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疫新論
瀉疫新論
- 作者
- 日本·高島久貫
- 底本
- 出自《皇漢醫學叢書》第八冊,1936年上海世界書局刊行(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序一
甚矣厲氣之為毒也。散則彌於六合。聚則藏於物。不得以跡求。不得以數測。其來也識所由而至。其去也難究所循而行。人一觸此毒。近則沿門闔戶。遠則城市鄉陬。無克免禍。譬如火。取之而不見其竭。滅之而不見熄。造造而化化。有有而無無。是以醫莫能窮其理而得其術矣。近歲此症屢行。往往有劇者。比屋積屍。酸楚痛悼。不可得而遏焉。醫皆錯愕失置。蓋其症也。鬥火盤冰。寒熱互投。而逡巡之際終無救。是無他。坐不識厲氣之為變如何而已。往年安政中此症大行。余曰夜精慮。初知其為熱厥。於是用石膏黃連頗多得奏效。適僚友高島君子通。乃與大黃芒硝起死亦甚多。予見子通相與嘆所見之不爽也。蓋子通謙虛沉默。其貌柔順。余則骯髒率直。動忤人受誚。其性素相反。而其術乃相似如此者何也。以其立志一也。或疑余與子通所用不同。而皆能效於疾。餘日譬之用兵。奇正無常。操縱不一。而運用之妙存乎其人。若徒見奇正操縱之跡。而無見於所以制勝。非知兵者也。子通當時有瀉疫新論之著。今也嗣子祐啟修將梓以問於世。余因辨以斯言。子通名欠貫。號停雪。慶應三年秋七月與赴阪城。擢班幕府待醫。敘法眼 淺田惟常識此撰
序二
余曾讀延陵吳氏之書。竊以為是醫林之權書也。其書往往翻案古經。新立非常之論。而其立論多出權變。然而殊切事實者何也。亦其人有取捨之權耳。庸師或不諳其理。徒效其顰者。其害豈淺鮮哉。高島恆齋君。先考停雪君。嘗著瀉疫新論。大抵本之吳氏。能取其長。而舍其短。學殖有淵。議論有源。彼非執一無權者之比也。況恆齋君能張紹述之業。其論斷亦無餘蘊矣。停雪君歿後。瀉疫之病。累歲比比而有之。庸師皆以為古來未曾有之病。徒焦思於無何有之鄉。乏治方活潑之機。新論之所見豈在於斯歟。吳氏以降。唱和疫說者。多以吳氏領袖矣。余則每讀其書。未能無疑於吳氏。稱之醫林之權書也。吳氏之後。清人有奇恆痢之說。曰奇恆者。異於恆常也。高島氏之立論。亦與此說相符。抑識者之見有殊域合轍者歟。其閣古經。而求之權書。新出非常之見。亦家傳心法。所以新論之為新論耳。讀此書者善探著作之意而善用之。活潑之機。其必有存於其中者也。
明治十二年九月岡田元矩柔克撰
凡例
一此篇所錄。盡系予之先考停雪先生親驗歷試之說。無一涉虛構者。然世治此故者。概非溫劑。則阿片固澀之屬耳。適有用芩連石膏者。斷莫及硝黃者。故必有以此編為妄論異說者。故又採諸家所發明一二。從類增附並加愚按以備參考。
一所錄方藥。皆系歷試有效者。故僅僅爾。本非為此數方盡之也。此外千金外臺以下。至後世方書。必有可用者。子孫繼我志。亦以其各經效者補焉。是予先考所屬望也。
一篇中所載方藥。專治里症之藥。而不及發表之方者。瘟疫之邪先從口鼻入容於里。不如傷寒從表及里。其適見表症者有之。從里達於表者也。故瘟疫一切禁發表。況此症入於裡之勢。尤急而達於表者甚稀乎。是以清解逐穢為主矣。覽者勿以傷寒先表后里之例拘焉。
一此篇盡清解逐穢之劑。而不及溫補諸湯者。瘟疫本火熱之邪。古人禁溫補。況如此疾火熱之尤甚者。故雖四損之人。不宜溫補。若犯之。則徒速其斃耳。故於溫補諸湯。一切不錄焉。覽者勿怪其不便。
一預防並薰藥。雖非醫家上乘。古人既有其方。俗間亦往往苦微之。故舉一二以備其採擇耳。
一凡論瘟疫者。以吳又可為古今獨步。爾後如劉鬆峰。戴麟郊。周拘元。周禹載。楊慄山。汪期蓮。孔敏禮。吳鞠通。諸家咸學步者。今此編。亦以吳氏為歸宿。
一文辭西土之事。而固非我邦所長也。故借彼文字。以記我事。取達意而足。覽者莫咎其支離鴂舌。則幸矣。高島久也祐啟識。
卷上
異域傳染
瀉疫也者。吳氏所謂雜氣之類。而傳自羌戎。(久也案。吳氏曰雜氣者雖曰天地之氣。實由方土之氣也。蓋其氣從地而起。有是氣則有是病。譬如所言天地生萬物。然亦由方土之產也。)而匪我豐葦原中國所固有也。猶麻疹之傳於百齊。(事詳見日本紀敏達帝十四年)痘瘡之傳於新羅。(事詳續日本紀雘宣抄。聖武帝天平七年。並續古事談等)非特我也。痘瘡之傳於西域(事詳見外臺。)黴毒之來於嶺南(按。陳九韶曰。黴痘一症。古未言及明季起嶺南之地。至使蔓延通國。又按俞辨醫說云弘治末年民間患惡瘡。自廣東始。吳人不識。呼為廣瘡。據此則傳於廣東。)番沙之起於漠北(案張路玉醫通曰。番者。感惡毒異氣而驟發黑沙。此病起漠北。流入中原。故以番沙目之。)在支那亦然。是亦不足徵焉乎哉。比歲互市相開。米利干。魯細亞。佛蘭之屬。陸續來往。而與邦人雜居。以故傳此惡毒之氣也。日熾月增耳。其實不昉於今也。或云。此疾起於鎮西。正德年間小兒感冒最多。漸次流傳及於尾陽之地。大人亦適有感焉。人呼曰早手。比之颶風之猝然至也。爾後築之前後。年年有之。(案說見於今時醫談。又築人鷹取遜庵有小兒暴利新考。)又云文政壬午秋。此疫行浪華。其初亦起於鎮西(案詳見於時還讀我書)或云初傳於肥前長崎。時有米夷舟中患此者。多滯留崎港。死者枕籍。爾後蔓延四方。以是觀之。為異域傳染之惡疾。豈不足徵焉乎。或云。子之說博且辨矣。然吾有未信焉。
夫古先哲王之有事於高麗也。百濟新羅任那之客。來往留滯。厥後又有遣唐之使。留學之生。北條氏之時。蒙古大舉入寇。至如近世。諸蕃之信使常在焉。然而未曾聞輒帶惡疾異瘡來也。若彼痘麻。氣運所為。適生其時。而世俗遂誤認為異域傳染之疾耳。夫疾病之起。本五氣之錯。攝養之差。然則變症奇恙。何事不有。何必歸咎於彼。余答曰。子知其一而未知其二。凡凶戾惡暴之氣。不起於中土而起於偏土。夷狄如嶺南瘴煙之起。如墨北風沙搏成瘡。況羌戎偏之又偏者耶。若我日本。亦雖偏於東乎。然帝出乎震。精華沖粹之氣所鍾。男女之肌肉秀麗。迥非漢蕃之所及。故古者異邦指我為蓬瀛神州。為東方君子國。有以也夫。況忠義者。其所性焉。振古奉一姓之皇統。無篡奪革命之事。其所生禽獸蟲魚草木金石皆良淳。而毒於人者至少矣。縱令陰陽不和。寒暑錯行。無凶戾暴惡之邪氣以厲於人也。如羌戎君臣父子之禮異。唯利是務。其所產禽獸蟲魚。草木金石。酷毒者多。是蓋陰陽偏勝之氣使之然也。故其地氣發而作邪也。必凶戾惡暴矣。中土之人適感此氣。則以人傳人。延蔓不絕。
古先哲王有見於此。故有蕃客朝京師。必秡祭道路。以除不祥。有若延喜式所云者。(案延喜神祗式。臨時祭。有唐客入京。路次神祭又有蕃客送堺神祭云。右蕃客入朝。迎畿內堺。祭卻送神。其客徒等比至京城。給祓麻令除。乃入又有障神祭云。右客等入京前二日。京城四隅。為障神祭。)蓋恐異氣厲氛或傳染於邦人以貽患也。今也華戎雜居。往來如市。宜其有是也。第其一經傳染。其氣潛匿。伏藏閭巷山林之間。遇歲運之偏勝。寒暑之失節。輒復發作。或漸與土氣和。與人身諳。則其邪氣漸薄。永作我土常有之疾。世人見其如此。認為我家之賊。而不知他家之賊來害我也。豈不謬。而子亦何然也。
大疫之歲宜清解逐穢
吳氏之說疫。專論三陽。不及三陰。治法專舉清解逐穢。遺溫熱補氣。是以後世劉鬆峰以下數家。僉譏其偏於一而不備也。予謂吳氏之於疫。偏則偏矣。然原繫於實驗之言。鬆峰以下之言。備則備矣。但屬紙上之摸索。何則。傷寒有陽症有陰症。故治方亦有清解有溫補焉。尤宜然也。若夫瘟疫概屬陽症。陰症百中之一二耳。故治法亦以清解逐穢為主。況於大疫之歲乎。夫大疫之熾而毒也。如火之燎於原。炎炎張天。而寸草靡遺。如水之決堤防而衝突潰裂。萬室蕩盡。如流賊之鈔略殺戮。屠創及嬰孩雞犬。蓋天地殺氣之所為焉。而與平素尋常之疫。迥然異矣。故人之感之也。無論老稚強弱。滿腔子盡化為熱。雖四損之人。一焉而已。是以清解逐穢之益多。而溫熱補氣之害多。若平素之疫邪。氣緩且薄。故隨其老稚強弱寒熱異症。間或有驗之三陰而可溫補者矣。如吳氏身逢崇禎辛巳之大疫。乃以平日所歷驗方法。著溫疫論。而後人反欲以平素之疫律之。是大不然也。若去歲以來盛行瀉疫。雖吳氏之所遭異症乎。而其為熱毒則同也。此余以主張清解逐穢。不用溫劑也。楊慄山著寒濕條辨。專以大運論其理。雖與予說若有異。而趣則一也。今立寒溫異時之辨。以載之於後條。
寒熱因時或熱症
余前論大疫流行也。亡論耄倪與天資強弱。舉屬熱症。然而未及運氣也。運氣之說昉於楊慄山。余未知其是非。然亦不可謂無此理矣。疫勢之衰弱。瀉疫之傳染。歲久漸與中土及人身之氣習慣。則凶焰稍薄於此乎。或有屬寒症者。第余之謂寒熱因時異症則圓活。而彼之因時異症則畫定。姑揭之於下矣。
楊慄山曰。嘗稽東垣李氏。一以補中為主。丹溪朱氏。一以滋陰為重。載人張氏。一以盪滌為先。皆能表表於世。總得挈領提綱。故合一本萬殊之妙。不則當年豈無歲氣。而必各取其一耶。再以痘疹言之。有扼要於保元。有獨取於辛溫。有得意於清瀉。是亦治痘之名乎。何不見有逐年之分別耶。要知天運之使然。非三氏之偏僻也。如曰偏僻。則當年各操其一以應世。何以得各擅其勝乎。後學不明其故。各效其一而不通變。亦有畏其偏僻。而第據症按時。侈談歲氣。以示高卓。皆不知循環之大運者也。餘留心此道。年近四旬。鄉闈已經。匙困肇於乾隆九年甲子。猶及謝事。寒水天運。證多陰寒。洽多溫補。縱有毒火之症。亦屬強弩之末。自茲已後而陽火之症。漸漸多矣。尚濕補宜重者。變而從輕。清瀉宜輕者。變而從重。殆及甲戌乙亥。所宜重瀉者。雖極清極解。而亦弗驗矣。勢必盪滌。而元梟之勢始殺。至甲申乙酉。盪滌之法。向施初病者。多有首尾而難免者矣。歷年以來。居然成一定局。間有溫補者。十一千百而已。是大運轉於相火矣。凡時行之如正傷寒與冬溫。暑溫、風溫、濕溫、秋溫、飧瀉、痎瘧、燥咳、吐痢、霍亂、並男婦小兒、一切諸症、及痘疹、民病火病十八九。何況溫病從無陰症。得天地疵癘旱潦之氣。其流毒更甚於六淫。又豈寒水司火運者之所可同年語哉。自古運氣靡常。純駁無定。病故變態靡常。補瀉無定。今之非昔。可知後之非今。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易地則皆然矣。任胸臆者。漸漸不能彷彿。余於當事時懷冰競。惟恐偏僻致誤。庶幾屢經屢驗。差可自信。亦有莫挽者。明知其逆不必治。不過熱腸所迫耳。(寒溫條辨)
戒發表
瘟疫與傷寒不同。何也。瘟疫不客於表。而直入於裡。縱有表症。不可發表。發表必有害。是前輩既有定論。非我私言也。況瀉疫。瘟疫之一種。凶猛者。往往舌上發苔之未及。而上吐下瀉。忽然長夜。其凶焰若斯者邪。但其間偶有緩慢之症。見一二表症者。其淵源斷不在表也。世醫往往引太陽陽明合病之說。投葛根湯者有之。又為協熱下利。而投葛根芩連等者有之。夫葛根湯原系治太陽表症之方。而今茲症初無表症焉。況方中有桂枝之辛溫。此症之所忌者乎。又若協熱利。又未睹若斯之凶暴也。故誤用此等方劑者。是所謂助桀為暴之類也。且比之用溫補固澀之劑者。其害雖差輕。要之五十步百步之異耳。俱非適當之治也。今又舉楊慄山之說。以告世之汲汲於發表者。
楊慄山曰。傷寒。風寒外入。但有一毫表症。自當發汗解肌消散而愈。其用藥不過麻黃桂枝葛根柴胡之類。在溫病邪熱內攻。凡見表症。皆里症鬱結浮越於外也。雖有表症。實無表邪。斷無正發之理。故傷寒以發表為先。溫病以清裡為主。此一著最為緊要關隘。今人一遇溫病。便以為傷寒。遂引以論。先解其表乃攻其里之說。此大謬也。總因古今醫家。俱將濕病與傷寒看成一症。不分兩治。加王宇泰張景岳。曠代名手也。其論傷寒症治。妙矣至矣。蔑以加矣。至說到溫病。猶是老生常談。他何足道。人每以大劑麻黃葛根等湯。強發其汗。此邪原不在經。汗之徒損經氣。熱亦不減。轉見狂燥。蓋發汗之理。由中以達外。今裡熱結滯。陽氣不能敷布於外。即四肢未免厥逆。又安能氣液蒸蒸以透表。如縛足之鳥。焉能飛昇。又如水注之器。閉其後竅。前竅焉能涓滴。惟用升降雙解。裡熱一清。表氣自透。不待發散。多有自能汗解者。此中玄妙。王劉二公其先覺乎。(寒溫條辨)
久也案。湯滌一投。隨發疹者。此理也學者宜體認焉。
劉鬆峰曰。每見治溫熱病。誤攻其里。尚無大害。誤發其表。變不可言。
衛遜亭曰。此足見瘟病斷無發散之理。至云攻里尚無大害。當重看大字。(說疫)
論下法
夫傷寒之邪。自皮膚入客於表。瘟疫之邪。自鼻口入著於裡。故傷寒在初要發表。瘟疫初起便宜攻下。先輩論之詳矣。況此疾瘟疫中最至厲至暴之邪者耶。故一咸之。則直走於腸胃。而驅逐一身之津液。從大腸而逆出流離。藏府轉輸之機。遏絕不行。若不速施下奪之法。則毒邪內蘊。恣其梟惡。復上奔為吐。眼陷頰削。津液枯涸而弊。只恐攻下之不速矣。予去秋以來。所歷試單明。全在於此。而人往往咎悖於傷寒之治法。因今舉先輩論攻下之說一二條。以證予治之有所本矣。
戴麟郊曰。時疫下法。與傷寒不同。傷寒下不嫌遲。時疫下不厭早。傷寒在下其燥結。時疫在下其鬱熱。傷寒里症當下。必待表症全罷。時疫不論表邪罷與不罷。但兼里症即下。傷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待結在中下二焦方可下。時疫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待結至中下二焦始下。則有下之不通而死者。傷寒一下即已。仲景承氣諸方。多不過三劑。時疫用下藥。至少三劑。多則有一二十劑者。(廣溫疫論)
周枸元曰。考內經云。瘟病刺五十九穴以瀉熱。明乎瘟病當以瀉熱為急。後人因之而立下奪之法。本即內經之意而變通之。蓋瘟熱內蘊。津液受傷。雖在初起之時。急宜攻下。萬勿泥傷寒先表后里之說。昔賢謂瘟病下不厭早。誠至言也。下之者。使邪即出。無停留之意。故瘟病服攻利之後。必有水沫。隨大解澼澼出。邪輕者色黃。重者色赤。劇者色黑。此即無形之熱邪下瀉。原不拘於結糞之有無。若必待痞滿實痛而始行攻逐。不亦晚乎。(瘟症指歸)
又曰。瘟邪下法。原為瀉熱而設。本不拘於結胸之有無。故下不厭早。亦不拘於表症之解與未解。即便當下。蓋瘟邪由里達表。必裡氣通而表汗始得。每有下至一二次。或五六次。甚至十數次者。惟以邪淨而後已。(同)
又曰。瘟病之邪。伏而後發。不以風寒外感。可一汗而已。是以瘟病投涼下之劑。多有病勢猖獗。昧者詫為錯治。每每更醫換藥致誤。不知伏邪猶之伏匿之火。揚之則焰起。非大下疊下。焉能勝此燎原之勢。常有石膏用至數斤。大黃用至數兩。首尾不徹。始獲全功者。大抵瘟邪傳變不一。非一下即能淨盡。古人原有如剝蕉心之喻。其邪勢輕者。一二劑即愈。重者非疊下不效。若畏藥峻猛。怯不透下。欲不至腐腸爛胃者幾希矣。醫者惟見真守定方。無妄治之虞。孫真人曰。膽欲大而心欲細。其斯之謂歟。(同)
吳又可曰。大凡客邪貴乎早逐。乘人氣血未亂。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劑不至掣肘。愈後亦易平復。欲為萬全之功策者。不過知邪之所在。早拔病根為要耳。(瘟疫論)
暴解之後忌溫劑
夫瘟疫。原熱病。故首尾忌溫熱之藥。況此疾熱毒之極。故雖有厥冷脈伏等症。不可妄用溫熱之藥。治法中既論之詳。如其瀉斷後亦不可犯之。則必俄頃變出不測。或終一瞑長夜。不可不慎矣。
吳又可曰。夫疫乃熱病也。邪氣內郁。陽氣不得宣布。積陽為火。陰血每為熱搏。暴解之後。余焰尚在。陰血未復。大忌參耆白朮。得之反助其壅鬱。余邪留伏。不惟目下淹纏。日後變生異症。或周身痛痹。或四肢攣急。或流火結痰。或遍身瘡瘍。或兩腿鑽痛。或勞嗽湧淡。或氣毒流注。或痰核穿漏。皆驟補之為害也。凡有陰枯血燥者。宜清燥養榮湯。若素多痰。及少年平時肥盛者投之恐有泥膈之弊。亦宜斟酌。大抵時疫愈後。調理之劑投之不當。莫如靜養節飲食為第一。(瘟病論)
楊慄山曰。按瘟病乃天地雜氣之一也。有邪不除。淹纏日久。必至虛羸。庸工望之。不問虛實久暫可否。輒用人參。殊不知無邪不病。邪去而正氣自通。何慮虛之不復也。今妄投補劑。邪氣益固。正氣益郁。轉瘦轉瘦。轉補轉補。轉郁循環不已。乃至骨立而斃。猶言服參幾許。補之不及。奈何。余於乾隆甲戌乙亥丙子三年中。眼見親友患溫病服參受害者。不可枚舉。病家止誤一人醫家終身不悟。不知殺人無算。特書之以為濫用人參之戒。(寒溫條辨)
又曰。按仲景傷寒論。用參薑桂附者。八十有奇。而溫病非所論也。伏邪內郁。陽氣不得宣布。積陽為火。陰血每為熱搏。未解之前。麻黃桂枝不可沾唇。暴解之後。余焰尚在。陰血未復。最忌參薑桂附。得之反助壅鬱。余邪伏留。不惟目下淹纏。日後必生異症。(同)
又曰。乾隆甲戌乙亥。吾邑連間數年。溫毒盛行。眼見親友病。多陽病似陰。用附子理中湯而死者。若而人用八味丸料及六味丸。合生脈散而死者。又若而人醫家病家皆以為死症。難以挽回。卒未有知其所以誤者。余深閔焉。古人格陰以陰。體厥脈厥之說。精心研究。頗悟此理。溫病無陰症。傷寒陰症百中一二。庸工好用熱藥。且多誤補其虛。故患陰症似陽者。少壞事。亦不若陽症似陰者之多也。每參酌古訓。又兼屢經閱歷實驗。得陽症似陰。乃火極似水。陽邪閉脈。非仲景所謂陽症陰脈也。輒用升陰涼膈加味六一解毒承氣之屬。隨症治之。無不獲效。不必疑也。特書之以為誤認陽症陰脈之戒。(同)
張石頑曰。夏秋之交。傷暑霍亂。大抵忌術附薑桂種種燥熱之藥。誤服必死。凡夏秋霍亂有一毫口渴。即是伏熱。不可用溫理脾胃藥。如燥渴小便不利。五苓散為末。本方中肉桂亦宜酌用。(張氏醫通)
疾有主客
予去歲以來。治病羸或老少之徒感此疾者。概以清解逐穢為主。莫不隨手而愈。世醫遇此等症。往往以洞泄為脾氣之下陷。與參附以促死者甚多矣。亦有適知感厲氣者。顧慮其舊病尤羸。縮手不敢投硝黃焉。非從事於芩連梔柏。即參附炙炳莫所不到。不啻不能拔其本根。有反助其邪炎。熱勢加劇。以至於死者。則謂養虎貽患者矣。故如此之際。雖彼四損之人。或有所不顧。唯宜見邪熱。勿見舊病尤羸。噫拔本塞源。尚恐其不及也。奚本病之是顧耶。故大柴胡湯三承氣湯之類。隨見症選用之。吳氏之說尤繫於實驗。故抄出於此。
吳又可曰。凡人向有他病尤羸。或久瘧。或內傷瘀血。或吐血便血咳血。男子遺精白濁。精氣枯涸。女人崩漏帶下。血枯經閉之類。以致肌肉消爍邪火獨存。故脈近於數也。此際稍感疫氣。醫家病家。見其穀食暴絕。更加胸膈痞悶身疼發熱。徹夜不寐。指為原病加重。誤以絕谷為脾虛。以身痛為血虛。以不寐為神虛。遂投參朮歸地茯神棗仁之類。愈進愈危。知者稍以疫法治之。發熱減半。不時得睡。食稍進。(溫疫論)
病症
此疾有數症。方其初發也。有無寒熱無頭痛腹痛身痛手足厥冷等。飲食起居如平生。而猝然水泄如傾盆。而卻覺心膈寬快者。故人往往忽略不為意。一二時或半日之間。吐瀉頻並。始疲睏著床者。其常也。或有吐瀉數行而飲食起居不甚變者。或有吐瀉初起舌上生厚白胎者。或吐瀉數行始生胎者。或始終無胎者。或有瀉數行後生渴飲冷水數升者。或吐瀉一二行。已發渴者。雖渴好熱物者。或有適因飲食而發者。或吐或瀉一二日後。吐瀉並劇。始覺疲睏者。或有忽然吐瀉並作。暫時眼陷肉削。直視聲啞。手足厥冷轉筋。六脈如系。或沉伏。全舞者。其症雖輕重種種。要之皆為熱症。第因其人之胃氣厚薄。與邪之緊慢有不同耳。若其好飲熱湯。雖或似虛寒。此猶滯下亦有熱實之極。及好沸湯者。不足為異。故參附炙炳。一切為禁用。雖桂枝幹姜。亦非所宜。且桂枝本解肌之藥。此疾初無表邪。若誤犯之。則徒益嘔益瀉。不如無用之愈也。每見世醫誤認其外症。投熱劑或炙炳者。吐瀉益劇。無厥者遂致厥。甚則至冷過肘膝。膈熱反如燎。額上冷汗。眼陷頰削。直視上插。聲嘶只欲飲冷水數升。與之熱藥則愈吐不納。邪氣益熾。元氣益衰。終不可救者有之。譬如陷人於井中。隨下之石。何生之望。而猶言服參附數劑。補之無及。歸之於命。病家亦唯唯不為非。豈其然哉。殺人無算。遂以無覺悟。其實醫殺之也。實可痛悼焉。蓋此疾系毒熱之邪。亦一種之厲氣。而吳氏所謂雜氣之一也。惟邪勢凶暴尤甚。故其中人也。先從鼻口入。直著於腸胃。而驅逐津液。奔迸難制。轉輸之職絕。而傳導之官廢。故偏滲於大腸。作洞泄之症。是亦熱結旁流之類也。與傷寒之邪先從表。以次傳者不同。故初無表症矣。其所下之物。悉所飲食之水漿。與一身之津液也。故全然無糞。亦無臭氣。其色白濁如敗醬。或如米泔。若不早拔去其梟猛之邪。則上吐下瀉。其勢不能禁。遂現前所云劇症。甚至唇舌冰冷。肌膚血凝。青紫成片。是皆陽氣鬱遏。不能達於外之所致。決非陰寒之症。仲景所謂熱深者厥亦深者是也。然而世醫不惟投熱劑。兼灸天樞氣海神闕等。以為適當之治。是猶添薪止沸。艾火雖微。內攻有力。況此極熱之症。兩陽相搏乎。仲景有火逆之戒。況如此熱極之症乎。又有一種粗工。恐洞泄之劇。欲驟止之。內以阿片類固澀之。外燒酒熨之。芥子泥塗之。是猶不逐賊而豫閉門戶。家人必受害。拙之尤極者也。然如輕症。其瀉間有斷者。但多變為壞症。有時時蒸熱發揭衣被。纏綿引日者。有變為滯下者。為瘧狀者。為休息痢者。有為骨蒸狀者。如小兒有變驚風者。變疳者。變馬痹風者。如是之類。皆醫之誤治所致也矣。予去秋以來。治壞症數人。然本屬輕症。故得救療。若劇症不暇為壞症。必一日或半日而死。可勝嘆乎哉。或問曰。此症與尋常霍亂泄瀉所殊。子何以辨之。曰此症洞泄一行。全無糞更無臭氣。又無腹痛等。瀉數行後。肩背胸肋間。蠕蠕水鳴。既而腹中雷鳴。瀉出如尿。但肛門濕癢。恰如溫湯。瀉出甚則糜爛。皆屬此症矣。兼之煩渴引飲。小便赤澀。或涓滴作痛。則已非尋常霍亂泄瀉。是知此痰之最吃緊者。若夫脈與舌苔。則非知此疾之所要也。而其病源所以與傷寒等不同也。
此疾邪勢猛烈。傳變甚速。故用藥不得不緊急矣。設不緊急。或服緩劑。則症加劇。而死不出一二日。或數刻。不見八尺健兒肩擔千斤而斃於道路乎。
此邪概三伏至中秋節為盛行之時。其夏至前後。霜降節以前。雖有之其症頗緩。故有多動血塊疝瘕等宿疾而腹腰等痛者。不可誤為瀉疝滯食之類治之。必殺人。如小兒多動蛔蟲者有之。亦類吐乳者有之。不可不知也。
按此疾。八月尤盛。其如四五月。雖適有之甚稀。且邪勢未劇。有一二人患之者。人多以霍亂泄瀉治之。而幸愈者間有焉。蓋邪氣猶嫩。譬火之初炎。其勢雖猛。易撲滅也。其九月以後患之者。症稍緩。且多挾宿疾。但其外症緩。因與輕劑。則變劇症者有焉。然死者亦少矣。蓋邪勢漸老。猶火之將滅。炎焰雖猛。勢頗緩。亦易撲滅也。如七八月。闔門比戶患之之時。猶燎之方揚煽。假令受邪輕且淺者。其勢頗烈。是以治法一誤。則死生立判。是最不可不知矣。
再按。先如己末歲立冬後。流傳猶不止。但頗異於前日。必多現於表症。輕者吐瀉一二日。或二三日後。自止者亦有之。或瀉止後為滯下者有之。如小兒先吐乳一二日而後瀉。瀉如乳汁。無糞色。世醫盡以中寒治之。然至感之重者。非硝黃其瀉不斷。是所以與中寒不同也。蓋夏秋人身陽氣在外。中守不堅。邪亦凶暴。是以一入里。猖獗難制。傳變尤速。如冬日陽氣在裡。中守尤固。邪亦屬強弩之末。是以不得縱其凶暴。故多達表。而現表症。雖里症亦緩而無死者。故比之夏秋消黃之奏功。不甚速。此亦中守堅固之故也。是以多服而始得效焉。
素常畜飲家感於此邪則瀉熱滂沛。多於常人。其瀉之斷。又後於常人。
脈
凡溫疫與傷寒。病源不同。至脈亦難以傷寒脈律之。昔人云。傷寒以脈為主。溫病以症為主。吳氏以下論瘟疫者。詳於症而略於脈者。亦以此也。況如此疾。不可以脈審定乎。何以洞泄數行。有脈猶與平日不異者。或有沉遲者。有沉微者。一用大柴胡湯之類。裡熱達於表。則脈亦變弦數。此疾之常也。間初起乃弦數者浮數者。種種不一。而至治法。非盪滌逐穢。不可救。此其所以脈不可拘也。然脈者氣之波瀾。生死之所判。故全發則不可。拘泥亦不可。今舉楊氏之說數條者以此也。楊氏曰。或該從症。或該從脈。切勿造次。此言最有理。
戴麟郊曰。瘟疫之脈。傳變後與風寒頗同。初起時與風寒迥異。風寒從皮毛而入。一二日脈多浮。或兼緊。兼緩。兼澀。而皆浮。迨傳入里。始不見浮脈。其至數亦清楚而不模糊。瘟疫從中道而變。自里出表。脈始不沉。乃不浮不沉而數。或兼弦兼大。而皆不浮。其至數模糊而不清楚。其初起脈沉遲。勿作陰寒斷。沉者邪在裡也。遲者邪在陰分也。脈象同於陰寒。而氣色舌苔神情。依前諸法辨之。自不同於陰寒。或數而無力。亦勿作虛視。緣熱蒸氣散。脈不能鼓指。但當解熱。不宜補氣。受病之因有不同。故同脈而異斷也。(廣溫疫論)
楊慄山曰。凡瘟病脈。怫熱在中。多見於肌肉之分。而不甚浮。若熱鬱少陰。剔脈沉伏欲絕。非陰脈也。陽邪閉脈也。(寒溫條辨)
又曰。凡溫病。內外有熱。其脈沉伏。不洪不數。但指下沉澀而小急。斷不可誤為虛寒。若以辛溫之藥治之。反益其熱也。所以傷寒多從脈。溫病多從症。蓋傷寒風寒外入循經傳。溫病悌熱內熾。溢於經也。(同)
又曰。凡傷寒性本太陽。發熱頭痛。而脈反沉者。雖曰太陽。實見少陰之脈。故用四逆湯溫之。若溫病始發。未嘗不發熱頭痛。而見脈沉澀而小急。此伏熱之邪滯於少陰。不能發出陽分。所以身大熱四肢不熱者。此名厥。正雜氣怫鬱。火邪閉脈而伏也。急以鹹寒大苦之味。大清大瀉之。斷不可誤為傷寒太陽始病。反見少陰脈沉而用四逆湯溫之。溫之則壞事矣。又不可誤為傷寒陽厥。慎不可下。而用四逆散和之。和之則病甚矣。蓋熱鬱元閉。陽氣能交接於四肢。故脈沉而澀。甚至六脈俱絕。此脈厥也。手足逆冷。甚至通身冰涼。此體厥也。即仲景所謂陽厥。厥淺熱亦淺。厥深熱亦深是也。下之斷不可遲。非見真守定通權達變者。不足以語此。(同)
又曰。凡溫病脈中。診洪長滑數者輕。重則脈沉。甚則閉絕。此辨溫病與傷寒脈浮脈沉異治之要訣也。(同)
又曰。凡溫病脈洪長滑數兼緩者易治。兼弦者難治。(同)
又曰。凡溫病脈沉澀小急。四肢厥逆。通身如冰者逆。(同)
又曰。凡溫病脈兩手閉絕。或一手閉絕者危。(同)
又曰。凡瘟病脈沉澀而微。狀若屋漏者死。(同)
又曰。凡瘟病脈浮大而散。狀若釜沸者死。(同)
舌苔 舌冰冷
夫舌者胃之外候。胃中一有留邪。則莫不見於舌苔。猶影之隨形。桴之應鼓。故傷寒與溫疫。無一不據舌苔。而斷淺深輕重。獨此疾不然者。邪氣暴烈。感之則胃中擾亂。奔迸下泄。不遑鬱而為舌胎也。是以不可以舌苔之有無拘。故不必詳論焉。然間有見於舌苔者。今舉其概略。以備採擇耳。凡初起有苔者甚稀。或有之必白胎而極薄。且滋潤。須盪滌一日或半日。瀉稍減。則始變厚白胎。是其常候。又間有初起生厚白胎者。稍緩症也。然必滋潤。其黃胎者又稀。故不可拘無胎不可下並白胎滋潤不可下等之說。遲延猶豫。則必殺人。亦有終始無胎者。要之非硝黃不可治焉。其瀉多者。二三日後舌必變緋薄。是瀉多亡津液之所致。宜緩緩滋養。人參飲子去人參。或柴胡清燥湯。柴胡養榮湯之類宜之。若下症猶在。不必拘舌胎。嘔渴不止者。竹葉石膏湯宜之。蓋此疾以尋常傷寒溫疫之法律之。則緩者或可及。急者不可及。是所以為不可拘於舌胎之有無也。亦有吐瀉數行舌變冰冷者。不可驚誤為虛寒之極。用參附之類。是陽郁之極也。故手足亦多厥冷。未必死症。是速當峻下。厥回則舌亦暖。是亦不可不知矣。
治法
凡初起洞泄三四行。嘔吐或吐瀉並作。或瀉斷而吐猶不止。或一二日瀉自止而吐作者。此邪在中焦胃中。而連於胃口。宜大柴胡湯主之。間有吐逆不納藥者。不可誤為水逆與五苓散之類。此症世醫往往用吳茱萸湯小半夏加茯苓湯等者。俱非其治所宜。前方或加黃連山梔子伏龍肝水煎。緩緩冷服之。若猶吐不止者。本方加辰砂或鐵粉之類。或加鐵鏽水煎亦可也。若心下硬滿者。前方加厚朴。或大小承氣湯。但痞而不硬者。三黃瀉心湯。嘔者加辰砂。但瀉而不嘔吐者。是邪在中焦。三承氣湯。而兼吐者猶連上焦。大柴胡湯加芒硝。兼腹痛者。涼膈散。心中煩悶欲吐不吐者。枳實梔子豉湯。或更加大黃。瀉斷後脈浮而數煩渴引飲者。白虎湯。或小柴胡合白虎湯。吐瀉俱斷。嘔渴猶不止者。人參飲子去人參。或竹葉石膏湯。但嘔者本事竹茹湯。凡此疾驗盪滌盡未盡有法。大便稍稠。糞色生。小便快利。舌苔去。則是邪勢盡也。否則未盡也。未盡則用硝黃。徹上徹下不可間斷。否則餘燼復熾。戒之慎之。吐瀉全正。舌苔減半。猶微微渴者。柴胡清燥湯。或更加葛根。人參飲子去人參半夏加瓜蔞根亦佳。舌上緋薄如豬肪者。津液虛耗也。亦宜前方。或柴胡養榮湯。婦人室女經水適來者。多在吐瀉斷後。此為熱入血室。宜小柴胡加鮮地黃。或犀角亦佳。余見各門。
按醫治此症。有知宜清涼。猶畏大黃之盪滌者。徒從事芩連梔柏之類。其輕者適有愈。至感之重。邪之劇者。既無盪滌之能。反招閉塞之害。邪氣無由而泄。津液愈耗。是猶葉公之好龍。遂不能入其室。與彼用參附誤人者。不過五十步百步之相距也。如何則此疾邪氣一蟠踞於胃中。非大黃之盪滌不可拔。且大黃之治瘟疫。實為必用之藥。古今神人之所同然。昔耶律楚材下靈武。諸將爭掠女子玉帛。耶律楚材獨取書數部。大黃兩駝而已。既而軍中大疫。惟得大黃可愈。所活幾萬人。又陳宜中夢神人語曰。天災流行。人多死於疫癘。唯服大黃得生。因遍以示人。時果疫。因大黃得生者甚多。可見大黃之於疫。固不可闕之品矣。蓋大黃之治疫。專為逐邪而用焉。本不論大便之利不利。胃中有結邪。非大黃不能去。矧此症之瀉。為邪熱而瀉。若欲俟其燥結而下之。遂無可下之時。而病者已斃矣。是醫之咎也。故巴豆之峻亦有所不畏。且夫仲景治傷寒嘔吐而下利者。用大柴胡湯。亦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者。用大承氣湯。自餘下利之症。用大黃者。在經文歷歷可徵矣。今此疾所下非清水。則必如敗醬。無一下利清穀者。故下劑一投。輕者即斷。重者不至劇者。以胃中蟠踞之邪散也。是皆大黃之功。安患洞泄乎。
吳又可曰。邪傳胃。煩渴口燥。舌乾胎刺。氣噴如火。心腹痞滿。午後潮熱。此應下之症。若用大劑芩連梔柏。務清熱。竟不知熱不罷自成其熱。皆由邪在胃家。阻礙正氣。鬱而不通。火亦留止。積火成熱。但知火與熱。不知因邪而為火熱。智者必投承氣。逐去其邪氣。行火泄而熱自已。若概用寒涼。何異揚湯止沸。每見今醫好用黃連解毒湯。黃連瀉心湯。蓋本素、問、熱淫、所勝。治以寒涼。以為聖人之言必不我欺。況熱病用寒藥。最是捷徑。又何疑乎。每遇熱甚。反指大黃能泄而損元氣。黃連清熱且不傷元氣。更無下泄之患。且得病家無有疑慮。守此以為良法。由是遇熱症。大劑與之。二三錢不已。增至四五錢。熱又不已。晝夜連進。其病轉劇。至此技窮力竭。及謂事理當然。又見有等日久腹皮貼背。乃調胃承氣症也。況無痞滿。益不敢議承氣。唯類聚寒涼專務清熱。又思寒之最者。莫如黃連。因而再倍之。日近危篤。有邪不除。耽誤至死。猶言黃連至幾兩。熱不能清。非藥之不到。或言不治之症。或言病者之數也。他日凡遇此症。每每如是。雖父母妻子。不過以此法毒之。蓋不知黃連苦而性滯。寒而氣燥。與大黃均為寒藥。大黃走而不守。黃連守而不走。一燥、一潤、一通、一塞、相去甚遠。且疫邪首尾以通行為治。若用黃連。反招閉塞之害。邪毒何由以泄。病根何由以拔。既不知病源。焉能愈疾哉。(溫疫論)
案。吳氏此論。實宜為畏大黃之盪滌。而徒從事於芩連者之頂門一針矣。
嘔吐
夫邪之入胃。上走則嘔吐。下迫則泄利。上下並走則吐瀉俱起。故斯疾吐瀉並作者。此常候也。間有吐瀉偏者。吐瀉多少偏者。蓋雖系其人胃氣之厚薄。亦因邢之上走與下迫而異也。俱宜下奪。以挫其上走之勢。邪熱一去。則吐自止。瀉又尋止矣。世醫遇如此之症。欲強止其吐。往往以小半夏加茯苓湯。吳茱萸湯或生薑瀉心湯。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旋覆代赭石湯之類。亦有為水逆與五苓散。亦有以半夏藿香丁香縮砂之類投之者。雖俱系治嘔吐之藥。非治本之法。邪之至輕者。幸有治焉。若邪之劇者。藥下咽徒使病者益苦悶耳。如此不如與一杯之冷水。予治此症。大抵以大柴胡湯。放冷與之。初服雖或吐之。二三服之後。必止。若猶吐不納者。加辰砂末少許。或鐵粉亦可用。或以伏龍肝水煎之。或湯成少加鐵鏽水。莫不納。三黃湯加辰砂。亦宜隨症而服之。若大邪既去而猶咂吐不止者。本事竹茹湯。或竹葉石膏湯之類。放冷服之。又有一症嘔吐之劇。一滴藥汁入口則乍吐出。甚者聞藥臭亦嘔。與冷水則不吐。至於此。醫家病家往往束手。余每遇此症。先斷藥湯。以新汲水。服紫雪大豆許。日三五度後竹茹湯。竹葉石膏之類。隨症與之則不吐。此亦不可不知。凡此疾。嘔吐皆屬熱。故與熱藥則必吐而不納。其無吐者亦生吐。雖吐之劇者。與冷水則不吐。是其證也。故粥漿以至湯藥。盡禁熱服。必當放冷服之。是予所歷試之真訣也。張石頑曰。凡溫病熱疾。嘔吐者。火性上炎也。無問表裡。通用涼膈散。嘔吐煩渴者。白虎湯。(張氏醫通)
又曰。溫病。熱病。時疫。乾嘔煩悶者。黃連解毒湯。(同)
楊慄山曰。溫病嘔吐者。胃中伏火。鬱而攻發也。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味涼膈散加石膏。清利之自止。(寒溫條辨)
又曰。凡胃熱甚。服藥嘔吐不納者。愈吐愈服。三服後火性漸消。然後徐徐用藥。即不吐。(同)
渴
凡熱邪犯胃則渴。渴之極必引冷水。此疾邪火先入胃。故多渴。但有好冷。有好熱。俱為熱症。其或好熱。誤認為寒。與參附熱藥。則轉輕為重。不可不謹。若欲冷水者。少少與之不妨。其他梨漿西瓜之類。病人慾之宜與之。至治法。若吐瀉不止而渴者。三黃加石膏湯。或大柴胡湯加石膏。吐瀉止而渴不止者。小白湯。大湯引飲者。白虎湯。邪大半解。而嘔渴不止者。竹葉石膏湯。並宜生於津液之品。葛根栝樓根麥門冬之類。於對症方中加之。亦佳矣。予治此症。不論渴之冷熱。一切湯藥至白湯粥清。盡放冷與之。不然則助嘔而納。間有不嘔者。必益瀉。或為腹痛。是最治此疾之緊關。故不厭煩而屢告焉。
吳有性曰。如大渴思飲冰水及冷飲。無論四時。皆可量與。蓋內熱之極。得冷飲相救甚宜。能飲一升。止與半升。寧使少傾再飲。至於梨汁藕汁蔗漿西瓜。皆可備不時之需。如不欲飲冷。當易白滾湯與之。乃至不思飲。則知胃和矣。(溫疫論)
楊慄山曰。溫病本未身冷不渴。小便不赤。脈不洪數者。未之有也。輕則白虎湯。加白姜蠶蟬蛻天花粉。重則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大黃。凡病忽欲飲水者。為欲愈。蓋腸胃燥則不能散邪。得水則和其胃氣。汗出而解。若不與水。則乾燥無由作汗。遂至悶亂也。(寒溫條辨)
案此說甚妙。瀉疫渴飲水數升。始有蒸然為汗者焉。
厥冷
夫厥冷者。陰寒之極。故諸病見之者。咸為陽氣衰絕之候。但傷寒與瘟疫。純熱之極而亦見之。謂之陽厥。古法率以盪滌為主矣。今此疾亦瘟疫之一種。純熱之邪也。故往往見厥冷之症。而查其所從來。凡有三。其一吐瀉數行。不及服藥而厥冷脈伏。是尤劇症。其一邪勢原輕。醫者與緩劑。藥方不與病敵。半日或一日後。邪熱稍劇。遂至於厥冷脈伏。是其次也。其一服參附之類。或阿片等。或大艾焚灼。使邪炎鬱塞。遂至厥冷脈伏者是也。三症中不及服藥而厥冷者。雖邪勢劇。畢竟不過內結壅閉。陽氣逆於內。不能達於四末。故與大柴胡湯大承氣湯之類。邪炎一衰。陽氣一通。則厥愈脈出。甚者走馬湯。備急丸。杏仁丸。硃砂丸之類。亦可選用。其服緩劑。邪勢加劇。而厥冷者。比前症稍難。然猶有可救者。治法同上法。如其參附炙炳阿片等之誤治。助長之弊。邪勢加劇。必耗正氣。或動宿疾。其變至不可測。有發膈痛者。有轉筋者。有吐瀉俱斷而膈熱如燒。煩躁不安者。有瀉斷而吐益劇者。有吐下蛔蟲者。種種不一。至厥之甚。通身冰冷。肌膚血凝。青紫成斑。唇口指甲並四掌。變青紫。直視上插。舌冷如冰。煩渴欲冷水。與水則納。與熱則吐。神雖昏。不近衣服。是梟猛之邪內郁。而陽氣不能四布之候。俱系醫之失治。而猶不察。卒至於此。又況燒酒熨之。芥子泥塗之。助桀為暴之徒乎。實可痛憫矣。當此時非斬關奪旗之兵。恐不能得救拔。治法亦宜前數方。其他涼膈散。白虎湯。竹葉石膏湯。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之類。隨其症而選用之。或可回死於無何有之鄉矣。
李挺曰。熱極忽然伏於內。故身寒四肢厥逆。狀若陰症。但身雖冷。而不欲近衣。神雖昏而氣色光潤。脈沉滑而有力。此陽極似陰也。宜大柴胡湯下之。或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醫學入門)
吳綬曰。厥應下而不可發汗。汗之則口傷爛赤也。(傷寒蘊要)
又曰。陽厥者。必先因熱甚不解。而後發厥也。經言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此之謂也。切其脈雖沉。按之則滑。四肢雖冷。手足心或溫也。或時煩躁。畏熱喜冷。與之冷水則咽也。此乃陽厥之候。(同)
張石頑曰。溫病熱病時疫。熱極而厥者。涼膈合解毒。或合承氣下之。熱不退者。再下之。(張氏醫通)
又曰。手足厥逆少氣。唇面爪甲背青。六脈俱伏。而嘔出酸穢。瀉下臭惡。便溺黃赤者。此火伏於厥陰也。為熱極似陰之候。急作地漿煎竹葉石膏湯。誤作寒治必死。(同)
吳有性曰。凡陽厥。手足皆冷。或冷過肘膝。甚至手足指甲皆青黑。劇則遍身冷冰如石。血凝青紫成片。或六脈無力。或脈欲絕。以上脈症悉見純陰。猶以為陽症何也。蓋審內症。氣噴如火。齦爛口臭。煩渴譫語。口燥舌乾。舌胎黃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滿。小腹疼痛。小便赤澀。涓滴作痛。非大便燥結。即大腸膠閉。非協熱下利。即熱結旁流。以上內三焦悉見陽證。所以為陽厥也。粗工不察內多下症。但見里症脈體純陰。誤投溫補劑。禍不旋踵。(溫疫論)
又曰。凡陽症似陰者。外寒而內必熱。故小便血赤。凡陰症似陽者。格陽之症也。上熱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為據。以此推之萬不失一。(同)
楊慄山曰。大抵陽症似陰。乃假陰也。實則內熱而外寒。在傷寒以大承氣湯下之。有潮熱者六一順氣湯。熱甚合黃連解毒湯。在溫病。雙解涼膈加味六一解毒承氣之類。斟酌輕重。消息治之。以助其陰而清其火。使內熱既徐。則外寒自伏。易所謂水流濕者即此義也。此與陽勝格陰例同。王太僕所謂病人身寒厥冷。其脈滑數按之鼓指者。非寒也。余謂火閉而伏。多見脈沉欲絕不盡。滑數鼓指也。要在詳症辨之。(寒溫條辨)
又曰。溫病厥逆無陰厥。雜氣伏郁。陽熱內迫。格陰於處。氣閉不能達於四肢。甚有通身冰冷。其脈多沉滑。或沉伏。或沉細欲絕。或六脈俱閉。所云體厥脈厥是也。症多怪異不測之狀。輕則升降散。增損雙解散。加味涼膈散。重則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斟酌下之。豈可與傷寒陽厥並論哉。若數下後。厥不回熱不退者死。亦有利下數十行厥方回熱方退而得生者。正所云急症急攻。下之或可活。不下必死無疑矣。此則溫病厥逆治法也。(同)
唇甲青紫
凡邪熱梟猛之症不速盪滌。則必致手足厥冷。厥冷之極。必至唇口青紫。此蓋鬱熱熾盛。血脈凝滯之所致。亦有輕症用熱劑。鼓激邪火而至於此者。不知者往往誤認為陰寒之症。益用溫熱之劑。愈用而愈甚。豈知青中有紫。原非陰寒之症哉。盪滌少遲。則必就鬼錄矣。治法詳於厥冷門中。其辨色之法。張石頑論之最詳。宜參看焉。
張石頑曰。色之青者為寒。赤者為熱。以寒中於里。則血脈凝滯不能榮行於外。所以唇爪青黑也。若熱毒流入於裡。而為熱厥。則唇甲亦青中必滯深紫。與陰寒之青黑不同。試觀產婦以舌青驗子死。唇青驗母死。則知青黑為陽氣竭絕。不得與青紫渾稱也。(張氏醫通)
轉筋
轉筋之一症。多在誤藥致厥者。間有不經誤治。吐瀉數行忽轉筋者。俱是津液耗渴。邪火迫於筋脈之所致。亦有腰腿間肌肉降起作痛者。是亦邪鬱血凝之所致。俱宜大柴胡湯大承氣湯之類。或加行血之藥一二味最佳。罨法刺絡之類。亦輔治之一策。隨症或宜用之。蓋此症去秋尤多。今秋甚稀。豈邪氣稍與人身諳而然歟。龔西園曰。轉筋屬熱血。四物湯加酒芩紅花蒼朮南星煎服。(醫學源流肯綮大成)
按。此等法宜大邪既去。而轉筋猶不止者。若其邪炎猶熾而轉筋者。恐非此等之法所能治。學者思焉。又委中穴也血。或十指頭出血。皆是良法。然刺絡之法。宜未至厥冷者。若厥冷之極。轉筋者用之。則只出紫黑血點數滴耳。遂不能救。故行之當在早矣。
目眩 直視 目反 露睛
夫目五臟精華之所聚。故五臟方有病。其候往往見於目。況此症熱毒之極。一感之。則或上攻頭目。或下迫腸胃者乎。故初起有目眩者。或目系急痛。卒倒而不省人事者。俱為邪熱元閉上攻頭目之所致。宜走馬湯。備急丸。大承氣之類。若其手足厥冷。必直視目反。不可驚為死症也。厥回則復常。治法詳於厥冷門。亦有手足厥冷而目半開半合睡中露睛者。輕者厥回後。三五日猶不止。不可誤為中氣虛極而與溫補之藥。必致不救。仍宜確守前法。邪退精氣復則止矣。
楊慄山曰。溫病頭目眩。及頭脹頭痛汗。並目赤。目黃。目不明。目直視。目反折。與傷寒治法不同。俱系雜氣伏郁中焦。邪熱元閉。上攻頭目。乃胃家實也。通宜升降散。加味涼膈散清利之。頭眩疼量加大黃。目眩赤等症量加龍膽草酒炒。(寒溫條辨)
呃逆
呃逆之症。熱邪郁於胃之所致也。故用熱藥而致其冷者。多發之。不可誤為胃寒。與丁香附子等之熱劑。不獨呃逆不止。必致諸症增劇。但宜大柴胡湯三承氣湯之類下之則自止。下症既去。渴而呃逆者。宜白虎湯。若其初起。用盪滌法。吐瀉全止而呃逆者。餘熱猶伏於胃中也。宜竹葉石膏湯。橘皮竹茹湯。本事竹茹湯之類。若邪全去。而猶呃逆數日不止者。屬胃寒。宜丁香柿蒂湯之類。然屬寒者。誠百中之一二也。宜詳內外。果屬寒則用前法。
病源論曰。伏熱在胃。令人胸滿氣逆。氣逆則噦。
程國彭曰。當下失下。胃火上衝。而呃者。其症燥渴內熱。大便閉結。大柴胡湯下之。(醫學心悟)
吳有性曰。胃氣逆。則為呃逆。吳中稱為冷呃。以冷為名。遂指為胃寒。不知寒熱皆令呃逆。且不以本症相參。專執俗語為寒。遂投丁茱薑桂。誤人不少。吾願執辭害義者。臨症猛省。(溫疫論)
又曰治法。各從其本症而消息之。如見白虎症。則投白虎。見承氣症。則投承氣。膈間痰閉。則宜導痰。如果胃寒。丁香柿蒂散宜之。然不若四逆湯功效殊捷。要之但治本症。呃自止。其他可以類推矣。(同)
發斑
凡發斑。為熱邪外解之候。故此疾發斑。多在用下藥吐瀉已斷之後二三日。又有初時誤服熱劑。迫陰血。裡氣壅閉。不得外泄。至成厥冷。忽峻下一投。裡氣忽通。邪熱外泄而發斑者。又初時雖服熱劑。邪氣固微。不到激昂。正氣一旺。又發斑者。俱與溫疫發斑。治法一同。今舉吳楊二氏之說。宜參看焉。又有先發斑而一二日後吐瀉始發者。此屬一種之變局。治法俱同前矣。
吳有性曰。邪留血分。裡氣壅閉。非下不能發斑。斑出發毒邪外解下後斑漸出。更不可大下。設有下症。少與承氣湯。緩緩下之。若復大下。中氣不振。斑毒內陷則危。宜托裡舉斑湯。(溫疫論)
楊慄山曰。夫疹與斑等乃溫病中之重症也。治同溫病傷寒。百不出一。總緣雜氣之毒郁於胃中。無所施泄。發於皮膚而為疹。增損雙解散主之。加紫背浮萍五七錢。或重加石膏大黃芒硝。清散得宜。未有不出者。如身出而頭面不出。此毒氣內歸危候也。急以大蟾蜍一個。搗和新汲水。去渣痛飲之自出。屢驗。(寒溫條辨)
結胸
傷寒結胸。多在用下劑甚早。邪氣陷入。此癥結胸。多系鬱熱上炎與水飲相結。故素常蓄飲人。患之最多。輕者小陷胸湯加大黃。或大茈胡合小陷胸湯。或更加芒硝。千金陷胸湯亦可用。甚者大陷胸湯。大承氣湯加甘遂。在上者宜吐之。三物白散之類。量症之輕重。而選用之。旁用罨法亦可矣。亦有初起用熱劑。下利忽止。邪熱無出路。於是郁邪上攻。迫於心膈以為結胸者。治法俱同於上。其兼發斑或呃逆。脈沉微。手足厥冷等。在傷寒為難治。此疾未必然。
楊慄山曰。溫病鬱熱內攻。火性上炎。一發即心胸結痞。脈洪滑數。或伏沉。自是熱實結胸痞氣。特患下之不早耳。非大小陷胸。或陷胸承氣。加味涼膈等方下之。
腹痛
此疾兼腹痛者甚稀。但夏至前後。邪勢尚嫩。秋秒後邪勢已老之時。患之者必兼腹痛。又者兼蛔蟲。挾滯食。動疝瘕者。六七月盛行之時。感之者必無腹痛。又初起無吐瀉。但腹痛如刺。頗類攪腸痧者有之。邪勢尤劇。非走馬湯備急丸杏仁丸之類則不能治之。少少腹痛不必拘。但宜大柴胡湯涼膈散三承氣湯之類。宜量其輕重而與之。若果繫於兼蛔兼滯食。則於對症藥中。加殺蟲消導之一二味亦可矣。若其邪全去。而痛猶綿綿不止者。多是動宿疾也。宜詳其因而治之。
蛔蟲
平素多蛔之人。一感此疾。蛔不堪其溫熱。煩擾動痛。或從口出。或從肛門出。亦有無痛而忽然吐出者。此皆因邪火犯胃。蛔不安其居已。故以逐邪火為要。不必治蛔。若誤為胃寒。與溫熱之劑。則邢勢愈加。至不可救。但硝黃盪滌。邪炎自熄。則蛔亦安居。若不得已而治之。則宜兼服清中安蛔湯。其吐蛔愈多。而時時腹痛。不能飲食者。是胃敗也。多屬不治。
吳有性曰。疫邪傳里。胃熱如沸。蛔動不安。下既不通。必反於上。蛔因嘔出。此常事也。但治其胃。蛔厥自愈。每見醫家妄引經論以藏寒。蛔上入膈。其人當吐蛔。又云胃中冷必吐蛔之句。便用烏梅丸。或理中安蛔湯。方中乃細辛附子乾薑桂枝川椒皆辛熱之品。投之如火上添油。殊知疫症表裡上下皆熱。始終從無寒症者。不思現前事理。徒記紙上文辭。以為依經傍注。坦然用之無疑。因大誤人甚眾。(溫疫論)
馬印麟曰。蛔厥有熱渴者。黃連解毒湯。有下症者。承氣湯。(溫疫類編)
口中糜爛
吐瀉已止。飲食稍進。後二三日或四五日。忽然口舌糜爛者間有焉。余炎薰蒸之所致也。宜涼膈散。兼點柳花散。或以黃連解毒湯之類嗽之亦可矣。清胃散瀉火湯之類。亦宜服用。
解後大小便不利
邪結不散。則陽氣內結。小便不利。甚者二三日不通者有之。是此疾之常事。服硝黃之類。邪火一消。大便生渣滓則通。不必強利小便。不知者利其小便。此大誤也。亦有下利斷後小便猶不快利者。此下後津亡之所為。勿以豬澤之屬利之。飲食進。津液生。則自通矣。吐瀉後大便數日不行者。此亦常事。別無他證。不可攻之。吐下後津涸陽亡。胃中虛燥所致也。飲食日加。津液自通。則大便出矣。若病人覺脹悶。則宜調胃承氣。養胃承氣。麻子仁丸之類。
痧復
凡此疾。初起用下劑。而吐利止。飲食漸進。氣力全復。近者半日。或四五日。遠者十日。或半月餘。已而忽然前症再發。疲睏十倍於前日。比比有焉。是蓋非再感。乃余炎未歇。再縱其梟惡也。其故何也。前日退消黃甚早。余炎不全去。其他或輕症服溫劑而愈。或緩藥治之幸而愈。以邪勢之不劇。雖一旦得效。余炎再集。則前日不用盪滌之咎也。勿以其氣力未復與補藥以養其梟。宜速與硝黃之類。以拔其邪藪。縱藥緊於前日。勿緩於前日。倘誤為胃虛。投參附薑桂蓍術之類。則禍不旋踵。再感亦同焉。
劉鬆峰曰。凡治傷寒溫疫。醫者最重初次得疾。至於痧腹謂死者蓋寡。每視為至輕而謾不經意焉。蓋謂痧復之病。人身之經絡藏府。皆前次溫邪。所曾經傳遍之所。則此番不過由熟路而行。故邪氣易出也。右人原有此論。豈知此第語其常也。獨瘟疫盛行之時則不然。蓋是時疫氣所積者厚即無氣食勞損之因。尚有重感厲氣而復者。更有前疇余邪稍有未淨。再醞釀滋蔓而猝然自復者。是天氣之邪。與人之氣血。膠固充塞。鬱勃糾紛。故復至三四次。尚有損命者矣。慎毋以其復也。而忽之。(鬆峰說疫)
妊娠
妊娠感此疾。服藥尤不可遲緩。宜速投盪滌之劑。慎勿惑硝黃墮胎之說。以用補藥或緩劑。如此則邪火愈熾。熱毒迫子宮。胎必墮。若早與下劑以清肅之。則火毒消滅。元氣泰然。復何墮胎之有也。古人所謂有故無損者是也。亦間服藥數日。吐瀉已竭。飲食稍進。忽然再復者。因憶受胎則腹中與平人自異。邪熱必伏匿。固結於子宮間。豈一下之所能了乎。是以余炎再聚。則再呈梟惡。亦不可知也。後學者宜詳焉。
吳又可曰。孕婦時設。疫應用三承氣湯。須隨症施治。慎勿惑於參朮安胎之說。病家見用承氣。先自驚疑。或更左右嘈雜。必致醫家掣肘。為子母大不詳。若應下之症。反用補劑。邪火壅鬱。熱毒愈熾。胎愈不安。耗氣搏血。胞胎何賴。是以古人有懸鐘之喻。粱腐而鍾未有不落者。唯用承氣逐去其邪。火毒消散。炎熇頓為清涼。氣回而胎自固。當此證候。反見大黃為安胎之聖藥。歷當子母俱安。若腹痛如錐。腰痛如折。此將墮胎欲墮之候。腹藥亦無及矣。雖投承氣。但可愈疾而全母。昧者以為墮胎。必反咎於醫也。(溫疫論)
又曰。或詰余曰。孕婦而投承氣。設邪未逐。先損其胎。當如之何。余曰。結糞瘀熱腸胃間事也。胎附於脊。腸胃之外子宮內事也。藥先到胃。瘀熱才通。胎氣便得舒養。是以興利除害於傾刻之間。何慮之有。但投藥之際。病衰七八。余邪自愈。慎勿過劑耳。(同)
楊慄山曰。妊娠溫病。內蘊邪熱。里證居多。不可發汗。急用護胎之法。井底泥塗臍至闕元。干再易之。或以青黛伏龍肝為末。水調塗之。若大黃。乾嘔錯語呻吟。增損三黃石膏湯。清化湯。若熱甚。燥急胎動不安。必須下之。慎勿惑於參朮安胎之說。奪其裡熱。庶免胎墮。蓋邪火壅鬱。胎自不安。轉氣傳血。胎胞何賴。酌用升降散雙解散。加味涼膈散。或去芒硝以逐去其邪。則焰熇頓為清涼。氣回而胎自固。(寒溫條辨)
發狂
予去秋見一壯婦患瀉疫。吐瀉數行。煩渴引冷水。醫者與參附之劑。證益加劇。於是替醫。後醫亦復與參附數劑。吐利益甚。遂發狂而死。余意此證。邪勢梟猛。如經參附熱劑。故鼓動邪勢。迫於陰血而發狂爾也。若初與承氣諸湯。則必不至於此。然既至於此。亦仍用承氣諸湯。或可收功也。果繫於蓄血。則桃核承氣湯。或大承氣湯。加桃仁紅花當歸。抵當湯丸之類。尚或可救焉。而此之不顧。飽用參附。而令狂死。實可痛悼矣。
吳有可曰。有喜笑如狂者。此胃熱波及於血分。血乃心之屬。血中留火。延蔓心家。宜其有是證矣。仍從胃治。(溫疫論)
楊慄山曰。傷寒瘟病。雖根源不同。至於發狂。皆邪熱之極。使非峻逐火邪。則不能已。故但察其大便硬結或腹滿而堅。或濕滯膠閉。或協熱下利。或熱結旁流。有可攻之證。酌用大小承氣涼膈六一解毒承氣之類下之。如無脹滿結實等症。而惟胃火使然者。但以白虎解毒三黃石膏大小清涼之屬。清其火邪。其病自愈。(寒溫條辨)
下血
下血之症。亦往往在初發。是皆用熱藥。迫於血分之所致也。不必具小腹硬滿急脹小便自利等之候。間有喜忘如狂者。亦有昏聵不清楚者。若大便中有血色者。熱犯血分無疑。桃核承氣湯抵當湯之類。亦可用之。又有初起小便出血者。是熱犯小腸之所為。今秋治小兒患之者。一人而已。不多見。詳見於治驗中。
吳有可曰。胃實失下。至夜發熱。留血分更加失下。必致瘀血。初則晝夜發熱。日晡益甚。既投承氣。晝日熱減。至夜獨熱者。瘀血未行也。宜桃仁承氣湯。服湯後熱除為愈。或熱時前後縮短再服。再短畜血盡而熱亦盡。大勢已去。亡血過多。余焰尚存者。宜犀角地黃湯調之。(溫疫論)
又曰。胃移熱於下焦氣分。小便不利。熱結膀胱也。移熱於下焦血分。膀胱畜血也。
又曰小便不利。亦有畜血者。非小便自利便為畜血。(同)
變證
卒然惡寒振慄。肌膚粟起。半時或一時許。而吐瀉並作者。或吐瀉一二行而振慄者。是邪遊溢太陽經也。從吳氏之法。與達原飲加羌活。輕者自解。重者非下劑不愈。又有無惡寒振慄。但頭痛如破。脈弦數而吐瀉者。前方加葛根。或大柴胡加葛根。又有憎寒而下血者。小便出血者。是邪逼下焦之症。宜桃核承氣湯。或承氣湯加桃仁紅花當歸之類。尿血者外臺崔氏療卒傷熱尿血方。或當歸承氣湯。溫疫論桃仁湯宜之。吐血者聖惠茜根散。三黃瀉心湯。聖惠苦參湯宜之。又有卒然頭眩昏倒。舉體麻痹。續轉筋。而不吐瀉者。或手足厥冷脈伏。是陽氣鬱遏不伸之候。宜走馬湯。備急丸。亦有宜白虎湯者。此他變證猶多。不必一一具論焉。聊舉其一二耳。臨機通變。自存於其人。
死症
洞泄一日。或二三日後。毒臭沖鼻。傳旁人衣服而不消者。並厥回脈出。而大便遺失不覺。猶發揭衣被。煩渴欲飲水者。水瀉一二行。起居未衰。乍聲啞者。水瀉止後。大便滑通無度者。或發狂不省人事者。又劇症服藥得厥回。脈出吐瀉全斷。飲食稍進。而吐蛔不止者。予去秋來。治此疾數百人。其如此者。僅不過五六人。而二三日後必死。終不能救也。噫是實屬死症。不可挽回歟。抑猶有一線生路。而余術未至。末由救拔歟。後之值此等症者。研精殫思。有能發明補余罅漏。死而瞑目矣。又如老人虛人。雖原匪死症。並弗誤治。榮衛衰弱。或宿疾發動。有不可枝梧者。然十人中不過一二人耳。此所謂天覆傾者。非醫人之罪也
禁忌
人參 附子 罌粟殼 胡椒 阿片 訶子 燒石 熨藥 燒酒 清酒 鹽熨 炙 蕃椒 肉豆蔻 熱湯 熱弱
以上諸品。正須禁絕之。但巴豆極熱之性。而不在禁中者。如備急丸走馬湯紫丸白散杏仁丸之類。足以助硝黃之所不及。其他一切湯藥飲食。宜冷而不宜熱。否則嘔吐不納受。
預防
凡正邪不兩立。正氣實則邪無由入。故欲預防感觸。宜先禁飽食大醉。一切油膩。並堅硬難化之物。常粗食。勞筋骨勿過。時時炙背腹。勿有間斷。勿不時飲食。勿數入房。勿冒雨露。勿深夜行道路入山林。如此則筋脈舒暢。精氣充實。邪氣何由入焉。此為預防第一之策。古人有闢溫等之方。予未之信。倘病家強乞藥。不得已而與之。平胃散六君子之類。蓋脾為諸陽之本。脾胃健則津液四布。氣血充盛。庶幾無邪氣乘虛而入。
劉鬆峰曰。溫疫乃天地之邪氣。人身正氣固。神氣守。則邪不能幹。故避之在節欲節勞。仍毋忍飢以受其氣。至於卻邪之法。如經所云。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幹邪是也。蓋天牝者鼻也。鼻受天之氣。故曰天牝。溫邪之氣。自空虛來。亦欲其由空虛而去。即下句氣出於腦之謂也。蓋邪氣自鼻通腦。則流布諸經。令人病溫。氣出於腦。謂嚏之或張鼻以泄之。或受氣於空。速泄於外。而大吸清氣以易之。則卻從鼻出。而毒氣自散。祛邪於外之外也。又如想心如日等法。蓋膽屬少陽。中正之官。其氣壯則藏氣賴以俱壯而不能入。此強中御外之法也。凡探病疹疾。知此諸法。雖入穢地。可保無虞。男病邪氣出於口。女病邪氣出於前陰。其對坐之間。須知其向背。行動從容。察位而入方妙。(說疫)
或問
瀉疫新論稿成。有人問曰。子以此疾為瘟疫之一種。而無一屬虛寒者。既得聞命。雖然人有老少強弱。病有寒熱虛實。今如子說不論老少強弱。一切與清熱滌穢之劑。以為至當之治。強壯者幸可保無虞。至老幼羸弱者。恐有為子死非命者。夫人疾病。因其人稟賦強弱寒熱虛實異其症。故仲景撰傷寒雜病論。舉三陽三陰以示寒熱虛實之法。而今子不據其法。果何所本。豈為世服參附而斃者多。無非懲羹吹齏之類乎。恐招刻舟求劍守株待兔之譏矣。曰如子則誠知其常。不知其變者也。何則。人有老少強弱。病有寒熱虛實。軒岐長沙之所以諄諄教於人。而固不待子曰而知也。特至於溫疫之邪。有不然者。是聖所未明言。而後世吳又可以降所發明也。既知瘟疫之盡屬陽症。而陰症百中之一。則奚獨怪斯疾之陽症而無陰症乎。何則。此疾亦瘟疫之一種也。且予聞此疾之起在印度。夫印度之地。在赤道切近極熱之地。元陽之氣發而為此。純熱梟猛之邪。以傳染於四方。一觸之則從鼻口入。直客於胃中。傳血脈。上下奔突。卻一身之津液。上吐下泄。故無老少強弱之別。一受其邪。則胃中如熱釜。只恐清解逐穢之力不足矣。譬之如火之燒屋。屋有大廈小屋。然救火非水。則不能也。抑如子說。大廈用水小屋用湯乎。必無此理也。今此邪之容於人身。亦猶火之燒屋。要在滅之耳。奚暇論老少強弱乎。火滅則屋存。邪去則人全。又不知乎。人服巴豆則暴瀉如注。是以烈熱之毒入胃中。忽卒不和故也。若欲止其瀉者。令之飲冷水。即腹中快和。瀉頓止。是皆世人所知。非可怪而救之。何量老少與強弱而為與水哉。凡熱邪猛烈。直侵腸胃。則發瀉利。此理甚明白。且古人不言乎。有故無損。當此硝黃雖劇。亦何恐之有。若顧慮老壯強弱。而逡巡失治。則噬臍不可及。何則。邪勢急於燒眉也。世有知此疾之不宜溫劑。而猶恐硝黃之盪滌者。徒事芩連梔柏之類。徒養疴斃人者。猶欲防勁敵而不遣勁兵。委之文吏。豈唯其不濟事。一敗塗地也明矣。子疑未冰釋。則諸具舉其非虛寒之徵矣。夫此疾卒然洞泄一二行。飲食起居無變。虛寒者能如此乎。此非寒一也。其所下之糞色。純白如淅米汁。或如敗醬毫無色。亦完穀下出也。肛門熱癢如溫湯瀉出。小便赤濁短少。虛寒而有如此症乎。是非寒二也。煩渴欲飲冷水。舌上白胎甚者。舌強不語。虛寒而有如此症乎。是非寒三也。雖手足冰冷。膈熱如燒。或無熱猶發揭衣被。虛寒有如此者乎。是非寒四也。與熱藥則吐而不納。下利益甚。轉加煩悶。與涼藥若冷水。則不吐。是等皆虛寒之所無。而熱證獨有之。是非寒五也。子猶以為不然耶。曰非散悉以為非也。然世有治此疾專投參附薑桂之徒。乃未悉殺人。往往有為之救脫者。則不能無疑於子之言也。曰是何足深怪。彼服參附而得生。世固有焉。如此之症。其人正氣素勝。所受之邪亦輕。不藥自愈之症耳。其實非為藥愈也。何則。邪氣輕。正氣勝。假令服熱藥。一時鼓動邪勢。至手足厥冷。正氣遂奮然而起也。正邪不兩立。正氣一勝則邪氣去。必然之理也。不啻服參附而得生。至一等輕症。雖服阿片固澀之劑亦愈。與發表藥亦愈。與芩連亦愈。實非藥之效也。世更有吐瀉數行。至手足厥冷。而不服一貼之藥而愈者。如若而人。天資強堅壯實。一則雖誤治不為藥見害。一則疾不付醫。得中醫之類已。子乃思欲以一救萬。以溫熱之劑。試人性命。不亦謬戾之甚乎哉。苟非強堅壯實之人。則死不旋踵。雖或幸愈荏苒引日。或明年再發。有變為休息痢者。有為滯下者。余去秋以來。目擊如斯之輩。凡數十人不啻也。以是觀之。與溫熱之劑而愈者。非藥也。乃自愈也。客首肯而去。明治十三年重陽前三日高島久也祐啟謹補訂
卷下
藥法
藥方(凡卷中諸方宜冷服。不宜溫服。若犯之。則益吐益下。或發腹痛。當戒焉。今舉於此。不復一一注各方下。)
大柴胡湯(傷寒論) 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
茈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斤洗) 大黃(二兩) 生薑(五兩切) 枳實(四枚)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案。此方吐瀉並作者。並吐多瀉少者宜之。吐而不納藥者。以伏龍肝水煮之。或加辰砂少許更妙。
大茈胡加芒硝湯(會解) 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
即前方中加芒硝
案。此方前方症而下利數行不止者宜之。
大茈胡湯加黃連山梔子(同) 前證嘔吐心煩者宜之。
六一順氣湯(寒溫條辨) 少陰厥陰病。口燥咽乾。煩熱消渴。譫語神昏。大便燥實。胸腹滿硬。或熱結旁流。繞臍疼痛。厥逆脈沉伏者主之。
大黃(四錢) 芒硝(二錢五分) 厚朴(錢半) 枳實(一錢) 柴胡(一錢) 黃芩 白芍 甘草(生各一錢)
水煎去渣。入鐵鏽水三匙。冷服加姜蠶(三錢)蟬退(十個)黃連(一錢)名加味六一順氣湯溫病主方治同前證。
竹葉湯(千金) 治小兒夏月患腹中伏熱。溫壯來往。或患下利。色或白或黃。
三焦不利方
竹葉 小麥 柴胡 麥門 人參 甘草 茯苓 黃芩
上八味㕮咀以水四升。煮竹葉小麥。取三升。去竹葉小麥。下諸藥。煮取一升半。分三服。若小兒夏月忽壯熱。燒人手。洞下黃溏。氣力惙然。脈極洪數。用此方加大黃二兩。再服得下即瘥。
案。此方下利而無嘔吐者。去人參加大黃用之。若嘔者。更加半夏。
瀉心湯 心下痞。按之濡者。
大黃(一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案此方心煩嘔吐而下利。心下痞者宜之。嘔甚者加辰砂更妙。
大承氣湯 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三部脈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乃愈。○下利差後至其年月日。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
大黃(四兩) 厚朴(半斤) 枳實(五枚)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厚朴枳實。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硝更上火一兩沸。分溫再服。
案此方無嘔吐而瀉不止。或日數十行者。最宜此方。
調胃承氣湯 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知為內也。○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其時自極吐下者。
大黃 甘草 芒硝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大黃甘草。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案此方下利久不止。虛羸頗甚。腹皮貼背。無痞滿等證者。或瀉止後經數日。飲邪再聚。發前症。但疲睏殊甚者。宜此方。或加當歸芍藥也。醫每遇此等症。見其疲睏。恐大黃損元氣。疑慮失錯。往往與參附之劑。誤人者多。不可不戒矣。
解毒承氣湯(寒溫條辨) 瘟病三焦大熱。痞滿燥實。譫語狂亂不識人。熱結旁流。循衣摸床。舌卷囊縮。及瓜瓤疙瘩瘟。上為癰膿下血如㹠肝等症。厥逆脈。沉伏者。此方主之。
白姜蠶(三錢) 蟬退(全十個) 黃連(一錢) 黃芩(一錢) 黃柏(一錢) 梔子(一錢) 枳實(二錢五分) 厚朴(五錢) 大黃(五錢) 芒硝(三錢別入)
甚至痞滿燥實。堅結非常。大黃加至兩餘。芒硝加至五七錢。治動嘔者。又當知之。加栝蔞一個。半夏二錢。名陷胸承氣湯。治胸滿兼有上症者。案此方熱鬱胸膈。作胸滿胸痛等種種症者。隨後加味用之。頗有效。
涼膈散(張氏醫通) 煩擾腹痛。脈來數疾。
大黃 朴硝 甘草(各二十兩) 山梔子 薄荷 黃芩(各十兩) 連翹
上為末。水一盞。入竹葉七片。蜜少許煎服。
加味涼膈散(寒溫條辨) 溫病主方○楊慄山曰。余治溫病。雙解涼膈愈者。不計其數。若病大頭瓜瓤等瘟。危在旦夕。數年來以二方救活者。屈指以算百十餘人。真神方也。其共珍之。
即於涼膈散方中。加白姜蠶(三錢)蟬退(二錢)薑黃(七分)黃連(二錢)胸中熱加麥門冬。心下痞。加枳實。嘔渴加石膏。小便赤數加滑石。滿加枳實厚朴。案。以上二方。煩躁多渴。兼胸腹痛者。並手足厥冷。心膈有熱者。俱宜選用。
梔子豉湯(傷寒論)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
梔子(十四個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
案。此方吐下止後。余炎犯膈。心煩不得眠。懊憹苦悶者宜之。若腹滿者。加厚朴枳實。若心下堅者。加枳實大黃。
白虎湯(傷寒論) 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脈滑而厥者。里有熱。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炙二兩)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按此方吐瀉止後。四肢厥冷。嘔渴引飲者。或不厥。但渴欲飲水者。並宜此方。)
竹葉石膏湯(同) 虛羸少氣逆欲吐者。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斤洗) 麥門(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炙)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案。此方瀉止後。余炎犯胃嘔渴不止。或呃逆者。宜此方。方中人參宜更竹節。
小白湯(赤水醫案) 治挾熱下利。六脈洪大。口唇乾燥。
小柴胡湯合白虎湯
案此方前症而猶有柴胡證者宜之。若心煩者加黃連。
人參飲子(聖惠) 治陽毒傷寒。四肢壯熱。心煩嘔吐不止。
小柴胡湯去大棗加麥門冬竹葉
案此方邪猶盛。嘔渴不止者宜之。方中人參宜去之。
蘊要心煩者。更加黃連。
小柴胡合黃連解毒湯(正傳) 治少陽陽明合。病脅痛嘔。逆自利脈弦長而沉實。
案此方前症而膈熱猶盛者宜之。
本事竹茹湯 治胃熱嘔吐。
葛根(三兩) 甘草 半夏(各三分)
上姜三片。竹茹一彈丸。棗一個。水煎。
案。此方火邪既去。嘔吐不止者宜之。
柴胡清燥湯(溫疫論) 下後間服緩劑。
柴胡 黃芩 知母 陳皮 甘草 花粉
上薑棗水煎。
九味清脾湯(濟生) 治癉瘧。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
青皮 厚朴 白朮 草果 甘草 柴胡 茯苓 半夏 黃芩(各等分)
上姜水煎
建原飲(溫疫論) 治溫疫初起。憎寒發熱。其脈不浮不沉。頭疼身痛。邪在挾脊之前腸胃之後者。
檳榔(二錢) 厚朴 知母 芍藥 黃芩(各一錢) 草果 甘草(各五分)
上水煎。邪熱溢於少陽經。加柴胡一錢。溢於陽明經。加葛根一錢○又加大黃葛根羌活薑棗水煎。名三消飲。治毒邪表裡分傳。
案以上三方。吐利止後。隨症而選用之。但達原飲一方。初起無吐瀉憎寒發熱。或頭痛者。隨後加減方用之。
竹茹溫膽湯(壽世) 治傷寒日數過多。其證不退。夢寐不寧。心驚恍惚。煩躁多痰。
竹茹 半夏 枳實 陳皮 人參 生薑 甘草 茯苓 香附 柴胡 麥門 桔梗 黃連
上薑棗水煎。
案。此方吐利止。火邪既去而余炎猶不盡。荏苒引日。或煩躁多痰者宜之。柴胡養榮湯(溫疫論) 表有餘熱血燥者。
柴胡 黃芩 陳皮 甘草 當歸 白芍 生地 知母 天花粉
上薑棗水煎。
案。此方吐瀉數日後。津液虛耗。羸瘦疲睏。舌上緋薄。如豬肪者。或大病後並亡血家。老人患此症。津液虛耗者。下後調理宜此方。
杏蘇散(易簡) 治四時溫疫傷寒。
香附子 紫蘇葉(各四兩) 陳橘皮(二兩) 甘草(一兩)
上水煎○管見加川芎白芷薑棗水煎名芎芷香蘇散。
案。此方瀉疫輕症。吐瀉既斷無餘症。但氣宇不了了者。加荊芥薄荷。或更加防風亦佳。
小柴胡加地黃湯(本事) 治婦女室女。傷寒發熱。或發寒熱。經水適來或適斷。晝則明瞭。夜則譫語。如見鬼狀。亦治產後惡露方來。忽爾斷絕。
小柴胡湯加生地黃
案。此方婦女患此疾。經水適來。或適斷者宜之。下利未止者加大黃。小承氣湯(傷寒論) 大便不通。噦數譫語。○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
大黃(四兩) 厚朴(二兩炙去皮) 枳實(二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
黃連解毒湯(回春) 治傷寒熱症。醫者誤用薑桂等藥。助起火邪。痰火相搏而嘔逆。
黃連(三兩) 黃芩 黃柏(各二兩) 梔子(十四枚)
上水煎。
白虎湯(同) 治症同前。
方見前。
桃仁承氣湯(準繩) 治實熱發呃。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大黃(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
調胃承氣湯(同) 治症同前。
方見前。
三黃瀉心湯(同) 治症同前。
方見前。
小陷胸湯(回春) 治傷寒發渴而飲水太過。或結胸而發嘔者。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實。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以上七方隨症選用之。
升麻葛根湯(局方) 治大人小兒時氣溫疫。頭痛發熱。肢體煩疼瘡疢已發及疑似。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
上水煎。或加犀角玄參更妙。
敗毒散(同) 治傷寒時氣。及寒壅咳嗽。鼻塞聲重。
人參 茯苓 甘草 前胡 川芎 羌活 獨活 桔梗 柴胡 枳殼(各三十兩)
上生薑薄荷水煎○或加黃芩石膏(方中人參今去之)
陽毒升麻湯(活人) 治傷寒陽毒。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下膿血。
升麻(二分) 犀角屑 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各一分)
上水煎○準繩加玄參名犀角玄參湯。治發斑毒盛○今去人參加玄參。
玄參升麻湯(同) 治傷寒發汗吐下後。毒氣不散。表虛里實。熱發於外。故身斑如錦紋。甚則煩躁譫語。兼治閉腫痛。
玄參 升麻 甘草(各半兩) 上水煎。
托裡舉斑湯(溫疫論) 中氣不振。斑毒內陷者。
當歸 芍藥 升麻 白芷 柴胡 川山甲
上姜水煎。
以上五方。隨症撰用之。
柴胡枳桔湯(蘊要) 治小結胸脈弦數。口苦心下硬痛。或胸中滿硬。或脅下滿硬發熱。或日晡潮熱。或往來寒熱。耳聾目眩。
小柴胡湯去人參薑棗。加瓜蔞實枳殼桔梗。心下滿硬加枳實黃連生薑。
小陷胸湯(傷寒論)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
方見前。
陷胸湯(千金) 治胸心下結聚。飲食不消。
大黃 栝蔞實 黃連(各二兩) 甘遂(一兩)
上水煎。
大陷胸湯(傷寒論) 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傷寒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
大黃(六兩)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白散(同) 寒實結胸無熱症。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貝母(三分)
上三味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罨法(寒溫條辨) 結胸不同寒熱虛實。遲早便用。
生薑 蔥白(等分) 生蘿蔔(加倍如無以子代之)
三味共搗一處。炒熱白布包作餅。罨胸前結痛處。此法須分二包。冷則轉換。無不即時開通。但不宜大熱。恐炮烙難受也。更以溫手順下揉之。自無不愈。並治一切痞滿脹痛。真妙法也。
以上七方隨症選用之。
清中安蛔湯(傷寒辨法) 治胃實熱。嘔吐長蟲。
黃連(薑汁炒三錢) 黃柏(酒炒減半) 枳實(麥炒二錢) 烏梅(三個) 川椒(炒三十粒)
上姜水煎。
案此方吐下蛔蟲者。兼用亦佳。
清胃瀉火湯(回春) 治上焦實熱。口舌生瘡。腫痛者。並咽喉牙齒。耳面腫痛皆效。
連翹 桔梗 黃連 黃芩 梔子 玄參 升麻 生地 薄荷 甘草 乾葛
上水煎服。
加減涼膈散(同) 治三焦火盛。口舌生瘡。
連翹 黃芩 梔子 桔梗 黃連 薄荷 當歸 枳殼 芍藥 生地 甘草(各等分)
水煎食遠服。
柳花散(外科十法) 治喉瘡。並口舌生瘡。
青黛 蒲黃 黃柏 人中白(各一兩) 冰片(五分) 硼砂(五錢) 共為細末。吹喉極效。
以上口舌糜爛者宜之。
承氣養榮湯(溫疫論) 治裡熱未盡血燥。
小承氣湯合四物湯去川芎加知母。
麻子仁丸(傷寒論)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半斤炙) 大黃(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以上二方下利止後數日大便不通者宜之。
抵當湯(同) 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陽明症。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
水蛭(熬) 虻蟲(各三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抵當丸(同)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
水蛭(二十個熬) 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脺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桃核承氣湯(同)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
方見前。
小品芍藥地黃湯(外臺) 療傷寒溫病。應發汗而不發之。內瘀畜血鼻衄吐血。面黃大便黑。
芍藥(三分) 地黃(半斤) 牡丹皮(二兩) 犀角(一兩屑)
上水煎○即千金犀角地黃湯。喜忘如狂者。加大黃黃芩。
崔氏療卒傷熱行來尿血(外臺)
大黃(末) 芒硝(末各半匙)
上冷水和頓服之立止。
當歸承氣湯(丹溪附余) 治尿血實者。
大承氣湯加當歸
桃仁湯(溫疫論) 治邪干下焦血分。溺血畜血。
桃仁(三錢) 阿膠(二錢) 丹皮 當歸 赤芍 滑石(各一錢)
上水煎服。如少腹痛。按之硬痛。小便自調。有畜血也。加大黃三錢。
大柴胡湯(直指) 男女諸熱。出血血熱蘊隆。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斤洗)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茜根散(聖惠) 治小兒吐血。心躁煩悶。
茜根(半兩) 犀角屑 升麻 大黃 黃芩 甘草(各一分)
上黑豆三十粒。淡竹茹半分水煎。
瀉心湯(金匱) 治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
方見前○云歧子脈訣加生地黃。名犀角地黃湯。治血積胸中熱甚。
苦參湯(聖濟) 治大衄。口耳皆血出不止。
苦參 黃連 大黃(各一兩) 梔子(七枚)
上水一盞。入生地黃汁一合。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以上數方。熱入血分發狂。並諸出血者。隨症選用之。
救急諸方增補。
走馬湯(金匱附方) 療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杏仁(二枚) 巴豆(二枚)
上二味以綿纏槌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下老少量之。通治飛屍鬼擊○雞峰普濟方。本方面糊為丸。名杏仁丸。治瀉兼吐。又楊氏家藏方。硃砂圓治大人小兒暴下水瀉。及積利。即本方棗肉為丸。如芥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倒流水下。
三物備急丸(同) 主心腹卒暴。百病若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刺。氣急口噤。停屍卒死。
大黃(一兩) 乾薑(一兩) 巴豆(一兩去皮心熬研如脂)
上藥各須精新。先搗大黃乾薑為末。研巴豆內中合。治一千杵。用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貯之。莫令泄氣。
紫丸(千金)
赤石脂 代赭石(各一兩) 巴豆(三十粒) 杏仁(五十粒)
上為末。巴豆杏仁別研為膏。相和更搗二千杵。入少蜜同搗之。密器中收。
紫雪(外臺) 治發斑咽痛。及暑中三陽。腳氣煩躁。
升麻(六錢) 黃金(十兩) 寒水石 石膏(各四兩八錢) 犀角 羚羊角(各一兩) 玄參(一兩六錢) 沉香 木香(各五錢) 甘草(八錢) 丁香(五錢)
水五盞。先煮黃金至三盞。入諸藥再煎。至一盞去滓。入芒硝三兩二錢。慢火煎。以柳木攪。不停手。候欲凝。入磁盆中。更下硃砂麝香末各三分。急攪令勻。候冷凝結成雪。每一錢細細嚥之。
地漿 陶弘景曰。此掘黃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攪濁少頃取清用之。
羅謙甫曰。中暑霍亂。乃暑熱內傷。七神迷亂所致。陰氣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非至陰之氣不愈。坤為地。地屬陰土曰靜順。地漿作於牆陰坎中。為陰中之陰。能瀉陽中之陽也。(衛生寶鑑)
金銀煮汁 新汲水(卻邪調中下熱氣並宜飲之嘉佑本草)
以上諸方。窮鄉僻居。並道途無藥之地。隨便用之。以救一時之急輕者可愈。重者亦不死。其如地漿金銀煮汁用之煮藥尤佳。
刺法
按刺絡宜要其早。若羈遲則難及。其或手或足覓其青筋怒張者刺之。靈樞經脈篇曰。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此軒歧之古法也。宜用此法。又後世方書有刺少商委中十指尖等之法。亦宜參用焉。予觀去秋來。世醫行刺絡。往往於委中穴宜施之。既遲多在厥冷脈伏之後。故雖刺之。血不多出。其適出者。僅見紫黑血點一二滴。厥冷不復而人既斃者。往往有焉。又有挑法刮法等。詳見於說疫。今不錄焉。
以手蘸溫水於病人膝腕。用力拍打。有紫黑所以針刺去惡血。(滋德堂堂方)
委中穴出血。或十指頭出血。皆是良法。(醫學源流肯綮大成)
體厥脈厥等症。則刺少商穴。並十指上薄肉當中刺之血出。如血不出。可攝出之皆效。(說疫)
除穢薰法
凡瘟疫盛行之地。邪穢氣滿於空中。亡論房室。故雖平素節養得宜。數經歷其地。或訪病看病。則穢氣從鼻口入。終感其邪者間有焉。況晝夜扶持養護。與之同床同廁者乎。防之之法。宜於病者之旁。常焚除穢之藥。莫令其氣少絕。庶幾免穢氣。入口鼻矣。是所以除穢熏法之不可無也。今錄簡便者數方。
蒼降反魂香(說疫) 除穢祛疫。
蒼朮 降真香(各等分)
共末揉入芥葉內。綿紙捲筒燒之。
避瘟丹(同) 燒避瘟法邪。
乳香 蒼朮 細辛 生草 川芎 降真 白檀
棗肉丸焚燒
避瘟丹(同) 燒之能避一切穢惡邪氣。
蒼朮 乳香 細辛 甘鬆 芸香 降真(各等分)
糊為丸。豆大每用一丸焚之。良久又焚一丸。略有香氣即妙。
一方(同) 天行時疫。宅舍怪異。並燒降真香有驗。
又云房中不可燒諸香。只宜焚降真諸香。
治驗
(系正症者二條系變局者十二條)
安部某室年三旬余。六月末患帶下。至七月漸愈。氣力猶未復。八月初。忽然洞泄數行。延醫多和田某療之。三四日瀉益甚。晝夜凡二十餘行。加之以吐。藥水不入口。某告術盡。於是請予診之。脈頗數。舌上無胎。渾作緋帛色。腹皮貼背。稍渴引冷水。予喻之曰。是瀉疫矣。恐前藥得無犯熱劑乎。主人曰。前醫初用附子。下利益甚。昨夜以來。加參數兩。爾後加以吐。予笑曰。果然若服予藥。不出三日瀉必止。因與大柴胡湯五貼。冷服。次早報曰。昨日來。下利僅六行。吐亦減。吃粥數口。再與前方。三日瀉全止。但時時嘔渴。因與竹葉石膏湯。二日嘔渴止。飲食加進。氣力大復。四五日後吐瀉再發。疲睏如前。飲食全廢。主人驚以延予診之。脈復變數。予告曰。勿驚。伏邪再發。無他以前日服熱藥邪伏匿於腸胃間。今正氣稍復。伏邪再呈其梟也。因與大柴胡湯冷服。二三日吐瀉全止。飲食稍進。氣力亦加。調理數日。飲食益進。五六日忽然下利數行。疲睏倍於初。但無吐耳。飲食亦廢。只吃水數口耳。主人以為必死。迎予。予曰。甚哉熱藥之為害。幸不至厥冷。必無虞。予猶有術與調胃承氣湯三貼。去。次日報曰。瀉頗減。但氣力愈減。猶與前方三日。瀉止飲食漸進。於是與柴胡養榮湯。數日。氣力稍稍復。前後一月餘全愈。
荊妻年三十餘。八月下旬夜半。時時腹痛。及曉暴瀉一行。下如白醬者五六升。且溫溫欲吐。診之脈弦數。舌上無胎。至辰牌凡瀉三四行。乍發大渴。頻欲熱湯。因與冷水一杯。續冷服大柴胡湯加芒硝三貼。服後發壯熱。發汗如流。嘔渴減。但下利猶數行。仍連服前方。至晚瀉凡二十餘行。舌上生白胎頗厚。此夜與大承氣五貼。至曉瀉七行。疲睏頗加。飲食不入。但昏睡而已。臥起待人扶持。按其腹。猶漉漉有聲。次日再與前方。巳時小水始通。水瀉差。有滓。然晝夜猶十餘行。確守前方三日。瀉漸止。小便壯利。飲食漸進。舌胎猶少存。因轉與人參飲子去參。前後七日。飲啖如常。氣力全復。
久保玄貞年卅八。月中患洞泄。飲食起居不變。常自服葛根黃芩黃連湯。二三日瀉猶不止。請予治診之。脈息如平。唇舌清潔。予曰。此瀉疫。但邪勢頗緩。然非芩連之所能治。因與大柴胡湯三貼。次日報曰。疇昔以來。瀉減數行。溺亦快利。於是用小柴胡湯加黃連。次日晡時。馳價日晚來。吐瀉並至。疲睏殊極。請來診。予適不在家。男代往焉。六脈如絲。下部稍冷。氣力惙然。見其舌白胎稍厚。問之家人曰。晡時登圊。洞泄如傾盆下白漿六七升。續吐水三五升。聲聞廁外。爾後疲睏如許。男以為此伏邪再呈梟炎。蓋前日盪滌之力未足爾。再投大柴胡湯三貼。此夜吐泄猶十行。及曉再投前方。更加芒硝二貼而歸。次日予往診之。舌胎減半。吐瀉亦減。第疲睏益加。六脈如絕。重按僅應。眼陷頰削。不能起床。問其飲食。則前夜以來。僅吃粥清數口耳。若強與之。則吐出不收。家人以為必死。予曰無恐。邪勢頗減。再投前方五貼。次日復往診之。舌胎全去。色如緋帛。手足稍溫。問其大便猶十餘行。時時乾嘔。但昨夜以來。大便少生渣滓。小便亦二行。予喜曰益佳矣。猶確守前方。三日吐瀉全止。稍吃稀粥葛湯等。於是轉換柴胡清燥湯調理。數日飲食漸加。氣力全復。
一瞽某年二十餘。身體肥盛。一日洞泄三四行。自以為太陽陽明合病。服葛根湯二日。瀉猶不止。延醫程田某治之。醫曰病屬少陰。非附子不能治。與真武湯三貼去。服後瀉益劇。加以吐逆。半日許。吐瀉凡二十餘次。所瀉皆如敗醬。煩渴引飲。心中懊憹。煩悶不安床。加之胸膈作痛。頰肉如屑。聲乍啞。疲睏頓加。因請診於予。脈伏如絲。四心青黑。足踝以下微冷。小腹虛濡。舌上白胎。以指摩之。冷如冰。強硬不能言。每一言語。必嗽冷冰而後始言。自以為必死。適金田生來診之曰。病既危。然今認煩渴一症。與白虎湯加人參。或萬中有一生。予從傍詰之曰。今以煩渴一症。擬白虎加人參。非不是。然白虎湯特在清肅膈間散漫之熱耳。恐藥力猶慢。未足抵當邪勢。其與白虎湯寧與冷水。況人參非此症之所宜乎。生怫然作色曰。然則無治法。頃刻必死。予哂曰否。今此症雖六脈沉伏。四肢稍冷。其實乃熱實之極。非下劑不能救。何為必無治法。子以此等為死證。則世間無可治之瀉疫。何則。此症邪勢本緩。故初服葛根湯。瀉雖不止。猶不加劇。今乃非硝黃斷不可也。而子以真武湯與之。是猶滅火添油。抱薪救火。徒助邪炎以至此極也。而猶未悟。今又欲以白虎湯換之。抑子以此症為寒乎。為熱乎。奚其治之矛盾也。若使治之。其死可立而待耳。夫認瀉為寒。認渴為熱。此不知醫者之見也。古人不言乎。見熱無治熱。見寒無治寒。予不復與子言。子宜速去而刮目以視予成功。生益怒日。諾。請待之。遂大蹈步而去。予告家人曰。病人素常必有寒飲。故邪並於飲以結膈間。仲景所謂寒實結胸症也。而以姜附治之。誤治之所致。實可憫也。今欲救之。非大陷胸則不可。治若少遲則死。家人唯唯。因與大陷胸湯三貼。下利頓止。時嘔吐涎沫。痛猶未減。次日再與前方。兼投三物白散。下咽須臾。昏悶半時許。舉體振慄。四支不收。家人倉黃扶持之。數刻苦悶煩亂。不忍見之。忽一聲大叫。徹於四鄰。家人驚走視之。吐出白水二三升。恰如敗漿。振慄頓止。膈痛失半。予喜曰。藥力得當。於疾最佳。微不可驚。再與前方而歸。此夜大便一行。熟睡徹曉。鼾聲不異常。但時時振慄。嘔渴猶在。至翌日痛減七八分。因與大柴胡合小陷胸湯數服。痛全去。但嘔渴反加劇。聞藥氣亦嘔。加之以呃逆。家人再驚。予喻之曰。是胃中餓虛。餘熱不去之所致。不足患。仍轉與竹葉石膏湯。半日許而小溲快利。此夕呃亦息。始食粥一碗。猶與前方數日全愈。
松田某妻年三旬余。一日舉體發斑。次日吐瀉交至。予診之。脈沉緊。手足熱。與大柴胡湯五貼。吐瀉漸斷。忽發胸膈痛。呻吟不安床。驚以請再診。診之心下頗硬。按之則痛益甚。以為邪結宿飲。與大陷胸湯二貼。痛頓去。飲食稍進。而斑猶出沒。再與大柴胡湯加葛根。二三日而全愈。
一兒二歲。忽然尿血二行。面色青慘。乳哺不進。啼聲不出。舉身振顫。恐惶請治診之。六脈沉伏。唇舌清潔。更無熱候。以為此亦瀉疫之變局。蓋邪氣伏於裡。陽氣鬱壅不伸。熱逼下焦血分之所致。與外臺崔氏療卒傷熱往來尿血方。服後振顫頓止。啼聲漸出。半時許。小溲清利。氣宇稍加。乳哺嬉戲全復。常因憶去夏五月一兒七歲。雨後入渠中弄水。忽發腹痛。因請一醫曰。胃中虛寒之候。與藥數貼。服後痛益劇。且數登圊。家人視之。所下盡鮮血倉黃。請治。予診之。通身冰冷。脈沉如絲。口渴好冷。唇舌潔淨無胎。按其腹則痛滋益甚。展轉不安床。予亦不解為何等症。意是邪犯血分之症也。因與桃仁承氣湯數貼。痛稍減。翌日遂死。如此兒疑亦與彼兒同。因若不經前醫之誤治。則或可以得救療焉。不堪遺憾。因並以記。
曲坊薪商某老母年八十。吐瀉數行。自炙天樞氣海而吐瀉漸斷。次日夜半卒發振慄。欲言則呃逆。其狀幾危殆。延予請治。四肢不厥。脈亦平。但舌上白胎頗厚。因憶此人下焦素實。邪亦緩。故雖一時為炙炳。吐瀉斷反助邪炎以逼於陽氣鬱塞及於此也。先與大柴胡湯加芒硝二服。而大便快利。至次日舌胎去全愈。
同坊某妻年四十餘。卒然頭眩昏倒。舉體轉筋。兼麻痹。延予治之。六脈沉伏。以為邪氣鬱於陽明。陽氣壅閉不伸之候。與白虎湯二服。而壯熱如燒。忽發狂欲逾牆走。口出不倫之言。家人恐惶。予喻之曰。勿驚。是熱犯下焦血分耳。因轉與桃核承氣湯二服。大便猶不通。胸腹發痛。更與備急丸數十粒。須更快吐一二升。爾後熱睡。此夜快下臭便一行。次日豁然愈。
同坊一槍匠某。年五十餘。黃昏醉而寢。半夜卒然發振慄。肉上粟起。四肢拘急不伸。續吐瀉頻並至。家人恐怖不知所措。急雇鄰人以迎予。診之六脈俱伏。厥冷致額。舌上白胎。但胸腹微溫耳。時時引衣自覆。家人慾大艾炎天樞。予止之曰不可。此症雖似寒。其實純熱。蓋邪氣鬱於表裡。陽氣被束不得伸也。厥振何足患。與大柴胡湯加葛根二貼而去。次日遣門生某診之。及報曰。昨夜服藥後發汗流離。吐瀉隨而止。今朝食粥數碗。但猶少存舌胎耳。再與前方三貼愈。
揖斐某室。年二十八。一日洞泄一行。飲食起居無異。措而不治。越一日低然發腹痛。痛從小腹上衝心。發則令人坐腹上以膝壓之。僅堪其痛耳。延醫伴野某治之。謂為血積。與藥服之數貼。更無寸驗。於是使瞽者針刺。一晝夜凡針至二百餘刺。每一刺針曲如鉤。而痛猶不減。瞽者驚曰。此非針刺之所能治。於是延予請治。診之兩手脈沉緊。胸腹硬滿如墩狀。每痛發按之如有頭足者蠢動。舌上白胎。乾燥而不渴。但時時煩熱耳。問其大便曰。四日前洞泄一行。爾後不通。小便赤濁短少。予曰是非血積。瀉疫之變局也。蓋無吐瀉故邪毒內郁爾。非峻下不治。先與備急圓數十粒。續作大承氣五貼而去。次日往訪之曰。昨夜服所賜藥二貼。大便一行。痛減六七。又服三貼。夜半至曉大便凡三行。皆水瀉。痛全止。食粥二碗。診之脈稍緩。舌胎生津。腹滿減半。但胸下兩筋怒張。按之則猶少痛。因轉與大柴胡加芒硝湯。倍加芍藥三貼而全愈。
鍜匠某年四旬余。下利數行。臭穢沖鼻。請一醫治之。不知與何等藥。下利忽止。半日許四肢轉筋。腰腳痠疼。晝夜苦悶。既而小腹急痛。四肢逆冷。諸藥不效。易醫數人。皆投溫熱藥。病彌增劇。於是請予治診之。其脈沉伏。煩渴欲水。舌胎乾裂。小便赤濁。飲食不進。殆屬危險。因想此症前醫誤治強止其利。熱邪郁於下焦。血為之瘀滯。筋脈失養以致轉筋。宜用清熱散瘀之藥。而反投熱劑。陽氣愈郁。邪氣愈張。今以舌裂小便赤濁驗之。熱邪逼下焦無可疑。因與桃核承氣湯三貼。此夜黑便滑通。轉筋腰疼如忘。厥亦復。次日往診之。脈稍出。舌上生津。午時始吃粥一小盅。但小便猶赤濁短少。因與豬苓湯三貼。小便快利。飲食加進。調理四五日全差。
侍醫佐田玉安年五旬余。七月來患齦疸。舌下爛蝕。飲食漸減。疲羸日加。百治無效。請數醫皆以為不治。至十月中。請予治。予以為結毒上郁。與歸靈湯兼服結毒紫金丹。十旬余。一日蝕處俄然迸出鮮血一二升。乃子驚惶。迎予。以予不在家。男往診之。手足厥冷。六脈沉伏。精神昏憒。按其腹水分動築如奔馬。因作獨參湯加犀角數分與之。須臾厥回脈出。因與回春犀角地黃湯。此夜脈全復。精神亦漸加。次日與十全大補湯。以鮮地黃代熟地黃。猶兼與紫金丹。乃子又質之一口科。曰齦疽出血。是虛火上炎之所為。不足深怪。第如嚴君之症。病勢極虛劇。疲羸殊甚。若及再三恐至不可。請予熟慮。請勿易視之。然而飲食稍進。氣力稍益。動作又減。子竊以為未必然也。轉與本朝經驗革解湯。四五日後兩腿筋縮。有時痛如刺嚬蹙叫其苦。且心膈溫溫。時時欲吐。予不解其何故。想是毒氣逼心之症。試使服犀角數分。及晚全止。此夜大便一行硬通。續水瀉二行。次早亦水瀉一行。動作復加。乃子驚以為脾胃虛衰之候。或歸咎於鮮地黃犀角。一醫來診曰。脾胃既虛衰。假令不服鮮地黃犀角。亦必至於此。喻家人曰。死不出於十旬外。謝而去。此日予亦往診之。舌上少有白胎。乾燥。小便則濁短少。予以為決非虛衰之候。然脈息無變。亦無寒熱之候。心疑之。或是瀉疫。猶與前方而歸。次早乃子來曰。夜中亦水瀉二行。及曉復一行。飲食漸減。疲羸又加。予翻然悟曰。予過矣。予過矣。是感瀉疫無疑也。因憶前日之出血也。動築也。筋縮也。噁心也。皆是邪氣逼血分之候。然今時令向寒。邪熱頗慢。故不至劇。作調胃承氣湯一貼。與之曰。予當往診之。宜先服之。午後往之且問曰。前藥服盡否耶。乃子曰前藥有硝黃。此疲羸之極。恐不堪其峻。且病者亦不肯服。故欲待子來決之。予因診之。舌胎雖薄稍乾燥。水分動頗高。因姑謂病者曰。前藥以有硝黃不肯服。今宜與他藥。然有邪氣非柴胡不可。予當作小柴胡湯。敢服耶否。病者頷之。因竊喻乃子曰。嚴君症果是新感瀉疫也。其實非硝黃斷弗能治也。若顧其尩羸而不服之。則必斃。然予但恐子納先人之言。不敢進之。若從予言。今作劑。不然則已。別無治法。乃子懇請曰。謹奉教。於是與大柴胡加芒硝湯二貼而去。次日往問之曰。昨夜服所賜之藥以來。水瀉全息。今朝下白膿數滴耳。余笑曰。果如予言。再與前方三貼。次日其次子來謝曰。昨夜大便一行滑通。其色如膠。爾後腰腿攣痛全止。夜半後熟睡。達曉水分動築亦減。今朝食粥數口。氣力亦加。仍與千金竹葉湯三貼。晡後使男往診之。舌胎全去。膿稍和。大便前夜以來不通。小便色稍薄。飲食漸加。精神頗益。次日復與前方。凡四日而新病全解。因再與治本病藥。
佐野某老母年七十八。來客於古山氏。一日晚餐後。吐瀉六七行。四肢冰冷。驚惶請治。診之脈沉緊。舌上白胎。寒慄鼓頷。屢引被自覆。予曰。是外雖寒內則熱。宜先表裡雙解。必發一陣熱而解。作大柴胡加葛根一服。厥回須臾壯熱如燒。濈然汗出。予曰益佳。再與前方二貼而去。次早往診之。諸症頓解。但胎猶存耳。因與人參飲子去參。二日而差。
安藤某老母年七十五。四月中患疫。至六月再復。爾後猶在褥中。秋前一日。卒然吐瀉數次。請治於岡田氏。使門人往診而與藥服之。吐出不納。疲睏殊益。因又延一醫診之曰。年高虛羸之餘。受此症無術之可施。大劑參附。或可救萬之一。與藥三貼而去。服之吐益甚。此夜盡三服。下部冰冷。目視不了。口流清水。不能言語。瀉漸斷。但煩悶耳。家人驚惶請治於予。時既昏黑。使男往診之。脈伏如絕。重按僅得。舌上胎滑。足冷過膝。小腹虛濡。因先與梔子豉湯加枳實二貼。初服吐出。再服下咽。食頃煩悶漸止。大便二行。水瀉。猶時時煩悶。因作前方二貼。兼與當歸承氣湯三貼而去。次日予往診之。厥回脈出。大便亦調。但時時猶吐清水。見舌上苔減半。因與竹葉石膏湯。飲食漸進。小便始利。新病頓解。但病羸之餘。氣力未復常耳。
鈴木某兒年周歲。一朝吐乳再三。後昏憒不省人事。乳哺不進。啼聲不出。時時微搐。因上竄。一醫作漫驚。與沉香天麻湯。症益加劇。因請予診治之。其脈殆絕。口唇乾燥。小腹虛軟。心下反急。按之則微喘。予哂曰。此非慢驚瀉疫也。蓋前醫之藥有參附之熱藥引邪逼胸也。搐止始熟睡。次日與千金竹葉湯。三日而嬉戲復常。
工師某兒二歲。一日吐瀉數行。氣力惙然。時時微搐。延一醫治之。醫戒曰。是脾胃虛極。慢驚之漸。與藥而去。膽藥二三日。吐乳益劇。瀉亦倍前日。且所瀉盡乳色。全無糞色。加之喉中涎鳴有時。目向上插。驚以請治。予診之。脈沉數如絲。眼慢氣怯。舌上清潔。但唇口乾燥。心腹無熱。且虛軟。問其乳哺。曰。能乳。問其小便。曰赤濁短少。予曰是非脾胃虛極。瀉疫內郁之症。前藥得無熱劑耶。檢之果附子理中湯加姜蠶。予曰此症服此藥猶火上添油。宜哉證加劇。因與大柴胡合小陷胸湯。次早掖兒來謝曰。昨服藥一服盡吐出。再與一貼不吐。爾後吐止。便色變黃。昨夜始熟睡。無復微搐。痰涎亦止。再與前方三日而瀉止氣力復。
豐藤某兒三歲。感冒延兒科小達某治之。服藥二日。吐乳不止。又經一日水瀉數行。驚以請治。予診之脈弦數。舌上無胎。腹部無熱。但虛理動築應衣。問其小便。曰赤濁短少。問乳哺。曰不進。因先與大柴胡湯。二日吐止瀉猶不減。時腹痛且加身熱。予以為此燥結猶存。故瀉未欲止。前方加芒硝與之。服後大便一行。如臍糞狀。爾後止。乳哺進。嬉戲如常。但微熱仍存。因與九味清脾湯二日而差。
跋一
安政戊午暴瀉病盛行。東京中死者以萬數。醫人往往束手。得其肯綮者甚鮮。友人高島祐啟父祐庵翁潛思沉研。用硝黃活人者甚夥。於是著瀉疫新論。其說率據吳有性。蓋能得吳氏之精髓。而脫胎換骨者矣。余嘗謂此病千篇一律。無大異同。則必有明眼如炬之士。能得其巢窟者。今讀此編。始知攻下之有大益於此病。然劉張得之於瀉。李朱得之於補。各有所長。猶減灶增灶而不失良將之名。則知其際必有得於補者。但世好補者多。而好瀉者少。則此編當為好補者之頂門一針矣。因跋。明治十二年九月山田業廣。
跋二
瀉疫新論二卷。祖考停雪先生。日試月驗之所得也。距今蓋二十有一年矣。當時未暇梓以問世。而祖考易簀。書亦委在筐底。近歲此症屢行。與家君東馳西走。得實驗不少焉。近日有司憐民之罹斯病者多。為設避病院。施預防法。苟有病者。必令醫吏檢其真疑。抑亦可謂仁之至德之治者哉。且使醫遇斯病。速以書報官。勿得移時。或誤診視。若移時不報者。納金贖罪。法亦極嚴。於是人不啻恐罹斯病。乃醫亦窮蹙無容。蓋以疾之險惡而難於施治也。余家常以此書為治疫之標準。從遊者逐次謄寫。原稿且斷爛。今也天下之醫。悉奉載聖旨之厚。不可不盡其術之秋。則將授剞厥。於是家君更為增訂。皆所以紹述祖考之意。而庶幾有補於國家衛生之萬一云。明治十二稔九月高島久敬軌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