頭諸症),並行則脹矣(《靈樞·脹論》云:榮氣從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下文並有五藏六府之脹)。此為一日一夜一周之榮血及五十周之衛氣交相逆順而行者也(按:榮氣順脈,衛氣逆行,即此榮衛也)。

衝脈之榮血從陽明而滲入者,男子絡唇口而生鬚髮,女子月事以時下:督脈之衛氣從陽明而上出者,二十二日從背而注於伏沖,九日從腹而出於缺盆(《靈樞·歲露篇》云: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此一月一周之榮衛,以應月行一月而一周天者。故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素問·八正神明論》云,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沖督之榮衛以月之盈虧而應身之虛實,男子暗中運動,固無從驗,若女子一月一行,衛氣疾,則經行早,衛氣徐,則經行遲,其較著矣。此為一月一周相通之榮衛也。

總而論之,榮衛者,人身所首重也。榮衛調和,則神機出入,氣立如故;榮衛逆亂,則陰陽厥逆,奇恆病起;榮衛泣除,則精氣弛壞,神去而不可復收矣。然則榮衛非人身之化機而疾病系之哉。

論瘧舍關榮

《素問·瘧論》謂:夏傷於暑,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蓋以瘧邪入於榮舍,外則伏於軀殼之腠膜,內則伏於藏府之油膜也。夫皮膚之血氣從指井而注於經脈,從經脈而入於藏府;藏府之氣血從大絡而注於孫絡,從孫絡而出於皮膚。是榮氣出入於內外膜原之間,必有所歷之界分,有界分,必有其舍,猶行人之有傳舍。此即所謂榮氣之舍也。瘧邪伏於軀殼之腠膜,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作;中於腰背者,氣至腰背而作;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作;中於胸腹者,氣至胸腹而作。此皆關於軀殼內之榮舍也。瘧邪伏於藏府之油膜,有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者,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則間日而作;有邪氣內薄五藏,橫連膜原者,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亦間日而作;有邪氣客於六府者,與衛氣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或間二日乃作。此皆關於藏府外之榮舍也。夫人身之膜原有外內,故邪伏之榮舍有淺深;衛氣之離合有遠近,故瘧病之作止有遲速耳。治瘧者無論一日一作關於膜原,必視其榮舍之所在;即間日及數日一作亦關於膜原,必視其榮舍之所在。榮舍不拔,則主客交渾,如油入面,莫之或離,其發而愈,愈而復發者多矣,甚至有綿延兩三年者。且治之不得其法,瘧邪結於軀殼內之榮舍,則癰瘍瘡腫;瘧邪結於藏府外之榮舍,則症瘕積聚;若劫動榮舍,迫傷陰陽諸絡,則吐衄、便血矣。此治瘧所以必攻榮舍也。然《經》謂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腠理開則邪氣入者,非有他邪之所入,即此榮舍所注之邪入於腠理,是腠理乃瘧邪之出路,故治瘧亦必開膜原也。漢唐以來,治瘧諸方,如用鱉甲、鯪鯉甲、䗪蟲、蜣螂之類以攻榮舍,草果、檳榔、厚朴、蜀漆之類以開膜原,深得治瘧之旨,後世不察,不以為探本之治,而以為截瘧之法,惜哉。予故約其說曰:治瘧不攻榮舍,則瘧邪之盤距自固;治瘧不開膜原,則瘧邪之走泄無門。余雖不敏,敢以此為治瘧之要訣焉。

論瘧發關衛

《素問·論瘧》謂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者,以邪與衛合則作,邪與衛離則已也。然瘧之初起,衛氣陷入於陰,必引呻呵欠,衛氣陷則不能衛護肌表,亦必毫毛灑淅,此瘧病關於衛氣之見端也。且衛氣陷而三陽之氣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巨陽虛則腰脊、頭項痛,陽氣虛極而陰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矣。陽虛則外寒,陰勝則內寒,是以內外皆寒,非湯火所能溫。迨陰氣逆極,則陽氣復出而並於陽,巨陽盛則頭痛如破,陽明盛則渴欲飲冷,若喘則陰虛於下而陽逆於上也。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是以內外皆熱,非冰水所能寒,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其病得休也。然則多寒少熱之牡瘧、多熱少寒之溫瘧、但熱不寒之癉瘧,何莫非陰陽之氣交併而各造其偏哉。其作有時者,衛氣晝行於皮膚、分肉之間,遇邪則日作;夜行於藏府、膜原之內,遇邪則夜作。其晝轉為夜者,邪薄於內,衛氣入陰與邪遇;夜轉為晝者,邪達於外,衛氣出陽與邪遇;其日作轉為間作者,邪進而衛氣漸遠;間作轉為日作者,邪出而衛氣漸近也。若日晏與其日早者,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會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骶,其作日晏;二十二日入於脊內,注於伏沖,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作日益早。故瘧病之發關於衛氣。治瘧者,攻其榮舍,則衛氣自無阻礙,開其腠理,則衛氣自得循行,不治衛而衛自治矣。然有當治者,瘧作之末,寒熱交罷,臭汗自出,穢氣燻人,此伏邪外達之機,如風涼外束或沐浴,水氣閉塞肌腠,汗不出者,治當宣發衛氣,令其作汗。如瘧久不休,真元虧衰,肢冷息微,大汗淋漓,徐靈胎所謂亡陽之汗者,治當溫納衛氣,方免虛脫之虞。亦有體氣素弱及新產婦人,或邪氣內閉而衛氣外脫者,治當先用溫補,後用清涼也。若瘧作之後,衛氣外散則身浮面腫,衛氣內陷則胸腹痞脹,各有治法,是在醫者之活潑耳。

論瘧脈自弦

《靈樞》論衛氣失常則其脈大而弦急,以衛氣一有阻滯,內薄脈道,便挺然指下,有千鈞槓鼎之力。故瘧病之關於衛氣者,未作之先,固不弦,已作之後亦不弦,惟當作之際則弦耳。間有前後見弦者,必其瘧之最劇者矣。然不但初病之脈乃弦,即經年之久瘧不解,正氣虛弱,脈不鼓指,而弦象亦隱然在內。仲景淵源《內經》,故以瘧脈自弦一語提挈宗旨,而寒熱虛實等因、浮沉遲數諸脈總不外乎弦象,所以《金匱》曰: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沉緊者,下之差;弦浮滑者,可發汗針灸;弦滑大者,可吐之。可見瘧脈之操縱進退,一惟弦字主之耳。至謂弦遲者可溫之,則弦數者當涼之矣。後世因弦數條下有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十字,不疑編者之訛,偏執風寒二字定為瘧疾鐵案。以弦為東方風木之脈,遂牽少陽之半表半裡為藏瘧之舍,往來寒熱為發瘧之狀,意欲舍《內經》而推尊仲景,豈知反以晦仲景之道哉。考其故,自晉·王叔和撰《脈經》因瘧脈自弦,以弦為少陽主脈,於是天下之談脈者,無不奉以為法,如喻嘉言、徐靈胎、魏玉璜諸公更專主少陽,數千年來無有敢議其非者。詎知弦乃衛氣不行之脈,仲景言之不少,概見如水飲病之偏弦、雙弦,水腫病之弦微、弦緊,莫非衛氣不行所致,豈獨瘧也哉。韓善徵謂瘧無一定之因,自無一定之脈,不得因弦字而執拘,不知風瘧脈緩,寒瘧脈緊,暑瘧脈芤,濕瘧脈濡,溫熱之瘧脈數,要皆因弦字而兼見,或獨見於瘧之前後,以露本來受邪之真相。故謂瘧脈弦而兼他脈,則可謂瘧,而全不見弦脈,則不得謂之瘧矣。

卷二

論暑濕瘧

喻嘉言因《內經》運氣主病,少陰君火與太陰濕土一類同推,不分彼此,遂謂夏傷於暑,秋為痎瘧,其中定有脫漏,補出長夏傷於濕一語,於六氣配四時之旨燦然大備。蓋天之暑氣下降,地之濕氣上騰,人在氣交之中,口鼻交受其氣。自鼻入者,從鼻管吸入,過肺歷心系,伏於上焦之膜原,復自心系循背脊下腎系,達網膜,至臍下丹田、氣海之中,伏於下焦之膜原;自口入者,從胃脘散於兩脅板油,伏於中焦之膜原。夫暑濕之伏,非能自伏也,蓋炎暑退而機衡轉,隨人身收藏之氣漸伏而漸深。故初秋發瘧,尚在肺胃之分;至於冬令嚴寒,則無不發於三陰之地矣。

暑性暄發,令人汗空疏,腠理開。瘧之初起,往往有因秋月之風涼閉住腠理而瘧乃作者。《素問·瘧論》言之不一,有謂因秋月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者;有謂因遇夏月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而病成者;有謂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者。是暑熱之氣先伏於內,而風寒之邪復從外束,治當先解其外束之寒,次清其內蘊之熱,或兩法合投,表裡並施,尤為簡括。考瘧門方中,惟王肯堂《症治準繩》內立二方,一用升麻、柴胡、葛根、羌活、防風、甘草,一用石膏、知母、粳米、紅花、桃仁、豬苓、鯪鯉甲,深得此旨。盧子頤解其方曰:風暑合作,應從兩治,但有奇偶、輕重之別。其始也,形症必稍偏於風,此固未易釀熱,先須重於從風,輕於從暑,不必盡用全方,解表利小水足矣;久則暑熱熾盛,二氣平均,現症稍無偏勝,必從全方合治,故復為一方,名曰青龍白虎各半湯。蓋暑藏榮舍,須當治暑,白虎全方正治暑之劑;藏之榮舍,亦須治榮,桃仁、紅花之類;鯪鯉穴山而居,遇水而入,則是入陰出陽,穿其經絡於榮舍,舍且顛倒,暑更從何棲止。風並衛氣,亦須治風,五種風藥正治風之劑,況衛氣下陷陰中,並致三陽亦陷,提挈三陽,則衛氣自持,如羌活之挈太陽,葛根之挈陽明,柴胡之挈少陽是也。若有兼沐浴之水氣舍於皮膚者,即以豬苓徹之。兼淒滄之水寒侵著肌腠者,豬苓固能利徹,更須佐以辛溫,乃可對待水寒,羌活、柴胡之類是也。盧氏論瘧,惟此段精切可法,但知母、石膏為肺胃之藥,桃仁、紅花乃輕散之品,用治上焦瘧固當,若中、下兩瘧,則嫌有未合者。余嘗治中焦瘧而外挾風涼者,以吳氏三消飲為主,羌活、葛根、柴胡可解外寒,知母、黃芩、大黃可除伏熱,芍藥開泄陰結,便有傾倒榮舍之功,至於草果、檳榔、厚朴直入中焦,開達膜原,蠲除伏氣,稱為聖劑。宋元以來,無方不用,如《局方》之常山飲,《易簡》之七寶丹,岩氏之鱉甲飲是也。吳氏胎化以治疫,今仍取以治瘧,法尤切。若下焦之瘧而外挾風涼者,又當用玄參、生地黃、芍藥、丹皮以清肝腎之熱,鱉甲、牡蠣、鯪鯉甲攻倒榮舍,梔子、滑石、木通開達網膜,即能引熱下出,仍取羌活、葛根、柴胡以祛外感之風涼,是從王肯堂、吳又可引而伸之,擴而充之者也。

若外感風涼已去,惟暑濕伏邪舍於內外之膜原者,在上焦,則為心肺之瘧;在中焦,則為胃脾膽之瘧;在下焦,則為肝腎之瘧;在奇經,則為督沖之瘧。各有專症,各有主方,詳細辨論分別於下:

瘧邪舍於肺膜,咳嗽頻,仍寒從背起,入秋即發,此瘧病之最淺者。若舌苔淡白,或厚膩干黃,胸脘滿悶者,濕熱尚在氣分,宜甘露消毒丹主之,以白蔻、藿香、石菖蒲之芳香宣通肺膜;若舌無苔而鮮絳或隱隱浮黑,清晨瘧發,此暑熱伏於榮分,宜仿喻氏清燥救肺法,取犀角、生地黃之清涼,去阿膠、麻仁之滋潤,加桃仁、鯪鯉甲以傾倒榮舍也。《經》云: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此即暑伏肺膜之瘧。下文繼之曰氣內藏於心、外舍於分肉之間者,以心主榮,而瘧邪藏於榮舍之中也。

瘧邪舍於心膜,煩熱昏狂,譫語發斑,此皆包絡之見症,以心不受邪,受邪則死。故凡心病皆屬包絡之病。暑熱始受在肺,逆傳內陷,則閉心包之竅,每有厥脫之虞。故治此瘧,必以開達心膜為首務,其受之輕者,以導赤瀉心各半湯引從小便而出可也;若舌色干光或紫絳,或圓硬,或黑苔起刺,必用神犀丹之類,以犀角、紫草能入榮攻舍,豆豉、菖蒲能宣竅開膜也;若神識昏迷,舌白,渴不欲飲,小水不通,系濕熱蒙閉膻中,致氣化不行於州都,宜用薏苡仁、茯苓、大腹皮、豬苓、通草、竹葉煎湯,送下牛黃丸,芳香通神、淡滲宣竅,俾濕濁穢氣從此分消;若舌苔黃膩,胸痞者,如胖,酷喜熱湯,脈弦滑右甚,則為痰飲盤踞心主之宮城,宜小陷胸合溫膽湯加薤白開通痰涎,暑象畢現,再按法以清其暑可也。夫肺邪陷心,猶為易治,若肝腎伏邪自下而上衝於心,根本之地先已受傷,雖投劑得宜,神識頗清,亦延久而告斃。此前人所未道及也。

瘧邪舍於胃膜,日晡潮熱,胃脘飽悶.舌苔白厚,口中黏膩,濕熱阻遏膜原者,宜達原飲主之,使邪氣潰散,速離膜原,或用蒼朮白虎湯,以蒼朮之臊臭燥烈與草果之攻用相近也。若但熱不寒,渴飲汗出,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如《金匱》所謂癉瘧者,系暑伏陽明榮分,故曰其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宜白虎湯去粳米,合晉三犀角地黃湯,加丹參、芍藥主之,或堇竹螵蛸湯,以石膏、竹葉之清暑,螵蛸能驅逐榮舍之固結,常山能宣開膜原之壅滯,亦頗切當。今人用竹葉石膏湯,意非不是,但少入榮攻舍之法,終嫌未妥。繆仲淳善治暑瘧,每用當歸、牛膝、鱉甲、首烏等藥於陽明症中,無非為榮舍計也。

瘧邪舍於脾膜,口甜黏膩,苔白脘悶,寒起四末,渴喜熱飲,大腹脹悶,宜用不換金正氣散加黃連、黃芩、芍藥主之,以辛溫開膜化濕,苦寒清熱降火也。若唇口乾燥,煩渴,手足心熱,脈右關數,此係暑伏脾經,宜瀉黃散主之,此方妙在防風一味,鼓動太陰之膜,俾脾熱從梔子引而下出耳。宋元相傳之四獸飲、清脾飲,意非不在太陰,但執瘧不離乎肝膽之說,四獸飲用烏梅以入肝,清脾飲用柴胡以入膽,終未達瘧疾之旨耳。

瘧邪舍於膽膜,脈弦左數,暮熱早涼,渴飲汗出,宜仿葉天上法,以桑葉、丹皮直入少陽為君,知母、栝蔞根清暑為臣,佐鱉甲搜滌內舍,使青蒿引邪外出,與小柴胡湯之治少陽瘧者大有寒熱之別也。若嘔吐清水或痰多濁稠,是濕熱內留,木火上逆,蒙閉清陽,氣逼上竅,故耳鳴耳聾,宜溫膽湯去甘草,加栝蔞實、藕荷杆,合碧玉散主之。取栝蔞、荷杆宣通膈膜,俾濕痰退而瘧自止。如頭偏痛連齒,夜寐不安,間日瘧發,神迷錯語,系膽火升越,震動心主,宜仿林羲桐法,以鉤藤、鱉甲、牡丹皮、梔子、麥門冬、黃芩、連翹、半夏、夜交藤煎服,送下牛黃丸,清膽火而寧心神,其瘧自已。

瘧邪舍於肝膜,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乾嘔吐蛔,此皆厥陰之見症,若瘧發周夜,累月不解,口苦味酸,胸悶欲絕,小溲赤黑或深紅綠碧,宜用當歸蘆薈丸主之。以木、麝之香竄走絡,可以宣開膜原;協當歸之辛潤和血,可以攻倒榮舍也。如小溲短澀渾赤,有腳熱疼難忍者,此係濕蘊肝經,以致疏泄失職,宜龍膽瀉肝湯以導之。若瘧發之時,痙厥搐搦,宜犀角地黃湯加羚羊角、玄參、菊花、絲瓜絡、竹茹、木通、荷葉露,以育陰息風、舒筋透膜也。瘧起鼻冷額汗,顴紅目赤或面目青慘,則肝陰先耗,風陽上越,宜用鱉甲、龜甲、牡蠣、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肉蓯蓉、阿膠、金鈴子之類,育陰以清熱,潛陽以攻舍。蓋此乃瘧邪干犯厥陰之神藏,投劑稍乖,則狂風不息,根荄立拔,不數發而即斃矣。

瘧邪舍於腎膜,子夜瘧發、口乾嗜飲、兩腰收痛如刀錐刺,脈弦而細,尺中數甚,此皆少陰之見症,宜仿王孟英法,用玄參、生地黃、知母、牡丹皮、地骨皮、天門冬、龜板、茯苓、石斛、桑葉一派甘寒之品,少佐鹹寒入腎,補水清熱。濕甚者,宜二妙地黃丸加龜板、鱉甲、玄參主之,育陰之中兼以驅濕也。夫濕熱伏腎,則必腎陰先耗,以致外邪乘虛而入。治之之法,滲濕傷陰,滋陰助濕,兩相妨礙,實有難於驅除者。葉天士謂陽虛之體,濕熱一去,陽亦衰微,尚可扶陽祛濕;而陰虛之體,濕熱一去,陰即涸竭,便成壞症,不可救藥。此昔人所以有干及腎陰則為瘧勞之說也。治病者,當預防陰津於未傷之先,毋徒以祛濕為能事。

瘧邪舍於督、沖、任,則為奇經之瘧。《經》謂: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明日日下一節,瘧邪亦日下一節,以此日作益晏者。蓋自頂後髮際至膂骨計七節,則瘧之作於此七節者,日晏七分矣;自腰間膂骨至尾骶計十四節,則瘧之作於此十四節者,日晏十四分矣。衛氣之循督脈而行於背者,以朔日出於風府,數之至二十一日,則下至骶骨盡之矣。夫督脈起於腎,下至胞中,而衝脈起於胞中,會於臍,至胸中而上挾咽。胞中乃督沖交接之所。二十一日以前,衛氣行於背,邪氣循督脈而下,則為督脈之瘧;二十二日以後,衛氣行於腹,邪氣循衝脈而上,則為衝脈之瘧。故衛氣入於脊,注於伏沖之內,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作日自此益早也,仲景淵源相承。所以申之日病瘧,以月一日,發當十五愈。設不差,當月盡解。蓋自朔至望,月由始生而滿,月滿則衛氣旺,瘧邪無地自容矣;自望至晦,月由滿極而空,月空則衛氣去形身而居於伏沖之內,過日則月之初蘇又至矣,瘧邪雖盛,亦強弓之末耳,豈能復熾哉。設仍不差,瘧邪必由督入任,緣任脈起胞中,盤踞其間,結為症瘕,命曰瘧母,此即任脈之瘧。《經》云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症瘕,是疝㿗、症瘕之類必結於任也。後世謂肝藏血,瘧母必屬於肝,此於症瘕二字似乎可解,其何以解當十五日愈,一月盡解之文耶?但瘧邪舍此三經,根深蒂固,非可遽滅。軒岐用針灸,不立方,仲景主之以鱉甲煎丸者,以三經同出一源,可以治任,即可以治沖與督也。方義詳三卷列方內。

論溫熱瘧

溫熱瘧者,得之冬中風寒,伏藏於骨髓之中,有隨人身生陽之氣而發泄者,有隨時令之氣而發泄者。夫人身生陽之氣根於腎藏,始發於肝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生生不息。邪動則病發,隨氣所注而無定處。故《靈樞經》論熱病,首列肝,次列心、脾、肺、腎。《難經》謂溫熱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各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仲景謂伏氣之病,以意候之,如脈微弱,喉中痛似傷,則為少陰溫病;發熱而渴,不惡寒,則為太陽溫病之類,散見於《傷寒論》中。是知溫熱發於何經,即現何經之脈象,則當按經以治之也。然溫、暑同為熱邪,治法似乎區別,惟溫熱自下而上,暑濕自上而下,稍有不同耳。其隨時令之氣而發泄者,《經》云: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蓋夏至以前,從少陽而上出者,則為溫病,以少陽為初生之陽也;夏至以後,從陽明而直出者,則為熱病,以陽明為陽熱之極也。從少陽而上出者,脈左弦數,口苦咽乾,脅痛,下利而嘔,宜用黃芩湯加黃連、竹茹、鱉甲,丹皮主之;從陽明而直出者,脈右洪數,壯熱渴飲,骨節煩疼,宜桂枝白虎湯主之;如兩手三部脈俱數,腹痛下利,是溫熱從兩經而並出也,宜葛根黃連黃芩湯加芍藥、甘草主之,以芍藥為肝膽泄熱之品,能攻榮舍,葛根為陽明引經之藥,能開腠膜。如熱極發斑,狂躁妄語,宜清溫敗毒飲主之,此為氣血兩清之大劑,妙在丹皮、芍藥有入榮開結之功也。至於內蘊濕邪,當兼去濕。外感風寒,當先解表。活法在人,隨症施用,何俟瑣瀆。

論外感轉瘧

《靈樞經》云:魄汗未盡,形弱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葉天士云:濕溫邪留三焦,則分消上下之勢,可望轉瘧之機括。王孟英云:感受風溫、濕溫、暑熱之邪者,輕則為時感,重則為時瘧,而溫、熱、暑、濕諸感症之邪氣留連者,治之得法,亦可使之轉瘧而出。觀此,則知風寒、溫熱、暑濕諸瘧有起自外感者,必轉屬而後成,鮮有初起即為瘧者。蓋發熱惡寒終日不休,固系並行五十周之榮衛,即或一日二三度發寒熱如瘧,亦系並行五十周之榮衛。若轉而為瘧,則並行五十周之榮衛,交通於二十八脈之中,流行無阻,環循不息,而邪氣陷入於內外膜原之間,伏而不動,迨至發動之時,與日行陽、夜行陰之衛氣相遇,則瘧作矣。不然,邪氣與並行五十周之榮衛晝夜鏖戰,尚無片刻之息,安有休止之日哉?!是故強壯之人易於轉瘧,則並行五十周之榮衛強旺,而邪氣被遏,既不能傳變於內,又不能宣發於外,頃刻煽動一身,不能自主者,以日行陽、夜行陰之衛氣與邪氣相搏也。若年老質弱,氣澀血涸者,一病當前,而並行五十周之榮衛不能流暢於二十八脈,嘗致衰絕而泣除,縱或寒熱如瘧,而終不能成瘧,每一病而不可救藥。然則諺所謂傷寒轉瘧即為不死之症者,非以榮衛之盛衰覘病之生死哉。至於治法,伏邪既明,外感自知,惟風寒從皮毛而入,與溫熱、暑濕之從口鼻而入者不同,治法自當別論,雜見諸書,繁不及錄。

論瘧痢

瘧痢一症,言之難矣。《內經》不論,《金匱》不詳,近世之治此者,皆以高鼓峰、趙養葵、張石頑為宗旨,謂陽氣下陷,則用補中益氣之屬;謂脾腎虛脫,則用桂附八味之屬。不知病由暑濕蘊積,惟溫補是圖,死亡接踵,傷心慘目。喻嘉言雖知為伏邪,而其按經用藥,不離少陽一經,亦拘矣。徐靈胎謂寒熱未止,必有外邪,血痢未清,必有內邪,以一病分為兩歧,殊少把握。蓋暑濕伏於榮舍,動於膜原,於與衛氣相阻則為瘧。若潰於腸胃,肝肺不調,則為痢矣。如脈右洪數,口渴身熱,咳嗽胸痞,痢下白濁,病偏於肺者,以秋乃肺金主氣,肺不通調,則水濁氣滯下奔大腸,發為白痢。迫注者、肺之肅不通者,金之收也。宜葦莖湯加甘草、桔梗、黃芩、芍藥主之,清滲濕熱以攻榮舍,疏通氣滯以開肺膜也。如脈左弦數,腹痛夜熱,舌絳,消渴,痢下紅積,病偏於肝者,以肺金當秋,剋制肝木,肝失條達,風火內動,逼血妄行,發為紅痢。暴注者、肝之疏不通者,木之郁也。宜白頭翁湯加芍藥、鱉甲,清潛相火,即能攻倒榮舍;合四逆散疏泄肝木,即能宣達肝膜也。至於肝肺互相為病,求其止奔迫、解鬱結一方而並治者,自古無之。惟唐容川獨得其秘,謂肺氣傳送太力,故暴注大腸,肝氣鬱而不疏,故肛門閉塞,擬用白頭翁湯加石膏、知母、杏仁、桔梗、枳殼、檳榔、柴胡、麥芽、當歸、芍藥、甘草治之。輕則用小柴胡湯加當歸、芍藥、杏仁、桔梗、枳殼、檳榔、麥芽、栝蔞根調和肝肺,則肺氣不迫注,肝氣得開利矣。吾於此悟當歸、芍藥之能入榮舍,柴胡、檳榔之能開腠膜,於瘧病亦適合焉。又謂肝氣決列而下注,肺氣閉塞而不開,故暴注迫痛,此解直髮前人所未發,然用甘梗湯加芍藥,與開通肺氣之義尚合,於肝氣決列猶未當也。余嘗以白頭翁湯加三甲,以清潛相火為主;欲開提肺氣,合甘桔湯;欲清肅肺金,合葦莖湯。隨症施用,左右逢原。若瘧之後變痢,痢之後轉瘧,瘧痢之原頭既剖晰而詳言之矣,是在人之善用方者。

論瘧臌

瘧者,邪氣伏於榮舍,與衛氣相遇而後發者也,何以成臌哉。以邪氣伏於榮舍,與衛氣相遇而後發,發之不已,則衛氣之日行於陽而逆於陽者,為外腠膜之脹;夜行於陰而逆於陰者,為內油膜之脹。是以《內經·脹論》云:脹者,皆在藏府之外,排藏府而廓胸脅,脹皮膚。下文又申之曰:榮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知此則知瘧之成臌,不外乎氣結血凝矣。治法必泄其榮血之瘀結,而後衛氣始有循行之路。如屬外脹者,面目黧黑,唇口晦暗,肌膚甲錯,脈弦浮澀,宜用通竅活血湯,以蔥酒升騰衛氣,而麝香引諸藥以行皮膚孔竅之血;或用補陽還五湯,以黃耆鼓舞衛氣,而蚯蚓引諸藥以行肌腠絡脈之血。如屬內脹者,食下飽脹拒按,煩躁喘急,小便赤,大便黑溏,脈弦沉結,宜先用醋黃散去其瘀,次用人參芎歸湯,攻補並施,以桂能蒸動榮血,參能補助衛氣也。至於衛氣不行,即釀為水,榮血久瘀,亦化為水,是氣結血凝之外,又有水裹一症,宜用大黃甘遂湯加桃仁、防己主之,或用調榮散,斟酌施用,靡不奏效。《經》云:諸濕脹滿,皆屬於脾。古人成法,每多分消,詳各方書,不贅。

卷三

列方

青龍白虎各半湯

麻黃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 桂枝 半夏 五味子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三消飲

檳榔 草果 厚朴 白芍 甘草 知母 黃芩 大黃 葛根 羌活 柴胡

甘露消毒丹

飛滑石 綿茵陳 淡黃芩 石菖蒲 川貝母 木通 藿香 射干 連翹 薄荷 白豆蔻

清燥救肺湯

冬桑葉 石膏 人參 甘草 胡麻仁 阿膠 麥門冬 杏仁 枇杷葉

導赤瀉心各半湯

生地黃 木通 生甘草梢 大黃 黃連 黃芩

神犀丹

烏犀角尖 石菖蒲 黃芩 懷生地 銀花 金汁 連翹 板藍根 香豉 元參 花粉 紫草

牛黃清心丸

牛黃 硃砂 黃連 黃芩 山梔 鬱金

小陷胸湯

黃連 半夏 栝蔞實

溫膽湯

半夏 竹茹 陳皮 甘草 茯苓

達原飲

檳榔 厚朴 草果 知母 芍藥 黃芩 甘草

蒼朮白虎湯

知母 甘草 石膏 蒼朮 粳米

堇竹螵蛸湯

堇竹葉 海螵蛸 常山 石膏

不換金正氣散

厚朴 藿香 甘草 半夏 蒼朮 陳皮

瀉黃散

藿香 山梔仁 石膏 甘草 防風

碧玉散

滑石 甘草 青黛

當歸龍薈丸

當歸 龍膽草 梔子 黃連 黃芩 蘆薈 大黃 木香 麝香

龍膽瀉肝湯

龍膽草 黃芩 梔子 澤瀉 車前子 當歸 生地黃 柴胡 生甘草

犀角地黃湯

犀角 生地黃 芍藥 牡丹皮

二妙地黃丸

熟地 山茱萸 牡丹皮 白茯苓 懷山藥 澤瀉 川黃柏 熟附子 蒼朮

鱉甲煎丸

鱉甲 黃耆 人參 當歸 白朮 白茯苓 川芎 白芍 甘草 陳皮 三稜 莪朮 厚朴 柴胡 檳榔

黃芩湯

黃芩 當歸 黃連 檳榔 木香 甘草 大黃 官桂

桂枝白虎湯

知母 甘草 石膏 粳米 桂枝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 黃芩 黃連 甘草

清溫敗毒飲

生石膏 梔子 桔梗 黃芩 知母 赤芍 玄參 連翹 甘草 丹皮 鮮竹葉

葦莖湯

葦莖 薏苡仁 冬瓜子 桃仁

四逆散

甘草 枳實 柴胡 芍藥

白頭翁湯

白頭翁 黃柏 黃連 秦皮

甘桔湯

甘草 桔梗

通竅活血湯

赤芍 川芎 桃仁 丹皮 烏藥 延胡索 甘草 香附 紅花 枳殼

補陽還五湯

黃耆 當歸 赤芍 地龍 川芎 紅花 桃仁

醋黃散

大黃 鬱金子 降香 三七 當歸 牛膝

人參芎歸湯

人參 當歸 半夏 川芎 蓬朮 木香

大黃甘遂湯

大黃 甘遂 阿膠

卷四

備選方

蜀漆散

蜀漆 雲母 龍骨

牡蠣湯

黃耆 麻黃根 牡蠣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

柴胡 黃芩 人參 栝蔞根 甘草 生薑 大棗

柴胡桂薑湯

柴胡 桂枝 乾薑 栝蔞根 黃芩 牡蠣 甘草

竹葉石膏湯

竹葉 石膏 半夏 麥門冬 人參 甘草 粳米

黃耆五物湯

黃耆 芍藥 桂枝 生薑 大棗

蜀漆丸

蜀漆 知母 升麻 白薇 地骨皮 麥門冬 烏梅肉 鱉甲 萎蕤 石膏 甘草 常山 豆豉

清脾飲

青皮 厚朴 白朮 草果仁 柴胡 茯苓 黃芩 半夏 甘草

常山飲

常山 烏頭 甘草 蒜 糯米 豆豉 甑帶

四獸飲

半夏 茯苓 人參 草果 陳皮 甘草 烏梅肉 白朮 生薑 大棗

截瘧七寶丹

厚朴 陳皮 甘草 草果仁 常山 檳榔 青皮

鱉甲飲

鱉甲 黃耆 人參 當歸 白朮 白茯苓 川芎 白芍 甘草 陳皮 青皮 半夏 三稜 莪朮 檳榔 厚朴 柴胡

補中益氣湯

黃耆 甘草 人參 當歸 橘皮 升麻 柴胡 白朮

露姜飲

別直參 生薑

烏梅飲

烏梅 細辛 乾薑 黃連 當歸 附子 蜀椒 桂枝 人參 黃柏

大清涼散

白殭蠶 蟬蛻 全蠍 當歸 生地 金銀花 澤蘭 木通 車前子 黃連 黃芩 梔仁 五味子 麥門冬 龍膽草 丹皮 甘草

清化湯

白殭蠶 蟬蛻 金銀花 澤蘭 廣皮 黃芩 黃連 梔子 連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