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来自WikiTCM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王樂亭指要

卷一

時邪

蔣左 初愈之體,氣血未充,衝風踐寒,焉得不乘虛而入?近見夜間發熱,得汗則減,而太陽連頰作痛。純是客邪見症,且先略為疏解。

玉竹(炒,三錢) 前胡(八分) 川貝(一錢) 北參(三錢) 荊芥(六分) 川芎(五分) 防風(五分) 丹皮(八分) 山藥(四錢) 生熟穀芽(四錢) 連須蔥頭(一枚)

蘇右 風溫上受於少陽陽明,口內牙齦碎爛,連及左畔咽喉,外而頭面胸膈浮腫色紅。此乃大頭瘟之屬,為症不輕,且清少陽陽明之邪。

柴胡(五分) 葛根(一錢) 川連(四分) 黑梔(一錢) 薄荷(二錢) 元參(三錢) 鮮石斛(三錢) 甘草(一錢) 射干(一錢) 銀花(八分) 牛蒡(一錢) 馬勃(五分) 荊芥(二錢) 防風(一錢) 竹葉(二十片) 燈心(五寸) 蘆根(八錢)

楊左 無汗而見寒熱,面赤咽紅喉痛,脈至浮數而尺無力,症屬虛體挾邪。至於遍體痰癧,此係舊恙。茲且緩圖,先為清理客邪。

柴胡(四分) 黑梔(一錢五分) 薄荷(一錢) 牛蒡(三錢) 澤瀉(一錢) 歸身(三錢) 元參(三錢) 連翹(二錢) 甘草(一錢) 黃芩(一錢) 赤芍(一錢) 大貝(三錢) 生地(五錢) 石決(六錢) 防風(一錢) 夏枯草(一錢) 竹葉(二十) 燈心(五寸)

吳左 邪陷心營,神昏似睡,六脈細微欲絕。已現脫象,勢在朝不保暮,不忍坐視。勉商竹葉黃耆湯加減,取其托透兼施,盡人事以待天。

黃耆(一兩) 洋參(一兩) 熟地(二兩) 懷藥(三兩) 大豆卷(三錢) 車前子(四錢) 遠志(炒,一錢) 琥珀(一錢) 生地(一兩)

另,用鶴珠(五分),犀黃(一分),研細末沖服。

棗仁(一兩) 茯神(三錢) 川芎(八分) 神麯(炒,一錢) 甘草(五分) 犀尖(沖,一錢) 菖蒲(五分) 竹心(一錢)

又診 原方,加白芍(六錢),五味(一錢),芡實(一兩),鉤鉤(一兩),石決(一兩),龍齒(煅,五錢),兩頭尖(二錢),金箔(五張),肉桂(三分),羚羊(一錢),去川芎、甘草、琥珀、犀角、竹心。

又診 神識有時模糊,有時清楚,大便亦減,苔帶黑色,六脈漸起,生機已轉。

黃耆(一兩) 黨參(一兩) 生熟地(各二兩) 懷藥(三兩) 大豆卷(三錢) 車前子(炒,三錢) 遠志(七分) 棗仁(一兩) 茯神(二錢) 白芍(炒,四錢) 五味子(五分) 芡實(一兩) 大麥冬(三錢) 黑梔(一錢) 川連(五分) 洋參(一兩) 牡蠣(五錢) 北沙參(三錢) 生熟草(一錢) 陳皮(二錢) 元參(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燈心(五寸) 竹心(一錢)

凡瘧非必盡屬少陽,十二經俱能令人瘧。今寒從足起,脈見細數,舌尖彌紅,苔色帶黃。此肝腎之陰素虧,伏邪乘虛內戀,法當育陰透解。

生地(五錢) 丹皮(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五分) 懷藥(四錢) 茯苓(二錢) 柴胡(三分) 當歸(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懷膝(二錢) 洋參(一錢五分) 生鱉甲(三錢) 赤首烏(四錢) 生熟穀芽(六錢)

形寒飲冷則傷肺,寒能澀血,邪閉皮毛,肺居上脘,為此胸膈作痛,氣急無汗。舌色邊紫,苔白,脈見浮弦而緊。理當溫散,得汗便有轉機,否則難治。

麻黃(七分) 官桂(八分) 當歸(三錢) 白芥子(炒,一錢五分) 萊菔子(炒,一錢五分) 蘇子(炒,一錢) 荊芥(炒,一錢五分) 茅朮(炒,一錢) 通草(五分) 蔥頭(二) 姜(三)

寒束於表,為發熱頭疼,骨節煩疼無汗,而時見怯寒,熱伏於裡,為舌燥干而舌心欲黑,神情似醉,熱邪不得外達,有內陷之象,須防昏厥痙變。且商涼透一法,以冀邪從外達,方有轉機。

薄荷(一錢五分) 黑梔(一錢) 川連(三分) 黃芩(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麥冬(二錢) 知母(一錢) 犀角(一錢) 燈心(一尺) 竹葉(一錢) 姜皮(六分)

錢左 脈至右寸關浮滑而大,此為痰火蒙閉清竅,神識模糊,言語不清,痰壅絡脈,仰臥如屍,不能轉側,左脈見數。症屬溫邪內戀,以正氣不足,無力散邪外達,留於中焦,勢成棘手。勉商涼透解托之法,以冀百一。

竹心(一錢) 茅根(六錢) 蘆根(一兩) 鮮菊葉(三錢) 銀花(三錢) 花粉(一錢) 黃芩(一錢) 犀角(沖,一錢) 洋參(四錢) 六一散(三錢) 生熟穀芽(二錢) 北沙參(六錢) 加珠子(一錢) 犀黃(一分)

上藥研末,和竹油半杯,衝於藥內。另,將紫雪一錢,用竹心、燈心、菖蒲泡湯,於未服之前緩緩與服。

又診 投涼透解托,轉則自如,知飢進谷,津津有汗,遍體俱到,邪能外達,此生機也。但虛人善變,調理不可不慎。

原方,加硃砂拌茯神(一錢五分)。

錢左 咳吐紅痰,左脅下痛不可忍,氣急不能下臥,脈數甚於左寸關,舌紅苔黃,晝夜不寧,反周日矣。此係暑風感於厥陰少陰,重險症也。

川連(六分) 羚羊(一錢) 連翹殼(三錢) 石決(六錢) 荊芥(一錢) 前胡(一錢) 洋參(二錢) 防風(一錢) 蘇子(一錢五分) 六一散(三錢) 夏枯草(二錢) 竹葉(一錢) 燈心(五寸)

此方,一劑熱退,脈平納穀,紅痰亦可不吐。

錢右 舌黃,微寒壯熱,右三部脈至無力而細,左三部略大於右,按之亦空。此體虛氣不足,更受暑邪,氣愈傷矣。急急固症清暑,勿施破散。

洋參(五錢) 大冬(二錢) 青蒿梗(一錢) 川貝(二錢) 六一散(三錢) 扁豆(三錢) 通草(五分) 竹心(五分) 燈心(五寸) 蘆根(五錢) 荷梗(一尺)

又診 脈來兩手較昨略為有神,病勢大減。

原方,加洋參(三錢),生熟穀芽(四錢)。

某 素有目疾,肝陽獨熾,犯胃則常常嘔吐酸苦。今又寒熱,更挾暑風濕熱。擬與小柴胡、吳萸湯、四苓散三合,宗古法。

柴胡(四分) 黃芩(一錢) 洋參(三錢) 豬苓(一錢) 澤瀉(一錢) 吳萸(三分) 赤苓(三錢) 車前(二錢) 通草(一錢) 陳皮(一錢) 砂仁(八分) 六一散(三錢) 川連(二分) 生薑(一)

王 脈至右大於左,骨節時時疼痛,舌紅起點。此暑風挾濕,濕鬱化火之象,祛風清熱分泄。

香薷(一錢) 防風(一錢) 秦艽(二錢) 木瓜(一錢) 赤苓(三錢) 六一散(三錢) 黃芩(一錢) 苡米(四錢) 桑枝葉

陳 脈至左關獨弦,胸脅痛,寒熱咳嗽。表有風寒,里有木鬱。

柴胡(四分) 陳皮(一錢) 青蒿(一錢) 半夏(一錢) 茅朮(炒,一錢) 杏仁(一錢五分) 防風(一錢) 當歸(三錢) 炙草(四分) 白芍(炒,一錢) 降香(五分)

許左 久咳形瘦之軀,脾肺兩經已傷,再行勞倦,時令之邪乘虛襲人,發熱不已,脈至浮數而甚左寸,厥厥動搖,舌苔隱隱黑色。有走心胞之勢,須防化燥神昏之劇,險甚險甚。擬與涼透泄勢法,留候明眼定裁。

豆卷(三錢) 連翹(一錢) 山梔(一錢) 元參(四錢) 丹皮(一錢五分) 川貝(一錢五分) 玉竹(五錢) 竹葉(一錢) 燈心(五寸) 茅根(去心三錢)

錢左 冬溫犯於肺胃,氣急咳嗽,舌黃滿布而帶干苦,口渴喜飲,胸膈不寬,須防加重化燥。

荊芥(一錢) 當歸(三錢) 葛根(一錢) 貝母(三錢) 玉竹(六錢) 白薇(一錢) 香附(五分) 竹葉(二十片)

又診 據述病勢昨減輕,然有汗而脈數不退,門齒乾燥,舌尖紅起刺,指掌手腕厥冷。此係邪陷營陰,熱彌厥亦彌,惟恐正不敵邪,至有痙厥之變。扶正涼透,急急進之,三日內齒潤津回,脈數能減,還可有望,加重則危。

玉竹(八錢) 白薇(一錢) 川貝(二錢) 洋參(五錢) 麥冬(二錢) 丹皮(一錢五分) 連翹(一錢) 黑梔(一錢) 生地(一兩) 穀芽(二錢) 竹葉(一錢) 燈心(五寸) 姜皮(八分) 蔥(一)

又 溫邪內陷,劫液傷陰,齒燥唇乾,舌焦起刺,脈至左關尺弦細而數,右寸關浮大,按之無力。此所謂少陰不足,陽明有餘也。論脈症玉女煎似屬相宜,但渴不引飲,而脈不實,未敢擅投。勉商扶正育陰之中,兼涼透甘寒一法,希圖津回液轉。

原方,加甘草(四分),元參(三錢),知母(二錢),豆卷(三錢),犀角(一錢),花粉(一錢),扁豆(二錢),蘆根(一兩),茅根(八錢),菖蒲(四分),去玉竹、白薇、姜皮、蔥。

又 汗雖未遍,熱勢減去五六,脈數略為有神,聲音不揚,氣弱也,大便溏泄。然一虛至此,而不肯服藥者,有何可恃乎?

洋參(一兩) 生地(一兩五錢) 懷藥(八錢) 陳皮(二錢) 扁豆(六錢) 生熟草(六分) 車前子(二錢) 白芍(炒,三錢) 黑梔(五分) 元參(二錢) 麥冬(二錢) 生熟砂仁(六分) 生熟穀芽(三錢)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又 熱勢稍退,脈數略為平和,然左三部微細欲無,尺脈更甚,肝腎之陰大虧,水不上承,所以舌乾而津難回也。未可恃以無恐,方仍扶正育陰涼透之法。得托邪外達,可望轉機。如羈於內,變症不測。

生地(一兩六錢) 洋參(一兩二錢) 生懷藥(一兩) 扁豆(六錢) 麥冬(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甘草(四分) 豆卷(四錢) 穀芽(三錢) 北沙參(三錢) 白芍(二錢) 車前(二錢) 陳皮(二錢) 桔梗(四分) 元參(三錢) 神麯(炒,四錢) 菖蒲(三分) 燈心(五寸) 竹心(一錢) 建蓮(去心,五粒)

又診 津回液轉,熱勢未能全退,脈還未能和平,仍要極其小心。倘人事稍有失宜,極易生變,不可不慎,方不外前法。

前方,加澤瀉(一錢),前胡(一錢),蟬衣(四分)。

又 祖二十四味流氣飲方法。

洋參(一兩五錢) 生地(一兩八錢) 麥冬(一錢) 丹皮(炒,五分) 甘草(四分) 扁豆(一兩二錢) 元參(一錢五分) 懷藥(一兩八錢) 車前(一錢五分) 北參(四錢) 白芍(炒,二錢五分) 桔梗(五分) 陳皮(二錢) 神麯(炒,一錢) 萸肉(炒,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茯苓(一錢) 棗仁(炒,二錢) 地骨皮(一錢) 浮小麥(二錢) 建蓮(炒,三錢) 生熟穀芽(六錢) 桑葉(二) 燈心(五寸)

上方二十餘劑而減輕分兩,又服二十餘劑而痊。

林左 風溫挾濕,漫布三焦,上為耳聾,中為嘔惡,下為溏泄,脈至模糊,須防化燥神昏之變。

製半夏(一錢) 茅朮根(四錢) 陳皮(一錢五分) 赤苓(三錢) 薄荷(一錢五分) 滑石(三錢) 砂仁(八分) 竹茹(一錢) 澤瀉(一錢)

胡左 大瘧已久,近日似有減輕之意,忽然初一日寒熱加重,隱隱透痧未能周遍,六晝夜來熱還不止,氣逆喘嗽,便溏不止,胸膈痞悶。顯系肺胃風溫之邪不清,所嫌脈數大而無倫,舌尖之上現出紅如指一點,此邪欲走入心胞之勢,倘若化燥昏迷,為害即難言者。刻下偏寒偏熱,偏補偏溫,均非所宜,且以透泄內蘊之邪一法。

竹葉(一錢) 梔子(一錢) 翹心(一錢) 丹皮(一錢) 車前子(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 北沙參(三錢) 桔梗(八分) 蘆根(五錢) 燈心(五寸) 甘草(三分)

又 昨投透泄內蘊之邪一法,今早舌尖之紅色退淡,而右脈數大之形略減,清晨便溏一次,似乎稍有應效。舌根苔黃垢膩,門齒乾燥。胃家濕濁未清,肝腎之陰受灼,恐其液涸,仍宗前法再投。

原方,加通草(三分),赤苓(二錢),西湖柳(二錢),晚間加南沙參(五錢)。

又 熱勢已退七八,脈數減去五六。但虛人善變,寒暖飲食,不可不小心。

南北沙參(一兩) 麥冬一錢) 丹皮一錢) 梔子(一錢) 甘草(三分) 穀芽(一錢) 車前(二錢) 桔梗(五分) 赤苓(二錢) 通草(三分) 扁豆(一錢五分) 蘆根(六錢) 竹葉(十片) 燈心(五寸) 西湖柳(二錢)

許右 暑傷氣分,神情倦怠,邪走心包,昏迷似睡,脈至左寸獨大,其餘少力少神,起病即見目盲者,肝腎之陰傷也。今按臍震動如梭,龍相之火不能潛藏,窟宅飛越乎上,恐有厥脫之虞,勢在危險,無從下手。然坐視不救,亦非仁者之心。勉商壯水育陰,以制肝腎之虛陽妄動,輕靈護托,以泄心胞之暑邪蒙閉。倘得神情清爽,乃是轉機。

甘菊(二錢) 鉤鉤(八錢) 石決(一兩) 生地(一兩) 白芍(一錢) 黑梔(一錢) 洋參(五錢) 棗仁(五錢) 川貝(二錢) 茯神(三錢) 遠志(七分) 麥冬(二錢) 羚羊(一錢) 薄荷梗(一尺) 硃砂(一分) 犀尖(一分)

研細末,用竹油十匙,前藥沖服。

蘇左 病起寒熱,由來月餘,近日但熱不寒,舌底紅而苔黃,口渴喜飲而不多,胸膈拒按,小溲短數,大便經旬不解,邪從少陽已入陽明之經,漸次感及於臍,恐有化燥神昏之變。然其病已久,實屬陰虛,今當清透。

葛根(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 黑梔(一錢) 知母(二錢) 陳皮(一錢五分) 花粉(一錢五分) 瓜蔞仁(二錢) 川貝(一兩) 洋參(二錢) 蘆根(一兩) 竹茹(一錢) 燈心(五寸) 竹心(一錢)

惠右 有汗而熱不退,邪不在表,大便溏泄,頭目不清,中脘不適。溫邪瀰漫三焦,走入心胞,須防神昏發厥之劇。

洋參(二錢) 元參(三錢) 甘菊(一錢) 山梔(一錢) 黃芩(一錢) 甘草(三分) 蘆根(八錢) 燈心(五寸) 竹心(一錢)

戈左 舌尖微紅,白苔滿布,口渴不喜飲冷,小溲短而熱,此係風溫挾濕瀰漫三焦。可慮者,有汗而熱不解,脈來洪大搏指,病勢方張,非但不能退,還恐增重。擬用分清,稍佐涼透一法。

通草(一錢) 滑石(三錢) 赤苓(二錢) 陳皮(一錢) 豬苓(一錢) 澤瀉(一錢) 連翹(一錢) 薄荷(一錢) 黃芩(一錢五分) 青蒿梗(一錢) 茅根(六錢) 竹心

又 昨晚渴而飲多,今脈象雖不歇止,而右三部仍還數大,舌苔垢膩不化,漸見微黃,小溲略長而赤。瀰漫之濕熱,仍然急切不退,漸漸蒸及陽明之經,惟恐變端蜂起。擬竹葉石膏湯合四苓加減,一以清肺胃之熱邪,一以祛蒙閉之濕濁。

黃芩(一錢五分) 連翹(三錢) 滑石(三錢) 通草(一錢) 澤瀉(一錢) 枳實(四分) 薄荷(一錢) 竹葉(一錢) 麥冬(一錢五分) 洋參(三錢) 石膏(四錢) 陳皮(二錢) 半夏(一錢) 赤苓(三錢) 生熟砂仁(八分) 竹茹(八分) 燈心(五寸) 姜渣(四分) 香粳米(一撮)

又 昨午戰汗後,神情稍清,渴亦略減,但舌苔膩仍然,脈至右關數大如前,邪戀於中,未能盡徹,難保不有更變,未可恃以無虞,恐濕濁如此瀰漫,非四苓不可,右寸關洪大有力,且面油渴飲,非肺胃蘊熱而何?竹葉石膏亦在所必用。

前方,加辰砂、六一散(三錢),車前子(一錢五分),去滑石。

王右 溫邪內閉,症見痞滿燥實,勢在不得不下,但勉下之後,熱勢雖然稍解,未能盡退,而脈還見數,舌仍干黑,邪猶不清,難恃無虞,況在高年,此時只有扶正育陰,甘寒除熱一法,倘得身熱漸退,舌潤津回,乃是轉機。如熱日增,舌加短縮,便難挽矣。

洋參(六錢) 麥冬(三錢) 元參(二錢) 連翹(一錢) 山梔(一錢) 豆卷(三錢) 車前子(二錢) 生地(一兩五錢) 丹皮(一錢五分) 川鬱金(一錢五分) 銀花(三錢) 玫瑰(三朵) 青梅(一個) 粳米(一撮)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竹油(十匕) 甘蔗汁(半杯)

徐左 兩尺脈日加數大,舌上白苔忽有忽無,漸見干苦之象,小水頻數而少,昨日三次大解,糞堅水多,至於氣血之虧,不言可知。惟恐閉因於火,泄因於勢。

洋參(五錢) 生地(一兩) 丹皮(一錢) 茯苓(二錢) 秫米(三錢) 銀花(三錢) 菊花根鬚(四錢) 車前根鬚(二錢) 萹蓄草(二錢) 竹茹(六分) 香粳米(一撮)

又 原方加麥冬(二錢),扁豆(五錢),懷藥(三錢)。

陳左 中宮痞滿拒按,由貪涼寒積交阻,上下之氣不能通調,為此頭痛有汗而熱不除,足膝畏冷而麻木。無非清氣不升,濁氣不降。中焦得通,則上下自和矣。

檳榔(一錢五分) 草果(煨,八分) 陳皮(一錢) 小樸(八分) 通草(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枳殼(炒,一錢) 蔓荊子(二錢) 赤苓(三錢) 木香(三分) 姜(一)

何左 熱重寒輕,往來如瘧,半月未已。今診脈左浮洪豁大,右略略稍減,頭重欲眩,口渴引飲,由乎暑風挾濕。然暑必傷氣,議清熱分,消之中必佐扶正。

甘菊 青蒿 連翹 洋參 麥冬 赤苓 川貝 鉤鉤 首烏 甘草 桑葉 荷葉 穀芽

又 病經半月有餘,疏解清泄之品,所服亦不少矣。今仍頭痛而眩,脈至浮洪豁大,唇齒干,口渴引飲。經曰:下虛者必上實。一切見症,雖因暑風不清,已萌氣弱陰虧之象。清泄和解之中,必兼扶正育陰。

麥冬(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花粉(一錢五分) 川貝(一錢) 葛根(一錢) 知母(一錢) 甘草(三分) 薄荷(一錢) 青蒿(一錢五分) 洋參(四錢) 生地(六錢) 蔻仁(二粒) 赤苓(二錢) 天麻(一錢) 穀芽(二錢) 蘆根(一兩) 竹葉(十) 姜皮(八分)

又 大勢已退,飲食寒暖,還當格外小心。

前方,加鮮荷葉(一錢),去葛根、花粉。

吳童 風火上熾,先從太陽腦後腫,邪火逼血妄行孔竅,繼及肺腎,氣逆咳嗽,兩眼胞浮腫如桃,此即大頭溫症。本應砭血,俾邪毒有路而出,免不肯從,亦不勉強。脈至洪弦博數,已屬重險,更兼氣喘,又為危險。侯能過無變,方可無虞。

桑皮(二錢) 地骨(二錢) 甘菊(四錢) 黃芩(二錢) 黑梔(一錢五分) 荊芥(一錢) 北沙參(六錢) 花粉(二錢) 連翹(二錢) 桔梗(八分) 甘草(一錢) 馬勃(一錢) 銀花(五錢) 元參(二錢) 竹心(一錢) 順治錢(三文)

又 大勢已退,惟右寸關仍見弦滑而大,余邪未盡也。

某左 六脈數疾,無論目赤唇焦,神昏譫語。邪已內陷心胞,肝風掀動,手痙而搐,乃熱彌厥症,屬百分凶險。

犀角(一錢五分) 羚羊(一錢五分) 丹皮(三錢) 鮮地(五錢) 知母(一錢) 鉤鉤(一兩) 石決明(一兩) 膽星(一錢) 麥冬(三錢) 沙參(八分) 黑梔(一錢) 川貝(三錢) 豆卷(三錢) 川黃連(一錢) 車前(二錢) 菖蒲(四分) 茅根(五錢) 竹心(一錢) 燈心(一錢) 蘆根(一兩)

另用犀黃(一分),硃砂(一錢),金箔(三張),研細沖服。

胡左 六脈數大,甚於左寸關,熱來口渴喜飲,熱甚自覺模糊,且舌色無苔而紅,小溲短少。此夏秋伏暑切發,漸犯營分,陰氣恐傷。理當扶正護陰,兼以涼透泄熱。

洋參(二錢) 甘菊(二錢) 甘草(三分) 川貝(二錢) 花粉(一錢) 山梔(一錢)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麥冬(二錢) 茯神(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 青蒿(一錢) 知母(一錢) 連翹(一錢)

王右 暑傷氣分,汗多而身熱不退,幾及兩旬。今舌色赤而唇紅,六脈數大,邪漸干及營分,失托正虛者,每多變局。商靜以制動,甘寒除熱一法。

南北沙參(各五錢) 麥冬(二錢) 元參(三錢) 銀花(二錢) 生地(八錢) 川金(七分) 桑葉(二張) 竹茹(一錢) 綠豆(一兩) 蘆根(八錢)

又 視物不明,神識模糊,六脈滑數,耳聾無聞。肝腎之陰大傷,邪得干及心胞,勢在危險,理當扶正育陰,兼以泄熱清解。

洋參(三錢) 麥冬(三錢) 生地(一兩五錢) 丹皮(二錢) 淡芩(一錢) 知母(二錢) 石膏(三錢) 茶菊(二錢) 川連(四分) 羚羊(一錢五分) 菖蒲(一分) 西瓜翠(五錢)

王左 夏暑秋風感而成熱瘧,因多勞慮,以致屢經反復,兩日來寒熱未已。今脈至左三部微弱如絲,經曰微弱為血枯,大便所以艱澀。右三部虛軟納少而不知飢,正胃氣俱衰。憑脈論症,宜急急扶正養營,兼以脾胃為化生之本,不可不理。

人參(一錢) 生赤首烏(四錢) 當歸(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麥冬(一錢) 姜(二片) 棗(二) 生熟穀芽(二錢)

目赤顴紅,舌無苔而中心起刺,神昏似睡,言語不清,脈至數而右大於左。邪由表而入營,犯及肝絡,內風動而手搐,漸入心營,將有內閉外脫之劇。勢屬危險,用擬導赤散合瀉心法。

犀角(一錢) 羚羊(一錢) 鉤鉤(八錢) 麥冬(二錢) 橘紅(一錢五分) 蘆根(一兩) 豆卷(三錢) 大生地(一兩) 鮮地(一兩) 洋參(四錢) 丹皮(二錢) 薄荷(二錢) 知母(二錢) 茯苓(三錢)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吳 六旬以外,風溫挾暑,舌卷短,壯熱神昏,脈來浮大而數,宜從涼透。

葛根(三錢) 丹皮(二錢) 淡芩(二錢) 薄荷(二錢) 知母(一錢五分) 麥冬(三錢) 元參(三錢) 六一散(三錢) 連翹(一錢五分) 川貝(三錢) 茅根(一兩) 蘆根(一兩) 燈心(五寸)

此方一日兩劑,汗解身涼。

徐左 溫邪內陷,神識昏迷,脈來左軟弱而右空大,筋惕肉瞤,齒燥舌乾。議與竹葉黃耆湯加減,體虛邪實,疏托兼行。今人挽不肯用古賢一成法。

洋參(六錢) 大生地(一兩) 丹皮(三錢) 綿耆(八錢) 麥冬(三錢) 犀角(一錢) 石膏(五錢) 陳皮(二錢) 鉤鉤(五錢) 車前(二錢) 木香(五分) 川連(三分) 生薑(五分) 蘆根(五錢) 竹心(一錢) 姜皮(一錢) 菖蒲(五分)

此方出入加減,二十餘劑得生。

王右 得病五日,診脈無力而無汗,神情昏昏,面油舌黃。正虛邪實,不託無以挽回。

洋參(一兩五錢) 生地(三兩) 麥冬(辰砂拌,三錢) 柴胡(六分) 薄荷(二錢) 葛根(二錢) 丹皮(二錢) 犀角(一錢) 知母(三錢) 甘草(五分) 陳皮(二錢) 川貝(二錢) 竹心(一錢) 蘆根(一兩) 茅根(一兩) 姜皮(八分)

上方五六劑,得汗而解,兼飲西瓜汁一日二三次而愈。

吳左 新婚之後,房幃過度,暑風乘虛而入,為寒熱不已,已五日矣。今下泄無度,而舌黑干短起刺,脈至厥厥動搖,右尺更甚,左三部數而無力,真陰告竭,水不上承,且吸吸短氣,乃元海無根,虛陽無制,恐有離脫之變。正虛如此,邪勢熾賬,確有方法,鞭長不及,不忍坐視。勉商生脈六味加減,壯水制陽,扶正透托,冀幸於萬一。

又 泄不止,舌乾短,陰竭矣。陽無附,脈虛數,按無根,邪內陷,難外達,勢危險。挽莫及,欲不怨,盡吾力,勉擬方待天相。

北沙參(三錢) 元參(四錢) 丹皮(二錢) 生地(三兩) 洋參(一兩) 青蒿(一錢) 豆卷(三錢) 大麥冬(辰砂拌,三錢) 翹心(一錢) 車前(二錢) 川連(二分) 犀角(一錢) 扁豆(五錢) 懷藥(生,五錢) 竹心(一錢) 竹茹(八分) 燈心(五寸) 蜜梅(二) 蓮子(六分) 蘆根(六錢)

又 雖未有應效,喜其不至加重,今當藥病相持之際,病勝藥則變生頃刻,藥勝病或有轉機。

原方,加生甘草(五分),陳皮(二錢),生熟穀芽(三錢)。此方服三劑。

又 燥雖未潤,而舌底紅色漸退,脈至左三部稍和,右三部仍然滑數。陽明之熱邪未解,上焦津液未回,仍以育陰疏托。

北參(八錢) 元參(三錢) 洋參(一兩五錢) 生熟地(各一兩) 扁豆(一兩五錢) 豆卷(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葛根(一錢) 丹皮(二錢) 鉤鉤(六錢) 生熟芽(一兩) 車前(三錢)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蘆根(一兩) 蜜梅梅 懷藥(一兩五錢) 砂仁(五分)

又 原方,加澤瀉(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芡實(五錢),山梔(五分),去鉤鉤、葛根。此方服三劑。

又 舌尖猶紅黑色漸退,脈雖數而根腳漸固,微咳嗽。蓋因邪從表入,仍由表而出也。

扁豆(一兩五錢) 丹皮(一錢) 豆卷(三錢) 南沙參(三錢) 元參(一錢) 懷藥(二兩五錢) 澤瀉(一錢五分) 洋參(一兩五錢) 陳皮(一錢五分) 砂仁(八分) 青蒿(一錢五分) 車前子(三錢) 玉竹(五錢) 神麯(一錢) 生熟地(各一兩五錢) 生熟甘草(六分) 芡實(五錢) 白芍(二錢) 生熟芽(一兩) 竹心(五分) 燈心(五尺)

此方,服二劑。

又 脈雖有根而未和,舌苔轉白微有黑色,大便時患見溏泄,培加固氣分之品。

制洋參(一兩五錢) 懷藥(一兩) 生地炙(一兩五錢) 豆卷(三錢) 扁豆(一兩五錢) 熟地炙(一兩五錢) 綿耆(六錢) 生熟草(六分) 黨參(六錢) 棗仁(三錢) 蘇子(一錢) 荷蒂(五個) 車前(炒,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神麯(一錢五分) 青蒿梗(一錢五分) 生熟穀芽(一兩) 姜(一) 棗(二)

又 諸恙減輕,漸入佳境,前方減輕分兩,再服三十餘劑而痊。

顧左 伏暑癉瘧,愈而反復,初非余治,延及兩旬。招診,目睡露精,口閉不合,舌黑耳聾,唇焦齒衄,筋惕肉瞤,腹如仰瓦,大小便遺,俱不自主,神識昏迷,呼不能答應,脈至無力而數,甚於左關,著指即空。此大虛極凶之恙,邪已陷入心胞,氣血兩虧,不能鼓邪出表,勢有脫絕之虞,藥非尋常可挽,入手工夫,還宜循序漸進,擬方備候明眼定裁。

洋參(三錢) 丹皮(炒,一錢) 淡芩(一錢) 粉葛(一錢) 建曲(二錢) 車前子(炒,一錢) 砂仁(六分) 生草(四分) 青蒿(一錢) 翹心(一錢五分) 滑石(二錢) 燈心(五寸) 竹心(五分)

又 頃投藥後,熱不減,泄不止。泄多則陰愈傷,正氣亦從而益損矣。今晚加重洋參一劑。

神麯(炒,二錢) 車前(炒,二錢) 砂仁生(六分) 生草(五分) 洋參(六錢) 丹皮(一錢) 懷藥(五錢) 扁豆(五錢) 白芍(一錢五分) 生熟穀芽(二錢)

又 清早診脈,熱勢稍減,泄仍不止,托藥還宜加重。

洋參(六錢) 神麯(炒,二錢) 葛根(一錢) 車前子(一錢) 淡芩(一錢) 丹皮(一錢) 滑石(二錢) 甘草(四分) 扁豆(五錢) 砂仁(五分) 懷藥(五錢) 竹葉(五分) 燈心(五寸) 赤芍(一錢) 生熟穀芽(四錢)

又 前方不敢用生地者,為其便泄,恐有積滯,故先調理脾胃,病勢看來未能遽退,清疏分泄之中,已為扶正,不可不兼育陰。

前方加生地(一兩),大冬(一錢五分),澤瀉(一錢),陳皮(一錢五分),茯神(二錢),青蒿(一錢),茅根(四錢),蘆根(八錢),姜皮(三分),去砂仁、赤芍。

又 病不退,正日虛,惟有加重扶正育陰以御邪。

洋參(一兩五錢) 生地(一兩五錢) 丹皮(二錢) 懷藥(八錢) 麥冬(三錢) 粉葛(一錢五分) 滑石(二錢) 扁豆(五錢) 陳皮(二錢) 神麯(炒,三錢) 淡苓(一錢) 元參(三錢) 鉤鉤(五錢) 生熟芽(六錢) 茅根(四錢) 蘆根(一兩)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姜皮(三分)

又 早晨診視,六脈驟見細弱無根而數,面青鼻冷,滑泄不止而損及中陽,方宜改用甘溫從治。

人參(一錢) 黃耆(六錢) 熟地(八錢) 豆卷(三錢) 生熟草(六分) 陳皮(一錢) 範志曲(炒,二錢) 車前(二錢) 生薑(一)

又 病之不退,皆由不氣充,血不足,邪不能外達,而得氣旺血充,自然汗至,極宜耐心靜養。

洋參(一兩二錢) 生熟地(各一兩) 綿耆(六錢) 懷藥(一兩) 扁豆(四錢) 麥冬(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茯神(辰砂拌,二錢) 建澤瀉(一錢) 車前(三錢) 陳皮(二錢) 元參(三錢) 葛根(一錢) 神麯(一錢五分) 竹心(五分) 蘆根(四錢) 生熟芽(六錢) 茅根(二錢) 姜皮(三分) 青蒿(一錢五分) 牡蠣(煅,四錢) 生熟砂仁(四分)

上方,做二十四味流氣飲法。按,流氣飲即此義也。

又 病屬下虛上實,實其下,清其上,固其後,防邪內陷,利其前,引邪出路,體虛邪實,一定治法。時俗見之以為謬,余亦不敢自逞。思東垣補中益湯以勞力感邪,明明示曰,有一二劑而得汗者,有十餘劑而汗解者,有二十餘劑而汗解者。切不可以投方不效者,輕易更換,重訓如此,非所妄也。況數十年來,治經不少,茲議雖多,不從俗附和。

洋參(一兩五錢) 生熟地(各一兩) 懷藥(一兩) 綿耆(八錢) 扁豆(八錢) 茯神(辰砂拌,三錢) 麥冬(辰砂拌,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車前(二錢) 元參(三錢) 青蒿(一錢五分) 生熟砂仁(四分) 陳皮(一錢五分) 牡蠣(五錢) 神麯(二錢) 粉葛(一錢) 姜皮(三分) 茅根(三錢)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芡實(五錢) 五味(三分) 菖蒲(四分)

又 症屬陽邪陷里,脈雖無力,護托之中,先宜涼透,當祖竹葉黃耆湯法。

前方,加犀角(一錢),川連(二分),蘆根(五錢),豆卷(三錢),去五味、姜皮,用生熟穀芽(一兩)煎代。

又 便泄已能漸止,汗還未得,仍在險途。可喜者,能受重劑。四五日來,立得住腳,但人事宜於格外小心。

洋參(一兩五錢) 生地(一兩五錢) 懷藥(一兩五錢) 扁豆(一兩) 芡實(五錢) 黃耆(八錢) 大麥冬(辰砂拌,二錢) 茯神(辰砂拌,二錢) 葛根(一錢) 青蒿(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五分) 車前(二錢) 生熟砂仁(一錢) 元參(二錢) 陳皮(二錢) 神麯(二錢) 豆卷(三錢) 牡蠣(煅,五錢) 菖蒲(五分) 生熟芽(五錢)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茅根(三錢) 萸肉(二錢) 缸豆(五錢) 熟地(一兩)

又 大劑日進,今時見煩躁,非加病也,乃邪正相持,欲達不達之象。

前方,加棗仁(三錢),黑梔(一錢),知母(一錢),去熟地、萸肉、缸豆。

又 夜半神清躁煩,起坐不安之象,於旁人關切視之,似欲加重,難怪其著急。如欲加重,三四日來,大便反能完固乎?余所以無恐者,恃此耳,況脈至無力而漸見有力,細微而逐浮大,內陷之邪得托解,有外達之機。邪正交戰於中,欲達未達之象,因勢利導,此其時矣。亦又可先生先補後散之法。凡屬虛症宜用,非余之杜撰也。

柴胡(五分) 川芎(八分) 枳殼(一錢) 石決(一具) 鉤鉤(一兩) 通草(一錢) 羚羊(一錢) 黑梔(一錢) 川貝(二錢) 車前(二錢) 金器(一具)

又 昨投利導一劑,果得疹子一身,層層密密,無空隙處。雖為佳兆,惜其不滿二時而隱,汗雖得,未及遍體,究由氣血虛弱,不能鼓送盡徹,余邪未盡,未免還有風波。接用清解透達一法,此亦先補後清之議。

柴胡(三分) 牛蒡(一錢) 山梔(一錢) 犀角(一錢) 豆卷(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鮮地(一兩) 羚羊(一錢) 鉤鉤(五錢) 燈心(五寸) 竹心(五分)

前方投後,病者神情頹困,不宜再用。

洋參(一兩五錢) 生熟地(各一兩) 黃耆(四錢) 懷藥(一兩) 遠志(七分) 菖蒲(四分)

上方所以簡者,透疹之後,邪有出路,未便挾雜以致有礙。看其動靜,再酌可也。

又 身熱仍然不退,究屬末邪未盡達,肺陰腎液更枯涸矣。扶正育陰,兼佐酸甘。

洋參(五錢) 生地(一兩二錢) 丹皮(一錢五分) 懷藥(一兩) 萸肉(二錢) 扁豆(一兩) 陳皮(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黃耆(六錢) 麥冬(二錢) 元參(二錢) 豆卷(二錢) 牡蠣生(五錢) 蜜梅(一個) 石榴(五錢) 燈心(五寸) 竹心(二十片) 蓮心(五錢) 茯苓(二錢) 車前(一錢五分) 北沙參(一錢五分) 川貝(一錢五分) 蘆根(五錢) 生熟芽(三錢)

又 熱仍然不退,唇舌仍見乾枯,內戀之邪依然劫液傷陰。滋填扶正之藥未免輕減,還宜加重。

前方,加熟地(一兩五錢),砂仁(一錢),芡實(五錢),神麯(炒,二錢),遠志(七分),去沙參、茯神、車前、川貝、蘆根。

又 晚間湯飲。

竹心(五分) 麥冬(三錢) 元參(三錢) 燈心(五寸) 石榴(一兩) 沙參(四錢) 玉竹(四錢) 蓮心(一兩)

又 病後變幻,脈無一定,此所謂虛人多變也。再用參、耆、朮、地,以立其命,候其變出如何境象,用施何藥。

熟地(一兩五錢) 綿耆(一兩) 黨參(一兩五錢) 冬朮(五錢) 玉竹(四錢) 懷藥(一兩) 扁豆(一兩) 棗仁(五錢) 生熟芽(一兩) 石榴子(一兩)

又 神情頹困,自透診之後,解表之藥不敢再用。扶正卻邪,不失萬全。

熟地(一兩六錢) 黨參(二兩) 黃耆(八錢) 陳皮(一錢五分) 砂仁(炒,一錢) 龍齒(煅,三錢) 麥冬(辰砂拌,二錢) 冬朮(三錢) 玉竹(四錢) 黑梔(一錢) 牡蠣(煅,五錢) 蓮心(三錢) 蜜梅(一個) 石榴(二兩) 硃砂(一錢) 珠子(三分)

另用人參(一錢),麥冬(二錢),五味子(六分),玉竹(二錢),棗仁(六錢),香粳米(一撮)。

上藥代湯飲之。

又 舌色時而更變,病情忽陰忽陽。

熟地(八錢) 黃耆(一兩) 陳皮(一錢五分) 龍齒(煅,四錢) 茯神(三錢) 黨參(一兩) 穀芽(六錢) 懷藥(一兩) 砂仁(一錢) 生地(一兩六錢) 杞子(二錢) 炙草(六分) 川斛(二錢) 血珀(一錢)

又 夜臥安適,清晨脈亦和平,交午復熱,脈又加數。究屬氣血未充,伏邪示能透盡,虛至如此。清散之藥,不可再投。

黨參(一兩) 黃耆(一兩) 生地(一兩一錢) 懷藥(一兩五錢) 茯神(三錢) 萸肉(二錢) 炙草(六錢) 陳皮(一錢五分) 棗仁(一兩) 龍齒(煅,四錢) 穀芽(生炒,一兩) 白芍(炒,一錢五分) 杞子(一錢) 砂仁(炒,一錢) 川斛(一錢五分)

又 二三日內稍得藥力,漸有轉機。不料肛門之後,脊骨之下偏左,又生外瘍,此因質弱,內外挾攻,可畏可畏。

前方,加銀花(三錢),草節(一錢),生赤首烏(四錢),丹皮(一錢五分),青蒿根(一錢),去白芍、炙草、杞子、砂仁、石斛。

另用人參(二錢),麥冬(一錢),玉竹(二錢),茯苓(三錢),代茶飲。

又 下午又見躁煩,至夜半大汗遍身,上中二焦之邪從此可以漸漸清楚,得汗後,夜臥安適,清晨胃口知飢,都是佳兆。惟下體外瘍,難卜就痊為慮也。

洋參(一兩) 黨參(一兩) 黃耆(一兩五錢) 生熟地(各一兩二錢) 大冬(二錢) 萸肉 懷藥(二錢) 玉竹(四錢) 丹皮(一錢) 生首烏(五錢) 茯苓(三錢) 棗仁(一兩) 龍齒(三錢) 甘草(一錢) 砂仁(一錢) 穀芽(一兩) 銀花(四錢) 扁豆(五錢)

又 景岳云,補藥助我之正氣,敵彼之邪氣。參、耆、朮、地,愈早愈好,愈多愈妙,正旺一分,邪退一分。時下皆曰補藥補住邪氣,用清散攻消,十人之中五六人得愈,並必不可用之藥,但可以醫輕症實症,欲挾虛純虛之症,忱以清散攻消,無不立弊,良可嘆也。自起病之至今,余未經手時,未嘗不服清攻消散,何以漸漸加重?自余經手至今,每日清晨服人參麥冬湯飲,飲中人參多服,總計一斤有餘。黨參、熟地、洋參、黃耆、冬朮之藥,已有餘斤矣。今得透疹發汗,便固知飢,熱輕邪解,豈非補藥之功乎?先前透疹,今又得汗,從此小心,可以漸入佳境。方不外乎補神安神,耐心多服。

洋參(一兩) 黨參(二兩) 黃耆(一兩六錢) 生地(一兩二錢) 萸肉(二錢) 茯苓(三錢) 陳皮(二錢) 懷藥(一兩二錢) 玉竹(四錢) 甘草(一錢) 棗仁(一兩) 扁豆(炒,一兩) 龍齒(四錢) 砂仁(一錢) 銀花(三錢) 首烏(三錢) 穀芽(生炒,三錢) 白芍(炒,二錢) 沙參(四錢) 牡蠣(五錢) 血珀(一錢) 神麯(炒,一錢五分)

又 論病後遺泄,有飲水多而不及傳化發腫者,有飲食不節發腫者,有氣復而陰未復,氣無所附而腫者。飲水多而腫者,小便不利,宜通其小便。食多運化不及而腫者,胸滿惡食,消食健脾則愈。氣復而陰未復腫者,順氣則愈。考之,《瘟疫論》而述之也。今面目手足腫浮,身體轉側輕便,順其氣不久自愈。

黨參(一兩) 綿耆(炙,一兩六錢) 杞子(三錢) 白芍(炒,四錢) 芡實(炒,一兩) 懷藥(炒,五錢) 冬朮(一兩) 杜仲(四錢) 棗仁(八錢) 砂仁(炒,一錢) 陳皮(二錢) 神麯(炒,一錢) 萸肉(炒,三錢) 肉果(一錢) 牡蠣(六錢) 穀芽(生炒,一兩) 苓皮(炒,四錢) 龍齒(五錢) 蘇梗(二錢) 半夏(一錢五分) 車前(炒,八錢) 五味(炒,一錢五分) 姜(二片) 棗(一枚)

又 黨參(一兩) 綿耆(一兩二錢) 熟地(一兩六錢) 杞子(三錢) 白芍(炒,三錢) 芡實(炒,一兩) 懷藥(炒,二兩) 冬朮(炒,二錢) 杜仲(五錢) 棗仁(炒,八錢) 砂仁(一錢) 陳皮(二錢) 神麯(炒,一錢) 肉果(一錢) 牡蠣(五錢) 萸肉(炒,三錢) 茯苓(三錢) 龍齒(三錢) 炙草(三錢) 扁豆(五錢) 建蓮(炒,一兩) 生熟芽(一兩)

又 微微發熱,脈稍見數。

加玉竹(四錢),丹皮(一錢),北沙參(四錢),首烏(三錢)。

又 言語猶有不清處。

黨參(一兩) 冬朮(六錢) 熟地(一兩五錢) 杞子(三錢) 懷藥(一兩) 芡實(炒,一兩) 黃耆(一兩二錢) 白芍(三錢) 砂仁(一錢) 杜仲(四錢) 棗仁(八錢) 半夏(一錢五分) 神麯(炒,一錢) 牡蠣(五錢) 萸肉(二錢) 穀芽(生炒,六錢) 陳皮(二錢) 炙草(一錢) 茯神(三錢) 龍齒(三錢) 扁豆(五錢) 玉竹(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姜(一)

前方加肉果(炒,一錢),五味(二十粒),菟絲(三錢),棗(二個),去扁豆、炙草、丹皮。

又 黨參(一兩五錢) 熟地(一兩八錢) 茯神(三錢) 懷藥(一兩) 芡實(炒,一兩) 杞子(三錢) 白芍(炒,三錢) 杜仲(四錢) 炙草(一錢) 半夏(二錢) 棗仁(八錢) 黃耆(一兩五錢) 冬朮(八錢) 萸肉(三錢) 陳皮(二錢) 牡蠣(煅,六錢) 玉竹(四錢) 穀芽(生炒,六錢) 扁豆(六錢) 丹皮(二錢) 建蓮(三錢) 益智(三錢) 炮姜(一錢) 生首烏(五錢)

又 前方,加川斛、肉果、神麯、龍齒、五味、車前子,去首烏、玉竹、丹皮、益智、姜。

以上十數日,稍溫則見熱象,稍涼則見寒象,此虛體初愈一定之理,藥亦隨時變通。

又 脈來漸漸和平,時而數,時而浮,時而大小,所謂虛人之脈,來無定形也。今胃口日起,大便完固,可以望痊。自九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初五日,計六十餘日矣。服至明年二月未曾脫離煎藥,今已發胖脈固矣。

顧左 病經二十餘日,今神色昏迷,舌乾無津,脈至軟弱且細且空,氣血俱傷矣。邪難外達,勢必轉趨於內,危險之至。邪不在表,斷無散理。無火症火脈,斷無清理。大便已解,斷無下理。況脈弱無神,不慮重虛其虛乎?昔賢曰,無實症可據,即是虛症。今但有虛象,舍托一法,別無妙策。

黃耆(六錢) 洋參(三錢) 熟地(一兩) 當歸(一錢五分) 棗仁(炒,一錢) 麥冬(一錢) 豆卷(四錢) 生地(五錢) 柴胡(三分) 鉤尖(五錢) 穀芽(四錢) 竹心(十張) 甘蔗汁(十匕)

又 病情脈色俱屬重險,然人事不可不盡。宗古法,清上實下。

黃耆(一兩五錢) 洋參(一兩二錢) 熟地(二兩) 當歸(二錢) 棗仁(炒,二錢) 大冬(辰砂拌,一錢) 豆卷(四錢) 犀角(五分) 菖蒲(五分) 川連(四分) 製附子(一錢) 銀花露(半杯)

蔣左 先傷於陰,後觸暑熱,清之不效,散之不應,得汗不解,得便亦不解,脈至左三部微細,右三部浮大而空,舌有捲縮之象。邪陷於內,勢有漸蹈外險之危途。本難下藥,不忍坐視,勉為圖治。吳又可先生《瘟疫論》中有云,清散攻消不應,上見液涸,下見陰失者,只有生脈、六味合投,茲採其意立方。

洋參(一兩) 炒丹皮(一錢) 茯苓(二錢) 陳皮(二錢) 萸肉(三錢) 大冬(三錢) 五味(三分) 生地(一兩五錢) 豆卷(四錢) 秫米(四錢) 懷藥(三錢)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竇右 六脈無力而數,神識似昏非昏。此正虛不能敵邪,邪已入心胞,吉少凶多。論治當大方托解,但恐藥力不及耳。

洋參(一兩) 當歸(三錢) 黃耆(六錢) 穀芽(生炒,五錢) 紫蘇(一錢五分) 棗仁(炒,二錢) 鉤鉤(五錢) 遠志(五分) 柴胡(六分) 豆卷(三錢) 生熟甘草(四分) 姜(三)

又 投大劑托解,脈來稍覺有神,惟右尺似有欲無,便溏足冷,舌心乾紅,小溲時赤時淡,乃元陽衰憊於下,陰液不能上承。方,不外乎大補大托之中,少佐溫養下元一法。

洋參(一兩五錢) 當歸(三錢) 黃耆(一兩二錢) 棗仁(四錢) 遠志(炒,七分) 扁豆(一兩) 生熟地(炒,一兩六錢) 懷藥(炒,五錢) 玉竹(炒,四錢) 陳皮(一錢五分) 茯神(一錢五分) 甘草(四分) 穀芽(三錢) 杞子(三錢) 姜(一)

許 面赤舌焦,口喝引飲,脈來右寸關洪大有力,但熱不寒,二便艱澀,議清降法。

鮮斛(一兩) 蘆根(一兩) 黃芩(二錢) 山梔(二錢) 花粉(三錢) 連翹(二錢) 薄荷(二錢) 元參(三錢) 知母(三錢) 甘草(五分) 竹葉(一錢) 元明粉(二錢)

上,一二劑,諸恙退去大半,原方再服。

凡用寒涼,有火症火脈俱見者方可用,有火症而無火脈者不可用,有火脈而無火症者亦不可用,此等處可不細心參究哉?

又 前投開泄清解,而大便通利,身熱稍退,而舌苔干黃如故。急宜純甘清潤,以救上津液。

鮮地(四錢) 麥冬(四錢) 丹皮(二錢) 豆卷(四錢) 川貝(二錢) 元參(三錢) 川連(三分) 知母(二錢) 花粉(一錢) 薄荷(一錢) 燈心(一錢) 連翹(一錢) 甘草(五分) 山梔(八分) 鮮斛(五錢) 蘆根(二兩) 竹心(一錢) 雪梨(二兩) 銀花露(一杯)

另用蔗汁,代湯飲之。

侯左 身熱無汗,便溏,舌心干黃,表邪未透,已有內走之勢,況兼耳聾氣短,亦屬虛象,症非輕視。

葛根(一錢五分) 姜皮(六分) 薄荷(二錢) 丹皮(二錢) 扁豆皮(一錢) 知母(一錢) 茅根(六錢)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鮮藿香(一錢)

又 邪熱不散,內阻機竅,耳聾,舌黃,胸悶便泄,最慮內閉。

原方,加連翹(一錢),鬱金(一錢),桔梗(五分),牛蒡(三錢),六一散(三錢),通草(七分),竹茹(炒,七分)。

又 脈至右關無力,時見嘔惡,胃氣傷矣。

鮮藿香(一錢) 扁豆(三錢) 丹皮(二錢) 葛根(一錢) 知母(一錢) 陳皮(一錢) 益元散(一錢) 洋參(一錢五分) 前胡(一錢) 荷葉(一錢) 姜皮(六分) 燈心(五寸) 生穀芽(二錢)

又 無形暑濕,阻遏清氣,以致升降失職,頻頻呃逆,舌苔兩傍黃,中心絳而干,脈至右寸關虛軟。肺液胃津兩傷,最慮內陷變幻。

丹皮(一錢) 橘紅(鹽水炒,一錢) 竹茹(薑汁炒,七分) 洋參(一錢五分) 柿霜蒂(三個) 桔梗(五分) 益元散(五分) 通草(七分) 鬱金(一錢) 姜渣(七分) 燈心(一丈) 枇杷葉(一張) 苡米(炒,一錢) 沉香汁(三匕)

又 病經兩旬,有昏沉之象,已有內陷厥脫之慮,脈至右寸關無力,呃逆頻頻,無真寒可據,又無實火可憑,所有見症無非虛象。宜宗益納法,兼和胃清暑立方。

洋參(八錢) 半夏(炒,一錢) 通草(七分) 橘紅(一錢五分) 丹皮(三錢) 知母(一錢) 扁豆(二錢) 連翹(一錢) 竹茹(薑汁炒,八錢) 鬱金(四分) 麥冬(辰砂拌,一錢) 生地(四錢) 姜渣(八分) 益元散(二錢) 沉香汁(三匕) 木香汁(三匕) 石菖蒲(三分) 燈心(五寸) 枇杷葉(一錢) 蓮子心(十粒)

又 洋參 川連 山梔 豆卷 穀芽 新會皮 車前(鹽水炒) 元參 神麯 翹心 竹茹 扁豆 大生地 木香(磨沖) 秫米 浮麥 菖蒲 燈心 枇杷葉

徐左 年逾六旬,氣血兩虧,勞則心神暗耗,煩則肝陽妄動,濕疫居於中焦,暑風襲於脈絡,乃為眩暈,為左手不用,舌白脘痞,發熱便溏,病如履冰,理之不易,急先醒胃理肝,如得大便漸固,方為轉機,否則難為力矣。

鉤鉤(一兩) 桑葉(一錢) 半夏曲(一錢五分) 扁豆(炒,五錢) 建曲(炒,三錢) 赤苓(二錢) 苡米(三錢) 荷葉(二錢) 橘紅(一錢) 生熟芽(六錢)

某 久熱傷陰,舌赤無苔,飲食不思,胃液枯涸,溫燥難投,清疏不合,苦寒恐礙正氣,滋補又慮助邪,擬芳香悅脾,酸甘化陰之法。

銀花露(一杯) 香梗穗(二支) 鮮佛手(二錢) 真川貝(三錢) 丹皮(二錢) 白芍(一錢) 鮮青蒿梗(三錢) 生甘草(三錢)

另用鮮藕(一兩),綠豆(一兩),煎湯代茶。

周右 病後勞碌不慎,風寒以致發熱,頭痛嘔惡,便溏,穀食不納,正氣極虛,邪難外達,脈來浮大無力,面白舌淡。此虧在氣分,擬補中益氣湯主治。乃東垣治勞倦感冒之第一妙方。然症甚劇,極要小心。

柴胡(三分) 升麻(三分) 洋參(五錢) 黃耆(六錢) 冬朮(炒,三錢) 陳皮(一錢) 炙草(六分) 當歸(炒,三錢) 姜皮(三分) 川芎(三分) 茯苓(二錢) 蔓荊子(三分) 荷葉(五錢) 焦芽(三錢)

陳 得汗得便而邪不能解,脈數不減,口渴喜飲,熱邪陷入營分,恐有劫液昏之厥變。寒之不寒,水之虧也;透之不透,正之虛也。清開之中,佐以育陰扶正。

生地(一兩) 丹皮(二錢) 川金(二錢) 元參(二錢) 麥冬(三錢) 連翹(二錢) 知母(炒,一錢五分) 車前(炒,三錢) 犀角(沖,一錢) 陳皮(鹽水炒,二錢) 豆卷(三錢) 洋參(三錢) 川貝(三錢) 木香(三分) 竹茹(一錢) 燈心(一丈) 刀豆子(切,炒,二錢)

萬氏牛清心黃丸,藥汁化服。

某 脈至沉分帶數,口渴便溏,邪伏於內,擬輕可去實法。

姜皮(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六神麯(二錢) 粉葛(一錢)

某 頭暈脈數,惡寒發熱。純乎外感,以柴陳煎疏解。

柴胡(三分) 陳皮(一錢) 赤苓(一錢) 炙草(三分) 半夏(一錢) 薄荷(一錢) 荊芥(一錢) 麥芽(一錢) 香茹(七分) 姜(一片) 鮮藿香(二錢)

姚左 熱多寒少,脈來數大,法宜清上。

知母(一錢五分) 葛梗(二錢) 元參(一錢五分) 六一散(二錢) 薄荷(五分) 竹葉(一)

歐左 寒熱日來,以柴胡飲和解之。

柴胡(三分) 防風(一錢) 陳皮(一錢) 蘇葉(七分) 半夏(一錢) 炙草(三分) 姜(一) 棗(一)

許左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寒熱無定,更兼勞役,所以腰痛。法宜疏解,以柴陳煎加味。

柴胡(四分) 廣皮(一錢) 炙草(二分) 生熟砂仁(六分) 半夏(一錢) 荊芥(一錢) 杜仲(四錢)

章左 暑風挾濕,寒熱日至,長短不齊,由年高正氣不足,脈至右關滑大,左關弦硬,曾經嘔吐。刻當疏泄少陽陽明,宗小柴胡法,兼以扶正,留方候正。

青蒿梗(一錢) 川貝(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生熟砂仁(八分) 洋參(一錢五分) 前胡(八分) 薄荷梗(一尺) 竹茹(炒,三分) 姜(一)

徐左 溫邪瘧疾久延,熱蒸不已,齦糜舌白,腹滿,脈數,恐其內陷成脹。

葛根(一錢) 赤苓(二錢) 神麯(炒,一錢) 大腹皮(炒,一錢) 車前子(一錢) 陳皮(二錢) 蘇梗(一錢五分) 焦穀芽(三錢)

吳左 風溫劫液,由衛入營,上下痛無定所,口渴喜飲,舌無苔而乾紅起刺,即欲從黑咳逆不已,痰不易出,脈至右寸與兩尺滑大而數。此不特肺陰受灼,津枯不能滋潤,而腎水亦涸矣,無以上承。倘不伋伋救陰津肺,惟恐炎烈之火,不至燎原不已也。

生地(一兩) 麥冬(二錢) 丹皮(二錢) 薄荷(一錢) 知母(二錢) 瓜蔞皮(二錢) 川貝(三錢) 鬱金(一錢) 甘菊(一錢) 竹心(二十片) 燈心(五寸) 枇杷葉(蜜炙,一錢)

何右 寒熱嘔吐,邪在少陽陽明,得汗不解,今見舌黑齒干,邪熱不但不能外達,業已干及營陰,症屬重險,況身懷六甲,熱逼陰傷,難保無胎動之虞。納穀甚少,日虛一日,恐有正不敵邪之變。脈滑而數,口渴喜飲,似可寒涼,第胃氣如此,恐非盡善。醒胃理脾,無不香燥,又非液涸所宜。勉商護陰泄熱,扶正涼透一法,以質高明。

柴胡(四分) 麥冬(一錢五分) 生地(八錢) 陳皮(四分) 洋參(二錢) 黃芩(八分) 蘇梗(一錢) 蘆根(六錢) 竹茹(一錢) 生熟穀芽(一錢) 姜(一)

又 氣虛則脈無力,陰虛則脈數,胃弱則納少而嘔,火旺則口乾舌黑,種種見症,無非邪甚正虛。前投護陰泄熱,扶正涼透,嘔吐得止,大便十餘日不解,今得一次,雖然帶血,並不溏薄,不算忌欵,方不外乎前法加重再投。

柴胡(四分) 黃芩(一錢) 知母(炒,一錢) 麥冬(二錢) 甘草(四分) 生地(一兩) 元參(二錢) 陳皮(一錢五分) 蘇梗(一錢) 黃柏(五分) 穀芽(生炒,二錢) 蘆根(八錢) 竹葉(五片) 竹茹(一錢) 姜

又 兩投育陰泄熱扶正之劑,嘔吐雖止而正氣不足,未能托邪外出,其勢仍然,但熱甚則氣火上升,君主為之震動,此因水不足以制相火,心火受熱灼,所以舌乾而焦也。昨方去黃柏、川連,宗瀉南補北之旨。

蘇左 發熱頭暈,腹痛瀉泄。脈見浮數,左寸關尤甚,而左半舌色乾紅起刺。此風熱從口鼻而入,漫布三焦,劫液爍津,有舌短神昏之變。急為清透,毋犯溫燥,忌抑遏。

薄荷(一錢) 生草(四分) 丹皮(一錢) 山梔(一錢) 連翹(一錢) 元參(一錢五分) 茅根(五錢) 竹葉(五張) 燈心(一丈)

此方,朝夜兩劑。

昨投兩劑清透,稍見微汗,頭昏少減,舌上紅刺更甚。

原方,加川連、赤芍、車前。

王右 感冒時令風熱之邪,為頭暈痛發熱,脈來浮數有力而大,可清可散。

前胡(一錢) 薄荷(一錢五分) 荊芥(一錢) 黃芩(一錢) 知母(一錢五分) 連翹(二錢) 甘草(五分) 竹葉(十) 茅根(一兩)

昨日清散,熱勢稍輕,脈象稍和,仍前法治之。

原方加元參(一錢五分),山梔(七分),葛根(一錢),蘆根(八錢)。

榮 發熱口渴,噁心腰痛如折,脈至浮數,左寸關右甚。此挾虛感冒。宜與清解之中,兼以護陰一法。

花粉(一錢) 生地(八錢) 知母(炒,一錢) 陳皮(一錢) 生杜仲(二錢) 前胡(一錢) 茅根(六錢) 竹葉(五張) 竹茹(一錢) 生熟砂仁(六分) 姜(一)

強左 病經兩旬之外,愈而復發,今微寒熱甚,暮重朝輕,得汗而解,止發有時。脈至左三部軟弱無力,右寸關紅滑而大,沉分按之愈甚。熱來口渴喜飲,自胸及腹脹滿不堪,為嘔惡泄瀉。顯系風溫轉瘧,邪居肺胃兩經。溫症門中,原有熱泄熱嘔之症,論脈症及是少陰不足,陽明有餘,景岳新方玉女煎最為切當。但久病泄瀉之軀,石藥未敢擅投,胸腹免然脹悶,熟地未敢據進。然多泄者陰必傷,熱極者液易涸,恐其有化燥之慮,酌以玉女煎之法,甘寒可以治熱,存津而不傷胃,庶乎穩當。

元參(三錢) 蘆根(一兩) 青蒿(一錢) 北沙參(四錢) 黃芩(一錢) 陳皮(一錢) 粉葛(一錢) 藿香(一錢) 竹茹(一錢) 燈心(一丈)

又 投甘寒治熱存津,脈仍然,胸滿按之而中空,久熱久泄,真陰涸竭,勢有化燥之虞。今所急者在泄,但止泄之藥無不傷陰,培土之藥無不溫燥,俱非陰虛火甚者所宜。經曰腎司二陰,腎真不固則二便不禁,陰虧則水不上承而口渴舌紅無苔,惟生料六味一方,補陰即可制陽,固腎即可止泄。趙養癸用此治陽明實火之症,吳有性用此救焚存陰,往一取效,今有汗而勢不退,便泄而熱不解,非陰虛而何?先賢免用於煎,茲遵其旨矣。

生地(一兩) 丹皮(二錢) 懷藥(六錢) 茯苓(三錢) 萸肉(一錢) 澤瀉(一錢) 廣皮(一錢) 青蒿(一錢) 元參(二錢) 蘆根(六錢) 車前(生炒,二錢) 燈心(一丈) 竹心(五分)

又 初投甘寒清肺胃之藥,諸恙似屬仍然,繼復投生料六味固腎止泄,佐以清胃之劑,胃口稍蘇,兩日來為進穀味則胸腹脹,胸滿如前,得泄則寬,其為胃口之虛,脾象之弱不待言矣。今唇紅口碎舌赤,右寸關之脈仍然洪大,顯繫上焦溫邪未楚,致投和胃理脾,仍以甘寒泄邪,冀其熱退加谷,方為轉機。

扁豆(八錢) 穀芽(生炒,二錢) 枳殼(炒,三分) 茯苓(二錢) 通草(八分) 廣皮(炒,一錢) 砂仁(生炒,四錢) 洋參(一錢) 車前(生炒,二錢) 竹茹(一錢) 香粳米(一撮) 姜(一)

又 久泄肝腎兩傷,脈象左軟弱而右洪大,舌苔干黃。脈症合參,下焦屬於虛寒,上焦因乎邪熱。管先生投溫固實下,便泄雖止而上焦熱熾更甚。余昨投平補之方,上焦熱熾雖退而舌色稍潤,下焦仍見溏泄而諸象畢現。細參之,下焦宜乎溫補,上焦宜乎清養,先賢本有清上實下之法,遵其旨而治之。

黨參 冬朮 茯苓 炙草 桂心 神麯 熟附子 木香(煨) 肉果(煨) 粟殼 車前 川連 麥冬 五味子 懷藥 白芍 姜

某右 頭痛發熱無汗,時而怯寒,大便溏泄,脈來細數模糊,胸膈煩悶,症屬挾虛時邪,防其昏厥之變。

元參(一錢五分) 洋參(三錢) 甘草(五分) 神麯(二錢) 前胡(一錢) 荊芥(一錢) 薄荷(一錢) 桔梗(一錢) 橘紅(一錢) 鬱金(一錢) 蟬蛻(一錢) 姜皮(七分) 茅根(一錢) 竹葉(十) 燈心(一丈)

又 上不得汗,下泄不止,疹透而隱,邪戀於中不能外達,神識不清,脈左細數而模糊。顯系體虛邪甚,宗透托之法。

山梔(一錢) 車前(一錢五分) 元參(一錢五分) 洋參(三錢) 粉葛(一錢五分) 薄荷(一錢) 黃芩(一錢) 連翹(二錢) 桔梗(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甘草(四分) 福皮(一錢) 蘆根(五錢) 燈心(一丈) 竹心(一錢)

又 溫邪未有不傷陰者,況兼下泄不止,今熱不退而舌赤無苔,脈至左弦數,右脈中空。急急護陰扶正,兼以涼透泄邪。

生地(五錢) 元參(二錢) 桔梗(一錢) 洋參(三錢) 薄荷(一錢五分) 粉葛(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山梔(一錢) 黃芩(一錢) 車前(一錢五分) 福皮(炒,一錢) 甘草(五分) 鬱金(八分) 蘆根(五錢) 茅根(五錢)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後方,加重生地(一兩),蘆根(一兩),廣皮(鹽水炒,一錢)。

又 溫邪內戀,干及乎心營,神識模糊,舌無苔而起刺,脈至無力而數。邪盛正虛,無力外達,藥不外乎涼透托解,能逐向外則吉。

豆卷(三錢) 生地(一兩) 元參(二錢) 桔梗(一錢) 洋參(四錢) 丹皮(三錢) 花粉(一錢) 連翹(一錢五分) 山梔(一錢) 甘草(四分) 車前(炒,一錢五分) 廣皮(一錢) 甘菊(一錢) 川連(二分) 菖蒲(四分) 茅根(六錢) 燈心(一錢) 竹心(五寸)

又 原方,加扁豆(炒,三錢),穀芽(二錢),鉤鉤(四錢),黃菊花。

又 邪因正虛不達,氣因抑鬱不舒。前法之中,佐逍遙散以疏肝木。

柴胡(四分) 赤芍(炒,一錢) 當歸(一錢) 茯苓(二錢) 甘草(四分) 川貝(二錢) 丹皮(三錢) 山梔(一錢) 前胡(一錢) 生地(一兩二錢) 鬱金(一錢) 洋參(五錢) 懷藥(三錢) 穀芽(炒,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通草(七分) 神麯(炒,二錢) 菖蒲(五分) 茅根(五錢) 燈心(五寸) 竹心(五錢)

又 舌色漸淡,神識稍清。

原方,加遠志(五分),生綿耆(三錢)。

又 脈至無力而漸有力,大汗將至之兆。

柴胡(四分) 粉葛(一錢) 赤芍(一錢) 滑石(二錢) 懷藥(四錢) 生地(一兩二錢) 洋參(八錢) 綿耆(六錢) 玉金(一錢) 陳皮(一錢) 當歸(一錢) 茯神(二錢) 甘草(四分) 川貝(二錢) 山梔(一錢) 丹皮(三錢) 通草(八分) 穀芽(二錢) 神麯(二錢) 遠志(五分) 菖蒲(五分) 茅根(三錢) 燈心(一丈) 竹心(一錢)

又 熱退脈平,其起坐不寧,語言無論次者,並無邪熱為患。半由神不守舍,半由心事不適。

洋參(八錢) 麥冬(一錢) 茯苓(二錢) 遠志(去心,七分) 棗仁(四分) 龍齒(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生地(一兩二錢) 鬱金(一錢) 膽星(五分) 竹黃(一錢) 山梔(一錢) 菖蒲(五分) 竹心(五分) 砂仁(沖,一錢)

強右 揚手擲足,揭去衣被,多言妄語,純乎陽邪見症,所嫌右脈細微欲絕,左脈亦細微無根。病勢極險,勉商一方,以冀萬一。

洋參(一兩二錢) 生地(三兩) 丹皮(二錢) 川連(四分) 犀角尖(一錢) 燈心(五寸) 豆卷(三錢) 穀芽(生炒,二錢) 菖蒲(五分) 竹心(一錢)

另用硃砂(一錢),犀黃(一分),研極細末,和勻沖服。

又 昨投大劑托透清解之方,大便兩次連得,穢濁異常。今神情稍安,然不足為喜,尚在險途。不外前法,能日夜酣飲,以冀藥力到時,可望轉機。

洋參(一兩二錢) 生地(三兩) 丹皮(三錢) 川連(四分) 犀尖(一錢) 山梔(一錢) 連翹心(一錢五分) 豆卷(三錢) 穀芽(生,二錢) 遠志(四分) 膽星(五分) 茯神(三錢) 菖蒲(五分) 竹心(一錢) 燈心(五寸) 車前(鹽水炒,二錢) 銀花(二錢)

另用辰砂(一錢),西黃(一分),研,沖服。

強左 面垢唇紅,舌將化燥,有汗而熱不退,脈數無力,語聲不揚。氣虛陰傷極矣,而溫邪內戀,轉為神昏,便棘手矣。

洋參(五錢) 生地(一兩) 川貝(三錢) 知母(二錢) 廣皮(一錢) 扁豆(炒,三錢) 葛根(一錢) 楂炭(二錢) 蘆根(一兩二錢) 竹心(一錢)

又 連投大劑,諸恙雖減而脈神未得,未可恃也。

洋參(一兩二錢) 生地(三兩) 丹皮(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山梔(一錢五分) 茯神(二錢) 連翹心(一錢) 棗仁(炒,三錢) 志肉(五分) 扁豆(炒,三錢) 豆卷(三錢) 廣皮(一錢五分) 車前(鹽水炒,二錢) 銀花(二錢) 竹黃(一錢) 川連(一分) 菖蒲(五分) 硃砂(沖服,一錢) 燈心(一丈) 竹心(一錢)

又 吸吸短氣,乃元海無根,虛煩似狂,乃神不自主,盡是陰盡陽盡之兆,症屬危險。溫邪而致液涸津枯,總不外乎生脈六味兩方。吳又可《瘟疫論》中慣用此法,能日夜酣飲,往往有得生者。又考之如狂,似白虎湯症而用當歸補血湯,此症近似,亦兼用之。不識以為然否,茲採取三方之意合成一方。

洋參(一兩五錢) 麥冬(五錢) 五味(二錢) 生地(三兩) 丹皮(三錢) 懷藥(四錢) 扁豆(三錢) 元參(三錢) 花粉(二錢) 當歸(三錢) 青朱(五分) 辰砂(五分) 菖蒲(五分) 竹心(一錢) 竹油(半杯) 竹茹(一錢) 燈心(一丈) 蓮子心(五分)

此方,日夜酣飲。

又 昨投三合方法,一以扶正,一以育陰,一以清神透解,氣喘略平,舌不加燥。但右三部脈至究嫌細弱,所謂暑則傷氣,熱則傷營,不外乎前法,原方加重。

洋參(三錢) 懷藥(二錢) 車前(炒,二錢) 綿耆(五錢) 去當歸

又 屢次扶正育陰,清解之品,氣喘漸平,脈亦有神,茲溲少腹脹。因陽藥頻多,中無去路之故,良由膀胱氣化無權,腎真不司開合,小腸傳導失職,虛人往往有此。小溲便不通爽,且先見症治症,候其小溲通長,再商大劑。

洋參(一兩五錢) 麥冬(五錢) 生地(三兩) 丹皮(一錢五分) 元參(三錢) 銀花(三錢) 山梔(炒,一錢) 枳殼(炒,四分) 穀芽(生,二錢) 通草(一錢) 木香(沖,一分) 福曲(一錢五分) 荷梗(一尺) 竹心(一錢) 鮮車前根鬚(五錢) 鮮菊花根汁(四錢) 細菖蒲(五分) 辰砂(沖服,五錢) 血珀(沖服,五分)

又 小便通調,又可進大劑,然真汗未得,真陰未復,邪熱未清,未可恃以無恐。

洋參(一兩五錢) 元參(三錢) 丹皮(二錢) 銀花(四錢) 通草(一錢) 花粉(二錢) 麥冬(六錢) 穀芽(生炒,三錢) 福曲(一錢五分) 扁豆(炒,四錢) 生地(三兩) 知母(三錢) 川連(三分) 木香(二分) 燈心(一丈) 蘆根(五錢) 荷梗(一尺) 菖蒲(五分) 鮮車前連根鬚(五錢) 菊花根鬚(四錢) 鮮萹蓄(三錢)

又 精氣神為人身之寶,今諸患雖為轉機,而精氣神無不虧劇。凡寒暖飲食惱怒,稍有不遵戒守,極易生變,慎之慎之。原方俱為減輕。

又 熱退身涼,風恬浪靜,但舌光如鏡,津液未回,脈細如絲,氣血大虧,宜事小心,稍失其宜,即有變端之患。

原方,加萸肉、粳米,去山梔、知母、通草、花粉、銀花。

李左 頭痛發熱無汗,脈至浮數,厥厥動搖,咽喉疼痛。此屬新涼束縛於表裡,熱不能外達,擬與涼散。

薄荷(一錢五分) 荊芥(一錢) 粉葛(一錢) 桔梗(一錢) 元參(三錢) 淡芩(一錢) 川連(五分) 牛蒡(二錢) 山梔(一錢) 甘草(四分) 連翹(一錢五分) 知母(一錢五分) 竹葉(二十張) 燈心(三十寸)

潘 淅淅惡寒,翕翕發熱,為日頗多,咳痰納少,舌白微黃,溲熱便結,熱來氣機上升,神識昏迷,脈至右大於左,此屬暑風襲於肺衛。肺主皮毛而形寒,風為陽邪而發熱,肺主諸氣而上升,肺主臟主咳逆。肺屬金,水出高源而溲熱。肺與大腸為表裡而便結。肺乃相傳之官,與心君密邇,此以神模也。 此方失去。

某左 神昏似笑,脈數無力,發熱無汗。溫邪內陷心胞,刻欲傳入心營則險。

竹心(二錢) 茅根尖(六錢) 蘆根(二兩) 麥冬(三錢) 山梔(五分) 川連(五分) 翹心(一錢) 丹皮(一錢) 犀角(一錢) 洋參(三錢) 大生地(一兩) 茯神(三錢) 遠志(七分) 車前(一錢五分) 天竺黃(一錢)

某左 上齶碎爛,痛連咽喉。此雖時邪素來,氣體薄弱,清解之中,兼以育陰。

甘草(一錢) 銀花(三錢) 馬勃(五分) 荊芥(一錢) 山梔(一錢) 黃芩(一錢) 生地(四錢) 元參(二錢) 燈心(五尺) 竹葉(二十) 沙參(三錢) 麥冬(一錢) 桔梗(一錢) 射干(一錢五分) 薄荷(一錢)

屈 頭痛發熱,脘痛惡心,口渴脈數,純乎時邪挾積。

柴胡(四分) 薄荷(一錢) 炙草(三分) 砂仁(炒,八分) 廣皮(一錢) 粉葛(一錢) 黃芩(一錢) 花粉(一錢) 竹葉(十) 焦穀麥芽(各三錢)

六淫者,風寒暑濕燥火也。暑風燥火,上先受之;濕寒濁氣,下先受之。《內經》所謂清邪中上,濁邪中下是也。夫六淫之中,惟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景岳有言曰,風送寒來,寒來風入。由此觀之,非惟寒從於風,而暑濕火三者皆由乎風也。而燥獨不居焉,此統言其外來之邪,再言其時令之感。《內經》冬傷於寒者,春必病溫;夏傷於暑者,秋為痎瘧,春傷於風者,夏為飧泄;秋傷於濕者,冬生咳嗽。此言其伏邪也。凡邪之中人,必乘隙而侵耳。惟所虛之處,即受邪之地。《內經》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蓋表受邪則畏寒頭痛,肺受邪則鼻塞咳逆,脾受邪則便泄惡食,肝受邪則搐搦痙厥,心受邪則舌短神昏,腎受邪則腰痛耳聾,膽受邪則寒熱不止,胃受邪則壯熱嘔吐,小腸膀胱受邪則溺赤短縮,大腸受邪則便難而燥。至於虛實寒熱之別,當察其形症脈色可洞。然於心目之間,揣先生用意。邪在表者散之,在裡者泄之,生冷傷臟者溫而通之,實火熾甚者折之。氣虛邪陷者,竹葉黃耆湯托透。兼陰虛邪甚者,生脈六味,扶正為主。虛極危劇者,二十四味流氣飲大劑用之。無不應手而愈。回養之力,活人已無計矣。後學得而習之。

咳血

宗左 咳吐見紅,時作時止,由來已久,脈至左關獨見弦數,面色帶青。純乎肝陽亢逆,緣水虧無以涵木也。

大紅山茶花(三朵) 生地(炒,八錢) 丹皮(炒,一錢) 懷藥(炒,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澤瀉(鹽水炒,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 石決明(四錢) 川金(五分) 川貝(一錢) 穭衣皮(一錢)

張右 清晨咳逆已久,必出酸水而止,此由胃有停飲,而肺氣不降也。近系風熱感肺,咳而見紅,咽喉腫痛,肺絡受傷。先為清理時邪。

川貝(三錢) 桔梗(一錢) 橘紅(鹽水炒,一錢) 紅花(三分) 山茶花(三朵) 竹茹(八分)

王左 久咳見紅,脈至無力,聲音怯弱。宜培脾肺腎三臟。

黃耆(五錢) 熟地(六錢) 款冬花(三錢) 荊芥(炒,一錢) 冬朮(三錢) 訶子(四分) 百合(三錢) 蟬衣(一錢)

殷左 咳血腰痛,足膝無力,脈見軟弱,由來已久,更兼盜汗,肺腎兩傷。

熟地炭(六錢) 炙草炭(四分) 當歸炭(一錢五分) 川斷(一錢五分) 萸肉(一錢) 荊芥(炒,一錢) 牛膝炭(一錢) 杜仲(四錢) 紅花(三分) 百草霜(一錢)

沈左 陰虛之質,又兼時令之邪,咳血胸痞,牙齦碎爛,脈至浮而帶數。擬清上實下之法。

川貝(三錢) 枳殼(八分) 丹皮(一錢) 知母(一錢) 生地(五錢) 橘紅(一錢) 荊芥(炒,一錢) 茅根(二錢) 竹茹(八分)

某左 年高久咳,痰中見紅,脈至左關弦數,右寸關細弱。脾肺氣傷,肝腎陰虧。

黨參(四錢) 冬朮(三錢) 玉竹(四錢) 熟地(一兩) 白芍(炒,一錢) 山藥(四錢) 苡米(四錢) 冬花(三錢) 五味(十四) 百合(三錢) 藕節(一個) 某左 脈數無力,咳嗽見紅,肌肉消瘦,納穀不旺。凡純陽之藥有益於肺胃,不利乎脾土,以脈症合參,方以補土生金,能守養節欲,緩緩圖痊。

四君子湯,加白及、苡米、黃耆。

蔣左 脈至右大於左,咳嗽見紅,內熱。宜調和營衛。

玉竹 懷藥 炙草 北沙參 熟地 川斛 川貝 百合

吳左 久咳絡傷而見血。但清肺涼血之藥,施於土衰便溏者不宜,須以培土生金為治。

四君子湯,加山藥、砂仁、大麥仁、玉竹、冬花。

某 咳血而見腰痛,指足節骱亦見紅腫而痛。不特肺金有邪,肝腎無不有邪矣。

紅花(三分) 川牛膝(二錢) 桑白皮(一錢) 桑枝(一兩) 苡米(一錢) 荊芥炭(一錢) 生地(一兩) 秦艽(一錢) 南沙參(四錢) 川貝(二錢)

邵左 病起咳嗽見紅,失治於初,今形瘦食減音雌,左脈細數而右細弱。金裹盜起於母,脾土亦傷。水無所生,腎陰亦損,陰虧夜熱。所謂虛而不復即是損,損而不復即是勞。法當溫益,大忌見血見熱而用耗散寒涼,以傷生生之氣。

黃耆(炙,六錢) 懷藥(炒,四錢) 萸肉(炒,三錢) 丹皮(炒,一錢) 川貝(一錢五分) 玉竹(炒,四錢) 炙草 冬花(三錢) 熟地(炙,八錢) 砂仁(鹽水炒,三分) 陳皮(一錢) 百合(三錢)

元米煎湯代水。

某右 清晨心蕩如飢,近又見紅,平日素有咳嗽嘔吐之恙。營衛無不傷矣。

生熟砂仁(八分) 丹參(三錢) 川貝(一錢) 洋參(一錢) 香附(一錢五分) 玫瑰(一朵) 紅花 生熟棗仁(二錢)

某 久咳見紅,絡傷血溢。靜養勿勞,為囑。

川貝(三錢) 生地炭(一兩) 紅花(三分) 荊芥(炒,一錢) 藕節(一枚) 絲瓜絡(三分) 蓮鬚(二錢) 參三七(一錢) 竹茹(三分)

曹左 陰虛發熱,咽喉腫痛。此屬虛陽上浮,上則咳嗽見紅,下則夢遺精滑。肺腎兩虧,法當壯水制陽,清金保肺。擬四陰甘桔二方合投。

生甘草(一錢) 桔梗(一錢) 北沙參(五錢) 生地(八錢) 甘菊(一錢) 元參(一錢) 山藥(四錢) 川貝母(一錢五分) 燈心(一丈) 青果(一枚) 建蓮心(一錢,肉五錢)

某左 咳嗽見紅之後,不時寒熱,近因負重遠行以致腰膝作痛,咳逆更甚。此內傷而兼外感,外感而兼不內外因。

川芎(一錢) 當歸(三錢) 熟地(六錢) 白芍(一錢) 黨參(三錢) 冬朮(三錢) 茯苓(一錢) 炙草(六分) 杏仁(二錢) 杜仲(六錢) 續斷(三錢) 牛膝(二錢) 紅花(三錢) 前胡(七分)

趙左 肺有伏寒,久咳不已,近見痰中見血,而納穀減,腰痛。損及脾腎,圖痊甚難。

黨參(四錢) 冬朮(三錢) 茯苓(二錢) 炙草(八分) 陳皮(一錢五分) 杜仲(四錢) 款冬花(三錢) 百部(三錢) 蘇子(二錢) 杏仁(二錢) 白及(二錢) 五味(三分) 炮姜(三分,二味合搗)

楊左 咳血形瘦,痰多胸痞。脾肺兩傷,為症重險。

砂仁(炒,六分) 陳皮(八分) 焦白朮(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 穀芽(炒,三錢)

楊左 失血,咳嗽氣短,六脈無力。不特脾肺兩虧,腎真固納失司,急急三臟並培,不可輕視此症。

黃耆(元米炒,六錢) 當歸(醋炒,二錢) 冬朮(二錢) 炙草(三分) 棗仁(三錢) 茯神(三錢) 木香(四分) 黨參(三錢) 丹皮(一錢) 苡米(四錢) 五味(三分) 白及(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 荊芥炭(一錢) 生地炭(一兩)

又 洋參(二錢) 麥冬(一錢) 沙參(四錢) 生地(一兩) 丹皮(一錢) 陳皮(一錢) 山藥(炒,三錢) 砂仁(鹽水炒,一錢) 萸肉(二錢) 五味(三分) 川貝(三錢) 澤瀉(一錢) 玉竹(四錢) 茯苓(一錢五分) 穭豆衣(三錢) 藕(一兩) 青蒿(一錢)

魯左 脾胃素有濕熱,為此眼弦赤爛,濕熱熏蒸,肺絡受灼,以致咳而見紅,舌苔白滑,未便滋膩。

苡米(五錢) 玉竹(四錢) 川貝(一錢五分) 黃耆(三錢) 青桑枝皮(二錢) 穭豆衣(二錢) 藕節(一錢) 紅棗(三)

三劑後,加丹參(二錢),洋參(一錢五分)。

陳左 失血後,咳未止而腰痛,脈至弦滑,有時一促。恐有宿瘀未盡。

當歸(三錢) 杜仲(鹽水炒,四錢) 川斷(酒炒,三錢) 焦白朮(三錢) 熟地(八錢) 金毛脊(炙,四錢) 藕節(一兩)

又 原方加川貝(一錢五分),陳皮(一錢),冬花(三錢),百合(三錢),桃肉(三錢)。

某左 咳嗽時而見紅,寒熱久而不已,脈見浮數。究由表邪不盡。

桑白皮(一錢五分) 地骨皮(一錢五分) 苡米(四錢) 玉竹(四錢) 青蒿(一錢) 杏仁(二錢) 穭豆皮(一錢) 枇杷葉(去毛,蜜炙,二錢)

黃左 去年五月,先見乾咳,至八月血於溢上,從口鼻衝出,因咳傷肺,脈弦細而數,左關尺更甚,舌光無苔,腎陰虧者也。時而身體微寒,陽虛生外寒也。時而五心煩熱,陰虛生內熱也。面黃痰多,土衰而飲食不化津液,化為痰也。兩脅作痛,水虧木橫也。腰脊痠疼,腎虧不能上榮督脈也。病在脾肺腎三經,治宜陰陽並補,兼顧脾胃。庶幾土旺生金,金旺生水,木得水涵,虛陽不致上浮,肺得清肅,而氣平嗽止也。但須靜養耐心,服藥為妙,非比外邪之迅速也。

黃耆 熟地 川貝 五味 北參 冬花 陳皮 黨參 炙草 茯神 丹皮 懷藥 白芍 苡米 麥冬 百合 藕節

秦左 內熱本屬陰虛,咳嗽良由外感,絡傷則見紅,血虛則肉瞤。議保清金主治。

玉竹(炒,四錢) 陳皮(一錢) 杜仲(三錢) 川貝(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 紅花(五分) 川斛(三錢) 大紅山茶花(二朵)

又 熟地(五錢) 北沙參(五錢) 百合(三錢) 玉竹(四錢) 杜仲(二錢) 陳皮(一錢) 款冬花(二錢) 川斛(三錢) 穭豆衣(二錢) 川金(一錢)

邵左 六脈虛數,咳嗽見紅,發熱。此虛陽無制,由水之虧也。議二冬六味,以壯水養金。

生地(一兩) 丹皮(一錢五分) 萸肉(一錢) 澤瀉(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山藥(二錢) 天麥冬(各一錢) 女貞(一錢五分) 旱蓮草(一錢五分) 竹茹(八分)

某 久咳失血,多年屢發屢止,今脈右三部細弱無神,脾肺氣虛。議歸脾湯,使血歸經。

黨參(三錢) 黃耆(三錢) 冬朮(二錢) 當歸(二錢) 炙草(四分) 茯神(一錢五分) 遠志(七分) 棗仁(二錢) 木香(三分) 五味(三分)

汪左 久咳,痰中見血,脈數,下午發熱。至於夢遺氣短,無非腎肺兩虧。宜與八仙長壽飲加味治之。

生熟地(八錢) 丹皮(一錢五分) 山藥(四錢) 萸肉(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麥冬(一錢) 五味子(三分) 牡蠣(煅,四錢) 蓮鬚(二錢)

某左 始於咳嗽,近見寒熱,今又見血,右乳下作痛。此肺絡有傷,兼感時邪。法當清降。

北沙參(四錢) 麥冬(一錢) 川貝(一錢五分) 紅花(三分) 陳皮(一錢) 廣玉金(一錢) 玉竹(二錢) 荊芥炭 參七(一錢) 竹茹(一錢) 藕(一兩) 茅根(三錢)

蔣左 陰虛於下,火熾於上,血隨咳溢,脈至數而甚於右寸。宜育陰,以潛陽逆。

生地(八錢) 北沙參(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山藥(三錢) 茯神(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天冬(一錢) 竹茹(五分) 旱蓮草(一錢) 百合(三錢) 藕節(三錢) 女貞子(一錢)

張左 先於右肋乳下作痛,繼見咳嗽吐血。因傷損絡居多。

元胡索(一錢) 川鬱金(七分) 荊芥炭(一錢) 參三七(一錢) 陳皮(一錢) 白及(一錢五分)

某左 絡傷血溢。

當歸(炒,三錢) 紅花(三分) 川貝(一錢) 白及(二錢) 杜仲(三錢) 川斷(一錢五分) 山茶花(三朵) 百草霜(二錢)

盛右 失血後,身熱脈數,咳嗽痰多,脾胃不醒,攻撐作嘔。脾肺兩傷。

炙熟地(四錢) 玉竹(炒,一錢) 陳皮(一錢) 川貝(一錢五分) 款冬花(三錢) 生熟砂仁(八分) 山茶花(二朵) 百合(三錢)

許右 脈至滑數而大,瘧後咳嗽見血,又脅肋作痛。此係木火刑金。

北沙參(三錢) 川貝(二錢) 麥冬(二錢) 赤白芍(一錢) 荊芥炭(一錢) 竹葉(五張) 前胡 大生地(六錢) 丹皮(一錢) 玉金(七分) 元胡(一錢)

黃左 久咳見紅,肌肉消瘦,更兼便溏,脈至細弱。上損及下,氣血兩虧,難以圖痊,勉作肺胃腎兼補。

黃耆(三錢) 冬朮(三錢) 山藥(三錢) 桑皮(一錢) 熟地(五錢) 甘草(三分) 苡米(三錢) 款冬花(三錢) 百合(三錢)

王左 右寸關洪弦搏大,咳嗽見血。此胃火刑金,金宜清降。

熟石膏(三錢) 黃芩(一錢五分) 天冬(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桑皮(一錢五分) 元參(三錢) 川貝(二錢) 雪梨(一兩) 桑葉(一錢五分)

劉左 失血後,脈數不減,咳嗽不已。症屬陰虛陽旺,理當育陰以補陽。

六味丸,加天麥冬、石斛、穭豆衣。

秦左 久咳見紅,脈至左關浮大。此肝陽灼肺,方不外乎育陰以制陽,清金以保肺。

北沙參(三錢) 芍藥(炒,一錢五分) 生地(一兩) 丹皮(炒,一錢五分) 天冬(一錢) 川貝(二錢) 鬱金(七分) 藕節(二) 穭豆衣(三錢) 荊芥(炒,一錢五分)

惠左 病後不邂風寒,不慎勞碌,咳傷血絡,宜乎發熱失血等症迭出,速速安養,勿事操勞為囑。

北沙參 元參 生地 丹皮 天冬 荊芥 茜草 竹茹 穭衣 藕節

過左 嗜飲,不貪冷暖,濕熱蘊於胃而蒸灼肺,焉得不咳而見血?

苡米(二兩) 百合(一兩) 雞鉅子(一兩) 葛花(一錢) 白及(二錢) 藕節(二) 綠豆(一撮)

過左 火酒之性熱而毒,加溫燥之藥浸之,以火濟火,火上添油。積熱於胃,熏蒸灼肺,咳嗽吐血所由來也。脈至右寸關獨見有力而大。理當清熱保肺,但見飲食驟減,大便溏薄,又因飲食不節。此病中加病,且先為見病治病。

楂肉(炒,二錢) 神麯(炒,一錢) 焦穀芽(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 麥芽(炒,一錢五分)

接方 竹茹(炒,五分) 藕節(二) 綠豆(三錢) 葛花(一錢) 天冬(一錢) 香稻根鬚(三錢) 鮮百合根鬚(一錢)

又 不能多言者氣弱,大便燥結者血枯。多食胸脘不寬者,胃雖強而脾氣不足。脈似有力,自述身靜心定之時則細小。種種見象,純乎虛症見端,急宜培補其本,無徒從事其標。

洋參(三錢) 生地(一兩) 紅棗(五) 芝麻(二錢)

畢左 久咳曾經見血,近加喉痛音雌。半由肝腎陰虛火旺,半由時令風熱之邪。

生地(一兩) 丹皮(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山藥(三錢) 萸肉(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元參(二錢) 川貝(一錢五分) 薄荷(六分) 甘草(一錢) 射干(一錢) 北參(四錢) 蟬衣(一錢) 燈心(一丈) 百合(五錢)

黃 久咳久熱,近加咽碎音雌,脈至兩關尺細數。此屬陰虧陽旺,稍挾客邪。擬與清上實下之法。

六味丸,加桔梗、甘草、元參、北參、芡實、射干、薄荷、燈心。

某左 咳嗽痰多帶血,聲音不揚,據述受寒起見。理當溫散。

叭杏仁(二錢) 蘇子(二錢) 百部(三錢) 款冬花(三錢) 陳皮(一錢) 荊芥(炒,八分) 細辛(一分) 炮姜(二分,此二味三帖後不用)

楊左 秉質陰虧,兼以課讀耗氣勞神,兩頭份結塊,有時見紅。脈至左三部細數,寸尤甚,右三部細軟。顯系氣分有虧,肝腎陰虛,厥陽上熾。

生地(一兩) 山藥(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元參(二錢) 草節(一錢) 川貝(一錢) 黃耆(三錢) 牡蠣(煅,五錢) 青蓮心(十)

張左 失血咳嗽,便溏納減,脈至細數,寸關浮大,出於右部。顯系水虧於下,陽浮於上,致爍肺經,恙非輕瘀,陰虧之熱,非六淫之火可比,豈芩、蓮、知、柏可退?無怪乎脾土日虧,至成棘手。經曰寒之不寒責其無水,又曰勞者溫之,宗此二義,朝用都氣以壯水制陽,晚用百合固金以培土補肺。

熟地(炙,八錢) 懷藥(炒,一兩二錢) 萸肉(去核,炒,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澤瀉(鹽水炒,一錢) 五味(三分)

某左 屢屢吐血,乾咳不已,脈見弦數。肺腎兩虧,擬二地二冬湯,以清金保肺,壯水制陽。前云課讀傷氣,氣屬肺,肺為腎母,腎為肺子,未有母傷而子不傷者也。

生地(五錢) 熟地(一兩) 天麥冬(各一錢五分) 北參(一錢五分) 玉竹(六錢) 川貝(二錢) 白薇(一錢) 山藥(三錢) 扁豆(二錢) 百合(三錢) 炙草(四分) 元稻根鬚(二錢)

許右 血雖止而嗽不除,六脈無力,氣血兩傷。前方之中,參入補土生金。

熟地(炙,一兩) 當歸(二錢) 黨參(四錢) 冬朮(二錢) 廣皮(一錢) 百合(二錢) 冬花(蜜炙,三錢) 元稻根鬚(二錢)

某 咳吐臭痰,胸膈不寬,二便不爽。此胃氣逆行,衝犯肺經,應降不降也。胃氣不降則二便不爽,胃氣不運則胸膈不寬矣。

蘇子(炒,一錢五分) 北沙參(四錢) 天冬(一錢) 玉竹(五錢) 川貝(二錢) 桔梗(一錢) 桑皮(一錢) 茯苓(二錢) 苡米(八錢) 生熟砂仁(六分) 廣皮(一錢五分) 枳殼(五分) 竹茹(五分) 降香(五分)

王右 咳吐穢濁痰涎,脈至右關無力,左關弦大,形瘦便溏。乃木旺無制,土衰受克。法當抑木以培土,培土則生金,金則可以制木矣。

北參(三錢) 炙草(四分) 苡米(六錢) 綿耆(三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扁豆(四錢) 山藥(四錢) 玉竹(三錢) 冬朮(一錢五分) 降香(五分) 檀香(五分)

元米湯代水。

邊左 咳血如湧泉,脈至細弱,面無華色。法當益氣,以防血脫。

綿耆(一兩) 當歸(醋炒,二錢) 蘆根(一兩) 竹茹(一錢) 參七(一錢) 大麥冬(二錢) 藕節(三)

又 脈雖虛弱,較前有神,血雖未止,大勢已退。茲當氣血並培。

綿耆(元米炒,一兩) 熟地(一兩) 當歸(醋炒,二錢) 扁豆(炒,二錢) 荊芥(炒,一錢) 藕節(一) 陳棕炭(一錢)

又 凡病調理,兩得其宜,重亦可醫,如不遵戒守,服藥難救。況血症,更當調養為先。奔走於風熱之中,外受客邪,內傷筋骨,若仍前沖嘔,雖妙丹亦莫能止,何況柳皮草根乎?

北沙參(三錢) 熟地(一兩) 當歸炭(一錢五分) 綿耆(鹽水炒,六錢) 扁豆(炒,四錢) 川玉金(七分) 炙草炭(五分) 荊芥炭(一錢五分) 茅針花(一錢) 陳棕炭(一錢)

又 真陰未復,虛陽未能潛藏。宜乎壯水為主,以制陽光。

生地(一兩) 懷藥(炒,四錢) 萸肉(六分) 丹皮(炒,一錢五分) 茯神(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麥冬(炒,一錢) 扁豆(炒,一錢) 茅針花(一錢) 陳棕炭(一錢)

又 右關脈見軟弱,便溏後見紅而腹痛,改投理脾益氣。此血家善養之事。

大黃耆(元米炒,六錢) 冬朮(炒,三錢) 炙草(六分) 雲苓(一錢五分) 熟地(八錢) 當歸(鹽水炒,二錢) 荊芥炭(一錢) 白芍藥(一錢)

姚左 自四月失血之後,至今三月,咳仍不減。今脈至右關滑大,舌苔淡黃帶白而膩。據述未見血前,兩脅先行脹滿。脈症合參,乃胃有濕火,肝陽上亢,嬌臟受灼,理當先為清理濕熱,兼清肝火。

苡米(炒,五錢) 赤苓(三錢) 滑石(二錢) 丹皮(炒,一錢) 白芍(炒,一錢) 玉金(七分) 扁豆(炒,三錢) 兜鈴(一錢五分) 竹茹(八分) 雞鉅子(炒,三錢) 藕節(一枚)

又 舌苔垢膩漸退,右關脈亦稍平,胃家濕火已衰其半,咳嗽夜半轉甚,左關尤帶數象,厥陰之陽依然亢逆。法當清金以生水,壯水以涵木。

北參(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生地(四錢) 丹皮 赤苓(二錢) 扁豆(炒,三錢) 兜鈴(炙,一錢) 白芍(一錢) 苡米(三錢) 生熟甘草(三分) 枇杷葉(蜜炙,二錢)

顧左 夏秋之交,受暑風而致咳逆,帶痰帶血,神情倦怠,形瘦納減,脈細數無力。宜氣血並補,兼調肺胃之中少佐清泄之品。

北參(三錢) 麥冬(二錢) 扁豆(炒,三錢) 黃耆(元米炒,三錢) 當歸(炒,二錢) 生地(炙,一兩) 川貝母(一錢) 荊芥炭(一錢) 牛膝炭(一錢) 參三七(一錢)

咳血者,由於肺氣不寧,失於潛降之司,或胃氣逆行,上犯金肺,或肝陰不足厥陽上越,或脾不統血遊溢於上,或腎真不固而不司收攝納氣,或君火內熾而臟陰不安其位,或房事不節而相火煽其中,或風溫內侵而逼血妄行,或寒鬱於肺而久咳傷絡,或飲酒過度酒熱傷營,或暴怒鬥毆而氣鬱血凝。然由內傷損者多,而外感者少,究其所以然,皆由營虛不足,氣衰不固也。蓋血隨氣行,氣為血帥。凡血溢者必先補氣,氣固而血自止矣。擬用四君以治脾氣,四陰以清金保肺,甘桔以楚上焦風熱,八珍以培三陰,生脈以養金制木,六味以壯水濡木,歸脾以補肺,八仙長壽以培肝腎,金水六君以植肺腎之虛,當歸補血以固其氣。種種治法,當玩熟而深思之。

吐血

金左 失血成碗盈盆,脈來大而且數,更兼腰痛,又發熱。無非肝腎陰不自立,而虛陽不能潛伏矣。

生地(二兩) 荊芥炭(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牛膝(三錢) 杜仲(三錢) 象貝(三錢) 知母(炒,一錢五分) 竹茹(一錢) 參七(二錢) 竹葉(十)

許左 失血,左肋作痛,顯系肝絡有傷。右眼氣輪赤色,肺家現有客邪。先為清解,接服育陰,清金平木法。

桑白皮(一錢) 地骨皮(一錢) 沙參(三錢) 天冬(一錢)

又 生地(五錢) 萸肉(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 懷藥(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 天冬(一錢) 川貝(一錢) 紅花(三分)

又 脈見和平,血亦大減。從此可以調理正氣,自然漸愈矣。

生地(八錢) 懷藥(炒,一兩) 扁豆(一兩五錢) 冬朮(二錢) 洋參(三錢) 炙草(四分) 荊炭(一錢五分) 穀芽(生炒,四錢) 荷蒂(炒,一枚)

徐左 據述病情,先傷於脾,繼及肝腎。蓋肝不能藏血,脾能統血,腎能藏精,不統所以泛於上,或趨於下也。肝腎為子母之臟,子傷則盜氣於母,精之所以不固也。今血已止,面色淡黃,脈來細弱,大便時溏。脈症合參,肝腎虧而脾陽尤弱矣。

芡實(一錢) 黃耆(六錢) 黨參(三錢) 冬朮(二錢) 當歸(一錢五分) 茯神(一錢五分) 遠志(七分) 棗仁(二錢) 炙草(六分) 熟地(八錢) 牡蠣(煅,三錢) 懷藥(炒,五錢) 五味七 萸肉(二錢) 杜仲(三錢) 建蓮(三錢)

龔左 藥者,原為補偏救弊而設。經曰:毒藥治病,中病即止;常藥治病,衰其大半而止;猛品之藥,過投謂誅伐無過之地矣。茲脈至洪浮而見革,非胃家積熱積毒而何?肺為嬌臟而屬金,最畏者火,日受火爍,肺液焉有不傷?失血口咳之所由來也。

麥冬(二錢) 川貝(四錢) 北參(八錢) 天冬(一錢五分) 藕節(三) 竹葉(十) 竹茹(一錢)

某 見紅而脈洪數,陰氣大傷,虛陽上亢,難免血不復來。重症,急早靜室安養,否則服藥無功。

沙參(四錢) 生地(五錢) 川貝(二錢) 丹皮(一錢五分) 青蒿梗(一錢) 茜草(八分) 龜板(六錢) 秦艽(一錢) 黑梔(三錢) 鮮地骨皮(二錢) 元稻根鬚(一錢) 懷藥(一錢)

某左 土受木侮,肋脹痛而食減,金受火灼,血出於口,或見於鼻。

北參(三錢) 麥冬(一錢) 扁豆(五錢) 川金(七分) 蒺藜(二錢) 白芍(炒,一錢)

元米湯代水。

蔣左 血後,先賢有云,宜用六味,久服以制陽光;然又云,當以胃藥收功。平昔喜飲,中焦濕濁阻遏,因此痰多。從前見紅,又因陰虛火熾而來。此二說不可偏廢,宗此大旨。

洋參(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冬朮(炒,二錢) 懷藥(三錢) 陳皮(一錢) 苡米(三錢) 沙參(二錢) 川貝(二錢) 款花(三錢) 百合(三錢)

姚左 酒客胃口之上,未有不有瘀者。留於中焦,有成膨脹者。出於上焦,有血盡而愈者,有血盡而亡者。

生地(一兩) 懷藥(炒,六錢) 丹皮(一錢) 鬱金(七分) 白芍(一錢) 穭皮(二錢) 苡米(炒,三錢) 芡實(三錢) 參七(一錢五分) 荷蒂(二) 藕節(二)

四時百病,總有虛實。即是血症一門,犀角、黃連、石膏,非不可用,必有火症,火脈實據者可施。麻黃、桂枝、乾薑、香附,先賢有治血症者,必有風寒束縛可施。舍此有血脫益氣者,黃耆、人參開手可用。有壯水制陽者,有填精益髓者,熟地、杞子、當歸、鹿茸、龜膠諸類,何常非血症所宜?有以胃藥救功者,有固澀急止者。要之,有是症必有此藥,不可熱,亦不可濕也。

朱左 據述此症瘀凝,溫郁無疑。今諸恙況能逐輕,已有可愈之機,藥餌不必過於著重,只要寒暖小心,不動氣惱,勿多勞碌,遠房事,節飲食,自然痊矣。

連節藕(一兩) 連蒂青荷葉(三枚) 丹參(三錢) 馬料豆(四錢) 磨三七(五分,沖服)

張左 平素胃有濕熱,又挾夏秋暑熱之邪,熏蒸灼肺,痰中似血非血,無非濕熱所化。鼻竅氣熱,飲食減半。都屬肺胃,肺喜清肅,胃喜清降。

沙參(四錢) 麥冬(三錢) 苡米(三錢) 扁豆(五錢) 赤苓(一錢五分) 砂仁(五分) 藕節(一兩) 麥冬(五錢) 大麥仁(五錢) 香稻穗(二支) 鮮蓮子(十) 茉莉花(二朵)

黃左 形瘦脈弱,痰中見紅。切勿用寒涼以求血止,而傷脾胃生生之氣。

黃耆(六錢) 當歸(一錢五分) 熟地(八錢) 桑皮(一錢) 茜草(六分) 荊芥(炒,一錢) 荷蒂(一) 藕節(一)

王右 失血盈碗,更兼發熱,今雖血止而熱未退,脈數而甚於右寸關,舌紅無苔,此陰虧之質。口鼻吸受炎暑,干於肺胃兩經,熱逼而血行於上,茲汗出已多。法當清養肺胃,兼育陰。擬四飲煎加減治之。

沙參(四錢) 麥冬(二錢) 川貝(一錢五分) 生地(八錢) 荊芥炭(一錢) 扁豆(三錢) 穭皮(三錢) 竹茹(一錢) 藕節(一兩)

盛左 失血腰痛,雖以勞力有傷,半由腎經不足之故。

生地(一兩) 荊芥炭(一錢) 杜仲(三錢) 川貝(一錢五分) 參七(一錢) 紅花(三分) 藕節(二)

王右 失血經久,六脈細弱如絲,時常內熱,飲食減少,氣血兩虧。擬營衛並補。

八珍湯,加杞子、陳皮、杜仲、穀芽、炮薑炭。

程右 血止脈細如絲,擬用儀煎以培氣血。

黨參(四錢) 熟地(八錢) 山藥(三錢) 扁豆(三錢) 生熟砂仁(四分)

王左 失血,胃脈弦洪搏大,慎防大發,宜靜為要。姑用犀角地黃湯,暫清之。

鮮生地(八錢) 犀角(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知母(二錢) 竹茹(炒,二錢) 蘆根(一兩)

陳左 陽絡傷,則血溢於上。

荊芥炭(一錢) 當歸(炒,三錢) 續斷(炒,三錢) 生地(炙,一兩) 杜仲(五錢) 金毛脊(三錢) 參七(沖,一錢) 陳棕炭(一錢) 地鱉蟲(二錢)

沈左 絡損見紅,脈靜無妨。擬用雙荷散,取其行中有止。

鮮荷蒂(三) 鮮藕節(三) 陳棕炭(一錢) 或加三七(一錢)

楊左 質本陰虧,痧屬陽邪,亦傷陰分,為此腰痛無力。今痰中帶血,由來兩月不止,肺絡亦傷。宜金水同調。

洋參(炒,二錢) 麥冬(炒,一錢) 生熟地(炙,四錢) 川斛(二錢) 萸肉(一錢五分) 茯苓 茯神(一錢) 山藥(炒,四錢) 丹皮(炒,一錢) 扁豆(炒,三錢) 沙參(二錢) 川貝母(一錢) 蓮鬚(三錢) 藕節(一兩)

劉左 屢經失血,今血雖止,而氣不能下納,為此不可偃臥。擬貞元飲治之。

熟地(一兩) 炙草(五分) 當歸(醋炒,二錢) 巴戟(炒,三錢) 天冬(一錢) 青鉛(一兩) 紫石英(二錢)

如見血,加荊芥炭(一錢),三七(一錢五分),沖服。

吳左 屢經失血,面色淡黃,脈至細弱,右寸關更見無力。即不可見血,即用寒涼。先賢云,血後宜與胃藥收功,今宗其法。

黃耆(六錢) 當歸(一錢五分) 玉竹(炒,三錢) 扁豆(炒,三錢) 炙草(六分) 紅棗(三) 穭皮(二錢)

元米湯代水。十劑後加洋參、熟地、冬朮。

朱左 失血雖止,而津液耗傷矣。

北參(三錢) 玉竹(三錢) 扁豆(炒,三錢) 天冬(一錢) 生地(六錢) 當歸(一錢) 藕(一兩)

元米湯代水。

陸左 自二月至八月,兩次見紅,今左寸尺獨見細澀,此心腎兩虧之故也。

早服六味丸四五錢,鹽湯下。晚服天王補心丹四五錢;紅棗十個,穭皮二錢,此二味煎湯下。晨,紅棗作點心。

華左 失血身熱不已,脈至細數無論,左手有時歇止。氣血大傷,極重險症,人事稍有不慎,防意外之變。

玉竹(炒,四錢) 穀芽(炒,二錢) 熟地(炙,三錢) 扁豆(炒,二錢) 炙草(四分) 紅棗(三)

王右 心生血,肝藏血。今失血成碗,心胸不適。法養心營、和肝陽之劑。

當歸(醋炒,二錢) 白芍(炒,一錢) 丹參(二錢) 川鬱金(七分) 川貝(一錢) 洋參(一錢) 紅棗(五) 藕節(一)

吳左 血見於上,精遺於下。心腎兩虧之症。

生地炭(四錢) 熟地(八錢) 當歸炭(一錢五分) 炙草(六分) 蓮鬚(三錢) 芡實(四錢) 洋參(一錢) 紅棗(五) 大紅山茶花(一朵) 藕節(三)

某左 血止,腰痛頭暈。肝腎兩虧。

熟地(四錢) 丹皮(一錢五分) 荊芥炭(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 麥冬(一錢) 杜仲(四錢)

某左 血後,脈見和平,可以漸愈。然炎威之盛,不可貪涼,受風受寒為要。

洋參(一錢) 麥冬(一錢) 冬木(一錢) 炙草(五分) 茯苓(一錢) 白芍(一錢) 當歸(一錢) 穭皮(一錢)

某左 血失於上,精走於下,宜乎頭痛腰痛也。

熟地(一兩) 荊芥炭(一錢) 川貝(二錢) 丹皮(一錢) 杜仲(一錢) 菊花(炒,一錢五分) 牡蠣(炒,四錢)

何左 失血後,手足無力,脈至關尺見數。養其脾腎之陰,則熱自退。

生地(四錢) 丹皮(炒,一錢) 川斛(三錢) 沙苑(二錢) 沙參(三錢) 炙草(四分) 穭豆衣(一錢五分)

宋左 見紅心痛,宜養心營。

洋參(一錢五分) 丹參(一錢五分) 紅棗(五) 淮麥(百粒) 蓮心(二錢)

又 種種見症,亦屬水虧於下,陽越於上,幸而脈不見數弦。諸凡小心,可以無虞。

熟地(炙,八錢) 川貝(一錢五分) 懷藥(三錢) 甘菊(一錢) 北參(三錢) 扁豆(炒,三錢) 建蓮(三錢)

吳 失血後氣逆,以都氣丸納之。

熟地(一兩) 萸肉(二錢) 懷藥(四錢) 茯苓(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五味(四分) 懷膝(炒,一錢五分) 青鉛(一兩)

邊左 近又失血,左脈細弱,右脈細數,舌苔微黃。先為清理上焦濕邪,續投平補可也。

川貝(一錢五分) 北沙參(二錢) 元參(一錢五分) 赤苓(二錢) 苡米(炒,三錢) 紅花(三分) 參三七(一錢) 藕節(二) 竹茹(六分)

宋左 清晨痰內見紅,或出於鼻,或出於喉。此上焦浮熱耳。

沙參(四錢) 麥冬(一錢) 元參(三錢) 生地(五錢) 竹茹(三分)

章右 腰痛如折,咳逆見紅,傷於腎也。

熟地(一兩) 當歸(二錢) 懷藥(三錢) 杏仁(一錢) 杜仲(三錢) 杞子(三錢) 桃肉(二) 紅棗(三)

程右 嘔吐屢發屢止,咳嗽氣急,骨節煩痛,肺胃兩傷,脈見細數,尤血症之急所忌。

北沙參(三錢) 扁豆(炒,五錢) 炙生地(八錢) 懷藥(炒,四錢) 荊芥炭(一錢) 廣皮(一錢) 竹茹(八分) 鮮車前草根(一棵) 茅針花(二錢)

汪右 勞心勞力,傷氣傷絡,吐血成盆。今血雖止,過午發熱,咳嗽不除,面無華色,左脈細數中空。氣血兩虧,勞怯之症。調治不易,急急自養,還可漸漸應效。

六味丸,加天冬、竹茹、枇杷葉。

陸左 失血多年,虛里震動。此水虧無以制陽,龍相之火不安其位。擬八仙長壽飲以攝納。

八仙長壽飲,加煅牡蠣(五錢),煎服。

王右 心生血,肝藏血。今失血成盆,心胸不適。法當養心營,和肝之陽。

當歸(酒炒,二錢) 白芍(炒,一錢) 丹參(一錢) 川鬱金(七分) 紅棗(五) 洋參(二錢) 川貝(一錢) 藕節(一)

張左 頻年吐血不除,肛瘍成漏不斂,一身之氣奚堪延此剝削而不為傷損乎?但誦讀耗氣勞神,非有病所宜,而房事不可不絕,慎之慎之。

六味丸,加天冬、麥冬。

又 綿耆(炙,六兩) 當歸(炒,三兩) 生甘草節(二兩) 龜板(四兩) 銀花(二錢) 血餘炭(三兩) 芽屑(三兩) 豬腳殼(炙存性,十個) 陳棕炭(一兩)

某左 脈來三五不調,失血後所忌。神情倦怠,食後胸腹不寬。脾肺氣分有傷,當此夏令,乃傷氣之時,偏不善守靜養,須防再見吐血,致多變幻。

洋參(二錢) 熟地(五錢) 天冬(一錢) 懷藥(炒,三錢) 冬朮(一錢) 紅棗(三枚)

淋濁

潘左 淋濁雖久,而脈左關尺數而有力,舌苔灰黃,兩乳腫塊,溲難而痛。純乎濕熱不清,見症木鬱不主疏泄之恙。未便補澀,擬與疏通。

豬苓(一錢) 澤瀉(一錢) 赤苓(三錢) 草梢(六分) 車前子(一錢五分) 山梔(一錢) 萆薢(三錢) 黃柏(一錢) 通草(七分) 烏藥(一錢) 蓮子青心(十粒)

又 前投清疏滲泄之品,已獲小效。而脈見左寸關弦數,較之他部有力,舌根灰黃,究屬肝家火旺,而兼濕熱不清。還宜直折,以清肝膽。

龍膽草(七分) 川連(四分) 甘草梢(五分) 當歸(三錢) 赤苓(三錢) 滑石(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鬱金(七分) 車前子(三錢) 木香(四分) 燈心(百寸)

次服 細生地(五錢) 赤芍(一錢) 通草(七分) 赤苓(三錢) 黑知母(一錢) 黑梔(一錢) 甘草梢(七分) 黃柏(七分) 青皮(七分) 燈心(五寸)

後服 中生地(五錢) 丹皮(一錢) 澤瀉(一錢五分) 赤苓(三錢) 懷藥(三錢) 黑梔(八分) 車前(一錢五分) 萆薢(三錢) 川楝子(二錢) 草梢(五分) 蓮子青心(七粒)

又 黃柏四兩,淡鹽湯拌炒黃色,研細。豬脊髓十條,置於碗內飯上蒸熱,去膜。將髓和黃柏末搗如膏,作丸,曬乾。每日清晨,用淡鹽湯送下二三錢。

王左 下濁色黃,而龜頭腫脹,雖濕火下流,亦由人事不慎。邪甚,未便固補。且用革薜分清飲,通因通用。

川萆薜(三錢) 甘草梢(一錢) 烏藥(一錢) 澤瀉(一錢五分) 滑石塊(三錢) 通草(一錢) 黃柏(一錢) 車前子(一錢五分) 蓮子青心(十)

王右 濕鬱化火,小溲如膏。

黃柏實(炒,八錢) 山藥(炒,五錢) 豬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丹皮(一錢) 赤苓(三錢) 黑梔(一錢) 蓮子青心(十) 白果肉(一個)

丁左 證,有從症不從脈,有從脈不從症。今脈細弱,而淋濁之起,馬口如刀割,舌色白滑,無非濕瀉下注,況神色並無頓委情形,而病不過半月,未便澀固。當從症治。

白朮(炒,三錢) 澤瀉(炒,一錢五分) 萆薢(三錢) 赤苓(三錢) 車前子(三錢) 烏藥(七分) 甘草梢(五分) 芡實(炒,三錢) 杜仲(三錢) 白果肉(三錢)

華左 白淫時滑,始而宜通,久則宜固。

洋參(一錢) 蓮鬚(三錢) 牡蠣(煅,五錢)

每日,煎湯送六味丸五錢。

範左 腎司二便,艱澀雖因濕熱下注,亦系氣不司化。不禁雖因分泄太過,亦由氣不固攝。宗與補中有通,通則中有補,莫妙於六味方法。

生地(五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 丹皮(一錢) 萸肉(一錢五分) 山藥(四錢) 苡米(三錢) 建蓮帶心(三錢) 生熟芽(二錢)

又 中下二焦,濕熱不清,舌赤,脘痛作脹而兼淋濁。先與二妙丸作湯,加味治之。

蒼朮(土炒,二錢) 黃柏(鹽水炒,三錢) 黑山梔(一錢) 姜(一)

周右 小溲艱澀而痛。

萆薢(三錢) 赤苓(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通草(五分) 甘草梢(五分) 滑石(三錢) 燈心(三十寸)

周左 膏淋如濁,溲痛而艱,六脈細澀,面色少神。此腎真虛,開合無權,膀胱氣弱,司化失職,濕瀉阻塞水道,所以不宣。始而可以分消,繼則疏補並行,然後必當大補,乃此症調治一定方法。

洋參(五錢) 當歸(三錢) 山藥(三錢) 赤苓(三錢) 烏藥(七分) 砂仁七分) 廣皮(一錢) 蘇梗(一錢五分) 川膝(炒,一錢) 鮮萹蓄(三錢) 鮮菊根(三錢) 鮮車前子(三錢) 白果(連殼,五粒)

馬 濁精阻竅。

通草(三分) 萆薢(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甘草梢(一錢) 黑山梔(一錢) 牛膝(二錢) 滑石(二錢) 荊芥(二錢) 燈心(五寸)

楊左 濕熱下注,小溲混濁。

赤苓(三錢) 牛膝(一錢五分) 海金沙(三錢) 萆薢(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烏藥(一錢) 草梢(四分) 滑石(三錢)

又 所投分利,雖然有效,總之究屬腎真無納攝之權,改商生料六味進之。

生地(五錢) 懷藥(三錢) 萸肉(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丹皮(一錢) 蓮鬚(一錢) 萆薢(二錢)

任左 精關不固,濕濁未清,宜通澀兼行。

五倍子(炙,三兩),茯苓(三兩),為末,煉蜜為丸。每日清晨淡鹽湯送下三四錢。

鄒左 濕濁阻閉,溲數舌黃。擬澤術湯,培土分消。

冬朮(三錢) 澤瀉(鹽水炒,一錢) 葫蘆巴(炒,一錢) 車前根鬚(洗淨,打,三錢)

孫左 溲後瀝精。

六味湯,加蓮鬚(三錢)、芡實(炒,三錢)。

華左 每大便時,用力努掙則廷孔隨出,精濁一二點,已歷有年矣。詢知素有胃寒,吞酸得腥膩則驟作。舌苔白滑,脈至左關弦而帶數。肌肉日瘦。想由積勞傷脾,氣不充足無疑,統攝陰精,便時氣益下注,故精出也。

補中益氣湯,加豬脊筋(炙)、五倍子、茯苓,轉方加熟地。

劉左 濕火歸於膀胱,小溲艱澀而痛。

赤苓(三錢) 滑石(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草梢(一錢) 銀花(四錢) 萆薢(二錢) 細生地(三錢)

陳左 左尺脈數,陰精日夜滑泄,此由君相之火交熾。宜固宜清。

黃柏(鹽水炒,五分) 煅龍骨(三錢) 生地(八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萸肉(二錢) 芡實(炒,四錢) 蓮鬚(三錢) 炒山藥(五錢) 金櫻子(三錢)

沈左 見色側戈,望門流涕。雖由腎真之不固,亦由心氣之不足。

黨參(炒,六錢) 熟地(一兩) 杞子(三錢) 萸肉(三錢) 鎖陽(酒炒,四錢) 巴戟(炒,五錢) 杜仲(鹽水炒,五錢) 山藥(五錢) 菟絲子(酒炒,三錢) 益智仁(煨,一錢) 遠志(炒,七分) 五味(五分) 舊筆頭(一) 桃肉(一)

某左 血淋已久,擬與加味逍遙。

柴胡(四分) 白朮(一錢五分) 赤芍 丹皮(一錢五分) 黑山梔(一錢五分) 當歸(三錢) 草梢(五分) 赤苓(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烏藥(一錢) 車前子(五錢)

吳童 腹痛幾及兩旬,按之無塊,且驟按之則痛,重按深按反不覺痛,似非生痛傷之症。凡瘍症,輕按則痛輕,重按則痛愈不能忍,此言理也。大凡輕按重按無二,初按之而似痛,久按重按而反不覺痛,即得手按之,陽氣氣血,因之宣通,所以痛亦暫止。經曰通則不痛,余於幼科一門,未經暗練,本不敢參贅。然醫者,意也。色脈見症,部位大小,理則一也。愚見似屬濕熱阻於小腸,小溲因之淋痛。蓋小溲雖由小腸而出,非膀胱氣化則不通,能今形瘦如削,脈數無力,飲食減少,舌赤無苔,不但氣虛,血亦傷矣。凡分利之藥,傷陰者多。清熱之藥,傷胃者眾。均宜擇用,愚見如斯。用擬一方,質之高明,裁酌可也。

生洋參(一錢) 升麻(三分) 麥冬(一錢) 劉寄奴(一錢) 洋參、升麻,能升清降濁。麥冬,養金生水,通調水道。寄奴,專治腸中之病,又能治小溲淋閉。此虛中挾邪之治法。) 川通草(八分) 桃仁(一錢) 當歸(一兩) 血珀(五分) 黑梔(五分) 懷膝(三錢) 烏藥(七分) 鮮車前草連根鬚葉(五錢) 沒藥(四分) 蟋蟀(三隻) 杉木梢(三) 鮮菊花根鬚(三錢) 鮮韭菜根鬚(二錢) 鮮橘葉(一錢)

沈 肝用失藏,腎真失固,時而小溲不禁。

熟地(四錢) 丹皮(一錢) 山萸 懷藥(二錢) 白芍(二錢) 當歸(一錢五分) 桑螵蛸(一錢) 杜仲(三錢) 洋參(一錢) 牡蠣(煅,三錢)

陳左 濕熱下注,為淋為濁,先為通利,續商固補。

滑石(二錢) 赤苓(三錢) 川通(一錢) 生草(五分) 萆薢(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蓮鬚(三錢) 鮮車前草連根鬚葉(五錢)

陶左 些小濕熱下注,何必大攻大伐,以致氣血有傷,若不急停猛藥,非惟無益,適足以有害也。

生地 甘草 雲苓 銀花 當歸 加姜(一) 棗(三)

高右 帶下頻頻,時時內熱,六脈軟弱,氣血兩虧。用擬八珍以補營衛。

八珍湯,加焦神麯、原杜仲、焦穀芽、薑、棗。

卷二

非風

汪右 曲運操勞,心脾受損,土衰木旺,火動風生,有形之痰挾無形風火入肝之絡,蒙閉心胞,手足不用,言語不出,眼閉口開,痰聲漉漉。脈至軟弱,二便通利,症非中風,即景岳謂非風第傷絡者易愈,傷腑者效遲,傷臟者危險。今脈症合參,病傷於臟,恐吉少凶多。議熄風湯,兼培氣血,佐以豁痰,備質高明。

鉤鉤(一兩) 石決明(一具) 甘菊(二錢) 遠志(七分) 橘紅(一錢) 膽星(一錢) 半夏曲(一錢) 杞子(三錢) 生炙草(六分) 人參(一錢) 辰砂冬(一錢) 竹油(半懷) 薑汁(二匕) 石菖蒲(二錢) 金器(一具)

強右 平素操勞,前年血敗之後,失於調養。三四日前,晨起卒然而僕,即左手足不用。呵吹頻頻,脈見弦滑,舌苔色正而膩。以脈症合參,乃肝血有虧,內風頻發,兼之勞倦傷脾,土衰則濕痰凝聚,肝木乘虛來侮。此景岳所謂非風,當培養肝脾氣血,兼以利濕豁痰。至於驅風之藥,無不傷表損氣,非虛症所宜。況外無三陽表症,內無便溺阻隔,切莫以中風實症門中方法治之。

當歸(四錢) 杞子(三錢) 杜仲(三錢) 鉤尖(五錢) 石決明(一具) 半夏(二錢) 橘紅(一錢) 焦茅朮(一錢) 桑枝(五錢)

非風症,即古所謂中風症也。景岳恐後人誤認外風,故易去中風二字,而擬名類風厲風,仍與風字相近,疑是不解,竟以非風名之。又謂之類中,類中者,似屬風之中人,而其實非也,究其以然者,緣乎七情內傷,或因酒色過度,或因勞動太過,或系年高衰頹,蓋先傷五臟之真陰,繼而陰傷及陽,身中真陽無以制伏內風,鴟張陡然掀旋鼓舞,是以有卒然仆倒,舌短神昏,語言不出,遺尿失禁,鼻煸口開,手撒汗多,口眼歪斜,耳聾直視,四肢癱瘓,偏痿反張症答。總之皆系氣血之虧,臟腑之衰可知也。舌短神昏者,心臟氣絕也。語言不出者,痰阻於絡也。鼻煽者,肺臟氣絕也。口開者,脾胃氣絕也。手足反張,口眼歪斜者,肝臟氣絕也。耳聾直視者,腎與膀胱氣絕也。四肢軟癱者,肝脾之氣絕也。偏痿者,氣血偏枯也,即半身不遂之症也。汗滑如油者,衛氣脫也。此乃中臟之極重險者也。至於類中輕重症,或由內風兼召外風,或由外風而引動內風,或不由外風而中絡中腑。宜參諸中門中,預為之備而早治之,庶免於履冰臨淵之患。《內經》所謂不治已病而治未病者,其為上工也哉。

肝風

宋左 頭目苦眩,耳為重聽,步履不能輕便,皆因氣不充。幸脈象不弦不硬,耐心調養,自然見功。

杜仲(四錢) 杞子(三錢) 萸肉(二錢) 熟地(八錢) 天麻(一錢) 懷牛膝(二錢) 洋參(二錢) 遠志(六分) 冬朮(三錢) 首烏(三錢) 砂仁(四分) 煅磁石(四錢)

宋左 氣鬱不舒,肝陽上亢,犯及心胞,睡臥不寧而怔忡如躍。上及兩目,時而頰赤,右眼神色淡,為偏傷,致視物不明。其失於早治,今左眼又見模糊。急急養營為主,兼以解鬱扶正。

柴胡(三分) 白芍(炒,一錢) 當歸(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白朮(炒,一錢五分) 玉金(七分) 石決明(四錢) 洋參(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丹皮(四分) 穭豆衣(一錢) 棗仁(二錢) 香附(六分) 遠志(四分) 黑梔(三分) 桑葉(二片) 夏枯草(八分) 甘菊(一錢)

楊右 諸風掉眩,皆屬肝木。四肢屬脾,少腹屬肝。時而痰時而疼,風淫未疾也。養血去風為主,培土抑木為佐。

川芎(八分) 當歸(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熟地(六錢) 天麻(一錢) 杜仲(四錢) 杞子(三錢) 洋參(二錢) 石決明(五錢) 茯苓(二錢) 冬朮(三錢) 炙草(六分) 川斷(二錢) 木瓜(一錢) 懷膝(三錢) 虎脛骨(四錢) 加桑枝(五錢) 松毛(一錢) 香附(一錢)

史右 苦溫養血祛風,水不涵木,風陽上熾。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 熟地(五錢) 棗仁(三錢) 茯苓神(二錢) 天麻(一錢) 洋參(五錢) 半夏(一錢五分) 制首烏(四錢) 陳皮(一錢) 山藥(三錢) 杞子(三錢) 杜仲(三錢) 冬桑葉(一錢) 砂仁(四分)

右 內風兼召外風,良由血虛所致。

川芎(一錢) 當歸(二錢) 熟地(五錢) 白芍(一錢) 天麻(一錢) 杞子(三錢) 制首烏(四錢) 桑葉(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史右 脾氣不充,肝血不足,內風掀動,兼召外風。

八珍湯,加半夏、天麻、桑葉、秦艽、白芷、鬼箭羽、雍正錢。

王右 心陽妄動,良由肝木旺而風不息。

洋參(一錢五分) 丹參(三錢) 元參(一錢五分) 茯神(二錢) 棗仁(四錢) 白芍(一錢) 生地(六錢) 麥冬(一錢) 石決明(五錢) 紫石英(三錢) 當歸(一錢) 淮麥(百粒)

某 諸風眩掉,厥陰轉筋,無非肝木乘脾。

歸鬚(三錢) 全蟲尾(兩條) 防風(一錢五分) 蒼朮(一錢) 黃柏(一錢) 秦艽(二錢) 苡米(一兩) 川膝(三錢) 木瓜(三錢) 檳榔(二錢) 鉤鉤(一兩) 紅花(四分)

華左 脈至左弦右弱,厥陽上熾為眩,犯及脾胃為納少,大便不固。法當培土抑木。

冬朮(二錢) 懷藥(三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砂仁(八分) 陳皮(一錢) 炙草(二分) 穀芽(二錢) 建蓮(四錢)

四五劑後,加黨參(三錢)。

安右 肝為剛臟,體陰用陽,風從火擾,為眩為暈。逆犯於胃,為口喝為酸理。宜清金以平之,壯水以涵之。則剛動之質,遂其條和之性,陽不亢而風熄也。但情志之恙,非比外感六淫可以急效,必須緩緩圖治。

北沙參(三錢) 白芍(一錢) 川石斛(三錢) 麥冬(一錢) 甘菊(一錢) 牡蠣(生,四錢) 川貝(一錢) 茯神(二錢) 橘紅(八分) 生地(四錢) 穀芽(二錢) 秫米(三錢) 烏梅(半個) 竹茹(八分)

吳右 百脈牽引,時時上下流行,痛無定在,甚至不能轉側。丹溪云,上升之氣多屬於肝。又曰,自覺冷者,非真冷也。氣從厥陰而來,亦自覺冷。氣有餘,即是火,甚則風生,風動則痰生。六淫之中,惟風火之性,遊行無定。惟氣聚散無定。脈見弦滑而大,似氣火有餘。與見症合參,是肝火入絡。

鮮橘葉(二錢) 絲瓜筋絡(二錢) 青桑枝(二錢) 銀花(三錢) 青松毛(二錢) 鉤尖(一兩) 杉木梢(一兩) 柏子仁(一錢) 南沙參(三錢) 川貝(一錢) 黑山梔(一錢) 歸鬚(一錢)

沈左 木失水涵,風陽上浮。此宜上病治下,壯水涵木也。

六味,加甘菊(一錢五分),麥冬(一錢五分),元參(一錢五分),石斛(三錢)。

龔左 下虛者,上必眩。宜壯水潛陽,即補陰以制陽也。

熟地(八錢) 萸肉(二錢) 山藥(四錢) 天麻(一錢) 洋參(一錢) 甘菊(一錢) 石決明(三錢) 鉤鉤(四錢)

陳右 經來血多,肝無所養,內風掀動,手足為之牽引振掉,有時麻木。血傷而氣亦傷,治當營衛兼調,佐以熄風通絡。經云,氣虛則麻,血虛則木,麻木則氣血兩虛。

當歸(酒炒,六錢) 黃耆(炒,三錢) 鉤鉤(五錢) 石決明(五錢) 杞子(二錢) 杜仲(三錢) 木瓜(一錢) 桑枝尖(三錢) 茯苓中木(一錢) 青松毛 順治錢(四個)

童左 風陽上熾,頭目苦眩,宜泄風陽。

甘菊(炒,一錢) 當歸(三錢) 桑枝(一錢) 天麻(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鉤鉤(五錢) 制首烏(炒,四錢) 石決明(六錢)

項左 脈至弦滑,風陽上擾挾痰,頭為苦眩。

北沙參(三錢) 鉤鉤(五錢) 製半夏(一錢五分) 甘菊(炒,一錢) 石決明(八錢) 杞子(炒,一錢五分) 制首烏(四錢) 青桑葉(一張)

接方 洋參(一錢五分) 生地(八錢) 當歸(一錢五分) 白芍(炒,一錢) 甘菊(一錢) 半夏(炒,一錢五分) 決明(生打,八錢) 廣皮(鹽水炒,八分) 桑葉(一片)

殷左 脈至浮數而空,兩足無力,得解後起立則眩。經云下虛則上盛,當熾風涵木,壯水制陽。

六味地黃丸,加天麻、當歸、白芍、川石斛。

孫右 肝風走絡,心神不安,寤不成寐,筋惕肉瞤。法當靜以制陽。

鮮百合(一兩) 鮮首烏藤(三錢) 麥冬(一錢) 黑山梔(八錢) 紅帽幃(五分) 知母(一錢) 雞子白衣(五個) 加燈心(辰砂拌,五寸)

汪左 風陽旋擾,頭目眩暈,肩背痠痛。調和氣血之中,加以熄風平木。(此乃走絡之徵兆也。)

大黃耆(蜜炙,六錢) 當歸(三錢) 制首烏(四錢) 天麻(一錢) 冬桑葉(一錢) 海桐皮(一錢) 桑枝(三錢) 紅棗(三個)

章右 八脈虧,任脈尤損,囟門不合,按之虛軟,內風掀動,頭目苦眩。當宗奇督治。

鹿角膠(二錢) 鹿角霜(三錢) 虎脛骨(三錢) 當歸(二錢) 熟地(五錢) 杞子(三錢) 制首烏(四錢) 黨參(三錢) 天麻(一錢) 白果肉(五粒)

周右 六脈虛細,搐搦頻發,良由血不營筋。經曰風淫末疾,此宜是也。

甘杞子(三錢) 當歸(三錢) 洋參(一錢) 白薇(一錢) 炙草(六分) 鉤尖(四錢) 加桑枝(四錢) 杜仲(三錢) 甜冬朮(三錢)

馬右 脈至左弦,中陽上升,頭目因之眩暈。法當壯水制陽,熄風平木。

熟地(八錢) 白芍(一錢五分) 當歸(三錢) 決明(五錢) 鉤鉤(一錢) 天麻(一錢) 炙草(六分) 杞子(三錢) 桑葉(二片)

肝風者,肝陽動而風不寧也。《內經》曰:肝屬剛臟,有相火內寄,體陰用陽,喜柔惡燥,為將軍之官,而為春生之長,其味酸,其類木,其屬風,其應春。又云: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筋,筋生心,肝主木,病名肝風者非六淫外來之風,乃因臟陰虧損,木少滋榮,風陽旋擾,是內風動搖,不可誤認外感者也。蓋肝性急,全賴腎水以涵之,肺金以平之,中土以培之,血液以濡之。一有所失,則剛動之質,失其柔和之體,無以制伏風陽,繞動不息,所謂大風卒來莫御矣。其致病之由有四:一由腎水不足,木失水涵,而肝邪獨旺,內風沸起,致有搐搦痰厥,頭目苦眩,驚癇痰鳴,多淚,喉痹等症;一由肺氣之虧,失其清肅下降之令,金不制木,木反侮金,肝陽上逆,金愈虛,而木愈橫,致有咳逆痰多,喉痹,舌碎,口渴喜飲,鼻痔鼻衄諸症;一由思癔煩勞,身心過動,失其暢茂條達之性,致有風陽瘛痙癲狂癡呆,易怒忘誕,逾垣上屋,撕去衣被,或木火遊行,為足腫面赤,囊腫成癰,魚口便毒,齒痛腐腫之症;一由風木過動,必犯中土脾臟受戕,致有噯酸腹脹,嘈雜易飢,土敗便泄,吐嘔諸症。種種見端,無非營液枯槁,肝陰不足,內風掀動耳。然根萌準據如此,因於時邪觸發者亦有之。先生治法者:氣血兩虧者,補之以八珍;營虛木鬱者,養營以疏肝;肝脾兩虛者,扶土以養肝;肝腎兩虧者,壯水以濡木;血虛風動者,養血以泄風;風木煽動心陽者,養血祛風,而佐靜以寧心,培土以抑木;木火遊行入絡者,祛風以宣絡;水不涵木者,補母以生子;下虛上實者,補陰以制陽;木火上逆者,以泄其風陽;奇虛風動者,峻補其八脈。總之不外乎四者物多,若有兼見則隨症施治,庶不失先生源流也哉。

虛證

李左 虛損而至音啞咽痛,怯冷便溏,面色青中帶白。不特肺腎陰虧,脾肝之氣亦有衰極矣。清涼發散固非所宜,即純陰滋潤之品於陰虧者非不合,若兼脾氣不運而見便溏者,亦宜慎用。勉商保元生脈加減,以取培植中土,即是生金水之議。茅症非輕渺,諸凡自知調攝。

人參(一錢) 炙草(五分) 山藥(炒,五兩) 五味(三分) 黃耆(三錢) 炒芡實(五錢)

復診 下損及上,音雌咽痛,大便見溏,脾肺腎三臟俱虧,脈至細數而數弦,按之無力。法不外乎培補脾肺氣分,滋填腎陰,須自保養為囑。

原方加雞子白皮(三個),竹膜(三分),燕窩(三錢),香百合(三錢),青果(一個),元米(一撮)。

李 龍雷上升,沖及於胸,心為震盪,犯及巔頂,汗出淋漓。法當溫納,導火歸原,納氣歸腎之意。

熟地(一兩) 丹皮(三錢) 萸肉(四錢) 懷藥(炒,四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懷膝(三錢) 車前子(三錢) 當歸(三錢) 棗仁(三錢) 沉香(六分) 肉桂(五分) 熟附子(一錢) 小茴(三錢) 五味(一錢) 白芍(三錢) 砂仁(炒,一錢)

復診 氣自少腹上衝,當鎮肝攝腎。

熟地(一兩) 川楝子(鹽水炒,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當歸(二錢) 肉桂(三分) 白芍(炒,一錢五分) 砂仁(炒,八分) 南沙參(三錢) 五味(七粒)

蔣左 質本陰虧,陰虧者陽旺,素有便血,易犯喉症,時常內熱,皆確據也。擬用育陰制陽,耐心久服。

北沙參(三錢) 洋參(三錢) 麥冬(一錢) 川石斛(二錢) 懷藥(五錢) 陳皮(一錢) 生首烏(四錢) 生熟草(二分)

楊左 舌無苔而有裂紋,操心過度,四肢無力而納穀減,勞倦傷脾也,內熱肺虛。須當氣血兼培,然燥裂宜忌。

洋參(一錢五分) 熟地(五錢) 杞子(二錢) 丹參(二錢) 懷藥(四錢) 炙草(二分) 棗仁(二錢) 紅棗(二個)

徐右 左顴色赤,下午尤甚,脈至左關獨見弦數,腹脅攻撐無定,兩腋結塊,大小不一。脈症合參,無非肝陰虧陽旺,火燥痰凝,氣機執滯。法當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以涵肝木,兼疏肝之用,以理氣豁痰。

炙生地(八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山藥(炒,三錢) 澤瀉(二錢) 川貝(三錢) 香附(二錢) 元參(鹽水炒,二錢) 銀胡(八分) 石決明(四錢) 茯苓(二錢)

許右 汗多而身熱不退,脈至細數無根,咳嗽納少,便溏。損怯重症也。

黨參(五錢) 熟地(八錢) 冬朮(六錢) 山藥(一兩) 白朮(三錢) 神麯(一錢) 炙草(五分) 五味(一錢) 地骨皮(二錢) 青蒿(一錢) 牡蠣(五錢) 沙參(三錢) 生熟穀芽(七錢)

陸左 脈數,舌赤無苔,不常發熱,脘悶不舒。此營陰虧損,而肝陽橫逆。

當歸(二錢) 丹皮(三錢) 洋參(一錢五分) 川貝(二錢) 川連(吳萸炒,二分) 加石菖蒲(三分) 生薑(一片)

史右 肝腎兩虧,氣不潛藏。

當歸(二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熟地(四錢) 杞子(三錢) 砂仁(八分) 元胡(一錢) 木瓜(一錢五分) 川楝子(四錢) 刺蒺藜(二錢)

孫右 損症而至上下交損,難為力矣。

熟地(六錢) 萸肉(炒,二錢) 懷藥(一兩) 白芍(炒,一錢五分) 炙草(五分) 肉果(一錢) 五味(一錢) 黃耆(四錢) 黨參(五錢) 芡實(三錢) 蓮肉(三錢) 粟殼(一錢)

某 尿白身肥,脈弱右甚。此係氣分偏虧,用補中益氣湯送威喜丸(三四)。

黃左 館課勞神,吟讀傷氣,思索傷脾,不飢少納,幸大便未溏。雖損無傷,然宜節養。方不外理脾醒胃。

冬朮(三錢) 懷藥(三錢) 扁豆(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大麥仁(三錢) 生熟砂仁(六錢) 炙草(三分) 神麯(七分) 黨參(三錢) 炒穀芽(三錢)

單左 周身節骱煩疼,發熱舌光,脈數無力。此血不營筋。

熟地(八錢) 當歸(三錢) 秦艽(二錢) 杜仲(一兩) 川斷(三錢) 木瓜(一錢) 苡米(一錢) 懷藥(三錢) 炙虎撐骨(五錢) 末藥(五分) 紅棗(五個) 桑枝(五錢) 鬆節(五錢)

黃 形瘦脈弱,納減神疲,五臟氣血俱虧,肝脾尤甚。四臟無不稟乎脾土而生,先從補土一法,胃口醒後再商。

益智仁(八分) 遠志(七分) 冬朮(三錢) 菟絲子(一錢五分) 山藥(八錢) 杞子(二錢) 神麯(炒,四分) 生熟穀芽(六錢) 煨姜(一錢) 棗(三枚)

潘左 六脈細澀,胸脅撐脹,甚於臍下,不特陰虧,陽亦衰矣。當水中補火,以求陽陰長之義。

熟地(六錢) 當歸(二錢) 吳萸(十粒) 杞子(二錢) 制川附子(六分) 砂仁(四分)

復診 脈至微細如無,通身脹痛,大便見溏,陽衰極矣。此見端,防其水泛膨腫之虞。

又診 陰陽兩虧之症,氣血並弱之軀,前用大溫大補而得效,靜養尤恐難於復原,喻山跨嶺,帶此重病,雖勉強跋涉,病能不加重乎?再返克伐,何以支持?

前方加炙草炭(四錢),杜仲(四錢),炒山藥(四錢),杞子(三錢),去冬朮。

某 五臟皆虧,心脾尤甚,胸雖痞滿。勿得以燥烈攻破之藥再傷中氣,致劫陰精。七福加味為主治。

黨參(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熟地(四錢) 冬朮(一錢) 炙草(三分) 遠志(七分) 砂仁(六分) 廣皮(一錢) 穀芽(三錢) 神麯(炒,六分) 棗仁(一錢)

湯左 頻見夢遺,因精損氣,行即振掉,骨將備矣,非下虛乎?腦為不滿,頭為苦傾,非上虛乎?脈斷無倫,如油盡燈殘則火愈熾,非真陰告竭,陽不潛藏之確據乎?傷之至,損之極矣,且用大補元煎,取其甘溫二字,不失為虛之正治。但恐馬到臨崖,收韁已晚。

黨參(炒,三錢) 熟地(一兩二錢) 萸肉(炒,八錢) 杞子(三錢) 山藥(炒,一兩) 當歸(三錢) 杜仲(三錢) 炙草(五分) 白芍(三錢) 煅牡蠣(四錢) 建蓮(炒,三錢)

王右 久熱食減,面黃脈弱。宜氣血並補。

冬朮(三錢) 陳皮(一錢) 生熟砂仁(八分) 丹參(二錢) 生熟穀芽(六錢) 山藥(三錢) 杞子(二錢) 建蓮(炒,三錢) 神麯(炒,一錢)

王右 上下交損,肺腎兩虧,虛勞未傳已見,藥力難以圖痊。都氣丸作湯。

熟地(一兩) 丹皮(一錢五分) 萸肉(二錢) 山藥(四錢)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五味(三分) 元參(二錢) 引燈心(百寸)

某 心腎兩虧,不待言矣,但上氣不足,而厥陽亢盛,方宜兼治。在不明者觀之,未免夾雜,殊不知前輩本有此法。

黃耆(五錢) 棗仁(三錢) 熟地(八錢) 洋參(二錢) 丹參(二錢) 白芍(炒,一錢) 柴胡(鹽水炒,三分) 木香(三分) 川連(三分) 肉桂(三分) 甘草(三分) 吳萸(三分) 菖蒲(五分) 靈磁石(煅,五分)

宗左 如此險症,得以漸漸向愈,已出萬幸。正當加意調養,以得氣血未復,至少百日,乃可無變。當下以脈論症,而於九仞之山,所虧一籄,惜乎以久。初愈未復原之軀,路途往返,受此酷暑,焉能無變?況治病因在明症,殊不知全在藥之真偽。倘有不善,方雖好,非惟無功,適足以受害。苦於世人,不知此者多。今之飲食減少,連次遺泄,小溲忽不通利,脈至失神,多因調理不善所致。功敗垂成,良可嘆也。

黨參(一兩) 冬朮(六錢) 懷藥(五錢) 大麥冬(一錢五分) 熟地(八錢) 茯苓(三錢) 砂仁(一錢) 白芍(一錢五分) 萸肉(三錢) 蓮鬚(三錢) 山梔(四分) 燈心(百寸) 荷梗(一尺)

某右 脾開竅於口,而唇屬胃。自覺唇乾,胃陰枯也。

川石斛(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洋參(一錢五分) 薄荷(三分) 桑葉(一錢) 甘蔗皮(一錢)

五劑後,去薄荷,加丹參(三錢)。可以多服。外用白蜜、蘆根汁等分,和勻搽之。

施左 六脈細軟,氣血兩虧,一切之症,無非虛象。用擬人參養營湯,調和營衛,兼補心神。

制洋參(二錢) 茯神(一錢五分) 遠志(七分) 陳皮(一錢) 熟地(五錢) 當歸(炒,一錢五分) 棗仁(炒,三錢) 冬朮(三錢) 炙草(四分) 丹參(三錢) 穀芽(炒,三錢) 紅棗(三個) 白芍(一錢) 桂圓(三個)

殷左 過午發熱,舌赤無苔,此陰虛也。厥陰無制,乘脾則動氣於臍,築築不寧,犯胃則不思納穀。以脈症合參,似當培土。但培土之藥,辛香燥烈者多,施於陰虛而陽動不潛者,均非所宜。以育陰制陽,介類潛陽一法。

北沙參(四錢) 大冬(一錢) 白芍(炒,三錢) 扁豆(二錢) 甘草(三分) 大生地(八分) 萸肉(一錢) 牡蠣(煅,五錢) 五味(三分) 烏梅炭(一個)

管右 但熱不寒,而甚於夜,脈見細數,此肝腎之陰虧。面色淡黃無神,納穀漸減,脾肺氣分亦衰矣。據述自熱以來,從未有汗,此乃血不足,氣不充,所謂蒸而不化,顯然虛象,若是風寒束縛之無汗,則當頭痛怯寒,百節煩痛,脈來浮緊,毫無此等見象,不可作客寒為用。商八珍益母湯加味,以調和營衛。

川芎(一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一錢) 熟地(五錢) 黨參(三錢) 冬朮(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炙草(六分) 丹皮(一錢) 陳皮(一錢) 楂炭(一錢五分) 青蒿(一錢) 生熟穀芽(四錢) 姜皮(六分) 銀柴胡(一錢) 一母花(一錢)

吳右 據述起病之因與脈症合參,昨而先傷脾肺氣分,今則肝腎之陰竭矣,胃又衰而納少,脾又敗而便泄不止。症屬吉少凶多,樹皮草根焉能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勉為陰為陽守,陽為陰護法。

洋參(一兩) 麥冬(一錢) 黃耆(六錢) 熟地(一兩) 懷藥(二兩) 白芍(八錢) 遠志(七分) 生熟甘草(六分) 巴戟(三錢) 龍骨(煅,二錢) 牡蠣(煅,六分) 川連(一分) 肉桂(一分) 建蓮(炒,五錢) 香粳米(一撮)

徐左 時當風木之令,人身內應乎肝,體弱用強,金衰不能制木,水虧無以涵木。橫無制則升愈升,肺主降而失降,腎司納而不納。左脅刺痛,鼻孔煽張,嗆咳,不能右臥,身面為浮腫之形,胸口虛黑,部位振躍如梭,脈見浮洪數大,無非氣不歸根,且木旺土衰受克,脾不健運,則食減便溏。症屬險重,脈症合參,純乎虛象。商以生脈散合六味加減,取其清金平木,壯水涵木之議。

洋參(三錢) 麥冬(三錢) 五味(三分) 生地(一兩二錢) 懷藥(一兩) 丹皮(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白芍(三錢) 玉竹(炒,六錢) 沙參(三錢) 牡蠣(煅,六錢) 蓮肉(六錢) 桑葉(五錢)

蔣左 內熱者,無不由於陰虧。今脈來弦數,舌心光赤,共為內熱顯然。急當清陰制陽。

生地(六錢) 萸肉(一錢五分) 懷藥(四錢) 丹皮(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天冬(一錢) 元參(一錢) 穭豆衣(二錢) 蓮子青心(十粒) 甘蔗皮(四錢) 石榴子(五錢)

強左 脈數大浮,宜壯水以制陽光之動。

六味,加蓮子青心(七粒),沙苑子(二錢),桑葉(二片)。

尹左 氣逆耳聾,填陰攝納。

六味,加炒遠志(一錢),醋煅磁石(四錢)。

倪左 久咳便溏,脈來數而無力。肝脾腎俱損,勞症之重者。

晨,服陳皮六君子湯加穀芽(四錢),冬花(二錢),丹皮(一錢)。

晚,服六味丸加五子(三分),麥冬(一錢),白芍(炒,一錢)。

杜左 質本陰虧,脈來帶數,併為遺瀉。

生熟地(六錢) 丹皮(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懷藥(四錢) 萸肉(二錢) 芡實(五錢) 蓮鬚(三錢)

程左 過午發熱,朝清暮濁,脈至數甚於左。此屬陰虛內熱,形體日削,為症非輕。

六味丸,加地骨皮(一錢),石斛(三錢)。

董左 虧在陰分,脈見細數。陽陷於陰,五心煩熱。

生六味,加北沙參(五錢)。

虞左 陽之浮越,陰之虧也。制陽莫外乎壯水。

生地(八錢) 丹皮(一錢) 北沙參(四錢) 生赤首烏(一兩) 元參(二錢) 花粉(一錢) 川貝(一錢) 加燈心(五錢) 薄荷梗(一錢) 柿霜(一錢)

楊右 肝腎虧損而生內熱,理宜壯水以制陽。

生地(六錢) 丹皮(一錢) 石斛(四錢) 白芍(炒,一錢) 沙苑(三錢) 女貞(二錢) 加鮮地骨皮(一錢五分)

呂左 脈至帶數,此陰虧陽旺之質。六味加減,壯水以制陽。

生地(八錢) 丹皮(一錢) 懷藥(炒,二錢) 白芍(炒,一錢) 萸肉(炒,二錢) 芡實(炒,四錢) 茯苓(二錢) 沙苑(三錢) 川貝(一錢五分) 蓮鬚(三錢) 蓮肉(炒,三錢)

許左 肝腎陰虧,夜熱力少。

熟地(八錢) 丹皮(炒,一錢) 懷藥(炒,三錢) 萸肉(二錢) 澤瀉(一錢) 赤苓(二錢) 杜仲(四錢) 川斛(三錢)

強左 脈至左三部搏指,此陰虧陽亢。法當壯水以制陽光,然須安養,否則交春防見血。

生地(八錢) 丹皮(一錢五分) 萸肉(二錢) 懷藥(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白芍(一錢) 沙苑(四錢) 女貞(三錢) 青蒿(二錢)

復診 原方,加生地(二錢)。

華左 脈至細數,便溏。陰陽兩虧無疑。

黨參(炒,四錢) 炙草(一錢) 懷藥(八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芡實(炒,六錢) 神麯(炒,一錢) 穀芽(炒,六錢) 建蓮(炒,三錢)

周左 誦讀吟詠,勞神傷氣。宜調養心脾為主,兼固腎真。緣心陽過動,亦能吸腎陰也。

黨參(三錢) 懷藥(三錢) 建蓮(炒,三錢) 紅棗(五個) 熟地(八錢)

陳左 脈來無力,質本不足。總宜平補,不可偏勝。

冬朮(生,二錢) 扁豆(炒,三錢) 芡實(三錢) 蓮鬚(三錢) 丹參(三錢) 生熟砂仁(四分)

唐左 恙後津液未復,脈見浮數。擬育陰法。

中生地(三錢) 北沙參(一錢) 麥冬(一錢) 川斛(一錢) 生熟甘草(鹽水炒,四分) 沙苑(三錢) 扁豆(炒,五錢) 穭豆衣(二錢)

又診 脈數漸見,急宜調養脾胃。

扁豆(炒,三錢) 穭豆衣(一錢) 冬朮(炒,三錢) 焦穀芽(二錢) 會皮(一錢五分) 生熟砂仁(四分) 鮮蓮子(二錢)

蔣左 邪陷於陰分,足膝熱甚。當涼護肝腎。

生地(八錢) 丹皮(二錢) 川石斛(三錢) 白芍(三錢) 夏枯草(一錢) 甘菊(一錢) 青蒿梗(一錢)

何左 骨蒸發熱,本於陰虛。

生地(八錢) 地骨皮(二錢) 川斛(一錢五分) 白芍(炒,二錢) 炙草(二錢) 懷藥(炒,四錢) 鮮青蒿(一錢五分)

王左 脈軟無力,舌苔白滑。當補心脾氣分。

黨參(三錢) 懷藥(三錢) 芡實(三錢) 蓮鬚(三錢) 棗仁(三錢) 建蓮(三錢)

程左 操持勞形,思慮傷脾,心脾兩損,形瘦納減。

黨參(三錢) 遠志(一錢) 當歸(二錢) 炙草(六分) 冬朮(三錢) 杜仲(四錢) 加桂圓(五個) 荷葉(一張,包米一合,飯上蒸熟,去米,用荷葉二錢為引)

潘左 五臟俱虧,心脾尤甚。

冬朮(六兩) 黨參(五兩) 建蓮(六兩) 芡實(四兩) 懷藥(五兩) 棗仁(四兩) 熟地(八兩) 遠志(二兩) 當歸(一兩) 杞子(四兩) 炙草(一兩) 蓮鬚(四兩)

落桑為末,用金櫻子(五兩),大棗(四個)煮汁,為丸。

邵左 氣血兩虧,心脾尤甚。七福加減。

黨參(二錢) 當歸(一錢五分) 冬朮(炒,三錢) 熟地(五錢) 炙草(八分) 棗仁(二錢) 遠志(八分) 杜仲(一錢)

王左 經曰:身寒汗多,陰氣勝也,厚衣不能溫,髓空而寒在骨也。然不能凍慄者,一水不勝二火也,左脅下形如覆盆,名曰肥氣,脾之積也。積之結成,由脾氣不運,腎陰不旺,寒凝食滯,阻閉血也。臍之左,臍之上,築築然振跳,動氣發也。動之微,止在腹。動之甚,則沖胸膈。犯及上焦咽喉,為吞吐不適,或惱怒,或如狂。氣下則止,止發均不由己。無非肝腎真陰失守,陽氣失藏,龍雷之火,時上時下也。見症似乎夾雜,其實一也。喜食姜附者,臟寒可知也。喜食甜物者,土虛欲得甘以煦之也。今之立方,陽宜扶,陰宜護,土宜培,木宜平;惟消堅攻積,不宜太過,恐傷正氣。昔賢云,養正則塊自除,此不消之消,正此以消也。

白芍(炒,三錢) 當歸(炒,三錢) 茯苓(三錢) 黨參(六錢) 神麯(一錢五分) 冬朮(四錢) 五味子(五分) 熟附子(一錢) 芡實(一兩) 肉桂(五分) 牡蠣(八錢) 熟地(一兩) 炙草(五分) 楂肉(二錢) 羚羊(四錢)

範左 金衰不能生水,子固母虛,兩尺浮露發熱,甚於夜。宜填補腎真。

六味湯,加五味子(三分)。

何左 質本陰虧,今脈浮大而弦,左關尤甚。水不足以涵木,咳嗽內熱之由來也。

六味地黃湯,加沙苑子(二錢),川貝母(一錢五分)。

周左 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更兼納少便溏,胸腹脹痛,脾胃兩衰,失於健運。先為培補氣分,繼商調治營陰。

黃耆(元米炒,三錢) 甘杞(二錢) 遠志(去心,炒,七分) 穀芽(炒,三錢) 廣皮(一錢) 建蓮(三錢) 炙草(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當歸(土炒,一錢)

接方 六味,加蘇梗(二錢),銀柴胡(八分),杜仲(三錢),陳皮(一錢五分)。

顏左 久熱不已而甚於夜,足膝無力,脈至左三部帶弦。陰分虧矣。

六味,加冬桑葉(一錢)。

秦左 多事勞神,百憂感其心,動作傷其力,鬱怒生其氣。昔賢曰,勞者溫之,損者益之。

遠志(甘草汁炒,一錢) 柏子仁(去油,一錢) 當歸(二錢) 黨參(炒,二錢) 冬朮(二錢) 益智(去殼,八分) 杜仲(三錢) 甘杞(二錢) 棗仁(一錢五分) 加紅棗(三個)

張左 肝腎陰虧,口渴舌光,過午發熱,稍為動作咳不已而氣短似喘。宜育陰為主,兼以化痰。

熟地(八錢) 當歸(一錢五分) 炙草(六分) 橘紅(一錢) 川貝(一錢) 玉竹(三錢) 大麥冬(一錢) 百合(三錢) 前胡(一錢)

周左 操勞則熱,所謂動則陽生,陰不斂也。宜於靜養。

炙生地(四錢) 川斛(二錢) 丹參(一錢五分) 白芍(炒,一錢) 生熟草(六分) 生熟穀芽(一錢) 香附(一錢)

楊左 肝陽不藏而生內熱,脾氣有虧而納穀減。

四物,加冬朮、甘杞、杜仲、炙草、香附、穀芽、玫瑰花。

馮左 六脈虛軟,面色淡黃無神,暮夜微微發熱。脈症合參,議與五福飲,氣血兼培。

黨參(砂仁拌炒,三錢) 冬朮(去心,二錢) 當歸(炒,二錢) 熟地(四錢) 炙草(四分) 加姜 棗

封左 動作煩勞,即見內熱而食減。當滋養腎脈之陰,培補脾肺之氣。

洋參(一錢五分) 冬朮(二錢) 炙草(五分) 當歸(一錢五分) 熟地(炙,四錢) 川斛(二錢) 生熟穀芽(二錢) 加姜(一) 棗(三)

高右 帶下頻頻,時時內熱,六脈軟弱,氣血兩虧。用擬八珍以補營衛。

八珍湯,加焦神麯、厚杜仲、焦穀芽、薑、棗。

顏左 病經二十日,神識昏迷,舌乾無津,脈至軟弱且細且空。氣血俱虧,傷極矣。邪難外達,勢必轉趨於內,所謂陷也。邪不在表,斷無散理。大便已通,斷無攻下之理。況脈弱如此,不慮其虛乎?昔賢治無實症可據,即是虛症。今但見虛象,舍托透一法,別無良策。信則可投,有疑有怨,切勿輕服。

黃耆(六錢) 當歸(一錢五分) 生地□ 遠志(六分) 棗仁(一錢) 大冬(一錢) 洋參(一錢) 柴胡(三分) 熟地(一兩) 竹葉(十片) 鉤鉤(四錢) 大豆卷(四錢) 甘蔗汁(十匕)

沈右 麻為氣虛。

上耆(六錢) 當歸(酒炒,一錢五分) 黨參(炒,三錢) 茯苓神(一錢) 冬朮(三錢) 炙草(三錢) 桑枝(酒炒,三錢)

侯左 氣虛麻木。

上綿耆(六兩)

陳左 脈至左關尺弦大而洪,內熱咳嗽。責在肝腎陰虧。

六味地黃湯,加大冬。

金左 六脈沉細,發熱食減,精神倦怠,大便溏薄,乃勞力受寒,夫虛症也。以脈而論,症屬極重。

黨參(六錢) 廣皮(一錢) 生熟穀芽(四錢) 姜(一) 生熟砂仁(六分)

何左 自投補中益氣法,右脈稍為有神,胃口亦醒。今左三部不但無力,而兼細澀。細為血少,澀主精虛,急宜加重肝腎填補之藥。體實脈實者,截瘧之藥未嘗不可投。體虛脈虛者,雖截瘧亦不效。況截瘧之藥,非斂即攻,無不傷正。正氣一傷,非但不能輕減,往往有因此重者,不可不慮也。欲托透兼施者,莫善補中益氣加減。氣血兩虛而偏於寒者,莫外乎十全大補加減。昔賢醫案,有服至數十劑而愈者,有至百餘劑而效者,是非藥之不靈而不應。凡氣體之虛,或操心過度以傷神氣,或酒色過度以傷真陰,其由日漸月深而來,受邪致病,最不易退,必候元氣充足,不求愈而自愈矣。今以脈症合參,精氣神三者俱虛,亦不可不兼固。然耐心,切勿欲速,並宜守養,不可忽略。

黨參(炒,六錢) 冬朮(去心,八錢) 當歸(炒,三錢) 半夏(制,一錢) 柴胡(四分) 炙草(五分) 蔻仁(一錢) 穀芽(一兩) 廣皮(一錢) 首烏(六錢) 熟地(砂仁拌炒,一兩) 綿耆(一兩) 蘇葉(五分) 棗(二) 姜(二)

賈左 六脈軟弱,右三部更甚,面無華色,形體消瘦,乃氣血兩虧之質。向因胃有溫痰,多食姜通陽,絡受燥,而血溢。從此即貪涼畏熱,多服麥冬,陰經著寒而瘧起。熱如姜,寒如大冬,尤不能勝其任,其臟腑之薄弱可知。如必欲攻截破散,吾恐益末受而害先至矣。據恙見新方休瘧飲,乃氣血兼調,庶無偏勝之累。

黨參(三錢) 首烏(五錢) 炙草(四分) 冬朮(炒,三錢) 當歸(三錢) 玉竹(三錢) 生熟穀芽(四錢) 廣皮(一錢) 柴胡(三分) 蔻仁(二粒)

丁 陰陽兩傷,氣血俱敗,雖有參耆,亦難有效。而欲以苦寒退之,破氣寬中,其可得乎?

焦麥芽(三錢) 扁豆子(三錢) 茯苓(二錢) 香稻葉(二錢)

吳 熱自晚來,清晨無汗而退,唇紅溲熱。顯屬陰虧,而陽陷於下。

某 產後失調,恐成損症。

熟地(炙炭,五錢) 地骨皮(一錢) 懷藥(炒三錢) 川貝(二錢) 沙參(四錢) 砂仁(炒,六分) 茯苓(二錢) 廣皮(一錢) 竹茹(六分) 炒浮麥(三錢)

某左 日暮微微內熱,似當育陰,但胸口痞悶,脈見軟弱。先理中宮,續商扶正養陰可也。

焦冬朮(三錢) 砂仁(六分) 製半夏(一錢) 廣皮(一錢) 六神麯(八分) 洋參(一錢五分) 姜(一) 旋覆花(一錢) 大麥冬(五錢) 焦枳殼(三分)

某右 始由悒鬱,繼又產後失調,肝脾兩傷,咳逆發熱,胸悶便溏。虛損成矣,藥不見效。

懷藥(二錢) 焦神麯(一錢) 廣皮(一錢) 川鬱金(七分) 砂仁(炒,八分) 香附(一錢五分) 丹參(三錢) 木香(三分) 桔梗(六分) 降香(五分)

某左 勞倦傷脾。

焦白朮(三錢) 川斷(三錢) 當歸(三錢) 懷膝(二錢) 杜仲(四錢) 冬花(三錢) 骨碎補(一兩)

虛症之由,其因不一,五臟之損,病各不同,六腑之虧,多由乎臟,奇經之意,亦由乎臟也。或緣先天稟薄,或因後天不固,或系內勞其神,或因虛致病。然所視之殊,難以縷析。考之越人,上損從陽,下損從陰之論。上損者,因於操持勞神,心脾偏多。下損者,系乎房欲傷精,肝腎為多。心脾損則神色敗,仲景有建中湯,立中氣而復其真元之不足。肝腎傷則形體壞,景岳有左右歸飲,填補下焦,而培其精髓之空隙。《金匱》有脈大為勞,為氣分泄越;脈虛亦為勞,為精血內奪。亦即越人上損下損之義。大抵上損者,補之以氣;下損者,補之以味。氣因精而損者,補精以化氣;精因氣而損者,補氣以生精。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總之不越乎陰陽者也。蓋陽化氣,陰成形,陽虛則陰無以生,陰虛則陽無以化,所以精賴氣化而成,氣藉精化而生。故陰陽不得相離,氣精不得相失也。經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又云: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陽勝者非陽之勝也,實由陰之不足,宜補陽以配陰,不治陰,而陰自化,故陰陽不得相失也。參先生之治道:氣血虧者,補之以甘溫;津液虛者,培之以甘寒;陰虛陽亢者,酸甘以化陰;陽虛陰勝者,辛甘以理陽。種種之治法,皆不出乎前賢經旨。先生之精義,後學之津梁也。

怔忡

章左 思慮太過,心神不安,時而震動,譬之魚失水即躍。心無血養,焉得寧靜,此即怔忡驚悸之漸也。

桂圓制洋參(三錢) 棗仁(炒,八錢) 茯神(辰砂拌,三錢) 丹參(二錢) 柏子仁(去油,一錢) 紫石英(三錢) 紅棗(五個) 淮小麥(一撮) 豬心(一個,煮爛一碗去油煎藥)

強右 心生血,肝藏血。心少血養則怔忡。肝血不足,則視物不明。至於飲食減少,大小便不爽,無非虛象。

柏子仁(六分) 棗仁(二錢) 茯神(一錢) 懷藥(炒,五錢) 當歸(一錢五分) 杞子(二錢) 遠志(五分) 熟地(四錢) 石決明(四錢) 紫石英(二錢) 黑脂麻(二錢) 桑葉(一片) 紅棗(三枚)

怔忡之症,心跳振動,驚恐怵惕者是也。緣乎營陰不足,心陽不藏,神不守舍,以致心神不寧而怔忡不安,漸至心悸不寐之所由來也。然怔忡心悸,其病雖異,而其源實由乎一也。或因思慮鬱結者,逍遙飲與益營湯;喜樂太過者,養心湯或寧志丸;驚恐神怯者,寧志膏或達志丸;志戀傷神者,硃砂安神丸;痰火□雜者,溫膽湯或硃砂消痰飲;痰飲侵心者,七福飲或二陳湯;木火凌心者,龍薈丸;腎陰不交者,左歸飲;肺失清肅者,生脈散;病後營虧者,盡釋病根;六淫外來者,隨症施治。總之,無非營血之耗而心不藏神者也。蓋心為一身之君主,凡七情六慾無不由於心,五臟六腑無不繫於心,一有所傷則寧靜之質反為暴烈之性,怔忡心悸由此而起矣。景岳血症論曰,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夫心為生血之臟,最不可傷也,心有所傷,非惟君主不寧,而臟腑皆受其累,譬之桀紂暴瘧,而民無安日矣。全賴湯放武伐而天下治,上下逸樂,皆受爾福,怔忡心悸之病亦猶是也。

癲狂

查左 風火挾痰,為癇厥。

羚羊片(八分) 鉤尖(六錢) 石決明(一具) 天麻(一錢) 橘紅(一錢) 陳膽星(六錢) 生地(四錢) 甘菊(一錢) 金器(一件) 同煎

吳左 六脈洪數搏大,按之有力。純乎痰火瀰漫,以致神識模糊。

膽星(一錢) 半夏(二錢) 瓜蔞仁(三錢) 橘紅(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 玉樞丹(磨沖,一錢)

陸左 肝風痰火熾甚,語言不論,脈至左關弦滑。防逾垣上屋,不避親疏。

羚羊角(一錢) 鉤藤(一兩) 石決明(一具) 半夏(二錢) 膽星(二錢) 廣金(一錢) 茯神(二錢) 廣紅(一錢五分) 生熟棗仁(六錢) 黑梔(一錢) 乳香(六分) 竹油(半杯) 石菖蒲(三分) 鐵屑(一兩)

脈滑而大,不數不洪,痰則有之,並無火據。經云重陰者則癲,此其是也。但痰甚如此,必欲從溫補治,亦非善策。太乙紫金加犀黃,名大還丹,專治一切痰症之變怪多端者,今且試服四五朝,再商別治。

太乙紫金丹(一錢) 犀黃(一分)

另用生礬少許,泡湯磨化,沖竹油、連薑汁(各十匙)。

上,服十劑而吐出清水,繼以稠痰。

又 前用大還丹,吐去痰涎,約有數杯而脈未能全退,然補藥治病可退,攻利治病不可過。先賢云衰其大半而止,此亦謹慎之道,不可不宗。

製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 橘紅(一錢) 枳實(八分) 膽星(一錢) 石決明(一具) 茯神(二錢) 黃芩(一錢) 竹油(半杯) 竹茹(一錢)

邵左 酒之為物,酷飲者,大則可以喪國,小則可以亡身。怯弱者,可以使強旺,強旺者可以更暴戾。或飲之而可以消憂,可以免悲哀。並於陽則狂而妄,並於陰則癲而呆。總之隨人之氣強弱,入於何臟何經,變出之病,豈止一哉?如仍然多飲,不能即戒,雖服藥無益。

葛花(三錢) 雞鉅子(五錢) 遠志(七分) 半夏(一錢) 竹黃(一錢) 綠豆(一兩)

又 此症陽狂,可以速愈。況酒不戒,而欲疾廖,豈不難乎。

原方加黨參(炒,四錢),炒神麯(一錢),石菖蒲(三分)。

再診 加茅朮(一錢)。

過左 脈至左關沉弦,右關洪滑沉弦,為氣鬱於肝而木旺,洪滑為痰火居胃而發狂。但本虛標實,純用攻痰直折,恐邪遏正氣難支,每多不測之變。驟加補益氣之劑,未免助火,愈增其焰。商用加味逍遙合六味,一以疏肝,一以壯水制陽,庶乎無偏勝之害。

柴胡(三分) 白芍(六分) 丹皮(二錢) 黑梔(一錢五分) 生地(一兩)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懷藥(三錢) 甘草(六分) 甘菊(二錢) 棗仁(八錢) 當歸(三錢) 鉤鉤(一兩) 決明(一兩) 元參(一錢) 川貝(二錢) 大冬(辰砂拌,二錢) 鐵屑(代水,一兩)

項左 六脈沉悶,乃氣鬱不宣之象。人身之陽氣,宜於暢達,欲有折挫,或有疑難,則氣不伸,久郁則上逆而為怒狂。經以生鐵落飲為治。鐵哦,淘淨泥土,煮湯一缸盆,時時與飲,粥亦用此湯煮,藥亦以此代水。

石決明(一具) 遠志(一錢) 茯神(三錢) 棗仁(五錢) 乳香(五分) 半夏(一錢)

又 玉樞丹(化,五分) 西黃(一分,研沖)

又診 原方加蒲黃(五分),竹油(三匕),薑汁(一匙)。

程右 暑風內襲,走入少陽為寒熱,走入肝絡為搐痙,走入心包則有昏厥之變矣。症非輕淺,擬和少陽,熄肝風,清暑熱,護心營一法。

柴胡(四分) 黑梔(一錢五分) 鉤鉤(一兩) 決明(一兩) 玉金(七分) 翹心(一錢) 川貝(三錢) 羚羊(一錢) 大冬(辰砂拌,一錢) 元參(五錢) 棗仁(三錢) 川連(三分) 金器(一件) 竹心(一錢) 菖蒲(三分) 竹油(十匕) 西瓜青(八分)

又診 外受暑風,與身中痰火相合,為痙為狂為厥。本應泄肝之用,清心之陽,惟天癸適止,寒藥不宜。然慮其熱入血室,不得不少用寒涼。擬龍膽泄肝,意備採。

柴胡(四分) 膽汁(四分) 當歸(三錢) 橘紅(一錢) 黑梔(一錢) 鉤鉤(一兩) 決明(一錢) 玉金(一錢) 川貝(三錢) 丹皮(炒,二錢) 膽星(八分) 茯神(辰砂拌,二錢) 菖蒲(三分) 竹油(十匕) 鐵哦(一兩)

又 無形之火挾有形之痰,或入變怪多端,今舌色見黑象伸縮不常,邪漸犯入心君,不可不清矣。

川連(六分) 犀角(沖,一錢) 羚羊(一錢) 鉤鉤(一兩) 膽心(一錢) 玉金(一錢) 棗仁(炒,一錢) 遠志(炒,七分) 生地(八錢) 知母(二錢) 菖蒲(三分) 香附(三錢) 薄荷(一錢) 連翹(二錢) 丹皮(一錢) 龍齒(煅,三錢) 桑枝(三錢) 硃砂(一錢) 犀黃(一分,研極細末沖服) 清心丸(五分)

又 川連(四分) 羚羊(一錢) 鉤鉤(一兩) 膽星(七分) 玉金(一錢) 棗仁(炒,五錢) 遠志(五分) 黑梔(一錢) 生地(一兩) 香附(三錢) 薄荷(一錢) 丹皮(一錢) 龍齒(煅,三錢) 菖蒲(三分) 鐵屑湯煎藥 太乙紫金丹(磨,一錢)

鄒右 新產感受春溫,先發痧疹,繼以咳嗽內熱。風溫痧火蒸變生痰,瀰漫心胞,阻遏會厭之所,咽中似有物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心胞主營,新產後陰虧營損,邪熱直入,致神識模糊,言語錯亂,脈至弦滑。用擬清豁痰火,開泄心胞。

犀角(七分) 丹皮(一錢五分) 玉金(一錢五分) 天竺黃(一錢五分) 膽星(四分) 元參(三錢) 象貝(二錢) 連翹(一錢五分) 橘紅(七分) 竹茹(炒,一錢)

又診 痰因火動,火來風威,走入厥陰,為痙厥;走入心胞,為昏迷;走入陽明,為狂妄。種種變端,無非痰火有餘,乃因水之不足。熄風清火豁痰,在所必用。苟不壯水,何以復肺腎之陰?

羚羊角(一錢) 犀角(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橘紅(一錢) 黑梔(一錢) 石決明(一具) 麥冬(辰砂拌,二錢) 川貝(二錢) 膽星(六分) 鉤尖(一兩) 生地(一兩) 茯神(二錢) 知母(一錢) 竹油(十匙) 蘆根(八錢) 金器(一具)

又診 起則如狂,啼笑無常,痰火在厥陰陽明居多。再議滌痰清火法。

羚羊角(一錢) 丹皮(一錢) 橘紅(一錢) 黑山梔(一錢) 石決明(一具) 大麥冬(二錢) 真川貝(二錢) 膽星(四分) 鉤鉤(五錢) 茯神(辰砂拌,二錢) 竹油(二十匕) 金器(一件)

痙厥

劭右 肝陽亢逆,左絲絃數之象大減,厥亦漸輕。仍宗清金平木,壯水制陽為治。

羚羊角(一錢) 南沙參(五錢) 丹皮(一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 川金(一錢) 白芍(二錢) 鉤鉤(一兩) 生地(一兩) 天麻(一錢) 貝母(一錢) 荸薺(四個) 陳關蟄(淡,一兩) 金器(一件)

復診 肝陽亢逆,屢投清金熄風育陰之劑,雖獲小效,不能不發,藥力不及耳。

羚羊(一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 天麻(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鉤鉤(六錢) 細地(四錢) 甘菊(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 山梔(一錢) 川連(三分) 蒺藜(三錢) 茯神(三錢) 川斛(三錢) 鐵花(四錢)

抱龍丸,每服一丸,先服三朝。再服當歸龍薈丸,每服二錢,服三朝。此方服十餘劑而痊。

荊溪縣陳公 風入太陽,傳入厥絡,挾火挾痰而為痙厥,反張口噤昏迷,湯水不納。經曰厥逆連臟不治,用擬清開豁痰,熄風養血一法。投後語言得出,方可許醫。

甘菊(一錢五分) 黑山梔(一錢) 膽星(一錢) 鉤鉤(一兩) 石決明(一兩) 當歸(八錢) 麥冬(二錢) 菖蒲(四分) 竹油(十一匕) 薑汁(三匕) 燈心(五寸) 金器(一件)

接服 玉樞丹(五分),石菖蒲湯送下。

第二劑 加羚羊角(一錢),北沙參(五錢)。

另用鶴珠(三分),犀黃(三分),血珀(五分),研細,沖服。三劑,神有時而清,語亦稍出矣。

又 神語清出,但痙厥或作或輟,晝夜多至十有餘次。論症尚在險途,方中佐以扶正育陰。

洋參(二錢) 生地(一兩) 丹皮(二錢) 鉤鉤(一兩) 石決明(一具) 川貝(一錢五分) 竹黃(一錢) 黑梔(一錢五分) 羚羊(一錢) 大麥冬(二錢) 燈心(五寸) 菖蒲(三分)

肝為將軍之官,風木之臟,有相火內寄,體陰用陽,其性剛,或有邪郁不舒,煩勞過度,諸恙作矣。當其口噤昏迷,痰涎雍塞,湯水不下,胸膈阻閉,大便未通之時,不得不用清開豁痰順氣之藥,及其勢定,又不可久投。經曰衰其大半而止,原為喜用攻伐者而言。又曰不知治虛,焉問其餘。此指不顧根本之醫而言。今為日已久,耗散無不傷氣,苦寒無不傷胃,燥烈無不劫陰傷液。況痙厥之由,總因血燥生熱,熱極生風,風動則痰助為瘧。為今之計,全賴乎壯水以涵木,滋血液以濡木,清肅之令以平木,益敦阜脾土之氣以培木,則剛勁之質,庶得遂其柔和之體,管見如斯,未識當否。

清晨,用官燕(三錢),煎湯淡服。另,用荸薺(四個),海蟄(一兩),洗淡,煮湯服。

洋參(三錢) 扁豆(三錢) 茯神(三錢) 穀芽(三錢) 阿膠(二錢) 川貝(二錢) 麥冬(二錢) 生地(一兩) 丹皮(二錢) 白芍(二錢) 鉤鉤(一兩) 石決(一具) 甘菊(一錢) 炙草(三分)

此方五劑而痙厥平。

咳嗽

單左 金為水母,腎為肺子。金衰則水無所生,以致夜熱不退,良由久咳傷肺所致。今六脈數而弦,左關尺尤甚。法宜清金壯水,不治熱而治熱也。

生地(五錢) 玉竹(三錢) 北沙參(二錢) 丹參(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 懷藥(三錢) 萸肉(二錢) 澤瀉(一錢) 穭豆衣(一錢五分)

潘左 肺主布氣,腎主納氣。稍為勞動,則氣逆喘嗽,其為失布失納顯然。當培補肺腎,兼以理脾,取其土能生金也。

綿耆(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熟地(炙,六錢) 炙草(四分) 懷藥(四錢) 冬朮(一錢五分) 砂仁(鹽水炒,四分) 叭杏(二錢) 生薑(一片) 橘餅(二錢) 桃肉(二枚)

吳左 據述病起怨哀,咳嗽發熱,自去年秋季,迄今六月有餘。近增音雌咽痛,大便溏薄。蓋怨哀則傷肺,肺傷則咳,而水失所生,水虧則火炎,而肺金受灼,故諸症所由來也。症非輕淺,小心為囑。

生熟甘草(一錢) 桔梗(六錢) 山藥(炒,五錢) 芡實(炒,五錢) 玉竹(炒,三錢) 元參(炒,一錢五分) 蟬衣(四個) 北沙參(三錢) 炙生地 青果(一個) 燈心(一丈)

蘇左 久咳眼胞浮腫,兩足無力而見虛浮,痰出味甜,左脅作痛,面色淡黃。此屬勞倦傷脾,形寒傷肺。

冬朮(炒,二錢) 苡米(炒,六錢) 炙草(八分) 款冬花(三錢) 杏仁(五錢) 玉竹(炒,三錢) 白薇(二錢) 杜仲(三錢) 百部(二錢) 桃肉(三) 姜(二)

吳左 金衰則取供於母,脾土因此亦傷,水無所生,腎陰由此日涸,木失所涵,虛陽從此上亢,咳嗽便溏,音雌咽痛。用擬培土生金,清金生水,壯水涵木,以冀虛陽潛而脾土旺,乃是轉機,否則難效。

洋參(二錢) 麥冬(一錢) 五味(三分) 熟地(八錢) 丹皮(一錢) 萸肉(炒,一錢) 山藥(炒,六錢) 茯苓(一錢) 炙草(六分) 白芍(炒,二錢) 澤瀉(一錢)

史左 六脈沉細,左見微弦,舌赤無苔而津液頗多,咳嗽氣短。傷在肝腎之陰,宜養營攝納。

熟地(八錢) 當歸(三錢) 炙草(四分) 山藥(三錢) 五味子(三分) 款冬花(二錢) 橘餅(三錢) 百合(三錢)

沈左 久嗽,六脈微弦,入夜身熱,口渴而不多飲,氣血兩虧矣。用擬人參養營湯加減。

黨參(三錢) 熟地(八錢) 冬朮(三錢) 當歸(三錢) 黃耆(五錢) 白芍(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炙草(三分) 冬花(三錢) 五味子(四分)

高左 久嗽傷肺,盜氣於母則土衰不運,所以母無華色,大便見溏。腎為肺子,金傷水無所生,故見腰痛,腳弱無力。法當培補脾肺氣分,並益腎真。

黨參(四錢) 冬朮(三錢) 山藥(五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炙草(五分) 黃耆(六錢) 五味子(五分) 杜仲(四錢) 半夏(一錢) 冬花(三錢) 御米殼(一錢) 熟地(一兩) 桃肉(一個) 姜(一)

查左 久咳傷脾,盜氣於母,胃土衰則嘔吐,脾土衰則便溏,多泄則陰傷,陰傷則內熱。

四君子湯,加五味、白芍、懷藥、砂仁。

朱右 咳嗽寒熱,咳吐紅痰穢濁,便溏納減,脈弱無力。當培土生金。

黨參(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冬朮(二錢) 黃耆(四錢) 白皮(一錢) 山藥(二錢) 炙草(六分) 川芎(四分) 白芍(一錢五分) 苡米(炒,一錢) 熟地 丹皮(一錢五分) 檀香(五分) 降香(五分) 百合(三錢)

又 諸恙輕減,惟咳出痰紅,穢氣未除。

前方去川芎,加白及、生薑。

張 脈至右寸關細弱,脾肺氣分偏虧,咳逆所以不止,納穀所以少也。左關尺見弦數,脾腎之陰傷。陰虧則陽旺,過午所以熱也。法當上午補土生金,以培脾肺。晚間育陰制陽,以滋肝腎。早,服四君子湯合白花膏,加黃耆、當歸;晚,服八仙長壽丸。

此方,十六劑大效。

又 原方,加山藥、扁豆、白芍、沙苑。

王左 久咳,脈玉沉細而遲。宗虛寒治。

炮姜(五分) 熟地(一兩) 叭杏(二錢) 五味子(三分) 冬花(三錢) 鹿角霜(一錢) 桃肉(三枚)

蘇左 脈數甚於右,發熱甚於夜,咳嗽痰多,舌光而紅,肺胃之陰傷矣。擬用固本,金水同治。

生熟地(各一兩) 天麥冬(各一錢) 洋參(一錢五分) 川貝(二錢) 罌粟殼(炙,一錢) 冬花(三錢) 百合(四錢) 元米代水

某 氣逆咳嗽痰多,中脘作痛而脹,肺有寒而氣不順,胃有滯而氣失降。

蘇子(一錢五分) 白芥子(一錢) 萊菔子(一錢五分) 麥芽(二錢) 姜(一)

又 砂仁 半夏 枳殼 焦術 焦曲 杏仁 木香 姜

宋左 肺受寒邪,犯在心胃,咳甚則嘔而心痛。今見脈細模糊,唇舌紫暗。稟質素虧,氣血亦弱。擬補肺湯,兼溫中。

黨參(三錢) 熟地(六錢) 黃耆(三錢) 叭杏(二錢) 半夏(一錢) 砂仁(薑汁炒,八分) 細辛(三分) 五味子(三分) 乾薑(三分)

某左 脈左細右大,俱見無力,發熱咳嗽,面黃無神。此勞損之根,調養兼以疏解。

黨參(炒,三錢) 白芥子(炒,三錢) 蘇子(炒,一錢) 炙草(六分) 陳皮(一錢) 半夏(炒,一錢) 冬花(三錢) 茯苓(二錢) 當歸(三錢) 熟地(四錢) 杜仲(二錢) 百合(三錢) 前胡(八分) 姜(一) 大棗(一)

許左 咳嗽發熱,雖因風寒起見,脈數過於六至。純乎溫散,似乎不可,但寒涼亦非所宜。

玉竹(四錢) 荊芥(一錢) 前胡(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北沙參(三錢) 象貝(一錢五分) 桑皮(二錢) 地骨(一錢) 砂仁(炒,一錢) 竹茹(一錢) 枇杷葉(去毛,二錢)

李左 咳因寒起,由來已久。今加發熱,咳甚則嘔。宜培土金,甘溫除熱。

生熟砂仁 陳皮 半夏 丹參 香附 冬花 姜 棗

陳 脈至右大於左,咳嗽不已,兩足無力,納穀減少。此操持著寒,當培脾肺之本。

黨參(三錢) 冬朮(三錢) 黃耆(三錢) 當歸(二錢) 陳皮(一錢) 炙草(六分) 桔梗(八分) 叭杏(二錢) 五味子(七粒) 半夏(一錢) 麥冬(一錢) 姜(一)

某左 肺氣不能下降,胸窒而咳。腎氣不自攝,納氣短而促。脾氣不主運行,谷減而泄。急宜培固三臟,況脈見左細弱右無力,其餘不待言矣,而可知矣。

黨參(四錢) 冬朮(三錢) 山藥(三錢) 熟地(一兩) 杜仲(一兩) 桃肉(二個) 五味(三分)

吳左 久咳,嘔吐酸水,痰濁腥臭,頻頻夢泄,此子母兩傷。腎為肺子,母虛則子亦虛矣;脾為肺母,肺虛則告竭其母,而中土亦因之而虛也。法當培脾肺腎,三臟同培。

黨參(四錢) 茯苓(一錢五分) 冬朮(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炙草(三分) 芡實(四錢) 蔻仁(二粒) 建蓮(三錢) 苡米(四錢) 降香(五分)

陳左 形寒飲冷則傷肺,肺為水母,久咳則子無生而腎虧內熱不已。而土為肺母,肺傷則取供於母,則脾亦衰,形瘦納減,便溏之所由來也。法當脾肺腎兼補,佐以祛寒之品。但症已屬險重。

黨參(四錢) 冬朮(三錢) 熟地(八錢) 懷藥(五錢) 黃耆(六錢) 芡實(三錢) 百部(二錢) 麻黃(三分) 五味(三分) 乾薑(三劑,三分) 加蘇子(三劑,一錢) 又加細辛(三劑,一分) 又加杏仁(一錢)

陸左 久咳者,土必傷。面黃痰多,顯以土衰不運,飲食不化精氣而化痰耳。擬陳年六君,以培土兼泄肺家伏邪為法。

陳年六君湯,加杏仁(二錢),白芥子(一錢),生薑(一),大棗(二)。

周左 左尺脈弦,右寸帶浮,足膝無力,咳嗽不已。擬都氣飲,以調腎肺。

熟地(一兩) 懷藥(炒,八錢) 丹皮(炒,一錢五分) 萸肉(三錢)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 五味(三分)

宗左 久咳,痰氣穢濁,脈來細數,肌肉消瘦。此脾肺兩傷,胃家寒濕。宜培土生金,切忌滋膩清涼潤肺之品。

乾薑(三分) 冬花(蜜炙,三錢) 炙草(六分) 細辛(二分) 五味子(三分)

又 冬朮(四錢) 冬花(蜜炙,三錢) 苡米(五錢) 百部(二錢) 杏仁(三錢) 生薑(一) 橘餅(二分) 炙草(六分)

邵左 咳吐痰血臭穢,足跗浮腫,左關脈弦數。此肝火與胃家濕熱,熏蒸灼肺。胃濕宜滲,肺金宜清,肝火宜熄。

生冬朮(二錢) 豬苓(三錢) 澤瀉(一錢) 苡米(一兩) 天冬(一錢五分) 玉竹(八錢) 桔梗(一錢) 白芍(一錢) 絲瓜子(二錢) 川貝(二錢) 石決(一具) 鉤鉤(四錢) 紫菀(一錢) 銀花(三錢)

陸左 氣升則咳,脈至左關尺浮露,右寸軟弱,此肺腎不主納降。似宜金水同調,擬生脈六味。

生熟地(六錢) 萸肉(二錢) 茯苓(二錢) 山藥(二錢) 澤瀉(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洋參(二錢) 麥冬(一錢) 五味子(十粒) 款冬花(蜜炙) 橘餅 煎湯代水

顧左 久咳腰痛,形脫食減,肺胃腎三臟俱傷,況脈見細數。症屬重險,圖痊不易。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炙草(三分) 生冬朮 熟地(六錢) 當歸(炒,二錢) 杜仲(二錢) 桃肉(三枚)

陳左 病後又感新邪,以致咳嗽。

款冬(三錢) 紫蘇(一錢) 杏仁(二錢) 炙草(四分) 黨參(三錢) 陳皮(一錢) 生薑(一)

孫左 感寒咳嗽,久而不已,擬溫開法。

蘇葉(八分) 半夏(一錢) 橘紅(一錢) 茯苓(一錢) 荊芥(一錢) 杏仁(一錢) 炙草(四分)

朱左 久咳,面黃無神,脈來左寸關,似有似無,此脾肺氣虛已劇。宜甘溫陪土益氣為治,慎勿寒涼切囑。

黨參(三錢) 五味(十粒) 炮姜(四分) 炙草(六分) 冬朮(炒,三錢) 冬花(三錢) 桃肉(三枚)

尤童 乾咳無痰,時作時止,入夜盜汗沾濡,脈左關弦。金水並治。

熟地(五錢) 萸肉(一錢五分) 山藥(三錢)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 玉竹(炒,二錢) 白芍(炒,一錢) 麥冬(元米炒,二錢) 桑葉(二片) 浮麥(三錢)

唐左 肝腎精陰素虧,肺有風熱閉寒。宜開上實下。

桔梗(一錢) 細辛(二分) 枳殼(炒,八分) 熟地(一兩) 杏仁(三錢) 炙草(六分) 紫蘇(一錢五分) 冬花(三錢) 生薑(一)

蘿蔔(一兩),白糖(五錢),橘餅(一兩),煎湯代水。豬肺(一個),苡米(一兩),入管內煮爛作菜食。杏仁、桃肉,細細嚼碎。姜,糖。日服二次。

強右 久咳而難於出聲。擬金水六君,以滋其燥。

熟地(八錢) 當歸(一錢五分) 半夏(炒,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 炙草(四分) 冬花(三錢) 生薑(二片)

又 咳傷肺絡,近見痰中帶紅。

原方加川貝(一錢五分),紅花(三分),百合(三錢),藕節(三節),去生薑、半夏。

周右 脾肺氣衰,為咳為泄。法宜補火生土,培土以生金。

益智仁(炒,八分) 煨肉果(一錢) 遠志(炒,七分) 五味(三分) 山藥(四錢) 冬朮(炒,五錢) 炙草(六分) 車前子(炒,二錢) 訶子(生炒,五錢)

顧左 咳嗽咽乾腰痛,乃肺腎二虧而邪不徹。金水六君湯,少佐透解。

熟地(八錢) 當歸(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 杏仁(二錢) 炙草(六錢) 橘紅(一錢)

高左 久咳者,肺氣必虛。法當補土母以安其子,治脾即治肺也。

冬朮(三錢) 玉竹(三錢) 砂仁(炒,六分)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杏仁(一錢五分) 蘇子(炒,一錢五分) 冬花(三錢) 生薑(二片)

王右 咳嗽氣急,肺虛感寒。食後作脹,脾虛不運。法當補土生金,溫中理氣。

黨參(炒,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 冬朮(三錢) 陳皮(二錢) 木香(三分) 五味子(三分) 炮姜(三分) 同搗

管左 胸膈稍寬,咳嗽不減,聲音未清。

蘇子(炒,一錢) 生熟訶子(一錢) 川貝(二錢) 瓜蔞仁(二錢) 苡米(炒,八錢) 紅花(三分) 蟬衣(四分) 韭菜根(四錢) 薤白(一錢五分) 香椿芽(二錢)

鄒左 久咳傷肺。

黃耆(炒,六錢) 玉竹(炒,四錢) 炙草(四分) 棗花(三錢) 百合(三錢) 橘餅(二錢)

元米煎湯代水。

曹左 面黃無力,氣逆咳嗽,脈至軟弱。此勞倦傷脾,風寒入肺。宜培土為主,佐以溫開。

冬朮(炒,三錢) 當歸(炒,一錢) 炙草(四分) 杜仲(五錢) 蘇子(炒,一錢) 冬花(二錢) 川斷(二錢) 半夏(炒,一錢五分) 生薑(二)

姚左 經云: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今脈來左關弦滑,似屬肝火刑金。清金壯水,一以平木涵木。

北沙參(八錢) 生白芍(二錢) 大生地(六錢) 川貝(三錢) 白菊花(一錢五分) 生決明(五錢) 沙苑(二錢) 鬱金汁(二匕) 鉤鉤(五錢) 竹葉(一錢)

莊右 病經半載,寒熱不已,脈至右寸浮大,左尺數而無力,余俱細數無力。此陰虧於下,厥陽上熾,戕及肺經,以致咳嗽,顴赤見於右半。法宜壯水制陽,清金保肺。

玉竹(四錢) 麥冬(一錢) 沙參(三錢) 洋參(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生熟地(一兩) 五味子(三分) 懷藥(炒,三錢) 川貝(一錢五分) 鮮地骨皮(一錢五分) 綿耆(三錢) 百合(三錢)

某右 咽喉時而作癢,時而咳逆,遍體時而似疹,時而發丹。皆由肺有伏邪,肝陽暗旋所致。脈雖平和,然惱怒宜忌。

鮮桑皮(一錢五分) 地骨皮 苡米(三錢) 玉竹(二錢) 赤苓(三錢) 元參(一錢) 生草(四分) 川貝(一錢五分) 砂仁(四分) 百合(三錢) 枇杷葉(一錢)

強左 咳之為病,固屬於肺,久咳則肺氣虛,盜及於母則土虛腎無所生,則水虛陽虛,則無寒生寒。水虛則無熱發熱,土虛則納少便溏。症當脾肺腎同調,然病不輕,圖痊不易。

黨參(三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懷藥(一錢五分) 沙參(三錢) 冬朮(炒,三錢) 黃耆(六錢) 炙草(六分) 熟地(八錢) 建曲(一錢) 杜仲(炒,二錢) 冬花(三錢) 五味(三分) 白薇(一錢) 丹皮(炒,一錢) 罌粟殼(一錢)

龔左 寒入肺底。

麻黃(蜜炙,四分) 杏仁(二錢) 生甘草(六分)

又 原方,加生石膏(三錢),炙甘草(三分)。

龔右 咳嗽月餘,嘔血三次,痰氣穢濁,中脘作痛,脈至右弱左弦。此肺胃兩傷,肝陽獨旺,濁氣熏蒸,肺氣不降,咳無時矣。

北沙參(三錢) 玉竹(四錢) 川貝(二錢) 天冬(一錢) 紅花(四分) 白芍(一錢) 香附(五分) 苡米(五錢) 扁豆(二錢) 綿耆(三錢) 陳皮(一錢) 竹茹(四分) 降香(五分) 炒粳米(一撮)

管左 脈至左弦右弱,咳吐黃痰,氣腥穢更兼鼻衄。此係肝火爍金。

北沙參(三錢) 玉竹(四錢) 桔梗(八分) 白芍(三錢) 生苡米(三錢) 天冬(一錢) 扁豆(三錢) 丹皮(一錢) 元參(一錢) 川貝(一錢) 竹茹(四分)

陳左 脈至左三部弦洪而大,曾吐血。今血雖止,咳逆不除,身熱不退,小溲短澀,所服疏解寒涼,未見其效。經曰:寒之止不寒,責其無水。

六味丸,加白芍(炒,一錢五分),北沙參(三錢),川貝(一錢),穭豆衣(二錢),白朮(炒,三錢),冬花(蜜炙,三錢),五味(三分),罌粟殼(一錢)。

宋右 久咳身熱無汗,脈見浮數。肺分之邪不清,氣亦不順。還宜疏解。

蘇葉(一錢) 杏仁(二錢) 廣皮(一錢) 香附(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 炙草(四分) 前胡(一錢) 荊芥(一錢) 生薑(一)

又 投疏解之藥,汗已得,嗽稍減,而氣還不順,痰不易出。擬金水六君加減,以培肺胃之陰,兼降其氣。

熟地(六錢) 當歸(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 炙草(四分) 芥子(一錢) 杏仁(一錢五分) 川貝(一錢) 玉竹(三錢) 前胡(八分) 香附(一錢) 姜(一)

葉左 肺為嬌臟而屬金,外主皮毛,最畏者火,又畏風寒。肺經有恙,風熱之中最忌行路為囑。

玉竹(四錢) 苡米(五錢) 廣皮(一錢) 扁豆(炒,三錢) 炙草(四分) 白芍(炒,一錢) 川貝(去心,一錢五分) 麥冬(三錢) 百合(二錢) 北沙參(三錢)

徐右 久咳痰咸,子母兩傷矣。當金水同治。

北沙參(三錢) 川貝(一錢五分) 麥冬(去心,二錢) 熟地(八錢) 海浮石(四錢) 百合(三錢)

元米煎湯代水。

蔣左 肺有伏寒感邪,則喘嗽頻發。

陳皮(一錢) 杏仁(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炙草(四分) 半夏(一錢) 前胡(一錢) 香附(一錢) 蘇子(一錢) 生薑(一) 豬牙皂(炙,一寸)

丁左 咳嗽起於受寒,從未得汗,近加發熱。議與疏解為主。

蘇葉(一錢五分) 荊芥(一錢) 前胡(一錢) 杏仁(二錢) 炙草(四分) 當歸(一錢五分)

木 肺胃風熱。

淡芩(二錢) 天花粉(二錢) 薄荷(一錢) 連翹(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元參(二錢) 桔梗(一錢) 銀花(三錢) 大貝(二錢)

管左 咳嗽起於冬令,時發時止,脈至沉細遲。肺有伏寒也。

炮姜(三分) 五味(三分) 二味同搗 杏仁(炒,二錢) 橘餅(二錢) 冬花(蜜炙,三錢)

周左 六脈沉細而遲,形瘦色青而暗,咳經年不止,此虛寒也。

補骨脂(炒,一錢) 熟附子(五分) 生薑(二) 桃肉(二)

姚左 嗽甚於下午初交,脈至浮弦而數,左關尤甚。究屬水虧陽旺。

六味湯,加麥冬、五味、川貝。

某右 久咳,形瘦納減。上損及中,已成損怯。

黨參(三錢) 當歸(二錢) 炙草(六分) 熟地(八錢) 冬朮(三錢) 款冬花(三錢) 懷藥(三錢) 苡米(三錢) 建蓮(三錢) 玉竹(四錢)

某左 肺氣不降,腎氣不納,金水六君合六合兼加減之法。

香附(一錢五分) 熟地(一兩) 當歸(二錢) 炙草(六分) 蘇子(一錢五分) 冬花(三錢) 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廣皮(一錢) 磨沉香(五匕)

某左 嗽起於暴,咽喉作癢,此時邪之風寒也。溫散為主。

蘇梗葉(一錢五分,一錢) 荊芥(一錢) 炙草(四分) 杏仁(二錢) 桔梗(八分) 姜(一) 蔥(一個)

廣皮(鹽水炒,二錢) 製半夏(二錢) 芥子(炒,一錢五分) 蘇子(炒一錢五分) 枇杷葉(二錢) 荸薺(四) 海蟄(一兩) 竹葉(十片) 蘆根(一兩) 雪梨(一兩) 浮石(三錢)

轉方 洋參(三錢) 半夏(二錢) 覆花(二錢) 茯苓(二錢) 炙草(二分) 芥子(炒,一錢) 赭石(四錢) 荸薺(四) 海蟄(一兩) 枇杷葉(三錢)

杜左 脈至左寸關滑數,右半結核不一。此肺胃痰火,為此咳而胸次不寬也。

煅牡蠣(四錢) 廣皮(一錢) 枯草(一錢五分) 花粉(一錢五分) 川貝(一錢五分) 淡芩(一錢) 元參(三錢) 牛蒡子(二錢) 芥子(一錢) 香附(一錢) 蘇子(一錢) 荸薺(四) 竹油(十匕)

肺為相傳之官,為宗氣之海,為清虛之臟,全賴中土之所生,腎命之持,衛氣之所以司。蓋肺主毛皮而居上焦,主降主納,一有所感則潛降之機失職,氣逆上衝,咳逆之由,從此而起矣。當此之際,宜徹去其邪,肺得清肅之令,氣機潛納,而咳逆自平矣。若失治留邪,咳逆日甚,肺氣日傷。蓋肺與脾為子母之臟,子傷必告其母脾臟受損,便泄納少之病,所由起也。夫肺與腎亦屬子母相生之本,肺虛則金不能生水,腎經因此而日虧,遺精便濁之恙所由來,久則為勞為損,以致形瘦肌消,內熱惡食諸症,無不畢備焉。此因外感而傷者也,有內因而致者,或由拂鬱而木火刑金者,或由心緒不適而君火上逆者,或系房中欲事不節而相火妄動者,或因腎真不固而不主納氣者,或因脾衰而土不生金者,或本體津涸而金肺不寧者。總之皆由正氣不固,不司藏納,氣逆上犯而致也。非惟五臟皆有咳症,而六腑亦能致之,凡六腑因多由乎臟也。而胃咳則嘔逆,膽咳則口苦,大腸咳則遺尿,小腸咳則失氣,膀胱咳則遺溺,三焦咳則腹滿。種種咳症,雖有臟腑之殊,總之其因則有二焉,非外感則內傷。然則為勞損,其至則一也。閱先生之治症,土虛者以四君,腎虛者以六味,肺虛者以生脈,氣血虧者以養營,肺胃兩虛者以固本,木火刑金者清金以平木,土不生金者培土以生金,心陽亢逆者益心以養金,金不生水者補氣以生精,水不藏納者補精以化氣。當認其原委,隨其機勢而治之,觀者勿謂其法不詳而忽之也。

上下血

徐左 先吐血,又便血,今雖血止,咳嗽不已,肛旁患瘍成漏,上下交損,能勿勞節欲,服藥則效,否則無功。治下以六味丸,清晨服四五錢,淡鹽湯送;治上以補中益氣湯,晚間服,此立齋法。

升麻(三分) 柴胡(醋炒,三分) 黨參(三錢) 炙草(五分) 冬朮(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黃耆(六錢) 當歸(三錢) 槐角(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五味(十粒) 血餘(一錢) 銀花(炒,二錢) 百合(二錢) 苡米(四錢)

張左 血不歸經,上溢下出,今雖止,須要小心。

六味湯,加麥冬(一錢),女貞子(一錢),旱蓮草(一錢),側柏葉(一錢五分),車前草根(二錢)。

張左 夏秋失血之後,體氣未能復原。今又見紅,脈至左關尺細弱,頻見夢遺,此肝腎之陰虧也。右關見浮大,時而牙齦腫脹,便堅帶紅,此屬肺胃有火。擬用四陰煎,以清上實下。

生熟地(八錢) 麥冬(一錢五分) 川槲(三錢) 甘草(三分) 沙參(三錢) 茯苓(一錢) 知母(炒,五錢) 穭豆衣(三錢) 元參(一錢) 丹皮(一錢) 扁豆(二錢) 參三七(一錢) 加百合(三錢) 川貝(一錢五分) 側柏葉(一錢)

陳左 咳血便血,因傷而致。今便血已愈,咳嗽未止,凡有傷起見,久而血不止者,必有停瘀,非比情志之血,只要培補。用擬行中帶補法。

白及(二錢) 金毛脊(四錢) 續斷(二錢) 杜仲(四錢) 骨碎補(四錢) 荊芥炭(一錢) 杏仁(一錢五分) 桃仁泥(一錢五分) 紅花(四分) 藕節(一個) 陳棕(炙,一錢)

五劑後,去桃仁、杏仁、紅花,加桃肉(二個),苡米(炒,三錢)。

孫左 陽絡陰絡兩傷,血溢於上為嘔吐,溢於下為便血。脈至右寸關軟弱,左關尺細數。當氣血兼調。

洋參(一錢) 黃耆(六錢) 當歸(二錢) 生地(一兩) 丹皮(一錢五分) 荊芥炭(一錢) 女貞子(一錢五分) 白芍(炒,一錢) 山藥(三錢) 陳皮(一錢) 三七(一錢) 旱蓮草(一錢五分) 加竹茹(一錢) 藕節(三個)

又 肺腎兩傷,喘急不能下臥,更兼脈數無情,此血後所大忌,症屬重險。用擬貞元以納腎氣,生脈以固肺氣,早晚進之有效,可以許痊。

洋參(三錢) 黃耆(六錢) 沙參(三錢) 川貝(一錢) 麥冬(二錢) 五味(五分)

又 當歸(一錢五分) 炙草(五分) 浮麥(炒,二錢) 牛膝(炒,一錢五分) 生地(一兩)

邊左 便血於前,咳血於後,繼見成盆而沖。當清肺腎。

黃芩(二錢) 生地(一兩) 荊芥(炒,一錢) 三七(一錢) 竹茹(一錢) 藕節(二個)

張左 體質虛寒,喜吃辛辣則適,未免太過,久而增氣,胃有積熱,以致失血便紅,屢發屢止,多年不愈。今面色痿黃,脈至右三部細弱無力而帶數,右關獨見數大,血固虧矣。第陽明之積熱不清,燥溫辛烈之品,在所當禁,即如參、耆、歸、術,雖屬血症收功之藥,而於氣分有火者,未免有助陽之弊。至苦寒之藥,又非久病陰虧所宜。商以育陰制陽,甘寒治大熱一法,庶無虛虛實實之慮。

六味丸,去山萸,加鮮石斛、白芍、淡芩、竹茹、蘆根、綠豆。

又 因積熱而動血,去血過多則陰虧,陰虧則火旺,自投育陰制陽,甘寒治大熱一法,血已止,而脈右關較前略小,惟數不減,此即陰虧火旺之據。至於便溏、晨泄、吐酸,亦有因郁不泄而致者。然久病之軀,全藉後天能納能運,目下立方,只要育陰配陽,亦血症善治之一法。

六味丸,加炒白芍(一錢),北沙參(三錢),石斛(三錢),穭豆衣(二錢),銀花(炒,二錢),川貝(二錢),廣皮(一錢),竹茹(炒,八分),生穀芽(二錢)。

許童 嘔血於上,便血於下,面色無神,脈來虛軟,微微發熱,納穀不多,雖有宿傷,而血已去,脈色兩虧。宗先賢血症以胃藥收功。切忌見血用涼,再伐其生生之氣。

黨參(三錢) 冬朮(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炙草(四分) 當歸(二錢) 參七(沖,一錢) 陳棕(一錢)

又 脾胃稍起,血後宜養。至於誦讀,最易耗氣動火,火動血溢,難免不發。復且靜養百天,氣血充足,用功未遲,否則非第無益,而有害。

炒黨參(三錢) 炒冬朮(三錢) 炒扁豆(三錢) 炒當歸(二錢) 金毛脊(二錢) 穀芽(炒,一錢五分) 廣皮(五分) 陳棕(炙,一錢) 竹茹(四分) 藕節(一個)

又 脾胃日醒,血亦止矣,從此小心調養,可以漸漸復原。

黨參(四兩) 冬朮(三兩) 扁豆(三兩) 雲苓(三兩) 炙草(一兩) 熟地(四兩) 當歸(二兩) 丹皮(二兩) 麥冬(二兩) 川斷(一兩五錢) 廣皮(一兩) 楂肉(二兩)

上藥,共為細末,棗肉為丸。每服三四錢。

章左 病有因虛致痛者,其病在本。有因病致虛者,其病在標。此病因辛辣太過,胃家增氣積熱,邪火徹上徹下,血或見口,或見便,反覺適意,乃積熱為患無疑。此屬因病之虛,前方非不應效,加減還可再投。

生地(一兩) 丹皮(二錢)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沙參(五錢) 廣皮(一錢五分) 銀花(三錢) 穀芽(二錢) 竹茹(一錢) 蘆根(一兩) 綠豆(五錢) 懷藥(三錢)

劉 嘔血於上,便血於下,多至成碗盈盆。今發熱不退,脈至浮弦數大,右關與尺更甚,舌苔滿黑。症屬肌軀過勞,受風受熱,所謂內傷而兼外感。論症論脈,忌疑不一,險重症也。兩三日內,脈靜身涼,或有可望之機,否則難挽。

生地(一兩) 荊芥炭(二錢) 參七(沖,一錢) 竹茹(一錢) 鉤鉤(三錢)

又方 生洋參(五錢) 炒丹皮(一錢五分) 元參(一錢) 晚服

又 脈至數大減去四五,身熱亦去二三,血幸而止,但舌黑如昨。邪熱猶戀於營分,未可恃以無恐。

生地(二兩) 荊芥炭(一錢) 生洋參(五錢) 丹皮(炒,二錢) 連翹(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銀花(三錢) 車前(炒,一錢) 竹茹(一錢) 竹心(一錢) 蘆根(一兩) 燈心(一丈)

又 左手脈象已見和平,惟右手未能全退,舌黑亦能稍減,前方略為增減再投。但人事須極宜小心,自得漸漸生機來復。

原方,加炒扁豆(三錢)、竹葉(五分),減丹皮(一錢),連翹(一錢)。

章左 脈至兩關弦數,左細弱,吞酸傷酸,無非肝脾二經之火。便血吐血,乃是陰陽兩絡俱傷。且清肝胃之火,續商填補可也。

竹茹(炒,一錢) 鮮車前根鬚(二錢) 川連(三分) 荷蒂(炒,二枚) 藕節(二個) 廣皮(八分) 扁豆(炒,二錢) 荊芥炭(一錢)

又接服 生地(一兩) 真懷藥(炒,八錢) 丹皮(炒。一錢) 廣皮(炒,八分) 荊芥炭(一錢) 竹茹(一錢) 地榆炭(一錢) 側柏葉(炒,一錢) 糯稻根鬚(三錢)

如此方服之平穩,可加炙熟地(五錢),砂仁(一錢),活水蘆根(四錢)。

又 肺胃總有積熱,血雖止而咳嗽痰多。且清肺胃。

北沙參(五錢) 玉竹(炒,八錢) 知母(炒,一錢) 川貝(二錢) 廣皮(炒,一錢) 苡米(炒,一兩) 白及(一錢) 懷藥(炒,一兩) 白芍(炒,一錢五分) 竹茹(炒,五分) 淡芩(一錢)

許左 血既嘔於上,而又便血於下,全仗胃氣無傷。今挽回真元,於極虛之體,豈不難哉?

黨參炭(四錢) 醋炒當歸(二錢) 炒懷藥(五錢) 白芍炭(一錢) 冬朮炭(三錢) 炙杜仲(四錢) 元米炒綿耆(六錢) 竹茹(六分) 炙熟地(一兩) 荊芥炭(一錢) 炙蓮殼(一錢) 參七(一錢五分)

遺精

錢左 去年重病未痊,今見頻頻夢遺,左脅下結瘕形堅,肝脾腎三臟無一不虧。擬五福飲加味,緩調之。

黨參(三錢) 當歸(三錢) 熟地(六錢) 冬朮(二錢) 炙草(三分) 砂仁(四分) 水紅花子(三錢)

章左 精關不固。

熟地(八錢) 萸肉(三錢) 懷藥(炒,四錢) 杞子(三錢) 茯苓(二錢) 洋參(三錢) 煅牡蠣(五錢) 建蓮(炒,一兩)

又丸方 煅龍骨(一兩) 蓮鬚(四兩) 芡實(炒,四兩) 金櫻子(四兩) 五味(二兩) 煉蜜為丸。

又方 菟絲子(一兩) 韭菜子(一兩) 五味子(一兩) 五倍子(一兩) 茯苓(一兩)

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

趙左 精時自下,擬澀以固脫法。

黨參(五錢) 熟地(八錢) 杜仲(鹽水炒,六錢) 萸肉(二錢) 蓮鬚(三錢) 煅牡蠣(三錢) 龍骨(煅,三錢) 韭菜子(三錢)

陳左 濕熱下注,致遺。

滑石塊(三錢) 生草梢(五分) 通草(一錢) 萆薢(二錢) 烏藥(七分) 赤苓(二錢) 蓮子清心(二錢) 五劑

又 接方中,生地(四錢) 山藥(三錢)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 蓮鬚(二錢)

吳左 白濁數年不止,小溲時而不禁。固澀腎真。

熟地(一兩) 萸肉(三錢) 丹皮(一錢) 茯苓(二錢) 山藥(四錢) 益智仁(一錢) 建蓮(一兩) 煅牡蠣(五錢)

某左 精滑於下,血溢於上,肩背怯寒,六脈細澀。此屬陰陽兩虧,理宜溫補,但時交夏令,陽氣發越,向來桂附多在禁例。商以甘平同攝一法。

馬料豆(四錢) 藕節(二) 黃耆(六錢) 當歸(二錢) 熟地(一兩) 黨參(五錢) 山藥(五錢) 白芍(一錢五分) 紅棗(三)

秦左 遺泄見紅,內腰痛,納少面黃,脈至右寸關細弱,兩尺更甚,左關帶弦。症屬脾肺氣弱,肝腎陰虧。

黨參 冬朮 山藥 芡實 熟地 萸肉 杜仲 炙草 白芍 荊芥

某左 吐血兼以夢遺,精血兩虧。擬與五福飲加減為治。

洋參(二錢) 冬朮(二錢) 山藥(二錢) 熟地(六錢) 丹皮(一錢) 丹參(二錢) 煅牡蠣(五錢) 蓮鬚(二錢)

某左 因精損氣。

潞黨(四錢) 山藥(五錢) 芡實(五錢) 棗仁(三錢) 冬朮(炒,三錢) 炙草(五分) 杜仲(五錢) 牡蠣(煅,五錢) 蓮鬚(三錢) 金櫻子(三錢)

陸左 遺精於下,血咳於上。宜肺腎兼調。

炙熟地(一兩) 荊芥炭(一錢) 玉竹(炒,六錢) 川貝(一錢五分) 紅花(三分) 白及(二錢) 參三七(沖,一錢)

毛左 血見於上,精遺於下。心腎兩虧。

生熟地(八錢,四錢) 當歸炭(一錢五分) 炙草(八分) 蓮鬚(三錢) 芡實(三錢) 紅棗(五) 大紅山茶花(一朵) 洋參(一錢) 藕節(三)

岑左 陽絡有傷,精關不固。六味,去澤瀉,加潛攝之品,可以久投。

六味丸,加蓮鬚(三錢)、紅帽幃(一錢)、煅牡蠣(四錢)、建蓮(炒,三錢)、穭豆衣(二錢)、大紅山茶花(一朵),去澤瀉。

王左 納少,痰多,夢遺,便後帶血。擬仲純脾腎雙補法。

黨參(三錢) 冬朮(三錢) 茯苓(二錢) 炙草(五分)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熟地(五錢) 歸參(三錢) 炮薑炭(五錢) 川斷(一錢五分) 建蓮(三錢) 穀芽(三錢)

殷左 誦讀傷氣,遺泄傷精。用擬兩儀,以培脾腎。

黨參(炒,五錢) 熟地(一兩) 白蜜(三匕) 煅牡蠣(四錢) 廣皮(一錢五分) 生熟砂仁(六分)

宋左 赤色見於顴,右脈數甚於左關,無夢而遺。精關不固,肝陽無制,腎水有虧也。急急調理無誤,還可有為。如再有因循,恐成棘手。

生熟地(一兩) 沙苑子(三錢) 北沙參(三錢) 萸肉(二錢) 懷藥(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炒白芍(一錢) 芡實(四錢) 煅牡蠣(五錢) 黑山梔仁(二錢) 丹皮(炒,一錢) 蓮心(帶心,三錢)

吳左 夢遺傷腎,力作傷脾,兼受時邪發熱,舌光無苔,面色黧黑,納穀不思,足膝無力。外內兩傷,失於早治,重險亟矣。商育陰扶正,佐以輕疏泄邪。

玉竹(四錢) 北沙參(三錢) 麥冬(一錢) 白薇(一錢) 生地(六錢) 懷藥(四錢) 丹皮(一錢五分) 川槲(三錢) 薄荷(一錢) 青桑葉(二)

又 熱勢稍減,脈亦略平,前方有效,加重再投。

玉竹(四錢) 生地(八錢) 懷藥(五錢) 白芍(一錢) 扁豆(五錢) 炙草(五分) 廣皮(八分) 神麯(四分) 竹茹(三分) 桑葉(一片)

徐左 夢遺多年,近因精滑,而面色少華,便後見血,時發乾咳,脈形左細而數,尺部尤虛,右關浮大,不任重按。陰陽兩傷,精失固而血失統。擬扶元攝納法。

熟地(一兩) 丹皮炭(一錢) 萸肉(三錢) 懷藥(八錢) 茯苓(一錢五分) 芡實(四錢) 甘草(三分) 麥冬(三錢) 煅牡蠣(五錢) 川斷(三錢) 杜仲(鹽水炒,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金櫻子(三錢) 蓮鬚(三錢)

大瘧

榮左 大瘧傷脾,六脈細弱,胸腹滿悶。法宜培土,兼以溫中。

茅朮(炒,七分) 當歸(三錢) 茯苓皮(四錢) 桂枝皮(一錢五分) 蔻仁(二) 生熟穀芽(三錢) 姜(二) 棗(一)

又 六脈空細無力,胸悶不寬,納食作脹,大瘧傷脾之陽,健運失職。此屬虛痞,法當塞因塞用。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黨參(三錢) 黃耆(六錢) 當歸(四錢) 冬朮(炒,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炙草(二分) 茯苓(三錢) 枳殼(一錢) 澤瀉(一錢) 肉桂(三分) 懷膝(炒,三錢) 熟附(三分) 厚朴(五分) 生熟芽(四錢) 姜(一) 棗(一) 半硫丸(一兩) 每日清晨服(二錢)

又 大小便俱能通利,氣化皆由溫補得力。

前方,加茯苓(三錢),去桂、附。

顧左 大瘧久咳,寒客肺中,脈至沉細。主以溫疏。

叭杏仁 半夏 陳皮 蔻仁 冬朮制 制首烏 當歸 炙甘草 前胡 紫蘇 姜 棗

史左 大瘧晚來,氣血兩傷。

炙草(六分) 柴胡(三分) 升麻(三分) 川芎(八分) 冬朮(炒,三錢) 陳皮(一錢) 山藥(三錢) 黨參(炒,三錢) 草果(六分) 知母(一錢) 神麯(一錢) 姜(一) 棗(一)

某左 大瘧寒熱俱重,質又薄弱。宜補托之中,兼以透解。

柴胡 當歸 黨參 半夏 冬朮 神麯 川貝 草果 知母 陳皮 炙草 生熟穀芽 姜 棗

趙左 外瘍之後,又患大瘧。今瘧雖止,稍為辛苦則發熱,六脈軟弱。用擬五福飲加減,以培氣血。

熟地(八錢) 冬朮(三錢) 炙草(六分) 姜 黨參(四錢) 當歸(二錢) 杜仲(五錢) 棗

某 大瘧晚來,邪在三陰營分,飲食不貪,脾胃亦傷矣。

柴胡(四分)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 茅朮(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炙草(四分) 草果(四分) 知母(一錢) 黨參(二錢) 生薑(一) 大棗

徐左 大瘧,胸次連背不適,太陰濕痰不清。

黨參(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冬朮(二錢) 炙草(六分) 製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姜(一) 棗(一)

王右 大瘧,胸脘不適。當理脾土,六君、小柴胡飲。

黨參(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冬朮(二錢) 炙草(三分)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當歸(二錢) 草果(煨,六分) 知母(一錢) 柴胡(四分) 神麯(炒,一錢) 姜(一) 棗(一)

安左 大瘧後失調,氣血兩傷,或眩暈腰痛,徹夜不寐。

洋參(二錢) 棗仁(五錢) 茯苓(三錢) 川芎(一錢) 當歸(三錢) 熟地(八錢) 白芍(一錢五分) 天麻(一錢) 制首烏(四錢) 甘菊(炒,一錢)

錢右 大瘧後,失血於上,經水不行。今血雖止,必得下行,庶不復發。

川芎(五分) 懷膝(二錢) 生熟川斷(三錢) 紅花(三分) 熟地(六錢) 冬朮(炒,三錢) 當歸(炒,三錢) 白芍(一錢) 香附(一錢五分) 丹參(三錢) 楂肉(一錢五分) 焦穀芽(三錢)

許左 大瘧晚來,三日兩至,納穀甚少。此不但寒入三陰,脾胃氣血,俱已虧損。法當補中兼疏。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黨參(三錢) 熟地(六錢) 冬朮(炒,二錢) 當歸(三錢) 半夏(炒,一錢) 知母(薑汁炒,一錢) 草果(五分) 炙草(五分) 制首烏(四錢) 穀芽(炒,二錢) 生薑(二) 棗(二)

張左 瘧犯三陰,六脈細澀滯數,兩尺尤甚,細為血少,澀主精傷,形瘦谷減,脾胃弱也。熱來神識模糊,夜臥紛紜多夢,乃心氣不足,肝血有虧,所謂神不守舍。頻見夢遺,痰涎味鹽,此屬腎真不固,水氣上泛。種種見症,無非虛象,即有客邪,焉敢攻擊。況脈不浮弦,亦無散理,數而不大,亦無清理。寒輕熱重,便堅溲短,面赤舌白而紅,俱屬陰虧見症。並無陽衰可據,桂附亦不可用。擬調氣血之中,佐以醒胃理脾之品。

山藥(三錢) 茯神(一錢) 棗仁(三錢) 川槲(三錢) 芡實(三錢) 玉竹(五錢) 川貝(一錢) 扁豆(炒,三錢) 冬朮(三錢) 炙草(五分) 黨參(四錢) 制首烏(五錢) 生熟芽(三錢)

此方,十劑後即獲大效。

盛左 脾為四臟資生之本,水穀為後天養生之源,胃氣不醒而納少,脾氣衰弱而濕踞,致成大瘧,呃逆之來,小溲短少,無非中陽式微,氣不順行,司化失職。補火生土,乃一定方法。

黨參(三錢) 冬朮(三錢) 陳皮(一錢) 茯苓(二錢) 半夏(一錢) 黃耆(六錢) 炮姜(八分) 蔻仁(三) 遠志(七分) 蘇梗(二錢)

施右 胃有積飲,停痰營分,亦為停寒,致成大瘧。

茅朮(炒,一錢) 半夏(一錢) 枳殼(炒,八分) 廣皮(一錢) 檳榔(一錢) 秦艽(二錢) 白朮(二錢) 當歸(二錢) 炙草(四分) 穀芽(炒,三錢) 姜(二) 棗(二)

又 大瘧晚來,營分之邪還未清徹。以扶正之中,加驅逐之品。

柴胡(六分) 半夏(二錢) 黨參(三錢) 制首烏(五錢) 冬朮(炒,三錢) 神麯(炒,一錢) 當歸(三錢) 草果(煨,一錢) 廣皮(一錢) 炙草(三分) 姜(二) 棗(二)

華左 大瘧痊而邪未盡,今寒熱日來,此轉重就輕。以正柴胡飲,加溫通之品,以徹余邪。

柴胡 防風 陳皮 炙草 桂枝 草果仁 姜 棗

何左 大瘧熱甚於夜,邪在三陰,能轉入陽分,可望其漸漸減輕。今見脈來無力而帶數,議以調和氣血之品,佐以醒脾醒胃,兼以透解為治。

黨參(四錢) 冬朮(五錢) 當歸(酒炒,三錢) 廣皮(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 柴胡(四分) 蔻仁(八分) 穀芽(五錢) 綿耆(六錢) 炙草(四分) 制首烏(一錢) 姜(二) 棗(二)

許右 久瘧傷脾,面無華色,六脈軟弱。用擬陳半六君,加味治之。

六君子湯,加柴胡(三分),制首烏(四錢),知母(一錢),麥冬(一錢),姜(二),棗(二)。

某左 大瘧多年,繼又連年失血,且有夢遺之恙,精氣血焉有不傷者,此發熱神倦之所必致也。幸而胃口未壞,大便未溏,氣未短促,果能保養,耐心調治,猶可挽回。

黃耆(六錢) 冬朮(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茯神(二錢) 炙草(四分) 黨參(三錢) 棗仁(三錢) 女珍(一錢五分) 熟地(八錢) 冬花(三錢) 牡蠣(煅,四錢) 百合(二錢) 地骨皮(二錢) 北沙參(三錢) 旱蓮草(一錢五分)

便血

徐左 嗜飲積熱,努力傷絡,便血不已,脈至左三部細弱,右三部沉分,按之有力。陰分固傷,而腸胃之熱毒究未清解,不獨右脈有據,而小溲熱痛,此其徵也。用擬育陰清泄法。

生地(一兩) 懷藥(八錢) 扁豆(一兩一錢) 丹皮(一錢) 參七(一錢) 荊芥炭(一錢) 洋參(三錢) 葛花(一錢) 竹茹(一錢) 藕(二兩) 綠豆 荷葉(一張)

曹左 糞後見紅,日夜八九次,或十餘次,肛門氣注下墜似脹。此肝脾不藏不運,氣虛下陷也,須防腹滿之變。下者舉之,脫者固之。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黨參(三錢) 冬朮(三錢) 山藥(三錢) 熟地(四錢) 白芍(炒,二錢) 當歸(一錢五分) 炙草(六分) 五味子(三分) 赤石脂(三錢) 煅牡蠣(三錢) 焦穀芽(三錢)

楊左 便血,脈至右大於左,腸胃濕不清。

荊芥炭(一錢) 側柏葉(二錢) 苡米(炒,一兩) 地榆炭(二錢) 條芩(一錢) 炒槐米(三錢) 茅朮(一錢) 玉竹(炒,四錢) 防風(一錢)

史右 上升之氣,多屬於肝,良由病後失調,又經便血,肝木之橫,水不足以涵之。

白芍(炒,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香附(炒,一錢) 石決明(四錢) 川玉金(七分) 川貝(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丹參(三錢) 降香(三分)

周左 便血便溏,肝脾腎虧矣。

茅朮(炒,一錢) 熟地(炙,六錢) 白芍(炒,一錢) 炮薑炭(六分) 土艾葉(炒,一錢五分) 烏梅炭(一個) 五倍子炭(一錢) 荊芥炭(一錢) 山藥(炒,三錢)

蔣左 便溏便血,脈弱面黃。脾失統,肝失藏。

白朮(炒,三錢) 白芍(炒,三錢) 炙草(一錢) 山藥(一兩) 神麯(炒,一錢) 炮姜(六分) 熟地炭(五錢) 艾炭(六分) 五味炭(五分) 烏梅炭(三) 黨參(四錢)

某 肝腎虧損,便血,腹痛,氣逆,脈至細澀沉遲。胃關煎,加味治之。

熟地(一兩) 吳萸(三分) 冬朮(三錢) 山藥(八錢) 炙草(五分) 白芍(炒,一錢) 當歸(土炒,一錢五分) 炮姜(一錢) 杞子(二錢) 杜仲(五錢) 烏梅(一個) 蘆巴(炙,三錢)

周左 勞力受傷,步履不健,繼見便血,色帶紫暗。不可再以勞動。

川斷(二錢) 牛膝(一錢) 當歸(二錢) 狗脊(炒,二錢) 冬朮(二錢) 杜仲(三錢) 棕炭(三錢)

許左 便血少腹痛,當從肝脾腎治之。

生熟地(四錢) 炮姜(一個) 榆炭(一錢五分) 烏梅炭(一個) 白芍(炒,一錢五分) 炙草炭(六分) 當歸炭(二錢) 荊芥炭(一錢) 丹皮炭(一錢) 木耳炭(一錢)

吳左 見血便溏,脈至左細右大,時而身熱。黑歸脾加減。

黃耆(四錢) 黨參(三錢) 懷藥(三錢) 炙草炭(五分) 冬朮(炒,二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荊芥炭(一錢) 建蓮(炒,一兩)

章左 質本肝腎陰虧,大腸火燥,肛痔便紅,時發時止,秋夏之變,又感暑風,為熱重寒輕之瘧。皆因不能節養,屢發屢止,新邪觸動舊恙,以至便血,成碗盈盆。今脈見細數而弦,右關更甚,大便血雖止,而見溏薄,肝用日強,脾體日弱矣。幸而胃氣頗醒,乃是生機。用壯水清金,培土而木自平矣。

北參(四錢) 麥冬(一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生地(八錢) 山藥(二錢) 防風(一錢) 穀芽(一錢五分) 川貝(一錢) 穭豆衣(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神麯(炒,一錢) 竹茹(八分)

吳左 便血多年,血多則汗多,腸鳴谷減,脈至左弦數。肝腎之陰大虧,脾胃之氣亦弱。

穭豆衣(三錢) 山茶花(一朵) 熟地(一兩) 山藥(一兩) 丹皮(一錢) 萸肉(二錢) 澤瀉(一錢) 炒白芍(二錢) 女貞子(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五分)

陸左 便血,手足生瘡,浸淫濕爛。先以培土法祛風滲濕治之,續商補劑可也。

防風(一錢) 荊芥(炒,一錢) 苡仁(八錢) 銀花(三錢) 當歸(炒,三錢) 赤苓(二錢) 茅朮(一錢) 黃耆(三錢) 紅棗(一個) 桑枝(三錢)

周左 旬前便難見紅,繼發蒸熱,脊背更甚,腰中大痛,納穀不旺,脈至右弱左弦。此脾失統,肝失藏。擬木土並調。

黃耆(六錢) 熟地(炙,八錢) 川斷(二錢) 炙草炭(五分) 潞黨(三錢) 歸身(二錢) 陳皮(一錢) 杜仲(三錢) 茯苓(二錢) 地榆炭(一錢) 烏梅(一錢)

某 血見便後,所為遠血。當兼肺治。

鮮石榴子(五錢) 荷葉(五錢) 苡米(炒,八錢) 當歸(三錢) 五味(十) 炙草(六分) 生地(五錢) 丹皮(一錢) 黃芩(一錢) 側柏葉(三錢)

某 便後見血,脈至軟弱,氣血兩虧。當營衛兼補為主。

洋參(三錢) 綿耆(六錢) 冬朮(三錢) 熟地(八錢) 當歸(二錢) 炙草(三分) 荷葉(炒,三錢) 五倍子(一錢)

汪 耳聾面黑,責在腎也。指甲青暗,責在肝也。大便色如豬肝,不思納穀,土虛則水來侮之,肝旺則脾受剋制,脈至細數無情,均屬三陰虧損。理陰加疏泄。

制熟地(八錢) 當歸(炒,二錢) 懷藥(炒,四錢) 炙草炭(五分) 荊芥炭(一錢) 生熟穀芽(三錢) 獨活(六分)

某 便血不止。

茅朮炭(一錢) 當歸炭(二錢) 地榆炭(一錢) 熟地炭(六錢) 薑炭(四分) 槐米炭(二錢) 紅曲炭(一錢) 炒苡米(三錢) 荷葉蒂(炒,二個)

錢左 素有便血,去秋又見咳嗽發熱。三月來,熱不已,咳不減,亦脈弦數無神,力乏神倦而畏寒。陰陽俱虧,脾肺兩傷,乃下損及上之重險症也。

黑歸脾湯,加薑炭、元米、麥冬、五味、白芍、山藥,去遠志、木香。

丁右 脈至細數便紅,此血分有熱。

丹參(炒,三錢) 熟地(四錢) 當歸(二錢) 條苓(五分) 扁豆(炒,二錢) 丹皮(炒,一錢) 川斛(三錢) 穭皮(炒,二錢) 紅曲(炒,一錢) 竹茹(炒,五分)

馬右 頭痛,時作時止,時常便紅,脈至細弱,此血虛所致。宜養營陰。

熟地(四錢) 川芎(八分) 白芍(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桑葉(二) 砂仁(三分)

王左 便紅已久,脾胃納穀不旺,當培中土。

扁豆(炒,三分) 山藥(炒,三錢) 冬朮(炒,三錢) 炙熟地(四錢) 穀芽(炒,三錢) 荷葉(炒,一錢)

侯左 脈至重按無力,右手微弱弦,便溏見紅,經年不愈。經云,血出於糞後者,屬肝脾,名遠血。

歸脾湯,加棗仁、地榆、白芍、杜仲、棕炭、荷葉(炒)。

蔣 兩脅脹痛,便時見紅,肛門腫痛。此屬肝脾失統失藏,兼有濕熱。先為清邪,續投培固。

地榆炭(二錢) 槐米(炒,一錢五分) 銀花(三錢) 神麯(炒,一錢) 荊芥(炒,一錢五分) 桔梗(一錢) 枳殼(炒,一錢) 炙草(五分) 白芍(炒,一錢五分) 側柏葉(二錢) 鮮艾(二錢) 荷葉(二錢)

毛左 便血兩月,陰分已虧而肛門重墜,少腹作痛。氣分不能調達。

桔梗(一錢) 荊芥(一錢) 枳殼(一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炙草(五分) 當歸(二錢) 中生地(四錢) 防風(一錢) 神麯(炒,一錢) 山藥(三錢) 地榆(一錢五分) 銀花(三錢) 洋參(三錢) 穀芽(五錢) 荷葉(炒,一錢) 椿根白皮(炙,四錢)

陳左 肛門重墜,大便帶紅。此氣虛下陷,而不能攝血。陷者舉之。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黨參(五錢) 當歸(炒,二錢) 炙熟地(八錢) 冬朮(二錢) 炙龜板(四錢) 茯苓(二錢) 五味(三分) 烏梅炭(一個)

宗左 便血多年,宜以攝固。

茅朮(一錢) 當歸(炒,一錢) 熟地炭(六錢) 五味(炒,四分) 炙草(六分) 炮姜(八分) 黨參(炒,三錢) 椿根白皮(炒焦,四錢)

張左 勞力傷絡,脾腎有虧,便血如注。

茅朮炭(一錢) 熟地炭(五錢) 地榆炭(一錢) 槐米炭(一錢) 陳棕炭(一錢) 側柏葉炭(一錢)

張右 便血月餘,繼以腹脹便溏,臍凸足腫,脈至細弱而數。此係肝體弱而用強,脾土受克,失運失健,水反來侮使然,險症也。用擬三合湯法。

八珍湯,加大腹皮(一錢五分),川樸(七分),廣木香(五分),香附(二錢),焦曲(二錢),苡米(炒,五錢),車前子(二錢),杜赤豆(一兩),椒目(一錢)。

章 大腸濕火不清,時常便紅,脈至右寸關尺數大。亦屬實邪,年輕體壯,不妨直折。

條芩(一錢) 槐米(炒,三錢) 桔梗(五分) 地榆(炒,二錢) 銀花(炒,三錢) 丹皮(炒,一錢) 鮮地(四錢) 穭豆衣(三錢) 側柏葉(一錢)

癃閉

龔左 小溲不利,有因火閉,有因濕濁,有因於阻,有因肺氣不能通調,有陽衰不能司化,有因升降失職,有因腎不司開合。今年過七旬,脾肺之氣弱可知。而脈見左尺,似有若無,乃腎陽衰而不司開合之徵。法當滋其化源,培其根本,以補中益氣湯煎好,送服金匱腎氣丸,此立齋先生之法也。

黃耆(六錢) 冬朮(炒,一錢) 陳皮(一錢) 洋參(五錢)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當歸(一錢五分) 炙草(六分) 送金匱腎氣丸(六錢)

堵右 小溲不通一症,有氣虛不達,有腎真不司開合,有濕熱阻閉,有無陰則陽無化,有陽衰則氣化無權,有肺氣不能下行,有胎氣下墜壓於膀胱。今懷胎四五月,自覺胎元下壓,小便中有如火灼,上見口渴。似屬熱結癃閉,肺氣不能通調。宗此三門,立方。

升麻(四分) 洋參(四錢) 黃柏(炒,一錢) 知母(一錢) 麥冬(四錢) 黑梔(二錢) 車前子(四錢) 水牛瀝尿毛(一錢)

許左 上竅不通則下竅不利,嗽甚則小水痛而艱。顯系表邪客肺,氣機窒塞則膀胱不能輸化。

細蘇梗(二錢) 烏藥(一錢) 棗仁(二錢) 通草(一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滑石(三錢) 桔梗(一錢) 炒苡米(四錢) 車前子(二錢)

又 蘇梗(一錢) 烏藥(一錢) 杏仁(二錢) 茯苓(六錢) 升麻(八分) 肉桂(六分) 黨參(六錢)

周左 膀胱不利為癃。

萆薢(二錢) 海金沙(二錢) 青蓮(十粒) 條芩(一錢) 黑梔(一錢) 豬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赤苓(三錢) 陳皮(一錢) 通草(一錢) 烏藥(一錢)

某 痛則不通,且用通法。

懷牛膝(六錢) 甘草(三分) 鮮車前根(四錢) 蟋蟀(三隻) 麝香(沖,一分)

又 柴胡(三分) 當歸(三錢) 洋參(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萹蓄(三錢) 甘草(四分) 車前子(三錢)

華左 癃閉,有因於陽氣不化,有因於濕熱癃閉,有因於濁精阻竅,有因於正氣衰弱。今小水欲出不出,少腹脹痛,脈至數大有力,似屬濕熱居多。且宗輕可去實一法。

黑梔(一錢) 通草(二錢) 赤苓(五錢) 澤瀉(二錢) 甘草(五分) 滑石(三分) 菖蒲(四分) 鮮扁豆(一兩) 菊花根鬚(五錢)

宗左 舌黃脈軟,小水不利,此中二焦濕熱所蘊。

川通草(一錢) 赤苓(三兩) 半夏(一錢) 六一散(三錢) 黑梔(三分)

接方服 生冬朮(三兩) 杜仲(三錢) 赤苓(三兩) 山藥(炒,三兩) 苦參(一錢) 豬肚(一具)

磨末,為丸。清晨開水送服四五錢。

陳右 癃閉而至嘔惡,出汗,氣逆不能下臥,已泛及中上二焦,棘手極矣。而脈至細弱,右尺如無,口思飲冷,胸腹脹悶,偏寒偏熱不敢輕投,偏補偏攻亦末便擅用。勉商滑利,宣通氣分一法。

北沙參(三錢) 麥冬(三錢) 通草(一錢) 赤苓(三錢) 滑石(三錢) 冬葵子(三錢) 蘇梗(磨沖,一錢) 王不留行(三錢) 陳粟梗(二錢) 鮮車前草須(五錢) 鮮荷梗(三隻) 水牛瀝尿毛(十根) 鮮菊花根鬚(五錢)

又 小便雖能稍通,而大便閉結,四五日未更衣。今肛門下墜,腫脹不收,腹內攻撐失氣,泄水穢濁而熱,渴思冷飲,脈至交昨略為流利,右尺依然若無,惟右寸關稍為滑數。蓋肺與大腸相為表裡,以見症而論,究屬火閉。經曰有從症不從脈之例,此其近似。然峻攻之藥,亦不敢輕易擅投。先用更衣丸以通火腑,再商無陰則陽無以化之法以清膀胱。愚見如斯,未識當否。

黃柏(一錢) 知母(一錢) 桔梗(一錢) 川貝(八錢) 麥冬(三錢) 黑梔(一錢) 滑石(三錢) 茯苓(三錢) 通草(一錢) 枳實(八分) 澤瀉(一錢五分) 蔞仁(三錢) 元明粉(三錢) 紫菀茸(三錢) 老蘇梗(四錢) 鮮車前草根鬚(五錢) 鮮菊花根鬚(三錢) 鮮萹蓄(三兩)

又 昨投更衣丸後,連得大便,始而乾結,繼下溏薄稀水,胸腹已寬,小溲已通。今脈象左三部流利,右尺仍若有若無。據述脈象向來如是,可以不必為慮。惟右尺緩大未平,此余焰還未清楚。方宜輕靈清泄。

北沙參(三錢) 麥冬(三錢) 茯苓(四錢) 通草(一錢) 黑梔(一錢) 蘇梗(一錢) 荷梗(一尺) 鮮車前草根鬚(三錢) 鮮菊花根鬚(三錢) 燈心(五寸)

又 二便通利,脈亦和平。今神情懶倦者,病後之景象也。能調理小心,自然日愈一日。

洋參(一錢五分) 茯神(一錢五分) 生熟砂仁(六分) 香附(一錢) 通草(一錢) 麥冬(三錢) 丹參(三錢) 穀芽(生炒,二錢) 山梔(八分) 車前子(炒,一錢) 荷梗(五寸) 燈心(五寸)

某右 濕熱壅閉,小溲為之艱澀。

赤苓(三錢) 川通草(一錢) 車前子(三錢) 滑石(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豬苓(一錢五分) 黑梔(一錢) 蘇梗(三錢) 廣皮(二錢) 瞿麥(三錢) 燈心(五寸)

二便

陳左 二便不禁,乃腎氣不固。二便不爽,由腎氣不充。但由來已久,急切不易圖痊。前方獲效,宗此改作丸劑。

熟地(八兩) 萸肉(四兩) 丹皮(三兩) 山藥(四兩) 澤瀉(四兩) 茯苓(一兩) 洋參(三兩) 牛膝(三兩) 車前子(三兩) 沉香(八錢) 韭菜(三兩) 白果肉(二兩)

上藥,用豬脊髓二十條,飯上蒸,和藥為丸。每日清晨服四五錢。

某左 腎司二便,不爽乃神氣不充。

熟地(一兩) 萸肉(二兩) 丹皮(一錢) 山藥(三錢)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洋參(一錢五分) 車前子(一錢五分) 韭菜(二錢)

章左 氣弱則膀胱司化無權,腎虛則二便開合無主。

洋參(三錢) 熟地(六錢) 當歸(三錢) 茯苓(二錢) 車前(二錢) 通草(三分) 澤瀉(一錢) 穀芽(生炒,二錢)

陸左 濕熱下注,二便閉結。通之。

通草(二錢) 車前(一錢) 鮮萹蓄(五錢) 滑石(三錢) 瞿麥(三錢) 梔子(一錢) 大黃(二錢) 草梢(五分) 荷梗(一尺) 燈心(一團)

宗左 陽衰陰涸,谷阻便結,脈遲細而微。擬添薪續陽,溉水助潤法。

黨參(炒,四錢) 熟地(八錢) 熟附(八分) 製半夏(一錢五分) 炮姜(五分) 蔻仁(五分)

某 腎司二便,小水數而不禁。雖由傷陽起見,未必非腎氣無權。

熟地(六錢) 杜仲(五錢) 益智仁(五分) 骨碎補(一錢五分) 黨參(三錢) 紅豆(三錢)

卷三

周 臥則安,撐則痛,或在少腹,或攻胸肋,或連腰脊,或帶小便難。不定者氣也,炎上者火也。法當瀉肝,佐清金肺。

生熟延胡(二錢) 川楝子(二錢) 南沙參(四錢) 杜仲(三錢) 澤瀉(一錢) 焦茅朮(七分) 細青皮(八分) 黑梔(三分) 木香(三分)

梅 疝。

南沙參(二錢) 木香(四分) 當歸(三錢) 川楝子(三錢) 延胡(炒,二錢) 小茴香(炒,六分) 荔枝核(二錢) 橘核(炒,二錢)

又洗方 艾(一兩) 蔥(一兩) 紫蘇(一兩) 木香(一錢) 官桂(二錢)

上藥,煎濃。每日臥時熏洗,洗後隨即小解一次。

陳 腎子右大於左,厥陰經之氣分著寒。

荔枝連殼(四十九個),每個中入鹽少許,將黃泥裹置礱糠火內煨一宿,取出剖開,成炭者可用;再用煨木香(八錢),大茴香(一兩)。

上三味,共為末。將豬尿胞一個,煮爛,和藥末,搗丸。每日清晨,薑湯下三錢。

某 寒邪歸於厥陰,而成疝氣。

當歸(四錢) 小茴香(煎湯炒,一兩) 大茴香(二兩) 川楝子(三兩) 木香(五錢) 官桂(五錢) 荔枝核(二兩)

上,為末。用豬水胞二個,煮爛,為丸。薑湯下三錢。

某 腿內側中行而艱伸,腎子紅腫,呃逆頻頻,舌黃口渴。此係厥陰犯胃,倘若攻心,變端不測。

旋覆花(包,三錢) 半夏(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 吳茱萸(三分) 赤苓(四錢) 甘草(五分) 連翹(五錢) 赭石(五錢) 杉木梢(一兩) 檳榔(二錢) 洋參(二錢) 竹茹(一錢) 真橘葉(二錢)

吳 疝氣本系寒邪入於厥絡,近見攻衝作痛,嘔吐泄瀉者,乘脾犯胃也。

白芍(炒,二錢) 甘草炭(四分) 生熟砂仁(一錢) 製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白朮(炒,二錢) 防風(一錢) 車前子(二錢) 烏藥(炒,一錢) 焦神麯(一錢) 木香(炒,四分)

殷 睪丸腫脹,臥則入腹,行則下墜,所謂狐疝寒氣,濔入厥陰。

川楝子(炒,三兩) 小茴香(炒,四兩) 煨木香(一兩) 當歸(酒炒,五兩) 荔枝核(一兩) 枸杞子(三兩) 鹿角霜(一兩)

蜜丸。每日清晨,陳皮湯下。

又洗方 蛇床子 艾 紫蘇 小茴香(各一兩) 官桂(五錢)

朱 濕疝。

川斷(三錢) 川膝(一錢五分) 茅冬朮(炒,三錢) 烏藥(一錢) 木香(五分) 荔枝核(炒,一錢)

唐 寒入厥陰,氣因而降。

當歸(四兩,小茴香煎湯炒) 木香(煨,一兩) 杞子(炒,四兩) 泡姜(五錢) 川楝子(三兩)

上,為細末,蜜丸。開水下四五錢。

曹 厥陰之絡,循繞陰器,疝氣自篡際痛及少腹,犯胃便溏,舌白,脈來右關獨見弦象。擬溫通疏泄。

小茴香(一錢) 川楝子(炒,二錢) 茯苓(一錢) 青皮(一錢) 烏藥(一錢) 吳茱萸(四分) 木香(四分) 沉香(三分)

張 寒入厥陰,而成狐疝。

小茴香(炒,一錢) 吳茱萸(六分) 烏藥(六分) 青皮(一錢五分) 川楝子(二錢) 元胡索(二錢) 當歸(酒炒,五錢) 皮桂(八分) 赤苓(二錢)

余 厥陰之絡,環於陰器,偏於左者為崑崙,偏於右者為疝氣。今兩者都兼,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氣血俱病,用藥宜和,不可偏著。所最畏者,攻心之劇。幸脈象靜而不動,還可無妨,而於惱怒寒涼,均宜戒慎。

當歸(四錢) 枸杞子(三錢) 青皮(五錢) 吳茱萸(三分) 蘇梗(三錢) 元胡(二錢) 烏藥(二錢) 桃仁(一錢) 木香(四分) 紅帽幃(一錢) 降香(四分)

朱 寒入厥陰。

小茴香(一錢五分) 當歸(三錢) 烏藥(一錢五分) 川楝子(一錢五分) 元胡(一錢五分) 木香(四分) 吳茱萸(四分) 荔枝核(二錢)

楊 少腹痛連睪丸,脈至沉遲細弱。此寒邪犯於厥陰,衝犯中宮,作脹作嘔。治以平肝養胃。

吳萸(三分) 茯苓(四錢) 廣木香(四分) 小茴香(炒,七分) 荔枝核(二錢) 砂仁(薑汁炒,六分) 萊菔子(炒,三錢) 穀芽(三錢)

又 丹溪云,上升之氣多屬於肝。至於大便艱難,小便短赤,乃是營分不足。風木之橫逆,良由水不能涵木。以潤以通,投其所喜。

淡蓯蓉(三錢) 牛膝(鹽水炒,二錢) 黑芝麻(三錢) 柏子仁(一錢五分) 歸鬚(二錢) 川貝(四錢) 川楝子(炒,二錢) 延胡索(二錢)

又 以潤以通,宿垢得下,脹悶從此或可漸退。今當培土平木為治。

黨參(炒) 冬朮(炒) 茯苓 炙草 廣皮 焦神麯 生熟砂仁

僧 六淫之中,惟寒惟濕為最重,閉結中焦為痞,散於肌表,為骨節煩疼。擬用胃苓加減。

焦茅朮(一錢) 澤瀉(一錢) 赤苓(二錢) 桂枝皮(三分) 陳皮(一錢) 川樸(四分) 神麯(炒,一錢) 防風(一錢)

殷左 脈滑甚於右關,食後脘中似覺滿悶,夜不能臥。究由濕濁停痰,注於陽明,胃不和則臥不安也。

洋參(三錢) 半夏(一錢五分) 白朮(炒,二錢) 神麯(炒,一錢) 茯苓(二錢) 陳皮(一錢) 砂仁(八分) 當歸(三錢) 大麥仁(炒,四錢) 秫米(炒,三錢)

某左 土衰濕勝,一切見症,虧在脾土。土衰則肝木來侮,土衰則濕之害迭出矣。

防風(一錢) 半夏(炒,一錢) 焦白朮(三錢) 陳皮(一錢) 赤苓(二錢) 柴胡(三分) 苡米(三錢) 砂仁 芡實(炒,三錢) 生熟芽(四錢)

某 濕,有因脾不宣運者;有因腎氣衰弱,陽不能化濁,陰氾濫者。一宜培土,一宜補腎。又,有寒濕外侵者,濕熱內閉者。一宜溫通,一宜涼泄。此當分消,又有五臌,至末傳,俱變為水者,此屬敗症不治,亦要留心。此當脾胃合用。

黨參(六錢) 萊菔子(一錢) 茯苓(一兩) 肉桂(一分) 麥冬(一錢) 車前(四錢) 牛膝(炒,二錢)

另,用金匱腎氣丸(四錢),麥冬(一錢),煎湯,晨服。

虞右 閱所服方藥,散攻下得汗則解,俱不應手。今身熱不退,脈來弦數,左寸關尤甚,而脘痛徹心,上支左肋,不可著手,然按之中空,舌邊苔白,中心灰黑起刺。此屬濕遏熱伏,而兼木鬱,邪阻中焦,氣機無由升降,不通則痛也。內非實結,外非風寒,不得以傷寒六經論治。議與清泄疏利法。

川連(七分) 吳萸(三分) 黑梔(一錢) 赤苓(四錢) 川通草(一錢) 防風(一錢) 川金(七分) 元胡(一錢) 燈心(五尺) 菖蒲(三分)

又 上方,一劑而左寸數象大減;二劑六脈弦數,不若前之盛矣,惟脘痛不除。改用宣絡理氣法。

桔梗(一錢) 桃仁(一錢) 廣鬱金(一錢) 青皮(八分) 木香(三分) 穀芽(二錢) 竹葉(十張) 燈心(五寸) 元胡(一錢五分)

一劑而痛去,安睡一夜,清晨思食矣。

項左 濕鬱化火,舌苔灰黃,骨節煩痛,足膝尤甚,步履少力。治濕當以健脾為主,理氣為先。

四苓散,加廣皮、牛膝、防風、茵陳、桑枝(各五錢),桑節(一兩)。

秦左 土不勝濕,納穀減而不貪,兼感暑風,時而發熱,脘痛。擬用培土分消,芳香解渴。

製半夏(一錢) 廣皮(一錢) 砂仁(一錢) 小樸(七分) 焦茅朮(一錢) 赤苓(三錢) 滑石(二錢) 熟穀芽(二錢) 香茹(四分)

又 原方,加扁豆(三錢),蔻仁(二),茉莉花(十朵),去滑石、小樸、香茹。

腳氣

某右 右足遊火,內攻上逆,腿為壅腫,小溲艱澀,舌上焦乾,津液被灼。所嫌脈細模糊,陽症而見陰脈,症之所忌,用藥殊難。勉商從症而不從脈之例立方,但腳氣一門每有攻心之變,不可不慮。

銀花(一兩) 黑梔(一錢) 翹心(三錢) 丹皮(一錢五分) 懷膝(一錢五分) 元參(五錢) 燈心(五寸) 蘆根(一兩) 綠豆(一兩)

又 津液漸回,痛亦稍減。但腿腫如故,仍難舉動,未可恃以無恐。方宗前法。

川石斛(五錢) 牛蒡子(三錢) 燈心(五寸) 蘆根(一兩) 綠豆(一兩) 銀花(一兩) 黑梔(一錢五分) 連翹(五錢) 丹皮(一錢五分) 牛膝(一錢五分) 元參(五錢)

又 身熱減,津液回,大有轉機。上中二焦之邪火,已清七八。下焦之濕熱未楚,腫脹為此不退。

銀花(一兩) 山梔(炒,一錢五分) 丹皮(二錢) 連翹(四錢) 牛膝(一錢五分) 川斛(一錢五分) 燈心(五寸) 蘆根(一兩)

又 原方,加黃柏(鹽水炒,一錢),羚羊片(一錢),獨活(一錢),秦艽(三錢)。

曹左 小腿漫腫,腳氣也。須防上逆攻衝。

川萆薢(三錢) 漢防己(二錢) 滑石(三錢) 宣木瓜(一錢) 苡米(一兩) 獨活(一錢) 牛膝(三錢) 焦茅朮(一錢) 杉木梢(一兩) 防風(一錢)

周左 血虛,寒濕入於節骱。

木瓜(一錢五分) 虎骨(炙,四錢) 沒藥(一錢) 鬆節(一兩)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五分) 防風(一錢) 白芷(一錢) 桐皮(二錢) 牛膝(二錢) 紅花(五分) 當歸(八錢) 秦艽(三錢) 杜仲(四錢) 桑枝(酒炒,一兩) 威靈仙(一錢)

陳右 遍體作痛,脈來遲滯。風寒濕三氣,合而成庳。

羌獨活(各一錢) 當歸(五錢) 川芎(一錢) 杜仲(四錢) 牛膝(二錢) 紅花(四分) 靈仙(一錢) 海桐皮(二錢) 茅朮(炒,一錢) 防風(一錢) 乳香(一錢) 桂枝(四分) 木香 桑枝(酒炒,一兩) 陳鬆節(一兩)

蘇 風行無定,挾濕化熱,遍體骨節煩疼,左關弦數。治風以養血為先,治濕以理氣為先。

防風(二錢) 秦艽(二錢) 羌獨活(二錢) 苡米(五錢) 木瓜(一錢五分) 當歸(六錢) 羚羊(一錢) 杜仲(五錢) 沒藥(一錢) 靈仙(五分) 炙草(四分) 桑枝(一兩) 鬆節(一兩)

蔣左 風寒濕三氣,乘虛入於肝腎而成痹。但濕化火,寒已化熱,純乎剛猛之藥宜避。

熟地(一兩) 防風(一錢五分) 苡米(一兩) 秦艽(二錢) 獨活(二錢) 川斷(三錢) 杜仲(八錢) 丹參(三錢) 山藥(三錢) 白朮(三錢) 牛膝(三錢) 木瓜(一錢五分) 虎骨(四錢) 沒藥(一錢) 桑枝(一兩) 鬆節(一兩)

秦左 腎虛而風客之,下體骨節無處不腫,足跟亦腫。擬獨活寄生加減,補中取散。

杜仲(五錢) 川斷(三錢) 桑節(五錢) 竹根(炙,一錢) 獨活(一錢) 防風(一錢) 當歸(三錢) 熟地(八錢) 秦艽(三錢) 牛膝(二錢) 木瓜(一錢五分) 狗脊(四錢)

陳左 痢後余邪未清,流入關節,為腫為痛。還宜疏解。

柴胡(一錢) 羌獨活(各一錢) 前胡(一錢) 防風(一錢) 荊芥(一錢) 川芎(一錢) 白芷(一錢) 紅花(四分) 連翹(四錢) 當歸(三錢) 牛膝(二錢) 木瓜(一錢五分) 羚羊(一錢) 神麯(炒,一錢) 桑枝(一兩) 木香(五分) 沒藥(五分)

許左 風寒濕乘虛入於肝腎絡脈,兩腿痠疼,入夜尤甚。

熟地(一兩) 川斷(三錢) 當歸(四錢) 黨參(五錢) 萸肉(三錢) 杜仲(一兩) 秦艽(二錢) 苡米(一兩) 木瓜(一錢五分) 獨活(一錢) 防風(一錢) 肉桂(五分) 虎骨(四錢) 山藥(五錢) 芡實(五錢) 冬藤(五錢) 蓮鬚(一錢)

周右 骨節雖痛,不腫,不熱,不紅。此血不營筋,治不可作有邪論。況脈來細弱,此為血虛之據。

川芎(七分) 熟地(四錢) 白芍(炒,一錢) 當歸(炒,三錢) 紅花(三分) 杜仲(三錢) 澤瀉(一錢) 杞子(三錢) 桑枝(五錢)

某右 痛而不定者,為行痹。左關獨見弦大而浮,五行之中,風行無定,風熱入肝,為此諸節骱,痛無定處也。

柴胡(五分) 當歸(五錢) 白芍(一錢) 茯苓(二錢) 乳香(一錢) 丹皮(一錢) 黑梔(一錢) 防風(一錢) 木瓜(一錢五分) 白朮(炒,一錢五分) 桑枝節(各一兩) 生熟甘草(六分)

強左 風溫濕入於絡脈,氣血不能宣行。

秦艽(二錢) 防風(一錢) 苡米(三錢) 木瓜(一錢) 川斷(二錢) 杜仲(三錢) 紅花(三分) 木香(三分) 桑枝(三錢)

朱右 風寒濕入於手足節骱,此厲節風也。調補氣血之中,佐以祛逐之品。

冬朮(三錢) 當歸(三錢) 羌獨活各(一錢) 杜仲(八錢) 桐皮(一錢五分) 丹參(三錢) 防風(一錢) 牛膝(二錢) 木瓜(一錢五分) 桂枝(四分) 乳香(一錢) 桑枝節(各一兩)

吳左 風寒乘虛襲於骨骱,肝脾腎雖虛,邪還未盡。擬補中兼疏法。

黃耆(酒炒,四錢) 當歸(五錢) 秦艽(二錢) 桐皮(一錢五分) 川斷(二錢) 獨活(八分) 苡米(一兩)丹參(三錢) 熟地(八錢) 杜仲(一兩) 防風(一錢) 木香(三分) 紅花(三分) 虎脛骨(四錢) 沒藥(五分) 冬朮(三錢) 桑枝(一兩) 筍緶(五錢) 鬆節(五錢)

邵左 不乳,不腫不紅熱,六脈細軟無力,而周身作痛。調和氣血為主,稍佐溫通絡脈。

黃耆(五錢) 當歸(六錢) 杜仲(一兩) 茅朮(一錢) 虎骨(四錢) 金毛脊(四錢) 大小茴(四錢) 木香(四分) 川膝(二錢) 桑枝(一兩) 荔枝核(三個)

某 不腫不紅,病不在肌肉。可屈可伸,病不在筋骨。今見咳嗽,腿外側痛而定。蓋肺為氣之臟,咳則肺氣不宣,則絡脈不暢,腿外側所以痛而牽引也。

白鳳仙梗(五錢) 茯苓中術(二錢) 桑枝(五錢) 沒藥(一錢) 懷膝(二錢) 忍冬藤(五錢)

黃左 肝脾腎三經虧損,風寒濕乘虛襲入而成行痹,今歸兩膝腫痛,步履艱難,腰間亦痛,六脈細弱。法當補中兼疏。

黃耆(八錢) 當歸(四錢) 冬朮(三錢) 苡米(一兩) 川斷(三錢) 秦艽(三錢) 防風(一錢) 獨活(一錢) 杜仲(一兩) 木瓜(一錢五分) 芡實(三錢) 肉桂(三分) 陳皮(一錢五分) 沒藥(一錢) 桑節(一錢) 茯神中木(三錢)

王右 風客節骱,手足屈伸不能舒展,且兼腫痛。年高之人,不可純用祛風,佐以氣血兼培,庶乎穩當。

羌獨活(各五分) 當歸(五錢) 黃耆(三錢) 秦艽(一錢五分) 木瓜(一錢五分) 杜仲(五錢) 乳沒藥(各一錢五分) 虎骨(四錢) 鬆節(五錢) 桑枝(五錢)

王左 一身上下俱痛,風寒濕入於太陽。

羌活(一錢) 防風(一錢) 秦艽(三錢) 當歸(酒炒,五錢) 黃耆(酒炒,六錢) 海桐皮(二錢) 苡米(四錢) 薑黃(一錢) 桂枝(八分) 沒藥(五分) 杜仲(薑汁炒,五錢) 桑枝(一兩) 虎脛骨(炙,四錢)

又浸酒方 羌活 防風 秦艽 當歸 黃耆 海桐皮 苡米 薑黃 桂枝 虎掌骨(炙) 桑枝 杜仲 獨活 川斷 冬朮 木瓜 桑節

何左 骨節腫痛,左關數有力,此濕火流於營陰,宜用養營清泄。

當歸(八錢) 木瓜(二錢) 秦艽(三錢) 苡米(一兩) 杜仲(一兩) 羚羊(一錢) 乳香(一錢) 防風(一錢) 桑枝(五錢) 桑節(五錢)

宗左 寒濕下注,二足無力而痠疼。

獨活(一錢) 杜仲(炒,三錢) 川斷(三錢) 當歸(三錢) 白朮(炒,三錢) 秦艽(三錢) 木瓜(一錢五分) 萆薢(二錢)

朱 風入節骱,為腫為痛。

羌獨活(各一錢五分) 杜仲(炒,三錢) 川斷(三錢) 當歸(八錢) 秦艽(三錢) 赤苓(二錢) 牛膝(二錢) 桑枝(一兩) 川石斛(二錢) 秦艽(三錢) 鬆節(一兩)

錢左 肢節時浮,攣痛頻作,倏忽流走無定,足跟湧泉穴痛,面色青白,而舌色淡,左關浮弦,右關濡弱,兩尺細澀。此內外肝腎兩虧,外則風寒乘隙襲里,所為白虎厲節風也。宜培正卻邪法。

黨參(四錢) 赤苓(二錢) 冬朮(炒,四錢) 炙草(六分) 川芎(一錢) 當歸(八錢) 熟地(一兩) 獨活(一錢) 秦艽(三錢) 川斷(三錢) 杜仲(四錢) 防風(一錢五分) 桂枝(四分) 細辛(一分) 桑枝節(各一兩) 穀芽(炒,二錢)

又 腫痛俱減。

原方,加木瓜(一錢五分),苡米(五錢)。

俞左 氣血兩虧,寒濕入絡。以溫通兼調營衛。

黃耆(炙,八錢) 冬朮(四錢) 炙草 虎骨(炙,四錢) 沒藥(五分) 桐皮(一錢五分) 桂枝(五分) 桑枝(一兩) 木瓜(一錢) 神木(一錢) 忍冬藤(二錢)

章左 暑風挾濕浸布三焦,襲於脈絡,手足不能舒展,脈見浮數細弱。疏泄活絡之中,宜參以培養氣血。

苡米(炒) 杜仲 秦艽 防風 革薜 木瓜 丹參 洋參 新絳 陳皮 桑枝 忍冬藤 馬料豆 青松毛

某左 風寒濕入於節骱,骨節煩疼,濕氣注於下焦,為淋渴,為囊腫。今囊腫雖止,而邪未清,不可填補,還宜疏利。

獨活 防風 萆薢 秦艽 木瓜 當歸 赤苓 草梢 桑枝 海金沙

周左 痛無定處,在足跟尤甚,此為行痹。

羌活 萆薢 秦艽 木瓜 當歸 赤熟地 川斷 獨活 杜仲 桑節

周 風濕熱襲於肝胃,流於節骱。

羌獨活 木瓜 牛膝 萆薢 羚羊 連翹 銀花 當歸 桑枝節

某右 風寒入於絡,氣血不宣。

秦艽 當歸 紅花 防風 木香 香附 生熟 元胡 沒藥 桑枝

某右 足跟痛,脈數甚於尺,濕熱注於腎經也。

獨活(一錢) 杜仲(五錢) 生地(一兩) 黃柏(一錢) 萆薢(二錢) 懷膝(二錢) 竹茹(一)

錢 肩臂痛,脈至沉遲,寒也,虛也。

綿耆 冬朮 當歸 杜仲 薑黃 海桐皮 炙草 芸香 桑枝

泄瀉

李左 泄瀉有年,脈來右寸關豁大而浮,大為氣血,浮為陰虧。茲補火生土為治。

白朮(三錢) 懷藥(炒,八分) 肉果(二錢) 神麯(炒,一錢) 白芍(炒,三錢) 炙草(六分) 蒼朮(炒,一錢) 防風 五味(五分) 車前(二錢) 薑炭(二錢) 益智仁(煨,一錢) 菟絲子(三錢)

許右 先痢轉瀉,雖由重就輕,但身懷六甲,須防胎元不固。

冬朮(炒,三錢) 砂仁(炒,八分) 茯苓(一錢五分) 懷藥(炒,三錢) 白芍(炒,一錢) 炙草(四分) 蘇梗(三錢) 木香(三分)

楊左 久病面青形瘦,寒熱日至,脈至數而無情。近來泄瀉,雖因傷食所致,而身體因此而愈虧,理姑先為培固。

懷藥(五錢) 芡實(炒,三分) 冬朮(炒,二錢) 楂肉(炒,一錢) 神麯(炒,一錢) 炙草(六分) 白芍(炒,一錢五分) 扁豆(炒,三錢) 建蓮(炒,三錢)

邵右 脾泄久而傷陰。

冬朮(炒,三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炙草(六分) 五味子(三分) 建蓮(炒,三錢)

馬左 素蘊濕熱,近傷暑食,以致腹滿而納少,泄瀉不已。先擬疏導法。

生冬朮(三錢) 小川樸(薑汁炒,一錢) 神麯(炒,一錢) 車前子(炒,二錢) 炒楂肉(二錢) 萊菔子(炒,一錢五分) 焦麥芽(三錢) 六一散(二錢) 茵陳(三錢)

劉左 挾積挾寒,腹痛泄瀉。

冬朮(炒,二錢) 麥芽(炒,三錢) 神麯(炒,二錢) 澤瀉(二錢) 煨姜(二) 煨木香(四分)

李左 寒積停滯,脾氣先傷,運化失職,清濁不分,合汙下降,而泄瀉無度。

白朮(土炒,三錢) 神麯(炒,二錢) 麥芽(炒,三錢) 山楂(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車前(炒,一錢五分) 煨姜(二) 木香(炒,三分)

童(童) 熱泄。

葛根(一錢) 黃芩(一錢五分) 神麯(炒,二錢) 楂肉(炒,二錢) 六一散(三錢)

周右 脾肺氣衰,為咳為泄。法宜補火以生土,培土以生金。

益智仁(炒,六分) 煨肉果(一錢) 遠志(炒,七分) 五味子(三分) 懷藥(八錢) 冬朮(炒,五錢) 炙草(六分) 車前子(二錢) 炒神麯(一錢) 訶子肉(炒,一錢)

許左 清晨溏泄,脈至軟弱。脾失健運,而氣亦不固。

土炒冬朮(三錢) 炒神麯(一錢) 炒肉果(一錢) 煨木香(四分) 防風(一錢) 遠志(炒,七分) 炒車前子(一錢五分)

王 濕積交滯。以四苓散。

澤瀉 白朮 茯苓 豬苓

腫脹

查左 久瘧傷脾,今寒熱雖減,兩足至下午漸見浮腫。半由脾虛,半由飲食不節。急宜戒口,否則須防腹滿。

黨參(三錢) 茯苓皮(三錢) 冬朮(炒,三錢) 炙草(三分) 神麯(炒,八分) 焦穀芽(三錢) 建蓮(炒,三錢)

孫右 肺失清肅之令,脾乏健運之力,良由久瘧正虛,不慎飲食,不避風寒,以致面浮腹滿,咳嗽便溏,兩足按之如泥,腫脹之由來也。

麥冬(二錢) 丹皮(炒,一錢) 桑皮(一錢) 苓皮(四錢) 腹皮(三錢) 車前子(炒,一錢五分) 制香附(一錢) 楂炭(一錢五分) 神麯(八分) 草果(煨,三錢) 生茅朮(五錢) 姜皮(七分) 蘇梗(三錢) 麥柴(去節,一兩)

邵左 酒客中虛,土衰則損及於肺,陽衰則土不運行,寒水反來侮土,犯及中焦,腹為脹滿,射及於肺而喘咳,注於下焦則足腫。法當溫培肺脾。

茅朮(炒,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腹皮(三錢) 茄皮(一錢五分) 姜皮(八分) 苓皮(四錢) 苡米(炒,四錢) 車前(一錢五分) 楂炭(一錢) 桑皮(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椒目(三分) 桂枝(皮,四分) 雞鉅子(三錢)

金左 氣虛中滿,陽衰水泛,耗散破氣,恐非所宜。勉商補火生土益氣,以冀土勝濕。

黨參(一兩) 熟附子(四分) 炮姜(五分) 茯苓(五錢) 車前子(四錢) 當歸(一錢) 腹皮(三錢) 葫蘆巴(三錢) 杜赤豆(八錢) 其艾(炒,四分)

張右 痞散成臌,氣滯作脹,中滿由於臟寒,足腫因於濕滯。主以溫中健脾。

焦茅朮(一錢五分) 桂枝皮(四分) 川樸(四分) 萊菔子(一錢) 通草(一錢) 枳殼(四分) 蘇子(炒,一錢五分) 白芥子(一錢五分) 車前子(一錢五分) 腹皮(四錢) 香附(一錢) 蘆巴(一錢) 椒目(四分) 大麥柴(一兩) 煎湯代水

王左 腫脹先見眼泡,繼見便溏,胸脘不適,飲食不節。脾胃有傷,運行失職。擬用平胃、五皮兩方治之。

茅朮(炒,一錢) 川樸(五分) 陳皮(一錢) 炙草(二分) 腹皮(三錢) 苓皮(四分) 砂仁(炒,一錢) 焦曲(一錢)

吳左 腹已腫脹,大便時溏,納穀漸減,脈見細弱。培土運化之中,參以補火生土。但非他恙可比,家事不能撇開,藥餌亦難於見功。

茅朮(炒,一錢) 苓皮(四錢) 川樸(五分) 腹皮(炒,三錢) 陳皮(一錢) 神麯(一錢) 車前(炒,二錢) 遠志(炒,七分) 姜皮(五分) 桂枝皮(四分) 葫蘆巴(炒,二錢) 大麥柴(一兩) 煎湯代水

又 腹雖少寬,而舌光無苔,必因瀉傷陰分。溫燥之藥,又在禁例。滋補之藥,亦非土衰者所宜。且商五皮飲加味,以理氣機,庶無偏勝之慮。

蘇梗(三錢) 焦曲(五分) 焦穀芽(二錢) 大腹皮(三錢) 苓皮(四錢) 陳皮(一錢) 姜皮(六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穭豆皮(二錢) 大麥柴(去節,一兩) 燈心(六寸)

吳左 腹滿板硬如石,兩足腫脹,光亮而冷,脈來沉細帶數,兩尺更空,粥飲過多即作脹,稍冷食之即溏泄,上為噁心,舌見光紅無苔,肌瘦如削,臥不成寐。其為命門無陽,脾不運化,寒水上泛,心陽不能下交於腎,無疑矣。閱近服之方,無非黃柏、川連、麥冬、知母,雪上加霜,氣血凝滯,無怪乎食減而腹日滿。商用濟生腎氣丸,炒焦作湯,清晨飲之,以補水中之火,腎氣旺則膀胱之氣自化而水得下行。用立齋法,以理中湯溫培脾土,脾氣旺則土能剋水而水不上泛,亦清晨服之。與前方間日進,每日晚間,以泄水而不傷陰,理氣而不傷正,疏其水道,耐心服之,或有愈者。濟生腎氣丸,炒焦,煎湯去渣,清晨服之。

焦冬朮(三錢) 焦穀芽(三錢) 杜赤豆(一兩) 苡米(四錢) 煎湯代茶

日間服 黨參(八錢) 冬朮(一兩) 山藥(六錢) 萊菔子(一錢) 車前子(二錢) 茯苓(四錢) 炒白芍(五錢) 炙草(二分) 當歸(一錢五分) 廣皮(一錢) 神麯(八分) 杏仁(炒,三錢) 炮薑炭(三分) 焦穀芽(炒,一兩)

晚服方 桑枝皮(一錢) 姜皮(三分) 腹皮(炒,二錢) 苓皮(炒,三錢) 穭皮(二錢) 通草(六分) 車前子(三錢) 蘇梗(一錢) 蠶繭(三個) 椒目(三分) 燈心(五寸) 麥柴(一兩) 上二味煎湯代水

尹左 面色淡黃無神,眼色浮腫。土衰濕勝之象,須防腫脹腹滿之變。

茅朮(一錢五分) 焦神麯(一錢) 焦麥芽(三錢) 赤苓(三錢) 澤瀉(一錢) 防風(一錢) 苡米(三錢) 穀芽

楊左 肺受寒邪,脾有濕濁,久咳不已,面足虛浮。須防中滿。

茅朮(二錢) 防風(一錢) 赤苓(三錢) 神麯(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蘇葉(一錢) 桑皮(一錢) 澤瀉(一錢) 苡米(炒,一兩) 姜皮(四分)

楊左 起於水瀉,漸見遍身腫脹,不思納穀。脾胃兩傷,飲食不節,恐有腹滿之患。

白朮(炒,三錢) 神麯(炒,一錢) 陳皮(炒,一錢) 苓皮(炒,一錢) 車前子(炒,一錢五分) 黨參(三錢) 菔子(炒,五分) 焦穀芽(二錢) 赤豆(一兩)

管左 面目淡黃無神,膝蓋痠疼,足踝腫脹。此係土衰濕勝,恐成疸臌。擬用茵陳五苓加味,以培勝濕。

茅朮(一錢) 赤豬苓(四錢) 澤瀉(一錢) 茵陳皮(二錢) 桂枝(三分) 防風(一錢) 獨活(一錢)

邵右 滯下赤白愈後,而中脘痞悶。今逐漸脹滿,暴露青筋,按之不堅,色無神而肉脫。肝脾兩傷,藥難見效。

當歸(三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苓皮(四錢) 神麯(炒,五分) 黨參(四分) 白朮(炒,一錢五分) 萊菔子(炒,四分) 砂仁殼(三分) 桂枝皮(三分) 大腹皮(炒,一錢五分)

高左 腫先起於面目,並見溏泄,風也,濕也,脾土衰也。

茅朮(一錢) 苓皮(四錢) 澤瀉(一錢五分) 豬苓(一錢五分) 苡米(炒,一兩) 桂枝(炒,四分) 車前子(四錢) 神麯(炒,一錢五分) 通草(二錢) 防風(二錢) 赤小豆(一兩) 大麥柴(一兩)

範左 脹於中脘,脈至右關有力,左手脈沉,乃是氣滯木鬱之症。

生熟香附(三錢) 姜皮(生,四錢) 砂仁殼(三分) 茅朮(炒,一錢) 腹皮(三錢) 苓皮(四錢) 陳皮(一錢) 蘇梗(五錢)

虞右 寒入三陰而大瘧,更兼木鬱氣滯,土衰濕勝,以致遍身作脹,胸腹漸滿,大便溏泄,腹滿不減,此脹門之所最忌,況面色帶青,天庭尤甚。凡病見此色道,吉少凶多,忝在親情,豈忍坐視?但不能安靜調養,不能節戒飲食,不能除煩消惱,不能耐心服藥,恐勞無功。

茅朮炭(一錢) 通草(一錢) 陳皮(一錢) 白朮(一錢) 茯苓皮(二錢) 黨參(四錢) 腹皮(二錢) 萊菔子(三錢) 半夏(三錢) 香附(一錢) 神麯(一錢五分)

王左 飲食不節,勞力過度。傷脾伐胃,恐成滿。

茅朮(炒,一錢) 澤瀉(一錢) 車前子(炒,一錢五分) 廣皮(一錢五分) 苓皮(四錢) 神麯(一錢) 麥芽(三錢) 防風(一錢) 杜仲(四錢)

龎左 痢未止而腹已滿,青筋暴露。土敗木賊,吉少凶多。

黨參(炒,五錢) 神麯(炒,二錢) 枳殼(一錢) 萊菔子(炒,一錢) 車前子(炒,三錢) 茯苓(二錢) 蘇梗(三錢) 砂仁(六分) 肉桂(一分) 黃芩(八分)

王左 脹獨起於中宮,雖因痢後飲食不節,實成於脾胃失於健運,險症也。慎之慎之。

川樸(五分) 茅朮(炒,八錢) 萊菔子(一錢) 苓皮(四錢) 神麯(六分) 黨參(五錢) 桂枝皮(四分) 腹皮(一錢) 車前(三錢) 蠶繭(三枚)

胡左 腫脹愈後復發,又加腹痛便泄無度,雖由脾土未旺,亦由飲食失宜。先擬五皮飲加味,以健運中土為治。

茅朮 炒陳皮 五加皮 腹皮 苓皮 桂枝皮 山藥 車前 神麯(炒) 楂炭 木香 桑皮(炙)

高右 咳嗽已久,更兼發熱腹脹,脈數無情,先咳後滿。先從肺家治之。

地骨皮(二錢) 桑白皮(二錢) 陳皮(一錢五分) 腹皮(三錢) 姜皮(六分) 黃芩(一錢) 香附(一錢五分) 苓皮(四錢)

王左 腹脹愈而腫者,數次矣。今脈細弱,腹熱溲熱。溫補不合,且從降火治之。

黑梔(一錢) 黃柏(一錢) 知母(炒,一錢) 腹皮(一錢) 丹皮(炒,一錢) 苓皮(三錢) 通草(三錢) 車前(炒,一錢五分) 肉桂(一分) 麥柴(一兩)

宗左 水臌。

桑皮(一錢五分) 骨皮(二錢) 黑梔(一錢) 通草(四錢) 車前(五錢) 白朮(二錢) 神麯(炒,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防風(一錢) 烏藥(一錢) 椒目(五分)

此方,可以大小便下而腹寬矣。

邊童 寒熱癖塊,由來已久,近又兼風寒積滯,以致面目遍身浮腫。

茅朮(炒一錢) 防風(一錢) 白芷(一錢) 苓皮(三錢) 黃芩(三錢) 車前(三錢) 通草(一錢) 桑皮(一錢) 陳皮(一錢) 苡米(四錢) 麥芽(三錢) 澤瀉(一錢)

何右 腹滿已久,去年秋季脈尚有神,猶可挽回。今見細澀帶數,青筋暴露,都是忌疑,症是血臌。勉商活絡通行一法,有效再商。如不見功,再行斟酌。

宗左 去年脹勢重險,投藥效於八九,只要調理氣血,飲食小心,可以望痊。功敗垂成,雖屬接手之不明,亦由病者之欲速誤之也。今便溏溲短,脈細無神,皆由正氣不足。勉商培土分消。倘得小溲通長,大便完固,再酌。否則難挽。

白朮炭(五錢) 澤瀉(一錢五分) 茯苓(一兩) 車前(炒,四錢) 通草(三錢) 神麯(炒,一錢) 楂肉(炒,一錢) 陳皮(五分) 肉桂(二分) 赤豆(一兩)

又 投培土分消,小水漸通而未長,大便以得成條,還能應效。但人事宜慎,飲食宜節,為囑。

原方,加黨參五錢,萊菔子六分為囑。

錢右 色脈無虧,而見浮腫。此肺氣窒塞,肝氣亦滯而不宣。

青皮(一錢) 陳皮(一錢) 苓皮(四錢) 腹皮(二錢) 姜皮(三分) 蘇梗(二錢) 砂仁殼(三分)

蔣右 腹滿臍凸,脾不運行,氣虛作腫。擬用補中益氣加減,以滋化源。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黨參(炒,四錢) 車前(炒,二錢) 冬朮(二錢) 當歸(三錢) 黃耆(三錢) 白芍(一錢) 炙草(二分) 茯苓(五錢) 腹皮(二錢) 肉桂(三分) 川連(三分) 木香汁(三匕) 葫蘆巴(二錢)

周左 先痢後腫,顯脾土未能健運。議薑桂理中治之。

黨參(炒,四錢) 炙草(二分) 苓脾(四錢) 冬朮(三錢) 山藥(三錢) 肉果(煨,一錢) 炮姜(三分) 桂枝皮(一分) 車前(一錢五分) 神麯(一錢) 穀芽(三錢)

某 酒客中虛,胸滿背脹,無非脾氣不充,健運失職,得泄則適,雖是濕濁之去路,須防成膈、腹滿之恙。

焦白朮(二錢) 陳皮(一錢) 茯苓(二錢) 砂仁(六分) 神麯(炒,一錢) 雞鉅子(二錢) 葛花(一錢)

莫左 大瘧便溏傷脾,腹滿,面無華色,脈至少神,疏利之藥雖效,究非虛症所宜,可暫可久。擬用補中益氣,以滋化源,兼以分消。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黨參(炒,四錢) 黃耆(五錢) 半夏(一錢) 車前(炒,四錢) 蘇子(六分) 萊菔(炒,五分) 草果(煨,八分) 腹皮(炒,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茅朮(炒,一錢五分) 五味(三分) 肉桂(三分) 茯苓(六分)

和尚 本乎下者,寒濕居多,先見嘔吐,繼見足腫,浮及於上,須防腹滿。

豬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五分) 苓皮(四錢) 茅朮(炒,一錢五分) 桂枝(四分) 車前(二錢) 通草(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桑皮(二錢) 苡米(一兩) 赤豆(一兩)

王左 大瘧後,脾虛腹滿。

腹皮(三錢) 草果(六分) 茅朮(炒,一錢五分) 苓皮(四錢) 桂枝皮(五分) 車前(四錢) 通草(二錢) 苡米(一兩) 陳皮(一錢五分) 姜皮(三分) 蘇梗(三錢) 赤豆(一兩)

高右 先喘後脹,從表入里,脾肺之寒濕沉痼。今腹大而不能左臥,脈至遲細,此脹門中所忌。主以溫通脾肺,以觀效否。

桂枝皮(六分) 焦茅朮(一錢五分) 蘇子(炒,一錢) 杏仁(一錢) 草果(五分) 萊菔(一錢) 桃仁(一錢) 生熟香附(二錢) 車前子(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茯苓皮(四錢) 腹皮(二錢) 黨參(三錢) 延胡(生炒,一錢) 姜皮(五分)

鄭左 腹滿先從咳嗽,今雖下身為甚,理當開肺,兼以理脾,滲濕清熱。擬用五子五皮合四苓治之。

杏仁(去皮尖,一錢五分) 蘇子(炒,一錢五分) 菔子(炒,一錢五分) 車前子(炒,四錢) 苡米(炒,四錢) 腹皮(炒,三錢) 苓皮(炒,四錢) 陳皮(一錢五分) 姜皮(六分) 澤瀉(一錢五分) 黑梔(一錢五分) 通草(二錢) 防風(一錢) 陳麥柴(去節,一兩) 煎湯代水

周右 腹雖腫滿,按之如棉,經水不行。良由氣滯,氣行則血自行矣。

蘇梗(四錢) 苓皮(四錢) 腹皮(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 山楂(三錢) 香附(二錢) 丹參(三錢) 木香(三分)

蔣左 久痢脾敗,胃傷已成,癉腹重險症也。

苓皮(四錢) 腹皮(三錢) 穭皮(四錢) 丹皮(炒,一錢) 冬瓜皮(四錢) 生熟砂仁(一錢) 藕(一兩)

楊左 雖因咳嗽而成腫脹,論症宜先開肺,但六脈無神,腫甚於下,面黃舌淡,純乎寒水為殃。急宜溫培脾土為主。

茯苓(一兩) 苡米(一兩) 茅朮(二錢) 熟附(一錢) 桂枝皮(八分) 通草(二錢) 車前子(三錢) 防己(二錢) 椒目(一錢) 東壁土(一兩)

尤左 右三部沉分數大有力,胸脘不舒,中宮滿悶,上為嘔吐,二便艱澀。症屬木旺土衰,濕熱內閉,有升無降,虛中挾實之恙。用擬清降一法,以效否再商。

半夏(二錢) 陳皮(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 吳萸(三分) 枳殼(一錢) 苓皮(四錢) 腹皮(二錢) 萊菔(二錢) 車前(一錢五分) 蘇梗(三錢) 竹茹(一錢) 姜(一)

又 脹有虛實之分,又有寒熱之別。前言濕熱內閉,用清降法,連投三四劑,腹滿減去五六,右關數大亦減二三,小便已能通利。其為諸張腹大,皆屬於熱,並非臟寒生滿病可知。舌泛純紅,此亦熱逼陰傷之據。至於飲食不貪,亦由胃陰肺液之涸。茲且養胃投之。

鮮冬瓜皮(五錢) 穭皮(二錢) 腹皮(二錢) 鮮桑枝皮(二錢) 黃芩(一錢) 黑梔(一錢) 麥冬(一錢五分) 川貝(三錢) 鬱金(七分) 麥仁(四錢) 細菖蒲(五分) 木香汁(三匕) 燈心(五寸)

又 腹脹已寬八九,大小便亦漸通利。惟口舌仍然碎爛,胃口未開,氣有時上升,此係餘火未清耳。

前方,加鮮石斛(三錢),薄荷(一錢),車前(一錢),川連(一分),去黃芩、桑皮。

又 腹脹已寬,舌紅稍減,不思納穀,脈數未能全退。餘火未清,而神情倦怠,正氣已虛,急宜扶正養胃。經曰:得谷則昌,有胃則生。宗此立方。

人參(一錢) 麥冬(一錢) 元參(一錢) 扁豆(三錢) 砂仁(四分) 穭皮(一錢) 丹參(一錢) 香粳米(百粒) 燈心(五寸)

黃右 清肅之令失職,膀胱之氣不化宣,以致水氣錯行,兩足漸腫及腹,泛及上中二焦,已見咳喘難臥,重險之症。勉商理氣道水,清金肅化之法。

桑皮(一錢) 姜皮(三分) 腹皮(二錢) 苓皮(四錢) 陳皮(八分) 通草(八分) 車前(二錢) 麥冬(一錢) 椒目(五分) 麥柴(一兩) 蘇子(一錢)

又 病去六七,已有生機。

焦茅朮(二錢) 當歸(三錢) 神麯(炒,一錢五分) 穀芽(三錢) 苓皮(三錢) 陳皮(一錢) 通草(一錢) 車前子(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靈左 腫脹一門,有因風客於表者,宜散;有因濕注於下者,宜分利;有因氣虛中滿者,宜培土;有命門無權火不生土者,宜補腎益陽;有臟寒生滿者,宜助火;有諸脹腹大,皆屬於火者,宜清理;有食填胸者,宜攻。今因久瘧,無不傷脾,土衰則不運,為此便溏,日夜無度,精液不能上歸於肺,肺氣不能通調下輸,膀胱司化失職,水氣逆行,膚腠腫脹,下身為甚,按脈弦數,甚於左關,此屬濕鬱而化火矣。當培土健脾,開泄肺氣,通調水道,佐以清熱利氣。

大麥仁(一兩) 連翹(三錢) 黑梔(一錢) 丹皮 神麯(一錢五分) 通草(二錢) 車前(四錢) 茯苓(一兩) 大腹皮(三錢) 蘇梗(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草果(五分) 黃芩(一錢) 茅朮(一錢) 赤豆(一兩)

王右 六脈沉細,胸腹作脹,大便時溏,氣喘咳嗽,逆甚見血。此中陽大虧,肺失所生,而肝木乘虛來侮,須防腫滿之劇。

炮姜(一錢) 冬朮(四錢) 苓皮(四錢) 葫蘆巴(二錢) 五味子(三分) 懷藥(五分) 陳皮(八分) 穀芽(炒,三錢) 神麯(炒,一錢)

又 原方,加蘇子(一錢),黨參(三錢),歸身(二錢),香附(一錢),去懷藥、穀芽。

吳右 左弦右弱,瘧後漸見腹滿攻撐,面色淡黃無神。雖因瘧邪不清,究由脾土失運,濕濁蘊於中焦,成疸臌之所由來也。治濕與培土,又加理氣分消。

茅朮(一錢) 草果(煨,一錢) 車前(一錢) 苓皮(四錢) 桑皮(一錢) 桂枝皮(三分) 陳皮(一錢) 腹皮(三錢) 茵陳(二錢) 通草(七分) 蘇梗(二分) 姜皮(五分)

吳左 舌光如鏡,六脈細數腫脹,倏忽無定,大便溏泄不止。脈症合參,剛燥劫陰殆盡,血虛則氣無所附。且為育陰治陽。

生地(四錢) 萸肉(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 苓皮(三錢) 澤瀉(一錢) 山藥(三錢) 麥冬(二錢) 五味(五分) 穭皮(二錢)

又 前投制陽納氣法,而腫脹已平。今頸足漸漸復脹,乃元氣未復,早行勞動所致。急急安養為要,非當健脾理氣治之。

當歸(一錢五分) 砂仁(五分) 神麯(六分) 白朮(炒,二錢) 穀芽(炒,二錢)

吳 脾土素虛,去年雖患腹滿之疾。今遍體生瘡而腹又滿,據述因瘧而起,此暑濕之邪不清耳。

車前子(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陳皮(一錢) 苓皮(一錢) 腹皮(一錢) 苡米(四錢) 草果(四錢) 山梔(五分) 神麯(一錢) 殭蠶(二錢) 菖蒲(三分) 紅棗(五個)

又 原方,加枳殼(四分),銀花(三錢),姜皮(四分),荊芥(一錢),去澤瀉、神麯、陳皮、紅棗。

陳右 年過六旬,陽衰氣弱,腹節結癥瘕,散而成臌。今納穀少而脈細弱,培補脾土之中,兼補火之法,但症非輕,見功甚難。

焦茅朮(一錢) 苓皮(四錢) 肉桂(四分) 當歸(三錢) 木瓜(一錢) 熟附(五分) 腹皮(二錢) 陳皮(一錢)

丁左 受寒濕風,更加飲食不節,勞力傷脾,遍身腫脹,胸腹更甚,咳逆音啞,六脈沉細。法當溫通,以助陽抑陰。

麻黃(三分) 桂枝(四分) 熟附(五分) 川樸(六分) 苓皮(三錢) 茅朮(八分) 澤瀉(一錢) 腹皮(二錢) 生薑(一)

胡左 腹脹起於中脘,今見青筋暴露,臍凸,兩足按之如泥,使見溏泄,右關沉弦而數。此木侮土衰,土不勝濕,培土製木,乃是正治。

汪右 木侮土衰,氣逆腹脹。

苓皮(四錢) 腹皮(二錢) 香附(二錢) 陳皮(一錢) 烏藥(一錢五分) 蘇梗(三錢) 神麯(炒,一錢) 桑皮(一錢) 沉香(三分) 木香(三分)

周右 形瘦腹滿,時脹時寬,更兼便堅溲短,六脈細弱。症屬氣血枯槁,木侮土衰,單腹脹之重者。

生冬朮(三錢) 陳皮(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穀芽(三錢) 柏子仁(炒,三錢) 大麥仁(炒,三錢) 當歸(一錢)

上藥,煎送小溫中丸。

朱右 六淫之中,惟風火之性最速。脹有風腫一門,其來自上而下;又有諸腫腹大一門,皆屬於火。今脹起於面目而至足,且陰囊赤爛,可謂非風火乎。至於爛處流水,乃是肺氣不能通調水道以輸化,非關脾不克運之濕熱症也。

桑皮(一錢五分) 地骨皮(二錢) 姜皮(五分) 苓皮(三錢) 腹皮(三錢) 蘇子葉(一錢) 防風(一錢) 通草(二錢) 黃芩(一錢) 山梔(一錢) 大麥芒(五錢) 煎湯代水

穆右 右脈獨大而甚於關尺,舌根苔黃,足腫按之如泥。宜宗濕過熱伏法。

茵陳(四錢) 黑梔(一錢) 黃芩(一錢) 通草(一錢) 腹皮(三錢) 楂炭(三錢) 車前(三錢) 蘇梗(三錢) 姜皮(八分) 神麯(一錢五分) 燈心(一團) 菖蒲(四分) 大麥柴(一兩)

又 少腹略寬,脈數亦減,舌上黃厚之苔,已減其半。

原方,加苡米(一兩),大麥冬(一錢),去楂、芩。

袁左 脈來遲滯,胸腹板硬。此中陽衰弱,臟寒生滿。治以溫通。

葫蘆巴(炒,一錢) 草果仁(煨,六分) 苓皮(炒,四錢) 桂枝皮(五分) 川樸(一錢) 烏藥(一錢) 熟附(五分) 蘇梗(三錢) 穀芽(三錢) 沉香汁(三匕)

蔣右 土衰木賊,陽衰水泛,腫脹之勢,汩汩而成。

黨參(砂仁拌炒,四錢) 熟附(五分) 白芍(炒,一錢) 淡乾薑(四分) 冬朮(炒,一錢五分) 炙草炭(一分)

張童 遍身腫脹,按足如泥,脈來遲滯無力。此中陽衰弱,水泛來侮,其致病之由,雖因瘧傷,半由飲食不節。培土之中,宜兼補火,佐以分消,但須節飲食為先。

生茅朮(一錢) 草果(煨,六分) 苓皮(炒,四錢) 腹皮(炒,三錢) 陳皮(炒,二錢) 防風(一錢) 桂枝皮(五分) 穀芽(三錢) 車前子(二錢) 姜皮(六分) 椒目(五分) 麥芽(炒,三錢)

方右 勞倦傷陽,脾虛發腫,六脈遲細而澀。法當水中補火,即可以生土。但症已重,求效甚難。

金匱腎氣丸(四兩),每日服四錢,炒焦,煎湯服之。

薛右 土敗木賊,脾虛發腫,此係年深月久,積勞鬱而成,乃腫脹之重症也。甚至喘而不能偃臥,肺胃兩傷極矣。勉商金匱腎氣丸,清晨服之,以補水中之火;再用生脈理中加減,合投以補土生金,勉間進之。有效再診。

金匱腎氣丸,每日清晨,四錢,炒焦,煎湯服。

黨參(三錢) 冬朮(二錢) 苓皮(四錢) 炮姜(五分) 砂仁(鹽水炒,三分) 五味子(五分) 炙草(一分) 蘇子 萊菔子(一錢) 白芥子(一錢) 桂枝皮(三分) 晚服

王左 肺屬金而畏火,酒性熱質濕。素來嗜飲,濕熱不攘而留於胃。熱性上炎,肺受灼而先見音雌。濕熱下注,氣不化而繼見腹滿。今舌紅口渴咽痛,二便不爽,脈見右關有力,經云諸脹腹大皆屬於熱,此病是也。

川連(四分) 黃芩(一錢) 大黃(三錢) 芒硝(一錢五分) 枳殼(一錢) 洋參(三錢) 當歸(三錢) 車前(一錢五分) 通草(一錢) 苓皮(四錢) 腹皮(三錢) 萊菔子(一錢)

楊左 命門無陽,火不生土,土不制水,寒邪射肺,足腫腹脹,氣逆不能偃臥,所由來也。脈見屋漏、魚翔、蝦游、雀啄,此陰陽離散,真元將脫之憂。

金匱腎氣丸(四錢),炒焦,煎湯服(去渣)。

五加皮(一錢) 苓皮(四錢) 腹皮(二錢) 葫蘆巴(三錢) 炮姜(六分) 熟附(四分) 車前(二錢) 川七(一錢五分) 通草(四分) 黨參(二錢) 椒目(八分) 沉香汁(三匕)

另用赤豆(一兩),冬朮(三錢),煎湯代水。

施右 先脘痛而腹滿,後腫及於遍體,大便時溏,小溲艱澀,面目光亮,足按如泥,兩手脈門腫脹亦甚。脈雖不可為憑,據症而論,乃是脾土失運,肺氣失降,水道不得通調,水氣逆行膚腠。擬用培土分消,以冀健運司化。

苓皮(四錢) 腹皮(三錢) 桑皮(炒,一錢) 陳皮(一錢) 姜皮(五分) 車前子(二錢) 生茅朮(一錢五分) 通草(一錢) 神麯(炒,三錢) 防風(一錢) 澤瀉(一錢) 黑梔(一錢五分) 葶藶子(一錢) 椒目(五分) 大棗(三) 麥柴(一兩)

朱右 右關沉實有力,大便堅如彈丸,腹滿而硬。脈症合參,虛中挾實,下之,且以探之。

洋參(三錢) 當歸(二錢) 大黃(三錢) 枳實(一錢) 炙草(一分) 萊菔子(二錢)

蔡左 瘀凝脈絡,滿腹暴露青筋,脾土陽衰,腫脹而兼便溏,瘧還未已,正氣大傷,症屬重險。勉商通絡行瘀,溫中培土。

蒺藜(炒,二錢) 紅花(三分) 肉桂(三分) 黨參(四錢) 冬朮(炒,三錢) 神麯(炒,一錢) 草果(煨,三分) 車前(一錢五分) 腹皮(二錢) 穀芽(炒,三錢) 桑枝(一錢五分)

過右 經停瘀積,腹脹成臌。

桃仁泥(二錢) 赤勺(一錢) 歸尾(二錢) 牛膝(二錢) 紅花(二錢) 鬱金(沖,四分)

顧左 先從頭面脹起,而後及於腹,神色脈象俱奪,症屬險途。從先喘後脹者治之。

馬兜鈴(一錢) 黑梔(四分) 石菖蒲(三分) 通草(一錢) 桑皮一錢) 車前子(炒,三錢) 杜赤豆(四錢) 百合(一兩)

周右 單單腹脹,按之如綿,舌光無津,脈來細弱,神形消瘦,氣血敗壞,法宜培補。

熟地(五錢) 黨參(三錢) 炮姜(六分) 炙草(一分) 白芍(一錢) 五味(三分)

王左 中土衰敗,腹脹如臌,症屬難挽,商培土抑木製水,以盡人事。

生冬朮(一兩) 茯苓(一兩) 車前子(炒,五錢) 肉桂(八分) 瓜皮 即冬瓜皮代水

尤 膨脹。

黨參(一兩二錢) 生茅朮(二錢) 生冬朮(二兩) 炙草炭(一分) 萊菔子(炒,一錢) 澤瀉(二錢) 枳殼(炒,三分) 小茴香(七分) 黑山梔(八分) 煨草果(六分) 木瓜(二錢) 陳皮(一錢) 肉桂(五分) 苓皮(一兩) 蘇梗(三錢) 生熟砂仁(四分) 白芍(炒,三錢) 丹皮(一錢) 當歸(三錢)

另用大麥柴(一兩),燈心(一錢),赤豆(二兩),煎湯代水。

清晨服方 洋參(二錢) 通草(三錢) 車前子(五錢) 葫蘆巴(炒,二錢)

另用向陽東壁土煎湯,去土煎藥,送腎氣丸三錢。

又 擬補火生土,以止泄。

黨參(一兩) 冬朮(炒,二兩) 炙草炭(一分) 肉桂(三分) 車前子(二錢) 白芍(炒,三錢) 遠志(炒,七分) 益智仁(八分) 神麯(炒,一錢) 肉果(煨,一錢) 山藥(三錢) 煨木香(四分)

又 擬酸甘化陰,澀以固脫之法。

白芍(炒,三錢) 赤石脂(煅,三錢) 龍骨(煅,二錢) 訶子肉(煨,一錢) 炙草(三分) 五味子(六分) 御米殼(炙,二個)

蒲左 腹滿跗腫,左弦右弱,納減便溏,中虛之象。舌白滑,濕淫之徵。擬用四苓以培土分消,但症非輕,不能節養,恐其加重。

茅朮(三錢) 豬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五分) 赤苓(三錢) 焦神麯(一錢)

劉左 攻痢丸散,無不傷中,腹雖少寬,兩足腫脹未減,難保無上泛之虞。姑用小溫中丸,每日服四錢,十劑後再商。

王左 上有表邪,咳而見血,下有濕濁,兩足腫脹,邪不能解,濕不能利,恐成風水。

生苡米(一兩五錢) 連皮赤苓(五錢) 滑石(五錢) 防風(一兩) 荊芥(炒,一錢五分) 青桑枝皮(鹽水炒,一錢五分) 通草(一錢五分) 車前子(三錢)

又 原方,加竹茹(一錢),茅針花(一錢)。

馮右 木侮土衰,氣虛下陷,腹脹筋露,肌肉消瘦,脈細弦勁,症勢重險。擬扶脾陽,兼以平木為治。

黃耆(元米炒) 冬朮 陳皮(炒) 升麻 柴胡 洋參(炒) 白芍 炙草 腹皮 車前(鹽水炒) 木香(煨) 草果仁 老蘇梗

趙左 風水逆走膚腠,並夾面積,致成腫脹,惜乎日數已久,體虛難效耳。

通草(三錢) 車前(炒,一錢) 蘇梗(一錢) 郁李仁(二錢) 東壁土(一兩) 煎湯代水

又方 生茅朮(一錢) 萊菔子(炒,一錢) 川樸(鹽水炒,一錢) 苓皮(六錢) 陳皮(二錢) 腹皮(酒炒,二錢) 澤瀉(炒,一錢) 神麯(一錢) 楂炭(二錢) 枳殼(八分) 防風(一錢五分) 紫蘇(一錢) 姜皮(六分)

又 原方,加冬朮(三錢)。

徐左 寒水侵脾,風邪入肺,以致喘咳為腫。

生茅朮(二錢) 赤苓(八錢) 澤瀉(一錢五分) 豬苓(一錢五分) 車前(鹽水炒,五錢) 通草(三錢) 紫蘇(一錢) 郁李仁(一錢) 防風(一錢) 加東壁土(一兩)

楊左 能食不運,脹起中宮,便時腹痛。且先健運脾土。

神麯(一錢五分) 麥芽(三錢) 枳殼(炒,三錢) 楂肉(炒,三錢) 焦茅朮(七分)

蔡左 中氣不運,腹為腫脹,便溏不為稍寬,六脈細澀,症屬棘手。

生茅朮(一錢五分) 生冬朮(二錢) 川樸(一錢) 枳殼(六分) 苓皮(四錢) 通草(二錢) 滑石(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草果(五分) 車前(三錢) 神麯(一錢) 腹皮(一錢)

又 甘遂(二兩) 大戟(二兩) 芫花(二兩) 蘆巴(四兩) 為末醋調敷

邵左 膀胱無司化之權,小水不從水而出,漬於下而泛及中焦,腹為之漸滿,脈至三五不調,細澀無神,陽氣之衰,不待言矣。所投補中與八味,頗覺相宜,但水勢橫逆,惟恐後不濟事,茲且開通膀胱之水,能得順趨而下,急則治標之法,擬方候酌。

生茅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肉桂 陳皮 腹皮 蘇梗 赤豆 麥芒 椒目

又 兩投分水,小溲數而短赤,昨又發熱惡寒。此是暑風外襲於表,宜兼疏解。

香薷(一錢) 通草(三錢) 滑石(三錢) 車前(炒,五錢) 王不留行(三錢) 東壁土(一兩)

又 原方,加黨參(五錢)。

又 生茅朮(二錢) 茯苓(一兩) 澤瀉(二錢) 肉桂(四分) 熟附(五分) 冬朮(一兩) 滑石(三錢) 枳殼(四分) 桂枝(五分) 黨參(一兩) 赤豆(六錢) 磨沉香(三分)

又 屬屢投分泄,而小水不去,不獨膀胱不能化,而且腎氣亦不開合。商滋腎法,以通關節。

黃柏(炒,一錢) 知母(鹽水炒,一錢) 肉桂(五分) 茯苓(一兩) 此方先服

晚,服濟生腎氣丸(四錢)。

夏左 風為六氣之長,善行而數變,膚腠不密,著之則遍體浮腫。法當疏泄手太陽之經。

蟬蛻(十隻) 地骨皮(三錢) 桑白皮(二錢) 苓皮(五錢) 姜皮(六錢) 陳皮(二錢) 防風(一錢) 荊芥(一錢) 加楊樹嫩頭(五錢)

蔣左 肝脾二傷,濕鬱化熱。擬中滿分消法,但病勢極重,不可輕視。

冬朮(炒,六錢) 川樸(姜炒,一錢) 腹皮(炒,三錢) 神麯(炒,一錢) 陳皮(二錢) 玉金(七分) 麥冬(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乾薑(四分) 川連(三分) 官桂(七分) 黃芩(二錢) 燈心(一團)

又 原方,加赤苓(三錢)。

倪左 土衰濕聚,外發瘍瘡,內為腫脹。擬建中分導。

白朮(炒,六錢) 茅朮(炒,一錢五分) 赤苓(三錢) 陳皮(一錢) 荊芥(二錢) 穀芽(三錢) 蘇梗(一錢) 腹皮(一錢) 銀花(二錢) 苡米(二錢) 車前(三錢) 川樸(四分)

蔣左 風濕鬱於膚腠,遍身浮腫。宜先開泄肺氣。

桑皮 防風 苓皮 陳皮 荊芥 姜皮 腹皮 加皮

薛左 酒濕傷中,脾敗成臌,醫藥難效。

冬朮 腹皮 川樸 砂仁殼 陳皮 苓皮

楊左 腫從下起,濁濕居多。濕之所以為患者,由土衰不能勝濕,膀胱不能司化。

茯苓(一兩) 肉桂(三分) 小茴香(一錢) 黑牽牛(二錢) 車前子(二錢) 通草(一錢) 加綠色頭鴨腳(一雙)

又 腫勢漸減,藥不外溫通膀胱,培土勝濕。

原方,加防己(一錢)。

潘左 腹滿中空,兩足腫脹,便溏溲短。脾土大傷,症非輕視。

冬朮(五錢) 腹皮(炒,三錢) 川樸(一錢) 枳殼(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 苓皮(四錢) 車前子(炒,三錢) 香附(一錢) 滑石(三錢) 香茹(八分) 砂仁殼(三分)

虞左 中脘脹滿,按之堅硬,舌底紅而苔黃,口渴,脈至關,獨見弦洪而大。經云:諸脹腹大皆屬於火,又云:下則脹已,此其似乎。

川連(四分) 檳榔(一錢) 枳殼(炒,一錢) 瓜蔞仁(三錢) 腹皮(炒,三錢) 焦楂(三錢) 山梔(六分) 黃芩(八錢) 半夏(二錢) 乾薑(二分) 礞石滾痰丸(三錢) 清晨服

又 投泄熱下降之劑而有應效,仍宗前法,佐以扶正。

川連 陳皮 枳殼 神麯 腹皮 楂炭 豬苓 黃芩 半夏 乾薑 川樸 冬朮 澤瀉 知母 赤苓 炙草 澤蘭

小溫中丸(四錢),用洋參(一錢),冬朮(二錢),煎湯送下。

某 六脈沉細如絲,陽衰極矣,火不生土,土不生金,金寒水冷,臟無陰,司化失職,小水因而短少,水無去路,蓄於中而腹滿,注於下而足腫,泛於上而喘急。除金匱腎氣丸,其他皆非對症,惜乎晚矣。

腎氣丸(三錢),人參(五分)煎湯送下。

過左 大瘧初愈,復受寒濕,以致足腫便溏。宜培土分利為主。

赤苓 豬苓 澤瀉 茅朮 神麯 苡米 陳皮 麥芽

楊左 臟寒生病,脘如抱甕。議與助陽一法治之。

熟附(一錢) 生薑(二) 桂枝皮(六分) 焦白朮(二) 廣皮(一錢) 苓皮(炒,二錢)

周左 中虛發脹,便溏而不為少寬,身熱脈來細數。症屬棘手,藥難見效。

六神散,去扁豆,加神麯(炒)、柴胡、白芍、山梔(炒)、腹皮(炒)、車前子。

某 眼泡浮脹,兩足亦脹,胸腹滿悶。此飲食飢飽失宜,脾胃氣滯不運。擬用胃苓湯主之。

川樸 腹皮 茅朮 豬苓 澤瀉 陳皮 炙草 蘇梗 姜皮 苓皮 萊菔子

邱左 考之腹脹一門,便泄而腹脹不減者,重症也。今痛泄月餘,而腹日腫脹,脈又見軟弱,面帶青色,此乃木侮土衰之象。

鳳黨(八錢) 冬朮(五錢) 連皮茯苓(六錢) 神麯(炒,一錢) 廣皮(一錢) 炙草(一分) 菔子(一錢五分) 白芍(三錢) 肉桂(五分) 腹皮(二錢) 川樸(去皮,五分) 車前子(一錢)

宋左 脾肺氣滯,遍身浮腫,時重時輕,以疏理氣機,兼培土,能避風寒,節飲食,自然漸愈。

腹皮 苓皮 桑皮 廣皮 姜皮 川通 焦蒼朮 焦麥芽

殷左 脈至弦數,左關尺沉分有力,睪丸陰莖微腫,胸腹不寬,去年曾患囊癰出膿,乃濕熱閉結下焦而成。今脈象見症如此,濕熱乘虛注於中下二焦,不生外瘍,恐有腹脹之慮。擬用淡滲分泄、理氣法。

連翹 廣皮 蘇梗 燈心 廣木香

管左 兩足浮腫,按之如泥,面黃無神,脈軟少力。乃脾土衰弱,寒水將有及中上之勢。

茅朮 赤苓 澤瀉 香附 焦曲 穀芽

殷童 夾食夾風夾濕,面目胸腹肢體無處不腫。擬用胃苓合投。

苓皮 川樸 茅朮 焦曲 山楂 防風 姜皮 燈心

吳左 脈來左弦右弱,中虛腹瀉。此土衰木侮之象。

茅朮(土炒) 廣皮(炒) 腹皮(炒) 炒丹皮 炒苓皮 炒車前子 炒姜皮 宣木瓜 焦麥芽 麥柴(一兩)

宋 脾氣運行失職,痰積交凝,脘右肋下,癥如拳大。本當培土溫中,緩圖自效,而誤用攻伐,以致徹散成臌,諸症迭出,而成棘手。茲先培中土治之。

冬朮 焦穀芽 苓皮(炒) 腹皮(炒) 白芍(炒) 大麥柴 煎代水

蔣左 瘧後胸腹脹滿,先從足起,自下而上,濕熱居多。但汗出如雨,舌無苔而光,不獨土衰,而衛外之陽,守中之陰,俱虛矣。用藥宜乎和平為當。

苓皮 廣皮 鮮地骨皮 鮮冬瓜皮 炒苡米 生熟砂仁 生熟車前 浮麥(炒) 白芍(炒)

張左 風濕熱於肺胃,遍身腫脹,兩足尤甚,色紅而熱。擬與疏表理氣泄熱。

香茹 防風 荊芥 桑皮 苓皮 廣皮 腹皮 姜皮 楂炭 澤瀉 黃芩 車前 炒焦曲 大麥柴 代水

又 原方,去黃芩、桑皮,加茅朮。

周右 大小便不利,胸腹四肢腫脹,重症也。開之,泄之。

瓜蔞仁 焦枳實 杜蘇子 杏仁 葶藶子 菔子 腹皮 苓皮 車前(炒)

又 通身腫脹退去八九,納穀後胸腹攻撐,脾氣未能健運。兼以培土。

茅朮 焦曲 砂仁 穀芽(炒) 苓皮 白朮(炒) 車前子

楊右 腹大而軟,脈來滯細,面不浮,足不腫。此氣鬱成臌。

香附(三錢) 苓皮(四錢) 腹皮(炒,三錢) 陳香圓皮(五分) 砂仁殼(三錢) 舊鼓皮(炙存性,二錢)

又 腹能少寬,加味再進。

原方,加細青皮(一錢),大麥柴(五錢),煎代。

又 上不見咳,面不見浮,非風也。足不見腫,小溲通利,非濕也。腹大如箕,按之外軟內實,便溏日來兩次,脈不遲亦不數,亦非寒,亦非火。細細參之,似屬氣鬱,前投理氣,初若有效,既又不應。改投培土行瘀,再探之。

焦白朮 楂炭 紅花 丹參 丹皮 香附 焦曲 車前子 腹皮 桃仁 葫蘆巴 以上分量均以三錢

又 投理氣行瘀,俱不應效,改投鎖補兼施。

黨參(炒,四錢) 萊菔(三錢) 焦曲(二錢) 香附(三錢) 腹皮(三錢) 廣皮(二錢) 木香(四分) 沉香(五分) 降香(一錢)

又 不喘不咳,病不在表,亦不在上。腹不痛,大便溏,亦非實結。開鬼門,潔淨腑,俱用不著。脈不遲數,口不渴,不怯寒,大熱大寒之品,亦不合。足不腫,小水長,分利去濕之品,亦不合。按之軟,其為氣滯,十有八九。余方不過如此,或欲速,再請明眼酌治之。

原方,加苓皮(四錢),繭殼(三個)。

此症起於產後,年久不愈,至小產後大投行瘀而愈。

張左 濕熱蘊於中焦,面目見黃,胸腹為脹。茵陳五苓散主之。

茵陳(八錢) 生苡米(三錢) 生茅朮(三錢) 赤苓(六錢) 豬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五分) 黑梔(一錢) 腹皮(三錢) 廣皮(一錢五分) 黃柏(八分)

某左 土衰濕勝,郁久防成中滿,面色萎黃,納食作脹,兩足至晚浮腫,或嘔或瀉,都是脾胃兩傷之據。

茅朮(炒) 焦白朮 焦曲 焦楂 遠志 茯苓 澤瀉 砂仁 廣木香

潘右 腹滿中空,兩足浮腫,便溏溲短。脾土已傷,症非輕淺。

邵左 風熱散走,遍身作痛。此外內兩兼,先為分解。

洋參(一錢) 荊芥(一錢) 防風 茯苓(一錢) 甘草(一錢) 枳殼(一錢) 桔梗(一錢) 柴胡(八分) 川芎(一錢) 銀花(五錢) 前胡 羌獨活(各一錢) 牛蒡子(二錢)

孔左 六脈沉細,食後中脘脹悶不適,脾胃陽衰也。

炮姜(一錢) 遠志(五分) 益智仁(八分) 焦白朮(二錢) 黨參(三錢) 製半夏(二錢) 官桂(三分) 五穀蟲(一錢) 雞金(一錢)

衄血

鄒左 脈大而數,左甚於右,鼻衄成碗而色鮮。此炎暑熏蒸,肝陽上逼,肺金受灼,而血妄行也。

麥冬(一錢五分) 夏枯草(一錢) 元參(二錢) 丹皮(一錢五分) 鮮生地(四錢) 竹茹(四分) 茅針花(一錢) 京墨汁(五匙)

廉右 質本陰虧,內熱鼻衄。擬四陰煎,肺腎同治。

北沙參(三錢) 生地(四錢) 山藥(炒,二錢) 扁豆(二錢) 砂仁(四分) 丹皮(炒,一錢) 川斛(三錢) 焦穀芽(二錢)

李左 鼻衄,脈至右寸關獨大,此火浮於肺。

黃芩(二錢) 白及(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 竹茹(炒,五分)

錢童 鼻衄已久,宜清宜折。

豬苓(二錢) 白及(一錢五分) 茶葉子(五分)

某左 鼻衄頭痛,風熱上行。

豬苓(二錢) 白及(一錢五分) 川芎(一錢) 白芷(八分)

秦右 脈數,內熱鼻衄,此陰虛火浮。

生地(四錢) 丹皮(炒,一錢) 元參(一錢) 麥冬(一錢) 北沙參(三錢)

陳右 血不歸經,逆行於上,而時見鼻衄,脈至弦數甚於左寸關。宜清養肝陰為先。

北沙參(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石斛(二錢) 知母(一錢) 牛膝(一錢五分) 女貞子(一錢五分) 地骨皮(一錢)

又 原方,加大生地(五錢),去元參、知母。

失音

某左 色脈無力而音不揚,更兼咽喉不時而痛,喜吃甘溫則適。此係風寒束縛,肺氣窒塞。

叭杏,飯上蒸熱,搗如膠。另用肉桂末(二錢),以桂和勻,搗。將白蜜拌和勻如指面大。每用薄綿一層包藥一粒含於口內,將汁咽之,日含二三次,夜亦可含臥。另用蜜陳皮(二三),泡湯代水。

又 桔梗 生熟草 生熟訶子肉 蟬蛻 燈心 香椿豆(如無,竹膜三分代之)

又 雞子(一枚,置碗中打如糊) 白糖霜(三錢)

上,將滾豆腐漿一碗,清晨沖服。

某 寒束熱伏,金實不鳴。

杏仁(二錢) 桔梗(一錢) 枳殼(炒,六分) 半夏(一錢) 蟬衣(七分) 蘇葉(八分) 陳皮(一錢) 姜(一)

沈左 六脈數大,甚於兩關,肝陽胃火熾甚,上灼肺金為咳而聲音不揚,大便難澀者。肺與大腸相為表裡,清金制陽,必須育陰。

洋參 麥冬 川貝 蟬衣 生地 蘆根 鮮百合 燕窩 枇杷葉 三味煎湯代水

又 火之旺者,水必虧,六脈數象不減。方不外乎清金保肺,壯水制陽。

洋參(八錢) 麥冬(三錢) 川貝(四錢) 生地(一兩) 丹皮(一錢五分) 扁豆(五錢) 通草(一錢) 沙苑(三錢) 甘蔗皮(一兩) 枇杷葉(三錢)

吳左 氣弱音雌。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黨參(三錢) 冬朮(炒,三錢) 當歸(二錢) 陳皮(一錢) 黃耆(三錢) 通草(一錢) 半夏(一錢) 杏仁(一錢五分) 炙草(四分) 訶子肉(一錢) 香椿芽(一錢) 蟬衣(四隻)

某右 久咳音雌,色脈無傷,金實不鳴也。

半夏(一錢) 叭杏(連皮,二錢) 蟬衣(一錢) 桔梗(一錢) 訶子(生炒,一錢) 紫蘇(五分) 薄荷(五分) 通草(一錢)

某 脈至滑大,甚於右寸關,久咳見血,音啞,肺傷極矣。

北沙參(四錢) 玉竹(炒,三錢) 麥冬(一錢) 紫菀(八分) 扁豆(三錢) 苡米(三錢) 白及(一錢五分) 通草(六分) 川貝(一錢五分) 百藥煎(炒,一錢) 百合(一兩) 蟬衣(四) 月石(一錢) 紫降香(一錢)

此三味加前方中先服三劑

諸左 咽痛音雌,由咳而起,六脈沉遲。少陰太陰同治。

熟地(八錢) 麻黃(四分) 杏仁(二錢) 生草(一錢)

王左 久咳聲音不揚,而咽喉作痛,飲食不貪,脈至細數,右寸關軟大。人之聲音,發乎腎而出乎肺。肺腎兩虧則音雌,水虧於下則陽越於上為咽痛。腎為肺子,虛則盜氣於母,脾土日虧,則飲食不化精血而化痰涎。脈症合參,無非脾肺腎損傷之象,幸而便猶未溏。但將交夏令,內有虛陽,外有炎蒸,已傷之金,欲其不燥,不外乎制陽壯水,保金醒胃,理脾為上。

熟地(一兩) 山藥(炒,五錢) 丹皮(一錢五分) 萸肉(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五味(十粒) 麥冬(一錢)

又 沙參(五錢) 扁豆(一兩) 建蓮(一兩) 芡實(炒,一兩) 通草(四分) 訶子(生熟,一錢) 川貝(二錢) 蟬衣(四) 竹膜(五分)

上方,培土生金無礙乎脾胃,發聲而不耗氣,消痰不至於涸液傷陰。間日服之,可也。

檀香百合(一兩) 元米(二兩) 官燕(一錢)

上三味,煮爛,清晨加冰糖食之,以代朝粥。又,滾豆腐漿一飯碗,另將雞子一個調稠,加冰糖沖勻,食之代點心。豬肺一具洗淨,苡米一兩,入罐煮爛,作菜。

吳左 久咳音雌,咽痛納減,不能仰臥,六脈細澀,面色萎黃。種種見症,都是損怯,氣血就偏之象。擬大補元煎治之。

黨參(五錢) 熟地(八錢) 杜仲(三錢) 山藥(一兩) 萸肉(三錢) 當歸(二錢) 杞子(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炙草(七分) 五味(三分) 青果(一枚)

王左 久咳失音,右脈細弱。擬六君以培土生金,失治於前,見功甚難。

六君子,加黃耆、當歸、五味、訶子。

楊 咳嗽聲音不揚,右寸關獨浮大有力,邪未透達。此症忌用人參,屢屢告戒,何以即忘。

杏仁(二錢) 桔梗(一錢) 荊芥(一錢) 前胡(一錢) 蘇子(一錢) 玉竹(四錢) 白薇(一錢) 蟬衣(四隻)

周左 金破不鳴,責在肺腎。

熟地(八錢) 當歸(二錢)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茯苓(一錢) 炙草(六分) 桔梗(一錢) 元參(一錢) 薄荷(四分) 紫蘇(五分) 蟬衣(四)

蔣左 音雌咽痛,脈弱而尺浮露。此水虧火浮,肺金受灼,損症之萌也。芩、連、知、柏,切勿雜投,有傷生生之氣,變症蜂起,不可不慮。

桔梗(一錢) 甘草(一錢) 元參(三錢) 川貝(一錢) 金銀花(一錢) 燈心(五尺)

煎好去渣,將雞子白(一枚)攪勻,服。

接方 生地(一兩) 山藥(炒,三錢) 丹皮(炒,一錢) 萸肉(二錢) 茯苓(一錢) 元參(二錢) 麥冬(一錢) 甘草(一錢) 銀花(一錢) 青果(二)

吳左 久咳失音,脈軟無力,咳甚則吐。宜溫培肺胃之氣。

黃耆(蜜炙,三錢) 冬朮(炒,三錢) 紫菀(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橘餅 元米煎代水

劉左 人之聲音,發於腎而出於肺。今聲音不揚,脈來細軟,良由肺氣不通,腎氣衰弱耳。

熟地(一兩) 黨參(三錢) 冬朮(炒,三錢) 生熟訶子(一錢) 炙草(四分) 桔梗(一錢) 百合(一錢) 蟬衣(四個) 香椿頭(二錢)

每日清晨,雞子沖豆腐漿,服。

吳左 音啞便溏,脈細脫形,藥難應效。

黃耆(元米炒,六錢) 五味(炒,八分) 黨參(炒,三錢) 桔梗(一錢) 生熟訶子(各一錢) 冬朮(三錢) 炙草(七分) 冬花(三分) 百合(四錢)

楊左 金虛則聲音不揚,土衰則納穀日減。議培土生金法。

黃耆(蜜炙,六錢) 生熟訶子(一錢) 冬花(蜜炙,三錢) 炙草(六分) 扁豆(炒,二錢) 蟬衣(四隻) 豬肺清湯煎藥

王右 音啞咽痛,右脈軟弱,左細數,此水虧於下,火浮於上,肺金受爍,恐成損怯。

生熟地(一兩六錢) 桔梗(一錢) 苡米(四錢) 生熟甘草(一錢五分) 大貝(一錢五分) 北參(三錢) 雞子白(一個,調稠沖服)

又 薄荷(一錢) 百草霜(一錢) 桔梗(一錢) 霜梅(炙,一錢) 貝母(三錢) 燈心灰(一錢) 甘草(一錢)

上,為末,用白蜜(二兩)調勻,不時食服。

沈左 當育陰以制陽。

桔梗(二錢) 甘草(一錢) 薄荷(一錢) 蟬衣(四隻) 元參(四錢) 銀花(三錢) 川貝(三錢) 射干(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 川連(三分) 蘆根(三錢) 燈心(五尺)

王左 脈至軟弱,腿膝痠疼,久咳不已,聲音不揚。此稟質不足,而寒濕浸里。

防己(二錢) 黃耆(蜜炙,六錢) 川七(三錢) 赤苓(三錢) 白朮(炒,三錢) 苡米(炒,一兩) 杜仲(薑汁炒,八錢) 冬花(蜜炙,三錢) 當歸(二錢) 桑皮(蜜炙,二錢)

陳左 六脈浮數,左尺為甚,音雌咽痛。症屬水虧於下,陽浮於上,肺金受灼。擬生脈六味,兼育肺腎之陰。

洋參(三錢) 蟬衣(一錢) 麥冬(一錢) 五味(五分) 生熟地(各八錢) 懷藥(一兩) 丹皮(一錢五分) 萸肉(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訶子(一錢) 元參(一錢五分) 鳳凰衣(五個) 青果(二) 燈心(五尺) 竹膜(四分) 元稻根鬚(三錢)

蔣 金為水母,腎為肺子,久咳者無不傷乎子,則腎水因而虧矣。脈見浮數,喉舌乾燥,豈非腎陰肺液兩虧乎?且聲音者,發乎腎而出乎肺。肺腎兩虧,當此時令風熱之際,未勉又觸時邪,聲音驟啞。此虛中夾邪之症,育陰清肺之中,稍兼疏解之品。

北沙參 麥冬 生地 薄荷葉 蟬衣 牛蒡子 竹膜 雞子白衣(四個)

盛左 久咳而至咽啞,便溏,脈細數。上中下三焦俱損。

洋參(三錢) 黃耆(三錢) 熟地(六錢) 懷藥(三錢) 丹皮(一錢) 冬朮(一錢五分) 萸肉(二錢) 北沙參(三錢) 神麯(一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訶子(炒,一錢) 五味(三分)

周 中氣不足,肺腎兩虧。先理中氣。

柴胡 黨參 當歸 升麻 黃耆 炙草 冬朮 茯苓 蟬衣 香椿豆芽 生熟訶子肉

肺痿

章右 脈來弦數,左甚於右,左脅下痛,繼已咳吐,紅濁痰涎,似膿非膿,似血非血。此肝鬱化火,灼肺成痿,兼感時邪,為頭痛發熱,勢非輕淺。

天冬(三錢) 川貝(三錢) 鬱金(四分) 知母(一錢五分) 紅花(三分) 瓜蔞皮(一錢) 骨皮(二錢) 香附(二錢) 桑枝皮(鹽水炒,一錢) 紫菀(一錢) 扁豆(三錢) 橘紅(一錢) 炒荊芥(一錢)

宿左 經云: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逆。今左關獨大,獨弦,獨數,此肝陽有餘。木旺則土衰,濕濁不化,蘊於胃底,鼻穢氣升,隨肝火上炎,肺金爍消,焉得不咳而為痿乎?

紫菀(一錢) 羚羊(八分) 檀香(一錢) 白芍(炒,一錢) 玉竹(炒,一兩) 川貝(一錢五分) 桔梗(一錢) 苡米(炒,八錢) 天冬(一錢) 丹皮(一錢) 沙參(八錢) 玉金(七分) 百合(六錢) 紫降香(一錢)

復診 原方,加生地(六錢),去紫菀、羚羊。

潘左 左關弦數,右寸無力,咳吐穢痰,似膿似血,右乳肋骨隱隱疼痛,每咳汗必淋漓,木火上炎,肺金受灼。急宜壯水制陽,清金保肺為主。

沙參(五錢) 天冬(一錢五分) 白及(三錢) 白芍(三錢) 生地(一兩) 苡米(八錢) 黃耆(八錢) 紫菀(一錢) 玉竹(七分) 元米(一撮)

某 癰為實而痿為虛,實症脈必數而大,面必紅,氣必粗,咳必重,痰必濃,痛必甚,可清可攻可消,日久亦必兼補托。今面色黧黑,唇舌刮白而滑,痰雖穢而清,胸雖痛而不甚,脈雖數而無力,此先傷脾土,土傷則濕鬱,化熱熏蒸,肝氣亦傷,而成痿症。痿與癰,一虛一實,宜先辨確。治痿,當以培土補肺為主,兼治清理濕熱為佐。

黃耆(四錢) 沙參(三錢) 苡米(一兩) 冬朮(二錢) 桑皮(一錢) 天冬(一錢) 川貝(一錢五分) 黃芩(八分) 百合(三錢)

許右 久咳見紅,右乳之上,隱隱作痛,形瘦面黃,飲食漸漸減少。此係風寒傷肺,勞倦傷脾,將成肺痿。先以補土生金法。

黃耆(六錢) 當歸(炒炭,三錢) 苡米(炒,八錢) 桔梗(六分) 冬朮(二錢) 白及(二錢) 絲瓜子(二錢) 川貝(一錢五分) 百合(五錢)

某右 酒客中虛,胃家濕鬱化火,穢濁之氣,時時熏蒸,肺臟受灼,能不頻頻咳嗽,似乎肺癰,其實非也,乃肺胃兩傷之重恙。清肺適足以礙胃,補土可以生金,胃開便固,方可轉機。

洋參(一錢) 扁豆(三錢) 冬朮(三錢) 玉竹(四錢) 桔梗(一錢) 白及(二錢) 神麯(八分) 茯苓(二錢) 冬花(三錢) 檀降香(各一錢) 百合

黃左 脈至滑數,時歇止,咳甚則嘔,有汗而熱不退。此係風溫感於肺胃,防成肺痿。

白薇(一錢) 川貝(二錢) 沙參(四錢) 天冬(一錢) 桔梗(一錢) 橘紅(一錢) 冬花(三錢) 紫菀(一錢) 百合(五錢) 玉竹(四錢) 枇杷葉(刷去毛,二錢)

徐左 咳吐臭痰,六脈細弱。當補氣血,兼以芳香悅脾。勿徒事於寒涼攻伐。

洋參(一錢) 茯苓(二錢) 黃耆(六錢) 冬朮(二錢) 炙草(五分) 苡米(炒,五錢) 川貝(二錢) 當歸(炒,一錢) 檀降香(各五分)

某左 脈遲無力,咳嗽噦惡陽痿,肺胃腎三經病也。

熟地(八錢) 製半夏(一錢五分) 砂仁(炒,八分) 甘杞子(三錢) 杜仲(四錢) 巴戟(三錢) 鎖陽(三錢) 桃肉(三個)

哮喘

潘左 右寸浮緊,此肺經著寒。

製半夏(一錢五分) 豬牙皂(一寸) 炙草(五分) 姜(一)

此方,發時可服二三劑。

丸方 杏仁(四兩) 蘇子(二兩) 款冬花(三兩) 煉蜜為丸

範右 開藥非久服之品。

黃耆(四錢) 冬朮(二錢) 陳皮(一錢) 黨參(三錢)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當歸(二錢) 炙草 半夏(一錢) 生熟訶子(一錢) 姜(三)

又 麻黃(蜜炙,三分) 淡乾薑(三分) 五味

薑、五味和搗,炒半夏(一錢)。 服補藥三劑,間服此方一劑。

吳左 久哮時發時止,甚則帶血脘痛且嘔。不特肺有伏邪,且傷及胃矣。先理新感,續商搜逐。

杏仁(二錢) 前胡(一錢) 荊芥炭(一錢) 生熟砂仁(一錢) 陳皮(一錢) 蘇子(炒,一錢) 延胡(炒,一錢) 半夏(炒,一錢) 百部(蜜炙,三錢) 桃仁(一錢)

陳左 久哮,納減氣逆,肩臂作痛,六脈細弱。肺家雖有伏寒,然體虛已甚,燥烈溫散之藥,未便擅投。擬與氣血兼培,以救其本。

黃耆(四錢) 甘草(五分) 半夏(炒,一錢) 冬朮(三錢) 當歸(二錢) 冬花(三錢) 杜仲(二枚) 核桃肉(二)

接方 黨參(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冬朮(炒,三錢) 炙草(六分) 百部(三錢) 冬花(三錢) 半夏(炒,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橘餅(二錢)

葛右 肺有伏寒,咳喘頻發,肝家血滯,經行發熱,乳腰並痛。

桃仁(四兩) 叭杏(蒸熟炒,四兩) 款冬花(蜜炒,四兩) 杜仲(五兩) 百合(四兩) 蘇子(炒,三兩) 半夏(三兩) 香附(姜炒,四兩) 丹參(四兩)

上藥,為末,大棗、生薑同煮,取棗肉和藥杵勻,作丸,如彈子大。每服五丸,橘餅湯下。

金左 寒邪伏肺,交春則喘嗽頻發。宗先賢調補脾肺,發時疏散逐邪。

黨參(炒,三錢) 茯苓(一錢) 炙草(三分) 冬朮(炒,一錢) 半夏(炒,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姜(一)

又 蘇子(一錢五分) 萊菔子(炒,一錢) 白芥子(炒,一錢) 半夏(一錢) 杏仁(二錢) 香附(一錢) 荊芥(一錢) 前胡(一錢) 黨參(二錢) 姜(一) 桑葉(二片) 此方發時服之

王左 寒痰入於肺絡。

半夏(炒,一錢) 叭杏(二錢) 萊菔子(炒,二錢) 蘇子(炒,一錢) 芥子(炒,一錢)

姚右 元海氣泛,入夜喘急,形寒畏冷,夏襲重裘。

黃耆(炙,三錢) 熟地(三錢) 萸肉(一錢五分) 山藥(二錢) 磁石(煅,三錢) 合桃(二) 補骨脂(一錢) 巴戟(一錢)

又 汗多畏寒,都是陽虛。

黃耆(炙,六錢) 桂枝(三分) 白芍(一錢) 炙草(四分) 五味(十) 青鹽(三分)

蔣左 胸痞氣短,由遺泄傷腎,攝納無權,法當補塞,況六脈如此之虛而無神,斷不可再以開泄。

黨參(五錢) 熟地(一兩) 五味(五分) 杞子(三錢) 補骨脂(鹽水炒,一錢) 當歸(二錢) 桃肉(三)

某 右寸關滑大,左三部細軟,行動數武則喘。細細合參,肺氣之不降不肅,未必無邪,腎氣之不攝不納,總因痔血過多,損及腎真也。

熟地(砂仁炙,一兩) 當歸(二錢) 炙草(四分) 黨參(四錢) 蘇子(一錢) 遠志(七分) 茯神(二錢) 杏仁(三錢) 懷膝(三錢) 補骨脂(一錢) 桃肉(一)

王左 風寒勞碌,外感內傷,無不兼溫肺理氣以治喘,納氣養營以治內傷。

杏仁(二錢) 半夏(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砂仁(炒,八分) 熟地(一兩) 當歸(一錢) 杜仲(四錢) 續斷(二錢) 牛膝(二錢) 補骨脂(炭,五分) 馬兜鈴(炙,一錢) 桃肉(一個)

汪左 去年病後失調,今動則氣喘,目視模糊,六脈細澀。精氣俱虧,當攝納為主,兼調營衛。

熟地(八錢) 當歸(一錢) 炙草(六分) 黨參(三錢) 杞子(三錢) 五味(七) 桃肉(連膈塍,三枚)

王右 氣火上升,挾痰阻咽喉為之吞吐不利,右關滑大。法宜清降。

蘇子(一錢五分) 萊菔子(一錢) 白芥子(一錢) 茯苓 川鬱金(七分) 枇杷葉(去毛,二錢) 荸薺(四) 燈心(一丈)

侯左 脈至滑數而甚於左,舌苔白膩,胸膈滿悶,氣逆則咳。此係濕鬱中焦,肝陽因此不能疏泄,宗氣有餘便是火。立方兼淡以滲濕。

黑山梔(一錢) 川鬱金(一錢) 製半夏(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 苡米(三錢) 茯苓(二錢) 木香汁(沖,五匕)

許左 肺氣窒塞,失其右降之令。

生熟砂仁(八分)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五分) 瓜蔞仁(二錢) 通草(一錢) 薤白(二錢) 蘇子(炒,一錢)

某 腑氣以通為補。

洋參(三錢) 枳實(一錢) 半夏(二錢) 陳皮(一錢五分) 生熟砂仁(一錢) 淡吳萸(三分) 川連(三分) 蘆根(六錢) 竹茹(一錢) 生薑

蔣右 肝胃之氣,有升無降。

蘇梗(三錢) 香附(炒,二錢) 丹參(三錢) 茯苓(二錢) 山梔(五分) 青皮(八分) 大麥仁(炒,五錢) 降香(五分)

鈕左 胃氣逆行。

半夏(二錢) 全福花(三錢) 赭石(五錢) 茯苓(三錢) 炙草(五分) 黨參(三錢) 補骨脂(鹽水炒,一錢) 陳皮(鹽水炒,一錢) 桃肉(一個)

某 肺氣窒塞,清不升,濁不降。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桔梗(六分) 枳殼(炒,七分) 黨參(三錢) 黃耆(三錢) 冬朮(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 苡米(二錢) 炙草(四分) 紫蘇(五分) 生薑

王右 肺氣不降,胃氣逆行,肝氣鬱而不宣,自中脘至咽喉痞塞,納穀難阻。擬與嘉禾法。

洋參(三錢) 枳殼(一錢) 川連(四錢) 乾薑(三分) 半夏(一錢五分) 桔梗(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赭石(四錢) 覆花(二錢) 蘇子(一錢五分) 砂仁(一錢) 沉香汁(三分) 枇杷葉(去毛,三錢) 姜(二)

蔣左 肺氣窒塞。

桔梗(一錢) 紫蘇(一錢) 白芷(一錢) 生薑(一)

李左 氣結於咽,失於宣降。

蘇子(炒,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前胡(一錢) 竹葉(一錢) 枇杷葉(一錢)

汪左 胸中氣機窒塞。

通草 蔻仁 大麥仁 半夏 桔梗 枳殼 蘇梗 陳皮

成左 水鬱氣滯,用二賢散主治。

陳皮(鹽水炒,四錢) 炙草炭(一兩)

上藥,磨末一錢許。清晨,白滾水調服一錢。

吳左 清氣不升,濁氣不降,以致中脘窒塞。

砂仁殼(三分) 枳殼(五分) 升麻(三分) 牛膝(炒,一錢) 冬朮(三錢) 半夏(一錢) 檀降香(各一錢) 荷梗(五分)

季左 痰氣窒塞。

陳皮(一錢) 桔梗(一錢) 蘇子(一錢) 木香(三分) 半夏(炒,一錢) 茯苓(二錢) 炙草(六分) 砂仁(炒,六分)

陳左 中脘之右,板硬氣逆於上則咽如阻,氣下則心口如塞。此肺氣失宣,胃氣失降。

通草(炒,一錢) 蘇子(炒,一錢五分) 沉香汁(三匕) 象貝(一錢) 瓜蔞仁(炒,三錢) 枳實(六分) 竹葉(十片) 萊菔子(炒,六分) 枇杷葉(炒,一錢五分)

復診 原方,加全福花(三錢),洋參(一錢五分)。

張左 脘脹,大便三四日一行。肺氣不降,即胃氣之逆行也。

杏仁(去皮,三錢) 蘇子(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茯苓(一錢) 砂仁(八分) 象貝(一錢五分) 大麥仁(炒,四錢) 檀降香(各五分)

又 杏仁(二錢) 蘇子(炒,一錢五分) 陳皮(二錢) 黨參(六錢) 枳實(一錢) 萊菔子(一錢五分) 瓜蔞仁(三錢) 大麥仁(炒,四錢) 檳榔汁(三匕) 五穀蟲(二錢)

楊左 脈至左三部細弱,右三部弦數,面黃無神,發熱無言定,氣短似喘,不能偃臥,右半天府雲門痛連脅肋。經曰:肺主布氣,脾主運氣,腎主納氣。茲以脈症合參,脾肺腎三經俱傷,失布失運失納,而又挾邪,以致氣機升降,失其常道。法宜調補之中,稍兼疏理。

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廣皮(一錢) 炙草(四分) 洋參(二錢) 熟地(砂仁拌炒,五錢) 蘇子(一錢) 前胡(一錢) 鬱金(一錢) 青木香(八分)

脾胃

諸左 納少便溏,胸腹作脹,六脈細澀。純乎脾失健運,中無砥柱,氣血有傷。當培土為主。

冬朮(三錢) 陳皮(一錢) 茯苓(二錢) 神麯(一錢) 麥芽(炒,二錢) 白芍(一錢) 砂仁(炒,八分) 穀芽(三錢) 車前(一錢五分) 葫蘆巴(一錢五分)

周左 診脈左弦右弱,腹滿便溏,氣逆不能下臥。一切見症,無非剛猛過投,以致傷脾伐胃,肝木乘虛來侮。偏寒偏熱,偏補偏攻,皆非正治。議兩和肝胃為治。

茯苓皮(炒,四錢) 大腹皮(炒,三錢) 白芍(炒,一錢) 焦穀芽(三錢) 蘇梗(磨沖)

某左 早食則適,晚食則腹不寬。脾腎之陽衰弱,火不生土也。

益智仁 泡姜 菟絲子 遠志 焦穀芽 焦神麯

俞左 不任苦寒者,中陽衰也。不受燥烈者,腎陰虧也。飲食不化氣而化痰者,脾之健運無力。用五福飲,氣血兼培,少佐流行之品。

黨參(一錢五分) 熟地(三錢) 冬朮(二錢) 陳皮(八分) 半夏(一錢) 丹參(一錢五分) 建蓮(三錢) 大棗(二)

鄧右 木鬱土衰。

冬朮(二錢) 陳皮(一錢) 神麯(炒,一錢) 茯苓(一錢) 生熟砂仁(四分) 香附(一錢五分)

周左 質本陰虧,宜培補肝腎。奈食稍多,胸腹撐脹作痛,脹得嘔得噯則適。茲滋膩之藥,未免礙脾,且先芳香健運之劑,繼當滋填肝腎為要。

冬朮(四錢) 扁豆(三錢) 神麯(炒,一錢) 穀芽(五錢) 砂仁(炒,三分) 會皮(一錢)

嚴 食不能運,脾不健也。

冬朮(三錢) 當歸(一錢) 續斷(三錢) 杜仲(四錢) 焦穀芽(二錢) 炙草(四分) 神麯(炒,一錢)

吳左 足膝無力,面黃無神,脈來軟弱,勞傷脾土。

焦茅朮(一錢) 焦白朮(四錢) 杜仲(炒,八錢) 當歸(二錢) 赤苓(三錢) 焦穀芽(三錢) 姜(一) 棗(一)

趙左 右關沉細,脾陽暗暗漸虧,當補中土。

冬朮(三錢) 枸杞子(三錢) 遠志(炒,一錢) 穀芽(四錢) 姜(二) 棗(二)

又 入暮目視無光,不獨脾陽衰也。

焦冬朮(四錢) 枸杞子(三錢) 遠志(炒,一錢) 穀芽(四錢) 石決明(炒,五錢) 桂圓(五) 杜仲(三錢) 螢火蟲

許左 脾陽不旺,失於健運。

冬朮(二兩) 山藥(炒,三兩) 澤瀉(一兩) 芡實(三兩) 建蓮(四兩) 炙草(一兩) 薑炭(一兩) 焦鍋巴(半張)

每日早晚,用黃糖調鍋巴湯下。

胡右 脾陽衰弱,以致發黃,擬補火生土法。

冬朮(炒,四錢) 陳皮(一錢五分) 遠志(炒,一錢) 焦神麯(三錢) 穀芽(二錢) 姜(二)

張右 懶食嗜臥,脾氣困乏。

白朮(炒,二錢) 神麯(炒,一錢) 穀芽(三錢) 半夏(炒,一錢) 赤苓(二錢) 扁豆(炒,二錢) 會皮(八分)

徐左 飲食不運,食後作飽,脈沉細,不獨脾氣衰弱,水中之火亦衰。宜火生土。

遠志(一錢) 冬朮(炒,三錢) 薑炭(五分) 焦穀芽(三錢) 清晨桂附八味丸(三錢)

夏左 脈虛浮,右三部更甚。宜養其氣,修其脾胃健旺,再商真陰之議。

綿耆(六錢) 當歸(三錢) 洋參(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杜仲(鹽水炒,四錢) 冬朮(炒,三錢) 山藥(炒,五錢) 炙草(四分) 陳皮(一錢) 穀芽(三錢)

蔣左 胸腹痞滿,食入作脹,脾氣失於健運故也。

冬朮(炒,三錢) 枳殼(炒,五分) 神麯(炒,一錢) 穀芽(炒,三錢) 陳皮(一錢) 遠志(八分)

邵左 至高之陽不振,痰濁阻於膻中,用離火照法,以消陰霾。

熟附(四分) 黨參(五錢) 半夏(一錢) 桔梗(六分) 當歸(二錢) 砂仁(炒,四分) 陳皮(一錢) 姜(一)

嚴左 中陽不旺,喜食麵物,未免為滯。

黨參(炒,六錢) 遠志(炒,一錢) 楂肉(炒,二錢) 冬朮(土炒,一兩) 半夏(炒,一錢) 穀芽(炒,三錢) 陳皮(炒,一錢) 泡姜(一錢)

龔左 氣分偏虧,脾土不健運。

黃耆(一錢) 當歸(炒,三錢) 冬朮(炒,四錢) 穀芽(炒,五錢) 神麯(炒,一錢) 陳皮(一錢) 姜(二) 棗(二)

吳右 痞結中宮,便溏脈弱。當以健運脾土為主。

焦白朮(三錢) 焦神麯(一錢) 焦穀芽(三錢) 焦楂肉(一錢) 炙草(四分) 砂仁(四分) 官桂(四分)

楊右 氣血兩虧之疾,全仗水穀之海,能納能運,能受重劑,補方希冀可以斡旋。今不思納穀,食入噁心,大便見溏,前投熟地,而胸膈滿悶,皆脾胃不醒不運見症。急培後天,能多進穀食,乃是轉機,否則圖痊非易。

棗仁(炒,三錢) 建蓮(二錢) 砂仁(炒,三分) 冬朮(三錢) 扁豆(炒,三錢) 穀芽(炒,三錢) 懷藥(炒,三錢) 枸杞子(三錢) 丹參(三錢) 玉竹(炒,三錢) 牛膝(炒,一錢五分) 五味(七粒)

衛 久熱脈不弦數,虧在氣分。宜培土為主。

冬朮(一錢五分) 炙草(四分) 懷藥(四錢) 穀芽(三錢) 廣皮(五分) 焦曲(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五分) 黨參(三錢) 姜(一) 棗(一)

許 面色淡黃無神,脈軟而少力,痰之多者,良由脾不運化。主以培土,乃治痰之本也。

六君子湯,加生薑(一)。

劉右 脾虛挾濕,兼以操撈。

茅朮(一錢) 白朮(炒,一錢五分) 穀芽(三錢) 生熟砂仁(八分) 廣皮(一錢) 半夏(一錢) 香附(一錢) 赤苓(二錢) 丹參(三錢) 玫瑰花(二朵)

何右 中脘結塊,作脹作痛,良由氣積交凝,補其脾土則塊自除。不必過於攻消,恐未必有益,而反有礙於正氣也。

甜冬朮(三錢) 廣皮(一錢) 生熟砂仁(四分) 枳殼(三分) 香附(一錢) 當歸(二錢) 蘇梗(二錢)

邊僧 木犯土位,土衰則運化失職,中宮所以痰多,大便所以時溏也。

小樸(薑汁炒,一錢) 廣皮(一錢五分) 茅朮(一錢) 半夏(一錢) 黨參(四錢) 炙草(三分) 甘鬆(一錢) 赤苓(三錢) 澤瀉(一錢)

楊 飲食不節,致多胸腹疼痛。議與健脾消導。

焦芍(二錢) 焦殼(五分) 焦楂(一錢五分) 焦曲(一錢) 焦麥芽(三錢) 熟砂仁(炒,六分) 木香(四分)

袁左 形瘦便溏,腹脹脾氣衰也,脈來細數無力,內熱不已,肝腎陰虧也。經曰,治脾妨腎,治腎妨脾,此症是也。勉商一方。

冬朮(炒,五錢) 焦穀芽(一錢) 焦曲(一錢五分) 苓皮(四錢) 大腹皮(二錢) 車前子(一錢五分) 鮮冬瓜皮(四錢)

又 六味丸,加白芍,晨服。

某左 久咳傷及於土,脾胃衰而納減。

黨參(二錢) 冬朮(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炙草(四分) 廣皮(四分) 製半夏(一錢) 姜(一) 棗(二) 黃瓜霜(治一切虛火咽喉諸疾或口舌碎爛吹之效) 硼砂(五十文) 元明粉(五十文) 白礬(五文) 黃瓜(二條,夏月將瓜扣空止氣藏瓜內結霜) 冰片(等分,與霜和勻吹)

卷四

嘔吐

某 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宜降不宜升。今診脈右關滑大,唇紅口甜,納穀輒吐無餘,雖湯飲不納,業已月餘,大便兩旬不解。脈症合參,系陽明實火,閉結胃氣,有失下行之旨。法宜清降。

川貝(五錢) 活水蘆根(去節,五錢) 竹茹(一錢) 淡姜渣(二分)

另,用上龍井茶葉(一撮),生薑(一片),泡湯飲;白扁豆煮爛如糊,食之,以代粥。嘔止便解,用獨參湯以扶正氣。

吏左 朝日暮吐,脈來細軟。當培火生土。

焦六曲(一錢五分) 焦穀芽(三錢) 淡乾薑(炒,三分) 茯苓(一錢) 冬朮(炒,三錢) 炙草(三分) 益智仁(炒,一錢) 遠志(炒,八分) 蔻仁

陳左 胃氣逆行,以致作嘔。

半夏(炒,三錢) 黨參(一兩) 生熟砂仁(一錢) 蔻仁(三) 丁香(七粒) 烏梅(一枚) 姜(二)

陳右 厥陽犯胃,氣逆則嘔,胃氣下行為順,肝陽以清泄為宣,但由來已久,不可不兼扶正。

半夏(炒,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 砂仁(一錢) 枳殼(炒,四分) 洋參(二錢) 川連(二分) 吳茱萸(一分) 竹茹(八分) 蘆根(五錢) 車前子(三錢) 姜(一片) 大麥仁(四錢)

某 納食輒嘔,著寒則甚,胸脘作痛。

冬朮(三錢) 黨參(三錢) 炙草(六分) 蔻仁(二粒) 陳皮(一錢) 淡乾薑(二分) 竹茹(八分) 木香汁(三匕) 灶心土煎湯代水

王左 嘔吐本胃病,而胃為腎之關,有因水之不足而不能制胃火者,有因火之不足而不能生胃土者,此兩說之辯論最詳。大凡食入即出者,屬火之有餘,必得腎水以濟之,無過於六味作湯,資飲昨服,既能安適,不必日日更換,且服十濟再商。

熟地(一兩二錢) 萸肉(三錢) 丹皮(炒,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懷藥(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懷膝

邵左 久咳,邪移於胃則嘔,此胃失下行之司,而上逆也。擬六君合蘇子降氣法,肺胃同調。

黨參 半夏 陳皮 茯苓 冬朮 炙草 蘇子 砂仁 生薑

某 胃氣應降不降,濁氣不泄而作嘔。

半夏(炒,三錢) 陳皮(二錢) 砂仁(一錢) 柏子仁(一錢) 萊菔子(五分) 蘇子(一錢) 姜(一) 大麥仁(炒,一錢)

陳右 診脈左寸關獨數,納食輒嘔,大便不通,肝陽犯胃,腑氣有升無降。

川連(二分) 枳實(五分) 吳茱萸(三分) 檳榔(一錢五分) 蔞仁(三錢) 姜(三) 川楝子(炒,三錢) 青皮(炒,一錢) 木香(沖,四分) 洋參(二錢) 黑梔(一錢) 元胡索(生炒,三錢) 生熟砂仁(一錢)

吳 脈形兩損,咳痰嘔逆,身熱汗濡,頭暈氣升,症勢甚劇。擬調中培土,冀其嘔止納穀。

冬朮 懷藥 白芍 陳皮 茯苓 穀芽

過左 面色淡白,口吐清涎,脈至關脈沉細,寒濕停於胃脘,理中湯主之。

黨參(四錢) 冬朮(炒,三錢) 炙草炭(三分) 泡姜(八分) 陳皮(一錢) 蔻仁(三粒)

孫左 胃氣大傷,納食則吐。藥味偏劣者,均非所宜。

竹茹(薑汁炒,一錢) 烏梅(一個) 伏龍肝(一兩) 煎湯飲

又 龍井茶葉(一撮) 姜(一)

又 好醋(十匕),生薑(一錢),建蓮煮爛作點心,山藥煮爛代飲,大鯽魚煮熱(姜醋煮蘸食)。

陳 積飲停痰,作脹作嘔。

半夏 陳皮 生熟砂仁 神麯(炒) 焦麥芽 茯苓 木香 生薑

華左 津液不足,氣血虛弱,納穀作嘔,脘中作痛。宜與辛潤腑氣,以通為補。

製半夏(二錢) 韭白(二錢) 蔞仁(二錢) 會皮(三錢) 姜(二) 大麥仁(炒,三錢) 黑芝麻(四錢)

又 原方,加生熟砂仁(三分),川鬱金(七分)。

馬左 食入至飢,時作嘔,完穀不化。脾陽式微,運化失職。

乾薑(炒,一分) 黨參(三錢) 熟附(四分) 生薑(一) 半夏(一錢)

許左 嘔吐完穀,脘痛攻撐,六脈沉細。不特胃虛,脾陽亦衰。

黨參(砂仁拌炒,一兩) 半夏(薑汁炒,二錢) 乾薑(五分) 白蜜(十匕) 灶心土煎湯代水

葉左 脾不克運,胃氣逆行,納穀輒嘔,脘痛作酸,右關略見滑數。不無痰火,而兼挾滯。擬和中法。

製半夏(一錢五分) 廣皮(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生熟砂仁(一錢) 川樸(五分) 楂炭(二錢) 大麥仁(四兩) 姜渣(五分) 竹茹(五分)

趙左 知飢能納,食後一二時胸腹漸漸作痛,得水穀盡行吐出方適,顯系脾氣失健失運。

異功散,加川樸、枳殼(炒)、穀芽(炒)、神麯(炒)、檳榔、官桂、炮薑、木香。

管右 納穀輒嘔,胸次有塊積滯踞於中宮,以至胃不容納。

製半夏(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檳榔(一錢五分) 枳殼(五分) 焦曲(一錢五分) 川樸(薑汁炒,五分) 木香(五分) 生熟砂仁(五分) 姜(二) 香附(一錢五分)

蔣左 中脘結塊如拳,攻痛嘔吐。

焦白朮(三錢) 焦枳殼(八分) 生熟砂仁(八分) 焦神麯(一錢五分) 木香(四分) 焦穀芽(二錢)

史右 肝胃之氣上逆,為吐酸,為嘴惡。

黨參(炒,二錢) 枳實(五分) 青皮(五分) 吳茱萸(川連汁炒,三分) 炙草(三分) 覆花(二錢) 製半夏(二錢) 蔻仁(二粒 代赭石(三錢) 麥芽(三錢)

接方 製半夏(一兩) 茯苓(一兩) 廣皮(炒,二兩) 香附(炒,一兩) 蔻仁(一兩) 蓽澄茄(五錢)

共研末,每用一錢,將木香湯送下。

嚴左 能食不運,胸脹痛嘔吐。

焦冬朮(一兩) 焦曲(一兩) 焦穀芽(一兩) 焦麥芽(三錢) 焦楂(一錢) 製半夏(一錢) 乾薑(五分) 廣皮(二錢) 熟砂仁(五分)

霍亂

胡左 瀉泄嘔吐,脈至數大,左手尤甚,舌乾而黃,時令暑熱干於臟腑,所謂熱泄熱嘔是也。瀉多傷陰,嘔多傷液,恐有化燥舌短津枯轉筋之劇,則險矣。

川連(三分) 竹茹(一錢) 廣皮(八分) 姜渣(三分) 蘆根(一兩)

又 脈數大,較前減四五,吐瀉亦漸少,有轉機之兆。

又 吐瀉雖止,今日脈象較昨數大稍增,右關更甚,舌苔根黃,陽明之熱不清。議兼人參白虎湯。

洋參(二錢) 麥冬(二錢) 生石膏(五錢) 滑石(五錢) 淡姜渣(三分) 川連(五分) 通草(五分) 竹葉(十張) 蘆根(一兩) 香粳米(五粒) 廣皮(一錢)

又 脈症俱退七八,余焰尤未盡減輕,重製方可再投。

洋參(二錢) 麥冬(三錢) 生石膏(一錢) 滑石(二錢) 通草(五分) 川連(三分) 扁豆(三錢) 廣皮(一錢) 淡姜渣(三分) 竹茹(一錢) 蘆根(一兩) 香粳米(五粒)

胡右 瀉泄嘔吐,數日未已,脈情左數右澀,身體左熱右寒。此陰陽不和,升降失職,亦是暑熱起見,漸有轉筋之意,須防加重。況身懷六甲,吐瀉動胎,為害非輕。宜涼不宜溫,宜和不宜散。

川連(三分) 竹茹(一錢) 淡姜渣(三分) 蘇梗(一錢) 木瓜(一錢) 廣皮(八分)

又 昨投泄熱和胃,今諸恙稍滅,然總要胎元不動則吉。

川連(三分) 生薑(三分) 竹茹(一錢) 老蘇梗(二錢) 廣皮(八分) 木瓜(一錢) 生熟砂仁(六分)

以冷水、滾水各半,煎藥。

作酸

某左 左關弦滑,食後作酸,得吐則適,似屬肝陽犯胃。

黨參(四錢) 川連(三分) 吳萸(三分) 半夏(二錢) 代赭石(四錢) 旋覆花(二錢) 陳皮(一錢五分) 砂仁(一錢) 木香(四分) 生薑(二)

錢左 曲直作酸,脈至左弦右弱,宜兼泄肝陽(此方在後)。

談左 作酸一症,有因火旺者,有胃陽衰者。今色脈無力無神,當以胃陽衰治之。

蔻仁(二粒) 砂仁(三粒) 陳皮(一錢) 芡實(炒,三錢) 懷藥(炒,三錢) 杜仲(三錢) 姜(二)

邵 濕停中脘,脾不運也,吐酸痞滿悶。主以溫開。

半夏(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枳殼(炒,八分) 小樸(五分) 生熟砂仁(八分) 赤苓(二錢) 姜(一)

錢左 曲直作酸,脈至左弦右弱。宜清泄肝陽。

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枳殼(炒,七分) 吳茱萸(二分) 川連(一分) 蔻仁(二粒) 黨參(三錢) 伏龍肝(三錢) 姜(一)

噯氣

吳 胃氣逆行則噯,脾氣不運則便溏。

黨參(三錢) 茅朮(炒,一錢)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萊菔子(五分) 神麯(炒,一錢) 炙草(一分) 覆花(三錢) 茯苓(三錢) 大麥仁(三錢) 木香(三分) 炮姜(四分)

孫左 脈左弦,胸痞作酸而噯,肝氣上升,而胃氣不降。

黨參(三錢) 枳實(六分) 赭石(三錢) 覆花(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 茯苓(三錢) 炙草(二分) 大麥仁(三錢) 降香(五分)

又 氣逆稍平,宜當異功以培中土。

某 氣逆作噯便溏,脾陽不運,胃氣不降。

炮姜皮(六分) 益智仁(五分) 焦曲(一錢) 半夏(一錢) 砂仁(炒,六分) 冬朮(三錢) 廣皮(一錢) 穀芽(三錢) 大麥仁(炒,三錢)

木乘土

袁右 胸脅氣撐作痛,上為嘔惡,下為便溏,脈見左弦右弱。此肝木犯胃則嘔,克脾則泄也。

焦茅朮(五分) 白芍(炒,一錢) 半夏(炒,一錢) 陳皮(七分) 蔻仁(三粒) 延胡(七分) 神麯(七分) 炙草(三分) 姜(一片)

又 焦茅朮(一錢) 白朮(炒,一錢) 當歸(四錢) 防風(一錢) 白芍(炒,一錢) 肉桂(五分) 良薑(五分) 神麯(一錢)

王左 六脈細弱,氣血兩虧,面青形瘦,肝木之旺,脾土之衰,顯見矣,少腹之右,攻撐作痛,甚則嘔,無非木乘土位,肝病治肝不應,急宜培土以平木,發時不妨偏甚。今之咳嗽,又因寒邪客肺,即謂病中加病,亦宜兼治。

遠志 叭杏 杞子 葫蘆巴 南沙參 官桂 巴戟 黨參 冬朮

某 木侮胃土,不飢少納。胃為陽明,喜於清降;肝為剛臟,宜疏和解。

柴胡(三分) 丹皮(三錢) 川鬱金(二錢) 洋參(三錢) 枳實(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石決明(一具) 大麥仁(三錢) 白蜜(十匕)

榮左 木鬱侮土,土衰則不勝濕,胸滿舌白,嘔惡納減,寤不成寐,諸症迭出也。

洋參(三錢) 當歸(二錢) 茯神(二錢) 炙草(二分) 陳皮(一錢) 棗仁(三錢) 遠志(四分) 冬朮(炒,二錢) 木香(四分) 半夏(一錢) 秫米(炒,三錢) 砂仁(四分) 杜仲(四錢) 黑梔(五分) 菖蒲(二分) 柴胡(六分) 姜 棗

俞左 脈至左弦右弱,大便時溏時艱。乃中陽衰弱,肝木來侮之恙。補火生土之中,少兼抑木之品。

益智仁(六分) 遠志(炒,六分) 冬朮(炒,二錢) 薑炭(五分) 白芍(一錢) 黨參(炒,三錢) 穀芽(炒,三錢) 焦神麯(五分) 焦鍋巴煎湯代水

趙 脈來左弦右弱,胸腹不寬。此係土衰木侮,和肝理脾為治。

冬茅朮(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 草果(四分) 車前子(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穀芽(一兩) 香附(一錢) 腹皮(一錢五分) 懷藥(三錢) 陳皮(炒,一錢五分) 神麯 木瓜(一錢) 茯苓(一錢)

何 木鬱侮土,面黃乏力,胸悶不舒。當以調和肝胃。

冬朮(炒,三錢) 當歸(三錢) 遠志(炒,五分) 陳皮(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杜仲(三錢) 砂仁(八分) 丹皮(一錢) 穀芽(炒,三錢)

張右 中脘時脹時寬,良由木鬱侮土,脾氣失運使然。

茅朮(炒,四分) 神麯(炒,八分) 陳皮(炒,一錢) 砂仁(炒,一錢) 香附(一錢) 茯苓(三錢) 黑梔(五分) 鬱金(七分) 麥仁(炒,三錢) 荷梗(一尺)

某左 關弦數,右三部無力,納穀減少,時而攻撐,似屬肝強脾弱。擬逍遙散以舒肝培土。

柴胡(三分) 當歸(三錢) 白芍(炒,一錢) 茯苓(二錢) 炙草(二分) 焦茅朮(一錢) 丹皮(一錢) 黑梔(八分) 陳皮(一錢) 生熟芽(各四錢) 芝麻(三錢)

高左 木鬱侮土,陽旺陰虛,為厥逆,脘悶不舒,內熱不已。擬與加味逍遙散,以和脾胃。氣血宣暢,諸恙自瘳。

柴胡(三分) 當歸(一錢五分) 白芍(炒,一錢) 雲苓(一錢五分) 白朮(一錢五分) 神麯(八分) 丹皮(一錢) 黑梔(炒,五分) 香附(醋炒一錢) 大生地(四錢) 薄荷 炙草(四分) 姜

某右 脈至遲滯,左手尤甚時常吐酸,過午發熱,經水先期。脈症合參,乃是木鬱氣滯,肝血有傷。但清滋不利於吐酸,填補不利於氣鬱。按肝心喜疏,惟鐵甕城申先生交加散,有調和氣血之功,能氣血調和,不治熱而熱自除矣。

鮮玫瑰(二兩) 白殘花(二兩) 香附(炒,四兩) 丹皮(四兩) 雲苓(焙,四兩)

曬乾,研末,水泛為丸。香附、雲苓煎湯,送下二三錢。

沈右 左關脈沉遲,右關脈弦洪,此木鬱侮土之恙。用逍遙散以舒肝木,兼培脾土。

柴胡(四分) 當歸(一錢五分) 白芍(炒,一錢) 茯苓(三錢) 茅朮(炒,八分) 甘草(二分) 山梔(炒,一錢) 丹皮(炒,一錢)

某左 左脅下連中脘作痛,時而嘔吐,完穀不化。據述三四年前曾經吐血,色晦脈遲。此肝木乘胃而陽衰者然也。

跤桂(三分) 炮姜(六分) 生熟延胡(三錢) 廣皮(一錢) 吳萸(三分) 川樸(六分) 木香(三分)

噎膈

俞左 陽微陰勝,液涸津枯,納食不運,時時吐酸,完穀而出,大便堅燥如慄。不特胃氣有失,下行為順,元陽元陰兩虧極矣。

黨參(八錢) 製半夏(二錢) 白蜜(十匕) 熟地(一兩) 泡姜(五分) 肉桂(四分) 當歸(二錢) 製附子(四分)

王右 左脈細弱,右脈按之沉分有力,而帶弦數,嘔吐酸水,大便乾燥。脈症合參,血分固虧,氣亦不足。然中焦不無痰火氣鬱,滋膩之品未便擅投;桂附雖能補火生土,於肝腎血不足又恐劫陰。且用人參吳萸湯,兼淡理氣以探之。

黨參(炒,八錢) 製半夏(炒,二錢) 白蜜(十匕) 陳皮(一錢五分) 砂仁(炒,一錢) 沉香汁(三匕) 吳萸(四分)

魯左 脈滑見於右關,平素喜飲,近見納食梗痛,膈之漸也。

黨參(五錢) 製半夏(二錢) 蘇子(炒,二錢) 萊菔子(炒,一錢) 枳實(五分) 陳皮(一錢) 薑汁(三匕) 竹茹(八分)

又 梗痛已愈八九,脈亦漸見和平,前方還可再投。

原方,加雞鉅子(一錢),枇杷葉(二錢)。

葉左 左脈弦滑,見於關部,右關無力而軟,脘痛納食格拒,木乘土衰,恐成痰膈。

黨參(八錢) 半夏(炒,二錢) 枳實(炒,六分) 代赭石(四錢) 炙草(三分) 陳皮(一錢五分) 覆花(四錢) 茯苓(二錢)

史左 氣不弱,血不枯,不至於噎膈。今脈至沉遲細弱,納食作嘔,便不通調,無非氣血枯槁,脾不運化為痰。擬用四物四君合二陳兼治。

黨參(四錢) 冬朮(三錢) 茯苓(二錢) 炙草(五分) 川芎(八分) 熟地(八錢) 白芍(炒,一錢) 當歸(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五分) 枳實(五分) 乾薑(四分) 沉香(沖,三匕) 白蜜(五匕)

周左 脈來左弦右滑,且見歇止,舌苔白而帶黃,納食輒嘔,平素喜飲,濕熱蘊於中焦,釀成痰膈,氣逆而滯。經曰:上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此其似乎。

川連(五分) 淡乾薑(三分) 洋參(三錢) 半夏(一錢) 覆花(三錢) 赭石(五錢) 赤苓(三錢) 葛花(一錢)

王左 酒性熱而質寒,陽臟之人飲之,寒去而熱留,下為便血,上為噎膈,痰涎之多,飲食之少,無非脾土失運,胃土失降。擬用大半夏湯,扶正和中,兼清降以解酒積。

人參(一錢) 半夏(二錢) 蔻仁(二粒) 砂仁(三錢) 枇杷葉(二錢) 荸薺(四個) 葛花(二錢) 大麥仁(五錢) 沉香汁(三匕) 雞內金(三錢) 大銅鎖匙(一枚)

姜 脈滑見於右寸關,食物輒嘔。且從痰膈治之。

萊菔子 半夏 川連 吳萸 枳殼 陳皮 竹茹 蘆根 姜

宗左 不能下咽,噎也。用進退黃連湯,加開肺順氣之品。

洋參(三錢) 川連(三分) 乾薑 黃芩(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瓜蔞仁(二錢) 枳實(炒,八分) 竹茹(八分) 枇杷葉(三錢)

某 陰勝則陽病,清涎渥渥,納食不能下咽,脈見遲滯,氣血亦滯塞。擬用人參附子加味,取離照當空以消陰翳之意。

黨參(五錢) 乾薑(四分) 附子(五分) 半夏(二錢) 炙草(六分) 沉香汁(三匕) 木香汁(三匕) 薑汁 大銅鎖匙(一枚)

某 酒客中虛,此本之病,飢飽失時,冷熱不均,以致凝瘀胃口,更兼怒氣傷肝,胸脘痞痛而嘔血。今血雖止,而痛不減,漸成噎膈,先為止痛行瘀,續商培補。

葛花(一錢) 鬱金(一錢) 生熟延胡(二錢) 生熟香附(各一錢) 桃仁(一錢五分) 韭菜根(五錢) 藕節(二個)

沈左 酒客中虛,而濕鬱化火,脾土傷而濕失運,飲食不化精氣而化痰,肺受灼而失降,氣逆咳嗽而吐,紅膈症也,非肺癰也。

洋參(八錢) 茯苓(二錢) 冬朮(三錢) 苡米(一兩) 川連(三分) 枳實(一錢) 乾薑(三分) 杷葉(一) 紫菀(一錢) 砂仁(八分) 葛花(二錢) 降香(一錢) 荸薺(四) 竹茹(一錢) 五穀蟲(一錢) 藕(連節,一兩)

某 年及四旬有五,納穀輒嘔,大便維艱,肌肉消瘦,六脈遲軟。此元陰元陽俱虧,噎膈之症以重更兼三陰大瘧,亦屬陰盛陽衰。先以急要者治之。

黨參(一兩) 半夏(二錢) 乾薑(四分) 附子(五分) 枳實(炒,七分) 薑汁(三匕) 白蜜(五分)

某 氣血枯槁,而成關格。

製附子(一錢) 熟地(一兩) 半夏(二錢) 柏子仁(一錢) 蘇子(一錢) 懷膝(酒炒,三錢) 姜(二) 淡蓯蓉(四錢)

陸右 養育過多,氣血兩虧,腎陰肺液枯涸,譬之河水斷流,舟楫難行。咽喉不利,胸口不寬,便堅如慄,非液涸津虧之微乎?噎膈之症將成,急宜寬懷靜養,無慮無憂,乃是症之急要。破氣燥烈,決不可投。即滋填,亦須後用。擬五仁加減,取其香而不燥,淫而不膩。

柏子仁(二錢) 松子仁(二錢) 叭杏仁(二錢) 棗仁(四錢) 大麥仁(炒,五錢) 紅棗(五) 大胡麻(三錢)

另,用人參煎湯,沖人乳(一杯),服之。

又 當歸(二兩) 豬油(四兩) 蜜(四兩) 燉熱去渣置碗內,白滾湯沖服。

胡右 氣血枯槁,關格已成。

另,用竹茹(炒,一錢),杷葉(一張,煎一杯,合後汁同服。)

人乳 牛乳 雪梨汁 薑汁 共隔湯燉溫

杜左 濕鬱痰滯,納食維艱,噎膈成也。

半夏(一錢) 蔻仁(三) 丁香(四粒) 蓽澄茄(二分) 雞嗉(一個,連殼袋炙)

殷左 火酒之性,猛而烈,加以溫熱之藥,日日飲之,肺之津液,焉有不傷?噫膈之由,非無因也。

枇杷葉(三錢) 綠豆(一錢) 蘆根(三錢) 荸薺(四)

胡左 濕痰化火,將成噎膈,脈來弦滑而大,右關更甚。且先和胃豁痰。

製半夏(炒,三錢) 廣皮(炒,一錢五分) 麥仁(四錢) 生熟砂仁(一錢) 蘆根(一兩) 荸薺(四) 薑汁(三匕)

張左 多思則氣結,多郁則氣滯,納食則咽阻不下,此噎也。

炙雞嗉(三個) 炙鵝毛尾(五錢) 杵頭糠(炒,一兩) 木香末(三錢) 沉香末(三錢)

共研末,和煎藥同服。

遠志(炒,七分) 當歸(三錢) 桔梗(六分) 枳殼(四分) 製半夏(一錢五分) 蘇子(一錢五分) 益智仁(三分) 牛涎吐(五匕)

唐 痰氣凝滯,以成噎膈。

黨參(砂仁拌炒,五錢) 半夏(薑汁炒,二錢) 白蜜(五錢) 同煎晚服

又 益智仁(生炒,一兩) 元胡(生炒,一兩) 共為末另用

姜(四兩)、砂糖(四兩),一處搗爛作餅二三枚,鍋內漢焦,藏於瓦瓶中,置灶上煙拒內。每用三四錢,泡湯過前藥少許,清晨食之。每日朝至晚時時將藥少許,置於手心中舔之。

又接方 自制五穀蟲末(二兩),上沉香末(二錢),共研末,均將枇杷葉(一片),蜜炙生薑(一片),白蜜(三匕),泡湯過前末藥(二錢),清晨服。

強右 氣鬱痰凝,噎膈已成。大半夏湯合養親湯治之。

黨參(五錢) 半夏(一錢) 白芥子(炒,一錢) 萊菔子(炒,一錢) 香附(一錢五分) 蘇子(炒,一錢) 神麯(五分) 降香(五分)

痢疾

僧 去秋先瘧後痢,今瘧雖止,而痢及半,色帶純紅,逸則少而勞則多。此屬瘧邪不清,陷於營分,傷肝傷腎,失納失藏,久而愈虛,故不克痊。

熟地(六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炙草(六分) 洋參(二錢) 地榆炭(一錢五分) 荊芥(炒,一錢) 當歸(三錢) 防風(一錢) 懷藥(一兩) 杜仲(三錢) 丹參(二錢) 川斷(二錢) 烏梅炭(三個) 紅曲(炒,二錢) 炮姜(六分) 建蓮(二錢)

又 原方,加冬朮(炒,三錢),赤石脂(三錢)。

李左 去年夏秋之交,先瀉後痢,迄今未痊,面黃無神,脈數無力,兩足腫脹。脾氣腎陰俱傷,急宜節飲食為囑。

懷藥(一兩) 冬朮(三錢) 炙草(五分) 白芍(炒,一錢五分) 大熟地(五錢) 神麯(一錢) 洋參(三錢) 炮姜(六分) 牡蠣(三錢) 建蓮(三錢) 艾(一錢)

某右 久痢,脾腎兩傷。

熟地(八錢) 當歸(三錢) 懷藥(六錢) 白芍(一錢五分) 炙草(四分) 車前子(炒,一錢五分) 洋參(炒,三錢) 扁豆(炒,一兩) 阿膠(一錢五分) 桔梗(一錢) 神麯(一錢) 木香(四分) 烏梅(一) 艾(三分) 生熟穀芽(六錢)

許左 痢雖減而納少,腹痛不止。

炙草(五分) 砂仁(炒,一錢) 烏藥(炒,一錢) 神麯(一錢五分) 山藥(三錢) 煨木香(三分) 白芍(桂枝炒,一錢) 煨姜(一片) 生熟穀芽(四錢)

許左 痢漸止而見寒熱,在痢症門自由里達表,轉重就輕,然未始,非復感風寒也。

柴胡(三分) 陳皮(一錢) 冬朮(二錢) 蘇梗(一錢) 炙草(四分) 茯苓(一錢) 神麯(一錢) 白芍(一錢) 山藥(三錢) 黨參(三錢) 肉果(生六分) 木香(三分) 穀芽(三錢) 姜(一)

張左 平素既有痔瘡,大腸濕熱不清,去年患痢迄今,雖減猶未全止。近日便時,肛門充熱,小溲不爽,又感暑熱之邪。據述昔日最畏寒涼,所服之藥溫補俱多,細診脈象,右關脈見牢革,此積熱之據。經曰胃中寒則出黃如糜,此其是也。內因外因二者,俱兼論症論方。宜寒熱並用,脾腎同培。

冬朮(一錢) 薑炭(五分) 防風(一錢五分) 山藥(一兩) 芡實(一兩) 地榆炭(二錢) 馬料豆(一兩) 神麯(一兩) 扁豆(一兩) 鮮藕節(一個)

楊左 赤白滯下,脈至浮遲而滑,痛在少腹,復暑秋風,兼有寒積,注於下焦,氣血因而不和。

防風(一錢) 通草(一錢) 神麯(二錢) 楂肉(炒,二錢) 生熟砂仁(各一錢) 木香(四兩) 吳茱萸(二分) 赤白芍(各一錢) 生熟甘草(一錢) 黃芩(八分) 生熟延胡(二錢) 肉桂(二分) 當歸(二錢) 生穀芽(炒,二錢) 荷葉(二錢)

某 久痢傷陰,六脈細軟無力,舌紅腹脹。溫燥分利,傷陰劫液,在所難用;苦寒土衰者,亦非所宜。

穭衣(四錢) 白芍(炒,三錢) 五味(四分) 車前子(三錢) 茯苓(四錢) 紅曲(三錢) 砂仁殼(四分) 木瓜(一錢) 赤豆 繭殼(二枚) 藕(一兩)

莊左 自便血之後,氣血傷而不復。今色脈無神,無非虛象。大補元煎,以培氣血。

黨參(炒,三錢) 熟地(六錢) 杜仲(三錢) 懷藥(炒,三錢) 萸肉(三錢) 當歸(土炒,三錢) 杞子(三錢) 冬朮(炒,三錢) 穀芽(二錢)

莊左 瘧久而滯下赤白,咳嗽汗多而諸恙不減,上中下三焦已傷,而內戀之邪究未盡楚。用宜補中益氣加減,疏托並行。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黨參(三錢) 綿耆(三錢) 當歸(三錢) 炙草(六分) 陳皮(一錢) 冬朮(三錢) 桔梗(一錢) 半夏(一錢) 白芍(一錢) 神麯(炒,一錢) 五味(七粒) 生薑(一片) 大棗

蔣左 久痢脾腎兩傷,面目虛浮,須防腹滿。用擬胃關煎,脾腎並調。

熟地(八錢) 懷藥(一兩五錢) 冬朮(四錢) 炙草(一錢) 姜皮(一錢) 五味子(炒,一錢) 白芍(炒,三錢) 土艾(一錢) 黨參(四錢) 穀芽(三錢) 烏梅炭(一個) 石榴子皮(炒,三錢)

許右 久痢後重未除,面無華色,脈至數而左關更甚,小水赤熱。氣血雖虛,營分伏邪未徹。氣血不可不培,寒熱並用法。

懷藥(炒,五錢) 生炙草(一錢) 白芍(炒,一錢) 柴胡(三分) 黃芩(一錢) 川連(三分) 肉桂(三分) 當歸(三錢) 穭豆皮(三錢) 苡米(四錢) 神麯(一錢) 木瓜(三錢) 木香(三分) 生熟芽(六錢)

某 脈至右關浮弦而大,久痢時而純紅,時而便稀。肝脾失藏失運。

熟地(八錢) 冬朮(四錢) 白芍(二錢) 炙草(二錢) 山藥(一兩) 杜仲(四錢) 芡實(四錢) 牡蠣(六錢) 泡姜(五分) 赤石脂(三錢) 艾(一錢)

潘童 睪丸腫大,下痢赤白,皆因飲食失節,寒濕注於肺腎。

萊菔子(五分) 楂炭(一錢) 神麯(炒,一錢) 砂仁(炒,六分) 當歸(一錢) 烏藥(五分) 蘇梗(一錢五分) 川楝子(一錢) 赤苓(一錢五分) 延胡(五分) 木香(三分) 荔枝核(二粒)

周左 久痢色紅,痢止而腹滿,滿而痛。今見便溏,口渴舌底紅赤,脈來無力。此脾氣滯而腎陰亦損。

鮮冬瓜皮(五錢) 大腹皮(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黑梔(六錢) 砂仁殼(五) 穭皮(三錢) 荷葉(一丈) 烏藥(磨沖,五分)

薛左 休息痢而兼大瘧,又有淋濁。脾腎交損。

黨參(三錢) 熟地(六錢) 砂仁(五分) 白朮(二錢) 當歸(二錢) 炮薑炭(五分) 建蓮(三錢) 荷蒂(一個)

薛右 丹溪曰:產後百脈空虛,雖有他疾,亦宜大補氣血為主。今胎前瘧痢,幾及兩旬,而胎下又三日矣,脈至虛數無力,熱仍不退,痢仍不減。其為重險之急症,宜氣血兼培,少佐疏泄之品。

洋參(三錢) 生地(八錢) 扁豆(三錢) 赤門芍(各一錢) 丹皮(一錢) 丹參(三錢) 生炙草(六分) 懷藥(三錢) 穀芽(三錢) 生熟砂仁(一錢)

範 久痢,脈至右寸關大而無情,更兼歇止,氣血兩虧。急宜培固脾腎,即有他恙,無暇理及。

茅朮炭(一錢) 熟地炭(五錢) 當歸炭(一錢) 五味子(五分) 扁豆(五分) 懷藥(炒,五錢) 甘草炭(三分) 白芍(炒,一錢五分) 杜仲(三錢) 罌粟殼(鹽水炒,一個) 桔梗 紅曲炭(二錢) 烏梅炭(二個) 穀芽(炒,三錢)

盛左 脈至細微欲絕,神形頹困已甚,更兼下泄無度,穀食少納。陰陽兩傷,脾胃敗壞極矣。

懷藥(八錢) 萸肉(二錢) 黨參(三錢) 炙草(六分) 白芍(炒,二錢) 炮姜(三分) 五味(五分) 牡蠣(煅,三錢) 建蓮(三錢) 赤石脂(三錢) 熟地(五錢)

吳左 久痢納減,六脈皆虛。用擬胃關煎,脾腎雙補。

熟地(八錢) 冬朮(四錢) 吳茱萸(三分) 乾薑(八分) 白芍(三錢) 懷藥(一兩) 煨肉果(一錢) 神麯(炒,一錢) 炙草(四分) 黨參(三錢) 穀芽(炒,三錢) 建蓮(三錢) 石榴皮(一錢)

杜 久痢,脾腎兩傷。

胃關煎,加五味、白芍、建蓮、石榴皮、艾。

沈右 木剋土位,脘痛嘔惡,腹脹痛,痢紅積。

吳萸(三分) 川連(三分) 炮姜(五分) 白芍(一錢) 神麯(一錢五分) 扁豆(三錢) 炙草(三分) 木香(三分) 陳皮(一錢) 丹參(三錢) 香附(一錢) 竹茹(一錢) 楂炭(一錢)

宋左 血痢有年,六脈細弱,胸腹不寬,腰疼足軟,肝脾腎三臟俱傷,用擬黑歸脾主治。

黑歸脾湯,加荷葉蒂、白芍炒、懷藥。

邵 痢延一載,元陽大傷,清陽不升,腸脂日迫。擬用補中益氣加減。症勢恐棘,調非易之。

黃耆(元米炒,六錢) 黨參(炒,三錢) 冬朮(三錢) 當歸(土炒,一錢五分) 炙草(八分) 懷藥(炒,三錢) 炮姜(六分) 穀芽(三錢) 升麻(醋炒,三分) 柴胡(醋炒,三分) 白芍(桂枝炒,一錢) 木香(三分) 荷葉(炒,一錢) 苡米(一錢)

又 桔梗(一錢) 白芍(炒,一錢) 懷藥(炒,六錢) 炙草(一錢) 木香(五分) 炮姜(一錢) 苡米(一兩) 官桂(六分) 地榆(一錢) 牡蠣(六錢)

又 山藥(一兩) 建蓮(四兩) 元米(炒焦,一升)

上藥,磨為細末,另用。

生熟砂仁(一錢) 吳萸(三分) 荷葉(炒,一錢) 黃糖(三錢)

共煎三四滾,調藥(一兩),日服多次。

陸 下痢後重,腹痛,上兼失血。此陰陽兩絡俱傷,暑積交阻,氣機不宣。宜為通利。

滑石(三錢) 烏藥(七分) 元胡(炒,三錢) 川貝(炒,一錢五分) 神麯(炒,三錢) 苡米(三錢) 楂炭(三錢) 木香(四分) 當歸(二錢) 紅花(四分) 桃仁(一錢五分) 牛膝(一錢)

又 延胡(炒,二錢) 神麯(炒,二錢) 苡米(三錢) 楂炭(炒,二錢) 木香(三分) 阿膠(一錢) 川連(三分) 荷葉(炒,三錢)

杜右 久痢,舌赤陰傷。宜與胃關煎加減。

熟地炭(四錢) 冬朮(二錢) 山藥(炒,三錢) 扁豆(炒,三錢) 神麯(五分) 甘草炭(六分) 白芍(一錢) 銀花(炒,一錢) 木香(三分) 荷葉(炒,一錢)

胡 赤痢,脈沉細。

焦茅朮(一錢) 當歸(三錢) 炮姜(五分) 白芍(炒,一錢) 炙草(五分) 荷葉(二錢)

徐 濕痢。

茅朮(炒,一錢) 當歸(二錢) 澤瀉(一錢) 赤苓(三錢) 焦曲(一錢) 炮姜(六分) 烏藥(七分)

孫 血痢。

升麻(三分) 黨參(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炙草(五分) 冬朮(炒,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神麯(炒,一錢五分) 炮姜(六分) 地榆炭(一錢)

戴 咳嗽已久,滯下未痊。此當先為調治,痢愈再商治咳。

神麯(一錢五分) 桔梗(一錢) 炙草(四分) 白芍(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 煨木香(四分)

項左 暑濕傷於氣分,致成白痢,兩月未已。今脈至軟弱,舌白滑,腸胃濕濁未清,動則肛門易墜。脾胃之真氣已見不攝不固,茲擬溫六丸先理其濕,繼用換腸散以固其氣。

六一散(一兩),淡乾薑(二錢,切片泡三次,曬乾為末),共研細末,每服三錢,清晨米湯下,只可服五朝。懷藥(一斤),生熟砂仁(一兩),研為細末,和勻,每日清晨以用兩許。黃糖(三錢),調陳倉米湯,送服十五朝。

煎方 洋參(二錢) 茯苓(二錢) 冬朮 炙草(四分) 綿耆(蜜炙,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白芍(桂枝湯炒,一錢五分) 骨脂(泡三次,炒焦,五分) 防風(五分) 木香(四分) 荷葉(炒,一錢)

秦左 癉瘧轉痢,脈至數而無力。液涸於上,陰虛於下。

洋參(三錢) 麥冬(一錢) 生地(六錢) 白芍(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 烏梅(一) 大紅石榴子(三錢)

唐左 初痢。

神麯(一錢) 麥芽(炒,三錢) 楂肉(炒,二錢) 枳殼(炒,八分) 檳榔(一錢) 砂仁(五分) 木香(三分) 防風(一錢) 葛根(一錢) 桔梗(一錢) 銀花(一錢) 荊芥(一錢) 鮮荷葉(一錢) 鮮藿香(二錢)

劉左 先瀉後痢,自脾傷腎,今見純紅而腹痛後重,當調其氣,理其血。

桔梗(一錢) 當歸(二錢) 紅曲(炒,一錢) 楂肉(炒,二錢) 生熟砂仁(六分) 桃仁(去皮,一錢) 炙草(四分) 麥芽(炒,三錢) 木香(四分) 荊芥(炒,一錢) 赤芍(炒,一錢)

惠左 先瀉後痢,今見純紅,數月來,後重腹痛不除,脾腎兩傷。擬胃關煎加減。

熟地(炙,三錢) 荊芥(一錢) 白芍(炒,一錢) 木香(三分) 荷葉(炒,一錢)

周左 瀉痢傷胃,不思納穀,脈至右三部沉遲細弱。宜補土溫中為主。

炮姜(一錢) 炙草(一錢) 煨肉果(一錢) 白芍(桂枝炒,一錢) 煨木香(四分)

許右 久痢後重,以調理脾腎為主。

熟地(五錢) 當歸(一錢) 白芍(一錢) 扁豆(三錢) 懷藥(四錢) 炙草(六分) 炮薑炭(六分) 砂仁(一分) 建蓮(炒,三錢)

又 大黃耆(三錢) 黨參(炒,三錢) 冬朮(炒,三錢) 懷藥(八錢) 炙草(六分) 白芍(一錢) 桔梗(五分) 神麯(四分) 牡蠣(煅,三錢) 石榴皮(三錢)

宋左 久痢轉泄,以補脾腎為主。

熟地(炙,六錢) 懷藥(炒,一錢五分) 山萸(一錢五分) 芡實(炒,五錢) 炙草(四分) 黨參(炒,三錢) 冬朮(炒,三錢) 薑炭(六分) 白芍(一錢五分) 五味(炒,五分) 升麻(炒,四分) 焦穀芽(五錢) 建蓮(三錢) 煨姜(二) 煨木香(三分)

丁左 久痢而形脈俱脫,更兼腹脹。

冬朮(炒,三錢) 黨參(五錢) 懷藥(八錢) 炙草(二分) 白芍(炒,三錢) 薑炭(六分) 蘄艾炭(五分) 扁豆(炒,三錢) 肉果(一錢) 焦穀芽(三錢) 烏梅炭(一枚) 石榴皮炭(一錢)

程左 瘧而轉痢,由淺入深,舌苔白厚,口渴喜飲。此濕熱內閉,宜開宜泄。

桔梗(一錢) 赤苓(三錢) 滑石(三錢) 扁豆(八錢) 廣皮(一錢五分) 通草(八分) 萊菔子(二錢) 焦穀芽(三錢) 福曲(三錢) 金銀花(三錢) 廣木香(五分) 生熟砂仁(一錢) 柴胡(四分) 鮮藕節(二) 竹茹(一錢)

蔣右 發熱下痢,內外受邪,症非輕淺。

柴胡(四分) 防風(一錢) 荊芥(一錢) 當歸(二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炙草(五分) 扁豆(炒,五錢) 神麯(炒,一錢五分) 川連(吳萸湯炒,四分) 生熟砂仁(一錢) 金銀花(炒,二錢) 木香(四分) 黃柏(炒,一錢)

強右 濕積交滯中下二焦,氣機為之不宣,胎氣因而上逆,胸腹於是脹悶,作痛一月來,無時得安。今又加痢,色白肛門重墜,此雖是濕積之去路,第恐胎元從此而動,不可不慮及也。

老蘇梗(二錢) 廣皮(八分) 枳殼(八分) 生熟砂仁(一錢) 香附(炒,一錢) 冬朮(炒,一錢五分) 廣木香汁(三匕) 黃芩(一錢)

胡 白痢,舌白滑。

生茅朮 豬苓 赤苓 澤瀉 神麯(炒) 烏藥 木香

脘痛

某右 肝胃不和,為脘痛脹滿,為嘔吐,得噯則適。治以溫通理氣。

香附(一錢) 茯苓(二錢) 生熟砂仁(八分) 良薑(五分) 半夏(一錢) 延胡(生炒,一錢)

又 香附(一錢) 蔻仁(三粒) 生熟砂仁(四錢) 茯苓(一錢五分) 丹參(一錢) 半夏(一錢) 姜(一)

鄭左 氣鬱兼寒,脘痛為之不已。

蘇梗(二錢) 厚朴(八分) 陳皮(一錢) 延胡(生炒,一錢) 烏藥(一錢) 楂炭(二錢) 廣木香(磨,四分)

茵左 寒熱停於中脘而作痛。

草果(炒,五分) 延胡(生炒,二錢) 製半夏(一錢) 制香附(一錢) 良薑(五分) 茅朮炭(七分) 陳皮(一錢) 木香

又 脘痛稍平,近見嘔吐清涎,脈遲軟。前方加重溫通之品。

乾薑(四分) 黨參(三錢) 廣藿梗(一錢) 蔻仁(三粒) 半夏(一錢) 貢丁香(三分) 香附(一錢) 良薑(四分) 木香(四分)

許右 舌白脘痛,時常發熱惡寒。先為溫理中焦,續商調補營衛。

蔻仁 半夏 茯苓 香附 陳皮 砂仁 姜 棗

周左 舉重破氣,傷力傷中,以致勞動則脘痛頻發,氣逆而噯,中無柱矣。

四君子湯,加半夏、杜仲、大冬。

趙左 脘痛作酸,木乘於胃。

焦茅朮(一錢) 砂仁(炒,一錢) 蔻仁(五粒) 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大麥仁(炒,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枳實(八分) 炙草(三分)

陳左 濕鬱木侮,土衰脘痛。

焦茅朮(一錢) 肉桂(四分) 良薑(五分) 防風(一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一錢) 炙草(五分) 山梔(六分) 半夏(一錢五分) 蔻仁(三粒)

此方,痛時服三四劑。

又 白蔻仁(五粒) 貢丁香(五分) 半夏(一錢) 赤苓(三錢) 陳皮(三錢) 炙草(四分) 生薑(一片)

馬右 脈至左寸關較數而大,胸脘左肋下作痛,此肝陽亢逆。

黃連(三分) 山梔(八分) 肉桂(八分) 白芍(一錢) 洋參(二錢) 青皮(鹽水炒,一錢) 大生地(五錢) 烏梅(一枚) 大棗(二)

王左 脈至遲弦,見於左關心口作痛。木鬱則氣不舒,母既不能疏泄,而子氣亦因而不宣。

肉桂(三分) 遠志(七分) 益智仁(八分) 石菖蒲(八分) 白茯苓(三錢) 青皮(五分) 川金(七分) 柏子仁(一錢) 降香(一錢)

此方,三劑心口即不作痛,病已半載而速效者如此。

又診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茯苓(二錢) 砂仁(炒,八分) 柏子仁(一錢) 遠志(七分) 芝麻(三錢)

某 酸寒腥膩之物,入口即吐,出無餘,中脘作痛,自覺痞滿,按之中空,色脈兩虧。此係胃腸衰而不受,脾土弱而不運,恐成單腹脹之憂。且與溫培。

乾薑(八分) 砂仁(六分)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炙草(三分) 茯苓(二錢) 焦穀芽

某 肝陽亢逆,左金合戊巳,清之平之。

黃連(三分) 吳萸(三分) 白芍(三錢) 甘草(三分)

範左 以巔頂發瘡而論,似宜清解疏散,但面無華色,脈至細弱,按之無根,且素有脘痛之恙。由來已久,氣血虧,中陽亦弱,理宜培本,氣血旺而瘡自愈,切不可見症治症。

川芎(一錢) 當歸(二錢) 白芍(炒,一錢) 大生地(四錢) 荊芥(一錢) 象貝(一錢五分) 香附(一錢五分) 延胡(一錢五分) 黃芩(五錢) 生首烏(五錢) 澤瀉(一錢)

馬右 肝腎不寒,和脘中痛而納減。

焦茅朮(一錢) 白芍(一錢五分) 當歸(三錢) 防風(一錢) 良薑(四分) 肉桂(五分) 炙草(三分)

又 黨參(三錢) 炒茅朮(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炙草(五分) 炮姜(六分)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 杏仁(七粒) 烏梅(一個) 大棗(二)

錢右 脈至左部細弱,右三部較左滑大,脘痛徹背,得吐痰水則止,胃家積飲停痰。至於夜不能寐,亦屬胃不和之據。

生熟砂仁(六分) 焦茅朮(一錢) 製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炒,六分) 神麯(炒,一錢) 穀芽(三錢) 竹茹(四分) 降香(五分) 姜(二)

徐右 心跳不寧,面無華色,胸脘疼痛,脈至細弱。究宜心營與胃氣兼補。

丹參(三錢) 當歸(二錢) 冬朮(三錢) 母丁香(二粒) 蔻仁(二粒) 桂圓肉(五個) 沒藥(五分)

張左 脈至遲滑,脘痛攻撐,有時作嘔,納穀不旺。此係脾陽不振,胃有積飲停痰,擬溫胃飲主之為是。

生熟砂仁(五分) 冬朮(三錢) 陳皮(一錢) 草炭(四分) 乾薑(四分) 茯苓(一錢) 半夏(一錢) 焦穀芽(一錢) 木香(煨,三分)

曹右 氣窒胸痹,痛連背脅,得食則安者,痛久則胃虛也。治以和胃通絡。

半夏(一錢) 細蘇梗(一錢) 大麥仁(炒,一錢) 橘絡(三分) 蔻仁(二粒) 玫瑰花(五分) 玉蘭花(五分) 母丁香(一粒) 蟬殼 散服六劑

接 冬朮(炒,三錢) 肉桂(三分) 新會皮(一錢) 川連(三分) 香附(磨沖,一錢)

許右 脈至沉遲為寒無疑,投溫通一法大痛稍減而不能止。近日方中為扶正之品,最為確當。今即仿炙用薑桂理中為治。

黨參(三錢) 薑炭(六分) 冬朮(炒,三錢) 炙草(五分) 官桂(五分)

又 螄螺殼,炭灰上煅,研末。痛時以一二錢置舌上,開水送下。

又 冬朮(炒,三錢) 茯苓(三錢) 桂枝(一錢) 煨姜(一錢) 炙草(五分) 痛時服之

又 遠志(一錢) 棗仁(二錢) 黃耆(酒炒,一錢五分) 杞子(一錢) 茯苓神(二錢) 當歸(酒炒,一錢) 黨參(三錢) 冬朮(炒,二錢) 桂圓(五個) 木香(沖,三分) 此方痛止服

陳右 脘痛。

丹參(三錢) 香附(一錢) 川芎(一錢) 當歸(三錢) 杏仁(二錢) 砂仁(八分) 姜(一)

又 良薑(五分) 乾薑(四分) 甜杏仁(一錢五分)

章右 胃脘當心而痛,得含則安,作虛寒治。

冬朮(炒,三錢) 官桂(去皮,八分) 新會皮(一錢) 煨姜(一片)

蔣右 胃脘痛。

延胡(二錢) 草果(六分) 沒藥(去油,五分) 香附(一錢) 半夏(一錢) 焦麥芽(二錢) 木香(四分)

朱左 濕停胃脘,由乎中陽不運。

茅朮(炒,一錢) 厚朴(薑汁炒,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草炭(三分) 枳殼(六分) 半夏(一錢)

王右 六脈沉細,中脘疼痛,止發無時。此中陽不足,當培脾土,兼以溫之。

冬朮(三錢) 穀芽(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生熟砂仁(四分) 遠志(七分) 枸杞子(二錢) 柏子仁(一錢) 神麯(炒,三錢) 建蓮(炒,一錢) 生薑(一小片)

葛 酒濕傷中,胸脘卡痛卡脹。

中樸(姜水炒,三錢) 陳皮(一兩) 煨草果(四錢) 半夏(薑汁炒,六錢)

上藥,為細末。每日清晨。開水調服一二錢。

劉右 寒氣交凝。

香附(二錢) 良薑(炒,五分)

姜左 脘痛吐酸,脈至右弱左弦。此肝木肆橫,胃土受克。

黨參(三錢) 冬朮(炒,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炙草(四分) 廣皮(一錢五分) 吳萸(三分) 生薑(二片)

姜右 肝陽挾痰,上阻於咽。

泡吳萸(三分) 川連(三分) 半夏(一錢) 香附(一錢) 姜(一) 竹茹(八分)

張左 脘痛連脅,脈至左關見弦。此係肝胃不和。

製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生熟砂仁(一錢) 廣玉金(一分) 泡吳萸(七粒) 生薑(一片)

馬左 濕停中脘,胃脘當心而痛。

川樸(薑汁炒,一兩) 茅朮(米泔水炒,一兩) 廣皮(炒,一兩五錢) 蔻仁(研,一兩)

上藥,為末。每日,沖服二三錢。

張 脘痛連於少腹,脈至遲滯,乃寒與氣凝滯於肝胃之間,不通,則痛斯作矣,溫之通之。

烏藥(一錢) 蘇梗(三錢) 焦麥芽(三錢) 桂枝(四分) 廣木香(四分) 吳萸(三分) 砂仁(炒,三分) 生薑(二)

管左 胸痹脘痛,由肺氣窒塞,胃氣不降。

蔞仁(一錢五分) 焦枳殼(八分) 小樸(四分) 廣皮(一錢) 木香(三分) 生熟砂仁(五分) 大麥仁(一錢五分) 製半夏(一錢) 生薑(一片)

管右 胃脘當心而痛,溫之通之。

香附(一錢五分) 生熟元胡(二錢) 良薑(炒,六分) 木香(三分) 玉蘭花(五朵)

邵左 脘痛當心,脈至左弦而右寸大。用左金以泄肝陽。

吳萸(淡,三分) 川連(三分) 神麯(炒,一錢) 黑梔(一錢) 木香(四分) 姜(一片)

吳左 脘痛脈遲,痛止則噁心,得食稍安。此胃虛而有寒也,痛支左脅,肝木乘虛木侮故耳。

黨參(炒,三錢) 枳實(炒,五分) 吳萸(十粒) 乾薑(四分)

又 原方,加白芍炒、川連、附子。

楊左 木乘土,胃脘痛不適。胃喜降,木喜疏,宗此立方。

大麥仁(三錢) 防風(一錢) 蘇梗(二錢) 烏藥(一錢) 生熟砂仁(六分) 枳實汁(沖,三匕) 粟梗(二錢)

王左 胃脘當心痛徹於背,連於腰。半由寒濕,半由勞傷。

淡乾薑(炒,三分) 良薑(炒,五分) 白蔻仁(五分) 丁香(四分) 厚杜仲(薑汁炒,三錢) 生熟元胡(一錢) 木香(三分)

佟左 脘痛經年,時而便溏,得食則安,脈至左弦右弱。此木侮土衰,脾虛則求助食也,議與桂苓朮甘湯。

甜冬朮(炒,三錢) 炙草(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桂枝木(四分)

癖塊

錢右 瘀凝氣滯,少腹結癥。

桃仁泥(一錢五分) 生熟延胡(一錢) 川楝子(二錢) 細青皮(一錢) 丹參(三錢) 香附(一錢) 當歸(三錢) 楂炭(二錢) 劉寄奴(二錢) 韭菜根(四錢) 兩豆尖(一錢)

接方 四物,加丹參、香附、楂炭、川楝子、元胡、炙鱉甲、玫瑰花。

楊左 久瘧傷脾,納減便溏,有時見血,左肋結癖。茲因土衰,夾積夾痰而成。

雞金 山藥 砂仁 車前 焦穀芽 水紅花子 黨參 冬朮 茯苓 炙草 杜仲 陳皮 白芍 神麯 肉果

某 臍左結癖,以至疏失職,二便不爽。

川楝子(三錢) 生熟延胡(一錢五分) 丹皮(炒,一錢五分) 南沙參(四錢) 鉤尖(五錢) 茯苓(三錢) 石決明(一具) 黑山梔(一錢五分) 木瓜(一錢) 橘葉(五張)

錢右 年及五旬,氣血不虧而虧,即有癥瘕癖痞,不可以古來攻消之方治之,先賢曰補正則塊自除,此言非謬也,宗之。

黨參(三錢) 冬朮(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延胡(一錢) 白芍(炒,一錢) 當歸(三錢) 熟地(四錢) 白蒺藜(一錢五分) 川楝子(一錢五分) 砂仁(炒,四分) 焦元楂(四分)

談右 脾氣不運,夾積夾痰,而中脘結痞,氣逆攻撐。

製半夏(一錢五分) 小樸(五分) 蘇梗(二錢) 香附(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砂仁(六分)

某 以一人之腹,而兼痞癥癖三塊,攻撐為患,其何以堪?平素飲食不節,以至痰凝氣滯而成。

砂仁(六分) 雞內金(一錢) 水紅花子(三錢) 京三稜(一錢) 蓬莪朮(一錢五分) 神麯(炒,一錢) 生鱉甲(四錢) 焦茅(一錢) 當歸(三錢) 楂肉(炒,二錢)

許左 瘧後結癖,今胸腹滿脹,納食減少,大便溏,脈細弱而甚於右。須防癖散成臌。

枳殼(五分) 澤瀉(一錢) 姜皮(三分) 茅朮(炒,一錢) 茯苓皮(三錢) 神麯(炒,一錢) 砂仁(一錢) 大腹皮(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 蘇梗(二錢)

吳右 脾胃兩虧,食物不運,腹中結塊不一,嘔泄兼作無時。

炒神麯(一錢) 炒山楂(一錢五分) 赤苓(二錢) 車前子(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白朮(三錢) 炒扁豆(三錢) 木香(三分)

某 臍之左半,乃肝經部位,結塊板硬,起伏作痛。日數必以五,五為土數,發則攻衝,中脘不適,脈至弦數,甚於右關。顯系肝陽犯胃。

廣鬱金(一錢) 半夏(一錢) 大麥仁(五錢) 烏梅(一枚) 白芍(二錢) 炙草(四分) 防風(一錢) 黃芩(一錢) 山梔(一錢) 木瓜(一錢) 蒺藜(一錢) 陳皮(一錢) 吳茱萸(一粒)

陳 右肋之下,中膀之傍,期門部位,此因太陰脾土所居之地,厥陰肝經循循之處。癥結塊大如嬰,按之板硬而痛,脾不健運,寒積痰凝,非溫不化。但勢猛體弱,攻堅之品,未敢擅投。

萊菔子(一錢) 瓦楞子(三錢) 當歸(二錢) 炙甲片(一錢) 鬱金(一錢五分) 神麯(炒,一錢) 砂仁(六分) 姜(一)

又 射干(三分) 雄黃(五分) 生礬(五分) 肉桂(五分) 南星(五分) 水紅花子(五分)

共研細,膏藥上貼之。

過右 面黃脈弱納少,右肋下結塊。此係脾不健運,夾積夾痰所致。體質薄弱,不宜純用攻消,第補氣分,亦無益。法分健脾為主,佐以扶正兼消,而不猛烈者,久投自效。

冬朮(炒,四錢) 黨參(炒,三錢) 當歸(炒,二錢) 神麯(炒,一錢) 楂肉(炒,一錢) 砂仁(炒,八分) 加水紅花子(五錢)

吳左 癖大如盤,良由瘧後失調,飲食不節,痰積交滯而成。大便見溏,脾土衰矣。脈至右無力,體虛不任攻消,用擬香砂枳朮合外臺茯苓飲。

川楝子(一錢五分) 黨參(五錢) 茯苓(一錢五分) 雞內金(一錢) 木香(三分) 茅朮(一錢) 白朮(炒,一錢) 白芥子(一錢) 半夏(一錢) 萊菔子(一錢) 砂仁(一錢) 枳實(五分) 神麯(炒,一錢)

王右 癖結腹左。

白朮(四兩) 神麯(炒,三兩) 杜仲(鹽水炒,三兩) 砂仁(炒,三兩) 莪朮(炒,一兩五錢) 雞內金(炙,二兩) 當歸(酒炒,三兩) 青皮(炒,二兩) 炙鱉甲

上,為細末,水泛為丸。每日服三四錢,早晚用穀芽湯下。

李左 少腹之右結塊,大如覆碗,拒按而痛,小溲維艱而短赤,脈至無力而數,由來月餘,諸藥罔效。經陰之絡,環於陰器。又肝主疏泄,無陰則無陽以化,溲之不利,塊之凝滯,良由厥陰瘀滯交凝,肝陽鬱而不泄。但久病體虛,徒攻無益而有損。商消補兼施一法,氣血充滿,則塊自消也。

洋參(二錢) 當歸(三錢) 生地(四錢) 生炒延胡(三錢) 川楝子(三錢) 烏藥(一錢) 劉寄奴(三錢) 甲片(一錢) 血珀(一錢) 澤瀉(一錢) 木香(五分) 兩頭尖(十粒) 韭菜根(三錢)

將藥煎好,送腎氣丸。

施右 女子腹中有塊,有四:在胸腹肋下者謂痞癖,多因夾食夾痰夾氣而成矣;定而不移者謂之癥,多因瘀凝寒滯而結;聚散無常者謂之瘕,多因木鬱挾氣火所致。今診得右關尺弦數,少腹左右有筋似塊,痛牽連內側中,行散則無形,而百骸俱痛,蓋由產後營虧,客寒乘虛而入於肝絡,久而化火,舉發不常,痛無定在,即所謂瘕也,亦七疝之屬是也,總不外乎厥陰肝經之恙。用擬通則不痛之法,痛時服之,以治其標;養血活血,舒筋宣絡之法,不痛時服之,以治其本。

香附(炒,一兩) 細辛(二錢) 沉香(三錢) 木香(三錢) 松香(三錢) 玉金(三錢) 荊芥(三錢)

上藥研細末,臨痛時將炒陳粟梗(三錢)、杉木梢(一兩),煎湯服一二錢。橘葉(一錢)煎湯,服末藥一二錢。當歸龍薈丸五六錢,痛時亦用陳粟梗湯送下。

煎方 川楝子(二錢) 當歸(三錢) 牛膝(一錢五分) 木瓜(一錢) 丹參(三錢) 延胡(二錢) 南沙參(四錢) 香附(一錢五分) 赤芍(五分) 白芍(五分) 木香(四分) 生熟砂仁(二錢) 荔枝核(炙,四)

唐左 聚散無常者,瘕也。堅硬不移者,癥也。良由寒冷痰積,四者結成,踞於中焦,日漸長大。陰陽論,脾氣不升,胃氣不降,上為嘔吐,下為閉結,失治於初,致成棘手,當陰凝涸閉,非陽和不宣,即以其法加減。但症已深重,無欲速之法,調理不善,變端及多。

黨參(四錢) 生於術(三錢) 楂炭(二錢) 萊菔子(一錢五分) 砂仁(炒,八分) 枳實(炒,四分) 肉桂(四分) 川連(三分) 乾薑(三分) 淡蓯蓉(三分) 水紅花子(二錢)

吳 體實脈實者,無論癥癖,俱可攻消。體虛脈虛者,總宜培補,氣虛為先,昔賢曰補正則塊自消也。今六脈細澀,細為血少,澀主精傷。脾主肌肉,神形消瘦,脾虛可知。腹雖有塊,切勿攻之,用擬培補氣血,佐以健運脾土一法,耐心服之。

黃耆(三錢) 當歸(一錢) 熟地(五錢) 冬朮(一錢五分) 山藥(三錢) 神麯(炒,一錢) 白芍(炒,一錢) 丹皮(炒,一錢) 楂炭(二錢) 生洋參(二錢) 川楝子 延胡(生炒,一錢) 水紅花子(四錢)

許右 寒凝痰積,中脘結塊,不時作痛。宜與溫開。

肉桂(四分) 川茅朮(一錢) 半夏(一錢) 良薑(八分) 赤苓(二錢) 香附(一錢) 丁香(三分) 蔻仁(三粒) 當歸(五錢)

夏右 少腹結塊,日漸腫大,定而不移,謂之癥,乃從產後瘀凝不行所致。但體氣不足,難以純用攻消,理脾養營之中,兼流動之品,緩緩圖治可也。

赤芍(一錢) 桃仁泥(二錢) 牛膝(一錢) 黑梔(三分) 肉桂(三分) 黨參(三錢) 冬朮(炒,五錢) 當歸(四錢) 刺蒺藜(三錢) 烏藥(七分) 甲片(一片) 延胡(二錢) 紅花(三分)

華左 少腹結塊,攻痛無定,上逆犯胃則嘔,脈至沉遲而滯。先理氣機。

煨木香(三分) 沉香(沖,三分) 煨姜(一錢) 茯苓(二錢) 陳皮(鹽水炒,一錢)

秦左 脾陽不運,夾積夾痰,瘕結左脅,塊大如盤,六脈沉細而遲。急宜培補脾陽,以消陰翳,否則難免瘕散成臌。

炮姜(六分) 肉桂(五分) 白朮(炒,四錢) 枳實(炒,五分) 神麯(炒,一錢) 楂肉(炒,一錢五分) 黨參(六錢) 砂仁(炒,八分) 雞內金(一錢) 水紅花子(四錢)

又 焦白朮(一錢五分) 神麯(炒,一錢) 萊菔子(六分) 車前子(一錢) 砂仁(八分) 荊芥(八分) 荷葉(一錢)

某 瘕撐作痛,痛甚則厥,久熱不已,脈至弦弱,遍體生瘡。此為木鬱侮土,肝腎陰虧。症屬綿延,不易奏效。

石決明(四錢) 生地(四錢) 北沙參(四錢) 川楝子(炒,三錢) 延胡(一錢五分) 當歸(三錢) 丹皮(炒,一錢) 炙桑皮(一錢) 石菖蒲(五分) 生首烏(八錢) 青蒿梗(一錢)

秦左 癖成於氣積交凝,體實者可攻,體虛者宜健運為主。經曰,補正則塊自除。

雞內金(一個) 當歸(炒,一錢) 生薑(一) 焦冬朮(三錢) 砂仁(六分) 焦枳殼(五分) 焦神麯(一錢) 焦穀芽(二錢) 水紅花子(四錢)

諸左 瘧止復發,癖亦漸消而未盡。此宜扶正培土為主,兼以疏解攻堅。

柴胡(三分) 砂仁(炒,六分) 草果(六分) 炙甲片(一片) 黨參(三錢) 冬朮(四錢) 炙草(六分) 半夏(一錢) 當歸(三錢) 焦神麯(一錢) 水紅花子(四錢) 生薑(一) 大棗(二)

某 經曰:身寒汗多,陰氣勝也;厚衣不能溫,髓空而寒在骨也。然不凍慄者,一水不勝二火也。在脅下有形如覆杯,名曰肥氣,肝之積也。積之結成,由脾氣不運,腎陰不旺,寒凝食滯,氣阻血閉也。臍之左,臍之上,築築然能振跳,動氣發也。動之微,止在腹;動之甚,則沖胸膈,犯及上焦,咽喉為之吞吐不適,或惱怒,或如狂。事下則平,止發均不由己。無非肝腎真陰失守,陽氣失藏,龍雷之火,時上時下也。喜食姜附者,臟寒可知也。喜食甜物者,土虛欲得甘以助之。合方,陽宜固,陰宜守,土宜培,木宜平。消堅攻積不宜太過,恐傷正氣,昔賢有云養正則塊自除,此不消之消,所以消也。

熟附(一錢) 綿耆(一兩) 肉桂(五分) 白芍(三錢) 當歸(三錢) 五味(四分) 煅牡蠣(八錢) 熟地(一兩) 黨參(六錢) 茯苓(二錢) 神麯(炒,一錢五分) 冬朮(炒,四錢) 茅朮(炒,四錢) 炙草(五分) 羚羊(四分) 焦元楂(二錢)

痿症

某 小腹垂垂,溲不利,便亦難,清濁之氣,不得升降,以至機關不利,兩足痿弱,先為開通膀胱,以觀其效否。

滑石(三錢) 赤苓(三錢) 豬苓(三錢) 澤瀉(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烏藥(二錢) 川牛膝(二錢) 冬葵子(二錢) 川斛(四錢)

馬 足膝不能伸,左關尺濡弱。此氣血兩虧,筋失所養。擬溫補舒中。

獨活(一錢) 黨參(三錢) 冬朮(三錢) 炙草(六分) 川芎(七分) 當歸(三錢) 熟地(一兩) 苡米(六錢) 秦艽(二錢) 續斷(三錢) 木瓜(一錢) 牛膝(三錢) 虎脛骨(三錢) 肉桂(三分) 製附子(六分)

某 六脈沉細,腿膝無力,而成痿症。此非肺熱葉焦,亦非陽明火症。系下元不足,氣血兩虧,兼之勞動大過。用大防風湯治之。

防風(二錢) 黃耆(六錢) 黨參(五錢) 山藥(四錢) 狗脊(四錢) 熟地(一兩) 杞子(三錢) 杜仲(一兩) 炙草(五分) 冬朮(三錢) 牛膝(二錢) 續斷(三錢) 熟附子(一錢)

畢童 大筋軟短為拘,良由血不營,氣不足。

苡米(四錢) 杜仲(四錢) 牛膝(三錢) 續斷(三錢) 秦艽(三錢) 熟地(八錢) 木瓜(一錢) 鎖陽(二錢) 虎脛骨(四錢) 當歸(三錢) 紅花(三分) 銀花藤(八錢) 桑枝(五錢) 筍緶絲綿筋(四錢)

某 骨屬腎,筋屬肝。膝腫甚於內側,脈見弦數,左足曲而難伸。脈症合參,顯系肝腎陰虧,風溫乘虛下注,郁久化火為患。法當扶正育陰為主,佐以驅風活絡清火一法。況頻頻夢遺,助火劫陰之品,均宜慎用。

生地(一兩) 丹皮(一錢五分) 羚羊(三錢) 木瓜(一錢) 沒藥(一錢) 當歸(五錢) 秦艽(三錢) 防風(一錢) 洋參(四錢) 麥冬(一錢) 獨活(六分) 川斛(六錢) 苡米(一兩) 芡實(一兩) 山藥(三錢) 銀花(三錢) 桑節(五錢)

某左 經曰: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履。又曰: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舒長,軟短為拘,舒長為痿。凡有邪者,無不腫痛。今左手不用,而肩脫不腫不紅不痛,此血不營於筋絡,氣不達於肢節,理當氣血兼培,以血肉有情之品,投之自愈。

黃耆(六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一錢) 熟地(六錢) 冬朮(三錢) 虎骨(四錢) 龜板(炙,三錢) 鹿筋(牡蠣粉炒,三錢) 桂枝(三分) 黨參(四錢) 桑枝(五錢) 馬料豆(三錢) 紅棗(三個)

楊左 諸節屬肝,屈不能伸,病在筋也。脈見左關弦數,據述初起,二便不通,蓋肝主疏泄,因憂鬱氣滯傷肝,濕熱之邪,乘虛下注,以至右足步履艱難,痛無已時。法當疏肝養之體,兼清濕熱治之。

柴胡(三分) 當歸(三錢) 木瓜(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黑梔(一錢) 茅朮(一錢) 防風(一錢) 秦艽(一錢) 苡米(一兩) 牛膝(二錢) 沒藥(六分) 銀花藤(五錢) 川斛(五錢) 清晨服虎潛丸三錢開水送下。

汪左 經曰: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履。又云:氣虛則麻,血虛則痛。今診得脈象,左三部細弱,右寸無力,右關帶滑,此氣血之虧,不言可知,所用地黃飲子方法加減,極為穩當。目下煎劑,宜先理脾胃為要。

冬朮(五錢) 杜仲(一兩) 芡實(四錢) 穀芽(五錢) 建蓮(三錢) 山藥(三錢) 扁豆(炒,三錢) 茯苓(二錢) 半夏(二錢) 陳皮(一錢) 黃耆(元米炒,六錢) 杞子(三錢) 當歸(土炒,一錢五分)

某左 右足步履,屈伸不能如意,亦是氣血不充之故。

洋參(二錢) 冬朮(五錢) 杞子(三錢) 遠志(一錢) 當歸(三錢) 丹參(三錢) 杜仲(六錢) 馬料豆(三錢) 紅棗(三個) 桂圓肉(三個)

王左 兩足痿軟,不時收引,脈細弱無力。此係欲後受寒,邪歸入肝腎。治當溫補,但時令不宜過於辛熱。

虎骨(炙,四錢) 鹿筋(麩炒,三錢) 筍緶(四錢) 杜仲(薑汁炒,一兩) 當歸(酒炒,五錢) 川斷(三錢) 木瓜(一錢五分) 綿耆(一兩) 冬朮(六錢) 丹參(三錢) 懷膝(酒炒,一錢)

金匱腎氣丸(三錢),每日清晨用木瓜湯送下。

某 寒濕乘虛入於太陽,䙀腿脹痛,屈伸不便,曾經患瘍,恐又復發。

澤瀉(一錢) 羌活(一錢) 赤苓(三錢) 苡米(一兩) 宣木瓜(一錢五分) 川斷(三錢) 綿耆(三錢) 牛膝(三錢) 杜仲(四錢) 黃芩(一錢) 當歸(三錢) 陳皮

痰飲

王左 停痰積飲,居於中宮,寤不安寢,得吐則適,得泄則安。法宜和胃理氣豁痰。

半夏 廣皮 茯苓 枳實(炒) 川斛 洋參 竹茹 秫米

某右 痰去過多,陰津有傷,口渴溲短,舌光無苔。法宜溫養肺胃之陰。不可再理小便,以傷其液。初學者於此等處,機要小心。

北沙參(三錢) 麥冬(二錢) 玉竹(三錢) 扁豆(三錢) 橘紅(一錢) 茯苓(二錢) 川貝 枇杷葉(二錢)

任左 脈來右關滑大,時常吐酸,胸悶不適,飢時腹中漉漉,如有水聲。此痰飲積於中宮,良由脾陽失運。先以小半夏,加茯苓以徹飲,續商通陽可也。

製半夏(薑汁炒,三錢) 生薑(一錢) 茯苓(五錢) 枳殼(四分)

吳右 痰之為病,變怪多端,鬱症有六,飛屍有十二,此症近似,鬱症中之痰氣,飛屍中之伏運。

桃干(一個) 舊席草(二錢) 製半夏(一錢) 川貝(一錢) 桔梗(八分) 殭蠶(炒,一錢) 桑枝(三錢) 忍冬藤(三錢) 紫降香(一錢) 紅花(三分)

又 痰根已去其半,經曰衰其大半而止。今且平調,如日漸輕,可以不必再用攻逐,否則停十日半月再用藥可也。經云五補一宣,十補一宣,乃治此症之要法。

製半夏(一錢) 川貝(一錢) 橘紅(一錢) 雲苓(二錢) 竹瀝(十匕) 桑枝(三錢)

又 紅花(三分) 舊席草(一錢) 絲瓜絡(五錢) 製半夏(一錢) 川貝(一錢) 杜仲(五錢) 桑皮(二錢) 歸鬚身(二錢)

王左 濕痰阻於上中二焦。

半夏(炒) 陳皮 蘇子(炒) 萊菔子(炒) 白芥子(炒) 雲苓 雞鉅子

又 脈至右三部漸見和緩,左三部弦滑如前。去濕豁痰,稍兼平肝理氣之品。

前方,加青皮、防風。

朱右 痰氣阻於咽嗌。

海帶(二斤) 海浮石(四兩) 桔梗(一兩) 白芥子(二兩)

上,研細末,酒糊丸。每服三錢。

許 飲停心下,痰聚脘中,腹下漉漉有聲。擬用桂苓朮甘湯。

茅朮(炒) 茯苓 半夏 桂枝 炙草 姜

頭痛

秦右 血虛頭痛。

川芎(一錢) 白芷(一錢) 當歸(八錢)

馮右 半邊頭痛。

川芎 白芷 當歸 荊芥 蔓荊子 銀花 葛根 雞鉅子

某 脈細頭痛,遍於左半,細為血少。宗血虛邪襲治之。

當歸(一兩) 防風(一錢) 蔥頭(一個) 陳酒(半杯,沖服)

接方 川芎(七分) 當歸(三錢) 白芷(八分) 防風(一錢) 黃耆(六錢) 柴胡(三分) 蔓荊子(一錢五分) 甘菊(一錢五分) 生熟草(三分) 赤芍(一錢)

陳左 腦後屬三陽部位,今脹痛耳中出水,眠目流淚,無非風火上熾,吸引濕濁上冒頭面。擬羌活湯勝濕。

羌活 柴胡 白芷 獨活 川芎 甘草 藁木 黃芩 黑梔 連翹 滑石 薄荷 黃耆 當歸 桑枝

腹痛

王左 據云按緊則適,有時攻及胸脅,牽連背脊之下。今脈三五不調,指尖冰冷,若向來如此。非寒既蟲,若近日見此脈象,須防發病,慎之慎之。

桂枝(六分) 炮姜(五分) 吳萸(二分) 當歸(三錢) 木香(四分) 熟地(五錢)

又 前投溫通肝腎,脈來連續,指尖亦不若從前之冰冷。方亦不乎薑桂理陰。

熟地(八錢) 炮姜(五分) 肉桂(四分) 當歸(三錢) 小茴香(四分) 烏藥(炒,一錢) 吳萸(二分) 白芍(酒炒,一錢) 炙草(五分) 煨木香(四分)

蔣左 肝腎兩傷,寒邪乘虛深入,以至腹痛連綿不已,牽引百骸。擬用理陰加味。

淡蓯蓉(四錢) 杞子(三錢) 當歸(三錢) 熟地(八錢) 肉桂(四分) 炮姜(五分) 炙草(五分) 烏藥(一錢) 川楝子(一錢五分) 延胡(炒,一錢五分)

又 淡蓯蓉(一錢) 杞子(三錢) 當歸(三錢) 炙草(四分) 熟地(八錢) 延胡(一錢五分) 川楝子(一錢五分) 熟附(八分) 白芍(炒,一錢五分) 五味(七粒) 牡蠣(四錢) 桂枝(五分) 磨沉香(沖,十匕)

秦右 痛甚於少腹之右而拒按,且見便溏。先為調氣通滯。

楂炭(三錢) 神麯(一錢) 萊菔子(一錢五分) 烏藥(一錢) 檳榔(一錢) 青皮(一錢五分) 赤苓(一錢) 炙草(一錢) 延胡(二錢) 麥芽(二錢)

脅痛

汪左 痛甚於乳房,天府雲門,此係肺胃兩經,後連於背,起坐不能舒展,橫連臂,與食指舉動牽引作痛,脈至沉遲,稍見滑象,向有足疾,步履重著無力。細細合參,肺為主氣之臟,肺氣窒塞,則經之氣不宣;陽明為宗筋之腑,陽明虛,則宗筋縱,一身之機關不利。蓋肺氣窒則濕滯,濕滯則痰凝,初痛在氣,久痛則入絡。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成病。今得食則安,手按則適,謂非虛乎?似宜虛中挾實,未識當否。

絲瓜子(二錢) 歸鬚(一錢) 通草(五分) 叭杏(一錢五分) 橘絡(一錢) 參鬚(三錢) 苡米(炒,四錢) 川貝(一錢) 延胡(一錢) 玉金(八分) 青木香(七分) 新絳(一錢)

又 肺為主氣之臟,脾為後天之本。右寸關軟弱,其氣分之虧,不待言矣,況當大氣發泄之令,可不固正培土為先。自病以來,攻破之藥,所服不少,既不應手,斷不可久投之理。據愚見,凡實體實症實脈,未嘗不可攻破,然暫用不可久投,既投不效則非其症也。先賢云,七實三虛,行中帶補;七虛三實,以補兼行。今脈症合參,虛多實少,宜培補氣血為主,兼調脾胃,佐以通流,耐心安養,庶乎不失。

綿耆(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延胡(一錢) 茯苓(二錢) 柏子仁(一錢) 杜仲(三錢) 生熟芽(二錢) 桑枝(酒炒,三錢) 生薑(一) 大棗(二)

清晨,用獨參一錢,煎湯服。

某 木鬱侮土,脅痛納減,且素有晨泄便紅,次系失藏失統,脈不弦數,儘可放心。

參鬚(一錢) 扁豆(四錢) 山藥(炒,五錢) 白芍(炒,三錢) 炙草(四分) 冬朮(一錢) 烏梅(一) 馬料豆(五錢) 建蓮(三錢) 香稻秧(一支)

喉症

邵 肝火熏蒸灼肺,唇舌咽喉,如焚而痛。此補肺之母,水壯則虛陽自潛。

生草 燈心 銀花 桔梗 元參 澤瀉 茯苓 山萸 丹皮 生地

陳 咽喉內外無處不爛,可憂者腐,不能脫凶。

薄荷 川連 川芎 牛蒡 淡苓 山梔 元參 生草 荊芥 連翹 射干 竹葉 馬勃 燈心 花粉 銀花 羚羊

婦人科

劉 經水先期,來時發熱,骨節煩疼,脈來細弱,此營衛兩虧。擬八珍湯加味,取其氣血並補。

洋參(一錢) 茯苓(一錢) 冬朮(一錢) 炙草(四分) 川芎(七分) 當歸(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 生地(五錢) 澤蘭(一錢) 山藥(三錢) 杜仲(三錢) 丹參(二錢) 香附(一錢) 益母草(一錢) 海螵蛸(一錢)

劉 屢次崩淋,六脈細澀,經後腹痛。純乎虛象,用黑歸脾湯。

黃耆(五錢) 冬朮(三錢) 洋參(二錢) 茯苓(一錢) 棗仁(二錢) 遠志(五分) 當歸(二錢) 炙草(四分) 熟地(五錢) 白芍(一錢) 杞子(三錢) 杜仲(三錢) 穀芽(三錢) 桂圓肉(五個)

梅 納少便溏,經停發熱。脾氣衰弱,肝腎陰虧。用八珍加減。

洋參(三錢) 冬朮(炒,二錢) 茯苓(二錢) 炙草(四分) 白芍(一錢) 生地(五錢) 懷藥(炒,二錢) 神麯(炒,一錢) 丹皮(三錢) 澤蘭(一錢) 延胡(一錢五分) 穀芽(生炒,一錢五分) 黑梔(一錢)

孫 產後營衛兩虧,時常內熱,脾胃氣機亦弱,作酸脹滿嘔吐。

蔻仁(二粒) 砂仁(三粒)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神麯(炒,一錢) 穀芽(炒,三錢) 生薑(一片)

接服 八珍,加陳皮、砂仁、丹參、香附、薑、棗。

許 乳頭屬肝,血藏於肝,經來則乳脹而痛,血欲行而氣不行,氣滯則血亦滯。調其氣,理其血,營衛調和,則痛自愈。

生熟香附(各五分) 青皮(五分)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 赤白芍(各一錢) 生熟延胡(各一錢) 熟地(四錢) 川楝子(炒,二錢) 決明(三錢) 澤蘭(一錢) 牡蠣(三錢) 玫瑰花(一朵)

另,用柴胡(三分),蒺藜(二錢),通草(五分),暫服三劑。

史 經水一月兩至,納穀不貪,右關脈弱,胸脘有時作痛。此脾不統,而胃失和矣。

四物,去川芎,加杜仲、砂仁、陳皮、玫瑰花。

史 赤白交下,月事或前或後,腰痛如折。氣血兩虧。

四物,加杜仲、牡蠣、蓮子、神麯、玫瑰花。

王 經來乳脹,營分血氣不和。

炙生地(四錢) 川芎(八分)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 香附(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丹參(三錢) 澤蘭(三錢) 玫瑰花(二朵)

穆 脈不見數滑,難以痰火論,惟左沉分澀滯。此係氣滯血虛,經水來乳頭作痛脹,乳頭屬肝,經欲行而氣不宣,木喜條達,勿作痰症治。

香附 茯神 杏仁 洋參 丹參 歸身 青皮 遠志 玫瑰花

範 血去過多,左關尺細弱,右關尺浮大,舌碎而痛。陰虧者必火旺上炎,血虛者氣無所附,宗此立方。

熟地(八錢) 當歸(二錢) 白芍(炒,一錢五分) 黃耆(炒,三錢) 阿膠(二錢) 元參(二錢) 荊芥炭(一錢) 藕節(一個) 荷葉蒂(一枚)

鄒 赤白交下,營衛兩虧。八珍加味治之。

熟地(四錢) 狗脊(炙,三錢) 續斷(二錢) 海螵蛸(去毛,一錢) 黨參(炒,三錢) 茯苓(二錢) 白朮(炒,一錢五分) 炙草(八分) 當歸(二錢) 川芎(八分) 白芍 煅牡蠣(四錢)

周 經水先期,經後五日六日淋漓,脈至遲細,右手更甚,氣分偏虧。擬用人參養營加減。

黨參(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冬朮(炒,二錢) 炙草(六分) 白芍(炒,一錢) 熟地(六錢) 杜仲(三錢) 烏賊骨(一錢) 大棗(二)

某 脈來右寸浮大,大便氣滯不爽,經來前後不調。先為通達。

生熟香附(二錢) 生熟砂仁(六分) 焦枳殼(五分) 丹參(三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丁 先因經失調,後因受寒咳逆,數月寒熱不已,力乏腰痛。氣血兼培,佐以溫疏。

黨參(三錢) 當歸(二錢) 熟地(八錢) 半夏(一錢) 杜仲(四錢) 陳皮(炒,一錢) 炙草(六分) 叭杏(二錢) 款冬花(三錢) 生薑(一) 大棗(一) 玫瑰花(二朵)

郭 經水先期,來時必先腹痛發熱,脈至左手沉分大而滯數。擬調養營法,兼以泄熱。

川芎(八分) 歸身(二錢) 白芍(一錢) 生地(四錢) 丹參(三錢) 香附(一錢五分) 澤蘭(一錢五分) 黑梔(八分) 玫瑰花(二) 又加柴胡(四分) 丹皮(一錢五分) 生熟延胡(二錢) 生甘草(三分) 赤芍(一錢) 木香(三分)

吳 產後瘀凝腹痛,症非輕視。

紅花(二錢) 桃仁(三錢) 赤芍(一錢) 當歸(五錢) 元胡(三錢) 肉桂(五分) 懷膝(三錢)

馮 產後血室空虛,暑乘虛來襲,以致少腹疼痛不已,二便艱澀,脈來細數。宜宗熱入血室治之。

川芎(八分) 赤芍(一錢) 當歸(三錢) 生地(四錢) 通草(一錢五分) 黑梔(八分) 車前子(炒,二錢) 黃柏(八分) 澤蘭(二錢) 劉寄奴(二錢) 生熟延胡(三錢) 六一散(三錢) 荷梗(一尺)

又 二便已能通利,腹痛亦止,脈數未能全退,除未復也。

川芎(七分) 白芍(炒,二錢) 當歸(三錢) 生地(四錢) 丹皮(一錢五分) 黑梔(八分) 香附(一錢) 茯苓(三錢) 澤蘭(三錢) 澤瀉(一錢) 丹參(三錢) 益母草(一錢五分)

許 經來則腹痛,嘔吐瀉泄,乳房腫脹,顯系肝脾不和。

香附 丹參 生熟砂仁 陳皮 焦穀芽 橘葉

又 川芎 當歸 生地 茯苓 白朮 炙草 陳皮 黨參 神麯 炒丹參 香附 澤蘭 木香 青皮 生炒延胡

許 經來前後作痛,此氣血兩虧。八珍加味為治。

八珍,加陳皮、澤蘭、砂仁、穀芽。

虞 身懷六甲,遍體虛浮,名曰子腫。雖半由胎氣,半由外邪。

白朮 黃芩 地骨皮 桑白皮 茯苓 陳皮 防風 腹皮 蘇梗

潘 產後操勞,脾土受傷,中陽不運,腹痛納減。幸脈不見弦數,小心調治,尚可無妨。

冬朮(炒,四錢) 穀芽(三錢) 神麯(一錢) 楂肉(炒,一錢) 川芎(八分) 煨木香(三分) 煨姜(一片) 砂仁(生炒,三分)

頭不痛去川芎換丹參,腹不痛,木香、生薑(不用煨)。

王 赤白交下,少腹作痛,肝腎有傷也。

杞子(炒,三錢) 白芍(炒,一錢) 山藥(三錢) 煅牡蠣(二錢)

王 氣血兩虧,六脈細澀,經水不行。可補不可攻。

熟地(六錢) 杞子(三錢) 丹參(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冬朮(炒,三錢) 制洋參(一錢五分) 杜仲(四錢) 穀芽(炒,三錢) 遠志(八分) 玫瑰花(八分) 月月紅(一朵) 紅棗(五分)

陸 經水先期,淋濁不止。此血分有火。

炙生地 白芍 棗仁 澤蘭 炙草 穭皮 紅棗

蘇 經水淋漓,乃氣弱不攝。

黨參 黃耆 冬朮(炒) 茯苓 炙草 當歸 杜仲 牡蠣 荷葉蒂

潘 脈來細澀,乾咳無痰,經來一月淋漓,氣弱不能攝血。用人參養營湯,培補肺腎。至於少腹之塊,切不可攻消,經云養正則塊自除矣。

洋參(五兩) 冬朮(四兩) 茯苓(三兩) 炙草(一兩) 當歸(三兩) 白朮(三兩) 熟地(八兩) 丹參(八兩) 海螵蛸(三兩) 五味子(一兩) 玫瑰花(二兩) 遠志(一兩) 陳皮(二兩) 神麯(炒,三兩) 楂肉(四兩) 棗肉為丸

煎方 杞子(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熟地(五錢) 玉竹(三錢) 冬花術(三錢) 陳皮(一錢) 楂肉(一錢五分) 穀芽(炒,三錢) 桃肉(三個)

王 經來腹痛,由氣血不能宣通。

香附(一斤) 酒炒(四兩) 薑汁炒(四兩) 醋炒(四兩) 童便(炒四兩) 丹參(一兩)

為末,泛丸。每日清晨服。

又 淡吳萸(十四粒),黃糖(二錢),作兩丸,陳酒送下。

王 氣血調和,自然不痛。

香附(一斤,酒炒四兩,薑汁炒四兩,醋炒四兩,鹽水炒四兩) 丹參(一兩) 當歸(炒,三兩) 烏藥(炒,二兩) 玫瑰(百朵)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

範 內熱本屬陰虧,經遲因於氣弱。

川芎 當歸 生地 冬朮 丹參 香附 澤蘭 海螵蛸

陳 小產失血不已,陰離於下,汗出不止,陽脫於上,六脈全無。用回陽益氣法。

黨參(一兩) 黃耆(元米炒,一兩) 製附子(一錢) 炮姜(一錢) 熟地(一兩) 當歸(一錢五分) 冬朮(五錢) 炙草(五分)

馬 經停三月,脈來細數而弦,舌赤無苔,內熱不已,勞怯已成之象。

銀柴胡(八分) 炙鱉甲(三錢) 秦艽(一錢) 鮮青蒿(一錢) 白芍(炒,一錢) 神麯(炒,一錢) 冬朮(二錢) 川芎(八分) 丹皮(一錢) 生地(三錢) 萸肉(二錢) 炙草(三分)

周 經來一月兩至,赤白交下,腰腹俱痛,當氣血並補。

黨參 茯苓 冬朮 炙草 熟地 當歸 遠志 杜仲 白芍 廣皮 牡蠣(煅)

潘 經來血少,脈至左關弦數。宜養陰,經充則化育出於自然。

川芎 當歸 白芍(炒) 熟地 丹參 香附 海螵蛸 澤瀉

胡 經水愆期,來時必先發熱腹痛,血色紫暗,脈來帶遲。血分微有伏寒,以致氣機不能宣暢。不可過於溫補,酌以芳香宣絡,氣血和平之劑。

玫瑰花 野薔薇花 香附 丹參 益母草花

盛 血崩脈弱,主以歸脾。

冬朮 黨參(炒) 炙耆 當歸 炙草 茯神 遠志(炒) 棗仁 炙地 桂圓肉 廣木香

承 經水愆期,來時必先寒熱,腹痛,便溏,脈至沉遲。此血分有伏寒,而脾氣亦不健。

四物,加楂炭、白朮(炒)、穀芽、炙草、香附、生薑、大棗;身熱加柴胡。

楊 經水先期,前後俱痛,色紫而多,脈來左關帶數。調經之中,稍兼泄熱。

四物,加澤蘭、香附、杜仲、益母草。

某 經來一月兩次,內熱不已,神倦力乏。

柴胡(三分) 白芍(一錢) 當歸(二錢) 大生地(四錢) 女貞子(一錢) 旱蓮草(二錢) 丹參(一錢) 洋參(一錢五分) 杜仲(二錢) 川斷(二錢) 砂仁(炒,三錢)

八脈

邵左 質稟八脈虧損,脊骨高凸,右足腿肉漸漸消瘦,自覺弛長,步履無力,曾經夢遺,氣血之傷,不待言矣,但舌苔白滑,補藥之中,不可兼滲濕理氣。

鹿角霜(五錢) 虎脛骨(五錢) 綿耆(一兩) 當歸(五錢) 狗脊(五錢) 續斷(三錢) 芡實(一兩) 大熟地(一兩) 冬朮(五錢) 木瓜(一錢五分) 獨活(一錢) 杜仲(一兩) 陳皮(一錢) 龜背殼(四錢) 豬脊筋(二條)

某 人身精氣血為之三寶,六脈細澀如無,身體麻木,背脊凸,兩足不轉,筋骨機關不利。八脈俱傷,督帶尤甚,精氣血枯槁矣。法當大補。

熟地(一兩) 當歸(五錢) 川芎(三分) 白芍(一錢) 黃耆(六錢) 冬朮(三錢) 茯苓(三錢) 炙草(四分) 肉桂(四分) 熟附(四分) 枸杞子(三錢) 肉蓯蓉(四錢) 杜仲(三錢) 鹿角霜(三錢) 懷膝(二錢) 虎脛骨(四錢) 狗脊(三錢) 黨參(五錢) 千年健(三錢)

某 督脈虧損,氣血亦虛。

鹿角霜(三錢) 膠(牡蠣粉炒,一錢五分) 龜板(三錢) 狗脊(炙,三錢) 冬朮(三錢) 杜仲(五錢) 牛膝(二錢) 杞子(二錢) 熟地(五錢) 虎脛骨(三錢) 熟附(三分) 豬脊髓(一條) 羊腰子(一隻) 鹽(少許)

莊左 脊骨腰間不時作痛,因由督帶兩傷,曾經尿血。氣血兩虧。

鹿角霜(四錢) 狗脊(五錢) 骨碎補(六錢) 熟地(八錢) 黨參(三錢) 當歸(三錢) 杜仲(四錢) 自然銅(三錢) 川斷(四錢) 冬朮(三錢) 沒藥(五分) 乳香(五分) 地鱉蟲(一個) 桃肉(二)

某 尾閭數寸脊骨,痛難轉移,且見寒熱。傷在腎督。

鹿角霜(三錢) 膠(化,二錢) 杜仲(一兩) 杞子(三錢) 冬朮(三錢) 狗脊(一兩) 川斷(三錢) 砂仁(六分) 豬脊髓(一條) 桃仁(一個) 羊腰子(一隻)

潘左 督脈督一身之陽脈,太陽為寒水之腑又為州都之皮,主司寒水。凡骨節,筋聚之所。筋屬肝,而骨屬腎。今節骨痛連腰背兩腿痠疼,小水黃而赤不利,舌苔中心帶黃,此是體虛濕蘊。先為分利膀胱,續投培補奇經肝腎。

茅朮(炒) 白朮(炒) 赤苓 豬苓 澤瀉 羌活 防風 黃耆 當歸 杜仲 川斷 苡米(炒) 狗脊 山藥 木瓜 白果 鹿角霜

內外兼症

許 因傷而腫,因腫而膿,瀉膿耳後腫處痛仍不減,傷未和也。午後微寒發熱,日暮稍退,至黃昏仍復如前,天明熱漸退去。由來一月有餘,此所謂不內外因而兼外因之恙。不內外因者,傷也。外因者,夏暑秋風感而似瘧,日夜兩至,氣血俱受邪也。

柴胡 洋參 當歸 鮮青蒿 紅花 丹皮 延胡(生炒) 木香 甘草(生炒) 黑梔 赤白芍 川玉金 中生地 桃仁泥

某 身懷六甲,滯下已難,況可肋下患乎,重險之症。

茅朮 黃芩 蘇梗 枳殼 赤苓 木香 廣玉金

虞 右膝痛減,即在膝加重,兼頭痛發熱,脈至數而左關浮弦。蓋諸節屬肝,風性喜於乘木,遊行無定,症兼內外,無非風之徹上徹下也。

柴胡 防風 秦艽 羚羊角 連翹 木香 木瓜 丹皮 赤芍 赤苓 歸尾 銀花 川膝 獨活

章 花後余邪未盡,毒火刑金,金傷則水涸,水涸則陰虧,陰虧則入暮發熱。手太陰少商穴,出於大指之端,今之指尖腐爛出血,亦見肺熱葉焦。有諸內而形諸外也,胸腹漸漸飽滿,清肅之令不行,則濁氣在上而生膹脹也。且金傷木無所制,而脾土受侮,土衰則不健運,濕積停矣,能無面色痿黃而形瘦腹脹?擬培土生金法。

洋參 茯苓 天冬 首烏 山藥 神麯 冬朮 炒苡米 陳皮 銀花 白芍 升麻 穀芽(生炒) 桑枝

瘰癧

施 稟質陰虧,陰虧者必火熾而上越,肺金受灼則為咳吐紅。今雖血不見,而虛陽不潛,絡脈為枯,右耳後結核累累入貫珠者。此謂虛痰,良由日受龍雷燔爍,筋無血養所致,非比痰實可攻可消而能速效。急宜凝神靜養絕欲往年,乃是治此症之良圖,兼以壯水育陰制陽軟堅,毋求欲速,方可湊功。如不遵戒守,雖服藥無益,慎之慎之。

大熟地 生決明 元參 草節 北沙參 川貝 牡蠣 懷藥

又方 大合桃(二十個) 蟬蛻(五個)

將合桃對縫劈開,以蟬七個,和桃肉研碎,乃裝入殼內。鹽泥包裹,火內煨焦,去泥研末。用淡鹽湯調送,每日一服。作二十服,另包。倘若煨過成白灰者,不用。未盡煨焦者,亦不用。

李 水不上承,火不下降,肺液被劫,咽喉不寬,頸側兩旁痰癧成串,硬而無情。此虛痰也,不易應效。商清金壯水,鹽以軟堅法。

北沙參 元參 生地 海浮石 川貝 桔梗 銀花 乾草節 牡蠣

吳 腮疔走黃,勢在十分凶險。勉方以冀百中之一。

銀花(二兩) 甘菊(一兩) 柴地丁(五錢) 蒲公英(五錢) 知母(一錢五分) 大貝(三錢) 花粉(三錢) 甲片(二錢) 角針(三錢) 乳香(一錢) 炒河車(一錢)

此方,三劑大效。

骨疽

某 附骨疽大症也,消亦不易,成攻亦難速痊,總要耐心。

柴胡 黃芩 桂枝 蒼朮 獨活 防風 當歸 甲片 角針 連翹 牛膝 全蠍 赤勺 木香

某 大勢已退,但腐未脫,新未生,尚在險途,能遵戒守,醫藥得力,非不可愈。然人事不能善養,亦易生變,慎之慎之。

羌活 川芎 生草 銀花 洋參 焦冬朮 廣皮 砂仁 扁豆 上耆 當歸 生赤首烏 焦穀芽

某 病有輕者重者,輕者數劑可愈,非關醫之能也;重者數十劑而愈,有半載經年而愈,有數年而愈,非關醫之不能也。總貴識症,如初此症,附於筋骨,其發也甚緩,收攻也甚難。調養得宜,原有可愈;調理不善,每多中變。須耐心服藥,寒暖飲食,事事小心,水到渠成,一定之理。如欲速,非惟無益,適足以有害也。

上耆 當歸 白芍 川芎 熟地 洋參 茯苓 杜仲 冬朮 炙草 丹參 杞子 懷藥 廣皮薑棗

某 膿雖有,尚未退透。所嫌身懷六甲,攻消之藥礙胎者多,求其平穩者施之。於重大者,難以見功。刻下胎氣時時上逆,可不以安胎為急務乎?在外症,勢在作膿之時,當兼內托。

蘇梗 黃芩 砂仁 當歸 洋參 羚羊片 甘草 花粉 銀花 甘菊 元參 白朮

光緒元年春月 錄

附:薛應嵩醫論

胎產保命方

全當歸(一錢五分) 川芎(一錢五分) 生黃耆(八分) 白芍(酒炒,一錢二分,冬用一錢) 荊芥穗(八分) 川貝母(去心研,一錢) 蘄艾(醋炒,七分) 川羌活(五分) 枳殼(麩炒,六分) 菟絲子(揀淨酒泡,一錢四分) 紫熟厚朴(薑汁炒,七分) 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

此方,專治一切產症,未產時不拘月數。或偶傷胎氣,腰疼腹痛,其有血下之勢,服者能安。或小產危急之際,一服即愈,再服全安。或十月正產,交骨不開,橫生逆下,數日難產,或子死腹中,命在危急,服之立愈。此方系異人傳授,救人危急,每用不過兩劑,屢試無不神效,幸勿輕視。藥須地道,照方炮製,秤准,惟產後禁服。

難產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五分)

煎,沖黃酒,每送二丸。

警醒產後落胎打胎保命格言

世說產後,傷筋動骨,一百念日,勿可通房,信斯言也。犯者諸藥無效,輕則長病,兩月犯成癆,重則短命,一月犯不幸,嗟乎惜哉!產後未犯,雖症危險,猶可回生。家傳丸丹,立見奇功,即經年外,可保無虞。

愚謂醫治產後,落胎打胎,服補寒澀,必死無疑,戒之,慎之。此症無論寒暑,虛實冷熱,腹痛瀉痢,嘔惡一切,不必診脈,方無增減,順存達亡,屢試屢驗,保其家室,以終餘年,信無謬矣。姑以煎方附後,訣曰:焦延炮當桃赤丹澤紅川,青桂香桃肉兩個五劑安,古書不軌,逸之惜乎,好事者附載薄書,攸久無疆,遍傳四方,超生無量。

焦山楂(四錢) 延胡索(打碎,一錢) 炮薑炭(一錢) 當歸身(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五分) 桃仁泥(二錢) 紫丹參(二錢) 澤蘭(二錢) 紅花(一錢) 川芎(一錢五分) 細青皮(一錢) 安桂心(七分) 香附(三錢) 濮桃肉(二個) 五劑安

忌補寒澀要略

生炙熟地,黃耆,炙甘草,炒當歸,人參,黨參,洋參,天麥冬,阿膠,棗仁,犀角,羚羊角,生軍,黃連,鮮生地,鮮石斛,金銀花,花粉,連翹,夏枯草,炒丹皮,黃芩,薄荷,知母,葛根,寒水石,石膏,竹葉,蘆根,五味子,煅牡蠣,烏梅,萸肉,白芍。信受奉行生者眾矣。

同治七年戊辰四月既望時年八十錫山薛應嵩識